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深化课改工作汇报材料(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35:4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课改工作汇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做法

近年来我县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进行“四模块”课堂教学。一直摸索下来,本人感受颇深。现将我的课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小主人

课改初期,我认为四模块教学方法不太适合小学生,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归纳理解能力弱,没有自学能力。没有老师的讲解是不可能学会知识的,所以课堂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惟恐由于自己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时常感受到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教师讲得非常透彻,非常精彩,但学生能真正掌握、真正听明白的并不多,或者说,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这常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这是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而新的课堂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现象,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知识。于是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下,我开始尝试改变教学模式,参照学校下发的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材料,模仿着上课。 但由于研究并不精深,运用时不够自觉、主动,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也没有有效的指导方法,更没有及时加以总结提高,所以效果不好。一堂课学不了什么知识就下课了,一些知识点还需要在下一节课重新再讲一遍。 实验不成功,我上网查找原因,找到了症结所在。 若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必须要在课前做充分的预备工作,把课堂可能发生的

种种情景预设出来,把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要设计周密,才不至于在课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我觉得在运用四模块教学模式的时候,决不能仅仅追求形似,而应当学其本质和精髓。通过学习县教育局下发的高效课堂读本,我给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我们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较多。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对这部分学生,我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因此,我在分组时好、中、差学生结合,性格内向型和外向型学生结合,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得。让优秀生和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为了加强每个小组的凝聚力,我特别设计了评比台,每个小组之间展开竞争,比学习、比纪律、比劳动、比回答问题、比作业,每天都要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比,这样无形中把每个小组都看作一个整体,使他们养成互相帮助、互相团结的好习惯。

学习形式改变了,接下来就是学习方法的改变。我先从训练学生说话开始,我们班孩子说话不规范,声音又小,以前上课大多数时间都是我说,所以也没太在意。但是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于是我先从几个优秀生下手,训练他们说完整话,不会说我就一句一句教,很快他们就能独立的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说出来,我再适时鼓励。优秀生训练完了,我又训练中等生,每堂课都重点关注几个中等生,发现稍有进步就进行表扬,让那些中等生也感觉到老师每天都在关注他。有了学生发言作保证,接下来就是老师的课堂环节的设计,在设计时也曾给自己带来许多困惑,比如怎样组织学生预习?例题如何出示?

学生不会看书怎么办?现在的教材很少有概念性的知识,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归纳,学生预习后说不出来是不是应该由老师进行讲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了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这时张校长给了我许多帮助。比如:怎样点拨启发到位?就要在学生想要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启发、点拨,在难点处、关键处点拨。如果难点地方不点拨,学生讨论交流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老师及时补充,及时点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和穿针引线作用。张校长还指导我用新的教学方法上了《平移和旋转》这节课,在指导我上课、备课中我受到很大启发,也更坚定自己实施课改的决心。

二、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在实践中,我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预习环节

针对预习内容,我先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预习提纲尽量合理,正确,有可操作性。如果预习提纲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的,就注意题目的针对性,集中性和发现性。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新知生长点有关知识:可以布置一两道相关的简单习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准备学具;也可以让学生调查或请教别人初步认识所要学习的新的内容等。每项预习作业都促使学生都去预习,从而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当然,作业的布置量要少,要求要低,并尽量使预习作业充满情趣,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和探知兴趣。而且还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达到相同的水平。

(二)、精讲点拨环节

1、明确讲的内容。讲的内容绝不是依据教材照本宣科,而是讲学生预习后还不会的地方,做一些关键性的引导。

2、明确讲的要求。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要由个别到一般,上升到理论,生成知识点,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还要指导实践,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3、明确讲的方式。教师讲解避免重复,杜绝学生讲一句,教师重讲一句;教师是要对学生的做法进行评定、补充更正。

(三)、当堂达标环节

练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练习形式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只注意检查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良习惯。

高效课堂教学结构不是教条。我认为我们要淡化结构意识,不能死搬硬套,一切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顺乎学情、顺乎自然,讲究实效,灵活进行。有时集中学,再集中教,最后集中练;有时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再学一点、再教一点、再练一点,分散进行。采用“四模块”的教学结构时,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有的不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都放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提问答疑,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实施课改后的困惑:

困惑之一:我们在课堂上又是倡导合作探究,又是培养个性、健全人格,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有时无法按时完成,这无形中要求学生增加课外的知识储备,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负担。

困惑之二:新课改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有开放性。我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言积极、也能掌握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由于反应慢,课堂上很难在思维上得到发展。 如何培养弱势群体的思维能力,一直困扰着我。

以上是我个人实施课改后的粗浅看法,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课改工作汇报

苇町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汇报

自2011年冬我校启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在县教育局,教学区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外地、外校的成功经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通过两年多的课改实践,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从主要做法、几点困惑、努力方向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一不成熟的汇报:

主要做法:

一、在实施中摸索前进

为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扎实进行,学校把课改实验工作列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成立了由宋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为一线实验教师“架桥铺路”。

接着,我们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反复聆听太谷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郭世宝的专题讲座,教导主任亲自带领学校十几名实验教师赴太谷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回来后,我们将太谷24字教学模式有关文章精选复印成册,让新的教学理念入心入脑。

随后,学校制定了长期的课改工作实施方案和短期的课改工作计划,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个人的学科实验计划、学习计划等,使实验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这样,新一轮课改工作在我校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

二、在学习中理解提高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而

观念恰恰决定教师的行为。所以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每学年,学校都组织教师参加市、县教育局举办各学科新课程培训,回来后在学校开展二度培训,在形式上采用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教师自学等多种方式。在方法上采用观看录像、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讨论、说课评课、课题研究等方法,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每一位教师自觉关心和支持课改工作,为课改出谋划策,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推动课改工作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努力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开阔视野。走出去,取他山之石;引进来,为我之所用。同时让外派学习人员带任务学习,写好学习笔记,回来后,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并上引路课,疏导示范,以点带面,对课改工作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在实践中感悟领会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将课改实践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赴太谷学习回来后,我们围绕太谷24字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确立了我校“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

点拨—拓展训练”“四环节”高效课堂学习模式。鼓励全体教师大胆进行课改实验,在试验中摸索,在摸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

我们首先从规范导学案的编写入手,努力提高导学案的编写质量,一方面,我们多方收集导学案编写信息,整理下发了《导学案设计说明》供教师学习参考,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的导学案应体现兴趣性、层次性、系统性、逻辑性;另一方面,我们推行集体备课,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每个年级分设语文、数学、综合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通过集中研讨确定学案内容,规范编写导学案。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开展。

其次,我们规范课堂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我校提出的“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点拨—拓展训练”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统一的教学模式,的确对课堂教学有所推进,但是在不同层面上有限制了师生的个性化发展。于是我们调整课改思路,鼓励教师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时段(一课时、二课时、练习课、复习课)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关注学生、更多地围绕学生做文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重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合作、重实践、重创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主动探索的兴趣浓郁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

炼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在总结中巩固提升

总结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环节,只有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做法,分析工作的得失,才能使自己不断增强信心,使做法形成经验,进而使经验理论化。同时避免过失的重复发生,使课改不断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我们学校、教研组定期对课改工作做阶段性小结,每学期对课改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探讨解决,所有资料定期归档。我们鼓励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克服自身惰性,经常撰写心得、体会,整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个案分析等。鼓励教师大胆投稿。如今,许多参与课改的实验教师形成了勤于总结的习惯,许多教师的文章在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参与课改的热情更浓厚了。几点困惑:

新课程实施两年多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所面临的困惑依然不少。

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到何种程度。

新课程倡导开放型课堂,活动化教学,课程的实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活动。但在我校大班额情况下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在教学当中难度相当大,学生活了,课堂火了,但往往容易流于乱,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而不乱”, 教师要放手到何种程度,一时还没有很好的方案。需要与同仁们商讨,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2、课改如何应对上级主管部门一张卷纸定优劣的管理模式。在高呼“实施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多年的今天,新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教师既有的教学价值观难以扬弃,还必须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手抓课改,一手抓应试的局面。

3、教育资源的不足,课改发展不平衡,一些薄弱学科尚未有专业教师,更谈不上课程改革。

4、小组活动组织不好,就往往会流于形式,在课堂上如何让小组学习更有效还待进一步研究。

努力方向:

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在下一个阶段,我们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考核,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次是加大培训力度。以课改培训、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新课改的内涵质量。

总之,我们的教学改革中肯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在此,我真切地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对我们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给予批评指正!

推荐第3篇:课改工作汇报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扎实开展课改工作

——城关三小课改实验工作汇报材料

2004年秋季我校课改工作正式开始,为了使课改工作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课改工作方案及各项管理制度。目前我校课改年级中一年级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

二、三年级使用的教材为西师版,其它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教材。但我校全体教师都用新课改理念开展教学实验工作,全体教师都是课改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实践者,学校形成了浓厚的课改氛围,现就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课改工作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指正:

一、坚持德育为先,狠抓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使人终生受益。然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抓起。我校结合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成课改的核心工作常抓不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1、要文明礼貌,遇见师长要主动问好,回家要向家长打招呼,离家要向家人说再见,不给家人添麻烦,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敢于承认错误,能及时改正错误。

3、尊重他人,公共场所走路轻、说话轻,尽量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生活。

4、能耐心倾听他人的发言,不轻易打断他人的发言。

5、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损坏东西要照价赔偿,使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6、学会自律、刻苦学习、自信向上、勇于挑战。

7、学会自护,有安全防范的知识和能力,不做危险的事。

8、勤劳节俭,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不乱花钱。

9、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有环保意识。

10、有正确的坐、立、行姿势,有正确的读书、写字、听讲姿势。

二、改革课堂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落脚点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观念直接决定课改的是否成功。作为课改教师,只有对课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产生深厚的感情,才能满腔热情地投入课改工作。才能做学生的朋友,打开学生的心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新的教育观念点燃学生心目中的希望之火。

1、课堂气氛的变化

我校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都能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学会赞赏学生,课堂气氛显得民主、和谐、宽松。老师普遍反映,如果你带着尊重,带着赞赏走进学生,你就会有很多的惊喜——学生大方多了、自信多了、想法多了……。课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由于创设了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多了,没有“预约”的精彩也很多。课堂教学也不是单纯的预设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了。课堂的笑声多了、话语多了、争吵多了,课堂上再也不是“一人独唱,众人欣赏”的场景。充满课堂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热烈气氛。这样的课堂,少

3 了几分清静,多了几分热烈,少了几分距离,多了几分亲近。

2、学习方式的变化

我校倡导学生主动、自觉、活泼多样地学习,把课堂同家庭、社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更大更广的空间中获得发展。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在表现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

3、师生关系的变化

尊重学生,建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我校教师都学会了“蹲下来跟学生说话”的习惯,这种方式说起来容易,坚持下来却很难,多数的时候还是教师说了算,师生之间始终存在一定隔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为此学校从校长做起,努力营造真正的师生平等关系。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做教师的就要强化、呵护这种愿望。用真诚的鼓励,画出学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线。很多教师已经做得很好,他们与学生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三、强化校本教研,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 课改的关健是教师,我们坚持挖掘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这一教育资源,以校本培训促进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促进课改工作。在校本培训中我校坚持全员培训,针对性培训和前瞻性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整合教育资料,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各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校本教研做到“三结合”即自学与讨论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自我钻研与拜师学生相结合。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校内的教育潜质,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校本教研的模式有:①课题研究式;②骨干带头式;③问题突破式;④“请进来”“走出去”式。

四、校本课程开发情况

我校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形式的需要出发,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定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校本课程的设置为:

1、语文类:阅读与写作;

2、数学类:奥赛培训;

3、艺术类:舞蹈培训、绘画培训;

4、体育类:乒乓球培训。

五、探索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和基础性评价,提倡多层次评价,多维度评价。突出过程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作用,对学生评价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一是等级;二是自评、互评、师评;三是家长参与评价。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成绩,继续教育等。评价机物主要有学校领导、教师代表、教师本人、家长学生等。坚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突出过程管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检查教师的备课、教学、作业批改、考试等工作情况。通过学生座谈,听课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态度以及教育思想。

六、当前课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家长教育理念有待转变。

2、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课的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西师版教材),教学资料短缺。

3、课改方面的挂图、课件、参考资料少,且价位太高。

4、班额太大,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合作、探究学习质量不高,很难因材施教。

5、学校经费紧缺,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太少。各位领导,在一学期的课改工作中,各级领导对我校的课改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和帮助,使我校迈进了课改的大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课改充满了信心,体验到了课改工作对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培养带来的无限生机,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工作只是一个良好开端,我们将虚心学习,加倍努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把我校的教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6年12月8日

推荐第4篇:重细节深化课改

重细节深化课改

创机制优化课堂

---学习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龙江一中 李银海

改革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课改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课改十年,内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多年稳居全市前列。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强力推进以“学·导·练三三课堂”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了突出成效。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较大,从而赢得高考质量连年攀升。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无疑产生了推进作用。改革出成绩,改革创奇迹,“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是‘反动’(逆时代潮流而动)”已成为全县教育的共识。当前,我县的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教师虽然不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多数由于思想不解放,又缺乏实践指导,离高效课堂的距离还很远,甚或不少课堂仍缺乏有效,特别是近年来上岗的众多青年教师,其教学的基本功和课堂的有效性都亟待提升。同时,各学段、各学科和城乡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学校和教师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也有诸多困惑。在此背景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一行三人应菊潭学校之邀前来内乡进行课改指导,可谓是雨中送伞,雪里送炭。

韩立福教授结合中国教育教学实际,成功探索并创新性提出了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创新性地提出“结构化预习理论”、“问题学习为特征的多元课型理论”、“问题导学策略理论”、“新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理论”和“潜能生转化理论”等教育理论,系统研发了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的一系列完整的导学策略和行动工具,取得了实效性的研究成果,在全国成功指导了50余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法》培训分主题报告和实践指导两个层面。报告分“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知识建构型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课程有效教学——学生行动策略和教师行动策略”、“如何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新思维策略”和“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课型创新与行动策略”几大部分。韩教授的报告不是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授我记”,而是采用对话式、互动式,质疑释疑式和体验式。报告本身就传递着韩教授“问题导学,学本课堂”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信息。在实践层面上,韩教授和两名助手在

26、27日晚上和28日上午分别深入班级对

七、八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了“结构化预习”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具体培训指导。同时对学科教师也进行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指导培训,以及如何进行“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的实践指导。期间,还组织初中、小学部分学生到学校大会议室里直接聆听韩教授的报告并接受指导。28日下午,在韩教授的组织指导下,初中语文和数学两科在大会议室里给全体受培训的教师和部分学生上了“问题导学型”演练汇报课。

韩教授一行此次《有效教学法》培训,概括起来,一是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教师课改困惑问题;三是解决学生学不学、会不会学的问题。思想认识是一切问题的总开关。课改走到今天,教师应该说不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以高效课堂的标准看,目前我县还有相当的教师包括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有待深刻解放,教学观念有待深度转变,课堂教学有待深化改革。观念决定理念,理念支配实践。但要将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勇气,需要解放思想。韩教授在报告中讲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突破,必须冲破制约教师思想的传统藩篱。传统教师观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知识的占有者,课堂的支配者,学生的主宰者。虽然早就提出课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双主”方针,但实际上在传统思维和习惯势力的左右上,学生没有真正解放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长期的“师道尊严”环境压抑下,绝大多数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地应付,造成普遍的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现象。就“问题导学,学本课堂”,韩教授首先对受训教师发问质疑,受训教师对其理解较为浮浅。韩教授解读了揭示其本质内涵的三个“关键词”,即“学问,导学,学本”。中国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传统课堂基本上去问题式的课堂,很少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敢提出问题,不敢发表个人见解,包括老师在公开场合下也不敢发言,总是“不好意思”,怕字当头,怕出错,怕人笑话。韩教授讲学习其实就是“学问”,没有问题不需要学习。“学本”即由传统的“教本”转向以促进服务学生学为核心的“学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韩教授要求老师们“忘掉你的过去,丢掉你的影子,去掉传统套路,抛去‘师道尊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重建教学思维,走向先学后导,创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在课堂上没有“师生”之分,不是“上对下”的线性关系,而是“平辈”的合作关系,是协商、发展的和谐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是“大同学”(韩教授在报告和培训过程中就要求学生对其称之为“韩大同学”,而不要叫韩教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学生才能“走出不好意思,重塑素质人生”。韩教授给我们提供了教师角色转变“四步曲”,即“一放、二扶、三退、四隐”。“放”包括“放环境,放关系和放手”,即开放的环境、和谐的关系,放心放手让学生走出“不好意思”,勇敢走到台前。“放”就是要落实陶行知关于学生的“六大解放”,也包括教师的解放。“扶”包括扶方法,扶招数,扶信心。教师要当导师。“退”就是教师退二线,当导演,学生是主角,“唱红脸”。“隐”就是课堂完全由学生主宰,实现真正意义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在初期“放”的阶段,教师是用“嘴”上课;在“扶”的阶段,教师要“借嘴”上课,即鼓励学生讲;在“退”的阶段,教师是用“心”上课;“隐”是最高形态,到“隐”阶段,教师是用“神”上课,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达到了魏书生的程度。现代课堂走向,教师(T)和学生(S),“T”由显性到隐性;“S”由隐性到显性。韩教授认为大多学校课改失败的原因是,“一不放、二不扶、三不退、四不隐”。老师课堂的职责是“潜伏”,要做提高质量转化差生的潜伏者。

要解放学生,教师特别是领导要先解放。思想不解放是制约课改的根本。传统课堂是最省心省事的课堂,教学两张皮,教师和学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主体。新课改的课堂对教师要求更高了,教师课前需要下数倍于传统课堂的功夫。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但解放思想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和发展的要求。为什么解放思想这么难?究其原因:一是不敢解放。怕字当头。怕影响成绩、怕出乱子。二是不愿解放。不思进取、思想懒惰。三是不会解放。教师离开传统课堂后新课堂不会上,失去“自我”,放任课堂,背离方向,造成课堂低效无效现象。韩教授讲,成功课改是一种功德,是教师专业成长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是体现教师敬业精神的良心工程。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从事业的高度抛弃传统思维,彻底解放思想,勇做课改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在“放”的问题解决后,关键是如何“扶”、怎样“退”?韩教授的“学生行动策略”、“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创建策略”、“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等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操作指导。

在“学生行动策略”中,韩教授主要介绍了“学生结构化预习和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策略并给予具体指导。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老师们虽都耳熟能详,且也在积极实践,特别是我县“学·导·练三三课堂” 教学模式的推进,也较好地体现了三种学习方式。但纵观时下大多数课堂仍显得粗放,主要是缺乏精细的设计组织和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精细指导,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课改改到深处是细节。课堂教学的精细化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韩教授的“学生结构化预习和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策略突出在细节方面给予精细的设计指导。传统预习是线性预习,且不重视预习,许多老师怕学生预习好,上课不注意听,影响教学效果。这是认识误区。有效教学视野下学生结构化预习包括“读、导、评”三大策略。在“读—走进文本” 策略中,韩教授提供了阅读“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查”就是查工具,查着工具读;“划”就是划重点,划着重点读;“写”就是写感想,写着感想读;“记”就是记(背)内容,记着内容读;“练”就是练习题,做着习题读;“思”就是思问题,思着问题读。且每一种“读”对应各学段都有遍数和时间要求,以确保读的质量。在“导—完成导读预习评价” 策略中,指导学生完成教师提供的《问题导读-评价单》。在“评—实施小组五级评价”策略中,通过小组合作机制的创建,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和学术助理评价(或教师评价)”。关于“学生自主合作展示学习行动策略”,韩教授讲高效课堂首先是过程高效,只有全体师生共同高效参与才是真正的高效。学生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机制的创建。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班级的小组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小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要使小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就应按韩教授的要求组建学习团队。学习团队有行政和学术两个体系保障。行政体系包括班主任、班长(主任助理)、小组长和成员,学术体系包括学习委员(学习长)、课代表(学术助理)和小组成员(学科长——生生都是课代表)。学习小组(团队)有组名、有口号、有愿景,有组长和各学科长(每个成员都对应是一科学科长),保证人人都是学科长,科课都有领头雁。学习团队还要有公约、有文化等。行政体系负责“学不学”,学术体系负责“会不会”。

在学习组织建立之后需要提供机制保障。韩教授就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三定”123策略,即“一定时间、二定任务、三定问题”。“1”是教师采用“闭口”策略;“2”是教师采用“巡视”策略(指导声音要控制在3°以内);“3”是教师采用“心照”策略,即随着时间推移教师在心里把握学生解决问题的进程和质量以便随时调整时间和策略)。小组讨论学习“12345”策略加“2微招”,“1”要“起立”,“2”是要“聚首”,“3”要“开口”,“4”是“讨论”,“5”是“评价”。2个微招是“坐立自如,行走自如”。小组讨论一是解决共性问题,二是通过“兵教兵”以优帮差,三是通过“五级评价”抓落实。关于展示对话,韩教授也作出了具体的细节指导,如要在讨论进行三分之二时开始展写,展讲时以组为单位,对学生实施“无错”“三秒钟”和“三即”培养策略。“无错”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克服“不好意思”心理。韩教授讲要给学生传递“错是发现,错是发展,错是光荣,错是创新”的信息。“三秒钟”就是要求学生展示动作要迅速,要求三秒钟反应。“三即”就是“即举、即起、即说”。就是要求展讲学生边站起边说话、边走边说话。并要求学生展讲时声音要像老师的声音一样大。长期养练使学生形成习惯,形成能力,实现“狼性学习”。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彭局长在高中教学视导和相关场合下也多次要求,总结了课堂教学要重视“十个细节”。我县各高中和部分初中小学的课堂做的较好,但离精细化和韩教授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源于高素质的教师。韩教授对教师提出了期待并作了培训指导。要实现有效高效教学,希望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需要教师由职业型教师成为事业型教师。韩教授就教师团队建设和“学本课堂”如何备课作出具体的指导。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组是一个团队,整个学校教师是一个团队外,一个班级的各学科教师就是一个团队(一个班级有班主任,各学科教师都应是“科主任”)。内乡高中和实验高中多年来除了常规教研外,还安排专门时间进行“班研”就是很好的经验。关于备课,韩教授就“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作了具体的指导和培训。“问题学习工具单”包括“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三种评价单分别对应的是基础性问题、发展性问题和提高性问题。它们都对应于不同的课型。关于教学设计,韩教授提出了“研读教学内容、形成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明确关键问题、设计问题清单(包括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形成问题学习工具单(包括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等流程。其中还有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预习评价、我(生、师)的问题、五元评价等项目。关于有效教学新课型,韩教授提供了“十种课型”,即“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问题拓展评价课、问题综合解决课、单元回归评价课、问题专题评价课、综合实践评价课、能力测试评价课和情感发展评价课”。在几个主要评价课操作流程的第一步都是创设情景。看来创设情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需要,调动学生学习情感都至关重要。详细内容参见《韩立福:有效教学法》一书。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成功的课改需要行政力量强力推进,取决于领导的意志和决心。要使课改取得成功,韩教授讲需要“校长一张脸,班子一条心,师生一起动”。需要行政强力推进,专家技术引领。方向已经明确,目标已经确定,只要我们能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和一以贯之地做下去,定会使课改走向成功,使课堂走向高效,使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使内乡教育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推荐第5篇:小学课改工作汇报

小学课改工作汇报

希望在前方,我们在路上

——小学课改>工作汇报

课改是教育教学改革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中心校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关注课堂,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师的观念。组织各类宣传、研讨、评比等活动,营造浓郁的课改氛围,提升教师的改革热情,及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下面,我就本学期我校的课改工作和与会同仁进行交流。

一、加强领导,强化课改意识

为使课改扎实推进,我们立足实际,建立校长—教导处 —教

研组三级>教学管理网络。学校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包年级,责任到人,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学生中间,关注课改的每一个环节,关注课堂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与教师沟通,与学生对话。课改中的每一步,管理人员和教师都了然于心,面对问题,共同商讨对策。制定课改阶段目标,让老师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到与课改同行。具体来讲:

1.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再次共同学习《24字教学模式》,让课改工作做到模式引领,理念先行。

2.学校明确建立领导兼课、备课、评课制度,倡导领导和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同成长。

3.定期对各位教师的读书活动情况和读书笔记进行督查,使教师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争取做到外塑形象,内提素质。

4.教研组制定具体课改>工作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钻研和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出台课改逐月工作安排,使课改工作有章可循,任务明确。

二、组织>培训,注重专业引领

\'课\'是言必果,\'改\'是己先行。要取得课改成功,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加强教师教育理念学习中重点做到:

1.学理论文章,记心得笔记。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每月出两期《教学研究》,利用晚上时间,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后写出不少于500字的笔记。精读细研,把精华摘录在笔记本上,作为研究的指南针。

2.走出去,请进来。学中求发展,借鉴中求创新。聘请教育局教研员和校外名师到学校进行听课和指导,查摆学校课改中的突出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加快学校的课改步伐。积极开展校际之间的听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

3.间周组织教师观看华应龙、王崧舟等名师的课改视频,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新教材,探讨、尝试新教法。

4.多层次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做到老中青共同提高,共同促进。

三、制定制度,狠抓兑现落实

1.例会制度。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本校各方面的力量,努力营造课改的浓厚氛围,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沟通教师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各学科近阶段的课改情况,总结课改的经验、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意见,部署下阶段工作。

2.议课制度。为了让学案用得更好,我们出台了议课制度,每周二至周五,学校具体安排了各年级各学科组进行议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研究教法,深钻学法,改变方法,让功夫在课下显现,高效在课堂呈现。

四、坚持教研,构建高效课堂

课改搞得好不好,一看教师,二看课堂。为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教导处每学期开学都要详细安排教研组活动,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全体教师参与的公开课活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让课堂动起来,这是构筑高效课堂的着眼点,也是学校实施新课改的令旗,新授课我们明确要求,每节课教师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2)发挥骨干教师先导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安排上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实验课等教学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先导作用,使好的教法在全校得以推广。

(3)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室的网络平台作用,改造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把多媒体教学与课改相整合。

(4)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要做到有课必评,有题必议,真正让教师在听评课中发现问题,互相学习,提高自己。

五、小组培训,打造课堂生力军

\'学案教学\'以小组活动拉开帷幕,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是课改的重中之重。我们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步,在课下,用一周下午的活动时间,每个班级召开小组长会议,单独培训小组长,教组长如何发言,如何组织小组学习;第二步,在课堂上,各学科教师通力合作,互通学生课堂表现信息,手把手教学生小组活动;第三步,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深入每个小组,逐班轮流培训学生;第四步,针对培训薄弱班级,学校领导带领富有经验的教师,覆盖每一个小组进行\'地毯式\'培训。

在培训学生、培训小组活动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对学生预习的培训,没有好的预习,有效的小组活动就无从谈起,就会成为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预习经历了\'课内预习扶着走——家庭预习放开手——重难点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引导,边扶边放——最后彻底放手\'四个阶段。同时,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能力,我们实行了每天晨诵经典,午读精品,暮写笔记的活动。目前,小组活动充满活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相互竞争意识显著增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评价方案需要不断更新,否则学生在得到评价时会有无动于衷现象发生,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我们总体采用的是小组\'捆绑式\'评价方式,评价涵盖学生的学习、卫生、展示、纪律、荣誉等方方面面。每周五最后一节课各班各小组将本周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汇总,根据汇总情况兑换小红旗或小红花,并让表现不佳的小组进行反思,发挥小组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小组综合表现,学校评出金牌组长和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各位领导、老师,以上就是我们学校本学期课改一些粗浅的做法,望各位同仁留下宝贵的意见,以期我们做的更好。

推荐第6篇:立足实验教学,深化课改理念

立足实验教学,深化课改理念

——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孟晓俊

(唐山市第七十五中学 河北 唐山 06303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要充分发挥其功效,通过设计和完善课堂演示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进行实验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利用好实验教学的契机,培养探究精神;巧妙设计问题情境,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它已从传统教学中的辅助地位上升为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知识,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立足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希望对同行教学有所帮助。

一、精心安排实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动力,是学生主动地掌握、领会科学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必要条件。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改进、补充课堂实验,使学生学的轻松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解释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对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教师要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教材中的实验有的效果不好,不尽人意,因此对部分实验做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增强实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1 如: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可以进行如下改进:用一内壁不同位置沾有酚酞试液的大烧杯罩住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过一会儿,大烧杯内壁的酚酞试液变红。这样改进不但可以证明分子运动,同时也能证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学生充分理解微观的分子知识。

对一些实验可以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以增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例如:在探究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实验时,教材上只让学生探究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为了更进一步探究这一性质的普遍性,我增设了探究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并对传统的这一实验做一点改进:将一根铜丝擦光亮后,一端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使这段变黑,然后趁热放进稀硫酸中,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螺旋上的黑色消失铜丝又变得光亮了,溶液也由无色变成蓝色。

这一实验具有节约、省时、对比鲜明的特点,既加深了学生对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性质的理解,实验现象的记忆,又巩固了铜的化学性质,增强了实验效果。

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设必须的实验是必要的。

例如:NaOH和CO2能否发生反应,教材是直接给出结论的,这难以使学生信服,另外我发现由于没有经过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容易遗忘。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了“喷泉实验”:如右图,操作如下: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先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倒入5-10 mL浓NaOH溶液,迅即塞好带有导管的橡皮塞,晃动烧瓶,使其充分反应,将它倒置在铁圈上,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可观察到滴有酚酞的水迅速地进入烧瓶且变为红色,形成美丽的喷泉学生会立即得出这是CO2与NaOH反应的缘故。这时再分析CO2和NaOH的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便是水到渠成了,而且记忆起来也更加牢固,使学习变得更轻松了。

2.设计家庭小实验,延伸实验到课外

新课程理念指出,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此时,家庭小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家庭实验外,有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家庭实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刚进行完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时,由于初学化学,学生动手能力差,即使教师对一些实验操作进行了演示,有的同学也会由于操作不熟练而使实验失败。为了使学生熟练一些基本操作,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废弃的饮料瓶代替 2 集气瓶,用饮料管代替导管,用小水盆代替水槽,进行检验氧气含量高低的实验。

第二天上课时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并且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实验讲得津津乐道,有的同学甚至还从自己的小实验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这样,同学们既体会到实验成功的快乐和成就感,又对自己实验失败的原因得以充分的探讨。这样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能不同程度的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上一节有探究性实验的化学课,许多教师都感到很紧张很忙乱,有时只能草草收场,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为弥补这一缺憾,我在教学生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前,考虑到学生家里可能有的材料,先让学生回家做铝丝、铁丝、铜丝分别与白醋反应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课堂上再带着学生做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讨论。实践证明,这样,课堂效果明显好于以前不做家庭小实验。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完成“酸碱指示剂”教学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花瓣、胡萝卜、水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让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学生家里一般没有氢氧化钠,我就让学生利用家里的食用碱(纯碱)配制成碳酸钠溶液,用食品干燥剂生石灰溶于水制成氢氧化钙溶,再将二者混合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当前,化学知识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贴近生活,探究生活,创设生活化学实验新模式也是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设想之一。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和一些常用物品为原料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家庭小实验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独立创新;张扬自我、显示个性,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还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利用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阵地。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和各个栏目中,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时时不忘探究,探究性学习不是以获取知识为终极目标,更不是以授受为主要手段,而应是注重用已知知识去发现、获取和洞察新知识、新技能的一种主动性发现式教学方式。但在教学中并不是每节课都能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也不是所有的实验、所有的内容都要探究,更不能为探究而探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挑选和设计这些课程内容,为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

1.创造实验机会,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

新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是发现者、推动者、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当然更是反思者。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参与是最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这样学生是 3 被动消极的知识接收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很多学生都不太注意教师的操作,只是等待成功的实验现象,没有完全融入实验过程中,实验一旦失败,他们就会大为扫兴,很难从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就开始试着改变实验教学方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一些简单实验交给学生来做,这种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有时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大胆地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在实验前,学生自己确定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实验后,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整个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充分体会出探究的乐趣,学得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中,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而是给出①大理石和稀H2SO4;②Na2CO3粉末和稀HCl;③CaCO3粉末和稀HCl;④大理石和稀HCl几组药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探索,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和新的信息中多向、多维地思考问题,找出最佳的结果。从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和反应的快慢两方面作比较。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由于结论是学生亲自实验得出的,印象十分深刻。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创造条件,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不仅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更仔细地观察,看到的现象也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提高观察的效果,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在观察仔细的情况下,对现象进行分析就得心应手,有助于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2.把握“意外”契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在互动中会生成新的问题,这种问题是真实的,结果是未知的,学生有兴趣,想探究,由此可引发新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发展。

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生了一个意外的现象:取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一会红色就消失了。我有些惊讶,碱溶液会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怎么又变成无色的了?学生也惊讶起来,怎么回事?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是不是试管没有洗净?我取一支洁净的试管重做上述实验,结果 4 现象一样,说明不是试管问题。又有同学猜是不是酚酞变质,刚一提出有的同学就反驳不可能,如果变质开始就不会出现红色。我也考虑原因所在,氢氧化钠溶液是课下我粗略配置的,记得《分析化学》中介绍过浓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是不是溶液是太浓了?我又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滴酚酞,振荡,然后向该试管中不断加水,边加边振荡,发现溶液又变成了红色.原来就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大的原因。实验成功了,同学们非常兴奋。

本节课虽然耗时比预计的多了些,但是学生多了一次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解释了该现象的本质,我和学生也就少了一份遗憾。类似这样的“意外”还有很多,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些机会,就会有助于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增强探究意识。

3.及时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总是围绕问题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提出一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相抵触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形成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新知与原有认知水平的不和谐、不平衡的状态,达到一个新的和谐、平衡的境界。值得强调的是,整个学习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去摸索、去探路、去反思、去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和盐酸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时,实验要求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同时不断振荡溶液,直到溶液刚变成无色为止。同学们根据溶液褪色的现象很容易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此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盐酸的滴加速度,溶液褪成无色能否说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请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案。

这两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开始讨论起来。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盐酸可能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也可能是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物,提出了用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等多种验证盐酸的方案。有的同学还提出用石蕊来代替酚酞的实验方法。这时,我又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药品和仪器,引导学生再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加以验证,去反思,去总结。这样,学生不仅对知识刻骨铭心,而且也锻炼了自己的思考、探究和实验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知识来自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初中教育阶段,我们只有把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与化学实验 5 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让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操作变为主动、探究的实验,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从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戴珊玲.化学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整合管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269~270(1~2):30-3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订,《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4。 [3]刘红云.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探究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274(6):19

推荐第7篇:深化课改发言稿结(简)

做好常规,促进课改

——深化课改革阶段性工作总结

龙兴小学:董绍平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龙兴小学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77人,其中外来务公子女1749人,占学生总数的74﹪,本镇生628人。教职工129人,在职在岗的90人,代课的39人。现有多媒体阶梯教室一间,100人左右的多媒体小报告厅一间。专业音乐教室一间,形体室一间,科学实验室一间,学生电脑室两间,七十多台电脑。英语、素描、水彩画兴趣班室各一间。建有校园局域网,开通远程教育网,接入宽带,近30间教室装有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现了现代化办公,优越的办学设备,为学校的深化课改提供了保障。

二、深化课改,我们所做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身先士卒

为了开展好深化课改革的工作,加强对课程改革实验的管理,学校成立了深化课改领导小组。

(二)建全机构,配齐人员

配齐了语文、数学、科学、品德、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八个学科的教研员,专职科学教师3人,科学实验室的实验员1人,专职美术教师4人,专职英语教师4人,专职体育6人,专职音乐教师4人,图书室的图书管理员1人。

(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召开深化课改动员会。2013年3月25日组织召开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员会,并布置学习《龙兴小学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的进程。

2、深入学习和理会课改理念。采用走“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共请省市县专家14人次到我校授示范课、搞讲座。学校出资组织到省处(上海)学习45人次,昆明(明通、高新一小)89人次。

3、课标新读。配齐配足各学科课程标准,做到教导处和一线教师人手一册,共购买新课程标准155本。

(四)抓管理,重实效

1、落实教研计划、学科计划、个人计划,作好开学准备。

2、做好集体备课。

(1)通过学习总结,归纳学校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或集体)完善——教后反思。

(2)确保教研时间:教导处在学年初有意地安排课程,每周二下午第二节不安排语文、品德、音乐、英语几个学科教师的课,每周三下午第二节不安排体数学、体育、美术、科学教师的课,这样在没有特别特殊的情况下,保证各学科每周2个小时的教研时间。

(3)收集整理成果:通过集体备课基本汇齐了语文、数学的教案,但现因数学教材更改,又重新处理。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购买),把各学科、各册、各章节的课件基本汇齐。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3、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围绕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点是抓好“三类课”:

(1)常规达标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全程落实,对于上课的教师教导处以随堂听(也叫推门课)的形式进行听、评活动,并依据通海县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要素评价量化表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纳入期末绩效考核中。

(2)教研教改研讨课:一类是同课异构;另一类是定期组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第三类是以乡镇联片教研为契机,与附近小学建立手拉手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形成资源共享。

(3)示范观摩课:采取典型引路,在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的基础上,把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好课,包括出外学习,培训回来后的汇报课在全校进行示范、引领,相关学科教师全员观摩、学习。(学校规定外学习、培训的教师回校后要在全校上汇报课,汇课可以是复制课,也可以是自己创新的,如果外出是听讲座,要对全体教师谈自己的感想或反思)。

4、努力构建教学模式

先模仿,后创新。在学习了“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通过总结、借鉴,我校初步构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第二步:揭示课题,自主学习。这是重点部分,要求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备课时必须认真做好这一环节的自学提纲。

2 第三步:合作探究,解疑。

第四步:训练拓展,巩固新知。这也是我校要求教师要特别做好的环节。所训练和拓展的练习题必须针对性,还必须有梯度,层次。并对新知有一定延伸,拓展。

第五步:课堂小结,答疑解惑。

5、抓好校本培训

(1)教师自主学习。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征订一份教育教学类杂志。学科投入近3.5万资金,购买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由教科室保管、借阅。每学期除各级主管部门要求学习的书本外,还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到教科室借阅一本教育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前面动员学习的《白云区小学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策略》一书。期末教导处对读书笔记进行检查、评比。评比结果纳入学校期末的绩效考核。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成绩除列入绩效考核处,还依据相关奖励制度分级别给予奖励。

(3)加强新教师跟班学习培训。主要采用“一帮一”结对的方式。在帮辅过程中,对新老师都有明确的帮辅要求和考核细则。新老教师的成绩相互挂勾。不定时对帮辅教师的听课、备课、改本等记录作检查。

(4)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为了提高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相关的使用、登记、考核管理制度。

第一:文字处理Word的基本应用(建立和编辑文档、文档版面设计、输入文字、输出保存文档、表格的建立和编辑、表格修饰、排版、制表位与制表符、添加和编辑艺术字、图形、文本框等);

第二:电子表格Excel的基本应用(常规数据输入、简单公式计算、公式复制、编辑对象的移动、复制、删除与消除、插入);

第三:幻灯片制作Powerpoint的基本应用(插入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并进行排版;编辑、合成,能制作完整的幻灯片课件);

第四:Internet网络管理及应用(资料查询、搜索、收发E-mail、上传下载、校园的无纸化办公应用、校园网站的交流等);

3 第四:电子白板及电子白板与相关软件交互应用。(掌握实物投影仪、多媒体中控设备、视频点播、影碟机等设备的正确操作)。

培训后,再加强老师们练习熟悉,最后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过关。考核成绩,不但纳入教师个绩效考核,还将影响到教师个人的评优晋级。

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人人过关,连部分老师也能够熟练使用。把现代化教学资源服务课堂教学,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整合,建立了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搭建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学科全面建设,扎实推进:除语、数外,还注重英语、音、体、美、科学、品德的建设。各学科构建了严格的考评制度。

其它方面:(1)构建学校走廊文化和班级文化,组建班级图书角,学生既可以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外,还可以在班上借阅。2至3周时间班级中的图书又在年级交换借阅,增大了图书的阅读面。(2)阳光体育活动,在原来开设42个目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实际,又交叉在班上开设了象棋、五子棋、斗兽棋等棋类项目。(3)进一步完善“茴香”校刊创作,为师生搭建了一个经验交流,发挥或展示能力、才华的舞台。(4)辅差:把每周

一、

三、五下午上课前十五分钟:定为学生练字时间,

二、四定为口算、、听算练习时间。(5)学期性组织开展全校性的写字、说话、朗诵比赛;计算、听算比赛。

三、取得的成效:

1、从认真学习研讨课堂教学改进入手。老师们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人人改进课堂教学,人人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形成了课堂教学研究的浓厚氛围。

2、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初见成效。学校教学常规的落实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将薄弱之处不断强化,有疑问马上解决等良好习惯。

3、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细化落实教学常规,调动了老师们学习研讨的积极性,老师们根据学校安排,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氛围浓厚,学习风气浓厚,积极撰写、交流教学反思,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4、提高了办学效益。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规范了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一)新教材老上法。还有的极少部分教师无法把握新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注重落实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课改仍旧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嘴上讲的多,付诸行动少。

(二)教材、教具、学具、评价指标还不够完善,不配套,使得教师在教学需要花费时间做课前的准备工作,使许多教师倍感疲惫。

(三)龙兴小学目前的教育状况(主要指学生生源)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外来务工作子女较多,这部分孩子相对城镇孩子来说不善言谈,不善交往,再加之稳定性不够,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改革中对学生合作学习与相互交流的培养;这些学生约74%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学习起点较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学生的课外书籍较少,加上大多来自信息较闭塞山区、农村,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也少,见识不广,知识面较窄,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供学生选择的学习资源受到了限制。

(四)要搞好学科建设,专业化教师缺乏,科学实验室、美术教室、学生微机室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需要。制约了学科建设。

(五)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素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质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显得理论功底不足。为此,学校应结合校本培训,继续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理论培训,积极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培训的机会。并注重校本培训的质量。

总之,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学校和教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转变,谁先深入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谁先掌握了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谁就先发展、先成功,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改革,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实践中。

推荐第8篇:深化课改培训心得[优秀]

深化课改,从静心学习开始 ——参见县新课程改革培训班心得

长兴七小

许云云

11月25日至28日,有幸参加浙师大组织的深化课程改革的培训班,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收获和感触还是很真实。

一、听讲座所得:从观念改变到内容多样化的过程

浙师大李博士在讲座中首先回顾了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大事之一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2003—2010年,新课程改革主要在义务教育段实施,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调整了课程内容,改革了学习方式,但仅仅是课程内容的调整,教育理念的转变;2010年开始,我省在高中阶段进行以课程多样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特点一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其中必修课程从原先的82%下调为67%;二是开设大量选修课程,要求至少25—30名学生开设一门选修课;三是对选修课程进行了具体规定,分为学科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这样的回顾再一次让我们明白了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非常有效。

二、考察学校所得

(一)课程开发:多层面考虑多种需要

在将近四天的学习和学校考察中,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也深深地感受到:随着课改的深化,新的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课程建设向义务教育延伸;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走向融通;注重课程群的建设;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并重;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紧密相融。

学校课程建设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那接下去的课程改革应从哪一层面去把握呢?在这次学习中我们从学术规范方面看,要注重课程的规范性与结构性,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课程和课程内容;从政策层面看,更强调了课程的时代性与改革性;从实践层面看,课程的可行性与操作性也是老师们需要考虑的内容。

(二)价值定位:公平、普惠与多元

在参观和考察苏孟小学的过程中,让我认识到课程建设要有其准确的价值定位。一是公平,让所有的学生都享有选择的机会;二是普惠,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三是多元,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需要的发展。课程建设的核心也是围绕几点展开的,一是需要,学生的需要是课程建设的第一要义;二是选择,课程建设要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权;三是多元,多元地满足不同需要的学生的发展。

(三)课程开发:共性与个性共存

学习第三天我们考察了廿三里第二小学,走进廿三里第二小学,发现学生很阳光,有礼貌,表达能力都不错。校长说:“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真的让学生走向阳光,个性特长不断发展,许多学生不仅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还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主动地探索知识,开拓视野,重要的是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承受挫折,宽容待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学习和活动,形成了阳光心态,为自己今后走向社会成为一名社会人打下基础。”廿三里第二小学就是靠“先学后教,活力课堂”走了独特的课改之路。

事实上,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概念,在实践中,主要集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这次学习让我再次明确完整的课程开发,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对国家课程的调整,进行二度开发,根据学情调整课程目标到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课程内容调整到适合本校学生的个性发展,调整课程设置到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二是对选修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切忌用国家课程的思路来开发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路径要多样化,课程形态也尽求多样化。三是常规教育活动的课程化,开发成活动课程,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其中许多活动已经常规化了,如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等等,课程开发就要把这些常规活动课程化,这样教育目标就更加明确,教育内容就更加有序列,教育时间也更加固定了。课程纲要的要素应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材料(自编、改编、选编)、授课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含课时)、成绩评定。

三、学习之余所悟:课程实施是转变与遵循相结合

培训结束,在写总结之前,又再次学习了传在群里的PPT,读了省厅相关课改文件。自己也明晰了课程的实施分为好几方面,其一是基础性课程的实施,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评价方式。其二是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包括社团课程化与课程社团化,选择、走班与混龄相结合,必修课程的选修与选修课程的必修相结合。

同时再次认识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共同关注的命题,从幼儿园到高校都在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应有其特点:

具有童年味道,要遵循儿童的学习特点。小学生的学习既不同于中学生的学习,也不用于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浪漫学习,充满童趣,洋溢童心。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关注童趣化。

尊重童心,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不会跌入既成经验的陷阱,滑入既成思维的轨道,而是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自由想象中产生独特的指向,获取独特的发现,要保护孩童的独特思维。

贴近生活,要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因此必须让学习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相沟通,在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教学设计尽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学内容的补充也应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教学过程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学生塑造有意义的生活。

深化课程改革中,教师是主要的行动者,这样的培训和引领会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定会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激流勇进!

推荐第9篇:立足镇情,深化课改,

立足镇情,深化课改, 全面提高我镇初中教学质量

——在中学教导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豫灵镇中心校 李会文

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的中学教导主任会议,是党的十七大闭幕之后,继灵宝市第四次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之后,豫灵镇初中课堂改革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展示各校课改成果,交流课改经验,明确教导处职责,求真务实,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工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课改,用新的举措迎接中考,全面开创豫灵镇课改新局面。

刚才我听了几位主任的汇报,大家在一线确实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镇的课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与城区学校和其它乡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借此机会,我就深化课改,全面提升初中教学质量强调以下两点: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镇教师自通识型培训以后,教育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打破了一言堂的固定式格局,形成了几次课改的高潮:从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到杜朗口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提高”,从备教法到备学法,从查教案到看学案,这些都彰显了我镇教改的成果。但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们课改的步伐已落后于整个灵宝教育系统的课改步伐。我们仍有个别学校在超负荷运转,低效率生产。学校的领导者,没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没有敢于站在教改前沿敢为人先的魄力,没有对时代负责的责任感,缺乏对课改的组织能力、正确引导能力、准确指导能力,就只能墨守陈规。这样不出乱子,保住位子。形成谈经验一套一套,写材料一摞一摞,进课堂一成不变。教体局11月1日在焦村一中召开了课改现场会,再一次擂响了课改的战鼓,希望各校要从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高度认识课改。我们一定要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点燃课改的热情之火,明确课改目标,凝聚人心,继往开来,使各校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

二、领会实质,多管齐下,有效深化,确保教学成绩有新的突破

课改的核心价值是:使学生的意志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的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学习的潜质得到充分的发掘;学习的机制得到充分的发展。各校的领导在课改的一线曾做过大量的研究,昨天在焦村一中听课,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我们没有把我们有益的东西坚持,总是改一段就出现反弹。没有形成全体自学、全体合作、全体提高的教改主流。对于身边的优质课改资源不敢大胆开发。要促进我镇新课改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心校对各校提出如下要求:

1、以市“以考代训”为契机,强化教师素质的提高,各校对教师所考内容要分类引导,强化基础,通过“以考代训”使所有教师都能融会本年级、贯通本学科,激活知识的源头,达到人人都能上初三的目标。

2、规范管理。各校要按照中心校制订的备课、上课的基本要求进行管理,坚决遏制我行我素、违背课改的行为。教学管理的过程是对学习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譬如教学模式,过去我们是一科一模,一人一模,或者文科一模、理科一模,而现在则是由过去的单项化、单一化,从凑合、组合走向整合并且全面提高学习资源配置。现在的教学管理,必须让广大教师真真正正分享新课改的成果与效应,要让家长了解新课改中教师的辛勤与辛苦,要让学生感到自主课堂的快乐,达到教师受益,学生受益、家长受益。

3、抓好落实。本次会议之后,希望各校要树立课程改革成功之日是各校在灵宝崛起之时的战略思想。我们对备课要求中提出的“三点”、“四定”、“五有”、“六优化”说起来容易,但要落实到位,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对上课中提出的饭前10分钟,课间5分钟候课,“三三制”、“三讲”、“四个当堂”、“五个要”,各位教导主任要潜心研究落实方法,寻找蹊径,落实到位,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奇迹也就发生了。

4、抓好典型,强强联手。各校要以豫灵一中的教学模式为依托,抓好典型领路。要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要确定磨合期,要实行人人过关,人人示范,要走出自我陶醉的怪圈,多和教改能手交流,要到课改典型校听课,请名家到校内作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从教研网上下载的课件要登记。按照教研室通知,认真用好多媒体多角度开发学习资源。

6、加强试题研究。要明确编书者、命题者的意图,掌握命题动向与规律,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同志们,天时人事日相催,让我们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课程改革,齐心协力,革故鼎新,做好“惜时增效、轻负高效”这一课题的研究,结合本校校情,更新教学技能,转变教师角色,拓展学生成长的空间,结合“百题大讨论”活动,制订教改策略,走一条促进我镇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谢谢大家!

推荐第10篇:凤凰中学深化课改工作方案

2014—2015学年度凤凰中学深化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发展教育的永恒主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随着高效课堂实验不断地推进,因此,本学年我校加大课改工作力度,坚持以 “高效课堂”为抓手,为使课改工作深入有效,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素质教育理论、新课改理念,在总结有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检测、重点讲评、拓展延伸、总结反馈”的“二十四字”作为基本结构模式进行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因地制宜,注重宣传,领导引领,培育典型,循序渐进;原则指导,形式多样,注重成效,充满活力,推动学校教学改革进程,形成我校的课改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和任务

具体目标:夯实基础,强化高效课堂实验工作,为高中培养和输送有发展潜力的合格人才。“减负”,逐年降低辍学率,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学生。为提升“精品学校”打好基础。

具体任务:

1、教学质量争取保持农村中学第三。

2、高效课堂改革实验验收保持合格。

3、争取市高效课堂示范校评估合格。

4、打磨一批高效课堂实验课堂教学能手。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长:刘国珍

副组长:刘卫平邹杰 成

员:、唐金贵

胡石根

朱爱莲

曾桂明

赖和生

2、指导小组及评价小组 组长::刘国珍 成员:王龙华 刘卫平邹杰 王利平戴日新 唐金贵 胡石根 朱爱莲 曾桂明 赖和生

对应:唐金贵、王龙华指导语文组、评价政史地组

胡石根、戴日新指导数学组、评价理化生组

朱爱莲、刘卫平指导英语组、评价数学组

曾桂明、邹杰指导理化生组、评价英语组

赖和生、王利平指导政史地组、评价语文组

四、具体分工:

刘国珍:负责活动全面工作,统一安排该项工作,以及动员会、总结会第大会的召开。

王龙华、王利平:负责师生德育工作,小组合作及培训,宣传工作。

戴日新:负责相关文件及文字材料的上传下达。

刘卫平、邹杰以及各教研组长: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常规工作管理、教师高效课堂成长档案管理,督促并落实教师读书、学习笔记。其内容有①高效课堂各项规章制度制定;②高效课堂常规检查;③高效课堂开展;④高效课堂质量的监控;⑤高效课堂考评

五、活动内容和措施

1、高效课堂课改早启动,调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学校高效课堂活动方案。

学校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生存、质量取胜、质量发展的观念,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学校一是每月开展高效课堂工作专题会。二是做到逢会必讲、逢考必研。逢会必讲,逢考必研就是无论单元测试还是期中、期末的调研,都必须认真分析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得失。

2、根据高效课堂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每学期选出高效课堂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教研组进行单项表彰。指导小组按要求听课,并及时与老师反馈。以便及时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高效课堂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加强“高效课堂”的探索。教导处开展以“小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科研活动,引导教师广泛开展应用型课题的教研活动,制定《凤凰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凤凰中学优秀课改教师评价细则》、《凤凰中学小组合作实施及评价办法》和《凤凰中学课改奖惩制度》。教师要找准研究载体,注重研究理论充实与实践经验积累,撰写“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课题总结或论文。

4、扎实开展教学活动,用活动推动高效课堂。

扎实开展好校内高效课堂研讨课:移植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教学活动,学校领导要深入其中组织教师做好听课、评课和导课,注重活动的质量,充分体现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让教师全员互动,主动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组织实验教师到外学习取经。学校将结合局里评选活动,组织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并通过此次活动达到激发教师钻研业务、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5、建立奖处激励机制,公平、客观地运用考评结果,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效课堂工作的全面开展。

6、强化校本培训,为高效课堂增强后劲。

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方案,全面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周一晚自习一为教研组集中校本培训时间,要求进行集体备课与高效课堂研讨。

7、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严格遵行各教研组定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考

评。

六、实施步骤

1、2014年9月——2014年10月,年度课改启动阶段。结合暑期学习班,以及上年度有关高效课堂实验工作得失,制定实施高效课堂实验方案并启动实验。实验教师听专家讲学,学习太谷高效课堂的经验进行有效移植。初一年级语、数、英学科教师和初二主动申请的学科教师共计十八位教师为首批高效课堂试验教师。

2、2014年11月——2015年5月,高效课堂实验优化阶段,把前面实验工作好的方面筛选出来,要求老师以常态化形式实施,同时对课堂教学好的老师进行打磨,使之随时能胜任示范课教学,而对课堂教学不佳老师以制度与考核逼他们多听课,多学习,争取尽早得到提升。所有的实验教师应当严格遵循学校前期所制定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教学。

3、2015年6月——2015年7月,评比总结阶段、互听互评、互查互纠,总结得失,完善课型,过关验收,形成资源,个人创新。

凤凰中学

2014.9

第11篇: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湟源县申中乡中心小学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脚踏实地谋发展,课程改革绽新花——湟源县申中乡中心小学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提纲:

一、健全管理机构,保障课程改革有效开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三、抓实校本教研,优化师生教学行为方式。

四、抓好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新课程研究力。

五、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差异发展。

湟源县申中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32年,自2003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伴着新课改的脚步逐渐从一所教学质量落后到逐步提高成长起来的一所学校。学校秉承“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创建湟源县农村一流学校为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课改意识、认真学习课改新理念、积极投身课改实践,主动推动课改进程。十年来,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课改主阵地,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探索教师梯级团队培养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大胆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初步显现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形象。现就我校课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管理机构,保障课程改革有效开展。

坚强有力的课改领导机构是开展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首要条件。我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中,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课改组织机构,并协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管理、指导、实施和评价工作。形成了“五处六级三组二十五点”的管理系统,即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等五个职能处室共同负责课程该改革的规划设计,计划拟定、服务指导;六个年级组负责本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三个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教研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教师培养工作,二十五个备课教师负责本学科本年段教材研究、备课及资源收集。

组织管理机构实行分层工作,责任落实。一是管理层,课改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校课改工作管理制度和年度课改工作计划对学校课改工作实施全程管理、监督和指导,并为学校课改工作提供人、财、物、时、信等方面的条件和保障;二是规划层,教导处在课改领导组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校工作实际,拟定学校课改工作制度、制定学校课改工作规划、落实教师培训计划、策划教学活动等,为学校课改工作规划可行性方案,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三是执行层,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具体执行学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层面,通过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和各学科教师,执行学校课改工作计划要求。学科教师把学校课改规划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每月撰写课改杂记,及时总结课改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学科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探索新课程改革途径和方法,在教育科研中实施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

健全的课改组织管理机构和分层管理的课改工作方式,使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课改工作有序开展,在教学、科研、师训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了“事事有人干,事事能干好,人人有事干,人人乐干事”的氛围。

二、加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新课改呼唤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和一套高标准、多梯级、系列化的教师培训规范和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引领者、实践者。我校以“两室一工程六梯队”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1.建里“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名师化发展。为使教师在专业化方面有更高的追求,打造名教师队伍。我校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改革能力。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中,一是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定位、工作目标、条件标准、职责任务、组织保障、考核评定等内容;二是成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的组织机构,确定了名师工作室总领衔人及专家顾问团队,为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三是在学校名师工作室的总领下,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目前我校组建了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艺体学科共11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学科团队建设工作;四是根据名师工作室成员标准,在梯级教师队伍中遴选出名师工作室学科领衔人、带教成员,制定名师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规划,完善名师工作室基础条件;五是根据名师工作室职责任务开展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活动,课例研究、技能训练、自我研修、教材开发、集体备课等一系列课程改革活动;六是依托网络载体,建设学科工作室博客,搭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宣传、展示平台,增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透明度,形成教师队伍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良性竞争,有效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促进教师名师化发展。我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校内优质教师资源,在培养优秀教师的同时,成长优秀教师团队,确保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

2.组建“绿青椒工作室”,为青年教师找家。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学校的明天和未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尽量缩短青年教师成长的周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并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是学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组建“绿青椒工作坊”,是学校继成立“名师工作室”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团队拓展、心理咨询、亲子教育、业务研讨、关爱社会、亲近自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培养青年教师爱生活、爱工作、爱家人、爱自然的积极情感,老师们可以在这里谈体会、倒苦水、发牢骚、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在相互倾诉中获得释放,从而激励青年教师把握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将自己的成长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借助学校宽广的平台,更好的、快速的成长,实现学校“蓝青工程”中提出的“三年站稳站台,五年成优秀,十年成骨干”的目标。

3.实施“蓝青工程”,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欠缺,教育思想有待转变,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实际,把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结成师徒帮扶对子,通过理论学习、教学指导、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等活动,以目标任务的形式发挥青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蓝青工程”工作中,学校制定了“蓝青工程”实施方案、师徒工作目标任务、“蓝青工程”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蓝靑工程”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通过“蓝青工程”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4.抓教师梯级团队建设。通过十年的努力,我校初步形成了“校教坛新秀、校骨干教师、区名教师、市骨干教师、省骨干教师、省教学名师”六个教师梯级团队。每个团队有相应的准入条件、完成的任务目标、具体推进策略和量化的考核标准,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推动教师自我研修、专业发展、主动提高。

“两室一工程六梯队”工作与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工作交互进行、互为补充、互为借鉴,确保了全校教师100%进入相应的研究活动场域,都能体会到学校的关爱和重视。

三、抓实校本教研,优化师生教学行为方式。

课程改革是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伴着新课程一路走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发展意味着生存与竞争,持续发展意味着创造和动力,科学发展意味着生命和活力。强化校本培训、扩大对外交流、开展校外学习、组织团队合作,让教师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培训中,通过创设特色情景,引导教师在活动的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的提高。

1.完善“八个一”研究制度:每天进行一小时阅读,每周听一节同伴随堂课,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设计,每学期上一节教学研讨课,每学期写一份教育科研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每学期命一套高质量的测试题,每年参与或主持一个课题研究。

2.坚持校内外听课学习“三四要求”:校内听课“三个一”,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建议;校外培训“四个一”,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照一张带有会标的照片,做一次交流汇报,把学习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有一点变化。

3.备课与教研一体制,推行“四五三九”制度。

精通教材,熟悉教法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开展“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我与学生共同进步”活动,要求教师必须真正认识到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在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具有收集、处理、交流使用信息的意识和技巧,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交给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突出“四个五”要求。学科教研组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加强教研组建设是纵深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力抓手。我校教研组工作坚持做到“五有”:有制度、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成效;“五定”:定主题、定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五化”:制度化、经常化、系列化、规范化、常态化,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管理做到“五有”:有跟踪、有评比、有奖励、有宣传、有推广。每学期学校都设有专项资金2万元对教研组工作进行团队捆绑式考核奖励,考核内容包括计划制定与实施、常规教研活动开展、自主教研活动的开展、成员的出勤率和参与度,成员完成教学科研(撰写文章、上公开课、课题研究等)的比例、教学成绩以及获奖情况等,强化在教研活动中没有个人,只有集体的思想意识。

二是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推行“三步骤九环节”。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坚持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课堂有效性。为保证集体备课工作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年级学科为单位的备课组,每周落实了半天时间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集体备课实行“三步骤九环节”的备课方式,主备人初备,备课组研究讨论联系领导参与检查、考核、评价的方式,保证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同时坚持备课、说课、议课、上课并进,使集体备课真正受到实效。

4.创设研究的平台和机会,出台“四多- ”政策。多给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多给教师锻炼的机会,多给教师研讨的机会,多给教师展示的机会。“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不断接受新思想、新方法。学校先后邀请国家、省、市专家学者20余人次到校讲座,承办市级及以上大型教育教学活动40余次;先后派出400余人次参加省级及以上的培训学习。2011年,学校与成都石室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教学方法为我校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石室中学王明宪总学监、何建明校长、刘全斌校助以及“成都石室文翁名师工作室”成员到校进行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专题讲座和同课异构交流;组织我校教师到石室初中听课、观摩集体备课、主题班会等。在丰富的教学交流活动中提升了我校教师课改能力。

通过交流、讨论、切磋、协调、合作,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老师们深刻体会到在研讨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

- 一个研究的素材,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都带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每一次精心的设计都是一次新的提升,每一次撰写都是一次教学的积累,每一次参与交流都是一次精彩的汇报。

5.示范引领,“教、研、修”一体

一是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充当校本培训的培训者。

二是对青年教师示范课的诊断研讨。组织“三课一赛”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一课多讲,青年教师诊断课。落实说课——讲课——学生反馈——评课——反思——再听课——再评课——再反思实践的跟踪环节。

三是在教研组对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重点抓“四查”、“三批”、“一参加”。“四查”——查教研组工作计划中如何体现学校工作计划的,能否体现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措施;查教研组对中青年教师“一课多讲”、“示范诊断研讨课”的讲评记录;查教研组在校本培训、学校讲座、进修学习、研讨座谈中青年教师的发言记录;查中青年教师对学生考核、考试反馈、分析写实。“三批”——学校领导对中青年教师备课记实、教案进行批语;学校领导对中青年教师学习心得、案例反思进行批语;学校领导对教研组活动进行批语。“一参加”——学校领导分工参加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并对有创造性的教研活动在全校进行推荐交流。

6.建立“零时空”培训模式

为了拓展教师培训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和有限网络做到了全覆盖。培训中我们做到“三结合两模式”。

“三个结合”原则:把网络的开放和网络功能的多样性相结合;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培训目标的统一性相结合;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和培训管理的科学性相结合。

“两种模式”——单向静态式培训和双向互动式培训模式。网上培训是集中培训的延伸,又不是集中培训的简单迁移。“柳暗花明”——集中培训后交流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的集散地,协同攻关,相互解答疑问与困惑;“回音壁”——小组实践后的交流平台,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活动后的反思等。

7.练就“两功”。一是“基本功”,抓三字两化(话),通过个人学习、集中培训、达标过关、技能比赛等形式粗提高,每学期,学校党支部、工会、教科室、教导处等通力协作,开展教师基本功技能竞赛。二是“内功”,通过实施“富脑工程”,丰富教师文化底蕴,订报刊、写读书笔记,开展读名著、讲名著、用名著的读书活动,引领教师在求索中收获思想、调整心态、提升教师理论和专业水平,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培训的专项培训,使教师练就“内功”。

四、抓好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新课程研究力

新课程改革既要有理论支撑,又要有实践平台,大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新课研究力的重要途径,建校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教育科研为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市、区、校级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1.坚持以问题为课题,建立科研网络。学校倡导教师以实际问题为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目的,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构建了“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再行动”的研究模式,形成了以协研国家级子课题为引领,主研市级课题为龙头,区级、校级微型课题研究为基础的科研网络。至目前为止,学校已结题的国家级子课题1个,市级课题6个,正在进行研究的国家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3个。课题研究工作提高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在反思中总结,在建构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课题研究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并把自己的感悟、经验、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积累分析,总结提炼,从而建构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

十年来,我校坚持抓好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成效显著。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类知识、艺术等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教师撰写的420余篇课改经验论文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区奖励;中学数学、英语三位教师获国家级说课和技能竞赛奖,小学数学、美术,中学政治、化学、地理、物理等学科7位教师获省级竞赛奖,中学生物、小学科学等2位教师获得省创新实验奖。中小学各学科参加市、区优质课、说课、教学技能竞赛获得优异成绩,40余位教师获奖。中学英语市级课题《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水平》、中小学体育市级课题《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安全自救和应急避险能力研究》、小学数学市级课题《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策略研究》、中学语文《在强化古代诗歌的诵读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分别荣获自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

一、

二、三等奖。

五、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差异发展。

新课程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倡导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此,我校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建设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秉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思路,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一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年级根据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为保障课程计划的规范实施,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规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学习常规制度》、《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推荐素质教育的意见》等,以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课程计划的规范实施。在教师配备方面,实行专业对口、竞聘上岗,文化基础知识学科、艺术专业学科都配备专职任课教师执教。对教师实行职业道德、教学业绩、科研能力的考核,最大限度规范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个性特长。

二是积极探索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突出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工作思路,努力创造条件,开发和丰富校本课程,让学生“动”起来,学习“活”起来。学校打破行政班级制,实行“走班制”,将校本课程的选课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走班制”的实施,实现了“四大变革”:

课程设置大变革。学校在完成课标基础课程外,利用和开发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科学等实验教学课程拓展变化最大。学校现阶段走班制课程主要有7类:基础学科拓展类、科普类、艺体类、语言类、书画类、棋牌类、人文类,学生从8门课到31门课,拓展了课程内容。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尊重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差异化发展。

班级概念大延伸。一至六年级各有每周五下午为走班,重新组合成了54个教学班。

七、八年级每周

二、五下午

1、2节课走班,选修内容包括棋类、球类、田径、舞蹈、合唱、演讲、鼓乐、武术、纸艺、十字绣、小记者、盐都文化、摄影、电脑动漫制作等项目,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特长重新组合。“走班制”的实施,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半径,有益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协作能力的增强。

活动内容大拓展。我校依托师资和设备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了“读书节、学科节、艺术节、体育节”及主题月活动,每个学月的主题活动,已成为学生的期待和向往。结合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活动,学校还充分利用每天的大课间、下午课前等时间,按年级开展不同类别的体育锻炼,如一年级的踢毽子、二年级的短绳、三年级的乒乓球、四年级的羽毛球、五年级长绳,六年级体能素质训练,七年级武术操,

八、九年级素质练习等项目的活动。

教师能力大提升。选修课程的设置,挑战了学校管理者的胆识和气魄,锻炼了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选编教材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拓展了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教师们编写校本教材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学国学经典诵读6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6册,盐都文化等,校本课程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

这些课程和活动,即充分发挥了学校场馆和器材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特长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组队参加“四川省航模锦标赛”获得团体冠军,中小学男女篮球和足球参加全市比赛对此获得前三名,近年合唱等多项艺术类比赛获得省市一二等奖,近三年参加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400余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2011年学校学校派出9人参加全国首届环保发明大赛,4人获得一等奖,4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占全国197获奖人数的4.6%。在国家“阳光宝贝”摄影比赛中,我校摄影组衣服作品获得优秀奖,并于3月底到北京参加颁奖活动,在自贡市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三个项目获得市一等奖。

回顾课改十年,我们有付出有收获。学校先后创建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程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全国消防教育示范学校、省校风示范学校、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平安示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卫生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自贡市新发展学校、自贡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市常规管理优秀级学校、市最佳文明单位、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单位、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优异的办学业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四川教育》、《教育导报》、《自贡日报》、自贡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特色。

回顾课改十年,我们也有失败和教训。新的教学行为方式还没有完全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个体发展参差不齐,名优教师层级、级别和数量不够,薄弱教师依然存在;校本教材开发不够系统,还没有投入普遍的应用;学生的学习习惯、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能力和第二课堂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继续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形成我校特色,促进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切实践行学校“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理念,实现“省内一流,川南知名”的办学目标。

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第12篇:课改室日常工作汇报

课改室日常工作汇报

课改室的工作从大体上可分为三方面:

一、课改室的工作

二、教务处的工作

三、政教处的工作

(一)课改工作汇报,

第一、组织全校的赛课,本学期一共组织了两次全校的赛课共156节,并及时的总结出教师的课改分数;我们分学科,分时间进行了听课,并组织了评课活动。对课改运用不熟练的教师进行了跟踪服务指导。

第二、对全校不定时的进行转课,每人分别对全校的两个级部进行转课,也就是说,三人要对全校每天进行两轮的转课。

第三、推门听课,除了听当天安排的赛课外,每人对自己承包的级部进行推门听课,听完课后要给与及时的评价。第一轮推门听课共106节,第二轮推门听课共150节。

第四、编写课改通报,下午第三节开始编写课改通报,把每天的赛课和推门听课进行总结和通报,并上报申校长批审,然后张贴公示。

五、晚上制作工作表格,完善课改各方面的环节。

总之,每天每人至少听3节以上的课,并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然后转课,写课改通报,做工作表格。

(二) 教务工作汇报

第一、考前出月考卷,期中卷。考试要监考,并判卷。

有时,还要到西校区判卷,有一次判了四个年级的试卷,判卷时间不间断累积4天。

第二、出周清试卷,组织周清,判周清试卷,公布周清成绩,周

清复检工作,共需一天时间。

第三、判每周的教师模拟中考试卷,统计分数,给教务处。

四、判学校组织的业务考试试卷。

第五、音体美的考核,考核分数的核算等工作。

总之:教务上的琐事较多,我们参与多,主要就是出卷和判卷工作。

(三)政教工作汇报

第一、发传单。

第二、组织比赛时,当评委。

总之,课改工作是主要的,只要学校哪有任务,我们就到哪。

第13篇:课改示范校创建工作汇报

课改示范校创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

下面我将我校的落实中心校课改示范校创建方案等工作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导。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镇中心校《课改示范创建活动方案》,确定“抓德育教育,督习惯养成;抓课堂改革,求质量提升;抓校本研修,谋教师发展;抓课程开发,抓学习层面,抓活力校园,促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努力使各项工作有显著变化。

二、建全组织 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课改示范校创建领导小组,分工如下:校长,常方敏负责,除协助我抓好全面工作外,主抓活力校园工作,特色创建。教导主任冯奇主抓,课堂教学改革、校本研修、课程开发工作。侯爱国教师主抓德育工作。在工作中,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能确保分管工作按时按要求,开创性开展。

三、具体工作

(一)、德育工作

工作目标:使学生成为守纪律,讲卫生,会学习,爱幼,懂礼仪的现代文明人。

工作措施

1开展重大节日创教育活动。教师节开展《夸夸我的老师》为主题的

学生绘画活动,九月份开展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十月份开展了《我为祖国六十岁喝采》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2、坚持周一升国旗制度,进行了以重大节日,习惯养成教育主题为内容的国旗下演讲活动。

3、开展学生养成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具体做法是一学,二查,三评。即月初学习主题教育内容,月中查行为规范情况,月末评价,主题教育内容养成程度。

工作效果:学生讲卫生,如新涂的墙壁无胡写乱画现象,读书写字姿势学习习惯初步养成,乱无违法乱纪现象发生等等。

存在问题:只重视常规性德育工作,开创性工作意识不强,还没有真正确立德育为地位。

(二)、课堂教学改革

工作目标:近期进一步探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会学,精讲,巧练

工作措施:

1、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近、远目标以及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2、继续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把握各环节教学的基本要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3、

工作效果:冯奇,侯爱国,邓小伟等一部分教师能较好的,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前大幅度提

高,突出显现在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存在问题:本小,老教师多。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校本教研

工作目标:努力促使教师由有研究意识,最终成为“研究型教师” 工作措施: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教研有制度,将校本教研工作纳入教师常规工作月考核之中。

2、开展每两节的公开课教研活动,要求公开课教师做到四有。即:有教学设计,有评案,有反思,有评课记录。

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二次备课,吸取他人精华,自我,将备好每一节课。

4、积极开展“一研,二 三展示”的听课研讨活动。目前已进行了研讨课和磨课。

5、最近新审请了一个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典型课例分析与研究的一个支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与图形,典型课例分析与研究,目前已完成了开题报告。

6、把校本研修纳入教师常规工作考核之中,

工作效果:

大部分教师会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根源,能提出较好的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教师少加一人,共同语言少,只教研带纸多不便,有隔靴搔

痒之惑。

(四)、教师专业成长

工作目标:努力打造一支会学习,会反思,勤练笔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工作措施:

1、充实学习内容,一是学校即发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学习材料,二是学校新购买了两套做到了人手一本专论,三是教师人手一份课改导刊。

2、保证学习时间,每周二夜为集体学习时间,教师每天自学半小时。

3、要求每周记学习笔记500字以上,每月写心得体会一篇,教学反思一个,发博文一篇,评论10次以上。

4、定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反思等民主活动。

5、将教师专业成长纳入到教师常规工作考核之中。

存在问题: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际的不够。

五、活力校园

工作目标:人人参与,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增长智慧。还学生一个快乐童年。

工作措施:

1、制定了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球类,田径兴趣小组,学生人人有活动项目,教师人人有辅导项目。

2、把每天下午最后一节定为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坚持不断。

3.展示交流促提高,元旦前学校将组织一次第二课堂展示、竞赛活动。

4.第二课堂活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教师常规工作考核之中。

工作效果

学生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初步有了拼搏和竞争精神。

六、课程开发

一是努力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按时上好体、音、美等科目,二是把安全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树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的思想,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存在问题

有些有些课时开设不足。如低年级体育课,对综合实践认识还比较模糊。

七、常规教学

1.坚持常规工作周查月结制度。

2,制定了教师常规工作考核积分办法,落实了考核评价制度。

八、特色工作

今冬我校把百人口琴训练作为我校地特色工作。此项工作从号召到正式训练不到一周时间,学生积极性高涨。90%以上三至六年级学生自愿购买了口琴。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常方敏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班班有训练教师,天天有训练时间安排,此项工作与音乐教学紧密结合,目前学生能唱会吹三支歌曲。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人人能唱简谱,个个会吹口琴。

总之,课改示范校创建工作,在镇中心校地领导和指导下,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工作我们将坚持以人为

本,努力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第14篇:小学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求真务实 发展中彰显特色

——三实小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大家好!

非常感谢教育局为我们创造这次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是偃师市三实小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求真务实 发展中彰显特色》。(幻灯片)

发展历程

三实小是2006年8月在高庄小学的基础上成立,合并齐庄小学,面向市区招生的。当时的三实小环境差、设施简陋,家长们托关系、改户口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到实小、二实小。面对这种现状,三实小团队迎难而上、同甘共苦,使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六年来,学生由最初的5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人,班级由原来的17个增加到现在的25个,教职工由45人增加到现在的71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近两年来,我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求进,教学成绩连年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学校先后获得“洛阳依法治校先进集体”“偃师市文明学校”“城关镇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得到了上级和家长的肯定。

学校的生存,学生是根,教师是魂。教师的发展引领学生发展,决定学校的生存质量。下面我从师生成长与课改探索两方面向大大家做简单的汇报:

一、师生成长

(一)让教师做幸福的教育者

1、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

从建校至今,我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关心每一位教师,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内部活力,如:教师们婚丧嫁娶、生病住院时学校都派代表探望和慰问;看到教师们骑电动车充电不方便,我校就建造了新车棚,并安装了充电插座5个;为了让老师们的工作环境更舒适、优雅,我校给每个办公室安装了空调,配备了电脑,春天为老师买来花卉,冬、夏为老师配备专用坐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老师们也用同样的形式回馈学校,回馈学生。2007年冬天,我们学校开始修建小花园,花园里的两条小路都是我校教师冒着严寒一粒一粒的挑选石子,用双手把挑选出来的石子一粒一粒的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幻灯)

2、教研引领,促进专业化成长

为了打造一支专业精、水准高、素质棒的教师队伍,我校坚持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并形成了完善的教研活动制度:

(1)业务研讨:每周二上午

三、四节为数学教研组活动时间;周三上午三四节为语文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问题要交流、要解决。多次组织教师到山西太谷、郑州、洛阳、山化王窑等地听课学习,回来后全校汇报、交流,实现了一人学习、全体受益。先后投资3000余元为教师购买书籍供教师们阅读、学习。(幻灯)

(2)备课交流:教师个人备课与年级组集体备课相结合。教师个人的电子教案都有三部分组成:A自己的精备单元;B同级教师精备单元修改后的个性教案;C自我教学反思。每个年级组建立一个公用邮箱,每位教师将教案、教学资料和课件及时发送到公共邮箱,资源共享。

(3)锤炼课堂:

每学期分层进行公开课展示,有标杆课、有达标课、有尝试课。为了调动老师们听课、评课的实效性,我们采用量化考核的方法,期末选出优秀教研组给予奖励。(幻灯)

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共有112篇论文获得偃师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有27篇论文获省市级

一、二等奖。有10余位教师的优质课获省市级

一、二等奖,其中牛珂珂老师的数学课《积的变化规律》获河南省二等奖,段亚梅老师的语文课《台湾蝴蝶甲天下》获河南省一等奖,她本人也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

(二)让学生做快乐的学习者

好习惯成就好性格,好性格成就好人生,我校着眼于培养学生好习惯、锤炼学生好性格,出版了校本教材—《知识丰富人生习惯成就未来》,每学期随教材发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实践。

1、晨读午练:内容具体到每周,根据学校的实际,每天上、下午预备前10分钟分别进行经典诵读和书法练习,为学生养成爱诵读、写好字提供了时间保障。

2、课外阅读:家校形成合力,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各个班级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月评选出校级“阅读明星”。

3、行为养成:少先队开展“伸伸手、弯弯腰”活动,学校安排督察员执勤,红领巾广播站通报活动情况,渐渐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校园这个大家庭也变得更加整洁、温馨。

4、融入课堂:(xiexiebang.com www.daodoc.com)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我校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帮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指导学习方法、促进团队合作、加强参与期待,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被表扬、被认可、被赞赏,课堂参与度高了,学生也越来越自信。

近三年,我校学生合唱比赛获洛阳市一等奖,英语短剧表演获洛阳市一等奖,先后有46位同学所写的作文、故事获得洛阳市

一、二等奖,358人次获得偃师市各种奖励。

二、课改探索

(一)课堂教学

我校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为:

(1)预习导学

教师要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并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才能解决,让学生逐步的理解教材。

(2)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先充分的自学(根据情况,有些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有些内容要提前进行自学)然后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导学案,针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随堂检测

在练习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

(4)创新延伸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可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激发学生深层次的质疑、应用。

以上环节在同一节中可根据教学需要重复进行。

(二)导学案的使用

在教育局下发统一导学案之前,我校已进行了一年多编写、使用导学案的尝试。

1、目前四至六年级在使用导学案时,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局印发导学案进行有针对性删改,融入教学环节,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2、骨干教师使用导学案上展示课。

3、使用导学案上课,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交流使用导学案的经验和问题。

(1)导学案中“温故知新”的内容,中年级放在课内进行,高年级根据学习目标,重点题目放在课内,其余可放在课外进行

(2)“激疑导学”部分课堂上通过自学合作探究交流等重点学习,可采取读、写、画、议等方法,而不必每个题都写在导学案上

(3)“巩固达标”“拓展延伸”部分,根据教学设计,可放在课内,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三)学习小组的建设

合作学习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对于三实小六七十人的大班额来说,需要想办法克服困难,我们刚开始采用前后六人或八人一组,但在实际操作中,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学生很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太谷经验后改为前后四个人为一组或六人一组(具体的根据教室位置而定)。我们把研究的重点定位

于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1、科学编组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多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我们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

(1)学生的程度。每个学习小组内混合成绩好、中、差的学生。

(2)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观察能力、思维比较深刻,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的活动效率,更

能有助于每个组员的全面发展。

(3)学生的性别。性别混合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觉的产生则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4)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来自不同家庭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为将来与人交往打下基础。

2、为了提高学习小组的实效性,目前我们重点在做技能培养

(1)听的技能。

首先,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教师要训练学生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不同见解;其次,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记住要点,并考虑别人的话是否有没有道理。最后,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说的技能。

教师要培养学生说的勇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时,要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小组汇报时,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声音洪亮。

(3)交往的技能。

在交往中,要训练学生乐于陈述自己的意见,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别人提出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要尽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要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

3、角色任务

我校把老师的角色重点放在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上。

(1)选讨论内容;

讨论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讨论的内容应围绕教学的重点和关键;讨论的内容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

(2)把握讨论时机;

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回答不全面时、学生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揭示规律性知识时、解答开放性问题时组织讨论。

(3建立合作规则

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讨论时,教师深入到小组当中,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讨论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汇总工作,通过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的形式,锻炼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小组讨论的成果。

4、评价激励

通过一年的摸索,我们发现,以前由于评价内容太多,弱化了评价的真正目的,增加了师生的负担。今年,我们把落脚点放在如何使这种评价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组内评价

组长根据各班制定的评价细则,用表格的形式把每位同学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量化,每周汇总。星星——月亮——皇冠

逐步升级呈现在个人评价表内,展示在版面上。

(2)班级评价

班长和学习委员用表格的形式把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量化,每周汇总。以插红旗的形式展示在小组pK台上。明星小组的成员佩戴优秀小组标志一周。明星小组的组名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表彰并且展示在教导处的公示栏中。

(3)校级评价

校级评价主要是学期评价,学期结束学校会评出优秀小组长和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奖励。

(四)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

我校四—六年级的数学作业分为正式作业和积分作业。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平时作业好,周日作业少。强调学生只要在平时把知识中的重点、难点、考点消化掉,家庭作业就要减少或没有。

正式作业:主要练基础题(与例题相仿的类型,在格式、书写、准确率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积分作业:主要练考点、难点、易混点,但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分层的作业,一般会有三种:班里的4号做c类作业(与正式作业相仿的),3号和一部分2号做B类作业(一些稍有难度的练习),1号学生和剩余的2号做A类作业并鼓励学生做各类的选做题。

以上是我结合三实小的课改工作向大家做出的汇报,不当之处恳请指正,同时我们三实小人会以更认真的态度、更细致的管理在新课改的征程中大胆探索,追求新高!

谢谢大家

第15篇:深化产改

深化产改“ 长久不变”老百姓自己说了算

——七星村十四组创造性开展土地“长久不变”工作

9月21日,按照新津县深化产改工作要求,永商镇七星村十四组率先召开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实现长久不变”的坝坝会,会议由七星村党委书记彭富全支持,永商镇人大副主席袁希伟与参会户主代表就长久不变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深刻的讨论。

会上,袁希伟详细讲解了深化产改中“长久不变”工作的内容,以”拉家常”的方式和大家深入讨论“长久不变”的利弊,参会代表们也积极发言,会场不时发出欢笑声。在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十四组户主代表对“不实行长久不变”形成了决议,决议于9月22日开始公示,若无异议,7天后签字生效。

会后,永商镇产改工作小组参照此次会议,严格按照新津县深化产改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结合实际,整理并形成了适用于此类会议的主持词。主持词规定了政策文件的出处、会议议程、宣讲政策、群众公开发言、分别征求意见等相关程序,这份主持词是永商镇创造性开展深化产改有关工作的一个缩影,它对拉近干群间距离,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后续工作的开展都有指导意义。

永商镇大学生志愿者:权正

2011-9-23

第16篇:春季期课改工作汇报稿

引领师生成长,成就幸福人生

——博白镇第一小学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2016年6月

转眼间,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校始终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的办学理念,在县教育主管部门和镇一区中心小学的精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扎实推进、稳步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教学研究气氛比以前更为浓厚了,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活跃,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为了使今后的课改之路走得更好,现将我校本学期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课改理念,为推进“课改”作铺垫

课改的实践者主要是教师,教师的教学观,课堂观如果不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而改变,无论是多么严格的教学,多么严厉的量化,课改工作都是空谈。所以,我们积极配合中心校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让老师们深化课改理念,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为了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增强教师课改操作能力,本学期,我校在每周固定周五业务学习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各科的业务学习时间,以继续转变教师观念,培育团队合作探究能力,加快课改推进步伐。具体安排如下:语文,每周二下午第

五、六节;数学,每周三下午第

五、六节;英语,每周四早上第

一、二节;其他科,每周五早上第

一、二节。

2.以培训促课改,积淀师生视野

课改培训是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内化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方式。本学期的课改培训有学生方面与教师方面的培训。学生培训主要针对小组建设培训及小组长职责培训。我们邀请了学景教育专家张红玉到我校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还有请我校的骨干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教师方面的培训主要采取“走出去”及“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走出去”主要是到课改名校取经学习,如5月份到桂林市清风实验小学参观学习等。“请进来”也是请课改成家成名的专家及骨干教师现场指导。如邀请学景教育专家,镇一区中心小学领导及兄弟学校博白镇第三小学的骨干教师等。

3.善用他山之石

1 我们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到兄弟学校参加一区的课改培训活动,要求参培教师回来之后,在本组业务学习中进行座谈,带领本组成员从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做起,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课堂高效,实行教学改革。此举较好地促进了教师个体成员的成长和整体工作效益的提升。

二、完善各项制度,为课改保驾护航

课改要落实到位,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对课改进行指导,监督与评定。为此,我们成立了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由我担任课改总顾问,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郑雪萍担任组长,副组长由教导处的几位副主任担任,各年级课改执行组组长由各年级各科教研组长担任。其次,成立课改督查小组,本人亲自担任课改督查小组组长,副组长郑雪萍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李奕胜担任,所有教导处成员均是组员。

此外,我们制定《博白镇一小高效课堂巡查记录表》《博白镇一小高效课堂督查安排表》,供学校行政值周领导及课改督查人员使用,对各班课改执行情况进行量化打分。

另外,我们结合本校实际,还编制了《博白镇一小高效课堂评价表》供教师上课使用;《博白镇一小高效课堂学习评价表》是由小组长评价组内成员。这样分级督促和评价,起到鞭策与激励作用,使课改工作稳步推进。

通过从学校行政到课改督查小组再到师生的层层落实督查、总结、鼓励、鞭策,使我校的课改有落实有监督,从而使课改之花生根发芽。

三、创新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每人一节优质课

从3月中旬开始,我校开展课改优质课交流活动,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语、数、英优质课活动,每周固定周二早上开展语文优质课,周三早上开展数学优质课,要求相应的年级科组,在当天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本科组教师对优质课进行分享、研讨,对导学案进行修改,使导学案更具有教学指导性,更利于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然后在第二天本年级的其他班级用修改后的导学案进行授课,在周五的业务学习时间再次就这个教学内容进行研讨,总结得失。

通过听课找出上课教师教学的闪光点,不足之处,同时指明改进的方法;授课教师课后简述本节课设计及课堂落实的成败得失,听课小组成员进行现场评议。通过这样的教学观摩、听课评课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交流研讨反思,对我校高效课堂模式的推进起了积极作用。

2.课改年级每人一节“练兵”课

2 我校在6月份就要对每位实验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验收。为了使课改年级的教师尽快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流程,让高效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学校布置每位课改教师在验收之前的5月份先上一节研究课,同年级的其他教师参与听课。相互观摩、切磋,课改领导小组每节都安排有人参与听课。听完课后在业务学习时由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实验教师对本年级的“练兵”课进行讨论,找出这些课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确定高效课堂教学的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练兵”课教师们对课改更重视了,把课改变成压力与动力,争取学校验收时能顺利通过。

3.课改领头人率先上课改示范课

课改需要榜样,需要率先垂范领航人,让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样。为了让实验教师尽快掌握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操作要求。我们先从语、数、英各科中挑选课改经验成熟、多次参加各项比赛获奖的王春丽、张虹彩、许芳芳三位老师担任课改示范课与研究课。上课的地点就在本班教室,让他们在自己的教室给其他实验教师上一节真实自然的示范课供大家研磨,探究。使大家体会在真实的课堂状态下怎样开展高效课堂教学。上完课后我们把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在一起对本节课的优点进行分享,对还需改进的地点大家商议怎样解决更好。有了真实、自然的示范课做引领,大家敢放开“拳脚”勇敢地迈出课改的步伐了。6月14日,一区中心校到我校进行课改全面评估,通过深入课堂巡课和听课,一区中心校领导对我校课改取得的进步给予高度的评价。

四、加强“说话”训练,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为了配合博白镇一区做好“说话展示”验收工作,我亲自带领教导处成员对在校

二、

三、四年级学生进行“说话展示”验收。各班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指导学生自选说话主题,通过自主练习、对子帮扶纠正、小组内轮流练习并不断纠正完善、班级验收,直至人人过关。经过多方训练,学生在进行展示时能做到声音洪亮,面向全体同学,自然站立,抬头挺胸,表情自然、落落大方。

我们通过校级验收真正把人人过关落到实处,在博白镇一区组织人员进入我校进行说话展示验收时,学生们表现得落落大方,体态动作能做到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站姿自然、大方、不拘谨,声音清晰、宏亮,非常有自信。另外二年级本学期虽不纳入课改年级,但提前对他们进行说话验收也是为三年级顺利推进课改做准备。

五、验收高效课堂,使课改真正落到实处

高效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让学生敢说、能说、会做的课堂。为了检查小

3 组建设是否落实到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是否交还给了学生。我校课改小组在5月底及6月初对

三、四年级的语文、数学课进行验收,每个课改教师都要按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上一节课给大家听,都经过检查小组的评定。通过这次验收课,我们发现课改教师大部分都熟悉了高效课堂的流程及操作要求。甚至还涌现出一些课改先进教师。他们上出了课改的蕴味、上出了个人的独特教学风格,如邱燕、何龙念、宾飞凤、蓝蓉、郑雪萍、王莹、陈婷、朱春丽等老师。

六、抓好宣传表彰,助推课改纵深发展

为了让我们学校的课改之花绽放得更美丽,也为了肯定与鼓励在前阶段表现突出的课改之星,每月月初,我校隆重举行“课改之星”表彰大会。对当月各班涌现出的优秀学习组长、展示之星、质疑之星、帮扶之星、点评之星、最佳学习小组及课改优秀教师进行隆重表彰奖励。我校除了对评选出的“课改之星”进行奖励表彰外,还把他们的典型事迹在学校“星光大道”上宣传、展示,使“课改之星”的事迹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优秀的同学传递正能量,吸引更多“追星族”,助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另外,在校领导的亲自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与支持下,4月29日,博白镇第一小学第一期《课改通讯》面世。该期刊秉承“科研兴校、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力求体现“先进、实用、简约”三大特色,聚焦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承、教改教研成果的宣传、教育教学案例的分析、课改经验介绍等内容,现设有“课改动态、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案例实践、聚焦课堂、研修感悟、他山之石”等栏目。为了更好地展示一小课改的丰硕成果,真实反应一小师生的文化底蕴、学识情操。一小在六月初把课改通讯更名为《一小风采》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课改通讯》、《一小风采》会成为师生交流、展示的有效平台,会成为学校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也会成为学校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

在课程改革这一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上,我们倍感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课改之路更长,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但是,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有喜悦、有成功、有失败、有困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在县教育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一定会带领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转变观念、丰富理念、坚定信念,加大课改的工作力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借助新课改,让学生得实惠、教师得提高、学校得发展。

谢谢大家!

第17篇: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脚踏实地谋发展,课程改革绽新花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

提纲:

一、健全管理机构,保障课程改革有效开展,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三、抓实校本教研,优化师生教学行为方式。

四、抓好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新课程研究力。

五、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差异发展。

正文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创建于2002年,是伴着新课改的脚步成长起来的一所学校。学校秉承“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创建“省内一流,川南知名”学校为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课改意识、认真学习课改新理念、积极投身课改实践,主动推动课改进程。十年来,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课改主阵地,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探索教师梯级团队培养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大胆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初步显现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形象。现就我校课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管理机构,保障课程改革有效开展。

坚强有力的课改领导机构是开展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首要条件。我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中,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科室、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课改组织机构,并协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管理、指导、实施和评价工作。形成了“五处九级十四组三十一点”的管理系统,即教导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等五个职能处室共同负责课程该改革的规划设计,计划拟定、服务指导;九个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十四个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教研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教师培养工作,三十一个备课组长负责本学科本年段教材研究及资源收集。

组织管理机构实行分层工作,责任落实。一是管理层,课改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校课改工作管理制度和年度课改工作计划对学校课改工作实施全程管理、监督和指导,并为学校课改工作提供人、财、物、时、信等方面的条件和保障;二是规划层,教科室、教导处在课改领导组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校工作实际,拟定学校课改工作制度、制定学校课改工作规划、落实教师培训计划、策划教学活动等,为学校课改工作规划可行性方案,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范文网 www.daodoc.com)三是执行层,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具体执行学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层面,通过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和各学科教师,执行学校课改工作计划要求。学科教师把学校课改规划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每月撰写课改杂记,及时总结课改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学科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探索新课程改革途径和方法,在教育科研中实施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

健全的课改组织管理机构和分层管理的课改工作方式,使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课改工作有序开展,在教学、科研、师训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了“事事有人干,事事能干好,人人有事干,人人乐干事”的氛围。

二、加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新课改呼唤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和一套高标准、多梯级、系列化的教师培训规范和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引领者、实践者。我校以“两室一工程六梯队”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1.建里“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名师化发展。为使教师在专业化方面有更高的追求,打造名教师队伍。我校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改革能力。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中,一是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定位、工作目标、条件标准、职责任务、组织保障、考核评定等内容;二是成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的组织机构,确定了名师工作室总领衔人及专家顾问团队,为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三是在学校名师工作室的总领下,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目前我校组建了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艺体学科共11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学科团队建设工作;四是根据名师工作室成员标准,在梯级教师队伍中遴选出名师工作室学科领衔人、带教成员,制定名师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规划,完善名师工作室基础条件;五是根据名师工作室职责任务开展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活动,课例研究、技能训练、自我研修、教材开发、集体备课等一系列课程改革活动;六是依托网络载体,建设学科工作室博客,搭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宣传、展示平台,增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透明度,形成教师队伍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良性竞争,有效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促进教师名师化发展,工作汇报《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校内优质教师资源,在培养优秀教师的同时,成长优秀教师团队,确保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

2.组建“绿青椒工作室”,为青年教师找家。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学校的明天和未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尽量缩短青年教师成长的周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并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是学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组建“绿青椒工作坊”,是学校继成立“名师工作室”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团队拓展、心理咨询、亲子教育、业务研讨、关爱社会、亲近自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培养青年教师爱生活、爱工作、爱家人、爱自然的积极情感,老师们可以在这里谈体会、倒苦水、发牢骚、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在相互倾诉中获得释放,从而激励青年教师把握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将自己的成长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借助学校宽广的平台,更好的、快速的成长,实现学校“蓝青工程”中提出的“三年站稳站台,五年成优秀,十年成骨干”的目标。

3.实施“蓝青工程”,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欠缺,教育思想有待转变,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实际,把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结成师徒帮扶对子,通过理论学习、教学指导、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等活动,以目标任务的形式发挥青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蓝青工程”工作中,学校制定了“蓝青工程”实施方案、师徒工作目标任务、“蓝青工程”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蓝靑工程”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通过“蓝青工程”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4.抓教师梯级团队建设。通过十年的努力,我校初步形成了“校教坛新秀、校骨干教师、区名教师、市骨干教师、省骨干教师、省教学名师”六个教师梯级团队。每个团队有相应的准入条件、完成的任务目标、具体推进策略和量化的考核标准,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推动教师自我研修、专业发展、主动提高。

“两室一工程六梯队”工作与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工作交互进行、互为补充、互为借鉴,确保了全校教师100%进入相应的研究活动场域,都能体会到学校的关爱和重视。

三、抓实校本教研,优化师生教学行为方式。

课程改革是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伴着新课程一路走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发展意味着生存与竞争,持续发展意味着创造和动力,科学发展意味着生命和活力。强化校本培训、扩大对外交流、开展校外学习、组织团队合作,让教师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培训中,通过创设特色情景,引导教师在活动的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的提高。

1.完善“八个一”研究制度:每天进行一小时阅读,每周听一节同伴随堂课,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设计,每学期上一节教学研讨课,每学期写一份教育科研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每学期命一套高质量的测试题,每年参与或主持一个课题研究。

2.坚持校内外听课学习“三四要求”:校内听课“三个一”,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建议;校外培训“四个一”,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照一张带有会标的照片,做一次交流汇报,把学习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有一点变化。

3.备课与教研一体制,推行“四五三九”制度。

精通教材,熟悉教法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开展“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我与学生共同进步”活动,要求教师必须真正认识到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在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具有收集、处理、交流使用信息的意识和技巧,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交给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突出“四个五”要求。学科教研组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加强教研组建设是纵深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力抓手。我校教研组工作坚持做到“五有”:有制度、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成效;“五定”:定主题、定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五化”:制度化、经常化、系列化、规范化、常态化,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管理做到“五有”:有跟踪、有评比、有奖励、有宣传、有推广。每学期学校都设有专项资金2万元对教研组工作进行团队捆绑式考核奖励,考核内容包括计划制定与实施、常规教研活动开展、自主教研活动的开展、成员的出勤率和参与度,成员完成教学科研(撰写文章、上公开课、课题研究等)的比例、教学成绩以及获奖情况等,强化在教研活动中没有个人,只有集体的思想意识。

二是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推行“三步骤九环节”。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坚持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课堂有效性。为保证集体备课工作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年级学科为单位的备课组,每周落实了半天时间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集体备课实行“三步骤九环节”的备课方式,主备人初备,备课组研究讨论联系领导参与检查、考核、评价的方式,保证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同时坚持备课、说课、议课、上课并进,使集体备课真正受到实效。

4.创设研究的平台和机会,出台“四多

xiexiebang.com www.daodoc.com

《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第18篇:葛寨小学课改工作汇报

每天成功一小步携手踏上成才路—— 葛寨小学课改工作汇报葛寨小学位于伊川县葛寨乡葛寨村,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20人,教职工39人,是葛寨乡中心小学,葛寨小学课改工作汇报。下面就我们葛寨小学近期的课改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仁予以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校的课改理念我校课改理念是:每天成功一小步,携手踏上成才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沙丘,何以成高楼?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只有日积月累,才能逐步做到学识渊博。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教师和学生要共度童稚的岁月,共同珍藏纯洁的友谊,分享甜蜜的回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品味幸福,获得快乐,享有成功。虽然每一个学生很平凡,但没有一个平庸,他们是永远的进步者。虽然每一位教师都已成年,但他们永远年青,他们是永远的学习者。教师和学生一起,用爱学习,用心生活,体验成长过程,享受生命快乐,感受职业幸福。每一个参与者,着眼于眼前的一小步,迈出了人生的一大步,师生共同走上成功路。这里面不仅包括了教师要督促学生不断进步,为人生奠基,也包含了教师在课改工作中要加强学习,不断探索,体验成长过程,感受职业幸福。让全体参与者着眼于眼前的一小步,放眼于今后的成才路。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相信自己能行,相信不久的清华北大学子和葛寨名师、伊川名师就在我们葛寨小学。

二、我们葛寨小学的课改模式是“六步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根据不同科目及不同课型,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导入时间不能过长,在导入后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题目化,问题化。

(二):预习探究,思考释疑让学生分组自主预习,通过学生看课本、查工具书、思考、演算等形式,自己解决一部分问题,遇到不会解答的问题,学生可分组讨论,逐步释疑。此环节教师可适时观看学生学习状态及有关情况,进行自学过程指导。

(三):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根据教学目标所提问题让学生分组展示,汇报交流,鼓励学生用普通话大胆发言,教师只引导、补充、纠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课堂链接,延伸拓展在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基础上,教师只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加以强调,联系实际延伸所讲内容,加深学生记忆。

(五):达标测评,反馈纠错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设计测评题,让学生在黑板上或在下面做,遇到错题可由本小组成员补充纠错,仍不能解决的,可由教师强调、纠错、补充。

(六):小结内容,布置作业形式主要是让学生小结本节内容,教师可给予归类,对一些学生总结不全面的,教师给予补充,工作汇报《葛寨小学课改工作汇报》。作业设计应紧扣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营造课改氛围,加强过程督导。我们首先要求各班进一步优化小组建设,促进合作学习。我们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就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但每个小组之间是平等的,程度是相同的。每个小组分为A、B、C三类学生,A生最差, C生最好,设立大小两个组长。组内分工合作,组间竞争,学校定期将每班的优胜小组制作成版面张贴在学校和教室的墙壁上。其次,应广大教师的要求,我们将四 ----六年级的九个教室在窗户之间的墙壁上,每个班又整修出了4块黑板 ,为学生能充分展示搭建了有效平台。第三:严格集体备课制度与超周备课制度,设立备课组长,要求同级同学科教师提前一周将下周要讲的内容集体讨论后再备写教案。第四:充分利用教研组,做好教研组听课、评课工作,每周每个教研组至少要安排一名教师进行课改课展示,并在周四教研会上进行集体听课评课活动。第五: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我校采取集中加分散的学习方法,集中利用教研会时间进一步学习了“六步教学法”和《有效教学的基本功》丛书系列(共7本),要求全体教师有“课改理论学习笔记”和业务学习笔记,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课改论文评选活动,本学期我校已有4人5篇论文荣获省

一、

二、三等奖,在前段县教研室组织的课改论文评选中还有12人次入选。

六、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除教研组安排的听课活动以外,还要不定时听1—2节4—6年级教师的常态课;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听课后利用课间等时间及时进行评课。第

七、真正落实“课后三清”(节节清、周周清、月月清)。月考工作已经成为我校常规工作。第

八、邀请县乡领导适时对我校课改工作进行指导。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县教研室分包我校的武小利老师、乡中心校的邢校长和康海乐老师,不管他们工作有多忙,都能抽出专门时间来我校听课,对我校的课改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四、积极外出学习,汲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11月19日召开的伊川县课改现场会,我要求主抓课改工作的教导主任焦红森同志以及两位教研组长与我同行,全程参加了现场会。会后,我及时与鸦岭一中的张校长联系,于11月23日,我带领我校教师10余人到该校听课观摩,并与上课教师就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交流沟通。12月1日,我们葛寨乡召开了课改现场会,我和教导主任带领8人参加,参加人数居全乡最多。通过学习交流,老师们感受颇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课改工作给学校带来的效益。一是我校成功开展大课间活动。通过课改工作,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克服了没有体育专职教师、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的困难,让一位教师从网上下载第三套小学生广播操——《七彩阳光》,晚上跟着电脑加班练习,利用节假日对各班选派的5名骨干学生集中培训,然后由这5名学生再对本班其余学生培训,短短40余天时间,我校已成功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二是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我校以绝对优势荣获葛寨乡校评第一名,其中全乡第一名11个,第2—3名14个,再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六年级课改教师张怡所教的六一班数学最低分70分,平均分86.83分高出第二名平均分整整10分,品德与社会平均分高出全乡第二名8.6分,五年级共计五个第一,我校就占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四科第一,四三班孙艳湘老师,语文、品德与社会双双荣获全乡第一名。当然,我们葛寨小学的课改工作还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不能充分展示、部分教师还不能熟练把握课堂节奏、“六步教学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县乡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我们葛寨小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葛寨小学的课改工作定会更上一层楼,我们伊川县的课改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伊川县葛寨乡葛寨小学2010年12月2日

第19篇:葛寨一中课改工作汇报

葛寨一中课改工作汇报葛寨乡第一初级中学位于葛寨乡政府东500米,现有9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29名,在校学生400余名,葛寨一中课改工作汇报。

七、八年级六个班都在进行课改,下一学年,九年级也要进行课改。下面就我校的课改工作向各位领导、同仁作以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课改模式现在,我们学校课改模式是——四三三模式,四:“立足校本、把握过程、植根学案、聚焦课堂”;“三三”就是三个三:课前三化—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梯度化;课堂三段—自主预习、展示解疑、达标检测;课后三实—节节落实、周周落实、月月落实。“课堂三段”,要求教师严格控制时间,自主学习10分钟,展示解疑20分钟,实战检测15分钟,课改领导小组不定时推门听课,值班领导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包班领导课下询查学生展示情况,多措施确保了课堂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学后三实”,学校要求教师分学科多措施多形式进行落实。“节节落实”,教师必须当堂对学生完成达标检测,落实学生当堂的知识识记情况,并做好落实记录,落实形式可多样化,教师可采用学案、试卷、提问、背诵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过关落实。如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可采用学案、试卷等形式落实;历史、生物、思品等学科可采用提问、背诵等形式过关落实,达标落实分数当堂公布计入小组分数,下课前评出“当堂优胜小组”,班主任每周汇总出“每周优胜小组”和“每月优胜小组”。“周周落实”,要求教师对本周所学课程进行综合落实,“周周落实”主要采用试卷形式进行落实,题量可小,但重点须突出。“月月落实”是学校统一组织命题、监考、批卷,月考成绩形成教学简报全校通报表扬,起到了彰先促后的作用。

二、现场会后学校开展的工作11月19日鸦岭一中课改现场会以后,我们坚持课改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学校主要开展了一下几项工作:

1、投资1800元新建教室墙壁黑板24块,刷新黑板12块,把黑板分组到人,承包到组,较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工作汇报《葛寨一中课改工作汇报》。

2、切实做好“周优胜小组”的评比工作,每周升旗仪式上对各班“周优胜小组”进行发奖。

3、召开教研组课改研讨会,对课堂中的学生合作学习及展示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探讨。

4、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对

七、八年级所有教师的课堂进行达标验收,具体操作是验收----整改---再验收,直至达标。现在已有16位教师通过了达标验收。

5、三个教研组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本月课改课赛课活动。每个教师都要参加,预计到12月20日结束。

6、12月1日,我们学校成功举办了葛寨乡课改现场会。

三、今后课改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1、上好课改常规课,力戒“盆景化”、“运动化”、“形式化”、“功利化”的课改课,使七八年级全体教师全部达标;

2、坚持“走出去”到洛阳23中、平乐一中等学校学习参观先进课改经验;

3、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改课评比活动;

4、约请学生家长到校进入课堂听课、评价孩子的课堂表现,对学校课改工作提出建议。

四、课改中的阻力和困惑课改也是一种变革,其阻力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们学校课改存在以下几点阻力和困惑:

1、课改观念虽然已深入人心,但细节操作的规范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课改的实施,需要全体师生全员参与、上下互动、良好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配合不当,就会给课改工作带来困难。现在学校还存在师生资料少,教师理论水平亟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不彻底,展示不到位等等。

2、课改工作经费投入少。学校由于生源少,经费少,致使课改工作投入较少,工作难度较大。为了便利教学工作,学校想购买一台一体机,但由于经费紧张而搁浅。

3、家长和社会质疑较多。葛寨一中由于前些年的教学成绩不好,社会声誉较差,现在虽然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了一定的转变,但群众还没有彻底认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和群众认为学校搞课改是在搞花架子,是在糊弄,所以,我们的压力非常大。虽然课改,目前我们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但我们实施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决心决不动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会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一门心思搞课改,一心一意抓教学,实实在在抓检测,蹲下身来看学生,使学生得以平等、健康的发展。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搞课改,葛寨一中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2010年12月7日

第20篇:永发学校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与课改同行

永发学校

2013-3-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在我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大好时机下,我校在景星镇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现就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要点

(一)统一思想,全面做好教师全员通识培训工作。

学校结合外出考察学习(南京)和现场听专家讲座(二中)及新课标学习、课改书籍学习为主开展相关活动。重在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意识,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实施方法及在实施过程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等。这是课改工作成败的关键,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二)做好八项重点实施工作

1做好校园第二课堂建设工作,重点实施德育为先的德育创建文化。

学校每学期安排8次集中的学生课外教育活动,双周一次(规范化汉字书写、现场日记、现场绘画、五一或十一征文、体育活动、守则常规背诵或测试、才艺展示、学科竞赛等)。重在学生在课余有更广泛的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 1

进而在学校统一活动的指引下,落实好各个班级的相关活动,尤其是综合实践课中统一活动时间、不拘一格开展相关活动,学校综合考核,最终提高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班级管理文化建设。

学校重点以二年一班“比进步夺红星戴红花”为典型的班级管理文化的推广建设工作,提高学校整体的班级文化建设水平及特色,规范班级管理形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真正实现我校“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学会做人、立志成才”的校训,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各方面人才而进行积极的探索。

3加强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工作。

学校重点以三年一班为典型开展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专题研究工作,结合班级开展的针对性活动、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小组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等课堂教学与管理新模式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4有效开展同课异构工作。

学校以同年组单学科备课和集体备单元课开展探索活动,通过到先进学校学习、自我研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5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学校的现代信息设备的添置工作,同时重点做好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从而提高

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以更好的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6做好理论辅导与实践的融合工作。

学校首先通过课改汇报课的形式,给每一位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深化和提高我校班主任技能展示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切实做好听评课的深入开展工作,建立互帮互学、互赏互励的听评课制度,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科研水平。其次通过各个班级班队会集中展示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正做到“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学生”。最后是通过各班级定期板报宣传教育功能,加强学校的整体舆论宣传氛围,提高对全校师生的宣传教育功能。

7加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作。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文化、班级教学质量提升措施、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高效开展等为基准点,加强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

8 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奖励制度

学校为使绝大多数教师能为学校的高效健康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设立班主任津贴(每学期200元)、满勤奖(每学期100元)、教学质量奖(统考前五名分别奖励500-100元,递进一名次20元)、综合奖励(代课、月考、外来生、课时、教科研成果、先优模)等。此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取得的成效

(一)教师主体思想意识的提高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理论辅导,全体教师能够认识到“新课改”实施的重要意义,深刻领悟开展好此项工作的深远影响。而且能认识到新课改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通过录像、视频、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活动,通过骨干教师的专业理论指导,进而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从思想和行动上都使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转变

从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教育逐步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转变,从教师“一言堂”到学生丰富多彩的高效课堂转变。从第二课堂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全面发展。

(四)学校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合作氛围浓厚

优良的校园文化传承、优雅的工作与教学环境、充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健全高效的管理制度、团结高效的工作队伍,便形成了我校健康发展的基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

总之,我校的课改工作刚刚拉开帷幕,在工作中需要克

服的困难还很多,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学习、不断探索,用我们全体师生的满腔热忱与课改同行。

深化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深化课改工作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