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个人就业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05:26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就业工作汇报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少数民族学生

就业创业为重点

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2014年5月26日)

按照《关于开展2014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专家进校实地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我院就业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况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5月,先后由九所大中专院校整合而成。学院占地面积 137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6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视频资料7万余部。现有在编教职工889人(另有外聘教师23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1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14人。目前在校学生1916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2715人,成人及电大远程学历教育生6445人)。每年完成各类短期培训3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近1万人次。

学院现设有13个教学单位和23个行政处室及科研院所,开设35个高职专业和30个中职专业。作为锡盟唯一一所综合类高职院校,我们一贯坚持“成就每一个人”的育人理念,坚持蒙汉双语教学的办学特色,坚持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立足于锡盟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建设新农村、新牧区、

1

提高农牧民素质的培训教育基地,提升职工文化水准的继续教育基地和民族职业教育的示范基地的办学定位,努力发展民族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建院以来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5万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就业工作

锡盟地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由于地域、经济及就业观念等原因,毕业生就业工作难度较大。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完善领导体制,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就业组织与领导、就业保障条件、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信息收集”的四到位,实现就业人员专业化、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服务全员化和就业工作信息化,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连续数年被评为“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体系,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1.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2009年以来,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任主任、副院长任副主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各系院校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学院领导每季度至少听取一次就业部门专项工作汇报,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就业形势、研究部署就业工作;每年召开一次招生就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在就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 2

人,总结分析上年度就业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学院领导经常走访各系、校,了解就业情况,把就业工作与系、校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经费划拨及就业奖励挂钩,使全院上下从思想上达成就业是政策工程、民生工程、维稳工程、民心工程的共识,在行动上主动投身到就业工作中,形成了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2.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学院设置了独立的处级就业指导中心,配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各系、校也配备了专兼职就业指导人员,有13名教师考取了全国职业指导师和创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学院就业洽谈室、宣讲室等一应俱全,超过生均0.18平米,学院网络教室随时供毕业生查询就业信息。就业经费优先足额保障,每年均超过学费收入的1%。在制度建设上,先后出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发放及奖励办法》等相关文件,定期落实检查,保证就业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毕业生就业 1.构建联动机制。学院每年将招生、就业和教学中心工作以责任目标的形式,下达到各单位,各单位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形成了全员参与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机制;同时学院与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及兄弟院校签订了校地、校企、校际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企业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以及岗位培训,促进了校企零距离对接。

3

2.调整优化专业。学院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进行专业优化与调整。针对锡林郭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了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康复治疗技术等品牌、骨干和特色专业。目前学院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5个,院级品牌专业9个;教育部、财政部专项支持的专业1个,学院重点建设专业6个,使专业建设与招生就业工作相互促进,形成了良好的机制。

3.实施“三项工程”。在抓好常规教学和常态管理的同时,启动实施了 “三项工程”建设项目。即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人才储备、引进高端人才和专业急需人才的“人才工程”;投入1000万元进行第二轮全日制教育教学和投入300万元开展的成人继续教育教学的“质量工程”;每年投入200万元实施的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程”,使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成为全院师生的行动自觉,行为准则。

4.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依托国家、自治区两级教师培训项目,加大师资在岗培训工作。近三年,学院有114名教师到国内外参加了国培项目,派出教师近1000人(次)参加区内外和国外高校培训、挂职,学院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已达50%。实施了名师工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目前有自治区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学名师2人,教坛新秀3人,优秀教学团队3个。有院级名师10人,优秀教学团队 9个。各专业聘请行业 4

企业优秀专业人才、能工巧匠等兼职教师、专业建设指导专家200多人,初步构建起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学院投入近2亿元购置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目前学院有校内实训室101个,设备总量为13673台套,校内实训室学年使用频率224万人时;建设了锡林河旅游度假区、驾驶员培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学院与锡盟医院等139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建设了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每个专业至少有5个校外实训基地。2013年接收33个专业的实习学生2783人次,实习结束后被实习单位录用493人。

(三)加强指导,更新观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全程指导,实现课程建设的专业化和咨询辅导的常态化。学院设有就业指导教研室,有专兼职教师12人。根据人才培养规划,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共38学时,分四个模块,在四个学期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学院组织编著出版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学院每年多次聘请就业部门领导、企业人力资源专员、学院领导、已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举办就业讲座,就业指导中心设有专门的就业咨询室,随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求职技巧,顺利实现就业。

5

2.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帮助毕业生就业创业。通过就业网站、QQ群、电子屏幕等渠道积极宣传就业创业形势和政策,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创业意识和基层服务意识。安排专兼职工作人员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给予咨询、指导和服务。动员鼓励毕业生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大学生预征入伍等项目考试。与社保部门联合举办SYB创业培训班,增强毕业生创业能力。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大赛。创建了易度空间电脑工作室和校园物流“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于全院师生员工。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重视就业市场开发。现已基本形成立足锡盟、面向全区、辐射华北的就业网络,2013年毕业生锡盟就业占32.4%;区内其他盟市就业占51%;自治区外京津地区就业占12.2%。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学院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发放学生实习补贴,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购买保险,召开就业招聘会、开展就业服务月等活动,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2013年学院举办大型招聘会4场,专场招聘会47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4600多个;通过招聘会形式就业的学生达34.7%。

2.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学院就业信息管理采取院、系校和学生的三级管理模式,与上级就业主管部门数据同步,并与各类人才机构链接定期互换信息。学院有独立域名的就业网站,嵌 6

入了教育部一站式服务,通过就业信息网、毕业生QQ群、班主任飞信群、微信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快捷服务,2013年通过各种方式发布招聘信息、招考信息300余条,建立有效的用人单位信息库1320家;毕业生可以了解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信息,进行就业咨询,参加网上就业洽谈活动,实现自我推荐;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学院和毕业生情况,发布招聘信息,选择优秀人才。

3.充分照顾各类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指导中心协同各系(院、校)全面了解毕业生情况,制定了《“一对一”就业指导方案》,对蒙语授课学生、家庭贫困子女、工科女生等就业困难的群体及有特殊情况的就业困难的个人制订了相关帮扶计划,层层落实,以实现充分就业。2013年通过国家政策为66名享受低保家庭子女申请了每人1000元政府的求职补贴, 253名就业困难毕业生,通过帮扶得以顺利就业。对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建立台账,分析其未就业的原因,在毕业后二年内仍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寻找岗位,每年都安排50名以上已毕业学生二次就业。

(五)就业工作成效

1.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学院以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努力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了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分析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 50%以上学生在基层就业,就业行业涉及行政事业、新型企业、传统畜牧业、7

服务业等。2013年学院共对25个专业共128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占毕业生总数58.6%,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给予了“能吃苦,善思考,上手快,后劲足”的高度评价。通过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各个岗位称职率达94.8%。

2.开展就业工作研究。通过问卷、电话回访、走访等形式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随时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分析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结合学院毕业生特点,组织教师编写就业指导教材,申报了自治区高校《母语授课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研究》课题,为从更高层次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基础。

三、学院特色

学院在校生中47﹪是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内蒙古、新疆、青海、辽宁、黑龙江、云南等省、自治区。现有16专业46个高职班级1099名学生采用蒙汉双语教学。多年来,学院始终把双语教学作为学院的特色,贯穿在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多措并举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少数民族毕业生充分就业,为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做出贡献。

8

一是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方面,实现双语的全面并轨。对蒙授录取的学生,入学即实施双语授课。多年来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已形成比较成功的“蒙语—蒙汉双语—汉语”的授课模式,毕业生均参加了国家普通话培训测试,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所有蒙语授课学生都能用汉语交流,为其顺利求职就业及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优化教学环境,努力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学院在软硬件建设上均优先考虑双语教学,硬件配置上,学院不仅在所有教室、实训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为所有任课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而且还为双语教学实训室、计算机室和双语教学教师的笔记本电脑安装了蒙文软件。成立蒙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制定《学院蒙文教材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近几年已组织编译出版全国大中专院校蒙文教材30部,校本教材100余部。有80名蒙汉双语授课教师被选派到国内外师资培训基地参加课程开发等专项培训,70名蒙汉双语骨干教师被派往企业、高校挂职锻炼。

三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观、择业观、基层观教育。针对蒙语授课学生专门开设双语教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邀请在基层岗位就业创业的蒙古族毕业生先进典型回校交流,为参加各类基层就业项目考录的少数民族毕业生提供母语辅导。

9

四是拓宽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渠道,努力搭建就业平台。在开拓市场、联系用人单位时,有侧重的联系民族地区就业单位,并优先推荐少数民族学生。同时,学院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走出去,利用双语优势,主动到用人单位应聘,提高就业率。积极开发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基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五是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毕业生创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创业帮扶,2013年举办了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参加了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大赛,“蒙古语言文化艺术传媒”创业项目在自治区47所高校、1477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获优胜奖,获得创业基金1万元,“礼仪公司”创业项目获得优秀奖,获得创业基金5千元。

各位专家,在各级领导及全院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弱势就业群体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也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但作为教育欠发达的边疆地区,与内地高校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真诚希望专家组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实现我院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推荐第2篇:就业工作汇报

就业工作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劳动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区始终坚持把提高就业率作为检验地区发展的第一指标和区政府的首要职能,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千方百计落实就业工作任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地区稳定。现将有关

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的就业形势截止2002年底,全区本地登记失业人员17446人,其中新增失业人员5422人,下岗失业人员12024人。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9964人,大龄人员6942人。就业压力非常大。造成我区就业压力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密集,下岗失业职工队伍庞大;二是大连市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市内三区部分低收入人群陆续迁入我区,造成下岗失业人员机械增长较快;三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失地、失业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也使就业资源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

二、岗位开发与就业情况我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容量大的相关产业,并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今年,我们确定了76个重点项目,将创造一大批就业岗位。区政府在安排财力投资项目时,也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指标,与吸纳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挂钩。截止目前,本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净增岗位6200多个,从行业构成来看:商贸业占46,服务业占34,制造业占10,其它行业占10;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占3,集体企业占15,外资企业占30,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52。截止7月底,我区就业总人数1337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7542人,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就业2515人,大龄人员就业1320人。

三、各项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区政府责成区劳动部门,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汇编,下发全区,将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作为精神文明考核和机关开门评议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有关单位每月向区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汇报落实情况,在区报设专栏进行通报,并实行专项督查,确保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截止目前,为500户企业、8462人减免税费金额达149.6万元,为吸纳28名下岗失业人员的5户服务性企业减免税金6.1万元。30余名失业人员已申报小额贷款或有贷款意向,其中8人正在担保公司和银行评估过程中。

四、社区平台建设情况根据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我区13个城区街道和7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社区平台硬件建设全部达标,办公场所面积均在100平方米左右,并配备了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每个街道4万元的配比资金已全部到位,配备4名以上工作人员,机构设置、编制、经费等均以区编办和区政府文件予以确定。

五、再就业资金筹集情况目前,我区已筹集再就业资金630.8万元,并进入专户。此外,本级财政预算列支150万元(不含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注册资本700万元)。1-7月,再就业资金使用277万元,其中215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的开发,20万元用于再就业培训,42万元用于社区平台建设配比资金。

六、帮助大龄人员就业情况为帮助大龄人员就业,我区建立了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数据库,全面掌握大龄人员下岗失业原因、家庭状况、就业意愿和安置去向等情况,增强就业帮助的针对性。同时,通过开展创建无待业社区活动,在全区实行分片包干,实行就业双向承诺,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4050”人员只要不挑不拣,可全部推荐上岗。区政府已采取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加强城建综合执法巡防力量等措施,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29个,用于安置大龄人员。1-7月,区财政安排大龄人员就业财政补贴215万元,其中205万元用于支付工资、5万元用于岗前培训、5万元用于支付服装费等其它费用。

七、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为增强就业服务功能,2000年,区财政投资1400万元新建了5100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并与市劳动力市场和辖区内的街道实现联网,形成市、区、街三级就业信息发布网络。劳动力市场实行“一站式”办公,并为大龄特困人员设立了专门服务窗口。每年举办就业洽谈活动10次左右,介绍就业岗位近8000个,成交量达到4000多人。在再就业培训方面,我区以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社区教育学院为核心,下设13个社区就业培训分校、6个农村技术培训学校,教学、实习场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先后开设培训专业近30个,年培训8000多人,培训鉴定合格率达90,就业率达75以上。为培训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我区近期又整合社会资源,投资1000多

万元建成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两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实习基地,年培训人员可达到5000人以上。

八、贯彻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的有关措施为贯彻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我区重点打造六个平台,全方位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打造岗位平台,突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二是打造资金平台,发挥政府

财政对就业的扶持作用。三是打造培训平台,增强职业技能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四是打造援助平台,发挥社会各界对就业的帮扶作用。五是打造创业平台,提高失业人员对就业的能动作用。六是打造服务平台,完善市场机制对就业的配置作用。今后,我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研究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不断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坚决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就业工作任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推进“大大连”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劳动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区始终坚持把提高就业率作为检验地区发展的第一指标和区政府的首要职能,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千方百计落实就业工作任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地区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的就业形势截止2002年底,全区本地登记失业人员17446人,其中新增失业人员5422人,下岗失业人员12024人。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9964人,大龄人员6942人。就业压力非常大。造成我区就业压力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密集,下岗失业职工队伍庞大;二是大连市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市内三区部分低收入人群陆续迁入我区,造成下岗失业人员机械增长较快;三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失地、失业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也使就业资源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

二、岗位开发与就业情况我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容量大的相关产业,并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今年,我们确定了76个重点项目,将创造一大批就业岗位。区政府在安排财力投资项目时,也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指标,与吸纳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挂钩。截止目前,本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净增岗位6200多个,从行业构成来看:商贸业占46,服务业占34,制造业占10,其它行业占10;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占3,集体企业占15,外资企业占30,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52。截止7月底,我区就业总人数1337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7542人,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就业2515人,大龄人员就业1320人。

三、各项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区政府责成区劳动部门,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汇编,下发全区,将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作为精神文明考核和机关开门评议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有关单位每月向区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汇报落实情况,在区报设专栏进行通报,并实行专项督查,确保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截止目前,为500户企业、8462人减免税费金额达149.6万元,为吸纳28名下岗失业人员的5户服务性企业减免税金6.1万元。30余名失业人员已申报小额贷款或有贷款意向,其中8人正在担保公司和银行评估过程中。

四、社区平台建设情况根据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我区13个城区街道和7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社区平台硬件建设全部达标,办公场所面积均在100平方米左右,并配备了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每个街道4万元的配比资金已全部到位,配备4名以上工作人员,机构设置、编制、经费等均以区编办和区政府文件予以确定。

五、再就业资金筹集情况目前,我区已筹集再就业资金630.8万元,并进入专户。此外,本级财政预算列支150万元(不含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注册资本700万元)。1-7月,再就业资金使用277万元,其中215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的开发,20万元用于再就业培训,42万元用于社区平台建设配比资金。

六、帮助大龄人员就业情况为帮助大龄人员就业,我区建立了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数据库,全面掌握大龄人员下岗失业原因、家庭状况、就业意愿和安置去向等情况,增强就业帮助的针对性。同时,通过开展创建无待业社区活动,在全区实行分片包干,实行就业双向承诺,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4050”人员只要不挑不拣,可全部推荐上岗。区政府已采取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加强城建综合执法巡防力量等措施,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29个,用于安置大龄人员。1-7月,区财政安排大龄人员就业财政补贴215万元,其中205万元用于支付工资、5万元用于岗前培训、5万元用于支付服装费等其它费用。

七、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为增强就业服务功能,2000年,区财政投资1400万元新建了5100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并与市劳动力市场和辖区内的街道实现联网,形成市、区、街三级就业信息发布网络。劳动力市场实行“一站式”办公,并为大龄特困人员设立了专门服务窗口。每年举办就业洽谈活动10次左右,介绍就业岗位近8000个,成交量达到4000多人。在再就业培训方面,我区以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社区教育学院为核心,下设13个社区就业培训分校、6个农村技术培训学校,教学、实习场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先后开设培训专业近30个,年培训8000多人,培训鉴定合格率达90,就业率达75以上。为培训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我区近期又整合社会资源,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两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实习基地,年培训人员可达到5000人以上。

八、贯彻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的有关措施为贯彻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我区重点打造六个平台,全方位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打造岗位平台,突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二是打造资金平台,发挥政府财政对就业的扶持作用。三是打造培训平台,增强职业技能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四是打造援助平台,发挥社会各界对就业的帮扶作用。五是打造创业平台,提高失业人员对就业的能动作用。六是打造服务平台,完善市场机制对就业的配置作用。今后,我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研究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不断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坚决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就业工作任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推进“大大连”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3篇:就业工作汇报

金州新区前四个月就业工作汇报

新区管委会认真落实全市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把稳定岗位和扩大就业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立足实际、创新举措、稳步实施、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了就业工作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各项就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5月末,实现实名制就业14511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52.77%;其中稳定就业7604人,完成指标的55.30%,扶持创业带头人182人,完成指标的58.71%;创业带动就业1234人,完成指标的66.38%;创业式就业1073人,完成指标的53.38%。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9%,低于全市失业率控制在3.0%的任务要求。新区就业工作提前实现了“双过半”。

新区管委会设立了再就业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用于就业公共服务、人才劳动力市场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方面。截止4月末,筹集使用就业资金6934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考核,落实促进就业的领导责任

金州新区管委会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创造充分就业的环境。年初,把全年就业工作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街道,将完成就业工作作 - 1 -

为考核实绩的主要内容,增强了基层单位做好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区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了就业工作宏观指导,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跟踪,坚持就业工作例会制度,组织街道分管主任,实地走访,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指导就业工作。各街道主要领导树立大局意识,真抓实干,经常研究就业工作,安排任务。街道还把就业工作纳入社区(村)两个文明考评体系,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并与年终社区和村干部奖金挂钩。区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及其他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共同做好不同人群的就业工作。

(二)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

一是落实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新区财政加大对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2012年安排使用就业资金2亿元,1-4月已拨付使用资金6934万元。二是落实促进就业的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政策。通过税费减免鼓励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走自主创业的道路,1-4月份减免税费4.93万元;涉及731人次。全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75万元,扶持创业135人,带动就业810人。三是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企业就业,不断拓宽“三支一扶”工作的领域、启动“一企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措施,积极做好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本地生源大学生就业,制定了《金州新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经严格审核,确定阿尔滨集团等35家企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接收新区生源见习生55名。见习基地涵盖了机械制造、

服装纺织、建筑等多个行业,为毕业生提供生产技术、财务、文秘、会计、销售、制造检验等见习岗位。见习期间,政府每月发给毕业生生活补贴550元,见习期限3到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

(三)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全力保证企业用工需求。

前4个月,我区依托新区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搭建平台,有效地保证企业用工需求。一是通过下发调查表、深入企业走访等形式,开展区内100家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调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二是通过每天在新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现场招聘会为企业提供快捷选聘人力资源的平台,每天参加招聘会的企业50余家,可提供岗位600余个,参加洽谈会人员约2000人。三是做好职业介绍及信息发布工作,1-4月份,累计办理求职备案1098人次,接待企业查询102家次,推荐求职1153人次。信息栏发布用工信息1953家次,使用企业城功招聘3500人。四是通过新区人力资源网站开展网上招聘,为企业及求职者提供用工及求职服务。五是积极开辟人力资源地,建立企业用工储备库。与东三省及我省西部地区人力资源部门结成就业联盟,开展劳务输入。目前,183家区内外、市内外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成为我区的人力资源地。前4个月,人力资源地提供人力资源约1万人。六是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系列用工招聘会。各街道精心组织准备,活动多样、主题鲜明、参与群众多,推动了就业工作有效开展。如我区湾里街道根据社区居民人员特点,有针性地开展了“外来人员专场招聘会”、“被征地人员专场招聘会”、“大龄困难人员

专场招聘会”等,有效地避免了用工招聘“一锅端”,提高了招聘会的针对性性,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也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就业成功率。全区街道社区先后举办各类招聘会14场次,共有570个企业参加,提供岗位8000个,参加应聘活动23000人次,达成用工意向5100人。

(四)落实惠民政策抓好公益性岗位实名制管理

目前新区有种类公益性5000多名,为了强化管理,堵塞漏洞,把好事办好,确保此项惠民、利民政策公开、公平、公正地顺利实施,确保就业资金安全运行,人社局四月初下发了《关于对全区公益性岗位进行监督检查的通知》(大金人社发[2012]11号),各用人单位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按照文件要求对本单位的公益性岗位进行了全面自查,并上报自查报告。我们组织人员采取了工作时间到岗位上检查方式,与公益性人员逐个见面,询问他们的情况,让每人在检查表格上签名,留下电话号码。通过实地岗位检查,现已查实没有发现冒名顶替的现象。在邮政储蓄银行为每位公益性岗位人员开设了个人账户,保证人手一折,代办银行每月按时将公益性岗位工资打进存折,没有冒领或克扣工资现象。

(五)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以来,新区提出了创业发展,富民强区的口号,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不断优化创业环境,通过“四个扶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一是技能扶持。落实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整合教育资源,

本着“少什么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已开办创业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231人。二是项目扶持。征集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机会。组团参加了大连市第十届创业项目洽谈会,展示了金州新区十年来的创业工作成果。同时,10个有吸引力的新区创业项目亮相创业项目洽谈会,企业在展示形象的同时,洽谈成果丰硕。举办创业经验交流会,扶持失业人员创业,带动大龄失业人员就业。三是资金扶持。2012年金州区就业资金预算为2亿元。1-4月份,区财政按资金使用进度拨付到位就业资金6934万元,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场地扶持。在全区建成了33个创业亭,为创业大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场地,带动66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六)做好失地农民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今年管委会把失地失海人员就业列入2012年“民生工作双十工程”,政府投入5000万元,建立失地失海人员就业帮扶工程。

一是鼓励企业吸纳失地失海人员。企业吸纳失地失海人员就业,可享受年岗位工资补贴每人2000元。

二是鼓励失地失海人员自主创业。失地失海人员首次以本人名义创办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或从事个体经营并持有《营业执照》,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享受一次性3000元创业补贴。对租赁符合条件的经营场地开展创业活动,给予一次性1600元房租补贴。被认定为创业带头人,享受创业带头人补贴。创业者创办的企业,吸纳新区户口6人(含6人)以上就业,享受创业

带头人补贴5000元。

三是鼓励失地失海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失地失海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经培训获得《金州新区职业能力证书》,可依据国家标准享受全额培训、鉴定补贴。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给予1000元奖励。

四是开展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加强与区内、外企业的联系,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向区内外、市内外以及国内外输出劳动力,转移就业。前4个月农转城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就业1500人。

五是建立再就业基地,就地就近实现就业。有部分失地失海人员由于缺乏文化和技能,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到企业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街道建立再就业基地,让这部分人在家门口就业。由社区联系了辖区内的企业,把一些手工加工的业务承揽下来,失地失海人员与企业签定来料加工协议,由企业把需要加工的材料分散到各个社区或失地失海人员家中进行加工,这样就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以企业为支撑,以社区为依托的就业基地。失地失海人员不出家门就能就业。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失地失海人员就业难度大。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失海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失地失海人员是我区目前失业率较高的一个社会群体,就业压力很大。二是结构性矛盾。全区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企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招不上来。另一方面企业对45岁以上人员的需求仅占7%。由于年龄大、文化程度、技能差,不为企业所需,新产生的“4050”人员求职难。

四、下步工作安排

1、加快社区平台升级步伐。对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帮助解决基层平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服务能力

2、做好失业预警工作。完善企业岗位动态监测制度,及时跟踪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趋势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监测全区就业状况和失业动态,提出预防和调控失业的具体措施办法。

3、做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2012年新区生源高校毕业生调查摸底,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掌握高校毕业生失业状况及其就业需求,对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实行“一对一”服务,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

4、落实失地失海人员就业帮扶工程。通过开展失地失海人员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吸纳失地失海人员就业、宣传失地失海人员自主创业先进事迹等措施,促进失地失海人员就业。

推荐第4篇:就业服务部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这个学期系里的工作比较多,我部门也积极地在配合相关工作,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部门人员,每双周星期三开一次部门会,以此来加强部门干事的感情,同时也会让部门人员交流最近的一些事情,作为部长同样也是学姐的我会给他们一些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建议。

我们部门主要是负责搜寻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方便。部门干事也是会积极配合,搜寻好多关于英语方面就业的信息。我通过搜寻一些就业信息,感触不少,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待遇好的都是要求专八,口语好,硕士等等,所以我们在找就业信息时,不仅受益于他人,也会受益于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上更加有动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部门也会积极地配合系里工作的,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

外语系就业服务部

2013/5/12

推荐第5篇: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澄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人社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每一个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至少享受一项就业扶贫政策,每个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总目标,拿出70%的精力和50%的资金,切实按照“精准、细致,下沉、主动,高效、服务”的原则,深入实施转移就业拓展、自主创业扶持、技工教育赋能、职业培训提升、人才智力支撑、公共服务优化等六项就业扶贫工程。全面落实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介补贴、劳动力转移交通补贴、创业贷款帮扶等优惠政策,打出一套“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就业援助、创业帮扶”就业扶贫组合拳,有力推动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深度宣传,就业扶贫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在茨沟大桥、交通要道、主城区,镇办人口聚集区设立醒目宣传牌20余块;紧抓逢集赶会有利时机,在镇(街道)设立就业扶贫政策宣传点,为群众现场解读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主题周”宣传活动,共悬挂横幅8条、摆放展板13块、出动宣传车5辆,接听群众咨询电话60余听,接待咨询群众27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登记咨询信息

- 1区域分包镇(街道)办法,采取分段、夜校等灵活培训形式,大力开展中短期和短平快就业扶贫技能培训。先后开设了家政服务、果树管理、设施农业、养老护理等多种专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共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969人,全面提升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

五、增强扶持力度,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逐步提升。有力推进“创业贷款发放要切实服务就业创业和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全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9笔7250万元,其中为1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762万元。以强有力的资金全力支持全县创建创业示范基地 个,创业促就业示范村 个,创业示范企业 个,带动就业 人,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扶持创业就业的积极作用。

六、凝聚多方合力,公益专岗设臵工作稳步推进。努力确保“专岗专用”,促进“公益专岗促脱贫”,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以两办的名义及时下发了《关于设臵就业扶贫公益专岗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将新增或退出补充的服务性、辅助性岗位全部纳入公益专岗,全力推动公益专岗安臵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稳步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已有53家单位按照要求设臵公益专岗170个。我局会同县扶贫办于9月10日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澄城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了招聘公告,力争在9月25日前使17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 3就业,为企业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平台,不断拓宽我县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通过一揽子有效措施的积极推广和稳步实施,截止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964人,成功实现创业144人,参加技能培训1155人,市县下达的就业脱贫各项目标任务均已趋于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切实发挥了人社部门作为脱贫攻坚“八个一批”部门的职责和担当,为打赢我县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担全县就业扶贫工作以来,我们坚持高站位科学谋划,强措施精准施策,但距离脱贫攻坚要求和贫困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项目资金投入力度还不能满足脱贫攻坚的需要;二是由于贫困劳动力的需求处于动态,针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脱贫措施还不够完全精准;三是就业扶贫优惠政策的社会知晓率还没有做到全覆盖。

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五项发力: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形式,多措并举,全面系统宣传就业扶贫优惠政策,将宣传工作放在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位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的内生动力,坚定脱贫摘帽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进一步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在现有50%资金规模的基础上再提高,重点落实好就业培训、创业贷款、职介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类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三是进一步精准就业帮扶措施。在现有“一库五册”的基础上,动员人社系统力量,

- 5

推荐第6篇:就业农民工作汇报

区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局

对安雷村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2010年,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局我局对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及时按照渭高新发[2010]13号文件精神,对帮扶安雷村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并定期不定期地督导落实此项工作,目前工作进展顺利。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安雷村地处塬区,基础设施落后,贫富差距大,全村有六个村民小组,550户村民,共有1500多人,大多数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因西潼高速公路加宽,顺利搬迁89户村民,其中10余户村民经济收入在贫困线以下。

二、所做工作

1、领导重视,精心部署。按照通知要求,我局及时成立了由局长郭雅丽为组长,副局长孙晓飞、周长安为副组长的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并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同时,选配思想业务综合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轮流充当驻村干部,详实调查村情,分部实施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坚持每季度全方位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作为局重要工作的一部分,并作为包村干部评选先进和“明星员工”的依据,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已成功安置10名被征地农民工就业。

2、措施得力,分部实施。局长郭雅丽同志多次带领帮扶工作组成员深入安雷村,采取与村委会成员座谈,广泛动员,深入每家每户驱寒温暖,与群众零距离交流,面对面谈心、实打实帮扶,手持民情日记、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实现走访全覆盖,详细了解被征地农民生活现状,收入情况,有何特长,就业意向,并研究辖区相关企业状况及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就业形势,千方百计为他们谋出路,增收入。终于在村委会和局帮扶组的共同努力下共10名被征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安置,其中3人在高新区电子厂,1人在药厂,6人依靠所学技术远赴广东、湖北、江苏、西安等地相关企业就业,固定收入均在1200元以上。

3、确立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执政为民,是我党的立身之本。民生工程,需长期的固本强体。为此,我局以这次对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在此基础上加大帮扶力度,力争有更多的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鼓励农民先富帮后富,采取在外就业与农民自主创业相结合,党员干部带头与群众相互扶持相配套,在2011年帮扶期结束,实现全体550户村民的整体富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组织村民进行就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及时宣传党的致富政策;

2、鼓励村民自办企业,创新创业思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让有知识和致富经验的村民先富起来,为先富帮后富打好良好基础;

3、邀请农林专家传授农林科普知识,让有条件的村民种植经济林和经济作物,来增加农民收入;

4、凭借办强“农家乐”的优势,争取知识贫乏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和创业,打造我区的特色餐饮经济,来实现富裕。

5、加强与村委会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村情民情和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依靠政府扶持和结对帮扶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和五保户来实现整体富裕。

推荐第7篇: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残疾人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奔小康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残疾人及其亲属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从而使许多残疾人通过自身的努力生活有了保障,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也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发展阶段,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我们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县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在上级残联和县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县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概况

我县地处聊城最南端,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办事处,各类企业400余家,总人口760000人,其中残疾人33600人,残疾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且在就业年龄范围内的残疾人11316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4%。由于受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正常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 。

,使他一家终于摆脱了贫困走向了致富路。从1998年开始,县残联对2000余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目前,在县残联的扶持下,全县已有2600户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就业逐步摆脱了贫困。

三是推荐异地安置和本县福利企业及私营企业劳动就业。帮助残疾人就业,不是残联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我们县始终把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残疾人就业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残工委成员单位,都作了明确的分工,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教育部门承担起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民政部门组织发展福利企业,积极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残疾人组织兴办的企业和残疾人个体经营者,给予优先核发执照,给予减免税费照顾,为残疾人劳动就业大开绿灯。在做好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走出去,派人到外地考察,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门路。2005年9月份,经与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联系协商,在我县招收安置了36名残疾工人,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500元,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今年,我们又协调组建了一所福利企业----阳谷县鼎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试运营,共安排残疾人15名。目前一所制造汽车配件的银海机械有限公司正在兴建之中,建成后可安排残疾人60名。1998年以来,全县共安置非农业残疾人就业达430余人,减免各类工商税费2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是依法推行按1.5%比例安置劳动就业。实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是国家在深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而采取的正确措施,它对残疾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上一些人,甚至一些单位领导,对残疾人劳动就业仍存有一定偏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安排残疾人就业,缴纳就业保障金是法律赋予残疾人的一项合法权利,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关心残疾人的具体体现,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一环。有的单位听了残联同志苦口婆心的解释理解了,积极组织安排了残疾人,有的单位积极缴纳了保障金。但还有个别单位,不管你是磨破了嘴,还是你跑断了腿,我就是坚持不安排残疾人,不缴纳就业保障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即向法院提起申请强制执行。第一年执行了两个拒缴单位,其他等待观望的单位也都乖乖的交上了就业保障金。局面打开了,各个单位都认识到了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性,都纷纷主动与残联联系,安排残疾人,没有安排够的也主动缴纳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阳谷县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5年初,我们根据近年来我县的残疾人就业现状,又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80余个企、事业单位残疾人安置情况,进行了核查摸底,对安置合格不合格人员20名人员进行了清理,彻底澄清了残疾人就业的底子,为下一部做好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可靠依据。到目前,全县已安置残疾人就业430余人,累计收缴就业保障金140余万元,被评为全省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五是开展职业技术培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渴望能够得到较高层次、较高质量的教育,结合社会需求和残疾人的特点,我们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主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在2004年,积极争取县职业中专的支持,举办了全县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共设立了缝纫、机电维修、畜牧兽医等3个专业,参加学习的残疾人有30多名,这些残疾人通过3个月的免费系统学习,取得了劳动资格证书,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此基础上,我们与第一职业中专达成一致协议,每年定期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由于我们的职业技能培训措施得力,2005年12月,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依托我们县第一职业中专正式挂牌成立。

推荐第8篇:就业工作汇报3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县劳动局的正确领导和市就业局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奋力进取、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突出就业训练、劳务输出、失业保险、全国的示范县建设、社保补贴、支持促进创业等工作重点,扎实抓好了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目

-

标任务完成情况

1、已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508人,完成目标任务58%,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732人,完成目标任务61%,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再就业188人,完成目标任务57%,“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消除一户。

2、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1350人,新增扩面612人,完成目标任务61%,全年应征失业保险基金115万元,征缴62万元,完成目标计划54%,发放失业金7.2万元。

3、提供免费职介人数1178人,完成目标计划62%,再就业培训人数317人,完成目标计划72%,创业培训人数121人,完成目标计划81%,就业训练中心培训人数268人,完成目标计划67%,开发岗位吸纳就业319人,完成目标计划55%,社区就业人数171人,完成目标计划59%,组织劳务输出1080人,完成目标计划7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4、已完成培训农民工2973人,获证2973人,完成目标任务198%。

5、为41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82万元。为3953名灵活就业的下岗职工发放社会保险补贴496万元。为特困下岗职工实施救助35人,发放救助金7500余元。

6、积极开展各项政策的宣传活动。制作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3600份,发放“春风卡”2107册,发放《求职登记证明》1357本,组织大型招聘会1场,受理劳动者维权25人。

二、主要工作

(一)大力宣传就业政策

制作发放宣传资料53600份,发放《求职登记证明》1357本,并通过电视、宣传车、标语、专栏、版报、信息、简报和发放“春风卡”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做到了就业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就业工作的新政策,进一步转变了各类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理念,特别是树立了积极创业的就业新理念,以创业带动就业。

本文来自招生考试网 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二)大力开展各类培训

深入乡(镇)、村、社及田间院坝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培训重点向农民工转移,向田间院坝转移,切实方便农民工参加培训学技术。针对县内实际,增加培训的内容,将培训、就业和跟踪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全县各个乡镇及田间院坝大力开展了农民工定单培训和种养殖技能培训。今年,我局已举办了银杏种植、药材种植、养猪、养鸡、养羊等专业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班六期,共培训农民工855人,培养新的种养殖专业户12户,培训后实现就业738人。同时,重点抓好了各类失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培训3期,培训121人,通过培训,有87人实现创业。

(三)强化落实就业政策

一是各种补贴到位,大力开展小额贷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及时足额地兑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同时,强化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同县财政局、县城市信用社一道共同审核,按照每人2-3万元的标准,为41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82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二是发展企业。把重点发展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主攻方向,今年,县内企业已吸纳下岗职工就业319人。三是落实空岗报告制度。单位、部门在有岗位空缺时和增加公益性岗位时,必须向政府报告,并重点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培训补贴,大力开展全县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五是政策优惠支持鼓励创业促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在县内创业,在登记注册后给予3年扶持期,同时把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享受与外地客商同样的优惠政策,近年有36名创业者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391人。六是强化服务窗口建设。坚持窗口接待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政务中心和惠民中心服务窗口的一站式服务,规范了窗口接待制度,严格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群众满意率高。

(四)突出抓好劳务输出

今年继续实行“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管理模式,加强与发达地区用工衔接,使大批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实现了异地转移就业。一是大力免费组织职业介绍现场大型招聘会1场,为1178人提供免费职业介绍,介绍成功780人。二是加强人才输出基地和网络建设。我局与广东、深圳、北

推荐第9篇: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法学院2010届毕业生包括XX级本科生和XX级研究生,共计165人,其中本科生107人,研究生58人。截止今年二月,研究生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实际就业率分别为7%、11%、6%,预估就业率分别为64%、70%、71%,本科生实际就业率为6%,预估就业率为63%,我院目前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我院已召开了多次以就业工作为议题的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大体的就业情况如下:

1、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降低;

2、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鉴于目前经济形势,最近几年的增加速度明显放快);

3、公、检、法单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给毕业生进入公、检、法单位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4、出于各种考虑,仍有部分学生选择暂不就业,给我院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科学分析了我院的就业现状,尤其是针对地研究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后,我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在法学院召开的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专题会议中,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征俊提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现在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水品也关乎我院的社会评价和招生质量。我院的相关人员应当正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法学院院长刘丹冰教授在会议中建议,我院教师可以向相关的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并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

2、调整教学安排,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院针对近年来司法考试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法院、律师所等法律实务工作人员的交流经验,尝试改变相关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能够更加地贴近司法考试、法律实务工作等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学以致用,毕业以后在相应的竞争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针对我院本科法学是长线专业的情况,在我院的积极争取下,拟于2010年招收30名知识产权方向的本科生,该方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院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改善我院就业现状。

3、立足服务,努力为学生就业排忧解难

学生就业率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关系运作问题。我院计划拿出一部分资源用于相应的关系运作:(1)、走向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推荐我院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基石;(2)、与相关单位(尤其是法院、律师所等专业对口的单位)联系,建立对口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通路;(3)、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我院学生组织小型招聘会,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遇;(4)、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奖励成功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教职员工,充分带动我院相关资源。(5)、建立了“法学院就业信息发布系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将最新的招聘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发布给每一个毕业生,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

4、重视教育,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为了帮助毕业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的新形势,我们做了大量的预备“作业”,通过与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了解、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当年的就业政策等,并及时向学生传达,使学生们对于就业形势政策等尽可能多了解一些。除了不定时给毕业班召开班会外,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搞好就业教育工作——在学院网站中开辟就业专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技巧以及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5、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在高年级举办由在考研、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等传授切身经验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们应对各种相关考试的能力。在模拟法庭组织就业礼仪讲座等活动,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6、成立法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为了更好地展开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院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胡征俊

副组长:刘丹冰

成员:曾加陈竞田怡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我院共召开了三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并制订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我院就业率的办法。如今,我院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学院领导总指挥、辅导员实际落实、全体老师广泛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形势下,希望学校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求职技巧及自我认知的指导。特别是大力宣传“三支一扶”、各地市基层选调生,提倡我校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服务国家建设。

推荐第10篇: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法学院2014届毕业生包括xx级本科生和xx级研究生,共计165人,其中本科生107人,研究生58人。截止今年二月,研究生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实际就业率分别为7%、11%、6%,预估就业率分别为64%、70%、71%,本科生实际就业率为6%,预估就业率为63%,我院目前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我院已召开了多次以就业工作为议题的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大体的就业情况如下:

1、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降低;

2、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3、公、检、法单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给毕业生进入公、检、法单位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4、出于各种考虑,仍有部分学生选择暂不就业,给我院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科学分析了我院的就业现状,尤其是针对地研究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后,我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在法学院召开的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专题会议中,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征俊提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现在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水品也关乎我院的社会评价和招生质量。我院的相关人员应当正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法学院院长刘丹

冰教授在会议中建议,我院教师可以向相关的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并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

2、调整教学安排,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院针对近年来司法考试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法院、律师所等法律实务工作人员的交流经验,尝试改变相关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能够更加地贴近司法考试、法律实务工作等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学以致用,毕业以后在相应的竞争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针对我院本科法学是长线专业的情况,在我院的积极争取下,拟于2014年招收30名知识产权方向的本科生,该方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院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改善我院就业现状。

3、立足服务,努力为学生就业排忧解难

学生就业率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

关系运作问题。我院计划拿出一部分资源用于相应的关系运作:、走向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推荐我院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基石;、与相关单位联系,建立对口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通路;、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我院学生组织小型招聘会,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遇;、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奖励成功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教职员工,充分带动我院相关资源。、建立了“法学院就业信息发布系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将最新的招聘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发布给每一个毕业生,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

4、重视教育,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为了帮助毕业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的新形势,我们做了大量的预备“作业”,通过与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了解、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当年的就业政策等,并及时向学生传达,使学生们对于就业形势政策等尽可能多了解一

些。除了不定时给毕业班召开班会外,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搞好就业教育工作——在学院网站中开辟就业专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技巧以及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5、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在高年级举办由在考研、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等传授切身经验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们应对各种相关考试的能力。在模拟法庭组织就业礼仪讲座等活动,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6、成立法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为了更好地展开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院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胡征俊

副组长:刘丹冰

成员:曾加陈竞田怡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我院共召开了三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并制订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我院就业率的办法。如今,我院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学院领导总指挥、辅导员实际落实、全体老师广泛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形势下,希望学校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求职技巧及自我认知的指导。特别是大力宣传“三支一扶”、各地市基层选调生,提倡我校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服务国家建设。

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任务,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现借此机会,把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分析我校2014届毕业生共有442人,学前教育

专业381人;特殊教育专业61人。今年就业形势非常看好,幼师专业成为抢手货,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一人考取正式编制工作,大多数同学就业分布于本地区,外地区也不少,其中尤以青岛、北京、威海较多,重要的是今年大量开辟外国就业市场,如德国,新加坡等。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1、从外边聘请知名专家为毕业班级开设就业指导系列专题讲座,领导教职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这样的就业指导讲座进行了2场。

2、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主要是礼仪道德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素质,端正就业态度。强调“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3、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组织专场招聘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效果显著。

4、以学生为本,组织大型招聘会2场,给学生创造良好就业条件,开拓以大型规模化规范化单位为高端就业渠道,以私营企业规范化单位就业单位为主,限制不规范幼儿园进入招聘市

场,给毕业生寻找良好的归宿创造条件,工作汇报《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二、规范管理,以管理实现绩效。

1、日常管理求“细”。定期上网查阅、并公布就业信息和相关通知;按时召开班长会、宣传就业形势,掌握学生动态,对毕业生进行分层次的就业指导;引导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活动。

2、市场开拓求“广”。一对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发放不同的调查表,进一步加强了用人单位与学校的沟通力度,重新巩固和整合了校友联系网络,调查数据为我校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中,与好多大单位签定了长期的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二是积极“请进来”,充分调动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和老师的积极性,运用他们精通学科的优势和信息网,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展专业市场,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考察招聘,效果是:在全系形成人人关心和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我系毕业生就业向着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就

业咨询指导求“实”。我校自行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3次以上,请校外专家进行就业辅导讲座三次以上。将讲座形式的政策讲解与谈心形式的个案咨询相结合,经常和毕业生谈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问必答,有事必办。

4、信息传递求“快”。在就业宣传方面,一是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橱窗,由专人负责广泛收集并及时公布各个专业就业信息,效果良好;二是通过学校就业网介绍宣传毕业生,宣传学生工作和教学成果。

5、就业调查研究求“真”。为克服毕业生流动速度快等因素,我校在毕业生聚集的城市确立热心肠的校友做联络人,既能负责促进校友交流,也能尽可能地帮助找工作的师弟师妹解决临时困难,立稳脚跟;学校有专人通过“校友录”等网络手段与校友保持联系;争取使校友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运用。借重大节假日、招聘会等契机,我们经常向用人单位致电问候,了解需求信息。以上努力不但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开展,也为我校

开展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和进行就业结构分析提供了多种有效载体。调查表明,毕业生对我校就业工作基本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也基本满意。

三、查找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力求突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就业工作开展中,积极查找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力求突破。具体包括:

1、计划总结的落实。我校认真贯彻学校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按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

2、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就业与招生、培养相挂钩;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实习时间。

四、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毕业生就业工作着眼下一步工作目标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是:立足专业特点,深挖就业潜力适应社会要求,扩展就业途径,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来源: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体育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在2014年的毕业生工作中,体育

学院积极部署,学院各部门全方面合作,共同抓好本届毕业生的一系列工作。

体育学院在大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将毕业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深入调研,研究对策。体育学院领导分别到各部门就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专项调研,重点对学院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在就业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听取大家对开展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在09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做好就业工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对做好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工作组深入学生宿舍,详细了解他们的就业岗位落实情况、学院提供的招聘信息服务情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考研、专升本、出国等情况,征求学院就业工作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毕业生树立信心、转变观念、提高就业技能、走出院门多参加各类招聘会。二是交流各专业就业工作进展情

况和采取的措施。3月16日下午,体育学院专门召开学生工作例会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彭华在分析今年就业形势“难”、就业要求“高”的基础上,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出发,希望有关部门和各专业要从加强宣传教育、分解落实责任、完善信息服务、优化教学安排、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要抓实事、出实招,全力以赴做好09年就业工作。三是积极开拓市场,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育学院根据毕业生在外实习特点,毕业班辅导员加强了“点对点”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实时将就业指导和企业招聘信息通过校讯通发布给毕业生。同时,主动邀请健身俱乐部等企业为我院毕业生举行专场招聘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方便毕业生就业。学院还将利用一切资源和途径搜集用人单位信息,想方设法推荐毕业生。四是关心毕业生离校前的学习、生活,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保证09届毕业生文明离校。

在特岗教师、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宣传工作方面,学院党委副书记组织学院各级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学院领导、学院教工党员及学生党员齐动员,争取让每一个毕业生了解到政策、措施。学院团委制作宣传展牌、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组织以班为单位的团组织生活会,学习文件材料,不仅让毕业生明确如何报名应聘,而且为低年级学生明确目标。各年级召开年级会议,辅导员对学生存在的疑问作出明确答复。对于不在校的学生,辅导员要通过校讯通、电话、qq等方式,将相关事宜通知周全,并鼓励学生积极报名。体育学院还召开全院大会,院领导发出号召,鼓励学生到基层去锻炼。学院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凤凰琴》、《乡村女教师》,增加他们投身基层,主动锻炼的热情。另外,体育学院还专门设立一部咨询电话,由经过培训的学生轮流值班,确保学生随时有疑问,随时得

到解答。

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截止6月15日,体育学院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展如下:

一、2014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1、正式签约的有15人,考上研究生的有4人,意向的有10人,拟被河北省警卫局、消防部门录取的有4人。

2、合同就业的有32人。

3、灵活就业的有44人。

4、在特岗教师、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报名中,保守点统计,报名特岗教师的有20人,报名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有17人。

5、其他未就业学生正在通过个人应聘和家庭关系等方式寻找工作。

二、2014届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

1、正式签约的有6人,考上研究生的有6人,有就业意向的有6人,拟被河北省警卫局、消防部门录取的有2人。

2、合同就业的有9人。

3、灵活就业的有21人。

4、在特岗教师、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报名中,目前所知,报名特岗教师的有4人,报名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有2人。

三、2014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

1、没有正式签约的毕业生,但16名毕业生都通过灵活就业的方式进入工作岗位,有正式签约意向的3人。拟被河北省警卫局录取的有1人。

2、在特岗教师、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报名中,目前所知,报名特岗教师的有4人。

四、2014届毕业研究生

1、正式签约14人,有就业意向13人。

2、自主创业1人。

3、在特岗教师、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报名中,目前所知,报名到村任职的有3人,已有报名意向的3人。

4、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人。

5、拟出国1人。

体育学院年 月日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开展资金扶持、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大力加强政策宣传,强化就业服务,多方位开发见习岗位,确保了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智力支撑。我县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991人,其中:文科473人、理科702人、工科25人、医科243人、师范类型48人。就业、求职登记总人数126人,其中就业登记110人,求职登记16人,全部推荐就业。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县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初将这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工作

报告》,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县财政预算内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100万元。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同志任组长,人社局局长盖建林同志为副组长,就业、发改、财政、工信、教育、税务、工商、卫生、住建、金融、残联、商务、工会、团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四次,专题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力的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二、制定完善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围绕贯彻国家和省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精神, 1

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意见》,对中小企业接收择业期内申请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并与之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可申领社会保险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吸纳择业期内申请就业

失业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并与之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每接收一名一次性奖励1000元;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领一次性创业补助5000元;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实行“零成本”注册,工商部门为高校毕业生入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今年我县有1人符合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补贴条件,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

三、广泛宣传推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县以电视台为平台,不间断滚动播放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使全县人民能够详细了解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政策,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有什么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有何补助等。围绕小额贷款、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技能、创业优惠政策广泛宣传,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今年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周和招聘会3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就业政策宣传册3500

册,组织县内外招聘单位152个,提供就业岗位1025个,达成就业意向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380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报告会1次,宣传就业典型,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介绍就业先进经验,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开展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是开辟就业服务窗口。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设立就业失业求职登记窗口、就业政策咨询窗口、人事代理、就业指导四个子窗口,按照“明确专人,

各负其责”的原则配备窗口工作人员。各个窗口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等工作。截至11月底,就业、求职登记总人数126人,其中就业登记110人,求职登记16人,并为他们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接受就业政策咨询16人次;人事代理2 人;就业指导16人次。

二是开展定向推荐活动。做到登记一人宣传一次就业政策,让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了解国家、省、市、县相关就业政策;登记一人开展一次就业指导,指导毕业生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找准自己的就业愿望;登记一个人推荐一次培训,对有培训愿望的推荐到创业培训机构、技能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登记一人开展一次职业推荐,使其尽快实现就业。按照“先就业尽量专业对口”的原则,及时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建立了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台账,并及时向市定期报送推荐就业岗位情况。我县今年有16名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已全部推荐就业。

三是开发见习岗位及社区基层管理岗位。见习岗位主要面向规模大、效益好的优质企业,见习期满,对考核合格的见习人员在高校毕业生自愿的前提下,企业予以留用。我县今年开发16个见习岗位,涉及3个单位,企业均已按规定享受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出台了

《高校毕业生社区基层管理岗位招用工作实施方案》,开发社区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社区主任助理、低保协管、残疾工作协管等社区基层管理岗位23个,分布在我县15个乡镇。

四是动态掌握就业信息。利用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系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乡、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实行实名制管理,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应届高校毕业生、未

就业实名制信息,做到底数清。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登记台账。至11月底,我县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数据库中有345人,已调查摸底,其中307人安排就业,38人因多种原因未能摸清信息。经多方调查,这38人12月10日前已调查清楚,并且均已就业。按照市局要求,每月10日前及时上报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监测报告。今年,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员队伍

建设的通知》,组建了2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员,积极主动搜集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截至11月底,共征集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53个,其中中小企业36个、民办非企业17个。

五、加大资金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

金融危机以来,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我县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倾斜,尽量简化高校毕业生自助贷款发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4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的,按规定给予贴息扶持。

尽管我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市的要求还

存在不小差距。今后,我县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是在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网络上下功夫。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纵向加快与省、市人力资源市场链接;横向加强与工信、税务、金融、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沟通与协作,随时掌握在建、拟建项目

工程,了解项目投资额度、用工数量和所需工种;积极推进与周边城市以及国内各大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尽快实现市场贯通、资源贯通、服务贯通。

二是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上下功夫。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高校毕业生,以满足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加强人才供求信息库建设,构筑人才供求日常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人才需求目录,积极进行就业引导。

三是在落实扶持就业政策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各类企业招聘使用高校毕业生,对按规定使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适当给予资金补贴,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同时,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免费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为未就业但有就业愿望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基地,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四是在强化创业综合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作用,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维权等服务。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向社会公开征集科技含量高、投资小、见效快、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及时公布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信息,使创业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我校2014届毕业生供1490人,其中签约人,签约率人,考研人,灵活就业人,

毕业生支援西部、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北京基层、应聘村主任、村支书助理、应聘社区工作者、参加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的情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我校2014届毕业生共242人,其中已经落实就业去向人,人尚未落实就业去向。我校对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每人发放了100元求职补贴,

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所做工作:我校共有地震灾区毕业

生人,其中

未就业毕业生的状况及未就业的主要原因

京外生源毕业生保留户档情况

岗位需求情况

文明离校情况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把手”工程及“三到位”、“四化”的落实情况

本校今年提高就业工作质量的标准;本校今年制定的就业工作目标

完成情况

开展就业指导的情况

就业市场开拓情况

其他特色做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四、进一步做好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考虑。

或副处长;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由研究生部单独负责的高校及中科院、社科院、农科院、中央党校也需由部门负责人汇报,其他科研单位不需汇报)

~ 26 ~

第11篇: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残疾人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奔小康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残疾人及其亲属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从而使许多残疾人通过自身的努力生活有了保障,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也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发展阶段,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我们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县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在上级残联和县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县的残疾人

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概况

我县地处聊城最南端,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办事处,各类企业400余家,总人口760000人,其中残疾人33600人,残疾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且在就业年龄范围内的残疾人11316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4%。由于受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正常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县残联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劳动就业率已达到80%。共有8000多人脱贫走向致富道路,其中近千人在机关企事业和个体私营或福利企业有了固定工作,一部分人在农村通过种养业,农业开发走向致富路。

二、残疾人就业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个体就业,为他创造劳动就业机会。为了鼓励扶持残疾人劳动就业,我们依照残疾人

保障法和省“实施办法”,以县政府文件的形式制定下发了《残疾人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对残疾人从事个体就业和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情况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按残疾等级在税费等方面给予减免,一级全免;二级免50%;三级免30%;2001年农村税费改革试行后,农民开始按地纳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县又重新修订优惠办法,搞好税费改革中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衔接,把残疾人纳入农业税减免之列。残疾人免出义务工,对残疾人承包的土地实行税前减免。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全县广大残疾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惠。从1998年至今,全县残疾人共获得各种税费减免优惠达800余万元。

二是扶持农村残疾人种养家庭副业。阳谷县有残疾人万,其中贫困残疾人有3200多人,这些残疾人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伤失或部分伤失劳动能力,又缺乏技术、少资金,靠自身条件无法解决就业问题。为了让这部分人摆脱贫困

的桎梏,实现就业走上富裕之路,县残联2001年从上级残联争取康复扶贫贷款80万元,放贷给部分想致富,苦于无资金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并帮助他们从种植、养殖、加工业上找门路、学技术。阳谷镇北三里村苑广深因事故致残,瘫痪在床,一家人的生活因失去了顶梁柱而变的越来越艰难。县残联为他无偿捐献了一辆轮椅,使他终于再次走出了家门,做起了力所能及的小生意,他高兴地逢人便说:县残联给俺送来了腿,让俺致富有了保障。大布乡张董村张红玉一家6口人有4个残疾,生活十分贫困,县残联为他一家送去了2000元的扶持金和化肥等农用物质,支持他发展种植业生产,使他一家终于摆脱了贫困走向了致富路。从1998年开始,县残联对2000余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目前,在县残联的扶持下,全县已有2600户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就业逐步摆脱了贫困。

三是推荐异地安置和本县福利企

业及私营企业劳动就业。帮助残疾人就业,不是残联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我们县始终把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残疾人就业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残工委成员单位,都作了明确的分工,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教育部门承担起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民政部门组织发展福利企业,积极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残疾人组织兴办的企业和残疾人个体经营者,给予优先核发执照,给予减免税费照顾,为残疾人劳动就业大开绿灯。在做好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走出去,派人到外地考察,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门路。2005年9月份,经与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联系协商,在我县招收安置了36名残疾工人,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500元,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今年,我们又协调组建了一所福利企业----阳谷

县鼎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试运营,共安排残疾人15名。目前一所制造汽车配件的银海机械有限公司正在兴建之中,建成后可安排残疾人60名。1998年以来,全县共安置非农业残疾人就业达430余人,减免各类工商税费2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是依法推行按%比例安置劳动就业。实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是国家在深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而采取的正确措施,它对残疾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上一些人,甚至一些单位领导,对残疾人劳动就业仍存有一定偏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安排残疾人就业,缴纳就业保障金是法律赋予残疾人的一项合法权利,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关心残疾人的具体体现,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

活动的重要一环。有的单位听了残联同志苦口婆心的解释理解了,积极组织安排了残疾人,有的单位积极缴纳了保障金。但还有个别单位,不管你是磨破了嘴,还是你跑断了腿,我就是坚持不安排残疾人,不缴纳就业保障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即向法院提起申请强制执行。第一年执行了两个拒缴单位,其他等待观望的单位也都乖乖的交上了就业保障金。局面打开了,各个单位都认识到了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性,都纷纷主动与残联联系,安排残疾人,没有安排够的也主动缴纳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阳谷县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5年初,我们根据近年来我县的残疾人就业现状,又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80余个企、事业单位残疾人安置情况,进行了核查摸底,对安置合格不合格人员20名人员进行了清理,彻底澄清了残疾人就业的底子,为下一部做好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可靠依据。到目前,

全县已安置残疾人就业430余人,累计收缴就业保障金140余万元,被评为全省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五是开展职业技术培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渴望能够得到较高层次、较高质量的教育,结合社会需求和残疾人的特点,我们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主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在2004年,积极争取县职业中专的支持,举办了全县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共设立了缝纫、机电维修、畜牧兽医等3个专业,参加学习的残疾人有30多名,这些残疾人通过3个月的免费系统学习,取得了劳动资格证书,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此基础上,我们与第一职业中专达成一致协议,每年定期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由于我们的职业技能培训措施得力,2005年12月,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依托我们县第一职业

中专正式挂牌成立。在联合免费举办全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2005年6月份,我们又联合在特教学校免费为聋哑学生开办了缝纫课,随班学习缝纫技术,让聋哑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

从以往年度的征收来看,地税代收保障金,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保障金征收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影响和制约保障金征收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有的被征收单位认识不够,认为保障金如同捐款,捐与不捐、捐多捐少无所谓;

2、有的被征收单位想安置残疾人,但又说作为县这一级,没有财权和人事权,单位不是拒绝安置残疾人,而是想安没权安残疾人,也无能力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3、因为地方经济欠发达的原因有一部分除财政拨工资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无力交

纳就业保障金,这也是本县的实际情况;

4、虽然说实行地税代收,但是大量的征收工作还是由残联来做,地税部门只是坐等被征单位来征税大厅缴纳,来交就收,不来交也无所谓,没有积极性;

5、我县实行工业园区零收费,也就是说,县里为了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对县里的重点企业进行限额收费,而且所安排的限额很少,大部分企业也就是象征性的征缴一部分。

为了提高保障金征收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领导,多给主要领导汇报,取得领导的支持;

2、搞好宣传,让社会充分认识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原因和意义,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和自觉缴纳保障金的舆论氛围,推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征收人员的培训,由地税部门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新形式下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新探索,所以希望上级领导提供机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征收人

员的业务素质,学习和交流在征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外出参观学习一些外地区的成功经验;

4、调动地税部门在代征过程中的积极性,不再坐等收缴,而是积极上门征缴,真正实现地税部门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我县的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残疾人自身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同兄弟县市相比还做得很不够,今后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第12篇: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提纲

**区人民政府

(2009年6月17日)

各位领导:

**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就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以改善民生,促进民富为主线,以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为重点,以实施城乡劳动力培训工程为手段,以开展“三进三送”活动为载体,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辖十街一镇,32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总面积142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现有11个街(镇)劳动保障事务所,45个社区(村屯)劳动保障工作站,105名社区(村屯)劳动协理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已基本做到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场地、工作六个到位。全区现有从业人员77656 人,失业人员3549人。今年以来,就业再就业实现1272人,完成年任务的49%,其中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就业2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几年来,我区一直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政府联系群众、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全区十项

利民工程之一进行重点督办。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全区就业再就业形势,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了工作有部署,汇报有定性,督导有目标,全区上下呈现出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多措并举,落实政策。一是针对我区流动人口多、基础数据变化大的情况,不定期对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家庭情况进行详细摸排。今年上半年,入户调查居民56469户、164776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准确详实的基础数据。二是依托驻区企业,合理匹配资源,为城镇失业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实现了共驻双嬴。区政府在实施“6281” 战略发展规划和“建设龙江工业强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抓,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全区通过上项目新增就业岗位341个,形成了经济建设与就业工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崭新格局。三是采取“政府运作”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举措,多渠道收集域外用工信息,实现异地就业898人。四是优化环境,落实政策,引导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和自主择业。今年已为680名灵活就业人员申报了社保补贴。

(三)立足载体,强化服务。一是按照“办公信息化、人员专业化、功能多元化”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区公共职业介绍和培训中心机构建设。区职介和培训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份,该中心配备了电子显示屏,设立了求职登记、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档案管理等绿色窗口,为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搭建了对接平台。二

是今年已举办了两期劳动用工现场招聘会,成功职介325人。三是切实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已有8个社区实现了创建工作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社区就业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四是深入开展“三进三送”活动,把援助内容落实到人头,将工作做到就业困难群体家庭中。

(四)开展培训,注重实效。我区建立了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民办技校和农民工培训基地为补充的就业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采取“定单式”和“以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模式,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办两期就业再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分别培训学员271人和 149人,合格率和就业率分别为95%、92%和89%、81%。

三、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仍有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大龄人员,受用工单位招聘条件的限制,较难实现就业再就业。

四、下步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6281”战略发展规划,坚持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民富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积极的优惠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机制,推动就业。我区将进一步抓好三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穿、责任

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以“三进三送”活动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就业成果,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是广辟渠道,增加就业。在扶持各类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广泛收集域外用工信息,积极稳妥地开展劳务输出,形成多元化劳务输出格局。

三是搞好培训,促进就业。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有针对性的做好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四是创造条件,扩大就业。做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落实好小额(双扶)贷款等扶持政策。创造有利条件,为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五是强化管理,保障就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力市场用工秩序。

各位领导,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区将紧紧围绕“6281”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载体,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13篇: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任务,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现借此机会,把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我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分析我校2010届毕业生共有442人,学前教育专业381人;特殊教育专业61人。今年就业形势非常看好,幼师专业成为抢手货,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一人考取正式编制工作,大多数同学就业分布于本地区,外地区也不少,其中尤以青岛、北京、威海较多,重要的是今年大量开辟外国就业市场,如德国,新加坡等。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1、从外边聘请知名专家为毕业班级开设就业指导系列专题讲座,领导教职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这样的就业指导讲座进行了2场。

2、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主要是礼仪道德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素质,端正就业态度。强调“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3、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组织专场招聘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效果显著。

4、以学生为本,组织大型招聘会2场,给学生创造良好就业条件,开拓以大型规模化规范化单位为高端就业渠道,以私营企业规范化单位就业单位为主,限制不规范幼儿园进入招聘市场,给毕业生寻找良好的归宿创造条件,工作汇报《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二、规范管理,以管理实现绩效。

1、日常管理求“细”。定期上网查阅、并公布就业信息和相关通知;按时召开班长会、宣传就业形势,掌握学生动态,对毕业生进行分层次的就业指导;引导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活动。

2、市场开拓求“广”。一对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发放不同的调查表,进一步加强了用人单位与学校的沟通力度,重新巩固和整合了校友联系网络,调查数据为我校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中,与好多大单位签定了长期的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二是积极“请进来”,充分调动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和老师的积极性,运用他们精通学科的优势和信息网,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展专业市场,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考察招聘,效果是:在全系形成人人关心和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我系毕业生就业向着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就业咨询指导求“实”。我校自行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3次以上,请校外专家进行就业辅导讲座三次以上。将讲座形式的政策讲解与谈心形式的个案咨询相结合,经常和毕业生谈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问必答,有事必办。

4、信息传递求“快”。在就业宣传方面,一是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橱窗,由专人负责广泛收集并及时公布各个专业就业信息,效果良好;二是通过学校就业网介绍宣传毕业生,宣传学生工作和教学成果。

5、就业调查研究求“真”。为克服毕业生流动速度快等因素,我校在毕业生聚集的城市确立热心肠的校友做联络人,既能负责促进校友交流,也能尽可能地帮助找工作的师弟师妹解决临时困难,立稳脚跟;学校有专人通过“校友录”等网络手段与校友保持联系;争取使校友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运用。借重大节假日、招聘会等契机,我们经常向用人单位致电问候,了解需求信息。以上努力不但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开展,也为我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和进行就业结构分析提供了多种有效载体。调查表明,毕业生对我校就业工作基本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也基本满意。

三、查找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力求突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就业工作开展中,积极查找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力求突破。具体包括:

1、计划总结的落实。我校认真贯彻学校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按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

2、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就业与招生、培养相挂钩;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实习时间。

四、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毕业生就业工作着眼下一步工作目标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是:立足专业特点,深挖就业潜力适应社会要求,扩展就业途径,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来源: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第14篇:个人工作汇报

个人工作汇报

我自10月16日起参加工作。次日和周董到邢台开沟通会议,下午到达石家庄。在石安高速护栏改造工程第二项目部经公司安排在此项目部学习高速公路路侧护栏改造施工工艺和资料的制作。11月21日回沧州上班。其间,学习内容总结如下:

一、开工准备阶段(开工条件审查表、施工许可证没接触)

⑴递交施工组织设计申请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监理批复。

⑵分部分项划分

⑶人员进场后做合同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表,人员进场报验单,交监理、甲方批复。

⑷安排机械进场做机械进场报验单(有时附机械合格证、主要性能介绍)。 ⑸安排材料进场做材料进场报验单(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

⑹开工申请报告(分总体开工报告和分部、分项开工报告、首件工程开工申请报批单;总体报告要独自组卷)附以上资料,交监理待批复(开工令);首件开工申请做完后,等试验段完工,做工程检验申请批复单(在开工令前)。 ⑺人员设备到场后准备履约保函和开工预付款保函(开工预付款申请表)。 组卷方法:

⑴施工组织机构有关管理规定,岗位责任划分为一卷;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主要机械设备在场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等为一卷;共二卷。

⑵管理处文件、总监办文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文件。先按召开会议单位后按时间顺序编号组卷

⑶其他文件按次序归档

二、材料及试验资料(附到自检材料中)

㈠、各种原料半成品的试验报告及资料

㈡、外购材料:

材料分类——时间顺序、试验编号

材料抽检、分类——时间顺序

出厂的合格证检验报告

㈢、各种试验、配合比、混合料(可以组一起但要分类)。

在本工程中的材料有波形梁护栏、立柱、防阻块、螺栓、柱帽的检测报告(分出厂检测报告和外围的检测报告);混凝土的配合比(注意一定要包含水质检测)。㈣、试验台账先分类,具体上报和组卷(可以手写也可以机打但不能掺杂)。

三、中间交工申请

做分部分项自检报告待批复(中间交工证书);

其中包括自检申请表和分部分项检验评定表(根据河北省高速公路检验评定标准填写)

四、中间计量阶段

做中间交工申请报告(红头文件),上报监理,经甲方确认后,监理下发中间交工证书和中期支付证书(支付报表)、中间计量资料(计量表、中间计量汇总表)的制式表格;然后,开始做计量

中期支付程序如下:

1.合同复印件

2.中标通知书

3.工程类税票(盖发票专用章)

4.账户信息(必须包括银行全称、账号、单位全称、开户名称盖项目部公章)

5.授权书(盖总公司章)

6.履约保函复印件

7.中期支付计量表

8.准备好以上七件文件到甲方取付款批复单,高管领导、主管领导、计划科、养护科、财务科分别签字

准备开户资料:

1.开户许可证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机构代码证

4.税务登记证

5.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6.合同文件

7.中标通知书

五、变更资料

1、做变更申请,附变更分析,交监理、甲方批复。

2、做正式变更申请,附变更分析,再交监理、甲方批复(变更令);做变更计量(可以和中间计量一起)

六、分部分项划分自检资料

1.自检报告(准备)

2.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如果有变更按变更后)

3.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评定资料

三个表格: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分项工程鉴定表

4.试验报告由第三方提供——单独组卷

七、与监理来往文件、红头文件、工地会议纪要分别组卷(先按单位分类后按时间顺序组卷)

八、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1.安全生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文件(如果有)组一卷

2.上级下发

3.环保措施土水保持方案

九、竣工文件(按上交时为准组卷)

以上所有文件的整理、竣工图、影像档案

第15篇:~个人工作汇报

2011~201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策划部 张凌志

在即将过去的2011~2012年度,我在传媒学院学生会策划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从上半年度的部门委员到下半年度的部门副部长,职位的升迁代表着学生会对我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担当更多的责任。以下是本年年度工作总结。

一. 常规工作:

(一) 例会制度:

1.按时参加院会部长例会,认真学习会议内容,并及时反馈部门工作情况。

2.定期组织部门例会,并按时参加会议,准确传达及时信息,让策划部每一位委员都第一时间接受信息。

(二) 考勤制度:

1.遵守值班表安排,按时值班,不无故缺勤,严格遵守院会值班制度。

二.具体工作:

(一)黑板绘制:

参与传媒学院各教室活动的黑板绘制,在当场活动开始前40分钟到场对黑板进行装饰,以方便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年度参与绘制黑板如:模拟招聘会i,学习雷锋演讲比赛等。

(二)参与“双迎晚会”幕布、邀请函、海报制作:

在上半年度的传媒学院“迎新生,迎新年”文艺晚会,我设计了该场晚会的背景幕布,邀请函,海报,负责其制作任务。全程完成了三样宣传品的前期设计,中期制作,以及后期安置。

(三)协助学生会其他兄弟部门开展活动

结合策划部的工作性质及个人工作特长,协助各兄弟部门完成宣传工作,制作电子海报,手绘海报PPT等宣传品。例如女生部女生节手绘海报制作。·

三.工作中的不足

(一)同一时间段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以免时间上的冲突,导致工作成果的质量下降。

(二)海报制作上创意略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收获:

(一)基本礼仪:在学生会的工作让我习得了更多的基本礼仪,这一点受益匪浅。

(二)责任感:作为部门的副部长,让我感觉到了肩上的压力,也让我有了更多的责任感。

(三)团队力量:在学生会的期间我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相互积极的配合可以事半功倍。

回顾这一年学生会伴随了我这一年的成长,促进着我这一年的进步,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中可以和传媒学院学生会这个大家庭,再接再厉,共同进步。

策划部 张凌志

第16篇:个人工作汇报

个人工作汇报

今天的培训演练,我个人的表现让自己非常诧异,我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了反省。也许就像刘经理说的“我是个要强的人”,每次的演练我都想表现好,自己越想做好,而结果却适得其反。自信源于专业,在日后工作演练中,我会加强自己的业务知识,用平常心对待,严格要求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铭人仙指培训期间,苦中有乐。我很感谢刘经理给我锻炼的机会和对我工作的信任,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同,我相信在刘经理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会有所成长、收获更多!下午刘经理组织各小组开“三欣”会,我个人感触甚多。从三组分到四组,今天的“三欣”会让我进一步认识了四组的家人,通过这次的交谈我们发现了家人的优点,同时也给大家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对于“三欣”会的总结“扬长避短”。通过这次的三欣会,我想组织一个小组的团队活动,详见活动方案。

第17篇:个人工作汇报

时光飞逝,不经意间艺术团又走过了它不平凡的一年,也走出了一条绚丽多姿的道路。蓦然回首,这条路上有太多太多的辛劳,也有着太多太多的收获,路上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凝聚着演员们的辛勤汗水。一年来,我团紧紧围绕“一丝不苟,精艺求精”的理念,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体演职人员团结协作与共同努力下,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及演出任务,一定程度的丰富了基层一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基层职工的艺术素养,也为高速事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艺术团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回顾过去

1、队伍内部的建设

一年里,我们努力加强艺术团自身建设,增强团员服务意识。并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促进艺术团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从而使工作上做到了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团的发展。同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所有演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更大的提升,为演出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艺术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做好了铺垫。

2、演出活动的开展

在中心党委和团长的正确领导下,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演员的共同努力下,过去的一年里成功举办了富有特色的一系列活动。从下基层慰问演出,到进入校园奉献交通爱心,从参加国标舞蹈大赛到运动会展演,从天定康临的通车仪式到春节的团拜联谊演出,从迎接交通部检查到建党90周年,等等等等,前后数十场演出,无一不展现着我们艺术团的特色和精神风貌,也受到了领导及职工还有观众的一致好评,然而这一切一切的殊荣,却饱含了全体团员勤劳的汗水,也见证着大家为此付出的努力和辛酸……

2010年12月的清晨,寒风凛冽,为了保证康临路通车仪式的有序进行,我们的演员五点钟便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去在刺骨的寒风中守候,他们守候的不只是一场演出,而是一种平凡却又圣神的责任,天空已经微微发亮,温度却更低了,然而冻得住乐器却冻不住从指间流淌出的优美旋律,冻得住躯体却冻不住我们每个演员内心的激情,经过两个小时的等待,演出正式开始了,然而当所有的观众穿着棉大衣还冻的连手都不敢伸出来的时候我们的演员却光着膀子登上了那个放飞激情和梦想的舞台,从他们的身上没有看出一点寒意,展现给大家的只有优美的舞姿和灿烂的笑脸……演出完之后,好多人都抱着哭了,我知道他们不是因为冻而哭,而是一种莫名的感动和释怀,相信那一刻他们的内心比什么都温暖,中午时好多人都感冒了,但由于还要赶去陇西演出,所以只能给大家发些应急的药物,然而他们却没有半点抱怨,只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服务基层温暖大家的信念……

记得有好几次演出由于通知的迟,时间紧急,为了能更好的保证演出的成功,大家都甘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而进行节目的排练 ,没有周末、排练至深夜,都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在排练中,大家群策群力,团结一致,每一个节目都精艺求精,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正是大家的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从而保证了一次又一次的演出成功……

3、不足之处

回顾过去的一年,艺术团经过不懈的奋斗,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也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艺术团发展的运作机制,从演员的选拔途径、外聘专业教师的指导、排练活动的细致安排到业务技能的学习,都为艺术团今后的健康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依然存在做的不好、不够的地方:

1、演出经验不足;

2、节目的编排缺乏创新,缺乏行业特色;

3、艺术团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4、个别成员积极性不够,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不足等;

5、演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为此,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积极努力,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结合工作实际,继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按照现阶段的实际制定策略和发展方向,多开展一些有利于演员综合素质提高的活动,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集思广益,努力将艺术团搞好。

二、展望未来

新的一岁新的的开始,艺术团工作也将展开崭新的一页。在新的一岁里,艺术团将围绕“挖掘更多的艺术人才,培养更多的艺术精英,办成一流的艺术团体”的工作信念,继续发扬“一丝不苟,精艺求精”的精神,积极配合中心及有关部门完成各项文艺演出,建设一支“规范化、制度化、精英化”的艺术团队,为丰富我系统一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及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1.加强艺术团组织建设,完善团队机构建设,构建一个强有力的艺术团体。

2.加强各组日常培训和排练,做好统筹计划。

3.积极开展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通过演出形式上的转变,让基层职工眼前一亮,更好的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心党组的关怀;

4、节目要以创作为主线,多挖掘带有行业特色的题材,要与时俱进反映我们交通职工的工作与生活;

5.加大艺术团的宣传力度,在节目的编排上力求创新,精艺求精,以提高节目质量,尽力与外界联系,在允许的情况下承接外界的商业演出,使艺术团能够在我们交通系统外也有发展的空间,把艺术团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艺术团成立已经两年年了,在这两年里,我们像一家人一样为了艺术团的成长和发展默默奉献着。我们也曾为了节目的编排而苦恼;也曾为了遇到的困难而迷茫;也曾因为意见的不统一有过这样那样的矛盾和摩擦。但是大家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大家的心始终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其实,我们也清楚地知道,我们的节目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我们的艺术团也有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所有的缺点都是可以去改正的。只要我们每个人愿意去努力、愿意去付出,我们就会做的越来越好。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的用我们特有的方式履行一个高速人的责任和义务。用我们日益精湛的演出为更多的一线职工去奉献我们的爱心,让他们也分享我们的快乐和温暖!

回首过去,岁月如歌,风雨征程,展望未来,希望如炬,激情满怀。荣誉永远属于昨天,未来的路,我们任重道远。新的一岁,新的开始,我们将继续坚持局党委正确领导,发扬以前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逐步完善过去的不足,在中心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向着理想,向着胜利,继续谱写瑰丽的诗篇,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开拓新的征程,为我们甘肃高速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也让我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第18篇:个人工作汇报

个人工作汇报(党政办主任)

个人工作汇报(党政办主任)

个人工作汇报20xx年11月我名刘阳,男,1976年4月生,1997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三年来,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20xx年来曾任过中和镇武装干事、综治专干、综治办主任,现任中和镇纪委委员、党政办主任。现将三年来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始终心怀大志三年来,我结合实际,努力加强党性修养,认真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思想上,与时俱进始终牢记品质决定一切,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深感责任重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学习上,刻苦钻研始终牢记知识改变命运,认真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本运营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参加工作以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获得了大专文凭,目前正在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此外,还积极参与各种业务培训和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达到了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3、作风上,严于律已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牢固树立勤政廉政的意识,廉洁自律,始终做到自重、自醒、自信、自立,时刻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同一切腐朽思想和腐败行为作斗争。

二、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始终心谋大业三年来,我始终牢记国家公务员的使命,以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同事的支持下,取得了一点成绩。

1、突出自身优势出特色我自认为自身优势是能够吃苦耐劳,勤于思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任武装干事期间,创新了武装工作宣传教育方式,借助全镇中小学生散发资料开展兵役登记、征兵工作和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任综治专干和综治办主任期间,政法综治工作首开撤区并乡后浏阳的先河,与周边乡镇建立了联防联治机制,机制建立以来,中和边境地区矛盾纠纷明显下降,即使有矛盾纠纷或突发事件发生只要启动联防联治预案,问题也迎刃而解,为此得到了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任纪委委员期间,建立健全了涉企事项登记制度,与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2、突出岗位特点出典型三年来,我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特点,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抓出了一些工作典型。如任民兵应急分队队长期间,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扑灭大小山林火灾12场次,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表现出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20xx年协助党委政府及纪委陈文金书记把文家市工商所乱收费32600元退还给企业,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20xx年3月22日晚组织雅山居委会基干民兵和综治骨干在雅山一酒家抓获古港逃窜至中和的五个杀人犯,表现出了不怕困难、无私无畏的精神。

3、突出团队精神出成果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能不能搞好工作的关键。三年来,我无论在哪个办公室,都能和全体同志搞好团结,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积极发扬团队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武装工作20xx年获市先进单位,征兵工作20xx年、20xx年获市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工作20xx年获市先进单位;政法综治工作20xx年、20xx年获市模范单位;20xx年联系雅山居委会,协助雅山居委会进行了集镇的整体规划修编和集镇街道硬化。20xx年任党政办主任以来,积极转变角色,团结和带领党政办全体同志,充分发挥参谋、服务、协调、督查的职能,做到服务不欠位,主动不越位,服从不偏位,融洽不空位,确保了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三、具有强烈的廉耻心和忧患感,始终心装大局三年来我在政治思想上虽然得到不断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这都和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分不开。相对于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自身素质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如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性格较内向;有时做事太认真。但我始终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时刻以大局为重,绝不把自己的感情色彩带到工作中去,不意气用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或者取得一定成绩,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现在是到处充满竞争的时代,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加强学习,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虚心学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在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19篇:个人工作汇报

个人工作汇报

***

2011年12月,党委、政府调我到企管站工作。半年多来,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大局,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重任中去,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团结带领一班人,不畏困难,勇于进取,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加快发展我镇工业经济作了不懈努力。现将任职期间个人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学习为先导,掌握工作本领

回想去年年底,当党政负责同志提出我到企管站任职的意见时,我还真没有一点底。一来我对工业经济不是很专业,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虽然招商工作与工业有牵连,但具体去做也算得上是半个门外汉。二来仙女镇是我市第一大镇,经济总量占了五分之一强,而工业经济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干不好怎么向领导、向人民交待。然而,作为一名年青同志,一名党员,党委政府把我放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既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锻炼,对我的考验。没有过多的考虑,更没有退缩的余地,我义无反顾地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在新的起点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到了新的岗位后,我深深知道,要想抓好工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熟悉和掌握工业经济知识,增强驾驭工业经济的本领。为此,我虚心地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向业务精湛的骨干学,向汇聚智慧的书本学。认真学习财务统计知识、市场经济理论、企业管理经验,在具体实践中学,在专题讨论中学,在调查了解中学。有时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够,就打时间差,利用工作间隙、利用茶余饭后,起早带晚,努力挤出时间来充电,拓宽知识视野,扩大知识覆

盖面,提高管理的眼力,提升服务的能力。我始终告诫自己,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尽快熟悉和掌握工业经济理论,尽早进入到角色中来。

二、以机制为要素,凝聚工作合力

到企管站工作之前,曾有人好心地忠告我,企管站经历多次乡镇合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关系比较复杂,要慎重考虑考虑。我却不以为然,一方面党委将企管站单独建立支部是个有利条件,既是对我工作的支持,更是为企管站职能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不管是否真实,我都有信心去调节好、处理好。在企管站支部书记的密切配合下,我通过和每个同志的促膝谈心,沟通交流,集思广义,全面了解了大家的所想所愿。企管站在职的15个同志中党员就占了14人,全员的综合素质是高的,业务技能是强的,有一些现象产生只不过是个别人而已。此外,通过摸情况,发现企管站内部管理上有些松散,整体合力不强。为此,我先从规章制度上入手,多次召开站务会,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先后制定了卫生值日制度、周六加(值)班制度、逐日考勤制度、站务公开制度等等。各项制度都明确专人负责,跟踪监督,逐日记载,严格奖惩。对有误解、有不解的人员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其提高认识,增进共识。同时,为提高服务力度,设立了蹲点挂钩制度,对全镇亿元以上企业明确站长分工,开展口对口服务、面对面服务,近距离现场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谋划发展。由于一系列措施的到位,企管站一班人的思想统一到发展和服务工业经济的大局上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全面提高,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踏实进取、勇于创新的团队,为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三、以发展为己任,加大工作力度

工业是我镇经济的重要支撑,工业发展态势如何直接影响到全镇经济的总量。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仙女”的进程中,党委政府提出了“强镇强村,三年倍增”的奋斗目标。作为工业职能部门,怎么以崭新的姿态去适应这一发展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我与大家共同探索,对企管站的工作导向进行了准确定位,就是要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全面服从服务好经济发展的大局。为此,上半年除做好其它日常工作外,我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围绕经济目标抓落实。年初,为确保工业经济226亿力争230亿的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做到理清思路,制定目标,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四个副站长明确一条线,抓好一个片。在落实全年目标任务过程中,增强经济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做到主动对接,超前服务,积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逐村、逐企业进行了沟通了解,排亮点,找增点,始终做到增幅数据明白源头,进度指标心中有数。上半年重点跟踪了40个亿元以上企业的运行态势,强势推进43个5000万元以上成长型企业发展,尽己所能,去促进项目建设有力推进,项目完工早日达产,加快培植规模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占年度计划的%,同比增长%,包括销售、利润、技改等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实现了“双过半”,增幅、增量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二是围绕企业难题抓破解。企业是我们企管站的立足之本,企业运行质态的好坏事关工业经济发展大局,我始终确立服务企业就是要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开路先锋,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参谋能手。增进与企业的亲和度,真正做到和企业打成一片,心心相印,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企业有难题,尽己所能,主动去关心,主动去服务,帮助企业出招子、解难题。帮助企业引资金、引人才、引技

术,开辟企业产业提升与壮大的发展空间。今年我抽出时间,对全镇绝大多数规模企业和行政村作了一次走访,和企业老板、村负责人沟通了解。期间,帮助捷凯集团、万隆车业、月龙建材、华安机械等10多家企业协调解决用电、征地、融资等难题和矛盾。高度重视,积极牵头,抓紧做好龙川园区15家入园企业的土地证办理事宜,专人为他们实行一条龙服务,协调与国土、建设等部门关系,使各项报批手续全部到位。

三是围绕社会稳定抓调解。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板块的不断扩大以及改制后企业的职工遗留问题、知青问题、调资问题等等,给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企管站是一届政府稳定发展的前沿哨所,我和同志们一道,甘当政府部门的减压器,勇当城区稳定的缓冲器。由于并镇后使上访情况复杂、部分企业原厂已不存在,诸多因素使涉及到工业方面的上访几乎周周有。针对这一问题,调整充实了原先的上访协调工作组,采取站长负责制、片长责任制的工作模式,实行点线片相结合,并明确一名副站长主抓,3名有着经验丰富的人员配合,制定了每日维稳值班表,从周一到周六都有人值班,发现事态及时处理汇报,平息上访人员情绪,缓解钝化矛盾。同时,总结维稳经验,积极抓主动、抓下访、抓苗头、抓巩固,今年未发生一起因工作不到位而发生的封门、睹人事件,稳定的秩序促进了党政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是围绕上网工程抓实施。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仙女镇经济信息网”平台,为整合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捕捉市场商机。我对这一工作非常重视,明确了单位懂电脑技术的同志专门负责,下发了专门文件和采集表,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对全镇

规模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图片、企业资质等内容进行逐一登记,目前已有148家规模企业在平台登陆,部分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富清灯丝98%以上的业务是来自网络,诚德集团、江亚消防、同和毛笔等不少企业网络销售的份额在不断增大,企业的知名度、知晓度也通过网络辐射作用得到有效宣传,这一网络工程深受企业欢迎和赞赏。

四、以勤政为本色,提高工作效能

在企管站负责的7个月中,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我坚持把“三个代表”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八荣八耻”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把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学习杭集人的敬业精神,学习陈巧云的奉献精神,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大兴八风”的要求。确立奉献岗位的思想观念,释放工作激情,体现人生价值;订立严谨有序的工作程式,求真务实,勤奋工作。树立光明磊落的崇高境界,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言和行,团结带领一班人,踏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构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廉洁高效的企管站新形象。

在企管站的这段时间,我尽了自己的应尽的努力,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但与党委、政府的要求,与赋予的重任、领导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我将恪守自己的信念,履行好职责,不遗余力,勤奋工作,在千锤百炼中成钢,把自己今后的人生谱写得更加绚丽,为全镇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汇报,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二O一二年七月八日

第20篇:个人工作汇报

个人工作汇报xxx,男,出生于1978年10月,个人工作汇报。本人于1997年毕业于泸州师范学校,分配到泸县云龙镇茅坝中心学校任教。2009年3月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分配到泸县牛滩镇政府经发办,任经发办副主任、安办主任、交通干事。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我多了一些历练,多了一些思考,我更加成熟了。作为一名光荣公务员,我将面临挑战,而恰恰正是这种挑战,让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

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养政治修养,提高思想觉悟我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平时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与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通过业余时间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二、尽职尽责,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把教学作为第一要务。认真专研教材,深入探讨教学方法,积极地开展课程改革实践活动。引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把当代数学名师作为自己学习典范,于是华应龙、潘晓明、张齐华等一线数学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在我的脑海里扎根发芽。1997年9月至2009年2月从教期间,先后荣获优质课竞赛中“县二等奖”、备课竞赛“县级三等奖”、教师自制教具“市级二等奖”、“县级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等等。在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10多篇,连续几年年度考核“优秀”,顺利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其间,还先后担任了少先队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等工作。自2009年3月进入公务员行列以来,我在日常工作中,谦虚谨慎,积极学习,认真对待我的每一项工作,以最短的时间熟悉工作。

(一)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工作汇报《个人工作汇报》。我采取了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于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安全隐患共100多处次。还积极配合市县安监局联合执法1次、依托县海事处进行联合执法2次,镇安办2人以上执法3次。同时根据主管部门的安排,大力开展煤矿、道路交通等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抓好安全检查的同时,我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参培人员达500余人次。在工作之余,我积极的撰写宣传报道24篇,其中3篇在四川新华网泸州分频道发表。2009年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实现”零死亡”,经泸县安委会综合考核,我镇安全生产荣获一等奖,我被授予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二)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2009年我镇建建设完成通村水泥路7条,共计18.4公里,总投资598万元。2009年,经交通局综合考核,我镇农村公路建设荣获一等奖。2010年中我镇计划完成水泥路10.8公里,泥结石路5.4公里,计划总投资350万左右。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之中,我参与公路建设的招投标、制作公路建设配料通告、签订公路建设安全责任书等等,做好服务监督工作。

(三)联村工作扎实有效。2009年至今,我联系坳田村,协助坳田村开展一系列的农村工作。坚持每月下村,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了解和掌握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社情民意。协调好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化解村级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接受有关规划、土地、征地后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建房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咨询,为村民提供服务。

(四)其它工作。基层政府工作涉及面广,经常有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需要突击,我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平时我还参与了以下工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应对突发事件等等,不管是是办公室通知,或者是领导直接安排,我都乐意接受,认认真真地去做。

三、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地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积极地提高自身素质。2000年-2003年在泸州教育学院函授学习,并取得教育管理大学专科学历,同时又在2002年-2005年中参加自学考试,于2005年6月获得内江师院颁布的法律本科学历。在自学的过程中,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掌握了一些自学的方法,积累了一些的法律知识,找到了我学习和兴趣的契合点,同时也让我明白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09年10月参加牛滩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让我进一步靠近党,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的含义。在工作过程中,我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倾向。

四、兴趣广泛,减压释负,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情我爱好体育运动、文艺活动,曾多次代表政府、学校参加篮球运动和文艺演出,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颗愉悦的心情,这让我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又在享受我的工作。孔子曾说:“吾日省三身也”。一年来我不断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求,我觉得我最缺少的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写作功底,尽管每次写作都是认真对待,但是总不尽人意。因此,我要坚信“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内涵。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取得进步。

个人就业工作汇报
《个人就业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