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洋务运动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04 08:35:50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洋务运动

试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10-13 11:16:00 ]

作者:刘云

编辑:studa090420

-

摘 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历来是史学界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它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采用一种比较新的观点,附以拙见,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力图从新的时空观上加以审视,最后得出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的结论。笔者认为,洋务运动的弊端固然不容小视,但总的来说,它还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化 中国早期现代化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而止步于19世纪末的清末“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虽然以前的历史学者也肯定了它的积极性,但是相比之下,却更注意它的缺点和不足,以致于把1895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看作是“洋务运动”完全破产的标志,贬低了它的历史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展开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更广泛的时空观上,从现代化的角度,对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重新阐释。以这种态度对“洋务运动”进行研究会得出一些新颖的结论。笔者认为其中之一就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基本上是内涵相同、可以互相替换的历史概念,只不过前者顾及表述传统、突出其历史性,后者涵纳新学、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贯通。”[1]

“洋务运动”产生于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就决定了“洋务派”自身的两重性。传统史家认为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是封建性、保守性十分浓厚的历史人物。笔者在此不想对这一问题做过多的争论,只想提醒一下持这种观点的史家,他们是否注意到了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封建性特别浓厚的国家,像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开明地主可谓是凤毛麟角。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兴办洋务是何等的艰难。因此,我们不能对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期望过高。正如李时岳先生指出的:“简单的说,洋务派的历史任务就是:缩短中外的差距,引进机器生产,实现由手工制造到机器生产的转变,加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洋务派活动于中国资本主义从无到有的时代,它的任务是实现‘有’,‘有’以后才能谈到发展,那是又一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所以,严格的说,历史所赋予洋务派的任务是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而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是不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呢?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事实俱在,毋庸讳言,至于完成得好还是不好,那是另外的问题。”[2]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不得不承认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3]更抱着“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4]这种镇国内、御外侮的主观意图,洋务派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但是,也正是军事工业的兴办,吹响了中国近代化的号角。综观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英国、美国等欧美强国已完成工业革命;“1805——1833年,默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实行改革”。[5]“与此同时,埃及开办了步、骑、炮各兵种的军事学校,聘用欧洲军事教官,按欧洲方式改组、训练军队,至19世纪30年代,埃及已经拥有了新式陆军20万,海军2万,军舰32艘”。[6]就是中国的东临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开始了军事工业的创办。“1855年,德川幕府先后决定在江户汤岛制造洋式枪炮,试造洋式军舰。”“在明治维新前,这样的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在西南各强藩渐次进行。”[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西方列强“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8]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中国洋务军事工业的创办看成是东方近代化的缩影。“这些近代兵工厂以蒸汽机为动力,配备了全套机器设备,采用‘二班制’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是对传统手工军械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9]把军事工业的创办即国防近代化看作是中国近代化的弊端,就在于它的生产与以往的生产有质的区别,即由手工变成了机器。而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公务之缓急为衡;价有差等,较技艺之优劣为准”,[10]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他们的近代军事工业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雇佣劳动关系,这也说明在军事工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随着军事工业的运行,“非铁不成,非煤不济”成为洋务派官员的共识,由此引发了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高潮。

笔者认为,这一举动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引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并且可以说民用工业中的一些官僚总办、帮会办本身就是资本家。这一时期的民用工业主要以官办、官商督办、官商合办、商办等形式出现,而以官督商办最为引人注目。“所谓‘官督商办’,就是以招商的方式,在政府监督下,利用商人资本创办民用工业。”[11]这些“官督商办”企业都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统计数字表明,在轮船招商局初创之时,如购买一股股票,即投资一百两,到1883年6月,经10届结账分红,股息所得,累计已达一百两。”[12]更有甚者,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于1882年10月24日正式开业,这样,通过直接投资或购买近代中资企业的股票,很多人转化为资本家。另一方面,“一部分封建官吏以李鸿章等人为靠山,直接参与‘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逐步转化为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另一种类型——中国早期官僚资本的人格化身。”[13]至此,历史期盼已久的中国资产阶级就这样诞生了。而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其二,在他们的经营管理下,这些企业都使用或参用机器和近代改良工具;其三,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一切改变了传统封建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商品经济规律初步使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起来。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推荐第2篇:洋务运动教案

《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以及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通过讲述洋务运动的一些史实,评价洋务运动。

2.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代表人物;了解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和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原因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启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发法多法结合。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记录片《鸦片战争》和《黄海战役》片段,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使用的武器和舰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题的学习.(出示课题《洋务运动》)

二、新课学习

教师先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 (出示课件: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教师过渡提问)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他们为什么主张学习西方呢?请同学们思考.

(一)洋务派的产生(课件出示标题) (出示表格指导学生看书填表)

(生作答后,教师强调)清廷当时的情况四个字形容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动摇清王朝的统治不得不调整;外患——西方列强威胁清廷的统治内外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清朝统治政策的重大变革,于是出现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解除内忧外患,二是想实现强兵富国,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也正是因为这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的?

(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1.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李鸿章的一段话)“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课件展示洋务派军用工业分布图,教师强调)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代表: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是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以后,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教师强调: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是为军用工业服务的,并不投入市场创造利润,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的第一个民用工业。以后,李鸿章还创办了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织布局,1890 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最大的钢铁厂。

教师提问:洋务派兴办的这些企业势力如何呢?(课件出示材料)“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机器主要靠进口,技术人员主要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崇厚筹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务,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了三四年,耗资不少,但进展不大。”这说明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要办洋务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接下来再看看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主要的举措有创办新式学堂,所谓“新式”就是学习西学 .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这是在文化领域里前所未有的事.另外还有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直接接触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过这些途径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人才.如学生熟知的严复、詹天佑. 过渡: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强兵,接下来在看看清政府筹建的海军.4.筹划海防

1874年,洋务派提出建立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海军的建议,10年之后,三支海军初具规模。其中北洋海军在李鸿章一手把持下,发展最快。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中花银子最多的项目,是清政府“自强新政”的标本和支柱。

过渡:洋务派兴办洋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 (课件出示材料)

材料一:洋务运动中几项内容的后果。

(1)北洋海军于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它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福建海军于1884年马尾海战中覆灭。与此同时,福州船政局也被法国舰队摧毁。

(3)上海轮船招商局,在1884年中法战争发生和1894年中日战争发生时,两次押售给外国,以求庇护。以后分别赎回,两进两出,亏损甚巨,使洋务派为“求富”办的第一个企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4)开平煤矿,1900年被英国侵略者夺去。

材料二: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中,除官办形式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这样,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他们的资金成为“商股”。毛泽东说:“还在十九世纪的下半期,„„就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到了同世纪末年和二十世纪初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了初步发展。” (学生看材料后进行分组辩论,正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饿;反方: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最后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经验和教训。 洋务运动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从网上搜集相关的洋务运动的图片,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全班同学共享。 洋务运动图片

三、结论总结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在此期间洋务派兴办了许多军用民用工业,新式学堂,还筹建了三支海军,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却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经验和教训。

四、课堂练习

1.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

(

) ①解除内忧外患

②实现强兵富国

③发展国内经济

④维护清朝的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不是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是

(

) A.安庆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3.下列不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的是

(

) A.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工人 2.拓展延伸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们是生活在19世纪六七年代的一群非常有思想的年轻人,有心为国家强盛作点贡献,而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延续自己的统治,向你咨询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改革才能使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五、作业布置

1.列举洋务运动的内容。

2.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海军。 4.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5.列举洋务运动的口号。

六、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一) 洋务派的产生

(二) 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 1.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 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 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 4.筹划海防

推荐第3篇:洋务运动[定稿]

第四课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掌握洋务运动的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老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知识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内容,尝试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他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洋务运动。在讲之前,我想问大家,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外国人的东西

老师:对,就是外国人的东西。那洋务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外国人东西的运动。大家都知道,清朝统治者称那些外国的东西为“奇技淫巧”,既然是奇技淫巧,为什么要学习呢?它又究竟学习了那些东西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一课。 二 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老师:那么就是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展开的呢?给大家一分钟的思考时间

学生: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统治面临威胁;在战争中感受到西方洋枪洋炮的厉害。

老师:对,就是在清政府统治集团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一些开明的官员开始寻求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以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政府。 2.代表人物、目的

教师过渡:这些开明的官员有谁呢?

学生回答: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鸿章的两句话,是否能分析出发起洋务运动目的是什么?以及它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 学生: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学习西方器物 3.性质

老师:根据以上分析,是否可以得出,洋务运动就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学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称之为洋务派。

三、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师:书上对洋务运动开展的过程做了很好的阐释,请大家浏览课本,回答洋务运动分为几个阶段,内容是什么?

学生: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6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又以“求富”为口号,建立近代民用工业,除此之外,还筹建海军。 教师:所以19世纪60年代,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建立了近代军事工业。后来到了19世纪70年代,发现要维持近代军事工业的运转还要解决资金,燃料和原材料的问题,所以以“求富”为口号,又创办了一批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工业。找同学回答一下,洋务派创建的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有哪些 学生: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教师:除此之外还建立了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筹建海军。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洋务派建立新式海军的过程。

学生:19世纪60年代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清朝 军队的武器和战术发生变化。19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老师:综观这些措施,我么么能看出什么?这些措施以前有吗?那他们是不是都是新的? 那新在哪里呢?

学生:改变了中国军队手持长矛等原始武器的落后状态,引进了西方先进的金属设备,是近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在中国确立;

兴办新式学堂,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变更;

传播了近代的科学文化和企业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 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

老师:我们在新的变化中可以体会到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何为近代化,就是中国人们向西方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四、洋务运动失败及评价

老师:洋务派为了振兴清王朝,采取了创立军工厂,建立海军,创办了民用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出国,但是随着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化意义的运动,后人对他的评价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 (学生回答) 教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要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第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其次, 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课后思考: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中体西用的制度

2、官办企业的问题

3、外国人才的携技居奇

4、全球的军备竞赛

5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一 背景

二、1代表人物、目的

2性质

3内容 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 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

创建三支海军培养人才(新式学堂,留学生)

评价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开端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荐第4篇:洋务运动人物

奕欣(1833-1898年),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咸丰元年)封为恭亲王。1860年9月,咸丰帝于英法联军攻陷通州八里桥后逃往热河,令奕欣留守北京,“督办和局”。10月24日、25日,奕欣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奕欣、桂良、文祥受命为总署大臣。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11月,奕欣与慈禧勾结,利用领有重兵驻扎北京一带的胜保,发动政变,摘掉了当权的以肃顺为核心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从此,慈禧垂帘听政,奕欣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奕欣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1865年,因受慈禧猜忌,被罢去议政王职务。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免去一切职务。1894年,重新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后又受命督办军务。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全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

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提倡“捕人要多,杀人要快”。这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被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1870年,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办天津教案,媚外卖国,屠杀人民,激起公愤。不久,他就病死了。

李鸿章(1823—1901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投靠曾国藩当幕僚。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1862年4月,李鸿章和他的淮军调赴上海。4月25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代理江苏巡抚。在上海,李鸿章雇用外国侵略军头目训练淮军,招募外国工匠制造军火,加强了淮军的反动力量。1862年,淮军配合“常胜军”在江浙地区屠杀太平军。186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任两江总督。第二年11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去镇压捻军。镇压捻军起义以后,淮军势力越来越大,大批淮军盘踞在长江中游,另一部分淮军驻扎在直隶、山东等地。李鸿章的势力遍及了长江和黄河一带。1870年,在曾国藩推荐下,李鸿章代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军事、经济、外交等大权,成为反动统治阶级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对于外国侵略,他一贯妥协退让,投降卖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到他临死前,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一系列丧权卖国条约,大多是他直接参与或亲手签订的。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在90年代,他先后两次被沙俄以总计350万卢布的巨额贿赂所收买,与沙俄签订出卖中国领土主权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

左宗棠(1812—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60年为曾国藩推荐,统领部分湘军,曾自募约五千人,组成“楚军”,左系湘军形成。1862年初,经曾国藩举荐,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常捷军”,陷宁波、绍兴等地。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身虽西去,心犹东注”。督陕甘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毛,又办兰州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是主战派,督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死。他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在70年代以后裁撤洋员,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非洋人洋匠不可” 的情形有所不同,反映了他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办洋务的思想特点。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3年成进士,先后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等职,1882年任山西巡抚。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力主与法决战,清廷授以两广总督之职,张捐银三千两奖给抗法将领刘永福,并奏请起用前广西提督冯子材督师。冯子材在镇南关、谅山大败法军,张之洞名声大增。他于1889年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建成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等,成为与李鸿章齐名的洋务要人。在维新运动中,张之洞加入“强学会”,当获知慈禧太后反对变法时,张之洞便退出“强学会”。并下令禁查上海《强学报》压制湖南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张之洞力主痛剿。清庭发布宣战谕旨后,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同英国等订立所谓“东南互保” 的章程。1908年,张之洞受命督办粤汉铁路和湖北境内的川汉铁路,次年10月病死。谥号“文襄”,其文稿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实践过程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设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业,也是洋务派创办的仿制西式武器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炮等。“内”,表示这个军械所属于安庆军内的设置。1864年,清军攻陷南京后,该厂由安庆迁到南京,改名为金陵机械制造局。

江南制造总局

又称江南制造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1867年,由虹口迁至高昌庙,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兵工厂部分人称制造局。后分别改称“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厂”。

福州部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经营的设备最齐全的新式造船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聘用外国人担任技师。主要由铁场、船场和学堂三部分组成,1884年马尾海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后虽经恢复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汉阳铁厂

1889年春,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建立炼铁厂,同年他调任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1890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共有六个大厂,四个小厂,炼铁炉两座。1894年投产,开始均为官办,从筹办起至1895年,共用经费五百八十余万两。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三千人,每年出钢七万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立大渡口钢铁厂。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1月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绪十一年)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1912年改为商办,更名商办招商局轮船公司,后又改称商办招商轮船有限公司。1932年国民党政府收归国营,更名国营招商局,归属交通部。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1947年共有船460艘,33万余吨。1948年成立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香港仍沿旧称。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机器制造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它成立时买轮船3艘,到1877年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中国海军新式军舰“南琛”号

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组成,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多人,由淮军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竣工,整个北洋海防体系的建设宣告完成。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

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举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些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材、军事人材和科技人材;又先派几批留学生出国深造。

同文馆的建立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从事翻译工作,但正式设立外语学校却晚至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同文馆。在清政府与外国订立《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竟连一个懂得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1861年奕欣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英国人包尔腾,法国人司默灵、毕利干,俄人柏林,美国人丁韪良、傅兰雅、海灵敦等先后任教。丁韪良从1869年任总教习,总管教务达30年。总税务司赫德兼任监察官,实际控制了经费和人事大权。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只招收

13、14岁以下八旗子弟,后又招收15—25岁的满汉学员,也招收不限年龄的满汉学员。学习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为两种:一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8年;一是年龄稍大、仅借中文译本学习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5年。1867年时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学生最多时达120人。毕业生大多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和其他洋务机构官员。设有印刷所,翻译印《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结局影响及原因

30余年的洋务运动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通过各种渠道破坏洋务运动。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初时是把“平中国” 和“敌外国”相提的。前者反映了国内阶级矛盾,后者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已十分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处在“内忧” 与“外患”频仍之时,洋务派只有依靠西方列强,共同镇压人民,才能维持其摇摇欲坠的政权。所以洋务运动实践的结果必然否定了“敌外国”。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一场改革,那么它只能是沿着半殖民地化的方向“改革”而已。这一点在所有列强都愿意支持办洋务的事实上得到证明。李鸿章说淮军遇到“内地贼匪”,自信能取胜,遇到外国进攻,“胜负即不可知”。洋务大员丁日昌说,他的船炮“可以靖内匪,不能御外侮”。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却在“自强”“求富” 的口号下,养肥了我国第一代军阀集团。

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此外,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在此基础上,19世纪

七、八十年代,从洋务官僚中分化出一批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最后,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如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井。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学术动态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争论的焦点是,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延缓作用,由此,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

1.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持此论者有祁龙威(当时署名“汉声”)、牟安世等人。

祁龙威认为:洋务运动“促进中国社会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依据有二:首先,“洋务运动所练的军队及所举办的军事工业,都具有半殖民地化的特征。第一,受外国侵略者所控制,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销售过剩军用器材,吮吸中国人民脂膏的‘好场所’;第二,只能够用以镇压国内人民革命,而不能够用以抵抗外国侵略”。其次,“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后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经营管理之权,操之于‘官’,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为封建统治服务。这些企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开了‘方便之门’。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性质,乃是具有封建性、买办性的官僚资本主义”。

牟安世认为: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首先,“在洋务运动时期,商埠由五口通商发展到三十六口通商。他们遍布中国沿海和边疆,并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中国内地”。这“实际上说明了不平等条约的网罗的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其次,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这期间加强了他控制中国财政大权,洋务派在这个时期的外交活动也处处依赖洋人,执行卖国投降政策”。再次,“进出口贸易在不等价交换条件下逆差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总之,“洋务运动时期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而是加速了它”。

2.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此说以孔令仁、李时岳、胡滨为代表。 孔令仁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半殖民地化起了延缓的作用。因为: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在这种厄运面前,各阶级都有自己的态度”。“洋务派在抵抗态度上没有广大人民坚决,但他们搞洋务,发展资本主义,讲求富强之术,改良军备,从长远观点来看,实在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有效方法,根本方法”,虽然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大削弱了它的成绩。但通过洋务运动,中国毕竟建立了一支新式军队,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所以,我认为洋务派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作用,不是像清政府及顽固派那样起了推进作用,而是像广大人民那样起了延缓的作用”。

李时岳、胡滨认为:洋务运动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首先,“洋务派利用西方新式武器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当然是反动的,但他们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防止外人觊觎的思想,在当时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其次,“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使清政府初步拥有一支使用近代化武器的海陆军,在后来的对外战争中多少发挥了一些作用”。“如果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间,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是针对国内农民战争,那么,到了七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内农民起义的逐渐平息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洋务活动的重心已明显地转移到抵御外侮、防止中国殖民地化这方面来”。再次,“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较明显地具有‘收回利权’、‘堵塞漏卮’的意义”。因此,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大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积极作用,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本回答对我有帮助 3回答时间:2007-9-19 12:55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zhxr63 | 十六级

擅长领域: 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0-5-29 2 洋务运动发生时期,中国社会“新”和“旧”的表现分别有哪些?...2009-1-31 4 给我讲讲历史上关于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等事件 2010-2-11 洋务运动是革命还是事件还有戊戌变法是事件还是革命

2010-5-23 7 洋务运动以后的历史事件的背景 时间 地点 人物 过程 结果 评价 ...2009-9-29 17 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洋务运动播下的种子?什么事件促使其"提前收获"? 更多关于洋务运动的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 发生 事件 洋务运动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鞍山师范学院和辽宁科技大学的的就业双选会是什么时间0回答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ed37b6ec7d0e411863d09f22.j...0回答20我是专科房地产专业的,学校要求我们写一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字数1...0回答5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我学的是房地产的0回答急求在深圳开一家寿司店的提案或是计划书。要详细!0回答10请问有人在鞍山师范学院补过课的么。。我想考2011年的英语专业,听说...0回答20谁帮下我http://hi.baidu.com/zym766563156/blog我改该怎么办?0回答25求一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希望是网上没有的,发到我邮箱8471218...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1条

联邦军剑客 han 回答时间:2007-9-25 16:48 转发到:

推荐第5篇:洋务运动练习

《洋务运动》练习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中国的洋务派产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 2. 洋务派的主张是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 3.林则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C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经济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抵抗外国侵略 5.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分歧在于

A维护清朝统治

B反对外来侵略 C镇压太平天国 D学习西方技术

6.洋务派与顽固派分歧的实质是

A维护清王朝的方式。

B如何镇压人民革命 C是否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D要不要与西方"和好" 7.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 奕訢。

D张之洞

8.洋务派的地方代表有 ①奕訢 ②李鸿章 ③张之洞 ④曾国藩 ⑤左宗棠 ⑥倭仁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9.慈禧太后支持洋务派的主要原因是洋务派

A所办企业成为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B敢于抵抗外国侵略

C拥有实力并且得到外国侵略者的赏识

D曾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10.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①创立安庆军械所②创办轮船招商局③设立京师同文馆④开始筹划海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1.下列史实中属于洋务派活动的有①举办新式学堂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农工商总局④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⑤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12.洋务派创立民用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与外商企业争利

C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D中国海关管理权被英国人控制

13.李鸿章说:"必先富而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活动的哪-项符合上文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立轮船招商局 D创立京师同文馆

14.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其拥有的国产舰船主要来自

A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1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B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

C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D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6.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的破坏

17.开平煤矿产的煤,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民用工业起到了辅助军事工业的作用 C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抑制作用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对洋务运动不正确的认识是

A洋务运动兼有“制内”和“御外”双重意图 B维护清朝统治是其根本目的

C洋务运动引进一些先进技术

D洋务运动奠定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

19.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叙述正确的项是 ①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②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③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20.标志着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愿望破产的是

A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C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D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 2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操作。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资本主义

22.洋务运动主要处在哪几个皇帝统治时期 ①咸丰帝 ②同治帝 ③宣统帝 ④光绪帝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2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

A四五十年代

B六七十年代。

C七八十年代

D八九十年代

24.下列各项对中国资本主义不正确的表述是

A中国资本主义最先出现于沿海地区

B中国资本主义始终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处于对立状态。 C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受到外商企业刺激

D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最主要的是由于它们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的诱导而兴起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26.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 27.右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独立制作的铁甲舰“平远号”。请问:造此舰的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的统治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远洋航行,进行科学考察 28.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9.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说是因为( ) A.没有坚决反动西方列强的侵略 B.创办近代企业采取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的破坏

30.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挽救民族危亡 B.创办近代军工企业 C.开办民办工业 D.维护封建统治

31.洋务运动兴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 )

A.鼓励私人兴办企业 B.辅助军事工业,维护清朝统治 C.让全国人民富裕起来

D.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32.“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上述观点指导下,李鸿章创办了 (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33.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34.在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 ) A.培养人才 B.创办军事工业 C.筹划海防 D.创办民用工业

35.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 )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6.《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37.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在战争中需要的枪支弹药、船只不可能来自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安庆内军械所

3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C.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39.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强利炮的威力是在下列哪些事件的哪击下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太平天国运动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0.洋务运动的口号有

①“自强”②“民主”③“求富”④“科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奕批评洋匠唯利是图说:“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式弃之,华匠相率缓延遂成锢习。”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运动?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时间。 (2)材料一曾国藩的话,反映了这一运动兴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说的“剿发捻”指的是镇压哪一农民运动?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42.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人教《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页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材料五: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 (2) 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思想主张?

(3) 材料

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4) 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进步? (1-5 AABCD 6-10 ACDCB 11-15 DCCAD 16-20 CCDAB 21-25 BCBBC

41、(1)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2)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3)太平天国运动。(4)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计算成本,注意经济效益。教训:要防止洋人挟技居奇,唯利是图。

42、(1)认为清朝是“天朝大国”,对世界一无所知。这是一种虚骄自大,闭目塞听(闭关自守)的愚昧思想。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2)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侵略)的思想。

(3)洋务派。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

推荐第6篇:《洋务运动》教案设计

《洋务运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派出现的时间、主张、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进步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结局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之路,表现了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重点难点】

1、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进步作用

2、难点: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请各组长互评预习案,并把各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老师针对学生预习案有错有疑的地方进行纠正补充解惑。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段“清军和英军交战”的电影片段。 〖想一想〗看了这段影片,同学们有何感想?

(大刀长矛难抵洋枪洋炮;清朝的军事力量太弱了等等。) 正是由于清朝军事力量太落后,19世纪60年代初,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一股试图改变这种现状的进步势力——洋务派,并因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历史。

二、合作交流 解答探究 (一) 洋务派的出现 1.出现的历史背景

〖想一想〗洋务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呢?

(学生结合所看到的电影场面阅读p28文字,然后思考。抽学生回答。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能够充分体现出知识的积累与归纳能力。教师用多媒体显示背景内容:内忧——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 外患——武器精良的西方列强对华侵略逐渐扩大。) 内忧外患使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洋务派因此出现。 (简要解释顽固派:顽固派是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与洋务派相对的清朝统治集团极腐朽的一部分。并指出洋务派敢于冲破其阻挠,放眼世界,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2.出现的时间、主张、代表人物

〖想一想〗 洋务派什么时候出现?主张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呢?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抽学生回答,一面用多媒体显示答案。在显示代表人物时先展示人物图像,再叫学生集体说出人名。)学生积极发言,归纳总结较快,达到预期的效果。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

主张: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代表人物: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3.洋务运动的目的

1 〖想一想〗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外侮,维护清朝的统治)

洋务派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部分,西方列强凭借洋枪洋炮屡败清军,不断扩大侵略,而太平天国运动的蓬勃兴起更使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所以作为统治集团的洋务派,其掀起的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外国入侵,而最终的目的则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过渡

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那么到底是怎样做的呢? (二)、近代工业的创办 1.创办近代工业

(学生阅读p29第

一、二自然段,然后抽学生完成多媒体显示的近代洋务企业的有关内容。

企业用途 创办时间 创办目的 著名企业 企业性质

安庆内军械所 带有某些资本主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 自强 江南制造总局 义性质(实行雇佣

福州船政局 制)

具有明显的资本

开平矿务局

主义性质(吸收私民用企业 19世纪70年代 求富 轮船招商局

人资本,产品投放

汉阳铁厂

市场)

(回答性质时,讲明雇佣制、产品的商品化使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想一想〗 比较传统手工作坊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厂有何不同,分析其对中国资本主义和外国经济势力扩张的作用。

(多媒体显示手工作坊和洋务企业图片,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同时说明洋务派创办企业,采用大机器生产就是在中国进行工业化,而工业化则是近代化的标志,因此中国的近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

不同点:①生产方式不同(手工、大机器)

②规模不同(大、小)

③生产效率不同(低、高)

④剥削方式不同(无偿剥削、雇佣剥削) 作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洋务企业相比于传统手工作坊获取了高额利润,这就刺激了更多的私人资本投入到大机器工厂的创办之中,从而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占有一定的国内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洋务运动的拓展

洋务派除了创办近代工业之外,还积极进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活动。 ① 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是为了自强,而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则是国家强大的重要体现,因此,洋务派将军工企业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分配给军队,着手改造陆军,同时建立新式海军。 ② 介绍西学,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

为了自己掌握先进技术,洋务派一方面大量翻译西方书籍,介绍西学,创办新式学堂,自己培养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派人出国留学,直接到国外接受教育。 (用多媒体显示京师大学堂图片,以加深学生印象。)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全体回答,多媒体显示) ① 创办军事工业

2 ② 创办民用企业 ③ 建立新式海陆军

④ 介绍西学,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 过渡:洋务运动虽然开展得有有声有色,但中国是不是就此真的富强起来了?它到底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呢?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 1.洋务运动的结局

(用多媒体显示结局:随甲午战败而失败,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由于洋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腐朽的封建体制,扼杀了洋务企业的活力,使洋务企业走向衰落,也无法摆脱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洋务派富国强兵的良好愿望终成泡影。 〖想一想〗 当时的中国,除了向西方学习外,还有别的强国之路吗?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创新。该题为开放性思考题,可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多媒体显示提示以供学生参考)

提示:有。①以传统救国(实行改革,清除腐败,强化封建制度和传统儒学,重振国家);②以农民起义救国(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农民政权,休养生息,发展国家);③以社会主义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能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没有。当时西方文明相比较中国具有巨大的优势,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推动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近代型社会过渡,才能顺应历史潮流,提高综合国力。 2.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作用。

(多媒体显示进步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代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洋务派引进西方机器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直接创办洋务企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办新式学堂和派人出国留学,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一定的努力,洋务派“自强”、“求富”的目标里就体现了追求民族自强的思想,建立新式海陆军则直接体现了这种强国的愿望。创办民用企业,企求“分洋商之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华的扩张。

三、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提出“自强”与“求富”口号的运动是 ( B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2、奕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

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C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3、“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 导下,近代中国兴起了 ( D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4、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 的清王朝,但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 )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

3 的是 ( A )

A.创办军事工业 B.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C.创办民用工业 D.筹建近代三支海军

6、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C )

A、只重视军事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才培养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真正掌握外国的先进技术 7.下面四幅图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其中属于军 事工业的是( A )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给英王的敇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3)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

(4)这一运动的结果如何?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知识升华

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具有进步性;也要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没有是中国富强起来,不值 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课后反思】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开端,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难点在于评价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列表法、比较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使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因为初中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例如在掌握洋务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破产的过程中,通过对教材文字、插图以及补充材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并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认识不到位,所以我采取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个问题,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教师的讲述,以及配合材料的学习,学生对历史中的洋务运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全面认识,学生的知识积累在课堂最后的“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讨论环节中,学生讨论问题虽然积极性很高但是却说不到点上。还需要多进行能力的培养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上进行练习。

推荐第7篇:洋务运动教案

课程标准】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或掌握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性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通过分析辩论,学会客观的评价洋务运动,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书填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提问与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引导学生整体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学会类比和联想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懂得学习先进文化,才能摆脱落后的可能。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

1.总括法。本节是本单元第一节,首先应把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介绍给学生。

2.比较法。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可采用此法。

3.归纳法。对于洋务运动的概况,可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归纳。

4.逻辑推理法。对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培养新式人才之间的关系,可用常理推导。

5.分析法。对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用此法。 6.讲解法。这一节对于初学历史的八年级学生来说,不好理解的东西过多,需用讲解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常规教具、投影仪、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又有哪些?这是我们在本节中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板书]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运动的背景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洋务运动的背景里,我们要掌握两个内容。一是近代化的含义和洋务运动在近代化中的地位;二是洋务运动兴起的具体背景。所谓近代化,它指的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从本单元4篇课文的标题可以看出,它有一个由技术层面(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的演变。由此我们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开端,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个集中表现,此为一。第二,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妥协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结束。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通的人士。他们认识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们开始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渐地向西方靠拢。开始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图挽救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这部分人中有的成了后来的洋务派。在他们的努力下,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大地上。下面我们来看洋务运动的概况。

[板书]2.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话,从中找出洋务派的形成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洋务派的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其代表人物在中央是恭亲王奕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教师引导]在当时,与洋务派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顽固派。尽管咱们教材上没提这个概念,但从“顽固派”这三个字上,我们大致可以推出这个派别的特征。请同学们大胆发言。

[学生发言]发言一:顽固派面对西方的侵略,采取了猜忌防范的态度。思想上是保守的、不开通的。

发言二:顽固派应该是在思想上不开放的,看不惯外来的事物的一个派别。在对外上还是以封建的、原有的方法对待。

发言三:顽固派应是因循守旧、盲目排外的。

发言四:顽固派是与洋务派相对的,对外来事物是深恶痛绝的。 „„

[教师讲解]顽固派是清朝统治阶级中与洋务派相对立的一股政治势力。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惟祖宗之法是尊,惟古圣贤是尚,闭目塞听,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幻想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他们对洋务派提倡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等活动,认为是“用夷变夏”,深恶痛绝。他们的复古守旧思想,根植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与顽固派相对立的洋务派,是当时清朝地主阶级中较开明的一派,他们是在长期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有了亲身的体会;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几千年来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担任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等人。在中央政府中获得了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的支持。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技”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

,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程的。六十年代初,他们所看到的“长技”,仅仅是船坚炮利,因此大力引进军事装备和军工生产,创办制造局,船政局等。后来,他们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着手建立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他们没有提出而且也不可能提出把学习西方的运动推向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洋务运动的概况看一下,然后归纳,内容应包括时间、旗号、主要内容、各条内容之间的联系等。

[板书]3.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学生回答]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主要打着什么样的旗号进行? [学生回答]“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分为几个时期?每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前后分为两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为前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为后期。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在前期,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又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上面的回答中,能否得出“洋务”的含义。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洋务”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注:学生如果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则可由教师讲解解决)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明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回答]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到了七十年代,又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弥补军事工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燃料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又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教师小结]从前面的内容看,洋务运动的概况一问题里,我们讲了①时间、②旗号、③主要内容几点,下面我们用板书表现出来。

[板书]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②旗号:“自强”“求富”

③主要内容:a.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c.筹划海防、创建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洋务企业的介绍迅速浏览一下。然后思考: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属于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阅读]„„

[教师指导]先请同学们在阅读内容中找出洋务企业的特点。

[学生回答](1)安庆内军械所生产的子弹供湘军自用,经费由军费中拔给。(2)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拔,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用管军队的办法来约束工人,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3)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后来福州船政局改变了这种状况。

[教师引导]那同学们想一想,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属于不属于真正的近代企业?

[学生回答]不属于。

[教师引导]那算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模式吗?

[学生回答]不算,近代化的机器生产,应有相对应的管理模式。洋务派用机器生产,但在管理、技术、资金方面都是旧的模式,因此,不能算作真正的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的企业模式。 [教师分析]关于洋务运动的概况,我想讲以下几点:

一、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由清朝中央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的一场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手段,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一场运动。他们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李、左、张为代表,先后打出了“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且在70年代,由于东南海疆危机,清政府又开始筹划海防,在10年内建成了三支海军,为了培养洋务人才,从1862年开始,洋务派不断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以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下面,我们介绍一个代表——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购买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该厂是当时“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能够制造轮船及枪炮。他将这座铁厂与原来丁日昌、韩殿甲分别主持的二所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简称“沪局”)。1867年,该局由虹口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规模大为扩充。沪局的生产主要由五项:一是枪支,二是大炮,三是弹药,四是钢铁,五是造船。从1869年后,沪局每年有固定的经费来源,1874年到1894年间,每年经费最多时高达九十万零七千余两(1884年),最低时为三十五万三千余两(1877年),平均每年约六十六万两。同其他制造局相比,沪局经费充裕,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因而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教师过渡]上面我们学习的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到19世纪90年代破产,以1895年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标志。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导致它失败的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根本的呢?下面我们对此来作一分析。

[板书]4.洋务运动的破产及原因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讲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我们清楚,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我们所找的洋务企业的特点,来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然后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过程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回答二:洋人挟技自居,不肯真正地帮助中国。

回答三:产品质量不过关,比如,洋务企业制造的炸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用挫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回答四:官吏贪污,中饱私囊。比如上海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从1873年到1893年,它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回答五:闲散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工人没有政治上的、人身上的自由。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教师分析]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下面,我具体地把这个问题分析一下。

一、洋务运动是清朝地主阶级内部为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学习西方技术的措施。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变器不变道”(器指技术,如坚船利炮。道指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封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因此,我们把洋务运动称作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在近代化问题上,洋务运动只是在经济上的机器生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由于没有做配套改革,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而且,对曾、李、左这些人来说,他们也不会、不可能实行政治上的变革,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二、由于只是技术上的改进,因此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近代化的机器生产面对的是中世纪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不计成本、不讲效益、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洋务企业中司空见惯。从军事工业来看,完全采取官办的形式。经费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它们的产品,不是普遍的商品,不参加市场的交换。它们所生产的枪炮、弹药、船舰,一般是由清政府调拔使用,不计算产品的价格。在经营管理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就组织而言,每个局、厂不是独立的企业单位,而是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上有总督、巡抚监督、总理衙门节制;下有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另外还有一批挂名支薪,并未到差的人员。工厂衙门化,是企业办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以当时的福州局为例,据1873年闽浙总督李鹤年等奏称:闽局(福州船政局)每月“洋员匠薪”“监工员薪水”“书役工伙”“工匠工食”“使丁运夫挑工口粮”“各船薪费”等项开支共约三万九千余两。当时该局每月额定经费为五万两,“薪水工食”等竟占去将近百分之八十,无怪乎该厂造船费用大大超过了向国外购船的费用。

三、洋务运动没有在全国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工程。只凭几个热心的督抚在办理,力量分散,难成大势。再加上顽固派的阻挠,因此,进程举步维艰。

四、洋人挟技自居,唯利是图。从内部对洋务运动加以破坏。

五、除了上面四点之外,还应注意的是洋务运动中,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为“平衡”势力,利用顽固派压制洋务派,导致了洋务运动进展缓慢。另外,1891年后,慈禧太后把海军军费移作修颐和圆。削弱了北洋舰队的力量,甲午战败,不能说与此无关。

[教师过渡]同学们,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评价这场运动呢?如何面对对洋务运动毁誉参半的评价呢?怎么样给它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是我们应掌握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师指导]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目中的内容,看一下教材的观点是什么?

[师生朗诵]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的统治是必然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变器不变道”的指导思想注定了洋务运动必然失败。近代化的经济模式的建立必须用近代化的政治制度来做保证。思想文化的传播乃至成为主流也是必要的。而洋务运动做不到这点。

二、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而这两个因素增长的速度越快,封建生产关系瓦解的速度就越快。这是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的第二个理由。

三、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还表现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辩论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了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这也是洋务派办洋务所没有想到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确实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在评价洋务运动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故而在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变器不变道”决定了洋务运动不会改变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使得这场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培养了一批近代工人和科技人员。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5.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推荐第8篇:洋务运动教案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标准】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学习,列举洋务派所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下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2、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认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内容特点,本课采用自主探究式和史料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开展研究性质的学习。

2、通过师生共同学习与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感受洋务派的探索精神。

【重点】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难点】评价洋务运动

第六课

洋务运动

【导入环节】

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快乐的人们,律动的音乐,这些都和我国的哪一地区有关?(新疆)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在第一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誓死保卫新疆,维护国家主权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他除了收复新疆之外,还与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一起,为使大清王朝摆脱困顿局面进行了一次探索,历史上称为之“洋务运动”。

【新课学习】

何为“洋务”?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那,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洋务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环节一】

一、整体感知——洋务运动的大致梗概

1、生阅读教材p28第一自然段,完成资料卡。

生说出时间。 生说出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 展示洋务派人物图片)我们将他们称为洋务派,为什么呢?

2、展示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洋务派的主张。

过渡:洋务派是在什么情况下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是怎样学习的,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我们将从“风雨如晦,寒气破晓”、“被动中开始,自觉中前行”“荣辱由战,功绩再远”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一下洋务运动的兴衰功过。

【环节二】

二、深入探究——洋务运动的兴衰功过

1、风雨如晦,寒气破晓

(1)原因:展示清朝晚期大事年表局部,出示问题。根据这些事件的起止时间,分析一下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师总结:19世纪60年代,大清王朝再一次遭受了列强的欺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此同时,来自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一方面是外来侵略,另一方面是内部的斗争,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清政府此时的焦灼状态——内外交困。

过渡: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向西方学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2)目的:(展示材料)生分析,师(解释剿发捻,勤远略)总结:既能够镇压人民起义,又能够抗击外来侵略,清政府的危难局面就解除了,换句话说,清政府的统治得以稳固。所以,归根结底: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展示)。

过渡:洋务运动就这样拉开了帷幕,洋务派怎样向西方学习的呢?进入第二个环节。(展示标题)

2、被动中开始,自觉中前行

两次鸦片战争的较量让国人见识了列强坚船利炮的威力,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能源、原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又创办了民用工业。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从沿海开战,大清王朝有海无防,洋务派决定筹建海军,为了涉外事务和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兴办了形式的学堂。

下面咱们同学就从这四个方面在表格的指导下具体的了解一下洋务运动的开展情况。(教师展示学习任务,学生自学了解洋务运动具体内容,个别问题可以同桌之间进行小范围探讨。) 学生展示:军事工业(口号、企业、创办人、特点)

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设备先进,制造的武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湘军、淮军的很多装备大都来自江南制造总局。

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生回答主要舰队。 师展示北洋舰队中的定远号和镇远号(查资料)军舰,帮助学生分析特点。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北洋舰队,甲午海战与日本进行了悲壮的对抗。(展示图片)这是北洋舰队里“远”字号的军舰,定制于德国,是北洋舰队的主力舰,其中定远号是北洋舰队的旗舰,是远东最大的铁甲巡洋舰,可见,当时的清政府斥重资建立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生汇报成果,师展示京师同文馆的资料帮助学生分析特点。

3、荣辱由战,功绩在远

过渡:洋务派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建立近代化的海军舰队,为求富创办民用工业,并培养了新式人才,苦心经营几十年。可是李鸿章后来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这是李鸿章针对什么事情而发出的感慨?为什么说是“纸胡的老虎”?什么事情能证明这一说法。(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派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实现了吗?因此,我们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的性质。甲午战败,洋务派成了千夫所指,尤其是李鸿章,更是落到了“国人皆曰可杀”的地步。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是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洋务运动?前后四位同学合作共同探讨这两个问题。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比较茫然无从下手,在这儿老师有一个锦囊,也许里面的材料能够为你们的讨论提供帮助,或者能够证明你们的观点。

展示温馨提示。提出要求。下发资料袋。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探究问题一:洋务运动为什么失败?

展示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五得出结论,

材料二反映出中国从西方引进了哪些东西?可是最终结果怎样呢? 在材料五中,王韬认为香港能够兴盛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师帮学生解读史料:香港原是边陲小镇,无人问津,但是后来,商业兴盛,经济繁荣,分析其原因是采用了先进的制度。

两则材料放在一起作对比。

洋务派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只是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器物,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在当时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民族危机,因此,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必然走向破产。

尤其要指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很多,这是根本原因。

探究问题二:怎样看待洋务运动? 分别展示材料

一、

三、

四、等材料得出相应结论。

材料一: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解释近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机器大生产)

材料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新式人才。

材料四: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巨大的盈利,促使一些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端。(解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人自己投资设厂。) 【总结升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人士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始。可是甲午中日战争残酷的宣告了的此次探索的失败,这一结局非常的悲凉,让三个知识分子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42岁的张謇,弃官从商,实业救国。

37岁的康有为,戊戌变法,变法救国。

29岁的孙中山,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方式,革命救国。

中国的出路在哪儿,薪火相传有来人„„

推荐第9篇: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创办军事企业:以“求强”为主,重点是“练兵制器”。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运动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2)筹建新式海军: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整顿海防,经过十年努力,初步建成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3)兴办民用企业:7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原料、能源、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同时也为了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着手兴办厂矿‘铁路、航运、电报等民用工业,推动洋务运动由练兵制器转入民用制造。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7年,李鸿章在滦州筹办开平矿务局,这是近代中国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这些民用企业,除了少数为官商合办外,大多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即由官府控制管理大权,吸收商人投资参股。与军事工业相比,洋务派所创办的民用工业具有更多的资本主义色彩。

(4)培养洋务人才: (a)京师同文馆:1862年,在奕訢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为教习,教授英、法等国文字,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言馆。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20多所新式学堂。 (b)幼童出国留学: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

推荐第10篇:洋务运动材料题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材料三 自德国占领胶州湾后,瓜分豆剖„„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自台湾事后(台湾割让后)„„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

材料四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剿发捻”、“勤远略”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4分)曾国藩等人“剿发捻”、“勤远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2分)

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外国侵略。(4分) 维护清朝统治。(2分) (2)为达到最终目的曾国藩等人作了怎样的努力?(8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8分) 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6分)并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6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6分) 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朝统治。(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材料三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维新派的思想主要有哪些?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相比有哪些进步?

主要思想: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进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 自德国占领胶州湾后,瓜分豆剖,渐露机芽„„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自台湾事后(台湾割让后)„„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

材料三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1)根据材料

一、二,分别指出曾国藩掀起洋务运动和康有为主张变法的具体目的是什么?(8分) 曾国藩: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抵御外国侵略,维护清朝统治。(4分) 康有为: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朝统治。(4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宗旨是什么?曾国藩等人在此宗旨下作了怎样的努力?结果如何?(12分) 宗旨:师夷长技以自强。(2分) 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8分)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2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等人为变法作了哪些准备?(8分)并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材料一:“因英国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准将香港一岛给予。” 材料二:“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材料三:“(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割地:损害中国的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定 稿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剿发捻”、“勤远略”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4分)曾国藩等人为达到“剿发捻”、“勤远略”的目的作了怎样的努力?(8分)

意思: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外国侵略,维护清朝统治。(4分) 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 堂和派遣留学生。(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6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梁启超的变法主张有哪些?(8分)并指出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相比有哪些进步? (2分)

思想:主张培养近代人才;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变革封建科举制度;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进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

材料二 “因英国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准将香港一岛给予。”

(1)材料一中林则徐指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林则徐为了解除鸦片的危害在广东虎门做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8分)

危害:银荒兵弱,危害清朝统治。(4分) 事情:虎门硝烟。(2分)

事件: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2分)

(2)材料二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12分)

条约:中英《南京条约》。(3分) 影响:(1)第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3)第三,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肩负反对外国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时期。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9分)

第11篇: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清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1、产生原因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2、持续时间

186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3、]实践过程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下面的这份时间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洋务运动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内容: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外交机构。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

并入京师大学堂)。

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广方言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军火机器总局(后改名为北洋机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

1875年,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78年,在兰州建立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

1880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在天津设立京师学堂,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2年,建立旅顺军港。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以上这些当然不是完整的洋务运动内容,而仅是列举了一些最重要,也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实际上当时小一点的厂矿企业还有不少。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设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业,也是洋务派创办的仿制西式武器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炮等。“内”,表示这个军械所属于安庆军内的设置。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该厂由安庆迁到南京,改名为金陵机械制造局。

江南制造总局

又称江南制造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1867年,由虹口迁至高昌庙,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兵工厂部分人称制造局。后分别改称“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厂”。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经营的设备最齐全的新式造船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聘用外国人担任技师。主要由铁场、船场和学堂三部分组成,1884年马尾海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后虽经恢复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汉阳铁厂

1889年春,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建立炼铁厂,同年他调任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1890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共有六个大厂,四个小厂,炼铁炉两座。1894年投产,开始均为官办,从筹办起至1895年,共用经费五百八十余万两。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三千人,每年出钢七万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立大渡口钢铁厂。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1月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绪十一年)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1912年改为商办,更名商办招商局轮船公司,后又改称商办招商轮船有限公司。1932年国民党政府收归国营,更名国营招商局,归属交通部。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1947年共有船460艘,33万余吨。1948年成立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香港仍沿旧称。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机器制造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它成立时买轮船3艘,到1877年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中国海军新式军舰“南琛”号

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组成,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多人,由淮军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竣工,整个北洋海防体系的建设宣告完成。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

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举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些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材、军事人材和科技人材;又先派几批留学生出国深造。

同文馆的建立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从事翻译工作,但正式设立外语学校却晚至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同文馆。在清政府与外国订立《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竟连一个懂得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1861年奕䜣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英国人包尔腾,法国人司默灵、毕利干,俄人柏林,美国人丁韪良、傅兰雅、海灵敦等先后任教。丁韪良从1869年任总教习,总管教务达30年。总税务司赫德兼任监察官,实际控制了经费和人事大权。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只招收

13、14岁以下八旗子弟,后又招收15—25岁的满汉学员,也招收不限年龄的满汉学员。学习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为两种:一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8年;一是年龄稍大、仅借中文译本学习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5年。1867年时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学生最多时达120人。毕业生大多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和其他洋务机构官员。设有印刷所,翻译印《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编辑本段]结局影响及原因

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未能挽救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命运和阻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统治阶级自救运动。 4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初时是把“平中国”和“敌外国”相提的。前者反映了国内阶级矛盾,后者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已十分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处在“内忧”与“外患”频仍之时,洋务派只有依靠西方列强,共同镇压人民,才能维持其摇摇欲坠的政权。所以洋务运动实践的结果必然否定了“敌外国”。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一场改革,那么它只能是沿着半殖民地化的方向“改革”而已。这一点在所有列强都愿意支持办洋务的事实上得到证明。李鸿章说淮军遇到“内地贼匪”,自信能取胜,遇到外国进攻,“胜负即不可知”。洋务大员丁日昌说,他的船炮“可以靖内匪,不能御外侮”。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却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养肥了我国第一代军阀集团。

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实际上,洋务运动是一次彻底失败的运动,他没有能让中国走向资本主义,仅仅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正因为这种阶级局限性,而让洋务运动最终成为了一次彻底失败的运动。

此外,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在此基础上,19世纪

七、八十年代,从洋务官僚中分化出一批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最后,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如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井。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5、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争论的焦点是,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延缓作用,由此,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

1.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持此论者有祁龙威(当时署名“汉声”)、牟安世等人。

祁龙威认为:洋务运动“促进中国社会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依据有二:首先,“洋务运动所练的军队及所举办的军事工业,都具有半殖民地化的特征。第一,受外国侵略者所控制,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销售过剩军用器材,吮吸中国人民脂膏的„好场所‟;第二,只能够用以镇压国内人民革命,而不能够用以抵抗外国侵略”。其次,“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后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经营管理之权,操之于„官‟,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为封建统治服务。这些企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开了„方便之门‟。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性质,乃是具有封建性、买办性的官僚资本主义”。

牟安世认为: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首先,“在洋务运动时期,商埠由五口通商发展到三十六口通商。他们遍布中国沿海和边疆,并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中国内地”。这“实际上说明了不平等条约的网罗的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其次,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这期间加强了他控制中国财政大权,洋务派在这个时期的外交活动也处处依赖洋人,执行卖国投降政策”。再次,“进出口贸易在不等价交换条件下逆差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总之,“洋务运动时期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而是加速了它”。

2.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此说以孔令仁、李时岳、胡滨为代表。

孔令仁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半殖民地化起了延缓的作用。因为: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在这种厄运面前,各阶级都有自己的态度”。“洋务派在抵抗态度上没有广大人民坚决,但他们搞洋务,发展资本主义,讲求富强之术,改良军备,从长远观点来看,实在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有效方法,根本方法”,虽然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大削弱了它的成绩。但通过洋务运动,中国毕竟建立了一支新式军队,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所以,我认为洋务派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作用,不是像清政府及顽固派那样起了推进作用,而是像广大人民那样起了延缓的作用”。

第12篇:《洋务运动》教学案例

《洋务运动》教学案例

主题词:洋务运动

教学案例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学稿

教学反思

案例摘要:本案例是我的一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案例,这节课采用导学稿的形式,结合昌乐教学模式,执行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以引导为主,是教学活动中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一种尝试。

一、教学内容简介: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影响很大,它是中国步入近代社会,正式学习西方国家的开始,但这场运动最终失败。其具体情况如何,为什么会失败,在当时中国社会有何作用,我们后来人从中吸取哪些教训,这是学生学习本文的目标所在。

二、学生情况简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作为初中生学习、了解该运动,只能是初步了解该运动的背景、目的、经过和结果,作用几方面来认识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但由于初中学生对史实的陌生,认识和思维能力和世界观的局限性。因此,作为老师只有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实效。

三、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该课时取得实效,我在讲授学习该课时采用了我校各学科使用的导学稿形式,并结合高效课堂模式来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将本课的导学稿课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导学稿中的“课前导学”部分(导学稿如下)。

洋务运动

班级: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的性质。

3、创办近代工业(代表人物创办的工业名称)。

4、建立新式海军陆军。

5、创办新式学堂。

6、洋务运动的影响作用。

7、洋务运动的目的。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展示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姓名:____________

(一)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二)基础知识检索、填空。

1、洋务运动的出现

__________世纪__________(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__________。他们主张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工业的创办

洋务派最初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创办了一批______________。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__________年代开始,洋务派又以__________为目标,创办了一批______________,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在创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还建立____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_______,1862年创办的____________在传播与培养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3、洋务运动的作用

洋务运动引进了______________,刺激了______________,启动了_______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_________________,它的设立,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检查课前导学内容

二、问题探究

1、洋务派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厂同传统手工业相比,有什么不同?

3、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对后来者有何启示?

4、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

(三)做一做

列表归纳洋务运动主要措施或活动(从类别、名称、特点等方面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起步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戍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维护清朝统治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D、为洋人服务 C、轮船招商局

D、开平矿务局

3、洋务派在湖北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A、封建顽固派的阻挠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B、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D、洋务派缺乏资金引进先进设备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出现 C、洋人封锁先进技术,极力阻挠 A、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5、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6、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

) A、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 B、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

C、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资产阶级的自救运动 D、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7、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 A、只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未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 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 C、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D、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二)问答题:

1、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2、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你如何认识?

五、课后反思

(二)导学稿说明:导学稿是我们近年来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我校各学科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它是根据教材内容,由同科老师共同集体备课而形成的一种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学案。

(三)学生将导学稿中的“课前导学”部分作业完成后,老师将导学稿收取、批阅,以此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存在的重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突破重难点,学生也从预习中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掌握。

(四)教学活动(师生互动,以导学稿为依据,师生共同学习该课)

1、老师先板书该课的课题、学习目标。

2、导入语:

师:在上新课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前面了解到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几个步骤?

生:四个步骤。

师:哪四个步骤?

生:第一步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三步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第四步是《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伴随着外国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还掀起了什么运动? 生: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师:能否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生:内忧外患。

师:概括得好,可以说,当时的中华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洋务运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

那么,洋务运动的具体情况如何,结果怎样,有何作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3、学生看书5分钟,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梗概。老师同时板书该课要学习的重点问题(问题如下):

问题一:洋务运动出现的时间、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有哪些?

问题二:洋务运动分哪几个阶段?口号是什么?有哪些具体活动?

问题三:洋务运动有何作用?如何理解?

4、学生看完书后,将黑板上的问题抄下,随后在下面自主或讨论完成,同时分小组找学生代表上台板书问题答案(10分钟)。

5、以黑板上学生做的问题为例,师生点评,边纠正,边补充,边在书上作标记。根据回答问题的优劣,老师适当给学生加分,以此鼓励,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6、师生共同完成导学稿中的问题: (1)老师先简评导学稿作业中的问题。 (2)老师先找一名学生上台说出“课前导学”(基础知识填空)的答案,错误之处其他学生纠正,老师点评亮分。

(3)合作探究

导学稿中的“课堂导学”中的问题,学生分组、分工讨论,事后分组依次找出学生回答其中的问题,其他学生点评、补充、纠正,随后老师给回答问题的小组,学生亮分,答案略。

7、学生小结:找一位学生上台小结本课内容,师生补充。

8、课堂练习:5分钟选择题训练,当堂检测,随后找学生回答,老师强调重点及答题方法。

如:其中有一个选择题的题目是“洋务派在湖北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以此题为例,老师可以引导地问学生,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同学们自然会说:“湖北、民用企业”。的确如此,随后以此为例,老师可引导学生在做练习时怎样审题,抓关键词等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后评课及反思:

1、教学反思:

①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较好,教学过程流畅,师生互动,气氛和谐、热烈,时间把握得好,重难点问题突出,但由于本课内容较多,知识容量大,时间略微有点紧促。

②“问题探究”中的部分问题有点偏难,超出了初中学生认识的高度。如有一个问题是“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厂同传统的手工业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只知道二者之间的技术区别,而不知道组织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区别,这可以说是本课的难点。再如另一个问题:“洋务运动的性质怎样?为什么会失败,对后来者有何启示?”这个问题比较灵活,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很有实用性,但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很难抓住要点或要点全面,这也是该课导学稿中的难点所在。所以,在学习这类问题时,这需要老师引导得当,重点讲解。

③另一类问题如 “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你如何认识?”学生对这类问题知道是知道,但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归纳和回答,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讲解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学生才知道如何去回答。此时可以告诉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首先要归纳的人物的历史活动,比如,人物的活动是基础,然后再在人物活动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辩证,客观的评价等等,

六、评课交流意见:

1、这节课能运用导学稿结合昌乐二中高效课堂的模式规范操作,教学思路和环节完整清晰、流畅,重难点问题突出。

2、在学习该课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的主体性鲜明,参与意识普遍,积极性高,气氛活跃、热烈,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师生配合和谐、顺畅。

3、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较好,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老师兼顾了思考问题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运用,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练习中得到巩固与提高。

第13篇:我看洋务运动

洋务派,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建立的。当时清政府正处于危机之中,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侵扰。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在其内部分化出一批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的有识之士。而在“洋务运动”的三十年后,最终以中日甲午之战中的失败,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而告终。

回顾历史,他的失败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具有被动性和不彻底性。它只单单以学习和模仿科学技术、军事领域来维护落后的社会制度,不注重创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实力薄弱的问题。2.洋务运动的建立源于封建势力,它的发展却朝向资本主义,这使得萌生中的资本主义难敌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封建主义,在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3.洋务派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洋务派昧于世界形势,缺乏现代化意识,不能处理好政治改革、文化教育改革、经济改革与学习科学技术的关系,认识不到一个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对实现富强的重要意义。

虽然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次新的尝试却让但是“洋务运动”对于中国的近代化,以及它为了自身的安全所做出的努力,包括在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绩,同样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纵观近代中国的发展,我们从很多方面都有看到洋务运动留下的影子。

在军事经济上,洋务派由于认识到“必先富而后强”,即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由此进入“求强”与“求富”并重时期。先后建立的重工业企业和近代民用工矿企业,引进了新式的先进设置, 改变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手工操作的生产方式,有了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近代轻工业、重工业,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起了示范作用。它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发展,提高了与列强较量的能力。为抗日战争打下敦实的军事基础。此外近代工业的出现,也带动了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使中国市场不再是外国商品的一统天下,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在思维观念上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也是无可估量的, 继洋务运动后,随之而来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与实践, 不能说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促进作用无关。一般说来, 某个历史时期或者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特定年代出现少数思想先驱并非难事, 但精英思想能够为多数人所普遍认同并为之前仆后继, 才是真正理性意义上的民族觉醒。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觉醒, 没有长久以来的思想积淀和偶然的历史事变的撞击是不可能促成的。梁启超当时就曾提出, 中国欲自强, 首先要“取法东洋,以日为师”, 甲午一役振聋发聩, 中国人从此在思想上彻底觉醒, 重新看待中国的现状和周遭世界, 理性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由此更不能否认洋务运动在思想上的进步作用。

在教育上,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洋务运动随着科技和机器的输入,对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洋务派创办了以学西学为主的学校, 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另外洋务派注意留学教育,这位中国未来培养了一批批具有近代化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在接受了近代科技知识,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文化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回国后,倡导西学,成为新式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涌现出许多科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成为中国近代化事业的栋梁。

第14篇: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 李红霞 南和县北关学校

一、概述

1.初中历史

2.课题来源:八年级历史上册 本课所需课时:一课时。

3.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目的、口号;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运工业;评价洋务运动。

4.本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它上乘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外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使清政府内忧外患,这正是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它放在第二单元第一课,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主线,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此,学好这节课,将为学习本单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知道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工业和民用工业。

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辩论等方法,认识洋务运动,使学生学会从图片等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是认识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顺应历史潮流、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培养学生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师准备:准备好课堂所用的学案、教案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并预习好学案。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清政府的什么本质?(学生回答:腐败,落后等)这时出示准备的两个材料:

材料一 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共有大小舰船八十多艘,实力居世界第六,而日本仅为第十三;中国海军还拥有当时远东舰规模最大的军港、船坞、炮台防御体系,仅旅顺港就装备了数百门德国克虏伯大炮,成为世界著名军港之一。

材料二 1889年,美国海军部长在国会演讲时曾赞叹说:“中国海军实力舰现在已经排到了美国前面。”

学生对材料中清朝海军的实力感到震惊,此时提出问题:落后的清政府海军实力怎么会这么强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本课一共两个大问题:自强求福与评价洋务运动。对于自强与求福一目,我设置了如下题纲:

1.什么是洋务派? 2.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 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4.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 5.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6.洋务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目,分组讨论。

在回答代表人物的时候出示相应图片,变抽象模糊为形象直观。另外出示准备的材料: 材料三 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旧时第一要务。 ----《曾文正公文集》

材料四 ……如果能使火器与西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已 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 ----李鸿章

材料五 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治器为先。 ----奕䜣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理解,也初步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洋务派要学习西方军事武器,为下面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做了铺垫。

然后出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并补充材料 :

材料六 1882年,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还仿制成功欧洲新式大炮。

材料七 1888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军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队。

结合材料来加深对创办军事工业的理解,这样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也为下面洋务运动的评价做了铺垫。

随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洋务派前期是什么旗号?为什么后期又以求福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呢?通过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明白洋务派创办了那些民用工业,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学生学习新式学堂这个问题时,给出兴办新式学堂的图片,并补充材料:

材料十 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南京条约》时,精练一个懂得外文的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让学生认识到创办学校的必要,认识到学习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

在学生详细了解了洋务运动内容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又如何评价这场运动呢?这样层层设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对于如何评价洋务运动,通过组织活动“辩论会”来进行教学。 辩论题目:评价洋务运动。

正方观点: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是中国成功的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反方观点: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老师补充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证据来展开辩论。

教师评价辩论结果,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这样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了一个客观公正地评价,初步培养多了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从材料种获取有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提升

让学生结合板书概括本课,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六、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部电视剧《洋务运动》,请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下面的剧情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剧情 1872年某月某日慈溪对奕䜣说:“小六子(奕䜣的小名)、李鸿章前日上奏折,说是要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开国会,设议院,这不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吗?”

这个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这一问题的认识。

七、问题探究:

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这是学习历史的初衷。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课前预习10分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50分

3 当堂测试 20分

4 课后作业认真高效完成 10分

5 课后及时复习10分

八、帮助和总结

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时,教师巡视,积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单独辅导,共性问题共同解决。

总结本课:让学生结合板书概括本课,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第15篇:洋务运动材料题

洋务运动(第二课时)

一、破产(标志) 材材料

一、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 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 。--《中国近代史》 材料

二、洋务运动期间,慈禧太后支持顽固派,制约洋务运动。

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

通过三段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着重掌握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地主阶级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不能救中国。

二、性质(教材动脑经)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三、洋务运动的再认识—莫衷一是的评价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史学家范文澜和胡绳认为“洋务运动是反动的卖国的运动,其作用在于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夏东元指出:洋务运动是“以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的科举技术来维护和拯救清王朝为首的封建统治的活动。”你同意哪些观点?你怎样评价洋务思想和洋务运动?你能说明自己的观察视角和评判标准吗?从国人对洋务运动前后不同的评价,你认识到了什么?

材料

一、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

二、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所获利润大多落入李鸿章的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 《中国近代史 》

材料

三、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一些有志之士纷纷投资建设工厂,这些商办的企业为中国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端。 材料

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的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总局开办后,江南的海关每年进口的样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 》

四、如何理解洋务运动士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经济

2、军事

3、教育

4、思想

五、后洋务时代 ——知识分子的选择细节

1895 年,甲午战败,悲伤的一年,三个知识分子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42 岁的张 謇,弃官从商,实业救国。

37 岁的康有为,公车上书,改良救国。

29 岁的孙中山,暴力颠覆,革命救国。

师:在那一年三个读书人的个人选择,其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三种救国方略,在国破家亡的年代永远没有单独的个人命运,只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 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还漫长而艰辛,国人吸取前车之鉴,重头再来,用张謇、康有为、孙中山来做结束语,这是一个没有结束的结束,营造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 激发学生对民族复兴的思考、探索的责任感。 )

六、小结

高效记忆

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左宗棠,兴工业办工厂。 建海军开学堂,自强求富似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 引进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第16篇:洋务运动 导学案

博达助教通

《洋务运动》 导学案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

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简评洋务运动在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开展的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

信息和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

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进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

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新

式海军的建立、新式学堂的设立、留学教育的开始,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创新”的

科学精神。通过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

学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预习导学】

1.

派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这一派别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

为代表。

从 世纪 年代到 年代,他们掀起了

运动。

2.19世纪60年代至 年代,洋务派提出“

”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博达助教通

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 (第一个近代兵工厂),曾国藩、李鸿章合办

(最大的军事企业),左宗棠创办了

3.19世纪 年代开始,洋务派又打出“ ”的旗号,兴办一批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

企业,主要有:

(李鸿章创办)、

(张之洞创办)。洋务派兴办了

等一批新式学堂,选送第一批学生出国留

学,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和外交人才。还筹建了、、三支海军。

4.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

的开端。 【问题探究】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企业?取得了哪些成绩?

结局如何?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它?

【例题精析】例1.(2008连云港)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

张之洞创办了 (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解析】A项是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B项是左宗棠创办的,C项是张謇创办的。故选D。

例2.(2008年南京)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

能(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解析】A项属于练兵、制器(军事工业),其余三项皆不属于此内容。故选A。 【目标检测】 体现

博达助教通

1.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 ( ) ①解除内忧外患 ②实现强兵富国 ③发展国内经济 ④维护清朝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 (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奕 ④曾国藩 ⑤李鸿章 ⑥左宗棠 ⑦张之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 3.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4.下列属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有 (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开平矿务局 ④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企业有 (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轮船招商局 ③汉阳铁厂 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挽救民族危亡 B.创办军工企业 C.开办民办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8.“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在此观点指导下,李鸿章创办了 ( )

博达助教通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9.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 10.在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 ) A.培养人才 B.创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11.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 )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

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 C.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13.下列事件,与左宗棠有关的是 ( )

①创办汉阳铁厂 ②创办湖北织布局 ③收复新疆 ④创办福州船政局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14.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

D.①③④ C.筹划海防 D.创办

博达助教通

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

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奕批评洋匠唯利是图时说:“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

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

式弃之,华匠相率缓延遂成锢习。”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运动?写出出这一运动的时间。

(2)材料一中曾国藩的话反映了这一运动兴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说的“剿发捻”指的是镇压哪一农民运动?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15.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当今学术研究的

热门话题。为此,八年级一班专门组织了一场历史辩论赛,正方观点是:洋务运动是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一场具有进步意义的运动。反方观点是: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朝

统治者依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其统治的消极改良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

救运动。假如让你做双方中一方的第一陈述辩手,请你写一段陈述词,来证明自己一

方观点的正确性。

【质疑反思】

博达助教通

1.B 2.D 3.B 4.B 5.B 6.D 7.D 8.A 9.D 10.B 11.B 12.D 13.B 14.(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为维护清朝统治。 (3)太平天国运动。

(4)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要计算成本,注意经济效益。教训:要防止洋人挟技居奇,

唯利是图。

15.反方辩词: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朝统治者依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其统治的消极改良运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从其根本目的分析,洋务派没有改变落后的封

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上

分析,只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从结果来看,没有实

现清朝的富强。所以洋务运动是失败的。

正方辩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一场具有进步意义的运动。它引进了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

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17篇:论洋务运动性质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登

一、从洋务派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上历史舞台的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它呈现经济的资本主义 洋务派是相对于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仇视

化及由此带来政治体制、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进步趋势 ,同 一切外来事物的封建顽固派而言的。“洋务派是一个成分复杂 时也呈现国家主权独立地位的丧失和破坏、国弱民贫等方面的 的政治派别 „上到皇族亲贵与封疆大吏 ,下至普通知识分子和 倒退趋势。洋务运动作为这两种趋势中的重大历史事物 ,重要 商人买办 ,都可以进入这个行列。能把这些人维系在一起的 , 性和复杂性十分明显。研究洋务运动 ,对其性质的研究就不可 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是美轮 避免 ,而且很有必要。

美奂的 ,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圣人生于今日 ,亦不可置‘洋 关于洋务运动性质的论述 ,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第 务 ’不讲 ”。[5]笔者把这种对洋务派的定论叫广义的洋务派 , 一种认为洋务运动是封建性质或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动运 他们的阶级成分虽复杂 ,但共同点都基于学“洋务 ”,尤其学习动;第二种认为洋务运动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进步运动;第 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技 ,以巩固中国的封建制度。习惯上把在 三种观点基本上是发展评定论或者坚持进步和发展的双重标 兴办洋务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的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个强 准。第一种观点代表如“‘洋务运动 ’的实质 ,是要求在旧的封 大的政治派别叫狭义的洋务派 (此乃笔者的提法 )。狭义的洋 建统治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资本主义的皮毛 ,以巩固清朝的统 务派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和影响力 ,是洋务运动的权力核 治地位 ,因此它的性质完全是反动的。”[1]此种观点只看到洋 心 ,但狭义的洋务派也内分为许多派系 ,有奕派系、曾国藩的 务运动在维护清朝统治上的主观作用 ,由此说明洋务运动完全 “湘系 ”、李鸿章的“淮系 ”、左宗棠派系等 ,各派系在学习西方 是反动的。这不符合客观历史实际 ,是错误的。第二种观点如 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洋务运动在清朝中央以奕和文祥 洋务运动是“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改良运动 ”。[2]侧重洋务运动 为代表 ,地方主要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有权势 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客观进步作用 ,这种观点是比较正确的。第 的清朝大吏为代表 ,不管他们的思想有何差异 ,但都从整体上 三种观点基本代表了洋务运动研究的最新成果 ,如洋务运动 根本服务于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握有洋务运动实权的洋务 “揭开了近代中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加快了中国迈向近代现代 派的思想 必然反映在洋务运动的实践活动中。他们把向西方 化的进程 ”。[3]“‘洋务运动 ’的本质而言 ,它是以近代工业化 , 学习的思想理论积极地付诸实践 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化这个 为发端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4]这种观点站在近代 , 潮流 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无疑是进步的。 化的角度 ,把洋务运动放在具体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具体问题 , , 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思想中的保守性和封建性也 具体分析 ,探讨洋务运动的性质。笔者同意这种观点 ,在此前 , 提下 ,谈谈自己的看法。定义洋务运动的性质须把握以下几方 在所难免 ,正因如此 ,它严重地窒息了洋务运动的活动 ,随着民

面的关系:洋务派与洋务运动性质的关系;洋务运动的内容与 族矛盾的加深和清朝统治集团腐朽性的加剧 ,洋务派开始发生

洋务运动的性质的关系;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和洋务运动的性 分化 ,早期维新派产生。洋务派与洋务运动有一致性 ,也有区

质的关系;洋务运动的破产与洋务运动的性质的关系。 别 ,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单纯地从洋务派的阶级属性来定洋务

运动的性质 ,以洋务派的缺陷来折射洋务运动 ,或者仅以他们 收稿日期:200909 作者简介:彭光成 (1981 - ) ,男 ,河南信阳人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西南近代政治史。 115

思想意识中封建落后的一面来评价洋务运动 ,来论述洋务运动 于政府权利的干预 ,在一定时期限制了私人资本的进入 ,企业

的性质。 产权不清 ,所有这些都制约了洋务民用企业的进步作用。但近代工矿交通企业的建立 ,开始沟通个体农民和近代工矿企业的 联系 促进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务农的人口被吸引

二、从洋务运动的内容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 , 进城市 ,促进了这些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 ,并形成中国早期的 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 ,包括编练海军和陆军、制造枪

工人阶级。它加速了封建小农经济的解体 ,客观上为中华民族 炮船舰、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资本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等。

的产生和发展 ,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起来 ,对近代中国 11创办近代军工企业 社会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影响深远。 19世纪 60~70年代 ,以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 , 3 文化教育方面

重要军工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创 );金陵机器局 设1学堂、翻译馆 ,翻译西方书籍和创办报刊 ,派遣留学生。

(1865年创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创 );天津机器局 (1867年 根据现有材料统计 ,从 1862年奕奏请设北京同文馆 ,到 1894 创 )。整顿海防 ,筹建新式海军 ,这一活动开始于 70年代 ,到 年在烟台设烟台海军学堂 ,30多年间 ,洋务派共创办新式学堂 1894年 ,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 ,共有船舰 24所。派遣留学生 ,在整个运动期间 (1860~1895年 )经洋务 六七十搜。这些军事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是中国最早的近派奏准或直接派遣的官费留学生达 209人。培养了一批熟悉 代军工企业。它们都仿效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 西方语言人才、科技人才和海军人才。西方先进思想介绍到中 式设置 ,采用了近代机器设备进行生产 ,尽管当时机械化的程 国 ,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保守思想。 度不高 ,在生产中仍然大量采用手工劳动 ,但它代表了一种新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传统的封建 的社会生产力 ,体现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些企业也普遍实行

思想观念受到冲击 ,社会风气有所改变 ,“重本抑末 ”和“士 ”为 雇佣劳动 ,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不可否

“四民 ”之首、商为“四民 ”之末的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 ,商人和 认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对外的依赖 商业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很多开明的官僚和士大夫 ,也改变 性。他们完全是官办性质 ,所生产的产品不进入市场进行交

了传统的“夷夏 ”观念 ,向西方学习不再是“奇技淫巧 ”之物 ,他 换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企业管理存在封建化的倾向 ,用封建 们对中国和世界都有了新的认识。

衙门方式进行管理 ,压制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企业经济效率普 遍低下。如福州船政局设有“建丁营 ”,对工人实行军事管理;

三、从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当时每月定额经费只有 5万两 ,“薪水工食 ”竟占全部经费的

80%,造船费用远高于向外国购船费用。这些军事企业在引进 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外反动

西方科学技术 ,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军事工业的创 势力公开勾结 ,镇压中国人民的抗争 ,清政府把太平天国运动

办 ,直接促进了民用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海防、陆防和对 为主体的农民阶级的反抗当作“心腹之害 ”,认为外国侵略者

外战争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海军从无到有 ,这在近代中 最多是他们的“肢体之患 ”。洋务运动开始确实有镇压农民革

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洋务派所办近代军事工业的重要历史, 命的反动性 ,且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汉族官员曾 作用 ,在于‘始发 ’,它们是在中国封建土壤上兴办的第一批近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 ,感受到新式武器的威力和在镇压人

代工业 ,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近代化的开端。”[6]洋务派 民起义过程中尝到了使用它的甜头 ,对发展近代军事机器产生

创办的军事工业 ,在古老的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 ,是中国 了很高的热情 ,他们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发展的工具。但中外

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步。 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后 ,洋务运动对外就成 21举办近代民用企业 为自觉或不自觉的必然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积极作用 , 19世纪 70~80年代 ,洋务派创办了大约二十几个近代民 就比较明显。“清政府举办的近代军用工业既有安内的作用 , 用企业 ,涉及航运、矿务、电讯、纺织、冶炼等事业 ,重要的有:轮 也有御侮的作用。有时以安内为主 ,有时以御侮为主 ,这是依

船招商局 (1872年创 )、开平矿务局 (1878年创 )、电报总局、上 据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的。”[8] 海机器织布局 (1882年创 )和漠河矿务局 (1888年创 ) ,它们采 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军事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虽有镇压农 取官督商办的形式 ,“虽然要地方官僚的控制 ,但基本上是资本 民革命的反动作用 ,同时也有抵御外侮的进步作用 ,只是在开 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7]这些民用企业的存在 ,都有着抵制 始还表现得不明显。洋务派主观上维护清王朝统治 ,也有用它

洋商、与洋人争利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 反击外来侵略的愿望。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在第二次鸦片战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如开平煤矿 , 1894年日产煤高达 1000~ 争后有了改变 ,但他们之间仍存在矛盾 ,这是由中华民族与外

1500吨 ,质量好 ,不仅长期供应天津机器局、北洋海军、轮船招 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所决定的。洋务派从开始创办近代军事工

商局等企业 ,而且抵制了洋煤进口 ,19世纪 80年代末占领了天 业和筹建海军 ,到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等活动的开展 ,从“求强 ”

津市场 ,进而远销海外 ,成为近代煤矿中最成功的企业。它们 到“求富 ”。随着 19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

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企业 ,但仍有较明显的封建性和落后性 , 潮的到来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并没有达到维护国家独立和

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资本主义也 富强的目标 ,没能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境况。随着社会生产力 有依赖的一面。民用企业也大多服务与之相关的军事工业 ,由 的发展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落后性逐渐暴露 ,洋务运动逐渐 116

走向没落 ,主张变革封建政体的维新运动取而代之。

五、结语 事物的性质 ,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从洋务运动的破产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所决定的。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来看 ,洋务运动的主要性质是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海军的溃败 ,宣告洋务运动理论和实践 进步的 ,反动是次要的。洋务运动在中国兴办机器工业 ,顺应 的破产。洋务运动的破产 ,并不能否认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 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是古老中国走向近代的一个十分重要

洋务运动的破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洋务派本身的阶级 的历史发展阶段 ,开中国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文化近代化的

局限这一主观因素:他们把维护封建统治作为根本出发点 ,不 先河 ,这种历史的巨大变革性开创应当肯定。洋务运动在历史

变革已腐朽的封建政治制度;力量分散 ,在全国缺少统一的指 上发挥了属于自己的进步作用。这也是本文要说明的重点所

挥和领导;洋务派各派系集团办洋务动机不纯 ,集团利益倾向 在 ,这并不是否定洋务运动的种种缺陷。“资本主义是中国近和自我保护严重。例如 ,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在 1884的中法 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洋务运动顺应和促进了这种趋势

战争间竟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中日战争期 的发展 ,所以它有符合历史潮流的一面 ”,“说洋务运动顺应历

间 ,当北洋水师独立抗击日本水师时 ,南洋水师竟保持“中 史潮流 ,除了它发生时就包含‘御夷 ’这一方面并在七十年代 立 ”。客观方面的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百般阻挠 ,成为国内一 中期付诸实践外 ,主要表现在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

大阻碍 ,对洋务活动进行种种破坏。1876年 ,当郭嵩焘以公使 发展 ”。[11]洋务运动性质的研究还需依赖有关洋务运动方面

衔出使英国时 ,文士们讥笑他弃圣贤之邦而追随于洋鬼 ,郭嵩 的史料地发掘和搜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性到

焘的日记因为赞誉已有两千年历史之西洋文明而被守旧派斥 底多大 ,依赖于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程度。

责为异端邪说 ,他们迫使官府拆毁了该部日记的印版。外国资本主义本质上不希望中国富强起来 ,他们利用中国官员不懂西方近代科技的心理 ,对中国进行露骨地欺诈和剥削。

第18篇: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内容提要: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起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倡者, 正是在他的支持和领导下, 洋务运动在军事工业中广泛开展。军事工业又推动了民国工业的发展, 由此在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力和新的阶级关系, 它们日益否定着旧的生产力和旧的生产关系, 由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 关键词: 曾国藩 洋务运动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他为挽救清王朝的厄运立下赫赫功绩, 所以《清史稿》称赞他说:“中兴以来, 一人而已。”《清史稿》也说:“中兴之功, 推为第一。”曾国藩是一个矛盾人物, 他既维护了传统但又超越了传统, 他保守旧物的同时却又冲撞了旧物。作为“中兴名臣”之首, 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自觉代表, 作为“自强新政”的首创者, 他又不自觉地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引入打开了大门。

一、洋务思想的产生

曾国藩处所的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 已是清王朝内外交困的年代, 康熙、雍正、乾隆那封建盛世已一去不复返了。以“ 天 朝大国” 自居的清王朝, 自乾隆朝以后便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嘉庆帝用了9年的时间, 花费了几多国努, 才把川楚白莲教起义镇压了 下去。两次鸦片战争均告惨败, 堂堂的大清王朝只得赔款割地, 致使主权进一步丧失, 这是落后、腐败的封建王朝无力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 侵略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勃兴于南部中国的广西, 震惊了满清王朝的整个朝廷。此外, 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捻军, 纵横驰骋于中原大地, 致使清王朝为之晕头转向。西南边睡的苗民, 西北地区的回民与各地的天地会众也先后举起反清的大旗。大清王朝可谓处于“ 内忧外患”之中, 其封建专制政权面喻着全面崩溃的危险,而曾国藩正是处于这样的年代。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不得不改变祖宗之制, 起用汉人曾国藩为两江总督, 统筹江南全局。曾国藩面对现实, 不囿于理学的空谈, 十分重视经世致用, 以解决封建统治面临的种种困难。曾国藩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所造成的危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首次, 它不过是改朝换代的工具, 这种危机并不可怕,而另一种危机却比农民起义可怕得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 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 一旦扫地荡尽”, 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的, 它完全改变了封建统治秩序, 给封建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 改变了清朝历史上总督无汉人的状况,且因其拯救成功, 权倾一时。清王朝的部分军政大权由满人转到汉人手中, 由中央转到“封疆大吏”手中, 就为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那些握有实权, 且思想开放的汉族官员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办洋务, 曾国藩便是其中为首者, 他成为洋务运动的发轫者。

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发其端, 是因他在解决内忧外患的过程中接受了西方的部分事务, 希望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枪炮船只来解决现实的危机, 这也充分体现了他重视“实用、实功”的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惨败,使得颇有民族意识的曾国藩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悲痛和愤怒无法抑制。战争使他真正懂得了船坚炮利的威力,于是他加紧催请清政府采用西方先进武器武装军队。曾国藩希望中国能渐图自强, 抵御外侮。他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虽然他的思想很保守,“然见他人之长, 则勇取而不惑”, 遂开清季提倡洋务之先声。

曾国藩主张买船购炮, 但他并不仅停留在买船买炮的手段, 他还主张:“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 继而制造, 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国官民通行之物, 可以剿发逆, 可以勤远略。”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到这时已逐渐形成了。“师夷”可以“剿发逆”, 可以“勤远略”, 解决清政府面临的实际困难。1860 年, 湘军攻陷安庆, 第二年曾国藩即在安庆创设内军械所, 制造新式船炮。正是以安庆军械所开始,“师夷智”从一种议论转化为一种社会现实, 开始了规模宏大的洋务运动。

二、曾国藩的洋务实践

曾国藩办洋务, 是从购买西洋新式武器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侵其对洋枪洋炮的威力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1861 年, 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 制造枪炮, 虽然它的规模相当的小, 但它是中国最早生产近代武器的工厂。安庆内军械所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炮等, 成为当时清军的主要火器供应中心之一。它虽以手工制造为主, 但它标志着手工制造向机器工业过渡, 在军事器械制造方面出现了新的技术。 1863 年,曾国藩在容闳建议建立一座机器母厂,使得曾国藩深受启发, 认识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必须首先发展机器制造业。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近代军工厂江南制造局成立了, 它也成为中国近代兵工业的母厂。在它的带动影响和人力物力的支持下, 军事工业在各地不断兴起。

曾国藩十分重视人才,广泛罗致懂科技通洋务的人,如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并予以破格使用, 他还组织了一批翻译人员筹建翻译馆、印书处, 翻译西方书籍,以介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遂使洋务运动在有人才、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起来。为中国的近代史进程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对多数中国人来说, 他们了解西方, 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文明的精华, 是由此而得来的, 翻译馆为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真可谓功德无量。

同治十年七月初三日,曾国藩与李鸿章两次联名上奏选派留学生出国, 并为幼童留学拟定详细章程。虽然幼童赴美留学中途夭折, 但此后风气大开, 留洋的人日渐增多, 在中国社会各方面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留美幼童归国后, 经过艰难曲折的奋斗, 在各行各界展露头角成为国家的栋梁。如第一批留美幼童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詹天佑, 第一次不假外力, 设计并领导修成了京张铁路可以说留学为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造就了大批精英人物, 为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储备了人才。曾国藩在设立翻译馆, 派学生出洋这两件事上是功不可没的。

洋务运动的推行, 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保障, 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直接关系到洋务运动的发展, 面对虎视耽耽的西方列强, 曾国藩既没有心浮气躁, 也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理智地提倡和戎外交。1870年, 当突发性的外交事件----天津教案爆发以后,为了尽快平息事态, 曾国藩决定委曲求全, 失小保大。虽然天津教案的最后处理结果对中国来说是屈辱性的, 但是在曾国藩的主持交涉之下, 中国毕竟避免了一场战争的浩劫。

三、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个运动, 是在古老的中国社会开始萌发新的经济、新的思想文化和新的社会力量这个历史转变时期产生和开展起来的,面对变局,曾国藩没有故步自封,我们姑且不论其思想是否朝着完全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种积极求变的思想却值得我们去学习。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科技发展带动了社会思想变化,在面对这种变化时,惟有积极求变,不断发展,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

作为洋务自强新政的首倡者, 他的突出贡献还在于在那充满复杂矛盾的关键历史时刻为洋务活动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赢得了生存空间。应该说, 曾氏提出的指导洋务活动的“ 中体西用” 的思想, 在洋务运动的初期阶段, 是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作用的, 它助长了国内学习西方思潮的抬头和近代工业的兴起,给闭塞的中国社会开了生面,从而引发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热潮和新思想的大传播, 参考资料:

①赵尔巽撰:《清史稿·曾国藩传》卷450, 列传192, 中华 书局。

②印鸾章编:《清史稿》(下) , 上海书店1985 年。 ③沈云龙主编:《曾文正公(国藩) 全集》文集(二) 卷3《讨 粤匪檄》, (台) 文海出版社。

④宋德会《曾国藩与洋务运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10月第19 卷

⑤吉晓华《曾国藩—洋务运动的引路人》滁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M]岳麓书社 1985年版。

⑦徐泰来《论曾国藩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1995版

⑧曾永玲.郭嵩焘《曾国藩传》[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第19篇: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历来是史学界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它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采用一种比较新的观点,附以拙见,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力图从新的时空观上加以审视,最后得出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的结论。笔者认为,洋务运动的弊端固然不容小视,但总的来说,它还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破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最强大敌人的挑战。而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的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英法联军的嚣张狂妄和大肆侵略,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的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多方面的活动。他们在中央已奕、桂良、文祥等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官吏,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 这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重要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不在中央,在握有实权的督抚方面。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此期间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洋务活动,包括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海军,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60年代到70年代为第一阶段,创办军事工业阶段;70年代到90年代为第二阶段,虽然还继续创办军事工业,但重心转为创办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由于当时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洋务派急于用新式武器来剿灭之。因而在“自强”的旗号下,洋务派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仿造西式武器的军事工业;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得罪大的船舶修造厂。至1890年,洋务派所办近代军事工业共有24个。这些企业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 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时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费来源,还有原料、燃料以及运输等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先富而后强”的口号,从70年代开始,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开始创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主要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中兴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创办海军:1875年清政府觉得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计划十年建成。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1885年,清政府为统一掌握海军大权,成立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海军扩建为北洋舰队。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新式学堂的出现:洋务运动兴起后,对翻译、科技、军事、外交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洋务派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在兴办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最早创办的是1862年在北京开设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同文馆,至1896年创办的新式学堂达20余所。并选派了大批留学生出国深造,中国出现了第一批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些留美学生回国后大多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才,如詹天佑,邝荣光,唐国安等。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而止步于19世纪末的清末“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虽然以前的历史学者也肯定了它的积极性,但是相比之下,却更注意它的缺点和不足,以致于把1895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看作是“洋务运动”完全破产的标志,贬低了它的历史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展开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更广泛的时空观上,从现代化的角度,对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重新阐释。

以这种态度对“洋务运动”进行研究会得出一些新颖的结论。笔者认为其中之一就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基本上是内涵相同、可以互相替换的历史概念,只不过前者顾及表述传统、突出其历史性,后者涵纳新学、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贯通。”[1]

“洋务运动”产生于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就决定了“洋务派”自身的两重性。传统史家认为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是封建性、保守性十分浓厚的历史人物。笔者在此不想对这一问题做过多的争论,只想提醒一下持这种观点的史家,他们是否注意到了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封建性特别浓厚的国家,像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开明地主可谓是凤毛麟角。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兴办洋务是何等的艰难。因此,我们不能对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期望过高。正如李时岳先生指出的:“简单的说,洋务派的历史任务就是:缩短中外的差距,引进机器生产,实现由手工制造到机器生产的转变,加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洋务派活动于中国资本主义从无到有的时代,它的任务是实现‘有’,‘有’以后才能谈到发展,那是又一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所以,严格的说,历史所赋予洋务派的任务是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而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是不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呢?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事实俱在,毋庸讳言,至于完成得好还是不好,那是另外的问题。”[2]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不得不承认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3]更抱着“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4]这种镇国内、御外侮的主观意图,洋务派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但是,也正是军事工业的兴办,吹响了中国近代化的号角。综观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英国、美国等欧美强国已完成工业革命;“1805——1833年,默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实行改革”。[5]“与此同时,埃及开办了步、骑、炮各兵种的军事学校,聘用欧洲军事教官,按欧洲方式改组、训练军队,至19世纪30年代,埃及已经拥有了新式陆军20万,海军2万,军舰32艘”。[6]就是中国的东临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开始了军事工业的创办。“1855年,德川幕府先后决定在江户汤岛制造洋式枪炮,试造洋式军舰。”“在明治维新前,这样的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在西南各强藩渐次进行。”[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西方列强“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8]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中国洋务军事工业的创办看成是东方近代化的缩影。“这些近代兵工厂以蒸汽机为动力,配备了全套机器设备,采用‘二班制’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是对传统手工军械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9]把军事工业的创办即国防近代化看作是中国近代化的弊端,就在于它的生产与以往的生产有质的区别,即由手工变成了机器。而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公务之缓急为衡;价有差等,较技艺之优劣为准”,[10]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他们的近代军事工业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雇佣劳动关系,这也说明在军事工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随着军事工业的运行,“非铁不成,非煤不济”成为洋务派官员的共识,由此引发了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高潮。

笔者认为,这一举动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引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并且可以说民用工业中的一些官僚总办、帮会办本身就是资本家。这一时期的民用工业主要以官办、官商督办、官商合办、商办等形式出现,而以官督商办最为引人注目。“所谓‘官督商办’,就是以招商的方式,在政府监督下,利用商人资本创办民用工业。”[11]这些“官督商办”企业都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统计数字表明,在轮船招商局初创之时,如购买一股股票,即投资一百两,到1883年6月,经10届结账分红,股息所得,累计已达一百两。”[12]更有甚者,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于1882年10月24日正式开业,这样,通过直接投资或购买近代中资企业的股票,很多人转化为资本家。另一方面,“一部分封建官吏以李鸿章等人为靠山,直接参与‘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逐步转化为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另一种类型——中国早期官僚资本的人格化身。

”[13]至此,历史期盼已久的中国资产阶级就这样诞生了。而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其二,在他们的经营管理下,这些企业都使用或参用机器和近代改良工具;其三,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一切改变了传统封建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商品经济规律初步使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起来。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步步推进,最终在投资布局上形成了沿海内江五个重点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以天津为中心的津沽唐秦廊状地带;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地区;以福州、台湾为中心的、遥相呼应的海峡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也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初步布局,这些工业区即使在现代也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历史悠久的工厂探究它们的产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由此也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之深,也更能说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这一时期,随着与欧美列强交往的增强,洋务派对近代国际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由西方输入的均势观念,是洋务派认识近代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理论依据,并对清政府的外交政策趋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他们对世界军事格局的理解,集中体现在对资本主义中心地带欧美形势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就天下大事而论,为春秋时一大战国,德比之于燕,奥比之于楚,英比之于晋,法比之于齐,俄比之于秦,五方并峙,约纵连横。”[14]虽然均势之格局是大国实力竞争的结果,但对于均势机制在国际政治中的制衡作用,洋务时期的国人还是做了充分肯定:“夫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生、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他人不侵夺。良以性法中决无可以与甘为人夺之理,故有均势之法,国无大小无法不立。”[15]“按万国公法,欧罗巴大洲内,倘国势失平,诸国警惕张皇,且同协力压强扶弱,保其均势之法。盖一国强盛过分,恐其不尊公法而贻患邻国也。”[16]洋务时期国人对均势原则和国际格局的理解和认识,目的是寻求中国在现实国际环境中的立足之道和因应之策。在不断遭受侵略的现实处境中,利用列强之间相互制衡的均势局面,以解除中国所面临的危险,成为洋务派的共识。“尤其是在藩属问题上,以开放为手段均列强之势,被国人看作最可行的政策。”[17]所谓钳制之术,“莫善于此”。[18]虽然洋务时期的均势观并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国际观念,而是在历史经验、传统驭外政策与西方政治原则共同诱发下的混合观念,并且热衷于对均势制衡作用的渲染。对均势道德意义的强调,又使他们倾向于把均势作为维持国际和平、抑制战争攘夺的正义性原则。但这毕竟标志着中国华夷秩序观向近代世界观的演变,其积极性不容抹杀。

总之,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的门户洞开,洋务运动兴起,以近代工业化为主体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也由此启动。作为它的第一阶段,我们可以说它的这一步走得并不坚实,并不平衡。但是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也就会理解为什么这一步走得如此艰难,也会明白这一步迈出的重要意义。不管怎么说,它的这一步是迈出了,不论迈出得是好还是坏,它的使命算是完成了。 参考文献

[1]、[5]、[9]、[12]、[13]卢伯炜《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苏州大学》,2002/4。

[2]李时岳《洋务运动的历史任务及其他》.《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174页。 [3]《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第46页。

[4]《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71,第17页。

[6]杨灏成《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80年第5期。

[7]井上清《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一期。

[8]《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王韬《格致书院课艺》,壬辰年卷上,第37页。

[11]王小侠《晚清洋务运动“官督商办”制度探论》.《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5期,第122页。

[14]王韬《格致书院课艺》,壬辰年卷上,第20、21页。

[15]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7页。

[16]陈虬《经世傅议》,卷4,光绪十八年刊本,第7页。

[17]田清《均势观与洋务时期的对外观念》.《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111页。来源:www.11665.COM 。

[18]《清季外交资料》卷16,第

16、17页。[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第20篇:第六课洋务运动教案

第六课洋务运动

课前动员;

同学们,

我们城郊乡一初中是全县各初中的模范和榜样,尤其学生聪明好学,积极向上,素质高,涵养好我是早有耳闻。今天能够借我们学校三尺讲台上一节课,如此近距离的了解认识乡中的同学们我深感荣幸,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愿意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在座的领导和老师们吗?(愿意)好,我拭目以待。

喊起立 互致问候,落座。 激趣导课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步入到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打击, 其 统治已是日薄西山,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那么这场自救运动能否挽救集贫集弱的清政府,我们来学习新课《洋务运动》了解这场运动的始末。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们举行一个小比赛,“男女生PK”,既然是比赛那就得有裁判和比赛规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老师宣布一下比赛规则;第一,老师是唯一的裁判,在这么多领导和老师面前,请相信我的公平,公正,坚决杜绝越权行为,如有异议,请举手为自己申诉。第二,男生做为男子汉,要绅士一些,豁达大度不能小肚鸡肠。而女生不能小家子气,要落落大方,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我想问下二一班的帅哥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么女生们你们对胜利有没有信心?“有”

师:(出示课件一短文)好比赛开始,首先男生齐读第一小节,女生考虑下列问题:什么是洋务派?

女生:洋务派,是指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僚集团。 师:洋务派的代表有哪些人?(出示课件二)

女生: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文绉绉的名词“师夷长技”是什么意思?女生:即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

师:两次鸦片战争期间,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将近百万的大清王朝军队打得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无丝毫无招架之力。痛定思痛,洋务派官员们认识到西方军事武器的先进,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开始了。

(出示课件三表格)女生读第二段男生考虑:

师:前期洋务派以什么为口号?重点发展什么?筹建了哪些具体的企业?

男生答: “自强”,重点发展军事工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合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兴办的福州船政局。(课件四军工业)

师;有句俗话说的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这一过程中洋务派们渐觉捉襟见肘财力不支于是在洋务运动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开办一些民用企业来弥补财力不足。那么后期以什么为口号,筹建了那些具体的民用企业?

男生答:后期口号是:“求富”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企业有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课件五民用企业) 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内容

男生:创办新式海军;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人才(课件六京师同文馆) 师:鸦片战争结束后原本可以通过外交谈方式解决善后问题。但是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泱泱大国当时竟然连一个通晓英语的翻译都找不到,只好聘请洋人当翻译,俗话说,胳膊肘不会向外拐,洋翻译和洋鬼子狼狈为奸暗中搞鬼,清政府只好任人宰割。京师同文馆由此产生,在他创办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像思想家严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教育家唐国安等优秀学子通过学习和观察这些图片我们可以感受到洋务派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精神,这些近代企业出具规模,甚至一些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师:通过上述学习,我们感觉到洋务派们兴办的洋务运动可谓是轰轰烈烈煞有声势,那么洋务运动结果如何?是不是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呢?我们学习最后一个小节,洋务运动的评价齐读最后一段话,(课件七) 师: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师: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1)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29面挟技居奇凭借所掌握的技术来为讨价还价资本谋取利益。因此外国人是不可能将核心技术让中国人掌握的 (2)洋务派管理和自身都存在问题 贪污腐败,现代管理经验跟不上。(3)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讲述:这时的清政府就像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房梁已经腐朽,摇摇欲坠,而仅仅换上几片瓦,修一修下门窗就想改变根本问题,无疑是不现实的。综上所述洋务运动的失败也是在意料之中.那么怎样评价这场运动呢?

师: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抽背课文每组抽三人每成功一次加十分。

课堂小结,致谢结束。(课件八欢迎批评指正。)

洋务运动读后感
《洋务运动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