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调研我区社区治理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55:26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我区社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目前,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而作为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环节,作为居民群众的生活家园,作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和聚集点,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对于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推动作用。为此,我委组织有关人员,分别到洪家、白云、海门、葭沚等街道听取社区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召开街道联系

社区的干部以及部分社区干部和人大代表进行座谈,同时还到民政、城建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我区社区建设中应予肯定的成绩

几年来,我区的社区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区干部的辛勤工作及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下,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的,以营造优美环境为重点,以健全社区组织、制度建设为抓手,创建服务型、自治型、学习型、数字型、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领导思想重视。区、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切实加强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了社区建设领导机构,重视协调和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城区社区建设做到了应建则建。全区共有社区30个,城区社区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其中:8个社区达到区党建“五好”社区,20个社区达到县级文明社区,12个社区达到市级文明社区,5个社区达到省级示范社区。三是社区工作特色明显。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强化党的执政基础;以居民自治为方向,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社区服务业为龙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繁荣群众文化为目标,搭建社区精神文明平台;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标准,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以体现公平公正为前提,加大扶贫帮困力度;以打造平安社区为抓手,创建安定有序的社区环境。总之,我区自2001年下半年创建社区建设新机制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的社区建设位于全市前列,但是却明显落后于全国、全省,与杭州、宁波等地的社区建设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动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困难,努力实现我区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一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目前全区30个社区中,主要分布在城区街道:海门有11个社区,白云有12个社区,葭沚有6个社区,洪家有1个社区,而三甲、下陈、章安、前所街道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社区。二是社区工作开展得不平衡。早建立的社区尤其是基础设施较好的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得较为全面,一些新建的社区由于硬件设施和各种服务项目没有跟上,各项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全面,有个别社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社区办公用房严重不足。根据省市标准,每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服务用房必须达到350㎡或每百户20 ㎡以上,但我区各社区办公用房却普遍不足。全区30个社区中共有各类办公活动用房42处,总面积为5952㎡,居均194㎡。350 ㎡以上的社区8个,占26.6%,其中海门街道1个,白云街道7个;350㎡以下的社区22个,占73.4%;其中最小的社区办公用房仅为15 ㎡,如栅浦社区和东平社区。按现有城市社区居民60148户计算,每百户拥有9.9 ㎡,仅为省市最低标准的一半还不到。

(三)社区工作经费相当紧缺。按照规定,社区正常经费的开支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补助,市里规定的标准是8000元/100户,经费补助由市、区、街道分别承担。我区的实际情况是,市政府每年每个社区补助1.5万元;区政府与街道按社区每年6000元/100户计算,各承担一半。不仅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仅靠政府的补助,而且尚未把外来人员和区内农村进城居住人员纳入标准的范围,致使社区办公经费紧张,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影响了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和社区建设的绩效。

(四)社区工作行政化削弱了服务功能。目前社区工作人员按每400户配备1名,一般视社区大小情况配5—7名社区干部,需履行社区党建、教育、服务、文化、卫生、治安、环境等七方面工作职能,要完成计划生育、生产统计、消防、城建、外来人口管理等30多种工作任务,并且突击性事务较多,社区活动相当频繁。由于社区干部忙于应付面上行政性事务,大多数社区干部的工作均在超负荷运作,因此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社区最基本的公共秩序、环境卫生、安全保障等方面急需服务的正常性工作之中去。同时,相关街道还没有设立管理指导社区工作的机构,均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的开展和服务功能的发挥。

(五)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区面积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城中村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城市社区的管理任务加重,管理难度增大,管理要求提高。社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居民之间互不相识,彼此交流很少,

生活习惯、日常爱好、文化素质均有差异,有不少社区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时有发生,主要集中反映在社区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医疗、用水、食品、治安、交通、环境、教育和安全等诸多保障机制方面。另外,社区与物业公司和村委会及有关部门的关系不够顺畅,存在着职责不清、各自为政等现象。如海门街道的11个社区中,只有3个物业公司运作还比较正常,有的小

区还没有聘用物业公司管理,有些社区即使有了物业公司,但由于物业管理费收取难等原因难以生存,要求撤走,如商业东街二楼层面长期以来无人管理卫生。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城市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探索和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市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推进城市“三个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社区建设的领导。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窗口,把握了社区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社会,每个社区和谐了,整个社会也就相应地和谐了,因此,要切实提高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社区建设的领导,建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究社区建设工作,及时协调和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街道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管理指导社区工作;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的派出机构要主动将工作重心前移,积极深入到社区,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结合我区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区社区建设的指导纲要和有关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以便为社区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也便于各社区平衡地推进,规范社区建设工作。

(二)积极协调,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社区建设是一个正在探索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也是一个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党政组织要把党政力量、社区力量和社会力量聚集成强大合力,形成党政组织负责、社团和中介组织协助、自治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区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调整服务重点和方式方法,把本职工作和社区工作结合起来,为建设和谐社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街道和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抓好社区志愿者队伍,切实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增强开放意识和大局意识,善做和谐工作,同各级协调一致地推进社区和谐发展。

(三)注重投入,努力改善社区的工作条件。区、街道二级组织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实行政策倾斜,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社区工作环境。要尽可能地按照市里规定的8000元/100户标准进行补助,有条件时把外来人员和区内农村进城居住人员纳入补助标准范围;充分借鉴宁波、杭州等地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社区单位、个人捐资捐助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快社区建设,切实优先改善基础设施差的社区,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经费可纳入财政预算计划,对已建的社区可通过购买、置换物业等方式来解决办公用房,对未建的社区应由民政部门预先提出建设规划,规划、国土等部门积极配合协助,争取五年时间,按计划、分步骤地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使之达到省、市规定的标准。要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确保其年收入不低于当地职工上年的人均收入水平,并享受有关基本社会保障待遇,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竭尽全力,全面构建社区的安保体系。社区安全是保证社区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发展与社会和谐文明的必然要求,因此,社区应当主动担负起对物业公司的监督和指导工作,积极履行职责,加强社区居民安全文化素质教育,使之具备安全知识、安全思维、安全理念、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和安全保护技能。加大社区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社区安全保障的投入及社区的法制建设,对条件成熟的社区,可以安装和更新社区安全监测、预防设备,如报警系统、电视摄像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和门禁对讲系统等。强化社区治安队伍管理,提高保安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的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实行考核奖惩激励机制。

(五)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区一大批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划归城市,村建制改为社区建制,这就要求我们将社区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统一起来,全面推进其向纵深发展。当前,要解决好“城中村”改造的后续服务工作,抓好“同城同待遇”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力争把试点村全面建设成城市新型社区,推进**城市化进程。要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共同努力,加快“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发挥城市社区的功能和作用,尽快与城市社区融合接轨。

推荐第2篇:社区调研工作汇报材料

社区调研工作汇报材料

西街社区位于县城西端,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东至防疫站,北至北环路,南至木材市场,西至水泥厂。辖区内有12个居民小区、户籍居民754户共计2362人,其中常住居民554户共计1762人。18岁以上公民有1311人,住宅楼12栋,平房区7处。有驻区事业单位3个(水务局、畜牧局、西街社区),企业6个(银河集团、洪水变电所、农修厂、石油公司、富源化工集团、锦世化工集团),寺院一所(圣天寺),个体私营门点150户。

一、社区现状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12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满静美,大学,45岁,女,副科级干部;社区工作人员4人属于事业编制,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其中8人属公益性岗位,人社局发放社保补贴和养老补贴。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57名,其中妇女党员19人占33%、离退休党员28人占49%、生活困难党员7人占12%,党员平均学历高中、女党员占30%,男党员占70%、平均年龄43岁。35岁以下的党员17 名,占党员总数比例36%;36岁至45岁的党员名12,占党员总数比例30%;46岁至59岁的党员23名,占党员总数比例40%;60岁以上的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比例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20名,占党员总数的27%,高中及以下的党员324名,占党员总数的73%。

社区工作经费情况:社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社区拥有办公楼一栋,约800平方米,社区多方筹措资

金10万元把它装修用于社区建设,购置台球,乒乓球、麻将等设施在一楼成立党员活动中心,二楼社区办公场所和社区图书阅览室。

西街社区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市委、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区和谐,服务居民群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更高层次上推进社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西街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 西街社区推行‛网络化‚管理,社区干部划区包点,每个干部负责好自己的区域,发挥好自治功能,促进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一站’即社区服务站,以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菜单式’服务点面兼顾;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一办’即综合办公室,就是将防控关口向社区前移,管理重心向社区下移,服务功能向社区延伸,实现基层管理的扁平化,更好发挥化解矛盾、改善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一站式‛服务涵盖低保、社保、医疗、救助、帮扶、治安、就业安置等事项,简化了办事程序,减少了中间环节。由于社区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功能,真正实现了‚敞开一扇门,办理万家事‛的新局面。

二、)以‚六进社区‛为主,开展党建特色活动。

近几年,西街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六进社区‛活动,为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和谐‛营造了良好氛围。道德进社区:邀请民乐县道德根文化研究协会开展居民道德培训班10次。治安(警务)进社区: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先后成立义务巡逻队、老年看楼护院队、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矛盾纠纷调节和环境卫生整治、慰问空巢老人和帮扶贫困居民的活动。通过服务社区居民,并与公益性社会活动有机结合,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文体进社区:成立了社区武术、舞蹈培训中心,在春节、七

一、国庆、重阳节等大型节日举办居民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卫生进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535户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经常到居民小区进行健康知识讲座。科教进社区: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八大高校学生联合开展易家湾支教活动。法律进社区:与公安部门、交警部门联合开展居民安全知识讲座300多次。

(三)社区以爱心超市为依托,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2007年12月底,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西街社区经过充分的社会调查,广泛争取群众意见后,在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帮扶下,多渠道筹措款物,利用社区一楼门面房建成一所爱心超市,超市面积30平米,工作人员11人。 2008年4月在百度旧衣吧建立87号‛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西街社区爱心超市‛旧衣征集捐赠地址。社区11名工作

人员人人上网回复,发贴向外界发布征集爱心物资的信息,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来自全国的捐赠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爱心人士热情较高,收到的捐赠物资也越来越多,每周从邮局快递公司拉运爱心物资到社区,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使困难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西街社区爱心超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共争引物资30多万件,救助城乡居民3万多人次。救助的层面不断扩大,覆盖全县的十几个乡镇的贫困居民,救助的人数达到2500人次,长期救助的人数6554个,免费发放爱心物资48885件,让社区真正困难的居民享受到社区的关爱,为更多的人排忧解难,打造真正的‚和谐社区‛。2012年,西街社区爱心超市参加腾讯微博‚衣加衣‛微公益活动的邀请,争取爱心基金6.25万多元,共资助61名生活困难的学生,解决了孤儿、单亲家庭子女、困难低保户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如西街社区低保户土仲虎因病死亡,妻子张秀荣改嫁,土新平和土克宇由70多岁的爷爷和奶奶抚养,两个孩子上学学费,生活极度困难后,在网站公布了土仲虎一家的情况,江苏南京的爱心人士为姊妹两个每年资助4000元,解决两个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前听到消息前来西街社区救助的困难学生不断增多。

三、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社区经费不足、活动场地有限、基础设施不全,成为影响社区建设快速发展的瓶颈。随着社区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开展,社区的工作量也在逐步增加,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

也随之提高,社区的各项开支呈直线上升趋势。

(二)社区工作任务繁重,承载的工作负担日益增多。面对不断增加的社区居民、日益繁多的工作任务,而社区工作者却只有四五个人,面对人少事多的局面,如何才能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值得我们深思。

(三)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工作任务重,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目前,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者月工资仅467元,而为了更好的服务社区居民,又常常利用晚上、周末时间加班。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劳动报酬却无法与工作强度、工作压力相互平衡。

(四)社区居民自我创建意识淡薄。目前多数居民有事了才找社区,无事的话却不跟社区联系,社区对居民的了解只能通过挨家挨户上门采集信息的方式建立起来。目前实际工作中,不能充分的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广大居民建设社区的主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宣传和组织实施。

推荐第3篇:区水务局社区达标工作汇报

页眉文字

区水务局社区达标工作汇报

区水务局社区达标工作汇报

地下排水管网的畅通,关系着城市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近三年来,区水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清洁武汉,美化家园”行动,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在改善纱帽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保障供排水畅通,提高城市品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逐步解决了纱帽城区排水不畅的问题。

今年的文明创建达标社区工作中,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将纱帽街、绿苑路、廖家堡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列入今年全局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体现“创新、亲民、务实”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社区排水管网改造基本情况

纱帽街、绿苑路、廖家堡三个社区由于历史原因,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管网之间脱节、不配套现象极为严重。有的社区排水管网老化或根本没有排水管网,“大雨大渍,小雨小渍,无雨漫溢”大晴天里都污水横流、粪水四溢,社区居民苦不堪言,都说“雨天水横流,晴天臭烘烘”。

为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创建达标社区,我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工程改造,累计投入资金51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5万元),解决了居民小区内长期渍水问题,打造了社区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完成新建和改造的工程有:

页脚文字

一是投入资金8万元,新建了月亮湾社区银纱轩156米直径为600毫米管涵,维修和疏浚63米500×600箱涵,增设检查井5座。

二是投入资金8万元,改建了社区农垦街路以北200米长500×700的箱涵、管涵100米,扩挖明沟120米。

三是投入资金5万元,改建廖家堡社区菜市场225米规格为500×700的箱涵,扩挖明沟400米、疏浚下水道440米。

四是投入资金30万元,新建绿苑路碧霞轩小区5条总长750米,规格为500×700箱涵,增设检查井25座。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

我局成立了社区排水管网改造领导小组,分管局长任组长,给排水科、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设计室组成工作专班,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区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一是派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三个社区对排水设施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摸清了需进行改造的排水管道的条数、长度和管网周围现状等基本情况,确定了改造范围,测算了工程投资,为此项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先易后难,交叉组织实施。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按轻重缓急和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分布进行。第一步从渍水矛盾最突出的社区入手,从5月25日至7月9日对廖家堡农垦街以北的地段进行改造;第二步从8月2日至9月20日对月亮湾社区银纱轩小区和绿苑路社区碧霞轩小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第三步在从8月26日至9月14日对廖家堡社区

菜市场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工期和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的按期完成。

三是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和跟踪审计。在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中,我们依据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工程竣工验收实施方案,请区文明委、民政局、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纱帽街各居民委员,对各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并督促施工单位到工程监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为加强工程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审核,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我局还组织审计部门对已竣工的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

(三)以人为本,加大工程协调力度

在排水管网改造中由于涉及到占用农户的棉花地、菜地和部分居民区自来水管的改道、施工扬尘等,给群众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这其中的矛盾,我局与开发区、纱帽街居委会负责人积极展开协调工作,反复做群众的工作,在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注重施工技巧,尽量减少群众的损失和带来的不便。做到利民、亲民、为民、不扰民,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四)严格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小区排水管网改造的单项工程虽小,但它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局工作专班坚持把这项工作当大项目来抓,严格实行项目业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为选择最佳施工队伍,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我局采取了邀标的方式,选择了信誉好、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二是进行标准化施工。根据前期对小区排水管网现状调查掌握的情况,我们依据城市排水管网改造技术标准,要求设计单位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现状的排水设施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技术标准、按设计图施工,做到施工时有图可

[1] [2] 依,验收时有据可查,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在项目实施初期,我们要求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在社区排水管网改造过程中做到每改造一条管网建立一套档案,如实纪录管网的现状、改造标准、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程序等内容,确保今后任何一条管网出现了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查到相关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

人。

四是引进社会监督机制。请区电视台、各小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为政府分忧,为群众办实事,面对51万元的工程建设资金仅靠政府投资的15万元是远不够的。为了筹集资金,局党委召开办公会议,要求全局上下厉行节约,从各方面压缩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集中资金,重点投入到创建达标社区建设中。

随着三个社区排水管网改造的全面竣工,社区内的污水漫溢看不见了,苍蝇、蚊虫漫天飞的现象减少了,环境卫生也搞上去了。居民不再因天气变化而决定自己的出行,深切地感受到了达标社区的现代化气息以及城市设施带给他们的便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三、下步工作打算

做好城市排水设施改造,解决好社区渍水问题,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最大程度的让居民满意是水务局先进性教育的成果所在。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逐一解决好全区所有社区的排水设施问题,为构建“富裕汉南、生态汉南、和谐汉南”充分发挥水务部门的职能作用。

推荐第4篇:区水务局社区达标工作汇报

区水务局社区达标工作汇报

地下排水管网的畅通,关系着城市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近三年来,区水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清洁武汉,美化家园”行动,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在改善纱帽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保障供排水畅通,提高城市品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逐步解决了纱帽城区排水不畅的问题。在

今年的文明创建达标社区工作中,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将纱帽街、绿苑路、廖家堡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列入今年全局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体现“创新、亲民、务实”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社区排水管网改造基本情况纱帽街、绿苑路、廖家堡三个社区由于历史原因,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管网之间脱节、不配套现象极为严重。有的社区排水管网老化或根本没有排水管网,“大雨大渍,小雨小渍,无雨漫溢”大晴天里都污水横流、粪水四溢,社区居民苦不堪言,都说“雨天水横流,晴天臭烘烘”。为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创建达标社区,我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工程改造,累计投入资金51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5万元),解决了居民小区内长期渍水问题,打造了社区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完成新建和改造的工程有:一是投入资金8万元,新建了月亮湾社区银纱轩156米直径为600毫米管涵,维修和疏浚63米500×600箱涵,增设检查井5座。二是投入资金8万元,改建了社区农垦街路以北200米长500×700的箱涵、管涵100米,扩挖明沟120米。三是投入资金5万元,改建廖家堡社区菜市场225米规格为500×700的箱涵,扩挖明沟400米、疏浚下水道440米。四是投入资金30万元,新建绿苑路碧霞轩小区5条总长750米,规格为500×700箱涵,增设检查井25座。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我局成立了社区排水管网改造领导小组,分管局长任组长,给排水科、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设计室组成工作专班,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区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一是派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三个社区对排水设施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摸清了需进行改造的排水管道的条数、长度和管网周围现状等基本情况,确定了改造范围,测算了工程投资,为此项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先易后难,交叉组织实施。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按轻重缓急和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分布进行。第一步从渍水矛盾最突出的社区入手,从5月25日至7月9日对廖家堡农垦街以北的地段进行改造;第二步从8月2日至9月20日对月亮湾社区银纱轩小区和绿苑路社区碧霞轩小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第三步在从8月26日至9月14日对廖家堡社区菜市场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工期和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的按期完成。三是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和跟踪审计。在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中,我们依据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工程竣工验收实施方案,请区文明委、民政局、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纱帽街各居民委员,对各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并督促施工单位到工程监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为加强工程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审核,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我局还组织审计部门对已竣工的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

(三)以人为本,加大工程协调力度在排水管网改造中由于涉及到占用农户的棉花地、菜地和部分居民区自来水管的改道、施工扬尘等,给群众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这其中的矛盾,我局与开发区、纱帽街居委会负责人积极展开协调工作,反复做群众的工作,在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注重施工技巧,尽量减少群众的损失和带来的不便。做到利民、亲民、为民、不扰民,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四)严格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一是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小区排水管网改造的单项工程虽小,但它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局工作专班坚持把这项工作当大项目来抓,严格实行项目业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为选择最佳施工队伍,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我局采取了邀标的方式,选择了信誉好、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二是进行标准化施工。根据前期对小区排水管网现状调查掌握的情况,我们依据城市排水管网改造技术标准,要求设计单位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现状的排水设施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技术标准、按设计图施工,做到施工时有图可

推荐第5篇:区水务局社区达标工作汇报

页眉文字

区水务局社区达标工作汇报

区水务局社区达标工作汇报

地下排水管网的畅通,关系着城市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近三年来,区水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清洁武汉,美化家园”行动,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在改善纱帽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保障供排水畅通,提高城市品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逐步解决了纱帽城区排水不畅的问题。

今年的文明创建达标社区工作中,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将纱帽街、绿苑路、廖家堡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列入今年全局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体现“创新、亲民、务实”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社区排水管网改造基本情况

纱帽街、绿苑路、廖家堡三个社区由于历史原因,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管网之间脱节、不配套现象极为严重。有的社区排水管网老化或根本没有排水管网,“大雨大渍,小雨小渍,无雨漫溢”大晴天里都污水横流、粪水四溢,社区居民苦不堪言,都说“雨天水横流,晴天臭烘烘”。

为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创建达标社区,我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工程改造,累计投入资金51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5万元),解决了居民小区内长期渍水问题,打造了社区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完成新建和改造的工程有: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一是投入资金8万元,新建了月亮湾社区银纱轩156米直径为600毫米管涵,维修和疏浚63米500×600箱涵,增设检查井5座。

二是投入资金8万元,改建了社区农垦街路以北200米长500×700的箱涵、管涵100米,扩挖明沟120米。

三是投入资金5万元,改建廖家堡社区菜市场225米规格为500×700的箱涵,扩挖明沟400米、疏浚下水道440米。

四是投入资金30万元,新建绿苑路碧霞轩小区5条总长750米,规格为500×700箱涵,增设检查井25座。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

我局成立了社区排水管网改造领导小组,分管局长任组长,给排水科、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设计室组成工作专班,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区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一是派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三个社区对排水设施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摸清了需进行改造的排水管道的条数、长度和管网周围现状等基本情况,确定了改造范围,测算了工程投资,为此项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先易后难,交叉组织实施。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按轻重缓急和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分布进行。第一步从渍水矛盾最突出的社区入手,从5月25日至7月9日对廖家堡农垦街以北的地段进行改造;第二步从8月2日至9月20日对月亮湾社区银纱轩小区和绿苑路社区碧霞轩小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第三步在从8月26日至9月14日对廖家堡社区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菜市场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工期和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的按期完成。

三是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和跟踪审计。在三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中,我们依据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工程竣工验收实施方案,请区文明委、民政局、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纱帽街各居民委员,对各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并督促施工单位到工程监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为加强工程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审核,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我局还组织审计部门对已竣工的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

(三)以人为本,加大工程协调力度

在排水管网改造中由于涉及到占用农户的棉花地、菜地和部分居民区自来水管的改道、施工扬尘等,给群众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这其中的矛盾,我局与开发区、纱帽街居委会负责人积极展开协调工作,反复做群众的工作,在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注重施工技巧,尽量减少群众的损失和带来的不便。做到利民、亲民、为民、不扰民,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四)严格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小区排水管网改造的单项工程虽小,但它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局工作专班坚持把这项工作当大项目来抓,严格实行项目业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为选择最佳施工队伍,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我局采取了邀标的方式,选择了信誉好、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二是进行标准化施工。根据前期对小区排水管网现状调查掌握的情况,我们依据城市排水管网改造技术标准,要求设计单位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现状的排水设施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技术标准、按设计图施工,做到施工时有图可

[1] [2] 依,验收时有据可查,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在项目实施初期,我们要求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在社区排水管网改造过程中做到每改造一条管网建立一套档案,如实纪录管网的现状、改造标准、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程序等内容,确保今后任何一条管网出现了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查到相关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 人。

四是引进社会监督机制。请区电视台、各小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为政府分忧,为群众办实事,面对51万元的工程建设资金仅靠政府投资的15万元是远不够的。为了筹集资金,局党委召开办公会议,要求全局上下厉行节约,从各方面压缩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集中资金,重点投入到创建达标社区建设中。

随着三个社区排水管网改造的全面竣工,社区内的污水漫溢看不见了,苍蝇、蚊虫漫天飞的现象减少了,环境卫生也搞上去了。居民不再因天气变化而决定自己的出行,深切地感受到了达标社区的现代化气息以及城市设施带给他们的便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三、下步工作打算

做好城市排水设施改造,解决好社区渍水问题,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最大程度的让居民满意是水务局先进性教育的成果所在。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逐一解决好全区所有社区的排水设施问题,为构建“富裕汉南、生态汉南、和谐汉南”充分发挥水务部门的职能作用。

页脚文字

推荐第6篇:我区召开社区

我区召开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调度会

4月26日下午,区委召开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调度会,区委书记纪敏同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光同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美英同志和区政府副区长王维礼同志出席会议,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各街道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情况汇报,徐光、张美英和王维礼同志分别作了点评,区委书记纪敏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纪书记在肯定前期取得成绩的同时,对做好下一步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已进入关键阶段,各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经常地、及时地过问换届选举工作,特别是对出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研究处理,不能等靠。要严格落实责任制,明确从街道到社区每个环节的责任,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该提交纪委查处的要严肃查处,不能不了了之。二是要严格执行换届选举政策规定。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政策性、程序性都很强,来不得半点马虎。区里已经把政策规定发给大家,实际操作中仍有少数社区不认真执行。各街道对此要高度重视,违反政策和程序规定的要坚决纠正,哪里出了问题,就从哪里改起,只要是程序和政策出了问题,不管结果如何必须推倒重来。尤其是进入选举阶段,每个环节必须按照程序执行,不能怕麻烦、怕繁琐。街道和部门工作人员要沉到社区去,帮助社区把好关。三是要高度重视信访稳控工作。居民反映问题很正常,但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化解,不能矛盾上交。实践证明,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是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街道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基层,该调查的要立即调查,绝不能拖。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防止不怀好意的人把其他事扯到换届上来,党工委书记要把握好。工作要做细致,这方面海伦路、兴隆路做得不错,入户做群众工作,只要做就肯定有效果。四是要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要通过民主程序,选出得力的社区班子。社区是基层和基础,各街道要积极开动脑筋,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社区居民把真正为居民服务,能够贯彻落实街道意图的人选进班子,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五是要全力做好信息和舆情控制。街道要建立灵敏的信息渠道,第一时间上报信息。舆情应对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本领,一旦出现群体性事件,必须搞好舆情控制。宣传部门要总体把握,出现问题首先作出反应,马上联系。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日常监督和巡视,尤其到最后阶段更不能放松,发现问题及时向街道通报。各街道要互相学习经验做法,举一反三,确保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推荐第7篇:×区社区教育调研工作报告

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江干区社区教育调研工作报告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人类社会无论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还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则在于教育与学习。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区在实施“两加快,一统筹”战略,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更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对于培育城区人文精神,提高城区品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2004年被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主要的工作和成绩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宣传理念,提高认识

2002年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共同策划举办了江干区社区教育论坛,邀请省、市专家作专题发言。区领导、各部门、镇、街道以及基层有关干部参加论坛,初步了解社区教育的概念及其意义,逐步引起重视。2003年部分街道社区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展了社区教育节和社区教育宣传咨询活动。2004年区教育局与街道联手开展了大型广场社区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板报宣传、咨询活动、现场书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理念,营造氛围。活动中有180多名专兼职和志愿者参加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参观。还在江干教育网建立了社区教育网页,宣传社区教育,报导社区教育信息和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和载体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区教育在我区上下渐入人心。

二、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构建网络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2003年10月我区社区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社区学院定名为江干区社区学院(筹)。闸弄口街道、采荷街道、凯旋街道在此前后成立了社区学校。基层社区先后成立市民学校,至今全区49个基层社区成立市民学校41个。4个镇则依托成人文化学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全区46个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学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三、建立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我区重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队伍建设。已建立起由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的干部师资队伍。目前全区有专职人员16名,其中区社区学院6名,各镇6名、街道4名。15名干部是由区教育局委派。1名由镇解决。兼职人员主要由各基层社区、村文教委员担任。目前社区文教委员49名,村文教委员46名,共计95名。2004年通过举办两期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其余是外聘的师资和志愿者,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随时聘请参与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采取措施,推进工作深入发展

(一)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出台的文件如下:2001年:由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下发了《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02年:区教育局下发了《江干区中小学参与社区共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意见》。

2003年:

1、区教育局向区政府报告申请社区教育专项事业经费并经同意按我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

2、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江干区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

3、区教育局与文明办、民政局联合下发《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的评估认定的意见》,同时下发了《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评估细则》。

2004年:

1、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了《江干区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区教育局下发《关于社区教育券发放方法的通知》。

推荐第8篇:街道调研社区工作汇报材料

2007年度街道调研社区工作汇报材料

2007年是一个特殊之年,不仅要纪念“八.一”建军80周年,而且是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还有一个人大换界选举的重大政治任务,面临以上的特殊任务结合本社区的特点,2007年度健园社区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加强社区党建,巩固现有特色,发展民间组织,提高服务水平。具体如下:

一、加强社区党建

全年在党员中开展“五比五看”活动。即:比学习,看谁党员意识强;比参与,看谁社区意识强;比创新,看谁金点子多;比奉献,看谁为民服务多;比自律,看谁道德风尚高。我们还将在四个支部中开展“运动支部”、“文艺支部”、“互助支部”、健康支部等特色支部的创建活动,通过开展以上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党和群众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使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今年我们的每位党员将成为纪念“八.一”建军80周年、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活动,还有人大换界选举中的主力军。

二、巩固现有特色

一是民族工作特色不放松。目前,已有畲族、苗族、壮族、回族、满族、藏族6个少数民族流动到我们辖区,2007年我们将着重做好对流动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服务。二是继续做好社区邻里闲置物品的调剂。三是发挥好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联系点的作用,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发展民间组织

主要是发展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间组织。根据本社区中健园小区出新后保洁保安无人管理的局面,从本月起,我们和区房产局联

合组织居民进行自我管理,区房产局也决定拿出一部分钱在我们社区试点。社区抓住这一锲机培育一支居民自治管理小组。

四、提高服务水平

社区工作做得好坏,关键在于人。根据本社区年轻人多的特点,2007年社区着重加强对社工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服务意识培养。首先,在思想上做到“四个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其次在服务上避免“四难”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出现。再次在业务上,注意技能培养。一是在我们每位工作人员中实行“三首”负责制度:首问、首闻、首看负责制,社区工作人员做到遇事不推委、不依赖,尽职、尽责做好群众需要的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学习,力争使社区工作人员做到月学习一法(涉及不同层次居民利益的各种法律法规),季上一课(争对各人专业),年设一评(召开群众评议社区工作人员大会),不断提高社区人员为民服务的整体水平。

意见和建议

1、建议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能最大限度地为居民利用和开放。

2、建议经济科给我们一个指导性的材料把社区中可能遇到的税源列出,防止税源从我们眼皮底下跑掉。

困难

健园社区目前的“民族之家”艺术团已发展到8支队伍(民乐队、合唱队、时装队、舞蹈队、快板队、创作队、秧歌队、铜鼓队)100多人次,现在民乐队需要场地排练。我们希望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每周晚上能开放2小时供他们排练。

推荐第9篇:在市委书记来我区调研时的工作汇报

在市委书记史和平调研时的工作汇报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工 作 汇 报

中国共产党京口区委、区政府

(2004年7月6日)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冒着高温来京口视察调研,这是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后对我区工作的又一次推动。对我们来说既是鼓舞,也受鞭策,既增压力,更添动力。下面,我就京口区上半年工作、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

一、以统筹的步伐迈入率先发展的新征程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目标指引下,我们京口区高举率先大旗,把握奋进基调,突出富民主题,砺炼务实作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在统筹中进步,在有序中推进,在规范中提升。特别是史书记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来我区调研指导工作,对京口如何坚持富民优先、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给予了指导。我们迅速把史书记讲话精神传达到基层各单位,召开了“创业京口”千人动员大会,要求全区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史书记的讲话精神,带领广大职工群众,集中精力狠抓经济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富民工作。今年以来,京口区:

一是经济质态有了新提升。预计上半年完成GDp 13.1亿元,同比增长19%;全口径财政收入3.1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其中技改投入4.6亿元,增幅分别为40.7%和91.7%。定报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等多项主要指标增幅保持全市第一;中盛粮油、鼎胜铝业、鸿泰钢铁、象山鸿泰、元鼎饰材等5家企业入选全市工业企业50强。上半年实际到位外资4600万美元,吸纳民资9.9亿元,增幅分别为89%和68%;组织实施各类项目235个,总投资107.5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100万元以上项目109个。

遇的意识。科学发展观不仅使我们对发展目标的理解更加全面,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且对发展机遇的判断和把握更加清晰。我们认为,京口区完全有条件站在更高的起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京口经济增长方式由以量为主转向量质并重的大好机遇,作为集聚能量、培育后劲的大好机遇,作为扬长补短、培育京口“新经济周期”的大好机遇,在经营机遇中提升经济质态。

第四,科学发展观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这几年来,京口人体会最深的是,党中央不断用发展的理论指导着发展的实践,又通过发展的实践来丰富发展的理论。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在京口人心中愈来愈廓清,发展的内涵更加清晰,发展的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的视野也变得开阔。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响应市委“跳出镇江看镇江”的号召,在全区范围倡导“跳出京口看京口”。从纵比与横比的结合上重新审视自我,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反思中大胆突破自我,从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定位上勇于超越自我,从辩证思维的确立上一扫妄自菲薄的情绪,小舞台同样能演出威武雄壮的话剧,底子薄照样可以演绎后来居上的好戏,有困难更能显出英雄本色,彻底打破了因循守旧、坐而论道的沉闷空气,在全区形成了凝心聚力、奋力赶超的良好局面。二是确立“塑造京口、建设镇江”的发展理念。“塑造京口、建设镇江”,就是把京口的发展放到镇江大局中去考量。无论是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殊荣的获得,还是学府路建设首开区级政府参与城建之先河,不论是文化京口、平安京口的创建,还是富民京口、创业京口的建设,无论是服务城市,还是管理城市,都体现着这一点。三是对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走势保持一种冷静审视的态度。发扬顺时应势求发展的好传统,既在环境宽松时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又在环境趋紧时挖掘机遇赢取发展。当前的宏观调控,虽然对发展速度会产生一些方面的影响,但对提高发展的综合效益却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坚持在辩证思考中开阔思路,在积极应对中开辟空间,在错位发展中开发优势,努力把宏观调控作为提升发展质态的一种机遇,作为提高发展本领的一次锤炼,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登上新台阶的一种动力。四是始终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我们体会到:发展是一个多维的概念,被赋予广泛的内涵:发展既是一种物质现实,又是一种精神状态,它是通过社会的经济和制度变革,使社会更美好。在发展的问题上,京口已形成这样的共识:发展不等于增长,增长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数量概念,而发展更多的是质量概念,增长又是发展的核心内容。没有较快速度的增长,就肯定没有发展。在这样的理念认同基础上,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确立奋斗目标的同时,把发展的目光责无旁贷地投向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营造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塑造率先奋进的新京口

在6月25日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上,史书记向我们发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向着‘两个率先’目标奋进”的动员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始终以发展为先,以富民为大,以科学发展为要,以维护稳定为重,切实做到“五个更加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集约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水平。着力提高土地集约水平。实行供地量与投资强度、产出率挂钩,供地量与建筑密度、容积率挂钩,确保土地向投资密度大、技术层次高、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倾斜。着力做大产业发展规模。依托粮油加工、冶金工业、机械制造、新型饰材等主导行业的产品优势和企业优势,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就业密集型产业。围绕形成产业链,设法做强产业轴,加快引进与震东电光源相关产品链接的企业,着力推进宝华半挂与美国华兰德公司的全面合作。着力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京口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于沿江“四园”,即科技工业园、中盛产业园、癞元墩物流园和新民洲生态园。我们将创新办法破解资金哪里来、园区如何建、项目怎么引的难题,加大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标准厂房5千平方米以上;新民洲生态工业园争取调整“基本农田”规划,并加紧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金海岸现代储运和中盛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设。

二是更加突出集聚吸纳,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招商引

五是更加突出求真务实,提高服务发展水平。实现思想方法的“新提速”。面对宏观调控,我们要求全区干部做到宏观上有方向,微观上有方法;依靠创新来应对挑战、破解难题;在确保宏观调控各项措施落实的同时,更多地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实现推动发展的“新提速”。向精神要战斗力,要求每一名干部多为基层挑担子,多为发展解难题;每一个班子都要遇到困难不退缩、碰到矛盾不困惑,成为凝聚职工群众的精神支柱、战斗堡垒。向稳定要保障力,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信访稳定和集资兑付两项重点工作,做到稳定民心、争取民心、凝聚民心。实现工作作风的“新提速”。围绕“真干事”,要求干部从“要求”转向“追求”,让谋发展、创事业成为自己的执着追求;从“会场”转向“战场”,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督查和推进;从“文件”转向“文化”,在苦干中提升生命高度,在实干中体现人生价值。围绕“干事真”,激励每名干部争当新时期的“京口罗文”,将忠诚、敬业的人格力量体现到“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经济服务、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中去;鼓励每个单位争创京口的“哈佛团队”,在每件工作、每次活动中追求一流的效果。

各位领导,京口的发展势头很好、氛围很浓。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区上下的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以更加稳健、全面、和谐的姿态,继续保持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的全面、超额完成,为全市“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10篇:在市委书记来我区调研时的工作汇报

在市委书记史和平调研时的工作汇报sO100

工作汇报

中共京口区委、区政府

(~年7月6日)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冒着高温来京口视察调研,这是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后对我区工作的又一次推动。对我们来说既是鼓舞,也受鞭策,既增压力,更添动力。下面,我就京口区上半年工作、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

一、以统筹的步伐迈入率先发展的新征程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目标指引下,我们京口区高举率先大旗,把握奋进基调,突出富民主题,砺炼务实作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在统筹中进步,在有序中推进,在规范中提升。特别是史书记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来我区调研指导工作,对京口如何坚持富民优先、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给予了指导。我们迅速把史书记讲话精神传达到基层各单位,召开了“创业京口”千人动员大会,要求全区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史书记的讲话精神,带领广大职工群众,集中精力狠抓经济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富民工作。今年以来,京口区:

一是经济质态有了新提升。预计上半年完成GDp13.1亿元,同比增长19%;全口径财政收入3.1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其中技改投入4.6亿元,增幅分别为40.7%和91.7%。定报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等多项主要指标增幅保持全市第一;中盛粮油、鼎胜铝业、鸿泰钢铁、象山鸿泰、元鼎饰材等5家企业入选全市工业企业50强。上半年实际到位外资4600万美元,吸纳民资9.9亿元,增幅分别为89%和68%;组织实施各类项目235个,总投资107.5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100万元以上项目109个。

二是创业富民有了新成效。坚持政策富民,以区委1号文件出台了15条政策措施;坚持帮扶富民,300余名机关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三支队伍”分赴城乡,农村200户和城市500户贫困家庭的结对帮扶全面展开;坚持就业富民,举办专场招聘会15场,新增就业1520人,转移农民2765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956元,增长16.8%;坚持创业富民,新增民营企业190家,个体工商户1600户,民营注册资本2.25亿元,占年计划的103%。

三是城乡统筹有了新进展。继续推进“无村区”发展战略,经十二路、谷阳路延伸段如期竣工;作为全市目前利用外资最大的三产项目,第一楼街商业步行街拆迁工作开始启动;“环卫创新工程”,“双清双美”等活动全面铺开;小区平安等级达标创建活动全面展开,首批评出23个“平安小区”、“科技创安小区”,创建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

四是协调发展有了新境界。开展以学习两个《条例》、强化社会监督为主题的“清风进万家,廉政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楼宇党组织,中山路小学校长“公推公驯等引领全盛全市之先;《哈佛医生这样做手术》、《甲申三百年祭》等系列读书活动广泛深入。折子戏剧尝区文化馆等文化项目建成运营;以“创业富民”为主题的系列广场演出、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京口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压力和难题: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任务还很重;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沿江岸线、中心城区的优势综合利用不够;规模经济尽管发展很快,但总量仍然偏小,两项资金占用率居高不下;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规模不大;集资兑付等历史遗留问题,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新生矛盾形势严峻;失地农民、失业职工的就业创业问题突出,富民的任务很重;少数同志怨天尤人、等待观望、消极应付、借口松懈的现象依然存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京口率先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迎难而上、克难而进,奋力开拓率先发展的新境界。

二、以~的视角认知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及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以来,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讨论,全区上下都认识到: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澄清认识的“误区”,防止实践中的“偏差”,拉长发展上的“短腿”,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科学发展观加深了我们对其历史本源的理解。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词就是科学。中华民族在错过世界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机遇之后,在二次、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出现了“四多四少”,即破的观念偏多,立的观念偏少;追求速度偏多,追求效益偏少;理性思考偏多,理性方法偏少;非理性行为偏多,理性行为偏少,造成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诸多不协调,出现了人和自然许多不和谐的现象甚至生态灾难。反思历史,发展的行为一旦偏离科学的大道,必然带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不和谐,带来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的不平衡。科学发展观正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极其负责、极端严肃的科学态度。

第二,科学发展观提升了我们率先发展的理念。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速度上,硬在项目上,硬在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上,硬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京口也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化解历史遗留的老问题,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实现率先的大目标。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化了我们抢抓机遇的意识。科学发展观不仅使我们对发展目标的理解更加全面,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且对发展机遇的判断和把握更加清晰。我们认为,京口区完全有条件站在更高的起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京口经济增长方式由以量为主转向量质并重的大好机遇,作为集聚能量、培育后劲的大好机遇,作为扬长补短、培育京口“新经济周期”的大好机遇,在经营机遇中提升经济质态。

第四,科学发展观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这几年来,京口人体会最深的是

,党中央不断用发展的理论指导着发展的实践,又通过发展的实践来丰富发展的理论。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在京口人心中愈来愈廓清,发展的内涵更加清晰,发展的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的视野也变得开阔。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响应市委“跳出镇江看镇江”的号召,在全区范围倡导“跳出京口看京口”。从纵比与横比的结合上重新审视自我,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反思中大胆突破自我,从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定位上勇于超越自我,从辩证思维的确立上一扫妄自菲薄的情绪,小舞台同样能演出威武雄壮的话剧,底子薄照样可以演绎后来居上的好戏,有困难更能显出英雄本色,彻底打破了因循守旧、坐而论道的沉闷空气,在全区形成了凝心聚力、奋力赶超的良好局面。二是确立“塑造京口、建设镇江”的发展理念。“塑造京口、建设镇江”,就是把京口的发展放到镇江大局中去考量。无论是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殊荣的获得,还是学府路建设首开区级政府参与城建之先河,不论是文化京口、平安京口的创建,还是富民京口、创业京口的建设,无论是服务城市,还是管理城市,都体现着这一点。三是对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走势保持一种冷静审视的态度。发扬顺时应势求发展的好传统,既在环境宽松时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又在环境趋紧时挖掘机遇赢取发展。当前的宏观调控,虽然对发展速度会产生一些方面的影响,但对提高发展的综合效益却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坚持在辩证思考中开阔思路,在积极应对中开辟空间,在错位发展中开发优势,努力把宏观调控作为提升发展质态的一种机遇,作为提高发展本领的一次锤炼,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登上新台阶的一种动力。四是始终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我们体会到:发展是一个~的概念,被赋予广泛的内涵:发展既是一种物质现实,又是一种精神状态,它是通过社会的经济和制度变革,使社会更美好。在发展的问题上,京口已形成这样的共识:发展不等于增长,增长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数量概念,而发展更多的是质量概念,增长又是发展的核心内容。没有较快速度的增长,就肯定没有发展。在这样的理念认同基础上,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确立奋斗目标的同时,把发展的目光责无旁贷地投向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营造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塑造率先奋进的新京口

在6月25日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上,史书记向我们发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向着‘两个率先’目标奋进”的动员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始终以发展为先,以富民为大,以科学发展为要,以维护稳定为重,切实做到“五个更加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集约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水平。着力提高土地集约水平。实行供地量与投资强度、产出率挂钩,供地量与建筑密度、容积率挂钩,确保土地向投资密度大、技术层次高、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倾斜。着力做大产业发展规模。依托粮油加工、冶金工业、机械制造、新型饰材等主导行业的产品优势和企业优势,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就业密集型产业。围绕形成产业链,设法做强产业轴,加快引进与震东电光源相关产品链接的企业,着力推进宝华半挂与美国华兰德公司的全面合作。着力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京口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于沿江“四园”,即科技工业园、中盛产业园、癞元墩物流园和新民洲生态园。我们将创新办法破解资金哪里来、园区如何建、项目怎么引的难题,加大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标准厂房5千平方米以上;新民洲生态工业园争取调整“基本农田”规划,并加紧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金海岸现代储运和中盛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设。

二是更加突出集聚吸纳,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不动摇,努力做到招商力度加倍,层次更高。以“产业招商”为主题,将引资焦点放在与特色产业前后关联的“补链”项目上,尽全力引进电子、光电子和IT产业,提出和落实产业配套半径的方案。以“精细招商”为主流,严把项目引进的科技含量关、产业政策关、投资强度关、产出效益关、增长后劲关和生态影响关。以“差别招商”为主力,发挥东接上海、西联南京的区位优势,制定和实施“双接轨”方案。重点加快接轨上海步伐,按照“虚心学习、整合资源、借力发展、互补错位、有序推进、竞合共赢”的思路,推进思维接轨、错位接轨、产业接轨,进一步强化驻上海招商办事处和“接轨上海100工程”的作用,促进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沟通,逐步把京口建成上海金融与服务的递延基地,商品、原材料的流转、集散基地,工业加工制造的合作基地,科研成果的实验与转化基地。项目常抓常新,质量更高。及时调整项目考评体系,完善项目论证机制。规范项目运作程序,项目管理紧抓“四个该”:该补齐手续的补齐,该完善程序的完善,该规划项目的规划,该申报的项目快报。把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在“四早四率”:有效提高项目建设的领照率、注册资本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以及项目投产回报率;已批待建项目要做到早开工、早建成、早产出、早收益。积极提高项目储备率,储备一批产出高、污染少、效益高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服务内涵优化,效能更高。加快引资动力由“政策优惠型”向“环境优化型”转变,做到帮助客商申报项目,报批“无梗阻”;辅助项目加快建设,推进“无拖延”;协助企业解决矛盾,经营“无干扰”;扶助工人技能培训,用工“无忧虑”。切实维护“诚信认真、一诺千金”的“美誉度”,提升客商投资的“信心指数”和“满意度”。

三是更加突出城乡统筹,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在促进主城区新一轮外延扩展和内涵提升的同时,大力发展城区服务业,努力形成百家争先、百业齐放的三产格局。顺应城市化,紧抓建设统筹。在以“无村区”目标统领城乡建设过程中,不断开辟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内涵。第一楼街商业步行街争取~年年底竣工;京口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力争年内完工;加快谏壁、丹徒集镇改造。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确保街道社区全部完成达标创建,并着力抓好银泉小区、京岘山38号等片区的综合整治,加快建设长江、雩龙农民新社区。倡导个性化,繁

荣楼宇经济。充分挖掘以“楼”兴“城”的潜力,提升房地产的集中度、规模度和现代化程度,力争京润国际花园、香江花城、米山人家、颐和家园等房地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亿元,开工面积50万平方米;利用龙发大厦、嘉源大厦等辖区资源招财引税,繁荣楼宇经济。追求品牌化,放大社区服务业。推动餐饮、文化、娱乐、商贸等行业更新经营策略,拓展消费市场,放大“休闲经济”特色;促进健康路电子产品、斜桥街精品服饰、长江路旅游餐饮提档升位,放大“街区经济”特色;制定实施《社区服务业发展大纲》,将中介、家政、社区医疗等发展有潜力、居民有需求的项目推向市场,放大“社区经济”特色。

四是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坚持富民优先,致力于经济富裕、精神富足、生态平衡,走出一条更加通达的京口富民路。追求创业主体与创业环境的互动,加快“富民京口”进程。以全民创业为富民根本,深入开展“创业京口”竞赛活动,使干部会招商、群众会创业,力争全年引进民资超20亿元,新增民营企业200家;个体工商户3000户。以创业帮扶为富民策略,推进城乡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活动,力争今年新增就业2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新增经济作物5000亩。以全面小康为富民追求,建立和完善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并重的绩效考核体系;广泛开展“双思”活动,一思如何打造全面小康18项指标的形象进度,二思如何争取成为全市全面小康的示范区。追求环境生态与法制生态的和谐,推进“生态京口”建设。全面开展“双清双美”活动。开展“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单位、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健全落实长效管理,确保完成8个自然村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巩固“平安京口”创建。探索契约化保险联防,筑牢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小区创安特色,建立完善“大调解”机制,确保“平安创建”全面达标。全面启动“法制生态”系统建设。统筹法治德治,以依法治区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重点,引导、倡导和指导全民学法、全民守法,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追求文化项目与文化活动的联动,拓展“文化京口”内涵。年内完成京口美术馆建设,启动邮票博物馆建设。借助京口文化馆、社区图书馆、折子戏剧场等文化舞台,开展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为科学发展鼓劲造势。以第四届社区文化节和第三届农民艺术节为契机,繁荣城乡居民文化生活。9月底结合金秋招商活动,举办“人文博爱”第二届街头文化节,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五是更加突出求真务实,提高服务发展水平。实现思想方法的“新提速”。面对宏观调控,我们要求全区干部做到宏观上有方向,微观上有方法;依靠创新来应对挑战、破解难题;在确保宏观调控各项措施落实的同时,更多地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实现推动发展的“新提速”。向精神要战斗力,要求每一名干部多为基层挑担子,多为发展解难题;每一个班子都要遇到困难不退缩、碰到矛盾不困惑,成为凝聚职工群众的精神支柱、战斗堡垒。向稳定要保障力,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信访稳定和集资兑付两项重点工作,做到稳定民心、争取民心、凝聚民心。实现工作作风的“新提速”。围绕“真干事”,要求干部从“要求”转向“追求”,让谋发展、创事业成为自己的执着追求;从“会潮转向“战潮,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督查和推进;从“文件”转向“文化”,在苦干中提升生命高度,在实干中体现人生价值。围绕“干事真”,激励每名干部争当新时期的“京口罗文”,将忠诚、敬业的人格力量体现到“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经济服务、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中去;鼓励每个单位争创京口的“哈佛团队”,在每件工作、每次活动中追求一流的效果。

各位领导,京口的发展势头很好、氛围很浓。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区上下的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以更加稳舰全面、和谐的姿态,继续保持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的全面、超额完成,为全市“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第11篇:浅谈我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摘 要

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部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不够完善。加强和改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概况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入手,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及总结经验用最好的方式,最有效的手段来完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更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概述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对策

浅谈我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何管理好一个可以称为“小社会”的社区,已经成为各城市的重要问题。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居民是社区的主人。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已然可以体现一个社区甚至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它是增强社区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推进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对于一座城市其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对其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城市的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在目前我区发展进步的关键时刻,把我区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推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自身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更好的发展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概述

社区是区域型社会或社会区域共同体的简称,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从其外来意义上讲它主要是指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人们共同工作和生活的社会团体。“社区”一词最早出现在斐迪·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而真正传入我国并开始进行发展则是20世纪80~9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现如今城市社区在社会学领域是与农村社区相对应的一种社区类型,所谓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内部的成员拥有一块地域, 成员与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密不可分。其且其具有社会性、地域性、自治性、依存性等基本特点。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社区发展是一个极其巨大的系统工程。《民政部关于在全国城市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另外,还强调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内容。

社区管理的内容包括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主要有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治安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几项内容。在社会发展的带动下,社区的环境、治安以及卫生服务管理都已初见成效,有了较好的发展趋势。但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则还有不如其他部分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做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和改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

所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指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建具有综合文明特质的社区。在创建文明的新型社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意识,逐步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性。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它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明显的综合性。从内容上看,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两大类。前者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民主等;后者包括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从体现这些内容的设施和物质形式来看,有文化书籍、体育活动、游艺室、民事调解小组,等等。不仅如此,精神文明建设还渗透到居委会每项具体工作中去。2.群众性。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群众积极参加。参与这一活动的,不仅有本辖区的居民群众、邻里家庭,还有驻地各单位的干部、职工,甚至有非驻地但与社区有联系的部队、院校。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有了基础。3.复杂性。社区居民成分复杂,有干部、职工、工人、学生,以及各种行业人员、离退休人员;既有常住人口,又有流动人口。这就给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困难,要求我们开展这一工作时,一方面要充分注意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特点的形式和方式。4.多样性。上述特点决定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多样性。从命名形式看,有“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从建设力量上看,有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从综合表述看,有“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等;从工作落脚点看,有“遵纪守法文明户”、“文明卫生先进单位”等。这多种多样的形式,为营造文明社区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社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江总书记曾多次谈到加强社区建设问题,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最主要方面之一。我们要从政治、全局和时代的高度,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新时期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但城市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文明程度,这就必须先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生活,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等,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在社区环境、服务、治安方面相对满意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不丰富上,所以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来解决。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新形势下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运用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使之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于一体,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这项工作,对于促进社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精神需求。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也暴露出许多人们的精神问题。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人的生存状况、发展状况与文明状况和现代化程度。也可以克服人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精神困扰,如乡情、亲情的淡薄,人际疏离、个人的空虚感、孤独感、无助感等。

2.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区发展就是通过社区的全面建设,来改善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设施环境,特别是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状况,以促进社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社区的发展不但强调社区物质环境的改善,更突出了对人文环境(即一定意义上的精神文明)的关注。

3.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城市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社区是整个城市的最基本的管理要素,要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必须首先从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抓起。

4.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社会转型的实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过去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职能向社区转移。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企业、学校、机关的部分职能开始剥离,许多人由原来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企事业单位不再承担大量的社会性工作,这些都需要社区来完成。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对居民的行为调控、思想引导、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功能,缓解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应当遵守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的原则

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联动发展,整体推进,而不能有所偏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安全等众多方面。为此,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注意目标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结合社区实际,应提出社区环境整洁优美、治安秩序安定安全、服务网络便民利民、人际关系团结和睦等几项主要总体要求,并在具体运行中又细分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爱国卫生、文明单位等方面加以操作和考核,以确保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2.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要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人既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执行主体,又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以人的发展、素质的提高目标。 3.因地制宜的原则

即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不能搞一刀切。但是,因地制宜不是不强调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而是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下的因地制宜。 4.共同参与原则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动员辖区内所有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下去,使广大群众受益。

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大多数社区的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社区居民对参加社区活动缺乏主动性;二是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认识;三是社区委员会对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制约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好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高居民思想认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衡量一个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大部分社区,经常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是老人,尤其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并不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能满足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2.加强组织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完善一部分原因来源于社区委员会对该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管理不完善。从目前各区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性质来看,由于是新生事物,因此社区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社区文化人才。社区文化人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以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工作人员。就社区文化机构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已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如有的地方管理者往往由队伍中的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管理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核心,纪律的维持和活动的开展往往靠大家的自觉,随意性较大,缺乏高度集中基础上的规模扩大与创新求变的集体力量。

有鉴于此,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组织应能有效介人,整合运行。因为各单位组织已经长期形成了一整套的组织体系,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加盟,无疑会给社区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与不断创新,对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提高社会知名度,也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3.开展丰富社区活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从各地开展的社区活动形式来看,确实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太极拳、棋类、器械健身,到卡拉OK、戏迷演唱、养生功、秧歌、健身交谊舞等,达数十种之多,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由于以上活动内容多少缺乏一些现代气息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对青年群体等相对缺乏吸引力。如能在丰富活动内容上多动脑筋,挖掘新的活动内容,拓展新的途径,把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形式融人到其中去,这将会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热情参与。而在这些方面,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合作加盟,联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变换的形式促进其发展。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丰富多彩,广泛活跃,就一定能生产出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社区文化产品,增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

五、总结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也是新世纪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居民、社区群众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些社区基本成员的同心协力和共同努力。总之,在社区居民及社区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明天,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也将上一个新台阶。

1. 付春梅,谢守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经济师,2004(4).2. 杨柳,李海梅.和谐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6(8)

3. 许义平.寻找家园—关于社会发展的思与想[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4. 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人民日报.2002-07-25(9) 5. 文军.我国城市文明社区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03期

第12篇:4月社区治理调研报告(修改稿)

广陵区社区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广陵区委、区政府

广陵区是扬州城市的核心区域,现辖1个经济开发区、5个乡镇、4个街办,52个社区居委会、62个村委会。

一、特色工作及成效

多年来,我区不断强化和谐社区建设,打造社区特色品牌,涌现出文昌商圈党建、“三名”工程、党员义工等一批社区党建的特色亮点,先后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城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区”、“江苏省现代民政示范区”、全省首批“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等称号。涌现出文昌花园、琼花观、荷花池、连福等一批名社区,特别是文昌花园社区党委被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党委书记郑翔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基层基础更加夯实。立足广陵区域特色,加强资源的整合,创新老城区党建,汶河街道围绕服务文昌商圈,推行“1中心3片9点38站”的“大社区”党建模式,东关街道探索“四大街区”(“双东”、教场、南河下、“1912”)与10个社区党建“双覆盖双互动”,近郊乡镇抓好拆迁“空心村”和农 1

民集中区之间的双向服务管理,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村向社区转型。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基础,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基层支部、楼栋党小组、网格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成立了14个社区党委、35个社区党总支、5个社区党支部,建立了212个网格支部,培树了214户党员中心户,设立了392个社区党员示范岗。通过“机关下派、换届选举、村改社区转化、社会招聘”等渠道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充实优秀后备人才,促进整体结构优化合理,全区52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51.9%,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4.2%,年龄35岁以下比例达26.9%。

二是优化配套保障,社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强化政府主导的资产收储,推进社区服务载体建设,按照最低400m2(老城区)和600m2(其他区域)标准,出台《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奖补办法》,根据投入情况给予10-30万元补贴,累计奖补近800万元,目前52个社区邻里中心实现全覆盖,总面积达到34165m2,平均面积达650m2。加强社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具有专业能力的社区人才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强化人才的整合,成立e邻社会工作事务所、珍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5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每个社区工作室拥有1-2名社工,负责本辖区公益团队组建、居民需求对接、公益项目规划与拓展、公益项目执行等。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做优“金围裙”居家养老服务、阳光学堂青少年教育服务、慈善超市困难帮扶服务、“幸福港湾”助残服务、2

周末剧场文化服务等五大系列服务品牌,深入开展“四联四带四争当”、“三下三联三交”等活动,积极实施社区“好社工、好医生、好民警”评选,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广陵市民节”,增强“广陵是我可爱家乡”的认同感,深化社区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达7.5万人,在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基础上,在所有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立32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点。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社区治理内生动力有效激发。深入开展社区网格化治理,将52个社区划分为508个网格,由专职社工担任网格长,搭建了“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的服务网络,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网格走访活动,根据群众需求,建立网格信息“数据库”。创新开展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截止2014年底,全区共建立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器4家,登记注册社会组织465家,设立公益创投基金100万元,共资助优秀公益项目75个。强化村(居)民自治,2004年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直选,2013年全面实行,并且在琼花观社区试点无候选人一次性直接选举,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强化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建立健全维稳责任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提高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率,连续十年荣获“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我区社区治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城市社区功能的发挥以及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社区管理职责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在城市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的过程中,社区承担了更多的义务,但缺乏相应的管理职权和完成工作、履行义务所必要的配套措施或保障,权责不对称。同时,社区虽都建立自治组织,但各个组织的作用体现不够明显,社区居委会由于承担事务过多,没有从繁忙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自治职能难以发挥。二是社区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服务市场化程度不够,许多服务领域缺少服务标准、服务规程,多数服务产业化程度极低,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缺失。志愿服务的组织及管理水平较低,形式化、运动式、不规范等问题突出。社区服务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服务设施闲置和服务设施不足的矛盾并存。三是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参与程度不高。从参与内容看,一般性事务和文体活动类多,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少;从事务主题看,事后公示情况、开展评议的多,事前参与讨论、确定事项的少;从参与方式看,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开会等传统渠道多,利用互联网络、移动设备等渠道少。四是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目前从事社区工作的主要以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在年龄、素质方面与新形势下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要求不相符合,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尽快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已成为推进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当务之急。

4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打算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深入持久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是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优化社区管理格局。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一是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从理顺社区治理关系入手,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决策层、社区工作站为执行层、社区居委会为议事和监督层的“三位一体”社区依法治理模式,明确社区各类组织的职责和议事规则,保证社区各类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完善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搭建整合资源的平台,一方面建立党建联席会、党建联盟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公益组织创投中心等有形平台,另一方面建立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的定期碰头、会商协调机制等无形平台,探索“党委政府牵线、社区企业联动”和“社区有偿服务、争取社会赞助”等互动模式,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三是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主动为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引导形成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为社区治理提供更为高效、便捷、专业的服务。

5

二是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围绕群众服务需求,推进社区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方式转变、服务品质提升。一是推进社区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按照社区人口规模核定专职社工,规范专职社工准入,实行“区招、街聘、居用”。完善社工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健全首问责任制、错时工作制、服务承诺制、网格包干制等制度。按照“居行自治,站司事务”的原则,明晰居委会和工作站职责,总结推广文昌花园和荷花池社区“居站分设”的经验,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站的行政服务功能。二是拓展服务质态优化提升。把服务项目由简单的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向提供更多的预防性、支持性服务拓展;把服务对象由特殊人群向全体居民延伸;把服务提供者由普通社工向拥有专业社会工作知识、能够提供专业个案服务的专业社工过渡,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更多样、更专业的社区服务。三是推进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区、街、居互通共享的社区信息化服务网络,全面开通扬州便民服务网、网上居委会“两网”服务平台。加强社区基础数据库建设,将政法、综治、民政、计生等条线纳入系统,逐步建立基础信息、基本民情、民生需求与综合管理的“四网合一”,加速构建“一格多元、多元联动”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积极探索社区自媒体建设,成立社区官方微信、公众账号、QQ群、社区专属APP等,将社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志愿服务、市场服务融为一体。

6

三是以创新机制为手段,激励社区治理多方参与。创新社区建设理念,探索与居民需求更相适应的社区建设机制。一是深化居民自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探索推行社区工作站的新模式,在文峰街道宝塔社区、曲江街道东花园社区试点建立社区工作站,将政府购买的民政、劳动、退管、计生、综治等方面的服务由社区工作站来承接,把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的行政性工作剥离出来,形成行政管理、民主自治、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完善共建共享。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创新社区治理,建立“提议、合议、群议、决议、评议”的协商民主“五议工作法”,吸纳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人大政协委员、社会组织代表、居民代表,成立“一核多元”的治理委员会、理事会等议事组织,形成社区治理的共建合力。三是探索政社互动。将“政社互动”与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形成“1+4”工作框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四是落实运行保障。继续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社区单位支持、社会各界资助的多元投入格局,形成社区经费逐年增长机制,确保“有钱办事”;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鼓励支持热爱社区事业、热心居民服务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为社区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四是以优化队伍为关键,提高社区治理专业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 7

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是拓宽渠道配强队伍。加大大学生选聘力度,借鉴“大学生村官”的经验做法,继续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择人才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安排优秀选调大学生到社区挂职锻炼;鼓励机关干部下基层,从区级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一批协调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年轻同志到社区锻炼,优化社区班子结构。二是改善社区人员待遇。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探索实行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社区负责人继续实行提职不挪位或享受相应级别的政策,逐步增加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通过媒体报道、事迹宣讲等方式培塑典型、表彰先进,营造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区工作者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和完善工作体系。完善全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考核实施办法》,逐步建立包括职业资格认证、注册登记、教育培训、目标考核、评选表彰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用专业职称、职业管理等办法解决社区专职干部的职业化,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第13篇: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实地调研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实地调研

张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形成一批农村新型社区(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征地、宅基地置换等原因形成的新型农村居民安置小区)。笔者实地对沪郊Z镇3个农村新型社区(新华苑、松岸华庭、新春小区)进行调研,发现新型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有关部门重视。

农村新型社区的类型与特点

自2004年以来,Z镇共有14个村千余户农民纳入动拆迁的范围。随着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在全镇范围内已形成3个动拆迁安置小区,分为3种类型:

一是宅基地置换小区,如新华苑。目前,小区共有房屋1059套,其中600多套为新华村村民安置房,其余为商品房。小区居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原新华村村民,占所有居民的60%,剩余部分是通过购买商品房或租房入住小区的居民,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在小区的管理上,完全沿用了原新华村建制,小区物业由新华村统一缴纳物业费,委托Z镇红枫物业公司管理,形成村“两委”单一管理模式。

二是动迁安置小区,如松岸华庭。松岸华庭始于2007年Z新镇规划,地处镇区中心,总户数为1453户,其中动迁安置房为954户(已经全部安置完毕),动迁户来自全镇13个村,户籍基本全在原村,小区登记在册的户籍人口只有92人。同时作为一个配套商品房项目,有商品房499户,业主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为Z镇辖区内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外来人口,构成复杂。2008年12月小区成立管委会,开发商下属物业公司参与运作管理,业委会正在筹备之中,形成村居交叉管理模式。

三是动迁农民自建房聚居小区,如新春小区。目前小区占地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由10个自然小区组成,总户数为905户。小区设有新春小区管委会,由于农民动拆迁享受镇保后并未将其户籍迁出(仍挂靠在原户籍村),导致目前小区的动迁户兼具农民和居民双重身份,呈现“离土不离村”的现象,形成了村居两头管模式。

笔者通过对以上3类农村新型社区的调研,发现它们都存在以下特点:

其一,人口结构呈多层次、多元化格局。由于这些拆迁安置小区距离镇区、工业区较近,交通便利,出租和转让的成本也较低廉,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员入住,加之动迁房到期上市交易、配套商品房等因素,使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失地农民和各阶层人员共享的“移民社区”,人口结构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格局,社区的建设和治理也面临着不同于以往城市或农村社区治理的全新挑战。

其二,管理体制多样化,利弊并存。如新华村村“两委”统一管理模式基本延续原村“两委”的方式,管理严格,原村村民凝聚力强,但在外来人员管理上,基本处在空白状态;松岸华庭村居交叉管理模式管理部门相对多,能够多方位的为居民提供管理和服务,但是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容易出现扯皮现象;新春小区村居两头管模式由村居两方面负责,容易出现小区管理与村管理的脱节,产生政策盲点。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

第一,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对身份的转变尚不能适应,造成社区内出现“农村乱象”。农民搬进社区后,虽然脱离了独门独户的散居生活环境,并通过“镇保”实现了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但原有的许多农村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却继续沿袭,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农村本色。尤其是中、老年居民,脱离不了长久以来的农耕情节,在搬迁入住后,在绿化带开垦土地种植蔬菜、用粪便施肥,随地吐痰、不定点倾倒垃圾、燃放鞭炮、随意堆放农具、利用小区绿化晾晒衣物等现象也比较常见,对新建成的社区绿化和环境卫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二,外来人口的社区融入问题。一般来说,传统农村社区即是一个熟人、半熟人社会,成员大多世代相交,农村新型社区则打破了传统的村域限制,成员构成相对复杂,呈现“散”的状态,动拆迁村庄散了,产业分工村民散了,生活好了邻里间却陌生了。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居民由于缺乏沟通和交叉,特别是在一些社区如松岸华庭,动迁房和商品房分为不同的片区,造成社区居民间的分层分片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第三,居民福利待遇不对等问题。动迁居民搬进社区后,虽然生活环境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村域,但户籍大多仍保留在原村,可以继续享受由原村集体资产带来的如“有线电视免费安装”、“子女上大学补贴”、“大病补贴”、“丧葬补贴”、“重阳节补贴”等多种福利待遇,其他购房入住的居民则无此待遇(户籍在小区的除外)。同时由于各村经济实力不同,必然导致同一社区内来自不同村的动迁户之间福利待遇也存在差异。这种同一社区内居民由于身份差异所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对等,很多情况下可能演变为各种矛盾的导火索。

第四,社区干部角色转换问题。目前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人员大多来源于原村两委干部。与行政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同,社区管理的重心是社区公共服务。这对于习惯村两委工作方式的社区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村民的管理他们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土”法子,但面对结构复杂的上了楼的居民们,均出现了“无从下手”的不适感,大多仍沿用老办法;同时也对发展社区文化、创建社区环境、搞好社区服务、扩大工作覆盖、调适农民心态等方面还缺少工作思路,找不到工作抓手、摸不着工作门路。

第五,社区管理缺位、错位问题。面对农村新型社区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各种管理关系的复杂性、村居管理模式的差异性以及现有管理体制的限制性,各种沿袭的或者新设立的社区管理机构的管理经验显然是不足的,普遍出现了职能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加之人员及资金缺乏等问题,致使新型社区目前仍存在着明显的管理缺陷。除新华苑沿用村两委单独管理模式以外,其他两个小区均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各机构之间如无明确的职能划分,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不问不管、相互推诿的状况,出现“真空地带”,导致社区管理缺位、错位问题出现。

第14篇: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督查组领导:

大家好!

首先,欢迎省市领导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下面我将我区的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自全市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启动以来,鼓楼区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坚持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积极稳妥、注重实效,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基本工作原则。全面推进我区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一、我区公车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鼓楼区严格按照市车治办工作要求,紧密把握宣传动员、登记自查、审查核实、纠正处理四个工作环节,狠抓公车治理工作落实。

(1)广泛动员部署,营造浓厚氛围。

去年6月9日,区委、区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区纪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宣传部、政府办、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参与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组织,召开了全

- 1

登记自查结束后,根据市车治办的统一安排部署,转入审查核实阶段。区“车治”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审查核实阶段工作具体安排的通知》,首先,明确审查核实的方式,要求区“车治”办对全区各单位上报的车辆信息资料逐一检查,对照自查填报情况进行逐车甄别。要求各办事处、区直单位要对本单位、本部门自查填报车辆进行逐车甄别,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其次,提出审查核实要求。全区各单位收集整理单位公务车辆的资金申请、备案申请、审批手续,购车发票,控办定编单、廉自办备案凭证、车辆行驶证、单位“三定方案”等资料与《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汇总统计表》和《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汇总统计表》,对照核实。审查核实阶段,共锁定违规车辆 辆。其中,超编 辆、超标 辆、违规借车 辆、违规换车 辆。

(4)纠正处理违规车辆,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在纠正处理阶段,**区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本着“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的原则进行,把握交办、上缴、问责三个环节,纠正处理违规车辆。1.把握交办环节。一是区“车治”办根据全区各单位人员编制数与单位车辆现状进行再比较,在确认。把拟上缴、调剂、退回、报废等车辆信息分门别类整理,收集资料,列出拟上缴车辆。二是召开由区纪委书记、常务副区长和区车辆违规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交办会。以区领导干部

- 3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用车氛围,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不断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改进和完善公车管理体系,努力推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8月9日

- 5 -

第15篇: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

平时作业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D

三、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性的、形成须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得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3、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4、街居体制:是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20世纪50年代,作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四、简答题

1、简述社区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答: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性的、形成须繁社会交往互

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基本要素:第一基本要素是人,而且是一定数量的人群,没有人就不成为一个社区,

这和地区的概念是不同的。第二基本要素是地域。现代社会,社区既有 传统地理上的,也有网络功能上的。第

三、基本要素是社会互动。这种 互动分正式组织化互动和非正式的自然交往互动。不管哪种互动方式, 都属社会交往,也只有社会交往,才能使人们结为一个共同体,从而满 足单个人无法满足的人类需求和功能。第四基本要素是共同的依附归属 感,也就是心理上的认同。

2、治理与统治的区别点有哪些? 答:

1)治理与统治的主体不尽相同

统治的权威中心:一定是政府机关;治理的权威中心:不一定是政府机关

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治理的主体: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也可是以是私人机构,公私合办的机构;

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统治:单一的、自上而下的 治理:多元的、可以互动的 3)管理的范围不同

统治: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

治理可以是特定领土界限内的民族国家,也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 4)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统治:源自政府的法规命令,以强制为主,可以使用暴力手段

治理:公民的认同和共识,以自愿为主,靠的是体现着共同目标的主动精神

五、论述

1、论述社会转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答:我国城市基层社区是在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和居民委员会辖区这种特定法定社区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1) 社区概念的出现。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处于城市基层的街居进行改革也是必然的。这种变革提出了社区服务,由此,“社区”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城市基层工作,并将其定位于居民委员会层次上。

2) 社区建设的形成和发育。A、背景:社区服务的开展带动了多项社区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得各种社区工作的范围远远超出社区服务的范畴,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提出:1991年,受国外“社区发展”基本理念的启迪及中国社区服务拓展的实际需求,有关理论研究者和民政部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和思路,以顺利开展社区工作。C、发展:“社区建设”的思路提出后,民政部进行了试点。1998年,政府认可了社区建设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2000年,政府发文对社区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开始大力推进。 3) 社区的形成和发育。它是跟社区建设的开展同步的。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已经有所拓展。

2、论述善治及其基本要素

答: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主要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基本要素: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法治,依法行事,人人平等。这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法治就没有善治;透明性,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责任性,是指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回应,指的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有效,主要是指管理的效率;参与,是指公民对政治生活及其他社会生活的参与;稳定,它是善治的重要的衡量指标;廉洁,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清正为民;公正,任何公民在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上都是平等的。

平时作业

(二)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B

5、B

6、A

7、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

4、ABCD

5、ABC

6、ABCD

三、名词解释

1、政府失灵: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如计划、命令)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第三部门: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其性质主要为“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

3、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名称,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4、社区关系网络:人类社会古已有之的互助支持基础,在家族内部、邻里之间和亲属朋友等相互提供着物质帮助、情感支持和服务照顾的非正式组织下的自然的互动关系网络。

四、简答题

1、第三部门崛起的刘什么? 答:在我国,第三部门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而出现的。第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类民间社会组织衍生和发展的道路基本被阻断。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化社会开始瓦解,资源配置组合方式开始出现重大变化,民间组织发育的条件逐渐具备。第三,20世纪末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和新机遇。

2、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是什么?

答:第一,界定社区,这是社区治理的前提,而我国的社区界定不是很明确。第二,把握社区治理的政治方向,主要通过形成一定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社区治理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三,完善社区治理的法治体系,主要通过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改变社区治理无法可依的现象,逐步实现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第四,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主要是由公共物品的特点和政府的职能决定的。第五,规范社区内部公共物品的提供,政府要对其生产和提供进行规范。

3、简述居民委员会的职能。

答:第一,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第二,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第三,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本社区的行政社会管理工作。第四,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第五,监督评议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第六,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做好环境优化工作。

五、论述题

1、三分法社会结构都包括哪些要素?

答: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分化,国家和社会二分的社会逐渐向市场、政府和社会三分的社会结构发展。社会存在结构“三分法”下的公民社会。一是作为“无形之手”的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力量。市场经济决定了整个社会必须保障“自由对方平等对偿”的关系、平等的契约关系,坚决地抛弃社会的平等关系、特权关系和依附关系,在竞争的多元主体的基础上,形成平等的社会。二是作为“有形之手”的政府的公共权力力量。政府的职能首先表现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维护社会稳定。政府行政管理要依法行使。然而,实际运行中,常常存在政府权力过大,干涉经济领域和公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政府职能缺位、越位。这就需要政府自觉让渡一部分权力赋予市场领域和公民社会,同时加强对政治国家领域的监督。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是“小政府、大社会”,从管制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三是作为“批判精神”的公民社会的民主监督力量。政治国家所行使的权利是社会的公共权力,而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公民社会,而不是政治国家自行认定的。建构一个独立的公民社会,打破国家(政府)垄断与市场垄断,将市场、政府的权力限定在合理合法的限度内,使市场经济领域、政治国家领域和公民社会领域按照各自的规则运行,使公民社会能够凭借公众的独立自主和民主监督的力量,发挥制衡政府权力与市场权力的作用,以避免市场危机和政府危机。显然,公民社会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三方力量关系的制衡器。

2、试论述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

答:基层民主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1)农村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状况,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首先, 开展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通过和试行标志着村民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的开始,《村委会组织法》的颁布为村民直接行驶民主权利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全国32个省市区的人大还制定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其次村民自治机构和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全国60%以上村委会建立了村民会议等村民自治机构,实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制度,将重大村务提交会议讨论通过等等村民自治措施。再次,村委会选举日趋规范。 2)城市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状况。目前,城市基层民主建设正处于赴阶段。首先,开展社区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法规已经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通过和实施,居民委员会建设开始走上规范化道路。其次,居民委员会选举程序正在规范。再次,居民参与意识正在增强。社区自治原则的确立促进了社区自治的参与。

平时作业

(三)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BC

4、ABCE

5、ABCDE

三、名词解释

1、社区治安:也称社区安全,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依靠社区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

2、社区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一级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得制度和事业总称。

3、社会环境: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所有的外部社会因素的总和。

4、社会资源: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于某一社会成员或群体有用的所有财富的总和。

四、简答题

1、谈谈当前城市社区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第一,某些社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居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居民安全感普遍低迷。第二,某些社区社会不安定因素突出,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问题引发的上访、讼诉、争执等事端频发。第三,某些社区管理松弛,人员混杂,“黄、赌、毒”等社会严重,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成长环境恶劣。第四,某些社区危房众多,道路拥堵、杂物乱堆、事故的隐患严重,居民尤其是老人、儿童的生活安全没有保障。第五,某些社区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严重,居民生存环境恶劣。第六,某些社区邻里关系紧张,居民互助互救观念单薄,无法从社区网络中得到支持帮助。第七,某些社区社会安全组织体系不健全,治安保卫人员配备不达标,应急防范制度措施不到位,处理日常性和突发性安全事故的能力严重不足。

2、简述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与特点

答:一是识别、发现受助者的客观因素,包括受助者的背景资料、资源系统、问题存在的时间及使用过的解决方法等。二是识别、发现受助者问题的主观因素,即受助者对问题的主观实际感受。三是识别、发现造成和延续受助者问题的因素。四是识别、发现受助者及其生存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五是决定适合受助者的服务类型,通过评估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简述社区工作的特点

答:第一,以社区为工作对象,重点是解决社区群体面临的集体问题,或居民共同关心的社区事务。第二,社区工作采用宏观的角度分析社区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社区工作强调居民集体参与,它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合力解决社区问题。第四,在社区工作中即强调解决社区的社会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又强调提高居民参与意识,为社区做贡献,促进社会和社区居民的发展。第五,社区工作强调积极运用社区资源,重视社区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建设与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思路。答: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思路: (1)社区治安的综合治理机制方面

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对社区治安的领导力量,发展壮大社区治安防范队伍。第二,协助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第三,实现对失足青少年和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第四,把人民调节工作作为稳定社区得基本环节。 (2)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建立

第一,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第二,实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政策。第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3)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机制的建立

第一,理清社区物业管理的性质。第二,业主有权选择适合自己意愿的物业管理模式。第三,理顺物业管理机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在社区物业管理中得优势。第四,探索社区自治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组织路径。 (4)社区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

首先,在组织体系的相互关系中,要促进社区居民委员会朝着群众自治组织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居民委员会范围的社区内,实施以服务性为主的社会保障项目。最后,社区社会保障新体制的构建,要以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形成居民自助互助、互帮互利的局面。

2、试论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答:(1)满足社区成员多方面的服务需求(2)推动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间的协调合作(3)使社区内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4)动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治理活动(5)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区问题。

平时作业

(四)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B

5、B

6、A

7、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三、名词解释

1、社区治理:指各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2、社会福利社会化:1983年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基本思想,从此开始了打破单一封闭的民政部门包办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福利事业的体制,探索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元主办社会福利的体制。

3、社会党建:即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党委或工委和社区党支部为

主体的,由社区范围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共同的 区域性党的建设。

4、社会服务:是在政府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以街道、镇和居委会等社区组

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

四、简答题

1、简述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答:是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2、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是什么?

答:1)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构,调动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强化自身组织建设的同时,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组织内部的党建工作进行协调,加强与辖区各个单位内部党组织横向联系。通过上级党组织的牵头,构建社区内各个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其中的社区党建工作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员活动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研讨会等社区党建的协调议事机构,并通过这些协调机构定期的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来宣传社区党建工作。

2)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党组织要掌握社区内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在不过多增加他们负担的前提下,利用休闲时间,通过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联户、党员家庭挂牌等各种形式,把在职党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群众为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贡献力量。社区党组织要针对社区内不同层次的在职或不在职党员情况和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和管理,强化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动员他们投身到社区工作中去,发挥党员的积极作用。

3)通过社区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社区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和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任务开展工作,搞好各项工作的结合渗透,保证社区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3、简述社区工作的特点

答:第一,以社区为工作对象,重点是解决社区群体面临的集体问题,或居民共同关心的社区事务。第二,社区工作采用宏观的角度分析社区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社区工作强调居民集体参与,它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合力解决社区问题。第四,在社区工作中即强调解决社区的社会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又强调提高居民参与意识,为社区做贡献,促进社会和社区居民的发展。第五,社区工作强调积极运用社区资源,重视社区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建设与作用。

4、简述社区自治的法律法规依据 答:主要的法律法规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

答:基层民主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1)农村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状况,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首先, 开展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通过和试行标志着村民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的开始,《村委会组织法》的颁布为村民直接行驶民主权利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全国32个省市区的人大还制定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其次村民自治机构和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全国60%以上村委会建立了村民会议等村民自治机构,实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制度,将重大村务提交会议讨论通过等等村民自治措施。再次,村委会选举日趋规范。 2)城市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状况。目前,城市基层民主建设正处于赴阶段。首先,开展社区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法规已经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通过和实施,居民委员会建设开始走上规范化道路。其次,居民委员会选举程序正在规范。再次,居民参与意识正在增强。社区自治原则的确立促进了社区自治的参与。

2、简述解决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答:

(一)解决城市基层政府职能越位,居委会工作行政化问题的对策大致有三种方向:第一种是沈阳市在基层社区探索的“一个大会、两个机构制度”。第二种是武汉市区建设中推行的通过文件协议来规范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关系。第三种是青岛等地试行的撤销街道办事处,在街道层面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的体制。

(二)解决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问题的建议,基层民主必须要有职业社区工作者去发动居民增强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和民主意识,动员居民参与讨论集体问题,并集体行动寻找资源和采取策略,来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角色应该是基层政府负责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聘任的社区工作者,是一种受薪的职业人员,不应该是居委会的主任或委员。他的任务是深入基层居民群众,联系居民、动员居民、组织居民和教育居民,并且支持、资助居民民主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他应该接受系统的社区社会工作理论的方法的培训,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和工作技巧,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平均的薪水。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仍然是居民选举产生的义务志愿工作者,接受政府的资助、补贴和支持。

(三)实现社区工作方法专业化的建议,社区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是说,职业社区工作者要学习掌握专业化的工作方法,更好地去和居民建立联系、动员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社区服务和社区联系。

(四)界定和开展社区经济活动的建议:1)加大政府对投资性发展性社会政策的拨款、担保贷款和税收减免,支持、鼓励低下阶层居民的生产性创业。2)区分不同社区环境,提出不同层次的社区环境和高空建设标准,给居民的社区经济活动提供宽松的环境。3)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引导居民组织社区经济活动的知识和能力。

第16篇:社区治理

13春《社区治理作业》三_0009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 )。 A.标签化理论 B.正常化理论 C.人道主义理论 D.社会关系网络 满分:2 分

2.( )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满分:2 分

3.( )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社区为本的福利照顾模式。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满分:2 分

4.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在( )年前实行的是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A.1956 B.1957 C.1958 D.1960 满分:2 分

5.最早提出社区发展概念的是( )。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 D.德国社会学家法林顿

满分:2 分

6.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对作为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的性质等作出了明确的规范。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试行)》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满分:2 分

7.( )是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名称, 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A.居民委员会 B.村民委员会 C.行政组织

D.经济组织

满分:2 分

8.社区照顾的发源地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满分:2 分

9.( )是村民自治的根本。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满分:2 分

10.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满分:2 分

1.与其他服务相比,志愿服务具有的特征包括(

A.志愿性 B.无偿性 C.公益性 D.组织性

)。

满分:3 分

2.居民委员会的职能有( )。 A.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B.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C.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 D.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做好环境优化工作

满分:3 分

3.社会工作者在评估期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 A.收集资料 B.分析和解释资料 C.认定受助者的问题 D.作出评估报告

满分:3 分

4.下列属于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丢失问题的是(

)。 A.家庭暴力 B.遗弃老人 C.遗弃小孩 D.邻里关系冷漠

满分:3 分

5.社会解组问题是指(

).A.社区组织严重的分解 B.社区秩序剧烈变动 C.社会行为严重对抗 D.社会生活的破坏

满分:3 分

6.社会工作过程中,约定阶段主要包括(

)。 A.了解受助者的来源

B.初步评估 C.建立专业关系 D.促使受助者进入角色

满分:3 分

7.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的层次包括( )。

A.社区对福利对象的服务 B.对照顾者的支持

C.政府对社区机构的政策支持 D.福利机构在社区中提供的服务

满分:3 分

8.英国社区照顾的照顾管理模式强调三个核心过程分别是(A.评估 B.服务包裹的设计 C.执行和监视 D.信息处理

满分:3 分

9.社区居委会下设( )等工作委员会。

A.人民调解 B.治安保卫 C.公共卫生 D.计划生育

满分:3 分

10.社区居委会成员一般有( )组成。

A.主任 B.副主任 C.委员

)。

D.人民政府

满分:3 分

1.任何自治都不是无原则、无限制的自治。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标签化理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英国社区照顾的实践模式主要是一种照顾管理的模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社区为本的福利照顾模式的是美国。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是指建立在自然交往基础上的靠情感、血缘或亲缘等关系维系的

人际关系网络。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

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的层次包括政府对社区机构的政策支持 , 福利机构在社区中提供的服务。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自我教育就是通过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使村民受到各种教育。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公民参与是社区服务的灵魂。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论述社区服务当中政府职责和公民参与的关系。

社区服务当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是:

(1)投资建设、场地提供和设施配备;

(2)列明相关的筹资来源,提供指导意见,形成一种社会化的资金来源结构;

(3)制定相关的税收、金融和工商优惠政策,扶持社区服务的开展;

(4)将社区服务列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社区服务的发展;

(5)建立相关的社区服务地区性的协调指导委员会,促进社区服务的协调发展;

(6)提出社区服务的队伍建设道路;

(7)规定相关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所必须要有的一定数目的福利性服务项目;

(8)提出建立一种福利性服务为宗旨,以经营性服务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运行机制。应该说政府在社区服务当中的职责规定是比较完善的,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现在社区服务中政府的职责是不到位的,因此,必须公民参与社区服务。公民是社区服务的灵魂,只有公民参与才能促进社区服务的普及推广,只有公民参与才能促进社区资源的动员与开发,只有公民参与才能监督正式福利机构的服务成效。。

第17篇:社区治理

一、单选题

1、法国社会学家在1893年著作完成《社会劳动分工论》,他是谁

A. 迪尔凯姆

2、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创建了一种理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模式,这种理论的名称是

C. 系统功能主义

3、我国城市社会中和单位制想配合的是一种什么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

A. 城市街居组织模式

4、下面哪项不是农村社区的功能

A. 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

5、一位社会学家在1887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来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这位社会学家是谁

C. 滕尼斯

6、“社会控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于1901年在哪本书中提出的

A. 《社会控制》

7、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利用什么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 教育制度

8、治理和统治的相同点在于

D. 目的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9、全球化主要是指

C. 经济全球化

10、下面哪项不是俞可平提出的善治十要素

A. 快捷性

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

B.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B. 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C. 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

4、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

B.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城市基层政权及其派出的街道办事处都被什么取代 D. 人民公社

6、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什么理论证明 B. 帕金森定律

7、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是什么理论 A. 马太效应

8、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A. 组织领导

9、什么理论假设前提下,每个人都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 B.

理性人

10、市场机制的源动力是 D. 社会发展

1、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从过去100-700户,扩展到现在的 B. 1000-2000户

2、目前,社区志愿者组织从属于 D. 民政部系统

3、在村务公开中,财务公开要求多长时间公开一次 D.

每年

4、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本社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户代表过半数,或者多少以上的居民代表参加方为有效 C. 三分之二

5、对志愿者的正式评估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A. 一年一次

6、根据1993年14部委文件,城市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的宗旨是 A. 福利性为目的,经营性为手段

7、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A. 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

8、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B. 正常化理论

9、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靠什么维系 A.

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

10、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C. 1995年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1、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是 D. 雇佣与被雇佣

2、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工作任务中,几项设计社区治安 B. 3项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业主在物业企业人事管理中拥有自主权

4、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什么的管理 B.

居住物业

5、物业管理的概念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B. 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传入

6、下列关于社区发展的看法,除了什么外,其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B. 方案说

7、社会工作是从英文social worker翻译过来的,最初由谁于1900年提出 C. 西蒙-伯顿

8、社会工作通过过程模式是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上的 C. 系统论

9、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什么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B. 个别化

10、发展性小组模式主要适用于以什么为目标的小组 A.

成长

二、多选

1、马斯洛的无需求层次说不包括哪些

A. 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消费需求 D. 娱乐需求

2、单位制中与之相配套的有哪些相应的制度

A. 户籍制B. 成分制C. 档案制D. 票证制

3、社会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

B. 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C. 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D. 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4、系统功能主义把社会系统分成了哪些层次

A. 有机体系统B. 人格系统C. 社会系统D. 文化系统

5、按照美国学者法林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是哪些

A. 地理社区和空间属性的社区C. 身份和利益社区D. 个人网络社区

6、下面哪些著作是俞可平教授编撰的

A. 《治理和善治》B. 《全球化:全球治理》

7、全球化包括

A. 经济全球化B. 军事全球化C. 环境全球化D. 政治全球化

8、全球化的两大推动力是指

A. 私营领域中运输、通讯成本降低B. 公共领域内限制贸易、投资的政策障碍的减少

9、下面哪些选项属于新管理注意思潮影响下得政府改革行为 A. 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向分权、放权的管理体制转变 B. 政府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 C. 公共事务从官营变为民营 D.

将竞争引入公共部门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过程

C. 治理的权威来自政府的法规命令,统治的权威来自公民的认可 D. 政府统治所涉及的范围就是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

1、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最早是从土地改革开始的,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两个目的,分别是 A. 改变旧的土地关系

C. 借机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会组织

2、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 B. 1958年以前的乡管理体制

C. 1958-1983年实行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D. 1984年后,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新体制开始重建

3、目前街道办事处承担的任务大大增加,以下哪些属于街道办事处的任务 A. 发展、管理街道经济B. 进行城市管理C. 民政工作D. 人口管理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对象还是社会闲散人员和家庭妇女

D.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对象扩充为几乎所有户口在辖区工作居住的人口

5、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哪些运动冲击了我国刚刚建立的街居体制 B. 文化大革命C. 大跃进D. 人民公社化运动

6、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体现为

A.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B.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 C. 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 D. 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7、支撑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是

A. 政府组织B. 经济组织C. 民间组织

8、我国的民间组织活跃在哪些领域 B. 行业管理D. 社区管理

9、下面哪些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A. 市场的垄断D. 导致外部不经济行为

10、下面哪些是政府失灵的表现

A. 决策失误B.

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C. 政府行为的低效率D. 权力的寻租和腐败

1、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A. 宣传教育群众,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B.

管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C. 调解民间纠纷 D. 维护社会治安

2、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能

A. 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B.

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C. 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服务

D.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做好环境优化工作

3、在农村实行民主监督主要包括 A. 村务公开

B. 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C.

民主评议村干部

D.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

4、与其他服务相比,志愿服务具有以下特征

A.

志愿性B.

无偿性C. 公益性D. 组织性

5、村民委员会由哪些成员组成

A. 主任B. 副主任C. 村长D. 委员

6、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体制包括 A. 现金津贴C. 实物津贴

7、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包括 A.

福利性服务 B. 居民生活服务

C. 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

D.

街道居委会和驻区单位之间的共建服务等

8、“三无对象”是指

B.

无扶养或赡养人C. 无生活来源D. 无劳动能力或单位

9、英国社区照顾和我国社区服务的差异有哪些

A.

两者的属性的差异性B.

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差异性C.

两者的运行机制的差异性

10、英国社区照顾和我国社区服务的相同点有哪些 B. 两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基础的发展趋势的相同 C. 两者的社区支持基础的共同性 D. 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共同性

1、社区文化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B. 非正式C. 准正式D.

正式

2、社区文化的特征除了区域性和继承性外还包括哪些 A. 普遍性B. 共享性C.

渗透性

3、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除了社区文化娱乐之外,还包括

A. 社区体育B. 社区教育C. 社区科学普及D.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

4、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社区医疗B.

社区保健C. 社区康复

5、社区治安的主观性测量指标包括 A. 居民对社区治安的满意度和满意率 B. 居民出行时,对家中财物安全的放心度 C.

居民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

D. 居民对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的安全感

6、为了解决城市基层政府职能越位,居委会工作行政化问题,一些地方的实践包括 A. 沈阳市在基层社区探索的“一个大会、两个机构制度”

B. 武汉市社区建设中推行的通过文件协议来规范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关系 D. 青岛等地试行的撤销街道办事处,在街道层面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的体制

7、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A. 社区治理中基层政府职能扩张,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 B.

社区治理中专职社区工作者扮演双重身份,角色冲突严重 C. 社区治理中工作方法单调落后

8、受助者可以是

A. 个人B. 家庭C. 小组D. 社区

9、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A. 社会小生境B. 社会文化环境C. 人际关系环境D. 社会生态环境

10、小组有不同的类型,我们可以将小组分为

A.

教育小组B. 成长小组C. 治疗小组D.

服务或自愿小组

三、判断

1、社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错误

2、滕尼斯把现代社会定义为依靠血缘和亲缘关系的靠情感和习俗来维持人际纽带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正确

3、社区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生活单位

正确

4、就社区发展专业而言,我们一方面承认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对农村的破坏和掠夺,另一方面主张帮助社区居民选择合适的技术和项目,促进社区的发展

正确

5、社会学上一般认为,在乡土社会,社会团结和控制的纽带主要不是靠法制,而是靠文化道德规范和社会群体间的纽带,就是所谓的情理社会关系

正确

6、中国学者俞可平提出了善治的四个要素

错误

7、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正确

8、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正确

9、在当代,作为善治要素的公正特别要求有效地消除和降低富人和穷人、富国和穷国之间的两极分化,维护妇女儿童、少数群体、穷人等弱势人群的基本权利

正确

10、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理,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正确

1、目前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对象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户口在辖区以及在辖区工作居住的人口正确

2、新中国建立后,鉴于当时的各种历史条件,我国将城市基层政权设立在市辖区一级

正确

3、一般来说,本国的社区治理的策略和本国的社会文化基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基本背景没有关系

错误

4、目前,居民委员会的职能和工作范围几乎拓展到了辖区内的各项工作

正确

5、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是指调动社区内外的资源和力量,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地管理社区事务的制度、方针和方法

正确

6、第三部门的发展不受国家经济社会体制影响

错误

7、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正确

8、第三部门是指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非营利组织

正确

9、当政府成为社会最高权力机构,权力本身就会产生腐蚀力量,尤其不受任何力量制约的专制全权政府

错误

10、市场竞争会导致贫富悬殊差别和两极分化,进而影响社会的公平和安定

正确

1、自我管理是指社区居民自己组织起来,相互监督,互相管理

正确

2、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可以由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也可以另行聘任

正确

3、我国的志愿服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正确

4、村民委员会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安排,服从人民政府的领导,充当好人民政府的办事机构

正确

5、自我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使居民受到各种教育,每位居民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

错误

6、1993年民政部会同国务院13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标志着社区服务作为一种特设的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正确

7、中国的社区服务从一开始的社会福利对象扩大到一般的社区居民,最后又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缺乏稳定性

正确

8、最近几年,国家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特困户的定期补助政策,或者在富裕地区把农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正确

9、社会福利社会化就是要把社区服务推向社会,纯粹的市场化经营,政府应该只作为守夜人出现

错误

10、社区服务业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积极性,依靠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兴办社区服务业

正确

1、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应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原单位应当保持其退休待遇不变

正确

2、目前,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服务体系

正确

3、正式的社区文化,一般指以政府供给为主的社区文化服务项目

正确

4、犯罪率只是社区治安众多测量指标中的一个指标,它的下降并不能说明社区治安其他方面状况的改善

正确

5、社区治安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立于整个社会的治安状况

错误

6、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传统的三种基本方法之一

正确

7、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

正确

8、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正确

9、社会工作者是一批对社会弱势群体有爱心、有热情的自愿工作人员

正确

10、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最早产生的一种工作方法

错误

第18篇: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

一、单项选择

1.德国社会学家(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斯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B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3.( )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C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美国学者法林

4.( )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A

A.美国学者法林 B.社会学家亨特和沙特斯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 美国社会学家贾尔宾

二、多项选择

1.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

A.一群人 B.地域或地点

C.社会互动 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

2.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 )。ABC

A.地理社区 B.身份利益社区

C.个人网络社区 D.行政社区

3.根据人们之间的联系强度进行的社区分类,有( )ABCD A.面对面的社区 B.标准社区

C.具有共同感的邻里社区 D.扩大的社区

4.根据形成方式或形成历史进行的社区分类,有( ) ABC

A.传统老居民区 B.新建小区

C.单位家属院社区 D.个人网络社区

5.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 )。ABCD

A.有机体系统 B.人格系统 C.社会系统 D.文化系统

6.一般来说,社区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几个因素的配合,它们是(

)ACD A.社区居民的参与与组织 B.主要靠市场机制的渗透 C.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D.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名词解释

1.社区——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地理社区——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如一个村落、一个集镇、一个城市、一个行政区等。 3.身份利益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主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域社区,是基于民族、种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形成的社区。

4.个人网络社区——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即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5.单位制模式——指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大多数社会成员被组织到一个个具体的单位组织中,由这种单位组织给予他们社会行为的权利、身份和合法性,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利益,控制他们的行为。

6.城市街居体制——城市基层民主组织管理,主要是通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来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7.社区问题——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上的表现,社区中许多成员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靠大家集体努力来应对解决。

四、简答题 1.简述社区的基本要素(简述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提出的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 (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提出,社区的构成有哪几个基本要素?)

美国学者希拉里(Hillny,1955)和威尔士(Willi。,1977)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

(1)社区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人口。社区包含一群人,没有人就不成其为一个社区,必须有人群才称其为社区。

(2)社区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是地域。社区必须占有一定地域范围,它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区域。一般地说,一个社区居民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地域里,这个特定的地域就是社区的地理界限。因此,没有地域要素,社区就不可能存在,

(3)社区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分正式组织化互动和非正式的自然交往互动。一般来说,在社区中,两种社会互动都存在。

(4)社区的第四个基本要素是共同的依附归属感,或者说心理上的认同。当人们长期生活在一起,以习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就会对某个社区产生观念上的归属和依赖,对互动交往的人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2.美国学者法林提出的地理社区、身份利益社区和个人网络社区三者有什么区别。

(1)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地理性社区(这样的社区可以是一个村落、一个集镇、一个城市、一个行政区等) 。

(2)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就不一定是以地理位基础:这种社区主要用来指非地域的社区,是基于民族、种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性取向、社会阶级、专业或就业类型等形成的社区。

(3)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3.简述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学者关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各自特点。

(1)情感性/情感中立;(2)扩散性/专一性;(3)特殊性/普遍性;(4)先赋性/自致性;(5)集体性/个体性。

4.就一般意义来言,现代化对传统社区的冲击和转变有哪些内容。

(1)外来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社区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经济关系的剧烈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

(2)现代国家权威结构的基层延伸,破坏了传统社区里的乡绅治理方式,但又无法迅速建立民主廉洁的村社治理结构,导致了基层社区政治秩序的畸形化。

(3)传统社区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导致社区的互助合作机制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农村社区的基本生活保障缺乏。 (4)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保守传统生活生产习惯和生活模式,还是选择市场经济机制下的就业生活方式的挑战。

4.简述社区问题的类型。(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 (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

(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 (4)社区环境问题。

(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丢失的问题。 (6)社会解组的问题。

5.在社会学中,关于社区问题的归因有哪几种理论模式。在社会学有大量关于社会问题的归因理论,大致来说有这么几种:

(1)社会病态论;(2)社会解组论;(3)价值冲突论;(4)行为偏差论;(5)标签理论;(6)社会建构论;(7)社会冲突论。

五、论述题

1.论述当代社会农村社区功能的特点。

第一,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现代农村的经济活动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外部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或者要融入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向心性。在农村社区中,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主要还围绕着本村社区展开,比如邻里家的拉话家常、孩子的早期社会化。朋友间的休闲娱乐、文化庙社活动的开展等大都在一个村落或延伸到较大范围的乡村地区开展。在这种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中,乡村百姓获得他们的归属感和对社区的认同感。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情理性。在乡村社区,社会团结和控制的基本措施是围绕一个农村社区展开的,虽然上级权威机构会给它施加一些外在的法律秩序和规范,但是内在文化道德规范和群体间的社会纽带关系仍然主要在乡村社区内部产生。。

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日益冲突。随着现代化过程的展开,乡村社区中的精英阶层开始脱离乡村进人城市,使乡村社会阶层间的差距拉大,阶层间的关系不再是带有道德义务的家长式剥削和统治关系,而是蜕化成赤裸裸的经济契约关系,阶层间的矛盾尖锐,乡村社区中身份显现变成了阶层间的对立和反叛。 第五,社会互助和保障功能的继续维持。对于农村社会的农业生产者,一般认为农民的土地资源可以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基础,同时强调家庭责任和社区互助系统对农民的保障作用。

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连贯性。乡村社区的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比较深厚地蕴藏在社区之中,由于乡村社区的特定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经过乡村社区的代代相传,实际上延续着一种文化模式和精神信仰,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意义和终极关怀。

2.论述当代社会城市社区功能的特点。

第一,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的融合。城市社区的经济功能主要在于能够给基层社区居民提供一种场合,让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经济体,这种社区经济体比较稳定地保障社区居民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尽量免除市场资本带来的风险和剥削。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选择化。城市社区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交通和通讯比较方便,人们的流动性也比农村社区强,所以城市社区居民社会交往和参与的空间大,有较多的选择机会。素。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弱化。正是因为城市社区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网络的选择性和超地域性,所以城市社区的团结和控制的纽带变得弱化,由传统社区的靠情感和道德维持社会团结走向靠理性和法制来维持社会的分工整合。

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强化。城市社区的社会地位分化和身份显现功能的一个趋势是社区间的差异大于社区内部的差异。教育的同质性增强,从而减弱了成员之间的身份差异。

第五,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的外部依赖。城市社区的居民生产活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风险,加上大家庭和社区关系的弱化,所以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主要靠体制化的制度和专业,而社区内部的保障和服务功能成为一种补充和辅助。

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多元化。当代城市社区的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不同于农村社区对传统的较强的依赖性,而是表现出多元性和繁荣性。

3.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什么特点?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社区生活有什么冲击和改革?

(一)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五个特点

(1)现代化的起步比较晚,一般都落后于西欧国家;(2)现代化的最初动因和最初的现代化元素不是内生的,而是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与输入;(3)现代化过程是一种人为的自觉努力,主要靠民族精英推动政府积极推进现代化;(4)现代化的手段多数是借鉴模仿西方国家的技术手段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5)现代化的任务紧迫,要求“一揽子”解决,对现代化抱有一定的理想化和盲从的特点。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社区生活有什么冲击和改革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外来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社区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经济关系的剧烈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

第二,现代国家权威结构的基层延伸,破坏了传统社区里的乡绅治理方式,但是又无法迅速建立民主廉洁的村社治理结构,导致基层社区政治秩序的畸形化。 第三,传统社区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导致社区的互助合作机制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农村社区的基本生活保障缺乏。

第四,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是保守传统生产习惯和生活模式、还是选择市场机制下的就业生活方式的挑战。

4.论述中国当前城市社区面临的的独特挑战和转变。 一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一部分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二是建立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

三是改革和加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依法行政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四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把社区作为基层居民再就业、发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场所。

5.论述社区化的社区问题解决机制。

第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通过社区居民全面深入的参与,形成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才会把社区内外资源整合好,真正用于社区居民共同关心的问题,真正形成一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社区居民的参与,需要有专门的社区工作者去发动启发居民,理解社区问题和社区居民生活的关系,培养一种对社区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一种团结合作意识,把居民组织起来,围绕特定问题,采取一定策略,寻找资源,解决问题。

第二,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靠社区居民参与,根据当地社区的现有资源环境和文化习惯、技能手段,来自主决定社区的开发项目和参与管理控制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第三,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社区发展和治理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社区变迁过程,否则的话,社区发展构不成一种专业,那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区变迁过程,就需要有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来促进社区的发展。

第19篇: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

作业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德国社会学家(A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斯

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

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B )。

B美国学者华伦

3.1989年,(C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C.世界银行

4.学者(A )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21 世纪的治理》、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詹姆斯·N·罗西瑙

5.全球化首先是指(B)。

B.经济全球化

6.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一群人 B.地域或地点C.社会互动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

7.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ABC )。

A.地理社区B.身份利益社区C.个人网络社区

8.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ABCD)。

A.有机体系统 B.人格系统C.社会系统D.文化系统

9.“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ABCD)

A.行为主体不同 B.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C.管理的范围不同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10.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包括:( ABCD )

A.治理不时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D.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二、名词解释

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要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

感联系和心里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社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社区治理:是一种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社区工作:以社区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理论和专业的方法,了解社区的问题与需要,动员社区内外的资源,开展的解决社区的问题或满足社区的需要,增强社区凝聚

力、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

展的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

三、简答题

1.简述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学者关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各自特点。

答:传统社会的人格系统的行动趋向、社会系统的规范要求和文化系统的价值模式分别对应的情感是投入性的、权利义务是扩散的、利益目标是集体性的、价值标准是先赋性的和特殊性的。而相对应的现代社会则在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方面转变为情感的中立性、权利义务的专一性、利益目标的个人性、价值标准的自致性和普遍性。

2.简述一般意义来言,现代化对传统社区的冲击和转变有哪些内容?答:工业化、城市化、理性化、世俗化、社会组织的分化与整合

四、论述题

1.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什么特点?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社区生活有什么冲击和改变?

答: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1)现代化起步比较晚;(2)现代化最初动因和初现代化元素不是内生的;(3)现代化过程是一种认为的自觉努力;(4)现代化手段多数是借鉴模仿西方国家的技术手段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5)现代化任务紧迫,对现代化抱有一定的理想化和盲从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外生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对传统社区造成冲击和变动包括:(1 )外来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社区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经济关系的剧烈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2)现代国家权威结构的基层延伸,破坏了传统社区里的 乡绅治理方式,但是又无法迅速建立民主廉洁的村社治理结构,导致基层社区政治秩序的畸形化。(3)传统社区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导致社区的互助合作机制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施行的是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农村社区的基本生活保障缺乏。(4)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是保守传统生产习惯和生活模式、还是选择市场机制下的就业生活方式的挑战。

社区治理

作业三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

B)B.3年

2、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B)选举产生。

B.村民直接

3、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B )。

B、1993年14部位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

4、根据1993年14部委文件,城市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的性质宗旨是(

A )。

B.福利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并重

5、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A)。

A.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

6、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靠(A)维系的。

A.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属关系

7、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B)。

B、正常化理论

8.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通过(ABC

选择产生。

A.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

B.每居民户派代表

C.居民小组推选代表

9.我国城乡社区民主自治的基本方式是(ABCD)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10、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包括(ABCD)。

A.福利性服务

B.居民生活服务

C.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

D.街道居委会和驻区单位之间的共建服务

二、名词解释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为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力、经验、技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状况,促进社会发展而无偿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行为。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福利资金和福利政策的扶持,援助下,在社会资源技术的积极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

照顾管理模式:它是一种来自美国的个案管理的社会工作模式的改变。

三、简答题

1.简述社区自治的法律法规依据。133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简述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P141)

答: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实施机

构。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

答:基层民主因根植于中国大地,被称为“草根民主”,它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也是我国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社区给人民群众以广泛的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动基层社区居民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宪法赐予我国

人民的神圣权力。

社区治理

作业四

一、不定项

二、选择题

1、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任务中,第四项工作

任务是(A)。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2、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B)的管理.

B居住物业

3、下列关于社区发展的看法,除了(B)外,其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B、方案说

4.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B)的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B.个别化

5.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 C)理论基础上的。

C.系统论

6.发展性小组模式主要适用于以(A )为目标的小组。

A.成长

7、社区治安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ABCD)

A.民间调解B.法制教育 C.流动人口D.社会矫正

8、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除了基层性之外,还包括( ABCD )。

A.综合性B.持续性C..协调性D.可及性

9、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是( ABC )。

A.社会化服务B.经营性服务C.专业化服务

10、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除了社区文化娱乐外,还包括(ABCD )。

A.社区体育B.社区教育C.社区科学普及D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

二、名词解释

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部门、机构),依靠社会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 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它包括法制教育、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社会矫正、维持秩序和事故预防。

社区卫生:是指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 的,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为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社区文化:

是特定社会区域中成员精神生活、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的思想形态,以及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

社会工作者: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

社区工作:以社区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理论和专业的方法,了解社区的问题与需要,动员社区内外的资源,开展的解决社区的问题或满足社区的需要,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

展的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

三、简答题

1.谈谈当前城市社区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195

答:第一,某些社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居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居民安全感普遍低迷;第二,某些社区社会不安定因素突出,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问题引发的上访、讼诉、争执等事端频发;第三,某些社区管理松弛,人员混杂,“黄、赌、毒”等社会现象严重,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成长环境恶劣;第四,某些社区危房众多,道路拥堵、杂物乱堆、事故的隐患严重,居民尤其是老人、儿童的生活安全没有保障;第五,某些社区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严重,居民生存环境恶劣;第六,某些社区邻里关系紧张,居民互助互救观念单薄,无法从社区网络中得到支持帮助;第七,某些社区社会安全组织体系不健全,治安保卫人员配备不达标,应急防范制度措施不到位,处理日常性和突发性安全事故的能力严重不足。

2.谈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思路。202

答:第一,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相结合;打破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等界限,鼓励多方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健全服务网络。引入竞争机制。第二,实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经费、基础设备等方面提供帮助。共公卫生服务项目纳入财政预算。第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服务人员必须有执业资格,推进上岗培训制度,加块正规化科医师和社区护士队伍的步伐。鼓励其他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流动

四、论述题

1、谈谈我国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思路

答:(1)主要矛盾是:第一,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及业主委员会的矛盾和冲突。第二,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矛盾与冲突。第三,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矛盾与冲突。(2)解决思路:第一,要厘清社区物业管理的性质;第二,业主有权选择适合自己意愿的物业管理模式。在接受物业管理方面拥有自主权,在选用何种物业管理模式方面拥有自主权等。第三,理顺物业管理机构

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在社区物业管理中的优势。第四,探索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相结

合的组织路径

名词解释、

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

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治安: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非政

府部门、机构),依靠社会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

的有序状态 。它 包括法制教育、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社会矫正、维

持秩序和事故预防。

2、社区物业管理: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指对社区 内 居住物业的管理。

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3.个案工作: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 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第20篇:社区治理

社 区 治 理 作 业 一

填空题:

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

2、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

3、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4、提出以乡村贸易圈作为乡村社区的边界观点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5、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分别的德国社会学家是

6、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7、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的学者是

8、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9、全球化首先是指

10、1989年,发表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的是

11、一般认为,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类型有

12、社会计划策略的要点包括

13、1979年,美国学者罗斯曼提出社区工作的模式有

14、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

15、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由社会控制向社会治理转变的迹象表现在

16、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主要包括

17、20世纪30年代提出区位生态学理论的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

18、地区发展策略的要点包括

19、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20、我国学者俞克平提出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

判断题:

21、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1893年提出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机械关系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有机关联。

22、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

23、社区作为人们的共同生活体,它在人类生活中自古就有。

24、社区功能其实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发挥的功能。

25、“社会控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于1901年在《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

26、社区问题的类型包括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

27、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华伦。

28、统治的权威主要源自政府的法规命令,治理的权威则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

29、社区治理可以理解为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的运用,或者说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

30、社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31、全球化首先是指政治全球化。

32、古代传统社会是指那些未曾遭受现代化冲击的传统社会。

33、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是政府机构改革最理性和理想的选择。

34、个人网络社区是指基于个人的客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35、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6、系统功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主要由帕森斯创建。

37、在日本,非营利部门被称为“社会经济”。

38、社区治理的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公共事物。

39、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

40、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41、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体制主要是指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42、新管理主义源自于新泰勒主义。

43、1979年罗斯曼提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是: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

44、社会解组就是失去规则。

45、20世纪50年代中期,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组织建立后,我国城市基层组织管理的街居体制初步确立。

46、社区互动分正式组织化互动和非正式组织化互动。

47、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在1958年前实行的是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48、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农村基础的经济组织。

49、身份和利益社区是以地理为基础的。

50、街道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辖区的经济。

答案:

1、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2、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乡(行政村)管理机制

4、贾尔宾

5、滕尼斯

6、美国学者华伦

7、詹姆斯〃N〃罗西瑙

8、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

9、经济全球化

10、世界银行

11、政府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

12、目标分类、关于社区问题条件的假设 关于社区问题条件的假设 关于社区问题条件的假设、基本的改变策略、有特征的改变战术和技巧

13、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社会计划模式

14、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

15、社会服务活动大力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蓬勃兴起、社区民主选举走上轨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16、办理基层政府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指导居民委员会建设、反映居民意见和要求

17、帕克、麦肯齐

18、目标分类、关于社区问题条件的假设、基本的改变策略、有特征的改变战术和技巧

19、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供享、共驻共建;责权统

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20、合理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 21—

26、对

27、错 28—30、对

31、错

32、

33、对

34、错

35、

36、对

37、错 38—

47、对 48—50、错

调研我区社区治理工作汇报
《调研我区社区治理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