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合肥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16:23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合肥汽车站调研报告

周六我们小组按计划进行了一次汽车站调研活动,范围定在合肥的南门换乘中心和合肥市汽车总站。

我们通过任务书确定了此次调研的目的:第一,培养调查分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二,了解建筑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的重要性;第三,熟悉交通类建筑的功能组成、流线与布局等。接着我们就开始思考具体需要调研什么内容,任务书上列出了一些,“对汽车站所在位置及交通、流线等进行分析”,这些肯定不是调研的全部,于是我试图从《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中寻找答案,发现有许多数据要求,我想调研不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么。这不是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调研内容么。于是我和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交流增加了许多内容,之后便决定下来了,准备第二天集体出发。

我是个喜欢思考的好学生,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是非常兴奋。就在这时,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疑惑涌上了心头:为什么数据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原因是什么?疑惑总是疑惑,却是无法解决。好期待明天的调研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南门换乘中心

于是,第二天我们的小组按时出发了。同行的还有李顺他们小组,估计是准备一起调研,感觉是六个人的小组。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传说中的南门换乘中心,即南站。它位于宿松路旁,毗邻祁门路和高铁路。在它的对面就是公交车站,我想,对于市内往来的旅客来说,南站的交通是多么的便利啊。南站的周围是很空旷的,附近好像没有什么旅馆,也许我们上次的旅馆作业可以在这施工,呵呵。实际上,交通对一个地段能否发展起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下了公交车,就到了南站。首先是一个宽敞的广场,当时是中午,是阴天,微冷。但是我们小组却是格外兴奋。在这样的环境下,南站却是另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在这初冬的正午,空旷的周围与广场烘托着简单而和谐的南站。南站是一个优雅的长方体,顶部向四周挑出将近1.2米,深蓝色的横向线条加强了它的层叠感,同时也强化了我们的视觉中心;下部利用高大的玻璃幕墙凸显其作为汽车站所具有的独特的体量。长方体的造型让我想起了美丽的水立方,看来最美丽的反而是最简单的。

最为一个汽车站,高大的空间决定了其高大的外部形象。银灰色的铝塑板,1.5m×0.6m的单元划分恰到好处,使得墙面既不零碎而且丰富了立面。

接下来我们对车站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测量,残疾人坡道的长度和和高度之比大约6:1,感觉有点搞笑了,这么陡。顺着坡道,我们准备进入售票厅。我无意间注意到雨棚的尺寸并不能完全覆盖门前过渡平台,我不知道下雨时水会不会进入室内。有两个入口通向售票厅。宽度均为3.6米,入口台阶第一个高度是240mm,好像有点高。后面几个是170mm,踏面宽是300mm,后面的应该是符合规范了。进入售票厅后,空间尺度给了我一种愉悦感。简单和谐的空间让人眼前一亮。售票窗口正对着入口,前后间距大约是18米,排队时每个人估计是450mm,每排25人,8个售票口就是200人。

参观时我发现了志愿者服务台,感觉很温馨,也许平时没事可以报名。江亚琳在里面拍照,范忠伟门口画图,我在帮他们测量。候车厅很宽敞,目测有6米高。采光很好,应该是检票口处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的缘故。后来我们来到了停车场,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驾校,没搞懂是怎么回事。

合肥汽车客运总站

转瞬间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搭乘1路公交车来到了合肥市汽车总站。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合肥汽车站客运总站是其中规模最大的站场,也是安徽省交通重点工程之一和合肥市现代化城市的窗口工程。客运总站自2002年元月开始筹建,于2005年元月26日顺利开业。

合肥汽车客运总站是按照交通部一级站标准兴建的汽车客运站,投资规模为8000万元

人民币。客运总站紧邻合肥火车站,便于公铁分流。客运总站占地面积54.15亩,建筑面积11617m2,停车场面积18930 m2,站前广场面积3540 m2,双层候车厅面积7000 m2,设计能力为日发送旅客20000余人次,日发车辆1500余班次。站内设有10个检票口,28个标准型发车位。客运总站运营一年多来,站务经营以省际、省内班线为主,目前平均日发车辆500余班次,日发送旅客8000余人次,最高峰时日发送旅客近20000人次。

地形分析

合肥省客运总站位于瑶海区站前路,处在合肥市的客运交通核心地带。建筑东北面朝城市主干道,其余三面则为次干道,斜对面就是合肥火车站新站;周边多为商业型建筑,东南角则是一大型的居住小区;建筑的用地为规整的方形地块,地势平坦;将主入口开在城市主干道,而将客车的进出口设在车流量较小的次干道上,较好的处理了与城市拥挤交通的关系,建筑造型为长方形,前后广场有清晰的划分。

布局分析

合肥汽车客运总站用车站主体把前广场与停车场隔开。车辆进站,下客维修清洗,旅客出站,旅客上车,汽车出站这一系列动作呈一条环状流线完成,所以在功能安排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两个黑块分别是员工车辆停靠和非机动车停靠,均为对内,内部人员可以直接从车站主体的南角进站工作,避免了与旅客人流的重合。

车站主体流线分析

红色箭头代表旅客流线,旅客买票过安检进站,与直接进站的旅客汇合进入候车大厅,一部分检票上车,一部分可以上厕所,进超市,或者参观车站内的徽州文化展区,右上角楼梯对内,左下角对外,二楼也是候车大厅,在客流量很大的时候开放。车站流线清晰明了

优缺点

大厅的顶部有悬挂有指示牌,图文结合,便于旅客寻找。候车室内还有专门开辟母婴和残疾人专用候车区域,特别是母婴候车室内配有小型儿童娱乐设施、婴儿车、专用服务台等等。售票处也有针对军人而设立的军人优先原则。

以上等等处处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安排理念,为游客提供了优质、安全、舒适的乘车条件。

同时,由于车站正面朝东北,所以主入口处常常照不到阳光,但却设置了大面积玻璃幕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或者说浪费。

最可悲的是,车站的汽车进出站口面临的城市街道,存在着各种令人发指的问题,违章停靠导致街面狭窄,再加上街边的很多小吃店,吸引了很多非机动车与闲杂人群,再加上大量的士与大货车穿行,路面变得拥挤不堪,肮脏杂乱,这对车辆的进出站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细节与规范

车站在进出站口的道路宽度不得小于12m,其余道路宽度不得小于6m,如果道路带一定程度的坡度,则宽度不能小于7m。在车站旅客出站口处应放置车

辆检修站与公厕。

通过这次调研考察,我们了解了车站的大致功能分布与流线安排,并且记住了一些设计中需注意的细节与规范,对于汽车站有了一个较为细致深入的认知。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这些车站的缺点和不足。我相信这次调研会对我们自己的设计起到很大的的帮助。

推荐第2篇:合肥酒店调研报告

合肥市宾馆调查报告

时间:2011年8月29号——9月9日

地点:威斯汀大酒店、希尔顿酒店、天鹅湖大酒店 调研者:xxx

学号:09202010204

摘要:为了提高大三学年的宾馆设计能力,我们以小组的形式在合肥市多家星级宾馆展开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实地参观调研活动,着重了解了宾馆设计方面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学习功能组织和流线安排,掌握空间的处理和空间气氛的营造,从而为以后的宾馆设计工作储备足够的认知。

关键词:基本概况、酒店分析、发展趋势 正文:

合肥市酒店类建筑基本概况

随着合肥市的城市化进程在中部崛起战略中不断显著增强,旅游业日益发达,加之会展经济带动,合肥市的星级酒店扩张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星级酒店的大量兴起,也拉动了物业品质、提升了物业价值,带动着周边地产升值。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酒店作为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物,它向顾客提供着一定时间的住宿,同时提供饮食、娱乐、健身、会议、购物等服务,还承担着城市的部分社会功能。截止我们调研开始,合肥市挂牌的五星级酒店已达到了10家之多,还有一大批星级酒店正在整修和建设中。在这里我为大家选取了合肥市内相对有特色的酒店类建筑——合肥万达威斯汀酒店、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和天鹅湖大酒店。

合肥市内十家五星级酒店

1、合肥万达威斯汀酒店

区位分析:

地处芜湖路与马鞍山路的交叉路口,位于合肥市一环内紧邻环城河,毗邻高端商业中心万达广场,属于万达SHOPPING MAIL的建筑群之一;坐落于合肥市区投资力度最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的中心区域,为这个第三代城市综合体提供着全方位的入住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紧邻的马鞍山路高架快捷的到达合肥的主要商务和旅游区域。这里距离合肥汽车站1.9公里,乘坐出租车约5分钟; 距离合肥火车站6公里,乘坐出租车约15-20分钟;距离合肥骆岗机场11.1公里,乘坐出租车约30分钟。

万达城市综合体中的区位图 城市中的区位图 形体外观分析: 威斯汀酒店由紧邻芜湖路的25层主体建筑与后方的服务功能房组成,建筑主体外立面大量运用的玻璃材质,远处看去犹如一块玻璃体块矗立在高架旁,客房内的透明材质的落地窗也赋予了建筑以简单明快的风格,表现出一股现代时尚的风范。

酒店效果图

门前喷泉

入口处分析:

由于酒店紧邻芜湖路主干道,入口区域没有足够大空间去设置较大缓冲广场,但门前一个小型喷泉,保证了足够的观赏效果,同时还在喷泉的后方提供了临时停车位。

缺陷:

周边环境暂时阶段不是很好,紧邻它的是正在施工中的万达公馆,对酒店的影响还是不小,另外威斯汀酒店的背面就是南淝河的支段,而由于治理没有到位已成为一片的死水,同时隔河是一片尚未规划的老旧建筑,严重影响着酒店的内部空间环境。

2、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

区位分析:

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座落于合肥新火车站开发区中心,地处合肥市内环地带,距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仅3分钟车程。酒店邻近合肥最大的购物场所——元一时代广场。周围就是曾经的休闲广场胜利广场(现正在整修中),相隔一环路就是沃尔玛大型连锁超市。

区位图

酒店外观

形体外观分析:

建筑主体外立面主要采用网格式分割了每个客房,同时客房的采光面运用了较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同时大量使用的面砖也使建筑立面显得更为严谨朴实,周边由各种独立的建筑物构成,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建筑文脉也不尽相同,在建立都市中心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成长中的本地社区。这座建筑也是联系周边环境而建的大厦,由于是高层建筑则必须设法去解决尺度的问题,城市的规划方向上形成了土地的周边情况,以此为灵感设计建筑外形:这是一种扁形的规则长方体与前三层的附属功能建筑层组合而成轮廓鲜明而风格化,外形简洁,色调稳重,既显示出与室内各种特色商务活动功能呼应的动态体量,又与周围错落的建筑物相互协调。建筑从外观设计上与城市形象及远处的风景遥相呼应,而室内又与各种功能及近景相得益彰。

入口处分析:

虽然入口设计比较简单,但由于尺度上的大体量关系,给来客以恢弘般的气势的直观感受,无形中提升了酒店的档次;酒店的设计中有一处主要的公共空间,将建筑内部与城市的车水马龙连接起来,公共空间位于一楼, 4层大厅由长方形强化玻璃包围而成,配以时尚鲜艳的色彩,令人倍感温馨舒适;而大理石地面和结晶竖状灯的完美搭配,更让室内整体装饰尽显端庄华丽。

缺陷:

最大的缺陷个人感觉就是酒店设计之初虽然考虑并且适应了矩形地块的要素,但由于基地朝向南偏东六十度左右,从而导致酒店客房采光不是很充足,不太符合客人居住要求。

3、天鹅湖大酒店

区位分析:

天鹅湖大酒店坐落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核心地段,而该区域经过完整详尽的前期规划,区域内采用轴线布局的方式,以合肥市政务双子大楼为核心由北向南向天鹅湖延伸,形成一条中轴线。同时天鹅湖大酒店则与合肥市大剧院分别坐落于区位中轴线两侧,遥相呼应,与合肥市政府双子大楼一起构成该区域内的三座标志性建筑。另外风景秀丽的天鹅湖赋予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酒店的高层天鹅湖畔的美景尽收眼底。天鹅湖大酒店距离合肥骆岗机场约16公里,仅需30分钟车程;距离合肥市西客站约为5分钟车程,距离安徽国际会展中心12公里,六分钟车程。

酒店的局部区位图 酒店外观

形体外观分析:

酒店主体造型为弧形,宏伟俊秀,其设计主题蕴意为中国人吉祥喜庆的“鲤鱼跳龙门”之意。南侧26层主楼为天鹅湖大酒店,北侧5层的裙楼为功能完备的安徽国际新闻中心。其优美的流线型设计,不仅呼应了天鹅湖,更使得与合肥大剧院、政务双子楼形成了完美的融合,进而成为政务新区的标志性休闲文化建筑。 入口处分析:

从主入口进入,穿过门厅,进入大堂,空间由低矮变得高大,但是却感觉戛然而止,大堂进深略显小比例有点失控,转手左走便是走向精品店的过道,由于大堂占三层层高,故过道显得略狭窄,室内装饰采用暖色,根据结构布置装饰很有豪华高雅的感觉。

宾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调研中,我们小组成员实地走访调研了合肥市几大类型酒店,对于酒店的各项细节都有所见闻,也充分感受了到了未来的宾馆的发展趋势。

首先一点就是宾馆个性化设计必定是主要的趋势。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全人类的生活模式都在全方位受到改善,其中宾馆设计中的各种豪华装修也掩盖不了他们对消费者个体的关注与呵护,毕竟星级酒店服务的对象主体是人,而客体宾馆就需要满足主体人的各项需求,为此努力使宾馆的使用功能合理与完美的同时满足客人的精神追求,营造宾至如归的环境氛围。而这就需要宾馆设计伊始就要全方位的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例如残疾人士,设计的时候就要专门考虑到无障碍设计等要素。对于每个个体人来说,我们都有求新、求异求变的本性,这个时候宾馆有些时候就会摈弃传统的繁琐奢华彰显财富的设计手法,转而去提炼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以一种更亲近自然的设计思路来体现设计的个性化,并彰显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而这些在建筑的形体与内部装修上都会有所体现。

其次就是酒店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他必定会融合着现代社会的各种先进技术,从而更好地为客人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服务,因此智能化必定会是未来建筑动态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调研心得:

这次合肥市宾馆的调查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建筑内部纯粹装饰性的构建很多,而建筑的外立面反而更多的是朴素的亦或是简单明快的风格。

联想到曾几何时我们自己设计建筑立面时候的是那些铺天盖地的构架,那些没多少实际用处的遮阳板,不禁有些汗颜。对于合肥市多家五星级酒店的调研不仅仅是用眼睛在看,更多的是进入其中,去体验,去感受。对于我们接下来的宾馆设计来说有很大的益处。对比这几家五星级酒店的设计,可以总结出以下酒店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做好好入口处(含大堂)的空间处理,作为整个酒店服务部分与外部空间的过渡空间,同时事关酒店的形象标志,这部分至关重要;

2、合理的组织交通流线,使人车分流,减少相互间的干扰,而这就需要做好周边道路交通环境与基地的关系的前期分析;

3、作为酒店建筑,自然其内部空间的人员流线必须清晰明确而互不干扰。

推荐第3篇:合肥小区调研报告

合 肥 市 居 住 小 区 调 研 报 告

调研时间:2011年3月

调研地点:绿城桂花园,梦园小区,金色池塘。

调研对象:小区的总体规划结构,周围环境,道路系统,出入口的设置,小区环境设计,景观绿地系统,建筑风格,公共服务设施,停车系统等。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它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工程技术的范畴。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心理,行为等领域。居住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该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它的存在于运行离不开所在的城市,而人又是居住的主体,所以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观点,切实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那样才能做出好的小区设计。

为了对小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我们选择了建成时间较久的梦园小区,看看它们为什么满足不了现代人们的居住需求。建成时间不久的金色池塘小区,比较一下它有哪些不足。最后调研了现代化的小区桂花园,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以后的设计中学习它们的优点,借鉴它们的不足,以便做出更好的设计。

梦园小区

在西二环与长江西路交汇地带,临近蜀山森林公园和天乐公园,风景优美。地块呈方形,被天柱路、海关路、香樟大道和梦圆路围合其中。总用地面积22.5公顷,规划总建筑28.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25.7万平米,容积率1.27,绿化率45%。

首先梦园小区地处的位置就是一个

大景观,它和绿城桂花园同用大蜀山

森林公园,使得住户能够生活在空气

宜人环境优美的山水之边。在说小区

内外沿用传统的围栏式风格,但其较

为理想的是在其围栏上是呈围墙状的

绿色植物,使小区形成了既与外部隔

离又与外部联通的形式。其内的绿化

更是做的流畅婉约,我们一行都不禁

感叹,在该处生活该是一件多么幸福

惬意的事。小区内部景观的设计是使

我感触最深的一处,除了车行道,几乎所有组团都是直接坐落在绿地之上,宅间绿化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这样的安排使得小区的绿化率相当之高,且漫步其间会觉得回到了自然之中,有种在园林中行进的感觉。由于年代较为久远,小区内的树木已成气候,冬季时枯枝苍健有力,夏季是绿叶郁郁葱葱,中心的水景虽然面积不大,但也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南北向流淌的小溪,蜿蜒着消失在一片人工浅滩石里,尽头处,一座粉色小高层,成为了它的对景。而沿着小溪向上,是一个中心广场,从这个广场向着不远处因为营造停车而在原本较高的地势上进一步垫高而成的绿意葱葱的小山丘延伸,最后在视觉上和西面遥遥相望的大蜀山相连,自然形成了极好的视觉效果和景观效果。

小区内的停车问题应该算是突出问题了,尽管小区在设计是考虑到停车问题,但是还是不能赶上时下大家的经济水平,有车一族的增多,泊车问题在梦园小区也十分明显。即使开辟了部分绿地作为地面停车,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不得已在车行道边划定停车界限,但这样一来占用了车型空间,影响了内部交通。还能见到车辆的随处停放,更有甚者将车停在了宅前的绿地上。可见,泊车问题在我们的设计中是需要慎重加以考虑的。

绿城·桂花园位于合肥市高新区,东临科学大道,北靠合肥市景观大道黄山路,西连香樟大

道,南接天湖路,与蜀峰湾及合肥市区惟一的山脉大蜀山隔路相望,自然景色宜人。绿城·桂花园总占地面积约480亩,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容积率1.22,绿化率42.3%,

绿城·桂花园

采用围而不合的整体布局,外

借湖光山色入园,内依园区丰富

景观,各组团高低错落,形成灵

活有序的空间形态。大规模的中

心花园和组团、宅间绿地及蜿蜒

曲折的水系,形成了层次丰富的

生态视域。园区建筑依据景观布

置,多层建筑与小高层建筑错落

有致,充满了意境之美和成熟之

美。在园区的色彩调理上,绿

城·桂花园以赭红、淡黄、青灰为

主色调,使其如同一个自然形成

的江南聚落小镇,整个园区清新典雅、温馨秀丽。绿城·桂花园除了保持中心绿地相毗邻的住宅空间具有良好的日照、通风和景观条件,连那些经常被人遗忘的设计“死角”,也在规划时进行边角空间的推敲和处理。在户型设计上,更是考虑

了通风、采光以及人性的需要。整个合肥绿城·桂花园在设

计上充分考虑了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停车位对于居家来说越来越

重要。作为具有人文性的居住园区,停车位的数量、人行

道与车道的恰当分离是必然的。桂花园设计了完善的人车

分流体系。光是地下车库,车位的配备率就达到65%,再

加上地上部分的车位,整个小区的车位配比率就超过100%。如此高的车位配比率在合肥处于领先地全,能适应今后的发展趋势,并保证小区会有一个安定与美好的生活氛围。

金色池塘

位于西二环与樊洼路交汇处西北角,距离长江西路仅500米,毗邻植物园、董铺水库及清溪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质量绝佳。项目占地面积约480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容积率约为1.4,规划户数约3000户,是合肥西区大型人文生态社区。

景观环境

金色池塘的地块,原是一个树木葱茏、芦苇丛生、水鸟出入的原生缓坡湿地,自然资源非常优越。一期位于小区的南部,是小区的南大门(主入口),以地块上原有二个在不同标高上的相邻芦苇水塘为中心,二个街区式邻里组团分置东西,而商业步行街穿插其中,形成公共交往空间、半公共交往空间和邻里交往空间。这些由错落有致的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尺度宜人,相互渗透,充满着生机活力和生活情趣。打破常规,将小区中心景观与主人口结合,对外开放,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喧嚣的城市空间到静谧的居住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互动的空间。

金色池塘小区在总体布局上,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条件,由东南向西北,建筑布局顺势而上,自然摆布,同时在空间设计上,结合街区邻里、庭园共享、购物交往、市民广场等市俗生活概念,推出原生态芦苇荡、山溪曲流、商业步行街等主题性规划空间,从而在设计上真正体

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小区采用理

性有序的交通组织系统——人车平

面分离,将车行组织在外围。停车

到组团人口,或通过地下车库深人

组团内部,人行步道则穿越社区中

间,将街区庭院相连,形成完整的

步行系统,从而实现人车的平面分

离。整个小区设二个人行人口、三

个车行入口,其中一期含一个人行

人口和一个车行入口。

金色池塘小区的规划特点,主要在于它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与现在众多小区设计一味采用人工的手段来打造所谓的“自然生态”景观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尊重自然与自然相融合是我们的追求。

在调研完这几个小区之后,我对以下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区的总体规划结构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是规划的结构。在住宅区规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由规划的基本要求表现出来的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在住宅区规划中主要体现为对构成要素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重组的基本规划要求与因素,其中包括用地规模与配置、设施分级与布局、空间层次与组合、视觉景观与形象四方面的内容。(《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主要取决于居住区的功能要求,而功能要求必须满足和符合居民的生活需要,因此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景观绿地系统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居住区的绿地也直接决定着小区的档次,也决定着房价的高低。绿地桂花园的景观绿地系统做的相当和谐。小区的绿地系统模式可概括为:居住区公园加组团绿地加宅间绿地,运用了整体模式分布,带状分布,密集模式分布和散点分布。良好的绿地构成模式,让整个小区给人以大自然的感觉,亲切、温馨,为居民提供更良好的居住环境。

道路系统

街道和公路这个层面,对于小区来说的影响远远超过了

它们在结构上的价值。它们创造了头脑中对曾经所到之处

所产生的印象。事实上,它们因该在设计时对其特性、定

位和营造宜人环境的潜力给予特殊的关注,许多设计原理

必须遵守,以确保这些目的的达到和成功的、功能合理的。

同时也是符合艺术标准的交通系统能够实现。《社区设计》(

肯尼斯~B~霍尔~JR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小区交通组织考虑的因素包括合理处理人与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快车与慢车、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之间的关系,应使居民日常出行安全、便捷,使居民日常生活安静、舒适。

桂花园的道路系统比较简洁,主干道只有三条,简单明了,人行路线与车行路线相交点也并不是太多.建筑形态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

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

所以,小区的建筑风格往往与城市的历史文化

联系到一起。比如在安徽的黄山市的小区就会

以徽派建筑为主,不至于破坏当地的历史文化

遗产。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一些特定

的城市,在其它的城市都已现代化的建筑为

主。被更多考虑的是小区的风格与周围的建筑

有一定的联系。

另外一点就是户型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一

栋住宅里尽量既有大户型又有中小户型,这样才会使人们觉得这是一个平等的社会,而不至于加深社会矛盾。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住宅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的重要设施,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虽然

对各种设施的使用频率不同,但却必不可少。公共

服务设施设置的数量和规模,配置的比例,布局的

空间位置,决定了居民使用的便利程度,影响着居

住生活的质量。(《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 同

济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

桂花园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当完善。在会所的后面

设置了一个相当大的游泳池,小区内还有专门供小

朋友踢球的小型足球场和船型的娱乐设施。另外还有专门的篮球场。而琥珀山庄和梦园小区由于建造时间较长,在这方面的设施并没有那么完善。

停车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拥

有了私家车辆,这就为车辆的停放带来了问题,所

以小区设置停车场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住宅区机

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设施均有停车场和停车库

两种,同时还设有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点

两种符合用途的场地。由于居民停车具有“朝发夕

归”的特点,因此,与路面、场地等复合使用的机

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点既有利于土地的合

理节约利用,也有利于住宅区舒适的居住环境的营

造,对居民的使用也提供了便利。但是,

在居民停车量较大时集中或分散集中的停车场也必

须予以考虑。(《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

停车设施的布局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居民的停车不信==步行距离,应按照整个住宅区道路布局与交通组织来安排,以方便、经济、安全和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因此,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较合理的布局方式。

出入口的设置

小区是个大家庭,一个

家庭,或者说一个大房子,

它的出入口是很重要的,

不仅要很好的引导居民进

出,还要有一定的装饰效

果。出入口不可过多,那

样不方便管理,也不可过

少,可能会造成出入口的

交通阻塞。适量的出入口

数量和完美的入口建筑设

计也是规划小区时必须考

虑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研,总结出

规划小区时应注意以下几

点:

1)注意尽可能多的扩大绿地,在建筑布局上,充分采取平面错位,点式配置,从而活跃空间。

2)组团的时候布局应重视人的交往空间,在小区内建造有分有合的交往空间有助于增加人际交往,和睦邻里关系。

3)根据居民行为轨迹安排各项公共设施,方便大部分居民的需求。

4)营造绿色的自然生活空间,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在家里办公,除了舒适的家居外,还要求居住环境“园林化”贴近自然,成为天然起居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小区做到更好。

推荐第4篇:合肥居住区调研报告

小区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熟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调研对象:绿城桂花园,柏景湾,金色池塘

通过几天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我们了解了实际生活中小区的规划建设,身在其中的体会小区的环境、设施等条件,深刻体会到小区合理规划的重要性,为我们小区设计课程打下基础,了解作为一个居民对小区的使用要求 调研地点:合肥柏景湾、金色池塘、绿城桂花园 调研时间:2013年3月

摘要: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它的存在与运行一点也离不开所在的城市而人又是居住的主体,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观点,切实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要通过对合肥地区的几个比较经典的小区如金色池塘小区,绿城玫瑰园小区的实地调研,发现了这些小区规划中的优秀和特别之处,并将这些优点加以借鉴,应用到我们的小区设计中,发现缺点也将会在我的课程设计中加以避免。

关键词: 功能组团 环境

道路系统 地下停车 人车分流

一、绿城桂花园

1.区位概况

绿城·桂花园位于合肥市高新区,东临科学大道,北靠合肥市景观大道黄山路,西连香樟大道,南接天湖路,与蜀峰湾及合肥市区惟一的山脉大蜀山隔路相望,自然景色十分宜人。交通方面也是相当便利,

10、20、1

18、1

58、80

1、234路等均可到达绿城·桂花园。

绿城·桂花园总占地面积约480亩,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配比率为65%,容积率1.22,绿化率42.3%,是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大型高尚生活园区。绿城小区位于国土资源局旁,显得庄重了了不少,黄山路上新建了1912酒吧街,还有大型商场也在建设中,可见黄山路上的经济文化氛围正在营造中。据统记黄山路和香樟大道车流量较少,人流量则更少,但是由于绿城处于一个四条路之中,交通是很便捷了,对于一些在市中心上班的小区住户来说,乘公交不是很方便公交车路线较少,出租车也很少。所以对于小区人来说 最好得备一个交通工具 2.小区现状

绿城·桂花园由多层公寓、小高层公寓、中心会馆、学校、幼儿园及各类现代化生活服务设施组成。

绿城·桂花园采用围而不合的整体布局,外借湖光山色入园,内依园区丰富景观,各组团高低错落,形成灵活有序的空间形态。大规模

的中心花园和组团、宅间绿地及蜿蜒曲折的水系,形成了层次丰富的生态视域。园区建筑依据景观布置,多层建筑与小高层建筑错落有致,充满了意境之美和成熟之美。在园区的色彩调理上,绿城·桂花园以赭红、淡黄、青灰为主色调。 3.景观设计

小区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呼应着小区的名字,全景绿色呈现在我们眼前,建筑的庄严感在绿树的影印下减少了,增加了活泼感。水景也是小区引人入胜之处,不像金色池塘那样有大面积的水域,绿城·桂花园的水景不大,但随处可见,有自然状态的水石,也有规整的池塘,这很好的照顾到了不同住户不同的生活环境,水的灵动给人以生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在小区中可以感受到“徜

徉在山水之间”的感觉,移步换景,道路真正的做到了通而不畅。没有环境衬托建筑的感觉,反而是建筑生长于环境的错觉。小区内完全没有因为停车问题而造成道路瓶颈的问题,因为地下和地面停车场足以照顾到全局。在每个单元里都设有非机动车停车场,规划的很完善,提高了居住区的居住质量。

小区很有层次感,不会一眼望穿,由楼梯进入单元片区,犹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小区每个地方都活动场所的设计也是匠心独运,仿造高尔夫球场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小区的档次,也显示了小区的可爱之处。

4.交通组织

小区的车型道路总共有三条,一条依附地形而设的外环车道和两条纵向延伸到小区内部的车道,这两条车道分出的支路通向各个组团内部,方便小区内部居民使用,除此之外每个组团内部的绿化都有小区内部的小路连接,曲径通幽,给人一种“一步一世界”的感觉。小区的娱乐设施主要沿着小区的景观轴布置,并且照顾到了各个单元住宅。 绿城·桂花园的内部多处设有底下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方便业主使用,环形道路周边设有生态停车位,充分利用居住区用地,使绿城·桂花园内的土地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小区的管理很严,主入口有保安人员24小时把守,侧门需要居民刷卡进入并配有摄像头监管。由小区内刷卡可以直接进入会所,既安全又方便。 5.绿城的设计风格及特色

小区的北主入口是内嵌式入口,入口有景观喷泉小区的会所(开始为售楼

部)的正入口也是迎合着小区主入口,进入主入口会有东西两个主干道通往各苑,显得小区入口内敛而又不乏大气。小区采取中心花园的形式,建筑采用小组团的方式营造了一种园内园外融合;开阔大气的环境氛围,使“桂花园”真正的成为城市景观。小区北边故意太高了地势,从黄山路上看去显得小区尊贵了许多,而且抬高的空间留作了停车场巧妙之极。

小区的建筑风格有点欧式风格又有点像江南的颜色,绿城桂花园采用围而不合的整体布局,外借湖光山色入园,内依园区丰富景观,各组团高低错落,形成灵活有序的空间形态。大规模的中心花园和组团、宅间绿地及蜿蜒曲折的水系,形成了层次丰富的生态视域。园区建筑依据景观布置,多层建筑与小高层建筑错落有致,充满了意境之美和成熟之美。在园区的色彩调理上,绿城桂花园以赭红、淡黄、青灰为主色调,使其如同一个自然形成的江南聚落小镇,整个园区清新典雅、温馨秀丽。

二、合肥市柏景湾小区

柏景湾小区位于合肥市中心区,南临沿河路,与琥珀山庄、黑池坝水上乐园、合肥市图书馆隔桥相望。南边为有“环城翡翠”之称的南淝河绿化带,其他三面均为住宅社区,具有成熟的居住氛围。其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是天时地利造就的都市绝版静谧之地,出则繁华,入则自然。

柏景湾小区由多层公寓、小高层公寓、商业街及各类现代化生活服务设施组成。居住区内部多为水景相连,道路从住宅下方穿过且道路通而不畅,曲径通幽,给人们带来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小区设置了大型的地下停车场,在复式小楼的一层,全设了停车房。地下停车场不好通风采光,所以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采光窗口,达到了节能方便的效果。 在二层设置楼房突出小区层次感的同时,一层空出的地方安置成居民休闲避雨的场所,既不浪费空间,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小区还在很多地方都设置了残疾人坡道,考虑周全,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小区的休闲场所很多,分布在零零碎碎的小空间里,使得小区充实了许多。小区的道路曲直结合,形式不一,使小区的元素丰富多彩。看似桥拱形式的露天长廊连接着南北两个区域,有通畅而深邃之感。 进门不久的地方有小商铺一条街,方便人们的生活。在小区中心布置的湖,更是让小区多了份柔弱,严整中透着一股灵气。人们茶余饭后,在湖面的桥上走一走,心情顿时舒畅很多,小孩子在这里也体会到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建筑围湖而起,多了种向心感。 1.道路系统

在柏景湾入口处就设有两个地下停车库的入口,非常方便该小区的住户出行。居住区主干道主要是沿着中心水面并与地形结合。由于地形的高差变化,水面的西边是复式并带有小花园,住宅的布置沿着地势高差化,人行道贯穿在各个组团内并延伸到住宅内部。在柏景湾内部很少有车辆,到处都是悠闲的住户,不用考虑车辆对他们的干扰。人行道主要是沿着住宅组团分布,道路直而通畅,采用现代设计的手法,与建筑的现代感相统一。在小区的西边主要布置的是多层楼房,其沿北边布置高层楼房,沿主要道路的一侧,两栋高层楼房之间架空,为停车留出空间 2.景观系统

柏景湾中心为人工湖两侧的景观布置,绿化系统由点、线、面构成。点是复式住宅周边的花园,线是各林荫道路,面是中心人工湖及组团绿地。整个小区平面布置以协调为目标,中心的人工湖为一亮点,隔湖相望就是活动中心,水面贯穿到各个组团内,各个组团绿地采用与地形相结合的手法,不仅设计了较自然的卵石溪流,也有比较现代的几何花坛。虽然中心是人工湖,可是周边的水榭、木桥、错乱的杨柳无不在打造一个富有自然气息的景观。

三、金色池塘

1.区位分析

金色池塘是幸福联盟在合肥开发的旗舰项目,,位于西二环与樊洼路交汇处西北角,距离长江西路仅500米,毗邻植物园、董铺水库及清溪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质量绝佳。项目占地面积约480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容积率约为1.4,规划户数约3000户,是合肥西区大型人文生态社区。

2.小区现状

金色池塘的地块,原是一个树木葱茏、芦苇丛生、水鸟出入的原生缓坡湿地,自然资源非常优越。幸福联盟坚持“原生态开发理念”,最大程度地尊重地块的原有特色和风貌,尽可能地保留了池塘、大树和坡地的特色,形成金色池塘特有的大型池塘水系景观。近万平方米的池塘景观、浪漫的甲板木、清新典雅的建筑立面已经成为高品质楼盘的代表和合肥西区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合肥最美的小区”。金色池塘魅力城西,荣耀,位于西二环与樊洼路交汇处西北角,距离长江西路仅500米,毗邻植物园、董铺水库及清溪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质量绝佳。项目占地面积约480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容积率约为1.4,规划户数约3000户,是合肥西区大型人文生态社区。

3.景观设计

金色池塘的地块,原是一个树木葱茏、芦苇丛生、水鸟出入的原生缓坡湿地,自然资源非常优越。幸福联盟坚持“原生态开发理念”,最大程度地尊重地块的原有特色和风貌,尽可能地保留了池塘、大树和坡地的特色,形成金色池塘特有的大型池塘水系景观。近万平方米的池塘景观、浪漫的甲板木、清新典雅的建筑立面已经成为高品质楼盘的代表和合肥西区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合肥最美的小区”。在建筑设计上,小区以阳光、空气、水为主题,创造与自然亲密接触的邻里生活环境和室内生活环境。小区住宅单体有三种类型:花园洋房(4~5层)沿芦苇荡布置;平层公寓(6层);湖景小高层(10层)可眺望水库湖景。其户型错落有致,品种较多,面积从70~250 m2,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窗子纷纷转向景观为居民生活添上丰富的一笔。靠近池塘的会所更是人们的休闲娱乐常去之地,放松身心之处。人行的石头小路,供人们休闲散步之用。

居住区的活动中心比较分散,是每个组团一组设施,人均占有率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绿城桂花园、泊璟湾和金色池塘相比梦园小区、琥珀山庄而言,除了规划显得更加完善以外,各类设施配置也很齐全,在停车位和停车场的设置处理上也很周到,在小区的绿化上也是别具匠心的,各有特色

总结:这次小区调研对我们的的初次小区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了解到许多现代小区的精华与特色,很好的的从人居与环境入手,营造出城市的绿色家园的目的。绿城绿树掩映的阳刚之美、泊璟湾绿色池塘的柔和之美以及金色池塘水上世界般的阴柔之美都是现代小区规划的典范之作。我们通过比较得出了绿色、功能、尺度对人居的重要性。

推荐第5篇:合肥汽车站调研报告

一、汽车站设计分析

(一)汽车站的定义和功能

汽车站是城市交通建设的基础设施,是道路运输经营者为旅客提供运输等站务服务的场所,它的主要任务有:

1、办理一切出行手续,如售发票,行包托运办理等;

2、组织旅客有秩序的候车,并做好检票、验票等工作,组织安全迅速地上车;

3、为暂时滞留的旅客就餐、住宿、购物、娱乐等提供便利条件。由此可以反映出汽车站放内的三个重要功能分区:售票室、候车室和服务区、二)、汽车站站址选择:

1、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

2、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系密切,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

3、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

4、远近期结合,近期建设有足够场地,并有发展余地。

5、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疏散及排污等条件;站址不应选择在低洼积水地段、有山洪、断层、滑坡、流沙的地段及沼泽地区。

三)、客运站分级:

一级车站:日发量在7000——10000人次的车站。

二级车站:日发量在3000——6999人次的车站。

三级车站:日发量在500——2999之间的车站。四级车站:日发量在500以下。

(四)、汽车站建筑的设计特点:

1、流线分析

按流线的方向,汽车站可分为进站流线和出站流线,其中包括人流的进出站流线、车流的进出站流线;按流线的性质,又可以分为旅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车辆流线等等,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汽车站的流线组织应遵循下述原则:(1)各种人流要分开,形成各自独立又有内部紧密交通联系的空间。(2)流线组织主要应符合旅客的要求,力求流线简捷,指向明确,尽量缩短旅客流程距离,并使各种流线自成系统。(3)为减少各种车辆 相互交叉,按照靠右行驶的原则,站前广场上的车辆应逆时针单向行驶,尽量避免双向行驶,人流、车流交叉处应设人行横道线。

2、功能分析

(1)、总平面功能组成与布局

总平面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对于建筑的日后使用效率,是否便于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总平面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a、总平面的设计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要求。b、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形,合理的布局功能区,使得流线合理。c、我们要重视场地的绿化设计,通过绿化区来引导流线。

(2)、客运站房功能组成与布局

客运站房内的平面设计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室内空间的安排上要尽量清晰、紧凑,充分利用空间,使各个功能区之间既相互独立存在,又紧密联系着。

合肥明光路汽车站

合肥市明光路汽车站位于合 肥市东北方向,离市中心较近,北临胜利路,西接明光 路,南靠长江东路,周围紧 靠合肥汽车总站,旅游汽车 站以及火车站。其周边为一 些依托其发展的服务性用房 和一些住宅用房。其为一级 公路汽车站,拥有14个售票 口和18个进站口。

合肥明光路汽车站 明光路汽车站 A.总图及流线分析 B.功能分析

我们看一下它的内部空 间,平面形体为 L形, 正好将候车部分和售票 部分分在两个部分,在 候车部分的一侧就是服 务区,方便旅客的简餐、吸烟、购物等….通过流 线我们还可以看出,对 于那些已经买过票的顾 客可以直接进入到候车 室,避免了买票人流的 交叉,这样就使得旅客 的流线短截,方便。我 们再看一下内外空间的 交接,L的两边正好围 绕出停车场,平面布局 简单方便。

功能分析 候车厅 总服务台 售票厅 快餐厅 寄存处 超市

C, 细部分析:明光路汽车站对于细部的处理,没有合肥客 运总站处理的好,这是因为明光路汽车站修 建的时间比较早,好多先进的建筑技术与材 料都没有运用到。因此,我们在做汽车站设 计的时候要注意细部的处理,这样才能做好 汽车站设计!

合肥市新亚汽车站

区位分析

新亚汽车站位于北一环路【濉溪路】和站西路的交叉口处,交通便

利,临近一环路高架匝道口因而与全合肥市的快速交通网络形成了

直接而便捷的连接。在合肥市的汽车站里,新亚汽车站算是其中规模

比较小的,据我们观察统计属于三级汽车站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

【1000~4999】。

功能划分有 :新亚汽车站有两个游客出入口,一个朝南面向北一环路,一个朝西面向站西路,无入口前的站前广场,直接与人行道连接。从西面入口进入后。左边就是售票处,一共只有四个售票窗口,并且平时客流量小的时候只开放一两个售票窗口,但是后面仍然留有了足够的空间供游客排队,在客流量高峰的时候缓解空间压力。入口的右侧是重点游客候车区,并且用玻璃围合与外界分开,可以使重要游客获得最佳的候车环境。大厅的分界线是安检处中间通过人工隔断,把大厅分为两个部分。过了安检处,就是候车区了。候车区的规模很小,共有54个座位,即使加上重点游客候车区的座位,整个西面大厅的座位也不超过100个。

候车区的后方就是卫生间,为游客候车提供很大便捷。 出了大厅是一小段长廊,长廊边靠近墙体的位置有座位,也可作为游客候车休息使用长廊左侧是一个中小型超市,超市明亮干净整洁,右侧是一个小型快餐店。这两项服务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游客的餐饮准备需求了。 正前方就是停车场。整个停车场呈矩形,内有大中小型客车共100辆左右,客车的主要目的地都在安徽省内的一些县级市或者小县城,可见新亚汽车站主要是以短途运输为

主,平均每辆客车每日可往返一至两次。在停车场到候车厅之间,未发现检票口。 新亚汽车站的办公区域与游客区域分离,整个游客流线未与员工流线交叉。

建筑结构:新亚汽车站整体应该是属于框架结构建筑内部跨度适中,足够使用。

三、调研总结

通过查阅资料和对这几个汽车站调研,我得出一些在做客运站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建筑的选址要适宜,要方便旅客的换乘和集散;

2、总平面设计中,注意大区域的平面布局和出入口的设置, 进而可以避免造成交通的混乱;

3、室内空间的安排上要尽量清晰、紧凑,使旅客的流线短捷、方便。

4、在流线设计中,注意避免各种流线的交叉;

5、注意无障碍设计等细节方面的设计。

6、立面的设计要打破常规,有新意,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 认识和心得

汽车站的选址要与城市中交通系统联系密切, 安排好人流和车流的流线问题,使车辆流向合 理,出入方便,同时要求地点适中,方便旅客 集散和换乘,尽量靠近道路密集和人流集散大 的地方。平面设计涉及问题外部环境与内部功能,应同 时做好这两点。 汽车站设计要做到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 捷,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各项 设施应齐全,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公共建筑设计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

七 方案初步构思

混凝土面屋顶 上设置如图所 示的曲面玻璃 板,可增加风 压,形成整个 建筑侯车厅内 的通风,采光 的源头。

八 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组的组员对汽车客运 站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于短 途的交通来说,它是最方便、最常用、最快 捷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依赖更多的基础设 施条件,只要有适宜宽度和坡度的公路及可 通行。

推荐第6篇:合肥滨湖新区调研报告

关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及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的调研报告

合肥滨湖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机制体制、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区内的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已成为西安金融商务区金融机构后台招商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经管委会领导同意,金融商务区管理办利用参加苏陕经济合作活动的机会,组织人员前往合肥滨湖新区实地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合肥滨湖新区基本情况介绍

(一)成立背景及地理位置

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合肥市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成为辐射全省、崛起中部、承东启西,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互动协调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这一要求,2006年11月15日,滨湖新区建设正式启动。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北靠南二环路,西接沪蓉高速公路,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是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的水上门户。

(二)新区规划

滨湖新区是合肥“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主城区,四个副中心,一个滨湖新区”),是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在“十二五”期间,滨湖新区将围绕建

1设“皖江城市带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最重要载体”的目标,以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定位,重点建设六大中心,即区域金融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旅游会展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商业居住中心等。其中,区域金融商务中心将依托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冀吸纳20家总行级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入驻。另外,当地着力营造交通、生态、医疗、教育、购物、休闲等“六大生活环境”,目标建设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生态新城区。

(三)建设成就

历时三年,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393亿元,建成区拓展到10平方公里;建成市政道路80.98公里,路网围合面积30平方公里;房建面积1566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引入合肥国际博览中心、城建规划馆、安徽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安徽省网通合肥通信大楼、省煤矿安监局、省消防灭火救援指挥中心、滨湖人民医院、合肥一中、合肥四十六中、师范附小等项目38个,总投资近300亿元人民币。成立至今,吴邦国、李克强、贺国强、*、李源朝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到滨湖新区考察。

(四)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该基地占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位于滨湖新区西南部,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定位为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主要基地之

一、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示范区、亚太地区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包转包中心。着力打造以吸引金融机构总行级后台服务中心、区域性总部等为主导功能,涵盖动漫

产业、创意研发、服务外包行业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区。目标为引进20家总行级后台服务中心,容纳8-10万人就业。

目前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已经引入中国银行客服中心、建设银行总行后台管理中心、浦发银行后援基地、工商银行总行后台服务中心、邮政银行后台服务中心、农业银行后台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省农委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等项目。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政府大力推动

合肥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力建设滨湖新区,专门成立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做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统一负责协调新区开发建设的一切事务。任命一位市委常委为指挥,新区涉及到的开发区、区县、市级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市委书记和市长每周到新区指挥部办公,随时解决问题。

(二)机制体制创新

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不是新区管委会,也不是一级政府,只是统一指挥协调机构,直接负责的业务只是招商和接待,指挥部下属的投资公司负责融资和拨款;市规划局负责规划的制定和审批;市重点项目建设局负责具体建设和工程管理;市国土局负责土地出让;项目用地所在区县负责征地拆迁、农民安置,同时享受项目税收或土地出让金分成。

(三)基础设施优先

1、短时间内,数条高标准主干路完成,打通了老城区与滨湖新区17公里距离的连接,新区骨架快速拉开。仅4年,累计完成投资393亿元,建成区10平方公里;建成市政道路80.98公里,路网围合面积30平方公里;房建面积1566万平方米。

2、一是启动建设省、市政府新行政中心,快速提高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二是将全市最好的3所中小学,整建制迁入新区,聚集人气,带动地产、商业。三是建设3000张床位的特级医院,提前做好公共设施配套。

(四)招商政策优惠

1、大力发展金融后台基地的目的

滨湖新区认为,虽然金融机构后台项目一般没有税收,且土地出让价格偏低,但有2个方面好处,一是属于高端服务业,项目形象好,二是容纳就业人数多,吸纳大量大专以上人群就业,带动当地交通、餐饮、房地产(购买、租赁)业、教育、医疗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2、金融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土地价格

目前,滨湖新区房地产出让价格在500万/左右,最高900万/亩,但对于入驻金融国际后台服务基地的金融机构,土地出让价为60万/亩。

3、其它主要优惠政策

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规定:

(1)土地政策

投资额在3亿元以上的,用地可实行挂牌出让;工业设计和研发、物流、总部经济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凡建成后产权非分割出售和非分割出租的,可比照工业用地政策执行;新建或扩建非营利性的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福利等公益设施用地,凡建成后非出售、非分割出租的,经批准且公示无异议后可按协议或划拨方式供应。

(2)金融业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其高管人员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前两年给予100%奖励,后三年给予50%奖励。对新设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担保业务收入所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三年内给予50%奖励。奖励资金用于补充企业风险准备金。

对新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所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前两年给予100%奖励,后三年给予50%奖励。

(3)总部经济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地区总部贸易公司、销售公司所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三年内给予50%奖励。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分支机构,自建自用办公用房的,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50%收取;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的,按所缴纳的契税给予等额补助;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三年内按房屋租金的15%给予补贴,租金补贴最高不超过企业当年所缴纳税收本市留成部分。

实行租房补贴的,补贴资金在企业正常运行满一年后兑现,若实际租赁价格高于同期房屋租金市场平均价格的,按市场平均价格计算租房补贴。

(4)中介服务业

对新设立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从业人数20人以上、办公面积超过200 m2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科研开发、科技成果交易、人才中介等专业服务机构,所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三年内给予50%奖励。其自建、购买、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比照总部经济政策执行。

推荐第7篇:合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调研报告

合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调研报告

合肥作为后发的省会城市,正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严峻挑战,正处于厚积薄发、加快崛起的关键阶段,坚持走工业化发展之路,是合肥市在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加快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但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加快的过程中尚面临诸多困难,其中融资难问题就是瓶颈之一,破解融资难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中小企业在工业立市战略中的地位

2005年8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审时度势,确立了“工业立市”战略,并制定了《关于优先加快工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这一战略的确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合肥发展的方向和方式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企业从600户增加到176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843.1亿元增加到2749.2亿元,年均增长34.4%;实现增加值由263.7亿元增加到767.5亿元,年均增长25.4%。2009年工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3%。

合肥工业的加快崛起,离不开大企业的“领跑”,更离不开广大中小企业的强力助推。近年来,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生力军。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51.98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工业增加值(GDP)566.2亿元,占全市工业的73.8%;实现利税133.56亿元,同比增长30.1%,占全市工业的74.9%;就业人数23.04万人,同比增长16.2%,占全市工业的77.3%。据省政府研究室披露,去年我省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50%的税收、60%的GDP、66%的发明专利、70%的进出口额、74%的技术创新,80%的城镇就业、82%的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加快工业化进展,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实现合肥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合肥经济圈发展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更是合肥工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夯实现代工业基础的重要措施,对于推动“工业立市”战略意义重大。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市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工业立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扶持政策,加大了融资力度,通过银企对接和实施信用担保等方式,放大企业的融资空间,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护航能力明显增强。一是抓银企对接。多层次、分类别举办县区专场、商业银行专场、行业协会专场银企对接活动,近年来共举行86场次,组织推荐了3025户中小企业参加,签约项目912个,签约金额357.2亿元,落实各类贷款305.6亿元。二是建立政银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了市政府与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在肥商业银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建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长效机制。三是组织融资小分队开展融资对接。组织融资小分队先后深入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区和创业基地,推动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与中小企业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一对一服务,近两年,共帮助525户企业对接融资需求6.7亿元。四是抓优质企业、项目推介。近年会同人行合肥中心支行推介五批计1900余户中小企业,新增贷款123亿元。五是实施“滨湖春晓”中小企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两期“滨湖春晓”中小企业集合资金2.5亿元,支持近百家中小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全市共申报成立小额贷款公司73家,目前已开业31家,已发放小额贷款3102笔,贷款总额43亿元。六是打造中小企业

金融超市网上平台。开通合肥市中小企业金融超市网,打造永不落幕的银企平台,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金融超市成为银政企对接平台、金融产品的导购员、金融知识的大课堂。目前金融超市共有70余家金融机构,400余种金融产品在网上展示,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有效金融信息服务。

通过上述措施,我市诸多中小企业受益匪浅,例如:合肥常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通过贷款30万元逐步成长为江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家,2009年固定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销售收入近8亿元,安排2052名员工就业,上缴税收1500万元。安徽利华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原来由于资金困难,企业产值一直在500万元左右徘徊,60万元的担保贷款造就了我市最有发展潜力的家电配套企业,如今的利华科技已经成为拥有四家子公司、2009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大型家电配套企业、合肥创新型试点企业。事实证明,只要把资金配置到位,在做大做强和提升产业结构中就会有一大批中小企业脱颖而出。

虽然融资难的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我市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层次整体仍然较低,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仍然是当前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融资渠道单一。总体来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公开融资和私募融资等三种渠道,但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融资过分依赖商业银行贷款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小企业发行债权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市对中小企业贷款形式主要有几种:一是以土地和优良设备为抵押的抵押贷款;二是众多企业为某一企业联合担保。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融资成功的基本是靠土地为资本以抵押担保的形式做贷款。在借款期限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几乎全部是1年期以内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以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科技开发为目的长期贷款很少,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规模扩张和做大做强。这也是导致项目资金挤占流动资金的根本原因。

(三)融资成本较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筹资费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借款方面不仅与优惠利率无缘,而且银行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一般都要在基准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以弥补部分贷款风险,因此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还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抵押登记、信用评估、财务审计,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为寻求担保或抵押等,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

三、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合肥市工商联对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有6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其中融资成本高、渠道不畅是重要因素。接受调查的企业中70%有融资需求,资金缺口在30%以上的占到了三成以上。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既有政策方面、历史方面、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本身自身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从政策环境来看。当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尚未形成完整、规范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金融政策法规体系,有些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在直接融资、民间借贷等方面,我市相关政策存在着管得过死、执行不活、开创不够等情况,也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二)从银行方面来看。第一,为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金融机构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制定金融机构资本金充足率、不良资产率等考核指标,实施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贷款评审责任制等,形成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和对大企业、大项目的“青睐”现

象,使银行贷款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第二,从银行的经营管理角度讲,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所发生的单位交易成本,远比放贷给大企业高,为了达到贷款上的规模效益,银行更乐意放贷给大型企业。另外,银行也面临着经营风险,银行放贷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度低而加大。特别在商业银行的贷款机制中,明确放贷责任终生追究,薪酬与不良贷款比例挂钩,造成放贷给大企业,即使贷款产生问题,也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避免或减轻责任,但如果贷款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却难以从道德风险层面予以厘清,加大职业风险。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更加谨慎。第三,银行贷款的门槛较高。商业银行在评定发放贷款的标准中,其设定就很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沿用的是对大型企业贷款标准评价和操作流程,忽视二者差异,并采用同样标准,使中小企业空望其门。

(三)从金融服务体系来看。目前,合肥市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融资服务的机构不健全。一是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原来是面向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但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规范,不能真正面向中小企业。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大金融”很难满足“数量少,批次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直接融资方面,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单一的结构层次严重制约了资本市场效率和功能的发挥,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普遍现象。同时,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数量不足,运作不够规范。此外,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社会化资信评估、资产评估、投融资咨询、资产重组和改制、企业管理诊断等咨询机构。

(四)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经营变数高、生命周期短,不太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这是导致一些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慎贷”的重要原因。第一,管理模式落后。合肥市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家族企业,单一的家族式管理甚至是家长式管理,增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第二,经营不确定。中小企业大多因为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增加了投资预期的不确定性。第三,资产状况存在较大缺陷。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来抵押,同时对抵押物的选择一般仅限于土地、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合肥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用于贷款抵押难度较大。第四,信誉状况不佳。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成本核算、资金使用、利润分配不规范,财务报表真实性差、信誉度低、信息不透明,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很难掌握他们的实际经营状况,致使银行抑制了向其贷款的积极性。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若干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金融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以经济体制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服务和促进体系。

(一)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引导作用

基于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在融资方面的制度缺陷,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一是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并形成机制。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5月13日,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我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并制定完善地方性扶持和配套政策。要通过财政资金贴息扶持办法,直接介入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的项目和活力强、管理好、信誉度高的企业,实现资金有效配置,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政府金融部门、各级工商联组织和商会组织应积极发挥各自的优

势,搭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平台,以组织银企对接会等有效方式使企业项目、产品、需求等直接与银行见面,不断在企业和银行之间提供信息服务,为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提供条件。三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四是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促进中小企业轻装上阵、良性发展。

(二)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重点,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把扶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作为重点,发挥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应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首先,鼓励大公司、大集团投资担保机构,通过财政注资、社会融资、引进外资等多种渠道,采取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组建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担保机构规模,增强担保机构实力。其次,对由政府主导建立的担保公司进行整合,增强其实力。同时,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和区域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有效、方便的融资服务。也可以通过若干个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联盟,建立互保体制,互为担保。政府应当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市场准入、税收、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运行监测、风险警示等方面提供支持,促进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同时,为夯实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还必须解决企业的信用状况和银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一个以政府主导,中小企业管理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市县(区)担保协会、担保机构、受保企业等各方参与,具有数据支持、业务监管、征信查询、风险控制和融资服务作用的开放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信息系统。

(三)创新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改变过去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上直接筹集资金,实行证券融资与银行贷款并举,形成符合不同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要的投融资体系。一是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上市步伐,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直接利用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有较强实力的中小企业到境外国外股票市场上市,进行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试点,为中小企业构建多元化的直接融资渠道。三是积极发挥全省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使中小企业在产权交易市场挂牌上市。四是借鉴在北京、深圳开展集合发债的做法和经验,为中小企业联合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五是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促进高技术企业成长。六是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合法的民间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发展初期,非正式金融市场所起的作用往往高于正式的金融市场。要借鉴浙江的经验,鼓励我市中小企业开展合法的民间融资。当然,政府要对民间融资活动予以规范,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此外,融资租赁、硬件经营租赁、产品融资、期权和股权融资、存款融资、专利权、吸引权益性融资等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有效途径。

(四)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融资能力

一是注重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要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切实做到有借有还、按期还贷,杜绝不良信用记录;加强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使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前景有足够的信心。二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的信用不仅包括企业偿债能力和偿债情况,而且还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品牌、市场前景、管理理念以及营销方式等方面。只有经营稳定、产品有市场、有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团队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银行才最愿意提供贷款。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持续锤炼内功,加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实行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财务制度。要积

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以此为基础,自觉规范自身经营管理行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要引进优秀管理人才,降低经营风险。四是应根据自身的行业、区域特点建立合适的组织模式。既可以与大企业联合,同其形成协作配套关系,也可以在中小企业之间开展联合,组成中小企业联合体或企业集团,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推荐第8篇:合肥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合肥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国家长久治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好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今年2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制,进一步加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合肥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合肥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生活方式、利益关系、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城市基层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量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职能不断从企业和政府中剥离出来。社区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载体,社区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迫切需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合肥的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未来几年,合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合肥要努力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要求,加快建成滨湖临江、引领全省、崛起中部、融入长三角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人口的加速集聚,对城市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不断完善新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基础和服务保障。

(三)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是城市构成与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紧紧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可以进一步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可以进一步凝聚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实践性。因此,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社区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这一

目标,关键在于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切实把主要精力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强化社区公共服务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合适切入点,将适合由社区办理的事务交给社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好地落实在基层。

二、合肥市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深化社区建设工作思路,社区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社区自治功能得到加强,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社区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庐阳区、蜀山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包河区、瑶海区荣誉“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15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社区)”;市民政局荣获“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一)社区组织领导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市现有38个街道、364个城市社区、177个农村社区。社居委规模以1000户至3000户为主,社区平均管辖面积约0.8平方公里。市、区、街均建立了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三大开发区均设立了社区管理机构,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居委主办,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形成。社区普遍建立了“一个大会,两个委员会”等决策、议事和执行机构,成立了社区工、青、妇、志愿者组织,加强了居民组长、片长、楼长工作网络建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体系。

(二)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自2009年起,我市提出具有合肥特色的标准化指标体系,启动了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现已建成31个示范社区,第三批28个社区创建工作正在开展。近三年,市、区财政共投入1.5亿元,全面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2008年底市政府又出台规定,解决了新建住宅区社区工作和活动用房问题,目前城市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537平方米。大多数社区建立了文体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图书室、残疾人康复室等设施。

(三)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区级社区服务中心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52个,社区服务站319个,共拥有4000多个社区服务网点,服务项目达270多项,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街居普遍建立了就业和社保、文化教育、便民利民、行政服务、社会事务服务、卫生服务、党建联谊、治安联防、救困扶贫服务平台。全市共有各类社区志愿者组织1000个,社区志愿者12万余人,年服务70万人次。社区服务信息化步伐加快,庐阳区实施“数字庐阳”工程,以人口事务管理为基础,以744个社区(村)网格为依托,实现全区数据信息“一口采集、多口使用”、“一方采集、多方使用”、“变多平台为一平台”的集网上办公、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

(四)社区工作者队伍明显优化。目前,全市社居委专职工作人员共3620人,其中社居委成员1782人,未经选举产生、聘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2476人(含残疾人专干198人,劳动保障协理员404人,组织员221人,计生专干476人,低保专干168人,创建专干297人,综治专干152人,其他666人),平均每个社居委约11人。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选派挂职等办法,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龄、学历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全市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3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60%。全市社区专职人员年均收入达3万元,部分街道还通过考勤、奖励、考核等方式进行补贴。全市社居委工作人员“三险”或“五险”基本达到全覆盖。

(五)社区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2003年全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后,以解决“四有”问题为突破口,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六个配套文件,并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城市社区用房建设和管理、社区残疾人工作等意见,有力推动了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各城区结合自身实际,也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建设政策意见。蜀山区在全省率先开展深化街居体制改革,出台了《关于深化和完

善街居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社区“议行分设”自治管理模式。庐阳区杏林街道、包河区骆岗街道相继试点进行社区的有效整合,均由原7个社区合并为4个,整合后每个社区1-3平方公里,1.2-1.8万人。

三、当前合肥市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特别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一)社居自治有待进一步强化。市、区、街和社居委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对社居委的职责分工界定不够明晰,社区从事了过多的行政性和半行政性事务,既有计生、就业、社保、综治、创建等常规性工作,又有各类统计、调查、检查、拆违、招商引资等临时性任务,部分社居委还承担着老旧小区、回迁小区和企业移交生活区物业管理等事务。社居委真正用于社区自治的时间和精力少。社区直选仍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采取上级任命、招聘、选派等方式产生。社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方面的各类制度虽较为健全,但实际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二)社区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目前计生、劳动、综治、组织等职能部门,都采取在社区或设立机构、或增挂牌子、或下派人员等方式开展工作,但各自为政,对上负责,条块分割,难以统筹。一些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共享共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情的深浅和认识的高低。社居委与物业公司关系尚待进一步磨合,尽管我市2010年出台了《关于明确市区物业管理工作职责的通知》,对市房产局、住建局、乡镇街道以及村居承担的物业管理职责作了明确,受职能下移时间不长、社区人手有限等影响,社区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尚处于磨合阶段,致使一些物管小区成为社会管理盲区。一些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

(三)社区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内容单一,以政府提供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卫生和计生服务、安全服务、文教体服务等公共服务为主,互助服务、志愿者服务和商业服务发育不够充分。服务对象以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失业人员、祖居户等特殊群体为主,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社区服务以政府部门和社居委为主体,缺乏市场化、社会化的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来承接。社区民间中介组织发育缓慢,社区志愿者组织少,人员参与率低,未能形成经常性活动机制。社区商业服务欠发达,商业网点不够完善。驻区单位内部服务社会化改革缓慢。社区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高,缺乏整合和互动。

(四)社工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缺乏规范化管理,整体素质仍需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既有社居委成员及其聘用人员,又有街道和职能部门招聘、下派人员,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导致人员管理难统筹,考核评议缺乏统一规定,人员生活补贴待遇不一。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不高,对年轻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社区工作者流动性较大,尤其是高学历年轻同志,往往将社区工作作为下一步工作的跳板。

四、加强和创新合肥市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总体目标,以服务居民为目的,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创新和加强社区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思路,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断夯实和谐合肥建设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城乡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以居民群众满意和社会

和谐安定为目标,在两年时间内,以网格化建设为手段、以组织化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化建设为方向,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基本实现社区居(村)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学有所教、难有所帮,为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营造安定祥和的基层社会环境。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着眼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把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居民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城乡统筹,全面推进。坚持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将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和思路引入农村社区,构建城乡社区互补互助机制,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提高的城乡社区和谐发展新格局。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广泛宣传、组织发动社区各类组织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创新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紧密联系社区实际,特别是社区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及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措施,提升工作实效。

(四)主要任务

1、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

具体目标是:2011年底,实现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三县30%的城镇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到2012年7月,三县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60%。主要内容是:从2011年起,在全市城区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三县开展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把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将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通过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网格化管理取得实效,使社区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推进社区组织化建设

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居委为主体、社区服务(工作)站为中坚力量,社区群团组织与社区志愿组织、社区便民商业组织及其他组织相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具体工作中,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建设。大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统揽和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社居委自身建设,增强社居委组织居民开展自治、协助提供公共服务和组织开展监督活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打造一支立足社区服务平台、依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与机构、政府与社会支持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筹备成立合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组织平台。三是健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保障机制。落实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创新社区工作者培养选拔机制,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经济和政治待遇“双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市直单位新招录公务员下社区锻炼制度和市党政领导联系社区制度。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优秀社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四是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在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和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3、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具体目标是:争取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全市100%的城市社区和30%的农村社区实现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一是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注重应用、强化服务”的原则,以社区人口信息为基础,统筹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房产、卫生、教育、文化、交通、工商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打造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对社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二是注重实效,梯度推进。立足我市社区工作实际,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统一技术规范要求,重点突破,讲求实效,分步骤实施。推进智能化住宅小区(楼宇、家庭)建设,在有条件的社区,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和通讯等个人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三是创新模式,注重安全。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平台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依据政府采购管理规定,积极探索“服务外包”、“以租代建”等成功建设模式。规范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人口、户况等信息数据安全。

4、推进社区服务化建设

具体目标是:到2012年底,逐步建立体系完整、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一是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出台《合肥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相关文件,对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过程中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行规划,重点推进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福利、社区文体五大类服务设施建设,到2012年在全市基本形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二是扩大社区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在每个社区设立“一站式”办事大厅,为居民提供便捷、规范的行政服务。鼓励有条件的街道、社区突出服务重点,设立“四个中心”,实现“四个面向”,即:建立社会救助中心,面向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建立就业服务中心,面向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培训、推介等就业援助服务;建立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服务中心,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服务;建立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面向未成年人提供陪护、兴趣培养和学习辅导服务。三是开展社区公益性互助服务和商业服务。以社区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公益性服务为宗旨,坚持政府扶持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通过项目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和扶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鼓励动员共产党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青少年学生等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在社区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力争两年内实现全市社区志愿者组织全覆盖;鼓励和引导驻社区的机关、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资金和智力服务;研究制定社区服务业扶持政策,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业,探索建立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着力打造社区服务品牌,推动社区服务标准化、连锁化、专业化。四是推进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在城区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同时,从今年起,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参照城区的模式,在三县开展农村社区标准化建设试点。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市政府将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纳入对县区、三大开发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发挥好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要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抓好相关工作。依托社区开展公共服务的综治、公安、教育、文化、卫生、计生、人社等部门要把支持和帮助社区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和权限,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协会、慈善协会等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

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各县区、三大开发区按照属地原则对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全面负责,街道、社区具体抓落实。

2、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资助、部门扶助、市场参与”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一是改善社区硬件设施。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部署,市、区两级财政继续预算安排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经费,全力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示范社区。二是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由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平台搭建等,各县、区财政负责落实平台维护、数据采集更新、硬件建设、网格管理员培训等费用。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市、县区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专项用于社居委换届、社区“两委”正职和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等。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服务外包等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区服务的质量。

3、机制保障。一是强化宣传手段。通过领导干部培训、论坛讲座、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方式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理论水平,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网络宣传、文艺宣传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成果宣传等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基础。二是强化督查手段。将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纳入领导干部实绩档案,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考核内容,建立地区、部门责任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奖惩。三是强化政策手段。结合我市社区建设实际,针对社区服务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四是强化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最新信息化科技成果和手段,整合公安、民政、司法、人社以及商业服务等信息资源,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综合平台。

推荐第9篇: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地段调研报告

详细规划调研报告

——合肥商业区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调研区域:合肥市庐阳区

调研地点:女人街、三孝口、城隍庙、淮河路步行街

区域概况:这些地点都位于合肥庐阳区,庐阳区还是一个日益繁荣的商贸大区。老城区内商业网点密布,现代化高层建筑鳞次栉比,人流、物流、信息流为全省之最。经过多年发展,以长江中路为主轴、四牌楼中央购物区和三孝口核心。

商务区为重点、淮河路步行街和宿州路特色商业街区为补充的核心功能区初步形成,成为全省商务发展的最佳选择。

明代合肥别称为庐阳。明代学者潘镗编有《庐阳志》、杨循吉著有《庐阳客记》等“合肥,别称庐阳(明代后),以地处巢湖、淝水之北,州境主要在南方而名”。今合肥旅游景点有“庐阳八景”这说,“庐阳”为4城区之一,所辖是以合肥老城区为主体。

庐阳区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区。庐阳老城区是历史上的古庐州城,众多的人文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交相辉映。现存有“张辽威震逍遥津”古战场、曹操点将“教弩台”、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故居等古建筑,依旧古木森森;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明教寺,仍然香火鼎盛。

这是一个商贸发达的产业强区。区内商业网点密布,人流、物流、信息流为全省之最。以长江中路为主轴,四牌楼、三孝口核心商圈,淮河路步行街、宿州路商业街组成的中央商务区发展迅猛,以北一环商办新街区、寿春路婚庆一条街等为代表的特色街区方兴未艾,全区三产经济比重达75%,商贸零售总额一直稳居全省县区之首。该区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高档房地产、中介服务、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楼宇总部集聚效应凸显。以庐阳工业区为龙头的“一区四园”,已形成以电工电器、钢材加工、出版印刷、新能源新材料为主要特色的四大产业集群。

这是一个深具文化底蕴同时商业又繁荣的区域,它能代表合肥的地域特色,所以我的调研地点选择了这片区域内具有特点的几个地点。

地点简介:

一,女人街:女人街毗邻三孝口,位于商业中心地带,顾名思义,这是一条专门为女性顾客打造的商业街,临街店铺多为女性顾客而设,旨在打造一条具有特色的女性商业街。

二,三孝口:三孝口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金寨路和长江中路交叉口,车流量较大,承担三孝口这片区域的主要交通运输作用。

三,城隍庙:城隍庙市场位于庐阳区安庆路街道辖区,临近长江中路,经营面积10万平方米,占地约150亩,云集个体商户近4000余家,日均客流量5万人次,年交易额30多亿元。主要经营业态有服装纺织、日用百货、玩具纸张、古玩字画等。东南西北面分别与六安路、安庆路、蒙城路、淮河西路相临,地理位置优越。1986年1月在安徽省人民政府规划下建立开业,成为合肥市个私经济的发源地,小商品集散中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目前,城隍庙市场主要由庙前、庐阳宫、庙东、小商品世界、古玩城、城隍庙商城和城隍庙大世界组成。

四,淮河路步行街:淮河路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带,是合肥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人们把始于1993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淮河路改造项目,说成是合肥旧城改造的画龙点睛之笔,而1998年市政府对淮河路东段的拓宽改造,则使其形成了集购物、旅游、文化、休闲、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文化商业步行街。

这条长920米、宽22米的商业步行街东起环城路,西至宿州路。在设计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考虑人的视觉心理、生理感受,整个平面与空间有收有放,有简有繁,富于变化和层次感。

淮河路东段集聚有大量的历史古迹,著名的古教弩台、九狮桥及飞骑桥遗址、李鸿章故居等居于其间。这里有历史文脉、区域特色的宣扬,细腻而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拉张了步行街的魅力,城市与美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以其文化的积淀、休闲的购物、舒心的游憩、环境的品位被人们称为合肥的王府井。

地点概况总结:合肥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城市,变化日新月异,能代表合肥地域特色的区域很少,庐阳区是合肥仅有的集文化、历史、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区域,它承载着合肥的过去,是连接历史上的合肥和现在的合肥的纽带,如果说要有一个能代表合肥地方特色的区域,那么我想只有庐阳区。

而我选择的调研地点又是这片较有特色区域内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可以说如果来合肥这几个地点是必去的,这样一些个独具特色的地点,我想它们所存在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存在问题:

一,女人街:受到步行街冲击,客流量较少,达不到商业街正常的客流量。

女人街位于商业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周围商业繁荣。但就在这样一个各方面条件都极佳的情况下,女人街的销售并不是很好,街道冷冷清清,偶尔才能见到一两个客人,顾客非常之少。而距离它两站路的步行街客流量非常之大,使交通一度陷入瘫痪,这种极度不对称的情况是很不正常的。

经过调查发现绝由于步行街的商业较为全面,商业体系较为完整,商业、休闲、娱乐、餐饮等俱全,而女人街这样面临单一顾客的商业街与之相比就不具有优势,绝大多数顾客都被步行街所吸引。这样就造成了女人街愁云惨淡,而步行街熙熙攘攘的局面。

二,三孝口:车流量较大,同时受到旁边公交始发站的影响,造成一定的运输压力。

三孝口由金寨路和长江中路交叉形成一个交叉口,由于这两条道路都是城市主干道,所承载的交通运输较大,这样就造成了这个交叉口的车流量较大,在高峰期时有一定的运输压力。就在这样一个交通运输压力较大的主干道的交叉口他居然有一个公交始发站,由于公交车的特性,它进出站较多,同时又带来一定的人流量,这无疑为这个交叉口增加相当一部分压力。导致交叉口原本应有的运输能力有所减弱。

另一方面三孝口是一个商业集中地,是塑造一个城市形象的地方,在这样一个明显的位置设置了一个管理相对混乱的公交始发站不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

三,城隍庙:管理混乱,街道杂乱无章,同时古建筑的保护也不到位。

城隍庙是一个城市的代表,对于合肥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较少的城市来说城隍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合肥的城市形象。作为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我认为有必要对它进行一定的改建维修管理。 调研过程中发现,城隍庙这一片区域非常的混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摊铺乱摆、垃圾到处都是、店面破旧,完全塑造不了一个好的城市形象。

同时由于混乱,龙蛇混杂,不利于管理,成为城市的症结。

四,淮河路步行街:人流量过大高峰期甚至可能造成入口处道路交通瘫痪。结束段商业不具有优势。

淮河路步行街一端入口的前方有一个重要的公交始发站,合肥的许多重要路线的公交车都从这发车,同时在这端入口的左侧又有一个地下通道。

这些交通设施都具有非常强的引导作用,可以将人流导向一个方向,同时步行街又是一个非常吸引人流的地方,两方面一结合就导致了步行街虽然有多个入口但真正意义上的入口就一个,这就导致了通往步行街的人流都从同一个入口出入,大量的人流量导致了入口前面的道路极度堵塞。严重时甚至陷入瘫痪境地。

由于大量的人流都集中在开始段,这就导致了步行街越往后面顾客就越少,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步行街的黄金店面全在前两段,而第三段的销售就比较惨淡,在一定意义上浪费了步行街的价值,同时又没有很好的为前面部分分担压力,导致前方的极度拥堵而后方又缺少顾客这种不平衡现象的产生。

解决方案:

前提:现今合肥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它正在与“长三角”经济区全方位对接,东部沿海资本产业转移时,必将首得其利。

同时合肥已发展成为全国二级区域交通枢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到南京约需两个小时左右,到上海、武汉约需要4-5个小时。淮南、京

九、宁西等六条铁路纵横交错,特别是沪汉蓉高速2007年建成后,合肥到南京仅需45分钟,到上海、武汉只需两个小时。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合肥的地上发展已趋于成熟,地下的发展已提上日程。

2007年6月合肥市启动《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相关支撑性文件编制工作。规划中的3条地铁线路分别是:1号线,火车站-滨湖区,总长约32公里;2号线,龙岗开发区-科学城,总长约31公里;3号线,磨店职校城-大学城-派河,总长约38公里。

2008年10月经合肥市政府批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相关支撑性文件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后又分别经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及环保部组织专家评审并获得通过。

2009年8月7日,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锦绣大道站至云谷路站)开工建设,2011年初完工;2012年6月1日,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正式开始建设,首先开工的是合肥站至大东门站。按照合肥市政府规划,2016年12月31日,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将开始运营;2017年6月,合肥轨道交通二号线将开始运营。

根据这样一个地上发展成熟地下发展才开始的情况,我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一: 女人街的主要问题为顾客较少,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够,同时步行街又存在人流量过大,承载有压力这一问题。若能将这两个地点结合起来,这样他们就能互补,这样既解决了女人街对顾客吸引力不足顾客较少的情况同时又能一定的分担步行街的压力。

这两个地点的距离又相当近,而在这两个地点当中有正在修地铁。种种的条件都为这一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

所以我对女人街顾客较少的解决方案是抓住合肥大力发展地铁这一机遇,通过地下的发展,在地下建成一个商业网络,将淮河路步行街和女人街通过地下商城的建设而连接起来,将步行街和女人街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通过步行街对顾客的吸引力为女人节引来顾客,同时女人街又可以为步行街分担一部分的人流压力,同时地下商城的建设本身又为城市增添了魅力。

二: 三孝口的主要问题是公交始发站的存在影响了交通运输,同时有对城市形象存在一定的影响。它对交通的影响是不可优化的,所以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对这个公交始发站进行迁移。

在距离它不远处的的淮河路步行街前面也有一个公交始发站,由于合肥地下交通的建设,合肥的地上交通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地上交通的压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缓解,加上这两个车站距离较近,这样就为两个公交始发站合并为一个站而提供了可能。

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结合合肥大力发展地下交通这一现状可以将这个车站和人民广场站进行合并,这样三孝口公交始发站对交通的影响将得到彻底的解决,同时公交站造成的管理混乱的情况也能得到解决,城市形象也将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 城隍庙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建议对城隍庙 进行整合修建。

这片区域古建筑较多,但大多数已经比较破旧,我对这一问题的建议是对古建筑进行整修,对路面进行修理,同时对周边的商铺进行专业的管理,政府部门加大对这一片区域的关注,还原城隍庙应有的干净、整洁、古色古香的面貌。

四: 步行街的问题是人流过于集中在一端,导致交通的瘫痪。 我观察过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南京的步行街等等,发现它们的入口都不止一个,它们不是将两端作为主入口,而是从侧面开口。由多个入口来解决疏散交通的问题。同时它将地铁的入口设在步行街商铺的下面,直接引导人流进入步行街。 淮河路步行街侧面也有多个开口,但由于地下通道、公交车站的作用,真正作为主入口的只有一个,这样就导致了极度的拥挤,同时也导致了步行街上的不平衡。

我的解决方案是抓住发展地铁这一机会,模仿其他步行街的做法,将地铁的入口设在步行街侧面入口的商铺下面,这样既能将侧面入口利用起来,同时又能将人流直接引入步行街,不需要经过道路,这样就将本来集中在一端的人流分散到侧面入口上去,由几个入口来分担本来应该一个入口分担的压力,这样本来的局面将得到质的改变,同时由于人流都均匀分散在整条步行街上,整条街的商业性都将是平衡的,不存在以前的不均衡问题。

总结:

在合肥高速发展,地上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的情况下,抓住合肥发展地下交通这一机遇,发展地下商业,将合肥的发展引入地下。并通过发展地下这一机会解决以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推荐第10篇:合肥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合肥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国家长久治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好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今年2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制,进一步加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合肥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合肥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生活方式、利益关系、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城市基层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量社会服务、

1 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职能不断从企业和政府中剥离出来。社区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载体,社区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迫切需要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合肥的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未来几年,合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合肥要努力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要求,加快建成滨湖临江、引领全省、崛起中部、融入长三角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人口的加速集聚,对城市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不断完善新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基础和服务保障。

(三)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是城市构成与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紧紧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可以进一步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可以进一步凝聚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实践性。因此,

2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社区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切实把主要精力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强化社区公共服务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合适切入点,将适合由社区办理的事务交给社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好地落实在基层。

二、合肥市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深化社区建设工作思路,社区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社区自治功能得到加强,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社区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庐阳区、蜀山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包河区、瑶海区荣誉“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15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社区)”;市民政局荣获“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一)社区组织领导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市现有38个街道、364个城市社区、177个农村社区。社居委规模以1000户至3000户

3 为主,社区平均管辖面积约0.8平方公里。市、区、街均建立了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三大开发区均设立了社区管理机构,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居委主办,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形成。社区普遍建立了“一个大会,两个委员会”等决策、议事和执行机构,成立了社区工、青、妇、志愿者组织,加强了居民组长、片长、楼长工作网络建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体系。

(二)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自2009年起,我市提出具有合肥特色的标准化指标体系,启动了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现已建成31个示范社区,第三批28个社区创建工作正在开展。近三年,市、区财政共投入1.5亿元,全面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2008年底市政府又出台规定,解决了新建住宅区社区工作和活动用房问题,目前城市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537平方米。大多数社区建立了文体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图书室、残疾人康复室等设施。

(三)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区级社区服务中心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52个,社区服务站319个,共拥有4000多个社区服务网点,服务项目达270多项,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街居普遍建立了就业和社保、文化教育、便民利民、行政服务、社会事务服务、卫生服务、党建联谊、治安联防、救困扶贫服务平台。全市共有各类社区志愿者组织1000个,社区志愿者12万余人,年服务70万人次。社区服务信息化步伐加快,庐阳区实施“数字庐阳”工程,以人口事务管理为基础,以744个社区(村)网

4 格为依托,实现全区数据信息“一口采集、多口使用”、“一方采集、多方使用”、“变多平台为一平台”的集网上办公、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

(四)社区工作者队伍明显优化。目前,全市社居委专职工作人员共3620人,其中社居委成员1782人,未经选举产生、聘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2476人(含残疾人专干198人,劳动保障协理员404人,组织员221人,计生专干476人,低保专干168人,创建专干297人,综治专干152人,其他666人),平均每个社居委约11人。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选派挂职等办法,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龄、学历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全市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3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60%。全市社区专职人员年均收入达3万元,部分街道还通过考勤、奖励、考核等方式进行补贴。全市社居委工作人员“三险”或“五险”基本达到全覆盖。

(五)社区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2003年全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后,以解决“四有”问题为突破口,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六个配套文件,并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城市社区用房建设和管理、社区残疾人工作等意见,有力推动了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各城区结合自身实际,也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建设政策意见。蜀山区在全省率先开展深化街居体制改革,出台了《关于深化和完善街居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社区“议行分设”自治管理模式。庐阳区杏林街道、包河区

5 骆岗街道相继试点进行社区的有效整合,均由原7个社区合并为4个,整合后每个社区1-3平方公里,1.2-1.8万人。

三、当前合肥市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特别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一)社居自治有待进一步强化。市、区、街和社居委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对社居委的职责分工界定不够明晰,社区从事了过多的行政性和半行政性事务,既有计生、就业、社保、综治、创建等常规性工作,又有各类统计、调查、检查、拆违、招商引资等临时性任务,部分社居委还承担着老旧小区、回迁小区和企业移交生活区物业管理等事务。社居委真正用于社区自治的时间和精力少。社区直选仍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采取上级任命、招聘、选派等方式产生。社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方面的各类制度虽较为健全,但实际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二)社区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目前计生、劳动、综治、组织等职能部门,都采取在社区或设立机构、或增挂牌子、或下派人员等方式开展工作,但各自为政,对上负责,条块分割,难以统筹。一些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共享共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情的深浅和认识的高低。社居委与物业公司关系尚待进一步磨合,尽管我市2010年出台了《关于明确市区物业管理工作职责的通知》,对市房产局、住建局、乡镇街道以及村居承担的物业管理职

6 责作了明确,受职能下移时间不长、社区人手有限等影响,社区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尚处于磨合阶段,致使一些物管小区成为社会管理盲区。一些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

(三)社区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内容单一,以政府提供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卫生和计生服务、安全服务、文教体服务等公共服务为主,互助服务、志愿者服务和商业服务发育不够充分。服务对象以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失业人员、祖居户等特殊群体为主,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社区服务以政府部门和社居委为主体,缺乏市场化、社会化的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来承接。社区民间中介组织发育缓慢,社区志愿者组织少,人员参与率低,未能形成经常性活动机制。社区商业服务欠发达,商业网点不够完善。驻区单位内部服务社会化改革缓慢。社区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高,缺乏整合和互动。

(四)社工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缺乏规范化管理,整体素质仍需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既有社居委成员及其聘用人员,又有街道和职能部门招聘、下派人员,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导致人员管理难统筹,考核评议缺乏统一规定,人员生活补贴待遇不一。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不高,对年轻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社区工作者流动性较大,尤其是高学历年轻同志,往往将社区工作作为下一步工作的跳板。

四、加强和创新合肥市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指导思想

7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总体目标,以服务居民为目的,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创新和加强社区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思路,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断夯实和谐合肥建设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城乡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以居民群众满意和社会和谐安定为目标,在两年时间内,以网格化建设为手段、以组织化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化建设为方向,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基本实现社区居(村)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学有所教、难有所帮,为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营造安定祥和的基层社会环境。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着眼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把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居民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城乡统筹,全面推进。坚持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将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和思路引入农村社区,构建城乡社区互补互助机制,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提高的城乡社区和谐发展新格局。

8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广泛宣传、组织发动社区各类组织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创新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紧密联系社区实际,特别是社区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及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措施,提升工作实效。

(四)主要任务

1、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

具体目标是:2011年底,实现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三县30%的城镇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到2012年7月,三县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60%。主要内容是:从2011年起,在全市城区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三县开展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把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将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通过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网格化管理取得实效,使社区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推进社区组织化建设

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居委为主体、社区服务(工作)站为中坚力量,社区群团组织与社区志愿组织、社区便民商业组织及其他组织相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具体工作中,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建设。大

9 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统揽和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社居委自身建设,增强社居委组织居民开展自治、协助提供公共服务和组织开展监督活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打造一支立足社区服务平台、依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与机构、政府与社会支持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筹备成立合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组织平台。三是健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保障机制。落实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创新社区工作者培养选拔机制,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经济和政治待遇“双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市直单位新招录公务员下社区锻炼制度和市党政领导联系社区制度。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优秀社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四是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在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和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3、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具体目标是:争取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全市100%的城市社区和30%的农村社区实现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一是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注重应用、强化服务”的原则,以社区人口信息为基础,统筹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房产、卫生、教育、文化、交通、工商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打造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对社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二是注重实效,梯度推进。

10 立足我市社区工作实际,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统一技术规范要求,重点突破,讲求实效,分步骤实施。推进智能化住宅小区(楼宇、家庭)建设,在有条件的社区,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和通讯等个人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三是创新模式,注重安全。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平台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依据政府采购管理规定,积极探索“服务外包”、“以租代建”等成功建设模式。规范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人口、户况等信息数据安全。

4、推进社区服务化建设

具体目标是:到2012年底,逐步建立体系完整、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一是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出台《合肥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相关文件,对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过程中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行规划,重点推进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福利、社区文体五大类服务设施建设,到2012年在全市基本形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二是扩大社区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在每个社区设立“一站式”办事大厅,为居民提供便捷、规范的行政服务。鼓励有条件的街道、社区突出服务重点,设立“四个中心”,实现“四个面向”,即:建立社会救助中心,面向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建立就业服务中心,面向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培训、推介等就业援助服务;建立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服务中心,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服务;

11 建立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面向未成年人提供陪护、兴趣培养和学习辅导服务。三是开展社区公益性互助服务和商业服务。以社区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公益性服务为宗旨,坚持政府扶持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通过项目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和扶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鼓励动员共产党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青少年学生等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在社区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力争两年内实现全市社区志愿者组织全覆盖;鼓励和引导驻社区的机关、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资金和智力服务;研究制定社区服务业扶持政策,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业,探索建立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着力打造社区服务品牌,推动社区服务标准化、连锁化、专业化。四是推进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在城区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同时,从今年起,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参照城区的模式,在三县开展农村社区标准化建设试点。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市政府将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纳入对县区、三大开发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发挥好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要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抓好相关工作。依托社区开展公共服务的综治、公安、教育、文化、卫生、计生、人社等部门要把支持和帮助社区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和权限,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社区服务管理创

12 新。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协会、慈善协会等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各县区、三大开发区按照属地原则对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全面负责,街道、社区具体抓落实。

2、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资助、部门扶助、市场参与”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一是改善社区硬件设施。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部署,市、区两级财政继续预算安排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经费,全力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示范社区。二是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由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平台搭建等,各县、区财政负责落实平台维护、数据采集更新、硬件建设、网格管理员培训等费用。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市、县区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专项用于社居委换届、社区“两委”正职和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等。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服务外包等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区服务的质量。

3、机制保障。一是强化宣传手段。通过领导干部培训、论坛讲座、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方式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理论水平,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网络宣传、文艺宣传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成果宣传等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基础。二是强化督查手段。将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纳入领导干部实绩档案,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考核内容,建立地区、部门责任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奖惩。三是强化政策手段。结合我市社区建设实际,针对社区服务管理

13 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四是强化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最新信息化科技成果和手段,整合公安、民政、司法、人社以及商业服务等信息资源,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综合平台。

14

第11篇:合肥滨湖新区城市规划原理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原理调研报告

——关于滨湖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前言:

合肥市滨湖新区,即指历次规划中预留控制的东南引风口地带和城市机场南部地带。区域内自然景观良好,水系较多,其具体范围为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其中312国道以北(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27平方公里;312国道以南至十五里河(中部片区)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十五里河至巢湖岸边(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83平方公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南部片区一期建设区面积初定为20—30平方公里。

滨湖新区的建设将使合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湖城市,沿巢湖风景线将成合肥的主要特色和魅力所在。新区的核心功能将体现为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和综合居住等。滨湖新区是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是合肥未来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区。并通过“十一五”及更长时间的努力将滨湖新区打造成独具魅力的现代新城区和城市未来的新名片。

滨湖新区正式启动建设于2006年11月,按照“世界眼光,国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启动区确定在紫云东路以南,沪汉蓉高速以东的区域。启动区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路之隔,水、电、气、热等公共资源接入便捷。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和骨干道路网,四通八达。

正文:

一、建设滨湖新区意义重大

1.建设滨湖新区是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现实需要

合肥是中部省会城市中最靠近长三角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产业基础较好,交通枢纽作用显现,综合商务成本较低,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06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1073.8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城市人口258万人,城市化率55.8%。相对自身而言,合肥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仍然靠后。同时,老城区人口过于密集、道路交通拥堵等情况依然存在,城市发展空间受阻,虽经多次改造但仍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而发挥巢湖的生态资源优势和通江达海的区位特点,建设一个风景优美、交通发达的生态滨湖新区,提升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形象,可以更多更好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转移,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目标。

2.建设滨湖新区是形成省会经济圈的重要举措

作为省会,合肥的发展必须置于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国内外诸多地区发展的历

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力。合肥不腾飞,安徽就谈不上崛起,省会经济圈无法形成。“141”城市空间发机的空间结构。而周边城市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合肥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持。如六安的水资源、淮南的煤电能源、巢湖通江达海的区位条件,都成为省会经济圈积聚发展势能的潜力所在。加快合肥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经济首位度必将为尽快形成省会经济圈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滨湖新区是迎接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各国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大城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生活水

平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具有明显的优势。2006年末,我省户籍人口6593.5万人,城市化水平37.1%。按照实现现代化的要求,2030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80%。而省会合肥理应成为安徽快速城市化的载体。因此,建设滨湖新区,打造通江达海的安徽“浦东”必将进一步提高合肥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和对外幅射力,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建设进展情况

1.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

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总体思路,通过公开招标、专家评审、公众

参与和多轮的科学整合,形成了滨湖新区概念性整合规划。一旦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滨湖生态型新都市将屹立在安徽的中部。

规划中的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南部,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

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196.9平方公里。其核心功能是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居住综合新区等。形象定位是合肥的城市名片,合肥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体现滨水的、生态的、现代的、地方的空间形象。

2.滨湖新区建设进展情况

去年10月,滨湖新区建设正式启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基础设施优先、

社会事业优先、拆迁安置优先、聚集人气优先”,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特别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新老城区发展,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进行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支持,滨湖新区的人气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目前,3.5平方公里的的启动区初见形象,区内11条道路具备了通行条件,连接主城区与滨湖新区的全长12公里的徽州大道和BRT快速公交投入使用;6000人寄宿制高中、3000人初中、3000人小学可在今年秋季招生;拥有3000张床位的三级特等医院、省农产品检测中心、30万平

方米拆迁安置和商贸、旅游、换乘中心、写字楼等一批项目已陆续进区建设。滨湖新区拓展区、临湖区拆迁征地工作也于6月11日正式启动。新区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滨湖新区每天都要接待多批来自各地的投资者,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一些重大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建设者们创造的体现合肥精神的“滨湖速度”,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赞赏。

三、提请关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尽快完成滨湖新区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的编制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是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当前,滨湖新区建设正在加速进行,

但指导建设的规划却是仍有调整可能的概念性整合规划,从而可能带来无法预见、评估和预防的生态环保和城市景观问题,给生态城市的建设带来隐患。因此,当前要尽快在“141”战略规划及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完成滨湖新区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注意其与老城区的衔接、平衡。规划编制好后,一定要按规划要求分期建设,不能随意变动。

(二)滨湖新区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目前,巢湖出现以下不良迹象:巢湖湿地面积逐步减少,沿岸的水土流失及水体淤泥等

日益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湖岸出现塌陷,湖盆变浅、容积缩小,蓄洪防旱能力大大降低。目前最大水深仅3.77米,平均水深仅2.69米,水运能力明显不高。同时,水体污染严

重,湖区呈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西半湖呈重度富营养状态,高温天气产生蓝藻等现象。滨湖新区建设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一方面,滨湖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可以保护巢湖自然生态环境,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建设及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不利生态环境的新问题。合肥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滨湖新区要消纳自身产生的污水,还要处理可能流入区内的污水,如果没有处理预案将会对巢湖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保护巢湖自然生态环境,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是滨湖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为此,建议:

1、滨湖新区建设应做好“规划环评”

区域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从微观到宏观的拓展,是对战略规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环

境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价。其目的,是将环境更为系统地纳入宏观的战略决策之中。通过分析、预测和综合的评价,提出最佳的减缓措施和政策建议,并将评价的结论体现在最后的决策当中,提高战略决策的质量,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区域规划环评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对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能够保证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因此,滨湖新区建设应在项目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进行科学的评价。

根据滨湖新区的功能定位,总体规划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注重巢湖水域的全面维护,保持良好的景观与生态环境,加强周边地段建设的控制,协调城市建设风貌。

2、滨湖新区建设应注重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滨湖新区建设应有计划地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保护与建设巢湖自然生态环境。

(1)按照专家建议,实施好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围绕保护巢湖水质,做好相关的环保工作。城市园林建设应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

(3)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将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列入国家重点工程投资计划。

(4)加快江淮运河的立项、建设工作,尽快实现长江、巢湖、淮河三水沟通。

3、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统筹机构综合治理巢湖

(三)打好巢湖牌,做好滨湖新区旅游开发建设工作

滨湖新区建设为开发利用巢湖旅游资源,做活水文章带来了契机。围绕如何把滨湖新区建设成为“休闲旅游基地”,发挥其旅游会展功能,建议:

1、在滨湖新区规划建设中融入旅游功能

在规划建设中融入旅游功能,发挥滨湖新区市政建设的景观效应,实现建筑景观化、城市功能旅游化。在这方面,外地已有成功例证,如桂林的“两江四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既是恢复桂林生态的杰作,又为桂林增加了新的旅游亮点。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转播塔及杨浦、南浦大桥,更跻身中国“十大经典旅游景点”之列。可见,在重大市政建设中融入旅游内涵,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推进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建设

合肥作为旅游中心城市,首先要把全市特别是滨湖新区各项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好。其次,要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滨湖新区旅游应和巢湖忠庙、肥东四顶山等旅游项目联合开发,认真遴选、衔接好旅游项目及旅游路线,争取用最小的资金与资源代价,形成最大的旅游产出。

3、统筹规划、重点推进滨湖新区“休闲旅游基地”建设

(四)做好建成区管理与服务工作

1、理顺发展与管理及服务的关系

随着滨湖新区启动区的快速建成,特别是三所学校的交付使用,在建好新区的同时,做好新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已迫在眉睫。但新区往往容易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跛脚现象。要按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尽快研究制定新区管理体制,对区域建设、发

展和社会事务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

2、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工作

各地新区建设的经验表明,只有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工作,新区建设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为此,建议:结合新区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训失地农民,提高他们的文化、文明、技能素质,实现农民向职工、村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的转变。

(五)坚持项目带动战略

项目是吸引社会资源,尤其是资金、人才、技术等稀缺资源的有效载体。根据发达地区的经验,在一个集中建设的新区,产业集聚、项目带动战略无疑为成功之举。为加快滨湖新区建设进度,建议:一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直部门的支持,争取相关部门将重大项目放在滨湖新区。二要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加大滨湖新区的宣传推介力度,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三是根据“141”战略和滨湖新区的功能定位,将无污染、低能耗项目集中在滨湖新区建设。

第12篇:合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合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是联系农业和市场的枢纽。近年来,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促进合肥市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大力发展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全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统筹、“县域突破”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化主体迅速发展。

一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2009年,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349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5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加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市八大产业第二位。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55家,提供就业岗位7.2万个。

二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发展迅速。目前我市已建成肥东县新城开发区、长丰县双凤开发区和经开区等一批年产值超3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园企业占全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50%,产值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80%。

三是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通过在省内外异地投资建厂、建基地、设专卖店等形式扩大生产,壮大实力。金润米业、华泰集团、真心食品、燕之坊公司、丰乐种业、银山棉麻公司等近年来都在省外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华泰集团成为我国坚果炒货行业第一,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种子行业第一股。

四是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有了新突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15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14000、HACCP、QS体系认证。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个、安徽省著名商标28个、安徽省名牌产品17个。丰乐种业、丰大面条、洽洽、真心炒货、金润米业、燕之坊粗粮、肥西老母鸡等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外向度明显提升。全市50多家企业获得出口自主经营权,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出口创汇1.74亿美元。丰乐香料公司是我国天然薄荷产品出口最大的生产经营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高纯左旋薄荷脑”被国家科技部确认为“2006国家重点新产品”,2009年出口创汇1350万美元;安徽凯利粮油食品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花生出口企业,2009年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脱水蔬菜、蔺草、羽绒加工等出口量也位列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我市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到我市投资建设产业化项目。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台湾统

一、泰国正大等世界500强企业和黑牛集团、伊利乳业、和威集团、温氏集团、雨润集团、新希望集团、通威股份、大北农农牧科技、湘大饲料、旺旺食品、隆平高科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在我市投资。

六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全市新建续建农业项目220个,总投资118.72亿元,广东黑牛集团总投资4.35亿元建立了双蛋白液态奶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二期工程已经启动;肥东和诚公司投资3.5亿元建立年加工2亿只鸡的家禽加工项

目投入生产;万润公司投资3亿元兴建年生猪加工量200万头的屠宰加工项目、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年产20万吨粗粮食品工业园项目、安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立专业生产精品食用油脂生产线项目均已开工。

(二)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内农产品加工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是加工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精深加工偏低。同一种原料在合肥往往只能加工出几种产品,而在发达地区却能生产出几十甚至几百种产品。从精深加工看,主要行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率较低,如油菜籽生产的产品大都是毛油,油脚加工利用产值远低于山东、江苏等地。

二是龙头企业不大。合肥最大的龙头企业华泰集团,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而河南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300多亿元,利税近30亿元,在全国有40多家屠宰厂,40多家肉制品加工厂,2000多家连锁店,成为亚洲第一的肉类加工企业。我市缺乏像双汇、蒙牛、鄂尔多斯、娃哈哈这样的知名特大企业。

三是产业加工集约化程度偏低。目前合肥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平均产值为7100万元,比全国水平低20%。从行业看,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平均规模较大,农副食品、食品制造业较低。而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集团化发展呈现出咄咄逼人之势,双汇、莲花、兴发、金健、希望、燕京、伊利、鄂尔多斯、大江、德大、如意、旭日升等,都是国内著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世界很多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100亿美元以上。

四是产品品牌不响。合肥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虽然也出现了“洽洽”、“丰大”等中国驰名商标,也开发了一系列地方品牌,但总体还是不强,春然肉制品和丰大面制品虽然在省内是首屈一指的企业,但合肥市场还是出现被河南双汇、博大等外省品牌占领的现象。

五是加工农产品外向度不高。2009年,合肥市农产品加工品出口额为

1.74亿美元,相对于青岛市的33.4亿美元,烟台的23亿美元,我市加工农产品出口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二、发展机遇分析

(一)资源优势

合肥是省会城市,位于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连接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000多个小时。具有生产和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基础。粮油、蔬菜园艺和畜禽等一批优势农产品在结构调整中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商品优势,不少产品已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此外,我市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位居全省首位,现代科技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等也是我市发展农产品生产的有利因素。

(二)市场优势

国内外经验表明,随着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导致对农产品的最终需求是趋于下降的,但是对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的需求,则是不断扩大的,食品工业仍是名列前茅的产业,食品市场仍然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我市已于今年正式成为“长三角俱乐部”新会员,长三角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加速变化和加工水平需求加速上升的阶段。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安全、营养和方便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三)政策优势

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以“三农”问题为主体,并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的重视、对农村的倾斜和对农民的关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合肥市委、市政府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并把它作为实现城乡统筹的重点来抓。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和《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持。市财政先后投入专项扶持资金近亿元,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奖补,极大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加速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合肥市作为中心城市,产业支撑力和城市承载力的增强,城市对县域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此外,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市“工业立市”战略优先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将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以及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

(四)科技优势

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省部属研究院所200余所,各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358个;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59所,博士授权点138个;两院院士3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具有充分的条件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大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加工转化增值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以发展特色产业、名牌产品、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原料基地化、生产规模化、加工现代化、品牌绿色化和企业集群化,全面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注重立足优势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发挥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有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布局上,进一步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逐步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集群,引导加工与原料基地结合,上下游产品衔接,工农结合,合理布局,良性循环。

2、注重发展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注重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和主要从事农产品初加工的个体户的发展;既要大力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又要注意发展贴近消费市场的大宗农产品加工业;要重点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努力培育贸、科、工、农相结合的新型市场主体,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企业组织结构。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形成以“基地建设+加工企业”的配套模式。依托乡镇、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户建设原料基地,为农产品加工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基地建设与加工企业之间以契约或合同为保障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建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注重自主创新和提高竞争力。在保护和发扬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传

统工艺同时,要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着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从体制改造、机制健全、组织完善等方面引导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管理信息化在企业中的运用,加大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造和更新力度,建立面向竞争,面向客户的企业管理模式。

4、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在企业建设和发展中,要注意节约原料,做好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认真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在企业布局过程中,注意防止周边环境对产品的污染,同时要防止加工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新建农产品加工项目,在具体建设中,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二)发展目标

围绕农产品加工及其制品的多样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发展方向,力争到2015年,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00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突破100个,农业企业发展到1000家,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超过1000亿元。把合肥建设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

四、发展重点

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以骨干项目为支撑,突出发展重点,开发特色产业,实现“政府规划配置资源,市场引导产业,产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种养业”的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以下产业:

1、粮油精深加工业。发展以稻谷为主的粮食精深加工和菜籽、米糠、大豆、芝麻为主的油料加工,大力开发豆制品、杂粮加工,打造加工水平高、能力强的粮食加工制品产业体系。重点企业:金润米业、台湾统

一、燕之坊、丰大股份、燕庄油脂、福涌泉油脂、人人福豆业、锦泰糖业。

2、畜禽加工业。肉类重点发展猪、牛、羊、家禽等产品深加工,引导鲜肉制品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储存、易食用方向发展;乳制品产业加强品种开发,搞好产品分级、分类包装;饲料业以发展猪、家禽、水产饲料等为基础,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和特种动物饲料,使饲料工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打造优势畜禽产品加工产业体系。重点企业:和威、雨润、温氏、伊利、现代牧业、新希望、大北农、湘大等。

3、食品加工业。重点发展食品制造、饮料、坚果炒货等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培育市场知名品牌,提升综合竞争力。重点企业:旺旺、统

一、华润雪花、娃哈哈、华泰、真心等。

4、烟草加工业。以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合肥卷烟厂为依托,推进“黄山”精品卷烟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着力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快速发展的政策。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市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是我市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要尽快制定强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推动其向集群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制定,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高效发展,而且要限制农产品加工业低水平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强化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一是逐步建立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信用度高、管理规范、有发展潜力的

农产品加工企业,真正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市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资金扶持。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年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科学技术专项经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要向扶持农产品加工业方面重点倾斜。三是全力争取国家、省财政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的支持。

(三)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引导和推进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引导和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的优化重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大型龙头企业集团。二是加快品牌整合。农产品的竞争实质就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培育品牌、整合品牌、建设品牌、保护品牌,合力打响品牌,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各级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联结。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市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营销、服务连接和资产连接等多种服务形式,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提高产业整体效益,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粮油、畜禽、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但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逐步吸引农产品加工及其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使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集群发展,向示范园区集中,向块状特色经济推进。在园区建设中,突出产业特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并且与各县、区(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力求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产品知名、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五)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首先,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设立技术开发基金,提高新产品开发经费和风险调节基金的提取比重,争取企业自主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培养自主研发队伍,建立自己的科技开发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市有关专项资金向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倾斜,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第三,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鼓励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技研究和开发中心,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支撑体系。第四,引进推广新技术。各级农产品加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为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提供技术装备、工艺、成果和政策信息。

(六)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抓好抓实。认真研究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农产品加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同时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纳入县、区(开发区)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加快发展。

第13篇:合肥干部选拔任用创新调研报告

合肥干部选拔任用创新调研报告

推进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科学化,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为进一步探索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法和途径,我们采取研究资料、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立足合肥实际,开展了干部选拔任用创新的专题调研,对干部选拔任用环节中如何实现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有机统一作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创新的探索实践

1、紧扣第一要务,按照事业需要配置开发第一资源。组织工作的价值体现于服务中心的成效。这几年,我们紧扣市委中心工作,围绕面向基层、面向经济部门的主战场,把那些领导发展有思路、推进发展有办法、服务发展有激情,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重点加大工业经济、外经外贸、财税金融、城市建设等紧缺性人才的调配和培养力度。2005年以来,先后从市直部门和经济建设主战场选拔70多名熟悉经济工作、具有较强驾驭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县区党政班子;多渠道地选拔数十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市直重要管理部门,尤其是注重选准配强一把手;突出园区优先地位,服务企业做大做强,选派近20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驻全市骨干企业,当好信息员、服务员、监督员“三大员”,帮助企业增产、增收、增效,赢得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收到了为企服务、锻炼干部、增进党委政府与企业关系的“三赢”效果。海纳百川聚人才,紧扣建设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合肥经济圈等实际,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力推进“千名海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集聚工程,建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合肥基地,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孵化、引进机制建设。我市2名“海归”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囊括我省创业类人选。连续7年分8批组建3434个专业招商小组,选派近万名招商队员走上经济发展主战场,足迹遍布22个省、市、自治区,着力培养一批熟悉基层、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后备干部队伍。

2、勇于创新突破,创造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合肥模式”。“十一五”以来,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标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为原则,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为导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为目标,不断加大公开选拔力度,打造阳光选人权,大幅度提升干部选任公信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探索创造了干部竞争性选拔的“合肥模式”。一是公推公选模式。2007年,首次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对12个市直部门正县级领导职位进行选拔,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5个副县级领导职位。二是公推竞选模式。2008年,面向全国公推竞选2名团市委副书记,打破地域、身份限制,吸引来自全国431名年轻同志踊跃报名。邀请部分专家、“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监督。三是联合公选模式。2010年上半年,采取市县(区)联动方式,面向全国联合公选46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开选调8名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在取消身份限制、创新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吸纳“两新”组织管理人员以及归国留学生报名参选,笔试命题、阅卷一律“外包”,面试考官全部外请。吸引海内外1230多人报名,其中“两新”组织15人、“海归”10人。从差额面试、差额考察,到差额提名、差额票决“全程差额”,做到“好中选优”。四是公推竞职模式。2010年10月,公推竞职9个县处级干部重要岗位。坚持“政策、职位、条件、规则、程序、结果”的“六公开”,由市委全委会公开推荐提名、首次引入中组部考试中心“人机对话”系统进行领导能力测评、公开竞职演讲和现场答辩、每场邀请400多名基层干部群众和网民现场观摩并提问,每场都有近5000

多人次观看大屏幕直播。首次引入民意调查对竞职选手进行抽样调查。实行全程差额、全程监督,每个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被誉为竞争性选拔的“合肥模式”。这次公推竞职,是对合肥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一次大检验,合肥干部队伍坚定的宗旨意识、蓬勃的创新精神、强烈的干事愿望给评委和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次公推竞职,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大教育,公推竞职演讲答辩的大舞台,像一面镜子,照人照己,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这次公推竞职,是对组织工作和城市形象的一次大宣传,公推竞职的诸项创新举措,吸引许多外省市持续关注,激起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了解和参与热情。

3、推进大规模交流,实现全市干部资源的大循环、大统筹。这几年,我们着眼统筹全市干部、人才资源,打破地域分割、部门壁垒,对干部资源进行大整合,放在全市发展的大系统中来进行大循环。制度层面,出台了《市管县处级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公务员转任机制法制化、常态化。实践层面,一是推进县处级干部“结构性”交流。“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交流县处级干部662人次,占县处级干部调整面的34.6%。每年在市直大委口和县区之间交流干部数十人,县区党政正职及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公检法“三长”实行异地交流,一律不在本人成长地任职。二是推进公务员“法制化”交流。2008年,在全国率先对82个市直部门科级以下公务员进行大规模、跨部门集中交流轮岗,1632名公务员走上新岗位; 2010年,实施立法后的首次公务员交流转任工作,转任面达到市直机关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总数16.74%,其中跨部门转任103人。2008-2010年科级以下公务员交流轮岗面达47.6%。三是推进城乡基层干部“跨区域”交流。2010年,交流5名乡镇街道干部到市直机关任职,今年首次从优秀社区干部中公开考录10人到市直机关工作。在全省首次实施乡镇、街道书记跨区交流,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组织实施了市直机关面向基层选调公务员工作,共选调127人,打通了优秀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的通道,真正做到了“干部在基层锻炼,人才从一线选拔”。四是推进“条”“块”干部“融合性”交流。打破体制壁垒和条块分割,重点推进政法系统等较大委口的干部交流。今年以来,市直和县区、市直单位与开发区、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共双向交流干部39人次,5名“70后”市直单位正县职干部挂任县区委副书记。

4、坚持公开透明阳光,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进程。坚持市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干部制度,在市和县区全面实行党委常委会、全委会讨论任用干部票决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四项监督制度”,制定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等多个规范性文件。以“商鞅变法”的精神,开展了效能革命,先后出台了“四条禁令”、“三项制度”及“宁静生产日”制度,对部门审批实行“超时默认制”,对联合审批实行“缺席默认制”,改进窗口服务方式,全面实施并联办理制、全程代理代办制等,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环节,围绕用人、用钱、用地、用权,在公共采购、土地出让、项目招投标、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形成了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培育了风清气正的优良政治生态。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近年来合肥市紧紧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城乡一体”等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十一五”以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开始在全国省会城市领跑,综合经济实力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省会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合肥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旗帜鲜明地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良好导向,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为着力点,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造就了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敢走新路、善于突破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从而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实干之风、负责之风、创新之风,激活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一湖春水。

二、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创新的显著特征

全面加强和做好党的干部工作,最根本、最关键的在于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这主要体现在:

开创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生动局面,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前提。党的干部工作,就是为了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使命服务,最重要的就是要选用能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优秀干部,能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共同奋斗的人民公仆。因此,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党的形象,也是党得民心或失民心的关键。中央和省市委多次强调,用人是最大的导向,也是最大的形象。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做好了,不仅能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而且能有力促进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极大地凝聚人心、深得人心。

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纵深发展,创新干部选拔机制的创新是核心。干部选任制度是整个干部制度的核心。从党中央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选用具有“四化”条件的年轻干部开始,到提出“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的思想,拓宽选人视野,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的新阶段。近几年来,中央出台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许多法规性文件,主要都集中在干部选任领域,干部选任制度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公信度,创新体现时代特征的用人制度是关键。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其中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愈受社会关注,能不能以改革的精神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新一轮改革的进程;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条件下,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既要按照党的十七大以来一系列要求,下功夫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更要以此为重要的能力标准来选好人、用好人,更加需要积极探索建立起符合执政规律和时代要求的干部选任制度,这是事关党的领导和执政的重大课题。

推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创新,要突出把握好八个特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把握八个特征:

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就是第一资源的竞争意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业绩导向、能力导向,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潜能。二是把人岗匹配、人事相宜作为组织系统选人用人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人才配置机制。三是积极推动干部的交流轮岗,通过多岗位的锻炼,进一步丰富工作阅历,培养创新思维,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人才,为事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储备。四是认真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开发管理和培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速年轻干部成长。五是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竞争产生活力,一支朝气蓬勃的干部队伍,必然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录用,使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六是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五湖四海、不拘一格降人才,形成英才辈出、群贤毕至的用人环境。七是继续大规模地培训干部,努力建设一支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八是探索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干部的考核评价。

(二)处理三种关系: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选人用人工作历来为干部群众所关注。长期以来,我们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和制度体系,如党管干部原则,干部管理中的群众路线、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等等,这些要求和标准,必须很好地秉持、继承和发扬。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群众对干部任用环节民主参与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干

部的选拔任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党内事务,而与发展的新要求和干部群众的新期盼紧密相联,因此,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主题,紧抓时代脉搏,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不合时宜的制度和做法予以大胆改革和创新。如在当前干部选任工作中,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刚要》,特别是如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确保11个重点改革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做到总体目标设置与分步实施相结合、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这些都需要我们从选人用人、制度设计、人力资源开发、组织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不断加以创新、发展和完善。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组织工作中,原则性是核心,是灵魂;灵活性是方法,是手段。只讲灵活不讲原则,就会失去灵魂,丧失公正,行而不远;只讲原则,不要灵活,工作就会难以落实,流于形式,甚至走向教条。干部选拔任用环节尤其要正确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把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起来,做到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就是要做到,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相关条例制度办事,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单一性与多元性的关系。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要打破人才身份、单位、部门和所有制的单一限制,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注重吸纳优秀社会人才进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编制等规定上要有灵活性;打破条块分割,大力拓宽交流领域,避免“体内循环”;打破身份界限,积极开辟交流的绿色通道;打破地方(部门)所有,坚持组织调配与社会调节、市场调节相结合,提高人才市场配置水平。要注重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式选人用人,特别是对那些个性鲜明、能力突出,但存在这样那样缺点的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并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选配他们到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实现选人用人的多元化。

三、创新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对策与设想

“十二五”时期,落实合肥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关键,就是要大力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今后实践中,要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认真组织好党委换届工作,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合肥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宏伟大业中来;要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科学考核等多种途径,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素质能力,有效推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重视基层,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把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作为根本大计,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锻炼成长,造就大批能够经受考验、担当重任、熟悉基层、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合肥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要大力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创新推动”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1、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为前提,进一步健全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机制。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形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从大局出发,拓宽视野看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着眼未来用人才。二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要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公正用人机制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三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加强干部宏观管理力度。作为党委主管干部的职能部门,组织部门一方面应承担起干部制度改革工作的统一领导,宏观管理、协调与指导职能,切实解决干部制度改革缺乏整体配套性和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另一方面要严格贯彻执行各级关于干部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大力创新干部选拔任用途经和方法,有效行使党的干部制度改革主体职能。

2、以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着力点,构建竞争性干部选拔的常态机制。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既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也是当前干部群众比较公认的改革措施。中央《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每年新提拔厅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逐步扩大范围、增加数量、合理确定频次,定期有序开展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工作,并不断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努力实现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常态化。一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强化竞争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严格把好“入口”关,把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真正选拔上来。二要推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规范程序,改进方法,扩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层次、范围和比例,并对笔试、面试、答辩等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命题质量,使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既科学严谨、简便易行,又充分体现竞争择优的原则和要求。三要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完善选任制,改进党政领导干部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完善差额选举制,逐步做到由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都实行差额选举。扩大聘任制,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中普遍推广聘任制;同时探索在实行委任制的领导干部中部分实行聘任制。

3、以扩大民主为方向,进一步健全民意表决和民主决策机制。一要科学地扩大民主,不断完善选人用人的初始提名。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入民主推荐前的整个前期酝酿过程的形象概况。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对于完善干部选任制度、扩大干部选任工作民主、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当前,应当在扩大初始提名的参与性和规范性上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打破身份限制,拓宽被推荐提名对象的身份限制。要合理确定推荐量化分值,对干部群众推荐人选的量化考核实施分类设置权重、分类考核,真正体现民意。要建立推荐情况反馈或公示制。对干部群众推荐人选的票数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确保推荐人的知情权,鼓励干部群众参与推荐的积极性。二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落实好群众知情权,公开拟配备职位标准,公布拟任职位人选的条件和资格,增强公开透明度。扩大群众的参与权,拓宽选人视野,多渠道推荐人才。扩大群众的选择权,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测评制度,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范围。建立民主推荐结果综合分析制度,通过认真、科学分析,公正确定考察人选,防止简单以票取人。扩大群众的监督权,不断完善任前公示制,发挥好社会、新闻舆论对干部工作的监督作用。

4、以完善考核为重要手段,建立有利于准确反映干部德才表现的公认评价机制。一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考核的准确性。在考核内容和标准的设置上要体现系统性,分门别类地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要体现针对性,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要体现科学性,建立统

一、规范的实绩考核程序办法要体现可操作性。二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建议组建具有权威性的目标管理和干部考核指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导和督促各级党政、各部门、各单位广泛推行工作目标管理。三要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法,提高考核质量。所有党政干部的年度考核,要同岗位责任制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群众的参与度,把干部考核标准交给干部群众,搞好民主评议。四要强化考用结合,充分运用干部考核成果。要下决心把干部考核成果同干部升降、奖惩、教育培训挂钩,真正形成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竞争鼓励机制。

5、以加强监督为根本保证,建立健全有利于公正用人的公开监督机制。一要进一步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主体及其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的职责和权限。二要对干部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做好事前监督,特别是类似破格提拔或《干部任用条例》中只作“一般”性要求而工作中出现“特殊”情况的以及对于一次性提拔任用干部数量较多的,必须事先报告。加强事中监督,如参加民主推荐或

测评会议等。注意事后监督,实施经常性的检查监督。三要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严把选人用人标准关,严把推荐提名监督关,重点监督参与人员的范围、推荐办法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推荐提名是否公道公正。严把考察评价监督关,考察记录是否真实、考察评价是否客观公正、综合汇报是否实事求是。严把讨论决定监督关,监督酝酿范围是否符合规定,上报党委讨论的拟任人选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四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逐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访、举报、申诉受理制度,引导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干部的监督管理。五要形成严密的干部监督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坚持制度监督与立法监督并施、审计监督与审查监督并举、公开监督与隐形监督并行等措施,不断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

第14篇:合肥火车站派出所的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合肥火车站派出所的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公安部党委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决定在全国公安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这是公安部党委在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公安工作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继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后做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抓好基层基础建设是公安部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立警之本,是公安机关维护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执法之基,是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之源。各地各级的公安机关集中智慧,统一部署,迅速地开展了各自的基层基础建设。

基层基础建设年的目标:一是警力要下沉,二是保障要有力,三是班子要加强,四是素质要提高,五是管理要规范。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坚信上级领导将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制定赋有时代特色充满活力的基层基础工作体制。我就在合肥火车站派出所实习的情况,谈一谈合肥所是如何进行基层基础建设的。

一从信息化应用入手打牢基础

(一)夯实硬件基础。过去公安基础工作大都停留在档案簿册上,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大都靠人脑储存记忆,依靠纸介记录保留,既又易丢失,又无法共享,更使民警不堪重负。当前公安四级网已全面开通,合肥所以实战为导向,以普及应用为核心,购买了11台高配置的电脑,对以前的8台电脑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使所有的电脑都适应四级网络的运行要求,每2台电脑配备1台打印机,1台扫描仪。在不断推进设备更新升级,同时派出所还不遗余力的抓好派出所信息网站的开发和应用。网站建立了16个栏目,5个信息库(工作信息库,行业场所库,内部单位基本情况库,辖区重点人口库,工作信息库)。这使地派出所信息网体现配置强,容量大,反应快等优良性能,形成了纵向横通,横向密集的警务化网络体系。既便于和交流信息,公安宣传,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服务实战的效能。

(二)强化人本观念。人力因素是做好各项工作最活跃的因素。合肥所高度重视基层警务信息化工作,打造两支队伍。一是建立信息化民警队伍。合肥所对民警进行信息化素质的培养,使民警们熟练掌握计算机计算机操作和公安网络的应用技术,达到“三知四会”:知信息存储范围,知各类信息系统功能,知网络操作方法,会浏览,会查询,会录入,会下载,并努力扩大信息化应用群体,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战斗力,增强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二是建立群众信息员队伍。合肥所利用基层公安机关同群众接触密切的优势,积极鼓励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向群众这一庞大的资源库获取各类信息,并不断培植壮大群众信息员队伍,引导辖区内党员,治保,团员等治安积极份子为公安机关提供信息情报。

二抓队伍,强素质,提高整体战斗力

合肥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抓队伍建设与管理

(一)用好的制度规范民警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执法办事和服务行为。以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合肥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内务管理考评细则,执法质量管理考评细则,基层基础工作考评细则,消防监督考评细则。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将细节管理融于落实之中,使每位民警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和行为规范,从而严格依照制度进行操作。

(二)通过激活民警的思想热情,构建过硬平台。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根本,也是保障。合肥所坚持以打造过为引擎,抓好基层基础建设:首先抓思想牵动,激发基层民警的职业荣誉感,旗帜鲜明地教育基层民警把忠诚作为不变的警魂,充分发扬“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彻底打消民警不愿为,不会为不能为的思想顾虑,全面激发全所民警的工作的热情,提升了基层公安队伍的素质。其次是抓班子建设,建设过硬的基层的建设堡垒。合肥所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标准铸造了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廉政勤政的领导班子。再次是抓考核促落实,从见警率,发案率,满意率和情报信息有效率作为考核民警的主要内容;用细化的指标,明确的考核细则;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个民警的综合工作情况,每月一考,将每次考核成绩的结果在信息网中队伍建设栏上公布,月终兑现目标管理奖。

(三)是抓全警练兵。合肥所以大练兵为契机,挖掘练兵新内涵,开辟练兵新途径,在基层基础建设中掀起苦练基本功的练兵高潮。他们坚持组织培训集中练,调动思想主动练,骨干牵头引导练等多种形式营造苦练基本功的氛围,并重点曾强练功的练功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所内民警做到了“三懂”(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切实做到了“四会”(会擒敌自卫,会执勤执法,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民警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和实战本领。把合肥所建设成为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工作的公安队伍。

(四)着力营造良好的基层执法环境氛围,构建崭新的执法理念平台。合肥所一是对民警执法思想不端,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效果不好等方面进行调研,彻底根治了民警执法思想的弊病。坚定不移地地落实“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落实执法为民的思想。二是摈弃人治思想,树立法制观念。大力提倡崇尚法制,遵守法律意识,坚决纠正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等问题。树立用法律证据说话的思维,坚决依法办案,依法执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不断完善案件逐级把关制,执法过错追究制,执法检查制。三是树立人权观念,自觉地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摆上执法活动首位,充分体现人性化执法,做到急依法打击犯罪,又不损害公民合法权益,全面实现了“四无”(无超期羁押,无超期留置,无打骂体罚,无非法拘禁)。通过上诉的各项措施,合肥所打造了一个崭新执法理念的平台。

三完善派出所基础设施,加强派出所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派出所是服务群众的窗户单位,同时也是打击犯罪的综合实体。这就要求派出所既要有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又要有安全合法,保障人权的办案设施。合肥所建成了群众的服务区,打击破案的办案区,民警学习训练的活动区,为每一个警组提供了专门的休息的休息间。这使得合肥所成为服务群众的百姓之家,又成为从优待警的民警之家,真正激发基层活力,打牢了基层基础。

四以打造平安环境为主导,不断提高驾御治安局势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平安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合肥所在提高公安机关驾御治安局势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上狠下功夫。一是坚持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常抓不懈,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把严打专项斗争与基层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战车查堵为突破口,带动打击“两抢一盗”犯罪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打击犯罪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真正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二是加大内部单位,重点场所行业的治安管理力度,织就严密的“管控网”。三是注重增强治安防控高科技含量。合肥所分别在车站广场,候车大厅,出站口,各候车室和站台安装共计27个监控器。拓展技术防范的空间,延伸了技防的触角,织就了严密的“技防网”。四是坚持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设,建立健全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机制。蚌埠铁路公共处经常组织巡警,消防,治安等一线实战部门开展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演练,合肥所也定期与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演练,全面提高了民警抢险救灾,解救群众,疏导交通,保障供给,卫生防疫,现场警戒等工作技能和水平,确保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和保障社会稳定。

五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安全生产生活能力。

合肥所克服单纯的公安业务观念,营造出“两个环境”,确保公安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一是营造安全生产的治安环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责任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大力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狠抓车站,广场的秩序和安全,营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二是营造廉政高效的法制环境。合肥所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大力推进警务公开,不断提出便民利民措施,实行阳光作业,打造“透明公安”,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安行政工作机制。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机制,合肥所民警们的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各项业务的成绩在全处排名前列。

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派出所基层基础方案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

派出所基础建设方案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年

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年消防基层基础建设

第15篇:合肥推进阳光和谐拆迁工作调研报告

合肥推进阳光和谐拆迁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拆迁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定地选择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实施了“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战略,我市拆迁安置工作迎来了快速推进的新时期。截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拆迁面积1253.8万平方米,涉及6.77万户群众。已安置总面积260.2万平方米,涉及群众2.32万户,取得了好、稳、快的工作效果,有力地保障了我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改善了拆迁群众的居住条件,没有出现因拆迁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推行阳光和谐拆迁的主要实践与成就

近几年来,针对全市拆迁安置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操作与走群众路线并举,紧密围绕拆迁工作中的政策、拆迁、安置等三大关键环节,致力改革创新,探索实践了许多有效做法,取得了综合成效。

(一)实行“先拆违、后拆迁”,强化了拆迁工作的社会环境建设。违法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管理中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矛盾之一,吞食着城市有限的公共资源和发展空间,制约了城市发展后劲与综合竞争力,助长了投机取巧的不良民风和社会风气,腐蚀着社会良知和社会道德,同时也是拆迁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顽疾之一。2005年7月,市委市政府深思熟虑,果断决策,采取全社会动员、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带头,以城市规划为主导、合理安排拆违阶段和工作步骤,合理分工、完善查处违法建设保障措施以及坚持“拆、建、管”相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坚决有效措施,打响了一场为期一年多的“大拆违”攻坚战,全市共拆除违法建设1380万平方米,实现了零补偿、零冲突和零事故。“大拆违”破解了城市建设的一大痼疾,拆除了人们心里的一片藩篱,同时也拆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拆出了群众对城市发展的信心和愿望,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理解与支持。在随后的拆迁安置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先拆违、后拆迁”政策,对遇到的违法建设一律实行零补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实行“统一分级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型的拆迁安置管理体制。传统的拆迁安置管理,实行的是谁用地、谁拆迁、谁安置的管理模式,客观上造成了拆迁安置主体多元化、政策多样化、方式方法简单化以及拆迁当事双方信任上的缺失,成为拆迁安置工作中诸多问题的体制性因素。对此,我市从改革拆迁安置管理体制入手,实行政府主导下的统一分级管理体制,全市所有项目拆迁安置由市政府统一管理,实行建设发展项目“净地施工”、开发项目“净地出让”制度,并按照“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责权统一”原则,实行市、区政府分级管理,由市政府全面负责全市拆迁安置的综合管理和资金保障,主要负责法规政策制定、信访案件复核、拆迁人员培训、重大拆迁项目和拆迁问题的协调处理以及拆迁证照最终审核确认。区政府主要负责拆迁安置的行政许可、行政裁决、具体组织实施以及拆迁信访维稳工作,有效发挥了市和区政府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全市拆迁安置工作合力。

(三)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统一了全市拆迁安置政策管理。过去,由于多种原因,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县、区,甚至同一县、区的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拆迁安置政策上的差异。有的为推进拆迁工作,对既定政策的执行实行“前紧后松”,特别是对后期剩余的少数住户,常采取提高补偿标准或应诺一些过高条件的处置办法,引发群众

攀比,形成恶性循环,人为增加了拆迁安置工作难度。对此,我市对全市拆迁安置政策实行统一管理。明确规定,对国有土地房屋拆迁,按照合法有效的建筑面积实行“拆一安一”。本着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精神,对住宅类安置房的套型面积与拆房面积不一致的,安置时在使用面积“增加5平方米”至“减少3平方米”的范围内予以增减。对拆迁户人均面积低于我市最低拆迁安置保障标准的予以补齐。采取异地产权调换的,根据安置点的距离远近,给予10—40%的安置面积补偿;对征用集体土地的房屋拆迁,认定人均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为有效面积,按征地转户在册人口每人30平方米建筑面积进行置换安置,并允许每人再优惠增购15平方米,避免了因拆迁政策不一带来的拆迁工作难度。

(四)实行“集中实物安置”,保护了广大拆迁群众的现实利益。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是拆迁安置的两种通用方式。对于拆迁主体来说,由于前者相对后者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且安置可变成本少,成为拆迁主体的首要选择。而对拆迁群众来说,以拆除已有房屋为代价,一次性获得了一大笔现金。有的不善理财的“暴发户”便出现过度消费行为,有的甚至沦为“无房户”,成为社会的潜在不稳定因素。加之现行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因素,群众用取得的货币补偿款,很难在市场上购买到合适住房。对此,我市从维护群众的现实利益出发,实行产权调换的集中实物安置。其中,对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拆迁,按照商业开发住房建设标准,实行就近集中安置。对社会公益及征地项目拆迁,实行异地集中安置,有效解决了拆迁群众的住房需求,破解了高房价给拆迁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了群众利益,缓解了拆迁矛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实行“三榜公示、两级审核”,强化了公开操作和民主监督。过去,暗箱操作、弄虚作假、人情补偿问题屡见不鲜,引发群众强烈不满,是导致拆迁难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我市探索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三榜公示、两级审核”制度,分别在社居(村)、街道(乡镇)和市区“三榜公示”被拆迁人的住房和人口情况,受理群众举报。市和区政府分别组建了由建设、规划、国土、房产、公安、财政、监察、审计和财政等9个部门参加的市、区两级“房屋拆迁证照确认小组”,制定了《合肥市大建设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认定程序实施意见》,按照“公示一批、确认一批、结算一批”的原则,对上报的“三榜公示”程序和拆迁安置户资料进行联合复核确认。市级在区级联合复核确认基础上,实行终审确认,并以确认结果作为市与区政府结算拆迁安置经费的依据。2006年至去年底,全市通过该项制度累计确认安置面积334万平方米、安置户数19652户,同时取消不符合安置面积126万平方米、不符合安置户数4046户,核减率分别为27.49%和17.07%,维护了社会公平,降低了拆迁安置成本。

(六)实行“群众的事情群众办”,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建设拆迁特别是旧城改造项目拆迁,代表和体现的是群众意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应是拆迁安置工作的一项根本宗旨。对此,我市充分发挥区政府的群众工作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公开拆迁安置批准文件、宣讲拆迁安置政策,建立拆迁户亲情档案,帮助联系搬家公司、出租房以及为身患重病、残疾人家庭搬迁等多种方式,把服务、温馨和诚意融入拆迁全过程。与此同时,将“要不要拆”、“怎样拆”等重大事项交由群众作主。有的就拆迁安置细则召开听证会或居民代表大会,倾听并吸收群众的合理意见与诉求。有的以村民选举方式,成立拆迁改造项目村民自治小组,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宣传拆迁政策、做好群众工作,真正做到“拆不拆”由群众说了算;具体拆迁时,有的群众老党员自发组织一些老同事、老朋友,积极宣讲拆迁安置政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安置点建设时,有的就小区选址、规划设计、安置方案等有关事项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听证,达成共识,保障了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推进。

(七)实行“拆迁安置民生工程”,发展了广大拆迁群众的根本利益。拆迁安置不仅是一项建设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社会工作和民生工作。对此,我市坚持把危旧

房、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建设项目拆迁,作为改善百姓生活条件、实施扶危济困、促进科学发展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努力让拆迁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成果。为此,我市要求各区政府要选择交通便捷、周边配套完善区域,按照花园式标准,精心设计、建设拆迁安置小区;将高层、小高层的公摊比例分别控制在17%和15%以内,多余公摊面积由区政府承担;在小区规划、建设时,按安置面积的5%配套建设商业用房,交由所在街道或社居委经营,收入弥补拆迁群众的物业费、二次供水费和电梯费等项开支;免收安置房产权调换费、办证登记费、印花税、工本费以及上市交易土地收益金,减免房屋维修基金,让拆迁群众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早期受惠群体。

(八)实行“社会统筹保障”,维护了广大拆迁群众的长期利益。拆迁后的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我市十分重视拆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坚持做到四个“一律”,用制度保障了拆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是建立“农转非”制度。将符合条件的拆迁群众一律纳入城镇非农人口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养老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拆迁群众一律纳入全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拆迁群众自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次月起,可按月领取最低基本生活保障金,并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调整而调整;三是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将拆迁群众一律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四是建立再就业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拆迁群众,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按每人1.2万元标准发放抚养费;16周岁以上(含16周岁)的,按每人1.2万元标准发放自谋职业补助费,同时一律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实行优先就业。

二、我市推进阳光和谐拆迁工作的主要经验启示

合肥市推进阳光和谐拆迁的实践表明,拆迁安置工作连接着拆迁群众和拆迁主体,服从、服务于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纵观我市近几年来推进阳光和谐拆迁的实践,至少彰显了以下三点有益的启示。

一是必须推进“廉洁、高效、和谐”建设,全面彰显拆迁工作的时代主题。做好拆迁工作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易发多发、拆迁工作中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公认“大难题”。推行拆迁工作的廉洁、高效、和谐建设,对于保障群众利益、推进建设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成为开展拆迁安置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和基本方针,成为拆迁安置一切工作的自觉行动。

二是必须推进公开、公平建设,有效解决“民不患寡而患不公”的问题。民不患寡而患不公,体现了群众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合理诉求,是指导群众行为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拆迁安置工作应当顺应这一社会的主流思想和群众的根本愿望,切实将公开公平融入各项工作和工作的各个环节,自觉确立公开公平的工作理念,坚持公开公平的有效举措,探索公开公平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公开公平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公开公平的拆迁安置环境,推动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必须坚持还利于民、让利于民,在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上凝心聚力。拆迁安置工作既是一项建设工程、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经济活动,既体现了实现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民本意识,也反映了坚持市场交换原则的群众诉求。因此,开展拆迁工作应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保持拆迁安置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坚持还利于民、让利于民,努力谋求维护好群众的现实利益,实现好群众根本利益,发展好群众的长远利益,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参与拆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各项建设与发展的快速推进。

三、当前我市拆迁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经过几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拆迁安置工作构建了管理新体制,开创了工作新局面,提升了保障建设与发展的新能力。“廉洁、高效、和谐”

的拆迁形势加速发展,“爱我合肥,建设家乡”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项目拆迁速度大幅提升并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也因有效消除了违规安置补偿这一因素,拆迁成本大幅降低。据有关统计,我市的道路建设拆迁成本由以前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50%,下降到了现在的27%,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成效。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市拆迁安置工作也还存在着一些应引以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集体土地上外来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偿矛盾较大。多年来,本市外及跨县区的一些外来人口,私下通过买卖宅基地或购买房屋方式,在我市集体土地上拥有了住房,出现了“一户两宅”的现象。也有一些上述外来人口放弃原籍,举家将户籍迁入了现住地,户籍性质仍为“非农”,出现了农业人口户籍的跨区域流动。根据我市拆迁安置政策规定,1982年10月15日前迁入的外来人口,视为征地转户人口,享受拆迁安置,之后迁入的外来人口不予安置,因此产生了较大的拆迁矛盾。应该说,我市的上述政策规定具有合法性和一贯性。如果让上述两类外来人口享受拆迁安置政策,一方面,可能出现多次享受拆迁安置政策的问题,造成社会新的不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受现实利益驱使,将导致农业人口户籍的大规模不合理流动。出现此类安置补偿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宅基地管理以及集体土地上的房建管理不够规范,导致了“一户两宅”现象的出现。二是农业人口户籍管理不够规范,导致了农业人口户籍的无序流动。

二是国有土地上非住宅类房屋的安置补偿矛盾较大。非住宅类房屋拆迁是拆迁安置补偿中的一个特别群体。这个“特别”集中体现在此类房屋价值高、区域地段性强、级差地租大。我市对国有土地上非住宅类房屋拆迁,是按照政府制定的基准价格实行货币补偿。由于基准价格的定价机制未能完全实现市场化,产生了较大的拆迁补偿矛盾。对此,最近,我市已根据《征收条例》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货币补偿按照市场分类评估确定补偿基准价格,如按此规定执行,此类拆迁矛盾将得到有效化解。此外,各区也正在研究非住宅房产产权调换安置的可能性。由于非住宅房屋价值具有很强的区域、地段性,增加了产权调换中的选址和安置难度,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矛盾。

三是拆迁安置房建设明显滞后,存在较大的社会稳定隐患。我市实行集中实物安置政策后,95%以上的拆迁群众选择了产权调换安置。截至2010年底,在已经市级复核确认的334万平方米安置面积中,已经实现安置的为260.2万平方米(见附表),安置率为77.9%。综合还有约一半的拆迁项目尚未进行最终审核认证确认的因素,全市拆迁安置小区建设任务仍然很重。造成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滞后的原因,主要是安置房前期选址用地、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以及三榜公示、市区证照审核确认等工作环节存在较大的提速空间。2006年至2010年合肥市拆迁安置情况一览表

地 区

类别包河区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合计

拆迁安置拆迁安置拆迁安置拆迁安置拆迁安置

基础设施建设653.192.195.437.810533.37641.2929.5204.4其他37.9-44.57.2147.93.69445324.355.8

单位:万平方米

由于拆迁安置房建设的明显滞后,既延长了拆迁群众在外过渡的生活时间,难以及时安居乐业,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也增加了政府对群众超期安置的过渡费支出,增加了拆迁安置成本。同时,有的项目拆迁,由于拆迁证照审核确认程序尚未结束,无法兑现拆迁补偿,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引发群众信访,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隐患。

四、解决新形势下拆迁安置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开展拆迁安置工作,是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与辐射力的必由路径,是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保障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拆迁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决定了这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要加强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拆迁工作的保障能力。要站在拆迁安置工作的全局高度,针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开展基础工作建设。当前,应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上的房建管理,维护宅基地和集体土地上的房建管理工作秩序。二是加强农业户口的户籍管理,保证农业人口户籍的合理流动。三是开展拆迁安置基础数据信息库建设,构建全市拆迁安置电子数据信息的公开查询平台,在长期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为安置审核确认工作及时提供依据,有效防止重复甚至多次享受拆迁安置政策等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

2、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对拆迁安置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坚持以历史的观点、发展的思路和公正的原则,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不断加强管理、完善政策,及时有效化解新生的拆迁安置矛盾,进一步优化拆迁安置环境,广泛凝聚起推进全市拆迁安置工作的各方合力。

3、要加快安置小区建设,实现让拆迁群众早日乔迁新居。要把拆迁安置房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做好项目选点布局、规划设计和房型设计等安置小区建设前期工作的统筹,做到谋划在前,操作在先。要切实提高三榜公示和区级证照审核工作效能,加快落实拆迁群众的安置补偿,稳定群众拆迁后的生产生活。努力通过优质高效的安置小区建设,有效缩短拆迁群众的在外过渡时间,让拆迁群众尽早搬入美丽温馨的家园,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4、要注重总结推广,发扬光大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做法。近几年来,在我市推进阳光和谐拆迁工作进程中,各级各部门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实践了许多有益做法,积累了宝贵经验。例如,在拆迁登记审核中,全面实行了“三榜公示、两级审核”制度。在拆迁动员中,有的地方探索实践了以民主选举方式成立“拆迁改造项目村民自治小组”的民主管理方法,有的地方还探索实践了建立拆迁安置“亲情档案”等群众工作方法。这些创新经验做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值得深入总结、全面推广或加以延伸运用。要在总结、推广、运用已有经验的同时,注重并善于从鲜活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富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规律性的工作方针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和深化对拆迁工作管理的认识,借以指导和推进新的实践,努力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阳光和谐拆迁工作品牌,为实现“廉洁、高效、和谐”的拆迁安置工作目标而群策群力,不懈努力。

第16篇:合肥市民素质培育和提升调研报告

合肥市民素质培育和提升调研报告

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市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城市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社会能否文明和谐进步。为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人文素养,增强合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委宣传部开展了“合肥市民素质培育和提升”专题研究。调研组先后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机关进行了调研。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在基本摸清了现状、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调研组就进一步加强改进市民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课题所涉市民素质,是指合肥市民社会整体道德素质,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的言行举止以及遵守公共秩序、参与公益行动等情况,不涉及市民的文化、科技、法律及健康等其他素养。

一、“十一五”时期合肥市民素质教育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创新理念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构建覆盖广泛、协调有力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进市民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学好人、做好事、讲道德、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五年间,我市先后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省首届“文明城市”等荣誉,共有6人获得全国全省“道德模范”称号、3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充分展现了合肥人民良好的道德精神风貌。

注重以文化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摆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使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加强文化引领。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群众的审美情趣,培育城市的文化品位。成功举办四届“文博会”,引进品类繁多的高端文化精品,开展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提升了合肥文化的影响力。开展“书香庐州

文化合肥”、合唱节、“走向文明”巡演、“百场文艺下基层”等大型文化活动及“新春文化庙会”、“幸福家园广场文化周”、农民工卡拉OK大赛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强化城市的文化熏陶。“农家书屋”遍布城乡,593家农家书屋已成为新时期农民的“大学堂”。二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出台《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坚持打防并举,疏堵结合,依法整治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全面加强网吧监管,加大网上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组织5万多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我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占全省总数一半以上。举办了广玉兰杯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评选“首届十佳美德少年”,建立了一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室。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途径,在荧屏声屏积极推介健康向上的影视节目,2010年播出优秀动画节目500多小时。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0件实事,推进文博图等公益性教育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突出工作重点,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显著提升。抓住影响公共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从行为细节入手,推进行为革命,革除市民陋习,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在首次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成功跻身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实现重大

突破。一是开展整治“四乱”活动。在全市开展声势浩大的整治乱吐痰、乱撒纸钱、乱穿行、乱丢(倒)垃圾的“四乱”整治活动,创新了市民素质教育德法并举、教化养成的新路径,彻底杜绝了乱撒纸钱陋习,乱吐痰、乱穿行、乱丢倒垃圾现象也大为减少。市城调队调查显示,市民对整治活动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台分别在一版和黄金时段予以报道。二是取缔“正三轮车”非法营运。顺利取缔全市从事非法营运的正三轮车7501辆,同时免费为1056名下肢残车主置换了新型代步车,并在养老保险、住房保障、低保就业等方面对残疾人车主进行政策倾斜,成功地把依法取缔转化为关爱车主的民生工程,车主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三是开展文明交通专项整治活动。在抓好各类驾驶员文明行车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全体市民交通行为整治。发动省市区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认领重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开展文明交通主题宣传。交警部门加强道路执法,对各种违规交通行为严管重罚。双管齐下,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开展“百万市民不文明行为评议改”活动,严管重罚、教化养成,在全市广泛开展文明游园、文明工地活动,带动文明排队、文明让座、文明购物、文明游园等活动蓬勃开展,不断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创新方法载体,市民素质教育实效明显增强。结合实际,创新形式,突出特色,活动推进,实践养成,切实有效提升市民素质。一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作《社会主义荣辱歌》,下发全市各基层单位学习传唱;发行“八荣八耻”明信片,开展“八荣八耻”故事大赛。开展“百城市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市(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等活动,使市民群众面对面聆听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抓住汶川、玉树大地震及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难,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协作精神,使广大青少年普遍受到了思想道德洗礼。二是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抓住中博会、四体会、对接会、徽商大会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契机,广泛深入开展“当好东道主,满意在庐州”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全市举办1000多场市民综合素质讲座,近20万市民接受培训。开展“迎四体,大家一起来参与”主题实践活动,编印《文明观赛礼仪手册》,得到中央文明办充分肯定。三是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提倡志愿服务,切实加强志愿服务管理,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全市注册志愿者突破32万人。在各类重大会展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及日常的慈善救助行动中,广大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及公共场所,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宣传志愿者精神,劝阻陈规陋习,倡导文明行为,较好地发挥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展现了合肥人民良好的道德精神风貌。

强化宣传教育,知荣明耻社会新风更加浓厚。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教育强势,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文明氛围。一是加强新闻宣传。市属各新闻媒体统一开设“走向文明”专栏专题,加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及时发现好人好事,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引导市民向善向好。开设“红灯记”、“曝光台”等栏目,对违规交通及其他陈规陋习进行舆论监督,督促整改。二是强化社会宣传。精心设计印制道德模范、“我们的节日”、“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招贴画,在城乡基层广泛张贴。通过单位电子屏、社区宣传栏、公益广告、手提袋、文明伞等多种形式宣传文明礼仪,做到市民素质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是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在春节、四体会、徽商大会、央企500强大会等重要节点,商请市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先后累计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文明短信3000余万条次。认真组织开展“祝福祖国”文明公益短信大赛,优秀原创短信入选数全省第一。四是加强典型宣传。培育了徐辉、谭海美、胡文传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我先行”、“百万市民讲道德评模范做好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及月评精神文明“十佳事迹”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当前市民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迅速扩张,人口急速增加,人口结构驳杂,市民素质教育工作的难度空前加大,出现了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六不”:

一是市民素质教育的科学性不强。对市民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律性缺乏深入研究,导致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不强,习惯于把活动等同于教育,用集中活动替代日常教育,不善于出组合拳、打总体战,虽然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往往难见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社区文化活动设施达标率不高。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适用于省会/副省级城市),每万人拥有不低于500平方米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对照这一标准,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影响我们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软肋”之一。尤其是老城区,由于受历史和客观因素制约,显得更加突出,解决的难度也比较大。新城区相关配套设施正在跟进。

三是公共场所陈规陋习不少。高新区2010年12月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300个有效样本),当前还存在不少影响城市形象的陈规陋习,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不遵守交通规则(227票),随地吐痰(165票),乱扔垃圾(109票),公共场合抽烟(93票),说话带脏字(73票),大声喧哗(61票),破坏环境(47票),不排队(41票),损坏公物(37票),乘车不让座(33票)。加强市民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四是市民参与教育活动主动性不够。市民素质教育呈现“上热下冷”的局面。经常参与各类教育活动的人群主要是学生、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积极分子。有的活动即使有一些群众参与,大多靠社区工作者上门动员,真正自觉主动参与的群众很少。由于一些市民对教育活动抱着“与己无关,漠不关心”的态度,增加了组织难度,影响了活动效果。五是对不文明行为惩戒不力。目前,提升市民素质,除加强宣传、批评教育、舆论谴责外,主要依赖市民群众自我约束、自我修养,缺乏操作性强的惩戒措施,很难使当事人“痛改前非”,对旁观者也难以起到“引以为戒”的警示作用。

六是用于市民教育专项经费不足。全市还没有建立与市民素质教育工作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特别是在硬件设施建设、活动载体创新、先进典型褒奖、宣传氛围营造等方面缺乏专项资金支持。有的基层单位受经费限制,市民素质教育的活动“有一顿没一顿”,时断时续。

三、加强改进市民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市民素质受到思想观念、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提升市民素质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渐进过程。针对我市市民素质现状和市民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高度,把市民素质工作当成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任务,当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市民素质教育工作专项规划,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市民素质教育工作不在落实中落空,不在执行中走样。

二要创新方法理念。要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普遍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道德规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五项内容。广泛深入开展

合肥城市精神的提炼、宣传和教育工作,激发市民群众“爱我家乡、建设合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继续深化“效能革命”,不断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普及文明礼仪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实施文明交通工程,规范交通秩序。开展公益行动,弘扬奉献社区、互助互爱精神。抓好五类人群。抓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发挥表率示范作用。抓中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从小养成文明习惯。抓窗口服务行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水平。抓私营业主和外来务工人员诚实守信教育,共同维护城市形象。抓社区居民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全体市民爱我合肥。拓展五个渠道。即:学校教育渠道,推动德育进课堂;社区教育渠道,办好社区市民文明学校,丰富内容,提高教育实效;舆论宣传渠道,市属媒体要开设市民素质教育专栏专题,加强宣传教育;文化熏陶渠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以文化人;市民素质奖惩渠道,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市民自我教育、自我警示、自我监督、自我制约。同时,要充分利用少年宫、体育中心、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儿童中心、青年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级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要强化制度保障。要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使市民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长抓不懈,抓出成效,决不搞“一阵风”、“大呼隆”。完善分工协作制度。各单位、各部门和各社会团体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制定计划、开展工作时加强与文明委的联系和沟通,真正实现齐抓共管,形成市民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完善评价制度。量化市民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市民素质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市民素质指数测评。完善经费投入制度。扩大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规模,夯实市民素质教育工作基础。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市民素质教育,特别要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力度,通过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结对帮扶、慈善募捐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受助学生覆盖面,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完善城乡联动制度。通过完善“村民公约”、“居民公约”和“市民文明公约”,使公民道德规范变为居民自律要求,实现城乡共创共建,共同提高。(协助单位:市委宣传部)

第17篇:合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调研报告

合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调研报告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当前在新的形势下,合肥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要求,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为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是摆在全市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大意义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建设历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为党实现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是我们党基层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中央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规律的准确把握。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在基层组织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党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部署,注重根据不同时期中心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基层党建工作布局,不断深化、演进和丰富基层党建工作的主题。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正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当前我市已进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加速的新阶段,必须按照这一新形势,坚持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来部署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把基层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统筹城乡发展优势。同时,合肥作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不仅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率先见效,也要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上领先探出新路。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适应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发展变化,以创新的精神解决基层党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现实选择。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深刻而又广泛的变化。就我市而言,近5年,我市乡镇、行政村分别由81个、1223个撤并为55个、869个,新生农村社区124个,农业产业化组织104家,新经济、新社会组织数量由9224家增长到54124家,增长了约5.8倍,等等。特别是城乡生产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新型化。如何将组织和工作覆盖到新兴领域?如何更好地服务管理流动党员?如何解决城乡党建的融合问题?传统的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基层党组织设置、党员活动方式和教育管理方式等已难以适应。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正是主动适应这种形势变化,以创新的精神,改革调整传统的党建工作不适应的地方,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科学化。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直接落实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要求,解决农村基层党建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的党建工作体制,造成城乡党建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基层党建资源相对薄弱、工作难点多。比如,党建活动场所不足、党建人才、工作经费缺乏等。同时,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也带来了农村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的新变化,比如,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带来的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农业产业化、农民集中居住等带来的党组织设置和工作创新,农村人才外流带来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拔方式调整,等等。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正是要在党建领域探索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体制、新机制,从而破解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积极探索

截至2010年底,合肥市共有基层党组织10841个,党员264710名,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3565个,农村党员101132名。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合肥市委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和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基层党建互促互进、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在统筹开展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实践条件上取得新突破。结合重大主题教育的开展,探索统筹新路径。市委在深入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中,通过在领导、谋划、实施、考核上“一盘棋”,推动面上工作统筹;活动中通过资源共享、载体共建、互帮互助、典型宣传和经验交流,推动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互促互动、相得益彰。围绕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内容,相继开展了城市基层组织建设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基层组织建设、“两新”组织集中组建月、固本强基促和谐、“难点村”集中整治和强堡垒、争先锋等推进活动,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条件。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组织基础上取得新突破。顺应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在撤乡并村、区划调整和新建社区(村居)中,在规模较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党员较多的村建立党委或党总支。近5年全市先后有66个村(居)、社区升格为党委建制,462个升格为党总支,实现了“规模联大、班子联优、实力联强”;部分村、社区还根据党员群体特点设置特色支部或功能型党支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组织设置方式,按照“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富带贫、条块互补、纵横结合”的原则,广泛开展街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多形式的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如蜀山区西园街道光明社区与该区井岗镇邓店村,打破了党组织设置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域的界限,成立联合党委。针对新组织蓬勃发展的实际,依托产业行业协会,“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和商务楼宇、专业市场、项目工地等设置党组织,共设置产业型、行业和“两新”组织等各类党组织862个,网络党建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开始尝试。组织设置的不断调整优化,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

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在统筹城乡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城乡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探索建立了乡镇正职在乡镇、街道、县(区)直单位之间,以及与市直单位之间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在全省首次成功开展了10名乡镇街道正职跨县(区)交流。部分县(区)、乡镇探索在村改社区、老城区和新建小区间开展党组织正职交流任职、兼职、挂职等,优化了基层干部人才配置。基层干部人才选任机制在探索中不断健全。各县(区)积极探索“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开选拔、选派挂职等形式选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比如,肥西县去年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了11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在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从源头上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基本实现,全市已有792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基层干部培训教育不断加强。部分县、区还采取选派优秀村(社区)干部赴先进地区社区挂职锻炼、跟班学习。近2年我市有1271名村级干部接受或正在接受学历教育。城乡党员“一体共管”深入推进。市委专门出台了指导各县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相关文件,推动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和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我为家乡发展作贡献、为驻地繁荣当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流动党员工作台帐、分类管理制度,建立驻外党组织71个,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892个,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就覆盖到哪里。

强化激励保障,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上取得新突破。将城乡

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民心工程”。5年新建、改建和扩建了功能较为完善的200平米(中央规定不低于90平米)村级活动场所728个,占总数80%以上。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平均面积达352平米,63%的社区达到500平米以上。干部队伍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认真落实“一定三有”的要求,政治待遇上,市委围绕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从社区、村“两委”正职中公开选拔街道、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考核及政治激励等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县区还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了特色路径。比如,肥东县在“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工程”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村党组织书记“621”激励机制,即每年评选60名“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并从中选拔20名“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标兵”,每3年从“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标兵”中招录10名党组织书记为乡镇全额拨款的事业干部。长丰县设立村级重点工作奖励基金,对经考核优秀的村(居)干部给予重奖。村、社区干部的物质保障不断加强。把村、社区干部的工资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通过财政和个人分担为村、社区干部办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报酬标准不断提高,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有奔头、有劲头。

深化城乡结对共建,在城乡基层党建互动平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打破城乡界线、系统界线,促进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探索建立了城乡互动新平台,推动城乡党建互帮互促。按照“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思路,将省、市、县区直和企事业单位的1000多名选派干部派到村挂职,并探索出“领导联点”、“党员联帮”、“党群联心”、“工作联创”等多种共建形式,既推动了机关党建资源、管理服务向农村流动,也锻炼培养了一大批干部。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1+N”联建方式。比如,“两新”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送资金、技术、项目、服务、人才、就业等,参与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推动村、学校、医院党建、管理、技术、人才等工作城乡“捆绑”,共建帮扶。“村企共建”互惠共赢。各县区积极引导农村党组织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参与市区产业分工和配套,创造了

“机关部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形式,涌现了一批苗木花卉、西瓜种植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推动“党组织共建、党组织活动共办、经济利益共享、发展环境共创”,从而实现互惠共赢。

三、构建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要进一步提高对统筹城乡基层党建重要性的认识,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其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深刻把握和深入研究。有的把这项工作片面理解为城市对农村扶贫济困,导致基层党建的一些具体工作低水平、简单化,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产生等待帮扶的思想。有的把抓党建与抓发展割裂开来,抓党建的主动性不强、内生动力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直接制约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推进步伐。必须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最根本的是要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城市党的基层组织提供经济、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增强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城市基层党组织需要学习和借鉴农村党建中的先进做法,进一步焕发活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按照中央的新部署认真完成好这一项重大任务。

2、要进一步明确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核心内容,解决好工作的切入点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客观带来城乡党建工作自成体系、资源配置缺乏整合、体制机制相互割裂的情况。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坚持用“统筹”的思路、“一体化”的标准,找准工作着力点。要把着力点放在重点环节,在组织设置、资源统筹、干部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基层群众上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打破原有的二元结构下的组织设置方式,科学合理地设置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形式,大胆探索城乡党建资源优势互补、双向受益的格局,建立基层干部城乡统筹配置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党

组织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要针对建立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党员流动加快的新特点,加快构建党员管理教育新体系。要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服务群众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创新是在继承中的创新,对于传统党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也需一以贯之地坚持、在继承中丰富提升。

3、要进一步探索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方式方法,解决好有效路径问题。如何实现农村党建和城市党建的统筹发展,需要有明确的路径设计。要注重统筹城乡党建的目标定位、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打破城乡党建条块分割格局,改变“就党建抓党建”,“就农村抓农村、就社区抓社区”的传统思维模式,把农村、企业、机关、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有机协调起来,统筹安排,分类指导。鼓励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积极破除不适应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体制机制障碍。区别各地实际情况,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的薄弱环节上、放在新领域的工作创新上,力求在一些重点环节集中力量,率先突破。

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路和建议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这一目标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总的设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坚持统筹推进、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眼长远、循序推进的原则,以创新党建理念为先导,以城乡联建共创为载体,以统筹党建资源为重点,以推进机制建设为抓手,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为保障,逐步形成党建工作统筹共进、互动互融、协调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1、切实加强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部署和考核。市、区、镇(街)、村(社区)都要发挥党建工作领导机构的作用,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整合党群部门和有关经济职能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分层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市委要研究出台专门文件,就全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总体思路、工作原则、目标要求、方法措施和激励约束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各地应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开展试点工作,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多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研究成果。

2、统筹优化城乡基层党组织体系。主动顺应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形势,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区域互动、灵活有效的党组织体系。着力完善在城乡新经济社会组织、产业链、专业协会、集贸市场、社区楼宇、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中建立党组织的模式。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社区)与园区联建党组织的方式,继续探索“城乡联合党委”等工作新模式。

3、完善城乡合作的互帮互促机制。积极探索党建领域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实现途径,统筹党建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推动城乡党建资源互通互融。特别要引导城市党建资源向农村流动。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对农村在党建工作经费、党务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机制,城乡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等方面的整合利用机制,经验、信息等方面的互鉴共享机制。尤其要把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新农村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实行集中建设、综合利用。加大财政和党费的支持力度,多途径建立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强化基层党务工作经费保障。继续深化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着力推进机关部门、城市社区、园区和企业党组织与村、农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丰

富共建内容、创新共建形式、拓展共建载体、形成长效机制。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创共建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城乡交流平台,确保取得实效。

4、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针对新时期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复杂化、从事行业多样化、活动范围扩大化的特点,推动城乡党员管理体制、方式、手段的创新,加快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联共管、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的原则,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城市社区、“两新”组织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要主动接纳在本社区、本单位居住、就业的流动党员,形成双向互动式管理。积极探索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新方法,建立城乡共育的党员动态培养模式。建立组织部门与公安、农业、人社、工商、税务、民政等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健全市、区(县)、镇(乡)街、村(社区)四级党员服务体系,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党员管理信息平台,使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尽快在管理平台上对接和联动。运用网上组织生活、网上党校、BBS论坛、QQ群、电子邮件等网络平台,实现对党员管理、服务、教育的网络化。

5、健全统筹城乡基层干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进一步打破城乡、行业、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通过选举、选拔、选派等方式,促进城乡各类优秀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进一步拓宽基层干部选任视野和渠道,注重把优秀干部选拔到镇、街道领导岗位,鼓励外出创业能人、农村实用人才、退伍军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回村创业、在村(社区)任职。探索建立村、社区、非公企业等城乡基层党组织书记互挂、交流制度。进一步探索公开选拔、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书记办法。继续选派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基层党组织任职、挂职或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完善村(社区)后备干部制度,继续加大到村工作大学生选拔力度,力争做到“一村一名大学生”。加大面向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力度,有步骤地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基层工作。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实行城乡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有计划地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大规模培训。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村干部报酬保障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和退职村干部关爱机制。进一步改进对基层干部的考核机制,促进基层干部干事创业。

第18篇:关于芜湖、合肥两市外事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芜湖、合肥两市外事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协助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我省外事工作情况的汇报,7月中下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连松率民宗侨外工委的同志分别赴合肥、芜湖两市进行专题调研,重点了解两市在因公出国境管理、友城关系发展、护照发放和集中管理、外事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方面的情况。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合肥、芜湖两市高度重视外事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涉外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外事工作有力、有序和有效地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强化制度建设,外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两市高度重视外事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在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外事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外事工作规范、有序和高效地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定配套政策,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根据中纪发【2004】2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的通知》和中办发【2008】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通知》等文件的精神,合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外事工作管理的意见》,强化外事工作的归口管理,对公务出访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严格的规范;芜湖市出台了《公务员因公出国管理办法》,从制度上有效遏制了公款出国(境)旅游现象的发生。二是细化管理措施,护照管理工作严格高效。两市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护照发放、领用、收缴、注销、保管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还加大宣传力度,使公务出访人员了解护照集中管理的重要性,自觉执行护照管理的各项规定。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两市护照回收率稳步上升,从未发生过护照丢失、被窃等事件,确保了护照的安全。三是规范外事接待程序,对外交流交往日益扩大。两市在加大“请进来”的同时,出台相关措施,根据来访对象级别、任务、性质、要求的不同,对来访的邀请、迎送、会见、座谈、参观、宣传报道、礼品准备等各个环节进行细化,确保接待工作顺利进行。通过来访客人的所见、所闻,展示了两市良好的环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外合作的机遇和愿望,使来访团组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接待的工作针对性更强,效果明显提高。

(二) 强化开拓创新,友城关系不断巩固发展。两市高度重视友城工作的开展,通过“两手抓”,即,一方面通过领导出访、外宾来访、接待华人华侨和国际知名人士等渠道,大力拓展与国外城市的友好关系,不断扩大友城的数量与规模;另一方面,通过经贸往来、科技交流、文化合作、环境保护和教育等方面的交往,稳步推进双方实质性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质量,使友城关系由最初的“简单互访型”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和高质量”的互动型转变,使双方在合作中受益,为友好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芜湖市已与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三个城市结成友好关系,还有奥地利、美国的两个城市正在协商和报批中。合肥市则与五大洲的十个城市喜结“金兰”。

(三) 强化大局意识,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增强。两市的外事工作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密切结合本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革外事管理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的因素,为更好地“请进来、走出去”提供高效的服务。如,两市在审批因公出国(境)工作中,根据“从严把握、区别对待”的方针,实行“两宽两严一严控”(对一般性的公务考察团、党政代表团从严把握;对企业和经贸代表团则放宽政策;对“双跨”团组进行严控)。通过这些“宽严相济”的措施,两市外事工作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二、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两市外事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省范围内不同程度存在,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 外事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工作优势与合力。我国现行外事工作体制和格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是外事工作机构“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省直各部门,各市、县、区,乃至各群团组织都设有独立的外事工作部门。在平行机构中,外办、商务、发改委、海关、贸促会、侨联等部门承担了相应的外事工作职能。这些部门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履行外事工作职责,应该说,工作是富有成效的。但是,由于这些部门是在各自封闭的“圈内”运行,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源难以与其他部门共享,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重复劳动,资源浪费。甚至由于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在工作中各自为政、扯皮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 调查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工作针对性需进一步加强。从调研情况看,由于经费、人员、职能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外事工作部门对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对地方经济建设影响缺乏研究与思考,对本地外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的综合分析,略显滞后。在调查研究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制约了外事工作部门服务于经济建设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三) 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外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省、市、县外事工作部门在机构改革中几经调整,从政府组成部门到政府办事机构,最近又回归到政府组成部门,几起几落。加之编制、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外事工作队伍“进得来,出不去,提升难”的窘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影响了队伍的稳定,难以满足外事工作的需要,加强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

(四) 对外开放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目前,由于管理体制及有关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反映在一些同志身上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在有些地方和部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力度不大,步子不快,办法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国际上新兴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如动漫产业、会展经济等在我省的发展尚处在摸索阶段,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对外开放局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几点建议

为使外事工作更好地服务我省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使我省的外事工作步入稳健、快速、高效的发展轨道,建议如下:

(一) 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形成大外事的工作格局。要解决目前外事工作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值得关注:一是整合资源。首先要整合外事信息资源。建议由省、市(乃至县、区)外事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一个由各单位外事工作机构人员组成的协调小组(或联席会议等,名称自定),定期召开联系会议,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外事资源和信息进行交流,并对重要的信息编发给相关单位,使信息流通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其次是整合人力资源。做好外事工作,关键在人。目前,我省外事人力资源短缺,特别是翻译人员不足,影响了外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对全省的外事人力资源进行普查,建立资料库,对外事工作人员进行备案,登记在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借用、聘用、有偿服务等措施,跨部门、跨行业交流外事人力资源,调剂余缺,使其得到合理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二是营造氛围。外事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而有些部门和干部认为外事工作仅仅是外事工作部门的职责,对外事工作不理解、不了解,甚至有意回避。建议在党校和行政学院设置外事培训课程,提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国际视野、对外开放意识及处理涉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外事工作,主动关心、支持外事工作,形成良好的外事工作氛围。通过对外事工作信息和人力资源的整合,营造良好的外事工作环境,在全省上下形成大外事的工作局面。

(二) 强化调研,综合分析,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参谋。建议在外事工作部门成立专门的处室或科室,配备精干的工作人员,专职从事涉外方面的调查研究。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专题调研,综合分析,并写出调研报告供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与此同时,收集、梳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编辑成册,发放给各市县和各部门,提高我省对外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好参谋和助手。

(三) 关心爱护,重视培养,打造高效的外事干部队伍。建议加大外事人力资源的培养、使用和提拔力度,使我省外事工作干部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出得去。尤其要注重培养复合型的翻译人才,要加强培训,注重使用,让他们在对外交往的工作实践中接受锻炼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注意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广大外事工作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为我省改革开放事业造就一支会外语、通经济、懂政策、立场坚定、务实勤勉的外事工作队伍。

(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扩大我省的对外开放。在外事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我省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局面,实事求是地评估我省“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势。在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外事工作规定,制定我省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我省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做到宽严相济,切忌“一刀切”。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符合未来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动漫、会展等。与此同时,要强化对出国团组出访前的外事政策、外事纪律、外事礼仪及出国任务、背景知识教育,切实提高出访的实效性。通过上述举措,让来我省投资兴业的外国客商更顺利地走进来;让我省从事对外经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友好交流的人员更方便地走出去,为我省的改革开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19篇:合肥九次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奋力率先崛起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孙 金 龙 (2006年9月1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合肥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和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成果丰硕的五年

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市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金市人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圆满完成了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过去的五年,是迎接挑战、排难奋进的五年,是加快发展、成果丰硕的五年。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78.41亿元,财政收入130.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5.27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2.4倍、3.1倍、3.8倍。省会经济首位度由12.7%提高到16.3%,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由39位

1 升至31位。城区经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三大开发区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3.3%,肥东县、肥西县跻身全省十强,长丰县跃居全省上游。

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合钢等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中小企业\"双退\"基本完成,投融资、财税、事业单位、行政审批、城市管理、农村综合配套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开展\"大招商\",优化\"大环境\",五年累计引进外资13.4亿美元、内资459.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50.6亿美元。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加速推进,连续5年举办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4%。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城市建成区扩至224.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至224万人。成功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政务文化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开展\"大拆违\",拆除违法建设1200多万平方米,被建设部称为\"合肥模式\"。推进\"大建设\",拉开\"141\"城市布局框架。建成宁西铁路(合肥段)、大房郢水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完成百条小街巷改造、旧小区整治等重点市政工程,水电气热等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农村实现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砂石路和电话、广播、电视、通信全覆盖。

人民生话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屿可支配收入、茕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9684元和3207元,年均增长9.8%和10.2%。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由4238元增至11466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3,8平方米,电脑、汽车走进普通百姓家庭。在金省率先建立\"以土地换保障\"铡度,城乡困难

2 群体救助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城乡疾病预防控制等\"三大_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功。农村贫困入口和低收入人口大幅减少。

统筹发展取得实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青妇依照章程开展工作。统一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膺首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成功申办第4届全国体育大会,圆满举办第16届国际美术大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推选城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月静农村毙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深化于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两风两情\"建设,开展\"机关效能革命\",干部队伍活力增强、作风改善。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始终保持人才工作在全省的领先优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我们要倍加珍惜;五年来积累的经验,我们要大力发扬。实践告诉我们: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省委的决策部署、

3 先发地区的经验做法与合肥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提高认识中统一认识,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在与时俱进的发展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激发发展活力。

必须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在强化统筹的基础上,注重抓主要矛盾,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针对合肥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力攻坚,创新克难,以重点突破之功,取推动全局之效,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并举的高效发展、经济社会同步的全面发展、城乡区域互动的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以亲民富民的举措凝聚人心。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生活的难点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在服务群众中加深与群众的感情,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的力量凝聚成加快合肥发展的强大合力。

必须坚持以党的先进性要求锤炼干部队伍。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正确导向,激励党员干部勇于负责、敢于碰硬、善于创新,既奋力干事,又保持廉洁,在攻坚克难中发挥表率作用,以过硬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感召基层,带动群众,在全市形成人心思进、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在合肥这片热土上,洒下了大家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同志们坚实的脚印。我们共同体味了创业的艰辛,也共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我们深知,党的事业就像接力跑,必须咬定目标,坚持不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接着一茬干。历史如长河,发展无止境。我们要

4 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我们的事业,只有继往开来,一浪更比一浪高,合肥崛起大业才能始终阔步向前。合肥今天的发展,归功于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省直部门、驻肥单位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合肥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合肥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开创合肥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合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解放初市区面积仅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不过5万的江淮小邑,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十五\"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合肥跨越式发展集聚了能量。现在,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国内外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产业、资本加速向内地转移。合肥居中靠东,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交通枢纽作用显现,综合商务成本较低,正处于厚积薄发之时,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省会,合肥的发展必须臵于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省委、省政府强调,从安徽的现实出发。要讲中心城市带动,首推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要提高经济首位度、增强辐射带动力、提升省会形象、形成省会经济圈,在奋力崛起中发挥先锋带动作用。国内外诸多地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力。因此,合肥

5 发展得好不好,合肥发展得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安徽\"十一五\"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把握现实,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明确自身发展追求,树立加快发展的雄心壮志。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政治历史责任!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面对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当看到,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原因,发展不足仍然是现阶段合肥最主要的矛盾。我们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处于末位,与先发地区的差距明显。我们的人均财富水平还不够高,事关民生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们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执政能力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加快合肥发展,耽误不起,懈怠不得。

人贵有志,志在奋斗。能不能抓住机遇、率先崛起,是对全市党员干部一场新的\"考试\"。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时刻关注区域间、城市间的竞争态势,时刻关注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始终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牢记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牢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枕戈待旦、闻鸡起舞\"的激情,以\"夙兴夜寐、卧薪尝胆\"的精神,把合肥发展得更快、建设得更美、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不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负460万合肥人民的期望。

未来五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6 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主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努力开创合肥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2000亿元,省会经济首位度提高到20%以上,在全省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初步形成省会经济圈;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经济增速保持领先,经济总量争先进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

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只争朝夕,扎实工作,不远的将来,一个滨湖临江、弓l领全省、崛起中部、融入长三角的新合肥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未来五年,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新农村建设要全省领先

县强才能市强,县富才能民富。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实施《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为抓手,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收入这个核心,深入推进\"县域突破\"战略,加快把三县建成与省会现代化大城市相协调的新农村典范。到2010年,三县综合实力都要进入全省十强,力争有一个县能跻身全国百强。

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线。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强化工业立县,举全县之力办好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狠抓投资与招商引资,培育大企业和特色支柱产业。到2010年,县域工业增加值要达到280亿元,年销售

7 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20户以上,其中,至少有5户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基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县域市场体系。到2010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要发展到200家以上,建成一批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农副产品大市场。

新农村建设要注重抓好\"基础工程\"。从干部群众积极性最高、条件最成熟的地方抓起,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从群众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实施办实事工程,下大力气改善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从群众最易接受、受益最直接的工作切入,实施村容整治工程,展现省会农村新形象。从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塑造乡风文明的基础性工作着力,实施农民素质培育工程,造就新型农民,树立农村新风尚。

新农村建设要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更好地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回报农民。尤其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城乡要统一规划、合力共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县域与城区融合发展、城市与农村互动互补。创新体制机制,赋予县一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强化各方面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责任。加快农村发展,关键在自身奋斗。省会优势是三县发展的最大优势。三县要牢固树立融入发展的理念,主动对接,融入的主动与否,决定发展的强弱与快慢。同时,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共同建设美

8 好家园。

(二)经济实力要大幅跃升

实力决定地位,崛起先要自强。要以增强省会综合经济实力为着眼点,以壮大工业经济为先导,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动产业经济的规模、质量全面提升。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合肥要跨越,不搞工业绝对没有出路,工业不做大做强仍然没有出路,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来不得半点含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推进\"工业立市\"战略,落实《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突出发展汽车等八大重点产业,不断扩大整体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要达到850亿元,累计工业投入1500亿元。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植计划,加快培育、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的大项目,挺起合肥工业发展的\"脊梁\"。到2010年,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要超过50户,其中超100亿元的要达到10户左右。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衍生一片\"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坚持名牌兴企,创出一批名优产品和自主品牌,让\"合肥制造\"傲立国内、名扬海外。要注重集约发展,尤其要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投资强度;推广节能降耗、节水节材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必然带动服务业的发展繁荣。合肥是省会,发展服务业有着先天的优势、条件和需求。要突破非此即彼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

9 现代服务业,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要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10年实现服务业\"总量倍增\",把合肥建成现代服务业基地。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物流等产业,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积极推进\"园林科技、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壮大会展经济,建设区域性旅游会展中心。加速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发展新型业态,形成区域性购物、消费中心。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导和规范咨询、代理等中介服务业发展,培育文化、体育等新兴服务业。要调整优化服务业布局,老城改造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特色街,在中心城区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新区建设要注重发展服务业,创造商机、集聚人气、创出品牌。

园区是对外开放的主平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要突出\"园区优先\"地位,推进三大开发区\"二次创业\",壮大县区工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实力,使园区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引擎\"。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实行区县联动,领跑全市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加速发展,做大企业规模,成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先导区。新站综合试验区要提升站前形象,加速站北开发,形成合肥商贸物流中心区。城区工业园要立足全市发展大局,进一步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发展水平,加快建成新城区。三县工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要面向城市、迎接辐射,做好产业基地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扩散,发展配套产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

创业是加快发展之本,也是富民安民之道。要在优化公有制经济、扩展外资经济的同时,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重要位臵,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树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功、束缚民营经济发展是过\"的导向,营造\"一视同仁\"、\"效率优先\"的市场环境,让民间资本创业有条件、扩张有冲动、做强有信心。进一步扩大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吸引外地民营大企业来肥发展,扶持本土创业的民营企业,加速培育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积极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社会氛围,兴起全民创业热潮,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切实改善政府服务,为民营经济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无障碍地实现自主创业,让民营企业无障碍地实现自主发展。

(三)滨湖城市要初展英姿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合肥最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濒临巢湖。合肥城市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做好、用活巢湖这篇\"水文章\"。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也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机遇。建国五十多年来合肥城市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从\"环城\"走向\"滨湖\"乃至\"临江\",是合肥城市建设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性趋势。因此,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意愿,以实际行动迈开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的坚实步伐。

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概括地说,就是要从\"立足全省,着眼中部,面向长三角\"的战略全局出发,以贯彻\"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统揽,以老城区改造升级为主线,以滨湖新区开发建设为关键,以\"四大组团\"全面拓展为动力,开发开

11 放,整体推进,早日把合肥建设成为一个辐射全省、崛起中部、承东启西,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互动协调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老城区改造升级要有重大进展。老城区是合肥曲核心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连片推进,力争旧貌挟新颜。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全面提升老城区服务功能。优化布局形态,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环境,有效疏解交通,注重挖掘城市特色,提升文化品味,让老城区功能更优、形象更美。

滨湖新区建设要快速突破。这是合肥通江达海的必然选择,也是彰显合肥滨湖城市特色的关键之举。要按照现代化、生态型的定位,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快节奏推进,积极培育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产业,力争五年内核心区初具规模、展示形象,成为繁荣兴旺、城湖辉映的城市新亮点。

\"四大组团\"要全面拓展。这是构建省会经济圈、增强合肥对外辐射力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合肥与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竞争融合的先发区。\"四大组团\"的建设,要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规划建设,起点要高,眼光要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后人的评说。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把着力点放在拓展骨架、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和塑造特色上,加速与中心城区对接融合。要注重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壮大实力,提升层次,以产业支撑建设,以产业推动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要加速推进。按照优化布局、提升功能、体现特色、适度超前的要求,突出\"交通先行\",逐步把合肥

12 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积极支持配合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合肥铁路枢纽、合淮阜、合六叶高速公路、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江淮运河工程早日启动。整治好南淝河及派河航道,兴建合肥新港集装箱码头,建成北环高速公路。加快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形成辐射城市近郊的\"一刻钟快速交通网\"。

人居环境要切实改善。在先行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力一争五年内完成惠及20万人的市区危旧房改造任务,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水电气热、公交、通信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建设\"绿色合肥\",展现合肥\"山水城林\"的风貌。加强环境保护,确保GDP增长而排污量下降,让人民群众在更加清新宜人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四)科技创新要走在中西部前列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合肥被批准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这是光荣使命,也是重大机遇。要以试点市建设为着力点,在中西部地区率先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切实把合肥的科教优势变成现实的产业优势,让\"合肥创造\"与\"合肥制造\"两翼齐飞。

科技创新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为目标。瞄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培植一大批上规模、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项目开发和推介,吸引更多科技企业来肥发展。推进科技创业,鼓励支持科技人才领头闯市场、办实业。加快各类科

13 技园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好科技创新示范区,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到2010年,要培植一批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要占全市工业增加值60%以上。

科技创新要以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为关键。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要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政资介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到2010年,建成科技创新型企业150户,建立和完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企业技术中心60家:要完善成果转化的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各类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中介组织,让科技成果在合肥找到成长的沃土,让科技人员在合肥圆上创业梦。

科技创新要以营造便捷高效的资本融通环境为手段。管好、用好\"科技创新基金\"和\"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切实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应。积极打造合肥\"金融村\",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组建地方科技发展银行,建设风险投资市场。引导科技企业注重资本运营,提高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建立促进科学家与企业家合作的沟通渠道,形成科技成果发布、资本投资意向的平台,实现智方资方的\"无缝对接\"。

科技创新要以构建\"人才高地\"为保障。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带动创新团队建设。重视培养中青年科技专家,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支适应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做好引才引智工作,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合肥来创业,把技术成果招引到合肥来转化。注重把人才的潜能激发出来,创新人才管理体

14 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珍惜人才的环境,让各类人才有荣誉、有平台、有地位。

(五)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制约合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仍然是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程度不高。必须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强力推进外向发展,使合肥有更多的\"破题之作\",努力成为中部地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先行城市\"。

加速合肥崛起,必须高扬改革创新的大旗,坚决从自我束缚和相互羁绊中走出来,让合肥多出一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使改革创新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要从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入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来一次体制机制的再造,务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注重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努力把好企业改大、把大企业改强。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步伐,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激发活力;经营性事业单位要坚决推向市场,加快产业化进程。巩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城市资源,强化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功能,健全一体化管理制度,力求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城市资源增值最大化,让资本的活力在合肥充分释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实行重心下移、权力下放、权责统

一、费随事转,发挥区、街两级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共赢是加快发展的不二选择。要把东向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使合肥成为沿海地区产业资本

15 转移的首选地,成为全省东向发展的先发带动力量。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全力争取政策性投资,积极参与中部地区分工协作。做好发展省会经济、辐射带动全省的文章,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建设等一体化进程,加快构建省会经济圈。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事,坚持\"大招商\"与\"招大商\"并举,加大考核、激励力度,不断扩大引资规模;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加快农业、城建、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的作用,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走出去\"招商;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大境外招商和宣传推介力度,促进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以外引外\"。要提升外经外贸工作水平,使合肥更深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发展自己。

良好的发展环境,外强吸引力,内增凝聚力。要以发达地区为参照系,以\"商鞅变法\"的精神,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革命\",把合肥打造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城市之一。要进一步革新观念,从不合时宜的思想框框中解放出来,从凡事照搬条文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亲民亲商、便民便商、富民富商\"的要求落实在具体工作上。进一步创新制度,牢记\"按部就班加快不了发展、慢条斯理实现不了跨越\",在简政放权、精简审批、政务公开等方面大胆突破,使行政效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从各单位\"一把手\"抓起,层层把压力传递到位;环境好不好,由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

(六)\"和谐合肥\"建设要扎实推进

促进社会和谐,既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也是我们发展的保证。要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认真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使合肥成为全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首善之区\"。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对台和侨务等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重视做好国防和双拥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深化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行政机关要推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司法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制保障。

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加快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组织起来促进就业的模式,发挥好百帮创业园、再就业一条街的引导示范作用,高度关注\"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抓好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岗位对接工作,加强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努力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要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发展补充养

17 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做好城乡困难群众、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逐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推动职工收入稳定增长。积极发展慈善事业、老年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建设家乡、从我做起\"的责任感。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展示合肥\"奋力崛起、跨越争先\"的新形象。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在省会城市中率先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加快\"文化强市\",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创建特色文化村镇(社区);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和产业集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

着眼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围绕解决\"好上学、上好学\"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流动,推行城市住宅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从2。07年开始农村地区免收杂费;加快大学城和合肥学院的发展,规划建设职教基地,把合肥建成全国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惠民医疗工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部分医疗服务项目实行限价收费。围绕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推进道路改造,完善公共设施,科学组织交通,通过实施\"畅通工程\",让群众感到交通环境明显改善。承办好第四届

18 全国体育大会,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控制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

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保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以创建\"平安合肥\"为载体,把合肥建成全省最平安的城市、中部乃至全国最平安的省会之一。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推进防控体系建设。重视做好信访工作,关心群众利益,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加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对突发事件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应对能力。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监管、救援、监控体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交通、食品药品等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紧密联系合肥发展的实际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要大规模培训干部,力争五年内把全市科级以上干部轮训一遍。开展学习贯彻党章活动,弓I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培育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思想品质,经常反思在适应新形势上是否有所迟滞,在改革创新上是否有所畏难,在加快发展上是否有所松懈,永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用开放的、前瞻的、统筹的思维去谋

19 划发展、推进工作,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善于做好\"结合\"的文章,勇谋突破之策,力行创新之举,制定落实发展管用的、基层欢迎的、群众受益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着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科学执政,自觉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推进工作,力求执政成本最小化、执政效益最大化,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利益。坚持民主执政,善于集中民意、集中民智,注重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运用民主的、引导的方法来沟通思想、统一意志,把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凝聚到跨越式发展的旗臶下,把社会各阶层成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依法执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注重运用法律的手段、法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各级党组织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三)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锻造引领发展的骨干力量。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要求,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评办法选人用人,注重看本质看主流,重视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让想于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使各地发展得到最需要的人才,使各类人才找到施展才华的最佳位臵。要把实践作为培养干部的最好方法,加大干部挂职锻炼力度,注意从基层和企业选拔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

20 经风雨、长才干。大胆培养选拔使用年轻干部,早压重担,从严要求,促使他们尽快成长。进一步加强优秀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以构建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目标,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提升素质、健全组织、服务群众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顺应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加强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团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以改善结构、提高质量为重点,积极发展党的新生力量。落实中央《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五)狠抓作风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执行力。面对跨越式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来不得丝毫懈怠。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部门行风,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以良好的形象感召群众。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面对发展的压力,要有干一行兴一行的决心,有不改变面貌誓不罢休的斗志。要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主要精力用在推动工作上,放在解决问题上。注重抓具体、抓细节,切实把各项目标任务具体到项目,落实到人,量化到时间进度。要敢于动真碰硬,不怕面对困难,不怕触及矛

21 盾,多一些破题之作,少一些平庸之举。加强作风建设,机关要先行,领导干部要带头。各级机关要全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加快发展推波助澜。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为创新担风险,勇于为发展尽责任,甘于为基层作奉献,带动全市形成人人恪尽职守、认真做事的良好风气。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政廉的良好环境。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要求,注重体制、机制、法制\"三位一体\",加大从严治党力度,坚决清除腐败现象。要紧紧围绕管好权、管好钱、管好人,大力推进制度创新,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运行。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宣扬勤政廉政典型,搞好警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旗臶鲜明地查办大案要案,加大纠风力度。严格掌握政策,注意把改革探索中的问题、工作中的失误与违法违纪、腐败现象区别开来,保护好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问责力度。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严于律己,带好队伍,正一方风气,向党和人民交出干事创业和清正廉洁两份合格答卷。

同志们,加快合肥发展,时不我待。毛主席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共同创造合肥更加美好的明天! 22

第20篇:合肥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促进跨越发展调研报告

合肥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促进跨越发展调研报告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就合肥而言,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共同促进合肥跨越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阔步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和谐政党关系的基本内涵

政党关系是当今政党制度中最基本的关系。在我国,政党关系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其核心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和奋斗的成果。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我们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探索和实践,为和谐政党关系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党关系和谐的根本。中国共产党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多党合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各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中不断取得进步,协力同心把共同的事业推向前进。当然,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而不是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更多的是在民主协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党的领导。

(二)明确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是政党关系和谐的前提。我国宪法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之通力合作的参政党。这从根本上明确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法律地位,成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前提。在多党合作格局中,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的平等,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从而使多党合作既保持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又创造振奋活跃的民主气氛。

(三)坚持团结合作是政党关系和谐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诤友关系,是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亲密团结、合作共事的关系,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这种团结合作关系,既有利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团结合作,通过平等协商形成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又有利于避免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和一党专制,以及缺少监督造成的种种弊端。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共同目标下,切实搞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是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基础。

(四)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是政党关系和谐的重要原则。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指出,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是我们在多党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对我们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依据。在多党合作格局中,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否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广纳群言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民主党派是否真正与党同心同德,敢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愿不愿意说出真话、实话,进而开展有效的民主监督。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表明,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积极采纳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真诚接受党外朋友的批评、监督,一定能够形成亲密团结、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

二、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重大意义

政党关系是否和谐,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具有重大影响。没有和谐稳定的政党关系,就没有和谐稳定的政治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政党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政党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在这五种关系中,政党关系的和谐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框架内,促进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的和谐,具有全局性的意义。政党关系和谐,可以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有利于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为整个社会和谐提供政治保障;政党关系不和谐,整个社会就会因为缺乏有序的政治参与而难以实现持久的稳定与团结,甚至出现政党之间的对抗导致政局不稳和战乱。可以说,中国政局要稳定,多党合作这个政治格局首先必须稳定;中国社会要和谐,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首先必须和谐。

(二)政党关系和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把他们的愿望和利益诉求纳入到基本政治制度体系中。政党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为社会各利益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是表达和协调社会各利益关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各政党的参与和推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领导全国人民当家作主;各民主党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利益。加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畅通各种利益表达渠道,扩大社会各界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使各方面的政治诉求、利益诉求都能够得到有序的充分表达,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政党关系和谐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外部动力。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干事创业、求真务实、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环境,重要标志是“政通人和”。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解放思想,深化发展认识,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发挥表率作用,以优良的作风促政风带民风;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凝聚党心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当前,不少地方的政治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习作风、生活作风和民主作风存在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和谐的政党关系,创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良好环境,必将促进和鼓励民主党派发挥优势,建言献策,更好地开展民主监督,为执政党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提供外部动力。

(四)政党关系和谐是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能力不足等“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要高度重视执政能力的不足,切实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摆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民主党派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掌握一定的社会政治资源,处理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发挥政党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可以有效地整合和凝聚各种社会政治资源和政治力量,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从而提高执政能力,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三、当前我市政党关系的基本现状

多年来,中共合肥市委高度重视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推进合肥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与中共市委形成了亲密合作、和谐共进的良好关系。

(一)市委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制度的贯彻落实。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制度,扩大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努力扩大他们的知情范围和参与程度,拓宽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不断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都要首先走访、慰问民主党派机关,听取意见和建议。坚持市委领导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制度,切实提高交朋友意识,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密切与党外朋友的感情。市政府18个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建立对口联系制度,120名党外人士担任了教育、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特约监督员。市委统战部加强与民主党派的联系,通过季度例会、谈心谈话、学习培训、参与活动等方式,传递、落实市委决策和意图,积极推动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建立。

(二)市委高度重视党外人士的安排使用。政治安排方面,全市各民主党派成员中,现有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人大常委2人、代表8人,市人大副主任1人、常委7人、代表14人;县、区人大副主任2人、常委3人、代表12人;省政协常委6人、委员7人;市政协副主席4人、常委27人、委员125人,县、区政协副主席8人、常委23人、委员81人。在实职安排工作中,市政府安排1名党外副市长,县、区政府除长丰县外,均安排党外人士担任副职。在12个市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安排党外干部担任领导班子成员,全市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已达230余人。为抓好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外干部培养、推荐和使用的工作机制。为加强党外干部实践锻炼,选派党派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丰富阅历,提高能力。同时,鼓励党外干部参加全市干部交流、轮岗,多岗位锻炼,加速成长。

(三)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健康、有序。在中共市委的重视支持下,市各民主党派按照各自《章程》,坚持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人士为主的“三个为主”原则,按每年5%左右的比例,积极稳妥地发展各自成员。到2010年底,全市7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3388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5%,中级职称以上的占77.1%,广泛分布在文化、教育、卫生、科研、法律、非公有制经济和机关团体,各级基层组织184个,形成了较为完整、健康有序的组织体系,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打下重要的组织基础。

(四)民主党派服务全市中心工作成绩显著。民主党派历来具有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多年来,我市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专题调研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以来,市委统战部以“以奖代补”方式评出的优秀调研成果就达103篇,其中在工业立市战略、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招商引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受到市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少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各民主党派近五年在人大、政协提出议案、提案1387件,努力献务实之策、建有用之言,真正做到广开言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各民主党派积极开展社情民意工作,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反映民情、汇集民意、集中民智,为党和政府掌握、协调、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有益帮助。此外,民主党派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服务社会,2006年以来,开展送文化、教育、卫生、法律、科技等下基层活动188次,为助学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赠款物2035万元,“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九三爱心书屋”、“感恩行动”、“乡村学堂讲科普”等活动已经成为民主党派服务社会的品牌工程。

(五)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市委把支持、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2006年,各民主党派先后换届,7个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均高票当选,平均年龄54.3岁。几年来,民主党派通过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活动,较好实现了政治交接。五年间,举办党外干部培训班27个,427人参加培训;选送7人到中央党校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各民主党派组织和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共有255人次。市委重视为民主党派解决实际问题,2007年,高标准建设近10000平方米的党派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党派机关办公经费逐年增加,多党合作的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我市在贯彻落实多党合作制度、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党组织和少数领导干部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识,特别是发挥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作用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培养、选拔、使用党外领导干部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与当前合肥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少数成员政党意识不强,对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学习不够、继承不够等等。

四、进一步巩固我市和谐政党关系的建议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和谐的政党关系。但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合肥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共市委与各民主党派和谐关系建设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市委对多党合作事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自觉增强多党合作意识,熟悉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积极参加统战方面的重要活动,亲自做统战工作,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深入交流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把是不是重视统战工作、善不善于做统战工作作为衡量党政主要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统战理论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做好统战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高度重视统战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配齐、配强班子成员。关心爱护广大统战干部,努力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不断改善统战部门的工作条件,对必要的工作经费予以大力支持。

(二)进一步加强中共市委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政治协商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执政党与参政党沟通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协商的方式主要采取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各民主党派也可以向中共市委提出书面建议。协商的内容包括:中共党代会、全委会的重要文件;重要人事安排方案;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以及其他需要同民主党派协商的重要问题等。要进一步规范协商的程序,中共市委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全年协商计划,协商的议题应提前告知民主党派,及时提供相关材料,以便民主党派有充足的时间调查研究,充分酝酿,集中本党派成员集体的意志和智慧,更好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协商质量。协商过程中,应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坦诚相见,广开言路,使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同时,中共市委对民主党派的相关建议应认真研究,采纳情况要及时反馈。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同民主党派的联系。加强市政府及其部门与民主党派的联系,对于民主党派知情出力、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市政府根据需要召开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提交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有关文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征求意见;市政府召开全委会议或其他有关重要会议,可视情邀请民主党派负责同志列席;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联系民主党派的分管负责同志每年至少走访一次民主党派机关,听取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市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组织的各类检查、督察活动,可根据情况邀请有关民主党派负责同志参加。要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对口联系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对口联系的部门、对象、方式和内容,并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加强政府及其部门与民主党派的联系,必须明确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具体落实,确保联系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收到实际成效。

(四)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加强民主监督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途径。首先,中共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认识,真诚接受监督;其次,明确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依法行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情况等;第三,民主监督的形式有: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调研的基础上向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参加人大组织的调研活动,通过政协大会提出提案,参加有关调查和考察活动,担任“特约人员”开展民主监督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要加强民主监督的制度化建设,明确民主监督的目标、原则、任务、方法,并为民主党派因开展民主监督而发生的考察、调研、走访费用、工作时间等提供保障,要加大民主监督情况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营造民主监督的舆论环境。

(五)进一步加大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外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既是贯彻落实多党合作制度的需要,也是政党关系和谐的体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党外干部工作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一是明确选配目标。在确保市、县、区政府班子配备党外副职的同时,积极推进乡、镇配备,特别是对市直政府部门的党外干部配备做出规划,比如在教育、文广电、卫生、科技、监察、司法、规划、建设、农林、审计、环保、体育等政府部门逐步配齐党外领导干部,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二是加大培养力度。按照“以培养促使用”的思路,建立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多岗位实践锻炼,并有意识地把其中的优秀分子留在党外。三是要建立选拔任用机制。比如在任职资格上允许越级提拔,任职年龄可适当放宽,在职数限制上可先进后出,无合适人选的,可跨地区、跨部门选配等等。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组织、统战部门要明确分工,加强协作。统战部门要做好基础性工作,积极提出建议人选,组织部门要抓好任用,并共同做好任用后的跟踪考核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我市各民主党派将于今年换届,切实搞好政治交接、协助他们加强自身建设,事关多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参政党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思想建设,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载体,在民主党派成员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在思想上与共产党同心同德;加强组织建设,就是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搞好政治交接,提高党派整体素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特别对新任民主党派负责人,要全方位加强领导能力建设,适应角色转变。要结合民主党派特点,加强与中共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衔接,建立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要引导民主党派坚持“质量优先”、“三个为主”的原则发展新成员,不断优化成员结构,防止盲目追求数量。

合肥调研报告
《合肥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