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读少年月刊有感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8 12:00:3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读少的力量有感

读《少的力量》有感

在整理图书时,发现了一本叫《少的力量》,感觉好奇,于是打开书籍慢慢的读起来。

这本书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讲从工作到生活, 大家都在努力提高效率,而不是根本的思考提高效率的目的,你为了什么提高效率。

在以少为美的社会里,少是真正的力量所在。对大多数人而言,扣除在睡眠、准备餐点与进食、交通工作,以及处理杂物的时候,每天就有那么几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请多加保护自己的时间,这是你最珍贵的资产,请务必以生命捍卫他。没错,生命的意义不是提高效率,然后省下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相反地,增加工作效率就是为了更加完美的享受生活。

突然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错的,一直在追求得不到的,但是千方百计的去得到。这本书讲的是从吃饭到工作的目的,享受生活。我们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工作、效率而活,享受工作的过程。

从现在开始,在工作中,不因为工作繁重而怨声载道,要开始找到工作的方式方法,将一个大的问题进行划分,制定小目标,在完成小目标的同时,增加信心,克服情绪的波动,重现找到快乐。

在生活中,经常犒劳自己,让自己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让生活带动工作,而不是让工作影响生活。以前因为加班加点,经常忘记吃饭,现在可不同了——享受慢餐,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享受慢餐的过程是在减肥,是为了更好的消化,减小我工作的压力来进行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孙伟力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推荐第2篇:读《最忆少年时》有感

读《最忆少年时》有感

少年——青春的转折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凝聚于此。

年少的我们是天真无邪的,我们在此绽放了最灿烂的笑容;年少的我们是无忧无虑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有父母“撑腰”, 童年也在欢乐中度过的;年少的我们又是没心没肺的,我们叛逆过,辜负了家长、老师们的期望;年少的我们„„我们的少年时代是多姿多彩的。直到我认识了万卡和“小莫言”,我对“少年”又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万卡,一个孩子,一个小徒工,一个穷人。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年仅9岁的男孩,在老爷家受到了痛苦的虐待,为了脱离苦海,为了能和爱他的、朝思暮盼的爷爷在一起,万卡写了一封寄满自己期望的信给乡下的爷爷,但谁都知道,这是一封永远无法寄达目的地的信,万卡的希望只能是个梦„„在他的心中,幸福从未被他生活的残酷所淹没,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那些美好的回忆在他心中永恒,成为他生命的支撑。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这段令人心酸的文字充分展现了莫言儿时生活的贫苦。一棵白菜,对阔绰的家庭而言,不过是饭桌上的一道小菜,上不了大席面,但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许是新年的所有意义。莫言的《卖白菜》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与母亲卖白菜时因自己多算了别人的钱而使白菜没能卖出去,反而让作者母亲丢脸的经历,但,儿时的记忆也许会鞭策作者一辈子。尽管孩子十分渴望在新年能吃上香喷喷的白菜饺子,但是贫穷的生活让这小小的盼望成为泡影。当我们离贫苦越来越远,富裕更能告诉我们前人的遭遇。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想想现在的幸福生活,再瞧瞧万卡和“小莫言”,他们的少年时代是暗淡的。

珍惜吧!少年!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一缕阳光,抚摸着我寂寞的心灵,扫除我心中的黑暗、忧伤。同时,它也是我形影不离的良师益友,无私奉献地给予我知识,使我受益匪浅。我喜欢你!

推荐第3篇:读《少一个马掌钉》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读《少一个马掌钉》有感

自从读完了《少一个马掌钉》这篇课文,我受到了一次不小的震撼。文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课文最后的一段话:“少了一个马掌钉,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跑了一匹战马;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一个小小的马掌钉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可它却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可见,细节是很重要的。我曾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船长,他的船破了,为了贪小便宜,他从一个奸商那里买回来一大堆廉价的木板,木板上有许多被蛀虫咬过的细针般。船长全然不顾这些,草草地把船修了修,有人劝他重新买一些木板,吝啬的船长全都置之不理。到了出海的的那一天,中途海上起了风浪,悲剧发生了,海水透过了密密麻麻针眼大的小孔,最终大船给海水淹没了。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要因为贪小便宜,就去忽视重要的细节。小小的沙粒团结起来不也是掩埋了洪水吗?细节的重要性和力量我们不可轻视,因为它随时有可能在下一秒中迸发。

因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在生活中,我不也是忽略了很多细节吗?做作业经常有错别字、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就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吧,考题十分简单,我全都会做,可偏偏“粗心”这个淘气鬼缠着我不放,是我漏了一道极为简单的题,如果当时能再细心一点,检查一遍,或许就可以拿高分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海。”

读完《少一个马掌钉》这篇课文后,我进一步认识到关于细节的问题,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读《少一个马掌钉》有感

《少了一个马掌钉》的故事讲了一个国王要带领军队准备拼死一战,国王要骑马打头阵。他拍了一个马夫去选战马,马夫让铁匠给马钉掌。可是,这几天马掌被用完了,只能找几块铁皮将就用。但还差一个马掌钉,马夫不耐烦了,只好让铁匠用铁丝固定,但不像其他的那样牢实。最后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导致全军覆没,失去了一个国家!

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个马掌,少了一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我们可不能小看一些微不足道的错误,以为犯一个小错误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就是这个你忽略的小错误,有可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遗憾终身!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因细节决定成败的事。比如:在北京一家公司的一次招聘中,最后只剩下5个人。公司通知这5人,最后应聘谁,需讨论通过才能决定。5个候选人之一的小伟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是他刚刚去应聘的公司发来的,邮件中告诉他被落聘了。小伟为自己的落聘很失望,但又为这个公司的诚意感动,花了三分钟写了一封感谢信。其实这是公司的最后一道考题,正因为那封感谢信,他被正式录用为该公司的职员。

在平时生活中与人交往,你的言谈话语、表情举止,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会给人留下印象,而这些看起来非常小的行为,却很容易叫人忽略,恰恰是决定你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马马虎虎,忽略一些小细节。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读《少了一个马掌钉》有感

语文书开卷有益上的《少了一个马掌钉》这篇文章,我非常喜欢,读了又读,收获不小。

它讲述了国王查理和亨利伯爵准备拼死一战,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准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马夫让铁匠给它钉马掌,可钉了三个掌后,铁匠发现第四个掌缺少一个钉子。但军号响了,等不及了,铁匠只能勉强把马掌挂上了。两军交锋,理查国王率领部队冲向敌阵,拼命奋战。远处自己的几个士兵退却了,他策马扬鞭冲到那里,可是没走一半,缺少钉子的那个马掌突然掉了,人马一起被掀翻在地。理查被俘虏了,他的国家也失掉了。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因小失大这个道理。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造大堤时发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蚁穴,没去管它,可后来蚁穴越来越大,在一次洪水中蚁穴被冲跨了,大堤也塌了。如果当时把很小的蚁穴堵上,大堤就不会塌,也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了。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比如:我国造战斗机,就曾发生过事故。在一次试飞中,飞机突然坠落。调查后发现,原来工人造飞机时,严格规定要用5毫米的铆钉,可工人一时大意用了3毫米的铆钉,就因为2毫米的微小差距,造成了一个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这一惨痛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在心中。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我们要做到防微杜渐,在不安全或坏习惯刚刚冒头,就加以改正,否则就会酿成大错误。这样就会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人们的生命财产就会得到保障,我们的国家就会健康发展。

推荐第4篇: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姓名:彭杉杉 学号:1120100846号 班级:03511001班

克服惰性,做真正的自己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人生苦难重重”是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会让我们觉得伤感压抑。但是通读完全书,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因为只有这些苦难,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心智成熟之路。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而只有心智成熟,才能让我们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才能让我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拥有和谐美满的家庭,才能让我们不被其他人事物所引诱误导,最终成为真正的自己。

而本书的作者斯科特·派克研究归纳得出:阻碍我们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就是懒惰。且懒惰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天性,只是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程度不同罢了。简单的来说,使心智成熟就好比将水向上提,而懒惰就好比是水所受到的重力,一直存在。有的人可能会说,他每天做了那么多的事,怎么能说他懒惰。但我再举一例,你就有可能会觉得感同身受。在大学,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行,而且常常将这个不足挂在嘴边,并自然而然的避免自己和陌生人交往。其实,这表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个不足,且潜意识里期望自己做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但是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想成为善于交际的人并不容易,需要大胆,需要更多的信息储备,需要冒着失败的风险不断尝试与人交流。所以我退缩了,我害怕了,我把自己的缺点挂在嘴边以求逃避。或者如斯科特所说:“我们当中的多数人,就像是幼小的孩子或是青春期的少年。我们渴望摆脱束缚和乏力的状态,拥有成年

人的自由和力量。但是成年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应当学习的自律原则,却让我们感到乏力乃至恐惧。尽管我们常常觉得父母、社会或者命运,对我们是一种压迫或威胁,但我们还是甘居下游,希望有更大的权威帮助我们推卸责任摆脱压力。”而这种逃避或是恐惧都是一种惰性的体现,它让我们止步不前,无法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自己。这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在挣扎中虚度光阴,我们选择了自认为是平坦的“捷径”,最后却绕的更远。其实很多心理疾病都是惰性所致,他们潜意识里渴望进步,渴望改变,渴望心灵成熟,但是他们的意识明白需要做多大的努力,冒着多大的风险才能实现目标,于是他们的惰性让他们选择了逃避,退缩,和恐惧,可是潜意识忍受不了这种停滞不前,所以造成了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斗争,让病人烦躁不安。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构不成心理疾病,但我们必须意识到,逃避责任,逃避繁重的工作,逃避风险都是惰性所致。而这种惰性正阻碍我们心智成熟,阻碍我们进步,阻碍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心智的停滞不前只会让我们活在自己划定的小世界里,为同样地问题烦恼痛苦,乃至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让自己越来越恐惧。只有听着自己心底最真诚的声音,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怀着一颗勇敢、进去和独立的心,克服惰性,奋力向前,才能越来越接近心中的“上帝”——真正的自己,最终对自己所爱的人,对社会有所贡献,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推荐第5篇: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看完斯科特·派克写的《少有人走的路》,感触颇深,如沐春风。感觉自己身体虽然逐渐长大,然而,长大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伴随着成长而来的并不只是生理上的成长。斯科特·派克说:“当心智的成长步伐跟不上生理成长步伐时,问题便产生了!”

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大街上堂而皇之地用奶瓶喝水,这是时髦、反叛,还是在逃避成熟?

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动机仅仅是:害怕毕业。他们是真的害怕毕业,还是在拒绝成长?

无数的大龄青年不愿结婚,他们是真的没有选择好自己的伴侣还是在逃避成熟所带来的责任与压力?

……

凡此种种,无不反映出时下青年人在逃避着成长,

逃避着成长所赋予的责任。詹姆斯·艾伦说:“当你勇敢面对问题的那一刻,问题变瓦解了!”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积极的面对成长。

成长是五彩缤纷的,有光明,就会有黑暗;有鲜花,就会有荆棘;有欢乐,就会有痛苦;有掌声,就会有嘲笑;有颂扬,就会有流言;有信任,就会有误解。我们渴望光明,但不能回避黑暗;喜欢鲜花,就不能绕开荆棘;追求欢乐,就不能逃避痛苦;高兴掌声,就要宽容嘲笑;享受颂扬,则须忍受流言;获得信任,也要担当误解。而成长中的我们总是趋利避害,对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喜欢的东西,总是欣然接受;而对于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却总是耿耿于怀。对此,汪国真在他的诗文中有精辟的论述:

“我们学着承受痛苦。

学着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

把眼泪都贮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

那一天,

哪怕流它个大海汪洋。”

成长的过程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冰心说:“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稻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因此,即便是于痛苦之中,我们也要勇敢面对。要知道,此刻我们才有足够的云翳来造成个美丽的黄昏,你生命中的云翳再也没有比今天更多的了。同学们,就让我们要用青春的活力去面对属于我们自己的成长,怀抱着永不逃避成长的决心走过属于我们的华农岁月吧!

推荐第6篇: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经朋友推荐,这几天正在读一本书,名字叫《少有人走的路》,它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据说该书畅销近30年,被称为‚一本通俗的、伟大的心理学著作‛。

作者的观点是: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即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这本书正是要带我们走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书中的一个概念我很感兴趣,就是他认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在他的大多数病人中(我相信这个范围不仅仅是病人),不是患有神经官能症,就是患有人格失调。它们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其表现症状却恰恰相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这两种病症就体现为过多的承担责任和过多的推卸责任。当然也会有兼有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的人,这样的情况更加复杂。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执行效率低、推进困难等问题,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责任‛不清所致,但仔细分析一下,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的因为不清导致的呢?通过本篇文章,我能够了解到真正的问题是那些根植于内心的原因,是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在作祟。而

作者将其归结为心理问题,也让我很愿意相信。因为一方面,他并没有把人进行好坏之分,也就是人都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心理上的问题才导致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另一方面,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是不可以改进、完善的问题,它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得到解决的。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会灰尘满面。我们的同志,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也应该经常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做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党内的历次整风运动和思想教育活动之所以发生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像书中阐述的一样,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直面它、解决它,而批评与自我批评从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给了我们答案。首先,人都有自我的一面,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很难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批评;另外,人也都有劣根性,即便知道自己某方面不对,也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向别人倾诉,这就需要自我批评。党组织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给了我们很好的方法和平台,让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自己。

仅在工作中而言,批评有来自领导的、也有来自同事的。领导的

批评因其所处的位置更高,思考的问题更系统、全面,因而具有指导意义;同事们的批评因其朝夕相处,指出的缺点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因而更具实际意义。这两种批评都是帮助自己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良药,我们都应虚心接受并抱感激之情。与此同时,自我批评,即经常检讨自己的工作,反省自己的思想和作风,可以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即是这个道理。

可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治疗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的一剂良药,对于内心中潜在责任的‚越位‛与‚缺位‛必须要通过全方位的考察、暴露、完善、检验才能够得到解决,才能够真正改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目标。

吕辉

2014.3.26

推荐第7篇: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人们总喜欢用“光阴似箭”来形容时间流逝的飞快。时针在滴答滴答地转动,乍一看光阴并不似箭般决绝,只是在回首刹那才惊觉时光的稍纵即逝。转眼之间,一个人、一颗心也到了该成熟的季节。

一个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阅读美国M.斯科特.派克著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仿佛踏上一段心智成熟的路程。若能在此书的字里行间、在这段旅程中找到些许关于成熟的答案怕是最好不过罢。 除去前言和后记,本书共有四大部分,分别是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每一个部分绝不是孤立地存在,同时每一个部分都会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少有人走的路》是本好书,推荐阅读:(1)自律,从推迟满足感开始,比如,干完手上的活再去吃夜宵;(2)爱,是自我完满。坠入爱河、不能自已,皆因自我边界崩溃;(3)宗教是心理疾病之因,也是药,是脏水里的孩子;(4)心灵力量的不断积聚,会带来孤独感。所有走在最前面走的最远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孤独。”前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刘润如是说。在我看来,他能够很好地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想从几个部分分别讲一下鄙人收获的一些感悟。

一、自律 什么是人生?

有人说,人生无非是一场心的修行。人生中充满着重重苦难。斯科特说,人生是一连串的问题,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些话过于悲观了,可仔细想想,人生不正是如此吗?一个人之所以乐观是因为悲观。此话也许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一个人承认并接受了一件事情中不好的一面,那事情好的那一面还会让他觉得痛苦吗?如此一来,事情于他而言也就可以泰然处之了。我坚信,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若你只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也许是你所站的角度不对罢了。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斯科特如是说。

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在斯科特看来,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而所谓的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学会自律吧,莫把自己关进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笔下的“单间牢房”——反复呼吸自己释放的恶臭空气,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幻想。 下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定义。但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而不是自我牺牲。我一直认为,这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值得被爱也能够去爱。

当看到“爱”这个字眼时,也许我们想到的多是关乎爱情的。一份悸动,让两颗心坠入爱河。但斯科特认为这只是一种主观的欲望而已。坠入情网会给我们造成一种幻觉,让我们误以为“爱情是永恒的。”于是有了“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动人,有了“海枯石烂,此生非汝不娶;天涯海角,此生非君不嫁”的冲动。这种“幻觉”使人们对爱情更加憧憬,但我认为成熟的爱情是不耽于这种幻觉,彼此能够共同成长。 我们爱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爱”的只是“宠物”。因为他们以对待宠物的态度与别人沟通,以呼唤宠物的方式同他们对话,却不尊重他们作为人的属性。

也许每个人都会被爱,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爱。学会去爱吧,相信我,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三、成长

人生是一场冒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一如那句“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也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充满挑战和精彩。

斯科特在书里说,在他将满15岁的时候,他决定宁愿住进精神病院,也不再回艾斯特中学,那一处安全、正常的环境,那一条被社会认可、对个人前途有益无害的道路。 读到这儿,不禁忆往昔。。。

那年中考,我考上了一所在县城里还算不错的高中。可是在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极其不喜欢这样的学校生活,我还年轻,我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沿途布满了荆棘。于是我跟父母说了我的想法。可是我母亲极力反对,不得已班主任也出面了。我那年轻的女老师说,现在大家都还那么单纯,你在高中三年所收获的友情将是弥足珍贵的,这三年也将会成为你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岁月。其实,每一段岁月都弥足珍贵,每一寸光阴都会留下好与不好的回忆。他们说:“外面的世界很不安全,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你还小,你现在出去能做什么?”我那爱我的母亲甚至说出如果我不继续念书就和我断绝关系的狠话。

他们说:“你一定后悔的!”未来还未来,为何要用他们的人生经历,以爱之名断定我会后悔?也许某一天累了,想起这条安全、正常的路,我会有些许遗憾。但我知道,做任何事都不喜欢让自己后悔,因为每一件事都有让我不后悔的理由。当然,这里所说的任何事都是在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前提下的。

和斯科特一样,我也知道放弃上学势必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然而我没能和他那般幸运,能够纵身一跃,进入了未知的天地,开始了他的独立人生,自行掌握他的命运。最终,我还是回到了学校,继续做他们眼中的“乖乖女”。

我不会去怪谁,因为我知道每一条人生道路上都必有它的精彩之处。不过我想说的是,莫再以那所谓的“爱”的名义,去束缚一个人的成长。

四、信仰

“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性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周围的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我们对人生都有各自的认识,有着或广阔或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无神论者并不表示他没有信仰。 什么是信仰?

有人说,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在你无助的时候给你力量,在你茫然的时候为你指明方向,在你挫败的时候让你坚强的一种思想方式以及精神寄托。

我们知道,信念不是信仰。度娘上说,信仰是一个自己确定的追求的“终点”,不见得非信仰固定的什么,甚至可以是某个人、某个状态。但是,信仰需要信念来支撑,只有虔诚的信念,才能让你真的达到那个终点。

时隔那么些岁月,你是否还记得当初高考前在誓师大会上的豪言壮语?是否还记得教室后面在墙上贴满的那些激励人心的话语?

我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班主任组织我们每天早上上早读课前轮流在黑板的右侧写上一句激励自己努力的句子,并带同学们念出此句。我已忘却别人所写的内容了,只记得自己当初写道:我就是那匹黑马,独占鳌头,孰与争锋!我不知道当初哪来的这么些自信心,我只是想让自己途中加满勇气。 每当考试受挫时,我会跟自己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我是个无用之人,也许只是某一点我做得不够好罢了。不管当天发生了什么,在晚上临睡前,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跟自己讲:嗯,今天过得还不错哦,现在可以美美地去跟周公约个会了,明天起来迎接我的又将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也常常会感恩,感恩别人给予的帮助哪怕只是一个微笑,又或者只是路边盛开着的那一朵小花。

这些信念就如一个加油站,沿途上才会充满了动力。 我从未放弃努力成长,只为达到那美丽的信仰——在未来的某一天遇见更好的自己。

五、恩典

“现实生活中反复发生的这种在统计学上概率很小的事件,带给我们好处的几率,远比造成破坏的几率大。我所说的“好处”不仅是救人一命,也包括促进心智的成熟,改善生活的质量”。斯科特如是说。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罢。 “人人都有机会与恩典不期而遇,但有的人在恩典降临时不懂得把握”。

学会感恩吧,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推荐第8篇: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能理解这样的书名喻意何在,直到读完了这本书,再回过头来,发现这样的书名再恰当不过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通往心智成熟的旅程中,有千万条路摆在我们面前,人们都看到了这条路坑坑洼洼,崎岖难行,却未曾发现,这条路离成熟的距离最近。

正如本书版序中所述,《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它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他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诚恳和勇气。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未来不敢面对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而斯科特▪派克则是要激励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即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全书一共分为四个大部分,即第一部分——自律,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成长与信仰和第四部分恩典。由于这本书诠释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此我只对上述的一个部分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初为人父的我对自律这部分很感兴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确立和践行,意味着要压制人的原始本性,这也是这条路少有人走的原因,但我们恰恰又缺少不了规矩,我们得让孩子们知道,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通过确立规矩,掌握承受痛苦,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套方法能让我们积极地去面对人生的苦难,而不是逃避退缩,这套规矩包括四条: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而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益处。没有自律,这套规矩的一切方法都持久不下去,也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如果自律是这么容易的事,那么这本书的内容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不仅对于孩子来说,存在普遍缺少自律的现象,就是成人,也没有人敢自认为自己达到了自律的要求,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可以不达到,但是我们得拿出方法来试图努力达到,这一点,在教育下一代的成长上尤为重要,自律为什么这么困难?在教育孩子形成自律的品质上,我们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心智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从来不否认基因的作用,也许书中所说的“潜意识会存在遗传物质里”是正确的,我们从生活中确实也发现,生活环境很相似的人,自律性可能会差别很大,所以基因确实会发挥重要重用。其次就是人生经历,我所指的人生经历是指14岁以后的经历,这时候,心智问题已经基本形成,如果一个人在这以后(主要是指和社会接触以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和现实的差距后,如果反思力强,就会加强自律,从而适应社会。但如果这个人不从自身去修正人生地图,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最后,我认为人的心智最重要的形成阶段是在14岁以前,特别是幼年阶段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幼年时候是人心智养成的重要阶段,这时候父母对孩子有重要的作用,孩子时常把父母当成榜样,父母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就是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这一阶段,父母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首先,父母必须站在平等的位置和孩子交流,深入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得到内心的独立,感到自己被尊重。而大多数的中国的父母则往往是这样做的,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这样就造成了孩子独立性的丧失。这样的孩子做人的基本品质往往没有问题,但是自律性极差。其次,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他们的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这种影响是间接地却是最深刻的,就是中国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一点也是父母难以做到的,当然了这也要求父母有很强的自律性。在这个范围内,对父母的要求便比较高了,父母必须做到诚信、勤奋、自信等等。父母是与孩子第一个建立信任的人,这种信任一旦被父母打破,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伤害。最后,家庭的环境也很重要,父母是不是工作狂而对自己不闻不问,父母的婚姻是否和谐,这些也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时,家庭环境在一定成对上能弥补社会环境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当然了,我不否认社会环境这一因素的决定作用,在我看来,时代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着家庭环境。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些浅显感受,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自己往往无暇涉足。但是当喧嚣忙碌的生活甚至把我们忽略,这一片最后纯净和清幽的领地似乎成了最自然的依靠。其实我们可以主动地去寻找这片境地,只要我们能在色彩缤纷的混流中沉淀自己的目光,鼓起勇气,努力前行,它便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推荐第9篇:读《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有感(赏析)

整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林清玄的四卷:《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作者用各种不同的散文向我们表达了他对我们少年人生的见解。读后我深有感触,的确,不管是天真还是纯善,或是美好,直至庄严。都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思想,在此我特意向大家推荐几篇阅读,也分享我的感受。 卷一《天真的心》 No.4:《立刻完成的灵药》

在被造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在被误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觉之道。 在被毁谤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爱之方。 在被打击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愉之法。

那是因为我深深地相信: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感: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点: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文中的国王想让自己的孩子吃下一种灵药便能迅速长大。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望当然不能如愿以偿,因为人的成长是必须经历时间的洗礼,而不是单凭灵药便可成长的。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总要经历许多的挫折,就像是被造谣、被误解、被毁谤但我们都应静下心来对待这些事情,而不是盲目反击以证明我们的无知与愚昧。就像坐着所说的一样,因为我们都有自知之明、自觉之道、自爱之方 人的成长唯独不可缺少的便是时间,时间也变成了改变命运的最佳方法。 No.7:《抒情文社会》

抒情文社会变成了议论文社会

感:当所有的演讲都全部成了议论和分析时,我们便能明白,当今的社会已经成为了议论文社会,少了那些真诚的心灵,每当读起这篇文章便让我警醒到:我们不应多写议论文,特别是对于涉世未深的少年们,当作者听说从小学便开始学写议论文时,他很是气愤,因为议论文抹杀了学生们最为美好的思想与最为童真的情谊,而使当今的作文变得越来越八股化,没有当今学生们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学生们写议论文便是头头是道,但要让他们写一封情书,或是写封家书便往往虎头蛇尾,情感无以表达。这种事情也普遍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抒情文的时代早已逝去,而今后的,便是议论文日益猖獗的时代了! 卷二《纯善的心》 No.15:《咬舌自尽的狗》

听着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野岭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任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去送去抛弃,对抑制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不如自求解脱。

唉!在人世间不也是这样吗?有情有义的人受到无情的人的背弃

感:总会有人被一些无情无义的抛弃,最后因挫折的打击而自求解脱。文章更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来体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无情与高尚者的辛酸。多么残忍与无知!但这就是事实,像那只忠实的狗一样的人因之人的冷酷无情而丧了命。我们不禁为这样的人而感伤,究竟这罪恶的根源是什么?还是人们浑浊的灵魂所发出的罪恶的声音,去迷惑那些原本淳朴善良的人们?

而我想说的是:有情的人,你们虽苦,但灵魂的圣洁终究是你们迈向前进的潮头;无情的人,你们安乐,但精神的重荷终有一天会摧毁你们迷离的方向! 卷三《美好的心》 No.8:《活的钻石》

事物的价值是因为意义而确定的,意义则是由于心的态度而确立的。如果我们真能确立以新为主的人格与风格,来延伸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会显现生命的诚意,是生活的一切都得到宝爱与珍惜。每一朵花,每一个观点,每一段历程都变成活的钻石,每一份爱,每一思维,每一次成长都以克拉来计算。在这无常的世界,每一步都是迈向空无的人间,重要的是活,而不是钻石,每时每刻都是活生生的、都走向活的方向、都有完全的活。每一刹那都充满热诚与美,都有创造的力。

那么,生命就会有钻石的美好,钻石的光芒了。

感:人们总喜欢用钻石来打扮自己,其实这些都是虚假的,用钻石来装扮,呢么钻石也变一钱不值了,因为那些都是字的钻石,没有任何意义。真正活的钻石在于体现自己内在的光芒。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确立以心为主的人格与风格,来延伸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那么这就是活的钻石,都是以克拉来计算的。钻石的美好,钻石的光芒都尽数展现在了人类的良知上,这,就是活的钻石。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事物重在意义,而不在于外表。

推荐第10篇:读《林清玄散文集》(少年版)有感作文800字

在读了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作者那易懂的语言,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哲理,读《林清玄散文集》(少年版)有感作文800字。读完后撼动了我的心

这本书的封皮呈黄色,醒目却不刺眼,与它的图案十分相配:一阵风吹来,纯白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飘渺、空灵,十分简洁唯美,我想也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代的孩子的梦想吧。中央用孩子的字体写着“林清玄”三个大字,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展开封皮,一行小而精练的小字映入眼帘:“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正是这一行字,给了我很大的兴趣让我读下去。

正式打开书时,我便被那充天真,无邪的自序吸引。和标题一样,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向我们诉说了作者不老的心。这本书分四卷,分别是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每一卷的开头都有一首精练的小诗,读来十分有趣,我仿佛能从一首首小诗中看到作者儿时天真可爱的脸,读后感《读《林清玄散文集》(少年版)有感作文800字》。

第一卷“天真的心”:讲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只乌龟、一棵树、一些流浪狗、一个传说……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单纯天真的视角,把最单纯天真的事情,竟能写出如此多的细节和道理。在作者的笔下,可以从一只乌龟写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写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钱的悲哀……作者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直击我们的内心——那如白纸般内心的最深处的那片净土。

而第二章“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一直再清澈的人或心。而是在尘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作者用这“灰色”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对比,引起了我们对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则是继续沿着之前的风格,用孩子般的笔法,给我一种亲近的感觉,让我借作者的文笔来看那充满未知的世界。

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书的最后也有一行小字。它告诉我们:“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我们是不是除了课业,更重视这些优良品质的养成那?”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吧。

第11篇: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1000字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原创: 莹润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心灵读物,出自美国心理医生作家斯科特·派克之手。

斯科特用他的诚恳、勇气和智慧,通过本书,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提及的话题,面对了人们从为不敢面对的问题。

自从加入了《财慧美学院》读书会,会不自觉的把空余时间浸泡在读书中,绝不是心血来潮找书打发时间。读这本书会觉得,自己的心智还很不成熟,精神还过于肤浅,自身太需要这方面的滋养与润泽。

书中说:人生苦难重重,唯有自律方能消除人生的痛苦,而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是实现自律的四大原则。如果将这四种原则持之以恒地实践,任何人都能够使精神、心理和灵魂达到更高的层次。

对此观点,本人感同身受,特别是\"尊重事实\"这一原则,好似让我看到了身边诸多没有尊重事实而被困扰或束缚的人和事。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是啊,任何人来到世界,没有伟大与卑微、高贵与贫贱之分,上帝也没有给谁绘制过地图,但我们在不同的时期,必须给自己绘制不同的地图,才会拥有准确的人生航向,愉快的人生旅程。为此,显然要付出代价。

很多人,因为得意于自己的经验与资历,从未有过绘制地图的意识与做法,纯凭感觉做事,遇到麻烦,不是积极面对,而是拒绝新的资讯,甚至指责新的资讯混淆是非,因此,常常埋怨人生的道路总是荆棘密布,障碍重重,好似上帝不公,时时被命运捉摸。

当然,有一部分人,曾有过蓝图,对自我成长有过规划,但时这境迁,也不更新。原有的地图日渐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观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对于新的信息与资讯,不是难于对付,就是漠不关心,因此,生活中,常处于恐惧与无奈状态,碰壁也成了寻常之事。

极少数的幸运者,勤于努力,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与梦想,不断地更新和调整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不断地修订自己的地图,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会漠然,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与惊喜。

还会发出如此的感叹:我们贫穷时,世界是一种样子,我们富有了,世界又是另一种样子;社会在前进,我们唯有尊重事实,不停地修订地图,方可让心灵获得成长,让心智走向成熟。

每天都规划好自己要干什么,每天把自己要学的东西,要完成的进度都记在本子上,每天都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计划来进行学习,生活,工作,运动。

我想这就是自律,通过自律,培养出自我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面对麻烦时,能够以坚毅果敢的态度去选择,去面对。

第12篇:细节决定成败——读《少一个马掌钉》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读《少一个马掌钉》有感

自从读完了《少一个马掌钉》这篇课文,我受到了一次不小的震撼。文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课文最后的一段话:“少了一个马掌钉,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跑了一匹战马;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一个小小的马掌钉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可它却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可见,细节是很重要的。我曾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船长,他的船破了,为了贪小便宜,他从一个奸商那里买回来一大堆廉价的木板,木板上有许多被蛀虫咬过的细针般。船长全然不顾这些,草草地把船修了修,有人劝他重新买一些木板,吝啬的船长全都置之不理。到了出海的的那一天,中途海上起了风浪,悲剧发生了,海水透过了密密麻麻针眼大的小孔,最终大船给海水淹没了。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要因为贪小便宜,就去忽视重要的细节。小小的沙粒团结起来不也是掩埋了洪水吗?细节的重要性和力量我们不可轻视,因为它随时有可能在下一秒中迸发。

因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在生活中,我不也是忽略了很多细节吗?做作业经常有错别字、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就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吧,考题十分简单,我全都会做,可偏偏“粗心”这个淘气鬼缠着我不放,是我漏了一道极为简单的题,如果当时能再细心一点,检查一遍,或许就可以拿高分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海。”

读完《少一个马掌钉》这篇课文后,我进一步认识到关于细节的问题,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六年级:邓舒微

第13篇:读刊用刊知识竞赛

2006年读刊用刊知识竞赛

说明:为紧密联系读者,进一步推动《初中生》的导读工作,本刊在前六届竞赛的基础上特举办第七次读刊用刊知识竞赛;竞赛选择题内容皆出自本刊(一年级)2006年第1~6期内;本试题共41题,其中1~4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第41题为文字题,占40分,共计120分。参赛者请将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连同文字题,于2006年8月15日前寄至:(410008)湖南省长沙市蔡谔北路485号《初中生》编辑部尘衣收,信封上请注明“知识竞赛”字样。赛后,本刊将奖励优胜者。获奖名单将于2006年12月公布。

竞赛试题

1.著名青年演员刘烨接受了本刊“尘衣之约”栏目的专访,他有( )和“金鸡”影帝之称。

A.九百花 B.金鹰

C.金马 D.金球

2.本刊“成长记录”版2006年5月号特别推出了两篇主打文章:“新主张”栏日中的《我们花一样的生命》和“坐读经典”栏目中的《活着的理由》,这一期刊物的主旨是关爱( )。

A.生活 B.生产

C.生理 D.生命

3.为了更好地与大家交流,提供给大家一片展示自我的空间,潭星姐姐在“潭星信箱”栏日中给同学们开设了一 个子栏目,叫( )。

A.看我36变 B.铅笔森林

c.请你出手 D.青春表达

4.“名家点拨”栏目请到了一些著名的作家为同学们点评作文,其中作家( )说:“语言要做到简练、干净、纯美,是很需要功夫来锤炼的。”

A.江学恭 B.赵德发

C.彭见明 D.陈洪金

5.“坐读经典”栏目希望我们多读古今中外名著,使自己的思想和审美水平得到提高。李番瑜同学写了―篇读( )的文章,还不错。

A.《简?爱》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善待生命,尊重自己,关爱他人。“活着的兵卒,其价值高于处了的皇帝。”这句话是( )说的。

A.拿破仑 B.毛泽东

C.周恩来 D.列宁

7.“小王子”何启超多次获得各种奖项.他参加体育训练的项目名称是( )。

A.健美操

B.艺术体操

C.花样滑冰 D.球类

8.你爱你的父亲吗?如果爱,那你一定知道“父亲节”是6月的第( )个星期天。

A.三 B.二 C.一 D.四

9.坚强的郭道坤为了( )而尽心创作长篇小说《五色秋日》时,有一次不小心着了火,差点烧掉所有手稿。

A.出名 B.用稿费资助辍学少年

C.赚钱 D.选择好学校上学

10.现在很多同学都热衷于写网络日记即“博客”,( )栏目给了同学们一个展示精彩日记、交流日记写作的机会。

A.新主张 B.炫酷博客

C.第一印象 D.文学社团

11.“有人说网络写作太粗糙,我觉得这不能作为指责网络写作的理由。关键是写作的人。如果你在网络上写作粗糙,那么在纸上、竹简上,你同样精致不起来。”这句话是著名作家王跃文在与尘衣姐姐谈到( )的区别时说的。

A.作文的开头方式

B.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

C.写作的利与弊

D.成年作家与少年作家?

12.《水蔓的荣耀》一文告诉我们一种( ):因我的存在,让别人多一分快乐。

A.信仰 B.立场

C.方向 D.价值观

13.《亲爱的,若是可以》一文中用了“她”来指吊兰。这是一种( )的修辞于法。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D.象征

14.《当思维成为定式》一文告诉我们( )。

A.思考问题时不能局限于一条途径,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

B.做任何事,不思考是不行的

C.做任何事都得认准一个理,不能分心

D.随心所欲.胡思乱想都可以

15.《吕氏春秋》的作者是( )。

A.日不韦 B.孔子

C.孟子 D.吕不韦的门客

16.写诗作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这句话是( )说的。

A.袁枚 B.李渔

C.赵翼 D.王安石

17.《飞鸟集》是( )的作品。

A.印度诗人泰定尔

B.美国诗人惠特曼

C.俄罗斯诗人普希金

D.德国诗人歌德

18.“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与诗人。”这句话是( )诗人塔索说的。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B.西班牙

19.《殊途同归》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启蒙作家( )的作品。

A.蒙田 B.卢梭

C.福楼拜 D.巴尔扎克

20.“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黎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一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

A.王播 B.王勃

C.王维 D.王湾

21.“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钓鱼湾》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

A.储光羲 B.胡令能

C.李白 D.柳宗元

22.张鹰的《回家摁门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抒发了对( )的赞美之情。

A.友情 B.亲情 C.爱情

23.照应与伏笔是写作个的两种常用方法,它们都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贯通,它们的差别在于( )。

A.照应是明写式的交代,伏笔是暗写式的交代

B.伏笔是明写式的交代,照应是暗写式的交代

C.照应是明写式的交代,伏笔也是明写式的交代

24.《浮生六记》是清代作家( )所写的都回忆录式的散文。

A.沈复 B.袁枚

C.龚白珍 D.曹雪芹

25.“海日生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唐代诗人( )的名句。

A.张说 B.王湾

C.崔颢 D.李白

26.没置悬念的方式很多,下列说法不是设置悬念的方式的一项是( )。

A.伏笔式设悬

B.倒叙式设悬

C.议会式设悬

D.插叙式设悬

2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蔡锷

28.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25+3,如3※2=3 2+3=2,则2※3=( )。

A.5 B.1 C.-1 D.-7

29.18个连续整数的和是333,那么紧接在这18个数后的那18个连续整数的和等于( )。

A.351 B.657

C.504 D.405

30.观察下列―组数的排列:

1、

2、

3、

4、

3、

2、

1、

1、

3、

4、

3、

1、

1、…,那么第2007个数是( )。

A.1 B.2 C.3 D.4

31.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不止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夏天大部分时间紫外线的指数属于中量级

B.用紫外线灯可以进行杀菌和消毒

c.紫外线的作用具有累积性

D.尽管紫外线是一种很暗的光源,但直接看它一样会伤害眼睛

32.用3根直棒员多可构成( )个直角。

A.5 11.8 C.12

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珍珠蝶翅膀上的鳞片具有集热功能

B.蜜蜂取暖的方式主要是运动

C.蝙蝠通过自行调节体温来减少热量损失

D.北极熊御寒的方法就是整个冬天都冬眠

34.数学家诺伯特?维纳从小就智力超常,( )岁时便获得了博士学位。

A.14 B.18

C.19 D.20

35.桌面上有n=19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每次可取1到4根,取到最后一根者胜,甲先取.则( )。

A.甲有办法必胜

B.当甲第一次取4根时,乙有办法必胜

C.不管甲第―次取几根,乙都必输

D.甲乙胜负机会各半

36.海兔有“三招”绝技,第一招就是“变色”术。它( )。

A.吃红海藻时,体色很快变为玫瑰红

B.吃海带后,躯体立即变为绿色

C.吃墨角藻时,躯体随之呈现棕褐色

D.海兔通常呈深黑色

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在液体中的深解量与液体压强成比例

B.“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月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初样设计,今年年底发射

C.能在人体血管中通行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已在上海研制成功

D.如果你不会看地图、不会使用计算机,那你就会被列入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之列

38.最早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A.煤油 B.水银

C.空气 D.水

39.本刊“成长记录”版2006年4月号封二的标题是( )。

A.听 B.游泳

C.打开 D.垂钓

40.本刊“成长记录”版2006年1月至6月封二的栏目名称是( )。

A.欣赏 B.开心果

C.图画 D.图话

41.《初中生》杂志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办刊历程。你要阅读《初中生》时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你与《初中生》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有哪一篇文章曾让你感动万分?你对《初中生》有什么话要说……请把你最想对我们说的话说出来。文题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14篇:读青少版《福尔摩斯》有感(小编推荐)

说到歇洛克·福尔摩斯,大家肯定很熟悉他。他是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侦探。

福尔摩斯自己称自己是一名“咨询侦探”,福尔摩斯不但头脑冷静、观察力敏锐、推理能力极强;而且,他的剑术、拳术和小提琴演奏水平也相当高超。这想必也是他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的原因吧。然而福尔摩斯也不是常常一个人办案,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搭档——华生医生,他是福尔摩斯的多年的室友,办案时的得力助手,而且还是福尔摩斯一生的朋友。

我很欣赏那句话:你知道魔术家一旦把自己的戏

法说穿,他就得不到别人的赞赏了;如果把我的工作方法给你讲得太多的话,那么,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福尔摩斯这个人不过是一个十分平常的人物罢了„.

书中说:“福尔摩斯是这样一个人:他并不聪明,它超出平常人的观察力。当他心中有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就会连续几天,甚至一个星期废寝忘食地反复思考,重新梳理掌握的各种情况,并从各个角度来审查那个问题,一直要到水落石出,或深信自己搜索的材料尚不充分时才肯罢休。”正是因为勤奋成就了

福尔摩斯。

我们都把福尔摩斯称作天才,这世上谁都喜欢天才,也希望自己成为天才,但事实上这是非常困难的,没有辛勤汗水的灌溉,是不可能成为天才的。所以说,天才源于勤奋。

福尔摩斯是个优秀的侦探,他是那么的努力。从华生的观察我们就清楚的知道,福尔摩斯所拥有的广博的知识与破案经验,是他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的钻研和不断地实践才使得自己有了惊人的侦探能力。他会因为案件没有头绪而彻夜不眠地分析问题,这种勤奋的精神正是我缺少的。从没跟他身上,我发现了许多闪光点,,所以在为他解决的谜团拍案叫绝的同时,我更是受到很深的感染。我一定会积极的向他学习。天才源于勤奋,即使我做不了天才,我也会更勤奋的。

第15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读《感动中国》有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读《感动中国》有感

上天对每个人最公平的就是时间,每个人一天只能度过24小时,1440分或86400秒。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这本书,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主宰自己的时间》这个故事,讲的是中国的爱因斯坦——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民家庭。1924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因家庭贫困,一年后辍学离校,在家帮忙父亲经营小杂货铺。但他从没有停止过对数学的学习。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炎热的夏天晚上,他很少到外面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绊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串门,而是在埋头在家里读书„„

读到这儿,我的心里感慨万千:华罗庚爷爷在这么艰苦的生活下,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再看看我们这孩子生活多么优越,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有些人上课都不注意听讲,浪费这宝贵的时间。有更多的同学沉迷在网络上,就这样,他们成为了时间的奴隶,让时间飞逝的流去。

我准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华罗庚爷爷为榜样,刻苦学习;在上课时积极发言,认真听讲:在课后,多读课外书,积累知识„„

正如赫胥黎所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口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就让我们主宰自己的时间,努力学习吧!

徐州市铜山县实小六年级:刘宇航

第16篇: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只是因为爱

只是因为爱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孔晓婷

八月的天气,闷热得让人心烦。此时的我正躲在家中,打开空调,手捧一本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沉浸其中。话说,当初看到书名时,让我想起的是鲁迅先生的那段经典语录:\"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那么,这\"少有人走的路\"又会是怎样的一段\"心智成熟的旅程\"呢?细读起来,才发现,这是一部促进心灵成长的作品。阅读着这样直击人心的作品,伴着作者单刀直入的表达,我的内心被一次次的剖析,虽不忍直视,但畅快无比。本书的最后,作者说\"实际上,帮助,帮助,帮助——它是这本书的主题。\"而对于我,读到结尾,也有了另一个词牢牢地在我的心底里生根,那就是,爱。

因为爱,所以愿意坚持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作者的直言不讳让人叹服。\"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主动要求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作者用如此残酷的字眼儿来描述自律,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它的非同寻常。大约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问题解决时,我们才会收获到更大的快乐吧。想想自己,自己并不是个面对问题就胆怯的人。还记得刚毕业那会儿,经历过班级工作的出师不利,也经历过教学成绩的不理想,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我失去信心,我用心地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主动报名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积极地参与各类课题研究,我努力地提高自己,慢慢地成绩有了起色,自己也渐渐地尝到了自我成长的甜头。我慢慢地学会了与学生相处,我的课也开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成绩和考核成绩也开始名列前茅。

曾经,大家都感叹我的幸运,甚至一度连我自己都这么认为。但是慢慢地,我终于发现,其实所有的幸运背后都是咬牙坚持。我曾经为了一节优质课连续几天彻夜难眠,也曾经为了课题的结题连续几个周加班到凌晨,午休时坐在讲台前批着学生的作业,放学后坐在办公桌前做着第二天的课件……不知道多少次这样的付出,才有了后来的收获。我曾把一切归于自律,但却忽略了它背后的原动力——爱。我爱孩子,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幸福地累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因为爱,所以选择改变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和班上的那些家长们。毋庸置疑,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来表达这份爱呢?我看到了班上很多的孩子一提起父母一脸的厌烦,让我也跟着心疼。接触之后才发现,这些父母通常是把爱挂在嘴上,一味地强调自己多么爱孩子。他们或是忘记了爱不光是事事满足,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和恰当的争论;或是忘记了爱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敦促,还要有及时的赞美和必要的鼓励。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或许不是真正的爱。\"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意愿而产生的行动。\"

我爱我的学生们,我愿意为了他们多花时间去提高自己,去学习他们的语言,去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爱我的女儿,我愿意为了她去改变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自己。为了爱,我愿意冒险,我愿意成长,我愿意努力。

因为爱,所以勇于成长

\"我们身上确有一种原罪:懒惰。在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懒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恐惧感。\"想起自己当初加入读写团队时的犹豫与恐惧,担心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担心自己写作能力不佳,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原来一切都是懒惰在作祟。好在,最终我战胜了恐惧,战胜了懒惰,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团队是个有爱的大家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偶尔争论,经常安慰,我们收获了赞美,也经历了\"板砖\",但这一切没有让我们放弃,更是让我们更加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

特别喜欢书上的一段话:\"人生是一场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我们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与清醒。\" 因为爱,我愿意挑战自己,加入读写团队,强迫自己打破安逸,去读书,去成长。而在艰难的前行中,我也收获到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获得了别样的幸福和快乐。

合上书,思考还在继续,但原本烦躁的心却慢慢地变得沉静了下来。虽然外面的天气依然炎热,但我已分明感受到了秋风的凉爽与惬意。此刻我又想到了另一句话:\"成功的路上从不会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不多。\"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沿着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坚持走下去,一路向前,收获心灵的成长,去追寻人生的美好。

叙事者简介

孔晓婷,叙事者?荣成?雪梅团队成员,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用心用情,陪伴每一批孩子共同成长;热爱读书,热爱写作,已有多篇文章被《德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熬过漫长的严冬,希望属于我的那一株桃树也可以花满枝头,硕果飘香。

第17篇:五(1}读刊用刊文章

《小学生之友》读后感

翻开墨香浓郁的《小学生之友》,我仿佛进入了如诗如画的另一个境界。

像花朵依恋阳光,像星星依恋天空,像孩子依恋母亲,《小学生之友》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如果把《小学生之友》比作一个群星闪耀的夜空,那么在我心中,最亮的那颗星,则是《小学生之友》的“大手牵小手”栏目中的《固执》那篇文章了。虽然是一个小学生写的,却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故事动人,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小女孩一直认为固执是自己的个性,理应保留,直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件事,才让自己对如此个性产生了怀疑。那天中午,她想帮妈妈端蛋汤,但妈妈不让,她就趁妈妈不注意,偷偷端起了滚烫的蛋汤,结果烫伤了手。妈妈二话不说背起她往医院赶,当她发现妈妈不是去最近的医院时十分生气,趁妈妈挂号的时候,她才知道,原来这是专门治烫伤的医院。在就诊时,医生得知受伤的手指冲过大量凉水后,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因为这样就不会留疤了。这时,她才恍然大悟,并悟出了一个道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掩卷沉思,仿佛我就是文章中的那个女孩,任性固执,还有点淘气。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不要固执,要听爸妈的话,因为大人的见识总比小孩多。

《小学生之友》,哦,你如甘露般滋润着我成长,我爱你。

第18篇:读 有感

贪心的人,通常的下场是惨不忍睹的,善良的人,总会得到一些好的回报;而受人唆摆的人,都是虚度人生,就像自己没有做过任何事一样,结局一般都不会提及这类人。《渔夫和金鱼》便是一个好的例子。

故事中的金鱼令我敬佩,令我喜欢。她对生活的热爱不亚于一个事业有成的年青小伙子,她愿意用一切东西换取自己的自由。

但故事中的老太婆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贪图荣华富贵,一心想不劳而获,我认为这种人在社会上并不少。有的为求高官一职不择手段,有的为求一时富贵“义不容辞”地当上贪官,有的有了一点名声就到处骗吃骗喝。但是这些人都一一被送进监狱,甚至被判于死刑,相对于故事中的老太婆来说,她真的很好,因为她只是遭到回到以前的样子这个惩罚。

故事中的渔夫就扮演着被人唆摆的角色,他给予我要奋发上进不能被人控制的启示,老太婆呢,就给了我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启示!

第19篇:读有感

读有感

今天我看了>,它主要写:玛丽的父亲在一场霍乱中丧生,她被从印度送回英国约克郡的密素斯庄园,和性情古怪的姨夫一起生活。于是,从小被父母疏远,一直放任自流、任性而自私的小玛丽,在神秘、古怪、阴沉的大房子里被无助包围了。多亏知更鸟引路,玛丽闯入了一个禁闭已久的花园。当被痛苦、绝望折磨的姨夫听从早已经去世的妻子的神秘召唤,重回花园时,他也找到了开启从前的钥匙。

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她醒来时心烦,当看见没人站在她床边。

我有过这样的遭遇,一天早上,我一醒来,一到客厅,一个人的踪影没有,我心里很害怕,后来才知道父母出去开会了。

孩子们一起坚守着花园的秘密,其实就是呵护着对快乐的希望。快乐与痛苦不一样,需要坚韧的坚持。美好的童年一样,是一把开启快乐的钥匙,可以帮助人从沮丧中“复活”。有花园就有未来,有未来就还活着。

每个人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20篇:读有感

读有感

人们都知道有许多向命运挑战的人,比如说张海迪,爱迪生,奥斯特洛斯基,海伦凯乐,吴运铎等.其中,霍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读《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后,使我对霍金有了更多的了解。

从这篇课文里,我知道了霍金在21岁时被医生诊断出生患绝症后,不肯向命运低头,勇于向命运挑战,顽强的同病魔作斗争,还刻苦进行科学研究,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他在身患绝症后,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可见他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并用他仅有的力量坚持锻炼,使我深受感动‘‘病情不断地加重,霍金终于站不住了,坐上了轮椅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可以活动.说话相当困难,说几个词要花很长时间‘‘虽然命运威胁着他,随时都可以要了他的命,可是他仍旧坚持进行学术交流,向命运挑战,他是多么坚强啊!一般的人是无法跟他比的,那些人也许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会痛苦不堪,卧床不起,有的甚至刚得到消息就自杀了。

霍金太坚强了,我们现在有的人,得了一点儿小病都会十分伤心,十分着急,更别说身患绝症以后,那不是会因痛苦而早早的死去吗?我相信,每个人都存在着担心自己生病的这一想法,但是每个人生点儿病是难免的,可是不能因为"病"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伤心欲绝,痛苦流涕,我们一定战胜病魔,要向霍金那样向命运挑战。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的确也是,张海迪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虽然瘫痪了,但她的桌子上放了一面与眼睛平行的镜子里看书,这样日复一日,她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会见了保尔在“我的大学”中,结识了高尔基在“我的生活故事”里,理解了海伦凯乐.她从不理会那不公平的命运,开始懂得在追求理想,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得靠努力奋斗.张海迪为了学好英语,她就把英语单词和句子写在桌上,墙上,床单上,泥塑的大娃娃身上,有空就读或背.1982年12月15日,张海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她与霍金一样,我钦佩她。

霍金现在还活着,这就是向命运挑战所创造的奇迹.如果霍金现在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一定会问他许多许多问题!

读少年月刊有感范文
《读少年月刊有感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