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艺术哲学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1 07:50:48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艺术哲学读后感

艺术哲学 读后感

K100940713 周志远

上了艺术哲学这门课后,我有很深刻的感受。这本书之所以能被介绍到国内来,是由于其作者是以近似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其哲学思想的,对时代和经济对美学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不同于黑格尔与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过于强调抽象的哲学逻辑,因此更容易被中国人所理解。

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它把艺术史研讨与美学研讨联合为一体,提供了在以后搞艺术的详细实际环境,而不是像普通哲学一样的广泛纪律。艺术也是一个构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建筑计划应该跟当地的文化,环境,时代,种族,信仰,资金,技术,形体的大小等互相吻合,到达一种无机的团体,这才叫艺术美.他还提出了怎样鉴定艺术作品的的代价,艺术作品再现种族、环境和时代特性的程度及结果。一共有三条:特性的紧张程度;特性的无益程度;结果的集中程度。

作者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他讲述条理明晰、充满形象、富有热情,把艺术(美术)中难缠的问题清楚、明确的讲个通透,被称为逻辑家兼诗人。重点分析美学与艺术哲学的理性特征,努力使讲授建立在准科学的基础之上而非感觉和兴趣的基础之上,借鉴有效之法于美术教学中。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作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寻。艺术研

究的过程就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提出规律,证明规律”、“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在这些事实面前艺术是如何产生”。科学而严谨的治学方式奠定了戴维斯在艺术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艺术研究就处在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多维空间中,一切贯穿于艺术、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征和因果逻辑都有了一个必然的联系,这样就建构了一个和谐共生论、进化论的研究平台。他说:“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由此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矩,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本书讲授的进程通篇都是由各个主要特征之间的网络关系与因果关系构建的。书中强调:发现和控制主要特征是人类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学与艺术这对人类进程的双翼表现的也是主要特征,科学以定义和公式表现,艺术以审美与情感表现。上完这门课,感觉是一次彻底的洗脑过程。

推荐第2篇:艺术哲学读后感

艺术也是一个形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小编收集了艺术哲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艺术哲学读后感【一】

丹纳认为理解艺术品本质的方法应首先基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应该有联系地去理解,寻找出它所从属的,从而,从总体上去理解。

而想要更好地理解一件艺术品,还要联系起艺术家本身。例如说艺术家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甚至是信仰或身边的朋友的氛围。在同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底下创作的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品都有其时代所突出的普遍性。

一件艺术品所从属的第一个总体是作家的全部作品。一我的理解是每个艺术家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这风格会见之于他所有的作品,我想这当然也会见之于其中一件艺术品之中。

然而,丹纳认为一件艺术品所从属的第二个总体是艺术家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

到第三个步骤时,一件艺术品还从属该艺术家庭本身还包括在一个更广大的总体之内,那个在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

丹纳认为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总体,其中的各个部分都是由艺术家为了表现特征而改变过的;但这个总体并非在一切艺术中都需要与事物相符,只要有这个总体就行。所以,倘若有各部分互相联系而并不模仿实物的总体就证明有不以模仿为出发点的艺术,艺术品的定义分成两部分,模仿结构的关系与精神的关系。第二类一数学关系做各种配合。

艺术哲学读后感【二】

我认为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把艺术史研究与美学研究结合为一体,提供了在以后搞艺术的具体实际情况,而不是像普通哲学一样的普遍规律。

他认为,艺术作品从属于一个总体,艺术家应该从整体实际出发在结合现在的世界情况,丹纳进一步提出,把种族、环境和时代作为艺术的三种基本要素。所谓种族,是指一个民族在生理学和遗传学意义上所固有的性格、气质、观念和智力等方面的文化倾向。这种倾向是一个民族的先天本能和最稳固的原始特征,极少受环境的迁徙和时代变革的影响而变化。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前者指物质环境,包括种族生存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自然条件;后者指风俗习惯和精神气候,其中包括政治、战争及民族性格和生活情趣等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他看来,种族是艺术的“内部的精髓”,而环境则是艺术的“外部影响”。而时代则是内部主源在下“外部影响“。在丹纳的体系中,人类一开始,在环境的一定推动下,通过时间的作用,规划艺术特点,艺术风格等等,当这些达到一定的程度,则形成了地域行的艺术,比如说:中国和欧洲的不同,开始是因为环境和种族的截然相反,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他还提出了怎样判定艺术作品的的价值,艺术作品再现种族、环境和时代特征的程度及效果。一共有三条:特征的重要程度;特征的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

艺术也是一个形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建筑设计应该跟当地的文化,环境,时代,种族,信仰,资金,技术,形体的大小等互相吻合,达到一种有机的整体,这才叫艺术美。

艺术哲学读后感【三】

暑假的时候,有幸认识了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荐了一部好书——法国史学家与批评家丹纳所著的《艺术哲学》。于是细细的读了起来。本书辑录了1865—1869年期间在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讲稿,是按教学进程陆续印制发行的有着强烈讲授特征的教学事实。

丹纳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他讲述条理明晰、充满形象、富有热情,把艺术(美术)中难缠的问题清楚、明确的讲个通透,被称为逻辑家兼诗人。本文特意将《艺术哲学》中阐述“艺术品的本质”这个论题作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丹纳讲授方法的理性特征,努力使讲授建立在准科学的基础之上而非感觉和兴趣的基础之上,借鉴有效之法于美术教学中。

丹纳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界的影响极深,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哲学上同时受着德国的黑格尔的影响。丹纳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寻。艺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提出规律,证明规律”。“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在这些事实面前艺术是如何产生”。科学而严谨的治学方式奠定了丹纳在艺术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丹纳常常用到一个富有特色的词组“精神气候”。气候作用于笼罩期间的所有事物,强调这个大因数的影响,艺术研究就处在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多维空间中,一切贯穿于艺术、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征和因果逻辑都有了一个必然的联系,这样就建构了一个和谐共生论、进化论的研究平台。他说:“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由此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矩,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理。

推荐第3篇:《艺术哲学》读后感

《艺术哲学》读后感

——201401323008倪嘉良

原本以为《艺术哲学》是一本比较理论化的哲学书,看了之后才发现更像是一本介绍关于他们的意大利、尼德兰、希腊历史、风俗、种族与艺术的书,这本书包括的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篇——意大利的艺术哲学 第二篇——尼德兰的艺术哲学 第三篇——希腊的艺术哲学 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因为种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艺术与拉丁民族的艺术不同,前者更浑朴,后者则更精致;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绘画多表现理想的优美的人体,而尼德兰绘画多表现现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体;因为时代不同,所以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简单而静穆的伟大作品,而现代人只能创作出孤独、苦闷 丹纳提出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三个尺度。

“特征重要的程度”即其价值取决于那个特征的稳固程度与接近本质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则是指艺术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 “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艺术作品各个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 书中对欧洲大陆各国的风土人情的描述读起来是饶有兴味的,从意大利、尼德兰、希腊的地理位臵、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历史、政治力量等因素谈起,谈到某种形式的艺术为何会形成发展。而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气候)的影响而决定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观点本身就很有意思。 而这些也证实了艺术来自生活,是生活给了它土壤。要做一个艺术家,需要爱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并且对每一点人物风情的细微差别保持高度的敏感。

这本书之所以能 被介绍到国内来, 是由于其作者是以近似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其哲 学思想的,对时代和经济对美学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不同于黑格尔 与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过于强调抽象的哲学逻辑, 因此 更容易被中国人所理解。 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它把艺术史研讨与美学研讨联合为一体,提 供了在以后搞艺术的详细实际环境,而不是像普通哲学一样的广泛纪 律。 艺术也是一个构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建筑计划应该跟当地的 文化,环境,时代,种族,信仰,资金,技术,形体的大小等互相吻合,到达一 种无机的团体,这才叫艺术美.他还提出了怎样鉴定艺术作品的的代价, 艺术作品再现种族、环境和时代特性的程度及结果。一共有三条:特 性的紧张程度;特性的无益程度;结果的集中程度。 作者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学术界公认, 他讲述条理明晰、充满形象、富有热情,把艺术(美术)中难缠的问 题清楚、明确的讲个通透,被称为逻辑家兼诗人。重点分析美学与艺 术哲学的理性特征, 努力使讲授建立在准科学的基础之上而非感觉和 兴趣的基础之上, 借鉴有效之法于美术教学中。 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作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寻。

艺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提 出规律,证明规律”、“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在这些事实 面前艺术是如何产生”。科学而严谨的治学方式奠定了戴维斯在艺术 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艺术研究就处在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多维空间 中,一切贯穿于艺术、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征和因果逻辑都有了一个 必然的联系,这样就建构了一个和谐共生论、进化论的研究平台。他说: “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 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由此我们可以定 下一条规矩,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 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 因”。 本书讲授的进程通篇都是由各个主要特征之间的网络关系与因 果关系构建的。书中强调:发现和控制主要特征是人类的高级形态, 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 科学与艺术这对人类进程的双翼表现的也是主要特征,科学以定义和公式表现,艺术以审美与情感 表现。上完这门课,感觉是一次彻底的洗脑过程。

艺术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的模仿,但在模仿中又有可能失去模仿(艺术审美)的价值性。在早期的艺术作品中都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而创造的作品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他们独特的画法与不同的艺术风格去对生活情感的体法,创造出许多优秀的经典历作。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层面的发生变化,给后来的艺术模仿者带来思想的改变。后来的艺术模仿者对生活缺少实在的观察,对前面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不加以改变与创新以致思维不能更新,也不能从过去的思想中转变过来,都不愿意去找活的模仿物。也不去改变自己的创造思维的观念,依赖于过去的过去,可能他们都是在形式上的一些改变,或许他们永远都是在模仿自己、抄袭自己、夸大自己。同样,可能上述写到的原因,后来的艺术模仿者们都缺少对现实的激情而运用技巧、计划来代替或模仿前人的东西,甚至是作品。所以说他们的创造不再是模仿创作而是模仿的制造,缺少了对美的发现和如何对美的理解。也许,在每个年代或是任意一个艺术宗派的历史也能证明模仿真实生活和密切注视现实的必要性。没有例外的是,艺术家们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时候衰落的。

他以为,艺术作品附属于一个总体,艺术家应该从团体实际出发在联合如今的天下环境,丹纳进一步提出,把种族、环境和时代作为艺术的三种根本要素。所谓种族,是指一个民族在生理学和遗传学意义上所固有的性格、气质、看法和智力等方面的文化倾向。这种倾向是一个民族的先天天性和最稳固的原始特性,少少受环境的迁移和时代变革的影响而变革。红岩读后感1000字 所谓环境,包罗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前者指物质环境,包罗种族生活的天文地位和睦候状况等自然条件;后者指民俗习惯和精力气候,此中包罗政治、战争及民族性格和生活情趣等整个社会文化气氛。他看来,种族是艺术的“内部的精华”,而环境则是艺术的“外部影响”。而时代则是内部主源在下“外部影响“。在丹纳的体系中,人类一开始,在环境的一定推进下,经过工夫的作用,规划艺术特点,艺术风格等等,当这些到达一定的程度,则构成了地区行的艺术,好比说:中国和欧洲的差别,开始是因为环境和种族的截然相反,到达一定程度,构成了两种截然差别的文化。艺术哲学 读后感 我以为这本书的最大代价在于,它把艺术史研讨与美学研讨联合为一体,提供了在以后搞艺术的详细实际环境,而不是像普通哲学一样的广泛纪律。 艺术也是一个构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建筑计划应该跟当地的文化,环境,时代,种族,信仰,资金,技术,形体的大小等互相吻合,到达一种无机的团体,这才叫艺术美。

推荐第4篇:艺术哲学读后感

艺术哲学读后感大全(8篇)

【篇1:《艺术哲学》读后感】

1828年是一个伟人辈出的年代。那一年,法国科幻家凡尔纳出生在法国南特市一个法官家庭;也是那一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同样是那一年,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车尼尔雪夫斯基出生于俄罗斯。而这本书的作者——丹纳,也是于那一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律师家庭。因为经济、文化条件较为优越,丹纳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童年时,丹纳就表现出过人的素质。他似乎比别的孩子更早成熟,在他们还处于懵懂无知的时候,丹纳却已经阅读大量的书籍,他不仅读的书多,而且还可以大段大段的背诵书中的内容。丹纳还特别擅长哲学思辨。因为自幼深受西方的哲学传统的熏陶,他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沙诺、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大师十分敬仰。在青年时期就立志要发现真理,去探索宇宙万物的最终本质。他的想法常常另周围的人惊叹,称其为为思想而活的人。

丹纳一生著述宏富,我所看的《艺术哲学》共分为五大编,第一编《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二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第三编《尼德兰的绘画》,第四编《希腊的雕塑》,第五编《艺术中的思想》。第一编和第五编属于艺术概论,第

二、第

三、第四编属于艺术史。

个人的特色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才能是以民族的活跃的精力为比例的。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一书中,通过许多的实例诠释了这句话,无论是意大利的绘画艺术,还是希腊的雕塑艺术的创作都是脱离不了种族、环境和时代等大背景条件之下的。

丹纳以为:在人类创造的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开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简单地讲,哲学思想是人类对世界的基本看法,这个看法就是我们的世界观。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不同,这就出现了社会上不同的生存方式。比如,能人,才人,好人,坏人等等。

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仍然没有个不确定的结果,所谓的智慧,那是暂时的真理和理论,也是前人总结的经验,需要我们后人来补充和添加,同时我们还要进行正误对比,辨别地吸收。

【篇2:《艺术哲学》读后感】

原本以为《艺术哲学》是一本比较理论化的哲学书,看了之后才发现更像是一本介绍关于他们的意大利、尼德兰、希腊历史、风俗、种族与艺术的书,这本书包括的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篇:意大利的艺术哲学

第二篇:尼德兰的艺术哲学

第三篇:希腊的艺术哲学

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因为种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艺术与拉丁民族的艺术不同,前者更浑朴,后者则更精致;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绘画多表现理想的优美的人体,而尼德兰绘画多表现现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体;因为时代不同,所以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简单而静穆的伟大作品,而现代人只能创作出孤独、苦闷

丹纳提出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三个尺度。特征重要的程度即其价值取决于那个特征的稳固程度与接近本质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则是指艺术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艺术作品各个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

书中对欧洲大陆各国的风土人情的描述读起来是饶有兴味的,从意大利、尼德兰、希腊的地理位置、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历史、政治力量等因素谈起,谈到某种形式的艺术为何会形成发展。而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气候)的影响而决定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观点本身就很有意思。

而这些也证实了艺术来自生活,是生活给了它土壤。要做一个艺术家,需要爱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并且对每一点人物风情的细微差别保持高度的敏感。

【篇3:艺术哲学读后感作文】

提起傅雷先生,可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家喻户晓的《傅雷家书》,大家说那是一部体现了如何教育孩子成才的经典读物,笔者以为那几百封家书更多地体现了作为老父亲对身处异国他乡的孩子的关爱之情,但又是一种超越了寻常家长对孩子的生活挂念与感情的寄托。傅雷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情感细腻、眼光独特的艺术家,他的家书是写给远在英国学习钢琴的儿子傅聪的,故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两个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的交流,尤其有一段重要的毛笔手稿家书,是傅雷先生以恭谨的小楷抄写的《艺术哲学》第三章希腊的雕塑,父亲希望儿子能仔细阅读,深刻领悟其中的艺术真谛。

所以我们想要了解艺术的傅雷,最值得大家来阅读的莫过于他翻译的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原著《艺术哲学》。也许大家觉得这是丹纳的著作,又如何体现傅雷的艺术思想呢?事实上,如此众多的西方艺术理论,偏偏傅雷先生选择了这一部予以译介,犹如他选择翻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那是他最认同最喜爱的一部法国人文主义文学作品,而且与他本人的人文思想、艺术观念也是最吻合的。因此,就不难理解他选择丹纳《艺术哲学》,将其作为艺术理论经典来教育傅聪了,我们现在学习艺术的年轻人当然更应该悉心阅读,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

《艺术哲学》最初是丹纳在美术学校的讲课稿,他并没有给我们讲述某一艺术门类的创作技巧或发展脉络,也没有讲解某一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品味或历史地位,而是通过讲述三个西方主要的艺术创作时期,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时期、古希腊时期的方方面面,从而生动地阐释了艺术品产生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以及艺术品应该发展的理想状态。

丹纳以为:在人类创造的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开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跟着傅雷先生那优美而又准确的文字进入到丹纳的讲课之中,我们仿佛时空穿梭一般回到了产生《蒙娜丽莎》、《春》、《维纳斯的雕像》等等巨作的时代,领略了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全方位的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在内的灿烂辉煌,在艺术辉煌的背后是社会生活的奢侈与开放,宗教信仰的高度升华;感受了前后历时四百年之久,带着北方淳朴、粗壮特征的民族烙印的尼德兰绘画;更是体会了代表古代人类淳朴艺术的希腊的雕塑,那是一个唯美的世界,原始的人们对人类最本真的美是如此的热爱,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健康的与体育、竞技、神话密切相关的各种巨制如神庙,微小若族徽的艺术作品。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哲学》彩图珍藏版,首次将五个章节分为了五册,还原到了丹纳最初讲稿的原始状态,傅雷先生原序明确指出,最初的《艺术哲学》是按丹纳讲课进程在1865年至1869年间陆续印行的,而现在的分册图书又加入了大量经典作品及人文、历史的环境插图,以求与原著的内容贴切再贴近,因而非常方便各界读者阅读。这是一个艺术理论的系列,却处处体现出了人文的温情,温润细致,感染无形。

推荐第5篇: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由于对西方艺术了解不多,很多细节具体事实并不能很好记住,所以有关例证的那三编印象不深,倒是第一编和第五编的理论令我印象深刻些。首先是第一编,主要论述艺术品的本质。对此,丹纳的出发点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因此他从艺术品追溯到艺术家的风格,再到艺术流派。而艺术流派的形成无疑来自于它所属的风俗习惯、时代精神。而对可以被称为时代精神的事物,丹纳也做了解释,即“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要了解艺术品、艺术家、一群艺术家(艺术流派),就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不但这个或那个大师的生平,便是每个大的艺术宗派的历史,也证明模仿活生生的模型和密切注视现实的必要。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的时候衰落的。” 因此丹纳举出很多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模仿的重要性,甚至在这一节结尾得出“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 的结论。

然而读到这里我不得不发问,艺术确实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但艺术也有颠覆生活超越时代的可能,比如卡夫卡的小说,梵高的绘画,都是不符合、或者说超越、颠覆它们所属时代的大多数人思想情感的趋向的。那么绝对模仿是不是艺术的目的呢?我提出了与丹纳接下来提及的同样的质疑,“倘是这样,那么绝对正确的模仿必定产生最美的作品。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丹纳依旧是举出丰富而有力的例子来论证,进而说明艺术的目的应当是“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因此,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某些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明显越好”。“艺术品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征表现得彰明较著;而艺术所要担负这个任务,是因为现实不能胜任。在现实界,特征不过居于主要地位;艺术却要使特征支配一切。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把实物加工,但是不充分。特征的行动受着牵制,受着别的因素阻碍,不能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充分深刻充分分明的印记。人感觉到这个缺陷,才发明艺术加以弥补。” 由此,丹纳最终对艺术品的目的得出了完善的结论:“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的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

接下来,丹纳要讨论艺术品的产生。从前文就可以看出,他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他的结论主要来源于两种证据:以经验为证,以推理为证。他在第一编的篇末引用的歌德的话,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观点:“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 因此,由这种观点出发,丹纳开始分别讲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希腊的雕塑。他细致而生动讲述,正如他自己所说,将它们看作显著的例子,“使我能够在你们面前应用这条规律,证实这条规律。”这个规律便是“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符合”。然而对于丹纳所举例子的论述,傅雷先生在译者序中的一段话很客观的点出了他的局限所在:“……他虽则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情,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他没有直接触到社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艺术哲学》尽管材料如此丰富,论证如此详尽,仍不免予人以不全面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此。古代的希腊,中世纪的欧洲,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十六世纪的佛兰德斯,十七世纪的荷兰,上层建筑与社会基础的关系在这部书里没有说明。作者所提到的繁荣与衰落只描绘了社会的表面现象,他还认为这些现象只是政治、法律、宗教和民族性的混合产物;他完全没有认识社会的基本动力是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漫长的三编“显著的例子”之后,丹纳继续阐释他的美学,谈及“艺术的理想”。首先说明,什么是艺术的理想。前文已经提过,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

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由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可见艺术家根据他的观念把事物加以改变而再现出来,事物就从现实的变为理想。“他体会到并区别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有系统的更动各个部分原有的关系,使特征更显著更居于主要地位,这就是艺术按照自己的观念改变事物。”然而,什么是好的艺术品,怎样给艺术分等级,评价它们的价值?这就涉及到对艺术的判断标准问题。丹纳在这一编的第二节中作出了如此论述:“……后世所下的最后判断,可以用判断的过程证明判断的可靠。先是与艺术家同时的人联合起来予以评价,这个意见就很有分量,因为有多少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思想感情共同参与;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建议更接近事实。然后开启另一个时代,带来新的思想感情;以后再来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把悬案重新审查;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等到作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法庭而得到同样的评语,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那么这个判决大概是可靠的了;因为不高明的作品不可能使许多大相悬殊的意见归于一致。” 这段论述,初看貌似很有道理,但细一思考,从我个人角度看来,便有了些许质疑:首先,从“与艺术家同时的人”来说,他们共处一个时代,按照丹纳前文的观点,他们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都是民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共同促成的。那么同一时代的人必定有相近的价值观,同一时代的作品思想也大致有相通之处。这其中拥有不同思维,乃至颠覆当时时代潮流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这“少数”在“互相冲突”之中很难得到中和,大部分时候的结果是被“多数”所湮灭(好比政治上的“多数人的暴政”),一个时代的趣味缺陷在这个时代中未必能够“加以补足”,各种各样的成见相互冲突的结果也未必是“平衡”,但的确,无可置否的是,强烈的少数观点会对主流声音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引发更多的人思考,对“开启另一个时代”是有促进作用的。另外,从“每个时代”的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这却是无可厚非,但是“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这个判决也未必是可靠的。因为,这个“几百年”到底是几个百年呢?到底要过确切的多少时间,确切的几番修正,得到结论才能被认为是定论呢?我们今年可能看到某些艺术品、艺术家已得到了定论,但谁能保证我们今天的结论不会被后人修正、乃至颠覆呢?这样的例子不必多举——我们对于前人的结论修正的还不够多吗?如果认为我们今天的一切都还不是定论,那么什么时候才有定论呢?还是沿用丹纳的观点,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民俗习惯都有与前代大相径庭的地方,,每个时代人的价值观也会有诸多差异,那么审美眼光和评判标准可能就完全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也许下一个百年就是丑的,这是很正常的。那么如此推断,便陷入了无穷,即我们的结论下一代能够修正、推翻,那下一代还能被下下一代修正,那么下下一代也可以继续被修正被推翻……无穷无尽,永远没有定论,永远。

所以,我认为,艺术本身就不该有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析角度,欣赏思维。而对丹纳来说,他认为“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他所认为的对艺术的判断规则即是:“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句话说,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得越正确越完全,占的地位就越高。”这条件是什么呢?丹纳也清晰的列出:“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 继而丹纳论述了“特征的重要程度”,用以说明作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特征的重要程度。然后论及“特征的有益程度”,仍然同上文论述的部分相当,先从精神生活,再提文学作品,继而是肉体生活,最后是造型艺术。得出的结论便是:要在自然界中观察特征的重要与益处,得到现实与艺术的高度协调。本书到此已近尾声,但丹纳显然不甘心于此,最后的部分又说到“效果集中的程度”:“特征本身已经考察过了,现在要考察特征移植到艺术品中以后的情形。特征不但需要具备最大的价值,还得在艺术品中尽可能的支配一切。唯有这样,特征才能完全放出光彩,轮廓完全突出;也唯有这样,特征在艺术品中才比实物更显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作品的各个部分通力合

作,表现特征。” 因此,丹纳在此提出“集中的程度决定作品的地位;所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在以上两个尺度 之外还有第三个尺度。” 接下来,便又是一番精神生活、文学、人体、造型艺术的举例,并且最后还是通过举例证明了上述规律 决定了艺术史上的各个阶段,由此说明这个规则的普遍性,至此,全书结束。

正如丹纳在序文中所说:“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在我看来,通过这本书,他给予了我们这些有益的东西,他的目的达到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所作的研究局限所在。傅雷先生对此作了比较辩证且全面的分析:“有人批评他只采用有利于他理论的材料,抛弃一切抵触的材料。这是事实,而在一个建立某种学说的人尤其难于避免。要把正反双方的史实全部考虑到,把所有的例外和变格都解释清楚,决不是一个学者所能办到的,而有待于几个世代的人的努力,或者把研究的题目与范围缩减到最小限度,也许能少犯一些这一类的错误。”“……但丹纳至少已经走了第一步,用他的话来说,已经做了第一个实验,使后人知道将来的工作应当从哪几点上着手,他的经验有哪些部分可以接受,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

参考资料:

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推荐第6篇:《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王 龙 一般而论,我们在实物中感到兴趣而要求艺术家摘录和表现的,无非是实物内部外部的逻辑,换句话说,是事物的结构,组织与配合。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像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这特征便是哲学家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说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

艺术家必须是生性孤独、好沉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胁,觉得活着不过是苟延残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

文明过度的特点是观念越来越强,形象越来越弱。……日常的精神活动从此变为纯粹的推理。所谓精神状态是指一个人的观念的种类、数量、性质。……但人身上还有比观念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结构,也就是他的性格,换句话说是他天生的本能,基本的嗜好,感觉的幅度,精力的强弱,总之是他内部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章,丹纳谈到了很

多当时意大利仇杀、下毒、暗杀的资料,这对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背景很有帮助。(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理论家中最深刻的一个是马基雅维里,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还是正派的爱国的人,有很高的天才,写了一部书叫做《论霸主》,说明奸诈和凶恶是正当的,至少是许可的。说得更正确些,他既没有许可,也没有辩护,他无所谓义愤,把良心问题搁在一边:他只用学者和洞达人情世故的专家身份来分析,解释;他提供材料,加上按语;古代生活的所有这些特点,都出于一个原因:就是非常平衡而简单的心灵。没有一组才能与倾向是损害了另一些才能与倾向而发展的,心灵没有居于主要地位,不曾因为发挥了任何特殊的作用而变质。……少受过度文明的奴役,因此他更接近于本色的人。

所有这些对立地情形,归结起来只是一种全新地不假思索地文化和一种煞费经营而混乱的文化的对立。希腊人方法少,工具少,制造工业的器械少,社会的机构少,学来的字眼少,输入的观念少。遗产和行李比较单薄,更易掌握;发育是一条直线的,一个系统的,精神上没有骚乱,没有不调和的成份,因此机能的活动更自由,人生观更健全,心灵与理智受到的折磨、疲劳,改头换面的变化,都比较少:这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特点,也就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中间。

推荐第7篇:哲学读后感

对于中国哲学简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学书表面处理之后得到的读后感:

全部--部分--相对立面

死亡----生存:相对的解释.没有死亡的感觉体会不到你还在生存.死亡可以给你存在的相对感觉.如一切明天都没有了,你会珍惜今天的所有一切.大多数时间死亡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或者是我们不可能清晰的体验到死亡的感觉.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还有明天.实际上有太多的意外不在我们掌控中.grey里面的,t如果爱就说吧,也许明天一切都没有了.任何一个感觉和词语,都是要一个反衬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如果世界尚没有悲伤,那也不会有快乐了.如果某一种感觉全部的占据了你的内心,那么你要留意去寻找相对的感觉,因为那个全部的感觉一定不是真实的也根本没有价值.

日常--->惯性动作可以让人产生惰性.就是上面的全部感觉,你必须要找到如何突破惰性,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去突破自己.

灵魂的电流--->应该是部分感性的存在.回忆对人是重要的.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在一生中不停的做着计划和回忆的互动动作.虽然很多理论让你把握当前,其实,这很难.至少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多数是在幻想未来,和回味过去.只是今天也会成为回忆,未来也会成为今天.把握当前的心态就是要突破惰性,要在一种全部的感觉中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比如你有一个钻石,你会永远拥有它.它放在你的仓库里面.永远不去提取.你偶尔会想想它的光芒,但实际生活中你不会天天带着它.但是有一天你的仓库失窃,钻石没有了.你就会经常想起那个钻石,想如果天天带着它的话也许仓库失窃的时候就不会丢了.但是你不知道哪天你的仓库会失窃.失窃前,你也会经常忘记你拥有这个钻石,这个就是计划之内的东西,也是在你回忆里面的东西,其实不属于你的现在.我觉得,改变,或者是体验到存在感,或者价值等方法就是一定要知道相对立的体验感觉.事物矛盾的对立面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始动力。灵魂的电流基本是一种情感发挥到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物理现象.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的观点:他把我们体验到存在边缘的状态定义为\"边缘状态\"。通常,我们如此地执迷于和熟悉日常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不能够看破世俗--我们用自己的观点造了一个藩篱。只有当我们处于边缘状态,如疾病、痛苦、烦恼或者破产使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把我们放置在一个新的位置时,我们才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去看待和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说生命和死亡就像在镜子里互相观望一样,当我们说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活得没有任何遗憾;而当我们说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

其实内心中,生活应该正在朝着这么一个轨迹发展吧

推荐第8篇:哲学读后感

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有感

一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哲学的论文,感觉很是惆怅,不知道如何着手,于是硬着头皮,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层了解,写下这篇关于形而上学的读后感。

首先,对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吧:本书是达米特的代表性著作,它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的论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本书涉及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大胆而深刻,颇有争议而极具原创性,是学界公认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成果之一迈克尔·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很值和一读:该书是重要的、大胆的、论战性的,并且非常深入。它的总主题:语言哲学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途径。该书取得的形而上学大“收获”不仅仅是对经典逻辑的修正„„它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标准性著作之一

且不说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谓:形而上学吧,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其实,虽说略读过本书,但是对其内容可谓知之甚少,关于什么语义值、推理与真的概念及其各种各种关于真的理论,真的太过于抽象化了,在这片哲学的海洋里,自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还没有厘清,更不要说会有懵懵懂懂的感觉了,能够开始有这种懵懵懂懂就表示自己离哲学的脚步不远了,这里也会为自己提出一个书本上的理论:这样的基本假定似乎合理吗?我们在这个析取、条件句及全称量词等条件中有诸多的不符之处吧。虽说没有打算以后的人生为哲学而活,但是哲学是每时每刻存在着,其实,看完这本书过后,我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从初中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诸子百家的才能智慧,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先驱。因为古人便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等等哲学思想,这是何等的智慧啊?更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格拉等等在哲学史上的皇冠级人物,这些人都可以说是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柏拉图针对苏格拉底而说的:“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这是多么崇高的战斗主义精神,为了真理,且不论正误,至少是自己在追逐着心中的理念,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啊。当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等,都在哲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创造性伟绩。再看看我们熟悉的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将更多的哲学思想用在了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上,熟悉地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华民族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邓小平更是将哲学的思想用在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

说了这么多关于哲学的杂事,那什么是哲学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如果你问一百位哲学家,那恐怕至少会得到一百种以上的回答,因为至今关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家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据官方资料得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又把形而上学等同于玄学。就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一般本质来讲,把哲学说成形而上学没错,但把哲学说成玄学,就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能够建立起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可以成为科学;而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建立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前提。科学与玄学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玄学化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是对称的——哲学的科学化程度同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成正比。“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具备指导性、实证性与可操作性;当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实际上就已经承认哲学是一门科学。哲学科学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哲学发展观;哲学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在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使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哲学科学化的逻辑,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关系的浓缩。哲学史上的各种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证伪主义等流派只不过是这种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对称哲学,作为对它们的扬弃、综合、升华,本身就既是哲学科学化的结果,也是哲学科学化的总结

看完这些,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太深奥了,太空虚了,我只想说,哲学就是对生活中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同时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吧,这就是我对于哲学的看法。应该多半的人会认为我的观点是一个谬论吧,其实我个人觉得是很有道理的,让我来做一个简要的解释吧: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世界观,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方法论,虽然言语间没有什么典雅的词汇,但是这样对于我一个还未入门的伪哲学学者来说,是再容易理解不过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多半是从网上找来的资料罢了,但是通过浏览这本书过后,我更想说说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的意义何在呢?我想,要是学习一个东西没有任何意义的话,不学也罢,自然,哲学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更直白的说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难回。在我认为,哲学是一个非常高深的一门学问,因为哲学是智慧之学。凭借哲学智慧,我们不仅可以在日常事务中深谋远虑,而且能获得一切事物的知识。一个民族想要更文明,更有教养,非有哲学基础不可。拥有哲学,好比一个人行路时用自己明亮的眼睛探路,没有哲学相当于在黑暗中摸索或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在一个民族中的地位就像是庙里的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看完这本书,其实,并不在于这本书讲了什么,因为对于整个哲学史来说,这本书不过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罢了(虽然这本书有着极其丰厚的学术代表性)更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怎样去理解哲学,感悟哲学,从而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来。

最后,我以一则哲学笑话来结束这篇小论文吧。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满天灿烂的星斗,却预言第二天下雨。正在这时,他掉进脚下的坑里,差点摔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救我,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又有了一个关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

推荐第9篇:哲学读后感

我看了几章后,感觉有些受益的地方,记录如下。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

二、哲学的三个层次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

“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原始定义,philosophy,它源自希腊文,叫做“爱好智慧”。三个层次,首先,感受或接受到信息,感知,比较感性,这是感觉。第二,把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现在的学生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古人无法了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做智慧,融会贯通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谈及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人们一定会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自身的生命里,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他一定会看未来、既看现象又洞察本质。教育者施教时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无他,教育规律使然。

比如教育学生上车让座,学生会思考:我现在把座位让给老人家,这个动作我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座?因为每个人都有先到先得的权利,毕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教师导入哲学的思想:每个人都会老,也需要别人让座,但是没有人保证你现在让座给别人,你老了别人会让座给你。如果从哲学角度解释这个道理,人跟人相处的时候这个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做就会心安理得,不但能看到现在,还能想到将来。

下一个要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

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

所以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很多时候教师不知不觉的在给学生们说“你要懂人生的道理,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里就有哲学的含义在里面。所以,人生的智慧,它归结为生命历程中不同的抉择。

书的作者傅佩荣用三句话来描写哲学:第一句,培养智慧,这跟西方的传统很接近。第二,发现真理。因为人常常发现变化的事物,觉得非常迷惘,你就要发现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真实的东西。比如道家,道就是最后的真实,让你知道这些变化有来源,有归宿。第三,验证价值。价值不能离开主体,不能离开你我他每一个人。

前面培养智慧,然后发现真理,然后去验证价值。这样就会使生活产生具体的改变,懂得自己往哪里走,就像在航海的时候我有指南针,别人说这个路线不好,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人最怕不知道,这样选择是受风气的影响,受别人的影响,甚至是别人的操纵,结果走的路好像很多人都走,到最后不见得是自身愿意走的路。

由此看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在生命的阶段,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需要能不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自身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自身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

四、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人当用理性反省经验的时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时刻”。不过,理性思考有时候是很困难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也经常因此,一句“明天再说吧!”到最后干脆不想,就是因为实在想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

看书到这里,我想,这不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吗?我想学习哲学,应该学会用哲学性的思维,来思考这些事,才能更快的解开这些迷雾。

书中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吧!

精彩语录: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一个人的生命里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体验。经过某些磨难或是考验,觉得生命不像以前那么乐观,就会悲观,所以人会有乐观、悲观各种不同的想法。

五、书中给出的关于培养智慧的启示案例:

爱因斯坦曾说过“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在骂人,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智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结为两点:“完整”与“根本”。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许多人因生活环境从小就在责骂声中长大,形成了气质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难道人生就真的只有这短短二

十、三十年就可以决定了吗?林肯曾为人刷盘子,低人一等的生活非但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信念。人只要还没有进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

总的来说,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觉悟和体验有关。这里的觉悟是要我们放弃个人成见,去发现真理,所谓“道并行而不悖”,通往目标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而体验是需要人来完成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当克服身体的惰性,让自己的心灵更加自由,去接受体验的时候,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

推荐第10篇:读《艺术哲学》心得体会

读《艺术哲学》心得体会

《艺术哲学》是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名著。本书最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包括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全书条分缕析,富有热情,内容丰富精彩,不是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更像是在读有趣历史,因为所学的是美术,对本书所讲述的西方艺术了解的并不多,书中所提到的大量画家并不认识,例举的大量例证也不了解,所以很多细节不能很好的记住,所以对整本书的理解不是很完整,然而读的过程中会联想到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联系,感受到书中所提及的意大利、希腊、尼德兰当时的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当时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形态都相互影响互有联系,比如现在流行的室内及家具风格中的“北欧风格”、“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地中海风格”等,都是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设计中的反映,这些艺术风格虽然过去多年但还在影响着现代的设计风格。设计应该不断的向前看,走在时代的前端,但是经过时间推敲的经典却永远不会退出潮流。这又让我想到在室内设计中,很多人对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的影响是“古板”、“老旧”,认为是年纪大的人才会用的设计风格,其实是在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没有对中国传统的东西进行创新,传统文化不光要“传承”,还要“创新”。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影响着艺术和艺术品,中国的设计在经历了模仿、抄袭的过程之后,也在思考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这样的环境和时代的影响下,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在国际上也越来越散发出光芒,中国设计师在2012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展出的“请坐,米兰”系列家具,这一系列家具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梅瓶、花鼓、万花筒等加以现代手法的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度。

艺术是有共通性的,设计包含在艺术当中,只有看清楚艺术的本质,才能更了解了解艺术的重要。我们感觉到艺术的重要,但那只是处于本能而非根据思考。我们只重视艺术,对艺术感到敬意,但不能解释我们的重视和敬意。我知道很多设计风格,但不了解这些风格的起源和发展,如今我们能说出我们赞美的根据,指出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

艺术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把最美好最深处的内容传达给大众,而设计也是如此。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因为不是所有人所处的环境都一样,个人的性格爱好不一样,审美也就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艺术本身很难有定论,每个人因为环境、身份、审美不同,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角度,欣赏思维。而丹纳认为“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他所认为的对艺术的判断规则是:“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句话说,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得越正确越完全,占的地位就越高。”这条件是什么呢?丹纳在书中也列出了:“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 接下来丹纳进一步论述了“特征的重要程度”,用来说明作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特征的重要程度。之后在论及“特征的有益程度”,仍然同上文论述的部分相当,先从精神生活,再提文学作品,继而是肉体生活,最后才是造型艺术。 丹纳在序文中还提到了人们对于艺术品产生的想法:“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是的,也许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只凭个人的幻想、个人的经历、个人的情感,而群众赞美艺术品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也加入了自己的感受;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也许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群众的艺术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有依可循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在我看来,虽然我对书中所提到的人物、事物等还不是理解的很清晰,但是通过这本书,他给予了我有益的东西,开启了我的思维,例如各种门类艺术的有怎样的起源和发展,传承和进化,也许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傅雷先生对此作了较辩证且全面的分析:“有人批评他只采用有利于他理论的材料,抛弃一切抵触的材料。这是事实,而在一个建立某种学说的人尤其难于避免。要把正反双方的史实全部考虑到,把所有的例外和变格都解释清楚,决不是一个学者所能办到的,而有待于几个世代的人的努力,或者把研究的题目与范围缩减到最小限度,也许能少犯一些这一类的错误。”

第11篇:丹纳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丹纳(1828—1893),丹纳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 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历史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和领袖人物,被称为“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他的《艺术哲学》对 19世纪的文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丹纳的主要文论著作有《拉·封丹及寓言诗》(1854)、《英国文学史》(1864—1869)、意大利游记》(1864—1866)、《艺术哲学》(1865—1869)等。另外关于哲学和历史,丹纳也多有著述。《艺术哲学》一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课时讲稿的辑录,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也是丹纳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思想。《艺术哲学》是傅雷于 1958—1959 年译出,并撰写了译者序,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分析了大量史实,对一些典型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列举了古希腊以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 世纪的法国、17 世纪荷兰的艺术文艺史实,并加以分析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的紧密关系。

《艺术哲学》是一部关于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全书分成五大编,分别第一编是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第二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第三编是尼德兰的绘画,第四编是希腊的雕塑,第五编是艺术中德理想。其中第一编是对艺术品的起点性和总体特征做的第一个概括综述,而最后一编,则是丹纳自己美学思想的一个阐述。丹纳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作品属于一个总体。第一属于艺术家的全部作品这个总体。第二艺术家及其全部作品又属于一个比艺术更大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第三艺术家家族还包括在一个更大的总体之内。这就是在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艺术作品从属于一个总体,这个总体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逐层扩大包含。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这个最大的总体出发,最终实现对艺术作品自身的研究。

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分析了大量史实,对一些典型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列举了古希腊以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 世纪的法国、17 世纪荷兰的艺术文艺史实,并加以分析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的紧密关系。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我们所谓的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种族形成的原因,他更多地强调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他认为种族的特征是由自然环境造就起来的,而种族的特征又体现在民族的精神文化上,成为民族精神文化原始动力的一个部分。

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等社会环境。丹纳坚持整体的联系的观念,反对孤立地看待和分析事物。他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是从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的,艺术家本身也是隶属于某种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的。而艺术宗派则属于它周围趣味和与它相一致的社会。丹纳以希腊

悲剧的消亡为例,来说明社会环境变化对文学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显著影响。他说希腊悲剧的黄金时代,即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诞生的时代,正是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小小的共和城邦以极大的努力获得独立,在光明的世界中取得了领袖地位。而到了民主风气消亡与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受到异族统治的时代,希腊的民族独立和精神元气一起丧失,悲剧也随之衰弱。

丹纳所谓的时代,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影响当时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形成一个时代独有的“精神的气候”。丹纳首先从生物学的立场出发,认为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着物种的繁衍和生长,在荒僻的山峰上、怪石嶙峋的山脊上、陡峭的隘坡上,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只有坚韧的松树可以生长。

在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中,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正是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及其走向。丹纳关于构成精神文化三要素的理论明显受到前人的诸多影响。18 世纪前期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主张以人类社会和客观环境去探讨决定政治法律的因素;19 世纪初法国女作家史达尔夫人认为风俗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决定着文学艺术的发展,自然环境与时代精神决定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文艺是“民族精神”的产物。而在丹纳这里,关于文学艺术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发展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划分虽然有些含糊不清,但基本覆盖了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初步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关系。

丹纳以他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不同时代的生活画面,并层层推进,论证充分,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从丹纳极力推崇的希腊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平衡而简单的心灵的向往。他认为在希腊文明中,人的精神和肉体是同等重要不可分离的,他们的生活朴素单纯而更接近自,所以创作出辉煌灿烂的艺术。而对于现代人过分追求灵魂和头脑,忽视了身体的发展,野心不断膨胀,造成了心灵与肉体的失衡,从而在艺术趣味方面片面追求刺激的情况,丹纳给予了含蓄的批评。他的艺术观念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人”本身的重视,无疑也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第12篇:“松下哲学”读后感

杭萧钢构在单董事长为核心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变成建筑钢结构行业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特大型专业型品牌型企业。这就是一种规律,万事万物不是一层不变的,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总是发展的,总是在前进的。杭萧钢构之所以变化非常快,发展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也符合松下幸之助的哲学思想,是杭萧人遵循了自然法则的必然收获,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机遇,或者说只是决策人精明,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偶然因素大于必然因素。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种必然。只要遵循客观规律,只要掌握了创立和壮大企业的精髓,就是一定会取这样的结果。也就是不仅仅在钢结构方面,即使搞其他产业,如象鲁冠球那样的机械制造行业,项忠孝那样的电器行业,邱建林那样的纺织行业,陈妙林那样的旅游行业,王鑫炎、方悟校那样的]包装行业,甚至象尚舒兰那样的农场。单董事长都一样会非常成功,而且一定会比他们更成功。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因为同样在钢结构行业也不是谁都搞得非常好,杭萧钢构的底子并不是最好的,虽然是董事长从七十年代即开始在钢结构领域创业和发展,但真正创办一个企业还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专业从事建筑钢结构事业还是一九九四年的事情。那时候,现在比杭萧钢构小得多的许多钢结构企业已赫赫有名了。那时候,谁也没有甚至绝对不可能想象到杭萧钢构今日的辉煌。

谁铸就了杭萧钢构的这一切?是可以被称之为“英雄”的领导人和其领导下的杭萧员工。一般人思维就是“时势造就英雄”。是建筑钢结构这个朝阳产业哺育了杭萧钢构,是钢结构产品的大量需求成就了单董事长。这种认识看起来有点道理,但很不全面,甚至是以偏概全。剖析一下杭萧钢构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不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而是“英雄改变了时势”。杭萧钢构的崛起,不但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建筑钢结构的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同时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坚定了接受和采用钢结构的意识、信心和进程。如广西琼林项目,大连国贸大厦,武汉证券大厦等无不体现出这一点。

市场部:

第13篇:《管理哲学》读后感

读《管理哲学》杂感

怀着一份期待、一丝忐忑却又希冀着清空内心之前的所有认知与观点,我开启了这趟沁人心脾的管理哲学之旅。也许是与贾老师笔下的各种圣哲对话,思绪难免万千,可待提笔处,却感不知从何写起,巍巍大道,将何行之。

当老师开始点名认识我们的那一刻起,一股久违的、自发的警觉、专注开始蔓延全身、当课结束后又看到自己已经不由自主记了这么多笔记,猛然发现,这不是高中课堂里才有的那个奋进的自我么?

还是润泽湖的清水悠悠,长年累月早已将自己浸泡地习惯了这份安逸、懈怠与麻木。老师要求我们勇敢地讲出内心的声音,好让他诊断诊断鱼龙混杂的我们,有病治病、无病更健康。其实我想,时而迷茫、焦虑、思索的我们又何尝不渴望有位贤人指点迷津,好让前方的路走得更坚定、开阔些呢?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中讲究360度全方位评价,从高二开始,我有了通过记日记的形式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一些由于感情用事,自身认知狭隘偏激等做的错事、说的错话等总会在其中追悔莫及、责备审视自己。虽然《管理哲学》中说自我正确洞察力培养需要面临好恶、嫉妒、无知等多重障碍,反观自身,更多的时候我也只是片面地看到自己的某些不足,也缺乏每日每事反思审视的定力,实践中还不一定能完全改正完善,但这也总算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意识吧。而让我包括其他很多人经常忽略的是、我们不太善于也常不屑于听从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建议与评价,别人眼中的自己难道不更客观如实一些么?满招损,谦受益。大多数心理都明白和认可,实际中又能虚怀若谷地吸取听从他人多少良言呢?

所以,从第一堂课起,从即刻起!让我们努力去清空内心,静心虚心包容 地去跟着老师这个系统去做吧!不要轻易评论,不要轻易断定,以一种客观、冷静、谨慎、求证的科学态度去学习!万善根本从师出,而当老师感慨道他是受赵妈再三之托,务必带拉我们一把时,也许是最后一届带我们人力时,唏嘘之余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好好珍惜的决心。

回到第一章,管理哲学建立之重要性。哲学二字,深邃广博,常有箴言佳句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效。其实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还要追溯到高二政治课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当时是那么咀嚼有位,尽管现在看来有几分可笑。别人说记得那时自己口中常挂这么一句名言——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宛

如一名卫道士一般笃信不疑,如获至宝。可也正是在那时,一次无意的机会让我邂逅到所谓群经之首《易经》,原来这样本印象中算卦迷信的东西竟然能把人间的道理说得如此透彻!

“一阴一阳之谓道”,当我接受这个潜意识似乎也认同的道理而去观照很多东西时,明朗之余夹杂着质疑、思索。比如老师提出管理哲学重要性时两个背景,一个为当今管理理论的层出不穷,而缺乏普适性的却很少的现实背景,可算为阳,看得见的部分。另一个为需要建立以价值观为导向领导力培养体系的理论背景,此可算为阴,看不见的部分。有如西方的科学思想注重把宇宙的自然规律运用到自然世界中,创造出辉煌的工业文明,可算为阳,显性易见,物质至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则注重把宇宙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在人文社会上,方有五千年来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的连绵往续。此可算为阴。隐性深远,看透人生。

进入第二章本体观,我惊喜地感受到内心深处对心物一元、心物转化观点的认同感。看不见的就不存在么?我们人类眼耳口鼻舌的认知是如此的有限,就如何敢大言不惭地对自己力所不及的部分妄加断定和评论呢?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正与反,长与段,高与矮,胖与瘦等等,阴阳相对,虚实相映,随时随地相互变化转换,本为同源,似乎是更为符合圆满的宇宙之道。记得以前我脑海会突生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现在看来,正如老师在治学态度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排除内在的一切主观成见,既不接受一切的观念,也不拒绝,而是要冷静地透视他们的本质。号称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曾经也说:“把一个道理认成天经地义,像孔子那无可无不可的话不敢说出口。认定一条道理顺着往下去推,就成了极端,就不合乎中。事实像是圆的,若否定一点,拿理智往下去推,则为一条直线,不能圆,结果就是走不通。”

这个世界真的如我们之前所被灌输的是物质的、客观的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似乎一直是不二法门,给你当头棒喝,将其他一切异端学说都排斥干净。可当越来越发达的科学将濒死体验、量子物理、能量守恒、耗散结构非平衡态动力学等引入实证,又与孔子、老子、耶稣、释迦摩尼等古圣先哲的思想所映照实证时,惊讶的发现他们早已领先了很久很多。或许如佛教中所言我们身处的是末法时代,在这里人类被物质贪欲越来越蒙蔽,智慧是远不及古代的。又或许那些深邃的先哲思想根本就是上个人类文明所传承下来的呢?这世界好

人你永远不用担心会没有,坏人却也永远赶不尽。孔子信天,有“敬鬼神而远之”之叹,老子奉道为万物之本,有可及界的存在,自然就有超越界的存在,至少目前谁也不能否认。这么看物质和意识不正是一阳一阴么?他们既然是同根同源,不生不灭,又怎么会有一方决定另一方的情形出现呢?当我们越来越发现心得力量是如此强大,是否会对心物转化的原理有一些思考呢?想到这,不禁对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最简却最高明肃然起敬,又看到如今顶尖的物理学所发现的相对论理论只是对佛陀几千年前佛学中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初步解释时,感慨之情更深。

还记得小时候和同学在课余聊起了外星人,显然都不相信只有咱们可爱的地球有生命存在吧?当时有一种貌似幼稚的遐想:万物皆是所谓各自模式里的生命的,通过科技的发展,我们渐渐发现微观世界里所谓分子、原子、夸克等,我常会觉得,一个富有活力的细胞,不也类似一个人么,他的内部又由许多更微观的粒子组成,完成着类似细胞的任务,再往上看,地球不也正像宇宙这个人的一粒细胞么?他们各自的星体间,各自的粒子间有他们的语言,过着超出我们感知范围的所谓生活?依次类推,小处至小无穷,大处至大无穷,各层次的不同运动,两端极限间有个契合点,构成和谐的圆,维系着某种共同的平衡,同本同源。是这样么?实在无从知晓,这世界的奥秘太多,岂是穷尽一人一生可探索之的?

进入第三章的认识论,比较东西方二元与一元认知模式的异同点,很多东西便会看的更清楚。其实现代人的思维法则,受到西方的影响,喜欢采用二分法,把一件事物加以分析,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再选择其一,作为答案,非黑即白。 西方的管理,沿用这种法则,把人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反观我们中国本有的思维法则,崇尚太极,一分为二,却又归一而合,形成第三个概念。例如唯心、唯物是两个极端的概念,中国人看出两个之外的第三个概念,叫做“心物合一”。常常听人循循善诱时来上一句:“这世上事事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变的!”我其实变会想反问道:“这句话本身讲得的道理不就是一个绝对么?”此乃自破金身也?如果有些事情是绝对不变的,而另外很多事情是相对的,这从根本上是不是符合了相对性这一规律么?西汉刘劭的《人物志》中提到唯具中庸之德,方可成完美之才。中庸之道很多人解释为不偏不倚,恐怕也是有点问题的,凡事不可走极端这句话本身不及时一个极端么?会不会有些情境之中走极端是

可行合理的呢?当行则行之!恰到好处会不会才是中庸之道的合理解释?

整体、和谐、统一是属于我们东方文明的特征,我们作为个体想彻底地明白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就必须踏上漫漫的修心之路,只有不为外物所扰,自主的把握好内心,逐渐忘我利他,消除无知与贪求,充分地激发出内在的无限潜能与力量,这也是先贤圣哲们穷毕生之力所矢志不渝追求的吧。

当读到第四章管理的目标——人类的幸福观,我想不少人或许会眼前一亮,心里暗想这章终于和我多点现实联系与效用了吧。我十分同意书中提到的“人类内心对绝对自由自主地追求与实现就是人类身心需要得到彻底实现的自由幸福之路,但是我们只能够无限地接近这个目标,越接近,越幸福,却永远感受不到无限的自由,因为这是超越人类的感受的,感觉到的自由,必有不自由。”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好逸恶劳的惰性与趋乐避苦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与生俱来的惯性所致,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观点则印证了利他的最终结果是利己。惯性为阴,人类行为为阳,利他为阳,利己为阴,一阴一阳,一因一果,此为道哉。

其实谈到幸福观,不禁想反复追问自己的内心——你内心渴望的幸福到底是什么?你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不断追求地是想要达到怎样的境界与目标?看完这章人类幸福观,反观自己二十年来的种种,我想自己已经有了个初步的答案——择善固执,反求诸己,但求无咎。不断完善自我的缺憾与不足,不断提高自我主体的能量层级,不断认识自我、世界、人生的本质规律,在追求自我的无限自由自主、永恒的幸福安宁圆满的路上全力以赴!生生世世当为之!对照当世,不管今后是进入哪个领域,只有遵循规律的指导,奋发图强,矢志不移,时时自新,成为一个对提升整个世界、家庭、团体能量层级有贡献的人,便可求得问心无愧!

第14篇:万达哲学读后感

万达哲学读后感

(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过完春节,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点周总裁推荐了《万达哲学》这本书供我们学习。这本书看起来厚,但其实很好读,因为这是王健林先生在各种场合演讲的合集,且这里面有很多内容是王总不断重复提及的,比如万达的核心理念及其演化的三个过程,万达的创新,即企业的三次重要转型,万达文化健全的体系,即思想,制度体系及组织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提到了万达强大的执行力及组织保障能力,从字里行间透出着王总的英气和作为军人出身的他那种令行禁止,所向披靡的战斗精神!尽管很多故事反复提及,但想想我们,周总去年7月正式发布的《华胜经营哲学》总结起来也就是那么一页PPT,我想那段话大家也早都烂熟于心,对比万达,才真正理解了\"哲学共有\"这个词的意义,因为本书中说的所有的故事都是王总哲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呈现,华胜17年呈现的种种也是周总对经营思考的体现,就凭这就应该用万达与我们的事业对标,不断学习!全书读下来有几句话特别让我震撼!

一、\"说到做到\"

光看到这句话就让人肃然起敬!想想那么大的万达帝国一定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3万多人的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模块和工作计划,但万达从不拖延,从事不动产15年,所有项目几乎无一延期,全部准时开业,而且万达广场开业不仅是自己开张,连承租的商家也是百分百满场开业!好一个说到做到!这背后就是组织和计划的力量,是项目管理的力量,是节点管控预警及改善机制的力量,是标准的流程的力量。书中提到万达广场如何选址,万达总结了选址100问,问完了这100个问题就可以确定项目是否开展,这100个问题涵盖了开店选址的全部预案,把各种可能凝聚成了100个问题,事无巨细又具有代表性,这对于企业的复制有着巨大的力量,因为这些问题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做到了这100个点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广场的项目立项。对比我们的工作真是汗颜,我们在团队复制的过程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好师傅带好徒弟\",但哪来那么多的\"好师傅\",往往都是碰运气,或者是\"好师傅\"带的徒弟出师单飞后不久就又五花八门了起来。这就是没有坚持标准!我们的《运营检核规范》中详细列明了分店在各个流程中应该要做到的关键点,但每次检核分店不是这里差一点就是那里少一块,对比检核的分数,往往业绩好的就分数高,业绩差的那分数基本上就是面子分,其实那套《运营检核规范》就是我们的开店100问,是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关键点和可能出错的地方,做到了那些规范中的动作,也就保证了整个分店的流程顺畅,可是我们往往以业务忙为由而忘了规范。精保也是一样,一整套的规范流程和动作,可以让一个在校学生三个月就出师成为某一品牌的保养专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不认真推广?

二、\"算到拿到\"

又是一个掷地有声的词!什么是算到拿到?王总说,不动产开发的成本控制是极其困难的,建设一个购物中心,决算比预算超支15%-20%很正常,但万达15年开发超过100个项目,全部做到成本低于预算目标,净利润高于预算目标,这就是万达的特点,算到拿到才叫本事!再对比我们,每年咱们前一年的年尾做预算,后一年都在完成预算,到了年底的时候,完成的不好的分店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说预算如何如何,实际情况如何如何,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还好意思说吗?我们的分店业务再复杂也不过一年一两千万,了不起三千万,但人家万达一个项目就是二三十个亿!这是何等的体量?!人家那个可比我们复杂多了。说到底还是一个目标是否坚持,关键数据是否按进度,按时间点追踪的问题。周总裁在2013年底就提出了华胜的运营价值链,提出了\"五大结果,六大管控\"指标,同时在这几年的运营过程中总部各中心又分别提出了一些可以量化的小指标,这是都是保障我们可以算到拿到的工具,可是我们往往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沉浸在事情中而忘了摸索事情的规律,对于数据不够敏感,对于数据背后的问题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只关心结果,忽略了很多小数据的过程管理,当结果呈现的时候就把原因推给了客观理由,不能向内看,没有追究自己的原因。我想大家年初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的拿到预算的,都在脑子里描绘过达成目标后庆功的画面,能把这个画面变成现实的一定是狠抓细节,狠抓过程,对数据敏感,从数据背后找问题的分店,反之的那些脑子的庆功画面一定成为泡影,长此以往团队没有成就感,领导缺乏价值感,也就成为了\"问题店\".

三、\"在万达不会干,看电脑\"

敢说这句话真不容易!大家都知道电脑是刚性的,没有余地,只有0和1的关系,而人是情感的动物,不可能只有0和1.但在万达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商业地产项目万达根据时间节点的不同分解成了一套套的流程,有着详细的项目手册,并分级授权,总裁看哪些关键节点,副总裁看哪些,总经理看哪些,部门长看哪些都有详细的记载,并有红灯,黄灯的预警机制,在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对应的改善措施,确保流程的顺利及结果的保障。我想那些流程也不外乎就是我们的《十三步接车法》,《报价流程》,《电话跟踪流程》等等吧,那些项目手册也就是我们一个个总部中心的《操作指南》吧,分级授权和组织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授权手册和完整的分店组织架构吧,关键节点也就是我们《运营检核规范》中的关键点吧。万达有的华胜都有啊,可是为什么不是万达学华胜而是我们学万达呢?这里面更多是执行力吧。王总说,人性本身有弱点,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在万达,靠制度,不靠忠诚度,忠诚度是靠不住的!所以万达开发了完整的信息化系统,让系统来评价。我们也有啊,可是真正每天坚持制度执行,不带有个人英雄主义,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分店少啊。我们的分店往往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说我的分店有我的特点,我的团队有我团队的个性,真的个性多了,结果就不可控了,就不可复制了,所以万达说不会干看电脑是源于他们对于流程和制度的坚持,光看电脑肯定不行,这背后是对于万达核心管理强大的向心力和执行力!面对这些我们真的应该思考。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太多了,衷心的感谢周总裁推荐给我们阅读,篇幅有限,水平有限,不能一一写明《万达哲学》传递给我们的能量,但读这本书很有\"推背感\",让我们看到了同是做连锁企业,华胜与万达巨大的差距,要学习,要追赶的还有很多。本书最后王健林先生说:在万达2006年至2010年五年的时间里,高管平均离职率6.2%,离职的人有相当部分是被万达辞退的。这些人80%是在一年内离职的,入职三年以上的高管离职率年平均只有1.2%.开玩笑的讲,阳澄湖有所谓的\"洗澡蟹\",大部分离职的高管是万达的\"洗澡员工\".这也是周总经常说的\"融入华胜\",既来之则安之,来到了华胜就要努力的去适应去感受,这之后才是华胜梦照进现实的过程。记得周总裁说过:\"不要高估了你在华胜一年能做的事,但也别低估了你在华胜三年能做的事!\"学习万达也是一样,不可能一口气就学会,但对着这样的标杆不断学习,总有脱胎换骨的时候。各位伙伴们,加油!

万达哲学读后感

(二)

今天在火车上终于把王建林的《万达哲学》读完了。

这本书其实不是王建林的回忆录,而是万达成立这么多年以来他在各个会议上的讲话的实录,然后合起来成了一本书。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跟柳总是一样的,首先,王建林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凡事举例都是以万达为蓝本;第二,万达的成功与失败,王建林都总结的清清楚楚,从不夸大和缩小,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常的求实;第三,王建林的讲话风格简单易懂,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也从不说官话套话。

万达在他的带领下,我自己感觉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的勤奋,他是个军人,上班一年基本不休息,早晨从七点多到公司,晚上属于最后走的那几个人,在企业家当中他是最敬业的那个人。

第二,他的远见,他的危机感。从万达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万达是全国最早强调工程质量必须做到极致的首家房地产企业;万达是首先打开全国发展局面的房地产企业;万达是跨行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企业,万达发展了酒店,商业地产,文化产业,线上线下的 O2O ;他是全国最早做慈善的企业之一,也是现在全国捐款最多的民营企业;最令我佩服的是他总是能找到行业发展利润发展的最高点,并且成功的领导企业转型。

第三,他的坚持,万达坚持地产行业 27 年的时间,虽说转型,可是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

他讲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一百条,成功攻略之列的东西。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复制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做企业最重要是要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而做到这点只能做商业地产,也就是不动产,万达的资产都是自己的,不过以租赁的形式来获取利润。总之看这本书让我对企业的经营又有了新的认识。

万达哲学读后感

(三)

有感《万达哲学》走向人生巅峰

提起万达,在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域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商业地产的领航者、带头人,更是很多涉足商业地产精英们梦想的地方,在这里有学习不完的专业知识,也是塑造人生发展的良好平台,不得不说,万达,是很多人的一个梦。

如今我也幸运的加入了万达的集体,从进入万达的第一天,就深刻感觉身边同事们的工作认真和尽职尽责,这种感觉让自己急迫的成长,促使自己一天比一天变的更优秀。在同事的推荐下,我拿到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的著作《万达哲学》,首先引入眼帘的一个提问瞬间吸引了我:\"26年,从0到资产5000亿元的企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国到海外,(w w w .f w s i r .c o m)为何他的企业能无往不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所有的疑问让我变成嗷嗷待哺的幼鸟,急切想要了解这个企业,了解这个世界,相信这也将会是我走向成功的第一个台阶。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坚持、责任和创新

现在很多的电视节目和成功学,不断刺激的社会每个人,他们讲述自己成功的秘诀和方法,到处收徒弟和学生,但你会发现,没过多久这一群人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那时我就会想,难道每一个人认识的成功都是那样的相同?不一定!成功就是把一件事坚持着做下去!也许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是能够一直做下去的人很少。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很多工作,看起来有能解决的,有不能解决的,可是工作的职责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每个人如果能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在每一个环节上兢兢业业,那么企业的发展速度自然是一个质的飞跃。现今社会,人才比比皆是,可是真正能承担起责任的人才可能需要时间的锤炼,而创新的思维也体现了人才的智慧,有人说:创新,就是把睡了一年的被子,换个面儿来睡!我们既要在传统的行业里将本职工作做好,也要不断发现新的渠道和想法,这样我想前进的道路只能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执行力是万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法宝

执行力对每个万达人来说都是考验的标准,这是在万达圈子里出了名的名言。每个事情都会用结果导向,那么执行力必然成为重要的手段,不管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拿出100%的执行能力,让每个工作都有序的推动进行,不怕一步一步稳稳的走,就怕没学会走就想跑!很多时候我们自身就在逼迫我们要执行、执行、再执行,这样成长起来才会更快,更稳。

商业地产: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提起万达就能想到城市的中心,它将每个城市的商业氛围提升到一个质的飞跃,让时尚潮流引领着每个城市的标杆标准,这也是万达独有的商业模式,从第一代商业到第三代商业综合体,万达经历很多困难和艰辛,改革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政府、对于地方、对于客户、对于消费者、对于万达每一个员工,都要全方面的思考发展的方式方法,经过26年来,才成就了万达独有的商业经营模式,这是一个丰碑也是一个标杆,让商业地产在中国的大地上独树一帜。

企业要追求品牌,更要有社会担当!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从小教育我们的道理深刻的展现在万达慈善上,通过品牌的建立,来更好的回馈社会,用诚信和善心,让慈善来感化每一个普通人,万达义工就是这样一群为了公益慈善,默默努力的人,回馈社会这样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却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美德,也在每个万达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成为万达的目标。

第15篇:《儿童哲学》读后感

读《童年哲学》有感

今年寒假,读了一本名为《童年哲学》的书。平时工作都是和孩子在一起,读书也都是读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把“儿童”与“哲学”放到一起讨论,这就使初读这本书充满疑惑,甚至一度怀疑作者在书中所引几岁孩子的话并非属实,随着深入阅读,对作者观点有了一点了解。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儿童哲学研究者刘晓东说:“《童年哲学》所致力于阐释的儿童观,不只是为了解放儿童,而且也是为了成人自身的解放。”《童年哲学》是马修斯儿童哲学三部曲中最新的一部。作为专业哲学家,马修斯将哲学和童年联系起来,论述了哲学家的童年观、童年的理论与模型、儿童道德发展、儿童权利、童年健忘症、童年与死亡、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为童年哲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发展出“童年哲学”应作为一门学科的想法。马修斯认为,以哲学的方式阐述童年、认知儿童的哲学潜能、探索孩子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反思成人对孩子的观念,并能将童年与成年间的裂缝弥补起来。\" 对以上内容的初步了解,使我对日常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感悟。平时工作忙碌,面对孩子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头脑中第一反应和马修斯在《童年哲学》写的一样“一旦儿童适应学校,他们便知道学校只期待提‘有用’的问题。于是,哲学要么走入地下——或许这些孩子会隐秘地继续在内心思索而不与他人分享,要么便处于完全的休眠状态”。每当孩子在学校提出许多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通过是否“有用”进行筛选,对于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忙时便不予回答,有空余时间的前提下也是当成童言来处理,通过这本书,我想,我会以 以儿童视角来审视问题。

儿童哲学教育必须依托一定的内容来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民族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的哲学体系集中体现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例如,李普曼所编著的一系列儿童哲学教育的IAPC版教材是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儿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儒道释的影响很深,在我国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富有哲理韵味的故事。比如庄周梦蝶,拔苗助长,邯郸学步等。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能够陶冶儿童的情操,使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第16篇:《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

《中国哲学概论》

-------读后感

这几个月,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哲学概论》这本教材,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风俗等都深受其影响。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意义的解释、对价值信念的确立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依据,都是透过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的。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哲学处于核心地位。读完《中国哲学概论》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流派

(一)原始儒家哲学

原始儒家是指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为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原始儒学提出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天道”、“地道”、“人道”思想,重视“天”“地”“人”的思想,通过“正德、利用、厚生”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儒家的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思想核心、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的一整套关于人生道德的哲学思想。儒家的哲学不是从认识论、反映论的角度去探索哲学,而是从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角度去探讨哲学的真谛。儒家哲学更侧重人生哲学,研究处世之道。

1.孔子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仁”。其涵义有四点;

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把“仁”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而且把“仁”作为内在的德性修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

二是“仁者,爱人,”“仁” 的具体含义是“爱人(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悲悯情怀。孔子认为,凡是人,天生都有仁性,都有恻隐之心。孔子之爱人,虽然根植于血缘亲情,但它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推而广之,把父母子女之爱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还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忠恕” 1

包含了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修己是起点,治人是终点。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明确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四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孔子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像尧舜一样“南面而己。”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希望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而且,在孔子及其儒者眼里,“揖让周旋之礼”固然重要,但其内在的名分等级观念才是他们着意追求的目标。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孔子的“礼”,具有明确的教化性质,其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协调的目的。

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想方法

“中庸之道”是孔子晚年提出的修身、处世的理论原则,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中”是指矛盾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即事物变化中的量的规定性。“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就是要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应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他们把中庸思想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根本的哲学原则,治国的根本方略。

4.知行学思的认识论

教育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并以培养“君子”为宗旨,以知识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启发教学为基本方法,以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为基本方针,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教学楷模,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学、思、知、行诸范畴,开辟了古代认识论的新领域。

二、原始道家哲学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老庄哲学是自成一套的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其中《老子》为老子关于宇宙生成的专门著作,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庞博,用韵精细,是一首意味深长的哲理诗。《庄子》一书的哲理性也很强。老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一)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与理论基础是“道”

1.“道”本体论

在老庄看来,“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

“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或本根,先于天地而存在,具有“独立不改”的永恒性,是“周行而不殆”的运动实体。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道本体的意义。

第一,道为万物之本原。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和自然万物产生的根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

一、

二、三已经不是抽象的实数,而是具体的由少及多、由小及大的宇宙万物,这宇宙万物皆由道而生成。实际上,老子所说的“一”就是先天地之前就已存在的浑沌之气,所谓“二”就是一气分为阴阳二物,所谓“三”就是阴阳二物相反而又相成,由此衍生出世间万物。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指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的双方,所谓“冲气以为和”,是指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万事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宇宙的发生和发展,老子皆统之与道,这是老子在总结前人关于宇宙形成的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气说、水说、土说、光说等)所首创的新学说,这个学说把我国古代哲学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原理从具体的物质实体提高到了抽象的存在实体的高度,毫无疑问,这是老子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

第二,道物不二。道不是具体的某一物,但道又存在于每一物之中,离开了具体的物质实体,道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是“道不离物,物不离道。”也就是说,道之于物,犹水之于波,水皆有波,波却不能离开水而独立存在,宇宙是运动不息的长流,道就象流水之上的波浪,流水在下,众波在上,二者生生不息,须臾不可分离,所以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又说“大道汜其左右。”这些思想都含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万分。

第三,“道”法自然。老子的自然之道,是不需要凭借任何外力的自行存在,其中,即包括自然的本质,又包括自然的现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以自然为法则,这是老子对道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个绝对性结论,老子认为,道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道”的根本属性,这种自然观构成了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基础。

2.有无相生——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有”与“无”的关系。《道德经》中有“道统有无”之说,所以要想认识道,必须从有与无两方面来体察。“有无相生”,是老子哲学用以说明天地万物所以然、所以生、所以成的基本范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具体的事物来看,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无”与“有”的统一。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必有其所赖以生的物质和所以生的理由,而后成为某物,这是实在的对立统一。

第二,“有”一定是依“无”而存在的,而“无”也必须由于“有”才能显现,“有”与“无”相反而相成。

第三.就万物的变化过程来看,推其原始,是因为“无”形之气生出一切“有”形之物,穷究其终,则一切“有”形之物最终仍复归于“无”形之气。

所以,老子的有无之辩,既非“贵无”,也非“崇有”,而是“有无相生,万物以成。” “无”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有”是天地万物的理由。

三、中国古代哲学的行为方式—知行动态统合

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哲学家们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他们要求按照哲学信条,身体力行,集知识和美德于一身,不断地把自己修行到“无我”的境界。

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的讨论渐趋成熟,广泛涉及到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分合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与判断真、善、美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中国哲学概论》这本书,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人生智慧、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哲学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可以说中国先哲们的思想在21世纪仍然是全人类极其宝贵的思想传统和思想资料,是中国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

第17篇:哲学入门读后感

马原读书笔记

书名:《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作者:托马斯.内格尔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5年2月第一版

书籍简介: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哲学入门书籍,由当今美国以研究政治哲学、伦理学、认识论和心灵哲学而著称的分析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撰写,书中涉及了九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如: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我们是否有自由意志?死亡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并且思考过的问题,作者认为开始学习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思考这些问题,他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提供了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的观点,让读者自己来判断,甚至自己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本书并不长,在看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我自己在思考这些问题,而我的读书报告也将主要谈论我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以及我对它们的想法。

读书笔记:

1, 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看过《黑客帝国1》的人相信都对母体有很深的印象,电影说实际上我们的肉体都在一个机器的母体里,我们所有经历的事都只是母体用电脑直接控制我们的大脑产生的神经化学反应,当时觉得这个设想很奇妙,而且无从辩驳,在这之后我想到了另外的几个问题:假如我现在实际上处在自己的一个梦中,我有什么办法确定自己在梦中,或者证明这不是“现实”,甚至说这是一个梦境套梦境的世界;亦或者,我甚至没有身体,没有大脑,我的一切也只是类似母体给予的生化反应。我们永远无法去验证这一切,因为所有我们能提出的理由都建立在我们本身的感官证据上,而我们想要确认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其实就已经预设了外部世界的存在,这是一个循环论证,无法得出任何东西。【1】也许只有人的心灵才是唯一存在的东西(唯我论,solipsism),当然我并不相信这一点,不然我写这篇读书报告也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会并不相信老师你的现实存在;另外一种观点是存在一个外在世界,它也许很像我们现在觉得的这个世界,也可能与之大相径庭(怀疑论,skepticism),当然许多人人并不认同,却没有人能提出反对的理由;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认为一个你永远不可能从中醒过来的梦压根不是梦,它就是实在,因为关于存在的东西的观念也就是关

于能够被观察到的东西的观念(验证论,verificationism),显然,如果我们把“实在”定义为“我们能观察到的东西”,这个观点是成立的,但是: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外部世界(如母体),却没有任何人能观察到它,我们真的能否认它的存在或者说我们真的不能理解它吗?

【2】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更加倾向于这个理论,毕竟说这个世界实际是虚幻的这并不那么容易令我接受。

2, 我们是否拥有自由的意志

我们的选择是否都是自己决定的呢,这个问题似乎想都不用想,因为看起来我可以为我自己做一切选择,比如吃不吃饭,什么时候去吃,吃什么,它们似乎只是我一瞬间的念头就能决定的,但是有些人认为:在绝对意义上,我们永远不可能做与我们事实上所做的不同的事情。

【3】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并且使它们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的经验、欲望、知识、遗传因子、社会环境以及其他我们尚不知晓的因素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景下的行为成为必然(决定论,determinism),比如说我决定吃不吃饭实际上取决于我饿不饿,现在作业紧急不紧急等,而这些条件在我做决定之前已经存在了,它们共同作用使我没有去吃饭:即使我自以为我原本能去吃饭的,但是实际上我不能。我所作的决定只是“事先就被决定好的结果在头脑中走一个过场”【4】而已。而这些条件实际上又是由之前的我所作的“决定”造成的,而之前的“决定”也是由之前的之前的条件决定,这样可以无穷追溯下去,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以据此推测:我们的一切,生命的轨迹,都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决定了的!虽然我没有找到令我信服的否定决定论的材料,但我并不同意决定论,它让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傀儡一般,每个人都只是命运的奴隶而已,我今天坐在这里写论文也只是因为我考上了浙大,然后上了这门课,然后一定会写,虽然这一切无可辩驳,但它太令人绝望。

3,人的构成

这是一个讨论的非常普遍的问题,最近看的《Yale大学开放课程:death》也讨论了相关的问题。一个可能的结论是,人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有机体,和一个附在其上的完全精神性的灵魂(二元论,dualism),然而我们很难去找到这个灵魂,一切证据显示出:在人死之前,有意识的生命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运行【5】,被科学熏陶了十几年的我除了在看哲学书时会尝试考虑这个观点之外,其他时候会对灵魂存在的说法嗤之以鼻的,当然,很多人出于宗教的原因会相信这些,并且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中外的各大宗教几乎都有灵魂的概念;另一些人则认为人只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只是他们大脑的生理状态(物理主义,phylicalism,也称作唯物主义,materialism),我认为这个跟决定

论有点像,太过生硬了;实际上我比较支持的是如下观点:大脑是意识的发生地,但是他的意识状态并非仅仅是物理状态(两面论,dual aspect theory),这个观点似乎是前两个观点的中和,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吧我会更倾向这样的说法:我们的意识并不是纯精神的,它产生于大脑的物质基础上,但它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状态,除了那些物理上可以观测复杂的电化学变化,还有不能测量出来的心理过程,它是不能通过物理性分析显露出来的。

另外还有几个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如:道德是自然存在的准则还是人为制造的?何谓公正,有没有可能做到公正?生活是否有意义,生命呢?限于篇幅不再多写。曾经觉得哲学很无聊的我,现在却深深地被哲学所吸引,在在读完这本小书之后我又开始阅读《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根据时间先后一位位地介绍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思想,我已经读到了康德。历代思想大师们对世界对人的思考令人赞叹,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认为学哲学不仅没有浪费时间,反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思考,让我们更加大胆去质疑,这些都是现在所学的基础科学远远做不到的。

【1】《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10;

【2】《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28

【3】《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65

【4】《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68

【5】《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112

第18篇:《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

以前的我总以为哲学是抽象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而研究哲学更是被我认为是戴着厚厚的眼镜的老学鸠才能做的事。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语。可是当时我们就像听天书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是无从知晓。到了中学我们正式开始触到政治课,然而,面对教材哪些专业而晦涩难懂得词语时,我感到的是无比的纠结和烦恼,一句话看上好多遍才能懂更是让我对哲学产生恐惧的心理,并由衷的抵触。

前一段时间有人向我推荐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不得不承认,刚一听到要读有关哲学的书,那些痛苦而恐惧的学习哲学的经历顿时于脑海重现。可是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 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艾思奇作为一位革命战士,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中国现

代史上、中国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方面,其历史地位,应该说巳得到了公认。尽管,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也有自身的弱点和不足,然而这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他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也难以取代他的历史地位。 艾思奇并非没有弱点和不足,人无完人。然而,我们同样应当指出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艾思奇,他的历史地位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众哲学》时期就已经奠定。以后的年代,作为战士与学者,艾思奇仍然在继续的奋斗中,这是历史,这一段历史已经写进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中,也写进了现代和当代哲学史之中了。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笔法,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这样,哲学的观点就更容易渗透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从而让人们真切的体会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这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这句话的错误和荒谬。可是按照以前教材对唯心主义的泛泛解释,我们对唯心主义其实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它的错误所在。以前曾听说过唯心主义最终导向了宗教,可我却不以为然。然而,这个例子生动而形象,我顿时醒悟,原来,唯心真的可以引领人们走向宗教。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

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那种认为哲学已发展到极致的理念可以说是可笑而幼稚的,因为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每个学生纯粹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政治,其创新从何谈起?尤其是哲学。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最讨厌的事,填鸭式是教学方式更是令我苦不堪言,可是后来后来在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惑,从而有了学习哲学的欲望。我始终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我希望中国多一些思考者,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好评,我认为其原因第一是紧扣民众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来引发哲学思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最关心的政治问题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在谈到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时,艾思奇在谈了“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享乐主义”的世界观之后,进一步以抗战的“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三种不同的“抗战观”来延伸分析“世界观”问题。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即适应了青年们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要求科学思想的指导的需要。而当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担当起这一任务。第二是因为他所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它把青年引向进步、引向革命是顺理成章的。第三是因为这本书的风格对广大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并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

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而这又同艾思奇同志的为人治学十分相似。他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艾思奇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例如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读罢这本书之后我不仅对哲学是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有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深入的认识,这不仅能增强我个人的修养,提高我的逻辑性,思辨性,整体性,也坚定了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例来剖析哲学道理,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学习哲学。

叶天骄

2010202182

文学院

第19篇:《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

从前哲学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深奥,使人太难以理解。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语。可是当时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慢慢的到了中学我们开始接触到了政治课,当时政治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深奥,让人感觉很难理解,有事书中的一句话都要反反复复思考好几遍才能够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 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大众哲学》也称《哲学讲话》,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笔法,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这样使人很易懂,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例如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其荒谬性显而易见!以前教科书只教给我们唯心是错误的,但是为何错误?曾听说唯心主义最后都会导向宗教,其原因何在?现在我找到了答案。

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其创新从何谈起?尤其是哲学。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最讨厌的事,可是后来后来在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惑,从而有了学习哲学的欲望。我始终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我希望中国多一些思考者,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好评,我认为其原因第一是因为他所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它把青年引向进步、引向革命是顺理成章的。其次是因为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即适应了青年们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要求科学思想的指导的需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担当起这一任务。第三是因为这本书 的学风与文风对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心悦诚服,愿意以它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本书的风格同艾思奇同志的 为人治学十分相似。它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 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 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

看了这本书我不仅初步知道了什么是哲学,而且它引导我倾向进步,并进一步倾向革命,倾向马克思主义。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很适合作为哲学的入门书。

第20篇: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黑格尔哲学的读后感,欢迎阅读!篇一: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身为女子,我生成就是感性的。由于文学性的册本看得相对多些,我愈发感性。固然一向但愿本身能兼具理性,但性别付与我的特征难以改变,曩昔十多年的浏览履历也为我的思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许,跟着春秋的增添,经历的增加,理性的火花能赐赉我一点点理智。

想填补理性的缺掉,读理性的书并不是没法忍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欠好谁是因谁是果。辩证地说,是互为因果,彼此影响的吧。是以,借着公共课教员留功课之名,读了《黑格尔法哲学道理》一书。

固然,前几年翻阅过叔本华《人生的聪明》,但读得其实不专心。也读了《论语心得》、《庄子看人生》等对中国传统哲学通俗解读的书,但真正读哲学类的册本,《法哲学道理》应当算是第一本。固然,法哲学并不是哲学的焦点。

不管是不是读过,《法哲学道理》都是法学学子耳熟能详的。对我这个非正规军来讲,也久闻年夜名。前段时候看《产权与法》,作者以《法哲学道理》的思惟论证产权的地位与意义,也指出了《法哲学道理》一书的某些局限性。好比,黑格尔抱负的幻灭致使其晚年起头追求普鲁士当局的认同,为统治阶层供给理论支持,抛却了部门本来的主张,恰当逢迎统治阶级的需要,以确立黑格尔哲学的正统地位,更好地推行黑格尔的思惟,间接实现其理想。有着如许的讲解作根本,在必然水平上避免了我对经典著作的全盘必定。

初读《法哲学道理》,读到脑壳抽筋。真的是。没有哲学著作的浏览根本,没有黑格尔思惟的系统铺垫,在哲学思惟的汗青长河中,生生截取一段去体悟,不管从主不雅仍是从客不雅来说,都不是件轻易的事。好在,对峙读完了引论,进入具体的阐述,感受稍好些了,有些可以经由过程上下文理解个年夜概,但仍有很多不懂的处所。

感慨哲学年夜师聪明的脑筋。我理解起来都费力,即使千方百计与现实糊口成立联系,也没法参透那些看似高屋建瓴、虚无缥缈、平空架构的思惟系统。在此,这几个四字词语绝没有贬义。思惟简直是虚的,固然看不到摸不着,却并不是对现实糊口没成心义。相反,意义重年夜。试想黑格尔在成立如许的思惟系统时,又该有如何的理智与思惟。

逻辑的周密,论证的严谨,使人叹服。也许哲学自己便具有如许的特点,也许由于黑格尔自己是逻辑高手。看似无关的抽象法、道德、伦理,看似风马不接的契约与犯警,作者可以或许发现它们背后的联系,阐述中一环紧扣一环,令人感觉多一环嫌多,少一环又显不足。

给我感到较深的是,经由过程读《法哲学道理》,我看到了很多本来习觉得常的概念、现象背后的工具。在此之前,从未想过刑法存在的意义事实是甚么,为何要由国度来履行。透过黑格尔得知,由于犯法背背了社会的遍及意志而不纯真是小我的特别好处或说特别意志,也是以,应由代表遍及意志的国度来履行。曾,有人质问我,公事员缔造了甚么价值?成天也不缔造经济利润,却要拿着人平易近的税款。若是我在那之前读过黑格尔,是可以给出谜底的。诸如斯类的感到与发现,纷歧而足。更主要的是,这本书开导我,要看到现象背后的工具,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固然,一年的研究生教育使我起头追求表层以下的工具,但读哲学书,使我的思惟,又有了进一步发掘的可能。自我感受,熟悉又有了上升。

也有不解,最较着的是黑格尔对国度的阐述。在黑格尔看来,国度是伦理精力的同一,是理念,是最高阶段。看到如许的逻辑放置,我不管若何没法将其内在与外延掌控住。黑格尔所谓的国度,究竟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念,与实际中的国度毫无联系,仍是成立活着俗意义的国度根本之上,是一向令我猜疑的问题。直到读完全书,才模糊感觉,他的国度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实际糊口中还没有实例。进一步说,我至今思疑这类伦理精力同一意义上的国度,是不是犹如共产主义一样。某日,在校园巧遇法理教员,切磋这个问题。他一语惊醒含混着的我。“黑格尔说的国度相当于神。”他还说,黑格尔的这类国度思惟对厥后的纳粹统治发生了必然的影响。如斯,些许释怀。

也看到了些我想固然的汗青局限性,或说“封建遗毒”。好比他说文明国度要成长,可以经由过程征服不文明国度;本钱的逐利到必然阶段必需并且该当开辟海外殖平易近市场,还提到对没成心志的族群,可以奴役等。初读令我不解,但想到他所处的情况,也就一读而过了。况且,人无完人,即便是如斯伟年夜的人物,也不克不及不许可人家白玉微瑕。至于各路人等对黑格尔的批评,也不足以成为否定其全数思惟的来由。究竟结果,至今我们仍在读黑格尔,仍在接收其思惟中的可取的地方。

偶尔的机遇,得知马克思写过《导言》,读过黑格尔,觉得马克思会从那些我觉得的糟粕入手开批,成果证实,我的道行差远了,年夜家就是年夜家,从整体上进犯其思惟的内核,明显更胜一筹。

原打算明天将来重读《法哲学道理》一书,但那日教员说昔时他的导师,一名曾写过关于《法哲学道理》专著的学者,不建议他读。缘由不明。我接管了我的教员的建议,读过一遍,能接收几多算几多。若是未来真的还感乐趣,再读。后面这句,是我想的。哲学能熬炼人的思惟,这是无庸置疑的。很多人堆集到必然水平便起头读哲学,固然,我算不上这类到达必然高度的人。但笨鸟先飞早入林,恰当的读些哲学,对我是有益的。也但愿将来几年,能静下心,再读哲学。

篇二: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卓越代表,在近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世纪末,法国爆发了震动全欧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德国影响非常之大,它迫使德国各部(包括普鲁士在内)的统治阶级不得不进行某些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软弱无能的德国资产阶级根本没有力量用革命的手段从封建主手里夺取政权。德国国家政权仍然保持在贵族手中。当法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革命行动愈趋激烈,斗争规模愈益扩大的时候,害怕人民更甚于害怕封建势力的怯懦的德国资产阶级,立即吓得匍匐于普鲁士国王的座下,和封建贵族妥协,反对法国革命和本国人民革命了。这时的德国资产阶级固然对封建势力有些不满,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耍求。但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革命对人民群众的畏惧和憎恨,对封建势力、地主贵族的屈从和妥协,却使得它变成一个愈来愈反动的阶级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资产阶级所走的道路,就只能是一种在贵族、封建主领导下,由君主政权实行的从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地主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农民更加痛苦。

黑格尔的哲学就是这种处于特殊矛盾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进步和反动相互交织的特征,在黑格尔哲学上的反映就是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矛盾。

黑格尔诞生在斯图加特的一个高级官吏的家庭,曾在图平根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黑格尔当过几年家庭教师,在班堡做过报纸编辑,在纽纶堡做过中学校长,后来做了海得堡大学教授。1818年应普鲁士政府的聘请祖任了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黑格尔成了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高踞着普鲁士王国国家哲学的地位。? 黑格尔对普鲁士君主国家极尽其吹捧颂扬之能事,说“国家存在就是神在世界上的庄严的行进”,在普鲁士国家中自由已经实现,理性已成为现实,因此,他认为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应该永世长存。他认为贵族是社会上第一等级,国家政权应该交给贵族管理。

黑格尔又是私有财产的辩护者,他认为只有私人所有制才是合理的,法权应当保护市民社会的私有制。他认为资产阶级可以参加国家管理,但是有限制的。

黑格尔一方面拥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容许资产阶级参加国家管理;另一方面又维护等级制度,把贵族看做国家的第一等级,反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正如马克思说的:“黑格尔希望有中世纪的等级制度,但是要具有现代立法权的意义;他希望有现代的立法权,但是要披上中世纪等级制度的外衣。这是最坏的一种混合主义”。(《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一卷864页)黑格尔的这种看法不仅反映了他在社会政治观点上的矛盾,也是他的哲学思想上的矛盾的社会根源。

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认为有一种永恒存在的世界精神,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的基础。一切现实事物都是从世界精神派生出来的。他把这种世界精神叫做“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黑格尔所说的“绝对观念”,“绝对精种”不是别的,不过是把人由客观现实中抽象得来的概念从人的头脑中独立出来,加以吹胀、夸大,变成脱离物质的神圣的绝对物。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运动、发展之中的。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最初,“绝对精神”完全处在自身之中,以纯粹抽象概念的形式完成了自身的逻辑的发展;然后,它

使自己“异化”,即向外转化为与自己不同的物质性的东西——自然界,在这个阶段上,“绝对精神”没有意识到自己;最后,“绝对精神”在人的身上达到了自我意识,于是它就摆脱了“弄化”的形式,而回到了自己本来的形式——精种的形式。因此,“绝对精神”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黑格尔哲学的整个体系也就是按照“绝对精神”的发展阶段而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由上可见,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象宗教上的“上帝”一样,是世界万物的创造主,实际上,它就是用哲学语言来称呼的“上帝”。费尔巴哈曾说黑格尔哲学是“理性化了的神学”,这是完全正确的。

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是他哲学的保守的反动的一面;不过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中,也贯穿着一种极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辩证法。黑格尔哲学之所以有辩证法这一重大成就,不仅是因为它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而且也由于黑格尔拥有的自然科学材料比他的前辈要多得多。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自然科学上的许多新成就,不断地冲击着旧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大体形成的星云学说在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拉马克和哥德的进化思想,无不向人们表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必须从发展的观点研究周围现

艺术哲学读后感
《艺术哲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