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声律启蒙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20 08:33:4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

(一)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二 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三 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行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

四 支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五 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六 鱼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

七 虞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鸟。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

八 齐

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 熊对虎,象对犀,霹雳对虹霓。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

九 佳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

十 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

十一 真

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 哀对乐,富对贫,好友对嘉宾。弹琴对结绶,白日对青春。 香对火,炭对薪,日观对天津。禅心对道眼,野妇对宫嫔。

十二 文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十三 元

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 儿对女,子对孙,药圃对花村。高楼对邃阁,赤豹对玄猿。 歌对舞,德对恩,犬马对鸡豚。龙池对凤沼,雨骤对云屯。

十四 寒

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寒毡对暖席,夜饮对晨餐。 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

十五 删

兴对废,附对攀,露草对霜菅,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 犹对尚,侈对悭,雾髻对烟鬟。莺啼对鹊噪,独鹤对双鹇。 姚对宋,柳对颜,赏善对惩奸。愁中对梦里,巧慧对痴顽。

一 先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二 萧

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

三 肴

风对雅,象对爻,巨蟒对长蛟。天文对地理,蟋蟀对螵蛸。 蛇对虺,蜃对蛟,麟薮对鹊巢。风声对月色,麦穗对桑苞。 牛对马,犬对猫,旨酒对嘉肴。桃红对柳绿,竹叶对松梢,

四 豪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刑对赏,贬对褒,破斧对征袍。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五 歌

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 繁对简,少对多,里咏对途歌。宦情对旅况,银鹿对铜驼。 霜对露,浪对波,径菊对池荷。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

六 麻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頳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 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酒钱对诗债,柏叶对松花。

七 阳

高对下,短对长,柳影对花香。词人对赋客,五帝对三王。 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 荀对孟,老对庄,亸柳对垂杨。仙宫对梵宇,小阁对长廊。

八 庚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蜂腰对蝶翅,宿醉对余酲。 虚对实,送对迎,后甲对先庚。鼓琴对舍瑟,搏虎对骑鲸。 渔对猎,钓对耕,玉振对金声。雉城对雁塞,柳枭对葵倾。

九 青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 行对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 书对史,传对经,鹦鹉对鹡鸰。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

十 蒸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葛巾对藜杖。涧水对池冰。 儒对士,佛对僧,面友对心朋。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时同登。吟哦对讽咏,访友对寻僧。

十一 尤

荣对辱,喜对忧,夜宴对春游。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 唇对齿,角对头,策马对骑牛。毫尖对笔底,绮阁对雕镂。 庵对寺,殿对楼,酒艇对渔舟。金龙对彩凤,豮豕对童牛。

十二 侵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 前对后,古对今,野兽对山禽。犍牛对牝马,水浅对山深。 丝对竹,剑对琴,素志对丹心。千愁对一醉,虎啸对龙吟。

十三 覃

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佛堂对仙洞,道院对禅庵。 将对欲,可对堪,德被对恩覃。权衡对尺度,雪寺对云庵。 中对外,北对南,贝母对宜男。移山对浚井,谏苦对言甘。

十四 盐

悲对乐,爱对嫌,玉兔对银蟾。醉侯对诗史,眼底对眉尖。 如对似,减对添,绣幕对朱帘。探珠对献玉,鹭立对鱼潜。 逢对遇,仰对瞻,市井对闾阎。投簪对结绶,握发对掀髯。

十五 咸

清对浊,苦对咸,一启对三缄。烟蓑对雨笠,月榜对风帆。 能对否,圣对贤,卫瓘对浑瑊。雀罗对鱼网,翠巘对苍崖。 冠对带,帽对衫,议鲠对言谗。行舟对御马,俗弊对民岩。

林边柳舞春风意

海岸松花夏雨情 蓝图竹韵秋霜画 天赋梅香冬雪诗

对韵

一 花、发韵

山对水,土对砂。翠柏对青杉。家禽对野兽,玉米对油茶。 鸾对凤,鹊对鸦。嫩蕊对枯杈。荸荠对芋艿,竹笋对蓖麻。 绸对布,线对纱。糯米对糍粑。黄花对紫菜,蚂蚁对虾蟆。

二 坡、梭韵

前对后,少对多。铝线对银梭。珊瑚对玛瑙,海蚌对田螺。 麋对鹿,马对骡。秀穗对嘉禾。葡萄对苜蓿,芒果对菠萝。 箫对笛,鼓对锣。守卫对巡逻。坚贞对奋勇,壮士对英模。

三 乜、斜韵

衣对裤,袜对鞋。手套对皮靴。红薯对绿豆,苋菜对番茄。 男对女,孙对爷。母舅对姑爹。黄瓜对白菜,麦杆对麻秸。 兄对弟,姆对爹。是否对非耶。零头对大额,少许对多些。

四 姑、苏韵

哥对弟,嫂对姑。蝙蝠对蜘蛛。螳螂对蚱蜢,皂荚对葫芦。 轻对重,细对粗。习字对温书。对虾对贻贝,牡蛎对珍珠。 郎对女,妇对夫。雅士对名姝。头颅对脚趾,骨骼对肌肤。

一、七韵

湖对海,涧对溪。左右对高低。白鹅对翠鸟,塑料对玻璃。 洲对港,垄对堤。玉树对琼枝。严冬对盛夏,绘画对吟诗。 开对闭,合对离。坦荡对崎岖。喧哗对静谧,平淡对新奇。 愁对喜,乐对哀。颖悟对痴呆。惊慌对镇定,信任对疑猜。 菰对笋,藓对苔。杏眼对桃腮。书包对笔架。邮码对门牌。 圆对缺,盛对衰。白絮对苍苔。吟诗对度曲,接福对生财。

七 灰、堆韵

瓢对碗,棍对锤。晚照对朝晖。乌云对白雪,闪电对鸣雷。 偏对正,是对非。离散对回归。困难对容易,浩渺对崔巍。 鱼对蚌,蟹对龟。手绢对头盔。金钗对宝钿,镜架对床帏。

八 油、求韵

猫对鼠,虎对猴。紫燕对斑鸠。灰狼对白兔,猎犬对耕牛。 糖对醋,酒对油。粗粮对珍馐。育苗对播种,扫地对清沟。 山对岳,谷对丘。暗道对阴沟。天桥对地窖,石堰对沙洲。

九 遥、条韵

弓对箭,铲对锹。蜜桔对香蕉。荔枝对苹果,板栗对樱桃。 时对刻,暮对朝。吉日对良宵。公开对隐蔽,肃静对喧嚣。 刀对斧,戟对镖。武略对文韬。伟人对名士,异性对同胞。

十 言、前韵

肥对瘦,窄对宽。去岁对今年。池塘对水库,河坝对梯田。 优对劣,险对安。引水对移山。宣传对辅导,走访对参观。 咸对淡,苦对甜。忙碌对休闲。轻松对紧迫,调解对斡旋。

十一 江、阳韵

云对雾,露对霜。日影对星光。黄河对黑水,五岭对三江。 丘对岭,海对洋。暖灶对寒窗。瓜藤对树干,小米对高粱。 台对桌,柜对床。大厦对平房。磁场对电极,石柱对砖墙。

十二 中、东韵

芹对韮,蒜对葱。酒绿对灯红。迎宾对送客,去燕对来鸿。 新对旧,暗对明。学校对军营。贫穷对富裕,短少对丰盈。 蓝对黑,绿对红。浅紫对深棕。中间对侧面,南北对西东。

十三 人、辰韵

关对隘,塞对津。沙漠对森林。捕捞对豢养,狩猎对耕耘。 歌对舞,咏对吟。博古对通今。洋流对海浪,瑞霭对甘霖。 勤对懒,富对贫。落叶对归根。闲情对雅趣,降暑对升温。

新编韵对

(一) 发花辙

第一部 麻韵

我对他,你对咱。自己对大家。篱笆对阡陌,树干对桠杈。

放对拿,跑对爬。吵闹对喧哗。犁耙对鋾锉,蛤蜊对虾蟆。

关对卡,刨对剐。砌砖对铺瓦。破格对离题,弄虚对作假。

欧对亚,冬对夏。高低对上下。害怕对担忧,剥削对敲诈。

(二) 梭波韵

第二部 波韵

挽对搓,扯对拖。戴笠对披蓑。蒸馍对烤饼,洗碗对刷锅。

载对驮,按对挪。牛牯对骆驼。切磋对斟酌,邂逅对蹉跎。

勤对惰,右对左。沉浮对颠簸。腰驼对背弓,眼盲对足跛。

筛对簸,车对磨。扶犁对掌舵。习作对观摩,报酬对收获。

第三部 歌韵

弟对哥,鸭对鸽。鼠洞对蜂窠。收割对保管,绿豆对青稞。

诈对讹,猛对苛。刺猬对企鹅。张良对陈亮,荀况对萧何。

之对者,能对可。千帆对百舸。刺眼对恶心,崎岖对坎坷。

饱对饿,平对仄。辉煌对显赫。指点对推敲,抽查对预测。

(三) 乜斜辙

第四部 皆韵

蟹对鳖,祖对爹。草履对皮靴。长安对重庆,深圳对老街。

枣对椰,芋对茄。别扭对和谐。阿姨对娭毑,表弟对亲爷。

抄对写,陶对冶。点挑对捺撇。咧嘴对呲牙,顶风对冒雪。

吴对越,湘对浙。桃花对竹叶。器械对服装,狼窝对虎穴。

(四) 姑苏辙

第五部 苏韵

铂对钨,璧对珠。肌肉对皮肤。蘑菇对芍药,蝙蝠对蜘蛛。

减对除,有对无。风钻对电炉。猢狲对骡马,木匣对铜模。

烹对煮,吞对吐。农夫对渔父。水果对菜蔬,鹧鸪对鹦鹉。

己对戌,壬对戊。来回对反复,水库对山塘,接芽对种树。

(五) 衣期辙

第六部 齐韵

密对稀,下对低。子女对夫妻。河堤对海港,暮霭对晨曦。

聚对离,叶对蒂。翠鸟对黄鹂。熊罴对虎豹,狼狈对狐狸。

依对倚,梳对洗。助人对责己。蚂蚁对蜉蝣,竹床对藤椅。

开对闭,同对异。高风对正气。货币对钱财,工资对福利。

第七部 支韵

忆对思,笨对痴。求友对从师。穿衣对吃饭,作赋对吟诗。

饮对食,字对词。渔汛对农时。令行对禁止,电掣对风驰。

生对死,红对紫。黄牛对白豕。刻骨对铭心,咬牙对切齿。

闻对视,非对是。相持对并峙。冬至对秋分,笸箩对耒耜。

第八部 儿韵

已对而,炖对胹。虽则对然而。鸸鹋对鹳雀,涕泣对涟洏。

一对二,遐对迩。突然对偶尔。女子对男儿,骅骝对騄駬。

第九部 鱼韵

骒对驹,蛹对蛆。短袄对长裾。边区对腹地,荒土对废墟。

智对愚,疾对徐。片刻对须臾。鹭鸶对鸲鹆,野狗对毛驴。

师对旅,锌对铝。海洋对岛屿。伴侣对亲邻,方圆对规矩。

逢对遇,连对续。游丝对飞絮。忧郁对欢欣,踌躇对犹豫。

(六) 怀来辙

第十部 开韵

正对歪,老对衰。伶俐对痴呆。明窗对净几,米桶对糠筛。

扛对抬,葬对埋。割毒对治癌。青苔对绿藻,老妇对小孩。

丢对甩。高对矮。是非对好歹。慷慨对激昂,慈祥对和蔼。

(七) 灰堆辙

第十一部 微韵

巨对微,喜对悲。雨打对风吹。恢恢对浩浩,赫赫对巍巍。

守对违,伴对随。环绕对包围。琢磨对思考,种植对栽培。

唇对嘴,腰对腿。东经对北纬。纳税对交粮,锄奸对剿匪。

胸对背,心对肺。山珍对海味。凤眼对龙眉,锦衾对棉被。

(八) 遥迢辙

第十二部 豪韵

凸对凹,岭对坳。市井对城郊。紫韶对黄鸟,牛犊对羊羔。

盾对矛,汐对潮。水远对山遥。萧条对茂盛,热闹对寂寥。

吃对咬,行对跑。玲珑对小巧。凤爪对龙麟,老兄对大嫂。

奇对妙,哭对笑。言传对身教。菜土对稻田,化肥对香皂。

(九) 由来辙

第十三部 侯韵

打对抽,钓对钩。麻雀对斑鸠。蝼蛄对昨蜢,田鼠对泥鳅。

乐对愁,友对仇。土豆对石榴。滑冰对泅水,击剑对打球。

平对陡,好对丑。猛轰对怒吼。里手对外行,南宫对北斗。

香对臭,肥对瘦。黄昏对白昼。忠厚对老成,崭新对陈旧。

(十) 言前辙

第十四部 寒韵

险对安,五对三。踊跃对蹒跚。天翻对地覆,虎胆对龙肝。

北对南,暑对寒。月落对花残。罗盘对挂表,卧榻对摇篮。

甘对陕,苏对皖。宝成对京汉。硬席对软铺,锅炉对水管。

行对站,锤对钻。批评对称赞。用力对劳神,光明对黑暗。

圣对贤,土对田。煮酒对熬盐。今朝对往岁,旧貌对新颜。

圆对扁,酸对碱。抑扬对褒贬。繁衍对蔓延,考查对表演。

闻对见,贫对贱。选拔对推荐。春燕对秋鸿,昏鸦对回雁。

(十一) 人辰辙

第十六部 痕韵

醒对错,假对真。城市对乡村。铜筋对铁骨,注意对留心。

怠对勤,富对贫。遗迹对伤痕。良辰对佳节,交友对择邻。

增对损,松对紧。饥荒对丰稔。开垦对耕耘,指挥对牵引。

贪对吝,仇对恨。消愁对解闷。沐雨对栉风,回音对写信。

(十二) 江阳辙 第十七部 唐韵

李对张,赵对匡。洁净对肮脏。翻江对倒海,落雪对飞霜。

虎对狼,马对羊。孔雀对凤凰。凄凉对凛烈,振作对颓唐。

来对往,培对养。死亡对生长。工厂对农庄,穷乡对僻壤。

狮对象,茶对酱。雪糕对冰棒。酝酿对商量,造林对开矿。

(十三) 中东辙

第十八部 庚韵

燕对莺,鹤对鹏。粉蝶对蜜蜂。麦风对梅雨,火海对泥坑。

鼓对铃,碗对瓶。舞蝶对流萤。花明对柳暗,雪亮对晶莹。

铅对锰,盘对戥。酒糟对豆饼。拯弱对疗饥,拔山对扛鼎。

罗对郑,曾对邓。头盔对眼镜。惨淡对繁荣,动摇对坚定。

第十九部 东韵

吉对凶,始对终。贸易对交通。酒盅对饭碗,古寺对故宫。

鳕对鳙,凤对龙。蜂鸟对狗熊。鸿鹄对燕雀,走兽对飞虫。

分对总,散对拢。风从对云涌。木俑对雪人,孤坟对野冢。

糍对粽,梁对栋。哑铃对响铳。苦痛对辛酸,骄矜对放纵。

声律初步

卷上 上平声

一 东

前对后,正对中。岭北对山东。冰天对雪地,旷野对长空。

贤对圣,佞对忠。俗子对神童。酒囊对饭袋,文艺对诗钟

留对去,迹对踪。四化对三通。辞明对意简,酒绿对灯红。

二 冬

歌对舞,鼓对钟。卧虎对腾龙。门前对舍后,春夏对秋冬。

优对劣,俗对庸。酒酽对茶浓。明窗对净几,富贾对贫农。

蒲对柳,柏对松。蝎子对蜈蚣。珠玑对锦绣,剔透对玲珑。

三 江

龟对鳖,蟹对螃。黑海对丹江。红参对白术,宝镜对金釭。

矛对盾,炮对枪。粤语对京腔。五风对十雨,作对对成双。

拖对搡,背对扛。五岳对三江。晨钟对暮鼓,鸡舍对鱼缸。

四 支

茶对酒,赋对词。酒癖对书痴。琴棋对书画,训子对从师。

花对果,叶对枝。粉黛对胭脂。观花对赏月,去早对来迟。

忧对喜,乐对悲。取巧对传奇。谈兵对试马,奏凯对班师。

五 微

兴对废,安对危。今是对昨非。飞船对导弹,突破对包围。

瓜对葛,蕨对薇。马瘦对羊肥。天南对地北,奥妙对精微。

青对紫,碧对绯。枯槁对蕤葳。高楼对大厦,瓮牗对柴扉。

六 鱼

龙对凤,马对驴。胆壮对心虚。山珍对海味,虎帐对鸾舆。

升对降,似对如。加减对乘除。风流对朴实,果断对踌躇。

兵对卒,马对车。耻辱对荣誉。南山对北海,道路对沟渠。

七 虞

兄对弟,妇对夫。野叟对村姑。三亲对六眷,苦闷对欢娱。

金对玉,宝对珠。斤两对锱铢。铜钱对锡箔,使节对兵符。

庭对院,巷对衢。苍术对茱萸。荷钱对笋笔,艾叶对菖蒲。

八 齐

鸿对鹊,鸭对鸡。鸭噪对鸡啼。沉鱼对落雁,荒径对清溪。

冰对炭,石对泥。玛瑙对玻璃。行墙对盖板,踏步对阶梯。

塘对堰,岸对堤。瘠土对肥泥。桑田对荻港,豚栅对鸡栖。

九 佳

巾对带,帽对鞋。玉镯对金钗。诗书对字画,五柳对三槐。

眉对目,背对怀。师旅对连排。防区对战场,热烈对和谐。

山对泽,泗对淮。海岸对山崖。巍峨对峻峭,冰棍对火柴。

十 灰

桑对榆,柳对槐。暖阁对凉台。龙吟对风哕,白芍对红梅。

葱对韭,茎对苔。柳眼对桃腮。舒筋对活络,祛病对消灾。

兴对废,盛对衰。亭榭对楼台。舞池对影院,豪气对雄才。

十一真

天对地,国对民。取义对成仁。承先对启后,好友对嘉宾。

优对劣,鬼对神。鸾凤对麒麟。河豚对海马,羽扇对纶巾。

姑对嫂,妃对嫔。录像对传神。分心对努力,腊月对新春。

十二文

成对败,合对分。五典对三坟。医师对宰相,两辅对三军。

风对雨,雪对云。播种对耕耘。寒潮对热浪,一统对三分。

圆对角,两对斤。万马对千军。声明对告示,博览对新闻。

十三元

儿对女,祖对孙。工厂对农村。争妍对竞秀,峻岭对平原。

庭对院,户对门。宇宙对乾坤。雕梁对画栋,菜圃对花园。

仇对德,怨对恩。静坐对狂奔。毛锥对石砚,农垦对军屯。

十四寒

凉对热,苦对酸。祸患对平安。山川对社稷,谛听对闲看。

松对紧,狭对宽。踏板对栏杆。栽花对种竹,纳履对弹冠。

忧对乐,喜对欢。日报对周刊。让梨对怀橘,柳线对荷盘。

十五删

园对扁,直对弯。剑鞘对刀环。桑田对麦地,乖巧对愚顽。

清对浊,善对奸。婢膝对奴颜。正心对诚意,雾鬓对云鬟。

聋对哑,慧对顽。下海对登山。悬崖对峭壁,静寂对悠闲。

卷下 下平声

一 先

高对下,后对先。峻岭对深渊。落花对流水,苦海对甘泉。

香对臭,丑对妍。天地对山川。天高对地厚,挖地对耕田。

长对短,后对前。昨日对今年。花残对果熟,陈腐对新鲜。

二 萧

荣对辱,狡对刁。淡写对轻描。春花对秋月,憔悴对妖娆,

高对下,负对挑。虞舜对唐尧。观花对赏月,耕读对渔樵。

晨对暮,暮对朝。岌岌对迢迢。江南对塞北,琥珀对琼瑶。

三 肴

。 四

文对武,笔对刀。松墨对狼毫。小寒对大暑,斟酌对推敲。 修对补,写对抄。起凤对腾蛟。中天对永夜,负担对承包。 窑对洞,穴对巢。冷讽对热嘲。月光对云影,异族对同胞 豪

非对是,贬对褒。错误对功劳。批评对奖赏,诗伯对文豪。 谋对略,略对韬。地迥对天高。艰难对险阻,懈怠对勤劳。 弓对矢,剑对刀。脱裤对穿袍。南征对北战,煮酒对焚膏。 歌

诗对赋,曲对歌。伟岸对嵯峨。泥牛对铁马,玉阙对银河。 花对草,芰对荷。织锦对抛梭。天蓝对月白,黑海对黄河。 亏对满,少对多。击鼓对敲锣。吟风对咏月,学习对观摩。 麻

乡对里,国对家。野草对闲花。修身对养性,煮酒对烹茶。 烟对酒,酒对茶。琴瑟对琵琶。风和对雨润,咏月对吟花。 虚对实,好对差。实报对浮夸。声援对号召,寂静对喧哗。 阳

稀对密,脆对刚。酷暑对清凉。风平对浪静,镇定对仓皇。 新对旧,短对长。汉沔对潇湘。清声对雅韵,真实对荒唐。 云对雾,雪对霜。北宋对南唐。昨非对今是,媚外对崇洋。 庚

斜对正,纵对横。黑暗对光明。深情对厚谊,鼓瑟对吹笙。 声对律,仄对平。经纬对纵横。兴衰对得失,鼓励对批评。 商对夏,宋对明。北伐对南征。争先对恐后,取舍对输赢。 青

眉对眼,影对形。蝴蝶对蜻蜓。晚霞对旭日,夜月对晨星。 厅对室,阁对亭。门户对窗棂。琼楼对宝殿,玉斝对银瓶。 寅对卯,丙对丁。落月对流星。珠光对宝气,雉尾对鸡翎。 蒸

霜对露,雪对冰。鸟鹊对黄莺。朝霞对暮霭,彩烛对花灯。

规对矩,智对能。规矩对准绳。天荒对地老,海啸对云腾。

桃对李,藕对菱。掘井对敲冰。黄绸对绿锦,白练对红绫。

十一尤

来对去,去对留。白马对青牛。鹰扬对燕贺,鸾凤对骅骝。

哀对乐,喜对忧。地角对田头。浅深对浓淡,猎犬对耕牛。

强对弱,劣对优。春播对秋收。乘风对破浪,拍马对吹牛。

十二侵

高对下,浅对深。雨袭对风侵。钢肠对铁骨,剑胆对琴心。

遐对迩,古对今。草甸对森林。明珠对白璧,锦瑟对瑶琴。

珠对玉,玉对金。击剑对弹琴。飞觞对醉月,走兽对鸣禽。

十三覃

前对后,北对南。挑剔对包涵。绿珠对红玉,倩女对奇男。

筐对簋,篓对篮。宝镜对金簪。升粮对尺布,斗酒对双柑。

高对矮,浅对覃。仙洞对禅庵。鹊巢对兔窟,燕额对虎颔。

十四盐

忠对信,耻对廉。郑重对庄严。藏奸对讨好,荜户对茅檐。

加对减,减对添。海底对山尖。整齐对清洁,义正对词严。

宽对窄,冷对炎。忆苦对思甜。横眉对怒目,书案对妆奁。

十五咸

风对雅,柬对函。职位对官衔。梅魂对竹影,笔架对书笺。

凉对热,苦对咸。计毒对言谗。扇风对点火,去柬对来函。

衣对帽,裤对衫。狗苟对猫馋。**对电影,出众对超凡。

林边柳舞春风意

海岸松花夏雨情 蓝图竹韵秋霜画 天赋梅香冬雪诗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涧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宫室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姓名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身体 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赤面丹心诚烈士,朱颜绿鬓是佳人。

衣巾 襦对袜,帛对巾。束带对垂绅。罗帏对绣被,纱帐对锦茵。礼乐衣冠成上国,文章黼黻美吾身。

文史 经对史,赋对诗。传记对歌辞。典谟对风雅,赞语对箴规。萤窗励志穷经日,凤陛成名射策时。

珍宝 犀对象,玉对金。宝瑟对银筝。珠璫对象简,玉笛对瑶琴。玻璃可作床书枕,玳瑁常为食客簪。

器皿 书对画,碗对觥。砚匣对棋枰。藤床对竹几,晓角对寒砧。光射斗牛知剑气,志存山水辨琴音。

食馔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果品 柑对桔,榧对菱。圆眼对榄仁。荔枝对松子,都李对林檎。交梨火枣仙家品,银杏朱樱御苑珍。

蔬菜 荠对菽,藻对萍。捋笋对采芹。春来堪剪韭,秋至便思莼。羊肚鸡跖蔬味美,猴头凤尾菜名新。

毳食 酥对脆,粿对糇。米果对麻球。饆饠逾粽子,馎饦胜馒头。凡糕必用糖调粉,诸饼多将面插油。

茶酒 斟对酌,盏对瓶。酒谱对茶经。龙膏逾凤髓,紫笋过绿醽。绍浙宜城醪尽美,武夷阳羡品俱馨。

草木 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竹对山茶。翠麦摇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万川霞。

药石 丸对散,灸对针。百合对山棱。乌头对狗脊,枳壳对桃仁。甘草茯苓为佐使,黄耆白术是君臣。

鸟兽 麟对凤,鹭对莺。马走对牛鸣。猴玄对豹赤,象白对鸾青。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水介 虾对蟹,鲫对鳊。双鲤对三鳝。鼋羹卿指动,鲈脍客心悬。鳆鲞鲳鲨皆海味,鲥鲂鲫鳜尽膳鲜。

虫名 虫对豸,蚓对蝇。蛤蚧对螟蛉。螳螂对蟋蟀,蚱蜢对蜻蜓。谁信蠹鱼成脉望,始知宵烛即流萤。

色彩 黄对白,黑对红。碧草对青松。丹墀对紫阁,绀发对青瞳。鹅黄鸭绿分深浅,月白天蓝别淡浓。

数目 三对五,万对千。两眼对双拳。孤灯对只履,百世对千年。春过园林花一梦,日长苑圃柳三眠。

声色 声对色,艳对香。月影对星光。山形对地势,挹秀对腾芳。去国心如帆影没,思乡梦与角声长。

情怀 忧对喜,性对心。意气对精神。钟情对减兴,息怒对生嗔。旅客愁怀堆万斛,佳人笑靥值千金。

方隅 南对北,上对中。后阁对前宫。南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分别 中对外,后对前。日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室内对堂偏。户外松须凝晓露,门前柳眼锁朝烟。

如似 疑对信,似对如。似玉对如珠。黄云常似盖,新月竟如梭。风摇樵叶如旌曳,日照荷花似锦铺。

重叠 重对叠,叠对重。岌岌对融融。依依对灼灼,喔喔对雍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助语 然对乃,且对夫。是也对非欤。散其对彰厥,乐只对刑于。圣人所谓焉耳矣,君子如期而已乎。

将乍 久对暂,乍对将。欲绽对初芳。偏宜对雅称,甚愧对何妨。横斜北斗夜将半,萧瑟西风天正凉

新四声对韵

一、发

虾对蟹,绮对纱。晚景对朝霞。荒芜对杂乱,苦菜对甜瓜。 稀落落,密麻麻。翠鸟对乌鸦。崖畔急收马,汛头速放闸。

良邻善士休奸诈,益友亲朋勿狡猾。野草重生,积虑处胸心思怨;东山再起,深谋远略浪淘沙。

耙对镐,铲对叉。致富对发家。莺歌对燕舞,美酒对浓茶。 风飒飒,鹊喳喳。异草对奇葩。莺唱勤劳第,树荫和睦家。

笔写春秋新日月,情滋爱恋话桑麻。绿地怀春,万里飔弹开放曲;黄葵向日,千秋业盛革新花。

二、梭

愁对乐,雁对鸽。别墅对轿车。偏长对超短,半裸对全遮。 禾瑟瑟,柳娜娜。呼啸对吟哦。心闲亲笔墨,室雅会姮娥。

仁慈处世仇敌少,和善持家孝子多。风流人物,寰清鸟语歌环保;浪漫乾坤,宇净花香赖禹德。

拖对拽,逮对捉。逃走对摆脱。藏拙对弄巧,菽粟对布帛。 功赫赫,业焯焯。生动对活泼。施淫思项羽,悔过效廉颇。

总比金颗经冶炼,常如玉器耐琢磨。举世欢声,体态轻盈歌缭绕;全民健美,身心舒坦舞婆娑。

虚对幻,魇对魔。窈窕对婀娜。清纯对高远,深壑对浅辙。 心叵恻,意难度。厚厚对薄薄。虫雕非小技,微刻是绝活。

烦事总因忙里错,好人多自苦中磨。玉宇腾龙,破雾云天骇野雀;银桐宿凤,植根沃土惊泽蛰。

三、乜

灯对路,巷对街。幽默对诙谐。蛰龙对落日,瑞雪对嘉节。 清楚楚,隐约约。挥泪对话别。人间兴特色,世上有奇绝。

倾钦业绩常为范,敬慕德行总唾奢。海晏河清,注目留心勤在政;花明景秀,看书读报乐于学。

噎对哽,闷对憋。三顾对一瞥。无心对有意,反问对盘诘。 光烨烨,影叠叠。短叹对长嗟。求人休诌媚,待客不乜斜。

扶掖后人为重任,继承前者效高洁。难表心迹,穿蕙丽人邀月饮;直抒胸臆,引蝶纨扇与君携。

四、一

荷对藻,水对鱼。鹤唳对鹂啼。追求对奋斗,满座对虚席。 烟袅袅,柳依依。美态对柔姿。闻鸡宜苦练,请教善勤思。

得意缘于奋斗日,过失多在忘形时。万缕情丝,吊影自怜千里梦;百结愁肠,论情只许两心知。

食对饮,画对棋。土舍对茅茨。医生对护士,莽汉对贤妻。 惆缕缕,乐滋滋。弊举对鞭笞。任重防虫蛀,权倾拒腐蚀。

树有妍媸花点缀,根分长短叶蕃滋。云遮日暗,风吹草动曲无限;雾散光明,雪压梅低直有时。

五、姑

图对画,果对蔬。郁李对香蒲。良禽对秀木,渊薮对江湖。 蜓款款,影疏疏。颖慧对糊涂。开心常问月,增趣总翻书。

只盼窗含雪岭月,惟思院长梅兰竹。无论尊卑,此日良辰游共橹;不分贵贱,昔时挚友饮同壶。

禽对兽,鹳对狐。杨柳对鹧鸪。碧梧对苍柏,戴笠对荷锄。 途寂寂,旅仆仆。乱岗对平芜。坦途宜彳亍,歧路莫踯躅。

泼墨丹青思士雅,弄潮贾海羡商儒。酾酒话别,异域经营离故里;赏花诗咽,他乡入梦会妻孥。

六、怀

遮对盖,射对猜。粉颈对香腮。襟怀对肺腑,茂树对枯荄。 云霭霭,雪皑皑。骏马对驽骀。攀援总有路,跋涉不遗才。

山川簇锦用心绘,果木幽芳着意栽。枝头鹊噪,崇山劈路穿龙过;陌上梅发,华苑筑巢引凤来。

摇对摆,闭对开。妙策对奇才。刀戈对铠甲,喜乐对悲哀。 心窄窄,意呆呆。奇矣对怪哉。鹤发多仙骨,童颜少鬼胎。

但愿民生无顾虑,唯求物价不哄抬。高低欲试,繁荣社稷事常议;短久皆知,痛苦身心疾莫来。

七、灰

霖对霰,酒对杯。浪涌对云飞。银珠对玉蕊,月皎对漆黑。 言娓娓,笑微微。旧酿对新醅。迎春喜信至,向日彩云归。

梅绽田园脱俗气,柳垂山水含清辉。霞生画栋,绮思妙境由心造;树掩门扉,好事佳音在汝为。

眉对眼,赤对黑。体壮对膘肥。发霉对腐烂,海盗对民贼。 风点点,雨霏霏。冷寂对喧豗。人间生绚烂,圃苑斗芳菲。

梦断鸡啼晨序曲,情钟鹭啭暮斜晖。花团锦簇,乾坤浩浩无奸宄;鸟语香合,意气勃勃有矩规。

八、遥

抛对套,跳对摇。美好对娇娆。香蕉对涩果,骤雨对狂飙。 天邈邈,路迢迢。野艾对蓬蒿。八方集雅韵,四处品佳肴。

盘中至品精心选,火上功夫用意瞧。同匡事业,含烟杨柳迷歌舞;共爱神州,带雨杏花颂舜尧。

窑对洞,路对桥。燕颔对蜂腰。野荞对田麦,秾李对夭桃。 烟淼淼,岭峣峣。荡漾对萦缭。山重多水复,柳暗有花调。

枝头抱绿春风暖,楹上贴红楼宇姣。为人不易,伪真善辨宜明确;处世维艰,浊净须分勿混淆。

九、油

勾对引,网对兜。碧海对白鸥。娇容对美景,舴艋对扁舟。 衣楚楚,曲悠悠。春种对秋收。有志天不负,无才面永羞。

白皂须分清腐事,是非明辩解民忧。春满家园,政许三通还玉璧;月莹故里,国施两制固金瓯。

绸对缎,韧对柔。海市对蜃楼。窗棂对户牗,琴瑟对笙篌。 莺呖呖,鹿呦呦。俊逸对风流。层岚生淡雅,列岫觅清幽。

纤云弄墨出灵秀,巧雁吟笺蕴智谋。壮志难酬,伏处甘为槽枥马;雄心不已,躬耕乐做垄辙牛。

十、言

脏对乱,腐对廉。善恶对忠奸。刚强对柔顺,苦辣对酸甜。 邪顺正,爽清烦。政稳对枢贤。是非宜补漏,功过好观瞻。

吉祥日照康庄路,如意风拂大有年。顽强进取,人犹少壮长催马;努力拼搏,木正茂葱宜作辕。

欢对乐,暖对寒。顺月对安年。民丰对物阜,苦涩对甘甜。 呈喜报,拓财源。民主对人权。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诗文漫卷书生乐,风雨同舟夫子贤。仁义得人,严守法章臻大治;和平处世,恪遵规矩成方圆。

男对女,柏对兰。宝贝对心肝。娇柔对委婉,戈壁对港湾。 情切切,意绵绵。素手对轻言。一心同缱绻,千里共婵娟。

蜓栖菡萏平蝉翼,柳映池塘满渡船。绿叶田田,旖旎风光皆入梦;红花点点,娇妍景色竟游仙。

褒对贬,苦对甜。地覆对天翻。探囊对取物,附势对趋炎。 食热栗,噤寒蝉。外壮对中干。盲人骑烈马,捷径隐终南。

起死回生添寿考,豪夺巧取少忠贤。见缝插针,说情邪风今始盛;植情遣恋,舔犊博爱古难全。

十一、人辰

馨对馥,晚对晨。璀璨对缤纷。白晳对红润,蜜意对芳唇。 林妆绿,野饰金。老练对单纯。相待敬君子,善交远小人。

心中有众时时乐,眼里无偏日日春。不重金银,居富济贫行善举;无关宠辱,集萤照雪见精神。

纤对嫩,苦对辛。露渍对苔痕。铁砧对铜棒,海味对山珍。 凄惨惨,笑吟吟。蓊树对芳荪。花发春簇锦,雪润地生金。

广栽桃李三春秀,精育梧桐万众钦。披星戴月,从师授业承先志;沥血呕心,入室传知益后人。

十二、江阳

原对草,马对羊。四野对八荒。杨花对柳絮,坚果对老姜。 天渺渺,野茫茫。靖世对安良。学广天不负,志宏路更长。

盈山翠色千秋乐,满目霞光五谷芳。水绕山青,绿叶比娇兴宝地;林环碧野,红花斗艳护康庄。

豺对豹,寿对康。棘刺对麦芒。皮衣对羽氅,陋巷对华堂。 林莽莽,水长长。茂盛对丰穰。香枫开画栋,旭日印雕梁。

休学绿草趋风动,宜效黄葵向日芳。有限空间,花沁琼芽茶是宝;无穷风味,叶浮玉盏水生香。

十三、中东

聪对昧,贯对通。啸谷对鸣钟。岚清对雨霁,舞凤对游龙。 烟袅袅,水淙淙。深绿对浅红。云间萦瑞气,堂上享和风。

八面玲珑成事业,四时锦绣乐宾朋。花好月圆,富日帮贫财气壮;桂芳兰馥,穷时济友院门兴。

崩对裂,挡对撑。月桂对宫灯。冰封对雾锁,撰写对传誊。 风冷冷,水泠泠。悸鸟对惊虫。柳颂清溪月,松播远古风。

描摹旷野独观赏,放牧平原任纵横。甘愿人梯,左右逢源桃李盛;乐为墙础,东西饮誉烛光莹。

庭对院,榭对亭。重创对轻刑。游吟对遣兴,蠕动对萌生。 花粲粲,露莹莹。酩酊对惺忪。丽水胸中驻,芳林腕底生。

朋来共论杏花雨,友去留言杨柳风。禹甸重光,日月两轮天地眼;国民蕴运,炎黄一脉古今龙。

严对谨,细对精。碧野对芳丛。徬徨对呐喊,业盛对邦兴。 成大器,见真功。无限对有恒。民欢风浪静,国庆海天宁。 把酒常怀祖逖志,吟诗永葆少陵情。士心萌志,凯歌达 运催佳梦;日月呈明,喜雨凝祥献赤诚.对韵屑玉

对 仗 练习辞

陆伟廉编著

(一)

骨对皮,怪对奇,合对离。吹牛对拍马,击鼓对升旗,

穿衣对脱帽,爱子对娇妻,烤鸭对烧鸡,春分对夏至,元曲对唐诗。

(二)

富对穷,铁对铜,补对缝。走兽对爬虫,白虎对青龙, 立春对雨水,半夏对全虫,南山对北海,暴雨对狂风。

新 韵 对 屑 玉 梁玉南辑

(一)山对水,地对天。民意对人心。“田间”对“村里”,晓月对晨星。

(二)梅对李,杏对桃。云淡对天高。江门对海口,改革对丰收。

(三)“桥”对“路”,“枫”对“樱”。石磊对金鑫。 潘虹对龚雪,则敬对乃灵。 中 草 药 联 韵 刘祖益编著

(一)里对表,皮对毛,甘草对苦蒿。枣皮对枳壳,磁石对芒硝

(二)根对芽,叶对花,扁豆对木瓜。桂枝对桔梗,地榆对天麻 新 对 韵

瓜对豆,黍对粮,鱼米对蚕桑。龙茶对蜜柚,桔绿对橙黄

(声律启蒙之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 赤壁对青田。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 秋夜月华圆。珠缀对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 残烟。前对后,后对先。从丑对孤妍。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梦里荣华,飘忽枕

推荐第2篇:声律启蒙

观《声律启蒙》感受

黄村镇第三中心小学梁金环

5月17日上午,我们在大兴二小听了执教六年级诵读课宋聪颖老师的《声律启蒙》一课,多种的朗读方式,教师在点评时语句有特色,上下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诵读诗文让诵课回味无穷,尤其是学生当堂对对联,体现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也是本节课最突出的特色。

一、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体现了诵读课“以读为主”的特色。

学生在自读韵文时,宋老师采用先让学生自己读准音,因为他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课前又作了充分的预习;然后,让学生指出韵文中最容易出错的字音和字形,由学生自己分析,引起其他学生注意;接着,学生在准备充分的基础上齐读,字音已经完全读准;学生再通过男女生对读,分层次朗读,最后的自愿结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体现了诵读课“以读为主”的特色。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正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不仅把韵文读熟,而且, 对韵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为下一环节,学生自学意思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教师在点评时,语句有特色。

学生结合注解、平时学的方法,自学了韵文的意思之后,全班开始交流,宋老师的点评语非常有特色,她是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点评的,“你运用了典故的方法,让大家明白意思。”“你运用了声律启蒙的三大特点。”„„宋老师的点评语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课上,我们一句赞赏的语言,就会让学生增强信心,也会让学生沾沾自喜。而这些赞赏的语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切合实际,才会有效果。

三、学生当堂对对联,体现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这个环节,宋老师先出了上联“夏日炎炎,正值芙蓉花开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好之后,写在前边的黑板上。我们以为学生会感觉很难,对不上几联。但出乎意料,学生一会就商量出,并开始在黑板上写起来。从各小组对的对联可以看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对仗的方法。是我们小看了学生呀。

接着,是学生自由创作阶段。六年学子生涯即将结束,回首在校的每一天,自己撰写一副对联。当学生展示“昔日幼雏羽未干,他日大鹏展翅飞。”“师恩厚重难回报,友谊情深莫忘坏。”的对联时, 真想不到,六年级的学生个个这么有才华。

四、上课、下课之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诵读诗文,让诵课回味无穷。

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刚上课,宋老师与学生们诵读古诗文,创设了诵课的情境。下课时,宋老师又与学生们诵读古诗文结束,“学子 学国学 学而有法,言者 言而言 言之能行。” 让诵课回味无穷。

总之,宋老师的这节课,上出了诵读课的味道。还可以看出学生上诵读课之后,古诗文、韵文等方面的知识增长了许多。

推荐第3篇: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六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诗文中的押韵(ū和ǖ)、平仄、对仗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结合释文读诗文,能够用自己的话正确地说出诗文的主要意思;能联系生活,尝试拟作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诵读中感受诗文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形成良好诵读习惯,养成喜爱诵读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学生展示上节课所学,以不同形式背诵《五微》。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第一小节。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绿窗:绿色纱窗。指女子居室。唐李绅《莺莺歌》:“緑窗娇女字鶯鶯,金雀婭鬟年十七。”前蜀韦庄《菩萨蛮》词:“劝我早归家,緑窗人似花。”宋张先《贺圣朝》词:“爱来书幌緑窗前,半和娇笑。”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绣帘风细,緑窗人静。”或指贫女的居室,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居室。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緑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餘。”

朱户: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六锡朱户。”《汉书·王莽传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緑韍袞冕衣裳„„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或可泛指朱红色大门。宋柳永《西江月》词:“凤头绣帘高卷,

兽鐶朱户频摇。”明刘基《小重山》词:“娟娟斜倚凤凰楼,窥朱户,应自半含羞。”指富贵人家。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怡颜丰柯之下,而朱户变为绳枢。”唐李绅《过吴门二十四韵》:“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南唐冯延巳《虞美人》词:“碧波朱户垂帘暮,帘下鸎鸎语。”

宝马:名贵的骏马。《史记·大宛列传》:“贰师马,宛宝马也。”唐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商女香草珠结网,天人宝马玉繁缨。”黄钧《锦城纪游》诗:“将军雄武气纵横,宝马雕弓出锦城。”

香车 (jū):1.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唐卢照邻 《行路难》诗:“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轝恒阗咽。”

2.即阿香车。神话中的雷车。《太平御览》卷十三引晋干宝 《搜神记》:“ 义兴人周永和出行,因日暮,路旁小屋中有女子留宿。一更后有唤:‘阿香!’女应诺。‘官唤汝推雷车。’女遂辞周云:‘有官事须去。’俄而大雷。” 明谢谠 《四喜记·喜逢甘雨》:“香车声破江门晓,云端一泻天瓢,沛人间盆倾下洨,八荒洗尽燄敲。” 3.指神仙乘的车。唐叶法善 《留诗》之一:“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清龚自珍 《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词:“灵鹊飞秋夕,香车驾暮烟。”

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

伯乐马:伯乐是春秋时期秦国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著称。

浩然驴:浩然就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据说他往往骑着驴子在风雪之中,诗兴因此大发。

弋雁:射雁。弋(yì):系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这里用作动词,射。《诗经》:弋凫与雁。

求鱼:《孟子》:缘木求鱼。

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

分金齐鲍叔:《史记.管晏列传》载:春秋时,齐鲍叔与管仲友好,两人一起经商,每次分利,管仲因家贫而多取,鲍叔不以为意。

奉璧蔺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有载: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秦昭王得知赵国有和氏之璧,表示愿以十五座城与赵交换和氏璧,蔺相如奉使入秦,当廷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

掷地金声孙绰(音辍)赋:孙绰是晋代官吏,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范元称:掷地当作金石声。

回文锦字窦滔书:晋代窦滔为秦州刺史,因宠妾,其妻苏蕙(字若兰)织锦成“回文旋图”诗,计八百四十字,寄给窦滔使其回心转意。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鱼。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史记.殷本纪》有载:商朝时傅说(音越)受牵连获罪,在傅岩筑墙。殷高宗武丁夜梦天神予以辅佐良才,绘其相貌访求天下,貌与傅说相合,遂立傅说为相,商朝中兴。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刑徒。

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鱼:太公就是太公望,名姜尚,也就是姜太公。他曾经在渭水边钓鱼,周文王遇到他,立其为国师,与之同载后车。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故事链接: 《管鲍之交》

六、拓展活动:对对子或完成“我会填”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中的历史典故,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推荐第4篇:《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所以本次群文阅读我选择了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和一先的节选,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熟读成诵,体会韵文的意思,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引导学生诵读韵文,理解大意。

过程与方法:熟读诵读韵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

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熟读、诵读韵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模式:

师范读(生思考)——生跟读——生练读(师引导)——指名读——师生同读——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谈话交流。

2、背诵上期学过的对子歌导入。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 桃对李,柳对杨。山青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3、过渡:背得真棒!今天我们大家又一起来学习新的对子歌,好不好?

二、课件出示《声律启蒙•十三元(节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材料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拼音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师生结合注释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2、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4、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小组自学自读《声律启蒙•十四寒(节选)》、《十五删(节选)》、《一先(节选)》。

1、4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对子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

2、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根据注释理解韵文的大概意思。

3、熟读成诵。

4、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五、拓展活动:读故事《壶中日月》

六、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七、作业

我会对对子。

鸟语对(

) 山花对(

) 好对(

蓝天对(

) 冬对( ) 暮对( ) 走兽对( ) 白雪对( ) 鱼唇对( ) 虎爪对( )

附阅读材料: 十三元(节选)

儿对 女 , 子 对 孙, 药 圃 对 花 村。高楼 对 邃 阁1, 赤 豹

duìxuányuánsâãrduìnǚzǐduìsūn

yàopǔduìhuācūnfūrãnxuān

gāolïuduìsuìgã

chìbào对 玄 猿。妃子 骑, 夫人 轩2, 旷野 对平原。匏 巴 能 鼓

bïshìshànchuīxūnqiūxīyuâmíng

fùfùzǎomãisīyìshǐ

qīqīfāngcǎoyuànchūnzhāohuāfāfēizǐjìkuàngyěduìpíngyuánpáobānãnggǔ瑟, 伯 氏 善 吹 埙3 。馥 馥 早 梅 思 驿 使4, 萋 萋 芳草 怨

wángsūn王孙。秋 夕 月 明, 苏 子 黄 岗 游 赤 壁。春 朝 花发 ,

sūzǐhuánggǎngyouchìbìshíjiājīngǔqǐfāngyuán注释:

1邃:深邃、幽秘。 石 家 金 谷 启 芳 园5。

2妃子骑: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明皇令岭南每年用驿骑传送至长安,急如星火。夫人轩:又叫鱼轩,一种用鱼皮装饰的供贵妇人乘坐的车子。

3匏巴:古人名(据说为楚人),特别擅长弹奏瑟。鼓:弹奏。伯氏:哥哥、兄长。“壎”为“埙”的异体字,吹奏乐器。

4馥馥:香气扑鼻的样子。驿:驿站,古代国家设置的负责投递公文、转运国家物资、供来往官员休息的机构。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宋人苏轼(苏东坡)月夜游赤壁的事。下联说的是晋石崇修金谷园的事。石崇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金谷水旁(旧称河阳)修建金谷园,其奢华程度,当时豪贵无人能与之相比。

十四寒(节选)

hãngduìshù横 对 竖 ,窄 对 宽 , 黑 志 对 弹丸1 。朱 帘 对 画 栋,

chūnjìlǎo

yâjiānglán

bǎipìduìqiānguānzhǎiduìkuānhēizhìduìdànwánzhūliánduìhuàdîngcǎikǎnduìdiāolánhuáirãnchēngzúzúzhūchǔshìjǐntài彩 槛 对 雕 栏 2。春 既 老, 夜 将 阑3 , 百 辟 对 千 官4,怀 仁 称 足足, 抱 义 美 般 般5。好 马 君王 曾 市 骨, 食

sīgān

shìyǎngshuāngxiān

yuánlǐzhōuzhōngxiãguōbàoyìměibānbān

hǎomǎjūnwángcãngshìgǔ

shí猪 处 士 仅 思 肝 6。世 仰 双 仙, 元 礼 舟 中 携 郭 泰 ,人 称 连 壁, 夏 候 车 上 并 潘 安7。 rãnchēngliánbì

xiàhîuchēshàngbìngpānān注释:

1黑志对弹丸:黑志也叫黑子,指人体上的黑痣,弹丸指弹弓射出的泥丸,都是比喻(土地)面积很小的意思。“志”通“痣”。 2槛:栏杆

3既:已经。阑:晚,将要完结。

4百辟:百位诸侯,很多诸侯。辟,天子和诸侯的通称,因为天子只有一个,而诸侯可以有许多,所以这里的“辟”是诸侯的意思。

5足足:象声词,凤凰的鸣叫声,此处代指凤凰。凤凰为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般般:形容词,身上有花纹的样子,此处代指麒麟。麒麟为传说中的仁义之兽,身子像麋鹿,尾巴像牛,蹄子像狼,头上有一角,为百兽之王。

6战国时,燕昭王想延揽人才,问郭隗该用什么办法。郭隗说,从前有个君王想寻求千里马,悬赏千金,三年后,有人送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君王用五百金买下了死马的骨头。此事传出去以后,不到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于是燕昭王就用重金礼聘郭隗,别国的贤才听到此事,便纷纷来投奔燕国。好(音hào),喜欢。食猪处士指东汉人闵仲叔。他老病家贫,不能每天买肉吃,只好“日买猪肝一片”,屠夫有时嫌他买得太少而不肯卖给他。安邑县令昕说后,下令要宫吏每天买肉送给他。闵仲叔觉得很奇怪,知道真相后感叹地说:“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我闵仲叔难道能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连累安邑的百姓吗?)说完就马上从安邑搬到沛县去了。处士,有气节有才干但不出来做官的人。 7郭泰,东汉人,字林宗,学问渊博,善于言谈。他到洛阳拜会当时的大名士、河南尹李膺(字元礼),交谈之后成为知交。后来他回太原介休故乡时,京城的读书人有几千辆车送他,他和李膺同船而渡,送行的人都认为他们是一对神仙。下联出自《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字安仁)和夏侯湛都很漂亮,喜欢一起出游,当时人称之为“连璧”。连璧,连在一起的两块宝玉,此处喻这两个漂亮的人。

十五删(节选)

xìngduìfâi兴 对 废, 附 对 攀1 , 露 草 对 霜 菅。歌 廉 对 借 寇,

shānlěilěi

shuǐchánchán

fângbìduìtànxuànfùduìpānlùcǎoduìshuāngjiāngēliánduìjiâkîu习孔 对 希 颜3。山 垒 垒 , 水 潺潺 ,奉 壁 对 探 镮4。 礼 由 公 旦 作, 诗 本 仲 尼 删5。驴 困 客 方 经 灞

shuǐlǐyïugōngdànzuîshīběnzhîngníshān

lǘkùnkâfāngjīngbàxíkǒngduìxīyán水, 鸡 鸣 人 已 出 函 关6。几 夜 霜 飞, 已 有 苍 鸿 辞

qǐwúxuánbàoyǐnnánshānjīmíngrãnyǐchūhánguānjǐyâshuāngfēiyǐyǒucānghïngcíběisāishùzhāowùàn北 塞,数 朝 雾 暗, 岂 无 玄 豹 隐 南 山 。

注释:

1附:依附。攀:攀附、依附。

2菅:一种茅草,又称菅茅、苞子草。茎可制绳,细叶可盖房顶。

3廉:廉范。寇:寇恂。此联所说的廉范和寇恂都是能为民办事的好官。习孔:孔指孔子。习孔,学习孔子。希颜:颜指颜回(字子渊),孔门的高足弟子,儒家学派尊之为“复圣”。希颜,希望能学成颜回那样。希,仰慕、企求,这里是希望达到(某种程度)的意思。

4奉璧:这是说赵国蔺相如之事。探镮:这是晋羊祜之事。羊枯五岁时,有天忽然叫乳母去取他平时玩的金镮,乳母说,咱们家没有这个东西呀!羊祜立即跑到隔壁邻居李氏家,探手到东边墙壁边桑树的树洞里,拿出了一个金镮。李家大吃一惊,说,这是我死去儿子丢失的东西,你为何要拿去?乳母赶来,将羊祜讲的话说了一遍,李家十分悲痛,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说李家的儿子是羊祜的前身。

5公旦:即周公旦(也称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他辅佐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仲尼:孔子的字。上古的诗本有三千多篇,传到春秋的时候,孔子对其进行整理删除,挑选出符合儒家道德礼仪且文辞优美的共305篇,就成了流传到现在的《诗经》。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是说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事。下联讲战国时,孟尝君在齐国为相,养有很多门客。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王扣留,他在门客的帮助下想法脱身逃到了函谷关,但天色尚黑,关门紧闭,无法出关。孟尝君门客中有人会学鸡叫,他一叫起来,关卡周围居民家的鸡也跟着叫起来。守门的关吏以为己到了天明开关之时,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就顺利地出关逃回了齐国。

7北塞(音sài):北方偏远的地方。塞,边界、险要之处。玄豹隐南山:陶苔子经营陶器,凭借贪盗致富。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听说南山有一只玄色的豹子,隐息在浓雾之中,七天不吃东西,想要使它的皮毛润泽,形成漂亮的花纹。至于猪狗之类的畜生,不加选择地见东西就吞食,飞快地长肥,就被人吃掉了。陶苔子不听劝阻,其妻便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后来陶苔子果真罪行暴露被杀。

一先(节选)

qíngduìyǔ晴 对 雨, 地 对 天, 天地 对 山川。山川 对 草木, 赤 壁

jiárǔdǐng

wǔchãngxián

mùbǐduìtáiqián

jīnchãng

shuídìduìtiāntiāndìduìshānchuānshānchuānduìcǎomùchìbìduìqīngtiánsānyuâliǔ对 青 田1。郏 鄏 鼎 ,武 城 弦2, 木 笔 对 苔 钱3,金 城 三 月 柳, 玉 井 九 秋 莲4 。何 处 春 朝 风 景 好, 谁 家 秋 夜 月 华 圆 ,珠 缀 花 梢 ,千 点 蔷 薇 香 露。练 横 树 杪5, 几 丝 杨 柳 残 烟。

jǐsīyángliǔcányān

zhūzhuìhuāshāo

qiāndiǎnqiángwēixiānglùyùjǐngjiǔqiūlián

hãchùchūncháofēngjǐnghǎojiāqiūyâyuâhuáyuánliànhãngshùmiǎo注释:

1青田:山名,在今浙江省青田县西北,林泉优美,道教称之为青田大鹤天,为二十六洞天之一。 2郏鄏鼎:郏鄏,地名,即周朝的东都雒邑,在今河南洛阳一带。鼎,名词用作动词,定鼎,即建都的意思。全句指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雒邑,周平王正式迁都雒邑的事。武城弦:武城,地名,春秋时鲁国的一个城邑,故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弦,弦乐器,代指音乐,此处用作动词,用音乐教化百姓。 3木笔:又名辛夷,花名,属木本类观赏植物,开紫白色花,因花苞形状像毛笔笔尖而得名。苔钱:苔藓的别名。同其形状呈圆形像铜钱,故有此名。

4金城: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皋兰县西北、黄河北岸。汉朝始设郡。玉井:井的美称。“玉”有美好的意思。九秋:秋季共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秋。 5练:一种白色的熟绢,此处指白色的雾气。秒:树梢。

推荐第5篇:《声律启蒙》教案

四年级下册《声律启蒙》 第十七课 二萧 丹麻学校 宋熙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二萧》,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方法:

读课文 诵经典 讲故事 悟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课前精彩三分钟

一、导入

1、复习:让学生诵读《一先》韵文

2、导入

二、初读文,掌握节奏

目标:通过多种读,掌握诗文的韵律、节奏。 要求:

1、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展示:读的方式多样化:自读、小组读等。

三、解读诗文,诵读诗文

目标: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诵读诗文,读出韵律美。 要求: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方法:首先自己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

1、抓住重点的词句,适当辅导

2、采用多种方式读,部分学生达到诵读。

3、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四、悟道理、知蕴意

1、了解故事《不为斗米折腰》师讲故事,生认真听,感知听完后有什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蕴意。

3、唱出《《二萧》,进一步感知。

五、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六、作业

背诵韵文《二萧》

推荐第6篇:声律启蒙“东”

《声律启蒙》——“东”教案

教学目标:

1、

2、诵读《声律启蒙》“东”,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理解“三尺剑,六钧弓”的出处、典故。

教学准备:

收集“三尺剑,六钧弓”的古代出处、典故,古筝配乐。 地图,了解岭北、江东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汉高祖刘邦被人射了一冷箭,病的厉害了,他老婆吕后请的一个好医生来了,医生说这个病能治,好办。于是刘邦大骂道:我从一个平头老百姓,拿着把刀子干到皇帝,这就是天命!我的命在天,再好的医生有什么用!不让他看,给医生黄金五十斤,把他赶出去。 六钧弓:《春秋左传.这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 出示《声律启蒙》“东”的原文: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 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2、多种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3、品读解意,边读边结合译文试解释内容,教师点拨: 鸿:大雁。

出示地图,找出岭北和江东的位置。 译文:

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照和晴空相对。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钧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出前句,对后句,练习背诵。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配乐背诵:一边拍手,一边对对子。

推荐第7篇:《声律启蒙》说课稿

《声律启蒙》说课稿

法库县爱心学校

《声律启蒙》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具等。声韵协调,朗朗上口。

本课选自《声律启蒙》中的上卷——一东。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节奏美,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使学生感知意境,从而引发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养成爱读书、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类生: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朗读,会背诵。 B类生:认识生字,可以跟读,背诵简单短句。 C类生:认识生字,可集中注意力听句子。 过程与方法:

A类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句子意思。 B类生:可以借助图片初步理解词语意思。 C类生:可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类生:通过诵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B类生:初步体会音律的节奏美。

C类生:可集中注意力和大家一起听音乐,初步感知。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师讲解、直观展示理解句子意思,想象文中画面,体会表达的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在教学中,根据培智学生特点,我采用直观演示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1、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2、图文并茂、理解意思

3、反复诵读、感受意境

4、巩固练习

5、总结延伸

推荐第8篇:声律启蒙反思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

法库县爱心学校

徐 淼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

一、国学教学不仅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于我们自身也是有很大的提升。教学之后,反思自己,自身看书学习的时间少了,尤其对祖国传统的文化的营养汲取太贫乏了。当想学习时,总是以各种借口来麻痹自己、为自己开脱。课前有时对教材的钻研不充分,自身对教材吃得不透,就伧足上阵。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妥的,要给学生带来有益的、有效的课堂,就必须先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二、在教学中在贯穿以读为主线时,由于客观因素,没有很好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诵读。在激发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的兴趣,我做得不是很好,在性急时,往往会带些强制性的。没有很好的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三、在讲解意思时,我做的不好,显得粗超,不够细腻。没有很好的让学生诵联会意,品联悟境,激发学生的联想,以致各教学环节不相扣,支离破碎没有层层推进,没有形成有体系的课堂教学。这样使得课堂教学不精彩,学生久而久之会厌烦。

四、整堂课的声律启蒙教学都在赶时间,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材的准备上不够充分,钻研的程度上不深。对学生在课中或课后,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答复。更没有探求学生们在他们心中对声律启蒙这门课有什么看法、想法,师生之间沟通很少。 五、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我没有引导好。 对学生学习《声律启蒙》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上有很大缺陷。对课堂的应变能力还不是很强。

总之,在进行《声律启蒙》教学之后,我们要有所反思,在耕耘中收获,在反思中进步。但我已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值得庆幸,我相信,反思就像一面镜子,照着我们,让我们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在国学教学的这条康庄大道上快马加鞭,奋勇前进!

推荐第9篇:声律启蒙详解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4濯(音zhuó)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4。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

1皤(音pó):白色。绿:这里指青色、黑色。皓:白色。 2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融融:暖气上腾的样子。 3佩剑、弯弓:这两个词组既可看成动宾词组,即佩上剑、拉弯弓;也可看成偏正词组,即佩带的剑、被拉弯的弓。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仗。 4芰(音jì):菱角的一种。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二冬1 ————————注释————————

1“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中古读音不同(主要是韵腹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1。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2。舞蝶对鸣蛩3。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4。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5。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6。

————————注释————————

1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 2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下》。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下联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3蛩(音qióng):古代蝗虫、蝉、蟋蟀等类的小昆虫都可叫蛩,此处指蟋蟀。

4课:此处是“为……而劳作”的意思,“课蜜”即采蜜。“课”本指收税,古人经常“课”、“役”连用,故“课”也就带有“役(劳作)”的意思了。

5恰恰:像声词,黄莺的叫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见,自在娇莺恰恰啼”。雍雍:像声词,大雁的叫声。《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6上联源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一作“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迢(音tiáo)递,遥远的样子。嵯(音cuō)峨:山势高险的样子。危:高。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1。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2。 花灼烁,草蒙茸3。九夏对三冬4。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5。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6。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7。

————————注释————————

1中庸:本来指做事不偏不欹、恰到好处,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

2奁(音lián):镜匣,古代妇女多用来收放梳妆用具。笥(音sì):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形的盛物器具,多用来盛放衣物。杵(音chǔ):舂米用的一种木制的棒槌。将稻、粟米等放置在臼中,用杵不停地舂捣,可除去粗皮。舂(音chōng):此处指臼。 3灼烁(音卓硕):联绵词,花盛开的样子。蒙茸:联绵词,草茂盛的样子。

4九夏对三冬:夏季有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夏;冬季有三个月,故称三冬。“九”和“三”也可看成虚数,“九夏”与“三冬”都指时间很久。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下联出自《晋书·卷八十五·刘毅传》。蟠龙(盘龙),书斋名。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盘、蟠在此处义同。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和《晋书·毕卓传》。晋人毕卓酒后曾对人说,左手剥着蟹螯,右手拿着酒杯,漂游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擘(音bò),分开、剥开。蟹螯(音aó),螃蟹的两个大前足,是下酒的美味。下联见于《世说新语·企羡》和《晋书·王恭传》。晋人王恭披着仙鹤羽毛做的披风,乘着轩车,在小雪中前行,孟昶在篱间窥见,说:这真是个神仙呀。鹤氅(音chǎng),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 7五老:山峰名,在江西庐山的南部,由五座小山峰构成。三姑:山峰名,由三座小山峰组成,在今安徽境内。金镛:一种乐器,青铜铸造的大钟。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1。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2,绣虎对雕龙3。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4。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5。

————————注释————————

1禹、舜、羲(音xī)、农:分别指夏禹、虞舜、伏羲、神农,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四位圣君。 2陈后主: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陈叔宝字元秀,昏庸荒淫,被隋所俘,死于长安。汉中宗:汉宣帝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位 25年,很有作为,班固称之为“功广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

3绣虎:指三国时魏国曹操的儿子曹植,他文章出众,当时人称绣虎。雕龙:指南朝梁的刘勰(字彦和),他曾作《文心雕龙》一书,十分出名。 4更(音gēng):经历、经受。 5藉(音jiè):借助、凭借。疏(一作“踈”)慵:正在懒适意。

三 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1,玉斝对银釭2。 青布幔,碧油幢3,宝剑对金缸4。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5。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6。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7。

————————注释————————

1蓉:芙蓉。蕙:又名蕙兰、佩兰,一种兰花。古人认为这两种都是君子所喜欢佩带的香草。 2斝(音jiǎ):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釭(音gāng):灯。依照平水韵,此字还另有一个读音gōng,属于东韵字,意思为镶嵌在车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3幢(音chuáng):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又指佛教用物经幢。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音zhuàng,属于去声绛韵。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4釭:原文作“缸”,疑误。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5社稷:国家。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家邦:国家。邦,国。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下联出自《庄子·人间世》。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龙逄(音páng)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这里的“逢”也应该读作páng)。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7黄花:此处特指菊花。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

旌对旆,盖对幢1,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2。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3。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4。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5。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6。

————————注释————————

1旆(音pèi):一种旗帜。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雨伞。幢: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此处是借对,参考前注。

2九泽:指占代分处于九州的九个湖泊,各书记载的名称小有差异,较为通行的说法是:具区(吴)、云梦(楚)、阳华(秦)、大陆(晋)、圃田(梁)、孟诸(宋)、海隅(齐)、钜鹿(赵)、大沼(燕)。(见于《吕氏春秋·有始》)三江:古代的三条江,其名称各书记载大不相同。《尚书·禹贡》中的“三江”,据唐陆德明《经典择文》的说法,是指松江、委江、东江。 3振:震动,引申为被敲击的意思。

4清:《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写作“凊”(音qìng),并有注解:“凊,凉、寒。原书用„凊‟字,其实,作„清‟也可以,意义相同,在平仄方面对仗更工整。”

5倒戈:将武器倒过来指向己方的军队,代指叛变。辛纣(音zhòu):即商纣王,商代的亡国之君。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原来同属商朝的八百诸侯也同时起兵造反,与武王会于盟津,在牧野决战时,商王自己的军队也阵前哗变,商纣王兵败,在鹿台自焚而死。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死后,其少子胡亥继位,称秦二世;后赵高杀胡亥,立子婴,去帝号,称秦王。子婴继位刚 46天,刘邦的军队即攻至秦都咸阳附近的灞上,子婴便素车白马在道旁向刘邦投降,后被项羽所杀。 6营:营造。垒:原义指军营,此处引申指燕子窝。

铢对两,只对双1,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2。

青琐闼,碧纱窗3,汉社对周邦4。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5。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6。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7。

————————注释————————

1铢(音zhū):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分之一两为一铢。 2朝(音zhāo):早晨。禁:古代晚上禁止在外边行走,称禁夜。此处引申指夜晚的意思。缸:《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写作“釭”,注解:“原文作„缸‟疑误,当作„釭‟。釭,灯。参考前注。”

3青琐:一种雕刻在门和窗上的用来作装饰的青色连环状花纹。闼(音tà):门,有时特指宫中的小门。

4社:社稷的简称。参见前注。 5 摐摐(音chuāng):钟声。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仇览传》。东汉仇览(一名香,宇季智),先任蒲亭长,后任蒲县主簿(均为县衙的低级官员),能用道德教化民众,政绩显著。当时任考城令的王涣见到后说:荆棘之中并非鸾鸟凤凰栖身的地方。并将自己一个月的俸禄送给他表示鼓励。下联出自《三国志·蜀志》。三国时的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做耒阳县令却治理不好一县,被免了职。鲁肃向刘备推荐说:庞统不是治理小县的人才,至少让他做个治中、别驾(均为州一级行政长官的助理),才能施展他千里马一样的才干。骥,千里马。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为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卧冰吞雪,数日不死,后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下联出自《庄子·外物篇》中的一个寓言。庄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条鲋鱼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车辙中,已经快要于死了。鲋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我将要到吴越(今江浙一带)去,到了以后,我一定修堤坝堵住西江,让西江水倒涨过来救你。

四 支

茶对酒,赋对诗1,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2。 四目颉,一足夔3,鸲鹆对鹭鸶4。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5。 几阵秋风能应候6,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7。

————————注释————————

1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2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3四目颉(音jié):颉指仓颉(亦作苍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据说他“四目灵光”,创造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一足夔(音kuí):此典故有两种说法。其一出自《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夔为一种怪兽,似牛,青色的毛,无角,只有一只脚。另一说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为人名,是尧(一说舜)的乐正(管理朝廷音乐的官员),鲁哀公听说“夔一足”,以为夔只有一只脚,就去问孔子,孔子就说“夔一而足,非一足也”(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以将音乐的事管理好了,不是说他只有一只脚)。但传说既久,慢慢也就衍生出夔是只有一只脚的音乐之神的说法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士的漆器上就绘制有一只脚的夔的图形。从对仗的角度来看,此处理解为“一只脚的音乐之神”较好。

4鸲鹆(音qǘyǜ):鸟名,俗称八哥。 5菡萏(音hàndàn):荷花。荼蘼(音túmí):也写作酴釄、酴醾,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6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襄子联合韩、魏诛杀。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羊公,对晋人羊祜的尊称。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皮子下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1。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2。 汾水鼎,岘山碑3,虎豹对熊罴4。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5。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6。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7。

————————注释————————

1围棋:此处不是名词,而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2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 3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岘(音xiàn)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4罴(音pí):一种野兽,俗称人熊。 5琉璃:天然形成的各种有光的宝石的统称。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王吉传》。王吉宁子阳,西汉人,品行高洁。东邻的枣树越过院墙伸到了王吉家,其妻摘树上的枣子给王吉吃。王吉知道枣子的来历后,认为妻子这是偷盗,便将其妻赶出了家门。邻居知道原因后,就要砍掉这株枣树。后经邻里再三劝阻,坚决请求,王吉才让妻子回来。去,离开,此处是“让……离开”,即休弃的意思。下联出自《前汉纪》。公仪休,春秋时鲁国的相。他很喜欢吃其妻在后园所栽种的葵菜。后来又看见妻子亲自织布,忽然想到这是与靠种菜织布谋生的人争利,便拔掉自家菜园的葵菜,并休弃了他的妻子。出,让……出去,即休弃的意思。葵,冬葵,一种蔬菜,子可入药。 7咿轧(音yīyā):摇槽的声音。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1。 三弄笛,一围棋2,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3。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4。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5。

————————注释———————— 1李苦:李子很苦。《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小孩们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树长在大路边,果实还没被路人摘去,这一定是苦李。小孩们摘下李子一尝,果然苦涩不能入口。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视对方时眼球是黑色的,称青眼,表示重视对方;其旁为白色,斜视对方则白色出现,表示轻视对方。《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书·阮籍传》说,晋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看见才干普通的人,就翻着白眼对着他。只有当时的名士嵇康去见他,阮籍才青眼相对。白眉:三国时蜀人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中马良的才学在兄弟当中最为突出。马良眉有白毛,当时有俗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见于《三国志·蜀志》。)后世便称兄弟中才干最突出者为白眉。 2三弄笛:这是一个典故,见于《世说新语·任诞》。晋人王徽之(宇子献,王羲之之子)曾听说桓伊(宇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识。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驾车从岸上经过,别人告诉王徽之:这个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叫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当时桓伊已经担任过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闻王徽之的名气,便下车替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后,未交谈一句,使各奔东西了。弄,本为双手把玩宝玉的意思,此处引申为双手持笛演奏,有一支古笛曲名便为《梅花三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太真外传》。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而杨贵妃宿醉未醒。明皇叫侍女将杨贵妃扶至沉香亭,杨贵妃带醉补了一下妆,但不能下拜。唐明皇笑着说:“岂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怎么是醉了呢?是海棠花还没睡够呀!)后来宋朝苏轼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用的就是这个典故。下联出自《三辅故事》,据说汉朝宫苑中有株柳树,树形像人,称之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清历鹗的《台城路·蚕》词中写养蚕人“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4张骏句:据《太平御览》卷 124《偏霸部·西梁》李暠所云,从前河右地区(今甘肃酒泉一带)无楸树槐树,东晋后期割据于河右地区的前凉国张骏曾从陕西一带弄来一些树种移栽,都死了。前凉于公元376年被前秦灭掉之后,李暠逐渐占据河右,于公元400年建立西凉。有一天,忽然在酒泉宫西北角上长出了一棵槐树,李暠认为是吉兆,便有感而作了《槐树赋》。原注引自《凉录》说《槐树赋》为张骏所作,与原文所言相合。疑原文及原注均误。杜陵:指唐代诗人杜甫。宋人王禹偁《诗话》说,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杜甫为避讳而从不作吟咏海棠的诗。

5晋士句:这句的意思是说,晋代的文士才具奇特,外人只能观察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就如同从竹管中看金钱豹,只能看到它身上的一块花纹一样。此语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说王子敬(即王献之)小时候看人玩一种棋,能看出双方的胜负。游戏者看他年龄小,轻视他,说:“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五总之龟:龟被古人视为长寿的灵物,千年五聚,因而称博学多闻的人为五总龟。《新唐书·殷践猷传》说,殷氏学问淹通,贺知章“尝号为五总龟”。五总,聚集了五次,即经历了千年。

这里有必要对几个问题说明一下。

首先,四支这段典故很多,其中有一些典故是荒谬的,我们自然可以判断出来,没有必要恪守。毕竟《声律启蒙》是古代人写的东西。

第二,第二段的注1提到了所谓“动宾结构”,这是个什么概念,大家以后就会学到。蓝田种玉老师已经开贴,相信不久大家就能够开始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进而掌握这些概念。 最后,对第三段的注4疏通一下。从“据《太平御览》卷”到“便有感而作了《槐树赋》”这是《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的考订,认为《槐树赋》是李暠所作。后面“原注”是指《声律启蒙》的原注,并且说那个注解和《声律启蒙》的说法一致,都认为《槐树赋》是张骏所作。但是,从《太平御览》的记录看来,《声律启蒙》原文和原注都错了。

五 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1。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2。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3。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4。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5。

————————注释———————— 1朗:月光明亮。

2矶(音jī):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3朝(音zhāo):早晨。珠玑:珍珠的统称。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4欹(音qī):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念:想着。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5莎(音suō):草名,即香附。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宽对猛,是对非1,服美对乘肥2。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3。 桃灼灼,柳依依4,绿暗对红稀5。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6。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 1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2乘(音chéng):乘坐,动词,此处指乘坐的马匹,做名词用。这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3珊珊:海洋中一种腔肠动物的骨髓形成的树枝状的东西,颜色多样,可作装饰品。玳瑁(音dàimào):海洋中的一种动物,形状似大龟,背壳有花纹,四肢为鳍足状,甲片可作装饰,亦可入药。

4此联两句均出自《诗经》。上联出自《国风 ·周南 ·桃夭》,原文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树长得多么茂盛呀,它的花开得像火焰一样。)。夭,盛貌;灼,鲜明,灼灼,鲜明光盛貌。下联出自《小雅·采薇》,原文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前我动身去打仗的时候,杨柳随风飘动)。

5“绿暗”指绿叶颜色变深,“红稀”指红花凋谢变少,这都是晚春到初夏的景色。绿和红分别代指绿树和红花,是修辞中的借代手法。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见一东注。下联出自《尚书·武成》,书中说周朝“一戎衣,天下大定”,传统的解释是:周武王一穿上打仗的服装(戎衣),就消灭了商纣王,建立周朝,天下安定。臻(音zhēn):至、到。

声对色,饱对饥1,虎节对龙旗2。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3。 尨也吠,燕于飞4,荡荡对巍巍5。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6。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7。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8。

————————注释————————

1声:特指音乐。色:特指女色,此处指歌女、舞伎等。

2虎节:即兵符,古代军队中调兵遣将的凭证。一般为铜铸,虎形,上有相应的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留在中央,左半归统兵者掌管。调兵时由使者持右半虎节与统兵者验合,方能发兵。节,符节。龙旗:上面绣有龙的旗子。

3白简:古代御史谏官弹劾的奏章称白简,也可用来代指御史等主管监察的官员。朱衣:官员所穿的一种红色的官服,也可代指有资格穿此类服装的官员。汉代祭宫、唐宋四品五品的官员都穿朱衣。

4此联两句均出白《诗经·国风》。上联出自《召南·野有死靡》,原文为:“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不要揭动我的围裙呀,不要让你的猎狗叫起来。)尨(音máng),多毛狗。下联出自《邶风·燕燕》,原文为:“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在飞翔,羽毛参差不齐。)于飞,飞翔;于,词头,无义。

5荡荡:很宽广的样子。 6暄(音xuān):温暖。资:借助。藉:借助、依靠。 7这是两个典故,均出自《汉书》。上联出自《冯奉世传》。冯奉世为西汉武帝宣帝时人,奉命出使西域大宛国时,遇上莎车国杀了汉朝使者,他便劝说西域诸国,发兵大破莎车,杀莎车王,威名远扬,得到西域各国敬重。下联出自《尹翁归传》。尹翁归为西汉宣帝时人。曾任东海郡太守,因为政绩卓著而调迁右扶风(官名),为官清廉严正,死后家无馀财。异等,与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别人一等。

7此联两句均出自《诗经·小雅》。上联出自《常(棠)棣》,原文为:“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棠棣树开的花呀,外观不是明艳照人吗?所有现在的人呀,没有人能赶上亲兄弟。)据说这是周公为宴饮兄弟而作的诗。燕,通“宴”。载,发语词,无义。棣棠,树木名,即郁李,也写作棠棣、唐棣。文中将“棠棣”写成“棣棠”,是因为服从对仗平仄的要求而改的。韡韡(音wěi),光艳茂盛的样子。下联出自《采薇》,据说周天子派军队征伐入侵的西方少数民族猃狁,戍卒们在征途中作此诗。参见前注。伊,代词,你、你们。 第二段注2,对“乘”的解释,个人以为可以商榷。这句话可能出自《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如此,则“服”和“乘”都应该是动词,而“美”和“肥”才应该看做借代,分别指“美丽的衣服”和“肥壮的马匹”。 六 鱼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1。 伯乐马,浩然驴2,弋雁对求鱼3。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4。 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5。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6。

————————注释————————

1户:门。宝马:配有用珍宝装饰起来的马具的马。香车:即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车,古有两读,此处的“车”属鱼韵,读jū;本韵内另两处“车”亦读jū。

2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以善于相马闻名。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喜骑驴,曾说,我的诗都构思于灞陵风雪中的毛驴背上。

3弋(音yì):也叫弋射,一种用系有细丝绳的箭射猎飞禽的射猎方式。

4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吕氏春秋》(《史记·管晏列传》下《索隐》所引)。鲍叔即鲍叔牙,春秋齐人,与管仲为知交。两人曾在南阳合伙经商,分利润时,管仲私自多取,鲍叔知道管仲家有老母且家境贫寒,不认为是管仲贪财。下联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音lìn)相如,战国时赵国的大夫。秦昭襄王说要用秦国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主动请求奉璧前往。秦王收下璧而不给赵国城,蔺相如设计取回和氏璧,终于完璧归赵。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晋书·孙楚传》。孙绰,晋朝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其友人范荣期读了以后,盛赞说:您试着将它扔到地下,必将会发出钟磐那些乐器一样的声音。金石,指用青铜铸造的钟和美石雕制的磐,都是乐器。下联出自《晋书·列女传》。窦滔,东晋末人,在前秦苻坚朝作秦州刺史,被调往西北的沙漠,其妻苏蕙(字若兰)就用锦织成一首回文旋图诗(顺读反读皆能成文的诗)寄赠给他,表示自己的思念之情,据说其诗“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殷本纪》。傅说(音yuè)本为犯人,在傅岩服劳役替人筑墙,后来殷高宗武丁做梦得到一个贤臣,访得傅说,正与梦中之人相貌相合,便让他作了商朝的相。傅说竭力辅佐武丁,商朝因而得以中兴。殷宗,商朝的殷高宗。胥靡,连绵词,小的、地位卑微的,此处指服劳役的刑徒傅说。下联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故也叫姜太公、姜尚、吕尚、太公望,周朝的贤相。传说太公在渭水钓鱼,周文王打猎正好路过,与之交谈,大喜,便同车而归,立为师。既,已经。后,天子、皇帝、国君:周后,周朝的天子。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1。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2。 千字策,八行书3,有若对相如4。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 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5。

爱见人长, 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6。

————————注释————————

1短褐:古代平民穿的粗毛或粗麻织的衣服。华裾(音jū):华美的衣裳。裾,衣袖和衣襟均可叫裾,此处代指衣服。

2六朝:有南六朝(指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它们均建都于今南京)和北六朝(指魏、晋和北朝的后魏、北齐、北周,以及隋,它们均建都于北方)之分,今一般泛指三国至隋这段时期内南北两方的各个朝代。天禄、石渠:均为西汉长安皇宫之内的殿阁名,都是用来收藏国家图书典籍的地方。

3策:策论,一种文体。宋代庆历之后考试有策论,字数限为一千字。八行书:旧时笺每页八行,故称书信为八行。

4有若:人名,字子有,孔子弟子。相如:人名。战国时有蔺相如,事迹参见前注。西汉有司马相如,文学家,以善作赋闻名。

5复:又。还:又。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孔子家语》。孔子将出门而天要下雨了,学生们劝孔子向卜商(字子夏,孔子学生)借车盖,孔子说,我听说,要长久地与别人交好,就要表现他的长处而避开他的短处。卜商不富裕,我向他借车盖,他如果不肯的话,就使他吝啬的短处表现出来了,所以我不向他借。见(音xiàn),表现、显示。长(音cháng),长处、优点。服,叹服、心服。宣尼,孔子字仲尼,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追溢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故可简称为宣尼。假,借。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所附之《阮裕传》。阮裕有一辆漂亮的车子,只要有人来借,他总是高兴地答应,从不吝啬。有个人想借车给母亲办丧事,因忌讳不吉利而不敢开口。阮裕听说了,感叹地说:我有好车而使人不敢借,还要这车子干什么?便烧掉了它。彰,使……明显。竟,竟然。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1。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2。 犀角带,象牙梳3,驷马对安车4。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5。 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6。

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7。

————————注释————————

1内史:官名,各朝设置略有差别,其职责一般是处理朝廷政务。中书:官名,中书省的首长中书令、属员中书监等均可简称为中书。 2耒耜(音lěisì):一种较为原始的翻土用的农具。耒形如木叉,是柄;耜形如铁锹,装在耒的下端,用来掘土。畎(音quǎn):田中排灌用的水沟。据《尚书·益稷》注,水沟深一尺宽一尺为畎。浍(音kuài):田中排灌用的大水渠。据《周礼·地官》注,浍宽一丈八尺、深一丈四尺左右。郊:城外曰郊;墟:村落、集市。 3犀角带:用犀牛角作装饰的衣带。

4驷马:古代四匹马拉一辆车,故驷马既可指车,也可指拉车的马。此处是指车。安车:一匹马拉的可以坐乘的小车。乘驷是站在车上,乘安车是坐在车上,较为舒适,故称安车。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白孔六帖》。前秦的苻坚独自在房中起草赦免罪人的文书,有一只青蝇围着书桌飞来飞去,赶也赶不走。赦书尚未公布,外人都传说开了,荷竖追问来源,人们说,有一个穿青衣的人在市场上大声呼喊此事。苻坚说,这个人就是那只青蝇。下联出自《晋书·陆机传》。晋人陆机在洛阳为宫,其家在吴中,久不通音讯。他有一只爱犬名黄耳,他开玩笑似地问黄耳:你能否替我传信到家里去呢?狗摇着尾巴叫了几声,好像在回答“能够”。于是陆机写了一封信系在狗脖子上,狗奔跑了数千里,将信送到吴中他家,并将回信带回洛阳,送到陆机手中。解,能够。书,信。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荆柯传》。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为报仇,想谋刺秦王,用优礼重金聘得刺客荆轲。荆柯便借向秦王献地图的机会,用匕首刺杀秦王,未中,被杀。下联出自《汉书·贾邹枚路传》。西汉初期,各诸侯王都招聘贤人治国,齐人邹阳投于吴王刘濞麾下。吴王因不满西汉中央政权的政策,图谋造反。邹阳使上书劝阻,文中解释自己之所以投奔吴王的原因时说,是因为“说大王之义”(仰慕大王您的高义)才来投奔的,我如果用尽我的才智,则无论哪个地方都能去求得一个职位,“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哪个诸侯王门前不能让我拖着长袍走来走去呢?)此联是反用其义,说因为王不贤明,故门前没有贤人来投奔。曳,拖。

7骇:使……受到惊吓。乐:使……享受快乐。

第一段注1,关于“车”的读音。《声律启蒙和诗词格律详解》(一下简称《声诗》)说应该读作“jū”,这是用现代汉语语音的观点来看待古代汉语的说法。如果为了求得押韵的效果,我们不妨这么处理。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字在古代就读作“jū”,中古语音实际的读法我们现在还不能定论。

第一段注5,孙绰是孙楚的孙子,所以他的传记附在孙楚后面。

第二段注6,“见”的意思应该也是使动,也就是“使……显现”的意思。 七 虞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1。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2。 横醉眼,捻吟须3,李白对杨朱43。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 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5。

————————注释————————

1玉兔:传说月中有一只捣药的白兔,故以玉兔代指月亮。金乌:传说日中有一只三足乌,故以金乌代指太阳。[主贴“金乌”误作“金鸟”。] 2棹(音zhào):桨之类的划船工具;也可代指船和划船。凫(音fú):野鸭之类的水鸟。

3此两联均出自唐诗。上联出自李洞《赠唐山人》:“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下联出自卢延让《苦吟》:“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 4杨朱:战国时魏人,思想家,提倡“爱己”,为战国诸子中影响极大的学派。杨朱与李白相对,既是人名相对,又是一种借对,“杨”对“李”是植物相对,“朱”对“白”是颜色相对。 5岭南:五岭山脉之南,即今广东广西一带。江右: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即今江苏一带。骊(音lí)龙:黑色的龙。据《庄子·列御寇》说,价值千金的宝珠,一定藏于深渊之中的骊龙的颔(音hàn)下。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1。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2。 鸠哺子,燕调雏3,石帐对郇厨4。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 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炉5。

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6。

————————注释————————

1傅:涂抹。粉:此处指妇女抹在面部使之白皙的化妆品。施:加上、抹上。朱:红色,红色的化妆品,如胭脂口红之类。

2名:名声、名誉,因名声太大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束缚,故称名缰。利:利益,过分地追求利益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限制,故称利锁。挈(音qiè):提着。榼(音kē):古人盛酒或贮水的一种器具。

3鸠哺子:鸠,鸟名,斑鸠、布谷之类的鸟古人统称为鸠。据《诗经》和《尔雅》的记载,鸠喂小鸟时,第一轮从体形大的喂到体形小的,第二轮则一定从体形小的喂到体形大的,以保持食物的平均分配。燕调雏(音chú):雏,幼鸟,此处指小燕子。据说小燕子学飞时,母燕一定在旁边调教。

4石帐:石崇的锦帐。石崇为晋代豪富,据《晋书·石崇传》说,他曾在河阳(今河南孟县)建金谷园,极其奢华,曾作锦丝步帐,长五十里。后以“石帐”代表豪富的装饰。帐,帷帐、帷幕。郇(音xún)厨:据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卷三记载,唐朝的韦陟袭封为郇国公,饮食特别奢靡,时人号之为郇公厨,后人便以“郇厨”作为饮食精美、奢华的代称。

5鸜眼:特指石头上的一种像鸜鹆(音qúyù,八哥鸟的古名)眼睛的圆形斑点。方:量词,用于表示印、砚台等。端石砚:即端砚,一种珍贵的砚台,是用产于广东德庆县端溪之石料制成,上面有“鸜眼”的最为珍贵。龙涎(音xián):一种珍贵的香料,为抹香鲸的分泌物,因得之于海上,故称龙涎。博山炉:一种香炉,其表面雕刻成群山重叠的形状。[主贴“博山炉”误作“博山垆”。] 6漫:枉然、白白地。守株:守株待兔的意思。

秦对赵,越对吴1,钓客对耕夫。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2。 天欲晓,日将晡3,狡兔对妖狐。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4。 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5。

嘉遯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6。

————————注释———————— 1越:古国名,国都为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期,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雪耻,最终灭吴称霸。战国时为楚国所灭。吴:古代以“吴”为国号的国家很多,此处指春秋时期的吴国,统治着淮河以南至浙江太湖以东的大片地区,传至夫差,为越王勾践所灭。 2箕(音jī)袭:能继承父业,引申指能继承父业的后辈。箕,簸箕,用柳条编织而成。裘,皮袍,此处指铁匠系于胸前,防止溅起的火星烫伤身体的皮具。《礼记·学记》上说,冶铁能手的儿子,一定要学习制造防护用的皮具;造弓能手的儿子,一定要学习做簸箕(因为这些工作都是冶铁造弓的基础)。杖履:拄拐杖穿鞋子(的人),代指老人、长辈。杖,于杖,老人所用。履,鞋,古人进房间必将鞋脱于门外,老人则可进入房间后再脱鞋。杞(音qǐ):树名。梓(音zǐ):树名。

3欲:将。晡(音bū):古代以十二地支来记录一天的时辰,晡指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有时也泛指晚间。

4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战国策·秦一》。苏秦为战国时的纵横家,用连横的外交策略(秦国联合东方某国,对付东方的其它五国)游说秦王,未能成功。归家后发奋学习,想打瞌睡时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最终学成纵横之术,劝说东方六国君主实行合纵的策略(六国联合,对付秦国),同时担任六国的相。甘,味道好,此处是“认为……味道好”的意思。股,大腿。下联出自于《新唐书·李贵力传》,唐朝开国功臣英国公李勣天性友爱,他姐姐病了,李勣亲自为姐姐熬粥,不觉被火烧掉了胡须。其姐劝他不必如此,他说:“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姐姐您多病,而我又年老了,即使我想多给您熬几次粥,又还能熬几次呢?)

5韩信:秦末汉初人,通兵法,为刘邦平定天下屡立战功,封楚王。后被人诬告谋反,为吕后所杀。左思:西晋人,博学能文,以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洛阳豪贵争相传抄,洛阳因之而纸价飞涨。

6遯:《易》经卦名,此处只用其字面意思,隐居。遯,“遁”的异体字。幽人:隐居之人。适志:使自己的志向得以满足。玩情:沉溺于感情。柳陌花衢(音qú):指妓院聚集之处。陌,街道。衡,四通八达的大道。

第三段注6,主贴“嘉遯幽人”写作“嘉遁幽人”,“遯”是“遁”的异体字。《易经》原文写作“遯”,《声诗》从之。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原文的理解,因为无论是哪个都是一样的。

八 齐

岩对岫,涧对溪1,远岸对危堤2。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3。 星拱北,月流西4,汉露对汤霓5。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6。 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7。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8。

————————注释———————— 1蛐(音xiù):山洞。也可指峰峦或山谷。 2危堤:高堤。危,高。

3鹤长:仙鹤的脖子长。凫短:野鸭的脖子短。

4星拱北:群星都环绕着北斗星。拱,拱卫、环绕。流:向下运动、向下滑行。

5这是两个典故。“汉露”是说汉武帝之事。武帝迷信神仙之说,在宫内修建承露盘以承接天上降下来的甘露,用它来调玉屑,希望喝了能够长生不老。《三辅故事》说,建章宫的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汤霓”的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夏桀王十分暴虐,天下的百姓都盼望商汤王来解救自己,就像大旱的时候盼望大雨之后的彩虹一样。霓,雨后出现的附于虹旁边的副虹,其成因与虹相同,但是颜色排列的次序相反。此处是泛指虹。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尚书·武成》,周武王灭商以后,将战马放归华山的南边,将运输辎重的牛放归桃林之野,表示不再用它们打仗了。下联见于《战国策·楚四》,千里马在其晚年拖着盐车上太行山,上坡中途已无力再前进,见着伯乐,仰天长嘶。虞坂,地名。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疏广传》。汉代的疏广和其侄疏受都在朝廷任职,一为太子太傅,一为少傅,官高位尊。疏广对疏受说:知道满足就能不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功成身退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于是两叔侄同时辞官归乡。古人将他们看成明哲保身的典范。去,离开。下联出自《孟子·万章下》。夷齐指伯夷和叔齐,是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孤竹君临死遗命将君位传给小儿子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要将君位让给哥哥伯夷。伯夷不接受,叔齐也不愿即位为君,于是一起逃到周地隐居。古人将他们看成道德高尚的典范。

8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1。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2。 徐稚榻,鲁班梯3,凤翥对鸾栖4,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5。 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6。

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注释————————

1璧:一种扁平的、中间有孔的圆形玉器。玄圭:一种扁平的、上尖下方的黑色玉器,根据等级分为不同的形制,多供帝王举行各种典礼时使用,是很重要的礼器。玄,黑中带红的颜色。

2投李:出自《诗经》,《国风·卫风》中有“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大雅·荡之什·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两者都能与“献瓜”构成对仗。从意义方面来看,后者更为工整。禁鼓:古代禁止夜行,到禁行的时间便击鼓以表示宵禁的开始,这种鼓便称禁鼓。征鼙(音pí):出征时敲击的鼓。鼙,军队用的小鼓。

3徐稚榻:此典出自《后汉书·徐稚传》。徐稚字孺子,东汉人,品行高尚,多次谢绝朝廷的征聘,隐居自耕为生。太守陈蕃从不延接宾客,但对徐稚却极为敬重,特为他设置一坐具,徐稚一离开,陈蕃便将此坐具挂起来。榻,一种狭长而矮的家具,可供坐卧。鲁班梯:出自《墨子·公输》。鲁班也叫公输般,春秋时鲁国人,著名的工匠,他曾给楚王制造云梯以进攻宋国。

4翥(音zhù):高飞。鸾(音luán):凤凰之类的神鸟。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郑崇传》。汉哀帝时,郑崇为尚书仆射,曾多次向哀帝进谏。哀帝“郜封祖母傅太后从弟”,郑崇劝阻,因而得罪傅太后和哀帝。哀帝责问郑崇说,你门前来求见你的人多得像市场上的人一样,你凭什么想要阻止我封赏外戚呢?郑崇回答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我的门口人多得像市场,我的心毫无偏私,像水一样洁静。)下联出自《世说新语·任诞》。晋山涛的儿子山简(字季伦)镇守襄阳时,每次到岘山之南的高阳池,总是喝得大醉而还。襄阳百姓唱道“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唐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晋书·列女传》。陶侃(音kǎn),晋人,曾封长沙郡公,都督八州军事。贫贱时,有鄱阳孝廉范逵来拜访陶侃,寄宿于陶家。当时下大雪,陶侃的母亲湛氏抽出自己垫床的稻草,切碎来喂范适的马,偷偷地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居,换来酒食招待客人。范逵事后知道此事,说:“非此母不生此子。”(不是这样优秀的母亲不会生出这样优秀的儿子。)下联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为乐羊子的简称,东汉人。他出门求学,一年后因思家辍学而归。其妻便以织布为喻,说所织之布一旦剪断,就前功尽弃,再也不能恢复。乐羊子被感动,又出门学习,七年未归,终成学业。

熊对虎,象对犀,霹雳对虹霓1。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 萧史凤,宋宗鸡2,远近对高低。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 杨柳和烟彭泽县,桃花流水武陵溪3。

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4。

————————注释————————

1霹雳:大雷、疾雷。虹霓:参见前注。 2萧史:据《列仙传·上》记载,萧史为春秋时人,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为妻。他善于吹箭,能吹出凤鸣之声。有一天在凤台上吹箫,引来了凤凰,便和弄玉一起乘凤升天成仙而去。宋宗:即宋处宗,晋人,曾任兖州刺史。据明朝廖用贤所辑的《尚友录》卷17《二宋》记载,宋处宗有一只长鸣鸡,养在窗间,能和人交谈,见解十分玄妙。宋处宗经常和它讨论各种问题,因而学业大进。 3和(音hè):应和,此处指春柳和像烟一样的雾气融合在一起。彭泽县:在今江西省内,晋人陶潜(陶渊明)曾任此县县令,房前有五棵大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武陵:地名,在今湖南常德桃源一带。陶渊明曾作《桃花源记》,文中说,武陵渔夫顺着一条溪流进入桃花源,中有桃花流水,遇见很多避秦时战乱的隐居者。 4追欢:寻求欢乐。骤:使……奔驰。骢(音cōng):有青白杂毛的马。绮陌:漂亮的街道。珊枕:珊蝴做成的枕头。闺:内室的小门。

第一段注3,这里应该是出自《庄子》“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懮”。如果这样,那就应该是腿短而不是脖子短。

第一段注4,“北”应该是北极星而不是北斗七星。《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

九 佳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1。

鱼圉圉,鸟喈喈2,草履对芒鞋3。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4。

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5。

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6。

————————注释———————— 1宝锢(音diàn):上面镶有宝玉的金银首饰。

2鱼圉圉(音yǔ):此典出自《孟子·万章上》。有人送了一条鱼给郑国的相子产,子产要手下人养在池塘里,手下人将鱼煮着吃了,回来欺骗子产说:刚放下去的时候,鱼慢慢地绕着圆圈游,过了一会儿就自由自在地了,一下子就游得看不见了。圉圉,尚未舒展开来的样子。鸟喈喈(音jiē):出自《诗经》,《周南·葛蕈》有“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小雅·出车》有“仓庚(布谷鸟)喈喈”。喈喈,象声词,鸟叫声。 3芒鞋:一种草鞋,以芒草织成。

4《声诗》“尝”写作“崇”,有注:“崇:原书作„尝‟,义虽可通(通„常‟,经常),但不符合对仗。的要求。祝明本作„崇‟(推崇),与„喜‟对仗工整,据祝明本改。诙谐:风趣、逗人发笑。”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路过宋国到楚国去,遇见了孟子,孟子以尧舜为榜样与之谈论了性善的问题。训,教育。下联出自《庄子·人间世》。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曾向孔子请教“心斋”的问题。师,名词作动词用,学习。心斋,一种排除一切思虑欲望、保持心境纯洁安静的心态。 6挨:一个接一个地排列。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1。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2。 挑荠女,采莲娃3,菊径对苔阶。诗成对六义备,乐奏八音谐4。

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5。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注释————————

1荆钗:用荆棘的刺做成的头饰,贫家妇女用。钗,头饰的一种,可用来簪住头发。 2行(音háng):行列。鱼阵:为鱼丽之阵的简称,古代兵法中一种车战的阵势。根据《左传》桓公五年杜预的注解,是用 25辆战车斜排在前面,后面的步兵五人一组排在正面和战车之间的空隙处。此处只用其字面上意义。榆塞(音sài):边塞的通称。 3荠(音jì):一种野菜,古人多在春天采摘食用,味道甘美。娃:女子的通称。

4六义:据《诗经》的《大序》说,诗的“六义”为风、雅、颂、赋、比、兴。前面的三种为诗歌的体裁,即国风(各国的民间歌谣)、大雅和小雅(周王朝王都的歌)、颂歌(庙堂祭祀用的乐歌);后面三种为诗歌表现的艺术手法,即铺叙其事、借物比喻、借他物以起兴。八音:古代的八种乐器,即金(钟)、石(磐,音qìng,一种石制的敲击乐器)、丝(弦乐器,如琴、瑟之类)、竹(管乐器,如萧、笛之类)、匏(音páo,笙、竽之类)、土(埙,音xūn,一种用陶土烧制而成的吹奏乐器,大小似鹅蛋,形状像中空的秤锤,上尖下平,顶上一孔为吹奏孔,前四孔后二孔可用于指按住或放开发出不同的乐音)、革(鼓)、木(柷、敔之类的木制的打击乐器。柷,音zhù,其形像四方形的木桶。敔,音羽,其形像一只伏着的老虎)。谐:和谐。

5郑声:春秋时郑国的歌谣。儒家认为郑国的歌谣追求享乐太过分,扰乱了正统的音乐,要除去这不正道的歌谣,所以《论语·卫灵公》说“郑声淫”,《论语·阳货》说它“乱雅乐”,《论语·卫灵公》则说要“放郑声”。哇:指乐声十分靡曼。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1。

梅可望,橘堪怀2,季路对高柴3。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

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4。

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5。

————————注释————————

1砌:台阶。

2梅可望:此典出自《世说新语·假诵》。曹操带部队行军,道缺水,士兵口渴走不动了。曹操就说:前边有一个大梅树林,结了很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听说以后,口里都流出了口水,因而坚持着走出了缺水的地区。橘堪怀:此典出自《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六岁到九江拜见袁术,接见时看见座间有橘,便偷偷地在怀中藏了三个。告辞下拜时,橘子不小心滚出来掉在地上,袁术问他原因,陆绩说:我想带回去给母亲吃。后来“怀桶”便成了孝敬父母亲的典故。

3季路:又叫子路、子由、仲由,孔子的学生。高柴:宇子羔,孔子弟子。 4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孟子·万章下》。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隐居周地之后,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他们认为这是以臣伐君,不合道义,拦在周武王的马前劝阻。参见前注。扣,牵住(马)不让它前进。下联出自《后汉书·张皓传》所附的《张纲传》。东汉安帝派遣八人巡视天下风俗吏治,其中张纲年龄最轻、职位最低。张纲刚出洛阳,就下车将车轮拆下,用土埋上,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意思是最大的奸臣就在都城洛阳,为什么要到地方上去查那些小贪官呢?)立即上书弹劝当时官高权重的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梁不疑,朝野为之震动。

5乌犀之带:上有黑犀牛角作装饰的腰带。白燕之钗:原注说,《汉书》记载,汉时修建招灵阁,有神女献了一支上面镶有燕子的发钗。汉成帝赏给了婕妤赵飞燕。后来昭帝时一宫人不小心将其打碎,此钗便化为白燕飞去。今本《汉书》似无此事,但此典故流传已久,唐人诗中屡屡提及,如刘言史《赠成炼师四首》之四“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张祜《吴宫曲》“玉钗斜白燕,罗带弄青虫”、李商隐《圣女祠》“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薛逢《夜宴观妓))“纤腰怕束金蝉断,鬓发宜替白燕高”,就都用了此典。

十 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1。 周召虎,宋桓魋2,阆苑对蓬莱3。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4。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5。

————————注释————————

1书签:古代卷子装的书籍最右端有一根带子,上系有一象牙做的书签。收藏时,先将书籍卷好,用带子捆紧,然后将书签插入带中,起紧固的作用。笔架:搁毛笔的架子。两曜(音yào):太阳和月亮。曜,日、月、星的总称。三台:星宿名,也称三阶、泰阶。分上台、中台、下台,各有两颗星,共六颗。 2召(音shào)虎:人名,即召穆公,见于《诗经·大雅·韩奕》。据说周宣王曾命令他带兵,沿长江汉水出征当时的少数民族淮夷。桓魋(音huánkuí):春秋时宋国人,曾经将孔子围困在宋国的大树下。

3阆苑(音làngyuàn):传说为昆仑之巅的阆风山中的一座园林,为神仙所居。蓬莱:也叫蓬壶,传说中渤海上的三座神山之一,上有神仙居住。

4这是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西汉文帝刘恒的事。据原注说,《汉书》记载,有人献千里马给汉文帝,文帝想通过此事堵住官员向上级献礼的恶习,下诏退回不收。(今本《汉书·文帝纪》未见此记载。)下联说的是唐太宗的事,见于《贞观政要·务农》。唐贞观二年,关中大旱,蝗灾肆虐,唐太宗视察时抓住几只蝗虫说,百姓以农作物为命,你们却去残害,这是危害百姓。百姓的过错是我造成的,你们只应该吞噬我的心肺,不要危害百姓。说完便要将蝗虫吞入口中。手下人都来劝阻,说吃了会生病。太宗说:“所冀移灾联躬,何疾之避?”(所希望的就是将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怕什么生病。)就将蝗虫吞下去了。此后蝗虫就都飞走,不再危害庄稼了。冀,希望。

5八荒:四面八方荒远的地方。根据西汉刘向《说苑》的讲法,九州之外有四海,四海之外为八荒。赫赫:十分明亮的样子。丽天:附着在天空。丽,动词,附着。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1。 歌旧曲,酿新醅2,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 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3。

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4。

————————注释———————— 1书淫:爱书入迷的人。《晋书·皇甫谧传》说,皇甫谧字士安,“博宗典籍百家之言”(广博地学习古书上各家的说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沉迷于读书,忘记了睡觉吃饭,当时人称他为书淫)。淫,过分地(爱好)。传癖(音zhuànpì):以热爱经典为癖好的人。《晋书·杜预传》说,杜预字元凯,极有政治才干,且“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沉迷于阅读经籍,写了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左传》注解——《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杜预曾说王济善解马性,有马癖;和峤爱钱如命,有钱癖。武帝司马炎问他有何癖好,杜预说:“臣有《左传》癖。”传,解释儒家经典的书,一般认为,《左传》是解释《春秋经》的。癖,已形成习惯的嗜好。浒:水边。隈(音wēi):大山的弯曲处。 2新醅(音pēi):刚刚酿造出来的酒。醅,未过滤的酒。 3此两联均出自《尚书·说命下》,原文为:“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我如果酿酒,你就是发酵的曲禁;我如果烹煮肉羹,你就是调味的盐和酸梅。)这是商高宗武丁对其贤相傅说虚心求教,请他尽心辅佐自己的话。曲蘖,酿酒或制酱所用的发酵物,俗称酒母;调羹,动宾结构,调和羹汤的味道,与”作酒“对仗。盐梅,盐和酸梅,用来调配食物的咸淡和酸味的调味品。

4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世说新语·容止》。东晋庾亮作江州刺史,曾在州治武昌与手下的官吏殷浩等人登南楼赏月,在楼上交谈吟咏一直到天亮。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因由西域传入,故称胡床。玩,欣赏、品味,此字在唐宋时候还有一个读音,属去声换韵,此处便应读成去声,才能与下联的“催”构成平仄对仗。下联出自唐人南卓《羯鼓录》。唐玄宗(明皇)精通音乐,特别喜好羯鼓。曾亲自在内廷临轩击鼓,庭院中柳树杏树的叶苞花苞随着鼓声发芽开放。轰,象声词,鼓声,此处用作动词,使……轰响,即击鼓的意思。羯(音jié)鼓,古代羯族的一种鼓,形状像漆桶,下有鼓架,用两个鼓锤击打,声音高亢激烈。奚,疑问代词,为什么。

休对咎,福对灾1,象箸对犀杯2。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 花蓓蕾,草根荄3,剔藓对剜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 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4。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5。

————————注释———————— 1休:美好、喜庆、吉利。咎:灾难、灾祸。 2象箸(音zhù):象牙做的筷子。箸,筷子。犀杯:犀牛角做的酒杯。 3荄(音gāi):草根。

4元亮:东晋人陶潜的字,其所作《归去来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的句子。孙弘:即公孙弘(姓公孙,名弘),西汉武帝时人,汉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曾任宰相。据《史记·公孙弘传》记载,公孙弘在东阁中用私人傣禄供养故人宾客,家无馀财。 5茵:草席子。青茵是说青草平整柔软如席。幄(音wò):帐篷。翠幄是说树叶浓荫避日如帐篷。

十一真

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1。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2。 韩五鬼,李三人3,北魏对西秦4。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5。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6。 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7 。

————————注释———————— 1獬豸(音xièzhì):传说中的神兽,形似羊,有一角,见争讼者,能用角去顶触理屈者。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麋鹿,牛尾,狼蹄,有一角,是仁慈吉祥的兽,出现则天下大治。 2韩卢:犬名,又叫韩子卢,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只善于奔跑的猎犬,《战国策》的《秦策》、《齐策》中都有记载。此处只用其字面意义与“苏雁”构成对仗。苏雁:苏武用来传递书信的大雁。《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了19年,后来两国交好,又互通使者。汉使追问苏武的下落,匈奴诡称苏武已死,汉使知道苏武流放的地方,就假称汉朝天子在长安射到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了苏武亲笔所写的书信。匈奴无法抵赖,只好将苏武叫来,让他归国。陆橘:陆绩所收藏的橘子,参见九佳注。庄椿:庄子在书中所提到的大椿树。《庄子·逍遥游》中说,上古有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是长寿的代表。 3韩五鬼:唐代文学家韩愈曾作《送穷文》,文中提到穷鬼有五类,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李三人:唐代诗人李白《花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指自己、影子和月亮。

4北魏:南北朝时,北朝的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也叫元魏、拓拔魏、后魏。西秦:可指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因其地理位置在列国之西,故有此名;也可指晋朝时北方十六国之一的秦,为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统治区域在今甘肃一带,史书上称之为西秦。 5啭(音zhuàn):鸟叫。

6烁烁:火光明亮的样子。粼粼:波光闪耀的样子。

7《酒德》:即《酒德颂》,晋人刘伶(字伯伦)所作,歌颂饮酒的德行。文中有“行无辙迹,居无室庐”之语。《钱神》:即《钱神论》,晋人鲁褒所作,极言金钱之作用,以讽刺时局。文中有“动静有时,行藏有节”(钱的流通与否有一定的时节)之语。动和行,指钱币在交易过程中流通;静和藏,指商品未流通则钱币被收藏。

哀对乐,富对贫,好友对嘉宾。弹琴对结绶,白日对青春1。 金翡翠,玉麒麟2,虎爪对龙麟。柳塘生细浪,花径起香尘。 闲爱登山穿谢屐,醉思漉酒脱陶巾3。

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日迟风暖,满园花柳各争春4。

————————注释———————— 1弹冠:此典出自《汉书·王吉传》。王吉字子阳,他与贡禹为好友,互相推举提拔为官,当时人说,“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王吉做了官,贡禹就弹去冠上的灰尘,准备出来做官了)。结绶:此典出自《汉书·萧望之传》所附《萧育传》。萧育和朱博为好朋友,两人互相推荐,都出仕为官。因为以前有王吉和贡禹的事,故当时人说“萧朱结绶,王贡弹冠”。结绶,佩好用来系官印的丝带,比喻准备出来做官。青春:春天。按照五行学说,季节的春和颜色的青是相配的,故称青春。

2金翡翠:比金子还宝贵的翡翠鸟的羽毛,代指用其作成的装饰品。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第23首说:“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娇爱比黄金。”故称金苟翠。 3谢屐(音jī):《晋书·谢灵运传》说,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嗜好登山,设计出一种专用的登山木履,其底部的两道齿是活动的,上山时抽去前边的齿,下山时抽去后边的齿,总能使木履的底部保持为平面状态。后人称这种木屐为谢公屐,简称谢屐。屐,木底鞋,下有两道齿,用以在泥地上行走。此字在平水韵中是入声陌韵的字,属仄声,故与下联中“陶巾”的“巾”字构成对仗。今读为jī,则是平声字。漉(音lù)酒:过滤酒。陶:指陶渊明。陶渊明天性嗜酒,经常亲自酿酒。

4松筠(音yún):松树和竹子。此两种植物均耐寒,冬季不落叶,故称“傲岁”。日迟:太阳移动得很慢,这是春天的景象。《诗经·幽风·七月》有“春日迟迟”。

香对火,炭对薪1,日观对天津2。禅心对道眼,野妇对宫嫔3。 仁无敌,德有邻4,万石对千钧5。滔滔三峡水,冉冉一溪冰6。 充国功名当画阁,子张言行贵书绅7。

笃志诗书,思入圣贤绝域;忘情官爵,羞沾名利纤尘8。

————————注释————————

1薪:柴火。

2日观:泰山顶上的一座山峰名,为观日出的最好地点。此处“观”读“惯”,是借用这个去声(仄声)的读音和“天津”的“津”(平声)构成对仗。天津:天津桥的简称,在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河之上,为隋炀帝所建。此名字面的意思是天河的渡口。

3禅:佛教中有些派别讲究坐禅,故以“禅”代指佛教。道:道教。 4仁无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说:“仁者无敌。”意思是用仁德统治天下的人,没有人能与他对抗。德有邻:出自《论语·里仁》。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一定会有人帮助。

5石(音dàn):重量单位,一说160斤为石,一说四钧(120斤)为石。 6冉冉:慢慢漂流的样子。冰:按照此书的体例,处于“冰”字位置的应该是个真韵字,但“冰”是蒸韵字,与体例不合,系作者之误。祝明本此句作“陌陌九街尘”。

7充国:赵充国,西汉武帝、宣帝时的著名武将,在讨伐匈奴、西羌的战斗中屡立战功。阁:麒麟阁,汉武帝时在未央宫内所建的一座高阁,汉宣帝在阁中画了汉代十一大功臣之像,赵充国的像便在其中。子张句:此联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学生子张问孔子关于“行”的问题,孔子回答了他,子张当时手上没有记录用的竹简,便写在自己衣裳的大带上。绅,古人衣裳上的大带。行,中古有两个读音,一为平声(行走、行为,庚韵),一为去声(品行,敬韵),此处是用平声字的意义、仄声字(去声)的读音,和下联的平声字“书”构成对仗的。 8绝域:最高境界。纤(音xiān)尘:纤维和灰尘,喻指微小的、不值得看重的东西。

十二文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1。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2。 歌北鄙,咏南薰3,迩听对遥闻4。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5。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6。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7。

————————注释———————— 1四辅:官职名,见于《尚书·洛诰》,指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后代帝王的“四辅”所指官员不一,都是依托《尚书》所说而产生的。三军: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每军12500人。春秋各大国三军名称不一,如晋国设中军、上军、下军,楚国设中军、左军、右军等,后来三军成为军队的通称。

2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各书所说的名称小有不同,宋代刻印的《九经白文》所列的名称为:《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这是唐宋时期形成的名称。到后来再加上《孝经》、《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就成为儒家的十三经了。三史:魏晋六朝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便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馥(音fù):香。 3此两联均出自《孔子家语·辩乐解第三十五》。书中记载说:“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商纣王喜欢唱北边边境地区的歌,所以他的灭亡十分迅速。)而圣明天子虞舜则弹五弦之琴,唱南风之歌,歌词里唱道:“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南风吹来是多么和熙呀,可以替我的百姓化解愤怒忧愁呀;南风的到来多么按时呀,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财物呀。)鄙,边境上的城邑;北鄙,代指北边边境地方的歌谣。薰,和煦;南熏,南风,代指南风之歌。

4迩(音ěr):近。

5周太保:周天子的太保,召公于周武王时曾任此职。召(音shào)公,又称召伯,姓姬,名奭,为周的同族,因封于召,故称召公,卷上十灰注中的召虎即其后人。李广:西汉陇西成纪人,汉文帝、汉武帝时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擅长骑射,为边郡太守时,匈奴不敢入侵,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循吏传》。西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地太守,为改变蜀地少数民族鄙陋的民风,他挑选品质优秀的小吏到京城学习政务,并提倡文教,在当地开办学校,提高文士的地位,结果蜀地百姓都闻风而化,民风大变。班固称赞说:“至今巳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到现在巴蜀地区喜好文雅之事,这都是文翁教育感化的功劳啊。)草偃(音yǎn),像草一样随风而倒伏;偃,原义为面朝天向后跌倒,引申指草的倒伏。下联是说春秋末年,晋国掌握国家大政的六卿之间因为权利的分争,勾心斗角,最后留下韩、赵、魏三家,到晋定公37年(公元前475年),他们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事史称“三家分晋”,是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声诗》“瓜分”写作“三分”,不知所本,疑误。“瓜分”对“草偃”,极工。] 7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县与湖北巴东县交界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说,巫峡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衡峰:湖南南岳衡山有峰名回雁峰,据说大雁冬天向南迁徙,至此峰便不再南行。贴:紧挨着。此字在现代汉语中读平声,而中古是个入声字,属仄声,所以能和上联的平声字“哀”构成对仗。楚:春秋战国时江南的一个国家名,南岳衡山在其国土之内。

欹对正,见对闻1,偃武对修文2。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3。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4。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5。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6。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注释———————— 1闻:听见。

2偃武:停息武备、停止战争。偃,停息。修文:提倡文教德化(用儒家经典教导百姓,用道德感化百姓)。

3羊车:羊拉的小车,多用于宫廷内部或供小儿乘坐。《晋书·胡贵娱传》记载,晋武帝喜乘坐羊车在宫内游走,羊车停在何处便在何处歇宿,妃子们为了争宠,在自己的门前插上竹叶、洒上盐水来吸引拉车的羊;《晋书·卫玠传》记载,卫玠年幼时乘羊车到市场上去,一城人都跑去观看,认为他漂亮无比。故后人以“羊车”代指君王或美童。鹤驾:题名为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上说,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喜欢吹笙,能吹出凤凰鸣叫的声音。后来有个仙人浮丘生将他接上了崧高山。三十多年后,有人看见他骑着仙鹤停留在山巅上,几天后拱手与人告别离去。故后人多以“鹤驾”代指仙人或太子。矄(音勋):日落时的余光。 4马燧:字洵美,唐大历年间人。他先跟从其兄马炫学习文学,后来看到天下*,便改学兵书战策,屡立战功,封北平郡王。此处仅以其字面与“羊欣”构成对仗。羊欣:晋和南朝宋之间的人,擅长书法和医术,宋时曾任新安太守。

5梁宰相:南朝的陶弘景隐居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今江苏西南部),曾辅佐萧衍夺取齐的帝位,建立了梁。萧衍(梁武帝)称帝后屡次征聘他,而陶氏不肯出山,国家有大事,武帝则入山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汉将军:东汉的冯异辅佐光武帝刘秀从王莽于中夺回刘氏天下,胜利后诸将争功,只有冯异一人独坐大树下,当时军中称之为“大树将军”。 6道韫(音yùn):指晋谢安之侄女谢道韫。《晋书·列女传》记载说,道韫嫁与王凝之为妻,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与客人讨论问题,被客人难住,道韫欲为其解围,便在客人座前设一青色帷帐,坐在帷帐之后申张其小叔的观点,客人都不能难住她。嘉,认为……好、赞赏,此处作动词。文君:西汉蜀地大富翁卓王孙的女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卓文君寡居,因羡慕司马相如的才学,与相如私奔,开一酒店谋生,卓文君当垆买酒,司马相如则和雇来的人一起充当酒保。当,面对着。垆(音lú) ,酒店安放酒瓮酒坛的土台子。沽,卖酒。

尧对舜,夏对殷1,蔡惠对刘蕡。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2。 唐李杜,晋机云3,事父对忠君。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4。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5。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6。 ————————注释————————

1夏:夏朝。殷:商朝。

2蔡惠:汉人。原注引《汉书》说,蔡惠梦见得到一棵谷穗又失去了,郭乔给他圆梦说,“禾”旁加“失”字是“官秩”(官爵的等级)的“秩”,你应当会升官了。后来果真升了官。刘蕡(音fén):唐人,据《旧唐书·刘蕡传》记载,他参加朝廷的考试,在对策(一种文体)中极言宦官对国家的危害,考官不敢录取他,同考的人说,刘蕡不能录取,而我们能录取,这真叫做厚颜无耻。

3五典:传说中上古的书名。后人便附会为上古五位贤君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三坟:传说中上古的书名。后人便附会为上古三位贤君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4唐李杜:唐朝的李白、杜甫,均为著名诗人。晋机云: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均为著名的文人。

5鸠唤妇:据清郝魏行《尔雅·释鸟》“隹其,鳺鴀”下引三国时吴人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说,雄鹁鸠灰色,脖颈上没有彩色的羽毛,天阴下雨时则将身边的雌鹁鸠赶走,天将转晴时又大声鸣叫将雌鹁鸠唤回,俗语讲“天将雨,鸠逐妇”,就是指这种鸟。雁呼群:大雁在群飞迁徙时,经常鸣叫以互相呼应。 6周仆射:《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晋人周顗(音yǐ)很有名气,实际却志大才疏,作了仆射以后,好酒成性,经常一醉则三日不起,时人称之为“三日仆射”。仆射,官名,秦朝始设立,为主管武官骑射之宫。后来各朝沿袭此官职名,但职掌不一,宋以后废此官职。鲍参军:南朝宋的鲍照(字明远),擅长诗文,特别工于七言歌行体,因曾任临海王刘子顼手下的前军参军,故后人称他为鲍参军。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称赞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北朝的庚信,飘逸得像鲍照。 7洵(音xún):确实、实在。众禽长:众多飞禽的首领。《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长羽毛的飞禽有360种,凤凰是它们的首领。狐威不假:《战国策·楚一》有“狐假虎威”的成语,此联从反面使用它,说老虎不必像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那样,是真正的百兽的尊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虎为“山兽之君”。[禽,主贴误作离。] 第一段注2,关于九经说法不一,这里所引用的《九经白文》成书年代可能在北宋,现在看到的本子是明代翻刻的,个人对此版本内容真伪表示怀疑。十三经正式确定是南宋时期的事情,虽然晚于北宋刻九经,但我认为它不应该是在这种说法的“九经”基础上形成的。一般认为《孟子》是在朱熹之后才在普天下读书人心中成为为儒家经典的,在唐代的“九经”之中就没有《孟子》。因此,在朱熹之前应该不会出现为世人公认的将《孟子》与《诗经》《尚书》等并列的说法。所以,我推测这些并称的形成顺序应该是:隋唐九经(包括《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南宋十三经→《九经白文》所列。参看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杜泽逊教授所撰《〈孟子〉入经和〈十三经〉汇刊》一文。第三段注2,关于刘蕡之事。所谓“同考的人说”的话,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原文为“刘蕡不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这里的“厚颜”应当解释为“惭愧,难为情”的意思。否则不通。

十三元

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1。 鱼跃沼,鹤乘轩2,醉胆对吟魂。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3。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4。

————————注释———————— 1 暄(音xuān):温暖。 2鱼跃沼:《诗经·大雅·灵台》有“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周天子在灵沼边游玩,群鱼在池中翻腾跳跃),此联即从此脱胎而来。鹤乘轩:出自《左传》闵公二年。卫灵公喜欢仙鹤,所喂养的仙鹤享受大夫的待遇,可以乘轩车。后狄人入侵,战士们都说:让仙鹤去打仗,它们享受了俸禄,我们怎能打仗呢?后“鹤轩”借指得到的禄位。轩,一种曲辕有幡的车,按礼制只能由卿大夫或诸侯夫人乘坐,也泛指高大漂亮的车子。 3范甑(音zèng):《后汉书·独行传》记载,东汉桓帝时,范冉(又作范丹,字史云)因牵连到反对宦官的事件当中,为避祸而逃出京城,靠卖卜为生,家中屡屡断粮,蒸饭的甑中都落满了灰尘,但他怡然自得,根本不放在心上。当时人称赞说“甑中生尘范史云。”袁门:袁安(宇邵公)为汝南汝阳人,主身严谨正直,为州里所敬重。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曾任楚州太守,平反冤狱,获释者达400余家。唐人李贤注解《后汉书·袁安传》,曾引用《汝南先贤传》的记载说:有一次洛阳下大雪,深达丈余。洛阳县令晨出巡视灾民,看见别人家都有人出门求食的脚印,只有袁安家门口无脚印。洛阳县令以为袁安已经冻死,推开门一看,见袁安冻得僵直地躺在床上,问他何以不出门求食,袁安答道:大雪天别人都粮食困难,不应当再去麻烦人家。 4诣(音意):往、到。阙(音què):古代宫殿或墓门前大道两旁竖立的建筑物,后用以代指宫殿、皇宫。王通:隋人,唐代诗人王勃的祖父。据杜淹《文中子世家》记载,王通“西游长安,见隋文帝”,献《太平策》十二策,以古论今,推崇用道德统一天下,“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从容自在地,就像将天下放在手掌中玩弄一样)。老子:春秋战国时楚苦县人,名李耳,字聃,故又叫李聃、老聃。据说他西出函谷关,为关尹(官名)喜(人名)著《道德经》(即《老子》),全文共五千字,此书后成为道家的经典。言,此处是“字”的意思。

儿对女,子对孙,药圃对花村。高楼对邃阁,赤豹对玄猿1。 妃子骑,夫人轩2,旷野对平原。匏巴能鼓瑟,伯氏善吹埙3。 馥馥早梅思驿使,萋萋芳草怨王孙4。

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绝壁;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5。

————————注释———————— 1邃(音suì):深邃、幽秘。

2妃子骑: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明皇令岭南每年用驿骑传送至长安,急如星火。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一曾记其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夫人轩:又叫鱼轩,一种用鱼皮装饰的供贵妇人乘坐的车子。《左传》闵公二年记载有齐侯赠送给鲁国国君夫人鱼轩的事。 3瓠(音hú)巴:古人名(据说为楚人),特别擅长弹奏瑟,《荀子·劝学》说:“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鼓,弹奏。瓠指葫芦类植物的果实,也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为八音之一。伯氏:哥哥、兄长。《诗经·小雅·何人斯》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哥哥吹壎,弟弟吹篪)。“壎”为“埙”的异体字,吹奏乐器,参见九佳注。

4此两联出自两首诗。上联出自《太平御览》所引南朝宋盛弘之的《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好,特地从江南折一枝梅花托人带给长安的范晔,并附诗一首:“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馥馥,香气扑鼻的样子。驿(音yì),驿站,古代国家设置的负责投递公文、转运国家物资、供来往官员休息的机构。下联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全文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宋人苏轼(苏东坡)月夜游赤壁的事,见于苏轼《前赤壁赋》。苏轼所游的,实际是今湖北黄岗县长江边上的赤壁山(也叫赤鼻山,下有赤鼻矶),并非三国时东吴周瑜大败曹操处。赤壁之战真正的战场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的长江南岸。下联说的是晋石崇修金谷园的事。石崇(字季伦),曾任晋散骑常侍、荆州刺史等职,家豪富,性奢靡,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金谷水旁(旧称河阳)修建金谷园,其奢华程度,当时豪贵无人能与之相比。

歌对舞,德对恩,犬马对鸡豚1。龙池对凤沼,雨骤对云屯2。 刘向阁,李膺门3,唳鹤对啼猿4。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 岁冷松筠皆有节,春喧桃李本无言5。

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6。

————————注释———————— 1豚(音tūn):小猪,有时也泛指猪。

2龙池风沼:皆禁苑中池沼名。

3刘向阁:刘向,西汉人,字子政,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他曾总领一批人整理汉朝宫廷内部收藏的文献典籍,其校阅典籍的地方叫天禄阁,是朝廷的藏书之所。李膺门:李膺(字元礼),东汉人,桓帝时任司隶校尉。当时宦官专权,李膺与太学生首领郭泰联合起来反对,名气极大,太学生称“天下楷模李元礼”,以得到其接见为极为光荣的事,号为“登龙门”。 4唳(音lì):(仙鹤)鸣叫。 5桃李本无言:《史记·李将军列传》说:“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树李树自己不说话,但(由于其花美、其果甜)下边自然会形成因人来往而形成的小路。

6齐蝉:晋崔豹《古今注》下《问答释义》说,齐国的王后因与齐王斗气而死,死后变成蝉,飞到庭树上哀鸣,齐王听到后悔恨不己,故后人称蝉为齐女。蜀鸟:相传战国时蜀王名杜宇,称帝,号望帝。后自以为德薄而禅位于鳖冷,逃隐而化为杜鹃鸟。古人有“杜鹃啼血”的说法,认为杜鹃鸟每年春天啼叫,叫到口中流血,使化为杜鹃花。

第三段注2,龙池凤沼虽然可以理解为池沼名,不过还有一个解释也许更好。古琴底部有两个共鸣腔,外形酷似池沼,古人因而名之曰“龙池”“凤沼”。十四寒

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1。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2。 风淅淅,露漙漙3,绣毂对雕鞍4。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5。 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6。

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7。

————————注释———————— 1踞(音jù):蹲坐。蟠(音pán):弯曲着盘伏。

2辇(音碾):一种人拉的小车,从汉朝以后成为天子的专用车辆。凤辇,上面雕有凤凰图案的车子。

3淅淅:叠音词,风吹的声音。漙漙(音tuán)):露水很多的样子。《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说:“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4毂(音gǔ):车轮上的一个部件,位于车轮中间,圆形,中有孔以贯穿车轴,外边用数根车辐将其固定在车轮的外缘上。引申代指车。绣毂,上面雕有花纹的车子。 5蓼(音liǎo):草本植物,叶子略有辛辣的气昧,开浅红色或白色的花。种类很多,且中水蓼喜生长在河滩湿地。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晋书·阮孚传》。阮孚为晋散骑常侍,终日饮酒,放浪不羁,曾以所戴的金貂换酒喝,遭到有司的弹劫。貂,金貂,原为汉代武官所戴的一种头饰,后来为皇帝服务的近臣如侍中、中常侍(这是本职之外另加的职衔)之类的官员也常戴它,不过其上加金珰,上附有像蝉的花纹,有貂尾作装饰。奚,疑问代词,为什么。下联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齐人冯谖生活无着,经人介绍做了齐国之相孟尝君的食客。刚到时无人知道他的才干,所以享受的生活待遇很差,冯谖便靠着柱子,一边弹击着他的宝剑一边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长剑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后来孟尝君满足了他的各项愿望,冯谖也运用自己的智谋,使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得到空前的巩固,安安稳稳地当了几十年的相。铗(音jiá),剑柄。长铗,一种剑柄很长的剑,考古出土的楚器中常见;一说即长剑。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三同志·吴志·孙皓传》之注所引张勃的《吴录》。丁固字孟仁,在东吴任尚书,忽然梦见腹上长了棵松树,他就对别人说:“„松‟字拆开是„十八公‟,再过十八年我大概会升到三公的位置。”过了十八年,果真做了三公。下联出自《宋史·文同传》。文同,字与可,宋朝人,元丰年间曾任湖洲太守,故也称文湖洲。他善画山水,特别擅长画墨竹,曾说过:“画竹必先胸有成竹,不能节节叶叶为之。”倏(音shū)尔,双音词,一下子、飞快地。毫,野兽之毛,代指毛笔。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1。寒毡对明暖席,夜饮对晨餐。 叔子带,仲由冠2,郏鄏对邯郸3。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 杨柳绿遮元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4。

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轮满,澄明如白玉盘5。

————————注释————————

1鲁隐:即鲁隐公,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他是被其间父异母的弟弟鲁桓公杀掉的。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名小白,在争夺、巩固王位的斗争中,曾威逼鲁国杀死了其弟弟公子纠。

2叔子带:叔子,晋人羊祜之字。据说羊祜总管荆州军事十年,筹划灭吴,暗中开屯田、储军备,积极作战争准备,表面上却身不披甲,轻袭缓带,和吴将陆抗经常来往,收买江汉一带及吴地的民心。参见四支注。仲由冠: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子路性格鄙野,喜欢凭武力争斗,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形状的冠,身佩有公猪图案的饰物。)雄鸡公猪都是好斗之物,所以子路喜欢佩带。 3郏鄏(音jiárǔ):地名,即周之雒邑。据《尚书·召诰》、《史记 ·周本纪》说,西周的首都本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一带),周成王亲政之后,命周公营造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一带),成王亦曾到雒邑接受各方诸侯朝见,称其为东都。后来,周平王宜臼为了躲避西北少数民族犬戎的侵害,正式迁都至雒邑,史称东周,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开始。东周有十二个王都定都于此。邯郸(音hándān):地名,故址在今河北邯郸市一带。春秋时为卫地,后属晋,战国时为赵国的首都。

4元亮宅:元亮为晋诗人陶潜的字,陶潜在《五柳先生传》中说,他家宅旁有五棵大柳树,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仲尼坛:仲尼为孔子之字。《庄子·渔父》说,孔子曾经在缁帏之林游玩,休息时坐在杏坛之上,弟子们在旁读书,孔子则弹琴歌唱。后人附会庄子的寓言故事,便在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前筑坛栽杏、建亭立碑,指认此处即孔子讲学的杏坛。 5海蟾:月亮的代称。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见《淮南子·精神训》),而月亮是从海中升起,故以海蟾代指月亮。

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1。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2。 春既老,夜将阑3,百辟对千官4。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 好马君王曾市骨,食猪处士仅思肝5。

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人称连璧,夏侯车上并潘安6。

————————注释————————

1黑志对弹丸:黑志也叫黑子,指人体上的黑痣,弹丸指弹弓射出的泥丸,都是比喻(土地)面积很小的意思。南北朝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中形容梁元帝土地之小,说”地惟黑子,城犹弹丸”。“志”通“痣”。 2槛(音jiàn):栏杆

3既:已经。阑(音lán):晚,将要完结。 4百辟(音bì):百位诸侯,很多诸侯。辟,天子和诸侯的通称,因为天子只有一个,而诸侯可以有许多,所以这里的“辟”是诸侯的意思。 5足足:象声词,凤凰的鸣叫声,此处代指凤凰。《宋书·符瑞志·中》说:“凤凰者,仁鸟也……雄曰凤,雌曰凰……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凤凰为传说中的神鸟,为百鸟之王,据说飞行的时候,有数万只鸟跟随着它。般般:形容词,身上有花纹的样子,此处代指麒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封禅文》中有“般般之兽,乐吾君囿,白质黑章,其仪可喜”(花纹美丽的仁兽,喜欢我们国君的花园,它白底子上面起黑花,那样子真可爱),所谓“般般之兽”即指麒麟。麒麟为传说中的仁义之兽,身子像麋鹿,尾巴像牛,蹄子像狼,头上有一角,为百兽之王。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战国策·燕一》。战国时,燕昭王想延揽人才,问郭隗该用什么办法。郭隗说,从前有个君王想寻求千里马,悬赏千金,三年后,有人送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君王用五百金买下了死马的骨头。此事传出去以后,不到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于是燕昭王就用重金礼聘郭隗,别国的贤才听到此事,便纷纷来投奔燕国。好(音hào),喜欢。下联出自《后汉书》卷53《周黄徐姜申徒列传》。食猪处士指东汉人闵仲叔。他老病家贫,不能每天买肉吃,只好“日买猪肝一片”,屠夫有时嫌他买得太少而不肯卖给他。安邑县令昕说后,下令要宫吏每天买肉送给他。闵仲叔觉得很奇怪,知道真相后感叹地说:“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我闵仲叔难道能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连累安邑的百姓吗?)说完就马上从安邑搬到沛县去了。处士,有气节有才干但不出来做官的人。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郭泰传》。郭泰,东汉人,字林宗,学问渊博,善于言谈。他到洛阳拜会当时的大名士、河南尹李膺(字元礼),交谈之后成为知交。后来他回太原介休故乡时,京城的读书人有几千辆车送他,他和李膺同船而渡,送行的人都认为他们是一对神仙。下联出自《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字安仁)和夏侯湛都很漂亮,喜欢一起出游,当时人称之为“连璧”。连璧,连在一起的两块宝玉,此处喻这两个漂亮的人。

十五删

兴对废,附对攀1,露草对霜菅2,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3。 山磊磊,水潺潺,奉壁对探镮4。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5。 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6。

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7。

————————注释———————— 1附:依附。攀:攀附、依附。 2菅(音jiān):一种茅草,又称菅茅、苞子草。茎可制绳,细叶可盖房顶。

3歌廉:廉指东汉人廉范(宇叔度)。据《后汉书·廉范传》记载,他任蜀郡太守的时候,废除了以前为防火烛而禁止百姓夜晚点灯劳作的命令,只是要百姓多储水以备火灾。百姓觉得方便,都十分感激他,歌唱道:“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廉叔度啊,来得为什么这么晚?不禁止夜间用火,百姓安然起居。过去连衣裳都没有啊,现在有五条裤子了。)借寇(音kòu):寇指东汉人寇恂。据《后汉书·寇恂传》记载,寇恂为颍川太守,政令平和,百姓安居乐业,后调离此地。有一次寇恂随光武帝刘秀路过颍川,百姓在路上拦住光武帝,说:希望从您那里再借寇先生一年(治理颍川)。此联所说的廉范和寇恂都是能为民办事的好官。习孔:孔指孔子。习孔,学习孔子。希颜:颜指颜回(字子渊),孔门的高足弟子,儒家学派尊之为“复圣”。希颜,希望能学成颜回那样。希,仰慕、企求,这里是希望达到(某种程度)的意思。

4奉璧:这是说赵国蔺相如之事,见六鱼注。此处只是借用其字面意思和“探镮”构成对仗。探镮:这是晋羊祜之事,出自《背书 ·羊祜传》。羊枯五岁时,有天忽然叫乳母去取他平时玩的金镮,乳母说,咱们家没有这个东西呀!羊祜立即跑到隔壁邻居李氏家,探手到东边墙壁边桑树的树洞里,拿出了一个金镮。李家大吃一惊,说,这是我死去儿子丢失的东西,你为何要拿去?乳母赶来,将羊祜讲的话说了一遍,李家十分悲痛,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说李家的儿子是羊祜的前身。

5公旦:即周公旦(也称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他辅佐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建立周朝。据《史记·鲁周公世家》,周朝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仲尼:孔子的字。据《史记·孔子世家》,上古的诗本有三千多篇,传到春秋的时候,孔子对其进行整理删除,挑选出符合儒家道德礼仪且文辞优美的共305篇,就成了流传到现在的《诗经》。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是说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事,见卷上六鱼注。下联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战国时,孟尝君在齐国为相,养有很多门客。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王扣留,他在门客的帮助下想法脱身逃到了函谷关,但天色尚黑,关门紧闭,无法出关。孟尝君门客中有人会学鸡叫,他一叫起来,关卡周围居民家的鸡也跟着叫起来。守门的关吏以为己到了天明开关之时,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就顺利地出关逃回了齐国。

7北塞(音sài):北方偏远的地方。塞,边界、险要之处。玄豹隐南山: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苔子妻》。陶苔子经营陶器,凭借贪盗致富。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听说南山有一只玄色的豹子,隐息在浓雾之中,七天不吃东西,想要使它的皮毛润泽,形成漂亮的花纹。至于猪狗之类的畜生,不加选择地见东西就吞食,飞快地长肥,就被人吃掉了。陶苔子不听劝阻,其妻便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后来陶苔子果真罪行暴露被杀。

犹对尚,侈对悭1,雾髻对烟鬟。莺啼对鹊噪,独鹤对双鹇2。 黄牛峡,金马山3,结草对衔环4。昆山惟玉集,合浦有珠还5。 阮籍旧能为眼白,老莱新爱着衣斑6。

栖迟避世人,草衣木食;窈窕倾城女,云鬓花颜7。

————————注释————————

1犹对尚:犹和尚作副词用,都有还、尚且的意思。悭(击qiān):省俭、吝啬。 2鹇(音xián):又名银雉,形状像山鸡,羽毛多为白色。西汉刘向《西京杂记》说闽越王曾献给高帝白鹇、黑鹇各一双。

3黄牛峡:长江上的一个险滩名,在今湖北宜昌境内,滩边有黄牛山,上有黄色巨石,形状酷似人背刀牵牛的样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说,此处长江河道迂回曲折,当地民谣说:“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早上从黄牛山开船,晚上还是看见黄牛,走了三天三夜.黄牛还是像以前那样在眼前。)金马山:在今云南昆明市附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此山“西对碧鸡山,相距五十余里,其中即滇池也”。

4结草:事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在秋时,晋国大夫魏武子临死前命其子魏颗将其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颗未听从父亲的遗命而将此妾改嫁他人。后来晋秦交战,魏颗和秦力士杜回相搏,见一老人将地上的草打了个结,绊倒了杜回,魏颗便俘虏了他。后来晚上魏颗做梦,梦见那个老人对他说,我就是你将其改嫁的那个妾的父亲。衔环:事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汉杨宝九岁时,见到一只受伤的黄雀,杨宝将其带回家,精心治疗喂养,过了百多天,才伤好飞去。当天晚上来了个穿黄衣的童子,说自己便是那只黄雀,是因王母的使者,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并送给他白玉环四枚,说:佩上这玉环,能让您的子孙品质高洁,像这白玉环一样,做到三公这样位置的高官。

5昆山:即昆仑山,位于新疆、西藏之间。古人认为那里是仙人聚居的地方,出美玉。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东海康县一带。《后汉书·孟尝传》说,合浦郡不产粮食,但海中盛产珍珠,后来因为官员贪求无厌,珍珠都移往他处。孟尝为合浦太守后,革除弊政,禁止官员搜刮,珍珠又重新回到合浦郡的海中。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阮籍之事见卷上四支注。下联见唐朝徐坚《初学记·十七·孝子传》。老莱子为春秋时楚国的隐士,相传他年龄将近七十时父母还健在,他经常穿着五色的彩衣,学着小孩玩耍啼哭的样子,逗父母开心。“老莱娱亲”是相传的二十四孝之一。著,此处音zhuó,穿上、穿着。

7栖迟:连绵词,隐居、隐遁的意思。草衣木食:以草为衣,以树上的果实为食。窈窕:连绵词,美好的样子。倾城女:本指能使国君昏乱而导致国家倾覆的漂亮女子,《诗经·大雅·瞻卬》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聪明的贤人能保住国家,狡猾的美妇能使国家倾覆)。后来也泛指漂亮女子,《汉书·外戚传》引李延年的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回头)倾人城,再(第二次)顾倾人国。”倾城,使全城人倾心(于她)。

姚对宋,柳对颜1,赏善对惩奸。愁中对梦里,巧慧对痴顽。 孔北海,谢东山2,使越对征蛮3,淫声闻濮上,离曲听阳关4。 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5。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6。

————————注释————————

1姚对宋:姚和宋分别指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姚崇和宋璟,两人相继做宰相,史家认为,唐朝开元之治,姚宋二人出力最多。柳对颜:柳和颜指唐代的两大书法家柳公权和颜真卿。柳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颜擅长楷书草书,笔力雄健,书法界称之为“颜筋柳骨”。 2孔北海:指东汉末年的孔融(字文举),因汉献帝时曾任北海太守,故有此名。孔融门第高贵,擅长文学,为建安七子之一,因对曹操多有讥讽,为曹操所杀。谢东山:指晋朝的谢安。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很有才干,但隐居东山,多次谢绝朝廷的征聘,四十岁才开始从政,因功绩卓著,做到了尚书仆射,掌管吏部,加封后将军,为晋朝的名臣。但他虽为朝廷重臣,隐居东山的志向始终没有改变,经常在语言脸色上表现出来。

3蛮:南方的少数民族。古人对四方的少数民族各有称呼,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4淫声:超出正常限度的音乐。古人认为导致亡国的靡靡之音和男女幽会时的爱情歌曲都属于此类。濮上:地名,即濮水之上;有时用以代指淫靡歌曲产生的地方。《札记·乐记》郑玄注说,亡国之君商纣王曾命令其乐工师延作靡靡之音,后来师延投濮水而死;《汉书·地理志下》说,郑、卫两地之间隔着濮水,但青年男女经常在濮水边的桑间(本指桑林之间,后变为地名)幽会,唱爱情歌曲。阳关:汉代设置的关隘,为通向西域的必经之道,因其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裛(音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此诗情境极为动人,后来被收入乐府,反复吟唱,称之为《阳关三叠》,作为送别专用的曲子。 5骁(音xiāo)将:勇将。骁,勇敢敏捷。仁贵:即唐太宗时勇将薛仁贵,他骁勇善战,使戟,身佩双弓,穿白衣,在出征辽东的战役中功勋卓著,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老莱:见前注。斑:斑斓、花色漂亮。 6却:免除。

第一段“山磊磊”,一本作“山垒垒”。按,《说文》:“磊,众石也。”“垒,军壁也。”又,磊磊,《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洪兴祖补注:磊,众石貌。垒垒,《广雅·释诂四》:垒,重也。《文选·曹丕〈善哉行〉》:“还望故乡,鬱何垒垒。”李善注引《广雅》释之。二者皆可通,似以“垒垒”佳。潺潺,《广韵》:潺湲,水流貌。山重叠之状对水流淌之貌,工。姑从《声诗》原书。第二段注7,说“倾城,使全城人倾心(于她)”,不确。这里的倾应当是使……倾覆,败亡的意思,而不是倾心。事实上,倾心中的倾也应该解释为倾尽所有,因而带有倾覆的意思。倾城的意思就是使得国家倾覆灭亡。这里的城,指代国家。第三段注4,说“后来被收入乐府,反复吟唱,称之为《阳关三叠》”,此说不确。此诗创作后不久,在中唐时期已经入乐演唱,但这不能叫做“收入乐府”。而且,也不是因为所谓“反复吟唱”才叫做“阳关三叠”的。任半塘先生《唐声诗》:“此诗入乐以后,名《渭城曲》,凡称《阳关》者,多数指声,不指曲名。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甚突出,乃改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以夺《渭城曲》原名。”所谓“唱法有三叠”,唐宋以来唱法不一,目前还不清楚最初究竟是怎么“三叠”的,大概是除了第一句以外的后面三句每句都唱两遍,谓之“三叠”。

一 先1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2。 郏鄏鼎,武城弦3,木笔对苔钱4。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5。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6。

————————注释————————

1一先:平声字因为数量较多,所以分为上下两部分。“先”是韵目代表字,“一”是表示先韵的次序在卷下中排在第一位。

2赤壁:见卷上十三元注。青田:山名,在今浙江省青田县西北,林泉优美,道教称之为青田大鹤天,为二十六洞天之一。

3郏鄏鼎:郏鄏,地名,即周朝的东都雒邑,在今河南洛阳一带。鼎,名词用作动词,定鼎,即建都的意思。全句指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雒邑,周平王正式迁都雒邑的事,参见卷上十四寒注。武城弦:武城,地名,春秋时鲁国的一个城邑,故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弦,弦乐器,代指音乐,此处用作动词,用音乐教化百姓。据《论语》中《雍也》和《阳货》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子游为武城宰,孔子到武城时,听到弦歌之声,孔子说这是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子游解释说:我听您说过,君子学了道(此处指音乐)就仁爱,小人学了道就容易指挥。孔子认为子游说得对,就承认以前的话是开玩笑。

4木笔:又名辛夷,花名,属木本类观赏植物,开紫白色花,因花苞形状像毛笔笔尖而得名。苔钱:苔藓的别名。同其形状呈圆形像铜钱,故有此名。

5金城: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皋兰县西北、黄河北岸。汉朝始设郡。玉井:井的美称。“玉”有美好的意思。唐朝韩愈《古意》诗有“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的诗句。九秋:秋季共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秋。

6练:一种白色的熟绢,此处指白色的雾气。抄(音miǎo):树梢。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1。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2。 击石磬,观韦编3,鼠目对鸢肩4。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5。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6。

————————注释————————

1妍(音yán):美好、漂亮。

2莺簧:簧,某些吹奏类乐器中的有弹性、能振动发出乐音的薄片。莺黄,可指黄莺的鸣叫声,簧用来形容其声婉转美妙,如芋笙吹奏出来一般;也可指能吹奏出像黄莺鸣叫声那样婉转音乐的竿笙类乐器。蝶板:板,乐队演奏中击打出声以控制节拍的一种乐器。蝶板,可指蝴蝶拍击翅膀的姿势,形容其翅膀的拍动像板一样,频率始终保持一致;也可指能像蝴蝶拍击翅膀一样均匀控制节拍的乐器板。龙渊:龙潜藏的深潭。

3击石磬(音qìng):《论语 ·宪问》记载,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隐者从磬声中听出了孔子的心事。石磬,一种美石制成的形状有点像曲尺的敲击乐器。观韦编:韦编,代指书籍,特指《易经》。古人将文字写在“简”(一种经过特殊加工的专供书写用的细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然后将数目众多的简按照文字的先后次序用细绳编连起来,编连好以后就叫“册”;韦即指编简成册用的细牛皮绳。《论语·述而》和《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易经》,反复翻阅,将编连《易经》的细牛皮绳都翻断了几次(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出处),并说:再多给我五年十年来学《易经》,就可以不犯什么大错误了。

4鼠目:形容人的眼睛像老鼠的眼,有神而狡猾。鸢(击yuān)肩:形容人的肩头上耸,像老鹰停歇时的体态一样,古人认为这是阴险凶狠的骨相。鸢,老鹰一类的鸟。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晋朝陆机《羽扇赋》。楚襄王在章台上召会各诸侯,宋玉、唐勒等文学之士“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白羽,代指用白色羽毛做成的扇子。下联出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文中说,欧阳修为滁州太守,与客游琅邪山饮酒,自己“饮少辄醉”(稍微喝一点就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容颜哀茬,白发苍苍,摇摇晃晃地坐在中间)“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年龄最大,所以自称为醉翁)。乌纱,代指官帽。 6羊角:旋风的别称,因其盘旋而上形状像羊的角,出自《庄子·逍遥游》。旆(音pèi):旗帜的通称。古代酒店经常悬挂酒旗作为卖酒的标志。一带:此处是说河流长长的,像一条腰带。鸭头:绿色。公鸭头部的羽毛多为深绿色。

离对坎,震对乾1,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2。 苏武节,郑虔毡3,涧壑对林泉。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4。 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5。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6。

————————注释————————

1离、坎、震、乾:均为八卦名,分别象征火、水、雷、天。

2秦川:本为地名,指今陕西甘肃渭水南北两岸的平原地带,为秦国最富饶的土地。此处是词组,意思是秦地的河流,方能与“蜀水”构成对仗。川,河流。 3苏武节: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西汉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无论睡觉还是劳作,总是拿着象征他外交使臣身份的节,等到他回汉朝的时候,节上的牛毛饰物都掉落光了。后代便以“苏武节”作为爱国、有民族气节的代称。参见卷上三江注。郑虔毡: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郑虔字弱斋,唐荥阳人,才学出众,当时读书人都佩服他善于为文,称之为“郑广文”,其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他名声极大,为官却极为节俭清贫,杜甫在《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中说:“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才名三十年,坐落寒无毡。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后来便以“郑虔毡”作为文名很高却生活清贫的典故。

4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淮南子·览冥训》,鲁阳与人作战,打得正激烈时,太阳却快要落山了,鲁阳斗得兴起,便拿起戈向太阳舞动,太阳被震惊了,吓得倒退了九十里,又退回到半空中。据《国语·楚语》,鲁阳即鲁阳文子,为楚国的县大夫,后来楚国僭号称王,县大夫便称公,故鲁阳也叫鲁阳公。下联出自《庄子·秋水》,是魏牟嘲笑名家学派公孙龙子的话,说以名家的思想来讨论庄子的玄学,便如同从小小的竹管中去窥视广阔的天空,根本就不可能探测出其中的奥秘。

5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二日。按习俗,这个节令要禁火三天,吃冷的食物。民间传说这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之推的节日,因介之推死于山火,故这天不能生火。芳辰:美好的时辰。婵娟(音chánjuān):美好的样子。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唐人沈既济《枕中记》。卢生怀才不遇,在邯郸的旅店中遇到一位有道术的吕翁。卢生自叹穷困,吕翁便交给卢生一个枕头,让他枕着睡觉。卢生睡着以后,在梦中历尽富贵荣华几十年,忽然一下醒来,主人炉灶上的小米粥尚未煮熟。下联出自《后汉书·费长房传》。东汉汝南人费长房担任管理市场的小官吏,市场中有个老翁卖药,其药摊前悬挂着一个葫芦,市场一关门,他就跳进葫芦中不见了。费长房在楼上看见了,觉得十分奇怪,便很恭敬地拜见老翁,并献上酒和下酒的肉干。老翁懂得他的意思,约他第二天再来。第二天一大早,老翁便带他一起跳进葫芦,里边亭台楼阁,富丽堂皇,房中摆满了好酒好菜,两人通饮一番,兴尽而出。老翁说,他是因犯错误而贬谪人间的神仙。

二 萧 恭对慢,吝对骄1,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2,雪赋对风谣3。 乘五马,贯双雕4,烛灭对香消。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5。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6。

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桥7。

————————注释————————

1慢:轻慢、轻忽、看不起对方。

2轩:原义为古代贵族所乘的车子,参见卷上十三元注,此处指长廊上的窗户,也可统称房屋中较大的对外的窗户。

3谣:歌谣、民谣。古代是一种文体,所以它可以和另一种文体“赋”构成对仗。

4乘五马:太守的代称。宋人彭乘《墨客挥犀》卷四说,古代一辆车配四匹马,称一乘,按照《汉官仪》的规定,太守出行可增加一马,故以“五马”代指太守(相当于现在省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此处仅以字面意义与“贯双雕”构成对仗。贯双雕:一箭射中两只老鹰,形容箭法高超。据《北史》和《新唐书》的记载,隋朝的长孙晟、唐朝的高骈都曾“一箭双雕”。 5彻夜:通宵、一整夜。骤雨:急雨、猛雨。终朝:整一个早晨。

6关河:据《史记·苏秦列传》,关河本指函谷关、蒲津关、龙门关、合河关等关卡和黄河,后引申泛指一般山河。

7鸂鶒(音xīchì):水鸟名。体形略大于鸳鸯,羽毛多呈紫色,雌雄相随,故又名紫鸳鸯。

开对落,暗对昭1,赵瑟对虞韶2。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3。 羞攘臂,懒折腰4,范甑对颜瓢5。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6。 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

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7。

————————注释———————— 1昭:明亮。 2赵瑟(音sè):瑟为一种弹奏类的弦乐器,据东汉应邵《风俗通》的说法,瑟为伏羲所作,有四十五弦,每弦各有一柱,上下移动弦柱可调节各弦声音的高低。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赵国的国君善于鼓瑟,《杨恽传》说“妇本赵女,雅善鼓瑟”(我妻子本是赵地的女子,很擅长弹瑟),可见赵地有鼓瑟的传统,故称赵瑟。“赵瑟”为乐器,“虞韶”为乐曲,对仗不甚工整。祝明本作“武勺对虞韶”。“武勺”,指周武王之勺舞(《礼记·内则》“舞勺”下,唐孔颖达解释说这是“舞龠之文舞”)正与“虞韶”构成工对。祝明本的文字比较好。虞韶:即韶乐。远古的贤明帝王舜(姓姚,名重华)为有虞氏的后代,故称虞舜,据说韶乐是他创作的,所以称虞韶。 3轺(音yáo)车:一匹马驾驶的轻便军车,多供使者乘坐。驿骑:驿站设置的单匹马。参见卷上十三元注。琼瑶:美玉名。 4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庄子·人间世》,说国君征集武士,而支离(一个形体丑陋的残疾人)也卷起衣袖,露出手臂掺杂于应征者之中。攘(音rǎng),卷起衣袖。下联出自《晋书·陶潜传》。陶渊明做彭泽县县令,上级派官员来视察,手下告诉陶渊明,应穿好官服前去迎接,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弯下腰去面对这乡里小人。说完便辞官而去。 5范甑:见卷上十三元注。颜瓢:颜回用来喝凉水的水瓢,代指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论语·雍也》记载,孔子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说:吃一竹筐饭,喝一瓢冷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忧虑,而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生活态度。颜回真是个贤人! 6鸳帐:绣有鸳鸯的帐幕,也指夫妻共居其中的帐幕。凤台萧:见卷上八齐注。 7陌:田间小道。

班对马,董对晁1,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2。 八千路,廿四桥3,总角对垂髫4。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 贾谊赋成伤鵩鸟,周公诗就托鸱鸮5。

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6。

————————注释————————

1班:指东汉大史学家班固。班固字孟坚,其父亲班彪撰《汉书》未成而去世,班固继承父志,历尽磨难,经二十余年写成《汉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续写完成)。马:指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继其父司马谈之位为太史令,开始写作《史记》。其间因为替李陵辩护,被下狱,受宫刑,含羞忍垢,发奋著书,终于完成130篇的《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董:指西汉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董仲舒。董仲舒精通儒家经典,鼓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最为正统的学派奠定了基础。晃(音cháo):指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晃错。汉文帝、汉景帝时,晃错多次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深得国君信任。后因为主张削除诸侯力量、加强中央权力,触犯了各诸侯国的利益,吴楚等七国诸侯便以“诛晁错,清君侧”(诛灭晃错,以清除皇帝跟前的小人)为借口起兵造反,晃被诛。

2电影:闪电的影子。

3八千路:此处是用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意思,全诗见卷上二冬注。廿(音niàn)四桥:出自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全诗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廿,二十。

4总角:代指年幼之时。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束为两股,形状似角,分置两旁,故称总角。垂髫(音tiáo):代指儿童或童年之时。古代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故称垂髫。髫,儿童下垂的头发。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题名为西汉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卷五。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只鵩鸟停在他家房屋上。长沙的风俗,鵩鸟所停之家,主人死,故贾谊为了排遣忧伤而写了《鵩鸟赋》。贾谊,西汉人,学问渊博,有政治才干,汉文帝召为博士,升太中大夫。后得罪权贵,出任长沙王太傅,死时仅33岁,湖南长沙现还有贾太傅祠。伤鵩(音fú)鸟,因鹏鸟而悲伤。鹏鸟,一种猫头鹰之类的鸟。下联出自《尚书·金滕》。据《金滕》篇的说法,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临时代理执政),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散布谣言,说周公想篡权,并与商朝的遗民联合密谋造反。周公说:我如不暂时掌握政权,天下就会大乱,我无法向死去的先王先公交代,我宁可灭掉管、蔡,也不能让周朝的天下毁掉。于是发动东征,消灭了叛乱的管蔡集团,并作诗向周成王表白自己的忠心,据说《诗经》中的《幽风·鸱鸮》诗,即是周公为此而作。就,成功,此处指诗写好了。鸱鸮(音chīxiāo),亦作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

6逸兴:清逸脱俗的兴致。俄尔:也作俄而,双音词,忽然、顷刻、一下子。长亭:秦汉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为行人休息及送别践行之所,故后代以长亭代指送别之处。黯然:双音词,很沮丧的样子。 第一段注2,《说文》:“轩,曲輈藩车。”又,《集韵》:“轩,檐宇之末曰轩,取车象。”由此引申出“窗户”义。

第一段注3,谣从古至今都是歌谣的意思,就我所见没有看到有资料说这是一种文体。当然,如果歌谣也算一种文体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段注5,对《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的翻译太直接了,我们没有必要照搬。 第三段注1,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一般的说法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史书”这个说法不很准确,因为至少《战国策》就有纪传体色彩。虽然《战国策》编订年代较晚,但是部分篇章成书年代要早于《史记》。另外,说“董仲舒精通儒家经典”,是“西汉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这个说法也不算很对。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的代表,他能够称得上“精通”的,大概只有《春秋公羊传》,因为秦焚书坑儒之后,能够看到的典籍很少,精通一经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三段最后一联,下联当出自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上联似亦当有所本,可叹潇雪才疏学浅,未能详尽。

三 肴

风对雅,象对爻1,巨蟒对长蛟。天文对地理,蟋蟀对螵蛸2。 龙夭矫,虎咆哮3,北学对东胶4。筑台须垒土,成屋必诛茅。 潘岳不忘秋兴赋,边韶常被昼眠嘲5。

抚养群黎,已见国家隆治;滋生万物,方知天地泰交6。

————————注释————————

1风对雅:见卷上九佳注。象对爻(音yáo):象和爻都是《周易》中的术语。《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叫做爻。《周易》以六交配合而成象,象即卦所显示出来的形象。总论一卦之象的文辞叫大象,单论一爻之象的文辞叫小象,也可统称为象。大象和小象都是借卦爻所示之象,来推演人事形势变化的文辞。[由于爻的符号无法显示,此段注释省略了部分文字。] 2螵蛸(音piāoxiāo):螳螂的卵块,此处代指螳螂。 3夭矫:伸展自如、强健有力的样子。

4北学:周朝的学校名。《礼记·王制》说:“周人……养庶老于虞庠。”东汉郑玄解释说“虞庠,亦小学也。”而《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一句下,清代的孙诒让解释说“虞庠有二:一为大学之北学,亦日上庠;一为四郊之小学,曰虞庠。”据孙氏的解释,北学为周代的大学之一。东胶:周代的大学《礼记·王制》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东汉郑玄解释说:“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

5潘岳:字安仁,因曾任晋给事黄门侍郎,故亦称潘黄门。他擅长文学,特别擅长诗赋,文章辞藻艳丽,《秋兴赋》即潘岳因秋日萧杀天气的到来而有所感怀而作。边韶:字孝先,东汉桓帝时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以文学知名,曾教授生徒数百人。据《后汉书·边韶传》记载,边韶曾白天打瞌睡,学生们便偷偷地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肚子大),懒读书,但欲眠。”

6群黎:百姓、庶民。黎,众多。泰: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为上下联系通畅之象,故其象辞说:“天地交(天地沟通),泰(很顺畅)。”参见前注。

蛇对虺,蜃对蛟1,麟薮对鹊巢2。风声对月色,麦穗对桑苞3。 何妥难,子云嘲4,楚甸对商郊5。五音惟耳听,万虑在心包6。 葛被汤征因仇饷,楚遭齐伐责包茅7。

高矣若天,洵是圣人大道;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8。

————————注释———————— 1虺(音huǐ):毒蛇,有人认为即蝮蛇。蜃(音shèn):大型的贝类功物。古人认为大蜃吐气,能在海而上形成海市蜃楼。 2麟薮(音sǒu):神兽麟麟聚居的地方。薮,本指植物茂盛的沼泽地,引申指万物聚居之处。 3桑苞:桑树的根部。

4何妥:字栖凤,北朝至隋之间的人。《隋书·儒林·何妥传》说,何妥从小就十分聪明,北周武帝时曾任太学博士。此人学问渊博,口才出众,但不能宽容待人,喜欢品评人物,非难他人。苏夔在太常(掌管礼乐太庙祭祀之事的机关)“参议钟律”(参加讨论乐器钟的乐律),大部分朝臣都同意他的意见,只有何妥不问意,百般指责。皇上让大家讨论,大臣们多支持苏夔,何妥又上“封事”(一种密封的奏折),“指陈得失”,并指责这些人是互相勾结的朋党。子云:西汉扬雄的字。扬雄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语言学家,他曾模仿《周易》作《太玄经》,有人嘲笑他说此书不合时宜,扬雄便作《解嘲》以阐述自己的淡泊自守思想。 5甸:远郊。据《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的杜预注,郭(外城)之外叫做郊,郊(近郊)之外叫做甸。

6五音: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古代分别以宫、商、角(音jué)、徵(音zhǐ,此字在表达这个意思时不能简化为“征”)、羽来称呼,统称之则叫五音。另外音韵学上以喉、牙、舌、齿、唇为五音。此处的五音是指前者。包:包容、包含。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据说葛国(诸侯国)与商汤王(天子)为邻,葛国借口没有祭祀用品而不祭祀祖先。商汤王供给它祭祀用的牛羊,葛国国君将其吃掉;商汤王供给它祭祀用的谷米,葛国国君又将其吃掉,并抢夺商汤王送给老人小孩的食物,如不交出,则杀掉(《尚书》上称之为 “葛伯仇饷”)。后来商汤王因葛国国君杀了不肯交出食物的小孩而征伐了葛国。雠,通“仇”。饷(音xiǎng),馈赠别人的食物。下联出自《左传》。鲁僖公四年,齐国以管仲为统帅,假借用天子的名义来讨伐楚国,其借口便是楚国未及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包茅。责,要求、讨要。包茅,一种茅草。古代祭祀时,将酒倒入捆成小把的竖立的包茅中,让酒从中渗漏下去,代表祖先饮用了此酒,这个仪式叫缩酒,是祭祀的一道程序。[按,《声诗》原书“仇”写作“雠”。] 8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列举了圣人教导别人的方法五种,其学生公孙丑提出疑问,说:这个办法很高明,很完美,但要求太高,像登天那样,好像不能做到。孟子就说:圣人不能因为学习者做不到就改变自己的原则。圣人只提出最好的方法,能够做到的就跟着来做。洵(音xún),确实、实在。下联出自《庄子·山木》,原文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思是君子相交为道义之交,平淡得像水一样,毫无杂质,能够长久保持纯洁,小人的相交为利益之交,甘美得像美酒一样,但利益是其基础,故利益不存在时交情也就消失了。神交,以精神道义为基础的交往。

牛对马,犬对猫,旨酒对嘉肴1。桃红对柳绿,竹叶对松梢2。 藜杖叟,布衣樵3,北野对东郊4。白驹形皎皎,黄鸟语交交5。 花圃春残无客到,柴门夜永有僧敲6。

墙畔佳人,飘扬竞把秋千舞;楼前公子,笑语争将蹴踘抛7。

————————注释———————— 1旨:形容词,味道美好的。

2藜杖:用藜(一种藤状植物)的老茎制作的拐杖。布衣:以麻布制作的衣裳,这是平民的服装。

3此两联均出自《诗经》。《小雅·白驹》有“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皎皎白驹,贲然来思”、“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皎皎,形容词,很白很白的样子。《秦风·黄鸟》有“交交黄鸟,止于棘”、“交交黄鸟,止于桑”、“交交黄鸟,止于楚”。交交,象声词,黄鸟的叫声。

4柴门夜永有僧敲:此联所说之情境出自五代何光薳《鉴戒录》卷8。据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毛驴在路上行走,作了“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诗,后又想将“推”字改为“敲”字,拿不定主意,便一边做推与敲的手势一边思考,没注意撞到了当时担任京兆尹的韩愈的车前,韩愈问清是怎么回事后,便停下车,考虑了很久,说:还是敲字好。于是就留下了“僧敲月下门”的佳句和“推敲”这个典故。夜永,夜深。 5竞:争着。蹴鞠(音cùjū):原为占代军队中一种带有习武和锻炼身体性质的游戏,有点类似现代的足球,后来推广到平民之中,成为一种普通的游戏。此处指此游戏用的球。

四豪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1。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2。 煎异茗,酌香醪3,虎兕对猿猱4。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5。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6。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7。

————————注释———————— 1迥(音jiǒng):遥远。

2峨冠句:峨冠,高冠;峨.原指高山,此处形容高。博带,宽大的衣带;博,宽。峨冠博带是儒生的装束。紫绞:用于系官印或做服装饰物的紫色的丝带。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用之印和系印用的丝带不同,像汉朝,相国和丞相这一级官员便是金印紫绶。绯袍:也叫朱衣,红色的官服。各个朝代的礼制不同,如唐朝规定,官员四品穿深红色,五品穿浅红色。 3茗(音míng):茶。据《尔雅·释水》“槚(音jiǎ)”字下晋郭璞的注解,特指晚采的茶。醪(音láo :酒。有时特指里边有渣滓的浊酒。

4兕(音sì):犀牛,有时特指雌犀牛。猱(音náo):猿类的一种。

5攻: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此处指学习、练习。务:努力从事。缫(音sāo):加工蚕丝的工艺流程之一,即将蚕茧加工以后抽出丝来。 6淇澳竹:淇水曲岸边生长的竹子。《诗经·淇奥》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看那淇水弯曲的岸边,绿竹长得多么茂盛)。奥,河流弯曲的地方。后来《礼记·大学》引用此诗,“奥”写作“澳”,“淇澳”就慢慢变成地名了。武陵桃: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说桃花源中,沿溪两岸桃花盛开,“落英缤纷”,而发现桃花源的渔人是武陵郡(今湖南湘西常德一带)人,故桃花源也叫武陵源,“武陵桃”即指桃花源的桃子。 7螺髻:此处指形状像螺和发髻的山。仞(音rèn):古代的一个不太精确的长度单位,七八尺左右。鸭头:此处指颜色像公鸭头上的绿毛一样的水。腻,本指肉很肥厚,引申指程度很深。

刑对赏,贬对褒1,破斧对征袍。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2。 雷焕剑,吕虔刀3,橄榄对葡萄。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4。 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餔糟。

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5。

————————注释————————

1原书“刑”作“形”,按对仗的意义要求,此处当作“刑”。

2枳(音zhǐ)棘:帜木与棘木,均为枝干有刺的树木。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晋书·张华传》。雷焕为晋豫章(今江西)人,精通纬象。晋武帝司马炎时,他看到二十八宿的斗宿和牛宿之间有紫气,便知道江西丰城有宝剑。他将此事告诉张华,张华任命他为丰城县令,后果真在丰城县监狱下挖到龙泉、太阿两把宝剑,雷自留一把,送张华一把。张华被诛,其剑不知所终。雷焕死后,其子佩其剑过延平津,剑忽然从腰间跃出跳入水中,派人下水搜寻,只见水中有两条龙在戏水。下联出自《晋书·王览传》。三国时的魏人吕虔为刺史,他有一把佩刀,曾有精通相术的人说过,这把刀“三公可佩”,吕虔认为王祥有三公之相,便将此刀送给了王祥。王祥在魏为司空,转太尉,封睢陵侯,到晋武帝司马炎时被任命为太保,进爵号为公。王祥临终,将此刀送给了其弟王览,王览做了司徒,进爵号为即丘子。三公指辅佐天子的掌握国家大权的最高官员,各朝名称不同,通常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4椽(音chuán):放在檩子上架瓦的木条。屋顶上只架一根椽,则房屋很小。

5秉:持。刘伶:字伯伦,晋竹林七贤之一。他纵酒放达,逃避乱世,曾著《酒德颂》,说“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只求喝酒,哪里还知道别的事)。餔(音bū):吃、食。糟:带有尚未过滤的渣滓的酒,也指过滤出来的渣滓。

6礼别尊卑:礼仪是用来区别地位高低的。拱北:拱卫环绕着北斗星。北,指北辰,即北斗星。势:地形、地势。朝东万水:《荀子·宥坐》记载孔子学生子贡问孔子,为什么见到河流就要观看?孔子讲了河流的几条优秀品质,其中有一条是:河流中途可以千回百转,但最终总是流向东方,像君子的志向。我国的河流大多都是流向东边的渤海、黄海、东海的。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双凤翼,九牛毛1,主逸对臣劳。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 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

俊士居官,荣引鹓鸿之序;忠臣报国,誓殚犬马之劳2。

————————注释————————

1双凤翼:出白唐人李商隐《无题二首》,全诗如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九牛毛:为“九牛一毛”的省简,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文中说“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如果我认罪被杀掉,就好像九头牛掉了一根毛一样,与死掉一只蚂蚁有什么不同呢)?

2俊士:杰出的人才。鹓(音yuān)鸿之序:像鹓、鸿飞翔时排成的行列,喻指官员上朝的队列。鹓,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飞行时众鸟追随,排列有序。鸿,大雁,飞行时排成“人”字形,队列井然。殚(音dān):尽。

第二段注5,“餔”字,一本作“哺”,误。餔,《广韵》属上平十一模,律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申时食也……引伸之义凡食皆曰餔。” 义工。哺,《广韵》属去声十一暮,平仄不谐;《集韵》:“与餔同。”故本字当为餔。

第二段注6,又将“北”解释为“北斗星”,大概是作者混淆了北极星和北斗星。

五 歌

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1。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 琴再抚,剑重磨,媚柳对枯荷。荷盘从雨洗,柳线任风搓2。 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3。

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4。

————————注释————————

1烟萝:像轻烟一样飘动着的松萝。萝,松萝,一种经常寄生在松树上的地衣类植物,外形呈丝状,蔓延下垂,随风飘荡。

2荷盘:荷叶,因形状像盘子而有此名。从:任从。柳线:垂柳的枝条。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天性率真,其邻家有个漂亮的少当垆买酒,阮籍经常去他家喝酒,喝醉了便毫不避嫌地斜卧其侧,其丈夫也不以为怪。下联出自题名为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晋人王质入山伐木,看见许多小孩一边唱歌一边下棋,便放下斧头在旁观看,其中一个小孩给了他一粒枣核大小的东西,他含在口中以后便不知饥饿。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家,王质回头一看,身边斧头的柄已经完全腐烂了。回家以后,家里人和亲戚朋友大都己去世,一问,才知道自己离家已经几十年了。柯,斧头柄。 4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繁对简,少对多,里咏对途歌1。宦情对旅况,银鹿对铜驼2。 刺史鸭,将军鹅3,玉律对金科4。古堤垂亸柳,曲沼长新荷5。 命驾吕因思叔夜,引车蔺为避廉颇6。

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7。

————————注释————————

1里:古代的行政单位,据《周礼·地官·遂人》,二十五家为里,引申为街道之类的意思。 2宦(音huàn)情:作官的想法、作官的欲塑。旅况:旅途的情况。银鹿:颜真卿家童名银鹿。铜驼:铜铸造的骆驼。《太平寰宇记》卷三《洛阳县》引晋陆机《洛阳记》说:汉朝曾铸造铜骆驼二只,安置在宫殿南面一处交叉道口。

3刺史鸭:原注说,唐朝的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爱鸭,称之为绿头公子。将军鹅: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为大书法家,爱鹅成性,《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他曾见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带)一道士所养之鹅极美,千方求购,道士不肯,说,替我写《道德经》(即《老子》),我将整群鹅送给你。于是王羲之很高兴地写好,将鹅带回去了。但唐人似乎都认为,王羲之所写的是《黄庭经》,李白《送贺宾客归越》中有“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景审《题所书黄庭经后(泥金正书)》有“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右军多。请看今日酬恩德,何似当年为爱鹅”,唐白居易撰、宋孔传续撰的《唐宋白孔六帖》卷 95也记载王羲之所写的是《黄庭经》。 4律:法令、法律。科:法律,偏重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5亸(音朵):形容词,下垂的样子。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世说新语·简傲》。晋人嵇康(宇叔夜)与吕安交情很好,每次想见他时,经常驾车千里前去相会,吕安也是这样。下联出自《史记·廉蔺列传》。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随赵王出使秦国,临危不惧,立了大功,回国后拜相,官位在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经常当众侮辱蔺相如。蔺相如在路上遇到廉颇,总是命令车子绕道而避开他。蔺相如的手下很不理解,蔺相如说:秦国不敢欺负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廉将军和我,如果我和廉将军不团结,秦国便会乘虚而入,我要将国家的大事放在前面,而将私人的恩怨放在后边。廉颇听到此需话后深受感动,便亲自到蔺相如家负荆请罪。参见卷上六鱼注。颇,在中古的平水前中只为平声歌韵字(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上声,属仄声字),故能与仄声字“夜”构成对仗。

7月镜:月亮,因月亮似铜镜而得名。磨:古代的镜子是青铜制造的,使用时间一长,便会因氧化生锈而照物模糊不清,需要磨去氧化层才能使用。古代有以此为职业者。

霜对露,浪对波,径菊对池荷。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1。 梁父咏,楚狂歌2,放鹤对观鹅3。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4。 种橘犹嫌千树少,寄梅谁信一枝多5。

林下风生,黄发村童推牧笠;江头日出,皓眉溪叟晒渔蓑6。

————————注释————————

1阑(音lán):(时间)晚、(某事)快完结了。罢:停止、结束、免除。

2梁父吟:即梁父吟,也作梁甫吟,为古代乐府的楚国歌曲的曲名,今所传古辞据说为诸葛亮所作。此处之所以要将“吟”改成“咏”,是因为前者为平生字,后者为仄声字,改成仄声字以后,方能与下联的平生字“歌”形成平仄相对的关系。楚狂:据说是春秋楚昭王时的一位隐士,姓陆名通,《论语·微子》有“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故也有人说其名为接舆。 3放鹤:宋代张天骥驯养了两只白鹤,朝出暮归,张天骥便在江苏铜山县南云龙山下筑亭,苏轼为之作《放鹤亭记》。见于《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51。观鹅: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爱鹅成癖,他听说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有一老太太善养鹅,所养鹅中有只鹅叫声特别好听,千方求购,老太太不知购主是王羲之,始终不答应。于是王羲之特地带着亲友,驾上马车去老太太家看鹅。老太太听说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要来她家,特地选了那只会叫的鹅做成菜款待他,王羲之知道后不禁叹惋终日。见于《晋书·王羲之传》。

4永叔:宋代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字。欧阳修曾修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极有史学才能。刀笔:代指主办文案的官吏。古代的文书是用笔写在简牍上,有错误则用刀削去再写,故以刀笔代指使用刀笔的人。萧何:西汉人,辅佐刘邦建主汉朝,功劳卓著。攻入秦王朝首都咸阳时,萧何尽力收集秦宫内的律令图籍,掌握天下的郡县户口等情况,后来汉朝所有的律令制度,大都是萧何制定的。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孙休注引《襄阳记》。三国时吴国的丹阳太守李衡在住宅边栽种橘树千株,临死前对其儿子说:这千棵橘树就是一千个木奴,不问你要衣穿要饭吃,你每年交一匹绢的赋税,剩下的还足够你使用的。下联见卷上十三元注。 6黄发:可指老人的头发或小孩的头发,此处指“村童”的头发。皓眉:白眉,人寿高则眉毛颜色变白。皓,白色。

第二段注6说,颇普通话读上声,大概是作者弄错了。

六 麻

松对柏,缕对麻1,蚁阵对蜂衙2。頳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3。 白堕酒,碧沉茶4,品笛对吹笳5。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6。

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7。

————————注释————————

1缕(音lǚ):丝线。

2蚁阵:蚂蚁迁徙时队列整齐,故称蚁阵。蜂衙:蜂窝中,众蜂簇拥卫护着蜂王,好像下属保护着上级,故称蜂衙。

3頳(音chēng)鳞:红色的鱼。頳,红色。鳞,代指鱼。

4白堕:人名,姓刘,为南北朝时北魏河东(今山西)人,善酿酒,其酒醇美异常,名声远播,高官贵族都以之为馈赠佳品(见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后便以白堕作美酒的代称。碧沉:即绿沉,凡物之深绿色者均可叫绿沉。碧沉茶,一种绿茶。唐人曹邺《故人寄茶》诗有“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的句子,就是形容碧沉茶味道之美的。“沈”,古同“沉”。

5笳(音jiā):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的一种管乐器,其声悲怆,为少数民族所习用。初时卷芦苇叶为之,后来以竹管制造。 6长(音zhǎng):使……扩大、使……生长。移:使……移动。实际上是月亮移动而使梅花之影映上窗纱。

7筚篥(音bìlì):也作觱篥,又叫悲管、笳管,也是笳一类型的管乐器,本出两域龟(音qiū)兹国,后传入中国。

优对劣,凸对凹1,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2。 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3。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4。

————————注释————————

1凹(音wā):四周高中间低。中古此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入声洽韵字,一个是平声爻韵字,此处用的是它另一个后起读音,是个平声麻韵的字。

2菽(音shū):豆类的总称。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晋书·隐逸传》。陶潜家贫而嗜酒,任彭泽县令后,下令全县的公田都栽上秫谷,说:“令吾常醉于酒足矣。”(让我经常喝醉酒就足够了。)其《和郭主簿》诗也说“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秫(音shú),带粘性的高粱、粟谷等,可酿酒。下联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邵平,通常写作“召平”(邵、召古音相同,此二姓都是周武王的大臣召公的后裔),秦明时广陵(今扬州一带)人,封东陵侯。秦灭亡之后,邵平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瓜味甜美,人称东陵瓜。畦(音qí),田地、田陇。 4竹根:一种盛酒的器具。南北朝时庾信的《奉赵王惠酒诗》中即有“野炉然(燃)树叶,山杯捧竹根”之句。一壶之酒:李白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诗句,参见卷上十一真注。擎(音qíng):向上托举。桐叶:一种盛茶的器具。宋程大昌《演繁露》在《东坡后集》卷二《从驾景云宫诗》“病贫赐茗浮桐叶”下注解说,当时皇上赐茶,部不用通常的荼盏,而用一种颜色雪白、形状像桐叶的大瓷碗。啜(音chuò):饮。卢仝(古tóng):唐朝人,号玉川子,家贫好读书,隐居不求仕进。《玉川子集》卷二《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中描述饮茶之后的感觉说:“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喫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酒钱对诗债,柏叶对松花1。 驰驿骑,泛仙槎2,碧玉对丹砂。设桥偏送笋,开道竟还瓜3。 楚国大夫沉汨水,洛阳才子谪长沙4。

书箧琴囊,乃士流活计;药炉茶鼎,寔闲客生涯5。

————————注释————————

1诗债:别人求诗或索取和诗,自己尚未酬答,如同欠他人之债,故称诗债。

2仙槎(音chá):在天河中浮游的竹筏木筏。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年年八月,有浮搓来去不失期。”(每年八月,天河渡口有一木筏来去凡仙两界,从不误期。)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梁书》卷51《处士》。南朝梁的范元琰(字伯珪,又字长玉)节操高尚,为乡里所敬重。有一次,小偷越过园沟来偷他家的竹笋,元琰发觉了,担心小偷返回时掉到沟里,特地砍了棵树,偷偷地架在沟上,让小偷方便过沟。小偷看到后十分惭愧,从此之后,一乡人再也没有小偷小模的了。下联出自《晋书·孝友传》。晋人桑虞字子深,有瓜园在宅北几里之外,瓜果刚成熟,有人翻进围墙偷瓜。桑虞知道后,想到墙头插有防盗的荆棘,小偷如果被人发现而逃跑,则有可能被刺伤,使命令看瓜的奴仆挖开墙,替偷瓜的人开出一条逃跑的路。小偷知道后,向桑虞叩头请罪,并归还所偷之瓜,而桑虞却将瓜都送给了偷瓜人。

4这是两个典故。上、下联均由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大夫,深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后遭小人诬陷,被放逐;顷襄王时再遭诲毁,被贬谪。他看到小人当权,故国日趋衰落,自己却无法挽救,伤心己极,便于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南岳阳的汨罗江投水而死。贾谊,河南洛阳人,年少即能精通数家的学说,汉文帝召为博士,号为才子。后因政见不同而遭大臣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郁郁不得志而死。参见卷下二萧注。

5箧(音qiè):竹制的箱子,古人多用以装书。士流:读书人。活计:借以谋生的用具或手段。茶鼎:唐杜荀有诗:“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寔(音shí):此字有二义,一为“是”(判断词),一通“实”(确实,副词)。单从下联来看,二义均可通;如果结合上联来看,其相对应位置的“乃”是副词,那么将其解释为“确实”更符合对仗的要求。 第二段注1,凹,据《故训汇纂》凹字条下:“凹,或作洼。”洼,《广韵》属下平九麻,《平水韵》属下平六麻。疑《声律启蒙》或据此用韵。凹,一般读作āo,《汉语大字典》说一读wā。

七 阳

高对下,短对长,柳影对花香。词人对赋客,五帝对三王1。 深院落,小池塘,晚眺对晨妆。绛霄唐帝殿,绿野晋公堂2。 寒集谢庄衣上雪,秋添潘岳鬓边霜3。

人浴兰汤,事不忘于端午;客斟菊酒,兴常寄于重阳4。

————————注释————————

1五帝:传说中上古的五位贤明的帝君,具体之人各书所言不一,如《易·系辞》说是伏羲(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尧、舜。《史记·五帝纪》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而《帝王世纪》则说是少昊、颛顼(高阳)、高辛、尧、舜。三王:古代二位贤明的天子,一般指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

2绛(音jiàng)宵句:原注说,唐明皇(玄宗李隆基)有绰宵殿。下联所说为唐裴度之事。唐宪宗时,裴度因平定蔡州刺史吴元济叛乱有功,封晋国公。文宗时,裴度因宦官专权,自知政事已不可为,便请求罢相归隐,于河南洛阳午桥种植花木万株,中建别墅,号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饮酒作诗于其中。

3这是两个典故。《宋书·卷29·符瑞》说,南朝宋大明五年正月初一,天降大雪,右卫将军谢庄下殿巡查,雪花都堆积在他的衣服上。他上殿报告孝武帝刘骏,皇帝认为这是很吉祥的事,“于是公卿作《花雪诗》”。唐李商隐《对雪诗二首》之一“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温谢庄衣”,用的就是这个典故。下联出自晋朝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我 32岁那年,头上开始出现黑白相间的头发。)

4兰汤:用兰草熬出的热水。南朝梁的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题名为隋杜公瞻的注解说:“按,《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可见古人有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用兰草熬水沐浴的习俗。汤,热水。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月、日均为九,故称重阳。《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下杜公瞻注解说,这天要佩带茱萸(一种香味浓烈的植物),吃果饼,饮菊花酒,可以“令人长寿”。此习俗的由来,据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桓景眼随费长房学道多年,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会有灾难降临,你赶快回家,叫家人将茱萸囊系在手臂土,登高饮菊花酒,可免除灾难。”桓景赶紧按照吩咐去做,到晚上回家一看,留在家中的鸡狗牛羊都死光了。于是后来就形成了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尧对舜,禹对汤1,晋宋对隋唐2。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3。 八叉手,九回肠4,地久对天长。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5。 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6。

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酒;早朝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7。

————————注释————————

1尧:传说中上古时的一位贤明的帝王,号陶唐氏,故亦称唐尧。舜:传说中上古时的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虞舜。禹:远古时夏部落的首领,古典籍中认为他是夏朝的开国之君,是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夏禹。汤:商王朝的开国之君,是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天乙、商汤、成汤。

2晋:指司马炎取代三国时的魏因而建都洛阳的四晋,以及西晋被前赵灭掉之后,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一带)即位的东晋。宋:指南朝的宋,它是刘裕取代东晋后所建立的国家,首都亦为建康。为了区别后来赵姓所建立的北宋和南宋,故将南朝的宋称为刘宋。

3卉:百草的总名。

4八叉手:将两手相拱八次。这是一个典故,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4说,唐朝的温庭筠才思敏捷,考试作赋,双手互相交叉八次就写好了,当时的人称之为“温八叉”。后代便以此作为才思敏捷的代称。九回肠:因为忧愁而肠子多次为之回转。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自己因替李陵辩白而遭受宫刑,忧伤难己,“是以肠一口而九回”(因此肠子一天之内屡次回转)。九,虚数,形容其多。

5三径句:此联由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贤人交往的小路将近荒芜,但松树菊花还生长着)变化而来。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记载,西汉末,王莽专权,时任兖州刺史的蒋诩辞官归隐,在院中开辟了三条小路,只与求仲、羊仲来往。故三径指隐居而只与贤人来往的小路。

6鼓:古人行军作战以鼓为号令,击鼓则进军。塞兵:守卫边塞的士兵。钟:佛寺早撞钟、暮击鼓以报时,此处以“闻钟”表示早晨。 7衮衣句:此句由唐朝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变化而来,贾诗全文为:“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喘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衮衣,古代帝王及公侯所穿的上绣有龙的礼服,此处指官员上朝所穿的官服。

荀对孟,老对庄1,亸柳对垂杨。仙宫对梵宇,小阁对长廊2。 风月窟,水云乡3,蟋蟀对螳螂。暖烟香霭霭,寒烛影煌煌4。 伍子欲酬渔父剑,韩生尝窃贾公香5。

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6。

————————注释————————

1荀:指荀子。荀子名况,赵人,为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学者尊之为荀卿,两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的讳,改称孙卿。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荀子》一书中。孟:指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其思想及行为集中体现在《孟子》一书中。老:指老子。老子名李耳,字聃,故亦称老聃。春秋战同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著有《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被道家学派奉为始祖,《老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庄:指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著《庄子》十余万言,借寓言以阐明自己的清静无为思想,尊崇老子,贬斥儒墨,和老子并列,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到唐代被尊为南华真人,《庄子》亦称《南华真经》。

2梵宇:佛寺。梵,古印度语“清净”、“寂静”的音译词的简略形式;因佛经都用梵语(古印度语)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均可称 “梵”。

3风月窟:妓院等男女交欢之处。风月:喻指男女情爱之事。水云乡:水云弥漫的地方,多喻指隐者居住停留的地方。苏轼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

4蔼蔼:香气浓烈馥郁的样子。煌煌:明亮的样子。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指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其父伍奢、其兄伍尚都被楚平王杀害,他亦遭追杀。伍子胥逃至江边,追兵己至,江上有一渔父渡他过江,得以逃脱。伍子胥解下宝剑,说“这把剑价值百金,送给您。”渔父说:“楚国悬赏追捕你,赏金为五万石粮食,还授予„执圭‟的爵位,难道还抵不过这价值百金的剑吗?”没有接受他的宝剑。酬,报答。下联出自《晋书·贾充传》。晋朝的韩寿仪容出众,在贾充手下作司空掾,贾充的小女儿贾午十分爱慕他,并偷了他父亲珍藏的西域奇香赠送给韩寿。韩寿将此香佩带在身上,被同僚们发现,报告了贾充,贾充便将贾午嫁给了韩寿。

6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橘绿橙黄:这都是秋天的景色,代指秋天。此联出自宋苏轼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八 庚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蜂腰对蝶翅,宿醉对余酲1。 天北缺,日东生2,独卧对同行。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 万卷书客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

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之赓3。

————————注释————————

1宿醉:醉酒之后经一夜尚未清醒的馀醉。余酲(音chéng):残余的醉意。醒,喝醉了酒。 2天北缺:《淮南子·天文训》说,天是由四座大山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支撑起来的,西北方由不周山支撑。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的位置,共工发怒而撞垮了不周山,西北方缺了支撑物,所以“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日月星辰都从东方升起往西边移动落下)。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是说唐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的事。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卷三记载说,玄宗精通乐律,他曾经将西凉的乐曲《婆罗门》润色改编为《霓裳羽衣曲》,当时宫中经常演奏此曲,杨贵妃善跳《霓裳羽衣舞》。侈,认为……奢侈。下联是说南朝陈的亡国之君陈后主(名叔宝)的事。陈后主嗜好声乐,曾将吴歌《玉树后庭花》按曲填词,辞藻绮丽,使男女唱和,哀艳委婉。骄,认为……骄。赓(音gēng),唱和。

虚对实,送对迎,后甲对先庚1。鼓琴对舍瑟,搏虎对骑鲸2。 金匼匝,玉瑽琤3,玉宇对金茎4。花间双粉蝶,柳内几黄莺。 贫里每甘藜藿味,醉中厌听管弦声5。

肠断秋闺,凉吹已侵重被冷;梦惊晓枕,残蟾犹照半窗明6。

————————注释————————

1后甲:是《周易》“蛊卦”中的话,原文为“后甲三日”,指甲日以后的第三天,即丁日。先庚:是《周易》“巽卦”中的话,原文为“先庚三日”,指庚日之前的第三天,亦丁日。 2鼓琴:此典出自《列子·汤问》。伯牙为春秋时楚国人,善于鼓(弹奏)琴,钟子期能够理解琴声中所流露出来的心思。舍瑟:此典出自《论语·先进》。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暂(字点,故亦称曾点)四人陪着孔子,孔子问他们的志向。前三人都说了要从政,并说了从政之后自己的打算。此时曾点在弹瑟,孔子又问他,他慢慢地停止了弹瑟,“舍瑟而作”(推开瑟站了起来)说,我和他们的志向不同,我希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晚春,春季的衣服都已经穿定了,和年轻人五六个、小孩子六七个,在沂水中洗洗操,在高台舞雩上吹吹风,拖长声音唱着而回家。孔子对他大加赞赏,感叹说;“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呀!)搏虎:即暴虎,空手和老虎搏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襢(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宋代朱熹的《诗集传》说,这句的意思是光着身子(脱下上衣),徒手和虎搏斗,将老虎献给郑庄公。骑鲸:两汉扬雄《羽猎赋》有“乘巨鳞,骑鲸鱼”的句子,后代便多以“骑鲸”代指仙人、豪客,如唐李白自称“海上骑鲸客”,宋苏轼也在诗中说“我是骑鲸手”,此处即用此义。但也有用它代指死亡或隐逸的。 3匼匝(击kēzhā):联绵词,(金制的马络头上金丝)周绕重叠的样子。瑽琤(音cōngchēng):联绵词,形容玉撞击之声。

4玉宇:华丽壮观的宫殿,有时也指神话中玉帝在天上所居的宫殿。金茎:指用以承托承露盘的金属铜柱。汉武帝迷信神仙之事,认为饮甘露可延年益寿,于是在建章宫铸造承露盘,铜柱高二十丈,粗七人围,上有一仙人,伸开手掌以接受天降的甘露。(见于《三辅故事》。)东汉班固《西都赋》形容它说:“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5甘:味道好,这里做动词用,意动用法。藜藿(音líhuò):穷人所吃的两种野菜。藜,又名莱,初生时可食。藿,豆类的叶子,嫩时可食。

6凉吹:凉风。重(音chóng):多层、几层。残瞻:残月。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以蟾蜍代指月亮。

渔对猎,钓对耕1,玉振对金声2。雉城对雁塞,柳枭对葵倾3。 吹玉笛,弄银笙,阮杖对桓筝4。墨呼松处士,纸号楮先生5。 露浥好花潘岳县,风搓细柳亚夫营6。

抚动琴弦,遽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7。

————————注释————————

1渔:打鱼,动词。

2玉振:玉磬被敲击(发出的美妙声音),多用来喻指名声远播、文章华美或言论正大等。金声:钟被撞击发出的美妙声音,其比喻义和“玉磬”差不多。金,代指金属铸造的钟,一种打击乐器。

3雉城:城墙。雉,量词,城墙高一丈、宽一丈、长三丈为一雉。“雉”的本义为山鸡之类的鸟,此处借其本义来与“雁”构成对仗,属于借对的一种。雁塞:据唐徐竖《初学记》卷30引南齐刘澄之《梁州记》说,梁州(今四川陕西交界一带)有雁塞山,山中有大湖,雁群迁徙时栖息于此。后来以此泛指北方边塞。袅(音niǎo):细长柔弱的样子。葵倾:属菊科草本植物的葵类有向日的特性,花总是倾向于太阳的方向。 4阮杖:((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朝的阮脩经常拄杖步行,在杖头挂百钱,遇到酒店便以此钱买酒独自喝得酩酊大醉。恒筝:东汉桓谭字君山,遍习儒家经典,精通天文,好音乐,琴艺高超。筝,琴瑟一类的弦乐器。

5松处土:墨的别名。处士指品行高洁而不出来作官的贤人,而松为岁寒四友之首,品质高洁,再加上古代制墨是以松木烧制的烟灰调上胶而成,故称墨为松处士。楮(音chǔ)先生:纸的别名。楮,树名,叶子像桑树,树皮纤维多而韧,古人多用其造纸。唐朝的韩愈在《毛颖传》中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称笔为毛颖(因笔为兔毛制成),称纸为楮先生。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所言为晋朝潘岳之事。潘岳(字安仁)任河阳(今河南境内)县令时,在县中满栽桃李,时人传为美谈。浥(音yì),润泽、使……湿润。下联所言见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西汉文帝时的将军周亚夫屯兵细柳(今陕西咸阳市西南)以备匈奴,文帝亲往慰劳军队,无军令而被拒之军营之外,后派使者持皇帝的诏令告知亚夫,才得进入,入军营后,皇帝的行动都必须遵从军礼。出军营后,文帝盛赞其军纪严明,称之为“真将军”。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韩非子·十过》。春秋时,卫灵公去会见晋平公,平公在施夷之台宴请他。两人谈论关于音乐的事情,平公便令晋国最有名的乐工师旷演奏声调最凄悲的清角之声,师旷不肯演奏,平公再三要求,于是“师旷不得己而鼓之”。弹了一曲,便有黑云从西北方涌出;弹第二曲, “大风至,大雨随之”,吹裂了帷幕,吹破了盛食物的器皿,吹毁了房上的瓦片,宾客都跑散了,平公也吓得趴在地上。遽(音jù),突然、一下子。下联所言为唐李白之事。《唐诗纪事》卷18记载,李白名声尚不太大时,其所作《乌栖曲》(一种古乐府诗)被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看到,贺称赞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也说李白写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都是说他的诗句感人。泣,使……哭泣。九 青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1。 龟曳尾,鹤梳翎2,月榭对风亭3。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 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4。

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5。

————————注释————————

1唐诗:文学史上,唐代以诗歌著称,故称诗必以唐诗为首。汉史:在史书中,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地位都极高,故称史都以汉史为代表。释典:佛教的经典,即佛经。佛教的始祖为古印度人释迦牟尼,故以其简称“释”代指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2龟曳(音夜)尾:此典出自《庄子·秋水》。楚王请庄子出来做官,庄子不愿去,便对楚王的使者说,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将它用绸巾包好,箱子装好,用于宗庙的祭祀。你说,这只龟是愿意死去而享受这种待遇,还是宁愿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我是愿意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的。委婉地拒绝了楚王的要求。后世便以“曳尾涂(稀泥)中”比喻清贫但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此处只是用其字面意义和下文构成对仗。曳尾,拖着尾巴。翎(音líng):鸟的羽毛。

3榭(音xiè):在土台上建的高屋。

4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山简醉参见卷上八齐注。下联为变化屈原《楚辞·渔父》的诗句而成,《渔父》中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句子。醒:清醒、酒醒;此字现代汉语中读上声,但中古时期它有平声青韵、上声迥韵、去声径韵三个读音,此处必须读成平声青韵,方能与上联平仄相对。下面“醉对醒”的“醒”也要读平声。 5佳人:漂亮的人,多用于女子。慵(音yōng):懒散。文:作动词用,此处是绣出花纹的意思。吮(音shǔn)毫:用口含吮毛笔的笔尖,使之湿润,指开始写作或作画。写:描绘、描画。

行对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1。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2。 狂蛱蝶,小蜻蜓3,水岸对沙汀4。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5。 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6。

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注释————————

1佩紫对纡(音yū)青:佩紫,身佩紫色的印绞,参见卷下四豪注;纡青,身系青色的印绶。两者都是身居高官之位的意思。据《东观汉记》的记载,汉代公侯一级的官员系紫绶,九卿一级的官员系青绶。

2棋枰(音píng):围棋的棋盘。

3蛱(音jiá)蝶:蝴蝶的一种,也可泛指蝴蝶。 4汀(音tīng):水边的小平地或沙洲。

5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孙绰:古人,字兴公,曾作《天台山赋》。参见卷上六角注。剑阁:古栈道名,相传为三国诸葛亮所修,在今四川剑阁县大、小剑山之间,当时是连通川、陕两省的主要通道,据说孟阳过此处时曾作铭赞颂其雄伟。铭,刻在金、石上的文字。

6是两个典故。上参见卷上十一真注、三江注、卷下一先注。下联出自《晋书·车胤传》。车胤,晋人,字武子。勤学苦读,家贫,晚上经常没有灯油供其照明,他便抓来萤火虫,装在白色的小纱袋中,利用荧光来读书,最后成了博学淹通的学者,担任了晋太学的国子博士。

书对史,传对经1,鹦鹉对鹡鸰2。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3。 风绕铎,雨淋铃4,水阁对山亭。渚莲千朵白,岸柳两行青5。 汉代宫中生秀柞,尧时阶畔长祥蓂6。

一枰决胜,棋子分黑白;半幅通灵,画色间丹青7。

————————注释———————— 1传(音zhuàn):与“经”相对,经为某一学派的经典,而传则是解释经的文章。比如《春秋》是儒家经典,而《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则是解释《春秋》经的,所以被称为“《春秋》三传”。

2鹡鸰(音jílíng):鸟名,是一种体态类似麻雀,经常在水边觅食的小鸟。 3荻(音dí):一种与芦苇同科而异种的植物,叶子比芦苇稍宽,韧性较强。萍:浮萍,亦称水萍。

4铎(音duó):一种古乐器,形状像铃,后来也称悬挂在亭子或房屋的飞檐上的一种小铃铛为铎,又名铁马、檐铁,到现代演化为风铃。此处指后者。此字现代读阳平,在中古它是入声字,仄声。雨淋铃:本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唐明皇避安史之乱逃蜀时,闻雨中铃声与空谷相应,因思念杨贵妃而作。此处只用其字面意思与上联构成对仗。

5渚(音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或水边,此处是指后者。 6这是两个典故。《汉书·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曾在后元二年“行幸盩厔(今改成周至,陕西的一县名)五柞宫”,唐颜师古注引张晏说:“有五柞树,因以名宫也。”可见汉代有宫中生长出柞树之事,古人认为这是祥瑞的预兆。柞(音zuò),一种木质竖硬的树。蓂(音míng):又名历荚,传说中的一种瑞草。据《竹书纪年》卷上和《白虎通 ·封禅》的记载,尧时有蓂草夹阶而生,它每月从初一起每天长出一荚,到十五日则长出十五荚,从十六日起每天落掉一荚,到月底三十那天全部落完,周而复始,随月生死,可根据它来确定日期。

7间(音jiàn):分开、隔开。丹青:指两种可用作颜料的红色和青色的矿物质,此处代指绘画的颜料。

第一段注2,引用《庄子》的内容不完整。《声诗》这本书很多时候不引用原文而是用翻译,很不方便。其实这里庄子先问楚王的两个使者龟是愿意怎样,两个使者都认为当然愿意活着,于是庄子说:“去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本不是庄子的谦虚或者礼让,而是轻蔑。所以说不上所谓“委婉”拒绝楚王的要求。

第一段注4,说“醒”要读作平声,我以为没有必要。我们根本就不知道醒这个字古代到底怎么读,因此就算读作平声也未必就是对的。还不如按照我们普通话的读法来。

十、蒸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 葛巾1对藜杖,涧水对池冰。

————————注释————————

注:1葛巾:古时用葛布做的头巾。《三国演义》: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张兔网,挂鱼罾1,燕雀对鹍鹏2。

————————注释————————

注:1罾(音增):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2鹍(音坤)鹏:(1).传说中的大鸟名。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鯤,后讹为“鹍”。常以“鹍鹏”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的人。晋葛洪《抱朴子·守塉》:“鹍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唐孟郊《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鹍鹏辈,委身拂天波。”明张居正《赠 国子马生行》:“鹍鹏跛躄风尘中,驊騮伏櫪盐车下。”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九二:“海外鹍鹏忆鷽鳩,蟪蛄朝菌各春秋。”

(2).指鲲和鹏。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之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鵾鹏鳞羽多。”按,鳞指鹍言,羽指鹏言。鹍,当作“鯤”。

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

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1。

————————注释———————

注:1画屏误笔作飞蝇:三国时曹丕画屏风,不慎落了一墨点在上面,因而就这点墨画了一只小苍蝇,孙权以为是一只真苍蝇,用手弹它。

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1;迎仙汉帝 宫中高插九光灯2 ————————注释———————

注:1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刘表有大中小三种酒具,大者“伯雅”,次者“仲雅”、小者“季雅”,供宾客随意取用。

2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汉武帝曾在宫中点燃九光之灯以迎接西王母。

儒对士,佛对僧,面友1对心朋。

注:1面友:貌合神离的朋友。《法言·学行》:友而不心,面友也。 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

千里马,九霄鹏,霞蔚1对云蒸2.注:霞蔚:(1).云霞盛起貌。明皇甫涍《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霞蔚见层峦,花深隐群壑。”

(2).鲜明华美貌。《艺文类聚》卷五三引北齐邢劭《为李卫军疾以国子祭酒让东平王表》:“斧藻川流,雕篆霞蔚。”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尔其縉绅之林,霞蔚而飆起。”唐杨系《通天台赋》:“若琼楼之霞蔚,照龙烛於崑丘。” 云蒸:(1).云气升腾。《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明李梦阳《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

(2).指升腾的云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刘良注:“水气蒸而为云。” (3).水气,水蒸气。宋梅尧臣《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4).热气腾腾貌。南朝梁简文帝《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元袁桷《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

(5).比喻盛多。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瑯;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6).比喻英豪奋起。汉班固《典引》:“海内云蒸,雷动电熛。”严复《主客平议》:“况今者全球云蒸,五洲趾错,物竞之风潮甚大。”

寒堆阴岭雪,春泮1水池冰。

————————注释———————

注:1泮(音畔):消解,消散。严父愤生撞玉斗1,周公誓死作金滕2。

注:1严父愤生撞玉斗:严父指项羽的谋士范增,这是项羽对他的称呼。玉斗,玉制的斗型酒器。鸿门宴上,刘邦脱身后,留谢的张良代替刘邦向项羽赠玉斗一双。范增生怒,撞碎了玉斗。 2周公誓死作金滕:周武王病时,周公祈祷于三王,愿以身体代死,史官录其事及祝册之文藏于金滕之柜,后来成王打开了金滕之柜。

将军元晖1 莫怪人讥为饿虎;待中卢昶2 难逃世号作饥鹰。 ————————注释———————

注:1将军元晖:北魏将军元晖,贪婪专横,人称之为“饿虎将军”。 2侍中卢昶:北魏侍中卢昶,贪得无厌,人称之为“饥鹰侍中”。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1对同登。

注:1独步:独自行走,亦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吟哦1对讽咏,访友对寻僧。

注:吟哦:(1)有节奏地诵读。曼声吟哦。 (2)写作诗词;推敲诗句。执卷吟哦,搜索殊苦。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吟哦。 讽咏:讽诵吟咏。晋张华《博物志》卷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听诵诗书讽咏之音,不听淫声,不视邪色。”明海瑞《训诸子说》:“圣贤以识真诲人,其说备在方册,踊跃於讽咏,而不能以自已。”清黄鷟来《和陶饮酒》序:“所居东偏小室,设榻帷额中尽书元亮先生《饮酒诗》,朝夕讽咏,有会於心,爰用追和,以誌所怀。”

风绕屋,水襄陵1,紫鹄2对苍鹰。

注:1水襄陵:谓大水漫上丘陵。《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孔传:“襄,上也。”明何景明《水车赋》:“过顙类激,襄陵乃害。”清龚自珍《非五行传》:“河决瓠子,决酸枣,乃至尧时怀山而襄陵,水润下如故。” 2鹄(音胡):水鸟,形状像鹅,体较鹅大,鸣声宏亮,善飞,吃植物、昆虫等(亦称“天鹅”)。

乌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

杨子口中飞白凤1,何郎鼻上集青蝇2。

注:杨子口中飞白凤:杨雄献《甘泉赋》,梦口中吐白凤。

何郎鼻上集青蝇:三国魏吏部尚书何晏梦见青蝇集于鼻端。管辂说:“位峻者颠也”。 巨鲤跃池 翻几重之密藻;颠猿1饮涧 挂百尺之垂藤。 注:1颠猿:倒挂着的猿猴。 十

一、尤

荣对辱,喜对忧,夜宴1对春游2。

注:1夜宴:晚上的宴会。 2春游:春天到郊外游玩。

燕关1对楚水2,蜀犬3对吴牛4。

注:1燕(音雁)关:指山海关。元周伯琦《野狐岭》诗:“其阴控朔部,其阳接燕关。”清姚鼐《题梦楼集诗》:“燕关秋气联吟袂,江寺潮声接卧幃。”李木庵《延安雅集》诗:“一自辽阳弃甌脱,燕关不固胡尘越。” 2楚水:(1).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於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於四皓庙东,又东逕高车岭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 (2).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泽。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横弧於楚水之蛟,飞鏃於吴亭之虎。”唐刘长卿《明月湾寻贺九不遇》诗:“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宋苏轼《忆江南寄纯如》诗之一:“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元赵善庆《寨儿令·泊潭州》曲:“暮靄西收,楚水东流,烟草替人愁。”

3蜀犬:庸蜀之南,此地经常下雨很少日出,因此,日出则犬吠。 4吴牛:吴地的牛在太阳下辛勤耕作,所以看见月亮也喘气。

茶敌睡,酒消愁,青眼1对白头2。

注:1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秉性极孝,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方(听说阮籍的母亲去世)要求终止这盘棋,阮籍却要留着这盘棋一赌输赢。接着饮酒两斗,大声一号,吐血几升。等到母亲快要下葬时,吃了一只蒸熟的小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母亲作最后的诀别,一直到说不出话,大声一号,于是又吐血几升,过度哀伤,形体消瘦,几乎到了没命的地步。阮籍又能够用青眼和白眼看人,见到拘于俗礼的人,就用白眼对待他。等到嵇喜来安慰他时,阮籍用白眼对待,嵇喜十分不高兴的回去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就带着酒夹着琴去拜访他,阮籍高兴,就用青眼对待嵇康。因此,拘于礼法的人都十分恨他。 2白头: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马迁修史记1,孔子作春秋2。

注:1马迁修史记:马迁,汉代学者司马迁,曾因李陵遭难,而作《史记》。 2孔子作春秋:孔子参照鲁国历史而作《春秋》。

适兴子猷常泛棹1,思归王桑强登楼2。

注:1适兴子猷常泛棹:晋朝王子猷乘兴雪夜访友戴安道,至戴安道门口而返,别人间他为什么不进去,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思归王粲强登楼:东汉未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王粲幼徙长安,后避难荆州,思归而作《登楼赋》。

窗下佳人 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 曲终还要锦缠头1。

注:锦缠头:杜牧赠妓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唇对齿,角对头,策1马对骑牛。 注:1策:鞭打。

毫尖对笔底1,绮阁2对雕楼。

注:1笔底:犹笔下。唐刘禹锡《答乐天见忆》诗:“笔底心无毒,杯前胆不豩。” 2绮阁:华丽的楼阁。晋葛洪《抱朴子·知止》:“仰登绮阁,俯映清渊。”《北史·常景传》:“夫如是,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明陈子龙《月夜游剑池作》诗:“羣傖澒洞作风尘,绮阁雕栏愁杀人。”《花月痕》第四五回:“沉沉绮阁幌双重,频卜归期未有期。” 扬柳岸,荻芦洲,语燕对啼鸠。

客乘金络马1,人泛木兰舟2。 注:1金络马:《韵府》饰马首以金络。 2木兰舟:李峤诗:“木兰为楫桂为舟”。

绿野耕夫春举耜1,碧池渔父晚垂钩。

注:1耜(音四):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

波浪千层 喜见蛟龙行水;云霄万里 惊看雕鹗1横秋。

注:1雕鹗(音饿):(1).雕与鹗。猛禽。战国楚宋玉《高唐赋》:“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鷂,飞扬伏窜。”五代谭用之《塞上》诗之二:“牛羊集水烟黏步,雕鹗盘空雪满围。”明徐霖《桐城归舟漫兴》诗:“仰窥雕鹗云霄上,近狎鳧鷖洲渚间。” (2).比喻奸佞。《后汉书·张衡传》:“雕鹗竞於贪婪兮,我脩絜以益荣。”李贤注:“喻谗佞也。”唐元稹《哭吕衡州》诗之四:“雕鹗生难敌,沉檀死更香。”

(3).比喻才望超群者。唐杜甫《奉赠严八阁老》诗:“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仇兆鳌注:“《唐书》:韦思谦为御史大夫,见王公未尝屈礼,曰:„耳目之官,固当特立,雕鹗鹰鸇,岂众禽之偶。‟”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如何宋右史,斥鷃议雕鹗。”自注:“起居舍人宋维翰奏:„种放隐居终南,乞量才録用。‟颇为识者所笑。”明杨基《忆北山梨花》诗:“未能摶摇跨雕鹗,詎免束缚同鷄豚。” 庵对寺,殿对楼,酒艇对渔舟。

金龙2对彩凤2,豮豕3对童牛4。

注:1金龙:(1).金色龙形的装饰物。《晋书·舆服志》:“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五代和凝《宫词》之六八:“玉殿朦朦散晓光,金龙高喷九天香。”宋柳永《巫山一段云》词:“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 (2).指秋季。唐陈子昂《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讌》诗序:“属乎金龙掌气,石雁惊秋。”

(3).铜制的龙。道教用以投于名山洞府作祭祀。唐岑参《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诗:“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唐李商隐《郑州献从叔舍人褎》诗:“蓬岛烟霞閬苑鐘,三官牋奏附金龙。”宋范镇《东斋记事》卷一:“予尝於学士院取金龙玉简视之,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

2彩凤:即凤凰。唐李商隐《无题》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明屠隆《綵毫记·湘娥思忆》:“长离彩凤姿,云霄见稀。”王横《春感用黄仲则韵》:“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3豮(音焚)豕(音使):去势的猪。《易·大畜》:“六五,豮豕之牙,吉。”汉焦赣《易林·颐之遯》:“豮豕童牛,童伤不来。”宋梅尧臣《依韵奉和永叔社日》:“豮豕新烹白醪熟,奋衣地坐无拘束。”明祁彪佳《救荒全书小序·应变章》:“攘夺不已,必为盗贼,而其端皆起於讹言孔将、好莠自口之辈。豮豕牿牛,盖为此耳。” 4童牛:无角之牛;小牛。《易·大畜》:“童牛之牿。”陆德明释文:“童牛,无角牛也。”《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冉駹夷﹞有旄牛,无角,一名童牛。”《太平御览》卷八四引《周书》:“童牛不服,童马不驰。”

王郎帽1,苏子裘2,四季对三秋3。

注:1王郎帽:晋朝王蒙美貌,每次上街很多妇女都喜欢他,看见他的帽子破,都想送一顶新帽。 2苏子裘:苏秦游说秦国不被采用,所穿黑貂之裘破旧不堪。 3三秋:指农历秋季的三个月或秋季的第三个月。也可指三年。

峰峦扶地秀,江汉接天流。

一湾绿水渔村小,万里青山佛寺幽。

龙马呈河1 羲皇阐微而画卦;神龟出洛2 禹王取法以陈畴。

注:1龙马呈河:相传龙马自河中负图而出,伏羲以之画八卦。 2神龟出洛:相传神龟自洛水负书而出,夏禹据洛书写《洪范》九畴。

十二、侵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1对瑶琴2。

注:1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唐杜甫《曲江对雨》诗:“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仇兆鳌注引《周礼乐器图》:“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明无名氏《霞笺记·逾墙得喜》:“朱楼里会娇娘,似春风燕子逢刘盼,蹔醉佳人锦瑟旁。”清龚自珍《浪淘沙·有寄》词:“我自低迷思锦瑟,谁怨琵琶?” 2瑶琴:用玉装饰的琴。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宋何薳《春渚纪闻·古琴品说》:“秦汉之间所製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绿绮之号。”清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1。

注:1砧:受杵之石也。

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1。

注:1闵损对曾参:闵损,字子鶱;曾参,字子舆,都是孔子的弟子,都以孝行见称。

秦王亲击罐1,虞帝自挥琴2。

注:1秦王亲击罐:《战国策》载,秦赵会于渑池,秦王令赵王亲自鼓瑟,蔺相如设计迫秦王击罐,维护了赵国尊严。 2虞帝自挥琴:传说虞舜曾挥五弦琴而歌,以求风调雨顺,嘉惠百姓。

三献卞和尝泣玉1,四知杨震固辞金2。

注:1三献卞和尝泣玉:《韩非.和氏》载: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了一块玉璞,三次上献给楚王,两次被断足,都被认为是欺诈,他抱玉哭于荆山之下。后来楚文王使人加工,果然是一块宝玉。 2四知杨震固辞金:《后汉书.杨震传》:杨震为东莱太守时,有人趁黑夜送他金子,他拒不接受,来人说这事不会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无人知道呢?

寂寂秋朝 庭叶1因霜摧嫩色;沉沉春夜 砌花2随月转清阴3。

注:1庭叶:庭院中的树叶。 2砌花:生长在台阶上的花。 3清阴:(1).清凉的树阴。晋陶潜《归鸟诗》:“顾儔相鸣,景庇清阴。”唐薛能《杨柳枝》词:“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你恋着那清阴半亩香千阵。”

(2).喻恩泽。宋苏轼《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3).谓天气阴凉。宋梅尧臣《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前对后,古对今,野兽对山禽。 犍牛对牝马1,水浅对山深。

注:1犍(音尖)牛对牝(音聘)马:犍牛:阉过的公牛。牝马:母马。

曾点瑟1,戴逵琴2,璞玉对浑金3。

注:1曾点瑟:有一次孔子问弟子志向,轮到曾点,当时他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将瑟放下,起而作答,有为而获孔子赏识。 2戴逵琴:晋人戴逵善于弹琴,武陵王司马晞一次召他弹琴,他不去,当着使者的面摔坏了琴,表示不为王门伶人。 3璞玉对浑金:晋山涛为人仁厚稳重,人拟为璞玉浑金。

艳红花弄色,浓绿柳敷1阴。

注:1敷:涂,擦。

不雨汤王方剪爪1,有风楚子正披襟2。

注:1不雨汤王方剪爪:商汤时天大旱,汤王乃剪下头发与指甲,祈祷于桑林,并以六事自责,天果然降雨。 2有风楚子正披襟: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楚王披襟挡之。

书生惜壮岁1 韶华寸阴尺璧,游子爱良宵 光阴一刻千金。

注:1壮岁:壮年。唐白居易《晚岁》诗:“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宋陆游《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诗:“壮岁巧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明方孝孺《与讷斋先生书》:“壮岁难恃,倏焉将老。”清顾炎武《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邓溥《自题印雅》诗:“壮岁雕虫感,除非扬子知。”

丝对竹,剑对琴,素志1对丹心2。

注:1素志:向来怀有的志愿。 2丹心:(1)忠诚之心。一片丹心。

(2)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愁对一醉,虎啸1对龙吟2。

注:1虎啸:《庄子》:虎啸而风生。 2龙吟:《异闻录》:房管修学于终南山,忽闻声如戛铜,父老曰:“此乃龙吟也”。

子罕玉1,不疑金2,往古对来今。

注:1子罕玉:春秋时子罕为宋国大夫,有人送之宝玉,子罕不收,并说我以不贪为宝。 2不疑金:汉朝直不疑被人怀疑偷金,直不疑用自己的金还他,待此人找到金子后,深感惭愧,以此称长者。

天寒邹吹律1,岁旱傅为霖2。

注:1天寒邹吹律:传说战国时燕国,天寒而庄稼不生,邹衍吹律,天气转暖,万物皆生。 2岁旱傅为霖:商武丁以傅说为相,对他说,天若大旱,好以你为霖雨。

渠说子规为帝魄1,侬知孔雀是家禽2。

注:1渠说子规为帝魄:传说战国时,杜宇为蜀王,号望帝,失国后思之不得,乃化作杜鹃鸟,啼血乃止。渠:在这里为“他”之意。李商隐有:“望帝春心托杜鹃”句。 2侬知孔雀是家禽:《佩文韵府》:杨德祖年九岁,孔君平至其家中,桌上设果有杨梅。孔指之曰:“此为君家之果肴”,德祖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侬:诗文中多指代“我”。

屈子沉江 处处舟中争系粽1;牛郎渡渚 家家台上竞穿针2。

注:1屈子沉江,处处舟中争系粽:传说屈原五月五日沉江,后人做些粽子来悼念他,后来变化为吃粽子,此习相沿至今。 2牛郎渡渚,家家台上竞穿针:七月七日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唐宫中此晚做高台,准备瓜果,宫女在暗处穿针,称为乞巧。

十三、覃

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

佛堂1对仙洞2,道院3对禅庵4。 注:1佛堂:(1).佛所住的堂殿。《毗奈耶杂事》卷二六“即以右足踏其香殿”唐义浄注:“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台、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颜,故但唤其所住之殿,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之意也。” (2).指供奉佛像的堂殿、堂屋。清陈维崧《江城子·鲍让侯载酒泛舟小泊城南诸寺纪所见》词:“驀遇娇红澹粉佛堂边。恰似湿云倚一朵,扶不定,竹栏前。”

2仙洞:(1).仙人的洞府。后蜀阎选《浣溪沙》词:“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宋无名氏《贺新郎·庆生日子纳妇》词:“想蓬莱、仙洞又献,长生真籙。”

(2).借称道观。唐白居易《春题华阳观》诗:“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原注:“观即华阳公主故宅。”

3道院:道士居住的地方。五代王周《道院》诗:“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你们寻所道院,趁早安歇罢。”冯至《蝉与晚祷》:“在他仅有的两间大的小屋内,将屋门关闭,把自己禁锢起来,好像道院中的苦行者。”

4禅庵:禅房;佛寺。唐温庭筠《赠越僧岳云》诗:“禅庵过微雪,乡寺隔寒烟。”宋王禹偁《牡丹》诗:“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禪庵。”

山泼黛1,水浮蓝2,雪岭3对云潭4。

注:1泼黛:谓一片墨绿。唐顾况《华山西岗游赠隐玄叟》诗:“羣峯鬱初霽,泼黛若鬟沐。”宋黄庭坚《诉衷情》词:“山泼黛,水挼蓝。” 2浮蓝:一片蓝色之意。个人认为与“挼蓝”意义相近。

挼(音若,二声)蓝:浸揉蓝草作染料。诗词中用以借指湛蓝色。唐白居易《春池上戏赠李郎中》诗:“直似挼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宋周邦彦《蝶恋花·柳》词:“浅浅挼蓝轻蜡透,过尽冰霜,便与春争秀。”元张养浩《普天乐》曲:“水挼蓝,山横黛,水光山色,掩映书斋。”清陈维崧《浣溪沙·癸丑东溪雨中修禊》词:“春水挼蓝接远汀,晚山愁黛矗银屏。” 3雪岭:(1).积雪的山岭。唐卢纶《从军行》:“雪岭无人跡,冰河足雁声。”唐慧净《杂言》诗:“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

(2).佛教圣地或僧侣住地。唐鲍溶《怀惠明禅师》诗:“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 (3).即今四川岷山。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叶葱奇疏注:“雪岭,即指此雪山,即今岷山。”借指四川境内。唐杜甫《对雨》诗:“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仇兆鳌注:“鹤曰:„《九域志》:雪岭距威州二百六十里。威即维州。‟《高适传》:„适出西山,三城置戍,论东西两川,当合为一,即雪岭也。‟” (4).比喻巨浪。宋周密《武林旧事·观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綫,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4云潭:温泉潭。上有蒸气如云,故称。《文选·鲍照·苦热行》:“汤泉发云潭,焦烟起石圻。”李善注:“王歆之《始兴记》曰:„云水源泉,涌溜如沸汤,有细赤鱼出游,莫有获之者。‟焦烟,盖热气也。《南越志》曰:„兴宁县有热水山焉,其下有焦石,敲蒸之热,恒数四丈。‟”

凤飞方翙翙1,虎视已眈眈2。

注:1翙翙(音会):(1).鸟飞声。《诗·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郑玄笺:“翙翙,羽声也。”宋叶适《鹿鸣宴诗》:“朝阳羽翙翙,春梧緑蕤蕤。” (2).多;众多。汉袁康《越绝书·请籴内传》:“申胥为人臣也,辨其君何必翙翙乎?”张宗祥校注:“翙翙,多也……此指胥言之多。”清钱谦益《萧公神道碑》:“王多吉士,翙翙雝雝。” 2眈眈:形容眼睛注视。

窗下书生时讽咏,筵前酒客日醺酣1。

注:1醺(音薰)酣(音憨):(1).酣醉貌。唐杜牧《郡斋独酌》诗:“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宋范仲淹《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元高文秀《遇上皇》第四折:“呀!微臣最小胆,则待逐日醺酣。” (2).谓天气温暖困人。宋黄庭坚《诉衷情》词:“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白草满郊 秋日收征人之马;绿桑盈亩 春时供农妇之蚕。

将对欲,可对堪,德被对恩覃1。

注:1覃:深。

权衡对尺度,雪寺对云庵1。

注:1云庵:亦作“云菴”。建造在高山顶上的房舍。唐陆龟蒙《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药鼎高低铸,云庵早晚苫。”宋苏轼《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诗:“惯眠处士云菴里,倦醉佳人锦瑟旁。”王文诰题注:“祖无择所作介亭,在山之极巔排衙石处。”元李存《题云庵》诗:“夜宿云菴中,白云满床头。”

安邑枣1,沿庭柑2,不愧对无惭。

推荐第10篇:《声律启蒙》教案

第十六课

一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一先》,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从语文知识的对子引入

例:云对雨,雪对风,大陆对长空。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壶中日月》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背诵韵文《一先》

第十七课

二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二萧》,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一先》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不为斗米折腰》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 背诵韵文《二萧》

第十八课

三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三肴》,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二萧》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边韶被嘲》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三肴》

第十九课

四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四豪》,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三肴》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刘伶好酒》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 背诵韵文《四豪》

第二十课

五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五歌》,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四豪》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王质遇仙》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五歌》

第二十一课

六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六麻》,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五歌》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白堕酒》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六麻》

第二十二课

七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七阳》,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六麻》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伍子胥渡江》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七阳》

第二十三课

八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八庚》,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七阳》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亡国之音》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八庚》

第二十四课

九青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九青》,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八庚》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爱国诗人屈原》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九青》

第二十五课

十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蒸》,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九青》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项庄舞剑》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十蒸》

第二十六课

十一尤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一尤》,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十蒸》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雪夜访戴》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十一尤》

第二十七课

十二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二侵》,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十一尤》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子罕谢宝》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十二侵》

第二十八课

十三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三覃》,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十二侵》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邻人攘鸡》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十三覃》

第二十九课

十四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四盐,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十三覃》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王恬傲诞》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 背诵韵文《十四盐》

第三十课

十五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五咸》,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十四盐》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朱能免俗》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十五咸》

第11篇:声律启蒙教案

二年级经典教案 ——潘杏琪 《声律启蒙》(节选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将对子诵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对子的意思,能够主动积累词语。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一则对子,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大家喜欢对子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对子。

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

(一)经典回放

1、自己来读第一页的对子。要求将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朗读对子,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3、学生齐读。

4、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教师讲解不明白的地方。

6、教师范读。

7、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讲究韵律。

8、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美。

三、温馨点击 教师讲解《声律启蒙》的好处。《声律启蒙》十分讲究对仗和韵律,它是清代车万育编著的,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四、活动广角

1、学生练习背诵。

2、开火车背诵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准确!

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谁来背一背。

五、填写成长袋。

1、如果你能准确、琉璃地朗读,就将“四角星”涂红。

2、如果您能熟练背诵下来,就将“五角星”涂红。

3、如果你的积累和背诵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

《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其中的第一篇“一东”全篇压“o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韵味。

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年级的基础积累,学生能感受到古诗文的节奏韵律,但难以用语言表达。学生朗读时能用心体会诗句意境,但头脑中缺乏想象。学生积累诗句数量充足,但不会学以致用,感受其中的内在联系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引经据典。在理解方面,三年级要求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古诗文的意思。我校学生能够根据注释简单理解诗句意思,但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

3、通过讲解《声律启蒙》书籍特点,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探索,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4、在一种典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温文儒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内在修养。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教学难点:

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的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播放《出水莲》音乐,静坐欣赏

一: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 (出示课件:音乐响起) 师:上课 生:起立、鞠躬 师:请(还礼)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趣联引入故事,激发兴趣,了解对联基本特征。

1、师讲故事——《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私塾,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2、生:同学们这幅对联里面有哪些对子呢,请你找找。三:介绍《声律启蒙》书籍。

1、师:大家听到这个故事都笑了,纪晓岚巧妙地用对联讽刺了石先生。他这么聪明和他从小就爱读书、爱积累知识是分不开的。在古时候啊,很多小孩子都会对对子,你们看,这就是他们小时候读的书——课件出示。一起读读 (生:声律启蒙)。

2、简单介绍这本书后板书

这本书是车万育编写的,声——声音,律——音律节奏。这本书是专门训练儿童对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书。这里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听,你们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律启蒙中的(一东)——板书:一东 四:学习《声律启蒙》。

1、正字正音、发现韵脚、读出韵律。

(1)师范读(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老师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师配乐范读) (2)找特点

师:好听吗?你感觉哪好听? 预设:

A、写的特别美。(你觉得哪句最美,读一读) B、最后一个字重。

师相机:你说出了声律启蒙的一个特点。(板书:韵)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押韵。我们一起把最后一个字读一读。(生读)

这最后的一个字叫韵脚,文章押韵就会使人觉得像旋律般优美(板书:律)刚才

我们说了,律就是节奏。

师:同学们一东押的什么韵啊?二冬呢?三江?四支、五为......这就是声律启蒙按韵分篇的特点。一找到最后一个字就知道它押什么韵了。 自己读读,体会一下。 C、字对着或者有节奏。 师相机:字数相对,你们看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这是声律启蒙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相对)。不仅字数相对,它的内容也是相互关联的。看来鸿对去燕。来对去,燕和鸿都是(鸟) (3)生自读(正音)

师:了解了声律启蒙的这么多特点,你想自己读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指读,一人一句。(纠正字音,节奏、韵律、字音) 师:最后一句最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4)个体读和齐读(节奏)

师:刚才我们说了要有韵律,那怎样读出“韵律”呢?(打节奏) 师:你想怎样打呢?(生答拍手、跺脚、拍桌子) 师:韵律是美的,你拍的时候应该轻一些,美一点。 师:自己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式)打着节奏读一读。 师:拍手一起来读出韵律。(生拍手齐读)

师评价:你们不仅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韵味,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读出味道来了,真棒!

2、了解内容、事物相对,讲解典故,激发想象,读出韵味。师:这段文字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大家自己看书默读、借助注释,把不明白的地方看一看,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 预设: (1)、蓑

师:指蓑衣,谁穿?什么时候穿?看诗句,你还发现什么了?(时间、地点) 师:想象着画面,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岭北:地名。还有那个地名?(江东)

(3)两鬓风霜:指哪个位置?风霜是什么颜色?为什么白了? 起得太早了,早到什么时候才能冻住两鬓呢?(凌晨

3、4点) 想象着读一读。 最后两句连起来读

师:这两句诗句一快一慢、一动一静别有一番韵味。再读一读。 (4)三尺剑、六钧弓。师:这和军事有关了,关于三尺剑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这是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传说是原始天尊创造了宇宙,开辟了修炼的先河,万年之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将自己一生中最珍贵的遗产留给了后人。那就是十地、九门、八宝、七技和六兵。传说中六兵是宇宙的源头,拥有他们,等于拥有了整个宇宙。过了很长的时间,宇宙中产生了五族:仙族生活在阳光下,吸收阳光的能量,使自身拥有强大的力量,他们靠努力得到了十地和九门;魔族生活在黑暗中,吸收黑暗的能量,将身体改造成了各族中最完美的身体,他们得到了八宝和七技;人族、妖族、鬼族生活在大山中,用微弱的力量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守护着六种神兵。和平总是不会长久,力量强大的仙族和魔族,为了重新瓜分遗产,相互征战了几万年,将整个宇宙搞得天昏地暗。而且将战

争推向人、妖和鬼族的地界。没用很久,大量的人、妖、鬼流离失所,只剩下一部分力量较强的智者依然带着这六种神兵东躲西藏。战争将要毁灭整个宇宙的时候,人族出现了一个人皇,名字叫做女娲,人们称她女娲娘娘。她用她无上的法力将魔族和仙族封印在三界中极为狭小却有无限能量的两界中,让他们之间不能往来;她将力量十分弱小的其他三族留在最大的空间中让他们之间相互和平的往来,繁衍生息;她收走了六种惹祸的兵器,将它们藏在三界中最隐蔽的地方,让它们彼此不能相合;她重新分配了原始天尊的遗产:仙界拥有瑶池、天宫,魔族拥有赤水、修罗世界;妖族拥有昆仑;鬼族拥有酆都;人族拥有终南、峨眉、武夷三座灵山和苦海;她将九门分给五族:仙族灵宵宝殿,魔族暗黑之源,妖族昆仑乱世,鬼族幽冥鬼域,人族一宫、一斋、一门、一派、一堂;她将八宝分给仙族2件,魔族两件、人族两件、鬼族一件、妖族一件;她将七种技能用文字记载,分别留在人界(即人、妖、鬼三族生活的那一界)俗世中。从此,三界和平,没有征战,各族繁衍生息,各司其职。女娲娘娘随后隐居到自己开创的世界中,安静的睡了。九门各自从世俗中挑选需要的人才,将门派发扬光大,努力探求世界的各种秘密。这种和平秩序维持了几万年,直到有一群人的出现,才使这个和平、安详的宇宙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向着不为人知的方向发展。

(师讲)相对着剑的是弓了。六钧弓什么意思?要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弓。 想象着读一读。 (5)师生配合读 师生对读。

3、出示图片,进行联想、找到感觉,读出意境。

(1)同学们读的真美,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出示图片)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情景吗?

(2)生描述。请你带着美美的感觉,好像身在其中的读一读。 你们用的词真美,用上一东里面的诗句呢? 你就在这美景中,读一读(齐读)

师:你们读出了一东的另一特点(板书:意境)。想象着画面内容,而且让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3)像这样有意境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带上韵味,找一找,美美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4)指名读,齐读最后一句。

4、师小结:我们了解了一东的特点,不仅字数相对而且内容相关联。不仅有韵味而且有节奏、不仅有画面而且让人身临其境,让我们把这篇读一读,读出它的韵味、韵律、节奏,感受它的美吧。 自读——男女分角色读——齐读。

5、吟诵。

五:游戏,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1、二字对。

七嘴—— 千山—— 争先—— 千言—— 山清—— 七上—— 天文—— 刮风——

师:看来同学们积累的四字词语很多,如果像这样把四字词语拆开来就成了两字对联、同学们可以多积累、就可以出口成章,成为小作家呢。

2、四字对。

声律启蒙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解析词语:

晚照: 晴空:

宿鸟: 鸣虫:

天浩浩: 日融融:

佩剑: 弯弓: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达成目标的策略

教师范读

教师带读

学生指读

释读、讲解

重点点拨

朗读背诵

朗读评价

分组朗读比赛

师生对读

练习背诵

熟读课文

收集课外资料

2、根据注释,小组交流一起理解含义。

楼: 阁:

户: 窗:

巨海: 长江: 泽:

岌岌: 淙淙:

故国: 他邦:

3、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4、尝试背诵。

五、课外延伸:对对子游戏

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我们都很喜欢他们。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

山—水 湖—海 多— 大— 天— 先—

晴— 宽— 易—

横— 前— 文—

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2、对二字。

千山—— 七嘴—— 天南—— 鸟语——

万紫—— 山清—— 和风—— 花红

教师归纳: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去掉中间的连线,就变成了四字词语。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

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三字对

瓜子脸—葡萄牙

教师归纳:上下两句内容不搭界,格式却正确的对子,叫无情对。

4、四的对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5、五字对:白日依山尽——

6、七字对:两个黄鹂鸣翠柳——

7、游戏:我说*——我对*

六、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声律启蒙》,还有《笠翁对韵》《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七、熟练背诵 《声律启蒙》(节选二)

第12篇:声律启蒙教案介绍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天河小学

XXX

第一课

一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在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的基础上,能够给对子连线。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

1 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3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4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梁武帝做和尚》

了解故事内容:梁武帝晚年先后四次出家,四次赎身还俗,花掉了国库不少钱,还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后来有一个野心家发动了叛变,梁武帝被困在宫中,被活活饿死。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

1、我会对对子。

鸟语对(

) 山花对(

) 好对(

) 蓝天对(

)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节奏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先通过划分句子节奏来明晰词句,通过有节奏朗读,加强记忆。

第二课

二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在朗读中读懂对子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7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8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1、默读,读出故事大意。

2、学生说故事大意,师生补充。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

春种一粒粟,(

)收万颗子。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

)亦奇。

【教学发思】

本课教学时,孩子们对“恭”和“慢”以及长句的理解不透彻,所以在教学时我特意和他们举例。此外,通过故事的引入,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课

三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继续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了解国家相关历史。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能对国家的相关历史有所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5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11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12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边被嘲》

1、默读,读出故事大意。

2、学生说故事大意,师生补充。

七、课外延伸

1、与同学讲讲你还知道的有关国家的事。

2、抄写三江。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第四课

四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四豪》,达到熟读成诵。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刘伶好酒》的故事。

2、你觉得公仪休做的对吗?为什么?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王吉是个怎样的人?公休仪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还知道哪些居官不与民争利,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人?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随意乱拿,不贪小便宜,不争利,希望同学们也向王吉、各公仪休学习,做个正直、坦荡的人。

七、作业

1、找朋友

山花对(

)茶对(

) 燕子对(

)落絮对(

第五课

五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五歌》,达到熟读成诵。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教学过程】

二、故事导入

3、师讲《玉质遇仙》的故事。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

9 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师生共读,读出对仗的乐趣。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汉高帝是怎样得到他的天下的呢?

2、你还知道哪些君王的故事?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了解了好几个君王如何得到天下的,那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多看课外书,了解我们中国的古今大事。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第六课

六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过程与方法: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白堕酒》的故事。

2、生说一说。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1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能说一说蔺相如是如何让把那块玉从秦王手中拿回来的吗?

2、最后,蔺相如把那玉给了秦王了吗?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做人要有诚信,也学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

七、作业

1、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第七课

七阳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声律启蒙“七阳”》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2、认识“裘、履、狐、妖、股、粥、嘉、幽、篱、茅、陌”等11个生字,初步理解“箕裘、杖履、杞梓、桑榆、竹篱、茅舍 ”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学生感悟“七阳”所涉猎的知识信息,欣赏对子,知道对子有正对和反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诵读方法,培养吟诵作对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交代目标、激趣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一起来温故知新“茶对酒”。

2、提问:①说说知道的对子小常识。②师介绍最早的对子

3、出示《声律启蒙“七阳”》交代目标:

熟读成诵。认识十一个生字。初步理解对子内容。了解四个历史人物。

二、初步练读,学词、识字。

1、听教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①注意停顿。②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检验自读情况。①指名读对子。②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卡。

4、指导认识生字:按结构分类贴生字卡。扩词、换部首。

5、把生字送回原文再读一读。

6、反馈:拍手齐读。

三、练习熟读,初步理解。

1、请大家默读原文,结合注释,查查字典,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同桌讨论:①说说文中提到的四个历史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②“天欲晓,日将晡”什么意思?

3、汇报交流:把你读懂的地方向大家汇报一下。

①随着学生汇报出示词卡:“箕裘、杖履、杞梓、桑榆、刺骨、竹篱茅舍”。②你知道四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说些什么?用什么语气读这两个对子?试读。

③“天欲晓,日将晡”是什么时候?你知道表示天刚亮的词或片段吗?

4、考一考: ①对子当中提到的“秦”、“赵”、“越”、“吴”是春秋战国时的国家,你还知道那些朝代?②说一说像“客”、“夫”这样表示什么样的人的生字。

5、多种方式熟读成诵:

五、学对对子,挑战自我。

1、学生学对对子。

2、讲纪晓岚对对子的趣味故事。

六、结束全课。教师总结:我们的汉语就是这样神奇,像成语、古诗、对联诵读多了,你们说话就会出口成章,写文章就会下笔有神,希望同学们多积累。

第八课

八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八庚》,达到熟读成诵。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古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4、师讲《 亡国之音》的故事。

5、你觉得伯夷和叔齐为什么要让国?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巩固拓展

1、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把你知道的意思说给他听吧。

2、小组合作,在组中进行背诵。

3、小组间进行对子游戏,全班共对,读出乐趣。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课文。

2、把这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第九课

九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九青》,达到熟读成诵。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古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4、师讲《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5、你觉得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巩固拓展

1、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把你知道的意思说给他听吧。

2、小组合作,在组中进行背诵。

3、小组间进行对子游戏,全班共对,读出乐趣。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课文。

2、把这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第十课

十蒸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十蒸》,达到熟读成诵。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古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4、师讲《 项庄舞剑》的故事。

5、你觉得项庄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巩固拓展

1、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把你知道的意思说给他听吧。

2、小组合作,在组中进行背诵。

3、小组间进行对子游戏,全班共对,读出乐趣。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课文。

2、把这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第13篇:《声律启蒙》第一课 教案

《声律启蒙》第一课

一东(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

1、采取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2、根据译解及小故事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3、了解有关对仗、押韵的知识,尝试“平长仄短”的读法。教学重点:

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帮助学生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初识声韵格律、应对知识,了解平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缺字对联导入,简介《声律启蒙》

二、正音正读

1、初读,读准字音。

2、提示易错读音,练读。

3、去掉拼音读正确。

过度:相信在理解意思之后,大家会读得更好。

三、正字正义

1、出示前五句:自由读,理解意思。

2、有不理解的地方看书上的译解。

3、师介绍“三尺剑”、“六钧弓”的典故;师生配合读其句,解其意。

4、游戏:找对子(练习有节奏读文,弄清有哪些相对应的词。

5、找规律,了解有关“押韵”的知识,解题“一东”。

6、出示后三句,学习“平长仄短”的读法。通过欣赏图片、配乐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7、指导完整朗读第一部分。

四、正心正行

1、抢答 填空。

2、用古诗填对子。

3、回顾对联,课堂总结。

1

第14篇:《声律启蒙》教案(15)

1.一东(节选)教学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教学过程:

一、播放《声律启蒙》(一东)歌曲

播放视频:《声律启蒙》(一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声律启蒙》书籍。

这首歌的歌词源自一本书——《声律启蒙》,它是由车万育编写的。声——声音,律——音律节奏。这本书是专门训练儿童对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书。这里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律启蒙中的(一东)

三、学习《声律启蒙》。

1.正字正音、发现韵脚、读出韵律。

(1)师范读(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老师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师配乐范读)

(2)找特点

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押韵。我们一起把最后一个字读一读。(生读)

这最后的一个字叫韵脚,文章押韵就会使人觉得像旋律般优美。刚才我们说了,律就是节奏。

自己读读,体会一下。

字对着或者有节奏。字数相对,你们看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这是声律启蒙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字数相对,它的内容也是相互关联的。

(3)生自读(正音)

了解了声律启蒙的这么多特点,你想自己读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指读,一人一句。(纠正字音,节奏、韵律、字音)

最后一句最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4)个体读和齐读。 (5)打节奏读。

2.了解内容、事物相对,讲解典故,激发想象,读出韵味。

这段文字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大家自己看书默读、借助注释,把不明白的地方看一看,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

(1)三尺剑、六钧弓。师:这和军事有关了,关于三尺剑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师讲故事)相对着剑的是弓了。六钧弓什么意思?要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弓。

想象着读一读。

(2)师生配合读。

(3)师生对读。

3.出示图片,进行联想、找到感觉,读出意境。

(1)同学们读的真美,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出示图片)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情景吗?

(2)生描述。请你带着美美的感觉,好像身在其中的读一读。

你们用的词真美,用上一东里面的诗句呢?

你就在这美景中,读一读(齐读)

师:你们读出了一东的另一特点(板书:意境)。想象着画面内容,而且让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3)像这样有意境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带上韵味,找一找,美美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4)指名读,齐读最后一句。

4.师小结:我们了解了一东的特点,不仅字数相对而且内容相关联。不仅有韵味而且有节奏、不仅有画面而且让人身临其境,让我们把今天所学内容读一读,读出它的韵味、韵律、节奏,感受它的美吧。

学生齐读。

四、总结、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声律启蒙》不仅字数相对,而且事物相关联,不仅押韵还有旋律,还有意境非常优美的千古绝对,课下请同学们试着背过。另外书中像这样的对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悟和体会。

1.一东(节选)

教学内容: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经典诵读《声律启蒙》中的这两句诗句。(屏幕出示诗句: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二、播放《声律启蒙》(一东)歌曲

播放视频:《声律启蒙》(一东),让学生认真聆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过程。

1.正字正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1)师范读(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老师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师配乐范读)

(2)找特点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方法。什么是对偶呢?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字对着数字,量词对着量词,颜色词对着颜色词等,字数相对,这是声律启蒙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字数相对,它的内容也是相互关联的。

(3)生找出相对的词语,了解对偶的形式。 (4)生自读(正音)

了解了声律启蒙的这么多特点,你想自己读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与韵律。

指读,一人一句。(纠正字音,节奏、韵律、字音) 最后一句最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范读,生跟读) (4)个体读和齐读。 (5)拍手读。

2.了解内容、事物相对,讲解典故,激发想象,读出韵味。

这段文字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大家自己看书默读、借助注释,把不明白的地方看一看,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

(1)讲解“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的诗句意思:河两岸晨雾缭绕,杨柳碧绿;园子中,春雨洗涤后,杏花更显艳红.(想象着读一读。)

出示精美课件,感受美丽的春景。(生美美地读) 师生配合读。

男女生对读。

(2)讲解“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的诗句意思:

风尘仆仆的旅人,两鬓斑白,早早就起床赶路;傍晚时分,垂钓的老翁披着蓑衣,在毛毛细雨中静静垂钓。

出示精美课件,感受形象画面。(师范读,生读) 师生配合读。

男女生对读。 小组赛读。

3.出示图片,进行联想、找到感觉,读出意境。

(1)同学们读得真美,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出示图片)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情景吗?

(2)生描述。请你带着美美的感觉,好像身临其境的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们读出了一东的另一特点(板书:意境)。想象着画面内容,而且让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3)像这样有意境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带上韵味,找一找,美美地 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4)指名读,齐读最后一句。

4.师小结:我们了解了一东的特点,不仅字数相对而且内容相关联,具有对偶的形式。不仅有韵味而且有节奏、不仅有画面而且让人身临其境,让我们把今天所学内容读一读,读出它的韵味、韵律、节奏,感受它的美吧。

学生齐读。

四、总结、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声律启蒙》不仅字数相对,而且事物相关联,还有意境非常优美的千古绝对,课下请同学们试着背过。另外书中像这样的对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悟和体会。

3.一东(节选)

教学内容: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一、正字正音、发现韵脚、读出韵律。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配乐范读) 要求:

1.学生看屏幕,认真倾听,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讲解:

颜巷陋:是说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孔子认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贤人。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阮途穷:这个是说三国时候的阮籍的,是历史上有名的的竹林七贤之一。他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它道路继续前行。一日来到山颠,曾感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古诗中一般喻指令人悲哀的陌路。

冀北:大致为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以及辽宁省辽河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的一片区域。可以泛指游牧地区。

辽东: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的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小组赛读。6.师生合作读

7.配乐,师生共同放声齐读。8.背诵此段内容。

四、播放此段演唱内容,学生跟唱。

五、链接:《孔子和颜回的故事》

六、课外延伸

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4.一东(节选)

教学内容: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指名背诵一首古诗。

2.由古诗韵律引入《声律启蒙》第二课《二冬》。

二、音读。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积极主动地读) 要求:自由读,轻声读,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方法:不会读的字或读音把握不准的字,看注释找拼音或查字典解决。 2.学生小组(四人一小组)内读。

要求:一人读,三人听,正音。读通,读顺,扫除读音障碍。

方法:先让后进生读,大家正音。再让小组内的小老师示范读。 3.全班交流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激情饱满,奋发向上地读)。 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断句的方法。 要求:熟读全文 方法:

(1)轮流读,你一句我一句地读。可以是同桌对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与小组对读,大组与大组对读,也可以是单人与众人对读等,利用多种形式读。轮流读上一联句,对出下一联句。

(2)学生领读

(榜样效应,规范学生经典诵读)。让音色好,普通话好的学生,朗读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班内领读。

(3)齐读

学生一齐读,熟读成诵。

三、意读。领悟联句中的词的对应,理解课文大意。 要求:读中领悟联句中的词的对应。

方法:

(1)读上一联句,对出下一联句。

(2)找出联句中的对应词。

(3)借助教材注释与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 学习,了解联句的对仗方法,知道“冬”韵的字。

1.教师介绍文中的人物故事及发生事件的背景。

2.教师点拨与讲解,你在读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时,发现什么规律?

四、美读。以赏析的眼光读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 1.合读

同桌合作读。对读、击掌读等,在两人游戏中读。 2.赛读

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3.全班配乐诵读。

5.一东(节选)

教学内容: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声律启蒙》(一东)前部分

播放《声律启蒙》(一东)歌曲,播放视频:《声律启蒙》(一东),学生跟唱, 复习巩固。

二、小小舞台,我来展示 1.个别展示背诵。 2.全班打节奏齐读。

三、学习《声律启蒙》。

1.正字正音、发现韵脚、读出韵律。

(1)师范读(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老师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师配乐范读)

(2)生自读(正音)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韵律。指读,一人一句。(纠正字音,节奏、韵律、字音)

最后一句最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做到读通读顺。 (4)全班读,打节奏读。

2.了解内容,激发想象,读出韵味。

这段文字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大家自己看书默读、借助注释,把不明白的地方看一看,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 3.解决疑难:

(1)野叟:指村野老人。

(2)鬓皤:白色的鬓发。眉绿:一种青黑色的颜料。 古时女子用以画眉,把自己的眉儿描画成青黑色的柳叶形。 (3)浩浩:广大的。融融:温暖的

(4)“半”和“千”虽然非实际数字,但又是表示数量的字,是虚指而非实指,是古诗中常用的手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诗词中的常用的还有双、几、数、对、独、点、寸等等。

3.出示图片,想象画面,美美地读

(1)指名读(出示图片),其他同学听,你的脑袋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2)生描述。请你带着美美的感觉,好像身在其中的读一读。

你们用的词真美,用上一东里面的诗句呢?你就在这美景中,读一读(齐读) (3)像这样有意境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带上韵味,找一找,美美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4)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播放配乐,全班齐读。

四、总结、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发现反复诵读《声律启蒙》,会带给我们许多不同的感受,其中意境优美,也带给我们很多惊喜。课下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背一背,让他们住进我们的脑子里。

第15篇:声律启蒙教学反思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下面给大家分享声律启蒙的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声律启蒙教学反思1

《声律启蒙》我授课的对象是太平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根据学生们已有的人认知水平,在国学与音乐这两部分我采用的都是由浅入深。

国学部分的内容我通过五种读,看图片,看注释,了解其中的意思并联想感受意境美。

音乐部分的内容共有四个阶段:一是有节奏的朗读,二是有节奏的拍手,三是旋律伴奏,四是乐器演奏有感情的歌唱。

通过这两部分的教授学生能够快速记忆,学生感兴趣,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但是,在教授的内容上,我发现国学部分涉及的环节过多,内容量较大,因此,在二次备课中,在了解大意,感受意境美得关节,可以用直观的看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感受。

在音乐部分,我应该给他大家《声律启蒙》的歌曲旋律打出来,又便于学生直观的学唱。

课后思考,国学教学不仅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于我们白身也是有很大的提升。教学之后,反思白己,自身看书学习的时间少了,尤其对祖国传统的文化的营养汲取太贫乏了。当想学习时,总是以各种借口来麻痹自己、为白己开脱。课前有时于对教材的钻研不充分,自身对教材吃得不透,就伧足上阵。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妥的,要给学生带来有益的、有效的课堂,就必须先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2

众所周知,声律是我国诗词理论上的一个瑰宝,对联是诗词歌赋上的明珠,《声律启蒙》的对词与对句节奏明快,整齐规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扬国学,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12岁以前背诵能力最强,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让孩子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的拾遗补缺,更重要的是补上了人文教育这一大课。

一、提倡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在本学期的《声律启蒙》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这对学生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

二、在每篇课文的后面都会附上一个成语故事,在文中也会出现这个成语故事。我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每次都是从故事入手,激趣导入。这样很快就把他们的吸引力抓过来,并且也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课文。

三、《声律启蒙》中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具有韵律美,在教学时我会让学生根据意境采用各种手势,动作在表演中诵读,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诵读中按照一定的拍子打节拍。让学生根据韵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进行联想,品悟其中的意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学习《声律启蒙》这门功课。

四、由于《声律启蒙》文字的特点,都是什么对什么,如“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我抓住这个文字特点,让教学生进行背诵。可以在课堂上有多种方式来进行记忆。如我说上半句,学生对出下半句;或者开展竞赛的方式,男生说上半句,女生对下半句;一组说上半句,另一组说下半句等。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记忆,学生能很快熟读成诵。

五、根据《声律启蒙》的教材特点与编写体例,在教学《声律启蒙》时,我尽量以学生读为主线,以识韵、会意、品境、习法为课堂教学板块,尽量运用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四化”的教学策略。尽量构建“智慧导入、读联识韵,诵联会意,品联悟境,仿联拟对”的课堂教学四环节。国学课堂教学是中华文化经典再现的基础,学生通过对经典国学的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文化千古不变的真理及智慧,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养分。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深刻道理,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如何对待父母、如何为人处事,逐步树立为他们的责任意识,为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通过国学的学习,一定会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国学也即将成为我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不足之处

一、国学教学不仅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于我们自身也是有很大的提升。教学之后,反思自己,自身看书学习的时间少了,尤其对祖国传统的文化的营养汲取太贫乏了。当想学习时,总是以各种借口来麻痹自己、为自己开脱。课前有时对教材的钻研不充分,自身对教材吃得不透,就伧足上阵。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妥的,要给学生带来有益的、有效的课堂,就必须先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二、在教学中我虽然尽量利用“四化”的教学策略,构建“智慧导入、读联识韵,诵联会意,品联悟境,仿联拟对”的课堂教学四环节。但平心而论略,不是每节课都这样去设计教学流程的。即使是这样,也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的。在教学中在贯穿以读为主线时,由于客观因素,没有很好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诵读。在激发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的兴趣,我做得不是很好,在性急时,往往会带些强制性的。没有很好的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三、在会意,品境的这两个教学板块的教学中,我做的不好,显得粗超,不够细腻。没有很好的让学生诵联会意,品联悟境,激发学生的联想,以致各教学环节不相扣,支离破碎没有层层推进,没有形成有体系的课堂教学。这样使得课堂教学不精彩,学生久而久之会厌烦。

四、整个学期的声律启蒙教学都在赶时间,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材的准备上不够充分,钻研的程度上不深。对学生在课中或课后,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答复。更没有探求学生们在他们心中对声律启蒙这门课有什么看法,想法,师生之间沟通很少。

五、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我没有引导好。

对学生学习《声律启蒙》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上有很大缺陷。对课堂的应变能力还不是很强。

总之,在进行《声律启蒙》教学之后,我们要有所反思,在耕耘中收获,在反思中进步。本学期虽然快结束了,但我已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值得庆幸,我相信,反思就像一面镜子,照着我们,让我们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在国学教学的这条康庄大道上快马加鞭,奋勇前进!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3

《对韵歌》取材于少儿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形式对称,读上去朗朗上口,十分适合在一年级新入学不久进行教学。《对韵歌》选择的内容大多是孩子们熟悉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所以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习对韵歌的声韵格律,培养语感,为孩子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我对《对韵歌》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巩固象形字,生字巧记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应以识字写字为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图文、联系生活识字,更要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识字。经过上节课识字4《日月水火》的学习,学生对象形字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由上节课的师讲为主转变为本节课的的生交流为主。首先,我先让小朋友们圈画出不认识的字,每个人圈画出的不太一样,有的学生多有的学生少。对于学生们不认识的字我采用交流的方式,请认识的小朋友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孩子的想象力丰富,思维方式相近,有时大人们的想法不一定就符合孩子的认知。在本节课中,我觉得有些孩子的方法是及其好的。比如说到“雨”字,翁雨萱小朋友就高举小手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她说“雨”字下面像两扇窗户,四点就像是小雨点。经过翁雨萱小朋友的生动解释,一副“赏雨图”已出现在我眼前,我想孩子们一定是,这个字小朋友们一定会牢牢记在记住的。让学生自主识字,不仅能避免枯燥,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举多得。

二、诵读多形式,熟练巧背诵

因为《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我就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拍手读等等方式,这种扎实有效的朗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语文能力。最后在学生们熟读的基础上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背诵:齐背——指名背——同桌互背——男女生赛背——拍手背等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这样多种多样的读和背,能使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学习,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趣味性,游戏巧安排

一节课交流热烈、形式多样,学生个个学得开开心心,效果究竟如何,要待检验方知。首先,我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师说“云对——”,生接“雨”接着大家一起说“云对雨”。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对儿歌的背诵,然且也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观念很好的落实到游戏中。此外“摘南瓜”也是孩子爱玩的游戏,只有将南瓜上的字读准确才能将南瓜摘下,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很高,跃跃欲试,学生既巩固了生字,又调整了学习状态。在巩固检验环节,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已达到极限,通过这样有趣的师生互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韵文背诵,而且也有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不足之处

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我仍有一点遗憾。在识字教学环节我用了十分钟左右,但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在跟孩子们讲虫字的结构的时候让孩子们说写这个字的时候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孩子们说完以后我没有再次强调,导致书写的时候有些同学记住这一点忘了另外一点。二是我找了两个同学的字在展台上展示过以后,只让孩子们评价了一下,并没有让他们再次修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让孩子们再次地修改,所以虫字的写法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

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时常的反思也能带来进步。

第16篇:《声律启蒙》测试卷[版]

《声律启蒙.》测试试卷

一、我会填。40分

1、来鸿对(

),宿鸟对(

)。

2、(

)晓烟杨柳绿,(

)春雨杏花红。

3、沿对(

),异对(

)。

4、(

)讲经同泰寺,(

)置酒未央宫。

5、半溪流水绿,(

6、(

)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7、花灼烁,(

)。

8、(

)对金缸。

9、(

)安社稷,(

)覆家邦。

10、茶对(

),赋对(

11、海棠(

),杨柳(

)。

12、(

),密对稀。

13、( )灼灼,(

)柳依依。(

)对红稀。

14、(

)浩然驴。

15、千字策,(

)。

16、金对(

),宝对(

),玉兔对(

)。(

)对短棹,(

)对双凫。

17、曲沼鱼多,(

);(

),漫劳耕者守株。

18、狡兔对(

)。

二、我能判断正误。10分

1、北朝梁武帝在京城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

2、台高名蟠龙,斋小号戏马。

3、《文心雕龙》是刘勰写的。

)

4、叶公好龙是春秋时期的人。

5、晋代王献之聪慧异常,可以用“五总之龟”来形容他;唐朝殷践学识广博,可以称得上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

三、互译题。30分

1、贤才对圣人,智者对渔夫。扑白粉对抹胭脂。名声是束缚人的绳子,利益是拘束人的枷锁,拿着水杯对提着酒壶。

2、秋霜多过雁,夜月有蹄乌。

3、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愿上牧童归。

四、解答题。10分

1、用一句话概括《阮籍青白眼》这个故事,说说生活中我们应该这样做马?为什么?

2、《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人生道理,联系生活学习等实际情况。

五、提高题。(一起来大显身手吧!)10分

1、文竹对(

)比目鱼对(

)水中月对(

2、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横批:欢度春节

3、(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4、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

第17篇:声律启蒙(四豪)

声律启蒙(四豪)

教学内容: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 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 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诵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诵读背诵韵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13 电:13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世外桃源》

师: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对韵歌,请大家看。 2.出示韵文: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 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

二、指导过程

(一)读准字音:

1、师:对照音节,自己轻声读一读,试着把字音读准,哪个字读不准,就多读读。

2、如果你练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让伙伴帮你检查,是不是能正确读下来。

3、学生互读,后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4、听完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自己再来读一读,一定要把字音都读准。

(二)品读对韵:

1、孩子们,现在让我们都来看这一段对韵歌,里面藏着的对子可真不少,你能找出来吗?(PPT,大屏幕)

2、生汇报: 预设:

(1)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

(2)再看看对韵歌,你能找到其他的对子吗?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师:看出什么和什么相对了吗? (3)指导朗读:

师:来,咱们把前面这一部分连起来读一读。 A、谁来试着读一读?

B、讲授:这么简单的对子,如果我们能读得更加干脆利落,会更好听,不信,你们试试看。(生自由读) C、指名读 (4)还有对子吗? 虎兕对猿猱。

师:能试着说说这是几言对吗? (5)指导朗读:

这组对子,比起刚才字数多了,你认为我们该怎么读更好听呢?

讲授:读起来不能那么干脆,但我们读起来,既要流畅,还要让大家听出清晰的节奏。

A、教师范读 B、自己试试看 C、谁想读?

D、小嘴角翘起来,头摇起来美美的读,就更好听了,自己再试试看

(四)讲授韵脚朗读方法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落在大屏幕上,再把这几句对韵连起来再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压韵了,我们读起来才会琅琅上口。

(五)朗朗诵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六)指导背诵

1、师:孩子们,怎么样,读了这么多遍,我们能不能试着不看着屏幕诵读出来?自己试试看

2、能背诵的站起来,不能的可以对照文字,和大家一起读。提示:嘴角翘起来,表情美起来,手儿可以拍起来。

三、作业

回家把今天学的韵文背给父母长辈听。 板书: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总:14 电:14 教学内容: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 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诵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诵读背诵韵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把四豪的下半段学完。 出示韵文: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 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二、初步练读

1、学生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请举手问老师。

2、跟着老师读。

三、学习生字

1.板书学生提出的不认识的字

预设不认识的字:淇 澳 陵 螺 髻 腻 篙 2.学习小组组内认字 3.指名读 4.接龙度

四、反复诵读

1.自由读 2.同桌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小组轮读 5.配乐读

第18篇: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逐步培养敦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90%的记忆力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性的经典诗文。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什么是对仗工整?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每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教材。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准备教案,根据新课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每周的诵读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等多种游戏活动。诵读方式多样,如采用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乐读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加深对文句的理解,加快背诵的是速度。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之持久、有效进行。指导学生撰写诵读经典的体会和感受。

教 师:_______ 2017年6月18日

第19篇:《声律启蒙》节选一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扬国学,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和进步所应承担的责任,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12岁以前背诵能力最强,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让孩子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的拾遗补缺,更重要的是补上了人文教育这一大课在一个多月的《声律启蒙》教学中,使我更加意识到,应该倡导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对学生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此外,在学习中,更应该注意的是:要剔除糟粕,留其精华、古为今用。 我相信,通过国学的学习,一定会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国学也即将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声律启蒙》(节选二)

《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简介《声律启蒙》。

2、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听读,标记出生字、生词及不明白的地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1、学生自己朗读。

2、学生默读。

3、学生谈感受。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声律启蒙》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声律启蒙》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20篇:声律启蒙三江[推荐]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行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声律启蒙读后感
《声律启蒙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