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00:33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政协主席、各位委员:

下面我就**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总人口391366人,其中农业人口274780人,分布在全区16个乡镇和1个街道的275个行政村。由于部分人员外出务工及就学等原因,全区实际应加入合作医疗人数为252092人。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工作自2003年12月开始宣传发动,截止到2004年3月底,全区共有67808户的185067人,志愿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合率达81.35%。乡镇村覆盖面100。市、区、镇村及个人筹集资金额总计1480多万元,均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指标。

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

(一)稳妥启动,科学测算,积极推进。

2003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我区开始筹备,区政府责成卫生局抽调专人对我区16个乡镇的农民近3年来就医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对其他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于2003年10月份制定了适合本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包括: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及《具体措施》。2003年11月14日,全区召开了由各委办局、医疗单位、乡镇街道和各村委会等领导参加的**区卫生工作会。会上,着重强调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性。2003年12月18日,区政府又召开了有各委办局主管领导、各乡镇街道主管镇长、主任和各乡镇街道的财政所所长、社保所所长、经管站站长、医疗单位院长等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专题会。对全区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会后全区16个乡镇、1个街道及275个行政村的各级领导积极行动,按照区政府的部署,分阶段进行了宣传发动、登记造册、填写证书、费用收缴等工作,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4年2月1日正式启动。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2003年6月,成立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区长王云峰任主任,区委副书记李印泽、副区长刘汉勤任副主任,成员由区政府办、农委、体改办、卫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审计局等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区体改办、卫生局牵头负责政策调研、拟定、修改和完善,区卫生局同时负责调剂资金管理及参保人员资格审核等日常工作;区农委负责参与各乡镇的组织、宣传和动员工作,以提高参保率;财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支出的专项审计。

2、2003年11月成立了**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由人事局正式批准为事业编制,办公地点设在卫生局,负责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指导、协调、调研、特大疾病调剂资金的管理、医药费支付的统计等工作,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将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并及时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情况。

3、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主管乡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社保所、财政所、经管站、卫生院组成。

2004年1月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及时抽调兼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由社保所、经管站、财政所、卫生院派人组成。社保所主要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宣传,经管站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的征缴,财政所负责资金的管理和报销,卫生院负责医疗费用的审核。

(三)广宣传,深动员,提高农民认知度。

1、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每周播报合作医疗政策、进度、农民认知情况等新闻,并用字幕打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标语;以问答形式做专题一次,用视点栏目在报销现场解答农民疑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发动效果。

2、印制宣传手册10万本,农民每户一册,免费发放到户。

3、各乡镇、街道利用广播、标语、秧歌、自制宣传单等形式在各村进行宣传动员。各镇村召开支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发动。

在宣传动员期间,管理中心及时向管理委员会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度,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态。区领导多次召开镇长、主管镇长汇报会,了解各乡镇参保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答复和协调,提高了我区的整体参保率。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全区迅速展开。

(四)启动资金落实到位,匹配资金逐级下拨。

1、在宣传动员阶段,区财政投资20万元,印制了宣传手册10万本,医疗证10万本。区卫生局投资15万元开发了结算软件,为管理中心配备了服务器、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乡镇、街道财政各出资2万余元,用于合作医疗

结算中心房屋、办公设备(计算机、档案柜、办公桌、电话、传真机等)及宣传板的配备。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原则是政府组织,集体扶持,个人自愿。其资金采用政府拿大头,个人拿小头的方式,实行全区统一筹资标准、统一补贴比例、统一保障政策。分配比例分别是:市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实际人数,山区、半山区每人每年补2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年

补15元;区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元;乡镇、村对山区、半山区每人每年补1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年补15元;个人每人每年交纳30元,合计每人每年筹资80元。个人的30元一次交齐(其中5545名享受低保人员的个人负担部分由区、镇两级财政各负担50。);镇财政资金一次性全部拨付到位;区财政匹配资金分三个时段拨付,第一笔200万元6月底拨付到位,第二笔100万元8月底拨付到位;第三笔78.5万元尚未到位;市财政匹配资金380万元已到区财政,将下拨。区财政匹配到位资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已分别按各乡镇参合人数如期拨付到各乡镇的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合作医疗结算中心由财政所协助建立专用账户,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另外设立区级合作医疗调剂资金,从80元中按每人每年3元提取,由管理中心保管,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政策,年底用于特大疾病调剂使用。

(五)加强监管力度:主管副区长刘汉勤在每周听取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多次召开镇长、主管镇长和相关单位的汇报会和协调会,了解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指导和解决。2004年4月28日,区人大主任到峪口镇、东高村镇、兴谷街道结算中心进行视察,听取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对今后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区财政局社保科先后两次到各乡镇检查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六)定期业务培训,确保报销畅通。

1、2004年2月初,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与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镇结算中心报销软件。2月9日,管理中心对17个乡镇、街道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业务培训,并通过了操作考试。软件操作人员加班加点,利用半个月时间,将全区185067名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完毕,为报销、统计和将来的数据分析打下了基础。

2、2004年3月4日,管理中心对17个乡镇、街道的报销审核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详细讲解各种医疗费用的报销办法,并下发了培训材料,使报销单据审核有据可查,防止合作医疗资金流失。

3、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区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统一安排双月报销,单月汇总。定期培训相关人员,不断摸索经验,完善各项政策,促进工作开展。

(七)控制医疗费用,规范服务行为。

为更好的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制订了本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于2004年2月份召开了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院长会,要求各医疗单位加强医疗服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服务费用。

各医疗单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后,本着便民、利民、服务于民的原则,加大了管理力度,并给予了积极的配合。现在乡镇卫生院对参保人员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优惠政策,做到了四免、三降、一优惠:

1、四免包括:免社区挂号费(0.5元)、免一级医院诊查

费(2.5元),免接送住院病人车费(每公里2.5元),免入户出诊费(10元)。

2、三降包括:药费、服务费(护理费等)、检查费(B

超等)。其中药费降了十到十五个百分点。

3、一优惠即加入合作医疗者的手术费用按标准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

(八)报销工作全面启动,合作医疗政策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4年2月1日正式启动。峪口镇于3月15日在全区率先第一次报销,之后全区在4月、6月、8月、10月分别进入报销阶段。各乡镇主管领导在报销日亲自到场,参与报销过程中政策解释、维持秩序,了解农民反映的问题。到2004年10月31日,我区17个乡镇、街道第四轮报销工作全部结束。全区共支付报销金额为511.3万元。门诊共报销5538人次,报销金额9.8万元;住院共报销6522人次,报销金额477.8万元(住院中解决大病5000元以上163人次,共报185.0万元);慢性病报销56人次,报销金额23.7万元。其中夏各庄镇马各庄村村民徐桂荣,自2004年7月19日至8月31日住院1个半月,共支付医药费9.5万元,结算中心共为其报回4万元,首户达到封顶线。农村合作医疗真正解决了患者的家庭困难,体现出了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医疗资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参保农民期望值较高。

1、本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采用的是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农民对不予报销部分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部分人员不理解。

2、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本区患者住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逐级转诊制,农民认为限制了自由选择医院的权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大病(住院)”的同时,兼顾“小病(门诊)”。部分农民抱怨门诊报销封顶线30元太低而体会不到报销的优越性。

(二)结算中心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任务繁重。

1、乡镇政府受编制限制,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不利于今后报销和资金、账目、票据等管理及统计报表、培训等工作。

2、乡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任务繁重,把合作医疗工作做为额外工作来管理,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统一部署的工作不能如期进行,对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安排产生了影响。

(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有待进一步激活。

1、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相对较差,技术水平受到一定制约,而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2、医院的“转诊证明”具有很强的责任性,医务人员不能对患者提出的转诊要求给予满意答复,部分患者家属不理解,从而对合作医疗政策产生了不满情绪。

四、今后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

1、通过报销实例,继续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力度和深度。让农民清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针对大病而设,根本原则就是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完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管理规范》。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改善乡镇一级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及时有效的处理当地农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用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使农民受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3、责成医疗机构将《北京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和《北京市医疗保险》报销费用有关规定在医疗单位公示于众,让群众一目了然。

4、总结经验,分析数据,为明年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打下基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利为民所谋”的责任,党和政府从来不曾放弃对农民健康的关注。我们将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其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农民的贴心工程。

推荐第2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政协主席、各位委员:

下面我就**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总人口391366人,其中农业人口274780人,分布在全区16个乡镇和1个街道的275个行政村。由于部分人员外出务工及就学等原因,全区实际应加入合作医疗人数为25209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2003年12月开始宣传发动,截止到2004年3月底,全区共有67808户的185067人,志愿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合率达81.35%。乡镇村覆盖面100%。市、区、镇村及个人筹集资金额总计1480多万元,均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指标。

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

(一)稳妥启动,科学测算,积极推进。

2003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我区开始筹备,区政府责成卫生局抽调专人对我区16个乡镇的农民近3年来就医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对其他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于2003年10月份制定了适合本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包括: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及《具体措施》。2003年11月14日,全区召开了由各委办局、医疗单位、乡镇街道和各村委会等领导参加的**区卫生工作会。会上,着重强调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18日,区政府又召开了有各委办局主管领导、各乡镇街道主管镇长、主任和各乡镇街道的财政所所长、社保所所长、经管站站长、医疗单位院长等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专题会。对全区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会后全区16个乡镇、1个街道及275个行政村的各级领导积极行动,按照区政府的部署,分阶段进行了宣传发动、登记造册、填写证书、费用收缴等工作,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4年2月1日正式启动。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2003年6月,成立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区长王云峰任主任,区委副书记李印泽、副区长刘汉勤任副主任,成员由区政府办、农委、体改办、卫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审计局等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区体改办、卫生局牵头负责政策调研、拟定、修改和完善,区卫生局同时负责调剂资金管理及参保人员资格审核等日常工作;区农委负责参与各乡镇的组织、宣传和动员工作,以提高参保率;财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支出的专项审计。

2、2003年11月成立了**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由人事局正式批准为事业编制,办公地点设在卫生局,负责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指导、协调、调研、特大疾病调剂资金的管理、医药费支付的统计等工作,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将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并及时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情况。

3、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主管乡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社保所、财政所、经管站、卫生院组成。

2004年1月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及时抽调兼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由社保所、经管站、财政所、卫生院派人组成。社保所主要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宣传,经管站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的征缴,财政所负责资金的管理和报销,卫生院负责医疗费用的审核。

(三)广宣传,深动员,提高农民认知度。

1、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每周播报合作医疗政策、进度、农民认知情况等新闻,并用字幕打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标语;以问答形式做专题一次,用视点栏目在报销现场解答农民疑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发动效果。

2、印制宣传手册10万本,农民每户一册,免费发放到户。

3、各乡镇、街道利用广播、标语、秧歌、自制宣传单等形式在各村进行宣传动员。各镇村召开支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发动。

在宣传动员期间,管理中心及时向管理委员会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度,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态。区领导多次召开镇长、主管镇长汇报会,了解各乡镇参保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答复和协调,提高了我区的整体参保率。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全区迅速展开。

(四)启动资金落实到位,匹配资金逐级下拨。

1、在宣传动员阶段,区财政投资20万元,印制了宣传手册10万本,医疗证10万本。区卫生局投资15万元开发了结算软件,为管理中心配备了服务器、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乡镇、街道财政各出资2万余元,用于合作医疗结算中心房屋、办公设备(计算机、档案柜、办公桌、电话、传真机等)及宣传板的配备。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原则是政府组织,集体扶持,个人自愿。其资金采用政府拿大头,个人拿小头的方式,实行全区统一筹资标准、统一补贴比例、统一保障政策。分配比例分别是:市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实际人数,山区、半山区

每人每年补2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年补15元;区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元;乡镇、村对山区、半山区每人每年补1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年补15元;个人每人每年交纳30元,合计每人每年筹资80元。个人的30元一次交齐(其中5545名享受低保人员的个人负担部分由区、镇两级财政各负担50%。);镇财政资金一次性全部拨付到位;区财政匹配资金分三个时段拨付,第一笔200万元6月底拨付到位,第二笔100万元8月底拨付到位;第三笔78.5万元尚未到位;市财政匹配资金380万元已到区财政,将下拨。区财政匹配到位资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已分别按各乡镇参合人数如期拨付到各乡镇的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合作医疗结算中心由财政所协助建立专用账户,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另外设立区级合作医疗调剂资金,从80元中按每人每年3元提取,由管理中心保管,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政策,年底用于特大疾病调剂使用。

(五)加强监管力度:主管副区长刘汉勤在每周听取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多次召开镇长、主管镇长和相关单位的汇报会和协调会,了解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指导和解决。2004年4月28日,区人大主任到峪口镇、东高村镇、兴谷街道结算中心进行视察,听取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对今后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区财政局社保科先后两次到各乡镇检查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六)定期业务培训,确保报销畅通。

1、2004年2月初,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与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镇结算中心报销软件。2月9日,管理中心对17个乡镇、街道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业务培训,并通过了操作考试。软件操作人员加班加点,利用半个月时间,将全区185067名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完毕,为报销、统计和将来的数据分析打下了基础。

2、2004年3月4日,管理中心对17个乡镇、街道的报销审核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详细讲解各种医疗费用的报销办法,并下发了培训材料,使报销单据审核有据可查,防止合作医疗资金流失。

3、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区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统一安排双月报销,单月汇总。定期培训相关人员,不断摸索经验,完善各项政策,促进工作开展。

(七)控制医疗费用,规范服务行为。

为更好的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制订了本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于2004年2月份召开了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院长会,要求各医疗单位加强医疗服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服务费用。

各医疗单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后,本着便民、利民、服务于民的原则,加大了管理力度,并给予了积极的配合。现在乡镇卫生院对参保人员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优惠政策,做到了四免、三降、一优惠:

1、四免包括:免社区挂号费(0.5元)、免一级医院诊查

费(2.5元),免接送住院病人车费(每公里2.5元),免入户出诊费(10元)。

2、三降包括:药费、服务费(护理费等)、检查费(B

超等)。其中药费降了十到十五个百分点。

3、一优惠即加入合作医疗者的手术费用按标准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

(八)报销工作全面启动,合作医疗政策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4年2月1日正式启动。峪口镇于3月15日在全区率先第一次报销,之后全区在4月、6月、8月、10月分别进入报销阶段。各乡镇主管领导在报销日亲自到场,参与报销过程中政策解释、维持秩序,了解农民反映的问题。到2004年10月31日,我区17个乡镇、街道第四轮报销工作全部结束。全区共支付报销金额为511.3万元。门诊共报销5538人次,报销金额9.8万元;住院共报销6522人次,报销金额477.8万元(住院中解决大病5000元以上163人次,共报185.0万元);慢性病报销56人次,报销金额23.7万元。其中夏各庄镇马各庄村村民徐桂荣,自2004年7月19日至8月31日住院1个半月,共支付医药费9.5万元,结算中心共为其报回4万元,首户达到封顶线。农村合作医疗真正解决了患者的家庭困难,体现出了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医疗资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参保农民期望值较高。

1、本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采用的是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农民对不予报销部分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部分人员不理解。

2、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本区患者住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逐级转诊制,农民认为限制了自由选择医院的权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大病(住院)”的同时,兼顾“小病(门诊)”。部分农民抱怨门诊报销封顶线30元太低而体会不到报销的优越性。

(二)结算中心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任务繁重。

1、乡镇政府受编制限制,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不利于今后报销和资金、账目、票据等管理及统计报表、培训等工作。

2、乡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任务繁

推荐第3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政协主席、各位委员:

下面我就**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总人口391366人,其中农业人口274780人,分布在全区16个乡镇和1个街道的275个行政村。由于部分人员外出务工及就学等原因,全区实际应加入合作医疗人数为25209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2003年12月开始宣传发动,截止到2013年3月底,全区共有67808户的185067人,志愿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合率达81.35%。乡镇村覆盖面100%。市、区、镇村及个人筹集资金额总计1480多万元,均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指标。

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

(一)稳妥启动,科学测算,积极推进。

2003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我区开始筹备,区政府责成卫生局抽调专人对我区16个乡镇的农民近3年来就医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对其他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于2003年10月份制定了适合本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包括: -http://www.daodoc.com《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及《具体措施》。2003年11月14日,全区召开了由各委办局、医疗单位、乡镇街道和各村委会等领导参加的**区卫生工作会。会上,着重强调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18日,区政府又召开了有各委办局主管领导、各乡镇街道主管镇长、主任和各乡镇街道的财政所所长、社保所所长、经管站站长、医疗单位院长等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专题会。对全区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会后全区16个乡镇、1个街道及275个行政村的各级领导积极行动,按照区政府的部署,分阶段进行了宣传发动、登记造册、填写证书、费用收缴等工作,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13年2月1日正式启动。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2003年6月,成立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区长王云峰任主任,区委副书记李印泽、副区长刘汉勤任副主任,成员由区政府办、农委、体改办、卫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审计局等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区体改办、卫生局牵头负责政策调研、拟定、修改和完善,区卫生局同时负责调剂资金管理及参保人员资格审核等日常工作;区农委负责参与各乡镇的组织、宣传和动员工作,以提高参保率;财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支出的专项审计。

2、2003年11月成立了**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由人事局正式批准为事业编制,办公地点设在卫生局,负责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指导、协调、调研、特大疾病调剂资金的管理、医药费支付的统计等工作,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将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并及时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情况。

3、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主管乡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社保所、财政所、经管站、卫生院组成。

2013年1月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及时抽调兼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由社保所、经管站、财政所、卫生院派人组成。社保所主要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宣传,经管站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的征缴,财政所负责资金的管理和报销,卫生院负责医疗费用的审核。

(三)广宣传,深动员,提高农民认知度。

1、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每周播报合作医疗政策、进度、农民认知情况等新闻,并用字幕打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标语;以问答形式做专题一次,用视点栏目在报销现场解答农民疑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发动效果。

2、印制宣传手册10万本,农民每户一册,免费发放到户。

3、各乡镇、街道利用广播、标语、秧歌、自制宣传单等形式在各村进行宣传动员。各镇村召开支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发动。

在宣传动员期间,管理中心及时向管理委员会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度,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态。区领导多次召开镇长、主管镇长汇报会,了解各乡镇参保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答复和协调,提高了我区的整体参保率。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全区迅速展开。

(四)启动资金落实到位,匹配资金逐级下拨。

1、在宣传动员阶段,区财政投资20万元,印制了宣传手册10万本,医疗证10万本。区卫生局投资15万元开发了结算软件,为管理中心配备了服务器、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乡镇、街道财政各出资2万余元,用于合作医疗结算中心房屋、办公设备(计算机、档案柜、办公桌、电话、传真机等)及宣传板的配备。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原则是政府组织,集体扶持,个人自愿。其资金采用政府拿大头,个人拿小头的方式,实行全区统一筹资标准、统一补贴比例、统一保障政策。分配比例分别是:市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实际人数,山区、半山区每人每年补2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年补15元;区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元;乡镇、村对山区、半山区每人每年补1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年补15元;个人每人每年交纳30元,合计每人每年筹资80元。个人的30元一次交齐(其中5545名享受低保人员的个人负担部分由区、镇两级财政各负担50%。);镇财政资金一次性全部拨付到位;区财政匹配资金分三个时段拨付,第一笔200万元6月底拨付到位,第二笔100万元8月底拨付到位;第三笔78.5万元尚未到位;市财政匹配资金380万元已到区财政,将下拨。区财政匹配到位资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已分别按各乡镇参合人数如期拨付到各乡镇的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合作医疗结算中心由财政所协助建立专用账户,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另外设立区级合作医疗调剂资金,从80元中按每人每年3元提取,由管理中心保管,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政策,年底用于特大疾病调剂使用。

(五)加强监管力度:主管副区长刘汉勤在每周听取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多次召开镇长、主管镇长和相关单位的汇报会和协调会,了解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指导和解决。2013年4月28日,区人大主任到峪口镇、东高村镇、兴谷街道结算中心进行视察,听取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对今后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区财政局社保科先后两次到各乡镇检查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六)定期业务培训,确保报销畅通。

1、2013年2月初,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与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镇结算中心报销软件。2月9日,管理中心对17个乡镇、街道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业务培训,并通过了操作考试。软件操作人员加班加点,利用半个月时间,将全区185067名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完毕,为报销、统计和将来的数据分析打下了基础。

2、2013年3月4日,管理中心对17个乡镇、街道的报销审核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详细讲解各种医疗费用的报销办法,并下发了培训材料,使报销单据审核有据可查,防止合作医疗资金流失。

3、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区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统一安排双月报销,单月汇总。定期培训相关人员,不断摸索经验,完善各项政策,促进工作开展。

(七)控制医疗费用,规范服务行为。

为更好的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制订了本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于2013年2月份召开了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院长会,要求各医疗单位加强医疗服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服务费用。

各医疗单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后,本着便民、利民、服务于民的原则,加大了管理力度,并给予了积极的配合。现在乡镇卫生院对参保人员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优惠政策,做到了四免、三降、一优惠:

1、

四免包括:免社区挂号费(0.5元)、免一级医院诊查

费(2.5元),免接送住院病人车费(每公里2.5元),免入户出诊费(10元)。

2、三降包括:药费、服务费(护理费等)、检查费(B

超等)。其中药费降了十到十五个百分点。

3、一优惠即加入合作医疗者的手术费用按标准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

(八)报销工作全面启动,合作医疗政策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13年2月1日正式启动。峪口镇于3月15日在全区率先第一次报销,之后全区在4月、6月、8月、10月分别进入报销阶段。各乡镇主管领导在报销日亲自到场,参与报销过程中政策解释、维持秩序,了解农民反映的问题。到2013年10月31日,我区17个乡镇、街道第四轮报销工作全部结束。全区共支付报销金额为511.3万元。门诊共报销5538人次,报销金额9.8万元;住院共报销6522人次,报销金额477.8万元(住院中解决大病5000元以上163人次,共报185.0万元);慢性病报销56人次,报销金额23.7万元。其中夏各庄镇马各庄村村民徐桂荣,自2013年7月19日至8月31日住院1个半月,共支付医药费9.5万元,结算中心共为其报回4万元,首户达到封顶线。农村合作医疗真正解决了患者的家庭困难,体现出了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医疗资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参保农民期望值较高。

1、本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采用的是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农民对不予报销部分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部分人员不理解。

2、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本区患者住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逐级转诊制,农民认为限制了自由选择医院的权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大病(住院)”的同时,兼顾“小病(门诊)”。部分农民抱怨门诊报销封顶线30元太低而体会不到报销的优越性。

(二)结算中心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任务繁重。

1、乡镇政府受编制限制,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不利于今后报销和资金、账目、票据等管理及统计报表、培训等工作。

2、乡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任务繁重,把合作医疗工作做为额外工作来管理,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统一部署的工作不能如期进行,对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安排产生了影响。

(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有待进一步激活。

1、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相对较差,技术水平受到一定制约,而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2、医院的“转诊证明”具有很强的责任性,医务人员不能对患者提出的转诊要求给予满意答复,部分患者家属不理解,从而对合作医疗政策产生了不满情绪。

四、今后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

1、通过报销实例,继续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力度和深度。让农民清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针对大病而设,根本原则就是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完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管理规范》。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改善乡镇一级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及时有效的处理当地农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用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使农民受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3、责成医疗机构将《北京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和《北京市医疗保险》报销费用有关规定在医疗单位公示于众,让群众一目了然。

4、总结经验,分析数据,为明年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打下基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利为民所谋”的责任,党和政府从来不曾放弃对农民健康的关注。我们将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其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农民的贴心工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是一个以粮、棉、油为主要作物的农业大县,是新农合试点县之一。全县总人口6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0.1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9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为408179人,参合率81.35%。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2006年元月1日正式启动。截止3月14日,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共接诊门诊患者40212人次,补偿门诊费用395143.7元;县内、外定点医疗机构共接诊参合住院患者3218人次,其中已出院2553人次,补偿出院病人医疗费用1170274.35元,其中最大的一笔补偿费用为12066.8元。与合作医疗开展之前相比,县内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28%和50%;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出院病人的平均医疗费用为1240.9元,较去年下降了553.2元,降幅达30.8%。

二、合作医疗启动前的筹备工作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1、建立了管理机构。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统计局、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公安局、广电局、物价局、审计局、农业局、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并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时,全县13个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各村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

2、建立了监督机构。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任主任,县人大、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县监察局、审计局、物价局负责人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成员的监督委员会。

3、落实了县、镇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由县纪委、监察局、卫生局及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了合管办工作人员的招(选)聘工作。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考核、公示等程序,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选)聘了18名合管办工作人员,落实了人员编制,并将人员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中:县合管办核定工作人员5名,13个镇合管办各核定工作人员1名,由县合管办统一垂直管理。制定出台了合管办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对工作业绩实行量化管理,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思路,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结合我县农民的收支情况、农民的疾病状况、健康的投入情况、医疗机构服务情况以及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和出资能力等,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修改,切合实际地制定出了与我县现阶段情况基本相适应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试行)》。

2、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县“四大家”班子会议各1次,县合管会成员会议3次,研究部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前期准备工作。

3、2005年11月17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员大会。县“四大家”领导,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各镇班子成员、卫生院院长、财政所所长、派出所所长及全县所有的村支部书记共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要求举全县之力切实把这项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抓紧抓好。

4、县政府与各镇签订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和要求。

5、认真开展督办检查。为及时了解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县“四大家”领导先后多次到各地督办检查合作医疗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县进行通报,保证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落实。

(三)认真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1、县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确保了20万元的工作启动经费。通过政府采购办联系有关厂家制作了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匾牌300个、印制宣传资料25万余份、协议书25万份、合作医疗证12万个。

2、落实了县、镇合管办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

3、制定下发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计划》、《宣传发动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下达基金收缴任务的通知》、《对五保户、特困户参加合作医疗实行救助的通知》、《关于规范工作程序的通知》等一系列操作性文件,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制定下发了《县合管办工作职责》、《镇合管办工作职责》、《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病人管理细则》、《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细则》、《诊疗服务项目》及《特殊病种管理办法》等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制度。

5、为切实解决好“有人无户”等历史遗留的户籍问题,县公安局与县合管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户籍管理的通知》,为“无户”农民办理户籍,为农民参合提供了方便。

(四)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工作

1、县合管办在**电视台开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题”,每天进行合作医疗有关知识的宣传,并每周定时公布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制作了25条宣传标语在电视台进行飞播。各地都按照每镇拉横幅3条;每村刷固定标语2条、办宣传专栏3期的要求进行了落实。

2、印制了《县委、县政府致全县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25万余份,于2005年11月30日前将宣传资料送到每一户农民家中,入户率达到100%。

3、各村(社区)都分别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对村民进行宣传发动;同时,组织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宣传,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让群众充分了解合作医疗政策的基础上,与参加和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全部签定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议书》,共计12万余份,协议签定率为100%。

4、开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咨询热线,派专人24小时值班,随时接受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有关问题的咨询。

5、组建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全面掌握全县的工作进度。每周四以简报形式公布各地工作情况,共编发简报16期,并在**电视台、《**周刊》等媒体上予以公布。

(五)积极筹措合作医疗基金

1、强化合作医疗资金收缴工作。我们按照“边宣传、边缴费、边开票、边签协议”的工作思路,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全县共收缴合作医疗基金6122685元,并全部存入了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同时,县财政已将408179名参合农民的地方补助资金2040895元列入了2006年度财政预算,并将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严格规范资金筹措。针对少数地方为追求参合率而不顾参合人员身份的现象,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对参合对象及有关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对镇、村干部垫付的资金进行了清理,将垫付的资金全部落实到人,对未落实的资金一一进行了清退;同时,对参合人员身份逐一进行核对,严格控制参合对象,对非农业人口和非**县常住户口缴纳的资金全部进行了清退。

3、认真做好参合农民信息录入和合作医疗证发放工作。各镇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在合作医疗启动之前,及时完成了40余万参合农民的信息录入和合作医疗证填写、发放工作。

4、积极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将《关于申请上级拨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的报告》提交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请示尽快将中央财政的合作医疗补助资金8163580元,省级财政的合作医疗补助资金4081790元拨付到位。

三、合作医疗实施情况

(一)严格基金管理,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安全

1、对基金实行专户管理。2006年,我县共收缴合作医疗基金6122685元,已全部存入了在县农村信用联社开设的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

2、初步建立了资金封闭运行体系。严格实行县统筹,县、镇两级审核,收支分离、管用分离和用拔分离的办法,有效防止资金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确保了合作医疗资金的安全运行。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经县合管办审核后,报县财政局复核,复核无误再报县合管会,经认可后方通知定点银行通过银行帐户进行拨付。

3、加强审计和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收支使用情况,保证农民知情、参与和监督的权利,真正取信于民。

(二)加强管理,逐步完善合作医疗监督机制

1、县内定点医疗机构、镇合管办定期到县合管办报账,县合管办对患者病历、诊断证明、住院发票、费用明细表、报销审批单及合作医疗证、户口本等逐一进行审核,复核无误后,方可划拨资金。

2、对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病人,要求其提供住院病历、诊断证明、住院发票、费用明细表、合作医疗证、身份证及户口本等一整套资料,对照《**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服务项目》及《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严格进行审核。

3、县合管办工作人员经常下到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监督,严防超标准收费、冒名顶替、出具虚假外伤证明、伪造住院凭证、收据,造假报销,骗取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4、加强社会监督。聘请了7名县人大代表和5名县政协委员为合作医疗社会监督员,向每位社会监督员颁发了聘书和监督证。他们将对我县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民意调查;对全县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执行合作医疗有关政策、制度情况进行监督;随时反映群众对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对服务承诺的落实情况;监督本地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发现有冒名顶替,伪造病历、发票造假报销,出具虚假外伤证明等情况的及时向县合管办反映;定期参加合作医疗监管部门召开的座谈会,如实反映有关情况。

(三)做好公开、公示工作,确保合作医疗工作公开透明

1、对参合农民的权利和义务、报销费用流程、转诊流程、用药目录和诊疗服务项目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在县人民医院、各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进行了公示,让广大参合患者明明白白就医,并公布了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群众投诉。

2、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及县、镇、村定点医疗机构公示栏,对所有出院参合患者的姓名、住址、病种、就诊医院、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实际报销费用等情况定期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县卫生局对各医疗机构2005年1—12月的单病种限价标准及药品占总费用的比例等综合信息在电视台、**周刊、**卫生信息上进行公示,引导参合患者自由选择质优价廉的医院合理就医。

(四)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1、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严格实行准入制,全县共确定县内定点医疗机构287所,其中县级医院1所,镇级医疗机构17所,村级医疗机构269所;县外定点医疗机构14所,其中**市6所,**城区6所。

2、为方便农民就诊,打破乡镇界限,参合农民可在全县范围内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保证了广大农民能够就近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3、对县内、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进行协议管理,并多次召开县内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议,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各单位严格履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合同》。要求各镇卫生院使用药品目录以外的药品不得超过药品部费用的5%,县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不得超过15%,且使用前必须经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同意。否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药品费用。

4、召开了县外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议,征求意见,规范对县外住院病人的管理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拟于近期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谁治疗谁结帐”的管理办法试点,以此强化县外定点医疗机构的责任,进一步规范其诊疗服务行为。

5、为保证参合农民得到优质实惠的医疗服务和及时公正的补偿,参合农民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先交后补”的原则,所有门诊、住院患者只须凭合作医疗证、户口本或身份证即可在结算时直接获得补偿。

6、为切实保证参合患者利益,同时进一步了解合作医疗政策,我们统一印制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入院告知书》,在入院时由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讲解后,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

(五)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切实维护参合患者利益

1、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诊疗服务行为的通知》,对发生药品使用不合理、不规范;不遵循诊疗规范和常规,不遵循技术操作规程的;不合理化验与仪器检查;病历书写、管理不规范;不按时书写病历或病历记载不清楚、不完整,与发生的医疗费用不符的,或发生的医疗费与病情不符的;不坚持出入院标准,随意放宽入院指征或故意延长住院天数,挂床住院的;不履行合作医疗规定和要求,限期不整改的;虚挂住院病人,编造假处方、假病历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经入户抽查核实的;利用职权开搭车药、回扣药及出院带药超时限的(超过三天);医务人员不验证、不登记诊治或顺从参合人员不合理需求的;不按转诊规定随意转诊的;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的药品串换成其他药品、生活用品、保健食品和日用品的;将自费药品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允许或纵容采用冒名就诊、挂名住院的等14种不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之一者,县卫生局将责令限期整改,除追回违规所得外,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定点医疗机构或个人100至1000元处罚,同时将其违规行为作为单位年度考核、个人晋升晋级重要依据之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给予当事人吊销执业医师证、除名处理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直至撤销院领导职务。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对发生重复收费、分解收费,不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乱计费、升级收费;自立项目收费;无医嘱计费;诊治、费用结算时不校验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明的,将非参合人员的医疗费、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支付的;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违反收费规定,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或分解收费项目,不执行国家规定的药品价格,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用药范围的药品混淆计价的等8种违规收费行为之一者,县卫生局将责令限期整改,除追回医疗机构违规所得费用外,给予1000元以上处罚,并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吊销其医疗机构许可证,撤销单位负责人职务。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常开展督查工作,加大查处力度。县合管办工作人员每周不定期到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抽查,检查是否有冒名顶替、挂床住院的病人,医疗机构是否存在乱收费、滥检查等损害参合患者利益的情况发生。

3、2月10日,市物价局、市卫生局联合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我们根据《**市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服务项目》进行了适当修订,对各种诊疗服务(包括检查、治疗、手术等)的收费标准一一进行调整,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联合市、县物价部门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收费价格公示和价格执行情况进行了督查,进一步规范其医疗收费标准。

(六)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1、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继续做好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在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支援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2、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各定点医疗机构在进一步改善院容院貌的同时,通过提供公共厨房、晾衣场所等人性化的服务,为广大参合患者营造了优美、整洁、舒适、方便的就医环境。

3、加强了业务骨干队伍建设。各院根据自身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挑选了一批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4、加强综合实力建设。各定点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农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塑造“技术好、服务优、价格低、信得过”的医院形象。

5、加大了村级医疗机构建设力度。通过加强村级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逐步改善农村医疗服务设施条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七)广泛征求参合患者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1、3月20日前对已出院患者,由县卫生局班子成员分片包干,采取抽查的方式到患者家中走访。同时,各镇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也派专人对已出院的参合病人进行走访,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对现住院病人,组织召开了住院患者及家属座谈会,及时了解他们对合作医疗的反映和意见;

3、在所有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出院患者意见查询制度,要求对每一位参合患者,在出院时填写《参合住院患者意见卡》,县合管办作为合作医疗住院费用上报审批材料之一进行归档。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合作医疗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关键,抓重点,解决难点,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积极探索有本地特色的合作医疗工作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有效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三是提高了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四是确保了合作医疗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但是,目前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矛盾:

矛盾之一,筹资标准低与报销比例高。我县农民的个人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5元,真正用于大病统筹的只有3.5元,而我县的报销比例与邻近县市相比属较高标准。要在切实保证参合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的前提下,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绝对安全,任务十分艰巨。

矛盾之二,方便群众与加强监管。目前,有不少群众反映合作医疗报销程序繁琐,手续太多,特别是县外转诊治疗的病人,要往返几次才能拿到补偿费用。要确保合作医疗的正常稳定运行,就必须进行严格管理,而对转诊、特检进行审批,对报销的有关材料、证件进行核实是加强监管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合作医疗的有关程序已经非常简化,再简化将会导致出现许多漏洞。

矛盾之三,政策性强与经验不足。合作医疗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随意和盲目。而同时又是一项全新的、改革性和试验性的工作,全国都还处于试点阶段,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只能在逐步的摸索和实践中前进。 矛盾之四,转诊率高与补偿比例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局限和县城地理位置过偏以及农民的医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县参合患者的县外转诊率一直居高不下,到目前,已近700余人次,转诊率高达23.5%。县外治疗起付线高,报销比例低,加之县外定点医疗机构超范围用药过多、超标准收费等等原因,县外转诊患者的实际报销比例只占总费用的14%。同时,也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

矛盾之五,过度医疗与正当服务。受自身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的限制,部分参合患者认为住院期间医院的检查过多,甚至连一些必须的检查都认为是滥检查。现代医学已经逐步摆脱了靠“望闻问切”来诊断疾病的时代,大量的高科技仪器设备应用于临床,为真实了解患者疾病情况提供了方便,有效减少了误诊、误治的发生。不可否认,有少数医务人员为了一己之私而置患者利益于不顾,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为患者所做的检查完全是出于诊断病情的需要。同时,按照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为了防止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完善有关检查,为医患矛盾的发生提供有效的证据。

矛盾之六,合作医疗扶持与看不起病。合作医疗开展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有了明显下降。但合作医疗的扶持毕竟有限,相对于部分农村贫困人口来说,自己需要承担的医疗费用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仍然十分高昂,不少贫困群众因无钱治疗而不得不放弃治疗,特别是患有重病、大病的农民。

矛盾之七,转诊率高与卫生资源闲置。居高不下的转诊率,导致了参合农民报销比例低,受益面小,直接影响到了合作医疗的正常开展。仅3个月的时间县外转诊病人就高达700余人(不包括未办手续直接赴县外治疗的患者),而我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施和设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卫生资源使用率并不高,部分单位病床大量闲置。县外转诊的病人中有大部分在本县范围内是能治愈的,而目前,我县没有实行逐级转诊制度,对参合病人转诊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但是,若实行逐级转诊制度,强行将病人留在县内治疗,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确保我县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下阶段,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1、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本市、县电视台、报纸上对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进行深入宣传;

2、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医疗卫生下乡”活动,在为群众义诊义治、送医送药的同时,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合作医疗政策;

3、充分调动村医及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进行合作医疗知识宣传;

4、与电视台联系,对获得合作医疗大额资金补助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报导,用典型事例现身说法,使农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重点加大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报销比例,以及就诊、转诊程序等内容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政策知晓率,提高农民的健康风险意识,使合作医疗赢得农民的理解、接受和支持。

(二)切实加强合作医疗资金监管

1、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农民身上。使农民建立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心,自觉自愿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加强对资金运作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并进行统计测算,要在起付线低、报销比例高的前提下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绝对安全,严防透支。

3、加强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的管理,严格实行资金封闭式运行,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三)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开展经常性的督查工作,加大对不严格履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合同》,超标准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滥检查、不合理用药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让广大参合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四)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建设

借国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上级的项目建设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各医疗单位的硬、软件设施,提高其服务功能,为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运行创造条件。

(五)加大对弱势群ti的帮扶力度。

认真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对农村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妥善解决部分农民“看不起病”的突出问题。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争取省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我县软件管理系统早日安装投入使用。同时,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使之能适应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七)加大经办机构培训力度。

经常性地开展县、镇合管办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对合作医疗工作的管理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严谨、服务周到的合作医疗工作队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改革性和试验性的工作,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今年是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开局之年,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坚信,有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信任,我们一定能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好务,为全县人民健康服好务。

推荐第4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2004年12月1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中共临邑县委、临邑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临邑县隶属德州市,辖7镇3乡,859个行政村,面积1016平方公里,人口51.9万,其中农业人口43.95万。2003年财政总收入3.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去年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作为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作一年多来,从基础准备、宣传发动、资金筹集和管理、报销程序等方面,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各项工作已逐步纳入了科学管理、规范运作、惯性运行、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003年5月,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8月和12月我县先后两次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典型发言。期间,省市领导多次前来指导工作,各级新闻媒体也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报道和推广。

一、我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和基本情况2002年10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县委、县政府按照文件要求,就如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专门研究,并组成调查组,对全县农村人口的身体状况、收入情况、就医消费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而医疗费用却相对偏高,农民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下降,没钱看病、看不起病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据统计,占全县总户数2.6%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占70%。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农民自身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通过政府资助和集体扶持等形式,使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钱看病、看不起病的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并及时向市政府和省政府上报了《关于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请示》,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支持和肯定。2003年2月20日,王军民副省长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卫生厅有关人员到我县就农村卫生工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专题调研。2月2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正式确定我县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全市党代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上都作了部署,并明确要求临邑要全面做好试点工作,以带动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县委、县政府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列为2003年全县的6项重点工作之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于3月23日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员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我县确定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县二院、各乡镇卫生院及所属460个村卫生室为定点医疗单位,明确了临盘镇、孟寺镇为试点乡镇,并制定了试点乡镇和全面铺开工作的时间配档表。会后,临盘、孟寺两个试点乡镇、县直各定点医疗单位,以及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工作,通过抽调专职人员搞培训指导,层层设立办事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制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等措施,使试点乡镇在操作程序、业务培训、登记摸底、照像办证等方面做到了同步运行,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在认真总结试点乡镇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6月份,在全县全面铺开。截至2003年底,全县有410921名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3.49%;2004年8月份开始第二周期运作,到目前已有415651名农民全部办理了相关手续,参加率达94.56%。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周密方案。县委、县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列为2003年全县“十大为民工程”之一,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了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为加强组织指导和管理,实施了合作医疗“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组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县管理委员会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单位一把手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民代表组成。县监督委员会由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和各乡镇选派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组成。县合作医疗办公室配备了10名责任心强、业务娴熟的工作人员,其办公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各乡镇也都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目前,全县上下组织机构健全,政令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有力地推动了合作医疗工作的扎实开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和《临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制定了资金筹集、基金使用与管理、费用报销、农民就诊转诊等规章制度。县管理委员会对运转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县监督委员会和县监察、审计部门对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各乡镇和各定点医疗单位参照县里的办法,相继建立健全了质量监控、药品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合作医疗基金的公开、公正、公平使用,为农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随时听取工作进展汇报,并对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8月份,我们对过去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研究,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精密的测算,针对我县实际,及时调整了各种疾病的诊疗范围,确定了与报销比例相适应的《临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出台了《临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补充规定》,明确了操作程序方式不变,农民筹资、政府补贴不变和报销比例不变的基本政策,相继建立和完善了质量监控、药品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自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共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余项120余条,全部按要求上墙,做到了有章可循,保证了该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舆论声势。去年3月23日召开了由县乡村三级干部及农民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就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参会做了动员讲话。会后,各级各有关单位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分管县长做了电视讲话,县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进行了电视访谈。各乡镇也层层召开动员会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做动员报告,邀请县合作医疗办公室负责同志现场业务指导。同时,各级采取发放明白纸、出动宣传车、开展街头咨询、设立热线电话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和好处,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我们仍然把宣传工作作为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自6月份召开全县动员大会之后,县乡两级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会议、派驻工作组等不同形式广泛宣传。期间,共向农民群众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问答》20余万份,达到户均1份,粉刷宣传标语800余条,出动宣传车110多辆次,制作宣传标牌2000余块,更换和设立宣传栏20余处;利用一个月时间,县电视台、电台制作专题节目每天一个典型事例,每个节目间一条滚动字幕,在黄金时段反复播放,在全县上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坚持自愿原则,积极稳妥筹资。本着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我们制定了《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协议书》11万份,全部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由乡镇经管站、村委会和农民个人三方签订《协议书》,一式四份,乡镇合作医疗办公室备案一份。《协议书》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报销比例、缴费金额等内容,使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协议书》既是一张明白纸,又作为农民缴费后的收据,简便易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县农业部门和县里各驻村工作组都把合作医疗工作作为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组织发动、协调运作、资金筹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和配合;县民政部门早部署、早行动,在对全县农村“三老”优抚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及五保户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5500多人给予每人10元钱的资金扶持,帮助他们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个人缴纳、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等多方筹资原则,2003年全县筹集资金944.97万元,其中农民筹集资金410.92万元,乡镇财政补助资金82.18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164.36万元,市财政补助资金82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205.5万元。今年以来,已筹资748.02万元,其中,农民筹资415.65万元,乡镇财政补助资金83.13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166.24万元,市财政补助资金83万元。按照我县的筹资程序(农民—村集体—乡镇经管站—县财政—县合作医疗专用账户),目前已全部划入县合作医疗专用账户。

(四)健全监督机制,明确管理程序。为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在程序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在就诊方面,分为门诊和住院两部分。在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门诊就诊时药费按20%比例报销;在乡镇卫生院或县级以上定点医疗单位住院,按以下标准分段累计报销:(1)住院费1000元以内(含1000元)部分,按30%比例报销;(2)住院费1000元以上至3000元(含3000元)部分,按40%比例报销;(3)住院费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部分,按50%比例报销;(4)住院费5000元以上至8000元(含8000元)部分,按60%比例报销;(5)住院费8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部分,按70%比例报销;(6)住院费10000元以上部分,按80%比例报销,最高报销额10000元。农民就诊时,由定点医疗单位的合作医疗办公室进行登记,在门诊就诊的,药费按比例直接报销,此报销款由村卫生室垫付,月底汇总后交乡镇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兑付。住院治疗的,先由农民个人垫付,待出院结账时,一并按规定报销。在基金的使用方面,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定衡”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将运作基金的23元分为门诊6元和住院17元两部分,分开管理。其中,6元作为农民家庭个人账户,17元作为大病统筹,这样既“保大”又“保小”,既照顾到了“面”,又统筹到了“量”,发挥了有限医疗基金的最大作用,实现了筹集资金“既无透支,又无沉淀”的基本要求。截至今年8月份,共有18.5万农民得到了实惠,兑付医疗费827.53万元,其中门诊病人16.9万人次,兑付227.5万元,住院病人21500人次,兑付600.2万元,受益面达45%。此外,我们对一年来尚未得到实惠的农民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并普遍进行了健康查体。在资金监督方面,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由县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县监督委员会定期听取基金收支、运作及管理情况汇报,定期向社会公布,确保把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公平、公正、合理地用到农民群众身上,切实做到取信于民,让农民放心。在医疗服务方面,改变过去对医疗服务机构实施事后监督检查的方式,实行了全程监督、动态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把综合监管与现场核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整个诊疗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了监管工作的实效性和监督力度。今年7月份以来,在加强医疗单位管理的同时,我们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为主题,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活动,指导农民摒弃陋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药品管理和使用方面,采取药品器械集中招标采购供应的方式,专门组建了药品招标采购办公室,对全县10个乡镇的药品、器械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在招标过程中,注重发挥中医、中药在农村的优势,在明确将针灸、推拿、刮痧等民间治疗方法列入报销范围的同时,适当增加了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的采购比例。招标后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15%,既降低了广大农民就医成本,节省了卫生资源,又保证了药品质量和就医安全。同时,我们加大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力度,使全县统一用药目录,统一用药价格,规范了药品进购途径。该项工作的实施,使农村合作医疗与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仅以低廉的价格和便捷的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还使乡镇卫生院从繁杂的药品购销中得到解放,集中精力加强医院管理。在办事程序方面,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凭《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或户口薄就诊,合作医疗办公室定期报告合作医疗资金收支、使用情况,并定期社会公示,保护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五)狠抓关键环节,力求扎实稳妥。为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宣传、筹资、管理方面,我们牢牢把握“早、实、严”三个关键环节。“早”,即抢抓机遇,早部署、早行动。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2003年2月28日确定后,3月1日办公室立即成立,3月2日组团赴江苏新沂参观学习,3月23日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部署。在“非典”疫情之前,我们已完成了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整体部署。既使4月份在“非典”肆疟、人心恐慌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争取了发展先机,赢得了抗击“非典”和试点工作的双胜利。“实”,即科学规范,扎实运作。一是制定政策求实。试点工作一开始,在没有统一模式和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我们组成了14人的专门调查组先后分赴10个乡镇16个医疗单位,进行了历时20余天的基线调查,在掌握了一线材料后,请上海及省内的卫生经济专家帮助科学分析,科学求实地制定了适合本县县情的实施办法。今年又将原《实施办法》中的诊疗项目、报销比例、用药目录等综合考虑,通过反复论证和测算,对其进行补充和修订,使之更加切合实际。二是运作机制务实。去年当试点工作在全县铺开的时候,各定点医疗单位票据审核工作压力加大,部分参加对象因为得不到及时兑付而不满,对此,县里拨专款为县、乡各定点医疗单位配置了电脑,安装了信息管理系统,使全县各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联网,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微机化管理。三是管理队伍力量充实。为加强对全县合作医疗工作的管理,我们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在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的基础上,对全县10个乡镇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就如何宣传发动、登记办证、清产核资、就诊登记、表格填写、审核报销等工作进行了系统培训和指导。合作医疗工作自开展以来,共举办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培训班8期,参训人员达800人次。“严”,即严格按规定审核。审核工作是将已筹集的资金是否管好、用好,能否公正、公平、合理地用到农民身上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设计了合作医疗专用票据,采取村、乡、县逐级负责的方法,实行三级审核制度,逐级把关。同时,我们严格财务制度,县合作医疗办公室和县定点医疗单位、乡合作医疗办公室采取结算转账的方式,报销对单位不对个人,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人为造成的偏差,实现了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县合作医疗办公室作为全县合作医疗各种票据的总审核,在负责全面监督审核的同时,科学安排,合理分工,从票据的核兑到支票的支付无不体现了一个“严”字,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去年底和今年9月份,省、市财政部门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和检查,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下步打算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作为山东的欠发达地区,各级财力有限,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资金偏少,对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的保障能力有限;二是部分农民的健康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定点医疗单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亟需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房屋简陋、设备落后、人才匮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许多病人因此而涌入大型医院,致使医疗开支增长。虽然我们于今年初把乡镇卫生院改貌建设列入全县“十大为民工程”,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1200万元对全县十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貌建设,但其后设备的配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仍需大量投入。下一步,我们决心以这次检查指导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各项措施,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增强互助共济意识及保健意识,确保把好事办好,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得到实惠。二是继续加大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管理和建设力度,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及推行和完善乡村服务管理一体化等形式,加强对医药市场的管理,逐步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把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建成利益共同体,使其充分发挥农村卫生工作枢纽和网底作用。三是加强对全县合作医疗工作的管理,不断规范和完善,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圆满完成全省试点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推荐第5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临邑县委临邑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临邑县隶属德州市,辖7镇3乡,859个行政村,面积1016平方公里,人口51.9万,其中农业人口43.95万。2003年财政总收入3.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去年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作为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作一年多来,从基础准备宣传发动资金筹集和管理报销程序等方面,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各项工作已逐步纳入了科学管理规范运作惯性运行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003年5月,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8月和12月我县先后两次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典型发言。期间,省市领导多次前来指导工作,各级新闻媒体也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报道和推广。一我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和基本情况2002年10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县委县政府按照文件要求,就如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专门研究,并组成调查组,对全县农村人口的身体状况收入情况就医消费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而医疗费用却相对偏高,农民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下降,没钱看病看不起病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据统计,占全县总户数2.6%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占70%。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农民自身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通过政府资助和集体扶持等形式,使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钱看病看不起病的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并及时向市政府和省政府上报了《关于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请示》,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支持和肯定。2003年2月20日,王军民副省长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卫生厅有关人员到我县就农村卫生工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专题调研。2月2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正式确定我县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全市党代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上都作了部署,并明确要求临邑要全面做好试点工作,以带动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县委县政府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列为2003年全县的6项重点工作之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于3月23日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员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我县确定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县二院各乡镇卫生院及所属460个村卫生室为定点医疗单位,明确了临盘镇孟寺镇为试点乡镇,并制定了试点乡镇和全面铺开工作的时间配档表。会后,临盘孟寺两个试点乡镇县直各定点医疗单位,以及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工作,通过抽调专职人员搞培训指导,层层设立办事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制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等措施,使试点乡镇在操作程序业务培训登记摸底照像办证等方面做到了同步运行,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在认真总结试点乡镇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6月份,在全县全面铺开。截至2003年底,全县有410921名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3.49%;2004年8月份开始第二周期运作,到目前已有415651名农民全部办理了相关手续,参加率达94.56%。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周密方案。县委县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列为2003年全县“十大为民工程”之一,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了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为加强组织指导和管理,实施了合作医疗“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组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县管理委员会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单位一把手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民代表组成。县监督委员会由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和各乡镇选派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组成。县合作医疗办公室配备了10名责任心强业务娴熟的工作人员,其办公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各乡镇也都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目前,全县上下组织机构健全,政令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有力地推动了合作医疗工作的扎实开展。

推荐第6篇: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莫莫莫镇新农合工作汇报

尊敬的区人大颜主任、各位代表、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莫莫莫镇欢迎区人大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把2011年度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

我镇共辖65个自然村,46个行政村。全镇共设置镇卫生院一处、1个中心门诊部,23个村卫生室。共有在岗乡村医生77人,其中30岁以下6人,31-40岁24人,41-60岁38人,60岁以上9人。自2007年我镇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我院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互助共济、稳步发展\"的目标,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视、干部支持、群众配合\"的良好局面。

一、采取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重点,深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之初,部分农民的参与意识不强,我镇围绕区委、区政府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目的、意义和基础知识。让群众知道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掌握新农合政策,解除疑虑,从而提高了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接受程度和认知度,扭转了一些群众怕吃亏的想法,教育、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来。

1、媒体宣传。在筹资期间,各村利用广播宣传合作医疗有关材料,并采取滚动播音的方式,不间断的宣传。

2、阵地宣传。一是开通咨询电话,我镇合管办固定电话0632-6971092确保工作日及时通畅;二是制作板面10余块,在部分人口较多的村轮流展览;三是在各村和公共场所张贴标语条幅达三百余条。

3、流动宣传。今年新农合筹资初期,在区合管办的统一安排下出动车辆进行流动宣传。

4、入户宣传。一是发放新农合宣传资料1万余份。二是同农民群众面对面地进行宣传教育,详细讲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意义和义务、参合条件、补偿办法、报销比例,资金管理与监督内容。据不完全统计,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率达到了100%,知晓率达到了99%以上,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齐抓共管,加大督促指导工作力度。

镇党委、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集中全镇力量,上下齐心,分工协作,共同攻难克坚。

为了统一全镇上下的思想,加大工作力度,镇党委政府及卫生院均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责任制度和督促制度,明确了责任人,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工作实绩与考核奖金挂钩,做到职责上肩,责任到人。在方式上以点为单位,成立了6个督导组,由卫生院班子成员担任组长,采取一月一汇报的制度,制定进度表,严格督促各村新农合开展情况。

(三)全程代办,保证医疗费用顺利报销

针对医药费补偿过程手续烦琐的问题,我镇积极推行医药费报销全程代办制度。参合群众只要把报销所用材料交到卫生院新农合报销处,2个月左右直接到卫生院财务科领钱就行。

1、落实人员。落实四名专职人员负责办理医药费报销工作,认真仔细地审核、复核,确保每一笔资金报销准确无误。

2、加强培训。镇合管办对新农合窗口人员专门进行了的培训,规范办理报销的有关手续,使日常工作中能够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二、取得的成效

2011年度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镇实际参合人数达 38897人,参合率达 94.8 %。其中残疾人、特困户由镇残联、民政所为其代交参合金。截至今年3月底,全镇总补偿人次5万人次,总补偿金额达到了86.5万元;其中门诊补偿49000人次,补偿34.2万元;住院补偿321人次,补偿52.3万元。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开展难度大,需要镇,村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分工负责、协同作战、职责上肩、落实到人,要形成工作的合力。

(二)宣传引导是关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参保意识,只有农民的思想通了,工作才能主动。只有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提高农民参保的自觉性。

(三)提供优质服务是保障。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最担心的就是\"文件一个样,实行变了样\",最怕的就是手续麻烦,一次两次跑回头路。为此,实行全程代办就显得相当重要,只有不断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和持久。

四、存在问题:

1、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水平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尚有一定差距,急需充实新生力量。

2、新农合宣传力度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强筹资宣传和日常宣传。

3、由于乡村医生年龄普遍较大,新农合微机系统使用难度较大。

4、目前卫生院共垫付两个月新农合补偿款,累计垫付近五十万元,造成卫生院资金周转困难。

5、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今年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已培训300人次。

各位领导,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农民的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便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不断把莫莫莫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向深入。

莫莫莫镇人民政府2011年4月19日

推荐第7篇: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强化指导 落实责任 不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纵深成长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陈述请示

列位率领、同志们:

很是侥幸能够与巨匠一路切磋交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轨制是由政府组织、指导、撑持,农人志愿加入,小我、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年夜病统筹为主的农人医疗合作共济轨制,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人的一项新轨制,其目的是减轻农人看病经济承担,提高农人健康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成长和不变社会具有主要意义。作为XX年市政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8个试点乡镇街道之一,我镇在试点的道路上积极试探、勇于立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达到了“合作共济、稳步成长”的方针,初步形成了“政府正视、干部撑持、群众配合”的杰进场所排场。下面将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形向列位率领作一简要陈述请示。

一、首要做法

我镇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首要抓了四个字:

(一)宣传指导,抓住一个“深”字。

在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中,我们碰着的最年夜的一个问题就是部门农人的介入意识不强。良多农人健康投资不美观念、共济不美观念以及风险不美观念稀薄,对医疗消费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对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随机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熟悉。同时还存在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点者不信赖和对政策不变性的思疑。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抉择宣传指导先行,经由过程正确的宣传指导解决农人的思惟认知问题。鼎力宣传合作医疗的重年夜意义,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典型的事例宣传加入新农合优胜性,经由过程受益农人的现身说法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轨制深切人心。(如8月初,舒姑洋村村平易近徐润仙因患白血病住院治疗,花去医药费10万多元,经由过程合作医疗,获得津贴3万元,很年夜水平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这一典型事例在群众中发生了较年夜反映。)在现实工作中,既鼎力做好宣传策动,又辅以需要的行政带动,积极指导群众,改变思惟不美观念,增添健康投入。指导群众改变纯挚“受益”的不美观念,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应一味地追求面前益处,而应以久远益处和社会益处为重,且则的“不受益”意味着久远的最年夜的受益,慢慢使合作医疗加入者消弭思惟疑虑,不竭强化风险共担意识。据统计,二年来,我镇共发放宣传手册16000余册,张贴口号1000余条,吊挂横幅20多条,经由过程轰轰烈烈的宣传策动,使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竭深切人心。

(二)指导督促,抓住一个“严”字。

为了统一思惟,加年夜工作力度,我镇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拟定了一套严酷的责任轨制和督促轨制,明晰村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农村工作指导员为直接责任人,采纳签定责任书的形式,把工作实绩与查核奖金挂钩,做到职责上肩,责任到人。镇党委政府把新型工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集中全镇力量,上下齐心,分工协作,配合攻难克坚。在体例上以片为单元,成立了8个督导组,由班子成员担任组长,采纳一周一陈述请示的轨制,拟定进度表,严酷督促本片各村进度和实施情形。同时,策动干部、党员、村平易近代表带头,将使命包干到人,以村干部包户的法子,层层分化使命。切实阐扬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政策宣传员和工作联络员的浸染,在集中攻坚阶段,每个农村工作指导员每全国村,夜以继日上门工作,以正确的舆论指导人,以工作的诚心传染打悦耳,从而使参保面不竭扩年夜,保证了高参保率的实现。

(三)因村制宜,抓住一个“活”字。

为了最年夜水平地提高参保率,针对各村经济状况分歧的现实,我们因村制宜,坚持原则性和矫捷性相连系,采用多种体例参保。如高桥、舒姑洋等11个村采纳村统一为每名农户进行参保的体例;洪庄、千家等9个村由农户自己承担参保;其余14个村由村里出一部门,农户出一部门的体例进行参保。为改变群众不美观念,提高参保率,各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也使出混身解数,甚至有几个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为一些经济坚苦的农户垫付必然的资金辅佐他们参保。各村干部也是不厌其烦,出格是对一些不理解的钉子户,采纳多次上门,策动其余亲戚辅佐工作的体例予以说服。对村里的五保、特困家庭等则由村集体设法子解决。经由过程矫捷多变的体例,使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始终处于90%以上。

(四)全程代办署理,抓住一个“便”字。

针对医药费抵偿过程手续烦琐的问题,我镇积极奉行医药费报销全程代办署理轨制。

1、落实人员。落实专人在镇便平易近处事中心打点医药费报销工作,当真细心地审核、复核,确保每一笔资金报销切确无误。

2、加年夜培训。镇合医办对代办署理员专门进行了的培训,规范打点报销的有关手续,促使村代办署理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3、规范轨范。在各村成立全程代办署理员,统一建造了“打点单”,在“打点单”上具体列举了各类应携带的资料,使得全程代办署理员能无一漏失踪地将参保农户的资料报至镇便平易近中心,从而能迅速进行医药费的报销。对于一些特种病历,由村代办署理员收集齐相关材料及证实,然后交由镇合医办,由镇合医办负责统一贯市合医办申办特种病历卡,并实时将特种病历发放至农户手中,并交接好相关事由。两年来全镇共打点特种病历81人。经由过程全程代办署理省去了参保农户因情形不熟,或资料不全而带来的麻烦,同时也年夜年夜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取得的成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展以来,较年夜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撑持,提高了农人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了**镇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成长。XX年我镇参保人数达到25807人,参保户数7925户,参保率达91%;全镇医保基金收入103.228万元,报销医药费总额为84.45万元;报销人数566人,其中报销在一万元以上的农户有8人。XX年参保人数25898人,户数8107户,参保率达92%;医保基金收入129.49万元;截止9月份,我镇农户已报销医药费91.2万元,共510人享受了合作医疗,其中报销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有22人,三万元以上的有2人。

三、几点体味

(一)率领正视是基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开展难度年夜,需要镇村两级率领高度正视,配强配好工作机构,分工负责、协同作战、职责上肩、落实到人,要形成工作的合力。

(二)宣传指导是关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关头还在于解决农人的参保意识,只有农人思惟通了,工作取得才能自动。只有切实加年夜宣传力度,抓住典型事例让受益农人现身说法,才能提高农人参保的自觉性。在工作中必然要做到“深、细、诚”,解除农人参保记挂。要增添透明度,发布收支账目,向农人交底,保证农人知情、介入和看管的权力,真正守信于平易近。小我保费是一年一交,做好宣传工作就更为主要。若是农人的自愿水平不提高,到了第二年交保费的时辰,难度就更年夜了。一些村干部不无担忧地说,“合作医疗成功不成功,就看明年十月份。”

(三)供给优质处事是保障。农人加入合作医疗最担忧的就是“文件上一个样,实施起来变了样”,最怕的就是手续麻烦,一次两次跑回头路。为此,实施全程代办署理就显得相当主要,只有不竭健全处事系统,为农人供给便当、快捷、周密的处事,才能博得工作的自动和持久。

列位率领,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必然的成就,但离高尺度还有距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平稳树立“以酬报本”的理念,始终把便平易近处事放在第一位,不竭改良,开拓立异,不竭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向深切。

推荐第8篇: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强化引导 落实责任 不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纵深发展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其目的是减轻农民看病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市政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8个试点乡镇街道之一,我镇在试点的道

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互助共济、稳步发展”的目标,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视、干部支持、群众配合”的良好局面。下面将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我镇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主要抓了四个字:

宣传引导,抓住一个“深”字。

在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农民的参与意识不强。许多农民健康投资观念、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淡薄,对医疗消费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随机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同时还存在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者不信任和对政策稳定性的怀疑。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决定宣传引导先行,通过正确的宣传引导

解决农民的思想认知问题。大力宣传合作医疗的重大意义,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典型的事例宣传参加新农合优越性,通过受益农民的现身说法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人心。在实际工作中,既大力做好宣传发动,又辅以必要的行政动员,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加健康投入。引导群众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应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而应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暂时的“不受益”意味着长远的最大的受益,逐步使合作医疗参加者消除思想疑虑,不断强化风险共担意识。据统计,二年来,我镇共发放宣传手册16000余册,张贴标语1000余条,悬挂横幅20多条,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使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断深入人心。

指导督促,抓住一个“严”字。

为了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我镇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责任制度和

督促制度,明确村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农村工作指导员为直接责任人,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工作实绩与考核奖金挂钩,做到职责上肩,责任到人。镇党委政府把新型工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集中全镇力量,上下齐心,分工协作,共同攻难克坚。在方式上以片为单位,成立了8个督导组,由班子成员担任组长,采取一周一汇报的制度,制定进度表,严格督促本片各村进度和实施情况。同时,发动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将任务包干到人,以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层层分解任务。切实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政策宣传员和工作联络员的作用,在集中攻坚阶段,每个农村工作指导员每天下村,夜以继日上门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工作的诚心感化人,从而使参保面不断扩大,保证了高参保率的实现。

因村制宜,抓住一个“活”字。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参保率,针对

各村经济状况不同的现实,我们因村制宜,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参保。如高桥、舒姑洋等11个村采取村统一为每名农户进行参保的方式;洪庄、千家等9个村由农户自己承担参保;其余14个村由村里出一部分,农户出一部分的方式进行参保。为转变群众观念,提高参保率,各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也使出混身解数,甚至有几个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为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户垫付一定的资金帮助他们参保。各村干部也是不厌其烦,特别是对一些不理解的钉子户,采取多次上门,发动其余亲戚帮助工作的方法予以说服。对村里的五保、特困家庭等则由村集体想办法解决。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使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始终处于90%以上。

全程代理,抓住一个“便”字。

针对医药费补偿过程手续烦琐的问题,我镇积极推行医药费报销全程代理制度。

1、落实人员。落实专人在镇便

民服务中心办理医药费报销工作,认真仔细地审核、复核,确保每一笔资金报销准确无误。

2、加大培训。镇合医办对代理员专门进行了的培训,规范办理报销的有关手续,促使村代理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3、规范程序。在各村建立全程代理员,统一制作了“办理单”,在“办理单”上详细列举了各种应携带的资料,使得全程代理员能无一遗漏地将参保农户的资料报至镇便民中心,从而能迅速进行医药费的报销。对于一些特种病历,由村代理员收集齐相关材料及证明,然后交由镇合医办,由镇合医办负责统一向市合医办申办特种病历卡,并及时将特种病历发放至农户手中,并交代好相关事由。两年来全镇共办理特种病历81人。通过全程代理省去了参保农户因环境不熟,或资料不全而带来的麻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取得的成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展以来,较大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了镇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镇参保人数达到25807人,参保户数7925户,参保率达91%;全镇医保基金收入万元,报销医药费总额为万元;报销人数566人,其中报销在一万元以上的农户有8人。参保人数25898人,户数8107户,参保率达92%;医保基金收入万元;截止9月份,我镇农户已报销医药费万元,共510人享受了合作医疗,其中报销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有22人,三万元以上的有2人。

三、几点体会

领导重视是基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开展难度大,需要镇村两级领导高度重视,配强配好工作机构,分工负责、协同作战、职责上肩、落实到人,要形成工作的合力。

宣传引导是关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关键还在于解决农民的参保意

识,只有农民思想通了,工作取得才能主动。只有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抓住典型事例让受益农民现身说法,才能提高农民参保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深、细、诚”,解除农民参保顾虑。要增加透明度,公布收支账目,向农民交底,保证农民知情、参与和监督的权利,真正取信于民。个人保费是一年一交,做好宣传工作就更为重要。如果农民的自愿程度不提高,到了第二年交保费的时候,难度就更大了。一些村干部不无担心地说,“合作医疗成功不成功,就看明年十月份。”

提供优质服务是保障。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最担心的就是“文件上一个样,实行起来变了样”,最怕的就是手续麻烦,一次两次跑回头路。为此,实行全程代理就显得相当重要,只有不断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和持久。

各位领导,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高标准

还有距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便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不断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向深入。

推荐第9篇: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强化引导 落实责任 不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纵深发展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其目的是减轻农民看病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2004年市政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8个试点乡镇街道之一,我镇在试点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互助共济、稳步发展”的目标,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视、干部支持、群众配合”的良好局面。下面将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

一、主要做法

我镇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主要抓了四个字:

(一)宣传引导,抓住一个“深”字。

在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农民的参与意识不强。许多农民健康投资观念、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淡薄,对医疗消费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随机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同时还存在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者不信任和对政策稳定性的怀疑。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决定宣传引导先行,通过正确的宣传引导解决农民的思想认知问题。大力宣传合作医疗的重大意义,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典型的事例宣传参加新农合优越性,通过受益农民的现身说法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人心。(如8月初,舒姑洋村村民徐润仙因患白血病住院治疗,花去医药费10万多元,通过合作医疗,获得补助3万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这一典型事例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反响。)在实际工作中,既大力做好宣传发动,又辅以必要的行政动员,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加健康投入。引导群众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应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而应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暂时的“不受益”意味着长远的最大的受益,逐步使合作医疗参加者消除思想疑虑,不断强化风险共担意识。据统计,二年来,我镇共发放宣传手册16000余册,张贴标语1000余条,悬挂横幅20多条,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使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断深入人心。

(二)指导督促,抓住一个“严”字。

为了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我镇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责任制度和督促制度,明确村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农村工作指导员为直接责任人,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工作实绩与考核奖金挂钩,做到职责上肩,责任到人。镇党委政府把新型工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集中全镇力量,上下齐心,分工协作,共同攻难克坚。在方式上以片为单位,成立了8个督导组,由班子成员担任组长,采取一周一汇报的制度,制定进度表,严格督促本片各村进度和实施情况。同时,发动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将任务包干到人,以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层层分解任务。切实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政策宣传员和工作联络员的作用,在集中攻坚阶段,每个农村工作指导员每天下村,夜以继日上门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工作的诚心感化人,从而使参保面不断扩大,保证了高参保率的实现。

(三)因村制宜,抓住一个“活”字。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参保率,针对各村经济状况不同的现实,我们因村制宜,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参保。如高桥、舒姑洋等11个村采取村统一为每名农户进行参保的方式;洪庄、千家等9个村由农户自己承担参保;其余14个村由村里出一部分,农户出一部分的方式进行参保。为转变群众观念,提高参保率,各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也使出混身解数,甚至有几个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为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户垫付一定的资金帮助他们参保。各村干部也是不厌其烦,特别是对一些不理解的钉子户,采取多次上门,发动其余亲戚帮助工作的方法予以说服。对村里的五保、特困家庭等则由村集体想办法解决。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使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始终处于90%以上。

(四)全程代理,抓住一个“便”字。

针对医药费补偿过程手续烦琐的问题,我镇积极推行医药费报销全程代理制度。

1、落实人员。落实专人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医药费报销工作,认真仔细地审核、复核,确保每一笔资金报销准确无误。

2、加大培训。镇合医办对代理员专门进行了的培训,规范办理报销的有关手续,促使村代理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3、规范程序。在各村建立全程代理员,统一制作了“办理单”,在“办理单”上详细列举了各种应携带的资料,使得全程代理员能无一遗漏地将参保农户的资料报至镇便民中心,从而能迅速进行医药费的报销。对于一些特种病历,由村代理员收集齐相关材料及证明,然后交由镇合医办,由镇合医办负责统一向市合医办申办特种病历卡,并及时将特种病历发放至农户手

中,并交代好相关事由。两年来全镇共办理特种病历81人。通过全程代理省去了参保农户因环境不熟,或资料不全而带来的麻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取得的成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展以来,较大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了**镇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4年我镇参保人数达到25807人,参保户数7925户,参保率达91%;全镇医保基金收入103.228万元,报销医药费总额为84.45万元;报销人数566人,其中报销在一万元以上的农户有8人。2005年参保人数25898人,户数8107户,参保率达92%;医保基金收入129.49万元;截止9月份,我镇农户已报销医药费91.2万元,共510人享受了合作医疗,其中报销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有22人,三万元以上的有2人。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开展难度大,需要镇村两级领导高度重视,配强配好工作机构,分工负责、协同作战、职责上肩、落实到人,要形成工作的合力。

(二)宣传引导是关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关键还在于解决农民的参保意识,只有农民思想通了,工作取得才能主动。只有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抓住典型事例让受益农民现身说法,才能提高农民参保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深、细、诚”,解除农民参保顾虑。要增加透明度,公布收支账目,向农民交底,保证农民知情、参与和监督的权利,真正取信于民。个人保费是一年一交,做好宣传工作就更为重要。如果农民的自愿程度不提高,到了第二年交保费的时候,难度就更大了。一些村干部不无担心地说,“合作医疗成功不成功,就看明年十月份。”

(三)提供优质服务是保障。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最担心的就是“文件上一个样,实行起来变了样”,最怕的就是手续麻烦,一次两次跑回头路。为此,实行全程代理就显得相当重要,只有不断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和持久。

各位领导,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高标准还有距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便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不断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向深入。

推荐第10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材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材料

区政协各位常委:

下面,我就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全区新农合工作运行情况

×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工作从×年开始,先后经历了起步实施、制度完善和规范运行三个阶段。三年多来,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区镇新农合管办机构认真工作,农民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的认知程度逐年提高,满意度不断上升,农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逐年下降,新农合资金最大的发挥了效益,新农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保持了较高的参合率。为了增强新农合制度的影响力、吸引力,引导和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加新农合,区合管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新闻媒体、标语、宣传单进村入户,使新农合的政策家喻户晓;通过典型示范,让参合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发农民群众的参合热情。区合管办还及时汇总分析参合人员信息,对参合人员进行人群分类,对参合人数较少的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重点宣传动员。经过几年来持续的宣传动员,新农合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参合率连续四年位居全市前列,覆盖人群不断增加。2010年,全区参加新农合人数×人,参合率达到×%。1

二是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为了规范新农合管理,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暂行办法》、区政府办公室每年年末都印发下一年度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调整方案》;全区各定点医疗机构统一使用卫生厅下发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管理,实施了协议管理制度和年终考核制度,区合管每年同定点医疗机构签发协议,年终按照《×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考评细则》严格考核,使这一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惠及农民群众;严格落实省下发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对基金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管理,保障了基金安全。区镇成立了领导机构,设立了经办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落实了工作经费。区合管办还制定了基金筹集、使用、监督、公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转诊、核销等规章制度。

三是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为了让农民群众能够通过新农合制度得到尽可能多的实惠,切实减轻农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各级政府逐年提高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制度建立初期人均×元的补助标准提高到了2010年人均×元的补助标准,个人筹资标准达到了每人每年×元。为了切实提高新农合的补偿水平,区政府每年都对分段补偿比例进行调整,由制度实施之初的×个分段调整为现在实行的×个分段,各

级定点医疗机构分段补偿比例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全区住院实际平均补偿比例由制度建立初期的×%上升到2009年的×%,以往农民因负担不起就医费用而造成的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截止2009年末全区共筹集资金×万元,支出资金×万元,受益人数共计×万余人次,人均受益×元。其中:为×人次住院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2807万元,为×人次参合农民报销门诊费用205万元,得到×万元以上补偿款的有68人,补偿149.6万元,为×名孕产妇报销住院分娩医药费用15.13万元。

四是监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自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区合管办始终把对新农合整个流程的监督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三年来,通过不定期的下乡走访农户、深入病房核实患者、查阅病历、每年两次赴市外医院核实费用等形式,也从中发现了一些违规问题,一些工作人员受到处理。×村新农合管理小组长利用代领区外患者报销款之机私自克扣部分补偿金,合管办责其补齐补偿金后×镇政府给予通报并免除其工作职务;区医院新农合核销窗口人员在对出院患者核销时,索要财物,哄骗患者家属能多报销,受到患者家属举报,合管办查实后责成医院给予处理,更换了工作人员;×卫生院出具虚假报销资料套骗新农合基金,经合管办查实后,报卫生行政主管局免除原院长职务,对涉案的其他人员

做出了相应处理;×镇患者通过借证骗取新农合资金、×镇肿瘤患者到×伪造假报销手续骗取资金,这些区合管办已追回补偿款;×卫生院大夫开大处方,合管办对医院进行了罚款并进行了全区通报。由此看来,怎样管理好全区×万多人口的“救命钱”,把基金真正用在需要用的病人身上,是新农合基金监管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现在不断出现的借证治疗、伪造虚假报销手续等违规现象,更为今后的监管工作提出警示。

二、2010年新农合执行的政策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0年全区出台了更加惠民利民的新农合政策。针对参合农民的患病状况,为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2010年出台了六项惠民利民政策。

(一)取消原有的家庭账户,全面推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

(二)将住院统筹分段补偿比例上调5个百分点,住院补偿封顶线由×万元提高到×万元;

(三)将新增加的特殊病种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血管介入术后一年内的抗凝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和原有的尿毒症透析治疗大额门诊纳入大病补偿,不计起付线和分段补偿,统一补偿比为×%;

(四)慢性病治疗扩大到村级医疗机构治疗,方便慢病患者,扩大受益面。

(五)为使区外就医患者及时足额领到补偿款,2010年实行“一卡通”返还区外就医补偿款制度,将补偿款直接打入参合农民持有的“×卡”中,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了群众就近领取

补偿款。六是正在探讨实施市内定点医疗机构直报制度,已经开通2家医院,其他正在协商中,这种做法既方便参合农民就医,又避免了利用假单据骗取新农合基金。此外,为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区合管办采取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年初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2010年度×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实行更加严密的协议管理,严格履行协议服务行为,建立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准出入制度,一经违反,将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定点资格;

(二)为控制不断增长的医药费用,保障基金使用的合理性,除了不断地深入定点医疗机构稽查外,合管办于6月10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农合基金控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住院标准、分级护理收费标准,实行按病种床日付费和总额预算,下达了各定点医疗机构2010年新农合报销总额数,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确保基金年底不出现漏洞。

(三)区合管办成立稽查室,监察定点医疗机构规范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等工作行为,监督经办机构补偿金的发放情况,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

截止5月末,全区共为×人次报销医药费×万元,其中为×人次区内住院患者补偿×万元,为×人次区外患者补偿×万元,为×人次慢性病患者补偿4.6万元,为×人次门诊观察患者补偿×万元,为×人次普通门诊患者补偿14.7万元,为×人次家庭账户患者补偿42万元,有5人达到补偿

封顶线×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由于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参合政策存在交叉,新农合要求整户参合,乡镇企业职工也可以参加,而城镇医保将全区中小学生和城镇户口人员(大部分是农转非的乡镇企业职工)纳入参保范围,致使全区×余人进行了重复参保,发生的医药费用重复报销,这样导致了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释放,重复参保居民就医人次数大大增加,经统计截止5月末,重复参保人数较多的×村参合人数3495人,就医人数为205人,占5.8%,×村参合5998人,就医人次613人,占10.2%,×村参合1336人,就医人次102人,占7.6%,而其他未重复参保的村就医人数占参合人数的3%。就医人数的大量增加和重复报销,也同时刺激了定点医疗机构对患者增加消费的行为,“凡是能两头报”成为了过度治疗的原由,大处方、多检查、高级别用药、延长住院时间等违规行为随即增加,这给合管办基金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导致了部分基金的流失。

(二)转诊转院制度实施相对较难,原因有二,一是区内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能力建设相对较弱,吸纳患者能力不强;二是由于我区地域距离市区较近,部分参合患者可以很方便的到市里三级医院就医,给新农合转诊转院制度的实行带来了困难。

(三)门诊统筹制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原因是门诊统筹刚刚实施,参合农民认识程度存在偏差,农民的期望利益与即得利益构成矛盾,导致门诊统筹基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之村级卫生室诊疗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当地参合农民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

(四)贫困人口本来生活艰难,更负担不起沉重的医疗费用,甚至有的连前期治疗款都拿不出,新农合的补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探讨出台更加惠及特困农民的医疗救助政策势在必行。

(五)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一定程度地抵消了新农合的补偿优惠政策,严格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医改政策和零差价药品配送政策的实施。

第11篇: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乡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工作汇报

我乡于2009年12月9日召开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会上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责任状,会后各村积极投入征收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我乡位于××、××、××三县六乡(镇)交界处,全乡总人口10056人,农业人口数9690人,农户数2198,应参合人口数8723人,截止至2010年3月2日,全乡缴费总额121740元,参合率达43.48%。

一、采取措施

为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工作任务,保证我乡新农合工作顺利开展,我乡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得力

我乡为完成县下达的工作任务,成立了以黄玉华书记、黄保中乡长为组长,韦光明主席为副组长,蓝燕纪委书记、莫健副乡长、黄福忠部长、龙永强副主席及乡直各单位的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我乡共有四个行政村,67个自然屯,127个村民小组,为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我乡把乡府干部、乡直各单位人员及村干、队干分为几个工作组,各组负责自己那片村屯任务,确保了村村有人管,户户有人收。

(三)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2010年的新农合在筹资标准从原来的100元变为150元,农民个人所交的费用从原来的每人每年20元上升到30元。农民群众对于这个变动都是比较抵触的,我们利用广播、板报、街日散发传单等形式让群众明白筹资标准提高的原因以及对群众有利的方面,努力打消群众疑虑,自觉参保。

(四)进屯入户,现场办公

我乡部分村屯离乡府较远,群众出行不便,为了使这部分群众及时参保,乡干、村干、队干进屯入户 带上专门发票,到农户家里收取新农合费,使群众足不出门就能办事,减轻群众负担。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群众参合意愿不高

我乡那朝村离乡府所在地较远,群众大病小病都很少到乡卫生院就医治疗,在外就医报销有困难,群众因此不愿意参保;另外,部分群众认为今年缴纳的新农合费用太高,农村家庭人口较多,总的费用高;还有部分群众因家里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在家的妇女、老人无法做主。

(二)部分干部意识不强,做事积极性不足

部分干部对于新农合工作认识不足,对这项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够,政策理解不透,工作存在畏难情绪。

(三)部分群众家庭困难,负担不起

部分群众因子女上学等原因家庭确实非常困难,负担不起参加新农合费用。

(四)报销手续复杂

新农合报销手续非常繁杂,群众也不能及时的得到报销的费用,并且对于新农合的范围不清楚,导致群众对新农合热情降低,消极对待新农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切实增强做好新农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搞好资金筹措,资金筹措既是基础又是难点,各村各部门要将思想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将其作为一项事关百姓身心健康和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认真抓好落实。要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这项制度的优越性,消除顾虑,放心参合,增强农民互助共济和共同抗御疾病风险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心往一处想,劲往

一处使,抓住目标不放松,高效完成筹资任务,确保参合率达到90%以上。

(二)着力抓好新农合农民个人资金筹措工作。要将2010年新农合筹资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之一来抓,认真履行职责,集中精力、人力和时间,狠抓宣传关键,突出筹资根本,强化管理服务,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新农合工作不仅关系到民生工程,也关系到农村的综合配套改革,关系到和谐凤凰建设的全局。新农合工作实施近3年,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成,但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有忧患意识。在筹资问题上,农民参合存在反复性,没有达到完全参合、主动缴费的程度。我们要本着对农民负责的态度,积极动员他们全员参合。

二是组织机构到位。新农合工作是一项新的制度,需要3-5年的政府引导、行政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各村各单位要把推进新农合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一件大事来抓,认识到新农合工作就是一件日常性工作,要像抓计划生育、村村通建设那样抓好新农合工作。会后,各村要召开村两委专题会议,成立专门筹资班子,乡包村领导负总责,支书、主任直接负责,村两委班子分片包干,责任到组户。村民小组长负责本小组农户的发动和参合费征收工作。实行三定征收,对思想不通、不愿参合的农户要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农民群众既是新农合的受益者,也是关键的推动力量。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新农合影响力,消除群众的误解和疑虑情绪。今年我们要与不愿参合的农民签订协议,让农民自愿表示不参合,如生病住院,各级政府将不必承担新农合工作中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这样做既是对不愿参合的农民负责,又是对乡村干部负责。我们在宣传中要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思想动员到位、群众认识到位,把新的筹资标准、筹资时间和筹资对象以及提标后报销比例等有关政策向广大农民讲清楚,重点宣传好以下几点:一是上级

补助资金大幅增长。二是住院费用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及封顶线全面提高。

四是资金筹措到位。农民个人缴费不到位,中央、自治区、市、县各级政府的补助资金就不能到位,因此,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民个人筹资上。全体乡村干部在新农合筹资工作中必要做到“四个明确”:一要明确时间任务。此次筹资工作以村为单位,各村必须规定时间使参合率达90%以上,各村要在规定的缴费时间内将应收资金统一上缴到县财政专户。二是要明确筹资标准。以户为单位,按照人均30元的标准筹集。三是要坚持以户籍为准划分参合农户。严格坚持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整户参加新农合。四是要明确筹资方法。在筹资过程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影响带动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本着先易后难、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先富裕家庭后一般家庭的原则进行,多做思想工作,打消群众疑虑,真正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今年全县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中的红失人员、在乡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等仍由县民政局、残联、计生局审核批准,乡镇民政办、计生办要与县直单位、乡合管办认真衔接,仔细核对,不符合救助人员要及时通知其自行缴费,防止因审定标准不统一产生漏报错报。五是搞好服务工作。乡农合办要组织好参合农民信息登记表的填写,并负责完成参合农民信息微机录入,核对无误后及时报送县合管中心,就诊卡和筹资收据要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

第12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2004年12月1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临邑县委、临邑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临邑县隶属德州市,辖7镇3乡,859个行政村,面积1016平方公里,人口51.9万,其中农业人口43.95万。2003年财政总收入3.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

去年以来,在盛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作为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作一年多来,从基础准备、宣传发动、资金筹集和管理、报销程序等方面,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各项工作已逐步纳入了科学管理、规范运作、惯性运行、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003年5月,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8月和12月我县先后两次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典型发言。期间,省市领导多次前来指导工作,各级新闻媒体也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报道和推广。

一、我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和基本情况

2002年10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县委、县政府按照文件要求,就如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专门研究,并组成调查组,对全县农村人口的身体状况、收入情况、就医消费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而医疗费用却相对偏高,农民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下降,没钱看并看不起病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据统计,占全县总户数2.6%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占70%。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农民自身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通过政府资助和集体扶持等形式,使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钱看并看不起病的问题。

在广泛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并及时向市政府和省政府上报了《关于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请示》,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支持和肯定。2003年2月20日,王军民副省长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卫生厅有关人员到我县就农村卫生工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专题调研。2月2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正式确定我县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全市党代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上都作了部署,并明确要求临邑要全面做好试点工作,以带动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县委、县政府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列为2003年全县的6项重点工作之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于3月23日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员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我县确定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县二院、各乡镇卫生院及所属460个村卫生室为定点医疗单位,明确了临盘镇、孟寺镇为试点乡镇,并制定了试点乡镇和全面铺开工作的时间配档表。会后,临盘、孟寺两个试点乡镇、县直各定点医疗单位,以及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工作,通过抽调专职人员搞培训指导,层层设立办事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制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等措施,使试点乡镇在操作程序、业务培训、登记摸底、照像办证等方面做到了同步运行,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在认真总结试点乡镇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6月份,在全县全面铺开。截至2003年底,全县有410921名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3.49%;2004年8月份开始第二周期运作,到目前已有415651名农民全部办理了相关手续,参加率达94.56%。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周密方案。县委、县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列为2003年全县“十大为民工程”之一,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了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为加强组织指导和管理,实施了合作医疗“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组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县管理委员会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单位一把手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民代表组成。县监督委员会由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和各乡镇选派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组成。县合作医疗办公室配备了10名责任心强、业务娴熟的工作人员,其办公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各乡镇也都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目前,全县上下组织机构健全,政令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有力地推动了合作医疗工作的扎实开展。

&

了筹集资金“既无透支,又无沉淀”的基本要求。截至今年8月份,共有18.5万农民得到了实惠,兑付医疗费827.53万元,其中门诊病人16.9万人次,兑付227.5万元,住院病人21500人次,兑付600.2万元,受益面达45%。此外,我们对一年来尚未得到实惠的农民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并普遍进行了健康查体。在资金监督方面,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由县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县监督委员会定期听取基金收支、运作及管理情况汇报,定期向社会公布,确保把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公平、公正、合理地用到农民群众身上,切实做到取信于民,让农民放心。在医疗服务方面,改变过去对医疗服务机构实施事后监督检查的方式,实行了全程监督、动态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把综合监管与现场核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整个诊疗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了监管工作的实效性和监督力度。今年7月份以来,在加强医疗单位管理的同时,我们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为主题,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活动,指导农民摒弃陋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药品管理和使用方面,采取药品器械集中招标采购供应的方式,专门组建了药品招标采购办公室,对全县10个乡镇的药品、器械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在招标过程中,注重发挥中医、中药在农村的优势,在明确将针灸、推拿、刮痧等民间治疗方法列入报销范围的同时,适当增加了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的采购比例。招标后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15%,既降低了广大农民就医成本,节省了卫生资源,又保证了药品质量和就医安全。同时,我们加大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力度,使全县统一用药目录,统一用药价格,规范了药品进购途径。该项工作的实施,使农村合作医疗与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仅以低廉的价格和便捷的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还使乡镇卫生院从繁杂的药品购销中得到解放,集中精力加强医院管理。在办事程序方面,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凭《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或户口薄就诊,合作医疗办公室定期报告合作医疗资金收支、使用情况,并定期社会公示,保护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五)狠抓关键环节,力求扎实稳妥。为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宣传、筹资、管理方面,我们牢牢把握“早、实、严”三个关键环节。“早”,即抢抓机遇,早部署、早行动。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2003年2月28日确定后,3月1日办公室立即成立,3月2日组团赴江苏新沂参观学习,3月23日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部署。在“非典”疫情之前,我们已完成了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整体部署。既使4月份在“非典”肆疟、人心恐慌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争取了发展先机,赢得了抗击“非典”和试点工作的双胜利。“实”,即科学规范,扎实运作。一是制定政策求实。试点工作一开始,在没有统一模式和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我们组成了14人的专门调查组先后分赴10个乡镇16个医疗单位,进行了历时20余天的基线调查,在掌握了一线材料后,请上海及省内的卫生经济专家帮助科学分析,科学求实地制定了适合本县县情的实施办法。今年又将原《实施办法》中的诊疗项目、报销比例、用药目录等综合考虑,通过反复论证和测算,对其进行补充和修订,使之更加切合实际。二是运作机制务实。去年当试点工作在全县铺开的时候,各定点医疗单位票据审核工作压力加大,部分参加对象因为得不到及时兑付而不满,对此,县里拨专款为县、乡各定点医疗单位配置了电脑,安装了信息管理系统,使全县各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联网,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微机化管理。三是管理队伍力量充实。为加强对全县合作医疗工作的管理,我们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在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的基础上,对全县10个乡镇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就如何宣传发动、登记办证、清产核资、就诊登记、表格填写、审核报销等工作进行了系统培训和指导。合作医疗工作自开展以来,共举办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培训班8期,参训人员达800人次。“严”,即严格按规定审核。审核工作是将已筹集的资金是否管好、用好,能否公正、公平、合理地用到农民身上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设计了合作医疗专用票据,采取村、乡、县逐级负责的方法,实行三级审核制度,逐级把关。同时,我们严格财务制度,县合作医疗办公室和县定点医疗单位、乡合作医疗办公室采取结算转账的方式,报销对单位不对个人,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人为造成的偏差,实现了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县合作医疗办公室作为全县合作医疗各种票据的总审核,在负责全面监督审核的同时,科学安排,合理分工,从票据的核兑到支票的支付无不体现了一个“严”字,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去年底和今年9月份,盛市财政部门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和检查,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下步打算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作为山东的欠发达地区,各级财力有限,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资金偏少,对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的保障能力有限;二是部分农民的健康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定点医疗单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亟需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房屋简陋、设备落后、人才匮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许多病人因此而涌入大型医院,致使医疗开支增长。虽然我们于今年初把乡镇卫生院改貌建设列入全县“十大为民工程”,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1200万元对全县十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貌建设,但

第13篇:敖汉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尊敬的自治区卫生工作调研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敖汉旗委、旗政府对自治区卫生工作调研组的各位领导来敖汉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交通便利。距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均在500公里以内。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总人口59.3万,其中农业人口522439人,辖29个乡镇苏木。敖汉旗以“绿色敖汉、人文敖汉、金色敖汉”而闻名。敖汉旗几十年坚持不懈开展生态建设,是“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人工种草第一县”,并被联合国授予环保“全球500佳”荣誉称号。敖汉旗人文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兴隆洼文化距今已经八千年。敖汉旗黄金等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自然资源,敖汉旗形成了以矿产业、花炮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建材饮品业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2004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为29.1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

敖汉旗的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今年3月1日起正式启动运行。全旗参合农牧民429732人,参合率为82.25%,如果减去整户外迁人员50190人,参合率达到了91.01%。首批审定的新型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包括4个旗直定点医院、10个中心卫生院、18个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45个村级卫生室。截止到7月20日,我旗享受到合作医疗补助的农牧民达61343人次,累计补助金额2383680.74元。其中,旗内住院补偿1454030.74元,5353人次;旗外住院补偿138150元,91人次;门诊费用补偿790000元,56000人次。

一、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周密组织,确保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敖汉旗把开展新型合作医疗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力以赴抓好试点工作。旗政府把此项工作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并列为旗政府为人民群众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大力推进。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启动过程中,旗委常委会、旗政府常务会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旗委、旗政府连续三次召开有29个乡镇苏木党政一把手参加的工作调度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此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在旗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旗委、旗政府形成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要人出人,要钱出钱”的共识。2005年1月11日启动会议后,按照旗委、旗政府的统一部署,旗、乡、村各级迅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机构,旗里成立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并新组建了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各乡镇苏木也新组建了由2—3人组成的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在试点工作启动之初,旗政府克服财力不足的困难,及时拨付启动资金40万元,在正式运行后,旗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微机系统、软件开发、办公设施等各项建设。各乡镇苏木也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尽己所能地为新型合作医疗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想方设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围绕旗委、旗政府统一部署,从工作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和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卫生部门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全力以赴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全旗上下对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投入到位,形成了上下一致,统筹协调,多方配合的良好机制,从而为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结合旗情,周密测算,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为制定一个符合我旗实际的工作方案,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新型合作医疗健康运行,旗委、旗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部分乡镇的同志赴毗邻旗县通辽市奈曼旗和四川、湖北等省参观考察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通过参观考察,学习借鉴了区内外兄弟单位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先进经验,为做好我旗的试点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基线调查阶段,主要采取了机构调查和入户调查两种方式,在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机构服务状况、疾病发生情况、就医情况、医药费支出、疾病谱排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了统筹帐户可支配资金的测算方法和补偿比例、起付线、封顶线。制定出台了《敖汉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敖汉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敖汉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及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技术规范等相关配套文件。

(三)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全力筹措参合资金

抓好农牧民自筹资金的落实,是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旗委、旗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苏木克服了适逢春节前后这一特殊时段等困难,全力以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宣传发动上下真功夫,下苦功夫。各乡镇苏木普遍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各级干部包村、包组、包户的宣传责任制度,组成一个个宣传工作队、工作组、小分队,深入到村、组、户进行宣传,广泛宣传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意义、目的,让农牧民了解和掌握新型合作医疗的各种政策和知识,从思想意识上真正接受合作医疗,从而主动参与合作医疗,在宣传发动过程中,全旗上下真正做到了统一思想,全力以赴,克服了重重困难,我旗的宣传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

截止到2月25日(2005年全旗参合截止期限),全旗共有429732人参加合作医疗,农牧民个人缴纳的基金为4297320元。

开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的工作,是一项惠及广大农牧民的工作,为了真正把这件好事做好,让广大农牧民理解和接受,旗委、旗政府始终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一方面,我们抓好对旗乡两级干部和定点医疗机构人员新型合作医疗政策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旗乡两级干部、卫生工作人员特别是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为广大农牧民做好相关政策等方面的解释说明工作,他们既是工作员,也是宣传员。同时,我们坚持做好大病补偿病例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对住院费用补偿金额在3000元以上的病例,我们采取了每月在电视、报纸上通过专题、专栏的形式定期公布的方式,用这些典型事例宣传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意义和作用,让群众更加了解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报销方式、程序、手续等情况,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面。

(四)一切从便民出发,简化补偿程序,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

敖汉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设定之初,我们就从便民的角度进行了通盘考虑,首先,为最大限度地给参合农牧民提供便利,确保农牧民就医自主权,我们实行“一证通”就诊制度,参合农牧民只要手持《合作医疗证》就能在全旗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其次,住院补偿资金先由医疗机构垫支结补,并将合作医疗报销窗口设在靠近药房、收费室处,方便农牧民结算。农牧民在旗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出院后,当场就可从报销窗口拿到补助资金。第三,对于门诊就医的农牧民,我们实行就地现场结补报销,农牧民可直接得到补偿。

在试点工作中,坚持实行“四公开一公示”制度,将合作医疗各项政策、参合农牧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基金补偿范围和方式、用药目录和限价药品在各定点医疗机构予以公布,并将参合农牧民补偿情况在乡镇合管办、定点医疗机构、村委会张榜公示,补偿金额在3000元以上的还通过电视、报纸每月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设立公开电话,广泛接受农牧民的咨询和监督。此外,旗委、人大、政府、政协还定期地对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结果向全旗通报。

(五)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其医疗服务行为,是保证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保障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经过严格审核在全旗确定了32个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和345个村级卫生室作为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并根据其工作开展情况,对其实行动态管理。为确保定点医疗机构能够为参合农牧民提供优质、高效、透明、便捷的医疗服务,我们实行了严格的审查制度,旗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处方、病历、诊疗、药品价格、医疗收费等进行定期检查、定期考核,以此来约束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参合农牧民利益不受侵害。同时,我们积极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的提升。

为保证合作医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我们正着手开发敖汉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家庭帐户系统、统筹帐户系统、基本信息系统三大块管理,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使合作医疗工作更加高效、快捷,工作方式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工作程序更加简易化。

二、新型合作医疗运营成本情况

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启动前期,我旗共投入资金44.5万元,用于合作医疗宣传、表簿卡册印刷、购置办公设备、培训费等支出。

在启动运行阶段中,旗财政又拨入专门经费26万元,用于新型合作医疗运转的经常性费用支出。在今年5月份,我们通过政府采购进行了软件开发,达成标的意向53万元。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各乡镇苏木在宣传、发动、筹资阶段以及启动运行后,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全旗各定点医疗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共投入资金约60万元。

三、新型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投入方向和投入效益情况

对于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我们按照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受益面的原则,以收定支,实行大病统筹与家庭帐户基金相结合的模式,将合作医疗基金分解为大病统筹基金和家庭帐户基金两部分,农牧民每人缴费的10元,其中9元为家庭帐户,用于门诊医疗费用的报销。抽出农牧民个人缴费中的1元加上中央及地方补助的20元组成大病统筹帐户。

今年1-6月份,全旗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为34403085元,2004年1-6月份全旗医疗业务收入为3013734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265741元;全旗各级医疗机构住院病例34858人次,去年1—6月份住院病例为1925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5602人次。比较两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开展,使各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显著增加,这不仅使各级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防控疾病能力进一步加强,而且各级医护人员也更加注重业务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拉动了乡、村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逐渐改善,三级医疗保健网更加牢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

截止到7月20日,新型合作医疗共为全旗农牧民补偿资金2383680.74元,使61343名农牧民受益。通过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广大农牧民对党委、政府特别是乡村两级组织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此项惠民工程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基层广大干部与农牧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融洽;农牧民的卫生意识、就医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互助共济的意识在广大农村牧区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新型合作医疗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在新型合作医疗正式运行后,旗新型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组织了由旗五大班子领导带队、相关部门组成的调研组,分赴各乡镇苏木,深入到村、组、户和各定点医疗机构,对全旗的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进行了连续跟踪督查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新型合作医疗中存在着住院补偿医药费用起付线200元偏高、辅佐检查费用报销额度低、在旗外住院医药费报销比例低等问题。为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测算的基础上,在保证新型合作医疗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4月21日,旗政府下发了《关于修订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报销起付线等管理办法的通知》,对管理办法及时进行了修订并于5月1日起正式执行,主要是:

乡镇苏木卫生院起付线由原来的200元降至100元;取消辅佐检查费用超100元部分不予报销的限制,与其他医药费一样按比例分段报销;扩大新型合作医疗用药范围,各医疗机构根据用药习惯,可向旗合管办申报《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试行)》以外药品,经旗里审定批准后,扩大其用药报销范围;对在旗外住院用药,除保健药、营养药不予报销外,其他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同旗内一样对待。同时,为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尊重参合农牧民的意愿,我们将参合农牧民个人帐户部分的报销方式也做了调整,让参合农牧民可以自由选择两种个人帐户报销方式:一是在旗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30%比例报销,每人每年最高可补偿11元;二是在旗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100%报销,每人每年最高补偿9元。

这些办法的调整,得到了参合农牧民的普遍欢迎。政策调整后的两个多月中,我们又进行了跟踪调研,调研中发现,在报销比例、起付线、封顶线等方面,仍存在着调整的空间和必要。对此,我们将在进一步分析研究后,适时做出调整,以最大限度地使广大农牧民受益,推动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健康运行。

(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亟需改善。目前,全旗大部分基层卫生院房屋破旧、设备落后、服务能力差,不能满足患者医疗需求,急需进行配套建设。由于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农牧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与现在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在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恳请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实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地区,继续加大医疗卫生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医疗设备投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低价、便捷的服务。

敖汉旗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经如期启动,平稳运行,但与上级要求和农牧民的整体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们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强化便民利民措施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采取更多顺民心、得民意的亲民利民新举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虚心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为推进我旗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健康发展,保障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第14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汇报

平罗县位于宁夏北部,总面积2251.6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6乡,160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29.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9万人,有回、汉、蒙等15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8.96万人,占30.1%,是行政区划调整后石嘴山市所辖唯一的建制县。去年9月份,我县被确定为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近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经过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截止8月底,全县13个乡镇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共有13917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66%;农民上缴合作医疗基金139万元,为3408名住院患者报销医疗费152万元,占享受合作医疗人数的2.45%;人均住院报销446元,合作医疗住院费用平均补偿金额占人均住院费用的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这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任务重、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财政、卫生、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由主管副县长带队专门赴外地考察、学习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确保合作医疗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运作,成立了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核定编制7人,负责具体的业务工作,县人民政府为管理中心投资22万元资金,配备了计算机、复印机、文件柜、桌椅等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抽调1-2名干部,负责本乡镇合作医疗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深入调查摸底,科学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为了制定与我县实际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我们组织人员分别对高庄乡、灵沙乡、城关镇、姚伏镇、黄渠桥镇5个乡镇的21个行政村,2637名农民2001年至2002年住院费用情况进行了基线调查。通过调查,全面掌握了农民住院人数、住院费用、疾病类型等情况,根据调查,研究制定了《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纳10元,中央财政补助10元,自治区财政和县财政补助10元,每人每年共筹资30元,其中,个人缴纳的10元中的5元用于建立个人家庭帐户,对合作医疗个人家庭帐户的5元,因人而宜,具体操作上规定可用于门诊治疗,也可用于购买药品,如未支出,全部结转滚存到下年度使用。个人家庭帐户中的另5元用于大病住院统筹。医疗费的补助标准:参保农民因病住院的医药费按规定标准报销,以300元为起付点,301至1000元,按20%的比例给予报销;以后每增加500元,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报销比例55%;一年内累计报销不超过4000元。科学合理的试点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规范合作医疗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广泛宣传,确保农民自愿积极参加合作医疗。

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合作医疗的意义,消除他们的顾虑,促进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并通过设立宣传栏、板报,刷写标语,散发宣传单,编辑新闻专访等形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政府分管副县长在平罗电视台发表了专题电视讲话,详尽介绍了推行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制作了专题宣传片8期,印发了《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6万份,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制作宣传栏或黑板报168期,刷写标语58条。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在自愿的情况积极参加合作医疗。针对不少农户担心交钱兑付难,持观望等待态度。为了消除群众疑虑心理,我们特地于2月份在高庄乡进行了公开兑付,当场为2户农民兑付报销医疗费6000多元,让当地群众亲眼看到了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同时制作了专题片,在平罗电视台进行了播放,此举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四)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为了确保合作医疗的规范运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药品目录(试行)》、《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定和要求。使合作医疗工作管理有章程、用药目录有依据、就诊就医转诊转院有制度,为顺利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确保合作医疗制度落到实处,我县一是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列入对各乡镇两个文明工作考核之中,明确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二是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队、队干部和党员包户的联系责任制;三是明确了卫生职能部门和各医疗机构的责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县属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与卫生局签订了责任状;卫生局机关实行领导管片,干部联系1-2个乡镇合作医疗的工作责任制。狠抓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和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合作医疗在全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四是建立健全了督查机制。县委、政府督查室、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到乡镇对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效果不明显的,在全县给予了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各乡镇提出了整改意见。有效地促进了该项工作在全县的平衡推进。

(五)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制度,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正常使用。

截止目前,我县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52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55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138万元,县财政配套92万元,农民上缴139万元。把这笔基金用好用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制定了《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和《基金运行暂行办法》,严格实行医院结算、中心审核、财政拨付、银行兑付、封闭运行,规范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县财政设立了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向社会各界公布基金使用情况,接受监督。同时,成立了由人大、政协、监察、审计等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组成的合作医疗监督小组,监督检查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各乡镇也成立了同时有农民代表参加的监督领导小组,设立了监督电话和意见箱。各乡镇定期将收缴农民的合作医疗基金、农民报销情况向村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资金管理使用中的公开透明。经县审计部门对全县合作医疗基金的专门审计,我县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运行做到了专款专用、规范操作、封闭运行,符合各项规定。

(六)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和服务。

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对于各医疗卫生单位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考验。为此,我们要求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一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端正医德医风,克服生、冷、硬、推、拖的作风;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坚决克服“大包围”、“大轰炸”式的治疗现象,克服大处方、滥用药的现象。二是进一步严格药品市场管理工作。加强《药品管理法》的执法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药市场和医疗单位。实行真正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保证广大患者用上优质、价廉的药品。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疗效明显、价格低廉的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县“全国中医先进县”成果,加强县乡医疗机构的中医工作,充分利用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为参保农民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医疗服务,满足农民需求。四是各乡镇卫生院为每位参加合作医疗的群众建立健康档案,主动深入到各村队为群众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咨询服务,不坐等上门,坐享其成。五是对合作医疗的定点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对不执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规定,破坏合作医疗制度的单位,取消其合作医疗定点资格,对具备条件的医疗单位可申请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满足了合作医疗工作和农民群众的需求。

三、成效和体会

我县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显著的社会效益,使各级组织和干部充分认识到了合作医疗试点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了合作医疗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确保农民身体健康,致富奔小康的有力保证,为农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例,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好处,关心、支持乡镇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二)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通过对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按比例报销,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尤其是重病大病,作用十分明显。如:平罗县姚伏镇曙光村2队农民许桂英,由于患心肌梗塞在平罗县医院住院治疗,共花医药费8432元,合作医疗为她报销4000元,极大地减轻了她的医药费负担,许桂英一家一再表示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了她的命,也救了她全家。各定点医疗机构按照有关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患病的农民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避免了农民群众因住院造成的医疗过度消费,减少了合作医疗基金的流失和浪费。据统计,实施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县农民住院平均费用比未开展合作医疗以前下降了500元,下降33%。

(三)实施合作医疗制度,激活了农民医疗需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全县医疗机构住院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00人,上升33%。农民群众逐步认识到了合作医疗的重要作用,对医疗需求越来越大,逐渐走出了“小病不治、大病硬抗”的认识误区,杜绝了“小病养成大病、大病造成死亡”现象的发生。

(四)政府重视、财政支持,保证了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县委、政府切实将合作医疗作为民心工程,加强领导,从组织机构、经费、部门乡镇协调等各方面都给予了重点支持和保障。去年,县财政在“非典”防治、抗旱救灾、重点建设等多方面需要资金的情况下,优先安排了合作医疗配套经费92万元,保证了合作医疗兑付的正常运转。各乡镇把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乡镇年度重点工作狠抓落实,有力地配合了全县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

(五)科学制定方案确保了合作医疗的健康运行和群众的积极响应。

我县在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中,围绕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综合考虑了全县人口、地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着眼长远,立足于全局,全方位、高起点的构划了合作医疗试点方案。在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我们坚持了群众自愿、大病住院统筹、兼顾公平、广泛覆盖、解决基本医疗的原则,集中了民智,体现了对贫困人口和弱势人群的照顾,从而为顺利实施合作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农民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虽然经过我们的多方努力,但合作医疗参合率只有66%,距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试点工作方案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的作用发挥得不够。门诊治疗工作起步迟,影响了合作医疗参保率。

3、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化网络还没建成,合作医疗从业人员业务不够熟练。

4、定点医疗单位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

2、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合作医疗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加大对合作医疗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力争让所有从业人员熟悉合作医疗的政策性文件、操作流程和办事规则,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严谨、服务周到的合作医疗从业队伍。

3、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管理。借国家对农村卫生建设加大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卫生三项建设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硬、软件设施,提高其服务功能,为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运行创造条件。

4、修正和调整现行方案:

一是合理建立家庭帐户。在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下,将合作医疗每人基金中22元作为住院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补助,农民个人缴纳的10元中的8元以家庭为单位,建立个人帐户,支付门诊医疗费。根据农民自愿选择就诊原则,进行门诊治疗、体检、预防保健等,也可滚存留用。

二是适当调整起付线。根据“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原则,依据住院费用支付情况,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设定不同的起付线,即一级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调整为150元,二级定点医疗机构300元,非定点医疗机构500元。

三是调整部分补偿比例。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在1000元以下的补偿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25%,其余比例不变。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封顶线由原来4000元调整为300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项改革性和试验性工作。我县将全力配合好这次检查评估,积极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把试点工作搞好、搞成功,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民众,并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15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汇报

平罗县位于宁夏北部,总面积2251.6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6乡,160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29.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9万人,有回、汉、蒙等15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8.96万人,占30.1%,是行政区划调整后石嘴山市所辖唯一的建制县。去年9月份,我县被确定为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近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经过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截止8月底,全县13个乡镇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共有13917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66%;农民上缴合作医疗基金139万元,为3408名住院患者报销医疗费152万元,占享受合作医疗人数的2.45%;人均住院报销446元,合作医疗住院费用平均补偿金额占人均住院费用的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这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任务重、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财政、卫生、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由主管副县长带队专门赴外地考察、学习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确保合作医疗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运作,成立了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核定编制7人,负责具体的业务工作,县人民政府为管理中心投资22万元资金,配备了计算机、复印机、文件柜、桌椅等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抽调1-2名干部,负责本乡镇合作医疗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深入调查摸底,科学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为了制定与我县实际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我们组织人员分别对高庄乡、灵沙乡、城关镇、姚伏镇、黄渠桥镇5个乡镇的21个行政村,2637名农民2001年至2002年住院费用情况进行了基线调查。通过调查,全面掌握了农民住院人数、住院费用、疾病类型等情况,根据调查,研究制定了《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纳10元,中央财政补助10元,自治区财政和县财政补助10元,每人每年共筹资30元,其中,个人缴纳的10元中的5元用于建立个人家庭帐户,对合作医疗个人家庭帐户的5元,因人而宜,具体操作上规定可用于门诊治疗,也可用于购买药品,如未支出,全部结转滚存到下年度使用。个人家庭帐户中的另5元用于大病住院统筹。医疗费的补助标准:参保农民因病住院的医药费按规定标准报销,以300元为起付点,301至1000元,按20%的比例给予报销;以后每增加500元,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报销比例55%;一年内累计报销不超过4000元。科学合理的试点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规范合作医疗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广泛宣传,确保农民自愿积极参加合作医疗。

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合作医疗的意义,消除他们的顾虑,促进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并通过设立宣传栏、板报,刷写标语,散发宣传单,编辑新闻专访等形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政府分管副县长在平罗电视台发表了专题电视讲话,详尽介绍了推行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制作了专题宣传片8期,印发了《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6万份,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制作宣传栏或黑板报168期,刷写标语58条。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在自愿的情况积极参加合作医疗。针对不少农户担心交钱兑付难,持观望等待态度。为了消除群众疑虑心理,我们特地于2月份在高庄乡进行了公开兑付,当场为2户农民兑付报销医疗费6000多元,让当地群众亲眼看到了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同时制作了专题片,在平罗电视台进行了播放,此举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四)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为了确保合作医疗的规范运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药品目录(试行)》、《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定和要求。使合作医疗工作管理有章程、用药目录有依据、就诊就医转诊转院有制度,为顺利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确保合作医疗制度落到实处,我县一是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列入对各乡镇两个文明工作考核之中,明确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二是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队、队干部和党员包户的联系责任制;三是明确了卫生职能部门和各医疗机构的责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县属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与卫生局签订了责任状;卫生局机关实行领导管片,干部联系1-2个乡镇合作医疗的工作责任制。狠抓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和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合作医疗在全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四是建立健全了督查机制。县委、政府督查室、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到乡镇对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效果不明显的,在全县给予了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各乡镇提出了整改意见。有效地促进了该项工作在全县的平衡推进。

(五)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制度,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正常使用。

截止目前,我县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52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55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138万元,县财政配套92万元,农民上缴139万元。把这笔基金用

有从业人员熟悉合作医疗的政策性文件、操作流程和办事规则,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严谨、服务周到的合作医疗从业队伍。

3、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管理。借国家对农村卫生建设加大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卫生三项建设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硬、软件设施,提高其服务功能,为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运行创造条件。

4、修正和调整现行方案:

一是合理建立家庭帐户。在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下,将合作医疗每人基金中22元作为住院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补助,农民个人缴纳的10元中的8元以家庭为单位,建立个人帐户,支付门诊医疗费。根据农民自愿选择就诊原则,进行门诊治疗、体检、预防保健等,也可滚存留用。

二是适当调整起付线。根据“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原则,依据住院费用支付情况,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设定不同的起付线,即一级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调整为150元,二级定点医疗机构300元,非定点医疗机构500元。

三是调整部分补偿比例。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在1000元以下的补偿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25%,其余比例不变。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封顶线由原来4000元调整为300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项改革性和试验性工作。我县将全力配合好这次检查评估,积极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把试点工作搞好、搞成功,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民众,并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16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细则

一:新农合补肋对象:

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符合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孕产妇。

二:住院分娩新农合补助标准:

(一):平产按单病种定额补偿(基本服务项目范围内):县内县级医院每例补助550元,乡镇中心卫生院每例补助300元,县外医院每例补助300元。

(二):剖宫产按单病种定额补偿(基本服务项目范围内):县内县级医院每例补助1000元,乡镇中心卫生院每例补助700元,县外医院每例补助600元。

(三):不管平产或剖宫产财政定额补助300元。

(四):病理产科: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和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须赴上级医院抢救治疗并办理了转诊转院手续的,仍按新农合原来规定的有关补偿标准进行补助。

三:住院分娩新农合补助程序:

(一):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凭县住院分娩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发的<<双峰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凭证>>的第四联到所在定点医院新农合补偿兑付窗口办理补助手续, 还需提供的其他补偿兑付资料按新农合补助的要求不变。

(二)在县外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回所属乡镇卫生院办理补偿兑付手续, 未达到本地补助标准的, 据实给予补助, 超过标准的,平产分娩每例由财 需提供的补偿兑付资料按原来的要求不变。

第17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寒假社会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调研报告

——曾俊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农村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现在许多农村发展新型合作医疗,深得人心,人民群众把它称为‘民心工程’和‘德政’”。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为了了解2010年梅州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展和成果、问题,本人进行了这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调研。

本人调查的地点是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村。三角村地处镇中心,距梅城5公里,是三角镇人民政府和圩镇集市贸易所在地。因圩镇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呈“Y”三角形,故名。银行、邮电、医院以及梅县民航机场、中共梅州市委党校、市农科所等都设于此地;梅汕公路、环市公路都贯通境内。

本人调查的时间是2010年1月26日至2月3日。在这9天时间中,本人以口头问卷的方法调查了50人,这50人是随机抽取的,有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也有比较困难的。对于比较困难的被调查者,本人着重记录,因为农村合作医疗对其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是一样,它不可能总是让人们受益。所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它。 先说说三角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吧。

新型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从三角村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医疗保障的依托。在中国农村,随着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渐退出,造成了农村人口看病贵和看病难等现实问题,甚至一些农民因此而致贫和返贫。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满足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从三角村的问卷调查来看,几乎全部的农民表示需要医疗保障;80%的农民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多数的农民认为新型合作医疗好处很多,可以及时看病并报销一些医疗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应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而产生,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大病实现统筹,个人账户可以累积转存,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大病医疗提供了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大病统筹机制,参保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10元的保险费存入个人账户,就能得到国家、省、市、县财政共计40元的补贴形成社会统筹基金,参保者大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就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得到补偿。这一机制切实解决了农民大病治疗问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旧合作医疗制度相比,统筹层次高,管理体制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到位,并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现在说说三角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足

三角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6年开始试点到现在,还不到5年的时间,从制度设计到运行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制度推进与宣传不到位影响了农民的参保。这导致农民对这一新型制度缺乏了解而不愿参保。在被调查的人员中,有20%的被调查者有不再继续参加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的意向,这可能因为他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制度的不满,或者对经办单位工作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人员的服务态度的不满意。这些问题都是管理、服务和宣传不到位造成的,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2.受益面狭窄导致可信度不足。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但只对大病实行统筹的制度模式。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用于门诊和买药;社会统筹由各级财政出资,用于大病统筹治疗。可见,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受益人群主要是生大病住院治疗的参保者。即使患大病住院治疗,由于受定点医疗机构和起付线的限制,受益人群也非常有限。另外,新型合作医疗的药品范围、诊疗项目范围等都比较小,也对受益面产生一定影响。

3.农民缴费少难以保障日常医疗费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个人缴费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地区的缴费标准是每人每年10元。以三角村为例,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费10元并存入个人账户,用以买药和门诊看病。从缴费水平看,即使一个五口之家,个人账户总额也只有50元,这些钱用来支付全家人一年买药和门诊看病是远远不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0%的人认为,新型合作医疗明显降低了看病问题;70%的人认为新型合作医疗稍微降低了家庭医疗的费用;20%的人认为不清楚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到底改善了家庭医疗费用没有。因此,有参保者认为,没有从此制度中获益或者没有看到此制度的医疗保障作用。

4.政府的投入少导致保障水平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除了农民向个人账户缴费外,各级财政对参保者每人每年补贴40元,进入社会统筹用于大病补偿。然而,从制度运行的情况看,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保障水平很低。调查结果显示:71%的农民认为政府补贴不足。同时,由于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差、设备老化,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低,部分大病患者不敢到这些医疗机构就医,只能越级到市或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治疗。因为此制度中的大病补偿不是病种补偿,而以医疗机构级别来确定补偿标准,同时设有起付线和较低的封顶线,即医疗费用在达到起付线以上的医疗费才予以补偿,并且超过封顶线以外的医疗费不予补偿。因此,就医的医疗机构级别越高,补偿就越少;同时还要扣除不在所保药品范围内的药品费用,这样农民生大病或住院得到的补偿就微乎其微。有些病种(如癫痫病)在定点的医疗机构没有相应的治疗科室甚至不在所保的范围内,只能到非定点的专业医疗机构就诊,这样就得不到补偿,医疗费用全部由农民自己承担。由此,不难看出,由于政府投入少导致受益面窄和保障水平低,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作用发挥得相当有限。

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足,我们学生也不能做出比较大的帮助,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群众反映,让政府真真正正为群众办事。有了一个好政府,不论是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别的制度,都会让群众得到温暖的。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身处校园,在象牙塔里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我们对社会太缺乏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眼界受到限制,得不到开阔。这次社会调研可以说是我们大学生第一次真正独立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与校园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还很缺乏社会经验,我们要学习的社会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次实践经历来之不易,收获很多,我们都会终身难忘。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我们会结合这次实践经历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弥补不足,以便将来以良好的风貌和能力踏入社会,奉献自己,造福社会。

第18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

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

一、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自愿参保”为原则。虽然人均10元的缴费标准不会给农民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但是健康的青壮年人群患大病风险较小,参与积极性较低,风险较大的高危人群则倾向于参加,这样逆向选择极容易导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在政府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缴费标准将是维持新农合基金运转的唯一选择,但是费率的提高必定使农民的参合率下降,导致新农合基金最终崩溃。同时,“只报销大病”容易诱发农民将“小病当成大病医”的道德风险,造成医疗支出的急速上升。此外,和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为普遍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表明,农村约有37.7%的病人发病后并未及时就医,很多农民的大病都是由于耽误对小病的治疗而形成的。只负责大病统筹而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必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医疗保障状况。

二、相同的人均缴费标准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有失公平。在新农合开展初期,制定统一的缴费标准是操作起来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收入较高的农户往往愿意参合,因为在大多数地区,只需缴纳10元就可获得部分“大病”医疗保障,回报率较高。而对于很多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农民群体,10元参合费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缴纳后不能马上见到实效,因而参与积极性较低。结果就是——富裕的农民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而贫困的农民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保障,这显然违背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初衷。

三、农民自愿参合的积极性不高。农民自愿参与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行的基础和根本保证。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试点地区农民的参合率大都达到70%以上,但是这些试点一般都

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较强,而且当地政府为了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加强了宣传投入力度,有些地方为了高参合率甚至出现在强制参合的现象。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普遍较差。以欠发达的江西赣州为例,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参合农户是在干部到家中说服后才交的,20%的农户只是盲目地“别人交,我也交”。在已参合的农户中,70%的人不了解参合知识,绝大多数农户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和意义一知半解,普遍对缴纳的10元参加的新农合抱有较高期望值,希望能马上得到回报,然而现实状况(大病统筹)又使农户积极性受挫,参合率自然不高。

四、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由于农民对新农合了解甚少,自愿参保积极性很低,为了保证较高的参合率,很多工作人员不得不挨家挨户进行宣传、说服工作,大部分的参合额都是工作人员一个一个谈出来的。再加上农村地区农民居住非常分散,交通不便,更增加了筹资成本。另外,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也是导致高筹资成本的重要原因。赣州市的调查显示,只有30%的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合作医疗知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讲解工作,办事效率自然就低。据了解,60%的农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不满意,进一步挫败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行的新农合基金管理模式主要有独立管理模式、银行(信用社)管理模式和保险公司参与模式三种。大部分试点地区采取的是“小而全”的独立管理模式,即各地区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并配合一整套软、硬件措施。这样做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它造成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不能兼容的局面,成为各级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种浪费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部分地区采用了在银行(信用社)设置基金帐户,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虽然这样充分利用了银行庞大的业务网络,在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但是银行(信用社)的介入只是部分的,介入层次也很低,并不能真正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少部分地区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中引入了保险公司。虽然保险业参与有利于控制新农合的运行风险,有利于节约政府成本,但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医疗机构的管控力度偏弱,对医疗费用上涨的控制还不够,而且引入保险公司又增加了保险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户的协调难度。

六、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有机地结合。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卫生、财政部门配合,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助,以缓解其因病致病的一种制度。虽然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都是为了共同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问题,但二者各有一套独立的筹资渠道、主管部门和工作对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福利彩票的销售和社会捐助等,新农合资金则是由中央、地方和农户个人各负担1/3。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依靠各地民政部门建立的管理机构,而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则依赖于政府指导建立的单独的组织协调机构和经办、监管机构。总之,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在农村地区是完全割裂运行的,二者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上存在大量的重叠,导致财政支出的巨大浪费。

七、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基本上都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但是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低,并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以安徽省16个“新农合”试点县为例,尽管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可比乡外就医多报销20%的医疗费用,但由于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太低,60%的农户不得不选择在费用更高的县及县以上的大医院就医。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限入了“缺人才——发展缓慢——经营困难——更缺人才”的恶性循环。据四川省卫生厅统计,四川全省乡镇卫生院中无专业学历的医务人员占40%,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仅占9.8%,乡村医生中大专学历为1%,无专业学历的为72.5%,农村医疗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新农合”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

八、农村医疗机构服务监管不完善。目前,新农合医疗费用报销基本上限于公立卫生系统,

并选择定点医疗单位时也没有引入竞争机构,这就保护了落后的公立卫生机构,不利于医疗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调查显示,很多医院被新农合选为定点医疗单位后,次均住院费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从报销中得到的实惠被不断上升的医疗费用抵销了,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医患双方共同欺骗新农合组织,骗取医疗补助的现象。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的思想宣传工作。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转变粗放型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这种制度既不是政府的一项恩惠,也不是农民的一项负担,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的一项农民互助共济保障制度。

二、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三、探索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规范和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拨付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相应提高筹资标准,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四、形成科学规范的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的核心,目前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逐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试点中,许多地方采取了住院统筹加家庭账户的统筹补偿方案。有些地方增加了健康体检,门诊大额补偿,慢性病、地方病和住院分娩补偿等,扩大了受益面;有些地方利用医疗救助和基金结余进行二次补偿,提高了受益水平。还有许多地方探索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从机制上探索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受益水平。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也直接关系到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一些调整。统筹补偿方案要与基金的规模相适应,提高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不能超出基金的承受能力,也不能因为盲目担心基金透支,未经科学测算,人为地缩小受益面,降低受益水平。要科学研究、合理确定基金的结余比例,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既要避免结余过多,也要切实防止基金透支,在此基础上调整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

五、加强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随着新农合的全面推进,基金规模越来越大,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财政部、卫生部要研究制订财务会计制度,各地区要不断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审核报付作为基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要不断予以改进,切实做到方便参合农民。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先付费后到新农合经办机构报销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由医疗机构垫付费用,医疗机构定期到新农合经办机构兑付的办法。这种办法既方便参合农民,也便于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还有利于精简经办机构的人员。同时,要积极推行计算机网络即时审核报付办法,提高审核报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有效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基本诊疗和药品目录以及收费项目和价格,严格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采取单病种定额付费、按人头预付、医药费用清单制、加强结算审核和补偿报销情况公示等,有效监管收费行为,切实控制医药费用。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零售价格和进药渠道。

七、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次,要着力整合相关制度、政策和社会

资源,协同推进新农合制度发展,实行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2003—2006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8.5亿元支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一些地方开展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红十字会开展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又进一步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还有许多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比如计划生育,扶贫开发,“降消”项目,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和地方病等方面的防治政策,都可以通过部门协调,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

第19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是个讲不完的话题,也是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健康是人们所共同追求的,但疾病也一路伴随人生,但看不看得起病却是个难题。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且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城乡分离的,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在城镇,先后经历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和试点阶段,全国范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等阶段。在农村,伴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衰,努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工作,进而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多样化进行探索与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不能低于30元/人,其中县财政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归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农民建立了保障,最高给付额达到20000元。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好评。在国内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了农民的卫生健康,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改变了农民的就医观念,树立和提升了党和政府踏实为民办事的形象;带动、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实现了制度创新,与传统的合作医疗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资金筹集、统筹层次、合作方式、管理方式、配套改革上有了很大进步。

没有什么政策在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首先便是资金不足。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补贴标准过低。筹资问题是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主要障碍。更重要的是,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存在漏洞。然后就是保障水平低。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即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再来就是宣传不到位。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它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这导致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还有程序过于繁琐等。这些直接导致了最后这个问题:社会满意度低。

发现问题才能针对问题想出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各方面也总结出如下对策:

1.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该问题;2.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结算使用,合理制定基金的起付线和补偿比;3.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有效整合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尤其要加强对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5降低医疗救助门槛,扩大救助对象数量,增加救助受益面,以使贫困农民切实得到医疗救助实惠;6加快农村医疗保障立法,毕竟法律才是最好最可靠的保障。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这里就举两个实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赣榆模式:滚动式预缴费制度。

众所周知,筹资问题是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拦路虎”, 在实际试点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合作医疗的专项拨款或是财政支持有限江苏赣榆县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在这一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借鉴。滚动式预缴费制度是指参合农民

结报医药费时,本着自愿的原则,用报销所得的费用,向所在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预缴该户次年医疗资金的制度。这种制度现场预缴手续简便,可操作性强,容易让农民接受。而且这种方式减轻了收费任务,减少了会议、宣传等费用,降低了筹资成本。据估算,这种方式较传统模式可节约75%左右的成本。

新乡模式:管办分离管理资金。

目前,许多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运用不得当、未建立有效监督机制、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加强对合作医疗资金管理方面,“新乡模式”值得参考。2004年4月,河南新乡市政府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资金运行风险,将原来由卫生部门管理的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划转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新乡分公司,以“政府出钱购买中介服务”的形式,委托保险公司负责新型合作医疗资金的管理和支付业务。这种管办分离的资金管理运行机制是:新乡市各级政府仍然承担合作医疗的政策制定、宣传发动、资金征集、监督等工作;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负责审核和支付业务。新乡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尝试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解决资金管理问题。政府财政花钱买中介服务,不仅避免了资金运行风险,也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还可以鼓励保险业参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政策,由于中国农业人口多、底子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需不断完善,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需要整合全社会资源,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彻底改变“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的现象。

组员: 计算机网络0833班梁擎宇

计算机网络0835班许婷

计算机网络0835班朱艳霞

第20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试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研究农村合作医疗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制定正确的医疗政策, 有助于我国正确认识农村形势,妥善解决城乡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的平稳发展,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医疗改革 , 筹资

一.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

1.提高了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缩小了不同收入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差距,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大多数农民和农村各类管理人员、卫生服务提供者均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个较好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就医障碍,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有所提高。卫生部信息中心的资料还显示,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方便农民就医和报销的措施和方式,受到农民的欢迎。

3.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就医经济负担。

通过合作医疗基金的补偿,有64%的农民认为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有所提高,在有医生诊断需要住院的病人中,参合农民由于经济困

难而没有住院的病人比例比未参合的农民低34%。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迄今为止,我国都没有一部全面调整农村医疗保障社会关系的法律,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有一些地方政府规章,但这些地方政府规章明显法律效力很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更多是依赖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惯性服从”、某些领导个人对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来维系。法律制度的欠缺,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合作医疗的对象不明确、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不稳定、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

2.筹资机制不稳定,筹资困难,筹资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但在实际的运行当中,筹资难度依然较大。最明显的是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低,实际支付能力不高,筹资能力明显不足。

3.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有部分县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管理不透明,报销资格审核过于繁琐,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使得老百姓感觉报销难,也不能保证医疗资金的合理使用,甚至会造成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而对于定点医疗机构即使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采取了各种手段,但是由于监管漏洞导致某些定点医疗机构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执行,擅自增加目录外药品,导致参合农民的负担增加。

4 .政府和集体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

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和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扶持,但在中、西部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乡镇企业不发达,集体扶持部分在这里几乎无法兑现。加上农业税的取消,乡村两级全靠国家转移支付来维持工作运转,乡村两级负债累累,导致对合作医疗的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投人启动资金缺乏。5 .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农民认同

无论是理论部门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还都有一定的偏差,当前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流于表面,仅仅是停留在介绍“新农合”的层面上,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来推动农民参保。在社会方面,一方面,没有加强对农民危险意识的宣传,大多数农民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不会得什么大病,仅仅停留在当前的利益上面,缺乏长远的眼光,因而拒绝参保。另一方面,农民对保险的原理认识不够,认为政府是拿自己的钱去补偿别人的损失,并且在理赔时由于没有被告知理赔标准,农民往往对许多药费不能理赔的结果感到不满。

三.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一)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1.我国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每一种医疗保障制度,都有其赖以生存的不同制度基础和制度环境,制度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经济、社会、人文等环境相联系。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巨大,发展医疗保障不能搞“一刀切”,不应该要求所有地区都去建立所谓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各地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医疗保障制度。

2 .明确政府职责

凡是医疗保险搞得好的国家,都是政府直接参与农村医疗保险的组织和管理。政

府不仅应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提供组织保障,而且还应通过社会保障税或直接补贴的方式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以此保证农村与城市国民医疗保障的平等性,同时政府还要参与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

3.坚持公办医院或社会医疗保险机构.

以降低医疗保险成本实行医疗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必然带来一些营利性医院、诊所过于追求利润的现象,导致医疗收费很难控制.坚持公办医院为主体,尝试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自己设立平民医院、平价药店,直接为参保农民提供低成本的医药服务, 同时要强化农村基层的卫生预防保健工作。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经验

1 .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制建设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立法宜采取“一法为主”型的总分结构,即制定一部统一的综合性的法典式法律。各级地方政府和人大则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方特色,以基本法为依托,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

2 .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

农村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向,以个人、集体补助和政府,各主体所承担的份额根据各地经济情况有所不同,但均是由农民个人承担相对较多的部分,加重了农民特别是西部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的负担。因此,需因地制宜,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

3 .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和运行

第一,简化补偿程序。 给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使农民能够比较容

易地明白自己在需要时能够获得收益,解除他们的疑虑,提高满意度。第二,调整补偿标准,合理补偿医疗费用,解决补偿水平低的问题。 第三,合理引导病人流向,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在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要加快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和补偿规模 。第四,保证政策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一是要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内部的系统性 。二是要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同外部环境政策(包括卫生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系统性。

4 .明确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定位,增加支持力度

医疗保障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决定了各级政府必须在医疗保障的建立和维护方面起主导作用。世界各国和我国医疗保障发展的历史也进一步证实,政府在医疗保障的建立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推卸的主导责任。这就要求在农村医疗保障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在经济、政策、法律等方面给以一定的支持和优惠,逐步建立起各级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机制。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虽然新农合已运行多年,但真正有效的宣传还需加强,尤其要强化其社会医疗保险性质的宣传。 为了让农民主动参与和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减少逆向选择的行为发生,促进新农合政策的良胜和持续发展,其前提和基础是必须让农民熟悉新农合的政策、作用和意义,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走村进户把道理讲清;把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相结合,使新农合政策深入人心。

五 .结论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取得发展和良好绩效需要的各种条件,农村医疗保险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

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进步。尽管中国农村的医疗卫生形势依然严峻,政府正在努力为没有保险的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并明确提出了要增加政府投入的责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试点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大胆的历史性的开端。当然,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存在一些缺陷或面临很多挑战,特别是在实施之初。发现指出问题总是相对容易的,更多的挑战来自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不断完善我们的政策。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参考,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城乡协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等《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7

[2].刘苓玲•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衔接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3].郑晋鸣,张焱•江苏四管齐下缓解农村缺医问题[N]•光明日报, 2007-08-13.

[4].「美]大卫:N海曼,公共财政:现代理论在政策中的应用凹.第六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孙莉,李淑萍•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8

[6].米红,杨翠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