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16:35: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http://www.daodoc.com 2009年12月16日 15:58 新华网

新华网南昌12月16日电(记者刘菁 郭远明)记者从江西省人民政府获悉,国务院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规划》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根据《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6—2020年的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等。

应时而生 顺势而为 前景光明

江西将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省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答记者问

2009-12-17 07:07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12月16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国务院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天,记者联系省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就全省上下普遍关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背景、战略意义、功能分区、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战略背景:赢得发展更多权利更大空间

问: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重大战略背景?

答:首先,从国际战略背景来看,全世界都开始认真思考和审视人类文明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类的明天将迈向何方?全世界都在关注、思考、努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是中国政府在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上,作出的一次主动响应、积极作为的生动实践。

其次,从国内战略背景来看,中央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和重大战略方针,目的就是要引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恰恰可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最后,不容忽视的是江西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江西正处在人均GDP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同时,江西要根本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出发,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为江西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强调的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江西原有区域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和突破,秉承了山江湖工程、昌九工业走廊、九江沿江开发、环鄱阳湖城市群等一系列战略方针,同时也是对历次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的积极落实。

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项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前景光明的重大战略,它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落实了中央指示精神,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

战略意义:实现加快崛起赶超进位

问: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重大战略意义?

答: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了高屋建瓴的精辟概括,省委书记苏荣强调: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省长吴新雄指出: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具体而系统地审视其重大战略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把握——第一,可以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去把握。总结起来,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这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吸取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着力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有效控制滨湖和江河源头地区的人为破坏,合理开发环湖平原地区,探索大湖流域保护、治理、开发的新经验,这有助于保护“一湖清水”,维护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

有利于加快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条件,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有助于培育长江中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

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推广生态文化,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这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上的一些忧虑、怀疑和误解,有助于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展示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二,应该立足江西的角度去审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迄今为止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其对江西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站在江西角度来看,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具体、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是要遵循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方向,把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要求有机统一起来,把生态和经济两大命题有机统一起来,把开发和保护两大主要任务有机统一起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下决心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江西的青山绿水,使江西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实现江西加快崛起、赶超进位的有效途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城市化水平等各方面条件都走在全省前列,是江西最容易实现单兵突破,进而带动整体崛起的战略高地。因此,抓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基础,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希望,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关键。

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战略抉择。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后劲是生态,最大的财富是生态,最大的潜力是生态,而鄱阳湖是我省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江西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更好地策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和突破江西原有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有助于争取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战略定位:构建“三区一平台”

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直接反映和决定它在国家区域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中的地位。总结起来讲,就是着力构建“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同时,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总体定位,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即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功能分区:“两区一带”特色明显

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具体的功能分区?

答:做好功能区划,对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和意义。规划方案秉承国家主体功能区的理念,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色明显的“两区一带”功能分区,即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同时,根据各功能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现状和开发潜力,界定区域功能,明确发展方向:

湖体核心保护区。范围为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米)为界线,面积5181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

滨湖控制开发带。范围为沿湖岸线邻水区域,以最高水位线为界线,原则上向陆地延伸3公里,核定面积3746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

高效集约发展区。范围为区域其他地区,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战略目标:使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

问: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战略目标必然承载了4400万江西父老沉甸甸的期望。针对这项时间长、范围广、任务重的系统工程,规划方案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个步骤从两个层次设定三个方面的目标。

“两个步骤”:第一步,2009~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第二步,2016~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两个层次三个方面目标”:规划按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着重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构建三个方面,提出2009~2015年重点规划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定性目标主要有:湿地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等,最终保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资源综合利用达到新水平、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等,从而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保型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等,使江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根据定性目标,规划设定了13个定量指标,主要有:鄱阳湖天然湿地面积稳定在3100平方公里,鄱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比2008年下降20%、2020年比2015年下降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45000元、2020年达到80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城镇化率2015年达到50%、2020年达到60%。

总体来讲,这些指标的选取和指标值的确定,既突出了生态环保、以人为本,又力求精简、突出重点,既积极向上,体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示范性,又留有余地,体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艰巨性。

战略任务:统筹安排生态经济社会发展

问: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哪些战略任务?

答:第一位的战略任务,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强化流域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突出湿地保护、污染防治、绿色屏障建设、血吸虫病防治,进一步推进实施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程等。

加快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重点是围绕建设“十大产业基地”,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改造,突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重点是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推进水利、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着力构建调控有力的水利保障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应有之义、重要内容。要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先导,以建设绿色乡村、生态城镇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建设富裕文明、安宁祥和的美好家园,着力打造富有特色魅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镇,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系统的思维;采用统筹的方式,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龙头作用,以长江、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依托,以沿江、沿线城市为支撑,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注重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促进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公共资源、自由流动生产要素;注重带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着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革命老区发展能力。

深化改革开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着眼于形成有利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开放合作、提升开放水平,重点是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积极推进生态环保领域的先行先试,切实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和国际生态合作。

必须强调一点的是,规划考虑到鄱阳湖流域的系统性、整体性,在战略任务及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上,并不局限于区域内的38个县(市、区),而是扩展到了全省、全流域,特别是生态环保项目和部分农业项目,此外还专门安排章节规划周边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 政策支持:国家政策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

问:国家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政策支持?

答:应该说,国家给予的政策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规划提出,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改善农村特别是湖区、老区农(渔、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加强金融政策支持。规划提出,要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探索推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加大对政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农业保险、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试点。

给予重大项目支持。规划提出,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将鄱阳湖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支持区域内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国家在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上优先安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推进开发区、工业园扩区升级,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

本报记者张志勇

附问:

继承突破,应运而生,二十多年期待今朝梦圆。早在1983年,江西省就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鄱阳湖是长江水流名副其实的调节器,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遵循 “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贫”这一全新的生态修复和发展模式,江西省实施“灭荒”造林、“山上再造”和“跨世纪绿色工程”三大战役,森林覆盖率增长近1倍,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2/3,鄱阳湖湖体面积增加40%多,直接带动5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原有区域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和突破。”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说。江西正处在人均GDP由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国内外实践表明,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2008年4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在南昌召开,标志着这项重大战略实施进入实质阶段。当年9月,江西正式向国家有关部委上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今年4月15日,国家发改委会同20多个部门80余人,来到江西鄱阳湖地区开始实地调研,专家专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7月14日,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该规划被印发至25个部委征求意见。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有定位,才会有地位,“三区一平台”挖掘地区潜力。《规划》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从区位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长江,上连湘楚、下通皖江,同时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既与沿海发达地区山水相连,又与中西部地区直接相通,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该区域以占江西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有定位,才会有地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总结起来讲,就是“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总体定位,江西今后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介绍,要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离不开各大河流源头地区的主动策应,离不开各大河流上游地区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大河流沿岸地区的积极参与。”苏荣告诉记者,应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龙头作用,以长江、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依托,以沿江、沿线城市为支撑,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注重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促进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公共资源、自由流动生产要素,注重带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着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革命老区发展能力。保护发展,协调统一“两区一带”探索生态经济新经验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是当今世界重大课题。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吸取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着力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合理开发环湖平原地区,探索大湖流域保护、治理、开发的新经验,这有助于保护“一湖清水”,维护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实践证明,只讲保护,不讲发展,结果往往并不利于保护;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结果必然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的就是达到保护和发展的协调统一。鄱阳湖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受到广泛的国际关注。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有助于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规划提出了符合实际、特色明显的„两区一带‟功能分区,即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姚木根向记者介绍,规划设定了13个定量指标,主要有:鄱阳湖天然湿地面积稳定在3100平方公里,鄱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比2008年下降20%、2020年比2015年下降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45000元、2020年达到80000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文发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全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介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考察报告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