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毕业就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9 06:04:17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学生毕业就业倾向调查报告专题

蚌埠市大学生毕业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摘要:本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大学生就业倾向。在选择题目的时候,我们缩小了调查人群范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调查效率。我们将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定位蚌埠市大学城内(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以及安徽电子科技学院)的本科专科学生。本次调查的调查时间为2014年4月25日到2014年4月27日。其中我们采取的调查方式是小组分组实地调查当面采访。问卷分析及撰写报告时间为2014年4月28日至2014年4月30日。本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准确、系统地收集大学生就业选择时的各种倾向,包括就业倾向的地区、企业性质、工作类型、最低工资等,深度挖掘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客观因素,并希望能引起调查双方对择业问题的反思,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应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校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蚌埠市大学城内各高校

3.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当面采访)采取在宿舍、教室、图书馆和食堂门口等多处发放纸质问卷调查为主,以网络问卷调查为辅的方式。

4.调查过程:本次调查对象为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内四所高校所有全日制学生,其中包括各年级的本专科学生。小组成员分为两队,一队负责各所学校内的调查,主要方式为走入各所学校或在路上或在自习教室分发问卷收集数据;另一组走到龙湖春天商业街随机向学生分发问卷并统计相关数据。以此保证样本的均匀性和完备性。

5调查结果分析:

(1)在“在择业过程中,你较提倡的就业途径是什么?”这一问题中,60.00%的同学选择了靠自己能力找工作,26.32%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9.47%的同学选择了学校推荐就业,

3.16%的同学选择了靠人际关系找工作。而在“面临毕业,你的首选就业考虑是什么?”这个问题中,66.32%的同学选择了靠自己能力找工作,14.74%的同学选择了学校推荐就业,7.37%的同学选择了靠人际关系找工作,6.32%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因此从就业途径这部分的两个问题可以清晰看出,大部分的同学想通过自己的能力找一份工作;同时从自主创业的角度出发,在第一个问题中提倡自主创业的学生占26.32%,而在第二个问题中真正想自主创业的同学下降至6.32%,这与社会自主创业的政策及创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距离为大学生建设条件良好的自主创业的平台还有一段路要走。“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2)在调查中,有27.17%的同学看重就业后的个人发展空间,20.81%的同学看重工作的稳定性,有16.18%的同学认为薪金是最重要的,有13.87%的同学看重就业过程中自己的个人兴趣,有12.72%的同学看重就业后的工作环境,有6.94%的同学看重就业单位的所处地域,对于家中的安排和建议只有1.73%的同学看重,还有0.58%的同学表示没有认真考虑过。

6创新点:(1)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特地设置了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您觉得社会或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就业平台?或是您希望社会或学校为大学生就业做些什么?”我们给被调查者提供一个说出自己内心所想的机会。(2)在选择题目时,我们选择了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就业问题,并且调查主题范围具体有针对性,以小见大,内容具体。(3)报告中的数据均为小组队员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分析准确可靠。

推荐第2篇:大学生毕业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毕业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年年吃紧,而已就业的大学生日子也不好过。针对2009届已就业大学毕业生的最新调查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902元,平均月支出为1275元,平均月盈余仅有627元。其中,平均月盈余大于1000元者只占20%;有22%的已就业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与支出之差在-250元至250元之间,成为月月吃光喝光的月光族;还有8%的毕业生月收入与支出之差小于或等于-250元,成为负翁。广西就业的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盈余相对最少,分别为496元、375元。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找到更好的社会立足点。我和另外四位同学组成团队,用网上问卷形式,就大学生毕业就要意向问题做了一个调查。

调查内容

一、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式的了解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5%的人认为就业形式严峻,就业难。17%的人认为形式正常。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很重要,可以帮助大家在走出社会之前了解形式,从而更好的做好准备,选择更好走的更适合自己的就业道路。

二、自己的就业砝码专业、学校、个人能力,什么对就业的帮助最大?5%的人选择了学校,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不公平的现象,或许她的招聘广告上写道“只招211工程大学”。大学的名气对就业确实有影响,但是进入名牌大学的人却是少数啊。总体上来看,其他大学的就业率也不差。11%的人选择了专业,社会上流传“选好学校,还不如选个好专业”。

专业对以后就业确实有影响,比如某大学的王牌专业,它的就业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业以后,经常会出现专业不对口。专业只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90%的人赞成个人能力才是就业的最大砝码。有了能力,无论走到那里就有饭吃。个人认为,自身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要机遇很重要,没有进入发挥个人能力的环境,那么你的能力不管有多强大都是摆设,而你需要进入那个发挥个人能力的环境,往往就需要一张很有掂量的文凭。

三、就业途径怎么样找工作,校方推荐、找关系、靠自己自主创业15%的人认为就业要靠父母和亲戚,这是走向岗位的捷径。81%的人凭自己的实力找工作,这是当下最普遍的现象了。什么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学生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么鲜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愿意,凭自己的双手肯定能够为自己谋得一席之位的。“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只要努力,敢于创新,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五、留守或外出

究竟在哪里就业也困扰着很多大学生。59%的人选择在家乡就业,18%选择在外地就业。选择家乡还是外地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家乡,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在家乡工作的话,适应工作的速度肯定会很快,自己的亲人也在那里,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在异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大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弊在于,大学生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对

气候不适应,没有亲戚朋友,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面临危险。

结论

中国经济体的壮大,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中国带来了可观的GDP,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经济的壮大,对人力需求增多了,高科技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走上了这座独木桥,在激烈的竞争中失业。

建议

教育体制需要改革,高校扩招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问题之一。中国的高校扩招,生产出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大学生的价值也在不断的贬值。高校只知道扩招、再扩招,收钱,还是收钱。他们有为自己生产出的产品想过吗?到底销路怎么样啊?厕所里的环卫也是大学生。高校理应制定出一套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企业法人应该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企业的,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大学生人才的。所以他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一大支柱。

只是靠外界因素是完全改变不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主要因素,外因是次要因素。大学生只有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在的就业形式多种多样,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自主创业、当村官„„关键在于自己,转变了就业观念将会更有利于就业。

了解形式,充实自我,事实求是,勇于创新,就业不再是难事。

推荐第3篇:就业调查报告

民营企业毕业生薪水接近外企

前程无忧(51job)日前发布《2006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显示,2006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2005年,面向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上届,供求不匹配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民营企业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提供的收入水平已接近外资企业。1000元月薪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与此同时七成以上企业认为2005年毕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和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

本次调查,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40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58665名,访问涉及33 个大行业5800 家聘用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

需求:民营超出外企

5800 家受访企业中3515 家聘用了2005年毕业生后,计划在2006年再次招聘毕业生,其中3108家提出明确招聘人数,提供空缺职位60000~65000 个,平均每个企业需要19.4~23.5人,比上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但是计划招聘人数超过100人的企业只有148家。中兴通讯股份计划在全国招聘3000名毕业生,是受访企业中对毕业生需求最多的一家。民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最大,1169家民营企业计划招聘 28750~30500 名毕业生,超出了外资企业22800~23500 名大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

计划招聘毕业生最多的五大行业分别是计算机、电子技术、快速消费品、生物制药和房地产,需要人数38600~39500 个,仅青岛啤酒股份一家就计划招聘1000名毕业生。此外尽管受访的零售、汽车制造和保险行业的企业分别只有27家、16家和11家,但是单个企业招聘的平均人数最多。苏宁电器计划在全国招聘毕业生1000人,上海易初莲花计划招聘400人;奇瑞汽车在安徽芜湖需要毕业生500人。毕业生愿意投身的前五大行业依次为通讯电信、金融证券、计算机、互联网和贸易。

有2300多家企业的人事经理对2006年能否招募到适合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不敢乐观”,超过招聘企业总数的60%,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35%的企业则表示“虚位以待,职位长期有效”。

企业最缺销售人才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据说有保险公司到一家重点大学联系校园招聘会的事宜,就业指导办公室的老师直接劝企业放弃,因为没有毕业生愿意毕业后做保险业务代表。

《调查》发现,企业最缺销售人才,提供空缺职位29680~30350个,其次是技术研发和应用8770~9480人,再次是生产制造和工程、工艺设计和市场广告等方面的人才。3515家计划招聘2006年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中,2866家有意让毕业生做销售工作;148家招聘规模超过100人的企业95%以上招聘毕业生担任营销职能。但是毕业生愿意从事的工作职能前五位分别是技术研发、市场广告、人力资源管理、贸易采购和行政后勤,尽管愿意从事销售的人数排名第八,但是相对30000多个空缺职位,5477张投票实在太过渺小。

批发零售、保险、生物制药和房地产行业最缺销售人才。

在生物制药行业,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人员流动率高,很多跨国企业都想招聘大学毕业生,培养和储备销售人才。生物制药的销售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药理知识,但是很多医学院的毕业生表示宁愿在小医院拿低工资,也不想到跨国公司任医药代表。

前程无忧的另一份《薪酬报告》显示,入世后中国服务业需要一大批兼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营销人才,他们是市场和收入的保证。一个汽车高级销售经理的年薪约50万元,优秀的保险业务代表年薪可达百万元,但这样的人才往往有价无市,企业苦寻而难得。

北京、上海、广东:只进不愿出

不出所料,上海、北京和广东成为2006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工作的地区(地区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其次为浙江省和江苏省。尽管毕业生以“经济发达、机会多、平均收入比较高”为选择工作地区的第一标准,但是在这三个地区选择如此集中还是令人吃惊。每个参加调查的毕业生可选取1~3个愿意工作的地区,上海得票46399,北京38739,广州35312,而浙江和江苏分别为 12458 和12432。参加调查的上海、北京和广东的毕业生共15308人,占调查总人数26.1%,愿意去这三个地区之外工作的人仅15.0%,很多毕业生重复填写三个一样的地区,以显示自己只愿意在一个地区工作。

《调查》显示,参加校园招聘会、浏览工作网站和搜索目标企业是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最常用的三大渠道,但是毕业生对在校举行企业招聘会的态度冷热不一,即使是跨国的、知名的大企业,学生也未必一贯捧场。

对40所全国重点学校的了解发现,本届进校的企业数量普遍超过上届,尽管很多高校组织集中的展位式的招聘会,但是更多企业愿意举办自己的单场招聘说明。许多高校一时会场、教室告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穷于应付,办公室里海报、宣传单堆积如山。粗粗算来,如果一家企业在上海、北京和广州分别举办两场招聘会,计划招聘100名学生,那么仅就海报、宣传页、横幅和展架等制作和分发,加上招聘会场租金、差旅费等成本就超过10万元,用于每个候选人的费用不低于1000元,而之后的笔试、面试等费用也不少。

尽管企业耗资不菲,但是招聘会冷场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其中不乏一些财富500强企业。《调查》也显示,毕业生求职时会优先考虑“在校园开招聘会的企业”,认为这样的企业通常待遇不错,有针对毕业生较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但是,通过校园招聘会进入理想企业的毕业生毕竟是少数。对2005年聘用应届毕业生的5800家企业调查发现,base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的企业(总数2300家)45%以上事先没有招聘毕业生计划,聘用应届毕业生的原因是“企业不特意招聘也不拒绝毕业生,他正好符合了企业的需求条件而被录用”。

1000元是毕业生求职底线

毕业生在求职时首先着眼发展比较快的行业和企业,认为“会有比较多的空缺职位,提供较大的个人发挥空间”,求职也相对容易些。工资和福利待遇其次。而以往被毕业生看重的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考虑被放在了第五位。

全国范围,毕业生对于收入的预期以1001~2000元者居多,占参加调查学生总数的35.1%,有11.7%的毕业生希望毕业后首份工作月收入超过5000元。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毕业生的收入意愿集中在月薪2001~5000元。60.5%的上海、北京和广州高校毕业生表示不会考虑月薪低于1500元的工作。其他地区毕业生求职的收入底线多数设在1000元,低于这个报酬则宁可待在家。

《调查》对5800家企业了解到,提供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001~2000元占企业总数的55.2%,近三分之一的企业给付的薪资在2001~3000元,只有2.4%的企业提供毕业生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但是城市差异很大。上海、北京和广州2005年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四成以上在2001~3000元。对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毕业生收入的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半数以上毕业生收入超过3000元。

《调查》还发现,和毕业生专业知识关联度高的技术、生产和设计等职能薪酬水平较高,主要处于2001~3000元。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等地,营销类职能的收入超过了行政人事职能,并且行政人事职能没有超过月薪5000元的个例。而在武汉、成都等城市情况则刚好相反。

《调查》对外资企业(含合资)和民营企业比较显示,两者提供毕业生的薪资差异并不明显。行业和职能不同导致的收入差异远大于资本属性的不同。在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科技、生物医药和房地产行业,民营企业提供的薪酬甚至超过外资企业的给付水平。比如,浙江大华科技,提供本科毕业生的年薪在5万~8万元,硕博士毕业生的年薪在8万~12万元,还提供住宿和班车,待遇高于多数外企。但是民营企业中有38.1%的企业没有住房公积金,2411家民营企业中

265家不提供毕业生法定假期之外的带薪年假,占11.0%。

推荐第4篇:就业调查报告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自身工作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四.就业方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它们分别为 38%,27%,25%,10%,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 ,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 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六. 就业态度

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七.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7%;15%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8%;回报家乡有10%;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4%、6%。

八.就业信息的获取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50%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5%认为是人才招聘会;10%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3%、10%;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综述表明学生应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工自1011

胡小辉

推荐第5篇:就业调查报告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的猛烈发展,而“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了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加强对我们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我们就业,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课程。

一、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这学期,我们对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和交谈调查。是进行一对一的调查,并且每人要交一份调查总结和调查问卷。均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方向如下:

(一)、就业状况

(二)、现在工作状况

(三)、对工作的感想和期望

(四)、就业过程

(五)、就业教育

(六)、就业诚信

(七)、学院就业工作

(八)、教学培养

通过问卷及交谈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如下:

第一方面:就业状况来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形式

形式一: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那么就表明了现在的就业情形还可以,不是非常严峻。在学生自身条件下,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形式二:对大学生在就业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这就给在校大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向,就业难就难在实践工作经验上,所以就要求学生要多参加活动,多去兼职,多去公司实习,也对学校指明办学的理念与教学的方向。

形式三:认为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一是高校扩招,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二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三是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有偏见。具分析第一个现象不客观,把中国的文化水平与就业混在一起了,我认为应该是学生对工作的要求太高,对生活的质量要求高于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第二三现象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大学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还比不上高中的教学质量。现在的大学只讲学分制教学,而忽略了知识与社会需要的接轨,使得学生人数多,而实际与社会需求人才相匹配的差距越来越拉大,所以发生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再加上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有了许多的陌生,总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学校混学分的。如果招入门下还要花时间和钱去培育,这样不但没有迅速进入单位的工作状态,反而拖累了单位的进程。

第二方面:工作现状的分析

目前,对就业情况感到比较满意,这就可能是她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是她自己的水平只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也可以她满足于现状,复合自己的需求。有的是往薪水方面去追求,有的是往发展前景方面去追求,有的就是存现一个稳定的生活去追求,还有的是暂时养活自己然后去找更好的工作。

从工作单位的性质上讲,此人喜欢国有企业。在我看来,国有企业有它的好处:一是薪水还可以,保障性比较强,工作稳定,条件比较好,政策扶持性大,还可以进入国家事业及机关单位工作。

第三方面:对工作的感想和期望方面分析

在对待薪水的期望时,一般要求不是很高应届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都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一般要求中等的应届毕业生期望在4000元人民币,要求高的就大于5000元了。

在择业时,要求学生应该要注重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要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二是工作环境,三是薪酬福利。这几方面重要,可以给你一个比较安全的工作,给你一个舒适的生活氛围。除了以上三方面,我还会从其他的角度去择业:一是自我价值实现,二是发展机会,三是该单位未来的发展情况。这样我才能拥有大的作为与自我展现才华,即服务了公司及自己也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第四方面:就业过程的情况分析

目前,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择业成败的因素有:专业方向,面试表现,性别因素。据我就业的情况,专业是一个方面,许多单位多要对口的专业人才,使得不对口而且有能力的人就被拒绝门外。面试表现是考查该单位是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经过面试来选择需要的人才。但是性别方面,我认为本科应届毕业生不是特别困惑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研究生的就是一个问题了。但是阻挠我就业的是英语,许多单位及基本所有的公务员的多要求英语过四级,这是我看来最大的问题。

调查显示对待大学生在就业前最应该做的准备就是:调整就业心态,达到顺利完成就业。我认为多去争取实习得机会,这样就可以去实习得单位就业。还可以主动搜集就业信息,做好就业的准备。一般的大学生都会询问已毕业学生传授成功的就业经验。据我所知,有的可以找老师介绍工作,询问老师什么方面的工作怎样去就业等等。

第五方面:就业教育分析

经调查得出,学生对学校的就业工作总体非常不满意。并认为应该加大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精品化,加强学生四年都学习就业知识,也就是把就业课分成四年来修,另外要求学校向学生提供人才需求的信息,让学生对就业的市场的了解更深,在一个就是学校要扩宽就业的市场,让毕业生拥有更广的就业市场。

还有一种显示,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都有一个简单的规划,他们认为大一就开始学习就业指导比较好。从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反映了许多学生只是一般的了解,基本上

对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只是偶尔关注和了解,而对学校社团比较了解。得出学生只关注校园社团的事情,忽略了走出校园的就业问题。

第六方面:就业诚信结果

认为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中应必须讲求诚信。因为诚信是一个人取得他人的信任,得到大家的认可。否则,就会背离大家,就融不进一个团体。对一个企业或团体来说,诚信可以是力量,是团结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火种,是企业腾飞的基础。

第七方面:学院就业工作情况

调查认为学院非常有必要设立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就可以直接向学生提供指导服务。而对目前的学院就业指导服务比较满意,但是可能不是很专业化系统化,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服务配套。

第八方面:教学培养的分析结果

从调查来看,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太大联系,而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对工作的作用来讲,知识结构对工作基本满足,专业知识也是基本满足,而基本能力知识完全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也对独立工作能力完全满足,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完全可以应对。另一方面显示学校应该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但是还要加大力度去培养。在知识卖弄的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及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和世界人生观的形成的培养只是一般,表明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希望学校方改进教学教育去培养。

另外建议学校学院多给学生一些实习和工作的机会。

二、对谈话方式的分析及自己对就业的想法

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

首先是个人礼仪。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想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注意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比如修饰、化妆、仪态、服饰、谈话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每个组织都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所以,大学生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

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最后,当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心理问题时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面对细节问题时只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礼仪知识,并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问题中层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和礼仪素质,相信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推荐第6篇: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

目 录

一、摘要…………………………………………………………

2二、调查目的……………………………………………………

2三、调查结果……………………………………………………

3(一)调查对象……………………………………………… 3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3

(三)调查数据分析………………………………………… 3

二、总结及建议………………………………………………… 7

内容摘要: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作为大三的学生,一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毕业 就业 心理压力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所在年级、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资料收集时间为一个月。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种解决心理问题的建议,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数据分析:

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于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学历:本科生占73.8%,专科生占26.2%,调查的学生当中本科生较多,而我们目前所读的是本科,此数据说明后续数据的分析比较接近我们的状况。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说明后续数据有可取性。

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外语占6.2%,电子占9.2%,化药占6.2%,计算机占7.7%,会计占10.8%,金融占9.2%,其它专业占50.8%,说明调查的大学生中所读的专业种类繁多。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占16.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选择就业的大学生大多都因为创业有一定风险且需要资金而选择就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6.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考研的占7.7%,选择出国留学的占9.2%,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业。另外一部分选择考研的学生,大部分都觉得读完研究生后找工作会比较容易,且愿意多读几年书;一部分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则大部分家里比较富裕,有足够的资金供其出国留学,且普遍认为出国留学归国后会比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留在毕业城市工作的占61.5%,选择毕业后回家乡城市工作的占38.5%,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打算留在毕业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觉得在毕业城市找工作较容易,在毕业城市工作比较有发展潜力,家乡城市较落后等,更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一番作为就回家乡很没出息。

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资水平要求:1000~2000元的占26.2%,2000~3000元的占41.5%,3000~4000元的占9.2%,4000~5000元的占9.2%,5000元以上的占13.8%。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2000~3000元比较适合,主要原因有: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认为不能胜任很高收入的职位;工资太低的会觉得自己跟没读过大学的人待遇一样等。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比较保守,但又不会太低,足够解决日常用度的工资水平。

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担心、焦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7.7%,有点担心但觉得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占72.3%,不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20%。说明大部分学生虽然担心毕业后就业问题,但是对就业还是抱积极态度。

10.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家庭因素的看法:认为就业因自己决定而不该由家庭因素决定的占18.5%,十分重视家庭因素及家里人意见的占21.5%,视情况而定的占60%。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在乎家里人意见,但有时考虑到实际情况,还是不能完全听从家里人意见。顾家的思想在中国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

1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方式: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的占53.8%,选择上网找工作的占12.3%,选择亲友介绍的占27.7%,选择上门推销自己的占6.2%。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或亲友介绍的就业方式。上网找工作同样要面试,参加现场招聘会可以马上把握机会;亲友介绍的工作比较大可能会被录用。

1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缺乏的能力: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占36.9%,缺乏组织能力的占23.1%,缺乏交际能力的占24.6%,缺乏独立能力的占15.4%。表明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居多,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以“填鸭式”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少。

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作是否该与专业相关的看法:认为必须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占24.6%,认为只要找到工作,不管是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都可以的占29.2%,想找与自己专业相关,但找不到也不强求的占40%,本来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想从事其他工作的占6.2%。说明想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生占多数,不管其立场是否坚定。但考虑到目前毕业找工作困难的情况,较多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先找到工作,再考虑是否与专业相关。

总结及建议:

v 调查结果总结: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其中本科生居多,大部分是大三的学生,多选择毕业后就业,会担心就业问题,但相信会找到工作,打算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较多,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再决定工作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资要求不会过高。

v 影响因素总结: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同样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岗位不足,导致竞争激烈;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很多企业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机会相对较少;家庭压力和感情压力,各种抱负太多,心理压力太大,往往影响在面试中、工作中的表现;初次步入社会,感觉彷徨无助,适应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复杂容易手足无措;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太难的岗位没有能力胜任,太低的职位又不愿意尝试。

v 消极心理总结: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郁闷心情,对毕业找工作的焦虑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

v 建议确定方向: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方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虑,还可以及时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大好基础,积累经验。

v 建议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但有利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v 建议多交朋友: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帮助,同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v 建议参加实习:多参加实习工作,不但可以让你更快的熟悉专业工作,而且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这对毕业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学历,企业总会选择有经验的人。

v 建议多与人交流:与人交流不但可以倾诉心事、缓解疲劳,还可能会得到朋友的帮助,这样又能减轻压力与烦恼。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情况会有所改变,调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收集到的建议也会更多更完善。以上的调查报告虽不能绝对表明目前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但仍然反映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状况。总结出的建议不一定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一点帮助。这次调查报告的完成,让作为大三的我受益匪浅。

推荐第7篇:《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

目录

一、摘要…………………………………………………………2

二、调查目的……………………………………………………2

三、调查结果……………………………………………………3

(一)调查对象………………………………………………3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3

(三)调查数据分析…………………………………………3

二、总结及建议…………………………………………………7

内容摘要: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作为大三的学生,一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压力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所在年级、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资料收集时间为一个月。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种解决心理问题的建议,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数据分析:

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于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学历:本科生占73.8%,专科生占26.2%,调查的学生当中本科生较多,而我们目前所读的是本科,此数据说明后续数据的分析比较接近我们的状况。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说明后续数据有可取性。

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外语占6.2%,电子占9.2%,化药占6.2%,计算机占7.7%,会计占10.8%,金融占9.2%,其它专业占50.8%,说明调查的大学生中所读的专业种类繁多。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占16.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选择就业的大学生大多都因为创业有一定风险且需要资金而选择就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6.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考研的占7.7%,选择出国留学的占9.2%,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业。另外一部分选择考研的学生,大部分都觉得读完研究生后找工作会比较容易,且愿意多读几年书;一部分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则大部分家里比较富裕,有足够的资金供其出国留学,且普遍认为出国留学归国后会比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1][2]下一页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留在毕业城市工作的占61.5%,选择毕业后回家乡城市工作的占38.5%,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打算留在毕业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觉得在毕业城市找工作较容易,在毕业城市工作比较有发展潜力,家乡城市较落后等,更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一番作为就回家乡很没出息。

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资水平要求:1000~2000元的占26.2%,2000~3000元的占41.5%,3000~4000元的占9.2%,4000~5000元的占9.2%,5000元以上的占13.8%。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2000~3000元比较适合,主要原因有: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认为不能胜任很高收入的职位;工资太低的会觉得自己跟没读过大学的人待遇一样等。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比较保守,但又不会太低,足够解决日常用度的工资水平。

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担心、焦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7.7%,有点担心但觉得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占72.3%,不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20%。说明大部分学生虽然担心毕业后就业问题,但是对就业还是抱积极态度。

10.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家庭因素的看法:认为就业因自己决定而不该由家庭因素决定的占18.5%,十分重视家庭因素及家里人意见的占21.5%,视情况而定的占60%。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在乎家里人意见,但有时考虑到实际情况,还是不能完全听从家里人意见。顾家的思想在中国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

1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方式: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的占53.8%,选择上网找工作的占12.3%,选择亲友介绍的占27.7%,选择上门推销自己的占6.2%。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或亲友介绍的就业方式。上网找工作同样要面试,参加现场招聘会可以马上把握机会;亲友介绍的工作比较大可能会被录用。

1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缺乏的能力: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占36.9%,缺乏组织能力的占23.1%,缺乏交际能力的占24.6%,缺乏独立能力的占15.4%。表明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居多,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以“填鸭式”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少。

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作是否该与专业相关的看法:认为必须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占24.6%,认为只要找到工作,不管是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都可以的占29.2%,想找与自己专业相关,但找不到也不强求的占40%,本来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想从事其他工作的占6.2%。说明想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生占多数,不管其立场是否坚定。但考虑到目前毕业找工作困难的情况,较多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先找到工作,再考虑是否与专业相关。

总结及建议:

v调查结果总结: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其中本科生居多,大部分是大三的学生,多选择毕业后就业,会担心就业问题,但相信会找到工作,打算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较多,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再决定工作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资要求不会过高。

v影响因素总结: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同样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岗位不足,导致竞争激烈;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很多企业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机会相对较少;家庭压力和感情压力,各种抱负太多,心理压力太大,往往影响在面试中、工作中的表现;初次步入社会,感觉彷徨无助,适应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复杂容易手足无措;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太难的岗位没有能力胜任,太低的职位又不愿意尝试。

v消极心理总结: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郁闷心情,对毕业找工作的焦虑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

v建议确定方向: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方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虑,还可以及时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大好基础,积累经验。

v建议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但有利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v建议多交朋友: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帮助,同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v建议参加实习:多参加实习工作,不但可以让你更快的熟悉专业工作,而且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这对毕业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学历,企业总会选择有经验的人。

v建议多与人交流:与人交流不但可以倾诉心事、缓解疲劳,还可能会得到朋友的帮助,这样又能减轻压力与烦恼。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情况会有所改变,调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收集到的建议也会更多更完善。以上的调查报告虽不能绝对表明目前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但仍然反映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状况。总结出的建议不一定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一点帮助。这次调查报告的完成,让作为大三的我受益匪浅。

上一页[1][2]

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的延伸阅读——关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发言材料

关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发言材料

省委省政府倡导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是从战略高度,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条件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是双刃剑,一方面能进一步保护好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同时也给我们林区经济发展带来严竣的考验,因为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之时就是林业局减产之日,今年我局木材产量从17.8万立米减少到7.8万立米,意味着我局将减少经济收入5000万元左右,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冲击,下岗人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逼迫着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林区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自我加压,赶超发展,找出符合实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

一是采取小四轮集材和牛马套子集材,减少大机械对木材的破坏,推广大吨位汽车运材,降低生产成本,既保护好资源,又要使企业效益损失降到最低。

二是实行两个延伸,即木材经销向伐区延伸,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定向调查,定向采伐,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木材经销向林产工业延伸,优先当地加工厂的原料供应,为林产工作发展提供支持,尽最大努力提高原木加工比例,加大木材深加工力度,做到原木不出局,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转移安置林区富余劳动力。

三是加快整个林区生产方式的调整,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多种经营、林产工业、营林生产等全面推进,全面开花,发展多元经济。依托林区资源优势,搞山产品采集

推荐第8篇:毕业调查报告

关于XX县《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我县《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的具体情况,看还存在哪些缺陷,急

需我们去解决。

调查时间:2009-7-13——2009-8-7

调查地点:XX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调查对象:XX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调查方式:采访调查

为了完成XXX学校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于2009年7月13日至2009年 8月 7日在XX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了关于《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的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以下报告:

一、我县法律援助现状

我县自2002年成立法律援助机构以来,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法律援助已稳步走上了法制轨道,2003年,我县实施了《法律援助条例》,还根据该条例制订了一系实施办法和程序规则,对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受援对象,法律援助的申请、审查,法律援助的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以下两点是我们现在最基本的现状:

(一)法律援助专业人员数量

截至目前,全县专职法律援助人员只有一人,在社会律师资源方面,全县律师21人,法律工作者14人,由此可见,相对社会律师资源县法律援助人力资源严重匮乏。

(二)法律援助的经费和办案数量

到目前为止,我县法律援助资金来源全要靠政府拨付,2005年以前,每年援助经费才3万元,而办案40多件,到去年,援助经费提高到9万元,而办案也以提升到120多件,虽然援助经费是在增加,但办案数量也在增加,所以经费是远远不够的。

二、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我县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距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援助经费不足,“应援尽援”保障困难

要使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切实有效地获得免费的法律援助,除了需要我们的律师、法律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法律援助工作中去,还需要经费的投入为保障。从创办以来,从最初的5万元提升但现在的9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法律援助工作, 但由于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大,援助案件的增加,急于获得援助的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数量逐渐庞大,所以,虽然现在增加到9万, 但仍然不能满足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需要,比如现有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每办一件案子的补贴只有500元,而外面律师的办案补贴是上千元以上,这就造成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也是那些法律人士不愿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最后导致我县严重缺乏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因此,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服务,现有的财政专项经费是远远不够的。

(二)法律援助宣传不够,公众知晓程度不高

由于《法律援助条例》正式施行时间不长,公众知晓率不高,一方面大部分人对《法律援助条例》所规定的援助对象、条件、援助事项范围、申请援助的程序等不清楚,使有些公民认为只要涉及的是法律方面的问题,都要求法律援助机构进行法律援助,造成不必要的诉赘。另一方面,有的公民尚不知道法律援助的规定,当其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时,加之经济困难而放弃了诉求,使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三)法律援助人员偏少,拓展援助范围受限

县编委核定法律援助中心人员2人,目前实际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人员只有1人,县妇联、总工会、残联等群团组织多次与法律援助中心协商在这些组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室),并要求法律援助中心派律师驻点开展工作,这本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由于法律援助中心人员不足,抽不出人员驻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这项工作目前无法展开。按上级要求,法律援助工作要逐步延伸到有关组织和乡(镇)、村(社区),并在有关组织、乡(镇)、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室),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方便服务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众。从目前情况来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渠道不够畅通

我县法律援助机构与相关部门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是法律援助与相关工作的衔接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在以下二个方面还有待继续加强:一是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主要是调查取证,以及减、免、援相应查询费、复印费、劳动仲裁费等方面。二是与司法机关沟通机制,主要是体现法律援助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介入方面。

三、改进工作的建议

(一)要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建设

要按照《法律援助条例》要求,根据我县法律援助工作需要,进一步充实法律援助机构编制,落实好法律援助人员,为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律师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法律服务人员自愿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二)要加大对法律援助专项经费的投入

县政府应将每年法律援助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同时,要通过行使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事业提供捐助,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来帮助弱势群体实现诉讼请求。

(三)要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家之事,而应该是政府各部门共同之事。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督促和协调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的政策措施,做好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相衔接。对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所涉及的诉讼费、仲裁费、鉴定费、查询费等费用按规定给予减免,共同降低法律援助成本,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打得起官司。

(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要认真组织学习《法律援助条例》,深刻领会立法精神,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援助条例》和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更加深刻理解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更加重视和关心法律援助工作,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使各级各部门更加认识和理解各自在《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中所担负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法律援助事业的良好氛围,使更多需要法律帮助的困难群众了解并实际运用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和加强窗口建设

司法行政部门要健全法律援助网络,配强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充分发挥网络机构的职能作用,要积极吸收具有律师资格和法律职业资格人员到法律援助机构。要本着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原则,设立面向困难群体法律服务窗口,方便这些群体寻求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六)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要履行好监管职能,切实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加强律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律师讲爱心、讲奉献、尽义务。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要积极探索建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监督机制,健全案件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案件质量标准、质

量检查制度、重大案件领导督办制度、集体讨论制度、案件回访制度等,督促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尽心尽职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确保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宣传、鼓励和表彰优秀法律援助工作者,增强法律服务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合理确定办案补贴标准,充分调动法律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对本次的社会调查,使我了解到那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权益遭受侵害后又缺乏维权能力,也使我了解到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扩大法律援助队伍,加强法律援助的力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业增加了我的课外知识,提高了我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调查人:xxx二〇xx年x月x日

推荐第9篇:毕业调查报告

热点调查:报关双证在手 高薪就业不愁

中国经济正在以加速度融入世界,社会对专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报关的人才的需求量激增,持证报关员作为沟通国内与国际贸易的桥梁在市场上愈加紧俏。日前,记者从全市最大的专业人才供应方连邦教育主办的“首届天津市报关行业年会”上获悉,2008年本市报关人才缺口将达到8万人以上,与其相关的外贸操作及业务员等更有15万个岗位虚位以待;与此同时,今年起报关人才入行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专家预测,2008年整个报关行业将面临“人才荒”,特别是手持“双证”——报关员证书和报检员证书的人才,成为众企业高薪竞聘的对象。

【经典案例】

公交司机“变身”国际白领

29岁入行,如今已经31岁的杨爱敬(化名)就职于天津市开发区报关行机场分行,在许多人眼中,这份“国际白领”的工作是非常令人艳羡的“美差”,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几年前,杨爱敬竟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我原来一直是24路公共汽车的公交司机,结婚怀孕后,就向公交公司请产假回家了。说实在的,当公交司机早出晚归没法照顾孩子,所以我生完孩子之后决定辞职。”女儿两岁那年,杨爱敬参加了报关员的培训,最后考下了报关员证。“我希望能到外贸公司工作,像天津的服装、机械进出口等大公司。”最终,她凭着报关员证书入了行,成为开发区报关行机场分行的一名专职报关员。

【市场需求】

外贸人才走俏 报关员最“火”

报关年会现场,记者见到许多急需报关人才的企业代表前来“抢聘”优秀人才。据悉,随着外贸行业迅猛发展,各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水涨船高,人才市场一时供不应求。报关员、外销员、报检员、单证员等,纷纷成为职场的“香饽饽”,外贸从业人员的薪水也水涨船高。某外贸企业负责人说,人才的短缺,使企业在出口业务上竞争力明显不够。虽然自己公司已经建立了单独的报关部门,但现有的“熟手”显然不能满足需求。

“与连邦教育这样强有力的培训机构签订人才订单,是解决企业‘用人荒’的好办法。”天津滨海皓达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世芳女士告诉记者,该公司与连邦教育签订了长期人才订单,一段时间合作下来,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效益,还给优秀的报关人才提供了岗位,长此以往,将带动整个报关领域更专业化、更规范化,实现多面多赢!

【入行资格】

持证上岗 门槛提高

据悉,报关行业实行准入制,因此“报关员”证书含金量极高,持有该证书方可顺利入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海关总署规定,今年起报关员的入行“门槛”有所提高。2006年至2007年,国家报关员资格考试允许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人员报考,而2008年的报关员报考条件则提高到“大专以上学历”。

与此同时,企业招录报关人才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还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等。

有关人士分析,要促进本市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解决报关员人才短缺这一“瓶颈”问题,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报关员。

·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格式 ·三下乡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中学生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此次报关年会,就是为了使更多有志青年顺利进入报关行业,让本市更多的外贸人才能够顺利上岗。”连邦教育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告诉记者,自从报关员开考以来,通过率极低,为了提升天津市整体“通关”水平,此次报关年会特别聘请权威专家深度解读报关员考试,并首度公开十年考试出题走向,教授巧学报关秘诀,帮助大家顺利通关。

推荐第10篇:毕业调查报告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针对深圳市景光物流有限公司的问题

调研报告

院(系、部)外语与经贸学院

年 级 专 业09物流管理

学号07050901022

学 生 姓 名卢世强

指 导 教 师严玉薇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 日

目录

摘要.............3

1 关于景光................3

1.1景光简介 ............3

1.2景光荣誉 ............3

1.3景光文化 ............4 2景光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4

2.2景光物流基础设施 ...........4

2.3景光物流管理队伍和管理模式 .................5

2.4景光物流目前操作流程和操作模式 ...........6

2.5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 ............6

2.6物流第三方增值业务 ................6

2.7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 ......................8

3对现存问题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8

3.1基础设施的完善 .............8

3.2整顿管理队伍,改进管理模式 ........8

3.3优化操作流程,改进操作模式 ........9

3.4强化物流信息技术,优化物流信息系统 ......10

3.5纠正理赔态度,提高理赔速度 ..............10

3.6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85 调研总结 ..........................10

摘要:深圳市景光物流创立于2009年,发展至今已拥有一定的规模。该公司在珠三角发展迅速,但随着业务的增长现其发展已进入一个瓶颈,接下来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景光3年发展全省,5年发展全国的目标究竟能不能实现呢?针对此情况,本调研对深圳市物流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以助公司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

1 关于景光

1.1景光简介

景光物流是集国内汽运、城际配送、空运、仓储包装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全方位物流供应商,营运本部位于东莞。

景光物流国内汽运安全高效,通达全国;珠三角城际配送网点密集,今发展至,零担价格,快递时效;国内空运拥有多条优势航线,包板包舱,舱位固定;代收货款、保价运输、签单返回等增值服务操作完善,全程提供安全、放心的服务保障„„

景光物流以打造专业市场全方位物流供应商为目标,以人才经营为核心、品牌经营为导向,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最完美的服务,专心;贴心为客户服务。 景光物流是中国物流业异军突起的新兴物流企业,具有全国道路运输许可资质,其业务涵盖公路零担运输,小商品快运,城际快运和整车包车等业务,凭借其品牌化经营理念,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自营自建网络,景光物流致力于为你提供准时,安全,可靠,专业的综合物流服务

1.2 景光荣誉

2009年度被评为“广州市最具竞争力物流企业十强”

2009年度被评为“广州市最具诚信度物流企业十强”

1.3 景光文化

经营理念

专心承运,贴心服务

服务理念

以顾客为核心,追求最完美的服务

企业精神

我们有“龙的力量”(景光四力)——凝聚力、进取力、包容力、奉献力,这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

凝聚力:团结凝聚,忠诚无畏;

进取力:奋发开拓,全速前进;

包容力:平等融合,包容豁达;

奉献力:积极奉献,造福人类。

服务承诺

准时、安全、诚信、专业

企业使命

致力于专业市场物流水平的提升

企业愿景

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专业市场物流企业

核心价值观

员工、追求、利益、文化

2 景光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发展历程

·2009年6月,景光物流有限公司成立,初步完成物流系统开发、网站上线,开通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2009年10月,各地营业部选址于珠三角各大专业市场,按照公司CIS统一规划店面,构建了完善的珠三角物流网络布局。

·2009年11月,2010年中国广州竞争力论坛隆重举办,景光物流有限公司荣获“2009年度中国广州最具竞争力物流企业品牌10强”,总经理王赣冲获颁“2009年中国广州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

·2010年5月,开通珠三角往返上海22小时特快专线,为客户大大提升了到货时效。

·2010年6月,推出珠三角精品专线,网点之间准点对开,打造精细化城际快线。

·2010年6月,公司初具规模,营运网点达到50多家,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辐射全国的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体系,逐步成为专业市场全方位物流供应商„„

1据《2010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调查的1117家企业汇总数据

显示, 2009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货运量同比增长9.4%。其中,工业企业同比增长8.6%,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同比增长15.1%。在货运总量中,委托代理货运量同比增长12.5%,占货运总量的比重为57.4%,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委托代理货运量同比增长12%,占货运总量的比重为57.2%,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委托代理货运量同比增长15.5%,占货运总量的比重为58.5%,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委托代理货运量比重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表明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出于节约物流成本和集中精力于主要业务的考虑,更多地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以利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深圳市景光物流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运行以来,为我国物流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民物流运输需求。

的增长、多样性的增加,而且景光物流也逐渐得到客户的认可。由此,景光物流新的营业网点一个个在不断地隆重开张。

景光物流公司扎根珠三角,立足国内,面向国际,致力于开拓和发展珠三角和国内各省一级城市货物运输、专业市场。公司拥有普通快件、时效快件、商务配送、代收货款、保价运输、签单返回、仓储等一系列服务产品,并为客户量身制定快递、配送方案,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服务。同时,专业的高素质人员、规范的操作流程、完善的数据管控系统、精准的扫描记录查询、先进的GPS车辆定位系统、全方位的监控体系等,确保服务的准确、高效、安全、周到。

虎门北栅分拨中心是一个货物集散地及调度中心,中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其主要工作流程是从珠三角地区收回货物后,在中心操作台进行流水线分拨,按地区分拣好之后再派车辆进行装载运输至各地网点。

而因为公司的主营项目是快速、安全、到位运输,分拨中心主要起衔接作用。但有时候会因货物过多,车辆来不及装载,将货物暂时扣留在运作部,为降低运输成本,只能等明天的再次发车,不会进行第二次装载,有时部分货物时效也达不到客户所需的时效。

2.2 景光物流的基础设施

公司自建网络、自购车辆、组建资历深厚的经营管理班底,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了以广州、东莞为中心、遍布整个珠三角、辐射全国的运营网络;目前拥有54个形象统

一、管理完善的营业部,100多台标准厢式货车和大小配送车辆,近千名员工组成的服务团队,严格执行标准化、精细化作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准时、安全、诚信、专业的全方位综合型物流服务。由于公司的发展迅速,公司业务量大,公司自购车辆时远远不能满足景光物流时效一天的保证,与此同时,公司聘请了7辆台标准厢式货车,与此同时景光有多个营业部拥有较大的仓库,为客户提供了不少方便,大面积的仓库吸引了大量的客户的到来,大量的客户的到来促使景光物流的业务得到了拓展。使得景光迅速发展起来。我公司大面积的仓库用地的免费储存吸引了大量的客户。从而使得我公司业务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3景光物流管理队伍和管理模式

景光物流先在职人数800多人,其中物流专业人才352人,高级经理23人,其中高级管理层是以董事长王丽娜为中心的王家和杨家。向周围的亲戚朋友辐射,有点像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了我公司的业务拓展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部门与部门之间钩心斗角。更甚的是有些管理层仗着是家族的亲人朋友,办起事来吊儿郎当,出了事请推卸责任。不去想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出在哪里

第11篇: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材料)

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

目 录

一、摘要&hwenmi114.com]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虑,还可以及时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大好基础,积累经验。

v 建议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但有利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劳逸

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v 建议多交朋友: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帮助,同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v 建议参加实习:多参加实习工作,不但可以让你更快的熟悉专业工作,而且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这对毕业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学历,企业总会选择有经验的人。

v 建议多与人交流:与人交流不但可以倾诉心事、缓解疲劳,还可能会得到朋友的帮助,这样又能减轻压力与烦恼。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情况会有所改变,调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收集到的建议也会更多更完善。以上的调查报告虽不能绝对表明目前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但仍然反映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状况。总结出的建议不一定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一点帮助。这次调查报告的完成,让作为大三的我受益匪浅。

第12篇:关于法律专业毕业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法律专业毕业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常德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对应届大学生的需求情况,我于2010年在常德市武陵区人民法院实习时和法院的胡副院长聊过一些相关情况。他说,司法队伍出现断层问题,是当今一个带着普遍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影响了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了司法机关正常的执法办案和履行职责。为了尽快解决断层问题,院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制度的限制,无法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补员”工作。

副院长指出,拓宽视野,广纳贤才,主要源于六个渠道:

(一)以招录应届毕业生为重点

应届生“科班出身”,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年轻富有朝气,创新开拓意识强的特点。对于专科院校的学生也需要现在对于书记员这类人才需求量加大,专科院校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实务操作,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的实务操作型人才会侧重一点。

(二)以招录法律专业人才为主要

2002年,院党组织以发展的眼光,放宽视野,尝试面向全国政法机关招录人才。在招录中,严格制定职位条件。如公诉人的职位要求具备法律专业本科并取得刑法学或刑诉法学硕士以上学位,检察院招聘的是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后被评为地(市)级以上检察院优秀公诉人;具有检察官、法官等法律职务,或取得全国司法考试合格资格证;学士30岁以下、硕士35岁以下。

(三)以避免选基层司法人员为起点

(四)以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为调节

(五)以聘用检察文官、法官助理、书记官为补充

他总结说,在中国,大学的法律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没有鲜明的职业指向性。所以,凡是司法职业者,不仅要获得法学学士以上的学位,而且还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 他也谈及到一些潜在的问题

1 部分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限制了毕业生就业

2 有的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能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存在有业不就、有岗不去的现象。

3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在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展示能力及随机应变技巧不高,错失了就业机会。应届毕业生想进政法部门的还有很多,不是因为没有努力,就是错失良机,一个个好的机会都失去了。现在的政法部门对职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有够高的学历,还要求有敏锐的反应能力以及案件处理能力,大家压力很大。尤其像行政这方面,会遇到疑难案件,十分棘手,所以,检察部门还需要更专业,更能处理问题的应届毕业生加入进来,来提高整体队伍的综合水平。

检察院的曹主任也在几个方面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详谈谈。

曹主任原是法律学校的一个教授,他谈到问题有

(一)首先是造成应届毕业生专业能力不高的原因

1 法学教育缺乏准入机制

国家和省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控制学校的校级官员任命、人员编制、招生人数、教育经费等重大事务,对学校的法学教育行使着直接的控制权,学校在很多方面只是主管部门履行教育职能的一种方式,难以自主发展。

2 法学教学脱离实际

法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大多都属于某一固定的“专业”,终生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而不涉足其他专业,成为制约中国法学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加之各法律院系的教师绝大多数以理论知识见长,对法律的实际运用所知甚少,法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的弊端越来越多地被暴露出来。

(二)地方级检察院所需专业人才的种类及专业要求

专业人才需求种类:

1 法律专业知识过硬,拥有国家认证的法律资格证

2 分析能力过硬,处理事情妥当,详细

3 沉着冷静,遇事不慌

4 善与人沟通,性格开朗

这就是一个法律人应有的品质和技能,也是常德市检察院挑选应届毕业生的标准。

面对应届毕业生的状况,应如何解决的几点建议

1从学生方面(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在读本科生)

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积极心态与主动发展意识,明确职业发展定位和努力方向;二是围绕未来发展目标加强实习、实践,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顺应时势发展,及时调整前进策略。

2 从学校方面

一是加大见习基地建设力度,为学生进行就业实践搭建平台;二是强化教育引导,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三是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开拓;四是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五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听过曹主任的介绍,我对常德市检察院关于应届毕业生专业及能力要求的问题终于有了十分详细的了解,作为一个刚刚要步入大二的法律学生,这些话是很具有指导意义的。

道路是我们自己走的,机会总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希望所有的应届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法律这块需要的人才还很多,主要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己的竞争力,提高展业素养,才可以在毕业时刻顺利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13篇:毕业就业自荐信

有不少学生在大学毕业生就开始了找工作奔波,大家都知道,找工作前应为自己准备一份个人自荐信。那么,就业自荐信怎么写呢?以下有一份毕业就业自荐信范文,仅供各位参考引用。

尊敬的领导:

您好!衷心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这份材料,并祝愿贵单位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现在,我就我的个人实际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个人自我介绍,我是安徽新华学院中文系新闻与网络2005届毕业生,自从进入大学校园之后,那种结束高考的轻松和获知被录取的喜悦随风而逝,因为我知道自己将面对的是另一个挑战。大学三年是我思想、知识结构及心理、生长成熟的三年。惠于学校的浓厚学习、创新氛围,熔融其中三年使我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在校期间学习勤奋扎实、积极进取,工作认真负责,并努力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与2004年7月进入铜陵日报社《铜都生活》记者部实习。在实习的一个多月里,自己参与、独立发稿20余篇,有《聚焦我市夏季供电》、《夏季供水》和《夏季出租车不打计价器缘和多》等多篇连续报道。

在校两年多来,本人历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并在2003年担任了中文系学生会宣传部的部长一职,主要负责中文系学生会各项活动的策划、宣传,以及海报的设计和制作等工作。由于自己的杰出表现,从2003年12月至今获得了系“三好学生”、院“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会“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的荣誉称号。

此外,在电脑方面能够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基本的图象制作,并且在2004年5月的国家物流师的考试中获得国家3级物流师证书。

“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骑而后知其良驽”,我无意以华美的字句来修饰我的人生,只希望有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我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与您的握手!

随信附个人履在表,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中亲阅我的自荐信!

此致

敬礼

第14篇:毕业就业座谈

囡涯

面对就业,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囡涯 http://909811494@qq.com 注:本文章是在其他地方查询整理而成……

1、大学生应具备的择业心态

(一)正视现实

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使人人满意。

供需形势也不平衡,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和第一线急需人才。 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还不规范,不公平竞争依然存在。

正视现实还包括正视自身,正视自身,包括对自己的思想表现,“专业学习状况、各种能力、身心素质等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有助于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确定恰当的就业目标。

(二)敢于竞争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根据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刊,结合自己的专业,爱好、性格、特长、愿望等挑选工作岗位,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展示自己、推荐自己。大学生应该珍惜这个机遇,敢于竞争,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敢于竞争,首先要有竞争意识。要敢想、敢说、敢干、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能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敢于竞争,就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爱好等,扬长避短,发挥特长。

敢于竞争,要靠真才实学,而不能靠纸上谈兵,更不能互相拆台或互相嫉妒。

(三)不怕挫折 求职择业的竞争,失败在所难免。有了充分的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才会成为竞争中的强者。遇到挫折,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条件不具备?认真分析,调节心理。

(四)放眼未来

多数大学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获得较满意的职业。

要看到不管怎样,择业是自己生活的起点,全身心地投入,才能使自己成长、发展、充实,从而实现人生的目的。

要认识到基层是锻炼人的最好地方。大学生要想成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立足基层,才能有所作为。

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怀着一腔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奉献青春。 要看到我国人事制度正在进行较大改革。首次择业未成功或未能如愿,还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的择业机会,人才市场将会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择业前景。

2、求职资料的准备

1、个人简历。

这种简历设计各不相同,从要求上讲,以简单明了为好。主要内容应有:本人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籍贯、毕业学校、系别、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学历、学位、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毕业时间、身体状况、特长等;主要经历(从高中写起);从事的社会工作、组织的活动、担任的职务;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受奖励情况及取得的成绩等。表格上方要贴上一张一寸近照。

2、学校推荐表或推荐信。

一般由学生所在院系填写推荐意见,因为是组织对你的全面评价,招聘单位一般是比较重视的。

3、学习成绩单。

这是反映毕业生大学学习成绩的证明,应由各院系教学部门填写、盖章。

4、各种证书。

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种荣誉证书,获奖学金以及各类竞赛的证书或驾照等。

5、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的鉴定材料。

6、有关科研成果证明及在报刊发表的文章(剧照、美术作品照片)。

7、推荐、引荐信。

如果是通过老师或亲友介绍你去某个单位,最好带上一封推荐信、引荐信。

3、如何写出得体的简历

写一份得体的简历是找工作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是,通过下面十二步,这件事不再那么难了。 1.让简历内容突出

内容就是一切,所以简历一定要突出你的能力、成就以及过去经验,仅有漂亮的外表 而无内容的简历是不会吸引人的。

简历内容要仔细分析你的能力并阐明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强调以前的事件,然后一定要写上结果,比如:“在全市黄鹤美育节中荣获一等奖等等。” 2.让简历外表醒目

简历的外表不一定要强调,但它应该醒目。如使用各种字体格式,如斜体,大写,下划线,首字突出,首行缩进或尖头。

3.尽量使你的简历简短,只使用一张纸。4.为你的简历定位 雇主们都想知道你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含糊的、笼统的并毫无针对性的简历会使你失去很多机会,所以必须为你的简历定位。如果你有多个目标,最好写上多份不同的简历,在每一份上突出重点。这将使你的简历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5.写上简短小结

这其实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小结”可以写上你最突出的几个优点。没有什么应聘者写这几句话,但雇主们却认为这是引起注意的好办法。

6.强调成功经验

雇主们想要你的证据证明你的实力。记住要证明你以前的成就以及你的前雇主得到了什么益处,包括你为他节约了多少钱,多少时间等,说明你有什么创新等。 7.力求精确

阐述你的技巧、能力、经验要尽可能的准确,不夸大也不误导。确信你所写的与你的实际能力及工作水平相同。 8.使用有影响力的词汇

使用这种词汇,如:证明的,分析的,有创造力的和有组织的。这样可以提高简历的说服力。

9.用词要注意

在调查中许多官员都说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最讨厌错字别字。许多人说:“当我发现错别字时我就会停止阅读。”所以,你的简历一定要认真写。雇主们总认为错别字说明人的素质不够高。

10.个人信息不是必须

现在,在简历上写上个人信息如婚姻状况,血型,身高等已不再是必须。许多公司都乐意接受没有个人信息的简历。

11.最后测试

记住,你的简历应该回答以下问题:它是否清楚并能够让雇主尽快知道你的能力?是否写清了你的能力?是否写清了你要求这份工作的基础?有东西可删除吗? 12.尽力完善你的简历直到最好。

4、自荐信举例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材料。 我是×××医学院———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现已顺利完成了所有必修课程及实习任务,正在人生旅途上寻找一个新的起点,希望您给我一个机会。 毛遂自荐,求展鲲鹏之志;慧眼识才,求报知遇之恩。我真诚地希望成为贵单位的一员,在众多的求职者中,我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会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来回报您对我的无限信任! 再次真诚地感谢您阅读我的材料!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03年11月20日

5、仪表包装在就业求职中的重要性

“双向选择”比作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自由恋爱”。一般来说,和用人单位第一次接触时,给对方留下的首次印象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印象是穿着打扮、举止、谈吐与气质的综合效果。衣着装束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精神风貌和性格的外在体现。尽管不同行业,不同接待者对于仪表的要求和评价是不同的,但总体来说,衣着要整洁,朴素,给人以朝气蓬勃,落落大方的感觉。有的同学喜欢穿着有特色的服装以引起招聘者的注意或表现自己的个性,但要主意,你所做这一切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是增加招聘者的好感而不是适得其反。 服饰: 服饰不仅体现出一个人个性的修养,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特有的精神面貌。总的来说,服饰应该朴实、整洁、合体、大方,即不能太新潮时髦,又不能太古板守旧,应给人一种稳重的时代感。朴实即朴素、实在;整洁即整齐、清洁;合体包括衣服尺寸与人的体形相一致,衣服的颜色、线条、样式和人的肤色、脸型相统一;大方即整体上看起来洒脱美观,配色理想。 打扮:

首先,服饰穿着要使自己感到自然、搭配合理,不必刻意追求流行赶时髦,也不要太随便。一般来说深色代表庄重,浅色代表活泼。如果你是一位女性,那么你最好穿上整洁美观的套裙或有袖连衣裙,但不宜暴露,更不宜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其次,服饰打扮要适应工作的需要。知识阶层的服饰特点是稳重大方;白领阶层的特点是高雅、名贵、企业家的服饰特点是干净、利落、工薪阶层的服饰是得体、整洁;而酒吧小姐的打扮则会让你感到艳丽、可爱。

一些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现在不少毕业生患近视眼,为了漂亮在求职时不肯戴眼镜,眯着眼看人或看才料时的感觉让自己和别人都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条件允许,不妨配戴无形眼镜,否则,干脆请戴上眼镜。

6、就业六步: 1.了解有关就业政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政策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关键一步。不要做不懂比赛规则而上场比赛的运动员。 2.收集处理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础和必备条件,谁能及时获取信息,谁就获得了求职的主动权。因此,毕业生应当及时地、全面地掌握有关就业方面的种种信息,并认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整理,最终作出正确处理。 信息的收集,不能只靠自己到处跑着找单位或四处发求职信来获取,一般说来这种办法成功率并不高,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这些渠道和途径有: a、校内的主管部门 b、各级毕业生就业市场 c、查询信息就业网 d、师长、校友及亲朋好友 e、社会实践活动

f、各种类型的“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 g、社会上的传播媒介

3.做好资料及心理准备

大学毕业生在选准求职信息、决定应聘之前,一定要做好必要的资料准备和心理准备。这是确保求职成功的一项基础工作。 4.应聘

应聘有两种形式:一是毕业生本人去用人单位面谈,应试;另一种是毕业生在各级就业指导管理部门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聘。如若毕业时一时难以找到满意的单位,可以由学校帮助推荐,及时到学校推荐的单位应聘。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要以用人单位录用为最终目的。 5.签约

通过双向选择,毕业生确定了用人单位,对方也明确表示同意录用后,毕业生就可以和用人单位及学校签定由教育部统一制订的协议书。该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学校、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三方面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协议书一经签订,便视为生效合同,不能随意更改。签约的各方都要守信用,不能做与协议书内容相违背的事情。需要指出的是,有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后,又去联系其他单位,“脚踏两只船”。这种做法是很不对的,结果也不会很好,往往会几头落空。要记住,不讲信誉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 6.派遣与报到

由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本人签定的协议书,要统一汇总纳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报上级就业主管部门调整平衡,形成正式计划下达执行。至此,毕业生的求职择业程序就算完成,接着毕业生将进行毕业鉴定,学校按计划派遣毕业生,待办完离校手续后,便按照报到证规定的期限和指定的地点去单位报道上班。

7、面试四忌 1.忌临阵怯场。

面试前一天,与朋友彩排一下,准备好经常提及的问题的答案,让朋友提提意见。 面试前一小时,浏览一下自己的简历,特别是所获奖励等项。

面试前半小时,深呼吸,提醒自己以前再大的坎儿也闯过来了,今后找工作会经历更多的面试。

面试前五分钟,试着背一下唐诗三百首,放松一下情绪,以便投入紧张的战斗。 2.忌与众相同。

”能介绍一下自己吗?”是面试时常问的问题,切记不要把自己的简历复述一遍。你甚至可以讲一个自己的故事,让对方了解你的性格、脾性。面试时,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速。要想让考官满意,你可以模仿他们的语速。 3.忌”口直心快”。

如果每次考官刚说完问题,你就迫不及待的去回答,会显得不够稳重。当然了,如果每个问题都要想了又想,又显得过分谨慎,畏首畏尾。正确的做法是:大多数问题一经提出,你可以立即回答,边回答边考虑如何收尾。其他比较棘手或意想不到的问题,你可以采取下列对策:

把对方提出的问题用陈述的语气自己讲一遍。如对方问”你有时会不会感到与他人合作很困难啊?”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学校的各种社会活动和小组课题中,我从没有听到别人说跟我合作很困难。如果有的话,我想那是因为有时我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太投入了。”确认对方的问题,”您指的是...吗?” 4.忌无视规则。

面试是程式化很强的活动,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如:衣着得体;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肢体语言要恰到好处;不要老是盯着考官;面试后写感谢信或询问录取情况以表示你很重视这份工作。无视规则,就会输掉比赛。

8、接到面试通知后,你该做些什么呢?

(一)迅速查找该企业的原始招聘广告。因为每个求职者都可能投寄出数十上百封求职信。因此在寄出求职信的同时,应该把每个企业的求才广告剪辑记录下来,以便在收到企业的面试通知时进行查阅,避免张冠李戴。查阅的同时要重温该企业的背景情况(一般在招聘文选中有所说明),同时再重温当时应聘的是何种职位,该职位在招聘文选中的要求是什么等等。如果你备有几种不同的求职信,应当了解寄出的是哪一种求职信,最好再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二)查找交通路线,以免面试迟到。要留出充裕的时间去搭乘或转换车辆,包括一些意外情况都应考虑在内。如果对交通不熟悉的话,最好把路线图带在身上,以便问询查找。

(三)整理文件包,带上必备用品。面试前,应把自己准备带去参加面试的文件包整理一番,诸如文凭、身份证、报名照、钢笔、其它证明文件(包括所有的复印件)均备整齐,以备考官索要核查。同时带上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有晕车症的应带上药品。

(四)准备面试时的着装和个人修饰。参加面试,在衣着方面虽不要特别讲究、过分花哨华丽,但也要注意整洁大方,不可邋遢,男士衬衫要换洗干净,皮鞋要擦亮;女士不能穿过分前卫新潮的服装。总之,着装要协调统一,同所申请的职位相符。头发要梳齐,男士要把胡须刮干净。女士若感觉脸色不佳则可化淡妆,不可修饰过分。另外,还应保证面试前充足的睡眠。

9、没有“工作经验”怎么办

“人人都说要有经验,可我没有毕业,上哪里积累经验?你们在座的有谁一毕业就经验丰富?” 很多单位招聘广告上的“经验”两字就像一把无形剑高悬头顶,吓跑了很多毕业生。那么,怎么避开经验之剑呢?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参加应聘的学生注意:

1、在校时除了完成学习计划外,多到社会上参加社会实践,对毕业时就业有很大好处。

2、现在许多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将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分开进行,主动到高校招人,如果您怕被“经验”伤害,最好能有针对性地参加这些招聘会。

3、求职时千万不要被广告上的“经验”吓跑。事实表明,吸引招聘人员注意的往往不是那些专业最出色的人,而是心理素质好的人。

张同学在这方面的经验对我们就很有启发。他当初看到的招聘信息中要求有两年工作经验,他认为自己虽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却有长期的兼职经历,也同样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于是他寄出了求职信。参加面试时,他向主考官陈述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最终使主考官折服。

应届大学生不要因招聘会上充斥着“经验”而失去信心,如果对自己有信心,你完全可以直接与有关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联系,避开招聘会上的摩肩接踵,与公司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或许是你脱颖而出的另一个机会。

1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管理办法

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均须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定,学校学生事务处统一翻印,各学院集体到学生事务处领取,或者由毕业生持本人学生证到招生就业工作处领取。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每套一式四份。

三、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复印、复制、翻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如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因破损等情况而不能使用,可持原件到招生就业工作处申请更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不得挪用、转借、涂改,否则视为无效。

四、毕业生在协议书上签署个人意见之后,用人单位或学校两方之中只要有一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毕业生即不得单方面终止协议的签订工作。毕业生违约时,必须办理完毕与原签约单位的解约手续(有原签约单位的书面退函,交纳完毕违约金),然后将原协议书交还学生事务处,并换取新的协议书。

五、毕业生如果不慎将协议书遗失,学校原则上不再补发,到毕业派遣时,毕业生回生源地参加二次分配。若因特殊情况需要补发时,毕业生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由所在学院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负责人签署意见,经学生事务处调查并研究之后酌情处理。

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录用协议后要承担什么责任?

“双向选择”明确规定了学校、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三方面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协议书一经签订便视为生效合同,不能随意更改。有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又去联系其他单位,“脚踏两只船”,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不讲信誉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毕业生必须信守协议。如果万不得已要单方面毁约,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征得原签约单位的同意,经学校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一定的违约金,方可列入计划派遣。

签约后的毕业生仍需努力学习,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签约单位的生产、工作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以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同时,要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遵守校纪校规,顺利完成学业,以示对用人单位负责。如果签约后放松学习,纪律松散,思想道德品质恶劣,学校可视情况如实向用人单位反映,取消所签订协议或取消其派遣资格,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12、未经学校盖章的就业协议书,可否要求换发?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在制定毕业生建议就业方案时,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一道,维护《全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

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双方就已构成契约关系(不论是否经学校盖章),毕业生如因故要终止与原签约单位的协议,必须办理违约手续。

13、违约手续如何办理?

签协议是非常严肃的事,所以签了协议后,原则上不得违约。至于个别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违约的,必须按下列手续办理。

准备材料:(1)原签约单位(包括协议书上盖过章的上级主管部门)书面同意解除协议的函件;(2)新单位同意接收的函件;(3)本人要求违约的书面申请;(4)填写违约审批表,并由学院签署意见。

由所在学院(系)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将毕业生违约材料送至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经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审核同意,到校财务处缴纳违约金后,再发新协议书。

14、学校为什么要收取违约金?

为了维护学校的良好声誉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并教育学生养成履行协议、信守诺言、尊重法律的良好职业道德,学校对毕业生的违约行为采取收取违约金的经济手段予以制约。 已签订就业协议,又考取硕士或录取为国家公务员或出国的毕业生,在征得原签约单位的书面同意后,学校不收取违约金。 若用人单位违约,学校和学院的老师也会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学生赔偿,学校不向学生收取违约金。

15、签了协议后,又被录取为研究生、考取公务员或自费出国留学,怎么办?

只要毕业生提供如下材料,学校不作违约处理: (1)原签约单位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书面证明;

(2)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或公务员录取通知书,或国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 (3)本人申请报告,并附上学院意见。

毕业生将以上材料送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经审核同意后即可。

16、问:

我已经和单位签约,现在单位说由于要裁员,所以要和我违约。请问单位的理由行的通吗?协议上规定:如果本人违约须向单位交——元违约金。现在单位违约,那么违约金怎么处理。我的新协议书什么时候领取。谢谢! 答:

如果是单位原因违约的(需单位出具书面证明),毕业生无需向学校交违约金。可凭单位出具书面证明到毕办办理有关手续即可。

17、请问单位定了以后的手续是怎么个程序?比如: 什么协议书,劳动合同之类的,怎么个流程?谢谢! 答:

与用人单位谈定后,应该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需要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学院、学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签章。签完就业协议书之后就可以等待毕业离校前在学院老师处领取本人的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证件。本人持这些证件去单位报到上班。

劳动合同是在到单位工作时签署。

18、问:

请问协议书本人和校方都已签字后寄往单位,单位因为一些莫须有的原因拖迟或是拒绝签约该怎么办? 答: 可以直接要求单位退回本人协议书。如果协议书上仅本人和学校签字盖章,可以持原协议书在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办理更换手续。如果对方单位已签章,必须同时取得单位的书面同意解约证明(一定要注明解约原因)。

19、问:请问我的协议书丢失了,该怎么办?

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管理办法中第五条规定:

毕业生如果不慎将协议书遗失,学校原则上不再补发,到毕业派遣时,毕业生回生源地参加二次分配。若因特殊情况需要补发时,毕业生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由所在学院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负责人签署意见,经学生事务处调查并研究之后酌情处理。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时,学生事务处方予受理:

1、经核查,协议书确实属于遗失者;

2、补发协议书的时间定在2004年4月20日之后;

3、学生事务处收到毕业生的申请书两个星期以上;

4、毕业生须交纳相当于违约金数额的费用。

20、问:我想问一下,如果公司不要求交违约金,我要再领取一份就业协议书,需要向学校交违约金吗?

答:你需要出具已签约单位的书面退函,再向学校缴纳违约金,才能领取新的协议书。

21、问:我现在已经和某单位签约,如果因为体检不过而被退回来的话,是否算我违约?退回来以后要换新协议书是否要交钱,多少钱?

答:对于这种情况,学校不算你违约,但必须出具签约单位的证明。

22、问: \"实行聘用制,档案挂靠市人才交流中心,中心将协助解决户口\"请问这是什么意思,能否解释一下“聘用合同制”,谢谢!

答:聘用合同制指你和单位之间是聘任制的关系,而不是终身制关系。单位内设的岗位定期进行招聘,你可以应聘。双方同意的话,签订合同,你即可在被聘的岗位上工作至聘任期满。期满后,如你愿意,可以继续参加应聘。

23、问:一些事业单位“全额拨款”是什么意思? 答:其经费完全由政府供给。

24、问:

我在应聘时,单位要求如果立即上班,就与我签。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

如果这个单位能按照正常的签约手续与你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部分单位还需要主管部门或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同意),同时在你毕业时也能接收你的档案、户口(或由当地的人才服务机构代管)。你在不影响学业、你们双方就工作期间薪酬已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去单位工作。

25、问:

一般有单位过来,是先和就业中心联系还是先和各院系联系?谢谢! 答:

两种情况都有,一般对专业要求较强或原来用人单位与学院联系较多的,会直接与学院联系。

26、问:

请问签定就业协议后,如果后来考上研究生不去就业是不是一定要交违约金? 答:

我校对这种情况不算违约,但用人单位是否属违约就不一定了。建议报考研究生的同学在签就业协议时,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如用人单位同意,在备注栏写上类似“若考取研究生,本协议自动无条件解除”的条款。

27、问:现在学生都很困难,同时大家想找一个好工作的心情学校也应该理解,为什么还要收那么重的违约金,学校是不是有点雁过拔毛之嫌!作为学校本应该尽力为学生服务,如此下去,长江大学学生的利益如何保障?

答:对违约毕业生收取违约金的主要目的是:

1、维护长江大学的形象,为广大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毕业生违约无疑会影响到我校其他毕业生到该单位就业,严重的会取消今后到学校招聘的计划。某单位曾录用了我校2002届毕业生2人,其中一人根本未到单位报到,另一人报到时就提出解除协议,原因是要参加2003年的考研,该单位多次打电话与我办联系,在协调未果的情况下,该单位严肃的指出“今后决不再要××大学的毕业生”了!

2、违约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个损失。如果用人单位当时不录用你,可能会录用其他较好的毕业生,这是人才的损失;同时单位招聘也需要费用,单位收取的2000元违约金不一定能弥补其经济损失。

3、避免毕业生草率与用人单位签约。武汉的某重点高校1999年开始不收违约金,结果毕业生违约的人次明显增大,尤其是同一毕业生违约次数的增大。增加就业部门工作量是小事,学校在用人单位的信誉不断下降,用人单位越来越少才是学校最着急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该校不得不决定从2002届开始向违约毕业生收取违约金。

28、问:

现在招聘单位都要求身体健康,对于身体不健康的人是否能找到工作?是否有必要参加招聘会? 答:事实求是地向用人单位说明你的情况!

29、问:

我因一时之的冲动,受到了留校察看的处分,虽已解除,但仍然拿不到学位,请问这对我的有多大影响呢,会不会就因此而找不到工作呢?

答:如果没有学位,大学生就业时的确有影响。建议你真实地向单位说明原因,求得单位的理解。 30、问:

我的协议书用人单位已经盖了章,我自己还没有签字,现在协议书也在我这里,如果我现在改变了主意,那能不能再换一份协议书,是否要按违a约处理?

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管理办法中规定:“毕业生在协议书上签署个人意见之后,用人单位或学校两方之中只要有一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毕业生即不得单方面终止协议的签订工作。毕业生违约时,必须办理完毕与原签约单位的解约手续(有原签约单位的书面退函,交纳完毕违约金),然后将原协议书交还学生事务处,并换取新的协议书。

31、怎样的《协议书》和《接收函》有效?

接收单位盖章同意接收,同时接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必须盖章方有效。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包括私立各类学校)均无直接接收权,其均应到人才流动中心盖章方有效。各地市级高等专科学校及以下各类学校均无直接接收权,其均应到地市教委盖章同意后方有效。出省就业的毕业生落实到同有企、事业单位的,除接收单位和单位主管部门盖章同意后,该单位所在省的就业部门也须盖章同意后方有效。

32、问:什么叫生源地?

答:生源地就是学生入学之前的户口所在地。

33、问:我签约的单位是广东省交通厅下属的一个公司,是不是也需要经广州市人事局的批准并由广州市人事局发接收函?

答:不需要。该公司接收你只需广东省交通厅批准就可以了---在协议书上有广东省交通厅\"同意接收\"的意见或由广东省交通厅出具一份接收函。象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广东省教育学院等冠以\"广东省××××\"的单位一般来说属于省直属单位,这些单位具有独立的人事审批权,不需广州市人事局批准。也就是说,经省直属单位批准接收的毕业生也可以获得\"国家干部\"资格并落户广州。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冠以\"广东省×××\"的单位都是省直属单位,而且不是所有省直属单位都冠以\"广东省××××\",比如:南方日报社。另外,中央直属单位也有独立的人事审批权,如:电子工业部第七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

34、问: 什么是人事权(干部指标或编制)?非国有企业有没有人事权?

答:这里所指的人事权指的是企业员工、干部及人事档案管理权,而非一般公司内部的行政人事权。一般处级以上的政府机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都具有相应的人事权,在政府人事部门设立了人事专户,这类用人单位办理人事方面的业务可以直接或经上级管理部门向政府人事部门办理手续,非国有企业不能直接面对政府人事部门,只有通过各级的人才交流中心才能办理各类人事事宜。

35、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签约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法律行为,因此签约前的了解洽谈十分重要。毕业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等;单位的隶属也很重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应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有效。毕业生还应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除协议书外,如北京市非本地生源进京还应经过市人事局大学生处的审批。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等也有类似的规定。

2、签约的一般程序为: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院系领取教育部就业协议书,先由毕业生、院系在协议书上签署意见后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再交给学校,学校签字后协议书生效。

3、一般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定劳动合同书,因此在签约前了解合同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尤其重要的是合同书的工作年限和待遇。毕业生应向招聘人员索要样本或复印件,以免报到后发生纠纷,遭受很大损失。

4、为避免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发生纠纷,签约前达成的收入、住房和保险等福利待遇最好在协议书中写明。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讲明,并写在协议书中。有些毕业生向用人单位隐瞒这些情况,这是不可取的,也会带来许多麻烦。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遇到问题而犹豫不决时,应及时向学校主管就业的老师询问,征求他们和父母的意见,经过深思熟虑后方可签约。

36、问:户口有哪些区分?

答: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分为常住户口和临时户口(如:蓝印户口、读书时由生源地迁来学校的户口也是学生临时户口),常住户口是具有永久城市居民身份,有固定户址的常设性户口;常住户口又分为集体户和私人户口,因为是分配到新的工作单位,未婚的一般都是集中在单位统一管理,已拥有自己的住房和结婚以后一般都要单独开设户头,所谓的私人户口。

37、问:档案有什么用?毕业后能否自己保管档案?

答:档案是一个人历史的凭证。在我们国家,办理个人事务往往需要以档案为依据,如:计算工龄、确认政治身份、评定职称、党团关系、出国政审等等。毕业后,档案不能由自己保管,只能由具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保管,如: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或期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有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开办的人才市场(诸如江西省人才市场、南昌市人才市场)。自己保管档案不符合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将导致档案证明个人身份的功能失效。

38、问:

没有人事权的单位可将户口、档案、党团组织关系挂靠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或人才市场)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不是具有那个城市的户口了呢?谢谢! 答:

当然具有那个城市的户口。

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市场)一般可以提供保管档案、出具出国政审证明、考研证明、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代办社会保险、党团组织的转正手续等服务,当然也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没有人事权的单位可将户口、档案、党团组织关系挂靠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或人才市场)后,就如同有人事权的单位一样。

须提醒的是:各人才交流中心(市场)提供的服务不尽相同,收取的费用也不同。详情请咨询当地的人才服务机构。如果你的档案托管在人才交流中心(市场),可以与单位协商托管费用问题。

39、学校如何为毕业生办理报到证?

学校上报的就业方案经省教育厅批准后,由省教育厅统一签发毕业生报到证,并加盖公章(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专用章)后生效。

41、毕业生到单位报到需要哪些证件和材料?

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需交《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粮油关系迁移证》(部分省份还有);党员需向接收单位的党组织上交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团员需向接收单位团组织出具《团员证》。另外,有的单位在毕业生报到时,需鉴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深圳市的接收单位要求毕业生出示或报出深圳市人事局签发的接收公函的编号等。

42、毕业生档案中主要应包括哪些材料?

毕业生个人的档案主要包括:⑴毕业生录取大学前的有关材料,如中学生登记表、中学德育考核表、招生报考登记表等;⑵《实习鉴定表》;⑶《高校毕业生登记表》;⑷入党、入团志愿书及思想汇报;⑸大学体格检查表;⑹大学期间校系以上奖惩材料;⑺大学学习成绩单。

第15篇:毕业就业选择

毕业之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发信人: RoyDaniel (信仰爱情), 信区: Job 标

题: 推荐文章:就业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好? 发信站: 同舟共济站 (Mon Nov 10 09:26:36 2003), 站内

发信人: casue (风筝), 信区: Career

题: 推荐文章:就业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Nov 9 13:44:36 2003), 转信

一位求职者最近对记者说,他正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因为有两家公司都希望他去工作。一家是知名的国际电子企业,职位是销售经理。另一家则是相对规模小得多的国际电子通信产品的销售公司,职位相仿,职责却比那家大企业要大得多。两家公司他感觉都不错,而对这两难选择,他很犹豫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是很多职场中人在求职的时候都要碰到的问题,虽然说大企业听起来光鲜,各方面的条件也会更好,但不少人也担心在大企业中沦为“螺丝钉”,而去“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小企业则往往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究竟选择大企业或中小企业,这似乎成了一个难题。那么大公司和小企业各有何长短?求职者究竟该如何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呢?

个案一:

某外资企业行政经理梁君惠小姐工作了共5年,换过3家公司,她对记者介绍说,刚毕业时她被两家公司同时录取,一个是大公司,一个是个体私企,当时的她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后者——因为她有一个5年计划,就是考在职研究生完成学业。她认为小公司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弹性工作时间可以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可是没多久她就发现完全不是她想象的那样,所有的员工都跟着老板的时间转,老板喜欢耗到晚上8点多,他们办公室灯就一直亮到8点半,很没有规律。

现在的她跳槽到了一家知名外企工作,每天按规定朝九晚六,生活规律、学习计划也容易制订,她在处理工作和学习的时候要有规律得多;在大公司里制度严格,她也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理工作上,因为一切都是拿业绩说话,而不必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伤脑筋。在大企业中,有着相当完善的事务处理程序,她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不少办事方法。而在大企业升职的机会也相对公平得多;如果加班,加班费和补休一样都少不了,一切都公平透明。而且她发现,在大公司一般不会斤斤计较蝇头小利,通讯费、交通费,只要和工作有关,都能痛快地报销,午饭则统一由公司交钱买了饭卡。另外大公司各种保险补助齐全,而她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在大公司工作的经历会永远在履历表上闪闪发光,别提亲戚朋友问起时的满足感,就算有一天你翅膀硬了想跳槽,在大公司,特别是知名外企工作两年,机会要比那些在小公司生熬五年十年的人值钱得多。

个案二:

某民营企业人事总监陈丽与梁小姐相似的是,陈小姐也工作了5年时间。在过去的5年里,陈小姐换过4个单位,终于在去年成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人事总监,拿到了让一般打工者羡慕的6位数年薪。谈到自己的成功经历,陈小姐自有一番感慨,大学毕业时陈小姐抱着非国有、外资大企业不去的想法,但她心仪的那家外资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只有一家尚在起步的小企业欢迎她去创业。无奈之中,陈小姐去了那家小企业。“要是没有那段日子,我就不会有今天。”陈小姐说。在那家小企业里,没有资深的前辈,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她得到不少在大企业里压根儿轮不到她的实践机会。在大公司里的同学才结束见习期,陈小姐已经是企业里的业务骨干了。此后,以两年独当一面的工作经验,陈小姐顺利地转到一家外资企业做人事主管。再往后,成为了“猎头公司”的目标。

大公司里机遇和生存系数更高

记者采访了不少企业界人士,他们认为就职大公司有诸多的优点,譬如—— 大公司有利于新人成长

曾在一家法资银行做人事经理,目前在广州日高咨询公司任培训部经理蔡方方认为,所谓“天高任鸟飞”,大公司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给你充分发挥才智和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有更多的机会在等待着你,有着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及管理体制,有足够的资金条件及商业信誉。她说,大企业之所以可以做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公司在管理方面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为一个新人,在大公司接受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对自己将来的个人成长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在一种管理制度完备的大公司中,可以学到不少科学的管理方法。比如说大公司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往往采用如垂直式的管理或是扁平式的管理,垂直式的管理对于新人来说升迁机会往往较大,而扁平式的则将激励个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利于让新人更快地成长。

大公司培养团队意识

在大公司中很强调团队的作用,蔡认为,求职者进入公司后,周围的环境将使他很看重团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在大公司分工将更加细化,每个人各施其职,在某一个环节上担任着相应的职责,每一个大的工程或者项目,都需要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人通力合作,通过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才能得以保障。所以在大公司,团队的概念比哪里都强。

大公司能提升视野

蔡方方说,大企业能提升个人的视野。一是因为大企业的业务活动往往是综合性的,业务上的往来会十分频繁和多元化。而作为一个员工在此间将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东西,视野能得到极大的拓展,人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与提高。其次,是大企业中的人,大公司入门的门槛一般较高,这样在周围共事的人将有一大部分是相当优秀的,能够促进自己学习和成长。另外,大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往往非常庞大,有很多部门,其中员工成长的机会也会相对更多。

大公司综合生活品质高

某IT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肖林辉说,现在人力资源领域都在讲,员工的综合生活品质的问题。他坦率地说,大的公司由于整个的福利待遇比较制度化,所以大公司员工比起中小公司的员工的综合生活的品质是较高的。在大的公司员工的薪筹和职位增加有个稳定的时间表,到了那个时期你的薪筹和职位与你原来预期差不多。

小企业里每个人都是主角

同样,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不少企业人士对小企业的好评——

训练你成为多面手

一个民企人事经理高小姐说,中小公司的制度规范不够细化,所以每个人所负责的职位不够明确和专业,所以往往要求员工成为全才、是个多面手,可以身兼数职。这样必然促进个人的独立作业的能力,可以获得较多不同方面的操作经验。中小公司在内控体系方面对于员工的管理和限制是较小的。就像一位小企业的老板说,我们带给员工的东西仅仅是机会,让他锻炼的机会,能力得到提升的机会,我们给他们的是更宽泛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发展。中小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人数较少所以企业本身给员工尝试独立实践的机会较多。

在小企业发展可能更快

肖先生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他的两位大学同学在97年毕业时,一位同学进入某跨国公司,而另外一位同学进入了一家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当时,大家都很羡慕进入跨国公司的那位同学,当时他的薪水是3000元。而五年过去了,那位进入民营企业的同学现在已经是一家企业的副老总。进入跨国公司的同学现在仅仅是部门的科长。肖先生说,这个例子说明当时大家的职业起点不一样的,后来发展的道路也不同。

每个人都是主角

在小公司里没有隐形的可能,每个人都有重大责任,都是主角。小公司比较喜欢通才,也就是样样都会的人。而在今天,有价值的员工往往也都是兼通几样功夫。一旦在一家小公司证明你的能耐,雇主是不会轻易放弃你的。如果你能证明你的价值,一般的小公司都保证让你步步高升。这样的境遇在大公司简直是梦想。

接受通才教育

在小公司服务你可以知道整个企业的运作,而不只是熟稔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快地,你就能熟悉这一行了。在小公司服务,你不仅可学到做好一项工作的方法,更得以了解整个企业的运作之道,因此这也是一种“通才教育”。

大公司的劣势:没有创造力的螺丝钉

但大公司也有着难以避免的缺陷,例如——

办公室政治突出

肖林辉先生说,由于大公司人员比较多,肯定会产生“办公室政治”的问题。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大企业都会存在这一问题。如果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将是很不利的。

没有创造力的螺丝钉

肖分析说,大公司在组织结构上非常严密,以及整个公司工作分工细致,这必然导致公司管理者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企业这台精密仪器的一个小“螺丝钉”。大企业把岗位分得很精细,组织结构严密导致员工的创新性不足,人为地制造了障碍。

个人能力被忽略

大企业由于业务稳健增长,所以把要求员工忠诚于自己的公司放在考核员工能力的第一位,而个人的能力则不是强调得特别突出。就像一位在大公司做人力资源主管的人士说,在大公司能力是第二位,而忠诚是第一位的,如果有能力但是他不够忠诚,产生的破坏力要比忠诚于企业但是能力相对一般人大许多。

论资排辈严重

大公司在员工提升时严格按照从低级到高级职位递升的顺序,论资排辈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的升迁办法会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一个新入职人士来说,他要至少经历最初的职员、科长、部长到事业部的经理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使得员工的创造性得不到提升,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不断做重复的工作

大公司在管理方面的完善以及制度的健全,使得员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限制就很多,有个比喻说,大公司好比一个很大的水池,员工好比池中的鱼儿,他们可以游泳但是只能在水池中游来游去不能像大海中鱼儿一样可以尽情、自由,这就是其内控制度完善的负面影响。有句话说,在大公司的十年经验可能只是一件事在十年中被重复了十次而已。 小企业的弊病:员工的风险较大

当然,不少企业人士认为,小企业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企业奖惩不分明

肖林辉说,到了年底,大公司会根据员工一年来的表现酌情为员工加薪或进行奖励。而小公司则大多没有奖励机制,没有人来专门考察你的工作业绩,这就造成了十分涣散的局面。即使当初公司许诺的福利成了一纸空文,也没有人站出来对此提出异议,反正大家都一样,小公司由于用人少,工资水平一般不是很低,这就形成了一些人自我满足感。

团队精神缺乏 企业文化贫乏 小公司缺乏团队精神的培养,而过于强调个人的作用。小企业缺乏企业的凝聚力——即企业文化。人事经理高小姐说,中小公司在管理上不规范,基本上是老板的管理,这种管理的随意性较强,管理多是老板的意愿体现。老板倡导什么文化就是该企业的文化。这种文化由于其单一性、缺少了员工的参与性,这些必然带来企业人才流动的加快。

培训意识缺乏

高小姐说,中小公司的培训意识是很欠缺的,因为很多中小企业老总都对培训不是很重视。她认为,这主要由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由于公司内部人员的流动加快。所以中小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意识自然会比较缺乏。

员工的风险较大

由于中小公司业务发展不够完善,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每个企业都有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境地。所以,在中小企业中工作的新员工面临失业的风险比较大。正如蔡小姐所说,在中小公司工作的无论你是不是新人,工可能都需要具备冒险的精神。因为也许明天的这个公司可能就因为在业务方面失败而面临着倒闭破产的境地,所以作为中小企业的人士可能面临的失业的危险要远远大于大公司里工作的人士。

选择何处就职要根据职业规划的目标

职业规划定方向

究竟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职业顾问认为,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看自己对职业规划的目标。

在大公司工作,你会得到很多资源和正式培训的机会。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在执行程序前先对其作出彻底了解的人,那这对你来说大公司是一个十分良好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小企业而言,大公司会提供你更多的发展时间与空间。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有作为的、独立的,并爱边干边学的人,那么小企业也许更适合你。另一个选择小企业的理由就是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接触诸多方面并接受更多挑战的人,小企业更可能满足你。在小企业中,由于主管期望每一个职员都竭尽其能,你能接触到如何运作一个企业的全过程。这是你与管理层人员接触的好机会,而那样你便有机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有个职员曾在一家著名国际企业的中国办事处工作。办事处只有20多个员工。她觉得那对她而言是一个年轻员工发展事业的理想环境。不仅是因为它提供了她想接触的职业化模式,也有机会去访问企业的国际性首脑。

其实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公司,每一条都无疑是通往成功的途径。最重要的是哪一个环境最适合你自己的个性、处事风格和个人的发展(成熟的程度,独立自主的能力等等)。

个性、景气、产业综合权衡

职业顾问建议求职者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应当经过多方面分析后才做出决定,可以依据 “个人个性”、“景气循环”、“产业前景”等因素来考虑。

就“个人个性”而言,个性积极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可以考虑小公司或高风险高机会的企业;反之,个性稳健型的人以大公司为优先。

就“景气循环”而言,景气不好时,大企业能较为沉稳应对不景气的冲击,小企业由于较敏感,所以人力与福利容易紧缩;但景气好时,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有弹性和机会获得成功。

就“产业前景”而言,如果这个产业已经走下坡,要有心理准备。就算你再努力,也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将事倍功半。

在做以上各项因素的分析时,应该寻求师长与学长、不同领域的长辈或公开信息(如公司的财务状况)来帮助自己做判断。

面对现在景气不好的时机,职业顾问建议应当优先选择质优且形象良好的大企业。至少在大企业服务3-5年,透过公司系统化的训练,多了解大公司组织运作,等到自己职场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后,才考虑往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如果没有机会进入大企业,也不要放弃次要的工作机会。只要确保自己能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就算企业内部没有提供教育训练,自己也可以主动到外界进修。

不一定终身受雇 但须终身学习

现在,不少求职者往往把目光瞄准公司的规模、薪金、福利等,无论做哪个行业都首选大公司、大企业。尤其是初出校门的大学生更是以大为尊,仿佛一进大企业、大公司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公司的大小与人的发展机会不是成正比的。进大企业不一定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相反,有的小企业却有助于个人的积累和学习,可以为以后更好的达到目标打下基础。

一旦你决定加入某家公司后,就要抱持着多看、多听、多做、少抱怨的工作态度,这样才算是真正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关于晋升机会、薪资或职务等这些有形的福利,对职场新人而言,虽然也要列入考虑但决不是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还是自己能否在这家企业获得成长。总之,不论在大型或小型企业,应该要有“不一定终身受雇,但须终身学习”的态度,确保自己的竞争力.

--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人,她在多远的未来

……

━━━━━━━━━━━━━━━

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

第16篇:工商管理就业调查报告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意向的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意向,我制作了如下的一份问卷调查表。

1:你的性别是()

A男B女

2:毕业后,你会选择()

A工作B继续深造考研C自主创业D考公务员

选择的原因是-----------

3:你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满足自身兴趣爱好B薪酬待遇C稳定性D专业对口

4:你认为理论课程中的内容在日后就业中的运用性有多大()

A都用不着B一部分用得着C大部分用的着D都用得着

5:你认为工商管理这个专业找工作难吗()

A难B有点难C不难

6:你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A没工作经验B个人社会适应性不强C知识能力储备不够

通过对收回的调查表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本专业毕业生当前对毕业意向的看法和思想状况如下:

首先,打算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占到了70%。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占20%。而对报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的对此表现得兴趣不大,选择这两项的人数只占10%。其中选择就业的原因大多为早工作能积累工作经验。选择考研的学生大多认为研究生在莫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了解上比本科生强,而且研究生拥有比本科生高的学历资格,也就意味着在一开始的工资待遇和升迁上比本科生具有优势。部分选择考公务员主要是因为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公务员是公认的铁饭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多是认为自己的事业可以自己做主,不必为别人打工,创业成功后的快感是无可取代的。细心观察后发现选择创业的大多为男生,而大多女生都没有选择继续深造,我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年龄因素,毕竟年龄也是一种优势。

毕业生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中有50%的人选择优先考虑薪酬待遇,还有约26%的人注重所从事的工作稳定性,其次有20%的人选择了自身兴趣爱好,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专业对口。

同时,多数毕业生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在日后就业中的运用性不大,而且工作较难找。这说明了毕业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满意度不足,绝大部分感到自己所学专业一般,对日后的就业前景所抱期望不大。

最后,毕业生们认为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个人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以及知识能力储备不够。当然个人能力对就业的影响的确非常大。

在此,我祝愿,每一位的学生都能坚定信心,不断进取,向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

第17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近年来,高校扩招如火如荼,我国逐渐进入到全民教育时代,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看,2009年的就业已成为就业的冬天。针对这一现象,我就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对80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时间: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地点:某大学内

方法:采访,统计数据

经过:通过采访大学生了解大学生就业基本情况,再统计数据,最后分析问题

对象:即将毕业的80名大学生

范围:大学四年级学生

内容: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据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

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就拿计算机行业来说吧。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

一是不同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平衡,名牌大学、工科院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热,而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冷。

二是用人单位热,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表现冷。从社会总体需求来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很多单位急需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的单位是高薪引进,有的单位则是降格以求。而现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不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为学计算机专业是高投入,在找工作时应该得到高的回报,习惯于和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攀比,导致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报酬相距甚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一般用人单位表现出极为冷淡,有的甚至“宁愿失业,也不要找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三是学校热,用人单位冷。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动跑市场、跑职场,为学生找就业的门路。但由于高校师资队伍老化、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毕业

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毕业生,对毕业生表现为冷。

四是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就业时热,而能力差的同学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在机关、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在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企业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就业时非常抢手,而素质一般的学生在就业时就显得十分困难。总儿言之,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在,经过一个假期的调查和了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

据了解,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名校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名校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提

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作为一名大学生,“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所以他们很苦——这是我的感觉。一天的时间中,我接触了很这样的“校漂族”,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他们真的很苦!我感觉到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拮据,而更大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从心底里我佩服这些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

总结:根据调查显示,57.5%的人选择毕业后先就业,33.75%的人选择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和成熟。值得一提的是,选择继续深造的人超过四分之一。近几年考研成为了时髦的词语,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考研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同时,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也能改善我国人才结构,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欠缺,回避即时就业。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有待提高。

58.75%的人选择去苏南地区工作,11.25%的人选择去东

部地区。多数学生愿意留在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是因为发达地区有较为可观的工作待遇,更是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多,就业岗位多元化,能较好的满足多数学生的需要。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趋向于行政事业单位。33.25%的人认为择业的理想报酬是1500-2000元,2000-3000元的占27.5%,3000元以上占21.25%。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就业有着相当的期望值。这一方面表现出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有着一定的自信,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学生的实践经验缺乏,对就业前景过于乐观,缺乏危机感。能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7.5%的人在校学习期间没有获得国家承认的技能证书。32.5%的人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社会经验。28.75%的人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社会经验。显而易见,当代大学生普遍欠缺的是社会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工作经验列入了招聘的条件。为了适应不断更新的招聘要求,大学生也应充分利用在校时的每一次实践经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就业筹码。能坦然面对就业中的挫折。

57.5%的人在就业求职中遇到挫折时的态度是边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边继续充电,32.5%的人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虽然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但大学生对于挫折的态度却是可喜的。不眼高手低,不好高骛远,能够坚持不懈,继续深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就业的春天离我们不远了。

第18篇:IT行业就业调查报告

IT行业就业调查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假期特意对当前IT行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加以分析,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IT行业人才需求变化

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仅有5—9万人,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长期处于“卖方市场”。近十年来,随着各高校竞相开设计算机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步入“买方市场”。

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首先,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门槛。有些用人单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有些用人单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初次就业率走低,起薪下降。

其次,由于留学人员大量归国,国内博士、硕士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层次在不断降低。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

再次,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最后,社会需求越来越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

二、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按需定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将成为企业级IT应用的主流

目前,随着IT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逐渐成熟,中国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应用的日趋复杂化和个性化,提升了对于IT企业所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要求,使其产品与服务日益朝着适应用户需求的方向

发展。业内越来越多的IT企业正在根据用户多变、复杂的需求,提供按需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以方便用户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并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2、与网络和移动应用相关的集成化产品成为个人应用市场增长的核心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新兴产品技术不断地渗透到移动商务应用领域,包括移动办公、车载信息服务在内的个人网络应用将逐步成为移动商务产品与服务关注的中心。同时,个人消费体验需求的扩张将带动IT市场从“以客户为中心”向“以个人应用为中心”转移,数字家庭解决方案的应用将逐步趋于成熟,这必将带动笔记本、数码产品等个人网络应用产品的不断创新,并成为IT市场增长的重要源泉.

3、IT服务管理走向规范化

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这也是导致企业ERP系统和IT系统实施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

一。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这必将加大对于IT服务的需求。中国IT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推动IT服务管理快速走向规范化。

4、网络增值服务在创新中成长

随着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产业的逐渐复苏,中国网络产业实现了蓬勃发展并呈现出广阔的增长前景,与其相关的应用和网络增值服务如网络短信、网络下载、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等服务项目不断创新,并实现了高速成长。今后,伴随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服务的应用领域将更具拓展潜力,视频点播、网络教育、远程医疗等专业应用将成为新的应用热点,从而带动与网络相关的应用软件的快速增长。

三、进入IT行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储存。IT是一个对专业知识要求高,并需要不断知识更新和充电的行业。其时尚性、竞争性和高淘汰率决定了这是一个青年人为主的就业行业,几乎90%以上为青年人。

其次是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碰到许多青年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刚从学校出来,哪来的实践经验。初看这一问题比较中肯,难道实践经验的积累一定要找到工作吗?其实有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多种渠道积累了实践经验,如暑期

有针对性的打工,或通过熟人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也可有目的性地参加见习培训,学校安排的实习等等。实践经验对某些人是道坎,而对于那些认真对待求职的青年来说,只是在就业前多做了一道题而已。进入IT行业有许多方法。例如通过熟人、私人关系,报刊、媒体,公共职业介绍所(网站),社会中介机构,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等等。在众多的就业渠道中,暑期打工和同学介绍是二条应该引起重视的渠道。

四.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最后,从事IT行业的青年还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你能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吗?如果有一天该行业由热门转为冷门,或者你将退出该行业,你是否会坦然对之,并正确选择下一个就业目标。

第19篇:人才市场就业_调查报告

广西人才市场调查

现代农业人才需求旺盛,但未来增长动力不足人才需求重点,一是种子栽培人才、畜牧兽医人才、农业环保和节水灌溉技术人才、农业研发科技人才等;二是从事鱼类基因、种质资源、微生物研究和掌握生物学、环境生态学、鱼病害测报的水产养殖人才,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药物、海洋能利用的海洋经济人才,水产品加工人才;三是竹木制品加工制造类人才,非木质人造板等林业新材料、新技术研制人才,林化产品、集成林、药用林等研究人才。预计到2010年农业人才需求量达到5.64万人左右。2005年全省现代农业增长率为11.79%,高于人才需求7%的平均增长率,但预计\"十一五\"期间增长率将有所下降。

(2)高科技产业人才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信息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软件技术人才,系统集成类人才,信息安全人才;二是通信产品制造产业、光电子产业、数字家电与网络终端产品制造业、新型元器件等方面人才;三是电子商务、ICP、ISP、网络技术等技术人才;四是制造类人才,新产品研发人才,市场开发与技术服务支撑等微电子人才。预计到2010年需要人才20.1万,其中软件业需要10.2万人,信息产业制造业需要5.9万人,信息服务业需要1.4万人,微电子产业需要2.6万人。 \"十一五\"期间增长率将高出平均增长率6.25个点。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复合式技术管理人员(总工);二是新产品研发人;三是专业药师队伍;四是高级技工。预计到2010年,各类专业人才需增加到6.5万人左右,增长率达到10.95%,高于平均增

新材料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新材料各重点领域中的产业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复合型经营人才。预计到2010年,需要学科带头人约500人,各类中高级辅助人才3000人以上

(3)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缓慢回落,但总体需求仍十分旺盛

全省现代服务业中的五个产业未来五年内增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金融保险业与房地产业,分别达到78.4%与70.7%。除金融保险业外,其他服务产业预计\"十一五\"期间增长率均超过平均增长8-10个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总体需求十分旺盛。

现代物流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企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人才;二是物流规划咨询设计人才;三是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四是物流科学研究人才。预计到2010年人才需求将达到16.5万人。

房地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市场分析、市场营销、园林和环境设计、装饰装修设计等人才;二是职业注册师等方面的物业管理人才;三是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测绘工程师等中介专业人才。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增加到16万人。

4、人才交流市场供求特点分析

随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不断崛起,国际贸易壁垒的消失等因素的影响,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出现较大变化,衡量人才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使人才交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造成一些走俏专业人才奇缺。

(1)、人才需求数量骤减,供求总量不平衡

在经历了2004年的供求高峰过后,人才市场迎来了“低谷”。企业所提供的求职岗位逐渐减少,而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却随着高校前几年的扩招逐年增加,出现

供远大于求的趋势。

(2)、人才市场供需不协调

各类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心态基本是一样,在进行招聘时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大多是这些企业发展生产所需要的,因此,在计划的时候,往往偏重于动手能力,而不看重学历。企业真正在管理岗位重用的是经过在基层锻炼后逐级提拔起来的,而不是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但是每一年都有大量应届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多数企业就不可避免的选用许多大学生进入生产线,结果必然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但必需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具有大专(含)以上学历,且有两至三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更受欢迎。

(3)、求职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企业需求岗位更多的是集中在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及服务领域,而求职者所提供的专业则侧重于各类专业技术岗位,这些岗位往往需要求职者具备基本的经验及动手能力,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4、最受用人单位欢迎及最令其反感的求职者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用人单位最欢迎以下几类人员:在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不苛求名校出身,只要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能带着激情去工作等。

与此相对应,以下三类人员企业最反感:对薪酬要求过高;频繁跳槽和缺乏团队精神。显然,这样的就业环境,给毕业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同台参与竞争,施展才华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企业对大学生求职者的评价

总体而言,各类企业对广大大学毕业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此同时,他们也客观地指出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以及就业质量

(2)、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浮气躁,不愿意接受基层的锻炼,对自身认识不足,要求过高,盲目攀比心理较为严重。

(3)、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很好地反映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

6、广西人才市场就业形势分析

私企依然是招聘主力军

从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人才供求情况表上看,第三季度通过广西人才网联系统招聘的单位共计7177家,比第二季度增加693家,增幅为10.69%。与前两个季度相同,私营和个体企业继续充当招聘的主力军,占了招聘单位总数的85%以上。

据悉,第三季度招聘职位总数为112444个,比第二季度的83095个增加了35.32%;求 职人才 总数 为246501人,比第二季度的334342人减少了26.67%。招聘职位处于前六位的是市场营销类、企业管理类、建筑工程类、行政/文秘/后勤类、财务类、技师技工类,其

中企业管理类和技师技工类较前两个季度有较大幅度增长。求职人才处于前六位的是:市场营销类、行政/文秘/后勤类、财务类、建筑工程类、计算机及应用类、企业管理类。

一增一减促成压力最低

据分析,本季度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回升明显,与第二季度相比,单位招聘职位增加了29349个,增幅为35.32%。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已过等原因,致使求职人才数量减少87841人,减幅为26.27%。如此一增一减,职位供求比由上季度的4.02降至2.19,各类型的职位供求比都比第二季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总体职位供求比还低于第一季度的2.78,为今年以来就业压力最低的一个季度。

据统计,职位供求最高,也就是竞争最激烈的是物流/仓储类,职位供求比为6.05,计算机及应用类紧随其后,职位供求比为5.99。其他职位竞争比较激烈的还有:行政/文秘/后勤类、电子/通信类、财务类、教师/教务类等。而职位供求比较低的是:保险类、企业管理类、餐饮/娱乐类、酒店/旅游类等。

本科找工作竞争最激烈

据悉,第三季度学历供求比最高的仍是本科学历的群体,要求本科学历的职位有15571个,具备该学历的求职人员为67636人,学历供求比为4.34。而学历供求比最低的是“中专及以下”,较前两个季度降低,为1.05。有关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一些生产型企业上网招聘普通工人,数量不少而学历要求不高。

根据统计,本季度适合毕业生的职位共有39342个,求职毕业生有99314人,职位总供求比为2.52,但各类职位的供求比差异较大,如计算机及应用类接近9,而保险类和企业管理类则不到1。因此,人才市场就业专家建议: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根据职位供求比和自己的实际,分析求职的难易程度,寻求到合适的职位。

7、市场调查的启示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人才供需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相适应的。面对人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顺应市场供需变化规律,调整专业和教学计划,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学得一技之长,又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展示我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风采。毕业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顺应社会的择业观在校期间,我们要通过各种主题集体活动和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实事求是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忘自大,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自强不息,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相信自己能面对一切困难。我们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有机结合。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主动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中去,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2)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学习中要通过努力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法,把握学习规律,更新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

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跨学科交叉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弥补单一学科在知识体系上存在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在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和专项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在校期间,不仅要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在专业实践训练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学生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锻炼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都得以提高。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以获得更大的发

通过这次人才需求调查,我们高兴的发现经过了基础理论强化特别是基本技能重点强化训练的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需求量是巨大的,因为他们迎合企事业的实际岗位需求,而且我院现开设的专业也适应社会未来十年人才需求规律,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电子、电气工程、市场营销、汽车制造、电子商务等专业仍是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

人 才 市 场 调 查 报 告学号:201001220148 班级:人力一班

姓名:冯雄章

第20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如此分析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进展和薪酬决定选择哪个工作调查中,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学生约占70%,我们对价格的过度反应,通常地是依其相关的宇宙比例。被调查的人中,有7成的人认为,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未来职业进展道路如何走,是他们比较关怀的事情,因此他们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接受某个职位、服务某个雇主,究竟对其未来的职业成长空间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其次,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智联招聘职业顾问分析,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有51.5%大学生将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寄予于社会关系,还有45%的同学认为运气也是重要的因素。\"上周,一份刚刚出炉的大学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出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就问题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们认为雇主--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可能最看重员工的职业技能、团队精神以及教育背景;而企业雇主们则表示,在涉及对大学生的招聘录用时,大多数企业把责任心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同时关注的是他们的工作的激情、诚信度、进取心和创新能力。\"paypal注册\"由此可见,大学生认为企业看中的东西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选拔人才时要考查的因素正好存在错位的现象,这正是很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主要症结所在。\"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如此分析说。进展和薪酬决定选择哪个工作调查中,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学生约占70%,我们对价格的过度反应,通常地是依其相关的宇宙比例。选择继续在国内学习的学生占五分之一强,选择出国留学的占5.3%。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选择工作时,同时考虑到了\"进展\"和\"薪酬\"两个方面的因素。被调查的人中,有7成的人认为,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未来职业进展道路如何走,是他们比较关怀的事情,因此他们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接受某个职位、服务某个雇主,究竟对其未来的职业成长空间能产生多大的影响。而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在找工作的时候,经济基础也同样是要考虑的事情,因此选择职位和雇主时,薪酬福利待遇也是学生看重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智联招聘职业顾问分析,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兴趣所在。值得让人欣慰的是,高校毕业生以及有了职业规划的意识,这也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把\"进展\"作为一个最核心因素考虑的原因所在。在对自己未来5年的职业进展做规划时,期望成为治理型或者复合型的人才者居多,分别占学生样本的30%和25%左右,希望成为技术和研究型人才的也有相当的比例。

毕业就业调查报告范文
《毕业就业调查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