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计划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8:41:57 来源: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八、

医护办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大溪中心卫生院

2018年3月6日

推荐第2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每天检查交接班记录及运行病历完成情况,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排查。每月20号前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疑难病历讨论等。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绩效工资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每周开展科室会议,并1次业务学习。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及具体分工

王福堂:负责科室总体业务指导及管理工作。

白福平:负责协助科主任完善内科业务质量把关,同时包括在院病人环节质控、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用药的合理性、病历书写及时性指导工作,对内科整体业务指导及业务培训。

杨梅:负责对科室医疗相关登记记录,检查及危急值处理、报告。同时负责新进人员的业务指导工作,参与科室医疗质量管理。

杨正科:负责对35岁以上患者首诊血糖、血压登记及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登记管理工作,参与对年轻医生的带教工作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 杨小容:负责科室护理业务指导及管理工作。 王润柳:负责科室院感及抢救工作。

王小红:负责护理文书书写督导、公休座谈会、患者费用审核。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内容

1、运行病历专项质量检查情况

(1)运行病历质量综合检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至少抽取科室内每位医师3份以上运行病历,按照《温水镇卫生院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全面检查运行病历的书写质量、各种签字是否及时、各种知情同意书是否及时签订以及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等内容,并对每一份运行病历的质量形成总结性评价或点评。

(2)运行病历质量日常检查:病历质控员不定时随机检查运行病历质量,记录病历质量检查记录表,并督查整改情况,纳入每月科室质量检查反馈。

2、抗生素应用

检查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对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病例指证掌握情况

3、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统计与分析

掌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检查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及分析处理措施。

4、核心医疗制度专项检查情况

5、检查疑难病例讨论、交接班记录情况。

6、检查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及签名情况。

7、检查院感知识掌握情况,定期培训

8、住院超30天以及出院两周和30天内再入院患者分析

9、质量检查反馈的问题分析、整改及改进效果评估。

10、制定改进措施。

推荐第3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中西医结合科2013年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工作计划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小组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6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1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72小时内主任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并与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月质量控制检查重点安排如下:

3.1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3.2“危急值”报告登记,护理人员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

3.3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查有无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进行逐一核查,落实各项措施。

3.4输血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前申请、备血情况、化验项目、申请单书写全面;输血前签署患方输血同意书;合理用血,输血前后的病程分析记录。检查第一季度的各种种讨论病历(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

3.5抽查危重病人的上级查房记录,值班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书,抢救记录等。

3.6落实入院病人病情评估制度及病情变化病人的再评估。

3.7①谈话制度方面。患方签字的及时性、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的谈话;病情危重告知;被授权于病案签名的一致。

②第二季度讨论病例(疑难、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3.8: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情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

3.9病程记录方面。包括三级查房制度、病程记录记载要求对检查、化验的分析并合理用药、处置等。加强首次病程录的内涵。重点检查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内容。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书写的检查。会诊及转诊记录及时性、完整性。

3.10①归档病历的评分;②讨论病历的书写。

3.1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及时处理及上报。

五、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

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医师,每月检查的存在问题以季度书面总结报质控中心,并在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进。

推荐第4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绵阳开元医院

2018年内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做到有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科室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科室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保密患者隐私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应加强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九、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为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1、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

(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2)实施措施: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

2、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

(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如手术等)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

(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检查手段 (1)、病历检查:每月组织质控小组,对全科运行病历书写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上报质管部。

(2)、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3、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

(2)、通过检查、反馈、评价、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切实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①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完善医疗技术意外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督导及落实,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医疗技术在我院应用。②严格审核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实施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③新开展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特别注意病人安全的保护。

十、明确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进院三日确诊率≥90%

4、进出院诊断符合率≥95%

5、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6、三基考核合格率=100%(75/100分)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0、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1、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100%

12、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3、抗菌素使用范围

十一、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按照医院制定的考评标准,每个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每个月检查重点安排以下:

1月份:医患沟通制度落实情况检查。 2月份:查对制度,及医嘱执行情况检查。 3月份: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对有没有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及措施进行核对,落实各项改进措施。

4月份:三级查房制度落实情况检查。

5月份: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合理性,申报及实施流程, 6月份: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7月份:病程记录方面:包括病程记录记载要求对检查、化验的分析并合理用药、处置等。加强首次病程录的内涵:重点检查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内容。

8月份:“危急值”报告登记,护理职员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

9月份:交接班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10月份: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情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

11月份:危重病人的上级查房记录,值班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书,抢救记录,危重病例讨论等。

12月份:会诊及转诊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记录及时性、完全性。)

2018年01月10日

推荐第5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做到有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科室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科室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保密患者隐私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应加强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九、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为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1、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

(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2)实施措施: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

2、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

(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如手术等)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

(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检查手段

(1)、病历检查:每月组织质控小组,对全科运行病历书写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上报质管部。

(2)、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3、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

(2)、通过检查、反馈、评价、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切实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

①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完善医疗技术意外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督导及落实,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医疗技术在我院应用。②严格审核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实施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③新开展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特别注意病人安全的保护。

推荐第6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健和谐医患关系为目的。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的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在医疗质量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严把医疗质量关,科室内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人会诊制度、重危病人及病案讨论制度。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按《病历书写规范》和评分标准执行,处方书写桉《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评价执行。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患者权利,把科室服务的标识规范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医疗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就医环境,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加强科室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使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质观、职业道德观;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科室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医疗安全工作、学习,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比、学、超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建立符合目前科室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以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作为主要责任人、科室内各医务人员作为责任人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内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使医院形成医疗质量、安全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格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组织科室内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

通过开展以上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使科室内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安全隐患逐渐减少,进一步减少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总体目标。

综 合 科 2013年4月20日篇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神经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

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做到有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科室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

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科室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

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保密患者隐私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应加强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九、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为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1、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

(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2)实施措施: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

2、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

(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如手术等)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

(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检查手段

(1)、病历检查:每月组织质控小组,对全科运行病历书写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上报质管部。

(2)、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手术病人应有术前讨论、手术记录、切口愈合等级、手术费等;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3、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

(2)、通过检查、反馈、评价、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切实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

①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完善医疗技术意外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督导及落实,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医疗技术在我院应用。②严格审核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实施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篇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

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医护办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篇4: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特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做如下计划: 1.按照《检验科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全面提高检验科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 2.严格遵守并执行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科室人员都必须服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主任或副主任协助处理。 3.严格遵守检验标本接受、查对、传递、分发制度。 4.严格遵守并执行sop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制定并定期更新临床检验项目应用指南或手册。微生物专业定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学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 5.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能够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项目,及时报告及咨询服务,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并有审核或复查等;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注意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等;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分包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分包实验室(委托实验室)签订相关协议。 6.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卫生部或内蒙古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及特殊项目的室间质评。进行或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及服务,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处理、整改、改进、完善等。 7.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检测仪器和试剂有专人管理、保管、运行、记录、使用、保养、维修、效期管理等; 8.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管理标准,承担紧急意外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事件救援任务等。 9.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或事故发生。 10.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定期召开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确保各项工作的不断提高与持续改进。 11.建立、完善lis、并与his联网,实现数据管理和收费及报告查询的数字化管理。 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指:能提供良好服务,使患者伤害最小,医院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收益与亏损间的平衡.医疗质量是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质量与安全涉及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全员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保障健康、安全! 检验科篇5:内一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内一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活动,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健全科室的质量、安全及优质服务等管理制度,使医疗服务更人性化,使医患之间零距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工作内容:

1、积极组织科内人员集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医师诊疗常规》及《操作常规》,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两次,每月至少完成疑难病例讨论两次,死亡病例随时讨论并记录。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会议,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并制定科室医疗缺陷管理措施。

2、健全落实医院核心医疗制度和人员岗位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等,认真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主任至少每周一次大查房,主任(副主任)医师至少每周一次查房,主治医师每天一次查房,住院医师每天一次查房,节假日与平时相同。

3、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做好科内继续教育工作,三基三严业务学

习每季度一次,三基三严训练及技术操作每半年一次。加强对青年医师的培养,对工作四年以上的医师轮流选送外出学习深造,同时要求他们返院后向全科做一次讲课,使上级医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融入我院。对转科医师严格管理,强化培训,利用教学查房等措施迅速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

4、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主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向病人交代病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小事做起,对事故纠纷苗头及隐患必须及时纠正,不留情面,举一反三,防范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力求医疗事故零发生。

5、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指导原则》的学习培训,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逐步建立药品动态监测、药品群体不良反应监测等超常预警机制,同时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因病施治,坚决杜绝滥用药、滥检查等现象发生,切实提高病人满意度。

6、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制度教育,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严禁医务人员接收病人红包等。

7、积极配合医院创二甲活动,坚持每周学习,内容为创二甲标准等,直到达标为止。

8、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力求年内开展几项新技术。

推荐第7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年中)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年中)

一、安全制度与落实情况

科室人员始终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动摇,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与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务求实效,把各项活动做细、抓实,确保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二、注重宣传,强化培训,不断提高科室人员安全素质。

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大家熟悉了有关安全生产规定以及岗位的安全要求,从而全面提高了科内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科室还结合安全生产,有针对性的组织了各类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了职工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全面深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科进一步加强了医疗安全警示教育及医疗质量管理,半年来共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多次,每日下班对科室设备进行安全全院大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通报,做到及时、快速检修,防止重大故障发生而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对待病人热情服务周到,行动不便的病人进行主动搀扶。通过半年来有力的管理措施,我科未发生大的医疗事故争议或事故。

总之,上半年科室在安全生产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我们将继续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认真总结利用上半年来的经验不断予以完善,使我科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第8篇:手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讲义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讲义

为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提升科室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科室内涵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强化科室质量意识,根据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医技科室日常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动态监管和科学评价,科室通过严格落实各项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考核,从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达到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的。

一、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指标

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逐年上升

2、住院重点手术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3、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4、手术后并发症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5、手术后感染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6、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7、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 (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2)平均住院费用下降 (3)患者满意度上升

8、患者安全类指标 (1)手术安全核查率 100%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漏报率0 (3)各类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9、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全员手卫生依从性≥70% (2)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执行率>90%

二、实施及评价方法

1、定期分析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变化趋势,衡量本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手术治疗与质量水平。

2、根据分析本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定期开展评价活动,解读评价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有持续改进效果。

3、要求各科各项质量与安全指标呈日渐正向变化趋势。

4、医院建立数据库,对各科的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汇总和定期评价。

5.对指标中存在的问题,由医务科分类汇总评价后,分别在院周会、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会上反馈,研究整改措施,推广先进经验,以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评价和改进

监测与评价是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增强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持续医疗质量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推荐第9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 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 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 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 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

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推荐第10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7.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 8.医疗废物的管理;

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10.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控措施。

(四)加强对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的管理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管理

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完善科室标准化医嘱单,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第四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每天检查交接班记录及运行病历完成情况,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情况。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排查。每月20号前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检查输血病历,术前讨论,及疑难病历讨论等。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四.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时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将科室医师分组管理。第1组: 第二组

五.:

上级医师负责检查并监督医疗文书书写情况,如有缺陷,应负一定责任。

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六、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 每月组织1-2次业务学习。每季度组织1-2次技术操作培训。

七、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八、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九、严格科室新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对重大及特殊手术要监督上报,并组织术前讨论。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五部分 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一月份:病历书写和术前讨论

二月份:三级查房制度落实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三月份:死亡病例讨论和疑难病例讨论

四月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理 五月份:查对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落实 六月份:会诊制度的落实 七月份:知情谈话制度的落实 八月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九月份: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落实 十月份: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十一月份;新技术准入制度落实

十二月份:总结全年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内容

1、运行病历专项质量检查情况

运行病历质量综合检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 至少抽取5份以上运行病历或抽取科室内每位医师3份以上运行病历,按照《西平县人民医院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全面检查运行病历的书写质量、各种签字是否及时、各种知情同意书是否及时签订以及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等内容,并对每一份运行病历的质量形成总结性评价或点评。(2)运行病历质量日常检查:病历质控员不定时随机检查运行病历质量,记录病历质量检查记录表,并督查整改情况,纳入每月科室质量检查反馈

2、抗生素应用

检查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对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病例指证掌握情况

3、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统计与分析

掌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检查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及分析处理措施。

4、检查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情况。

5、检查输血病历输血情况及医嘱书写规范情况

6 检查特殊检查及治疗登记情况

7、核心医疗制度专项检查情况

检查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交接班记录情况。

8、三级医师授权执行情况的调整与分析

检查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及签名情况。

9、重大手术及特殊手术报告情况

10、院感相关指标的监测和分析

检查院感知识掌握情况,定期培训

11、住院超30天以及出院两周和30天内再入院患者分析

12、质量检查反馈的问题分析、整改及改进效果评估。

13、制定下次改进措施

第11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 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

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7.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

8.医疗废物的管理;

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10.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控措施。

(四)加强对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的管理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管理,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完善科室标准化医嘱单,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第12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7.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 8.医疗废物的管理;

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10.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控措施。

(四)加强对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的管理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管理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完善科室标准化医嘱单,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第13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首诊负责制、医师三级负责制、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工作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危重病情报告访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与交班制度、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核查制度、病历书写管理制度、MECT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

三、1.2.3.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第14篇: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健和谐医患关系为目的。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的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在医疗质量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严把医疗质量关,科室内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人会诊制度、重危病人及病案讨论制度。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按《病历书写规范》和评分标准执行,处方书写桉《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评价执行。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患者权利,把科室服务的标识规范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医疗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就医环境,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加强科室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使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质观、职业道德观;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科室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医疗安全工作、学习,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比、学、超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建立符合目前科室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以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作为主要责任人、科室内各医务人员作为责任人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内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使医院形成医疗质量、安全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格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组织科室内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

通过开展以上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使科室内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安全隐患逐渐减少,进一步减少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总体目标。

综 合 科2013年4月20日

第15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第四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

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

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

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

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医护办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16篇:4.1.1.2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院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各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完成,拟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督促科室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我院各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率≥90% 3.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4.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5分钟

5.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合格病历率≥90% 8.平均住院日≤12天 9.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10.病床使用率85—93% 11.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1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13.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1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 15.手术安全核查率100%

16.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

17.临床路径入组率≥50%,入组后完成率≥70%

18.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19.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20.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23.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24.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25.治愈好转率≥90% 26.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2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28.麻醉死亡率≤0.02% 29.处方合格率≥95%

30.医院感染现患率≤10% 31.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35.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

36.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5%

3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3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3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4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2

41.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4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3.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44.《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完整率100% 45.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100% 46.输血前检查记录完整率100% 47.血液内外包装验收合格率100% 48.血液制品入炉、出库记录完整率100% 49.供血者及受血者血型复检率100% 50.血库冰箱温度记录完整率100%

51 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100% 52.各种器材及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率100% 53.受血者身份确认正确率100% 54.血标本符合要求100% 55.血型定性试剂质检合格率100% 56.血型正、反定型检查率100% 57.血标本验收、交接、登记差错率为0 58.ABO及Rh(D)血型鉴定差错率为0 59.医护人员取血、验收、交接、登记差错率为0 60.输血记录完整率100% 61.《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返回率100% 3

62.输血定期室内质控100% 63.输血室间质评合格率100% 64.洗手正确率>85% 65.洗手依从性>95% 66.I类切口感染率

三、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科室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健和谐医患关系为目的。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

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做到有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科室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 4

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科室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保密患者隐私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应加强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 5

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九、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为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1、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2)实施措施: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

2、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如手术等)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检查手段 (1)、病历检查:每月组织质控小组,对全科运行病历书写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上报质管部。(2)、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手术病人应有术前讨论、手术记录、6

切口愈合等级、手术费等;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3、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 (2)、通过检查、反馈、评价、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切实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

①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完善医疗技术意外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督导及落实,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医疗技术在我院应用。 ②严格审核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实施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 7

第17篇:中医院科室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责任书

临颍县中医院2014年科室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管理责任书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科主任作为本科室此项工作开展及制度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应主动负起责任,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特签此责任书,以明确职责,奖优罚劣,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1、科主任作为本科室此项工作开展及制度落实的第一责任人,领导、落实、考核、评价、监督本科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工作的开展。

2、加强科室人员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加强“三基”考核,严格执行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有关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3、落实核心制度,严格病历书写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所做工作能在各类台账中反映出来。

4、强化医疗事故差错及纠纷防范工作,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履行告知知情义务,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对有安全隐患的科室取消当月评优资格,一票否决。

5、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培训与学习,做到依法办院。严格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审核,规范职业准入、医疗技术准入与执业范围管理,保证落实医院专科、专病、专收、专治的规定。

6、突出中医特色: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所占比例≥60%,逐步提高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数所占比例,力争达到≥30%。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数的比例≥10%(针灸科达100%)。重点专科:中医治疗率≥6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70%;

中医辨证治疗优良率达到100%。治疗中理法方药得当,合理检查,逐步降低住院天数及费用,达到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目标,甲级病历≥90%,乙级病历≤10%,丙级病历为零。院内业务学习参加率≥75%,科内专科学习每月二次并有相应记录。

7、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门诊患者抗生素使用率≤20%,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60%,I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

8、医院每月按照《质量管理考核方案》(2014版)进行考核,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科室予以奖励,对存在的问题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并扣除科室相应考核评分,与奖金挂钩。

9、对出现重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纠纷的科室,视具体情况,划分责任,按国家相关条例及医院相关制度追究责任,医疗服务投诉按相关制度处理。

10、收治病人较上一年度提高15%。

11、以上条例各科室主任认真配合执行,签字生效。

院方:临颍县中医院科室:

院方盖章:科主任签字:

第18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无锡华港协和医院

2018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认真执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制定半年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

调整、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质量组织,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化人,领导班子做到定期专题研究、步骤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职能部分组织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促落实,监督检查做到有计划、分析、反馈、整改措施、实际效果记录;临床科室、护理、药学、医技等科室主任有效履职本单元医疗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价及反馈工作。

二、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

通过教育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安全意识,营造医疗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参与能力。医疗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年度计划,定期检查,确保培训效果。

1、组织学习、执行医院管理常用法律、法规,重点学习、落实《医疗事故处理原则》、《侵权责化法》、《投诉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医务人员的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做到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抓好医疗质量、安心核心制度的落实是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重视保障医院健康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做到核心制度执行率100%,无差错、事故发生。

3、严格执行医院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落实院部制度的门(急)诊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和急、危、重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和围手术期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做好重点病人、重点环节和重点操作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三、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纠正医疗过程中质量问题的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医疗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1、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室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检查。

按照《急诊室建设考核标准》,加强急诊室规范化建设的长效管理,健全急救领导小组和抢救小组,认真落实急诊室规章制度化,医务人员做到熟练掌握常见急诊、危重病员抢救常规;熟练掌握急诊抢救器械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24小时绿色通道畅通;急救器械、物品齐全,定点定位,性能良好,标志明确;急救药品齐全,无过期、失效药品,无混药,无错量,无霉变,有定期清点记录;急救器械完好状态,保证满足患者急诊、急救的医疗服务。

2、抓好值班制度的落实。认真实施24小时值班制,要保障节假日值班人员技术力量,做好交接班及报告等,经常抽查节假日值班人员在岗情况。

3、抓好上级医师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落实。

4、抓好查对制度的落实。

5、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6、抓好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7、抓好病历书写及管理,做到及时客观准确书写病历;上级医师加强在运病历质量监控、修改并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历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借阅。

8、做到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内容记录;另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相互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9、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10、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职业准入制度。

11、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提交诊断、治疗质量,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化监督上一个工作环节。

12、如处方错误,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

(二)医疗质量控制目的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医疗质控的方法:

①上级医(护)师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等方式随时对下级医(护)师进行检查和控制。

②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和平时掌握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③医疗质量控制部门通过平常掌握、随机抽查、定期抽查相结合对各科进行检查。

④检查示质量控制的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评价、促进整改,达到质量的提升。

⑤采取缺陷管理,并予登记。

⑥严格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纠正、整改为目的,促进质量提高。

⑦环节管理为主,平时掌握与随即抽查为主,终末质量管理与定期检查以辅。

四、加强卫技人员在职继续医学教育,营造一个人认真地在职继续医学教育的氛围,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卫技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为伤病员提供优质医疗技术服务。每季度院部组织三基培训、测验成绩优秀,不断提供业务水平。每半年一次对卫技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的培训、测验,做到各项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进一步提高诊疗质量。

五、根据《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无锡市医疗机构医疗机械质量管理规定》,加强药器使用质量管理,确保用药用械安全。

(一)调整、健全药事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落实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职责,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本院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执行药品与耗材采购、保管、调剂等相关规定。

1、药品实行分类管理,分品种存放;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2、高浓度电解质剂等高危药品,单独放置,标志特殊,醒目规范。

3、加强药品的养护,药品养护人员应根据药品的周转情况,对储存的药品定期进行养护和检查,建立养护检查记录;发现药品有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置;每天上、下午对药房、药库一次巡视,认真做好温、湿度记录,发现温、湿度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4、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用登记,掌握麻醉精神药品使用指征,合理使用麻醉精神药品。

5、组织卫技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学习,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性及预防性应用原则、联合应用的指征,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

落实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做好定期监测全院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定期监测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定期监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定期监测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落实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制度,做好不合格抗菌药物处方汇总登记和不合格抗菌药物病史医嘱的汇总登记,对抗菌药物处方金额排序前几位的医师监测,有处方、病史医嘱的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的专项点评并形成点评报告。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得较差的医师和科室予全院通报、绩效考核干预等措施。

6、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做好药品质量的监测,评价及报告工作。

(三)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对一次性无菌器械的采购,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非同一批号的一次性无菌器械,必须索取检验合格证;健全一次性无菌器械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并按要求做好记录,采购记录内容包括:购进产品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等;使用过的无菌器械必须按规定毀形、零部件不再具有使用功能,经消毒无害后处理,不得重复使用无菌器械,根据要求做好记录,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由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集中处理。

(四)对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检查、校验、维修、保养、建好院、科医疗器械档案。

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发扬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

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坚持发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医务人员中开展评优学习活动。

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忠于职守、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并与执业医师考核、护士执业证书再次注册相结合。

3、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取病人极其家属“红包”和其他馈赠,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器材、医疗器械、药品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七、工作质量指标

(一)门(急)诊工作质量指标:

1、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98%。

2、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3、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申请单按四版要求书写,字迹清楚、术语确切、语句简明扼要、无涂改。

4、首院、首科、首诊负责制执行率100%。

5、会诊、转诊、危重病人抢救登记率100%。

6、差错事故有登记,认真做好医疗事故、差错防范,做到年内无医疗事故和严重医疗差错发生。

7、法定传染病报告单书写规范、及时,漏报率0。

8、常规消毒无菌合格率100%;无菌操作执行率100%;一人一板一表执行率100%;院内感染率≤7%;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禁止混放。

9、妇科严格执行“两禁止”规定。

10、三基考试合格率100%。 (二)医技科室工作质量指标:

1、各项检查有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完整、清楚。

2、报告单书写规范、完整、清楚、及时、无遗失。规范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保证医疗安全。

3、检查结果准确,无漏查、差错。

4、设备保持完好状态,维修及时、有登记。

5、差错事故有登记,年内无医疗事故和严重医疗差错发生。

6、放射科甲级片率≥40%。

7、B超检查阳性率≥60%;严格执行“两禁止”规定。

8、检验科、放射科参加市级质控,质控质量合格。

9、院内感染率≤7%,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禁止混放。

10、三基考试合格率100%。 (三)病区工作质量指标:

1、处方书写合格率>98%。

2、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3、住院甲级病历率>90%,无丙级病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三合理符合率100%。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60%,使用强度40DD内。

4、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申请单按第四版要求书写,字迹清楚、术语确切、语句简明扼要、无涂改。

5、会诊、转诊、危重病人抢救登记率100%。

6、交接班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要求新入院病人、危重病人、病情变化病人、手术病人每日交接班,危重病人做到床边交接班;交接班薄应天天登记,不能中断;经治医师如当天无交班内容,应在交接班薄上写明“本班无特殊交班”,值班医师对经治医师交班的每个病人都做接班记录,如接班后病人无特殊变化的,应在接班一栏写明“本班无特殊变化”或“本班无特殊处理”,不得留有空白。

7、法定传染病报告书写规范、及时,漏报率为0。

8、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

9、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1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11、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100%。

12、常规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无菌操作执行率100%;一人一板表执行率100%;院内感染率≤7%;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禁止混放。

13、临床用血、特殊检查(治疗)病员同意书签署率100%。按要求完善、规范围手术期病员相关资料。

14、差错事故有登记,年内无医疗事故、严重医疗差错发生。

15、三基考试合格率100%。 (四)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1、护理三基理论、操作合格率100%(理论合格分为80分,操作合格分为90分)。

2、基础护理合格率100%(合格分为90分)。

3、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为90%(合格分为90分)。

4、护理措施落实率100%。

5、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6、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7、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无菌操作技术合格率100%;一人一针一筒执行率100%;一次性医疗用品毀形率100%;高危科室每日一次空气消毒,每月一次空气培养,有记录,菌落数在正常范围;年褥疮发生率0(特殊情况例外);院内感染率≤7%;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及处置,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禁止混放。

8、急救药品、器械完好率100%。

9、护理工作台帐、管理制度健全。

10、差错事故有登记,年护理事故发生0,无严重护理差错发生。 (五)药剂科工作质量指标:

1、认真学习、执行新药品管理法、加强药品管理工作,做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2、根据《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及《无锡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用药、用械安全。

①药事管理委员会运作正常,指导、监督、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用药;审核拟购药品引进的规则、评审工作;定期分析本院药品使用情况,组织评价所用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出淘汰药品品种的意见等。

②严格执行进药审批制度和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③准确划价、调配、配方、统计与盘点,盘点误差率<2%。 a处方合格率>98%,做好调配、核对人员双签字。

b调配处方做好核对,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对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有权拒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c配方时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④药品管理实行“四定”:定点、定位、定规格、定单价。 ⑤无假、伪劣药品;无失效、霉变、虫蛀、走油等现象。 ⑥加强药品的养护工作,做好药品养护记录。

⑦认真执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加强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账册、专用登记。

⑧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把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 ⑨加强用药安全教育,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 ⑩按照无锡市卫生局关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工作。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非同一批号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索取检查合格证。健全一次性无菌器械验收制度,按要求做好购进产品的记录:购进产品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等。使用过的无菌器械按规定毁形,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由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集中处理。

3、做好医疗器械的定期检查、校验、维修、保养工作,建立院科医疗器械档案。

4、报损率<万分之四。

5、差错事故有登记,年内无医疗事故和严重差错发生。

6、三基考试合格率100%。

八、医疗质量控制措施:

(一)调整、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考核小组等组织,认真实施院科二级质量管理,上级医(护)师负责对下级医(护)师医疗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医疗质量小组负责对全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水平,为伤病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1、医疗质量管理做到月有检查、考核,季有考核小结,年终有总结。

2、通过“院科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考核情况联系反馈表”,加强院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整改考核中存存的问题,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个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做到自我控制医疗质量。

4、每季度召开一次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考核小组成员会议,通报医疗质量、药品管理、病案书写质量考核情况,针对问题商讨整改措施;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布置下阶段工作。

5、每月1-2次行政查房中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重点内容之一,一旦发现问题责任相关科室、个人限期整改。

(二)加强职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教育,人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病人第一”的观念,个个积极参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三)认真落实医院工作制度与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四)加强职工医疗质量安全教育,认真落实院部制定的医疗事故差错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加强重点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五)组织卫技人员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做到一切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进一步提高诊疗质量。

(六)继续实施“五个三”管理工作,改善医患关系,为病员提供优质服务,让病员放心、满意。

1、病员对自己的疾病诊断明白,对治疗原则和自己支付的费用明白;

2、护士做到入院宣教到位,三查七对到位和心理护理到位;

3、医生做到对病情掌握正确,对病人解释正确和各项制度执行正确;

4、医技人员做到执行时间规范,操作技术规范和报告书写规范;

5、病历书写要求诊疗方法与病情符合,病情记录与医嘱符合,记账与医嘱符合。

(七)加强职工在职继续医学教育,抓好卫技人员的三基学习、测验;学习现代医学科技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卫技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为伤病员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八)认真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考核情况公示、通报、奖惩办法等,激励卫技人员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自我控制意识,防范医疗风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2018年01月08日

第19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2013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为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逐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修订)》制定2013年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计划。

一、医疗质量安全监控

1、提高每月对医疗质量考核指标进行分析、评估与总结,对影响医疗质量安全的因素与环节予以分析,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确保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在目标范围内。

2、医务科会同相关领导定期深入临床、医技科室检查医疗工作质量,对工作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与质量缺陷予以及时纠正,必要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问题。

3、每季召开一次专业委员会会议,从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上分析,总结医疗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剖析重点科室和重点质量个案,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医疗文书质量

1、每月对归档病案予以审核、分析,及时纠正病案质量缺陷,完善措施,对月度医疗文书质量纳入月质量考核中。

2、每月对医技科室工作质量检查汇总,对辅助检查报告单质量、处方合格率等指标予以评估、考核,并纳入月质量考核中。

3、积极强化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重点督导科室内部对医疗文书环节质量的卡控。

三、落实医疗工作制度

1、年内将开展质量安全意识教育,重点考核15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对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予以重点检查。

2、医务科将对未履行好工作职责,未按照要求执行制度的科室予以相应的处罚,对存在的质量缺陷提交相关委员会研究解决。

3、为确保质量,须不断完善相关措施与制度,并予以经常性的检查与考核。

医务科

2013年2月27日

第20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医疗质量管理培训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

一、医疗质量的概念

狭义的医疗质量,主要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又称诊疗质量;

广义的医疗质量,它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二、医疗质量的主要内容

医疗质量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彻底;诊疗时间的长短;有无因医、护、技和管理措施不当给病人带来不必要(心理或生理)的痛苦、损害、感染和差错事故;医疗工作效率的高低;医疗技术使用的合理程度;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经济效益;病人生存质量的检测;病人的满意度(医疗服务与生活服务)。所以说,医疗质量是医疗技术、管理方法及其经济效益概念的综合体现。这些要素通过组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病人”产生医疗效果。

三、医疗质量的内涵

1

分为医疗技术服务和非医疗技术服务,前者包括:安全、有效、及时、适宜、连贯;后者包括:以人为本、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尊重患者合法权利、患者参与、知情同意。

四、三级质量管理

1.概念:三级质量管理就是按照基础质量、环节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三级层次对构成医疗质量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2.基础(结构)质量:指满足医疗工作需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包括人员、技术、设备、物资和信息五个方面。是决策层的管理。人员:素质、数量、结构的合理配备。技术:质量评估、学习、培训、考核。物资(设备、药品):合理购置、保证供应。规章制度:规范行为、规范质量评价,并不断完善、督促纠正。时间:重视时间观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环节(过程)质量:指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包括从就诊到入院、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及出院等各个医疗环节的管理。是全员管理。

4.终末质量:是指医疗质量的最终结果。医疗终末质量管理主要是以数据为依据,综合评价医疗终末效果的优劣。通过分析比较(横向、纵向)发现问题,反馈调整,以促进

2

医疗质量逐步上升。

五、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好坏的要素

1.患者疾病的转归,治疗结果应达到或超越临床预期的转归。

2.医疗机构应该具备良好、规范、清晰、高效的医疗服务流程。

3.对于疾病应该采用适宜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技术。4.医疗机构具备良好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就医环境,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

5.合理的诊疗费用。

6.患者满意、医疗机构满意、社会满意。

六、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就是指医院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全过程全面的质量控制,让患者满意和医院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从而达到长期持续发展、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途径。

七、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1.工具一:PDCA循环:计划(方针和目标的确定)→实施(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处理(成效评价和总结)不断循环,PDCA循环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

3

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2.工具二:检查表:检查表是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以简单的数据,制成图形或表格,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

3.工具三: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智力激荡法。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会议成员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创造性地思考,发表看法,通过与会者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刺激,产生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不断地、大量地诱发和产生出创造性设想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

4.工具四:因果分析图:又称为鱼骨图(Fishbone)。是为了寻找某种质量问题的原因,采用召开调查会的办法将员工的意见反映在因果图上。

5.工具五:诊断相关分组(DRGs):是根据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的体系。DRG组数主要反映一个医院收治疾病种类的多少,DRG组数越多,说明收治的病种种类越多越复杂。通过分类比较,评价医院的服务能力(DRG组数、病例综合指数CMI,病情的复杂性)、服务效率(时间、药品、耗材等消耗比。)、服务质量(低风险组和中低风险组死亡率比较)。

4

七、成立院科两级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 成立院科两级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医疗质量监督管理科,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员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业务院长负责,医教科、护理部、医管科、感染办等组织负责制定全院各相关专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考核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科结合本科业务工作实际制订诊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督促贯彻执行。对医疗、护理、医技、功能、教学科研、病案质量实行全面综合管理。

八、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和院医管科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每份终末病历由科主任和质控员负责质控达标。

2.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按规范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报告单、医嘱、病程记录等),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3.对执行十八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提出改进意见。

5

5.定期分析评估本科室各阶段医疗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并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意见报告科主任,协助科主任督促落实。

6.定期向院医管科反馈本科室质控工作进行情况,对违犯医疗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造成后果的事件,写出书面材料及时上报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九、质控员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评估和分析。相关科室质控员应负责本科室计量、仪器的使用。

2.临床质控重点内容是:科室各种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用药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协助科主任、护士长督促和落实医院质量控制方案,督促做好医疗活动环节的规范操作及各种诊疗方案的实施,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科室质量管理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3.医技科室质控员应注意各种操作的规范性,报告单填写规范,各种仪器的标准校正,维护是否及时,性能是否正常。各科质控员对本科室质量控制检查建立规范登记,进行质控小结,每年有一次总结。

4.质控员定期向科室公布一次科室质量检查情况,向全

6

科提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整改建议。督促检查医院关于提高医疗质量的整改意见及科室质控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5.向院医管科汇报科室质量管理运行情况及质控工作改进建议。

十、临床科室具体质量控制标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执业,各级各类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核心制度18项的落实和贯彻执行,积极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

2.科主任和护士长是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责任人,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和全科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

3.住院病历应符合规范要求:按病历书写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病历采集真实、完整。术语规范,严格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要求。加强\"三基\"训练,培训覆盖率和合格率分别为100%。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下级医师书写病历上级医师及时修改和签名。对住院三天未确诊的病历由科主任查房讨论,一周未确诊的病历组织院内疑难病例论。

4.首次病程记录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包括疾病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分析内容和诊疗计划。逻辑推理性应强。诊疗计划合理。住院30天以上必须有住院阶段小

7

结。住院超过120天以上必须进行管理与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修改病历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名,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及死亡病例讨论应有记录和登记。病历书写合格100%,甲级病案书写率≥90%,无丙级病历。

5.新入院病人,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应有分析指导意见,能体现指导水平。上级医师应在查房病程记录后签字确认。72小时内完成科主任查房记录。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情况,经治医师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后,必须由具有高级职称的精神科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签字。

6.出院各项记录内容完整无缺项,病案首页上各级医师签字符合病案首页填写相关要求,体现三级医师负责制,病案首页诊断填写完整,主要诊断正确率应达95%。

7.急诊入院的危重病人应早诊断、早治疗,上级医师查房指导应及时到位。治疗方案应安全合理,对治疗效果有评价、分析记录。

一、二线医师值班运行体制可靠,抢救治疗记录完整及时,谈话记录及时,内容完整,必要时谈话记录应让患者或家属签名。

8.各科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和抢救工作流程图。全科成员应熟悉掌握预案并按其执行。

9.科室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好齐备,定期检查清理及增补,

8

确保随时使用。

10.医嘱书写按《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100%,治疗方案合理安全,病程记录中应有治疗用药观察内容,分析意见。合理应用抗生素,按抗生素分级管理原则使用,力求做到有使用指征。

11.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履行告知义务,记录及签字齐全,有创检查及治疗有知情同意书,有患方意见及签字,要求操作规范,记录详实。

12.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传染病的隔离治疗和上报工作,要求漏报率为零。

13.各项检查合理及时,病程记录中对主要检查项目的必要性有说明,对主要检查项目结果有分析意见和综合评判记录。

14.严格按医保和新农合各项规定,因病情需要的自费药品和检查项目应做好告知及知情同意工作。

15.科主任台帐健全,记录内容完整,科内质控有方案,有工作记录,有整改意见,有评估小结。

9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