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活动方案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6 22:16:08 来源:活动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引导广大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分为 “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 3 个类别。“小小百家讲坛” 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香书法展示” 旨在激发和培育学生书法的热情, 促进学生扎实开展传统书法练习,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寻访红色足迹” 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 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三、领导小组 组 长:刘长征 副组长:谭广信

成 员:曹荣安张志鹤 袁茂华 各中队辅导员

四、实施原则

1、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动行动中,并与学生思想品德、语文、音乐、美术课等教学, 经典诗文诵读,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以及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 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融合多种元素, 可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实践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与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五、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他们学习,理解《千字文》、《弟子规》、《尚书》、《三字经》、《百家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长期的践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 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 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字画展、书法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 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 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 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体验革命情怀, 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六、活动的实施途径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系列教育活动要有机渗透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同时, 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行善活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1、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 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在家中践行《弟子规》,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

2、学校

学校是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系列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将系列教育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红色”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号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氛围, 从而使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七、活动载体

1、经典诵读: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有效的载体传播善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结晶,既有文化积累、智慧启蒙的作用,又有规范言行、培养人格的功能。学校要通过演经典、唱经典、书经典、诵经典,为学生提供认知、践行的平台。

2、校本教材:学校在活动的开展中进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3、红色歌曲大家唱:用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来体现中国共产党 94 年的奋斗历程、展现各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回忆党的光荣历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进行爱党爱国教育。

4、训红色足迹:组织学生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 开展“讲红色故事”比赛,进行“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

八、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2017年 3 月—2017年 6 月)学校将利用年级集会、操后点评、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橱窗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开展 “少年传承美德” 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内容、方法等,以此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 2017年 9 月—2017年 11 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德育主题文化活动,传播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

1、建立学生《“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生成长手册》

2、将“学雷锋”活动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文明和谐校园。

3、组织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红色歌曲大合唱、故事会、朗诵会、优秀事迹报告会、表彰会、演讲比赛、情景剧等。

4、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寻访革命老前辈等系列革命教育活动。

5、结合“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继续开展“我们传统的节日”活动,并大力进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6、成立“书法、书画兴趣小组” ,开展传统书法大家练活动。

7、在校园网上开辟“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专栏,长期进行“传统美德有奖征文”活动。

8、建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广播站,编辑相关文集、校刊。

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表彰( 2017 年 12 月)

学校结合开展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对“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并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 态化。(2017 年—2018 年)

学校在认真总结实施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抓常新、突显特色,使之成为我校德育工作有效途径。每年都要根据上级要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活动, 活动中提倡人人参与,人人展示,通过展示,海选出优秀节目,优秀个人参加上级活动,并进行表彰。

九、组织领导及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学校充分认识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实践教育活动的意义, 把此项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学校领导小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学校主抓、学生参与、家长支持”的浓厚氛围。

2、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学校将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实践教育活动。 选好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注重活动过程性资 料的收集,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确保“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作法,为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推荐第2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优秀]

Fpg

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引导广大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の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党の光荣革命传统,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分为 “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 3 个类别。“小小百家讲坛” 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の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の精髓和魅力, 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香书法展示” 旨在激发和培育学生书法の热情, 促进学生扎实开展传统书法练习,感受书法の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寻访红色足迹” 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の寻访红色足迹活动, 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の理想信念。

三、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

四、实施原则

1、坚持“三贴近”の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の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の普遍规律,又要体现“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の特点,适应中小学生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の方式,采用通俗鲜活の语言、生动の典型事例,体现教学の互动性和趣味性,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教育の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の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の开展要落实到学生の日常学习生活动行动中,并与学生思想品德、语文、音乐、美术课等教学, 经典诗文诵读,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以及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 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の传统美德。

3、坚持“多元化”の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の开展可以融合多种元素, 可与学生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实践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与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增强活动の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五、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の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の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他们学习,理解《千字文》、《弟子规》、《尚书》、《三字Fpg

Fpg 经》、《百家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传统文化の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长期の践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の道德标准。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 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の热情, 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字画展、书法展等形式多样の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の魅力, 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 等丰富多彩の寻访红色足迹活动, 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体验革命情怀, 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の理想信念。

六、活动の实施途径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系列教育活动要有机渗透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同时, 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行善活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の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の实效。

1、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の重要场所, 父母の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の成长。通过活动の开展, 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の理解,在家中践行《弟子规》,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の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の家庭小主人。

2、学校

学校是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系列教育活动の主要阵地。学校要将系列教育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の整个过程中, 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优秀の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红色”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号召、激励性の活动内容,营造浓厚の“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の氛围, 从而使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七、活动载体

1、经典诵读:以优秀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有效の载体传播善文化。优秀の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の结晶,既有文化积累、智慧启蒙の作用,又有规范言行、培养人格の功能。学校要通过演经典、唱经典、书经典、诵经典,为学生提供认知、践行の平台。

2、校本教材:学校在活动の开展中进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系列教育活动校本教材の研究和开发,使其有较强の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3、红色歌曲大家唱:用脍炙人口の红色歌曲,来体现中国共产党 94 年の奋斗历程、展现各时期共产党员の精神风貌,回忆党の光荣历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进行爱党爱国教育。

4、训红色足迹:组织学生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 开展“讲红色故事”比赛,进行“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の寻访红色足迹活动。

八、活动步骤

Fpg

Fpg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2018年 3 月—2018年 4 月)学校将利用年级集会、操后点评、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橱窗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开展 “少年传承美德” 教育实践活动の重要意义、活动内容、方法等,以此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の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 2018年5 月—2018年6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の德育主题文化活动,传播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

1、建立学生《“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生成长手册》

2、将“学雷锋”活动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文明和谐校园。

3、组织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の红色歌曲大合唱、故事会、朗诵会、优秀事迹报告会、表彰会、演讲比赛、情景剧等。

4、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寻访革命老前辈等系列革命教育活动。

5、结合“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继续开展“我们传统の节日”活动,并大力进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6、成立“书法、书画兴趣小组” ,开展传统书法大家练活动。

7、在校园网上开辟“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专栏,长期进行“传统美德有奖征文”活动。

8、建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广播站,编辑相关文集、校刊。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表彰( 2018 年12月)

学校结合开展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实践活动の情况和取得の效果进行对“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并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学校在认真总结实施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の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抓常新、突显特色,使之成为我校德育工作有效途径。每年都要根据上级要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活动, 活动中提倡人人参与,人人展示,通过展示,海选出优秀节目,优秀个人参加上级活动,并进行表彰。

九、组织领导及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学校充分认识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实践教育活动の意义, 把此项工作列入德育工作の重要内容,成立学校领导小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学校主抓、学生参与、家长支持”の浓厚氛围。

2、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学校将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实践教育活动。 选好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注重活动过程性资

料の收集,从身边の一点一滴做起,确保“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教育活动の好经验、好作法,为活动营造良好の氛围。

Fpg

推荐第3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兄弟学校的同行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县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我这个机会,向各位汇报我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些情况。下面我说说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

学习《蒙以养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的品质,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传统文化德育校本教材《蒙以养正》的出版,让教育回归了传统。

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诵读《蒙以养正》里面的古诗词,用传统中国文明精神,对校园、对家庭、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市教育局把我校作为学习《蒙以养正》小学片的试点,我校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的开展,把《蒙以养正》课程纳入了课堂教学,我们主要做法是:

1、学校强调学习《蒙以养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云浮市云硫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后学校精神面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的具体例子说明学习《蒙以养正》不但不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反而会促进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我校把《蒙以养正》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中显示出来。要求上课教师做好备课,写好教案。由管理学校德育的中层领导负责检查落实,并把发现的问题通过召开老师会议及时反馈与整改,力求每一节课都能真真正正落实到实处。

3、本教材主要是通过古代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所以在教学这套书时,我们要求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品质。让学生在故事的讲述中得到感想与体悟,让他们学习个中的道理。并要求学生完成“我感触,我行动”的内容,让他们写下自己所学到的做人道理与心得体会。

4、课前一分钟要求各班诵读经典名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不达到练背诵的程度。德育处利用早操时间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背诵,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回到家里与家长一起学习,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创建书香家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

5、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句句增广贤文走进了校园内、宣传栏、楼梯通道,走廊等处,令人赏心悦目,体现了人文关怀,烘托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营造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以致用出实效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感觉效果显著,学校校风、班风和学风

得到了提升,并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老师们认为:这项活动既是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一定会取得很好成效。从目前来看,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上就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学生以前见到老师或外来领导时,不敢主动问好。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大部分学生能礼貌待人,主动问好;上下楼梯时,能够主动让道;学生乱丢垃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校园环境清洁了;早、午读钟声还未响,同学们已能争分夺秒进行早、午读,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加强;学生的仪容仪表变得规范了,学生间更加团结。

学生反映:大多数学生对此项活动感兴趣,能够主动要求家长购买一些书籍,以增加阅读量,积极背诵老师要求的内容,高年级的同学大部分内容都能背诵。他们认识到,通过《蒙以养正》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规范;不应与父母和师长顶嘴,父母和师长教育时,应认真听,不反驳,有错改正,无错诫免;学校倡导学生为家庭做一此力所能及的事,学生基本上能做到。

家长的看法: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孩子进行经典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家长们反映,自己孩子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学习更加积极了,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些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查阅资料,对拓展孩子知识面有帮助。有的家长向学校反映,近来他们的孩子能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家务,能整理自己的房间。孩子在家时家长们也经常用《弟子规》来提醒、纠正、规范孩子的言行。

当然,这项活动才刚刚开展,尚处于试行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创新做法,以求能有更大效益。《蒙以养正》是一本好书!是一本能培养学生纯正品质,养其正气,为孩子将来能成为正人君子奠定坚定基础的好书!我们会让教师们上好《蒙以养正》课程,让经典的正能量在孩子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推荐第4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3个类别。

“小小百家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香书法展示”旨在激发和培育学生书法的热情,促进学生扎实开展传统书法练习,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寻访红色足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千字文》、《弟子规》、《尚书》、《三字经》、《百家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长期的践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字画展、书法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三、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学校将利用年级集会、操后点评、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橱窗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开展“少年传承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内容、方法等,以此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15年11月)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德育主题文化活动,传播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

1、建立学生《“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生成长手册》

2、将“学雷锋”活动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文明和谐校园。

3、组织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红色歌曲大合唱、故事会、朗诵会、优秀事迹报告会、表彰会、演讲比赛、情景剧等。

4、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寻访革命老前辈等系列革命教育活动。

5、结合“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继续开展“我们传统的节日”活动,并大力进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6、成立“书法、书画兴趣小组”,开展传统书法大家练活动。

7、在校园网上开辟“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专栏,长期进行“传统美德有奖征文”活动。

8、建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广播站,编辑相关文集、校刊。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表彰(2015年12月)

学校结合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对“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并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2016年—2017年) 学校在认真总结实施“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抓常新、突显特色,使之成为我校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每年都要根据上级要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活动,活动中提倡人人参与,人人展示,通过展示,海选出优秀节目,优秀个人参加上级活动,并进行表彰。

四、活动评价:

组织开展审美素质测评,并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电子档案。

五、活动反思:

1.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学生激发和培育学生书法的热情,促进学生扎实开展传统书法练习,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为日后其他类型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做好铺垫。

3.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推荐第5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青州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李永

副组长:杨吉武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 主题活动 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课前歌,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 社会实践 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结合教育工作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

五、工作措施

1、学习宣传,营造氛围

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和责任。加强宣传,使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都懂得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2、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资水平。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

3、加强各项活动的指导和落实。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效果。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行事例

第一周

校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第二 阶段学习动员

校长室

第二周 《 弟子规》讲解

会议室

第三周

行春祭礼

团委会、德育处 第四周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摭谈》讲座

会议室

第五周 《弟子规诵读比赛》

教导处

第六周

清明节烈士陵园墓地祭扫

第七周 座

第八周 级)

第九周 会

第十二周级)

第十三周座

第十四周残

第十五周赛

第十六周流

团委会、德育处

《中华传统文化概说》讲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竞说(初一年

德育处

纪念屈原诞辰2353周年诗歌创作暨集体朗诵

团委会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手抄报评比(初二年

教导处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讲

研究室

南石塔社区阳光老年公寓敬老助

团委会、德育处

“天涯共此时”端午节书信大

团委会

《家校连线》“亲情日记”孝心活动汇报交

德育处

会议室

青州经济开发区高柳初中

2018年3月5日

推荐第6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开展“弘扬中华优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重庆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德育处负责人

副组长:年级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 主题活动 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课前歌,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 社会实践 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结合教育工作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

五、工作措施

1、学习宣传,营造氛围

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和责任。加强宣传,使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都懂得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2、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资水平。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

3、加强各项活动的指导和落实。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效果。

2016年9月25日

推荐第7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舒兰六中开展“弘扬中华优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舒兰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舒兰六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刘明慧 副组长:郭勋

组员:赵东方

蔡春梅

张全军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 主题活动 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课前歌,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 社会实践 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结合教育工作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

五、工作措施

1、学习宣传,营造氛围

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和责任。加强宣传,使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都懂得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2、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资水平。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

3、加强各项活动的指导和落实。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效果。

舒兰市第六中学

推荐第8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玉州区名山初中 2016年5月25日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玉区教【2016】45号文件通知,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二、组织领导及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学校充分认识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教育活动的意义,把此项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学校领导小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学校主抓、学生参与、家长支持”的浓厚氛围。

2、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学校将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此项实践教育活动,选好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注重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确保“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作法得到推广,为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实施原则

1、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的特点,适应中学生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落实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与思想品德、语文、历史、音乐、美术课等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以及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融合多种元素,可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实践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与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四、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中学生古诗文诵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以上内容,结合我校实际分年级要求选诵。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字画展、书法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五、活动的实施途径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要渗透到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同时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美德培育活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1、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在家中践行《弟子规》,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

2、学校

学校是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将系列教育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红色”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号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氛围,从而使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学校将利用集会、led屏、宣传栏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内容、方法等,以此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1月)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德育主题活动,传播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

1、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2、组织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以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传统美德主题演讲、红色歌曲大合唱、晚自习课前五分钟美文佳句共赏、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爱国主义歌曲校园行等为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3、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寻访革命老前辈等系列革命教育活动。

4、结合“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继续开展“我们传统的节日”主题活动。

5、成立“书法、书画兴趣小组”,开展传统书法大家练活动。

6、建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广播站。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表彰(2016年11月)

学校结合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阶段总结,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2016年———)

学校在认真总结实施“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深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抓不懈,突显特色,提倡人人参与,人人展示,使之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推荐第9篇:学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扬传统文化 创文明校园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坚定不移地抓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我院以诵读中华经典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民族品质、良好的民族礼仪为内容,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全方位,立体化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将该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立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分工

学院党委下发文件,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由公共基础部主要负责,党委宣传部、社科部协调配合。公共基础部成立了以书记、主任为组长,艺文课教研室的教师为主要成员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工作小组,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并对组员的工作进行分工。公共基础部利用工作例会、教研室会议宣传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商讨制定了具体工作安排表。多次组织召开了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研讨会,研讨制定传统文化教育方案,方案主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修德、好学、知礼校风”。

二、建设师资队伍,保证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学院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提高年、巩固年活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学院还以“教学沙龙”、网络为载体,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并开展“四个一”(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每周读一篇教育成果作品)读书活动。以扩展视野,强化内功,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三、开展丰富活动,注重德育实效

我院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提到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提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的高度,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说教及应付形式的走过场之上,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将爱国爱民,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谦虚好学,惜时审势,求新勤俭的精神融入到公共基础课的德育教学中去。

我院以“推普周”为契机,从学院实际出发,认真制定了活动方案,仔细筹划,精心组织,开展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各类活动。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每年“推普周”的活动,指导学生社团举办“唐风宋韵”古诗词朗诵比赛、“微笑礼仪”说话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使古诗文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经典诵读一直是我院的特色。“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提升校园品位,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学校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既是全校师生诵读水平的展示,也是对每年经典诵读成果的检阅。每届比赛各系部都认真组织、精心辅导,诵读表演了脍炙人口的现代美文与传世经典,我院规定每年5月份是经典诵读月,充分展示了多年来开展诵读活动的成果,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师生对诵读的热情。精彩纷呈的表演让全院师生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震荡与洗礼,使全院形成“人人诵读,遍地诗声”的氛围,为师生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书香校园。 同时,我院还每年组织学生代表在图书馆报告厅,参加中国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尤其是著名的金开诚教授的“中和中庸”思想视频讲座、于丹教授的《庄子心得》视频讲座,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金教授的“中和中庸”使大家明白了“中和”是整体的和谐,“中庸”不是庸俗,是在变中求和,是动态的平衡点。于教授的心得,对于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正确的看待事物,看待他人,都很有见地,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另外,我院还组织2010级学生参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网上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问卷调查共有280名学生参加,回收有效问卷256份,回收率91.5%。共设计题目32项,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以及对我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认可度。通过调查与分析,公共教学部充分了解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所获得的一手数据对于指导下一步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鉴赏》的公共选修课程奠定了基础。

四、把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到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系中

我院建立起开放式的传统文化教学理念,努力拓宽传统文化教学的渠道,让学生不仅成为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使学生在经历传统文化实践学习过程中,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我院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鉴赏》、《唐宋诗词欣赏》、《书法鉴赏与训练》、《礼仪与沟通》、《民族音乐鉴赏》、《演讲与朗诵》等公选课程,我们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例如:《中国传统文化鉴赏》课程中,开设了“中国龙文化吉祥文化、中国园林文化、中国对联文、中医药养生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人生仪礼文化、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中国传统绘画鉴赏、中国酒文化、中国服饰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十二个专题,由六个教师去完成,在《中国传统文化鉴赏》课程中,挖掘体验专题课中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内容,让祖国5000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通过一堂堂氤氲着气息的传统文化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五、注重传统文化的养成教育

为了更好的实现“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我院注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把传统美德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经验同样适用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我院在向学生们讲道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学院开设了“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专题讲座。2011级学生代表和2012级学生干部倾听了讲座。讲座对大家的触动很深,使同学们领悟到了“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待,一是行孝,二是行善”,很多学生通过QQ心情发表自己的感悟,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六、将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一)将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纳入才培养方案。

2011年,我院将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纳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普通话培训课,计1学分。还开设了与普通话相关的“演讲与朗诵”的公选课,要求新生从入学始,就系统的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我院在20

10、20

11、2012年级开设了普通话培训课,全部由测试员授课,根据计算机智能辅助测试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训练,熟悉测试流程,充分做好测前准备。

(二)实施计算机智能辅助测试。

我院实施计算机智能辅助测试。对2011年测试结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分析了机测与人工测试的不同,找出学生丢分的原因。在2012年6月初,由国家测试员梁晓霞老师对我院4名测试员进行了进一步培训。通过岗前培训,为准确授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集体备课,保证了授课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相互讨论,不断交流,积极改进,勇于创新,很好地保证了培训的质量,从而提高测试成绩和通过率。

(三)以培训促测试,以测试促培训。

近两年来,我院普通话测试站每年分两个学期组织测试,共培训3759名学生和教师参加普通话水平的测试;测试前,我们对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师生进行了测前强化培训,就测试技巧、应注意的问题及计算机智能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流程作了详细地讲解和演示。

(四)传统文化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我院对 “三纳入,一个渗透”的总体要求进行了具体细化,即:把语言文字落实到学生的培养目标,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纳入到学院基础课程;把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到学校拓展课程;开设书法、演讲与口才等公选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每年的“艺术节”,安排与语言文字有关的项目,每年组织好“推普周”活动等。我们将“两口两手一礼仪”列入校本素质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如口才、英语口语实训、演讲与朗诵、财经应用文写作、书法、计算机录入、礼仪等课程。通过校本素质课程的实施,建成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养成的课程支撑体系,形成商院特色的“文体九项素质”模式。梁晓霞老师《在金秋奏响爱的旋律》荣获广西粮食系统“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我院组织师生参加自治区第

四、五届“经典诵读大赛” 获集体组优秀奖。公共部还举办“礼仪进社区”的活动,到南宁市望州南社区给居民培训社交礼仪。与广西生活报“技能互帮栏目”联合举办“读者实用礼仪培训”的活动,深受读者欢迎,广西生活报分3次报道此事。给广西武警1支队的官兵培训普通话和社交礼仪,很好地起到了向社会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辐射作用。

七、创新思维方式,着眼未来发展

(一)拍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纪录片。学院每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都有动漫专业的学生配合录像或照相,日后将由动漫专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协助完成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工作。

(二)建设“传统文化网站”。第一稿设想已经出炉,预计暑假期间研讨细节,并联系开发设计。

(三)拟办“传统文化沙龙”,近期准备报名工作,进一步联系我院的指导教师,六月中旬正式开展活动。

(四)“中华诵”学生经典诵读大赛正在筹备中,预计在九月中旬举行。

(五)2012级学生《弟子规》背诵过关,将于九月底举办。

(六)学生“中华史诗会”汇演将于12月举办。

(七)2012级、2013级学生“书法”作品比赛将于11月中旬举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院将继续不懈的努力工作,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推荐第10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3.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三、实施过程

1、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加以落实。

2、各学校一要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二要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等,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三是要让学生利用假期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以及乡村文化生态,让学生们记得住乡愁。进而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进一步形成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礼节、礼貌规范,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与学习中。学校要积极举办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以及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等交流活动。

第11篇: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的实验方案

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实验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校作为全省中小学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验基地,为了切实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活动,特制定本实验方案,望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XXXX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

(2)职责

- 1 -

1、教务处要在高

一、高二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或经典名著导读课,并会同语文教研组确定当代中外文学优秀作品篇目,会同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商议确定科学等人文读物。

2、政务处要围绕“小事不小,从小事做起”为主题将每学期主题班会的内容条理化,力求每周一主题,让班主任有可操作性;主题班会贵在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此基础上适时举办演讲比赛,评选“我身边的道德标兵”等活动。

3、团委要组织学生会、团支部积极参加上级各部门举办的各项公益活动,同时确定我校常态化的公益活动;要与政务处的主题班会内容协调一致,定期出黑板报并进行评比;同时充分运用校园广播,对身边的道德标兵进行广泛宣传。

4、办公室要在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际。

5、年级组要在配合各处室的基础上,加强与家长学校是配合,赢得广大家长的支持。

6、教科室要加强实验的指导,鼓励广大教师将实验的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并付诸文字,及时向上推荐。

三、实验目标

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3 -

的好品质。

(2)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进行指导。教务处将出台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3)主题活动。由教务处、政务处、团委共同确定活动方案。

(4)社会实践。由团委每学期统筹并出台具体方案。

(5)科研组织与管理。教科室要加强组织,加强指导,鼓励广大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积极将实验成果向贵州省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资源研究专业委员推荐。

(6)教师培训。教科室将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每学期分批次有序开展校际教研交流,并提前报学校审批备案。

(7)切实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使广大教师成为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楷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三)实验原则

人人参与,各处室协同配合,有序推进。

四、实验学习材料

1、《本土教辅·名校学案·学富古今优秀人才培养家长指导读本》。

- 4 -

2、贵州教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各地设立视频教学资源服务点,有需要使用的可就近免费获取。

3、《经典名著导读与检测》。

4、校本教材。

五、保障措施

1、凡是涉及开展此项实验工作的活动,由各处室先报方案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后如实核销。

2、为了鼓励师生参加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参加上级活动获奖,学校将对指导教师及学生予以同等奖励。

- 5 -

第12篇:中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夹河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民勤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二、学习内容和活动途径

(一)经典诵读进校园

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围绕仁、义、礼、智、信“五常”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开展经典专题教育。 活动途径:

1、利用晨读、班会或地方课程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2、通过“道德讲堂”、主题演讲、征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3、以办主题板报、建班级图书角等形式, 强化诵读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4、制订诵读计划, 充分发挥语文课堂诵读主渠道作用,合理设置诵读课,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

(二)古诗文诵读进校园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诵读篇目主要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文推荐篇目,初中 61 篇。 活动途径:

1、我校结合实际,创新诵读形式,通过开展诗配画、诗配舞、诗配乐、诗朗诵、诵读比赛等多种方式。

2、营造学经典、诵诗文的良好氛围。

3、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三)传统美德进校园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各学校要将敬业乐群、厚德载物、见贤思齐、天下为公等传统美德作为校园文化主体。 活动途径:

1、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2、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会,举行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书法展示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 精神,推动传统美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3、通过校园“光荣榜”“美德少年宣传墙” 等阵地和主题团队会等载体活动,激励全体学生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不断增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四)国学经典进校园

将国学经典引入艺术因素,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平台,以诗文朗诵、情景剧、歌舞、快板、经典说唱等快乐活泼的艺术形式,把经典美文、成语故事、古诗词等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经典魅力,热爱传统优秀文化。 活动途径:

1、分年级组织师生进行排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五)民族团结进校园

开展以爱国爱家、团结友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活动途径:

1、依托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团(队)日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载体,开展演讲、辩论、征文、歌咏、爱国主义影视片欣赏等活动。

2、各班级至少组织一次“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刊出一期宣传专栏和班级黑板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三、工作措施

1、学习宣传,营造氛围

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和责任。加强宣传,使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都懂得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2、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资水平。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

夹河中学

2018年6月19日

第13篇:辛桥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辛桥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

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 十八大这一要求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校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教导处和少先队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1、我校投入资金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在校园内,合理、充分利用校园的围墙、教学楼的外墙,走廊、课室墙壁和课室后面的黑板等作为《立德树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无处不在。

2、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同学们畅游在书的海洋,汲取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1、在各学科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利用主题校会:例如:胡峰主任讲的以“勤俭节约”、“孝顺”为内容的主题校会,“母亲节”时要求学生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小事,那怕是送一杯茶给父母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开设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

4、大型的专题讲座:全国讲师团巡回演讲的《感恩,我们要行动》、《改变,从现在开始》为主题等,通过鲜活、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互动使师生和家长接受了一次感恩教育的洗礼,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

5、开展故事演讲比赛,以《立德树人》中的故事分级进行演讲比赛。

6、开展经典名句诵读比赛。

7、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各班派代表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8、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育效果凸显。

自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后,学生的品德行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校风学风明显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如:楼梯的电灯开关以前每周换一次,现在不用换。学校的保洁卫生做得很好。在校,学生变得阳光有礼貌;在家,孩子懂得孝顺勤做家务。我校也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总之,我校在校长的高度重视下,统筹安排,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让学生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14篇: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河南省第三初级中学

董遂红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总目标。可见,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在讲授相关课文时,应重视结合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行为得以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也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过程和方法:(1)播放歌曲《月之故乡》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2)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3)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4)品读回味,赏析诗歌的语言美。(5)自由选读一些爱国思乡诗歌,体会“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使学生充分体味到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学习《蒲柳人家》时,我选择何满子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找到熟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小说中营造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感受没有遭受物质欲望污染的健康纯净的生活,从而关注其中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使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震撼、教育和感染。

又如,在学习《核舟记》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著名的雕刻艺术品,如云冈、龙门石窟雕刻规模之大,形象之逼真,在中外是无与伦比的,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样,在讲述这些文物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有关雕刻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对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注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因此,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任务的同时,我们开设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尝试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学校每星期设立一节“传统文化课程”,根据学校资源,学校设置了五种课型——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经典推荐课,对联赏析创作课,书法艺术欣赏课,由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选择课型进行讲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 ①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

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以诵读记忆为主,对经典诗词(古文)进行介绍,解决阅读障碍。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句义,对句章篇进行熟练朗读,达到优秀句章篇的准确背诵。 ②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

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以赏析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大量资料,了解文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创作背景,理解诗词(古文)的深刻内涵,对作品进行鉴赏,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③经典推荐课

经典推荐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经典篇章、书籍等,学生自由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认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④对联赏析创作课

对联赏析创作课根据对联特点和创作要求,赏析古今名联,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学生创作对联。搜集与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⑤书法艺术欣赏课

通过书法艺术欣赏课,引导学生了解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掌握学好书法的方法,了解书法工具、碑帖常识,掌握选择字帖、书法工具的方法。

我们还为学生开列了古诗文诵读书目,并尝试开展以下活动: (1)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背诵一首古诗文。 (2)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位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篇心得体会。

(3)月月三个一:要求备课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

(4)学期成果展: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书法荟萃、诗词吟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展。

通过每周一次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

三、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语文教师应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综合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我们汝州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汝瓷、汝帖堪称国宝,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如“刘希夷与汝州”、“汝州在河南曲剧史上的地位”、“汝瓷的变迁”、“汝州历史文化调查”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搜集相关资料。

以假期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汝州的文选典籍、文史资料,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物、历史人物故事传说、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搜集相关资料,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课题组汇编成册。 ②观看有关汝州传统文化的影视录像。

汝州是戏曲艺术发达的地区,民间戏曲活动频繁。逢年过节,农村经常有各种戏曲表演活动。我们注意利用民间戏曲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和音乐教师一道开展“戏剧进课堂”活动,收听收看豫剧《花木兰》、《穆桂英》、越调《收姜维》、曲剧《卷席筒》、《风雪配》等精彩片段、以及“中国首届曲剧艺术节开幕式”等影视录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艺术,增进了学生对地方戏曲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民间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欣赏、体验和感受,更好地鉴赏了戏曲表演,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2)开展考察活动。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考察活动,组织师生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共同搜集非物质文化材料,到我市的文庙、汝瓷博物馆、千年古刹风穴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学习。

(3)开展“追寻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搜寻与家乡有关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来见证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开展“扬弃传统文化” 的辩论会和“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辩论赛、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了汝州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应精心选择富含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目,采取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他们热爱传统文化,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第15篇: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材料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我校以“崇八德、习六艺、尊传统”为学校文化底色,努力打造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我校通过以“弘扬八德、诵读弟子规、传承国粹”为主线,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抓手,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良好风貌。

我们确立了中长期教育目标。1.近期目标:明确“崇八德、习六艺、尊传统”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3.远期目标:⑴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领会传统文化教育要旨,能熟练背诵《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目。

- 12

第16篇:中秋节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中秋节活动方案

朱家庄联小

2013.9

中秋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当地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快乐成长。

二、活动内容: 1.校内活动: (1)宣传。

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中秋节”为主题进行演讲,宣传;

利用主题班队会、壁报栏开设专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中秋与当地渊源的故事。

(2)中秋民俗故事会、中华经典诵读会 以班队的形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开展中秋民俗故事会、中华经典诵读会,并推选出优秀者,学校予以表彰。

(3)创意抒情。

在班内办一期板报,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4)撰写美文。

以“美好传统节日,多彩民俗风情”为主题写文章,可以是观察日记,节日游记,阅读体验,精彩创意等。

2.校外活动:

延续“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分成多个少先队小组,向孤寡老人和贫困者送月饼,送温暖。

中秋节活动总结

朱家庄联小

2013.9

中秋节活动总结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学校于日前以“弘扬民族精神·了解中华传统节庆日”为主题开展了专题教育活动。

学校每个年段各推出了一堂由班主任执教的“八月十五话中秋”主题班会展示课:《八月十五月儿明》、《月儿圆圆映笑脸》、《中秋佳节话中秋》、《合“家”团圆中秋情》,师生共同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班会课中,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在前期做了精心组织,准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进程紧凑有序,内容丰富。同学们更是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中秋节的来历,古诗词诵读、中华经典诵读、歌舞、器乐演奏和吃月饼等多种形式,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感受到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通过设计和开展一系列活动,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将传统节日的文化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17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一转眼,一个学年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方案,现总结如下:

一、学经典

班任教师为我校国学经典诵读辅导教师,负责学习落实《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论语》,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要求学生会背诵、默写。

二、见行动

在学习经典中,重在立行。所以,我校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

(一)保证诵读时间。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布置三首诗及论语中三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教师利用每周一节诵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五)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六)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

(七)鼓励亲子诵读,师生同读。

三、出成效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较大的变化,思

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校风、学风得到很大改观。学生学习努力了,学会认真做事了,讲究吃穿的少了,懂事了,孝顺了。

一个学年结束了,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只是个开始,更多的工作还将继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事情还有待我们去做。以后,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进一步走向深入,使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进一步浓厚传统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德育特色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取得新的收获,新的成果。

兰西镇中心校 2015年11月

第18篇:老谢庄小学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老谢庄小学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和《老谢庄小学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展前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

长:纪学健 副组长:胡丽芝

组员:孙卫华 王浩国 庞兆媛 各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1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篇目。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推进素质教育,读经典、培心灵,汲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成就优美的人格奠定基础,使学生明确知道应该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以“中国传统文化诵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各项德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1、学习内容:熟背《弟子规》《三字经》选编。

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课堂教学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美术、音乐、体育和写字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通过组织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结合教育工作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

五、工作措施

1、学习宣传,营造氛围,定期组织教师召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议学习,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和责任。使每一位教师都懂得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2、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

3、加强各项活动的指导和落实,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效果。

第19篇:实验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彭山区实验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我校深入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推动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有效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现就我学校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是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为此我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文件,领会精神,统一认识。

二、整合资源,弘扬经典

近年来,我们充分运用现有的条件,发挥环境育人功效。践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着重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狠抓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1、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实验小学在校园内各种建筑,诸如走廊、校墙上做传统文化宣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本学年我校开展了“闹元宵”、“棕情天下”、“迎中秋 诵诗词”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庆祝我国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知道我们的传统节日的由来、意义、民风民俗等等。让学生更深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节日,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情操.

3、利用兴趣活动课 ,传承经典

我校将“国学教育”理念渗透到兴趣活动中:如经典诵读融于朗诵课堂中; 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民乐旋律奏响音乐课堂;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等等。

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品读、吸允这些文化内涵,决心弘扬和培育这些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20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坏境

苏霍姆斯林“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 它不仅是一个教室, 操场的感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 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 一贯遵循高品位原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塑雕像, 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 师生的书画作品, 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到花坛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艺术构思。校徽,校训,每天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文明,团结,严谨,勤奋”的优良校风。

二、课堂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

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利用语文,政治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会民俗贯穿到课堂, 使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 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培养即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 。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中华经典诵读》 ,民歌,故事,戏曲,表演,绘画等纳入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 把坚持教育的 “三个面向”与继承, 弘扬我国优秀文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

三、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和谐、使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 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和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大众性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如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网上大拜年、”“网上猜谜”等网络文化活动; 清明节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 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山川河流、植树绿化等活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以团结团员为主题开展活动;重阳节期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四、扎实展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期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言语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校扎实开展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 20 分钟诵读时间,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读经典、悟经典”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先进班级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以“道德讲堂”为载体,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道德讲堂”以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为主线。社会功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等,以“礼仪”为核心;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 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立自强,以“友善”为核心。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适合小学生的 “道德讲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 2017 年 5 月 19 日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道德讲堂。活动分别感谢红烛恩、报答三春晖、十八而志、跨入成年门为篇章,贯穿了道德讲堂的“五个一”: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谈一点感受,送一份吉祥。此次活动受到了市德育室道德讲堂的热切关注。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 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体系,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现有的教育途径, 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作出努力。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