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活动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6 22:25:02 来源:活动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推荐第2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 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推荐第3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经有过很多主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每个人物后边都是一大笔非常重要的遗产,所以说,保定在我心里是沉甸甸的。但是过去多少年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以来,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这种大的冲击下,在这种大的冲击下,这个城市还剩下多少,这是我是关心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应该把它保护好了,用什么办法保护,怎么保护,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来看,它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把共同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上,来进行思考,一些比较大的,比如导向啊,战略啊,在这些问题上,要想一想。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想到文化问题。一个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对城市进行研究,找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究竟那些是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比如说重要历史街区,历史板块,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等,这个必须是要保住的。这样,这个城市怎么变,它的骨格,它的文化个性都不会变。但是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时我们太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急于改变功能性的设施,想搞得好一点,大一点,舒服一点,可是我们是顾此失彼,可我们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能仿制。

推荐第4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

颍上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之乡,曾经有“千班锣鼓百班灯”的说法。2006年1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国家文化部颁发《颍上花鼓灯》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鼓灯原名叫“红灯”是沿淮一代老百姓每逢节日庙会或庆祝丰收表达喜悦心情的一种娱乐方式。最初的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演员们随着锣鼓的敲打即兴表演

1921年颍上县黄洼村一人唐佩金组织了灯班子,对花鼓灯进行了长时间的改革,从此唐佩金名声大震,四方艺人纷纷前来拜师求艺,在他的传授与带动下,颍上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花鼓灯。如黄西成(黄猴子)蒋茂轩(蒋对子)吴立勤(捧把油罐)王传先(一条绳)和张少白(白栋子),使颍上成为名不虚传的花鼓灯之乡。

在党的“双白”文化方针指引下,中央,省,市对颍上县的花鼓灯进行了多次调研会谈。从1956—1983年间多次对我县进行了专门的采访与考察,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花鼓灯的表演,舞蹈。由大力人士的支持,颍上花鼓灯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颍上花鼓灯是颍上人民世代相传并带有古典色彩又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特的民间歌舞,演员在锣鼓的敲打中翩翩起舞,继而在丝弦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演员舞蹈动作有特定模式,清末民国出名盛行,它是汉族舞蹈的代表舞种之一。它不仅有潇洒奔放的舞姿,而且还有欢快热烈的锣鼓。抒情优美的灯歌,和兴趣盎然的小戏,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淮河流域是颍上花鼓灯的摇篮。在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上,“千班锣鼓百班灯”是颍上人民对自己花鼓灯自豪的描述。十里八乡,每逢节日庙会,丰收喜庆,花鼓灯班云集,锣鼓喧天,载歌载舞,作为一种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颍上成为名不虚传的花鼓灯之乡。

花鼓灯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誉,又被艺术家誉为“淮畔幽兰”,它是淮河两岸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形式。

颍上花鼓灯通过民间小调、花鼓灯、花鼓歌、锣鼓、后场“四句推子”小戏等艺术表演形式

推荐第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为认真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切实保护、传承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通知精神,遵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普查先行、重点保护、立法保障、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立足现实,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循序渐进,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切实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入全面规范的轨道,使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良好传承和合理开发,努力为实施“民族文化强县”战略,打造文化咸丰、魅力咸丰积累文化资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保护范围

(一)民间文学

1、民间故事

2、民间传说

3、民间谚语

4、民间诗歌

5、民间谜语

6、民间对联

7、民间歇后语

(二)民间音乐

8、民 歌(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

9、民间器乐曲(唢呐、花锣鼓、吹锣鼓、宗教锣鼓)

(三)民间舞蹈

10、摆手舞

11、板凳龙

12、地盘子

13、穿

14、年节灯舞

15、草把龙

(四)民间戏剧

16、南

17、傩愿戏

18、木偶戏

19、阳 戏 20、灯 戏

(五)民间曲艺

21、扬

22、干龙船

23、三棒鼓

24、坐丧鼓

25、渔

26、莲花闹

(六)杂技与竞技

27、跳红灯

28、打陀螺

29、抛

30、踩竹马

31、拨四马腰

32、赶

33、扭扁担

34、抵牙齿劲

(七)民间美术

35、民间木刻

36、民间石刻

37、民间山水画

38、漆

(八)手工技艺

39、吊脚楼建造工艺 40、饮食加工技艺

41、咂酒酿造工艺

42、盆景工艺

43、根雕技艺

44、竹编彩扎技艺

45、民间织锦技艺

46、民间刺绣技艺

47、银器打造技艺

(九)传统医药

(十)民俗

48、饮食文化习俗

49、节庆文化习俗

50、婚嫁文化习俗

51、丧葬文化习俗

52、建造文化习俗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

由县文体局牵头,县民宗局协助,各乡镇(区)配合,组建工作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普查内容涉为上述保护范围所列的九大类52小项,重点摸清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普查方式以个别采访、群众座谈、观看表演、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相结合,并对所有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立名录,撰写单项介绍材料,、对于优秀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

在认真整理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撰写各个艺术门类单项材料,并附图片,如《咸丰地盘子简介》、《咸丰花锣鼓简介》等;建立《咸丰县民间艺人资料库》,每个艺术门类各选择1-2人,撰写艺术传人单项材料,

(二)开展咸丰《民间艺术集成》和《文化遗产丛书》编修工作

县文体局、县民宗局负责组织专班,广泛收集各方面资料,并在原有基础上筛选和增补,认真修改,精心编排,提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印制成书。从XX起,分期分批印刷出版《咸丰民间歌谣集》、《咸丰民间音乐集》等各大集成,XX年底力争出版1-2种。

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一是对现在已成形或正式出版的书籍进行摸底登记,如《吊脚楼》、《女儿寨》、《油茶汤》等。二是文化、民族部门组织力量选择重点撰写并出版2-5本。三是动员文联各协会及社会有识之士参与撰写。今后凡属此类书刊,县新闻出版局在进行出版登记时,均冠以“咸丰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字样。

(三)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1、将南剧、扬琴、地盘子、板凳龙四大民间艺术申请注册。

2、将南剧申报全国第二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县文体局、县民宗局负责全面普查,广泛征求意见,排列出亟待保护的其它重点对象,并组织力量修改加工,使之成为我县新的文艺品牌。条件成熟后,继续搞好注册申报和全国第三批或其它批次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四)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村的命名活动

各乡镇(区)、村结合实际提炼1—2种本土特色文化,加紧打造、精心提高,并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本土特色文化更鲜明,更具影响力。

1、命名民间文化保护区:

清 坪:“板凳龙之乡” 朝 阳:“地盘子之乡”

甲马池:“唢呐之乡” 活龙坪:“花锣鼓之乡”

大路坝:“干龙船之乡”

2、命名特色文化村:

高乐山镇官坝村:民族文化村

活龙坪乡长岭村:花锣鼓村

甲马池镇甲马池村:民族文化村

朝阳寺镇水井槽村:民族文化村

其它特色文化村待普查结束后确定。

(五)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壮大民间艺术保护队伍

1、普查结束后,县文体局按照艺术门类,每类初步评出1-2个县级民间艺人,然后每一个门类评定一人,报县人民政府行文命名。XX年首期命名8—10名,每名每年补贴800元。今后发现或发展一批,命名一批。

2、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创办民间艺术团体,对现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化组织进行登记、适当时命名授牌。

3、以县文化馆、乡镇文体中心为主体,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3-5期民间艺术培训班。聘请县内知名民间老艺人跟班辅导,不断壮大民间文艺工作者队伍。

(六)搞好传承,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1、积极支持和协助民间艺人制定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工作计划,加紧授徒传艺,培养新的传人,逐渐普及推广。

2、高度重视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工作。在保持基本特色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修改、提高,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既显现原汁原味,又能充分吸收优秀养分,从而焕发新的活力。

3、积极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为展示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搭建平台。继续举办 “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咸丰县“农村‘三民’汇演”、,咸丰县“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举办水平,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文体、民宗、财政、发改、民政、教育、林业、建设、国土、旅游、广电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咸丰县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保护中心,组建普查专班,查找史料,整理资源,集中整理研究申报项目。

(二)全面加强协作。县文体、民宗部门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艺集成出版、民间文艺汇演。县文体、旅游部门联合开展生态文化保护区、特色文化村命名和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并在旅游景区推出具有咸丰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印制介绍咸丰风土人情的画册、简介,推广摆手舞、地盘子、板凳龙、锁呐、山民歌。县文体、广电部门联办“周末文艺”或其它节目,持续滚动播出咸丰本土文化。县文体、教育部门合编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乡土文化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班级每周开放一节乡土文化课。

(三)完善工作体系。切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培训一批民间文艺人才,出版一批民间文艺丛书,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艺品牌,开展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艺活动。初步建立起以文化、民宗部门为龙头,乡镇为支撑,农村为基础,文艺协会为纽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党政重视、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尽力保障投入。切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一是引导和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资助。二是文化、民宗部门积极向申报项目,争取经费。三是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工作经费。

推荐第6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策划

追忆传统文化 展望美好明天

一、大赛主旨: 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丰富大学校园生活,为了我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挖掘大学生的亮点,材料系时间与对外联合部策划并组织了这次活动,同时锻炼同学们的上台能力,提升文化底蕴,宣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传统文化月的内含,共同促进校园发展。 2参赛对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系全体学生

3主办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系学生会,赞助商名称。 承办单位;材料系实践与对外联络部

活动口号;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追忆传统文化的记忆

比赛规则

每班推举一至两人作为参赛选手,各班选手在赛前进行抽签,选取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然后各选手根据所选主题自制PPT,比赛中参赛选手需在展示PPT的同时对其进行讲解(也可两人配合一人放映一人讲解),展示结束后,选手可表演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来获得更多分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昆曲,古琴艺术,蒙古长调,端午节,中国篆刻艺术,中国书法,中国剪纸,妈祖文化,京剧,中医,皮影戏,算盘文化,中国武术,婚礼风俗的发展,古代餐桌礼仪,评书文化。

活动流程:

(1)主持人上台介绍嘉宾评委活动介绍以及评分规则; (2)参赛选手按照赛前抽签顺序依次上场展示;

(3)比赛进行一半时进行观众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提问,回答正确者有小奖品,互动环节结束后中场休息;

(4)比赛完毕后节目表演;

(5)宣布各参赛选手的分数,后颁奖,后主持人致辞,活动结束。

注:活动前需要各位选手抽取上场顺序并且讲自己所制作的PPT拷入会场电脑统一的文件夹。

评分标准:(1) PPT内容紧扣自己所选主题以及其精彩程度 5分;

(2) 表达流畅普通话标准且跟放映内容相贴切讲解精彩 3.5分; (3)服装整洁,仪表端庄 1.5分。

推荐第7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宣传 二.活动时间:2012年3月15日 三.活动地点: 四.活动目的:

宣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以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以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

五.活动流程: 1.志愿者就座

2.社区工作人员分发传单

3.主持人发言,介绍活动的主要环节

4.张老师讲解天津的历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5.由两人表演“津街吆喝”

6.“一指禅\"第六代传人介绍相关知识,并给两人进行诊断 7.居民,专家与志愿者合影 8.整理活动场所

六.活动意义:

一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宣传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其深刻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像天津的“狗不理”,纸牌,侯派京剧脸谱,地方歌谣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了解了其保护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而我们作为志愿者可以通过宣传,传承,组织活动等方式维护并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但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体会和实现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的。

总体上说这次活动是比较成功的,所有的参加活动的人员都积极地参加了,并且认真地听讲和观看。第一个专家张老师在讲述天津的近代历史时,他甚是愤慨,他说\"现在的孩子忘本哪\",他希望我们能谨记过去,维护好文化遗产,创造未来,这是他对我们的希冀,我们一定要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努力付诸实践。第二个环节,老爷爷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表演了一段津味儿吆喝,他们的表演似乎让我们回到了过去,现场所有的人都深有感触,这不仅仅是一时的乐趣,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指禅”的第六代传人让我们初识了其神奇的功力,过去用于战争搏斗,而现在更多用于治疗疾病,这是一种结核医学的神奇功力,也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都很感谢“大篷车”,它也给我们提供了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这是一个公益性的展览馆,我们一定会去参观以了解更多。

这次活动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我们不仅仅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者,更要是其传承者,来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 七.人员安排:

总人数:16人

摄影:

推荐第8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参见: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申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从2001年开始,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古琴和木卡姆。

《通知》要求,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各地区要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3年内全国基本完成普查工作。

二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

三要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五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

推荐第9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

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结构来进行写作。文章整体结构完整规范,论述具体,逻辑严密。申论考试中策论文格式方便考生把握,使用的人数很多,能在普通的结构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起阅卷人员的兴趣,更是提高自己申论考试分数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指出问题后,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加强社会上的宣传三个方面展开对策表述,文章全面合理,体现了结构安排和论述上逻辑的严密性。

推荐第10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由于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四、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

五、政府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普查工作经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六、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

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第11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言佳句:

文化遗产不是“文化财产”,不能把“申遗”异化为“遗产搭台、经济唱戏”,使其成为一笔单纯的经济账;不能把开发等同于门票经济,使文化遗产患上“富贵病”;也不能把保护局限于古董楼阁,甚至高价制造假文物,使文化资源遭到“保护性破坏”。“申遗”成功只是保护的序曲,应该像《土楼神韵》那样,去发掘文化遗产所蕴藏的内在神韵,保存文化遗产所积淀的岁月印痕,传承文化遗产所记录的民族基因,使之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民族的认同载体、文化

的繁荣源泉。

第12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龙泉广场举行

为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我市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6月9日,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龙泉广场举行。活动紧紧围绕“活态传承、重在落实”这一主题,宣传我市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文化遗产事业的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市文广新局组织市文化馆、博物馆、汉画像石馆在龙泉广场举行宣传活动。活动以文化遗产图片展览、咨询服务、标语宣传及报刊、宣传片等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载体形式,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有效保护机制,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形成全民关注、尊重、保护和传承宝贵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第13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历史传承价值: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价值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1.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的表达形式”。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认识价值:科学认识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还指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

审美艺术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

当代许多影视、小说、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 社会和谐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主要表现在:1.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的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2.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开发价值: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 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

1.经济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后,这些地区就有条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力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2.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

第14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策划方案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定义,传承,保护 ,策划方案

传承

首先,应在立法中确立传承人的法定地位,明确传承人的评选认定程序,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委员会评定机制,以期能够建立全国性传承人名录。其中,需要划定代表性传承人与一般传承人及与所在社群的关系;在家族传承关系中划定国家确定继承者与技术优秀者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搞清楚民间、专家评审与政府认定之间的程序关系。其次,应对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做出具体的规范,建立责任机制。很多地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存在被挪用的现象。其实可以以商业经营的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做主要经营对象,维持传承人的生活和再传承的经济基础。也可建立民间基金组织,提供物质后援。再次,建立或完善经济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场所、授予荣誉称号、利用公共传媒宣传、展示和交流、促进国际国内交流等,尤其要明确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传承人。既可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教材,亦可列入高等教育的范畴。

二 保护

一要开展普查工作、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 二要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青少年思维活跃,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有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念,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通过各种人际关系,寻找传承人,给予支持与帮助,电视频道也可以,我觉得要做也要从身边开始,以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想法。

在适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要点值得注意:

1、不能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

2、可以利用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但要与遗产加以区分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并非为表演和旅游而设计,在需要进行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时就难免会对遗产的部分内容进行变更,比如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在民间戏剧中加入声光电元素,为了增强音响效果在民间音乐中加入新式乐器的伴奏,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在民间手工艺制作过程中加入现代工艺等等,经过这样的变更原本非为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需要的文化遗产,就成为了一种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带有遗产元素,适合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的当代文化创意产品。为了经济开发需要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创意产品是应当给予支持的,因为它一方面带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遗产的社会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当代文化创意产品应当在推广时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区分,让当代创意产品的受众对于其改动内容有明确的认识,防止对于遗产的误解。

3、要允许遗产的自然发展但不能人为干预其发展

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遗产,需要由传人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传承人所生活的社会不断发展,遗产也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比如在部分传统的苗族村落,火把节中的火把早已被工业文明的手电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来生产力落后民族地区,随着先进生产工具,人们已经在一些传统手工艺使用原来没有的电动工具。这些都是遗产的自然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对此遗产工作者要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不能过度的干预。但是文化遗产的自然发展也要尊重自然归律,不能人为的加速其变化。

4、通过科学记录的方式保护遗产的现状并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于于生产力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和农村,当今在这些地方正发生着快速的社会变革。在社会变革中人们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而是如何摆脱落后文化的束缚。当他们有朝一日过上他们盼望的“幸福生活”时,他们会发现他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消逝,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面对这种情况遗产工作者不可能人为的阻碍社会变革,让遗产的传承人选择他们不愿接受的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的通过多媒体的科学记录方式保护对于遗产记忆,通过收集与遗产有关的作品、工具保护遗产的现状,并通过改善传承人生活状态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尽可能真实的保持文化遗产的原貌,让后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遗产的全貌,防止以后可能发生的对于遗产的滥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有利于精神文明社会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创造的文明,是人们又野蛮向文明过度的重要工具,是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促进对文化,历史的认同感。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共通性,是民族凝聚的最原始的意识,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3.促进文化多样性。我国民族成分多样,民族文化丰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有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帮助重建社会秩序。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树立战略意识,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

5.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认识历史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文化创新的作用

四: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保护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云南壮剧为对象):

1.为什么要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增进交流,打造民族文化多样性,提高文化知名度,塑造民族文化精品。云南壮剧是随着壮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杂耍技艺的基础上,吸收汉族戏剧的一些表演形式而成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原系壮族支系土族的民族戏曲,曾称“土剧”。约在清嘉庆前后,少数民族歌舞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发展而成。传统剧目大部分取材于《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等章回小说;也有较多生活小戏,都在一定种度上反映了壮族生活和乡土风尚。使作三种语言和四种主要腔调。伴奏乐器有土锣、土鼓、钹、土二胡、土三弦、笛子、唢呐等。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丰富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2.保护内容:云南壮剧。

3.发掘非遗的地点,保护地点,传承地点: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广南县。大力推进云南壮剧进校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各种大型文艺表演,以民族文化研究社团,专家研究协会,普通受众为载体,传承与宣扬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唤醒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的文化自觉。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对于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4.时间界定以民族文化被发现是为起点,通过收集整理,广告宣传,写字成文,以书面,表演,研究,教学等方式使其源远流长 。由学生担任讲解员,既学习了历史文化,又活跃了校园生活,同时也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切实做好非遗文化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各地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保护展览、表演、宣传、教育和讲座等活动,并不断总结提高,推进非遗文化保护大发展大繁荣。

5.由谁保护:由于云南壮剧是濒危民族文化,因此,其保护须在政府主导,专家参与,个人主动学习传承,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以广大中小学生为对象,从小树立民族文化意识,延续民族文化精品。

具体来说,一要落实领导责任,而要扩大宣传力度,三要加强文化遗产的认知力度,强化全民自觉意识。五要加强执法力度,六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根据各地情况 ,因地制宜,因对象而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6.保护方法

1.组建民族文化研究社团 ,将志同道合 对民族文化有着充分浓厚兴趣的人聚在一起,从共同的爱好出发,在共同参与 ,共同学习,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叫声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传承民族文化。 2.大专院校开办相关专业,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为主,加深民族文化的广泛认知度。同时,以中小学为对象,简要向他们传授相关知识,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3.开展文化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较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认知度。

4.逢重大节日进行文艺表演,通过上电视,上报纸,上杂志等方式,扩大民族文化影响。

5.在遗产地划定专门保护区域,建设相关保护措施,完善综合配套措施,以固定地点为保护重点,流动表演为主要方式,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

6.立法保护,这是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有效的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动员一颗可以动员的力量,集中社会大部分的人力 物力 财力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保护。 7.科学管理,借用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利用有效的管理机制开展保护。

第1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题目:给定材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给定材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总字数800-1000字。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抢救人”的作家在看完贺兰山岩画后,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发自内心的感概,不正是在警示人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我国强大的文化武器。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全民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发动全民一起行动,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统筹、规划。然而,一些社会现状仍令人堪忧。当一些古老、特色的的当地传统文化渐渐被当代人淡忘,而外来文明却成为年轻人追逐的趣味时;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政绩,发动全县资源“申遗”,而不顾之后的保护导致文化的衰落时;当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成为电视屏幕上孩子们看到的影像和记录时......我们已经遗失了过去的记忆,忘记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的力量。首先,要提升民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这不仅要在宣传上下足够的功夫,还要在教育上灌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把“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来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上一些民众破坏和侮辱“非遗”的现状,让民众理解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政府要扶持民间组织的文化团体,民众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中,那么“非遗”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正确的保护方案,对“非遗”施行有效、可持续地保护。一方面,政府要咨询相关文物专家们的意见,统筹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政策和执行上做好统一的部署;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征求“非遗”传承人和了解这一内容的民众的想法,把政策真正落实到社会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民族财富。作家们常在作品中提及的古老戏曲、剪纸和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不能只成为后人翻阅名著时遐想的片段,应是一

1

种思想在现实中的延续,文化“活着”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发扬光大。一个有文化积淀的民族,一个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才真正能够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梦,需要全民一起运用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中国龙必将崛起!

第16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我们很陌生,其实它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比如端午节,京剧,皮影戏,珠算等等。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那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我们不熟悉但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出现的昆曲,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则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这其中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煜、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 18世纪之前的 4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昆曲一直以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18世纪后期,地方戏开始兴起,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

20世纪中叶,昆曲败落之势更显,许多昆曲艺人转行演出流行的京剧。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力扶持和振兴中国传统的戏曲事业,昆曲才有幸得以重获新生。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周总理

[2]曾感慨地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但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演出越来越少,以至在演出市场上难觅其踪,形成了恶性循环。之前,全国大约有800人在从事昆曲工作,号称“八百壮士”,如今只剩下600人了。全国6个昆曲剧院团创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员培养及艺术创作均无力投入。自田家被迫离开北昆后其独有家传秘本《双占魁》、全本《荷珠配》、《白娘子》,就此失传,也是北方昆曲的一巨大损失。 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此说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但是,昆曲确实面临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的境地――不对昆曲作较大的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作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为昆曲了。

专家认为,昆曲当务之急是抢救现有剧目和文献资料,首先要对全国中老年艺术家的拿手剧目进行录音录像,对珍贵的昆曲文献、演出脚本、曲谱和图片进行搜集整理。昆曲演出可以从老戏中讨生活,剧目应以继承、整理为主,如上海昆剧团近两年排演的《牡丹亭》,将汤显祖原作删减为上中下三本,配以现代化的舞台处理,既保持原作特色,又符合当今审美,收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文化部计划10年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两个昆曲演员培训中心,为全国昆剧院团输送表演人才。昆曲剧院团长们则希望集中全国优秀师资,在中国戏曲学院等院举办昆曲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管理人员研修班。

第17篇: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云龙山庙会看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姓名:杨成业 学号:100663017 班级:10营销(Z)

摘要

我们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彭城自古列九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孕育、生成和流传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曲艺、民间手工技艺、消费商贸习俗、民间医药、传统体育等,十分出名的主要有八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徐州梆子戏、徐州琴书、徐州剪纸、糖人贡、徐州针插造型工艺、马市街饣它汤。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文化 云龙山庙会 徐州 正文

每年的清明时分,徐州云龙山半腰,云龙湖河畔都会举行盛大而热闹的庙会。走在人山人海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徐州非物质文化的痕迹。每年的庙会我都会去游览一番,发现一年比一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已经越来越丰富和成熟。

走进云龙山山下古老的牌坊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徐州的柳琴戏。它是徐州及周边地区农民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柳琴戏的许多小戏、折子戏大多是从早期的“篇子[2]”或民间故事、传说衍化而成。比如《喝面叶》、《拾棉花》、《借当》、《小书馆》、《回娘家》、《七装》等。听老人说,自明末清初以来,苏北、鲁南地区各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只好背井离乡,以乞讨为生,遂形成庞大的灾民群体。从他们行乞时说唱的“吉利话”开始,经过二百多年的不断衍化,最终创造出江苏柳琴戏这个独具个性和艺术魅力的剧种。形成了现在

[1]清丽、秀美、热烈、泼辣的风格,这种文化艺术品质,正好切合徐州一带原住民的强悍、粗犷而又热情、仗义的性格,因此徐州周边才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说法。

和柳琴戏对台的就只能是徐州梆子戏,这种起源于明朝后期,结合陕西、山西梆子与苏北民歌小调、杂耍曲艺、说唱艺术以及方言俚语、风俗民情,再经过几代艺人潜心打磨,形成的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剧种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戏剧。它主要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我们本地人都叫他为“大戏”。

徐州梆子戏的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以慢板、流水、二

八、非板四大板为主,音乐曲牌丰富,约三百余种。声腔主要由陕西、山西梆子衍化而来,在调式、旋律节奏以及语言音韵和演唱风格上,都体现了徐州方言介于中州语系与吴越语系之间,既有中原音韵的厚重,又有吴越音韵的轻柔之独特风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远远传来了徐州琴书[3],是以徐州方言演唱,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说唱艺术。主要流行于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

徐州电视台特地为徐州琴书单开设了一个波段,坐上徐州的出租车,听着这浓浓的徐州方言说出的琴书,有一种非常粗野、奔放的感觉。

小时候我最喜欢围在一位大叔身边看他神奇的将融化的糖浆捏成各种神话中的各类神仙,如《寿桃》、《石榴》、《老寿星》、《王母娘娘》、《天官》、《八仙人》、《盘龙柱》、《宝塔》、《大牌坊》、《十二生肖》、《公鸡》、《鲤鱼》、《猪头》、《狮子》、《香炉子》、《酒具》、《蜡烛》等,感觉真是神奇,这就是徐州的糖人贡。云龙山庙会的糖人贡作品大多来自民间故事和传说,如一匹马上骑着一只猴子,称之为马上封侯;一只老鼠抱着一个葫芦,谓之为老鼠偷油;一条蛇缠着一只公鸡叫蛇戏雄鸡;还有什么猪背宝葫芦、神鼠骑牛、金鸡报晓等等。

徐州针插造型工艺也是庙会到处可见的文化手艺之一。我们徐州最有名的徐州针插造型工艺艺人是王振霞[4]。 徐州针插造型工艺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物化体现,千年以前人们就把针插造型工艺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器物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肚兜、虎头鞋、虎头枕等。徐州针插造型工艺具有浓厚的民间神话色彩,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既定的佩带模式,如在岁时节令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伴随人生仪礼的诞辰、三天、满月、百天、周岁等生育礼俗,不同的节日佩带不同的针插造型工艺器物,这对于民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州香包以节日和婚礼装饰品为主,如春节、端午节等就都有专门的讲究。端午节那天外婆给外孙送“五毒肚兜”、“五毒凉鞋”等,家家门口插艾蒲;小孩的手腕上扎五花绳,胸前带香包,以求辟邪健身。孩子满月或者周岁时,外婆送虎头帽、胖娃娃、项圈、长命锁、手镯、花衣袖筒、老虎枕头、狮子枕头、麒麟枕头、虎头鞋和猪头鞋等,以示吉祥平安祁求神灵保佑。

知道吗?徐州云龙山庙会最不能少的就是徐州剪纸,它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广泛分布于徐州的邳州、新沂、沛县、丰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贾汪区等。徐州剪纸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面等)、特种剪纸等。徐州剪纸内容也由传统的表现手法转为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各类剪纸新作,使内容便加广泛,如:收割、养殖、运输、建筑等生活场景,也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

庙会逛到晌午每每便想到云龙河畔去喝一碗马市街饣它汤[5]。主要原料由母鸡、猪肘、元骨、麦仁及数味中药经十余小时文武火熬制,再入黑胡椒粉、葱姜末、绍酒、精盐、勾芡调匀而成;出锅时淋上小磨香油和上等米醋。富含蛋白质、糖类及钙等微量元素。汤鲜味美,醇厚隽永,享誉徐海地区。

马市街饣它汤锅开设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是徐州的传统名小吃。

传说,清代乾隆下江南,住在徐州行宫。一天乾隆微服私访来到城隍庙前,喝了此汤,味非寻常他上前问道:“这是啥汤”?“是啥汤”。当问及怎么写时,没有文化的厨师随手画了一个“食”和“它”合并为“饣它”字以答。后来乾隆皇帝下诏御封饣它汤为“天下第一羹”。 徐州的特色小吃特别多,如八股油条、锅贴饺、素(荤)煎包:

八股油条又称八匹油条,出现在南北朝时代;锅贴饺又叫锅贴,半发酵面擀皮装馅,捏上不捏两头,可稍露馅,形如月牙,如平牛角状,以平锅水油煎熟。

素(荤)煎包与锅贴饺诞生五代与北宋。五代后周市井上已有绿荷包子出售。至宋时,包子又叫“面”“玉尖面”和厚皮馒头,以全发酵面为皮,亦可捏上不捏两头,以平锅水油煎至半熟,后加生稀面糊,使其形成色底焦黄,上松下脆之口感,风味独特。

马市街锅贴饺以荤馅为主,素煎包以新鲜时蔬加海米、鸡蛋皮、调料等山珍海味制成,营养丰富,并可令人大饱口福。

注 释

[1]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是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广大地区现存的唯一本土地方戏曲剧种。

[2]篇子是指有关古代神话故事的故事集,也指古代民间传说。

[3] 徐州琴书:源于明代小曲,于明嘉靖年间广为流传,旧称“丝弦”、“唱扬琴的”等。 [4]王振霞,徐州地方著名针插造型工艺艺人。

[5] 饣它汤原名雉羹,想传乃彭祖所创,历经数千年。

参考文献

[1] 赵彭城.三地书[M].徐州: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0年2月.[2] 孟庆华.徐州文史资料集粹[M].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2000年12月.

第18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情况

灵武市非遗工作进展情况及2011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安排

一、非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灵武市历来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几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非遗项目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主要是:一是在全市开展全面的非遗普查工作,对一些重要的项目进行了重点保护,建立了目录,采录了资料片,二是为部分项目传承人配置了电脑等设备,三是组织开展了马氏口弦、灵武羊羔酒、王天贵宣纸烙画、烙铁画、剪纸、葫芦画、杨明舞狮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宣传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和认知度,四是通过政府对三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奖励补助等。

2010年是我市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非遗保护规划制定工作为抓手,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宣传展示和普查资料后期整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有马氏口弦演奏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共有回族马氏口弦制作技艺、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灵武唐氏羊羔酒等3项列入自治区级项目名录,共有灵武道教音乐、灵武城隍出府、灵武长枣栽培技艺、灵武民歌、杨

明家庭舞狮、王天贵传承技艺、麦芽糖制作技艺、灵武牛纪中药等10项入选银川市非遗名录。灵武羊羔酒和马氏口弦到世博会展出,王天贵4项技艺在银川市玉皇阁展出。

二、认真贯彻落实《非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经于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即将于6月1日起施行。为了确保这部法律的顺利施行,促进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有新的进展,我们灵武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审时度势,及早谋划,于3月15日举办了《非遗法》培训班,这也是为我市全力做好今年的非遗工作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部门在落实非遗保护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以市委办、政府办下发文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调整了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组织领导责任,明确了文化、旅游、广电、财政、农业、宗教、工业商务、国土、建设、卫生等部门的职能责任;二是由文化部门起草、两办发文出台了《灵武市关于做好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今年贯彻非遗法和做好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三是确定了今年工作的重点和逐级申报的项目,确定了今年重点支持的非遗项目;四是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三、加大非遗项目的支持力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

会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我们尽量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为传承人做好传承工作提供方便,特别是马氏口弦、王天贵技艺和杨明舞狮,去年一年参加各类传承展示活动很多次。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还对家庭困难的马氏口弦传承人马兰花实现定额补助。为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氛围,经市人民政府2010年第46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拿出17万元对我市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奖励补助。我们于2010年9月8日,举行了发放仪式。今年我们还将对申报成功的项目进行奖励补助。

四、对非遗工作和非遗项目传承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市非遗保护水平,对非遗传承发展方面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自己所持有的非遗项目要进行系统整理,在文化馆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书面性整理,使项目能够大众化、通俗化、书面化,让传承工作有教材、好普及;二是进一步明确传承人,不论是家族传承还是空间传承还是师徒传承,都要进一步明确,并登记在册,便于掌握;三是传承人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公益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把自己掌握的技艺无私传承,积极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宣传活动,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第19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班级:61131P姓名:宋恒光学号: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我们来到了张家港金陵纺织调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雷沟大布”。

雷沟,为南北向河道,延绵数十里,东系后塍集镇,南至砂山,西傍香山,北通长江,是长江沟通东横河的一条古河道。

雷沟沙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成陆于北宋初年。该沙土质干松,适宜棉花生长。棉花能捻线织布,至元代,已形成“家家纺纱,户户机声”。此布土经土纡,布长四丈三尺,布宽八寸三,故谓“大布”。该布产于雷沟沙,以“雷沟”命名,故曰“雷沟大布”。该布柔软厚实,坚致细密,吸汗性强,又极具保暖性,堪称冬暖夏凉,深受百姓喜爱。

雷沟大布以手工纺纱,旧式木机织造,采用天然植物染色,染织技艺精湛,用途广泛,曾热销海内外,乃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今,雷沟大布织染工艺已列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雷沟大布最初为土纺土织,俗称“杜经杜纡”。为人工剥籽,人力弹花,纺轮捻线,手摇纺纱,手工织布,初为手工穿梭,光绪年间改手穿为为拉梭。随着铁木机的诞生,工效大大提高,劳动强度相应减轻。

旧时为每家农户“一朵棉花做到头”,后来有了专业分工,促进了雷沟大布的大发展。雷沟大布的区域范围,东至闸上,南至周庄、散墩、白丰,西至岐山、仓廪桥,北到王家埭、塘坊圩、张家埭、大圩埭,约20余平方公里。以后又辐射到沿江一带。同时,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形成很多布庄及染坊。

早期,雷沟地区民间纺织分散到家家户户,民国时期,私人办厂已有萌芽,形成了纺、织、染、销一条龙,解放后,雷沟地区先后成立了后塍、南沙、闸上等棉织社,后又发展为色织厂,袁家桥漂染厂等。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办

起了村办纺织厂。随着市场形势变化,位于雷沟河边的金陵纺织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集体传承人。

传承代表人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胜良,20多岁进纺织厂,极其熟悉雷沟大布的纺织工艺。

2010年5月,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投入资金,成立了这个“雷沟大布”陈列馆,同时,借助上海世博会的东风,向全世界展示雷沟大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公司还积极申报“雷沟大布”商标,借助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无形资产打响企业的品牌。

来到了张家港金陵纺织,工作人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到,日前,张家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项目保护传承研讨会暨民文协会理事会议在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举行,金陵纺织女工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和高度的责任感,光荣地接下了“雷沟大布”的传承棒。我们还了解到,原来金港镇“雷沟大布”在明末清初就有很大的名气,乾隆年间出口东南亚各国,是京城的贡品,其优点为坚韧耐用,穿着舒服,保暖性强,在纺织方面有着较高技艺,是典型的传统手工纺染织技艺项目。目前,金港镇已将“雷沟大布”成功申报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有相应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经过论证,现“雷沟大布”由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集体负责传承,而金陵纺织女工成为这个项目的具体承办人和实施者。接到这样值得骄傲的任务,张家港市金陵纺织公司尽快投入资金筹建“雷沟大布”陈列馆,着手申办“雷沟大布”商标,借助“非遗”无形资产打好企业品牌,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金港镇下一步将深入民间挖掘研究“雷沟大布”的历史、产地和整个生产流程,为成功申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准备工作。

成立班子,考察南通纺织博物馆、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展览馆等知名展馆,注册商标“雷沟大布”,会同金港镇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收集和雷沟大布有关的资料及原始纺织工具„„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今年5月,金陵纺织有限公司“雷沟大布陈列馆”正式开放。 我们这次也很荣幸的参观了“雷沟大布”陈列馆,看到了一些即将消失的珍贵遗产,我们真的感慨万千,陈列馆布置得朴素典雅,从雷沟大布的由来、形成到发展分布,从工艺设备、品种用途再到传承利用,馆内以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做了完整的阐述;如今已很难见到的纺车、戽车、织机、染纱绞棒等各种传统纺纱织布工具在陈列馆内诉说着往事蹁跹,极具文化韵味。

展示雷沟大布百年风采一边积极筹建陈列馆、周密布馆,一边金陵纺织又想方设法要尽快地让当今世人更多地知晓雷沟大布。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金陵纺织全力出击,意欲进驻世博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雷沟大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方努力,最终金陵纺织争取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5月8日至14日,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苏州馆张家港主题周活动期间,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的现场纺织,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作为雷沟大布织染工艺的传承者,金陵纺织事先还准备了500份用雷沟大布制作的小礼包,精巧的纺织工艺、精心的包装,500份礼包受到了中外游客的热烈追捧。 “借世博会展示雷沟大布的魅力,这能最快最广泛地推广雷沟大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世博会上雷沟大布的受欢迎程度来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接好传承棒,将雷沟大布发扬光大。”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胜良表示。

公司负责人表示“雷沟大布由我公司集体负责传承,公司的纺织女工则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具体承办人和实施者。我们计划将织雷沟大布纳入公司纺织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范畴,进行普及和推广;另外,我们计划利用馆内现有的实物资源,邀请雷沟大布纺织能手在陈列馆内进行现场织布展示,让外来参观者耳濡目染这项传统技艺,也计划作为对当地青少年的一项传统教育,让他们通过观看和学习雷沟大布的生产流程,再次感受传统纺织文化的魅力。”公司负责人介绍,在金陵纺织,雷沟大布及织染技艺,将成为一种“活”的文化,在企业、在当地,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参观完雷沟大布陈列馆,有的同学不禁感慨陈列馆内的巧妙排列,使他们如同做了一次时光穿梭之旅,回到百年前感受“家家机声,户户纺纱”的盛况。也有同学表示参观完陈列馆后,更加体会到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要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自己的心力。 通过此次参观雷沟大布的活动,每位同学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去关注,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文化知识,也不应忘记对老一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第20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店 埠 学 区 中 心 学 校三(1)班王菁

这个星期三,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期待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那里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一进门,我们先观赏了音乐喷泉,那美丽的喷泉,随着音乐的旋律开始跳舞,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如漫天的雨帘,似九天的飞瀑,气势壮观,美丽极了。

看完了这些,导游又把我们带到马戏团,一进门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我有些害怕,等我坐好了位置,表演也开始了,刚开始就表演空中飞人,只见两位叔叔在空中紧抓竿子,从这头荡到那头,惊心动魄的一幕,真惊险呀!

紧接着我们观看了飞车、大马戏、斗鸡表演,最有趣的就是赛狗,三只狗为一组,打开狗笼,狗们就飞一般地追着一个夹着烤肠的引子狂跑400米,先到的那只就是小组冠军,可以进入决赛。我最看好的是1号身着白色背心的大黄狗,在同学们的叫喊声中如脱缰的战马,冲在最前。 整场表演美轮美奂、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在班主任老师的召集下,我们不得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