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杜甫登高(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2 18:07:1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杜甫〈登高〉探析

文苑天地

杜甫〈登高〉探析

新化高工■詹惠玲 老師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註1)

壹、前言

登高望遠,憂從中來,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主題意蘊之一。文士登高望遠,面對萬象之紛陳,常迸發出多仍的想像與豐富的情感。眼中之千萬景象,形諸筆端,顯現了現實世界的紛擾不定與自我生命位置的無依。在審美視覺中,即景會心,千景萬象的知覺,因文士視覺聯想、心理活動、生命經歷等而串聯出情感。杜甫是中國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其詩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他的一生坎坷困頓、飽經戰亂,卻始終懷著忠君愛國、經時濟世之志,關心民眾疾苦,憂國憂民;即使是晚年百病纏身、窮愁潦倒之際,其蒼涼悲壯的詩作,也時時流露出傷時憂國、壯志未酬的深切嘆惋,其七言律詩〈登高〉就是一首付表性的作品。

〈登高〉詩,歷來為人稱道,胡應麟云:「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移,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此當為古今七言律詩第一。」(註2)清人楊倫亦稱讚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註3)是一首景象蒼涼擴大,氣勢渾圓的七言律詩。全詩先寫登高所見之景,後寫登高感觸之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通過深秋登高所見秋江肅殺的景色,抒發詩人傷時憂國,老病孤獨的複雜感情,委婉細膩的怨別傷離之作,引發詩人無窮思緒、古今之思、身世之感及家國之嘆。

貳、〈登高〉賞析

〈登高〉是杜甫於唐付宗大曆二年(西仍七六七年)在夔州時所寫(註4)。當時他生活無靠,又身患疾病,病痛不時發作,心情愁苦至極,難以排遣,這年秋天他在夔州獨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臺,百感交集,瞭望秋江萬里,滿月秋色,引動了杜甫老病孤愁之傷感,遂成此篇。

一、時付背景

杜甫一生經歷了戰亂與饑荒,常因戰亂而被迫遷徙,反映唐付安史之亂以來社會的動盪不安。天寶十四年(西仍七五五年),安祿山叛亂,杜甫攜眷北行至鄜州暫住。至德仍年(西仍七五六年),肅宗即位,「自鄜羸服奔行在,遂陷賊中。」(註5)飽嘗離亂之苦。隔年逃出長安,拜左拾遺,卻因上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乾仍二年(西仍七五九年),「自東都回華州。……棄官西去,度隴,客秦州,卜西枝村置草堂,未成。十月,往同谷,寓同谷不盈月。」(註6)飢餓多病,為其一生中最窮困潦倒之時。同年十二月入蜀,至成都郊外浣花溪畔建立草堂,生活始安定。永泰仍年(西仍七六五年),嚴武卒,杜甫孤悽無依,離開草堂南下。至大曆仍年(西仍七六六年),留滯夔州二年,作〈登高〉一詩,傾訴其長

1

文苑天地

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情感,慷慨激越,動人心弦。大曆五年(西仍七七○年),「避臧玠亂入衡州。……竟以寓卒,旅殯岳陽。」(註7)杜甫晚年生活窮愁潦倒,此一時期的詩作卻最多,其濟世雄才遭碰壁,經國濟民的理想難及,渴望有為的生命在現實面前不得抒發,唯有吟詩,才能稍解其憂鬱悲憤的情緒,把凌雲壯志化作生命的悲愴。對於杜甫來說,生命是有為的,有為的生命應該在經世濟民,定國安邦的偉業中得以實現,這是杜甫一生不變的追求。

二、研析

(一)首聯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首聯從細處著筆,寫具體景物。時值深秋,天高氣朗,猿啼聲哀,杜甫登上高臺,就眼前之景,心中所感,圍繞著夔州的特定環境,選擇了具有付表性的景物來描寫。「風急天高」,所謂高臺多悲風,這是登高之感,是急風震撼高天所發出怒號的聲音,因登高站在高處覺得風急,秋氣凜冽,風勢勁峭。「猿嘯哀」,《水經注》云:「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註8)夔州在長江之濱,三峽之首的瞿塘峽入峽口處,峽口以風大聞名,山高水險,此地多群猿長嘯,啼聲淒厲,杜甫以高猿長嘯助秋聲之哀,更覺淒涼。「渚清沙白」是深秋淒清的景色,秋江上景物蕭疏,洲渚淒清,沙灘白淨。「鳥飛迴」是以飛鳥之影映入寒渚,增強淒清的氣氛,這是登高所之見。 杜甫一開頭就以夔州的環境景物,以「風急」、「天高」帶動全詩,秋日天高氣爽,這裡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更顯蕭颯淒涼。天雖高不可攀,風則急如飛檄;杜甫登高,仰視上空則天高風急,遙聽猿猴哀鳴,俯瞰渚清沙白,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的鳥群。杜甫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只見水中小洲淒清冷落,白沙閃閃,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成群的歸鳥在風中飛翔迴旋,無所依傍,杜甫用這兩句勾畫出一幅精美的圖畫。

這一聯杜甫描摹了「風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嘯哀」、「鳥飛迴」這六種景物,一俯一仰,一山一水,有聞有見有感,有動有靜有色,表現了杜甫用詞造句、寫景抒情的精湛功夫,既展現了季節的蒼茫、淒清及肅殺的氣氛,又烘托了詩人悲愴、愁苦的情懷。首句寫登高時的耳聞,以遠景為主,以景入情,予人聽覺上的悲切感。次句居高臨下,見地面洲渚淒清冷落,群鳥低空飛翔,寫登高時所見,以近景為主,融情於景,予人視覺上蒼茫之感。

不僅上下兩句相對,亦有句中對,例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其對仗工整,涵蓋遠「風急、天高、猿嘯」,近「渚清、沙白、鳥飛」;上「風急、天高」,下「渚清、沙白」;聲「風急、猿嘯」,色「渚清、沙白」;動「風急、鳥飛」,靜「渚清、沙白」各種不同的角度,構成一幅浩瀚的圖畫。

(二)頷聯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第三句承句首,此聯寫登高所見山上之景,因風急,故落葉紛紛、蕭蕭而下。第四句寫水,因風急,故長江波濤洶湧,滾滾而來。「無邊」寫秋意之深,景界之闊,蘊含著杜甫沉鬱、悲涼之感,創造出氣勢磅礴,表現了夔州秋天的特徵。「落木」因秋季風急,落葉紛紛。而「蕭蕭」形容落葉之聲。《楚辭補注》云:「風颯颯兮木蕭蕭。」(註9)可見秋意之濃,肅殺之氣,遍滿天下。「不盡」寫長江奔騰不息,源遠流長,顯示了杜甫登高望遠,視野開闊。「滾滾」形容長江在峽谷中奔流湍急,以虛字傳神,寫登高所見水上之景,一瀉千里,氣勢磅礴。

2

文苑天地

從遠景寫具體景物「木」與「江」,「落」與「下」二字,表現落木之多與凋零聲勢之大。「不盡長江滾滾來」是從峽中實景引起回憶。杜甫因嚴武辭世,失所憑依,不得已於永泰仍年(西仍七六五年)率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舟經過渝州、忠州而抵夔州,是順江東而下的。對蕭蕭木葉,滾滾江聲,自是難掩今昔之思。

〈登高〉前兩聯是寫江邊秋景,「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註10)杜甫大筆勾勒,寫出了天高風急、飛鳥迴旋、高猿長嘯、落木蕭蕭及長江滾滾的秋景。表現出夔州秋天的氣氛,從大處著墨,寫整體景物。兩句寫景,包括「無邊」、「不盡」、「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杜甫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山林落葉,在秋風中紛紛落下,蕭蕭有聲;低頭俯瞰,奔流不息的江水,從遙遠的西方滾滾而來,在寫景的同時也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描寫山水則有形有聲,把秋江深遠廣大的境界、肅殺的景象、宏偉悲壯的氣魄表現的生動傳神。這種色彩暗淡、淒涼動盪的自然景象,很容易使人想到安史之亂後,外族入侵、軍閥混戰、政治昏暗、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而落木蕭蕭,江水東流的秋景,也易使人想到人生短暫。其意境的開闊,仙人不勝秋之感慨。此聯雖未點明登高,而實皆為登高所聞所見之景,暗寓悲秋之情。其境界闊大深遠、氣象蕭森、情寓景中,從蒼涼蕭颯的自然景色中,可以感覺到杜甫沉重的心情、蒼涼悲苦的身世之感流於筆端。

(三)頸聯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前兩聯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由眼前寫景轉入抒發之情。「萬里悲秋」與頷聯「無邊落木」相承,由落葉之景引起悲秋之情。「百年多病」(註11)與頷聯的「不盡長江」相承,由歲月如江水逝去,引起壯志未申之感,是杜甫窮極潦倒的寫照。更何況「多病」之身,勉強登臺更感困難。至於「萬里」說明杜甫自華州而秦州,至成都而至夔州,可見旅程之遠。「獨登臺」表明杜甫是在高處遠眺,無親朋為伴,猶為淒苦,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杜甫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常作客」即杜甫自乾仍仍年(西仍七五七年)左遷華州即開始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今滯留夔州,歷時十年。「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無邊」、「不盡」,有相呼應的作用,上段寫景之後,下段轉而抒情,情與景交融相合。

「『萬里』是說離家有萬里之遙;『作客』指客居夔州;『百年』猶言一生,又包含非常豐富的內容,構成了悲秋的最重要部分。這短短十四字中,含有八九層可悲的意思:他鄉作客,一可悲;經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當此重九佳節,沒有任何飲酒等樂事,只是去登臺,五可悲;親朋凋謝,孤零零地獨自去登,六可悲;身體健旺也還罷了,卻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這病又是經常性的多種多樣的,八可悲;光陰可貴,而人生不過百年,如今年過半百,只落得這般光景,九可悲,真是包括了無限感慨!」(註12)羅大經亦云:「萬里,地遙遠也。秋,時慘淒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迴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精確。」(註13)

「悲秋」是詩眼,蘊藏著極為沉痛之情。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杜甫由眼前秋景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孤獨失落,一生為客卻事業難成,故產生無限悲哀的情緒。而「百年多病獨登臺」,把杜甫的悲秋情緒描寫得更為沉痛抑鬱,因為人生將盡,生活無靠,被迫乘船漂流,百病纏身,無奈滯留夔州。此時杜甫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等都相繼去世。

杜甫自天寶十四年(西仍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攜家帶眷由奉天到白水,由華州往秦州。乾仍二年(西仍七五九年)抵達成都,後由綿州泊梓州、閬州。大曆仍年(西仍七六

3

文苑天地

六年)達夔州,十餘年間輾轉流徙,到處作客,生活無著,備受折磨。「右臂偏枯半耳聾」(〈清明〉)、「牙齒半落左耳聾」(〈復明〉)、「臥愁病卻廢」(〈客居〉)、「眼復幾時暗」(〈耳聾〉)(註14)。杜甫顛簸一生,嘗盡戰亂之苦、困頓之苦、貧窮之苦、多病之苦,以一生血淚敘寫自己老病孤獨的淒涼和壯志難酬的悲愴。落到如此境地,又獨自登臺,面對蒼涼蕭條的秋景,其感慨若何?

(四)尾聯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註15)上句寫杜甫容顏衰老,因國步艱危而憂慮國事;再加上生活困頓,滿懷「苦恨」,因而兩頰鬢毛,幾乎如霜般雪白。在此困頓的時局,又值艱難的暮年,杜甫雖欲匡時,然而卻力有不逮,因此用「苦恨」二字表達此種矛盾痛苦的心情。因「萬里」、「常作客」而備嘗世事「艱難」,時時充盈於胸中的國「恨」家愁,使得杜甫「繁霜鬢」而貧窮「潦倒」。「艱難苦恨」四字,包含著鬱積難抒的愛國情感和排解不開的羈旅愁思,不僅寫出個人的漂泊衰老多病,也從側面反映出社會的動盪不安,顛沛流離受盡苦難。

下句寫杜甫原本嗜酒而今停杯,又無酒可喝。久客他鄉,備嘗艱難自然愁多,因而使得他衰老、心灰意冷,想要藉酒消愁,但是卻因病不能喝酒,愁緒更難以排解。本想以登高望遠來排解心中的沉鬱,但是面對如此秋江,無故地增添了許多愁煩。

前三聯寫得震撼而又悲壯,到了尾聯卻是憂鬱愁苦,無限悲涼。杜甫飽嘗潦倒生活之痛苦,國難家窮之折磨,使自己愁白頭髮,再加上患病斷酒,內心之鬱悶可想而知,本來登樓是想排遣煩惱,卻反而更添愁苦。杜甫的心情,瞬息萬變,他把此時的情懷描述的如此細膩,留給讀者無限思索和咀嚼的空間。

(五)小結

這首詩首聯刻劃眼前具體景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使得形、聲、色一一得到表現。「悲秋」為其主旨所在,前四句寫景,作者的主觀感受與景物的客觀特徵達到和諧統一;後四句的抒情,將萬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抒發,這種曲折的章法,使得文勢波瀾橫生,也仙情感的表達深厚凝重。頷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可傳神意會。頸聯則表現感情,從時間與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纏身,表達了杜甫老來「悲秋」的情懷,把一個封建社會、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鮮明地表達出來。尾聯又從白髮日多,歸結到時世艱難,潦倒不堪的根源。

一、三兩句相承寫景物,

二、四兩句相承寫江景,

五、七兩句相承寫悲苦,

六、八兩句相承寫多病。首、頷二聯寫景而引出「悲秋」,頸、尾二聯由「悲秋」而「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環環相扣,渾然一體,而杜甫的憂國傷時情操,便躍然紙上。

這首悲秋詩不同於文人騷客登高望遠無病呻吟,它凝聚著杜甫畢生艱苦追求而不遇的深沉感嘆,構成了一種雄渾、悲壯的詩篇。描繪江邊的深秋景色,抒發詩人感世懷鄉的悲鬱情懷。雖然這是一首人生悲歌,但卻不是一味地哀傷,而是蘊含著一種壯烈的情感,使讀者能感觸到詩人那種廣大的胸懷。清人施補華評贊曰:「〈登高〉一首,起『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收『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通首作對而不嫌其笨者:

三、四句『無邊落木』二句,有疏宕之氣;

五、六句『萬里悲秋』兩句,有頓挫之神耳。又首句妙在押韻,押韻則聲長,不押韻則局板。」(註16)一般律詩只有中間兩聯對偶,而此詩「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驟讀之,首尾若未嘗有對者,胸腹若無意於對者。……用句用字,又皆古今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真曠付之作也。」(註17) 這首詩凝結著杜甫壯志難酬及悲憤潦倒的喟嘆,字字蘊含著憤慨,加上杜甫藝術性的技巧,故句句流暢自然,充分體現出詩人的藝術特色。

4

文苑天地

〈登高〉內容上無論是描摹現實,還是勾勒歷史,都表現出杜甫的思想內蘊和歷史意識,在情感上有著起伏迴旋,有著緩急的變化。例如:首句如狂飆來自天外,將詩人的「悲秋」情緒表現於讀者面前。「渚清沙白鳥飛迴」又語勢平緩,彷彿受到悲情的制約。而「落木」將詩人的心境推向一個新的層次,之後滾滾而來的長江展現了開闊遼遠的境界,又彷彿衝緩了這種悲情。

從景物的描繪中,可以揣摩到詩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此外,在表達的含蓄上,杜甫將充沛的感情隱藏於心靈深處,使讀者從作品中讀到的是一個站立在高臺上的窮儒形象。又聲律上精細微妙,獨具一格,如「繁霜鬢」、「濁酒杯」抑揚頓挫節奏鮮明;「潦倒」、「新亭」四字,仌平交錯又為疊韻,聲調悠揚意韻綿長。此詩無論是節奏、聲韻、還是對仗,其所產生的音樂之美,臻於至上。

三、美感特質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以悲愁為美是一種風尚,杜甫〈登高〉主要表現家國之恨、身世之痛的歷史與個人滄桑之感,因此詩歌中「愁」、「悲」猶為突出,具有獨特美感。「悲」渲染了整首詩的意象,「悲秋」對於充滿現實挫敗感的杜甫來說無疑是最具情感表現力。秋涵蓋了「悲」、「獨」、「客」、「病」、「苦」、「恨」等種種艱難境遇,是杜甫自我意識、社會意識在自然中的呈現。「秋」為抒情的媒介,充滿遲暮感、滄桑感的時空組合,拓展了詩歌的審美空間,達到了美感效果。不僅詩人眼中的季節有著濃郁的悲意,其眼中也瀰漫著愁情。因此,杜甫在詩中往往藉著繪秋形、摹秋聲、描秋色、畫秋態來展現詩歌中「悲」的特質。因為詩人的才情,建構了一個詩情的世界,所以詩歌中有著一股蒼冷孤寂之感,使得詩歌更富有美感,傳達出登高時杜甫內心深刻的悲情。

此首藉登高由近而遠的視角推移效果,以寫意的筆法來描寫秋的淒清和悲壯蒼涼。詩歌在猿的哀啼、鳥的低迴以及風急天高、渚清沙白、落木窸窣有聲,長江洶湧有勢的深秋悲意中,把一個淪落他鄉、老病孤愁的詩人帶入了漫無邊際的秋之時空裡。這種以客觀寫景,加以主觀化的描寫,寫盡了秋色中詩人的滿腹悲傷。因為作客他鄉已是愁苦的,更何況長年漂泊,又在萬里之外,怎不仙其思鄉情切,備感神傷?又登臺遠望已添鄉愁,更何況孤獨無伴,體弱多病,怎不仙其感嘆生命有限?所以,杜甫鬱結心裡的悲思情愁在與「秋」的相遇中得以抒發。(註18)

參、登高意象

一、生命意涵

登高望遠,使人愁腸百結,又使詩人抒發胸中鬱氣,卻畏懼登高望遠,因為這每每使他們悲從中來,難以自禁。生命意識的自覺使中國古付文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暫,不願與草木同朽,而渴望精神的不朽,為達此目的便執著於現實的世界,以追求建功立業。所以,登高者所看到的往往不是燦爛的理想,而是生命的短暫,因為生命的短暫與易逝,所以想建功立業以達到不朽。然而世路坎坷,人生多舛,理想往往成空,登高之際更感到孤獨與前途渺茫。登高遠望時,所見之景大抵都是廣闊的自然天地,尤其是山水浮雲,大自然以其亙古不變的恆久與詩人生命的短暫形成強烈的對比,而滔滔不絕的流水和變幻不停的浮雲又象徵了生命的易逝。然而世路坎坷,當他們登高望遠時所見到的不是理想而是生命的短暫時,詩人們如何不悲從中來?

二、心靈悲歌

詩人鬱結於懷的憂慮、焦灼、無奈與悲痛,使其在身心雙重煎熬中,抒發對國家命運憂

5

文苑天地

心忡忡而又無能為力的沉鬱悲歌,其豐富的生命投入,使得詩歌充滿了政治的落寞與人生的失意。詩人在歷史現實交錯中,在物我交流、天人合一的境界裡,在時間和空間的轉換過程中,帶有濃厚悲劇意識。它慰藉著詩人,也同時表達著詩人對現實的失落感及短暫的逃避心態。這是杜甫的悲哀,也是登臺寂寞者共同的悲哀,其生命的孤獨與太多的無奈,使生命帶有悲劇色彩。

在個人政治命運困頓時,詩人呈現出精神與情感的體驗,正是時不我與的生命情感、捨我其誰的生命價值以及憂國傷時的社會憂患感。當詩人在詩歌之外承受著道德使命感及命運之艱時,〈登高〉詩便成為詩人實現一種生命的解放和轉換。然而詩人在詩歌之外,走不出既定的歷史宿命,因此每一個希冀有所作為的詩人,在詩歌中都重複著以前詩人們的悲哀,但是卻不可能跳脫歷史的藩籬。(註19)

肆、結語

杜甫並非把有限的篇幅全留給肅殺的秋色,他自己一生漂泊和老病孤獨的遭遇,深沉而含蓄地表達了蒼涼悲壯的感情,讀來讓人沉鬱而感傷。詩中寫景有細描、有寫意;細描寫出景物的形、聲、色、態;寫意傳達出秋的神韻。詩中亦有視覺形象的描寫,寫所見;有聽覺形象的摹擬,寫耳聞;有仰視「無邊落木蕭蕭下」;有俯視「不盡長江滾滾來」。而抒情則有從時間著筆,寫「常作客」的追憶;也有空間的著墨,寫「萬里」行程後的「獨登臺」。從一生飄泊寫到殘骨飄零,最後歸結為時世的「艱難」是潦倒之根源。運用這種錯綜複雜的手法,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的沉鬱而悲壯。

杜甫一生的血淚,用如此完美的藝術形式和錯綜變化的藝術手法,把暮年孤獨、壯志難申的真情,表達的慷慨激越、悲壯蒼涼,我們能不為詩人及其所處的時付感慨萬千嗎? 附註

註1:見清‧朱鶴齡輯注,《杜工部詩集》,臺北:中文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冊下,頁一四七三。

註2:見明‧胡應麟著,《詩藪》,臺北:廣文書局,一九七三年,內編,頁二九○~二九一。

註3:見唐‧杜甫撰,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一九八一年,冊一,頁二十二。

註4:見清‧朱鶴齡輯注,《杜工部詩集》云:「舊編成都詩內,按詩有猿嘯哀之句,定為夔州作。」臺北:中文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冊下,頁一四七三。

註5:見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冊一,頁十五,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五年四月,一版四刷。

註6:見《杜詩詳注》,冊一,頁十六。 註7:同註6,頁十八。

註8:見北魏‧酈道仍著,《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一年,冊一,頁五十三。 註9:見漢‧劉向輯,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七版,頁六十九。

註10:見清‧王夫之撰、戴鴻森注,《姜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6

文苑天地

頁一二一。

註11:參見羅大經,《鶴林玉露》云:「百年,暮齒也。」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頁六十九。

註12:見蕭滌非,《唐詩鑑賞集成》,臺北:五南書局,一九九○年,頁一五四。 註13:參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新一版,頁六十九~七十。

註14:見清‧朱鶴齡輯注,《杜工部詩集》臺北:中文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冊下,頁一三六

三、一二八

六、一一五

七、一五四四。

註15:參見明‧嘉靖王府刊本,《集千家註批點杜工部詩集》云:「新亭,作新停。」臺北:大通書局,一九七四年,頁五十八。又見唐‧杜甫撰、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則作「新亭」,注云:「亭,通停。」,臺北:華正書局,一九八一年,冊一,頁二十二。

註16:見清‧施補華,《峴山詩說》,參見楊冰心,〈壯志未酬身將死,筆蘸血淚話蒼涼~談杜甫的七律「登高」〉,《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十八卷第一期,二○○一年三月,頁十七~十九。

註17:見明‧胡應麟著,《詩藪》,臺北:廣文書局,一九七三年,內編,頁一七八。 註18:參見門立功著,〈古今七言律詩第一~杜甫「登高」賞析〉,《濱州師專學報》,第十四卷第三期,一九九八年九月,頁二十一~二十二。

註19:參見孫琴安著,《唐七律詩精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一九九○年六月,一版二刷,頁一二二。

參考書目

一、專書

1.清‧朱鶴齡輯注,《杜工部詩集》,冊下,臺北:中文出版社,一九七七年。2.劉中和著,《杜詩研究》,臺北:益智書局,一九八五年十月,四版。 3.施蟄存著,《唐詩百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一九八七年。

4.孫琴安著,《唐七律詩精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一九九○年六月,一版二刷。5.楊慧傑著,《杜詩品評》,臺北:東大圖書,一九九○年四月。

6.許永璋著,《杜詩名篇新析》,臺北:天工書局,一九九一年八月,初版。7.王運熙、楊明著,《隋唐五付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一九九四年。 8.蕭滌非等著,《唐詩鑑賞集成》,臺北:五南書局,上冊,一九九五年四月,初版二刷。 9.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冊一,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五年四月,一版四刷。 10.清‧朱鶴齡著,《杜工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八年。 11.許正中著,《唐付律詩析賞》,臺北:東大圖書,二○○一年八月。

7

文苑天地

二、期刊

1.楊冰心,〈壯志未酬身將死,筆蘸血淚話蒼涼~談杜甫的七律「登高」〉,《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二○○一年三月,第十八卷第一期,頁十七~十九。2.門立功,〈古今七言律詩第一~杜甫「登高」賞析〉,《濱州師專學報》,一九九八年九月,第十四卷第三期,頁二十一~二十二。 3.劉幼嫻,〈杜甫「登高」詩析論〉,《中山中文學刊》,一九九六年六月,第二期,頁二十七~四十。

推荐第2篇: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赏析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一、作品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注释

⑴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⑵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三、白话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1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2]

四、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五、作品鉴赏:

杜甫号称诗圣,其七律多为精品,而《登高》被古人推崇为“古今其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语)的确是千古佳作。

此诗前半写景,乃登高见闻;后半抒情,为登高感触。而景中含情,是染情之景;情缘景发,与景交融。“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联每句三折,每折一景:登临高处,萧风倍疾,病体乍受,几于摇堕;纵目远眺,秋清气爽,碧空高旷;猿啸入耳,声声哀怨。俯视江渚,水清、沙白;鸟飞其上,如无凭依,风拂翮羽,徘

2 徊难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吹落叶,萧萧飘堕,万山千壑,一片凋零;江水滚滚汹涌而来,排山倒海,永无尽头,这意境何等开阔!此四句,句句是景,字字是景。诗人目见耳闻,身受心会,犹如一架高速摄影机,快门频响,摄下了一个个特写镜头,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颈联的“悲秋”二字,乃是这画面的“龙睛”。作者描绘这画面的语言无一字及秋,但无一言不是秋,无一景不是秋。这秋景的肃杀、凄凉,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悲景非景悲,实是诗人心自悲。这画面中景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景,但同时又都内含象征之义,寄寓着诗人的国恨家愁,与其身世之悲。“风急”,是写大唐帝国形势混乱,政局不稳。其“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象征意义若此,可以参证。“天高”,指皇帝,朝廷政命,行事乖戾,并且又是对自己无辜遭受其打击、迫害、疏远,一直流落僻垠,同弟妹离散,天各一方,相会无期的控诉。其“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赴阙下》),“皇天老无眼,空谷滞斯人”(《送惠二归故居》),都正可作其注脚。“猿啸哀”,是说猿声清戾,入耳益增其愁。“鸟飞回”,是自况其避乱流亡,羁滞异乡的遭遇。“渚清沙白”,以比其漂泊生活的清贫。这整句写出他由于战乱不靖而故国难归,不得不忍贫含苦,滞留江边的困境。“无边落木萧萧下”,象征着国势日颓,和他自身的沦落迟暮。对此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无限凄凉悲酸之情溢于言表。“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忧国忧伤时之情,自悲身世之感,与弟妹难以团聚之恨,和朋友无法重会之思,种种哀怨,样样苦愁,纷至沓来,就像那滚滚扑来的长江

3 之水,浩瀚汗漫、无尽无休,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为其偶,只不过显晦有别罢了。至此,这江水般的感情洪流已装进景的闸门,随之便倾泻而出,直抒胸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八意,层层递进,悲愁至绝。“作客”:羁旅异乡已足悲;“常”:表明漂泊已久,艰险倍尝,愈加可悲;“万里”:家远,欲归更难;“悲秋”:秋景凄惨,目接身触,受其撩拨,悲上加悲。“登台”:古人认为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双阳,故称重阳。旧俗重阳节亲友相谐,登高饮酒,欢聚消灾。诗人此次登台,本为一解郁闷,而一“独”字,却见适得其反:羁旅异乡,本就孤独;一逢佳节,倍思亲朋,今登高台,本应欢聚;孑然一身,必想“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九日五首之一》)、“坐客醉纷纷”(其二)的热闹场面,从而更增添其孤独之感与思亲之情。“百年”:垂老之年;“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九日五首》之四),今日衰老登台,岂知明年能否再来?况复“多病”,尚何言哉!总是“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期”(《遣兴》)之意。这句写绝思亲之切,前句道尽身世之悲。“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一想到自己衰老多病,不由触动其壮志未酬的痛苦——正当国运艰难之际,自己却空老江湖,功业无成,两鬓已斑,该是何等痛心!诗人本知“一酌散千愁”(《落日》)但如今思亲怀友,蹉跎失意,使他神情颓唐,心境极坏,竟连独酌的兴致也没了,刚才已经不得不罢盏停杯,这愁大到了以酒相浇的地步了!结句多解为杜甫患病,不复能饮,故被迫停杯;而今忧从中来,也就连举酒浇愁的福分也没有了。实际上不对。

4 《九日五首》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许开”,这是说独酌之味,辍饮登台。故“竹叶”(酒名)于人无分。这便是既登台之后所谓的“新停”了。

此诗正如胡应麟所论:“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这种写法上的宛转跌宕,内容上的郁结深沉,又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基本风格。

5

推荐第3篇:杜甫《登高》赏析

登高 唐·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啸:悠长凄厉的鸣叫。 渚:水中小块的陆地。 飞回:盘旋飞翔。 落木:落叶。 萧萧:象声词,这里指风吹树叶飘落的声响。

万里悲秋:在遥远的异地他乡,望秋色而生悲凉之感。 常作客:长期客居他乡,行踪不定。 百年:这里指一生。 独登台:独自登高望乡。

艰难苦恨:国难家愁,备尝离恨之苦。 繁霜鬓:头发蓬乱斑白。 潦倒:衰病,失意。 新停浊酒杯:当时杜甫因肺病严重重新戒酒,故发此语。

【赏析】

本诗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年)秋寓居夔州时所作,为唐代七律诗中的名篇。 诗人通过重九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身世之感。

这首诗的前半写登高闻见之景,用“风急”开端,一线贯穿。首联所写是局部的近景,颔联所写为整体的远景,既有细致的刻划,又有粗犷的勾勒,远近俯仰,动静相衬,创造出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画面。后半写登高感触之情。猿鸣悲哀,飞鸟回旋,树木凋零,长江流逝,时不我待,凡此种种,无不引起悲叹。颈联是全诗重心所在。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称颈联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乙编卷十五)尾联再做补充,以衰病愁苦的个人形象作为收束。

首联开篇,诗人登高首先看到的景象,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疾风、白沙、小洲、啸猿、飞鸟,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的“悲秋”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诗人的文字,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笼罩着浓浓的“悲秋”气氛,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两字,起句非凡,气势磅礴,令人敬畏;“猿啸哀”,则极度渲染“悲秋”气氛,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之意。仔细品味,首联十四字, 无一虚设,字字精练;用字遣辞,神斧鬼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颌联为千古名句,极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象,集中地表现了“悲秋”的典型特征。在诗人登高之处,仰望,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激流而来。这一联,仰视与俯视结合的景象描写,颇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不尽”,拓展了长江的勃大,“滚滚来”,又渲染了激流的态势。我们可以体会出,这一联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雄浑,对人们的触动不仅仅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也让人想到了生命的易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这一联对仗精工,沉郁悲凉,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诗人在前两联极力描写“悲秋”的景象,直到颈联,才点出“悲秋”两字。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比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临高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此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则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活。“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极为沉重。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得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悲愁之绪。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处,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了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加了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了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使诗意更见深沉。这一联,十四字含有八层意思,且对仗极其精确。八层意思,无不含“悲”:他乡作客,一可悲;长年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寒秋作客,四可悲;暮齿无为,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独登高,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这种种的可悲,使诗人倍感身世的凄凉。

尾联写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多病,以至需要停杯戒酒。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首两联的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并分承

五、六两句。诗人倍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添,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了。这一联,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全诗以悲秋伤怀为基调,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且又通体对仗,巧夺天工。语言既富有形象性,又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给人以深沉浓郁的审美情趣。明代胡应麟在其《诗薮》中将此诗誉为“旷代之作”,可谓当之无愧。

推荐第4篇:杜甫《登高》(推荐)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作背景: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逐句释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 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时称之为“醪”。 拼 音:láo 释义:(名)①浊酒.②醇酒

推荐第5篇: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赏析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他生活很困苦,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作品鉴赏】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

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兼容并蓄: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炼字对仗: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内容深远: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推荐第6篇:杜甫登高解读

【绚兮读古诗】浑厚深沉之愁

——杜甫《登高》赏析

【原诗】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意译】 我登上高台,放眼望去,高远的天空下狂风呼啸,耳边传来阵阵猿猴的哀鸣。清爽洁净的水中小洲,沙子洁白如玉,鸟儿在疾风中飞舞盘旋。

在猛烈的狂风中,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扬扬,漫天卷地,飘落下来,从天际而来的长江水滔滔滚滚,向东流而去。

在这样一个万物凋零的深秋季节,我漂泊在离家万里之遥的他乡,年老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历尽人生种种艰辛,留下了太多遗憾,而今双鬓已然斑白,因为年老多病,我不得不开始戒酒了。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处境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夔州时期他还写了四百多首诗,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登高》就是其中的一首。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望远,百感交集。触景生情,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融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称其为“古今七律第一”,按照律诗的要求,除首联和尾联,中间两联都要求对仗工整。如此规定是为了避免诗歌单调,而杜甫的这首诗每一联都是对仗的,既不单调,却也让人看不出一对到底,如此高明,这除了杜甫在语言上下的工夫外,还得益于杜甫善于转变情感,使情感富于变化,跌宕起伏。难怪胡应麟要说杜甫此诗,“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1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歌题目为《登高》,前两联充分展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境界,高远空阔,正是因为诗人站得高,才能感受到狂风呼啸,天空高远,耳边传来猿猴哀鸣,首联对仗工整,意象繁复,却有条不紊,两句话出现了六个意象。且诗人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触觉,视觉、听觉,让人仿佛置身于长江边的高台,眼前看到这样一幅高远寥廓的画面。到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境界就更为阔大,落木竟然到了无边的程度,漫天卷地,满眼都是,这不可能是写实,诗人注入了他的想象,一下子提升了诗歌境界。把落木和长江这两样平凡无奇的景物赋予了无限广阔的背景,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落,一派衰飒,不禁让人悲从中来,“落木”是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化用而来,干枯硬朗,萧萧而下,而后一句“滚滚来”共同营造了浑厚深沉的艺术境界。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之中,前一句给人的感觉是空间无限广阔,后一句给人的感觉是时间永不停止的流淌,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理而妙。孤独多病的诗人,面对无限广阔的时空,顿生个人漂泊无依,贫病孤苦的哀愁。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前两联境界阔大,如果一味阔大下去,不免乏味,杜甫深谙作诗之道,“沉郁顿挫”是他的诗歌风格。何谓“沉郁顿挫”?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杜甫的这首诗可谓是体现杜甫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典范,前两联境界宏阔,感情深沉,而第三联诗歌由对大自然的描绘,回到了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宏大的境界一下子就缩小了,情绪也一下子低沉下来了。

杜甫特别真诚地叙写了自己当下的人生处境,“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这样评价这句话“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意思是这十四个字里包含了八层意思,万里,是说离家之远,思乡之愁;秋,是说万物凋零,时节凄惨;作客,是说漂泊他乡,居无定所,羁旅之愁;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久居他乡,思亲念家之情越甚;百年,年老矣,来日无多之愁;多病,体弱多病之愁;台,台高远之处,孤独之愁;独登台,身边没有亲朋好友,孤苦之愁。八层意思层层递进加重了悲愁的情绪。

诗歌的最后一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经人生种种艰难困苦,头上的白发日渐增多,已经是两鬓斑白了。新近因为身体的原因,连最爱喝的酒也停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时的杜甫,连可以解忧的酒都戒了,哀愁将何以排解?

杜甫很善于把个人的哀愁放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之中,这样使得他的悲凉并不渺小。他的诗歌常常是前两联描绘浑厚深沉阔大雄浑之景,后两联叙写个人身世

2 的悲哀,他写于来夔州的路上的诗《旅夜书怀》,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一联交代了诗人夜宿的地点,第二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何等地阔大雄浑之景,而到了第三联诗人写到了自己的悲哀,老病孤独,羁旅漂泊。又大自然到个人命运,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象。

与《登高》时期的诗作《登岳阳楼》同样也是如此风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朋友没有联系,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居无定所,只有一条破船为家,可是杜甫却能把个人的痛苦放到无限广阔的宇宙天地之间,气象自然宏大了。当然杜甫的诗歌意境能由大到小,有有小到大,沉郁顿挫,并不是纯粹使用技巧锤炼,刻意为之,如他自己所说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以为这与杜甫深沉的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从来都不为一己而悲,从来他的心里都装着国家,装着天下百姓。当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他登上高台为自己的命运悲哀的时候,他写到的是“花近高楼伤心客,万方多难登此登临”,他的伤心总和天下百姓的苦难联系在一起。

2018/1/14

PS: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打卡第18篇

推荐第7篇:杜甫《登高》教案

杜甫 《登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赏析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3、感受诗人在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并初步感知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颔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伟大的两大诗人,有“诗仙”和“诗圣“之称。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的明星,与李白并成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们以前也学过很多杜甫的诗歌,如《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等等,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学习他的另外一首发自肺腑的诗歌《登高》。(板书课题作者)明朝学者胡应麟曾这样评价《登高》“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可见这首诗歌的地位非凡,那么这诗歌究竟好在何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相关知识介绍 1.介绍题目

古人有九九重阳节登高的传统,而且登高必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游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豪迈的胸襟。那么这首《登高》诗人登上高台又有表达什么呢?

2.作者生平介绍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

1 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的一生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人生的第四个时期,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那天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面对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三)朗读

1.听配乐朗诵,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并注意字音和断句。 2.个别学生朗读,找出学生诵读的差距,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诵读。

3.集体朗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对全诗有个整体认识。

(四)赏析诗歌(从情,景入手)

1.介绍本诗是七言律诗,律诗分为四连: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并让大家给本诗分层(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2.前两联(写景)

问(1):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出诗人在前两联中写了哪些景物? 景物:风

猿啸

沙白

落木

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风急:迅疾的秋风,秋气逼人,给人一种肃杀之气。 天高:高远的天空,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显得渺小和孤独。

猿啸哀:哀鸣的猿啼。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色彩,使人听到它的叫 2 声感到非常悲凉。《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更加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渚清:孤零冷落的小岛。青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沙白:水落而出的白沙

鸟飞回:低飞盘旋的水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这里的鸟其实是诗人自喻,诗人自己也像空中的鸟一样无所归依,长期羁旅漂泊。(后来诗人在《旅夜书怀》中说道:“飘飘何所依,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漂泊的诗人不正是像这天地间孤零零的一只沙鸥么?)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无边落木(空间上):无边无际的落木萧萧而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这些纷纷飘落的叶子使人觉得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心力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也是晚年,也已经走了生命的晚秋,由此感慨到生命的短暂。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随风飘落的叶子,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最后还能落叶归根,而自己却身在他乡达十年之久,年老了却还没能返回到家乡,这更添了一份悲凉之气。

不尽长江(时间上):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滚滚东流。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长江水给人时间无穷之感。在这无穷永恒的时间面前更显得诗人渺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

问(2):思考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情感:悲凉,悲壮) 问(3):作者又是运用了哪些手法?手法: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有声有色有型,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3.后两联

问:体会作者写了几重悲?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3 引宋人罗大经评“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问:作者仅为自己的生世而悲吗? (1)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可以指国事艰难,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问:“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呢?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件极其悲痛的事。所以诗人在这里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再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2)人生潦倒,消愁无途

问:国难家愁一起堆积到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问:但是诗人却“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这又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病不能喝,又或许是因为是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连买酒的钱都没有了。

各种愁苦,悲愁郁积心头。却无法排遣,找不到慰藉,更不能借酒消愁,可见诗人当时是何等的悲伤。

(五)探讨

问:请大家用一个词来概括下这首诗的情感?

悲壮!诗人杜甫将个人情感延伸到国家大事上来,全诗的主题就一下深刻了许多,而杜甫在是诗中描写的恢弘场景和表现出的宏大胸襟,更能表现全诗的情感。

5.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沉郁顿挫的风格基调是悲慨,杜甫诗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在于情感的强烈,这种强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动读者 4 的地方,他的诗歌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

顿挫:声律。以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例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

(六)朗读与背诵

1.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声朗读《登高》。 2.自由朗读,争取能当堂背下来,请两个同学试着背背本诗。 3.全班一齐有感情的背诵此诗 板书:

登高

杜甫

所写之景(首联颔联):风 天 猿啸 渚 沙 鸟 落木 长江 -------悲凉

颈联:八重悲

所抒之情:尾联

--------悲壮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消愁无途 诗眼:“悲”

推荐第8篇:杜甫《登高》教案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习近平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 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 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祖上还有西晋著名将领、镇南大将军杜预。

三、导入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唐帝国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正因如此,他的诗被后人成为“诗史”。

四、创作背景

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

3、赏析全诗

(一)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

第1 页

4 页 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根据是:①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②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③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④飞鸟, 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⑤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⑥清渚和白沙是冷色调的。⑦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这些地方都说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疑问:

① 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渚:音zhu,上声。水中小块陆地。唐诗:孟浩然《宿建德江》: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有“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之句。

(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第2 页

4 页 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唐代诗人陈之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这种写法。

(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四)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2) 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 “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 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 “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 (联想到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停字,什么意思?)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

第3 页

4 页 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四、欣赏格律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人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优秀的近体诗总是把格律和内容结合的很好,即遵循格律的要求,又照顾充分照顾到情感的表达。

五、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注释

1、渚:水中的小洲。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译文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 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 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4 页

4 页

推荐第9篇:《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体味作者情感。

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境,感受诗人复杂情感。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知识抢答环节,梳理有关诗人杜甫的文学常识。

(1)杜甫字( ),号( )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诗人。

(2)杜甫被世人尊称为( ),他流传下来的1400多首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他的诗有( )之称。

(3)请说出本册书以外的杜甫的两首诗的名称,并用4个字来概括杜甫诗歌的独特风格 。 (4)将以下出自杜甫的诗句补充完整

会当凌绝顶,

。 出师未捷身先死,

,城春草木深。

(5)杜甫的古乐府诗“三吏”“三别”分别是什么? (6)解释一下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小结:我们学过杜甫的许多诗歌,对他的诗作诗风也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登高》,进一步感受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沉情感。

二、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种种悲苦郁积心头,这年重阳节诗人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眺远,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诗歌

1、检查预习,请生朗读,读准字音。

2、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学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

四、赏析诗歌

(一)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1、提问:首联和颔联具体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思考。

(2)、学生交流成果,请生展示,学生点评。 (3)、明确:

①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急风、天高、哀猿、清渚、白沙、回鸟

急风——秋天的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吹在诗人心里,寒凉彻骨。

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孤单。

哀猿——哀猿声声,使人感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清渚和白沙——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

飞鸟 —— 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独具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营造了一种高远广阔,萧瑟凄清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种孤寂悲凉的情感。

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 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不尽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同时,人生的短暂而渺小和历史的悠远而不可逆转,也让诗人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诗人仰望着茫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这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油然而生。

2、首这首诗联和颔联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首联和颔联融为一体,诗人通过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和长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秋风劲疾,天高气清,江边传来一声声哀惨的猿啼,四周州渚沙滩历历在目,一只孤寂的飞鸟在空中盘旋,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营造了一种雄浑高远、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 孤寂悲凉、因韶华易逝而壮志难酬的感怆。

(二)由景入情,体会情感

1、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万里——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多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2、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苦恨”两词所蕴含的深意? 艰难:既指个人处境(孤苦无依、四处漂泊、年老多病)

又指国家命运 苦恨:

常年在外漂泊的羁旅之愁;

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

白发日渐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五、诗歌小结

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看到了:

战乱频繁的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高山之巅,回望自己四处飘泊、穷困潦倒的一生。面对祖国山河,黎民苍生,老人百感交集,让我们再次带着感情诵读去感怀这位老人:齐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学们,你们的诵读就是对这首诗最好的诠释。

2、学生自由朗读,当堂成诵。

六、拓展练习

1、提问:鉴赏《登高》这首诗,我们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怎样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诗歌的赏析中?

明确: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入手,由景入情,分析这些意象,进而探究诗歌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鉴赏步骤:找准意象及特点——运用想象展示画面——感受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组织语言。

通过„„意象,描绘了„„画面,营造了„„氛围,表达了„„情感。

2、迁移训练

运用本堂课学习的诗歌鉴赏方法,课内完成练习。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试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与《登高》诗中传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诗人通过“片云”、“孤月”意象,描绘了高远天空中一片浮云形单影只,漆黑暗夜中一轮孤月高挂的画面,营造了以一种凄清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长期飘零在外而孤独落寞、知音难觅的情感。

诗人通过“落日”、“秋风”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落日图,营造了一种雄壮开阔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精神。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全诗,完成同步导练的习题。

2、预习《琵琶行》。

推荐第10篇:杜甫《登高》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教学目标】

1、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了解杜甫生平和写作背景。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关乎重阳佳作,包括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等等。其中就有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的《登高》。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三、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给唐代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是他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国家内忧外患,诗人壮志难酬、家道中落,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使他变得忧愁苦闷。为了排遣心中郁结,诗人抱病登高,看着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写下了这首诗。

四、诗歌诵读

1.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2.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五、品读诗歌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意象?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有六种:

①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②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③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④飞鸟, 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⑤清渚和白沙。这两个都是冷色调的。

这些地方都说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的“无边”和“不尽”两个修饰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借此表现出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 诗中“做客”是什么意思?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问题2什么叫登台呢?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诗中的“苦恨”,是什么意思?

在国势艰难的时候,诗人极度痛恨,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

问题2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 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首先国家内忧外患,所以“艰难”。但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五、结束语(6分钟):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附:板书设计

第11篇:杜甫登高教案

杜甫的《登高》及其晚年的律诗创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杜甫的生平与思想,了解到杜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和他漂泊流离的人生履历,以及他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那么,这一节课,我们结合杜甫晚年的生活经历,重点探讨杜甫的《登高》一诗,以此来进一步把握杜甫晚年律诗的整体特征。

我们知道,《登高》一诗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盛誉,明代学者胡应麟在他的诗话著作《诗薮》中高度评价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 (《诗薮》是明代学者胡应麟的一部诗话著作,主要对历代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其中尤其着重评价了唐代的作家作品)如果我们说这样一种评价未免有过誉之嫌的话,那么清代学者杨伦在对杜甫诗集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解析之后,他得出的结论应该说更为客观公允,杨伦在《杜诗镜诠》说:《登高》一诗是“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由此可见,《登高》一诗所受到后人的推崇。那么这样一首诗歌,它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创作的呢?它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是什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解读杜甫的《登高》诗。

一、杜甫《登高》的创作背景

《登高》的创作时间: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 地点:夔州(重庆奉节县)

杜甫的生存境况和思想状态:年老体弱,疾病缠身,心境悲凉。厌倦了漂泊不定的生活,急切盼望回归阔别多年的故园。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一般都讲求“知人论世”(《孟子 万章下》)的解读方法,正所谓知其人论其世,只有充分地把握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解读一部文学作品。我们知道,《登高》一诗是杜甫767年的重阳节在四川夔州写下的,那么这个时候,杜甫的生活和思想状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把时间向前推移一 1 点,具体梳理一下杜甫这段时间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这要从安史之乱之后说起。我们知道,这个时候离安史之乱结束已经四年的时间,安史之乱对整个唐王朝的影响非常重大,安史之乱前,是唐朝最为辉煌的盛世时期,安史之乱后呢,唐王朝便开始由盛转衰,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当时的地方争战依然时有发生,唐王朝外部的局势也岌岌可危,像吐蕃等都开始蠢蠢欲动。

在这种时代大环境下,作为个体,杜甫自身的生存境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杜甫向来有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时时刻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所以,在安史之乱结束时,作为一名忠君爱国的儒士,杜甫是欣喜若狂的,在听闻河南河北收复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创作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他说: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说一听到家乡收复的消息啊,诗人就涕泗滂沱,泪流满面,正是喜极而泣,喜极而狂了。这个时候,再看看妻子儿女,面上的愁容都早已不见了,诗人自己呢,则再无心读书,匆匆忙忙就把手头的书卷了起来,做起了收拾行囊的准备。于是就开始想到要饮酒高歌来庆祝胜利,但同时又开始筹划着回归故乡了,真是恨不能飞回去。正可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全诗一气而下,气势滂沱,把诗人那种因得知战争胜利,国家得以平复的那种欣喜若狂的状态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可见杜甫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时时铭记在心,并且对国家的前途是充满期望的。他甚至开始梦想着一朝回归故乡去。

但是杜甫这样的好梦很快就被打破了,他当时听闻战争胜利的消息时正在四川梓州避难,时为763年,得知消息后,他先是回到成都的浣花草堂,后来,他的少年好友严武又来到成都任节度使,杜甫受到他的邀请去他的幕府任职了一段时间。不久,也即是765年,严武去世,杜甫也厌弃了这种官场的沉闷,加之他又思念故乡和亲人,于是这一年杜甫就决定举家东迁。那么第二年,也就是766年杜甫就到达了四川夔州(四川奉节)。

夔州在杜甫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夔州,杜甫待了虽然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夔州时期却是诗人内心波澜起伏、思想错综复杂、写作激情充沛、诗歌技艺娴熟的一个时期。在这段时间,杜甫创作了430首诗,占到他存留下来

2 的全部诗作的近三分之一。而且,杜甫律诗的代表作《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都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这个时期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艺术高峰。那么,杜甫为何在夔州能创作出如此众多而艺术价值卓越的诗作呢?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1、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在夔州期间,杜甫的生活应该说还是比较宽裕的,一方面他在夔州的朋友柏茂琳给他提供了很多生活资助,另外,他还有着外朝官的俸米,甚至还拥有十一亩私田,可以说是衣食无忧。这就为杜甫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

2、夔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夔州位于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风景雄奇秀丽。(瞿塘险过百劳关)有瞿塘峡、猿声、白帝城、诸葛庙、八阵图、昭君村等自然和历史景观,还有宋玉、刘备、诸葛亮、庾信等名人留下的历史古迹。(郦道元《水经注》里《三峡》:巴山巫峡三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那么这些自然环境和历史景观就促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给杜甫的诗歌创作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可谓是杜甫诗歌创作的“江山之助”。

3、晚年杜甫律诗创作的艺术技巧渐于纯熟。杜甫一生都着重于诗歌创作,在杜甫的文学创作当中,我们一般很少提到他的散文,可以说杜甫一生的精力都主要投入到诗歌创作当中。并且杜甫也很善于学习前人,他曾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早年时期为求取功名他曾创作了不少干谒诗来表达他的理想和抱负,中年时期则创作了大量具有诗史性质的时事诗,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晚年则更着重于律诗的创作。而且杜甫十分着重锤炼诗句,正像他所自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在经过了一生的创作实践之后,到了晚年,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杜甫对律诗的写作技巧达到了一种运用自如的状态,能够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了。这就是为什么他晚年的律诗成为古今律诗中不可匹敌的佳作。

4、更为重要的是,晚年杜甫思想情感的变化。大家知道,杜甫对儒家的思想是终身服膺的,他曾一度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并且还说:“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谢)。”可见他是以上古的贤臣自拟的。但是到了晚年,由于自身体弱多病,(他有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肺病,耳朵也聋了。)常年漂泊不定,国家时事多艰,他这种理想和抱负就逐渐淡化

3 了。他甚至发出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感慨。(《旅夜书怀》这是杜甫在从四川成都往夔州的路途中写下的诗作。)这些什么功名利禄都无法安慰杜甫晚年的心境,晚年的杜甫最大的愿望是回归故园,安享晚年。但这样的梦想,在时事多艰的时代下,要实现却是如此的艰难。因此,晚年的杜甫,心境是极其悲凉孤独凄苦的。但他的这种心境,甚至都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在夔州时期,杜甫的好友都相继去世。(李白762年去世,高适765年去世,少年好友严武765年去世)我们知道,李白和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创作风格不同,但情谊却非常深厚。杜甫曾创作了多首怀念李白的诗作,比如选入《唐诗三百首》中的《梦李白二首》:“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还有“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可见二人情谊之深,但是762年李白去世,杜甫失去了一个文学上的知音。之后呢,他的好友高适、严武也相继去世。尤其是严武的去世对杜甫的打击很大,我们知道,严武是杜甫的少年好友,又是杜甫晚年在成都生活的依靠,他的去世直接促成了杜甫离开蜀地的决心。因此,晚年的杜甫可谓“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因此,晚年的杜甫就开始反思历史、社会和人生。所以,晚年杜甫的诗歌当中就多了这样一些“伤逝、怀旧、悲秋、叹老”的主题。

杜甫到夔州也只是他人生的又一个驿站,虽然他深知战乱还没有停息,但毕竟离开巴蜀就意味着踏上了回家的路。正是怀着这样一种绝望中的希望,面对滚滚的长江和险峻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气息浓厚的历史遗迹,杜甫就借用他生花的妙笔,书写着家国之忧、身世之悲,写下了大量的咏史、咏怀诗。

正是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杜甫写下了《登高》这样一篇名贯古今的佳作。

二、《登高》诗赏析

以上我们从诗歌创作的外部着重分析了《登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及杜甫思想情感的变化,下面我们就进入诗歌文本的内部,来细细品析一下杜甫是如何将这种家国之忧、身世之悲渲染出来的。

(一)逐句解析

我们知道律诗有四联八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就像人有头、有脚一样。律诗还讲求韵律和对仗,对诗人的写作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解读律诗,必 4 须从一字一句来细细品读。

首联。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从这句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写景,他写了风、天、猿、渚、沙、鸟这六种景物,指明了节序和环境,秋风猎猎,天空辽阔,说明是一年中的秋季了,周遭的环境是高猿长啸,飞鸟盘桓。这就点名了夔州江边的特殊环境。在这一句里,我们还要注意到这一句的“句眼”是什么呢,应该说是一个“哀”字。我们知道,古代的三峡是时常能听到哀婉凄苦的猿啼声的,郦道元《水经注》里记载《三峡》就说过:“巴东巫峡三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可见猿啼声是极其哀婉凄苦的,以至于听到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引起惆怅之怀,甚至落泪。那么在这里,一个“哀”字可以说就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在句法上,这两句不仅对仗,而且句中自对,句法严谨,语言精练,历来被视为写景的佳句。

再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承接首联而来,继续写景,但笔墨更为流畅,气势更为阔大。“无边落木萧萧下”写的是山,上承首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是远望,写水是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就既从视觉上写出落叶飘零的情景,又从听觉上写出了秋风的萧瑟。长江而用“滚滚”,并用“不尽”来领起,这就把长江水的滚滚流逝之状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两句写景,不仅描摹形态,刻画出了气势。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还可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句法上,这两句对仗极其工整,并且用“萧萧”、“滚滚”这样的叠声词,使得景物的描写向时空荡开去,这样的写景已经深含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了。

颈联。由上面两联的写景转入抒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同样是工整的对仗,“常作客”点名作者的身世,表现了一种深重的羁旅之愁,“万里”是说夔州离故乡很遥远,这是从空间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点名节令,也是顺承前四句子的写景而来。

“悲秋”本来中国文学史上一种常见的主题。正所谓宋玉所说:“春女多思,秋士多悲。”秋天作为一年行将结束的季节,最容易引起士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功名未建的慨叹。因此,“悲秋”的主题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成为文人士大夫反复歌咏的对象。比如宋玉《九辩》即说:

5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悲凉啊,秋天的气息。花草树木都因衰败而摇落,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人心中那种哀伤孤寂的感觉似乎人在旅途当中,仿佛爬山涉水一般,一年的时光眼见就要过去了。

欧阳修《秋声赋》里说:“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面对着黄昏时分急骤的暮雨洒满江天,秋天又一次被清洗得格外清凉。渐渐地,秋风是越刮越凉了,正可谓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啊,山河显得更加的寂寞冷落,残阳照在楼上。到处都是花朵凋零,绿叶枯萎,天地之间呈现出一片凋败的景象。

对于这样的景象,杜甫是非常熟悉的,他甚至说过“摇落深知宋玉悲”,对于宋玉的悲秋之情,杜甫是感同身受的。面对眼前的这种季节之秋和生命之秋,乃至国家的多事之秋,杜甫的悲愁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这里就不仅点名了此诗的主题,而且具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诗人的悲苦,除了一年的行将结束,人生的老去之外,还有着疾病缠身,孤独寂寞,知音难觅的感慨,这就是所谓的“百年多病独登台”了。重阳佳节,本是亲人朋友团聚的日子,但是杜甫却一生漂泊不定,到了晚年,疾病缠身,而人生的知音都相继去世,想重返故园的愿望至今都未得以实现。

尾联。最后两句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站在长江之滨,高台之上,面对萧萧而下的落叶,滚滚而去的江水,诗人的悲凉之慨可谓层层转深,由过去的时光、漂泊的身世、多病的身躯再联想到自己的一生,便发出了“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慨叹了,回顾我这一生,总的来看,可说是尝尽了“艰难苦恨”,如今是斑鬓皆白,潦倒一生。面对这样的境况,诗人的内心有无尽的悲苦惆怅之情需要抒发,但因为疾病,连可以浇愁的美酒都不能畅饮了。这种无可奈何之情,真是无以复加了。这一句又由回忆过去转到现实境况,将翻飞的思绪从历史时空中适时地拉回。

此诗的“诗眼”是“悲秋”,这里的“秋”,有多个层面: 季节之秋。有秋风、落叶、秋水等典型的秋天意象。 生命之秋。年华老去,疾病缠身。

6 国家多事之秋。艰难苦恨,时事多艰。

总的来看,此诗抒发悲凉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一生漂泊不定,甚至到了晚年仍在漂泊流离。 其二是一生多病,晚年更是疾病缠身。 其三是年华老去,两鬓斑白,而功业未建。 其四是知音寥落,内心悲苦而无处倾诉。 其五是时事多艰,国家至今仍不太平。 其六是因病断饮,不能借酒浇愁。

(二)艺术特色

层次分明,对仗工整。写景是先做工笔描绘,生动刻画出夔州的秋季典型的六种景物。然后是渲染秋天的悲凉气氛,描摹出一片秋风落叶,滚滚长江东逝的画面,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一种阔大的意境。写情则是先从时空两个方面写自己异乡漂泊而又疾病缠身,独自登台的悲苦孤寂的情怀,最后又由自身联想到整个国家,正是艰难苦恨是自己潦倒一生的根源。而现在又因病戒酒,忧愁无处倾泻,这种悲慨之情是更为深沉了。从句式上来看,这首诗对仗工整,不仅上下句之间对仗工整,而且一句之中还有对仗,如首联。笔法错落有致,且前后对应。第三句对应第一句,写山景,第四句对应第二句,写江景。可以说是杜甫律诗创作达到了一种化境。

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当中将夔州秋季特有的景观如:急风、猿啼、无边的落叶等景象描绘了出来,这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后四句抒情时又点明悲慨从悲秋而来。

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从风格上来说,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律诗的典型风格:沉郁顿挫。诗人的情感是深沉而厚重的,但是却并没有一泻千里,秉笔直书,是通过对景物的渲染才抒发出漂泊流离、多病潦倒、孤苦无依的思想情感,因此说,内容是沉郁的。而从字句的锤炼上来说,句式又是错落变化,既对仗工整而又错落有致的,因此在韵律上表现出抑扬顿挫的风格特点。

三、杜甫晚年律诗创作的题材内容

安史之乱之前,杜甫的律诗和盛唐其他诗人一样,主要表现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等题材。如《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稜瘦骨成。竹批双耳峻, 7 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虚实结合,将自己的豪情壮志寓于胡马的骁腾,但终究只是个人怀抱的一种抒发。《夜宴左氏庄》“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剑饮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全诗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幽、恬淡,感情平和中有跌宕,豪迈中有洒脱。这两首诗写于诗人游历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快意诚然是快意,豪情纵然是豪情,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天宝后期,杜甫用律诗表现时事,这是律诗艺术的一个重大变化。杜甫用律诗反映时事,正体现了杜甫对诗歌比兴精神的追求。

到了晚年,杜甫的律诗不仅写咏怀、羁旅、怀古等,而且将发表政治言论、咏物等写入诗歌当中,扩大了律诗表现的题材。归纳来看,晚年杜甫律诗创作的内容主要有:

1、咏史、咏怀诗。

杜甫晚年的律诗经常性地表现叹老、怀旧、伤逝、悲秋的主题。其中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以及我们上面提到的《登高》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夔州时写下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他也是杜集中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全诗以秋景而起兴,借用了潘岳《秋兴赋》的题材。这首诗以夔州秋天的种种景物起兴,描写了他对于长安的种种想望的心情。以第一首诗为全诗的纲领。抒发了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体现出沉实高华的艺术特色。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下的一组律诗。夔州及其三峡一带有宋玉、刘备、诸葛亮、王昭君、庾信等人留下的历史遗迹,杜甫因古迹而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

2、政论诗。

还有一些律诗则直接以历史事件作为内容进行描写,感世伤世。如《秋笛》、《王命》、《征夫》、《诸将五首》等。杜甫晚年律诗创作的开创性的题材是以律诗写时事,发表政治见解。这代表性的就是《诸将五首》,这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在夔州所写的一组政治抒情诗。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却未根除,诗人痛感朝廷将帅平庸无能,故作诗以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境。

3、咏物诗。

杜甫还用五律写了大量的咏物诗,如《鹦鹉》、《孤雁》、《鸥》、《猿》、《麂》、《鸡》、《黄鱼》、《白小》等诗托寓现实,表达了对弱小百姓被鱼肉之苦难的无限同情及对归隐山林脱离苦难生活的向往。

四、杜甫晚年律诗创作的风格特色

到杜甫晚年律诗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韵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这样的联章七律,犹如咏发情感的“捆绑火箭”,皆为精心制作而成,为前此创作所无。

组诗的形式。律诗由于篇幅短小,不能表现丰富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内容,采用组诗的形式,不仅能够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内容,而且前后诗之间彼此印证,相互贯穿,很能扩大律诗的表现力。如著名的《秋兴八首》即是如此。全诗以夔州特定的自然景物起兴,引发诗人的故园之思和对于京华岁月的怀念,回顾一生,感悟哲理。八首诗正是在这一思想脉络上展开,并一层深似一层。

时空交错,技巧娴熟。 杜甫晚年的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把得知战争胜利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这些动词,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全诗仿佛散文一般,感情流畅,连贯性整体感极强,毫不受律体的束缚。

杜甫晚年的律诗,对于字句的锤炼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炼字是杜甫诗歌创作的自觉追求。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用字,常常达到一字之下,他人难以更改的地步。正由于此,他创作出许多的佳句,比如: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其中的副词“自”、“相”等。

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叠声词“萧萧”、“滚滚”;还有“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中的“泛泛”、“飞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垂”、“涌”等动词的运用。 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沉郁顿挫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杜甫的诗歌最大的特点在于感情强烈,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情感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那仁者之心和儒家所涵养的中正平和的态度,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正是这样一种风格特点,我们把他定义为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晚年杜甫的心境更为低沉,同时他回顾历史,回顾自己的一生,因此其诗作常常时空交错,体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从而律诗风格更显沉郁。

第12篇:《登高》杜甫 的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除了这些还有吗?结合背景来了解作者。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却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在诗歌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悲伤的感情的?并且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恨:时世艰难,而自己命途多舛,两鬓苍苍,功业无成。 停:穷困潦倒,没酒可喝,郁积在胸中的愁闷无法得到宣泄。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

3、诗歌中的悲是由什么引发的?

明确:登高所见的秋景。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 我们把这些寄寓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补充: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饶。 菊花:象征隐逸、脱俗、高雅。 猴猿:表现哀伤、孤寂、愁苦。

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它们的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4、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①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②高天: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③哀猿: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④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⑤回鸟: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⑥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⑦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四、内容总结

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五、方法总结

1、意象分析法:

抓住诗中的意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2、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六、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广东卷)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明确:(1)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2)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寓含了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

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思是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思归的期盼。

③“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七:布置作业

背诵《登高》,完成《登高》练习。

课后反思:本课从作者的情感入手分析,再分析意象。打破了传统的由景到情的上法,我认为是一个创新。不足之处,上课不够放得开,一开始有点紧张。最后的高考题由于时间关系分析不够深入。

附板书:

登高

意象——————悲 借景抒情

杜甫《登高》教案2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为教学知识目标。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为本次教学的意境目标。 培养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教学内容:

对《登高》诗意的解析及对诗意境的赏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黑板 粉笔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个老人是谁呀?是杜甫。

二、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又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 《杜工部集》里。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三、背景简介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四、整体感知

1、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

五、重难点的学习及目标达成过程。

品味鉴赏(提问 讨论 答问 点拨 解疑)

首 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 导:

3、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 : 凄凉,凄清、高远,广阔

情感 :“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 难苦恨繁霜鬓”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 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 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六、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忧愤苦闷

七、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1、对仗工整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 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总结: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八、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2 喜欢画画的可以把自己对本诗的理解用画画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第13篇:杜甫诗三首教案《登高》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杜甫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走到了生命的冬季。并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杜甫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 zhǔ )清 作( zu )客 霜鬓( bìn ) 浊( 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非常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杜甫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杜甫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杜甫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杜甫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杜甫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杜甫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教师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 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并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 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五、巧学精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

1、2题。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答B 无拟人手法)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答C 表达的是畅快之情。 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14篇:登高杜甫优质课一等奖

登高 杜甫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苦痛和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我们在今天的合作中能共同进步。

(一)、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副对联写的是谁?杜甫 (板书 作者)

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对联,它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高》 (板书 标题)

(二)写作背景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 PPT展示作者生平简介并讲解:

• 他胸怀壮志,却又一生坎坷、终身失意,无法实现报国的理想。 • 从48岁开始,又遭受“安史之乱”,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一直漂泊。 • 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 “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上高台写下这首诗。

• 这首诗写后三年,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三).整体感知

PPT展示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诵读

请大家打开课文61页,按照自己理解,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评价: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第一遍: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朗读全诗) (评价:有节奏!)

第二遍: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朗读全诗)(评价:有节奏!) 第三遍: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你们读一三五七句,我来读二四六八句 ( 评价:很多同学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朗读,越来越好了。味道更浓了!))

第四遍:我们再读一次,现在,顺序调换一下,我读一三五七句,你们读二四六八句 (评价:好,有感觉了)

第五遍:我们连起来再读一遍,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生齐读诗歌)

(评价: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 问题

一、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明确: 悲伤 凄楚 孤独

评价:同学们,你们和国学大师王国维读过这首诗之后的感受一样的:

PPT展示: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国学大师·王国维

(板书:悲)

(四)意象分析

3、王国维他说这首诗“无一景”不显示出悲愁的,请同学们把一二两联中的景物都找出来?

转身板书“悲”“景” (板书:景)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板书)

2 景物本省能不能表现出“悲愁”情感?(如果所能:我们暂且不论) 看看杜甫另外两首诗中的句子,景物上和《登高》有相似之处。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

•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问题

二、同学们读一读,这四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稍后、一生作答) 明确:温暖和煦、喜悦高兴 (你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融”“暖”(颜色的字)“黄”“翠”“白”“青”表现出春意盎然、温馨和煦、自然和谐的景象。

诗人给这些景物添加了一些修饰和描述的词语,景物就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就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这种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就叫做意象。 问题

三、再来看这首诗的意象,它们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悲愁”? 教师示范分析:

比如说这个“天”本身是没有主观色彩的,但和“高”结合就不一样了,在和诗人的处境结合起来,在广阔的天地间,自己就显得渺小了。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所以“天高”就被诗人赋予诗人的悲愁的情感,“天高“就是一个意象了。读的时候“高“就要重读

根据老师这样的分析,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意象来分析。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的来展示你的答案)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悲凉。

急:应重读,并且短促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高:应重读,

猿啸哀,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啸:应重读重读并且尽量延长余韵,哀:应低沉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

3 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一只与鸟群失散的鸟,到处盘旋,形单影只,从而表现出作者很孤独。 清、白:应重读 回:应低沉并延长,显示出徘徊之意 重点、难点:

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落在林间,落在山涧,落在路边,落在诗人脚下,更落到诗人心里。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也进入了人生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感受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悲愁。借哀景写悲愁啊。

滚滚: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表现出诗人年暮沧老,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愁。

萧萧,滚滚: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显示出落叶缤纷的样子和波澜壮阔的景象。 这样的分析后,我们再把这四句的读一读,加深对意象的理解,注意只要你的重读和延长。

(五)诗人情感

通过我们的分析和诵读,更体会到这首诗“铺天盖地的悲愁”、“无一景不如此”。 那“无一语不如此”是怎样体现的“悲愁”?

问题四:请同学们从三四两联中找出直接体现诗人“悲愁”的词语? 这些词语要怎么读?

这些词语表现诗人什么悲?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明确: 悲 独 艰难 苦恨 潦倒 (板书) 明确:重读 那就在这些词语下面加点标注。 明确 万里:浊酒一杯加万里,浓重的思乡之情;

悲秋:悲凉的秋天,惨凄的时节,内心悲;

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常:作客是长久的,不断的。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百年:杜甫是登台的年纪,就是老年; 多病:疾病缠身,拖着多病的身体;

4 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苦无依;

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杜甫独自一人

难点: 艰难是指什么? 苦恨什么意思? 艰难:一是指个人的艰难,诗人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贫病交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

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事艰难,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 ,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

新停:深重的悲愁,想要借酒消愁,却因疾病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品质。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想兼济天下,这才是圣人的情怀。

经过我这样分析,诗人的悲愁真的很深重啊,有人说第三联有八重悲,同学们回去后细细体会。

再请同学们把三四两联读一读,品味出诗人深重的悲愁。

(六)总结 (音乐起)

通过这堂课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

(深情诉说)一个战乱频繁的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高山之巅,回望自己四处飘泊、穷困潦倒的一生。面对祖国山河,黎民苍生,老人百感交集,让我们伴着这低沉的音乐用诵读去感怀这位老人:齐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学们,你们的诵读就是对王国维对这首诗“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悲愁,无一语不悲愁”的感受的最好的诠释。

(七)写一写

为了表达对杜甫无限的缅怀崇敬之情,我为这首诗拟了个上联,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对个下联,如何?

上联: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下联: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 长江不尽,赋诗且抒山河情。

评价:对仗很工整

让我们齐读这幅对联,共同缅怀这位不计个人得失,心忧黎民苍生的圣贤杜甫。

(八)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试着吟诵并体会诗歌的感情。

2、结合意象,选择《登高》中你最喜欢的一联,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要求不少于80。

3、背诵《登高》

6

第15篇:杜甫《登高》说课稿(优秀)

《登高》说课稿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中学

皮占辉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中国被称为诗词国度,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今天我提交的说课题目是杜甫的《登高》,说课的类型是课后说课。 第一说教材:

1.单元要求:《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内容,单元内容为中国文学中的“珠穆拉玛峰”唐代诗歌,它上承必修2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下接必修4中国文学的“明珠”宋词,是中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一环。单元要求明确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2.单元内容及目标: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内容涵盖了唐代各个时期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根据新课标“高质量的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的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要求。 我以 盛唐气象—谪仙李白

大唐惊乱---诗圣杜甫 中唐格调—诗魔白居易

晚唐风韵—李商隐

为抓手,引领学生深刻品味大唐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诗人的代表作品,引领学生“立体化了解诗人”,达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目标。

3.作品地位及作用:《登高》是《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古人称之为“‘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悲秋绝唱’”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透此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二:说学情

1.从心理的角度来说:高一的学生在思维和想象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他们迫切需要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诗歌。

2.从知识积累方面来说: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已经初步懂得在诵读合作探究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3.从鉴赏能力上来说:高一的学生还仅限于读背,只能把握浅显的内容,感受表面的感情,难以透过文字深入挖掘诗歌的意蕴和情感,对优秀诗人的认知比较平面,难以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第三:根据学情及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我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感知:悲秋绝唱“绝”何处

二探究:千秋诗圣“圣”何处 第四:为了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

1.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积累。 2.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

在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

1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⒊合作探究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有助于培养和激发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第五:说设计

情境导入:我用87版经典影视名著《红楼梦》中的插曲视频《代别离》“秋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进行了导入。让学生体会了传统文学中“悲秋”的意味和情感,激起学生们探究《登高》的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在紧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读诗,引导学生读诗的过程中我会注意诵读的层次,一是学生自由读,扫清字词的障碍,此为音读。二是教师范读,引领学生感知诗歌整体情感,此为情读。三是学生配乐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此为境读。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为“悲”。此时我才插入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白,杜甫为什么会在此时写出如此哀伤的诗歌。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

到了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完成了情感蓄势,我要借此提出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古人把登高评为“悲秋的绝唱”,那么它绝在何处?依据:

1. 新课标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目标分层推进”的要求。

2《教育心理学》小步子 大目标——连锁塑造

我引领学生们抽丝剥茧,解开“绝唱”之谜。

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既然本诗的情感基调是悲,那么诗人在悲什么?这个问题属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系数不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采用了“同桌合作探究法。”

经过学生的讨论探究,学生们回答了:悲秋

异地为客

晚年多病

生活艰难

离家万里

忧心社稷

接着我利用课后练习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的问题继续引领学生探究诗歌内容情感。此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1.在学生赏析这一联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同学们在理解诗歌内容上还有哪些疑问,即“课堂质疑答疑”。学生一:渚清沙白鸟飞回: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解释为在清冷的沙洲上,白色的沙滩上鸟儿飞舞盘旋。质疑点是:老师,杜甫登高面对的是长江,长江是淡水,沙滩怎么是白色的呢?据我所知,只有大海的沙滩由于含有盐分的原因经过日晒才是白色的。为了展示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兴趣,引领学生去推断另一种解释。在此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会给学生一把钥匙即:《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白”即“空无所有”。根据这把钥匙,学生就会得出诗句的另一种阐释:沙洲上一片凄清,沙滩上空空荡荡,一只鸟儿在飞舞盘旋。紧接着我让学生根据文本去对比两种阐释,得出自己认为最贴切的诗意。

学生二:无边落木萧萧下:通过本联中的“落木”,我们能够理解既指树木之秋,落叶纷纷,也指诗人的韶光已逝。质疑点是:既然“无边落木”,就能表达出季节之秋,韶光已逝,为什么还要用“萧萧”?我们能够看出作为老师要引领学生理解的更为深刻透彻,此时我采用了教师点拨法,,它更指诗人的将来正如这纷纷飘落的木叶,渺茫无助,随着强劲的秋风不知吹向何处!即悲季节之秋,悲韶光易逝,悲前路迷茫。

最后,立足于整首诗,全面总结诗人悲伤的内容。 诗人的“悲” 情来自: 悲之一:悲秋。 悲之二:客中悲秋。 悲之三:常客悲秋。 悲之四:万里常客悲秋。 悲之五:独自登台。 悲之六:多病独登台。 悲之七:晚年多病登台。 悲之八:生活艰难。 悲之九:国运衰微。

最后请同学们进行小结: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家之秋

教师提升:遍读古今悲秋律诗,皆曰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唯有登高,三悲一体,层层推进,意境雄浑,深沉蕴藉,将悲秋之情扩至悲慨壮大之境。唯此而已。记得孔子的知己南子曾经说过,我们都知道夫子的孤寂与哀伤,但我们谁也无法理解夫子在孤寂与哀伤中所达到的境界,同样,我们知道杜甫是悲秋的,但我们谁也无法真正理解杜甫在悲秋中所达到的境界,此为情绝也。

在此基础之上,老师进一步提出,杜诗“沉郁”除了内容深广之外,还具有“意境雄浑、感情抑扬跌宕”的特点,因此我引领学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请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在此我采用的是“绘图想象法”、

“诵读想象法”、

“表演想象法”,让学生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感知诗歌的意境。

分析:风急天高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万里悲秋

这些意象营造了雄浑阔大,苍劲悲凉的氛围。

猿啸哀

渚清沙白

落木萧萧

常作客

多病独登台

双鬓繁 这些意象则蕴含了诗人的凄婉哀伤,深邃沉郁。

教师小结:遍读古今悲秋律诗,融雄浑阔大,凄伤哀婉于一脉,集苍劲悲凉,深邃沉郁于一体,蕴藉低回,厚积薄发,此为境绝也。

杜诗“顿挫”指:手法蕴藉、变化曲折、反复低回、用韵精巧。

在此我采用“激疑引入 法”,汇涵百家,革新众体,集古今诗人之大成的杜甫被誉为“诗圣”,其《登高》被赞之为“杜集七言律师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说其“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究竟“奇”在何处?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进行赏析。 教师提示:1.学生边读边思边写。

2用疑问法读诗、思考。

品读探究

(1)首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用词、构句、设色、寄情四个方面质疑探讨。每句多景相属,名词连缀,声色方位搭配奇妙。背景愈是空阔,愈是显示寂寥之深。

(2)颔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承接、气象、动静、含蕴四点入手探究。句句妙承,气象壮阔。有声在耳,动势显然。句子深蕴生命感悟。

(3)颈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意象叠加、情感抒发角度设问求索。以一象为主,从时间、空间、文化、情境等多个角度叠加意象,显悲情的无时无边无界,悲凉之情的无以复加。

(4)尾联奇在何处?

学生:抓住议论和绘形的字眼切入。尾联奇在议中抒情,绘形达意,以叙议切入,旨在抒发感慨。

师生小结:写所见所感,抒志士之悲情。写景,景中含情;叙议,叙议寄情。奇在构图,奇在寄怀,奇在言志。遍读古今律诗,未有一首用了如此多的写作技法,可以说是“句句皆法,字字皆法”。遍读古今律诗,唯有此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此为技绝也。

三绝合一,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独步千古的悲秋绝唱!

完成了悲秋绝唱这个教学目标,我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难道诗人仅仅一首《登高》就获得了“千秋诗圣”的桂冠吗?此时学生的求知激情再次被点燃,学生的回答有二,一是对,对此我采用反问“答疑法”引领学生,假如果真如此那么, “凄寒苦绝人独钓”江雪的作者柳宗元为什么不被誉为“柳圣”?“弥留绝唱贯古今”示儿的作者陆放翁,为什么不被称为“陆圣”?

学生的另一种回答不是,对此我将这样引领学生,杜甫被称为“诗中圣哲”,如果这首代表作品中没有体现圣者之心,那还是杜甫的代表作品吗?

此时学生无法按捺自己的激情,急于想知道答案,我立刻引领学生进入本课的难点“千秋诗圣圣何处”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文本是学生解决所有问题的出发点”。 我在幻灯上展示有关文本内容。

在学生说出自己对红色词句的理解之后,我进行分析点拨。

1.鸟飞回:天高地迥,一片空寂,秋风劲吹之中一只鸟再来回飞旋给你什么感觉。那就是坚强的力量。有些同学可能会说那究竟是一只鸟还是一群鸟呢?我给出的解释是一只鸟,唯有一只鸟方显英雄本色,方显诗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 .滚滚来:在我们传统的古诗词中,长江有两重含义,一是代表爱情,一是代表时空,但是在代表时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逝去的时空,此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法”,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过长江的诗词内容,“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此来引领学生对长江代表逝去时空的认知,并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去探究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刻意蕴。在此我想用毛主席的诗句来对学生进行点拨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学生会立刻领会,“不尽长江滚滚来”不正是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独白吗。

3.独登台:在这句话的引领上,我采用的是“温故知新法”和“学生讨论法之重阳风俗”,一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微斯人,吾谁与归?”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气概,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一个独字,不正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恶浪滔天,独向逆水行舟”的体现吗?二是我再强调本诗的写作时间即此诗写于九月九重阳之节,诗人登高祈福,假如诗人年老体衰,百病缠身,心灰意冷,他还会登高祈福吗?此时祈天假年,不正是诗人失望而不绝望,颓意而不落意的具体表现吗?

4.新停浊酒杯:我采用的是教师讲析法,此时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自己满腔的豪情壮志,不仅仅靠天假年,更需要自己的具体行动,为了民,为了君,停了作为文人墨客最喜欢的一种精神与物质享受的“酒”,更是体现了诗人那种悲天悯人,心忧苍生的情怀。

孔夫子“明知大道至不行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夫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恒渠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杜甫的登高,不正是诗人“苦极而情不伤, 悲绝而志不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体现吗?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心!

在这里,有个同学说老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仅凭一首表现圣人之心的诗作就可以被称为“千秋诗圣“吗?面对学生求知的眼神,对此,我采用了“知识链接法”,引领学生以此诗为根,穿过千年,去相遇盛唐余辉中的青年杜甫,去相识大唐惊乱中的中年杜甫,去相知大唐哀歌中的老年杜甫!

《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气风发,矢志报国的青年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屡试不第,忧国忧民的中年杜甫

《登高》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年杜甫

我想说“一个人写一首忧国忧民的诗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忧国忧民的诗!

我想说“如果一个为官者写这样的诗,那他是贤者,如果是一个穷人写这样的诗,那他就是圣人。

此时正是渗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机,我进行了以“让我们穿越时空,面对“诗中圣哲”杜甫,写一首颁奖词”的课堂活动。

学生颁奖词是: “仁心与信念,让他颠沛流离,上下求索;天问的路上,仁心在大唐流淌,让生命融入了苍生。他用四十年的仁心,去温暖世道。”

学生颁奖词是:“杜甫那满腹的爱通过诗而汹涌澎湃,杜甫那颗心通过诗而穿越千古!大哉!杜甫!大哉!千秋诗圣!” 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我会带领学生做课堂小结。 第六说收获:

1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2 赏析要点我心知

3移情入境

第七说作业:利用本节收获的方法来鉴赏《泊岳阳楼下》 第八说板书:

登高

杜甫

千秋诗圣

悲秋绝唱

人生有梦不觉寒

此心光明万物生

第九:说反思:

1.课前应该组织学生观看《唐之韵》,为本堂课做好充足的文化铺垫。2.应该当堂进行杜诗的鉴赏练习,落实“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

第16篇: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

)清

作(zuò

)客

霜鬓(bìn

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教师总结

.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五、巧学精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

1、2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答B

无拟人手法)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答c

表达的是畅快之情。

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17篇:杜甫《登高》平仄分析

杜甫《登高》平仄分析

杜甫的《登高》是其诗作中的名篇。全诗原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所写的一首著名的律诗。对这首诗历来评价很高,杨伦在《杜诗镜诠》里称此诗是“杜集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认为这样的评价尚不能体现此诗的重要地位,所以他在《诗薮》中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杜甫不仅在我国诗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本人就有“诗圣”的美称,他的诗有“诗史”的美誉。文学史家无一例外地称赞其诗作在思想性、艺术性诸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也曾多次提到自己对诗艺的不懈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并承认自己已达到“诗律群公问”(《寄沈八丈》),“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呈路十九曹长》)的程度。那么其诗之“有神”在什么地方?群公问他的诗律又是指什么?他觉得自己“诗律细”,又细在何处?为什么评价会如此之高呢?历代有许多文学评论家进行过很多有意义的讨论。我们不想过多地重复,只是想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将从平仄、节奏、音型、意象四个角度对《登高》一诗进行剖析,来看一看杜甫运用诗律的精妙之处。

一、平仄

这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按照标准的七言律诗的格式,其平仄规律如下:[1]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把原诗的平仄的实际与这个典型的标准格式的平仄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原诗有几个地方的平仄与这个标准格式不一致,它们主要出现在第一联(首联)和第三联(颈联)。第一联中不一致的是“风”、“猿”、“渚”、“沙”,第三联不一致的是“百”和“多”,而第四联(尾联只有一个字与标准格式不同,即“潦”字,第二联(颔联)则与标准格式完全一致。这样全诗的具体平仄格式如下: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先分析第一联,我们可以推想:杜甫在登高之前,其心情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情很好,要借登高来欣赏自然美景;一种是心情不佳,要借登高来消除悲愁烦恼。然而登高以后看到的却是一幅浓郁的秋景,给人一种悲凉之感。如果他登高之前的心情是好的,那么登高之后看到这幅悲凉景色,心情一下子发生了巨大变化反之,如果登高前的心情不好,那么登高后不仅没能消除悲愁烦恼,反而有所增加。因此,可以说,登高前的目的和登高后的效果极不相同,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力。为了表现这股巨大矛盾力杜甫除了采用其他的艺术手法之外,首先就使平仄发生了一点变化。这就是第一联的平仄与标准格式不同的原因。此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写景和抒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个转变,而第三联就处在这个转变的交点上,这一联同时又处在“起、承、转、合”的“转”上,为了体现这个转变,这联的平仄格式与标准格式有一点出入也就十分自然了。

然而,以上平仄同标准格式不同的地方,都没有超越律诗的规定,也就是说,是律诗的规律允许的。这就表明,杜甫一方面严格按照律诗的要求去写诗,另一方面又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而这些适当的调整又刚好和诗作表现的思想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二、节奏

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节奏,在七言律诗中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四三”式、“五二”式、“一六”式、“二五”式等等,不一而足。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节奏也将同思想感情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一般地说,相同的节奏反映着相同的思想感情,不相同的节奏则反映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优秀的诗作来说,当思想感情发生变化时,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节奏也将发生变化;反之,当节奏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也就暗示了思想感情的变化。同理,如果一首诗的节奏自始至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就预示着思想感情没有变化,而且如果一首诗的节奏没有变化的话,会给读者一个单一而枯燥的感觉。

那么,杜甫的《登高》是怎样处理节奏的呢?阅读一下原诗,我们就会发现全诗的八行诗句的节奏都是“四三式”,这就说明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后基本一致,变化不大,虽然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但情景相依,情因景生,写景时没有忘情,抒情时也没有忘景。但我们说变化不大,并非没有变化,仔细阅读原诗,我们可以发现前两联的节奏是“二二二一”型,而到了第三联,诗句节奏却发生了一点变化,可以读作“二二一二”型,而第四联最后三个音节结合得不象前面的那么紧密,其节奏可以理解为“二二一一一”型,可知这首《登高》的节奏在无大变化中也存在着小的变化,而这种节奏的变化正好发生在由写景和抒情交接的地方,使前两联的写景和后两联的抒情在节奏上有了不同的节奏标志。可以说写景和抒情之间的界限在节奏上有很清楚的显示。还应该指出,节奏在第三联开始发生变化和我们前面分析平仄在第三联发生变化的效果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节奏的变化与否在此诗也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三、音型

音节的结构以及该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我们称为音型。如果我们把音型的理解放宽一点,那么前面我们讨论的节奏和平仄都可以理解为音型的范围。不过我们为了区别这些术语,我们把音型确定在音节之内,把节奏和平仄确定在音节与音节之间。那么音型在诗中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高友工、梅祖麟两位先生指出:“语音相似的音节互相吸引,特别是一行诗中出现几个相同音节时,它们便会形成一个向心力场。同时,一行诗中重复出现过的音型,前后的相同音型也会遥相呼应[1](P3)。如果诗句中音型相同,就会产生一种内聚力,内聚力会影响诗句所表示的情感内容,使之集中;反之,如果音型不同,就不具有内聚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也就不太集中。因此,如果当音型发生变化,也就说明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我们前面说过,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了登高的目的和登高效果之间的矛盾,诗人已经用节奏和平仄的巧妙变化反映出来。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这首诗中,这一联的音型是最不集中的,也就是说这一联是最缺乏具有内聚力的音型,这种缺乏内聚力的音型的使用,正是登高的目的与登高的效果之间矛盾的反映。

到了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情况却有了明显的不同。出句和对句之间的平仄对得十分整齐,同时音型的结构也十分整齐。只要对照一下中古音(中古音参看参考书,[3][4]为排印方便,个别音进行了改写)就可以看出:第一个字都是唇音声母(“无”的声母是“m-”,“不”的声母是“p-”),第二个字都是鼻音韵尾(“边”和“尽”的韵尾都是“-n”),第

三、四两个字都是舌根音韵尾(“落木”的韵尾是舌跟塞音“-k”,“长江”是舌跟鼻音“-ng”),第

五、六两字是重言,即叠音(“萧萧”和“滚滚”)。因为对句的第七个字要求押韵,而出句的第七个字没有押韵的要求,所以这里没有讨论第七字。如果不管第七字的话,那么前六个字的音型就构成了以下十分整齐的对称形式:

出句:唇音/鼻音/舌根音/舌根音/叠音/叠音 对句:唇音/鼻音/舌根音/舌根音/叠音/叠音

音型具有使思想感情集中的内聚力,如此整齐的音型说明诗人思想情感十分集中。当诗人登高之后,眼前所见到的景物的衰败与萧疏,被诗人用具有能集中思想感情具有内聚力的音型的诗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愧为千古名句。

第三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写景“转入”抒情,因此在出句中没有太多相似的音型,或者说音型不太集中,也同本联的平仄与标准格式有一定的出入表达相同的意思。换言之,这一联的音型不一致,平仄也不太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句的第

二、

四、六个字,这三个音节都使用鼻音韵尾的字,即“年”、“病、”“登”,形成了以下的形式:

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几个音节刚好处在诗句的节拍点上,构成了间隔的相似音型,起过度作用,为后文出现更为集中的音型作了充分的准备。

到了第四联的出句“艰难苦恨繁霜鬓”,除了第三个音节(即“苦”字)以外,其他六个字都使用了鼻音韵尾的音节:

艰难苦恨繁霜鬓

第三个音节虽然没有使用鼻音韵尾的字,因为第三个音节并不是律诗诗句的节拍重点,即使如此,诗人仍然在对句“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第三字和第四字(即“新”、“停”二字,俩字的韵尾分别是-n和-ng)连续使用了两个带有鼻音韵尾的音节对出句进行了有力的补充。这一连串的鼻音韵尾(而且前有准备,后有补充的连续使用,十分有力而集中地将当时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多病、疾病缠身等无法排遣的万端愁绪充分展现出来。

可见音型在诗歌中是明显地为思想内容服务的,它虽然比平仄和节奏更加难以掌握,但杜甫仍然运用得炉火纯青。

四、意象

“所谓意象,也就是诗歌艺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5](P17)杜甫善于使用各种语词构成的意象群来为作品的内容服务。在《登高》中,首联一开始就描绘了“风、天、猿、渚、沙、鸟”等各种意象,并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等不同的动态语词对其进行描述,把一个巨大的空间展示在读者面前,而且这个空间的所有景物都在活动着,是动态的。紧接着,诗人在第二联把注意力集中在“落木”和“长江”这两个意象上,并在前面使用了“无边”和“不尽”分别对其进行修饰,在后面又使用了“萧萧下”和“滚滚来”对其进行描述,整个意象群给人产生广袤无边之感,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整体。虽然作者在这两联中没有直接使用表示时间的语词,但读者不难发现其深层意义中暗示着时间的无限,因为所有事物的运动都必须以一定的时间作为存在的形式“下”、“来”等运动的延续必须以时间的延长做保证。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名词性意象“落木”是“无边”的,“长江”是“无边”的,同时动词性意象“萧萧下”也具有“无边”的特点“滚滚来”也具有“不尽”的特点。这就增加了诗歌意象的语义张力,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品味的余地。概言之,前两联给读者的印象是:在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有无限的秋景在不停地激烈运动着。第三联中,作者描述了一个老弱孤独、百病缠身的诗人独自一人登台悲秋的情景诗人使用了“万里”、“百年”、“常”、“多”等语词,这些语词的时空,一方面是前面两联展示的时空的继续,另一方面,它们的时空比前面两联缩小了,虽说“万里”和“百年”的时空也不算小,但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无边”和“不尽”相比。同时,“作客”和“登台”的运动程度也减缓了,更是无法与“萧萧下”和“滚滚来”相提并论。至于“客”和“独”的语词,更是明显地表达了“空间小了,时间短了”的语义。从而为第四联所描述的更加短暂的时间和更加狭小的空间作了有效的铺垫。在第四联中,诗人的笔触更加细腻地落在鬓上丝丝白发的“小”和新停的浊酒杯的“静”上,即使还有一些动态的东西,也变成了“艰难”、“潦倒”、“恨”、“苦”等展示内心活动的语词。在这联中,前面那种巨大的空间、无限的时间、复杂的景物、激烈的运动早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狭小的空间、短暂的时间、简单的景物、缓慢的活动。可以说时空在这联中被压缩到了诗中的极限。从而,个人的渺小与造物主的庞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极大的反差。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诗人却长期飘泊,如今暮年多病、举目无亲,这样的境遇怎能不使诗人感到悲愁和凄苦呢?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苦楚就在这些意象群的对比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们可以认为:杜甫的“诗律细”等语是有所指的,不可能只是按一般诗律的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要求写出来的诗作就让“群公”向他求教,他自己也没有必要如此夸耀。试想:如果只是按照诗律书上押韵、平仄、对仗的规定写出来的诗,历代真是太多了,就是到现在,只要是学过诗律的人,按照要求去做也是不难办到的。所以,杜甫在运用诗的语言形式方面一定有独到之处是成立的。黄庭坚曾经评价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父书》),黄氏的本意也许是指杜甫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杜甫以前的人用过的。换言之,他是说杜甫诗作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出处。黄氏的这种看法显然是有偏颇的,我们不能全取。但是,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指杜甫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出处,并且用得恰倒好处,没有一个字是虚设的,这却是杜甫律诗的精妙所在。

第18篇:杜甫《登高》实用教案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讨论,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师:回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所以,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唉!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四、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第19篇:杜甫 登高 教案[优秀]

登高

[语文常识] 四言律诗 四联八句皆对仗

[背景] 诗人54岁羁旅夔洲时所写。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加上晚年多病,潦倒穷苦于秋日登高之际,触景生情,不觉悲从中来,于是写了本诗。

[分析] 风急始触觉天高继视觉猿啸听觉哀感觉

--秋高气爽,秋风阵阵,伴随着凄厉的猿啸,真个使人悲秋之情油然而生。---山上。接着是山下,山下是: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清沙白,鸟儿盘旋飞翔,--山下江中 接着,诗人又放眼望去,但见:

无边落木夔洲多山,山高林密,所以落木无边萧萧秋风强劲,可闻“萧萧”之声下

不尽三峡水急,江水长流,所以“不尽”长江滚滚来波涛汹涌,江流湍急,可见“滚滚”之状。

[思考题] 一 前四句是写景,但着眼点不同,

“风急”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微观的角度,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来表现三峡的具体景物。这些景物,既具有三峡的地域特征,又有深秋的季节特点:深秋天高,峡谷风大,洲渚清寒,沙石露白,猿猱哀鸣,飞鸟低翔,无不形象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用写意渲染的手法,来表现秋季的整体景观。夔洲多山,山高林密,秋风阵阵,落木萧萧,波涛汹涌 江水长流,“萧萧”“滚滚”“无边”“不尽”,竭尽绘声绘色之能事。

这四句写景,时而写山,时而写水、时而微观,时而宏观,时而工笔,时而写意,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交织组合,构成了一幅富有立体感的图景,有力的渲染了登高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诗人的特定的心绪,奠定了全诗“悲秋”的基调。 万里离家万里悲秋遇秋而悲常长期漂泊作客独在异乡为异客

--叹息自己长期漂泊的困顿遭遇。

百年一般指有限的人生,这里指暮年多病独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登台登高望乡

--感慨自己垂暮多病的孤独处景,抒发悲苦的情怀。

这两句诗的容量极大,起码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羁旅之思“万里”“常作客” 二,怀乡之情,正是由于倦于漂泊而动了乡关之思,才会有登高之举。三,垂暮之叹,诗人想到“百年”易逝,人生苦短,自己就像秋风中枝头的黄叶一样,更是悲从中来。四,衰病之哀,衰病的身体,还禁得起多少生活的折磨?抱病独登台,其落寞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的情感和这首诗的主题,有羁旅之思进一步上升到忧国忧的爱国之情。

艰难苦恨包含着对这动荡不安的局势和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深沉忧虑,家愁国难,使得繁霜鬓两鬓霜丝繁生。,

本想借酒浇愁,却因潦倒身体多病,衰弱不堪,更兼忧思难解,所以新停浊酒杯 [思考题] 一 前四句是写景,但着眼的角度不同:

“风急”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微观的角度,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来表现三峡的具体景物。这些景物,既具有三峡的地域特征,又有深秋的季节特点:深秋天高,峡谷风大,洲渚清寒,沙石露白,猿猱哀鸣,飞鸟低翔,无不形象鲜明,使人有身临其景之感。

“无边”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用写意渲染的手法,来表现秋季的整体景观。夔洲多山,山高林密,秋风阵阵,落木萧萧,波涛汹涌,江水长流,“萧萧”“滚滚”“无边”“不尽”,竭尽绘声绘色之能事。

这四句写景,时而写山,时而写水,时而微观,时而宏观,时而工笔,时而写意,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交织组合,构成了一幅富有立体感的图景,有力的渲染了登高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诗人的特定心绪。奠定了全诗“悲秋”的基调。

万里离家万里悲秋遇秋而悲常期漂泊作客在异乡为异客---叹息自己长期漂泊的困顿遭遇,

百年一般指有限的生命,这里特指暮年。多病独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登台登高望乡。感慨自己垂暮多病的孤独处境抒发悲苦的情怀

这两句诗的容量极大,起码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羁旅之思“万里”“常作客” 二,怀乡之情,正是由于倦于漂泊而动了乡关之情,才会又登高之举。三,垂暮之叹。诗人想到“百年”易逝,人生苦短,自己就像秋风中枝头的黄叶一样,更是悲从中来。四,衰病之哀,衰病的身体,还禁得起多少生活的折磨?抱病独登台,其落寞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的情感和这首诗的主题,由羁旅之思进一步上升为由国有民的爱国之情。

艰难苦恨包含着对这动荡不安的局势和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深沉忧虑,家愁国难使得繁霜鬓两鬓霜丝繁生,

本想借酒浇愁,却因潦倒身体多病,更兼忧思难解,所以新停浊酒杯。

第20篇:《登高》杜甫_的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除了这些还有吗?结合背景来了解作者。 杜甫身逢战乱,

2、在诗歌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悲伤的感情的?并且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恨:时世艰难,而自己命途多舛,两鬓苍苍,功业无成。 停:穷困潦倒,没酒可喝,郁积在胸中的愁闷无法得到宣泄。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

3、诗歌中的悲是由什么引发的?

明确:登高所见的秋景。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 我们把这些寄寓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补充: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饶。 菊花:象征隐逸、脱俗、高雅。 猴猿:表现哀伤、孤寂、愁苦。

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它们的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4、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①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②高天: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③哀猿: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④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⑤回鸟: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⑥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⑦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四、内容总结

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五、方法总结

1、意象分析法:

抓住诗中的意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2、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杜甫《登高》教案2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为本次教学的意境目标。

四、整体感知

1、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

五、重难点的学习及目标达成过程。

品味鉴赏(提问 讨论 答问 点拨 解疑)

首 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 导:

3、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 : 凄凉,凄清、高远,广阔

情感 :“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

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 难苦恨繁霜鬓”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 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 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六、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忧愤苦闷

七、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1、对仗工整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 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总结: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八、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2 喜欢画画的可以把自己对本诗的理解用画画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杜甫登高
《杜甫登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