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导游词

古文化街导游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2:53:59 来源:导游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古文化街导游词

古文化街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参加本次游览,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游览国家5A级景区-天津古文化街。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天津经典假期旅行社的的导游员,我叫XX,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姓王,王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龄和驾驶经验,这次就有我和王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如果在旅途中您有什么问题,也请您尽管来找我,我将尽力为大家解决。也希望这次天津之行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古文化街是天津的发祥地,它全长687米,北起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是天津最早的文化、宗教、商贸集散地,蕴藏着天津丰厚的文化积淀。

好了,现在我们到了古文化街的北口,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我们将在中午12:00在南口牌楼下集合,请大家记住我们的大巴车白色金龙车,车牌照号为津A12345,到时我会在南口恭候大家。

现在大家随我游览,站在古文化街的北口,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座仿清式牌楼,上书“沽上艺苑”四个大字,沽上是指天津,而艺苑则充分展现了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经营商品都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请大家看一看我们脚下的地面上铺装的铜钱,大小一共12枚铜钱,有开元通宝、大宋通宝、嘉靖通宝、乾隆通宝等,代表了从唐代到清朝几百年间繁荣的时代。大家走过这条街,可以使您“财源滚滚来”。

大家接着跟我走,我们现在来到了通庆里,他始建于民国二年,是目前天津规模最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据传这是曾经是河东粮店街冯家开设的银号。大家请看两侧墙上雕刻的浮雕,这一幅取材于天津过大年风俗的杨柳青年画-----黄大门。至今天津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吊有,大年三十闹一宿。

下面请看对面的这一幅,这幅是乾隆五十三年由画家汪宣所画《潞河督运图》的复制品。浮雕所绘的是天津海河三岔河口下有一段督运粮食的景象。

出了通庆里,我们来到了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道教圣殿-----玉皇阁。我们天津人一般把ge念成gao,也就是玉皇gao。史料记载,玉皇阁始建于明代宣德二年。其实原来的玉皇阁指的是一片建筑群,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又加上近代中国战乱频频,保留下来的只有原来的清虚阁一座殿堂了。这也是天津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木结构楼阁。

现在我们回到古文化街上,眼前这个广场叫做天演广场,是因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严复老先生的故居在此而得名的。闻名世界的《天演论》就是在这里翻译而成的。《天演论》较系统的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说明中国如能顺应天演的规律变法维新,便能由弱变强。所以我们也为严复先生铸造铜像来纪念他。

我们接着往前走,能看到两家古韵浓郁的商铺,一家是中国三大民间年画之一的杨柳青年画馆,一家是闻名时间的天津泥人张彩塑。我们首先进到杨柳青馆,杨柳青年画始于明崇祯年间,在中国版画史上,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当年在西青区杨柳青镇及附近,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称。杨柳青年画的一大种类就是娃娃,这些娃娃体态丰腴,活泼可爱,或手持莲花,或怀抱锦鲤,非常惹人喜爱。好,我们现在再来参观一下泥人张彩塑,天津泥人张彩塑始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张明山先生6岁开始虚席捏制泥人,他在与人交谈中,不懂声色,触手成像。大家如果感兴趣,也想购买一些带回去赠送给亲友,待会儿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大家可以慢慢挑选。

我们眼前这片空旷的场地呢,就是因天后宫而得名的天后广场了,是古文化街的中心,天后宫建于1326年,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它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齐名。由于海河通渤海,三岔河口码头当时是大码头,因此凡有船只出海,都有此登船,所以在天津早就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天后宫里供奉的天后娘娘,本名叫林默,传说出生在福建莆田,经常出海驾船,善水性,经常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大家看,天后宫前面的两根帆杆,每年皇会和天后生日那天,这两根高大的帆杆就会个挂起24个大红灯笼,用以祈盼出海的人平安返航。大家一定很奇怪,中国古代的庙宇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而这座天后宫却是坐西朝东的。因为面对海河,海河通渤海,面对海河即是面对渤海,以供信民在船上遥拜妈祖。大家也可以在一会儿自由活动的时间里进入天后宫内参观。

我们接着往前走,现在我们来的是展示天津百年民俗风情的“民俗文化馆”。这座文化馆呢,一共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卫百姓过大年为主要场景布置的,有神龛、年画、春联等,还有当时天津百姓家庭的陈设和使用的物品。

第二个展厅,它是以民国期间“天津商俗”为主线展示的,展览了天津卫老字号、老商家的物品,并呈现了一些已经消失了的老行当:锔锅锔碗的、修理笼屉的、修理搓板的等等。有些行当恐怕我们只是从家里老人那里听说过而已了 。

第三个展厅,它是以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的天津百姓结婚习俗为主线布置的。展示了天津人嫁娶的婚俗旧例,还有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发展变化。

走出展览馆,我们就来到了古文化街的南口,地面上铺装的十二生肖与北口的铜钱遥相呼应,我们再抬头看这座牌楼,外侧的“津门故里”,意思就是这里是天津的老地方。

好了,现在是11:00,我们给大家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12:00我们准时在现在地方,也就是南口的这座牌楼下集合。

大家都到齐了,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今天的古文化街游览活动就到此结束了。很高兴为您服务,在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您跟我提出来,使我在今后的导游服务中能够得到改进,也希望这次游览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也祝福您回程一路顺风。谢谢!

推荐第2篇: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天津古文化街又称津门故里,是天津的\"津门十景\"之一,景名\"故里寻踪\"。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系5A商业步行街。下面是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1: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四通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时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张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街,在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那么古文化街到底怎样呢?还是大家亲自游览后再作评价吧。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2345,下午4点时车子将会在宫北大街等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迟到,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锁紧,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好,请大家开始下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翠顶株楹的仿清牌楼,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聚落,当时统治北方的金人在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监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逐渐开发拓展形成的,

六、七百年间始终是天津城市商业繁华地段,对天津地区的开发起过难以估量的作用,称作津门故里是当之无愧的。

好,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条街吧,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条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这些都是开光清式苏画,大多是人物故事。我们来看一下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上面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从西蜀角度着重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忠义英勇的故事。我们在看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

好,我们往前走,边走边看,每间店铺上都有彩画,每幅彩画都有一个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宫前广场。著名的天后宫就坐落在这里了,在进入天后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面的戏楼,这座戏楼是天津最早的露天舞台,也是天津最早的群众自娱自乐场所。戏楼是木结构楼台式建筑,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上面是戏台,下面是通道,还可以过马车。原先的戏楼距离天后宫只有5米,周围都是低矮的平房,显得拥挤杂乱,*时戏楼被拆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楼是1985年时重建的,高12米,宽10米,进深11.5米,抱柱贴金楹联上写:\"望海阔天空千帆迎晓日,喜风清云淡百戏祝丰年\"。在过去,戏楼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场所,没年农历3月23日天后娘娘华诞这一天,酬神演出就达到了高潮,后来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戏楼终止了酬神演出活动。

好,现在我们转过身来看看,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幡杆由若干根铜糙木和铁糙木接成,外层缠麻抹灰,再涂上油漆,经冬历夏,坚固结实。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便为农历每月初

一、十五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东朝西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津门三岔河是漕运中的必经之地,既是河运的起点,又是海运的终点,成为河海联运的中转站。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漕船经常葬身鱼腹,为满足船民、商贾及政府官员在漕运中所需要的精神寄托,祈求海神天后对航行的庇佑,就在海河西岸建起了天后宫,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南来北往的船只,都抛锚停泊,进庙烧香。有些船只因没时间或某种原因无法靠岸,船民、商贾也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这样,既满足了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也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需求,满足了无法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山门,为砖木混合结构,九脊歇山青瓦顶,有三门,中间为圆形拱门,取意古代说法\"天是圆的\",两旁为长方形便门。门额上刻有\"敕见天后宫\"四字,中间拱门内有\"护佑三津\"的匾额。天后宫初建时并无此山门,这坐山门是乾隆14年增建的。

大家随我进去,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

我们现在穿过前殿,来到了正殿,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们前面说过天后娘娘可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称天后,必是女神无疑了,她不是玉帝、西王母那些空想编造出来的神位,而是依据实有的人和某些传说夸张附会而成的。

史书上说她姓林,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岛人。因为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哭,故起名林默。她她生长在海岛,习于水性。相传她自幼聪慧,15岁便精通医理为人治病,决心终生行善济人,同时她又熟悉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险的渔民,最终不幸被台风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死时年方27。又相传,在其死后显灵救助难民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纷纷拿钱修建妈祖庙,祈求渡海平安。当然这也都是些传说。不过,在宋代,我国的航海事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在当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条件下,海上安全是无法保障的广大的航海人员幻想有一种超人力量来保佑他们平安地飘洋过海。林默的一些动人传说,自然很容易被选中作为超人力量的偶像。关于天后的传说起初只流传于浙、闽一带,后逐渐被官府承认,宋朝时先后被封为\"灵惠夫人\"、\"灵惠妃\"元朝时被封为\"天妃\",到清朝时候才被封为\"天后\"可见封号逐步加升。

穿过正殿,我们来到了藏经阁,藏经阁旧称后楼,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建于明朝,后经多次修整。

穿过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启圣祠,也就是后殿,原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来作为存放皇会期间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轻像的地方。在天后宫内两侧的厢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变迁。从侧面见证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一说法。同时还陈列着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人,婚俗展览等。

篇2: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来自××的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欢迎各位的到来。我叫林媛是青旅的一名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驾车经验很丰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们现在开车前往古文化街,中午12:30用餐,下午游览鼓楼商业街,晚上5点返回酒店。在接下来的游览活动中请大家多多配合我的工作,我也会给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后在此预祝您旅游愉快顺利。

大家注意一下,我们就快要到古文化街了,我在这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它是一条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在元代随着漕运的发展和天后宫建筑的出现,开始有人在宫的周围定居下来,慢慢就形成了街市。清代时,这里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古文化街以它独特的四味\"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唤起了天津居民对优秀民间文化传统的钦敬之情。

大家注意一下,现在是9:30,我们12:00准时回到车上,请大家记住,我们所乘的车是韩国大宇车,车牌号为津A T8210而且在车前窗右下方有\"天津青旅\"字样。好了,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按顺序下车。

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分为\"宫北大街\"和\"宫南大街\",我们现在就是在宫南大街的街口。我们一来到这里,大家就看到了这富贵气派的清代大式牌楼。同样在宫北大街的街口也有一座。他们造型精致瑰丽,不仅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也把古文化街仿古建筑群烘托得典雅秀美,层次分明。

我们抬头看在这块匾额上写着\"津门故里\"四字。金代时统治北方的金人就是在这里建立了天津最早的建制——直沽寨。今日天津市区也是以这为中心,逐渐发展形成的,它对天津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称作津门故里是当之无愧的了。

而北面楼匾写的是\"沽上艺苑\"。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所以把它称作沽上的一处\"艺苑\"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另外当我们进入街上的店铺时会看到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着一幅幅清代的苏式彩画,而且每一幅都有着情节和典故,大家一会儿不妨猜一猜上面画的是什么。好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条古老的街道,来领略一下它特有的古建筑和文化特色。请大家跟紧我。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山门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是天津人对城市发展通俗而生动的说法。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明代永乐元年重建,为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它与福建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世界三大天后宫。天后宫供奉的是宋代福建莆田县贤良港出生的林默。传说她自幼聪慧,15岁便精通医理为人治病,还常常渡海救助遇险的渔民;她还能观察风云变化,预测天气,被人们尊称为神女,后来加封为天妃,天后,成为人们信仰的海神。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在我国,寺庙一般都坐北朝南。然而,天津天后宫却是个例外:坐西朝东。这是因为当时有些船只没有时间或其他原因无法靠岸,如果天后宫就坐西朝东,面向海河,船民,商贾就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了。现在就让我们到里面去参观一下天后宫。大家跟我走。

我们从山门一进来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两侧的钟鼓楼。这个是钟楼它和对面的鼓楼最初都建于元代,但后来多次被重修,可谓是历尽沧桑。我们看这个钟上铸有66只象征吉祥的仙鹤,大家可以敲一敲。敲它一声百顺,二声如意,三声安康。

我们现在所在的呢是前殿,中间这一位就是道教护法神中地位最高的王灵官,百姓称赞他说\"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他两侧的这四位就是天后娘娘的四位侍从,他们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和加恶。

从前殿出来,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正殿。它是由三座建筑勾连搭建组成的,前面的一座为卷棚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中间的为七檩单檐庑殿顶,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后面接着一个凤尾殿,也是卷棚悬山顶,面阔进深均为一间。拒考证正殿不仅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它也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天后宫建筑之一。大家看到这正中的就是天后娘娘了,她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她的四位侍女,平时这里总是香火不断,很多人来朝拜天后祈求平安。

下面我们在到正殿两旁的南北配殿看一看。

这里就是南配殿。它供奉的是天津的民间神。这位是王三奶奶,据说她是个走乡串村,给人看病的巫婆,素以慈善为本,相传摸一摸王三奶奶的手可以治百病。

从天后宫里走出来,这里就宫前广场了。前面的是过去酬神演出的戏楼。在现在的宫前广场上还有象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的专卖店,那么在剩下的时间里,大家可以自由的游览,购物,一定注意安全。最后再嘱咐一句,12点之前回到车上,还是在南街的街口。好,现在大家就可以解散了。

各位朋友,这次的旅游活动就要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对我工作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衷的说一声对不起,也希望您提出宝贵的意见,最后,我祝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身体健康,万事盛意。

篇3:天津市古文化街游记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寒假的最后一天,晚饭后我们一家人来到古文化街。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灯节,所以今天的古文化街张灯结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沿街的商铺都被各式各样的彩灯簇拥着,有十二生肖灯;八仙过海灯;京剧脸谱灯;西游记人物灯,哇!居然还有喜羊羊和灰太郎。真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走到古文化街的中心广场,这里正在举办一年一届的民俗庙会,棉花糖、捏面人、吹糖人、抖空竹、拉洋片、剪纸、茶汤......看到小朋友们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着刚出锅的大塘堆儿,高兴地合不上嘴,许多童年的记忆瞬间已浮现在我眼前。

忽然间,一阵急促而有节奏的快板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我们已来到了\"名流茶馆\",今天的相声大会已经开始,空闲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也常来到这里,许多演员我都熟悉,我还是他们的\"小粉丝\"呢。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随着彩灯走到了整修一新的金汤桥上,倚仗栏杆,海河两岸的夜景尽收眼底,看着夜色中的津城灯光阑珊,流光异彩,看着身边的人们欢声笑语,喜上眉梢。我听到了,听到了家乡跃进的脚步声;我触到了,触到了家乡前进的脉搏!

腾飞中的天津,我祝你蒸蒸日上!

推荐第3篇: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3篇

天津市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天津市古文化街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一: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四通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时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张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街,在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那么古文化街到底怎样呢?还是大家亲自游览后再作评价吧。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2345,下午4点时车子将会在宫北大街等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迟到,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锁紧,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好,请大家开始下车。

天津市古文化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翠顶株楹的仿清牌楼,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聚落,当时统治北方的金人在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监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逐渐开发拓展形成的,

六、七百年间始终是天津城市商业繁华地段,对天津地区的开发起过难以估量的作用,称作津门故里是当之无愧的。

好,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条街吧,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条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这些都是开光清式苏画,大多是人物故事。我们来看一下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上面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从西蜀角度着重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忠义英勇的故事。我们在看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

好,我们往前走,边走边看,每间店铺上都有彩画,每幅彩画都有一个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宫前广场。著名的天后宫就坐落在这里了,在进入天后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面的戏楼,这座戏楼是天津最早的露天舞台,也是天津最早的群众自娱自乐场所。戏楼是木结构楼台式建筑,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上面是戏台,下面是通道,还可以过马车。原先的戏楼距离天后宫只有5米,周围都是低矮的平房,显得拥挤杂乱,*时戏楼被拆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楼是1985年时重建的,高12米,宽10米,进深11.5米,抱柱贴金楹联上写:\"望海阔天空千帆迎晓日,喜风清云淡百戏祝丰年\"。在过去,戏楼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场所,没年农历3月23日天后娘娘华诞这一天,酬神演出就达到了高潮,后来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戏楼终止了酬神演出活动。

好,现在我们转过身来看看,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幡杆由若干根铜糙木和铁糙木接成,外层缠麻抹灰,再涂上油漆,经冬历夏,坚固结实。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便为农历每月初

一、十五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东朝西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津门三岔河是漕运中的必经之地,既是河运的起点,又是海运的终点,成为河海联运的中转站。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漕船经常葬身鱼腹,为满足船民、商贾及政府官员在漕运中所需要的精神寄托,祈求海神天后对航行的庇佑,就在海河西岸建起了天后宫,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南来北往的船只,都抛锚停泊,进庙烧香。有些船只因没时间或某种原因无法靠岸,船民、商贾也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这样,既满足了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也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需求,满足了无法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山门,为砖木混合结构,九脊歇山青瓦顶,有三门,中间为圆形拱门,取意古代说法\"天是圆的\",两旁为长方形便门。门额上刻有\"敕见天后宫\"四字,中间拱门内有\"护佑三津\"的匾额。天后宫初建时并无此山门,这坐山门是乾隆14年增建的。

大家随我进去,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

我们现在穿过前殿,来到了正殿,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们前面说过天后娘娘可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称天后,必是女神无疑了,她不是玉帝、西王母那些空想编造出来的神位,而是依据实有的人和某些传说夸张附会而成的。

史书上说她姓林,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岛人。因为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哭,故起名林默。她她生长在海岛,习于水性。相传她自幼聪慧,15岁便精通医理为人治病,决心终生行善济人,同时她又熟悉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险的渔民,最终不幸被台风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死时年方27。又相传,在其死后显灵救助难民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纷纷拿钱修建妈祖庙,祈求渡海平安。当然这也都是些传说。不过,在宋代,我国的航海事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在当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条件下,海上安全是无法保障的广大的航海人员幻想有一种超人力量来保佑他们平安地飘洋过海。林默的一些动人传说,自然很容易被选中作为超人力量的偶像。关于天后的传说起初只流传于浙、闽一带,后逐渐被官府承认,宋朝时先后被封为\"灵惠夫人\"、\"灵惠妃\"元朝时被封为\"天妃\",到清朝时候才被封为\"天后\"可见封号逐步加升。

穿过正殿,我们来到了藏经阁,藏经阁旧称后楼,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建于明朝,后经多次修整。

穿过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启圣祠,也就是后殿,原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来作为存放皇会期间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轻像的地方。在天后宫内两侧的厢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变迁。从侧面见证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一说法。同时还陈列着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人,婚俗展览等。

二: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诸位来天津古文化街参观游览。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为天津城市增添了几许异彩,以其特有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着来自远来的异乡游客。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该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后宫,从东到西,由戏楼、幡杆、山门、楼牌、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钟鼓楼、张仙阁和配殿等建筑组成。

幡杆,在天后宫门前。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幡杆在农历每月初

一、十五进香日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

山门是砖木混合结构组成。门额是用整砖雕刻\"敕建天后宫\",这个山门是清朝乾隆年间增建的。

进得山门,迎面是木结构的两柱--楼式牌楼。牌楼是元、明时代天妃宫前的标志。\"护国庇民\"意思是\"上以护国家,下以庇民生。\"

在牌楼两侧的,北边是鼓楼,右边是钟楼。

过牌楼,就是前殿。前殿是天妃宫最早的山门,供奉护法神王灵官和人称\"四大金刚\"的\"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加恶\"。

越过前殿,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正殿,正殿是敬奉天后娘娘的地方,天后娘娘中局佛龛,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两旁。

穿正殿,即为藏经阁。藏经阁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现为民俗博物馆展厅。

在藏经阁的后面,过甬路,为启圣祠,即后殿。

昔日,天后宫供奉主神,当然是天后娘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天后宫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佛道混杂,百神聚集的复杂情况。南北配殿供奉王三奶奶、挑水哥哥、送药天师、白老太太、龙王、药王诸神。

现在的天后宫内两侧厢房陈列有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天津导游词 ·天津海河外滩公园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综观天后宫的建筑,经历了各个时期的重修、大修及重建阶段,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

出庙门,以北的一段街,叫\"宫北大街\",庙门以南的大街即名\"宫南大街\"。

\"宫南\"、\"宫北\"口两处楼牌共有楼匾四块。

南口南面楼匾为\"津门故里\"四字,北口北面楼匾是\"沽上艺苑\",二字八句,对仗工整,恰似极好地一副联语。

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您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让我们来浏览一下苏画吧!

南口集珍阁檐下枋间画的是《三国演义》,从最东一架梁枋是\"桃园三结义\",接下去依次是\"虎牢关三英站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禅\"、\"三顾茅庐\"、\"当阳拒曹\"、\"甘露寺刘备招亲\"、\"夜战马超\"、\"截江夺斗\"等八幅,从西蜀角度着重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忠义、英勇故事。对面的梨园阁枋间也有画八幅,画的是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也就是相府小姐崔莺莺与赶考书生张君瑞的恋爱故事。从北边的一架梁枋起依次是\"张生惊艳\"、\"张生普救寺借厢\"、\"墙角遥见\"、\"崔莺莺夜听琴\"、\"张生跳墙\"、\"书斋相会\"、\"拷打红娘\"、\"长亭送别\"。

此外,乡景斋枋间的\"化蝶\"、\"十八相送\";文运堂书店的\"水漫金山\"、\"祭塔救母\";芸萃斋、印景轩、风来阁、石古斋的枋间画的也都是《红楼梦》中大家熟知的一些故事。

在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另树一帜的是砖、木雕刻装饰。其内容广泛,多数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

士宝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图》几处波澜起伏、情节变化的画面。北头一幅是:汴河岸边泊着许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摇橹。船工的奋力以进,说明载重量之大河水上运输的繁忙紧张情况。中间一幅,画面正中是汴河上东水门外的虹桥。桥下一只载满大船正要通过,全体船夫紧张操作,桥上车辆、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构成一股都会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图》画卷的高潮部分。

当您走进店铺前,抬头瞧瞧门面字号,会发现这里每家店铺的牌匾都带有古老的传统,给讲求\"生意兴隆\"的商业环境增添了不少浓郁的文化气息。\"金字牌匾\"在文化街各店铺普遍悬挂,为街区增添了墨妙异彩。

三: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街,在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1234,下午4点时车子将会在宫北大街等大家,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随我下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翠顶株楹的仿清牌楼,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聚落,当时统治北方的金人在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监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逐渐开发拓展形的,

六、七百年间始终是天津城市商业繁华地段,对天津地区的开发起过难以估量的作用,称作津门故里是当之无愧的。

好,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条街吧,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条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这些都是开光清式苏画,大多是人物故事。我们来看一下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上面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我们再看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在建筑上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苏画之外,还采用了木雕、砖雕等装饰,全街近百块匾额多出自全国书法名家手,风采各异。大家可以边走边看,细细地品味。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宫前广场。著名的天后宫就坐落在这里了,在进入天后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面的戏楼,戏楼是木结构楼台式建筑,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上面是戏台,下面是通道。*时戏楼被拆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楼是1985年时重建的。在过去,戏楼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场所,后来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戏楼终止了酬神演出活动。

好,现在我们转过身来看看,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后来便为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西朝东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贾,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求,也满足了无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大家随我走进山门,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

我们现在穿过前殿,来到了正殿,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这座大殿不仅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实例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们前面说过天后娘娘可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称天后,必是女神无疑了,她不是那些空想编造出来的神位,而是确有其人。

史书上说她叫林默。她她生长在海岛,习于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险的渔民,最终不幸被台风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又相传,在其死后显灵救助难民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纷纷钱修建妈祖庙,逐渐成为了人们供奉的海神。关于天后的传说起初只流传于浙、闽一带,后逐渐被官府承认,宋朝时先后被封为\"灵惠夫人\"、\"灵惠妃\"元朝时被封为\"天妃\",到清朝时候才被封为\"天后\"。 第一范文 网整理该文章......

穿过正殿,我们来到了藏经阁,穿过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启圣祠,也就是后殿,原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来作为存放皇会期间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轻像的地方。在天后宫内两侧的厢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变迁。从侧面见证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一说法。同时还陈列着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人,婚俗展览等。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4点宫北大街牌坊下准时集合。

推荐第4篇: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诸位来天津古文化街参观游览。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为天津城市增添了几许异彩,以其特有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着来自远来的异乡游客。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该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后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坐东朝西,是天津市区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天后宫,从东到西,由戏楼、幡杆、山门、楼牌、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钟鼓楼、张仙阁和配殿等建筑组成。

幡杆,在天后宫门前。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幡杆在农历每月初

一、十五进香日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

山门是砖木混合结构组成。门额是用整砖雕刻“敕建天后宫”,这个山门是清朝乾隆年间增建的。

进得山门,迎面是木结构的两柱--楼式牌楼。牌楼是元、明时代天妃宫前的标志。“护国庇民”意思是“上以护国家,下以庇民生。”

在牌楼两侧的,北边是鼓楼,右边是钟楼。

过牌楼,就是前殿。前殿是天妃宫最早的山门,供奉护法神王灵官和人称“四大金刚”的“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加恶”。

越过前殿,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正殿,正殿是敬奉天后娘娘的地方,天后娘娘中局佛龛,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两旁。

穿正殿,即为藏经阁。藏经阁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现为民俗博物馆展厅。

在藏经阁的后面,过甬路,为启圣祠,即后殿。

昔日,天后宫供奉主神,当然是天后娘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天后宫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佛道混杂,百神聚集的复杂情况。南北配殿供奉王三奶奶、挑水哥哥、送药天师、白老太太、龙王、药王诸神。

现在的天后宫内两侧厢房陈列有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天津导游词 ·天津海河外滩公园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综观天后宫的建筑,经历了各个时期的重修、大修及重建阶段,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

出庙门,以北的一段街,叫“宫北大街”,庙门以南的大街即名“宫南大街”。

“宫南”、“宫北”口两处楼牌共有楼匾四块。

南口南面楼匾为“津门故里”四字,北口北面楼匾是“沽上艺苑”,二字八句,对仗工整,恰似极好地一副联语。

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您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让我们来浏览一下苏画吧!

南口集珍阁檐下枋间画的是《三国演义》,从最东一架梁枋是“桃园三结义”,接下去依次是“虎牢关三英站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禅”、“三顾茅庐”、“当阳拒曹”、“甘露寺刘备招亲”、“夜战马超”、“截江夺斗”等八幅,从西蜀角度着重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忠义、英勇故事。对面的梨园阁枋间也有画八幅,画的是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也就是相府小姐崔莺莺与赶考书生张君瑞的恋爱故事。从北边的一架梁枋起依次是“张生惊艳”、“张生普救寺借厢”、“墙角遥见”、“崔莺莺夜听琴”、“张生跳墙”、“书斋相会”、“拷打红娘”、“长亭送别”。

此外,乡景斋枋间的“化蝶”、“十八相送”;文运堂书店的“水漫金山”、“祭塔救母”;芸萃斋、印景轩、风来阁、石古斋的枋间画的也都是《红楼梦》中大家熟知的一些故事。

在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另树一帜的是砖、木雕刻装饰。其内容广泛,多数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

士宝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图》几处波澜起伏、情节变化的画面。北头一幅是:汴河岸边泊着许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摇橹。船工的奋力以进,说明载重量之大河水上运输的繁忙紧张情况。中间一幅,画面正中是汴河上东水门外的虹桥。桥下一只载满大船正要通过,全体船夫紧张操作,桥上车辆、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构成一股都会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图》画卷的高潮部分。

当您走进店铺前,抬头瞧瞧门面字号,会发现这里每家店铺的牌匾都带有古老的传统,给讲求“生意兴隆”的商业环境增添了不少浓郁的文化气息。“金字牌匾”在文化街各店铺普遍悬挂,为街区增添了墨妙异彩。

正是这样,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赏心悦目;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丛聚本街,供您观赏、选购。至于中西乐器、艺术陶瓷、装潢小件也都有专店,买上一两件,固是惬人心意的事,而流连一番,或许也可以受到熏陶、启迪,摄取到一些营养吧。

好,谢谢大家,我的讲解到次结束了。 但愿后会有期,我能再次为您服务。愿天津古文化街一行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推荐第5篇:天津市古文化街导游词

古文化街

大家好!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参观游览。古文化街坐落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地处三岔河口一带,是天津民俗文化,漕运文化以及海河文化的汇聚地。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也是津门十景之一,古文化街现一直保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街内有近百家店堂。下面我们就开始步入全长687米的古文化街。

我们现在是在古文化街的正门,看看我们面前的牌坊,匾额上写有“沽上艺苑”四字,“沽上”是天津的旧称,所以这里就是天津卫的发祥地。“艺苑” ,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所以把它称作沽上的一处“艺苑”是最恰当的啦。现在大家往里面走看背面,写有“金鳌”两字,“金”是贵重的意思,“鳌”则是源于鲤鱼跳龙门的典故,所以说我们大家走过这扇门就会受到金鳌的庇护了。

大家现在会发现地上有很多铜钱,这里的铜钱一共有12枚,从最远的那是开元通宝,到脚下的乾隆通宝,象征着大家走过这条路的人就会“财源滚滚来”

现在大家跟着我往里走,大家可以看到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这些都是开光清式苏画,大多是人物故事。上面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从西蜀角度着重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忠义英勇的故事。还有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通庆里,它建于民国二年,是天津市保存最大最完好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大家可以看到,通庆里是两面高墙夹着的里巷,我们看到墙上有四幅大的壁画,它表现了天津的市井文化。走到了胡同的这边,大家又看到两幅壁画,一幅是《潞河督运图》,讲述的是天津的发祥地三岔河口一带繁荣的海上景象。还有一幅是《黄大门》,描绘的是天津市民过年的热闹景象。

下面我们就到了泥人张和果仁张啦,我们先到泥人张店里看看。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现已经过五代人的传承,成为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一时传为佳话。经

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郭沫若曾题词“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现在大家可以自行游览一下。

我们在进入果仁张,天津果仁张,中华老字号食品,历经四代传人,属宫廷御膳食品,被赐名为“蜜贡张”。 这果仁张早在170多年前就是宫廷御膳,是专供皇上吃的小食品。果仁张的创始人叫张明纯,曾任清宫御厨,最初因为他做的蜜供色泽纯正、甜而不腻、清滑爽口,受到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喜爱而名声大震,御赐“蜜供张”。到了果仁张第三代,宫廷御厨走出宫门,来到民间创立“果仁张”。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严复的铜像,据说严复生前就是在这附近的居住的,而著名的《天演论》就是在这里翻译的,其中我们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也被刻在了墙上。严复老先生还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所以还有一句话就是“摸摸严复手,清华北大随便走”大家现在可以去摸摸,记住一定要是他的右手,现在大家可以在这里合照留念。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公元前1326年,

距今已有687年的历史了,是天津市目前最古老的建筑。天津人都说“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它与福建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世界三大天后宫。天后宫供奉的是宋代福建莆田县贤良港出生的林默。传说她自幼聪慧,15岁便精通医理为人治病,还常常渡海救助遇险的渔民;她还能观察风云变化,预测天气,被人们尊称为神女,后来加封为天妃,天后,成为人们信仰的海神。

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东朝西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津门三岔河是漕运中的必经之地,既是河运的起点,又是海运的终点,成为河海联运的中转站。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漕船经常葬身鱼腹,为满足船民、商贾及政府官员在漕运中所需要的精神寄托,祈求海神天后对航行的庇佑,就在海河西岸建起了天后宫,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南来北往的船只,都抛锚停泊,进庙烧香。有些船只因没时间或某种原因无法靠岸,船民、商贾也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样,既满足了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也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需求,满足了无法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杨柳青年画,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

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

有的年画上的娃娃一半是女一半是男,女是“女”,男是“子”合到一起是“好”。

我们已经来到古文化街的北口了,地面上铺装的是十二生肖的图案,它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以“十二生肖”纪年的传统民俗,意寓古文化街一年十二个月月月人财两旺,与北口铺装的铜钱图案遥相呼应。我们每位游客可以去踩踩跟自己的属相相同的动物的图案,这样便可以将富贵和吉祥带给家人。大家再看这座牌楼,内侧的

“晴雪”是指雪后初晴、游人如织的景色。外侧写的是“津门故里”四个字,它是指古文化街附近一带是天津的中心,今天的天津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逐渐开发拓展形成的。

今天我们走过了全长680米的古文化街,给大家展现的就是地地道道天津民风民俗的民族特色,我们的旅途到此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如果今天我的服务有什么不足或照顾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也希望您能多提宝贵意见,我期待着我们下一次的合作,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推荐第6篇: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四通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时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张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街,在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那么古文化街到底怎样呢?还是大家亲自游览后再作评价吧。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2345,下午4点时车子将会在宫北大街等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迟到,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锁紧,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好,请大家开始下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翠顶株楹的仿清牌楼,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聚落,当时统治北方的金人在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监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逐渐开发拓展形成的,

六、七百年间始终是天津城市商业繁华地段,对天津地区的开发起过难以估量的作用,称作津门故里是当之无愧的。

好,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条街吧,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条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这些都是开光清式苏画,大多是人物故事。我们来看一下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上面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从西蜀角度着重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忠义英勇的故事。我们在看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

好,我们往前走,边走边看,每间店铺上都有彩画,每幅彩画都有一个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宫前广场。著名的天后宫就坐落在这里了,在进入天后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面的戏楼,这座戏楼是天津最早的露天舞台,也是天津最早的群众自娱自乐场所。戏楼是木结构楼台式建筑,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上面是戏台,下面是通道,还可以过马车。原先的戏楼距离天后宫只有5米,周围都是低矮的平房,显得拥挤杂乱,*时戏楼被拆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楼是1985年时重建的,高12米,宽10米,进深11.5米,抱柱贴金楹联上写:“望海阔天空千帆迎晓日,喜风清云淡百戏祝丰年”。在过去,戏楼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场所,没年农历3月23日天后娘娘华诞这一天,酬神演出就达到了高潮,后来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戏楼终止了酬神演出活动。

好,现在我们转过身来看看,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幡杆由若干根铜糙木和铁糙木接成,外层缠麻抹灰,再涂上油漆,经冬历夏,坚固结实。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便为农历每月初

一、十五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东朝西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津门三岔河是漕运中的必经之地,既是河运的起点,又是海运的终点,成为河海联运的中转站。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漕船经常葬身鱼腹,为满足船民、商贾及政府官员在漕运中所需要的精神寄托,祈求海神天后对航行的庇佑,就在海河西岸建起了天后宫,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南来北往的船只,都抛锚停泊,进庙烧香。有些船只因没时间或某种原因无法靠岸,船民、商贾也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这样,既满足了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也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需求,满足了无法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山门,为砖木混合结构,九脊歇山青瓦顶,有三门,中间为圆形拱门,取意古代说法“天是圆的”,两旁为长方形便门。门额上刻有“敕见天后宫”四字,中间拱门内有“护佑三津”的匾额。天后宫初建时并无此山门,这坐山门是乾隆14年增建的。

大家随我进去,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

推荐第7篇: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我美丽的家乡——天津。我代表天津旅行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雅宁。在我旁边的是司机门师傅,门师傅熟悉路线,具有多年的驾驶经验。今天就由我们二位陪同大家游览具有天津文化特色的古文化街。下面请大家记录一下我的手机号码,不论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将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

如果您想在天津体验民俗味,文化味,那最佳的去处莫过于天津5A级旅游景区古文化街了。它坐落于南开区,是天津漕运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海河文化的汇集地。早在1404年,天津建卫之前,这个地方就逐渐发展,并繁荣起来了。那今天我们可以依次欣赏到这里的民俗胡同——通庆里,以及天津有着600年历史的道教圣地——玉皇阁,天演广场,天后宫广场,以及1326年建造的天津天后宫,和展现了天津百年民俗的民俗风情博物馆。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现在是上午9;00,我们12;00将在这里集合,请大家注意好集合时间。我们乘坐的是白色大巴车,车牌号是津A12345。12;00我将准时在这里恭候大家。

首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方非常漂亮的古牌楼。上面写了四个字:沽上艺苑。这沽上二字是天津的旧称。而艺苑二字是文化发祥地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是天津文化最早的发祥之地。在这方牌楼的背面还有两个字,让我们来这边看一看。牌楼的背面是金鳌二字。金取其贵重之意,鳌则源于鲤鱼跃龙门的典故。传说越过龙门的鲤鱼会脱胎换骨成为鳌,鳌是龙的化身。在我们天津的海河里据说就有金鳌。也就是说,凡是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受到金鳌的保护。看过牌楼之后,请大家看看脚下地面上铺装的铜钱。这些铜钱到底有什么讲究呢?这里一共有十二枚大小铜钱,标志了从唐朝到清朝几百年之间中国的鼎盛时期。而这铜钱由小到大,既象征着走过这条街可以财源滚滚,同时也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断走向富强。

步入古文化街,相信您一定被它的古色古香所吸引了。那其中最为抢眼的要算是这些色彩夺目,画工精细的彩绘了,这些都是请了知名的工匠纯手工绘制的。整条街共有这样的彩绘800余幅,其中有故事情节的300余幅。西侧是以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为内容的彩绘,而东侧的内容是从汉代到清代的传奇故事。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第一站,通庆里。通庆里始建于1913年,即民国二年。是目前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中西合璧建筑群。在这里我们走入大门之后看到墙上有四幅壁画。他们表现的是天津的市井文化。右边两幅分别是文明娶亲,俏皮话,左边两幅是闹龙舟和踩高跷。走到胡同的这一边,大家又看到了两幅大型的壁画,一个是这一侧的天津《潞河督运图》,表现了当年三岔河口天津繁荣的海上景象,对面也有一幅壁画,它是当年的杨柳青年画——黄大门。描写的是天津老百姓过大年的习俗。

走出通庆里,我们来看一看距今已经有600年历史的道教圣殿--玉皇阁。玉皇阁的始建时间一说是唐代,一说是明洪武元年。但两种说法都无从考证。有史料记载的,距今最远的年代是明宣德二年。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明宣德二年的重建的建筑。其实原来玉皇阁是一个建筑群,但由于年深日久(年代久远),战乱频频,这些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保留下来的只有原来的清虚阁一座殿堂。这也是天津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木结构楼阁。殿内一层供奉玉皇大帝铜像,二层有四条记载其修缮过程和年代的“千秋带”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同时还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彩绘。这些彩绘现在依然清晰可见,颜色鲜艳。

看过玉皇阁,我们将去往天演广场。天演广场因临近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老先生的生前居住地而得名,闻名世界的《天演论》就是在这里翻译而成的。

现在我们将继续前行,前往天后宫广场。他因天后宫而得名。这里的天后与妈祖同为一人。福建浙江沿海一带有信仰妈祖的习俗,而天津人对于妈祖的供奉却鲜为人知。其实,天津的这座妈祖庙,还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呢,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齐名。由于海河通渤海,三岔河口码头是当时的大码头,因此凡有船舶出海,都从此处登船。所以在这里修建了妈祖庙,远行之人在扬帆出海前拜祭妈祖,祈求妈祖的庇佑。在广场的东侧有一座戏楼。其最初建造的目的,是为了答谢妈祖的护佑而给妈祖演戏用的。它也是天津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修缮后,他恢复了舞台的功能和效果,每逢年节庆典,都会有演员名家来此演出。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天后宫,了解一下其中的内容和情况。步入山门之后,我们看到左手边是鼓楼,用手边是钟楼,代表着钟鼓齐鸣,天下太平。而眼前大家看到的“三津福主”,为它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祭海神的护灵官王灵官。在

这其中还有四大金刚,分别是嘉善,嘉乐,千里眼和顺风耳。看过这里之后,让我们走入正殿去看一看那里的情况。天后宫始建于元太平三年,是到目前为止我市当中保存最完好的元代建筑。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她的正殿。在护国保宁当中供奉的就是海神妈祖。妈祖原名为林默,是福建湄洲岛人。她生而神异,能服水性,能乘席渡海,并且在海上救助了一些遇难的船只。27岁羽化升天,后为当地人推崇为海神。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简单看看。

和风鼓荡,文气扑面。徜徉其间,内心怡然。逛文化街其实不为购物,就是这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也会令人心旷神怡的。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意盎然的建筑,还有数不清的店铺和胡同。谈到店铺,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多天津传统的手工艺制品,比如说杨柳青年画以及泥人张彩塑。再加上整条街上那些数不清的玉器店,古玩店,石玉店,服饰店,让游客可以在这里各取所需,尽享满载而归的乐趣。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整条街的尽头。大家看到还有一方对应的牌楼,上书两个字:晴雪。它出自明代诗人李东阳直沽八景当中的诗句。永门晴雪进金鳌。雪有喜的含义,正应了雪后初晴,游人如织的场景。也就是说在晴朗的天空下,游人们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里祭拜妈祖娘娘和玉皇大帝。祈求保佑他们今后的生活,越过越顺利。而在晴雪的背面还有四个字:津门故里。津门是天津的含义,而故里是老地方。也就是说这里是天津最早的发祥之地。

那今天我们走过了全长680米的古文化街,给大家展示的就是天津地地道道的民风民俗的民族特色。到此我们的行程就全部结束了。在这次的行程中,不知不觉我与各位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也希望你们有机会再到天津作客。在这里,我祝愿大家一路顺风,合家欢乐。谢谢。

1)南北牌楼的内容及寓意:北口:一边是“沽上艺苑”:天津文化发祥地的意思;

一边是“金鳌”二字:“金”取其贵重之意;“鳌”则来源于鲤鱼跃龙门的典故。传说跃过龙门的鲤鱼就会脱胎换骨成为鳌,是龙的化身。据说海河里就有金鳌居住,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受到金鳌的护佑。

南口:外侧有“津门故里”:“津门”指天津,“故里”是老地方的意思,就是天津的老地方;

内侧是“晴雪”:指雪后初晴、游人如织的景色。

2)简要介绍天后的传说,怎样封成天后,怎样升级?

相传“天后娘”,又名妈祖,出生于宋朝 (公元960年-1279年) 福州一户姓林的渔家。 天后从小聪明灵利,懂得看天象和预测天气,还精通医术,救人无数。因为保护在大海上航 行的船只,所以沿海居民非常信奉她。“天后娘”死后,被供奉为“天后娘”或“马祖海 神”,后人便将她生于农历三月廿三日的传说定为“天后诞”,以作记念。供奉“天后娘 ”,也成了我国沿海渔民的习俗。

3)介绍古文化街彩绘内容及其布局:

西侧是以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为内容的彩绘,而东侧的内容是从汉代到清代的传奇故事。

4)从北到南的铺装:包含着从唐至清各朝代的 12枚铜钱形象,象征着这条街会带来滚滚财源。还有就是希望我们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其中唐朝一枚,宋朝两枚,元朝两枚,明朝三枚,清朝四枚。

南口:十二生肖铺装,寓意一年十二个月都很旺,而且踩自己的属性可以大富大贵。

5)简介文化小城:文化小城体现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着全新的商业理念,在 1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群内“隐藏”着的五个小院,蕴含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金”院被命名为“金玉满堂”,它好像一个由金片拼成的金骰子,呈现出的有“古”字的这一面好像是被上天选中的一样,将古文化街、文化小城所蕴含的古韵带到大家面前。“木”院被命名为“水木清华”,院中央是一棵大树,预示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有着纯洁的灵魂和顽强不息的精神。“水”院被命名为“金生丽水”。“水”有“财源滚滚”的寓意。水下光亮的卵石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看似柔和而又十分有冲劲的水柱象征财运高升。这里也有“水能生金”的吉祥寓意。“火”院内有一只火凤凰的金属雕塑小品。火凤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喜庆和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凤凰是百鸟之王,这个院落象征着蒸蒸日上,商机勃勃。“土”院被称为“厚土载福”,人类依土而生,土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食粮,还有多少年来形成的财

富。这里的这群雕塑是由不同颜色的土塑成,它们是从祖国的大江南北采集回来的土的样本,然后选色组合制成。象征着地球,也融会了祖国各方儿女的亲情。

6)简介玉皇阁:玉皇阁建于明朝宣德二年( 1427年),距今已有 576年历史,是天津市区内惟一的明代建筑。修缮工程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方案,基本沿用了原建筑的材料,一些遭遇风雨侵蚀的部位,根据历史资料,最大限度将其恢复。玉皇阁内有不少彩画,此次修缮将其保留,对于无法保留的,组织了专门人员按原彩画的色调、工艺重新描画。在玉皇阁的东侧,将建成一片广场,即玉皇阁广场,占地面积约 1万平方米,玉皇阁广场邻近亲水平台,以绿色为主色调。据了解,玉皇阁广场的草坪、植被种植和地面铺砌工程已于 10日完成。同时,在广场内、玉皇阁北侧将建成古文化街商贸区内的停车场,作为古文化街开街后来此观光的游客停车之用。

推荐第8篇: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街,在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1234,下午4点时车子将会在宫北大街等大家,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随我下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翠顶株楹的仿清牌楼,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聚落,当时统治北方的金人在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监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逐渐开发拓展形的,

六、七百年间始终是天津城市商业繁华地段,对天津地区的开发起过难以估量的作用,称作津门故里是当之无愧的。

好,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条街吧,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条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这些都是开光清式苏画,大多是人物故事。我们来看一下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上面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我们再看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在建筑上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苏画之外,还采用了木雕、砖雕等装饰,全街近百块匾额多出自全国书法名家手,风采各异。大家可以边走边看,细细地品味。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宫前广场。著名的天后宫就坐落在这里了,在进入天后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面的戏楼,戏楼是木结构楼台式建筑,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上面是戏台,下面是通道。*时戏楼被拆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楼是1985年时重建的。在过去,戏楼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场所,后来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戏楼终止了酬神演出活动。

好,现在我们转过身来看看,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后来便为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西朝东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贾,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求,也满足了无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大家随我走进山门,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

我们现在穿过前殿,来到了正殿,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这座大殿不仅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实例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们前面说过天后娘娘可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称天后,必是女神无疑了,她不是那些空想编造出来的神位,而是确有其人。

史书上说她叫林默。她她生长在海岛,习于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险的渔民,最终不幸被台风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又相传,在其死后显灵救助难民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纷纷钱修建妈祖庙,逐渐成为了人们供奉的海神。关于天后的传说起初只流传于浙、闽一带,后逐渐被官府承认,宋朝时先后被封为“灵惠夫人”、“灵惠妃”元朝时被封为“天妃”,到清朝时候才被封为“天后”。好范文 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

穿过正殿,我们来到了藏经阁,穿过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启圣祠,也就是后殿,原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来作为存放皇会期间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轻像的地方。在天后宫内两侧的厢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变迁。从侧面见证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一说法。同时还陈列着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人,婚俗展览等。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4点宫北大街牌坊下准时集合。

推荐第9篇:天津古文化街之旅 有感

天津古文化街之旅 有感

清明节放假第三天去了古文化街。从地铁一号线西北角站下车,还有将近1.6千米的路程。走过几个十字路口远远的可以看见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青灰色的墙体,还有高高撅起的屋檐,我以为那就是古文化街了。事实上那确实是古文化街的位置,但是我最先看到的建筑却是一家酒店,挂着绿色的牌子。也许是为了能和古文化街融在一起,也许是为了更好的盈利,所以采用了复古的外观。

街道的入口在酒店后面,由于不知道方向,只知道和酒店入口呈九十度角。入口处的墙面上有用石头制作的春联,里面是“古文化街”四个大字。火红火红的很显眼,给人一种家的温暖和过年的喜庆祥和。

由于是自己一个人来的,漫无目的的四处逛,而街里面又四通八达的,分支很多,几乎都可以相通,所以很快忘记了走过哪条路没走哪一条。里面的店铺很多,商品玩物也很多,琳琅满目的。有古典家具,古旧书籍,珠宝玉器,刺绣,旗袍,文房四宝,砖刻,瓷器,空竹,年华,糖人等等。

我第一个驻足的地方是一家首饰店,大半是银的,除了现代的耳环项链,还有传统的发簪和长生锁,做工精细,造型优美,就是价格有些小贵。出了首饰店就被一对母子的叫卖声吸引了,他们带了一个长方体的木箱上面摆了自己手工制作的小玩具,外形酷似灯笼有有点像鼓,有十二生肖的图案可选,摇起来发出“咯咯咯”的声响,我选了我妹妹的生肖。一块钱,觉得很超值。之后是一个推三轮车的阿姨,车斗里放着一个玻璃罩的小橱窗,里面摆着自驾熬的糖做成的糖块,有水果的薄荷的和话梅的。我选了一袋话梅的然后递给阿姨五块钱,阿姨找给我两块钱,我有点疑惑,他明明给刚才买东西的人说两块一袋的。于是我说阿姨,不是两块一袋么?阿姨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又递给我一块钱边说,刚才那个人一下买了三袋我才给他按两块一袋的。我慌忙走开了。之后又走到一个三面都是房屋的空地,每一边屋子的房檐高度,都有仿古彩绘,每一边都不一样,蓝得沉稳,红得含蓄。我见好多人都围在那里,便挤进去凑凑热闹。原来是卖画的,卖画的人口才很好很会说话,一幅接一幅不停地拉开、解说、推销、或卷起或卖出。说实话,那些画里真的有画的很不错的,也真的有实在不怎么好的。其实我想老了以后能每天出来晒晒太阳,跟着赏赏画,凑凑热闹也是很不错的晚年。之后的行程很随性,沿着一条街一路走过去,左看看又拍拍,见到一个缝隙就钻到另外一条街,还到一个书屋淘了一本书。

不过古文化街的美食却是我不敢恭维的,兴许是运气不好,碰上又贵又不实惠的,更气人的是米线居然是一碗方便面!老板解释说这就是米线,快餐型米线,只一次就吃出了阴影。很快到了返校的时间,选择了一条新路返回,一路上几乎都是地上摆摊卖古币鼻烟壶玉石玛瑙等东西的,这确实是一道天津特有的风景线,但是也着实反映出作假问题的严重性。但是若只是当作一种消遣,倒也无妨。只是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吹糖人和捏泥人的民间艺人,下次有机会一定会为了寻找这个专程去一趟。

天津古文化街整修后的街道,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建筑风貌和基本线型,在天津是特有的文化景观。我们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很多古香古色原汁原味的天津传统文化,但同时,对于伺机“宰割”外地游客、造价售假的行为,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警惕。

推荐第10篇:古莲花池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 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11篇:古莲花池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 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12篇:木兰古门导游词

木兰古门风景区

木兰古门景区位于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的姚家集镇境内,总面积6000亩,距武汉中心城区约65公里,是继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三大景区建设之后开发的又一新景区。该区域规划面积约5000亩,属典型的山水石林景区。景区内乱石如林,千奇百怪;长河蜿蜒,两岸青山;幽谷深遂,百鸟和鸣;飞流直下,百丈垂练;湖水碧透,白鹭翔集。这里是观石景致,涉水游历,峡谷探究的旅游观光最佳处。

景区有月台观瀑、佛掌岩、扇贝石、金龟石、木鱼石等自然景观43处,草笠茶屋、百米画廊等人工景点10余处,景区的自然景观层次感和韵律感强,人工景观按环境、游人视觉需要,均匀布点。景点的建设充分利用自然,突出美学格局,通过不同类型的游道组合让游客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

古门山“天河”全长约1000米,位于古门山景区内海拨约300米高的山顶峡谷之间。

古门湖位于古门山西麓,湖面约800亩,容水量300万立方米,水体质量超过国家一级标准。湖岸线曲折,半岛众多,其中最大半岛面积约200亩。

“石林”是古门山景区最具特色的景观。主要景观类别有石壁、石岩、石洞、石群、石瀑等。此外还有各具特点的象形石。

古门山景区内有大小瀑布十多处,主要分布在太阳谷内,其中最长的“三叠瀑”有约百余米,最高的“百丈瀑”约高50米。

古门山“太阳谷”,游程全长2500米,主要由百丈瀑、天河、天潭三大景段组成。

古门湖渡假村群牛犇戏三叠瀑布双龙瀑布牛脊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木兰古门风景区观光游览。

我首先介绍一下木兰古门风景区的基本情况:

木兰古门风景区是武汉东垦置业有限公司投资近3000多万元,于2003年4月到2004年10月开发建设的。景区由中心接待区、石景游览区、峡谷游览区、别墅度假区、生态保护区等五大功能区组成。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会务接待于一体,服务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景区。

木兰古门风景区是武汉市周边地区唯一石景区。该景区位于武汉市木兰生态旅游区北区的姚家集镇境内,距武汉市中心城区约75公里,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内有石景、水景、历史遗迹和人造景观等50多处。石景有黄山石景的韵味,水景有九寨沟的秀美。因景区地处木兰故里,许多景点有花木兰的动人故事和传说,在接下来的导游过程中,我再跟各位一一道来,相信大家听后一定会留连往返,乐不思归。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木兰古门风景区的主要游览线路,供你们参考。

短线:(游程约1个半小时)

1、山门(回望神牛枫)——牛脊岭——朝圣坡——祈福岭——石景线出入口——回到山门

2、山门(回望神牛枫)——牛脊岭——祈福坡——石景区休闲广场——返回山门

3、山门(回望神牛枫)——河谷线出入口——双龙谷——龙王庙遗址——原路返回

中线:(游程约2个半小时)

1、山门——河谷线出入口——双龙谷——古寨区——祈福岭——石景线出入口——山门

2、山门——河谷线出入口——双龙谷——古寨区——朝圣坡——祈福坡——石景休闲广场——山门

长线:(游程约3个半小时)

1、山门——河谷线出入口——双龙谷——古寨区——祈福岭——石景区休闲广场——祈福坡——牛脊岭——山门

2、山门——河谷线出入口——双龙谷——古寨区——朝圣坡——牛脊岭——山门

现在我们来到景区门楼,这也是景区的主要入口。有人问,景区为什么叫木兰古门风景区,听上去有沧桑的感觉。相传隋唐时期,山上就有古寨,山下村庄有石门,其样式古朴,气势恢弘,古人取村名叫“古门冲”。到明清时期,因战乱,附近村民为生存以古寨为保护设施,陆续在山上加固修建古寨,现在山上仍留下保存比较完好古寨墙和寨门,村口的古门早以拆毁。在建景区时,规划专家教授一致意见溯古辍今,于是就取名“木兰古门风景区”。

请大家回头往景区广场看,广场东端有一棵很少见的大枫树,它是景区入口最亮的形象,此树叫神牛枫,三个人手牵手还合抱不了,据植物学家考证,此树有800多年历史。说起这棵古树,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棵古树渐渐空心,躯干撕裂,树枝枯萎,村民们着急又无法救治。这时村中有一条老黄牛站出来说:“我已年老体衰,无力耕田,愿将残躯拯救古树”。于是一头钻进裂缝之中,瞬间不见。时日不久,古树重现生机,枝繁叶茂。村民们为纪念这头情深义重的老黄牛,每年清明时节烧香供奉,并唤此树为神牛枫。

松沙滩:这片沙滩虽然不大,但沙质松软如被褥,在山中见到是稀奇,相传花木兰少年时和伙伴们经常在这里嬉戏玩耍。

八仙石:大家看这片石上有几个座位,据老人们说这是八洞神仙去东海时,路过此处,见此地风光优美,便在此歇息打坐留下的座迹,之后人们叫这片岩石为八仙石。

縻牛桩:从这里往前走,一共有三个石桩,桩上似有绳印,传说花木兰小时放牛,歇息时常将牛縻在石桩上。 群牛犇戏:你们看前面山体上一个个石头,好似牛群奔走,有大牛有小牛,有的从山上往下奔,有的从山下往上走,惟妙惟俏,人们都认为是神牛的后代。

那一块大石上刻有一个巨大的“犇”(奔)字,字高8米,宽约4米,刚劲有力,气势雄浑,是年轻书法家夏牛飞倾心书写而成,此字与群牛犇戏融为一体,大添景色。

牛脊岭:我们走的这条山岭叫牛脊岭。相传山下的村庄,每年遭遇北方来的风沙危害,农作物无收,房屋被毁,村民难以为生,牛吉星知道后,就点化一头神牛坐北朝南化作一座山,遮挡风沙,你们看,其山形轮廓形似牛脊。古时此山就叫“牛脊岭”。

古门迎宾:你们看这座石头,是不是非常象一个宽敞的老式座椅,这棵松树是不是象黄山迎客松,大自然真是造化神奇,他们伴随在一起,好象正在等待迎接你们这些远方的客人。

一步登天石:话说八洞神仙在八仙石歇息后,来到山顶,眺望四周美景,大发感慨,有诗道:清泉镜湖已久违,奇石怪树弥足归。唤起太白来此游,长醉古门不须回。随后他们留恋不已地由一步登天石驾云而去。

月牙石:传说木兰少年时,经常与伙伴们到深山打柴放牛,回家时,往往天黑,路不好走,只看到天上星星和月亮,木兰指着弯月说你要是能落在山上多好啊,照亮路让我们早回家,也许是酸楚的话感动了月亮神,说着说着,弯月悠悠地落在山岭一块石头上,后来人们称之为“月牙石”。

祈福石、百福印:又名木鱼石,你们看那顶起巨石是不是特别象僧人念经敲打的木鱼。这是我们古门风景区最奇特的石景。传说古时这一带年年灾荒不断,不是水灾就是旱灾,饿殍遍野,花木兰的师父托梦指点她:请木匠精制一个大木鱼,再请青狮岭(木兰山)两位高僧在此开坛诵经,连续敲木鱼诵经666天为民祈福,必然感动上帝。这一招真灵,白天四面八方百姓涌到山下跪拜祈祷,深夜声声木鱼声震彻天庭,惊动了玉皇大帝,第666天拂晓,万道金光划破长空,玉皇大帝派一位神仙来到木鱼旁大石上盖了一枚刻有“百福”二字的大印,赐福凡间百姓。随即点化木鱼成石,两位老僧因功德圆满,也随神仙飘然而去。此后这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过上了平安祥和的日子。

摩崖石刻(祈福图):为了再现当年高僧开坛敲木鱼诵经的场景,请雕塑家精心雕塑而成。

穿山甲:很久以前,古门山区白蚁等害虫成灾,一片荒凉。山神便请来了一只穿山甲治虫消灾。它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与害虫搏斗,终于消灭了害虫,使这里恢复了青山绿水。后来山神报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念它治害虫有功,封它为神,传说此石就是它的化身。

五福门:相传古门冲有五道古门(也就是从村口到这里有五道古门),在高僧连续敲木鱼诵经666天为民祈祷功德圆满后,附近村民常常到古门山祈福,都要穿过五道古门,据说这是“福、禄、寿、喜、财”五道门,有传言说“过了五道门,祈福有好运”!这道门就的最后一道门,大家一起过吧,希望好运降临给你们。

恋湖石:每天清晨远看这座石头,在曙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有股神奇的感觉。据老人们讲:明朝年间,武当山一位道人路过此地时,看到湖中雾气腾腾直冲九霄,他顿感此地是修炼的仙地,便在石上面朝湖打坐修练,久而久之修炼成正果升天,其身化石,立于此地。

木兰靴:话说木兰将军十年征战荣归故里,已是午夜时分,她怕惊动了山下的乡亲,便和随从拴马露宿山上,第二天早上走时,随从看到靴子太破旧,便劝她换一双,木兰将军非常简朴,只同意换不能穿的一只,走后那只不能穿的靴子就留在了山上,后来化成石靴。

古门寨:我们已到达了古门寨了,这个寨门叫南寨门,整个寨有四个门,即南寨门、北寨门、东寨门、西寨门。据传说,有两种说法,一说元朝时期,蒙古军进攻中原时,当地军民为抵抗元军在山上修建的古寨。另一说是太平天国军队与清军对阵修建的古寨,众说纷纭,其说不一。

剑壁:相传花木兰替父从军出发前,特请了一名铸剑师在古门山上筑炉炼剑,铸剑师按阴阳八卦炼剑七七四十九天,终于炼就了一把长锋宝剑。一天,铸剑师请木兰试剑,木兰对准大石头就是一剑,顿时大石劈开一个大口子。她又在大石上连砍几剑,其剑锋利无比,切石如泥,现在石上剑痕依稀可见。

古门论剑:传说木兰年少时与师兄弟一起习武练功,常常在此切磋武艺和剑法,由于她勤学苦练,不久她武功超群,剑法玄妙,她替父从军后,在战场上所向无敌,战功卓著,朝庭封为无敌将军,其木兰剑法也由此名传天下。

伟人峰:你们看那山峰非常像伟人周恩来,1946年,周恩来受中央委托,前往河南宣化(在我们景区北面,相距90多公里)解决“新五师”与国民党军队军事危机问题,历史上叫“宣化和平谈判”,周恩来由武汉到宣化,一行四辆吉普车来到姚集河边(距我们景区5公里)时遇洪水不能过河。四乡老百姓听说是共产党周副主席的车,就自发地用龙杠将小车抬过了河,给周恩来留下深刻的印象。解放后,周恩来到湖北视察时还与时任省主席的李先念提起过当

年过河的情景,周恩来感慨万千。当年周恩来打着赤脚过河时的照片由南京博物管提供,我区档案馆还保存着,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周恩来不忘姚集人民,当古门风景区建成开园时,不少游人在此看到那山峰一致觉得像伟人周恩来的卧像。你们观后认为象不象?

问天石:女娲补天时,一不小心一块巨石划过长空,坠在此岭。当巨石击中山岭,振撼五岳时,漫山遍野的怪石钻土而出,张嘴向天发话,问个不休。后来人们把这块给古门山的石头带来灵气的大石叫“问天石”。

天河:为双龙谷上游人工湖及其向前延伸的河谷组成。全长1.8公里,蓄水11万方,水面90亩。河道两岸苍松翠柏,石山绵连,云雾缭绕。

锁谷桥:此桥如巨锁将两峰紧锁,从而造成“水泻双龙谷”的壮观景象。

二龙珠:这对圆溜溜的巨石,山里人叫二龙珠。相传古时有一年,我们这里发生大旱,老百姓祈求上天降雨,当地土地神报告了东海龙王,龙王腾云驾雾来此降雨,他看到山势险竣,怕大雨汇成洪水泛滥成灾,就撒了两颗龙珠在峡谷之中,使流水缓慢顺峡谷而下。

龙王庙遗址:始建于明末清初,毁于“*破四旧”。每逢天干无雨,老百姓便到此庙拜神降雨。在此峡谷中,曾发现巨大的石龙头。

双龙瀑:此处的瀑布自两处石间飞流直下,宛如两条巨龙吐水,这是峡谷中最美的瀑布景观。

龙牙石:相传龙王为了这里长期风调雨顺,就派东海一条老龙在此镇守,时间一长,老龙对这里产生了感情,当龙王召他回东海时,他将身躯留在了峡谷之中,化成石头,这块石头就是龙牙石,下面还有龙鳞石、龙脊石。

福源:水乃山之灵,山有水则福。

叠韵:这段溪流形成折叠奔腾,如情歌竹韵,醉人心脾。因此人们叫“叠韵”。

三叠瀑:这段瀑布由上至下形成三层瀑布,故起名“三叠瀑”。

黄鹰石:相传一只黄鹰与黑雕搏差斗时受伤,飞落到双龙谷,凄凉的叫声,被谷中打柴的农夫听见,农夫为鹰仔细治伤并将携带的干粮进行喂食,以后农夫每天来到谷中给黄鹰喂食,吃完后黄鹰就站在农夫的肩上,伴随进山打柴,农夫打柴时,黄鹰就用嘴刁干树枝,村民们说它通了人性,久而久之鹰和农夫难舍难分,不知过了多少年,农夫去逝了,黄鹰在这块石头上大叫三天,就不知去向,后来在黄鹰消失的地方出现了一块形似黄鹰的巨石,人们叫这座石头为“黄鹰石”。

姊妹松:木兰死后,安葬于青狮岭北山脚下,她的表妹安葬于古门山下。由于生前二人形影不离、肝胆相照,死后分离使她的师傅铁冠道人甚为悲伤。他便将二人灵魂合炼为一,植于古门青松树根之上。后来好多青松成为一棵树根上长出两根躯干相同的青松。于是人们便把这种青松叫姊妹松,这也是对古人深厚友谊的一种鉴证。

湖谷亭:为双龙谷出口之亭。此亭既可以观湖光山色,又可以赏幽谷飞瀑,真使人怡情悦性。

古门湖:为双龙谷溪流汇集而成,水面800余亩,湖水波光潋滟、清流见底,三面青山环抱,“龙”形半岛伸至湖心,是歇息休闲和游湖荡舟的好去处。

第13篇:古牌坊群的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们光临古牌坊群参加游览。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您们的导游,陪同各位领略古牌坊群人文风光的神韵,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棠樾村头,坐落着7座气势恢弘的古牌坊群。这些牌坊按照“忠孝节义”的顺序排列。述说着几百年来这座村庄的兴衰。这些造型精美的石坊和村中的男祠,女祠已是黄山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庭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XX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庭。 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到了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也日臻完善。

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一连7座,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据建筑专家们讲: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

第一座麻石牌坊:始建于明代嘉清年间,距今已有450余年。牌坊四柱落墩,古朴雄伟,在挑檐下的“龙凤板”上,“圣旨”两字镶在其中,横梁正反各有浮雕雄狮一对,英武异常。,被皇帝表彰的鲍灿,一生并未做过官,因教育子孙有方,其孙又在捍卫明室江山的战斗中,屡建奇功,被皇帝“荣封三代”,特为其祖立坊。

第二座牌坊: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慈孝里”牌坊,乃皇帝亲批“御制”,其政治待遇之高,可见一斑。牌坊上铭刻的“慈孝诗”记载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鲍家一子见父将被人杀害,便求代死。而父为了鲍氏家族不断香火,要求处死自己,不殃子孙。鲍家父子上慈下孝之举感天动地,也感动了那些强盗。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到这个故事后,欣然写下“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并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并增其旧制,刻御题对联于其上。一座牌坊几朝皇帝加封,这在我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第三、四、五座牌坊:分别是“立节完孤”牌坊、“乐善好施”牌坊、“节劲三圣”牌坊等,一座一座都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节劲三冬”坊是为一位继母所建。据说这位继母在夫亡之后,历尽妇道,把前妻之子重于亲生,年老之后倾其家产,为亡夫维修祖坟。这一举动感动了当地官员,打破“孔孟之道”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她建造了一座规模与其他相等的牌坊。尽管得此厚爱,在牌坊额上“节劲三立”的节字上,还是留下了伏笔。把节字的草头与下面的“卩”错位雕刻其上,以示继室与原配在地位上是永远不能平等的。导游词

歙县棠樾青石牌坊群,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一座一座直冲云霄,一座座精心设计和施工,一座又一座经官批御审,历代统治者用这一特殊方式来表彰那些在社会中有“贡献”的人,这足以证明历代都极为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不仅给后人留下精神财富,也留下了文化艺术和建筑技术等许多方面的财富。

各位朋友,今天的古牌坊群游览即将结束了,欢迎您及您的朋友再来平武游览。祝愿大家生活愉快。

第14篇:乃古石林导游词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吧,当时孙悟空把太上老君的练丹炉踢翻后,这“八卦炉”落到了乃古石林。‘各位请看,丹炉就在这,炉子底部还坏了一个角,这想必就是孙大圣踢掉的。

“不是说有个白云洞吗?”您别急,我们“古林逛”还有许多精华呢,等逛到特定的地方我们再往“地下钻”。

我们一路前行,各位请仔细观察,我们还将看到:金鳖负山、鬼谷、松鼠回洞、壁上挂、飞仙幽谷、孟母教子、大象独步、卷帘石、河蚌相争、秋翁浇令箭、老君壶、犀牛触石、古塔洞天、东海龙官、乃古珊瑚、西海龙宫。

现在各位请注意,前面一狭窄的石门。那里就是乃古石林的南天门,过了南天门我们就可进入“白云洞”了。过南天门途中我们还能看到“孔明观阵”。您看诸葛孔明头戴帽子,坐在轮椅上,手里还拿着一把扇子,在高处观看将士阵前额杀,您能认出下面的大将都有谁吗?

好了,我们顺这条游路下去,下面就是白云洞。

出了白云洞,这边是我们乃古石林的西区。我们今天的游览主要以东区为主。至于西区,下一次各位重访昆明时我再带大家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现在得赶往“古林瑶池”。

推荐 云南昆明石林导游词 ·云南导游词 ·昆明导游词 ·西双版纳导游词

这“古林瑶池”是天上仙女沐浴的地方,地上还有“仙人渡”。再看那边,“仙女洞”是仙女们更衣的地方,凡人是不能进去的。

现在各位看看这是哪里。对了,我们又回到了入口处。今天我们匆匆游览了大小石林、乃古石林,想必大家一定收获不小。

今天的石林游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各位朋友对我工作的配合与支持。

第15篇:文化街案例

北京平安大道文化街

北京平安大道浓郁的明清风格成为北京的一处美丽的风景线,两侧12处文物和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别是:北海公园、南新仓、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和敬公主府、孙中山逝世纪念地、盛新佑贞中学、欧阳予倩故居、僧格林沁祠、贤良祠、保安寺、旌勇祠、地安门大街四合院。此外,在平安大道地下还埋藏着唐代墓葬群、元氏古桥、元明皇城城墙基础、明代雨水方沟等古迹

上海福州路文化街

福州路文化街以经营各类文化用品、充满文化气息而享誉全国。著名的专业书店有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外文书店、古籍书店、上海音乐书店等;大型综合书店有新近落成的上海最大的综合书市、上海书城、上海文化大厦;经营办公用品的商店有汇丰纸行、长征测绘仪器商店、上海纸品商店等;经营文化用品的有杨振华笔庄、百新文化用品公司、美丽华文具公司、上海美丽用品商店等。

南京夫子庙

始建于宋,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建筑群。许多商店、餐馆、小吃店门面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并将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建成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以小吃、小商品、古玩字画等为主)。

北京朝阜路文化街

朝阜路文化街东起朝外东岳庙,西止阜成门,全长7.4公里。这条美丽的大街集中了各类文物重点保护单位4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4处,市级文物29处,区级文物12处。按其功能性质大致可分为皇家宫室、宗教寺庙、文化教育、民居民俗、园林山水五大类,是一幅绝无仅有的北京民俗文化和历史政治的精彩画卷,也是一部记载着老北京历史变迁的“教科书”。

西安北院门回坊

西安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建筑风格主要以明、清为主,街道两边配有休息座椅等市政设施,街道为散步道,禁止车辆通行,街道内分为民族饮食、旅游纪念、文化展示、字画唐装等四个区域,高家大院等一批传统民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展示。

广州文德路

文德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路上有光绪28年创立的私立教忠学堂广州市13中学、广府学宫(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文德楼、孙中山文献馆等景点。路两旁经营的文化用品店铺达300户、有广州市文物总店、文悦轩等经营高档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大型商场,也有经营各式中低档文化用品的沿街商铺。

建筑有鲜明的广东岭南特色,如街口要有牌坊这样的标志物,商铺名号各具文化特色,装修风格别致,打造别具岭南特色的商业街。 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于一九八六年元旦建成开业,全街长580米,整体建筑为仿清民间式建筑风格,天后宫(妈祖庙)位于全街的中心。全街近百家店堂,有经营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的杨柳青画社,经营泥人彩塑的泥人张彩塑工艺品经营部,有经营文房四宝,名人字画的四宝堂,春在堂,有经营文物古玩的文物公司萃文斋门市部,还有经营全国各地的景泰蓝,双面绣,牙玉雕,艺术陶瓷,中西乐器金银饰品等上万种名优工艺品的几十家店堂。

香港摩罗街

摩罗街是一条香港古董文物贩卖集中地。在其附近的乐古道,皇后大道和荷里活道一带,分布了不少爱古玩的人士。

摩罗上街及乐古道昔日多海员聚居,附近妓院林立,龙蛇混杂,但现在已衍变成古董和杂货市场。距乐古道不远的摩罗街中心,正门有两头守护的唐代石狮(乃按照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的实物仿造),是售卖东方艺术品、手工艺品和古董文物的集中地。

北京琉璃厂

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古艺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还有中国最大得古旧书店中国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得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而琉璃厂最著名的老店则是荣宝斋,有人说:琉璃厂因荣宝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琉璃厂文化街,成为广集天下图书、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的所在,成为国内外游客光顾老北京文化的必游之地。

江苏周庄文化街

周庄文化街可谓是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有开茶馆、设药铺的,有打铁,纺棉花的,有编竹器、捏面人的,有制木器、写书法的……在这里游客可以放松心情,体味一下平日里城市中少有的传统文化的韵味。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

淮河路集聚有大量的历史古迹,著名的古教弩台、九狮桥及非飞骑桥遗址、李鸿章故居等居于其间。细腻而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拉张了步行街的魅力,城市与美的关系变得更为。

昆明南屏街

昆明南屏街的改造后确定了以“老昆明的家”为主体的设计思路,按照传统风格,以浮雕、圆雕、地浮雕等艺术表现形式,唤起对老昆明传统的回忆。落实到每个细节点进行表现。要在南屏街4万平方米的地面,通过老昆明的世俗风情,表现一些亲切的生活场景。

第16篇:洪江古商城导游词1227

洪江古商城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洪江古商城旅游观光。

洪江古商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它起源于春秋,成形于盛唐,鼎盛于明清,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蜡闻名于世,素有‚七省通衢‛、‚小重庆‛、‚小南京‛、‚湘西明珠‛、‚西南大都会‛之美称,是湘西南经济、军事、宗教、文化中心。明清之际,全国18个省、24个州府、80多个县的商人来此淘金创业,也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一把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的财富传奇故事。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洪江古商城依然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民国时期的会馆、商行、客栈、青楼、镖局、作坊、报社、烟馆、寺院等古建筑380余栋,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气势之雄、建筑之奇、保存之好为国内罕见。这些冬暖夏凉的窨子屋,依山而建,通过曲折幽深的青石板或高低错落的石阶码头相连,以山为骨架,以水为血脉,按照阴阳八卦的布局,错落于‚七冲八巷九条街‛之中,‚有如一幅直观的明、清社会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图’,一座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料大全的活性博物馆‛,‚堪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中国商道文化的百科全书‛,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商城‛。

潘家大院:潘家大院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是洪江著名绅士潘蓉庭先生的宅府。这是一栋木质穿斗结构的二进三层楼房,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别致,装饰简单大方,格调古朴典雅。这里的天井为湿天井,天井下有一精致的石板缸,我们称之为‚太平缸‛,主要是用来蓄水防火的,有保一方平安之意。其次太平缸还有观赏养心的乐趣。洪江人会根据个人、会馆或同业公会的爱好在石缸上雕出自己崇拜喜爱的吉庆图案。这个太平缸正面为鱼龙变化图,这是洪江商人最 1

为喜爱的一幅图,它形象地告诉人们,商海沉浮,变化无常,贫富之间的变化,犹如鱼龙之变,只要努力拼搏,把握商机,贫穷者会变得富有;反之,坐吃山空也会千金散尽,一贫如洗。鱼龙变化之道实为经商创业之道,寓含了很深的哲理。

中国人的建筑处处都讲究吉利,抬头举目都可见到吉祥和幸福。在这栋窨子屋的照壁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造型十分奇特的‚福‛字。传说这个福字是两位大臣专门为一位皇帝写的,小小的一个福字竟包含着福、禄、寿、喜、财五种祝福,各位朋友,你们猜猜为什么说它包含五种祝福呢?对了,在这福字中有象征着官禄的梅花鹿、象征着长寿的仙鹤、象征着喜庆的喜鹊、象征着财富的田土,加上‚福‛字本身,真可谓‚五福齐全,福星高照‛。

汛把总署: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汛把总署。汛把总署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是我国清代绿营军基层武装组织。绿营编制原则为‚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兵镇戌‛,在洪江这一弹丸之地,设立汛把总署,足见此地的重要性了。

汛把总署是一座单进三开木质穿斗式建筑,一进两层,主天井围在中央,有‚四水归堂‛之意,也使房屋的通风、采光效果极佳,四周还刻有六句为官之道:‚对天勿欺,罔谈彼短;待人以恕,勿矜己奇;不局不卑,居仁由义。‛这六句话寓意深刻,巧妙地告诉人们对待天子和上级既要勿欺勿瞒,忠心耿耿,也要不卑不亢,大方得体;对待平级则不能随意非议别人长短,以免惹祸上身;对待下级则要宽厚仁义,不可居官自傲。总而言之,为官为人要谨言慎行,仁义为本。

现在整个建筑陈设如故,有演员模拟表演汛把总署的日常起居生活,是人们了解清代兵制与官员生活的生动范例。

忠义镖局:忠义镖局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与我们前面看到的窨子屋不同,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前庭后院,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前院是镖师练功习武之地,

墙壁上书有‚忠‛、‚孝‛、‚礼‛、‚义‛四字和‚十八罗汉练功图‛;后院为镖师起居和洽谈生意之所,内供奉关武大帝。忠义镖局主要为豪商巨贾押运银票、货物,看家护院,坐夜守店,也开馆收徒,传授武艺。忠义镖局的掌门人刘大鹏,湖南长沙人,幼时即入嵩山少林寺习武,不仅精通十八般武艺,而且头脑精明,他把镖局开在这洪江最繁华的金融一条街,足见他的经商意识和人面广了。现在忠义镖局现场表演古代押镖、行镖全过程,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镖行历史文化的活性博物馆。

陈荣信商行:陈荣信商行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它完整而集中地展现了古商城的商道文化,堪称经典。

走进陈荣信商行,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栋庭院式的窨子屋,有正屋、东西配房和厢房组成,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在陈荣信商行班驳的墙院上,我们可以看到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所题的楹联‚吃亏是福‛四字。这幅勉词是郑板桥赠送给郑煊祖上的。郑煊祖上为一木材商人,有一次他运着一大批木材,到江浙一带去销售,随知中途河道搁浅,木材不能运下去。郑煊祖上十分焦急,如果生意不能做成,就要血本无归了。但后来汛期来临,货物得以顺利运到目的地。货物到了,不想江浙一带由于上游河道搁浅,市场木材奇缺,价格暴涨,郑煊祖上反而狠狠的赚了一笔。后来,他到扬州,把他这次做生意一惊一喜的过程告诉了郑板桥,郑板桥听了欣然写下了:

‚吃亏是福——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已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板桥郑燮题。‛

后来郑煊的祖上将郑板桥的格言作为家训,流传至今。这段话的意思包含了非常深刻的经商理念和做人的道理。就从商而言,它告诫人们,人不可能永远成功和发财。满足一时的财富则可能丢失更好的机会,甚至有着破财的危机在里面;经商之人不要为一时的损失而沮丧,往往人在破财或亏损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盈利和柳暗花明的时

候。生意一时亏了,没关系,亏了自己,则利了别人,人家赚了给你一个人情,自己也可以心安,也为别人留下了诚信经商的良好印象,为今后做生意埋下了商机。这样看来吃亏也是一种福,它蕴藏着未来无穷的商机,所谓‚宁愿做一去百来的生意,不做一去不来的生意‛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楹联下立有一‚鱼龙变化‛太平缸,与‚吃亏是福‛交相呼应,完整地展现了陈荣信商行厚重的文化内涵。

盛丰钱庄: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盛丰钱庄,它原为清代洪祥钱庄,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后于1940年3月为湖南复兴实业银行收购,成立湖南复兴实业银行洪江分行。

盛丰钱庄单进三开,圆拱大门,厅宇宽敞,气派非凡,内设柜房、信房、帐房等营业场所,其中钱庄的一楼主要是普通客户存货、贷款的地方,二楼则专门用来招待贵宾和大客户。钱庄内还设有地下金库一座,金库用厚达1米的厚墙围实,坚固安全,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钱庄的对面还有一家山西人开的票号,大家可以在它的门楣上看到‚天下汇通‛的招牌,与平遥日升昌票号的‚汇通天下‛是一个意思。

厘金局:不知各位朋友有谁知道厘金局是一个什么机构呢?厘金,亦称‚厘捐‛,是晚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筹措给养而对通过国内水陆交通要道的货物征收的一种捐税,其税率最初按货物价格值百抽一,1%即为1厘,故称厘金。我们可以从当时厘金局的对联得到印证:‚天子何忍伤民财,因小丑猖狂,扰兹守土; 地丁不足济军饷,愿大家慷慨,输此厘金‛,这是当时湘军将领胡林翼写的,他完整的概括了厘金的来历。

洪江厘金局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下设5个分卡,专收土产、百货的过道及落地厘税。咸丰九年(1859)以后兼收土药厘税,每担烟土征收白银60—70两,仅烟土厘税一项就高达40万两白银,占湖南全省烟土厘金的45%。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改称‚洪江厘金征收局‛,民国17年(1929)湖南废除厘金,改为货物统税,厘金机

制不复存在。

福兴昌烟馆:现在来到的是余家冲福兴昌烟馆。佘家冲是洪江古代的一条烟花柳巷,青楼、烟馆、茶馆(实为赌馆)等娱乐行当都集中于此。

福兴昌烟馆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是一栋一进两层的窨子屋,双重大门,地势较高。这家烟馆是洪江的一家高档烟馆,设备考究、服务周到,专供豪商巨富消费。当时的烟馆布臵得富丽堂皇,烟榻是雕花的红木大床,有桌子椅子,供烟客坐着聊天,并备有点心、茶果。洪江人用这样一句歌谣形容福兴昌烟馆:‚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杆枪。‛这里烟具更是考究,烟灯烟扦和一切小零件都是用上等白铜制成,少数还有银制的;烟枪更是精致而名贵的,甚至有象牙制成的。

为了招徕生意,这家烟馆老板在这墙上和太平缸上设计了一条行业广告语。我们抬头可以看到烟馆的墙上书有一个龙、凤组成的‚福‛字,天井下的太平缸上刻有罂粟和‚寿‛字,加上门外高高的码头,寓意为‚福寿膏‛。

绍兴班(青楼):绍兴班是当时一家高档青楼,它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年)。据说,当时洪江青楼林立,数目多达50多家。这50多家都在政府挂了号,要上花税的,像这类‚正规‛的妓院叫做‚堂班‛。绍兴班就是当时的‚堂班‛之一。

绍兴班整个建筑具有十分明显的行业特征,两进三层,层楼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极强。每一层都有一些别致的小房间,第三层上有一个天桥,将窨子屋南北连通。楼内窗框和走廊都是雕花细木,可以想像当年的富丽堂皇。而且与古商城其他窨子屋不同,一般富商家居的窨子屋除了高大气派的正门外,顶多在正门旁开一道小侧门,为佣人或工人进出之用,周围都是无窗的高墙,但绍兴班每间房都有小门和下楼的出口,这就是洪江人称之为‚暗道‛的出口。这些暗道

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到这种高档消费场所来的人一般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为了避免他们到这里花天酒地碰见熟人的尴尬,特意设立了这样的暗道,便于他们出入。

历史终归于历史,艳丽奢华的青楼随着时代的滚滚洪流必然走向没落和覆灭。此地,也是人去楼空,空余烟花旧事,任凭世人传说。

第17篇:茅镬古村导游词

茅镬古村导游词

403班蔡天添

亲爱的旅客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蔡导,或者小蔡。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时位于四明山周公宅水库上游的茅镬村。早在2006年,该村被评为“宁波市十大绿色景观村”。

茅镬村现有居民139户,户籍人口314人,山林面积1930亩,又居民住房320间。村民的房子还是古老的石头平房,依山而建。村民多以种植毛竹、茶叶、银杏和樱花为主。人均收入约3500元左右。

随着汽车的停止,我们已经来到了茅镬村。请大家看我的右手边,那就是荫可蔽日的参天古树群。这些古树种类众多,有松树、柏树、银杏等。所说树林最大的已经风吹日晒了600余年,可依然枝繁叶茂,保存完好,树高均可达到45米左右。每棵树都需要三四名成年男子才可抱拢。最神奇的当数村口的一株不知名的古树,别看树干已经全部烂空,从树底部的洞探进头,可以隐约望见天空的光亮,可树冠却依旧枝繁叶茂,生命力还极其旺盛。

其中最著名的一棵被称为“百木之冠”的金钱松,树高51米,树围4.2米,树龄约500年,其树围和立木蓄积量为全国之最。

接下来,就让我们踏着银杏叶铺成金黄的大道,去参观美丽神奇的茅镬古村吧!

第18篇:周村古商城导游词

周村古商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今天,由我负责带领大家参观中国商都——大街古商城,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给大家带来旅程的收获和快乐!

下面,我就先对我们大街古商城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周村是一个古老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商业重镇,夏商时期即有人类居住,时称“於陵”,又称“逄(pang)陵”,唐朝时已初具规模,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埠,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重镇,是中国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所在地,城镇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市场分工明确,商业极其繁荣,号称“天下第一村”、“金周村”、“旱码头”。作为中国古商业文化的优秀代表——大街古商城,街区纵横,街巷幽静朴素,虽历经百年风雨冲刷,仍保留着古朴的明清原貌和历史本色。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建设水平高,为山东所仅有,江北罕见,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专家称为“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

周村大街古商城位于周村区中部,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店铺林立,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建于清代的魁星阁,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有“东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是阁老刘鸿训、宫保李化熙、武状元王应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商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2001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在这里,你可以了解中国系统的商业传统,经略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各方面的独特魅力,从而得出不同的感悟和启示。

下面,我带领大家参观票号展览馆。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展览馆的情况。该展馆位于周村银子市街28号,共设7个展厅,主要是用大量实物展示周村票号的兴起、发展、繁荣到衰败歇业的过程。

我们所在的是第一展厅,这个展厅主要是票号的营业大厅。南边是营业场所,这是以前票号经营用的柜台,柜台上面的两个铜钱孔,这主要是客户来存钱时放钱用的,玻璃板下是票号的汇票式样,客户可手持此票到全国各地该票号的分号里提取银钱。特别是对做大宗买卖的商人来说,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这是镖箱,是票号押运银钱的专用箱子,四周是铁铆钉,为的是增加牢固性。箱底有个洞,这是穿绳子用的,主要是人抬或用车拉时,固定箱子用的。里面摆放的银锭、金锭是复制品,后面的小柜子是座柜,也是存钱用的。小伙计在有客人时站起来,没人时可坐下来休息既安全又实惠。

墙上挂的是仿假密押歌:

这是每个票号所独有的防伪措施,前面12个字代表12个月,中间这30个

字代表每个月的每一天,后面20个字代表10个数字,最后4个字代表

十、百、千、万。票号开出的每一张票都有这些标志,这些字一般是合起来用的,有时一个月换一次,主要是为了增加安全性。

北边是小客户来时,由于票号业务忙,临时休息的地方。墙上挂的是周行银色歌:

主要介绍全国各地银锭的成色。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府道经批准有铸钱的权利,各地铸的银锭成色不一,因此就需要辨别,以统一标准。相传当年袁世凯做大总统时,为统一标准,专门设立估银局。第一任估银局局长便是具有“东方商人”之称的孟雒川。孟雒川为章丘的旧军孟氏后代,在周村开设鸿祥号老字号,并以此发家。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来在北京、天津开设祥字号店铺,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瑞蚨祥制作的(另外加一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播放的“东方红”乐曲所用铜锣,也是由周村鲁东乐器厂生产的)。由于当时孟雒川财力雄厚,因此,袁世凯千方百计拉拢他,并许以估银局局长之职。孟雒川因在周村发家,知道周村商业繁荣银钱流通量大,统一标准兑换银两,非周村莫属,因此,就把估银局设在了周村银子市街,也就是各位现在参观的地方。(笑讲)如果各位有兴趣,可到我们的钱币展览室全面了解古钱币的有关知识,有收藏爱好的,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好,让我们参观第二展厅。

这一展厅,主要用人物来展示周村票号兴起、发展、繁荣、衰败、竭业的整个过程。橱窗长12.5米,宽1.2米,背景房屋以大街、银子市街房屋为模型,以再现当年周村商业的繁荣状况,大体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展示古代经商者都是自带银钱,用褡裢背,雇人抬或骡子驮。背景为沙漠、骆驼、茶草棚,再现了周村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源头具有悠久的商业发展史。

第二阶段:主要展示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银钱需求量越来越大,商家的银钱多交给镖局押运。背景为一层房屋,有客栈、酒馆等,再现周村商贾云集的场景。

第三阶段:主要展示周村票号兴起与发展的繁荣状况。背景房屋多为二层,雕梁画栋,气派非凡,车水马龙,市面繁荣,再现了周村票号的繁盛景象。

第四阶段:主要展示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乱不休,票号损失惨重,许多票号因此而倒闭。背景房屋残垣断壁,烟火冲天,人们东躲西藏,商业一派萧条。

第五阶段:主要展示解放后,随着公私合营,人民银行的成立,票号从此不复存在。背景房屋为二层,再现了解放后人们载歌载舞,欢庆新生活的场景。

大家请看这一块展牌主要介绍周村票号与全国各地的联系状况。周村票号放款范围南到福州,北到北京、天津,东到青岛,西到山西平遥,由此可见当时周村与外地联系之广,联系之密切,商业之繁荣,“天下之货聚焉”。当时周村有“旱码头”,“大街不大,日进斗金”,“金周村,银潍县”之说。这一块展牌主要介绍周村票号兴衰过程。周村票号最早兴起于1862年,为山西商人来周村设立。以后周村商人也投资票号,使周村票号发展到108家,总资本达60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60多亿人民币,周村商业之繁荣,由此可见一斑。此后由于军阀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乱不休,周村票号损失惨重,有的歇业,有的转行,到解放后周村票号全部消失。

走上甬道

大家看道上的这枚铜钱,猜一猜这代表什么意思,第一个猜出的,我们将发一个小纪念品。(等客人猜后解释)这枚铜钱是汉字组合,它巧妙地运用中国汉字的特点,四个字全部借用中间这个口字组成四个字即“唯吾知足”暗含着知足长乐的意思,就是说,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一定要有平常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多替他人着想,保持豁达开朗的性格。凡事不要强求,知足常乐,就会得到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朋友的尊重。这条甬道上还有四个字是福禄寿喜,您站在这四个字上,就预示着福禄寿喜将伴你终生。

第三展厅

这个展厅,为大掌柜房。票号的经理俗称大掌柜,总理票号业务,在票号的经营上拥有绝对权威,权力很大,待遇也很高。大掌柜身穿绫罗绸缎,出则乘轿,一呼百应,连吃饭也单独开小灶,不和伙计一起吃,负责考核伙计的“德、能、勤、绩”并根据伙计的表现状况,上报东家年终给予奖罚。一般情况下东家对经理绝对信任,会尊重经理的决定,不干涉票号经营业务。票号实行经理负责制,经营宗旨是“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在资金管理上采取“抽疲转快”和“预提扩本”等措施,在利益分配上实行银股、身股(也叫顶身股)平均分配。在票号号规上,规章制度十分严格,如规定伙计在学徒期间三年内不准探家,不准私拿银两,不准嫖娼宿妓等等。这些制度一经违犯,立即辞退出号,正是由于票号的制度严格,信义卓著,才得以使周村票号生存近百年。可以说诚信为本是票号经营的精髓,这对于我们今天企业经营者也是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于票号信义卓著,买卖兴隆,所以获利丰厚。许多人把孩子送到票号学徒,三年期满,可拥有顶身股,拥有顶身股就可参与分红利,一股红利都在百十两银子,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愿当伙计,不愿当县官”。因为县官一年的俸禄只有40两白银,据当时的生活状况,一家人每月有三两银子可包温饱,因此才有了上面的说法。

第四展厅

这是中厅,是票号内专门接待大客户的地方。在以前凡存、贷大客户,票号都把客人接到中厅加以款待(相当于现在银行里面的大户室),吃、住、行、乐都给客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南边是一个休息室,里面有床、桌几、水烟袋、大烟盒、留声机等。客人谈完业务,来到休息室,边听音乐,边抽大烟喝水聊天,谈天说地,江湖佚闻佚事,无所不谈,聊累了、饿了就到北边的小餐厅就餐。山珍海味、生猛海鲜,让客人

任意品尝。墙上边挂的是食疗歌(给客人读),劝人在吃美味佳肴时,不要忘了吃点疏菜,养人的还是五谷杂粮。这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一样,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出来旅游,除了看景观外,在吃上多是吃地方小吃,煎饼、窝头、白菜豆腐都上了大席,令人胃口大开。我们周村的小吃有煮锅、米脂羊肉、周村烧饼等,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品尝一下。

第五展厅

金库,是票号存放银两的地方,其口开在饭厅,是因为这里人常来常往,增加安全性,俗话说,“在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其实是最安全的地方”。设在此处,有出人意料之感,同时也不用雇人专职负责看管库房,这样也节约费用。

第六展厅

书房和卧房。这个大厅是东家祭祀家祖、读书、休息的地方,墙上挂的是家训,西边墙上挂的“孝”字相传是宋朝朱熹所写。他充分运用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书写此字以教育世人。大家看右上方,状似一个年青后生跪拜老人,就是说年青人要尊老爱幼,这样才能做人。左上方,状似一顽猴,在拳打脚踢,就是说如果不孝敬老人就不配做人,只配做畜牲。这就警示我们做人要以孝悌为本,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读书明事理,所以说,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这是书房,里面摆放了许多古书,诸子百家、传世经典、农桑医药、无所不包,展示了主人的爱书嗜好,里面还有些古玩也是为了展示主人的阔气,主人在此读书把玩古瓷,借以陶冶情操。

这是卧房。为雕花戴顶床,只有富豪之家才用这样的床,旁边花柜上摆着一面镜子两个花瓶,是取“平平静静”之意,就是说静思以致远,平安便是福。这也体现了主人的道德情操。

回到甬道

大家看这个方桌,是周村钱业公所赠,刻字镌秀挺拔,雕花细致精巧,体现了当时周村雕刻工艺的精湛。同时,也说明周村当时票号发展之繁荣,需要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来管理,以规范众多票号的经营,统一标准,不欺行霸市。也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周村有较有力的管理,众商家遵守商业道德,使八方客人蜂涌而致,才得以使“金周村”美名传扬天下。

第七展厅

钱币展览室。这一展厅主要展示了货币产生、演变的过程,从贝币开始一直到现代的纪念币和世界各国货币。这是贝币,是我国最早的货币。这是刀币,是古齐国的货币,这是五珠钱,这是布币。这些货币都是我国早期的货币,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铸钱越来越精致,成了极具收藏价值的工艺品。有兴趣收藏古钱币的客人可以看一下钱币说明,对辨别钱币真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世界钱币以加拿大货币最为精致,为纯银制造极具收藏价值。 讲解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第19篇:梅关古驿道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大余旅游观光。中国有句古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今天我们在大余的第一站游览的景点是一座海拔不高,但却蜚声海内外的名山——大余梅岭。

梅岭位于大余县城南10公里处,又称为大庚岭,是江西省同广东省两省的分界线、分水岭。这里海拔仅有746米,但地势险要,奇峰叠秀,而且山峰连绵不断,逶迤数百里,把江南天空一分为二,所以地理学家们把这里称为“一山分割两边天”。在古代,这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它还是两个古代民族,两种不同文化区域的分界线。梅岭北面是属于中原地区汉民族居住的土地,归属于比较发达的汉族文化区域,梅岭南面则是古代南蛮族居住的土地,是蛮族部落文化区域。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使梅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特有的历史文化风情。

梅岭自古以来以梅花著称于世。自西汉初年,梅岭就开始种植梅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几经岁月兴衰变迁,到现在,山上山下,古道两旁,梅树拥簇,红梅白梅交织一起,尤其是寒冬腊月季节,银装素裹、唯余茫茫;白梅开放,傲雪斗霜;红梅展妍,清香四溢,点点飞红,娇艳迷人,吸引着无数游人为之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正如元朝吏部待郎聂古伯留下的“黄金台上客,大庚岭头春,如是无诗句,梅花也笑人”。有多少文骚客为之挥毫泼墨,题词赋诗,使梅岭留存下众多的咏梅佳句,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众多文人学士因为触怒权贵,抗击朝庭,被贬官去职,发配岭南,他们途径大余梅岭时,都为这里的梅花景色惊叹不已。三国东吴大将陆凯奉命率军前往海南途经梅岭时,留下了一首《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树春”。据考证这是最早赞叹梅岭梅花的诗句,它开创了梅岭梅文化的先河,后人在梅岭风景区内修建了一座“折梅亭”也叫“一枝春亭”,以示对陆凯的缅怀纪念,这便是现在“一枝春”赞誉梅花的由来。在此之后,北宋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也曾经贬谪到海南儋州做官,他经过梅岭古驿道时题赋了好几首梅花诗,其中最有名的是《庚岭梅花》“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此外,唐朝的张九龄、宋朝文天祥、明朝的汤显祖、清朝李如筠等众多诗人都曾经为梅岭梅花题诗赋词,“花以文名,文以花传”,使得梅岭梅文化在中国诗坛占据重要一页。

梅岭的梅花,不仅数量之多,满山遍野,有“梅国”之誉,而且由于气候原因,曾出现过同一枝梅树“南树凋泠,北枝始开”之奇特景象。虽然这一景象现在难以见到了,但是同是一座山,越过关口的广东年年种梅树,就是不开花。

(古驿道)梅岭不仅以梅花称奇,更以梅关古驿道闻名于世。大家脚下踩的是一条鹅孵石铺成的石头路面,这就是悠悠千年的梅关古驿道,它弯弯曲曲伸向梅岭山顶,穿过顶端山坳延伸到山的南面,通向广东省。这段古驿道,长约2.5公里,宽约4.5米。大家可不要小看这样一条小路,在以前可是中国江南唯一的一条“国道”,是中原地区同东南沿海相沟通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都要经过这里。现在看到的是保存了原始风貌的古驿道。古驿道开凿时间是唐朝开元四年,即是公元716年,到现在有1300多年历史。当时是为了唐朝经济发展的需要才开通的,唐朝时期经济空前发展之后,对外输出瓷器、丝绸、茶叶,除了北方“丝绸之路”到达西亚、欧洲之外,还有通过水运、由长江到达赣江,溯章江而上来到大余梅岭脚下,然后由挑夫挑过这条古驿道送往广东南雄,然后由浈江、珠江运往海外。所以在古代这条驿道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大动脉作用,有人把这条航路称为“水上丝绸之路”。梅岭驿道即是这条“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陆路通道。开凿这条驿道的人是当时唐朝内供奉张九龄,张九龄是广东省始兴县人,在他年青时期进京考科举,经过梅岭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小道上有许多商人非常吃力地挑着担子过往梅岭,这种景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所以当时他就下了决心,要把梅岭开出一条通往四海的大道。后来他考中进士做了朝庭重臣,第一件事就是向当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奏请“开凿庚岭驿道”,皇帝李隆基也考虑到这条路的重要性,很快批准奏请,并命张九龄率当地民工凿修。关于张九龄开通这条古驿道有一个传说,讲梅岭这里一带有一个镇山妖精,能破土重生,破石重合,张九龄带领民工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艰辛劳作,好不容易把驿道开通,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修好的驿道不见了,梅岭山顶依然原样,好象没开凿过,没一点痕迹,张九龄夫人知道是妖精作怪,便舍身祭山,从此,驿道就开凿成功了。后人为了纪念张九龄夫妇,在梅岭南侧建“张公祠”和“夫人庙”纪念其功勋。

(驿站)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座半环形的仿古建筑,这叫驿站。驿站是古代为过往的驿使、官员提供休息和换马的场所,同时也是供文人学士饮酒作诗的地方。宋朝时期苏东坡流放岭做官,后来遇上天下大赦返回江南,路过这驿道时,就曾在这驿站里喝过青梅煮的酒,挥笔写下《庾岭红梅》咏梅诗,传为佳话。驿站的后面有一个“倒马坑”,据考证是因掩埋长途跋涉运送货物累死的马匹而得名,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叙述唐明皇宠爱的杨贵妃喜欢吃岭南荔枝,诏令八百里快骑将新鲜的荔枝从岭南飞马传送长安以博贵妃欢心。据传,岭南荔枝即是经此驿站飞传长安的。现在驿站是照客家围屋结构重建的,是一个观赏梅花的好地方,也是风景区里面休息、娱乐、购物的主要场所。

往上走十几米就有块诗碑,刻的是《登大庾岭》诗,这是陈毅元帅在这里打游击战争时期写下的。1935年夏天,国民党代表何应钦与日本驻华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在天津塘沽签定协定,将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土地割让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出,引起全国上下的愤慨,陈毅听到这一消息,心里怒火顿起,挥毫写下这首诗,表达当时的气愤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这诗碑旁是一棵古枫树,这里我们可把它称作“千年古枫”,相传是凿修驿道时栽种的。当地人把它当作“树神”来朝拜,每月逢初

一、十五都有人来这里烧香。

(憩云亭)再往上走,便是憩云亭了。憩云亭,初名半山亭。始建于宋,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南安知府周浩重建时更名。以前这个亭还有个称谓叫“介梅亭”,是1946年,蒋介石游梅岭而建的,但因该亭是搜刮民脂民膏而建,民众对此不满,因而“介梅亭”建后不久就被民众毁掉。现在的憩云亭是1991年由江西省旅游局拔款而建,面积27平方米,六角形,边长1.85米,亭高7.44米。亭棚顶及地面均嵌有梅花图案,轻巧秀美。亭柱楹联照录了清代亭联,是这样写的:过来共饮虔南水,归去咸携岭北云。

现在我们来到一块石碑之前,这块碑长2.7米,宽0.6米,上书有四个字“重来梅国”。这也是我们梅岭为数不多的古迹之一,它立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这石碑是清朝太平天国运动在大余活动的见证,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清朝咸丰八年即1858年,太平天国因上层领导之间的相互猜疑引起大分裂,著名战将翼王石达开遭天王洪秀全排挤后,率十万精锐太平军脱离南京回到广东。1863年石达开为了向江西转战,派贤王李士贤率军强攻大余县城,紧要关头因天降大雨,太平军无法穿越章江河,攻城失败。当时守城的清军领头是刘胜祥,得知太平军不攻自退、自鸣得意。第二年,太平军又转战大余,但因守城清军强大,亦未能攻破,主动放弃离开,清军守将刘胜祥阻击太平军得胜,于是连夜向朝廷邀攻请赏,朝廷也因他阻击太平军有功,而提他做清军总兵,执掌兵权。刘胜祥进京做官几年后,一次巡视来到大余,故地重游,他来到梅岭看梅花,心情很高兴,随即叫人拿来笔砚,写下“重来梅国”四个字。“梅国”则是大余古代的一个美称。大余的“梅国”之称是来自南安新太守赵孟适,那是在公元1268年,南宋咸淳年间,新来的太守赵孟适早闻梅岭梅花之名,上任后即到梅岭观赏梅花,时值腊月正下鹅毛大雪,梅花绽放,山上山下茫茫一遍,白雪覆盖的梅岭,分外妖娆,看到这幅景象,赵太守当即叫人拿来纸笔,亲手题写下“梅花国”字匾,后把大余简称为“梅国”。

(庾将军祠)沿着这条小路我们来到庾将军祠,这庾将军祠是为了纪念西汉初期大将军庾胜而建立的,座南朝北,前方有一旗台,是西汉士兵用来镇军杨威,表达守军“一心向着国家,爱国之心”的一种方式。汉朝初期,梅岭以南有一个南越国,南越王手下有臣相名叫吕嘉,在汉武帝时期,拥王自立,意在反叛汉廷,汉武帝派遣楼船将军杨朴率军出横浦挥师南下。庾胜就是杨朴将军的前锋将领,他率军在前头一路冲锋陷阵,英勇骁战,直至消灭南越国,为汉朝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汉武帝为表彰庾胜将军,封他驻守台岭、把守梅关,庾胜驻守梅岭后,在这修建兵营,日夜把关(所以这祠的原址还是庾将军营旧址),并热心传播中原优秀文化和先进的耕作技术,造福了这里的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因他排行老大,所以叫他为大庾。1957年,改为大余,象征年年有余,希望这儿永远吉祥安康,后人为纪念其功德在这建祠纪念他,并把他驻守的台岭改称为大庾岭。

(关楼)好了,我们已经来到梅关楼前,大家看到这象古老城门一样的砖体建筑就是“一脚踏两省”的梅关古楼。再往前走,关外就是广东了。这里石壁对峙,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又是南北来往的重要关卡,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秦始皇时期,在这里修通南越道,筑横浦关,并有军队守关,这是梅岭最早的关楼,后来年久失修,横浦关倒塌了。唐张九龄凿通梅岭驿道后,在太平盛世,经济繁荣,梅岭亦未设立关卡,军队驻守也是时有时无。只是到宋代时,广盐入赣,为加强管理,增加关税收入始于宋朝嘉佑八年,也即公元1063年,南安知军蔡挺在这驿道口建筑关楼,并命名为梅关,且与其兄广东转运使蔡抗协议,以砖石分砌南北岭路。因此,这里就有“唐凿路、宋立关”的说法,梅关驿道的真正作用才得到体现。梅岭驿道自唐朝修通之后,直至宋、元、明、清,这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商人、官人从这里经过,成为繁荣昌盛的“商业廊”,千余年不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盛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即鸦片战争之时,清政府被迫签定五口通商之后,这里的驿道逐渐衰落,关楼也失去它应有的作用。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宋朝建立,有上千年历史的关楼。现在的梅关楼,门洞深5.5米,内宽3.3米,高3.5米,洞门内两侧留有闸门缝道和闩门洞眼。这北面刻有“南粤雄关”,南面也刻有“岭南第一关”,城门二侧有“关防暴客来、梅止行人渴”对联,是光绪癸未年李化题。从这对联大家也可以想象当年梅关所起过的重要作用。北面东侧是登关楼的唯一蹬道。两侧竖有一块赭红色大石碑,上刻有“梅岭”两个大字,碑高2.7米,宽1.2米,为清康熙年间知府书题,字刚劲有力。

这里还可以把大余县城尽收眼底,大家看,玉带似的章水自西向东,穿城而下,街上栋栋新楼,蜿蜒曲折的公路和一片片农田,西华山选矿后的人造沙漠等等,还有这满山遍野的梅花,多象一幅幅美丽的油画。

(望梅阁)游完梅岭后,我们往右边这条路下山。在这里有一个亭,叫望梅阁。始建于宋,后亭圯。明天启五年(1625年)重建,现在的亭于1990年重建。阁楼分二层,高6米,底层2.5米,为开放型廊柱式结构,上层西段为东西向长廊,长约7米,宽4米,西边的长凳供游人休息。“望梅阁”题匾为陈丕显书写。这阁楼上,是观景的好地方。

沿着水泥阶梯往下,我们来到的是梅花诗碑园。前面讲到,在古代有许多文人学士,达官贵人因触怒权贵而贬谪,或流放岭南,他们经过这里时留下许许多多的赞咏梅花的诗词,据初略统计,这些诗词共有千余篇。1996年,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十首诗,请当代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书写雕刻成碑,组成梅关诗碑林。第一首是《自题红梅诗》“去年南郡赏元宵,歌舞声中度画桥,烂漫新诗谁记得,红梅云落路遥遥”。这是明代书法家张弼所写的。张弼是明成化二年的进士,曾在南安府做知府,他来南安的第二年就离任,在江苏太湖畔与朋友赏梅时想到在梅岭赏梅情景,所以写下这样一首诗。这一首是文天祥所写的《南安军》。文天祥是江西吉水县人,南宋时期著名爱国民族英雄,在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领义军在广东省的五坡岭抗击元军,因为力量悬殊,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军统治者因仰慕文天祥的才学、正气,想引诱投降,把他从广东押往北京,经过梅岭时,他想到已快到家乡,希望自己不能投降元而能终埋故里,所以从梅岭开始绝食,诗中:“饥死真我志,梦中行采薇”即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文天祥这一行动未能实现,因后来被押解的元兵发现了,强行他进食,后来他被押到京都后,关在牢里,忠贞不屈,以英雄气概写下《正气歌》著名文章,于1283年就义,其它的诗碑大家可以细细品味自行欣赏。

(陈毅隐蔽处)梅岭不仅梅花众多,古驿传奇,而且还是座革命的名山。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项英等同志从中央苏区突围,在这里建立以梅岭为中心区域的游击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陈毅元帅写下了《登大庾岭》、《偷渡梅关》和《梅岭三章》等光辉诗篇。现在来到的是“陈毅隐蔽处”。发生“梅山事件”时,他就隐藏在这里。“梅山事件”发生在1936年冬天,当时由于一个派往国民党内部做兵运工作名叫陈海的地下交通员发生了叛变,他为了在国民党面前立下功劳,就想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引诱陈毅等同志下山,一举抓捕。于是他以中共中央名义写了一封信,信中要陈毅等同志到大余县城地下交通站(春花酒楼)同党中央的来人接头联系,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书生打扮同黄赞龙两人一起下山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

三、四十米远时,就发现了交通站被国民党包围搜查,陈毅两人灵机一动,撤进一家酒铺,这时有人告诉他们陈海叛变,要他尽快离开,为了安全起见,陈、黄分散离开,后来陈毅在一妇女帮助下撤出县城,回到梅岭,沿着古道向上走时,又遇到搜山的国民党士兵下山,他隐身于此,敌人搜捕不到,便放火烧山,火已烧到眼前,陈毅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多亏突降一场大雨,将火浇灭。著名的《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元帅当时写的。

第20篇:古莲文化街的历史符号与现实意义(更改稿)

古莲文化街的历史符号与现实意义

邓璐冰

桂林博物馆,桂林 541001 E-mail:352249223@qq.com

摘要:桂林古莲文化街是一条以廉政为主题的街道,以记述桂林古代官员的清廉事迹作为主要内容。该街道对于人们认识桂林古廉政文化、提升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品味以及当前要求党员干部开展廉洁自律执政为民的活动都有积极的意义。

Abstract: The overall theme of Guilin’s Gulian street is equity and justice, which records and narrates the ancient officials’ upright stories of Guilin.This street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t for people learning equity and justice culture of ancient Guilin, improving Guilin’s grade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helping communists to perform official duties honestly and serve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关键词:桂林;古莲文化街;廉政文化;廉政教育

Keyword: Guilin, Gulian Culture Street, Culture of Equity and Justice, Education Equity and Justice

桂林古莲文化街,位于桂林市七星区半塘路,是一条以廉政教育为主的主题街道。“古莲街”名字的由来,缘于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的文章《爱莲说》中莲花的“莲”与廉政的“廉”的谐音,利用浮雕、壁画等形式介绍古人清廉事迹。该街长210米,宽11米,筹建于2010年10月,建成于2012年10月。在建筑风格上,与所叙述故事呼应,采用仿清代民间桂北建筑风格,是一条反映大桂林范围内古代清官廉政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街。

古莲文化街建筑特色及其象征意义

古莲文化街主要讲述清代以前桂林籍或任职桂林官员的清廉事迹,尤其是与“百年清官村”有渊源的事迹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周敦颐的后人周启运于明洪武年间从湖南迁徙至桂林灵川江洲头村后,从此在桂林安家。仅清代后期200年间,周的后裔中,人才辈出,出世为官者有记载的便有168人,其中五品以上37人,他们个个牢记“贪一文断子绝孙,冤百姓男盗女娼”的遗训,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最有力地诠释了“爱莲文化”的精髓,即道德高尚、教化育人、为官清廉、一心向民等。而古莲文化街,主要取其“为官清廉”。

本着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古莲文化街的建筑均为仿清代桂北民居建筑,很好地还原了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古莲文化街西侧为仿古店铺,以文化经营为主。东侧为一道仿古砖墙,仿古砖墙青砖包墙至顶,墙顶面小青瓦铺设。辅之以人字坡屋顶,飞檐翘角,木花格窗,对联,牌匾等元素,基本还原了桂北古民居的原貌。每座院门上方均悬挂匾额,第一座大门上便是“爱莲书院”,“爱莲书院”也是灵川江头洲村遗存的古建筑之一,旧时作为周氏子弟刻苦攻读和贤人良师传经授义之所,“爱莲文化”在此薪火相传,成为“百年清官村”的基石。“古莲书院”往下,“父子进士”、“五代知县”、“桂州五贤”、“铁面王”、“真御史”、“同胞三翰林”等依次排列,每一个匾额背后,都有几段让人肃然起敬的廉洁故事。

古莲文化街的雕像和浮雕,也在材质和表现形式上烘托“清廉”的主题。仿古墙下,以青石板铺设路面,厚重的材质,冷凝的色调,都昭示着古莲文化街深厚的历史和每一个清廉故事背负的重大意义。仿古墙面,以浮雕覆盖,用精湛的技艺把桂林历史上那些清廉的官员形象凝固起来。每幅浮雕旁,均雕刻文字概述其人其事。每座院门前方,都雕刻有铜像,用生动细致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拒腐清廉的高尚情操。如以一篇《官仓鼠》对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进行抨击的曹邺门前,曹邺手持木棍,身体前倾,底下便是一只惶惶不安的老鼠。把曹邺对贪官污吏的憎恶和绝不留情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铁面王”王世则的雕像,王世则毅然站立,右手向前,五指展开,拒绝一切歪风邪气的正义跃然其上,让欲求歪门邪道者不寒而栗。

人物事迹文字介绍和浮雕、雕像之外,古莲文化街上最多的装饰当是莲花了。墙体、院门,甚至院门前的石鼓上,都有精雕细琢的莲花图案。这些莲花图案,或纵情恣意或含苞待放,无不向人展示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借物喻人,传递做人当如莲花自洁其身的寓意。步入古莲文化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街道命名由来的《爱莲说》以及作者周敦颐的简介,作为“爱莲文化”的精神源头,首先让观者领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莲花的高贵品质,对整个街道的定位奠定了基础。

古莲文化街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浓缩

古莲文化街所记述的,主要为原籍桂林或者曾经任官桂林的清官事迹,共有赵观文、王世则、裴说、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曹邺等19人,而被誉为“百年清官村”的灵川江头洲村被单独列出介绍。每一个“清官”事迹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周冠捐俸禄赈济灾民、周履泰救济贫困学子、陈继昌舍财济困还是曹邺不必权贵铮铮铁骨、赵观文屡拒权贵、王世则谏议果断直言不讳,每一个故事都诠释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古莲文化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缩影和代表。

廉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最早出现在《周礼·天官冢宰》中,“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这六个方面的含义,已经清楚地表明了对官吏在行使职权和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综合要求。自此以后,逐渐发展,内涵也不断丰富,及至汉代以后。“廉”成为了为官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政”在《释名》中的解释是“正也。下所取正也”,这表明官员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必须包括“正直、正义、无私”。以上要求,可以看做是统治阶层对官吏的要求,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对官员的评价和要求,更体现了下层百姓的一种愿望,比如廉洁自律、不贪不虐、爱民如子、为民请命、不畏权贵、公正执法、除暴安良等。

历代的统治者需要具有一定能力和品德的官吏来管理国家,所以,中国各种正史中为“循吏”“良吏”立传的情况屡见不鲜。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开为“循吏”立传的先河,其后,《汉书》、《后汉书》、《北齐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金史》、《明史》、《清史稿》等史书中,均有“循吏列传”、“良吏列传”等让那些尽职尽责的模范官员能够流芳百世。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而言,“各类民间艺术形式比起正式的文人文章来,渗透力更大,覆盖面更广,更易于为社会各阶层的非知识分子人们所普遍接受”。说书、曲艺、公案小说、话本等,以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清官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这更说明了为官清廉者是否能够深入人心,最能作出评判的不是统治阶级,而是广大群众百姓。甚至在一些作品中,清官的事迹在正史中无从找寻,但在老百姓的思想里根深蒂固。这恰恰说明了百姓渴望社会公正、渴望官员执法公平、为民做主、惩恶扬善的心理需求。

史书为为官清廉者立传属政治需求,百姓歌颂为官清廉者是生活需求。廉政文化在兼顾两者需求的基础上,也得到了发展和延伸。儒家学派倡导的德治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廉政文化则是其中的核心。无论人性善恶,儒家思想都认为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廉政思想是古代廉政思想的主流,它包含以民为本、清廉节俭、举贤任能、正己修身等方面。其中以民为本主要体现为重民贵民、爱民仁民和安民保民。孔子提出“礼

[1]义以为纪”、“刑仁讲让”和“仁者爱人”的思想,礼和仁,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后世清官们恪守的基本准则。儒家知识分子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便是“致君泽民”,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宋代范仲淹在其名文《岳阳楼记》中记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核心和源泉,但是,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也有百花齐放的一面。《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墨子的思想也同样影响了后世的廉政文化,他主张贤士应该做到“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法不阿贵”,“不分贵贱亲疏,一断于法”。儒教为本、兼容百家,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基础,影响了后世代代清官。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把为官廉政的理论做了一个总结,虽然他没有对“廉政”做出过专门的表述,但是廉政文化的发展以及后世清官们的思想、行为,都可以从他的学说中找到理论依据。比如“天理”“人欲”的说法,便是对“清廉自守”最好的诠释,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是善与恶的对立,应当“存天理,灭人欲。”应用到官吏身上,要求为官者注重修身养性,不能过分追求奢靡和享乐,断绝个人的所有欲念。即便是当今,都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朱熹还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并且体现在自己的从政实践中,如清厘田亩、减赋轻徭、赈灾救荒、兴利除弊、弹劾贪官、兴办教育等。这都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总结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想理论基础。

虽然统治阶级和普通百姓对于为官清廉的定义虽有心理需求上的不同,但是,在主体要求方面,还是存在共性的。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概括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廉洁自守、政绩卓著;除害兴利、惠政于民;明察善断、判案公平;爱民如子、众望所归。

通过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梳理,再仔细阅读古莲文化街所叙述的一个个清官故事,我们发现,古莲文化街所表达的清官,实质就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一个缩影。可能由于仿古墙篇幅所限,对于诸多清官廉政亲民的故事,择其大概,大都一掠而过。我们不妨从这些故事中来了解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髓。

王世则,桂林永福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端拱五年(公元993年)六月,他被授权在武成庙对落第的秀才和各科举人进行重新考试。在主持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考生或以金钱诱惑,或以权势相逼,希望王世则能够疏通放行。但是他认真负责,不接受任何贿赂,也不巴结任何达官权贵,始终在考试选拔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许多真才实学却在初试中名落孙山的秀才,依然能够公正地实现“入仕”机会。由于公道正直,王世则被升派到谏院。王世则在谏院期间,谏议果断,待人接物都不亢不卑,不怕得罪人,对有过错的人和事都进行了有力的规谏,在官场享有“铁面王”的声名。王世则的为官作风,正是“廉正”、“廉法”、“不偏富贵”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内涵的生动诠释。

张建勋,桂林临桂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和曾祖父都是清朝颇有影响的诗人。其在云南任职的5年时间里,他开教育的风气之先,一直致力于开发西南边疆的文化,倡导发展地方教育,主张“自小儿而举,入学除盲”,持续地开展扫盲工作,在各族群众中口碑甚好。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张建勋任黑龙江省第一任提学使兼民政使,张建勋依然特别注重振兴边疆教育,参考西方办学经验,注重学以致用,将省城齐齐哈尔的小学校统一归并,并增加农、工、商实业课,改称初等实业学堂,成为了黑龙江历史上最早的实业学校。张建勋在黑龙江5年间,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不辞劳累,办起了各类中等学堂共达165处,各类小学堂272所,使各级各类教育有很大的发展,边塞黑龙江的学风为之大开。张建勋致力于办现代教育的举动,无疑是对理学家朱熹提倡的“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这个传统清官观念思想的实践。北宋范仲淹将清官重视民众的理念概括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对照,张建勋更是这种理念的有力实践者。

在仿古墙所列人物和事迹中,大都为原籍桂林的清官。廉政街上有一位清官梅挚,并非桂林人。梅挚,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景右初年(公元1034年),梅挚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平乐县)知府,写下了一篇针砭时弊的《五瘴说》:“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拣姬妄,以娱声色,此帷薄之瘴也......”梅挚借喻了南方瘴气来抨击当时贪官污吏的丑恶行为,对官场中的腐败风气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广西经略安抚使朱唏颜请著名书法家石俛书写《五瘴说》,刻在桂林龙隐崖。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这篇文章作为“官家药石”,广为复制翻刻。古莲文化街把梅挚的《五瘴说》刻于街尾,警示世人。

除此之外,古莲文化街上其他人物事迹,也一一映证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对他们为官一方的影响。陈继昌公正廉明、促教兴文、兴修水利,深得民心;周起运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为家乡捐资筑路修桥;周冠舍弃万贯家财,为灾民寻医问药,妻子病故居然无钱下葬;赵观文不避权贵,辞官归乡;蒋允济执法必严,关心黎民百姓疾苦......虽然在封建社会时期,他们追求清廉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依然能够为现代官员的清廉提供了历史借鉴。

古莲文化街对现实的意义 [2]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品质,这是一个城市生态文化体系的内核,“它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这些精神文化一部分以思想观念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市民的大脑中,而另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得以记录保存和传递。古莲文化街,正是用物质形式保存桂林人精神文化,并能使之产生长远影响力的有效载体,除了向人们讲述古人为官清廉的故事之外,更承载了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份应尽责任。

(一)提升了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品味

世人熟知桂林,大都因为其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其实,桂林除了自然风景甲天下之外,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样不容小觑。桂林是我国著名的山水文化城,已有 2000 多年历史,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甑皮岩、宝积岩为代表的史前古人类遗址文化异常珍贵;以靖江王府、靖江王陵为代表的明代藩王历史文化壮观而完整。还有南朝至近代的迁谪文化、科举文化、抗战文化„„正是这些醇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桂林山水如画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成就了桂林这座旅游城市的辉煌。文化底蕴是桂林山水的灵魂,尤其是山水诗词文化,更是辉煌灿烂。古时与中原相比,桂林地处偏僻岭南,虽然本地文化不甚发达,但是却常成为朝廷官员被贬之处或者途经之地,失意的政客面对桂林的山水如画风景秀丽,难免诗兴大发,留下了无数传诵至今的篇章,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杜甫的“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和韩愈的“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了。及至明清时期,桂林本土文化逐渐兴旺,桂林成为岭南地区的一个文化中心。临桂县在明代考取进士的有52人,在清代有188人,清代临桂考取状元的有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等4人,桂林因此有“状元城”之称。文坛艺苑则百花盛开,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清代桂林的诗人、学者数以百计,朱依真为“粤西诗人之冠”;龙启瑞、朱琦、王拯、彭昱尧、吕璜并称“岭西五家”,在清代文坛有一定地位;“杉湖十子”也有一定影响,王鹏运、况周颐跻身清末四大词人之列,共创“临桂词派”。清代桂林画坛名家辈出,有史可查的画家不下百名,石涛更是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一代宗师。桂剧、文场、彩调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桂林本土艺术形式也蓬勃发展。

“凡知名旅游老品牌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桂林山水之所以能‘甲天下’,绝不仅因其单纯的自然风光, 而是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与附于其上的厚重[3]的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桂林市政府也深刻认识到把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重现,以使桂林的城市品位得以提升,使桂林旅游的发展更有生命力。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桂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桂林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桂林在历史遗迹的保护、民俗文化的发挥、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名人文化资源的再利用等进行多方面的建设。

桂林古莲文化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古莲文化街所记述的人物,正是桂林本土科举文化中最辉煌灿烂的代表人物,“父子三进士”、“四代翰林”、“五代知县”、“三元及第”等,均是封建时代“学而优则仕”的文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也奠定了桂林科举考试傲视群雄的地位。加之在这些进入仕途的科举考试才子中,不乏忠君爱国、体恤百姓的忠臣良将,在一定程度上,更使这部分人成为后世争相膜拜的对象。撇开其效忠皇权的基本出发点,客观上确实对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安定、文化思想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人物和事迹,以各种形式散落于各处,而古莲文化街把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一个街道,用雕刻这种物质把这些精神记录固定下来。作为街道,除了承载城市最基本的交通功能之外,更应当具有深刻的社会功能。“一是场所精神,街道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交往和提供发生机会的场所;二是情感认同,生活总是和一定的空间和地点(街道)联系在一起的,在熟悉的生活地点,我们通常就能得到一种个人身份的认同感、亲切感、归属感和共同认同;三是发展的见证,真正的街道,应该是在时间轴里生长出的空间,记录着特定时间里的政治、经济、人文信息。”从桂林整个城市而言,作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目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挥和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以及特定文化特征的记录,古莲文化街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它作为桂林的一条街道,除了满足人们散步、休憩、购物、交流等基本的需要之外,更因为其被赋予了一定的主题,能够让一些人带着一定的目的性来到这里,在看到历史的同时,更能服务现实。尤其是作为一条以“廉政”为主题的街道,在当前的形势下,更是能够让桂林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为廉政建设提供了教育平台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长足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基

[5]

[4]本清明。然而,依然有道德沦丧、党风不正、官吏贪渎、人欲横流的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对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产生了隔阂。我国历代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官员腐败和党风不正对国家的危害,一直把惩治官员腐败和整治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尤其是最近几年,反腐力度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21日在中纪委全会上表示,“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要求党员干部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要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党中央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

如果说制度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外力,那么思想道德建设则是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力,党员干部必须通过各种学习的累积和自我修养的完善,以达到思想上的纯洁。树立榜样,是接受教化、洗涤心灵的有效工具之一。古莲文化街所记述的桂林古代清官思想和事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今的党员干部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配合其他措施的实施,潜移默化中慢慢转变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最终树立为官清廉执政为民的正确思想。桂林市各届政府一向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借助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形式来反腐败,推动“廉政”与“文化”有机融合,把桂林山水、人文、民俗文化与清廉文化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大力开展廉政文化精品创建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廉政文化精品。涉及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设,在地域空间布局上合理安排,设置了五个廉政文化板块,古莲文化街和临桂县廉政文化长廊共同组成了中部板块的主要内容。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古莲文化街传承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能够让党员干部时不时过来“照镜子”,以“正衣冠”,如果发现自己不干净的地方,便去“洗洗澡”,发现自己已经顽疾缠身了,便要去“治治病”,从而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自律意识。

各个城市都有许多主题街道,内容关乎政治、经济、文艺等,以“廉政”为主题的,仅在我国也不在少数。如长沙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四川广安市北仓路、山东宁津县文昌路、黑龙江哈尔滨市花圃街......但是,这些廉政街的建设,没有对街道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只是在墙面、灯柱灯箱等处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名言警句,或者以电子屏幕播放廉政宣传片。街道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廉政”只是依附于其上的辅助功能。加之宣传所用材质容易变质老化,教育的长期性得不到很好的维持。但是古莲文化街则完全不同,首先,“清廉”是街道的核心思想,其他的建设都是为了这个主题思想而设的,是一条完全意义上的“廉政教育街道”;其次,石材和金属的大量使用,保证了这些承载着廉政教育使命的物质具有不易被侵蚀的品性,使之生命力更为顽强,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语

古莲文化街建成开放以来,每天都能吸引大量的市民游客驻足流连,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耄耋之年到垂髫孩童,每一个站在街上的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或者赞叹建筑工艺和雕刻手法的美轮美奂,或者瞻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八桂学子,或者震撼于为官清廉执政为民的铮铮铁骨。这些,都将是古莲文化街连接历史与现实,并且将一如既往地影响着未来,继续发挥其功能的见证。

参考文献:

[1] 于铁丘.清官崇拜谈[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8:188 [2] 潘茨宣.状元张建勋[N].广西日报(花山副刊),2008-1-15(11版) [3]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0 [4] 李肇荣.桂林旅游景点文化建设的新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4): 72 [5] 陈志端,解翔文,赵谦.让街道承载更多的社会功能[J].科学新闻,2011,5:74

古文化街导游词
《古文化街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