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市民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2 12:08:51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市民消费调查报告

市民消费调查报告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

一.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

质量是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

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市民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购物已经不仅仅是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买自己喜欢的。

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人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所以,品牌对于消费的影响也是很高的。当然,不排除有些人认为名牌有派头。(一双“LV”的高根鞋,五千多元,穿两次,跟断两次,但还有人会买。)

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鱿鱼”。这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二.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

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享几天福便上黄泉了,而那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

其次是选择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这是一种新式的消费观念,这可以让人提早享受。是我比较赞成的。

其中只有13%的人选择了向亲友借钱购房,这与中国传统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语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向父母借钱说不出口,毕竟他们养了你几十年,你还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由于计划生育,亲人也少得可怜,到时候还不了钱,他们又不好意思上门要债,结果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再说朋友,也都是这年纪,这经济水平,能有多少钱?不也愁着买房吗。

市民的消费观念较新,比前人更懂得支配自己的收入,更合理化,更符合一个市民的标准——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存折”。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有着“个性化”的追求。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甚至对“消费观”这一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这是很可悲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让更多的人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性别:□女□男

年龄:□ 25岁以下□ 25—35岁□ 35—50岁□ 50—60岁

身份:□公务员□学生□个体户□离退休人员□打工者

学历:□初中或以下□高中、中专、技校□大专□ 60岁以上 □其它 □大学本科或以上 1 您通常购物方式是()

A 去商场B 去超市C 电视购物D 网上购物E 其它

2 在购买商品时,您最重视哪方面的因素()

A 价格B 质量C 品牌D 服务E 环保F 个人喜好

3 您需要购买商品房,却没有足够的现款时,考虑付款方式是()

A 攒够了钱再买B 向亲友借钱C 首期付款+贷款

4您认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A 过时了B 没有过时C 应赋予新的内容

5.您如果看到两件看上去差不多,但一个有品牌,一个没品牌,且有品牌那个要贵,您会买哪个。

推荐第2篇:大连市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时期,受封建思想“人治大于法制”的影响非常深,并且我国建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给予法制建设足够的重视,这些因素对我国广大公民的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而拥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更是公民保护自己权益的最大武器。大连是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城市,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人民都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服务和享受。如何能使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保障自己的权益尤为重要。在这样一个发展进程如此之快的城市中,骗人与被骗依然每日都有发生,这都是市民的法律意识高低所主导的。因此,我们就大连市民的法律意识情况和如何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开展了专项调查。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我主要调查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通过调查他们,可以反反映出大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的法律意识是怎样的,从而推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的法律意识是怎样的。通过调查主要发现了一个问题:法律知识的来源途径稀缺。调查显示:被调查的3人中,通过电视获取知识的2人,其他途径的一人。而通过调查大连市的主要电视频道我们发现,大连电视台3套《法制频道》每天播放与法律相关节目的时间只有2小时左右,在全天一共18小时的时段中所占比列只有12%,而黄金时段从6点开始到10点,也只有1小时时间而已。而在2小时的时间中,还包括了重播的节目。这样通过电视来获取知识的人群,所能获取到的知识可以想象,是微乎其微的。并且通过电视来获取法律知识的人是占了大多数的,因此电视播放的法律节目的质量与时间是需要整治的重中之重。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调查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大连市民法律知识的来源途径稀缺问题的解决,应当根据调查中显示,首要解决电视中播放的与法律相关的知识的量。增加大连电视3台法制频道与法律相关节目的时间,增加法律节目在黄金时段的播出量。作为法制频道,应当以法为本,播出的节目不应该光有专门的与法制相关的节目,所播

放的其他节目也应当与法相关。多播放案列,提高人民看节目的积极性;多播放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可以将一些基本的法律小知识编写一小段绕口令、或者是小动画,让大家在看法制节目时能够通过另一种方法巧妙的记住而避免死记硬背忘性大的缺点。力求做到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上不上当、不受骗。

调查中还发现,有一部分市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比较倾向于私下解决,而不愿意上法院或者是寻求司法帮助。这都是人民法律意识差的一种表现,应当多举这类的案列,进行播放,同时强调私下解决有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随着大连市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社会交往相比以前大大加深了,社会矛盾不断涌现,急需解决。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在大连市民中,受过高等的教育的市民都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他们知道怎样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他们通过教育获取,通过日常工作需要或者书籍中获取很多的法律知识来充实自己,让自己的公民权益不受侵害,让法律的保护罩时刻围绕着在自己的身边。

根据大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大连市常住人口670万左右,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占9.90%;15-59岁人口占74.30%;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5.80%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71% ;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161896人占总人口数的17%;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59336人占总人口数的2%。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文盲占人口总数2%,儿童和老人占20%左右,他们或者无接受能力,或者接受能力差,是法律意识薄弱的一群人,他们是需要家人、朋友来保护的。而大连市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数的将近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的人群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朋友,可以通过他们的耳濡目染来了解各种法律知识,或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寻问。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事从他们身上学到各种法律知识,从而达到普及法律知识的一个效果。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如何提高及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调查,对于提高大连市民法律意识大家给出了比较统一的意见,那就是

加大宣传力度。根据调查,我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措施:

1、在公共交通运行时在广播中播放相关的法律知识。保护好自身的财务只是前提,应当在此基础上增加遇到小偷后应该怎么做,以及有哪些法律条列可以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2、在银行中播放与之相关的影像的资料。如:取大额钱款时,应当怎样保管好取出的钱款,如果被强盗抢走了,应该怎样做,并且播放相关的法律条款,以及处罚,让想抢钱的不法分子知道其后果从而大大降低犯罪率。

3、在行政服务大厅播放与之相关的影像资料。如:税务大厅播放偷税漏税的法律条例和处罚条例等。让大家都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

4、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广播、电视多播放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在报纸上开设法律小知识这类的板块,每日报道一些小案例,刊登一些小法律知识,都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

5、从娃娃抓起,学校定期开展法律知识普及课程,主要教育孩子们一些他们能够理解,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发放法律小册子,用儿童画的形式,告诉孩子们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做,让他们在玩乐的同时收到教育。

6、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让群众在办事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推荐第3篇:市民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

市民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

(一)

内容摘要: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讲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个人素质,而且对保持社会的健康和稳定都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社会公德对社会、对民族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所以我把\"市民社会公德现状\"作为假期实践课题,希望通过调查,改变破坏社会公德建设的行为、现象,引起人们对社会公德建设的关注和思考,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公德 社会 市民 素质

一。 调查背景

我的家乡大连市长海县,近几年来由于旅游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经济变得繁荣,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文化也逐步发展起来。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人们需要快速的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社会,所以一些涉及社会公德的问题现在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我们社会前进的脚步。社会公德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

那么什么是社会公德呢?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将会被社会所不齿。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其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如今世界各民族的竞争已经从军事、经济领域延伸到文化领域,所以民族文化中的公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民族性格中的修养、素质,足以彰显这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所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中国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

人民的道德素养、文明水准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公民道德素质也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只有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了,构建和谐社会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大连市长海县民风相对来说是比较淳朴的,在经济还为完全对外开放之前,这里的人们的素质水平比较高。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海县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开口,而且在节假日期间外来旅游人数也越来越多,我们可喜与于经济的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路面上的垃圾越来越多,酒驾案例攀升,污水乱排放导致河流污染,打架闹事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社会存在上述问题,我想通过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了解当前社会现状,改善目前社会公德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原因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围绕长海县人民社会公德做了一次社会调查,看看有哪些方面可以继续改进,共同创建和谐美丽的新长海。

二。 调研目的

公德的培养是一项事关重大的事业,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项事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就明确指出国民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国家也提出了\"八荣八耻\",明确区分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和高尚的社会公德行为。公德的培养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公德的教育是其他道德教育的基础,因而全社会都有责任将社会公德建设好。

如今大连市长海县已经被当作旅游胜地重点建设,我们海岛人民就更应该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构建和谐美丽新长海,从而使外来旅游者感受到我们的淳朴民风,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到长海县观光旅游,为长海县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因此,我利用暑假长达40天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假期的时间比较充裕,我会充分利用时间,拓宽调查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准确的资料,以此来确保调查结果的精准。

三。调研范围和对象

(一)调研范围

我把长海县的大长山岛镇作为主要的研究区域,并且侧重对人口密集的社区进行调查。当然一些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是重点调查地点。

(二)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我把调查对象归纳为上班族、学生以及老年居民。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层次划分,有助于更好的梳理调查现象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并解决问题。

四。 调研方法

(一)调查方式和方法

此次调研,我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有:抽样调查法与问卷法相结合,()访谈法,观察法等。这次市民社会公德的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首先对样本进行分配。计划所调查的样本数为100,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老年居民,学生,上班族)进行分层抽样。其次对样本进行布点,以社区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包括:塔山社区、东山社区、中山社区等,主要采用街头拦截式方法进行问卷发放,为了调查的顺利进行,为接受调查者赠送小礼物(一支笔)。

在调查中期,采取观察法对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观察,以此获得作直观的资料;分别从不同层次的调查对象中选取一人作为访谈对象,获得大量意见观点。

(二)分析研究方法

1.审核问卷

检查回收的问卷是否齐全,有无重复、遗漏,剔除空白问卷,统计有效问卷数量。

2.分组整理

对经过审核的问卷分别归入适当的类,根据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进行预先分组分类。

3.统计分析

对于分组整理的信息,计算相应的频数与百分比,在此基础上分析。

五。 经费预算及进度安排

(一) 经费预算:交通费用50元,问卷印刷费20元,礼物费用100元。

(二) 进度安排:7月20日至22日查阅资料,设置问卷;7月23日至26日发放问卷并回收;7月27日至31日对问卷惊醒整理分类、统计分析。8月1日至8月10日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六。 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长海县地区人民社会公德现状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一)大多数被访者认为,改善目前社会公德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舆论监督、制定和宣传各类文明公约、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社会上有75%的市民认为加强舆论监督、制定和宣传各类文明公约、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这种办法是最有效的,而只有13%的市民认为要加强管理监督队伍来维护社会公德问题。(注:蓝色部分为强舆论监督、制定和宣传各类文明公约、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红色部分为加强管理监督队伍;黄色部分为加强教育宣传;青色部分为其他观点)。

(二)多数被访者认为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原因是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比较差。

人们自身社会意识的薄弱引发了一系列违法的行为。下图充分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其中公德意识波若占整体被访者的31%,舆论监督、管理制度、管理措施也占很大比例,分别是18%,29%,22%.可以发现个人公德意识直接影响社会的文明。

13423于淼——实习总结、社会调查报告

(三)多数被访者认为目前违反社会公德现象严重的是:不遵守公共秩序。

不遵守公共秩序包括不文明乘车,随地吐痰、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等等。违反社会公德的主要现象是不遵守公共秩序,这一项占32.1%;不遵守规章制度占22.3%;不遵守礼仪规范占21.3%没有社会公德意识占24.4%.七。 结论

社会公德古人将其归纳为忠、孝、仁、义、礼。智、信,这种公德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孕育延伸,如今他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作为社会公民,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别人,如果每个人都树立高尚的公德意识,那么我们的社会便会少了那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和谐美好。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权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会真的发展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么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啊,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人们才会真正地幸福起来。

但是生活中仍然时时可见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例如,公共设施被破坏,拦路抢劫时路人却视而不见,酒驾导致无辜路人丧生,旅游景点建筑上被乱写乱画,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面对这一切,我们热切呼唤良好社会公德的回归和重建。

今天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公德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同时时代发展的进程给予了它新的内涵,这个新内涵就是要求每个公民都承担起公民义务和责任,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首先塑造自己的个人品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讲公德树新风的新风尚。当然政府也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我相信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社会公德一定会重新绽放光彩。

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

(二)

一、吉林市民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吉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吉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排序

从总体上看,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三、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吉林人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国共产党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推荐第4篇:钦州市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钦州市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时间:2013年7月12日下午

社会调查地点:钦州湾广场;鸿发市场;年年丰广场及汽车总站。

社会调查人员:陈原辉,何显明,叶吉泽,陆玮建,孔秋月,韦春洪,陈玉姬。 社会调查主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钦州市民,更多的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为建设美丽钦州建设出一份微薄的力!为此,本次调查将从钦州市区的居民入手,分析不同年龄层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公共环保设施的配备情况,来审视当下的环保形势。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将综合采用调查问卷,网络论坛,政府网站的方式,全面了解市民环保意识的强弱,更好的呼吁环保,使更多市民参与到环保建设的队伍中来!

钦州市民环保意识调查问卷结果:

垃圾分类(小区):

调查结果表明:58%的居民平时都没有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这意味着大量的废纸,金属不能很好地回收利用,回收价值大打折扣;而平时经常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也仅有11%,而且他们都反馈只是将废纸,塑料,易拉罐之类将其他垃圾分开,至与餐余垃圾,废电池则很少分类过。即使100%的受访者都懂得像废电池,塑料袋若是不妥善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但根据92.4%的居民都反映所在小区及街道并没有分类功能的垃圾桶,即使居民有心为之却受限于设施配备不够完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不到位也无力为之。对于7.6%的居民表示所在小区有分类垃圾桶,但只是简单的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而已。而事实上,我国是将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自然垃圾桶应具备这四类的分类功能,但在目前,在推广上仍需下大工夫。而对于只要垃圾车一来,不管可回收,不可回收,就几类垃圾全混乱地扔进车内的现象受访居民及钦州红豆豆友反映非常强烈:这不仅大大挫伤了居民的环保行为,还暴露出政府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欠缺系统的管理。并且查阅《钦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这

篇报道后,了解到钦州市的垃圾处理基本都是通过焚烧垃圾来达到无害化处理。这就意味着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对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要继续加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的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2.政府应加紧配备具有分类功能的垃圾桶,并注意对分类标志进行说明。3.应完善垃圾回收的管理及利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街道保洁:

调查结果表明:当手上有垃圾而附近没有垃圾桶时,92.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先将垃圾装好在袋子,找到垃圾桶后再扔进去;只有少数的受访者选择随手扔掉垃圾。这表明清洁意识正不断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愿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家园的清洁。而当垃圾扔不进桶时,80%的受访者都选择捡起来再扔,毕竟是自己的垃圾,把它扔进垃圾桶起码安心一点。但若是遇到下雨天地板较脏或者比较脏的垃圾时,15%的受访者选择无视掉自己的垃圾。这就意味着丢在地上的垃圾大都是液体之类难清理的垃圾,影响了市容;而在雨天,虽然人流减少,但垃圾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比如每当雨天,地上的食品袋就会明显多起来。对于乱扔垃圾的现象,77.9%的受访者表示是由于垃圾桶间隔太远的缘故导致人们乱扔垃圾。对此,我们调查发现:像钦州湾广场这种集休闲娱乐商业于一身的活动中心,垃圾桶的配置数量及距离比较合理,自然这些地方的街道比较清洁;而对于鸿发市场这种集市,调查那么久我们竟未发现附近有垃圾桶,配备数量上的缺少,势必导致菜市场上不时有些垃圾。而垃圾出现在菜市场上,无疑会传播细菌,影响食品安全。鸿发市场这种较为规范的市场还好,但像东风市场这类的环境卫生,每个钦州市民都谈之变色:烂菜烂叶等垃圾随处丢弃,清理也往往只是摊主随手清扫而已,长期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在谈及公共场所垃圾桶的保洁状况时,仅有25.4%的受访者觉得一般,而74.6%的受访者则认为垃圾桶普遍较脏。这说明街道垃圾桶本身的存在就是垃圾,同样对市容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在汽车总站附近尤为明显:那里人流量大,流动大,产生的垃圾各种各样,垃圾桶的保洁受

到很大影响,长期积累,垃圾桶都快成为乱,脏,插的代名词啦!这一点上,接受调查的年轻人,中年人反映尤为强烈!在此过程中,不少受访者都表示:近今年大量的传单乱扔已成为影响市容的重要因素,虽然传单本身并不脏,但是大多数人拿到传单就随手扔,一时间就会造成街道上出现大量传单。这一问题应引起注意。为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政府应增加街道垃圾桶的数量,特别是小街道;同时加强垃圾桶的清洁工作。 2.规范市场,将市场的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循环用水:

作为此次调查的附属部分,在居民的节水意识上做了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2%的受访者表示有循环用水的习惯,主要是出于觉得这些废水仍可再利用,比如浇花,冲厕所;对于钦州的水价,66.9%的受访者表示仍可接受。而对于因为钦州水资源短缺而去节水的,只有9.1%的受访者。这意味着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钦州水资源蛮丰富的,起码不至于到因短缺而节水的程度。在这一方面,仍希望政府完善水费管理,借此倡导居民节约用水!

心得:对于此次关于钦州市民环保意识的社会调查,我们组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上过于匆忙,未能从环保知识的考察上较准确了解市民的环保意识,所设计的问题不太能反映其真实情况。这一点应吸取教训。此外,由于我们组都是外地的,在调查过程中有些急忙,仅调查了40个人,并且忽略受访者的学历差别会影响其环保意识的强弱。因此,这两点是我们需要好好反省的!而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钦州湾广场的受访者,还是鸿发市场的受访者,都对近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落实工作挺满意的,钦州的清洁状况有明显改善!借此,也呼吁钦州市民,政府共同行动,维护钦州的清洁!

推荐第5篇:暑假调查报告——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关于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洛阳市交通安全情况,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提醒大家“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调查方法】

街头观察;调查访问

【调查时间】

时间:7月22日上午8:10—12:30

【调查对象】

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 铁道管理员 交警环卫工人的士司机街头行人

【实地观察】

1.铁道口行人等待火车过道时的种种表现,是否有越栏穿轨的现象。

2.十字路口行人等待红绿灯时的种种表现,是否有抢红灯的现象。

3.搜集整理有关交通安全的警示语、宣传语。

4.观察路口红绿灯变化时间。

【调查过程】

地点:十字路口

对象:交通协管员

问:行人出行过马路应注意些什么?

答:大家习惯过无红绿灯的路口时向右看,忽略了左边驶来的车辆,因此发生交通事故。首先大家就应该过斑马线,注意看红绿灯,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交通安全保护。但是许多行人忽视了这一点,或许中国人的素质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由于交警执法力量有限,更是间接地促使我区行人肆无忌惮地闯灯、摩托三轮有恃无恐地违法,而这一切在市民眼中就是交警部门不作为或失职的表现。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被拦下的违反交通法规的司机,交警也大多只是开罚单、扣分了事,让许多司机产生了交通管理就是开罚单赚钱这种错误思想,从而对交管部门产生逆反情绪,抗拒心理。综合上面两个方面,行人上街提心吊胆,司机开车烦遇交警,群众与交管部门产生了分歧与隔阂,久而久之市民对交管部门的信任度下降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满意度也下降了。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十分普遍,通常情况下并没有十分严重的伤亡,但是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任何时都不能排除没有伤亡的可能性。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如你们学生过这个铁道口的时候,很多都是越栏穿轨,很少一部分人能等候。造成这一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造成伤亡有偶然性,而大家的侥幸心理多于安全意识,也就是说只要大家存在这种不良侥幸心理,不去加强安全意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大,事故的严重性也会很大,而违反交通规则,从法律上并不可能将行人完全约束,总不能一穿轨就让行人罚款,我们执法者也只能起到一个提醒监督的作用。

小结:

从这位交通协管员的言语中不难感受到他对交通事故发生是因为行人不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气愤,对有些行人的行为感到无奈。遵守交通规则的确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素质和思想意识,我们始终相信大家都有良好的素质,只不过意识还需要加强,我们会从最基本的遵守交通规则开始,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不足。增强交通执法力是势在必行的,然而在有限的财政支出以及设备技术的限制下提高执法力度是比较困难,国外一些国家针对这个问题则采取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的方法,利用交通协管志愿者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在加强执法力度的同志,增进与群众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交警是交管部门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其执法方式直接影响着交管部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加强交警的业务素质的的同时也要加强其个人素质教育,在合理行政,公正执法的前提

下深入百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做到疏导交通尽心尽力,罚单开得有凭有据,才能逐渐恢复市民信心。

地点:科大东方医院门口

对象:的士司机(停车于路边。)

问:作为司机,您对我们行人有些什么忠告或者您认为您在驾驶过程中行人不应该给你带来哪些麻烦?

答:行人为了图己之便无视道路交通秩序与自己人身安全擅闯红灯或随意过街的现象在我区也是十分常见,虽然行人闯红灯违反交通法规,但由于多数情况下闯灯行人较多,监管难度大,因此交管部门很少对行人闯灯进行约束,最多只在红灯路口采取劝阻的形式进行管理,更助长了行人横闯红灯这种不良风气,增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小结:

驾驶过程中的司机和横穿马路的行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每一个人都有必要树立安全意识,无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要将安全牢记心中,时刻遵守交通规则。

地点: T字路口

对象:行人(一位中年母亲,正和她的女儿等待红灯。)

问:您是否常常叮咛女儿注意交通安全,您是怎样叮嘱她的?

答: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带她出门或让她独自出门时总要提醒几句“过马路要看绿灯再行”、“过铁路要等火车走了再过”、“一定要走人行道”。大概说的多了,女儿都能很好的注意这些,她上学独自过马路过铁路我很放心。

小结:

从这位母亲的回答可以知道,安全意识的树立是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的,这小小的叮咛让这个女孩子注意到安全的小细节,不知不觉中小女孩与危险拉开了距离,原来保护自己,安全出行是这么简单。

地点: T字路口

对象:行人(一位男青年正在闯红灯)

问:您好,我们在做一个社会调查,您能谈谈对违反交通规则现象的看法吗?答:„„(这位行人拒绝了我们的访问,低着头红着脸很快地离开了。)

小结:看来这位行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闯红灯不仅对自己的生命构成威胁,而且给司机造成了麻烦。如果司机不能准确判断行人来去的方向,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就算判断正确,也会因为要避开行人而突然转向影响到其他车辆,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闯红灯、翻越护栏、横穿马路一系列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都是不明智的,都是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

【总结反思】

在这个短暂而又精彩的暑假里,通过对洛阳市交通安全情况的调查,让我们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受益匪浅。我们明确了调查目的,在一起拟定了调查方案,确定了调查方法及对象。我们以育才为起点,以铁道口、转盘、十字路口、作为观察调查访问点,以行人应树立怎样的交通安全意识、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为主线提出问题,走访询问街头行人、司机、交警及协管员,并实地观察现存的铁道口越栏穿轨、十字路口闯红灯的现象。并对调查访问结果作进一步分析,在认识问题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我们自身的反思。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意识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会使我们生活更有秩序,我们不能因为心存侥幸而忽略了安全意识。如当我们上学时经过十字路口时要等绿灯,也许这会耽误几分钟我们上学的时间,但是绝不会因为争取这几分钟而搭上一辈子的大好光阴乃至生命。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认真地遵守交通规

1.加强各部门合作,共同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建议与商州区教育局合作,将交通安全宣

传教育带进校园,争取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必修课程;与区团委合作,充分发展交通管理志愿者,特别是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活动或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交通管理人手的紧缺同时加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感。

2 .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强化队伍建设。特别是对非机动车辆等违章现象加以严管,减少摩托车抢占机动车道、抢灯越线、逆向行驶,以及三轮车“闯禁区”等违规行为,并在人流、车流密集的路口,特别是在黄沙桥、州城路、名人街路段,增加交通协管员,对行人闯灯过街、翻栏过街、横穿道路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约束与制止。并在严管的同时“以人为本”,注重于市民的沟通与交流,逐渐恢复民众的信心。

3 添加必要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建议在车流量较多的路段,加长人行横道护栏长度或加高机动车道栅栏高度,从硬件上加强约束,减少行人占道行走和乱闯马路的现象。另在学校、敬老院前加设减速带,在人流较多、急转弯处加设减速标志。

4.市民整体交通安全意识不良,要加强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教育。交警不能仅仅检查摩托车、小轿车等机动车的行驶情况,要加大对电动车、自行车、行人的检查,尤其是电动车,违规最高,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最好电动车也要有驾驶证。除交警要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进行批评教育、处罚外,电视台等要要对违反交通规

推荐第6篇:贵阳市民生态旅游态度调查报告

贵阳市民生态旅游态度调查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快速发展,这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旅游,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但是,打着生态旅游旗号,实际上却破坏生态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保护区内盲目的大规模的修路、盖房和建设许多现代化设施,大量占据土地,破坏景观协调和自然风光,造成建设性的破坏。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其可持续性也受到很多争议,但如果在生态旅游中加强市民的生态认知,这样具为游客提供一种贴近自然的体验,又能使旅游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生态旅游还是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环境友好性,经济友好型的生态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各界的重视,尤其是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地区,很多人开始倡导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一种贴近自然的体验,生态旅游它必须基于可持续发展,达到综合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了让生态旅游的意识更加的深入人心,让更多的贵阳市民参与我们的生态旅游建设,因此我们进行本项生态旅游调查来了解现阶段贵阳市民关于生态旅游的态度。

调查目的:了解贵阳市民对生态旅游的了解程度。

调查意义:强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在帮助政府宣传生态旅游的同时,加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为贵阳创建文明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

1、性别:男性占50%,女性占50%

2、教育水平:大专占80%,本科占20%文化素质都比较高

3、受访者职业: 学生占80%文教科技人员占10%,服务销售人员占10%。社会地位都比较高,收入稳定,有比较固定的闲暇时间。

4、受访者的年龄:21-30占40%,20以下占40%,31-40占20%,多数是中青年人

5、受访者的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占60%,3001-4000占

30% ,4001-5000占10% 多数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6、受访者的居住区域:云岩区占80%,南明区20%都居于市中心信息

来源比较广。

7、受访者是否参加过生态旅游:没有占70% 有占30%对生态旅游都有

不同程度的了解

8、受访者是否参加过生态旅游相关的课程学习,培训或研究活动:没有

占40% 有占60%因为素质较高,受教育程度高对生态旅游的学习也较多

9、受访者是否参加过保护自然或文化的活动:没有的占40% 有占60%。

有意识不代表有条件参加。

三、生态旅游认知、情感和意向分析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贵阳市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变量,生态旅游情感变量以

及生态旅游的意向变量。

1、通过调查可知百分之八十的贵阳市民听说过“生态旅游”一词,这说明生

态旅游已被广大市民感知。

2、市民获得生态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旅游信息50%来源于电视,20%的信

息来源于网络,10%的信息来源于学校课程,从问卷我们可以看出电视的应用

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

70%的市民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只是略知一二,只有30%的人对生态旅游

十分熟悉。所以在旅游宣传过程中应该注重市民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

4、生态旅游认知

①生态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方式没什么不同

很不同意0%不同意70%一般 30 %同意0%很同意0%

②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形式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20%同意80%很同意0%

③生态旅游应该把部分收入作为当地环境保护之用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4%同意60%很同意0%

④当地居民有权参与生态旅游区的服务和决策管理

很不同意0%不同意10%一般50%同意40%很同意0%

⑤生态旅游具有高品位和高责任的特点

很不同意0%不同意30%一般30%同意40%很同意0%

⑥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体验生态环境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50%同意50%很同意0%

⑦生态旅游区的解说教育非常重要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30%同意50%很同意20%

⑧生态旅游区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资源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10%同意60%很同意30%

⑨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服务应与当地环境相协调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20%同意60%很同意20%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绝大部分的市民们认为生态旅游与一般的旅游形式没有

什么不同区别,绝大部分也同意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形式,也同意将一部分的生态旅游收入拿来作为当地的环境保护之用,他们也有普遍

认为当地居民有权参与生态旅游区的服务和决策管理,生态旅游是具有高品位

和高责任性的一项旅游活动,绝大部分的市民也觉得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服务应

当与当地环境相协调。这说明贵阳市民有一定的生态旅游意识,需要我们的政

府加大宣传力度和进行大众化知识的普及,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生态旅游。

5、生态旅游情感

①你是否愿意参加生态旅游,享受其中的乐趣.

很不同意0%不同意10%一般20%同意50%很同意20%

②对于其他的旅游形式你是否会优先选择生态旅游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60%同意40%很同意0%

③你是否愿意成为生态旅游者并履行生态旅游者义务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20%同意70%很同意10%

④你是否愿意接受各种形式的生态教育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30%同意50%很同意20%

⑤你是否愿意多花钱消费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态旅游产品

很不同意0%不同意10%一般80%同意10%很同意0%

⑥你是否会捐赠你力所能及的钱款来支持生态旅游区的发展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8%同意20%很同意0%

⑦生态旅游环境质量比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更重要

很不同意0%不同意20%一般20%同意60%很同意0%

⑧强烈愿望与大自然进行深入的交流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40%同意40%很同意20%

⑨看到游客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我会感到难过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4%同意50%很同意10%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虽然生态旅游对大家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但是人们接纳它,这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人们还是很乐意去接受它,也说明对于主流的有利于大众生产生活的事物人们是不排斥的,对于多花费金钱去生态旅游,他们也没有明显的反对。说明生态旅游能够在短时间内在社会上占领至少大部分的市场。

6、生态旅游意向

①旅游之前我愿意去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20%同意50%很同意30%

②我愿意配合告示牌或者是导游人员的规定

很不同意10%不同意20%一般10%同意40%很同意20% ③生态旅游区的动植物只要我喜欢就可以带走

很不同意40%不同意60%一般0%同意0%很同意0%

④在游览时,要尊重旅游区野生动物生活习性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20%同意70%很同意10%

⑤愿意会拜访生态旅游区中居民区,了解当地文化并尊重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30%同意50%很同意20%

⑥看到游客破坏环境,我会出面制止或通知相关单位

很不同意0%不同意20%一般20%同意50%很同意10%

⑦旅游时有导游的解说我会感到不自由

很不同意30%不同意10%一般20%同意20%很同意20% ⑧我愿意加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团体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30%同意50%很同意20%

⑨我愿意更多的了解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

很不同意0%不同意0%一般60%同意30%很同意10%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人们尊重自然,并且也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然。对于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也比较感兴趣,较多的旅游者愿意配合导游人员的安排。多数人同意应该尊重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旅游者的旅游目标明确,乐于接受教育,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较强。这一切都说明生态旅游的意向明确。

四、建议

1.倡导文明旅游,弘扬绿色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深化宣传教育、倡导文明旅游,绿色旅游。通过问卷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宣传还不构,所以应当积极开展环境日主题活动、绿色志愿者活动等各种有效形式,向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将绿色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消费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市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每个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2.合理规划管理,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加强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管理,建立生态示范区,限制对自然有负面影响的活动并推荐对自然影响最小的活动。建立健全法制,强化监督管理。生态旅游是一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旅游经济产业,社会性、科学性、公益性很强,既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办事,又要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进行管理。因此,对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各项旅游活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统一加以规范和管理,避免出现各行其是、过度开发、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错误倾向。同时研究保护区的适宜游客量,以便控制和阻止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监测旅游的影响,并通报给经营者、自然保护团体及地方社区,并监督协调在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活动。对已经遭污染的

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对一些文物古迹进行有效保护,拆除与文物古迹不相协调的建筑。

3.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统一。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不排斥经济效益,提倡在把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到最小的同时,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收益。这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取得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途径之一。因此,生态旅游收益中的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都应该投入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黄波

酒店管理10-2班 14号

推荐第7篇:上海市民知识产权认知度调查报告

2007年上海市民知识产权认知度调查报告

一、调查缘由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庆祝这一重大节日、宣传知识产权知识、提高市民知识产权意识,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与复旦、交大、同济、华政、上大5所高校联合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本调查作为该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由5所高校知识产权志愿者共同承担问卷调查后,复旦大学知识产权志愿者负责总结、分析和归纳,形成调查报告。

二、调查目的

掌握上海市民的知识产权知识及知识产权意识的现状,为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决策提供参考。

三、调查地点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调查地点:本次调查工作由复旦、交大、同济、华政、上大5所高校的知识产权志愿者承担,为方便志愿者开展调查工作,调查地点主要在杨浦区、黄浦区、长宁区、徐汇区、闵行区、虹口区6个区。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0份,收回有效问卷7512份,占75.12%,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

2、调查对象性别:从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看,男性占48.1%,女性占51.9%。

3、调查对象学历:被调查者中,高中及以下占25.3%,本科占65.2%,硕士占9.5%。被调查者总体的教育水平较高。

本次调查是在以六个区为主的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涵盖了不同性别、学历的人群,被调查者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基本上可以反映上海市民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

四、上海市民知识产权认知度的统计分析

市民知识产权认知度是公民对知识产权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们很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知识产权知识,故人们的知识产权知识多数来自于现实生活。因此,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的考察。

1、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具体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为考察市民对知识产权内容的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据您了解,知识产权包括(可多选):1专利、2植物新品种、3商业秘密、4集成电路布图设计、5商标、6版权”。选1的占61.2%,选2的占45.1%,选3的占51.3%,选4的占33.5%,选5的占75.6%,选6的占52.7%。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上海市民对知识产权的内容较了解。

2、目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较普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是屡禁不止。为考察市民对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1盗版及冒牌商品价格便宜,正版商品太贵;2盗版及冒牌商品随处可见,很容易买到;3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大;4对侵权行为惩处不够严;5政府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执法力度不够强;6其他原因”。选1的占52.1%,选2的占61.5%,选3的占65.4%,选4的占53.7%,选5的占62.6%,选6的占10.4%。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上海市民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较为了解。

3、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在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不同的部门、单位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为考察上海市民对此的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您认为下列哪个主体在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1政府、2市民、3教育机构、4销售商、5司法机关”。选1的占38.1%,选2的占22.4%,选3的占12.2%,选4的占12.1%,选5的占15.2%。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上海市民认为政府的执法和政府公务员的自身垂范应在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

4、知识产权保护离不开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工商局、公安局、海关等。为考察上海市民对此的了解程度,我们设计这样一道问题“您知晓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职能部门有哪些(可多选):1知识产权局、2版权局、3工商局、4农委、5文化市场执法总队、6文广局、7海关、8公安局、9外经贸委、10城管局”。选1的占65.2%,选2的占75.5%,选3的占45.3%,选4的占0%,选5的占40.1%,选6的占10.3%,选7的占40.8%,选8的占42.1%,选9的占11.5%,选10的占20.7%。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上海市民对负责知识产权管理的职能部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农委的知识产权保护职能不了解,这可能与我们的调查对象集中在城市有一定的关系。

5、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是提高市民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手段,宣传活动应采取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考察上海市民偏好何种宣传形式,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您比较喜欢以下哪种宣传知识产权知识的形式(可多选):1广播或电视宣传片、2宣传小册子/海报、3论坛、4知识竞赛、5讲座/报告会、6问卷调查”。选1的占62.5%,选2的占26.4%,选3的占10.9%,选4的占21.6%,选5的占55.4%,选6的占21.7%。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上海市民比较喜欢广播或电视宣传片以及讲座、报告会的形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6、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需要提高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也需要有关部门大力打击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为考察上海市民对此的态度,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问题“您认为是否应对我市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1是、2否”。选1的占80.4%,选2的占19.6%。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上海市民认为应该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7、无救济即无权利。权利受到侵犯,需要通过一定方式予以救济。不同的救济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成本低,而司法保护的力度大。不同的主体对各种救济方式的偏好也是不同的。为考察上海市民(或企业)在其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会选择何种救济方式,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您或您的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了侵犯,将寻求法律保护的途径是:1首选司法保护(法院)、2首选行政保护(行政机关)、3调解、4不采取任何行动”。选1的占40.1%,选2的占41.5%,选3的占18.4%,选4的占0%。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上海市民(或企业)选择司法保护或行政保护。在当今社会中,这两种方式同样程度地受到重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市民的知识产权知识相对较为丰富,知识产权意识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市民知识产权意识仍然有较大的宣传工作空间。特别是如何引导市民自觉抵制假冒商标商品和盗版物品的诱惑,政府、司法部门和媒体等仍然应当加大努力。(复旦大学知识产权志愿者 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

推荐第8篇:吉林市民社会公德问题调查报告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吉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吉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排序

从总体上看,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三、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吉林人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研究表明:道德观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阶段性原则,第一阶段是道德的他律阶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甚至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是公民社会公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环节和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道德的自律阶段。这个时期,人们逐步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评价能力,道德行为不再像第一阶段那样是外在约束的结果,而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促使人们从道德的他律阶段向道德的自律阶段转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会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重人、关心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只有相互

尊重、关心和照顾,才能避免造成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建立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尤其要教育青年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军烈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

(二)在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坏,对整个社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社会的公共秩序良好,人们就能解除后顾之忧,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就会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局面。反之,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青年人不仅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对于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要敢于制止,敢于斗争。

(三)在个人修养上,要教育青年讲究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现,又是维护人们社会交往中友好和睦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准则。

(四)在家庭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的基本单位,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必须教育青年正确对待家庭关系。

综上所述,提高社会公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规则,使公德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当出现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轻则有规则可循,重则有法可依。

(二)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作用。毫无疑问,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同时,每个个体也是公众舆论的构成者,是舆论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号,要掌握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规律规则,遵循这些规则,采用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

(四)提高个人修养。只有在微观上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素质水平,才可能在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面貌。

推荐第9篇:黄石市民消防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黄石市民消防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摘要】现值冬季,天气寒冷干燥,人易懒散困倦,相伴而来的火灾发生机率随之增高,是一年中火灾发生的高峰值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为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需要做好安全防火工作。消防工作是一项知识性、科学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密切相关。只有在全社会普及消防法规和消防科技知识,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增强全民防范与扑救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危害。实践过程中加强负责人及市民的消防意识,监督相关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管理措施,预防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为市民减少利益损害;并且为管理机构提出合理的建议,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在调查了解目前黄石市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的程度的基础上,我们对黄石市对消防安全宣传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黄石市相关负责人对消防安全的重视以及全体市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消防安全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 消防安全意识

一、调查背景

当前,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和发展,城市社区消防也逐渐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然而,火灾却成为城市社区居民的一个“无形杀手”,是当今城市主要灾害之一。

由于城市社区消防宣传教育还存在死角、死面,一些市民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及自救逃生常识。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高档家用电器逐渐普及,日常用火用电量增多,因电线老化,用火不当,没配备消防器材,消防设施过期损坏,消防意识淡薄,心存侥幸等原因,火灾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高,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据消防部门统计,2013年1至9月我市与去年同比,火灾起数呈上升趋势。火灾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灾害,因此,提高市民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安全监管对避免和减少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1、调查对象: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黄石市普通市民、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

2、调查方法与过程: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与访谈法为主,辅以文献法。问卷由12道题目组成,主要围绕消防安全10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调查市民对消防安全的了解程度及身边的消防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调查以抽样方式进行,抽取黄石港区、团城山区和峰烈山区的部分市民和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0份,有效回收率80%。社区居委会主要由由调查员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最后,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核实后进行编码,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析。

三、调查现状与分析

“消防安全无小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普遍进入家庭,居民家庭生活中的自动化、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用火、用电、用气十分普遍。然而,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否随着家庭的现代化同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是否为全体市民所掌握?最近长沙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所进行的一项关于市民消防安全素质的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共4028人,其中学生1124人,男性1872人,女性2156人),我市居民在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设施、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引起我市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消防知识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家庭中各种防火措施、社区里的各种消防器材都十分全面。市民和社区居民对消防安全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对黄石市市民消防安全意识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消防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亟待提高。与此同时,政府和相关负责人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市区消防规划、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缺少处置特殊灾害事故的装备;一些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够,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处于边远地方和无证照的工厂企业,仍存在较多的火灾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一些旧建筑和违章建筑商,城中村和出租屋的火灾隐患十分突出;社会消防安全意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工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一、市民消防安全意识现状:多数人消防安全意识有一定幅度提升,侥幸心理成为消防安全的重大隐患。

1、大部分居民注意消防安全问题。72.3%的受访者考虑过住宅遇到重大火灾时如何逃生;68%的人认为自己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80.1%的人认为家中备用灭火器非常必要或者必要; 52.5%的人表示关心自己周围环境如工作单位、居民小区所住的楼盘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92.1%的人赞成对存在消防隐患的单位和公共场所进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督查、监督;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应将消防安全知识作为中小学生的必学内容。

与2004年我局对市民所进行消防意识调查相比,我们可喜地看到,通过各级政府特别是消防部门的努力,市民消防安全意识有了明显加强,比如:2004年91.69%的受访者表示家里“没有”简易灭火器,这一数据2007年下降为70%。

2、消防安全中侥幸心理成为消防安全的重大隐患。

调查中,虽然有80.1%的人认为家中备用灭火器非常必要或者必要,但70.8%的家庭没有配备家用消防灭火器材,59.3%的家庭住宅没有预备遇到重大火灾时能及时逃生的物资器材;有50.8%人表示在平时进入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时,不是十分注意安全出口和消防设备所在位置;冬天使用电暖器等取暖设备时,24.5%的人没有人离开即关闭电源开关的习惯。当问及为什么不注重消防安全问题的原因时,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小,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二、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仍任重道远

消防安全知识对防范火灾的发生和火场逃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结果,我市居民消防安全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在回答14个消防常识题时,大部分能作出正确选择,但在回答一些相对专业的问题时,能正确回答的比例偏低,说明我市居民消防知识普及仍有待深入。

受访者中明确表示知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的只有32.6%,明确表示不会用的占18.5%;有11.6%的人认为消防队救火是收费的;35.4%的人认为自己对火灾中逃生自救方法不了解或者不太了解;在问到“如在高层遇到火灾,您会如何逃生?”时,有16.9%回答不知道或作出错误的选择(如选择乘坐电梯逃生等);有近7%的人不知道火警电话是“119”。

三、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我市消防安全工作的加强,消防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市民对我市消防设施建设既看到了成绩,同时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市市政消防设施和居民家庭消防设施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巨大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家里配备有家用消防灭火器材的只有29.2%,70%以上的家庭没有配备和打算配备家用消防灭火器材;认为住宅小区配备的消防设施:①“有设施并且比较足够”占19.2%, ②“有设施但不太足够” 占36.3% , ③“有设施但没有及时更换维修”占22.6%, ④“没有足够设施”占13.5% ,⑤“没有消防设施”占8.4%;4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的住宅小区的消防设施遇到火灾时不能正常使用;32.9%的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或者学校没有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

四、消除消防安全隐患需继续努力

72.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身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或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查处消防安全隐患的满意情况是,“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41.4%,“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以及“说不清”的占58.6%。

五、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事实证明,大力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是防范重大消防安全事故的最有效方式。市民普遍认为“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非常重要,并对消防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市民获得消防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①通过新闻媒体获知消防安全知识的占65%, ②“户外广告”占5%,③宣传橱窗”占3.7%,④ “消防知识专题讲座” 占20.2%,⑤“亲戚朋友和同学的介绍”占4%, ⑥“其他”占2.2%;有46.9%的受访者在最近一年内没有见到过或接受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此外,市民对我市消防安全工作给与了评价,对我市消防安全工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49.4%,“一般”、“不太满意”占45.4% ,“很不满意”和“说不清”的占5.2%。

六、提高我市市民消防安全素质的几点建议

1、加大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

消防行政执法机关应进一步加强日常的消防安全检查督促,从调查情况看,各单位、居民社区、学校还存在不少安全“死角”,消防安全隐患在部分地区仍很突出。有关部门在抓好火险隐患的督促整改和对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依法处罚的同时,还应在各单位、居民小区和学校健全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目标到人,做到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抓。此外,还应健全消防安全隐患的举报制度,公布和宣传举报方式,使消防监督与广大公民参与结合起来,推动依法治火的落实。

2、明确消防安全教育目标,努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要充分认识提高居民消防安全素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消防安全素质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调查表明:我市居民消防安全素质尚处在较低水平,各地的重大火灾事故出现就是验证。

3、政府组织协调,层层抓好落实

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以此为己任,加强协调,组织公安消防、宣传媒体、学校、单位和社区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号召全社会都要关心消防工作,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政府要把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单位,投入足够力量,配置足够资源,落实具体措施,消防宣传教育要进单位进学校,城市要进社区进家庭,农村要进村进户,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4、广泛开展户外宣传和技能培训,丰富消防宣传形式

通过调查看出,市民获知消防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仍缺乏必要的火场自救知识和灭火技能。因此,应采取长效持久的宣传形式,配合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如通过设立户外公益广告牌、张贴消防宣传挂图等方式开展长效宣传,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消防运动会、消防演习等活动开展随机宣传。

5、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信息时代媒体宣传作用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主渠道作用,是迅速提高消防教育实效的关键措施。宣传媒体部门要与消防部门密切配合,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各种媒体可利用设立栏目、制作专门节目、发布公益广告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公安消防部门要编印《消防安全知识手册》,向社会提供消防安全知识读本,广泛向居民和学生分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群体。社区单位要设立消防宣传栏,张贴消防标语口号,时时提醒居民提高消防意识,使之养成时刻注意身边不安全隐患的习惯,并能及时消除这些隐患。一是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加强消防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辟专栏、专版,定期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学校、社区、酒店等场所的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实战演练,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培训方案和制度。三是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力度,确保逃生通道的畅通和消防设施的合理配备。特别是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警示标志、安全通道进行严格排查,消除隐患。四是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消防基础设施的检查,保证消防栓完好,消防水压达标。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到消防工作中来。该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批台历的发放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社会火灾防控能力,更好地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建议

1、抓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宣传的力度

在日常的工作中,广大员工总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队或企业兼职消防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企业的消防灭火器材对自己来说,会不会用都一样,有人会用就行了。根本认识不到消防工作是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这就要求员工在入职时、分配到部门时,都要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让员工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的事,也是自己的事。员工在安全反复强调面,做得好的要奖励,做得不够的,要处罚,从而在工作中到到自己注意安全。

•让员工明白“安全是天”,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不仅是对你自己负责,也要对你的家庭负责。从而使广大员工在自觉不自觉中学习到灭火的技能,耳濡目染的增强自己对消防工作的安全意识,使企业的消防工作真正做到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效果。

要让员工树立“自己安全自己负责,同事安全自己有责”的安全意识。

2、完善制度保障安全

为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应从人力、制度上入手,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

•1)、成立专门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各部门的响应程序,周密部署各项消防安全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人。

2、各部门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等方式,实行包干责任制,逐级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细化到每个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人,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同时建立健全巡查机制,克服侥幸麻痹思想,推进消防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3)、对出现事故的人及班组不得评优秀。对出现重大事故的人及班组给予处罚及降职或不得晋升。

3、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全面覆盖,不为隐患留空隙

1)、消防工作要抓重点部位。针对各消防重点部位定时定期开展日常自查自纠工作。坚持做到检查不留死角,隐患排查清楚,隐患排查要做到全员参与,整改工作要及时到位,努力实现各阶段消防工作的目标。

•2)、是严抓薄弱环节。相对的越是消防隐患少的部位,往往越容易被忽略。但实际上,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隐患。只有未雨绸缪,抓住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才能做到不为隐患留空隙。

•3)、是要侧重抓细节。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越是细节问题越不易引人注意,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源于起初的“不注意”、“不小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有将这些被忽略的小细节一一拾起重视起来,才能将消防隐患消灭于萌芽。

•4)、坚持严格管理。让员工保持安全意识不松懈,使员工有紧迫感、压力感。通过一些安全案例和安全事故发生的后果描述,从对危险源的认识开始,让员工感到遵守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是必要的,并让员工在工作实施执行。

4、加强班组管理

•1)教育内容

本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生产工艺、设备性能、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一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本班组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本岗位工种的安全规程,安全职责;公司安全通则;通用和相关安全规程及有关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所操作机械设备、工具、器具的安全使用要求,岗位间的工作衔接配合安全注意事项。

•各种事故的处理,紧急救护知识。实际安全操作示范,以老带新。

公司及本单位的安全动态。

•2)、班组安全检查标准

班组长要组织进行班前、班中、班后检查。班前检查可结合交接班进行,对设备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交接,有问题要交接清楚。各岗位班前要对所管区域、所用设备、使用工具进行检查。班中要对设备运行动态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安全装置完好情况及设备是否有不正常现象等。工作结束后检查内容是现场是否整洁、工具是否归位等。划分责任到每个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全员应督促本班组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各岗位执行安全规程情况,检查各岗位查出问题整改及上报情况。

•安全检查查出问题无论是否整改都应记入事故隐患检查、登记、整改记录本。一时无法整改的应立即上报,并注明报告部门和接受报告人姓名。

•3)、制度管理标准

班组的每个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都必须有健全的“安全规程”并达到统一版本字迹清楚、人手一册,人人熟知,严格执行。

班组要根据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变化,事故教训等情况及时检查现有规程制度是否健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检查现有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上报批准后执行。

•凡抢修及临时性工作,班组都必须提前制定出书面安全措施,并由车间主管领导审批,大、中修安全措施逐级把关、审批。所有安全措施都必须在检修、抢修施工前认真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临时安全措施中要结合现场、环境、季节、施工方案、危险区域、重点部位、标志等实际情况制定。

•凡上级颁发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类操作证、单、表、在班组必须健全,并妥善保管,经常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班组要保证经常抽考岗位安全规程,安全知识,公司安全通则,相关通用安全规程,相关规章制度,危险源控制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

•结合当天工作实际应学习,抽考相关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款和相关的其它规程。

班组应适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反事故演习,掌握处理各种故障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班组各岗位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岗位作业标准。

结语

关注消防,关注生活,消防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提高市民的消防意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暑期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自觉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社会。

推荐第10篇: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调查报告

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都能够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为我国的医疗工作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这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医疗水平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国内现在流行的献血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献全血,而一种更科学,更先进,效果更好的献血方式——成分献血远远不够普及,许多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为此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希望通过这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对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向更多的南京市民宣传成分献血,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成分献血中来。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规模较大,地点分布较广,7月7号开始,7月16号结束,历时十天,调查团队一行十几人兵分两路,十天之内分别前往了南京理工大学,月牙湖,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珠江路、湖南路、紫金山、鼓楼、新街口等十几个地点,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和发宣传单(同时口头讲解)为主,十天以来,共计回收调查问卷1997份,散发传单2000多份,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为南京市血液中心募集了一些有意前往南京血液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志愿者,共计274人。数据统计时,我们统计了问卷中每一题各选项的人数(问卷和结果附后),力求得出较为客观清晰的结果。

一 引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目前无偿献血主要有两种方式,传统的献全血和比较新型的成分献血(成份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份,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世界一些发达国家95%以上的献血方式都是成分献血,但是由于我国的成分献血事业起步较晚,而且一些具体设施还不够普及和完善,所以普及范围不大,但是成分献血作为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献血方式,具有恢复期快、成分血易保存、治疗效率高、输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所以我国正在大力提倡这种献血方式,并相应建立了一系列的有助于普及成分献血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多数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感到陌生,所以持怀疑或观望态度,所以今后普及成分献血工作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志愿者的大力宣传,需要每个公民的不懈努力。此次社会实践名义上是调查研究,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传和普及。

二 基本情况

(1) 本次调查样本中女性为837人,男性为1160人,根据结果来看,无论从无偿献血的比例还是成分献血的比例来看,男性都要高于女性,但领先优势不大,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来看,这个结果符合我们常理的判断,也是我们事先可以预测的。

(2) 从样本人群不同年龄层次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18岁——50岁年龄层次上的献血比例较高,而50岁以上献血比例为0,其中年龄在26—35之间的人群献血比例明显高于平均值,无偿献血的比例比平均值高出8%,成分献血比例比平均值高出0.6%。这个结果貌似合情合理,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首先此次调查的样本有明显偏向年轻人的情况,比如说35岁以下人群占样本85%以上,而50岁以上只占3%不到,实际上50岁以上人群当中有许多也可能献过血,只是未必在50岁后才献,所以这里必须指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时的一个缺陷,我们实际应该调查的是他们献血时的年龄而不是现在年龄,因为样本中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献血时年龄段和他们现在所处的年龄段不符的现象,这样就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是误差不会太大,因为年轻人献血比例高,中老年人献血比例低的总体趋势是不会变的。

(3) 从样本人群受教育的不同程度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献血比例和受教育的程度是基本成正比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参与过无偿献血或者成分献血的比例较高,其中本科生以上学历的无偿献血比例以及成分献血比例都接近平均比例或高于平均比例。此外,从此表中显示本科生以上的人献血比例几乎是文化水平在高中一下人群献血比例的2倍,相差很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有两个,第一: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由于受到高等教育的熏陶,思想觉悟一般要高于一般民众;第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可以通过较多的途径得到有关无偿献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而文化程度较低的一般民众由于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较少,加之社会有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就导致他们的无偿献血或者成分献血的比例远低于平均水平。

(4) 从样本人群不同的职业的角度来看,由于已退休、自由职业、农民、公务员、军人这几项选项的人数都不超过200人,所以数据的可靠性比较小,也就不能对其进行可靠分析。 而从职工和学生两者的比较来看,职工中参与过无偿献血的比例高于学生,而在成分献血方面却低于学生,经分析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职工说他们之所以参与无偿献血是因为公司组织献的,而他们事先并没有这种意愿,而在校学生参与无偿献血大多数是出于志愿,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学生的献血意识是高于职工的,这可以从成分献血的比例中看出来(一般公司只会组织去献全血),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学生是无偿献血事业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主力军。另外必须指出,虽然在这个角度来看,样本的分布性很不均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成分献血中来,而学生作为最积极的群体,我们进行倾斜是由一定的道理的,

(5) 样本中南京本地人为610人,约占30%,外地人1387人,约占70%,但是由于调查样本中外地人主要为学生,所以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外地人群对无偿献血和成分献血的认识情况,所以本选项调查结果不可靠,意义不大。

(6)关于无偿献血和成分献血的比例以及对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结果一目了然,样本人群中参与过无偿献血的比例为36%,而参加过成分献血的比例仅为3%, 同时调查人群对成分献血的有关优惠政策了解情况也远远不如对无偿献血有关优惠政策的了解情况,印证了笔者在引言部分指出的由于成分献血在我国还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献血方式加之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致于大多数人对成分献血不了解,造成成分献血在我国的普及度不够。

(7)关于是否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无偿献血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身体不适合或者是周围没有合适的献血地点,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或者是对其持害怕,怀疑态度,同时也有大约一部分人觉得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不方便进行献血。这些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许多人对无偿献血了解不多或者有一些错误或者片面的看法,所以有关部门仍然应该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让更多公民意识到献血并无害处,提高他们参与到献血这项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选择了无偿献血的公民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大多数公民献血的动机是他们希望借此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他们把无偿献血看作帮助他人的一种形式,这说明了参加无偿献血的大多数公民的意识是相当高的,当然也有一半左右的公民认为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他们选择无偿献血,说明他们对无偿献血的好处是有一定了解的。

(8)关于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成份献血的问题方面,虽然参加过成份献血的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很小,但是听说过成份献血的人还是相当多的,大多数人是通过流动献血车、网络、电视等途径了解成份献血的,报纸这个途径相对较少(可能这个结果不是特别可靠,因为我们调查对象大多数是学生,而相比报纸而言现在的大学生更习惯通过网络、电视来了解这些知识,而中老年人应该更倾向通过报纸),可以看出在南京市区,流动献血车在献血宣传方面起车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有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通过这个形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有关献血的知识,同时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各种各样其他的有利于献血宣传的途径,比如电视、网络、报纸等等,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相辅相成,有关无偿献血的知识才能更快更及时更方便地被社会大众获取。

(9)关于对义务献血程序了解情况方面,可以看出有一半左右的人对无偿献血程序是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仍有50%左右的人对无偿献血程序的认识还是不足的,必须指出的是参加过无偿献血的人有35%左右,这部分的人当然是有了解的,剩余的仅有15%,说明实际上市民对这方面的了解意识还不是太强,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10)关于何种宣传方式更能够吸引人群注意这个问题上,我们本来旨在通过调查得出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不过结果显示我们列出的6个选项整体分布还很均衡,当然通过宣传材料、举办大型活动、举办电台节目这些公开性更强的宣传方式更容易吸引大众。

(三) 分析和对策

通过以上对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情况的具体论述并加以一些地区的具体所见所闻,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初步的结论:

1.南京市民的无偿献血总体情况不错,但是对于成份血无论是了解情况还是捐献情况都是严重缺乏的。

2.献血情况好坏跟市民受教育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贡献越大。

3.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是无偿献血事业的主力军,对无偿献血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市民对国家关于无偿献血特别是成份献血的有关政策了解情况不是太好,限制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5.相当一部分民众献血意识较弱,另外还有一部分民众对无偿献血持有一些片面的或者错误的观点。

6.南京市区的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方面工作已经做得很不错,但仍然需要继续加强相关工作。

因此,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南京市区无偿献血方面的工作已经相当不错,当然包括成份献血在内的一些工作仍然需要有关部门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总结,我们得出了有关目前南京市区无偿献血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知道南京市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不错,但是部分民众对于献血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以下将具体分析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

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南京每年共有1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而且南京这几年的临床用血100%来自于无偿献血,目前每年的供血量还呈现上升势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造成这个积极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市民主动献血的意识提高了,前面已经提到,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无偿献血与计划献血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无偿献血是自本着自愿原则而且不寻求任何报酬的公益行为,所以无偿献血工作进行的好坏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公民的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否提高,这也应该成为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另外,社会上相关的宣传增多,近年来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出色,这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无偿献血者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规模在不断壮大,这有利于宣传活动在南京市区涉及到更多的地区;其次,宣传方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现在的市民可以通过流动献血车、献血网站、报纸、宣传单、电视广播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无偿献血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这同样有利于宣传涉及到拥有各种不同喜好的人群。最后,宣传活动的内容更加详细也更加丰富,同时志愿者在相关方面的讲解也更加生动耐心。以上这些因素使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大的提高,也就促进了整体的献血事业。最后还应该指出的是,无偿献血”硬件”设施和相关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南京市血液中心的献血设备不断的提高,同时相关医疗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水平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献血者献血时能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下,使更多的献血者对我市献血工作增添了信心,那么必然会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献血中来而且同时也使一些献血者再次甚至多次献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因素,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良好发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本次社会实践宣传和做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民众对无偿献血存在着一些误区甚至抵触心理,笔者认为这是我市无偿献血事业今后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些误区比如献血危害健康论,不是南京的个别情况,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南京情况要好很多),关于这些问题的由来,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一个直接的原因源于公民对血库的“信任危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艾滋病病人是因为输血或采血而被感染。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中,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比例占到了l1.2% (包括采血、血液和血制品感染),仅次于注射吸毒的感染率l7%。加上体制的不完善,人们对因献血而感染艾滋病

的恐惧被不适当地扩大。其次,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不够,公众对献血了解不多,容易被传统观念误导,认为献血有害身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些地方存在在献血工作机制上存在着重要问题,比如计划指标式的做法导致的不正常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变相有偿卖血或者强制献血,扭曲了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另外高额补贴或休长假等刺激方式,更带来“献血有害健康”的误导。造假现象也增加了传染病血液传播的概率。这些不良的后果的影响范围被报刊媒体不断扩大,最终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公民对献血的疑虑甚至抵触。现在人们存在着对献血的四种疑虑:献血对健康有害吗;献血安全吗。会不会染上疾病;我的血用在哪儿了,会不会挪作他用;修复这些疑虑,我认为基本的一点是不变的——我们要用更热情更高效的宣传、更优质的服务、更良好的形象来增加市民和献血者的信任,并且严厉抵制那些“献血危害健康论”的鼓吹者,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此外政府要有足够的投入并在制度和机制上进一步严格规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官员问责必不可少。唤起人们的爱心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长时间内的不断努力。

当然,我们这次社会实践调查除了希望得出一些关于南京市民无偿献血的信息之外,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广泛的宣传成分献血,争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成分献血中,前面已经说明,成分献血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所需设备比较昂贵先进(目前南京血液中心的机采血小板设备是由国外引进),市民只能到专业的血液中心去献血,另外采血过程较全血时间较长,这些不方便的因素都限制了成分献血的普及。此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献全血已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可能献全血在市民当中已经有很大的“市场”,所以短时间内成分献血的确很难普及,但是成分献血拥有着献全血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且近年来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投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成分献血会逐渐成为无偿献血的一种主要形式,当然今后一段时间有关成分献血的工作还得加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以巩固并扩大成分献血队伍: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公民了解成分献血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捐献血小板的相关知识,在街头献血车、采血点利用宣传画及各种献血照片展示进行,,无偿献血志愿者从公益角度宣传,组织参观学习,普及“献血无损健康,献血有益健康”的科学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献血意识。

2.改善献血环境和条件,提高硬件设备,吸引更多的成分献血者

我们应该通过有关工作,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营造温馨、宽松的献血环境,比如我们可以在成分血采集点布置花卉盆景、提供看电视、上网的一系列的免费服务等等一系列的人性化设施,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血液捐献设备的水平,减少成分血捐献的时间,这样可以让献血者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3.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优质服务,创品牌成分血采集和宣传团队

无论是我们成分血的宣传团队还是成分血的采集团队都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分血采集团队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同时还应该。通过礼仪培训增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成分献血者提供详尽的讲解和周到的服务,打消献血者的顾虑,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好范文

4.多渠道、多形式招募成分献血者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信息管理平台、电话招募多次献血者、回访沟通,吸纳固定献血者、发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作用等多种途径招募成分献血者,可以使得效果更好。

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支持和努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得出了南京市市民无偿献血的一些基本情况,应该说为南京市血液中心的宣传工作贡献了一点微薄之力,我们实践调查团队真诚地希望和呼吁更多的公民能为我市的无偿献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http://xiexiebang.com/diaochabaogao/

第11篇:黄金周市民出游意向调查报告

――~年春节黄金周广州市民出游意向调查报告

今年1月26日至30日期间,受广州市旅游局委托,广州市统计局和广州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进行了春节黄金周市民外出旅游意向电话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在广州的住户调查网络,按家庭收入等距抽取了城镇居民600个家庭户,取得了1957位市民出外旅游意向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市民春节黄金周外出旅游意欲高涨,有意出游比率上升,花费增长。预计今年春节黄金周广州城镇居民外出旅游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1%,旅游总花费增长三成以上,假日经济将再现高潮。

一、八成多城镇居民出外旅游,旅游花费大幅度增长

根据本次居民出游意向调查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广州居民有意出游比率达60.6%。其中城镇居民有意外出旅游的比重高达84.4%,较去年同期上升了6.3个百分点。预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外出旅游市民达43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出外旅游人数41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1%。

今年春节黄金周广州市出游市民的户均花费和人均花费呈现大幅增长之势。全市出游市民人均花费为665.7元,旅游总花费预计为29.1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出外旅游户均花费为2099元,人均花费690元,旅游总花费预计28.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5%、27.8%和35.6%。从被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分组情况看,户均旅游花费水平呈现低花费组家庭户数所占比重下降、而高花费组家庭户数所占比重上升的趋势。其中:户均花费1000元以内的家庭户数所占比重为39.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4个百分点;户均花费1001元至8000元的家庭户数所占比重为58.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8个百分点;超过8000元的家庭户数所占比重为2.6%,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6个百分点。

二、“省外游”比重明显增加,出境游中“港澳游”一枝独秀

在春节黄金周有意出游本市城镇居民中,选择“省外游”比重为7.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个百分点。在选择“省外游”的城镇居民中,有意到西南游、华东游和东北游的比重分别为3.3%、2.4%和1.5%,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9个、0.9个和0.6个百分点。由于本次黄金周城镇居民出游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预计广州市城镇居民参加“省外游”的人数将比去年同期增长四成多,其中参加华东游和东北游的人数将有六成以上的增长。

调查资料还显示,在有意出游的城镇居民中,选择“出境游”的比重为5.7%,比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东南亚游所占比重极低,显然是受前期印度洋海啸影响所致;其它外国游比重为零(调查中被访者均无该出游意向);但港澳游所占比重为5.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个百分点。预计港澳游人数将会比去年同期增长六成以上。在港澳游中,选择“自由行”的比重为93.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9个百分点;而选择“旅行社”出游港澳的比重则由去年同期的22.6%进一步降至6.7%。

三、“本市游”和“市外省内游”略有增长,但比重有所下降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广州市城镇居民预计留穗旅游达240万人大军,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预计“本市游”总花费达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两成,势必带动相关方面消费的增长。预计参加“市外省内游”的城镇居民也达12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7%。其中,选择深圳、珠海游所占比重为16%,选择肇庆游为20.2%,清远为14.1%,韶关为10.8%,湛江为2.8%,其它为36.1%。

虽然“本市游”和“市外省内游”总体有所增长,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主要是省外游和港澳游比重上升所致。在春节黄金周有意出外旅游的本市城镇居民中,表示选择“本市游”的所占比重为57.6%,比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表示选择“市外省内游”比重为29.0%,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四、参团游比重略有上升,“自驾车”出游受推崇

在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有意出游者中,出游方式选择“个人或家庭”和“与亲朋结伴”的自助游所占比重达9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选择“单位组织”所占比重为0.1%,同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而选择“旅行社”即参团游所占比重为4.9%,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8个百分点。由于本次黄金周市民出游总人数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预计城镇居民参团出游人数将比去年同期增加两成多。

在选择出游交通工具方面,市民出游虽仍以乘坐汽车(不含“自驾车”)为主,但由于“本市游”和“市外省内游”比重下降,汽车(不含“自驾车”)比重(6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个百分点。而选择更适合长途出游的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轮船等所占比重分别为8.6%、4.2%、0.9%,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0.9个和0.7个百分点。此外,在选择各类出游交通工具中,比重上升最突出的是“自驾车”方式。其所占比重为14.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1个百分点。

五、居民出游在外过夜的比重上升,平均出游天数延长

在本次春节黄金周有意出游的城镇居民中,在外过夜的比重为45.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个百分点;表示不过夜的城镇居民所占比重为54.7%,则下降了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出游天数为3.17天,比去年同期延长了0.25天。居民出游在外过夜比重的上升、出游平均的天数延长,与市民选择港澳游和省外(长途)旅游比重上升直接相关。

此外,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本次黄金周选择多次出游的城镇居民比重上升,其中,选择3次及以上的比重为30.9%,上升8.1个百分点;而选择1次的比重为40.1%,2次的比重为29.0%,分别下降6.9个和1.2个百分点。选择3次及以上出游的市民中,九成为“本市游”或“市外省内游”市民。

第12篇:农民市民化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农民市民化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涵义已及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接着讲发展趋势。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参考许多学者的综合调查,个案研究,本文对农民工的概念做如下说明:一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并且拥有少量的承包土地,但主要在非农产业领域工作,家庭基本生活的来源是打工收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二是指原籍为农村,失地后成为市民靠打工收入为生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基本特征有: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打工收入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市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在农村拥有少量土地的经营权,但也有一些农民工已经出租甚至转让了对土地的经营权;并没有摆脱几千年的“农民”身份,而是一群具有产业工人外表的“农民”。

现阶段我国的农民工大体上包括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由于城市发展而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两个方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分为两方面:异地转移,从相对落后的农村到城市打工;就地转移,直接在乡镇企业工作。

市民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它既指地域空间的转移、从事职业的转变,也强调在转移、转变过程中,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方面接受现代城市文明,向市民转化,从而融入城市文化享受城市生活的过程。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在城市非农产业领域工作的“农民”,在行为方式、身份地位、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一是彻底摆脱束缚他们自身的农村和土地,结束这种城乡间、农业和非农业间的游离状态;二是获得城市户口并享有各种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如: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三是在城市拥有相对固定的职业和住所,主要收入来源于所从事的非农产业;四是在精神层面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逐步融入城市文明。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1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现实途径。

改革开以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以成为城市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的是他们的工资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他们的医疗、社保等问题仍被排斥在城市之外。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仍然很严峻。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面对这些困难,只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农民工知识文化水平以及技能水平,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享有城镇居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现实困境。

2农民工市民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桥梁。

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在农民。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现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条件。因此,只有解决了农民工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二元管理体制之下,城镇居民享有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基本保障。他们不用为生病、吃住、接受教育而发愁。而农民则不同,在我国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广大农民群众只得自己承担这些费用。而他们又被束缚在土地上,经济收入甚微。这就造成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只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知识文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

3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开放,无数青壮年涌入城市。土地的经营成为他们的的兼职,大量土地被闲置。然而,由于他们农民身份的固有观念,他们又不愿意完全放弃土地。因此,土地长期处于荒废或半荒废状态。土地的无人经营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允许那些进城务工又有意愿留在城市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并建立起相应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机制,这样就可以将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还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加快建立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同时,长期在城镇工作的农民转化为市民,不仅有利于农村管理的改善,而且可以相应地减少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扩大消费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市场风险的加剧,各国外贸出口的难度加大,我国也相应的转变政策。国民经济的增长由原来的投资、出口转变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其中消费的重要对象就是农村的消费。然而,由于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收入,他们在城市从事的又是工资水平较低的工作。即使是这样的工作却仍然不具有一定稳定性。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享有城镇居民的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这就决定了往往会吝于消费。他们每天只会进行必要的支出,消费水平低下。据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显示,2007年农民工消费的倾向仅为35:91%,比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要低40%多个百分点。如果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增加他们的收入,解决他们的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那么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工也会相应的增加消费投入。又由于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的解决,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消费倾向,逐步接近并达到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因此说,城镇化为内需增长的强劲动力。

三、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途径和政策

1、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前提,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对农民市民化的认识是消除认识障碍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部门首先要改变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2、强化制度创新,优化制度环境。对进城农民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措施,直接关系到进城农民的待遇安排,影响农民市民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建立能够超越部门利益的机构,专门负责和协调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变\"堵\"为\"疏\",以积极的态度,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各市市情的、既能有利于农民自由流动又能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推进农民市民化的管理政策。消除农民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要强化制度创新,以有利于促进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及向市民转化为目标导向,加快破除其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确立新的正式制度,使农民市民化真正获得硬性的制度保障。

3、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改善外部条件。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外部条件改善离不开国家的支持,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和协调组织来解决。公共政策覆盖农村,是十七届三中全会《 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

4、加强教育和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民能否变市民,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的整体素质状况。无论是进城务工,还是就地发展,素质都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民的市民化。

5、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清除信息障碍。获得就业,特别是处于准市民阶段时获得非农业就业,对于农民市民化尤为关键。农民失去土地又没有职业,将会以有限的土地补偿金度日,坐吃山空,失去市民化的经济基础。农民的市民化,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的市场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市民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总之,城市化并不简单地等于城市的摊子扩张,也不简单地等于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还有更深的内涵,城市化,归根到底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组成部分。它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的公共生活,新的人际关系及新的精神生态。城市属于居住于其中的人。因此,城市的扩张只是市民化的前奏,而进城农民的市民化才是城市化的目标。而从农民变为市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的工程,它绝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转变,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转型,需要各方面共同长期努力,统筹城乡,抓住关键环节,稳步有序推进,协调发展。当然,农民市民化,不是简单地统计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多少,更重要地是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要适应城市的要求。当农民的生存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市民化才是有意义的。

第13篇:关于市民用水的调查报告

关于市民用水的调查报告

设计人:晋旸晨

1.选题背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划定了加强全国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用水效率指标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并提出,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到201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要比现状下降30%以上,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要从0.5提高到0.53以上;全国各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提高到60%以上。

黄河表示,为落实这些目标要求,水利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在研究一系列落实措施。在用水量控制方面,在“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的总量控制目标下,全国按流域分省份取用水量分解工作已初步完成。 在用水效率指标方面,将实施分地区、分行业、分产品用水定额制,相关单位及企业如超过用水定额上限,将加倍收取费用。个别用水浪费严重的企业还将被实行惩罚性水价。

另外,国家还将强化行业用水标准。此前相关部门公布的涉及12项公共服务行业和23项生产运营行业及相关产品的用水行业标准,将升级为国家标准并强制执行。同时,对标准中未涉及的一些新兴高耗水行业及产品,也将及时增补相关用水标准。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大约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因此我们看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作为我们每个村民来说,节约用水就是节约我们的血液,同时也是造福我们的子孙后,我想做这个报告是很有必要的。 从太空看,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海洋水占地球水储量的96.5%,但它却不能饮用,不能用之于生产和生活。分布在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水体占地球水储量的3.5%,它们才是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但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2.项目条件:

相关问卷50份。

3.研究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市民的用水情况,以及他们对节约用水的建议的一些建议。在调查的同时,并呼吁市民们节约用水。使自己对现在社会的用水情况有一些新的认识,发现。

4.主要研究方法:

查阅资料:在网络上进行查询。

问卷调查:在公共场所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5.研究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关于用的水常识和认识,对中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进行调查;对老年人过去和现代用水问题的调查;对市民生活中节约用水问题的方法和做法进行调查,以及加强自己对关于用的水深一步认识。

6.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我国目前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缺乏和生态危机的问题,也是世界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3。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样,世界的近几年来,不少地方连连发生水荒,使淡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现在还不提倡和有效的实施节约用水,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通过本次调查,希望同学们能了解浪费用的水坏处,节约用水的好处,掌握节水小知识,了解国家电器设施的建设。希望同学们可以深刻的了解,因为,这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7.研究的基本思路:

确定课题——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分别调查各种年龄、各种工作的市民——分析调查结果——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得出结论。

8.总结:

经过调查,发现:

1.50岁以上的老年人十分节约用水。家庭用水透明度很高,但节水常识却了解的较少,节水产品使用较多。大多数老年人认为政府应加强用水方面的管理。

2.30-40岁和40-50岁的中年人更加节约用水。节水常识了解很多,节水产品使用普遍,但家庭用水透明度中等。大多数中年人认为学校应加强节约用水方面的教育,使市民节约用水。

3.20-30岁的青年人没有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30-40岁、40-50岁的中年人那么节约用水。家庭用水的透明度低,节水产品使用不太普遍,但节水常识了解较多。大多数青年人认为传媒应加强节约用水方面的宣传,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9.解决问题:

1、增加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在学校中应加大力度对节约用用水进行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2、怎加合理的用水观念,就解决人们传统的灌溉方法,吧沟渠灌溉改为喷灌扩大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水的利用率,减少农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村民提供科普养殖知识,解决村民在用水发展经济方面的状况。

3、合理改善现在水资源的污染状况,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返回当年的鱼米之乡。

4、解决市民在生活中的用水的浪费,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10.建议设想:

1、建议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教育口号,提高人的节水意识,是人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水的重要性。

2、培养节水意识的措施

(1)大范围的实行在标准用水量范围内的普通水价,超出则加倍甚至更高的收费。这种方式可以有区域性,但方式要全国推广。

(2)不仅仅以贴广告画作为宣传节水的手段,也可通过电视或在重要的场合内提出来,要使人们觉得节水也是一种义务。

(3)家庭中的下水管道的结构可以改变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倒掉的水若可重复使用的话,可流人马桶蓄水池内,以供冲厕;也可流人固定的水池内,以供其他用途。例如:洗拖布、浇花等。那样,水的重复使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麻烦了。 总之,只要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中国淡水资源的节约不是不可能的。因此,目前我国的家庭节水潜力还很大。

3、我们注意身边的点滴小事,节水很容易做到。像清除餐具上过重的油污时不要直接用洗涤剂洗,先用纸擦拭,然后再清洗,这样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用水。 洗手时,用盆洗比用水长流的方法更节省水,洗涤蔬菜水果或洗碗时也一样,开着水龙头不间断的冲洗非常费水,间断冲洗就能节约水。把用过的水存下来还可以再次利用。

第14篇:关于市民用水的调查报告

关于市民用水的调查报告

设计人:晋旸晨

一、选题背景

从太空看,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海洋水占地球水储量的96.5%,但它却不能饮用,不能用之于生产和生活。分布在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水体占地球水储量的3.5%,它们才是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但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大约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划定了加强全国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用水效率指标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并提出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到201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要比现状下降30%以上,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要从0.5提高到0.53以上;全国各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提高到60%以上。 为落实这些目标要求,水利部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一系列落实措施:一是用水量控制方面,在“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的总量控制目标下,全国按流域分省份取用水量分解工作已初步完成。二是用水效率指标方面,将实施分地区、分行业、分产品用水定额制,相关单位及企业如超过用水定额上限,将加倍收取费用。个别用水浪费严重的企业还将被实行惩罚性水价。三是国家还将强化行业用水标准。此前相关部门公布的涉及12项公共服务行业和23项生产运营行业及相关产品的用水行业标准,将升级为国家标准并强制执行。同时,对标准中未涉及的一些新兴高耗水行业及产品,也将及时增补相关用水标准。

二、研究目的

节约水资源就是节约我们的血液,同时也是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大事,为此我发放相关问卷50份,完成此项调查报告。通过调查,了解市民的用水情况,以及他们对节约用水的一些建议。同时,呼吁市民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

三、主要研究方法

查阅资料:在网络上进行查询。 问卷调查:在公共场所发放问卷。

四、基本研究思路

通过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们的用水常识,并对市民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和做法进行调查。

基本思路:确定课题——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分别调查各种

2 年龄、各种工作的市民——分析调查结果——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得出结论。

五、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我国目前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缺乏和生态危机的问题,也是世界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3。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样,世界各地近几年来,连连发生水荒,使淡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现在还不提倡和有效地实施节约用水,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本次调查,希望同学们能了解浪费水资源的坏处,掌握节水小知识,了解国家电器设施的建设。

六、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量越来越大,市民节约用水意识进一步提高。

(一) 50岁以上老年人十分节约用水,家庭用水透明度很高,但节水常识却了解较少,节水产品使用较少。大多数老年人认为政府应加强用水方面的管理。

(二) 30-40岁和40-50岁的中年人节水常识了解很多,节水产品使用普遍,但家庭用水透明度一般。大多数中年人认为学校应加强节约用水方面的教育,使市民节约用水。

(三)20-30岁的青年人节约用水意识较为薄弱,家庭用水的透明度低,节水产品使用不太普遍,但节水常识了解较多。大多数青年人认为传媒应加强节约用水方面的宣传,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

七、几点建议

(一)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媒体,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水利部门加强各种节约用水的宣传解释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居民合理利用水资源;教育部门加强对学生的节约用水教育,使居民从小树立节约用水意识,逐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采用新的科技手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如农村从传统的灌溉方法,沟渠灌溉改为喷灌扩大土地的利用率,有关部门为村民提供科普养殖知识,解决村民在用水发展方面的实际问题。城市居民家庭中的下水管道的结构可以改变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倒掉的水若可重复使用的话,可流入马桶蓄水池内,以供冲厕;也可流入固定的水池内,以供其他用途。例如:洗拖布、浇花等。那样,水的重复使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麻烦了。

(三)加大治污力度,改善水质。以立法形式,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谁污染谁治理”,使环境状况成为考核当地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

(四)改革水费收取标准。实行在标准用水量范围内的普通水价, 超出则加倍甚至更高的收费。

第15篇:湛江市民食用油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湛江市民食用油安全问题调查

黄晓虹国土1081学号:200811315111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 “三鹿奶粉事件”还有最近的“地沟油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而在这个寒假,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参加了由我们农学院学生自主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对我们所在的美丽的热带滨海城市—— 湛江市进行关于湛江市民食用油安全问题的调查。从一开始的选择问题,制作调查问卷;实际考察,收集问卷;到现在的总结调查结果,编写报告,我对湛江市民对食用油安全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仍有盲区,但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一共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调查地点,共100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城市和农村不同人群对食用油安全问题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城市和农村人群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也才能更好地在以后的宣传工作中,分别对城市和农村不同人群的受教程度展开有针对性的宣传,更好地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中来。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湖光镇。这里是该区的集市区,周围住着众多的农家人,我们开始了50份地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者72%都是26~45岁和46~60岁的当地中年妇女。因为在农村妇女一般都饰演着家庭主妇的角色,所以对食用油的使用和认识也会相对较多。他们中间40%左右的调查者都是从附近的便利小超市购买的食用油,对于购买食用油也会相对关注食用油的品牌和保质期。但对于食用油的存放和安全问题倒是不大留心和关注,认为家庭小作坊的食用油也无什么大的问题。基本上存在隔岸观火的态度,认为自身不大可能遇到不安全的食用油,就算遇到了,对人体的影响也应不大。而对于最近新闻媒体上报到的类似地沟油事件的目前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50%左右的调查者都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盲目追求利益,也有30%的调查

者认为政府也应负相应的责任。40%的调查者都觉得对于提高食用油的安全水平问题,重点在于企业,而政府处于监督与防范的角色。

在初步整理好对于农村的调查问卷后,我们接着来到我们的第二个调查地——霞山市区。在市区中,匆匆走过的都是18~25岁和26~45岁的中青年。因此我们的调查者中,90%以上都是处于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其中男女各半。对于食用油的购买,74%的受访者表示对于大型超市较为安心。而购买时,对于食用油的价格、品牌、保质期、营养和口味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食用油的存放问题也较为留意。对于食用油的安全问题,都有自己的了解。90%以上的受访者对出外就餐的食用油安全问题不放心甚至非常担心,对于食用不安全的食用油所造成的危害也知之甚详。因此,50%受访者对于自己食用的食用油,在购买时都会非常仔细,因为对中国商家存在不信任问题。对于造成类似地沟油事件的目前众多食品安全的问题,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盲目追求利益或政府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的受访者各占一半。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问题中,绝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认为应该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惩罚力度,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成果,从而在进入市场的关卡中将恶性食品拒之门外。

从这一连串的实践调查和问卷统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城市和农村中,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农村人群对于食品安全绝大部分都处于朦胧的认知状态,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问题,不全是切肤问题,与自身的联系不大。而城市人群则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会主动去关注,去发现,去避免,即使从新闻媒介方面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但也会主动与他人探讨从而加深理解。不过相同的,从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中,我们普遍了解到中国市场会频频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的基本原因。

第一:食品安全如同偏差,这样的问题只能减少,而不能百分之百的消除,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多的发现某些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认为安全的食品可能过几十年,人们会发现它会有一些问题或潜在的问题。

第二:食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够或根本没有,有的只是利益,这就造成他们对这些食品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他们不能够预测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说明: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提高;信息传递方便了,网络的盛行使得这些信息得以快速的传递,甚至是过度的宣传。

第四:众多小的食品企业,难得监管,尤其是小的作坊。

第五:政府监管不力。 监管重点落点不对和监管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政府多于最终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忽视了过程控制;政府监管人员多于理论,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较低,监管态度应付。

第六:监管部门责任不清。没有具体人员对企业监管负责,出现问题更找不到监管部门的责任人。也就是说责权不分,没有绩效考核的制度。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个两个制度就能保证的,需要的是政府的培训、监督、管理和引导。

因此,面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存在部门众多,职责不清等问题。食品监管部门有十几家。一旦出了事故,似乎与所有部门都有关,又似乎谁都没有直接责任。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不顺问题突出。

2、尽快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很低,从而导致标准的可信度在国际上不高。

3、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目前,食品监管部门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普遍比较落后,基层检测人员的数量不够,素质也有待提高,都成为当前制约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

4、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目前,我国在对食品的安全监管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

5、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本。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也需要政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运用市场规律,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6、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教育宣传体系的作用不能小觑。宣传教育工作是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安全氛围的基础,应当突出主题、注重实效,以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水平。

第16篇:市民广播接触情况调查报告

《锦州市广播收听人群调查报告——互动收听的深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锦州市广播收听人群参与锦州地区广播电台互动节目情况。调查对象是锦州市普通市民。调查的主要地区有渤海大学校园内、渤海大学西门市场、锦州市市中心地区。通过口头交流和发放问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市民达到了一百六十人。由于调查的样本来自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因此调查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数据的分析我们采取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调查团队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贯穿于调查实践的始终,因此调查又是具有很大的可信度的。

广播媒体的发展遇到挑战

随着中国传媒业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媒业人士普遍认识到应该寻求一种中国媒体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广播是我国出现较早的大众传播媒介。但是最近几年来广播越来越淡出人们的生活,其传统的功能已被电视媒体所取代。但是,广播在特定人群中的作用是其他媒体,乃至网络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在这些特定的人群中,广播反馈机制的完善成为他们或她们长时间接触广播这种媒体最重要的原因。为此,我们对锦州地区广播收听人群做了一次贴近调查。调查锦州市广播收听人群参与锦州地区广播电台互动节目的情况。通年龄、性别、职业三方面因素来透视锦州市广播的现实情况。

我们把我们的调查对象按年龄段分为四类人群:青年人(18岁至25岁)、中青年人群(26至45岁)、中年人(46岁至60岁)、老年人60岁以上)。

锦州市广播受众不同年龄段人群比例情况

显然老年群体和青年群体已成为广播受众的主体人群。广播是一个通过声音

来传播信息的媒介,它要求受众有闲暇的时间,还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存在条件去收听。老年人显然具备这样一个条件。广播这种媒体对受众的要求也正好符合老年人的年龄特点。青年人由于没有太多的社会压力,有时候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情感因素的影响,内心容易产生情感的波澜。收听广播正好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中年人关注的只是与他们或她们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信息,类似于天气、股市、车辆出行等等。而这些信息他们更依赖于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调查的中年人当中17%的人收听广播,但是在这17%当中绝大部分是受到职业特点的影响,就是出租车司机。

通过对广播收听听众年龄状况分析,可以得出锦州市民参与到广播电台互动的听众也主要集中在青年人和老年人中。

而在这些收听广播的人群中参与反馈机制的听众又受到年龄的影响

参与互动节目的主要是青年人和老年人

在调查的40位青年人听众中有10人曾经参与或经常参与互动类节目。在调查的40个老年听众中有12人参与过互动类节目。而中青年人中即使包括了司机这类人群,在调查的40人中也只有11人参与过互动类节目(在这30人当中有10个是司机)。中年听众中没有人参加过互动节目的。

不同性别参与反馈机制的积极性不同

在青年听众中,男性和女性参与广播电台互动节目的积极性不同。

女性参与互动节目的积极性显然要比男性参与的积极性高很多。结合锦州市广播电台节目情况,这个数据也符合男女性别特点的差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性听众收听的节目类型有:点歌、短信留言。男性主要是收听音乐广播,参与短信留言。

老年人群体中男性和女性在参与反馈机制的积极性上同样有差别。我们调查通过口头调查了20位老先生和20位老太太,其中,收听广播的男性老人表示

他们参与的互动节目主要是民生新闻类节目。老年人更关心生活,他们愿意参与到新闻类节目当中,并热情提供新闻线索,反映他们身边的民生问题,并希望能够因此而得到解决。女性老人则表示参与节目的电话费很贵,有些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26岁至60岁的人群中收听广播的人的人非常有限。在整个调查样本中收听广播的人当中,这个年龄段的人只占到17% 。而在这17%的人当中绝大部分是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这种职业特点使得他们参与电台互动异常热情。在调查种发现100%的出租车司机都会收听广播电台,81%的人曾经或经常参与电台的直播互动,反映交通路况或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

职业因素对是否参与反馈机制有影响

调查样本中的个体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职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职业人群参与电台互动节目的热情有不同的表现

在不考虑年龄差别的情况下,职业的特点不同对是否收听广播有巨大的影响。学生、军人、保安、服务人员,作息时间相对比较有规律,有一定的闲暇时间来收听广播,这也为参与广播互动节目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条件。调查中发现,司机收听广播的时间是在车辆运行的时间了。由于司机这种职业的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也为司机听众参与反馈机制提供了时间条件。教师则普遍表示参与这类的互动节目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从事商业的人员则表示,他们反应的问题不是被拒绝就是根本得不到解决。(锦州市广播电台的互动节目主要类型有:点歌类节目、新闻类节目、民生线索、交通路况直播互动、广告)。

在调查中锦州市民十分配合我们的这次调查。而当问及是否相信广播中的互动节目时,绝大部分锦州市民,即使是不经常接触广播的人,都普遍表示广播的可信度比较低,特别时广播上的那些卖药广告。广播的诚信受到质疑,成为锦州市广播受参与直播互动节目的一个巨大障碍。而要想树立广播在人们心目中的诚信,无疑就要研究受众究竟需要什么。不同的年龄关注的问题不同,男性和女性参与节目的类型不同,不同职业需要的信息不同。

就调查的内容我们团队有如下的建议:

首先,在节目设置上,广播应该关注互动节目在整体节目上的比重,互动性节目已经成为广播节目的主流节目。实践也证明,广播节目互动形式的运用使听众收听节目的热情更加主动。其次,节目内容应该与市民贴近,不能曲高和寡。要从听众需要出发,要注意听众广泛关注的议题,以此充分调动听众参与广播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将观众调动起来。再次,我们知道听众是由无数个体所组成的,从事行业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不同,所需求的信息也千差万别。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互动的优势,就必须关注听众所需,认真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防止曲高和寡的现象发生。再再次要注意节目内容的差异化,不能众口一辞。节目的特色化是提高节目收听率的关键。广播媒体的互动,是广播彰显魅力的致胜武器,所以说,在应用广播节目与听众互动形式的时侯,同一话题,角度的差异化,十分重要。

虽然报纸、电视、互联网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就传播成本,接受成本和传播双重偶然性上讲,以及从节目内容的广泛性上讲,广播电台都有无疑的先天优势可言。因此,充分认识这一优势,正确应用这一途径,是广播扬己所长,避己所短,取得应有地位的一项重要途径。

第17篇:市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调查报告

市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调查报告

为了各级党委、政府了解、研究、制定和解决市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和基础性数据;近日武侯区统计局采取科学的PPS抽样方法抽中了我区8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的120户城镇住户进行了一次城镇住户专题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一、市民最关注的十大社会问题

此次调查共列出了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就业问题、道路堵塞及道路规划、养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安全、收入分配差距、社会治安、房价调控、药价管理、教育收费问题、物价、反腐倡廉、垄断行业乱收费、法制化建设、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等近20项当前市民关注的社会问题,涉及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 武侯区市民关注问题前十位的排序如下:(见附表)

二、市民对部分社会问题的反映

1、对当前社会的收入差距问题:37.5%的市民认为当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很严重,44.2%的市民认为比较来重,17.5%市民认为一般,0.8%的市民认为不严重或没问题.大多数市民认为政府亟需出台相关政策,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

2、对当前社会物价水平问题:34.2%的市民认为当前物价水平过高,54.2%认为物价偏高,只有11.6%的市民表示可以承受目前部分物价上涨的情况。

3、对于目前医患关系怎样这个问题,1.7%的市民认为目前医患关系和谐,60.0%的人认为医患关系一般,31.7%的人认为医患关系有点紧张,3.3%的认为医患关系很紧张,3.3%的回答不清楚或不知道。

4、对得了小病选择什么样的医院和对选择医疗服务满意度及选择医院首要考虑因素的问题:2.5%的人选择三级医院就诊,2.5%的人选择二级医院,26.7%的选择一级或社区医院,19.2%的选择小型诊所或医务室,47.5%的人选择药店买药,1.6%的人选择其它或不采取措施;24.8%对医疗服务满意,64.1%的选择一般,11.1%的选择不满意或不知道,对不满意的原因

5.8%的人认为是开大处方,虚开检查化验项目,0.8%的人认为是药价高,2.5%的人认为是就诊手续复杂,0.8%的人认为是服务态度不好,0.8%的人选择的是医疗技术不高;5.1%的人得小病选择医院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医疗水平高,12.7%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医疗安全问题,34.7%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医疗费用低的问题,3.4%的人考虑的是服务态度好,40.7%的人首先考虑的是离家近,1.7%的人首先考虑是医疗定点医院的问题,1.7%选择的是其它或不回答.

5、对得了大病选择什么样的医院和对选择医疗服务满意度及选择医院的首要考虑因素的问题:59.2%的选择三级医院就诊,21.7%的选择二级医院,11.7%的选择一级或社区医院,1.7%的选择小型诊所或医务室,3.3%的人选择药店买药,2.4%的人选择其它或不采取措施;20.7%对医疗服务满意,62.1%选择一般,17.2%选择不满意或不清楚,对不满意的原因2.5%的人认为是开大处方,虚开检查化验项目,6.7%的人认为是药价高,3.3%的人认为是就诊手续复杂,2.5%的人认为是服务态度不好,0.8%的人选择的是医疗技术不高,0.8%认为医疗医疗设施不先进;47.9%的人得大病选择医院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医疗水平高,23.9%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医疗安全问题,8.5%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医疗费用低的问题,1.7%的人考虑的是服务态度好,2.6%的人首先考虑的是离家近,12.8%的人首先考虑是医疗定点医院的问题,2.6%选择的是其它或不回答。

6、对目前医疗支出的主要补偿方式:31.7%的人补偿方式是自费,0.8%的人的补偿方式是亲友资助,12.5%的人补偿方式是单位报销或公费医疗,52.5%的人补偿方式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选择商业保险、国家救济、其它补偿方式的都为0.8%。

7、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30.0%的市民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满意。认为一般的有50.0%,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20.0%。

8、对当前社会的治安水平问题:2.5%的市民认为当前社会治安很好。27.5%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占65.0%,表示差和很差的有5.0%。

9、对当前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10.9%的市民认为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42.5%认为很严重,40.8%的认为一般,也有5.8%的市民认为不严重没问题。

10、在众多社会保障中,市民认为需要改进的的项目前五位如下表(见附表)

11、对过去五年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的问题:120户市民中,10.0%的市民认为提高很多,53.3%市民认为提高了一些,有32.5%的认为没变,也有4.2%的市民认为下降了一些。

12、对明年生活水平的预测问题:有19.2%的市民认为会提高,有49.2%的认为基本不变,,有31.6%的市民认为明年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或不太清楚。

13、对日常生活中节能问题:94.2%的市民认为在生活中节约能源非常必要,只有0.8%认为没有必要,有5.0%的市民认为无所谓。

14、对自已生活是否满意的问题:5.0%的市民认为很满意,28.4%认为满意,63.3%认为一般,也有3.3%认为不满意。

三、市民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

通过专项调查,我们汇总和总结认为市民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是:

1、市民感受药费贵看病难,急盼政府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近几年国家连续20次降低药品价格,然而老百姓却感觉不太明显,要求“降低药费”的呼声依然高涨。“辛苦苦几十年,得了大病回从前”,这个段子反映了基层市民在医疗方面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市民们认为:政府的医疗改革要多想想基层老百姓,医院经营要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合理创收转变。他们急切地盼望政府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着力构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长效机制。

2、市民感受涨价之痛,急盼政府承担更多公共责任。近来多种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令低收入人群备感生活压力。物价的快速大幅上涨,不仅影响到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也给中等收入人群带来一种担忧,担心通货膨涨的日子就要来了。市民们认为,虽然正常情况下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市场,但这个时候,政府应及时承担起公共责任。政府在调控时既要考虑到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要考虑物价上涨带来城市中低收入者购买力下降,采取措施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3、市民感受房价上涨过快,急盼政府让百姓圆上“安居梦”。2006年4月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国六条”“九部委十五条”等调控措施,但这套“组合 拳”未能完全阻挡住房价的攀升。普通市民倾其所有,或者背负巨额贷款买房,加重了生活负担。有市民认为,目前房价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管理部门的行政作为不够得力,认为政府财政应转变对卖地拆迁的过多依赖,提升保障类住房供应比例,严格控制土地的用途、定价和管理。市民们急切地盼望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让低价房走向百姓,圆低收入家庭“安居梦”。

4、市民感受学费高上学难的问题有所改善,但仍急切盼望政府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因为读书难,读书贵的问题是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影响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制推行义务教育、规范学校收费等措施在逐步解决。但由于涉及面大,需要配套的政策多,特别是财政对教育的支持难度较大,因此,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市民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担心学费贵,自己的子女就学困难,对一些高校的收费望洋兴叹。所以仍然盼望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5、市民感受收入差距拉大,急盼政府加大调节力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市民收入也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但市民收入差距拉大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市民们期盼党和国家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化解分配不公,创造和谐社会。

第18篇:关于市民诚实守信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上海市

调查内容:关于市民诚实守信的调查

调查方式:记者采访调查

2010年,由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开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诚信作为社会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中并未得到肯定,反而成为“吃亏”的代名词,当时曾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两年之后,在衢化有个无人菜摊,这个摊上的萝卜、盘子,由过往居民自行称重、找零,一个多月下来,分文未差。有人问摊主,难道不担心有人拿了萝卜不付钱么?摊主回答得好,拿了不付钱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在困难,这种人,就是不拿,也会接济;另一种,就是没素质的人,碰上这种人,只能对他摇头。

2月9日,记者专程在这个无人摊前等候2个小时,这期间,虽然有不少人驻足研究这个无人摊,却未出现“拿了就走”的情况。其中就有一位开车的女士,下车挑了2个萝卜,称重后显示为1.5公斤,她放下3元钱才离去。另一位男士则挑选盘子后,不满意走掉了。

对此,本报对50名网友进行了随机调查,所有人对这样的做法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在当下全社会遭受诚信危机时候,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是对诚信最好的注解。现状:曾因别人不诚信而吃亏“别的不说,就说现在那些乞讨的人,到底有几个是真的因为贫困而乞讨的!”网友sun说,小时候她都会因为同情而帮助乞丐,但现在她已经对乞丐熟视无睹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被他们骗多了,怕了。

在调查中,有39个受访者就在社会上曾因别人的不诚信而吃亏,这也是导致他们最终不愿意相信别人的原因之一。

“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千分之一概率吧!”记者告知衢化有个让居民自己称重、自己找零的摊子时,不少受访者有这样的质疑。

对于“目前社会的诚信状况是否影响您对他人的信任感?”这一选项中,有23位受访者认为“有影响”,18位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影响”,仅有9位受访者表示“不影响”。

虽然有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他人的信任受到社会不良诚信事件的影响,但当问及面对自己称重、找零的摊子,会如何做时,有41位受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会自觉称重、找零”。未来:如何重塑社会诚信体系

做好自己是根本。――网友“交警叔叔”

“如果人人都从自己的行为出发,自己讲诚信,相信总有一天整个社会都会回到一个讲诚信的氛围。”这是网友“交警叔叔”的一番话,这与教育专家郑委所倡导的“私德组成公德”一脉相承。

树立守信的标榜,如古代立碑立志,现代做报道宣传。

――网友“天高云淡”

除此之外,“天高云淡”说,还应该通过中小学生来宣传守信,并带动家长一起学习,这一办法已在发达国家广为使用。

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将诚信列入个人档案。

――网友“鱼子”

“鱼子”认为,社会制度设计时应考虑不诚信行为成本,比如银行的个人信用档案,一旦进入信用黑名单,就会影响其今后的贷款等。有这么一个制约因素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的诚信。

第19篇: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都能够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为我国的医疗工作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这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医疗水平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国内现在流行的献血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献全血,而一种更科学,更先进,效果更好的献血方式——成分献血远远不够普及,许多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为此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希望通过这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对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向更多的南京市民宣传成分献血,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成分献血中来。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规模较大,地点分布较广,7月7号开始,7月16号结束,历时十天,调查团队一行十几人兵分两路,十天之内分别前往了南京理工大学,月牙湖,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珠江路、湖南路、紫金山、鼓楼、新街口等十几个地点,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和发宣传单(同时口头讲解)为主,十天以来,共计回收调查问卷1997份,散发传单XX多份,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为南京市血液中心募集了一些有意前往南京血液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志愿者,共计274人。数据统计时,我们统计了问卷中每一题各选项的人数(问卷和结果附后),力求得出较为客观清晰的结果。

一 引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

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目前无偿献血主要有两种方式,传统的献全血和比较新型的成分献血(成份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份,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世界一些发达国家95%以上的献血方式都是成分献血(转载请注明来源),但是由于我国的成分献血事业起步较晚,而且一些具体设施还不够普及和完善,所以普及范围不大,但是成分献血作为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献血方式,具有恢复期快、成分血易保存、治疗效率高、输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所以我国正在大力提倡这种献血方式,并相应建立了一系列的有助于普及成分献血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多数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感到陌生,所以持怀疑或观望态度,所以今后普及成分献血工作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志愿者的大力宣传,需要每个公民的不懈努力。此次社会实践名义上是调查研究,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传和普及。

二 基本情况

(1) 本次调查样本中女性为837人,男性为1160人,根据结果来看,无论从无偿献血的比例还是成分献血的比例来看,男性都要高于女性,但领先优势不大,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来看,这个结果符合我们常理的判断,也是我们事先可以预测的。

(2) 从样本人群不同年龄层次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18岁——50岁年龄层次上的献血比例较高,而50岁以上献血比例为0,其中年龄在26—35之间的人群献血比例明显高于平均值,无偿献血的比例比平均值高出8%,成分献血比例比平均值高出0.6%。这个结果貌似合情合理,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首先此次调查的样本有明显偏向年轻人的情况,比如说35岁以下人群占样本85%以上,而50岁以上只占3%不到,实际上50岁以上人群当中有许多也可能献过

血,只是未必在50岁后才献,所以这里必须指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时的一个缺陷,我们实际应该调查的是他们献血时的年龄而不是现在年龄,因为样本中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献血时年龄段和他们现在所处的年龄段不符的现象,这样就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是误差不会太大,因为年轻人献血比例高,中老年人献血比例低的总体趋势是不会变的。

(3) 从样本人群受教育的不同程度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献血比例和受教育的程度是基本成正比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参与过无偿献血或者成分献血的比例较高,其中本科生以上学历的无偿献血比例以及成分献血比例都接近平均比例或高于平均比例。此外,从此表中显示本科生以上的人献血比例几乎是文化水平在高中一下人群献血比例的2倍,相差很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以得出:学生是无偿献血事业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主力军。另外必须指出,虽然在这个角度来看,样本的分布性很不均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成分献血中来,而学生作为最积极的群体,我们进行倾斜是由一定的道理的,

(5) 样本中南京本地人为610人,约占30%,外地人1387人,约占70%,但是由于调查样本中外地人主要为学生,所以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外地人群对无偿献血和成分献血的认识情况,所以本选项调查结果不可靠,意义不大。

(6)关于无偿献血和成分献血的比例以及对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结果一目了然,样本人群中参与过无偿献血的比例为36%,而参加过成分献血的比例仅为3%, 同时调查人群对成分献血的有关优惠政策了解情况也远远不如对无偿献血有关优惠政策的了解情况,印证了笔者在引言部分指出的由于成分献血在我国还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献血方式加之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致于大多数人对成分献血不了解,造成成分献血在我国的普及度不够。

(7)关于是否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无偿献血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身体不适合或者是周围没有合适的献血地点,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或者是对其持害怕,怀疑态度,同时也有大约一部分人觉得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不方便进行献血。这些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许多人对无偿献血了解不多或者有一些错误或者片面的看法,所以有关部门仍然应该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让更多公民意识到献血并无害处,提高他们参与到献血这项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选择了无偿献血的公民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大多数公民献血的动机是他们希望借此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他们把无偿献血看作帮助他人的一种形式,这说明了参加无偿献血的大多数公民的意识是相当高的,当然也有一半左右的公民认为献血有利于身体健

康,所以他们选择无偿献血,说明他们对无偿献血的好处是有一定了解的。

(8)关于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成份献血的问题方面,虽然参加过成份献血的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很小,但是听说过成份献血的人还是相当多的,大多数人是通过流动献血车、网络、电视等途径了解成份献血的,报纸这个途径相对较少(可能这个结果不是特别可靠,因为我们调查对象大多数是学生,而相比报纸而言现在的大学生更习惯通过网络、电视来了解这些知识,而中老年人应该更倾向通过报纸),可以看出在南京市区,流动献血车在献血宣传方面起车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有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通过这个形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有关献血的知识,同时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各种各样其他的有利于献血宣传的途径,比如电视、网络、报纸等等,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相辅相成,有关无偿献血的知识才能更快更及时更方便地被社会大众获取。

(9)关于对义务献血程序了解情况方面,可以看出有一半左右的人对无偿献血程序是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仍有50%左右的人对无偿献血程序的认识还是不足的,必须指出的是参加过无偿献血的人有35%左右,这部分的人当然是有了解的,剩余的仅有15%,说明实际上市民对这方面的了解意识还不是太强,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10)关于何种宣传方式更能够吸引人群注意这个问题上,我们本来旨在通过调查得出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不过结果显示我们列出的6个选项整体分布还很均衡,当然通过宣传材料、举办大型活动、举办电台节目这些公开性更强的宣传方式更容易吸引大众。

(三) 分析和对策

通过以上对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情况的具体论述并加以一些地区的具体所见所闻,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初步的结论:

1.南京市民的无偿献血总体情况不错,但是对于成份血无论是了解情况还是捐献情况都是严重缺乏的。

2.献血情况好坏跟市民受教育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贡献越大。

3.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是无偿献血事业的主力军,对无偿献血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市民对国家关于无偿献血特别是成份献血的有关政策了解情况不是太好,限制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5.相当一部分民众献血意识较弱,另外还有一部分民众对无偿献血持有一些片面的或者错误的观点。

6.南京市区的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方面工作已经做得很不错,但仍然需要继续加强相关工作。

因此,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南京市区无偿献血方面的工作已经相当不错,当然包括成份献血在内的一些工作仍然需要有关部门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总结,我们得出了有关目前南京市区无偿献血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知道南京市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不错,但是部分民众对于献血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以下将具体分析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

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南京每年共有1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而且南京这几年的临床用血100%来自于无偿献血,目前每年的供血量还呈现上升势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造成这个积极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市民主动献血的意识提高了,前面已经提到,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

体水平,无偿献血与计划献血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无偿献血是自本着自愿原则而且不寻求任何报酬的公益行为,所以无偿献血工作进行的好坏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公民的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否提高,这也应该成为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另外,社会上相关的宣传增多,近年来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出色,这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无偿献血者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规模在不断壮大,这有利于宣传活动在南京市区涉及到更多的地区;其次,宣传方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现在的市民可以通过流动献血车、献血网站、报纸、宣传单、电视广播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无偿献血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这同样有利于宣传涉及到拥有各种不同喜好的人群。最后,宣传活动的内容更加详细也更加丰富,同时志愿者在相关方面的讲解也更加生动耐心。以上这些因素使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大的提高,也就促进了整体的献血事业。最后还应该指出的是,无偿献血”硬件”设施和相关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南京市血液中心的献血设备不断的提高,同时相关医疗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水平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献血者献血时能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下,使更多的献血者对我市献血工作增添了信心,那么必然会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献血中来而且同时也使一些献血者再次甚至多次献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因素,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良好发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本次社会实践宣传和做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民众对无偿献血存在着一些误区甚至抵触心理,笔者认为这是我市无偿献血事业今后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些误区比如献血危害健康论,不是南京的个别情况,是

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南京情况要好很多),关于这些问题的由来,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一个直接的原因源于公民对血库的“信任危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艾滋病病人是因为输血或采血而被感染。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中,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比例占到了l1.2% (包括采血、血液和血制品感染),仅次于注射吸毒的感染率l7%。加上体制的不完善,人们对因献血而感染艾滋病

的恐惧被不适当地扩大。其次,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不够,公众对献血了解不多,容易被传统观念误导,认为献血有害身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些地方存在在献血工作机制上存在着重要问题,比如计划指标式的做法导致的不正常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变相有偿卖血或者强制献血,扭曲了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另外高额补贴或休长假等刺激方式,更带来“献血有害健康”的误导。造假现象也增加了传染病血液传播的概率。这些不良的后果的影响范围被报刊媒体不断扩大,最终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公民对献血的疑虑甚至抵触。现在人们存在着对献血的四种疑虑:献血对健康有害吗;献血安全吗。会不会染上疾病;我的血用在哪儿了,会不会挪作他用;修复这些疑虑,我认为基本的一点是不变的——我们要用更热情更高效的宣传、更优质的服务、更良好的形象来增加市民和献血者的信任,并且严厉抵制那些“献血危害健康论”的鼓吹者,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此外政府要有足够的投入并在制度和机制上进一步严格规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官员问责必不可少。唤起人们的爱心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长时间内的不断努力。

当然,我们这次社会实践调查除了希望得出一些关于南京市民无偿献血的信息之外,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广泛的宣传成分献血,争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成分献血中,前面已经说明,成分献血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所需设备比较昂

贵先进(目前南京血液中心的机采血小板设备是由国外引进),市民只能到专业的血液中心去献血,另外采血过程较全血时间较长,这些不方便的因素都限制了成分献血的普及。此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献全血已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可能献全血在市民当中已经有很大的“市场”,所以短时间内成分献血的确很难普及,但是成分献血拥有着献全血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且近年来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投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成分献血会逐渐成为无偿献血的一种主要形式,当然今后一段时间有关成分献血的工作还得加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以巩固并扩大成分献血队伍: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公民了解成分献血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捐献血小板的相关知识,在街头献血车、采血点利用宣传画及各种献血照片展示进行,,无偿献血志愿者从公益角度宣传,组织参观学习,普及“献血无损健康,献血有益健康”的科学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献血意识。

2.改善献血环境和条件,提高硬件设备,吸引更多的成分献血者

我们应该通过有关工作,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营造温馨、宽松的献血环境,比如我们可以在成分血采集点布置花卉盆景、提供看电视、上网的一系列的免费服务等等一系列的人性化设施,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血液捐献设备的水平,减少成分血捐献的时间,这样可以让献血者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3.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优质服务,创品牌成分血采集和宣传团队

无论是我们成分血的宣传团队还是成分血的采集团队都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分血采集团队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同时还应该。通过礼仪培训增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成分献血者提供详尽的讲解和周到的服务,打消献血者的

顾虑,增强他们的信任感。

4.多渠道、多形式招募成分献血者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信息管理平台、电话招募多次献血者、回访沟通,吸纳固定献血者、发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作用等多种途径招募成分献血者,可以使得效果更好。

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支持和努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得出了南京市市民无偿献血的一些基本情况,应该说为南京市血液中心的宣传工作贡献了一点微薄之力,我们实践调查团队真诚地希望和呼吁更多的公民能为我市的无偿献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更多调查报告::///diaochabaogao/ 京市民无偿献血

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向更多的南京市民宣传成分献血,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成分献

血中来。

关键词:无偿献血,成分献血,政策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规模较大,地点分布较广,7月7号开始,7月16号结束,历时十天,调查团队一行十几人兵分两路,十天之内分别前往了南京理工大学,月牙湖,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珠江路、湖南路、紫金山、鼓楼、新街口等十几个地点,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和发宣传单(同时口头讲解)为主,十天以来,共计回收调查问卷1997份,散发传单XX多份,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为南京市血液中心募集了一些有意前往南京血液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志愿者,共计274人。数据统计时,我们统计了问卷中每一题各选项的人数(问卷和结果附后),力求得出较为客观清晰的结果。

一引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目前无偿献血主要有两种方式,传统的献全血和比较新型的成分献血(成份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份,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世界一些发达国家95%以上的献血方式都是成分献血,但是由于我国的成分献血事业起步较晚,而且一些具体设施还不够普及和完善,所以普及范围不大,但是成分献

血作为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献血方式,具有恢复期快、成分血易保存、治疗效率高、输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所以我国正在大力提倡这种献血方式,并相应建立了一系列的有助于普及成分献血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多数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感到陌生,所以持怀疑或观望态度,所以今后普及成分献血工作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志愿者的大力宣传,需要每个公民的不懈努力。此次社会实践名义上是调查研究,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传和普及。

二 基本情况

(1)本次调查样本中女性为837人,男性为1160人,根据结果来看,无论从无偿献血的

比例还是成分献血的比例来看,男性都要高于女性,但领先优势不大,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来看,这个结果符合我们常理的判断,也是我们事先可以预测的。

(2)从样本人群不同年龄层次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18岁——50岁年龄层次上的献血

比例较高,而50岁以上献血比例为0,其中年龄在26—35之间的人群献血比例明显高于平均值,无偿献血的比例比平均值高出8%,成分献血比例比平均值高出0.6%。这个结果貌似合情合理,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首先此次调查的样本有明显偏向年轻人的情况,比如说35岁以下人群占样本85%以上,而50岁以上只占3%不到,实际上50岁以上人群当中有许

多也可能献过血,只是未必在50岁后才献,所以这里必须指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时的一个缺陷,我们实际应该调查的是他们献血时的年龄而不是现在年龄,因为样本中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献血时年龄段和他们现在所处的年龄段不符的现象,这样就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是误差不会太大,因为年轻人献血

比例高,中老年人献血比例低的总体趋势是不会变的。

(3)从样本人群受教育的不同程度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献血比例和受教育的程度是基本成正比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参与过无偿献血或者成分献血的比例较高,其中本科生以上学历的无偿献血比例以及成分献血比例都接近平均比例或高于平均比例。此外,从此表中显示本科生以上的人献血比例几乎是文化水平在高中一下人群献血比例的2倍,相差很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5) 样本中南京本地人为610人,约占30%,外地人1387人,约占70%,但是由于调查样本中外地人主要为学生,所以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外地人群对无偿献血和成分献血的认识情况,所以本选项调查结果不可靠,意义不大。

(6)关于无偿献血和成分献血的比例以及对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结果一目了然,样本人群中参与过无偿献血的比例为36%,而参加过成分献血的比例仅为3%, 同时调查人群对成分献血的有关优惠政策了解情况也远远不如对无偿献血有关优惠政策的了解情况,印证了笔者在引言部分指出的由于成分献血在我国还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献血方式加之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致于大多数人对成分献血不了解,造成成分献血在我国的普及度不够。

(7)关于是否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无偿献血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身体不适合或者是周围没有合适的献血地点,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或者是对其持害怕,怀疑态度,同时也有大约一部分人觉得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不方便进行献血。这些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许多人对无偿献血了解不多或者有一些错误或者片面的看法,所以有关部门仍然应该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让更多公民意识到献血并无害处,提高他们参与到献血这项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选择了无偿献血的公民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大多数公民献血的动机是他们希望借此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他们把无偿献血看作帮助他人的一种形式,这说明了参加无偿献血的大多数公民的意识是相当高的,当然也有一半左右的公民认为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他们选择无偿献血,说明他们对无偿献血的好处是有一定了解的。

(8)关于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成份献血的问题方面,虽然参加过成份献血的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很小,但是听说过成份献血的人还是相当多的,大多数人是通过流动献血车、网络、电视等途径了解成份献血的,报纸这个途径相对较少(可

能这个结果不是特别可靠,因为我们调查对象大多数是学生,而相比报纸而言现在的大学生更习惯通过网络、电视来了解这些知识,而中老年人应该更倾向通过报纸),可以看出在南京市区,流动献血车在献血宣传方面起车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有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通过这个形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有关献血的知识,同时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各种各样其他的有利于献血宣传的途径,比如电视、网络、报纸等等,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相辅相成,有关无偿献血的知识才能更快更及时更方便地被社会大众获取。

(9)关于对义务献血程序了解情况方面,可以看出有一半左右的人对无偿献血程序是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仍有50%左右的人对无偿献血程序的认识还是不足的,必须指出的是参加过无偿献血的人有35%左右,这部分的人当然是有了解的,剩余的仅有15%,说明实际上市民对这方面的了解意识还不是太强,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10)关于何种宣传方式更能够吸引人群注意这个问题上,我们本来旨在通过调查得出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不过结果显示我们列出的6个选项整体分布还很均衡,当然通过宣传材料、举办大型活动、举办电台节目这些公开性更强的宣传方式更容易吸引大众。

(三) 分析和对策

通过以上对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情况的具体论述并加以一些地区的具体所见所闻,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初步的结论:

1.南京市民的无偿献血总体情况不错,但是对于成份血无论是了解情况还是捐献情况都是严重缺乏的。

2.献血情况好坏跟市民受教育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贡献越大。

3.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是无偿献血事业的主力军,对无偿献血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市民对国家关于无偿献血特别是成份献血的有关政策了解情况不是太好,限制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5.相当一部分民众献血意识较弱,另外还有一部分民众对无偿献血持有一些片面的或者错误的观点。

6.南京市区的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方面工作已经做得很不错,但仍然需要继续加强相关工作。

因此,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南京市区无偿献血方面的工作已经相当不错,当然包括成份献血在内的一些工作仍然需要有关部门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总结,我们得出了有关目前南京市区无偿献血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知道南京市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不错,但是部分民众对于献血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以下将具体分析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

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南京每年共有1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而且南京这几年的临床用血100%来自于无偿献血,目前每年的供血量还呈现上升势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造成这个积极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市民主动献血的意识提高了,

前面已经提到,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

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无偿献血与计划献血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无偿献血是自本着自愿原则而且不寻求任何报酬的公益行为,所以无偿献血工作进行的好坏

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公民的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否提高,这也应该成为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

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另外,社会上相关的宣传增多,近年来有关无偿献血的宣

传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出色,这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无偿

献血者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规模在不断壮大,这有利于宣传活动在南京市区涉及到更多的地

区;其次,宣传方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现在的市民可以通过流动献血

车、献血网站、报纸、宣传单、电视广播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无偿献血的一些相关的知

识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这同样有利于宣传涉及到拥有各种不同喜好的人群。最后,宣传活

动的内容更加详细也更加丰富,同时志愿者在相关方面的讲解也更加生动耐心。以上这些因

素使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大的提高,也就促进了整体的献血事

业。最后还应该指出的是,无偿献血”硬件”设施和相关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南京市血液中心的献血设备不断的提高,同时相关医疗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水平不断提高,使

越来越多的献血者献血时能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下,使更多的献血者对我市献血工作增添了信心,那么必然会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献血中来而且

同时也使一些献血者再次甚至多次献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因素,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良好发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本次社会实践宣传和做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民众对无偿献血存在着一些误区甚至抵触心理,笔者认为这是我市无偿献血事业今后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些误区比如献血危害健康论,不是南京的个别情况,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南京情况要好很多),关于这些问题的由来,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一个直接的原因源于公民对血库的“信任危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艾滋病病人是因为输血或采血而被感染。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中,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比例占到了l1.2% (包括采血、血液和血制品感染),仅次于注射吸毒的感染率l7%。加上体制的不完善,人们对因献血而感染艾滋病

的恐惧被不适当地扩大。其次,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不够,公众对献血了解不多,容易被传统观念误导,认为献血有害身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些地方存在在献血工作机制上存在着重要问题,比如计划指标式的做法导致的不正常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变相有偿卖血或者强制献血,扭曲了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另外高额补贴或休长假等刺激方式,更带来“献血有害健康”的误导。造假现象也增加了传染病血液传播的概率。这些不良的后果的影响范围被报刊媒体不断扩大,最终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公民对献血的疑虑甚至抵触。现在人们存在着对献血的四种疑虑:献血对健康有害吗;献血安全吗。会不会染上疾病;我的血用在哪儿了,会不会挪作他用;修复这些疑虑,我认为基本的一点是不变的——

我们要用更热情更高效的宣传、更优质的服务、更良好的形象来增加市民和献血者的信任,并且严厉抵制那些“献血危害健康论”的鼓吹者,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此外政府要有足够的投入并在制度和机制上进一步严格规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官员问责必不可少。唤起人们的爱心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长时间内的不断努力。

当然,我们这次社会实践调查除了希望得出一些关于南京市民无偿献血的信息之外,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广泛的宣传成分献血,争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成分献血中,前面已经说明,成分献血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所需设备比较昂贵先进(目前南京血液中心的机采血小板设备是由国外引进),市民只能到专业的血液中心去献血,另外采血过程较全血时间较长,这些不方便的因素都限制了成分献血的普及。此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献全血已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可能献全血在市民当中已经有很大的“市场”,所以短时间内成分献血的确很难普及,但是成分献血拥有着献全血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且近年来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投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成分献血会逐渐成为无偿献血的一种主要形式,当然今后一段时间有关成分献血的工作还得加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以巩固并扩大成分献血队伍: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公民了解成分献血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捐献血小板的相关知识,在街头献血车、采血点利用宣传画及各种献血照片展示进行,,无偿献血志愿者从公益角度宣传,组织参观学习,普及“献血无损健康,献血有益健康”的科学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献血意识。

2.改善献血环境和条件,提高硬件设备,吸引更多的成分献血者 我们应该通过有关工作,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营造温馨、宽松的献血环

境,比如我们可以在成分血采集点布置花卉盆景、提供看电视、上网的一系列的免费服务等等一系列的人性化设施,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血液捐献设备的水平,减少成分血捐献的时间,这样可以让献血者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3.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优质服务,创品牌成分血采集和宣传团队 无论是我们成分血的宣传团队还是成分血的采集团队都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分血采集团队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同时还应该。通过礼仪培训增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成分献血者提供详尽的讲解和周到的服务,打消献血者的顾虑,增强他们的信任感。

4.多渠道、多形式招募成分献血者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信息管理平台、电话招募多次献血者、回访沟通,吸纳固定献血者、发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作用等多种途径招募成分献血者,可以使得效果更好。

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支持和努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得出了南京市市民无偿献血的一些基本情况,应该说为南京市血液中心的宣传工作贡献了一点微薄之力,我们实践调查团队真诚地希望和呼吁更多的公民能为我市的无偿献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袁美莲,喻坚.对我国输血发展史及无偿献血发展现状的理性审视 [j].护理研究,XX(10)

[2]张玉妍.巩固并扩大无偿机采献血者队伍的几点体会 [j].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志,XX(5) [3] 袁朝忠,栏贺 浅谈输血事业发展——访中国输血协会[j] 中国医药指南,

XX(6)

[4] 刘进.无偿献血何时告别“计划时代”[j] .健康必读,XX(8):10—12, [5] 周启梁.走出“血荒”— — 中网血库忧思录[j].知识经济,XX(1):58—61.

[6] 丁佐富,赵秀梅 采供血现状的若干问题探讨 [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XX(3):108一109 附:社会实践感想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由我们生命科学学院 徐亚枫46 调查时间:XX.12.5~~XX.12.6 调查方式:随机访谈调查

调查对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 正文

我们进行会发现校园的食堂门口或者是校园小东门外面会定期停着流动献血车,等着我们去无偿献血。而且,我们在校园内,偶尔也会收到像“血库告急”这样的宣传单,鼓励大家积极献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献血车里鲜血的大学生还是寥寥无几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a604小组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访谈的主要内容如下:

1.您是否在学校的流动献血车中献过血? 2.您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您对无偿献血有什么看法? 调查结果:

1.在我们访问的30名来自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中,有67%的同学说他们没有献过血。剩下的33%的同学曾经献过。

2.在没有献过血的这些同学中有一小部分(10%)说他们没有献血是因为怕疼,以及体质不过关。20%的同学说他们有打算献血,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献。剩下的70%的同学对学校周边的这种无偿献血的行为持反对意见。在这些同学中近80%的同学说他们不太信任这样的流动献血车,他们感觉这样的流动献血车没有很齐全的设施,不能完全保证抽血的安全性,其中,很多同学说他们担心因此而感染上艾滋病毒。还有一部分的同学反映,他们不愿意献血除了对卫生安全的不信任之外,还困惑献血究竟对身体有没有害处。在此之中,近40%的同学说,他

们很怀疑他们献出血后他们的血的去向。

在献过血的这些同学中,50%的同学说他们献血是因为他们很支持这样的活动。无偿献血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尽些许的绵薄之力,甚至也许可以救上几个人的性命。30%的同学说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听说定期无偿献血可以为自己带来优惠:比如当自己或者自己的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可以免费。剩下的20%的同学说他们当时献血的时候就是陪着同学一起献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3.当被问及对学校附近的这种无偿献血的活动有什么看法时,尽100%的同学都要求要改善或者增车内的献血措施,以保证献血的安全性。很多人说,他们对这样的流动献血车并不信任,如果每个人都必须献血的话他们宁愿去正规的献血的地方去献血。30%的同学要求医院应该出示一些更科学的资料来让他们了解献血对身体究竟有没有好处,或者是究竟有哪些好处。因为他们对“献血有益身体健康”还持有怀疑态度。33%的同学说他们并不十分支持这样的活动,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献出的血的去向。有同学说,每年医院都会倒掉很多不符合要求的血样,而且他们把学无偿捐献出去,并不能解决什么基本的问题。因为这些献血机构牟取暴利,把我们无偿献出去的血又以高价卖给医院,卖给需要用血的人,但是那些贫困的,本来需要血但是没有能力购血的人依旧没有能力得到血,这有悖他们献血的初衷。当然还有近60%的同学支持这样的活动,他们认为既可以有利于自己又可以帮助他人,一箭双

雕,何乐而不为呢? 讨论并分析:

从本次的调查来看,我们社会的无偿献血活动仍存在很多弊端。 1.献血的相关器械卫生安全仍待加强。

2.加强对献血的好处的科学而有效地传播。 3.我国对先出去的血的流动

3.还有人的家人以前曾经接受过别人捐献的血,现在以此作为对社会的回报等等。有2人占5%。

可见,义务献血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五。对无偿献血的建议。

无偿献血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在我国各地正蓬勃的发展起来,但目前他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我们班的同学通过讨论得出一下建议,例如:

1.应进一步加强对义务献血的宣传,内容可以包括:各地献血的整体状况及变化;哪些人群适合献血;适量献血的益处及应注意的问题;献血后的身体保养等。

2.在某些公共场合(如广场、学校等)适当增加采血车的数量,从而使更多打算献血的市民能够就近献血。

3.保证献血者安全献血,不在献血中出现异常状况,献血后不会因采血器具的不卫生而感染患病。

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我深刻地体会到,义务献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显著改善,更是我国居民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体现。任何人都应关心和支持义务献血,而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医疗工作者的学生,我更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愿无偿献血事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作为一名今天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人,传承爱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在大学期间,我们不应该只是天天泡在课本中,往来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徘徊于大学的校园里!更重要的是应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懂得如何与社会相处,让自己检阅自己学习知识后的实践能力,让自己明白这个社会哪里需要我们。

随着xx年“红色盛夏”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倡议,我积极地参加到其中,为首都无偿献血活动尽职尽责。作为一名无偿献血的志愿者,我的责任心提高了很多,我知道了很多我们大学生能为社会做的事情。当然,我也在志愿者的工作中学习了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也为自己的社会实践工作打下了厚厚的基础。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的团队。

xx年8月,暑期的炎热天气却没有使我们退却!上午十点,我们和以往一样,准时到达北京东直门枢纽站外集合,参加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虽说活动内容简单,但酷暑的考验也绝非易事。我们分工行动,一队向过路人发放无偿献血知识卡和书籍;二队是辅导无偿献血者填写无偿献血的相关表格;三队是献血后的服务,主要是给无偿献血者水,蛋糕,营养品等等。看似简单的事情,我们可是紧张了!当有人主动来献血时,大家七嘴八舌,语无伦次,甚是尴尬!多亏大家齐心协力,才慢慢熟悉这个新环境。

看到一个个无偿献血者的笑容,我们也多了许多欣慰之情,因为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并不多,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希望每一次都给他人带来最真诚的服务。

当然,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也学习了许多知识。比如稀有血型,成分献血,成分献血者身体条件等等。下面我就做一下简单的陈述:

成分献血是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采集血液中的某一指定成分,以满足临床病

人病情的需要,从而达到节约血液资源,提高疗效,减少输血后反应的目的。临床一些病人并不是因为全血的缺乏而需要输血,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种成分。所以,这就需要人们仅献血液中的某种成分,有针对性地满足病人的病情需要求。成分献血者需要各项检验结果正常;体重大于五十公斤;肘臂上的静脉血管较为明显等等。成分献血者应当注意献血前一天请不要吃高脂或高蛋白的食物,如肥肉,油条等;献血当日请务必空腹;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周不得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安茶碱,绿霉素及抗过敏药物等;献血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型主要是指红细胞的血型,血型系统则是根据不同标准对红细胞血型进行分类的方法。目前已知的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共有26个,其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液系统。rh血型系统发现于1937年,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简单地说,当红细胞上存在d抗原时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rh(-)血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桭,有可能会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病。由此可见rh血型的稀有之处啊!如果您是rh血型者,在生病或手术需要输血时,您一定要将您的特殊血型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和血液中心联系,提供您所需要的rh血液。rh(-)血型是稀有血型,希望rh(-)血型者能够团结起来,主动在相关部门登记血型,保证您或他人在需要输血时有充足的血液可供。还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如果生病一定要及时就诊,切勿耽搁,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当然,当与您血型一样的人需要血液时,也可以就此及时地筹集到足够的血液。这样不但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您的朋友!

以上这些是我在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但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有一种志愿

者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我希望青年朋友们,一起加入光荣的首都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用我们的微笑点亮志愿服务的火炬,让我们的爱心在志愿服务中永恒流转。朋友们,这里有苦,烈日下的工作晒黑了白皙的皮肤;这里有辣,辛勤的汗水浸透了崭新的衣服;这里有酸,分离的泪水打湿了友谊的天空;这里有甜,献血者满意的笑容像清泉流入我们的心田。在这里,我们共同体验着志愿服务的酸甜苦辣,书写出不一样而精彩的志愿人生!

我们的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因为奉献而变得充实,久远。在这个盛夏,请与我们同行。将我们的热情与汗水献给祖国,献给首都,献给无偿献血者,献给自己的青春!xx年的盛夏,让我们的青春与健康共舞,与志愿同行……

市气象台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1月19日,东部区域出现一周凌冻天气后,通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低温凌冻天气还将持续到月底,考虑到此期间为春运关键期,发布了凌冻天气消息:

“预计受较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从19日开始未来一周,我市将维持低温天气,其中海拔1500以上地区有强凌冻天气。并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关键路段的交通管制工作,公众做好防寒防冻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发相关单位和部门、公众等。

70-100毫米

1月23日发布持续凌冻天气消息:“受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我市持续了近10天的低温天气,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大部地区出现了凌冻。预计:低温天气将持续到1月31日,全市海拔1500米以上的大部地区还将有凌冻。请有关部门做好关键路段的交通管制及其他防御工作、公众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1月24日,在省气象局启动气象二级应急预案后,**市气象局紧接着启动了气象三级应急预案。在启动三级应急预案的动员会上,气象台作了重地发言,认为未来天气形势比较严峻,低温凌冻灾害还将持续十天以上,为了拓宽预报发布的渠道,建议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各新闻媒体参加,对社会各界通报低温凌冻天气的前期实况及后期的演变趋势,为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准确详尽的参考。在当天下午的新闻通报会上,气象台通过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图片,对各种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资料认真分析,对媒体发布:低温凌冻天气还将持续十天以上,其中26到27日,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海拔1400米以上区域将出现明显降雪;未来形势比较严峻,将对我市的交通、电力、水力、高海拔地区的群众的日常生活将带来严重影响,请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对持续低温凌冻天气的防御。

为了让市委市政府、电力部门等实时了解全市每天的低温凌冻天气情况,1月26日全市大部区域出现明显降雪后,开始制作重大气象情况反映。气象情况反映结合各县区的应急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全面反映各站点的最低气温、结冰厚度、积雪深度,过去24小时全市的天气概况,准确预测白天全市的天气趋势。并火速派专人亲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截止21日止,共制作发布27期重大气象情况反映。

1月29日,为了使市委市政府更全面更详尽的了解低温凌冻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在省局专家组指导下,制作了题为“我市北部、东部凌冻灾害严重、预计东部凌冻将演变为50年一遇”的重要天气消息专报。专报分四个方面阐述凌冻灾害。 从整个低温凌冻过程已经结束的今天来看,这份专报无论从后期的天气预测、还是对灾害的影响程度都达到了高度的准确无误,是一份份量极重的材料。

70-100毫米

1月30日,分析会商认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将又影响全市,又将对全市带来明显的降温及雨雪,发布了降温降雪天气消息,预计2月1日早上有一次明显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除巧家河谷地区有小雨外,普遍有小到中雪,局部地区有大雪。凌冻灾害将进一步加重,请注意防范。

1月31日,分析持续降雪天气将持续到1日,2日开始到3日,将转多云到晴,气温将回5度左右,无疑对电力抢修、交通是一个短暂的福音。制作发布了转折性重要天气消息。建议各部门抓住短暂的有利天气,做好相关工作。

2月1日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为公众介绍了前期的低温凌冻概况,对未来一周的天气进行准确预测,初步预计低温凌冻天气将持续到12日左右。实况和预测完全相符,得到了公众的交口称赞。

春节期间,在凌冻持续阶段,气象台仍坚守岗位,毫不松懈,一如既往做好应急期间的各项预报服务工作,低温凌冻结束、应急解除后,又各种材料、撰写技术总结等。

此段低温凌冻灾害期间,共制作发布了28期重大气象情况反映、3期重要预警、5期重要天气消息、1期重要信息专报、8期重要专题气象服务。

2、“6.10”入汛 米)覆盖面积达21000平方公里,其中暴雨(大于50毫米)覆盖面积15000平方公里,最大降水中心出现在彝良北部,牛街自动雨量站降水达105毫米,最大小时降水40毫米。56个地面气象监测站网,出现大雨以上站点48个,其中出现暴雨站点达28个。此次区域性暴雨覆盖区域面积广,局部强度大,是近几年来6月同期少见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暴雨集中在我市防汛重点的横江流域上游、关河、白水江、牛栏江等一带,均出现中等偏强洪水,盐津等县出现多点滑坡。

气象台应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集中做了如下工作: (1)预报准确

48小时预报(9日15时):全市中到大雨,北部和东部大到暴雨;24小时预报(10日15时):发布暴雨天气消息“受弱冷空气和高原波动的影响,今天傍晚开始到明天白天,我市盐津、永善、绥江、水富、大关、威信、镇雄、彝良将有大到暴雨,昭鲁巧有大雨。请做好对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防御”,通过传真、电话、网络、短信平台、电视台、广播电台向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公众发布。

预报区域及量级与实际降水区域和量级基本相符(绥江县预报量级偏大)。 (2)加强服务

服务重点:一是暴雨区域集中覆盖在我市横江及以上支流,成洪速度快,给横江等流域造成6月同期少见洪水压力;二是我市大面积区域由于受汶川5.12大地震波及影响,山体松动度增大,气象条件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气象保障服务成为我市气象部门重点工作之一。

暴雨发生过程中,各级领导充分重视,组织有经验的预报服务人员把关值守,积极应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强化服务,集中全市台站密切监视雨情和水情,各

县局多次通报雨情,气象台多次指导有关县局做好预报服务工作,并利用雷达和全市46个自动气象站网连续监测,先后向市委市政府、防汛等部门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期,向防汛部门通报雨情3次,重要气象情报通报1次;围绕重点服务水电单位通报雨情3次,水情、雨情信息4次。

由于此次天气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主动,防汛等部门高度重视,在横江等流域洪水来临之前实施了严密监测,科学指导江河防汛,因此全市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取得此次预报服务成功经验:

①加强预报分析研究,特别是强化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研究;

②充分利用雷达、卫星、地面加密站网资料,强化对雨情、灾情、水情的预评估,过程出现时,利用综合预评估成果加强有针对性地指导防汛;

③领导重视,过程发生前及发生过程中,各级领导亲临一线组织协调,组织会商,提前做好应对此次暴雨天气的一切工作,及时组织处理过程发生中出现的不确定性问题;

④及时与防汛部门加强信息沟通,服务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7.1”暴雨

xx年6月30日21时开始,一场历史少见的暴雨倾泻**全市。气象部门利用卫星、雷达、56个自动气象站资料联合组网监测到以下结果:暴雨以上量级覆盖区域面积达xx0平方公里,其中大暴雨覆盖面积8000平方公里,最大降水中心主要集中在镇雄、威信两县,12小时平均面雨量近70毫米,12小时最大降水170毫米,局部区域小时降水强度达45毫米,威信、镇雄两县过程降水突破历史记录。“7.01”暴雨的强度、区域布局特点表明这是一次不可轻视的气象灾害,预示着这是一次防御难度极大的暴雨灾害,同时也是预报服务难度极大的一次暴

雨。

6月30日上午开始,**气象台组织预报技术人员强化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分析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表现明显的单指标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全面论证分析,提出这是一场暴雨天气过程,而且提出局部表现强度可能非常突出,6月30日下午16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天气消息”。

暴雨天气消息发出后,为了有效组织好此次暴雨服务工作,**市气象局提前组织部署,一是领导到位,局、台领导现场指挥,加强协调领导;二是安排最富有预报服务经验人员加强值班,三是强化气象部门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四是加强对雷达,自动气象站设备检查,确保暴雨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指导威信镇雄两县局发布暴雨预警

6月30日21时开始,“7.01”暴雨以极高强度袭击威信县,4小时降水向100毫米逼近,威信县局在暴雨一开始,就多次主动和气象台会商,在气象台指导下,根据降水情况,在已经发布大到暴雨天气消息的情况下,先后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三个小时内暴雨预警提高两个级别。市气象台对该县连夜紧急部署防汛抢险作出了及时有效的指导。同时东部镇雄县也先后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威信、镇雄两县气象局在连续性的高强度暴雨和强雷暴影响下,出现多次停电,局领导亲自组织,在确保设备安全情况下,整夜奋战,对确保地方政府部门了解暴雨信息,部署抢险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2)、气象台发布全市暴雨预警

市气象台在局党组领导下,在省台的技术指导下,认真、周密、有序地部署“7.01”暴雨服务工作,相继于30日16时发布“暴雨天气消息”,23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7月1日1:30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从30日21时开始,气象台先后向地方政府部门通报雨情8次,指导县局进行暴雨联防监测与服务24次,与省台紧急会商3次,县局通报雨情28次,主管业务王强副局长、市气象台领导、农试站站长、气象台预报服务人员共计8人参与了此次暴雨服务工作。

(3)、水电工程气象保障服务

在做好对决策层、公众服务的同时,重点对全市的水电服务进行了气象保障服务。指导溪洛渡水电站前方预报人员准确预测暴雨、及时为施工单位、业主提供暴雨信息,并对金沙江流域的面雨量进行准确推算,及时提供给溪洛渡水文中心,为防汛提供了及时准确的降水信息;并为中小型水电站天花板电站、高桥电站、悦乐电站等提供了准确的暴雨预报和及时的跟踪监测。

(4)、政府部门快速紧急部署

市政府6月30日16时30分,根据“暴雨天气消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邬永飞副市长作出重要指示:“请11县(区)政府做好灾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对危险地段群众组织安全转移”。市防汛部门将“重要天气消息”转发各县,要求加强防御,采取措施,做好抢险准备工作。

6月30日23时,7月1日1:30根据我台“黄色”、“红色”预警信息。邬副市长再次指示,要求各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到“ 五寨、大花老酒等九个自然村遭遇特大山洪、滑坡、泥石流、过河洪水袭击。盘河乡新店村岩洞站日降雨量达393.4毫米,乡政府所在地日雨量263毫米,14日16时—15日零时8小时最大降雨量202毫米;14日20时—15日08时12小时最大雨量346.5毫米,出现在新店村岩洞站,降雨量之大突破昭阳区有水文气象资料以来最大日降水量记录(昭阳区最大日降水量1999年7月14日188.5毫米)。实属罕见特大暴雨灾害。

此次在一个极小区域范围,形成极高强度降水,造成极高密度灾害,不仅是该乡历史罕见,也是**市自有气象资料以来在极小区域形成单点特大暴雨极端罕见的特大天气事件。其气象及灾害成因引起各级业务部门及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特别重视。为了做好此次特大气象事件及其诱发灾害成因分析及评估,为今后我市各级政府部门防御类似灾害提供业务及技术指导,15日9时开始,由云南省气象局、**市气象局、昭阳区气象局组成省、市、区三级气象部门构成的权威专家组,由省气象台杨明台长任组长,专家组人员由天气诊断分析,气象预报服务、农业生态调查与评估、气象灾害诊断与评估,雷达监测及服务等近12人构成。气象专家组分两批深入灾区,通过细致调查、走访、采集灾情图片和雷达、自动雨量气象站等气象监测资料等分析,对此次单点特大暴雨性质定论、成因分析、灾情及气象部门紧急处置分析报告如下:

①这是一次极端典型的山区单点特大暴雨

盘河乡地处昭阳区东北部,全乡总面积153.8平方公里,全乡9个自然村,总人口24000人,1991年9月26日曾因多日连续降水曾造成该乡头寨村发生震惊全国的高速位特大山体滑坡,造成216人死亡的特大灾害事件。气象部门获取灾情信息后,为了防灾减灾的需求,充分利用布设在离灾区直线距离20-30公里范围内的自动雨量站点同步监测到的雨量进行对比分析,离重灾区20-30公里距

离的6个地面雨量监测站监测到的雨量17-23毫米,从实际监测资料分析,此次特大暴雨主要集中在盘河乡中南部。通过布设离灾区20公里**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等连续监测到的资料综合分析,此次特大暴雨50毫米以上覆盖范围88平方公里,其中100毫米以上覆盖范围74平方公里,20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覆盖范围60平方公里。为了从地面灾毁对象确诊此次特大暴雨影响范围,气象专家组通过步行方式从海拔2300米老营盘开始自南向北,沿盘河(河名)经新店、油炸房、盘河乡政府所在地到三寨,直线距离12公里,选取山洪强度、滑坡泥石流强度和密度等灾损对象为确认对象,12公里直线距离调查情况基本上与特强降水布局范围吻合。从以上组网布设的雨量监测点实际监测资料,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等面上监测资料,通过省市区两批专家组深入灾区对灾损对象调查后,综合分析确定,xx年7月14日白天到夜间发生在我市昭阳区盘河乡特强降水是一次极端典型的山区单点特大暴雨。

②极端复杂的成因对气象科学提出严峻挑战

从天气尺度划分,此次单点特大暴雨在不到80平方公里微尺度范围内持续稳定地产生超强度暴雨,而且暴雨中心在16个小时内持续稳定作用而没有出现明显地域移动和尺度扩大,这就要求有利于降水大气环流背景条件下,更要有一个微尺度的环流结构作稳定支持,实际上,目前气象科技发展今天,现有的有限资料想准确预测到类似单点特强暴雨,属于世界难题。从目前掌握资料看,盘河乡自北向南属于长近18公里,宽3-6公里一个典型河谷地带,沿盘河自北海拔1850米而南上升到2300米逐级抬升的河谷,北面开口而南面封口,从山区局地暴雨成因看,具有有利于暴雨形成的典型的“喇叭口”地形特征。从14日高空地面等气象资料分析,**区域中上层为一致的偏东北气流控制,中下层为西南气流控制,地面有一股冷空气从四川盆地扩散侵入**中西部,14日下午我市区域能

量处于高量级。有利高空环流,特殊自北向南“喇叭口”封闭式地形,加上地面高能热力结构与四川盆地向我市中南部扩散冷空气共同组合,在我市大范围中到大雨区域内在盘河乡形成一个持续稳定的特大暴雨中心。从我市对单点暴雨监测最有效手段是布设在离灾区20公里**新一代雷达资料看,80平方公里暴雨云图在雷达上反映还不到黄豆大,监测上极容易忽视。

③这是一次局部区域破坏力超强,灾损对象超密集特大气象灾害事件 根据**市民政局7月15日的《**灾情专报》信息显示,截止7月15日16:30,此次特大暴雨灾害已致使盘河乡昭阳区盘河、北闸、靖安、青岗岭、洒渔、乐居、苏家院、苏甲、炎山、大寨子、大山包、田坝、永丰、龙泉、太平、布嘎、守望、小龙洞等19个乡(镇)办事处129个村1874个村民小组63280户243950人受灾,致使农经作物大面积受灾,房屋财产严重受损。其中房屋倒塌240户864间,严重损坏1135户4086间,直接经济损失742.5万元;农经作物受灾面积24632.6公顷,成灾17489.1公顷,绝收面积68.6公顷,直接(请勿抄袭好范 文网:)经济损失5246余万元;其他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冲毁防洪挡墙40余处280米,冲毁引水渠14处116米,冲毁排涝沟2处64米;公路中断7处,损毁桥梁6座(公路桥涵),直接经济损失近500万元。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488.5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42.5万元。通过灾情数据透视出,这是**灾害史上单位面积损毁最大的一次灾害。

(1)盘河7.15特大暴雨预报服务情况

受川滇切变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14日20时至15日08时,我市出现中雨、局部暴雨天气,其中昭阳区盘河乡出现特大暴雨。

早在7月10日的中期预报中,气象台便发布14日到15日,全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过程。14日下午,经过会商讨论,一致认为未来24小时,

全市有中到大雨天气过程。24小时预报发送市委、市政府、防汛办等有关单位,并在电视声像、短信平台、12121等发布渠道向公众发布。

14日19点30分,值班员对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进行实时跟踪监测,通报高桥电站,预计现在开始到夜间,洒渔河上游雨量将达大雨,请注意防御。19:33分,通知市供电局,中南部局部地方有强雷暴,并伴有强降雨。20:12分,昭阳区自动雨量站雨量达10.2毫米,但后减小。15日4:48分,县局测站降雨基本在10毫米左右,但自动加密雨量站显示部分区域已出现暴雨量级,并且南部辐合将会加强。夜班人员立即通知台领导,于05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全市大部区域将有大到暴雨,请注意做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御。15日9时,制作专题气象服务,概述了7月上旬天气过程和气候特点,并对未来5天的天气趋势进行详细预测,呈送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部门。

(2)气象部门应对盘河7.15特大暴雨紧急处置情况

15日10时,市气象局在收集灾情时了解到昭阳区盘河乡已发生特大暴雨灾害后,立即成立特大气象灾情调查及现场抗洪抢险气象保障服务组(市气象台、**农业气象试验站和昭阳区气象局)一行5人深入灾区开展现场气象服务。一路上面对随时有可能再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塌方事件,小组人员冒着风雨翻山越岭步行10公里实地查看灾情,采集大量珍贵的特大暴雨洪灾图片。同时积极为在受灾现场指挥抗洪抢险的区乡党委政府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保障服务,目前由于土壤水分过饱和,山体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将继续威胁人民生命财产,为此特建议地方党委政府继续做好滑坡、塌方危险地段群众的搬迁工作,为地方党政部门决策指挥抗洪抢险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15日下午省气象局领导专家一行赶到**,在市气象局局长陪同下亲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抗洪抢险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省市区气象局三级联动及时赶到灾区参加抗洪抢险提供气象保障决

策服务,受到区乡党政部门领导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五、专题气象服务准确及时

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活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89期,准确的预测、精心的服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好评,为我局争取地方支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进一步拓宽有偿预报服务领域

1、溪洛渡水电气象服务稳中有升

xx年溪洛渡水电站汛期天气气候较异常,**市气象台作为溪洛渡水电站气象保障服务的主要力量,牢记汛期气象服务理念,树立防大汛的思想,加强气象预报服务意识,每天坚持前后方天气联防和会商。特别是进入主汛期后,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技术保障到位、规章制度到位,及时调整人员结构,增强了现场服务人员的技术力量,加强了预报技术的分析研究,充分利用雷达、卫星、地面加密站网等气象资料,针对不同服务需求,加强有针对性的防汛、防风、防雷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预报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圆满效果显著,顺利完成了xx年合同规定的汛期各项工作和任务。汛期出现的8次大雨、2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基本预报正确,服务及时,取得较好的服务效果。重要天气、一般天气预报准确率均合格,并比往年略有提高。

2、进一步开拓服务领域

今年的有偿预报服务领域,除往年的施工工程服务单位以外,还与滇能集团所属悦乐电站、天花板电站,铁路沿线签定了合同,以丰富的服务产品、灵活的服务方式,赢得了服务单位的好评和信赖。

总之,我台在xx年的各项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地的业务要求,抓管理,抓落实,全力做好各项预报服务工作,在市局党组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台人员、

共同努力,相继在雷达观测维护、汛期服务、专题服务、工程预报服务等许多气象服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预报服务工作中,我们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我们将按照各项工作目标,不断加强管理和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圆满地完成明年的各项工作。

性,使预报人员在思想上提高了对汛期服务工作坚决不松懈的认识。

2.设备检修。对雷达、计算机及各种网络通讯设施进行了检修和维护,为汛期预报工作做好充分的硬件设施准备。

三、重大天气及气候段预测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周到

今年在气候较为异常的情况下,在短期气候预测工作中,对雨季开始期、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趋势等的趋势预报正确,全年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3%和77%,其中5~9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0%和73%,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区月降水的预测准确率为82.5%,达到了较好的服务效果。并严格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制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气候影响评价产品。

四、重要天气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周到

1、低温冰凌灾害

1月12日开始到2月19日,受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频繁影响,**出现了持续低温凌冻雨雪天气。全市气温之低、日照之少刷新历史同期气象记录,持续低温冰凌天气影响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灾害损失之大,属**50年未遇的特大气象灾害。持续低温冰雪灾影响了**市11个县区,其中低温雪灾直接影响到我市海拔400米以上区域,我市大关、威信、镇雄、昭阳、鲁甸及海拔1100米以上的地区日最低气温≤0度的日数多达17—37天;海拔1800米左右的电线结冰厚度最厚为60毫米,威信县城附近最大电线结冰厚度为12毫米,均属历史罕见气象记录。

持续低温凌冻灾害导致**大部县(区)交通中断,部分乡(镇)通讯中断,城乡停电、停水,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据市民政局资料,截止2月19日,全市141个乡镇1078个村委会18270个村民小组104.23万户385.18

万人受灾,其中死亡8人、伤病18594人,饮水困难16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3.01亿元,

**气象台在长达40天的低温凌冻天气过程中,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局党组的充分重视和领导下,坚守预报服务岗位,团结协作,准确预报,精心服务,圆满出色地完成了低温凌冻预报服务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指挥抗灾抢险、相关部门防御灾害、公众防御低温凌冻提供了准确的预报和精心的服务,谱写了一曲气象人的动人凯歌。

(1)、低温凌冻天气的特点

此段低温凌冻雨雪天气的特点之一是持续时间长,持续了近四十天;特点之二是影响范围广,低温雪灾直接影响到我市海拔400米以上区域;特点之三是强度大、灾害损失强度大,我市大关、威信、镇雄、昭阳、鲁甸及海拔1100米以上的地区日最低气温≤0度的日数多达17—37天,属**50年未遇的特大气象灾害。

(2)、准确预测、精心服务

早在1月11日,我台分析会商后一致认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从12日开始我市自北向南将有一次强降温、降雨天气过程,过程持续一周,降温幅度6~8℃,高二半山地区有雨雪天气,并提醒请做好防寒防冻工作。重要天气消息发布市委市政府

及有关部门,并在短信平台、121

21、声像预报中对公众播出。12日开始,北部东部出现了强降温,并伴雨雪。

70-100毫米

1月19日,东部区域出现一周凌冻天气后,通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低温凌冻天气还将持续到月底,考虑到此期间为春运关键期,发布了凌冻天气消息:

“预计受较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从19日开始未来一周,我市将维持低温

天气,其中海拔1500以上地区有强凌冻天气。并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关键路段的交通管制工作,公众做好防寒防冻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发相关单位和部门、公众等。

70-100毫米

1月23日发布持续凌冻天气消息:“受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我市持续了近10天的低温天气,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大部地区出现了凌冻。预计:低温天气将持续到1月31日,全市海拔1500米以上的大部地区还将有凌冻。请有关部门做好关键路段的交通管制及其他防御工作、公众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1月24日,在省气象局启动气象二级应急预案后,**市气象局紧接着启动了气象三级应急预案。在启动三级应急预案的动员会上,气象台作了重地发言,认为未来天气形势比较严峻,低温凌冻灾害还将持续十天以上,为了拓宽预报发布的渠道,建议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各新闻媒体参加,对社会各界通报低温凌冻天气的前期实况及后期的演变趋势,为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准确详尽的参考。在当天下午的新闻通报会上,气象台通过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图片,对各种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资料认真分析,对媒体发布:低温凌冻天气还将持续十天以上,其中26到27日,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海拔1400米以上区域将出现明显降雪;未来形势比较严峻,将对我市的交通、电力、水力、高海拔地区的群众的日常生活将带来严重影响,请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对持续低温凌冻天气的防御。

为了让市委市政府、电力部门等实时了解全市每天的低温凌冻天气情况,1月26日全市大部区域出现明显降雪后,开始制作重大气象情况反映。气象情况反映结合各县区的应急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全面反映各站点的最低气温、结冰厚度、积雪深度,过去24小时全市的天气概况,准确预测白天全市的天气趋

势。并火速派专人亲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截止21日止,共制作发布27期重大气象情况反映。

1月29日,为了使市委市政府更全面更详尽的了解低温凌冻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在省局专家组指导下,制作了题为“我市北部、东部凌冻灾害严重、预计东部凌冻将演变为50年一遇”的重要天气消息专报。专报分四个方面阐述凌冻灾害。 明显的降温及雨雪,发布了降温降雪天气消息,预计2月1日早上有一次明显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除巧家河谷地区有小雨外,普遍有小到中雪,局部地区有大雪。凌冻灾害将进一步加重,请注意防范。

1月31日,分析持续降雪天气将持续到1日,2日开始到3日,将转多云到晴,气温将回5度左右,无疑对电力抢修、交通是一个短暂的福音。制作发布了转折性重要天气消息。建议各部门抓住短暂的有利天气,做好相关工作。

2月1日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为公众介绍了前期的低温凌冻概况,对未来一周的天气进行准确预测,初步预计低温凌冻天气将持续到12日左右。实况和预测完全相符,得到了公众的交口称赞。

春节期间,在凌冻持续阶段,气象台仍坚守岗位,毫不松懈,一如既往做好应急期间的各项预报服务工作,低温凌冻结束、应急解除后,又各种材料、撰写技术总结等。

此段低温凌冻灾害期间,共制作发布了28期重大气象情况反映、3期重要预警、5期重要天气消息、1期重要信息专报、8期重要专题气象服务。

2、“6.10”入汛 月同期少见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暴雨集中在我市防汛重点的横江流域上游、关河、白水江、牛栏江等一带,均出现中等偏强洪水,盐津等县出现多点滑坡。

气象台应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集中做了如下工作: (1)预报准确

48小时预报(9日15时):全市中到大雨,北部和东部大到暴雨;24小时预报(10日15时):发布暴雨天气消息“受弱冷空气和高原波动的影响,今天傍晚开始到明天白天,我市盐津、永善、绥江、水富、大关、威信、镇雄、彝良将有大到暴雨,昭鲁巧有大雨。请做好对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防御”,通过传真、电话、网络、短信平台、电视台、广播电台向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公众发布。

预报区域及量级与实际降水区域和量级基本相符(绥江县预报量级偏大)。 (2)加强服务

服务重点:一是暴雨区域集中覆盖在我市横江及以上支流,成洪速度快,给横江等流域造成6月同期少见洪水压力;二是我市大面积区域由于受汶川5.12大地震波及影响,山体松动度增大,气象条件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气象保障服务成为我市气象部门重点工作之一。

暴雨发生过程中,各级领导充分重视,组织有经验的预报服务人员把关值守,积极应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强化服务,集中全市台站密切监视雨情和水情,各县局多次通报雨情,气象台多次指导有关县局做好预报服务工作,并利用雷达和全市46个自动气象站网连续监测,先后向市委市政府、防汛等部门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期,向防汛部门通报雨情3次,重要气象情报通报1次;围绕重点服务水电单位通报雨情3次,水情、雨情信息4次。

由于此次天气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主动,防汛等部门高度重视,在横江等流域洪水来临之前实施了严密监测,科学指导江河防汛,因此全市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取得此次预报服务成功经验:

①加强预报分析研究,特别是强化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研究;

②充分利用雷达、卫星、地面加密站网资料,强化对雨情、灾情、水情的预评估,过程出现时,利用综合预评估成果加强有针对性地指导防汛;

③领导重视,过程发生前及发生过程中,各级领导亲临一线组织协调,组织会商,提前做好应对此次暴雨天气的一切工作,及时组织处理过程发生中出现的不确定性问题;

④及时与防汛部门加强信息沟通,服务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7.1”暴雨

XX年6月30日21时开始,一场历史少见的暴雨倾泻**全市。气象部门利用卫星、雷达、56个自动气象站资料联合组网监测到以下结果:暴雨以上量级覆盖区域面积达XX0平方公里,其中大暴雨覆盖面积8000平方公里,最大降水中心主要集中在镇雄、威信两县,12小时平均面雨量近70毫米,12小时最大降水170毫米,局部区域小时降水强度达45毫米,威信、镇雄两县过程降水突破历史记录。“7.01”暴雨的强度、区域布局特点表明这是一次不可轻视的气象灾害,预示着这是一次防御难度极大的暴雨灾害,同时也是预报服务难度极大的一次暴雨。

6月30日上午开始,**气象台组织预报技术人员强化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分析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表现明显的单指标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全面论证分析,提出这是一场暴雨天气过程,而且提出局部表现强度可能非常突出,6月30日下午16

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天气消息”。

暴雨天气消息发出后,为了有效组织好此次暴雨服务工作,**市气象局提前组织部署,一是领导到位,局、台领导现场指挥,加强协调领导;二是安排最富有预报服务经验人员加强值班,三是强化气象部门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四是加强对雷达,自动气象站设备检查,确保暴雨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指导威信镇雄两县局发布暴雨预警

6月30日21时开始,“7.01”暴雨以极高强度袭击威信县,4小时降水向100毫米逼近,威信县局在暴雨一开始,就多次主动和气象台会商,在气象台指导下,根据降水情况,在已经发布大到暴雨天气消息的情况下,先后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三个小时内暴雨预警提高两个级别。市气象台对该县连夜紧急部署防汛抢险作出了及时有效的指导。同时东部镇雄县也先后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威信、镇雄两县气象局在连续性的高强度暴雨和强雷暴影响下,出现多次停电,局领导亲自组织,在确保设备安全情况下,整夜奋战,对确保地方政府部门了解暴雨信息,部署抢险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2)、气象台发布全市暴雨预警

市气象台在局党组领导下,在省台的技术指导下,认真、周密、有序地部署“7.01”暴雨服务工作,相继于30日16时发布“暴雨天气消息”,23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7月1日1:30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从30日21时开始,气象台先后向地方政府部门通报雨情8次,指导县局进行暴雨联防监测与服务24次,与省台紧急会商3次,县局通报雨情28次,主管业务王强副局长、市气象台领导、农试站站长、气象台预报服务人员共计8人参与了此次暴雨服务工作。

(3)、水电工程气象保障服务

在做好对决策层、公众服务的同时,重点对全市的水电服务进行了气象保障服务。指导溪洛渡水电站前方预报人员准确预测暴雨、及时为施工单位、业主提供暴雨信息,并对金沙江流域的面雨量进行准确推算,及时提供给溪洛渡水文中心,为防汛提供了及时准确的降水信息;并为中小型水电站天花板电站、高桥电站、悦乐电站等提供了准确的暴雨预报和及时的跟踪监测。

(4)、政府部门快速紧急部署

市政府6月30日16时30分,根据“暴雨天气消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邬永飞副市长作出重要指示:“请11县(区)政府做好灾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对危险地段群众组织安全转移”。市防汛部门将“重要天气消息”转发各县,要求加强防御,采取措施,做好抢险准备工作。

6月30日23时,7月1日1:30根据我台“黄色”、“红色”预警信息。邬副市长再次指示,要求各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到“

第20篇:关于重庆市铜梁环保市民调查报告

关于重庆铜梁本地市民环保意识调查

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一班

胡张玲 20110531001孙媛慧 20110531043高泽惠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也相继发展起来,但环境问题接踵而来。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不断侵扰着我们的生活。本文通过对市民环保意识的调查,并为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提出建议。

关键词:环保意识市民环境问题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就重庆来说,由去年的旱灾到今年的洪涝,大自然的警钟一次次的敲响。据专家的调查,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全球变暖,归根结底既是各种污染、环境破坏造成的。这便体现出环保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就重庆市铜梁本地市民的环保意识做出调查。

• 关于环保意识强弱存在的问题

一、根据环境保护部12月10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调查称,我国生态旅游存在多头管理,环境和资源被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执行不到位,以及游客环境意识较弱等问题。

二、由于市民环保意识弱,乱扔、乱倒垃圾以及乱排污水等小动作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在有些河道上可以看到河道上不时可以看见垃圾漂浮物,墨汁般的河水还时不时飘来阵阵臭味;污水直排周围居民在河道中洗衣等现象。

三、住在河道周围居民的素质不是那么高,今天你把垃圾清理干净了,晚上他就把垃圾倒进去。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但入湖河道保洁管护一直是个难题,由于部分市民环保意识淡薄,乱扔、乱倒垃圾和乱排污水偷排污水等边治

理、边污染的现象非常突出;河岸乱建、乱盖、乱占等行为也屡禁不止。

四、县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

•环保意识薄弱原因分析

公众个人的环保素质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环保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调查发现,仍有高达72.2%的公众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58%的公众不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能够正确回答“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机构是地方人民政府的公众仅为11.2%;而了解“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是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公众还不到10%。从公众的环保行为来看,公众环保行为得分只是略高于上边的,说明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依然不高。调查表明,只有18%的公众表示会去“主动了解环保知识”,比上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只有24%“会引导别人进行绿色消费或选用绿色交通工具”,基本和上年持平;在“限塑令”正式颁布后,各超市开始停止提供免费塑料袋,但仍有26%的公众表示会“经常购买超市塑料袋”;而且,只有26%的公众表示“ 常采取环保节能行为”,这比上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调查还发现,有47%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而“经常”举报者则只占到了6%。这说明公众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的参与度还不高,对社会性的环保参与不太积极,还有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方式不明确化;企业单位对环保不够重视,只顾自身利益;部分市民对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常常忽略这方面,所以就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 根据环保意识调查情况所提建议和应实行的措施

重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功与否,必须全面完成各项“创模”硬性指标,全民环保意识要提高,日常环保自觉性要加强,环保责任追究要到位,因此建议全市实行环境保护“三示”保护工作法,即“案例警示”“自控明示”“考核公示”工作法,让我市创模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1.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环保案例和险情因素等资源,对企业和

市民进行教育,震撼和警示。通过日常化,经常性的环保警示教育,做到天天提醒,处处警示,增强企业和市民的环保意识。组织开设一档环保专栏,解读学习一个案例,并将国家,地方以及有关环保部门通报的环保事故,市环保管理部门的检查批评等制作成教材,印制成小报下发宣传学习;设立专门的环保警示教育室接受单位及个人参观学习,尤其是在校学生;在街道设立环保公益广告牌等多种方式开展环保意识教育。

2.建立自控明示牌,以市民日常言行的规范为着力点,建立市民环保公约制度,强化市民环保自觉性。征集市民环保公约,倡导地碳生活。

3.抓紧查处的环保事故案例的处理,把对企业,干部环保管理考核和职工市民破坏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情况定期进行公示。环保管理部门也要半年一次对企业单位进行环保工作评估,对检查结果定期公示,追究有关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让其没面子、没位置、少票子。环保管理部门也要引导市民自创环保公约,自觉自觉遵守、落实。

•结束语

人类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光辉的历史后,在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缺点的时候,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保护环境,发展生产都是为了人类好的生活,那种牺牲环境以求发展的路再也走不过了。由此可见,人类活在地球上,要生存,要发展,首先就得靠环境——靠地球!靠有山有水,有森林有草原的大自然。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的重大意义。而事实也是如此:一位勇在中国生活的日本欲在中国上建一个废铝再生产项目,他儿子首选的是大连。可是这位日本商人直摇头,说:“大连我也去过,那个城市太土气了!”可是,父子倆来到大连实地考察后,大连的变化得令商人惊讶,得令商人目瞪口呆,他当即拍板,在大连投资公司2000万元人民币上项目。可见,美化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哦 !

市民调查报告范文
《市民调查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