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省级旅游名镇创建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28:2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xx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把我镇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汇报。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x镇位于xx省xx县东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2公里,全

镇辖10个村委会155个自然村21好范文版权所有4个村小组,国土总面积286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汉、彝、瑶、傣、白、蒙古等十种民族,总人口4250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1。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等。2005年,农民人均有粮41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290元。镇机关占地面积5亩,内设党政、人大、统计、群团、武装部等12个办公室和站所,现有在职职工50人,其中:女职工13人,占31.7%。大专以上文化32人,占78.1%;中专(高中)文化9人,占2.2%。

2003年以来,xxx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机关“三个文明”建设作为总揽工作全局、树立机关形象、加快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组织领导好、思想建设好、改革开放好、经济发展好、文化建设好、文明风气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各项工作,做到以“文明创建”促进工作创新,用工作创新促进“文明创建”,开创了xxx镇各项工作的新局面。2004年3月,镇党委、政府被中共xx市委、市政府授予“州级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8月,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xx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评为“xx省残疾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7月,xxx镇党委被中共xx县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

二、主要做法及所取得的成效

三年来,xxx镇党委、政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有力,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主任,镇长和分管副书记为副主任,党政办、宣传、工会、青年、妇女等部门为成员的“xxx镇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切实加强对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下设办公室于党政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制定了《xxx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保障措施》,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到位,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制定出台了《xxx镇2004年—2007年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规划》和《xxx镇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并根据规划和计划,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及时召开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增强了机关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镇党委、政府及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在市县报刊、电视台上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年来,上市县报刊、电视宣传47次(篇),树立了xxx镇机关的良好形象。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机关上下同心协力,形成了“人人争做文明使者,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的喜人局面。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在创建工作中,本着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型政府机关”这个目标,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强化教育,加强和完善机关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为机关“创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制定和完善了《xxx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计划》、《干部职工学习制度》等,并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把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与开展“三为”、“三观”、“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贯彻落实《xx省农村工作守则》结合起来,在镇机关积极倡导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机关上下形成了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二是狠抓管理,增强团结,提高效能。建立健全了《党委工作规则》、《党政班子会议议事规则》、《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新机制。在决策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搞好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决策程序科好范文版权所有学化、民主化,形

推荐第2篇:创建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镇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立足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调整中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新材料产业扩张区、汽车部件产业转调提升区、高科技工业集中发展区、商贸物流集聚区、太阳山圣天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生态宜居生活区六大功能区建设,促进全镇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把加快汽车部件产业调整提升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切入点。着力打造汽车部件转调提升区,重点在提高产业标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培育品牌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海华、宏泰、安博科技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中小板簧企业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提升装备水平,产品由等截面板簧向变截面板簧、空气悬架系统升级,品种由板簧向汽车拉力杆、断开式平衡轴等系列配套产品扩展。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北汽海华、亚萌板簧、资豪实业等10余家企业先后成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并与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神鹫”、“旺塔”、“白塔”等一批品牌已成为唱响市场的名牌。同时,强化企业自主管理和相互合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在新材料扩张区,逐渐形成以冶金新材料、复合新材料为主导,以高附加值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为补充的产品优势。海洲粉末是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粉末冶金的主要工艺就是用还原法代替冶炼制得金属粉末,被称为冶金行业的一场革命,产能位居全国第一。三丰集团实现成功转型,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净水剂生产厂家。晶鑫生产的蓝宝石晶体主要应用于蓝宝石晶体及激光晶体等高端电子材料领域中,广泛应用于LED照明行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新材料产业已成为白塔镇经济新的增长点。

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强力支撑。服务业发展是拉动劳动就业,增加地方财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工业转调提升的有力支撑。张博路沿线区域内已形成泵都商贸广场、装饰材料市场、钢材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汽车零部件市场等商贸市场。装饰材料城二期工程、华王商贸中心、特信购物中心等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筹划建设大型商住区,集中发展汽车综合市场、国内外一线汽车品牌4S店等各类专业市场,努力构建大商贸格局。充分挖掘太阳山、圣天湖的自然资源优势。继续承办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提高度假区知名度,打造旅游品牌。加快规划论证圣天湖湿地恢复工程,环湖道路建设,引水入湖工程正逐步实施。

把加快项目储备规划实施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途径。大企业、大项目是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突出抓好项目建设,重点培养骨干企业。围绕汽车部件、新材料两大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总投资61.4亿元的64个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晶鑫蓝宝石晶体项目院墙施工完成,钢结构车间正在施工;海洲粉末冶金制品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安博汽车部件项目车间主体框架已完工;康强运动器材项目车间主体工程正在施工;海华汽车部件项目车间及研发中心排水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院墙修建,重组并购淄博颜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交接工作正顺利进行;雷恩重工电梯导轨项目占地范围内所有业户拆迁工作已经完成,厂房建设将于近期动工。

推荐第3篇:中村乡创建省级生态镇工作汇报

——向省级生态乡验收组一行专题汇报材料

中村乡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中村乡委员会 中村乡人民政府 (2012年2月18日)

中村乡位于炎陵县南部,距县城45公里,106国道和岳汝高速穿乡而过(岳汝高速在中村设有互通口)。全乡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辖10个村,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36人,是一个汉、畲、瑶等多民族杂居乡。中村乡的特色,总的来说是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既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又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是株洲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红色文化浓厚。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开展了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次插牌分田、第一次集中政治训练,召开了3000余人的军民诉苦大会,拥有周家祠(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八担坵(毛泽东给工农红军上政治课旧址)、何孟雄故居、军民诉苦台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1928年红军在中村乡土改试点中流传的《插牌分田歌》已入选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50名党员之一何孟雄和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何炳麟。民俗文化浓郁。保存了距今300多年的中村老墟场、联西村的钟家大屋是目前炎陵县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风味建筑群;中村乡龙潭瑶族村保留了瑶族独特的文化,流传着瑶族始祖——盘王的传说;孝文化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中村罗浮孝子与神农天子、钟馗才子、孟姜女子、铁头太子一同构成民间传说中的“炎陵五子”。同时,中村自然风光优美,四面青山环抱,中有溪水潺潺,传说在一处山头上能看到

1 “左有金鸡叫,右有凤凰鸣,上有犀牛望月,下有狮子滚球”的美景。乡内道任村500岁的野生古老华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桑树。

近年来,中村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乡”发展战略,牢固树立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009年,中村乡正式启动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造氛围、抓建设、搞整治、强监管,全面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生态创建的领导

乡党委、政府坚持“生态立乡”的发展战略,把创建省级生态乡作为全乡的工作的一根主线,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提高认识,全民动员,充分借鉴各地创建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省级生态乡建设。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落实创建责任。为提高创建省级生态乡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我乡于2008年委托湖南农业大学编制了《中村乡环境规划》,并通过乡人大会议审议后付诸实施,明确对生态乡创建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全乡上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创建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责任体系。二是全民广泛动员,营造创建氛围。 为有效落实创建省级生态乡的各项措施,我乡加大宣传力度。第一是将创建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及相关知识作为重点,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同时印发《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进行上门入户宣传,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第二是将环保知识纳入学校课堂,针对在校学生广泛开展环保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乡机关干部职工、环保志愿者走上

2 街头开展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环境公益活动。第三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活动和阵地来开展生态乡创建活动。例如结合“美丽炎陵、清洁家园”整治工作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配合农业、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的专项整治来改善我乡的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环保氛围的培养,也以实际行动对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进行了推动。通过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三是加强领导,强化考核。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生态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统一组织领导全乡的生态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办公会议,集中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乡人大把创建工作列为重要议案和提案,经常组织乡人大代表视察、督查创建工作。乡纪委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责任部门和村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督促其限期整改。通过严格督查,增强了创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了上下同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打好四大战役

在全力推进省级生态乡创建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中村特色的生态建设路子,突出打好四大战役,为顺利推进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产业升级”大提升。我乡在进行生态乡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培育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立乡的根本。加大生态农业推广种植力度,规划建设“一带两园六基地”,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全乡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走茶叶精深加工之路,打造茶叶品牌,“神炎春”牌绿茶荣获株洲市2011年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淘汰关停中兴铁合金厂一家,扶持华苑硅厂新上环保生产线;投入20多万元修建了专业的罗浮江生态石蛙养殖场;抓好梅岗生态园和联西生态园建设,梅岗生

3 态园已建成集黄桃、板栗和奈李等共计210亩的特色水果基地。二是“交通加速”强推进。106国道改造全面完成,即将进行道路的绿化建设。完成通畅工程建设1000米,自筹和争取资金120多万元硬化村道6.7公里,争取项目资金80多万元完成岗背山隧道改造硬化、修复潭背桥和平源大桥2座。三是“城镇提质”快步伐。投资20多万元制定《中村乡总体规划》,并经乡人大审议后开始实施。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启动梅岗墟和中村墟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梅岗墟硬化余坪15户近1000平米,新建花池200余米和完成居民安全饮水工程2公里;中村墟已完成排污管道建设1000多米,完成自来水改造工程1600多米,下一步将启动人行道建设、绿化带建设和太阳能路灯安装。四是“旅游升温”重品牌。以举办“炎陵会议”为契机,开展景区大整治行动,拆除周家祠和八担坵周边违章建筑和废旧房屋12栋,粉刷民房15栋近万平方米,收集补充文物15件,全面修缮周家祠,新建八担丘纪念广场。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中央、省、市媒体纷纷来乡采访报道红色旅游文化,全年接待军队将军级以上领导30多人次、部队师级以上领导50多人次、地方市厅级以上领导20多人次,红色旅游日渐升温。

三、严格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创建指标

通过开展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我乡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创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2011年我乡实现财政总收入358万元,占考核任务的142.62%,比上年同期增长129.54%,其中国税完成268万元,地税完成72万元,财政完成18万元。农林牧副渔总产值4821万元,增幅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0万元,增幅25%,固定资产总投入16997万元,增幅46.9%。全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126元,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2416元。二是生态环境环保得到加强。我乡森林覆盖率已达86.1%

4 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5%,全乡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9平方米,主要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8%。三是农村环境环保成效显著。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80%,2011年新建沼气池66座,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6.59%。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低于150kg / hm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农残抽检合格比例达98%。四是城镇环境环保进一步优化。2011年我乡空气质量良好,在二级标准值以内,地表水源水质均达到Ⅱ类水域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2%,固体废弃物处理率100%;城市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6%,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均达国家生态镇标准;乡内农村卫生户厕率达67%。

四、回顾历程,创建工作启示深刻

创建省级生态乡,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但我乡上下齐心,全民参与,克难攻坚,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严格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妥善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中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创建工作虽然艰辛重重,但换来了累累硕果,利民惠民。对此,我们体会很深。一是创建省级生态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惠民之举。创建省级生态乡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是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通过实施“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一系列工程,不仅推动了城乡建设,促进了结构调整,美化了人居环境,丰富了生态文化内涵,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使人民群众在创建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环保惠民政策的人文关怀,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创建省级生态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创建省级生态乡提升了我乡综合竞争力,丰富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使中村环境优势更加明显,投资活力不断增强。2011年,围绕生态创建,精心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编发

5 《中村乡投资指南》,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与珠三角等地投资商联系与洽谈。随着106国道改扩建的完成和岳汝高速的建设,我乡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招商引资来势喜人。三是创建省级生态乡是创新机制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的良好途径。在创建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环保教育、绿色创建、和城乡环境监管等体制机制的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我们坚持示范带动、以点促面和提高社会参与度,全面推行领导包项目、干部下基层,实施干群共建、乡村共建、村与挂钩帮扶单位等各种举措,切实转变了机关作风,密切了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了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和谐团结、勇争一流的创建精神,创齐了人心,创美了环境,创高了素质,创出了新生活!

我乡创建省级生态乡的三年,是全乡上下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三年,是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3年。在三年的历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全乡人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响应,这是确保创建目标圆满完成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今后,我们将始终瞄准保持生态文明的总目标,举全乡之力深入持久地抓好生态建设工作,使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乡始终成为我们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推荐第4篇: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回顾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做法和成果如下:

一、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高农村环保工作水平,促进

农村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有效载体,为达到创建目的,我们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力组织创建。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创建伊始,成立了党委书记牵头,镇主要领导、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党政一把手做到了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文章版权归范文大全作者所有!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我们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厂矿企业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制力求切实可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组织力量编制了《___镇环境保护规划》并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优美乡镇的一流风貌。

二、常抓不懈,搞好环保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的好坏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

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镇内主街道、重点村、重点厂矿企业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组织专题活动。以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全镇人民“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

三、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6月,镇党委、镇政府负责集镇建设日常工作后,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同时成立了城建交通管理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针对___集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集镇综合管理办法,对集镇的镇容镇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交通、建设等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了对集镇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增强居民自觉维护集镇形象的意识。与集镇居民、单位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书,按规定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组建了集镇环卫队,对整个集镇进行保洁。同时,加强了日常巡逻,对违反集镇管理的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取缔以路为市、车辆乱停乱放的行为。

四、机关环保工程建设

为了与集镇环保建设同步,镇党委、政府决定,进一步完善镇机关建设,去年投资几十万,对计生办、机关食堂、政府大门进行整修和新建,同时,建立一个大型垃圾池,并且每天早上和晚上有专人清扫机关内垃圾,以便保证机关内环境洁净,今年又投资40万元,新修一栋干部宿舍楼和一个篮球场,周边规划一片绿化带,机关建设全面完成后将会是焕然一新。

五、开展环卫活动,展示企业形象

近年来___镇作为“3+2”工业重镇,通过机制创新、内引外联等多方式发展,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工业企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但大部分企业属于粗放型经营,在经济效益日益彰显的同时,社会效益却体现滞后,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

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我镇提出了“扩大规模,优化产业,保证安全,实现环保”的工作主题,开展了“美化厂容厂貌,展示企业形象”活动。同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自开展此次环卫活动,永兴公司突出一个“早”字,在厂房前新建一栋办公楼,让厂房掩映在山林间,通往公司的路上也打上了水泥路面,两旁装上了漂亮的护栏,小土坡植上了翠绿的草皮。投资100多万元的尾砂库也已完工,将投入使用。

XX公司宏伟壮观的办公大楼完工后,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植上大面积的草皮,晚上亮起了巨大闪烁的霓虹灯。升起了厂旗、挂上了厂徽。同时,调整规范了管理层,设立六部一办管理体系,以点带面起到标榜的作用,其他公司也纷纷行动起来。

六、搞好沼气建设,共建生态家园

沼气池建设不仅是增收节支的经济工程,更是新农村建

设的绿色工程。为了提高农户建设沼气池和改厨、改厕、改栏(三改)积极性,挑选一些熟悉沼气建设业务的干部深入到农户,给一些科技意识强,接受能力快的农户进行宣传发动,同时,还组织示范村的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到太常乡黔中郡村实地参观,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沼气池建设和“三改”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极大的激发出农民群众建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加快了建设生态家园的步伐。

七、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优化环境绿化步伐

结合我镇实际,采取因地制宜方式,狠抓村镇绿化、封山育林、通道造林和荒山绿化。绿化覆盖率、镇居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创建指标的要求。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林”为“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林养林”,加强山、林、水的保护,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开山采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整治。实施生态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过去的工作里,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目前我镇有相当数量的村由于区位优势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低劣,在客观上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难度很大,在主观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建任务还很艰巨。今后我们将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地工作,为不断提高我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努力奋斗!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推荐第5篇: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___镇位于___县西南部,系2005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中由原___镇、___乡和___乡部分行政村合并组建的新镇,全镇现辖面积246平方公里,共有19个村(居)、1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地处沅、泸、辰三县交界之地,319国道和常-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

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素有___县“南大门”之称。长期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在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集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一直十分注重环境的保护,强化资源节约,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自2005年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来,我镇政府和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并且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各级各部门的悉心帮助下,通过近两年的不断努力,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集镇1.2公里水泥路面硬化;黑毛冲等水库的除险保安;舒溪流域4800亩的土地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创建活动也推动了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镇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美化了村容镇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了乡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做法和成果如下:

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高农村环保工作水平,促进

农村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有效载体,为达到创建目的,我们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力组织创建。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创建伊始,成立了党委书记牵头,镇主要领导、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党政一把手做到了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文章版权归好范文 wenmi114.com作者所有!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我们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厂矿企业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制力求切实可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组织力量编制了《___镇环境保护规划》并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优美乡镇的一流风貌。

常抓不懈,搞好环保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的好坏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

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镇内主街道、重点村、重点厂矿企业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组织专题活动。以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全镇人民“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

三、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7月底,镇政府与湖南省银信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___集镇市场开发合同,双方合作开发50亩国有存量土地,通过出让国有存量土地换取工、农贸市场、停车场、休闲广场、道路、下水道、公厕、垃圾站等集镇基础设施。现今已完成319国道集镇段长1.2公里、宽12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完成了筲用路口硬化和下水道建设,完成了集镇道路两边下水道及彩色人行道板铺装绿化、亮化工程,将形成___南大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___镇的经济发展、集镇品位提升,锦上添花。

2005年6月,镇党委、镇政府负责集镇建设日常工作后,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同时成立了城建交通管理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针对___集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集镇综合管理办法,对集镇的镇容镇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交通、建设等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了对集镇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增强居民自觉维护集镇形象的意识。与集镇居民、单位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书,按规定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组建了集镇环卫队,对整个集镇进行保洁。同时,加强了日常巡逻,对违反集镇管理的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取缔以路为市、车辆乱停乱放的行为。

四、机关环保工程建设

为了与集镇环保建设同步,镇党委、政府决定,进一步完善镇机关建设,去年投资几十万,对计生办、机关食堂、政府大门进行整修和新建,同时,建立一个大型垃圾池,并且每天早上和晚上有专人清扫机关内垃圾,以便保证机关内环境洁净,今年又投资40万元,新修一栋干部宿舍楼和一个篮球场,周边规划一片绿化带,机关建设全面完成后将会是焕然一新。

五、开展环卫活动,展示企业形象

近年来___镇作为“3 2”

推荐第6篇:天宝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汇报

2011年天宝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汇报

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位于漳州市区西郊,全镇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075亩,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现有总人口45114人,其中农业人口43814人,非农业人口1300人、畲族1078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07元,2009年5730元,2010年6188元。2008年以来,天宝镇先后获得了漳州市第十届“文明乡镇”称号、2008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8年以来,天宝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工业兴镇、农商联动”的发展战略,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好成绩。在创建卫生城镇工作方面,我镇以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文明城市、整治城乡环境卫生的“四创一整治”、农村“村容整治”行动、九龙江水环境污染治理等活动为契机,加强领导,把握重点,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扎实地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使天宝镇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公民文明卫生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组织领导不断加强

领导高度重视。天宝镇党委、镇政府将创建卫生城镇工作列入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整治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把任务按组织管理、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等分解到各部门、各基层所站,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创卫工作目标管理。镇爱卫办对照省级卫生乡镇的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天宝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实施方案》,把创卫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镇直各有关部门和行政村,并签订了创卫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部门主要领导为第 1

一责任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镇爱卫办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着重解决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三次以上的爱国卫生检查活动,开展集镇市场整顿,重大节日组织卫生清除。镇政府还划拨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制定具体的奖惩办法。注重充分发挥四支队伍的作用。一是镇区环卫队伍。每天增加清扫次数,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镇区各街道做到全天候保洁。二是村保洁队伍。目前镇村有105名保洁员,定人、定点、定期保洁消杀。三是城镇综合管理中队。他们既负责集镇管理,又分片负责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具体实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集市贸易市场管理、车辆交通管理、城镇建设管理。四是行业卫生管理队伍。由医院、爱卫办、工商所、派出所、镇管办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对饮食、食品,公共场所进行依法管理。使行业单位达到证照齐全、设施到位、消毒合格、内外整洁,符合食品和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的标准要求。

二、健康教育不断深入

我们在深化健康教育方面,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健康教育领导力度。镇上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党委委员专门负责抓全镇的健康教育,各村、也组建健教工作班子,明确由分管领导常年负责本单位的健教工作。二是设立固定性的健教宣传阵地。镇区主要街道及各村村委、单位内部、中小学校共建橱窗、板报等健教阵地35个,做到宣传内容每季换一次。三是开设专题健教讲座。各村用文明市民学校进行健康教育,重点讲授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和农民卫生知识应知应会三十题。全镇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开课率达100%;全镇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及格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均80%以上。四是着力开展控烟宣传和禁烟活动,镇区商店、银行、邮电等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都有明显的禁烟标

志和禁烟措施,控烟活动取得显著成果。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全镇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促进了健康行为的养成,形成了个个讲卫生,人人爱清洁的良好风气。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道路建设。几年来,共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对农村道路进行修建硬化,完成张坑、月岭、田寮、过塘、田寮、墨溪、珠里、盘谷等行政村共同近二十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镇区街巷路面硬化率达到100%。二是改水改厕。改水改厕关系人民群众健康与生活品质,是头等大事。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镇自来水厂改建项目投入74万元新建水处理装置,取水泵房及300立方米清水池各一座,建成后日产达3000吨,受益人口1.2万人,工程进展顺利。在改厕的过程中,镇、村、组三级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紧紧抓住户厕改造的有力契机,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到目前为止,全镇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无害化卫生户厕已达到8911户,改厕普及率达到80.06%,农村居住环境切实得到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垃圾场治理、垃圾箱改造。初步统计,全镇20个村共有保洁车76辆、垃圾箱189个、垃圾桶1.3万个、垃圾收集池221个、保洁人员105名、机动运输车20辆、垃圾收集中转池20处,建成垃圾焚烧窑5座(其中凤园2座、大寨3座已经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公厕51座(51座公厕分布在我镇的19个村庄,目前都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四、镇容村貌明显改观

为强化镇区的环卫管理,我镇成立三支工作小组,即日常管理小组、日常清扫队伍、日常保洁队伍。另外,如开展较大规模的统一整治行动时再根据需要抽调人员进行补充和加强。日常管理小组由城管人员5名和督查队4名组成,

主要负责镇区卫生及菜市场的管理和卫生费等的征收,并对镇区交通秩序、乱摆摊设点、乱张贴等各种现象进行监督管理;清扫队伍由外请的13名清扫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镇区六纵四横等大小十几条道路、近十万平米路面的清扫;保洁队伍由聘请的4名保洁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蕉芗路、九一八路等几条主要道路卫生的日常保洁。同时,筹措投入大量资金加强镇区和农村的环境卫生管理整治工作,组织开展镇区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和农村卫生专项整治,开展卫生评比和环境卫生整治周活动。

另外,我镇将“村容整洁”工作与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完成了沿江1公里以内的猪圈拆除工作,涉及10个村(居)委会,210户养猪户,拆除猪圈面积达54804㎡,转移生猪16500头,发放对养猪户的经济补助款148万。至今,已完成了880口,总计8800m³的沼气池建设和962口,总计8926m³的生化池建设任务。我们还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集中力量,全面开展道路、河道、村庄陈年垃圾、杂物清理大行动,对路面及两侧的垃圾、堆积物、乱搭建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整治;对池塘河面的漂浮物、障碍物,岸边的垃圾进行彻底打捞和清理;清除村沟水渠的淤泥杂物;对村庄的公共场所和农户的房前屋后的积存垃圾,杂草杂物全方位清除治理,做到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并按照“六个有”的标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推进卫生整治成果。通过以上工作,有效增强了我镇村民的卫生保洁意识,现村庄保洁已成为全村上下共同的自觉行为,村庄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卫生面貌。

五、除害防病成效显著

我镇的除害防病工作,做到突击与经常、专业队伍与群防群治、消杀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共投入除害经费1.5万余元,每年组

织发动入户喷药消毒四次,投入劳力200多人次,使用各种除害药物396公斤,消杀面积达5万亩次。经过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有效地控制了四害密度,巩固了我镇灭鼠、灭蝇、灭蟑螂的达标成果。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使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镇“四苗”接种率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均达到100%以上。近年来我镇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

我镇的创建工作,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有某些薄弱环节。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一定能把我镇建设成为洁美、文明、开放、繁荣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天宝镇人民政府

2011年2月28日

推荐第7篇: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工作汇报

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工作汇报

镇地处XX市圩南地区,位于兴化、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总)支部,党员1131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XX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201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7.38亿元,利税2.95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部署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2012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2010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XX市首届道德模范。2009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XX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XX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弘扬特色文化,提升创建内涵

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茅山号子和清明会船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茅山石刻、茅山竹筷制作技艺又被列为XX市非遗保护项目。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恢复重建千年古刹景德禅寺。加强茅山特色文化的传承,组建文化中心民乐队,茅山号子老年演唱队以及各村20多支文艺演出队。2012年茅山中心校编撰的《茅山号子》、《歌从茅山来》两本校本教材,齐获XX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2012年举办了首届茅山特色文化艺术节,2013年第二届艺术节又被列为XX市千岛菜花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四、开展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爱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

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泰州或兴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3000多万元。 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3.18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五、加强设施建设,美化镇容镇貌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在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014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突出“改革、务实、统筹”的工作基调,着力破解制约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难题,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幸福家庭夯实基础。截止2014年3月底,全县总人口16.97万人,人口出生率4.63‰,人口自然增长率3.12‰,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8.6%,出生人口性别比109.3。各项质量指标和重点工作均好于往年,现就全县上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传达贯彻全市卫生计生会议精神

5月7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结束后,县、乡各级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对今年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部署,统一了认识,量化了指标,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确保全年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注重效率,“单独两孩”政策全面实施。

我省《关于单独两孩政策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乡镇提前对全县范围内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对象及其生育意愿进行了摸底调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意见》。利用门户网站、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发放宣传单、与群众面对面宣传解释等方式大力宣传单独两孩政策。同时组织县、乡、村计生干部对“单独两孩”政策解读、申报程序、提交资料、办理时限、办理方式等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因为宣传、摸底到位,群众申领“单独两孩”再生育证时,县、乡两级在两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对已申领“单独两孩”生育证的对象列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重点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县共有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对象95户,其中育龄妇女年龄在20—30周岁的约占58%,31周岁以上的约占42%。审批“单独两孩”生育证1例。

2、优质服务,“两项工程”工作扎实推进。

为了全面提高我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专栏、逢集遇会、“科技之春”进村入户等常规宣传外,今年我县结合多年开展“两项工程”的工作经验,组织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拍摄制作了一部以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和技术服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宣传片,深入乡镇、村组,组织群众观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群众了解“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检查服务的内容、项目。提高了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引导她们积极接受检查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阅读和理解文字性宣传资料困难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就近为群众提供服务。为了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我们以村组为单位,对检查对象达到100人以上的村组,利用村计生、卫生室就地开展检查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检查服务率。三是稳步扎实推进,按期完成既定任务。我县从三月份全面启动“第四轮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检查服务工作,全县共计应查35486人(其中常住人口35032人,流动人口454人),计划年内完成45%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5187人,占应查人数35486人的14.6%。查出患有不同类型疾病1432例,患病率为27.6%,治疗1432例,治疗率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共检查535对(1070人),占应检查对象1640对(3280人)的32.6%。

3、以人为本,计生群众办证方便快捷。

在方便群众办证方面,坚持转变作风,以人为本,规范办证流程,及时、便捷地做好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工作,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一是全方位公开办证流程。我县制定出台了《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简化了办证程序,明确了人员职责。通过便民卡、宣传单、媒体网站、设立公开栏等形式,对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条件、程序、时限、申请表和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公开,服务承诺、咨询电话等信息。二是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全县8镇1乡计生站均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明确专人办理,实行首问责任制,严格落实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六项工作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建立服务评价和反馈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和即办制度。对办证咨询的群众,一次性告知办证流程和所需资料。对要求办证的育龄群众,只要提供的材料齐全,实行即时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拖延办理。

4、稳步推进,计生奖扶惠及群众。

今年以来,我县奖扶工作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方针,遵循“谁调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于3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奖扶对象“大审核”活动,做到所有奖扶对象“应奖尽奖、应退尽退”。目前,确认各类奖扶对象共计340人,其中国家奖扶对象226人,新增16人;特别扶助对象累计23人,新增2人(伤残);农村独女户奖励扶助对象累计41人,其中新增9人;市奖励扶助对象累计50人,其中本年新增16人,审核确认全县双女绝育户247户(465人),一次性兑现奖励扶助金56.28万元。圆满完成了奖励扶助“零误差”数据上报工作。同时,重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工作。2014年全县选定230户计划生育家庭户进行帮扶,按照“典型引路、项目扶持、部门包抓”的思路,实行“五长”(县长、局长、镇长、村长、中心户长)抓示范进行帮扶,年内计划投入资金230万元,目前累计完成资金投入60余万元。二是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落实工作。全县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对象共计36人,为了能够及时将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经过与多部门协调,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发放方式由之前单位(乡镇)现金兑现方式转变为一卡通兑现方式,全部兑现到位。三是失独家庭奖扶工作。我县先后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和《XX县农村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夫妇养老安置工作实施意见》,为全县22户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46万元,对失去生活能力及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免费安置在敬老院生活。目前,有3位失独老人已安排入住敬老院,1户失独家庭正在省卫计委指定医院享受免费再生育技术服务。联合民政、人武、总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开展以“关怀关爱失独家庭,打造惠民计生、推动社会和谐”的主题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关心照顾失独老人,解决他们实际困难,让失独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5、科学管理,“一证通”使用率明显提高。

“一证通”系统全面启用以来,各使用单位均能应用“一证通”开展办证和服务工作,应用情况良好。全县“一证通”系统应用率达到85%。通过“一证通”系统的应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6、全面覆盖,流动人口服务贴近群众。

一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全县现有流动人口10398人,其中流出人口7808人,流入人口2590人。为了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我县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率先推行“以房管人、以院绘图、以户建档,挂牌服务”的服务模式,目前,该模式运行良好,待进一步完善成熟后,逐步在全县推广。

二是将县域内流动人口纳入管理。根据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需要,我县从3月1日至3月31日,组织全县各乡镇(街)计生站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流动人口调查摸底工作,将县域内4523户(16238人)流动人口数据录入全员人口信息库,各乡镇利用qq群,随时互通信息。通过此举,不仅可以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口数据决策依据,而且对县域内流动人口实行了动态管理,就近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三关爱三服务”活动。在开展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温馨服务”为主题的“三关爱三服务”活动中,全县累计发放计生宣资料12000余份,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共188人,发放慰问金7762元,米面油4130斤。

7、部门联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形成合力。

针对我县近年性别比持续偏高的问题,我县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宣传倡导,政策激励。利用县上大型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宣传,在群众中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婚育新风尚,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女孩行动的氛围。同时,加强人口计生政策与相关普惠政策的衔接,加大对独女户和双女绝育户的倾斜力度,在全县事业单位招聘中,对农村双女绝育户、城乡独女户子女下沿10分录取;全县247户双女绝育户除享受合疗费用减免外,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的奖扶资金,直到纳入市级奖扶为止。营造了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建立部门定期督查制度。三月份,联合县公安、工商、卫生、药监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辖区的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药品营销公司及药店,重点就b超机使用许可和登记备案、从业人员监管,妇产科接诊登记和检查,终止妊娠的药物和盈利性计生器具的进货来源、销售、批号数量进行了检查。依照《陕西省出生实名登记实施方案》,对于各医疗机构产科进行了出生实名登记检查。依法查处了非法经销计生药具的个体户,收缴了违法计生器具200余盒(箱)。并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三是优质服务,规范管理。建立和规范孕情管理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出生实名登记、二胎全程优质服务、新生儿死亡报告的管理以及对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审批。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治理。

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母亲健康检查工作中,因为孩子上学,外出务工等原因,育龄群众流动性大,加之农村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还不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动员群众参与检查难度较大;另外,查治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没有纳入合疗定点机构,群众治疗费用需自己承担,有好些群众,只查不治,查治效果不够明显。

2、在办理计生证明时,由于部分农村育龄妇女外出务工时间较长的,生育和节育信息无法确切掌握,依据诚信承诺给予办证,信息可能失真。

3、由于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入住新型小区,在短期内管理服务难度较大。

4、打击“两非”工作中,人为干预的过程难以发现,违法证据难以采集取证,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任务艰巨。

四、征求意见和建议

(一)广大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1、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参公入序。

2、办证难,程序多,简化各种申报和网上办证程序。

3、独生子女户奖扶资金少,对少生优生形不成有效激励。

4、严厉打击违法计划生育,迅速遏制性别比失衡势头。

5、改革现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将部门协作落到实处,不要将均等化服务停留在口号上。

6、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技能和服务水平。

7、失独家庭养老问题,需要形成多部门配合,定期探访,随时了解失独家庭生活情况的机制。

8、给计生工作者解决岗位特殊津贴补助。

(二)市人口计生局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行业存在的“四风”问题

1、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机构改革调研少,加大卫生计生改革力度。

2、培训不够,业务新知识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建议多办学习班。

3、各类型创建开展太多,但推动工作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4、习惯于靠会议和文件落实工作,安排多,督查少,深入基层指导解决问题少,只注重半年和年终的考核,要加大平时的明查暗访力度。

5、检查考核中,听汇报、看资料多,进村入户明查暗访了解真实情况少,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改进考核办法。

(三)人口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方面亟待加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转变作风,加强系统内党风廉政方面的教育和考核。

2、受机构改革影响,计生干部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安于现状,计生工作人员思想有波动,工作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有等待观望现象。

3、加大对系统内违法违规事件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做到预防与惩治并举。

4、多深入基层了解计生干部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5、加强职能转变后的服务观念教育,彻底转变以“罚”代“管”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模式。

推荐第8篇: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工作汇报

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工作汇报

镇地处XX市圩南地区,位于兴化、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支部,党员1131人。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XX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XX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利税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XX年镇党委被

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XX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XX市首届道德模范。XX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XX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XX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茅山号子和清明会船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茅山石刻、茅山竹筷制作技艺又被列为XX市非遗保护项目。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恢复重建千年古刹景德禅寺。加强茅山特色文化的传承,组建文化中心民乐队,茅山号子老年演唱队以及各村20多支文艺演出队。XX年茅山中心校编撰的《茅山号子》、《歌从茅山来》两本校本教材,齐获XX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XX年举办了首届茅山特色文化艺术节,XX年第二届艺术节又被列为XX市千岛菜花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爱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

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泰州或兴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 3000多 万元。

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

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XX年在 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镇位于达州主城区西南方向的州河岸边,离市中心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234个村小组,总人口61670人,拥有耕地面积万亩,

森林面积万亩,城镇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是达州机场和XX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所在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襄渝铁路纵贯南北,州河航运通江达海,河市机场飞向全国,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交通便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是XX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在市县的领导下,河市镇立足本镇实际,结合镇情,围绕“思想促镇、文明构镇、科技兴镇、教育强镇”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现将近年来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乡镇工作作为提升乡镇形象、改善乡镇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创建过程中,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要通过文明创建,让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感觉好心情,人人具有好身体,让人民群众感到幸福、感到自豪、感到希望、感到力量。

机构健全,措施过硬。提出创建市级文明乡镇的目标后,我镇立即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邓林先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同时,将镇辖

区内的工商、派出所、建管、国土、社区、医院、学校等相关部门领导纳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并且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河市镇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强思想、重行动、出成绩”的创建工作方针;同时,向参会的各部门、各社区强调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将创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将创建效果与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教育、惩戒、激励三管齐下,确保了“一个目标干到底,一种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体制完善,管理精细。围绕场镇的长效管理,我镇积极探索建立了联创联建、综合执法、居民自治“三位一体”的场镇管理长效机制,为场镇创建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联创联建,即镇党委、政府包片领导挂包社区(村),镇机关干部及镇级部门挂点社区,督促社区抓好工作落实;综合执法,即实行环境文明、场镇管理、场镇绿化、以及建管、工商、派出所、文化、国土、学校等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无缝隙全覆盖、无空档全天候”管理。居民自治,即每个社区均成立了居民自治理事会,建立了文明社区创建协调会,制订了社区居民公约、社区社会治安、社区文明环境等自治措施,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融入广大居民的工作、生活之中,把场镇管理和创建工作转化为每个居民的

自觉行动。目前,整个河市镇有文明劝导员200余名。

为实现场镇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建立了“环环相扣、月月考评、上下呼应、规范高效、开放创新、日清日洁”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一方面我们从倾听居民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入手,开设了创建投诉热线,定点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发现问题入手,镇政府成立了以治理办为主的创建巡查组。巡查组每天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查清责任主体,督促解决问题,并将梳理分类的问题及时上报党政领导。镇党委、政府领导就发现的问题指定专人进行分类梳理,及时将问题分派到各职能部门处理。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就本部门的问题迅速解决,对未按时解决的,镇创建办进行通报,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问题的根本性转变,做到了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

人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更是文明创建活动的源泉和活力所在。真正永葆创建生命力的长效机制是以居民自治,让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自觉参与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为此,在创建工作思路上,我们明确提出了“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居民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建的良好氛围。

级级带动。镇党委书记、镇长等领导经常深入背街小巷、

单位社区,走访群众,进行调研,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上街头检查文明,并组织现场办公。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辖区内县、镇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对爱国文明和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同时,镇党委、政府领导带头参加各阶段的集中性创建活动,既当组织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宣传员。在镇领导的带动下,我镇创建工作一次次升温,一次次掀起高潮。

层层发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动员会,号召全体居民积极投身创建活动。镇党委、政府还在河市广播站以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创建宣传标语;并要求各部门、各社区均设立宣传教育栏,并定期更换内容。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特别是近年来的创建工作,给河市镇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全镇上下对创建工作形成了共识,产生了共鸣,达成了共为。

部门联动。为治理一些“老大难”问题和场镇管理顽疾,在综合执法和联创联建的基础上,城管、工商、派出所、建管站等执法单位经常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实行联合整治,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难点问题。

社会推动。一方面镇政府组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知荣辱、革陋习、树新风、清五清、治五乱”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社区及各类企业纷纷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建功立业,如:开展“文明劝导”、“争当文明使者,争做

创建主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

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我镇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始终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为重点,以创建安全文明健康社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场镇健康教育活动,真正把“健康理念”转变成居民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是行业健康教育得到加强。以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做好学生健康行为教育,在学校坚持开设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控烟、环保、健康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二是社区健康教育不断深入。以需求为导向,以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及县级有关部门服务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人群,把健康教育与居民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比如今年县妇联就在我镇召开了“关爱生命、健康母亲”专题知识讲座,并在我镇开展了洁美家园评选活动。

精神文明长抓不懈。“场镇美不美关键看素质”,“种树培其根,育人养其心”。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是我们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政府一直号召全体学生和居民倡导文明新风,在社区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做合格小公民 “五小”、“小手牵大手、创建路上一起走”等活动;并广泛开展了“讲社会公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讲职业道德,在单位做个好

职工;讲家庭美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讲学习品德,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四讲四做”公民道德活动,以及创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居民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经济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重中之重。只有物质文明发展好了,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只有镇域经济发展强了,创建工作才有基础。我镇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推进经济发展,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济建设面临极大挑战。我镇充分解读党和国家有关政策,适时提出建设“ 工业强镇、交通重镇、旅游新镇、文化大镇”的发展目标,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危机。农业方面,苎麻种植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较大,我镇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民实现多元化种植,分散压力,一方面积极寻找新项目、新品种、新方法降低苎麻种植成本,为农民减负;工业上,我镇从政策、手续等方面积极为镇内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共度危机,共谋发展,积极促进智鹏麻纺的恢复投产,以达到以工带农的目的;商业上,积极规范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经营秩序,狠抓招商引资,力促商业兴盛。

主动积极配合,抓住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大部分位于我镇的XX市化工园区建设为我镇经济发展

提供了难得机会。我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市县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化工园区建设,积极为园区找项目、引投资。园区建设一方面解决了我镇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一方面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为我镇建设工业强镇提供了有利时机。

做好其他方面的经济建设工作,实现经济全方位发展。

襄渝铁路复线建设、达州环城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均经过我镇。我镇花大力气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积极解决相关问题,为工程建设减少障碍。

XX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突出“改革、务实、统筹”的工作基调,着力破解制约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难题,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幸福家庭夯实基础。截止XX年3月底,全县总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各项质量指标和重点工作均好于往年,现就全县上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5月7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结束后,县、乡各级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对今年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部署,统一了认识,量化了指标,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确保全年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1、注重效率,“单独两孩”政策全面实施。

我省《关于单独两孩政策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乡镇提前对全县范围内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对象及其生育意愿进行了摸底调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意见》。利用门户网站、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发放宣传单、与群众面对面宣传解释等方式大力宣传单独两孩政策。同时组织县、乡、村计生干部对“单独两孩”政策解读、申报程序、提交资料、办理时限、办理方式等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因为宣传、摸底到位,群众申领“单独两孩”再生育证时,县、乡两级在两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对已申领“单独两孩”生育证的对象列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重点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县共有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对象95户,其中育龄妇女年龄在20—30周岁的约占58%,31周岁以上的约占 42%。审批“单独两孩”生育证 1例。

2、优质服务,“两项工程”工作扎实推进。

为了全面提高我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专栏、逢集遇会、“科技之春”

进村入户等常规宣传外,今年我县结合多年开展“两项工程”的工作经验,组织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拍摄制作了一部以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和技术服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宣传片,深入乡镇、村组,组织群众观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群众了解“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检查服务的内容、项目。提高了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引导她们积极接受检查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阅读和理解文字性宣传资料困难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就近为群众提供服务。为了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我们以村组为单位,对检查对象达到100人以上的村组,利用村计生、卫生室就地开展检查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检查服务率。三是稳步扎实推进,按期完成既定任务。我县从三月份全面启动“第四轮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检查服务工作,全县共计应查 35486人,计划年内完成45%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5187人,占应查人数35486人的%。查出患有不同类型疾病1432例,患病率为%,治疗1432例,治疗率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共检查535对,占应检查对象1640对的%。

3、以人为本,计生群众办证方便快捷。

在方便群众办证方面,坚持转变作风,以人为本,规范办证流程,及时、便捷地做好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工作,

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一是全方位公开办证流程。我县制定出台了《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简化了办证程序,明确了人员职责。通过便民卡、宣传单、媒体网站、设立公开栏等形式,对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条件、程序、时限、申请表和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公开,服务承诺、咨询电话等信息。二是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全县8镇 1乡计生站均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明确专人办理,实行首问责任制,严格落实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六项工作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建立服务评价和反馈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和即办制度。对办证咨询的群众,一次性告知办证流程和所需资料。对要求办证的育龄群众,只要提供的材料齐全,实行即时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拖延办理。

4、稳步推进,计生奖扶惠及群众。

今年以来,我县奖扶工作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方针,遵循“谁调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于3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奖扶对象“大审核”活动,做到所有奖扶对象“应奖尽奖、应退尽退”。目前,确认各类奖扶对象共计340人,其中国家奖扶对象226人,新增16 人;特别扶助对象累计23人,新增2人;农村独女户奖励扶助对象累计41人,其中新增9人;市奖励扶助对象累计50人,其中本年新增16人,审核确认

全县双女绝育户247户,一次性兑现奖励扶助金万元。圆满完成了奖励扶助“零误差”数据上报工作。同时,重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工作。XX年全县选定230户计划生育家庭户进行帮扶,按照“典型引路、项目扶持、部门包抓”的思路,实行“五长”抓示范进行帮扶,年内计划投入资金230万元,目前累计完成资金投入60余万元。二是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落实工作。全县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对象共计36人,为了能够及时将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经过与多部门协调,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发放方式由之前单位现金兑现方式转变为一卡通兑现方式,全部兑现到位。三是失独家庭奖扶工作。我县先后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和《XX县农村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夫妇养老安置工作实施意见》,为全县22户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46万元,对失去生活能力及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免费安置在敬老院生活。目前,有3位失独老人已安排入住敬老院,1户失独家庭正在省卫计委指定医院享受免费再生育技术服务。联合民政、人武、总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开展以“关怀关爱失独家庭,打造惠民计生、推动社会和谐”的主题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关心照顾失独老人,解决他们实际困难,让失独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5、科学管理,“一证通”使用率明显提高。

“一证通”系统全面启用以来,各使用单位均能应用“一证通”开展办证和服务工作,应用情况良好。全县“一证通”系统应用率达到85%。通过“一证通”系统的应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6、全面覆盖,流动人口服务贴近群众。

一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全县现有流动人口10398人,其中流出人口7808人,流入人口2590人。为了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我县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率先推行“以房管人、以院绘图、以户建档,挂牌服务”的服务模式,目前,该模式运行良好,待进一步完善成熟后,逐步在全县推广。

二是将县域内流动人口纳入管理。根据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需要,我县从3月1日至3月31日,组织全县各乡镇计生站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流动人口调查摸底工作,将县域内4523户流动人口数据录入全员人口信息库,各乡镇利用qq群,随时互通信息。通过此举,不仅可以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口数据决策依据,而且对县域内流动人口实行了动态管理,就近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三关爱三服务”活动。在开展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温馨服

务”为主题的“三关爱三服务”活动中,全县累计发放计生宣资料1XX余份,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共188人,发放慰问金7762元,米面油4130斤。

7、部门联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形成合力。

针对我县近年性别比持续偏高的问题,我县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宣传倡导,政策激励。利用县上大型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宣传,在群众中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婚育新风尚,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女孩行动的氛围。同时,加强人口计生政策与相关普惠政策的衔接,加大对独女户和双女绝育户的倾斜力度,在全县事业单位招聘中,对农村双女绝育户、城乡独女户子女下沿10分录取;全县247户双女绝育户除享受合疗费用减免外,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的奖扶资金,直到纳入市级奖扶为止。营造了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建立部门定期督查制度。三月份,联合县公安、工商、卫生、药监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辖区的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药品营销公司及药店,重点就b超机使用许可和登记备案、从业人员监管,妇产科接诊登记和检查,终止妊娠的药物和盈利性计生器具的进货来源、销售、批号数量进行了检查。依照《陕西省出生实名登记实施方案》,对于各医疗机构产科进行了出生实名登记检查。依法查处了非法经销计生药具的个体

户,收缴了违法计生器具200余盒。并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三是优质服务,规范管理。建立和规范孕情管理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出生实名登记、二胎全程优质服务、新生儿死亡报告的管理以及对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审批。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治理。

1、在母亲健康检查工作中,因为孩子上学,外出务工等原因,育龄群众流动性大,加之农村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还不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动员群众参与检查难度较大;另外,查治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没有纳入合疗定点机构,群众治疗费用需自己承担,有好些群众,只查不治,查治效果不够明显。

2、在办理计生证明时,由于部分农村育龄妇女外出务工时间较长的,生育和节育信息无法确切掌握,依据诚信承诺给予办证,信息可能失真。

3、由于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入住新型小区,在短期内管理服务难度较大。

4、打击“两非”工作中,人为干预的过程难以发现,违法证据难以采集取证,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任务艰巨。

广大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1、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参公入序。

2、办证难,程序多,简化各种申报和网上办证程序。

3、独生子女户奖扶资金少,对少生优生形不成有效激励。

4、严厉打击违法计划生育,迅速遏制性别比失衡势头。

5、改革现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将部门协作落到实处,不要将均等化服务停留在口号上。

6、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技能和服务水平。

7、失独家庭养老问题,需要形成多部门配合,定期探访,随时了解失独家庭生活情况的机制。

8、给计生工作者解决岗位特殊津贴补助。

市人口计生局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行业存在四风的问题

1、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机构改革调研少,加大卫生计生改革力度。

2、培训不够,业务新知识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建议多办学习班。

3、各类型创建开展太多,但推动工作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4、习惯于靠会议和文件落实工作,安排多,督查少,深入基层指导解决问题少,只注重半年和年终的考核,要加

大平时的明查暗访力度。

5、检查考核中,听汇报、看资料多,进村入户明查暗访了解真实情况少,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改进考核办法。

人口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方面亟待加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转变作风,加强系统内党风廉政方面的教育和考核。

2、受机构改革影响,计生干部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安于现状,计生工作人员思想有波动,工作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有等待观望现象。

3、加大对系统内违法违规事件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做到预防与惩治并举。

4、多深入基层了解计生干部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5、加强职能转变后的服务观念教育,彻底转变以“罚”代“管”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模式。

推荐第9篇:银河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

银河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

近年来,银河镇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提出经济和环保“双赢”的发展目标,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全面进步的理念出发,以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为抓手,确保广大农村群众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真正得到实惠。下面,将我镇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萍乡市东部,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和320国道贯穿境内。全镇人口4万,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1万亩,下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近年来,按照“工业强镇、农业富民、社会和谐、环境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镇现有招商引资在建项目1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有赛德太阳能、恒磁电子2个,5000万元以上有5个,分别是大富乳业、杜仲茶、东方医药包装、博鑫陶瓷、苏记供港蔬果。全镇形成了以煤炭、鞭炮烟花、建材、电子元件、单晶硅、医药包装、建筑、食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格局。不断加大投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累计完成乡村水泥公路硬化237公里;修建了银河大桥、银凤大道;建成了全市一流的乡镇敬老院;改造了银河卫生院。我镇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文明村镇创建先进村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乡镇”、“萍乡市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先进乡镇”、“萍乡市十大魅力乡镇”;2009年我镇被评为“全省农村土地规

范化服务示范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二、具体做法

(一)抓机遇,明确生态乡镇创建目标

近几年来,我镇在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正快速进入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和人民生活水平、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的新阶段。但也是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和谐矛盾突显的时候,国家环保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生态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一系列创建活动,这恰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找到了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有力抓手。经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后明确了我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一方面通过各渠道的加强宣传,营造声势,广泛发动。结合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的战略部署,把创建活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农村环保工作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战略来抓。另一方面我们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责任到人。党政一把手做到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同时强化考核、落实责任,把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纳入了各线,各村、企事业单位环保目标责任书和绩效考核范围。

(二)抓重点,治理污染与发展生态并进

一是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不断强化环境专项管理,在污染治理和污染控制工作中,重点加大企业三废的治理和养殖合作社的排污处理,严格控制未达标污染物排出矿区、厂区, 2

要求企业在废水、废气整治基础上,进一步抓清洁出产,厂容厂貌等工作。同时,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对污染大,没有环保治理设施的新建项目,一律不得施工建设,对已建项目或在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确保验收率达100%。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树立人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是开展综合环境治理。以创建“整洁、健康、宜居”环境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按照“三绿化一处理”要求,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共投入260万元用于清理各类垃圾、新建垃圾池、购置垃圾箱和垃圾清运车。目前全镇范围内共建垃圾池137个,小型垃圾处理站8座,集中式垃圾处理中心1座,沤肥窖8个,下发垃圾筒290只,主干线路清障除草27公里,所有主干道都安排了人员每日清扫,常年保持干净整洁。重点打造了岭下绿色生态示范点、星子冲环保节能示范点、棉花园蔬菜产业发展示范点。各村聘请专职保洁员进行环境卫生清扫。全镇已形成了“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认真做好农业项目申报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扶农补助资金;走特色路,打造品牌促效益,依托“格林米特”、“大富康园”、“苏记”、“鹤寿”等品牌,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机构,以特色增效益;提升畜牧养殖水平,通过大富奶牛、杜仲生猪等养殖基地建设,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依托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 3

作组织23家;把握发展生态农业大方向,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发展养殖业,把畜禽养殖污水的治理与高效生态农业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农田防汛、森林防火、动物防疫工作力度。

(三)抓和谐,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通过全民参与,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一是以美化村庄为着力点,推进村庄整治。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完成河下、陇田、邓家田等一批重点整治村验收的同时,将条件较成熟的墨溪、紫溪等村列入今年“重点整治村”。二是以精神充实为切入点,培育文明新风。村村建立活动室、农家书屋,并开通农民信箱、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对群众的科技文化教育,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专门组建民间文艺组织,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用健康文明的活动取代封建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其他先进乡镇,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加大整改力度;进一步提升我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镇容镇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现代化生态乡镇而不懈努力。

推荐第10篇:创建市级旅游名镇的汇报材料

长轩岭镇创建市级旅游名镇

工 作 汇 报

一、长轩岭镇的基本情况

长轩岭镇是武汉市及武汉市黄陂区北部中心镇,也是木兰生态旅游区的核心镇,距武汉市城区60公里,距黄陂城区24公里。辖区北临黄陂区姚集镇、蔡店乡,东临黄陂区木兰乡、木兰山风景区,南连黄陂区罗汉寺街,西与黄陂区李家集街和湖北省孝感市接壤,连接湖北和河南、贯通京珠高速公路的木兰大道贯穿全境(该大道属省级公路,过境里程12公里)。

全镇有31个行政村,2个社区,有366个自然湾(其中:一般村25个,中心村6个)和2个小城镇。其中,长轩岭镇驻地明清街为武汉市重点小城镇,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3.8平方公里,建有百年老校黄陂三中、黄陂区中医院长轩岭院区和一部份区直区域性派驻机构,是黄陂区北部的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中心。全街常驻人口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4500人,城镇人口11500人。

长轩岭全境属大别山南麓西段余脉,呈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华中地区珍稀植物繁育基地)、总体库容2.9亿立方米的梅院泥大型人工灌溉系统(也是黄陂区的战略水源地)、贯穿南北达21公里的滠水河(也称黄陂母亲河,在谌家咀汇入长江)和木兰天池景区。

二、创建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在武汉市旅游局和黄陂区委区政府以及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深入扎实地开展创建工作,突出硬件建设、加强软件建设、严格创建标准,重在创建、重在落实、重在实效,积极创建“全市旅游名镇”。

对照《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评定暂行管理办法》和《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评选标准》,结合长轩岭镇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有以下举措:

(一)坚持正确定位,切实提高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黄陂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我镇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我镇的旅游业被列入黄陂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我镇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是“一中心、二景区、三带”, 一中心即构建长轩岭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二景区即强力推进木兰天池争创5A级景区,石门古镇项目,三带即沿黄土路、十素路、十泡路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根据我镇的实际和特点,镇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的旅游发展工作领导组,把旅游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定位在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先后聘请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制订了《长轩岭镇总体规划》、《石门山乡控制性详细规划》、《长轩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木兰天池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木兰御园建设规划》、《木兰生态旅游区换乘中心详细规划》等。二是利用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民参与,切实增强广大干群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三是把精

神文明建设作为创建的重要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把旅游景区、宾馆、饭店、车站、出租车和市场作为活动的重点,不断提高与旅游相关产业的服务质量,使创建的内容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成果不断扩大,覆盖面不断拓宽。

(二)坚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加快旅游景区建设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休闲、参观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在旅游景区项目建设过程中,镇政府积极给予支持和帮扶,及时解决景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确保各景区建设顺利实施并尽快发挥效益。一是支持木兰天池三期开发。按“四位一体”的方式整合木兰天池、素山寺森林公园、木兰西湖、梅店古镇四大片区,以“木兰天池”旅游品牌为统领,整体布局“一心两翼、四大片区”,形成“七彩天池”特色旅游休闲产品体系,把木兰天池风景区打造成木兰生态旅游区的生态休闲旅游龙头、中国中部标杆的旅游品牌、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目前,木兰天池四星级宾馆建设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十一可对外营业;二是支持木兰御园五星级宾馆建设。该项目地处太阳湖库区,分三期总投资3亿元。第一期是五星级旅游综合接待中心,可接待高端住宿及大型会议,第

二、三期以种植与观赏景观和商业小集镇为主。该项目五星级“木兰御园度假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将于年底开园迎宾;三是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和农副产品的开发升级。在巩固和提高已建成的总面积达7万余亩的七大农业板块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把万丰公司航空净菜、快生菜基地建成长岭最好、黄陂一流的产业板块。积极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

改造和设备更新,不断提高脉地湾萝卜、葛粉、豆丝、糍粑、茶叶、板栗、香菇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引导和帮助企业注册商标和申请“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论证,扩大产品知名度。四是旅游经济效益辐射作用强。2010年农副产品销售达2000万公斤,全镇实现GDP13.5亿元,旅游业年接待量达到100万人次,带动我镇农副土特产年销售收入1.64亿元,产品主要销往武汉星级酒店、农家乐经营点、武商、中百等大型超市和上海、北京等地,并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深受市民青睐。全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占全镇GDP的20%。

(三)立足长远发展,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根据区政府对我镇旅游的准确定位,我们将全镇作为一个大的景区,让游客感到处处都是旅游景区来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十分重 视全镇的环境综合整治,狠抓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了亮化工程,安装了路灯200余盏、明清街、新建街刷黑道路2.4万平米、短岭居民点新建花坛12个,修建排水沟1000米。二是成立镇环境保洁公司,整合城管中队力量治理占道经营,聘请环卫工8人,实行环卫工作专班负责。购买洒水车、环卫宣传车各一台,不断加强循环宣传环卫知识,进一步改善辖区内的卫生条件。三是积极投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30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4亩,日处理污水1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预计“十一”前可投入使用。四是大力推进十松—素山寺旅游公路项目。该公路属武汉市二级生态示范路,总投资1.2亿元,全长16公里。该项目已经全面启动,今年10月1日建成后,可提高木兰天池、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通达功

能,加快周边15个村湾的新农村建设,促进农家乐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创建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

我镇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旅游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不足,表现在:一是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还不多;二是旅游宣传的力度还不够,知名度还有待提高;三是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四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还不够,广大农民的素质须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在搞好现有旅游项目服务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十素公路、木兰御园五星级度假中心、木兰天池三期开发等旅游项目建设,及时帮助解决这些旅游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使这些项目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加快我镇旅游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品位。积极支持知青岁月进一步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知青特色旅游景点。

二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我镇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城镇开发秩序,加大查违控违工作力度,更好的服务于我镇旅游经济的发展。对长轩岭明清街进行全面升级,实施整体绿化、亮化、景观化改造,提升旅游大通道及多景区交通结点的旅游功能。

三是加强辖区内旅游企业的培训和管理,使它们做到诚信经营、规范运作。学习借鉴郫县农科村农家乐经营管理模式,统一规范业主证照、农家乐标识、餐饮设施的管理。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加强从业人员餐饮厨艺、民俗文化、旅游接待、服务礼仪、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为我镇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11篇: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解说词

“天地之中”第一镇

----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申报全国特色景观

旅游名镇示范专题片解说词

一、古镇概况及历史沿革 气肃天重九,山围地正中。 高台瞻皓月,古庙拜元公。 圭尺遗衡在,衣冠雅兴同。 携樽忻共醉,不数晋人风。

“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

登封市告成镇,古名阳城,地处郑州西南,登封市区东南部,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所在地。全镇总面积72.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99个村民组,总人口44289人。1998年10月被确定为“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2003年被郑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乡镇”,2006年被评为“郑州市2003—2005年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乡镇”,2007年被授予“郑州市卫生镇”,2008年被授予“河南省卫生镇”的光荣称号,2010年被授予“郑州市重点镇”。

告成的建制几经变更,夏为阳邑;西周改为颍邑;东周为阳城;秦汉时为阳城县所在地,属颍川郡;三国纳颍阳县;后魏(386年左

右)设阳城郡;唐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神毕,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归属河南郡;五代为阳邑县;金兴定八年(1222年)并入登封,为曲河镇;清康熙年间为曲高里,辖告成、曲河一带12个村庄;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登封县第五区;民国25年(1936年)登封设八个区,告成为第一区,第七联保;民国31年(1942年)改为告成镇。1948年登封解放后为第五区; 1958年成立告成人民公社;1983年开始实行政社分开,改为告成乡,1994年撤乡设为告成镇。

二、资源景观丰富独特

告成,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嵩山脚下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人文渊源,拥有国家、省、市、登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观星台、王城岗及阳城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有唐代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的历史史实,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观星台,有堪称“华夏第一都”的王城岗文化遗址;历史文化名人仓帝、许由、大禹、周公姬旦、陈胜、鬼谷子、郭守敬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活动遗迹。历史的积淀经过千百年的融合、发展、升华,形成了告成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基本特征和勤劳、智慧、开拓的人格魅力。这既是告成一笔宝贵的财富,又是我们今天前进的不竭源泉,是抒写昨天的历史、描绘明天的辉煌取之不尽的宝藏。

(一)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

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测建筑。测景台创立于西周(约公元前1037年),周公为测日影定地中在此建土圭,唐代(723年)由南宫说仿旧制改建石圭,用以测量周公所确立的“天地之中”。观星台建于元代(1276—1279年),郭守敬以此为中心点观测并推算出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比欧洲早了300多年。

(二)王城岗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告成镇西北约0.5公里处的土岗上。王城岗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为主,兼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以及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遗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为学术界研究夏文化提供了全新的重要资料。

(三)古阳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告成镇东北部。城内暴露着东周时期城市输水用的成套陶瓷管道,总长约1000米,共有“澄水池”、“开关阀门”、“陶水管”、“三通四通”等建筑遗存,把我国的城市自来水供用技术提前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东周时期。特别是在古阳城内外的发掘中,已经出土了不少印制有“阳城仓器”和“阳城”陶文戳记的战国陶器和汉代筒瓦,为证明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阳城就在这里,提供了可靠的文字依据。

(四)石淙河风景区

石淙摩崖题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淙河在告成镇东约3公里处,因武则天曾在此大宴群臣,饮酒赋诗,观赏秋景,故名“石淙会饮”,由此也就成为中岳嵩山的八大景之一。

(五)八方遗址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告成镇八方村东南。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出土遗物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属仰韶文化前期和中期遗存。

(六)曲河瓷窑遗址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告成镇曲河村。曲河瓷窑始烧于晚唐到五代,该窑生产的珍珠底刻花瓷器是我国制瓷历史上此类装饰的鼻祖。曲河窑是研究我国陶瓷史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七)冶上冶铁遗址

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告成镇冶上村,分布在冶上河南岸的山坡台地上。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地、炉渣及未成形的铁块。冶上冶铁遗址,对研究我国冶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八)箕山名胜

箕山,距告成景区南五公里。因形如簸箕,故名箕山;又因许由曾隐居于此,得名许由山。许由因避尧、夏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均在此地。自巢父、许由为隐士鼻祖始,箕山遂名冠天下,为文人骚客所传唱。

(九)颍水二景

颍水春耕:颍水春耕是登封八景之一。颍河两岸,多为梯田,

每年春耕开始时,农夫在颍水河畔耕田种地,耕牛拉犁前边走,农夫扶犁后边行,扬鞭驱犊,南耕北耘,人畜倒影,臵于水中,好像一幅天然的春耕图案,煞是好看。

玉溪垂钓:位于告成镇石羊关村东南、田家沟村北部白沙水库岸边。这里湖水清冽,坦荡平静,鱼群贯游。紧挨关峡一条崎岖小道,可绕玉溪湖畔。湖中有一巨石,约9米见方,三分之二没于湖中,相传古为许由和巢父钓鱼的地方。

(十)鬼谷子洞

鬼谷子洞为战国时期鬼谷子王诩讲学的地方,位于告成镇北沟村肖家沟河东岸土崖壁上,距沟底4丈,其上长满青梢,以镢出一条小路,可缓步攀上。

(十一)石羊关遗址

石羊关遗址,位于告成镇石羊关村南200米处的土岗上。采集的有陶器和石器、蛋壳陶片及陶环。根据其特征,应为龙山中晚期至二里头时期文化遗存。

三、景区建设日新月异

金色的季节,“华夏古都”告成大地上,美景醉宾朋,热土聚商贾,处处涌动建设高潮,人人谋求大发展,古城崛起的脚步铿锵有力,古镇建设的鼓点催人奋进。为改善景区环境,投资3000万元的双庙煤炭沉陷安臵小区拨地而起;投资2000万元的观星一条街屹立两旁;投资1500万元的仿古商业街日臻完备;投资1500万元的镇中心初中、中心小学都已投入使用;投资450万元的农贸市

场已经峻工;投资500万元的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文化活动中心均已启用;投资700万元的镇中心卫生院主体已经完工,2011年可投入使用;围绕旅游产品做文章,以曲河、双庙、冶上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开发了绿壳鸡蛋、绿宝红薯等系列旅游产品,在景区形成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告成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以举世文明的观星台为依托,以创建“国家卫生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为目标,精心筹谋,科学运作,邀请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高起点、全方位、高标准修编告成镇总体规划,全面完善景区基础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景区禹都路、石淙路、告成大街西段的拆迁改造,初步形成了“三纵六横”的景区新框架,投资近2000万元的观星公园已向游人开放。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建设一处,绿化一片,所有公共场所都做到绿化、美化,景区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31%。公共绿地面积3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化面积27.3平方米。景区内有职业中专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卫生院1座,幼儿园5所,景区管理服务部门齐全。新区如画惹人醉,古镇风采绽芬芳,整齐的街道,漂亮的楼房,门前花木飘香,屋后绿树成荫,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新气象,景区品位得到全面提升。“申遗”成功后,年接待游客由原来的1万人次增加到目前的1.3万多人次,门票收入由原来的3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40多万元,从事第三产业的商家由原来的335家发展到目前的565家,年产值由

原来的20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3200多万元.一个“千年古镇”,正在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在嵩山脚下倾力打造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古韵犹存、和谐发展\\独具告成特色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嵩山脚下,金凤欲飞,颍河彼岸,名震天下! 开放的告成正筑巢引风,笑迎天下八方宾朋!

中共告成镇委员会 告成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月

第12篇:创建省级卫生镇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卫生镇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我代表XXX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专程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X地处XXX县城西22公里。总面积121.86平方公里,耕地7334亩,总人口3.2万人,现辖2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55个村民组。 我镇先后荣获XXX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市级文明村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XXX市村民自治模范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市级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XXX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河南省治安模范镇等称号。我们XXX自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始终将卫生镇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实事工程来抓,摆上党政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投入,一以贯之地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007年12月,我镇顺利通过市级卫生镇考核验收。年初,县政府又下达给我镇创建省级卫生镇的目标任务,我们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主要做法是:

一、思想上重视创建,做到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我们充分认识到,不断提高创建卫生镇的档次和水平以及不断扩展创建卫生镇的受益面是一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展街道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是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

- 1

和城建的班子成员担任爱卫会副主任,下设办公室,有9位工作人员,各单位、各村也建成了相应的爱卫组织网络。镇爱卫会经常召开委员会议,研究爱卫工作,制订具体措施,落实爱卫工作各项任务。为了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38人组成的镇创建省级卫生镇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担任组长,分管党群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卫生、城建、市容、农业的2名副镇长担任副组长,直接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检查工作,有关单位负责人任组员,协助配合创建工作。各村和企事业单位均相应成立了创建工作班子,从而在全镇形成了强有力的创建组织网络。镇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村镇建设中心,从镇机关部门及有关单位抽调了60多人建立了统筹协调、宣传和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水卫生、食品卫生、除害防病、劳动卫生保障、单位和居民区卫生及督查考核等10个专业工作组。各专业组按照《XXX创建市卫生街道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任务分解表》进行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不定期地召开办公会议,汇报创建工作进度。同时将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充实到各专业工作组,明确分工,落实任务,深入基层,到各自分工单位了解创建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各单位在创建工作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三、措施上加快创建,做到狠抓落实,提升层次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居民素质日益提高。一是建立健全了健教网络。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镇分管卫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长,统一协调全镇的健康教育工作。各村和有关单位都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健教人员,各村明确妇女

- 3

达1万多人次,覆盖受益人数达3万多人次。通过广泛宣传,全镇群众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健康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小城镇更加完善。我们按照“做优功能,做美形象”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大城镇开发建设力度,集镇的面貌明显改观。近两年来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精心搞好城镇规划。按照前瞻性与可行性统一,科学性与特色性统一,时代性与传统性统一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聘请专家编制好XXX镇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总体规划。二是完善环卫设施,健全环卫队伍建设。投资5万余元,设置果皮箱 30余个,每天出动3辆保洁车,保洁员3人,随时清扫街道垃圾,彻底杜绝了境内垃圾堆积现象。三是推进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投入道路建设资金430余万元,完成了村村通道路45公里,拓宽硬化镇区7公里道路,背街小巷道路5000米,辅设路沿石1500米、彩砖3000平方米,新开挖修建下水道500米,修复下水管道300米,安装路灯52盏,新建风景墙750米3500余平方,种植风景树1500棵,建设绿地1500平方米,修建花架长廊一处、磨菇亭一座。四是加快农村改水步伐。镇区建设了两个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各村先后建设饮水工程35处,饮用水质基本达到了安全卫生。五是实施配套功能建设。新建了农贸市场;完成了卫生院扩建工程;全镇中小学基本消灭了危房;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镇拥有文化活动用房建筑面积平方1660米,各村均建有文化活动室。六是强化市政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制定了《XXX镇区管理暂行办法》

- 5

作具有动态性,关系到居民的健康。我镇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除“四害”领导小组,制定了除“四害”工作方案。各村、各单位均明确了一名负责人抓除“四害”工作,并配备了除“四害”兼职消杀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了以环境整治和重点消杀为主的防治工作,做到了经常性与突击性相结合,药物与工具相结合,环境改造与消杀相结合,专业人员与业余队伍相结合,由于措施到位,方法具体,管理严格,经费保障,除害成效明显。一是抓教育培训。定期举办春季灭鼠、夏秋季节灭蚊蝇、蟑螂除“四害”专项培训班,阐明除“四害”工作的目的及意义,对有关药物的性能、作用及投放要求作了详细讲解,并发放宣传材料400余份。二是抓“四害”密度监测。针对农村蚊蝇繁殖率强的特点,深入到农户、学校、商店、企业等进行监测,详细掌握疫情,为除“四害”工作打下了基础。三是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四害”孳生场所,清理垃圾、污水坑、取缔露天粪坑等。四是抓用药到位。开展了春灭鼠突击行动,做到了时间、药物两个统一;农户、单位、街巷、公共场所四个不漏。从4月上旬开始到5月上旬,通过发放文件、召开会议,对春季灭鼠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广泛开展春季灭鼠宣传,发放灭鼠药540公斤,沾鼠板、夹等240多个。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采取了积极预防等一系列工作措施,使计划免疫工作落到实处,全镇儿童计划免疫单苗接种率为98%以上,\"五苗\"覆盖率100%,糖丸服用率100%,孕产妇保健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100%。近三年,全镇传染病漏报率为零,甲、乙类传染病无暴发疫情,无医院内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暴发

- 7

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监督检查各单位执行和完成任务情况。各单位、居民区都建立了爱卫台帐,组建了专(兼)职爱卫工作队伍,做到人员、经费、工作三落实,考核、评比、检查三到位。镇创建办人员加强对各单位室内外卫生达标工作的指导,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到位。同时串家走户,发放资料,上门指导,确保卫生达标。居民区室内环境整洁,室外绿化、美化好。镇区设有专职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参与面达100%,涌现出一批文明户、卫生达标户。

创建卫生镇是一项“有始无终”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镇的创建工作对照省组卫生镇的考核标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与先进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多指点,多帮助,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以这次检查指导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为契机,强化各项措施,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促使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持久化,推动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正把XXX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科教发达、人民健康、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小城镇。

第13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二人民医院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02年,原名“**医院”,是***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南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医学院的教学基地。***红十字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医院、***120急救中心、中南地区首家骨质疏松诊疗与研究基地等依托医院成立。

医院现开放病床816张,职工1500余人,卫生技术人员970余人。200多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医院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名,硕士生导师3人,大专以上学历1105人,占职工总数的80.3 %。医院临床医技科室设置齐全,共有临床医技科室40余个,其中骨科、呼吸内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肿瘤科、五官科、儿科、妇科、神经外科为市级重点学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烧伤科等专科技术水平在湘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年门诊50万余次,出院病人3万余人次,手术1.2万人次。多年来,通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改善了医院的环境,活跃了职工的生活,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促进了医疗业务和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一、领导班子重视,为文明创建提供保组织障。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大家深刻认识:创建文明单位是提高全院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水平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同时也是实施省委进行“四化两型”建设,市委、市政府“五市一极”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医院领导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定创建方案和措施,确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其他院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小组,小组成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分工协作、责任共担的双重原则,明确职责和任务。

进行责任目标管理,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每年年初将文明单位建设目标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和奖惩,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级基层党组织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组织机制。党、政、工、团责任到位,党办、院办抓综合,支部、团委抓教育,医务、护理抓质量,机关后勤抓保障,形成齐抓共管的组织网络。每年年底各科室也进行评比,对医疗指标、思想建设、医德医风、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各科室创先进、争优秀的百花齐放的态势,2011年,肾内科荣获市直卫生系统“和谐之家风采大赛”三等奖。

做好宣传发动,医院召开了创建文明单位动员大会,同时在中层干部会议上多次宣讲创建文明单位的意义,利用使大家认识到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是医院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综合体现,既有业务指标,又有思想内涵,是全面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的最佳平台。

二、深化学习内涵,为文明创建提供思想保障。

医院始终把学习当作促进提高职工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围绕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探索改进学习方法 。

一是坚持每个月中心组学习研讨,每年时间不少于12天,参学率达到90%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年撰写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不少于2篇;

二是搞好科研,鼓励领导干部根据各自的分工,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破解难题,有效指导各项工作,结合各自的工作撰写有份量的调研报告;

三是号召领导干部静下心来读书,自觉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表率,坚持做好读书有笔记、学习有心得;

四是发挥示范作用,结合工作分工、班子成员带头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尤其是党风廉政宣讲活动,每年到所在支部做辅导报告,帮助各支部开展“结对共学”活动;

五是坚持开展“老院书香”活动,在《医院通讯》设立“老院书香”专栏,刊登职工读书心得、美文分享;

六是医院文化讲坛邀请***知名作家、学者来院举办读书专题讲座,为职工创造与名家面对面交流读书感受的机会;

七是丰富学习载体,成立如书法摄影、阅读朗诵、公文写作、法律知识等兴趣小组,增加干部职工学习兴趣,建立“二医院党员学习QQ群”,登记每个党员基本信息,适时编制理论信息、支部学习工作动态等,鼓励大家献计献策、分享心得体会;

八是开展“行万里路学习活动”,“读万本书不如行万里路”,鼓励组织党员职工走出门学习,游红色圣地、伟人故居,观瞻革命遗迹,感受革命氛围,增强党员凝聚力。

三、美化医院环境,为文明创建提供硬件保障。

医院环境优美,院内环境主要以建筑规划为依据,以道路为脉络,以植被为基调,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创造出整体协调,气势宏伟,景观优美,主题鲜明的现代园林景观,在7万平方米的总面积上,绿化面积达3.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5%。医院按照文明单位的标准要求,建设一批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设施,确保医院创建活动有载体、有场地,医院成立了职工之家活动室,安装了乒乓球台、棋牌娱乐设施和一个高标准的多功能会议厅,配备了齐全分录音播放设备;安装了一批室外健身设施;修建了一个高标准的灯光篮球场;完善了医院图书室,配备了电脑,安装了“清华同方知识仓库网”软件,并与临床科室联网,临床医务人员在科室通过电脑就可以直接查阅各种医学期刊资料,为医疗技术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利用门诊大楼与住院大楼的连接走廊,修起了15个高规格的宣传窗,不失时机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门诊大厅安装了大型电子显示屏,及时公布各种医疗信息,指导和方便病人就医。

四、开展志愿活动,为文明创建提供服务保障。

2010年,医院成立志愿护理服务队,连续三年面向全院和各医学院招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服务队员进病房,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给病人喂饭、翻身、洗澡洗头、帮助病人大小便;服务队员进社区,为居民做免费健康体检,提供健康知识宣讲;服务队员进基层,赠医赠药、扶贫帮困、奉献爱心;服务队员进家庭,为慢性病患者和空巢老人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和心理疏导,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社会各界好评,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晚报相继对此进行了报道。2011年,***二人民医院被评为省级“志愿服务在医院”先进单位。

2012年3月,医院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携手医患献爱心”活动,向全院招募有爱心、有责任感并有服务医院的医院职工,经过培训、考核形成有规模的志愿者队伍,根据志愿者的专业和特长将志愿者分布在急诊、门诊大厅、门诊一站式服务、门诊2-4层四个岗位,主要职责为代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的就诊病人排队挂号、检查预约、交费、取药,引导病人正确就诊、必要时全程陪诊,指导患者使用门诊查询系统,为无家属陪同的病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为急救病人的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全院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逐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志愿服务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发展,在全院营造尊重患者、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医院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丰富活动载体,为文明创建提供综合保障。

一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结合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010年,我院被确定优质护理服务省级重点联系医院。2010年5月26日,在***率先启动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神经内科和普外科,同年7月26日,启动第二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积极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于2011年3月28日、8月16日启动第三批、第四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普通病房中覆盖率达到100%。活动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通过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争创护理明星、温馨天使,建立示范病房,加强护理队伍综合能力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形象。

二是认真做好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的动态管理管理工作。我院作为***唯一一家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根据湖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的要求,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扎实开展工作。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宗旨,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无私奉献的情怀,使“百年老院、百姓放心”这一品牌更加深入人心。鼓励全院职工每年参加“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大讲堂”培训,每年参训合格率均超过80%。

三是坚持开展了“爱在金秋”健康节活动。该活动自2005年开展以来,每年9月16日起,为期一个月,通过免门诊挂号费、免住院床位费、单病种手术限价包干费、各种检查7至8折优惠、夜间门诊、健康讲座、大型义诊等措施,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是开展“惠民服务先锋行”。

按照市委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通过广泛开展丰富生动的服务实践,主动服务群众,回应群众期待,解决实际问题,医院开展了“惠民服务先锋行”的活动。组织党、团员深入社区、农村基层进行义诊、助学等。通过这些活动落实惠民政策,多办好事实事,充分体现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医院文明建设的水平。

2010年,医院内科支部资助**县三位升入湘潭大学、邵阳学院、湖南中医药药科大学的贫困同学共六千元,并热心为**四中新生做健康体检。

2011年医院所属党支部在吕仙亭、贮木场、龟山及汨罗农村开展了多次义诊帮扶、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医务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再创新绩,努力促进我院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我市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14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2014年8月)

新县财政局

今年以来,新县财政局以构建和谐财政为目标,以巩固和强化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抓手,准确定位,积极作为,优化载体,加强统筹,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了文明创建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高定标杆,文明创建基础扎实

新县财政局高起点定位文明创建,着力树立‚文明财政‛形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财政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大力营造文明之花‚香飘四溢‛的良好局面。

(一)组织领导得力。今年以来,新县财政局结合新县实际和财政发展目标,明确了‚以业务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的思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目标纳入年度工作任务一起量化考核,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领导小组先后4次召开文明创建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创建工作,听取阶段成果汇报,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落到实处。

(二)创建氛围浓厚。新县财政局始终把干部教育作为文 - 1 -

明创建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创建氛围。今年以来,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财政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历史和传统,在机关内部掀起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许光先进事迹的热潮,全面提升党员干部争创文明、勇于担当和服务发展的意识。

(三)创建势头迅猛。新县财政局除在机关抓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外,还着力推进基层财政所争创市、县级文明单位,实现系统文明创建工作整体并进。2004年至2014年,新县财政局连续三届建成省级文明单位;2005年以来,连续两年被信阳市文明委授予‚优秀省级文明单位‛。目前,新县财政系统有13个财政所建成市级文明单位,其中3个财政所被省纪委表彰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4个财税所今年面临届满复核,财政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在扎实的基础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选准载体,文明建创活力迸发

新县财政局充分发挥载体作用,有效诠释新时期财政文化,大力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文明创建,助力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一)抓好文体活动载体。财政局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利用‚清明节‛、‚七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干部职工到烈士陵园、红田旧址、检察博物馆等地接受革命传统和警示教育。开展以‚文明河南做表率‛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传统文化、职业道德和道德模范,让中华传统美德发扬

光大;举办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篮球比赛等活动,让干部职工充分展示风采;自立自信,团结互进,先后组织60多名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文明餐桌宣传、关爱孤独老人宣传等10多项文明示范实践活动,让干部职工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传播文明。

(二)抓牢扶贫济困载体。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县财政局党委带领干部职工勇担社会责任,持久开展驻村‚一对一‛帮扶、扶贫济困、慈善捐款、义诊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结对帮扶村柳林河村争取项目资金500多万元,为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公益事业等捐献款物5万多元,解决了创业农户的资金困难,帮助柳林河村发展农村产业,有效改善了该村基础设施条件和部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抓实典型引领载体。新县财政局坚持评先树优激励机制,在财政系统内部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开展‚文明股室‛和‚优质服务示范岗”评选活动,发挥模范典型引领带动作用,让文明服务融入财政工作各个环节;开展‚会计基础工作形象评比‛观摩活动,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与此同时,财政局积极指导和帮助结对帮扶村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在帮助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同时,引导村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四)抓深窗口服务载体。新县财政局成功创建文明使者

志愿服务站,切实做到‚六有一落实‛,每周安排值班人员,全面开展文明引导和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财政支付中心作为财政预算执行的终端和财政服务的窗口,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被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财税工作先进单位‛。

三、推进工作,文明创建成效显著。

新县财政局通过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有效促进全局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形成‚源头活水‘花’更艳‛的态势。

(一)加大投入,财政形象全面提升。统筹安排文明创建计划,全面改造提升机关办公楼承载能力,美化亮化办公区和住宅区环境,营造文明创建浓厚氛围,改造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办、市民学校、职工之家、文体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功能,强化人防技防安全措施,增设‚爱心汇‛慈善展示厅,收集捐赠物品,着力打造美、静、齐的文明环境,全面提升财政形象。

(二)服务发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全县教育、科技、农业法定支出增长比例达到法定要求,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支出得到强力保障。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强农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发放国家强农惠民各项补助1.9亿元,无任何人访信访事件发生。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累计发放社会保险基金近1亿元,10多万人受益。大力

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亿元,支持‚四路、三区、两桥、一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区供水、污水管网改造,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财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大力培植支柱财源,投入3700多万元,支持产业集聚区、红色旅游、生态经济发展。

(三)强化监管,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强化预算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严格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约束。新县预算工作得到省、市、县人大机关充分肯定。推进政府采购改革,扩大工程类政府采购范围,严格采购审批,今年以来节约资金256万元。财政投资评审通过政府采购招标、增加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并实施复审委员会制度,大幅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今年以来完成评审项目102个,节约资金700多万元。

人间十月芳菲尽,文明之花灼灼开。在新的征程中,新县财政局将继续以‚个人创一流业绩、单位创一流品牌、行业创一流环境‛为目标,为财政事业发展进步和文明幸福新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15篇:旅游名镇相关补充

1、五个统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新一 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 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 把握。

第16篇:某某镇旅游强镇创建工作汇报修订

省旅游强镇创建工作汇报

**位于**市东部,面积28.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万,行政村60个,其中纯渔业村56个,大小渔船2000余艘,是一个集阳光、沙滩、石屋、渔港等秀丽风光为一体,融吴越、闽南风情民俗于一身的江南渔镇。**临海凭风,素有“画中镇”美誉;石屋皆依山傍海,屋咬屋、山抱屋,块石垒筑,错落有致,被艺术家沈柔坚、画家吴冠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师推崇为“东方巴黎圣母院”和“画家的摇篮”。**是中国陆域新千年第一道曙光的首照地,还享有“阳光圣地”之称。

近年来,我镇十分重视旅游工作,确立了走“渔、工、游”多元发展,重点发展旅游的战略,制定了旅游发展三年规划及长期规划,力争以省旅游强镇创建为抓手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6%;规模上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30.37 %,工业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6%。2009年游客总人次达**余万,总收入约2508万,比去年同期增长7.3%,其中曙光园共接待游客**万多人次,门票收入**万元,钓浜海滨浴场接待游客**人次,门票收入达**万,渔家乐收入近2000余万。现将我镇创建旅游经济强镇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政府推动为前提,扎实推进旅游创强工作 我镇确立以政府推动为主、全民共建的工作思路,紧扣一个中心,建立三支队伍,强化四大机制,力促创强工作有序、有力推进。一个中心:根据省旅游强镇检查验收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了《**镇创建省旅游强镇实施方案》,并将之作为贯穿始终的中心。三支队伍:一是以镇长为组长,各位班子齐抓共管的领导小组,

1

统筹协调整体工作。二是设立旅游、城建、宣传、督查4个专项工作组,并下设分线办公室,抽调各办精兵强将,具体负责创强活动的全面落实和协调。三是各村相应建立由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负总责的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创强工作的深入开展。四大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年初,我镇召开创强动员会,号召全民重视、广泛参与,9月份,为了做好创强迎评工作,镇里召开再动员会议,要求各办各单位各村积极展开自评活动,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在悬挂横幅、树立公益广告牌、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等日常宣传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网络平台,实时动态发布创强工作简讯,使宣传更深入、全面、有效。工作研究机制,将创强工作列入班子会议日常议程,通过领导小组例会、工作汇报会、现场推进会等形式强化推进力度。工作督查机制,由督查专项组牵头,邀请镇两会代表、村民监督员等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采取典型树立、定期通报、工作问责、责任追究等办法,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工作考核机制,将创强工作列入各村考核内容。另外,我镇还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到新河镇等地借鉴经验,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我镇创建模式。

(二)以资源整合为条件,切实加快旅游产品开发 我镇旅游资源多而不精、响而不靓、特而不旺,大多景点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尚未形成精品项目。近年来,我镇以创建省旅游强镇为契机,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着力整合和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并以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共推进为抓手,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努力打造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精品景区。一是全力抓好旅游景点品质提升工程。曙光园景区内的祈愿广场、阳光店铺、钟楼等项目建设及亮化绿化工作都已全面完成,元龙岙石屋墙体恢复工程已顺利完工。2009年千年曙光园成功通过国家AAA级景区验收。目前,曙光园“阳光圣地”幕墙

2

已基本建成。箬山片的陈和隆旧宅整体修缮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海洋民俗博物馆也于今年开馆。迎宾门、九曲城头景点也已启动建设。二是继续加大对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扶持力度,探索性推出“祈福游”、**夜游、自驾亲子游、“渔家乐”游等精品项目。高岩“渔家乐”特色村创建工作通过台州市级验收,海鲜广场建设已完成前期选址工作,金沙滩项目正在积极招商,三蒜岛旅游开发和台州富士特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引进前期工作正在全力推进,经过30多次的协商和现场办公,目前已与开发商签订三蒜岛开发协议,游艇俱乐部所涉及的用地也正在进行土地规划调整。三是深度挖掘和利用旅游文化内涵资源。结合渔区独特的节庆风俗和民间工艺,推出**贝壳画、船模、纸扎亭等特色旅游产品。同时,注重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相结合,将历史文化街区和石屋建筑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影响街区老屋的溪坑疏浚工作已展开,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已通过会审。

(三)以要素完善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设施建设 旅游配套设施是产业崛起的根本保障。近年,我镇共投入2000多万资金用于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对旅游景点周边主干道路实施硬化、亮化和绿化工程,完成开发区主干道路与建成区的联接,逐步完善旅游安保基建设施,全面完成东巴黎海鲜广场亮化、电视广场等配套项目建设,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建立旅游咨询中心及投诉中心,完善城市中英文标识系统(路标、指示牌和说明牌)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大力建设星级旅游公厕(今年9月新建公厕三个,改造两个),积极筹建停车区、休息亭等基础设施。同时,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抓手,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生态环境制约等难题,积极促成中心卫生院、金融大厦、上马综合市场等项目的落地,中心城区集聚和服务功能得到不断提升;完成渔港路、永红路、上钓线等破损老化道路的修复和硬化,全面落实苍

3

岙码头扩建、车石隧道改造、箬山道路畅通工程,逐年完成排污改建、管网改造等指标任务,顺利完成长潭引水工程,老区的居住环境和服务功能改善明显;重视服务功能提升,引进世纪华联、三和等大型连锁超市,重开东巴黎大酒店,鼓励村自办旅游,发展家庭旅馆、私房菜馆等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以品牌宣传为手段,稳步拓展旅游市场

为更好地宣传**,倾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对全镇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市里举办的“石文化”节和乡村旅游节,通过石文化摄影大赛、海角版画展、魅力乡村游等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打响我镇的旅游品牌。紧抓温岭实施“退二进三”的机遇,强势推出《风情渔镇•阳光**》宣传片,在我市电视台及楼宇电视里播出,并编印了《**旅游指南》、《**风情》等宣传书册,较好地抢占了本地旅游市场。借助各类全国性旅游乡镇评比活动,我镇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首届“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十大特色名镇”、“浙江省民间民俗文艺之乡”等。同时,加大和省内、国内主流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宣传影响力和号召力,全方位强化市场宣传促销。结合当地民俗节日庆典活动,如依托扎纸亭庆成人、元宵扛台阁、新年跨火攫等渔区习俗,举办“七月七小人节”、“2010闹元宵”和“曙光新年迎钟声”等大型活动,并在央视新闻联播和省电视台上播出,在赢取市场优良口碑的同时,引起新一轮全民共建旅游的高潮。此外,我们还建立省首个乡镇级旅游网站,搭建驴友交流平台,积聚了一定的网络人气,为市场的稳步拓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以综合管理为基础,努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4

截止目前,我镇共有国家3A景区1个,拥有以东巴黎假日酒店、**人家大酒店、沙头酒店为代表的12家旅游饭店、宾馆,全镇可提供床位443张,其中东巴黎假日酒店被评为温岭市旅游推荐酒店,**人家大酒店被评为旅游推荐饭店。全镇登记旅游从业人员共1108人。旅游产业的崛起,景点是根本,环境是基础,服务是关键。因此,我镇在着力打造环岛精品游线的同时,狠抓旅游环境的优化和产业服务质量的提升,积极构建和谐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大力开展旅游企业规范管理工作。注重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诚信经营机制,开展诚信旅游企业评选活动,从而提高全镇旅游服务整体质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联合行政执法中队开展经常性的行风监督检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年活动”,举办全镇旅游企业安全知识竞赛,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助推“安全、舒适、和谐”旅游大环境的形成。二是以“和谐村居”建设推进为抓手,着力优化镇村两级环境。重点实施“碧海绿水•洁美**”专项活动,共清理陈年垃圾500余吨,清运海洋陆源垃圾5000多吨,创建1条文明样板路和1条示范河段,全面消灭“垃圾村”、“垃圾埋沙滩”等现象。同时,以完善环卫体系为目标,配齐配强镇村保洁人员队伍,健全环卫监管机制,落实环卫经费保障,促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达到长效化、规范化目的。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纵深推进,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实施28公里农民饮水管网改造工程、1公里的污水管网衔接工作和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今我镇共创建整治合格村33个,台州市级示范村11个,温岭市级示范村17个 ,省待整治村5个,平安村居6个,中心社区4个,大大改善了我镇的镇容镇貌。

创建省旅游强镇意义深远、任务艰巨,我镇已扎扎实实做了大量工作,并已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源紧缺,

5

支撑力不足,政府资金投入与旅游发展速度相比相对滞后;二是旅游产业的优势尚未凸显,其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意识上已经得到广泛而充分认可,但在具体投资的力度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三是旅游品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将当前的粗开发、低档经营化模式转为精品化、规模化的链状开发经营模式,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过河阶段。

在下阶段工作中,我们将乘着创建旅游强镇之东风,更加注重群众能动性的广泛调动,更加注重民生实事的集中攻克,更加注重长效解决机制的健全建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力促省旅游强镇创建与镇经济社会建设事业同发展共进步,早日实现现代化休闲型渔港名镇的奋斗目标。

第17篇:清水镇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汇报.doc

清水镇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清水镇党委、镇政府热烈欢迎省、市、县领导、专家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

清水镇位于县城东北部30公里处,东接黄甫、西连木瓜、北靠哈镇。府准公路,魏哈公路,纵穿全境。东西宽9.5公里,南北长17.6公里,总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3294户、10485人。辖区内的清水川工业园区是2008年2月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府谷煤电化载能四大工业集中区之一,是全省100个重点建设的县城工业园区之一。园区现已引进和正在建设的企业主要有清水川电厂、冯家塔煤矿、镁业集团多联产项目、330KV配套变电站等企业。目前,清水川电厂一期已投入生产,配套冯家塔煤矿也已投产,330KV变电站已投入运行,镁节能多联产项目已投产,现正在完成90万吨捣固焦和60万吨免烧砖等四个子项目。全镇交通较为便利,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县前列,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镇现有九年制学校1所,成技校一所,幼儿园1所。在校中小学生301人,在园幼儿67名。在职教职工64人,专任教师49名,平均年龄35岁,其中本科学历24人,专科学历36人,中师学历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2005年通过了“普实”达标验收,2009年通过了“双高普九”达标验收,去年经过全镇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了“教育强镇”验收。自县委、政府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以来,我镇以此为契机,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教育“创强”工作的开展。对照创建标准,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整合教育资源,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使我镇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省级教育强县要求。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领导,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教育发展规划,把教育“创强”纳入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任副组长的创强领导小组。各部门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创强工作,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局面。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对照省级教育强县评估标准,制订出台了清水镇创强实施方案,落实了各部门的责任,形成了明细化的工作任务单。镇政府与学校及各基层站所分别签订了创强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夯实了工作责任。三是完善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专题会30余次,研究创强工作。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教育工作,现场进行办公,解决突出问题。各基层站所依法履行职责,齐心协力推动创强工作。四是积极营造氛围。通过层层召开创强工作动员会、推进会,张贴标语、举办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教育“创强”家喻户晓,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抓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以政府投入为主,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我镇在教育的投入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实现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筹资为辅的体制,使办学条件和教育设施得到切实改善。镇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做到优先安排教育事业所需经费,依法保障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投入以政府为主。2009-2011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为823元、926元、1083元,初中分别为918元、1017元、1125元,在达标的基础上均实现了逐年增长。全镇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从2009年“双高普九”以来,一直保持在20%以上。

(二)多方筹资,高标准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积极筹措资金25万元,新建了教师办公室,2011年相继争取资金170万元新建镇中心幼儿园及改建学校操场,今年又争取资金130万元,准备在5月份新建男生宿舍楼和学校的排污管道(该项工程资金已到位)。同时镇上准备通过争取煤矿、企业和清水籍知名人士的捐资,成立清水镇文化教育基金会,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奖励教师、资助学生,现在已做好了成立基金会的前期工作,准备在今年6月份前完成此项工作。学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三)关爱师生,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一是镇政府在每年教师节拿出一定资金奖励优秀教师,同时,在每年春节、教师节等节日期间,坚持慰问看望退休老教师。二是镇政府每年出资5万多元对清水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严格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以及“蛋奶工程”,镇政府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监管,严格流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确保“蛋奶工程”安全、有序运行,使教育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通过落实多种举措,全镇上下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三、抓统筹,保障教育科学发展

(一)布局调整成效显著。针对我镇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条件差的现状,我们经过认真调研,科学布局,撤并了 “偏、散、远”的农村小学。目前,农村教学点已全部撤并到位,全镇只有一所九年制学校(含附设幼儿园)。做到了合理使用经费,资源共享,均衡教育,减少重复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

(二)“三教”统筹有力推进。一是抓基础,巩固“双高普九”成果。我们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制定了《清水九年制学校学籍管理办法》,完善了贫困生救助等多项制度,从严控制辍学率。三年来,全镇小学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现象。二是抓就业,重视发展成人教育。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阵地,以“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抓手的终身教育网络,强化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成人“双证制”学历教育,有效提高了全镇农村青壮年整体素质。为更好地拓展培训范围,在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农民转移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五个方面,我们结合本地产业特点,相继举办了粮食加工、畜牧养殖、沙棘栽培、育苗技术、安全生产等十几种形式的培训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培训学员3238人次,其中31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满足了当地民众的需求,从而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我们制定出台了《清水镇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全面实施了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有力保障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是着力提升办园水平。2011年投资50多万元改建了占地面积为1010余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幼儿活动场所达798平方米。玩具设施、生活设备齐全,为幼儿创设了愉悦、宽松的成长氛围。二是制定、完善安全保健制度。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晨检、午检、消毒、清洗等各项卫生保健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本着“安全为天,安全为先”的思想,把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三是狠抓教师培养培训。贯彻落实《幼儿园办园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多次选派教师参加市、县有关培训,学习幼儿教育先进理念,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育实际水平。四是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家长要树立新知识观,纠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四、抓质量,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一)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一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我镇根据县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办学思路上也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特色。我镇积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让全体教师都参加校本培训,几年来,广大教师参加了阳光师训、国培、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科研培训等,每人每年培训不少于60学时。通过培训,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三年来,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2名教师评为市级优秀教师,15名教师被评为县级“好教师”,有32名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省、市、县获奖。二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大力开展“树师表、铸师魂”和争先创优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师德讲座和演讲比赛,切实增强了教师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了“思想育人、榜样带人”。

(二)从学校常规管理抓起。要求镇政府主管教育的领导每年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学校开展“双常规”检查,指导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我镇的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2009年72名考生中62名升入普通高中,其余10人升入职业中学,2011年56名考生中39人升入普通高中,其余17人升入职业中学),极大提升了全镇上下发展教育的信心。

(三)从校园环境保障抓起。一是饮食保障。严格食品采购、储藏、加工、留样、发放等环节管理,确保学生在校就餐既营养又安全。二是住宿保障。宿舍内部设施设备统一布局、统一配备、统一管理。三是安全保障。2010年,我们为学校配备保安2名,并为学校安装了监控设施,配备了安保器材。镇政府与学校、教师、学生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目标明确、常抓不懈。工商、卫生、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整治,使校园及周边的综合环境保持安定。三年来,学校未发生安全事故。

五、抓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建立和完善了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保障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是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成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清水基层站,并设立了乒乓球、绘画、书法、剪纸、打击乐5个课外兴趣小组,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上好体育课、艺术课,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了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二)积极推行教研教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县去年提出了“高举质量大旗,深入实施有效教学”,教育局又把今年定为“有效教学深化年”,我们多次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广西玉州、绥德辛店中学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大胆推行“336”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性”(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三动”(互动、主动、能动)、“六个学习环节”(课前预习、依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坚持规范办学、依法治教理念,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探索建立了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坚决禁止体罚学生、教育滥收费等现象发生,做到不滥发教辅资料、不违规补课、不违规布置作业,有效维护了学生权益,保障了教育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我们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契机,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实抓苦抓,使我镇教育的基础得到切实加强、内涵得到不断丰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呈现出了良性发展的势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知道,清水镇教育的发展水平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争取办好清水的教育事业,为我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清水镇教育工作的整体情况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诚恳的接受,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争取达到“创强”标准,为我县今年创建教育强县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18篇:医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医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本文作者:马勇杰

平凉惠君肛肠医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简介

平凉惠君肛肠医院由刘惠君女士创办于1993年5月,现址位于平凉市南门什字南门巷66号。经过十八年来的艰苦奋斗,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肛门、直肠、大肠疾病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西北地区较大的肛肠专科民营医院。

医院现有面积1400平房米,医护人员30余人,病床30张。

建院18年来,医院始终以精神文明建设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把建设一支队伍,培养和造就高尚医德的医护人才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取得了多个方

面的突出成绩。医院共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7项,在国际、国家、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编写专业书籍4部。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荣誉13项。院长刘惠君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全国德医双馨医务工作者”、“甘肃省医德医风模范”、“平凉地区中医(肛肠)重点学科带头人”、等全国、省、市、区殊荣29项。

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五人领导小组,做到组织落实,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与措施,有要求,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明确的奖惩措施,从而在全院职工中树立起了“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良好风气。

一、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疗质量, 提供优质服务

建院18年以来,共为西北五省区的8万多例患者实行了药物和手术治疗,

为解决群众吃药贵的问题,医院于2003年在世纪金鼎创办了平凉市首家平价医药连锁超市。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赞誉。

广大医务人员坚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努力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水平和法制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每年十余次对医院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培训,建院以来,全院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即药品明码标价、医疗服务价格公示、住院病人一日一清单。通过公示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公开医疗收费标准、住院每日明细费用清单逐日由病人或家属签字确认。每月在患者中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反映问题有登记,反馈有记录。设立举报

投诉电话0933-8225881,并在门诊、住院部设置意见箱。

为弘扬医院文化、展现员工风采,医院每年举行纪念“”护士节护理知识大赛、迎“

七、一”青年岗位技能比武大赛等形式多样活动,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的提高。2010年,我院三名护士参加 “市卫生行业护理岗位技能大赛”,获民营医院团体一等奖。

二、建立先进组织,促进各项工作发展

我院在上级各级组织的领导与协助下,先后成立了平凉惠君肛肠医院妇委会、医院团委、医院工会、医院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等机构,做到了机构健全、措施具体、制度完善、管理科学。医院团委、工会、妇联组织还经常开展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以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同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为载体,提升全院职工的公民意识。医院先后被平凉

市、区、工会、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先进基层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先进团组织”等称号。

三、乐于助人 奉献爱心

医院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时刻不忘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先后开展了多种活动。建院18年以来,先后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1200多人次解决了就业岗位,培养了1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共为1600多名来自于农村的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80多万元,多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助学、资助春蕾女童、留守儿童、聋哑儿童、孤儿、地震遇灾儿童以及单亲母亲、孤寡老人等共334人,捐款80多万元,捐物680多件。

几年来,医院还多次组织职工深入麻武、大寨、草峰等农村集镇及社区,开展肛肠病普查及义诊活动。共免费发放药品2万余元,健康材料5万余份。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自然灾害面前,全院职工积极响应市、区

党委、政府号召,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加强执守,努力工作,在做好医疗护理工作的同时,大家还纷纷捐款捐物,自愿献血,用实际行动表现出心系社会,担当责任,奉献爱心,助危济困的高尚情操。

四、崇尚道德 倡导文明

刘惠君院长因各方面的突出事迹,于2008年被授予“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称号, 2009年9月,光荣获得“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0年被甘肃省宣传部评选为“感动甘肃十大陇人娇子侯选人” 等全国、省、市、区殊荣29项。平凉市区各级党政组织联合发文,开展向全国道德模范刘惠君同志学习12全文查看

第19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材料

我局是全县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主管部门,肩负着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三大基本职能。现设办公室、人劳股、质量股、标准计量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等五个内设股室;下辖稽查分局和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县计量检测所。全局在职干部职工23人,其中党员15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6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4人。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是全县唯一依法设置的综合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现有各类检测设备63套,检测设备先进,检测手段齐全,技术实力较为雄厚,能对90类产品706个参数进行检测;县计量检测所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对衡器、电能表、压力表、加油机等6大类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技术保障能力较强,可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能力,能基本满足现阶段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近两年来,我局紧贴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以“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以打击假冒伪劣、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以强化内部管理为动力,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了质监工作在经济发展大局中有为、有位、有威的目标,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羸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XX年2月,我局被州质监局表彰为全州质监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XX年3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全国消灭无标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共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XX年2月,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稽查分局被表彰为全州质监系统先进集体;XX年5月,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全州“三观”集中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在管理上到位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向前发展。一是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组织、领导、协调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随人员变动及时调整,确保了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二是逐级分解、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责任。在每年与各股室、二级单位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时,均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文明创建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的做法。三是明确文明创建工作的具体目标。根据《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规划》,制定了《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根据我局实际情况,每年都在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积极、有序地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二、把文明创建工作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人的素质,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又是其主要手段。因此,我们首当其冲地狠抓了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着力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改善办公环境,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文明创建和其它业务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是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坚持每周六开展半天政治业务学习的制度,配备了政治学习指导员,结合“xxxx”、“学、查、改”、“三观”等大型学习教育活动和一年一度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局无一人参与“赌、毒、黄、邪”活动,无一受到过党纪、政纪处分和治安刑事处罚;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奉献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干部职工的思想中得以升华。通过轮岗培训、脱产学习、请专家辅导等方式,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XX年9月至今,累计投入4.48万元,组织各类业务技能培训20次,培训人员64人次。积极鼓励干部职工提高学历水平和文化素养,对参加学历培训的人员,给予时间保证和一定的物质激励,形成了“勤学习、练内功、争上游、创先进”的浓厚氛围,目前,已有70%人员的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比XX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二是狠抓内部管理。切实坚持用制度管人,编印了《制度汇编》,收录了机关管理、行政执法、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制度57个,干部职工人手一册,定期组织各股室、分局、所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交换检查,促进了单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工作岗位职责,努力做到目标量化、责任具体化,使干部职工都成为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基本杜绝了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等现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严格财务管理,对接待、办公、差旅、燃油等方面的支出实行定额,集中统一支付,并每月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和出勤情况,有效控制了行政成本,避免了铺张浪费。与此同时,我们引入了“企业化管理、家庭式运作”的管理理念,定期召开职工大会,民主讨论财务问题、人事问题和重大工作问题,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队伍的使命感和凝聚力。

三是着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XX年9月至今,累计投入22.75万元,购置了2台工作用车、3台电脑和一批办公自动化设备,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快速化;改造和维修了办公场所,改善了办公条件,营造了一个窗明几净、鸟语花香的办公环境;新增技术装备16套件,新增检测参数104个、计量检定标准2项,进一步提高了检验检测技术实力,增强了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本领。

三、把文明创建工作与正确履行职责有机结合起来

对质监部门来说,正确履行职责,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文明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将文明创建与“守土有责”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是抓打假,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产品,坚持“五不放过”的原则,积极开展执法打假。两年来共办理制假冒伪劣产品案件194件,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40万元;整顿和规范市场17个,捣毁制假窝点11个;受理消费者投拆和举报48起,做到了“事事抓落实、件件有回音”,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80万元,为维护市场繁荣与稳定、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出了积极努力。两年来,在州政府组织的打假工作年度考核中,我县年年名列前茅。

二是抓综合管理,提高工作有效性。加强了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对抽查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力度,有效提高了全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XX年我县产品抽查合格率达91.4%,比XX年、XX年分别提高了10.3和5.7个百分点。巩固了消灭无标准生产工作成果,XX年我县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8.57%,比XX年、XX年分别提高了5.84和3.71个百分点,XX年3月,被国家标准委表彰为“全国消灭生产先进单位”。加强了计量监督管理工作,XX年我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4%,定量包装商品抽查合格率达97%,市场计量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有效保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抓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加大对小锅炉、起重机械、气瓶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力度,着重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坚决取缔“土锅炉”等非法设备,积极稳妥地推行了气瓶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了工业压力管道普查整治工作。气瓶产权转移的工作经验被州局以简报形式下发,在全州范围内予以推广。全县特种设备普查登记率、事故隐患整治率、设备定期检验率均达100%,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5%以上,继续保持了“零事故”。

四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自身行为。着力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行为,消除了“工作就是检查,检查就是收费”的思想,杜绝了重复检查、重复收费和罚过放行等现象。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立案、调查、审理、执行等四个方面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了执法中的随意性,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和严肃性原则,两年来,我局行政行为未引起诉讼和复议,没有因不良行政行为而被上级部门和监察部门查处。着力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将规避违规检验检测行为作为纠风工作重点,经常性地邀请省、州局专家或行风监督员对我局进行检查和考评,确保了严格按检验、检定规程开展工作,严格按标准要求判定产品质量和进行量值传递,进一步树立了质监部门“科学、公正”的行业形象。

四、把文明创建工作与服务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提出并牢固树立了以“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为全局第一要务的理念,将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服务、为县域经济服务作为做好质监工作的第一抓手。

一是深化企业联系点制度。近年来均实行中层以上负责人每人联系一户重点骨干企业的做法,每年为联系企业办2至3件实事,提供2次以上无偿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计量检测和标准化等“三大体系”,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XX年至今累计有540余人次到企业开展各种帮扶工作,与企业签订质检、计量服务协议137份,提供委托检验243次,帮助制定产品标准17个,改造计量器具38台件。协力水泥公司在试生产之初,生产能力远达不到设计要求,产品质量难以稳定合格,为此,我局邀请水泥工艺方面的老专家,对该公司进行“会诊”,局长肖耀国在2个月时间内,先后有14次共计17天呆在该公司车间内,帮助其落实整改措施,加强质量管理,使其生产迅速步入正轨。与此同时,我们在其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不允许新建项目的前提下,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其取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夏食品公司正在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体系认证,为此我局成立工作专班,先后7次进驻该公司开展工作,其申办资料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都是由我局工作人员负责起草和打印。

二是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壮大“造势”。积极引导和帮助有条件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争创精品名牌。全县有4户民营企业列入了州级质量信用企业培育计划,发夏公司的富硒火腿列入了湖北名牌培育计划;有3户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取得了采标标志及证书;油脂公司率先在全州同行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为帮助企业创建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形象,今年9月,我局还组织了质量知识电视竞赛活动,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湖北新闻网对此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是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在为企业办理行政审批等手续时,努力做到了“两个转变”,即由开业前审查转变为事后服务,由分散办理为集中统一办理。在向民营企业收费时,均降低标准收取,并承诺对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新开办当年的产品抽查、计量器具检定、特种设备检测,只服务不收费,XX年以来,我局共为民营企业减免各种费用近15万元。

第20篇: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这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省创建园林县城验收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我县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我县的有关工作情况,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鲁豫接壤区,依傍蜿蜒流淌的卫运河,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隔河相望。全县辖4镇4乡277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13公里。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5万人。县始建于西汉初年,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其城西北七里有陶丘,赵置驿馆于其侧,先后有四个帝王的女儿被封为“公主”,三个帝王的儿子被封为“王”。人杰地灵,造就了盛唐名相魏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等一代又一代贤士哲人。

近年来,县坚持“规划引领、全民参与、水绿辉映、突出本地特色、实现态宜居”的节约型创建思路,努力打造蓝天碧水、街绿城美的生态宜居城市。目前,建城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5万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2%、37%,初步形成了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齐全、风格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景观。

一、突出“四项重点”,达到“四个提升”。

(一)突出园林绿化,提升城市综合品位。一是街道绿化。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原则,以白腊、法桐、垂柳等乔木为主,以灌木、草花为辅,实施高标准街道绿化,做到非硬即绿,增加城市绿量。城市道路35.1公里,总面积139万平方米,干道绿化36.67万平方米,占道路总面积的26.38%。二是小区绿化。严把审批关和验收关,与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审批,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实行“包栽、包管、包活”责任制,对社区空地见缝插针栽植了灌木球等植物。部分社区栽植盆花盆景,墙面立体栽植攀缘植物。先后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社区11个,市级园林式单位、社区35个。三是广场公园绿化。对街道两侧未建设用地、城中村拆迁后临路土地、企业预留地,采取“租地留绿、租地建绿”的办法全部进行绿化,累计建设了沁园、馨园等54处广场、公园、游园绿地,城区居民300米能见绿、500米能见园。四是大力实施环县城、环县域、环化工园区三大防护林带建设工程。防护林带总长度达到91公里,着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努力构建生态防护林带。五是苗圃建设。采取积极引导政策,支持集体和个人苗圃建设,建成车疃村、大刘庄、法寺三大苗圃用地,总面积40余公顷,占建成区总面积的3.2%,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足量的绿化苗木。

(二)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是两场建设。永清污水处理厂:总投资5379万元,日处理3万吨,于9月建成投运;污水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费收缴率达100%。为服务邯郸市新型化工园区,谋划实施了总投资8748万元的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垃圾填埋场:总投资3175.95万元、日处理垃圾150吨,9月竣工投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处理费收缴率100%。二是路网建设。加大道路建设力度,以来累计投资1.78亿元实施了总长度50公里的22条路网改造工程,形成了“十纵六横”的城区路网体系,亮灯率达99%。同时加大市政设施管护与维修,确保市政设施高标准的完好率。三是集中供热、供气。集中供热、集中供气覆盖率分别达到96.5%、99.71%。供水设施完善,普及率100%。排水系统健全,污水收集率达90%。四是保障房建设。投资2200万元建成25000平方米的廉租房528套。目前,288套达到入住条件,240套完成主体工程,年底竣工投用。开工建设廉租房85套、限价房265套,目前,五层主体已封顶。

(三)突出景观建设,提升整体形象。一是对道路两侧绿化带补植开花小乔木,对道路节点添植了景观树,配置了上百件文化雕塑和景观石;二是在滨河公园布置了成语典故苑、魏征廉政文化苑、名人苑,形成了园中有苑、一步一景、引人入胜的景观品赏效应。在滨河公园、公主湖文化景区、106景观带等重点区域和城区广场、绿地、游园等重要节点处,围绕大树搞设计,栽植了大规格的国槐、法桐、椿树、柳树等乡土树种,强化了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三是是城市美容工程。聘请专业设计公司编制了包装改造方案,完成了新华路、筑先路、政府街、文卫街西段、陶山街西段的景观综合整治和沿街建筑包装改造,屋顶起脊覆瓦、飞檐斗角设计,外墙立面统一色调粉刷,装饰黑色大理石台阶,全落地玻璃门窗,规范牌匾设置,实施了弱电入地工程;主干道两侧实体围墙全部拆除到位,建成透视栏杆;共完成既有建筑包装408栋,占市下达任务的1855%。四是夜景亮化工程。完成了城标、地税局大楼、广播电视塔、金凤市场等共104栋大型公建、高层建筑、标志性建筑的亮化,占市下达任务的1733%;城市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亮灯率达到100%。

(四)突出节约型建设,提升现代魅力。一是提倡鼓励种植法桐、柳树、杨树等乡土树种,提高成活率降低了种植成本和后期管理养护成本。二是利用建成区内的林地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建成片林公园12处,既节约了绿化用地又发挥了原有林地的生态效果。三是坚持建设留绿。在征地、拆迁、建设过程中,突出抓好原有树木的保护,坚持拆迁不刨树,建设不伐绿,特别是在滨河公园等园林建设过程中,原有的杨树、柳树、榆树等大型树木绝大部分保留。

二、打造“四大精品”,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一)公主湖文化景区。总投资3.6亿元,占地800亩,设计建设“两场、三馆、两中心、两岛、十四桥”,水面面积350余亩,建有附马古渡、黄花故台等园林小品15处。目前,三馆两场均已竣工,湖区正在蓄水,水面达到350余亩,填补了县生态文化设施项目和城市旅游项目的空白。

(二)滨河公园风景区。总投资1.07亿元,围绕“文、水、绿”做文章,对全长米的卫西干渠城区段实施复堤、边坡整修、河渠治理,在水系东岸打造了150米宽的生态绿地系统,形成面积达600余亩、清波荡漾、林荫可憩、有特色文化可品、有风情景观可赏的滨河园林风景区。

(三)四大景观带。一是106国道景观带。先后投资1800万元,突出“文化+绿化”景观特色,重点建设了高速出口等四个节点小品;垂柳以内突出富有动感的坡地造型,间以低株的花灌丛和植被图案,体现田园风光,嵌入式展示国家级荣誉称号及古今名人、历史典故等地方文化名片。投资1287万元建设了县标环岛,总高45.6米,冠名“陶山凌云”,象征456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民拼搏进取、奋发向上、共创美好未来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内涵。投资2.5亿元建设了陶山中学,占地485亩,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8月底建成投用,达到60轨、180个教学班、在校生9000人的办学规模,成为邯郸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标准化寄宿制完全中学。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县体育场、体育馆,建成新型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和多功能看台,是邯郸东部标准最高、规模最大、运动设施最完备的高水准运动场地。二是卫西干渠景观带。借势全市东部生态水网建设,投资1.1亿元,实施了“引黄入邯、引卫入馆”工程,完成了卫西干渠、沙东干渠治理,对卫西干渠城区段进行了衬砌,形成水面宽36米、水深5米、总长10公里的河岸景观,展现滨河风貌,营造秀美水景,昔日的“脏水河”变成了“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园中”的秀美水景。三是金凤大道景观带。全长4800米,总投资3.3亿元,突出“高楼+绿化”的景观特色,打造高楼林立、绿地环抱、生态优美,集行政办公、商务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迎宾大道。其中长4800米的道路两侧各10米宽的绿化带建设于5月建成;交通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6个高层办公楼近期搬迁使用。投资3255万元的金凤大道附道、便道、排水工程于11月竣工。四是卫运河景观带。全长2800米,对卫运河进行综合整治,实施绿化上档升级工程,沿运河两岸各开辟150米-200米绿化带,建设集民俗、旅游、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带状休闲场所,广场内冬有青、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

(四)城市森林公园。以来,我县每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坚持在县城周边建设大型风景林,经过十余年的不协努力,在县城的四周形成了五千余亩的生态公益林,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如同一道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个日新月异的县城。在园林县城创建中,组织有关部门清理林下环境,铺设园路,搞好护坡,适当硬化并设置木椅、秋千、吊床、健身设施等,共建成12个成规模的片林公园,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看风景,听鸟鸣,呼吸一下绿色世界中的清新空气。

三、坚持“四个到位”,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一)组织领导到位,凝聚创建合力。成立了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四套班子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置了县园林局,出台了《县城镇绿化管理实施办法》,有力促进了城市绿化管理工作。制定了《县创建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将18项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单位。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部门、各乡镇、城中村、社区、开发商参加的动员大会、誓师大会、攻坚再动员等专题会议,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形式,广泛宣传,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单位一把手在电视台公开承诺,并严格实行“一天一督导、三天一观摩、一周一调度”机制,有力推动了活动的扎实开展。

(二)规划引领到位,明确创建目标。一是搞好园林绿化规划。《城区绿地系统规划》6月份通过专家评审,7月份市建设局批复。绿地系统总构架为:“一带二核”“三轴八园”“五场十景”,搭建“城水相依,水绿相映”的现代化园林城市。二是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开阔创建思路。邀请省住建厅、省风景园林学会和市园林绿化专家4次指导工作,解疑释惑,大大提升了我县创建水平和品位;同时,县领导带队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到迁安、山东青州、临朐等地考察,吸纳先进理念、学习科学方法。三是高水平搞好规划设计。重点工程均聘请北京或石家庄高资质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公主湖文化景区耗资460余万元,由北方规划设计院负责规划设计,十易其稿。其它街头绿地游园也都由承办单位聘请专业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做到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乔、灌、花、草有机配置,有较高的艺术性。

(三)资金保障到位,推动活动开展。一是财政引导。三年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3.8亿多元,超过建国以来财政性资金投资园林绿化建设的总和。二是市场运作。先后对13处闲置资产进行市场运作,筹措资金8000万元;采取bt、bot模式进行融资,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特别是公主湖文化景区项目,实行以地换湖,财政只用460万元规划资金就撬动了3.6亿元的大投资。三是适度举债。以来,省市金融部门共为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贷款4.2亿元。四是争跑项目。对市政设施,如卫西干渠景观带、两厂建设、路网工程等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近年来,共争取用于城市建设的上级各类资金达到3.2亿元。五是部门承建。街头绿地、游园和广场建设等任务,根据县直单位实力合理分担,县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调动承建单位积极进行自身挖潜和引进外来资金,到目前55个部门共分担资金1850万元。六是社会参与。采取“规划部门统一制定标准,政府以奖代补,商户承办”的方式,共发动2300多家商户,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完成了政府街、新华路等5条精品街的包装改造。

(四)依法监管到位,提升管护水平。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护,不断巩固提高绿化成果。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绿化管理实施细则》、《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等管理规定,在城区推行“三包责任制、认建认养制”,将绿化苗木管养责任明确到单位、个体,绿化管护机制不断完善。二是创新管护机制。将县城园林绿化管护权承包给建设部门和绿化公司管养。绿化公司自筹资金购置设施设备,组建管理队伍,专业管理绿化苗木;建设部门和园林部门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督促管理合同的履行,使绿化管护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强化执法管理。组建了综合执法队,对侵绿、毁绿行为,严格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等法规,从严查处。四是注重日常保护。使绿化管护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在你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期盼能得到你们的肯定。但是我们也深知我们的许多基础设施指标离创建园林县城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次检查指导,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发现问题、排找差距的学习机会。我们一定按照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要求,逐条整改,逐一落实,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省级旅游名镇创建工作汇报
《省级旅游名镇创建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