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计划

医药行业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6 14:33:36 来源: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医药行业工作计划

一、\"九五\"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关系人民健康,体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的重要行业。\"九五\"期间,浙江医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XX年,全省医药工业系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7亿元(按90不变价计算),5年年均增长26.9%,在全国同行业的位次从第3位上升到第1位;医药商业销售额157.1亿元,5年年均增长16.2%。行业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名列前茅,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成就令人瞩目。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一批大产品竞争优势明显。重点培育的36个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主导产品,多数技术经济指标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成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九五\"末,这些产品的销售产值已占全省医药行业的1/4,并成为创利主体。化学药品出口交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抗肿瘤系列、抗生素系列、抗寄生虫系列、甾体激素系列、ve及中间体系列、心血管药系列、头孢中间体系列等产品在全国化学药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产业组织优化,行业集中度提高。XX年末,列入\"五个一批\"的19家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行业的60%和55%。海正集团和华东医药集团进入国家520家重点企业行列。6 家规模最大的商业企业销售额和利润分别占全省医药商业的30%和50%。这些大型骨干企业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支柱。

(三)科研投入加大,技术成果丰硕。\"九五\"末,全行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近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九五\"时期,共开发新药546种次,其中中药一类新药2个,中、西药

三、四类以上新药135个。完成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24项,省重大科技开发项目13项,省重点科技开发项目24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22项,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24项。全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

(四)资本规模壮大,投资规模扩张。\"九五\"末,医药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达88.6亿元,比\"八五\"末增长2.2倍;\"九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亿元,比\"八五\"增长1.4倍。

医药行业成绩显著,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大公司大集团行业龙头作用尚不显著,中小企业\"低小散\"状况仍需改善;一般产品雷同较多,低水平重复较为严重;高污染的原料药能力过剩,高附加值的制剂产品水平不高。二是企业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与人才储备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生产工艺落后。三是流通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三级批发格局打破后,新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形成,药品流通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严重。

二、\"十五\"医药行业发展背景和趋势

(一)市场需求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市场开拓和国际化程度加深,\"十五\"期间医药市场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进一步调整。据国家行业管理部门预测,未来五年全国药品需求量年均增长12%,到XX年达2180亿元,比XX年净增940亿元;国际药品市场需求年均增长8%,到XX年达5400亿美元。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行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非处方药品(otc)、疗效确切和价格低廉的药品、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及《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药品,以及适销对路的医疗器械产品等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医学、药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及其相互影响和渗透,药物资源将得到广泛而深入地研究,生物技术药物、纳米技术药物、海洋药物、天然药物等一些新兴药物将逐渐崛起并在药品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二)产业发展趋势

跨入新世纪,医药行业的发展环境正经历深刻变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竞争格局看: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医药行业竞争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凸现。目前,全国已设立1700多家中外合资医药企业,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均已在中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这既为企业利用外资嫁接改造提供了机遇,也促使市场竞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展开;既为企业提供了接受技术辐射的机会,从而带动医药高新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促使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从而增加新药开发的难度。

从政策趋势看:国家药品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环境保护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将对医药工商企业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对企业经营方式和行为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国家整顿药品市场秩序、建立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将对依靠\"高定价、高折扣\"和\"高进销差率、高费用率\"营销方式生存的企业形成较大冲击,对以依靠调拨购进为主、无总代理总经销品种优势、终端销售能力低的商业企业产生较大压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保监管的加强,也将使高污染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丧失生存空间。

从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看:长远分析,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医药管理体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促使医药企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医药新产品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借鉴国际先进的医药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学原料药、中药、常规医疗器械产品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短期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降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开放药品流通业,将对药品流通和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较大冲击。

总的看,\"十五\"时期,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药品需求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医药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准确把握形势,抓住发展机遇,加强政策引导,保持快速发展,提高增长质量,是浙江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十五\"医药行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一)总体要求

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以接轨国际为方向,突出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和扩大化学原料药优势上取得较大进展,实现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的转变。

医药强省的内涵是:规模大、技术强、素质高、效益好。

规模大--进一步聚集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进一步保持经济总量在全国同行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发展一批企业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控制力的拳头产品,进一步扩大区域产业优势。

技术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开发一批专利技术或行政保护的高新技术产品;建立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队伍。主要产品在国内确立技术优势,部分产品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素质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员工整体素质全面提高,部分企业逐步由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医药行业的高科技特点进一步显现。

效益好--形成低成本、高效益的行业,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国际划分的安全型企业标准;科技进步贡献率、销售利润率、资本利润率等技经指标达到全国同行先进水平。

(二)主要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医药产业层次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形成以知识经济为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高素质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全面接轨国际,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部分产品能控制国际市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发展,初步建立起医药强省的框架。

2、经济规模和增长质量目标

\"十五\"时期,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总额和医药商业销售总额均比\"九五\"时期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速度保持15%左右;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到XX年,净资产利润率达15%、新产品产值率达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突出观念创新,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带动技术、管理和市场创新,企业竞争力全面提高。

3、经济结构目标

(1)产业结构方面。到XX年,中药产业占全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从XX年的15%左右提高到30%以上,医疗器械产业的比重达到10%,生物药品产业的比重达到5%。

(2)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工业领域:按规模形成三个层次的骨干企业。第一层次:3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其中1家超30亿元,2-3家开展跨国经营;第二层次:1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0-20亿元;第三层次:2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10亿元。三个层次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省总销售收入的75%以上。流通领域:发展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的大型区域性批发企业5家;鼓励大型批发企业跨地区兼并市、县级批发企业,市、县级批发企业改组为区域性基层配送中心,形成完善的区域性配送网络。

4、接轨国际目标

3-5家企业发展成为在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具有跨国特征的现代制药企业;制剂技术与产品上取得突破,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实现药品出口结构由原料药向制剂的战略转移;重点培育的品种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医药行业重点建设的\"三大工程\"

\"十五\"时期,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以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中药现代化工程、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三大工程\"为抓手,突出重点,创出特色,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化学药品、中成药和医疗器械的协调发展。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加大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主导品种,巩固和扩大化学药品的优势;加快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医疗器械的调整提高,向光机电一体化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独家或少家生产、科技含量和出口创汇高、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的主导产品,形成以规模化产品、专利产品以及行政保护产品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一)建设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

以台州椒江入海口两岸开发区为中心区域,并辐射金华、绍兴等地的若干重点企业和工业小区为卫星区,规划投资100亿元,建设国家级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着眼于高起点高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进一步突出区域集约化优势;顺应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要求,坚持环境综合达标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5-12年的努力,建成我国主要的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基地,建成以一批在国际上品种规模最大、生产成本最低、产品质量最高的化学原料药产品为依托的世界级化学药生产基地。同时,发挥多种所有制优势,加速实施企业战略性重组,大力扶持优强企业,发展一批年出口额超过2-3亿美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争取基地全部建成后,年出口达到50亿美元,占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份额约25%。

在集中力量建好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的同时,全省的化学原料药工业突出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努力改造提高具有竞争优势和潜在优势的品种,进一步提高现有主导产品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研究应用头孢菌素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7-aca和7-acx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广泛采用高产菌种,提高现有发酵品种的发酵水平和后处理技术;提高合成、半合成药生产水平及维生素e的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水平,提高普利类他汀类、奥美拉唑等合成药的工艺水平;加强甾体激素的资源开发,运用手性药物合成技术,解决目前存在的消旋体拆分和消旋体处理等难题;加强对头孢曲松、ve、扑热息痛等大品种的结晶工艺技术研究,实现计算机辅助控制和操作。二是着力开发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高技术含量的新品种,发展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紧跟国际药品开发进程,加快仿制一批国外专利失效或即将失效的产品,特别是新型生物及化学药物,并迅速产业化,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积极占领国内外市场。

(二)建设中药现代化工程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规范,研究开发符合现代用药习惯、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的中药产品;以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和中药科研现代化为重点,建立科工农贸一体化的中药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传统中药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十五\"期间,全省中药现代化工程规划投入30亿元。争取到XX年,中药工业销售收入达100亿元,经济效益居全国前列。

中药现代化工程主要从药材生产现代化、中药工业现代化、中药科研现代化三个方面着力,实现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提升,促使中药产业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

--推进药材生产现代化。推进药材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大幅提升药材生产产业化水平。实现大宗、地道中药材和重点中成药品种所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显著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以产地品质管理为中心,有重点地推行药材种植管理规范(gap),建成5个以上符合gap要求的种植示范基地,全省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积极推广应用生物技术和新型育种、栽培技术,发展名贵中药材种植,创建优质药材品牌。

--推进中药工业现代化。突出中药提取、饮片、成药三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技术、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建成5个以上中药提取物加工基地,实行中药标准提取物产业化生产;发展一批中药饮片名牌,建成3个以上现代化的中药饮片加工基地,以\"浙八味\"为重点,建立2个以上中药单味浓缩颗粒饮片生产点;开发一批中成药新产品,规划研究1个以上一类中成药新药,5个以上二类中成药新药,及20个左右其它新药;大规模实施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改造,部分重点骨干企业在率先建成具有90年代末国际先进生产水平。

--推进中药科研现代化。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提升中药研究、开发水平。中药基础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在探索中药机理、建立中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实验基地、推广中医药理论等中药基础研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中药制剂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中成药新药研究开发和传统产品的二次开发,重点选择20个传统名优中药实施二次开发,\"老药新做\",提高产品档次和适应现代用药习惯。争取2-3个品种以新药的标准通过美国fda认证。

(三)建设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重点在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辅以优惠政策,建设杭州\"新药港\",努力使杭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全国一流的\"高起点、优结构、外向型、复合型\"现代化工业园区。园区发展重点:突出发展生物医药和天然药物;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合作并加大国内外招商力度,引进和发展新的化学专利药、制剂新剂型和先进医疗器械。重视科技研究开发体系的建设,建立生物基因工程、天然药物、化学药新制剂等技术创新中心;建立生物医药、海洋药物、天然药物和医疗器械等医药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依托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与医药企业共组科技创新平台。争取经过5-12年的发展,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园区全部建成后,达到年产值150亿元以上的经济规模。

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中,制剂、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的发展方向是:

--制剂产品。一方面积极开发新品种。针对病原结构的变化,开发一批老年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病等高发病源的特效药。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剂型。主要是发展控释、缓释、透皮吸收制剂和复方制剂,争取到\"十五\"期末形成一批多剂型、高附加值及高生物利用度的新产品。

--生物制药。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发挥我省民间资金充足的优势,利用政府和民间力量,在瞄准国外同类产品的高起点上发展生物制药,力争有较大突破。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基因重组疫苗、诊断和治疗用单克隆抗体。针对神经系统、肿瘤、艾滋病及免疫缺陷等重大疾病,开发白细胞介素类、造血因子类和其他细胞因子类产品。

--医疗器械。重点发展医用制冷设备、医用光学内窥镜、无损伤检测设备、便携式新型心电监护系统等产品。加强与省内知名机械、电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发高精尖、光机电一体化的诊断、治疗、检验型仪器设备,开发家庭用保健、康复、理疗型医疗器械产品。

五、医药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建立健全适应国际医药竞争形势和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进一步发展医药高技术产业。到\"十五\"期末,全行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达6%,重点骨干企业达8%以上。

1、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一个体系\"和\"三个机制\"

--\"一个体系\":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开发体系。以组建企业技术中心为重点,以抓好企业技术中心试点为突破口,以支持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项目的产业化为手段,全行业基本形成初具自主创新能力、多层次的技术开发体系。

--\"三个机制\":一是加速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运行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资金支持的投入体系。完善企业科技进步奖励制度为主的激励机制,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内部环境,引进和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和外向型人才。坚持技术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质量振兴等工作相结合,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内外医药技术、经济交流合作。

二是加速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扩大企业\"产学研\"联合,吸引国内外科技力量进入企业或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建立以项目为纽带,以联合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为主要内容,多种形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职业医药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建立具备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作用的技术服务机构。

三是加速形成医药科技风险投入机制。增强企业对高新技术风险投入的意识,提高企业研究和开发经费中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的比例。设立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由多种资金渠道组成的医药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扶持对全行业具有导向性的、高水平的医药研究开发项目。引导民间资本和行业外资金开办医药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从事医药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风险投资。

2、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继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规模和层次。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推动医药企业发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稳定有效的技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要从过去追踪了解科研单位在研课题、选择受让科研成果的被动科研为主,积极向先期介入科研、进而逐步主导研究进程的主动科研为主转变。二是努力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大中型企业要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列入跨国公司培育的企业在现有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优良的硬件设施、良好的实验环境、紧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步伐的开发研究机构。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开办科研机构。技术开发战略的重心从单纯仿制向仿创结合转移,进而实现自主创新的突破。在分析解剖国外新上市产品、进口药品和一些销售量大的非专利药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研制开发拥有专利技术或具行政保护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特色主导品种。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研究人才,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一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运用信息技术、集成控制、纳米技术、生物工程、膜过滤、手性反应、光化学反应技术、多肽药物固相合成技术、耦合结晶、分子精馏、超临界提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医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争取在缓控释制剂的定速、定位、定时释放技术,制备靶向释放系统的脂质体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超声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球晶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采用先进的\"三废\"处理技术,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同步发展。

二是全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自动化控制水平。在合成和发酵过程,推广全过程计算机控制,采用膜过滤等新技术实现封闭式生产。中成药提取采用膜过滤、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新技术,改造传统提取方法。制剂生产,采用新型的连动性的装备、先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包装机械。推广全自控精密微孔多管过滤机、智能化多功能过滤机、全自动瓶塞清洗机等自动化、智能化制药设备。采用先进、节能的空压设备等公用工程装备,提高用气质量。

三是全面推行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认证,提高药品生产规范水平。企业要按照gmp规定,在改造硬件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十五\"期末,制药企业全部达到gmp规范要求。

(二)推进产业组织优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坚持\"大上规模,小创特色\"。着眼于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继续培育大公司大集团,对中小企业加大扶持;着眼于提高资源配置水平,进一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和利用外资;着眼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1、培育大公司大集团

以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企业重组为抓手,促进大公司大集团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发挥行业的示范、带动和整合作用。一要引导大公司大集团处理好自我积累型发展和资本聚集型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资本经营与产品经营的关系,处理好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提高企业规模和经营水平,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二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要在\"九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员工持股计划,鼓励经营者适当持大股,向混合所有制的现代公司制发展。属于民营企业的大公司大集团,要加快向规范的公司制转变。各类大公司大集团特别是通过资产重组设立的企业,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筑法人治理结构,从思想认识上、组织体系上和企业的运行机制上融合一体,使联合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内部资源得到最大优化。争取更多的大公司大集团股票上市,成为经营规范、效益优良、信用可靠的高素质上市企业,成为全省行业发展的典范。

2、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制订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技术开发、管理诊断、信息咨询、工业设计、市场开拓、外贸指导、人才培训等多方支持的行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名牌产品发展或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在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中重新定位,谋求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在某个小品种、小类别中形成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促使更多企业向高科技的\"小而精\"型、具有特色优势的\"小而特\"型、专业配套的\"小而专\"型的\"小型巨人\"企业发展。

3、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注重吸收增量与盘活存量相结合,扩大和优化资本规模。推进工商企业的产权改革和企业改组,吸收海内外法人、个人参股控股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条件成熟的依法改制为现代公司制企业。引导大企业集团、各类投资机构对我省医药工商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购并,完成一批企业的嫁接改造。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继续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帮助优势企业做好争取上市工作,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力争\"十五\"期间有2家企业成功上市。

(三)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实施国际经营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为医药行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需求空间。

1、适应流通体制改革和药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趋势,建立\"高效开放、宏观调控、有序竞争、科学管理\"的医药流通新体制,实现减少环节、降低成本、加快物流、提高效益的目的。推动医药工商企业发展总代理总经销,逐步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调批零一体化的母子公司制企业集团,形成全国总代理、地区分销商、零售连锁店的工商一体化的流通格局。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发展零售业。

2、实施全球营销策略。以全球战略眼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坚持国内外市场并举的方针,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采用自营或委托代理进出口业务等多种形式,发展与东南亚、西欧、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自办、联办跨国公司,以资本扩张促进商品扩张。重点出口企业要从依赖代理商为主,转向逐步自主开发国际药品市场,逐步控制更多的营销渠道,逐步建立一支适应国际市场的营销队伍。

3、积极探索建立医药物流中心。坚持社会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建设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配套发展商品流和信息流。适时配置计算机管理系统,真正实现药品配送的科学管理,达到高效、低耗、安全、方便、快捷的目的。

4、重点培育的大公司大集团要发挥营销主力军作用,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市场调查和市场信息处理研究部门,组织一支富有开拓能力、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分销网络;运用新的营销策略,加大市场开发投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落实促进行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出台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对已出台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并完善,对需推出的政策积极争取,尽可能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省社保部门优先推荐本省的制剂大品种列入国家医疗保险用药乙类目录。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药保险用药范围管理办法》的规定,省经贸委加强和社保部门沟通,及时调整乙类目录。按国务院纠风办等六部委关于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抑制药价虚高。

2、引导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健康发展。对工艺技术先进企业、产品出口型企业、国外大公司进区优先鼓励,对以贸易为主的工贸企业、污染不能治理的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严格限制入区。基地生产的产品必须是轻污染、低能耗、高效益、高附加值产品。基地列入国家和省重点建设的项目,所需建设占用农用地指标,予以计划单列;产品报批优先给予审批,尽量缩短评审时间;已批复生产的产品,其他企业原则上不再布点生产。申请新公司、新车间,简化审批程序,优先立项。指导和帮助药品生产企业尽快通过gmp认证。

3、争取设立中药现代化专项资金,用以引导、扶持中药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由政府出资,吸引上市公司、国内外财团、民间资金入股,筹建中药产业风险投资机构。设立重点面向前期投入风险大、市场前景好、具有广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中药产品和中药项目的产业风险投资基金。

4、经批准进入医药高新技术园区的企业,均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经认定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项目或企业,征地手续优先办理,征地费用给予优惠并可采用首期付款30%,其余分3-5年付清的付款形式。将\"杭州市生物基因工程产业化风险资金\" 改组为\"杭州市医药产业投资基金\",资本规模从4000万元增加到1.2亿元,覆盖面从原来只对两家企业扩大到全行业,并争取向国内外财团、金融机构和民间募集资金,最终达到4亿元以上的资本规模。

5、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并结合浙江医药经济的实际,研究制订产业指导信息,引导企业和行业发展方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关停目录和标准,压缩淘汰过剩落后生产能力。对列入关停范围的企业,行业管理部门配合监督部门收回生产许可证,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银行停止贷款,电力部门停止供电。

推荐第2篇:医药行业业务员工作计划

医药行业业务员2011年工作计划

2011-05-0

4医疗药品行业业务员2011年岁情计划礼拜一16:272011年岁情计划?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吉林省业务员:*

一、目前的医疗药品市场情况

目前,天下都正在进行着医疗药品行业的整改阶段,但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所以现在还处在一个没有特定的规章制度之下,市场过于凌乱,医药行业业务员2011年工作计划。我们要在整改以前把现有的企业规模做大做强,才能立足于行业的大潮之中。

现在,各地区的医疗药品公司以及零售企业较多,但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成长方向。现在是各医疗药品公司对待新产品上,不是炎热中。而对待市场上卖的开的品种却卖的很好。但是在有一个特点就是要么做医院的品种买的好,要么就是在同类品种上价格极低,这样才能稳定市场。抓住市场上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现在,医疗药品行业的弊端就在于市场上同类以及同品种药品价格比力混乱,各地区没有一个统一的销售价格,同样是炎虎宁各地区的以及个生产厂家的销售价格上却是不一致的,这就极大的冲击了相邻区域的销售事情。使一些本来是忠诚的客户对公司掉去了决定信念,认同感以及依赖性。

以前各地区之间穿插,各自做各自的业务,业务员对相连的区域销售情况不是很了解,势必会对自己或者他人的销售区域造成冲击。在药品的销售价格方面,在同等比例条件下,利润以及销货数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销量以及利润是息息相关。

二、2011年岁情计划

总结这一年,可以说是自己的学习阶段,是*以及*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在单位大家都当我是一个小老弟,给予了我相当大的厚爱,在这搭道一声谢谢。

自从做业务以来负责*以及*地区,可以说*以及*把这两个非常好的销售区域给了我,对我有相当大的期望,可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包括以及客户之间的言谈举止,自己的口才得到了锻炼,自己的胆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自己在这一年中,自己对自己都不是很满意,首先没能给公司创造很大的利润,其次是没能让自己的客户对自己很信服,有一些客户没能维护的很好,还有就是对市场了解不透,没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工作计划《医药行业业务员2011年工作计划》。 这些都是我要在2011年的事情中首先要革新的。

2011年,新的开端,*既然把*、*、*、*、*五个大的销售区域交到我的手上也可以看出*以及*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这些地区都是我们的按照地。为我们公司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底下是我对下一年岁情的设法:

一、对于老客户,以及固定客户,要时常保持联系,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送一些小礼物或者宴宴客户,好稳定与客户瓜葛。

2、在拥有老客户的同时还要不停从各种媒体获得更多客户信息,包括货站的基本信息。

3、要有好业绩就得增强业务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采取多样化形式,把学业务与交流技术向结合。

四、各地区的综合情况

一、*

*地区商业公司较多,都是一些较大的具备潜在力量的可在开发型客户资源,现有商业公司属于一类客户,较大的个人属于二类客户,个人诊所属于三累客户。这几类客户中商业公司仍需要*的大力帮助。帮我维护好这些客户资源在一点儿点的转接过来。

2、*

*地区现有的客户中除几家商业外,还有一些个人,在个人做药中,各地区都没有开发出大量的做药个人,这些小客户其实能给我们创造相当大的利润。我应该时常的在当地的货站,药店等周边找寻新的客户资源,争夺把各地区的客户资源都超过百名以上。

3、*

*地区距离沈阳较进,物价相对来说较低,只有时常的以及老客户沟通,才知道现有的商品牌价。这样才能一直的拉拢老客户。在新客户的开发上,要从有优势的品种谈起,比如*,还有就是*方面。还有就是当地的商业公司一定要看紧,看牢。

四、*

*地区,一直不是很了解,但是从侧面了解到*地区是最难做的一个地区,但是这也是一个足够大的挑战。商业是很多,可是做成的却很少。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在这一年中一定要多对这些商业动手才能为自己的区域多添加新鲜的血液。

5、*

属于*区域,此区域有一些品种要及其的注意,因为是属于*的品种,但是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开发新的客户资源,虽说这个地区欠好跑,但是我也一定要拿下。没有翻不过去的墙,走不过去的莰。

结合以上的设法,底下是我今年对自己的要求:

一、每月要增加至少15个以上的新客户,还要有5到10个潜在客户。

2、每月一个总结,看看自己有哪一些事情上的掉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并及时以及内部工作人员沟通,得到单位的最新情况以及政策上的支持。

3、见客户以前要多了解客户的状况以及需求,再做好准备事情才可能不会丢掉这个客户。

四、对所有客户的都要有一个很好的事情态度,但是对有一些客户提出的无理要求上,决不克不及在低三下气。要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企业形象。

5、客户遇到疑难题目,不克不及充耳不闻一定要尽一力帮助他们解决。要先做人再做事,让客户相信我们的事情实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使命。

6、要对公司以及自己有足够的决定信念。拥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事情态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整年使命。

七、与其他地区业务以及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有团队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最新的产品情况以及他们方式方法。才能不停增长业务技术。

以上就是我这一年的事情计划,事情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会向带领请示,向其他的业务员探讨,以及*研究客户心里,共同努力克服,为自己开创一片新的天空,为公司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社、期刊、杂志、论文发表2011-05-04郑大二附院急诊科用优质护理打造生命的绿色通道2011-05-04日常肌肤护理到底有哪些步骤-石家庄星源整形2011-05-04新生儿皮肤:如何防治新生儿皮肤褶烂?2011-05-04

推荐第3篇:医药行业

4.7.1 中国医药行业概况综述

4.7.1.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

医药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性非常突出,中国的制药行业起步于20世纪,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国家之一。 4.7.1.2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

现如今,我国国内启动了新医改,国际市场产业转移带来机会,中国本土制企业也已经发展到上万家,政府逐步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使其更加规范化。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逐渐显现,具有巨大的潜力,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制药品将三分天下,成为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的重要特点。总之,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良好。 4.7.1.3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走势

医药板块的崛起,使其成为机构投资者追逐的热点,近期医药板块强势表现的原因有多方面,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使得我国医药支出加速增长,医保覆盖人群的扩大将支持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各种疾病等等,因此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人均医疗支出也将明显的增加,医药板块也将受到国家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未来三年农村的政府医疗合作补助还将要提高一倍,这些都将为未来中国医疗行业的业绩提升埋下好的伏笔。 4.7.1.4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供需状况

中国医药市场是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目前尚有1亿城镇职工和居民没有享有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结余率高达50%,全国8.78亿农民虽然开始享有每年100元的医疗保险,但是真正的消费尚未启动,较低的医疗保险基数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医疗商业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13亿人口,健康消费是最大的内需市场,这也是政府启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的医药市场前景广阔。 4.7.1.5推动中国未来医药市场的因素

纵观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推动我国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规模。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药的使用。

(3)人口老龄化促使我国老年人用药将有较大增长。 (4)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医药市场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5)医疗改革——医药行业的最大机遇,自1985年我国推行医疗改革以来已近经历了5个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及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及完善了医疗保障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医药投入体系、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科技与人才保障机制、信息系统、法律制度等,全面提升人民的医疗水平。

(6)突发事件也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一个机遇,如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 2010年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有可能会对医药产品产生井喷式的需求,在灾区救援工作和和灾后防止疫情的工作中,大量的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也形成了小股的医疗需求热。

4.7.2 中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和国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也同步提高,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医药市场总体需求将呈现上升态势。同时,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的提高等长期有利因素将继续对医药经济的发展起支撑作用。

从医药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医药市场的需求是人均收入的一个函数。人均收入的增长会带动医药产品消费的增加。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将以7%-8%的速度向前发展,按此速度计算,未来十几年,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将是目前的三倍。

我国每年净增加1700万人口,无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医药市场消费团体,并且老龄化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医药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据有关部门计算,城市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比农村高出四倍,而药品消费的比例更高,所以这种人口结构上的变化也有利于医药市场需求的增长。另外,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不断降低,非食品消费比例将趋于增长。现在,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逐年提高,预计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医药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我国正处在经历医疗体制、药品流通制度、药品定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理顺医疗管理、流通和保障体制,促进医药市场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因此有利于推动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上会促进医药产业的消费,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增长。 4.7.3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4.7.3.1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

一、

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 2010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165亿元,增长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4721亿元,增长20.6%。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CPI涨幅继续放缓,PPI涨幅出现回落

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9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3%,中成药价格上涨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1%。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导致医药行业价格涨幅有限。

2010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6.9%(9月份上涨5.3%),涨幅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3%(9月份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

(3)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

2010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4.7.3.2 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医药业在近几年来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分家、药品降价、药价放开、处方药、连锁经营、医疗保险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人目不暇接,而所有改革的落脚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增强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

(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渐入正轨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也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更是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关键。2010年一季度,《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陆续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由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领域、九项任务”的总体设计,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完整政策框架,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并将对医药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2) 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产业投资、激发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2010年4 月6 日和4 月7 日,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相继公布。前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后者是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制定的近期实施方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4.7.3.3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要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在战略管理上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科研开发能力弱,资金不足,创制新药的条件差。

(1)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生活性基础结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完善、发达的基础结构能够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中国的基础结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属于滞后型国家。目前中国政府已对基础结构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正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的建设,如投巨资兴建一系列的“药谷”,北京已投资13亿元、上海张江投资总额25亿元、浙江杭州投资100亿。

(2)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著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投资项目数量少,且多集中于低水平的制剂如普通片剂和胶囊的生产等,这一时期西方大跨国医药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迅速占领低水平用药的中国医药市场。90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水平包括总体技术水平、引进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业也逐步高级化,专利药品、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新型制剂等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发展。 4.7.4 我国医药物流总体发展概况 (1) 营运手段较为始

目前我国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的是普通仓库、车辆和人员的堆积方式,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据行业统计,目前国内医药商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以上,而美国医药批发商的该项指标仅为2.6%;医药商业纯利润率仅有0.72%,全美医药批发商利润率为1.5%。 (2) 物流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采用的分销模式为多级分销形式。即处于区域核心城市的一级大型医药物流批发商凭借其强大的储运能力向所覆盖区域的地、市、县

二、三级医药批发商销售,地、市、县医药批发商凭借其具备配送能力和掌握的区域客户资源在当地向医院、诊所和药店等终端零售商进行销售。在此基础上还存在面对城区的中小型区域仓储配送形式、面对医院的区域性纯销形式、面对单一产品的招商代理形式等其他类型。

可以看出,多级分销模式的效率不高。从一级批发商到最后的门店,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不可能很快把药品迅速、准确、及时、低成本的送到对应的门店或终端客户;其次,多级分销模式因中间环节过多,使一级批发商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及时了解终端市场的真实需求,无法给采购提供准备的决策数据,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提供门店或终端客户需求的药品和相关增值服务;另外,各级分销商因技术和相关资源有限,在对门店或终端客户进行配送作业时,主要依赖人工处理,使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 (3)管理方式较为简单和粗放

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大部分仍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大都以具体业务操作为主要方式,管理环节较为薄弱,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管理制度不甚健全,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初步建立局部支持功能的物流信息管理及业务支持系统,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统有待今后逐步导入和使用。 4.7.5 我国医药物流建设的现实意义

市场集中度低已经成为药品流通领域的痼疾和心病,提高市场集中度追在眉睫,经过这几年的医药物流建设和发展,市场集中度已逐年提高。

药品流通渠道包括三个环节,生产商、零售商和中间物流企业。医药物流企业处于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之间,将松散的制药企业和零售商联系在一起,完成从生产商到零售商的物流控制以及从零售商到生产商的信息流控制,使产、供、销三个环节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其核心应该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地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其强大的采购、储存、调拨、辐射功能满足上、下游客户的需求,并可以调节两者之间的供需矛盾。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承担着搬运工的角色,尤其在品牌药厂面前,更是没有发言权,沦为品牌药厂的打工者,卖什么产品、价格多少,甚至卖往哪里也要由厂家决定。物流公司除了承担仓储、运输费用外,还要垫付大量的货款,年终才可以拿到2—3个点的返利。这种局面的原因就在于物流公司由于销售额小而缺乏议价能力,而品牌药厂可以从众多的各型商业公司中选择合作对象,被选中的药品物流公司甚至会引以为荣,认为是实力的象征。经过10多年医药物流规划建设,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某些大型物流公司有了同品牌药厂平等对话的资本。 4.7.6 医药物流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4.7.6.1加强宏观调控

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各地的药品消费市场大小,参考目前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根据物流公司的分销或配送半径把全国分成几个区,各区设立几个物流中心以此严格控制总的医药物流公司数量。根据行业利润率、投资回报率、资产负债率等金融指标,现在公司销售额、应收账款、市场占有率等销售指标,药品管理、储存等行业标准,严格各物流公司的项目审批,不达标的企业不允许上马开工建设,以此提高准入标准。

国家也可以鼓励现有物流公司问的兼并和重组,发展二级物流,即中小型的物流公司成为大型物流公司的配送中心,鼓励分销渠道的扁平化发展。

完善外资进入中国的配套政策,鼓励其平稳进入,既充分利用外资所带来的资金和经验,促进我国医药物流企业的发展,又不会冲击我国现在还不完善的产业结构。

4.7.6.2医药物流企业不可迷信“大投入、大产出”

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即缺少医药物流管理,缺少医药物流的增值服务,规模效益并不是完全出于大投资、大建设,而是出于成熟管理、熟练操作所产生的大的销售额和相对较低的成本。

所以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大可不必急于大规模进行“硬件建设”,而是应该仔细论证,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资源,有计划有目的的地项目。相反,应该增加“软件”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建设速度,提高自身实力。

抓住医改的“新农合”和国家对社区医疗加大投资的历史机遇,发展其二级配送中心,发展快速配送网络建设,重视广大农村市场和社区的配送业务,发展“快网业务”,抢在外资前面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7.7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医药物流行业有两个显著的趋势:一是物流整合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高度;二是物流服务与主营业务分开,实行专业化管理。 (1)物流整合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高度

现代医药物流运作方式将从传统的批发模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制造商及其他供应商(上游企业)和药品零售商及其他分销商(下游企业)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提高药品分销效率,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盟网络。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物流管理在很多企业中已经从作业管理的层面上升到了企业战略管理高度,被当作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医药行业重组、整合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而物流网络是保障企业业务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形成规模优势的根本;第二是医药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后,通过强化物流管理实现减本增效,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的成本优势。 (2)物流服务与主营业务分开,实行专业化管理

目前国内医药物流利润率仅为0.6%- 0.7%;费用率仍高达10%左右,就其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物流模式运营成本太高,所以国内许多大型医药企业,例如上海国药、上海医药、南京医药等,都把原有的物流业务、资产人员剥离或托管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实行独立结算、相互考核。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化运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为母体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母体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剩余资源为社会上其它企业提供相似产品的物流服务。这对于初期投资巨大的医药物流项目而言,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实现集约化经营。可以预见到的是:在医药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这样主辅分离、专业化运营的管理模式。

推荐第4篇: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药材价格下降推高中药利润增速

行业1-9月份数据点评。2011年医药行业1-9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220.54亿元,同比增长30.17%,环比1-8月份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1012.52亿元,同比增长21.20%,环比1-8月份增速上升0.77个百分点,利润增速开始回升,但仍落后于收入增速。从费用率和盈利能力方面看,2011年1-9月医药行业毛利率为28.83%,环比1-8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1-9月份销售费用率为10.83%,环比1-8月份下降0.38个百分点,1-9月份管理费用率为5.89%,环比1-8月份下降0.04个百分点,综合下来,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的略有上升和销售费用的节省推动了行业利润水平的回升。

其中化学制剂行业1-9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34.52亿元,同比增长24.79%,环比1-8月份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313.68亿元,同比增长13.64%,环比1-8月份增速下降2.98个百分点,抗生素限用等政策影响了行业整体收入增长,而各地对招标价格施加的压力造成利润增速继续呈下降趋势。

其中生物制剂行业1-9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85.53亿元,同比增长28.68%,环比1-8月份增速下降3.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142.15亿元,同比增长6.62%,环比1-8月份增速下降4.41个百分点,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生物制药引领整个生物制品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利润总额增速下降明显,主要是因为去年血制品行业大幅度提价,导致毛利率水平和利润情况去年同期创出景气度高点,今年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各项指标开始回落。

其中中成药行业1-9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95.53亿元,同比增长35.66%,环比1-8月份增速上升0.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244.18亿元,同比增长39.41%,环比1-8月份增速上升11.97个百分点。利润增速大幅加快主要是受益于毛利率水平的提升,1-9月份毛利率为31.33%,环比1-8月份上升0.83个百分点,9月份中药材价格回落明显是关键原因。

投资策略:分行业数据显示出,目前中成药行业正经历相对较好的一段发展时期,收入增速持续保持在30%以上,而中药材价格未来仍有较大下降空间,毛利率的上升有望让利润增速跑赢收入增速,因此我们认为中药子版块是医药行业跨年度投资布局中攻守兼备的良好标的,相关个股建议关注云南白药、天士力和上海凯宝等。

推荐第5篇:!!!!!!!!!!!!!!!!!医药行业专有名词

1.医药行业词汇表 1.1 GMP 1.1.1 GMP、GMP标准、GMP规范、GMP质量管理规范

GMP是英文名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或者Good Practice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rugs的缩写。GMP可以直译为\"优良的生产实践\";当然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药品的生产。食品、化妆品等也应参照GMP进行生产,那就是\"for Food\'\'、\"for Cosmetic\"。由于\"GMP\'\'已像\"TV\'\'等外来词缩写习惯应用.除官方文件外,大家已约定俗成,成为国际间通用词汇。

国内所称GMP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年6月18日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1.1.2 GSP、GSP标准、GSP规范、GSP质量管理规范

GSP是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或GOOD STORE PRACTICES的缩写,意即\"良好供应规范\"。GSP的概念是可以推展到其它的作业环节的,是控制医药商品流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医药商品在其生产、经营和销售的全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作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必须在所有这些环节上采取严格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医药商品质量。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来保证药品质量:

* 在实验室阶段实行GLP (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 )

* 新药临床阶段实行GCP(GOOD CLINIC PRACTICES )

* 在产品的制造方面有GMP (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

* 在医药商品使用过程中实施GUP( GOOD USING PRACTICES )

GSP是这一系列控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针对商店、供销、服务的质量保证系统。

GSP的中文名称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2000年4月30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它是由1984年6月中国医药公司发布的《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演变而来的。它是药品经营过程中对药品质量进行监管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药品市场准入的一道技术壁垒。 1.1.3 GMP 与GSP的区别

GMP与GSP的区别在于所针对的企业是不同的类型。GMP针对的是药品生产制造类企业(含原料药),GSP针对的是药品经营流通企业(含原料药、医疗器械)。 1.1.4 GSP与ISO9002的区别

与ISO 9002品保系统相较,相同之处在于GSP与ISO都是业者自愿性的申请认证,但不同的是ISO的作业规范是由业者自行依需要而订定作业规范内容,也就是说,A公司与B公司虽同样取得ISO9002认证,但内容会因各公司的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GSP刚好相反,由政府单位明确订定规范(通则部分),再订定出15种业别的专则,业者申请不仅要符合通则需要,更要符合专业属性的规范才可通过。

GSP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业者本身要依合法性做到制度的建立,制度性可用于商店实施GSP时整个管理架构,标准性则可摘录直接用于店内各项作业标准或作业方法(程序)之规定中,而ISO9002则无法做如此的转换及适用。 1.1.5 GMP 认证与GSP认证

是指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每五年必须申请并通过的国家药监局组织的专家认证检查,以取得相应药品生产或经营资格,并获得。 1.1.6 GMP验证与GSP验证

验证,是指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每年必须申请并通过的地方药监部门的验证检查。以及时整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2 物料

物料,是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1.3 批号与批次

批号,是指用于识别按\"批\"生产的、同一时间配方用料、经同一工艺流程、具有同一品质的产品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作用是用于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 批次,是指用于识别按\"批\"出入库的、同一批号、同一厂家与供应商的同一物品。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生产批号的标示方式

第二十三条 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其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XXXX年XX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也可以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表示为\"有效期至XXXX.XX.\"或者\"有效期至XXXX/XX/XX\"等。

预防用生物制品有效期的标注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注册标准执行,治疗用生物制品有效期的标注自分装日期计算,其他药品有效期的标注自生产日期计算。 1.4 待验

待验,是指物料在允许入库、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1.5 批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是指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能够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1.6 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是指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实际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第一道工序:平衡率=(中间产品量+取样量+不合格量+回收品量)/总理论投料量×100%

其他工序:

平衡率=(中间产品量+取样量+不合格量+回收品量)/上工序中间产品量×100% 1.7 收率

收率,是指产品或物料的理论用料投放量与实际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第一道工序:工序收率=本工序中间产品量/总理论投料量×100%

其他工序:

工序收率=工序收本工序中间产品量/上工序中间产品量×100% 1.8 含纯量

含纯量,是指通过化验方法过滤掉原料中的水份、并去除其中的杂质以后的相对比较纯的含量。 1.9 折纯量

折纯量,是指将原料按剔除其水份含量和杂质含量的计算公式折算而得的含量。

\"折纯量\"的计算公式为:原料库存量或领用量×检验含量×(100%-干燥失重) 1.10 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是指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1.11 合格品仓库

合格品仓库,用于存放质量合格的物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如库存业务管理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或可疑情况,必须报请检验部门检验,确属质量不合格者就要移到不合格品仓库。 1.12 不合格品仓库、报废品仓库

不合格品仓库,用于存放质量检验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半成品或产成品。

报废品仓库,用于存放质量检验认定为不合格的,且无法再用于返工生产的,或不能退回供应商的物料、半成品或产成品。报废品仓库中的物品只能销毁,不允许再使用。 1.13 回笼

回笼,是指企业先发货后接收客户支付所购商品货款的行为。 1.14 现行出厂价

现行出厂价,是指生产制造企业对其产品制定的标准售价,也就是给流通企业的标准合同价,折扣与促销策略是在此价格基础上另外约定的。 1.15 返利

返利,是指按约定的较高售价开票后,将优惠差价返还给客户的现象。一般有三种计算方式:总额累进返利、总量累进返利、单票现行返利等。三种兑现方式:现金或银行票据、抵货(冲抵货款)、冲单价(冲减单价)等。累进是指满足累计销售总额或总量条件时即可核计返利金额,下期销售总额或总量需从上期核计返利金额之后发生的销售计起。 1.16 放行审核单

放行审核单,是医药企业一种由质管部填写并盖章确认的货物出厂凭证,与放行许可证配套使用。 1.17 回收

回收,指客户投诉产品质量问题或反映对产品有不良反应现象后,经质量检验确定产品有质量问题时,要向所有曾经购买过该产品的客户发出《产品回收通知》,并对客户退货进行《退货回收记录》。 1.18 退货回收记录

退货回收记录,是指由本厂招回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时所用的登记客户退货情况的记录。 1.19 异常处理单

异常处理单,是指由仓库或业务人员填写的需进货退出处理的单据,要由质管部、技术部、物流部分别审批。 1.20 降级接收

降级接收,指对采购物品进行验收时,发现质量不符合供应商所承诺的质量标准,但仍可采用的情况下,让步接收入库。 1.21 包材与包装物

包材与包装物,都是指产品外包装所用物品或成型材料,南国药业用这两个名词来区分综合车间所用包材与其它车间所用不同而已。一般统称为包材。 1.22 复检

复检,指GMP/GSP规定的,特殊药品的收发交接过程与存货保管都必须双人在场、双人负责,经手单据必须双人签字,以增强特殊药品管理的安全性。 1.23 复核

复核,指仓库人员接收与发出药品时所进行的再次复查、核对实物与随货单据的工作,与复检的含义不同。稍具规模的医药企业都设有复核员岗位,负责对验收员或保管员提交的药品进行复查与核对,然后移交给保管员或客户。 1.24 复验与养护

复验,医药行业术语中也称为\"养护\",指按GMP/GSP规定,对仓库存货必须在\"复验周期\"内完成一次全面而细致的质量检验工作。复验周期从产品入库日期或上次复验日期计起,至复验当日。一般药品和原材料的复验周期为12个月,特殊药品为3个月,柜台陈列药品也为3个月。近效期药品的复验则是越接近效期,复验周期越短,近效期半年内需月月复验。

1.25 放行审核

成品放行审核管理是GMP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检验合格的产成品,还要审查该产品的相关文件记录是否齐全完整,各项记录是否符合GMP规范,从而决定该产品能否放行销售。

成品放行审核单,是对各种生产与检验活动结束的产品进行最后的确认,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存在问题。只有经过成品放行审核的产品才能出厂门。 1.26 供样单位

供样单位,是指提供检验样品的往来单位:采购入库和在库存货检验供样单位是供应商,销售退货检验供样单位是客户或分销组织。 1.27 留样

留样,是指检验部门接到客户投诉或药品不良反应后,对客户所提供的检品,按照国家规定的药品检验标准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化学、物理等指标的检验,有些还要做培养观察,只有通过规范而严谨的化验过程获得的被检品的质量检验结果,才可作为被检品惟一有效的质量依据。那些被留取的样品经化验后已不能恢复原状,而且绝对不允许随意丢弃,必须按规定进行销毁。

GMP要求留样检验过程中,必须有每次的取样记录、留样观察记录和样品销毁记录。 1.28 供应商评估

供应商评估的全称是\"供应商质量体系评估\",是GMP与GSP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每年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形成书面的评估报告,并要归入供应商档案之中。

目前,不仅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化妆品、农资产品等行业的生产经营企业,也都有供应商评估机制,这就是产品质量从原材料抓起的具体表现。 1.29 保质期、有效期、安全期与近效期、有效期限、安全期限

保质期、有效期、安全期,在医药行业这三者的含义类似,分别指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其质量是有保证的,功效是有效的、使用是安全的。只是因产品类别的不同,所强调的质量因素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称谓。通常,中药材、中药饮片用的是保质期,化学药品和中成药用的是有效期,原材料用的是安全期。

近效期、有效期限和安全期限,指的是当日至有效期/保质期/安全期截止日剩余的月数或天数。近效期与有效期限的表义相同。对近效期的界定各企业是不同的。比如,在流通企业,化学药品近效期一般为12个月,原料药安全期限一般为6个月。在生产企业,化学药品近效期一般为8个月,原料药安全期限一般为4个月。 1.30 检验报告书

检验报告书,是质量检验部门根据国标对被检样品进行一系列化验后所得的最终检验结果报告,它由多份化验记录、配制记录、检查记录、销毁记录等等组成附件。报告内容有检品名称、规格、批号、批量、供样单位、检验目的、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检验结论等等,关键信息是检品名称、规格、批号、供样单位和结论,据此报告,就可以判定某一检品是否可以采用。

不合格品报告书,就是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报告书。对检验结果为不合格品的处理有几种:对外采购物品一般作进货退出处理;产成品则需根据检验结论按质分别作返工处理和报废处理。 1.31 返工

返工,是指因某些原因经质量部门检验后确定为不合格,而其化学成份与功效仍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以内的产成品,企业一般会对其进行特别处理后,作为原料重新投入生产同品种的新批次产品中,这一过程就称为返工。 1.32 动销比率

动销比率,是指在库合格品自查询开始日期至查询截止日期,这期间各种合格品的库存可出库总量与其销售出库总量之比。即,动销比率=销售出库总量/库存可出库总量(时间段:截止日期-开始日期)。 1.33 滞销品与呆滞品

滞销品与呆滞品,是指某一较长时间段内没有销售(滞销)或很少销售(呆滞)的在库合格品。 1.34 销毁

销毁,是医药行业必须进行严格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药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弃物、药品流通过程或仓库存储过程中发现的报废品、药品和原材料化验过程中使用过的样品及残留物、残损或剩余的标签等,都要进行销毁。操作流程为:仓库保管员提出销毁申请->仓库负责人、质管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分管总经理、总经理都要签字认可->专车运送待销毁的报废品抵达指定的药品处理掩埋场,经浸泡、碾碎、焚烧等处理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深埋。 1.35 包装

医药行业所称的\"包装\",通指每件外包装容器内允许盛放的物品数量。所以,医药企业对业务往来单据往往要求按\"行规\"显示和打印物料及产品的\"每件包装\"数,因为这可以为收货和发货双方清点货物总数提供极大的方便。不够整件包装的货物,一般采用的是\"拼箱\"法,并会在外包装物上显著注明为\"拼箱\",置于运输车辆最易区分和提取的货位上。 1.36 件数

医药行业的\"件数\"表示法有别于其它行业,区别在于对\"零头\"的表示法。

发货件数=整件数+零件数

整件数=该物料(发货数量÷每件包装数量)取整,除不尽的余数要用\"零件数\"来表示\"零头\":

发货数量多于1件时的件数表示法为:\"整件数+0\"

发货数量不够1件时称为\"零件数\",其件数表示法为:\"0+0\" 总件数=(∑本单各物料本次发货件数)取整,除不尽的余数要用上述\"零头\"表示法表示。 1.37 批准文号

批准文号,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某一药品的文件的编号(简称为批文、及其批准文号),文件中规定了此药物的品名、规格、剂型、质量标准、工艺要求等等指标和参数。所以在药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批准文号是最重要的\"身份证明\",象物价审批、口岸检验、GSP/GMP认证等重要场合都需要查验批文。 1.38 特采

特采,是指非正常情况下必须进行的、较为紧急的、经过特别批准的采购行为。

推荐第6篇:医药行业工作总结

预防用生物制品的推广使用,是落实预防为主,防控疾病,保护大众身体健康的有力措施,也是使大众用较少的钱获取健康受益最大化的方式。多年来经过全体卫生工作者的努力,预防用生物制品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消灭了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鼠疫、天花、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基本控制了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接受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接种的人群越来越广,越来越普遍,而严格规范预防用生物制品采购、供应和使用,也越来越显的重要。

一、社会背景

预防用生物制品显著的防病作用在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对它的主动需求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关注并提高了声誉。作为执行预防用生物制品计划免疫工作的各级疾控中心本来是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应由财政全额拨款。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国家批准各级防疫站、疾控中心可以开展“有偿服务”,特别是通过预防用生物制品采购、供应、开办预防接种门诊收费以弥补财政拨款不足。这等于把承担计划免疫工作的疾控中心推向市场,埋下了一定的弊端。在市场经济下,各地预防用生物制品公司如雨后春笋,在经营策略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公安县的预防用生物制品供应归口管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一直运转较为正常,所创造的利润弥补了单位公共事业经费的不足。近年来,有多起由于单位主要负责人信念偏离,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自我约束缺失,私欲膨胀,误入了“人无横财不富”的歧途,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针对这样深刻的教训,作为执行预防用生物制品计划免疫工作的疾控中心,如何规范预防用生物制品采购流程,加大监督力度,做到公开透明,是当前政风行风评议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主要工作做法

建立健全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1.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责任制。首先是落实物资材料集中招标采购供应制度,严格加强二类疫苗采购供应管理。

2.将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严格实行分收、分储、分管,各自建立较明细的专帐。一类疫苗实行供应制,二类疫苗实行配发制。供应科负责二类疫苗的采购、供应与管理以及一类疫苗的储存与冷运、扩免疫苗的审核,计免科负责一类疫苗的使用情况上报,同时提交申报计划。

3制定了《公安县一类疫苗管理办法》,对疫苗供应、核销流程及基础资料的建立等作出具体规定,坚持“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疫苗管理责任追究制。

4.在二类疫苗购销活动中,为维护双方的权益,杜绝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根据《合同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疫苗购销廉洁诚信协议书》。由县卫生局纪检监察室监督执行。

5.成立二类疫苗采购审查小组,成员由领导班子、供应科、防疫计免科、财务科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疫苗供应单位资质考查、考证及采购价格确定,对采购过程实行全程监督。

规范疫苗采购流程,杜绝商业贿赂行为

1.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制品管理,保障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杜绝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党支部召开了两次生物制品管理专题会议,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对疫苗采购流程及采购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作了明确规定。

2.由供应科联系提供了14家有资质的疫苗供应公司,经生物制品采购审查小组对14家供应公司逐一进行考查、考证,然后根据疫苗需求情况,最后遴选了10家生物制品供应公司。供应科严格按遴选的疫苗供应公司采购,若有新的疫苗或需补充其他疫苗或高于市场价的情况下,要与遴选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联系供应的,首先必须经领导同意,生物制品采购审查小组对公司资质进行考查、考证后,方可进行采购

推荐第7篇:宏观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中国药品出口额占全球药品出口额的2%,但是中国药品出口的年均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平均水平是16%。与此同时,中国药品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2008年的8.25%。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将保证中国医药行业继续快速增长。

今后5年世界药品市场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等主流市场向亚洲、澳洲、拉美、东欧等地区逐渐转移。中国医药行业仍然是一个被长期看好的行业,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进入一个快速的老龄化阶段,届时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率11.17%,未来20年我国还处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老龄化和城市化将推动我国药品市场长期的增长。此外,2009-2011年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投入到各级医疗市场当中,预计2010年因医保扩容带来的医药市场增量将达到2000亿元。201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500多亿元。

工行开发区支行帮扶医药行业初见成效

北京娱乐信报 2009年7月17日

“3000余万的资金虽然不太多,但用在了刀刃上!”日前,工行开发区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健欣慰地告诉记者,工行开发区支行重点扶持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作为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一直是工行开发区支行重点支持的产业。虽然,生物医药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但由于他们具有科技含量突出、自主创新多、研发资金投入大的特点,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投入生产应用,加快步入急速发展、快速扩张的阶段中更需要资金扶持。顺应时机,工商银行开发区支行适时把握时机,积极设计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融资产品,加强信贷市场拓展和支持力度,助力开发区新医药行业的发展,与企业携手同发展共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今年4月,工行开发区小企业服务中心成立,更是将生物医药行业作为首要服务的对象。据介绍,截至目前,工行开发区支行对生物医药企业的资金支持已达3000余万元。

目前,在工行开发区支行近两年的融资支持下,小企业客户昭衍新药研究中心稳步发展,成为了国内新医药临床前评价项目最多的实验室之一,同时也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受美国FDA现场检查的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实验室,公司下一步致力于打造外包服务的国际品牌,力争用三年时间成长为一个知名的跨国公司。资金支持客户金豪制药在甲流疫情中,率先完成了甲流检测试剂的批量生产,试用效果良好,提供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214家流感检测实验室使用。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CDC惟一合作机构,共同研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荧光PCR和RT-PCR检测试剂盒,为全国各地的疾病控制中心提供产品。

今年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万亿

中证网 2009年11月6日

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在11月5日召开的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预计今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0000亿元,同比增幅将达到30%。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于明德表示,尽管国内医药市场增长平稳,但在全球医药市场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创新药研发周期低谷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应该抓住国际上大量专利药到期的时机,鼓励企业研发创新药,争取部分国际市场,摘掉“仿制药大国”帽子。

今年医药工业总产值预增三成

近年来,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进和落实,我国国内医药市场在维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桑国卫预计今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0000亿元,同比增幅将达到30%,而2008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增幅是25.7%。

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40%,同比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而前百位生物制药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68%。

医药工业的盈利水平也保持增长,其中生物制药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708.9亿元,同比增长28.4%,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18%,其中生物制药的盈利增幅为43.4%。

桑国卫认为,随着经济复苏,我国药品市场的增速还将持续,其中医院药品销售增长将超过20%,药品零售收入今后两年将基本持平。而今年11月份修订后的医保目录将收纳更多药品进入,加上医保体系的扩大,都将带来药品市场的扩容。

2009年,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对我国原料药的需求大幅减少,使得近期医药出口受到较大挑战,一季度我国医药出口出现负增长(-0.45%),西药原料药出口下降了8.8%,中成药出口下降了13.74%,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下降了22.61%。同时,全球医药市场也面临着创新药出药数量降低、难度加大的问题。

“仿制大国”或逢“翻身”时机

强生集团全球副总裁Garry Neil表示,近年全球医药市场面临大量专利药品到期的问题,而创新药的出药数量却大幅降低,药品研发难度也越来越大。

于明德认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创新药的研发工作以及实现药品认证标准的升级,这样才能改变中国多年来“仿制药大国”的形象,转向“仿制结合”、“仿中有制”,提高在国际市场的主动权。

他举例说,华北制药(600812)和海正药业(600267)瞄准人工重组白蛋白领域连续多年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功;而鲁南制药、恒瑞医药(600276)、先声药业在品种制药及产品标准设定上作出了较高贡献。桑国卫表示,未来需要加强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基本形成国家药物创新体系。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原料药出口受到影响。于明德表示,应鼓励中国医药企业从出口原料药走向出口制剂。

他建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支持百家医药企业通过国际药品质量认证体系,进行制剂出口,并申请在欧美进行注册,实现产品在当地上市;设立医药企业质量体系转向扶持基金,为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向国外出口制剂,对获得国际认证并实现出口制剂的企业,在国家确定指导价格时与进口药品享受同等政策。

医药行业:2015年我国中药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09年11月12日

中药产业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然而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我国的重视,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国中药产业的若干政策》,至此我国对中药产业的大力扶持开始搬上台面,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在得到大力扶持的中药产业未来将出现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在2015年,我国中药产业将突破万亿元。

1-9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上年增长13.5%,而中药产业前三季度的生产值也比上年增长20%以上,随着回归绿色自然思想的影响,中药市场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中药产业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

郭凡礼指出,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投入8500亿的巨额投资,这里面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支持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如今国家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中药“治未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的看重也将带动中药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今年我国中药产业的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而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家在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偏向,预计到2015年,我国中药产业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不过实现这样的目标仍然需要中药产业从规模到水平上都加大投入,实行可持续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药除了可以作为临床使用的药品,还可以作为保健品、饮料、食品添加剂等等,随着中药产业化的快速扩展,未来我国中药的市场规模将大大增长,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013年前中国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

中投顾问 2009年11月19日

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然而自从我国新医改方案提出后,国外的跨国企业纷纷加大进入中国的步伐,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预计未来5年,我国药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到2013年,我国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新医改方案提出要投资8500亿用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这为药品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跨国企业想要分得新医改的一杯羹,09年上半年,多家国外跨国医药巨头如赛诺菲安万特、拜耳、礼来等纷纷加大对我国的投资。

郭凡礼指出,近几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的跨国药企都开始对投资有所收紧,9月15号,礼来公司宣布裁减员工总数的近14%即5500个工作岗位,然而在同一时间却宣布将在中国扩充现在人数一倍的队伍建立研发基地以全力投入到新医改中。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虽然现在跨国医药集团纷纷踏入中国,然而,他们的投资方向却有了较大的转变,新医改之前国外跨国药企只是投资在高端药市场,然而新医改提倡基础与基层,因此,如今跨国药企的投资方向正逐步向基层医疗体系转向。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如今我国在全球的医药市场排名第五,医药市场的总值有245亿美元,但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预计到2013年前,我国医药市场的总值将达到700多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

深圳: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列其中

深圳商报 2010年2月6日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深圳市将从城市发展兴衰的高度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今年,深圳市计划进一步落实新能源、互联网、生物医药三个领域的振兴规划及其配套政策,结合深圳实际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并以此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深发展;努力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促进深圳互联网产业发展;努力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今年深圳市将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一是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鼓励企业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将科技创新成功应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彻底摈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不循环、不协调”的粗放发展方式。二是全面落实《深圳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深圳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与空间布局规划》;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升级、商业模式转变、产业分工和布局重构,改变目前电子信息产业过度依赖出口以及被动追随国外技术的跟随战略模式的现状。三是深入开展特色工业园区认定和管理规范研究工作,建设一批产业升级示范区;积极推动老工业区改造工作,协调解决工业区改造过程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市工业园区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离不开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今年,深圳市将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重点目录,同时,巩固市区招商引资工作联动机制,协调解决重大产业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研究推动出台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措施,解决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商关心的税收返还、落户奖励、培训补贴、土地及厂房供应与补贴等问题,推动更多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深圳。

推荐第8篇:医药行业业务

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医药代表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药品销售技巧在众多的竞争队手面前显得更为重要,要怎么做才能取得更好的业绩呢?医药代表的药品销售能力及技巧成为竞争的主要元素。那么医药代表的基本技能是什么?探询、呈现、成交、观察、开场白、同理心聆听、处理异议、跟进等各种销售技巧都是医药代表应具备的技能。这里咱们简单说说开场白及探询。

■ 药品销售技巧第一步 -- 开场白

对于开场白的技巧说明,过去很多培训教材都有这样的讲解,例如:

拜访成功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所以你应该避免直切主题,可以先同医生聊聊一般性社会话题,比如家庭,孩子,兴趣爱好等等。

要学会使用幽默的技巧,不妨在医生暂停考虑复杂的医学问题的时候,讲一两个小笑话,在他的心情放松之后再谈正事。

最近重大的新闻比如北京如何申办奥运,成功之后对北京及全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或者最新的萨达姆的挑战美国计划, ......总之,先建立些共同语言再往下谈。但就像这个拜访张医生的代表遇到的难题一样,如果从拜访的一开始,医药代表就将控制拜访节奏的主动权交给医生,结果就介由医生随意决定。当然,医生并不知道你拜访他的最终目的,既旅拜访是由你主动发起的,你就有责任保证自己并不会真的\"耽误医生的时间\"。事实上,常挂在许多医药代表嘴上的那句口头禅似的开场白面对面产品拜访而言,在这些技巧的运用上花的时间越少越好。

■ 探询技巧

当船舶在大海航行突遇冰山时,当云山雾罩里不知故里时,当医生顾左右而言它时,用探询的技巧,会帮助你走出困境,发现机会。因为如果你明白某人行动的真实含义,你就可以了解这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做事的动机,最重要的就是可以知道他(她)的基本需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个人的基本需要直接决定其行为。

什么是探询的技巧

1.使医生有兴趣与你交谈

探询的技巧首先是要使医生感兴趣,愿意与医药代表交谈。如果没有把医生的兴趣激起,那么医生就不会与医药代表进行交谈;如果不交谈,医药代表就没有办法取得更多的信息;如果没有信息,医药代表就不能知道医生的需求,也就不能实现销售拜访。所以首先要考虑怎么样激发医生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激起医生的兴趣,不仅仅是在开场白,而是在每一次发问的过程中都要尽可能地让医生感兴趣,让医生愿意和医药代表交谈。

2.取得有关产品使用、治疗及相关竞争产品的重要

信息只有通过医药代表与医生的对话才能真正了解产品的使用、治疗及相关竞争产品的一些重要信息。现代社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在于你对信息的了解程度,医药代表了解到的信息越多,那么成功的机率就越大。

3.决定医生对你、对公司、对产品及他(她)自己需求的看法

通过探询也可以了解到医生对你、对你的公司、对你的产品还有他自己需求的看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医药代表在拜访的过程中只注意自己的目的,自己如何达成销售,而忽略了医生对你和对你产品的看法,就不能实现真正的销售。 开放式探询与封闭式探询

1.开放式探询

当你希望医生畅所欲言时,当你希望医生提供给你更多和更有用的信息时,当你希望改变话题时,你可用以下的六种句型进行探问。如果使用恰当,医生会在交谈的过程中,因不期然变成主角而愉悦,因受到尊重而欣然,从而在和谐的交流中提供给你足够的信息。但也可因此失却主题,流失时间。所以有效地把握甚为重要。

2.封闭式探询

当你要澄清医生的话时,当医生不愿意或不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当达成协议时,或重要事项的确定时,限制提问可以锁定医生,确定对方的想法,取得明确的要点。但你所获的资料有限,也易使医生产生紧张情绪,缺乏双向沟通的氛围。所以拜访时应选择合适时机使用。

销售是一件复杂的事,尤其在医药业。身为医药代表,一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公司的销售指标,同行业竞争对手,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政策的影响,等等。所以,对于一个医药代表来讲,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掌握专业的销售技巧以外,还要让自己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对于医药代表来说,重要的也就是两块工作:一是药品进入医院,二就是产品的上量了。进入医院方面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能点头的人,然后是找准这个人的需求点,再针对了解到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目前来说,专业营销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关系营销以及介于两者间的感情营销。专业营销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

相当高的专业知识,这个要求很难达到,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医药行业的行家--医生。再说关系营销,如果要想以这个方式开展工作,那就问问自己有多少朋友、亲戚是医院的院长?或者是药监等单位的领导?这个也不好强求了。所以最容易入手的就是第三种感情营销了。其实市场上面的药品优势明显的药品很少,要找到个明显优势的产品那是可遇不可求的,这就是意味着只要处好了医生关系,就能使我们工作顺利开展了。

笔者个人在这里认为: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每次到医院拜访医生都是大谈特谈什么学术和专业问题。这个方面的介绍在前两次用个性鲜明的方式向对方做好介绍就可以了,只要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能记得你去的目的、是哪个厂家的就达到了目的。以后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攻关对象的特点了。我们客户的需求大致分三个方面:

1、经济需求

2、学术需求

3、情感的需求

在第一个方面是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但是也受到厂家政策的限制,并且很多产品都不能提供完全有优势的费用支持。这个方面需求比较大的多为年轻医生。 第二方面就主要体现在学分、论文的发表等方面,这个可以通过厂家的各种关系提供平台,为客户提供资源。同时也有医生希望能通过使用新型药品形成自己的临床风格,故希望能接触到新型优势药品。这个方面需求比较大的为中年医生,因为首先他们面临的职称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了。其次,这个阶段也是医生个人名气成型的重要阶段。

第三个方面就完全需要我们在与医生的接触中积累好印象,这个方面需求比较大的以老年医生为主,他们对于经济的需求已经远远没有当年的那么旺盛,同时职称也基本搞定了,就是没有搞定的也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同时对于该方面有强烈需求的客户相当多,包括请大医院有名气的医生到规模相对小些的医院进行讲课交流等等。

在这里,前两个方面的都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费用和学术支持不可能没有限制的给予。那么空间更大的就是情感方面的投资了。笔者曾经与几个得意之作是:在完全没有关系的情况下,通过情感方面的投入,使服务医院的主任在我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的帮我把产品进入了该医院,并且一直在关心产品在该医院的走量。并且在其帮助下用量一直稳定中有提升。甚至还动了要认笔者做干儿子的念头。另一家医院一直都无法开发,因为产品不是和适合医生的用药习惯。直到最后有一次红十字会的采血车在该院进行采血,笔者找准机会和医生一起去献血后才成功将产品送入该院。这个也是情感方面的投资了。

情感方面的投资呢也可以分两个方面:

1、展示自己的优良品质,获得对方的认同从而接受你的产品。

2、为对方提供关怀,包括进行家访式拜访,对其家庭成员提供关心,在对方休息时间进行近距离接触等等。。。

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还是那句话:找准对方的需求点,对方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比如说有很多的老专家在驻医院的,休息的时候就在医院,亲人都不在身边,那么我们可以在对方休息的时候陪同对方聊天拉家常等,但是要是对于不喜欢打搅的年轻医生,用该方式进行工作就一定会恰得其反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能起到雪中送炭,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南辕北辙就是缘木求鱼了。

永远都是那句话:营销无定式,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人群,但是也还是

有规律可寻的,方式永远都是:了解情况--初步接触--再次了解--探询式拜访--找准需求点--针对性攻关--成功。许多的技巧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去发现,去探询。比如;年轻医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也就是说容易接受我们的新产品。但是老年医生由于已经有多年的用药习惯,要改变很不容易,但是要是他们能接受我们的产品后将是很稳定的使用人群......

上量也是一样,只是再按照前面原则进行重复工作就是了......

由于本人以来也是能力有限,再者因为也没有预先准备,只是偶尔看到大家的讨论就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放上来了,不到之处请各位朋友多多斧正。不胜感激

推荐第9篇:医药行业大事件

2013年医药行业大事件

1月 高州医院回扣事件 创造了“高州模式”的高州医院被曝光,9个科室的39名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共282.8万元,部分管理干部还通过泄露统方信息收受好处费

3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组建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披露,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单设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英文简称由SFDA变更为CFDA

5月1日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正式施行 新版目录不仅优化了品种结构,还增加了品种数量,规范了剂型规格,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增加

了213种,较2009年版扩容逾6成

6月底 葛兰素史克在华涉嫌经济贿赂 包括GSK中国副总裁兼企业运营总经理梁宏、中国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张国维、法务部总监赵虹燕和商业发展事业企业运营总经理黄红等四名高管被警方拘留,并波及包括阿斯利康、雅培制药、诺华、辉瑞、赛诺菲、礼来等跨国制药巨头

10月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0号文件),阐述了2020年前国家对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涉及面广,在政策表述上具有较多新意,有望成为未来若干年内引导行业转型升级和盈利模式创新的契机

12月 华北制药VC反垄断终审裁决败诉 持续8年的美国针对中国维生素生产企业的反垄断终审,华北制药下

属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被判赔偿美国公司9亿余元,这也是我国第一例国际反垄断诉讼案

12月31日 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新版GMP),根据步骤规划,现有药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GMP要求。如果未能达标企业将停产

关于整体医药行业的发展,近几年上市药企在政策支持下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多产业、产品的融合,由单一领域拓展到多领域,尽管规模不断增大,但是目前各领域的力量是分散的,还没有整合为统一的聚集力,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医药集团的整体实力。

医药行业只有从注重规模转为重视质量,才能稳步提升整体医药产业水平。国家改造医药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发展和提升整个医药产业水平。总的来看,医药招商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增大。

因着反商业贿赂、招标等事件的影响,医药行业的发展看起来不是很有利。但随着医药行业政策的介入,如人口老化加速、“单独二胎”、医保转变等因素,在展望明年时许多人都表示,医药行业明年可能仍维持增长。

医药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也保持稳健。2013年前三季度行业收入增长17.1%,增速比上半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稳健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14.8%,增速和上半年基本持平。业内称,第三季度反商业贿赂对行业有一定的影响,而随着事件逐步平息,预计相关公司的增速将逐步回升。

中国医药市场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

高,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成绩,也得到了经验教训。药品代理人士分析,目前,我国医药产业正在迎来发展的良机,相信未来会有更大发展。医药业还将是黄金行业,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具活力的药品市场。据预测,到2017年,美国仍是最大药品市场;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虽然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政府控费措施严厉,但预计未来5年,中国市场仍将保持14%-17%的高增长。

据统计,过去十年医药行业持续快速成长,主要受益于医药行业政策、进口替代等历史原因;未来十年,医药行业长期增长前景仍可乐观。发展的道路可能没那么容易,或许会充满变数和经历曲折,但相信未来的发展还是光明的。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我们对医药行业的需求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就导致国内医药行业发展处在一个激烈的竞争中,我国的医药企业要想

走出国内市场,首先就要练好属于自己的“内功”

中国目前被认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全球制药公司扩张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正说明中国不断增强的购买力和覆盖面以及正在进行的医疗制度都为国内的制药公司带来了一次重要的发展良机。

现阶段,我国的医药行业正在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中,让医药招商代理工作得到了大方位的发展,也为医药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所以医药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发展,练好内功,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推荐第10篇:医药行业现状

医药型行业是快速发展的行业,面对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公司竞争力、规范管理也成为目前公司发展的重要课题,不少医药型企业实施上线了ERP、CRM、HRM等系统来管理企业的物流、销售、财务等信息。但是这些系统在提升企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不同的系统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数据的整合,对于医药企业这种连续型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将严重影响物料控制、产品销售、费用控制、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也意味着需要将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运作,将医药型企业涉及的销售过程、质量监控、费用控制等管理环节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各级销售公司的销售、回款及库存信息的及时共享,厂家、经销商和零售终端等营销资源的有效整合,减少了应收帐款和相关费用。如何保证各自公司的一体化与规范化运作用?

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行业企业管理独有的行业特点:

1、产品种类繁多且商品编码无规律,要想从几万种商品中查找一种产品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时间,在手工操作下尤其如此。

2、特殊的销售模式和复杂的处理流程。医药产品的销售模式较特殊,业务流和资金流呈反方向流动,

销售顺序为:厂家将医药产品发货给批发站,批发站又将医药产品发货给医院,相应的资金流动方向相反:医院将产品全部或部分卖出后与批发站结款,批发商收款后再与厂家结算。

3、业务量大。由于医药产品种类繁多,客户数量多,造成药品经营全过程业务量很大,现有落后的

经营模式由于效率极低无法实现对采购、销售、业务及库存的流程化实时处理,致使财务及管理部门所需的各种经营数据及经营分析报表无法及时得到。

4、多分支机构和连锁经营管理。医药型企业组织结构呈树型结构,销售渠道复杂,中间环节涉及层

层的分销商、零售终端。大多采用连锁经营管理、分支机构较多。造成各分支机构的库存资料、业务资料不能及时汇总到总部,影响到总部对库存、采购及销售的正确决策和统一调配。

上述这些问题是医药行业企业经营过程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同时也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将企业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业务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严格控制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升企业效益

第11篇:医药行业前景

现在很多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都没有机会选择对口专业,我学的是护理专业,如果能够留在咱们这家医院,我将会感到非常幸运。咱们医院是全国(省、市)闻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技术、设备以及护理水平都是全国(省、市)领先,能在这么知名的医院,和这么优秀的医疗护理前辈一起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的同时,我也将奋发努力,学以致用,尽我所能,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为*****医院增光添彩,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年龄、出生地、个人性格爱好、主要经历(本科以后)、工作经验、几篇文章及其级别等。语法方面不可有明显错误,最好不要中国式英语,整两个好一点的句型。加分点,切记要重视;(3)专业面试: 背熟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不会的不要胡说,以免露怯。

最初建议,能改行还是尽量改,03级药学班当年有两位猛人毅然改行做了会计,一个去了

中移动,一个去了四大。收入可是远在班级平均数之上了,足见药学之悲催=。= 本文谨为 各种理由不愿意改行不能改行或者懒得改行的童鞋们准备。已经毕业多年的木乃伊们你们

快醒来补充~~~

本文分以下四个方面详解药学专业找工作策略,并详细论述了医药行业各个工种的任职要

求及前景、钱景、薪情。供大家找工作时参考。

一、医药行业前景与其他行业之比较

二、医药行业工种各论

三、医药人常用的网站与出版物

四、过来人的一些建议

======================

一、医药行业前景及与其他行业的比较

常言道有国才有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又常言道覆巢之下无完卵,所以上贼船之前了解

一下大环境还是非常有必要。

医药行业属于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附加值产业。一直为各科技强国竞争

的核心热点之一。**医药产业目前处于水平低、多乱小散、参差不齐的程度,既没有联想

华为之类的大品牌,也缺乏阿里巴巴腾讯那样的超级企业,更没有石化电力移动这样的暴

利垄断国企,所以毕业生薪情一直不高,初毕业的时候和其他行业的同学比会有种挫败感

,然后,然后的,你就习惯了。

**医药行业还有个特点是爱折腾,一个新药监局长上台了,大搞大跃进和群众运动,搞

死一批药厂,然后又审批了两批药厂(行话叫“洗牌”)然后局长双规下台;后来又有人

上台了,又搞群众运动。。周而复始。胡总书记两会发言说“不折腾”看来也是无奈之举

,产业需要安定的环境才能健康成长和发展,**医药产业折腾来折腾去,没创新能力的折

腾死了,有创新能力的折腾得没力气了,刚发展起来一点的被折腾得半死不活,加上买办

精英们“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大好市场拱手让给外企蚕食。2011新版GMP出台, 又是一轮折腾,**医药行业似乎还没有走出这个怪圈。

但总而言之大方向还是好的,医药产业实力也是在不断增强的,国家也源源不断的往医药

行业投钱,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药创新上站稳了脚跟,进两步退一步,总归还是有所进步

。我不太认同医药行业是朝阳行业的说法,确实人活着都会生病,但人活着也都要吃饭穿

衣服,也没听说卖大米的是朝阳行业,缝衣服的是朝阳行业呀?况且医药行业的产值比粮

食和服装可差得远了。

医药行业总体薪酬在社会上属于中等,薪水水平比热门的IT、金融、电子、房产、汽车行

业差很多,和快消、化工行业差不多,比快消、机械、印染、造纸、生物这些行业好一些

。总体来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然做了老板的不在此列。

医药行业受经济环境波动较小,属刚性需求产业。但并不意味着医药产业是高枕无忧一票

难求,一方面药厂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竞争异常惨烈;另一方面医药产业受政策面影

响极大,近几年国家一直对医药行业采取打压姿态,没有拳头品种的药企日子确实是非常

难过,所以里面的人日子就更难过。

医药行业按产品特性分为器械和药品两大类。按价值产生模式分为处方产品和OTC。我国医

药产值80%产出于医院,这个比例在香港和美国为70% 。现在大把砖家鼓吹决胜第三终端( 农村医疗),有的药企以为找到了救命稻草屁颠屁颠的往农村扔钱,结果几年下来发现农

村药店是个无底洞,只进不出,闹的人财两散,足见农村市场的不成熟和狭小。

一个药品是怎样上市的?从源头说起,首先要先找到一个化合物,或者先从植物里提取一

个什么东西,然后经过化学修饰、药效筛选、制剂研究、质量研究种种工作把它鼓捣出来

。接下来做临床前和临床试验,把这些结果整理好报送给药监局,药监局批了于是投产。

之后由销售代表把它打进医院,再通过医生之手开给病人,病人掏钱买单。产业价值就彻

底完成。

于是在这么众多的环节中就产生了众多的工作岗位。

=====================

二、医药行业工种各论

企业工作大体分为研发系、生产系、营销系三大类。无论哪个工种都有可能走向CEO的极致

,无论哪个工种都会做老板。大家努力吧。

1) 研发系

十年技术成高工,想走这条路的筒子,学历和专业比较重要。干上十年八年,薪水绝对相

当可观。据2010届研究生毕业薪水分析,研发路线入职月薪普遍在 5-10K之间,做个三年 五载混到学科主任,年薪可达20-30万。目前听闻最高薪酬的民企研发总监,年薪200万RM

B。搞研发的人在单位地位很高,老板也要敬三分。

在公司做研发跟大学做研究是典型的形似神不似,公司的R&D部门与大学里做的研究基本是

两回事。前者讲究重现性、规范性,为市场服务,讲究团队合作;后者讲究突破性、创新 性,为论文服务,讲究个人英雄。所以当前是工业界与学术界互相鄙视,公司的人认为大 学搞研究的人是瞎胡搞,吹牛皮,脱离实际。 大学的人认为公司搞研究的人没有技术含量 ,课题简单,下九流。文人相轻大抵如此。

国内企业对研发的重视与日俱增,外资药企也纷纷在国内设立了R&D部门,机会颇多,值得 考虑。

植化------ 提取分离东西的,据说分离100个叫入门,分离1000个才叫小有成就。化药停 滞不前,中成药萎缩的今天,天然药物算是一大增长点。据丁香园统计,植化类起薪5K-8 K不等。学历要求:硕士、博士。

合成----- 就是搞合成的。比较深奥(本人药理的哈),传闻比较毒,不过薪情相当好,

找工作也最抢手,搞合成的人还没毕业就被抢购一空了。找工作是神马? 起薪6K-1万不等 。学历要求:硕士、博士。

制剂----- 研究制剂的,早几年相当吃香,近几年行业打压力度加大,行情虽有所下降, 但依然是非常给力的专业。考研难度排名NO1 。工作十分好找,只有公司求你去的份,甩 不甩他,看缘分。起薪6K-1万。学历要求:硕士、博士。

分析-----研究质量标准的。研究好了就可以写进药典了,那是相当有成就感。入职5K-7K 学历要求:硕士、博士。

药理----- 负责化合物药效筛选,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药效和一般药理、毒性试 验等,主要跟小动物们打交道。工作环境比较脏 (真的很脏)。技术含量其实有限,上面 的东西都有各自的技术难题要攻关,药理只是起到客观评价作用,流程和项目SFDA早已规 定好。加上国内造假成风,药理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药理门槛低、工作内容偏 基础,学生数量极为庞大,就业艰辛。各大公司的药效实验一般是承包给大学去做。故而 工作岗位也很少。学历要求为博士。起薪5K左右。药理博士找工作一样非常困难,建议读 研想报考药理的同学慎重。

医学部门----即组织和开展临床试验,现在有统统外包给临床试验公司的趋势。由CRA(临 床监察员)入职,发展路线通常为监察员-项目经理-医学经理-医学总监 。入职3K左右, 五年成长一般可以到12万年薪,丁香园有开到50万聘医学总监的。需要经常出差,比较辛 苦。高级职位通常由临床出身的人士担任比较合适。欲加入CRA行业,可以先学习临床试验 申报资料,再学习ICH和SOP ,这样求职时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合适学历:医学、药 学本科、硕士。

注册报批-----把各种药学、临床前和临床试验资料整理并报到药监局的岗位。听起来很简 单,实际上是个很复杂的岗位。从业人员不仅要精通药学、医学、法律法规各门知识,还 要有很强的文字功底和交际能力,一个新药申报需要提供约30本研究资料,任何一份资料 有问题都要迅速找出并协调解决。 要精通各门类知识并游刃有余,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注册人员又分为国内注册、国际注册、器械注册各种细分岗位,随便一个领域做细作透 ,足以安身立命了。入职薪水一般在3-5K,5年发展期后薪水可达10-20万,已有药企年薪 60万招聘注册事务经理的了。任职学历:本科、硕士、博士。

2) 生产系

生产是附加值比较低的环节,因为大部分工作都是规定好的条条框框,进去照做就是了。 薪水通常不高。但是混成高级职位还是比较可观。医药英才网招聘生产总监,价码高的已 有30万年薪。

工艺员------负责调整生产工艺,保证生产效率最优。是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岗位。忙的时 候很忙,闲的时候很闲,起薪3-6K,适合学历:药学本科、硕士。

车间主任----安排车间生产,管人管事管东西。薪水各不相同,3-6K左右。适合学历:本 科

质检员----- 化验产品的。工作内容比较单调,按照药典操作即可,薪水比较可怜,大部 分不到2K。适合学历:大专、本科。

3) 营销系

研发生产了东西,终究还是要卖出去才能大家有饭吃的。营销系通常分为市场部门和销售 部门。前者负责市场规划、市场活动、学术会议及市场调研等,后者负责跑医院把药卖掉 。据不可靠数据,上市公司的市场总监和销售总监年薪在100-200万RMB左右。工种包括产 品专员、产品经理、市场专员、医药代表、医药招商。

产品经理------ 宝洁自1928年引入产品经理这一职位后,产品经理制度在各行各业取得了 广泛的成功。产品经理头顶“经理”头衔,但不是管人的,而是产品的大管家,产品经理

从研发到生产到市场规划到销售实施都要介入,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分工。总体而言,产 品经理属于公司的核心岗位之一,可以从研发、生产、销售等任何岗位转化而来。是研发 和市场衔接的桥梁人物,因此要既懂技术,又懂营销,既能整天堆在文献里读书,又能到 处应酬组织活动。工作包括传达研发目标、设计产品宣传资料、策划市场活动。起薪8K-1 万。5年发展期后可达15-30万年薪。传闻前一段时间南京正大天晴开出25万价码招肿瘤药

方面的硕士产品经理,猎头在上海找了三个月就没找到想跳槽的。适合学历:本科、硕士、博士。

产品专员------主攻产品的知识、应用的职位。工作主要为培训、科会、编纂产品资料和 学术资料收集整理。位于企业和医院接触的前线阵地。起薪5K-1万。适合学历:硕士。

市场专员-----主攻市场活动、战略策划和学术会议。开展营销工作的指挥部和发动机。市 场部门工作并非丰富多彩,反而是个很沉闷的岗位。每天都要面对大量海量的数据并从中 分析趋势,做久了人会有点宅。起薪3-5K。适合学历:本科、硕士或MBA。

医药代表-----大家都不陌生的岗位,收入预期最高,压力也最大。竞争异常激烈,淘汰十 分残酷。外企医药代表入职第一年通常就能达到10-15万年薪,国内企业通常也能拿到5万 一年。 医药销售虽然黄金期已过,但总体来说,在社会上薪水处于中游位置。跟前一段牛 市里的基金经理和售楼先生固然是没法比,但是比起快消和机械等传统行业,薪水还是不 错的。

医药代表会不会消亡?当然不会。任何企业都需要销售人员把东西卖出去。香港、美国卖 药一样是这么卖,只不过他们不会明目张胆地给回扣罢了,只不过他们的医疗费用由政府 和保险公司买单罢了。销售模式是完全一样的。适合学历:本科。

医药招商-----一个比较边缘化的职业。实质是医药行业的渠道销售人员,负责把手头的品 种卖给临床公司,再由临床医药代表去把品种卖进医院。工作重点在于不断的寻人来做自 己的品种,接触面比医药代表广得多,相对来讲,压力也小于药代。薪水差距很大,出入 职薪水可能2K不到,从业5-10年者很多也能拿到 20万年薪。但个人认为招商黄金期已过, 随着医药产业进一步整合,招商人员的生存空间不容乐观,极有可能被压缩消亡。适合学 历:大专、本科。

4) 其他相关工作

首先不得不说,虽然这些工作并非医药行业主流,但都是比主流好得多的工作。它们是: 高校、药监局、药检所、医药公司、医院药剂科。进这些单位多少要点关系,裸着进去真 是很好运气。给党打工比给公司打工强多了,进了药监局哪怕捞个处长当当,也比外面做 老总的强,更不用跟打工的比了。哪位筒子将来混成局长,可不要忘了辛苦写文章的师兄 啊!

这几年国进民退,官僚资本和权力寻租空前膨胀,药监局和医药公司赚的是盆满钵满,有 机会去的话真是千万不要放过。

医院药房究竟好不好?这要分医院,三甲医院还是可以的。这几年临床药师在大医院逐渐 兴起,也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发展不可限量。

====================

三、医药人常用的网站和出版物

医药是政策面如此大的行业,不关心时势怎么行呢。

看法规政策,去SFDA网站

看不良反应,去FDA网站

看学术动态,去丁香园

看医药时势,找医药经济报

想做CRA的,可以看看ICH,看SOP,看实验设计,看注册文件

想做注册的,可以找注册文件和SFDA论坛

做市场的多看看广告,做销售的多想想方法

多跟同行、同学交流,不管是研发、市场还是生产,互相交流才能共同进步

==================

四、一些建议

我也不算什么过来人,不过有些事情跟DDMM们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

如果不打算改行的话,有条件建议还是应该读个硕士,药学的硕士读出来工资其实还比不 上计算机和金融的本科生。但这行业就是这么高投入低产出,命苦不能赖社会。毕竟医药 行业绝大部分比较好的岗位都是由博士、硕士才能占到。走研发线的话博士当然会更好, 在市场、学术、医学和注册路线上,硕士总是比本科机会要大。甚至于销售,同等业绩下

,也是高学历受提拔的机会大。绝大部分人都是小人物,不能够改变社会的话,就只好适 应社会。

药学是一门综合学科,SFDA规定的新药注册资料有40本,每一本都足以开一门课程,有心 的同学可以把法规文件先学习一下,然后找一份完整的申报资料读一读,再回归书本上去 ,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求职时必定游刃有余。

药学最终的目的是治病,但我们现行的教学体系,治疗应用方面的课程却几乎没有。造成 了产业脱节,视野也不够开阔。药物应用学个生理学药理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在读的同学 们有空翻翻病理、病生、诊断、内外妇儿,多接触临床知识,将来不管做什么都有极大的 好处。(我现在就在恶补神经科学和妇产T-T)

学习之余,多培养兴趣爱好。梁启超的儿子学建筑,但是梁启超每天都让儿子看美术和音 乐方面的书籍,缺少人文素养的理科人是不健全的,生活中也很难有广阔的思路。但凡卓 越之人,除了坚持不懈的积累外,必有广博的知识面,融会贯通方能成一代大师。

第12篇:医药行业大事记

政策篇】

一、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于10月发布《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发展卫生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提出加快医药卫生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

【时代方略点评】

卫生投入持续加大,刺激药品市场需求。“规划”规定未来五年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在不低于前三年基础上有所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个人支出控制在30%以下。

“基药制度”执行力加强,基药市场空间扩大,利好优质基药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面临营销战略转型。“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所有零售药店和其他医疗机构都应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报销比率将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中药、民族药企业迎来新机会,应把握政策机遇,借力发展。现有地、县两级中医民族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进行建设,覆盖率争取100%;中医临床科室主要病种,中医治疗率达50%。

二、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

工信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如下:

目标项

指标

总体规模

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

发展领域

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基药供应

确保基本药物供应。基本药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满足临床需求。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主要品种销售前20 位企业占80%以上市场份额

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获得新药证书的原创药物达到30 个以上,开发30 个以上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完成200 个以上医药大品种的改造升级,开发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医疗器械品种

行业标准

质量安全上水平。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GMP要求,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国际认证步伐,200个以上化学原料药品种通过美国FDA 检查或获得欧盟COS 证书,80 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WHO 的GMP认证

产业集中

产业集中度提高。到2015 年,销售收入超过500 亿元的企业达到5 个以上,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 个以上,前100 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

国际竞争

国际竞争力提升。医药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改善出口结构,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品种显著增多,制剂出口比重达到10%以上,200 个以上通用名药物制剂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注册和销售。“走出去”迈出实质步伐,50 家以上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环保节能

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时代方略点评】

医药工业持续稳健成长。医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目标分别为20%和16%,而“十一五”的增长情况分别为23%和15.4%。由于“十二五”工业总产值基数大于“十一五”同期,20%是一个常态化的增长率目标。

未来企业数量将在兼并重组中减少,优质资源持续向优势企业靠拢。2015年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比将达50%以上,销售收入超500亿企业达5个以上,超百亿企业达100个以上。对比2011年制药工业企业情况,政策推动产业集中,汰弱留强。

企业必须由规模扩大向质量提升转变。国家强调提升质量和效益,强调创新与质量安全,严格控制新开办企业数量,对原料药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另外,提高药品审批技术门槛意味着企业获得批文的难度增加,这要求企业不断提高新药研发水平。

基药生产企业需要具备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能力。政府继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将保障基药供应,推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主要品种销量居前的20位企业将占80%的“基药”市场份额。企业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把握重点产品、重点市场,参与基药竞争。

三、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随后出台。《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等重点工作已在按要求、进度推进。

【时代方略点评】

企业必须权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关系,积极进行新版GMP认证工作。规划要求生产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全面达到新版GMP的要求,药品才能上市;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认证,拟出台引导和鼓励政策,在医保、价格、招标等方面给予优惠。短期的建设成本投入将给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保障。

药品质量安全成为企业“第一生命线”。规划表明国家将加大监督力度,严抓药品安全,强调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督;提高药品检测能力;健全药品上市再评价和风险评估机制;严厉打击药品违法广告。

四、2012年药品两轮降价

3月30日,国家发改委对消化类药品等价格作出大幅调整,涉及286个品种或品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17%。

10月8日起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17%。

历年行政性降价金额评估(数据来源:南方所,时代方略整理)

次数

时间段

降价评估金额(亿元)

1-5 97-99年

64.2

6-8 2000年

33.4

9-11 2001年

44

12-14 02-03年

50

15-16 04-05年

65

17-20 2006年

119

21-25 2007年

188

26 2010年

27 2011.3 100

28 2011.8 50

29 2012.3 30

30 2012.9 降幅17%

【时代方略点评】

外资企业单独定价优势逐步减少,但产品覆盖率或会加大。此次药品降价主要针对“日费用”较高的昂贵药品,对低廉的药品价格不作调整。调整主要针对外资原研药,属于高端药品领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资药企相关产品的销售毛利率。缩小单独定价和统一定价的差距,保证了内外公平。

降价对象转向高利产品,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冲击。抗肿瘤药、免疫调节药和血液系统品种都是重大疾病用药多、价格高、技术门槛高、原研进口药居多。发改委已经对近年调价较少的肿瘤药动刀,下一步调价的重点品类或可能为中药品种。

五、2012版基药目录扩容

11月20日,陈竺在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上表示,年内将发布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版基药目录的适用范围将从基层医疗机构扩至各级医院。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等9部门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指出基药目录“原则上每三年调整一次”。因此2012年正好是调整窗口期。

到2011年7月,基药制度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实现了全覆盖,并开始向二三级医院进军,一些省份对二三级医院使用基药的数量和金额做出了硬性规定。2012版基药目录调整,这使一些对基药制度持观望态度的企业也开始跃跃欲试。

【时代方略点评】

产品进入基药目录机会增多,企业需要关注新增品种动向,早做准备。企业基药市场将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区域。新目录有望在医药品种数量和目录适用范围等方面扩展,预计在原版目录基础上增加200多种药品,未来将不允许各地再自行增补地方版基药品种,国家基药目录将是完整版。

中药、民族药产品增多,企业实现收益回报可能性增大。中药品种大幅增加,相对于化学制剂同质化明显态势,中药独家或类独家品种多、有价格优势,这将成为新版基药扩容后,部分药企盈利增长点。

六、SFDA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启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注册司组织召开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企业座谈会”,会后提出一致性评价讨论稿。按照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的统计,未来4年我国将完成涉及570个化药品种、3.3万个批准文号、24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

【时代方略点评】

国内医药企业压力增大,需着力改进工艺、提升产品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品种,国家在定价、医保、招标等方面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对达不到要求的品种,坚决予以淘汰。大量中小规模生产企业将面临技术和资金的双重考验。

外资企业借机扩大市场份额。SFDA有意将此工作与新版GMP及药典的实施、药品标准提高等工作相结合,形成“组合拳”,合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升,外资原研药可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挤压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

七、规范药品流通环节

商务部发布的2012年第58号公告中,五项药品流通行业标准确定将于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这五项药品流通行业标准为:《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零售药店经营服务规范》、《药品流通企业诚信经营准则》、《药品流通行业职业经理人标准》、《药品流通企业通用岗位设置规范》。

【时代方略点评】

有实力的企业应提升企业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商务部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和监督药品流通企业,认真执行五项标准。鼓励实力企业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在执行五项标准中带头示范。

流通业准入门槛提高,不合规的流通企业将没有生存空间。该规范设定连锁零售药店和药品流通企业的分级标准,并首次在国家层面出台药品流通行业职业经理人标准。未达标企业将被淘汰。

八、SFDA部分权利下放地方

11月12日,广东省药监局对外发布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已于近日作出“关于广东省先行先试药品审评审批机制改革”的批复,药监改革有望提速。

【时代方略点评】

有利于产品转让与上市,加快药品产业化速度,促进产业要素流动。所涉及的药品产业化阶段包括:药品专利买卖、生产专利买卖、药品委托代加工,审批技术操作简单,对区域医药产业有一定促进作用。新药技术转让、药品生产技术转让等内容的审批原本需要一年左右,下放到地方后,可能仅需要2—3个月。

药监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给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药品审批的效率问题一直较突出,国家局在2011年的药品注册审批年度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中央集中审评”和国家管控的“区域性药品审评中心辅助审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省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授权有资质的省局承担部分药品注册申请事项。本次试点可以看作是一种药监改革提速的政策信号。

【行业篇】

一、基层市场,医药企业的“必争之地”

受中国医改政策影响,基层市场逐渐成为独立于医院终端、零售终端的一个特殊市场,据BCG2012年度报告显示,预计到2015年,中国县级医院药品市场规模将达2800亿元人民币,此后仍将继续增长。

时代方略点评:企业应该根据市场格局变化,调整营销战略和产品结构,市场重心应根据政策导向进行倾斜,制定针对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市场的针对性、个性化营销策略。贴近市场,把握潜在机遇,迅速做大做强。

1.直接面对六亿患者的县医院终端。县医院一直是本土企业的地盘,但随着市场吸引力的加大,外资企业对此也跃跃欲试,县医院市场的“短兵相接”势必成为可能。外资企业需要调整营销理念,贴合市场,采用经济有效的商业模式应对县医院市场复杂的地缘特点。

2.慢病主力—社区卫生院终端。到2020年,慢病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销售预计将达到目前城市医院同类药品销售的一半,前景乐观。但也存在诸如分布分散和受“基药制度”影响的问题。为此企业必须明确自身战略优势,参与或影响招标政策。

二、”毒胶囊”事件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高超标90倍。“毒胶囊”事件就此引爆。

SFDA在全国范围对18家药用明胶生产企业的检查中,共查出1家企业一个批次产品铬超标;对117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的检查中,检出15家企业74批胶囊铬超标,不合格率为7.9%。6省(市)76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处理,其中厅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24人、科及科以下干部45人。

时代方略点评:毒胶囊事件是行业畸态发展的折射,也是行业朝健康方向迈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动荡。医药企业应该从成本导向真正转型为市场导向,回归到安全、有责任、高科技、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行业使命中来。

1.国家将严抓药品安全。药品安全事件从个案发展到行业整体事件,成为影响深远的系统性风险。对此,国家专项出台《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黑名单制度和药用辅料监管规定。企业需要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安全,防止踏入“雷区”。

2.招标采购中“唯低价是取”的扭曲政策。我国基药制度采用“双信封”的安徽模式招标。在该模式中,价格因素在采购权重中竟一度高达90%,原本应当是重点的质量因素却被淡化与忽视,使得这一“唯低价”的模式一直被业内所诟病。自去年56号文件“关于基药招标价格最低、质量合格”定调后,已经出现了大量招标价低于成本价、大型品牌优质企业产品不能中标的现象,该模式已抑制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CRO产业,引领中国医药发展新思路

今年4月,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即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家上市的CRO企业。CRO产业一跃进入公众视线,它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中国CRO产业的发展。

在中国,CRO产业只有15年的发展历程,2006年至2010年,我国CRO行业的市场规模从30亿元增长到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44%;其中临床试验CRO的市场规模从17亿元增长到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72%,高于医药市场总体增长。

时代方略点评:国内医药市场逐步成熟,分工细化,像CRO这样的延伸产业,走出传统医药发展模式和思路,积极探索并成就了新的利润机会。时代方略行业分析师认为,CRO产业快速发展代表医药研发的发展趋势,与CRO的广泛合作是国际上运行较好的模式,也可以成为迫于创新压力下,本土企业寻求突破的明智选择。

1.轻资产特性。CRO产业的特点是提供个性化的、专属性的,单一的产品服务,具有智力成本依赖、高水平团队及国际服务标准等特性,除高端设备外,不依附地产、厂房等硬件,具有极高灵活性。

2.医药企业间广泛合作。严格意义上说,CRO产业是医药产业链上研发环节的延伸,是一种精细化分工。未来适合行业发展的企业有两种:一是大型医药集团,靠规模经济和雄厚资金实力取胜;二是专业特色化企业,靠在某一特殊领域做深做透或将产业链上某一环节作出规模来生存,而CRO就是这样一种企业存在,通过明确分工,发现蓝海。

3.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趋势是国内CRO产业成长的基础。CRO产业最早兴起于国外,随着中国逐渐成为新兴市场,大量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只有利用中国临床的广泛资源,CRO产业才会快速发展起来。

四、外资企业“本土化”、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9月12日,全球第二大制药商默沙东公司与中国先声药业合资组建的先声默沙东(上海)药业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先声默沙东宣布正式运营的第二天,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公司合资发起的“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

时代方略点评:外资本土化、内资国际化的是中外合作的双赢买卖,值得有条件的企业探讨和借鉴。时代方略咨询认为竞合博弈是商业发展的走向,医药行业的中外合作形式是竞合博弈的很好例证。

1.中国诱人的新兴医药市场。中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明显、医保支出增加、慢性病发病率高、经济实力增强、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据经合组织12月27日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称,中国未来两年经济增长分别为8.5%和8.9%,按医药经济平均高于GDP10-12个百分点计算,未来还会保持在高位增长。

2.跨国医药企业面临困境。外资企业面临专利到期、利润下滑、新药开发难度大、欧美主流市场购买力下滑、新兴市场难以深入的局面。跨国企业必须与本土企业结成更深的合作关系,应对当前尴尬局面。

3.本土企业“没创新就没出路”。本土企业受政策导向影响,面临淘汰低产、利润薄弱、创新落后、产品同质化的局面。外资企业有国际化布局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品牌也是重要资源。双方互相都有需要,合作就是水到渠成。

五、中药注射剂,谨慎前行

11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鉴于“柴辛感冒注射液”等11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少、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不充分,现有标准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均一性”,拟淘汰11种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这种“西化”的中药一出现,就被寄予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希望,但不容忽视的是2011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注射剂依然是中药制剂的主要风险。

时代方略点评:中药注射剂具有重磅产品的“特殊基因”——大病种治疗领域、医院终端用药、独家品种优势、大包为主的销售模式等。时代方略咨询认为,以心脑血管疾病、抗感染疾病为主要治疗领域、单一有效成份、作用机理清晰、工艺水平高、质量控制好、学术推广得力的产品将是中药注射剂的未来方向,进入主流市场也更加有机会。

1.中药注射剂具有大产品基因。2012年IMS公布的第二季度中国医院用药十大产品中,8种是注射剂,其中4种是中药注射剂。品种独家具有定价优势、涉及大病种领域、临床用药渠道都是重磅产品拥有的特色。

2.倍受诟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强烈,从鱼腥草注射液、茵桅黄注射液,到双黄连注射液一连串不良反应出现,归根于药品成份复杂、药效难以控制,且临床存在各种滥用现象,使得政府开始采取紧缩政策。

3.加强单方植物药研发是关键。中药厂家最大利润产品就是中药注射剂,如何保住利润产品,企业需要获得中医、西医共同认可。利用指纹图谱技术、明确成份和起效靶点,不仅有利于临床学术推广,也利于企业获得专利等创新荣誉。

六、专利药,集中到期利润缩水

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的5年间,全球将有多达631个专利药到期。7月31日,辉瑞在华尔街发布财报称,今年第二季度净盈利增长25%,不过同时明确指出,这是由于生产成本及营销和重组开支的大幅下降,抵消了仿制药竞争导致“立普妥”销售额锐减的结果。今年第二季度,“立普妥”在美国的销售额锐减79%,从上年同期的14亿美元降至2.96亿美元;在全球的销售额下降53%,至12.2亿美元。

时代方略点评:面对转眼即将到来的仿制药市场机会,中国医药企业如何定位?时代方略咨询认为,中国亟需由“仿制药大国”向“仿制药强国”转变,须在2015年仿制药爆发峰值到来前,制定仿制药发展战略,考虑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有效发展。

1.抓紧上规模。一段时间内医药行业并购还将持续,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可以实现市场份额提升,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中国企业应该利用地缘优势,深耕本土医药市场,形成一批成长迅速、实力突出的高端仿制药强势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寻找合作,扩大新兴国家市场出口,寻求欧美主流医药市场机会。

2.逆市求盈利。规模效益虽然能增强企业在不景气经济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但是企业是追求盈利的业务单元,不能只求规模忽视利润,企业应该探索经济高效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实现低利时代的利润增长。

七、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

12月23日,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的华佗国际中药城落成。规划14.9平方公里的现代中药产业园,战略定位为集生产经营、中试孵化、科研、信息为一体的国内独具特色、国际具有影响的现代化医药工业集聚区。

目前,康美药业、修正药业、白云山制药、上海雷允上集团等一批上市公司或知名药企入驻,中医药企业发展到284家,其中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园已入驻企业111家,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植物提取物生产、中药保健品和中成药制造、中药产品贸易、中药科研、教育和中药文化传播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中药产业发展体系。

时代方略点评:国家主张大力扶持中药产业发展,大破大立,实现中药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并逐步向“集群化”业态发展。

1.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中药企业主动掌控中药种植资源,一来可以规避成本波动、二来可以实现规模效益、三来可以实现商政共赢。

2.科学打造“现代中药”。用标准化的生产检验流程来确定中药的成份、药效和作用机理。通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深入挖掘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和组方构成,用更加先进的剂型发挥中医药在某些疾病上的优势。

3.多元化,实现大健康。在9月15日召开的2012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称,中药大健康产业“2009年产值已经达到7000亿元,可喜的是今年将达到1万亿。”中药企业可以在中药商业、中药食品、中药化妆品等领域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八、生物医药行业,“资本魅力”不减

2012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生物制药方面,包括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都将获重点支持。第三季度个股研究表明,货币资金在3亿以上的55家生物医药公司具有极强的扩张能力,生物医药可动用资金能力全行业第一。

时代方略点评: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受资本追捧,成长速度稳健加快。时代方略建议企业应明确生物板块发展战略方向、定位和实施发展举措的步骤,合理利用资本市场机会,加大在新技术、新设备和高端研发人员上的投入。

1.生物仿制药给企业带来机会。根据Datamonitor研究显示,2015年生物仿制药的全球市场规模将由2010年的2.43亿美元增长到37亿美元。在2011年到2015年期间,将有30多个品牌生物药失去专利保护让出市场独占权,这些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达500亿至600亿美元,为生物仿制药的上市销售提供了巨大空间。目前SFDA启动生物仿制药指南制定工作,为今后生物仿制药的加速审批带来了希望。

2.政策持续利好行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生物制药产业。在资金上,投入力度也大幅增加。据统计,仅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的专项资金将超过400 亿元。从2005年到2011年,已经有22个国家级的生物制药工业园区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陆续成立。

【企业篇】

一、海思科,“轻资产”理念实现常规发展

海思科药业1月17日登陆中小板,公司成立于05年,短短几年发展,销售额超过6亿。

时代方略点评:海思科的很多经验值得中型医药企业借鉴,通过资本助力、发挥现有核心优势、专注于研发“创新首仿药”,引领了企业未来发展。传统医药行业早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如何在政策从紧的宏观条件下,实现利润增长,海思科药业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1.“以市场为导向,多系列多品种组合开发”的研发模式。一方面通过市场调研,遴选产品线及开发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药品研发情报信息收集系统,实时跟踪国内外的新药研发动态及相关专利信息。

2.创业初期的代工生产模式。为获得快速的资金积累,公司在主导产品研发成功后,与业务合作方天台山制药和美大康药业合作,合作方在公司技术支持下取得药品生产注册批件并进行生产,海思科负责产品的全国独家总经销。

3.“战略合作、利益共享”的营销模式。在新产品创新仿制带来的品种优势之上,公司根据产品特点,选择与具有政府资源的省级代理商合作,通过代理商的学术培训、协助省级代理商共同建立地市级纯销网络、指导区域市场开拓等措施,构建了低费高效的销售网络。•

二、养生堂万泰,世界首支戊肝疫苗上市

2012年1月,科技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厦门大学、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

时代方略点评:外生性研发是未来医药企业发展方向,时代方略咨询认为,企业依靠外部科研院所、CRO机构,申请政府资金支持或专项重大课题支持,不仅有利于企业长期利润,也有益于公众形象。

1.企业创新需借助政府力量。中国医药企业分散、经济实力较弱,仅依靠自身很难实现创新目的。政府应该牵头鼓励创新,积极进入投资项目;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便利条件。

2.外生性研发成为主流。医药企业需要有效整合利用社会各类资源,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外生性研发”模式一般由企业或政府出资,委托大学、专业科研机构或者CRO公司进行新药研发,科研成果归生产企业所有,生产企业负责上市后的销售,其他参与者根据协议获得销售分成。但是需要注意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三、金陵药业,医疗领域战略转型

参照“宿迁模式”,南京市鼓楼医院于7月13日对仪征医院紧急增资,持有10%的股份,更名为“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有限公司”,从而使其纳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管理; 7月20日,金陵药业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股东王顶贤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将出资12295万元受让后者持有的鼓楼仪征医院68.33%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时代方略点评:随着新医改涉入“深水区“,制药业传统发展空间逐渐狭窄,企业寻找新的机遇,实现战略转型日益迫切。但医疗领域的特殊性使投资人持观望态度,时代方略认为,积极探索医疗机构经营模式,有政策层面的深远意义,企业可对自身资源及内外部环境做出客观评估,稳中求进,逐步尝试。

1.医疗机构逐步向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转变。此举对缓解医疗卫生资源短缺、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大有好处,但公益性值得商榷。托管经营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产权整体转让模式是最为典型的三种模式。药企与医疗机构的天然联系,可以较容易涉足其中。

2.金陵药业参股医院经营是一种产业链延伸的战略思维。企业对于产业链延伸有一种自发冲动,但也存在巨大风险,比如,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协同、管理成本上升、资金链断裂风险等,况且在新医改政策还未充分明朗前涉足医疗机构,风险不小。

四、智飞生物,国际化合作发展战略升级

2012年9月,继此前与美国默沙东公司签署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疫苗推广协议之后,智飞生物与默沙东就四价人乳头状瘤病毒重组疫苗签署协议,智飞生物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大陆区域的进口、推广及销售工作。智飞生物所达成代理的宫颈癌疫苗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获准上市的用于预防四价HPV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疫苗。

时代方略点评:智飞生物的渠道优势一直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代理跨国公司疫苗产品,不仅能够获得未来国内疫苗市场扩容带来的长期利益,还提升了公司国际化形象。

1.国内外企业战略合作不断深入。战略合作带给国内企业学习外资企业的管理模式、研发技术等更多深层利益,稳固的战略合作需要建立在合理的运作机制上。制药行业各种监管规定的影响、未来市场形势的变化、医疗政策的改变所造成的风险值得注意。

2.外资企业需要贴近本土市场的合作对象。外资企业通常会寻找管理和经营理念先进的本土企业合作,但贴近本土市场能力更被看好。从双方合作的过程来看,智飞生物的决策力也是合作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红日药业,强大的“产品力”是企业高成长的关键

在2012年资本市场整体环境低迷情况下,红日药业连续5个月涨势如虹, 8月份涨幅已超过30%,成为今年A股市场上一匹耀眼的黑马。

1月至6月份,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06.39%,营业利润约为1.57亿元,同比增长124.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149.77%,涨幅居发布中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首位。 时代方略点评:医药行业是一个需要早布局、耐心培育的行业。红日药业多年在产品力上的不断挖潜最终使企业顺利通过政策和市场的不断冲击,逆势而上。

1.产品力是公司成长性好的重要保证。公司是“血必净注射液”的唯一生产商,拥有国内唯一上市的“Rho 激酶”抑制剂,后续有三个1类新药以及处于申报生产前的硫酸氢氯吡格雷。

2.营销力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11 年起公司对“血必净”进行营销改革,一方面加快了医院覆盖数,另一方面对终端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公司因地制宜地制定学术推广计划,改变推广费用失衡的状态,同时也顺应国家对流通领域加强管控的大背景。

六、南京医药借力联合博姿,区域型流通企业困境突围

2012年9月16日,南京医药与联合博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股份认证协议》,中外两大医药流通企业全面展开战略合作。

时代方略点评:经过涉嫌贱卖国家资产、2011年净利润巨亏等**后,南京医药将何去何从?时代方略咨询认为南京医药掌控江苏、福建、安徽三省医药流通渠道资源,销售网络密集、较高的市场份额都是企业的优势资源,但需要借助清晰集团战略才能发挥出来。

1.战略摇摆之误。南京医药04年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物流为主体、医药工业和科研技术为两翼);06年改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剥离工业;08年又重提工业,提出以“同仁堂”品牌为代表的中药资源整合方案;09年提出自有工业和战略合作伙伴并重的发展规划,整合全流域中药资源;10年提出建立以同仁堂为核心的健康服务贸易平台;11年又变卖包括同仁堂在内的工业资产。战略上不能一以贯之,是企业发展大忌。

2.国企转型之难。从南京医药年报可看出,引起巨大亏损的直接原因是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这显然是集团管控中存在的不经济造成的。官本位思想浓厚、管理绩效低下、冗员过多,只重规模的大,忽略效率的精。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意识,充分参与竞争才是克服国资背景企业“股转神不转”标本兼顾的有效手段。

七、罗氏瞒报不良反应,外资企业“鸭梨很大”

2012年7月,英国《每日邮报》率先披露,罗氏公司涉嫌隐瞒1.5万例服用该公司药品后患者死亡的报告,同时被隐瞒的还有6.5万多例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乳腺癌药物“赫赛汀”、恶性淋巴瘤药物“美罗华”、丙肝药物“派罗欣”、直肠癌药物“安维汀”、肺癌药物“特罗凯”等五种药品在中国有售。

时代方略点评:时代方略咨询认为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系统性风险,无论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无论企业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处于哪种发展阶段都应该以药品质量安全为第一考量。

1.外资企业日子不好过。外资企业专利到期、研发压力、运营成本过高都迫使外资企业开始铤而走险。 2.国内不良反应监控还需加强。消息源头来自于国外,暴露出中国药监部门存在的管理漏洞,中国庞大的用药基数,不良反应概率理论上是高于国外的,而却后知后觉,值得反省。

八、国药系,“大健康”开局

2012年12月,国药集团正式宣布:

一、投资控股现代阳光体检公司;

二、进军电子商务,将收购的线上电商平台更名为“国药集团1健康商城”,正式上线。

时代方略点评:国药系利用资本运作,通过并购形式快速进入体检和电子商务领域,实现了产业链再延伸。时代方略咨询认为,集团跨界发展壁垒越来越高,需要拥有极强的融资能力、较高的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专业领域的专业型领军人才。

1.各方巨头齐聚医药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可期待的“爆发性“增长一直吸引企业关注,目前有九州通联手京东商城推出的京东好药师、复星医药旗下的金象网。同时,专业互联网企业也加紧布局医药领域,天猫医药馆后,网易也选择进入保健品网购。

2.医疗体检棋逢品牌对手。国药系跨入体检领域,势必遭遇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爱康国宾三大规模品牌企业竞争。目前体检行业出现公立和私立机构并存,毛利不断下滑的态势,行业良莠不齐。2012年国家出台健康体检行业三大国家标准,显示该行业将逐渐被规范化的征兆,国药在此阶段进入,给本不平静的行业又掀起一阵大浪。

第13篇:医药行业分析

2013年医药行业:政策雾霾逐渐消散

行业前三季度经营状况基本符合预期

今年1-9月,医药行业实现收入、利润总额14603亿元和1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17.5%,基本在市场所预期的范围之内。就收入而言,9月份收入187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低于上半年19.2%的增速,但9月份的行业增速已经企稳回升,小幅高于8月份的15.6%。业内人士分析,行业收入增速放缓与GSK事件所引发的反行贿调查有很大关系。据记者了解,对医药行业的反行贿调查将于11月底至12月份结束,届时,这一事件所引带来的压力有望消除。随着9月份的行业增速已经企稳回升,4季度收入端基本维持3季度增速的可能性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毛利率环比回升,但同比仍有所下降:9月份毛利率28.34%,连续两个月毛利率环比有所提升,但同比仍下降1.14个百分点。3季度的毛利率走势也基本反应了当前的行业环境:在行业规范化的环境下,部分高毛利品种以及新品(医院学术会议减少)销售增速有所放缓,而这类品种毛利率相对较高,因而整体毛利率可能会有所下降。

迎来估值切换窗口

截止到目前,医药板块2013年整体PE为30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参见图1)。分板块来看,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商业和医疗服务的13年PE分别为27倍、31倍、31倍、34倍、42倍、24倍、64倍。

招商证券,行业三季度盈利有放缓趋势,板块短期经历调整后有望迎来估值切换,特别是来年经营趋势有望向上的龙头品种。不过,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尽管医药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仍高达180%,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医疗器械行业长期成长性最佳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颁布了10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国家食品(行情 专区)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以来第一次颁布医疗器械标准,将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上述104项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有31项,主要包括医用超声雾化器、紫外治疗设备等,推荐性标准为73项,包括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增强器、医用诊断X射线透视荧光屏等。这一标准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过多的弊病,有利于规范市场,为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除了上述标准,国家相关部门一直都在政策方面给予医疗行业较大的扶持。我们发现, 2010年,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行情 专区)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2011年底,科技部印发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已达15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成长性高于医药生物。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新版GMP的实施以及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带动整个行业快速增长,行业龙头公司有望从中受益最大。

中成药调价目录有望年底前公布

从2010年开始,发改委针对化学药品进行了多轮降价,平均降幅在17%-41%左右。1月8日,发改委再次发文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20类药品,这意味着化学药全品类调价可能已完成。而未来几年,在医保控费、养老保险(行情 专区)并轨的背景下,中成药或成下一个降价的靶子。今年4月,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2013年将逐步调整中成药价格,不过表示此轮调价不是一味地降低价格,而是针对价格虚高的独家品种采取最高限价,而对一些临床需要的廉价品种将适当保护性提高价格。

据悉,今年年底前,发改委将公布新的中成药调价目录,其中主导原则是“限高扶低”,三类独家中药品种将被行政性限价下调,其中,内科、外科和肿瘤三大类独家中药品种将被列入重点限价范围。

第14篇:医药行业策略

医药行业策略:

从医药行业的整体运营情况来看,2012年将是一个困难的年份。2011年的政策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抗生素限用和低价招标的影响还比较深远,2012年非基药招标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还存在不确定性,四大类药品降价也是势在必行。因此2012年收入和利润增速下滑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从今年2月份经济数据可以看到,整体工业制造业收入增长13.4%,利润增长-5.2%,医药行业收入增长21.3%,利润增长11.5%。都低于大家对行业全年增速的判断。但是,从医药行业相对整个工业的增速来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防御性体现出来了,在所有行业的利润增速排名中由过去的后1/3,到了前1/3。我们认为子版块分化仍然是今年的主线,正如我们在12年策略报告中提到的,今年上半年我们看好生物制品子版块,下半年看原料药板块,全年看好商业和中药板块。从前三月,医药子版块的市场表现来看,生物制品表现最好,是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子板块,也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逻辑是生物制品2011年上半年受到政策因素的扰动,是一个低基数的年份,随着政策的恢复和需求的持续旺盛,今年上半年或成就高增长。原料药板块与价格密切相关,我们判断下半年的价格可能会有达到一个周期性的拐点。商业板块和中药板块受行业政策影响较小,医药十二五流通对行业整合有了明确的要求,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已经基本形成,现在有机会的将是地方性区域龙头。基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判断和年报的表现预判,前三月份,我们的策略都是以稳健为主,四月份是年报和一季报集中发布的时间,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一季报表现较好的公司。

个股方面,四月份重点推荐以下几个公司:康美药业,瑞康医药,上海凯宝

康美药业:

• A股唯一一家业务贯穿中药材全产业链的公司

• 上游涉及种植(新开河人参,文山种植管理公司),中游掌控药材(收购了四个中药

材交易市场,陇西,普宁,安国,亳州),下游进入大健康领域

– 中药饮片、贵细药材,保健品

• 外延收购中药材贸易市场,贸易商转型做市商,提高药材价格风险承受能力,盈利

模式:贸易交易赚取差价,坐收交易佣金

目前价格13.30元,2011年EPS预计0.48元,2012年0.67元,PE分别是28和20倍。 瑞康医药:

山东的区域龙头企业,与医院和政府的关系比较好,能够帮助工业企业进入山东省的市场,帮助招标和进入医院临床。因此,它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高,能够拿到更高的折扣,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都高于行业水平。商业将是一个地方割据的局面,医疗资源丰富和地方经济条件较好的省市将会促发区域性龙头的成长,给龙头企业的成长提供一份沃土。山东就是这样一个地方,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三,对医疗资源的补贴也比较到位,从基药招标的补贴情况来看,是比较到位的。而且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也比较浓,因此当地的企业比全国性的龙头更加有优势。

目前价格25.83元,2011年EPS预计1.02元,2012年1.40元,PE分别是25和18倍。 上海凯宝:

一季度业绩预增35%-45%

痰热清,产品质量较好,抗病毒中药注射液,抗生素限用受益的品种,供不应求,受制于产能的限制,2011年,预计销售3400万支痰热清,新增医院覆盖391家,达到近3000家二级以上医院,2012年,产能达到4500万支。

目前价格20.12元,2011年EPS 为0.64元,2012年预计0.90元,PE分别是31和22倍。 风险:产品较单一,中药注射液安全性的风险

第15篇:医药行业工作总结

医药工作的总结

高速发展的医药产业需要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富有团队作业能力的医药市场新人。 医药公司兼职实践经历,使我对医药行业的兴趣和技能方面获益匪浅。我从坎坷曲折中一步步走过,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专业功底更加扎实。现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 实习中工作表现:掌握了对公司药品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使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水平、社交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实习过程中,我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公司各项活的、培训、行政管理、运作管理等工作。实习中端正态度,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工作,认认真了解公司情况,性能特色,公司概况,企业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容入企业,完成从一个大学生到一名企业员工的转变。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并提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实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该公司领导安排我在公司的验收室工作。对于我这个毫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是初出茅庐的人来说确实很难。所以刚开始那两天无从下手,只能跟着同事跑来跑去虚心的学习验收的全部流程及框架。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工作使我知道了医药的药品求购,药品供应,药品原材料的采购等流通过程。两个星期的学习观察和老同事的分析我总结了一下:要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专业的学术形象,有目的、有步骤地巧妙应用技巧,不仅工作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接受和同意你的做法,最终达到别人认可的目的。

第二阶段药品为医生带来有效的治疗,就是医生需要获得的最大利益。作为一名医药采购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义,即医药专业采购定义明确自己的在医药专业采购中扮演的角色,最后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此外牢记:没有天生的人才有经由正确训练的专业人才。 “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我终于在最短的实践里锻炼了我对医药采购的专业性。为了能证明自己是最棒的,不悉一切代价去努力去克服工作中的等等困难,在采购部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同样也使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虽然在采购部实习只有 七个月的时间,但这是我工作生涯中一个好的开始。

第三段我被安排做质管员,质量管理工作!根据药品管理的制度,进行日常药品的质量管理和监控。

工作内容: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药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根据GSP标准要求,做好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模范执行和落实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在质量管理部负责人领导下做好日常药品质量管理与监控工作;在进行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有权处理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措施的义务;对药品购进合同中质量条款的实施监督;收集和分析药品质量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反馈;对发生质量问题的供应商或药品品种有提出中止业务和处理意见的权利;

6、监督指导和参与药品购进、验收、养护、储存、配送、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处理药品质量的咨询、查询,参与质量事故或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及报告;参加不合格药品的处理,对退、收回、销毁药品实施监督管理;收集药品质量标准,建立药品质量档案,为企业质量决策提供依据;积极参与各类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药学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配合教育部门开展质量意识和质量工作的教育和培训;对企业内有关质量问题的产品有否决权和暂时中止销售权;处理企业内部质量事件;对不合格药品的确认、处理、报损、销毁负责。

实习收获: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基本技能: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能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勤奋诚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适应高强度工作。在今后的工作还会再接再厉,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出去,能够做一个强人做个成功人。

第16篇:医药行业工作总结

医药工作的总结

高速发展的医药产业需要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富有团队作业能力的医药市场新人。 医药公司兼职实践经历,使我对医药行业的兴趣和技能方面获益匪浅。我从坎坷曲折中一步步走过,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

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专业功底更加扎实。现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实习中工作表现:掌握了对公司药品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使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水平、社交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实习过程中,我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公司各项活的、培训、行政管理、运作管理等工作。实习中端正态度,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工作,认认真了解公司情况,性能特色,公司概况,企业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容入企业,完成从一个大学生到一名企业员工的转变。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并提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实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该公司领导安排我在公司的验收室工作。对于我这个毫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是初出茅庐的人来说确实很难。所以刚开始那两天无从下手,只能跟着同事跑来跑去虚心的学习验收的全部流程及框架。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工作使我知道了医药的药品求购,药品供应,药品原材料的采购等流通过程。两个星期的学习观察和老同事的分析我总结了一下:要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专业的学术形象,有目的、有步骤地巧妙应用技巧,不仅工作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接受和同意你的做法,最终达到别人认可的目的。

第二阶段药品为医生带来有效的治疗,就是医生需要获得的最大利益。作为一名医药采购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义,即医药专业采购定义明确自己的在医药专业采购中扮演的角色,最后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此外牢记:没有天生的人才有经由正确训练的专业人才。 “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我终于在最短的实践里锻炼了我对医药采购的专业性。为了能证明自己是最棒的,不悉一切代价去努力去克服工作中的等等困难,在采购部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同样也使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虽然在采购部实习只有 七个月的时间,但这是我工作生涯中一个好的开始。

第三段我被安排做质管员,质量管理工作!根据药品管理的制度,进行日常药品的质量管理和监控。

工作内容: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药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根据GSP标准要求,做好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模范执行和落实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在质量管理部负责人领导下做好日常药品质量管理与监控工作;在进行药品质量管理

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有权处理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措施的义务;对药品购进合同中质量条款的实施监督;收集和分析药品质量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反馈;对发生质量问题的供应商或药品品种有提出中止业务和处理意见的权利;

6、监督指导和参与药品购进、验收、养护、储存、配送、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处理药品质量的咨询、查询,参与质量事故或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及报告;参加不合格药品的处理,对退、收回、销毁药品实施监督管理;收集药品质量标准,建立药品质量档案,为企业质量决策提供依据;积极参与各类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药学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配合教育部门开展质量意识和质量工作的教育和培训;对企业内有关质量问题的产品有否决权和暂时中止销售权;处理企业内部质量事件;对不合格药品的确认、处理、报损、销毁负责。

实习收获: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基本技能: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能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勤奋诚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适应高强度工作。在今后的工作还会再接再厉,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出去,能够做一个强人做个成功人。

第17篇:医药行业基本概念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由甲类药品目录和乙类药品目录两部分组成。

医保甲类

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较高的药品。

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

例:某统筹地区一职工发生住院医疗费20000元,其中药品费用7000元,分别是甲类药品5000元,乙类药品1000元,非《药品目录》内的药品费用1000元。则该职工住院医疗费用支付办法如下:

(1) 非《药品目录》内的药品费用1000元,由该职工全部自付;

(2) 乙类药品费用1000元,由该职工首先自付20%,即200元;

(3) 甲类药品费用5000元和乙类药品费用的80%(即800元),共5800元与其他应纳

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一起,按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费用报销规定予以支付。

甲类的otc标识为红色标记,乙类的otc标识为绿色标识,甲类乙类药品都是医保范围内的。

非处方药管理办法中甲类必须在药店销售,乙类除可在药店销售外,还可在普通商业企业等地方销售,但必须经过当地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登记,符合条件的颁发乙类非处方药准销标志。而医保目录是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筛选的,甲乙类是按照疗效价格比确定的,也就是说疗效确切且费用低廉的均被列入甲类,不需自付.而乙类基本有自付比例,具体由各地方定;还有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医保乙类品种有调整权利,调入和调出总量控制在品种数量的15%以内,而各地均无权对医保甲类品种做调整.

门诊使用时,都可以用卡上的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住院使用时,乙类药品与其他乙类费用,参保人结算时,乙类先自负10%后,和甲类费用一起算基本医疗费用,超过医院门槛费的部分一起享受统筹支付比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百分之八十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百分之四五十)。

简单地说,乙类费用在住院时,自己出钱多一些。医保住院报销——自费除开,乙类费用先自付10%后,超过门槛费的部分,就可以“报销”百分之八十几了(职保)。不是你垫付现金以后凭票据报销,而是在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住院时,出具医保卡,让统一的医保结算系统读取参保人资料,办理住院号,在出院结算时,医保系统就不收取你“该报销的”部分——统筹支付部分。

基本药物纳入医保甲类目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11月30日正式发布2009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将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治疗性药品全部纳入《药品目录》甲类部分。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管理的一项重要标准,原劳动保障部先后在2000年和2004年发布了两版药品目录,两版药品目录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普遍执行,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用药需求。

扩大用药范围提高用药水平

《药品目录》分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3部分。其中,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用准入法,规定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药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时区分甲、乙类,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支付时不分甲、乙类;中药饮片部分用排除法,规定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药品。

按照规定,统筹地区对于甲类药品,各地需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全额给付,不得再另行设定个人自付比例。对于乙类药品各地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先设定一定的个人自付比例,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给付。

据介绍,这次药品目录调整主要针对西药和中成药,2009年版《药品目录》在保持参保人员用药政策相对稳定连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医药科技进步和参保人员用药需求变化,适当扩大了用药范围和提高了用药水平。新版《药品目录》的西药和中成药共有2151个,西药部分共有药品1164个,其中甲类349个,乙类791个,另有20个仅限工伤保险用药,4个仅限生育保险用药。中成药部分共有药品987个,其中甲类154个,乙类833个。

新版的变化

与2004年版《药品目录》相比,新版《药品目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全都纳入《药品目录》的甲类部分,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甲类目录的药品参保人员不设个人自付比例且各地不得进行调整,因此,可以保证国家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要求各地在12月要开始执行甲类目录。考虑到各地用药习惯的不同,地方对乙类目录可以在15%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并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调整工作,尽快执行新的药品目录。

二是适当增加了新药品种,与2004年版药品目录相比,新版药品目录共增加了260个药品,增幅13.7%,增加的药品都是近几年上市的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新药。

三是对原目录中部分可以被更好的药物替代或无人使用的药品调出,使药品目录的结构更趋合理。

四是加强对医疗机构用药的管理,对于同类药品要求不能叠加使用,以防药品滥用,对部分易滥用的药品在支付范围上进行了限定,一方面保证参保患者的治疗需要,另一方面也避免药品滥用,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支出。

五是对目录外的临床紧急抢救和特殊疾病治疗必需的药品,要求各地要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申报制度并明确相应的审核管理办法,对部分临床疗效确切,有重大创新价值、但价格昂贵可能对基金产生风险的药品,另行制订谈判准入的办法。

第18篇:医药行业术语

1、走票:是指一些没有药品经营资质,但掌握较固定的销售渠道和药品来源的自然人,通 走票: 走票 过挂靠合法药品经营企业,在支付一定额度的税款或管理费之后,将自身药品经营行为“正 当”化的活动,其本质是无证经营者使用有证企业的票据进行药品经营活动。

2、临床费:药品上市后,需要相关领域医生支持,并提供继续研究和观察,并针对合适患 临床费: 临床费 者进行推广应用中间所需要的费用,给临床医生处方的回扣就叫临床费(PMS)。 给临床医生处方的回扣就叫临床费(PMS)。 给临床医生处方的回扣就叫临床费

3、医院纯销:是指医院实际销售出去的销量,即上月库存量+本月进货-本月库存=纯销 医院纯销: 医院纯销

5、终端 终端:药品到患者手中使用的终级端口(医药、OTC 药店) 终端

6、VIP 医生 VIP 医生:对在终端推广处方上量快而大的医生的尊称

7、枪手医生 枪手医生:对在终端推广处方上量快而大的医生的俗称 枪手医生

8、药贩子 药贩子:对个体代理推广的经营者的俗称 13273707728 药贩子

9、临床杀手 临床杀手:对在终端推广上量快而大的医药代表的俗称 临床杀手

11、冲货 冲货:是大用的蹿货,数量更巨大 冲货

12、统方 统方:医生的处方被药房收下后,是要被统计、保留几年的,你的品种根据药房人员对 统方 处方的统计得到每个月、每个医生实际开出多少,然后你按照这些数据,给医生临床费。

13、跑方 跑方:医生开了处方药,但病人没有去取药,但医生按开的处方量统计,这就叫跑方。 跑方

14、虚数 虚数:医生开了处方药,但医生可能虚报处方数量,或者因病人没有取药,导致处方统 虚数 计数比实际纯销量大。

15、限方 限方:医院对医生所开的每一张处方进行最高限量,最高不超过多少金额,其中规定检 限方 查费占多少比例?药品占多少比例?

17、招标采购:是由采购方发出招标公告或通知,邀请投标人前来投标,最后由招标人通过 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 对投标人提出的价格、质量、交期、技术生产能力及公司实力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合适的 投标人作为中标人并对其签订供货合同的整个过程。

19、“扣率”: 扣率是指批发价的百分比.即药品批发价的折扣,如 60 扣就是批发价的 “扣率” 60%.你进医院的一种药品批发价是 15 元,如扣率是 70 扣,则迸院价:15*70%=10.5 元.药品进 院当然是扣率越高越好了.同样的药品如 90 扣,则进院价就变成:15*90%=13.5 元了.比 70 扣 的进院价整整多出 3 元.这样你这个品种的利润空间就多了 3 元.扣率=底价/批发价 , 批发 价=零售价/1.15 批发价*扣率=医院回款价,零售价-医院回款价=医院利润

20、医院处方量:医生看病开出去的处方数量 医院处方量: 医院处方量

21、医院门诊量:挂号看病的人员数量 医院门诊量: 医院门诊量

22、药品穴头: 药品穴头: 药品穴头 掌握药品进入医院通道的药品代理商,一般一个地方都有若干个“药品穴头”,他们和 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都有特殊的关系, 可以打通各种 “关节” 有的 。 “药 品穴头”自己开有医药公司,有的挂靠在某一家或者几家医药公司名下。“药品穴头”一般 代理着若干种药品,手下有许多业务员(或称“医药代表”)。一家医药公司的负责人告诉 记者,现在连医药公司向医院供货都要找“药品穴头”帮忙,他们的“能量”很大。

24、二次公关 二次公关: 二次公关 省级药品招标只框定了可以进入医院的药品, 这是药品进入医院的第一道门槛。 要真正 进入医院,还要经过医院药事委员会的“确标”,确定最终进入医院的药品。一般药品中标 后,药品经销人员的下一步工作是到医院进行第二次公关活动,想办法“摆平”医院药事委 员会的成员,即“二次公关”。

25、走医院和走市场 走医院和走市场 目前, 药品购销在事实上形成了价格上的双轨制, 通过医院销售的药品执行的是**部门 核定的零售价,通过市场平价药店销售的药品执行的是竞争环境下形成的市场价。由于“零 售价”中包含着“公关费用”,一般情况下“零售价”远高于“市场价”。医药生产企业根 据经营策略的不同, 确定不同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还是通过市场销售。 一般药品代理商和 药厂在进行谈判时,首先确定的是代理药品是“走医院”还是“走市场”。

第19篇:医药行业认证标准

医药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实施办法及认证标准

(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根据2001年第四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于2001年2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并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是于1989年1月7日国务院国函(1989)3号批准,2月27日由卫生部发布施行。该管理办法是根据《药品管理法》,在总结我国3年来对药品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重要法规。它“适用于所有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科研的单位和个人”。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贯彻,严格执行。以往各地、各部门颁发的有关药品管理的规定,凡是与《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不符的,必须以《药品管理法》和本《实施办法》为准,以维护国家法规的严肃性。

(三)认证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整个医药产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大体分为GLP-GCP-GMP-GSP 四种类认证标准,即四种管理规范。

1、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GLP是就实验室实验研究从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所有方面。它主要是针对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兽药等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实验而制定的规范。制定GLP的主要目的是严格控制化学品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各个环节,即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降低试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次对全国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实验室进行了试点检查,包括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NCSED)在内的4家实验室通过了SFDA的首批认可,至2009年1月已经有超过30家单位获得了临床前安全评价GLP实验室的资格,大部分实验室都通过了复查。

2、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GCP是英文“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是规范药品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在我国引入、推动和实施 GCP已经过了近十年的时间。1998年3月2日卫生部颁布了《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对该规范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改, 于 200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简要的说,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60年代中开始组织制订药品GMP,中国则从80年代开始推行。1988年颁布了中国的药品GMP,并于1992年作了第一次修订。十几年来,中国推行药品GMP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批制药企业(车间)相继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和达标,促进了医药行业生产和质量水平的提高。但从总体看,推行药品GMP的力度还不够,药品GMP的部分内容也急需做相应修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自1998年8月19日成立以来,十分重视药品GMP的修订工作,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药品GMP的实施主体-药品生产企业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修订工作。目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已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9号局长令发布,并于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良好药品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GMP)是指导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世界卫生组织于1975年11月正式公布GMP标准。国际上药品的概念包括兽药,只有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国家是将人用药GMP和兽药GMP分开的。

GMP在中国,人用药方面,1988年在中国大陆由卫生部发布,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后几经修订,最新的为1998年修订版。

中国国兽药行业GMP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施。1989年中国农业部颁发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1994年又颁发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1995年10月1日起,凡具备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车间)和药品品种,可按申请药品GMP认证。取得药品GMP认证证书的企业(车间),在申请生产新药时,卫生行政部门予以优先受理。迄至1998年6月30日,未取得药品GMP认证的企业(车间),卫生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新药生产申请。

2002年3月19日,农业部修订发布了新的《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GMP规范》)。同年6月14日发布了第202号公告,规定自2002年6月19日至2005年12月31日为《兽药GMP规范》实施过渡期,自200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

目前,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大力加强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实施GMP认证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在血液制品、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全部按GMP标准进行,国家希望通过GMP认证来提高药品生产管理总体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已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可以在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查询。

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GSP是英文“Good Supplying Practice”缩写,直译为良好的药品供应规范,在我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它是指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储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制定的保证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项管理制度。其核心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对药品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药品。

1982年我国开始了GSP的起草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1984年中国医药公司组织制定的《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由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发文在全国医药商业范围内试行。我国第一套GSP的发布实施,引起医药商业企业的广泛重视,许多企业将GSP逐步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使之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几年的试行后,1991年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力量对1984年版GSP进行了修订,1992年由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实施,使GSP成为政府实行医药行业管理的部门规章.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总结了十几年来GSP实施经验,在1992版GSP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并于2000年4月30日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0号颁布,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GSP对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进行了区分对待,内容更加具体、科学、丰富、实用。

新版GSP的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对维护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20篇:银行医药行业合作

陕西省医疗协会与民生银行电子城支行积极筹建陕西省医

疗器械行业城市商业合作社

为了更有效地为全省医疗器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广泛调研协调的基础上,陕西省医疗器械协会将与近日与民生银行西安电子城支行合作,设立陕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城市商业合作社。

创建“陕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城市商业合作社”是民生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平台,创建目的在于仿照商会组织模式,搭建小微企业交流、共享和协作的平台,将分散的优质小微企业进行整合,促进小微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和经商经验交流、各类信息互通有无、降低小微企业沟通和交易成本,拓宽商业信息渠道,促进小微民营经济转型和提升。

城市商业合作社的宗旨是:抱团发展、合作多羸、共同超越。 城市商业合作社有“普通会员”“高级会员”,享受不同的服务内容。

其服务内容包括“商贷通”融资服务(利率优惠、绿色审批通道、授信产品含小微无担保产品、流水贷等)、结算免费服务、增值服务、专属融资产品(合作社互助金、合作社流水贷、合作社收银贷)等。

长沙分行营业部携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成立合作社 陕西省医疗器械城市商业合作社由陕西省医疗器械协会与民生银行西安电子城支行共同创建,吸收省内医疗器械企业为社员,办理有关手续,对所开展的服务业务进行辅导讲座。合作社的成立将为企业贷款融资等带来方便快捷,有利于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为了更好地拓展分行营业部小微合作社业务市场,朝着医贸行业专业支行迈进,1月12日,分行营业部与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黄庆玺先生及协会副会长以上骨干成员在长沙分行大楼27楼会议室,召开民生银行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城市商业合作社筹备会。分行营业部总经理黄飞燕在会前曾多次拜访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及各副会长、监事、理事,了解了协会成立及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在拜访的过程中对我行的商贷通合作社业务进行了宣讲。协会会长和秘书长高度认同我行的产品,积极配合我行的贷前工作,安排副会长、监事、理事带领支行小微销售经理到市场中一对一走访。

会议开始前黄飞燕总经理对各位贵宾客户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之后就我行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合作社相关介绍与各位商户进行分享,主要介绍了我行合作社的性质以及相关操作流程,同是我行还邀请律师特别为到会会员进行了法律知识专场讲座。会员单位对我行的合作社该体系产品产生了一致认同,整个会场气氛非常活跃轻松。会员单位们都踊跃发言,将各自的顾虑、想法都一一表述。

黄飞燕总经理在听取了协会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和想法后,向各会员单位一一解答,重点介绍了我行最新产品基金合作社的成立条件及贷款优惠政策,并对会员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融资解决方式,现场发放客户营销深度访谈表,对客户进行逐一的访谈,了解客户情况及需求。

此次活动得到了协会骨干成员的高度认可,均向我行表达出合作的意向,并积极主动配合我行开展后期的项目立项和成立合作社等事宜,同时也在行业内树立了较好的口碑,便于我行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分行营业部的医疗器械行业合作社业务将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医药行业工作计划
《医药行业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