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26 07:48:53 来源: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品德与社会教学培训。孙玲老师教授思品课很多年了,课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她做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转变教学观念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探究问题深刻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走进生活去学习。

五、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推荐第2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杨霞

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

郴州市一完小

杨霞

近一个月的小学思品网络培训使我领略了各位名师的精彩纷呈的表现,她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并看了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与讲座,我这个“井底之蛙”可算是真正开了眼界。我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因此活动中我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这个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还知之不多的我对这门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下面我就学习情况并结合我的理解谈谈感想。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用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对教学目的进行准确定位,确立新的教育目的观换位观,引 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培养公平公正的品德;生态观,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合作,要有责任心;共赢观,要让学生知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关爱他人;对话观,引导学生要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分享观,引导学生美好事物要与别人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多元观,在分清是非标准的基础上,在某些领域允许有不同的选择,要宽容。

三、转变教学观念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这次研讨会上张为花老师在上课时就采用旅游的形式,通过旅游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知道怎样与别人沟通、交流。更为可贵的是她还创造性的让学生现场当播音员展开对话,这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吗?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探究问题深刻。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走进生活去学习。

六、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推荐第3篇: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优秀)

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的《品德与社会》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康老师的那种对教学的热情及对专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感受到了身为教师,光有热情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在专业方面多下功夫,多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心得体会如下:

这次培训,康老师在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老师们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材特点,让我们对课程标准及教材把握更准确。让我们明确了在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与策略:

一、因材施教现生活

教学材料的主要源泉来自儿童的现实生活。因而取舍材料均要以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切实需要的内容,以确保内容生活化,绝不再是以本为本。作为教师应该考虑如何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二、因地制宜要开放

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它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三、探究合作重活动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到三个“为主”,即:一以学生为主;二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三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这样为儿童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空间,达到“做”中学的目的, 现儿童的自主探囊取物究和体验性学习。

四、自主学习重感受

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经验,重工业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收报告、探囊取物究、交流和领悟,让儿童用自己的眼晴去观察生活,以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感。

五、形散神聚要综合

品德是各学科的融合,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既要培养学生动脑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动口、动手的能力,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这次培训使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是课程实施诸环节中的核心环节,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能否最终实现,课程的价值追求能否最终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在课堂设计上有了更合理的教学理念。

品德与社会培训

心得体会

长头小学

推荐第4篇:《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1

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颇多,倍受鼓舞。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一些感悟。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新学期,我将不断加强自我反思,加强与其他同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站在一个真正的品德课程教育者的高度教我的学生,与学生共享品德课自身的魅力。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2

今年有幸成为思品工作室的一员,为了在教学中能不断以课标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全体工作室成员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我明白了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其中“活动性”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班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对过去那种程式化、教条化的做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通,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既注重规范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新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在呈现方式的设计上,均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运行环境,在开放中搞活。品德与社会课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价值。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程。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制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教学与过程才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

总之,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心里更有底气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新课标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推荐第5篇: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开设已经十多年了,课标制定与修改也由两次,此次2011版的新课标对我们当下的《品社》课堂教学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也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要求,在认真细读之后,在对学生评价上,我有这些感触。

1、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上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内涵可以广义的概括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为品德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制定的,它规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的性质,明确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目标内容和框架;是本学科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

2、从课程理念上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看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因此,我认为要想上好品社课,就必须让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这样的课堂才精彩。而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重视过程化评价,结合学生成长袋的建立,对每个学生极可能地建立过程化学习档案;二是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家长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参与,角度多样化地评价,言语、非言语的表达,各种作品的信息都要考虑,主要评价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儿童;

二是特别要注重对儿童能否健康、安全地生活,能否愉快地、积极地生活,能否负有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能否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这四个方面的个性表现。这样的评价才全面、合理、有效,尤其是低年级不能用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学习《品生》课的质量。

中高年级《品社》课学习的评价,要采用多形式、开放性的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社会参与评价等形式进行,亦可借助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评价,再加之试卷知识点的测试,这样综合地进行,做到定性与定量结合。

总之,只要教师们熟悉《品社》课标,把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开发好教材,极大可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推荐第6篇: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心得体会大关县高桥镇完小-冯纯羽 最近,我学习了义务教育阶段《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通过深入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后,感觉收获很多,倍受鼓舞加,一方面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另一方面也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和感悟。

当前,《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最大的改革方向是把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以及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放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去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规划;落实遵循儿童生活的真实过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习惯于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的多样性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贯穿《品德与社会》全课程,课程标准提到“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

于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世界,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实际,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实际,回归生活的实际以及回归现实的实际。只有这样,才会有知与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二、《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更新理念,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做到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把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第三通过本次课程标准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研究教材方面,教师要努力做到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最后通过本次课程标准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

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2013-12-18

推荐第7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暑假期间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自己深深体会到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品德与社会》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为此,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谈点本人的肤浅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这一主线,串连如孝亲敬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等这些做人最起码的基础道德行为规范的“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确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做到:第一,渗透有心,要增强渗透意识,增强各个“珠子”渗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第二,渗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创建情境,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如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在导入新课时,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在与伙伴的玩耍中体验伙伴间的友情和快乐,在游戏中揭示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理,这样的游戏导入,既调动起了学生的愉快情绪,又在快乐中增强了合群意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第二,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探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去探明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认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丰富、实用的教材内容与单

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 第二,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小学德育纲要》指出“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为这是做人道理认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为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此,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

第三,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为此,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例如《说声“谢谢”》(三下)首先要告诉学生“谢谢”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谢谢”,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 教学活动应该是目的明确,计划慎密,步骤紧凑的高效活动。教材正文、插图、阅读材料和思考题丰富多彩,知识量很足,但教学中却常出现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主次,满堂灌现象依然严重,使学生听之其二,忘之其一,只限于肤浅表面的做人道理的认识,必然造成知行脱节,为此,在教学中应做到:适时,即适时提出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看书,听课,教师针对思考题应有意识地讲解、强调,加深印象;定向,即要处处把握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方向,引导学生把思维重点定向在“如何学会做人”的道理上来,突出其思想性,把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度,即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不宜过深地讲解做人道理及伦理道德,但也不能过浅地浮于表面的认识,轻描淡写,不能充分起到感染教育的作用。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主要是使其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的道理,培养一些做人的基本行为习惯,为长大以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打下初步的基础。

推荐第8篇: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心得体会

大关县高桥镇完小-冯纯羽 最近,我学习了义务教育阶段《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通过深入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后,感觉收获很多,倍受鼓舞加,一方面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另一方面也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和感悟。

当前,《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最大的改革方向是把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以及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放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去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规划;落实遵循儿童生活的真实过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习惯于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的多样性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贯穿《品德与社会》全课程,课程标准提到“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世界,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实际,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实际,回归生活的实际以及回归现实的实际。只有这样,才会有知与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二、《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更新理念,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做到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把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第三通过本次课程标准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研究教材方面,教师要努力做到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最后通过本次课程标准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2013-12-18

推荐第9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2016年5月6日在京小举行的品德与社会课讲课比赛中,我有幸参加,真是受益匪浅啊。

讲课的老师们各具风采,有的激情高昂,有的温文尔雅,有的有条不紊,有的铿锵有力,有的神采飞扬 。她们用热情、认真和耐心演绎每一节课,使听课的人也心潮澎湃。

她们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网络、实地考查、采访有经验的人、亲身体验等方法来搜集资料。在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上,采用讨论、故事会、交流、表演、实地观察感受等活动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发现知识,牢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她们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故事性,学生对内容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所以,教学中他们都能适当把握一个尺度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采用不同的语言激励学生不同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得到老师来自不同程度的认可,继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们在品社学科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广泛地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将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以饱满地情绪将课上内容消化并吸收。 虽然只有两天半的学习,但是我感受颇深,让我觉得只要下苦功对文本进行解读,使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就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受益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讲课的老师们学习,学习她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她们对教育认真的态度,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加油!

李卉

2016年5月10日

推荐第10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2011年10月9号至13号在费县举行的品生课讲课比赛,我有幸去听到那么多优秀老师的优质课,真是受益匪浅啊!

讲课的老师们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诸如网络、实地考查、采访有经验的人、亲身体验等方法来搜集资料。在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上,采用讨论、故事会、交流、表演、实地观察感受等活动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发现知识,牢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他们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故事性,学生对内容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所以,教学中他们都能适当把握一个尺度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采用不同的语言激励学生不同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得到老师来自不同程度的认可,继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们在品社学科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广泛地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将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以饱满地情绪将课上内容消化并吸收。

四天的学习是我感受颇深,让我觉得只要下苦功对文本进行解读,是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就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受益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讲课的老师们学习她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她对教育认真的态度,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加油!

第11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临沂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讲课比赛听课心得体会

地方镇新村完小:孙大尉

2014年4月1号至4号在临沂二小举行临沂市品德与社会讲课比赛,我有幸得到中心校领导的安排,去听到那么多优秀老师的优质课,感谢中心校领导们给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讲课的老师们都是来自三区九县比较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每个人身上都有教学中闪亮的特点。他们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诸如网络、实地考查、采访有经验的人、亲身体验等方法来搜集资料。在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上,采用讨论、故事会、交流、表演、实地观察感受等活动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发现知识,牢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他们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故事性,学生对内容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所以,教学中他们都能适当把握一个尺度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采用不同的语言激励学生不同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得到老师来自不同程度的认可,继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在品社学科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广泛地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将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以饱满地情绪将课上内容消化并吸收。很多老师还表现出来了,自身较高的素质,还有语言感染力。我比较有印象的是来自莒南的一位叫陈艳的老师,她讲的课题是五年级的《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整堂课陈老师表现出了她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功底。主线清晰,层层深入把我们带进了日本侵略中国在南京犯下滔天大罪的情景中。学生也汇报在课前收集的日本侵略者的行为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万人坑、生化武器、日本军官间丧心病狂的杀人游戏比赛等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慷慨激昂的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以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感。活动中还有日军扭曲历史,篡改教科书我们应该怎么办?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生对自己、对日本小朋友、对全世界说什么?等环节使整堂课变得更加丰富。

通过2天的学习使我感受颇深,让我觉得只要下苦功对文本进行解读,是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就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受益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讲课的老师们学习她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她对教育认真的态度,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加油!

第12篇: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过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准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这种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会导致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开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么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开展体验残疾人生活艰难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泛的讲解,可见生活对于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如果不延伸课堂,不亲自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第13篇: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进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熟悉社会了解社会,同时构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起学生酷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掌控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预备是上好品德课的条件。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假如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上完。假如是从知识与能力、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重视学生品德素养的进步。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入的感遭到作为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愈来愈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应用教材上的内容,发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干知识和内容,另外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公道利用相干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搜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间隔,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益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缘由,不能够把这类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斟酌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便,难得控制,会致使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展开德育教育真的就那末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遭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展开体验残疾人生活艰巨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往整理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遭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凡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洞的讲授,可见生活对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往熟悉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构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请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往访问,往调查,应用所学知识往分析社会现象,展看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理,并从中熟悉社会,取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当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毕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一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假如不延伸课堂,不亲身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德与社会》是进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回纳、讨论、交换、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得知识和能力。

第14篇: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

和平中心小学:陈露 能够有幸参加了碧江区教研室的小学《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赛课活动,这次赛课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石伶俐老师的那种对教学的热情及对专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感受到了身为教师,光有热情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在专业方面多下功夫,多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心得体会如下:

这次培训,石老师在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老师们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材特点,让我们对课程标准及教材把握更准确。让我们明确了在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与策略:

一、因材施教现生活

教学材料的主要源泉来自儿童的现实生活。因而取舍材料均要以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切实需要的内容,以确保内容生活化,绝不再是以本为本。作为教师应该考虑如何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二、因地制宜要开放

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它还扩展到银行,并自告奋勇的担任行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的分行,银行的任务就是收集生活中的快乐并

储存在银行里。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三、探究合作重活动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到三个“为主”,即:一以学生为主;二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三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这样为儿童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空间,达到“做”中学的目的, 现儿童的自主探囊取物究和体验性学习。

四、自主学习重感受

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经验,重工业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收报告、探囊取物究、交流和领悟,让儿童用自己的眼晴去观察生活,以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感。

五、形散神聚要综合

品德是各学科的融合,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既要培养学生动脑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动口、动手的能力,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这次培训使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是课程实施诸环节中的核心环节,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能否最终实现,课程的价值追求能否最终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在课堂设计上有了更合理的教学理念。

第15篇: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过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准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这种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会导致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开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么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开展体验残疾人生活艰难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泛的讲解,可见生活对于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如果不延伸课堂,不亲自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德与社会》是提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归纳、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取知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2): 九月十三日,我无比荣幸地来到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参加了小学品德学科的国培计划的培训。通过培训,我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的精辟见解所折服,也被来自宜宾市各区县学员们的学习热情所感染。虽是秋天,我们却如沐春风,十五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所学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专家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此次培训,内容广泛,图文并茂。每个模块都有许多优秀教师进行讲解,学习了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师,比较了中西方的德育教育,感悟了品德课教学的新理念,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技能。这次培训,给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懂得要以情为纽带,让感情走进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教师要充分挖掘品德课的课程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唤起孩子成长的渴望,给孩子一个梦想的天空。

培训中,我们还学习了品德课的备课、上课,评课技能,互动研讨在借班演练中的得失,观摩了郭老师的品德优质课。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教师这个行业,以至于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终身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一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同时加强必备知识的学习,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使自己更好的解读教材,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合理的选择合适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二是向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教师,甚至是学生学习,集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可以少走弯路,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用所学知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努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感谢国培!

第16篇: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小学组织教师学习了《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颇多。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新学期,我将不断加强自我反思,加强与其他同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站在一个真正的品德课程教育者的高度教我的学生,与学生共享品德课自身的魅力。

第17篇: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体会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体会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

2011年9月23日,我有幸到州教科所参加了由俞晓梅和严云霞两位老师主讲的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我感受很深。下面我就围绕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

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特别是社会科的成功经验,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采用了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设计最基本的差异,在于它是以社会生活为中心而组织的。为什么要以社会生活为中心呢?因为学生所处的社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能以学科来区分。而为了让学生能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学校课程的设计最好能以社会生活为中心,尤其是《品德与社会》学科,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

众所周知,社会生活中包含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社会问题,还体现了社会的基本价值和道德规范。这些社会知识有待人们去了解,这些社会问题有待人们去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办法,付诸行动,以建设美好的社会。学生最好从小便能了解社会知识、认识社会问题,并有机会从事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掌握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规范。而我们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正在于面对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扩大学习内容,由近及远地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作为一种核心课程的设计特色,还在于它不受学科界限的限制。该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各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学。这种跨学科的编写模式,既可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又可以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一个广泛的学习基础。

因此,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强调,从“学生社会

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同时在教材大纲的安排上,参照该学科新课程标准,先以个人作为起点,再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和所生活的区域、社会(如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地区),最后再到国家和世界,逐步扩大内容范围。如第

一、二册教材安排的教学单元依次是:《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的家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七彩的社会生活》、《话说社区》、《生我养我的地方》、《东西南北中》、《人类共同的家园》。并有机渗透公民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政治教育、经济教育、文化教育、法律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学科领域的题材,使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拓展和整合的过程,而不再是以德目或社会学科知识点来“截剪”社会生活的传统作法。

二、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和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 教学单元是指教学的完整单位,它提供学生有关某一主题的完整学习。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有的只需

一、二节课的时间便可完成,有的则需数节课,要视单元的大小和性质而定。在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中,每单元约8个课时,时间太短则学习难以深入,而时间太长又容易使学习因遗忘而减低效果,因此通常以4课书8节课之内完成为原则。

这套教材共分八册,每学期一册,教学单元从个人拓展到世界,还有一个研究性学习单元,每一年级一个循环(共二册),3~6年级共4个循环,螺旋式上升。这种处理方法先以学生社会生活和心理发展为依据,再考虑逻辑次序。同时,该教材各教学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单元练习”及“单元评价”等六部分。

此外,该教材教学单元的设计,是由不同主题的教学情景来展开的,我们在编写中尽量选用真实的事例、真实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呈

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了解社会并进行深入地思考。

三、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和多媒体的展示手段

我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要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死记硬背的弊端,就必须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起来,使之与艺术精神沟通,借艺术的方式来感召,而不是一味的说教。

其实,就道德教育而言,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区别是,西方道德的主流,从柏拉图到康德,都以理性为主,而中国的道德却以情为主,是审美的模式。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完全是典型的道德故事,但都充满艺术的意象。像大舜孝心感动天、天遣象替他耕田,听起来简直是神话。其他如“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等故事,对那些只具认知主义头脑而不懂诗意道德的人,简直毫无意义。怎么哭泣和笋的生长会有因果关系?王祥赤身裸体睡在冰河里,冻不死已是奇迹,怎么还能在冰河里提一条大鲤鱼回家孝敬母亲去?殊不知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重在借艺术的手段来感召而不是一味用清规戒律来规范。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模式,让现代道德教育生动活泼起来,充满着诗情画意,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采用了多样化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来进行教学。

为了协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我们还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些城乡学校大多能使用的视听教材,其中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光盘、挂图、图片、影视教材等。这样,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视听教材所产生的声光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形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主要包括:调查和观察社会的方法和技能、解读图片、数据资料(统计图)的方法和技能、比较和归类的方法和技能、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社会参与(交流、讨论、协商)的方法和技能。而这些技能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改革所

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在教材的各单元中结合具体事例不同程度的渗透认识社会的方法和技能的学习,如以第一册为例,在关于《七彩的社会生活》的单元里,详细提示了社会采访计划的格式及其操作方法,还就如何参与市场调查提供了相关的统计图表和活动计划。而统计图表或调查表几乎在每一单元都有出现,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则通过辨析和问题讨论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另外,我们在教材中还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专门编写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意在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发现问题、选择问题、鉴定问题、建立假设、搜集及分析资料、形成结论。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过的教学单元的知识进行拓展,促进迁移,顺利地将新学知识运用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使书本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将来有效地面对实际的社会问题情境。需要说明的是,研究性学习除课程计划内规定的课时外,还需要较多的课外活动时间,以便使学生有足够时间用以(合作地)解决问题,包括在图书馆研究学习、实地参观、调查或采访,上网收集研究资料等。因此,师生应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合理加以组织实施。

综上所述,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设计与编写的基本理念是:参照国家新课程标准,面对小学3~6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吸收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借鉴社会学习和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力求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材编写方式,让学生走进现实社会,快乐而有实效地学习,在认识社会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质,发展社会能力,逐步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公民基本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18篇:小学品德与社会研修学习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研修学习总结

通过培训,我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认识有所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对如何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材让该课程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教学需要创新,需要老师的再创造,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更新观念,学习新课程标准,依据实际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而开发课程资源,才能让教学更有实效。

第19篇:临沂市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培训学习总结

临沂市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培训学习总结

2011年11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临沂市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到非常幸运。短短两天的学习,充实而有乐趣。每一位参加讲课的老师都是各县区中出类拔萃的老师,每一位老师的课堂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科学的队伍里,我才刚刚起步,对科学课堂教学认识肤浅,只能说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学习结束后,我对科学这一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明确课堂框架

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位老师都准备的相当充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观摩平台,帮助我们重新梳理了科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一个设计都呈现出不同的亮点。

其中,临沭的薛慧霞老师执教的《我从哪儿来》为我们呈现了科学讨论课鲜活的课例,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讨论问题——交流总结,形成共识——应用拓展,课外实践”等步骤,以此展开教学。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从哪儿来》这堂课以动物图片导入新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图片中提出问题:“人是不是哺乳动物?”引入第二环节。再次借助图片与材料,薛老师在这一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展开讨论,并出示讨论要求,形成小组意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深化讨论的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老师融于学生队伍中,对每一个讨论问题进行再次辩证地分析、归纳、总结。最后以视频《胎儿的生长过程》结束此环节,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当学生知道了胎儿是如何在母体中生长时,借此延伸,体会母亲的辛苦。整堂课,带给我们一种很舒畅的感觉,感觉水到渠成,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另外,苍山的李英老师执教的《白天与黑夜》为我们提供了科学逻辑推理课的课例,从呈现事实到提出问题、假设,再到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模拟验证,从事实与验证中逐个推翻之前的猜测,这些环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一开始不知道一堂科学课的各个环节到现在对教学策略的清晰认识,我觉得有了较大的收获。

二、注重联系生活

科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他们的课堂上,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与自己形影不离、无处不在,就连听课的老师都为之动容。这六节课,充分利用图片、实物、投影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每一节都有很多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小实验,小探究,有趣而有意义。令我印象较深的有杨少华老师执教的《声音的产生》这一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并以学生为主体,制定有效地实施方案,学生既动手动脑,又准确地落实了新知识的学习。而翟正松老师以“硬币消失”的小魔术导入新课,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李英老师在讲授《白天与黑夜》时,充分利用实验道具——手电筒、蜡烛等,把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这些课堂中的细节,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加以引导。联系得越紧密越巧妙,学生感受亦越深,越能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进一步领会了学科的教学策略和具体实施的方法。我会尽快把所学的教学策略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向文本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逐渐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

第20篇: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西河小学听课心得体会

河北镇中心小学 邢粉霞

最近,我和元红霞、原克服有幸参加了西河小学《品德与生活》乔学亮、李沁阳等教学能手考核展示活动。通过学习使我不仅领略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材处理方法,学习了教师的探究性教学,还感受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1、人们在行动前,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选择安全放心的食物。吃透了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就会用不同的故事引入,用不同的思想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同样在选择教学方式前,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应当在课程总目标的引领下,吃透教材,借助教学参考书,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确立准确而有科学的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做到方向正确,路径正确,操作方式正确。

2、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在玩中会得到身心的愉悦,在玩中,他们会在某一方面去探究,去学习、去创造,并品尝苦与乐。即使经历酸甜苦辣,他们都会觉得是成功、是享受、是欣慰。

3、儿童参与活动的选择

提倡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与学生合作选择内容,或者利用学生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当然学生自己或参与选择的他们熟悉的、喜欢的活动,更能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力。更有利于用学生眼中的世界进行感悟、发现、探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儿童参与的选择活动形式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的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助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为他们提供若干方案,让学生从中选择。

4、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教师要切记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凭借与手段,教材提供的资源只是“诱发”师生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应从教材出发,切实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依据实际,扩大教材的功能,广泛开发和利用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使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聆听了西河小学关于新课改的示范课,也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A、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B、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内容互动。也就是有选择的来使用教材。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C、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互动。四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D、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本次学习,收获颇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次听课的很多闪光点,将成为我课堂授课的主旋律。总之,我深深地感觉到: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创新,加强学习,掌握新的要求与技能,大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此基础上,再探索出一套有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的需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