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1 07:59:20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

(一)

以食为美 味为本

七(2) 温纯纯

犹记初读梁实秋老先生的文章是在教科书里。课外阅读里一小节。讲迎新年团圆的吃食,一大屉一大屉的红米、杂烩,满涨的,是人们映着火光红润的脸。记得大锅的炖肉炖鸡,乱舞的粉丝,铺着油布的木板桌。是北国冷冽的风,扬起的尘沙直刮面角。

去年看了一次北京,是在盛夏满耳蝉鸣时去的,带着雅舍这本书,走倦了看看读读,有日,赶了地铁去故宫,累极渴极了也不消停,吃一大片一大片的盐味苏打饼,牛嚼牡丹一样尽数咽了,也还浑身无力。看到一家小店,布置陈设已旧了,但一尘不染。老板娘一团和气,装了一碗酸梅汤给我,清香清香的,片了几块柠檬,甚是好吃。我便倚在门口,学着梁老先生的样儿,半眯眼,一手端碗,一手支头,一小口一小口灌饮,那烈日灼阳照在身上,竟是十分惬意!我饮过好多酸梅汤,甘苦皆有,有十几钱一瓶的,也有三钱一杯的,大酒馆里,街边小巷角的,皆比不上故宫的酸梅汤,阳光雨露沉积起来的,冰甜沁口。

回到正题,《雅舍谈吃》书写旧年北平的各色吃食,皆有特色,染了北国的乡镇风情,使人回味无穷。书中写了好几个制美食的好地,如东兴楼、致美斋、玉华台等,最爱的还是那道烧鸭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北京烤鸭,片得飞薄,有温温热热的面皮,一大卷葱丝黄瓜之类的,一碗乌黑的酱,鸭子带油,油皮肉,拈两片放到面皮上,夹了葱一大捆,包上,沾汁吃,尤其美味。那些旧年的吃坊或是在历史中湮灭,或已旧貌换了新颜,纵使街巷是对的,也寻不到了。我是吃过全聚德,对此也是感同身受。

梁实秋的文笔,是像水一样清淡的,每一道丰肥或爽口的菜食,皆在他的回忆里徐徐地阐述出来,我更喜欢的,是他将故乡的思念情怀一同融进去了,读着倍感亲切,也朗朗上口。

我有些想回旧年的北京望望了。

雅舍谈吃读后感

(二)

味至浓时及家乡--读梁实秋《雅舍谈吃》有感

高伟

央视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国》,每集看完都觉得感动莫名,意犹未尽时就到书房翻出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温故知新的同时不断的借由先生美妙的文字来寻找慰藉。

我很喜欢梁实秋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平和温文,优雅风趣。梁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共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用生命垒起的是一座了不起的文化丰碑,他译成一百多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部剧作和三卷诗歌。著成一百万字的《英国文学史》,选译了一百二十万字的《英国文学选》。译出一百二十四册《世界名人传》。编成三十多种英汉字典和数十种英语教材。其中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等尤其今人称道。梁先生的散文篇篇各呈异彩,令人爱不释手。在《雅舍谈吃》中,梁先生不单写他尝遍的各种珍馐美味,还能在街头小吃上大做文章,于平凡中写生活乐趣。他写的\"锅巴\"、\"豆汁\"都是平民食品,甚至一块普通的葱油饼,先生亦能品出滋味,令我羡慕不已。文章表达不同,篇幅不同。梁先生的文章恰如一盘盘菜肴;有记大餐者,洋洋千字,蔚为大观;有百十字小品,如酱瓜小菜,滋味悠长,如此等等,有好口福,好胃口,文章怎能不精彩?\"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如此高见,真让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读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齿颊生香?

先生的文章中总是蕴含着剪不断的乡愁,\"火腿、鸡蛋、牛油面包作为标准的早点,当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这种异俗。我心里怀念的仍是烧饼油条。和我同嗜的人相当少,海外羁旅,对于家乡土物率多念念不忘。\"

\"烤羊肉\"、\"豆汁\"、\"爆肚\"写的是吃的,可文中萦绕始终的是浓浓的解不开的乡愁。他在书中写道:\"友人是山东人,喜食煎饼卷大葱,然夫人是江浙人,家里生葱生蒜是决对不会上桌的,到先生家里做客只求大葱一盘,家常饼数张,卷而食之畅快淋漓,言唯此餐最合心意。\"

我的父亲是陕西人,在河南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仍一口乡音不改。又极喜吃面食。哨子面、浆水面、裤带面、凉皮、饸饹、懒麻食。提起每一种都有浓浓的乡情在里面,每每展示手艺,做各种面条时会告诉我:\"你奶奶为我做过这个,很好吃\".只要回乡,必定整日吃这些家常味道,老友乡党邀请宴席之类决计是不会去的,每每要求下碗面吃就好。小时候不懂事,问父亲\"为什么烩面也是面,你却不喜欢吃?\".父亲回答\"小时候没吃过,思念记忆里的味道也是思乡\".是啊,人们思乡,往往也思念记忆里熟悉的味道,以此来深化对家乡的记忆,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味道,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味至浓时即家乡,此世间,唯美食与乡愁,值得被原谅十万次。在这些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梁实秋先生对生活的点滴感悟;于寻常中洞察人生百态;于艰难中闪烁谐趣幽默;让我循着先生的心迹;在淡淡的沉思中品苦品乐品人生。

雅舍谈吃读后感

(三)

吃也是一种文化

哈皮波

《雅舍谈吃》这本书是偶尔在公司的小图书馆瞥见的,因云姐上次谈起梁先生讲起这本书里的金华火腿,遂便借来准备得闲时读读。

最近在读《传习录》《中国通史》,通篇的文言文,犹如吃七分熟的牛排一样要细嚼慢咽,简洁的古文字中蕴涵的哲理需要反复咀嚼方知其滋味,那天读的实在是乏味厌倦的时候,便捧起了这本《雅舍谈吃》,刚读过两篇便乐不释手,遂感觉吃了很久牛排之后突然吃到新鲜爽脆可口的蔬菜一样,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不到两天便读完这本书的第一辑《雅舍谈吃》。

《雅舍谈吃》收录的是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和杂文,分为上下两辑:第一辑便是《雅舍谈吃》,主要是收录了梁先生关于各类中国传统食物味道的记忆;第二辑是《雅舍散文》,收录了梁先生关于民国时期的许多物件和韵事的记忆。

对于梁实秋先说句实话实在无太深的印象,应该只有在高中那会为解备考烦闷看《读者》时不经意间读过几篇讲人生哲理的散文,那是为激励备考士气而读,所以至此已然印象不深,但捧起《雅舍谈吃》这本书再读的时候,留在脑海里的那些模糊的风趣幽默又富含哲理的文字仿佛被唤醒了,读梁先生的文字仿佛像与久别的一位年长老友交谈,如沐春风一般的感觉。

这才开始认真的去了解这位梁实秋先生,才知我们读的许多英国文学译品均出自梁先生之手,如大家熟知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呼啸山庄》等,说来惭愧,这些文学作品竟均未拜读过,下次如有闲读英国文学,必定是寻梁先生的译本来读。梁先生是民国许多大师的挚友,如胡适和徐志摩。他更是与\"左翼作家\"鲁迅曾笔战不断,中学时多读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梁先生的文字却是很少有机会读到的,可幸的是在《读者》上还是偶尔能读到一些,不由可悲自己中学时课外书籍读的太少,最适合读书的时光却白白浪费了。

先谈谈梁先生的文字,梁先生的文字极其简洁干净,丝毫不见当今\"作家\"文字里的那种繁赘,可见先生遣词造句文字功底的深厚,举书中一个小例子:在《笋》这一篇的末篇,()梁先生特意加上一段友人陆国基先生的一段补正,梁先生原文为,\"冬笋不生在地面,冬笋时藏在土里\",陆先生建议更改为\"冬笋是生在在土里\"更为简明,梁先生欣然接纳并将此韵事附言与文章末篇并向读者解释冬笋的生长过程并特向陆中基先生鸣谢。从此则小故事可见梁先生对于语言简洁的追求和造诣以及胸怀的豁达。

正是梁先生简洁的语言,让美味的食物的色和形跃然于纸上,让我们这些\"吃货\"读者虽未见其物,却早已默吞口水了。例如梁先生描述他在上海的大马路上所见的金华火腿是\"瘦肉鲜明如火,肥肉依稀通明\",描写北京锡拉胡同的水晶虾饼\"炸出来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如描写酸梅汤\"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类似的描写书中比比皆是,读起来仿佛亲临其境,正在和梁先生一起在吃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

当然梁先生并不是一个饕餮之徒,只贪图食物的美味,梁先生更注重的是食物背后的讲究的精致的做法及其蕴含的各区域的饮食的差异性,所以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食谱\",例如红烧狮子头的第一道工序讲究:\"首先取材要精。细嫩猪肉一大块,七分瘦三分肥,不可有些须筋络纠结于期间。切割之际最要注意,不可切得七歪八斜,亦不可剁成碎泥,其秘诀是\"多切少斩\".挨着刀切成碎丁,越碎越好,然后略为斩剁。\"后续的炸和蒸的工艺也是需相当细致完成,这样的狮子头才是佳品。在先生看来已经有很多食物已丧失对食材,火候及烹饪工艺的追求,反而更多的便是粗制滥造,对于先生这种\"知味\"的人,每次尝到这种食物时总是\"一看就不起眼,入口也嚼不烂,令人败兴。对于大葱,先生却这样写到,\"我的同学张心一是一位奇人,他的夫人时江苏人,家中禁食葱蒜,而心一事甘肃人,极嗜葱蒜。他有一次过青岛,我邀他家中变化,他要求大葱一盘,别无所欲。我也如他所请,特备大葱一盘,家常饼数张。心一以葱卷饼,顷刻而罄,对于其他菜肴竟未下箸,直吃得他满头大汗。他说这是数年来第一次如意的饱餐!\"读到此处便忍俊不禁,区域的饮食差异性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例如在家乡湖北炒菜口味偏重,偏好辣且咸的,而唯独豆腐脑我们喜欢放糖,而且越甜越好,而在江南城市口味清淡或偏甜,但豆腐脑却是放酱油和辣椒的,这样的豆腐脑自从有次抱着好奇心尝过之后再也不愿去试,这种又甜又咸的味道着实让人败兴,所以在中国有句古话叫\"众口难调\",区域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可见一斑。

饮食文化中另外的一个重要部分餐桌文化,梁先生也在书中略有提及。先生对吃八宝饭时\"若是舍大匙而不用,用小匙直接取食,再把小匙直接放在口里舔,那一副吃相就令人不敢恭维了。\"以及先生谈及在小时在餐馆等菜的时候,用筷子敲击碗边的时候,被父亲制止:千万不可敲碗盘作响,这是外乡客粗鲁的表现。我想诸如此类的餐桌文化,我们却早已沦失,君不见在熙熙攘攘的餐厅,有人赤膊上阵,有人抽烟,有人携带宠物,服务员稍有怠慢,便是厉声大骂,遂服务员与顾客发生冲突的这种丑事屡屡见于报端,而国人却早已弃中国传统的餐桌礼仪文化于不顾,当然更不顾梁先生所言的那些精致美味的食物了。

书中的食物大都是民国时期北平的街头特色小吃,如豆汁儿,酸梅汤和冰糖葫芦,显然先生笔下的这些食物在北京再也找寻不到。梁文道先生四十年前从香港第一次到北京时,便去梁先生笔下的寻豆汁儿和酸梅汤,却惊讶发现北京人甚至不知豆汁儿为何物,酸梅汤也再不是装在桶里冰镇的,梁实秋先生笔下所记录的那些北京的老味道早都不复存在,味道连同记忆都已被钢筋水泥埋入了土里。所以,梁文道先生说,北京早已不是北京,那个记忆中的北京。

梁先生这本《雅舍谈吃》谈的虽是食物,但是更多的是记载他记忆中故乡的熟悉的味道,一位老人在海峡的另外一侧,念想着老北平的各种味道,对味道的最深的记忆便是最浓的乡愁。

推荐第2篇: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

六年级六班 陈轩昂

刚放寒假,偶然间在书架内找到一本书,幽绿的封面透出一种朴实。拍拍上面的灰尘,褶皱的书页看出它以年代久远。再看背面,定价只有3.25元!打开它才知到里面有一个大世界。

中国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是的,“吃”这个字眼在中华文化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本书的作者——梁实秋爷爷,就把吃的描写的淋漓尽致。吃看似很平常,其实却大有讲究。梁实秋曾说,三等人讲究住,二等人讲究穿,一等人讲究吃。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在“吃”上下了许多功夫。而当今社会,中国菜更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粤菜、鲁菜、淮阳菜、川菜、户菜等,不同菜系,不同的人偏爱。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中国菜烹饪的方式更是花样繁多,蒸、煮、炒、煎、炸,红烧、盖浇等等,色泽鲜艳,令外国友人大开眼界。这些全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先们的聪明才智。我本人就是个馋猫,我妈妈就是个神厨,能满足我所有喜好,所以我才这么胖。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佛跳墙”,我一直想吃。可是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材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吃到“佛跳墙”,其中的美味应有尽有,让我想起梁实秋的美文“有海参、猪蹄筋、红枣、鱼翅、鱼皮、栗子、香菇、蹄髈筋肉等十种昂贵的配料,先熬鸡汁,再将去肉的鸡汁和这些配料予以慢工出细活的好几遍煮法,前后时间将尽两星期„„已不再是原有的各种不同味道,而合为一味。香醇甘美,齿颊

留香,两三天仍回味无穷。这样说来,佛跳墙好像就是一锅煮的稀巴烂的高级大杂烩了。”这么好的文章,怎能不令人回味无穷呢? 《雅舍谈吃》这本书,不仅带我游览了全国各地的美食,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我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味觉享受”。

推荐第3篇: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张铃佳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里,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风自然亲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点像是杂文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

他写的大多数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窝头、火腿、咖喱鸡、醋溜鱼、鱼丸,也写饮酒、喝茶、康乃馨牛奶,亲切的就像是老一辈在对你唠嗑。看着目录就像看着一份份丰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读着“芙蓉鸡片”你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剥葱、剥虾仁的麻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然后开始挽起袖角也想试试放了掐菜、黄瓜丝、萝卜缨、芹菜末四色面码的绝味杂酱面。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吃得满面红光,酣畅淋漓?

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食谱。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展。”因此朱赢椿与梁先生不同之处在于,《肥肉》一书中更多的讲述一代人,在那个满是饥饿的时代里,吃都实属不易,更不要说是肉。而透过一块现代人大多舍弃的油腻的食物,穿越历史,当或悲或喜的记忆纷至沓来,该是何等矛盾的情感?听如今文坛上的才子们讲起那段与饥饿的共同记忆,不禁会有所触动。两本书虽然同是讲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历史版的沉痛,《雅舍谈吃》更多的是对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过处尽管不精细,难得的是一位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

远去的吆喝、飘香的美味、挥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经幻化成风,悄然入梦。书中写道:“烹饪的技巧可以传授,但真正独得之秘也不是尽人而能的。当厨子从学徒做起,从剥葱剥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厨房里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应该精于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盖饮食虽为小道,也要有赖于才。名厨难得,犹之乎戏剧的名角,一旦凋谢,其作品便成《广陵散》矣。”

精湛的绝活凸显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轶事。老一辈人对于生活真实的态度,仿佛瞥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立于身侧,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与理想不可抛。”

老北京里的某些地点、风俗,虽然已经随时代的变迁黯然不见了,但是再走过那些旧时的寻常巷陌,熟悉的记忆又会在怵然间奔涌而来,将你淹没。梁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对于喜欢的吃的更是写道:“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对于不喜的日本生鱼片又嫌它软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却对西湖楼外楼的“鱼生”赞不绝口。这样一个真性情的老先生让我们怀恋,怀恋他对喜爱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时欣喜,有时爱唠叨,有时情到深处又感伤的文字倾倒。

个中缘由,我觉得用张爱玲的话,再合适不过。她说:“做成的蛋糕远不及制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华全在烘焙时期的焦香。不停地追忆,不停地烘焙,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

北京的前尘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犹有风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诗酒,文字飘逸洒脱莫不是诗性使然?

张爱玲怀恋的炉膛里冒起的青烟;朱赢椿所记录的是饥饿时代里一群人的故事;而梁秋实写的不过是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而《雅舍》文字的动人之处,正是对似水年华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推荐第4篇:评《雅舍谈吃》

席地而谈吃

生命有限,吃一顿就少一顿,果然是这个道理,所以每一餐都不要辜负。但年轻的时候,即使懂得这个道理,也没有相当的财力,一个晚上舍得结八次帐换来一次舌头的满意。即使有这个财力,味蕾也没有相当的功力,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一尝就晓得饭庄里的江瑶柱已经过了保质期。即使有了相当的财力和相当的功力,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年轻的时候,恋爱大过天,跑得最勤的是和女朋友约会,嘴巴只顾得上说甜言蜜语,讲电话讲到忘记吃饭。

年轻最大的资本,是有好胃口。梁实秋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曾创下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真是骇人的大快朵颐。但当他老了的时候,却患上了糖尿病,忌口吃甜,连别人送来的荔枝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塞一颗到嘴里,还惹得妻颜大怒一尝**。先不说老时心肝脾胃肾诸多的饮食忌讳,眼睛一老,就看不了食物诱人的色,鼻子一老,就闻不到食物动人的香,舌头一老,连食物的软嫩香滑酥脆辣麻也尝不全了,光想想也觉得可怕,还谈什么节食减肥,从此以后立志顿顿认真餐餐周全,读书只肯读食谱,最崇拜的人统统换成美食家。

趁着志气犹存,前段时间一口气读了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和唐鲁孙的【中国吃】两本书。

唐鲁孙的“吃”,是有出身的。唐鲁孙是正经的八旗子弟,世泽名门,家族食饮熏陶出来的食客大拿。唐鲁孙说,他家以蛋炒饭和青椒炒牛肉丝来试家厨,合格录用,各有所司。小至家常打卤面,也不能丝毫马虎,要卤不澥汤才行,吃面的时候必须面一挑就往嘴里送,筷子不翻动,一翻卤就澥了。所以唐鲁孙写美食,也有世家风范,写老北京的旧时味,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兼谈市井风俗和逸闻掌故,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学世家子弟,根基深厚,路数正宗,又在江湖上闯荡数年,走南闯北,博闻广见,融会贯通,终成一代名家。称唐鲁孙是美食家,是一点也不错的。

与唐鲁孙相比,梁实秋还够不上“美食家”的地位,他也爱吃,也会吃,但他的吃,更多是一种文人对生活的感情和体悟。翻翻目录就可以看出,他写的更家常多见,写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汤包、炸丸子、咖喱鸡,也写茄子、豆腐、腊肉、栗子、八宝饭,连麦当劳也可以写一写,目录本身就像一份内容丰富的家常菜单,读着非常可亲。对唐鲁孙是高山仰止,对梁实秋则可以席地而谈了。

梁实秋写食物,感情上十分坦率,不好吃的就是不好吃,名气再大也枉然,不想吃的就连碰也不碰。比如说狗肉,梁老就坦言从来没吃过,也从来不想吃,因为想起狗改不掉的那种恶习就觉得恶心,人称狗肉为香肉,也不知香从何来。北京很出名的“茯苓饼”, 梁老也说“不过是飞薄的两片米粉糊洪成的饼,夹以黑糊糊的一些碎糖渣而已”,茯苓饼我是吃过的,当时也觉得十分上当,还以为是不够正宗的缘故,看来实际就是如此,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对不喜欢的食物喜笑怒骂,对喜欢的食物,描述起来却非常欢喜动情,比如写致美斋的煎混沌,“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喜欢自己亲自动手下厨,却未必每次都做得到好处。梁老说“最怕做红烧肉,因为我性急而健忘,十次烧肉九次烧焦,不但糟蹋了肉,而且烧毁了锅,满屋浓烟,邻人以为是失了火。”

这样的老爷子真是可爱,嘴馋爱吃,也会闯祸,也会有偏见,也会爱抱怨,有时深情怀念,有时感慨万千。读他的【雅舍谈吃】,常有想下厨一试身手的冲动,觉得做菜也不会是太难的事情。而读【中国吃】,更多是沉浸在对美食的意淫之中,除非有多啦A梦的时光机,否则总是会伤感地想起【半生缘】里那句话——“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那个老北京,前尘往事,如梦如烟,是再也回不去了。

用聚会宝约上几个好友,让我们一起进入梁实秋的美味世界。

推荐第5篇:《雅舍谈吃》读书笔记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雅舍谈吃》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1

《雅舍谈吃》是梁先生的一本有关饮食文化的散文集子,在这本书中,梁先生就各种菜谱、饮食文化等进行了非常独到的分析。读来,一方面,阅读这些介绍性的文章,梁先生对于诱人食物的描述,令人生津,馋涎欲滴;另一方面,也可见梁先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体味,可见匠心。

也许,一国的吃,深刻地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但是,吃者,总是口腹之欲;欲者,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节制”之必要。所以,“格尽人欲”似乎让对于美味的追求变得不那么上得了台面。但是,也许,人欲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的组成部分吧?在梁先生看来,“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对于严肃的人而言,这话可能漏洞颇多,玩儿的是小蚊子伎俩;但是,对于饕餮之徒而言,这话,俨然可以成为饕餮客的圣经了!

虽说梁先生的文章,确实将很多笔墨耗费在了食物之上,比如西施舌、烤羊肉、狮子头之谓,但是,正如梁先生所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对于出生于北平的梁先生,对于北平的小吃珍馐都如数家珍。小吃如豆汁儿、酸梅汤、糖葫芦,且“实在想念”,而对于所谓“大八件”“小八件”嗤之以鼻,对于鄙夷北京小吃的我辈而言,发现也找到了“权威论断”。

说是“怀乡”,更多的可能仍是思人。谈到狮子头,心中所思,是客死异乡的萧毅武先生;谈及“冬笋炒肉丝”,那是“无上妙品”,但必须是“妈妈亲自掌勺”;而真道及那些吃食,尤论及父母爱吃之物什,未及供养仍是梁先生之哀伤。

同时,梁先生也在缅怀一个时代。例如东兴楼,日寇盘踞之后,一代名馆,后“名存实亡,不复当年手艺”。致美楼、厚德福、便宜坊……那些曾经的手艺,“全在掌勺的存乎一心”,有如“庖丁解牛,不仅是艺,而近于道”了。想想梁先生所谓名坊名斋,手艺不再,却也值得感伤。

食以寄兴,也是梁先生的智慧。论及窝头,梁先生有着士人之情怀,仍在追问“那些啃窝头的人,是否还在啃窝头,抑或窝头都没得啃”;论及炸活鱼之野蛮行径,梁先生直呼其未开化,“炸活鱼者,小人哉”;论及吃大菜,梁先生对崇洋媚外之行进行了讥讽,“不管我们这一辈子吃多少回大菜,头发不会变黄,眼珠儿也不会变绿”;以萝卜汤启示行文之道,“少说废话,便是秘诀,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

或许,口腹之欲的“欲”,皆“人欲”也,本也无高下之分。讲究者,山珍海味仍无处下箸;困苦者,锅盔加上冻豆腐粉丝熬白菜,吃得稀哩呼噜,也可见其快乐。终是讲究充分享受,或细嚼慢咽,或风卷残云,“怡然自得”,才是乐事!

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先生,即便吃糠咽菜,也要搬桌弄椅,正襟危坐。别人诧异,何必如此劳神?先生道:“毕竟是个人嘛!”可见,吃者,本是人生态度的一种重要体现!精者,可品饮食之艺术;粗者,也可得饮食之乐趣。阅读梁先生的最后一本书居然是馋涎欲滴,不知对先生是敬还是不敬?但遗憾的是,居北京五年,先生所述几乎都没有尝过,真是憾事!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2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一代散文大师,他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吃货一枚的我,肯定是不会错过这些精致美味的。便是购得一款细细品味研读——这细致描写的字里行间,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序言、集内文、集外文、结束。

其中集内文共五十七个篇章,大都以菜品名称为标题: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都是大伙儿平日里常见且又耳熟能详的各式菜品。

方才读上第一篇,便被文中详实的描写给吸引住了,勾起了吃货的馋虫,口舌生津,咂舌欲吃——“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仅仅就此八个字,将西施舌具象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我看到的是一份白嫩丰腴、喷香绵长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文中还引经据典告知读者们该菜品原料的品类,产地,并附上清诗一首颂咏食材的好味道。

大师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字间里都散发出鲜美诱人的气息。大师的作品也特别的接地气,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法、品尝后的口感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如狮子头的那一章节,看过之后,我立即按照大师文中所述,购得食材,谨按步骤,一一制作,果然成就一道好菜品,并获得了家人们的赞许,也令我得瑟了好些天。真是书中自有美食来。

《雅舍谈吃》堪称民间美食大全,文中小吃大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无所不谈,充分展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真谛!大师的文字运用精致精美,每每读之画面感极为强烈,看了让人谗言欲滴,遇上了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我便是觅得食材,照文中提示捣拾一番,也是别有趣味,成功者居多,使人特别地有成就感,好似在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美业。

大师告诉我们,吃,要馋着吃,才是最好的!饭吃八分饱,有胃口的吃,才是最好的。大师与寻常的吃货不同,他比寻常吃货更高一级,寻常吃货是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而他却是慢慢地吃,优雅地吃。他品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他还吃出了食物的好地方、好故事。又如火腿一章中就引出了火腿的历史根源,《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以其县志告知读者哪为原产地,其制作工艺等等,如是。

大师的文字生动而又颇具情趣。美妙的吃食总是离不开人,在豆汁儿那一篇文章中,大师的描述使人穿越文字,重回北平城:“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的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一幅生动的吃食物场景就在那“坐”、“围”、“啃”、“喝”中活跃起来,犹如置身其中,忍不住也叫上一碗豆汁儿吮吸起来。

读罢此书,只会惊叹于大师的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虽为谈吃食之文,却向读者传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草根生活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名酒茶楼,还是农家小菜,零食小贩,无不娓娓而谈,无贵无贱,无偏无颇,各有千秋。看似讲吃的,实则是讲文化、历史、渊源还有传承。

《雅舍谈吃》一本好书,一本谈吃的好书,一本高级的谈吃的好书,一本有深度的高级的谈吃的好书!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3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下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浓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傍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惧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里,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风自然亲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点像是杂文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

他写的大多数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窝头、火腿、咖喱鸡、醋溜鱼、鱼丸,也写饮酒、喝茶、康乃馨牛奶,亲切的就像是老一辈在对你唠嗑。看着目录就像看着一份份丰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读着“芙蓉鸡片”你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剥葱、剥虾仁的麻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然后开始挽起袖角也想试试放了掐菜、黄瓜丝、萝卜缨、芹菜末四色面码的绝味杂酱面。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吃得满面红光,酣畅淋漓?

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食谱。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展。”因此朱赢椿与梁先生不同之处在于,《肥肉》一书中更多的讲述一代人,在那个满是饥饿的时代里,吃都实属不易,更不要说是肉。而透过一块现代人大多舍弃的油腻的食物,穿越历史,当或悲或喜的记忆纷至沓来,该是何等矛盾的情感?听如今文坛上的才子们讲起那段与饥饿的共同记忆,不禁会有所触动。两本书虽然同是讲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历史版的沉痛,《雅舍谈吃》更多的是对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过处尽管不精细,难得的是一位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

远去的吆喝、飘香的美味、挥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经幻化成风,悄然入梦。书中写道:“烹饪的技巧可以传授,但真正独得之秘也不是尽人而能的。当厨子从学徒做起,从剥葱剥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厨房里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应该精于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盖饮食虽为小道,也要有赖于才。名厨难得,犹之乎戏剧的名角,一旦凋谢,其作品便成《广陵散》矣。”

精湛的绝活凸显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轶事。老一辈人对于生活真实的态度,仿佛瞥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立于身侧,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与理想不可抛。”

老北京里的某些地点、风俗,虽然已经随时代的变迁黯然不见了,但是再走过那些旧时的寻常巷陌,熟悉的记忆又会在怵然间奔涌而来,将你淹没。梁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对于喜欢的吃的更是写道:“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对于不喜的日本生鱼片又嫌它软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却对西湖楼外楼的“鱼生”赞不绝口。这样一个真性情的老先生让我们怀恋,怀恋他对喜爱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时欣喜,有时爱唠叨,有时情到深处又感伤的文字倾倒。

个中缘由,我觉得用张爱玲的话,再合适不过。她说:“做成的蛋糕远不及制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华全在烘焙时期的焦香。不停地追忆,不停地烘焙,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

北京的前尘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犹有风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诗酒,文字飘逸洒脱莫不是诗性使然?

张爱玲怀恋的炉膛里冒起的青烟;朱赢椿所记录的是饥饿时代里一群人的故事;而梁秋实写的不过是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而《雅舍》文字的动人之处,正是对似水年华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推荐第6篇:科学网—吃遍古今中外: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科学网—吃遍古今中外: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本来想起名为“吃货梁实秋”的,但是,自己对“吃货”一词还是多少有点抵触!即便读了梁老先生的这本《雅舍谈吃》之后,有所改观,但隐约觉得用我们现在很多“吃货”的名头去套梁老先生,真是对他老人家的一种亵渎。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可是在吃完了、拉干净了之后,就一无所余了,那绝对不是梁实秋。或者,换个说法,只知道满足于口腹之欲的,绝不是真正的“吃货”。我开口闭口都是“梁老先生”,实际,很多文章,可能根本就是他老人家年青时候的大作。只不过,老先生是“仁者寿”,生于1903,卒于1987,完全横跨了我们这多苦多难的祖**亲的这“近现代”,有点贯通古今的意思。老先生,又是典型的学贯中西,是庚款留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又先后移居美国、台湾。俗话说,脚大走四方,嘴大吃四方。这老先生可真算是吃遍了古今中外。当然,他的脚大吗?不得而知。嘴大吗?应该也不是。那大的是什么呢?套用雨果的说法“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梁实秋,他的文章,都是以一种“回味”的笔触,在描写他胸怀里的汤汤菜菜,饮食男女。所以,我还是喜欢称他为梁老先生。我们也就不妨以古今中外为线索,看看老先生念念不忘的都是些啥!用正规一点的说法,他老人家是自小生长在老北京的一个殷实的家庭。在他的文章里,他小时候的所有下馆子的记忆,几乎都是他的父亲带他去的,他尊称为“先君”。他多次提及自己的第一次醉酒,就是在一个名叫“致美斋”的名号里,父亲不许他再喝酒,是花雕吧,他就站在了凳子上舀起一大勺汤,泼在了父亲的长衫上。当时,他6岁。他的母亲,是杭州人。他曾在“鱼丸”一篇中,对母亲的手艺有过详细的描述。他们是一个大家庭,他有哥哥姐姐,也有弟弟。他写到过,他的二姐曾经创下过一顿吃下120个青蛤的记录。他也和我们所有的人小时候一样,对某个小玩意念念不忘。他写到,一次,大家偎在母亲旁边闲谈,小弟弟突然没头没脑的问:“妈,小炸丸子要多少钱一碟?”他说,母亲觉得心酸,立即叫人买了一碟回来。他们每人分得了十多个。在他的记忆里,他把买回来的炒栗子藏在被窝里保温,他也曾和他哥哥在学校门口的早餐点徘徊,最终决定饿上一天,省钱也要一尝更贵一些的糯米藕。他的母亲,和我们所有人的母亲一样,叫他们不要在碗里剩饭,说剩饭就会娶个麻子脸的媳妇。他的祖母在家里享受“最高规格的饮食供养”,她的早点,常是莲子羹。用专用的小巧的莲子碗,小银羮匙,有专人伺候。可是,这个家庭,始终也没有忘记自己是如何一路打拼过来的。在他家后院,有个大铁锅,每年的春天,总会有一天,全家的晚餐就仅吃是这个大铁锅里蒸出来的窝头、棺材板(大萝卜)、白开水。这种忆苦思甜,梁老先生说,他是在多年后吃美国感恩节的火鸡,才算是有了一些真正的感触。一个家庭的饮食,就是一部“家春秋”。而一个城市的饮食,更是这个城市的所有记忆!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太多的“北平”记忆,对梁老先生来说,简直就是一部“舌尖上的老北京”,是一种“北京味道”!当时,一打开这本书,第一篇就是“烧鸭”,说的就是现在仍然闻名的“北京烤鸭”,也就是“全聚德”烤鸭。在这里可真是长了一点知识,各位也可留着给人卖弄了。我们一直说“填鸭”、“填鸭式教育”。原来“填鸭”的来历,就出于北京烤鸭。北京本无什么鸭子,都是从通州运来的,为了促肥,通州的师傅会把鸭子夹在两腿中间,把搓得像火腿肠一样的饲料蘸上水硬性塞入鸭嘴,捋入胃中,以不撑破肚皮为度。再将其关小黑屋,使其长肥。因为肥了才嫩。他说,一来鸭子品种好,而来师傅手艺高,所以填鸭是北平所独有。有人想效仿,填死了不少。估计现在不填了吧。可能改用打激素了。实际,在这本书里,有不少的有关饮食的小知识。培根好像说过:读书,不就是为了便于卖弄嘛!呵呵,我自己意会的,他的原话大意是:读书可以博彩,而博彩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实际,我们也都知道,上了饭局,两杯三盏下肚,还能干啥呢,就是海天海地的吹牛了。吹牛,不在于你的嗓门大,而在于你肚子里有没有货。人生嘛,不外乎饮食男女,除了隐私八卦,还能再聊些什么呢?吃着饮食,聊着男女,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情色之谈,人家会觉得你俗气。还不如来点饮食之谈,即卖弄了自己,也健康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说归说,在很多饭局上,多数人还是喜欢避雅就俗,我们也无可奈何。很多人,估计和我一样,也就只能是点着头,瞧着手机,盼着那些肥头大耳早点散席了事。很多关于饮食的故事、渊源,乃至笑话、传说,在梁老先生的文章中真是俯拾皆是。比如:菠菜,原来就是源于什么尼波罗国(今尼泊尔),因富含铁,可以“当大力神丸”来用。萨其马,原来是满文,也就是满族点心的意思。核桃,又叫胡桃,胡人的玩意。就连苹果,从老先生的笔触来看,在他小时候,这玩意也还都是稀缺品,都是在祭祀供神之后,才能得以享用。当然,其他诸如印度咖喱、西湖五柳鱼(现在的西湖醋鱼)的渊源,乃至豆腐是否是修道成仙的淮南王刘安所发明,金华火腿是否是抗金名将宗泽所发明,等等的人文典故,都在他不同的篇章中有所涉及。还是回头说老北京的“味道”吧!在梁老先生的笔下,有太多的老字号的大名,可惜咱也不是北京人,连记也记不住。可是看看热闹还是挺不错的。前面说了,老先生是被他的先君带着,从小就熟知北平的各种字号了。这些字号,可真是各有特色。例如,他常提到的“东兴楼”,说是属于烟台一派,这店内会特制佳酿,专门“留待嘉宾”;也会偶尔把达官贵人的上好菜肴“偷偷匀出一小盘”,请熟客尝尝。梁氏父子,也就因此才算是尝到了“熊掌”的滋味。而对伙计的管理上,也有独到的一手,假如客人稍有微词,伙计就要当着客人的面,背着铺盖卷走人了。当然,“不过这是表演性质,等一下他会从后门又转回来的。”在他的笔下,这些字号的山东人挺有意思,他们不会喊你“大爷”,只会吆喝“二爷、三爷”里面请。因为,只有武大郎才是大爷。“二爷!崩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不用吃虾仁了,虾仁不新鲜)。还有个“厚德福”,是河南馆子,说是“时值袁世凯当国,河南人弹冠相庆之下,厚德福的声誉因之鹊起。”还有个广东馆子,“谭家菜”,说是有个姓谭的有头有脸的人物的家菜了,就设在他家书房,每天就开两桌,要十天前预定,说:“最奇怪的是每桌要为主人谭君留出次座,表示他不仅是生意人而已,他也要和座上的名流贵宾应酬一番。”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悉数都是为了鼻子下面的那一横活着。可是饮食口味,却着实是大相径庭。一般来说,要想调和南北饮食差异,真是着实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好在梁老先生长于京畿,骨子里却也留着南方人的基因,他是余杭人,他母亲又是杭州人。可能,这也就是他能南北通吃的原因吧!他写道:“提起潍县大葱,又有一事难忘。我的同学张心一是一位奇人,他的夫人是江苏人,家中禁食葱蒜,而心一是甘肃人,极嗜葱蒜。他有一次过青岛,我邀他家中便饭,他要求大葱一盘,别无所欲。我如他所请,特备大葱一盘,家常饼数张。心一以葱卷饼,顷刻而罄,对于其他菜肴竟未下箸,直吃得他满头大汗。他说这是他数年来第一次如意的饱餐!”当年我在我老婆面前第一次吃生吃大葱,竟然也被她斥为“野兽啊!”而我,至今也没有敢尝试过她的生吃番薯。至今,她若见到秀色可餐者,也还会忍不住咬上一半口,尽管偶一为之,但通常都是以拉肚子结束。前几天在成都,一位副校长同我们一起吃火锅,他给我倒蒜末,捂着嘴巴悄声说:我过会还要见一个区长,管他呢,嘴臭就嘴唇吧,就是喜欢吃!四川口音,抑扬顿挫。我倒一下也觉得这位仁兄挺可爱的,值得交往!梁老先生对南北风味,多有论及。就像羊肉和茄子,都论述的很到位。我初到浙江时,对于带皮吃羊肉也感觉很不习惯。而细长的茄子,着实也不如北方的大圆茄子来的“瓷实”。杭州人还喜欢将其叫做“jia zi”,还叫得一副惬意(xia yi)的样子。梁老先生后来写到过,他和韩菁清好不容易淘到了一罐泥螺,以及一条正宗金华火腿时,他们是多么的满意。那是他们在台湾安度晚年的时候!泥螺和火腿,都是典型的“南货”!在“面条”的文字里,梁老先生则详细描写了他家师傅做面条的过程。从整个过程描述来看,他家的师傅所做的就是现在典型的“兰州拉面”。但他只字未提“拉面”这一名称。据说,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兰州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甘肃人马六七从国子监同窗怀庆府(今河南)陈维精处学得而传入兰州,可见梁府也有一位拉面高手,只不过是不是与国子监,或者兰州人、河南人有所关系,也就没必要考究了。梁老先生,对其写得活灵活现,还说自己喜欢站在门口看师傅“表演”,你越是夸赞,师傅越是得意,只拉得满头大汗!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些吃得非常之爽快的场景,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在梁老先生的记忆里,他多次讲到两个场景。一个是他在青岛的时候,有次在寓所后的山坡散步,看到有人给工地上送饭,是韭菜馅的发面饺子,说那些大汉拿手抓过就吃,热气腾腾,风中飘来的韭菜味,香极了。而每个“饺子”有半尺长,每人两个就够了。随后,又从水桶里舀水大碗的喝。他甚至感叹:“真是像《水浒传》中人一般豪爽。”估计,那种饺子,就是我曾经在兰州吃过的“韭菜盒子”。而另一个场景,就是梁老先生记忆中,在北京的一个小吃馆,来了一个赶车的,辫子盘在头上,托着菜叶裹着的一块生猪肉,拎着一把韭黄,让掌柜的给他“烙一斤饼,再来一碗炖肉”。最后三下五除二,满头大汗的吃了个精光,挺起腰身连打两个大饱嗝。梁老先生说:上面这个场景,我久久不能忘怀,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前两年,《舌尖上的中国》这套纪录片,拍得很成功,这套片子中,主角都是当地的一些普通老百姓,他们都是自食其力,他们吃着自己双手做出来的食物,他们很满足。梁老先生在“窝头”一文中也说,“贫乃士之常,何况劳苦大众?”他自己也回忆,他所吃过的“最低级”的饺子,是抗战期间,有一年除夕,他在陕西宝鸡,流落街头,到了一个路边草棚的所谓饺子馆,所吃的二十个韭菜馅的饺子。他说店主还抓了一把带皮的蒜瓣给他,外加一碗热汤,吃得他满头大汗,十分满足。丈夫断炊寻常事!只要是自食其力,都是香的!只要是自己吃着香,何必龙肝凤髓方得快意!当然,梁老先生也不乏偶遇。他说自己有早起的习惯,某日居于沈阳某友人家中,起床后见厨房师傅胃疼发作,遂以所带苏打片见赠。大师傅作为回报,竟将主人所藏的一罐鲍鱼给他煮了一大碗鲍鱼面吃。他自谓这是他一生都没有过的豪举,是他吃鲍鱼最为得意的一次。“主人起来,只闻到异香满室,后来廉得其情,也只好徒呼负负。”梁老先生毕竟乃文化中人,其座上嘉宾,一般也都非等闲之辈。在他的文章中,当然也时有透露了。他说,有次在河南馆“厚德福”,赵太侔先生掏出一个大洋,让伙计买来cheese,加入“铁锅蛋”中,发现气味果然喷香,不同凡响,从此悬为定律。而在“火腿”一篇,老先生则忆及吴梅先生与东南大学同仁聚餐:“先生微醉,击案高歌,盛会难忘,于今已有半个世纪有余”。我原来读书,对吴梅先生也略有所闻,据说是当时以自己能唱、能演而闻名的一位词曲大家。好一个“先生微醉,击案高歌。”想想都令人神往!当然,也有文人雅士和我们芸芸众生一样者,梁老先生说,有次在重庆吃饭,有个叫杨棉仲的先生,湘潭人,风流潇洒。一下筷子就说“这一定是湘莲!”莲子,以湖南的为好,人称湘莲。有人说“那倒也未必。”棉仲不悦,喊来伙计,问“这莲子哪里来的?”伙计答曰“是莲蓬里剥出来的。”众人大笑,棉仲再问“你又是哪里来的?”伙计答道“我是本地人呀!”在梁老先生的文章里,会不时露面的,还有大名鼎鼎的胡适之。并且,这种露面,还真有点像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笔墨很少。难道胡适之先生还真是人中龙凤,高深莫测?一次,梁老先生提到,北大外文系女生杨毓恂小姐毕业,请外文系教授吃扬州馆“玉华台”:“胡适之先生也在座,若不是胡先生即席考证,我还不知杨小姐就是东堂子胡同杨家的千金。老东家的小姐出面请客,一切伺候那还错得了?”爱考证的胡适之,到那里都是爱考证。梁老先生在“说酒”一篇中还回忆,自己在青岛的时候,会了七名酒徒,再加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数,乃自命为酒中八仙,并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说,一日,胡适之先生过青岛,在宴席上看到八仙过海的盛况大吃一惊,急忙取出他太太给他的一个金戒指,上面镌有“戒”字,戴在手上,表示免战。还说,过后不久,胡先生就写信给他说:“看你们喝酒的样子,就知道青岛不宜久居,还是到北京来吧!”梁老先生随即就到了北京。还有一次提及胡适之先生,说是他来台湾,有人在家里请他吃饭,使出了浑身解数做了十道菜,主人谦虚的说:“今天没预备什么,只是家常便饭。”胡先生没说什么,在座的齐如山先生说话了:“这样的家常便饭,怕不要吃穷了?”和胡先生一比,这个齐如山倒更像是个实实在在的饮食男女。梁老先生应该和他交情不错。提到过齐先生请他去家里喝奶酪,还发现原来他家的奶酪竟是批量生产,运往一家店铺代售的。还有一次提到,齐先生带了他,穿街过巷地找到了一家豆腐脑小店,二人大吃了一顿。吃喝拉撒,谁也不能免俗。文化人,当然也不能例外了。可是,吃的问题,还真是个问题。咱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是“君子远包厨”的一种处世哲学!一个人一谈吃,似乎就成了一个俗人了。(当然,现在又好像矫枉过正了!)孔老夫子就觉得:“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实际上,他本人倒是“食不撤姜”。还问学生要腊肉。据说在*中曾被批为典型的小资情调!荀子说:“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恶少就恶少吧,可能我们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论如何,饮食文化留下来的还真是不多。前段时间看李国文的《文人江湖》,他在对袁枚的评论中也感叹,就连梁山好汉喝的到底是咋样的一种酒,我们都不得而知了。他也感谢那阴鸷的胤禛,在其文字狱的高压下,袁枚同学就只能吃吃喝喝啦,最终才有了《随园食单》这部作品的问世。饮食文化,要往源头上去追,早一些的恐怕就是《饮膳正要》了。梁老先生对此有专门的一篇文章论述。《饮膳正要》,堪称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注意,是“食疗”专著。其实,主要还是侧重于疗,而不是侧重于食。作者是元朝的忽思慧,他实际是元朝的饮膳太医,是个蒙古人。他的书中,重点还是在讲“谷肉果菜的性味补益”而已。所以,梁老先生看得很郁闷。认为“其最大缺点为饮膳与医疗混为一谈。”觉得其中颇有附会可笑者,例如:“鸳鸯,味咸平,有小毒,主治瘘疮,若夫妇不合者,做羮私与食之,即相爱。”老先生反问:如果吃了鸳鸯肉,便可以晨夕交颈?食疗,固然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是很多真的都是附会而已。老先生也提到,他对北京的茯苓饼没有啥感觉,觉得只是以“茯苓”之名为噱头而已。好在在下也对医药略有所通,茯苓,本来是种菌核,被古人认为是集树木之灵气而成,所以想当然的觉得肯定能令人延年益寿。而实际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已经质疑过了,这种菌核,类似于树木的“毒瘤”,你还怎么敢指望它来延年益寿呢。这种类比是经不起推敲的。梁老先生也反驳:“常饮牛乳,色如赤子”,那喝咖啡的,岂不要面如炭黑了?他觉得,这都是噱头。在他看来,“每天一个apple,远离doctor”,也只是美国推销商的一个噱头而已。文化中有好的东西,要传承。有不好的,肯定要扬弃。我们老古人留在饮食文化中的一些人文气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梁老先生在“蟹”这一篇中引《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又在“笋”这一篇中引苏东坡的名句:“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这些句子,读读都觉得口舌生津!梁老先生也偶尔谈及了李渔的《闲情偶寄》,在我看来,他们两人的文字有诸多相似,写起来都是那么的肆意汪洋,所写的内容也都是生活中的一些闲适,当然交集之一也就是今天所谈的吃吃喝喝啦。等以后“吃得空了”,再把《随园食单》找出来,对他们进行一个系统地对比阅读。读其书,知其人。我对梁老先生还是非常钦佩的。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好像一个流传很广的对于他的评价,是冰心写的:“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又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这朵花,这朵华丽的花,有时候却是很朴实很朴实,有时候却是带着刺,棱角分明。他对文化的观点,就如同他对饮食的观点一样。有点像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不相信我们古人说的什么芦苇变虾,什么石首鱼变野鸭;他不相信那些附会,不相信那些噱头;他也不相信谁的文化就比谁的高上了一等。他回忆自己求学时在美国的“饭前祈祷”,他和他的室友闻一多,对美国房东老太太的苛刻深深不以为然,他对他们的半饥饿状态记忆犹新。他只是反思,我们的“饭前祈祷”,更应该念及我们的劳苦大众。他也毫不忌讳:“如今我每逢有美味的饮食可以享受的时候,首先令我怀念的是我的双亲。……。美食当前,辄兴风木之思,也许这些感受可以代替所谓饭前祈祷了吧?”他的母亲爱吃南货,像笋干、山核桃之类;他的父亲尤嗜冷饮,就像冰镇酸梅汤之属。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很好的满足他们。他也不刻意忌讳“吃在美国”,他对美国人的三明治、冰激凌仍然保持认同。只是也会感叹:“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他有时候也很愤青,他说:“不管吃多少(外国人的)大菜,头发不会变黄,眼珠儿不会变绿。”他肯定以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他甚至在一封书信中透露,他很反感唱生日快乐歌!(见《雅舍随笔》)他写日本人:“他们切腹都干得出来,切一条活龙虾算得了什么。”咬牙切齿之余,他也很理性:“虽然他们的军人穷凶极恶,兽性十足;虽然他们的文官篡改史实,恬不知耻;他们在日常生活用品上所投下的艺术趣味之令人赞赏是无可争辩的。”他说:“该诅咒的我们诅咒,该赞赏的我们不能不赞赏。”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可能这就是一种平和,也正是我们该有的一种态度吧!当然,他也很谦虚,他在“吃在美国”一篇中提到:“我生平最怕谈中西文化,也怕听别人谈,……除非真正学贯中西,妄加比较必定失之谫陋。”像他这样的人,都说不敢妄谈,这倒也是堵上了不少人的嘴。堵上了乱说话的嘴,而不是我们大家那张“兼容并包”的吃饭的嘴!最后,补充一点,这本武汉出版社(2013年8月)新编排的《雅舍谈吃》,收罗应该是非常全面,也几乎涵盖了梁老先生从小到大、从南到北,乃至从古至今、从中到西的几乎所有饮食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甚至不难想象那个穿着小马褂、革着西装领带、拄着拐杖的“梁老先生”,在向你一路娓娓道来他的生活、他的馋!本书的一个明显缺点则是没有对每篇文字的出处,尤其写作年月,给予哪怕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标注。所以,只能任凭我们去想象了。想象他的稚气未脱,想象他的风华正茂,以及他的垂垂老矣! 2015.11.14-15于玉泉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 自科学网刘清君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尺牍寸心:读梁实秋《雅舍随笔》

此文来

推荐第7篇:雅舍小品读后感

与书为伴,雅致人生

——读《雅舍小品》有感

我家楼下是一条马路。马路对面有一座青砖灰瓦、清幽雅致的仿民国风格的老房。拾阶而上,老房的门匾上赫然写着几个字:‚梁实秋纪念馆‛。中国近代的散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呼曰‚雅舍‛。他曾在这里蛰居7年,写出了《雅舍小品》中的许多名篇。

以往,对梁实秋先生了解并不多,只是学生时代,学习习近平现代文学史、中国近代史时了解了他的一些成就。至于作品,就甚少涉猎了。近日,静下心来拜读了他的《雅舍小品》,感慨颇多——此人曾穿越来到现代吗?他的诸多观点与当今之人何其相似!几十年前的言论至今还在茂盛生长,心里的开明与睿智可见一般。

不信,诸君看来:

‚不要以为脸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地受之父母,自己付不得责。不,在相当范围内,自己是可以负责的,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脸谱》。

这一论调也即是现在四下流行的‚心灵鸡汤‛——‚三十岁以前的脸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以后的脸由自己负责。‛咱们的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抛出了此论调,可谓烹制这‚鸡汤‛的前辈。

‚有许多人,把所有的大学教授都看得很重,以为他们品行上都是很清高的,在学问上更不消说。只要认清‘博士’、‘硕士’的招牌,便不致误。其实这是误会。由这种误会还许产生出许多失望和悲剧。‛——《大学教授》

可不是吗?现在的有些‚叫兽‛皆因品行出事,其行事与教授之称相去甚远。由此可见一个人品行的高低并不由他的头衔所决定,我们不要把大学教授推向了神坛。梁先生在若干年以前就给我们打了‚预防针‛,现在也不至于太过唏嘘。

‚叔本华有一段寓言: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它们的刺毛开始互相击刺,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把它们驱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故又发生了。最后,经过几番的聚散,它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同样的,群居的需要使得人形的豪猪聚在一起,只是他们本性中带刺的令人不快的刺毛使得彼此厌恶。他们最后发现的使彼此可以相安的那个距离,便是那一套礼貌;烦违犯礼貌者便要受严词警告——用英语来说——请保持适当距离。‛——《‚旁若无人‛》

此段关于人与人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的论述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认同。纵观古今,谁没有自己的个性,谁没有不想为人知的隐私,哪一位能在他人面前似透明人?既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每个人亦有其个性,那么遵守适当的礼仪,就给了彼此的个性以尊重,也保护了大家的私密空间,何乐而不为?在梁先生所生活的时代,中国贤人所倡导的‚不分彼此,其乐融融‛的传统人际关系还为人所乐道,先生能跳出传统的桎梏,发觉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的现代处事之道,实乃妙哉!

以上三点颇‚现代‛的言论,足以让我们认识到梁石秋先生的开明和睿智,心中不免佩服。能有此等见识,与他学贯中西的

生活阅历不无关系。博览古今中外的历史典籍,传统中国文化打底,现代西方文明调色,其素养与认识岂不多姿多彩?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梁实秋先生大抵是跳出此问题的一个人:书读得多,自然想法就丰富。雅舍‚篦墙不固‛,‚ 门窗不严‛,入夜与鼠蚊相伴,先生仍甘之如饴,与书为伍,著书立说,笔耕不辍。读书于他是释怀,作文于他是达情,书文即生活。在我们艳羡别人‚侃侃而谈,纵论古今‛时,其‚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功底却甚少践行。大凡普通人就是杨绛先生所说的,还未跳出此问题的人: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因读书不多,难免认识单薄和偏颇一些,又因认识单薄和偏颇,行事恐易生出纰漏。

我为人师亦十余载,学生的顽劣不化,教学的迷茫困顿,家长的无理责难,工作的繁冗沉重,都曾让我萎靡厌倦,激情全失,传说中的职业倦怠,我亦有之!面对困顿,何解?浑浑噩噩,聊以糊口,继之?这实有违我的初衷。一日,在网上,看见一网友发的动态:晨读《古文观止》。时间约为早上六点,连续几日皆是。由时间来看,她是无懒觉可睡了。此网友亦是教师,四十有余,职称、职位都有之,可以凭‚老本‛轻松度过下半生的教学生涯,‚创新、学习、培训‛可交由‚年轻人‛做之。可她偏不,仍然‚学习在路上‛。读书,对她是约束,亦是乐趣。大抵生活、工作之难事或多或少都能在书中寻到一些解决的线索。即便无线索可寻,亦可寻得一些宽慰或启迪。一个人的精神振奋了,思路就开

阔了。我的倦怠亦可暂且搁臵一旁,一头扎进书中,去别人的世界逛逛,听听别人怎么说,看看别人怎么做,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即使没有发现,在书中来一次‚旅行‛,对紧绷的神经也是一种放松。此时,又想起了杨绛先生的话:‚你的问题在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想不通时,像梁先生一样多读一点书,也许就容易想通了。

但读书太多又未免让人生出几分担忧来。中国历来就有‚书呆子‛一说,即是说读书太多的人未免太过理想化,会做出不和常规、时宜的事来,这种担忧不无几分道理。可梁先生却非书呆子也!他的挚友冰心女士曾如此评价于他:‚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可见先生是一个有才华,有情趣的可爱之人。雅舍虽陋,先生亦能得‚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的乐趣,能赏‚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的美景;遇逢迎拍马之人,他戏谑地为他们描眉画眼;女士购物,挑来拣去,先生准确地为她们吐露心声;同学聚会,各种际遇,几番心情,他心领神会……凡此种种,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先生的‚才、情、趣‛。身为人师,我们要和书打一辈子的交道,但切不可‚唯书是之‛。读书之余,运动锻炼,旅游听歌,参加聚会,高谈阔论……一样都不能少。世界多姿多彩,在生活里‚读书‛,亦能读出不同的滋味。且书为人写,难免有不当之处,经历了生活,个人感受各异,就让生活在心里

对它‚自动修正‛吧!再则,老师的‚人间烟火‛也会让学生感受乐趣,对生活充满期待,甚而做好应有的准备。由此看来,读书也不会让人成为呆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趣‛只要用心,便可得。

雅舍的青砖灰瓦仍在,雅舍的清幽雅致仍存,拾阶而上,只见院内的大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也。先生居于此时,不知其有树否,若有之,亦不知其大小。他的思想、著述如同这树一般,始之,籍籍无名,渐入,茁壮生长,继而亭亭如盖。这‚树‛,与后人有甚?大树可使人遮阳、乘凉、呼入新鲜的空气……思想之‚树‛,著述之‚树‛可为后人遮蔽人生困顿的烈日,送来一片阴凉,带去新鲜而不同的眼光。时至今日,雅舍之‚树‛仍在汲汲生长。

推荐第8篇:雅舍小品读后感

初读《雅舍》,我不禁被那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平和冲淡、乐观阔达之情深深感染了。于是,在这个喧闹的尘世,我也痴痴幻想着有这么一处安放心灵的“雅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大概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对这处“雅舍”有着不同程度的渴望。

在此,“雅舍”已不再是某一具体的物象,而是能给人以旷达乐生、从容优雅心境的心灵之“家”。其实,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并不雅,实在是一个典型的陋室,四根砖柱“孤零零的”,木头架子“瘦骨嶙嶙”,但它却安放了先生的心灵,安放了先生的人生。在雅舍中诞生的闲适的小品文,更是给了万千国民以现实的鼓励和精神上的慰藉。

读《雅舍小品》,深感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一种以雅为本、俗中透雅的艺术品格,他的俗不是一味的大红大紫的俗,而是以雅为骨子的、充满智慧的俗;他的雅也不是那种洗却了人间烟火气的雅,而是带着暖烘烘的生活气息、让人觉着亲切的雅。更可贵的是:其雅与其俗都发自真性、生自真情,毫无造作与牵强。梁实秋毫不吝惜地将眼光投向世俗的人生和社会,在散文中包罗了男女老少、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家长里短等最普通的题材,用恬淡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环境,以平和心境来品味世界和人生,于质朴平凡的生活中取材,把生活当艺术精雕细镂,从中透出生命的精彩和智慧的光芒。

与老舍、林语堂等人一样,梁实秋堪称20世纪中国散文的幽默大师,《雅舍小品》给予我最突出的印象也正是其幽默感的优雅从容。讽刺散文在几位大家的笔下格调风格各异,鲁迅讲求辛辣干脆,周作人则湛然和蔼,梁实秋更注重智慧的开掘,诙谐幽默,嘲讽而不乏宽容,他总是用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以超然的目光审视社会世相、人生百态。又以一种幽默、闲逸的心态冷静地审视、玩味之,其中既有儒家的冲和,又有老庄的通达,也有佛禅的超脱。在《雅舍小品》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图,以平常心写平常事,但总能搔到生活的痒处,寓庄于谐,使读者有所启迪。例如《下棋》一文,不仅刻画了观棋人这种左右为难、进退为谷的情状,同时也在前后文中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交战”双方在对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精彩口搏、武斗场面,幽默诙谐,俏皮机智,具有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又如《乞丐》是一篇刻画世相人情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乞丐”现象的透视,洞见整个社会的变化。借世相的描摹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笔者对人生的深沉关怀,这也是雅舍小品既超脱又厚重的一个支点。《雅舍小品》小中见大,生活琐事皆成妙文,幽默调侃更是入木三分,总体而言,可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究其原因与作家旷达乐生、幽默风趣、从容优雅的人生态度有关,与作家“两脚踏中西文化,一身处新旧之间”的人生历练有关,更与作家学养思想有关。

然而,作品不论好坏,总有它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又说作家在创作时的特定文化心态往往决定了作品呈现的原生态。在我看来,《雅舍小品》可谓是“生“不逢时。梁实秋于1939年到1947年之间创作了《雅舍小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要求文学担负起民族救亡的使命。可想而知,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还能泰然自若地写在这些与时事无关的生活琐事需要怎样的心境,他又会遭到那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抗日救亡文学者怎样的唾骂。于是,梁实秋因《雅舍小品》被戴上了“与抗战无关论”的帽子,一时间,他成了千夫所指,“走狗”、”汉奸”种种骂名铺天盖地。

既然时局压力如此之大,那么梁实秋为何还要执拗地坚持写《雅舍小品》呢?原来,他与鲁迅先生的论战使他受到了文坛大多数的咒骂和唾弃,与“左翼”文人结怨甚深。乃至在抗战时期讲统一战线的时候,他的言论仍收到“左翼”文人的围攻以及毛泽东的批评。另一方面,作为英美派留学生,他民主言论与自由思想又经常触犯蒋介石当局,从而左右不讨好。在这种时候,他的苦闷与落寞是可想而知的。人在苦恼烦闷的时候,或者遗失出家,或者在艺术的情感宣泄中得以解脱,无疑梁实秋选择了后者。梁实秋的性格是很倔强的,从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时的一些艺术主张,到编辑《中央日报》副刊所受到“与抗战无关论”的批评而生的触动,都可以在他的《雅舍小品》中找到影子。甚至可以说,《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用文艺创作的方法,对此前关于他所有批评进行的一种回应,当然同时也是梁实秋性情的流露。从另一个角度看,《雅舍小品》也是对“与抗战无关论”的艺术实践。他用艺术实践对于“左翼”文人的批判进行回应——我的小品文就是写“与抗战无关”的,难道就不成为艺术品了吗?到底你那些“抗战八股”经得起时间考验,还是我的小品文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认为《雅舍小品》的遭遇是历史必然现象,因为文学和人一样,需要适合生存的土壤,而中国的新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感时忧国的精神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文学革命的发生,使西方文化的现代精神进入中国,这就从目的性上注定了新文学不可能“为艺术而艺术“,与时代无关,与现实社会无关。直到后来“寻根”作家的出现,梁实秋那些“与抗战无关“的小品散文才”旱田逢甘霖“。不过就梁实秋写小品的初衷而言,他也是在干预现实而无所作为的情况下,以小品的形式消遣生命。能拨开历史烟云与现实的遮蔽,这大概也正是梁实秋小品散文的当代魅力所在。

推荐第9篇:《雅舍小品》读后感

《雅舍小品》读后感

最初得知这本书时,我便是对‚雅舍‛二字产生了兴趣。

听爸爸说,那里并非‚雅舍‛,反倒堪比刘禹锡的‚陋室‛了。

而在我看完了序章----或者是那一章中梁实秋先生对\"雅舍\"的评价,不禁失笑。虽题为\"雅舍\",却在文中坦言道,\"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但刘禹锡之《陋室铭》,虽题为\"陋室\",却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两者相较,倒不知是谁谦逊了。

梁实秋先生语言幽默,几乎全片贯彻了\"讽刺\"二字。看到后来,我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每每看到标题上的事物,便下意识地认为这章又是要拿它开刀了。

有个人曾这样评价过,‚雅舍品人与品世是最深刻的部分。品人中开头就有男人,女人,然后按年龄写,按职业写,再到具体的五个人。基本表达了他对人的看法,有些并不全面,是着重以讽刺去了。如男人这篇,开头一句便是‘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脏!’。下一段开头则是‘对了,男人懒。’再如是‘男人多半自私。’‛

我感觉我和他的想法几乎一致。

之前也读过王小波先生的《我的精神家园》,也是散文集。如今品读《雅舍小品》,竟隐约感觉二者之间有些相似之处。只不过觉得王小波先生语言太过严肃,反倒不及梁实秋先生毒舌的魅力了——令人无奈一笑,却趣味盎然。 这本随笔,对人生,对世间百态的看法,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也许再过很多年再去读,味道就不同了。

推荐第10篇:《雅舍忆旧》读后感

相思便是春常驻

——读《雅舍忆旧》有感

目断长空迷津渡。泪眼倚楼,楼外青无数。往事如烟如柳絮,相思便是春常驻。

——梁实秋

很喜欢梁实秋的这句话,读着觉着很有诗意,让我不禁想起秦观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或许梁老的往事就如秦观写这《踏莎行》的心情是一样的,现在想起了不禁悲从中来,往事如烟,老来回忆更添几分哀思,思失去的韶光,思逝去的灵魂伴侣。我们常常这么教学生,要想读懂一篇作品,必不可少的是了解作者这个人,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废话不多说,请大家和我一起去认识梁实秋这个人及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吧!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 他是20世纪华语世界一代文学宗师,为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沉甸甸的著译。 他用他的生命垒起了一座座了不起的文化丰碑—— 独力译成四百多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部剧作和三卷诗歌; 著成一百万字的《英国文学史》,并选择了一百二十万字的《英国文学选》; 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及三十多种英文词典和教科书。 他更以《雅舍小品》等十余部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雅舍忆旧》一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梁实秋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其中《槐园梦忆》深情叙述了他与妻子程季淑五十三年相濡以沫的传奇爱恋;《忆冰心》展现了他与冰心老人五十年的相知相惜;《忆老舍》记载了抗战时期老舍等人与他在重庆“雅舍”的交往和友情;更多的则是他在远离故乡的三十八里对故土的怀念„„

很久没有用这样的笔触写自己的感怀了。以往是倾心于余光中繁丽诡谲的文翰,或是林清玄细腻多情的妙笔,于平实含蓄只付之一笑。

只是我忽略了,那样波澜的文笔,对于余、林只是年轻时的耀跃;当他们经历了人生起伏,被岁月铭上了印记,文辞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简洁、深默、洞彻。

两睫交瞬之顷,我已有些许明晰:平实的文字亦有一番韵味,这是经岁月淘洗后的精华,持续得、也更久。

《雅舍忆旧》便是如此的动人心弦:梁实秋的文字如泉般清冽,就这样叩开你的心扉,蜿蜒流转间,让心灵重返安稳、宁静,回首过往如烟。

却也不是细腻能摸到纹理的叙事方式,只是琐碎纷纭的生活记载。忆事、怀人,简单的两辑,放弃了绚丽的文字,能写出澎湃充沛的情感,精准深刻的哲思,实属不易。

或许是梁实秋个人经历的丰富:清华八年、赴外留学、抗战烽火,还有——辗转艰难的爱情。这些如何不能让一个人成长成熟?

翻到书中他青年时代的照片时,看到了圆框的眼镜,微抿的嘴唇,就是一介清瘦书生的形象,却能在抗日时期四处奔走,编纂教材、动员宣传„„奋斗的笔尖,是不输于硝烟弥漫的机枪炮火的!但在文章《回忆抗战时期》的结尾,他仍写道:“抗战八年之中我究竟做了些什么事。就记忆所及,略如本文所述。惭愧惭愧。”实在令人动容。

有人这样评价《雅舍忆旧》:“‘散文大师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最珍贵的回忆。’

★ 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

★ 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虽然我也有类似的体会,然我更喜欢文中写道的冰心对徐志摩的评价:“志摩死了,利用了聪明,在一场不入道不光明的行为之下,仍得到社会一班人的欢迎的人,得到了一个归宿了!我仍是这么一句话,上天生一个天才,真是万难,而聪明人自己的糟蹋,看了使我心痛。志摩的诗,魄力甚好,而情调则处处趋向一个毁灭的结局。看他《自剖》里的散文、《飞》等等,放佛就是他将死未绝时的情感,诗中尤其看得出,我不是信预兆,是说他十年来心理的酝酿,与无形中心灵的绝望与寂寥,所形成的必然的结果!人死了什么话都太晚,他生前我对着他没有说过一句好话,最后一句话,他对我说:‘我的心肝五脏都坏了,要到你那里圣洁的地方去忏悔!’我没说什么,我和他从来就不是朋友,如今倒怜惜他了,他真辜负了他的一股子劲!谈到女人,究竟是‘女人无他?’‘他误女人?’也很难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是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我觉得冰心的评价真是大块人心,她把别人不敢说,不会说的话大胆地说出来了,虽然是在给梁实秋的信中说的。这样的话,无疑非常给力!徐志摩虽然有才但是却空有才,没像梁实秋一样给祖国给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甚至还误了一个女人一生,或许他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但是身为女人的我,仍不免为他的原配妻子抱不平。不过,时也命也。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

这如花般的男人,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和他妻子的爱情,他写的那些情诗,诸如《梦后》,就像作者说的,诗很幼稚,但是情感是真的。现节选一段“吾爱啊!你怎又推荐那孤单的枕儿,伴着我眠,偎着我的脸?醒后的悲哀啊!梦里的甜蜜啊!”

不但是白话,而且是白描。季淑赠给梁实秋一个枕套,是她亲手缝制的,在雪白的绸子上她用抽丝的方法在一边挖一朵一朵的小花。梁实秋如获至宝,套在枕头上,伏枕一梦香甜,有感而作。如玫瑰般热情的诗,多纯洁,多热情啊!

喜欢他译的《One Word More》,“感谢上帝,他的最卑微的主人 也有两面的灵魂,一面对着世人,一面给他所爱的女人看。”陷入爱情的男人最美,最像一朵花!

他与结发妻子季淑的爱情,也是在这抗战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日结深厚,终成生死相约的。几万字的《槐园梦忆》是这本书的第三辑,成稿在季淑逝后不久。文中记录的一点一滴,无不承载着梁老的思、梁老的痛,言出肺腑。那往日的欢笑与泪水如槐园中纷扬的花瓣,铺就一地的洁白,再没有两人的足迹共同覆上。

往事纷繁如柳。这样一个学者,有儿女情长的心思,也有与友结伴而行的豪迈。是啊,人生再多的不如意,也应有苦中作乐、乐观开阔的心境。他在《酒中八仙》中记叙了与闻一多、赵畸、方令孺、刘康甫等七位好友以酒欢聚。最有趣的是一处醒酒的描写“我们一行带着不同的酒意,浩浩荡荡的于深更半夜去敲店门„„先是以功夫茶飨客,红泥小火炉,炭火煮水沸,浇灌茶具,以小盅奉茶,三巡始罢。然后主人肃客登榻,一灯如豆,有兴趣者可以短笛无腔信口吹,亦可突突突突有板有眼。俄而酒意已消,乃称谢而去”。这竟是如此随意洒脱!

“往事如烟如柳絮,相思便是春常驻”,梁实秋在一阙词中这样填到。雅舍忆旧,于他,是对人生温情脉脉的梳理;于我们,是借梁翁的陈酿,来品味自己人生的路。

第11篇:雅舍小品读后感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先生的随笔录。分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谈吃,海外撷英四个部分。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雅舍小品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雅舍小品读后感范文(1)

读完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中的《写字》一篇后,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从古至今,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字的用处也特别大。所以,写字一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中国古代,毛笔是十分通用的一种书写工具,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写艺术——软笔书法。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毛笔的身影了。正如这篇文章所说:“自来水笔代替了传统的毛笔,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

仔细一想,文章说的没错,随着社会节奏地加快,毛笔已经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毛笔虽然无法跟上社会发展,但它毕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智慧的结晶啊!我们不能失去这么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相对钢笔、水笔等等,毛笔有更多的书写艺术,也有许许多多的形体。可以说,毛笔是我国书法的化身。

如今,更多的人丢下毛笔去用水笔。从中,我们等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雅舍小品读后感范文(2)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的随笔录。分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谈吃,海外撷英四个部分。

文章给人整体的感觉多是用轻快,一本正经的语气来陈述事例等,却表现出讽刺的意味。有些幽默。总惹来无奈一笑。看得出来作者对于国学和外国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可以随便拉出《尚书》一类书中的事例,句子,又可以引入外国文人或思想家的话语和做法。

随笔描上写的都是本身所想,实际经历,世间百态。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其中所描述的很多现象与揭露的事实一直存至今日。作者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在平凡不过的事物,却写出丰富的内涵,看见我们没有看见的东西,做出联想。可见作者思考问题的深入,全面。和对事物的了解之深。

我读《雅舍》并未觉出有多少晦涩难懂,却依旧觉得读得很累,或许是人生履历不够。没读一篇文章都要想许多,其中有问题,还有许多深刻的地方没能理解。

雅舍品人与品世是最深刻的部分。品人中开头就有男人,女人,然后按年龄写,按职业写,再到具体的五个人。基本表达了他对人的看法,有些并不全面,是着重以讽刺去了。如男人这篇,开头一句便是“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脏!”下一段开头则是“对了,男人懒。”再如是“男人多半自私。”

至于品世,作者选取的都是平常事物,说出自己的观点。举得事例是我们熟悉,却又不常用的。写得很真实。如“音乐”疑问。很是实在,“音乐的耳朵不是人人都有的。”看多了那些高雅艺术,什么歌剧,古典音乐会后,只能让人有些许愉悦,可是花了多久的时间,受了多少磨砺才会这样。我呢,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就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画了什么,我真没啥感觉,连历史书介绍它时都是用的“据作者介绍”如何如何。如果听不懂,看不懂,就不必逼着自己,音乐和绘画都是宁缺毋滥的。

再到雅舍谈吃,就多是一些没事的出处,做法以及世人对其的观点,还联系了许多生活上,作者经历过的事情。想想,也许作者是在怀念友人,回忆当初。看着,还觉得作者是享受生活之人,在入内就读不出许多了。

至于海外撷英,多是写作者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语言风趣幽默。一“豆腐干**”为例,描写的是作者踏上美国本土,与美国海关的一些故事。把当时美国人对中国的不了解写了出来。至于有个美国作家写的那本书,就像是个笑话,作者也仅是说自己孤陋寡闻而一笑而过了。有很典型的美国人形象。对于美国人的人情味,则有一种反讽的意味。

这本随笔,对人生,对世间百态的看法。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也许再过很多年再去读,味道就不同了。

雅舍小品读后感范文(3)

写《雅舍小品》的时候,梁实秋已近不惑之年,各方面修养较为深厚。小时亲炙故都风情,身经兵乱之灾;年轻时幸逢“五四”新潮,眼界大开,个性张扬,又漂洋过海,游学美国,领略异域风物,饱尝离愁别绪;回国后涉足社会,南来北往,看够了世事变幻,尝遍了人生五味,见识日增,年事渐长,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年,春华消退,秋思老成,委实能够“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了。梁实秋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有真才实学。清华8年的正规教育打下了他国文、英文坚实的基础,清华文学社的活动培养了他的文学爱好和写作才能;留学3年又主修英美文学,师从新人文主义批评家白璧德教授,青春的浪漫才情受到古典理性的洗礼而获得升华;学成归国后,历任南北数所大学教授,编过《新月》等报刊,卷入文坛**,从事文学批评,讲授英美文学,译介莎翁戏剧,堪称才学过人,诗书满腹。因而,中年时代的梁实秋,可说是才学识兼备,积累丰富,修炼到家,不鸣则已,一鸣自能惊人。其学养、阅历、性情、气度,就充分体现在《雅舍小品》之中,他在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大家的位置,就是从这里开始奠基的。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作者的情趣之雅,飘飘然有出尘欲仙之感。不禁插叙一段遇有暴雨则满室狼藉的镜头,回到雅舍之陋,对比如此之鲜明,令人忍俊不禁。

在谈感受时作者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其间自然存在着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但更多地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雅舍小品》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了和谐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一个“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宏的雅量,在语言风格上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可谓“文质彬彬”的典范。

雅舍小品读后感范文(4)

八十年代以前,内地人最早知道的梁实秋,更多地是站在鲁迅对面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批判的“资产阶级的走狗”。诚然,出生于富足之家的梁实秋在其思想中有别于很多以“唤醒国人”为已任的作家,但其实早期的梁实秋亦有些愤世的,曾与郭沫若、闻一多走到过一齐,只是后来思想趋于平和,近于循世了。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以擅长写幽默风趣的“闲暇小品”而闻名于世,读他的文章是一种美的享受。梁实秋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冰心先生曾这般评价:“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雅舍小品》能够出四十多版,并被推荐为“一生要读的中国历史100本书”之一,笔者认为,得力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雅”。《雅舍小品》的“雅”表现在其知识性和思辨性上。梁老可谓一位学贯中西的文学家,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修养。

单举一例我们就会清楚:《手杖》中有引自古希腊悲剧的谜,有引自“礼记”,引自杜诗的。短短千把字的小品,引用竟达七次之多。诗、经文、剧本无所不包,学识的渊博令人惊叹。《雅舍小品》中几乎篇篇有引用,尤其中外古典作品极多。作者顺手拈来,形散意远,旁征博引,知识密度极大,增加了作品的欣赏价值,这一点和钱钟书先生有相似之处。

梁实秋对当时的“新生活”运动“刺”得极其隐晦精彩。

如《洋罪》中作者不加“打倒”地举例:

1、人数十三谓不吉利。

2、划火柴点纸烟,只点二人,不可点三人。

3、朋辈对饮有高杯碰杯之谈。还有订婚广告的恶作剧,万愚节的玩弄笑语等所谓的新生活。

这里作者不加痛斥,只是让读者在这些可笑的例举中辨别这种一味地搬弄是非的新生活的可笑之处。《退休》中描写了“该退休的不退休”的原因是“何况一旦投闲置散,一呼百诺的炫赫的声势固然不可得,甚至于进入了‘出无车’的状态,变成了匹夫徒步之士,在街头巷尾低着头逡巡,疾走不敢见人,那情形有多么惨,一向由庶务人员自动供应的冬季炭盆所需的白炭、四时陈设的花卉盆景、乃至于琐屑如卫生纸,不消说都要突告来源断绝,那又情何以堪。”梁实秋先生揭露了这些平常而又普遍存在的事实。通过他敏锐的眼光,独到深刻的见解,以雅致的笔触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描写。

梁老曾在札记中引用一位英国批评家的话说:“任何人都可以用戏剧的腔调念出一段剧词,或是踩上高跷来发表自己的思想;但是用简单而适当的语文来说话写作便比较困难了。”《雅舍小品》的风格大概也正在这番话的意思里,一路读来,雅趣横生,颇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让人恬静之余,品位良多。

雅舍小品读后感范文(5)

初读《雅舍》,我不禁被那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平和冲淡、乐观阔达之情深深感染了。于是,在这个喧闹的尘世,我也痴痴幻想着有这么一处安放心灵的“雅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大概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对这处“雅舍”有着不同程度的渴望。

在此,“雅舍”已不再是某一具体的物象,而是能给人以旷达乐生、从容优雅心境的心灵之“家”。其实,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并不雅,实在是一个典型的陋室,四根砖柱“孤零零的”,木头架子“瘦骨嶙嶙”,但它却安放了先生的心灵,安放了先生的人生。在雅舍中诞生的闲适的小品文,更是给了万千国民以现实的鼓励和精神上的慰藉。

读《雅舍小品》,深感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一种以雅为本、俗中透雅的艺术品格,他的俗不是一味的大红大紫的俗,而是以雅为骨子的、充满智慧的俗;他的雅也不是那种洗却了人间烟火气的雅,而是带着暖烘烘的生活气息、让人觉着亲切的雅。更可贵的是:其雅与其俗都发自真性、生自真情,毫无造作与牵强。梁实秋毫不吝惜地将眼光投向世俗的人生和社会,在散文中包罗了男女老少、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家长里短等最普通的题材,用恬淡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环境,以平和心境来品味世界和人生,于质朴平凡的生活中取材,把生活当艺术精雕细镂,从中透出生命的精彩和智慧的光芒。

与老舍、林语堂等人一样,梁实秋堪称20世纪中国散文的幽默大师,《雅舍小品》给予我最突出的印象也正是其幽默感的优雅从容。讽刺散文在几位大家的笔下格调风格各异,鲁迅讲求辛辣干脆,周作人则湛然和蔼,梁实秋更注重智慧的开掘,诙谐幽默,嘲讽而不乏宽容,他总是用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以超然的目光审视社会世相、人生百态。又以一种幽默、闲逸的心态冷静地审视、玩味之,其中既有儒家的冲和,又有老庄的通达,也有佛禅的超脱。在《雅舍小品》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图,以平常心写平常事,但总能搔到生活的痒处,寓庄于谐,使读者有所启迪。例如《下棋》一文,不仅刻画了观棋人这种左右为难、进退为谷的情状,同时也在前后文中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交战”双方在对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精彩口搏、武斗场面,幽默诙谐,俏皮机智,具有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又如《乞丐》是一篇刻画世相人情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乞丐”现象的透视,洞见整个社会的变化。借世相的描摹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笔者对人生的深沉关怀,这也是雅舍小品既超脱又厚重的一个支点。《雅舍小品》小中见大,生活琐事皆成妙文,幽默调侃更是入木三分,总体而言,可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究其原因与作家旷达乐生、幽默风趣、从容优雅的人生态度有关,与作家“两脚踏中西文化,一身处新旧之间”的人生历练有关,更与作家学养思想有关。

然而,作品不论好坏,总有它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又说作家在创作时的特定文化心态往往决定了作品呈现的原生态。在我看来,《雅舍小品》可谓是“生“不逢时。梁实秋于1939年到1947年之间创作了《雅舍小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要求文学担负起民族救亡的使命。可想而知,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还能泰然自若地写在这些与时事无关的生活琐事需要怎样的心境,他又会遭到那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抗日救亡文学者怎样的唾骂。于是,梁实秋因《雅舍小品》被戴上了“与抗战无关论”的帽子,一时间,他成了千夫所指,“走狗”、”汉奸”种种骂名铺天盖地。

既然时局压力如此之大,那么梁实秋为何还要执拗地坚持写《雅舍小品》呢?在这种时候,他的苦闷与落寞是可想而知的。人在苦恼烦闷的时候,或者遗失出家,或者在艺术的情感宣泄中得以解脱,无疑梁实秋选择了后者。梁实秋的性格是很倔强的,从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时的一些艺术主张,到编辑《中央日报》副刊所受到“与抗战无关论”的批评而生的触动,都可以在他的《雅舍小品》中找到影子。甚至可以说,《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用文艺创作的方法,对此前关于他所有批评进行的一种回应,当然同时也是梁实秋性情的流露。从另一个角度看,《雅舍小品》也是对“与抗战无关论”的艺术实践。他用艺术实践对于“左翼”文人的批判进行回应——我的小品文就是写“与抗战无关”的,难道就不成为艺术品了吗?到底你那些“抗战八股”经得起时间考验,还是我的小品文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认为《雅舍小品》的遭遇是历史必然现象,因为文学和人一样,需要适合生存的土壤,而中国的新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感时忧国的精神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文学革命的发生,使西方文化的现代精神进入中国,这就从目的性上注定了新文学不可能“为艺术而艺术“,与时代无关,与现实社会无关。直到后来“寻根”作家的出现,梁实秋那些“与抗战无关“的小品散文才”旱田逢甘霖“。不过就梁实秋写小品的初衷而言,他也是在干预现实而无所作为的情况下,以小品的形式消遣生命。能拨开历史烟云与现实的遮蔽,这大概也正是梁实秋小品散文的当代魅力所在。

第12篇:《雅舍小品》读后感

《雅舍小品》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虽说是读,其实就是听,因为我的眼睛散瞳了,看不清,但就是这样,我才有机会用耳朵听到了这么美的散文。

《雅舍小品》每一篇都很美,里面有描写台北故居、写雅舍、时间即生命„„但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舍》。

雅舍,是作者的故居。它修建在山上,从房子到山下的大路有二十几公里,如果有客人来,要爬七八十层土台阶,再走过一段上坡路才到雅舍。雅舍不大,共六间,作者只占了两间。因为房子是依着山势修的,就形成了一个超好玩的现象。早晨起来从书房到厨房是上坡,吃完饭从厨房到客厅是下坡。房子是用来挡风避雨的,可雅舍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不能遮风是因为窗上没有糊纸,不能挡雨是因为房顶上的瓦片有许多小细缝。虽然雅舍尽不到房屋的责任,但作者认为“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雅舍给了作者灵感和快乐,雅舍前面是金灿灿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土山坡。这么美好的景色,作者怎么会不喜欢呢?

读了《雅舍小品》,我真正认识到了语言的美。当我读到一些词句的时候就感觉深处作者描写的那个地方,比如有一篇叫《鸟》的散文,里面描写了各式各样的鸟,当作者在描写这些鸟的时候我都有一种身临其景的感觉。我不仅体会到了语言的美还懂得了

要珍惜时间。我在《时间即生命》学到“不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年轻的时候要学习,不然到了老就会有所遗憾。”

这本书用它独特的方法让我受益终身。

第13篇:雅舍

《雅舍》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1-07 15:40:44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

2、欣赏本文生动、诙谐、简洁的语言

3、体会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学习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

1、由形入神地把握文章内蕴

2、探讨本文细节描写的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1、由形入神地把握文章内蕴

2、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审视世界并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心中有个概念,什么是“雅” 美好的,崇高的,不粗俗的

2、学生结合预习,讨论作者写雅舍时,描写了雅舍的哪些方面,又有河特点,并试着用“雅”的内涵去评价它,由此引出,雅舍在形上好像不雅的 建造:简陋 环境:荒凉 陈设:简朴 总结:由此可见在形态上雅舍是不雅的

3、但作者为雅舍取名为雅,雅在何处呢?引出本文的神是真雅、大雅,其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 雅: 月夜之趣:幽极 友访之趣:情真 细雨之趣:朦胧 陈设之趣:不俗 写作之趣:自由 总结:本文实际上是写雅事雅趣

4、简要地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引出闲适小品,并引导学生对闲适小品的意义进行评价 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可见,舍只是情感的依托,雅舍的美是因为作者内心有雅的情怀,一种对生活体验后感悟到的美。顺便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结合背景讨论,作者透过文本具体表现出来的是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5、品读

3、4段,分析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 ①生动的细节描写:声音、动作 ②幽默、诙谐的风格:“鼓”腹、“洞洞”

6、拓展训练:进行细节描写或环境描写,然后师生点评。教学要求: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 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A层:了解课文大意

B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C层: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诵读要求

A层: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B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层:背诵课文第四段。 5.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教学设想: 1、学习文质兼美的散文,不宜琐碎地串讲字词,以破坏其美感。可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利用实物投影、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及深入学习。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画一幅画。

3、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提问: 1. 要求学生回答《黄鹂》、《黄山记》的作者、语言特点。 2. 背诵《陋室铭》,以便导入新课。

二、导入新课:我国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例如,他们借梅花来表现自己纯洁坚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来写出自己坚守节操,借莲来表现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刚才背诵的《陋室铭》是刘禹锡表明心迹之作。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大家翻开书P126页。

三、讲授新课:

(一) 初步感知课文

1、问题设计: ⑴、从课题可看出作者写的对象是什么?(雅舍)

⑵、“雅舍”是什么?

2、全班朗读课文。

教师点评并过渡:若要读出其中的情味,还要靠我们深入学习,请大家看我们的学习任务。

4、出示教学目标

(二)整体把握课文,检查A层目标的达成情况

1、问题设计: ⑴、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雅舍。)

⑵、什么是雅舍呢?(室名,实际上是简陋的房子。)

⑶、是谁给它起的名字?(梁实秋。)

⑷、他是何许人也?(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

⑸、古代文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潇湘馆” “含芳阁”等,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雅舍”呢?难道他的房子真的很“雅”吗?请大家阅读课文,将与雅舍有关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2、让学生朗读描写雅舍的句子。

3、过渡语:刚才我们朗读了梁实秋先生描写他的雅舍的语句,我想,每个同学的头脑里都会浮现出了不同的画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给大家描绘一下你想象的雅舍呢?描绘时可用上这样的句式

4、[板书:雅舍的

,你看

。] 5、过渡语:雅舍是什么样的呢?我想经过这些同学的一番描绘,大家头脑里的画面更加清晰了。然而我觉得介绍雅舍单靠嘴巴来说不够形象也不够生动,要是能看到雅舍那该多好啊。幸好我们的同学已经在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把雅舍画下来了,让我们来欣赏欣赏。

(三)深入品味课文,达到B层目标

1、出示几幅学生的绘画作品

2、分层要求:A层:观察并指出画面上的内容

B层: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其绘画所依据的课文上的语句。

C层:指出画面中较有创意的地方,点评绘画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3、针对每一幅画,教师可提供思考的问题:

⑴、请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东西哪些是课文里提到的,哪些是通过想象加上去的?

⑵、这画比较有创意的地方在哪里?

4、小结并过渡: 如果你是梁实秋先生,你将以怎样的口吻来向别人介绍你的陋室呢? 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提高,达到C层目标

1、问题设计: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陋室?(环境

室中事)

⑵、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他的房子是“雅”还是“不雅”?(不雅。)

⑶、作者认为雅舍之所以丫的原因是什么?

⑷、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总结: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五)、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六)、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若还需要更详细的课再联系

《雅舍》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1-07 15:40:44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

2、欣赏本文生动、诙谐、简洁的语言

3、体会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学习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

1、由形入神地把握文章内蕴

2、探讨本文细节描写的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1、由形入神地把握文章内蕴

2、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审视世界并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心中有个概念,什么是“雅” 美好的,崇高的,不粗俗的

2、学生结合预习,讨论作者写雅舍时,描写了雅舍的哪些方面,又有河特点,并试着用“雅”的内涵去评价它,由此引出,雅舍在形上好像不雅的

建造:简陋

环境:荒凉

陈设:简朴

总结:由此可见在形态上雅舍是不雅的

3、但作者为雅舍取名为雅,雅在何处呢?引出本文的神是真雅、大雅,其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

雅:

月夜之趣:幽极

友访之趣:情真

细雨之趣:朦胧

陈设之趣:不俗

写作之趣:自由

总结:本文实际上是写雅事雅趣

4、简要地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引出闲适小品,并引导学生对闲适小品的意义进行评价

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可见,舍只是情感的依托,雅舍的美是因为作者内心有雅的情怀,一种对生活体验后感悟到的美。顺便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结合背景讨论,作者透过文本具体表现出来的是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5、品读

3、4段,分析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

①生动的细节描写:声音、动作

②幽默、诙谐的风格:“鼓”腹、“洞洞”

6、拓展训练:进行细节描写或环境描写,然后师生点评。教学要求: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

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A层:了解课文大意

B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C层: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诵读要求

A层: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B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层:背诵课文第四段。

5.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教学设想:

1、学习文质兼美的散文,不宜琐碎地串讲字词,以破坏其美感。可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利用实物投影、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及深入学习。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画一幅画。

3、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提问:

1. 要求学生回答《黄鹂》、《黄山记》的作者、语言特点。

2. 背诵《陋室铭》,以便导入新课。

二、导入新课:我国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例如,他们借梅花来表现自己纯洁坚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来写出自己坚守节操,借莲来表现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刚才背诵的《陋室铭》是刘禹锡表明心迹之作。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大家翻开书P126页。

三、讲授新课:

(一) 初步感知课文

1、问题设计:

⑴、从课题可看出作者写的对象是什么?(雅舍)

⑵、“雅舍”是什么?

2、全班朗读课文。

教师点评并过渡:若要读出其中的情味,还要靠我们深入学习,请大家看我们的学习任务。

4、出示教学目标

(二)整体把握课文,检查A层目标的达成情况

1、问题设计:

⑴、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雅舍。)

⑵、什么是雅舍呢?(室名,实际上是简陋的房子。)

⑶、是谁给它起的名字?(梁实秋。)

⑷、他是何许人也?(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

⑸、古代文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潇湘馆” “含芳阁”等,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雅舍”呢?难道他的房子真的很“雅”吗?请大家阅读课文,将与雅舍有关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2、让学生朗读描写雅舍的句子。

3、过渡语:刚才我们朗读了梁实秋先生描写他的雅舍的语句,我想,每个同学的头脑里都会浮现出了不同的画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给大家描绘一下你想象的雅舍呢?描绘时可用上这样的句式

4、[板书:雅舍的 很 ,你看 。]

5、过渡语:雅舍是什么样的呢?我想经过这些同学的一番描绘,大家头脑里的画面更加清晰了。然而我觉得介绍雅舍单靠嘴巴来说不够形象也不够生动,要是能看到雅舍那该多好啊。幸好我们的同学已经在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把雅舍画下来了,让我们来欣赏欣赏。

(三)深入品味课文,达到B层目标

1、出示几幅学生的绘画作品

2、分层要求:A层:观察并指出画面上的内容

B层: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其绘画所依据的课文上的语句。 C层:指出画面中较有创意的地方,点评绘画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3、针对每一幅画,教师可提供思考的问题:

⑴、请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东西哪些是课文里提到的,哪些是通过想象加上去的?

⑵、这画比较有创意的地方在哪里?

4、小结并过渡: 如果你是梁实秋先生,你将以怎样的口吻来向别人介绍你的陋室呢? 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提高,达到C层目标

1、问题设计: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陋室?(环境

室中事) ⑵、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他的房子是“雅”还是“不雅”?(不雅。)

⑶、作者认为雅舍之所以丫的原因是什么?

⑷、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总结: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五)、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六)、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若还需要更详细的课再联系

第14篇:雅舍

《雅舍》教案

一、作者介绍: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梁秋实,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余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二、通读全文,字词掌握

三、写作背景介绍:此文是抗战期间(1940)梁实秋与其清华大学同窗吴景超一起住在重庆北碚时写的。所谓“雅舍”,实际是指他当时居住的简陋屋舍。其名源起于吴景超的夫人龚业雅的名字。《雅舍》1940年写于重庆。此时,国难当头,战乱频仍。处于大动荡时代的梁实秋,虽说也关注时势,忧患深重,甚至还参与政事,为国效力,履行国民职责,但他毕竟是个自由主义者,力图超然独立,安时处顺,自谋心境的平和豁达,不再介入现实纷争。在散文创作中,他回避时行题材,不为时局所左右,而我行我素,自辟蹊径,专注于日常人生的体察与玩味,着眼于人性的透视和精神的愉悦,潜心营造闲适幽默的境界。他的小品轻功用,重意味,节制情感,发掘理趣,删芟枝蔓,追求雅洁,形成了独特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记叙我住的“雅舍”最是经济(虽不能蔽风雨,却有它的个性)。 (2)记叙“雅舍”的地点荒凉。(个性之一) (3)记叙“雅舍”的(人、鼠、蚊)三声。(个性之二) (4)记叙“雅舍”的三景。(月夜幽绝、细雨有趣、大雨惶悚--个性之三) (5)记叙“雅舍”的陈设(简朴)。(个性之四) (6)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 (7)说明“雅舍小品”的写作因缘。

主旨: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篇末(6))

五、文意解析: (1)在你眼中,“雅舍”是否名副其实?为什么? —不雅

A结构简陋,(第一段)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 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俏皮从容,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

B风雨难避不能蔽风雨 骈偶句式 整饬雅致的句子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超脱、豁达 C地点荒凉 明明是却冠之以“若说”,似乎“荒凉”只是别人听说,自己未必这么认为 D行走不便 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 E门窗不严(隔墙传声)杂音扰人

F鼠子瞰灯(老鼠肆虐)破坏严重 不厌其烦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结论是“没有法子”,表现了一种自嘲和无奈 文中为什么会出现“洋鬼子”?

G蚊子猖獗(聚蚊成雷)写蚊子骚扰,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真是“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是无法想象的。 (2)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他的房子是“雅”还是“不雅”呢?作者为什么认为“雅舍”可爱?(作者因为久住了发生感情而发现)“有个性就可爱。”具体表现何在?

1地点荒凉。但有好友来访。 2三声恼人

3三景兼具:位置极佳,在半山腰,可观日出,可观山景 4陈设简朴:正合作者心意,可读可写可睡即安。 更主要的是,它是“我家”,既然卜居于此,它在作者心目中就是最佳。 (3)你认为“作者认为“雅舍”之所以“雅”的原因是什么? 雅:

a因为同住者“龚业雅”之名 b室虽陋而吾人雅之意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段)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六段)

e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 f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

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客观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雅舍”实质上是很简陋的,作者为什么说是“雅”的呢? 雅舍不雅(客观)(1)主观情感借助客观物体表达,客观物体可以由主观情感而改 雅(主观)(2)梁实秋身处抗战时期,生活不是很悠闲,却能平和、恬淡处之

房屋简陋,但是因为梁先生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却也陋中见雅。作者从苦难中寻找诗意、将辛酸化做幽默的豁达胸襟可见一斑。

(4)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述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梁实秋德散文注重“趣味”。但这趣味绝非庸俗低级,而是力求在不如意的生活状态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尽管住所破败而简陋,在作者的眼中却十分的“雅”。 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 (5)、梁实秋的《雅舍》一文中一道题:既然称其为“雅舍”,为什么又细致描述了它的“陋” 通过作者的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从苦难中寻找诗意、将辛酸化做幽默的豁达胸。.①体现作者对待困境释然、达观、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知足长乐的情怀;淡泊、豁达、安贫乐道的乐观精神。)②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后文写雅舍之“雅”和自己对“雅舍”的喜爱蓄势。

本文主旨: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篇末第六段)

六、总结文章语言特色、写作手法:

1骈散相间。排偶、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或铺叙,或描写,异彩纷呈。显示了很强的文学功力,语言老到,文采斐然。善于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行文活泼,舒卷自如,恰似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2雅俗共存。精致、典雅的书面语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如第二段写各种声音破壁而来,用了两组词语,一组典雅,一组浅俗,却颠倒不得。文人吟咏诗章诗风雅的事,作者连用几个措辞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声音,则用口语罗列,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文中许多句子书卷气甚浓,近乎文言;有的句子则又是十足大白话 3引用自如。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近,形式多样。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种成语的活用,有人称之为成语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观。此句出自《诗经•鄘风》,总之,引用灵活,材料丰赡,不但帮助了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含量,显示了学者型作家的饱学多识。

4、幽默丛生。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方式,而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比如写雅舍单薄简陋,不避风雨,本来是生活中并不“雅观”的困境,却用上一组雅正的骈句来描绘,出人意表。你说它典雅吧,文中又“水池、粪坑”一应俱全,“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

七、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作者以简陋为美、以清贫为乐的独特审美心态,抒写了既亲切又闲适的生活情趣。“雅舍”外观不美,结构不牢,位置偏僻,既不能挡风蔽雨,又不能隔绝邻里干扰,黄昏时“聚蚊成雷”,入夜后老鼠横行。这般苦不堪言的居室,作者却能超然物外,细品生活的“苦辣酸甜”,于烦中求安,苦中作乐,表现出一种豁达开朗、诙谐的个性特征,因而客观的境遇及作者主观的体验,却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处处为雅兴、雅趣、雅味所笼罩。本文的另一特点,即表明了作者的处世态度。一是对物质需求不存奢望,也不追求十全十美;二是坚守独立的人格,不攀附权贵,不随意从俗。文章文笔轻松洒脱,或自嘲自解,或正话反说,或文白相间,或巧用典故,形成言简意丰、谐趣横生的独特风格。

奢望: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岑寂:高而静;清冷。数见不鲜:多次见到,并不新鲜。

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除诗歌外均可。

第15篇:谈吃读后感

谈吃读后感

中国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谈吃读后感。是的,“吃”这个字眼在中华文化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据说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对外传播饮食文化。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而鉴真东渡日本更是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吃看似很平常,其实却大有讲究。梁实秋曾说,三等人讲究住,二等人讲究穿,一等人讲究吃。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在“吃”上下了许多功夫。而当今社会,中国菜更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粤菜、鲁菜、淮阳菜、川菜、户菜等,不同菜系,不同的人偏爱。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中国菜烹饪的方式更是花样繁多,蒸、煮、炒、煎、炸,红烧、盖浇等等,色泽鲜艳,令外国友人大开眼界。这些全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先们的聪明才智。

吃,也能吃出家乡的味道。梁实秋所谈的吃,大多是北方菜。从窝头、菜包、薄饼、溜黄菜、饺子、烧饼油条等,仿佛眼前是一桌满汉全席,什么菜都应有尽有。令人食欲大开,回味无穷。我尤其记得《核桃酪》这一段,“分盛在三四个小碗(莲子)碗里,每人所得不多,但看那颜色,微呈紫色,枣香,核桃香扑鼻,喝到嘴里黏糊糊、甜滋滋的,真舍不得一下子咽到喉咙里去。”那份大家分吃核桃酪的温馨,在喉咙里黏糊糊、甜滋滋的味道,被他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在眼前般,呈现出美妙的景象。

我想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回忆就流露在字里行间,对祖国的爱也深深容于笔中,就像《大菜》中说写的“不管我们这一辈子吃多少回大菜,头发也不会变黄,眼珠儿也不会变绿。”我们永远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吃的是什么菜,我们最怀念的总是家乡的味道,“月是故乡明”,道理就深谙于此吧。

《雅舍谈吃》这本书,不仅带我游览了全国各地的美食,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我明白了,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最怀念、最熟悉的感觉总是故乡,吃着家乡的菜,眼泪也会落下来,读后感《谈吃读后感》。

《知堂谈吃》内容概要:该书选编了我国著名文学家周作人的一些精彩随笔、诗歌。这些作品都有关饮食文化的内容。尽管周作人在民族气节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但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确实是不容我们所忽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以独到的眼光的品位来论述我国的饮食文化的……

《知堂谈吃》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全是半文言,看起来太不轻松。所说的也没什么趣味。不过是些客观的陈述而已,感觉太过平淡无味,没有美食的感觉。虽然写的是吃,但是还是觉得不应归入美食书一类,归到随笔什么的还算合适。个人还是喜欢《雅舍谈吃》的风格和感觉,比较轻松,生活气息浓些……

知堂谈吃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读了好几本关于写美食方面的书,觉得写得好的有梁实秋、汪曾祺、邓云乡、唐鲁孙,看完让人有垂涎欲滴之感,色香味跃然纸上。不过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单从食品档次上说,唐鲁孙当列第一,毕竟是贵族出身,吃的好东西多,自然品味高人一头,食品的历史流传变化、做法等等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位居中档,他的文章文人气质多,精炼而又幽默,让人回味的时候不禁莞尔,自成一家风格。汪曾祺和邓云乡乡土气息较厚,这和他们的经历有关,汪曾祺少年在家乡高邮,青年求学云南,一个穷学生自然没有多少机会吃得太精,而且他又喜好家常菜和家乡菜,尤其是第一次吃过的食物,多年后仍恋恋难忘,显得富于生活趣味;邓云乡成长与北京,与街头平民食物有不解之缘,吃得多吃的熟,感情深,同样的食物,在别的人眼里感觉一般,在他那里却是无上美味。上面四个人在北京待得时间都不少,他们的文章中关于北京的食物比重很大,由菜及人及事,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看到当年的风物,感慨历史沧桑变化,有京派传统。还有一个写食物的大家是周作人,不过我读过之后,对他写的食物并没有太多感觉,反而觉得他的文字平淡之中多有韵味,好比一杯绿茶,淡淡涩涩。他的文章重点在文字而不在食品本身,文人气质最浓。

第16篇:雅舍小品读书笔记谈写字

雅舍小品读书笔记---谈写字

读完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中的《写字》一篇后,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从古至今,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字的用处也特别大。所以,写字一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中国古代,毛笔是十分通用的一种书写工具,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写艺术——软笔书法。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毛笔的身影了。正如这篇文章所说:“自来水笔代替了传统的毛笔,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

仔细一想,文章说的没错,随着社会节奏地加快,毛笔已经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毛笔虽然无法跟上社会发展,但它毕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智慧的结晶啊!我们不能失去这么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相对钢笔、水笔等等,毛笔有更多的书写艺术,也有许许多多的形体。可以说,毛笔是我国书法的化身。

如今,更多的人丢下毛笔去用水笔。从中,我们等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第17篇:梁实秋《雅舍小品》读后感

梁实秋《雅舍小品》读后感

“不过若把异国情调生吞活剥的搬到自己家里来,身体力行,则新奇往往变成桎梏,有趣往往变成为肉麻。基于这种道理,很有些人至今喝茶并不加白糖与牛奶。” 现今的国人往往忘本。经常可以看见情侣在情人节外出散步而不见其在七夕相聚;经常可以看见年轻少辈在父亲、母亲节感恩父母,而不见其在重阳节孝敬老人;经常可以看见在圣诞节闹的红红火火,而在元宵仅吃一碗汤圆了事。若说国人忘本,其实不甚准确,离吾生之年代愈近或愈后,其忘本程度愈深,可悲!今已忘本至此,何况将来?吾恐将来之子,对其云三国、商周者,皆只知为电视上的事,而不知为我国之历史! 喜洋媚外之词,我不喜欢用,皆或因求异之心,从众之心而受此洋罪。但其不自思、不自省而全盘洋化,吾甚怒之。 传统文化乃一民族之本,更为一民族之魂,历史造就了传统,而今人却要抛却传统。取洋而舍本,让洋文化取代心中的传统, ````洋节若做娱乐尚可过过,但因洋节而弃本则乃大忌! “人类是惟一的一种动物,大规模的互相残杀并不把对方的肉吃下去,只是抛在战场上白白喂兀鹰,不知那时所为何来。防止虐-待动物,而不防止人类的互相厮杀,不晓得为什么要这样厚于彼而薄于此1 人真乃有趣的生物。知其天天口口声声称自己为一世霸主,不苟与猪狗猫狸等动物为同类,殊不知自己也乃动物中之一员;知其日日口口声声称自己为最聪慧之生物,殊不知自己拼死拼活勾心斗角,到头来黄土作古,成天卧于圈中,哼哼唧唧饱食终日,等死之豕无任何区别;知其年年月月为争一时虚名一瞬之利益而生死残杀,殊不知到头来双手空空还不如沙场鹰鸦吃食腐肉目的来的明确。 人,乃世上最卑劣之生物也!吾明知埋头于书中苦读,考死板之甚的试题,学无以为用之学识,乃浪费时光而无用之功,却为一张白纸上三位或两位的红笔数字而乐此不疲。平日,见同学扣分挖秒埋头苦读,不免觉得有些悲凉,一为吾不如其之勤奋,意识之坚实而自叹。二为其如梁公所举愚蠢之人般,到头来审视自己,还不是仅有一副空皮囊,而内在呢?无识,一生仅学得做数理化之难题试卷。无德,开口脏言不堪入耳,处之,作风行事令人作呕。无品,除读书之外还会何事?行事不为他人想,处世不凭良心虑,吾只得大窘以对之。 而以利度人,众人从小即会,用时称祖,不用时弃之!吾一同窗,视分数如命,与认真好学之士为伴,若有异性同学询之,则耐心耐性解其惑;吾尝问之,则劈头盖脸谓汝之愚甚,故未敢恭维之。若人不修身,自省,虑在世之道,则不如禽兽也!而如梁公云,厚此薄彼只不过为人之可笑处罢了。 冷眼观世,一片颓废。

“看报也常常误事,我一年之内有过因为看报,而烧黑了三个煮菜锅的记录.这是我对于报纸的功能之最高的称颂.报纸能令人忘记锅里煮着的东西!” 报纸在梁公笔下成了他日不释手之物,其魅力是无穷大的,更何况于书呢? 年幼时真可谓”少时不知愁滋味”,日日没心没肺的玩,将多余的时间全浪费在了电视上,至今想来懊悔不已。如今,我嗜书如命,一闲下来脑海中就充满了书,但又叹时间太少,完成不了一日攻克大半本的壮举.只能在闲暇之余,以蚕食之速缓慢咀嚼。又奈何需写文之多,需背记课文之多,只得仰天长叹,悔不当初也! 论起看书,其真为一种享受.古今中外之文人墨客将他们的情感、思想与幻想化为这白纸黑字,任由我品味,想想可将莎翁李杜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孔孟老庄悄立身旁,晏氏父子随时商榷推敲,好不快意! 而书对人之精神尤为重要。若写文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神,那么书则是开窍之宝。一书一世界,胸汇百川,经各种文人熏陶,语谈举止必有涵养,下笔属文定不会见杂无味,空洞虚无。今日见一人立于吾旁看球,口中骂着别人如何如何无良,殊不知自己亦吐不出象牙来。吾叹,此必是阅书甚少之人也! 放眼望去,世间同为文者知己少之又少,悲叹同学之不振乎,只晓得天天与数理化为伍,奋笔拼搏,而百中不见一人胸有涵养,能书论文。吾无奈,只得为世间之凤毛麟角耶!

第18篇:雅舍小品的读后感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的随笔录。分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谈吃,海外撷英四个部分。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雅舍小品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雅舍小品的读后感范文(1)

写《雅舍小品》的时候,梁实秋已近不惑之年,各方面修养较为深厚。

小时亲炙故都风情,身经兵乱之灾;年轻时幸逢“五四”新潮,眼界大开,个性张扬,又漂洋过海,游学美国,领略异域风物,饱尝离愁别绪;回国后涉足社会,南来北往,看够了世事变幻,尝遍了人生五味,见识日增,年事渐长,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年,春华消退,秋思老成,委实能够“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了。

梁实秋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有真才实学。清华8年的正规教育打下了他国文、英文坚实的基础,清华文学社的活动培养了他的文学爱好和写作才能;留学3年又主修英美文学,师从新人文主义批评家白璧德教授,青春的浪漫才情受到古典理性的洗礼而获得升华;学成归国后,历任南北数所大学教授,编过《新月》等报刊,卷入文坛**,从事文学批评,讲授英美文学,译介莎翁戏剧,堪称才学过人,诗书满腹。因而,中年时代的梁实秋,可说是才学识兼备,积累丰富,修炼到家,不鸣则已,一鸣自能惊人。其学养、阅历、性情、气度,就充分体现在《雅舍小品》之中,他在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大家的位置,就是从这里开始奠基的。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作者的情趣之雅,飘飘然有出尘欲仙之感。不禁插叙一段遇有暴雨则满室狼藉的镜头,回到雅舍之陋,对比如此之鲜明,令人忍俊不禁。

在谈感受时作者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其间自然存在着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但更多地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雅舍小品》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了和谐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一个“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宏的雅量,在语言风格上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可谓“文质彬彬”的典范。

雅舍小品的读后感范文(2)

读完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中的《写字》一篇后,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从古至今,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字的用处也特别大。所以,写字一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中国古代,毛笔是十分通用的一种书写工具,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写艺术——软笔书法。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毛笔的身影了。正如这篇文章所说:“自来水笔代替了传统的毛笔,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

仔细一想,文章说的没错,随着社会节奏地加快,毛笔已经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毛笔虽然无法跟上社会发展,但它毕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智慧的结晶啊!我们不能失去这么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相对钢笔、水笔等等,毛笔有更多的书写艺术,也有许许多多的形体。可以说,毛笔是我国书法的化身。

如今,更多的人丢下毛笔去用水笔。从中,我们等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雅舍小品的读后感范文(3)

暮色四合,月色朦胧。我在书香与花香的缠绵中轻轻合上《雅舍小品》,回味着书中的点点滴滴……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作品。讲述的都是生活琐事,有人间烟火,世情百态,故都风物,但却被他描绘得别具风趣。他的散文似乎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冰心这样评价他:“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我最欣赏的文章是《爆竹》,过年放爆竹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中描写了爆竹的来历,用的范围,怎样放,样子,种类及外国放爆竹。“砰然一声,火弹飞升,继之以无数小灯纷纷腾射,状至美观”讲的即是烟花,记得跨年夜我也曾领略过烟花的壮美。爸爸把烟花搬到远处,然后点燃引火线,跑回来,这时只见一个个光束冲向夜空,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我紧紧地捂住耳朵,“彭!”那光束一下子绽开,顿时整个夜空都被点亮,烟花宛如一朵鲜花点缀着夜空,占据了半边天。花还未谢,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便展现出她的身姿……有的如天女散花,臂挎花篮,鲜花乱缀;有的赛金龙腾飞,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有的似鲜花绽放,摇曳身姿,绚丽夺目;有的若星光四溅,秋雨潇潇,赏心悦目;还有的像仙女下凡,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绚烂多姿,令人赞叹不已。第二天早上还要放爆竹,预示着新年的到来,迎接美好的明天。

这篇文章令我感慨万千,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热爱已渐渐被抹淡,我们应当传承这些文化,热爱它们,这样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新时代。正如《爆竹》一文,让我们以烟花爆竹迎接新年,迎接更灿烂的明天!

第19篇:谈吃初中读后感

谈吃

(一)

夏丐尊在《谈吃》一文中谈了中华民族的饮食观,说中国人是全世界善吃的民族,过节婚丧都要吃。我不想谈这么大的范围,只想谈一下咱广东人的吃!

我不是出生在广东,与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看起来也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点就是不会吃。人家吃野味山珍,我却嫌它腥味碰都不碰,吃了便作呕。

人们都说广东人会吃。的确!每次出外上酒店,经常是客已满,还要坐在外面排队等候。唉,广东人真肯吃!

来到某家出名的酒楼,一打开菜谱,什么蛇皮、蛇汤、蟹黄、牡蛎、全鸽宴还算普通菜肴,再后面便是价格惊人的燕窝、木瓜鱼翅汤、老鼠、水蟑螂、癞头龟、果子狸、熊掌等等不知名的生物和动物。于是焉感叹:广东人真敢吃!吃出了非典都不怕,仍旧风雨无阻照吃不误。

至于吃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什么烤、炖、蒸、卤、烩、醉、炙、熘(拜托了,鱼肉也能蒸熘!干熘!)、炒(还有炒牛奶呢!),真是一言难尽。吃鸡不吃鸡翅,要吃鸡舌;吃鸭不吃鸭身,要吃鸭脖;吃猪不吃猪蹄,要吃猪脑;吃牛不吃牛肉,要吃牛肚;还有什么鱼眼、鱼蛋……说不定还会来个什么猪翅、鱼腿呢?

正如《谈吃》中说的,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不能马虎。食的程度远高于一切,很不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

谈吃读后感

(二)

读完《公孙仪谈吃鱼》这篇短文,我百感交集。一个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在这世上简直比珍贵的大熊猫还稀少。

短文主要讲了公孙仪爱吃鱼,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收别人的礼。而学生也以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几己。

读了这篇短文,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他们有的为了升官发财,而送礼送钱给一些大官。那些大官为了得到自己用不完的钱,而去冒险犯法去提拔送\"纸\"给自己的人当官。做些明目张胆的\"钱权交易”。

想到这里,我又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自己对作业和干事情都是马马虎虎。虽然自己明知道会挨老师的骂,但是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照公孙仪的言行,我万分惭愧。古人圣贤尚且能从小事做起,我们有何尝不能效仿呢?

读了这篇短文,我想大声唤醒那些人:“不要再迷足深陷了,回头是岸啊!”

第20篇:雅舍教案

教学要求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 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3.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言简意丰、谐趣横生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从苦难中寻找诗意、将辛酸化做幽默的豁达胸襟。 授课:

一、导入新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的名句,《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持有共同观点的大师——梁实秋的名篇《雅舍》。

二、作者作品简介:

梁实秋(1903一1987),北京人,原籍浙江省杭县。名治华,字实秋,笔名秋郎、子佳、程淑。1915年进清华学校,1923年留学美国,曾入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青岛大学、中国公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49年到台湾,历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主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辑译馆馆长。一生著作甚丰,散文有《雅舍小品卜、

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独力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1939年4月随国民政府教育部教科用书编委会迁来重庆北碚,1940年同社会学家吴景超夫妻在北碚主湾(今梨园村)购置平房一栋,以吴景超夫人龚业雅之名,命名为“雅舍”。1943年梁的夫人程季淑车子女也由北京来此团聚。“难舍”系砖杆木架,瓦顶尖壁,有尽6间,分高低两蹬,梁实秋佳一室一厅,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然而.梁实秋住进后,却宾客盈门。一批骚人墨客,经常聚会于此,吟诗作画,弹琴对今,热闹非凡。梁实秋在雅舍寓居了7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为其成名之作,名噪于世,久传不衰。1949年梁实秋去台湾,将在此写作的34篇雅舍小品汇编成专集出版,仍定名为《雅舍小品),深受读者欢迎,后再版达60余次,成为全世界的畅销书。梁实秋在台湾又继续写作出版了《雅舍小品续集》、《雅舍小品三集》、《雅舍小品四集》,并以难舍为名,系列出版了《雅舍杂文》、《难舍译丛》、《雅舍怀旧》等专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难舍小品》流传。因此,“雅舍”之名也不胫而走,随《雅舍小品》名噪于世。

《雅舍小品》的作者梁实秋,擅长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不为人注意的场景,用寥寥数笔的精确勾勒和恰到好处的雅淡幽默,对中国文化或普遍人性加以谑而不虐的针砭。文风淳正,不走偏锋,娓娓道来,令人忘倦。允称现代散文的不朽经典,非大手笔莫办。

文学主张: • • 他否认文学有阶级性。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毛泽东也曾把他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从1927年到1936年,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束。但是,这场论战所产生的影响既深且远。 • 换言之,在以前的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反动文人”,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没有梁实秋作品的一席之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梁实秋也得到了重新评价。他在文学事业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充分肯定。梁实秋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虽然有某些严重偏见,但终究是一位爱国的文人学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

(三)词语解释: • • • • 奢望: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 臻zhēn莽:茂盛,茂密;盛多。 岑寂:高而静;清冷。

猖獗:①凶恶而放肆②失败;倾覆。 • • • • • • • • • • • • • • • 俨然:①形容整齐。②形容特别像。③形容庄重严肃。 惶惊不安:形容惊慌害怕,心神不宁。 数见不鲜:多次见到,并不新鲜。

疏落参差:稀疏零落;稀稀落落;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 躬受亲尝:亲自动手做。

因缘:①[佛教]∶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②缘分。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喁喁yú细语:低声说悄悄话。

隐忍: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滂沱pāngtuó:①形容雨下得很大。②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 砉然xū:象声词。常用以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等

千篇1律:①机械地重复或无变化。②以外观(如表面、颜色或款式)无差异。③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互相重复的。 逆旅:客舍;旅店。

无俚:百无聊赖;没有寄托。

三、讲授课文

(一)解题: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定居的住宅名,他的代表作便是散文集《雅舍小品》,以后又出版了三本续集再加合集,奠定了梁实秋作为散文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雅舍小品》开宗首篇便是《雅舍》。

本文命名为“雅舍”,实际上是记述半山腰的一间陋室。明明是“陋”,却偏要称“雅”,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请大家看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以课文语句为依据,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四川人建造房屋的特色为何?答:最是经济。 2.课后习题一 第1题

3.课后习题一 第2题 文中“雅舍”不“雅”,实是陋室,让学生朗读描写“雅舍”的句子。(教师点拨:阅读1-5段,找出居室特征的词语,圈画即可,重于体验)

建筑构造:孤零零、竹蓖墙、泥灰、瘦骨嶙峋、单薄、不能避风雨——简陋 周围环境:半山腰、高粱竹林、水池粪坑——荒僻

室内环境:地板高低、邻声干扰、鼠子瞰灯、聚蚊成雷、大雨惶悚——恶劣 家居陈设:一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简朴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作者为什么认为“雅舍”可爱?答:(作者因为居住久了发生感情而发现)“雅舍”自有它的个性。 2.“雅舍”具有哪些“个性”?答:①地点荒凉;②三声恼人;③三景兼具;④陈设简朴。

3. 对于如此恶劣的环境,梁实秋却称其“有个性”“可爱”,这表现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课后习题一 第3题)

4、文中除了写作者的“雅舍”,还写了中国旧式家庭的陈设,中国旧式家庭的陈设是怎样的?作者对这样的陈设持什么样的态度?插入中国旧式家庭的陈设的目的又是什么?

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1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作者主张“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即主张改变。表达了作者不随世俗观念和想摆脱束缚的闲适心态。

5.本文主旨何在?答: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篇末)

(四)比较阅读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亮,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思考回答:《雅舍》与刘禹锡“陋室铭”一文有何神似之处?答:①陋(第一段);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六段)。 分析:

梁实秋的《雅舍》。雅舍实则简陋,“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篦墙不固,门窗不严”,邻人声息悉入耳底;“入夜鼠子瞰灯”,“入夏则聚蚊成雷”。但作者却幽默地冠之以“雅”名,说明真正“雅”的,不是屋宇,而是居者。因为居者不为俗事所累,能从苦难中寻觅诗意,因为居者有着旷达高远的境界,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所以,虽居陋室,却能深味月明之夜的清幽,领略细雨之中的迷蒙,布置出坚持个性拒不从俗的室景。阅读这样的文章,关键在于要领会作者安贫乐道的高贵人格和不从时俗的美学情趣。

(五)语言特色

1、骈散相间。排偶、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或铺叙,或描写,异彩纷呈。显示了很强的文学功力,语言老到,文采斐然。善于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行文活泼,舒卷自如,恰似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2、雅俗共存。精致、典雅的书面语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如第二段写各种声音破壁而来,用了两组词语,一组典雅,一组浅俗,却颠倒不得。文人吟咏诗章诗风雅的事,作者连用几个措辞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声音,则用口语罗列,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文中许多句子书卷气甚浓,近乎文言;有的句子则又是十足大白话。

3、引用自如。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近,形式多样。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种成语的活用,有人称之为成语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观。此句出自《诗经•鄘风》,原句为“相鼠有牙(一作齿),人而无止(通耻)”,表达的是对丧尽廉耻之人的诅咒,这里也用字面义。引李渔的《闲情偶寄》,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留有余地;引李白的文、刘克庄的词,则引其句,不述其题,非止惜墨如金,也是对读者的充分信任。两处引述外国人的言论,只引大意,未见原文。总之,引用灵活,材料丰赡,不但帮助了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含量,显示了学者型作家的饱学多识。

4、幽默丛生。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方式,而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比如写雅舍单薄简陋,不避风雨,本来是生活中并不“雅观”的困境,却用上一组雅正的骈句来描绘,出人意表。你说它典雅吧,文中又“水池、粪坑”一应俱全,“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又如引用外国人对国人“懒惰”的讥评后,作者正儿八经地起而争辩,最后还加上一句:“洋鬼子住到‘雅舍’来,不也是‘没有法子’?”近乎反唇相稽,更像日常生活中的争辩:不然你来试试?“蚊风之盛”有谐音的效果,“最忌排偶”庄词谐用,都有新颖幽默的雅趣。

(六)小结、作业

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