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8 08:34:32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公立医院党建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党建调研报告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如火如荼,党和政府对公立医院提出了强化公益属性的要求,广大群众也对医院提出了就医要方便,收费要合理,服务要周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确保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给合本市四家直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现状,通过深化认识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当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时期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总结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为新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市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现状

目前,我市直属的公立医院有4所,即XX市人民医院、XX市中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市妇保院),编制人数1235人,在职职工2088人,在职党员485人。4所医院实际开放床位共1476张。共设有1个党委、6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医院实行党政一肩挑和院长负责制领导体制,采取党政联席会议和院长办公会决策机制。

在所有485名党员中,男性党员236名,女性党员 249名。年龄在35-40岁的党中占40%,25-35岁的党员占37%,45-55岁的党员占16.25岁以及下55岁以上党员为少数,党员年龄呈橄榄球状,年轻人入党积极性不高,党的后备力量不足、新鲜血液补充形势严峻。在公立医院所有党员中,大学学历占到64%,硕士研究生学历占14%,但博士研究生为0。这表明,在公立医院,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入党积极性不高。

二、准确把握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局党委领导下,市属公立医院各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学习,加强管理,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凝聚职工共识,坚持患者利益导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的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薪酬制度改革,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仍存在与新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健康发展。

(一)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近年来,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的思想逐步得到广大党务工作者的认可。但是,一些公立医院的党建工作还是难以真正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二者存在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以及《党章》要求,理解和把握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当中。党的工作只靠个别党务干部,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监督保证作用发挥得不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不适应医院发展的新形势。主要原因是思想上对党建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医院实行的是行政领导负责制,医院的发展建设主要以行政决策为主,党建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是可抓可不抓的工作。同时,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医院管理工作注重运用行政的、经济的甚至法律的手段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约束,忽视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上,上面怎么安排,下面就怎么做,不能主动把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渗透融合,没有给党建活动赋予行业特色,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党建活动缺乏活力,不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使得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不能有效地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规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医院企业化运行不断深入,医院必须通过医疗行为来获取经济利益,必须依靠业务业绩来拓展发展空间,党建工作的从属地位日趋明显,故而形成了重临床、轻政工,重业务、轻党建的认识误区,导致医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规范。一是基础工作不规范。“三会一课”落实不到位、“党员活动日”特色不明显,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部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能在限定周期内开展,党员之间不能有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基层党支部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部分党支部对党小组和党员缺乏应有的考核手段。二是组织生活缺新意。组织生活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质量不高,缺乏能够广泛引起党员共鸣的信息和材料;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仅限于念报纸、读文件,对支部党员的教育、监督、关怀、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培树典型等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导致医院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不强,党员人数占比偏少,特别是中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入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三是作用发挥欠力度。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时常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工作积极性严重匮乏,工作落实不细致、不扎实、不到位,浅尝辄止、得过且过,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个别党员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泊,利己思想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基层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党建工作制度得不到认真落实。部分医院管理者对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与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个关系理解的不全面,把握的不到位,处理的不恰当,党委的主体责任、纪检部门的监督责任、职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职责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分工负责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培训制度、问责制度等一系列党务工作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

(三)医院党建工作创新不足。一些公立医院在开展党建活动时仍然受传统工作模式的限制,党组织活动与形势及现实结合还不够,存在工作内容贫乏、形式缺乏新意,工作质量、效率和要求都不高的问题,往往只局限于传达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发展党员。工作模式上,还未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党建工作模式;工作形式上,仍以召开会议或者开展学习等方式为主,难以满足党员的需求,群众兴趣不大,比较枯燥,缺乏一定吸引力和创新性,效果不理想。对党建工作过问不多、研究不深,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不能将业务工作与党建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相融合;对党组安排的阶段性主题实践活动,不能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予以细化,在特色化、岗位化落实上差距明显。

(四)党建工作队伍素质不高。有些单位存在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缺乏应有的措施和手段,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市属4所公立医院中,除了市医院设有党委办公室,其他公立医院没有专门的党务工作机构,医院党务工作者兼职化现象相当普遍,党务干部力量严重缺乏。科室或部门一级的党支部书记基本上都是科主任或部门负责人兼任。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人员很多是医务人员出身,对党建工作管理和方法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而有些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医院党建工作,对医院业务工作不熟悉,需要逐渐找准共同“结合点”和“兴奋点”,把两者特点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同时,有些党建工作人员未经过专业的理论和实务培训上岗,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对党建工作的视野有一定局限性,对党建工作的特点、工作途径和最新动态等缺乏系统认识,客观上也局限了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三、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重中之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核心是全面领导。这就是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是整体的、全面的,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弱化了,都会出现短板效应,削弱党的领导。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向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肩负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增强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推动管党治党不断走向“严、实、硬”,对公立医院能否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深化医改、推动公立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同样也在党。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指出,“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增强宗旨意识、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医改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坚强政治保障,要把加强党建工作贯穿到医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进发展的指路灯塔。扎扎实实做好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中,促进公立医院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指导和改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实现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实现通过资源纵向流动提升服务体系整体绩效,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不断地发挥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效力,让党建工作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促进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医院的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提高效率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挑战,必须不断提升服务患者的能力,坚持加强党建工作,使公立医院保持健康、协调、可持续地发展。通过积极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鼓舞公立医院员工士气,就能更好地致力于公立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升公立医院服务患者的能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四)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文化塑造、增强队伍凝聚力的有力抓手。加强党建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操、道德规范等融会凝聚成的一种群体意识。随着我国多元文化思潮的共同作用和碰撞激荡,拥有众多医疗专业人才资源的公立医院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通过将党建工作融入公立医院的整个发展规划,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医院文化氛围,构筑医院的美好愿景。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有利于职工政治觉悟、思想素质的提高,造就和培育职工成为医术精湛、医德医风高尚的全方位人才,对于公立医院文化塑造、增强队伍凝聚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工作理念,健全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机制。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为导向, 就要树立责任理念。要充分突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要从公立医院实际出发,找准党建工作的抓手,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带头采取切实措施。要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首先,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对于业务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思想。党建工作必须以业务工作为基础,围绕业务开展工作。因为离开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和目标;同样,如果离开了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就缺少了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业务工作最终也会“塌方”。其次,在组织上要把握好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的中心,围绕业务工作来开展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提供动力、把握方向。具体要求:一是党务干部要懂业务,熟悉医院业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二是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是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高层次服务,不能等同于简单地去从事业务工作;三是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医疗业务实践中去,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业务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再次,在行动上抓住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一是在制定医院发展规划上,要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在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上要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树立“班子强则医院兴,班子弱则医院衰”的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医院发展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齐心协力把医院工作搞好。特别是要抓好医院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要打造一支“政治强、懂业务、善治院、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班子。

(二)创新工作方法,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医院管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公立医院应不断总结并提炼党建活动里探索出来的有效办法与措施,并将其转变为制度固定下来,并且在贯彻落实中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更好地进行方法的创新,收到显著的效果。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要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自觉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之下,该请示的请示,该报告的报告,让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党员更是领导干部的最基本的政治修养和政治要求。二是要处理好业务与党建的关系。必须旗帜鲜明地要求医院的各级领导干部改变注重业务,忽视党建的错误认识。无论多么有成就的专家,无论职务多高的领导,都要清醒认识到,我们首先是党的人,开展一切专业技术活动和医院管理活动,都要按党的规矩办事,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党性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是统一的,医院是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如果我们没有党性,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树立守纪律、懂规矩、技术精、服务好的职业新风尚。第三,处理好行政和党委的关系。党委和行政职责不同,目标一致,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政一盘棋,共同承担好医院的改革发展大任。要重视和重申党委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书记不参加医院行政会议,需要重点沟通的事项通过党政联席会议来解决,凡属“三重一大”问题,必须提请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执行。每一位党政领导都要严格按角色办事,按职责办事,按制度办事,不能错位、越权办事,要清楚权由法定,越权就是违法行为,这是守纪律、讲规矩的大前提。切实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医院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党组织在医院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法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制度上予以充分保障,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落到实处。

(三)创新工作内容,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内容的创新,就是不断充实党建工作的内容,与时俱进。要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单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按照《党章》要求和中央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党建的意见精神,结合单位实际建好基层党支部,要赋予基层支部实实在在的职权,让支部在职工政审、职称晋升、推荐干部、评先选优、出国深造等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要改进活动方式,提高党内活动吸引力、创造力。针对医院党员群众职业特点、兴趣爱好、业务专长等实际,成立主题小组,创造性开展文化、业务、生活方面的主题活动,寓职业道德、个人修养、高雅情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意识,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知识教育。三是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式。医务志愿者服务是当前深受群众欢迎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有效形式,基层党组织应在这项工作中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切实发挥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作用,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此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树立党员新形象,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促进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建立健全符合医院特点的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根据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的考评标准。实施公立医院党支部绩效考核评价,细化量化党支部工作考核方法,促进党支部转变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为引导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坚持公益性提供政治保障。在考核内容上,要以基层党支部贯彻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选拔任用,意识形态工作等在内的党建工作考核;在考核对象上,要以考核书记为责任主体的党的基层组织考核;在考核分值权重上,要以“双百分制考核”,即对下级党组织的考核除了有关于中心工作的百分考核,还要有关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百分制考核。另外,党建工作的考评还应兼顾年度定量考评与长期定性考评,兼顾组织考评与党员群众评价,兼顾“底线达标”与“高线倡导”,真正达到以考评促党建的效果。

(五)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公立医院党组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影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干部是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实施者,建设有活力、能力强、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才能保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才能推动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断发展。要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标准,坚持党政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双选拔,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抓好选人用人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导向,选配政治强、懂专业、会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党务干部。要建立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任职交流工作机制,结合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把那些不作为、不进取、不担当的党务干部坚决调整下来。要培养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队伍,积极探索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的做法,使专职党务干部能聚精会神抓党务,克服管党治党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要多渠道强化党务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学习,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做到精学科学理论,深学业务知识,博学各种新知识,这样才能成为党建工作的“活字典”、“政策通”。

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创新工作理念,赋予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内容,探索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方法,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力促进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荐第2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卫生厅医疗服务监管处周晓实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安排部署,卫生厅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和公立医院改革推进领导小组,确定了*市、*市作为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各盟市确定了24个旗县的28所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旗县,开展试点工作。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卫生厅、财政厅、编办、发改委、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卫生厅起草了《关于推进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准备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卫生厅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并将公立医院改革任务纳入责任状与各盟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签订,同时将主要任务给厅内各处室分工,落实责任抓落实。卫生厅和各地多次举办培训班,加强对公立医院试点政策的解读,采取考察学习的方法,学习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卫生厅多次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并开展了全区公立医院改革监测工作,有力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

各地、各试点医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改革措施积极推进,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改革效果逐步显现。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各地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目标、领域和主要任务,积极探索,积累了经验。

(一)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1.加强统筹规划。在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各盟市制定出台了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各地坚持政府主导、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的原则,统筹医疗资源配置,确定公立医院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年卫生厅确定了六大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在呼伦贝尔市先行试点。全区在现有重点专科基础上,有计划地加强慢性病、老年病以及妇女、儿童医疗服务等专科建设,形成基本覆盖居民所有主要健康问题的专科体系。目前,全区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有三级综合医院*所,三级专科医院19所,每个旗县均设立综合医院,多数旗县设立蒙中医院,部分旗县设立专科医院。

2.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促进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合作,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目前,我区三级医院托管二级医院的有7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组建医疗联合体的有6个;**市成立功能、体格检查诊断中心,有4个旗县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市乌审旗推行“三制五统一”的运行机制;呼市和**推行县乡五个一体化管理;**市莫力达瓦旗人民医院伸腿举办中心卫生院的成功经验在全区医院院长培训班上进行大会交流;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实行医保、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食药监管、财政保障、卫生信息六个一体化管理,推进城乡卫生统筹;全区有70所旗县医院与区内外三级医院自主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通过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强公立医院能力建设。近年来,全区公立医院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基本建设和设备装备,近三年的固定资产额占到固定资产总额的43%,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在加强公立医院能力建设过程中,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把旗县级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重点抓好旗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一是,从**年开始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每年投入项目经费**万元。我区74所旗县级综合医院分别与北京市26所三级医院和我区**所三级医院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我区部分旗县级蒙中医院分别与北京市13所医院和我区4所三级蒙中医院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通过派出医疗队接诊、手术、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专题讲座,接受骨干医师培训和其他人员进修,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北京医院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院、包钢医院被卫生部表彰为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二是,从**年开始实施了骨干医师培训项目,每年投入项目经费240万元。

我区**所旗县级医院选派240名医师,分别由北京市38所医院和我区29所医院承担导师制专科规范化培训。三是,**年实施了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投入项目经费**亿元,在87个旗县级医院重点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四是,实施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年投入项目经费361万元。我区两所三级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建立远程高端会诊系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与5所旗县医院建立区级远程会诊系统。**年投入经费1235万元,扩展了三所三级医院和25所旗县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技术指导、远程教育等,有效提升旗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此项工作得到卫生部医管司领导的肯定,并奖励三台病理扫描仪。五是,**年实施农村巡回医疗车购置项目,投入项目经费1400万元。给35所旗县医院各购置一台巡回医疗车,每台车配置11种医疗设备。

(二)创新公立医院体制机制

1.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我区改革的重点是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

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各地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实践。一是,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和管理公立医院的职责。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制定并落实医院建设、编制、投入、价格、管理等政策措施,为公立医院履行职能提供保障。二是,推进政府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属地化业务管理。三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医院监管。**年6月卫生厅设立了医疗服务监管处,主要职责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财务监督和评价工作,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监督制度。有部分盟市卫生局设立了医管科。**市和通辽市已经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加的医院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管办,挂靠卫生局。主要职责是受政府委托,负责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财务、业务、编制等监管。四是,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我区在公立医院中实行了院长负责制。通辽市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协调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准备在公立医院成立理事会,监事会,院务会,合理确定政府作为所有者与医院管理者之间的权责。我区兴安盟、乌海市、霍林郭勒市积极研究制定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制度,推行了公开竞聘院长,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和院长年薪制。自治区和各地加强对院长的培训,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2.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补偿机制的改革是难点,也是重点。是关系到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变过去“以药养医”、趋利经营方式的关键。我区各地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1)明确政府对公立医院举办的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政府性亏损等运行经费,离退休人员工资等。**市对

二、三级综合公立医院按编制人数工资额70%补贴,中医院按90%补贴,其他医院实行全额补贴,同时给予专项补助;全市对公立医院的补助额占医院总收入的**%,对所产生的水、电、暖等日常费用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市从**年开始,将市直属公立医院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全额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年阿拉善盟财政补助**万元用于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比例达到90%,阿右旗人民医院财政补助100%。乌海市财政补贴医疗服务人员工资达到70%。

(2)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推进医药分开。全区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旗县,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取消了药品加成。目前,全区已经有26所旗县医院取消了全部药品的加成,有5个旗县医院取消了基本药物加成。**市在所有旗县级公立医院中取消了药品加成,由此减少的收入由政府每年进行一次性补助。地方财政按药品销售总额的15%给予补偿。准格尔旗在取消药品加成后,旗财政采取“先减后补”和“以奖代补”的方式,依托“财政补医”和“医保补医”两个途径,专项投入870万元用于补偿公立医院取消医药补医及价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亏损。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两年来,共让利群众2600万元,有效地降低了群众医疗负担。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所有公立医院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年市政府投入300万元予以补偿。

(3)合理调整医疗收费标准,建立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年5月卫生厅召开了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工作培训会议,为制定公立医院补偿政策奠定基础。

(4)完善医保支付机制,推进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改革。我区25个旗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探索按病种和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结合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流程,加强成本控制,规范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3.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推进了医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效率,对患者顺利安全就医起到了保障作用。一是,各医院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各项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二是,不断完善了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执行了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报批制度,实行了院务分开,推进民主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为了使医院报表更全面,信息决策相关度更高,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医院的监管,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绩效考核,卫生厅举办培训班,推行了卫生部制定的新会计制度,各医院正在筹备实施。部分三级医院实行了总会计师制度。四是,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各医院实行了全员聘用制,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了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服务效率和岗位责任为基础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做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医师和护士的待遇,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4.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卫生厅指导各地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务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均依法实行全行业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准入和退出机制。一是,建立医院评审评价机制。卫生厅按照卫生部《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制定了《**自治区医院评审实施办法(暂行)》,并根据自治区实际,遵循卫生部“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研究制定、印发了《**自治区

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开展全区新周期医院评审工作。新周期的评审机制包括了自我评价、现场专家评价、统计评价、社会评价和跟踪评价环节,通过对医院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的评审评价,推进医院标准化管理,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规范医院评审专家的遴选与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评审质量,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管理技术专家在本领域工作的作用,确保医院评审的科学性和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卫生厅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评审专家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对专家的遴选、管理、培训、派出、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了规范评审,卫生厅组织专家编写了《医院评审手册》。确定评审要素10380条,开发了管理和评审软件,此项工作受到卫生部医管司的肯定,决定派员参加我区第4次专家论证会。为切实推进和指导各盟市开展好新一轮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卫生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于2012年7月至9月期间举办了两期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和一期医院评审骨干专家培训班,对医院管理和医院评审、评价进行了培训,接受培训人员近600名。二是,建立医师定期考核机制。去年卫生厅制定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考核领导组织、办事机构,认定了考核机构并开展了医师考核工作。三是,建立日常监管机制。我区各地按照统一安排,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及配套文件、《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方案》、《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及指导工作规范》、《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指南》等法规、规章,开展了监管工作。尤其今年,按照卫生部要求,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重点加强了机构、人员执业资格监管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四是,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2011年自治区司法厅、卫生厅、保监局联合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实施意见》,全区已有7个盟市建立调处机构55个,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同时在医院中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在卫生行政部门落实《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暂行规定》。五是,建立医院运行监测机制。确定了信息统计指标、开发软件,为及时、准确汇总分析医疗服务信息,为各医院统计评价工作打基础。

(三)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

1.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近几年,卫生厅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优质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三好一满意”等专项活动,有力推进了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行为逐步规范。一是,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组织,加强了重点质量管理培训,通过评价、分析、反馈、整改、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二是,各医院加强了临床科室建设,三级医院临床科室756个,已经二级分科的有**个。同时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建成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和重点学科65个,盟市重点专科141个。今年在74所旗县医院中,每所确定了3个重点专科由对口支援的医院帮助扶持建立,并明确了责任。三是,开展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卫生厅21所三级医院开展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通过推行临床路径,加强了病种质量管理,规范了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和使用药物,控制了成本。四是,各医院规范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执行了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卫生厅推进了医疗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五是,部分医院在加强规范和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试行了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

2.完善医院服务。各地各医院努力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从患者最急需、最关切的问题抓起,创造患者良好的就医环境,采取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缩短患者就医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社会反响较好。一是,新建改造门诊设施,标识醒目,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导医服务,方便群众就医。通辽市医院院内的标识使用了蒙汉两种文字;包钢妇产医院在门诊各楼层增设收费点;包医附院成立客服队,为患者就医提供服务;**县医院建立急救联动协调机制,提高了急救能力。二是,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延长了门诊时间,实行了双休日和节假日全天门诊。三是,三级医院全面实行了预约诊疗服务,制定了工作规范,丰富了预约形式。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包医一附院通过12320信息平台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试点后,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区以12320为统一平台实施预约诊疗服务的通知》,要求全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分步统一到12320的平台上运行。

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卫生厅去年实施五项工程之一就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本着建设一个信息平台、打造急诊急救和信息传输两个通道的思路,启动了“3533”卫生信息化工程。3级平台、5大系统、3个基础数据库,3项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卫生厅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要求,全区各医院加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是,三级医院加大投入,改、扩建医院信息化平台。增添医疗信息系统软件,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逐步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支持日常监测信息自动采集、上报和开展远程会诊。二是,卫生厅规范了全区医疗机构ICD编码和住院病案首页。在三甲医院中先行推广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开展医院评价工作。此项工作已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8个试点省区。三是,利用2011年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在87个旗县医院中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各地按照卫生部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要求,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要达到三级部署中的高级部署,实现临床服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系统功能。同时,卫生厅要求增加临床路径模块功能,提高各医院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四是,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加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五是,卫生厅高度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中规定,

二、三级甲等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达标一票否决。

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改革试点工作进展不平衡。从我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来看,一方面地区进展不平衡,试点地区和试点旗县对推进改革有差异,包括领导认识上的差异和地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原因,决定了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推动的力度。另一方面,改革任务进展不平衡,公立医院改革中体系建设、医院内部管理成效多一些,涉及管理体制、补偿机制改革成效少一些。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目标来看,改革是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只有坚持公益性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试点的政策框架,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大有作为,才能让群众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区公立医院机构不尽合理,综合医院多,专科医院少。优势医疗卫生资源城市多,旗县少,而且地区分布不均。三级医院患者多,基层医院患者少,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加重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二级医院医疗资源的差距制约着医院评审标准的落实。

3.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公立医院公益性必须有健全的补偿机制支撑。由于我区没有公立医院财政补助统一政策规定,致使各医院财政补助政策标准不一。鄂尔多斯市公立医院补助占到医院总收入的31.8%,而**市公立医院补助仅占医院总收入的6.1%,全区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占人头费的比例从4%至100%不等,差距极大,造成各公立医院不在同一管理的平台上。一些医院为了生存、发展,出现趋利行为,药品费用占到住院费的一半,严重制约了公立医院的改革推进。只有政府职责明晰、责任到位,取消药品加成,各级政府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才能破除逐利机制,回归公益性。

4.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改革的深化,任务将更加繁重,难度将逐步加大,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统一协调解决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管理体制改革需深入研究。从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来看,各地建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做法不一。因此,建立统

一、高效、权责一致的“管办分开”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还需要深入探索实践,借鉴经验,形成共识。

三、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思路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和卫生部五部办《关于做好**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重点组织开展旗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下发关于推进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改革试点思路和目标是在实践中探索、完善,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分层推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围绕政事、管办、医药、营利与非营利性四个分开的改革要求,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旗县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旗县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力争使旗县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1.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指导,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制止公立医院盲目扩张和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要优先建设发展旗县级医院,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现30万人口以上的旗县至少有一所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的县级医院目标,争取对国家没有基建投入的旗县级医院由自治区发改委立项投入。争取自治区财政在“十二五”期间对每所旗县级医院增加投入,用于医院能力建设。2013年继续组织实施好全区对口支援、骨干医师培训、远程会诊项目,加强对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实施的督查。

2.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认真借鉴全国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

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出资者和经营管理者责任。重点要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完善我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配合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出台。在实施医院成本核算工程基础上,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调整床位、挂号、护理费,第二步再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与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补偿办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自治区、盟市、旗县共同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明确财政补助比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彻底改变“以药补医”。

3.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年内全区开展新周期医院评审工作,下发评审手册,开展培训。规范医院评审评价。对第一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督查。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开展统计评价。完善日常监测机制。对各地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进行调研、督导。

4.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医院服务,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推荐第3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报告

**省卫生厅 (2010年4月27)

为探索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有关措施,根据省政府的安排,省卫生厅与省发改、编办、财政、人社、药监、物价等部门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成调研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位研究人员参加,于3月12日至4月16日,就我省公立医院改革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开朗副省长亲自部署和指导调研,并分别在湘雅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主持召开公立医院改革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次调研采取统计报表、召开座谈会、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收到各市州统计报表28份,收回问卷调查表150份,召开座谈会8次,访谈公立医院负责人、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185人,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调研收集的资料和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省现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374个(不含村卫生室和诊所),其中医院768个(综合性医院500个、中医院127个、专科医院141个);床位21.2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3.6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81万人。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3028万人次,

1 其中医院5612.62万人次;出院人数730.28万人,其中医院406.08万人。

2009年末,我省有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440个(不含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举办的公立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2个,二级医院278个,二级以下医院120个;实际开放病床12.82万张,占各级各类医院床位的94.29%;卫生技术人员11.47万人;门急诊人次5298万,出院病人385.6万,分别占全省各级各类医院门急诊总人次、出院总人数的94.4%、94.95%。

二、当前我省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合理。2009年,我省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07张(全国平均为3.31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2.74人(全国平均为3.14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医疗资源配臵明显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80%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城市,占全省总人口70%的农民只拥有20%左右的医疗资源;具有先进设备、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的大医院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如省会长沙,仅三级甲等医院就有18家,占全省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62%。医疗资源层次配臵不平衡,医疗资源配臵应该是“金字塔”式,即资源的主要配臵在基层农村、社区,但目前的情况是医疗资源呈倒“金字塔”式, 城市大医院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多,而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落后、人才匮乏,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导致群众舍近求远到大医院看病。抽样调查湘雅

2 医院、省人民医院等9家三级医院的门诊住院病例,有61.7%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完全可到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只有38.3%的需要到大医院诊治的疑难重症。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看小病、看常见病,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二)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主要由政府财政补助、医疗收费、药品加成收入三个部分构成。近年来,虽然我省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2009年对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补助共计14.42亿元,较上年增加4.49亿元,但政府补助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仅为5.67%,其中城市医院为3.43%、县级医院为7.22%。抽样调查株洲市7家公立医院,2009年,市级财政的直接投入为1065万元,仅占全部运行经费的1.46%。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只能通过创收来满足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及承担职工薪酬、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支出和无主病人欠费等,无疑加重了群众的就医经济负担。此外,由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低于服务成本造成的大量政策性亏损主要由药品加成收入来弥补,更成为制度性顽症。2009年,我省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亏损7.54亿元,只能通过药品收入来平衡医院收支。2009年我省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共计121.85亿元,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总收入的44.97%。这种以药补医的扭曲机制,成为

3 医生开大处方的制度根源,不仅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违背了医生合理用药的原则,阻碍了医疗服务价值的正常体现。

(三)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医疗劳务价格背离医疗服务成本。目前医疗服务当中,技术服务费用,特别是一些高难度手术的价格偏低,而大型设备和部分检查、化验等项目及贵重一次性材料等价格偏高,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体现。如,一台腰椎间盘外侧突出摘除手术,需要8名医生护士配合才能开展,手术时间至少要4个小时,然而手术费最高只有1400元,除去物耗成本,人均劳务费只有几十元。现行的按项目收费制度,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越多医院的收入越多,容易产生过度服务、诱导服务,不但造成了医疗成本总费用的不断上升,成为“看病贵”的原因之一,而且造成政府对医院的补偿的低效率。

(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不科学。政府与公立医院的职能划分不清,政府有关部门该管的,如资产监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管起来;不该管的,如人事、分配权等,却归属有关部门,管得太多、太死。医院该有的权力没有,比如自主经营权的缺乏;不该有的权力却自己说了算,比如基建项目、购买大型设备等,医院运行缺乏严格的把关和监督。在用人机制上,干部人事管理实行终身制、任用制,干部只能上不能下,职工只能进不能出。分配制度不科学。一方面,医生的收人未能充分体现其劳动价值;另一方面,医院的业务收人与医生个人收人直接或间接挂钩,带来了诊疗行为的扭曲,严重影响了卫

4 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五)公立医院监管机制不健全。公立医院资产和行政分别归属部、省、市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等,条块分割,卫生全行业管理难以真正实现,区域卫生规划、医院属地管理难以实施。以株洲市为例,株洲市城区有公立医院24家,其中政府举办的有9家(省属1家、市属7家、区属1家),学校办的医院1家,国有企业办的医院10家,政府托管的医院4家,分属于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难以实行统一的监管。由于监管体制不顺,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医院盲目发展,扩大规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许多医院贷款建房、购买大型设备,将沉重的债务变相转嫁给患者。据统计,2009年,我省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负债共计176.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43.2%。还有,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不够严格,有的医疗服务环节多、效率低,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差,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成本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混乱,造成医院的运行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严重超支和财物浪费。

三、对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全省卫生资源配臵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各市州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臵规划要求,针对区域内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医疗资源配臵,研究制定本级政府负

5 责举办的公立医院设臵和发展规划,明确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大型医疗设备配臵标准和功能、任务。

一、二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伤残康复、慢性病治疗等服务;三级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要充分利用和优化配臵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对部分公立医院,可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和改制等,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二是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在明确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发挥价格、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有条件的地区,鼓励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之间,探索以资本、技术、管理为纽带,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建立医疗集团,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臵。逐步探索各级公立医院之间的资源整合模式,探索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纵向联合和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的横向联合的有效形式,完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机制。三是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的业务用房和

6 装备条件,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实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严格执行医生在晋升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一定时限的制度,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每所三级医院与三所左右的县医院建立长期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帮助县医院全面提高医疗和管理水平。四是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适应省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通过试点,探索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模式、规范标准、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编制管理、岗位设臵、人员聘用和工资保障等人事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政策。试点期间,三级公立医院应重点为县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

(二)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一是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省级政府负责举办承担疑难危重病症诊治、医学科研和教学综合功能的省级医学中心;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公立医院;其他公立医院均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二是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卫生及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院的属地化管理,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试点城市,构建大卫生体制下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立医

7 院发展建设战略、总体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监督,设立专门机构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建立协调、统

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三是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城市,以公立医院为单位成立由政府出资人代表、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服务对象、财务和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医院理事会,院长对理事会负责。完善院长负责制,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积极探索院长公选制等民主选任机制。制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公立医院院长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医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

(三)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工资政策,加强医院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建立健全预、决算管理制度,全面编制医院收支计划和基本建设、设备购臵等计划,严格执行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和管理体系。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加强改扩建工程、设备购臵、大型修缮项目等的可行性论证和物资采购、存储、消耗监管,努力降低采购和运行维护成本。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财政部

8 门共同核定的医院工资总额内,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落实和完善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及会计师委派制度。二是深化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根据政府批准的医院规模和编制,合理确定用人数量,建立按事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待遇与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等综合绩效挂钩。完善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绩效考核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体现医疗服务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一是明确政府投入责任。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主要用于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和急救医疗机构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基、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二是稳妥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不断完善我省已实施的医院销售药品差别加价政策,引导医院合理用药。适当提高技术含量高、劳务投入大等项目的技术劳务服务价格,降低高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及部分

9 大型诊疗设备偏高的价格,建立科学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选择1-2个医院试点,探索将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所占比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医疗保障基金购买服务支付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原则上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三是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院的监督约束作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办法,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在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的前提下,探索由医院(医院代表)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谈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在履行协议基础上,应足额及时支付医院符合医疗保障政策的费用。实施医疗保险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自律管理和诚信服务机制的形成。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的调节和制约作用。

(五)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一是实行全行业属地化监管。加强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监管。依法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机构设臵、等级评审、要素准入、执业行为、财务执行的管理,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决算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二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评价管理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医院管理评审评价工作。建立医疗费用考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水平。建立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组织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和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医疗技术风险的监测、报告、预警、管理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医务公开、院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发挥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学会)在公立医院监管中的职能作用。三是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强化医疗质量安全,完善医疗服务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管人、管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和使用药物、医疗器械行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切实保障患者安全。加强重点学

11 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探索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研究制定疾病诊疗临床路径并推广实施,推动病种规范化诊治。着力改善医疗服务,采取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门诊病人等候时间。改善住院服务,努力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日。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快速便捷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患纠纷,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院与行政部门之间、医院之间、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院和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积极推行就医“一卡通”。

推荐第4篇:公立医院改革调研情况汇报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建设的调研报告

——宝塔区妇幼保健院高海东

一、医院基本情况

(一)宝塔区妇幼保健院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建设的我国十所妇幼保健院之一,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服务于一体的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宝塔区卫生局。创建于1975年,前身是延安市妇幼保健所。1983年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改为妇幼保健院。座落在延安市南关正街,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35平方米。

医院设有行政后勤科室7个(院办公室、医务科、总务科、财务科、控感科、质控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室3个(基保科、妇保科、儿保科);医疗临床科室8个(妇科、产科、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科、不孕不育科);医疗辅助科室6个( 药剂科、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科、心电图);护理部3个(妇产科护理、内儿科护理、供应室);大型医疗仪器有300mAX光机、德国爱克法35—X(CR)、飞利浦彩超HD

7、血球计数分析仪、生物反馈系统、迈瑞生化分析仪、血流变检测仪、离心机、金标定数仪、尿液分析仪、骨密度检测仪、听力、视力筛查仪、牙科设备等。救护车3辆。

编制人数 102人,在编 人数 78 人,聘用人员54人。编制床位60张,实际开放床位50张,开展诊治常见病、多

1发病和疑难病。是卫生部授予国家级“爱婴医院”。被市、区医疗办定为职工公费、生育医疗服务定点单位之一。开展外科、产科、妇科和计划生育四术及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婚前保健、优生优育技术服务、监测指导工作。同时还承担妇幼保健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以及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信息统计、健康教育、新技术推广、全区各乡镇医疗机构的产科建设评审工作。是保健、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区级妇幼保健院、孕产急救和义务指导中心。

(二)人员编制及结构:在职职工 132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25人,占95%。本科 29人占21%,大专 33人占25%,中专63人占54%;正高职称 1 人,副高7人,中级职称61人,初级职称38,无职称18人。35 岁以下人员 58 人,35-50 岁 58人,50 以上 16 人。

(三)收支负债情况。2011年总收入 1701 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602万元,医疗收入390 万元,药品收入 627 万元。总支出2176 万元,其中医疗支出 1546 万元。药品支出 630 万元, 负债总额 800万元。

(四)门诊、住院量及人均费用情况。2011年门急诊人次 31869 人,人均次门急诊费用 64元;住院人次 2124人,人均次住院费用 865 元。

(五)“合疗”、“农免”住院病人占医院住院病人的比例及其医疗费用 情况。①“合疗”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25%,“合疗”住院 患者费用占总住院患者费用 47%;“合疗”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0%。②“农免”住院患者占总住院

患者的25%,“农免”住院患者费用占总费用的34%,“农免”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 100%。

二、医院目前的运行机制: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医院实行院、科两级核算。

三、医院编制核定情况:医院核定编制102人。按照省“二甲”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我院应编131人。

四、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办法:药品实行“三统一”,由

区药品配送中心统一采购配送。医疗器械由区卫生局审批报区采购中心。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人才引进与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的医院人员配置标准和人力支源配置管理要求,目前卫技人数未达到要求,特别是医疗和护理队伍的人数缺 口较大,因政府的政策限制,引进高学历人才极为困难,目前只能聘用 50 余名临时医护人员来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而上述人员因受有关规定的制约,不能享受各类社会保险等待遇,造成人心不稳,跳槽现象时有发生,一是严重影响了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医护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我院每年6—7名人员退休减员,我院对高学历医护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二是由于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大中专毕业招聘困难,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梯队出现断档。三是由于受增编人员数额限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受限,导致本科生、专科生办不进,虽然逐年增加临时聘用人员工资,但人心不稳。

(二)设备购置和更新存在的问题:由于资金匮乏,设备的购置能力不足,政府对医院购置、更新设备投入资金不足,设备老化后,已严重阻碍了医院正常运行和发展。

(三)医院基础建设、项目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项目建设力度不够。妇幼保健院近几年不但没有项目,而且我院现有业务用房由于政府开发拆掉了我院部分房屋,造成业务用房缺乏,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受限,且现有的综合楼已成为危房,已对医院医务人员及妇女儿童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就其医院规模和环境条件与区级妇幼保健卫生单位称谓不相匹配,许多本该开展的母婴保健服务技术项目因无房而无法开办。

(四)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区的公共卫生服务有妇保、儿保、孕产妇保健、育龄已婚妇女妇科病检查等项目,今年正在开展创“二甲”工作,资金是最大的困难,急需解决。

六、意见及建议

1、改善和强化医院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2、药品“三统一”要保证药品的品种和质量及配送及时率。

3、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4、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公立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

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5、培养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有发展潜质的准学科带头人,以此带动一批学科发展。

6、政府逐年解决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人员编制数。招聘时可优先可虑医院现聘临时的优秀专业人员,对专科建设急需的人才,打破常规,优先选送培养,扶持开展专科技术,加速专科人才培养。对低年资的人员,以培养临床能 力为重点,实行普训、统考、送学等途径,着力解决基本功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次的培养模式实施工程,提高学科人才队伍数量、质量,形成合理的人才层次,造就一批优秀学科人才群体,满足医院学科建设的需要。

7、对具有高级职称、确有特长的高年资医师允许在本地区特定范围内最多 3 家医院或医疗机构多点执业。这样可以带动提高执业地方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充分发挥高技术医疗人员的优势,还可以使基层病人有机会接受高水平医疗服务,可部分缓解基层看病难的问题。

8、建议政府部门成立专门处理机构 ,对于医疗纠纷问题,因为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和人命问题,解决起来自然更棘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技术,选择法律途径。政府应该为患者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在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说服工作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们通过法律解决问题,而不是再去指责医院。而警方也必须保证正常医疗秩序,告诫患者家属不可违法行事。只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问题,才能有真正的息事宁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结果。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八日

推荐第5篇:公立医院调研汇报材料

****公立医院改革调研情况汇报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92平方公里,其中北部山区约占三分之一,南部平原约占三分之二。辖7镇3乡,233个行政村。常驻人口56.1万人,医疗服务对象还包括青天河景区、焦作西部工业集聚区部分、丹河电厂、龙源电厂、月山铁路等,全县服务人口为70.2万人。现有县级公立医院3家,分别为博爱县人民医院、博爱县中医院、博爱县妇幼保健院。

一、县级医院基本情况

(一)公立医院概况

1、****人民医院建于1949年,位于我县东部,属全民事业单位,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县级综合医院。医院现有职工451余人,配臵主要医疗设备有CT、800毫安X光机、彩超、B超、透析机等大型医疗设备100余台(件)。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医院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0张,业务用房面积14400平方米,目前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二十多个临床科室。博爱县人民医院所在地区的高发病率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内分泌、肿瘤等疾病。该院近三年来的门诊和住院病人不断增加,病人来源主要是县域内,其次为县周边地区人群。医院三年来平均病床使用率在98%以上,尤其是08年使用率达130%左右.

2、****中医院位于我县南部,1978年由县公交医疗所改建而成,当时占地3.6亩。1993年新院址开工建设, 2003年12月搬迁,历时10余年。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实有在编职工189人,县人事局核定编制人数264人,临时工75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66人,开放床位137张,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县级中医院。为县120网络医院,县医保定点医院,县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定点医疗机构,曾获得省级文明中医院、市级放心药房等称号。。

3、****妇幼保健院位于我县县城中心,编制人数70人,在编人数76人,聘用人员40人。年财政经费28万元。占地面积9.83亩(65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6人,中级以上职称24人。拥有彩超、乳腺靶靶机、利普刀、B超等大中型设备50余台件。设妇产科、儿科两个病区,编制床位35张,实际开放病床100张。现有门诊13个,辅助科室7个,职能科室6个。1996年被卫生部授予国家级“爱婴医院”;2001年被省卫生厅批准为河南省首批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成员单位;2003年被市卫生局批准为焦作市孕产妇管理网络分中心; 2007年经县编委批准加挂****妇女儿童医院牌子;2008年被市卫生局批准为****婚前医学检查中心;2009年被市卫生局、县卫生局批准为****孕产妇急救中心。

(二)人员编制及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

1、县人民医院:在职职工4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8人,35岁以下人员115人,35-50岁272人,50岁以上64人;本科以上2人,本科98人,大专99人,中专及以下131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41人,无职称16人。

2、中医院:在职职工1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8人,35岁以下人员48人,35-50岁118人,50岁以上23人;,本科24人,大专85人,中专及以下80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8人,无职称81人。

3、妇幼保健院:在职职工7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7人,35岁以下人员50人,35-50岁3人,50以上15人;本科以上11人,本科26人,大专30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18人,无职称27人。

(三)收支负债情况

1、县人民医院:2010年总收入6088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 17万元,医疗收入2833万元,药品收入3235万元,其他收入3万元。总支出6098万元,其中医疗支出2931万元。药品支出3167万元。负债总额4198万元,其中长期负债1568万元。

2、中医院:2010年总收入1356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7万元,医疗收入619万元,药品收入713万元,其他收入5万元。总支出1365万元,其中医疗支出642万元。药品支出723万元。负债总额1804万元,其中长期负债392万元。

3、妇幼保健院:2010年总收入112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53万元,医疗收入609万元,药品收入463万元。总支出1365万

元,其中医疗支出960万元。药品支出400万元,其他支出5万元。负债总额141万元。

(四)门诊、住院量及人均费用情况

1、县人民医院:2010年门急诊人次183140人,人均次门急诊费用96元;住院人次12816人,人均次住院费用3343元。

2、中医院:2010年门急诊人次35397人,人均次门急诊费用124元;住院人次3094人,人均次住院费用2888元。

3、妇幼保健院:2010年门急诊人次120077人,人均次门急诊费用19元;住院人次3490人,人均次住院费用1745元。

(五)医保、新农合病人占医院就诊病人的比重及其医疗费用情况

1、县人民医院:①医保门诊就诊人次占门诊总人次11.79%;医保门诊总收入占门诊总收入11.18%;医保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13.13%;医保住院患者费用占总住院患者费用14.54%;医保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0.60%。②新农合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61%,新农合住院患者费用占总费用的54.75%,新农合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38.24%。

2、中医院:①医保门诊就诊人次占门诊总人次27%;医保门诊总收入占门诊总收入18%;医保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15%;医保住院患者费用占总住院患者费用14%;医保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57%。②新农合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62 %,新农合住院患者费用占总费用的 56%,新农合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54%。

3、妇幼保健院:①医保门诊就诊人次占门诊总人次8%;医保门诊总收入占门诊总收入10%;医保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1%;医保住院患者费用占总住院患者费用1.21%;医保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5%。②新农合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34%,新农合住院患者费用占总费用的49%,新农合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50%。

二、县级公立医院目前的运行机制

我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目前运行机制为自收自支单位,县妇幼保健为差额补助单位。

三、县级公立医院编制核定办法

县医院核定编制390人、县中医核定编制264人、县妇幼保健院核定编制70人。

四、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办法

三个公立医院药品统一参加省招标采购、集中配送。医疗器械由市招标办招标采购。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人才引进与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县医院:按照国家的医院人员配臵标准和人力支源配臵管理要求,目前卫技人数未达到要求,特别是医疗和护理队伍的人数缺口较大,因编制的限制,引进高学历人才极为困难,目前只能聘用100余名临时医护人员来满足全县人民的就医需求,而上述人员因受有关规定的制约,不能享受各类社会保险等同工同酬待遇,同时在编人员由于工资待遇较低,造成人心不稳,跳槽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医护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我院每年十余人退休减员以及新建综合病房楼的投入使用(届时住院病床将增至700张),未来五年我院对高学历医护人员的需求人数将激剧增加。

2、中医院:由于受编制问题的影响,大中专毕业招聘困难,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梯队出现断档。

3、妇幼保健院:由于受编制人员数额限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渠道受限,现有低学历、低素质人员不能及时取得相应的资格,导致无合格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仍然留在临床工作岗位上。由于编制不增加,导致本科生下不来,专科生办不进,虽然逐年增加临时聘用人员工资,但人心不稳。

(二)设备购臵和更新存在的问题

1、县医院:大型设备的购臵能力不足,政府对医院购臵、更新设备投入资金不足,设备老化后,不能满足医院的需求

2、中医院:由于资金匮乏,虽严格执行招标制度,但由于不能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付款,无法购臵和更新设备,设备的老化已严重阻碍了医院正常运行和合发展。

(三)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医院: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业务量急剧增加,但由于医院人才短缺和设备的落后,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已不能满足临床就医的需求。

2、中医院: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不足,诊疗设备老化,远远不能

满足群众对中医诊疗服务的需求。

(四)医院基础建设、项目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中医院:由于新院址建设周期过长,已不能满足现有业务发展需要,外科病房楼和医技楼建设迫在眉睫,我县县级医院建设单位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不在此次建设范围内,希望上级发改、卫生部门加大对中医院项目建设投资力度。

2、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力度不够。近年来,上级财务对各级医疗机构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乡镇卫生院已享受几轮项目建设投资,2009年起县级综合医院也开始享受项目支持,但县级妇幼保健院近几年均没有项目。我院现有业务用房2400平方米系50--70年代建造的行政用房,缺乏开展医疗、保健服务的功能要求,且全部为危房,已对医院医务人员及妇女儿童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房屋布局不合理,县政府将医院列入搬迁计划,致使该院用房十分紧张,就其医院规模和环境条件与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称谓不相匹配,许多本该开展的母婴保健服务技术项目因无房而无法开办。

(五)政府经费投入对中医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

由于中医院现在仍为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每年只有15万元专项经费,对中医的优惠政策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实实在在的政策性支持和资金上扶持还远远不足。

(六)对中西医并重方针的执行情况

中西医并重是我们的一贯政策,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对综合性医院投入力度巨大,而中医医院欠账多、政府投入少、发展缓慢,已

远远落后于综合性医院。希望政府增加投入,促进中西医同步发展。

(七)对中医医院在医疗改革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债务过大

(八)医院在资金运作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三个公立医院目前债务分别为县医院4198万元。中医院1804万元。妇幼保健院141万元,医院资金运行困难。

(九)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政策性补贴落实存在哪些问题。

1、县医院、中医院从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只有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一项,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很少,能够落实到位。

2、妇幼保健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有妇保、儿保、孕产妇保健、育龄已婚妇女妇科病检查等项目,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根据工作量进行补助。

(十)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公立医院如何承担龙头带动作用。

县级公立医院不仅要承担对广大农民救死扶伤和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任务,还应承担起广大农民预防疾病和健康教育宣传的职责,减少和降低农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减轻农民和政府的医疗负担。在县域医疗资源配臵上,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功能应当互补,乡镇卫生院重在防疫和妇幼保健、治疗常见病,病情重者转至县级医院。县医院开展难度大些的手术,乡镇卫生院开展常见的小手术,县医院应发挥龙头作用。县医院应在急救

方面加强救治危重症,注重加强对急危重症救治的技术力量并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县级医院参加当地急诊医疗网,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积极参加院前急救体系,承担意外灾害事故现场急救,接受伤病员进行院内急救。参与支持并指导社区医疗、护理和康复医疗服务工作;承担相应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临床教学和临床实习;培养中级临床医学人才,承担基层医疗机构技术人员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经常性专业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卫生支农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指导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当地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和参与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十一)公立医院在发挥公益性还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在社会公益方面认真、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但存在经费无人管,特别在无主病人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医院投入巨大,但无人承担。二是检查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要严格执行政府定价,但公立医院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环境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包括医疗耗材、仪器设备的采购、人员经费的支付等医院经营的很多方面都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产生进出失衡的状态,这种政策的不配套致公立医院于尴尬境地。三是对公立医院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在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上缺少对公立医院在政策、投入等方面科学、理性的宏观把握,说要重视公共卫生了,就说公共卫生的话,做公共卫生的事。如千篇

一律建立突发传染病房等,似乎发展公共卫生就能解决卫生的一切问题,甚至削弱或限制公立医院的发展,在具体问题上公立医院套用类似一般企业的政策,很少考虑非赢利性和公益性质等特点。

(十二)、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工作方面(妇幼保健、传染病、精神卫生、采供血等)的现状、运行成本和政府投入情况。

1、县医院、中医院从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只有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一项,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很少,能够落实到位。

2、妇幼保健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有妇保、儿保、孕产妇保健、育龄已婚妇女妇科病检查等项目,在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运行成本65万元。

(十三)、其他方面还存在的问题。

1、县医院:进一步改变目前医患之间尴尬紧张的关系、强化医患之间的互信、保证百姓的医疗卫生权益,政府部门理应大有作为。一方面在目前具体工作中,既要通过价格监管等手段保证医院合理收费、认真诊治,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医疗机构的规范经营,也要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财产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医疗机构正常运营的非法行为;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发展阶段的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案,从制度入手理顺体制弊端,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紧张关系存在的基础。建议政府部门成立专门处理机构 ,对于医疗纠纷问题,因为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和人命问题,解决起来自然更棘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技术,选择法律途径。,政府应该

为患者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在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说服工作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们通过法律解决问题,而不是再去指责医院。而警方也必须保证正常医疗秩序,告诫患者家属不可违法行事。只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问题,才能有真正的息事宁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结果。

2、妇幼保健院:①发展方向不明确。卫生部在2006年专题制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都明确提出了将妇幼保健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范畴。但目前,妇幼保健院到底是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还是医疗机构,划分不明,导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临床服务方向,虽然收入上去了,但公共卫生职能的履行不到位。虽然履行了公共卫生职能,但缺乏政策支持,职能及监督、指导力度不能充分发挥。

②机构性质不规范。我院现在属于差供性质,焦作市所辖6县(市)妇幼保健院机构性质不统一,且财政拨付经费高低不等。我院由全供改为差供后,年经费缩减了28万元,同时“三金”每年却多交了近40万元,加重了医院负担。如我院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队伍培训,妇女、儿童两个系统管理,健康教育及宣传等工作,这些经费均由业务创收收入中支出,经费的严重短缺,制约了工作发展,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公共卫生保健工作。

六、意见及建议

(一)对于医药分家和“四分开”的建议

1、保证药品的品种和质量。

2、改善和强化医院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3、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4、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公立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二)对重点扶持专科建设有何建议

1、加大设备、科研经费的投入,培养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有发展潜质的准学科带头人,以此带动一批学科发展。

2、对专科建设急需的人才,打破常规,优先选送培养,扶持开展专科技术,加速专科人才培养。对低年资的人员,以培养临床能力为重点,实行普训、统考、送学等途径,着力解决基本功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次的培养模式实施工程,提高学科人才队伍数量、质量,形成合理的人才层次,造就一批优秀学科人才群体,满足医院学科建设的需要。

(三)对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医院的公益性质有何建议。首先是投入的问题,投入足了才能要求它“公益性”。

(四)对核定医院编制,加强岗位管理有何建议。应考虑业务发展和县域实际情况核定医院编制。

(五)对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有何建议。

1、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原则,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提高引进人才层次,把引进的对象瞄准在杰出的和知名度较高的专家身

上,以及医院急需的专业人才。拓宽引进渠道,发挥医院现有学科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实行双向选择、自由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政策。实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的优惠条件,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后顾之忧。

2、大胆选拔任用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把优秀的人才配备到科室领导岗位上。优化学科布局,改善、优化学科带头人队伍的整体结构,培养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科带头人队伍。深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开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择优竞争机制。

(六)对执业医师实施多点执业,加强人才流动有何建议。

1、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进行规范,责任权利明确。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条例并有制度保障。

2、对具有高级职称、确有特长的高年资医师允许在本地区特定范围内最多3家医院或医疗机构多点执业。这样可以带动提高执业地方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充分发挥高技术医疗人员的优势,还可以使基层病人有机会接受高水平医疗服务,可部分缓解基层看病难的问题。

(七)其他方面的意见或建议。

1、为进一步改变目前医患之间尴尬紧张的关系、强化医患之间的互信、保证百姓的医疗卫生权益,政府部门理应大有作为。一方面在目前具体工作中,既要通过价格监管等手段保证医院合理收费、认真诊治,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医疗机构的规范经营,也要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财产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医

疗机构正常运营的非法行为;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发展阶段的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案,从制度入手理顺体制弊端,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紧张关系存在的基础。建议政府部门成立专门处理机构 ,对于医疗纠纷问题,因为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和人命问题,解决起来自然更棘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技术,选择法律途径。,政府应该为患者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在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说服工作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们通过法律解决问题,而不是再去指责医院。而警方也必须保证正常医疗秩序,告诫患者家属不可违法行事。只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问题,才能有真正的息事宁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结果。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推荐第6篇: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调研报告

(博兴县人民医院)

一、基本情况

自2010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滨州市人民医院和我院实施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我院立即启动了该项工作。迅速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内部运行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抽调部分同志成立了医改办,结合《山东省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纲要》和《滨州市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纲要》内容,精心制定了《博兴县人民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并于9月6日召开了全院职工参加的新医改动员大会,使每名同志都成为新一轮医改的参与者和支持者,营造起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在2002年成功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科学合理的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单位与职工签订聘 1

用合同,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保证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方面

推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并于2008年12月改革、调整了奖金分配制度,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实际、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工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工作远的积极性。

(三)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

正在进一步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实行了院长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制,落实了院长管理自主权,有严格的年度考核制度和院务公开制度。

(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方面

建立起了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了医疗机构首诊、双线转诊、分级医疗的诊疗模式。认真落实卫生强基、卫生支农和百万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项目,与帮扶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今年以来,参加卫生强基、卫生支农、和卫生下乡12次,收到基层医护人员的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认真按照《山东省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动工作方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同时,根据卫生主管部门安排,和曹王、兴福、湖滨三个中心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培训医

师,指导业务。

(五)扩大惠民利民服务措施方面

继续扎实推进惠民医疗行动,大力开展下乡义诊、减免医疗费用、下调要价等活动,缓解了弱势群体看病难、就医不方面等问题,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改善住院、转科、转院、出院服务流程;坚持无节假日门诊、检查和手术等方式给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根据上级要求,扩大了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于2009年完善全市临床检验室内质控网络,扩大室间质控和辅助检查结果“一单通”范围,让患者的实惠。

(六)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方面

建立起了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按照《山东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和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我们选择了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剖宫产、支气管肺炎等20 多个专业和病种在院内开展了试点,效果良好。大力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自2010年3月下旬起,在外三科开展了以“夯实护理基础,持续改进护理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通过严格按照标准努力工作,我院外三科被市卫生局命名为首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并在全市推广。继

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强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积极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院、科两级管理体系,提高临床科室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对科主任和护士长等科室管理队伍管理和培养,带动整个科室文化建设、管理水平、业务技能的不断提升。在争创全市“名医、名科、名院”活动中,我院外二科被命名为市级名科,有2人被评为市级名医。

(七)改进财务后勤服务工作方面

实行了按病种付费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完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道路交通保险支付方式,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认真贯彻落实《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规范资金管理。以全心全意为临床一线服务作为中心任务,建立起了后勤保障目标管理,后勤维修有偿服务等工作模式,确保遗体处理、压力容器、氧气供应、安全保卫等各项后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八)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

我院在2001年率先在全市卫生系统实行了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全县率先实现城镇医保和新农合互联互通机制,构建起了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下一步重点推进以电子病例为重点的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九)加强医疗纠纷调处方面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建立了患者投诉管理、处理机制,设立了满意度调查意见箱,设立了专门机构、指定专人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于2009年4月进驻第三方调解机构,成立了医患异议办公室,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同时,建立了医疗质量安全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度和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确保医疗安全,为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三、试点取得的成效

通过改革试点工作,使病人享受到了较好的医疗服务,不同程度的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好的调动起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建议

一是县财政投入不足,政府补偿机制不到位,必然影响和制约公立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二是在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合理流动方面,还需上级明确的政策支持;三是因为改革试点工作没有一定的经验遵循,还需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让人民群众得实

惠、得方便,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和让医务人员受鼓舞3个方面下功夫,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范围,推行预约门诊、检查结果互认等惠民便民措施, 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安排,有条不紊的推进工作进展,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11年2月20日

推荐第7篇:公立医院改革福建三明市考察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改革福建三明市考察调研报告

福建三明市进行大刀阔斧的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国率先试行院长年薪制、让院长代表政府管理公立医院,率先试行医生(技师)年薪制、稳定医生(技师)队伍,率先对高回扣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同时率先在省内对全市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改革取得了空前成果,三明市人均出院费用下降,人均门诊费用持平,入院和出院人次数都下降,但22家公立医院的收入却有较大增长,“2012年22家公立医院收入比2011年增长22.16%。2013年1-10月份,同期对比增长12.54%。”。同时,药品和耗材收入占比由2011年的56.89%下降到2013年10月的38.92%。2013年1-10月份药占比(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28.79%,“比全国平均水平44.28%低15.49个百分点”。三明改革扭转了职工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的局面,“2013年1-10月份收支结余12042.80万元”。通过2年多的综合改革,三明实现了医疗机构医务性收入稳定增长,提高了医院总收入的含金量;门诊、住院患者的均次费用出现了显著下降趋势;持续亏空的医保基金,从2013年开始实现合理结余。可以说,三明医改实现了医院、患者、医保基金三方共赢。

三明医改的突出亮点是:

一、多部门合作深化医疗改革

1 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转换运行机制。2012年以来,三明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措施,以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明确改革目标,政府勇担责任。在医改初期,市委市政府首先明确医改的主体是政府,改革的对象是长期形成的医疗机构的逐利机制,政府要勇于承担破旧制度,建新制度的改革职责。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三回归”,即让公立医院回归到公益性质,让医生回归到看病角色,让药品回归到治病功能。

二是理顺人事关系,做好组织保障。市委书记直接推动,市长全力支持,并专门安排了副市长主管医改,将财政、卫生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联合组成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为三明市医改工作的推进做好组织保障。

三是财政统一负责,集中管理医疗资金。三明市先后提出了“三保结算机构合一”、“整合市县两级三保基金管理机构,成立市级统一管理的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率先实行三保全市统筹管理。 2012年至今,三明市先后出台了《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县级以上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的通知》、《关于核定三明市第一医院等市属医院2013年度试行年薪制工资总额比率的通知》等30多份文件,通过对全市县级以上22家公立医院在分配机制、补偿机制、考评机制、药品采购、医院管理、基金管理等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患者、医生、医院、政府的多赢。

二、从“贵”与“利”二字下手

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有与“医药代表”打交道的经历。医生拿

2 “回扣”的现象,至今仍在不少公立医院存在,成为“斩不断、理还乱”的利益链。医改前,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每年的收入中60%以上为药品(含耗材)收入,医疗收入仅占30%,这种“以药养医”、“收入倒挂”的畸态,使整个医疗行业走入一条“药代”靠医院牟利、医生靠“药代”挣钱、群众花高价看病的歧途。公立医院要彻底走出通过多开药、开贵药获得利益的怪圈,必须牵住改变“以药养医”现状这个“牛鼻子”。

2014年6月,三明市出台了《关于做好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品统一配送结算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市22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限价目录内的药品首先由市医管中心负责配送和结算工作,待经验成熟后再全面推行。统一配送、结算的药品为《三明市医保限价药品—光盘(第四版)目录》、《三明市医保定点限价药品备案采购目录(150种)》的药品品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以及低于本市采购价格10%以上的药品,医院自行采购。此外,还建立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院长负责制,实施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品统一配送结算工作等,将药品与医院收入彻底脱钩,进一步改善医院收入结构。

三、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三明市医改的最大亮点,在于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而不依赖财政增加投入。以药养医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一是刺激医疗费用上升,加重患者就医负担,占用社会发展的资源。二是让老百姓吃了冤枉药,“是药三分毒”,危害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在破解医改难题时,三明市以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突破口。2013年2月,

3 三明市对所有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一步到位地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器械、耗材)加成,由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取消药品加成,降低了患者用于买药的经济负担,而增设医疗服务费和提高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又增加了患者用于看病的经济负担。为避免这种结果,三明市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主要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来“冲抵”,以保证总体上不增加患者负担。同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由此导致医院收入减少的部分,原本主要应当由增加财政投入来弥补,但这一块主要是通过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而节省下来。其主要措施:

一是减少了过度医疗,优化了医疗资源利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切断了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降低了医生开“大处方”的动机,患者的经济支出(其中一部分由医保基金支付)从以往主要用于买药,逐渐转为更多用于看病,从而成为医院和医生的收入。 二是完善机制,提高效率。三明市把全市12个县市作为一个诊疗区域,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医院,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医院只有加强自身管理和自我约束,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水平,才能争取更多患者前来就医,才能把患者的经济支出和医保基金支出“变”成医院的收入。

四、试行医务人员年薪制

三明市医改的突出亮点是更强调公益性、更尊重医生价值。医生是政府各项医疗制度安排的最终执行者,是整个医疗体系之中知识最专业、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他们的行为将直接关乎医疗卫生体制运

4 行的健康与否。如何给医生“定价”,让医者重归父母心,是医改中最核心的问题。2013年1月,三明市在全国首开先河,推行医院院长、医生(技师)年薪制,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提升至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院长年薪由政府财政支出,不与医院收入挂钩,医生年薪则由所在医院支付,打破了原有的按照行政层级进行分配的机制。

年薪制改革,着力点就是体现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门诊量、手术量等是医生劳动价值的最佳体现,以往却被大大低估。针对这种情况,三明市对31项治疗项目、33个手术项目的收费进行调整,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提高门诊挂号费,调整后的门诊费,主治医师挂号费由3.3元调至15元;主任医师由8.3元调至25元。其中,挂号费由基金报销8元。这种“政府制定政策管院长,院长分解政策管医院”的做法,成为政府考评院长、院长考评医生的良方,成效明显。现在,院长可以用更多精力抓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抓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抓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医生也不再是“药代”的帮手,让医生找回了职业的尊严。同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医技队伍。

五、设置多点考评机制

三明市医改最主要的亮点是建立了与年薪制配套的考评制度,做到了考核与创收脱钩、与医院医生利益相一致,实现了积极性和公益性二者的平衡。由于医疗卫生领域的特殊性和高度专业性,政府的监管往往只能止步于公立医院的“门口”,难以洞察公立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而公立医院的院长可以成为政府和医院的双向代理

5 人,承担起代替政府管理公立医院的职责。政府对院长进行系统化考核,考核与院长年薪制挂钩,保障公立医院的发展符合政府的预期与规划。

年薪由基本年薪和年底绩效薪酬构成,绩效年薪的考核则与岗位工作量、医德医风和社会评议相挂钩,与药品耗材、检查费用等收入脱钩。政府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和发放院长的年薪,促进院长对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如院长只有在达到文件规定的5大类34项考核标准,且考核结果在90分以上的情况下,才能拿到核定的全额年薪,考核不合格就只能领基本年薪,连续两年不合格将被免职。通过对年薪制医生实行“联动考核”,做到了医改办激励院长、院长激励医生,各方利益一致,完成医改目标。例如,2013年2月,三明市召开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会议,市政府拿出100万元重奖受表彰的医院院长。

推荐第8篇:在乐山等地调研公立医院

在乐山等地调研公立医院 规划和建设时的讲话

今年2月以来,我们先后到成都、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乐山等市(州)的26个县(市、区)调研,对各县(市、区)的卫生事业发展,特别是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的规划和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受到的第一个启发就是灾后恢复重建。“一张白纸上好画图”,灾区的公立医院规划和建设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其医院选址、土地面积、建筑规模和设备配置等超前发展了20年,有的甚至与东部同类地区相比也不落后。受到的第二个启发就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历程。过去十年,高等学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高校占地面积由几十亩发展到几千亩甚至上万亩,每年招生规模由几百人激增到一两万人,近10年来为全社会提供的教育服务超过建国50年的总和。受启发最深的还是全省卫生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去年9月,李源潮同志到卫生部调研卫生系统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发生非典后引起的深刻思考,从这个角度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卫生系统应该在全国带头。我认为,无论是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是从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都要求我们每一个卫生人,特别是卫生系统的领

导干部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推改革,二是思发展。这是当前全省卫生系统各级领导干部最大、最迫切的要务。

一、关于“推改革”

第一,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参合率和受益程度的提高问题,与前几年相比,新农合参合率提高不明显。各地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合率,使新农合制度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要认真研究本地长期外出工作生活的农民对参合率带来的影响。其次,要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受益水平。今年,筹资水平提高达到130元/人〃年,群众的受益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范围要扩大,质量要提高。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基金规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第二,逐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是深化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难题之一。今年初已经安排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的县(市、区),务必按期启动,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设立宣传栏,将让利于民的情况公告老百姓,并努力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延伸到村和社区站。国家、省、市、县将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后减少的收入给予补助。另外,按照国家要求,今年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各地要抓紧推进第一批30%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实施,并及时总结完善,同时做好新增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的准备工作。

第三,着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既要依靠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更要依靠卫生系统的自身努力。过去10年,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财政投入较少,主要是通过医院自身努力,今天,我们仍然不能丢掉这个优良传统。近年来,在连续多年强化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国家、省加大了对县级医疗机构的投入,一些市、县政府也开始重视公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对医疗服务加快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清楚科学规划是建设发展的先导,不清楚如何寻求政策支持和利用社会资源。所以,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我们上下联动,无论是国家安排项目还是单位立项项目,都要统筹好、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

第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关键是要落实到位,重要的是要抓出成效。均等化的效果,要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疾病控制和妇幼卫生等相关重要指标来体现。要高度重视妇幼卫生指标的改善,衡量妇幼保健工作最重要的是三个指标:一是婴幼儿死亡率,二是孕产妇死亡率,三是住院分娩率。同时也要科学有效地降低剖宫率。

第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根本目的是以改革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不断增加的需求。初步分析,公立医院改革有50余项目标任务,其中2/3的目标任务多数医院都在开展,当前

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另外1/3的目标任务需要各医院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我们初步考虑,在7月左右召开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但各地、各级医院不能等,要按照国家五部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要求,早学习、早研究、早行动。

二、关于“思发展”

目前,四川卫生最大、最根本的省情是“发展不足、发展滞后”。这一主要矛盾在医疗服务中集中表现为“三少三严重”。我重点谈谈“三少”:一是专业人员少。全省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的数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2/3,仅是一些东部发达省市的1/2。医务人员尤其是县以上大型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严重超负荷。二是高水平医院少。按“每千人口配置1张三级医院床位和1.2张二甲医院床位”的要求,全省500张床以上床位的三级和二甲医院的个数和床位数仅为这个数字一半左右。全国三级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西部为5%,我省仅为4%;全国8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占医院总数的2.4%,西部为1.8%,我省仅为1.5%。三是住院床位少。2008年,我省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2.74张,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年来,我省县以上公立医院几乎全覆盖加床,个别医院病人实际用床达到设置床位数的3倍以上。

针对“三少”情况,我们应该反思在医院规划建设上存在的六个认识误区:一是医院加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二是医院建设可以随意

新建和拆除业务用房;三是新建一栋楼要3—5年时间;四是医院应该建在闹市区和城中心;五是通过盖高楼和建地下室可以解决用地面积不够的问题;六是一个医院多处办医可以覆盖更多人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借鉴灾后恢复重建先进理念,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是到了彻底摒弃医院规划建设几个误区和惯性思维的时候了。针对上述6个认识误区,医院建设要树立“满足需求、长远规划、加快发展、科学布局、用地足够、集约建设”的观念。作为卫生局长和医院院长,要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国家扩大内需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大难得机遇,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卫生事业。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革除陈旧观念,着眼宏伟目标,敢想敢为。解决当今中国的问题只能依靠改革发展,解决当前医院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只能依靠改革发展。而医院规划和建设是卫生改革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大事。

(一)对医院规模的重新认识。无论从人民群众需求,还是从医疗专业实践需要看,医院规模都显得十分重要。按服务人群量配置足够医疗资源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努力方向。没有规模就上不了水平,医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持续的临床实践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技能,即见多识广。按国际惯例和去年省卫生厅出台的标准,结合卫生部的新要求,全省范围内每千人口应设置病床5张,其中市级以上医院1张,县级医疗机构1.5—1.8张,乡镇和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1.2—1.5张,民营医疗机构等1张。县级及以上医院每床占用建筑面积应该达到75—100平米;县级以上医院病房内每床净使用面积应该达到8—12平方米;县级以上医院每千人应该配置医务人员4—6人。据此推算:500万人口的市(州),市级人民医院应该设置3000张床位(省级医院为其配置500张,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另设置1500张),建筑面积20—2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400亩左右。100万人口的大县(市),县级人民医院应该设置1000张床位(县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另设置300—500张),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60—180亩。50万人口的县(市),县级人民医院应该设置500张床位(县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另设置200—400张),建筑面积4万平米,占地80—90亩。在人群患病率较高,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县级以上医院的床位数需求还应进一步扩大。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民族地区,由于绝大多数病人不可能到省州级医院就诊,吸引开设民营医院的可能性极小,每千人口县级医疗机构应该设置病床3—4张,乡镇卫生院应该设置1—2张。

(二)医院地理位置和功能布局。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随着基层卫生体系的不断强化,随着人民群众对就医水平和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设置和布局的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医院位置一要考虑周边环境相对僻静,适合就医和疏散;二

要考虑与商业区、闹市区和工业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不争交通要道等公共资源和防止交叉污染;三要考虑医疗服务人群远近结合,除城市中心的人群,还要考虑更大范围的服务人群;四要考虑尽量集中一地建设发展,避免长期多处办医,注重医院运行的节约化和规模化;五要考虑远离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地势低凹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合理划分医院的功能区是保证医院建筑总体布局成功的关键。医院各部门的建筑布局要合理,能够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或减少医疗区、感染医疗区、清洁服务区、污染服务区的交叉感染;室内采光、色彩设计也要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院区绿化达到最佳程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坚持科学合理、留足用地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三)医院规划建设的策略。策略之一:“着眼长远、总体规划”。加快医院发展建设,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重大民生工程,既可加快所在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市改善规划布局,医院自身也可增强服务能力和造血能力,是一个群众、政府、医院多赢的战略。要坚持“长远规划、一次设计、分步到位”的原则,反对“短期规划、反复设计、修修拆拆”。要遵循布局合理、环境友好、安全方便、运行经济四项要求。要树立两个观念:一是床位和人员配置要足够,

足够配置后的医院病床使用率应维持在70%左右,其余30%的空床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量伤员紧急救治做准备,也为医务人员调休、进修提高做准备;二是医院是城镇的紧急避难场所,医院应在退后道路和其他建筑相当距离修建,医院主楼前后应有广场,应有一定量的绿化带,出入口交通不拥挤。要防止医院建设“临街夹皮沟建筑”和“一栋楼医院”。各级医院要尽快编制至少跨越20年的长远规划,制定今后5—10年分步实施的计划。

策略之二:“分步实施、多措并举”。增加土地是上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支持卫生建设项目的契机,努力向当地政府争取一块足够面积的土地来规划一个至少20年不落后的医院。在新的土地上建设发展医院,具有可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安全、建设快速、不影响业务、建设造价低等6个方面的好处。扩展空间是补充。对于初具规模、合理布局且已经达到按人口配置占地面积标准70%的医院,可向“周围”、“天上”、“地下”或综合考虑医院职工宿舍外迁来寻求规模和科学发展。两处办医是过渡。规模在800张床位以下的县级人民医院,原则上不应长期两处办医。医院新增土地后,财力不允许1—2年全部搬迁时,两处办医可以作为长短结合的过渡办法,但要尽量缩短过渡时间,可2年实现新增地修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多方筹资修建二期工程,3—4年置换医院旧址土地和资产,完成第三期工程,争取在5年内实现一处办医。

策略之三:“多方筹资、群众工作”。具体来讲,资金保障要认真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争取国家项目支持;二是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三是拓展业务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四是必要时从银行贷款;五是采取资产置换。要认真做好医院职工思想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更新职工上下班距离和医院宿舍应建在医院内的旧观念,尽力争取在外多增土地为职工修建宿舍和流动医务人员周转房。职工宿舍外迁时更应考虑多保护职工的个人利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年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为我们树立了一面“规划先进、分步实施”的旗帜。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从闹市区整体搬迁为我们树立了“长远发展、舍近求远”的榜样。巴中市通江县人民医院在县郊新增115亩土地重新规划建设为我们树立了“抓住机遇、整合资源”的典型。

(四)全力推动医院科学规划和加快建设。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完善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区域卫生规划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制定和实施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制定和重新核定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标准,各级政府要按照编制标准及时配备相关人员,3年内使医疗卫生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前医疗卫生人员配备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不断满足我省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中央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为全省医疗卫生系统科学规划和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厅还将全力争取在我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建设规模、建设用地、床位设置和人员配置等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加快发展。由于各地医疗机构增加床位审批权限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只有新设置500张以上床位的医疗机构的审批权限才在省卫生厅),我希望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所辖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在今年适当时候,我们考虑召开公立医院发展建设现场会,组织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到规划建设好的医疗机构去认真学习借鉴。近期,我们还将对各市(州)、县(市、区)提出明确要求,优先考虑符合占地面积的县级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并规定当地政府解决建设土地问题是获得国家支持的新的卫生建设项目的前提条件,以此加快医疗机构建设发展。各级医院的院长要紧紧抓住医改的契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好医院的规划发展。五年后,公立医院改革将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老百姓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二是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规划建设和技术服务得到快速发展,三是医务

人员职业尊严感得到明显提高。

做好医院规划建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关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直接影响建设西部医药卫生发展高地的进程,做好这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卫生部的精心指导下,锐意进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不辱使命,为不断提高我省医疗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无愧于这一伟大时代的贡献!

推荐第9篇:我县公立医院规范管理与发展调研报告

深入学习

科学发展观

调研课题

新形势下上饶县公立医院

规范管理与发展调研报告

国务院批转的卫生部制定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当前中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卫生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社区卫生资源不足、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强,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运

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规划》确定了在2010年基本建成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并坚持公益性质,国家即将推出的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也确定了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发展方向,根据上述要求,我局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就我县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规范管理与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立医院规范管理问题

(一)公立医院运行现状

一是继续在全系统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明确办院宗旨,端正办院方向,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临床用药公示制度,医院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公示制度、医师用药情况通报制度、医师合理用药评价通报制度等“四项制度”;二是继续加强行风建设,我局以行风评议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并完善“卫生行风大家评”活动的方式,自觉主动地接受社会各界对卫生行风的监管与评价,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行为,在抓好自查自纠、查办案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医德医风、院务公开、公开承诺等方面的经常性检查,坚持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导、同考核,促使卫生系统行风进一步好转,同时,我们还着手抓了医院管理内涵建设,包括简化就医流程、推进检查互认制度、医院文化、学科建设,以科学的发展思路、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性化的服务文化,推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三是继续加强药事管理工作,规范药品采购与使用。由于行业监管有力,新农合工作深入开展,全行业业务稳中有升,业务总收入年增长达到了20%以上。

(二)公立医院运行存在问题

一是卫生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卫生惠民成果城乡共享还需更大突破,城乡卫生资源统筹互动实效还需继续加强;二是现有卫生资源总量还不足,质量还不优,配置还更待合理;三是卫生人才还比较匮乏。四是医患关系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有待提高。五是少数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还不适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要求的需要。

(三)加强医院管理的政策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卫生工作方向,这充分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为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期盼和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落实群众就医质量好的在医院,因此在强化政府责任,强调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的新形势下探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如何进一步强化,如何规范公立医院管理,如何体现公益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四)公立医院规范应对之策

一是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载体,规范医院管理。首先以创建和谐医院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医院内部关系。一要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营造人性化服务氛围,彻底转变服务观念和态度,真正确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理念,并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全过程;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众所周知,往往医患关系不和谐最大的问题是医疗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医疗纠纷和投诉中总存在着医务人员服务不到位,医疗质量有缺陷等,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层次、减少医疗服务中的差错和缺陷;三要不断拓宽医患构通渠道和内容,使病患者或其家人对其病情、治疗方案、费用等信息增加了解,从而增进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信任;四要端正行业风气,持久地深化医疗卫生系统反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工作,医务人员中存在的不正之风直接影响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因此要不断深化医德医风建设,扎实地开展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工作,杜绝“红包”、“开单提成”、“大处方”、“药品回扣”、“乱检查”、“乱开药”、“乱收费”等问题,保护病患者的利益不受损害;五要转变思维方式,善待低收入、弱势人群病患者,这方面人群包括困难职工、下岗失业和低保人员、农民及各种急诊危重病患者等,为其提高基本医疗,严格医疗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

,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进服务流程和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六要强化医院内部制度建设。医院内部的制度建设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有

法可依、依法办院是医院的基本方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医德观,以为病患者热忱服务解除病痛为荣,以损害病患者利益为耻,以廉洁行医为荣,以行医谋私为耻。实施责任追究,在提高自警自律能力上下功夫,对败坏医德医风,违反行业行风纪律、严重侵害病患者利益、有损医院形象的违规者实行责任追究,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自警自律能力为构建和谐医院提供良好的保障环境。

二是加强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一是把好用药关,药品严格实行招标采购制度。虽然近年来,我县医疗机构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但是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在有的地方有的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加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损害党和政府的声誉,败坏卫生行业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形象,是医药管理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严格规范医院采购药品的行为,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医院药事委员会作用,医院的药品采购和使用必须由药事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要实行科室民主管理,将科室的人事安排、资金使用、设备购买等比较重大的事项纳入科室民主管理,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坚决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内。二是狠抓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促进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最不满意的问题服务质量差和医疗费用高。而医疗费用高的主要原因又是药品价格虚高。实行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办法后,不仅使虚高的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还将质优价廉的一些药品纳入不限价不竞价目录,挂网后直接供医疗机构采购,这对于满足不同层次的病人就诊需求提供了条件。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抓好网上采购药品使用情况监管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开方用药监督制度。完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二级以上医院要建立常见病、多发病和费用高的诊疗项目临床路径,促进临床诊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要大力推行大型设备检查报告互认制度,推进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和医德医风档案制度,二级以上医院要实行医生不当处方院内公示和点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切实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防止和纠正开大处方、乱用药、滥检查等增加病人负担的行为。

三是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医药收费的行为。价格和收费是病人及其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医药收费上级已有明显的作价规定,各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执行。要按照院务公开、医务公开的要求,及时将价格的变化情况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要坚持住院用费清单制度,实行医疗收费、药品价格公示和查询制度。增加收费透明度,住院病人每日清单要按统一的《住院病人费用明细清单》格式,做到一日一清。要在二级以上医院实行门诊费用清单制度,医院在向患者出具发票的同时,必须向患者出示门诊和住院费用明细清单,让医院清清楚楚收费,病人明明白白消费。

二、公立医院如何体现公益性

近年来各公立医院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院机构公益性质弱化、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公立医院内部监督薄弱等方面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我们就“怎样理解、落实及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进行探讨。

(一)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原因

首先是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难以体现大型公立医院及医务人员对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技术与劳务报酬;其次是公益性事件所需要的收费支撑不够,医院无法通过医疗服务收入获取合理收益,大型公立医院肩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等公益性责任,将很难落实;三是人员编制、人力成本和激励机制存在老大难问题,人事管理存在体制和机制的约束,成为激发公益性的老大难问题;四是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家正处于转型期,落实公立医院公益的突出难点是国家投入不足,加上鼓励创收、收入归己、自行支配的运营机制,导致维持公立医院转动主要依靠医疗服务和药品收入,不仅公益性淡化,也加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所以,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是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重要根源;五是待遇政策定位不明确,从理论上讲,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是明确的,但实际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定位仍不清晰。目前状态下的公立医疗梦见实际上是国有的架构,事业单位的职工,企业化的管理,半事业半企业的待遇,这种政策定位不明确的情况,影响公立医院保持其公益特点。

(二)公立医院如何保证和体现公益性

一是根据我国的实际,通过明确公益性目标、强化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加强监管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可以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即将出台的新医改的核心是改变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国家须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至少每年的国家卫生支出不低于当年财政支出的增长比重,同时解决好投入的有效性问题;二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医院管理者职业资格制度,解决院长职业路径和身份问题,是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的关键;三是公立医院改革也要顺应形势进行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转变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医疗模式,建立考核质量及为患者、医务人员和管理者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通过共享性信息化管理,对医院运营状况、医生医疗行为、财务流程等做到实时监管,同时通过成本控制,资金的有效配置,物流的有效整合等,降低医疗成本。通过标准化的临床诊断路径,帮助医务人员进行最优化的工作,并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四是用信息化创新医院管理模式,解决目前公立医院的管理瓶颈;五是立足公益,完善监督约束制度,公立医院所提供的产品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所需的医疗保健服务,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公立医院履行公益性服务职责监督制度。

领题人:罗敏华

课题组成员:徐声东 陈晓康于学能

执笔人:陈重文

推荐第10篇:公立医院风险评估报告

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XXXXX医院)

为了全面贯彻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要求,以及市、县财政局有关指导意见的精神,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依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及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有关规定,XXXXX医院开展了201X年度全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院创建于XXXXX年,是全县唯一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X级X等综合医院。资产总额XXXX余万元,开设病床XXXX张,下设XX个职能科室:综合办公室、医务科、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现有

一、二级科室XX个;现有职工XXX人。我院先后被国家评为XXXXX医院、全省卫生系统XXXXX最佳单位、全省XXXXX、XXXXX、市级XXXXX、XXXXX、XXXXX等荣誉称号,是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救治中心,人寿保险XXX体检及医疗定点医院,预防性健康体检医院,价格诚信医院,XXX合疗工作先进单位。

二、工作范围及内容:

1 本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涉及12项活动,分别是:组织架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经营业绩考核与评价、内部审计、社会责任、采购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财务报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

三、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XXXXXX医院成立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评价、组织、管理、监督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组 长:XXXXXX 副组长:XXXXXX 成 员:XX XX XXXXXX XXXXXX XX 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 XX XXXXXX XXXXXX XX XX XX XX XXXXXX XXXXXX XXXXXX

(一)组织架构

XXXXX医院规定了各部门、科室的职责权限,但职能部门具体分类没有具体标准,各部门不清楚部门之间横向联系,主要靠相互沟通,合作交流较顺利,但及时性、信息准确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互相推诿现象。

建议措施:

医院除了明确各层级间的职责权限,还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科

2 室间的职责;同时,定期梳理、评价医院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全面评价运行效率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优化调整,避免推诿扯皮。

(二)战略规划

医院在制定目标之初决策与内外环境不一致;缺乏与既往规划的连续性。在医院制度中没有对发展规划方案进行评议,关注发展规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描述。员工虽然知道医院发展战略的描述,但对医院战略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战略分解与其岗位职责的关系还是不太清楚和理解,导致战略目标的制定落实上有一定困难。

建议措施:

1、医院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2、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明确战略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并按规定履行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并确保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3、通过医院各种内部会议,或者教育培训的机会,向全体员工适时有效的宣讲,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

4、各部门定期上报和分析相关信息,建立战略评估与调整制度;形成战略执行评估报告,分析战略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情况,提出整改建议。

3

(三)人力资源

人才规划、结构分布较合理,形成了有效梯队;在招聘人员方面,对人员任职基本条件进行了规定。但医院招聘人才一般以医院的发展和个人魅力来招人,没有系统的招聘人才体系;岗位频繁调换等导致员工初入岗时效率低。但在轮岗方面建立了岗位轮转制度,新员工接手后的工作能很快步入正轨;对各部门职工的考核指标比较明确,能对其做出有效的评估,但不能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并定期对缺陷的改进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奖惩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有时只有罚没有奖。

建议措施:

1、建立岗位说明制度,明确所有岗位的主要职责、资历、经验要求等,并定期组织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确保各岗位配备胜任的人员,避免因人设岗。

2、完善敏感岗位轮转制度,加强岗位的技能培训,加强岗位交接管理。建立科学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在年前公布绩效考核相关办法,内容应包含指标名称、任务目标、考核标准、分值权重、数据来源、考核结果等项目。将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奖励、人员任免、职务升降等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四)经营业绩考核与评价

绩效考核方法不够清楚明确,部分员工认为工作任务量与薪酬不成比例。医院对相应的奖惩处罚制度完整,但考核执行中存在受人为因素影响而缺乏公平性的情况。有些科室带头人做的不好,影响整个

4 科室员工工作状态。

建议措施:每年对绩效考核的情况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估,逐步完善医院的考核体系。

(五)内部审计

我院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不规范不健全,现有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内部审计职能还停留在监督、控制方面,侧重的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强调审计的监督职能,而忽视审计的评价职能,基本上没有深入到医院经营和管理领域,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而不会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人为缩小了审计工作的范围,弱化了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经营活动和管理服务上的职能作用

建议措施:

1、制度制定和执行不到位,现有各项制度、准则等,内审人员没有完全按照执行,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不到位,没有以制度为标尺,审计存在很大随意性,导致审计制度失去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未能成为医院的真正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审计专业的人员较少,所以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只能是低要求,另一方面,领导不够重视,审计人员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几乎没有,业务素质难以提高。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逐步建立审计制度体系,明确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责任,将审计准则、制度、质量控制标准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督促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内部审

5 计职能定位随着现代医院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审计已不能停留在监督的角色上,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从传统的监督控制转变为监督控制与评价相结合,工作要从查错、防弊的过程,逐步向内部控制、价值增值、风险管理、责任分析延伸,为医院经济管理、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审计项目,采用内、外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审计,这样既可解决内部审计能力不足、人员不够的矛盾,又可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且对于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建设,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促进医院事业规范、高效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社会责任

缺少医院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缺少构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评价的制度标准。勇于承担职工的权益保障、工资福利、医疗安全、职工健康、职业教育与个人价值发展等方面。勇于承担对患者的社会责任。

建议措施:

1、迅速建立起制度化和成熟化的社会责任信息制度,必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各方利益主体的正常需求,实现医院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可以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医院职工、患者和供应商代表、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等,就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如引导和影

6 响公共医疗政策的情况;人才培养情况;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情况;职工权益保护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医院节能降耗举措、及取得成绩等相关问题进行访问、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以他们对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期望和反馈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方面,参与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综合评价。

(七)采购管理

医院应当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大型设备或其他特殊设备采购,应实行第三方验货制度。

建议措施:

1、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手续;

2、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当由审批人对请购申请进行审批。大型或其他特殊设备,从制造到安装至使用,专业技术要求都非常高,当下,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采购机关都缺乏此类专业人才和验收必要的检测设备。因此应实行第三方验货制度。

(八)存货管理

存货储备过多必然增加管理成本,并且加重医院财务负担;存货不足则会影响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不能满足病人用药的需要结果是留不住病人,导致医院经济效益直接下降,最终导致社会效益的降低。出于业务要求,各科室总希望随用随取,导致资金在存货上占用过多,物品过期、失效浪费较多,

建议措施:

7

1、强化存货管理意识,树立职工责任心,通过职业道德强化,树立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减少物资差错及过期毁损情况的发生。

2、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保证物资安全。应建立健全存货的内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采购计划的编制、审批、采购方式的确定、供应商的选择、验收入库、履约付款、仓储保管、领用发出与计量、处置损溢等环节的控制要求,明确职责权限,确保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物资耗用的浪费,提高存货的使用效益。

(九)固定资产

重购置,轻管理,制度落而不实,岗位设置缺乏制衡 ,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构建 ,缺少内部监督与评价。这些都是大多数医院要共同面对的风险。 医院资产采购的随意性,没有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决策前没有仔细研究和科学论证;结果造成资产配置缺乏合理,形成了某些资产短缺和某些资产闲置并存的现象。在资产的处置和改建过程中,医院未经过专业资产评估,就任意处置固定资产;资产的调拨和变卖未按规定的程序办理。这些风险可能会使医院经营活动的实际结果和预计发生背离,从而使医院蒙受经济损失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建议措施:

目前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内控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模式陈旧,阻碍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建立一套规范、透明、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阶段医院在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健全的内

8 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产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十)财务报告

当前医院财务报告财务报表报告体系不完整,现行的医院财务

报表体系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等构成。特别是从经营角度出发,现金流量指标重视程度不够,经营过程中现金净流量不能准确得以反映;财务分析方法单一,目前财务分析方法普遍采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方法。这种单一的 财务分析方法,对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某项指标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各因素变动对该项指标变动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对某一现象发 生的数量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能有效预测其发展的方向和数量;财务分析指标不够全面,现有财务分析的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医院的盈发展能力、预算执行情况、财政专项基金情况、医疗事故赔偿情况、医疗欠费的构成情况;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只反映过去的财务、经营状况,并不着眼未来,只能得出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论,对实际决策的作用较小。

建议措施:

1、完善财会报表报告指标体系,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的,是对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的有效补充。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营成果和现金净流量的差异。

2、强化财务分析的方法,在使用医院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 ,

9 除利用财务指标比较,还应利用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全面、动态的对比分析,以满足管理者的需要,对医院经营决策及时进行调整。

3、完善和丰富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从完善角度出发,财务分析指标应引入医疗事故赔偿率的计算,为提高医疗水平提供数据指标;引入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率的计算,引导财政专项资金按预算要求执行,引入预算执行情况指标的计算,以便评价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有效控制超预算现象;从医院加强服务的角度出发,引入医院社会满意度指标的分析,将病人满意度、病人负担水平等指标分析纳入指标体系。此外,群众满意率、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指标是医院在医疗市场中长期竞争力的体现,也应当尽可能纳入。

(十一)合同管理

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方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到位,合同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合同签署授权不明确,往往由职能科室负责人甚至经办人员代表法人对外签订合同;无合同用章或用章管理上不够严谨,这不仅是合同管理的重大缺陷,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大漏洞,同时对医院的风险防范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合同签署流程不规范,经济合同管理上的内控机制不完善,合同的谈判、签订、执行都在同一个部门完成,缺乏互相牵制,不利于规范医院的经济活动。合同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目前采用手工方式。由于医院的经济合同类别、项目繁多,导致合同执行科室和财务部门管理工作量很大,效率很低,容易导致执行上的差错。

建议措施:

10

1、经济合同管理改进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首先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管理部门、合同订立、合同的审查与审批、合同的变更解约与纠纷处理、合同的管理等方面。完善经济合同的归口管理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对所有经济合同的统一编号,统一加盖印章,并进行归档管理。合同执行部门对已经拟订的经济合同要及时报归口管理部门审核。

2、健全合同会签制度,建立经济合同事前控制制度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由经办部门拟定后,要经过相关业务部门的审核,重大经济合同要经法律顾问把关;属于单位重大经济事项,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形成书面意见。

3、建立经济合同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合同付款实时控制合同付款由经办科室在网上发起申请,财务部门审核后确认付款, 每次付款信息均在系统中留下记录,使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实时掌握合同款项的支付情况和付款进度。

(十二)信息管理

数据库用户管理混乱、内部或外部的非授权用户从不同渠道进行非法机器接入、人员误操作导致数据删除,对信息系统危害很大;网络安全风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私自架设局域网、私自在计算机上安装不安全的软件情况比较严重,一旦出现数据库错误、系统错

11 误等导致的业务瘫痪,无法得到迅速的处理解决办法;规章制度风险,未建立各类信息系统规划、实施、运行、安全的管理规范,缺乏相应的约束或惩罚办法,对安全违规行为没有一个好的约束机制。

建议措施:

1、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是做好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关键,如计算机终端使用管理制度、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制度、应用软件使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信息系统文档与配置管理制度等

2、加强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在获得领导支持的情况下,严格处罚机制。要建立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保证业务不间断运行。包括有:主机系统应急预案,网络应急预案,应用系统应急预案,数据备份系统等。在事故发生时,按照预案以最短时间、最小损失来恢复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简单明了,便于操作。由于风险无法避免,所以应急预案尤为重要。

三、总而言之,经过对我院内部控制评估与分析,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牵涉着各个部门,我们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最终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充分发挥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的职能,减少由于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带来的损失,使得医院得到更好地发展。

XXXXXXXXXX医院 201X年XX月XX日

12

第11篇:公立医院巡查整改报告

人民医院二级公立医院巡查

整改报告

县卫生计生局:

市卫计委第一巡查组于7月4日对我院进行了现场巡查,根据反馈意见,现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一、领导重视

我院把巡查整改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认真整改。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布置下一步工作任务,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对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启动奖惩机制,增强职工的积极性、自律性。各科室负责人带领本科室人员积极纠错,认真整改。县卫计委经常组织有关领导多次深入我院检查督导,指导推进整改工作。

二、综合施策

1、宣传指导 通过张贴标语、院报通报、微信群发等多种宣传方式来引导大家,更多的了解这项工作,便于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推动整改工作的进程。加强法制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培育良好的医德医风。

2、预防腐败 按着医院院务公开有关规定,对上新楼后所增加的设备、物品采购集体议价,公开招标,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3、改善医疗环境 在原址新建的门诊病房大楼尚未投入使用的情况下,为给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我院投入资金,对老楼进行了粉刷维护、庭院绿化、院内路面拓宽、增加了停车位;面对老楼无法改变的现状,局领导、院领导都在努力推进新楼建设,争取早日使用,为患者创造更好的就医环境。

4加强信息化管理 针对老楼布局不合理,无法实现分层分科挂号、收费等问题,我院投入资金加强了信息化系统建设,从10月份开始使用运行信息化系统,为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5、有效启动奖惩机制 各科室按制度流程进行日常诊疗工作。把医德医风考评结果纳入科室目标管理,与个人评优、年度考核、晋升职称、年终奖金发放紧密挂钩,发挥考评制度,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三、初见成效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护理部每月进行“健康宣教、护患沟通”,在护患沟通中患者及家属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其中对医院没有热水供应感到很不方便,院领导及时对患者意见进行反馈,并在急诊科、病房安装了电水壶,投资三万元,保证24小时供应热水,在满意度调查中,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服务表示非常满意;定期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道德教育、礼仪培训,做到着装整洁、举止文明、态度和蔼、微笑服务;为了患者得到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及治疗环境,我院特制订了患者探视和陪护制度;

2、加强医疗管理 建立并完善了医疗质量控制系统,成立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合理用药、院感、输血管理、病案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等七大核心组织,并充分发挥了作用。医生、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严格执行18项核心制度,各科室在临床工作中都能按照规范开展诊疗活动;制定突发公共卫生、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预案等各种预案,并组织演练;特别是急诊急救演练,使全体医护人员都掌握急救知识,做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实行了剖宫产、白内障等10种单病种付费,例如白内障手术比没有实行单病中时可节省1000元费用;我院启用了HIS系统实现了分科挂号、收费,住院实行了押金制,这样大大方便了患者,不用患者排队取药、交费了;新楼门诊已建完完全符合标准,保证一医一患。

2、严格院感控制 感染科及院领导每周定期对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等重点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并新建了废物暂存间,投资约20余万元,保证医疗废物的合理储存;定期检查督导各个临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并组织院感培训,全院职工手卫生知晓率达到100%。

3、重视人才引进培养 我院每年选派专业骨干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带教、授课。近几年,通过县人才办,新招录医生12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缓解了我院医务人员少的现状;我院和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第三医院签订了上级医疗联合体协议及县乡卫生院、镇卫生院等8所下级医疗联合体协议,上级医院每季度带领专家组来我院指导、带教、讲课,方便患者不出县就享受到了专家级的待遇,我院医生定期到乡镇卫生院为患者义诊、会诊及查房,方便患者就医。

4、优化环境卫生 为了让患者有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我院对旧楼进行了整体粉刷、维护,新修建了一座凉亭,便于患者散步、休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新增加了庭院绿化、规范并增加了停车位,大大缓解了车辆拥挤的现状,并且更换了全部病号服及行李,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

第12篇: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和《湖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湘政办[2010]105号)等文件精神,近期,我们会同厅社保处对14家省级公立医院以及长沙、株洲等地部分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和座谈,特别是对医院医疗收入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试图探索医院收入监管的有效途径,为顺利推进医改、出台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省级公立医院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省级公立医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院规模不断壮大。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省级公立医院发展很快,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目前14家省级公立医院共有在职正式职工12565人,离退休职工 3704人;实际病床数为11531张,病床使用率为130.3%,年诊疗人数为6262288人次。

二是医院收入大幅增长。医院收入主要由三块组成,分别是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财政补助,其中医疗收入又由门诊医疗收入和住院医疗收入构成。2009年,14家省级公立医院的总收入为445317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0174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4.5%),医疗收入230829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51.8%),药品收入190991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42.9%),其他收入3142万元(占医疗总收入的0.8%)。2007年至2009年14家省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分别为135805.77万元(不包括湘岳医院、结核病防治所)、188307.9万元、230828.9万元,平均每年增幅达40%以上。

三是医院国有资产快速扩张。总资产为687965.97万元,净资产为417680.63万元,总负债为269891.15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6.95%。根据调研分析,总体上省级公立医院国有资产增长较快,综合医院比专科医院发展更快,同时,由于这几年医院贷款建设,公立医院负债额也逐年增长,有进一步扩张之势。

二、公立医院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收入结构复杂,医院之间收入规模差距较大,医院内部收入分配也千差万别。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特别是收入管理方面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从财政监管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收入的资金属性亟待明确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省财政厅、省物价局联合发布的湘价费[1992]219号、湘价费[1997]71号文件中就明确规定医院收入属于事业性收费。但在2002年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发布的《湖南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调整规范我省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文件中又宣布湘价费[1992]219号、湘价费[1997]71号文件于2002年10月15日起废止,当时并未就医院收入的属性问题予以明确说明。从卫生厅编制的部门预算看,2001年至2004年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列为事业收入,2005年至2011年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列为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收入。目前从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来看,在非税收入类中,卫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里也没有医疗收入对应的收入项目。因此,公立医疗收入是否属于非税收入亟待明确。

(二)公立医院收入监管亟待加强

相对于一般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国有医疗资源,具有较强的创收能力,因而从经费供给上一般确定为财政差额拨款单位或财政定额补助单位,财政只负责对公立医院的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人员工资补助,而设备购置、基本建设等经费基本靠自创收入解决。2009年,我省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仅为2亿元,只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4.5%。另一方面,以药补医的情况非常严重。2009年,14家省级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为190991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42.9%左右,其中15%为加成收入,共计28648.65万元。以药补医甚至以药养医现象严重,社会各界反响很大。但站在医院的角度来看,也是实属无奈之举。随着医院医疗成本不断增加,本来政府财政投入就不足,医院只好在药品加成收入上来弥补医疗收入的亏空。而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直接投入不多,医院主要靠自创收入维持正常运转,所以财政对医院收入的监管也觉得底气不足,一直没有把对公立医院收入的监管提上议事日程。

(三)公立医院内控机制亟待健全

目前,公立医院基本都是实行“以药补医、收入归己、自行支配”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医院的收入不上交,支出完全自行支配,易于滋生医疗腐败。二是对国有资产的变化情况,乃至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的投入情况,政府往往无力干涉,造成盲目扩张,重复建设,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国有资源浪费严重,形成新的地方财政风险。三是医院乱收费、乱检查、大处方、“过度治疗”、以药养医等短期行为频繁曝光,既损害了公立医院的形象,也有损政府形象。四是医院账户管理较为混乱,医院普遍设立5-7个银行账户,且多为支出账户。这些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公立医院财务收支情况缺乏有力的监管所造成的。

(四)公立医院票据管理亟待规范

现行票据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票据使用不合法、不合规的现象,医疗票据管理“以票管收”的作用难以发挥。一是医疗机构类型复杂多样。出资方式包括国有企业改制、股份制、私人投资等形式。二是医疗票据管理不归口。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营利性医疗机构共有3333家,其中在税务部门购领医疗票据的有1400家,在财政部门购领医疗票据的有63家,另有1870家营利性医疗机构使用自制票据。同一类型的医疗机构既有在财政部门购领票据的也有在税务部门购领票据的,致使医疗票据管理不归口,造成了医疗票据管理上的漏洞。三是医疗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国家没有专门的、系统的医疗票据管理规定,医疗票据管理模式不统一,各行其是的现象较为普遍。四是医疗票据的样式及使用范围不统一。由于各省财政和税务部门印制的医疗票据种类、样式、使用范围、防伪措施各不相同,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难以核实票据真伪,患者虚开医疗票据套取医保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增加了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工作难度,造成了医保资金结算的安全隐患。

三、全面规范公立医院收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切实规范和加强医院收入管理,既是落实中央有关医改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基础,更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调节收入分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客观需要。

(一)规范医院收入管理是促进内控机制健全的重要前提

当前,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医院由于其自身资金、技术、规模、人员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旧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弊端的制约,在市场化进程中日益暴露出其管理的弱点,特别是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者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医院的收入中业务收入占主导地位,业务收入的实现过程涉及人员比较广泛,除财务部门的人员和门诊收费及住院结算人员外,还包括挂号人员、医务人员、医保人员、患者。大部分为现金交易,且具有流量大、流动性强、经手人多和内容复杂的特点,在医院组织收入过程中,极易发生乱收费、贪污、私自收费等行为。再加上审查制度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医院收支失控还引起连锁反映,如药价虚高、看病成本剧增、负债率攀升、收入分配不公等等。因此,建立健全医院内控机制,对于保证收入合法、安全、完整和支出科学、合理、规范,提高医院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规范医院收入管理是推进医改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要求,要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和运行监督,完善政府对公共医院的投入机制,要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府性亏损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公立医院是国家投资兴办的、带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而在现行体制下,公立医院已经由完全的公益性转为部分以营利为目的,且趋利性越来越强。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继续下去所产生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收入监管机制应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不能只讲财政投入,不讲收入监管。既要维护医院的公益性,又要调动医院的积极性。因而规范和加强医院收入监管,摸清医院底子,也是为今后增加财政投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确保医改顺利实施做好基础性工作。

(三)规范医院收入管理是关乎民生的现实需要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否破题?不仅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的保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中央对医改高度重视, 根本原因在于医改关乎经济增长,关乎社会民生,关乎政权巩固的政治问题。当前,医疗、教育、房价是群众深恶痛绝的“新三座大山”,尤以医疗为首。如医改成功实施,通过完善医疗制度,能够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阻止城镇贫困居民与大部分农村居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势头,减少医患纠纷,遏制医患冲突,杜绝假药的泛滥,防止医疗机构的趋利现象,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解决民生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增强政权凝聚力,巩固政治合法性。从政治层面上看,医改本质上是一场自上而下发动的,旨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民生问题,最终维护政权巩固的革命。而规范医院收入管理,促进医疗改革,是环环相扣的,要站在政治高度来解决好这个问题。

四、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收入管理的建议

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收入管理势在必行。通过数月调查研究,我们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将公立医院收入纳入财政监管范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明确了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本质属性,要求公立医院应以全社会老百姓为服务对象,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近些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虽然直接投入医院等供方的资金不多,但投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等需方的资金不断增加。2009年各级财政共安排新农合补助38.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9.7亿元、省财政11.8亿元、市县财政6.9亿元,间接为医院收入的大幅增长提供了原动力,但医院收入的增长并没有促进医院公益性的彰显。公立医院是利用国有资产资源向公众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应按经营服务性收入而论。实际上公立医院一直在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从“以票管收、以票控费”的角度来看,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也应属于非税收入管理范畴。因此,建议省政府发文明确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纳入财政监管,同时建议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非税收入类中加挂医疗收入对应的收入项目。

(二)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医改实施后医院能正常运转

目前,医院最担心的是医改全面实施后,药品加成收入取消,医院收入由以前的三个渠道变成了财政补助和医疗收入两个渠道,这块资金缺口该如何填补?按我省14家省级公立医院2009年的收支状况,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年收入将减少近3亿元,如果财政不能及时补上,医院将无法正常运转。一方面,财政对公立医院的直接投入有限,公立医院只能依靠自身力量,通过自行筹集资金来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医疗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医院的不满时有发生。为促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回归,满足老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亦是必然。但以我省现有的财政状况,很难给予公立医院以更大的直接投入,并且财政投入也只能起引导作用,而不能起主导作用。为配合医改,财政部门应把公立医院的收入管起来,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公立医院更大的财政投入,这既是对公立医院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为今后对公立医院财务加强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三)创新监管机制,切实规范公立医院收入管理

根据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按照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有关“严格医院收入监管”的要求,切实需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对公立医院日常财务情况要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审计,并且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督促公立医院建立规范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逐渐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分发挥卫生、药品监督、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从财务收支、项目标准、药品价格、药品质量等全方面的予以监督。为防止医院收入财政监管后医院创收积极性下降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健全绩效评价机制,通过绩效评价对医院起到约束和激励作用。

(四)健全配套制度,完善公立医院收入内控机制

一要严格公立医院收支预算管理。按照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强化收支预算管理刚性,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二要加强公立医院票据管理。建议明确医疗票据的主管部门,统一医疗票据样式和管理制度,建立医疗票据年检制度,促使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医疗票据管理,真正达到“以票管收”的目的。三要建立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在大中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不仅可以向医院本身提供审慎的会计信息,在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四要加强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公立医院资产购(配)置、处置审批,健全医院资产效益评估考核体系,建立公立医院资产保值增值基金或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由财政统筹管理,用于医院的再投入和资产维护。五要运用现代电子科技手段规范医院收支管理。实现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医保结算系统、物价监管系统与医院收费管理系统对接,在满足医院原有各项收费、统计、制表等功能和不影响患者正常缴费的前提下,达到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能实时查询、监控每笔挂号费、诊治费、床位费、化验费等各项医疗服务收入的效果,还可以严格控制各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各类药品价格,用现代电子信息化手段规范医院收费行为。

(五)坚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规范公立医院收入监管

在对省级公立医院调研的同时,我们也对部分市、县、乡公立医院进行了辅助调研,以便比较分析。发现省、市公立医院效益较好,而对财政监管医院收入比较消极;县、乡公立医院效益较差,而对财政监管医院收入较为积极。由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对公立医院收入的管理模式不一,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财政不愿意为医院重新“背包袱”,而祁阳、望城等地方早就把部分公立医院的收入纳入了财政管理。鉴于此,建议按照全面部署、分步推进、区别对待、分类试点、因地制宜、逐步完善的原则,对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把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纳入财政监管,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把公立医院部分收入纳入财政监管,也可以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其他监管方式。

第13篇:关于山西省公立医院公益性测度与评价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省公立医院公益性测度与评价调研报告

摘 要:本次调研就太原市10所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管理体制、医疗水平、社会评价等几方面展开,调研方式以问卷调研、焦点访谈、座谈会形式进行。在实现公益性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公立医院存在片面追求效益忽视自身公益性的现象,公立医院存在低效率扩张医疗规模问题。政府要在人才培训、人才配置等有关方面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减轻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使之有更多的空间从事公益性工作。同时,制定一些限制性政策,约束公立医院放任自流的逐利行为。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公益性 测度 调研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254-03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就公立医院的定位、改革目标、改革重点和改革路径做了明确说明和具体部署。就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是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强化医保支付和监控作用、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是当前及今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对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超过了50%。

一、公立医院公益性表达指标设定

若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进行测度与评价,应该设定合适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表达指标。设定公益性表达指标之前,需要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

1.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定义相关综述。赵明等人(2009)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公立医院在政府有效的保障和规范机制下所具备的以改进国民健康为宗旨,以提供公平、可及、高效、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手段,不以营利为目的并致力于满足全人群的健康需要,提高社会效益的基本性质。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公平为根本出发点,以贫弱人群为重点保护对象。类似的,李新(2011)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解决医疗服务中的公平性、适宜性及可及性问题。同时,也肩负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承担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社会责任。雷海潮(2012)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分为自然公益性和衍生公益性两个层次。自然公益性是指医院具有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特点,如实行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提供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参与处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培养医学人才以及发展医学科技等等。各个医院均具有此特征。衍生公益性是指通过政府公共政策而使公立医院能长期持久发挥的缓解居民看病就医经济风险程度的公共功能,如扶贫济弱、提供廉价甚至是免费服务等等。李玲等人(2010)则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作了两方面的定义,一方面是一般概念性定义,一方面是操作性定义。一般概念性定义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指公立医院的行为和目标与政府意志相一致,进而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操作性定义分为三部分,所有医院的基本要求;非营利医院的基本要求;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要求。

依据有关专家学者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六点结论:第一,公立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医疗工作效率等,是其公益性得以充分实现的必要前提条件。第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政府密切相关,在政府的有效保障下实现政府的意志,为国民提供高效可及的医疗公共产品。第三,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具有非营利性的特点,与当下很多医院的逐利性是互相排斥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要求医疗服务应将服务公众作为最高目标,而不是将获得利润作为最高目标。第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针对的重点对象是贫弱人群,是为国民提供高质量低费用甚至是免费的基本医疗保障。第五,社会满意度即门诊患者和出院患者满意度等,可以衡量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的程度,即公立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是否公正、适宜以及具有可及性。第六,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还表现在医院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处置应对各种公共卫生事件,并担负起培养医学人才和发展医学科技的重任等。

2.公益性指标选择。依据上述六点结论,同时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可以设定公立医院公益性表达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9个,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管理水平、医疗水平、社会评价、出资人,基本医疗保障,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指标和医学技术传播与发展等指标。

二级指标41个,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平均每日诊疗人次等6个二级指标;运行成本指标包括实际开放床位数量等4个二级指标;管理水平指标包括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比例等4个二级指标;医疗水平指标包括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等9个二级指标;社会评价指标包括患者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等5个二级指标;出资人指标包含政府出资比例等3个二级指标;基本医疗保障指标包含低收入人口诊疗率等5个二级指标;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指标包含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助比例等2个二级指标;医学技术传播与发展指标包含每年培训下级医疗机构人员数量等3个二级指标。

二、山西省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1.公益性影响因素和实现程度指标分类。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山西省内10家大型医院的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管理水平、医疗水平、社会评价、出资人,基本医疗保障,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指标和医学技术传播与发展等9个一级指标涵盖的41个二级指标的实证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各级指标的主要设定依据是卫生部颁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版)》和《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比较全面地测度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依据各项指标内涵,可以将41个二级指标分为两类,第一类指标是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影响因素的定量描述,第二类指标则是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程度的定量描述。

结合指标数据调研的可得性与代表性,下面将选择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的28个二级指标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

公立医院公益性影响因素的定量描述指标包括:政府投入(累计)比重(%)、医院自筹(累计)比重(%)、第三方投入(累计)比重(%)、医院员工总数(实际在职)、医用建筑面积(m2)、固定资产总值(万元)、实际开放床位数量、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元)、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元)、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比例(%)、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比例(%)、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重(%)、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医技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比重(%)等15个二级指标。

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程度的定量描述指标包括:平均每日诊疗人次、治愈率(%)、好转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患者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患者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患者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患者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每年培训下级医疗机构人员数量、对口支援边远地区医疗机构数量、每年与下级医疗机构学术交流次数等13个二级指标。

2.公益性测定与分析。对上述指标数据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分析。一个方向是同一家医院在2012-2014年间的纵向数据比较,另一个方向是不同医院之间在同一年中的横向数据比较。通过分析有以下发现:

第一,资产构成中政府投入比重对医院的公益性没有明显影响。总体而言,政府投入的增加与减少并没有导致医院医疗水平、社会评价以及医学技术传播及发展数量的相应变化。但就山西博爱医院资产构成情况来看,政府投入比重为零,则其参与公共卫生事件与医学技术传播及发展数量均为零。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投入比重普遍较低,逐年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5家医院2012-2014年三年之间,最大比重为25.08%,最小比重为2.77%;2014年最大比重为25.08%,最小比重为4.33%。现阶段下,政府投入虽然对医院的公益性有所影响,但影响甚微,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额度和投入速度远远不能支撑医院的公益性要求,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第二,医院运营规模对每日诊疗人次的影响最为明显,两者呈方向一致的变化。运营规模越大,每日诊疗人次越多,但是,治愈率(%)、好转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等并没有随之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数据分析结果提醒我们,医院不能一味地盲目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视医疗水平的提高,练好内功,提高诊疗准确率,在软、硬件高效配置上下足功夫。

第三,医院运营效益基本和社会评价呈相反方向的变化,由于调查周期较短,两者变化趋势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要注意不能过度追求医院运营效益的提高,过度关注效益就会减弱医院公益性的实现程度;反之,过度关注医院的公益性,也容易使医院的运营陷入困境。关键在于两者平衡点的选择,应该清楚医院运营效益与医院公益性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完全对立关系,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提高医院运营效益可以使医院有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做更多的公益性工作,同时,医院公益性工作做得好,会增加病患对医院的信赖程度,提高医院口碑,有利于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人员配置对医院的公益性影响较大。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比例(%)、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比例(%)、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重(%)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社会评价相一致。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医技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比重(%)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医学技术传播与发展有比较高的匹配度。

基层医务人员直接面对患者的机会和时间最多,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的相关比重,可以使患者得到更细致、更周到的诊疗服务。同时,医学技术传播和发展需要大量高职称、高学历医务人员的支撑,他们一方面可以提高医院整体的诊疗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自身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优势,对下级医疗机构人员展开有效培训,与下级医疗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对口支援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

关于低收入人口诊疗率、低收入人口诊疗人均次费用、低收入人口医疗费占医院全部医疗费比重以及病人未支付的医疗费占医院医疗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受到数据可得性的约束,没有获得相关实证数据。因此,本文对山西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分析尚存在一定缺陷。但是,依据已经获得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山西省公立医院公益性现状。

三、调研主要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存在多方面问题,下面将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在公立医院的资产结构中,政府投入比重明显偏低。公立医院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机构,不仅要因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更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即也要满足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要求。在实现公益性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应对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支持,也要在人才培训、人才配置等有关方面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减轻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使之有更多的空间从事公益性工作。

2.公立医院存在低效率扩张医疗规模问题。应该引导公立医院高效配置现有资源,限制盲目扩大医院规模,避免无效或低效率地重复建设、扩张。重点做好分层分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将工作重心下移,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基层医疗机构人、财、物支持以及政策倾斜,建立完善的层次分明、互联互通、互为补充的公立医院。

3.公立医院存在片面追求效益忽视自身公益性的现象。政府应该在增加对公立医院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制定一些限制性政策,约束公立医院放任自流的逐利行为。应该促使公立医院调整成本结构,该降的一定要降下来,该提的一定要提上去。例如,虚高的药价要降下来,医生的诊疗费要提上去,一方面使患者少花或者不花冤枉钱,一方面让医术高、服务好的医生得到与其服务质量相匹配的回报。

4.从调研数据来看,科室主任正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可以推断,医生中的正高级职称也不会太高;另外,护士群体的学历也相对偏低。这会严重阻碍公立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公益性的充分发挥。应该严格把好医院人才入口关,同时,对现有医务人员分级分批展开系统内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实施学历提高计划,选拔业务骨干进高校做进一步深造,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贾康,孙洁.公立医院改革中采用PPP管理模式提高绩效水平的探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 雷海潮.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概念与加强策略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2(1)

[3] 胡祖斌.试论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医学与社会,2010(5)

(作者单位:山西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0)

(作者简介:赵金玺(1965―),男,山西朔州人,山西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服务中心,高级经济师)

(责编:李雪)

第14篇:公立医院改革自评报告

新疆职业病医院

落实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任务工作情况自评报告

一、新疆职业病医院基本情况(略)

二、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任务工作情况

(一)落实开展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情况

我院按照自治区卫生要求,自1991年至2005年一直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先后派出19批共计64人对口支援博湖县人民医院、和田县人民医院、于田县人民医院、青河县人民医院、轮台县人民医院、和田地区医院、乌鲁木齐县达坂城乡医院。

(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情况

1、医院护理基本情况:医院开放床位××张,全院护理人员××人,占卫技人员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比例××%;床护比为××。

2、准备阶段:明确一个主题----全面落实护士职责与义务、夯实基础护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3、启动阶段(4月份):在制定方案过程中,考虑到我们的病人多是来自社区与矿区,收入多为中低阶层,无论他们住哪一个病区,所享受到到服务应该是一样的、平等的,不应让病人感到厚此薄彼,而我们的护士不论到哪个科室工作均应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因此在活动方案中,确定为在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同时开展。

4、动员阶段(5月份):为确保这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动员大会,要求大家提高服务意识,以基础护理为立足点,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5、实施阶段(6月份):护理部相继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卫生部新的分级护理标准,邀请三甲医院护理专家来院进行专题讲座。并对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进行了梳理修订,根据卫生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出27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并下发到各科。为确保年轻护士在为病人基础护理过程中保障病人安全,护理部强化基础理论与技能培训,每月2-3项,科室根据护理部培训项目进行再培训。为了保证中午、夜间病人安全,各科在这两个阶段安排双人值班,责任制护理,部分科室开展分层管理,而医院为保证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顺利进行,已招聘近50名新护士。

6、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护士的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动想办法为病人提供服务,有的科室制作出温馨提示语张贴于病室或做成小卡片置于病人床头柜,有的科室在夏季备好菊花茶为病人降暑,利用晨晚间交接班向病人问好,购买报架向病人提供报纸、健康宣传册,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剪指(趾)甲,洗脸、洗脚、擦浴、洗头、梳头、口腔、会阴护理、翻身扣背等,这几乎成了护士每天的常规工作。过去,只有投诉的病人才到护理部,而现在往往是到护理部表扬护士,这是我们感受较深的。

7、存在问题:

(1)责任制整体护理还不到位

(2)责任护士专科理论欠缺,不能做到更深的沟通交流3.护理人员床护比按实际开放数不达标

(三)门诊预约挂号服务情况

(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情况

开展临床路径是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规范临床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院自去年第四季度起将患者安全目标引入临床路径管理。

1、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保证,临床路径工作顺利启动

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下发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各小组职能,制定了临床路径工作流程,确定了首批××个科室××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在病种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专科多发病、常见病,年度收治数量较多的病种;诊断、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手术或处置方式相对技术成熟且差异较小;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

(2)学习考察,强化培训,确保临床路径顺畅实施

以卫生部临床路径为依据,对现有病例的研究分析和既往病例的回顾调查;以《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为蓝本,召集医疗、护理、管理、药学、医技等多专业人员座谈,提出设计意见;多次召开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专题会议,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反复修改、完善。

(3)临床路径动态管理工作

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医务部深入科室督导检查医疗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召集多专业人员商讨解决,定期对实施过程中的变异汇总分析、查因修正。临床路径实施的评估:已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纳入“临床科室综合质量考核体系”,已初步建立了涵盖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评价的综合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2、临床路径管理取得的成效

(1)规范了诊疗行为

实施临床路径吻合医改大方向,它作为一个标准的作业流程有效地规范了诊疗行为,避免了医生诊疗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发生不合理的费用。

(2)提高了医疗质量

通过临床路径规范了诊疗流程,同时涵盖医疗核心制度,是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发现抓临床路径,实际在落实设计好的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规范代替了随意,降低了住院天数,预防了错误的发生,避免了不恰当的处理,从而使医疗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3)保障了医疗安全

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使医患沟通更加顺畅,减少了因医患沟通不好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和投诉。加强服务流程管理,实施临床路径后,我院今年的医疗投诉及纠纷例数同比下降了××%。

(4)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经过测评,今年患者在院期间满意度及出院调查满意度分别上升了××%及××%。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持续上升,社会信誉度明显提高。

3、今后的工作方向(略)

第15篇:公立医院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汇报[12]

公立医院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汇报精选[1/2]

 

一、基本情况

我院党支部,医院总人数人,全体党员人,停薪留职党员人,退休党员人,在职党员的人,预备党员名,积极分子名,其中xx岁以下党员名,大专学历党员名。

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我院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遵循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一是支部重视严格落实。根据积极分子的培养情况提出年度发展计划,从而减少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盲目性。二是、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力求使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好的典型,了解他们的入党愿望,帮助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并把教育和培养工作贯穿于发展党员工作的始终。三是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实行测评制、培养考察制、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确保了党员入党质量。

二、党建工作

近年来,我院党支部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广大党员职工的全力配合下,围绕社区卫生改革,先后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学习、三满意、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学转促保争”等党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1、思想建设得到加强,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我支部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干部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班子成员带头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组织讨论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并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学习情况进行了检查,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正确地领会精神实质。

2、组织建设得到增强

(1)、建立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党建工作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全年按时报送党建信息稿件,调研文章,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和其它学习资料的征订任务,。

(2)、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制,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民主选举和党员“三先”制度、党员评议党组织干部制度等,切实保障了党员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建工作生机和活力。把“创争”活动与党员干部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的党组织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党员学习管理,搭建党员学习交流的有效平台。把“创争”活动与社区卫生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下社区开展社区卫生宣传,做好国家医改惠民政策的“传声筒”。

第16篇:公立医院改革内容

在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 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改革2009 年开始试点, 2011 年逐步推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医改的“大头”,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必将遵循大医改的基本原则和推进规律, 并应自觉融入于大医改之中,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医药分开”首先是药价的高低与医生收益的分开; 其次是住院药房与门诊药房的分离,医生应以诊断、开方、手术、治疗的医疗行为获得收入,社会药店应以销售药品和合理用药咨询服务赚取利润。 医药分开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药品流通的竞争机制,切断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商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破除“以药养医”的弊端和调整医药购销环节既定利益分配格局,减轻广大患者不合理的费用负担。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可是,长期因国家财政补偿不到位,很多公立医院有逐利倾向,药品利润就成了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来源。因此,增加国家财政投入以及鼓励“以技养医”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事分开,以病人为中心。所谓政事分开就是指:彻底改变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附属物的状态和以政代事的局面,将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技术性、服务性的社会职能剥离出来,同时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回归到政府部门,即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治决定者与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事务的承担者分开。简而言之,政事分开就是将公共服务的举办主体和实施主体之间由传统的隶属关系转换为一种现代契约关系。公立医院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政事分开虽不能在公立医院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但解决了法人治理的核心问题~一系列有关所有者、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权利义务相互协调与制衡的制度安排。因此,政事分开是构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制度的良好过渡形式和必要准备。

以前,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主要还是院长负责制。在政府既是出资人又是管理者的背景下,医院的法人地位不明确,医院内部也没有真正的分权制衡机制,院长专权的情况从根本上难以改变,这就使得医院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难以提高。实行管办分开。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首先, 政府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医院管理委员会类似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委员会行使所辖区域内公立医院的重大决策权, 包括院长任免、医院评估考核、财政资金补助等等。其次,要给院长以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和人事管理权。医院除重大事项需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民主决策外, 其余权利均应授予由院长为首的医院管理层。

划分营利与非营利的主要标准在于其目的, 但现有的绝大多数三甲医院其性质为非营利机构, 也就是说, 这些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 但是, 其现状是基本上都处于一种盈利的状态。实行营利与非营利分开,以非营利为目的的, 提供的是基本医疗服务, 也不要求医疗机构盈利,应当由政府来承担主要责任; 以营利为目的的,可以适用市场经济原理, 提供的是多种医疗服务, 通过适当竞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新医改政策明确提出, 公立医院要坚持维护、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 真正以病人为中心。我以为, 要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就一定要新医改方案特别增加了《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及《完善医疗执业保险》等内容, 既尊重了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 又解除了医务人员的思想顾虑, 从行医个体上消除了追逐功利的动机。

除此之外,提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医疗的质量和效率。以及解放医生,让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可以在兼顾医院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四处行医,从而使医生摆脱现有对医院的单位依附关系,成为自由执业的社会人。平衡医疗资源,变“大量患者上北京”为“少数医生下基层”,既为基层百姓悬壶济世,又为基层培养人才,大大降低社会医疗成本,“看病难”问题有望缓解;医生劳动价值的提升,“大处方”对医生收入的影响降低,“看病贵”问题逐渐可缓。

第17篇:公立医院特点

提及公立医院的特征,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公益性,非营利性,多层次性,医疗服务性等。本文现利用SWOT分析模式,是对医院现有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的一种非常适用的模式,“S”是“SUPRIOR”,即医院优势;“W”即“WEAK,是指医院的劣势 ;“O”是指“OPPORTUNITY”;最后,“T”是指“THREAT”是指威胁。

医院优势分析

公立医院的优势:在国家有关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的政策出台以前,公立医院是以政府的公立医院为主体的,仍以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为主,所以,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依然是医疗服务提供的主体力量。

它的优势突出地表现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享受同级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助与扶持;医院的规模都比较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配置与就医环境都比较好,医院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公立医院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其公众形象一时还很难改变,其无形资产具有很大的价值。这无疑有助于公立医院的竞争、改革和发展。

医院劣势分析

公立医院的劣势: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公立医院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产权制度不清晰,国家与医院员工责权利不明确;医院管理体制僵化,未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法人实体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政府行政部门对医院干预过多,国家要求的卫生实行全行业管理推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医院的自主权不落实,医院的适应市场过程自然也就举步维艰;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随着人才争夺战的白热化,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将成为公立医院的重要管理课题;医院行政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机构和人员均十分庞大,医院的运行成本相当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医院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公立医院的劣势,如不锐意创新、加大改革的力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市场机会分析

公立医院的市场机会:公立医院都是非营利性的,定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保证了公立医院具有其他性质的医院不可比拟的病人资源;公立医院凭借良好的设备、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公立医院还有这广泛的国际合作。

市场威胁分析

医疗市场份额有限:各种不同类型的医院都将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任何医院必须时刻要有抢占市场份额的意识和行动,否则,不仅不能保证医院的发展,而且连生存也会受到威胁。

SWOT分析后的对策,经过对公立医院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我们发现,要参与医疗市场的竞争就要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力争提高医院整体运作效率、注重创建服务品牌、用好用活政策只是战略性的思路与对策,医院在确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具体应对策略在后文将详细阐述。

第18篇:公立医院改革

福建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研究

教育科学学院 10级小学教育专业 100404033 曾美桢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是医院职业化管理时期的来临,是医院面临市场竞争的时期,也是由经验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模式转型时期,这个时期依然是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地位的,院领导属于“经营管理型”院长。当前,我省医院管理职业化上的借鉴和觉醒,对于加快医疗体制的改革、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关键词:我省公立医院 体制现状综合改革 措施

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现状

整体来看,我省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是日趋完善,这些在第一节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沿革历程中的阐述中可以看得出来。但是,经过多年的医疗卫生改革的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的框架下走出来,公立医院缺乏明晰的产权界定和完整、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缺乏独立的人事权、分配权、经营管理自主权。由于职权分散,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的保护职责不明确,难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缺乏对院长的制约机制,出现了内部人控制情况,在职消费的状况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等。公立医院的院长多数没有接受过医院管理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培训,在发挥管理职能、有效利用医院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综合效益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现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以致医院院长在医院内决定重大投资和项目发展、资产处置、资金利用上具有无限的权力,其结果是效率低下和资产浪费。此外,在医院改革过程中不是从体制上下手,而是推托财政责任,过多地强调自筹经费和创收,使大多数医院靠开药、检验高收费开工资发奖金,造成老百姓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现象等。

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现存问题

我省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现行产权制度不明晰,政府管理职能错位,医院缺乏经营自主权

现有的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产权结构,产权分别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和主要企事业单位,医院不具有法人产权,在现实中形成了政府产权。正是由于政府产权的存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医院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和灵活性。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一现象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政府对医院管理进行直接干预,随意性过大,管理调控错位、越位,依法行政力度不够,加上行政管理能力和经济能力的限制,难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政府作为医疗机构的所有者又是管理者导致了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运营职能不分,在治理医疗服务市场失灵方面政府管理职能缺乏力度,甚至严重不到位;同时,因政府在医疗管制方面的滞后,也造成了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影响了卫生服务的公平和效率。

2、融资渠道单一,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我省公立医院一直使用内部融资机制,其补偿渠道包括政府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差价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各级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但各级卫生部门均普遍反映政府财政补助相对不足,政府筹资比例在卫生总费用中比例也急剧下降,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也呈现低下状况,国家大量投入形成的医疗资源过分集中于大部分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方面,医疗收费中不设劳务收入,大量技术劳务价格长期低于成本,基本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受到政府物价部门的严格控制,没有随

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及时调整,只对一些应用新仪器、新设备和新开展的医疗诊治服务按成本制定收费标准。

3、委托--代理关系下存在的行政管理不力

我省现行公立医院治理结构存在的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关系下,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为了防止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活动,就需要设计一种机制或合同,给代理人提供某种激励,使之按有利于委托人的目标努力工作。委托--代理关系广泛存在于一切组织和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组织的每一个管理层级上。

在我国,国家和公立医院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即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公立医院的资产享有财产终极所有权,通过任命代理人即医院经营者经营公立医院,并促使代理人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作为委托人的卫生行政部门,没有公立医院财产的所有权,所以面对与医院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缺乏收集信息的积极性。而在对医院经营者的监督方面,由于经营绩效的难以测量性,就应当使监督者享有剩余索取权,否则缺乏监督责任心和效率。

三 我省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措施

1.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根据福建连江县制订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该县将通过调结构、调价格、增投入等措施,逐年降低连江县医院的药品销售加成比例,在2至3年时间内,逐步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每年因此减少的约700万元药品加成收入将全部由财政负担。县财政每年还将给予县医院103万元的绩效工资补助,并逐年提高床位补助标准,对无主病人和逃逸病人挂账医疗费用每年给予40万元的补助。

目前公立医院补偿有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3个渠道。为从根本上解决医院“以药养医”的问题,此次试点工作我省将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一方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降低人民群众看病费用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技术价格,以优化县级医院收入结构。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将通过增设一般诊疗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途径对医院予以补偿,这部分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将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并不增加患者个人的经济负担。

2.改善收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福建上杭县医院列入全省9个试点县医院后,该县政府决定,改革县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由原来占医疗收入的12%上调至18%,并将医务人员夜班、双休日及节假日加班值班补贴单独列支。

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我省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完善县级医院人员招聘办法,采取更为简捷有效的考试办法,由理事会组织公开招聘,缩短人员招聘的过程,加快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通过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按标准配足配齐医务人员,减轻医务人员超负荷的工作负担;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医务人员安心工作;积极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建立健全并落实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县级适宜技术的培训和适宜人才的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医务人员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县级医院人才培养开辟“绿色通道”。

3.建立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福建上杭县是此次9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据该县分管卫生的副县长蓝新介绍,目前上杭县医院正着手建立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由分管副县长任董事长,吸收县直各部门负责人、医疗机构代表、服务对象代表为董事会成员,董事会行使出资人权利,日常办事机构挂靠县卫生局,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将通过选拔聘任产生。

配合中央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我省各有关部门正指导9家试点县医院进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成立理事会,也包括组建董事会和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理事会成员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代表、政府办医机构代表、医院职工代表、服务对象代表、专家学者等。政府把直接管理公立医院的相关职能交给理事会,构建公立医院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做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后,9家试点县医院将实行理事会监督下的院长负责制,日常具体事务由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由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

4.组建新医疗联合体

作为9家试点县医院之一,福建周宁县医院选择了与三甲医院——闽东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双方把合作定位为国有股份制,由闽东医院控股经营,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但医院的公益性不变。医疗联合体建立以来,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便民措施有效落实,各项医疗业务开展良好。今年1至10月份,医疗联合体实现总收入3395万元,同比增长25.81%;接诊门诊病人数10.43万人次,出院病人数5251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4.42%和9.5%。

根据省医改领导小组的部署,我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将探索在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之间、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其中,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可实行医院托管、组建医疗集团、开展团队支援或选派专家定期到县级医院坐诊等多种模式,从医院管理、人才梯队建设、设施设备等各方面进行帮扶和合作。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则探索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纵向技术合作、托管等形式,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今后试点县的城乡居民在县医院可看大医院的专家门诊,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之间能实现双向转诊。

结语: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最终目的是使老百姓、医务工作者、政府三方受益。我省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可能会面临不少困难,但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一定会探索出适合我市实际的模式和路径,为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9篇: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医生变成“社会人”后

不少医生对身份松绑持乐观态度,相比“编制”,医术才是“铁饭碗” 正如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所言,身份松绑,由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自由流动,是很多医生翘首企盼的。“这下就‘活’了,既能体现医生的价值,又能使患者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主任医师是怎么炼成的

目前体制下,一名医生的成长大概经历这样的过程,有无编制影响不大: 工资单,广州某三甲医院主治医生(合同制)

2014年6月,职务岗位津贴500元,奖金121元,物价补贴51元,月平均年终奖225.9元,生活补助144.9元,住房补贴289.8元,房屋维修费441.99元,应发1811.59元,扣款:公积金320元,社保420元。绩效奖金:6000-8000元。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令、柯俊、刘淑、彭飞、童兵均为化名) 公立医院聘用制早已有之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条例》这一条,曾被媒体解读为事业单位全员聘用时代的到来。

“我们早已几乎全员合同制了。”李令工作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是广东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在他的记忆里,似乎从2004年左右,医院的用工形式就已灵活多样,如今院内职工多数手握合同。

省医公布的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须知中明确,各类医护岗位均向社会开放。不过当中存在有编制和无编制的差别,只有博士,才以事业编制招聘,观察期3个月,观察期每月3000元。观察期满,工资按学历、聘任职务套改并发放100%奖金。 硕士、药、技、护理本科及大专毕业生则全部以合同制形式招聘。其中硕士首次签订合同期三年,试用期3个月,每月2500元;试用合格的,待遇是基本工资加奖金,第1年奖金为轮转科室的70%,第2年起为100%。

有医院无编人数已占七成

公立医院聘用制推行的政策支持,最早要追溯到2002年。当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出台,当时一些公立医院编制有限而又面临扩张,人才需求量大,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医学系统、华侨医院、南方医院等几家大型三甲医院,便开始在招聘医务技术人员中试水聘任合同制。

2001年,柯俊考取第一军医大学5年制本科,2004年,大学正式改名南方医科大学,移交广东,退出军队序列。2005年,表现优异的他顺利留在学校附属的南方医院,一直是合同工。“一些人有编制,那也是改制前的部队编制,后来大家都一样签订合同。”柯俊说,与在编者终身制不同的是,合同工通过合同明确服务年限,定期考核,考核不过关随时会被解雇。当然,员工也有选择自由。

工作中,柯俊面临严苛的培训与考核。前三年住院医师培训,开始与医院签订劳动合同,接着是两年专科培训,到各科室轮值。如今,他参与院内技术岗位竞聘,已成功被聘任为一名主治医生。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卫生局下设事业单位18个,截至去年底,事业编制总共9088人,但其中9个市属医院在职员工人数已远远超出18个单位编制总数,可见市属医院的非编人员也占了很大部分比例。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院内职工就向记者透露:“医生目前大部分仍然有编制,但护士等则大部分已无编制。”

天河区某医院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也透露,目前,一般医院护理岗位合同人员居多,以他所在医院为例,在编和非编人数比例为3:7。

有医院签合同流于形式 随着时间推移,合同已经不是区别在编与非编的标志。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开始公开招聘在编医务人员,根据要求,这些人也要签订劳动合同。仅今年

六、七月份,各市属医院招聘总量就超过300人。不过,这种所谓的合同制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一做法的政策依据可追溯到2006年,当年6月1日起实施的《广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试行办法》规定,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需签订聘用合同。

“但《办法》落实、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我们医院,公开招聘的,有的要签订合同,有的又不用。合同签订流于形式,院内职工分合同工、院内正式工、事业编制等身份。”某医院人事部工作人员透露,公立医院职工身份的确复杂多样。最重要的差别是,合同工要交社保,以后由社会养老,但在编人员不交社保,使用公费医疗退休后由单位养老。

“国务院新政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在编职工,按照规定,以后估计也要买社保了。”该人士说。

缘何乐当“合同工”—— “看中大医院的平台资源”

进了事业单位却无编制,意味着不能享受体制内的一些福利,为何愿意留下来? “看中的是大医院的平台和资源,”某大医院医生刘淑说,曾经也有老家医院要人,有编制的,“但广州大医院的平台与小县城肯定不一样,所以即使没编制也想去。”

而且在刘淑的医院,合同工、编制工待遇差别不大,都是基本工资加奖金。聘为主治医师后,她的账面工资底薪2000多元,每月6000-8000元的绩效奖金,月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单位会帮交五险一金,每月个人扣缴社保400元左右,公积金医院与个人交费总额是720元。 “有保障,大医院职业前景也不错,见得多,学得多。”刘淑认为,有无编制对她影响不大。

前瞻

工种特殊,无惧社会化——医生盼诊疗市场化 体现劳动价值

在编医护人员如何看待事业单位改革?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部分中老年在编医生因担忧退休后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心存顾虑,强调国家应做好衔接工作。但年轻医生,以及年资高但能力强者,对编制所附着的一系列“特权”可谓平淡许多。

虽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未明确提及“编制”的概念,但受访医生们普遍反映,若按条例完全执行合同制和参保,“编制”已经基本丧失意义。有医生直言,相较“编制”,医术才是“铁饭碗”。有在编医生甚至欢迎“取消编制”,希望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建立更体现医务工作人员劳动价值的市场化制度。

有无编制收入差不多

“因为医院能创收,薪酬大部分来自经营性收入。医院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收入可能更多。‘塔尖’的医生年收入几十万元至过百万元也可能,劳动强度当然与医院规模成正比。”一位公立医院医生解释,收入构成中基本工资只占较小部分,1000-4000元不等,大头是奖金,以主治医生为例,市三甲医院平均的奖金可达6000-10000元。当然,在编人员会有较多的政策性补贴,比如住房补贴,差别可能就一两千元而已。

南方医院杨医生也证实,一线医生基本工资都不高,二三千元,奖金占大头,6000-8000元间,再加上补贴和年终奖。而奖金多少,主要看所在科室的创收能力。因此,有编、无编反倒不重要,若合同工所在科室效益好,收入可能还会高出冷门科室的在编医生一截。

技术才是医生铁饭碗

近日医学论坛网做了一项“事业单位改革会如何影响你的待遇”的调查,在投票的约2000人次中,认为薪酬待遇会提高和不会变化太大的合计46%,认为会降低的占20%。面对新快报记者,本地医生并不特别担心未来收入会受响:“只需要政府给政策就好,医生自己可以搞掂收入的事。”

医生们的底气来自这一职业本身的较强技术要求。从医30多年的彭飞教授就表示:“医务人员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有自己的技术,相比编制,技术才是‘铁饭碗’。”但他同时指,放开编制捆绑,政府也应该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可以自己开诊所,按医疗技术水平收费,对有能力的医生来说是更大的福利。

某三甲医院外科卢医生也认为,现在手术收费体系很难体现医术水平。例如阑尾炎手术有不同类型,但收费标准只分单纯与化脓两种,前者几百元,后者上千元。实际上单纯类也有难易之分,且可能需要2位医生、2名护士和2名麻醉师约4小时的努力。

卢医生称,不论你一个月做7台还是20台手术,因为奖金由科室统一计算,也无多劳多得、技术优劣的分别。“在美国,诊疗收费全部市场化,阑尾炎便宜的一台3万-5万美元,贵的医生一台可达15万美元。医生还有定价权。”

规范的民营医院也是选择

若解除了“编制”的束缚,会不会造成一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出走? “非常有可能。”曾获羊城杰出助产士的杨美英(见上图)认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了20多年的她,2012年退休后被医院返聘,返聘半年后,她跳槽到广州伊丽莎白妇产医院。

谈起如今在民营医院工作的感受,杨美英说:“明显的变化是,以前忙到连与孕产妇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民营医院则一对一服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时间,从产妇入院到生产整个过程,并在力求安全基础上,讲究人性化服务。让她们愉快地分娩。”

她建议,随着医疗行业市场化竞争的加大,一些民营医院会得到更充分地发展壮大,现在广州已经有高端民营医院进入医疗市场,因此,少了编制的束缚,选择规范经营、依法行医的民营医院,当然也是医务人员的一个出路。 影响,医生脱编 患者也受益

松绑,让医生回归社会人,也给他们自由执业、诊疗服务市场化定价提供了前提。然而,如果充分体现医务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会否加剧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 业界专家认为,不仅不会加剧,还可能使优质资源参与竞争。另外,如果医务人员通过诊疗服务能体现价值,必然不会通过开大处方、大检查提高收入。

“像我这种主任专家号,才不过9元钱。”广州某公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童兵分析,如果不买药、不使用设备进行检查和治疗,到医院看病的费用并不高,但诊断疾病、开方及给出治疗建议的过程,凝结着医生的技术劳务付出,而现在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很少甚至无补贴,只能通过售药和检查收费来维持营运。

专家指出,如果没有价格扭曲,医院可以通过直接收取100元诊疗费的方式获得足额收入,但现在,医院只能通过向患者提供300元的药品(或设备检查)的方式才能获得100元的盈利,和前者相比,患者多付出了2倍的费用,医疗费用就这样涨起来。换句话说,如果医生能够通过医疗服务收费获得足够收入,而不是通过诱导患者过度消费高价设备检查和药品变相补偿,患者的医疗负担会显著降低。

故事,曾因“编制”难跳槽,望各地统一买社保

“取消编制,我是120%赞成。”说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广州某公立医院担任血液科室主任的童兵有许多话说。自称“爱折腾”的他,曾被编制牵绊,深深体会过那种想走走不了的情境。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毕业后留在武汉儿童医院工作,1999年考上了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去办辞职、入读手续时,当地人事部门却不放人。童兵回忆,当地理由是“湖北培养的人才不允许流动到外地”。自己跑了3个月一事无成,无奈只能多方找熟人。“离开原单位的时候,还被要求交了一笔赔偿金,9000多元,相当于我5个月的工资!”

“除非你一辈子呆在原单位,不然每走一次,都要脱层皮。”博士毕业后,童兵留在浙江一所公立医院。2003年,他看中上海一个工作机会,但办调动时又因编制,在档案、户口等多个管理部门来回奔波,“特别是人事档案关系,非常难搞。”又是一番折腾,童兵才调入上海儿童医院。

上海很早就进行了改革,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医院为童兵购买了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保。慢慢他也晋升到了副高职称,月收入约2万元。十年后,童兵被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看中,要挖他过来担任科室主任。童兵欣然应允:“可以带一个团队,主管一个科室,意味着我的经验和技术可以服务更多患者。”

“因为合同到期,我的这次跳槽非常顺利。”但来到广州后,童兵又发现了一个难题:在上海交了10多年社保的他,发现新雇主并不给他购买社保,上海那边又因他未失业,不允许他个人续交。广州有同事还劝说:“不交更好,省笔钱,以后单位会给你养老。”

但在国外留学多年的童兵不这样认为:“国外所有人都购买社保,自己的养老自己交钱保障,即使是社保业务也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来承担。”对于“公家养老”的老观念,他觉得长远来看比较悬:“现在单位发展势头还好,要是几十年后退休时,单位倒闭或无力承担你的养老金,怎么办?”

目前,因为社保无法转接过来,童兵不得不中止续交。

“如果全国统一聘任制,大家均购买社保,像我这样的人员流动就更无障碍了。不用担心离开原单位,以后养老和退休会受影响。”童兵非常支持改革,并希望取消编制、购买社保等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

从此执业自由,病人不用挤大医院 不敢怠慢患者,诊疗服务市场定价 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会给医疗界带来怎样的影响?顺利推进改革还需要做哪些努力?人事改革能否让久攻不下的公立医院改革出现转机? 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及两位公立医院院长。受访者均认为,公立医院目前僵化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既是医生多点执业的“绊脚石”,也是医院管办分开的“拦路虎”,改革必然利大于弊。给医生身份“松绑”,有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自由流动,也将倒逼医院设计善待医生的管理制度。无论如何,患者均将从中受惠。 国务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实施是否会降低医护人员现有待遇 廖新波:这是大势所趋,事业单位的福利将走社保,这个大势不是你想待在原有的体制里就可以避免,当你不能长期维持一种状态的时候,你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我认为就是改变和适应。

当医生变为“社会人”后,招聘医生不是以国家编制来招,而是以其社会价值来招聘,所以当政府医院用很低的价格去招聘医生,招不到必定就会随行就势,提高待遇标准。这样一来,医生的价值不管是在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薪酬都不会有很大的差异。

打破“铁饭碗”会给医疗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廖新波: 编制就是同工不同酬的祸根,造成了医院职工待遇的不公平。医院里有编制的职工享有的福利奖金更高,编制外的人就成了“二等员工”。尤其是很多医院,把医生当成摇钱树,而把护士当成不赚钱的保姆,因此编制都留给医生,护士却是编制外,这就是不公平,必须要改变。

某省属三甲医院院长袁恭(化名):打破终身制有很多的优点,可以让大家有紧迫感、危机感,工作态度会认真等等。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是好事,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怎样去考核。如果政策做得规范,那对于把医护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是个很好的起步。只有这些人变成“社会人”了,改革才能再走下一步。

医生变成“社会人”自由流动后,医院管理起来会不会更困难

袁恭:这是肯定的。所以我认为,医院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向现在已经是专长“社会人”的国家和地区去学习经验。例如中国香港、新加坡、欧洲等地的医护人员,很多都是自己交医保社保,凭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在社会上遨游、适者生存。

医院想要增加吸引性,就要在医院文化、职业发展平台等方面提升自己。你的福利有没有让人家从温饱过渡到有尊严的生活,你有没有培育和扶持这个人才,都是很重要的。 廖新波:现在有些医院不帮员工交五险一金,等员工退休后才帮忙补交,主要是担心人才走了,这其实是很低级的捆绑政策。当取消编制后,医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余地,会倒逼医院树立善待医生的观念,努力建设更好的平台去留住人才。

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廖新波:《条例》执行起来并不难,主要困难就是钱和福利如何过渡的问题。他建议,政府必须要有刚性和柔性结合的政策。刚性,就是解决必须要做的;柔性,就是解决一些事业困难的事业单位,帮忙补交欠缴款。

袁恭:我认为应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平稳地过渡。如果人家工作几十年了,今天铁饭碗说打破就打破了,后面怎么努力工作都没有保障,我想这会造成不安定。

我们单位算过,如果要补交个三四十年的社保,那是一笔大数目,这个我们根本背负不起。所以就需要政府下决心,还是配套措施要跟上。例如标准应该高不就低,不能让改革后医护人员的福利还下降了。从尊重知识的角度讲,也要让医护人员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广州某三甲医院副院长陶盛祖(化名):首先,取消国家、单位养老后,怎么跟社保衔接起来,这是一个大工程。

医务人员编制“松绑”之后,还要做好两个最根本的配套改革,一是要给医生执业的自由;二是要提升医务人员劳动技术的价值,实施诊疗服务市场定价。不然,还不能算真正有“自由”。

人事制度改革能否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比如多点执业

袁恭:是的。我们医院里的专家,医院负责他的工资、医疗保障、养老金以及整个职业生涯,当我需要他回来手术、会诊的时候,他在外面多点执业呢,这样我这个院长怎么办?怎么能放他去多点执业呢? 但如果改革后医生变成了“社会人”,他今天来我院工作,我负责他今天的工资和医保,明天是由另外一个单位负责,后天可能就是他自己在诊所里面自己负责,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廖新波:现在僵化的人事制度是医生多点执业的“绊脚石”,也是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拦路虎”。改革之后医生的价值会得到提升,患者也将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一方面,当医生可以自由流动了,一些好的医生可以流向基层医院、开诊所、组织医疗团队等,这样一来,病人并不一定非要去大医院看病,医生便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沟通,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医生价值提升后,大处方、大检查的现场会相应减少,有利于减少过度医疗。“当医生成为‘社会人’时,会更多地为自己的社会名声着想,更加不会乱来。因为一旦我怠慢病人,一旦我医疗事故比较多,那么我就失去了市场。没有市场认准,将没有立足之地。

有专家认为,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需要一个前提,即承认医院的市场主体地位,让大多数公立医院回归企业身份。这是否与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存在矛盾

陶盛祖: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既不计划,也不市场,不伦不类。有两个办法。第一是通过计划的方式,像英国、中国香港,医院不管赚钱的事,全部由政府补贴。我们现在只是打着公立医院的旗号,却不公益,几乎9成左右支出要由医院赚钱。

既然是纯公益性的,政府就一步到位,将医院的所有支出补贴够,不用医院自己去想赚钱维持营运的事情。

第二种办法是完全市场化。放开对公立医院的管制,真正做到管办分离。无论是公立医院的、还是民营的医院,统统市场化竞争,谁办得好,谁便宜,让病人根据自己能力选择医院。办得好的医院继续生存,办得不好的就淘汰出市场。这样医疗资源丰富了,有了竞争可以对比质量,就诊费用也相对会下降。另外,政府补贴病人支出,病人支出少了 ,也会觉得看病不贵了。

第20篇:公立医院改制

公立医院改制的基本程序(整体改制)

第一、审批范围和权限

审批范围:公立医院收购改制报医管局批准(同时递交职工安置方案、产权制度改革初步方案) 第

二、办理程序

(一)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拟改制医院制定产权交易,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初步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经上级有关部,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进行审议,并做出决议,职代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参加,并经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职工大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参加,并经全体职工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参会人员需签署意见和签字。

(二)提交改制申请。拟改制单位向医管局提交通过产权交易、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申请,并附有关部门审核意见及财务报表和贷款担保、资产抵押、有无产权纠纷等情况说明。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需预先报有关部门审核,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须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改制资产中包括抵押资产的,须经资产抵押权人的同意。

(三)医管局批复意见。医管局对申报单位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申请进行研究审核,提出明确意见后与改制初步方案经研究后,下达同意改制的批复。

(四)清产核资、审计。申报单位必须对医院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认真的清查,做到帐、卡、物、现金等齐全、准确、一致,进一步核实和界定国有资产及权益,进行清产核资后,聘请经医管局委托的中介机构对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情况进行审计。

(五)报批核销资产。根据审计结果和有关资产政策规定,申报单位向医管局申请对其亏损、资产损失、呆坏帐等报批核销。医管局核实后出具批复意见。申报单位依据医管局批复意见,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六)资产评佑。申报单位向医管局、市国土资源局报告评估事项,而后聘请由医管局、国土资源局委托的中介机构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医管局、国土局分别对其资产评估结果进行核准、备案,并出具核准、备案文件。申报单位财产的审计、评估工作,要由两家中介机构分别承担。

(七)制定改制方案。结合申报单位的资产评估、资产剥离、人员安置等情况,由申报单位提出改制方案,经医管局审核修改。由医管局组织市财政、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工商等有关部门对申报单位的改制方案及有关报批材料进行联合审查形成初步意见。

(八)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医管局负责将联审意见提交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审定产权转让的具体形式、转让底价和转让基本条件。

(九)产权交易。申报单位国有产权进入产权交易市场,由产权交易中心依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集体企业参照执行)和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确定的产权转让形式、转让底价、转让条件等,对申报单位产权实施交易。

(十)审议、批复改制方案。中标者或受让者作为发起人,按照产权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出资入股自愿的原则募集股金,改制设立股份合作制医院。改制设立股份合作制医院的方案要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同意(标准同前),并做出决议后,报医管局审批,医管局审批后出具批复文件。中标者或受让者凭医管局的批复文件办理股份合作制医院的工商注册登记等手续。

整体改制后的医院可以有两种形式:股份合作制(职工股)和股份制(国家控股)

改制原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核心: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包括编制职工、非编制职工、退休职工) 关键环节:职工安置、股权比例、医院管理组织架构设计、债权债务处理、国有土地处理(医院土地处理)

股份合作制中,通常是将医院国有资产量化,分配到各个职工,有编制的职工以该编制作价入股,非编制职工可以通过出资投资方式入股。职工未投资的部分和多出的资产部分可由其他职工优先出资或者变成国有控股,积极妥善处理退休职工的安置问题。

股份制中,通常将医院进行资产评估,把净资产折成股份或投资额,投入新设立的民营公司中,设立有限责任形式或者股份形式的民营医院。如果有民营资本进入,可共同设立新公司,公立医院作价评估后作为股份进入。

公立医院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