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涉军人员矛盾化解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39:28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经营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汇报

根据县综治委安排,我区全部开展对经营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现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组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副组长(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二、召开会议

园区于8月4号召开相关单位、各村支部书记、治安主任会议。由代处对经营性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做了专门安排。他讲了排查化解方法及重要性。特别强调对张集街、街两个街道经营性矛盾纠纷要重点排查和化解。他要求各村各单位要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抽调的专门人员要深入到户了解情况,深入地做化解工作。园区在8月底9月初就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评比验收。各单位、各村要做到每周一报告排查化解情况。

三、排查化解情况

由于工业园区只有6个行政村,两个街道。小集市经营户较少,经营性矛盾较少,通过近一个月排查。只排查化解了仁海建材厂。由于粉尘污染群众庄稼有6户农户与厂方发生索赔矛盾。园区维稳综治办得知情况后及时向党委汇报,派出工作组人员翟献龙、彭化文、胡影(包村干部)深入到厂方实地看农作物受损情况,然后同厂方负责人邓春生协商由厂方每亩赔偿群众小麦450市斤(按每斤小麦0.95元)及时赔偿给群众,同时对污染严重的4亩地由厂方每亩

每年800元付给群众。低由厂方租种。并对厂方污染源进行整治,矛盾得到很好化解。自此一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认真细致摸排口头调出经营性矛盾4起,目前园区范围内经营户和睦相处,没有发生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推荐第2篇: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汇报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全市多元化解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综治办、省多元化解办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市政法、综治、多元化解工作会议为指导,以持续提升人民群群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以预测、预防、预警为目标,以理念、制度、机制方法的全方位创新为动力,以联动融合、开放共治、依法治理、科技支撑理念为引领,着力解决社会治理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平安***、法治***建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在省多元化解办《关于2018年上半年各地“大调解”工作目标预考评情况的通报》中,我市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三。

一、“五到位”确保责任落地落实

(一)各级重视到位。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矛盾纠纷多

-1-

元化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政府年终目标考核,做到与经济发展工作同规划部署、同研究落实、同考核奖惩,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3月7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主持召开全市政法工作会,对综治和平安建设专题作出部署,今年以来,多次专题听取综治工作情况汇报,并就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5月17日,市委××书记在全市维稳信访综治安全工作会上对多元化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1-8月,市“大调解”办先后7次召开全市“大调解”办主任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分析、研判、部署综治相关工作。各县区、市级综治成员单位均及时召开会议对多元化解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二)责任压实到位。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政法、综治、多元化解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下达的2017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以及省综治委、省“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2017年全省重点工作的意-2-

见》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2017年“大调解”工作要点》,市委市政府同各县(区)、××高新区、市级综治成员单位及时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多元化解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责任单位(部门)、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

(三)工作思路到位。即“一一四七”工作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一个中心”、“一个方向”、“四个一机制”、“七化建设”。“一个中心”:多元化解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一个方向”:以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工作方向。“四个一机制”:“一日一通报、一周一研判、一月一小结、一季一汇报”。 “七化建设”: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过程规范化、工作经验制度化、工作管理精细化、工作方式常态化、工作底线法治化、工作成效亮点化。

(四)督导调研到位。今年以来,市综治委主要领导和市综治办负责同志先后多次到各县(区)、市级综治成员单位督导。

3-3-

月14日—15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深入各县区、市级相关单位就综治工作进行调研。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副主任先后10余次带队深入基层就综治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了中央、省、市委政法、综治、“大调解”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

(五)经费保障到位。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市、县两级政府投入300余万元作为“个案补助”专项经费,足额列入了财政预算,为多元化解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推动“大调解”向多元化解升级发展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市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代拟稿)》,已在7月4日市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上、7月18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审议通过。正在按程序报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审批,将以市委、市政府两办-4-

名义尽快下发施行。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确保领导体制不变、工作力量不减。目前,全市共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66个,60个乡镇(街道)、481个村(社区)两级人民调解组织覆盖率达100%,市、县、乡“大调解协调中心”专职副主任全部按规定配备到位。三是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定期分析研判报告制度,按规定召开分析研判会及时向省上报告分析研判报告、会议纪要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报告。四是完成××县“矛盾纠纷第三方多元调解平台机制建设”的提档升级、示范点打造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现场推进会的筹备工作,适时召开会议进一步全面推进“大调解”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升级发展。

(三)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

1、完善集中排查、专项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的排查研判工作制度,对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涉众矛盾纠纷和劳动人事争议、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领域矛盾纠纷做到早排查、早预防、

-5-

早化解,积极开展特定利益群体诉求疏导化解,对重大矛盾纠纷强化预警预测预防,杜绝了大规模进京赴蓉聚集事件的发生。

2、积极防范婚姻家庭和邻里关系等一般性民间纠纷升级,完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可能引发“民转刑”命案的重点矛盾纠纷多元联动化解协调机制,成立了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了独具***特色的38个“联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制定了《关于加强婚姻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联姐”婚调工作室创评方案》等制度,有效防止“民转刑”命案发生。

3、积极推广××县“建立矛盾纠纷第三方多元调解平台机制建设”多元调解成功经验,5月召开多元化解工作会议,采取以会代训认真贯彻落实“4.6”全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工作推进会精神。

4、落实矛盾纠纷隐患化解任务清单和特殊重点人群稳控任务清单,在5月17日的全市维稳信访综治安全工作会上,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下发《***市综治委员关于做好矛盾纠纷隐患-6-

化解和特殊重点人群稳控工作的通知》,按照“责任制+清单制”的要求,将排查梳理的 47件矛盾纠纷隐患和242名特殊重点人员化解、稳控责任分解交办到各县(区)、市级有关单位负责人手中。截止目前,全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119件,调处成功6814件,成功率95.7%。通过“随手调”化解纠纷2343件。及时足额发放“个案补助”160万余元。

三、大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一)×××通过引入第三方调解,与“三大调解”形成优势互补,既解决了调解员不专业、调解认可度不高、诉非衔接不畅等现实困境,又破解了人民调解专业性不强、行政调解公信力不足、司法调解成效不够的制约瓶颈,更实现了矛盾多元化解、群众认同满意、社会平安和谐的良好效果,为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趟出了一条新路,打造了“样板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其他县(区)、市级相关部门也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进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区

-7-

设立了“交通事故联调中心”、××区建成“多元化调解中心”、××积极开展“诉非衔接”试点、××县建成“调解一条街”;市法院着力完善“诉非衔接”工作机制;市检察院与市司法局、市法制办联合会签了《关于相互联动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市公安局与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完善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的意见》;市总工会会同市法院、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建立劳动争议四方联动协调处理机制;市妇联打造独具***特色的“花城联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

(三)进一步强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院)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交通事故联调平台的制度建设和医患纠纷的第三方调解、第三方赔偿机制建设。共建立市医调委(负责××区、西××区、××区)、××县医调委、××县医调委3个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交通事故联调平台11个,劳动(人事)调解仲裁庭(室)5个,覆盖率100%。四是广泛动员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第三方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市司法局指导成立了市人民调解协-8-

会、市校园纠纷调委会,尝试建立物业纠纷前置窗口。市工商局(市消委会)大力加强12315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已建“消费维权服务站”90个,积极整合行业力量,不断拓展延伸服务触角。

2018年7月4日

-9-

推荐第3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工作汇报

兴隆台支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现将我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我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实现。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深入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认真负责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实际困难,为我行实现全面发展。

一、落实责任,完成各项任务

我行主要领导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召开全镇动员大会;制定方案,因时﹑因事制定方法步骤并合理安排时间;成立开展攻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领导小组,以确保活动有效的开展,随时掌握容易引发矛盾纠纷事件的一些突出矛盾的发展动态,对群众的投诉,做到件件有登记、有答复,均在要求的时间内办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做好有关人员的政策解释、说服教育工作,对当时不能解决的,事后认真查处,给当事人做好答复,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件处理情况。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发现矛盾及时解决。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集体投诉等事件。

1、认真做好矛盾纠纷预测工作

我行每半个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预测分析,重点对易发生矛盾纠纷的重点地区进行分析预测。加强对矛盾纠纷的调查研究,预测矛盾纠纷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及规律,做好提前防范。

2、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对排查的矛盾纠纷,逐一进行调处化解,能够解决的,抓紧予以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都制定解决方案,明确了解决时限,落实解决办法;不能解决的,都能落实教育和稳控措施,报告一级支行协调解决。

二、制定具体工作步骤

我行动员部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开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及时上报,明确任务要求,进行动员部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排查化解阶段。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对排查出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摸清底数、确定重点。当即调处的,立即调处。二是全面排查,突出重点。建立矛盾纠纷每星期排查逐级上报制度,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共性问题的联合排查,突出问题的专项排查等。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明确解决时限。工作中要做到:对重点群体、重点人员排查到位;对重点部位防范到位,以重点突破,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三是全力化解,加强防控。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分类组织人员进行化解。不断提高化解质量,努力实现小事化了,大事化小,做到矛盾不上交,从而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兴隆台支行 2014年3月26日

推荐第4篇:建立五项机制 化解涉路矛盾(修改稿)

建立五项机制 化解涉路纠纷

-----大武口区化解涉路矛盾纠纷工作经验

2011年8月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作为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区,铁路在的工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铁路运量占到全区铁路运输总量的60%以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但是,随着经济的跨越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企业改制下岗、征地拆迁补偿、失地农民安置等引发的社会问题日日益凸显,涉路矛盾纠纷呈上升态势,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威胁,已成为基层护路联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大武口区坚持把涉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创新建立涉路矛盾纠纷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了矛盾纠纷的发生,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强势推进了“平安铁路示范区”创建进程。

一、建立信息报告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情报信息工作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首要环节,情报信息快、准、灵,才能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

是建立多层次覆盖面广的情报信息网络,把情报信息触角分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扩大信息来源。以警务进农村活动为契机,从日常警务工作中捕捉信息,建立警务信息网;以义务护路队员巡线之机,发现隐患、观察沿线影响铁路安全的信息,筑牢专业信息网;依靠村(居)委会干部、治保、调解委员会的力量,利用进村入户排摸信息,夯实基层信息网;利用每月矛盾纠纷汇总通报会,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提升协调指挥功能,形成网络完善、信息畅通、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涉路矛盾信息网络;二是注重在信访工作中发现矛盾信息。在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中,通过对信访群众心态、语气和诉求目标的了解,及时掌握矛盾纠纷走向,掌握内幕性、实质性信息,避免对矛盾纠纷警惕性不高、麻木不仁、缺乏研判而引发涉路群体性事件。三是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发挥信息决策功能。认真执行信息报送规定,做到信息员日报、村(居)周报、镇街旬报;重大矛盾纠纷随发随报;敏感时期“零报告”制度。切实做到涉路矛盾信息早发现、早报告。如:在国庆60周年和奥运会期间,原宁煤集团农场工3000余户因养老、医疗、社保等问题,串联乘火车到北京上访。在串联集资过程中,信息员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

向护路领导小组报告信息,领导小组及时向区委、政府汇报,区委、政府果断采取措施,连夜派人做群众思想工作,同时,与宁煤集团、自治区人力资源保障厅等部门协商、沟通,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了农场户(工)的养老、医疗、社保等历史遗留问题,有效避免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确保矛盾源头预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路矛盾纠纷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根本举措。为此,根据《大武口区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规定。护路领导小组下发了《对涉及铁路安全的重大矛盾纠纷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通知》。 明确了涉路重大矛盾纠纷社会风险评估范围:铁路沿线农村1000米、城市500米范围内的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以及规划调整等;风险评估的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公开、群众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兼顾;风险评估程序:由决策机关邀请护路办、综治、宣传、信访、维稳办、法制办等单位人员,组成临时评估机构,同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相关专家、法律工作者、群众代表和社会工作者参加。采取发布公告、民意调查、分析论证、听证会议、政策宣传等方式、

方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出评估结论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撰写评估报告,并依据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很大、有风险、风险较小、无风险四个等级,相应此作出不予实施、暂缓实施、可以实施等建议,制定维稳预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如:我市青年汽车城项目建设,需征用星海镇隆惠村东北渠枸杞园1200余亩,因枸杞园正属盛果期,征用难度非常大,群众对前期补偿方案不满意,与征地干部发生了激烈冲突,矛盾一触即发。为了做好沿路群众维稳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区护路领导小组及时向区委、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区委、政府启动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程序,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听取群众意见,对征地方案和各项补偿标准进行了调整,之后,不到一周时间完成了征地任务,有效化解了这起涉路矛盾纠纷。今年实施大武口洗煤厂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涉及1378户,30%以上群众对第一次安置方案、补偿标准、楼型设计、户型面积等不满意,部分拆迁户到市政府上访。由于改造区临近铁路,为了不引发涉路矛盾纠纷和进京上访,及时启动了风险评估程序,与3月29日、4月30日、5月13日连续三次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的意见

和建议,对改造方案进行了几次修改和完善,得到了大部分群众的满意和支持,现项目顺利实施。近年来,全区共对23项重大决策和项目建设进行了风险评估,先后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800余条,解决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350件,有效预防了涉路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建立超前排查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早掌控。坚持一般问题定期排查,突出问题专项排查,集中区域联合排查,重要时期超前排查,是解决涉路矛盾纠纷、制定防范预案关键所在。一是坚持经常性的涉路矛盾纠纷分级排查制度。建立健全涉路矛盾信息员一日一排查,村(居)一周一排查,街道十天一排查,区领导小组一月一排查的工作制度,对涉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定期统计汇总分析和通报。二是建立跟踪排查工作制度。针对一些矛盾纠纷的周期性、牵延性,建立全程排查工作制度,关注矛盾纠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实行台帐管理,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手,纠纷不化解不罢休,落实“一个问题、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台帐、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三是建立重大节日、活动期间和敏感时期超前排查工作制度。每年春节、“五一”、“国庆”以及重大会议、重要活动前夕,广泛开展事前排查工作,做到以动制动、未

动先动。四是建立突出问题专项排查工作制度。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点排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如职工下岗分流、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对矛盾多发单位和集中区域联合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动态、掌握群众情绪,预测是否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及时向区委、政府提供涉路矛盾纠纷信息预警和建议,做到排查在先、防范在先。

如每年的全国“两会”、“两节”以及重大活动前,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确保重要时期的社会稳定。建党90周年活动前夕,星海镇八分沟村部分村民因新火车站站前路征地引发200多人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封堵了大沙公路长达8个小时,如果事情得不到妥善解决,扬言要上包兰线静坐。区委、政府及时启动处突预案,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面对面的做群众工作,经过几十小时的协商沟通,于凌晨2点中群众自动撤离,成功的处置了这起因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确保了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建立事先处置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早化解。认真落实预防责任制,对排查出来的涉路矛盾纠纷,针对不同的特点,认真剖析,妥善解决。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

生人民内部涉路矛盾纠纷,尤其是已经上升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要做到所属地方、责任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信访工作机构、铁路公安、基层司法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局面、相互配合,做好接待、劝返和答复,责成责任单位全权负责调处。二是建立合力预防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分级负责、归口预防,充分发挥农村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的作用,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在村民之间、居民之间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法,化解涉路矛盾纠纷,争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三是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对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实行集体决策、专家决策、科学决策,制定均衡利益方案,妥善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避免因决策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如大沙公路、工业园区道路,包兰线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实施前都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决策论证会,加大宣传,制定稳控预案等措施。2009年的铁路环境整治工作,涉及搬迁沿线坟墓达3300余座,为了不引发矛盾纠纷,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广泛宣传动员,采取现场办公、规划新葬区域、墓穴降价让利、群众义务帮工、民政救助、当场发放补偿款

等方式,未引发矛盾纠纷,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五、建立合力化解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处置的好。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一般性矛盾,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基层治保组织、“三级代言人”制度等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做好调处化解工作。同时,发挥富有正义感的群众代表、矛盾纠纷当事人的亲戚、朋友等在涉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的作用,消除当事人的对立情绪,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率,切实做到“小事不出家门、矛盾不出村(居)”。对可能引发涉路群体性矛盾,充分发挥公安、土地、城管、信访、劳动就业等成员单位的作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如大沙公路建设项目,需征用土地10000多亩,整体搬迁3个村庄、拆迁安置群众近1万余人。征地前,区委、政府成立6个工作组,抽调政法各部门干警和机关单位干部300余名逐户深入调查走访,征求群众意见86条。随后,

区委、政府围绕群众意见相对集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论证,最终出台了群众认可度高的征地方案和安置政策,在期限之内顺利完成了征地任务,实现“零上访”征地。

认真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和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实行AB岗轮流接访、带头接访、带案下访和预约接访,如:“2.21”隆湖四站村村民张某某因劳资纠纷引发自焚案件,区委书记亲自接访、亲自督办,促使企业与当事人在短期内达成赔偿协议,有效预防了媒体炒作事件。全区信访量由2008年448件1668人,下降到2010年387件1177人,分别下降13.6%和29.4%,群众幸福指数越居自治区五市之首。

近三年来,我区共累计排查调处涉路矛盾纠纷6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6%以上。未发生重大涉路群体性事件、未发生涉路矛盾纠纷越级上访事件。获得了自治区“平安铁路示范区”称号。

推荐第5篇:矛盾化解机制

红星街道社会矛盾化解长效机制

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纳入“三级”管理体系。对群众满意、条件成熟且稳定风险低的决策项目,列入“绿色”等级管理,加快推进;

对政策有异议,有一定稳定风险的决策项目,列入“黄色”等级管理,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启动;

对政策分歧较大,矛盾隐患集中,稳定风险大的项目,列入“红色”等级管理,暂缓推出,避免因决策不当引发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

二、社会矛盾调处联合接访机制。

全街道打破部门分工的局限性,有效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对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分级办理、限期化解,形成“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工作体制。

三、经费保障机制。

将社会矛盾化解专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信访专项储备金,落实社会矛盾化解专项基金和涉法涉诉救助基金,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突出信访问题提供资金保障。

四、信访接待领导责任制

为加强对街道信访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信访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根据《中国信访条例》有关要求,结合本街道工作实际,特制度本责任制。

第一条单位主要领导对本单位信访工作负总责,组织负责人主管信访工作,协调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其他领导配合组织处理各自分管人员的信访问题。

第二条街道必须建立信访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排查、研究本单位的信访苗头性和倾向性信访问题,集体审结疑难信访。

第三条街道单位主要领导要批阅重要信访,批阅重要信访率应达到100%,并亲自协调处理一些重大疑难信访问题;

第四条对上级领导有批示及上级部门交办的重要信访,街道主要领导要负责结案把关,并在限定的期限内上报调查结果。

第五条对署实名举报的信访件要将处理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听取其意见;匿名举报的信访问题,必要时可在适当范围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第六条要重视初信初访,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凡能当即处理,绝不拖延;涉及多方面多部门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协调,尽早做出处理;疑难棘手的信访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上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制止;对待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和情况,要及时掌握动态,加强分析研究,制定可行对策。

第七条街道主要领导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切实关心信访部门和信访干部,配好配强信访干部,积极解决信访部门和信访干部的实际困难。

第八条要在本单位、本部门健全信访工作网络,做到人员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

第九条按照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把好信访办理、审查结案关,对违反信访工作程序规定,造成举报材料失泄密,妨碍案件查处或造成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对信访办理敷衍塞责以及处理不当,致使信

访事态扩大以及对有案不查、有错不纠,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五、领导接待日制度

一、为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在全街道党政领导每天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参加接待的领导街道班子成员接待来访群众。参加接待的领导如因公离开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接待的,由该领导同志负责协调联系其他领导代其接访,保证不缺位、不空岗。

二、参加接待领导要与来访群众面对面,真诚交流谈心。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凡能够当场答复或解决的,应当场予以答复或解决;若问题涉及多个部门,接待领导要当场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处理;对问题复杂,且法律政策规定有时间要求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讲清情况,取得群众的谅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出承诺,限期解决。

三、对领导批转的信访事项,接待领导要根据市区领导的批示意见和要求在一月内予以落实。问题处理后,要把处理情况及时与群众见面,报信访局结案。真正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

四、办公室要认真做好领导接待日中的各项服务工作,确保接待效果。一是在接待日前将接待领导公开告知群众,并通知参加接待的领导做好接待准备。二是做好来访群众的接待和登记。三是认真做好接待日情况记录。

六、信访案件限时办结制度

1、对上级机关、本级领导交办的工作,承办人必须按照交办的时间求限时完成,并及时反馈、报告办理结果。

2、对来访群众反映合理、合法的信访问题,按照有关政策有权能够作出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场给予明确答复。

3、处理群众来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向依法有权做出处理的行政机关转送或交办,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复信工作。

4、信访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有关领导人批准,可以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推荐第6篇:化解基层矛盾

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和国务院对政法机关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与司法行政机关所肩负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平正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充分认识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性。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政法工作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党中央对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抓源头、抓根本、抓基础的战略思维,体现了对社会管理规律、政法工作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抓好发展这个硬道理和稳定这个硬任务,全面推进政法维稳工作的重要载体,在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矛盾化解是基础。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现,不断发生的重大群体事件和高位运行的信访总量告诉我们,因利益诉求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触点增多,破坏性增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妥善消除不稳定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司法行政机关是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概括起来讲,是一些基础性、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性的工作,具有长效性和独特优势的特点。因此,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认识社会矛盾化解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增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原则上讲:一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决不能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二要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矛盾“大排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共同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三要强根固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矛盾化解的重点在基层。司法行政机关要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作为坚持执法为民的生动实践,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牢社会稳定基础。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好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应有作用。

深入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普法和依法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必要条件。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发挥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协调、组织、落实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推进依法治理。“五五”普法以来,驻马店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法治县区”、“法治乡镇”、“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依法办事示范窗口”、“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诚信守法经营企业”等创建活动,以基层广泛的创建活动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领域,营造浓厚的普法依法治理氛围。共发放各类法律法规教材360多万册,举办法制宣传讲座1万余场次,培训法律骨干近万人,举办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10余次,使全市800多万公民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普法教育。经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行政的理念进一步牢固,各部门、各行业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2009年,全市有1个村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授予“民主法制示范村”,有36个村委(社区)被省民政厅、司法厅授予 “民主法制示范村(社区)”。

筑牢社会公平的最后屏障。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一条特殊战线。在依法治国的框架里,刑事司法是社会公平的最后防线,监狱是“最后防线”的最后屏障。监狱执法不公,抑或妥协执法,意味着社会公平防线的全面崩溃。监狱对罪犯实施有效的监管改造,对社会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直接的保护作用。十年来,驻马店市监狱认真贯彻《监狱法》,坚持把教育人,改造人放在第一位,积极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地开展教育改造和监管安全工作。在全体干警中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监狱管理工作专项整顿、“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全省监狱人民警察综合素质教育训练”、“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和“纠正执法问题、促进公正执法”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全体警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执法水平。监狱党委坚持依法治监、从严治警、精心育警、从优待警,带出了一流队伍,保证了监管安全。截至2009年11月11日,市监狱实现连续17年监管安全无事故。

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司法考试、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在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中具有各自的专业优势和特点,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律师参与诉讼活动,开展非诉讼法律服务、参与民商事活动、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是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审判质量的重要制约力量。十年来,全市律师共担任常年法律顾问1998家,辩护及代理诉讼案件16218件,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1430件,解答法律咨询651022人次,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服务。

公证是一种预防性的法律制度,处于防范民事纠纷的最前沿。公证通过法定的程序来实现社会所期望的诚信,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防止非法行为的发生。十年来,全市公证机关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40余万件,制止不法经济合同涉及金额15300万元,公证机关在拓展国内公证服务领域的同时,积极开展涉外公证,共办理涉外公证1万余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仲裁充分体现了当事人自主意愿与国家强制力的圆满结合,仲裁在解决经济纠纷中具有程序简便、灵活、快捷的优势和特点。驻马店仲裁委2002年成立以来,共办结各类仲裁案件3000多起,涉案标的额达19亿多元,为当事人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受案数量每年在全国186个仲裁机构中排名一直保持在前20位。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市司法鉴定工委自2002年成立以来,全市鉴定机构共办理各类鉴定11000多件,减、免、缓收费50余万元,为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法律援助向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获得基本法律服务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诉讼权利,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驻马店市法律援助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441 起,解答法律咨询174222 人次,减、免、缓收费达26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注,得到“弱势群体”的赞誉。2009年全面启动应援尽援工作,全面开通了12348法律援助咨询电话;2010年,法律援助列入市委、市政府十五项民生工程,法律援助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是基层司法行政的重点工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工作,人民调解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上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开展人民调解大排查大调处百日竞赛活动、社会矛盾调解年活动,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十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0410件,调解率100%,调成率96%,防止民转刑案件1339起。十年来,驻马店市司法行政机关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司法所、文明法律服务所、示范性司法所活动。以强化乡镇(街道)、村委会(居委会)司法行政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各项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改革与创新。安置帮教工作不断加强,重新犯罪率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10年6月,全市共登记刑释解教人员10208人,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十年来,共使2万余名刑释解教人员得到了有效的安置帮教,帮教率达到100%,安置率达80%。

三、努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关键是把队伍建设好。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健全制度,改进学风,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确保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切实做到“四个在心中”。二是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司法行政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保证公正廉洁执法。规范执法执业行为,严格执行减刑(期)、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和标准。完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执业规范;大力推进狱务公开,加大警务督查力度,加强执法执业监督检查,提升执法执业公信力,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扎实开展“岗位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和腐败行为。四是务实重干求实效。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学习,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统筹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机关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安排,统一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为驻马店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平安建设作出新贡献。

推荐第7篇:百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工作汇报

吉生太镇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百日攻坚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报告

根据四子王旗《关于在全旗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工作,现将我镇开展百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我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实现。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深入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认真负责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的联系,为推进吉生太镇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落实责任,完成各项任务

我镇主要领导重视“信访积案化解矛盾排查百日攻坚”活动,动员部署,召开全镇动员大会;制定方案,因时﹑因事制定方法步骤并合理安排时间;成立开展百日攻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领导小组,以确保活动有效的开展,自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1起。对于排查出的重大问题我们进行监控,随时掌握容易引发信访事件的一些突出矛盾的发展动态,对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登记、有答复,均在要求的时间内办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做好有关人员的政策解释、说服教育工作,对当时不能解决的,事后认真查处,给当事人做好答复,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件处理情况,坚决防止出现集体上访事件。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严密的报告制度,积极实行“零报告”制度,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发现矛盾及时解决。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集体上访事件。

1、认真做好矛盾纠纷预测工作

我镇每半个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预测分析,重点对易发生矛盾纠纷的重点地区进行分析预测。加强对矛盾纠纷的调查研究,预测矛盾纠纷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及规律,做好提前防范。

2、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对排查的矛盾纠纷,逐一进行调处化解,能够解决的,抓紧予以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都制定解决方案,明确了解决时限,落实解决办法;不能解决的,都能落实教育和稳控措施,报告旗委旗政府协调解决。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纠纷作为化解重点,特别是加大对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隐患和新的利益群体因互相攀比可能引发矛盾纠纷苗头的预防、化解力度。经过努力我镇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以上,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到100%以上。

二、制定具体工作步骤

6月28日我镇动员部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开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及时上报,明确任务要求,进行动员部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排查化解阶段。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对排查出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摸清底数、确定重点。当即调处的,立即调处。二是全面排查,突出重点。建立矛盾纠纷每星期排查逐级上报制度,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共性问题的联合排查,突出问题的专项排查等。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明确解决时限。工作中要做到:对重点群体、重点人员排查到位;对重点部位防范到位,以重点突破,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三是全力化解,加强防控。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分类组织人员进行化解。不断提高化解质量,努力实现小事化了,大事化小,做到矛盾不上交,从而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推荐第8篇:乡镇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汇报

辑庆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汇报

辑庆镇位于中江县城西南,距县城17公里,浅丘地带,土质肥沃,交通便利。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4.9万人。全镇企业5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占全县15%,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亿元,同比增长28.4%。辑庆镇发展势头强劲,灾后重建、成德南高速路拆迁、特色产业园区、场镇建设等各项建设任务繁重,征地拆迁、灾后重建等诸多矛盾处于多发、易发期。对此,镇党委、政府坚持“一手促发展,一手保稳定”,狠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去年,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1件,调成261件,调成率100%,其中防止越级上访16件,防止群体事件6件、28人,防止民转刑案件5件,确保了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镇党政一班人充分认识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将稳定列为头等大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开展各种工作之前,总是把稳定工作困难想全想足,做好最坏打算,向最好方向努力。主要党、政领导亲自研究和部署,亲自坐镇指挥处臵重大事件。由于统一了思想认识,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历亲为,为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证。二是建立专门机构。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成人员,设立了普法小组、调解小组、治安小组、宣传小组等机构,选派了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小组长。各村(居)委会也建立了相应机构,专门负责本辖区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这些组织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发挥了组织、协调、排查、化解等重要的作用。三是加强经费保障。经费支持是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物质保障。我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仍拔出专款用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用于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和老上访户问题。去年全镇维稳专项经费2.1万元,有效地减少了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潜在因素。

二、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目标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办法和领导责任制,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责任层层分解,建立起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的责任机制。各单位、各村(居)的主要负责人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和18个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每年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村(社)、单位负责人和党员干部在矛盾调处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把许多矛盾纠纷苗头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实施三项制度。实行一票否决、末位警示和情况通报制。规定凡因领导重视不够,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恶性安全生产事故、聚众闹事等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危害社会稳定的,予以一票否决。严格执行末位警示制,对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处于末位的单位和行政村,由镇政府办公室进行查究通报,予以警示,限期整改。每期查究通报以文件形式附部份案事件登记表下发到各行政村、各单位及部分企业,确保信息及时有效,强化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三是健全调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组织制度、联络员制度、排查调处和专项整治制度,以及督办检查制度。规定“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小问题当天解决,较大的矛盾一周内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争取在一个月至一个季度内化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联系1个问题较突出的村,督促检查工作的贯彻落实。镇上每月定期召开两次各村联络员工作会,排查不稳定因素,并分门别类列出清单,形成报告,不断提高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矛盾纠纷的台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关注民生,减少矛盾纠纷

我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关心弱势群体。我们坚持把弱势困难群体作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点对象,放优先位臵,通过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农村特困救助体系,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开展各类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去年,全镇落实农村低保1957人,1957人,月保障金额101764元,城镇低保289人,月保障金额43750元;农村五保供养328人,月供养金额50700元;伤残、退伍等重点优抚对象115人、优抚抚恤救助31400元,发放临时生活救助130320元,城乡医疗救助20余万元,并在三医院安臵“三无”人员7人,确保了这些社会群体的整体平稳。二是帮扶拆迁户。我镇产业园区、高速路、场镇建设涉及征地拆迁户众多,矛盾也较为突出。我们坚持设身处地为拆迁户着想,一方面认真落实好征地拆迁政策,防止因政策落实不到位引发矛盾纠纷,规定凡是有政策依据的,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哪怕财政再有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兑现政策;凡是没有政策依据的,决不乱开政策“口子”,避免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深入细致做好帮扶工作,拔出专项资金帮助他们平整建房用的土地,结合新农村建设帮助搞好部分基础设施。特别是狮子村拆迁户在确定新定居点时,由于村民意见不统一,多次变更定居点,我们耐心地根据他们要求,调整方案,直至他们意见统一,同时,拔出资金2万余元,帮助平整土地和道路联通。三是改进干部作风。大力开展干部“下访”活动,加强干部与群众的联系,要求联村干部下到村组,查民情、访民忧、解民困。这一活动解决了很多群众的实际问题,排查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纠纷,比如,在灾后重建中协调解决了30余户残疾户、五保户的建房问题。开展干部“上门”服务活动,遇有矛盾纠纷,要求干部登门拜访当事人,详细了解情况,做好化解工作。在化解卫生巾厂改制遗留问题中,我们采取了“领导访厂,干部驻厂”举措,深入到厂区职工中开展工作,较好地化解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四、强化宣传,提高全民素质

我们坚持从提高人的法律素质着眼,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法律进万家”、“综治宣传月”、“大调解”等活动,把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综合治理和社会矛盾调处工作融汇在一起,广泛宣传。专门开展法律咨询活动,选择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着力提高法制宣传的有效性,提升全镇居民的法律素质。近年来,我镇共出动宣传车120多台次,悬挂宣传横幅100余条,书写宣传标语1100余条,散发挂图130余份,开展了一次大型漫画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对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群众进行了法制专题培训,举办各种法制讲座、培训班、法律知识竞赛等专题活动15次,受训人员达1200余人次。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全镇全面开展依法治镇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五、坚持原则,果断化解矛盾

一是坚持依法办事原则。镇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去年,在对飞凤村征地143亩过程中,不断有人聚众到政府上访,提出超越政策法规的不合理要求,镇党政领导亲临现场,先后开展了5次对话,逐步摸清情况。个别人认为只要人多去上访,就能实现更多的个人利益。为了刹住这股歪风邪气,镇党政领导顶住巨大压力,坚持走司法渠道,按按照法律办事,最后通过法律途径妥善地处理了这一群体性事件,特别是扭转了不良社会风气,为后来的征地迁迁工作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民事民议原则。民事民议是调处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方法。在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过程中,许多人为了获得临时救助,争相到镇政府上访。为解决好这一矛盾,我们当即在各村组织召开会议,由大家共同来评议哪些人该获得救助,最终由集体决定出了获得救助的人员名单,再没有人到政府为此事上访。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为避免和减少矛盾纠纷,我们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决不允许作出超过政策范围之外的允诺和表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作好记录,带回来由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对涉及公共财政开支事项,必须由镇长审核把关。这一措施有效避免了过去时有发生的,一些干部乱表态引发的矛盾纠纷。

尽管我们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征地、医患等引发社会矛盾的因素依然存在,拆迁安臵、征地补偿、山林、水土纠纷等涉及群体利益产生的纠纷,极易由一般性矛盾演变为群体性纠纷。对此,我们将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抓小、抓早、抓苗头、抓信息,重排查、力调处,维护辑庆稳定,为辑庆人民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具体而言,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深入基层、细排查、勤预防,提早消除各类隐患和突出问题。加强广大基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其学习、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减少由于工作失误引起的纠纷。二是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巩固和完善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建设。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网点,及时了解本地的矛盾纠纷发展动向。根据所得信息,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避免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法制宣传。调解的过程就是法制宣传的过程,我们将坚持在调解工作中开展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继续推行大调解格局。化解矛盾纠纷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各村(居)委、各单位在力量上的整合,工作上的配合,信息上的汇合,形成一盘棋的大调解格局。

推荐第9篇: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汇报[推荐]

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汇报

根据的要求,乡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全县宗教氛围浓厚,敌社情复杂,各项矛盾问题集中的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主持领导,各分管领导分头落实,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面落到实处。特别是在第九个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中,我们结合作风建设,把排除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确实为群众办事实、办好事、改善干群关系,密切群众联系的突破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也收到较好成效。

一、明确责任,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分类工作

首先组织各村、有关单位,对有可能越级上访人员进行认真排查摸底。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把排查情况上报党委、政府信访室。党委、政府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各村、各站所上报的群众重复上访案件进行认真核实、造册登记、汇总,确定为21件人(其中集体访2 件63人,个人访19件 21 人)。按照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生活困难问题、党纪政纪、其他问题等到进行了分类,逐案列出时间进度表,把案件落实到包案领导、承办单位和承办人,进行核查处理。

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群众信访问题

一是抓好信访一般问题的处理。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 1

切入点,带动信访一般问题的解决,既做好了日常来信来访,特别是初信初访的处理工作,避免了因处理不到位形成新的重复访、集体访和越级访,又密切关注了群众信访活动动态,还能够分析信访突出问题形成的原因,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避免和防止了新的突出问题。

二是加大对疑难突出信访问题的解决力度。充分利用信访办事公开信访听证会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有效解决重大、复杂、疑难等问题以及部分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异常上访,进一步增加了透明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处理“村农民日介甫〃买买提明关于解决文化大革命时期错误处理平反工作历史遗留问题”中,由于时隔30多年,乡里多次组织调查组解决,都因其与村委会达不成协议而搁浅解决未有结果,导致日介甫〃买买提明多次越级上访,成为疑难复杂问题。在这个问题处理中,我们采取了召集当时知情人、当事人、村干部、三老人员、群众代表举行了听证会,通过陈述核实辩论合议,查明了事实,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村委会在期限内对他的错误处理进行了纠正,对其财产给予了3788.30元的补助。至此,日介甫〃买买提明满意而归,再未上访。近两年来像这样我们采用听证会的方式共解决信访疑难问题共4起,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另外,在处理集体访和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中我们还成功的采取了吸取群众代表参与调查的方法,将调查处理透明化,也收到较好效果。如在处理团卡尔拉村4小队农民土地承包纠纷中,我们采取了吸收部分农民群众参与土地的丈量及其他取证工作,使整个调查处

理公开、公正解决完毕,在群众中反映良好。

三是对部分无理缠访闹访专业户、寻衅滋事,对社会表示不满,破坏和影响社会治安的闹访缠访人员,依法给予了严肃处理。阿吞其村2小队农民吾吉买买提的房屋在学校扩建中被依法征用问题解决中,该农民不服从县、地区两级法院赔偿判决,不服从县、乡两级政府的协调解决,不断越级至自治区、北京无理缠访闹访。6月26日经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佐热古丽〃买买提同志组织县信访局、司法局、人民法院、国土资源局、乡党委、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村民代表召开现场听证会,举证核实辩论合议后县人民政府依法下发了仲裁决定书,依法做出了处理。

虽然我们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化解矛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当前信访工作总的形势和要求还有差距,乡党委、政府将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工作力度继续作好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推荐第10篇:多措并举着力化解涉土矛盾纠纷

多措并举着力化解涉土矛盾纠纷

——2011年度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主要做法

我县国土资源系统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国土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三打一城”、纵深推进“四个”全南建设和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大局,针对土地纠纷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局组建了国土资源系统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化解涉及土地征收、权属争议等各类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国土资源行业领域的和谐与稳定。今年,共调处矛盾纠纷21起,其中一般性案件18起、重大案件3起,化解率、息诉率及群众满意率均实现100%。

一、强化机构,落实保障

我局成立了由国土局局长兼主任,分管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局班子成员任副主任,联系法官、律师、公证员、局机关股室负责人为委员,基层国土所所长为成员的全南县国土资源系统人民调解委员会。投入8.5万元作为组建调处中心的启动资金,同时建立1万元土地纠纷调处基金,用作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土地纠纷协管员(全县86个行政村各设一名土地纠纷协管员)的奖励及重大纠纷调处保障金。

二、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整合国土系统综治、维稳、信访人力资源,从企业代表、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特邀调解(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组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综治办、维稳办、信访办、普法办与调处中心“四办一中心”合署办公,为集中调

处土地纠纷提供一个指导、协调、调度的高效平台,方便广大群众依法诉求、化解矛盾、维护权益。

三、构建网络,规范制度

在全县86个行政村聘请了86名村级土地纠纷排查调处协管员,构建起村(居)委会、乡(镇)国土所、县国土局三级土地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制定了土地矛盾纠纷调解操作细则,明确了国土资源系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任务、原则,公示了纠纷当事人和人民调解员的权利、义务、纪律,建立了重大纠纷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和土地纠纷登记、文书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同时,加强对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协管员的培训、教育、管理,对因排查不到位、调处不力,出现赴京非正常访或群体性事件的,对协管员予以解聘。

四、全面排查,突出重点

在多次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过程中,我局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由各国土所对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摸的工作机制。通过对全县国土资源矛盾纠纷的梳理和分析,我局将重点排查范围确定在土地征收及发生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对违法违规用地问题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三个方面。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部门协调作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留死角。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来临之际,我局都通过下发文件或召开会议等形式部署矛盾纠纷稳控工作,集中重点排查赴市省进京上访隐患和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确保节日或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

五、运行机制,化解矛盾

一方面,与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人民调解工作联调机制,及时化解跟国土资源保障管理业务有关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土地纠纷,主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村(居)委会、村民小组沟通联系,采取定点调处和巡回调处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调处。对一般性或简易纠纷在纠纷发生地现场调处;对疑难复杂纠纷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司法力量提前介入,职能部门参与,运用司法、行政、民调“三调联动”,引导纠纷当事人双方到调处中心合力调处。同时,建立了调解效力确认机制,调解协议经法院确认后,与民事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自觉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纠纷签定协议后,适时开展回访工作,跟踪回访纠纷双方当事人,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时掌握当事人思想动态,并督促协议内容的履行,同时将跟踪回访情况记入调解案卷。

另一方面,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我局坚持做到“积极疏导、及时解决、依法依规”的原则,耐心理顺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激化;满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推动解决;充分整合行政资源,保障群众权益。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或司法程序来解决,如在处理金龙镇河背村村民土地征收信访事件时,积极引导他们通过依法上访(县政府复查、市政府复核),较好地解决了闹访、缠访等问题;另对寿梅路居民陈社旺多年的信访事项,我局深入调查,认为应通过司法程序更好解决,引导信访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最后达到停

访息诉。同时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容易升级激化、担忧普遍性的疑难复杂问题和重信重访问题,坚持“五包”责任制(包掌握情况、包思想转化、包解决化解、包息访息讼、包稳定),实行领导包案、一包到底,确保问题彻底得到解决,群众利益切实得到保护。

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二

第11篇:解读江苏法院化解涉诉矛盾纠纷工作

解读江苏法院化解涉诉矛盾纠纷工作

王明新 娄银生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对江苏提出了“六个着力推进”的殷切希望。其中“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着力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如何运用司法职能,能动化解涉诉矛盾纠纷,“着力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江苏法院而言,既是时代的命题、发展的难题,更是现实的能动司法的课题。

调研决策先行:强化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针对性

两会刚闭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驱车200多公里,来到170万人口的大县沭阳,就深入推进涉诉矛盾纠纷化解等三项重点工作进行调研,听取了当地经济主管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此后,江苏高院党组成员带领四个工作组,分赴全省13个省辖市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各地法院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在迅即形成四个调研报告后,江苏高院对涉诉矛盾纠纷工作的措施、成效以及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制定了“以抓源头、清积案、强基层、提能力、建机制为重点,打一场化解涉诉矛盾纠纷的攻坚战,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总方案。

省高院做表率,南京、无锡、盐城、宿迁、扬州、泰州等中院紧紧跟上,分别就涉及当地经济重大项目、涉房屋拆迁刑事、涉建设工程商事等纠纷案件的审理开展专题调研。常州中院《关于当前社会涉诉矛盾纠纷的排查分析报告》,市委书记范燕青的评价是“近年来所看到的最好的一份报告”。扬州中院关于社会上少数人借“民工荒”要挟企业的报告,受到中央领导*、张德江同志的关注。今年10月中旬,江苏高院又制定出台了《关于为促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的22条司法措施,时任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均给予了高度肯定。

源头突出预防:抓住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主动权

2010年,被称为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前三季地区生产总值约29700亿元,增长14.1%左右,居全国第二;全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这组数据,不仅诠释了江苏正迎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增长时代”,还验证了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是基于省情特点的根本出路。

正是这一决策,江苏赢得了高速发展的产业集群与创新高地。记者岁末步入泰州“中国医药城”,生机勃发的景象令人振奋。“到„十二五‟末,这里1000个国际化成果落地,1000家企业入驻,1000名高端人才入户,1000亿人民币销售。”聊到这些,泰州海陵法院院长朱建华面露的不仅是自豪,还有责任的凝重。今年4月,海陵法院与行政机关共同调研的《关于泰州市经济开发区、医药城行政案件审理情况及解决司法难题的建议》报到市委;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苏州市委作出建设“三城三区”重大战略抉择后,苏州法院行政庭条线法官及时在“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和“苏州西部生态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地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点),积极预防矛盾,掌握化解纠纷的时机。

看苏北、走苏中、访苏南,“能动化解,服务转型”、“风险评估,源头防范”,是记者连日来在各地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关键词:全省各级法院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牢牢抓住了源头预防这一工作重点的主动权。

共建共享,和谐可期。今年3月底,江苏高院召开了全省法院和谐共建现场推进会,《全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为“正常、较高、严重”三个等级。各地法院普遍开展了和谐共建活动,组织广大法官及时了解涉诉矛盾新趋势、新特点,建立健全与地方党委、政府、企业等矛盾纠纷预防、发现、沟通、建议、调处、稳控等联动机制。南通法官参与《南通家纺版权保护情况的报告》获得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认,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运用。江苏各级法院组织广大法官深入企业了解司法需求,加强和改进司法应对工作,发送司法建议2278件。

改革创新推进:增添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驱动力

“要用司法改革的成果来推动和保障三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提出的要求。沿着这条路径,记者清晰记得今年以来采访过的:南京中院“执行联动威慑机制”,获江苏省政法工作创新奖;如皋法院化解行政争议“2+X”模式,获南通市政法工作创新奖;海陵法院“民事速裁程序”和“审前司法鉴定”,获泰州市政法工作创新奖;苏州金阊法院交通事故巡回审判方式获机关效能建设创新成果奖;徐州鼓楼法院“更生人”法企共建基地,被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批示为“全市重大司法创新成果”等。

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作为东部沿海地区,江苏发展速度快,司法遇到问题早,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意识尤为关键。江苏高院党组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大了司法改革工作力度,将零散做法系统化,将有效措施规范化,将具体实践理性化。通过梳理总结、系统整合和深化提升,全省法院初步形成一套规范、完备的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体制与机制,在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诉讼程序、审判管理工作、司法为民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审判管理工作机制、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量刑规范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等司法改革在全国法院产生积极广泛影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江苏高院在着力建立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审判管理新机制中,强化考核考评工作,形成了“1+7”的量化考评体系。常州、徐州、连云港、镇江等地法院结合实际,普遍制定了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和考评办法,淮安金湖、南通港闸、镇江润州、盐城盐都、苏州工业园区、连云港新浦、徐州鼓楼、无锡滨湖等基层法院在矛盾纠纷预防、沟通、调处、稳控等方面,建立健全责任分解和责任督查机制,形成了化解工作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的格局。

2010年,作为江苏高院确定的“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年”,全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成效凸显。据该院审管办提供的数据显示:1到11月,全省法院开展诉前调解案件116710件,成功率83.71%;新收民事一审案件数量同比减少6.85%,近五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化解涉诉信访案件8295件,化解率为98.67%,重点涉诉信访案件息诉率为99.06%;新收各类二审案件41053件,同比下降2.97%;全省法院涉诉信访数量同比下降17.21%。

第12篇:涉军人员维稳责任承诺书

涉军人员维稳责任承诺书(存根)

我单位共有涉军重点人员 名,保证在XX市启动信访维稳战时机制期间,进一步加强涉军人员的信访维稳工作,努力实现三个“零”的工作目标,即:“零”行动、“零”发生,“零”聚集。一旦出现问题,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承诺人: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涉军人员维稳责任承诺书

我单位共有涉军重点人员 名,保证在XX市启动信访维稳战时机制期间,进一步加强涉军人员的信访维稳工作,努力实现三个“零”的工作目标,即:“零”行动、“零”发生,“零”聚集。一旦出现问题,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承诺人: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第13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工作调研报告

居力很镇地处科右前旗政府南,东、西与乌兰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接壤,这里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总面积22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24万亩,全镇辖15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总人口2.1万,是一个蒙、汉、回、满等多民族聚集镇。我镇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镇15个行政村都成立了调委会有专兼职调解员83人,特别是2009年各村又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站进一步规范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此基础上,居力很镇综治办形成了这个调研报告。

一、我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做法与成绩

近几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及各村能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引,坚持“一手促发展,一手保稳定”,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我镇社会总体上的持续稳定。

(一)领导重视,抓建设

统一了思想认识。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力量之源,也是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思想保障。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摆到突出的位臵,当做关系党的事业兴衰的大事来抓,从抓什么到怎么抓,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从长规工作到长效机制,我们构筑起新型防控体系。2009年初在总结2008年工作中,我们发现全年共调解纠纷100余起,这项工作不仅牵扯了镇党委、政府很大的精力,同时也影响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大局。基于以上

认识,镇党委、政府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这几年矛盾纠纷涉及到的部门,率先提出了整合治安资源,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心这一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安全的治安环境、交通环境、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按照这一工作思路,结合居力很镇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维稳办、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经管站等部门纳入调处中心,让他们直接介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这一工作模式探索中,我们随前旗政法委赴外地考查综治维稳工作,通过学习,我们的工作思路逐渐清晰了,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旗政法委的指导下,我们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大调解格局的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形成了以部门力量的整合、资源共享、镇村联动、携手调处为主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

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立后,村级化解不了的矛盾在一楼信访接待室就能得到工作人员的接待,根据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归属,由职能部门接待处理,避免了以往来访群众直接上楼找领导的现象。既方便了群众,又使领导从处理接访中腾出时间,集中精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

(二)建立机制,抓落实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近几年来,居力很镇党委、政府正在逐步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建立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分析研判机制。

镇党委要求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做好日常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辖区范围内不稳定因素的排查,

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触角前移,及早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将各类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延伸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工作触角,“变上访为下访,变关门为开门”,扩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覆盖面,将各个领域、行业和群体的问题都纳入了排查的范围,采取了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特别防护期排查等方式,坚持“村组每月一排查,镇每季度排查一次”的制度,不断提高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频率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矛盾纠纷的台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强化矛盾纠纷情报信息工作,建立镇村两级情报信息网络,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准确分析判断治安形势,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使80%以上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截止2009年末,村级调解矛盾纠纷37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镇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压力。镇、村两级机构按同一工作程序运转,上下联动,系统管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形成了以“大排查”促“大稳定”的工作局面。

2、完善以组织建设为主要手段的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机制。由于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对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主要是采取调解手段。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组织保证。居力很镇村两级组织都成立了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综治办、维稳领导小组等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专门机构,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发挥了组织、协调、排查、化解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整合各部门力量化解矛盾纠纷为目的的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的建立,更使我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有了更好地抓手。《居力很镇综治维领导稳工作中心实施方案》和《居

力很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制度》等相关文件的出台,从工作原则、程序、制度、案件分理、人员守则等方面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行规范,将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层层分解,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领导责任制,使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到实处。

二、我镇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纠纷及其成因

(一)我镇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纠纷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我镇作为前旗一个人口多、农业和工业基础较薄弱的城郊镇。虽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镇一些矛盾纠纷仍然突出,造成了部分地区的不稳定,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征用问题、涉农问题、林地(场)遗留问题、土地纠纷、家庭邻里纠纷、民事纠纷等。这些问题仍然是当前我镇突出的社会矛盾纠纷,影响了我镇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我镇社会矛盾纠纷的成因分析

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总是基于一定的成因的。只有对我省社会矛盾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村级治保会、调委会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是个别村的工作人员在实际调解矛盾中存在人情大于政策、法规等情况,使天平失衡,从而导致矛盾激化。二是对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引发矛盾激化。

2、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矛盾。一是农村土地管理不完善,农民往往因为一垄甚至半条垄而引发矛盾,此类矛盾比较突出,占镇村调解的纠纷65%以上。二是村委会换届中各种利益关系矛盾。由于在选举中或多或少会触动各方利益,引发罢选、贿选造成等,使宗派利益激化。三是村集体中群众与群众利益的矛盾。这类矛盾由于历史原因化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我镇永兴村就是因为村集体菜田引发此类矛盾并且和村换届交织在一起。

3、法制不健全、群众法律认知不够,是导致社会矛盾纠纷的法律原因。一是法律规定不完善。如,对于信访问题,虽然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信访条例》,但这个条例中对少数人上访人员违反《信访条例》的一些行为缺乏刚性的处罚规定,从而造成了许多无理上访、非法上访甚至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纠纷。二是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广大群众不是不懂法,而是对有些法律一知半解,往往导致与法律背道而驰。

4、部分群众道德素质不高,是引发一些家庭矛盾的深层原因。具体表现在赡养老人、离婚、扶养儿女等方面。

三、建立化解我镇社会矛盾纠纷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化解矛盾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合理的组织体系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化解矛盾的组织体系,才能真正将化解社会矛盾工作落到实处。今年镇党委、政府重点抓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建设,从实行目标管理量化分解到业务培训都做了细致安排,并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矛盾纠纷化解队伍。

(二)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合理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 大力发展我镇经济,是解决一切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提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我镇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技兴镇、农业稳镇、乳业富镇、工业强镇”战略,努力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才能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我镇社会稳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进一步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信访工作是加强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要真正发挥“桥梁”作用,了解社情民意,教育疏导群众的作用,强化广大信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观念,做到接待群众真诚热情,了解情况全面准确,答复问题耐心细致。要变群众上访为我要下访。

(四)建立和推行大调解格局,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机制

化解矛盾纠纷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不是某个部门能够单独实现的。要制定相关制度实现各部门职能上融合,力量上整合,工作上配合,信息上汇合,变“单打一”为“集团作战”。从而跳出各部门单打独斗不能有效化解矛盾的被动局面,形成了各部门一盘棋的大调解格局。

第14篇:矛盾化解经验材料

海口:矛盾“减压阀”是怎么样炼成的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琼山区甲子镇加朝村是海口市最偏远的村庄之一,和旧州镇美本村闹纠纷争斗了30多年。原因是双方对一块权属不清晰的坡地长期存在较大争议,历史上两村曾发生过两场有数百人参加的械斗。

海口市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后,抽调区司法、国土、林业和两个镇的干部分别深入两村调研,查找证据,经过细致深入的调解,双方最终签订了和解协议书。为告诫后人,两村专门沿着权属界线挖了一条沟,并立上石碑,命名为“和解沟”,以示永久和好。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这是我们推动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海口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军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0年以来,各乡镇(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3849宗,统一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451宗,调处成功率94.4%,基层大量矛盾隐患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整合资源,多方参与

海口市综治办主任冯少雄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的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受理、统一排查、统一分流、统一调处”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司法、公安、国土、民政、

- 1心立即组织当地党员干部深入各个村庄,经过4天周密细致的工作,最终感动了参与事件的群众。之后,中心还积极寻求各种支持,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传为一段佳话。

“我们现在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甲子镇镇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主任王式福介绍,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排查受理矛盾900多宗,成功调解了850宗。两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民事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也没有发生过群体事件和越级上访,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海口市政法委副书记田丽霞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在工作上还建立了“五个到位”工作法,即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群众的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对确有生活困难的群众帮扶到位、对参与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群众教育到位、对无理取闹的依法处理到位。

陈军表示,海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在两年多的实践中真正做到了为了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成为社会管理中的“减压阀”。这项创新实践已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在党、政府、社会与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

摘自:《半月谈》2011年第6期

第15篇:沟通化解小矛盾

第二课 沟通化解小矛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年人际冲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

1、听老师讲故事。

2、说说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说一说。

1、丁丁做得对吗?他应该怎么做?

2、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说说你是怎样处理的?

3、你认为你这样做对吗?如果错了,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三、演一演。

1、同学不小心把你的文具盒碰落地了,你怎么办?各同桌配合演一演,看谁处理得最好。

2、学生评一评,选出处理得最好的一组,进行表扬。

四、读一读。

1、先读一读,说说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

2、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第16篇: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制度

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制度

为维护学校稳定,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化解矛盾纠纷,防患于未然,特制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制度。

一、成立学校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工作领导小组。

二、每星期五由校长牵头,各负责人参加会议,研究分析本班级存在的矛盾纠纷及不安定的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做到抓小、抓早、抓苗头、防患于未然。

三、实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亲自协调,督促解决;对各种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层层分解任务的原则,责任到人,做好梳理分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千方百计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因排查工作不细致,调处工作不到位,导致矛盾激化,发生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发生重、特大紧急情况,要按相关文件精神及时上报。

五、加强重大节庆日行政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要求值班人员严格按时到岗,不得出现离岗、脱岗现象,及时掌握处理师生中间的安全隐患及矛盾纠纷。

六、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定期举办法制、安全教育讲座对师生进行法制警示教育,教育广大师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增强对不良思想的识别力.

固镇县顾庄小学

2012年度

第17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计划

2013年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计划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是变被动为主动,变滞后为超前,变消极为积极,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稳定的有效途径,应该而且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使这项工作能够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中坚力量,全面掌握了解工作系统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的原则,为我单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组织领导

矛盾纠纷排查活动,要继续坚持实行“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矛盾纠纷带有综合性,单靠一个部门解决不了,要综合地加以解决。要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层层建立矛盾纠纷排查中心,下设办公室。要逐级明确排查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目

标任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完成任务期限和奖罚措施。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行挂牌督办制,对挂牌督办的矛盾纠纷,必须上报办理进度和结果。

三、工作制度

1、矛盾纠纷排查责任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就是第一个接待矛盾纠纷的人员必须负责落实该矛盾纠纷的受理、登记、汇报工作。

2、会议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会议主要研究重大矛盾纠纷和阶段性工作意见,会议成员指定专人作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联络员。会议一般每二个月召开一次,因工作需要,可临时召开,会议议定的事项,下属各部门应当认真贯彻,领导小组将加强督查,及时解决本系统的矛盾纠纷。

3、领导接访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实际,建立、健全领导接访、下访制度,听取群众意见,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及时化解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领导接访原则上每月二次以上,由建设局党政领导轮流接待,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下属单位负责人参加。

4、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性和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所在部门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经排查没有发现矛盾纠纷的,也应当记录在案。

6、检查评比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1-2次专门检查或结合综治目标管理检查对各部门矛盾纠纷排查情况进行检查考评。矛盾纠纷排查结果作为综治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责任。党政一把手作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自觉地对本系统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抓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性事件。

2、强化部门责任。各部门要切实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做好本部门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3、强化基层责任。各部门要有专人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排处,使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

4、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对各部门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督促、检查,并定期通报情况。对因不重视,措施不到位,导致应排查的矛盾纠纷未得到及时排查或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疏于调处,造成矛盾激化,以致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或群体性事件的,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对主要领导和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2013年3月19日

第18篇:浅议矛盾纠纷化解

浅议矛盾纠纷化解的“诊”字功有效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与平安是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尤如医生查病、确诊、用药、复查、确愈的过程,而其中“诊断”是关键。调解工作者练好“诊”字功,就能“对症下药”,最

终取得调解成效。根据实践体会,化解矛盾纠纷的“诊”功包括:

“听诊”:访民情 查隐患

听诊(auscultation)原意是指医生根据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声音,用听觉来判断是否正常的诊断方法。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听诊”,目的在于发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普遍的问题、最特别的问题和最需解决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哪里“易病”、哪里“将病”、哪里“已病”,从而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工作奠定基础。为有效为了确保“听诊”听得“真”、听得“实”,可以从三个途径入手:①通过聘用“土生土长”的调解员和矛盾纠纷信息员,掌握“一线”的民情民意,及时收集可能发生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与群众对此的基本意向,通过归纳总结掌握社情民意的基本类型,“清晰”工作的“主攻”方向及基本方式和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②合理划分管理网格,确定管理“责任田”。“责任田”负责人除了要入户普查外,还要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进行“特别走访”,排查异常情况,做到“有病无病”心中了然,并落实应相应的“预警”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③对已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苗头”,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分析,确定可能是诱发“大病”或系“小疾”,是“急症”还是“慢性病”,从源头入手作出科学的处置决策,将可能造成的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发芽”之前,不打“不划算之仗”。

“会诊”:大调处 解难题

会诊(consultation)原意是指由2个以上的医生共同诊断疑难杂症,现也常用来比喻几个方面共同研究解决生产、工作上出现的疑难问题。现代社会矛盾纠纷纷繁陈杂,诸如拆迁纠纷、历史遗留纠纷等,涉及人数多,弥留时间久,仅靠某个部门调处显然难有作为。对矛盾纠纷实行“会诊”,实际就是发挥“大调解”的作用,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无缝对接,做到资源互补、工作互动。“会诊”的方式很多,主要有:①“个案会诊”,即对相对复杂、事涉个体的纠纷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的联合调解。如化解“村民待遇”纠纷,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民政、综治、司法、公安和村组织、村民代表共同参加,使化解矛盾内容上合法,程序上无误,结果上合情合理。②“现场会诊”,即在纠纷发生“标的”地实地调解。如“山林权属”纠纷调解,因其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更不能“纸上谈兵”,必须现场勘查做到“图实相符”,决定了调解此类纠纷必须是“现场调”,才能“一箭中的”。③“专业会诊”,即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就专业性强的纠纷集中力量专办,以期更快、更彻底解决之。如“医疗事故类”纠纷,专业性强“非常人能办”,只有在相关职能部门、专家、法律服务者及医患双方进行充分沟通,才能拿出大家都信服的方案。④“跨界会诊”,即针对跨行业、跨区域矛盾纠纷进行会诊。如针对边界地区发生的各种纠纷,组织“两边”相关部门和专家深入矛盾发生地进行现场指导,商讨制定处置方案,落实工作对接等。

“急诊”:快介入 化危机

急诊(Emergency treatment)原意为紧急情况下的治疗。社会生活中充满“变量”,突发性矛盾纠纷不可避免的存在,需要“紧急治疗”,以防止进一步酿成悲剧。突发性矛盾纠纷是指那些因突发事件或政策性变革等导致的,如调处不及时,很可能快速升级、激化的矛盾纠纷。如近年来多地因交通事故引发群体性堵路事件,原下放垦民因政策变化形成的集体上访事件等都属于此类。“急诊”的要求是“快、稳、准”,但能否实现要求,主要取决于:①未雨绸缪,建立完备的突发性矛盾纠纷的应急调解预案,包括应急调解领导机构,应急调解工作机构,处置、调查突发性事件和善后处理的工作程序等,做到“战必有备”。②快速稳控,建立针对重点关注的矛盾纠纷,如医患纠纷、拆迁纠纷、集体性劳动争议、边界纠纷、涉诉信访案件等有可行的应急调解协调机制,使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各调委会、专职调解室、法律服务单位等司法行政资源有条不紊、及时介入,做到“战必能上”。③强力调解,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人才库”,包括职能部门的调解“能手”,专业调解的“高手”,民间调解的“土专家”等,凡有“一面之长”的均纳入其中,随时能按调解需要组建一支应急调解小组投入“急诊”之中,做到“战必能胜”。

“复诊”:勤回访 促履行

复诊(further consultation)原意是对已就诊的病人进行再次诊断,以确定是否继续治疗或已痊愈。矛盾纠纷的调解终

第19篇:矛盾纠纷化解方案

关于我镇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包案办理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村(居)党支部、村委会:

经过为期两周的全面摸排,共收集矛盾纠纷62条,经镇维稳办梳理后全镇现尚未化解的矛盾纠纷、信访积案47条,按照“矛盾纠纷大排查、信访积案大化解、信访秩序大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现就包案办理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领导包案

镇上交办的信访案件由包抓领导分别包案负责(责任分解见附表)。按照每个案件“一个小组、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原则,各包案领导负责案件的办理结案,责任单位负责做好具体工作。

二、坚持分类化解

1、一般纠纷

各村排查出的邻里纠纷、庄基纠纷、涉及村务的纠纷,以各村为责任单位,具体由调委会负责调解。

2、涉军、涉教、法轮功、非法集资重点人

凡是涉及有涉军、涉教、法轮功、非法集资重点人的村,书记、主任负责,特别是赴京非访人员,要逐人成立稳控工作组,全面落实五包措施(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防止其重复进京非访和赴省市缠访闹访。

3、信访积案

对于时间跨度大的信访积案化解,镇上将成立工作组,实行领导包案化解,由包片领导负责,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参与,落实“五包”责任制(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罢访、包人员稳控),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化解。

案件办理中,对诉求合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一次解决到位;对诉求合理但要求过高的,要耐心细致疏导,促使“案结了事”;对法律之外、情理之中的,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其息访。

三、做到按时限办结销案

镇交办的矛盾纠纷、信访积案要在限定的时限前报结,逐案销号。办结件要形成书面材料留档备案。

附件:镇矛盾纠纷、信访积案交办件领导包案分解表

第20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

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易激化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XXX立足本职,落实市委、市政府三调联动机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调处机制,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预防社会矛盾的更要手段之一,近年来XXX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XXX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国资系统内形成并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改制措施、重大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等方面都要先评估再执行,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保障和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里也发现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长,有些问题由于缺乏政策依据,协调难度大,实质上的突破很难,容易引发个人和群体的重复上访。二是矛盾纠纷容易被激化和群体化,矛盾在突显出来后,一旦没有及时妥善处理,容易激化矛盾,从而向群体化转化,造成工作被动。三是调解工作经费不足,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调解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在单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调解人员的培训、调查经费的落实,以及宣传工作开展难度大,且多数基层调解员都是身兼多职,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

在今后的工作中,XXX将进一步落实三调联动机制,并结合工作实际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本着预防为主原则,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协调,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是加强调解人员队伍建设,创新调解手段,将情、理、法相互结合,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完善多元化解的长效机制。

涉军人员矛盾化解工作汇报
《涉军人员矛盾化解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