人人范文网 策划书

饮食文化策划书(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0:04:04 来源:策划书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饮食文化策划书

饮食文化艺术节

饮食文化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当你毕业的时候如果回忆起你的学校的生活,肯定会感觉到无限精彩,只要你积极的参与,相信你一定会度过一个美好的学校生活的。校最近组织了很多活

动为的就是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尽量的运动。同时为迎接本科评估做好准备。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联系,体现各班级之间的竞争精神和集体凝聚力。也为了让同学能够吃到更好的食堂饭菜,我系特举办本次“校园第一届校园美食文化节”

二、活动主题:

好景好情好经济、美色美味美食节

三、参赛对象:

面向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学生,主要针对10级和11级新生

四、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宣传校园的健康饮食文化,改善学生的饮食环境,让广大师生品尝到美味可口、品种繁多的菜肴,增加后勤公司与师生的交流,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推动文明食堂建设,不断提高饮食服务质量,提高校食堂在学生中的广泛影响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健康营养膳食理念,刺激校园消费,促使校食堂不断改善、创新,以便更好服务于学生,塑造经济与管理学院良好的校园美食文化。使我院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明白上大学的真正目的。

五、活动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全院范围内兴起健康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使我院有更浓的健康气氛。同时,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开10级和11级新生在大学生活中的困惑,也为下一步经管学院的本科评估建设做准备工作。

六、活动流程及要求:

(一)开幕式

时间:3月20日下午1:30

地点:新餐厅门口

(二)厨艺大赛

时间:3月20日下午2:00

地点:新餐厅门口

(三)美食小吃展销

时间:3月18日下午

地点:新餐厅门口

(四)美食节之果蔬拼盘大赛(包饺子大赛或类似的简单活动) 时间:3月18日下午4:00

地点:新餐厅内

(六)食堂员工与学生交流座谈会(组织参加学生参加后台操作) 时间:3月18日下午5:30

地点:另定

(七)大胃王比赛

时间:3月18日晚上8:00

地点:新餐厅内

七主办部门:

**********

****年**月**日

推荐第2篇:饮食文化

8:00到总包会议室开会。落实市建委雾霾红色预警任务。 通知:今天下午2:30的监理会 取消。

市里的暗访组已到工地附近,请严格按市区建委治理雾霾精神落实,早上项目部开会时说的细节,应认真落实。红色预警时间已到12日24时结束。各劳务请认真做好留守工人的管理工作。被查处单位将被建委停止招标标,劳务企业不服从管理将被清除北京市场。 转自 曲政:

转发市建委紧急通知,各区住建委、各集团:5日下午16时,市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预计7日零时我市空气污染将达到橙色或红色预警级别,重污染天气将持续4天左右。从今天下午4点开始全市一律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混凝土浇筑、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施工作业,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并严格采取防尘措施。请各区建委、各集团对收到的预警信息,要在10分钟内传达至每个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市区住建委执法机构加大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未严格执行预警响应的单位,一律从严从重惩处。北京市建委 魏吉祥

通知:明天上午9:30分,海淀区区长

区委书记

检查第一站

中铁航空港新馨苑工地。

【转自西平】刚接到紧急通知,明天王安顺市长将带领相关部门对朝阳,海淀,丰台地区,雾霾红色预警响应工作措施进行检查包括工地。此次检查采取“四不一直”方式(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路线),请务必通知到每个工地。切记

8:00到总包会议室开会。落实市建委雾霾红色预警任务。

通知:今天下午2:30的监理会

取消。

市里的暗访组已到工地附近,请严格按市区建委治理雾霾精神落实,早上项目部开会时说的细节,应认真落实。红色预警时间已到12日24时结束。各劳务请认真做好留守工人的管理工作。被查处单位将被建委停止招标标,劳务企业不服从管理将被清除北京市场。 转自 曲政:

转发市建委紧急通知,各区住建委、各集团:5日下午16时,市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预计7日零时我市空气污染将达到橙色或红色预警级别,重污染天气将持续4天左右。从今天下午4点开始全市一律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混凝土浇筑、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施工作业,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并严格采取防尘措施。请各区建委、各集团对收到的预警信息,要在10分钟内传达至每个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市区住建委执法机构加大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未严格执行预警响应的单位,一律从严从重惩处。北京市建委 魏吉祥

通知:明天上午9:30分,海淀区区长

区委书记

检查第一站

中铁航空港新馨苑工地。

【转自西平】刚接到紧急通知,明天王安顺市长将带领相关部门对朝阳,海淀,丰台地区,雾霾红色预警响应工作措施进行检查包括工地。此次检查采取“四不一直”方式(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路线),请务必通知到每个工地。切记

8:00到总包会议室开会。落实市建委雾霾红色预警任务。 通知:今天下午2:30的监理会

取消。

市里的暗访组已到工地附近,请严格按市区建委治理雾霾精神落实,早上项目部开会时说的细节,应认真落实。红色预警时间已到12日24时结束。各劳务请认真做好留守工人的管理工作。被查处单位将被建委停止招标标,劳务企业不服从管理将被清除北京市场。 塔吊停止转动,如被暗访组拍照后,我总包企业将不再与分包方合作。请各劳务下午开会,将此信息传达到每个管理人员及工人。让工人了解为什么,并配合政府工作。 转自 1069053521669435853: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单位:接市应急办通知,经市应急委主任批准,决定今日中午12时,全市解除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预警解除后请各区住建委、房管局、各集团公司认真进行施工现场复工前安全隐患排查,合理安排工序,科学组织施工作业,抓好安全生产。全市混凝土搅拌站要以此次红色预警为起点,总结应对经验和不足,为以后科学应对打下良好基础。 转自 1069053521669436436: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单位:12日21时市空气重污染指挥部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预计13日我市将达到重污染状态,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空气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收到的市、区及社会媒体发布的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要在10分钟内进行全面传达。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空气重污染预案蓝色预警响应规定,各单位立即启动《北京市建设系统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积极做好应对,督促本辖区在建项目施工单位落实预案措施,做好洒水降尘、土方覆盖等措施,主动接受上级单位和社会监督。 下午请准时参加监理例会。 转自 康红原:

明天十点半李局长到工地检查。请各单位通知公司领导并做好责任区清理工作。明早八点半王书记先开会。顺序按六九号地,一二号地,七号地,五号地,八号地,每地块汇报尽量简明,控制在十五分钟内。

请下午开始安排清理,考虑领导进现场的路线及垃圾清理,道路清扫,尤其是大门口,以及相关部位的覆盖。

转自 陈俊杰城管队:

【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红色预警】12月19日7时至12月22日24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请市民做好健康防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纯电动汽车除外);全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土方作业、黄土露天不严密覆盖。未严格执行防尘措施的,一经查实将高线处罚。

转自 1069053521669436946: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单位:18日7时市空气重污染指挥部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自19日7时至22日24时我市采取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级别措施,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空气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收到的市、区及社会媒体发布的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要在10分钟内进行全面传达。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空气重污染预案红色预警响应规定,严格采取有效的扬尘控制措施,全市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等施工作业,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市区住建委执法机构将加大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未严格执行预警响应的单位,一律从严从重惩处。市住建委

8:00到总包会议室开会。落实市建委雾霾红色预警任务。 通知:今天下午2:30的监理会

取消。

市里的暗访组已到工地附近,请严格按市区建委治理雾霾精神落实,早上项目部开会时说的细节,应认真落实。红色预警时间已到12日24时结束。各劳务请认真做好留守工人的管理工作。被查处单位将被建委停止招标标,劳务企业不服从管理将被清除北京市场。 塔吊停止转动,如被暗访组拍照后,我总包企业将不再与分包方合作。请各劳务下午开会,将此信息传达到每个管理人员及工人。让工人了解为什么,并配合政府工作。 转自 1069053521669435853: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单位:接市应急办通知,经市应急委主任批准,决定今日中午12时,全市解除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预警解除后请各区住建委、房管局、各集团公司认真进行施工现场复工前安全隐患排查,合理安排工序,科学组织施工作业,抓好安全生产。全市混凝土搅拌站要以此次红色预警为起点,总结应对经验和不足,为以后科学应对打下良好基础。 转自 1069053521669436436: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单位:12日21时市空气重污染指挥部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预计13日我市将达到重污染状态,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空气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收到的市、区及社会媒体发布的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要在10分钟内进行全面传达。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空气重污染预案蓝色预警响应规定,各单位立即启动《北京市建设系统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积极做好应对,督促本辖区在建项目施工单位落实预案措施,做好洒水降尘、土方覆盖等措施,主动接受上级单位和社会监督。 下午请准时参加监理例会。 转自 康红原:

明天十点半李局长到工地检查。请各单位通知公司领导并做好责任区清理工作。明早八点半王书记先开会。顺序按六九号地,一二号地,七号地,五号地,八号地,每地块汇报尽量简明,控制在十五分钟内。

请下午开始安排清理,考虑领导进现场的路线及垃圾清理,道路清扫,尤其是大门口,以及相关部位的覆盖。

【昌平区住建委】各施工企业及相关单位:近期,我市多次出现空气重污染情况,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大多在施工地都能按照要求停工,但个别企业拒不停工,在空气重污染期间仍然存在进行土石方施工、违规使用渣土车辆、裸露土方未苫盖等问题,扬尘治理意识淡薄,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市住建委检查组对我区检查中发现:昌平区D-2#住宅楼等12项(昌平回龙观镇居住及公共设施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存在空气重污染期间违规进行土石方作业,裸露土方、地面未覆盖等问题,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不达标,且情节严重,决定暂停在北京建筑市场投标资格30天,并对其进行全市通报批评。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会同市市政市容委、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等部门推出组合拳,充分发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强大功能及先进优势,持续加大施工扬尘治理检查力度,对扬尘治理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通过暂停企业投标资格、记分、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手段,进一步加大处理力度。 【海淀住建委】根据我委关于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应对措施要求,自12月19日至12月22日4天期间,行管处、重大办、征收办、老旧办、节能科继续安排力量加强专项执法检查,主管领导继续带领其他科室抽调人员进行督查。请各科室(部门)12月18日(今日)下午1:30前上报科室不能参与检查人员名单,经科长签字后交至办公室杨秀处。今后凡因需组建督查组,办公室将依据科室提供的能参与检查人员名单按顺序安排检查人员,如果被抽调人员当日因故不能参加,请自行协调科室其他人员参加检查。四天期间,所有公务用车按单双号行驶,停驶30%的车辆继续进行封存。 [海淀住建委] 通知:下午监理会取消一次。 转自 康红原:

上午市区环保局来现场检查,请各单位检查停工,扬尘覆盖情况。 转自 康红原:

主任,书记不检查现场了,请各单位自行安排工作。 转自 康红原:

明早九点王主任,王书记检查工地,请各单位准备,项目负责人到场,公司领导不用来。 转自 康红原:

明天王书记来开会,八点半开始,各单位准备分别汇报,顺序同前,汇报时间每家控制在半小时内。 转自 1069053521669439152: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单位:25日11时市空气重污染指挥部升级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25日至26日我市采取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级别措施,预计26日午后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空气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收到的市、区及社会媒体发布的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要在10分钟内进行全面传达。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空气重污染预案黄色预警响应规定,请各单位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土石方及建筑拆除工地必须严格采取有效的苫盖、洒水等扬尘控制措施,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等作业,主动接受上级单位和社会监督。

下午2:30请准时参加监理会,不许迟到。

转自 康红原:

明天上午王书记来开会,八点半开始,按六九号地,一二号地,七号地,五号地,八号地顺序汇报,每家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 通知:今天下午1:30分,总包会议室开会,迎接下周局里安全大检查,另回填土的控制。请654地块中电奥龙,技术,现场,安全,资料试验全部参加。 转自 康红原:

接城管通知,明日区市二级领导检查扬尘覆盖及其它施工情况,请各单位做好责任区清扫,裸露土覆盖工作,停止土方(包括回填土)作业。

转自 贾满山:

张总,我门出土,明早咱们按代康经理安排的路线各自组织清扫。可以么。

工人生活区,办公室,电气工长把现场电线排查一下,线的平方沟吗?工人集中管理,其它全部断电。严禁工人用电暖气考东西。不管出现什么事要通知肖工和李工,可以有个应急。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值班,值班表放在会议室,肖工要查,严格值班,认真排查。扬尘办的已盯上了,楼内的消火栓,查一下,包括地下消火栓。 转自 康红原:

明天轩九点半国管局安委会检查工地及生活区,请各地块单位准备会议室,检查后开会。

通知:明天下午航空港稽查组来现场检查,请做好迎接检查工作,654地块请做好扬尘覆盖工作,尽量少裸露土面,做好临电的检查工作,请认真准备。

通知:鉴于安徽建工临建失火

的教训,各劳务负责人应严查办公室及宿舍,库房用火用电,白天没人时关闭电源,宿舍吸烟烟头放水桶内,食堂也是火源重点管控单位。每天应有人查岗。

各位:教育在场工人,千万注意安全,别动明火,一定给工人开会,教育到! 转自 竺海波: 发件人: 戴君东

日期: 2016 年 1 月 22 日 09:44 接局安委会急电!今明两天风大!通知各总包单位加强巡查!防止火灾发生!请即刻布置!安保处

收到请回复,竺海波

下午2:30监理会正常开,请提前到会议室。

下周二,四公司领导带队进行春节前安全检查,请这几天认真自检,通知各分包。

上午11:00,到总包会议室开会,中电奥龙现场,技术,安全都要参加。

今天上午9:30,海淀区建委领导在安徽建工开会,662地块回填土及砌砖,654地块冠梁施工,请做好保温覆盖工作,并规范施工,防止被处罚。 张工:冠梁有测温管和测温记录吗? 转自 康红原:

接城管通知,因风大,区要求停止土方作业,做好扬尘覆盖。 刚接到西三旗城管队通知:北京市环境监督部门在抽查工地,时间伟1月5日~15日,请做好工地整体工地,相应部位做好覆盖。防止扬尘。

转自 康红原:

明天上午十一点李局长视察工地,请各单位通知相关领导项目负责人到场,陪同人数控制在施工单位三至五人,监理单位二人。路线安排九号地东进东出,六号地北进北出,二号地南进西南出,一号地南进南出,五号地西进西出,七号地北进北出。 今天下午监理会取消一次。 136 0119 4606康工

转自 康红原:

明天九点王主任来现场检查,路线为九六二一五七八号地,看完现场后各单位到三层会议室分别向王书记汇报工程进展情况,汇报顺序同上。请各单位准备。

各位:紧急通知,今天上午市建委网格组来我工地检查,请做好迎接检查准备。

通知:明天上午9:00海淀建委李工到我工地进行质量检查,请各单位做好迎检工作。

海淀建委一会儿到现场,请大家现场把好关。提高警惕! 转自 康红原:

明早国资委领导来检查,请各施工单位做好公共责任区及施工现场清扫。

本周五上午:海淀区建委

质量

安全检查,请大家做好准备,避开主体和回填土交叉做业,现场防护到位,各做业面质量符合要求,现场及楼内清理到位,资料及监测记录齐全,检查记录到位,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动火作业符合要求。请大家认真落实。 各位:本周五上午9:00海淀建委安全,质量来现场,要求劳务队长,有证安全员,质检员到场,请各队认真对待,人员到齐,防止被处罚和扣分,上班前开好班组会议。临电和高空做业严格管理。 请2:30来开监理例会,请提前到场! 转自 106905524669440637: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单位:16日14时市空气重污染指挥部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预计至18日我市采取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级别措施。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空气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收到的市、区及社会媒体发布的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要在10分钟内进行全面传达。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空气重污染预案黄色预警响应规定,请各单位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土石方及建筑拆除工地必须严格采取有效的苫盖、洒水等扬尘控制措施,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等作业,主动接受上级单位和社会监督。市住建委

明天早上王书记到现场,时间7:35分:请各劳务清理好各自现场,662东门周边全部清理干净,门口不能停各种车辆。654地块看南门,门内外全部清理干净,请认真检查落实。

通知:今天,明天两天,因风大扬尘,建委通知,停止土方及会填土作业,裸露土面全部覆盖,包括槽底和回填土囤土区,回填土作业面。请认真执行!收到请回复。

转自 康红原: 转自 戴君东:

接局安委会急电!今明两天风大!通知各总包单位加强巡查!防止火灾发生!请即刻布置!安保处 转自 康红原:

明早九点王主任来检查,请各单位做好责任区清洁,安排相关值班人员,不用在门口迎接。 转自 康红原:

明天上午王书记来开会,八点半开始,汇报顺序按九六号,一二号,七号,五号,八号,三号地块,每家汇报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请各单位准备,周五工程例会不开了。

请下午把责任区和周边道路全部收拾出来。662东门,654南门做为重点。

明天上午10:00,由公司副总张凡,总经理助理郎凤芸主持西三旗6

54、662地块生产,安全质量会议,请你准时参加!收到回复。

推荐第3篇:饮食文化

川菜是一个大众餐饮,装修上不应过分的高档,与经营类别不匹配,这种下,普通食客不敢进门,让客人知道这是一家社会餐饮,不是高档饭店。开高档星级饭店还是风味、酒楼,是以商务、宴请客源为主,还是以团队、家庭消费为主。酒店在确定目标市场的基础上,营造独特的文化体验,打造适合市场的主题酒店,从而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坚决走主题化之路,以文化提升价值空间,用主题打造特色形象;用文化锻造酒店特色之魂,

以麻、辣、鲜、香为特色,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川菜企业就是以提供川菜菜品为主,无形服务为辅的食品生产企业。而且,越是名牌川菜企业,其整体产品中无形的服务占的比重越大。

一直去北礼士路老店吃,可“有些年头了”。宫保鸡丁“确实不一般”:“分普通和精品两种”,鸡丁“带皮”,花生“酥脆”,酱汁“甜酸适口、微辣带麻”,“佐酒、下饭皆宜”。虽说环境还是“老国营的感觉”,“拥挤”、“吵闹”,但生意照样“兴隆”,外卖窗口常要“排队”。现在又新添地安门、大慧寺店,装修

自然比老店“好”,可味道总感觉要逊色些。

一、规范服务

●如何上菜、撤盘●三轻:走路、说话、操作 ●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

二、处理一般疑难问题

●客人感到身体不适●宾客不停地要酒●客人损坏了餐具●汤汁洒在客人衣服上●客人物品丢失……

三、正确对待和处理客人的投诉

●餐厅服务人员必须掌握人基本操作技能

1、托盘

2、摆台●中餐摆台●散座摆台●团体包餐摆台……

1、杜绝传统餐饮业的跑、冒、滴、漏;

2、运行的简单化可直接降低综合成本;

3、改变传统餐饮业出品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4、独有的专业训导可使员工只为我所用;

5、预留岗位工种-企业之克隆端口。

中式餐厅可以用一些深颜色的木材

仿古砖和带有中式元素的壁纸

中式风格在装饰上色调偏暗沉,设计严谨,讲究空间布局的对称与均衡。主要以天然材料为对象,力求保持材料的原始纹理与色泽,多用胡桃木、樱桃木,山毛榉等。

想要表现中式风格,如果没有什么特别要求的话,其实只要在设计中加一些翘头柜、花窗、月亮门、多宝格、青花瓷等装饰就可以了。还有餐桌椅一定要是双数……以上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中式餐厅了。

推荐第4篇:饮食文化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很高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见到大家。欢迎大家来到有长城滨海画廊四季休闲天堂之称的秦皇岛。我是大家本次的导游员李冰玉,身边的是司机张师傅,张师傅安全行驶有20多年的时间了,大家请放心,出发之前请大家记清我们大巴车的车牌号码和车身颜色,车号是冀C18181,车深蓝色,接下来我们就出发去游山海古城品历史名吃,。

山海关观山海,山海关的地理位置之险要使他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在百场战役中,有六大战役最为著名,分别是1644年的甲申之战,1900年的庚子之战,1922 1924 年的第一二次直奉大战,1933年的榆关抗战和1945年的山海关保卫战。由于战争的产生,人口的迁徙导致山海关有多个民族居住,各民族特有的传统饮食也汇聚于此。这里有满族的特色火锅——山海关浑锅;回民的“老二位蒸饺”、回记绿豆糕和各色烧饼、羊汤;还有极具地方特点的四条包子、戚继光发明的长城桲椤叶饼,圆圆肉饼、孟姜女庙素食、庙会小吃用应季的鲜花花瓣制作的鲜花饼、煎焖子、艾叶凉糕等等。中国最早的汽水品牌之一的山海关“长城汽水”、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山海关老冰糕。都会让您在饱览关城美景的同时,大饱口福,唇齿留香。各种新鲜海产品、农家一锅鲜、铁锅鱼、渔家小鱼酱、福临门蒸饺、福临门熟食系列、韭菜炒虾段等美食。这么多美食一定能够让您大饱口福的。

首当其冲咱们要说的就是长城饽椤饼:

相传明朝将领戚继光率领以浙江人为主力的\"戚家军\"镇守山海关,北方粗粮较多,戌边士兵生活艰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五月长城沿线饽椤叶鲜嫩时机,制成饽椤饼,粗粮细做,改善生活。据说这种食品已经传到日本。成品为一张秦皇岛市山区常风的饽椤树叶,内裹淀粉作皮,三鲜为馅的饼,饼皮隐约透明。味道三鲜和饽椤叶散发沁人的清香,是纯粹的民俗食品。 第二个就是四条包子了

所谓四条包子呢,就是山海关四条胡同的包子。

四条包子铺是1958年开业的老字号企业。因座落在古城山海关四条这条街上而得名,其店初创时,服务质量比较高,吸引顾客较多,而名气越来越大。普通的面粉,常见的馅料加工成造型美观、口味独特、醇而不霸、肥而不腻。一直为古城和外地游人喜欢。但是,回族朋友注意啦,这包子只有猪肉馅的,可回族的朋友您别着急接下来的这回记绿豆糕肯定和您口味。

这清真回记糕点部始建于1945年,因初创人是回民,又姓回而称\"回记\"半个多世纪来,用地产绿豆以及白糖,按祖传秘方的调制生产出口味醇正的产品,深受市民以及周边地区群众的欢迎。还有那孟和尚粉肠,选料考究,配方独特,加工精细,口味纯正,咱们本市及津京、东北等地的顾客都去那儿。

随着清军入关传到山海关有种美食叫火锅,山海关人把自己的火锅称为“浑锅”,也叫荤锅”火锅、火炕、旗袍“是满族文化的代表。富贵人家有用锡做火锅的,普通人家大多数用铜质火锅。内面挂一层锡。

传统荤锅的特点是酸菜、鸡汤打底。配上焖子、丸子、白肉、冻豆腐等等俗称“装锅子”。用炭火烧沸,桌上摆上韭菜花,虾油,麻将等调料,边煮边吃,。 当然荤锅传到山海关当然少不了山海关文化的熏陶,秋天把肥美的虾肉、蟹肉、贝肉放到火锅中做锅底,非常讲究。创造了山海关的什锦锅。这火锅就是当年甲申之战多尔衮带进来的美食呢。

好了,我也不馋着各位了,山海关马上就要到了,请各位带好随身的物品,您随我品尝美食的同时,和我一同游览古城的美丽风光。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咱们下面要去的是古城商贸街的东大街,山海关古城是一座方圆数十万平方米的围城,作为‘河北省一号文化工程’政府投资数十亿将古城动、西、南、北四个城门仿照明清时代布局联通,形成一条长达2100米的繁华古建步行街,并耗资十亿元进行了翻修,并聘请舒适为设计古建、文物、国画等方面的专家,从古建、古风、古景、古装等方面进行了完全复古化修缮,置身其中宛如游走于时空隧道,在聆听明清小贩叫卖声的同时,端坐在时尚咖啡厅的舒适座椅中,如此古城佳景,各位游客难道不动心吗?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商贸街去百年老号开始我们的美食之旅吧。

吃完,记得尝尝咱们当地的公牛啤酒,啤酒的乙醇含量最少、所以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伤人、少量饮用反而对身体健康有益处。酒足饭饱山海关的风景更能让您大饱眼福,西大街的文化艺术,南大街的特色商贸,北大街的休闲娱乐。到了晚上,再去山海关古城赏夜景,那真是美不胜收啊。下面给大家两小时的时间去品尝各类美食,之后我们在这里集合。

好了,朋友们,到这里我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希望小李的服务没让您失望,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多多关照,俗话说的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次的行程就结束了,祝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男士事业节节高升,女士面貌越来越年轻,孩子学习成绩强,老人身体健健康康!,朋友们,再见!

推荐第5篇:饮食文化

一,填空

1.饮食可以包括:饮食原料加工生产;制成的产品;对饮食品的消费 2.精神形态,饮食文化包括:烹饪技艺文化

3.《随园食单》问世,标志我国烹饪文化理论达到了成熟阶段 4.以主料加风味命名的:鱼香肉丝 5.菜点审美主要包括:色,香,味,形 6.中国四大菜系:川菜,粤菜,苏菜,鲁菜

7.中国八大菜系:川菜,粤菜,苏菜,鲁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8.苏菜由淮扬,南京,苏锡,徐海组成

9.具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魅力的是

三套鸭 10.苏州三鸡指的是:叫花鸡,西瓜童鸡,早红橘酪鸡

11.浙菜的特点是:选料讲究,烹饪独到,注重口味,制作精致 12.不辣的湖南菜有:祖庵鱼翅 13.佛跳墙是:煨菜之冠,也是闽菜

14.北宋时期,宫廷菜相对简约,原料上,以羊肉味主占重要地位 15.清朝宫廷菜,主要由三种组成:山东风味,满族风味,苏杭风味 16.曲阜孔府菜,南京随园菜,北京谭家菜,并称中国三大宫廷菜 17.白肉血肠是最早满族人祭祖还愿时献于诸神的 18.酒生产的方法论有:两造法,发酵法,蒸馏法

19.两早就是发酵中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酒,如葡萄酒,啤酒,黄酒,素酒 20.蒸馏酒在发酵,再蒸馏而得的高度酒,如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 21.按香型分为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其他香型(风香,芝麻香) 22.斛是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制酒器

23.古代酒礼分为拜,祭,啐,卒,嚼。

24.酒道基本原则:庶民以为饮,君子以为礼。25.酒道根本要求:中和二字 26.酒令又称:行令 27.酒令分:雅令,通令

28.780年路遇著《茶经》是唐代文化形成的标志

29.按发酵程度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

30.泡茶:绿茶:85摄氏度左右

高档红茶:95摄氏度左右

乌龙茶:100摄氏度左右

花茶:85—95摄氏度左右

31.黎家人吃鼠肉,维吾尔族人视古尔邦节为大年

32.湖北东部地区三蒸指的是: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

二.名词解释

1.饮食文化:人类在食物的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现象,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 2.宫廷菜:奴隶社会王室和封建社会皇室所使用的菜肴,每个时代的宫廷菜都能代表当时中国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华菜肴接触代表

3.官府菜:又称公馆菜,是封建社会管事人家制作并使用的菜肴,官府菜在规格是一般不得超过宫廷菜,而又于庶民菜有极大差别

4.酒礼: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及至各种不同场合礼仪规范

5.酒道:中国古代酒道的根本要求就是“中和”两字,就要饮到不影响身心,不影响正常生活和思维规范程序最好,以不产生任何消极不良影响和后果为度。三.问答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1.历史悠久 2.营养科学 3.技艺精湛 4.食医结合 5.风味多样 6.影响巨大

(2)鲁菜的主要特征 1.烹技全面,巧用料 2.调味纯正,精于制汤 3.烹制海鲜有独到之处

(3)川菜的主要特点 1.选料广博,烹制考究 2.调味独到,味型丰富

(4)川菜以什么口味为主

川菜最大的特点在于调味,味型独特,变化精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佳话,并以麻,辣,味浓著称。在辣味应用上有独到之处,讲究巧妙配合,灵活多变,独到一帜

(5)白酒按香型分为?并举例 白酒的名酒是按照香型评定的,现在分为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浓香型以及其他香型,。 酱香型(茅台酒),浓香型(玉粮液),清香型(汾酒)。

(6)如何让鉴别真假白酒 1.看包装 2.检查瓶盖 3.转酒瓶 4.闻香辨味 4.酒暖生气 5.油滴沉底

(7)现代酒礼应该遵循哪些礼仪

1.斟酒礼仪:主人需要给客人兑斟酒,斟酒时不可以斟满杯,再斟酒应该在干杯后,或者杯中酒很少的时候,为长者斟酒不必太频繁

2.敬酒礼仪:主人要先向主宾敬酒,然后依次向其他客人敬酒,或者向所有宾客敬酒,客人也要向第一主人回敬酒,再依次向其他主人回敬酒

3.礼酒礼仪:主人在饮酒前要根据饮宴的内容和对象表达对宾客的良好祝愿,以助酒兴,主要有三种形式。1.祝酒词,在大型外交或者社交活动中,首先应由东道主致辞,随后由客人代表致答谢词。 2.以诗祝酒更具文化色彩

3.祝酒歌

(8)茶文化形成和发展氛围那几个阶段 1.启蒙时期:三国以前

2.萌芽时期:近代,南北朝 3.形成时期:唐代 4.兴盛时期:宋代

5.普及时期:明代,秦代 6.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9)按发酵来分类,并举例 1.绿茶:西湖龙井 2.红茶:祁门红茶 3.青茶:冻顶乌龙 4.黄茶:黄山银针 5.白茶:银山白毫 6.黑茶:普洱

(10)中国十大名茶

苏州碧螺春(绿茶)

杭州龙井(绿茶)

黄山毛峰(绿茶) 太平猴魁(绿茶)

六安瓜片(绿茶)

信阳毛尖(绿茶) 君山毛尖(黄茶)

安溪银观音(青茶)

凤凰水仙(青茶) 祁门红茶(红茶)

四.搭配题

鲁菜:橘子大虾

绿茶:碧螺春

糖醋黄河鲤鱼:鲁菜

川菜:夫妻肺片

红茶:宁红

濑汤圆:四川名小吃

青茶:铁观音

三丁包子:江苏名小吃 苏菜:醋溜鳜鱼

粤菜:烤乳猪

黄茶:君山银针

三蛇龙虎凤大会:粤菜 浙菜:排南

白茶:寿眉

肠粉:广州名小吃

湘菜:蝴蝶飘海

黑茶:普洱

西湖醋鱼:浙江菜传统首推菜

闽菜:爆炒地猴

花茶:玫瑰 子龙脱袍:湘菜

徽菜:老蚌怀珠

紧压茶:茯砖

酥焖鱼:安徽

推荐第6篇:西安饮食文化

西安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

1104000140 会计学院 CGA1101 王玉

一、

西安概况:

(一) 地理位置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人口741余万。

(二) 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西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2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

(三) 气候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 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四)民族

西安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截至2012年,全市共有民族53个,其中少数民族52个,常住人口9.7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5%。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有6421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28%。高中时我的同桌就是一个回族小伙。

(四) 宗教

西安的宗教也丰富多彩。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长安,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截至2012年,西安有佛寺百余所,僧尼约700人,信教群众约8万人。在中国和东南亚影响深远的八大宗派中,有六个宗派的祖庭在西安市。同时,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比较发达,全市现有道教宫观27所,道教职业人员约200人,信教群众约5万人。当然,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也存在很多。我的外婆就是一位基督教徒。

二、历史上的西安饮食文化

(一) 饮食文化历史

西安是周秦汉唐等10多个王朝建都的地方,历时1100多年。为了满足众多帝王将相、豪门贵族的需要,西安本土涌现和造就了一大批名厨,而且会聚了一大批名师名厨。这些名师、名厨,不仅带来了各地优秀的烹饪技法,而且研制出大量的名菜名点、宫廷盛宴,使陕菜博采众长,名燥一时,为西安乃至中华烹饪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遇。

强盛的唐朝,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人口超过百万的世界大都会。发达的经济,灿烂的文化,既对东邻的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有巨大吸引力,也受到西亚、欧洲诸国的仰慕。当时,来长安经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二三百之多。活跃繁荣的经贸活动把长安的饮食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开始出现了规模宏大、陈设豪华的高级酒楼饭店。为满足其需求,御膳房的高厨们精研烹艺,不计成本,追奇猎异,创出众多滋味香醇、造型优美的名肴名菜,如驼蹄羹、驼峰灸、消灵灸、红绫饼、五色饮等。

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交流也十分活跃。各地商贾在经商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和珍馐佳肴,开设了如“胡姬酒肆”等等的外域酒楼,使长安成为“胡食”和其他外来饮食的荟萃之地;许多国家的外交使团在与长安的各种交往中,也不忘带人学习中华高超的烹饪技艺。譬如日本,在贞观四年至昭宗八年的260年间,就先后向中国正式派遣了16次使团,大批日本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其中就有不少专门学习制作菜点的“味僧”。日本平安时代,随遣唐使来到长安青龙寺拜惠果为师的空海和尚,在学法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制做面条的技术,回到日本后便把面条的制做技艺传给他的故乡赞岐人民,还把相应的餐具筷子也带回日本。直到现在,“赞岐面食文化研究会”几乎年年到西安青龙寺做“献面”,以示感恩。唐朝也多次派遣使团,到外域去传授中华烹饪技艺。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载,鉴真法师东渡时携带了红绿米、面、茶叶、胡饼、烧饼、薄饼等中国美食,随行人员中还有不少擅长烹调的徒弟。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菜的鼎盛发展,不仅使陕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推动了包括饮料在内的中国饮食烹饪及其文化的整体发展。主要表现在:

1、茶及茶文化。据《华阳国志》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陕南已开始产茶,到了唐代,包括紫阳在内的山南道,还被“茶圣”陆羽《茶经》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首,并参与“茶马互市”活动。长安永昌坊开创的茶铺,更成为中国最早的专业茶座,由此产生了茶文化。

2、酒及酒文化。历史遗迹表明,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是传说中酿酒发明者杜康的故里,中国的第一壶酒经杜康在这里酿造出来的。到了唐代,酿酒工艺已达到了很高水平,品种也增加到了30余种。除了皇宫的兰生酒、菊花酒等外,市场上出售的还有葡萄酒、柏叶酒、甘蔗酒等,相伴出现了酒令及其文化。

3、肴及肴文化。肴的出现及发展得益于西安。如问世于长安镐京的“周八珍”,不仅开了中国烹饪的先河,而且成了中国烹饪的典范;汉代长安创制的“五候鲭”是中国大杂烩菜的始祖,之后流传全国的“烩全家福”、“烩三鲜”和“佛跳墙”等,都是从“五候鲭”演变发展而来的。此外,像唐代《烧尾宴食单》所记的58味菜点,是原料珍奇、技艺精美的珍馐,对后世菜肴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传诸千年而不衰的烧鱼肚、鳜鱼羹、生汆丸子等佳肴无不有着浓郁的盛唐遗韵,就连闻名世界、被誉为中国的国菜烤鸭,也源于唐长安。

4、馔及馔文化。西安城乡流行的石子馍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石烹法,糯米红枣合制的甑糕是由中国最初发明蒸汽原理的炊具———铁甑蒸制的。还有那锅盔之厚大、长寿面之细长、腊汁肉夹馍之醇浓、油酥饼之酥脆、金线油塔之细润、凉皮子之筋柔、槐花麦饭之清香等,无不彰显着西安饮食文化的诱人魅力。

5、筵及筵文化。筵宴的基本特征是聚餐性、规格化和社交性,而具有聚餐性、规格化和社交性的最早筵宴为周王室的“礼筵”,到了唐代,长安的筵会不仅名目繁多,而且规格高、社交特征明显。除朝廷有加晏筵、庆功筵、临光筵、烧尾筵外,又有乡试中举的鹿鸣筵、新科进士的曲江筵、杏园筵等,在中国筵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到现在,西安的筵席除一般的婚筵、寿筵外,还有八景筵、饺子筵、小吃筵、始皇筵、盛唐皇筵、明清官府筵、羊肉泡馍筵、樊记腊汁肉套餐筵等,为中国的筵席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 形成因素分析

1、多朝古都,满足王侯将相需要,不断开发美食。

2、经济繁荣,高级饭店鳞次栉比,为了满足需求,厨师不断向奢华的方向发展。

3、与外界交流频繁,受胡人饮食影响。

三、现代西安饮食文化

(一) 西安饮食文化现状

初中时曾为了旅行,想寻求一个充满美食的目的地,没有想到搜索出来的第一位竟然就是脚下熟悉的土地,西安。如今的西安,传承了古代长安饮食文化的包容性。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粤菜、川菜、鲁菜、湘菜、淮扬菜、云南菜、新疆菜、贵州菜、东北菜等全国几十个菜系的佳肴,各地的上万种小吃,而且还能品尝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各色美食。当然,也能吃到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餐点,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韩国、日本料理,巴西烧烤,新加坡快餐,法国大餐和印度菜等等。西安餐饮市场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外地、外国的一些餐饮形式、菜系、小吃,一旦进入西安就能火起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安城市的包容、西安人的宽容以及西安文化的多元,从而引发了西安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西安无愧于一个美食王国的称号。

但与此同时,传统的饮食文化正在消亡。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中国的餐饮业也进入一个全面辉煌发展的时代,各家流派争相斗艳出奇,八大菜系更是不甘示弱,继承创新,引进融合。相比之下,西安的饮食文化尤其是清真餐饮业明显地落后了,十年前风光无比的景象一去不复返,闻名全国的大麦市街清真饮食一条街、麻家什字清真饮食街衰微了。一大批百年老店,如鼎兴春泡馍馆(北大街)、义祥楼泡馍馆(小寨)、天锡楼餐厅(桥梓口)、老刘家泡馍馆(西门外)、口口香饭馆(北大街、西大街)、清新饭馆(解放路)、车站泡馍馆(火车站)、东关泡馍馆(东门外)等等,无一幸存。

(二) 分析现状与历史的差异,及其原因

1、差异

过去,本地的饮食文化能够很好地与外来饮食文化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果。而如今,无论是从领地还是顾客的角度,西安的饮食文化正在经受着西方快餐文化的侵蚀。兴建钟楼广场时,拆迁了老字号红光饭馆。而钟楼广场建好后,在原红光饭馆的位置上,建了一档别致的建筑物,麦当劳进驻了。

同时,西安当地的饮食文化并非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发展,而是作为旅游产业的附属品。当游客来到西安时,他们会被安排到著名的小吃圣地回民街去参观体会,但却

很难找到真正的美食所在,留下了并不美好的印象,造成了恶性循环,使西安饮食文化在“坑人”的方面臭名远扬。也鲜闻有外国友人到西安来学习烹饪技术。

2、原因

首先,饮食文化在现代想要传播广泛,是依靠餐饮企业的。如今,品牌在市场在发挥着巨大的威力,当很多企业在花大价钱做广告、创品牌的时候,西安餐饮界的辉煌却没有了。传统餐厅承载着饮食文化的大批“死”去,这样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企业经营不善,其次是政府没有将饮食作为一种文化来保护。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还处于朦胧状态,餐饮生意非常好做,这些抢先一步的餐饮商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也赚够了钱,开始不思进取,享受人生。然而餐饮行业的科技含量很低,市场刚刚开始激烈的竞争,尚未进入白炽化,这些人就败下阵来,从此一蹶不振。随之消亡的还有他们没有意识到的,自己小小的企业承载的厚重的饮食文化。

还有一些人比第一类人有市场感觉,却没有理性的市场思辨能力。他们很想把企业做大,把苦苦赚来的钱加上货款,全部投入,一传统饮食为依托,建成了具有初步现代化代设备规模的食品或餐饮企业。但由于综合素质太低,只知道生产出优质的食品或菜肴小吃,不知道怎样把这些产品卖出去。没有营销、公关、宣传、策划、人事管理、产品开发等企业必备环节,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方法。从外表看上去,是一个很像样的餐厅或食品厂,深入内部一瞧,完全是一个家庭作坊式的管理

最后有这样一类商人,比前两类人幸运的是他们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经济头脑、灵敏的商业思维、独到的市场运作方式,使他们的饭店一直能够较稳定地发展。他们在管理方面、菜品方面、服务方面、宣传方面都几近到位,但始终发展速度缓,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在文化方面。

客观地说,近几年来西安餐饮业在经营上也不断力求与文化接轨,在装修和服饰上下的功夫不少。走进西安清真饭店,有的环境高档讲究,有的装修风格别致,有的服务员着装俏丽,但总让人觉得缺少西安清真饮食的内在文化——小吃菜肴文化。有人说进入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等不仅仅是出售炸鸡腿、汉堡等,而是在经营一种美国民族的饮食文化。这话很有道理。

最后,我认为,要弘扬西安悠久的饮食文化,不仅要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饮食的魅力,更要让这些美味的饮食变得垂首科技。并不是说要将传统的饮食文化改造成快餐文化,只是希望在保留传统工艺和内涵的同事,通过商人和政府共同的努力,将西安的饮食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保护,而非旅游产业的附属品,打造出西安饮食文化的品牌,让跟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另一方面,给予民间饮食文化一些补贴,让生活简朴却又世代维系着饮食文化长河的厨师和手艺人们看到希望。

推荐第7篇:中国饮食文化

国 饮 食 文 化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10级财务管理 姓名:张聪聪 学号:2010516171

浅谈饮食健康对于美容的好处

摘 要: 饮食美容也称食疗美容,是指通过饮食,把具有药食作用的天然动植物或药食结合的药膳用来美化皮肤和容貌、毛发等的方法。远在周代的时候,就有了食医(营养医生);汉代名医张仲景的“猪肤方\"指出猪蹄子上的皮肤有“和血脉,润肌肤”的作用;《神农本草经》有:常食冬瓜“令人悦泽好颜色”,认为莲子“久服轻身耐老,具有细嫩皮肤的作用„„”本文从饮食健康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合理膳食对美容的好处,同时指出老年人的饮食与美容的问题,最后通过举例来具体说明饮食健康对美容的好处。

关键词: 饮食健康 饮食与美容 老年人饮食与美容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人体生命活动必须依靠摄取食物来维持。人类为了生活与健康,必须寻找食物,认识食物,并进一步探索食物来维护健康以及防治疾病。因此也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食疗”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之中了。夏朝发明了发酵酿酒,殷商时代酒的酿造与应用已较普遍。酒除供饮用外,还广泛用于医药。医用汤液在当时也从烹调中产生。可见,此时中医食疗已经萌芽。在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医理论著《黄帝内经》,对食疗就有不少正确的论述。清代食疗已得到医家的普遍重视,著述亦多。如沈李龙的《食物本草会纂》、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章穆的《调疾饮食辨》、袁枚的《随园食单》等,都很有价值,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基础知识方面的,也有专业应用方面的;既有用于疾病的,也有用于保健的。

由此可见,美容食品从古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除见于有关文献外,还广泛流传于民间

饮食(又称“膳食”)是指我们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饮料。所有的食物都来自植物和动物。人们通过饮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维护自身健康。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民族素质。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饮食过度会因为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糖尿病、胆结石、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甚至诱发肿瘤,如乳腺癌、结肠癌等。不仅严重影响健康,而且会缩短寿命。饮食中长期养素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怀孕期营养不良可引起流产、早产、甚至畸形。饮食的卫生状况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食物上带有的细菌、霉菌及毒素和有毒化学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可引起恶性肿瘤。总之,饮食得当与否,不仅对自身的健康和寿命影响很大,而且影响后代的健康。因此,只有合理的饮食,才能从营养和卫生两方面把好“病从口入”关。

中华民族素来提倡养生之道,其传统源远流长。中医认为:“食药同源”、“药补不如食补”,机体衰弱失健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意味着阴阳失调,并表现为机体平衡功能失调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病理状态。而食物有它本身的“性能”,即“食性”、“食气”、“食味”等,和药物性能一样,也包括气、味、升浮沉降、补泻等内容,因而具有平衡阴阳的功效。 常用近百种食物具有补益养生作用,如聪耳、明目、生发、增力、善走、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强筋、壮阳、助孕、益寿等20余类。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提出了食疗的概念和原则,并列出保健食品的方剂,到了唐代,食疗发展很快,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列《食治》专篇,其中可供食疗的食物有二百余种。此后食疗专著大增,如《医食心鉴》、《食物本草》、《养生食鉴》、《食性本草》、《食经》、《随息居食谱》等专著。这些著作中的食疗方剂,许多都是经过大量人群验证的,有较明显的效果。

饮食美容也称食疗美容,是指通过饮食,把具有药食作用的天然动植物或药食结合的药膳用来美化皮肤和容貌、毛发等的方法。我国古代早有《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物本草》等多种食疗专著。而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已记载多种具美容功效的动植物药,如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白僵蚕“灭面墨,令人面色好”等,至于《本草拾遗》所载柿饼“多食去面墨”;《普济方》载“牡蛎,治面色黧佳”及“菜菔子根(萝卜),服之令人面净肌细”等更是常用之美容佳品。所以,美容食疗亦属饮食美容之列。

中医美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用中医的方法补益脏腑,运行血气,防治疾病,掩盖生理缺陷,以达清洁养护颜面、须发、五官和皮肤,提高人体生理功能,延缓衰老进程的目的。广义的中医美容与中医养生学关第密切,注重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功能的健全与人的容貌关系,因此是一种内在的、整体的美容。狭义的中医美容是指用中医的方法美化或修饰容颜,如使用驻颜、洁齿、香身等药物。中医美容自中国医药学开创便存在。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了关于中医美容药方的记载。此后的许多著名医学书籍如《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本草纲目》等均记载了大量的美容药物和方药。中医美容自开始便是中医学的自然组成部分,中医美容的方法有药物美容和非药物美容。前者包括外用类和内服类,后者有食物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气功美容等。

在世界性美容健身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回归自然,用天然食物来美容,已成为美容业最富有魅力的项目,也是美容和健康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容颜的美离不开健康的体质、健美的身体和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状态,而延缓衰老,留住青春,容颜不衰,健康永驻这些人类最好的愿望,更需要靠合理的饮食来实现。

人每天都要通过饮食给身体提供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每人每天所需的饮食数量与其年龄、性别、职业、身体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对儿童,每日由食物供给的热能量,应比每日所消耗的要多些,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对成人,每日由食物供给的热量,至少要能补偿每天因工作学习所消耗的热能量,才能维持健康。

如果每天昼夜摄入的食物热量小于人体所消耗的热量,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和体形,小孩会影响生长发育,成人会影响体形或面部、皮肤的自然美容,老人会影响身体健康,孕妇会影响胎儿生长,乳母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如果每昼夜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人体所需消耗的热量,则造成营养过剩,就会出现因热量的积蓄而引起肥胖,影响体形的健美,甚至还会引起早衰。虽然人的体形和容貌与遗传有很大关系,但是,排除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也是一重要的因素。不要以为只吃饱就行了,吃饱并不意味着饮食调配合理。

人体由强壮的骨骼,结实的肌肉,细嫩的皮肤,乌黑的秀发,匀称的形体所构成。人体的健康,颜面的美丽、形体的健美,都与饮食调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都会影响健康和美。皮肤、颜面的美是人体健康状况的外在表现。因此,饮食调养既可有利于补充维持人体健康和美容所必需的营养素,又可防治各种疾病。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一套中国传统的美容方法,它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效果卓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国传统美容方法强调整体美容,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颜面、毛发、五官指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容貌不衰,青春常驻,必须身体健康,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足。汉代医圣张促景指出:“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在这种整体美容思想的指导下,应更加重视运用天然食品来美化人体的容貌。

天然食品与美容关系密切。食品中所含的大量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各个组织都缺少不了蛋白质,一旦缺少它,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妨碍体形健美,就会影响皮肤功能,从而歙皱纹增加,面容显得衰老。总之,利用天然食品进行整体美容是中国传统美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且利用天然食品进行美容,价格低兼,取材方便,简单易行,效果持久,无副作用,易于接受,是种值得重视和普及的美容方法。早在三千多年前问世、我国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合理膳食方法,指出了各类食物在保健美容方面的作用。利用食物进行美容,属于食补,食疗、食治的范畴。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微量元素、水、纤维素等营养素,是人体健康和顔面的美所必需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因此,全面合理地从食物中摄取平衡膳食,是关窗健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般将营养食物分为“三色制度”。第一类,米、麦、芋类、白糖、食油等,称为白色食物,第二类,内、鱼、贝、畜产品、豆类,称为红色食物;第三类,蔬菜、水果等称为绿色食物。白色食物提供热量,红色食物提供蛋白质,绿色食物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我要求素食的目的在于说明美容健身之本在素食,因此希望少食红色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第三类,绿蔬菜和水果; 第四类胡萝卜等红色蔬菜及水果。

三、四类供应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的食物应按四色俱备的原则配制合理食物的均衡营养素。相反,如不注意饮食调配,如节食、偏食、桃食、饮食单调等都会影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造成某种营养成分的缺乏。 美容养颜需饮食调养的另一种意义是对不同体质、体形、疾病的人利用饮食来进行调养和治疗。如对原有缺铁性质贫血症的人,可给予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以改善贫血症状,使皮肤恢复红润和光泽,对患有维生素A缺乏症的人,给予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状态;如患有月经病的女性,可选用具有调经补血的食品和食疗方进行调理,以恢复皮肤的光泽和柔润;对体胖者,可选择食用具有减肥和美容作用的食品和药膳,以使体形健美,颜面皮肤恢复弹性;对于体瘦者,可选择食有具有生肌择肤、增重壮体的食品或药膳,以获得健壮的体魄和健美的肌肤。

食物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与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人体的利用率也就是其营养价值就越高。不同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 将不同食物科学地混合食用, 可大大提高蛋白质的生物价, 营养学上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如大米、面粉缺乏赖氨酸, 若与赖氨酸丰富的豆类合用, 则可明显提高其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还有米、面、杂粮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一般都偏少,而鱼肉蛋奶类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故荤、素混食有良好的互补作用用这种混合食物提高蛋白质生物价的方法, 符合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和经济状况,又避免因过量食用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皮肤粗糙糙、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冠心病、胆石症等疾病。饮食多样化以及合理化对美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清素食物, 多含纤维素, 不易被肠胃吸收, 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麦麸皮、糙糠、黄豆、豌豆等多含纤维素, 常食能减肥, 治疗便秘。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不但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而且与皮肤美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是维持皮肤健康所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它主要是通过调节血液和汗腺的代谢, 改变体液的酸碱度, 从而使皮肤红润光泽,美丽动人。其中维生素A 可防止上皮细胞萎缩角化, 保持皮肤弹性; 维生素B

1、B2 可增强皮肤新陈代谢; B

1、B6 可清除粉刺; 维生素C 可抑制黑色素形成, 洁白肌肤; 维生素E 抗衰老, 使肌肤有活力。淡食多补, 淡食美容。饮食美容, 要根据个体差异精心调配, 体质有虚实与寒热之偏。偏与虚寒者,往往四肢发凉, 面色白光白, 便溏。适量、定时进食牛肉、羊肉、鹿肉、黄米、高梁, 烧烤、调味浓烈类, 有助于阳气伸展, 增进气血运行。体质偏于实热者,常有口渴、面赤、小便短黄、便秘、皮肤干燥等, 进食粳米、大麦、兔肉、蛙肉、鲤鱼、海蜇、海带、莲藕等, 清热滋阴, 增加肌肤津液, 保持水分。海带含碘量多, 可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瘿瘤患者等缺碘者的理想食品。

患粉刺、痤疮者, 常觉皮肤油腻, 胃肠燥热, 食用玉米、香椿、黄花菜、百合、甘蔗、香蕉、梨, 减少皮脂腺分泌; 苦菜、苦瓜、可清胃肠之热; 鳝鱼肉, 可治疗脂溢性皮炎、睾丸炎、口角炎、舌炎, 高血压患者尤宜食用。

黄褐斑、雀斑患者, 若常吃一些虾、蛇肉、珍珠、银耳、芹菜、冬瓜、薏米、芝麻、竹笋、核桃仁、蜂蜜等, 调畅情志, 保障睡眠质量, 能减淡或消除黑

色素,尤其是核桃仁, 富含维生素E, 抑制黑色素和老年斑的出现。黄褐斑、雀斑患者还应多食水果、蔬菜, 并减少日晒。

大枣、桂圆、山药、蜂王浆、乌鸡是增强体质、补气生血之品。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有些食品, 不仅吃了能美容, 同样还可以直接敷面, 达到自然滋润。如西瓜青皮(西瓜翠衣) 切片贴面,清凉润肤; 香蕉皮捣成糊状, 敷面可治疗粉刺; 蜂蜜、鸡蛋黄搅拌, 敷面润肤去皱; 甜菜汁洗头可去头屑、头垢; 菜花汁搽面, 可消除肉赘; 西红柿、橙汁搽脸, 日久可收缩毛孔。

总之,饮食与人体健康和美颜美体是息息相关的。科学合理的饮食,对颜面美和形体美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人体健美所必需的。因此,应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独特功效的食品来美容驻颜、减肥壮体、抗菌素衰延寿。

我国地大物博, 可用于美容的食物品种繁多,资源丰富。现将部分食品的性味、功用例举如下,供大家参考。

温性食品:糯米,甘、温,补中益气,暖胃,缩小便;高粱,甘、温、涩,温中健脾,涩肠止泻;刀豆,甘、温,温中下气,益血补元;龟肉,甘、温,滋阴补血;虾,甘、温、咸,补肾壮阳,通乳托毒;荔枝,甘、温、涩,益血生津,理气止痛;杨梅,甘、酸、温,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红糖,甘、温,补血,活血,散寒。

热性食品:狗肉,甘、咸、酸、热,补中益气,温肾助阳;辣椒,辛、热,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桂皮,辛、热,温中助阳,散寒止痛;白酒,甘、辛、热,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凉性食品:蚌肉,甘、凉,清热滋阴,明目;兔肉,甘、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兔肝明目;山楂,酸、甘、凉,消食化积,散淤行滞;芒果,酸、甘、凉,生津止渴,消食止咳。

寒性食品:蘑菇,甘、微寒,开胃化痰,抗癌;柑子,甘、微寒,生津止渴,醒酒利尿;蕨,甘、寒,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止鼻衄;猕猴桃,酸、甘、寒,调中益气,生津润燥,除烦去热。

平性食品:猪肉,甘、咸、平,滋阴润燥;鸡蛋,甘、平,生凉熟温,滋阴润燥,养血安胎;鹌鹑,甘、平,补中益气,利水消肿;鳖肉,甘、平,滋阴凉血;白菜,甘、平,解热除烦,通利肠胃,解毒。

由此可见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它可以长期食用而不产生毒副作用。根据食物的性味功能及个体差异,精心调配,从内部平衡脏腑阴阳,调节气血经络,增进健康。将食物根据需要配制成不同剂型,直接作用于体表皮肤及外部器官,营养局部。这与中医药的内调外治是同一机理,所以说:饮食美容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食物或可食药两用的天然植物或以食物为主的药膳,美化仪容、保持健康。生命之树常青,需要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提倡科学进食,合理调配,饮食多样化,全面摄取营养,让五脏六腑之华彩流注于体表,展现生命之美。

参考文献:1.http://zhongyi.9939.com/ 3.http://www.daodoc.com/BaiKe/meirong/

推荐第8篇:东北地区饮食文化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特点

摘要:东北菜 东北 东北菜包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三省的菜 肴。 它亦是我国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地方风味菜肴,自古就闻名全国。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辽宁的沈阳又是清朝故都,宫廷菜、王府菜众多,东北菜受其影响,制作方法和用料更加考究,又兼收了京、鲁、川、苏等地烹调方法之精华,形成了富有地方风味的东北菜。

关键词:东北菜的提点 烹调方法 历史与饮食文化 饮食与生活风貌

一.东北菜的特点:

1东北菜是在满族菜肴的基础上,吸收各地菜系特别是鲁菜、京菜的长处,不断形成和发展出来的。由于容易给人一种粗犷有余、精致不足的印象,所以高档的宾馆酒楼里很少做这种菜,这反而成全了东北菜“市民菜”、“百姓菜”的形象,一家子自己掏钱吃的话,东北菜真是很好、很实惠的选择。

2.东北菜以炖、酱、烤为主要特点,形糙色重味浓。粗线条的东北菜,不拘泥于细节,颇像粗线条的东北人,令人胃口大开。酱脊骨、酱猪蹄、酱鸡爪鸡脖鸡肝等酱菜,若佐以醇厚的高粱烧酒,便有几分豪气从胃中升腾,充满了塞外的味道。

3.东北菜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酥烂香脆,色鲜味浓,明油亮芡,讲究造型。烹调方法长于扒、炸、烧、蒸、炖、锅,白肉血肠、扒熊掌、金鱼卧篷、蜜汁樱花、什锦火锅别具一格,酱骨架、金针菇炖小鸡、猪肉炖粉条、锅包肉、丰收菜喷喷香,让人拍案激赏。 菽类比重大及豆制品多的特点,是东北文化区位内不能忽略的又一饮食文化特征。菽类之王大豆,是北方人的发明,也是北方人民的传统食物原料。菽类植物,如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豇豆、扁豆、云豆、刀豆、菜豆等20余个品种,既可烧饭、煮粥、裹蒸为主食,也可作为菜肴副食。同时,大豆还可以制酱、酱油、豆腐、豆芽、豆浆各种成品。 4.丰厚的冬贮,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由于无霜期短,人们吃地产蔬菜的时间只有6个月左右(南北跨度大,因此差异也很大)。为解决漫长冬季对蔬菜的需要,东北人,尤其是下层社会广大民众,都要在夏季里蔬菜品种多、数量多又价格低廉的时候大量晾制干菜(品种可多达10余种)。入秋之时则要大量窑藏白菜、萝卜、马铃薯等越冬蔬菜。同时要大量渍酸菜、腌制品种丰富的各种咸菜。这是历史传统,也是直到今天仍在广大农村保留着的风俗。

5.冷冻食品是东北地区人民的典型食俗之一。漫长的寒冷冬季,给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但也因此决定了特异的文化风格。严冬是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大冷库。可以无限量、无代价的储存各种食品和原料、灭菌防腐保鲜、独具风味。肉类可以埋在雪下或淋水挂上冰衣长久保鲜,蔬菜也可以埋在雪下保鲜保色。可以冻豆腐、冻奶、冻干粮(馒头、豆包、饺子、年糕)、冻水果。至于红果蘸上冰糖的神奇食品“冰糖葫芦”,更是东北入冬季里的风俗美食。冷冻的肉可以很便利地切成极薄的片和极细的丝。冻鱼的味道更美,也更便于加工烹制。当然更不要说现在生活中人们喜爱的冰淇淋等各种冰果、冰点了。不惧冰雪,喜爱冰雪,不仅夏季里嗜食冷冻食品以降温防暑特色,冬季里也喜欢冷冻食品爽口开胃。这的确是令南国居民们既欣羡又怯于问津的东北人独具特色的口味。

6.东北山珍宴也是东北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不同历史时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根据不同季节和原料的供应情况而精心设计的。有以某一种原料为核心,选取其它原料与其相配伍烹制而成。如“飞龙宴”、“鹿鸣宴”就是此类。也可以选取几种原料为主,再配以其它原料。如“长白山珍宴”、“兴安山珍宴”。东北山珍宴是集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山珍野味的精华与滋补药材为一体的高级宴席。早在1981年,吉林省烹饪表演团

赴香港表演时,20多家报纸竞相报道,赞誉“这是很有饮食文化的搭配”,“进补与美食的结合”,“出色的厨艺,科学的搭配”。

东北山珍宴所用主料皆选用长白山特产的飞龙、熊掌、松茸、鹿筋、鹿肉、人参、哈什蚂油、沙半鸡、山鸡等十几种山珍野味。科学配伍,讲究营养与滋补,冷菜多采用卤、酱、拌、炝、靠、熏等方法。热菜采用爆、扒、烧、汆、炸、清蒸等方法。整个宴席可以概括为选料精,造型美营养丰滋补强。该宴席由一花拼、六围碟、八道热菜、一道热菜、一道汤、二道点心构成。例如:花拼:梅花金鹿围碟:蝴蝶沙鸡、花篮蕨菜、北山桃仁、黄瓜香扇、烧烤玉兔、金猴蟋桃。热菜:长白山飞龙鲜香锅、松花熊掌福禄寿、脆香双雉喜相会、多喜人参长寿鱼、翡翠鹿筋玉嫦娥、山珍松茸套金环、天池雪哈红莲花。 点心:雪衣豆沙、四喜烧麦 汤:什锦玉液酒锅。

东北山珍宴是一种历史饮食文化的传承,是以野生动物为主,所以,在当今社会的环境下多数为保护动物,即使现在有一些动物可以人工饲养,如熊、鹿等。

二 烹调方法是形成菜肴的途径和方法。

烹调方法长于扒、烤、烹、爆;讲究勺工,特别是大翻在“八大”菜系里面,东北菜是没有排上号的。但这并没有妨碍它的生意,即使在远离其发源地的广州,东北菜也能像木棉花一样,开得热烈、豪迈。烹制东北山珍宴的方法,受当地饮食习惯的影响和山珍原料的制约。所采用的烹调方法都利于菜肴质地的酥烂或脆嫩爽口。例如“炝”这种烹制凉菜的方法,仅将原料用水或用油滑,既保持了原料嫩的质地,又便于烹调入味,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将精选的原料加调料煮熟,再用刀切成型,装入容器内加上调料上屉节蒸至酥烂,或放入勺内加入调料及汤汁用小火烧至酥烂。“扒”不仅要将原料烧至入味、质地酥烂、而且要使菜肴的形状整齐美观。因此,东北的厨师都掌握着一种大翻勺的技巧,大翻勺就是将菜肴在勺内原封不动地翻转过来,以保持菜肴的形状整齐美观。如“红扒熊掌”、“鸡茸扒猴头蘑”等。东北山珍宴所用原料较多,烹调方法也较多。常用的有烧、炒、扒、焖、烤、炸、炖、靠、卤、酱、炝、拌、白煮等。

三.历史演进视野下的东北菜文化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中的风格特异性极强的子文化区位类型。作为历史上客观存在的饮食文化区位类型,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包括今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等的广大地区。一般来说,某种风格或类型的饮食文化都有相应的文化原生地域属性。这种文化的原生或地域附着是深深植根于自然生态土壤、文化生态系统土壤中的,而作为传统、嗜尚、心理层面的精神性饮食文化要素,它们又具有明显的超时空属性。饮食文化的这种超时空属性与行政区划更易等政治因素的变化往往是不同步的。作为区域饮食文化重要构成的菜品要素,不仅在空间范畴鲜明的体现着区域内食生产、食生活的具体内容,而且在时间上也同时记录着人们食行为方式、食文化风格的变化,因此,从历史文化演进发展的角度审视东北地区菜品文化,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仅对东北地区菜品文化本身的深刻认识需要这种历史的观照,而且它的意义还可以放大到更广阔得多的众多的其他文化领域。

四.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特征

中国的东北地区,处于北纬42°至53°34′之间,是最冷的自然区。由于处在强大的蒙古高压笼罩之下,寒冷甚于版图中的其他任何地区,这无疑是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的基本特征,因而成为该地区文化历史的首要环境因素。东北地区江河湖沼等地面水源丰富,既保证了繁茂的植被,为陆地动植物的生长和种类繁卫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也使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

为优越的森林广被、草原广袤地区,同时也是最理想的狩猎、畜牧、渔捞、种植业天然综合性的经济区。

食物原料、自然资源,应当是饮食文化,尤其是人类更多依靠自然本身阶段饮食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环境因素。东北广被的森林,在经受了良久时间的巨大生态改变之后的今天,仍有1700万公顷的自然林区,占全国森林总资源的60%。众多种属和数量的禽兽栖息在这里,它们和丰富的植物性山产品一同向这里的人们供献了美味的食珍。丰富的水域为人类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鱼类。广袤的平原草地则是得天独厚的畜牧乐园。根据笔者对东北地区1419世纪见诸文录确曾被人们用作过食料的食物资源的初步研究所统计的很不详备的数字,情况大致是:禽类70余种,畜兽类50余种,鱼类100余种,果实类60余种,菜蔬类100余种,谷物类40余种。直到20世纪中叶以前,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还基本是“棒打獐子瓢淘鱼,野鸡飞到饭锅地广人稀,应当是东北饮食文化圈另一个不可低估的非常重要的文化特点。东北地区的人口稀少和生存空间广大,便决定了单纯“靠天吃饭”模式的经济生活。人口对自然的压力微弱得似有似无,生态环境近乎初文状态,稀薄人口的消耗只是无数禽、兽、鱼、果蔬等自然产物的极少的一部分。这就使东北地区的生杰长久地保持着基本平衡的状态。东北这块食物乐园,直到本世纪初以前,一直都未因食物的压力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相对稀少的人口之间,形成了合理的协调关系,在自然界的食物链循环过程中,尚未出现内地许多地区那样因人的插入而造成各营养级层次结构的颠覆崩溃。“吊儿郎当混大荒”,这句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在流行的乡村俗谚,反映了东北农民粗放经营和不难于生计的基本史实。东北地区的居民,在漫长的历史上都是畜牧、狩猎、渔捞、采集、种植这样顺序合理的生产方式,都是以肉食(兽、禽、鱼、乳)为主,植物食物(五谷、蔬果)为辅的合理的食物结构。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与内地“江河日下”的趋势相反,东北地区却呈现了小区域的文化活跃上升现象。大批的欧洲人,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人、法国人、希腊人、德国人、波兰人、南斯拉夫人、匈牙利人、犹太人以及日本人、朝鲜人等外籍人拥进东北地区。他们各自民族的饮食习俗影响,至今仍在发生作用。众多的外籍人不仅以自己特异的民族、肤色、服饰、语言、习惯、生业、居处,更以各自的食物和食习使近代东北地区,尤其是大小城市充满西方文化色彩和异国请调。据1937年的调查,仅哈尔滨市的西菜馆就有260多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籍人经营的。19世纪末,由于“关东”封禁政策的完全打破,内地人也纷纷大批涌到东北地区“闯关东”。这一段时间的东北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开发和饮食文化“关内”——“关

外”;中国——外国的热烈交流新形势。过去人口稀少和自然经济模式改变了。然而,物皋民丰的历史特点并没有在这一时期完全逆转。作为“舶来品”的外来文化,啤酒、面包、香肠、西餐以及相关文化在雪水滋润的黑土地上生根了。

五.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内民众生活的历史风貌

肉食为主,应当说是东北民众在数千年甚至更长久历史上的饮食生活基本特点之一。这种特点最少是维持到了19世纪末叶,这里的土著居民,如满族、蒙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吉里族、苦夷等基本如此。只有朝鲜族、部分盛京满族、相继出关的汉人例外(这还主要是17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他们的肉食主要来自畜牧的羊、牛、马、骆驼等大畜牲和射猎的禽兽、渔捞的鱼类,当然也包括饲养的猪、鹅、鸭、鸡等,但以畜牧、射猎、渔捞三大项为主。这种生活,即便到现在的草地牧点及黑龙江、乌苏里江边,那些少数民族的食物结构也基本如此。五谷作为副食,是肉食为主的伴存特点。东北地区很早就有谷物种植业,自《后汉书》留下东北地区“土宜五谷”文录之后,累代官修史书及私家史乘关于这里农业史录不胜枚举。但是,比文字纪录更早、更丰富的纪录却是大量出土的史前文化遗存。在目前已经发掘和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中,辽宁沈阳市新乐遗址堪称代表。

这座距今已72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氏族公社聚落遗址,以它那约有100平方米的谷物加工厂,再现了原始农业的发达景象。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尤其是黄河流域所有的谷物品种,东北地区几乎都有,名副其实的“五谷杂粮”齐全。五谷杂粮齐全,又仅作为副食,作为众多品种结构组成的肉类主食之外的副食,那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使得人们的食物内容更加丰富,营养结构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赵红群 《世界饮食文化》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岳春《饮食文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林胜华《饮食文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吴澎《中国饮食文化》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是事出版社,2006

推荐第9篇:饮食文化演讲稿

As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the Chinese use sweetne to explore the feeling of joy and happine.At the same time, when we eating the something is sweet, we feel merry and glad.The taste buds can pick up sweetne before all other gustatory feelings.And sugar is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sweetne.Of course,clever Chinese will make full use of all the ingredients like fruits, grains and other foodsto produce sweet food.For example,Sweet white wine is made in rice with water soaked or boiled, steamed after appearing again, sprinkle with sweet wine yeast, pour a little water, stir well, placed in a warm, dry place .In the summer, l - 2 days can be as sweet white wine; In winter, about 3 to 5 days The sweet white wine has a high nutritional value.Thesweet white wine in Changzhou is the most common, but in most parts of China folk can see sweet white wine.There is a folk song called in Changzhou:Lane (小巷)came a shout like a gentle wind willow(柳树).Sweet like honey, white jade(翡翠,玉), mellow(香醇的) flavor(风味), wine does not intoxicate(陶醉), this life is like a cup of wine .China folk have a kind of street culture, Making sugar-figurine.Making sugar figurine is a ki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producers have to pick a burden, a head is heating stoves, on the other side is sugar and tools.Sugar by heating and sucrose and maltose, ecru as tan, also some add dye or pigment of red or green.When using temperature control is the key of overheating is too thin easy deformation, cold and too hard to shape.The tools used is very simple, more is a shovel and spade.The sugar-coated figurine is boil of various shape, made of sucrose and maltose figures, animals, plants, etc.Blow sugar figurine in the majority with animal modelling, plump, common in Chinese zodiac for conten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duction pro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blow sugar figurine, knead sugar figurine and painting sugar.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ugar-coated figurine is cane sugar and malt sugar.

The Chinese people are good at make sugar boil into all kinds of food.Brown sugar is raw sugar extracted from sugar cane.Not refined yet,it almost contains all the nutrients in the sugar cane juice。

In China, it is often used as a nourishment For example, Teochew people use it as an ingredient for preserving food of smoking dark.

The taste buds sensitive to bitterne lie at the base of the tongue.Though hidden deep down, they are unusually sensitive.Chinese people are good at using bitterne in cooking, not only because they can enjoy the nuanced layers of taste,No sweet without sweat is Chinese in the sense of taste to the \"bitte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used to adhere to the belief in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 they believe that the most perfect life is mixed.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the ingredients to make Chinese medicinal food, both delicious and healthy.As we all known , mos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bitter, but when he combined with food play magic effect.This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preserve one\'s health.Chinese medicine ingredients such as,Gastrodiaelata,Angelica sinensis,Lyciumbarbarum,Chinese-dateand so on.Food is delicious and toning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let people enjoy both delicious and healthy.Gastrodiaelata, for example, stewed chicken can liver flameout, of nerves, check dizzy, 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 fall hematic fat, fall blood preure.Lyciumbarbarum’ effect is to increase the body\'s immune function, enhance the body adapt to adjust ability, anti-cancer, anti-fatigue,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so on.

推荐第10篇:春节饮食文化

(一)春节食俗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江南风俗,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金银米(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饺子中有的饱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饱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饱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

(二)除夕食俗

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廿九)的晚上。意思是这个晚上,“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

旧俗除夕之夜,在敬祭天地祖先后,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团年饭”。江南人家吃年夜饭,桌上四冷盆、四热炒,一暧锅,是很典型的。年夜饭餐桌上必备一碗炒青菜或蹋菜,青翠碧绿,名为“长庚菜”;有的还备上落苏(茄子)菜。落苏菜以风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吃年夜饭时大家动筷第一口先要品尝的就是这个菜。因吴音“落”与“乐”谱音。除夕食俗,北方吃饺子。守岁时包。子时辞岁时吃,称为“更年交子(饺子)”。北方人除夕包饺子,讲究皮薄、馅足、捏得紧,包时不许捏破,下锅不许煮烂。如果不小心把饺子弄破,也只能说“挣了”,忌讳说“烂”字和“破”字。

除夕夜,江苏各地农村家家“画米囤”,即用漏孔小蒲包内装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上,打印出密密的石灰印子(元宝形或矢戟形),以示财产首先是粮食得到安全保护。

除夕“一夜连两年”,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炉过桌旁,剥橘子,吃花生,叫做“守岁”。最后儿童向长辈辞岁,长辈给儿童发“压岁钱。有些地方作长辈的在除夕深夜把橘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小孩睡了床头枕畔,名为“压岁果”,好让小孩年初一早晨醒时,获得新春的欢乐。

第11篇: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文化-中式美食

关键词:

风味不

一、东方特色、奇特刀工、中华饮食

摘要:中国烹饪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东方魅力,主要表现为以味的享受为核心、以饮食养生为目的的和谐与统一。中国的烹饪艺术是在烹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具有实用目的与审美价值紧密相联的特点。如陶制炊器的器形从实用需要设计出发,本意为放置平稳,受热均匀,但却给人以对称、均衡美的感受。陶器、铜器、铁器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对工艺、性能方面的改进,还包含着追求形式美的意图。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烹饪越来越具有审美性质,直至发展成为实用与审美并重的各种花色造型菜点及丰盛华丽的筵席。中国烹饪艺术虽然受到烹饪原料、烹饪技术、食品实用功能等因素的制约,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它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较,却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即融绘画、雕塑、装饰、园林等艺术形式于一体。

一、中国烹饪的独特之处

(一)风味多样

地域广阔的中华民族,由于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自古以来,在饮食上就形成了许多各不相同的风味。我国一向以“南米北面”著称,在口味上以在“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别。就地方风味而言,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二)四季有别

我国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各种食物原料因时迭出。《周礼》中载有“春鑫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的廉洁,这就是讲味道要应合季节时令。对调味品也要按时伶调配,“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自古以来,我国一直遵循调味、配菜的季节性,冬则味醇浓厚,夏则清淡凉爽。冬多炖焖煨,夏多凉拌冷冻。特别注意按节令排菜单。就水产原料说,春尝刀鱼,夏尝鲥鱼,秋尝蟹,冬尝鲫鱼。各种菜蔬更是四时更替,适时而食。

(三)注重情趣

中国菜肴的名称具有千变万化、避免雷同、雅俗共赏的特点。菜肴名称除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外,还有大量的根据以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着意渲染,引人入胜的寓意。诸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等等,立意新颖,风趣盎然。

(五)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几千年前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的防与治的目的。

二、烹饪刀工文化和特征

中国有数万种菜肴,它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成就中国烹饪为世界三大风味流派之一的根本原因所在。然而菜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刀工。烹饪行业常说:“三分炉子,七分墩子。”成都新东方烹饪老师介绍说,纵观历史长河,中国烹饪刀工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集体性:中国烹饪刀工文化跟其它门类的中华文化相似,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是某个个体的发明创造。在中国烹饪刀工文化中,常用刀工食物形态二粗丝,它是由那个烹饪大师发明的?川菜醋熘鸡的配料琉子背,是那个四川厨师研究出来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由一个群体集体创造出来的,集体智慧是一个异常显著的特点。所以我们在研究古代某个时期出现刀工的某种形态,没有办法具体到是古代的某个中国人创造的。

时代性:中国烹饪刀工文化的食物形态会随着时代背景改变而改变,就象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个时代人们有不同的审美趋向,有不同的审美情趣,与之相适应的食物形态,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形态。原始社会的原始人更趋向于块状食物,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更趋向于丝状食物。时代不同,内涵各异。

科学性:中国烹饪刀工的对象是食物,食物往往要经过加热后才经人食用,既然要传热。那一定有一个最佳的食物形态来适应相应的传热方式,中国烹饪群体从古至今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在追求这种最优的食物形态。我们现在烹制菜肴所用的各种形体大小在某种意义上说,已无比接近这种方式。中国烹饪刀工科学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同时期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当今时代,我们很多刀工项目, 比如:四川名菜夫妻肺片、麻辣牛筋的刀工,用机器切肺片、切牛筋比人工手切肺片或者切牛筋效果要好若干倍。闻名世界的北方涮羊肉,其羊肉的刀工,用机器切出来的效果是人工手切的效果无法比拟的。中国烹饪刀工文化的科学性要与同时代

三、中国八大菜系介绍

中国菜肴在流传中分为许多流派,其中为社会所公认的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一)鲁菜

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其著名品种有“糖醋黄河鲤鱼”、“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等。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其著名品种有“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等。建国后,创新名菜的品种有“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

(二)川菜

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代表菜肴的品种有“怪味鸡块”、“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

(三)闽菜

其特点是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著名菜肴品种有“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鱿鱼”、“烧片糟鸡”、“荔枝肉”等。

(四)苏菜

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南京、镇江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著名的菜肴品种有“清汤火方”、“清炖狮子头”等。

(五)浙菜

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久负盛名的菜肴有“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干炸响铃”、“叫化童鸡”、“清汤鱼圆”。

(六)湘菜

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品种有 “麻辣子鸡”、“红煨鱼翅”、“汤泡肚”、“冰糖湘莲”、“金钱鱼”等。

(七)徽菜

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其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焖、炖。著名的菜肴品种有 “红烧果子狸”、“奶汁肥王鱼”、“毛峰熏鲥鱼”、“无为熏鸭”等。

(八)粤菜

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尤以选料之广博而闻名。在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无不可入肴,蛇、鼠、雀、虫、狗、猫等,在其它菜系中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料,却被奉为席间珍品。

四、浅淡中国烹饪成就

(一) 开发新食源

除了充分利用现有原料,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外,并继续引进新食料,如牛蛙、驼鸟、袋鼠、芦笋、腰豆、玉米笋、夏威夷果、泰国米、绿花菜等。与此同时,还在开发海底牧场、人工试管造肉、繁殖食用昆虫、提取植物蛋白、利用野生草木、推广强化食品等方面开展科研,成果显著。

(二) 炊饮器皿逐步现代化

许多餐厅的厨房设备已大为改观,普遍使用煤气炉、微波炉、炒冰机、紫外线消毒柜、自动洗碗机、不锈钢工作台、自动刀具、新型模具和其他饮食机械设备。因此工作环境清洁、污染减少,劳动强度下降,工作效率提高。

(三) 注重营养配膳

现在做菜讲究膳食结构合理和营养平衡,强调三低两高(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纤维素),历史上留下来的大鱼大肉、厚油浓汤食风正在改变。鸡鸭鱼鲜和蔬菜水果利用率提高,破坏营养素和有损健康的技法减少,推出不少营养菜谱、食疗菜谱、健美菜谱、养生菜谱和优育菜谱。

(四) 重视造型艺术

食雕、冷拼、围边和热菜装饰技术发展很快,从立意、命名到定型、敷色,都注意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而且还努力运用美学原理,借鉴实用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赋与菜品新的情韵,提高艺术审美价值。同时在餐具上也有很大革新,流行明净的新工艺瓷,使美食、美器相辅相成。

(五) 积极进行筵席改革

它从国宴开始,渐及各种礼宴、喜宴、家宴。总的趋向是 \"小\"(规模与格局)、\"精\"(菜点数量与质量)、\"全\"(营养配伍)、\"特\"(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雅\"(讲究卫生,注重礼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现在推出的新式筵席不下1000种,大都具有上述 \"五优\"的属性。

(六) 派遣技师出国,大振中菜雄风

四十八年来,中国烹饪在旅游观光和国际交往中做出巨大贡献。近10年来,每年平均接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游客近3000万人。其中很多人来大陆的目的之一,就是领略中菜的丰采。像在成都举办的西博会,来自德国的五大顶级厨师和川菜的师傅友谊的交谈了厨艺,在享用我国的菜肴后,大赞我国美食的色香味独特。我国还向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数万名烹调技师。这些烹饪专家出国后,有的主持烹饪学校,有的经办中式餐馆,有的参加食品节表演,有的讲学,有的传艺,有的在大使馆或经贸团工作,有的受雇于外国老板,有的与外国同行同台献艺。不少大使风趣地说:\"厨师和翻译是我的左膀右臂\"。还有些经贸团队的负责人讲:\"中菜的雄风使谈判势如破竹。\" 参考文献:

1.陈学智,《中国烹饪文化大典》,浙江大学出版社。2.单守庆,《烹饪刀工》,中国商业出版社。 3.丽新,《中国八大菜系》,长春出版社。

第12篇:世界各国饮食文化

世界各国饮食文化

中国

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美誉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饮食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西方的一些国家的饮食文化,逐渐渗透融合、博采众长,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法国

法国人对菜肴的要求很高,讲究选料严格,加工精细,花样繁复,保持原味和合理营养。菜式崇尚精美,讲究款式搭配、颜色组合,讲究饮食环境与就餐氛围,对“吃”的里里外外都追求美感和意境。法式鹅肝是与鱼仔酱、松露齐名的世界三大美食珍品之一,是法国的传统名菜,在欧美其他国家的菜谱上极为少见。

意大利

意大利美食与法国菜齐名,是当今西餐的主流。意大利的美食就像它的文化一样高贵、典雅、味道独特。精美可口的意大利面食、奶酪、火腿和葡萄酒是世界各国美食家追求的极致。意大利人善用米饭、面条做菜,而不是作为主食。在中国最有知名度的意大利美食就是匹萨和意大利面。

西班牙

提起西班牙,那节奏明快、风格独具的弗拉门科舞曲便在耳畔响起,风光旖旎的西班牙,东面及东南面濒临地中海,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西班牙人酷爱各种海鲜食品。西班牙盛产土豆、番茄、辣椒、橄榄。在西式餐点中,它的食品烹制从表面看起来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特色,但西班牙美食汇集了西式南北菜肴的烹制方法,其菜肴品种繁多,口味独特。

俄罗斯

俄式菜肴在西餐中影响较大,沙皇俄国时代的上层人士非常崇拜法国,不仅以讲法语为荣,而且饮食和烹饪技术也主要学习法国。但经过多年的演变,特别是俄国地带,食物讲究热量高的品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烹调特色。俄国人喜食热食,爱吃鱼肉、肉末、鸡蛋和蔬菜制成的小包子和肉饼等,各式小吃颇有盛名。

德国

与烹饪技术举世闻名的中国相比,德国的饮食不免人觉单调乏味,这同德国人呆板、拘泥的性格一样不讨人喜欢。但是清煮、白炖加烤制,在德国的高厨手中,也变化出百般花样来。 一提到德国的地道菜式,香肠可谓是德国菜肴的代表作,不下百种的德国香肠吸引了世界各地美食家的目光。吃香肠必有面包与之相配,在面包的生产方面德国也可称得上是质量和数量的世界冠军。

英国

英国菜确实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Simple”(即简单)。简而言之,其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火烤箱烤,或者放火锅里煮。口味上喜爱清淡、酥香,做菜时什么调味品都不放,吃的时候再依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茉、辣酱油之类。菜肴油少、清淡,选料注重海鲜及各式蔬菜,菜量要求少而精。烹调讲究鲜嫩,口味清淡,连调味时也较少用酒。这种质朴的烹饪方式,有家庭美肴之称,就好像是妈妈手下的美味。

美国

提起美式饮食,中国人大概不以为然:不就是汉堡包、炸薯条、软饮料之类的快餐食品吗?实际上美国的饮食文化也挺丰富多彩的。传统意义上的美式食品,包括了欧式主食,如以小麦面粉做的面包、意粉和糕点、奶类制品、家禽、猪肉、牛肉和海产品。传统美式食品还引入了原产于美洲大陆或后来引种到欧洲的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南瓜、西葫芦、番薯和花生等。 日本

日本人的早餐喜欢吃稀饭,由于受外来影响也喝牛奶,吃面包。午餐、晚餐一般吃米饭,副食以鱼类和蔬菜为主。日本是岛国,海产品多,所以日本人爱吃鱼并且吃法也很多,如蒸、烤、煎、炸等,鱼元汤也是他们喜爱的。吃生鱼片时要配辣味以解腥杀菌。日本人还爱吃面酱、酱菜、紫菜、酸梅等。吃凉菜时,他们喜欢在凉菜上撒上少许芝麻、紫菜末、生姜丝等,起调味点缀作用。他们喜爱我国的广东菜、北京菜、淮扬菜以及不带辣味的四川菜。

韩国

韩国人以米饭为主食,早餐也习惯吃米饭,不吃稀饭。韩国人爱吃辣椒、泡菜,烧烤中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调味品。近年来韩国的烧烤在我国也开始盛行起来。韩国人平时喜食香干绿豆芽、肉丝炒蛋、肉末线粉、干烧鳜鱼、辣子鸡丁、四季火锅等菜肴。对他们来说,汤也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时汤中要放猪肉、牛肉、狗肉、鸡肉烧煮,有时也简单地倒些酱油,加点豆芽即成。

中东、北非地区

这些国家的人多信伊斯兰教,也有的信仰基督教等。他们以西餐为主,爱吃牛肉、羊肉、鸡、蛋等食品,蔬菜类爱吃西红柿、黄瓜、洋葱、土豆等。习惯吃煎、烤、炸制的菜,不爱红烩带汁的菜,菜要热透,略有生味就不吃。信奉伊斯兰教者绝对不吃猪肉类食品和一切与猪有关的食品,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外形丑恶不洁的动物,如甲鱼、螃蟹等,也不吃已死的动物。

第13篇:饮食文化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2011-2012(2)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邮 箱 课室号及时间 指导教师

日期

我们如何继承及发扬

饮食文化

职称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及特点,我们如何继承及发扬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饮食文化一直陪着中华民族走过来风风雨雨,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饮食文化意识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不断发展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元素。这个学期选修了饮食文化,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只是学到一些皮毛,但还是对饮食文化产生深深的敬意。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令我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但是关于继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却是时代最重要的任务。对此表达一下我的感悟,以及,论述一下我的意见。 关键词:饮食文化、发展过程、特点、继承发扬、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 有巢氏:

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燧人氏:

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伏羲氏:

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神农氏:

\"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黄帝: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周秦时期:

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黄梁。黍,是大黄粘米仅次于稷,又称粟,是脱粒的黍。麦,大麦。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种稻子,属细粮,较珍贵。菰米, 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的种子,黑色,叫雕胡饭,特别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里揉来脱粒。

汉代:

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唐宋:

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明清:

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1.选料精良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选料注重精细,充分考虑食材的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并且对食材进行精心组合,调试成品味最高的菜式。

2.刀工巧细 刀功,即厨师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使之成为烹调所需要的,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古代就重视刀法的运用,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在原料上划上刀纹而不切断)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片、条、丝、块、丁、粒、茸、泥等多种形态和丸、球、麦穗花、荔子花、蓑衣花、兰花、菊花等多样花色,还可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雕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筵席的欢乐气氛。特别是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形象逼真的鸟、兽、虫、鱼、花、草等花式拼盘,如“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喜鹊登梅”、“荷花仙鹤”、“花篮双凤”等。

3.注重火候

火候,是形成菜肴美食的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但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因而,掌握适当火候是中国厨师的一门绝技。中国厨师能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体(油、水、气)的性能,还能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的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来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

4.技艺丰富

烹调技法,是我国厨师的又一门绝技。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贴、烩、扒、烧、炖、焖、氽、煮、酱、卤、蒸、烤、拌、炝、熏,以及甜菜的拔丝、蜜汁、挂霜等。不同技法具有不同的风味特色。每种技法都有几种乃至几十种名菜。

5.五味调和

调味,也是烹调的一种重要技艺,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调味的作用:矫除原料异味;无味者赋味;确定肴馔口味;增加食品香味;赋予菜肴色泽;可以杀菌消毒。调味得恰到好处与否,除了调料品种齐全、质地优良等物质条件以外,关键在于厨师调配得是否恰到好处。对调料的使用比例、下料次序、调料时间(烹前调、烹中调、烹后调),都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做到一丝不苟,才能使菜肴美食达到预定要求的风味。

6.情调优雅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没有无名的菜肴。一个美妙的菜肴命名,既是菜品生动的广告词,也是菜肴自身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菜名给人也有美的享受,它通过听觉或视觉的感知传达给大脑,会产生一连串的心理效应,发挥出菜肴的色、形、味所发挥不出的作用。

饮食文化继承与发扬

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时代的任务就是发扬,但是发扬之前必须深入学习,继承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结合时代特色发展,保护它不被其他民族夺取。工业化是人类文明不可阻挡的过程,饮食文化只能是乘着东风发展,一成不变注定被超越。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中国的豆腐出现到现在几乎是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豆腐到了日本后,在工业化时代中,改进了卤盐,加入新的凝胶剂,使豆腐的透明度提高95%,更加滑腻。而且日本的豆腐生产已经采取工业化生产,并且产生多种口味,向全世界出口。而中国的豆腐还是老样子,小作坊生产,口味单一,只供给自己。我的意思不是每一样传统食品都要进行工业化,而是我们应该把革新的饮食文化紧最大努力向自己的民族推广,让自己去爱上新的饮食文化。需求是饮食文化最大的动力,相信和热爱自己民族饮食文化才能为自己的饮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今天让别人夺去一点,明天让别人再夺去一点,我们的子孙还会有什么?我们是文化的传承者,但终究会变成一个过客,由我们的后代去继承,所以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饮食文化的精髓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我们相信自己的饮食文化,要积极推广创新的饮食文化,让饮食文化的精髓的不同表现相互竞争相互发展,要永远相信自己民族的饮食文化是最好的。

上课心得:在课里,学到很多传统的饮食文化,真的是让人觉得很自豪。我觉得老师在每个课题都可以加上一句,这是世界上最好。中国现在依然屹立的饮食文化都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肯定是最好的。说不定下一饮食文化的伟大创新就是一个对中国饮食文化充满信心人倾注一生心血创造的。

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发展过程和特点—中国饮食文化(作者:胡自山)

第14篇:现代饮食文化

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饮食文化含义:饮食文化是一种特殊而又普通的社会现象。说它特殊,是因食物、加工方式的不同,或地区、民族差异,产生不同的饮食风味、文化风格;说他普遍,是说饮食不分人种、地位、国家和民族,它还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菜肴分南北风味,八大菜系,不同民族则因风情各异,各有爱好禁忌。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艺术,涉及饮与食两个方面。“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的酒和非酒精饮料的茶;“食”则是我国长期形成的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构,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及有关人物轶闻、文献典籍、历史掌故等。

饮食之所以是文化:首先,饮食是与人的生存同步的历史现象,人的历史就是饮食的历史;其次,每种菜系都是一种文化,其中积淀了无数厨师和文人墨客的心血。此外,饮食现象是一种丰富的结构。饮食器具有各种形式、各样色彩,饮食环境或简朴或豪华,可以说小到餐具大到环境再到整个菜系都构成了一系列文化。此外,饮食文化还包括食客,即消费者的心情、情绪;更深层次还包括哲学,如天人合一,中庸思想等。

2、饮食文化的类型

从饮食者类型来分:宫廷贵族饮食、市肆百姓饮食、民族宗教饮食

从区域类型来分:华北饮食文化区、东北饮食文化区、华东饮食文化区、西南饮食文化区、中南饮食文化区、西北饮食文化区

此外,饮食文化还可以按照节令、地域等进行划分

3、满汉全席规定菜肴总数为108件,其中,南菜54件,北菜54件,点菜不在其中,随点随加。满洲饽饽大小花色品种44道,一席使用面粉44斤8两。

4、历史上的饮食文化研究比较滞后,只有到明朝中叶以后,饮食文化研究开始深化和系统化,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1)兴起阶段(1911年至1949年)

中国饮食史研究始于1911年出版的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一书。此后,相继有董文田《中国食物进化论》、郎擎霄《中国民食史》,全汉昇《南宋杭州的外来食料与食法》,杨文松《唐代的茶》,胡山源《古今酒事》、《古今茶事》,黄现璠《食器与食礼之研究》,韩儒林《元秘史之酒局》,许同华《节食古义》,李海云《用骷髅来制饮器的习俗》,刘铭恕《辽代之头鹅

宴与头鱼宴》,友梅《饼的起源》,李劼人《漫游中国人之衣食住行》等。 2)缓慢发展阶段(1949年至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9年的30年时间里,大陆由于各种政治运动的不断开展,中国饮食史的研究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发表的论著屈指可数。如林乃燊《中国古代的烹调和饮食——从烹调和饮食看中国古代的生产、文化水平和阶级生活》等。 3)繁荣阶段(1980年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史研究开始进入繁荣阶段。如中国商业出版社自1984年以来推出了《中国烹饪古籍丛刊》,相继重印出版了《先秦烹饪史料选注》、《吕氏春秋·本味篇》、《齐民要术》(饮食部分)等书籍。

在酒史方面,有萧家成《论中华酒文化及其民族性》、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饮酒习俗》、张平《唐代的露酒》等。

在茶史方面,有陈珲《饮茶文化始创于中国古越人》、姚伟钧《茶与中国文化》、曾庆钧《中国茶道简论》等文。

在少数民族饮食史方面,有陈伟明《唐宋华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初探》、黄任远《赫哲族食鱼习俗及其烹调工艺》、贾忠文《水族“忌肉食鱼”风俗浅析》等。

在饮食礼俗方面,有姚伟钧《中国古代饮食礼俗与习俗论略》、《乡饮酒礼探微》、万建中《中国节日食俗的形成、内涵的流变》等。

在文献研究、饮食器具及饮食文化交流方面,有胡志祥《先秦主食文化要论》、杨钊《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等。

第二章 中国菜概述

1、中国菜肴有以下特点

1)选料讲究,品种多样。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中国烹饪所应用的原料非常丰富,一般分为主配原料,调味原料和佐助原料三大类,总数在万种以上,而常用者达三千种左右。

2)刀工精细,精于运用火候。刀工是制作菜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厨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即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使之成为烹调所需要的、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3)配料巧妙,技法多样。配料原则一般体现在量、质、色、香、味、形、营养等方面,还要考虑到荤素、粗细、单个菜品与整桌宴席原料的配合及成本等内容。

4)风味多样,品种丰富,讲究盛装器具。调味也是烹调的一种重要技艺,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调味料繁多,应用手法主要有基本调味、定型调味和辅助调味三种,以定型调味方法运用最多。

2、调味也是烹调的一种重要技艺,应用手法主要有基本调味、定型调味和辅助调味三种,以定型调味方法运用最多。

所谓定型调味,是指原料加热过程中的调味,是为了确定菜肴的口味。基本调味在加热前进行,属预加工处理的调味。辅助调味则在加热后进行,或在进食时调味。

3、到了清代,各种系列的“八珍”不胜枚举,主要指八种珍稀原料组合的宴席。“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四八珍”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指32种珍贵的原料。

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 禽八珍: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4、鲁菜、苏菜、粤菜、川菜,后称“四大菜系”清末,加入浙、闽、湘、徽地方菜成为“八大菜系”,后再增京、楚,便有“十大菜系”之说。

鲁菜(又称山东菜):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代表菜品山东蒸丸、红烧海螺、九转大肠、糖醋黄河鲤鱼、德州扒鸡、油爆双脆、孔府一品锅等。

川菜: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烹调方法擅长于烤、烧、干煸、蒸。川菜善于综合用味,收汁较浓,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如家常味、咸鲜味、鱼香味、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种。代表菜鱼香肉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等。 苏菜(又称淮扬菜):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烹调时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南京、镇江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代表菜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

等。

粤菜: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尤以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代表菜黄鳝饭、五蛇羹、盐火焗鸡、蚝油牛肉、烤乳猪、冬瓜盅等。

徽菜: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其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焖、炖。代表菜符离集烧鸡、火腿炖甲鱼、腌鲜桂鱼、火腿炖鞭笋、雪冬烧山鸡、红烧果子狸、奶汁肥王鱼、毛峰熏鲥鱼等。

湘菜(湖南菜):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代表菜腊味合蒸、东安子鸡、麻辣子鸡、红煨鱼翅、汤泡肚、冰糖湘莲、金钱鱼等。

闽菜(福建菜):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如海鳗、蛏子、鱿鱼、黄鱼、海参等,因此,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鱿鱼、烧片糟鸡、太极明虾、清蒸加吉鱼、荔枝肉等。

浙菜: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代表菜西湖醋鱼、生爆蟮片、东坡肉、龙井虾仁、叫化童鸡、清汤鱼圆、干菜焖肉、大汤黄鱼、爆墨鱼卷、锦绣鱼丝等。

楚菜(原叫鄂菜):楚菜以湖北得天独厚的淡水河鲜为本,鱼馔为主,汁浓芡亮,香鲜微辣,注重本色、原汁原味,菜式丰富,筵席众多,擅长蒸、煨、炸、烧、炒等烹调方法,特点是汁浓、芡稠、口重、味纯,民间肴馔以煨汤、蒸菜、肉糕、鱼丸和米制品小吃为主体,具有滚、烂、鲜、醇、香、嫩、足“七美”之说。代表菜清蒸武昌鱼、蟹黄鱼翅、皮条鳝鱼等两百余种之多。

京菜:京菜口味浓厚,质感多样,菜品繁多,有完善、独特的烹调技法。形成京菜特色的主要原因是北京为全国首府,特化天宝,人杰地灵。全国各风味菜技师多汇于此,菜肴原料天南地北,山珍海味、时令蔬菜应有尽有。代表菜北京烤鸭、富贵鸡、水晶肘子、酥鱼等。

5、清真菜为我国特色风味之一,是信奉伊斯兰教民族肴馔的总称,系由古代部分游牧民族饮食习俗演变而来。早期传入我国的清真菜,主要由阿拉伯人和后来逐渐形成的回族人民经营的,有三种形式:清真寺院菜、民间菜、小型商业菜。

6、随园菜是因袁枚《随园食单》而得名的清代官府菜。随园菜的主要风味特点:

1)选料严格,以原书所载为准,决不降格而求;

2)加工与烹调精细卫生,严格按照原书的“二十须知十四戒” 去做。 3)讲究色香味形器,保持官府菜的原貌;

4)注重筵席的制作技艺,突出饮膳的文化气质和情韵。

7、中国药膳 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A 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因素,判断其基本症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 B 防治兼宜,效果显著。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

C 良药可口,服食方便。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

8、素菜的烹饪技艺主要在于色、香、味,而不在于形。时鲜为主,清幽素净,这是素食区别于荤食的显著特点。

首先,别具风味,有利于人体健康。有的素菜还有抗癌和防腐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其次,选料极广,珍品繁多。综观我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个地区都有丰富的素菜原料,不但味道好,而且营养成分高。第三,模仿荤菜,形态逼真,口味相近或相似。素菜经由厨师之手,可以以假乱真,如素鸽蛋透明逼真,竹笋可做成名贵的“鱼翅”,木耳可变成蓬莱“海参”。

9、以物产为依据,形成了口味的差异是菜肴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至清末,四大菜系的不同特色则更加鲜明。由此可将我国菜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为以下几个时期。

1)萌芽时期。《周礼》中记载的“八珍”乃宫廷名菜,且为北方菜的代表,其用料多为陆产,属黄河流域。

2)形成时期。至唐代,南味一分为三:长江中上游川味占优势,长江下游淮扬味居上风,而岭南与珠江、闽江流域,则以粤味占主导。到宋代,川食、虏食(东北地区)、南烹之名正式见于典籍,饮食市场上出现不同风味的酒楼。

3)发展时期。鲁菜不仅扩大到京津,而且传至东北地区;淮扬菜则在江、浙、皖、赣等地

发展市场,并与当地菜肴互补;川菜在湘、鄂、黔、滇、贵一带颇有影响;粤菜则在闽、台、琼、桂诸方占领市场,吸收外域食法较多,形成独特风味。四大菜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又保持和发展了各自的特色,后又增为八大菜系或十大菜系,但多数人认为,影响最大的仍属四大菜系。

第三章 中国茶文化

1、按采摘的时间先后可以分为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茶。根据茶色,也就是加工方法的不同,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2、所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学习礼法,美心修德,增进友谊,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3、绿茶:不发酵的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发酵度为80%-90%),如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青茶(乌龙茶):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综合了二者的加工技术,属半发酵茶类(发酵度为30%-60%),兼有绿茶的清鲜,又有红茶的甘醇,是我国的独特产品。

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是我国特产。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芽茶与叶茶两类。

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黄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黑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叶色油黑,汤色澄黄,香味醇厚。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茶称为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4、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茶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鸿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 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而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也就是

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第四章 中国酒文化

1、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

2、酒具或酒器:凡用于贮酒、量酒、温酒和饮酒的各种器皿都称为酒具或酒器。

3、酒具的种类品种繁多,可依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陶制酒具、竹木酒具、青铜酒具、漆制酒具、瓷制酒具、玉质酒具、金银酒具、玻璃、水晶酒具。

4、起源时间关于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二种主要观点,即:先于农耕时代和后于农耕时代。

5、酿酒起源的传说

1)仪狄酿酒:酒的起源由来已久,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仪狄酿酒始载于《世本》,“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认为仪狄是酒的是始作人。

2)杜康酿酒: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先秦典籍中载有“杜康作秫酒”。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芳。”这段记载在后世流传,杜康便成了酒的发明家。

3)黄帝造酒说: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酿酒。古代医典《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为五谷汤液及醴醪”之事。《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乳汁酿成的甜酒。

4)上天造酒说: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此外如“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拟酒旗于元象”等,都经常有“酒星”或“酒旗”这样的诗句。

5)猿猴造酒说:传说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我国的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述:“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在明朝时期,这类猿猴“造”酒的传说也有过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当然,这里的“酝酿”是指自然变化而成,猿猴久居深山老林中,完全有可能遇到成熟后坠落发酵而带有酒味的果子, 从而使猿猴采花果,“酝酿成酒”。不过猿猴造的这种酒,与人类酿的酒有质的区别,充其量也只能是带有酒味的野果。

6、酿酒的发展

1)夏商周

氏族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产品有了剩余,酒自然也就产生了。到了商代,饮酒更加普遍,酒的制造经验已很丰富。 2)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物质财富大为增加,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对酒的记载很多。 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后几百年的分裂局面。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除秦记、医药、人筮、种植之书外皆烧之。酒的制造与使用属于医药书类,自然也就保存下来。晋朝的文人借酒以作诗文的不少、刘伶的《酒德颂》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4)隋唐五代

由于物质财富的增加,粮食的储积,自然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醉乡日异》、《岭表录异记》、《投荒杂录》三篇,均系唐官员任职外地将所见所闻撰辑而成,可见唐代的酒业遍及全国,而且种类繁多。 5)宋辽金元

由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社会较为安定,北宋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文化和科学发展较快,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两宋的文献和各种文学作品中,反映酒的甚多。如《酒经》、《北山酒经》、《酒名记》等。 6)明清两代

明朝建立后,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重视,采取了与民修养的政策。经济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与此同时,科学文化也有较大发展。为酒的酿造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明代典籍中,对酒的记载很多,如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对酒作了大量记述。

至清代,在农业方面,不但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经济作物也有很大发展。手工业规模日渐扩大,商业在各省及大城市处处相通,粮食之运行不舍昼夜,酒业当然也是如此。

第五章 中国饮食民俗

1、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为饮食风俗、食俗。一般包括年节食俗、日常食俗、宗教信仰食俗、少数民族食俗等。

2、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粽包节等,是我国民间的一大传统节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端午名称由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3、侗族主要分布在黔、湘、桂等省区。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渔猎。侗族是土著民族,与壮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同一语族,历史悠久,而且能歌善舞,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

侗族喜欢“打油茶”,也喜欢酸食。酸食品是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故有“侗不离酸”之称。所谓“侗不离酸”,内容十分广泛,一日三餐不离酸;红、白事不离酸;走亲送礼不离酸,等等。

侗族喜爱酸食、腌制酸品是由于:

第一,长期以来,侗族过着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他们生产大量的食品如蔬菜、猪等主要是自己吃用,但这些食品容易腐烂变质,于是用“腌酸”的方法长期保存。

第二,自然条件的使然。侗族居住在桂林山区,气温低的日子长,只能种糯稻。这些糯米饭不易消化,于是以酸佐食,可增进消化,有利于身体健康。

4、壮族是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日食三餐,以牛、羊肉为主食,喜食烤、烧肉、手把肉和酸奶疙瘩。嗜饮砖茶,能饮酒。农区以米面为主食,爱吃包子、饺子、蒙古馅饼和炒面等,爱喝烈酒,每餐离不开奶与肉,即“白食”与“红食”。

回族860多万人口,在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

5、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为了讨吉利,人们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和栗子等与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

美;吃到花生仁象征健康长寿等。

6、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过春节?

除了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有过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如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农历新年。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还把春节列为法定假日。

7、腊八食俗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腊月初八,简称“腊八”,亦称“佛成道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在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祀仪,常在新旧接替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以此来祈福求祥,避灾驱邪。古代“腊、猎”相通,猎字原意为“合”,并有“接”的意思,古人就把这种祭祀称为“腊祭”,于是,冬至的十二月就被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古称“腊日”。从先秦起,“腊日”是当做年节来过的,但当时并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将“腊八节”固定在初八这天,是南北朝时期。

8、宗教节日风俗

各地回民都过传统的宗教节日,比较重要的有开斋节、尔代节、圣纪节。

开斋节,新疆地区称“肉孜节”,每年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过此节日。成年穆斯林在斋戒的一个月里,白天不吃不喝,晚上进食,斋月期满那天便是开斋节。各家备油香、馓子、羊肉粥等。次日清晨要到清真寺参加会礼。

尔代节又称古尔邦节、尔德节,含有牺牲献身之意,汉译为宰牲节。这天要宰鸡鸭鹅或牛羊接待亲友,在清真寺举行会礼,宰牲献祭。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是穆罕默德的生日与忌日,人们要聚在清真寺聆听阿訇讲述《古兰经》,然后会餐。一般来说,圣纪节的饮食比其他节日都丰盛。

9、十美原则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重要的思想结晶。质、香、色、形、器、味、适、序、境、趣。

第六章 饮食礼仪

1、筷子是一种食具。起源于中国,古代叫箸,因为“箸”和“住”是谐音字,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后来就用停住的反义字”快“加个竹字头,就成了现在筷子名称的由来。

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筷子的十二种禁忌使用方法

1 三长两短: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

2 仙人指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吃饭时用筷子指人也是忌讳的。

3 品箸留声: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做法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 击盏敲盅: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

5 执箸巡城: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

6 迷箸刨坟: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

7 泪箸遗珠: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 8 颠倒乾坤: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

9 定海神针: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10 当众上香: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

11 交叉十字: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

12 落地惊神: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人们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

2、中餐席位排列。分为桌次排列和位次排列两方面。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

一,是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二,是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应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四,是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右为尊,左为卑。

3、入座讲究。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

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4、餐巾使用。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5、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顺序是:①前菜和汤②鱼③水果④肉类⑤乳酪⑥甜点和咖啡⑦水果。

6、餐具使用有以下几个原则:

1)使用刀叉的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

2)若有两把以上,应用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

3)汤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

4)用刀叉吃东西时,应以叉子将左边固定,用刀子切一小口大小,蘸上调味汁送入口中。 5)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6)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用餐后,将刀叉摆在四点钟方向即可。

第七章 世界饮食文化

1、亚洲-日本 日本料理的精神在于:以调味、份量、油水皆少、甚至直接生食的烹调手法,保持食材新鲜天然的美味。

拉面的技术是在西元一九一二年时由日本人自中国引进到横滨。

2、北美洲-古巴 为了让人们在享受雪茄时,有缝隙让烟通过,古巴雪茄的烟心是采取人工手撕的方法,将烟叶纵向撕成两片,再进行烟心的制作,这也正是手制雪茄才有的特色。

3、南美洲-阿根廷 烤牛肉、葡萄酒以及马黛茶是阿根廷饮食中的三大特色。

4、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位于七大洲面积的第五位。 为无人居住区。

5、欧洲-法国 法式鹅肝是与鱼仔酱、松露齐名的世界三大美食珍品之一,是法国的传统名菜,被视为“肉中黄金”的蜗牛营养丰富,极具药用价值。在众多食用蜗牛的国家中,法国蜗牛最有名气。

第八章 世博美食

1、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上海市举行。历时6个月(共184天)。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有来自全球的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展。

2、入选代表“八大菜系”的餐饮企业是:粤菜--潮府酒家,闽菜--南新雅大酒店,鲁菜--齐鲁万怡,川菜--巴国布衣,浙菜--知味观,苏菜--得月楼,湘菜--湖南华天,徽菜--同庆楼。

3、西班牙国家馆占地7600多平方米,为上海世博会面积最大的自建馆之一,参展规模之大也创下西班牙参加世博会的新纪录。藤板都是在孔子的故乡山东制作完成的,不经过任何染色,藤条用开水煮5小时可变成棕色,煮9小时接近黑色,这就是这些藤板色彩不一的“秘诀”。

4、意大利展馆设计灵感来自上海的传统游戏“游戏棒”,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意大利20个大区。

第15篇: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

备文化科学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这便是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见解。

第16篇: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学分:2学时:36;适用专业:烹饪中专;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

2、课程作用;中国饮食文化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对烹饪生产有重要;

3、课程任务;以中职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初中级中文导游员为培养;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设计上以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学 分:2 学 时:36 适用专业:烹饪中专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为专业基础课。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课程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对烹饪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3、课程任务

以中职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初中级中文导游员为培养目标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设计上以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原则。本课程以认识-研究-实践-创造-应用为目的原则,在教学中将培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专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内容选择上不求面面俱到,事事详论,而是遵循择要和适量原则,论述尽量深入浅出,力求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意教材内容与资格考试培训相衔接,增强突出“文化”特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己动手进行“文化调查能力”突出实用性和适量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心,培养爱国敬业

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着力贯彻“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主导”的“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学生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贴餐饮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市场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艺术修养。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烹饪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饮食源流,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中国饮食风味流派,中国酒茶文化,中国的

食制、食礼与食俗,中国饮食审美,饮食与养生、哲学、政治、语言、文学等。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学习层次,可分为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和掌握调查、运用多种方式、层次。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曦 主编《中国饮食文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视频、CAI和PPT等电子课件的教学内容,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掌握基础知识上联系烹饪实践,让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调查分析能力 .

(三)课程资源开发

zhujiao13057@163.com shfwx2008@126.com (四)训练安排

分析---临摹---欣赏---设计---创作

六、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

2、考核内容 理论考试题库

3、实施办法

理论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值100分

4、成绩评定

理论考试60%平时作业、考核40%

七、其他说明

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课 程 授 课 计 划 表

(2011—2012学年 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中国饮食文化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专 业 烹 饪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朱 君 学 校 中 专 食品雕刻项目课程教学计划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旅游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为旅游业和旅游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课程、教学与教材改革来做最佳的抓手。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其课程、教学与教材要与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要求、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有效对接。 为促进旅游业和旅游职业教育的健康、科学发展,培养道德修养好、技能水平高和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中国烹饪协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年底联合启动了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对旅游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与教材进行全方位探讨。我们认为,旅游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与教材应突出三大特点:一是聚焦职业能力的培养,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设计课程与教材。二是整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事实证明,只有能将原理、知识与工作过程有机融通的人,才是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教学过程、教材内容必须与工作过程无缝对接。三是创新课程与教材结构,即根据职业能力养成的规律对课程结构进行整体设计,包括内容呈现顺序与方式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优秀的旅游行业专家、企业从业人员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开发了体现新理念、突出新特色、适应新形势的“旅游专业?项目教学?系列规划教材”。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先进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选择内容、设计形式、编排体例,既充分反映旅游行业新知识、新规范、新信息与新技能,又充分反映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新特点与新形式。

2.新颖性。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安排结构,设有项目介绍、任务描述、案例分析、综合实训等栏目,并配有丰富的图片资料,形式活泼,可读性强。

3.仿真性。尽量按照旅游行业的职业岗位群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反复练习,形成职业能力。 4.综合性。在关注生产过程的同时,兼顾相应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在相关教材中专门列明职业资格考试的要点,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在取得学历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本套教材作为中国烹饪协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进行了辛苦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但由于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今后修订并不断完善。

第17篇:道教饮食文化

道的“饮”与不“饮”

——道教饮食文化

《礼记》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不论是民族,还是宗教,在饮食上都会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看神仙故事,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某个樵夫上山砍柴,看到仙人下棋。吃了仙人给的食物,从此可以不饥不寒,长生不老。《云笈七签》记载,某仙山“上有仙家数万人。地无寒暑,时节温和,多生神仙芝草,食之飞空而行。”

足见饮食这个事情,非同小可。连孟子也说:“老者衣帛食肉,王道之始也。”老人家能否吃上肉,竟然是王政是否实现了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所以怎么吃?吃什么?不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它甚至达到了政治与宗教的高度。

一、素食

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道教徒修持的“三皈五戒”。《积功归根五戒》第一戒不得杀生;第二戒不得荤酒。为了持此二戒,所以必须食素。道教认为:一切众生,含气以生,翾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蜓蛐咸知避死。

道家有许多素食规定,如:《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说:“不得杀伤一切物命”, “不得渔猎伤煞众生” , “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老君二十戒》:“勿食含血之物”; 《老子化胡经》:“戒之不食肉,心当莫念之,含血有形类,元气所养活...”

二是道教主张人们应坚持身体内的清爽干净,以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气存人存,而谷物、荤腥等都会毁坏人体内“气”的清爽干净。因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云:“少食荤腥多食气。”道教把食物分为

三、

六、九等,以为最能败清净之气的是荤腥及“五辛”,所以忌食鱼肉荤腥与葱、韭、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上洞心丹经赢诀》卷中《修内丹法秘诀》云:“不可多食生菜鲜肥之物,令人气强,难以禁闭。”《胎息秘要歌诀·饮食杂忌》中也讲:“禽兽爪头支,此等血肉食,皆能致命危,荤茹既败缺气,饥饱也如斯,僵硬冷须慎,酸咸辛不宜。”

道教饮食固然不主张人们每餐吃素,但也倡导饮食应以素食为主。饮食油腻,能使人神清气爽,更能使人远离疾病。食物有五味,即酸、咸、苦、辛、甘。五味过于厚重,则会伤及五脏。酸伤脾,咸伤心,苦伤肺,辛伤肝,甘伤肾。人们的身体假如长时间接受肥甘厚腻,不只会加重胃肠担负,使身体受损,还会使人心气混浊,以致心烦气燥。所以说,道教倡导经常吃素,注重素菜搭配和营养全面,则能够加强体质、预防疾病、增长聪慧。

然而,道教也分很多派别,虽说其教义迥然不同,但是信仰是一致的。如道教正一派道士是可以食荤的,但是他们所吃的是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而在全真派的宫观里,道士用餐都是素食。

二、少食

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说:“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神仙传》一书里写道:“食戒过多”。其它道书还讲:食欲少而数,不须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多食酒肉,名曰“痴脂”,优狂无恒。贪美食令人泄痢。食熟胜于食生,食少胜于食多。多食,不但影响健康,影响体形,而且还影响精神和情绪。当我们饭饱后,往往都想睡觉。因为大量血液都要供应消化系统,相对脑部供血减少,使我们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饭饱神虚”。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辟谷。 有人一听到说道士辟谷,就一位这位道士不吃食物了,其实,辟谷是指不吃谷物,并非不吃食物。所以,“辟谷”又称“休粮”或“绝谷”。这是道教的一种养生方法。此法盛行于晋、唐之际,到了宋、元以后出现了道教丛林,则鲜有复蹈者。

道教认为人体有“三尸”(亦称“三彭”、“三虫”),靠五谷而生,危害人体。若经过“辟谷”修炼,便可除“三尸”,以达到“长生不死”。辟谷时,仍食药物,并兼做导引等功夫。道士服食的药物大致有两类:一类属于滋养强壮身体的,如芝、黄精、天门冬之类;一类属安神养心及丹砂之类。特别是食丹之术,唯道教独有。道教以为丹砂、黄金等金石类性质稳定的物质经炼制后能够炼成“金丹”(又称“还丹”),人服用后能够长生、成仙。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说:“金丹之为物,炼之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药,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巩固。”但许多迷信神仙的人,辛辛劳苦日夜炼丹,炼成之后,吃了金丹,不只不能长生成仙,反而中毒以至身亡。所以古人诗中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后来食丹术渐不为人所信。

据传辟谷术源于赤松子,他是神家时的雨神,传说中的仙人。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云:“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堪风寒暑里,大都无肥者耳。”《梁书·陶弘景传》中说,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事,年逾八十而有壮容。”辟谷者不吃五谷,但可食大枣、茯苓、巨胜(芝麻)、蜂蜜、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等。

关于辟谷的故事,我们可以从明确记载在史书中的故事中选取,或许更有说服力;当然,这些故事很多充满了玄奇色彩,不妨从中看到古人对辟谷的尝试和笼罩在其上的神秘感,我们看到古老的史书,描绘的非常神奇,唐宋以后的史书,记载的趋向于我们目前理解的辟谷:

1.《史记·留侯世家》记述留侯张良禀体多病,采用导引、辟谷等术疗疾并习练轻身之功。

2.《北齐书》中记载一个隐居于琅琊山的修行者,练辟谷之术,服用松子、白术、茯苓等生药,以求长生不老。

3.《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

4.《北史·隐逸传》称陈道士徐则“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棉絮”。

5.《旧唐书》记载一个叫王远知的人,修习吐纳导引之术,服食灵芝和白术等,活到百岁以上,且头发乌黑、步履轻捷。

6.《宋史·隐逸传》载,宋初道士陈抟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

7.《北史·李先传》载:“(李先)服气绝粒数十年,九十余,颜如少童。

三、养生

道教以追求长生成仙为主要目标,十分留意饮食养生,食物选择以及食物搭配等方面的考究,是道教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以充足的饮食营养补益精气,以合理的饮食分配、均衡人体脏腑的阴阳偏颇。

道家宣扬修炼的长生成仙,认为注意饮食养生是长生成仙的途径。南宋曾慥《道枢》卷七《黄庭篇》就说:“子欲不死,肠中无滓;子欲长生,肠中常清。”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三《极言》:“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宋陈抟《陈先生内丹诀》说:“行持下手之初,先须以饮食养和五脏,不可失饥过饱,心田安静,无忧无愁,乃可入道也。”

道教历来主张食疗,以至产生唐代道教饮食养生经典《千金要方》《食疗本草》。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专立食治篇,提出“安生之本,必资以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主张“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唐代食药养生在社会上极为盛行,《食疗本草》的食物疗法成为专门的学问。 道教讲究修道中的饮食调养,更将饮食养生与道士修持、修养相联系。道教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道教主张修行之人要“饮食有节,动静有常”。道教修炼内丹“要节饮食,薄滋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杂修摄引《养性延命录并序》张湛《养生集叙》说:“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杂修摄引《道机》曰:“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泆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丹阳问:何名太上七返?师曰:一者少言语,养内炁。二者戒心性,养精炁。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戒嗔怒,养肺气。五者美饮食,养胃气。六者少思虑,养肝气。七者寡嗜欲,养心气。是也。”这段王重阳与马丹阳的问答,反映出全真宗师王重阳的饮食养生智慧。

四、正一

在饮食上,全真道派与正一道派有所不同。全真道徒不结婚,不吃荤腥,常住宫观清修,称出家道士。正一道徒能够有家室,不住宫观,能饮酒食肉,以斋醮符箓,祈福禳灾为业,称在家道士。

天师道(正一)的饮食特点——厨会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中华料理,享誉全球。天师道作为较早的道教教团,有着完整的教规教义。对于饮食,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要求。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厨会、聚餐制度。

天师立教,推行“盟威清约”,规定“神不饮食,师不受钱。”针对之前巴蜀地区流行的淫祀之风,百姓花费大量钱财、贡品去供神求福的现象,天师明确指出,神明是不饮食的。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庙里的神仙是泥塑木雕,不吃不喝的,那些贡品最后都哪里去了?还不是都到了庙祝的厨房里?

天师洞察到了事情的本质,所以在规定“神不饮食”的同时,又推行了一套厨会制度。神仙是不饮食的,但是贡品还是要有的。这些贡品最后也不能全部归某个人吧?咋办呢?“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与其一小伙人躲起来吃,不如大家一起吃。那就大家一起吃吧,全体信徒聚餐。

厨会制度,担任着连接信众和教团之间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也是天师教化百姓的一个方式。厨会的目的有几个,分别是:庆贺子女出生、嫁娶、解厄、赎罪、祈福,另外还有三会日,教区全体信众的聚餐。

天师道虽然是在家信徒较多,不忌肉食,但是有四样动物的肉是不能吃的。分别是:犬、牛、大雁、乌鱼。

究其原因据说是:

(1)牛。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不能吃。

(2)乌鱼。人们常说:“乌鱼精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天师世家的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讥,也不能让娘饿死,其精神可贵可嘉,吃不得。

(3)鸿雁。失偶孤雁,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该吃。

(4)狗。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自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终生随主,为主效劳,不可食也。

盖牛忠、乌鱼孝、雁贞、狗义之故。

江西龙虎山,是道教历代天师修道炼丹之所,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并形成了独有的道教饮食文化,天师道家菜也形成了系列。

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天师为宴请宾客,举行重大活动设的大型宴席。宴席的最大特点是,既注意菜肴的品种,更注重菜盘的摆放,饮食文化非常独特,道教的寓意也很深刻。设席时,使用的是老式八仙桌,按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方位,先上八个小菜或小吃,如捺菜、茄子干、柚子皮、霉豆腐、灯蕊糕、寿星饼、南瓜子、冬瓜糖等,八位客人各人斟上“天师养生茶”。茶过三巡,撤下小菜,再上八大菜。先是上用“红枣糯米”等原料精制而成的太极八宝饭,八宝饭放在桌子的正中,定下乾坤,然后,按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教八卦规律,依次摆上特制的盘子盛装的八大。按道教方位规定,北为玄武、南为朱雀、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所以,代表玄武的红烧龟肉放在上座的正中,代表朱雀的板栗烧鸡放在下位的正中,左右两侧正中分别是代表龙的清炖蛇和的红烧兔子肉。其它荤素菜肴便在空位摆下,正好围盛开个太极八卦图,可谓色、香、味、形俱全,文化韵味十足。

乾位(马):扬(羊)鞭催马

宋朝时,天师名声大震。信士万崑,骑驴问道龙虎山。借问牧羊老人,天师府如何走?老汉举鞭遥指,驴警鞭猛跑。老汉大笑:“此马真怪,怕什么?”万崑思索,平时夹驴赶路慢行难达。今日怎么这么快,可能与羊鞭有关?后人按典故做道羊肉和驴肉同烧的菜,确是冬令壮阳的养生好菜。“扬(羊)鞭催马”红火了大江南北。

坤位(猪):夜敬山神 每年入秋以后,龙虎山一带常有野猪出没,毁坏农田庄稼,乡亲无奈,请天师上山降伏。张天师叫乡亲设法打几只野猪,置锅在野地夜间用板栗烧煮野猪肉,并奉上一碗给山神,以示敬祭。从此野猪再也不敢扰民,保得了一方平安。

震位(龙):乌龙吐珠

据袁晓初老人口述,天师八卦宴原有许多传统养生菜,乌龙吐珠是其中之一。天师府来了皇亲国戚,除了本地的山珍海味,还要买名贵的海鲜原料做菜。乌龙(即海参)吐珠(鸟蛋),是一道低脂肪高蛋白菜肴,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人群的养生菜。

巽位(鸡):天师养生鸡

越冬以后,上清古镇常有体虚人群请教张天师有何灵丹护体。天师诚告父老乡亲,宰自家养的土鸡一只,与家鸽同炖,加入人参、当归、天麻、灵芝、冬虫夏草等中药,可以补虚、活血养颜、滋阴补肾。乡亲照方制作,确实效果良好,从此“天师养生鸡”就流传至今。

坎位(兔):飘香乌兔

《道德经·真悟篇》“先把乾坤当鼎炉,再博乌兔药未烹”,意思说,人在宇宙本身就是一座炼丹炉,自己就有原料提炼出丹药来,如果加入乌兔和中药一起来提炼更会炼出延年益寿丹来。飘香乌兔有活血化瘀、行气壮阳之功。

离位(猴):莲花猴头

该菜根据龙虎山莲花采不得的传说而来。取洋葱、莲藕,炒猴头菇(二十四山珍之一)食之,爽脆香嫩无比。可降血压、血糖、血脂。

艮位(虎):泸溪斑虎

一天,张天师在泸溪河边,练剑提气,修炼内丹,见河里一群桂鱼,如猛虎般地猎杀河中生灵,天师一气将剑向桂鱼刺去,刺中一只甩到了云锦山的山崖上,其他桂鱼吓得躲入河中石缝,很少出没。偶尔抓到一只,用捺菜烧制或糖醋,真是鲜美无比。

兑位(蛇):铁板煎泥蛇

龙虎山有一年遭遇千载难逢的大旱,河溪干涸,黄鳝暴死在鹅卵石上,被烈日烘焙。天师路遇饥民,劝其拾捡充饥,食之奇香无比。后人仿制卵石煎黄鳝(泥蛇)却成了一道美味的道家养生菜。

第18篇:客家饮食文化

客家饮食文化

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1101 赖宇飞 201011522111 1382482795959(67) 我是客家人。梅州客家。

这里,土地是肥沃的。憨厚的城镇,文化的摇篮,饮食之火种。

这里,生活着勇敢、勤劳、厚实的人们。

这里,山是清的,水是秀的,天很蓝,云很白,鸟语花香。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热土地,绵延的山脉,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客家人之所以现在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享有鼎鼎大名不仅仅是因为客家人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之一的客家围屋,还有一大原因便是因为客家人那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客家饮食民俗古风浓厚。探究客家菜系和客家饮食习俗,就会发现,不论是其烹饪技艺的继承和演变,还是日常习俗中诸多礼仪礼规,都证明了客家人将古代中原文明一代代传承下来,根基源远流长;印证了客家民系历尽沧桑,多次变迁的历史。听过老一辈的人说过,他们的饮食烹饪技巧都是祖先传下来的,其中蕴含着先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奇巧的烹饪技术是客家人勤劳、聪慧的结晶。生活的动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客家人在与自然斗争中,磨练出了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就那最有名气的客家酿豆腐来说吧。我的家人的很喜欢吃,那小小的豆腐块的来历可谓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别看那豆腐块虽小,可那做工可是非同小可啊!首先,我们会从刚收成的黄豆中挑出部分精选,放进磨坊中手工磨成豆浆,再将豆浆中的豆渣剔出,掺入一些自己制作的客家酿酒与可食用的石膏,才放入冰箱里约八九个小时冻成。只有这样才能使豆腐更加与众不同的爽口、香滑。

客家饮食习俗反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其一俭朴好客。客家人平素饮食节俭,不事奢华,而待客则十分大方;其二尊老知礼。客家人吃饭用八仙方桌,依辈份排座次,席间礼规繁多,以示敬礼,席间小辈给长辈敬菜敬酒等等;其三追求吉祥。如客家人筵席第一道菜上鸡,有“无鸡不成筵”之说,取“鸡、吉”谐音。过年吃“团圆饭”,元宵吃汤丸,都为取“团圆”的好兆头。

客家饮食民俗中的养生保健意识尤为鲜明。客家菜用料讲究鲜嫩,讲究野生、家养、粗种;加工讲究煮、煲、炖,讲究粗刀大块,不破坏食物营养与纤维;烹调讲究原汁原味,不使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膳食讲安搭配,讲究效用,多用药材调理阴阳,清降补泻,并根据时令增减食物品种。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勤于探索养生之道,善于总结保健经验,注重利用自然中潜藏的科学道理。

客家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客家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史书中色彩斑斓的一章。继承和发扬客家饮食文化,不让客家民族的优良文化遗失,不仅是每个客家人的光荣使命,也是全社会的义务,但在众多文化传统被破坏和逐渐消失的今天,保护和发扬客家饮食文化,可谓是任重远道啊!

第19篇:蒙古族饮食文化

蒙古族饮食文化

时间:2011-07-23 14:21 来源:虾米饭 点击:

175次 【打印】 查看评论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一套制作和保存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这些食品既有营养又有不同的味道。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料。

传统饮品

奶茶

亦称蒙古茶。蒙古人最喜好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俗话说,牧区“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茶”。奶茶的熬法,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抓一把茶装在小布袋里(也可不装袋),放入开水锅里煮,茶在锅里翻滚时,要不断用勺子搅拌,三四分钟后,即把新鲜牛奶徐徐加入。鲜奶与水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习惯。奶茶开锅后,又以勺频频翻搅,待茶乳交融、香气扑鼻时,即成。一般为浅咖啡色。有的地方加点盐,有的在喝茶时随用随加。此外,有的地方把炒米或小米先用牛油或黄油炒一下,再放进茶里煮。这样既有茶香味,又有米香味。

奶酒

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故称马奶酒。烈性奶酒的做法是,将新鲜生奶倒在木桶或瓮里,置向阳处,用木杆来回搅动,待发酵脱脂后,把剩余的奶浆倒入铁锅内蒸煮。蒸锅上罩一个80厘米高的形如蒸笼的木桶,靠桶的上端放一个双耳瓦罐,瓦罐上方把装有冷水的铁锅坐在木桶上,桶的周围和上下用布或毛观点、麻袋等物紧紧围住。蒸锅下用猛火烧,水蒸气随筒散出,酒精凝在冷水锅里,滴在瓦罐里,即成奶酒。做工精细的酒,无色透明。其工艺流程为六蒸六酿,即头次酿的奶酒称“阿尔乞如”,酒力不大,度数不高,再将“阿尔乞如”倒入锅内,加上一定数量的酸奶子酿出来的酒,称为“阿尔占”(回锅酒。三酿的称“和尔吉”(二次回锅酒),四酿的称“德善舒尔”。其酒精含量一般不超过30度。也为达斡尔族饮料,由高度发酵的酸奶分解出油后蒸馏而成。一般在夏天奶多时制作。头锅酒有少许白酒及酸奶味。度数不高。

传统食品

白食 奶豆腐也称奶干。做法一:把熬奶皮子剩下的奶,或制黄油后余下的奶渣,待其发酵后,用麻布滤去水分,放进锅里慢火煮,边煮边搅,待其稠糊时,装入布袋压榨,挤出黄水后,倒入木模,便成方块,再切成长条或小方块,晒、晾干即成。做法二: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油,再倒入锅里煮熬。等奶子呈老豆腐,装入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模,放通风处晾干即成。白色透明有油性的为上品,发黄较硬的次之。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

奶皮子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后,用勺子不断翻扬,至泛起泡沫为止,停火后,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折成半圆形,在通风处晾干。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均可,香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秋季是制作奶皮子的黄金季节,原奶质量好,奶皮子就凝结得厚。

红食

蒙古族全羊席 全羊席是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庆祝重大节日和婚娶等喜庆之日款待尊贵客人的传统食品。“全羊”必须是绵羊,以二三岁的羯羊为上品。“全羊”只用不带蹄子的四肢(两条前腿各带四条肋骨)、腰背部和尾巴、胸腔骨和去掉下颌的头。用文火烧煮,不放作料,出锅前只放少量盐。所以煮“全羊”,也叫“清水煮全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出锅时,把四肢按原来的部位放在大托盘里,背部放上,胸腔骨放左,最上面放羊头,头朝前尾向后,羊头上放奶酪,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盘子边上放蒙古刀,以备使用。羊头朝主宾,羊尾向外。放好后,开始敬酒,后由主宾拉下羊背部两边的肉,表示客人先享用了。然后来人将连着的肉切开,但肉的位置不能动。这时宾主可以尽情地吃了。最后上用肉汤煮的大米粥。

蒙古族烤全羊 蒙古族宴席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风味,是蒙古人的餐中之尊,多在隆重宴会或祭奠供献时食用。吃时,通常要配几盘热菜、牛羊肉内脏做的冷盘和奶食品。当吃、喝到了一定的兴味时,由两位厨师把一只前腿趴下、后退弯曲、蹲卧在大木盘里的完整烤羊抬上来。羊呈棕红色,油亮并不断吱吱作响香气扑鼻。在客人们赞誉声中,主人向客人介绍“烤全羊”的由来和做法,之后厨师将全羊撤回厨房。先用片刀把皮层肉切成半寸宽、二寸长的长方块,放在大盘内;再把贴骨肉切好,一同上桌,请客吃食。有的地区把刚从烤炉中抬出来的全羊,由厨师直接在客人面前切成若干大小块,放在大盘中供客人食用。一般上“烤全羊”后,还要上蒙古包子和米饭、羊肉汤等。

炒米

又称“蒙古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做法:把干净糜子浸泡,温火煮到一定程度,停火焖。炒法分为炒脆米与炒硬米两种。炒脆米时待铁锅里的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炒硬米可以不放沙子,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冷却后碾去糠皮。其吃法有:用肉汤或肉丁煮沙米粥;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由于炒米具有方便、快捷又特别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短缺的食品。

第20篇:关于饮食文化

关于饮食文化的不同

这次我去了美国我了解了好多的东西。也了解了一些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一个东方人的眼里美国不仅仅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我想更多的留在印象中的神秘和高端的产业。在一直以来我都是生活在的中国东北方我从小一直吃的都是米饭。在我的记忆里米饭是最有营养的东西。可是在这个假期我来到了美国。我却了解了大西洋另一岸的人们每顿都以汉堡为主餐的时候起初我很是羡慕。其实一直在我眼里对于汉堡都是我的最爱,我曾经梦想着每天都吃汉堡和鸡翅的日子。可是当我在经过短暂的美国生活的时候我发现还是中国的大米饭好吃。我想可能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饮食文化的差异吧!我想我或许不知道到底是米饭还是汉堡哪种更适合人体的健康。

比较首先,在我们两国的餐具上就有许多的不同。在美国我们使用的是刀和叉子,然而中国的北方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筷子。在西方人们大多都是在用两只手拿刀和叉子进行吃东西,然而在中国一般都是用右手拿筷子夹菜和饭。在我的印象中我所了解的西方人是热情友好的他们随和和友善,容易接近。在我们的吃饭的方面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想在吃饭方面的动作他们不拘谨。这和中国人的差距很大、

其次,在食物方面。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的印象中的米饭和馒头及各种面食。作为北方人的我对于时常吃的米饭更是赞不绝口。然而在。国内偶尔我也会去吃几顿快餐(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我的印象里美国的食物也就是这样简单而且快捷。我想这也跟他们很严重的生活压力有关吧!因为要缩短时间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工作,我想这也是在美国快餐的盛行。其实我很佩服现在的西方人他们知道以独特的思维进行着不同的国家的相同宣传,并且在一定的领域内里进行调配。以不同的形式冠以相同的品牌打造世界级的餐饮连锁。

我在美国的生活虽然短暂却让我看到了美国人的生活和中国式的生活方式的差距。我希望有一天当再有某个美籍留学生在来到中国的时候看到的是我羡慕美国人生活的态度。我希望有一天中国的米饭香和袁隆平一样享誉世界。

饮食文化策划书
《饮食文化策划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