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左传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05 08:33:0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左传读后感

左传读后感

(一)

一日晚,我在整理家中的书橱,偶然翻到一本自己以前的语文书,一时兴起,就坐在地上翻看了起来,读到其中《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庄公,一出世即为母所恶;段,庄公之胞弟也,为其母所偏爱。先王在世,其母就有废长立幼之意;庄公即位,段又恃母爱骄纵无忌。大臣们恐酿祸患,纷纷请除之,庄公却处之泰然。庄公不是不明白段的祸心,但他的策略是,令其养痈成患,“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段为庄公表面宽容的假象所蒙蔽,利令智昏地率兵伐京。好,机会终于成熟了,庄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地伐灭段叔而免去了来自任何一方的谴责了。庄公故意放纵其胞弟的篡权之心,并为之“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当然是设置的圈套),培养之,引导之,令其事发后再予收拾,其居心可谓险毒阴深矣。难怪有人评说,郑庄公乃天下第一大毒人也。联系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颇有感触。某些调皮顽劣的学生,不是那么愿意听取老师的批评,有的则视老师的苦心劝告为儿戏,更有的则干脆顶牛,他们对老师的教诲是那么的反感。教育者见教育不见成效,也就有丧气、赌气的时候:算了,让他去。甚至想,平时里小打小闹敲他一下也不痛不痒,不如“穿疱”彻底整治痛快。或曰,学校管不了他,将来让社会去管他,让法律去管他吧。君不见,不是终于也有那么几个人,果真被法律“管”上了吗?

但我窃以为“做人须当讲人品,为师更应尚师德”,为师者而放弃了教育的职责,是为失德也。对于班中一些顽劣调皮的学生,尽管有时明知有些话讲了也是白讲,但作为一名老师,教育乃是我的职责,我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

而同学们尤其是那些经常挨老师“训斥”的“差生”们呢,听了这段故事,难道就不生一点新的感触?难道还能高兴于老师对自己的不管不问、或曰不敢管不敢问、或曰不愿管不愿问?难道还能将老师对自己的这种听之任之作为炫耀于同伴的本领?难道还能憎恨那些敢于管教你们的师长并伺机对他们施以报复?难道竟希望教育你的老师变为郑庄公?

郑庄公其人,学生莫爱,老师莫学。

左传读后感

(二)

《左传》作为史,在那个“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时代,所记录的多是礼乐征伐;作为《春秋》的注本,其行文亦不外乎“春秋大义”。

“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孟子·滕文公·下》)

撇开《春秋》是否为孔子所作不谈,这里只是希望证明在《春秋》《左传》文字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思想理念。诚然,“以《春秋》为褒贬者,乱《春秋》也”。但史官记录时所秉的原则必然体现了其时代的价值观。比如《左传》中很少提及女性,所写不是可录入《烈女传》的“好女”便是乱伦败德的劣女。再比如《左传》中对管仲知礼的不断描写。当然最着名的例子便是“郑伯克段于鄢”。

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正因这样的时代,我感受到了史官的无情,“赵盾弑其君”的描述曾让我感到战栗,史笔无情,一言一行都有把尺在衡量,也是在那一刻,我体会到作《春秋》其背后的用心;战栗过后,不禁为其热情所感动。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与信念,很难让人无动于衷。在风云变革的社会,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这种信念,微弱但固执的守望着他们心中的大义。他们在写下“君子曰:„„”,内心平静否?写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襄公二十五年)时,是否感到苦涩和自我感动?

“南史氏”一段让人热血翻滚。突然觉得他及他代表的那些史官,是种殉道者的形象。他们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也不能许诺什么,能做的只有苦弱的守望。

他们的悲哀是时代给予的。孔子也为赵盾可惜,叹其“亡不过境”,可见传统的道德规范在当时渐力不从心。宋襄公留给我们的便是那个已逝时代的背影。如今他看起来是如此的可笑,不知历史的车轮要踏碎多少执着的心。

这些在今天看来,很能引起读者的感触。*十年将传统的根断了,亦将五四以来西学的根断了。块块伤痕挥之不去,中国人陷入文明空城的困境中而不自知。终极追问的冲动没有了,公正道义的界限模糊了,自我修善的意识淡漠了。(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面临着信仰缺失的危机。这要修复,绝非一两本《左传》就能解决问题的。但孔子作《春秋》以褒贬善恶,欲以其仁义礼智信来匡正社会伦理纲常秩序,此中大义是值得借鉴的。

有人或许会问,泱泱大国风范,这传承了五千年的难道不是文化么?,若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解释,文化一直存在,甚至,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会将我们新吸收的外来知识摧毁,只余下当时的激动或新奇。若从狭义上来说,这种文化在今天“拿来主义”的大潮下,已沦为一种工具。

文化同科学技术一样需要进化。中国社会的确需要寻根,需要溯本,但这绝非简单的回归传统。

今天的人们所面对的困境与过去不同。古人“感慨所寄,不过盛衰”,而今人是以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份来面对世界,他的孤独感、空虚感,他的压抑并不是传统的那一套所能够缓解的。

重塑价值体系迫在眉睫,而亟待建立的价值体系应当是一种关心个体生存状况的思想,它应当是一种给与人应对苦难的力量和信仰。当人们心怀一种信仰时,尽管无法改变世界,但世界终究是不一样了。

怀揣春秋大义,《左传》中这些可敬可爱的史官的努力,虽没能改变社会,守住渐渐消逝的三代之礼,但却给那个激荡时代添上一抹不变的原色,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让我们迷茫时,可以找到知音,找到榜样,或者单纯的感动。

推荐第2篇:左传读后感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姜氏厌恶其子郑庄公始于庄公出生时的难产,可是她对于共叔段,却又非常溺爱,屡次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虽遭武公拒绝,但姜氏并不就此罢休,这就充分说明这个女人不仅愚蠢而且顽固。姜氏的一恶一爱,始终贯穿于矛盾的产生、发展和激化的过程,正是行文的脉络所在。

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制,地在虎牢,形势险要,姜氏居心何在,庄公是十分清楚的,当然不能允许,告诉姜氏:“制„„他邑唯命”据说虢叔恃险不修德政,结果被郑武公所灭,对于庄公这段话中所包含的杀机,姜氏未必能够完全参透。求制不及而求京,也在庄公意料之中,由此可见,姜氏的筹篡一开始就落入庄公的掌握之中了。

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总是把维护自己的权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即使是母子兄弟之间,也丝毫不有缓解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郑庄公即位到共叔段外逃,共经过二十二年,这漫长的岁月,突出表现了庄公蓄谋已久,甚至连他的大臣也觉察不出其心迹,被蒙在鼓里,当祭仲提出京的制度不合规定时,庄公却说:“姜氏要这么干,我有什么办法呢?”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等到祭仲提醒他“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时,他才说:“多行不义„„”的话,这个“毙”字和“虢叔死焉”的“死”字是一脉相承的,即使在这一点透露之中,也遮上了一层帷幕:表明这是在自杀,而非他杀,企图逃避杀弟的罪责,可说既狠毒又狡猾。 庄公没下的陷井,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权力欲望的沟壑是永远填不满的,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的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在庄公手里,如果加以扼制,共叔段就会收敛,郑庄公企图使其自我毁灭的目的就会落空,因此,不管共叔段使“西鄙北鄙贰于已”也好,还是进而把二邑归为已有,封地扩展到禀延也好,庄公都不露声色,听之任之,即使他的心腹公子吕连续向他提出警告。其至说出:“欲与太叔,臣请事之,若不与,则请除之”这样的话来激他,他都不为所动,这说明庄公的深藏不露,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等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得知姜氏开城作内应的时间之后,才“可矣”。公子吕伐京后,共叔段逃到鄢,庄公亲率军攻鄢,终于使共叔段彻底垮台,对于姜氏当然也不放过,把她放逐到城颍,且誓曰:“不及黄泉,天相见也!”怨恨之深溢于言表,再也用不着掩盖了。

和郑庄公的极端冷酷相此,共叔段则表现为极度狂热,这种狂热,既表现了攫取权力的野心,也表现了施展权术的低能,共叔段的步步副近,实际上都是在步步落入庄公为他设下的陷井,争权夺利,可以使人变得冷酷无情,也可以使人变得骄横狂热,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封建统治者罪恶本质的表现。因此,这一对亲兄弟,犹如一根毒藤上结出的一双恶果,其胚胎并没什么大的区别,不过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失败者而已。

姜氏共叔段母子的密谋及活动,在文章中并没有作正面描写,只是通过简要的记叙和郑庄公与祭仲、公子吕的对话表现出来,这样写不仅使文字显得十分简洁,而且突出了郑庄公在这场斗争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姜氏、共叔段的密谋活动,郑庄公了如指掌;而姜氏,共叔段对郑庄公的险恶用心及严密布置却毫无所知。妙在似明实暗,似暗实明。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对话,郑庄公这个奸雄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遂为母子如初”的结尾,读来使人感到十分滑稽,有人称之为丑剧,亦不为过,像姜氏母子这样早已失去了普通人性的典型人物,在经过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挣斗之后,能够毫无芥蒂再叙什么天伦之乐吗?何况在刚出生之时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遂为母子如初”的“初”字就缺乏依据,显得勉强了,血腥的厮杀早就把统治阶级竭力宣扬的那层薄薄的“孝悌”的外衣撕得粉碎了。无怪乎史官对此事的评论也感到为难了。“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作者针对颍考叔而说的。将孝道永赐予汝之族类,似乎是郑庄公受到颍考叔孝母的感染,其实不过是庄公借此就坡下驴。他之所以欣然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不过是企图缝补这些破碎的外衣,掩盖已经充分暴露的肮脏的躯体和丑恶的灵魂。这也是千古奸雄的伎俩,因为在这里郑庄公又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伪善,而伪善是永远和丑恶伴随在一起的。

秦晋殽之战是左传描写的另一场重要战役。春秋时代是兼并战争极为频繁的*时代,弱肉强食,大国争霸是这边一时代的特点。当时秦晋是大国,郑是小国。僖公三十年(前630年)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利用秦晋争霸的矛盾,游说秦穆公,分化了秦晋联盟,使秦与郑另订盟约,加深秦晋见的矛盾,这是秦晋之战的原因。

故事按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展开,而且在情节中塑造了秦穆公、蹇叔、弦高、先轸等几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文章以卜偃传命——假托君命为开端,告诫晋国大夫们“将有西师过轶我”,渲染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从中可以看出秦晋两国间争霸中原的矛盾已十分尖锐,就象箭在弦上一般,这是爆发崤之战的根本原因。晋文公卒于鲁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而在三十三年春,秦师就已过周北门了。可见秦袭郑是早有准备,而晋对此并非一无所知,它也获得了秦袭郑的情报,所谓“柩声如牛”的装神弄鬼不过是耍弄迷信手段来进行战争动员而已。

杞子密报是秦袭郑而导致秦晋崤之战的直接原因。秦穆公一心追求霸业,得到杞子“掌其北门之管”作“潜师”内应的密报后,秦穆公的野心立刻膨胀起来,准备劳师袭郑了。他假惺惺的“访诸蹇叔”只不过是希望得到一个元老重臣的附和而已,但当蹇叔陈述利害表示反对时,他非常恼火,仍一意孤行,悍然袭郑,点将出师于东门之外。在蹇叔哭师时,秦穆公竟恼羞成怒,咒骂蹇叔“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寥寥数语,把秦穆公的刚愎自用、利令智昏、表现的活灵活现。

蹇叔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有政治远见的老臣形象,他竭力劝阻秦穆公出师伐郑,从战略上作了深谋远虑的分析,毫不犹豫地否定“劳师袭郑”错误做法,指出秦方——“师劳力竭”,结果只会是“勤而无所,必有悖心”;郑方——“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潜师偷袭的意图必然不可行,而且还会丧失杞子内应这样有利的条件;晋方——“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晋国必然会密切注意秦师态势,抓住有利战机,利用有利地形,“御师于崤”。蹇叔抓住秦晋争霸的利害关系所进行的战略分析,是很中肯而有预见性的,但秦穆功完全听不进去。虽然蹇叔的进谏失败了,但并没就此放弃,他哭送与师出征的儿子并做了“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预言,他希望秦穆公能醒悟,停止侵略战争,以免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损失。蹇叔哭师这一个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不计个人得失、忠诚为国的老臣形象。

下文叙述了秦军在行军途中的骄横和袭郑无功的情况,这里有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和皇武子辞客三个故事情节,并一一验证蹇叔“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的预言。

秦军过周北门表现极为骄横傲慢,作者通过王孙满的议论暗示秦军骄兵必败的结局。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聪颖敏锐的人物形象。王孙满年纪尚小,但他有着非凡的智慧,他不为秦师表面的威武和强大所吓倒,而是透过现象看到了秦军纪律涣散骄傲轻敌的本质,得出“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的结论。

秦军在滑地碰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是一个爱国重义的人,当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有被偷袭且会有亡国的危险时,急中生智假脱君命,慷慨地“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并“使遽告于郑”,阻滞了秦军的进军,使郑消除了内患,做好了防备图象的准备。

郑公得到情报,觉察到杞子等人的内应行动,于是皇武子一番巧妙的外交辞令,驱逐了杞子、逢孙、扬孙,使秦军陷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的困境,被迫撤军。至此,秦军远涉千里,袭郑无功,“师劳力竭”,失败的征象已露端倪。 文章最后部分写秦晋崤之战的爆发和结局,这是战争的第二阶段。包括先轸论战、秦军败师、文嬴请三帅、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请赐、穆公悔过等几个情节,进一步验证了蹇叔“晋人御师必于崤”,“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预言。 秦军袭郑无功,“勤而无所”,已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在回师途中还是要经过晋过险要之地崤山,对此晋国绝不会放弃削弱霸敌的良机。先轸论战就集中反映了晋国统治者的这一愿望。他抓住了秦国“以贪勤民”师出不义的弱点,驳斥了栾枝“未报秦施而伐其师”的所谓仁义之说,认为“敌不可纵。纵敌患生”、“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明确指出秦晋争霸中原的利害关系。此外,他由提出伐秦的另一理由是“天奉我也”、“违天不祥”,用天命论来激励士气。先轸的鼓动完全代表了晋国统治阶级的利益。晋襄公联合了姜戎部落,带孝亲征,表明晋国动员面之广,争霸决心之大。秦晋两军,一劳一逸,一骄一慎,一方“入险而脱”,另一方据险而伏,秦军全军覆没,三帅被俘,结果完全在蹇叔的预料之中。

同时在结尾中通过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请赐、穆公悔过等几个情节和细节的描写,将这三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完整和丰满。如先轸的耿直忠诚和深谋远虑已在他和栾枝的论辩中表现出来了,尾声中有增添了他问秦囚时盛怒之下的怒唾于朝的细节,就把先轸的鲁莽暴烈突现出来。又如秦穆公,作者在蹇叔哭师的情节中主要刻画他刚愎自用的一面,而在穆公向师而哭引咎认错的尾声中又表现了他勇于改过的一面。这样,崤之战由秦穆公一意孤行而起,又由他总结教训承认错误结束。故事和人物性格就显得比较完整了。

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晋文公是左传着力描写的人物,他由一个贵公子成长为政治家,由四处流窜到一代霸主,人物性格有一个曲折成熟的过程。楚灵王是左传中被否定的形象,它在即位前争强好胜,野心勃勃,弑王自立,即位后残暴骄奢,确实是个昏君。但是作者又表现了她宽容纳谏,知错能改的形象,刻画了一个复杂的君主形象。

齐桓公也是左传中详细记录的一个人物。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落,失去了控制诸侯的力量,各诸侯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和兼并,形成了大国争霸的局面。其中,地处黄河中下游的齐国是最早称霸的国家。齐国是姜尚(即姜太公)的封国,是西周设置在东方的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从姜尚下传到第十四个君主齐襄公当政时,荒淫无道,政治腐败,并且由于他赏罚不明,诛杀不当,臣民人人自危,甚至连他的亲兄弟也害怕被害,公子纠由管仲辅佐逃往鲁国,公子小白由鲍叔牙辅佐逃往莒国。公元前688年,齐国发生政变,齐襄公在政变中被杀死。

齐襄公死后,齐国一时没有了国君。各派大臣都开始了策划拥立君主的活动。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子夺得齐国国君的位置。这时,齐国的大贵族国氏和高氏偷偷派人到莒国去,召公子小白回国;而此时鲁国也正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另派管仲率军去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边守侯,阻拦公子小白回国。管仲赶到莒国边境时,正好遇见鲍叔牙和公子小白匆匆往齐国赶去。管仲见此,忙拿出弓箭,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但箭只射到铜制衣带钩,没在有伤着身子。小白为了迷惑对方,假装中箭,大叫一声,倒在车上。鲁国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的军队听到小白已死的消息,觉得已经再没有人和公子纠争位了,便放缓了行军速度。而公子小白和鲍叔牙一行却加快速度,日夜兼程地赶到齐国的首都临淄,登上了国君的宝座,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随即发兵在乾时大败鲁军,并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囚送管仲回齐国。齐桓公为什么不杀管仲呢?原来,鲍叔牙知道管仲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对他非常敬重和爱惜,便向齐桓公举荐。齐桓公虚心接受了鲍叔牙的意见,果然拜管仲为相国。

管仲当了齐国相国之后,协助齐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依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对外扩张,还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所谓“尊王”就是尊重周王室,承认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攘夷”则是联合中原各个诸侯中的力量,共同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进攻和阻遏楚国向北发展的势头。当然,这实际上是利用天子的名义来号令其他诸侯,以称霸于中原。齐桓公通过举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果然奠定了齐国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

推荐第3篇:左传名言

《左传》名句选读

1.立德立功立言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这是人生三种不朽事业的标准。

立德,是为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社会发展的制度。包括道德、法律等。他舍弃个人利益使多数人受惠成为做人的榜样。

立功,是指使国家或集团脱离危险,解除大难,如大禹治水,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使齐免于亡国。

立言,是他的话(包括文章),准确扼要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态度,他的道理足以服众,即使他死去身体早已化成灰,他的话还被人传诵。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4.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疼爱子女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不使他们走上邪路。骄横奢侈,荒淫放纵,就会走上邪路。骄奢淫逸四种习惯都有,这是过分宠爱他们所造成的。

5.礼身之斡也,敬身之基也。

礼:泛指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敬:戒慎,不怠慢。礼和敬是立身处世的根基。

6.令名,德之舆也。德,国之基也。

美名,是德的车轿;道德,是国家的基础。 7.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后世承前世之美,不败坏前世之人。

8.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

- 1 贪图安逸必然败坏自己的名声。 1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奢侈是最大的不良行为。 20.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有了德行,就叫人快乐;快乐了,就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2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22.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资助困难的人毫不厌倦,勉励从善永不满足。 23.惩恶而劝善

惩戒坏人坏事,劝导人们从善。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效法。 学好有如攀登高山那样难,学坏就象山倒塌那样易。 25.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善事不可丢掉不作,恶事不可使之滋长。 26.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成语‚欲盖弥彰‛) 27.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28.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私仇不涉及公事,喜欢不放弃过失,厌恶不掩盖善行,这是义理的常道。经:常道。

29.生在勤,勤则不匮。

匮:缺乏。勤恳劳作,生活才会应有尽有。 30.弃信背邻,患孰恤之? 无信息作,失援必毙。

失去信用,背弃邻国,一旦遇到灾难,谁还同情你?不守信用而发生灾祸,又没有人援助,一定会灭亡。说明人必须守信用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2.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

救济灾荒,抚恤邻国,是符合道义的。施行道义,就有福禄。 33.去疾莫如尽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这就是成语\"除恶务尽\"的出处。

34.临患不忘国,忠也。

- 3

推荐第4篇:左传名句

《左传》中的名句选读

1.立德立功立言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这是人生三种\"不朽\"事业的标准。

立德,是为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社会发展的制度。包括道德、法律等。他舍弃个人利益使多数人受惠成为做人的榜样。比如,周公作礼,确立君臣,父子,夫妻等人际关系等准则(以后有修改),从周朝到清朝,三千年间遵守周公之法,社会就安定;周公之法被破坏社会就*。商殃变法,突出两条,贵族犯法与民同罪,平民立功可加官晋爵。使秦国日益强大,完成统一大业,保证了封建社会二千年发展。

立功,是指使国家或集团脱离危险,解除大难,如大禹治水,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使齐免于亡国。

立言,是他的话(包括文章)准确扼要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态度,他的道理足以服众,即使他死去身体早已化成灰,他的话还被人传诵。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4.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疼爱子女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不使他们走上邪路。骄横奢侈,荒淫放纵,就会走上邪路。骄奢淫逸四种习惯都有,这是过分宠爱他们所造成的。

5.礼身之斡也,敬身之基也。

礼:泛指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敬:戒慎,不怠慢。礼和敬是立身处世的根基。

6.令名,德之舆也。德,国之基也。

美名,是德的车轿;道德,是国家的基础。

7.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后世承前世之美,不败坏前世之人。

8.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

‚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估量自身的力量而去实行,观察并掌握时机而采取行动。 9.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前瞻后顾,畏首畏尾,一身还余几何?既畏首又畏尾,一身不畏之处尚余多少?

10.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祁大夫十分公道)对外举荐不嫌弃他的仇敌,对内举荐,不遗漏他的亲子。

典故: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1.信,国之宝也。

信义而善待邻邦,是一个国家的国宝。

12.师直为壮

‚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13.宽以制猛

用宽大调剂严厉,用严厉调剂宽大(政事因此而和谐)。宽:宽大。济:调剂。猛:严厉。

14.众怒难犯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1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6.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善:称道,赞许。恶:憎恶(wù)。根据人家的褒贬,发扬优点,改正错误。

17.不以一眚(shěng,过失)掩大德

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18.怀与安,实败名。

贪图安逸必然败坏自己的名声。 1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奢侈是最大的不良行为。

20.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有了德行,就叫人快乐;快乐了,就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2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22.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资助困难的人毫不厌倦,勉励从善永不满足。

23.惩恶而劝善

惩戒坏人坏事,劝导人们从善。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效法。 学好有如攀登高山那样难,学坏就象山倒塌那样易。

25.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善事不可丢掉不作,恶事不可使之滋长。

26.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成语‚欲盖弥彰‛) 27.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28.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私仇不涉及公事,喜欢不放弃过失,厌恶不掩盖善行,这是义理的常道。经:常道。

29.生在勤,勤则不匮。

匮:缺乏。勤恳劳作,生活才会应有尽有。

30.弃信背邻,患孰恤之? 无信息作,失援必毙。

失去信用,背弃邻国,一旦遇到灾难,谁还同情你?不守信用而发生灾祸,又没有人援助,一定会灭亡。说明人必须守信用。孰:谁。恤:体恤,同情。作:发生。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2.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

救济灾荒,抚恤邻国,是符合道义的。施行道义,就有福禄。恤(xù序):抚恤,救济。

33.去疾莫如尽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这就是成语\"除恶务尽\"的出处。

34.临患不忘国,忠也。

面临着患难而不忘记自己的祖国,这就是忠。 35.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有了善行就赞扬它,有了过失就纠正它,有了危难就救助它,有了错就改掉它。赏:宣扬。匡:纠正。革:改变。

3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37.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

喜好所应当喜好的,厌恶所应当厌恶的,老百姓也就知道了行动的方向,这样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愆(qiān迁):过失,过错。适:归向。济:成功。

38.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筚路(辂)是荆柴做的大车,蓝缕是褴褛的衣衫。当年的楚国先民,就是穿着破衣,拉着柴车,开垦了山坡林地,创建了楚国,创立了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开放融合、至死不屈的楚文化精髓。

39.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同‚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亦作‚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40.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指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41.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

典故:

鲁庄公躺在病榻上,反思自己掌政三十二年,虽没有大作为也没有大失误,心里倒安然。可身后之事却令他心神难安。夫人哀姜没有生子,哀姜的妹妹叔姜生了公子启,自己最宠幸的爱妾孟任生了公子般,而另一妾成凤生了公子申,由谁来继承王位呢。三个儿子中他最看重的是般,可是他心里明白,由谁继位,他的三个弟弟是关键。大弟庆父凶残专横,且隐隐约约地知道他与哀姜关系暧昧,不愿见他,就叫来二弟叔牙商议后事。谁知叔牙早被庆父收买,极力推荐庆父,庄公没说什么。又叫来三弟季友,季友明白庄公的心意,盛赞公子般的仁德,愿竭力拥戴般继承王位,此事就这样敲定了。

秋风萧瑟的八月,庄公驾崩,季友设计毒死了叔牙,孤立了庆父,宣布遗诏,让公子般登上了王位。庆父哪能忍下这口恶气,在密室里与哀姜尽情欢愉之后,二人就谋划起来,一致的意见是除掉新君,让谁继位呢,哀姜极力怂恿庆父登基,庆父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先让八岁的启当个傀儡,再伺机而动。而启是哀姜的亲外甥,她也就同意了。恰巧般的外公去世,趁般去吊唁的时候,庆父发动政变,让启当了国君,这就是鲁闵公。同时派人在途中截杀了般。季友感到了威胁,赶快带着公子申逃到邾国去了。哀姜叔姜都是齐国公主,闵公自然是齐王的外孙,庆父仍感新君地位不稳,就慌慌张张地跑到齐国去争取援助,齐桓公答应了他。

此时庆父越发猖狂,随意诛杀异己,欺压良善,与哀姜的亲密接触,也毫无顾忌了。第二年庆父就伙同哀姜杀掉了闵公,自立为国君了。这一下,齐桓公坐不住了,他作为中原霸主,对邻国的*不能不问,况且被杀的是其外孙,于是派大夫仲孙湫以吊唁名义去鲁国查看情形,准备采取措施。公孙湫回来报告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国人见庆父连杀两个国君,又胡作非为,已满腔愤怒,听说齐国要对付他,就纷纷起来反抗庆父。这时身在邾国的季友发出讨伐庆父的檄文,并拥戴公子申为国君,国人热烈响应。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又寡不敌众,仓惶逃到莒国去了。季友带申回国,并立为新君,这就是鲁僖公。后来季友买通莒国,将庆父押解回国,庆父走投无路,就自杀了。

4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43.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战士竭尽全力才在战场上把他们捉住,但妇人几句谎话就在都城把他们放走。 (妇人,指文嬴。暂, 谎话。)

推荐第5篇:左传名言30则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文: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

译文: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16、过而不悛(quān),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译文: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译文: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文: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文: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27、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译文: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28、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译文: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2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

30、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推荐第6篇:《左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①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②。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注]①绌:不足,此处指不满。②堧垣:宫外的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爱。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 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 ②其意常在沛公

B.①不来,且斩通 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①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D.①乃先请之,为错所卖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一组是(

①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②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③(嘉)责曰:“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④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⑤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⑥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多已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丞相。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试题答案:

11.D

12.C

13.A

14.B

推荐第7篇:自制左传学习教案

2014.4.12

郑伯克段于鄢

(二) 一.复习

复述上节课学习文章的大意;检查重点字句的掌握情况。 二.主要学习内容 1.正音

①遗 wei ②翳

yi ③语

yu ④洩 yi ⑤施 yi ⑥匮 kui 2.通假字,古体字

①舍通捨 ②锡通赐,给予 3.重点字词

①遗,给

②隧,挖隧道 ③洩洩,形容快乐的样子 ④纯,笃厚 ⑤施,延,扩展 ⑥ 匮,尽 4.语法

①翳我独无 翳,句首语气词 ②敢问何谓也 敢,表谦敬的副词 ③语之故 之,间接宾语

④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⑤其谁曰不然 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然,代词,指黄泉相见

⑥其是之谓乎 其,表委婉的语气副词;是,这个,作“谓”的宾语;之,代词,复指“是” 5.重点句子

①尔有母遗,翳我独无 ②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③爱其母,施及庄公 ④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引导学生翻译:

①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6.知识扩展 ①古代官吏名称

②《左传》中常用的发表评论的方式,其它类似书籍,如《史记》也是用同样的方法。

周郑交质 一.介绍背景

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主要学习内容 1.正音

①虢 guo ②畀 bi ③筥 ju ④潢 huang ⑤潦 lao ⑥泂 jiong 2.通假字

①中同衷,内心 ②羞同“荐”,进献 3.重点字词

①畀,给予 ②要,约 ③菜,野菜 ④荐,享祭 ⑤羞,进奉 4.语法

①“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王子狐于郑为质,郑公子忽于周为质”

②“要之以礼”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礼要之” ③“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可于鬼神荐,可于王公羞”

⑤“又焉用质?”焉,疑问词,相当于“怎么”“如何” 5.重点句子

①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②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6.知识拓展

何为质子,质子的政治作用

小结:

《左传》的思想是传统儒家的思想,儒家思想是要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以达到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目的。这两篇文章都是反映春秋初期出现的道德危机与政治危机,《郑伯克段于鄢》讲述了郑庄公为了权力不断地纵容其弟犯下大错,最后以伪善的姿态解决了威胁郑庄公权力的最大隐患,并且在后来与其母姜氏两人虚伪地演绎一场母子情深。书中的篇名叫郑伯克段于鄢就很有力地讽刺了这场闹剧中的三人,作者的鄙夷之情跃然纸上,这是社会不尊“礼”的结果。而《周郑交质》中主人公同样是郑庄公,以及周平王,一个是王室,而一个是分封国,但是由于地位和现实的不平等,发生了交换质子这件事。文章讥讽为“二国”,反映了那个时代诸侯国之间的互相提防戒备和弱肉强食的政治面貌。

推荐第8篇:左传艺术特色分析(推荐)

左传艺术特色分析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在两千多年绵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文化领域里,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精彩细密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委婉巧妙的辞令三方面,而其中能充分体现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叙事能力的就是它的战争描写。冯李骅在《左绣 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个个争新。”由此可见左传的战争描写语言之精妙。

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如实地将这一特殊的生活记录下来,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战例中及时总结新鲜的经验,这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的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 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左传》详细地记录了其中十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战役不计其数。其中以对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韩之战等著名战例的描写最具代表性。不同于其他史书的侧重记载战争过程的叙事风格,作战描写战争往往只是简略地表现战斗经过,而把战争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集中笔力去叙写双方或胜或败的原因,充分揭示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显现出作者具有卓越历史家的眼光,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更为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 概括地说,《左传》战争描写的写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注重交代战前与战后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包括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活动即战争准备和人心向背), 同时辅以对占卜,天象,预言,征兆,梦境的描写赋予战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增强战争结果的必然性,以具体揭示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而对战争过程则一笔带过.如秦晋\"肴之战\".二是全景似的战争画卷.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曲折传神,惊心动魄.战前,有齐侯使请战,高固逞勇等;战中,重写晋军主帅战车上三人(主帅却克,车左张侯,车右郑丘缓)的身负重伤,相互激励,终于化不利为胜利的情景;战后,齐侯请和,晋人提出无理要求,齐使交涉,迫使晋人放弃无理要求.在描写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时往往选取只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刻画,借助人物在战场上的语言和动作集中凝练地展现战场上战士们奋力厮杀的姿态。战后则侧重于对两国交战结果的叙述和双方态度,反思的描写。

左传战争描写这种淡化战争过程描写,强化战前战后前因后果的写作特点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作者记史的思想倾向是崇礼崇霸崇智,其记述历史是为借古鉴金,表达自己对历史规律的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结果必然由客观形势所决定,但参与者的个性态度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赏析左传中战争描写的语言特色,我以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和晋楚邲之战五篇文章为例具体分析。 首先是课上所学的秦晋殽之战(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作者对秦晋双方战前的战略战术状况做了极为详尽的描述,文章开头首先借蹇叔之口揭示秦国战争失败的必然性,“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概括分析一下,则可看出秦方战术上贸然出兵,失去战争隐蔽性,不能做到“潜师”,又孤军入险,大意中埋伏,出征后又借王孙满之口强化战争胜负的必然性,“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概括总结一下,则可看出秦军战略上军纪涣散,轻而无礼,上下不同欲,又师出无名,失去正义性,再加上秦穆公刚愎自用,不能听从蹇叔的谏言,因而必败无疑。而晋方战术上准备充足,提前埋伏,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出击果断,战略上计划周密,上下同心,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晋军虽实力稍逊却也因此有了必胜的把握。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中,作者通过齐顷公,邴夏,逢丑父,解张,郑丘,韩厥几个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战争的激烈和战争的全过程,解释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是齐军骄傲轻敌,晋军同仇敌饩。齐顷公在战前说的““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即可看出齐军的轻敌和准备不足。而晋军大夫解张:“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可以看出晋军君臣同心,将兵同欲,士子忠心,信心百倍,越战越勇,战无不胜。因而齐军败于骄傲轻敌,晋军胜于万众一心。

晋楚成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击众、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是晋楚争霸的必然产物,晋军相对实力较弱,却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四:一是君臣协力,上下同心。二是晋国善于利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军的联盟,取得了齐、秦的协助,又打击曹,卫,“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使曹、卫与楚断绝关系,使楚国陷于孤立,削弱楚国实力;同时采取克制态度,“退避三舍”,在道义上变曲为直,后发制人,使自己处于理直的地位。三是晋国在交战时讲究战术,战前准备充分,“晋车七百乘,靶、勒、鞅、鞴。”“少长有礼,其可用也。”战中正确运用他们对战争的主观指挥能力,指挥有方,采用了避强击弱,佯败诱敌的巧妙战术,先让一步,选择楚军力量薄弱左右两翼,予以沉重打击,化劣势为优势。四是晋国君臣的个人素养,晋文公谨慎稳重,谋虑周全,善于听取部下意见,知人善任。先轸、子犯等人克尽其职,富有见识,善于谋略,作战英勇。再加上晋文公言必信,行必果,执法如山,军纪严明,使得军中无人敢轻视军令,晋军战斗力大大增强。楚国失败的原因一是君臣不同心,楚成王与子玉各执己见,互相掣肘,抵消了力量,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王怒,少与之师。”二是指挥统帅子玉“刚而无礼”,进攻不讲究战术,急躁冒进,三是战争形式发生偏转,楚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四是子范曰:“师直为壮,曲为老”,楚军军心不定,使战争缺乏正义性。因此晋胜楚败成了必然结果。

晋楚邲之战(宣公十二年)作者采取时空交叉的记录方式,在战争的酝酿阶段,轮番记录敌对双方将率议战的内幕; 楚国一再遣使侦查晋军的虚实,并佯作求和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和松懈晋军的防卫。而晋国各自为政,人心不一。在交战阶段,又通过交叉互进的叙述及细节描写,把双方势均力敌,步步相逼的情形表现出来:“致师挑战”“,设覆具舟,”“夜窥敌营,”“疾进骤退,”“车驰卒奔,”“舟中之指可掬,”“马还拔旆投衡,”“宵济终夜有声”等,从破晓激战到夜晚的情景,淋漓尽致又简括生动地描写出来,有尺幅千里之势的效果,也将战争推向了高潮。邲之战的胜负归属与城濮之战不同,但胜负的原因,两场战争却有着某种类似处, 即胜败不是由于军力强弱的悬殊,而是在于战争指导者主观指挥上的正误。晋军的失败,是由于援郑之师出动时机过迟;内部意见不统一,主帅荀林父缺乏威信且遇事犹豫不决;轻信楚军的求和请求,放松戒备,给敌以可乘之机;当战事全面爆发后, 又惊慌失措,轻率下令渡河退却,自陷危境;渡河时未妥善实施防御,导致一片混乱。 由此而丧失战争的主动权,陷于失败。从交战双方两次战争的不同结果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不在与实力强弱的差距,而在于参与者的个性与决策的正误。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是继承濮之战,邲之战之后晋楚争霸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两国军队的主力会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战争的结果是晋胜楚败,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看出其主要原因是战略战术正确他们首先做到了知己知彼,摸透了楚军的六大致命弱点,即“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郑陈而不并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在陈而加嚣。合而加嚣。各顾其后,莫 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晋国抓住了楚国的缺陷,因而可以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通过对左传中最著名的五大战役的战争描写的具体分析,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左传深厚的写作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体会到了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思想倾向,也学会了分析战争胜败原因的思路和方法,认识到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上下同心,君臣同欲,人的主观因素也会对战争结果起到深刻的作用,受益匪浅!

推荐第9篇:《左传》与《诗经》意境解读

中华文化名家选讲读书笔记

——定公十年--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一:《左传.定公十年》原文及翻译

1.1齊魯夾穀之會(定公十年)原文:

十年春,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 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

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加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之何不闻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得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

十年春,及齊平。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穀。孔丘相。犁彌言于齊侯曰:“ 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兩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將盟,齊人加於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加此盟!”孔丘使茲無還揖,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齊侯將享公。孔丘謂梁丘據曰:“齊、魯之故,吾之何不聞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也。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饗而既具,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得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

1.2译文

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

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孔子担任傧相。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夷人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后,急忙叫莱人避开。

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让兹作揖回答说:“ 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

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对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没有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结果齐景公没有举行享礼。

冬天,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瓘邑和龟阴邑的土地。

1.3解读《左传.定公十年》

在《左传.定公十年》中,孔子以礼说服齐景公有3处地方。

其一:鲁国同齐国讲和,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齐景公听信犁弥的谗言,在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孔子用礼劝服了齐景公撤退莱人的武力挟持,最终使得讲和顺利完成。

其二: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想在盟书上加上“齐国出境作战时鲁国需派兵车跟随”条约,否则以盟约惩罚,孔子让兹作揖回答说:“ 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孔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说法最后使齐国归还了汶水北岸的土地。

其三: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以东西不全具备的说法劝阻了齐景公享礼的举行。

二:《诗经》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从《诗经.庸风.相鼠》中看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1《诗经》原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为?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2.2《诗经》翻译

它的大意就是:

我们看老鼠身上都长着皮,这张皮,其实按照人的观点来说就是人的仪容;

但是我们有的人身上却不懂得应有的礼仪,其实就好像老鼠身上没有长皮那样。

我们看老鼠嘴里长着牙齿,他们懂得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

可是我们有的人却不懂得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贪得无厌,把一切都据为己有。

我们看老鼠他们也有自己的体面,但是我们人却不懂得这些;

他们恣意胡为,我行我素,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么,既然一个人连老鼠都不如,那么他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干脆早点死掉罢了?!

2.3《诗经》解读

这首诗歌,出自于《诗经 鄘风》,它本来是广大劳动人民斥责卫国统治者卑鄙无耻的行径的。诗人直面黑暗的社会现实,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咒骂他们连可恶的老鼠都不如,诅咒他们早点死亡。在写作手法上则采用比兴、顶针的修辞手法,全诗一气呵成,步步紧逼,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骂得统治阶级站立不安、心神不宁,体无完肤。不过,对于今天来说,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千余年,历史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当我们再次研读它时,却不能不说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当权者,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寄生者的“统治阶级”来说,不管历史如何演变,他们的丑恶面貌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他们的贪婪内心世界也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他们的豺狼本性是无法改变的。在今天,我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一些为官者的种种劣行可谓是触目惊心、令人发指。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这首《相鼠》是不失其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的。而我们如果抛开只一点仅就从诗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来说,它则通篇向我们重点谈了三个字:“仪”、“止”和“礼”。而这三个字,又恰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文思想,对于今天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是“仪”。仪为人之表。这是一个人展示于世、昭示与人的、无法掩饰的外表,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第二是“止”,止为行之度。这是一个人言行举止的自然尺度与标准,这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修养、内在气质的必然表达,他是人的大脑思维最直接、最自然、最生动、最彻底的展示;第三是“礼”,“礼”为人之本。这是一个人的精神统帅、思想的航标,灵魂的基础,行为的方向盘,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稍微偏离了它的坐标,偏离了它的指南,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就要

迷失前进的方向,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被人们所唾弃,成为人类所不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华夏文化的精髓,一种口口相传的历史积淀,一种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人文精神,这更是我们今天必须好好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的伟大资源,它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化石、是我们今天必须重点传承的优良文化、严格遵从的做人准则。

三:解读意境重合

《左传.定公十年》和《诗经.庸风.相鼠》都是以“礼”为线索和核心展开的,以“礼”服人,以“礼”说事。如《传》中以“礼”劝退了齐景公想派莱人的武力挟持;以“礼”的说法粉碎了齐国想在盟约上加上“鲁国需派兵车跟随齐国军队出境作战“条约的阴谋,另外还使得齐国归还了汶水北岸的土地;以“礼”劝阻了齐景公想举行享礼的念头。

再看《诗经》,相鼠,意为“看那老鼠”,咋看像似在讽刺老鼠,实则诗人是直面黑暗的社会现实,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咒骂他们连可恶的老鼠都不如,诅咒他们早点死亡。老鼠有皮有齿有体面,而人类没有礼仪,做事没有尺度贪得无厌,恣意妄为,完成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连老鼠都不如,还有什么脸面留在这个世界,还不如快快死掉算了,《诗经》中以礼的口吻严重抨击了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无人性。

现在,我们不说统治阶级,因为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自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所有公民都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当然这并不说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有当权的权利。社会上的每个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而放弃对于自身的应有要求,放弃对于自身的必备武装——我们的仪表仪容,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礼节礼貌。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里的仪容仪表,还并不仅仅是面庞色彩、衣着穿著,而应该有其更深的内涵——我们的自身修养、我们的精神品质,我们的道德操守以及由此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神态风度,给予人们的心灵感受、舆论评判;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具有现代文明人应该具有的那种温情、恭俭、谦让精神,是否能够处处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气息、高尚人格、文明的修养;我们的道德标准是否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所赞许,所张扬,所推崇。尤其是今天,商海放舟,物欲横流,人欲横流,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标准、评价标准似乎都发生了位移,发生了倾斜,发生了嬗变,那么,作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操守的人、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良知的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眼前的这一切,怎样做到星移物化,而我们头顶上那颗星星不忘,我们的道德不变。真正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始终做一个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做一个站得正、立得稳、挺得住的具有凛凛正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其实正是《相鼠》这首诗给与我们的教育和启迪,是我们赖以骄傲和自豪的精神之所在,更是我们今天必须学习和发扬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深深的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礼是中华的一种传统精神,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我们都秉承这一中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以礼服人,坚守道德底线。

推荐第10篇:《左传》与《诗经》意境解读

中华文化名家选讲读书笔记

——定公十年--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一:《左传.定公十年》原文及翻译

1.1齊魯夾穀之會(定公十年)原文:

十年春,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 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

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加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之何不闻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得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

十年春,及齊平。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穀。孔丘相。犁彌言于齊侯曰:“ 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兩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將盟,齊人加於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加此盟!”孔丘使茲無還揖,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齊侯將享公。孔丘謂梁丘據曰:“齊、魯之故,吾之何不聞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也。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饗而既具,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得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

1.2译文

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

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孔子担任傧相。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夷人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后,急忙叫莱人避开。

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让兹作揖回答说:“ 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

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对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没有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结果齐景公没有举行享礼。

冬天,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瓘邑和龟阴邑的土地。

1.3解读《左传.定公十年》

在《左传.定公十年》中,孔子以礼说服齐景公有3处地方。

其一:鲁国同齐国讲和,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齐景公听信犁弥的谗言,在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孔子用礼劝服了齐景公撤退莱人的武力挟持,最终使得讲和顺利完成。

其二: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想在盟书上加上“齐国出境作战时鲁国需派兵车跟随”条约,否则以盟约惩罚,孔子让兹作揖回答说:“ 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孔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说法最后使齐国归还了汶水北岸的土地。

其三: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以东西不全具备的说法劝阻了齐景公享礼的举行。

二:《诗经》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从《诗经.庸风.相鼠》中看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1《诗经》原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为?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2.2《诗经》翻译

它的大意就是:

我们看老鼠身上都长着皮,这张皮,其实按照人的观点来说就是人的仪容;

但是我们有的人身上却不懂得应有的礼仪,其实就好像老鼠身上没有长皮那样。

我们看老鼠嘴里长着牙齿,他们懂得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

可是我们有的人却不懂得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贪得无厌,把一切都据为己有。

我们看老鼠他们也有自己的体面,但是我们人却不懂得这些;

他们恣意胡为,我行我素,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么,既然一个人连老鼠都不如,那么他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干脆早点死掉罢了?!

2.3《诗经》解读

这首诗歌,出自于《诗经 鄘风》,它本来是广大劳动人民斥责卫国统治者卑鄙无耻的行径的。诗人直面黑暗的社会现实,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咒骂他们连可恶的老鼠都不如,诅咒他们早点死亡。在写作手法上则采用比兴、顶针的修辞手法,全诗一气呵成,步步紧逼,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骂得统治阶级站立不安、心神不宁,体无完肤。不过,对于今天来说,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千余年,历史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当我们再次研读它时,却不能不说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当权者,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寄生者的“统治阶级”来说,不管历史如何演变,他们的丑恶面貌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他们的贪婪内心世界也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他们的豺狼本性是无法改变的。在今天,我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一些为官者的种种劣行可谓是触目惊心、令人发指。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这首《相鼠》是不失其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的。而我们如果抛开只一点仅就从诗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来说,它则通篇向我们重点谈了三个字:“仪”、“止”和“礼”。而这三个字,又恰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文思想,对于今天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是“仪”。仪为人之表。这是一个人展示于世、昭示与人的、无法掩饰的外表,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第二是“止”,止为行之度。这是一个人言行举止的自然尺度与标准,这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修养、内在气质的必然表达,他是人的大脑思维最直接、最自然、最生动、最彻底的展示;第三是“礼”,“礼”为人之本。这是一个人的精神统帅、思想的航标,灵魂的基础,行为的方向盘,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稍微偏离了它的坐标,偏离了它的指南,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就要

迷失前进的方向,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被人们所唾弃,成为人类所不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华夏文化的精髓,一种口口相传的历史积淀,一种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人文精神,这更是我们今天必须好好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的伟大资源,它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化石、是我们今天必须重点传承的优良文化、严格遵从的做人准则。

三:解读意境重合

《左传.定公十年》和《诗经.庸风.相鼠》都是以“礼”为线索和核心展开的,以“礼”服人,以“礼”说事。如《传》中以“礼”劝退了齐景公想派莱人的武力挟持;以“礼”的说法粉碎了齐国想在盟约上加上“鲁国需派兵车跟随齐国军队出境作战“条约的阴谋,另外还使得齐国归还了汶水北岸的土地;以“礼”劝阻了齐景公想举行享礼的念头。

再看《诗经》,相鼠,意为“看那老鼠”,咋看像似在讽刺老鼠,实则诗人是直面黑暗的社会现实,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咒骂他们连可恶的老鼠都不如,诅咒他们早点死亡。老鼠有皮有齿有体面,而人类没有礼仪,做事没有尺度贪得无厌,恣意妄为,完成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连老鼠都不如,还有什么脸面留在这个世界,还不如快快死掉算了,《诗经》中以礼的口吻严重抨击了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无人性。

现在,我们不说统治阶级,因为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自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所有公民都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当然这并不说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有当权的权利。社会上的每个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而放弃对于自身的应有要求,放弃对于自身的必备武装——我们的仪表仪容,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礼节礼貌。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里的仪容仪表,还并不仅仅是面庞色彩、衣着穿著,而应该有其更深的内涵——我们的自身修养、我们的精神品质,我们的道德操守以及由此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神态风度,给予人们的心灵感受、舆论评判;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具有现代文明人应该具有的那种温情、恭俭、谦让精神,是否能够处处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气息、高尚人格、文明的修养;我们的道德标准是否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所赞许,所张扬,所推崇。尤其是今天,商海放舟,物欲横流,人欲横流,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标准、评价标准似乎都发生了位移,发生了倾斜,发生了嬗变,那么,作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操守的人、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良知的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眼前的这一切,怎样做到星移物化,而我们头顶上那颗星星不忘,我们的道德不变。真正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始终做一个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做一个站得正、立得稳、挺得住的具有凛凛正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其实正是《相鼠》这首诗给与我们的教育和启迪,是我们赖以骄傲和自豪的精神之所在,更是我们今天必须学习和发扬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深深的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礼是中华的一种传统精神,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我们都秉承这一中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以礼服人,坚守道德底线。

第11篇:读《春秋左传》有感800字

读《春秋左传》有感800字

大兔儿

《春秋左传》,刚开始看的时候,这本书实在晦涩难懂,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文言文,我想当然地理解着,可是看着看着就看不通了。好在有注释与翻译,理解倒是没问题的,就是阅书进度缓慢,还特别消耗精力。

书中的前几任君王,在描绘上可以说是平凡无所奇。毕竟是编年体的史书,一件动摇国之根本大事,只用几行字就讲完了。而那些文字背后的腥风血雨、谋权弄术、前恩后怨,我总是放下书本再缓缓回味时,才品尝得到。

书里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一句,我一句,你一枪,我一剑,勾勒出一桩桩连绵的王朝恨事,那些恨事让我一点一点地着迷,一点一点地沦陷,恨不能一窥所有。

书中郑庄公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它是一位乱世枭雄,是一位杰出的谋略家,也是一个满怀野心的君王。从权利欲望的角度看,郑庄公是一个成功者,是一位能人。可是在道德上,书中却给了他一个“有失教诲”的批评,批评他在对待叛乱的弟弟身上有失教诲。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就已极重视道德的修养。史书没有因为郑庄公在处理他弟弟的叛乱之事上是胜出者,而大肆谄媚褒扬。史书从道德的角度客观、公正地批评了郑庄公有失教诲。

的确,书中在记载郑庄公与其弟的事情上,完全没有郑庄公对弟弟的教诲的记载,哪怕是只言片语都没有。有臣子曾提醒郑庄公,‘其弟弟自幼受宠,又有母亲扶持,且还心怀大志,日子久了毕生异心,让郑庄公提早提防与教导’。而庄公对臣下的提醒只回应了一个意思“多行不义必自毙”。

庄公成竹在胸,其弟弟的一切他早已了如指掌,他甚至完全不正视其弟弟的威胁,反而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他故意放纵弟弟谋反,最后一鼓而破之,让他的弟弟最后远走他乡”。

这就是庄公的人格,从权利角度看,他没什么问题,可从道德的角度看,他有伪君子之嫌。因为,假如他对弟弟加以控制并引导教诲,或许他与弟弟之间能避免一战。

现今,庄公是很多的。组织之中不乏有一种人,当他明知你所做的是错的时候,他不提醒你,而当你错到尽头的时候,他才来批评你、指导你、美其名曰:“拯救你”。诚然受恩于人,不该枉自揣测,可这样的现象还是有的。很多做事的方式于理可通,于德却未必通透,庄公真是发人深省。

德于内,而彰于外,无论做人做事是多么世故圆滑,多么无可挑剔,最终仍逃不过道德的品评。君子、伪君子心自知之。

第12篇: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三课《左传》教案

初中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三课《左传》教案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智),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与《尚书》《春秋》有所不同,它“情韵并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汉族,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 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出自《左传》的成语

1.东道主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2.退避三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及瓜而代:等到瓜熟时派人接替。泛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4.言归于好:彼此重新和好。

5.魑魅魍魉:《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本为传说中的鬼怪,现用以喻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6.狼子野心:后喻凶暴的人必有野心。

7.外强中干:原指所乘之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谓表面强有力,实则虚弱。

8.表里山河:泛指外有山内有河,地势十分险要。

9.厉兵秣马:厉:磨,砥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0.困兽犹斗:《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比喻在绝境中还挣扎抵抗。

11.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言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2.剑及屦及:后用以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13.鞭长莫及(鞭不及腹):《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诚然很长,但不能打马肚子。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14.城下之盟:《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在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盟约,现指事发因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15.尔诈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指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16.贪天之功:原意把天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后谓抹杀别人的力量,把功劳算到自己身上。

17.居不重席(居不重茵):《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席:铺垫用具。坐卧处不铺设两重垫子,意谓节俭。

18.一之谓甚(一之为甚):《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错误,已经过分了。表示不可一错再错。

19.假途灭虢: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灭虢。 20.经天纬地: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 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会自取灭亡。

22.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3.居安思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24.一问三不知:《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其它还有:骄奢淫逸;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惟命是听;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等

子产,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是郑穆公的孙子,东周春秋后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与孔子同时,是孔子非常尊敬的人之一。公元前554年郑简公杀子孔后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子产不毁乡校,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信的。”

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照这些话看来,

第13篇:自制左传学习纲要1

2014.3.29

郑伯克段于鄢

(一) 一.介绍背景

1.简要说明四书五经有哪些,及其主要内容;其中的《春秋》和《左传》的关系。 2.讲述关于《左传》这本书的成书,流传和影响。

3.《左传》作为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解释编年体及其作用。4.介绍第一篇文章的背景。 二.主要学习内容 1.正音

①鄢

yan ②共

gong ③寤

wu ④亟 qi ⑤为 wei ⑥虢 guo ⑦大 da ⑧廪 lin ⑨寘 zhi 2.通假字,古体字

①寤通啎,逆,倒着 ②佗同他 ③无通毋,不要 ④暱通黏 ⑤帅通率,率领 ⑥弟通悌 3.重点字词

①恶,憎恨

②亟,屡次

③岩,险要

④厌,满足 ⑤缮,修理 ⑥乘,兵车 4.古今异义字

①弊 古:倒下去 今:死 ②贰 古:两属 今:表数量③兵 古:兵器 今:士兵 5.语法

①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到惊吓 ②佗邑唯命 唯命,应为“唯命是听”的省略句

③焉辟害 焉,疑问代词,哪里,起强调作用

④姜氏何厌之有 之,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何厌”,宾语前置句 6.重点句子 ①佗邑唯命。

②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③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④不义不暱,厚将崩。 ⑤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引导学生翻译:

①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②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④无庸,将自及

⑤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7.知识扩展

①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②春秋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③《左传》之类书籍对已婚妇女的称呼方式,女子无性名,冠夫姓和父姓。 ④古代对人的尊称:子,汝,君 三.学习过程

介绍相关书籍内容;讲解篇名;进入课文学习,逐字逐句解释,对重点字词重点解释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尝试进行个别字句的解释;拓展延伸相关历史政治知识;帮助理解作者思想,文中人物性格和政治意图。

第14篇:左传,国语,战国策的异同

1·名称

《国语》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史事,而以记言为主,故名为《国语》。

2.体例

《国语》始创国别史之体。全书共21卷,分国记载周(3卷)、鲁(2卷)、齐(1卷)、晋(9卷)、郑(1卷)、楚(2卷)、吴(1卷)、越(2卷)八国的史事。它上起周穆王,下迄鲁悼公,包括的时代大体为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一前453)。

二《国语》的思想特点

《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教诲之语。其目的虽然都在善善恶恶,最终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但《国语》显然按照某种明确的说教意图,对史实作过一番选择,其所记者大都从中能够引出某种教训的言和事。较之“政府档案”般的《尚书》训诫之文和专于客观史实的笔录中寄寓褒贬的《春秋》之文,《国语》在继承的前提下显然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国语})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民”、“尚礼”、“崇德”等。《国语》的思想观念固然不纯,但基本上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倾向。

三《国语》的文学价值

从文学的角度看来,《国语》具有不小的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 象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了那个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它虽以记言为主,但也注意写人,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当时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较之《尚书》与《春秋》,《国语》显然已大有进步。此外,《国语》在记言中展现故事情节,不乏虚构和想象;文章的结构也有所创新;其语言大体平实畅达,风格则不尽一致。这些特点,体现了史家之文的新的发展。虽然总的看夹,《国语》的文学成就尚不及《左传》,但其少数篇章则又有所过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国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左

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典范。它大约与《国语》同时或稍后成书,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出现了不少新的特点,标志着史家之文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左传》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愧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家杰作。

《左传》与《国语》成书的时代较为接近,又都与左丘明的传诵有一定关系,因此,分别称之为《春秋》内、外传固然不妥,但也毕竟说明这两部书存在着某种一致性。除了所记内容互有交叉,反映时代大体相同而外,二者在思想倾向上,也是基本一致的。不过,《左传》较之《国语》,在思想上确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而民本思想的更加鲜明、突出,便是其主要表现。

《左传》的思想观念大体上与《国语》一致,但它的民本主义显然较《国语》的重民思想有所进步和发展。《左传》每每称引孔子之言以为褒贬,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所以,此书的编撰者在思想存在着的矛盾及其局限,大体上和当时的儒家思想境向是相一致的,但也有所区别。一致的地方是:维护旧的礼制,非议革新;区别的地方是:称道鬼神占卜,宣扬迷信。 《左传》的散文艺术

(一)叙事: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左传》散文艺术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春秋》虽属记事之作,但其文简略,往往只用提纲挚领式的三言两语,记述大事梗概,而无详情细节的描叙,好似记录“流水帐”,故有所谓“断烂朝报”之讥。《左传》则不同,其叙事文约而事丰,简洁而生动。与《春秋》的记事相较,实已不可同日而语。至于《国语》一书,虽与《左传》有相似之处,但它以记言为主,记事则颇零散,远远不如《左传》构思之工巧严谨和结构之细致完整。

l·出色的叙事技巧

《左传》工于叙事。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不少出色的艺术手法,使其叙事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的辩证统一,得到了后世学者的崇高评价。

2.卓越的战争描写

尤为出色的是,《左传》特别善于描写战争,这是它的叙事艺术的集中表现。对当时著名战役,如秦晋韩之战(僖公十五年),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秦晋骰之战(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晋楚

之战(宣公十二年),齐晋察之战(成公二年),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齐晋平阴之战(襄公十八年),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齐鲁清之战(哀公十一年)等等,都有非常出色的描写。

(左传)之写战争,不仅结构完整,情节动人;而且运笔灵活,不板不滞,善于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经训,因而显得波澜起伏、多彩多姿这样的战争描写,不仅是前所未有,而且也是后所难及的。

(二)写人:形形色色,百态千姿

古之史官,有所谓记事、记言之分。实际上,往往事中言,言中见事,二者要严加区分是很难的。事与言,都出于人。没有人就无所谓事与言,故记事记言皆必记人。然而做到以人为中心,记其言,叙其事,这在文学发展史上,就无疑是意义重大的质的飞跃了。

诚然《左传》是以年为经、以事为纬的编年史,它还并非以人物 中心,但它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全书有姓名可稽者,几近三千之众。其中形象较为鲜明,具有一定个性的人物,为数不少。作者往往能如实地把这些人物摆在矛盾斗争的漩涡之中,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的描述,刻画了一个个各具性格特征的动人形象。《左传》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标志着散文艺术的新发展。

(三)记 言:典美博奥,委婉含蓄

《左传》散文艺术的又一突出成就表现在记言方面。尽管此书以记事为主,但其记言仍占很大比重,并且形成了不同于以记言为主的《尚书》和《国语》的新特点,体现了散文艺术的新发展。

1.言之有“文”,独具风格

《左传》之所以能够广布长流,深受历代学人推崇,在很大程简洁凝练、委婉含蓄,而且典美博奥、丰润富艳。《左传》的语言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取得了不朽的艺术成就。

2.委婉含蓄的外交辞令 《左传》所载外交辞令,言简而意深,委婉而有力,无愧为此书中流光溢彩的美文。这些外交辞令,在当时的现实政治中,都曾经实实在在地发挥过作用,无疑是经受过实践检验的言辞。录入《左传》,又经锤炼、加工,于是成为千古传诵的美文。这样的美文,在《左传》中实在是不胜枚举的。 《战国策》

一、成书过程和纵横家思想:

《战国策》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史书,杂记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之事,包括了自春秋以后至秦统一天下约二百四十年的部分历史。《战国策》是由战国末期至秦汉间人收集的一部史料汇编,西汉刘向重新整理,分为三十三卷,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记叙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言论及其纵横捭阖的斗争,从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大事和多种矛盾。全书侧重记叙了纵横游说之士急功好利,朝秦暮楚、玩弄权术的行为和耸人听闻、放言无惮的辞令,突出表现出纵横家的思想: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

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写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已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战国策》体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式,另一方面又有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唯一任务为中性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三、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就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其文章风格是: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战国策》文章的特点还体现在: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第15篇:《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左传》是中国首部规模宏大的叙事作品,在历史学和文学上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中以战争的叙述尤为精彩。本文从现代叙述学理论入手研究,对《左传》的战争篇章叙述的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左传》的战争叙述特征主要要体现在叙述视角的灵活运用、叙述手法的多样化、叙述语言的独特性三个方面,这些特征成为历代叙述文学的学习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战争、视角、叙述手法、叙述语言

《左传》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作者以精妙的笔墨叙述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二百五十五年间波澜壮阔地春秋历史。这其中以战争的叙述最为出彩,《左传》共记载大小战争四百八十七次,详细记述了一百余次战争,而对于一些重要的战争如晋楚城濮之战、邲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则极尽叙事之工巧,将战事描写地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为后世学者一再盛赞。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 ;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 ,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1]

《左传》的叙述艺术不仅可以从传统叙述概念进行研究,用现代叙述学的理论考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察也会有新的发现。《左传》战争的叙述特征比较显著的体现在叙述视角、叙述手法以及叙述语言三个方面,下面就这些特征分而论之。

一、《左传》的战争叙述视角

现代叙述学家托多罗夫说:“视角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存在,尽管当时人们没有自觉意识,但是,却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它作为具有表现力和暗示力的叙事谋略了。”[2]

《左传》的战争叙述研究不可回避地涉及到视角问题,《左传》的战争叙述以全知视角为主,限知视角为辅,两者相互配合、适当转换,从而描绘出多彩的画卷,展现出战争的复杂性、丰富性。

(一)、全知视角的充分运用

自郑樵在《六经奥论》中对《史记》所载的《左传》作者左丘明提出质疑以来,关于《左传》作者多有异议。有左丘明说、左氏说、吴起说、曾申说、刘歆说等多种说法。《左传》作者究竟是谁,由于没有充足证据到如今仍旧莫衷一是。但是,作者的史官身份为多数人所认同。《左传》作者的史官身份才可能有条件博览当时的各种文献资料、熟谙各国的历史事实,并有能力结合诸国各种记载,汇成一家之言。正是由于史官身份《左传》的作者作为整个文本的叙述者才能够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地以全知视角有条不紊地叙述春秋时代纷乱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文学研究中没有直接提出全知视角这一概念,但它却是中国历史著作惯用的叙述模式。全知视角是叙述者对其叙述的人物、事件、语言、心态的无所不知。全知视角“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以高高在上的鸟瞰概貌,也可以看到在其它任何地方同时发生的一切,对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了如指掌,也可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3] 全知视角的充分运用使叙述者在记录、书写历史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描绘历史进程的转承起合,《左传》的战争叙述中全知视角的运用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全知视角下的春秋战争画卷

《左传》叙述战争上起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下至哀公二十七年的“晋荀瑶帅师围郑”,跨越二百五十五年,历经春秋十二公,记载大小战争487起。从战争发生的空间上看,叙述者的视角以鲁中为中心,延伸到周王朝、郑、宋,北写戎狄、南记楚地,东言吴越及齐,西绘秦国,除此之外还有如罗、芮等小国,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几乎囊括了春秋时代已经开垦的整个古老华夏大地。对于《左传》记述的战争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城濮之战为代表的十几次重大战争,叙述者的全知视角甚至从数年之前就开始提前伏线,并浓墨重彩记述战争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场景。第二类是中型战争,叙述者仍旧使用全知视角,在百字左右或者几十字内用简洁的语言交代出战争的相关要素。如僖公十五年记载: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夏故也。三月,盟于牡丘,寻葵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遂灭若敖氏。再如宣公四年:秋七月戊戌,楚子与若敖氏战于皋浒。伯焚射王,汰辀,及鼓跗,著于丁宁。又射汰辀,以贯笠毂。师惧,退。王使巡师曰:“吾先君文王克息,获三矢焉。伯焚窃其二,尽于是矣。”鼓而进之,遂灭若敖氏。第三类是小型战争。叙述者将全知视角缩小到极简的范围之中,常常是以三言两语就叙述完一场战争。如僖公八年: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僖公十五年:伐厉,以救徐也。定公十二年:十二年夏,卫公孟驱伐曹克郊。哀公五年: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哀公六年: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

如例所示,《左传》叙述者针对不同的战争需要采用各种手法,有详有略地将二百五十五年间次战争四百八十七次战争一一记录在书。这正是灵活的运用了总揽全局、海纳百川、知根详底的全知叙述视角。叙述者以全知视角为武器既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重重阻碍、置身事外、鸟瞰全局,也可深入其里、探究各个战争的前因后果,体会当事者的心态、情绪,从而为读者展现纵横捭阖、风云突变的春秋战争画卷。

2、全知视角在重大战争中的巧妙运用

《左传》叙述者不仅以全知视角宏观把握了春秋时代的各色战争,而且在记述重大战争时的全知视角运用犹显得炉火纯青。《左传》的重要战争如郑戎之战、周郑繻之战、齐鲁长勺之战、秦晋韩之战、宋楚泓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之殽战、秦晋河曲之战、楚灭庸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齐晋平阴之战、吴楚白举之战、齐鲁清之战和齐吴艾陵之战。叙述者极尽叙述之妙,充分运用全知视角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当事人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态等等,把《左传》中的这些战争写的篇篇精彩、各具特色、跌宕起伏,在千百年后仍为人们所称道。

试以城濮之战为例。城濮之战是《左传》战争描写中的精彩篇章之一。齐桓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公死后,齐国势力渐衰,失去霸主地位。晋楚两国势力逐渐增强。楚国自南崛起,极力向中原扩张,兼并众多小国“汉阳诸姬,楚实尽之”,一度成为春秋时代领土最大的国家。晋国在晋文公即位后先平定了国内的不安局势,后举兵勤王,示他国以仁义,提高了国际威望。晋楚两国实力的提升,促使了矛盾的升级。叙述者在叙述其他事件时对两国的相关情况做了看似不并经意的全知全能介绍,但实际与随后开始的城濮之战紧密相连。最鲜明的体现是在僖公二十三年,当时身为逃亡公子的重耳在回答楚王问他:“公子若返晋国,将何以报”时,他回答到:“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迂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此处叙述者已经为城濮之战埋下伏笔。到战争拉开序幕时,叙述者提到了子玉的骄横张狂,晋国君臣对楚及诸侯围宋的讨论,记录下先轸及孤偃对战争意义及策略的阐发。通过叙述者概括全局、重点明确的全知叙述。双方尚未交战,胜负已经了预示。四月城濮之战进入蓄势待发阶段。叙述者充分运用全知视角,一时写楚一时说晋一时记卫、宋,记述了“楚子加紧围宋,晋候侵曹伐卫以救”、“宋人室门伊般入晋师告急”、“子玉使伯棼请战”、“子玉计策及晋变被动为主动”等一系列事件,推进事件发展过程,进一步暗示结果。战争正式开始时,叙述者于晋记述了晋军退避三舍,晋候临事而惧、从谏如流等,于楚写子玉骄傲轻敌,斗伯狂妄请战,军队萎靡不振。在战事的最高潮部分,叙述者将全知视角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在不满百字的范围中既写楚又写晋,写侧面也写反面,时右时左,时进时退,直至最后以晋师败绩而告终,写尽战事。

城濮之战自埋下伏笔到僖公二十八年晋国胜利以及战后子玉负罪自杀、晋文公成就霸业,可谓曲折起伏、波澜壮阔。叙述者有条不紊、清晰精彩的叙述这场战争,同时勾勒出参与其中人物的性格状态,且于叙述中褒贬自现。这与作者采用既可统揽全局、突出重点又可以洞悉事件细节及始末的全知视角有密切关系。叙述者采用的全知视角叙述以城濮之战为代表的一系列战争,从而使《左传》成为我国早期叙述文学的代表之作,为后世叙述作品的发展如《史记》等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模式。

需要提到的是,全知视角在《左传》战争叙述中作用巨大,但是全知视角也是相对的。它不便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在《左传》中叙述者借用人物的语言,行为来描写心理,以弥补全知视角的不足。此处仍以城濮之战为例。写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到楚子加紧围宋,晋候侵曹伐卫以救时有一个小插曲。晋候为报僖负羁在他逃亡时馈食置璧的恩惠“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犫、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爇僖负羁氏。”怒、爇两个字就写出了两个人心中的愤愤不平,意气用事的性格。又如,崤之战中的秦伯之哭:“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秦伯出征前不听蹇叔的卓有远见的劝谏,贸然东征袭晋,导致三帅被俘、全军惨败。在全知视角下叙述者难以对秦伯的内心活动做深入的刻画,而是通过秦伯自己的痛哭自语展示出他的后悔不已的心理活动。

全知视角在心理描写上的这种局限,与中国早期文史不分以及叙述者的史官身份有莫大的关系。史官追求“实录”不注重心理描写,这使得《左传》中的全知视角不同西方作品的全知视角那般无所不知,不过由于叙述者的灵活运用,成就自己的叙述特点。

(二)、限制视角的恰当运用

全知视角是《左传》叙述的重要手段,但是全知视角并非万能。为了使战争的叙述更加丰富、真实、耐人寻味,叙述者适当转换叙述视角,在某些战争的局部描写中引入限知视角。限知视角,是指作者借故事中人物之口、人物眼光来观察事物、表现动态、推动情节进展。这时,叙述者的视野和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完全重合。不同的叙述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左传》中正是限制视角在一些精彩片断中的运用才使得故事更加曲折、含蓄或者使文本更加真实和丰富。鲁庄公十年鲁齐长勺之战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限制视角贯穿了长勺之战的整体叙述中,叙述者仅以曹刿的视角和言行推进整个战争。文本直入主题,写曹刿力排众议,入见庄公,问何以战,对答如流,思路清晰。战时有谋有略、应时而动,战后论战、直抒战争理论。文本简洁精练,长勺之战也打的干净利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文本之中并未提及曹刿的相关资料以及齐鲁双方的军队如何具体备战。但是通过曹刿的言行可以感知战争的紧张气氛,同时也可以推知曹刿出生贫寒、有勇有谋,叙述者的叙述使他成为春秋时代谋士的代表。

二、《左传》的战争叙述手法

《左传》战争的叙述精彩纷呈与叙述者采用多种多样的叙述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叙述者灵活搭配使用顺叙、倒叙、预叙、补叙、侧叙、插叙等叙述手法,让《左传》中的战争篇章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一)、顺叙

顺叙,是指叙述者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它能使事件从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贯通。

以隐公九年郑戎之战为例。战争的起因是北戎侵郑。对于突如其来的侵略者,郑伯有他的担心:“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 此时,公子突根据“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而不相让,败不相救”的特点积极献策。战争即按照公子突地建议进行,最终顺利在十一月甲寅大败戎师。这里正是采用了顺序的方法,作者从容不迫、有条有理的交代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

顺述是左传战争最常用的一种叙述手法,特别在对那些中型和小型战争尤为常见,也是最符合史官“实录”的一种叙述方式。

(二)、倒叙

倒叙,是指叙述者首先告知把整个故事的结果,然后再从头按故事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故事的悬念,使读者知其结果而极想探知原由。

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的箕之战,本篇中的第一段先写了箕之战的晋败狄的结局,“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 箕。郤缺获白狄子。” 第二段则叙写了晋国之所以能打败 狄的原因:先轸死战——“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 而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第三段再追写产生结局的另一原因,“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 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 即有才却又是罪犯之子的郤缺经臼季举荐,为晋重用。在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交代战争的结果,再点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以此吸引读者。

(三)、预述

预叙,是指叙述者在故事开始时就暗示故事可能产生的某种结局,使读者关心最终结局的实际发展和形成。

秦晋崤之战开始前就运用预叙的手法。“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不见 其入也!„„”蹇叔的痛哭是因为他已经明确预测到秦师必败的结局,是战前对战争结果的明确预测。蹇叔从征途遥远、士气衰弱、对方御备、伏击地点等几个方面预言秦师有出无归,起到引起悬念的效果,引导读者继续阅读,等待战争拉开后的最后验证。

其他如僖公二十二年鲁邾升陉之战藏文仲说:“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蜂虿有毒,而况国乎?”言鲁国无备而必败于邾。楚宋泓之战宋大司马马固说:“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宋乃,殷商之遗民,殷商为周所灭已经有很久,如今想重振昔日功业,已经没有机会,只不过自取欺辱,后来宋果然失败。僖公三十二年晋文公卒,柩中之声和卜偃之语就暗示出八个月之后崤之战的秦师败局。鄢陵之战,早在战争开始前的前四年,楚文子就预言楚王:“无礼必食言,吾死无日矣”。战前一年,晋韩献子又断言说“使重其(楚)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两次预叙都昭示出晋胜楚败的战争趋势,而结果确实如此。

(四)、补叙

补叙,是指叙述者在叙述完故事的基本情况后,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文字对前边提到的人物或事情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已达到文本丰盈的效果。

晋楚城濮之战结束后,叙述者还叙述了另外一件事情,楚令尹子玉的被迫自杀事件就采用补叙手法。城濮之战开始之前令尹子玉曾梦见河神以战胜晋国为条件求“琼玉”、“子婴”而子玉不与,结果战败。这个异梦看似荒诞有趣,但是叙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述者又借荣季之口说:“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这个补叙实际上是通过梦境和他人评论来揭示子玉战败的根本原因,并对子玉进行批判,同时也阐释了叙述者的战争思想。

(五)、侧叙

侧叙,即侧面叙述,叙述者以旁观者,也就是异叙述者的立场叙述故事,发表评论。或者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故事及场景。 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的秦晋崤之战中的一个片断是侧叙的典型

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叙述者从王孙满的视角侧面写出了秦师的傲慢无礼,预示了战争的失败。 鄢陵之战中,战争正式开始前,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军中矣!’曰:合谋也。’张幕也。’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 甚嚣,且尘 上矣!’曰 :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 皆乘矣,左右 执兵而 下矣! ’曰: 听誓也。’ 战乎?曰 :未可知矣。’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叙述者选取楚王和伯州犁之间关于晋军军情的对话,通过这段对话的侧面烘托叙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两军军事活动进展的紧张严肃气氛。

(六)、插叙

插叙,是指叙述者在叙述主要故事的过程中,根据特定的需要,暂时把中断一下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之相关的另一段故事进行叙述,使叙写内容更加完整丰富,也可以让读者知晓产生一些特殊情况的特殊原因。

《左传》战争叙述中的插叙是“又或一事之中,斗出一人,此人为全篇之关键,而偏不得其出处,乃于间中补入数行,即位其人之小传,却穿插在恰当好地步,如天意无缝。”[4] 在鲁定公四年的吴楚柏举之战中在申包胥哭秦庭之前插叙就是如此: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子,我必能兴之。”

这段插叙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它同时也写出了申包胥坚定的救国之心和对自己信心,也交代了申包胥不顾一切哭秦庭求援兵的原因。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叙述手法的多样化和相互配合、交替使用让《左传》的战争叙述更增风采,摇曳多姿,奇谲变幻、使人目不暇接,这一点为后代诸多评论家所认识,得到极高的评价,如清代文论家刘熙载称赞之曰:“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5]

三、《左传》的战争叙述语言

语言作为文本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叙述文本的成败。《左传》的语言,备受历代研究者的推崇。刘知几在《史通》中评价:“言近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一句,反三隅而句升。”[6] 《左传》的战争篇章作为书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其叙述语言更是可圈可点。《左传》战争的叙述语言可以分为叙述者和人物语言,其特点和成就下面分别叙述。

(一)、叙述者语言的特点

《左传》战争的叙述者语言是叙述战争进程,交代相关人物,构成战争场面以及表达叙述者意见的语言。没有叙述者的语言,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就难以交代,战争中的相关人物就不能出场谋略无计施展,行动言谈难以表现。《左传》超越了当时简单记言、纯粹记事的语录体和编年体著作而成为一部规模宏大的叙事史书,就是得益于叙述者熟练地运用语言。

首先,《左传》战争的叙述者语言特点一是精炼生动、含蓄丰润

爆发于宣公十二年的邲之战是五大战中的一场颇具代表性的战争,是晋楚争霸的又一关键之战。此次战争晋国由著名将帅领上中下三军出征,可惜由于统帅之间离心离德、意识混乱,晋军几乎是不战自溃,叙述者记述了这样的逃窜场面:“桓子不知所为,鼓与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中夜有声。”仅仅“舟中指可掬”六字就勾画出晋军抱头鼠窜,争相奔命的惨烈场景,后面再跟一句“宵济,亦中夜有声。”就更加增添了晋军大败奔逃的紧张气氛。

宣公十二年冬,楚伐殽之战,天气寒冷“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一语就道出楚王对将士的关爱之情,含蓄委婉、恰如其分。

其次,《左传》战争的叙述者语言特点是准确到位。襄公十八年平阴之战中晋军攻打齐国都城“州绰门于东闾,左骖迫。还于门中,以枚数阖。”此句写州绰因道路被堵在城下寻觅机会时细数门钉。看似简单的一句却包含了丰富的内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涵。它既贴切地反应州急于进攻的心态,也暗示出晋国齐集十二诸侯国军队讨齐的浩荡阵势。

春秋之时,国之大事,在祀和戎。故而为了更确切、恰当的表述《左传》中的战争,叙述者使用了许多丰富、精当的词汇。仅就出战而言就有战、伐、讨、侵、入、取、袭、围、灭等词汇,它们差别细微,却各有内涵和其特殊的使用范围。还有如致师、挑战、横击、覆、克、要等专门的军事用语更是不胜枚举。这既是对《春秋》微言大义的直接继承也是词汇的一次大创新和大发展。

(二)、人物语言的特征

《左传》战争中的人物语言,是《左传》的作者精心选取材料或记录加工而成,它们反映了不同人物的特征,推进了整个叙述的进程,因此也应当归纳为叙述语言的范畴。人物语言是《左传》战争叙述语言的重镇,较之叙述者语言,人物语言特色鲜明、丰富多样,战争篇章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就通过这些语言脱颖而出、心术性情、音容笑貌,千载若活。

《左传》战争的人物语言,概括可以分为个性语言及行人辞令两部分。个性语言指人物在整个战争篇章中行为的独白或者一般性对话。这些语言或轻狂或诙谐或厚重或平实,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

“左氏每叙一人,必宛肖一人之口吻。”[7]

成公二年鞍之战,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写出了齐倾公的狂妄轻敌、求胜心切的特征。定公五年柏举之战中,申包胥乞秦师,功成不受赏仅留一语“吾为君也,非为身也。”由此可见申包胥以国家利益为重,轻已身所得,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定公九年夷仪之役中所叙述的东郭书、黎弥两位勇士的形象就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显露出来。

“东郭书让登,黎弥从之,曰:‘子让而左,我让而右,使登者绝而右下。’书左,弥先下。书与王猛息,猛曰:‘我先登。’书敛甲,曰:‘曩者之难,今又难焉!’猛笑曰:‘吾从子,犹骖之有靳。’”两人约定一左一右先后登城,等到登者尽而齐下,东郭书按约左行,黎弥(即王猛)因此得以先下却夸口说自己先登上城。当东郭书要与他相斗时又和解说我与你比,就如同骖马永远在服马后。此处可见东郭书之勇敢有谋,率性耿直,黎弥的争强好胜幽默。 《左传》战争中篇章中行人辞令指战争相关人物的外交辞令、谏说、议论等等。这是《左传》语言中的闪光之处。刘知几说:“寻左氏载诸大夫辞令,行人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立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8]下面仅录成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所赐矣;许君焦、瑕,朝级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是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这是《左传》战争中最奇特的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用机辩智慧、唇枪舌战结束的战争。烛之武临危受命,不卑不亢,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有理有据进行分化,逐陈利弊,终于说服秦伯放弃联晋灭秦的图谋,而且还派兵戌郑,晋军也因此撤退。烛之武是国家存亡之秋的关键转折人物,也成为了《左传》所叙述的战争篇章中典型谋士。

在《左传》的战争篇章中还有不少充满智慧、令人倾倒、决定战争胜负的片段。如桓公六年季梁谏追楚师、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僖公五年的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十三年的子鱼论战、僖公二十六年的展喜犒秦师、宣公三年的王孙满论鼎之轻重;成公十三年的吕相绝秦等等,用词恰如其分、逻辑合理严密,是历代文人谋士学习的榜样。

另外,综合研究《左传》中这些战争篇章的叙述语言可以发现,其中运用许多比喻手法,较为广泛的引用了当时的谚语、民谣、俗语入内,为后世创造了不少佳句、警语,其中一些至今流传。如齐桓公伐楚中的“风马牛步相及”;长勺之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晋假道虞以伐虢中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鞍之战中的“馀勇可贾”等等。

《左传》的战争叙述初探

“左氏工于叙战,长短各极其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9]

《左传》战争的叙述特征远非本文中所粗略阐述的这几个方面。单单就叙事而言,《左传》的叙事不仅为随后的司马迁等人奉为圭臬,不断学习发挥,而且对后来的唐传奇、话本以及明清时代的中国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也都有过深刻的影响。《左传》作为我国文学、史学上的一座里程碑,有着典范性意义和重大的研究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清·刘熙载《文概·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P1 [2] 张寅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P65 [3]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P326 [4] 林纡《左传撷华·自序》商务印书馆.1921.P2 [5] 清·刘熙载《文概·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P1 [6]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P112 [7] 林纡《左传撷华·哀公十四年》商务印书馆.1921.P231 [8] 唐·刘知几《史通·申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P235 [9] 清·冯李骅《左绣·读左卮言》康熙聚文堂刻本.卷三

第16篇:小论《左传》的战争

小论《左传》的战争

摘要:

《左传》是我国影响深远的编年体史书,它在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基础上,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借鉴。《左传》以儒家独特的思想去剖析战争,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战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财富。它记录了公元722到453年间多达483次大大小小战争,为后世呈现了“春秋五霸”你方唱吧我登台、大国吞并小国等精彩纷呈的争霸、兼并战争场面。因此,本人认为战争描写是整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关键词:

战争描写

人物

思想

价值

一.《左转》中的战争描写

《左传》一书中,记录了大大小小的几百次战争,例如城濮之战、崤之战、鞌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左传》写战争有其不同于其他史书的特点:《左传》描写战争,不仅仅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描写,还深入发掘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结果及战后影响。如在“僖公二十八年”爆发的城濮之战,作者先对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进行交待,然后在行文中对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队,慎守诺言,倾听群臣意见,上下齐心协力等做了细致的描写。反观楚方主帅骄兵,轻敌冒进,君臣意见混乱,军令不一。这样通过战前敌对双方的描写,暗示了整个战争的走势与结果:晋必胜、楚必败。作者还详细描写了此战后的影响:晋文公战后积极争霸中原,迅速取代齐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第二霸,而楚国国力大衰,直至楚庄王的崛起。

《左传》往往通过细节描写把激烈的战争场面,将士们在战场上的心里状态呈现出来。如在鞍之战中,这样写到:“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暌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其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病败君之大事也,环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欲克的受伤,解张,郑邱缓等仍然鼓励他坚持战斗,可见齐晋两军交战的激烈场面。同时,三人在战争中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气概,也在他们的对话行动中得以体现。

又如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有这样一句描写:“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鞠也”,看似简短的一句描写,却把晋军溃败,为争船逃命,先上船者以乱刀砍争攀船舷者的手的狼狈、惨烈之像表现出来。

《左传》认为诸多细节能决定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如同古龙武侠小说中两大高手的对决,环境、温度、心态等众多细节能决定生死胜负。如齐鲁长勺之战,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充分认识到两军对垒,气势最为重要,因此,曹刿在阵前主张待齐军三声鼓声之后方能出击。次战之后,“一气,二衰,三竭”成为了历代兵家用兵的典范。

二、通过战争表现人物

《左转》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写得个性鲜明,这些个性鲜明的人大多是通过战争表现出来。如在鞍之战中,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其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病败君之大事也,环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此战欲克虽受箭伤,血流于屦,却继续英勇作战,其勇猛、顽强、豪迈的个性展露无一。如在晋楚邲之战后的同年冬天,楚国出师灭萧,由于天气的影响,将士“多寒”,于是“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楚王劳军的体恤,将士之心犹如披上了棉衣。这句话反映了楚王是一个善于鼓动军心、工于心计的君主。

又如宋楚泓之战。“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日:‘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此战中,宋军本有战胜楚军的两次机会:第一次,在楚军渡过泓水期间,此时宋军已排好战阵,但宋襄公却并没下令宋军主动出击。第二次,楚军虽然已渡过泓水,但并未展开阵势,此时但宋襄公依旧按兵不动,放弃了击败楚军的最后机会。身为三军统帅,宋襄公如此昏庸,为何?《左转》在此战后道出了原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是个顽固,食而不化的本位主义者,如三国中的马谡,只是根据古代的兵法瞎指挥,根本不从实际出发但又不接受部下的合理化建议,刚愎自用,失败的结局必不可免的。难怪子鱼批评道:“君未知战。勃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勃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苟,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通过此战前前后后的描写,充分展现宋襄公昏庸无道,愚蠢无知,陷人民于战争之苦中,却满口仁义道德,活脱脱的一个岳不群,一个伪君子。

再如城濮之战,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此战说明文公能如唐太宗般广纳意见,又能像成吉思汗般的正确认识到意见的本实质。把一代霸主的霸气、豪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是春秋五霸中最能“霸”的一个。

三、《左转》战争中表现的思想

《左转》在对整个战争的因果关系的描写中,常带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思想色彩。如在对城濮之战的总结时,写到:“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思想:师出有名,进行正义之战,占领道德制高点,这样才能在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左转》在叙述战争过程中还常带有礼、义、德等道德因素,并作为影响战争成败的重要原因加以叙述,在叙述中还带有一些预兆,这些预兆大都具有道德化的倾向:符合道德、宗法、礼仪的,则为吉兆;悖于道德、宗法、礼仪的,则为凶兆。如秦晋之战,此战虽然发生在僖公十五年,但在僖公十年就有已故晋太子“敝于韩”的预言, 僖公十四年有晋卜偃“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的预言,战前又有秦卜徒父释卦之兆,晋慧公不从占卜之失。通过战前预兆的叙述,晋军必败无疑。

《左转》在战争表现的思想大多与儒家思想相近,或直接来源于儒家思想。如齐鲁长勺之战: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在这段对话中,鲁庄公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自己从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但曹刿尖锐指出:受惠的不过是身边近臣,未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鲁庄公的。这与儒家所倡导“民本”思想如出一辙,“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一句正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写照,想要赢得战争,先获得百姓的爱戴和支持。

四、《左转》战争反映的价值

《左转》在战争描写中反映的价值主要是军事价值。如在公元前575年春,发生的鄢陵之战,以晋厉公为首的晋国军队以及齐鲁卫等国联军(事实上鲁卫两国未出兵,齐国军队战后才赶来)与楚共王为首的楚郑联军对垒于鄢陵。楚军采取以往利用黑夜突袭的战法借助黑夜进逼以齐军为首的联军大营,使晋军等阵脚大乱,处于被动地位。这时,从楚国叛逃晋国的苗贲觐见晋厉公,向晋厉公分析了楚郑联军的部署:中军为楚军主力,战斗力最强;左军为郑军,战斗力次之;右军主要为从南方蛮荒地带纠集来的蛮兵,战斗力最弱。分析完楚郑联军的部署之后,贲觐向晋厉公建议:先诱使敌军两翼进攻晋中军,后以晋军主力主动出击并合围敌军两翼,待消灭敌军两翼之后,晋军呈三角之势进攻并包抄楚军中军主力。晋厉公采纳了贲觐的建议。最后,晋军大败楚军。鄢陵之战晋楚双方展现出来的战术战法被后世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如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在进行土地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多次使用近战、夜战战术,并且屡试不爽。最典型的当属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指挥的一二九师夜袭日军的阳明堡机场,大部分日军死去时都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会出现如此多的八路军。同样的事例也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的中朝边境上,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像幽灵般的出现在美国佬面前时,他们都还不敢相信中国会出兵,且出兵那么快!“先集中兵力攻打敌军弱侧两翼,再聚歼敌人中军”的战法更是被后来的成吉思汗发挥到淋漓尽致。如蒙古骑兵早期与金兵的野狐岭之战,成吉思汗正是运用此战术以十万蒙军打败四十万金兵。后来,成吉思汗凭此战法所向披靡,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上世纪九十年代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也采用此战术,避开伊拉克重兵防守的北部和南部,以特种部队为主力空降伊拉克中部,一举切断伊军南北联系,打垮伊军的防线。 《左转》在对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描写时突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只有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或者三者具其一或其二,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在每次战争前,交战双方都要祈神祷告、占卜问卦,向上天表示虔诚,其目的是为了占据“天时”。如在城濮之战之战前秦军占卜为吉兆,这就坚定了秦军打败晋军的信心,结果也如吉卦所预兆的结局。把“地利”与“人和”充分结合起来取得胜利的当属长勺之战,在长勺之战中面对来势汹汹的齐军,鲁庄公采纳曹刿的计谋,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占据地势之利。在这次战争中,还着重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三问三答,解决了“人和”的问题,这样鲁军就占据了“地利”、“人和”,取得胜利也就顺理成章了。后世的许多战争也以《左转》的战争为典范,强调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如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曹操师出无名,而孙刘联军出于自卫,军心稳固,占有人和之利;曹操水师驻扎在赤壁的西北岸,地形为外宽内窄的“喇叭口”地形,如果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曹军则很难防守,这样曹军在地势上处于劣势,孙刘联军则占据地势之利。这时,孙刘联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偏偏存在一个懂得天文地理的诸葛亮,算准了哪一天要刮东北风,这样孙刘联军可真正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周公瑾才能得以在赤壁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鲁庄公能在长勺之战中获得胜利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听取了曹刿对敌我双方心里、气势的分析: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待敌军三声鼓响之后战场形势已呈现“彼竭我盈”的有利变化,建议庄公实施反击。此时,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后世的用兵家也吸取此战的经验和教训,重视军队在战场上的心里与气势。如抗日战争前期的台儿庄战役,张自忠将军指挥的第五集团军与日军血战几个昼夜,有士兵向张自忠将军报告说我军快要抵不住了,张自忠将军则告诉众将士:我们快要抵不住了,但日军也比我们更抵不住了。这样全体将士在张自忠将军的激励下气势高涨,最终取得台儿庄大捷,获得了抗战以来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打破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总结:

《左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的史料和宝贵的财富:通过《左转》我们可以了解春秋之前的社会状况,通过《左转》我们可以知道春秋之前的历史背景,通过《左转》我们可以发现春秋之前的文化,通过《左转》我们可以获取古人的战争智慧,通过《左转》我们可以吸收古人的战争思想。总之,《左转》是我国重要的国学、史料、文化宝典。

参考文献:

1、何九盈、田瑞娟等著《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袁行霈、聂石樵、李炳海等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左丘明著,《左传》,中华书局,1980年版。

第17篇:《左传》战争描写价值探微

《左传》战争描写价值探微

甘肃省礼县实验中学

邮编742200 电话13830908028

摘 要:《左传》以大量的篇幅描写战争,开我国战争文学的先河。它对战争理性的思考、独特的写法、以及所折射的时代特征引起了军事学界、文学界、社会学界等广泛的关注,具有很高的价值。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就其战争描写的价值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战争哲学

辞约义丰

椽笔写意

追溯历史,自远古的民族部落时代开始,被先哲一致认同的“战争、死亡、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文学主旋律就一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尤其是战争,它作为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美味佳肴”,永远有滋有味;“滋”:把真实历史、人生世界、社会态势、人性生命融为一体,鲜活了文学;“味”:寓勇敢正义、善良仁慈、机敏睿智、凶恶残酷于其中。它们咏叹社会人性,弘扬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神。

《左传》开我国战争文学之先河,它以大量的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全篇贯穿着浓厚的“礼”的色彩,战争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同时强调在战争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然而,更令《左传》身价百倍的是它的社会思想的文化内涵,它以折射战争哲学,体现仁德思想,运用椽笔写意的手法独占鳌头,非其他领域所比拟。要想识尽《左传》精华,只有深入《左传》

1 的文化腹地,才能以《左传》之石,攻战争描写之玉玺。

一、透析因果,折射战争哲学

通读《左传》战争描写,着实是“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筝鸣”,他没有后世军事小说或演义小说的铺排那样的宏阔、也没有过分渲染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残酷性,而是简洁精练的叙说着一次次人为谋划。作者着意把重点安排在战争的起因和酝酿、战争所引起的后果和影响,并对它们作了理性的分析,折射出一种《左传》的战争哲学。

齐楚争霸、吴越之争、长勺之战、楚宋泓之战、宋郑大棘之战、秦晋对抗,这些战争都局限在分封的诸侯之间。孟子稍晚于左丘明,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① 似乎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要我们详加品味揣摩,透过社会表层现象,结合时代主旋律,就能了解作者的意图和动向。如《曹刿论战》一文,开头以“齐师伐我”四字点出齐国“兴”战要旨。“伐”本属不义之举,损人利己归入“失道”;大敌当前, 曹刿请战,“未卑未敢忘忧国”,合情合理。曹刿一经出场,作者就从各个角度照映出他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人物出场的特点是交融在他的性格表现里面的。曹刿见到鲁庄公,不是直接去献谋划策,而是间接地询问“何以战”,这就是通常所说曹刿论战的总帽,它是情节展开的核心。在考虑到政治准备上,庄公首先注意的是用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求神保佑。曹刿直率地加以驳难,这反映了他的卓越见识。他已初步地、朴素地认识到了要想战胜敌人必须依靠广大人民这样一个正确的道理,所以他和鲁庄公谈话的时

2 候,并没有去讨论军队的数量和兵刃、战车的装备,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人心向背上。在从战争的经过和战后的分析看,曹刿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而且能把握时机,不知不觉地将有利的形式转换给自己,舍弃蝇头小利,以大局为重,具备一种跨越千古的战略眼光。齐鲁长勺之战的“道”利于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似乎是真理;对齐而言,本身是“非道”。从曹刿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战争的观点,从他从容请战到沉着应战,再到慎重求战,都以“道义”为主,有“远谋”,先求“道义”,再求“计谋”,这说明作者的战争观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如果说齐鲁长勺之战中鲁的胜利是“得道”(和民心)的范例。那么,秦晋崤之战中的秦和晋楚邲之战中的晋便是“失道”而败的很好佐证。崤之战中秦穆公利令智昏,偏信杞子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的误导,而进行跨国界军事行动,发动不义之战,对蹇叔“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的谏诤置若罔闻,且在行军的过程中“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千乘”、“轻而无礼”,这样的“失道”之师能打胜仗吗?晋国从晋灵公到晋成公的十几年中,十分残暴无道,对内残害臣民,对外受赂无信;国内统治不稳定,国外威信也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邲之战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二、辞约义丰,呈现时代特征

《左传》本例属历史散文,详实明了,叙事简洁有力,以战争为线索,勾勒了春秋社会政治、历史、生活多种生活场景,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宛如一面透视社会的多棱镜。从中呈现错春秋的时代

3 特征。最让人折服的莫过于通过战争对社会习俗人情世故的描绘,其作用与价值是同时期的其他历史散文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礼崩乐坏,惟德是依

春秋时期,“礼”“孝”是当时王公贵族最主要的合乎统治秩序的行为道德规范。但随着诸侯国之间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礼”“孝”的权威,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法制、嫡长制逐渐动摇滑坡。人们常说“春秋无义战”,而且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聚散离合都心照不宣的遵循着“没有共同的敌人,也没有共同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这一铁的契约。“仁德”这一新的社会道德理念,此时便应运而生,且渐入民心。在《宫之奇谏假道》中,虞公在大敌当前,不明事理,缺乏敏锐清醒的政治头脑,对宫之奇的苦谏据“礼”相争,振振有词:“吾享杞丰洁,神必据我。晋,吾尊也,岂害我哉?”结果亡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晋灭虞之后,堂而皇之地大修虞祠,“且归其职贡于王”。一前一后,都是祭祀虞庙;前者以子孙身份祭祀宗庙,名正言顺;后者则是鸠占鹊巢,反客为主,有故弄玄虚、作秀之感。也是在该文中,宫之奇面对虞公的辩词有一段有意思的对话“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徳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唯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獒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凭依,将在德依” ②。再如《王孙满对楚子》中王孙满面对楚庄王“鼎之大小重焉”③咄咄逼人的宣耀与卖弄,回答得有礼有理,“在德不在鼎” ④。可见当时人们已重徳轻鼎(这种周人当作王权的象征物)。在《左传》中多次提到“德”这

4 一新的思想理念,那种固有的价值体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渐动摇。“惟德是依”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维亲统治基础的一把“法尺”。 巫神渐衰,民本初兴

在人类发展初期的原始社会,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较为低下,除图腾信仰之外,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捉襟见肘。西周初期,社会生产力已逐渐发展,社会形态也有所变更;《左传》是春秋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独特的视角,窥《左传》战争之“斑”,即可见春秋社会政治精神思想文化生活得变迁和更替这一全“豹”,巫神礼仪是当时主要的精神生活。

“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在培育发展人的心理功能方面,比物质生产劳动更为重要和直接。图腾歌舞,巫术礼仪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文明和符号产生。⑤”

这种远古的祭祀活动,它追求的不仅是人间关系的协调一致,而且还是天人关系的协调统一。然而,这样一种非常隆重的精神文化必修礼节,也随时势所所趋,逐渐衰弱,民本思想渐入人心。《左传》以“不隐恶,不扬善”之词概括了当时形势下的这种具体精神文化变迁方向。

在《季梁谏追楚师》中:楚国大兵压境,对汉水以东的随国软硬兼施,双管齐下;随侯不明事理,蠢蠢欲动。在楚国设计诱随时,随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季梁出面谏止,并提出战胜敌国和保持政权的策略。文章反映了春秋时代对于民和神的关系的一种新的进步主张:民是主体,神是附属。所以好的君主必须首先做好对民有利的事情,然

5 后才去致力于祭祀神祗一类的事,即“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⑥。季梁先是忠民信神并提,然后深入论述应该以民为主,神为附。在谈到神的地方都是从民着眼,所以说服力很强,能使“随侯惧而修政”。可见,当时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作用,“民本思想”初露端倪。再如在《曹刿论战》中,我们从曹刿和鲁庄公的一段层层驳难中可以发现,人民对神由顶礼膜拜。趋之若鹜,已经过渡到半信半疑。也就是说,人民的主体性的自觉性已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而日渐增强。 礼俗发端,雏形始具

古代悠远的历史,往往是后代社会习俗之源,它给中华民族悠久的风俗留下了宝贵的一页,勾勒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图影和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丰富了中国民俗史,对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特征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从中可以寻求历史的变迁、社会的“缩影”。作为历史散文的《左传》,其中有许多习俗至今一直延袭,并有所完善、充实。 例如在《郑庄公克段于鄢》中,“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武,郑武公谥号;姜,妇人姓氏。妇人嫁后,称谓有所变化,即随丈夫姓。一般为“夫(姓)妇(姓)氏”,所以上文也就称为“武姜氏”。可见,春秋时期“男尊女卑”现象就已存在,而非一日之久。出师祭祖、祷告神灵;以示诚信、祈求庇佑;战前擂鼓,以壮军威,助长将士胆气,我们从《左传》的许多篇目中可以看出。如《曹刿论战》中“三鼓”之说,《崤之战》中“蹇叔之论”。婚嫁迎娶更是详实备尽,《晋公子重耳之亡》中晋文公可谓是政治婚姻的集大成者。中国大部分地方凡

6 遇丧事,着黑衣以示沉痛哀悼,这种“丧”礼始见于《崤之战》。“冬,晋文公卒”,“晋于是始墨”。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电视剧《乔家大院》,该剧通过乔致庸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为观众塑造了一位融义、信、利于一身的儒商形象。我们要追溯爱国儒商的源头,那非弦高莫属,关键时刻,他“以乘为先,牛十二,犒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机智”瓦解了秦军的斗志,辞令委婉谦恭,绵里藏针可谓是千古一绝(“寡君闻吾子将涉师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 ⑦ )。可见“唯利是图”并不全是商人共有的品质;“奸商”的“奸”除了奸诈外还应理解为机智、灵活、敏锐。弦高算得上爱国商人,高风亮节的风范!因为他,我国历朝历代都出现想乔致庸一样的义商、儒商。

三、椽笔写意,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的写意手法大致以形求神似、以点带面、简笔勾勒、简洁明快。《左传》作为历史散文,其叙事语言简洁含蕴,辞约义丰。以中国传统的写意笔法描绘战争,其精髓与深蕴,波及深远,且哺育着一代代的名家、大师。正如刘知几所言:“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开言行动态塑人之先河

《左传》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广泛的塑造了各色人物。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逐步展现其丰姿。如对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左传》这样描写战争场面,

7 展现战争全貌,表现人物个性: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子?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⑧。

郤克受伤,解张、郑丘缓鼓励他坚持战斗,通过三人的对话渲染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三人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在对话和行动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宋郑大棘之战中,羊斟临阵倒戈,其原委是“华元杀羊食土,其御羊斟不与”,于是就有了羊斟上的一番自为得意的言论“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⑨,作者并没有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羊斟未受犒赏的气愤与不满,而是把这些怒气在关键时刻,用语言与行动表现出来。《左传》的作者并没有忘记对这件事以简洁概括的评价:“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呈。⑩”

在《左传》中围绕战争,通过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任务形象。他们的言辞无不用辞典雅,渊懿美茂,生机勃勃。正如刘知几所言“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拟记重写主叙战之蓝本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

8 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且以各自的特色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后世的史传文学、军事小说和演义小说。

例晋楚城濮之战,作者重在写战前的酝酿过程。从晋伐曹、卫的外围战争写起,继而写宋国告急,晋将设连环之计、子玉治兵、晋师退避三舍,一直写到晋文公坚定出战信心,两国才开始正式交锋,而双方交战仅仅是“已巳”一天的事,作者并没有用更多的笔墨。秦晋崤之战是自冬至春,历时三个月而败于一日的一次战争,作者着重描述了战前、战后的情形:秦三帅出征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和文嬴说情,先轸暴怒喝阳父追赶的经过;而秦师在崤二陵被截去、三帅如何被擒的情景则一概略而不记;这次战争的影响一直联写到二十年后的彭衙之役和其后的王官之役。再如平阳之役,晋率诸侯伐齐。这是《左传》中双方交战时日较长的一次战役,作者及详细地记录了交战过程中各方的军事进程,按时间的顺序如实“刻”录。这次战争齐国的失败是齐顷公指挥的节节失误造成的。

由于他的怯懦和优柔寡断,使得齐军一再殆误战机,致使晋军步步进逼,所以作者详细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战事的进程是有他的道理的。

不同的记叙侧面,反映了作者对每一次战役成败原因的分析。战争在哪一个阶段上失误、在哪一个阶段上获胜,这阶段往往是作者记

9 写的中点。城濮之战的胜利只要是晋文公与诸将帅谋划的结果,因此作者自然对战前酝酿过程浓墨重彩;崤之战的失策并非在秦军经过两崤的时候,所以作者略而不记,而是着重描写了蹇叔、王孙满对败局的预见。

启以形求神写意之传统

《左传》往往通过片言只说,粗线条勾勒足现战争全貌。《左传》结构大多开门见山,字如珠玉;结尾更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站,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杞子自郑使告子曰:‘郑人使人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秦晋崤之战》)

三言两语,便点明了战争契机,真有点惜墨如金。《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结尾只用三字“亦去之”,来对应秦军“乃还”。秦军既退,晋军退亦在情理之中,勿复多言,只需这三字便将烛之武退秦师的战果嵌入其中。免一场灾难于字里行间,使险象环生、剑拨弩张局面为之缓和,字字如千金!这种笔法为后世文学史家所借鉴,甚至波及其他领域。其中“不隐恶,不扬善”被后世史学家效仿,左氏笔法成为中国史学界刚直不阿性格的典型写照。后世绘画讲白描、浓墨重彩、简笔勾勒等技法都由此而生。近观《左传》战争描写,犹观徐悲鸿画中马态,笔法何其相似,让人留恋忘返。可谁又会洞察到兵戈铁马式的乱世纷争、唇枪舌剑中的针锋相对呢?可谁又会理解左丘明的身残志坚、热切渴望和平的一片苦心呢?

总而言之,《左传》的战争描写是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是其

10 精华所在。上述有关战争描写价值的探微,仅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权当引玉之砖。不妥之处,还望方家包涵。

注释:①引自《孟子二章》

②③④引自《古文观止》,新疆人民出版社. ⑤引自《李译厚十年集》(1979-1989)安徽文艺出版社. ⑥⑧引自《左传》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⑦⑨⑩引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参考书目:

1.《古文观止》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版.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宋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版.3.《李译厚十年集》(1979-1989)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年出版.4.《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5.《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6.《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版.7.《简明中国哲学史》杨荣国主编 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0年版.8.《古代散文鉴赏》朱士钊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3年9月版.9.《左传》三秦出版社出版 2008年版

《中国通史》 同上. 11

第18篇: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1.我国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2.同样未经后人加工的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3.《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较高超,文章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

4.《春秋》由孔子在春秋时期编订,记事系统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5.《春秋》是“礼仪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1.《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左传》采用编年史,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3.《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就在描写战争。

4.《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5.《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讲述故事者,把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

6.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7.《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

8.《左传》在战争描写中还有许多与整个战局关系不大的事,这些事只是反映了战争的一些具体情状,在战争中并不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细节描写。

9.《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些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炼,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当时的外交辞令已很讲究,史家记述时又加修饰,故而文采斐然。 10.《左传》叙述语言简洁含蕴,词约义丰。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1.《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是各国史料的汇编。2.《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

3.《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4.《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把重点放在大段的议论文字上,但《国语》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5.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在记述否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诸国军政大事。

2.《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是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张虚构虽然不合史著的要求,但使叙事更加生动完整,更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4.《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5.《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6.,《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 7.战国时代,游士为说服君相,说辞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贴切深刻,饶有风趣,很有说服力。 8.《战国策》 好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9.《战国策》的铺张扬厉,气势宏伟,还与行文的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

10.与其游说之辞一样,《战国策》的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对叙述语言运用之娴熟,令人惊叹。

11.《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zhan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

第19篇:左传的内容及其史学地位

《左傳》的內容及其史學地位(9

4、9

6、9

8、9

9、00、0

2、0

3、04)

《左傳》相傳是與孔子同時的左丘明所作,古文學派認為是解釋孔子《春秋經》的,而與《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春秋經》是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史書修訂而成,由於《春秋》一書,記事過簡,並沒有寫出每一件事的原委,加上措辭隱晦難明,才有《三傳》的出現。《三傳》中《左氏傳》以述事為主,具有很高的史學地位,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編年體史書。於西漢末年,劉歆曾對本書加以更改,到西晉杜預在注解本書時,又重加編排,故現今所傳的本子,已非本來面目。

至於現行本《左傳》計有六十卷,共有十八萬字,全書按照編年體形式,首列《春秋》經文,然後分條記事,以時間為綱領,而不以一事之本末為主。《左傳》一書所記內容,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迄魯悼公三年(公元前的464年),前後共二百五十九年事蹟。其所記史事,與《春秋經》也有出入。《左傳》所記時代,除比《春秋》多十七年外,還保存了一些《春秋》以前之史事和傳說。《春秋》多記魯國一國史事,《左傳》則除魯國歷史外,更記述當時若干諸侯國之史事,尤以晉國為主。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稱《左傳》是「商周以來史界之革命」,可見《左傳》在史學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現從下列各方面說明其在史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首先,《左傳》完成了編年體的創造。《左傳》是以年、日、時為序記事,以《春秋》為綱,原原本本地敘述事件的經過,對人物的形象、性格、行為和思想,都有深刻描述,對於史事產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能詳其原委,且剪裁得體,敘事有重點,文字又委婉生動。此外,《左傳》除記事外,亦記載時人外交辭令和文書,影響後世記言的風氣。這種敘事、記言、論史的結合,是編年體史書的重要改進,使編年體基本成熟,對後世史家影響很大。

其次,《左傳》保存了上古珍貴史料。《左傳》記載了春秋時代不少關於天道、鬼神、卜筮、災祥的事,保留了很多當時的社會史料,極具參考價值。此外,有關各國官制、兵制、田制等資料,《左傳》亦加以保留,是研究制度淵源的珍貴材料。尤以對春秋會盟的禮法記載,更是後世研究禮法制度的重要寶藏。至於《左傳》外交辭令和文書的記載,保存了上古第一手資料。《左傳》是保存春秋史料最重要的史書,連《史記》論及春秋時代史事,就有不少取材自《左傳》,可見其在史學上的價值。

此外,《左傳》開創史、論結合的體裁。《左傳》常在敘述一段史實之後,通過「君子曰」來說明作者對該事的觀點和評論。後來,司馬遷寫《史記》,在紀傳之後附有「太史公曰」的評論,即效法《左傳》而來。後世史家,一直沿用這種體例,成為中國古代史書的一種傳統。

最後,奠定史家直書的精神。《左傳》提倡記事必須「據究直書」,它讚揚像齊大夫兄弟等「直史」和「良史」。這種要求直書和實錄的精神,被後世視為評價史家和史籍的重要標準,如唐代劉知幾和清代章學誠,就十分重視實錄史學,對中國史學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總之,《左傳》雖然是《春秋》的注釋,但經過作者編次加工,一方面在記述範圍上,無論在空間、時間和內容,都較春秋完備;另方面在至於體例上,完成編年史體例,對後世史家影響深遠,在中國史學史上有著不朽的地位。

試述三國志的內容及其史學地位。(9

5、9

6、9

7、0

1、0

2、0

3、04)

《三國志》,西晉陳壽(233A.D.-297A.D.)撰。當時三國已亡,尚無一本全史,而魏吳時代,雖曾編修該段時間的歷史,如王沈的《魏書》、韋曜的《吳書》、魚豢的《魏史》等,但他們多所隱諱,內容不盡不實,而蜀又沒有一本國史,因此陳壽便有編撰一部三國志的意圖。

《三國志》一書,內分《魏書》本紀4卷、列傳26卷;《蜀書》列傳15卷;《吳書》列傳20卷,共65卷50多萬字。原本各自成書,到宋時才合為一,改稱《三國志》。全書除《魏書》有帝紀外,其餘都是列傳,並無表與志。書中對魏的君主稱帝,而對蜀、吳君主只稱主。全書所記,由東漢末年州牧割據,以至吳亡(280A.D),約110多年的歷史。

《三國志》在唐時與《史記》、《漢書》及《後漢書》合稱為四史,可見其於史學上的地位。

《三國志》,敘事簡潔,組織嚴密,成為一部完整的著作。而且,三國時期歷時較短,陳壽更為當時人,親身經歷的時間約有一半,由於耳聞目睹,所以較為真切,如職官的建置、州郡的劃分,以及重大史事的前因後果,都較為可信。加上,當時各國多有記事之書,當陳壽擔任著作郎時能得檢閱;而蜀又是陳壽故國,更多接觸直史料的機會,因此其內容更為可靠。又此書在選材和組織方面,比前史更為精密。全書前後連貫,事不重覆,如見於《魏書》,則《蜀書》、《吳書》不會再重現,因此並無前後矛盾之處。《三國志》一書的體例,模仿《國語》,列國分立,而亦參考《史記》、《漢書》紀傳體的方法編撰,開創紀傳體國別史的先河。但除《魏書》有本紀外,其餘皆是列傳,又無表與志,其體亦開創後世記載歷史的方法。同時,由於陳壽編修《三國志》時是西晉時期,他又是晉的大臣,因而於魏晉改朝換代史事,多所迴護,又以魏為正統。此種隱諱迴護的做法,為後世史家所取法,使以後的《宋書》、《齊書》、《梁書》、《陳書》等正史,皆奉為法式。

至於中國古代有關三國時期歷史的記載,至今流傳者極少,因而本書成為研究三國史的一部重要史籍,如在《魏書‧張魯傳》和《蜀書‧劉焉傳》,保存了有關五斗米道的原始材料;在《魏書‧華佗傳》,介紹醫聖事蹟及中國古代的醫學;《魏書‧張燕傳》,保存了黃巾亂後張角繼續擾攘的史實;《魏書‧外國傳》敘述了烏桓、鮮卑、高句麗及倭人的社會生活情況,這些史實是研究亞洲古代史的極珍貴資料。尤其是關於東夷和倭人部分,是現存有關日本古代的唯一史料,極為可貴,在日本史學界極為重視。可見三國志的重要性。

《三國志》改變前史在紀傳後的「論贊」名稱,改稱「評曰」,以加強對人物褒貶意味,例如評曹操「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又評劉備「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曹操),是以基宇亦狹。」可見陳壽的「評曰」,是突出人物才能與其功業多寡的關係,與傳統的論贊在方向上略有分別。

綜合而言,陳壽能透過編章安排、詞彙運用,巧妙地說明三國鼎立的事實,表現出其過人的史識。

史通之內容及其在史學史上的地位(9

7、9

9、02)

《史通》是唐代劉知幾所作,是中國第一部全面而系統地評論前代史書的著作。史學發展到唐代,已出現不少傑出的史學家和大批史學名著。僅《隋書‧經籍志》所載的史部著作,就有八百多部,已經具備總結前人史書經驗的客觀條件。

劉知幾自幼酷愛史學,又歷任修史工作二十餘年,有豐富的史籍編寫經驗。他在長期修史工作中,逐漸形成一套史學見解,於是私撰《史通》,闡述自己的史學主張。

《史通》採札記的形式,把研究史學的心得記下,然後分類,編輯成書。《史通》全書共二十卷,分內篇和外篇兩部分:內篇39篇,其中三篇亡佚,外篇13篇。史通每篇都有論述中心,而各篇之間又相互牽涉,不但內容豐富,亦有完整的體系。史通內容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論述歷代史官的建置沿革、史書的著作和分類,如《史官建置》、《六家》、《二體》等;

二、評論史書的體裁、編篡方法和技巧,如《載言》、《因習》等;

三、論述史料的蒐集、鑑別和取捨,如《采撰》、《補注》等﹔

四、評論史家的質素與態度,如《直書》、《曲筆》等。其中有《自序》、《忤時》兩篇,自述研究歷史、寫作史通之目的與經過。

《史通》論述的範圍廣泛,幾乎包括了史學的全部問題,且見解深刻獨到,故為後世史家所重視。下面綜述此書的貢獻及其在史學史上的地位。

第一,奠定史學史研究的基礎。史通的《史官建置》、《古今正史》、《六家》等篇,歷述中國史官的起源及變遷,列舉歷代官修和私撰的各種史籍,以及分析各家史書的體裁,加以評論,為研究中國史學發展的重要參考資科,實已建立史學史的基礎。

第二,提出史書體例的看法。劉知幾將唐以前的史著分為「正史」和「雜著」兩大類。對於「正史」,他按其源流分為六家。他又按史書的編纂體例分為「編年」和「紀傳」兩體,認為兩者各有長短,不宜偏廢。對於「雜著」,則按內容分為十流。他抑《史記》而揚《漢書》,提倡編寫紀傳體的斷代史。他又認為紀傳體應該刪去天文志、藝文志和五行志,增加都邑志、氏族志、方物志,此見解被鄭樵的《通志》所接受。

第三,提出合理的史學方法。史通在史學方法方面有深入而全面的探討,從史料的範圍、採摘、鑑別、區分,以至編纂的次序、史事的判斷、人物的評論、篇幅的剪裁、文字的修飾等,均有創造性的研究與規劃。他的見解,對後世史家有很大影響,把中國史學向前推進一大步。

第四,確立史家的標準。他認為史家應該具備三個條件:史才、史學、史識。史才是敘述史事、編篡史書的能力;史學是掌握豐富的史料,學問淵博;史識是正確的見解,和秉筆直書的精神。劉知幾認為,三者之中,史識最重要。他這個看法,成為後世評價史家質素的重要標準。

第五,開闢史學評論的道路。史評分為兩種,一是對史事的評論;一是對史書的評論。評事早始於春秋、史記;至於評論史書,則以劉知幾的史通為創始。至宋代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開始將史評列為史部的一門。其後,宋代呂夏卿的《唐書直筆》、元代蘇文爵的《三史質疑》、清代趙翼的《廿二史劄記》繼起。可見史通實開闢了中國史學評論的路向。

總之,劉知幾的《史通》是中國第一部以史學為研究對象的有系統著作,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中,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四庫全書總目》給予極高的評價,稱其「貫穿古今,洞悉利病,實非後人所能及」,後世不少史家都從《史通》中得到啟發和引導。

資治通鑑之內容及其史學上之地位。(9

4、9

6、9

8、03)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北宋司馬光所撰。這書因上接《左傳》,所以其敘事不始於上古,而起自周威烈王2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記載了1,362年的史事。正文有294卷,以朝代為紀,共分16紀﹝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另有考異30卷,以辨正史事記載的不同;及目錄30卷。

《通鑑》乃編年體的巨著,它按照年月順序來記載史事,並搜集了廣泛的史料。在內容編寫上也頗有特色,首先司馬光繼承《史記》的通貫精神,以通史形式,記載周至五代的政治事件。另外,司馬光是一位傳統學者,加上《通鑑》奉皇命編修,因而持有一種「正統」觀念,這種觀念在分裂時代尤為明顯,所以16紀中未列三國時期的蜀、吳,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東西魏、北齊、北周,以及五代時期的十國。再者,司馬光的通鑑不但敘事有系統,全面而又扼要簡明,同時又不乏卓越的歷史見解,他通過「臣光曰」的形式,表達出他的歷史觀點與政治主張,以期能對統治者提供一部簡明而好的史書,並能提供實際的鑑戒。

《通鑑》在中國史學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歷代史家均予以崇高的評價,如清代王鳴盛便稱讚它「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它既繼承和改善了編年體的組織,又充實了編年史的材料,而且把斷代編年改為貫通古今的通史編年體,成為中國史學上一創作,為後來編年史樹立規模。

此外,《通鑑》以年繫人,把歷史大事都記在帝王在位的年月中,逐年逐月的記載,較易看治亂興亡的過程。司馬光把1,300多年的政治史料廣泛網羅,加以剪裁組織使之系統化,而其選取史料,多用比較參考互訂法,且先編叢目,再成長編,經過詳細分析材料、考異、取捨後,刪煩取要,將漫無系統的史料消化融匯,不但完成了為帝王將相服務的責任,還能為現今研究五代以前史料提供系統的史料。

又因司馬光編撰時參閱了大量的資料,數目多達322種。其中有不少採用的書今已亡佚,後世徵考正史史實時,往往要借助通鑑的資料,可見其在保存史料上,實在有很大的貢獻。

最後亦為最重要者是《通鑑》評論史事頗具卓識。《通鑑》本為向皇帝提供資治之史鑑,故其價值不僅在蒐集史料方面,而是其史論。司馬光曾說:「臣今所述,止欲敘國家之興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觀者擇其善惡得失,以為勸戒。」故他在書中對歷史事實多加評論,且有不少真知灼見。錢穆在他的《中國史學名著》中便說:「通鑑於寫史、考史、評史三部分均完備。」完全正確。

《通鑑》在中國史學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它既繼承和改善了編年史體的組織,又把斷代編年改為貫通古今的通史編年體,成為中國史學上一大創作,為後來編年史樹立規模,因此,歷代史家均予以極高的評價,顧炎武視通鑑為「後世不可無之書」。

通志之內容及其在史學上之地位。(00、0

1、03)

《通志》,宋鄭樵撰,全書200卷,是一部紀傳體通史。體例分為紀、傳、譜、略、載記。帝紀18卷(記三皇五帝至隋);年譜4卷(記三皇五帝至隋各代的重要史事,此如史記的8表);世家3卷(只記周代);列傳108卷;載記8卷;四夷傳7卷;二十略52卷。帝紀、后紀、列傳乃抄錄自漢至隋諸史舊文,略加刪改而成;年譜為仿史記的表而作;改書、志為略。鄭樵這本通志是仿通史體例而作,所以包羅較廣,不像《通典》、《文獻通考》的專錄典章制度,但全書精華即在記載上古至唐各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演變,也包括文化發展情況的二十略。

《通志》雖主要是匯集前史,沿用舊文,加以刪節而成,但它確能繼續發揮通史的作用,因為司馬遷著史記後,通史才算正式成立。其後通史如《古史考》、《帝王世紀》、梁武帝的《通史》至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等,雖然都有通史性質,但其體例內容都不合乎通史的要求,從司馬遷到鄭樵中間,經過1,200多年,出現了大批斷代史和雜史,到這個時候,確實需要能夠會通各代史事而又有紀、傳、表、志俱全的通史出現,鄭樵《通志》是具有通而博的優點,所以說它能繼續發揮紀傳體通史的作用。

此外,《通志‧二十略》是鄭樵畢生精力之作,分門別類記載歷代典章制度及學術文化,並逐一闡述其源流、演變,提出不少見解。在二十略中,除〈禮〉、〈職官〉、〈食貨〉、〈選舉〉、〈刑法〉5略是節錄自通典及漢唐各史而成,其餘15略則為鄭樵多年搜集,研究所得,內容豐富,甚有史學價值,又擴大了正史固有的內容,例如他獨創了〈氏族略〉、〈六書略〉、〈七音略〉、〈都邑略〉、〈昆蟲草木略〉等體裁,包羅了學術文化以至動植物學等實際知識,《四庫全書總目》因而稱鄭樵之學「非談無根者可及。」這書的出現,為唐代以來漸僵化的正史編修模式帶來新的刺激。

鄭樵強調創新,《通志‧總序》說:「凡著書者,雖采前人之書,必自成一家言。」又提出著史者必須「核實」、「索象」,注意考訂、辨偽等,為中國史學思想注入新血。此外,《通志》更發揚劉知幾的精神,敢於批評「正統」思想,例如〈災祥略〉就指斥陰陽和災緯學說是「欺人之學」。鄭樵還認為史家的責任是真實記載歷史,反對任意褒貶。以上進步的史學思想,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而且,自《通志》以後,亦有續通志一類史籍的出現,如乾隆時敕撰《續通志》體例多依通志,又有官修的《清朝通志》,可見《通志》本身保存自古至唐之史料,功勞極大,更下續通志之作,可見其史學上之地位。

綜合而言,《通志》的編纂重點,在於創新史學方法,但並不等於其體例或內容全無突破,例如〈二十略〉無論在內容、史料和體制創新都有極高的價值。至於《通志》強調會通思想,發揮史學的實用價值,更被視為繼《史記》後另一部紀傳體通史的傑作。

廿二史劄記之內容及其史學上之地位。(9

4、9

5、9

7、9

8、9

9、00、01) 《廿二史劄記》,清代史學家趙翼所撰。趙翼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對歷代正史的編撰、體例及內容進行考證、分析和評論,特別注意評述各時代治亂興衰的因由及社會變化。全書共36卷,按正史先後分卷編次,每卷以類相從,各立標題,共為609條。書末附《補遺》一篇,考證古代的人名和地名。

趙翼在書中除用「內證」及「外證」兩種方法,按照歷史順序去考論各正史的編著者、成書時間、編撰過程、纂修體例、方法優劣、史料來源及史料真偽外,更整理排比各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以類相從,各立標題,將有關的分散史料按專題歸納,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找出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利弊,以及興廢變革的原因,最後形成史論。趙翼透過這種方法,歸納出很多特別的歷史現象,例如王莽時起兵者皆稱漢後;南朝多以寒人掌機要;五代諸帝多由軍士擁立等等。在考證以外,更有綜合,正是《劄記》的最大特色。

首要的貢獻是詳細介紹舊史。趙翼以前,雖曾有人對正史作過考證和評論,卻不如《廿二史劄記》全面、系統、深入和有條理。故此書有助讀者了解正史的史料價值及其史學地位,因而後人漸把《廿二史劄記》視為正史的入門導讀;另一方面亦有助史籍知識的傳播。

其次,《廿二史劄記》是研究古代史學史的一部極具價值的參考書籍,它和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及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並譽為清代三大考史名著,《劄記》的作用和影響,甚至遠在二書之上,其於史學上之地位,亦由此可見。

再者,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首創以歸納法析述歷史現象,並透過此方法總結出「王莽時起兵者皆稱漢後」、「東漢諸帝多不求永年」、「唐宦官多閩廣人」等不少歷史現象,能幫助讀者了解歷史問題,對研究古史有很大幫助。

最後,《廿二史劄記》突破了清代考據史學風氣。清乾嘉年間,學術界盛行考據風氣,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卻獨樹一幟,突破個別歷史事實的繁瑣考據,而且總貫群史,著重對有關一代興衰變革的重大問題進行排比和整理,把分散雜亂的史料歸納分析,試論述各代的政治利弊和盛衰興亡。嚴格來說,《劄記》已超出考史的範圍,是一部通過考史來發表史論,解釋歷史現象的作品。這種治史方法,被近代史學家廣泛採用,可見其影響之大。

《廿二史劄記》對史記以來的正史,以讀書筆記形式加以探討,需要的學養和時間(趙用了23年編撰)是難以估計的。更重要的是,趙翼突破了當時學術界的史學考據風氣,以近代的歸納方法從事歷史研究,充分體現他的學術視野。

《廿二史劄記》面世後,評價不一,但趙翼獨到的史學方法,基本上被學者肯定。而《劄記》在史學上也有相當高的地位。 書中所涉及的,由《史記》、《漢書》起,以至《元史》、《明史》共24部正史,由於舊唐書及舊五代史於當時未列為正史,故只稱「廿二史」。

第20篇:左传鞌之战原文及翻译

导语: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左传鞌之战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译文】

齐军:

(主战车)——齐侯(居中指挥)、邴夏(居左御车)、逢丑父(戎右)

(后备车)——郑周父(御车)、菀茷(戎右)

晋军:郤克(中军主帅)、士燮(上军佐)、栾书(下军主帅)、韩厥(司马)

(一号车)——郤克(居左主帅)、解张(居中御车)、郑丘缓(戎右)

(二号车)——韩厥(居中御车,本应为左)、(车左坠车)、(车右倒在车内)

(三号车)——綦毋张(车损,搭二号车,韩厥使之从身后)

孙桓子(卫大夫,为了救鲁国而帅师攻齐,失败后)返回新筑(卫邑)。不入新筑,随后往晋国求救兵。臧宣叔(鲁大夫,齐伐鲁)也到晋国求救兵。都投到郤献子门下(郤克三年前出使齐国,因跛脚遭齐顷公之母萧同叔子的耻笑,曾发誓要报仇,所以鲁、卫求兵都来找他)。晋侯(晋景公)答应给他七百辆战车的兵力。郤子说:“这是城濮战役(632年晋与楚在城濮交战)所用的军额。有已故的前代国君(晋文公重耳)与已故的卿大夫(在城濮战役中立有功勋的先轸、狐、偃、栾枝等人)的敏捷,所以才取得胜利。我跟先大夫相比,不能胜任(用七百乘取胜)这样的战事。请求八百乘战车。”答应他。郤克为中军主帅,士燮以上军佐的身份率领上军(荀庚因故未能出征),栾书为下军主帅(公元前633年,晋国建立三军,称中军、上军、下军。各军都有主帅和副帅,叫将、佐,由六卿担任)。韩厥(卿大夫)为司马(职官名,掌军法),去救鲁、卫两国。臧宣叔迎接晋军,为他们引路。季文子(鲁大夫)帅军与晋军相会。到达卫国境内,韩献子按军法处死部下,郤献子驱车奔驰,想要救他。到达后,却已经处死了。郤子索性以首级示众,高诉他的仆从说:“我以此(替韩厥)分担背后的指责。”

(晋军)跟踪齐军到莘(卫邑,齐师伐鲁,败卫而归,晋师跟踪至此)。六月十六日到达靡笄山下。齐侯(齐顷公)派人挑战,说:“您率领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的土地,敝国的兵力不雄厚,请明朝相见(以上几句挑战的话使用外交辞令,表面上很客气,骨子充满着火药味)。”回答说:“晋国与鲁、卫两国,互为兄弟(都是姬姓国)。他们来告诉说:‘齐国老是到敝国的土地上发泄不满。’我们的国君(晋景公)不忍心,派我们这班臣子来向大国请求,同时又不让我军滞留在贵国的土地上(这里是委婉语,意思说让我们速战,一决胜负)。能进不能退,齐君不会有命令(挑战命令)落空的事情出现(委婉语,说明明朝我们一定奉陪)。”齐侯说:“您答允交战,固然是我的愿望;如果不答允,也一定要交战的。”齐国的高固(齐大夫)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掷人,擒获晋军的人登上他们的战车,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作为战利品的标志。以让齐营的众人都看见,说:“想要勇气的人尽管来买我多余的勇气!”

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齐、晋双方军队在鞌摆开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当为戎右(古代战车,将领居左,御者居中。如果将领是君主或主帅则居中,御者居左。负责保护协助将领的人居右)。晋国的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当戎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甲就驱马奔驰(之:指驾车的马)。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没有中断擂鼓,说:“我受重伤了(古代病重、伤重、饥饿、劳累过度造成体力难以支持,都叫‘病’)。”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射中的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吾子’比‘子’更亲切些)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地势不平,我必定下去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不过您确实伤势很重难以支持了。”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战旗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只要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由于伤痛而败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盔甲,手执兵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还是)努力指挥战斗吧!”解张将右手所持的辔绳并握于右手,腾出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擂鼓。张侯所驾的马狂奔起来(由于单手持辔无法控制),晋军跟随他们。齐军崩溃。晋军追赶齐军,饶着华不注山追了三遍。

韩厥梦见子舆(韩厥父,当时已去世)对自己说:“次天早晨避开战车左右两侧!”因此(韩厥)在战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是个贵族。”齐侯说:“称他为贵族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按,乃齐侯愚蠢之举)射他左边的人,坠落车下;射他右边的人,倒在车里。(晋军)将军綦毋张(晋大夫,綦毋氏,名张)失去战车,跟随韩厥,说:“请搭车。”跟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肘制止他,使他站在自己身后(按,韩厥由于梦中警告,所以这样做,以免綦毋张受害)。韩厥弯下身子,把倒在车中的戎右安放稳当。逢丑父和齐侯交换位置(这是逢丑父为了保护齐侯,乘韩厥低下身子安放戎右的机会与齐侯交换位置,以便不能逃脱时蒙混敌人)。将要到达华泉(泉水名,在华不注山下)时,(齐侯)两边的(中间两马为服,旁边两马为骖)被树枝等钩住。丑父睡在轏车(一种卧车)里,有蛇从他身底出现,以臂击蛇,手臂受伤却隐瞒了伤情。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追上。韩厥手持拴马绳站在齐侯的马前(絷:拴缚马足的绳索),拜两拜,然后下跪,低头至地(这是臣下对君主所行的礼节。春秋时代讲究等级尊卑,韩厥对敌国君主也行臣仆之礼)。捧着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向齐侯献上,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深入齐国的土地。’臣下不幸,正好在军队任职,没有地方逃避隐藏(我不能不尽职作战)。而且怕由于我的逃避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臣下不称职地处在战士地位,冒昧地向您报告,臣下不才,代理这个官职是由于人才缺乏充数而已(外交辞令:自己是不得已参加战斗,不能不履行职责,来俘获齐侯你)。”逢丑父(充齐侯)命令齐侯下车,往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郑周父驾着齐君的副车,宛茷担任副车的车右,载上齐侯使他脱身。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将要杀掉他,呼喊道:“在我以前从来没有代替他的国君承担患难的,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一个人不畏惧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于是赦免了逢丑父。

左传读后感
《左传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