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导游词

鄱阳湖导游词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4 12:07:22 来源:导游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鄱阳湖导游词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南北长17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洪水面积39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5000亿立方。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鄱阳(波阳)、余干、南昌、新建、庐山区等八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蠢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蠢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 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太平军“湖日大捷”、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人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鄱阳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九江市旅游局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

鄱阳湖景区

由落星石、落星湖、神灵湖、蓼南蚌湖候鸟观赏站、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景点组成。无论水路或是陆路,交通都极为方便。

落星石 一名”落星墩”,亦称“德星山”。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落星石,周蛔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即成了星子县一个重要的标志与象征。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吴杨溥大和三年(931年),封落星石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唐末乾宁年问(894—898年),敕建禅寺于上,赐额为“福星龙安院”,又名“法安院”,俗称“落星寺”。宋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上生竹木,墩境依旧幽雅秀丽。伫立其上:远眺庐山,淡烟轻掩雄姿;近观湖水,碧波连天一色。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上有清晖阁、玉京轩等,龙图阁学士吴仲庶,尤其酷爱西轩,更名“岚漪”,并书二字刻石。黄庭坚诗“龙图老翁来赋诗”,即指此事。明天顺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参议于世懋复建浮玉楼。连州廖叶改落星石为“德星山”,寺院随之改称“德星寺”。落星石虽为弹丸之地,周围仅“百余步”,但它的名气却十分深远,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它凝聚了一个庞大的文人学士群,历朝历代,络绎不绝:南唐释齐已;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程公辟、蒋颖叔、朱熹、陆九渊;元揭俣斯;明刘杼德、罗洪先;清张维屏、翁方纲等等,都印痕下无数动人诗篇。这里,仅举王安石七律《落星寺在南康军中》,以壮其观:“穿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杏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惟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使落星石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氛围。今天,它依然屹立在浩瀚的鄱阳湖之中,其上,有牌坊、禅院、石塔等建筑及与之配套的各项服务设施,成为星子县鄱阳湖景区现代旅游一个不可或缺的中心景点,由紫阳堤泛舟,抵落星石,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庐山隐隐,“大姑”凹眸,游人至此,面对这一奇景,定会感慨良多。

落星湖 位于落星石所在湖区。因落星石曾改名德星山,故又称“德星湖”。又因鄱阳湖水流经此地时,忽然凹进数里,形成一个很大的天然的湖湾,古称“落星湾”,李白诗“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所指就是这里。又因为湖湾浩渺十数里,故又俗称“十里湖”。滨湖有著名紫阳堤,干百年来与之相依相伴。落星湖所遗留的古迹与传说不少,军事上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军。梁武帝中大同二年(547年)发生侯景之乱,梁国大将王僧辨,在这里大破侯景之兵,取得了平息叛乱决定性胜利。宋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隆枯太后为避金兵,驾往洪州,过落星湖,突遇暴风,舟船覆没,宫人溺死者数十,惟有太后舟存。这里也是北宋名士刘凝之的归隐之所,湖畔有”壮节亭”及刘凝之夫妇合葬墓,欧阳修有《庐山高歌赠刘凝之》诗以赠。朱熹有《彭蠡月夜泛舟落星湖》诗:“长占烟波弄明月,此心久矣从谁说。只今一舸漾中流,上下天光两奇绝。回头忽见西郭门,尚喜苏仙有遗烈。问予何事却回船,尘土涴君头上雪。”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这里曾进行过激烈的帝位争夺战,相传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风浪突起,帅船船舵被折,行进受阻,随浪退至落星湖,正在万分危急之际,湖中钻出一只大龟,衔船为舵护送30余里,朱元璋得以脱险,朱即帝位后,即封此龟为“定江王”,立庙享祀。

神灵湖 位于县城东部,乘车从紫阳东路出发,沿锦岗路前行,折人锦岗巷,巷尽头为锦岗岭,岭下即是神灵湖。乘船由落星石顺水而下四里更为方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说:“(庐)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山庙甚神,能分风劈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人们把鄱阳湖这一段,习惯称之为“宫亭湖”,后来人们又把整个鄱阳湖泛指为宫亭湖。在宫亭湖西有个很大的港汊,俗称“神林浦”,又因宫亭庙神灵所致,所以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神灵湖”。宫亭庙始建于三国时期,清《史方舆纪要》载:“湖岸多林木,中有神庙,商贾阻风泊此,祈祷而去。”这里便成为南北水路及商贾停泊避风的天然港湾。岸上除宫亭庙外,尚有漫浪阁、观莳园与湖庄等,今多已不存。据渔人介绍,现在宫亭湖与神灵湖相接的矶头上有大树如盖,树下有庙即宫亭庙,如果存在,这也应是清末以后很晚的建筑了。但不管怎样,宫亭庙中这尊“能分风上下”的宫亭神,已被中国神话传说列入“风神”一类,南朝诗人刘珊《泛宫亭湖》诗:“回舻乘派水,举帆逐分风。”指的就是这个典故。传说唐王勃舟行至此,由于神灵相助,一日顺风,抵达南昌故郡,而写下千古不朽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多把交好运比喻“时来风送滕王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也载有一则神话传说:有南州人,遣一位官吏,准备送一支用整支犀牛角雕琢而成的簪饰进献给孙权。舟过宫亭庙时,官吏特意靠岸,乞求神灵。宫亭神忽然说:“你把犀簪留下。”官吏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把犀簪放于香案。神又说:“你到达南京时,再将犀簪奉还。”官吏不得已,返舟,自知等待他的必定是死罪。船到南京,忽然有条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中,破开鱼腹,犀簪果在其内。这则神话是想说明宫亭神是位很善良而旨为人们做好事的神祗。它料知官吏带着犀簪,一路前途险恶,所以用这一奇特的方法帮助他闯过难关。神灵湖畔,有张叔夜墓,张叔夜,江西广丰人,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授龙图阁大学士、枢密使。与金兵激战受伤,京师陷后被俘,拒不签名推戴张邦昌。从徽宗、钦宗二帝被押北上,绝食而死。宋金议和,遂得归葬家乡,至宫亭湖,“遇大风,舟不能进,遂葬于神灵湖畔。清乾隆、道光年间,后裔墀等屡修之。”墓碑为清道光年间重立,墓碑及封土均保存完好。现在,这里以神灵湖为依托,正在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内陆湖泊最大的避风港。

候鸟观赏站 位于星子县西南约18公里处的蓼南乡蚌湖北岸。陆路乘车,无论从南昌或从九江出发,均从德星公路的归宗转入蓼南乡而达蚌湖;乘飞机,南昌方向抵昌北机场,九江方向抵庐山机场,然后乘车按陆路到达;水路,一条从南昌经赣江,约90公里,5个多小时即达,另一条从九江经湖口、星子县城,约30公里,仅需2个小时。来鄱阳湖越冬的鸟类,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湖区,包括星子与永修两县境内的沙湖、长湖、蚌湖、西汉湖、洲边湖、杨家湖、寺下湖、大湖池、中湖池等。这些湖区坐西北,向东南,每至隆冬季节,西北风从鄱阳湖北口侵入,因有西北的庐山与蚌湖西北部的山丘层层阻挡,所以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水草丰茂,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水落滩出,露出面积广大的草洲与湖池,使之湖池相连,湖洲相间,湖底平坦,湖水清澈,水温及水深均很适宜,鱼虾、螺蚌、沙菜、雁咀菜等多种水生动植物异常丰富,是各类越冬鸟类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蚌湖面积居各湖之首,有万余平方米,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几乎集中了湖区内100余种鸟的种类,有天鹅、鹤、鹳、鹭、鹬、雁、野鸭、鸳鸯等4万余只,仅鹤类就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仙鹤)与灰鹤等5种。候鸟是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又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旅游者的青睐。1999年8月17口,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开发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星子县蓼南乡蚌湖候鸟观赏站是目前鄱阳湖所建成的第一个候鸟观赏站,位于候鸟最集中、候鸟活动范围最大的蚌湖北岸,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具有湖乡特色的观赏亭可使你极目远望,心旷神怡,并配有高倍望远镜、小型游艇等观赏设施,现已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

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广大的内地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沙滩旅游,将一扫您旅途劳顿,感叹大自然丰厚的赏赐。

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老爷庙,又名“显应宫”。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现在,鄱阳湖景区前景看好,经国家建设部与江西省建设厅有关专家学者论证,鄱阳湖水上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星子与湖口、都昌等县联手,把鄱阳湖各景点连成一线,而落星石,在未来具有现代化的立体水上旅游格局中,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旅游价值看都是举足轻重的。从纵向看,它是鄱阳湖线路中最重要的一环;从横向看,它又是紫阳堤旅游码头与对面的湖滨浴场的连接点。鄱阳湖景区在不久将来,将以全新的现代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接21世纪的旅游者。

推荐第2篇:鄱阳湖

永葆鄱阳-------持续发展 滔滔赣江,浔阳秋瑟 ,清澈五河, 旖旎共青,鄱阳湖的美,是一股潜藏已久的天然本性 ,释放着文人墨客的诗意。。

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 宋代诗人杨万里感想于鄱阳湖水碧蓝碧蓝,渺渺茫茫的美景。唐代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绿色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金黄色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区 在全国植被分区中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然条件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至今保存有银杏、水松、金钱松、冷杉、鹅掌楸等孑遗植物其中,自然植被主要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植被和沙生植被。不仅如此,作为通江湖泊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东、西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由于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94.1%L6J,鄱阳湖流域的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全国最后一湖清水”的鄱阳湖区存在森林植被复盖率低、湿地植被严重退化、土地退化逐年递增、鄱阳湖“老化”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破坏十分显著、水质污染日益增加等环境问题。

鄱阳湖区现存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由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的。多年不断被砍伐,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80年代以后,受经济利润的驱动,滥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时有发生。不少采伐迹地末能及时更新,有的成了疏林地,有的演替为灌草丛,更有不少地方因长期连续砍伐灌木和草丛或过度放牧,使局部地区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鄱阳湖滩地发育系数达0.79,但由于长期掠夺式的利用和围垦,实际分布面积逐年缩小。柴、草洲滩面积的减少速度有逐渐加剧之势。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大面积的柴、草洲被围垦,从长期以来,鄱阳湖洲滩植被基本上处于一种掠夺式的无序利用状态,利用方式粗放、原始,只利用不保护,使洲滩植被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价值。更为严重的是流沙冲进鄱阳湖,淤塞水道,抬高河床,严重影响鄱阳湖的泄洪和航道的畅通。

更为严峻的是,鄱阳湖接纳的是全省范围五大河流域的大大小小千百条河流之水。几乎全省范围的污水都汇集于鄱阳湖,加之水土流失,鄱阳湖的水质已不如上个世纪50年代那样清彻,只有Ⅱ~Ⅲ类水质。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都在剧增。改革开放以后,随之而来的生活和工农业污水对鄱阳湖水体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湖区企业废水排放处理率低,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大多末经处理直接排入湖区;同时为追求粮食高产丰收,年使用农药、化肥量呈上升趋势,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入湖污染负荷增加。对水生生物已构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护鄱阳湖,我们必须进行生态重建恢复工作,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生态避洪农业、生态立体农业示范区;为服务于鄱阳湖区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鄱阳湖生态功能恢复与生态重建区,可建立数万hm2淡水渔业养殖基地;建立鄱阳湖生态功能恢复与生态重建区、农田防护林生态示范区、沙化防风林生态示范区、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恢复区域内生态功能。

如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良好的机遇。“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保护‘一湖清水’,这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付诸实际的行动。”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说,“这要求江西建立生态文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从立法到政绩观,包括一票否决制、领导责任制,进行系统的长效管理,从而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能够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我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渐改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所有这些,为鄱阳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 经济发达、高度文明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将给世人带来新的惊喜。山川秀美的江西也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信管091 吴妙佳

推荐第3篇:鄱阳湖

关注水环境 鄱阳湖生态保护

中国哲学宣扬对“德”、“和”的信仰,在这样的哲学指导下,我们的祖先

创造了充满智慧的生态农业文明。 现在,当经济以炫目的速度驶上快车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样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从数千年前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古彭蠡泽,到后来形成风光无限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机勃勃的鄱阳湖始

终是幅草肥牛壮、饵丰鱼欢的美丽画卷,拥有足以让世人惊羡的生态环境。一湖一江,相濡以沫枯水一线,洪水一片。汛期与枯期截然相反的情景,恐怕是许多人对鄱阳湖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观之一,鄱阳湖实际上是长江洪水的天然调蓄场所,相互连通的鄱阳湖与长江,两者关系犹如唇齿。

巨笔绘成璀璨生态蓝图鄱阳湖一直是长江江豚和珍稀水生动物冲浪的乐园,更是全球濒危迁徙鸟类的天堂,《规划》的通过实施无疑会添上更璀璨一笔。

鄱阳湖江西国际名片

为世界生态文明垂范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则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江西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伟大的构想,江西将为世界进入生态文明做出很好的垂范。

如何借好生态之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是一项崭新的创举,体现了历史的责任,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意愿,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使美好蓝图早日变成现实,让鄱阳湖造福子孙,造福中国,造福世界。

鄱湖生态VS全球变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途径,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新模式,有利于加快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步伐,有利于向世界展现我国对国际环保做出的积极行动。

变暖未影响鄱湖生态

生态变化有指示作用由于鄱阳湖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进行综合监测分析,对于研究和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日益增多的气象灾害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推荐第4篇:鄱阳湖

鄱阳湖生态经济,多行业有机遇。

口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向国务院申报的时候,我们江西创造了江西速度,而从江西近期和今后的长远发展来看,围绕生态和经济,哪些行业将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呢?

画外:今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南昌市高新开发区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这里集中了了许多入户南昌的外包型企业。

出镜:我现在是在悠悠软件南昌服务中心,去年10月,悠悠总部将其为客户服务的客户呼叫服务中心以服务外包的模式落户南昌进行尝试,一年来的时间,这个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画外:这里的客户呼叫服务中心为来自全国的悠悠软件使用客户提供了电话和网络答疑的服务。当时选择落户江西就是看中了江西良好的政策、人才以及成本优势。从最初的三四十个坐席,发展到现在的两百个坐席,明年还将规划、扩充到500个,服务外包的模式为企业带来了3%到5%的营业增长。

同期:在南昌落后带来了哪些好处?

画外:马龙说,南昌作为全国第二十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政府给服务外包型企业很多便利,这在企业入户之初就有明显的感受。而在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作为服务业重点项目的,作为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外包体系工程必将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

同期:手续、流程都有绿色通道,更加便捷。

画外:而且在服务外包的大力发展下,在南昌很可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聚集效应。

同期:什么积极效应,全国这方面的企业都会聚集到这里,人才、技术会流通

画外: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中,加快产业发展仍是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 出字幕:在生态农业方面将合力形成一批优势农业集聚区和优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基地。出字幕:在工业方面,将花大力气重点打造光电产业、新能源产业、铜冶炼和···等八大新型产业。

出字幕:在生态经济方面,近期将重点实施鄱阳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昌北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工程、鄱阳湖民俗风情博物院、国家级服务外包体系基地等。

画外:这些产业的发展,意味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

推荐第5篇:鄱阳湖

鄱阳湖“儒园”石刻经典名句

儒园出处

陈晓阳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建儒园的想法由来已久。国外对中国的孔子非常尊重,在加拿大维多利亚蜡像博物馆中,孔子是唯一的一位中国人。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二千年前孔子的智慧,必须重新认识东亚文明。”他说,中国要办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必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弘扬优秀文化。仅打造五湖四海一片林的园林式校园是不够的,还要打造有文化的校园,这种文化,就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此次儒园的建成,得益于钟世强校友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他对母校发展的支持,对师弟师妹的关心和爱护。对于校友的这种热情,陈晓阳校长表达了崇高敬意。

我校校友、旺大集团董事长钟世强致辞,他说,学校是企业所需人才的摇篮,旺大集团此次捐建“儒园”石刻,旨在推动学校和企业的文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同学们提供一些中国儒家文化读本,以期同学们从中得到有益的熏陶,帮助同学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业,加强品德修养,提升专业能力,做德才兼备的人,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鄱阳湖读书小组指导老师唐元平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介绍了儒园经典名句的选录依据和鄱阳湖读书小组研习、践行儒家经典的实践活动,阐释了儒家经典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宏伟的理想,以及智育方面的健康成长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期望我校学子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语录,能“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法古今完人,养浩然正气”。

学生代表吴升鹏感谢学校提供如此优美的读书环境,让学生能时刻接受圣贤的无声教化熏陶。落成典礼上,陈晓阳校长还向钟世强董事长颁发了捐赠证书。

旺大集团执行总裁龚秀斌、我校党政部门及兽医学院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也参加了儒园落成典礼,来自广州的各大新闻媒体到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儒园由我校校友、旺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钟世强捐资近30万建成,地址位于华农鄱阳湖北岸。园内共有156块石头,5块石头分别刻上“仁”“义”“礼”“智”“信”,另150块石头上则分别刻有150条儒家经典名句。此150条名句由华农鄱阳湖读书小组精心收集、挑选和整理,主要依据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尚书》《荀子》《左传》等儒家经典,也包括部分大儒的经典名句。(

推荐第6篇:鄱阳湖征文

鄱阳湖征文

把鄱湖区建成中国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样板区

李 新 建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从三大产业合理布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建成三个三大产业样板区,以造福子孙后代。第一产业要建成现代农业、绿色崛起的样板区,第二产业要建成产业集聚、生态优化的样板区,第三产业要建成全面发展、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样板区。

【关键词】经济与生态 三大产业 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

江西最大的优势在生态环境,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好、基础设施好、产业基础好、资源条件好、文明程度高、环境承载能力强,是迄今为止中国大地最和谐的宝地之一。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开发,另一方面又要永葆生态和谐,把这块宝地保护好,发展好。如何处理好工农业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样板区,任重而道远,意义非凡,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壮举。江西省长吴新雄提出过,要把鄱湖区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兴产业示范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江西崛起带动区,本文着重从三大产业合理布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建成三个三大产业的样板区,以造福子孙后代。

一、建成现代农业、绿色崛起的第一产业的样板区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性的湿地和侯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出现富营养化的湖泊。从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流量超过黄、淮、海三大水系的总量,占到长江年径流量的15.5%,被称为“大陆之肾”,它不仅仅是江西的,它也是全国的、世界的。赣鄱大地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是天赐的水乡泽国的宜居宝地,生态之优美、环境之协调、潜力之巨大,中国难找,世界不多。把它建成一个留给子孙万代的生态优美,绿色崛起的样板区,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列入国家级开发战略,有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全省人民已群策群力,制定规划,明确认识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载2010年11月18日江西日报,苏荣的讲话)。江西是适宜农耕的农业大省,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将为工业的绿色崛起提供较强的吸纳能力,京九大动脉,中部居前的高速公路,直通江海的运输通道,丰富的各种自然资源,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的独特的地理优势,都为江西建成生态优美、绿色崛起的样板区提供了有利的主客观条件。

1 生态文明是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继续发展第一产业——农业,全面发展农、林、牧、渔,有利于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作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一定要大力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提高产量,提高质量;但同时要大力减少化肥而使用有机肥,发展沼气,大力减少有害农药,发展生物灭虫,大力减少畜产品粪便污染;要继续坚持“不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继续实施山江湖综合治理工程,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江河湖水系得到优化,林业和湿地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防旱、防涝、防血吸虫病能力得到提高;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推进污水治理,绿色生态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清洁能源建设。

在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特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布局上,一定要树立“五个最”的理念,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后劲、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责任;确立“五个一”的目标,使江西在国内拥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生态保护机制和体制;要坚决贯彻省政府的“七个不准”,即在江河水源核心保护区内,不准开办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在城镇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不准有任何污水排放口;在城市主要生活区,不准有排放有害、有毒、高分贝的项目;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不准有碍景观的项目建设;在开采区,不准乱开采,影响山区景观;在林区,不准砍伐阔叶林;不准随意向鄱阳湖区排放污水,特别是湖边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

二、建成产业聚集 生态优化的第二产业的样板区

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江西致富的必然选择。农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必然趋势。发展第二产业要处理好工业加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江西工业和建筑业还处在蓬勃发展的上升时期,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符合节能环保、有市场、有前景的、科技含量高的新型产业。江西发展陶瓷、有色金属、飞机制造、汽车、光伏产业等都有条件,有基础,但要同时把环保放在第一位。

电力建设是支撑全省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但一定要把新建电厂打造成电力行业节能环保的样板工程。多上水电、核能、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污染少的项目。新能源产业是全省正在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景德镇半导体公司一期投入13亿元,年产1500吨多晶硅生产线已于今年建成投产。由于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第三代技术,产品节能降耗、环保,生产成本和产品纯度更加优良。威富尔公司主要从事光伏产业下游产品加工,一期项目已形成100兆瓦生产能力,并启动

2 了二期工程建设,3至5年企业年产值将超过百亿元。

当前我省光伏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不仅要注意上游原料生产,更要注重研究和开发终端产品,提高附加值,开拓国内外市场,要通过进一步技术改造上规模降成本,使之成为国内人民消费得起,用得好的新能源产业,成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也要大力吸收上海世博会建设生态城市、环保节能房屋的理念,大力提高新建房屋及存量房屋中生态、环保、节能的比重。房屋建设也要走绿色崛起之路,成为大面积的绿色房屋聚集区房屋。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全省100多个工业园,40多个国家级工业园的建设。我们要在鄱阳湖地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有序地推进昌九工业走廊建设和全省各地的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把江西建成产业聚集、结构优化、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样板区。工业要发展,生态要优化,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办到。

江西应该在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方面做出表率。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提出,江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在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同时,要继续推进“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好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抓紧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彭泽核电工程,万安核电工程,加快实施天然气入赣工程,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工程,鄱阳湖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这十二大工程既是经济建设工程,也是生态建设工程。我们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融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为一体,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

在区域内的产业布局上,一定要事先规划,严格区分重点开发区、优先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确保四大功能区有序运行。江西省政府已明令,鄱阳湖环湖三千米以内列为禁止开发区,这是很正确的。

三、建成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样板区

江西有得天独厚的江南山水,历史文化,有条件建成休闲旅游、文化度假的样板区。江西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60.05%。江西拥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庐山,还正在申报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8个,一到三类水质达77%,所有城市的空气质量都达到优良。

江西拥有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0项,市级名录243项,县级名录424项,

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名。我省婺源县还被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标志着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静态保护进入更高层面的动态保护阶段。但我省很多非遗项目仍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基本处在密室当中,平时表演多限于当地,很少去外地交流。因此,它们都迫切需要走出江西,走向世界,才能发扬光大,形成巨大的文化产业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将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长期的发展方略。最近举办的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是中国首创。把江西优良的生态与文化对接,打响了生态文化牌,并向世人传播了生态文化理念,说明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生态优势必将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憧憬文化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江西拥有十分深厚的生态文化积淀,必将为推动江西今后的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生态文化将成为江西最好的一张名片。江西应该建成中国生态文化建设的示范区。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江西独特的生态文化优势,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逐渐旺盛的市场,将会带动更多的人前来江西投资。本次文化节招商引资项目162个,总投资额1030.16亿元,签约项目110个,总投资额758.45亿元,其中外资签约项目6个,投资额2.46亿元,涉及行业广泛,内容丰富,使整个招展工作呈现“参展单位多,涉及行业广,展示内容丰富”的喜人特点。11个行业本土特色特色鲜明,有出版传媒、网络文化、工艺美术、动漫游戏、娱乐演艺、文化旅游、印刷设计、教育培训、文化用品、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等产业。如果细分,还有广播电视影视、新闻出版、园林工程、食品加工、服装制造、茶叶加工等行业。生态文化产业的内容,犹如清澈的鄱阳湖之水,成为我省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鄱湖区建设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公教部

作者电话:13307005695 2010年12月1日

推荐第7篇:鄱阳湖征文

读《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

生态文明行》有感

上饶市广丰县湖丰小学 顾忠金

前些天,我怀着自豪、激动的心情看完了江西教育期刊社组织专家编写的《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行》感触颇深。本书分五个章节详细介绍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物华天宝、山水胜境、历史画卷、名城流韵和发展定位及宏伟蓝图。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江西人,深刻地感受到省委省政府为了改变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的落后面貌,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本着综合治理、系统开发、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

一、坚持科技支撑等原则,根据“山江湖开发治理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江西持续开展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山水、发展区域经济、消除贫困等方面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努力,山江湖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同时在江湖流域开发治理方面取得一批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产生良好影响,成为江西绿色崛起的基石。

鄱阳湖,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它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它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首尾相连的似盆地的天然凹地,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更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它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被誉为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调节器”。它的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鄱阳湖的保护和治理,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永葆鄱阳湖“一湖清水”。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一流的空气、水质、生态、人居环境保护机制,就是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使江西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环境更优美,造福子孙后代。

省委书记苏荣说过: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我省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的区域

发展战略,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省长吴新熊说过: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于2009年12月12日获得国家正式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翻开了江西发展崭新的一页,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切实保护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使鄱阳湖区域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我们认为要响应“生态江西,绿色崛起”的号召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

要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着力夯实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创建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首要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省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推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着力美化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开展这次活动的重点。要按照实施“一大四小”工程的要求,加强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绿化,不断提高农村森林覆盖率,美化绿化村容村貌,努力打造生态家园。要大力整治“脏乱差”,努力创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群众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厕、

住上整洁房、用上洁净能源。

要积极倡导文明新风,着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农村思想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信用农户和文明村镇活动,深入开展向我省英模群体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三讲一树”、“除陋习、树新风”和各种移风易俗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形成科学文明、团结互助、和睦友善、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

要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的水平决定一个地区的地位,决定一个地区百姓的生活状况。”苏荣说,赶超、崛起的最终目的,还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落脚点还是农民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心系农民、关心农民、善待农民,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满足农民群众需要,以解决低保、医疗、教育等现实问题为重点,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发展中,我们已经意识到:环境也是生产力,生态同样具有竞争力。于是,我们要开始退耕还林还湖、争创花园城市、打造生态工农业、生态旅游,把破坏环保的项目挡在大门之外。在纵向和横向对比中,在对自身优势的挖掘中,我们已经对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正在走出一条具江西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江西生态优美、经济发达、城乡协调、人民富裕!

推荐第8篇:鄱阳湖征文

走进您,叫我怎能不歌唱? 江西省上高县实验小学

胡优荣

我虽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但是却对江西的传统文化、名胜古迹知之甚少。我虽听过民歌《江西是个好地方》,可究竟好在哪,我并不特别清楚。今日有幸看到《生态江西,绿色崛起》这本书,走进《鄱阳湖生态文明行》,我大开眼界,顿时为自己是江西人而深深自豪。

翻阅第一节《江西的母亲湖》,让我第一次真正品读到了鄱阳湖那让人心动的神韵。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誉为“天然调节器“,还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原来鄱阳湖是如此之重要,如此之宝贵,这让我心潮澎湃。更让我匪夷所思的是,在鄱阳湖中竟然有座古城沉睡湖底。这座古城见证了江西悠久的历史,足见江西是个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好地方。为鄱阳湖之最、为江西之久远,我怎能不自豪?

这让我有了更全面、更深入认识鄱阳湖的冲动。我迅速翻阅了《鄱阳湖区的生态标志》、《鄱阳湖区的气候》、《鄱阳湖水文特征》。我知道了“鄱阳湖”名称的由来,我知道了“鄱阳湖盆地”、“鄱阳湖水系”、“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区”、“鄱阳湖地区”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我还知道了“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的诗情画意原来就在咱们江西。“洪水一片水连天,枯水一线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就在咱鄱阳湖!

第一章《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就让我收获不少,看到第二章《鄱阳湖的物华天宝》,就更让人为之动容了。我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填补着脑海中的空白。越往下读越为自己这么多年的空白感到遗憾。怎么就没有更早领略到鄱阳湖的“美”呢?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它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成了“候鸟乐园”!我仿佛看到了群鸟栖息鄱阳湖的壮观,脑海中出现了群鸟在鄱阳湖上空飞翔时羽翼成云的壮丽画面。那情景、那气势,叫我怎能不歌唱?

鄱阳湖既是候鸟的天堂,也是植物的王国。鄱阳湖的野生植物资源,除了作为三料基地外,居然还有可供药用的植物40种、食用植物18种、油脂用植物8种、纤维用植物8种、土农药用植物6种、供染料用的和制芬香油用的植物多种。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让我大为惊叹,也难怪当地群众称赞说“湖滩遍地草,草洲是块宝”了。

鄱阳湖区称之为宝的又何止这些呢?景德镇瓷器、南昌瓷板画、文港毛笔、星子金星砚、樟树四特酒、庐山三石、鄱湖银鱼、庐山云雾茶等,哪一个不是盛名九洲?王羲之著名的传世草书《兰亭集序》就是用李渡精制的“纯净鼠须”毛笔写成,文港毛笔的墨香竟传承至今,不能不让人啧啧称赞!樟树“四特酒”清亮透明、香气浓郁、味醇回甜、饮后神怡,其酿制已有千年的历史,真不知这千载不淡的酒香醉倒了多少才子,醉出了多少佳话?

《鄱阳湖区的山水胜境》更是把我带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雄伟秀丽的庐山、丹山碧水龙虎山、江湖锁匙石钟山、风光旖旎仙女湖,每一处都让人为之神往。耳熟能详“不识庐山真面目”,殊不知“匡庐奇秀甲天下”是庐山的美誉,更不知庐山“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的万种风情;有所耳闻龙虎山,却不知其“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的独特风光。啊!多想现在就置身其中,领略那别样的风采。

鄱阳湖的美,是自然的美,更是历史文化千载沉淀的美,自古就是文风鼎盛、人文荟萃、才俊辈出、星汉璀璨之地,文章节义之邦。读田园诗人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世人浮躁的心为之净化;读“唐宋八大家”王安石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游子思乡的情得以宣泄;读正义凛然文天祥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心底正义的气被激起;读大教育家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求学进去的严谨被铭记„„阅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观雷发达建故宫“三殿”,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无一不诉说着“科技领先”的佳话。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就像夜空中璀璨的群星耀眼夺目,那光芒照亮了历史,照遍了全球!这怎能叫我不歌唱?

走进您——《鄱阳湖生态文明行》,我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骄傲了情怀,更坚定了“生态江西,绿色崛起”的信念!

推荐第9篇:鄱阳湖学刊

鄱阳湖学刊

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生态学术期刊。刊物于2009年7月30日创刊,为中文双月刊,每期128页,内插4彩页,大16开本。《鄱阳湖学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传播生态思想,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编辑理念,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辐射世界,主要刊登海内外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多样成果,主要栏目有:

1、专题研究栏目:关注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人类学、生态史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社会学等领域研究成果。每期一个专题,滚动推出。

2、特色栏目:聚焦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生态现实问题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生态理论问题,以“高端访谈”、“白鹤论坛”、‘特别关注”、“鄱阳湖大讲堂”栏目推出。

3、其他栏目:有“文化地理”(探讨各地区人类活动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绿色传统”(挖掘产生在持久的历史传统之上的古老的生态智慧)、“生态文明”、“生态批评”、“海外广角”(主要为译文,必须取得原著作权人的授权)、“自然悦读”、“生态经济区建设巡礼”等。

编辑委员会主任:尹世洪

社长、主编:余悦

编辑单位:《鄱阳湖学刊》编辑部

出版单位:《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

地址:中国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邮编:330077

电话:0791-8596012

E-mail:pyhxk2009@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36—1307/X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848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所)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邮发代号:44-29

国外代号:BM598

国内定价:人民币15元

国外定价:20美元

《鄱阳湖学刊》创办于2009年,为国内第一本生态综合学术期刊,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6 — 1307/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 — 6848,大16开,双月刊,于2009年7月底出版创刊号。

《鄱阳湖学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辐射世界,以“传播生态思想,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编辑理念,刊登海内外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巡礼、专题研究、生态文明、白鹤论坛、文化地理、绿色传统、理论前沿、生态批评、海外广角、绿色悦读等。

主编:高平07911@126.com

副主编:徐永祥xyx3291@126.com

胡颖峰hyf2003jx@yahoo.com.cn

编辑:王琦xinqiyuan717@126.com

王俊暐wjw4562002@yahoo.com.cn

推荐第10篇:江西鄱阳湖

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大江网 2009-11-30 10:33

■尹世洪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

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江西、着眼全国、面向世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实践,是顺应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等多个方面。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要使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朝着更加合理、更为协调的方向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和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这一理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系、繁荣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力争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区,成为具有较强带动辐射作用、支撑江西崛起的生态经济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鄱阳湖水质如今常年稳定在Ⅲ类以上,周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鄱阳湖对长江流域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构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在这一区域探索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新路,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呈现出东中西互动的发展态势,鄱阳湖地区处于我国东西部的接合部,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也是连接西部地区的重要水陆通道。在这一地区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具有扎实雄厚的前期基础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江西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必须尽快在经济发展和保持“一湖清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通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保护与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就能更好地诠释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起到示范作用。

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协调,即经济活动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实现包括第

一、

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

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注意合理使用资源和控制排放,结果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代价。以此为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充分利用江西生态环境好的优势,统筹鄱阳湖和环湖地区的保护与发展。要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基础,在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流通领域开辟绿色通道,发展绿色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在消费领域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科学、节约和健康消费,促进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在分配领域,体现以人为本的公平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从而实现江西“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有效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生态与经济双优的耦合系统,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目标。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企业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等微观层面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整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重点加大江铜、新钢等龙头企业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统筹规划,使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项目具有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二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具有优势的光伏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三要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尽可能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要改变传统的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并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总之,要通过建立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双赢目标。

重视规划主体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在区域发展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建立科学的空间开发秩序和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促进区域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条件,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我国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分类,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我国国土管理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伟大创新。根据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可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以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构筑保护“一湖清水”的天然屏障,以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生态经济的发展为鄱阳湖及其流域的保护提供坚强的经济支撑,使各主体功能区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在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瑶里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使其成为地区生态财富的富集区。在滨湖沿岸的

生态脆弱地区,属限制开发区,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中心城市为优化开发区,南昌作为江西经济文化中心,应强化其集聚与辐射功能,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在重点开发区,充实技术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和限制、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将有效解决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空间失衡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相协调。一是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在其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等方面有所区别,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二是改变传统的一味追求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各主体功能区分类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和政绩考核评估。三是逐步推进体现公平的政策支持,促进健康有序生态机制形成。要加大环保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生态敏感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禁止开发区及限制开发区内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当地的中等水平。

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育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的成熟度决定着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全民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的培育,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绿色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潜力,同时,也是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最佳土壤。鄱阳湖地区生态文化源远流长,湖区人民长期以来以独特的生存智慧创造了极具魅力的生态文化,表现为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利用与保护。鄱阳湖地区生态文化如同清澈的湖水,润物无声,当地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真情,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提炼,重点挖掘瓷文化、茶文化、候鸟文化等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化资源;加强现代生态文化思想的宣传教育,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把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与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民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状况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

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制度创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套有效的体制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一项重大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来保障。要倡导“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改变生态保护区出现“绿色”贫困的状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服务功能支付制度,使这些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生存发展成本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并得到应有的补偿。

第11篇:建设鄱阳湖

历史将铭记这一天: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4400万江西人民欢欣鼓舞,深感机遇重大、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江西站在新起点,我们踏上新征程。当今世界,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已成为新的竞争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致力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永保“一湖清水”,又繁荣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这一重大战略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生动的实践;纳五河之水,聚四方之贤,鄱阳湖地区不仅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城市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科技发展、人才资源、创新实力也优势凸显,抓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基础、希望和关键;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打生态经济牌、走绿色崛起路,是我省争取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力争在中部崛起中有更大作为最明智的战略抉择。风生水起,江西发力,全面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必将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崭新局面。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对江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更有着重大的创新和示范意义。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吸取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着力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合理开发环湖平原地区,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加快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加强生态建设,推广生态文化,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认真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书写发展生态经济的“江西样本”,必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宝贵经验、提供有益借鉴。

鄱湖本色在,江西有净土,这是前辈赣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存续“一湖清水”,加快富民兴赣,这是我辈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千秋伟业,著发展华章,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江西经济社会实现了现代化,人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而红土地依然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鄱阳湖仍然是“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到那时,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也将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第12篇:鄱阳湖征文

文明转型 绿色崛起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全球人口急剧增大.自然资源被大量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错误观念,曾深入人心,使得生态环境不端被破坏,由此而生的能源危机,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都大大制约了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类重新审视传统的发展模式,并试图寻找新的出路,生态经济应运而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地制宜,建立了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发展经济与环境友好两者密不可分,以求获取最佳利益,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宣传推广加快了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这对实现生态江西绿色崛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建设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的母亲湖,我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鄱阳湖湖域面积5090平方千米,由于围垦和泥沙淤积的原因,湖体逐渐缩小,1976年的湖域面积为3914平方千米,减少了23.1%,加之鄱阳湖流域径流量季节年际分配不均,湖泊性水位变幅很大,以致于鄱阳湖有涝旱之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或中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区便是其中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鄱阳湖地区经济建设 取得了辉煌建设,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耗能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鄱阳湖的发展依赖的是大量的消耗资源,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的处理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鄱阳湖生态文明的教育所宣传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行有利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顺应了当今可持续发展的主流。

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按生态系统规律引导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是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难问题的桥梁。

文明的转型决定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就是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使江西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环境更优美而又能同时促进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设计艺术学院

环艺5班汪赛

第13篇:鄱阳湖征文

当美丽不复存在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身为江西省的居民之一,想必都知道鄱阳湖,但对于鄱阳湖的有关事情却可能不怎的了解。现在居住在鄱阳湖附近的居民可能比其他人更能了解到鄱阳湖的巨大变化。

鄱阳湖—江西的母亲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是世界的“生命湖泊”中的一个成员。 鄱阳湖所在范围有24个县市,分别是永修、德安、星子、九江、都昌、鄱阳、余干、进贤、彭泽、湖口、瑞昌、乐平、万年、余江、东乡、丰城、樟树、高安、安义、南昌、新建及南昌市、九江市、抚州市,面积共计3.9万平方千米。其中又分鄱阳湖区、鄱阳湖盆地、鄱阳湖水系、鄱阳湖平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区—江西省的大风集中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中4-6月为雨季,前期为春雨,后期为梅雨。春雨一般持续时间长,降雨量较少,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意;而则梅雨(由于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食物等容易发霉,故民间也称之为“霉雨”)则降雨持续时间较短,降雨量较大,恰如“黄雨时节家家雨”的情景。

1992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鄱阳湖区的珍禽异兽很丰富:浮游生物很多,其中浮游生物中主要有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底栖动物有24种虾蟹类,87种贝类;鱼类有21科140种,优势种是鲤科的鲤鱼和鲫鱼,贵重鱼类有银鱼、鳜鱼、鲥鱼等;鸟类有37科310种,占全国鸟类的25%,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159种,鸟类中候鸟155种,夏候鸟107种,留鸟45种,迷鸟3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鹤、白头鹤、大鸨、白鹳、黑鹳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白鹭、小天鹅等44种,野鸭、雁、鸥等鸟类在50万只以上;兽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主要分布在草洲,有黄鼬、灵猫、水獭、鳖、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江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白鳍豚和珍稀野生梅花鹿等许多种。 鄱阳湖湖盆自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湖底平坦,湖水不深,平均8.4米。湖区地貌由水道、洲滩、岛屿、内湖、港汊组成。湖水一涨一落地带为湖滩草洲,草洲面积达95平方千米。全湖有岛屿41种,面积103平方千米,岛屿景色秀丽,且富有美好的传说,对发展旅游业有重要价值。港汊为伸入陆地的狭窄水面,重要的有20余处。由于水热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鄱阳湖区每到枯水季节,最露出水面的湖滩洲地,自然生长着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草甸及沼泽植物,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鄱阳湖湿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按植物学分类,有28科80余种,禾木科、莎草科、蓼草科、蓼科、和菊科植物最多。从湖心到湖岸,呈环状分布着沉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挺水植物带。常见的野生植物有枯草、金鱼藻、菱、金银莲花、芦苇、荻草、水蓼、莲、菖蒲、牛毛毡、蓼子草、墨汁草、半边草、杠板归、辣蓼、野艾、牛舌草、、马兰、益母草、荠菜、苔草、藜高、鱼腥草、车前草、马齿苋等。

鄱阳湖区的野生植物资源,除了作为三种(燃料、肥料、饲料)基地外,还有可供药用的植物40种,食用植物18种,油脂用植物8种,纤维用植物8种,土农药用植物6种,供染料用的和制芬香有用的植物多种。当地群众称赞说“湖滩遍地草,草洲是块宝。”

鄱阳湖平原栽培植物种类很多,主要有农作物以水稻占优势。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不断改良,产量大幅度增长,年年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粮食作物有小麦、荞麦、玉米、高粱。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油菜。豆类作物有大豆、茶豆、

绿豆、蚕豆、豌豆、红豆。纤维作物有棉花、黄麻、苎麻。绿肥作物有红花草、猪屎豆等。还有红薯、马铃薯、凉薯以及多种多样的瓜果蔬菜,既有许多著名的地方品种,又有引进的外地优良品种。

鄱阳湖区物华天宝,土特产品十分丰富,最富盛名的有景德镇陶器、南昌瓷板画、文港毛笔、星子金星砚、樟树四特酒、庐山三石(石鸡、石鱼、石耳)、鄱阳银鱼、庐山云雾茶等。

鄱阳湖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光热条件好,自古以来就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鄱阳湖区种植历史悠久,鄱阳湖平原是江西省最大粮食生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鄱阳湖滨的南昌县是我全国商品粮县之一,粮食年产量居全省第一,而南昌县的蒋巷镇粮食产量又是居“江南第一”、“全国第二”的乡镇。我省的大米以质优而闻名,万年县的贡米,南城县的麻姑米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鄱阳湖科技领先,出现了一位位在科技领域十分杰出的人物,主要代表人是《开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建筑大师雷发达,坎称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开设白鹿洞书院的朱熹。

鄱阳湖区,山水优美清澈,其中有雄伟秀丽的庐山、丹山碧水的龙虎山、江湖锁钥的石钟山、风光旖旎的仙女湖;鄱阳湖区有着历史优美的画卷,其中特别杰出的是田园诗人—陶渊明,为政清廉的许逊。鄱阳湖区的名城流韵也十分丰富,有堪称“英雄城”—南昌,“北大门”—九江,瓷都—景德镇,新型铜都—鹰潭,“光伏之都”—新余。

可是鄱阳湖地区由于人为等其他因素,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湖体逐渐缩小。建国初期,鄱阳湖湖域面积为5090平方千米,可是1976年的湖域面积为3914平方千米,减少了23.1%。

当美丽不再存在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特别另人注目的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状况。本着挥之宏伟蓝图的目标,鄱阳湖的发展定好方向,要永葆“一湖清水”,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最终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09工商管理(2)班

朱玲

第14篇:鄱阳湖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对策研究 前言(胡海胜)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概述(王凯)

(一)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产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模型(盛明、小周)

(一)评价原则

(二)指标体系

(三)模型构建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选择评价(盛明、小周)

(一)数据来源

(二)现状评价

(三)趋势预测

四、国内外主导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胡海胜、郏慧芬)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深圳

(四)武汉

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廖亮、郏慧芬)

(一)传统产业

(二)新兴产业

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廖亮、郏慧芬)

充分认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组织领导,完善实施机制,构筑保障体系,为加快经济区建设,从优化政策环境、创新发展理念、实现科学发展、建立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五个方面扎扎实实为经济区的构筑与发展保驾护航。

1、优化政策环境——政府主导,政策扶持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家批复两年来,对接中央企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从多渠道、多方式、多途径争取国家部委和央企支持,成为我省扎实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旋律”之一。资金、项目、政策支持滚滚而来,力度空前,极大地激活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经济发展“炉火”越烧越旺。

(1)加大资金政策的支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争取国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乘势而上,充分利用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平台,创新思路,想尽办法,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和央企,取得了积极成果。国家发改委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并优先安排重大项目和资金,协调落实相关政策,今年支持将在130亿元以上;农业部去年支持70多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00亿元。财政部考虑将我省鄱阳湖区控制开发带15个县(市、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扩大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范围并列入基数补助。

(2)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改善农村特别是湖区、老区农(渔、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将积极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税收政策上做好服务,着眼重点考虑生态特色和环保功能,研究制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征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条件具备的进行先行先试。

(2)给予重大项目的支持。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将鄱阳湖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支持区域内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国家在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上优先安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推进开发区、工业园扩区升级,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

2.创新发展理念——生态示范,低碳先行

2009 年 11月 17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举行。江西省政府发布了国内首个省级低碳经济发展白皮书《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提出到2020年,江西省产业、能源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方式基本实现向低碳型转变;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全面提升,若干技术和产业规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碳汇能力明显提高;与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从上世纪80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 ”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观念的提出,再到“生态立省,生态强省”理念的实施,及至今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江西已经在全国率先走上了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在省会南昌已经探索出一套《绿色考核体系》。

(1)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开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水、湿地、森林等资源价值等方面的核算,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为环境税费、生态补偿、自然资源管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污染控制政策制定以及公众环境权益维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绩考评机制,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逐步实现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注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转变。

(2)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跨界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严格执行重大环保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和监管机制;强化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约束作用。

(3) 积极推进相关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开展水资源取(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积极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财政支援、异地开发、生态资源交易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开展鄱阳湖流域湿地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以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创造条件设立南方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技术为主要特色的技术交易市场。

3、实现科学发展——三大产业,并驾齐驱

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的布局上 ,提出建立三大生态产业群。即建设以“四大生产区”和“八大生产基地”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以“六大发展区”和“八大工业基地” 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产业群;建设发展以“四大功能区”和“两大精品线路”为核心的现代旅游产业群。 提倡“农业稳省,工业富省,科技兴省,旅游强省”。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发展思路,认真实施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坚持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水果、蔬菜、棉花、名优花卉种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加快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2)创建新型工业体系

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按照环境友好、集群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特种车船、装备制造、高精铜材、光伏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现有整车生产能力配套,重点发展新型环保汽车、特种专用车、大中型内河船舶、海运支线船舶。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品,加快高纯硅材料、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及组件等产业技术的升级,建设全球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

(3)打造品牌旅游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其它经济区最大的不同是生态资源特色,鄱阳湖作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优质淡水湖、生物多样淡水湖,周边生态旅游资源及其丰富。本着大联合、大市场、大产业的思路,把旅游业做强做大环湖地区的新兴支柱产业,携手组合精品旅游路线,高起点建设名山名水名湖名城名村的品牌旅游区。

积极实施旅游旺市战略,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南昌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快湖区旅游景区建设,努力塑造旅游品牌。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使公共建筑、居民、园林等与周水景融为一体,滨湖建筑、桥梁和沿湖道路的规划设计更须借重于湖光山色。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投向旅游业,以多功能、多层次的方向发展鄱阳湖及周边地区旅游,形成由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的旅游单元组成的综合性旅游业。

4、建立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体系,保障能源供应

(1)完善交通体系

巩固提高现有区位优势,构筑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航道和港口站点互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根据国家和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实施环湖地区“一纵三横三绕”工程,完善区域出口主通道。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中心城市主通道建设,完善环鄱阳湖公路体系。重点建设杭瑞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等国家高速公路网路段和南昌至德兴、彭泽至湖口、永修至武宁等地方加密高速公路,改造干线公路,建设一批港区与干线公路衔接的疏港道路。

2、加快铁路建设。推进铁路干线建设,完善联港出海、连接东南、沟通东部、安全便捷的铁路通道网络。重点建设南昌至九江铁路客运专线、向莆铁路、九景衢铁路、皖赣铁路增建二线、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长段、京九电化、武九铁路扩能工程等干线铁路。

3、加快空港建设。按国际空港标准扩建南昌机场,2010年以后,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00万人次以上,形成飞向亚洲部分重要城市、营运业务范围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国际空港。同时加快赣东机场建设,加强景德镇机场营运管理,使之成为国内重要旅游热线机场。加快九江机场复航,启动赣东机场建设。

4、加快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以九江、南昌港口建设为重点,加快鄱阳湖水系的航道建设,建立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环境优良的生态水运体系。重点建设鄱阳湖高等级航道,加强长江九江段、赣江下游、鄱阳湖湖区的港口码头等航运设施建设。建立一批水上专业运输队伍,包括内河船队、集装箱专用汽车运输队等。以港口为依托,一是加快双向多点水运网络的整治和配套、完善;二是建设好若干个外贸客运码头,同时配合旅游开发,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旅游港口。

(2)保障能源供应

坚持“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电为中心、多元发展”的方针,统筹利用区内外资源,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加快电源建设。加快鄱阳湖风力资源开发利用,统一规划,加快集群安装风机建设风力发电场。大力推进核电、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进程。

2、完善输电网络。建设500千伏双回路中部环网,扩大220千伏电网覆盖面,形成以500千伏输电线路为主骨架、以220千伏输电线路为分输网的安全可靠的电力传输网络。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线路技术标准,增强供电可靠性。

3、落实西气入赣。充分利用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加快规划并推进入赣干、支线管网工程和环湖城市输配中心、燃气站等用气工程建设,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同时,继续推进鄱阳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力争有所突破。

5、强化科技支撑——人才培养,技术研发

加快人力资源建设与技术开发。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考虑发挥区域高等院校资源,抓紧培养各方面的科技人才。加速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撑。增加科技投入,重点开展适用技术和中间技术的研究,大力加强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并广泛带动湖区的科技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湖区的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科技应用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四、国内外主导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胡海胜、郏慧芬)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深圳

(四)武汉

第15篇:鄱阳湖演讲稿

携手青春 奉献鄱湖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是来自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园丁。今天很高兴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放飞青春 奉献鄱湖》。

每个人都有过美丽的青春。有的人把青春奉献在雪山哨所;有的人把青春奉献在广袤原野;有的人把青春奉献在无影灯下;而我的青春,则奉献在美丽的菁警校园。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园丁,我愿将我青春年华中最绚烂的一笔,为美丽的鄱阳湖建设增添一分别样的色彩。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你看那湖面上白帆点点,你看那夕阳下渔舟唱晚,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八方来客。她是我们心中的净土,也是梦想中的天堂……

2009年12月12日,是一个全省人民都铭记于心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经济区规划》,将学习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赣鄱大地从此获得加速崛起的“国家动力”。4400万江西儿女为之欢欣鼓舞、积极实践、努力奋斗。以此为契机,兴起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新热潮。 四个多月来,从鄱阳湖之滨到赣江两岸;从繁华的都市到美丽乡村;从党政机关到企业、社区。目之所及,到处是说鄱湖、谋崛起的喜人景象;耳之所闻,到处是谈鄱湖、议发展的欢声笑语,江西由此踏上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新征程。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载着江西人民的崛起之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鼓劲加力,是江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坚信这个上连湘楚、下通皖江的重要地域,这个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这个美丽的生态经济圈,在我们4400万江西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在鄱湖建设者的忘我工作的生动实践下,必将越来越靓丽,越来越富饶!

朋友们,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母亲湖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用青春守护江西这赖以生存的家园,守护我们美丽的母亲湖。因为年轻,我们在改革面前有“闯劲”,困难面前有“韧劲”,学习面前有“钻劲”;因为年轻,我们认真而不敷衍,奉献而不索取,真实而不虚伪;更因为年轻,我们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工作不推脱。挺一挺青春的身躯,露一露青春的微笑,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就是一堵火墙;聚在一起,我们就是整个星空,就是一轮金色的太阳!这太阳........就是青春的力量!

作为一名老师,我不仅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美丽的家乡,我还要培养我的学生们从小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我要让他们知道,美丽的母亲湖是家乡的骄傲,是祖国的瑰宝,是红土地上一双顾盼生姿的明眸。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为江西的未来着想,为崇高的事业拼搏,为人民的福祉奋斗。让我们行动起来,满怀澎湃的激情,鼓舞激扬的斗志,迈出坚实的步伐,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奋勇前进,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进程中建功立业,展现人生的更新更美的春天。

我骄傲,我是鄱阳湖建设战线上的一棵小草;我骄傲,我平凡的生命中拥有奉献者的伟大。我为我可爱的母亲湖而骄傲,我为我火热的红土地而自豪!

第16篇:鄱阳湖后感

学习《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行》有感

这两天看了江西教育期刊社组织专家编写的《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行》深有感触,记得中共江西省书记苏荣说过: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我省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

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是江西的母亲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的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它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首尾相连的似盆地的天然凹地。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

中共江西省副书记、省长吴新熊说过: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协调鄱阳湖区人与水、人与草、人与鱼、人与鸟、人与湖的关系,处理好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

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关系,协调湖区湿地资源、湖泊生态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关系,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保护好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原生态文化的个性。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发展更需要民族化,民间文化更需要个性化。对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原生态文化的抢救要突出个性化的标准。这种个性的保护没有现成的典籍让我们去翻阅,让我们去研究,大量活的东西都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我们要沉下心,钻下去,深入乡村,普查调研。你对生活沉潜得越深,对其中的内蕴就能把握得越透彻,对它的个性特点就能分辨得越清楚。走马观花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要力求原汁原味,比如雕刻、剪纸这样的品种,就是要保留它的工艺化和手工化的特点。不能因为大工业化的侵入而丧失掉它的原有审美风貌和文化内蕴;要力争做到原位保护,不要打破民间文化一脉相承的脉络,这样才能更有特点,独见其长。

二、保护好现有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生态环境。

1、首先要保持鄱阳湖湖水水位正常。由于长江“三峡”水库的建设,造成长江中下游水位低浅,因此影响鄱阳湖水位的正常,甚至枯竭。因此首先必须尽快的解决如何保持鄱阳湖水位正常的问题,专家们曾经提出在鄱阳湖出口的湖口修建拦湖坝,以提高和保持鄱阳湖水位的稳定,不至于因长江水位的低浅而造成鄱阳湖湖水的流失。

2,保持鄱阳湖水质的洁净,治理污染。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光光是环鄱阳湖地区的事了,而是整个流入鄱阳湖水的五大水系的问题。

首先要治理五大水系的污染问题,就必须关停或整顿沿五大水系的污染企业,如:化工、造纸等。只有五大水系无污染,才能保证鄱阳湖水质的提高和无污染。这项工作是艰巨而又难以进行的工作,这也是考验我们建设环鄱阳湖生态区的决心和意志。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原生态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文化之树和文化果实,如果仅仅局限于对个别文化现象的研究,就会淡化它内在的生命力;原生态文化是活生生的东西,它的生命力在于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原生态文化保护必须有一个支撑的土壤,必须和旅游结合起来。因为,保护一个村落,保护一个作坊,抢救或是培养一批民间艺人,把这些东西转换成现代的一种经济形式非常重要,如果什么东西都要进博物馆,我觉得这是保护的失败,为有源头活水来,保护并给予民间文化生存、发展、制作的生态环境,它才能延续下去。

三、保护好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原生态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原生态文化的特点是面广量大,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大量优秀珍贵的原生态文化正在急速地散落与消亡,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可以称作“盛世修典”的文化工程,仅靠少数专家学者研究其中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市场开发利用价值等,这种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批各类人才去实施;同时,这也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1、环鄱阳湖”项目涉及“环鄱阳湖”周边的县和地区,如何来协调,来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步骤这必须要省政府充分考虑,作出行

之有效的决策。改变以往设机构、设人员,光挂牌不办事或人浮于事的情况。相对稳定的基层人员是我们事业的成功保证。

2、,在现有公路网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环鄱阳湖生态区”的环形高速公路网,使之“四通八达”,改善(加宽)乡村公路状况,以利发展旅游业。

3、,调动一切宣传机器(包括媒体和电视台)围绕“环鄱阳湖”大肆宣传,创造一种气氛,形成一种气势,介绍江西的人文历史,旅游景点,地理地貌等。电视台应该向武汉、丹东、山东荣城等的推介广告学习,结结实实的推介江西,让各地群众对江西有所了解,来推动“环鄱阳湖”旅游项目的落实和发展。

4、,围绕“环鄱阳湖生态区”建设,给出相应的政策支持,既统一领导,又放开手脚,让基层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和经济资源、人文资源等宣传来发展本地的优势。目的:为整个“环鄱阳湖生态区”建设服务。要让广大文化工作者认识到,这是一项需要忍受寂寞和冷落的事业,不仅应当付出热情,更需要付出汗水。要鼓励他们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以脚踏实地的新作风,朝气蓬勃的新风采,投身于保护环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原生态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去,在事业中形成人才活力竞要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开展鄱阳湖生态文明行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重大

项目来抓,省、市、县、乡、村五级共建,农业、林业、环保、水利、民政等部门大力支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切实把“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打造成我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全省农村建设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江西的子民我一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保护生态、发展经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尽我所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相进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崭新局面。

第17篇:鄱阳湖江西水利厅

鄱阳湖,从远古走来 董鸿彪(省水利厅机关老干支部)

(一)

鄱阳湖 从远古走来: 她带来大自然的造化 她带来地壳运动的迹痕 她带来彭蠡泽的血脉 她带来古长江的遗存 她演绎着水涨水落的沧桑 她经历着坎坷兴衰的命运„„ 如今——

她抖擞豪气横空出世 挥洒豪迈而壮阔的神韵: 胸纳五河滔滔水 臂揽百城与千村 无垠烟波接远山 苍茫气势触彩云 西衔长江东注大海 背倚匡庐添精神 浩浩中华第一湖 闪闪明珠耀乾坤!

(二)

鄱阳湖 从远古走来: 她带来上苍的恩赐 她带来人类的福音 他带来生命的琼浆 她带来财富的基因 她生发出智慧的启蒙 她驱动着进化的车轮 因为她—— 才有近水而耕的丰收 才有依水而居的欢欣 才有凭水而商的繁荣 才有舟楫通行的来临 才有取水之利的谋划 才有避水之害的探寻 才有从原始形体的逐步脱胎 才有人类生存拓展的文化演进„„ 也才有碧波荡漾花草丰美 也才有飞鸟游鱼万千生物种群„„ 从远古走来的鄱阳湖啊 她积聚很多很多

储存着难以估量的物质精神 浩浩水域闪闪金波

恰似天造的珍珠滩 恰似地设的聚宝盆!

(三) 鄱阳湖 从远古走来: 她带来茫茫人世沧桑 她带来重重历史风云—— 这里曾摆开三国争雄的阵势 这里曾披满大明开创的征尘 这里曾展现太平军的骁勇 这里也曾布设抗倭的雨弹枪林„„ 鄱阳湖穿越风雨烽烟一路走来 多少次映照刀光剑影 多少回留下改朝换代的烙印 政治家在这里摆阵对垒斗智斗勇 成就了她历史大舞台的形象 军事家在这里统领人马鸣金挥戈 成就了她厮杀大战场的身份„„ 千古鄱阳湖啊 阅尽盛衰兴亡人间万象 怀揣一部历史风云录 多少传奇故事在她身边演绎 历久不绝流传至今!

(四) 鄱阳湖 从远古走来: 她带来碧水青山的画卷 她带来草长莺飞的风韵 她带来美轮美奂的生态 她带来渔舟唱晚的清音„„ 美的浸染水的启迪 撞击着诗人的情怀 燃烧着骚客的灵魂 于是——

这里便有陶渊明的田园佳篇 这里便有王勃的高阁妙吟 这里便有李白的浪漫诗章 这里便有白居易的“琵琶”音韵 这里便有苏东坡的狂放杰作 还有他湖口石钟山的游踪 及那篇妙趣横生的“写真”„„ 千古鄱湖,风流千古 她是风流才俊向往的所在 她是文学巨匠赛场的化身 她装下一部历代诗文的灿烂长卷 伴随波光流影阅览不尽„„

(五) 鄱阳湖 从远古走来: 她带来生态带来财富 她带来历史带来文化 更带来浩浩乎“一湖清水” 赢得荣耀的湖之全国冠军„„ 广阔而富有的鄱阳湖 历经千古跨入新纪元 而今开始她更灿烂的青春—— 科学发展观指引方向 “人水和谐”理念落地生根 “生态文明”引领国策大计 “绿色崛起”推进兴赣富民„„ 抚今追昔,登高望远 远古走来的鄱阳湖

而今更肩负空前的使命与担当 驮载着人类的福祉命运 我们应加倍敬重她保护她 绝不容侵占她侵害她

象珍惜生命般珍惜“一湖清水” 永葆她健美的青春

于是——

便有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空前壮举 便有了截污治污的铁腕雄心 便有了铜墙铁壁般的生态“保护区” 便有了水资源永续利用的科学导引 便有了配备法规利器的劲旅—— 河长湖长率领的护卫大军„„ 看今朝,湖区万千兴旺景象 “生态”“经济”驱动双轮„„

(六)

古老而年轻的鄱阳湖啊 从未像今天这般充满活力与希冀 她在实现着:安澜、水清、岸美 她在付出着也在期待着: 为湖区明天的“绿色崛起”—— 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 为构筑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幸福康乐,繁花似锦„„

第18篇:鄱阳湖测试题答案

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竞赛达标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淡水湖;天然调节器

2、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水;连河湖

3、16.2;94%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

5、吞吐型;洪水一片水连天,枯水一线滩无边

6、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候鸟乐园

7、自然保护

8、鄱阳湖银鱼;鄱阳湖珍珠;湖口酒糟鱼

9、鄱阳县

10、十大名山;世界文化景观

11、道教

12、《搜神记》

13、3.75亩以上的岛屿1667个

14、陶渊明;关汉卿;罗牧

15、庐山地区;《天工开物》

16、白鹿洞书院;朱熹

17、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滕王阁序》

18、水陆交通

19、贵和祥

20、钢铁

21、太阳能

22、“才子之乡”、“文化之邦”

23、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二、名词解释

24、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25、鄱阳湖湿地是指鄱阳湖在天然、人工、常久、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能够保持静止、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26、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三、简答题

27、机遇:1)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2)我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3)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渐改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挑战:1)能源需求大幅增加,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2)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3)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 4)由于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孳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28、限制开发区;规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功能: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是我国鱼米之乡,要在保护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特色产业(生态休闲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优化开发区;规范: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功能:该区域要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国及世界分工与竞争的层次,成为带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重点开发区;规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功能:该区域主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的重要载体,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29、我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

措。而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鄱阳湖水量的大小、水质的好坏,对于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江西最大的亮点是生态,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潜力是生态。我们应该把鄱阳湖经济开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好,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

四、论述题

30、里程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战略意义:(1)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助于推动产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2)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大湖流域的开发和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困难。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探索大湖流域保护、治理、开发的新经验,有助于保护“一湖净水”,维护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3)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助于培养长江中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关键”的战略目标。(4)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推广生态文化,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有助于为我国开发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平台,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31、基本原则:按照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基本思路:突出特色、严格准进、优化布局,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体系。

基地和分布:光电产业基地-南昌市、新能源基地-南昌市、生物产业基地-南昌市、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南昌市、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湖口县、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九江市、航空产业基地-景德镇市、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景德镇市。

第19篇:鄱阳湖生态开发

鄱阳湖生态开发

填湖开发:降低生态净化能力

退田还湖禁令成空文

鄱阳湖多头开发,职责交叉

解决办法:1,建立综合型管理机构、集中管理、形成执法合力

2.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广泛传播来提高公民的觉悟。建设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借助电视节目和文学节目

3.创意开发鄱阳湖:充分利用鄱阳湖的历史文化(商贾文化、移民文化和地方文化)。鄱阳湖民俗风情(鄱阳湖渔俗、景德镇陶俗、樟树药俗、地方戏曲)、鄱阳湖的品质形象(第一大淡水湖、重要湿地),构建鄱阳湖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尽快申报鄱阳湖文化生态保护区。

4,科学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倾斜自主创新高科技含量企业。构建“绿色信贷”通道、推动低碳行业发展(生态农业。新兴工业、现代农业)

生态文明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五位一体”总布局。

1, 政治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a.坚持党领导保障体系

思想上,解放思想,提升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

领导体制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体部署

和工作会议。工作作风上,转变工作作风吗,提高实效。

b,完善的绿色引导体系,制定与修改一系列有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并强化这些法律法规的家督与检查,得到贯彻实施。

2, 物质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a.绿色的生态经济与产业体系。发展低碳、生态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可再

生能源、环保行业为切入点;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

先进核能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强对传统工业经济的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

b.现在画的绿色技术支撑。我们应该从环境战略,环境利用技术和环境标准研究

入手,选择生态安全关键领域,作为生态技术创新的突破口。

c.规范的绿色企业运营体系。把“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转化为绿色设

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科技。零排放、循环经济新模式。

精神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 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补充生态教育课程。

2, 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系。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在全社会形成

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其成为自觉行为。

3, 健康向上的消费体系。一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二是积极参与绿色消费,

这应该成为人类道德新境界。

4, 广泛的交流合作体系。加强和建设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与体制。

第20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摘 要 随着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环鄱阳湖经济区”的建立,要确立区域一体化的意识,积极促进市场一体化机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推进环鄱阳湖区域综合环境治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

一、引言

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其实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对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湖区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性的重要湿地,江西人民的“母亲湖”。主要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和抚州6个设市区以及周边的11个县市,本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方面都具有类似性,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水陆结合的自然区。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开发建设,是从江西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和谐构建鄱阳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大实践,必将对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此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的思考和策略,必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产生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制约环鄱阳湖发展的因素由于受经济、社会、政策和历史等因素,还有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加重,并且日益恶化。当前,鄱阳湖区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水生态失衡、土地植被退化、污染状况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水生态失衡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千百年来,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发利用,鄱阳湖一直在变化中。近年来,由于不断的围垦、“五水”的泥沙淤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泊出现萎缩,河道淤积相当严重,水质量不断下降,湖区水资源、水生态面临严峻挑战。

2.土地植被退化

江西是南方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水系“五河”流域中、上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36.12×104 h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95.5%,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流入江河湖库,致使出现了严重淤积现象,泥沙的淤积使湖库行蓄防洪能力降低,同时由于汛期长江洪水对鄱阳湖水的顶托作用,使得在汛期往往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小洪水、大灾情”,加大了防汛的压力,加剧了水患灾害,使鄱阳湖区土壤肥力退化、土壤污染和土壤酸化日趋严重。

鄱阳湖自然植被主要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植被和沙生植被。鄱阳湖区森林覆盖率较低,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鄱阳湖区现存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

同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鄱阳湖区周围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有的成了疏林地,有的演替为灌草丛,甚至有些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2262km2,自岸向湖心,植被呈不规则的环带状分布,但近50多年来,因受人类和自然因素干扰,湿地植被带完整性遭破坏,湿地植被分布面积逐年减少,生物量逐年下降。

3.污染状况加重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鄱阳湖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的污染物来源于降水、地表径流和人湖河道等,污染物主要来流域内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汇集于鄱阳湖,鄱阳湖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尤以赣江和信江、乐安河水系为甚,湖区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也比较严重,目前鄱阳湖水质的无机总氮含量大于0.2毫克/升,磷酸态磷的浓度大于0.015毫克/升,鄱阳湖已具备富营养化条件。

转贴于 热点论文网 http://

4.生物多样性减少

鄱阳湖湿地,己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之一,也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著名的“珍禽王国”,吸引了许多珍稀濒危水禽,越冬珍禽种类多,数量大,由于不断的泥沙淤积、人工围垦和捕涝量上升等,鱼类资源趋向衰退;鄱阳湖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从20世纪60年代的119 种减少到80年代的101 种,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 种,一些物种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绝大多数水生经济植物趋于绝灭。

三、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举措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不只是环境的问题,而是环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种内涵的有机统一体,本质上体现了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把当前和子孙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在此基础上,突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多有利的条件。

1.做好区域一体化文章,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把鄱阳湖区域的治理和人民的利益一体化,健全经济和生态一体化的统一管理机制,对鄱阳湖的开发治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不仅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的作用,构建区域性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还要鼓励鄱阳湖区域各市县的政务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医疗卫生信息、旅游与交通信息等资源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强化环鄱阳湖区域的资源共享。

2.优化产业构建,探索市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创新鄱阳湖区域的发展机制,有效地探索市场一体化,以市场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和优化三大产业的布局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整体素质,同时和区域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相协调,明确分工,强化协作,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外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再者,要建立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作规则,统一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市场运行规则,培育一体化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开展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推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最后,要强化商贸流通体系,构建区域内外

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一个地方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争取外

部支持,借力发展。新余的产业优势在哪里?在新能源产业。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龙头,以风电产业、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为补充的新能源产业,产业基础较好,比较优势明显。正因为如此,国家科技部将“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张名片授予我们。这是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争当先行者,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更为重要的是,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以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战略品牌,争取国家给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各种扶持政策,有助于我们集中政策、项目、资金、资源,加快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为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持久强大的支撑。

???

(四)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引领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放眼当今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去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趋势不仅将催生新的技术革命,而且将使整个人类的价值观和工作、生活方式都因此而改变。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正在酝酿新的突破,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将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引发全球产业重新洗牌。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遵循了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找准了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这一重大战略,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契合了新余发展实际,引领了未来发展方向,是关系新余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有助于探索并走出一条我市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

???

二、切实把握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本质内涵

??? 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本质内涵,是全面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市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这既是对新余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既是对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核心是加快发展,特色是新兴产业,关键是科技创新,重点是项目建设,目标是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使大家更好理解和把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 ?第一,核心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认识和自觉把握所得出的历史结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但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位仍未改变,发展不足是我市相当长时期的主要矛盾。从这一基本市情出发,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这是我们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我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核心所在。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不单是指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0平方公里范围,也不单是指“一大二小”新能源产业发展,而是要把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作为引领全市发展的龙头工程,全面推进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思想,要在全市上下形成高度共识、高度默契,并转化为自觉、持续的共为。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总体思路是:以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为切入点,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我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发展定位是:建设新型工业城、科技创新城、文明生态城,努力把我市建成经济发展快、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好、文明程度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主要任务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科技创新力度,切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到2012年,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其中,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1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20亿元,力争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力争7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力争3200亿元。因此,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平台决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任务决不仅仅是发展一个产业,而应把新余整个市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从规划到建设始终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实际成效检验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成效。

??? 第二,特色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发明、应用而出现的部门和行业。当前主要指的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技术形成的产业。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必须与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必须以新能源产业为主要支撑。科技部之所以把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块牌子授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新能源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特色鲜明,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具有比较优势。目前,全市已注册新能源企业21家,在建项目18个,投资总额645亿元,投产企业11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基本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核心、风电产业和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为补充的“一大二小”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方面,龙头企业赛维LDK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企业,两个硅料厂全面达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纯硅料生产企业。同时,一大批光伏上下游配套企业向我市加速集聚,基本形成了“硅料-铸锭-硅片-电池-组件-太阳能应用产品”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风电产业方面,江西力德公司拥有未来20年公司发展所需的核心原料,与国内最大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成套设备供应商已结为战略合作伙伴。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方面,华电电力螺杆膨胀发电机应用,是目前世界上回收利用各类低品质热能发电的首创技术,参加了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材料博览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正是我们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业集群,我们依靠新能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新材料是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新材料产业已投产的企业有8家,锂材料、镍材料、太阳能硅、石英陶瓷坩埚等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皆具比较优势。此外,在钢铁产业方面,我市也涌现了以铝包钢、钢绞线、冷轧矽钢片为主的金属压延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新兴农业产业化方面,集科技农业、休闲农业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以新余蜜桔、高产油茶、苎麻、铁观音茶叶等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些特色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00亿元,其中,新能源1400亿元、钢铁1000亿元、新材料200亿元;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家(2009年为21家),销售收入150亿元。真正使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块牌子名副其实

鄱阳湖导游词范文
《鄱阳湖导游词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