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活动方案

在游戏中成长 活动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2:56:25 来源:活动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临清市康庄联校

温荣峰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一、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活动

游戏是一种自然的、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会将他的全部精神拿出来。游戏可以锻炼筋骨,帮助消化,促进循环。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儿童好动的特点。把游戏看作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应该追逐自然,适应自然.因此,应当让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度过快乐的童年。二三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抓,抓住了还要放进嘴里去。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摸摸,那里动动,不停的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在大人看来就更累了。一会站着,一会又坐着;一会这样,一会又那样;一会爬到那里,一会又走到这里。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就像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都十分愿意去选择生活区的实物制作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会用到各种的刀,这在别人眼中是多麽危险的啊!但是小孩子向来是喜欢真实的东西,尤其是通过他们的小手可以将蔬菜、水果用削皮刀去皮后,再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穿成串,和小朋友共同分享。要知道,“吃”,是孩子生来就会的,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当然更是美味!在真实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实物制作之前一定要洗净手,懂得了使用刀子要注意安全,懂得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懂得了与同伴分享……

二、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过程既是幼儿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经验的社会性建构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带有直觉性、具体性的特点,属于“生活中的智慧”。

(一)、寻找孩子兴趣,挖掘天赋潜能

幼儿的年龄、能力、兴趣、需要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好游戏又是他们的天然倾向,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游戏意愿,提供多种不同的游戏材料,让他们有适当的游戏,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孩子一生下来,就是通过“玩”来了解世界、认识事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常常萌芽其中。成人的尊重、理解、赏识、引导最为重要。

我园是一所很小很简陋的幼儿园,夏天里只有风扇,可是前些日子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班里的风扇经常不知不觉间就自己关掉,我们都以为是它本身发生了故障,于是请后勤维修师傅帮忙检查,结果是完好无损。会不会是班里老师关了呢?经过询问大家谁也没有不没有关过,经过调查,原来是一位小朋友故意关掉了。我没有批评他,相反我马上肯定了他很能干,孩子们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也会,在家我就关电视”……看来他们对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我们大家商量以后每天的值日生,增加一项任务,就是在看完动画片后,取出光盘,关掉电视和VCD。此外,我们又增加了电路游戏,孩子们通过动手游戏,还知道了相同的电路上连接两个电灯的光亮要比按一个电灯暗一些。回想起来,一个牛顿、爱迪生或许就是这样诞生的。看来只有理解孩子,才能发现他的长处,真正实施有效的指导。发现孩子的爱好,就是开发孩

(二)、积极评价,让孩子拥有自信

我认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制裁效果要好。小孩子是喜欢鼓励的,一味的责罚,不一定能制止他们坏的行为。坚持正面原则,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势利导。有位教育家还曾说过:“评价=成就” 。也就是说,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记得我和孩子一起做树叶小书,当时正值深秋时节,有树叶嵌板、还有实物对照,拓印涂色,孩子们可喜欢了。当我看到远远也来学习新本领,我立刻给他竖起了大拇指,要知道他很少很少和老师一起进行新工作的展示活动。我们一起触摸、配对、描画、涂色,持续了好长时间。远远也一直都很认真,可是就当他画完最后一笔时,拿着作品站起来就走。我马上叫住他,表示想看看他的作品,他无比骄傲的举起给我看,我赞许的一边点头一边说:“是很棒啊,不过你要能把那最后一张画完就更棒了!”他完全不被我打动“可是我不想再画了。”我没有理会他。相反给还在继续工作的几名幼儿鼓劲:“孩子们,你们太能干了,一会咱们把这几张装订起来,还要包上漂亮的书皮,做成一本小书带回家啊!”“好-”我一看,远远又坐回了原来的位子,和同伴一起答应着。当他的家长拿着他的作品找我向我询问“是怎么样做到”的时候,我只向她说了两个字“鼓励”。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把人的一切潜力调动起来,并将人的智力调整到最佳状态,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非常自信的。

三、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方式,也是成年人对儿童进行教育,传授知识经验的契机最原始的教育机制,是通过群体生活来实现的。观察、模仿和游戏是所有文化传递的共同的基本形式。

(一)、让孩子在游戏中进步

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就能很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结交新朋友,进而提高自己认知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储备能力。进入中班,孩子们竞争意识逐渐增强,所以在户外体能活动中,我都会根据孩子的动作发展水平,准备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进行游戏。孩子可以自己选择,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也可以挑战自己,即使不成功,他也不会感到挫折。在游戏中,孩子们逐渐学会等待、独立、合作、公平、自治、诚信等最基本的美德。

(二)、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快乐的情绪可以给孩子带来欢乐和幸福,忧愁的情绪会给孩子带去苦闷和痛苦。当婴儿哇哇坠地时,睁开眼睛看到的是全新而又陌生的世界,他们对于这新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不厌其烦地发问、触摸、实验,总想弄个明白。正所谓“亲身阅历的经验,印象最深刻”。观察是求知的重要方法,而实践则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孩子由于好动,因而迫切希望自己动手做一些事,事情越做越有兴趣,而能力也就越强。让孩子在活动中自己去实验、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我还提出了“教学游戏化”,活动要变得有快感,更能吸引孩子,让他们在有趣的、快乐的活动中获得发展。交通工具一直都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事物。我在进行双语活动中时,遵循孩子好动、爱模仿的特点,请每位幼儿当一种交通工具,先熟记自己的名称,之后就进行红绿灯和占圈的游戏,最后是停靠站,代表交通工具们要休息了。游戏之间环节紧密,孩子们情绪高涨。

通过在游戏中的活动,孩子们不仅感受到在游戏中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在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的快乐。培养孩子的潜能,就是培养孩子的能力。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它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甚至更多……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临 清 市 康 庄 联 校

推荐第2篇: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成长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愿意进行的一种游戏,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测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小班幼儿由于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与人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独立性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凡事愿意自己去摸一摸,动一动,他们渴望参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动。角色游戏很适合幼儿的这种需要。因此,我们在这学期里重点放大角色游戏的创设和开展,将个别化学习融入角色游戏中。

一、角色游戏内容的甄选

起初,我们讨论商量,决定的角色游戏内容是: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糖果店、动物园。因为娃娃家是最适宜小班幼儿进行角色模仿的一个区域,也能满足小班幼儿角色扮演的需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医院和理发店也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糖果店是根据孩子喜爱糖果的程度高而开展的,符合他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忽略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各领域之间的均衡性、平衡性,不能满足幼儿的多种发展需求和内在需要。于是我们重新思考,又将角色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动,原先的糖果店不太符合接下来几个主题的开展,而且幼儿的兴趣逐渐淡去,于是就换成了奶茶铺和蛋糕店,又根据主题《春天的小花园》的开展创设了一个小花园,满足幼儿画、剪、贴、玩色等多种美工技巧的发展需要。在教室的前面,借助一个桌子开辟了一个“小银行”。借助教室走廊外的空间,开设了一个小舞台,符合幼儿唱唱跳跳的兴趣。

因此,角色游戏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是幼儿平时所接触到的熟悉的内容,不能选择一些幼儿平时陌生的、远离他们生活经验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需求,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基础上保证各个角色游戏内容的均衡性。

二、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

《纲要》中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不断发展。而小班的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应该以幼儿熟悉的、喜爱的、情境化程度高的环境为上乘。教师并不是要激发幼儿不断创造出新的主题而是应该观察发掘幼儿的兴趣点和经验,配合幼儿支持幼儿开展新的主题,创设相关的环境,让真实丰富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

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更应时时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指导思想,小班的幼儿对于环境喜欢温馨的感受,例如在娃娃家里面,比起冷冰冰的板凳,也许他们更喜爱温暖的沙发、柔软的床,仿佛像在自己家中一样舒适温情,因此我们为孩子创设了铺有粉红色桌布的桌子、铺有粉红色床单的小床,还有红色的沙发等。

小班幼儿对于环境的感受都是直接的,因此我们在奶茶铺和蛋糕店在墙面上贴上各种口味的奶茶、蛋糕的照片,将环境作为一种隐形的暗示指导幼儿制作蛋糕和奶茶。

对于环境的更替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差异性,在新主题出现的时候,仍然需要保留一些比较宽松的环境让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幼儿找到熟悉的游戏内容和环境。同时在创设环境时,老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隐患,谨防过于拥挤等不安全因素。

三、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鲁迅先生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可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孩子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教育孩子促进认识,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

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摆弄材料是正常的行为,特别是新投放的。当然,摆弄材料不应该是幼儿角色游戏的最终停滞部分。材料的过于多样丰富,也会将幼儿的注意力分散以至无意产生模仿行为。在我班的娃娃家中,有一套很有趣的“迷你型”厨具,这些厨具非常精致和小巧,颜色也很鲜艳,一些幼儿每天在游戏时间仅仅重复对这些厨具的摆弄,不亦乐乎。新鲜有趣的玩具对于他们的刺激太大了,太多的玩具让他们不知所措,所以适当地以其他玩具来代替能使这些幼儿将精力花在烹饪食物上了,也就是有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角色行为。

每次将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撤走当然也不是上上策,关注如何提供有效有趣的游戏材料才是关键。小班幼儿开展游戏必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适当适宜的材料就能够引发他的经验,也正因为幼儿比较依赖外界的支持,老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形象具体安全趣味。比如我班理发店里由教师精心收集来的发夹、剪刀、吹风机、梳子等,这些如此真实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缺失了以物代物的机会,简单的场景重复使幼儿的游戏兴趣很难维持。但是后来当我们在理发店投放了一些画有螺旋线、波浪形的手工纸和剪刀后,幼儿的兴趣又高涨了,他们开始与这些材料开始互动了,用剪刀剪剪、卷卷和贴贴,设计了很多发型。

材料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幼儿时时在发展,所以材料必须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内浮动。例如在小医院里,我们一开始投放了很多逼真的医用器具,但是这些材料大多适合小医生使用,而护士显得无事可做了,因此我们投放了各种颜色的自制药片供护士进行按数量和颜色分类,当孩子操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材料过于简单了,于是就投放了一些画有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药片和剪刀,让护士剪一剪、分一分。

材料的争抢也是小班游戏中时常会出现的状况,排除了该年龄阶段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来说,也说明材料的提供过少或者缺乏均衡性。首先,材料不能太多,太多的材料让幼儿产生不必要的分心,使他们不知如何抉择。其次,材料不能太少,过少的材料必定引来争抢,幼儿很可能因为材料的缺乏而感到游戏的意犹未尽。所以需要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幼儿的需求和实际操作情况适时、及时、动态地对材料的数量品种进行调整、更替和补充。

四、角色游戏的介入指导

1、帮助幼儿分配游戏角色

为了帮助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标记材料。如给“娃娃家”提供各种角色的挂牌;给“理发店”的理发师提供帽子;,给“奶茶铺和蛋糕店” 的师傅们提供白色围兜和帽子;给“小医院”的护士和医生提供粉红色的护士服和白色的白大褂,用标记来提示幼儿,这样他们能尽快地进入角色,知道扮演的是谁,继而产生角色行为。这种做法提高了幼儿扮演角色的稳定性。

2、语言启发幼儿游戏意识

小班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并不明确自己应如何去做,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和帮助。如一个幼儿用小被子裹着娃娃,用手拍拍,我问他:“这孩子是谁呀?”“你是孩子的妈妈吧?你这个妈妈要为孩子做些什么事呢?”这样就帮助小班幼儿从对模仿动作的兴趣,转为对扮演角色的兴趣。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还时常忘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提醒。如一个当“售货员”的小朋友不坚守岗位到处乱跑,我就立即到商店买东西,并提醒他:“售货员可不能离开柜台呀!不然谁来接待顾客呢?”有时,我也直接向幼儿提出角色,让幼儿选择,如说:“我们的娃娃家里缺少个爸爸,谁愿意来当娃娃的爸爸?”

3、参加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当看到老师和他们在一起,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时,感到格外亲切。他们喜欢游戏又不会游戏,需要具体指导和帮助,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意见,幼儿更容易接受。在小班,教师可以担任游戏的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也可以不固定角色,仅用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要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如发现幼儿在 “娃娃家”游戏中,反映的内容十分单调。我便去扮演妈妈:给娃娃喂饭,哄孩子睡觉,还叫爸爸去买菜,姐姐去洗衣„„由于教师担任了主要角色,使幼儿明确了自己所担任角色的职责,使游戏不断丰富起来。又如一次在玩“理发”游戏中,我担任了“理发师”,有礼貌地向“顾客”询问,给“顾客”洗发、吹发、剪发等,幼儿看见老师当理发师也特别高兴地来模仿。

五、角色游戏的分享评价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对游戏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一次成功的评价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这时,我组织幼儿进行评议、小结,主要方式有几种:

1、游戏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讨论在游戏中幼儿遇到的问题或者碰到的困难,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老师从中帮助幼儿小结一些好的方法,以便让每位幼儿获得相关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2、评价角色间的相互关系

如在“小医院”游戏中,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看病,他应先询问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哪里不舒服?然后在通过看看、摸摸等确定是否发烧了等,接着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药方。护士应先给病人挂号,然后根据医生的指示,给病人打针挂盐水,以及配药等。要使游戏顺利进行,各角色必须各司其职。通过游戏,幼儿学习了医生和护士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对看病的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对整个游戏进行讲评

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鼓励他们获得相关的发展和提高。并为幼儿进一步游戏提出了方向。如请“娃娃家”中的成员一起说一说他们当中谁当的最好?为什么?可以把评出来的“家庭成员”是如何表现的详细地作评价,也可以请他来作“现场表演”,让大家学习等等。

游戏活动是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因而我们教师必须了解游戏的价值为幼儿创设一个好的游戏环境、提供孩子所需的材料,也要学会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掌握介入的时机和方法指导幼儿游戏,还要借助游戏交流分享的环节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经验,提高游戏水平。

推荐第3篇:论文《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

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 游戏 健康 成长

摘要:近年来的幼教改革,人们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并且更加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游戏,是幼儿近年来的幼教改革,人们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并且更加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游戏,是幼儿自由意志的体现,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教师应确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意识,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而幼儿游戏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因此,它被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成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习之于嬉”的观念日渐人心。因此,在实践中要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

一、游戏设计

游戏设计一:3-4岁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但是他们乐于操作、探索,于是我们教师安排了认识“冰”的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一盘冰,有大、有小、有厚、有薄,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玩一玩等方法探索冰的特征。孩子们在玩一玩后,都争先恐后地说:“冰是凉凉的”、“硬硬的”、“容易碎”、“滑滑的”。

游戏设计二:春天来了,我们教师带领幼儿到公园踏青,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孩子们在公园中奔跑玩耍,捉迷藏。

教师问:“那你们说春天来了吗?”幼儿说:“春天来了。” 教师问:“谁能说说春天在哪儿?”有的说:“小草变绿了,小树上长出叶子了。”有的说:“迎春花开了。”有的说:“天气不冷了。”有的说:“我看书上说燕子在春天会飞回来。”有的说:“在冬天睡觉的动物会醒来。”有的说:“那叫冬眠。” 教师接着问:“你能说说哪些冬眠的动物在春天醒来吗?”有的说:“有青蛙、有熊、有蛇。”有的说:“还有乌龟。”有的说:“我上动物园时看见很多的小动物从它的房子里出来了。” 教师接着问:“我们出去玩时,衣服上有什么变化呀?”小朋友说:“不用穿棉衣了。”还有的说:“不用戴帽子,不用戴手套了。

反思与体会:在谈话中没想到孩子们把春天说的这么具体,并且情绪高涨,可见家长已经带孩子进行了观察或者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这就增加了教师进行此项活动的信心。 游戏设计三:玩色玩纸系列游戏,团纸拓印—小树开花了的游戏。开始我只是把它设计成“玩纸系列”之一,可当我发现幼儿对游戏的某个结果—“红花”印在“黄花”上,花的颜色就变了感兴趣时,马上调整了自己的设想,把玩色融入到游戏中去,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在游戏中我添加了“变色纸”,“会跳舞、画画的小球”等内容,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还培养了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感受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二、在游戏中启发、引导幼儿

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此时教师的指导意识并没有失去,但已不是作为教师,而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共同处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世界的指导。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过分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或不喜欢和教师的共同游戏。许多教师的经验是: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更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致。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但前提是教师此时是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就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当然,教师始终不能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教师直接点拨给幼儿建议帮助的显性指导。这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之外,插入的有目的教育指导。强调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也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插入的教育教学,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而更好地开展游戏,只不过这时的游戏已暂时转变为教学,融入了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意图。

三、游戏总结与反思

在游戏的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相互体验,共享快乐,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观察表格作观察记录,便于分析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或游戏的目标方案。

同时,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时,教师就及时对幼儿行为进行调整,避免或阻止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后果。游戏中出现了过激的行为时,如幼儿为了争取游戏、争演角色、争夺玩具打起来了,有些幼儿专门干扰别人游戏,破坏别人的玩具,教师必须介入阻止并加以协调。幼儿在游戏中有求助时,教师要予以帮助。如两名幼儿同时要玩同一游戏角色或玩具互不相让,请教师给予裁决等。 我们真正感受到:在游戏中,幼儿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因此,其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等消极状态,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决定活动材料、伙伴、方式、方法,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具体游戏活动为载体,要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获得发展,达到“看似无教育,其实有教育”的境界。

推荐第4篇: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教师:罗颖

游戏,是一切动物的天性。我们常见小猫、小狗嬉戏打闹,动物园里也常见老虎、熊猫扑打逗乐,这就是游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一样,在幼儿时都喜欢游戏。人的身体、智慧,就在游戏中得到增长,因此,幼儿教育大纲中说:“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向导,为基本活动。”

人在幼儿阶段,求知欲旺,模仿力强,身心发展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恰当引进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有益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民间游戏进入教学课堂,丰富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

在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引进民间游戏有以下好处:

一、民间游戏玩具简单,成本不高,适合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幼儿园采用,农民负担得起。

如:抓石子,每人只备大小一致的,圆润无明显棱角,轻重适度的小石子五至七粒即可:跳板只备一块瓦片,或用废旧纸折成一个正方块即行。跳绳、抱鹅蛋前者只要一根数米长的绳子,后者只要

三、五坨鹅蛋大小的石头或者砖头即行。随处可找,不花成本:自己动手就可以制作。

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捉迷藏、拉拉羊(又叫老鹰捉小鸡)、瞎子追跛子、丢帕子,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如:“瞎子追跛子”,很多小朋友围成一圈坐着 蹲着,有一个幼儿蒙住双眼做瞎子,另一名幼儿右手绑在左腿上做跛子,都在圈中。跛子口含哨子吹响,瞎子就去捕捉,跛子逃跑。在一追一逃中,做出许多滑稽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颇具娱乐性,幼儿们很爱玩。让幼儿们活泼、开朗,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

三、民间游戏有很强的随机性。

民间游戏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随处都可以玩,随时可以玩,人多人少都可以玩。如:抓石子、跳板、踢毽、跳绳、打陀螺、滚铁环等。当然,抓石子适宜在夏天,跳板、跳绳适宜冬天。冬季热量不足,蹦蹦跳跳可以增加血液循环,身体发热抵御寒冷,有利于幼儿身体发育,健康成长。抓石子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注意力集中,技巧性也很强。棋类活动如走“和尚棋”可以锻炼孩子的智慧和观察力,也适合夏天开展。

四、民间游戏花样翻新,形式多变,有很强的趣味性。如:翻花被单,一个绳套两个人对完,靠十个手指头就可以翻出花被单、双双筷、牛股眼、凤簸等多种花样。跳绳可以单人跳,双人跳,许多人一起跳,集体轮流跳等。踢毽子可以单腿踢,也可以双腿踢,盘腿踢,拐腿踢,倒着踢等。初学者可以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拎着踢,熟练后就可以变着花样踢。颇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幼儿阶段达不到这个要求。假如我们幼儿教师掌握了这些活动技巧,就可以表演给幼儿看,让幼儿模仿,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民间游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随机性好,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活动中引进民间游戏,可以让传统得到传承,让幼儿的娱乐丰富多彩。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孩子边玩边唱,有的配有问答对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生活,体验生活,增长知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民间游戏还配有儿歌,生动有趣,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孩子边玩边唱,既享受了快乐,又锻炼了口才,增强体质。如:圆米花,配有儿歌:“圆米花,圆又圆,新嫁的姑娘来拜年,收拾打扮远路来。”众问:“姑娘,吃饭没得?”答:“吃了。”又问:“姑娘洗脸没得?”答:“洗了”大家一哄而散,四处躲避。姑娘随便抓住一个,继续玩。

玩穿花游戏时,孩子手牵手成一排。一头问:“鹦哥、鹦哥,你到哪去?”一头答:“我到朝门去。”问:“朝门有多高?”答:“千尺万丈高?”“朝门有好矮?千尺万丈矮?”“一匹骡子四匹马,接你鹦哥过来耍。”大家高举手,被邀方牵着手从对方孩子的腋下钻过去。

2、有的游戏可以在玩中让孩子认识自然或学习地理知识,体验生活。如:“放花雀。”先让孩子们各要一种树名,放雀子的人说:“我有一只花雀儿,嘴儿尖尖,尾儿翘翘,笃的一声飞走了。大家问:“飞到那里去了?”放着答:“飞到桃树上去了。”得桃树者立即回应:“没得。”大家问:“飞到那里去了?”桃树回答:“飞到松树上了。”„„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有人答错,或反应不过来,被罚唱歌、跳舞,讲故事后又重起。这种游戏还可以改成“坐飞机旅行。”雀子换成飞机,树子换成城市。开飞机者仿报务员说话:“各位旅客请注意,北极的飞机就要起飞了。”大家问:“飞哪里?”答:“飞贵阳。”„„形式一样,增加儿童旅游的兴趣。

3、有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养成大胆、心细、勇敢、机灵的性格。如:“抱鹅蛋。”用三坨鹅蛋般大小的石头做鹅蛋。一人做母鹅护蛋。蛋放在身下,脚、手触地趴下护着,不能抓在手中。四周小朋友来抢鹅蛋,但要防备脚不被护蛋者蹲着。抢蛋者接近时,护蛋者可以用脚去蹲、踩抢蛋者的脚。若蛋没被抢光而蹲中别人,则要被罚唱一首歌,或跳一个舞。抢得蛋又未被踢中者,被称为英雄,给与一定的奖励。

4、有些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生活,学习生活,养成团结、互助、协作的精神。如:“办家家”、“接新娘”等,是孩子们爱玩的游戏。玩时孩子们有分工,有合作。有的搓泥团做粑粑,有的搓泥挑做面条,有的掐嫩叶做菜菜„„,各人发挥想象,做完端来放在一起,各自介绍个人的菜肴,然后大家用树枝做筷,装着吃得很快乐的样子。

总之,民间游戏有助于养成孩子的亲和性格。在游戏中,需要大家参与,互谅互让,有分工,有合作。接触面广,朋友多。可以克服孩子唯我独尊、霸道、撒娇、孤僻、木讷等诸多不良缺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活泼、开朗、亲和的性格,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游戏中,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可以品尝失败的滋味。在老师的鼓励下,可以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性格,体验社会竞争,增强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引进民间游戏进幼儿园的工作中,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分析,对于危险性大的游戏、有一定副作用的游戏不能引进。同时,要防止儿童去接触电子游戏,免得对孩子的实力、性格、身体造成不良伤害。

推荐第5篇:少儿英语学习重在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成长

少儿英语学习重在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成长

少儿英语的学习一直是家长们所关注的,如何选择一个优秀的少儿英语机构也是家长们热议的话题,对于少儿英语而言,如何吸引少儿学习的积极性是重点,从而是孩子对于英语学习由“要我学”的被动变成“我要学”的主动,那么朗训少儿英语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成长

朗训少儿英语的老师介绍,少儿英语的对象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童,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朗训少儿英语在少儿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以及娱乐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享受欢乐的同时,也学会了英语单词英语短句,增加了自己对英语的好奇心,爱上英语的趣味,并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口语能力和自信心,以各式的互动进一步锻炼孩子的积极性。

感恩教育,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

对于少儿英语教学,朗训少儿英语的专业教学团队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年来对少儿英语的教学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在少儿英语的教学中融入了感恩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因为朗训少儿英语的专家认为,要让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门英语,而更是一种良好品德的培养,激发孩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且勇敢的去挑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专业团队,值得每一位家长的信赖

很多家长选择了朗训少儿英语的原因是其品牌文化深入人心,作为一家以少儿英语为主的国际化教育产品,通过近9年的英语教学研究,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朗训少儿英语受到中国万千少儿的喜爱,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对中国教育市场的发展战略及投入,将创新的教育理念带给中国千万家庭,也相信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在朗训少儿英语学会的不仅仅是英语,学会的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自我挑战的精神,而这也是朗训少儿英语教学所推崇的教学理念。

从“要我学”的被动式教学到“我要学”的主动自觉,其实完成这一转变并不难,以独具匠心的教学方式引领着少儿英语教学,开启少儿英语学习新时代!

推荐第6篇:在户外游戏中快乐成长(报道)

在户外游戏中快乐成长——记武宁县第二幼儿园体育游戏比赛

活动

樊琳琳

为了使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坚持“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指导思想,以确保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有意义,营造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武宁县第二幼儿园于3月15-16日开展了户外体育游戏比赛。

游戏是孩子们独特的学习方式,游戏中的孩子们是快乐的、自由的。在比赛中教师充分挖掘每种器械的价值,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探索器械的多种玩法,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活动器械得以充分利用,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游戏活动。

“玩”是幼儿的天性,“彩虹伞”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游戏上的很大乐趣,更促进了幼儿身体协调的发展,彩虹伞玩法多样,也是集体游戏很好的教具。你看,小朋友开始在玩转颜色!“123123,我说颜色你来踩。不能踩黄色和蓝色!”小朋友根据老师的指令快速跳到相应的颜色的活动,矫健的小朋友立马就跳到其他色系的彩虹上,脸上都露出激动的笑脸。接着,一位小朋友大喊“大灰狼来啦!”一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的角色,去抓躲在彩虹伞里的幼儿。大班的幼儿,喜欢冒险、喜欢刺激,他们玩的不亦乐乎。

在游乐场、公园我都会经常看到小孩游乐设施,碰碰床最受欢迎,软软的、有弹力孩子在上面玩得非常开心。老师们脑洞大开,聚集所有的羊角球也可以变成一个碰碰床。孩子们开心的蹦跳完之后,小朋友们继续下一个游戏小马过河,小马过河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老师和同伴的信任感以及勇敢顽强的意识。

在户外活动中积极使用轮胎开展游戏,让其变废为宝,成为户外体育游戏器械。轮胎的投入使用让孩子们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幼儿在走轮胎、跳轮胎、钻轮胎等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玩轮胎的乐趣,锻炼了跳跃、平衡、奔跑等多种运动能力。

我们来“打地鼠”啦!一位幼儿扮演农民,背对其他幼儿,七名幼儿扮地鼠,每名幼儿手拿一种颜色的指示牌,教师喊口令:地鼠地鼠你别跑,我要把你套住了。教师报出颜色的地鼠后农民要马上转身在五秒内跑过去用呼啦圈套住地鼠。你听!“荷花荷花几时开”,操场上传来孩子们清脆的声音。教师回答:一月不开几时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不开几时开、四月不开几时开、五月不开几时开)一直说到六月开时幼儿马上站到呼啦圈内。小孩子们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立马就跳到了呼啦圈里。

老师们还运用到了跳绳、皮球、梯子、沙包等器械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使孩子们得到了积极有效的锻炼。这种开放式的锻炼,孩子们不再局限在规定的一方小天地,不再在老师的指挥棒下运动,他们可以玩到更多的器具,真正做户外的主人。这样的锻炼模式让 “我不想玩”的孩子没了,更多的孩子在奔跑、在欢笑。

推荐第7篇:环保教育在游戏中

自然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保护自然的意识决定着人类是否能与自然界和平共处。孩子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在新颁布的幼儿园纲要中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列入内容和要求之中。作为具有绿色学校称号的幼儿园,我们更是把绿色环保教育作为我们的园本特色。

“亲自然”是指亲近自然,与自然亲和之意。亲自然教育就是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幼儿实践活动,游戏活动,家园合力教育等方式,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亲和的关系,产生良好的行为的教育活动。

“游戏”是孩子们的特权,在游戏中渗透亲自然内容幼儿更容易接受并能在玩玩、说说、做做中掌握环保知识。4月的爱鸟周来到了,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情感体验法进行爱鸟教育。我先在活动室的墙上“造”了一大片“森林”,然后展示许多鸟类的图片。孩子们围着这些图片有的说:“我猜这是大嘴鸟,你看它的嘴那么大”;有的问:“老师,这只兰色的鸟是什么鸟?它真漂亮!”区角活动前我

讲了一个关于小鸟找朋友的故事,孩子们从开始对鸟的名称、外形好奇到对鸟有了自己关心、同情的情感;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画画、剪剪小鸟、蝴蝶等来到“森林中”和鸟类作朋友。在几次活动后,孩子们把这一片墙的小鸟、蝴蝶当作了自己的伙伴。他们会说:“今天,小鸟又多了三位朋友,它们在树上吃果子”。通过区角游戏孩子们从内心激发了关心、同情小动物的情感、关注他们生存环境的意识。

同样操作活动中,孩子也能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如:玩环保棋、走环保迷宫图。正是这些集亲自然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游戏使孩子们了解了大量的成人也不注意的环保知识:绿色食品标志、环保标志、白色污染、噪音的标准等。他们真正成为关心环保知识、维护环境卫生的小卫士。

结构游戏中,收集各种纸盒、酸奶杯、牙膏合等进行搭建。

幼儿知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把废物收集起来,每一件废物在我们的手里都会变成有用的玩具。这些物品外形、大小各异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极大,游戏中,孩子们会用牛奶合向上垒高成各种房屋、用酸奶杯排成栏杆„广告纸、吸管、一次性的盆、盘等等都是我们幼儿游戏、老师制作辅助用品必不可少的材料。游戏、制作中孩子们明白废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并使幼儿的亲自然的情感转化为真正的保护性行为。搭建活动中,孩子们还会找来我们认识的标志,用它们陈列在马路上、建筑物旁。停车标志可以提醒马路上的车辆有秩序地停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标志规定了不同车辆的车道,保障行车安全; 厕所门口的残疾人标志提示着这里的斜坡是残疾人通道。从认识标志到了解标志的含义再到灵活运用标志,环保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内在需要。

我们通过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扩大环保教育影响。爱护动物、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等等 。是游戏激发了孩子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 也是游戏形成了幼儿关心、爱护自然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长大后,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的行为打下基础。环保教育的内容、途径无所不在,从情感入手、重视幼儿的动手、参与,只有通过幼儿的实践,一切教育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 “亲自然”环保教育还须更多取得家长的重视与配合,才能事半功倍。“亲自然”环保教育更应从幼儿园走向社会,这样才更具社会意义。

推荐第8篇: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模仿与想象,创造性地反映自己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事件,轻松愉快地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虽然没有成人的指导和参与,幼儿同样可以自发地有声有色地进行角色游戏,但是幼儿在充满游戏氛围、材料丰富多样的区域里,在环境与材料的联想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就更生动、更富想象与创新,并且随着操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均能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满足,因此角色游戏不仅带给幼儿欢乐的童年,更是引领幼儿愉快成长的特殊学习方式。为此,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甚至盥洗室等等角落,被教师尽可能地利用起来,为幼儿设置了多样化的“游戏乐园”。在这片游戏天地里,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收集的材料,经过摆放营造出“家”、“饭店”、“超市”、“理发店”„„等等氛围的活动区,吸引了幼儿在这里玩着不同的“角色”,那孩子究竟在玩什么?怎样玩的?玩得快乐有意吗?教师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教育地位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游戏中,去观察去感受几组游戏片段,在思考与实践中,引领幼儿一起畅游“游戏乐园”吧。

(一)宽容“违规”行为,让幼儿主动发展,大胆创新

“娃娃家”里,有小巧精致的餐具、家具、电器模型,有造型逼真的蔬果,有各式点心,„„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足以保证“爸爸”、“妈妈”随心所欲地选择材料,进行“炒菜”“做饭”,“带娃娃”。你看,扎着两只小辫的叶儿细心地把彩纸剪成一丝一丝的细条,放在“锅”里翻炒了几下,端到桌上边招呼大家,边自我夸耀:“快来尝尝我做的菜,这黄的是笋丝,红的是肉丝,白的是香干丝,色香味齐全!”大家高兴地坐下来品尝,忽然“爸爸”觉察出这些菜丝是他刚才从“照相馆”带回的“照片”剪成的,就大声嚷嚷道:“你剪坏了照片,赔给我„„”,一帆、彤彤几个见状,也说要告诉老师,叶儿见势吓得哇哇大哭,原本开开心心的欢乐气氛一下全搅了。游戏就此终止,我边安慰叶儿,边与围过来的幼儿讨论:“彩纸有什么用处?”“什么游戏也需要彩纸?”“象这样的彩纸还有其他东西,老师没有摆在你活动的区域,可是你做游戏时又需要它们,到哪儿去取呢?”经过讨论,幼儿理解了叶儿的行为出于游戏需要,可以谅解,由此也推出了“宝物箱”的设置,解决再次出现的材料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认为叶儿剪坏了“照相馆”里的彩纸,甘愿放弃游戏中“品尝”的过程而加入指责叶儿的行列,使本来还沉浸在游戏欢乐中的叶儿刹那间失去了创新带来的成就感,而为自己的“破坏”行为感到担心害怕。幼儿园里创设游戏的环境,初衷就是为了回归幼儿喜欢自由自在活动的天性,离开教师的“指挥棒”,让幼儿享受自然发展的活动乐趣。我们也常常鼓励幼儿利用玩具、寻找替代物、半成品进行创新游戏,应该说叶儿的行为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难道就因为使用了“照相馆”的材料就要全部否定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认为这张彩纸不能改变它的用途,随意剪开来?追根究底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活动常规在作祟,常规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游戏秩序,方便于我们的日常管理,然而过于细密的常规常常变作绳索捆住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成为行动的包袱,幼儿由于不能完全把握那些行为是允许的,为了避免出错就克制、压抑自己的游戏行为,久而久之幼儿就习惯于使用教师设置的“道具”开展游戏。

“彩纸事件”使我们意识到,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幼儿发展游戏情节,游戏的环境不是模仿生活的“舞台”,幼儿必须有选择材料的自由,才能在操作中发挥出主动性,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精简不必要的活动常规,特别要废除那些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工作而用来约束幼儿行为的所谓规则,在这起“彩纸事件”中,如果不是“常规”要求幼儿不能随意使用其他区域的材料,也就不会有指责叶儿“破坏”行为停止游戏的现象,或许我们的幼儿也不会顾忌这样那样的规则,而压抑自己的活动,那么我们的游戏中类似叶儿的创新行为就能大量涌现出来,我们的游戏也就更精彩更生动。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不能图省事,用规则来统

一、限制幼儿,而是应该关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反映,视不同的情况分析幼儿的违规行为,及时理解幼儿的意图和需要,给予材料、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模仿与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与同伴一起享受快乐游戏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逐渐成长起来。 (二)关注弱势幼儿,让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发展

“小医生”在用“听诊器”给几个幼儿“看病”,接下来轮到“护士”给他们“打针”了,杰非常羡慕正在游戏的幼儿,而“医生”毓以人太多为由,拒绝杰加入到游戏行列,杰无奈又到别的区域转了一圈,又来到“小医院”里,这次毓动员“护士”一起阻拦杰,不让他坐下来“看病”,这下杰生气了,一把抢过“听诊器”,拉扯中听诊器断线了,毓大声说:“老师,我们在好好地游戏,杰捣乱把听诊器弄坏了。”而杰嘟嘟嚷嚷重复着:“我也要玩,我也要玩。”毓对他吼道:“你什么都不会,你只会拆坏玩具的,不要你玩。”我自然明白毓和杰两人各自的心理想法,一边与他们修复“听诊器”,一边与他们交流,“杰不懂怎样使用听诊器,我们这么多做游戏的小朋友,谁能教会他呢?”“如果是你,大家都不让你游戏,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后来,毓和其他幼儿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杰扮演“病人”,在看病中学习怎样使用“听诊器”。

我们平息了这例源于幼儿能力之间差异悬殊引发的矛盾冲突以后,不禁对我们的角色游戏的环境与组织方式产生了思考。因为随着幼儿从小班升入中、大班,角色游戏也要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过渡发展,期间能力强的幼儿会在游戏中显出自己的优势,不管是轮换角色还是轮换区域,他们都能处于主角地位,有些幼儿还喜欢支配别人配合他们的游戏,如果习惯于这种局面而不加以改变,一些幼儿就会产生“骄气”与“霸道”,另一些幼儿也会失去主见听从于别人的支使,少数幼儿还会失去游戏的机会。喜欢游戏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你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他们越是渴望得到他,如果多次不能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一类幼儿会主动退却,失去进取心与积极性,另一类则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心理受挫,更是失去了成长过程中特殊的学习途径。

因此,游戏的过程不是放任自流的过程,也不是坐等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随幼儿游戏中不同的进展情况,成为他们的“玩伴”,“支持者”、“引导者”等等适合于当时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所以遇到上述事例教师首先应该干预幼儿的游戏,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援助,既可以是物质上的支持,让水平相差不多的幼儿重组游戏玩伴;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去,担任游戏中的“配角”,用语言等形式协调、平衡幼儿之间的差异,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游戏,总之教师既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也要观察幼儿之间的差异,特别要关注弱势幼儿,让他们也能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在游戏中成长起来。 (三)倾听幼儿心声,让幼儿展现个性,发展能力

科学区里辰辰把“钓鱼”游戏里的磁性“小鱼”搁在桌上,用小棒蘸着气味瓶里的糖醋、酱油加工“糖醋小鱼”;美工区里佳佳利和同伴用橡皮泥和其他辅助材料制成的“蛋糕”以后,玩起了“过生日”游戏;“娃娃家”里的枫枫、敏敏抱着娃娃躲进了午睡室,在里面轻轻地唱起了《摇篮曲》;„„

我们常会发现幼儿不是游离了知识性区域的活动目标,就是看到幼儿离开了指定的游戏地点,而有的教师不经过深入的观察,就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回到原来预设的活动中去,却不知幼儿的游戏受到教师干预时,很少再会有幼儿继续坚持下去,粗心的老师也就很少能够体验到这些有着独特个性的幼儿,在中断活动以后内心产生的失落感。其实幼儿也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有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上述事例中幼儿从“蛋糕”联想到“过生日”,从“睡觉”需要安静联想到带娃娃离开热闹的区域到午睡室活动,这都表明了幼儿的想象上了新台阶。事实上幼儿游离其他区域的活动目标,也是生活经验的反映,幼儿对物品的象征性想象水平是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幼儿能够自觉地以物代物,展开联想角色游戏的情节便会有所发展,这样就使幼儿的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活动变得频繁,就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了解幼儿,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言行,呵护幼儿探求事物的兴趣,让幼儿用自己创造的替代物进行角色游戏,保证幼儿在宽松开放的活动氛围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以此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视角,深入幼儿的游戏之中,了解幼儿的需要,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发展。

推荐第9篇:在游戏中快乐学数学

在游戏中快乐学数学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线索去思考,它的生活原型是什么,学生熟悉的相关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经验有哪些,我能不能设计一个学生喜欢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这节课的内核挖掘出来?我的情境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承载了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力求:联系到经验,使数学更简单;有点挑战性,使学生情感积极参与;引得出思考,学到数学内涵。

游戏情境引学生入境,在游戏中快乐学数学。很多数学内容由于没有学生很容易理解的生活背景支撑,就可以考虑创设虚拟情境来进行教学。

如在《倒数的认识》教学中,我设计一组数,每位同学拿着一个数,让同学做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两位同学所拿的数乘积是 1 ,他们就互为好朋友。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但发现拿“1”这个数的同学没有找到朋友。大家在游戏中快乐地认识倒数。

利用游戏情境,要关注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情境是形式,情境是导火索,情境是承载物,目的都是为了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推荐第10篇:在手指游戏中感受快乐

在手指游戏中感受快乐

音乐游戏《合拢放开》是我们小二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手指游戏之一,每当唱到“爬呀,爬呀……”时,他们都会特开心。

一次,我们又玩了这游戏,小明小朋友突然说:“老师,我们用无名指来爬好吗?”(以前都是用食指)“好,那我们来试一试用无名指来爬吧。”“老师,我们用小拇指吧”林林说。“老师,用手心爬吧”、“用两个指头爬吧”……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道。于是我们换着手指玩这个手指音乐游戏,孩子们开心极了。慢慢地,孩子们在玩中也认识了手指头的名称。

孩子们有如此的反应,离不开老师的组织。此次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得多,幼儿听得多、模仿得多的模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大胆表达、大胆表现的环境,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改变了以前单一动作的模式。从孩子们的想法中可看出,动作不是固定不变的,孩子们有许多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是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鼓励、支持幼儿的。

另外,做手指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又能使孩子的小肌肉群得到锻炼,大大提高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及控制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小小的手指游戏给我们所带来的无限快乐,以及暗藏着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

第11篇:父母在游戏中教孩子说话

父母在游戏中教孩子说话

1、每天定时教小儿

父母应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游戏,在游戏中教孩子说话。所定的时间可因人而异。开始的时候,时间可以定得短一些,大约2-3分钟,然后逐步延长,形成常规。

2、选择最佳的学习时机

父母应当安排孩子在最佳的学习时机进行语言教学。所谓最佳的学习时机,就是孩子精力最充沛、注意力较集中的时候,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孩子学的东西也会更多一些。如果在孩子疲乏困倦的时候教语言,往往事倍功半。

3、重点突出,反复练习

父母在一段时间内只教小儿学习一个特定的词语,并且让孩子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4、小步骤前进

学习语言时,父母要把目标化整为零,每一步要分得较细,使孩子在学习中容易获得成功。如果步骤与步骤之间跨度较大,孩子就会遇到困难,挫伤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例如,当小儿只会少数称呼时,父母就着重于叠词或单词的教学;当小儿不会发“K”音时,父母可以训练孩子的口舌运动,先发“a”或“e”的音,逐渐过渡到“K”音等等。

5、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即使在一段时间内,父母尚未看到明显的效果,也不要急躁。因为孩子的开口,是需要“千呼万唤”的。

6、记录进展情况,看到小儿的进步

在孩子末开口之前,父母很难看到他们的进步,这常常影响父母教孩子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一点,建议父母经常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对于能说话的孩子,父母要记录他们用词汇的性质,是名词还是动词,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的词语,是短语还是句子„„由此,父母可以得到孩子语言学习的反馈信息。

快乐童谣,让宝宝轻松学说话

0~3岁是宝宝口语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他们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此时,他们对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力,对环境中的各种语言刺激格外敏感。童谣可以说是宝宝最早接触的语言类作品,它具有篇幅短小、富于情趣、语言浅显、音韵和谐的特点,非常适合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宝宝练习说话。

童谣学语阶段一:语言准备阶段,童谣为宝宝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刺激

在宝宝掌握语言本领之前,会经历一个语言准备阶段,又称前语言阶段。它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简单发音阶段(出生至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至8个月);学语萌芽阶段(9至12个月)。此时,宝宝正在为发音和说出词语做准备。

处于前语言阶段的宝宝虽然还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意图,但他们的脑袋瓜儿从来没有停止对周围事物的探索,他们在积蓄能量,为日后的顺利表达努力准备。丰富的语言刺激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平时,妈妈可以为宝宝边念童谣边做动作。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是简单明快的语言和有趣的动作,会让他们身心愉悦,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推荐童谣:《推磨歌》

推磨磨

磨面面

蒸馍馍

给哥哥

童谣中的“磨磨”“面面”“馍馍”“哥哥”四个叠音词,适合初学说话的宝宝练习。妈妈和宝宝可以面对面坐着,各自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再用右手握住对方左手的手腕,搭成一个“磨”,然后一边说童谣,一边做出推磨的动作。

童谣学语阶段二:语言发生阶段,童谣可培养宝宝说话的兴趣

1~3岁的宝宝处于语言发生阶段,具体又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语言理解迅速发展阶段(1岁至1岁半),此时,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他们说出的词语仍然很少,甚至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期;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至3岁),这时的宝宝,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语言技巧也迅速提高。

1岁半至两岁的宝宝,已经掌握了一些单词句和双词句。妈妈可以选择适合的童谣,以游戏的方式教宝宝学说,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推荐童谣:《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妈妈边念童谣边学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动作。宝宝开始可能说不全童谣,但应该能说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如“小白兔”“萝卜”等。这时,妈妈要坚持,反复教宝宝学说,并着重强调他常忽略的词语。

童谣学语阶段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童谣帮助宝宝学会表达

2~3岁的宝宝进入了基本掌握口语阶段。他们将在语音、语法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方面迅速提高。此时,他们话语中的句子类型、语法功能开始逐渐丰富和完善,已经可以说出一些复合句,并渐渐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图和想法了。

学说童谣可以丰富宝宝的词汇量,促进宝宝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随着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此时他们还学会了翻书,并乐于重复尝试。

推荐童谣:《动物进山洞》

小兔小兔跳进山洞

山洞关门,小兔快跑

小鸟小鸟飞进山洞

山洞关门,小鸟快跑

乌龟乌龟爬进山洞

山洞关门,乌龟快跑

妈妈弯腰将双臂伸向一侧,搭成一个“山洞”,引导宝宝根据童谣内容,模仿相应的小动物钻进“山洞”。当说到“关门”时,妈妈的双臂迅速合拢,宝宝要赶紧跑出“山洞”。如果被妈妈的双臂夹住,宝宝就输了。学说童谣时,妈妈应让宝宝了解三种小动物,小兔、小鸟、乌龟的特征,引导他将“跳”“飞”“爬”三种动作做出来。

宝宝学外语的最佳岁数

如今,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儿童外语能力的早期培养。那么,早学外语到底好不好呢?

德国儿童教育家沙凡认为,孩子最好从2周岁开始学外语,最迟不得晚于青春发育期。科学研究表明,两三岁时儿童舌头肌肉尚未成熟定型,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词汇吸收等方面具有成年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更便于说出地道标准的外语。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最近一项研究也印证:儿童学语言的能力要比成年人强,而且一个人学外语的年龄越早,他对这门外语越容易掌握。在德国经商的王光启先生证实了这一点:“我大女儿9岁来德国,给她请了家教,又上语言班,但她学起来还是很费力。而我的小女儿学起德语就轻松多了。她来德国时刚满3岁,进幼儿园后也没有刻意管她,但她的德语水平却是我们家最高的。”

国内外教育家都有一致的见解:只要方法得当,越早学外语效果会越好。沙凡说,从小学外语会提升综合语言能力。来德国3年的访问学者董天祺说:“我的孩子现在德国上中学,他不仅学德语,还学法语。原本我担心会影响孩子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可后来我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孩子如何外语

想方设法培养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德国教育家施罗德认为,通过娱乐的方式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外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学唱歌、画画等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儿童觉得学外语很好玩。

为儿童学外语创造语言环境。德国语言学专家布鲁恩斯认为,语言对环境的依赖性更大。因此,要学会为孩子营造外语氛围。比如双语校园、外语广播、外语角、外语动画片等等,并引导孩子在尽可能真实的动态情景中使用语言。董天祺说:“我在家里几乎只和孩子用德语对话,比如他渴了要喝水,但不会说‘水’这个单词,我就让他查词典,然后说给我听,不然不给他水喝。我还在家里的电视机、冰箱上都贴上小纸条,上面写着对应的德文单词,让他除了睡觉,每时每刻都在和德语打交道。这样用了8个月,孩子就能自如地听和说了。”

对待儿童的语言错误要宽容和有耐心。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交际,就不要立即加以纠正,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

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是加强听力和说话训练,然后才是读写。

挑选合适的教学资料。针对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成长第一步:正确教宝宝说话

很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宝宝能早点说话,以证明宝宝发育快,头脑聪明。有的父母也会有意识地教宝宝说话,但在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教宝宝说话,有四大误区要提防。

首先,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不要反应太快,比如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马上把水瓶递给他,这样使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宝宝指着水瓶,你可以引导孩子说出来她想干什么,就算仅仅说一个“水”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其次,不要经常用儿语和宝宝说话,简单地说就是不说完整话,例如,吃饭说成饭饭,睡觉说成觉觉。有些父母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者只是觉得有趣,这样长期用这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会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第三,不要老是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刚学会说话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成人可能会觉得好玩,可爱,在不经意间重复错误的发音,如,妈妈告诉奶奶今天宝宝把苹果说成苹朵,而身边的宝宝就在不经意间强化了这个错误的发音。所以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第四,别让宝宝置身于语言复杂的环境当中,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最好都说普通话,避免语言环境过于混乱。

如何开发幼儿的语言智能

语言的发生和发展是人脑的高级功能。除了正常的语言环境,还须有正常发育的脑来发挥其语言智能的功能。因此,使大脑细胞得到科学的营养,对语言智能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开发幼儿的语言智能呢?根据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心理、教育学家们有以下建议:

一、保持幼儿对语言的好奇

语言智能高的人有一个突出特征:对语言的好奇心,他们喜欢语言,表现出极好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而事实上,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对话音刺激十分敏感,当亲人对他说话时,会以微笑、手脚活动等作出积极的反应。语言智能高的幼儿表现出对话音、节奏、语调反应灵敏;爱涂鸦;喜欢听、读、说故事;说话清晰有条理。父母若对这些语言智能品质给予关注和引导,便能使幼儿保持对语言的好奇和敏感。

二、语言智能开发越早越好

一个出生时只会啼哭的新生儿,为什么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学会了母语,掌握了结构如此复杂而严密的语言?可见语言作为一种智力与潜能。越早开发越好。胎教工作者甚至主张在怀孕5个月听觉出现时就与胎儿说话,呼唤他的名字。而早期教育工作者则建议从婴儿出生第一天起,就将语言交流融合于生活照料中,这有极重要的潜在作用,3-5个月婴儿“交谈”时让他作出口部及出声反应。8-9个月开始伊呀学语时,要作出积极的反应,用语言说出他的需要。1岁时,要不断鼓励他说出单词、电报式语词,并逐渐要求说出单词句、双词句直到完整语句。婴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从单词句(15-20月)到双词句(18-24个月)到简单句及语法掌握(2-3岁)的语言发展过程,一刻也离不开成人的引导,因为在没有语声的环境里绝不可能发展语言智能。

如何正确教宝宝学说话

语言既是思维和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宝宝从出生起的三年内,大脑发育进步神速,其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能科学的促进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呢?下面的建议值得试一试:

尽早“对话”

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早甚至从一降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当然,这个对话更多是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用心地记录和分辨宝宝哭闹的类型(饿、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并予以相应的回应和满足。当然,这需要慢慢摸索,不必期望自己一下子就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如果宝宝对你的反应一时不理会,你可以耐心地等上一会儿或借助于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途径,使宝宝产生反应。此外,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候模仿一下宝宝,它一定很开心。

只要我们满怀耐心和爱的关注,宝宝就会更自如、更固定的使用不同类型的方式和声音来传达不同的需求,从而和妈妈形成了一个初始的会话模式。这不仅是语言发展的高起点,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高起点。

使用“妈妈语”

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宝宝,妈妈(或其他家人)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宝宝非常吃这一套,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高扬的声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这不难理解,想像一下第一次和老外交流,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就知道了。

“妈妈语”也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就会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妈妈,并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作回应。这种互动一方面是宝宝语言发育的上好土壤,一方面也利于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连结,促进亲子关系的顺利发展,为宝宝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做宝宝的“导游”

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莫名其妙,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宝宝的“导游”,比如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对他说“宝宝在摇小铃铛”,“妈妈正给你换尿布呢”等。当宝宝开始离开妈妈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去看别人,看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不要刻板的一定对孩子说我们想说的(如我们正在做的),而应该追随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看到的是叔叔”,“那是一棵大树”等。这样自然、亲切的语言“导游”,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成为“朗读者”

童书推广人阿甲丛女儿襁褓中开始为她读书,结果阅读成为父女俩特殊的心灵沟通的纽带;出版人路金波长期坚持给孩子阅读经典文学、不去给孩子说“袜袜、脚脚”等婴儿语,结果女儿两岁就说出“可是,我真的不是这样想的”这样的复句。很多优秀家庭的实践证明,坚持给孩子朗读、多给孩子讲故事,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接触优秀的汉语而不是传统中的婴儿语,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发展到让人惊喜的程度

宝宝吹泡泡有助语言发展

英国专家发现,经常吹泡泡、舔嘴唇有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如此,因为这个时间段是孩子一生中学习新词最快的阶段。

研究资料显示,在嘴巴运动方面表现不佳的宝宝,学习语言的速度也比较慢,而能完成吹泡泡、舔嘴唇等复杂嘴部运动的宝宝,学习语言的速度更快,发音也更清晰。

两岁以下的宝宝,无法做出正确的亲吻动作,刚刚张嘴口水就会流出来。另外一些孩子不太会舔嘴唇。因此,父母不妨抓住此细节,教宝宝多做舔嘴唇或吹泡泡等动作,可有效地促进语言能力发展,至少会使他们发音更加清晰。

宝宝在呀呀作语中学说话

宝宝是在呀呀作语中开始学说话的。

刚出生的宝宝在几个月之内,所能发出的声音很有限,但到六个月左右时,宝宝就能发出变化多端的复合音,这些结合大人言语的音节称之为儿语,这些儿语就是形成语言的声音基础。据研究,各国儿童的儿语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到了九个月左右时,儿语的声音就有所限制了,婴儿开始集中于其最初使用的字语声音上,也就是说,婴儿停止了发声的练习,而集中于形成最初字语的音节上。研究还发现,不论什么民族,最初的字语都由p、m、b、t几个辅音和e、a两个元音所构成。这就是许多民族称呼爸爸、妈妈都很相近的原因。

那么在学会发音的基础上,宝宝是如何会将字和义结合起来的呢?

开始,父母需一再重复教宝宝所熟悉的事物。例如,每看到宝宝拿着饼干就说“饼饼”。这样多次配对之后,孩子就学会把字语和意义联系起来。平时我们最容易观察的例子莫过于当孩子想触摸父母禁止的东西时,父母会吼道“不可以”!并且打孩子的手。由起初因为被打而将手缩回的反应,很快就会对字语而产生反应。此时,我们就可以说,孩子已学到“不可以”的字义了。再如,若宝宝发出的声音和某个字语很接近,如“奶”等,其父母就会很快地加以鼓励,给他牛奶喝。如此,当孩子饿的时候,就会发出这种声音。

但是宝宝要精确地掌握某些字语的意义仍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许多研究指出,宝宝的早期字语的使用和解释和大人并不相同。例如,“猫”这个字可能被泛指为所有四只脚的动物,甚至所有会动的动物,或者所有具有毛皮的东西。宝宝字语意义泛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只用

一、二个特征作为标准。但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宝宝就会因特殊特征增加,而缩小其概念内涵,逐渐接近大人所掌握的概念的含意。

第12篇: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

摘要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地用于了各行各业,当然也包括游戏。

本文主要简介了电脑游戏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通过了“游戏中的图灵测试”的游戏是最适合玩家娱乐的理念,介绍了目前网络游戏中流行的外挂技术以及部分人工智能在游戏中应用的技术。

关键字 人工智能 电脑游戏 遗传算法 应用

1.电脑游戏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电脑游戏从诞生以来,由于其强大的模拟现实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游戏的拟人化越来越逼真。高度的拟人化使得现代电脑游戏能够模仿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情形,并把这些情形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种感官反映到人的大脑,从而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巨大冲击。

无论是什么游戏,游戏玩家都希望在游戏中能够体验到现实中无法体验到的刺激,得到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满足。这些刺激和满足主要表现在特定的挑战、社会化、幻想、情感等方面。

人们在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也希望游戏中的其他角色能够拥有某些程度上的智能。这些智能可以使得人们能够在游戏的同时得到满足,它可以使人在进行游戏中不觉得孤单。然而,这种智能必须得到控制。如果游戏中的机器角色的智能明显高于玩家的能力,玩家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之后便会放弃这样的游戏。所以,人工愚蠢(Artificial Stupidity)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游戏中,太强或太弱的人工智能都是不合适的。

那何种程度的人工智能才是合适的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怎样的机器可以算作智能机器。这里就不能不提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图灵在1950年提出了“图灵实验”的概念,他认为能够通过图灵实验的机器是具有智能的。其实,在游戏中也是一样的。“图灵实验”在游戏中可以这样描述:当玩家和其他玩家同诸多机器在同时游戏时,如果这个玩家通过游戏规则中的任何方式都无法分辨游戏中的其他角色哪个是其他玩家,哪个是机器的线程,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游戏通过了“游戏中的图灵测试”。一般来说,通过了“游戏中的图灵测试”的游戏是最适合玩家娱乐的。

最近网络游戏大量流行,我觉得,网络游戏也许是人工智能最佳的实验场合。因为网游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简化版本,这在里,大量需要各种处理问题的知识与技巧,需要各种类型的知识表示与处理结构,其复杂度远比操作系统或编译原理要高得多。在网游中,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外挂上,在游戏开发者手里,人工智能反而应用的不多,最多只有寻径算法等少数算法,而外挂中,各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将玩家从复杂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可以这么说,任何正常玩家能够实现的功能,外挂全都可以实现,除非玩家本身就不知道如何玩。外挂不但可以模拟单个玩家的行为,甚至可以模拟团队活动。所以说,外挂在表达智能行为方面是足够的。在知识表示、知识发现与知识传播等等方面也远比现实中要简单的多。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改进图灵实验,如果在网游中,你不能成功区别哪些角色是普通玩家,哪些又是外挂角色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外挂掌握了足够的智能了。

2.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目标主要有五个:一是为玩家提供适合的挑战;二是使玩家处于亢奋状态;三是提供不可预知性结果;四是帮助完成游戏的故事情节;五是创造一个生动的世界。这个生动的世界可以是类似现实生活中的世界,也可以是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但不管何种世界都要求有一整套能够自圆其说的游戏规则。

在游戏制作过程中,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主要有:虚拟现实与拟人化、动画效果与机器角色场景感知、机器角色的机器学习和进化、玩家与机器角色之间的平衡性、人工愚蠢技术、确定性人工智能技术与非确定性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补。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应用的技术非常之多,如:有限状态自动机(Finite State Machines)、模糊逻辑(Fuzzy Logic)、产生式系统(production system)、脚本设计(Scripting)、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和系统(Rules-based AI and Systems)、贝叶斯推论(Bayesian Inference)和非确定性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 for Uncertainty Decisions)、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决策树(Decision Tree)、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等。限于文章篇幅,下面只具体介绍这八种较容易理解的技术:有限状态自动机、模糊逻辑、产生式系统、决策树、人工生命、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

2.1有限状态自动机

有限状态自动机(FSM \"finite state machine\")是为研究有限内存的计算过程和某些语言类而抽象出的一种计算模型。有限状态自动机拥有有限数量的状态,每个状态可以迁移到零个或多个状态,输入字串决定执行哪个状态的迁移。有限状态自动机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向图。

有限状态自动机有多种类型:接受器判断是否接受输入;转换器对给定输入产生一个输出。常见的转换器有Moor机与Mealy机。Moore 机对每一个状态都附加有输出动作,Mealy 机对每一个转移都附加有输出动作。

有限状态自动机还可以分成确定与非确定两种。非确定有限状态自动机可以转化为确定有限状态自动机。

有限状态自动机识别的语言是正规语言。 有限状态自动机除了它在理论上的价值,还在数字电路设计、词法分析、文本编辑器程序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2.2 模糊逻辑

模糊逻辑(Fuzzy Logic),模仿人脑的不确定性概念判断、推理思维方式,对于模型未知或不能确定的描述系统,以及强非线性、大滞后的控制对象,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进行推理,表达过渡性界限或定性知识经验,模拟人脑方式,实行模糊综合判断,推理解决常规方法难于对付的规则型模糊信息问题。模糊逻辑善于表达界限不清晰的定性知识与经验,它借助于隶属度函数概念,区分模糊集合,处理模糊关系,模拟人脑实施规则型推理,解决因“排中律”的逻辑破缺产生的种种不确定问题 模糊逻辑通常使用 IF/THEN 规则,或构造等价的东西比如模糊关联矩阵。规则通常表达为如下形式: IF 模糊变量 IS 模糊集合 THEN 动作

例如,一个非常简单的使用风扇的温度调节器:IF 温度 IS 非常冷 THEN 停止风扇IF 温度 IS 冷 THEN 减速风扇IF 温度 IS 正常 THEN 保持现有水平IF 温度 IS 热 THEN 加速风扇注意没有 \"ELSE\"。所有规则都被求值,因为温度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同时是\"冷\"和\"正常\"。

2.3产生式系统

一个产生式系统(production system)由下列3部分组成:

一个总数据库(global database),它含有与具体任务有关的信息。

一套规则,它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运算。每条规则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部鉴别规则的适用性或先决条件,右部描述规则应用时所完成的动作。应用规则来改变数据库。 一个控制策略,它确定应该采用哪一条适用规则,而且当数据库的终止条件满足时,就停止计算。

产生式规则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规则。规则的一般形式是:

IF 条件 THEN 操作

即满足应用的先决条件后,就对数据库实行后面的操作。

控制策略规定了操作的顺序,即在任何条件下用什么规则进行操作,什么条件下停止运行,它规定了问题的求解的搜索策略和路线。控制策略一般可分为不可撤回方式和试探法两大类,试探法又包括回溯法和图搜索法两种。

2.4 决策树

决策树(Decision Tree)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来生成的。每个决策或事件(即自然状态)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

决策树提供了一种展示类似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这类规则的方法。比如,在贷款申请中,要对申请的风险大小做出判断,图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建立的一棵决策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决策树的基本组成部分:决策节点、分支和叶子。

决策树中最上面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是整个决策树的开始。本例中根节点是“收入>¥40,000”,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是”和“否”两个分支。

决策树的每个节点子节点的个数与决策树在用的算法有关。如CART算法得到的决策树每个节点有两个分支,这种树称为二叉树。允许节点含有多于两个子节点的树称为多叉树。

每个分支要么是一个新的决策节点,要么是树的结尾,称为叶子。在沿着决策树从上到下遍历的过程中,在每个节点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对每个节点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不同的分支,最后会到达一个叶子节点。这个过程就是利用决策树进行分类的过程,利用几个变量(每个变量对应一个问题)来判断所属的类别(最后每个叶子会对应一个类别)。举例如下:

假如负责借贷的银行官员利用上面这棵决策树来决定支持哪些贷款和拒绝哪些贷款,那么他就可以用贷款申请表来运行这棵决策树,用决策树来判断风险的大小。“年收入>¥40,00”和“高负债”的用户被认为是“高风险”,同时“收入5年”的申请,则被认为“低风险”而建议贷款给他/她。

2.5人工生命

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是通过人工模拟生命系统,来研究生命的领域。人工生命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虚拟生命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2)、基因工程技术人工改造生物的工程生物系统,涉及合成生物学技术。

虽然人工生命(AL)领域与人工智能(AI)领域的确有明显的重叠区,但他们有截然不同的初衷和演生史.以研究是否以及如何实现模拟智能的人工智能研究,早在计算机诞生后的初期就已经兴起,然而以试图澄清emergent behaviors的本质的人工生命的研究者们,可以说一直不知其他人在做类似的工作而孤军作战,直到80年代末,这个领域才正式的诞生。人工生命分为以下两种主导观念

强人工生命:主张\"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可以从任何特殊媒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John Von Neumann).Notably, Tom Ray 在Tierra模拟试验中第一次展示了,进化过程在有着抢占计算机存储空间之争的计算机程序的某种群体中极易发生。

弱人工生命:认为不通过基于碳\"生命过程\"的生成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研究不是去模拟这一过程,而是试图去理解单个的现象。通常通过agent based model进行研究,它通常可提供最简的可能结论,就是: 我们不知道自然界中的什么生成了这种现象,但是通过模拟也许可以找到复杂生物现象的原理。

2.6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最活跃和最广泛的课题之一。 运用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通过推理来模拟通常由人类专家才能解决的各种复杂的、具体的问题,达到与专家具有同等解决问题能力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它能对决策的过程作出解释,并有学习功能,即能自动增长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

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2.7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首先要以一定的学习准则进行学习,然后才能工作。现以人工神经网络对手写“A”、“B”两个字母的识别为例进行说明,规定当“A”输入网络时,应该输出“1”,而当输入为“B”时,输出为“0”。

网络学习的准则是:如果网络做出错误的的判决,则通过网络的学习,应使得网络减少下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首先,给网络的各连接权值赋予(0,1)区间内的随机值,将“A”所对应的图像模式输入给网络,网络将输入模式加权求和、与门限比较、再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网络的输出。在此情况下,网络输出为“1”和“0”的概率各为50%,也就是说是完全随机的。这时如果输出为“1”(结果正确),则使连接权值增大,以便使网络再次遇到“A”模式输入时,仍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输出为“0”(即结果错误),则把网络连接权值朝着减小综合输入加权值的方向调整,其目的在于使网络下次再遇到“A”模式输入时,减小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如此操作调整,当给网络轮番输入若干个手写字母“A”、“B”后,经过网络按以上学习方法进行若干次学习后,网络判断的正确率将大大提高。这说明网络对这两个模式的学习已经获得了成功,它已将这两个模式分布地记忆在网络的各个连接权值上。当网络再次遇到其中任何一个模式时,能够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识别。一般说来,网络中所含的神经元个数越多,则它能记忆、识别的模式也就越多。

2.8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一类借鉴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遗传机制)演化而来的随机化搜索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对结构对象进行操作,不存在求导和函数连续性的限定;具有内在的隐并行性和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采用概率化的寻优方法,能自动获取和指导优化的搜索空间,自适应地调整搜索方向,不需要确定的规则。遗传算法的这些性质,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和人工生命等领域。它是现代有关智能计算中的关键技术。 遗传算法的基本运算过程如下:

a)初始化:设置进化代数计数器t=0,设置最大进化代数T,随机生成M个个体作为初始群体P(0)。

b)个体评价:计算群体P(t)中各个个体的适应度。

c)选择运算:将选择算子作用于群体。选择的目的是把优化的个体直接遗传到下一代或通过配对交叉产生新的个体再遗传到下一代。选择操作是建立在群体中个体的适应度评估基础上的。

d)交叉运算;将交叉算子作用于群体。所谓交叉是指把两个父代个体的部分结构加以替换重组而生成新个体的操作。遗传算法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交叉算子。

e)变异运算:将变异算子作用于群体。即是对群体中的个体串的某些基因座上的基因值作变动。

群体P(t)经过选择、交叉、变异运算之后得到下一代群体P(t 1)。

f)终止条件判断:若tT,则以进化过程中所得到的具有最大适应度个体作为最优解输出,终止计算

3.结论与展望

我们玩电脑游戏,主要是为了得到一种放松、一种享受、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一种快感。这需要电脑游戏能制作得符合玩家的口味,游戏的主题能够吸引玩家深入,游戏的规则和结果能够使得玩家满意。而在这一切中,人工智能技术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就目前来说,技术上的困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中的非确定状态实在太多,人的情感是极其复杂的,并非是简单的数理关系就能表现出来的;二是现有的硬件和计算机网络水平还不是很高。

目前要解决这些困难,在技术上来说还是不成熟的。对于数量极多的非确定状态来说,尽可能地提高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的速度,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法。但是要提高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的速度也并非易事,而更有效的办法是提高软件的执行速度。比如使用更有效的算法或神经网络等新技术。

随着游戏制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趋发达,这些问题终将被解决,我们未来的游戏也将会更加完善。我曾经见过很多这样的玄幻小说,就是带着个头盔便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人在里面的感觉和真实世界一样,例如游戏里挨打身体真的会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游戏中的一串代码和人的感觉会具有相似的效果。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Tom Meigs.顶级游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John David Funge.人工智能在计算机游戏和动画中的应用——认知建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David M.Bourg, Glenn Seeman.游戏开发中的人工智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第13篇: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

专业:计算数学 姓名:XXX 学号:XXX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目标主要有五个:一是为玩家提供适合的挑战;二是使玩家处于亢奋状态;三是提供不可预知性结果;四是帮助完成游戏的故事情节;五是创造一个生动的世界。这个生动的世界可以是类似现实生活中的世界,也可以是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但不管何种世界都要求有一整套能够自圆其说的游戏规则。

在游戏制作过程中,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主要有:虚拟现实与拟人化、动画效果与机器角色场景感知、机器角色的机器学习和进化、玩家与机器角色之间的平衡性、人工愚蠢技术、确定性人工智能技术与非确定性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补。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应用的技术非常之多,如:有限状态自动机(Finite State Machines)、模糊逻辑(Fuzzy Logic)、产生式系统(production system)、脚本设计(Scripting)、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和系统(Rules-based AI and Systems)、贝叶斯推论(Bayesian Inference)和非确定性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 for Uncertainty Decisions)、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决策树(Decision Tree)、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等。限于文章篇幅,下面只具体介绍这八种较容易理解的技术:有限状态自动机、模糊逻辑、产生式系统、决策树、人工生命、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 有限状态自动机 :

有限状态自动机(FSM \"finite state machine\")是为研究有限内存的计算过程和某些语言类而抽象出的一种计算模型。有限状态自动机拥有有限数量的状态,每个状态可以迁移到零个或多个状态,输入字串决定执行哪个状态的迁移。有限状态自动机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向图。

有限状态自动机有多种类型:接受器判断是否接受输入;转换器对给定输入产生一个输出。常见的转换器有Moor机与Mealy机。Moore 机对每一个状态都附加有输出动作,Mealy 机对每一个转移都附加有输出动作。

有限状态自动机还可以分成确定与非确定两种。非确定有限状态自动机可以转化为确定有限状态自动机。 有限状态自动机识别的语言是正规语言。 有限状态自动机除了它在理论上的价值,还在数字电路设计、词法分析、文本编辑器程序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模糊逻辑:

模糊逻辑(Fuzzy Logic),模仿人脑的不确定性概念判断、推理思维方式,对于模型未知或不能确定的描述系统,以及强非线性、大滞后的控制对象,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进行推理,表达过渡性界限或定性知识经验,模拟人脑方式,实行模糊综合判断,推理解决常规方法难于对付的规则型模糊信息问题。模糊逻辑善于表达界限不清晰的定性知识与经验,它借助于隶属度函数概念,区分模糊集合,处理模糊关系,模拟人脑实施规则型推理,解决因“排中律”的逻辑破缺产生的种种不确定问题。

模糊逻辑通常使用 IF/THEN 规则,或构造等价的东西比如模糊关联矩阵。规则通常表达为如下形式: IF 模糊变量 IS 模糊集合 THEN 动作

例如,一个非常简单的使用风扇的温度调节器:IF 温度 IS 非常冷 THEN 停止风扇IF 温度 IS 冷 THEN 减速风扇IF 温度 IS 正常 THEN 保持现有水平IF 温度 IS 热 THEN 加速风扇注意没有 \"ELSE\"。所有规则都被求值,因为温度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同时是\"冷\"和\"正常\"。 产生式系统 :

一个产生式系统(production system)由下列3部分组成: 一个总数据库(global database),它含有与具体任务有关的信息。 一套规则,它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运算。每条规则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部鉴别规则的适用性或先决条件,右部描述规则应用时所完成的动作。应用规则来改变数据库。

一个控制策略,它确定应该采用哪一条适用规则,而且当数据库的终止条件满足时,就停止计算。

产生式规则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规则。规则的一般形式是: IF 条件 THEN 操作

即满足应用的先决条件后,就对数据库实行后面的操作。

控制策略规定了操作的顺序,即在任何条件下用什么规则进行操作,什么条件下停止运行,它规定了问题的求解的搜索策略和路线。控制策略一般可分为不可撤回方式和试探法两大类,试探法又包括回溯法和图搜索法两种。 决策树:

决策树(Decision Tree)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来生成的。每个决策或事件(即自然状态)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 决策树提供了一种展示类似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这类规则的方法。比如,在贷款申请中,要对申请的风险大小做出判断,图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建立的一棵决策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决策树的基本组成部分:决策节点、分支和叶子。

决策树中最上面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是整个决策树的开始。本例中根节点是“收入>¥40,000”,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是”和“否”两个分支。

决策树的每个节点子节点的个数与决策树在用的算法有关。如CART算法得到的决策树每个节点有两个分支,这种树称为二叉树。允许节点含有多于两个子节点的树称为多叉树。

每个分支要么是一个新的决策节点,要么是树的结尾,称为叶子。在沿着决策树从上到下遍历的过程中,在每个节点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对每个节点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不同的分支,最后会到达一个叶子节点。这个过程就是利用决策树进行分类的过程,利用几个变量(每个变量对应一个问题)来判断所属的类别(最后每个叶子会对应一个类别)。 人工生命:

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是通过人工模拟生命系统,来研究生命的领域。人工生命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虚拟生命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2)、基因工程技术人工改造生物的工程生物系统,涉及合成生物学技术。

虽然人工生命(AL)领域与人工智能(AI)领域的确有明显的重叠区,但他们有截然不同的初衷和演生史.以研究是否以及如何实现模拟智能的人工智能研究,早在计算机诞生后的初期就已经兴起,然而以试图澄清emergent behaviors的本质的人工生命的研究者们,可以说一直不知其他人在做类似的工作而孤军作战,直到80年代末,这个领域才正式的诞生。人工生命分为以下两种主导观念 强人工生命:主张\"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可以从任何特殊媒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John Von Neumann).Notably, Tom Ray 在Tierra模拟试验中第一次展示了,进化过程在有着抢占计算机存储空间之争的计算机程序的某种群体中极易发生。

弱人工生命:认为不通过基于碳\"生命过程\"的生成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研究不是去模拟这一过程,而是试图去理解单个的现象。通常通过agent based model进行研究,它通常可提供最简的可能结论,就是: 我们不知道自然界中的什么生成了这种现象,但是通过模拟也许可以找到复杂生物现象的原理。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最活跃和最广泛的课题之一。 运用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通过推理来模拟通常由人类专家才能解决的各种复杂的、具体的问题,达到与专家具有同等解决问题能力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它能对决策的过程作出解释,并有学习功能,即能自动增长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 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首先要以一定的学习准则进行学习,然后才能工作。现以人工神经网络对手写“A”、“B”两个字母的识别为例进行说明,规定当“A”输入网络时,应该输出“1”,而当输入为“B”时,输出为“0”。

网络学习的准则是:如果网络做出错误的的判决,则通过网络的学习,应使得网络减少下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首先,给网络的各连接权值赋予(0,1)区间内的随机值,将“A”所对应的图像模式输入给网络,网络将输入模式加权求和、与门限比较、再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网络的输出。在此情况下,网络输出为“1”和“0”的概率各为50%,也就是说是完全随机的。这时如果输出为“1”(结果正确),则使连接权值增大,以便使网络再次遇到“A”模式输入时,仍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输出为“0”(即结果错误),则把网络连接权值朝着减小综合输入加权值的方向调整,其目的在于使网络下次再遇到“A”模式输入时,减小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如此操作调整,当给网络轮番输入若干个手写字母“A”、“B”后,经过网络按以上学习方法进行若干次学习后,网络判断的正确率将大大提高。这说明网络对这两个模式的学习已经获得了成功,它已将这两个模式分布地记忆在网络的各个连接权值上。当网络再次遇到其中任何一个模式时,能够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识别。一般说来,网络中所含的神经元个数越多,则它能记忆、识别的模式也就越多。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一类借鉴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遗传机制)演化而来的随机化搜索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对结构对象进行操作,不存在求导和函数连续性的限定;具有内在的隐并行性和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采用概率化的寻优方法,能自动获取和指导优化的搜索空间,自适应地调整搜索方向,不需要确定的规则。遗传算法的这些性质,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和人工生命等领域。它是现代有关智能计算中的关键技术。 遗传算法的基本运算过程如下: a)初始化:设置进化代数计数器t=0,设置最大进化代数T,随机生成M个个体作为初始群体P(0)。

b)个体评价:计算群体P(t)中各个个体的适应度。

c)选择运算:将选择算子作用于群体。选择的目的是把优化的个体直接遗传到下一代或通过配对交叉产生新的个体再遗传到下一代。选择操作是建立在群体中个体的适应度评估基础上的。

d)交叉运算;将交叉算子作用于群体。所谓交叉是指把两个父代个体的部分结构加以替换重组而生成新个体的操作。遗传算法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交叉算子。

e)变异运算:将变异算子作用于群体。即是对群体中的个体串的某些基因座上的基因值作变动。

群体P(t)经过选择、交叉、变异运算之后得到下一代群体P(t 1)。 f)终止条件判断:若tT,则以进化过程中所得到的具有最大适应度个体作为最优解输出,终止计算。

本文主要简介了电脑游戏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通过了“游戏中的图灵测试”的游戏是最适合玩家娱乐的理念,介绍了目前网络游戏中流行的外挂技术以及部分人工智能在游戏中应用的技术。

参考文献

[1]顶级游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2]John David Funge.人工智能在计算机游戏和动画中的应用——认知建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3]David M.Bourg, Glenn Seeman.游戏开发中的人工智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第14篇:科研论文: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科研论文: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科研论文: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想象的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角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角色意识弱,所以他们玩起来难以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单调、平淡,使角色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目的。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使角色游戏达到其相应的教育意义和目的,我们深入观察、记录、分析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现状。

1.缺乏角色意识

小班幼儿在对游戏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经常会出现不停换工作的现象,如:林林小朋友一开始在超市里做营业员,站在柜台前大喊:“买一送一,买一送一„„。”忽而到动物园跟其他小朋友去争做喂食的饲养员了„„;忽而去小舞台,围上漂亮的围裙做小舞台的演员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坚持性,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行为极易受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行动目的。在游戏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角色意识不稳定,随心所欲的变换角色。

2.缺乏交往能力

游戏中幼儿与幼儿之间不善于交往,如:娃娃家里来了客人,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对于客人置之不理。又如:超市里来了一位顾客,营业员不和顾客打招呼,顾客自己拿了东西就走了。小班的幼儿在游戏中幼儿缺乏语言交往,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一般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的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缺乏交往能力。

3.不会整理游戏材料

角色游戏环境是开放的、自主的,幼儿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游戏区域内自主的活动。每次游戏,幼儿总会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不是他们不肯整理,而是他们不会整理玩具。有的小朋友很喜欢整理玩具,但放的地方不对,萝卜和鸡腿等放在一起,西瓜和青菜等放在一起,铲子放在娃娃家床上等。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是幼儿在生活中缺少自己整理东西的经历,生活经验比较少,以至于在游戏中出现了乱放东西的现象。

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现状,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出了提高小班幼儿的角色能力的几个策略:

一、做好游戏前的准备是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能力基础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投放适合的材料,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从而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可以说,游戏的准备,是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

1.营造生活化的游戏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人、也能够塑造人,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的发展,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在游戏时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游戏材料,它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年龄小、对家庭中亲人的依恋会让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所以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焦虑情绪,创设自由、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娃娃家游戏对于调整幼儿的情绪情感有很好的作用,在游戏时,我们为幼儿设置了温馨的家庭式游戏环境,在家的氛围中幼儿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在游戏情景中再现生活场景。增进他们对环境的亲切感和信任度,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如:我们从创设娃娃家开始入手,在娃娃家四周的墙壁上贴上了漂亮的壁纸,贴上了全家福的图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挑选了带有卡通小动物的全棉布料,制作了床套、被套、枕套等。温馨的生活化环境非常好的激起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欲望,从而迈开他们角色游戏的第一步。幼儿在这样游戏环境中不仅感到了安全也体验到了快乐。

2.创设生活化的游戏空间

小班幼儿游戏时往往喜欢一个小型的、相对真实的一种生活化的游戏空间,这样幼儿在其中有一种真实的、舒适的、又不乏童趣的游戏体验。如:我们通过衣柜、橱柜、棒和纱、拱形门等东西的巧妙搭配,为幼儿隔出了卧室、客厅、洗手间、厨房这些家中常见的格局。幼儿可以在纱帘遮挡的卫生间里中为宝宝洗头、洗澡,在开放式的厨房间中摆弄厨具给娃娃炒菜、煮饭,在客厅里招待客人。尽情感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化游戏空间带来的乐趣。

3.提供生活化的游戏材料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小班幼儿年龄小,好模仿,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喜欢操作和摆弄,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让孩子在摆弄、操作物品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从中获得发展。为此,我们在娃娃家中投放了温暖的舒适的皮凳子,立体的塑料冰箱、洗衣机,小型的饮水机、自制的水槽,一整套的仿真式的塑料厨房用具:煤气灶、锅子、铲子、碗、勺子,砧板、菜刀、杯子等。还有孩子们平时在家里经常的东西:蔬菜(胡萝卜、青菜);荤菜(鸡腿、鱼);水果(苹果、西瓜);点心(饺子、馄饨)„„等。这些材料对小班幼儿来说是熟悉的,可操作性又是非常强的,温馨的环境也非常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非常好的激起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欲望。幼儿在这样家庭化的游戏环境中不仅感到了安全也体验到了快乐。

二、做好游戏中的指导是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能力关键

(一)游戏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然而游戏又是重要教育手段,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还比较的弱,应着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近阶段的兴趣点不断更新的游戏的材料和游戏的内容,调整游戏的难易度,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发挥好游戏的教育功能。

1.自主选择佩戴标志稳定幼儿的角色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坚持性,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为了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今天在游戏中所承担的角色,并提供幼儿一个充分自主选择的空间,我们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设立了工作服务站,在这里我们把班级的角色游戏区域用简笔画图标的方式进行的简单的罗列。并根据游戏的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角色标记。如:在娃娃家这一行的口袋中放置了可以戴在脖子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标志。在超市里投放了营业员的工作牌,在小舞台投放了演员的工作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的工作牌既能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角色又能稳定他们的角色意识,在游戏开始时宝宝们会在选择区前停留片刻,选择今天想扮演的角色,这种选择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思考的过程,有了思维的撞击孩子们才会对自己的角色更加明确。

2.通过图标来帮助幼儿形成整理玩具的习惯

角色游戏的环境是开放的、自主的,幼儿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游戏区域内自主的活动。每次游戏,幼儿总会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为此,游戏初期我们几个老师总要在游戏结束后,把玩具进行再次的分类整理。于是我们就想怎样才能让幼儿自己把这些玩具物归原处呢?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偏爱游戏化的学习过程,我们将一些区域游戏中所涉及的认知元素有机的渗透在环境中,通过图标来帮助幼儿整理玩具。我们在超市的每个篮子一头贴上了水果、蔬菜、荤菜的图标。在娃娃家贴上了挂铲子、篮子、砧板的图标。在游乐场的投篮的地方,贴上了放篮子和球的标记和等候区。在小舞台贴上了道具摆放标记,舞台站位标记。在建筑区投放了放安全帽的标记。通过标记的提示,幼儿渐渐地对游戏材料的整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玩具哪里拿就应该放到哪里去,整理玩具的能力提高了。

3.教师直接扮演游戏角色促进游戏的发展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对成人的依赖性强,他们喜欢游戏又不会游戏,有时他们迫切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当老师扮演角色,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时,幼儿会格外开心,当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意见,幼儿也容易接受。在小班,教师可以担任游戏的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也可以不固定角色,仅用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要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如: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不知道怎样招待客人,教师以客人的身份进入游戏,让幼儿知道家里来了小客人,应请客人坐下来,给客人倒水、与客人聊天。或主动招呼小客人一块去玩,分给他玩具或图书,拿水果招待小客人,不能欺侮对方。当客人离去时,要说“再见”,并请客人以后再来。等,通过教师的直接参与、扮演角色,丰富了游戏情节,促进了幼儿游戏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性发展。

(二)不断调整更新游戏材料和内容

不断调整游戏要求和材料投放,保持幼儿的游戏热情,游戏材料的提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孩子们喜欢推诚出新的游戏材料,要保持幼儿游戏的热情,需要老师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保持游戏材料的新颖性、挑战性和适宜性。

1.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孩子们尽情的游戏

幼儿是通过游戏学习的,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才会显出“真我。”游戏就要提供给孩子不同的玩具、材料,它们有着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就是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在超市我们准备了半成品的糖、糖果盒包装纸、包装袋子、各种坚果、纸、盘子等。在娃娃家准备了扣纽扣、拉拉链、穿项链、梳辫子、系鞋带、叠手帕、整理盒等等,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在游乐场,提供了10个瓶子和圈圈,一次性的纸瓶子,让孩子们玩套圈和叠叠乐的游戏。孩子们在超市里把糖果一颗颗放在糖果纸中包起来;把坚果装在包装袋里;把纸撕成一条条的面条,放在盘子里;把纽扣一颗颗对准纽扣眼,挖出来,扣好;把珠子穿成一条条项链和手链放在礼品盒里„„。孩子们尽情的享受着游戏带来的乐趣。从中也提高了动手能力、自我服务能力、交往能力。我们也为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高兴。

2.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增设游戏内容

在开展“六个好宝贝”主题活动时,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活动的开展和延伸活动的需要,创设了“感官总动员”的游戏区域。设置了“贴五官游戏”,我们在墙面上贴上了人的头像,并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发型:男孩子的,女孩子的(梳辫子发型、小丸子发型)等,各种各样的眼睛(圆形的、月亮型的、半圆形的),各种各样的嘴巴形状(张大的,合拢的,向上翘的),各种形状的鼻子(圆形、三角形的),各种形状的耳朵。让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摆出哭、笑、生气、发怒、伤心等各种不同的表情。我们还为孩子设置了“小耳朵真灵”的游戏。提供了黄豆、绿豆、红豆,棉花糖、海绵、棉花、积木、纸片、螺丝和瓶子等材料,让幼儿自己把各种材料放进瓶子,摇一摇,听一听,对其进行分类。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着自己六个好宝贝的用处,体验着游戏的乐趣。

3.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阶段性的调整材料和要求

游戏材料的提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孩子们喜欢推诚出新的游戏材料,要保持幼儿游戏的热情,需要老师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保持游戏材料的新颖性、挑战性和适宜性。我们根据近阶段主题活动的开展来更新游戏材料。如:手工作坊中的串项链,孩子玩了一阶段之后学会了,就会很少有孩子去了。为此我们提高了游戏的难度。我们做了五个奶奶、妈妈的头像贴在墙上,并提供了穿项链的图谱,让孩子们根据图谱有规律的交替穿。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又过了一阶段我们提供的串项链的材料由一段段地吸管改换成了一颗颗的珠子,洞洞眼儿变小了,这样穿项链的难度又一次提高了孩子们的游戏热情,随着我们一次次的游戏材料的变化和游戏要求的调整,幼儿的游戏热情也一次次地被激发出来。

三、进行游戏后的讲评是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能力的保证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对游戏的发展起导向作用。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这时,组织幼儿进行评议、小结,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1.善于捕捉游戏中的亮点

教师在游戏中要敏锐观察、善于捕捉幼儿游戏中的各种状况。以此作为交流分享的基础。让讲评成为促进游戏进程、幼儿能力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心中有目标,明确这次游戏的指导重点是什么?比如:发现大胆、善于交往的孩子在游戏中的闪光点,玩得有创意、精彩的地方和有价值的情节。关注、鼓励平时少言寡语、内向、不善表现的孩子。发现他们能力差异所在的地方,发现他们的需求,发现他们真实的情感、想法、点滴进步,并用照相机拍摄下来或用笔记录下来。引导幼儿讨论游戏中孩子的的创意、想法、做法是否正确,让幼儿游戏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水不对的。

2.讲评时教师要及时提升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得自主、开心、投入、富有创意。但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教师在讲评时可以根据本次游戏的指导重点,把刚才记录的精彩情境、幼儿的闪光点,通过媒体在幼儿面进行再现,以此来唤起情境中幼儿的记忆,激发他们参与讲述的欲望。让他们的讲述也更加的形象、生动具有视听性,让其他听的小朋友也听得清楚、明白、入味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幼儿的讨论,幼儿之间的互动来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鼓励他们上进。也为幼儿进一步游戏提出了方向。当然,游戏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交往不顺利,材料使用不当,或游戏中还需要补充调整、更新什么材料等问题。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也许在讲述中会流露出来或提出来。或由老师来发问,利用幼儿之间的互动,经过老师的梳理,最后引导幼儿主动解决问题,同时获得经验的提升。

总之,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宽松的讲评环境中,让幼儿在讲评中再次回味、体验游戏中的成功和快乐精彩的瞬间,从而使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为了使游戏讲评活动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第15篇:游戏中的启示

今年的万圣节,新东方又组织了一次活动。我拿到票兴奋不已,请好友“叶子(叶宜颖)”一起去那儿玩。

我和“叶子”穿着奇装异服进入游戏场所,眼前一片漆黑。我们玩了许多游戏,如:吹乒乓球、找卡片、找眼球。。。。。。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数一数”小游戏。

“砰砰砰!”我们敲着门,对里面是什么游戏十分感兴趣。门打开了,我们一蹦一跳地走进去。里面就像是《查理九世》里的“恶魔医务室”。我们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游戏开始了,老师问道:“数一数里面有多少个气球?”没等老师说“五四三二一”我就开始飞快的数起来。九个!我不假思索的举起手来。等老师数完“五四三二一”后,请了举手最快的我。我站起来,脱口而出“nine!”老师挥了挥手,说:“no,no,no!再看看。”我感到奇怪,重新数了一遍。没错啊!只有黑板上九个黑色骷髅球!老师是不是判断错了?这时,一个小女孩跳起来大喊道:“ten!十个!”“yes,答对了!黑板上除了有九个黑色骷髅球,还有一个白色骷髅球!”老师答道。我拍了拍脑袋,怪自己没注意看。

老师又考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塑料手?”我仔细寻找着。是四个!我又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老师请了我。我自然而然地回答:“four!”“no!”“five!”“叶子”抢答。“yes!”老师鼓了鼓掌。我不相信,再次寻找起来。啊!找到了!原来在这儿!一张皱纹纸把一只“手”挡住了。我真粗心。

第16篇:游戏中的幼儿教育

4~5岁的小孩语言已经发展得相当好,有些孩子甚至已经达到伶牙俐齿的地步,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发展还相当不成熟。您可能发现孩子能认出几十种牌号的汽车,能滔滔不绝地复述从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个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动地倒进一个高、细杯子里的时候,孩子会说,水变多了。你把原来挨在一起的5块糖摆宽一些,他会说糖比原来多了。

2.2 在游戏中学习

孩子的学习常常是在活动中进行的,这与我们成人不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学习得最好的时候,常常是静静地坐着倾听的时候,比如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一本书。孩子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心智活动或思维。他们只能通过对事物进行实际操作来学习,不管这些活动是搭积木、玩洋娃娃还是过家家。

举个例子,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学做饭的。老师教给他们剥豌豆皮,削胡萝卜皮和土豆皮。在干这些活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要炒的土豆必须削皮和怎样削皮,要煮汤的豌豆必须剥皮。他们通过观察了解到,开水怎样把蔬菜烫软了,煮熟了,又怎样使另外一些食物(如鸡蛋和肉)变硬了。他们还知道了,食物在烹饪之后的颜色和重量都有变化,等等。所以,做饭这一活动不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过程,它提供了概念形成、语言丰富和数学实践的机会。

所以,幼儿不是消极的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学习者。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在游戏中,儿童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慢慢地被内化为思维活动。相反,让儿童静静地坐着学习,对他们的成长不会产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让儿童通过积极应付环境而获得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得到保持。

2.3 幼儿不适合于规则学习

成年人常常错误地认为,幼儿可以按照规则来学习。许多父母有这样的经验: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不要拆散玩具,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但是孩子总是不听话,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幼儿还没有内化的思维,他们很难把外部规则内化为自己的需要。结果,他们就可能在今天接受别人帮助时说了\"谢谢\",明天又忘了。

第17篇:游戏中的科学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

淮河西路小学 六年级一班 邬思文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游戏中的科学》。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汉斯〃尤尔根〃普雷斯。书里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基础学科,又有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科技领域共二十多个类别。读了书里有趣的科学游戏,然后试着动手去做这些实验,让我觉得非常有乐趣,并且也增加了我的科学知识,以及对科学那份如痴如醉的热爱。

在这本书里,举例写了很多实验,其中部分实验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比如“自动人工灌溉”这个实验教会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也能给植物浇水而不让那些植物枯死。这个实验的做法是:把一个空瓶子灌满水,用手捂住瓶口,然后猛地翻过来,口朝下插在花盆里用这个方法,瓶子里的水可以自动灌溉植物好几天,这是一举多得、妙不可言啊!还有一个实验叫“纸桥”。这个实验我们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带领我们也做过。很显然,这个实验说明一张折叠的纸比一张平的纸要牢固。

如果你也有这本书那你也一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喜欢上科学实验,喜欢上奇妙的科学世界!

第18篇:论文: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

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我个性”的表现

内容摘要:

一个人的个性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出生后在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前期幼儿的一些个性特征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多直接的影响,将成为以后幼儿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很多幼儿都存在着不同的行为特征,比如说:有的幼儿个性很强、常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孤僻内向,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更不愿意亲近老师,有时还会自言自语,还有的幼儿性格倔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表现出不尊重同伴、自私自利、骄横无礼、爱闹矛盾,家庭的过分溺爱,使他们成为现代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等现象。 关键词:自我个性,大班幼儿 一.意义和背景

金山区干巷幼儿园张中妹园长曾在《我和家长的故事——特殊孩子的教育个案》的发言中指出:幼儿的个性特征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加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持有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是否正确地认识幼儿的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是否掌握科学的教学手段。同时,我们要深入贯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人格健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还提到,“教师应面向全体幼儿,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这里的“关注个体差异”应该也是自我个性教育的一个层面,那么自我个性教育应该是指对于那些比较个别的、很容易引起老师注意的个别孩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富有个性地发展,还是指面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针对他们的能力、已有经验、学习方式和存在问题给予的教育呢?

我们班在自主游戏中调查发现有个别幼儿容易和同伴闹矛盾,当出现问题时,老师耐心的教导,他总是表现出置之不理、东张西望、不加以改正、仍旧我行我素,对于有这种现象的幼儿,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引导。

(一)大班幼儿自主游戏自我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1.环境方面的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影响。家庭因素对个性的影响,是指家庭的经济与政治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和言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自我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形象地说明了家庭因素对人的

自我个性的影响。同时,社会实践对一个人的个性培养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而且可以说是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自我个性的形成。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以外,年龄也会对一个人的个性产生影响,不同的年龄段,个性都会有明显的区别,这与人的思想发展、知识面扩大、经验的丰富有关。

总之,一个人的个性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变化的。

(二)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我个性教育的内容及表现

自我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从其结构上来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动机、兴趣等方面,一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动机、兴趣等方面,二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不难看到,上述这两方面都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点或品质,每个人的个性往往有其独特性。由于个性有好有坏,所以作为自我个性教育,是指帮助每个幼儿发展良好个性的教育。能帮助幼儿发展良好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尊重每个幼儿的教育,必然是民主的科学的教育。因此,自我个性教育的实质是在教育的理念上,只有在正确理念下实施有效的方法,才是自我个性教育。“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决定了他是否能真正尊重儿童个性”,这抓住了自我个性教育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个体差异(或说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不同个体间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到,个性差异是归属于个体差异的,只不过它更多关注个体间心理方面的差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的第五条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是要求全面关注每个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差异,而重点则是放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上的。自我个性教育的确必须关注个别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关注了个别差异未必就是自我个性教育。

在正确的教育观念下,“让每个儿童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在指导儿童时,尊重每个儿童的学习方式,头脑中时时有“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这根弦;非常重视活动的过程,努力为幼儿提供能促进其发展的各种支持,甚至为没有能够细致地观察到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关键环节而“深感遗憾”;通过设置有层次性的玩具材料来满足不同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幼儿操作的的需要,让幼儿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进一步发展,等等。如果从自我个性教育的视角出发的话,可能需要对现在的工作来一番全面的由表及里的审视。比如,着眼于幼儿个性差异的教育,而不仅仅只着眼于能力(个性的一部分)差异的话,可以对在游戏区域中有层次地设置玩具材料,按能力水平引导幼儿的做法有所反思,看看有没有与个性化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想法或做法,进行调整或者改进。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观察幼儿的能力之外,同时高度地关注这样的活动方式对不同水

平幼儿各方面的影响,如幼儿的态度、动机、兴趣的发展,幼儿自身学习特点和性格形成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以真正确保在这一教育活动中实施修改化教育。

《纲要》中首先指出的是面向全体幼儿,那么我想自我个性教育是不是就比较偏重于刚才提到的第二种情况。举个例子,我们在游戏区域中设置的玩具材料都是具有层次性的,用来满足不同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幼儿操作的需要。对于一种材料,我们在制作和投放的过程中,把它分为难、一般、容易三个层次。一个幼儿,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操作较难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强的;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操作中间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他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幼儿连操作材料的“容易”这一层次都有困难,我们就能够了解他在这方面(材料所要发展幼儿的能力)的能力可能还有待加强。那么能力强、能力一般、能力弱的这些幼儿实际上是三个群体,在这三个群体中,教师面对的依然是全体幼儿,只不过是把全班幼儿更加细化,然后在小群体中再关注个体。

(三)家庭教育对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我个性形成的因素

家庭教育与幼儿的个性形成关系密切,并将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个人成长。 幼儿的个性并非是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前提条件,如果家长善于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是可以改造儿童个性中的弱点和缺陷的;反之,如果家庭教育不得法,有的幼儿也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倍受社会所关注,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往往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小祖宗”,他们习惯于无条件地得到想要的一切东西,且不懂得和他人分享。因此说,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常常是培育利己型孩子的温床。由于没有兄弟姐妹,使孩子难以产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是将来形成互助、互爱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的基础,也是谦让克己美德的源泉。

在独生子女教养问题上,其弊端可以概括为过度教育、过度保护和过度照顾。所谓过度,就是事无巨细,安排得好好的,管得死死的,父母总是围着孩子转,眼睛总是盯在孩子身上,担惊受怕,并由此产生许多无谓的烦恼。对孩子娇惯、溺爱往往又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又一特点,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穿得要华贵,用得要高档,这种一味迁就,百依百顺的过度保护和照顾必然会娇宠孩子,造成孩子任性、不尊重别人,不懂礼貌。

做家长的应该使孩子体验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要相信孩子能独立地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琐事,能够自由地探索周围世界,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动。开放型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也有利于孩子创造意愿的产生和创造活动的进行。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抚养者和第一任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正确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重要性和有关知识;同时要注意发挥家长的表帅作用,做到对孩子既爱护又严格教育,既宽容又不放任,在树立家长的教育责任心的同时,运用适当的技巧,培养孩子良好的适应能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我个性教育采取的有效措施

1.在自主游戏中应正面教育,防范在先。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2.冷处理。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可以先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例如,孩子在地上打滚,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让孩子感到大人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我们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3.激将法。我们不能一味地严格要求孩子们去做任何事情,要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让孩子们多吃点苦,多经历点风风雨雨,这样他们以后才能坚强。对于孩子,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哄,什么都听他们的,而应该采取一些激将法来面对他们。比如,对于那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就应该用激将法。在适当的情况用一些激将法去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现在的孩子比较叛逆,他们的自尊心也比较强,我们可以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可用的方法去教育他们。

4.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一会儿他饿了要东西吃的时候可以适时教育,告诉他这就是不好好吃饭的结果。当然,任何“惩罚”都应以不影响幼儿生长发育为前提。还应该强调的是,教育孩子的时候,成人观点应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性时,教育者的意见要统一,要有坚持性、如果一会儿严,一会儿宠,那么孩子的任性只会愈演愈烈,很难得到改正。

二、最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自我个性表现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言行中。而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决定了他们是否能真正尊重幼儿不同的自我个性,让每个儿童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享受到教育的快乐。

第19篇: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演讲稿

幼儿园构建安全校园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记得曾有人这么说过,幼儿园的根本就是安全。之所以会这么讲,我认为那是因为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我们教师才能谈得上教育;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我们的孩子才能开心幸福地在幼儿园健康成长。 说到安全,我想我们大家都知道它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但我认为,安全对于我们的每一个幼儿来说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在幼儿园里的幼儿年龄还都比较小,他们虽然有着很强的活动欲望但他们却十分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也就极易发生意外的伤害。那么,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究竟该如何减少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幼儿的生存质量呢?我想,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别人的爱护和看护终究不如自护。所以说,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今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又是十分广泛的。它涉及的内容包含了“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玩具安全”、“用电安全”等方方面面。那么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掌握这些安全知识,以便他们能够简单的处理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呢?结合自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疫情发生以来,我园以及我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几种方法: 12 幼儿年龄特点,玩教具材料要无毒、安全;幼儿园厨房等场地应做到

清洁卫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4 )实施安全教育,增强幼儿防范能力

幼儿园应因园制宜对幼儿实施安全启蒙教育,

教给幼儿如何躲避

伤害,能够安全生活的知识经验,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教师尤其要关

注幼儿的饮食安全、

活动安全和脑部安全,

要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

环节的教育因素,使幼儿明白有关道理,学习简易可行的应急措施,

增强幼儿防范应变能力。

在教学中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

开展丰富多

彩的安全游戏、安全演习,从而让孩子主动地获得安全知识。

环境教育法——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

的知识。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 , 通过有趣的图片、漫

画、标志符号、

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

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过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红绿 灯和交通标志”、“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 爬窗户”、“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门我不开”、“遇到火警、生 病和坏人应该打什么电话”, “上下楼梯要靠旁边走”等,

定期更换。

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资料,创设“警察岗亭,公共汽车, 救护中心,消防大队”等区角,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 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

活动体验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 防护技能。

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

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

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开展“注 13 意饮食卫生”主题活动,通过讨论“路边的小吃能吃吗?” “三无 食品能吃吗?”告诉幼儿不吃路边的小吃 , 不吃“三无食品”,使幼

儿懂得要吃清洁的食物,

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习惯知识,

让幼儿初

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再如,开展“发生火 灾怎么办?”的主题活动,通过观看录像、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火 对人们的帮助和害处,

通过模拟逃生的游戏,

使幼儿了解安全自救逃

生的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还可以开展“保护自己办法多”、“小小

安全员”等类似主题活动,

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让幼儿亲身体验

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趣味游戏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向幼儿训练安全自救

的技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

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救技能训 练。如,针对幼儿对“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开展角色游戏《交通 警》,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横穿马路要 走斑马线,

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帮助,

学会较熟练地说出

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又如,在情景表演 游戏《你知道怎么办吗?》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 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夏天很热,容易中暑,你知道怎么办 吗?”、

“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怎么办?”、

“如果你的手划破了

怎么办?”??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 同时组织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更好,

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 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篇2:幼儿安全教育演讲稿

论公共教育中的安全问题

——以幼儿为研究对象

摘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本文主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所遇见的意外伤害问题展开论述,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并加以分析,同时对类似问题作出合理性建议和方法指导,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关键词:幼儿;安全;意外;教育

一、公共教育中幼儿安全问题的类别及原因 由于世界和生活的五彩缤纷,对于身边的事物,幼儿总是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强烈的好奇心的促使之下孩子们十分乐意去模仿。然而他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还十分有限,一些“轻举妄动”必然会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危险事故发生在他们身上。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必须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当然发生意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小心的意外,也有罪恶势力的恶意伤害而对幼儿造成的意外。日本、美国等相关部门都曾做过调查统计,表明儿童受伤种类一般有:骨折、挫伤、擦伤、扭伤等,而事故发生地点最频繁的就是户外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等处,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与国内安全教育不同的是,国外幼儿教育在硬件设施上可能会比国内要好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他们没有一味的在强硬的限制幼儿的自由发挥,也就是说,他们在硬件方面做到尽量的保护,软件上做到合理诱导,甚至会是在教师“故意”制造的危险中去直接的接触未来可能会遇到的真实的“危险”,让幼儿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并且知道如何去处理,而不只是强调和监督,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摸,关键在于合理的方法,合适的教育手段。但国内大多数幼儿园条件有限,但还是应该从中借鉴到一些东西的。

也就是说,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更多的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够合理,没有让幼儿们知道危险的存在以及怎样处理的方法,所以,以下就一个具体的案例说明一下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二、一次安全问题引起的反思

某年的一天,幼儿园放学后老师们在操场上打球,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学生慌张的跑过来说“出事儿”,于是急忙跑出,这个时候看到校外墙边的运动器材旁围着一圈人,冲过人群只见一位小女生坐在地上哭着,已经有一摊血在她面前,同时在鼻孔和嘴角边,鲜血正在不断的涌出,脑门上有一个鼓起的包。急忙扶起她仰起头,另外叫人去喊医生。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位学生是因为在秋千后助推别人的时候没有抓牢,被秋千弹起撞到秋千的墙上后又摔倒在地,导致后脑和前额受伤,所幸内部没有大碍。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可以避免的,经过了解发现该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能够掌握多种男生不会的玩具,例如轮滑和滑板。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老师在上课前经过秋千的时候也会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坐在上面,而后面有一两个在帮忙,这时我们往往做到的是说教几句,而没有真正的、负责任的去教育他们,很多的时候是因为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危险的存在,更何况是稚幼的孩子呢。这个时候我想我们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更应该做到的就是改善管理制度,优化教育方法。

我认为幼儿不是永远生活在纯封闭、安全无危险的环境中的,只有让他们在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中去冒险、去体验,才能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国外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危险因素的,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我不受伤害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自我保护教育被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教师允许孩子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非常规”玩法,不会轻易制止或强制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相反,他们还会参与到孩子们新奇刺激的活动中去,成为孩子们活动的“同伴”,在一起的玩乐中把安全教育深入其中,这也是第四部分中所提到的。

三、公共教育中的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同时《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出: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

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对幼儿须讲解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防触电:教师要教育孩子不要触摸电线和开关;不要爬到电线杆上玩耍,避免触电;下大雨时,不要站在大树下避雨;手不要放进正在转动的电扇里,以免被打伤。一旦触电,要立即拉开电源并呼救。

2、防煤气中毒:要告诉孩子,煤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能闻到臭味的有毒易燃气体。如果煤气灶开关没有拧紧,管道煤气泄漏,人吸了煤气以后就会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屋里充满煤气,一遇明火,就会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要告诫孩子,不要进厨房乱动煤气灶开关,以防煤气泄漏;一旦有煤气泄漏,首先要关掉煤气灶开关,并立即开窗通风,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处,并呼救“120”,发生火灾时,呼救“119”。

3、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切记不可一个人出行,有行动应该向老师报告。同时牢记家庭住址和电话,以及学校地址。

四、家长、教师与社会的共同合作

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也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国外的幼儿园教师,在保护幼儿的安全及进行安全教育时,角色是多重的,也是灵活多变的。众所周知,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莫过于游戏了,而将教育内容与游戏融合到一块,不仅能够保证生活技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得到巩固,不但不会增加幼儿的负担,反而会使这种安全意识和技能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习惯。

同时也可以在课程方面加入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所谓课程指的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因为对于幼儿来讲它所见所闻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生活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教师每周在班集体内选出一名小“安全员”,由他(她)负责每天的安全检查,并在每周末进行评比,评一评谁的安全红花最多,同时也可在每

月评选出幼儿园安全小卫士或安全小明星,予以奖励,如此将口头上较为“笼统”的“安全”概念进一步加以强化,继而化作孩子们之间的自觉行为;在传授有关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上,老师可在班集体内进行一对一组合,将小朋友组成若干个安全互保对子,对子之间进行安全竞赛,以期达到让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相互提醒增强安全意识,督促安全共同进步的目的。

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公共安全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儿童的安全,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会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会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当今社会中,幼儿安全方面发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一些社会因素而起的,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讲,社会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家长也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少点应酬,多和孩子聊聊,因为有的时候心理问题比安全问题更加严重。

五、总结

总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保护幼儿稚嫩的心灵不受伤害为原则,以游戏活动为载体,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为幼儿终身安全健康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对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给予积极支持性的引导教育,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让孩子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人生毅力,从而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把安全的责任交到孩子手里吧!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大家一起来营造一片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篇3:幼儿园安全教育演讲稿 “生命·安全·幸福”

安全教育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生命·安全·幸福》。

生命就如同这飞火流萤一样的美丽!我们歌颂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灼灼光彩。“生命”是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也许在座的各位小时候都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在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母亲会经常充满关爱地指点:“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在我们要飞车上学时,父亲会在身后语重心长地叮咛: “孩子,当心路上的汽车啊!??”丝丝缕缕都是爱,点点滴滴系着情。在人生的旅途上,祝你平安——是人们永恒的祝愿,祝你幸福——是人们共同的期盼。我相信,同学们都理解“平安是福”、“平安是金”等话语所包含的对生命的思考;我断定,同学们都曾用“平安、健康、幸福、顺利”等吉祥词语对父母、亲戚、同学、朋友表达过良好的祝愿。

健康、平安是生活赐给每一个懂得它意义的人的最好礼物,这就是幸福!安全重于泰山,它历来都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享受生活和集体保持稳定的最重要的保障线。 然而,面对生活、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潜在的意外,您是否做好准备加以防范?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打架斗殴、体育运动损伤、火灾火险、溺水、吸毒、性侵犯、自杀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湖南一学生欲翻墙跑出校外,不慎重从围墙摔下身亡;黑龙江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某水库远足,4名学生溺水而亡。也曾有这样的案例:课间在教室里打闹,结果出了人命;在走廊的护栏上显身手,结果翻下楼去上不来了??当然更不用说开水烫伤、洗手间滑倒挂彩、骑车摔断手脚的事了。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与数据怎能不叫人心痛震惊,想相那些如流星般陨落的鲜活的生命和天真的

容颜,又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的最大杀手。这些血的教训对我们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反映了我们学生对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薄弱,暴露出我们在学校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也许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认为,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再说,一个具有健全体格的人,如果他沉溺于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的精神鸦片,天天吸、处处吸,甚至课堂上忍不住要走神,思之想之;深夜里忍不住要越墙泡网吧熬个通宵;如果他过早地迷恋于少男少女的缠绵悱恻,无端寻愁觅恨、疯疯傻傻、痴痴狂狂,甚至争风吃醋结恩怨,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安全问题。有了这样不安全的行为,要踏踏实实地读好书,一帆风顺地读到头,那也是很难的。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吸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当前学生中相继出现了不少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谢谢大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安全教育讲话稿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今,很多人都已将对食品价格的在意转向了对安全卫生的关注,因为食品安全关乎个人性命,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近几年来,随着不良商贩在各个领域制造、贩卖假冒伪劣之风的盛行,令食品安全问题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如“老酸奶”事件让人对奶制品望而生畏?? 虽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但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保障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建设一个富裕、安康、美丽新斗门,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从现在开始抓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为其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如果忽略了这项工作。其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所以不能忽略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那怎样作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呢?跟我们全体师生最大密切关系是学校食堂、小卖部。这两个部门必须要严格把好食品(食物)进货质量关。严禁学校向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订购集体用餐食品。不允许过期、变质的食品进入校园,食堂炊管人员、食品营业员必须定期健康检查,必须持健康证上岗,未经体检和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这项工作。我们学校的食堂,还有小卖部,可以告诉老师同学们,你们可以放心的在自己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用餐、购买食品因为他们都经过卫生防疫部门检验批准过的,有卫生许可证的。为了有效的控制学校事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确保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规定。希望同学们不要随便到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一、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制度常随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季节不同而异。一般以一日三餐为好,因为食物进入胃后,在正常情况下,4-5个小时可以排完,一日三餐刚好适应胃的消化机能。全天热量分配,一般主张早餐占总热量的25-30%,中餐占40-50%。提倡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是有一定

道理的。学校上午一般有四节课,不吃早饭就上学,会使学生机体热量不足,上课精力不足,容易疲劳,严重的会头晕无力,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

二、作为学生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做好个人防护,以下几点提请大家注意:

(一)、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二)、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三)、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四)、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五)、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

(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七)、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选成农药中毒。

(八)、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谢谢大家!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交通安全教育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交通安全方面的有关知识。我讲座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小朋友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包括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人们说,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组数字:去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5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了10万多。而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无法谦虚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多人,平均每天死亡达300人,这真是一个比战争还要无情,还残酷的数字。我还记得,山西沁源县二中900多个学生在公路上晨跑时,一辆大东风带挂货车向学生横冲直撞过来,造成21名师生死亡,18人受伤。当时公路上躺满了遇难学生的尸体。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这一起起惨烈的事故背后,有多少家庭失去了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了悲剧,有多少幸福化为乌有。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是一个个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是一个个孩子与父母阴阳两隔。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据交通警察调查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极少数属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驾驶员或行人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无证驾车、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等。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位于潇湘大桥河西桥头,城市交通主干道旁,地处河西商业中心的核心地段,车多人多,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自然成为学校及交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学期又有400多名一年级小同学进入我们学校学习,在这里,我特别请我们的一年级小朋友注意,我们小学生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那么大家在道路交通中,怎样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首先,我们都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交通行为,是否曾经有过篇4:幼儿园安全家长发言稿

家园配合,安全育儿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我是**的家长。作为一个家长,我们最希望的就是看到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健康成长的乐园,是老师代替我们家长给予孩子们无限的关心和爱护,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家长向学校和老师致谢。

今天,主要是谈一下“家园配合,安全育儿”的问题。我就随便说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吧。孩子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首先谈一谈孩子的人身安全。

一、人身安全。 3~5岁的孩子喜欢冲撞,爱玩小飞侠游戏,还不能完全明白父母讲的道理,可能发生跌倒、烧伤、烫伤、溺水等意外。生活小细节,安全大问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人身安全。

(一)、让家变得更安全--重在预防

1、要及时把孩子的玩具收好,避免绊倒孩子。(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良好习惯,最好能指引孩子自己玩玩具后能自己收拾好。有时孩子不是太愿意的情况下,家人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完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家里阳台的护栏要够高,不要堆放物品使孩子能够攀爬。

3、浴缸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浴缸旁玩,容易发生掉入浴缸中溺水的危险。浴室的清洁剂要用孩子打不开的安全盖,以免孩子误食。

4、将热水壶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如家长在倒热水时应远离宝宝。

5、当使用电饭煲等热容器时,不要放在孩子可以触及到的低处。

6、煤气不用时应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最好将厨房门关上。

(二)各种急救措施--家长必备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点意外情况,如气管异物、烧伤、碰伤??甚至事故情节更为严重,由于时间限制不得不对患儿进行应急处理,如果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或措施不当,会使孩子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因此,家长必备各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三)让孩子插上安全的翅膀--安全教育

身为父母,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宝宝。事实上,就算我们的保护措施再完备,也不能防备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在这个变化万千、日益复杂的社会中,孩子们单纯天真、好奇心、求知欲、模仿力等都很强,但他们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却又少之又少,因此危险常常随之相

伴。有意识的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还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让孩子能在没有家长的庇护时也能保护好自己,我们做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防范。

1、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生活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来自各个方面,比如出行、玩耍、煤气、水、电、雷雨、不法分子的抢劫、拐骗、欺辱等等。因此我们的父母就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反复的告诉、提醒孩子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孩子讲述一些预防的方法,以及告诉孩子如果发生意外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实现自救等等。在不断的灌输中,使这些安全防范常识深深的在孩子心中扎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相信孩子从其中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2、在平时不断的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电视或书刊杂志中报道的一些发生的真实案例,和孩子一起从中学习、吸取教训,面对真实的案例,孩子的触动一般比较大,孩子们会更加积极而用心地接受父母讲授的防范措施。父母可以结合案例,问问孩子案例中的人因为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怎样就可以避免、如果孩子遇到了这种事情的时候他会怎么办等等,在循序渐进中,启发孩子,让孩子不断加深安全的意识,并在孩子的回答中,及时的纠正、补充,使孩子得到正确的、科学的防范措施。

3、让孩子在不断的锻炼中,逐渐掌握多种生存技能。安全知识不是卷面的考试,他是要和生活真实对抗的。我们不能让孩子由于“无知”而出现意外,更不能让孩子因“纸上谈兵”而当真正面对危险时却束手无措,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设计角色游戏通过角色游戏,帮助宝宝从模拟情境中揣摩紧急状况的应变方式。如父母扮演大灰狼和宝宝演“七只小羊”;父母扮演陌生人敲门,让宝宝从剧情对话中体验面对陌生人敲门的状况;让宝宝扮演医生,可降低他生病时吃药打针的焦虑;扮演消防队救火,进行失火时沿墙匍匐逃生的练习等。

4、教孩子认识多种安全标志,交通标志。在生活中,安全标志随处可见。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引导幼儿看看在什麽地方有安全标志,红色的标志是禁止,黄色的标志是警告。标志上的图案是什麽意思,禁止警告人们什麽。同时,家长提醒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按标志要求去做,以免发生危险。在生活中认识标志孩子记忆深刻,容易记住,比光给幼儿看图案的教育效果。

5、从小培养孩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警惕性。自我保护意识要深深扎入孩子们的心里,不随便跟着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陌生人给的东西等等,

6、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天性淘气。贪玩、贪吃、自控力差,因此,有时玩起来忘了安全,造成自己受伤或损伤别人,或控制不住自己,吃陌生人的东西而上当受骗。因此,

父母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控力。

7、让熟记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熟记常用的求救电话如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等。以便发生意外时能用得上。 俗话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家长要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提醒孩子增强安全意识,传授安全防范措施。

除了身体安全,父母还要兼顾宝宝的心理安全。

二、心理安全照顾 (1)是对孩子的言行。与其说“你爬那么高,我要打断你的腿”,“不准吃别人的东西,里面有毒药会毒死你”,不如说“如果你爬那么高,跌下来受伤了,我会很难过”,“别人给你东西吃,要经过爸妈同意才可以”。否则,为了维护宝宝身体安全,而影响他的心理安全,对别人或环境产生畏缩、不信任、充满恐惧,那又是另一种伤害了。

(2)父母大发脾气,以惩罚恐吓孩子,大声斥责,把孩子推推拉拉,甚至施以体罚。家庭内部发生争吵、打架、父母分居、离异或死亡,都可能使孩子感到特别恐惧。孩子被当作成人的替罪羊,在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父母在评判孩子行为时,常常没有固定的标准,父母的心情就是标准。致使孩子往往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因为往往他们没什么错事却也让父母或老师不高兴,甚至招来惩罚。试想,孩子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会有安全感吗?失去了安全感又怎么能谈得上自尊、自信、发挥潜能和有成就呢?所以我们千万别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安全需要。 (3)积极帮助孩子寻求和确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人。友谊的体验是安全感发展的催化剂。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交往逐渐扩大,孩子对外关系的焦点逐渐由亲子关系转向同伴关系。如果同伴关系不良很容易导致孩子的焦虑和心理不健康,反过来,同伴能成为孩子重要的依恋对象。因此,对于3岁以上的幼儿,养育者要积极帮助他们寻求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交往原则和方法,例如:跟人礼貌地打招呼,学会轮流、等待和与人分享,有需求时用语言向他人陈述和求助而不是动手打和抢,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帮助他们结交几位亲密的小伙伴,这将有利于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使之获得充足的心理安全感。

学校与家长密切联系,经常交流,无论对孩子的身体还是心理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无论家长你多么忙,都应该关注一下孩子,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家长会,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我们做家长的都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让孩子明白,我们父母任何时候都在关注着他们。 以上我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有说得不全不对的地方,自己做为一名家长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希望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一起学习交流,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谢谢大家!篇5:家长会发言稿:关于安全问题

小学家长会安全问题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生命的延续,他们寄托着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几代人的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期盼,然而近年来整个社会学生的人生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去年以发生在福建南平为首的多起杀生惨案阴影至今挥之不去,交通安全、火灾、溺水、食物中毒等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发生在紫荆花幼儿园的9.13事故在我们耳边敲响了重重的警钟——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必须常抓不懈!学校、家庭共同携手为孩子的人生安全保驾护航义不容辞!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做,在此我代表学校从两个方面提几点要求。 第一个方面:澄清误区,提高认识 虽然我们学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也不可能时时刻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处在老师的掌握之中,这就是俗话说的“手再大也捂不过天来”;虽然我们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也不可能达到每一位学生都能按学校的要求去做,这就是常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能够统一认识,澄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误区

一、关于孩子的监护问题。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学校的职责是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管理。所以,那种“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责任是推脱不掉的。

误区

二、关于孩子的上学和放学问题。

对于一些路途较远的学生上学、放学肯定是要乘车的,但是,乘什么样的车,应该有所选择。在我们的反复劝说下我校乘坐电动麻木上学的现象基本消失,乘坐人力三轮车的有十三个,有一位车主拉了六位孩子,几位车主都是老人,大家想想这安全吗?另外我们的家长无视学校门卫管理,视学校如菜园随便出入,有些家长天天替孩子把书包背进教室,这是爱他吗?是害他呀!人人都如此畅通无阻能保证学校的安全保卫吗?

误区

三、关于孩子的交友问题。

现在每个家庭孩子都较少,所以应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但是对于交什么样的朋友,应该慎重,应该有所选择,家长应当正确引导,多交一些品德优秀、勤奋学习的朋友。对社会上一些提前退学,整天游荡、不三不四的人,应当教育孩子远离。对朋友讲义气是应该的,这个讲义气应该是讲正义讲正气,应该有严格的是非观念;而不能讲江湖义气,如果不论是非,啥忙都帮,最终会把自己帮进去。这一点高年级家长尤其要重视。

误区

四、关于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

现在,孩子少了,家长对孩子疼爱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同样也需要正确理解。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没有仇怨,或许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同的老师使用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老师的批评教育,别说成才,有的可能连人也成不了。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引导,避免出现心理安全。 误区

五、关于孩子的生活问题。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富了,有钱了,多给孩子一点钱,把孩子打扮的好一点,这本身没什么对与不对,关键在于,孩子拿钱去干什么家长应该过问,把孩子打扮成什么样家长应该有数。有的学生有钱后就做两件事,一是吃,买些零食,课下吃、课上吃、吃的满地糖纸、瓜子皮,吃的胃疼拉肚子;再就是玩,一头扎进网吧里,玩游戏一玩就是半天,不只影响学习,影响安全是大问题。

第二个方面:时时教育远离危险

学校与社会都存在着着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危险,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配合学校教育学生远离这些危险。

1、严禁玩水(游泳),杜绝孩子到井边、河边玩耍,防止出现溺水死亡事件。

2、严禁接触与电有关的容易出现危险的电器,如:乱拆家用电器、攀爬电线杆、乱扯掉在地上的电线等,就这些方面我们需要通过讲解与电有关的生活常识让他们从小树立知科学会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3、注意交通安全,要提醒孩子注意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穿越马路,谨防交通事故在自己孩子身边发生。同时严禁学生在放学路上或者周末、假期在公路上追逐、打闹、嬉戏。乘坐人力三轮的虽然交通部门允许,但是为以防万一,家长应和车主写好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应上级要求请交一份到学校存档备案。

4、严禁玩火,禁止孩子在家里、学校、小区内随便玩火,以免造成火灾威胁人身安全,学校会经常性地组织消防演练,家长也应该尽可能地多交会孩子一些防火本领。

5、严禁带凶器、锐器,如:小刀、水果刀、打火机、锐利物等,这些物品容易戳伤、划伤人,家长与老师必须严令禁止学生私藏或者购买违法小贩出售的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玩具枪与刀。我校长期坚持此项排查,情况较好,希望好习惯能保持。

6、防骗,不要和陌生人搭讪,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饮料,谨防拐骗儿童的犯罪人员进行敲诈勒索。

7、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安全,防范传染病的发生

8、上学,放学要按时,不要在外逗留。为保证孩子良好的休息,早上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到校,中午我们按时放学,1:20准时开校门,请家长要么让孩子在校进餐要么接回家,不要让孩子在街头小摊上随便进餐四处游逛。

9、由于各种原因孩子有可能也会突发疾病,家长应教育孩子若有不适一定要及时报告老师,另外,有极个别的孩子有先天性的疾病史,作为家长应将其详情如实告知教师并写好病例证明一份交由学校存档,以便学校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这些,其实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安全”,为了方便将此项工作进一步落实,我们印发了告家长书一份。希望各位家长支持、理解、配合学校的工作,让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安全、健康地学习、成长、成才。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到来。

第20篇: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2009-3-7 来源:教育论文 作者:幼儿园 【大 中 小】 点击:1968 次

浅谈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一、回归“百草园”

鲁迅笔下有一个“百草园”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在里面是欢乐的、自由自在的,“百草园”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智慧。如果让幼儿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

按照成人的安排来生活,那么就如同鲁迅小说《故乡》中活泼、机灵、可爱的闰土慢慢地变成了木呐的、循规蹈矩的成年闰土。所以孩子们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审美欲望及创新冲动都能够得到发展。教育就是需要这种符合幼儿生活本性的教育。

二、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都说观念指导行为,的确,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带来偏差。过去的各类活动主要以预设为主,强调了先确定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设计整个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幼儿自主性活动还是游戏式的学习活动,都不外乎如此,目的性非常的强,但是到了教育过程中,行为往往就会偏差于目标,目标与过程就偏离了。因此,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幼儿的活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1、自己选择“今天玩什么”。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就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玩游戏《哪队跳得好》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跳的方法“双脚跳、单脚跳、跨跳、前进跳、后退跳„„”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双脚跳跳得快”、“单脚跳容易摔倒”、

“后退跳找不着方向”„„当孩子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 。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3、自己选择“我来做××”。

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孩子们主动去玩的游戏常常是角色游戏。但其他游戏中也有角色的存在: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幼儿自身的条件来分配角色,这往往忽略了能力差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地去表演。也可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由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担当了角色,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即是“别人”,又是自己,他在自己和别人对比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4、自己选择“用什么玩”。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他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能够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他们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拿什么作材料。如拿积塑搭高楼大厦、火箭、机器人等等。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5、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玩,玩多久”。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常常玩了还想玩,总也玩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先问问:“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多久?”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继续玩。实践表明,只要你遵守了,孩子就会遵守,这也从客观上加强了孩子的时间观和责任感。

三、教师的指导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幼儿是游戏活动真正的主人。

在游戏中成长 活动方案
《在游戏中成长 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