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百家姓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9:32: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百家姓》教案

百家姓

第一节课:何为百家姓?

1、《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的次序不是依据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而是因读起来顺口,易学好记。

2、《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3、“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宋朝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的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及其正妃孙氏、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姓。

4、通过阅读国学经典,能使孩子们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

5、姓氏的前五种分类:

(1)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例如:熊、马、牛、龙、凤等等。、(2)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3)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4)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

(5)以山名、河名为姓氏。例如:出于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 课堂提问:

1、有读过或知道《三字经》、《千字文》的同学吗?如果知道,能说说你们对他是怎么理解的,教会了你们什么道理,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2、同学们有读过百家姓吗?你们都知道都有哪些姓氏呢?

3、同学们回家思考一下,赵钱孙李为什么排在前面呢?今天我们已经讲了一些原因,希望同学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回家问一下爸爸妈妈。

4、让同学们回家也自己学习一下百家姓及其百家姓有 哪些,这样也方便于在第六节课的比赛。

第二节课:姓氏的起源及分类。

1、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符号。如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以姓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到伏羲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行使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由此,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

2、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3、姓氏的另几种分类: (1) 以居住地的方位为姓氏。 (2) 以谥号为姓氏。 (3) 帝王赐姓姓氏。 (4) 少数名族汉改姓氏。

(5) 容易读错的姓氏。例如:区(ou)、黑(he)、盖(ge) 课堂提问:

1、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昨日所提的那个思考题。

2、请同学们谈谈你认为母系氏族制度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

3、请同学们想一想阶级社会又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4、请同学们回到一下除什么族外,其他的都是少数民族?

5、请同学们回家思考一下,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能够说出几个呢?

第三节课:学习姓氏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1、教会孩子们读法,并在课堂上让孩子们朗读。

2、赵:赵姓的祖先是伯益,伯益的十三世孙叫造父,他是周穆公的驾车大夫,因功被封在赵城,他的子孙后来就以城为姓。

3、赵姓小故事:赵匡胤黄袍加身

后周恭帝年幼,不懂得治国安邦,由宰相范质、王薄辅政,但军事大权却掌握在大奖赵匡胤手中。

公元960年,赵匡胤奉命去平定边疆战乱。大军走到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时,士兵们在赵匡胤亲信的煽动下情绪高涨,要拥立赵匡胤为帝。他们冲进赵匡胤的住处,把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并高呼“万岁”。就这样,赵匡胤顺顺利利地当上了皇帝。其实这一切都是赵匡胤和亲信们事先策划好的。被拥立为皇帝的赵匡胤率军回朝,轻而易举地夺取了皇位,并改国号为宋。 课堂提问:

1、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昨日所提的问题?

2、听了这一故事,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的历史人物的故事吗?比如:赵姓的故事就不是一个,即赵姓的美丽传说故事关于瑶族赵姓的美丽传说故事。

第四节课

1、复习昨日所学内容。

2、学习新的姓氏: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3、教会孩子们读法,并在课堂上朗读。

4、张:张姓的祖先是黄帝的后裔。相传,黄帝的第五个儿子青阳生下儿子挥。挥因为发明了弓箭,被封为“弓长”,专门负者管理弓箭制作,并因此被赐“张”姓。从此,挥的后代就以张为姓。

4、小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是刘邦的谋士,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张良年轻时,有一次在一座桥上散步,遇见一位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甩到桥下,并吆喝张良给他捡上来。

张良看老人白发苍苍,就到桥下把鞋捡了回来。谁知老人接过鞋后又扔了下去,张良只好把鞋再捡回来。当张良第三次把鞋底给老人时,老人又让张良把鞋给他穿上,张良友恭恭敬敬第给老人穿上了鞋。

后来,老人送给张良一本书,就是《太公兵法》。从此张良刻苦钻研兵法,终于成了有名的军事家。 课堂提问:

1、秦姓的故事也是非常多的,秦朝时的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始称秦始皇,同学们能说说他的一些事迹吗?

2、说一说其他姓氏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3、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自己的姓氏又有何特别意义呢?

第五节课

1、复习昨日所学内容。

2、学习新内容: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4、学习姓氏的读法及其一些小故事。

5、曹:曹姓是姬姓的后代。周文王的第十三子振铎被在曹地,建立曹国,后来曹国被宋国所灭,振铎的后代就以故国名为姓。

6、小故事:曹植七步成诗

曹操的儿子曹植非常有才华,深得曹操喜爱,哥哥曹丕十分记恨他。曹操死后,曹丕当上了魏王,他很担心曹植强自己的王位,总想找机会杀掉曹植。

有一次,曹丕找了个借口把曹植抓起来,并对他说过:“都说你出口成章,我限你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做不出,我就杀了你!”曹植思考了一下,没等走完七步,一首诗就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意思是说,本是一母同胞同胞的亲兄弟,何必要互相残杀呢?曹丕听后,深感羞愧,只好放了曹植。 课堂提问:

1、请同学背诵一下已经学过的24个姓氏。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姓氏的了解。

3、在曹操时期,国土被分为三大块,那么是那三个呢?

4、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兄弟姐妹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第六节:比赛(背诵姓氏)

第七节课

1、复习昨日所学内容。

2、学习新内容: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3、小故事:苏秦苦读

战国时期的苏秦年轻时一直没有受到重用,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把自己积存的反复诵读,细心揣摩,经常读到深夜。有时候,因为读得太累,苏秦 就趴在书架上睡着了,可是每次醒来,他都会为浪费时间而后悔。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苏秦想了一个办法,每当觉得困倦时,他就用坠子刺自己的大腿,用疼痛赶走困倦,有时把大腿扎得鲜血淋漓。

经过一番苦读,苏秦终于学有所成。后来,他受到了六国君主的重用,佩挂六国相印,成为有名的“纵横家”。 课堂提问:

1、请同学回答一下上堂课所提的问题。

2、在同学们的周围是否有苏姓,那么他们有什么意义呢?

3、听到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在读书方面,如果是你,那你会怎么做呢?

4、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应该用什么态度?

第八节课

1、复习昨日所学内容。

2、学习新内容: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3、学习姓氏的读法并背诵。

4、鲁:鲁姓来自姬姓,先祖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旦。周公旦的儿子伯禽被封在了鲁国,后来鲁国被楚国所灭,鲁国人从此以国名为姓氏。

4、小故事:巧匠鲁班

鲁班是古代工匠,也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

相传,有一年,鲁班建造一座大宫殿。这座宫殿要很多木材,鲁班天天带着徒弟们上山砍树,可使用斧头砍树非常慢,这让鲁班很着急。

有一次,鲁班坐在山坡上想办法,无意中抓了一半山上的野草,竟被草也划破了手。他摘下一片草叶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锋利的小细齿。突然,鲁班眼前一亮,急忙请帖将制作了带有细菌的铁片。鲁班和徒弟们用带有细齿的铁片伐树,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 ,又快又省力。这种带细齿的铁片就是我们今天用的锯。 课堂提问:

1、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昨日所提问题。

2、复习前几日所学的姓氏,并请同学背诵一遍。

3、鲁姓名人除他们之外,你还知道其他的吗?

4、听了这一故事,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还有哪些的人物也有这样的创举?

第九节课

1、复习昨日所学内容。

2、学习新姓氏: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3、教会孩子们读法。

4、廉:大廉的子孙为了纪念先祖,用祖先的名字“廉”字作为自己家族的姓氏,称为廉氏。

5、小故事:廉颇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的文臣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这件事立了大功,被赵慧文王封为上卿。老将廉颇为此很不服气,逢人便说:“我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只不过动动口舌,凭什么官位在我之上?等我见到他,一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这些话以后,尽量躲着廉颇,别人都以为他怕廉颇,蔺相如却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将军呢?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赵国文臣有我,武将有廉颇将军,如果我们不能团结一致,不是给秦国可乘之机吗? 这话后来传到廉颇的耳朵里,令他非常惭愧,他袒露上身,身背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认错,从此两人同心协力为赵国效力。 课堂提问:

1、请同学回答一下昨日所提问题。

2、回顾前几日所学的内容,并请同学们自己来说一说。

3、从这一故事当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课后作业。

第十节课

1、复习昨日所学内容。

2、学习新内容: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3、教会孩子们读法及背诵。

4、毕:毕姓来源于姬姓,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 ,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之后,把姬高封在了毕国,史称毕公高。他的后代便以封国名做了姓氏,称为毕氏。

5、小故事:毕生发明活字印刷 最初的印刷是雕版印刷,就是要把印的内容雕在一块板上,然后再涂墨印刷。这种方法很麻烦,有时刻错了一个字,整块板都得废掉,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原料。宋朝的印刷工毕昇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单个字刻在方形的小胶泥快上,制成可以自由排版的活字。排版时,奖需要的活字蜜蜜地排在涂了松脂或蜡的铁板上,四周用铁框固定,然后用火在铁板下加热,使松脂或蜡熔化,把活字牢牢地粘在铁板上,接着就可以涂墨印刷了。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仅节约了原料,还节省了印刷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课堂提问:

1、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上节课所提问题。

2、请同学背诵一下所学的姓氏。

3、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除了所学姓氏中人物的故事,还有哪些故事呢?例如:司马光砸缸、晏子使楚等等。

第十一节课

1、复习昨日所学内容。

2、学习新内容: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3、教会孩子们读法。

4、康:周武王灭商后,把幼弟姬叔封在康,丗称康叔。周公平定殷商武庚叛乱后,把原来商都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他,改称他为卫君,建立卫国,又称卫康叔,姬叔死后谥号“康”,他的后代有的以他的谥号或封底为氏,称康氏。

5、小故事:康有为变法

清朝末年,政府昏庸,国力薄弱,常被外国欺负。当时,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的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康有为再一次联合进步人士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慷慨激昂地阐述了变法的重要性,光绪帝深受感动,正式宣布变法。可是,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和袁世凯的出卖,变法之维持了百余天就是败了,光绪帝也被慈禧太后软禁起来,慈禧太后还下令逮捕所有参与变法的人,康有为不得不连夜逃走,他领导的变法也“夭折”了。 课堂提问:

1、请同学回答一下上节课的问题。

2、请同学起来背诵一下姓氏,看看他们能不能背诵得出。

第十二节课

1、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我们所学的32个姓氏,看看同学们是否都知道这些姓氏。

2、针对所学内容,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对姓氏的了解。

3、让孩子们谈谈他们认为那一姓氏最好,说一下原因。

4、剩余时间,自由活动。

百家姓教案

百家姓教案

百家姓教案

百家姓教案

百家姓教案

大班教案《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

教案《百家姓》应彩云

大班社会教案《百家姓》

百家姓教案
《百家姓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案百家姓 百家姓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