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关羽个人介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3 15:07:1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关羽 忠

1、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2、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听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故事背景-----关羽在曹营写给刘备的书信

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4、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文天祥

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故事

1、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故事

2、至元十九年(1282)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推荐第2篇:关羽故事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将领,有万夫不当之勇。相传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关羽的兵器为青龙偃月刀,坐骑为曹操所赠的“赤兔马”。后世敬重他的忠义勇猛,尊称他为关公、关老爷,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因此也被称为关圣帝君、关圣帝、关帝君、关帝等。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温酒斩华雄: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

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败走麦城:建安二十四年,关羽

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军威大振,曹操曾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一年,刘备大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关羽则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才华英武,希望招降关羽。于是派张辽,张文远游说关羽。同意暂时归降曹操,但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要确保兄嫂安全;三是如有刘备消息要立即离去,曹操不能阻拦。

曹操爱才心切,只得同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关羽真心归降。曹操给了关羽极高的待遇,封他为汉寿亭侯,上马金,下马银,赐予“赤兔马”。作为报答,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立下大功。

有一天,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于是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为了留住关羽,避而不见。关羽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路之上关羽遭到了层层拦阻,但他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这五关分别是: 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单刀赴会:公元215年,刘备为完成三足鼎立

之势,需要夺取西川,以立其业,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州。吴国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始终不放弃夺回荆州的想法,因此吴国派关羽的相识鲁肃设酒宴,邀请关羽过江到东吴,席间埋伏刀斧手欲杀之。关羽久战沙场,熟读兵书,早知是计,便有所准备。故而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提着宝刀,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他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以脱身。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挫了吴国的锐气,打消了孙权要回荆州的念头。

关羽陵,中国现有三处关羽陵墓。一是关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称为关庙;二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三是当阳关陵,唯此处按皇帝陵寝定制,有乾隆赐《威震华夏》匾额;是埋葬蜀汉名将关羽尸骸的地方。相传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与孙吴交战,兵败被杀后,吴主孙权将其首级运至洛阳送给曹操,同时以诸侯之礼将其尸骸葬于当阳。而曹操也以其有过不杀的生死情义把其头厚葬于洛阳,因此关羽便有了身首异地的两个陵墓。因此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墓称为陵,王侯墓称为冢,百姓墓称为坟,而圣人的墓被称为林。孔圣人的墓不就叫孔林吗,关羽乃是武圣,其墓故称为关林。

推荐第3篇:三国演义关羽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关羽就是一位为历代仁人志士推崇的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本文从忠贞神勇、义薄云天、刚愎自用、因小失大,对其形象作辨证的分析。

【关键词】忠贞神勇 义薄云天 刚愎自用 因小失大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它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五大时期近百年的历史。

《三国演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成就最高。它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特别精彩的是对战前准备的描写:敌对双方如何确定战略战术,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刺探虚实,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都写得十分生动逼真。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浅作分析:

一、关羽的忠贞神勇、义薄云天

作为《三国演义》刻画的风云人物,关羽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精神。是作者极力颂扬的英雄式人物,也是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质。

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豪气冲天、一身正气

小说开始描写关羽一出场便显出英姿勃勃、豪气冲天之威。“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之所以逃难到江湖之中,是因为主持正义,杀了仗势欺人的豪霸。这正是一个忠义神勇的大将的形象。小说在有关羽的情节中,只要是有可能,都要描写他的威武形貌,把他身穿绿袍、坐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多次描写,并塑造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英雄形象。

2、忠贞不

二、知恩图报

关羽虽只是一名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在极其危险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前来劝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今天我虽然身处绝境,但已经视死如归!”辽曰:“兄今即死,其罪有三。”公曰:“汝且说我那三罪?”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关羽听了以后,觉得好象有一定的道理。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这三件事,首先说到降归大汉,其次说到保护兄长的妻子,最后说到寻找刘备,既有原则,又有策略;

3、武艺超群、威震华夏

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这一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中对关羽的武功也很是推崇,虽然不能说是天下无敌,但绝对也是数一数二的,关羽的神勇主要表现在神速迅猛和智勇兼备两方面。小说突出描写关羽的神勇,围绕着塑造关羽的形象,从多侧面多角度刻画关羽的武艺高强,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武英俊的豪杰。构成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

当然作为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绝非只有匹夫之勇,关羽的谋略在“千里走单骑,单刀赴宴,水淹七军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战场上的神勇与战场外的英雄气概、超人的顽强意志,相得益彰,使得关羽这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尽显英雄本色。

二、关羽的刚愎自用,因小失大

作为一代的英雄人物,关羽也并非完美无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的提高,他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作者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正因为他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义薄云天,使之威震华夏。也因此而使他居功自傲,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他因小失大,给蜀汉事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对内居功自傲,争强好胜,不善于与周围人处好关系。对外缺少长远战略眼光,优柔寡断,甚至粗暴无礼。丢了身家性命,害了刘备与张飞,败了蜀汉帝业。可见他虽忠勇无双,但却无深谋远略,只能是以他的忠仁勇义流传与世,而不能具有政治家、战略家之远见卓识。

先看关羽对内争强好胜、不睦人情这一点。关羽听说刘备收了马超,并知道马超武艺高强,于是就要从荆州入川来与马超比试高下,幸好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说服他才避免了他的这次行为。 同样,当刘备做了皇帝,封关、张、赵、马、黄并列为“五虎上将”时关羽就很不服气。诸葛亮的信中和费诗的话中均肯定了关羽高于其他几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关羽的高傲心理,才使他取消自己不合理的要求这一点。

荆州的失去也可看作是蜀汉事业的转折点。暂且不说荆州之丰裕富足,先看它作为军事要塞的一面。荆州是屏障,可以抵御吴、魏的进攻,保证蜀汉人民的安宁;同时,它也是入口,只有从这里打开缺口,才可以进一步入侵蜀汉内地。失去荆州,在军事战略位置上,蜀国已陷于被动。再看,荆州之失,关羽之死,使得刘备、张飞悲痛欲绝,为了复仇,丧失了理智,忘记了“联孙抗曹”的基本路线,使得他们相继为此丧命,也造成了巨大的军事损失,蜀汉王国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败。虽然有诸葛亮力挽狂澜,便最终未能避免亡国的悲剧。可以说,关羽的刚愎自用,高傲自大,对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可以说,关羽对蜀汉王国的衰败,难辞其咎,害己害人害国,其悲剧命运可叹、可悲!

总之,关羽的性格是十分复杂而鲜明突出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关羽这一文学形象。他起初是一位义薄云天的豪杰,英勇善战的英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关羽由一个普通的马弓手已经成长为勇冠三军,功高卓著的“五虎上将”之首。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迅速地膨胀,变得刚愎自用。关羽性格的发展,正是他个人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也给蜀汉事业带来了莫大的损失。但是作者如此刻画描写,不但没有影响关羽这个英雄形象的壮美,反而更加真实可信,至今为人们所推崇。

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

参考文献

[1] 《三国演义》(一百三十回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2] 《明代小说简史》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3] 《中国小说简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推荐第4篇:关羽崇拜

关羽崇拜

李国文 (北京)《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9日

09 版)

关帝崇拜,在中国根深蒂固,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感到奇怪:“鬼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若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著显赫,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尤其怪的,由于崇拜,其身份也由侯而王而帝,一路上升,到清代达到最高峰。据说满清未入关前,就将《三国演义》一书译成满文,以为从政规范。据《清史稿》卷84《历代帝王陵庙》条载:“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以壮缪原谥,未孚定论,更命神勇,另号灵佑。”一下子给捧到天上去了。

北宋以前,中国人对于三国的历史观,没有“汉贼不两立”的排曹尊刘的看法。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在《魏纪》首章写了长篇文字,论述为什么以魏记年,而不以蜀记年的理由。到了南宋,可怜到只有半壁江山,长江以北,都为辽、金或元等异族占领,危亡意识使得一些文人特别强调正朔观念。南宋的朱熹,是个狂热的儒家原教旨主义者,他是以蜀绍汉的主张者之一。而《三国演义》恰恰就是全面贯彻朱熹主张,而谬种流传的一部文学作品。所以,关羽的忠贞报国,不事二主,从此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规范。

满清统治者吸取和承接汉文化,当然是得人心之举,而推重关羽,对于号召汉人的效忠尽力,矢诚不二,为其所用,更有政治利益上的考虑。最起劲者莫过于乾隆,对关羽死后的谥,也要改动。四十七年十一月上谕:“关帝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臣所谥,并非佳名。陈寿又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有私见,遂亦不为论定,岂得为公?从前世祖章皇帝,曾经降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而正史犹存旧谥,阴寓讥评,非所以传信万世。今当抄录四库全书,不可相沿旧习。所有志中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东华录》)

且不说满清统治者这种文化专制主义令人喷饭,也让我们看到《三国演义》这部文学读物之神化关羽,实在厉害。其实,在陈寿的《三国志》里,“后主景耀三年,追谥羽为壮缪侯”,当有所本,定非妄撰。而乾隆皇帝突然来劲,还包括他的老子雍正,给关羽正名,除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政策,使文化服务于政治需要,也是觉得这个“缪”字怎么看也不顺眼。据谥解,武功不成曰“缪”,事理不明曰“缪”,谬种流传的“谬”,也与“缪”通,有给关老爷脸上抹黑之嫌,遂跳出来动用行政手段干预。

综其一生,关羽之壮,毫无疑义,关羽之缪,不可原谅。所以这个褒中有贬的谥,对他来说,应该说是相当准确的。

关羽的过五关也好,走麦城也好,单刀赴会也好,水淹七军也好,后来人的看法,大致能取得共识。独有降操、释操这两件事,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拜把子兄弟张飞,就因他降了曹操,差点杀了他;而如李卓吾,则赞美“云长是圣人,是佛!”观点截然对立:褒者褒他,义薄云天,义重如山,因此降操是光荣的,释操则是高尚的。贬者贬他,臣服曹操,失了大节;华容道放曹操一条生路,失了大职,便是不可饶恕的罪恶。

中国人好绝对化,好则全好,坏则全坏。伟大的人物绝对要一无瑕疵,而被否定的角色则一无是处,哪怕有一点点对的地方也是错的。一些历史人物总是盖棺论定不了,就因为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卷进了太多的感情用事的成分。欲美化者,恨不能连伟人放个屁也是香的,其错当然也就错得正确;同样,欲丑化者,那个绑在耻辱柱上的人,肯定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的货色了。

应该看到关羽所以成神,是有相当群众基础的:一,因为《三国演义》把他写成能敌万人,是仁义之师,是必胜之将。老百姓深知对付万恶的作威作福的统治者,还是青龙偃月刀最为管用。降魔压邪,扶善反恶,需要关羽这样有力量的神。二,在中国人的神鬼文化中,关羽是最具有人间色彩的神。在书中,他是“义”的化身,这个“义”,在老百姓看来,更多的是江湖义气的“义”。施之以恩,报之以德,款之以情,还之以义,这“义”,正是那些毫无安全感的小民们,所期求的相互之间的盟契基础。三,关羽的“义”与正义、大义,不完全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而是以自身的价值观、利害观为标准的。无论你是谁,刘备也好,曹操也好,只要一片真心,以诚相待过我,那你在危急中,我必能拔刀相助,豁出身家性命,虽万死而不辞来回报。这也正是人们不敬别的神,独敬关羽的缘故。

从帝王的角度,需要这样忠心不二的神,来鼓舞民心,激励士气,实施统治;从百姓的角度,需要这样仗义正直的神,庇护弱者,保佑良善,得到信仰的力量。由此,也可以了解这部古典文学永盛不衰的原因了。“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公案,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但是,小说造神,只有这部《三国演义》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范例。小说的一个人物,能够跳出小说文本,变成一个远比书本上所刻画的那个形象更高大、更威武的神灵,名垂万世,不能不说是作家创造出来的文字奇迹。

近数百年间,中国人信关帝、关圣、关公菩萨者,几乎与崇敬孔夫子的人数等量。全国各地都有关帝庙,但未必都有文庙。而一般人家礼拜孔夫子的,远远没有供奉关羽的多。这种被万民景仰的程度,真使那些生前恨不能成为上帝、死后便被人努力忘记者,在九泉下难以瞑目。造神,本是中国人最爱玩的一种骗人游戏。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造神来愚弄老百姓,或者索性造自己为神,鼓吹个人迷信,让大家顶礼膜拜。但不论造得多么神乎其神,终究有倒牌子的一天。

只有《三国演义》造出来的这个关帝,具有想象不到的长远生命力。看来三国的故事,一时半时还讲不完,关老爷的话题,也总会有人感兴趣的。

(作者为著名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等多种大奖)

关羽,真神!

蒋子龙(天津)《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9日

09 版)

中国的神,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人造的,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另一种是人变的,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关羽、岳飞。人造的神,高高在上,安享人间香火。人变的神,离人间很近,人间冷暖,世道沧桑,都会影响到他的神性与神位。过去的封建帝王,在位时个个都是“真龙天子”,连上界的诸神都要听其差遣、为他们服务。一旦王朝覆亡,立即便跌下神坛,还原为人,甚至还会被大泼赃水。

中国老百姓也习惯于崇神拜仙,虽然近年来进行了民族反思,把许多神话打破了。但是就在这个反英雄的时代,人们看似热衷于毁神,实际却更渴望能有真神出来救世,不然9米高的孔子塑像,怎会突然矗立于**对面?引起轰动和争论后又悄声挪了个地方。中国邮政即将隆重推出首套关羽特种邮票;由甄子丹、姜文、孙俪联袂主演的电影《关云长》公映后,媒体报道还将有4部关羽题材的影片陆续出炉。还有一说:审查部门嫌关羽题材太多太热,想砍掉一些……一文一武、一圣一帝,无论是放是禁,都已经说明问题了。

老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公映许多年来,在片中扮演关羽的青岛演员陆树铭,一直大受社会欢迎,走到哪里都被当做“关老爷般地敬奉”,这甚至因此而改变了他的戏路和生活,他自觉胸中平添了一股忠义之气,“关老爷”仿佛就站在他身后,敢于出头做好事,很长时间不能接演其他角色,更绝无可能再演反派人物。一个角色竟然对演员具备这样的影响力,不也是颇为神奇吗?

由人变成神,至少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有口皆碑的丰功伟绩。关羽神勇异常,一生战功赫赫:诛文丑杀颜良、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青龙偃月势挟风雷,美髯飘动绝伦逸群。陈寿在《三国志》中称关羽“威震华夏”。蒋星煜先生考证说:“整部《二十四史》,也未有任何名将有过„威震华夏‟的声势。更值得注意的是„群盗或遥受羽印号‟,这说明除魏、蜀、吴三国公卿百官之外,流落社会上贩夫走卒以及流氓无产阶级也都对关羽心悦诚服,愿意为之驱使。”

只有具备大本事、真本事,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人们才会确信他能护佑大家。所谓“真本事”是不能弄虚作假、编造历史,时间一长若想不露馅是不可能的,一旦被戳穿,便要跌下神坛。关羽从解白马之围获封汉寿亭侯到成神,经受了900余年的漫长考验,经历过许多朝代更迭,他的声望几乎是呈直线上升。公元1102年宋徽宗先封关羽为“忠惠公”,过了6年又觉得不解气,再加封他为“崇宁真君”、“义勇武安王”;万历十八年(1590年)明神宗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22年后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到1879年(光绪五年),关羽的封号又追加成“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帝君”,简直要把世间好词都加到关羽头上。

如此这般,先后曾有16位皇帝,23次为关羽颁旨加封,且一个比一个高。至清朝中期,“全国就约有关帝庙30余万座,仅北京就有116座”,其数量之多,居各种庙之首(《文史参考》2011年7期)。成神就要有神性、神品,关羽的品行恰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寄托着万千民众的道德精神,日月可鉴,妇孺皆晓,所以被尊为“万世人极”。

关羽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一个“忠”字上,其次是义、仁、勇、烈……气贯千秋,亘古一人。而且“赤面秉赤心”,内外一致,“隐微处不愧青天”,磊落落、坦荡荡,人前背后都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凡成了神又被推下神坛的,人格上一定有大缺陷,做的那些上愧青天、下负百姓的事一旦曝光,头上的光环便立刻消散,为人民所不耻。

关羽还活着时,就已经跟神差不多了,即使受挫或失败,也能成就千古名句,被传为美谈。如“刮骨疗毒”、“华容道义释曹操”、“大意失荆州”、“走麦城”……如此生得忠勇,死得伟烈,纵然被杀,也令人觉得不馁反雄,不丑反美。而杀他的人反而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孙权就急忙将关羽的首级给曹操送去,想转嫁恐惧和祸患,曹操却将关羽的头颅厚葬于洛阳,孙权随后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身躯葬于湖北当阳。人死后仍能让曹操、孙权如此敬畏,可见关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神性。然后便在各种民间传说中频频“显灵”、“显圣”,救苦脱危,广济民生,其英灵之威在社会上越传越神。

人变的神,之所以能越来越神,是因为社会上正需要这尊神。需要是因为欠缺。缺少信仰的时代,关羽的忠忱便成了稀有品质;商品社会唯利是图,而关羽却是“春秋大义”、“义薄云天”。当散漫、怯懦、自私成为风气时,关羽的勇武、骨子里的刚硬,在现代人眼里似乎只有神才能办得到。关羽身上集中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他怎能不成神?他的成神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成全民意,顺乎历史潮流,因此才会“儒佛道三教并尊,士农工商四民同拜”,凡是人们能想得到的行业,诸如剃头刮脸、描金制革、屠宰典当、治病除灾、辟邪驱恶、开饭馆、办酱园、设武馆、建学校、做衣服、磨豆腐等等,有100多种职业拜奉关羽为“祖师爷”或“保护神”。他真是“万能之神”,全民崇拜。

这又因为他曾是人,他这个神是人的“升级版”,能实实在在地折射出人的理想和愿望,所以才愿意拜他、求他,相信他能理解人间疾苦。

(作者为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中国的神,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人造的,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另一种是人变的,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关羽、岳飞。人造的神,高高在上,安享人间香火。人变的神,离人间很近,人间冷暖,世道沧桑,都会影响到他的神性与神位。过去的封建帝王,在位时个个都是“真龙天子”,连上界的诸神都要听其差遣、为他们服务。一旦王朝覆亡,立即便跌下神坛,还原为人,甚至还会被大泼赃水。

中国老百姓也习惯于崇神拜仙,虽然近年来进行了民族反思,把许多神话打破了。但是就在这个反英雄的时代,人们看似热衷于毁神,实际却更渴望能有真神出来救世,不然9米高的孔子塑像,怎会突然矗立于**对面?引起轰动和争论后又悄声挪了个地方。中国邮政即将隆重推出首套关羽特种邮票;由甄子丹、姜文、孙俪联袂主演的电影《关云长》公映后,媒体报道还将有4部关羽题材的影片陆续出炉。还有一说:审查部门嫌关羽题材太多太热,想砍掉一些……一文一武、一圣一帝,无论是放是禁,都已经说明问题了。

老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公映许多年来,在片中扮演关羽的青岛演员陆树铭,一直大受社会欢迎,走到哪里都被当做“关老爷般地敬奉”,这甚至因此而改变了他的戏路和生活,他自觉胸中平添了一股忠义之气,“关老爷”仿佛就站在他身后,敢于出头做好事,很长时间不能接演其他角色,更绝无可能再演反派人物。一个角色竟然对演员具备这样的影响力,不也是颇为神奇吗?

由人变成神,至少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有口皆碑的丰功伟绩。关羽神勇异常,一生战功赫赫:诛文丑杀颜良、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青龙偃月势挟风雷,美髯飘动绝伦逸群。陈寿在《三国志》中称关羽“威震华夏”。蒋星煜先生考证说:“整部《二十四史》,也未有任何名将有过„威震华夏‟的声势。更值得注意的是„群盗或遥受羽印号‟,这说明除魏、蜀、吴三国公卿百官之外,流落社会上贩夫走卒以及流氓无产阶级也都对关羽心悦诚服,愿意为之驱使。”

只有具备大本事、真本事,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人们才会确信他能护佑大家。所谓“真本事”是不能弄虚作假、编造历史,时间一长若想不露馅是不可能的,一旦被戳穿,便要跌下神坛。关羽从解白马之围获封汉寿亭侯到成神,经受了900余年的漫长考验,经历过许多朝代更迭,他的声望几乎是呈直线上升。公元1102年宋徽宗先封关羽为“忠惠公”,过了6年又觉得不解气,再加封他为“崇宁真君”、“义勇武安王”;万历十八年(1590年)明神宗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22年后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到1879年(光绪五年),关羽的封号又追加成“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帝君”,简直要把世间好词都加到关羽头上。

如此这般,先后曾有16位皇帝,23次为关羽颁旨加封,且一个比一个高。至清朝中期,“全国就约有关帝庙30余万座,仅北京就有116座”,其数量之多,居各种庙之首(《文史参考》2011年7期)。成神就要有神性、神品,关羽的品行恰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寄托着万千民众的道德精神,日月可鉴,妇孺皆晓,所以被尊为“万世人极”。

关羽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一个“忠”字上,其次是义、仁、勇、烈……气贯千秋,亘古一人。而且“赤面秉赤心”,内外一致,“隐微处不愧青天”,磊落落、坦荡荡,人前背后都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凡成了神又被推下神坛的,人格上一定有大缺陷,做的那些上愧青天、下负百姓的事一旦曝光,头上的光环便立刻消散,为人民所不耻。

关羽还活着时,就已经跟神差不多了,即使受挫或失败,也能成就千古名句,被传为美谈。如“刮骨疗毒”、“华容道义释曹操”、“大意失荆州”、“走麦城”……如此生得忠勇,死得伟烈,纵然被杀,也令人觉得不馁反雄,不丑反美。而杀他的人反而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孙权就急忙将关羽的首级给曹操送去,想转嫁恐惧和祸患,曹操却将关羽的头颅厚葬于洛阳,孙权随后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身躯葬于湖北当阳。人死后仍能让曹操、孙权如此敬畏,可见关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神性。然后便在各种民间传说中频频“显灵”、“显圣”,救苦脱危,广济民生,其英灵之威在社会上越传越神。

人变的神,之所以能越来越神,是因为社会上正需要这尊神。需要是因为欠缺。缺少信仰的时代,关羽的忠忱便成了稀有品质;商品社会唯利是图,而关羽却是“春秋大义”、“义薄云天”。当散漫、怯懦、自私成为风气时,关羽的勇武、骨子里的刚硬,在现代人眼里似乎只有神才能办得到。关羽身上集中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他怎能不成神?他的成神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成全民意,顺乎历史潮流,因此才会“儒佛道三教并尊,士农工商四民同拜”,凡是人们能想得到的行业,诸如剃头刮脸、描金制革、屠宰典当、治病除灾、辟邪驱恶、开饭馆、办酱园、设武馆、建学校、做衣服、磨豆腐等等,有100多种职业拜奉关羽为“祖师爷”或“保护神”。他真是“万能之神”,全民崇拜。

这又因为他曾是人,他这个神是人的“升级版”,能实实在在地折射出人的理想和愿望,所以才愿意拜他、求他,相信他能理解人间疾苦。

关羽,真神!

(作者为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我们村的关老爷

陈忠实(陕西)《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9日

09 版)

在我尚不知晓关羽或关云长为何人的童稚时期,却已知道关老爷这尊神。岂止知道,而且和关老爷左右为邻,距离不过五六十步。自我有记事能力,便记着我家是村子西头第二家,头一家的院墙西边紧挨着一条颇深的沟,是下雨排水的天然洪道。这条沟的西沿上,坐落着一幢比普通农家更讲究的庙,方砖砌墙表面,琉璃小瓦苫顶,房脊高高耸起,砖头上有雕刻的吉祥图纹,这座庙俗称关老爷庙。村民平常简称为老爷庙,敬奉着关羽。我一出自家土门楼,第一眼便看见关老爷庙;从村子里走回家去,直对着我视线的也是这座关老爷庙;关老爷庙的北墙根下,是走出村子的西口,村民下地干活或出村办事,都从关老爷的庙墙根下走过。不仅是我,整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幼都和关老爷朝夕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几乎谈不上距离。

我后来才知道,在民间传说里,关羽谢世升天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管民间风雨的职司,任何一方地域的干旱雨涝或风调雨顺,全在这位风雨神的掌控之中。无需考究这个传说起自何时何方,既成的事实却非同小可。即如我眼见的灞河流域密集的大村小寨,几乎每个村子都修建着一座关公庙,敬奉着这位职司风雨的神。我生活的村子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不过三十多户人家,却不知早在多少年前已经修建起这座关公庙来,推想那时大约不过十几或二十几户农家,肯定由每户分摊建庙和雕塑关公神像的不菲的费用,可以想见村民踊跃情态里的虔诚。其实不难理解,以种植庄稼为唯一生存依靠的村民,决定粮食棉花收成丰欠也决定他们碗里吃食的稀稠乃至有无和身上穿戴的厚薄的关键一条,便是雨水,风似乎倒在其次。渭河平原这块沃土,庄稼生长最致命的制约因素,便是干旱,我查阅过西安周边3个县的县志,造成多次饥馑灾荒的原因,都是久旱不雨。敬奉关公祈求风调雨顺是村民们共同的心愿。

每年农历大年三十后晌,村子里的主事人便打开常年挂着铁锁的关公庙门,让几位村民打扫卫生,擦拭关老爷和护卒头上身上的尘土,点上两支又粗又长的红色蜡烛,再敬上三支香,然后跪拜叩头,再说几句祈求风调雨顺的话。接着,整个村子里的成年男人都来焚香跪拜祈祷来年有及时雨降下。我和小伙伴们围在庙门口,看着一个个年长的年轻的爷辈父辈的再熟悉不过的男人们,无论家道或富或贫无论性情属刚属蔫,站到关老爷塑像面前先鞠躬再跪拜时的表情,都是至诚至敬的。关老爷端坐庙堂正中,长耳几乎垂肩,浓眉大眼高鼻梁,满脸红色,黑色的胡须直垂到胸膛,威武里透着慈善,不动声色地看着一荏一荏跪拜他的村民。到得末了,主事人把我等在庙门口围观的小男孩一齐叫进庙去,教大伙抱拳鞠躬,再跪地叩头者三,最后让大伙跟着他齐声说,关老爷爱民如子,给俺多下及时雨……应该说,关公是我平生最早跪拜过的神。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是民间传统传说里的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冬去春来农事铺开的一个标志性时日。村子的主事人一早又去打开关老爷的庙门,打扫卫生再点蜡焚香,敲锣打鼓和拍铙钹的好手早已敲打得震天价响,村子里的男人们闻声赶来,长辈人跪在庙里,年轻的晚辈跪在庙门外边,我等小伙伴们随意择空档处跪下,叩头三次,然后一齐仰面对着关老爷的塑像,跟着主事人齐声祈祷,祈盼雨顺风调……那声音是浑厚的,也是震动庙宇发生回声的庄严的声响,更是虔诚的心愿之声。

干旱却几乎年年都在发生,有小旱,也有大旱,多在秋苗生长的关键时月,即伏旱。小旱修渠引水可以抗御,大旱就几乎面临绝收,村子的主事人便召集村民商议,用一种激烈悲壮的方式祈雨,当地人叫“伐马角”。同样是在职司风雨的关公庙里庙外举行,点蜡焚香烧裱,庙外锣鼓铙钹敲打着激烈紧凑的曲牌,男人们聚在庙里庙外,身上都披着象征下雨的稻草编织的蓑衣,自然都是长跪在地。突然会有一人跳起,从火盆里抽出一根烧得通红的细钢条,大吼一声,吾乃关老爷“通全”的黑乌梢,随之便把通红的细钢条从右腮戳到左腮……黑乌梢是说一种黑色的蛇,蛇是龙的民间化身,即取水地点在南山的黑龙潭。于是,整个村子的人便跟着那个“通全”了神灵的人到南山去,到黑龙潭里“取水”……我等一帮小伙伴聚在一旁,反复诵念两句民谣:云往西,关老爷骑马戴帽披蓑衣。帽是指遮雨的草帽,蓑衣也是遮雨的,都是预示着甘露降临。应验落雨甚少,依旧干旱居多,灾荒和饥馑避免不过。然而,每年农历大年三十和二月二对关老爷的虔诚祭拜,依旧进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明令禁止,这种传承了不知几百年的仪式才被废止了。

关羽忠勇孝义,在民间的影响也很广泛,却是隐性的,不像他职司风雨直接关涉千家万户每一个村民的生存。这样,村民们很少说或不说关公庙关帝庙,而通称关老爷庙或简称老爷庙,已显示着一种亲近的情感。

说来有趣,每当在媒体上看到当地驻军在天旱时节向天空发炮催雨成功的消息,我就会从记忆深处泛出村民敬祭关老爷的画面……

(作者为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关羽是风俗中人

熊召政 (湖北)《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9日

09 版)

2007年,我因为要写《三国的战争》这部书,花了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经历14个省市,行程近两万公里,几乎跑遍了所有的三国遗址。回到家中拣点沿途收集的资料及随手写下的笔记,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三国的众多遗址,列入县、市、省、国家四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两千余处。其中最吸引游客眼球并享名最久的,竟都是诸葛亮与关羽这两个人的纪念性建筑。纪念关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山西解州的关帝庙,河南洛阳的关林,湖北当阳的关陵等等。虽然庙堂性的纪念建筑,关羽比诸葛亮要少一些,但民间的纪念,关羽又远远超过诸葛亮,中国几乎每一个县都有关帝庙。

倘若遵循真正的历史,诸葛亮与关羽绝对不可能成为三国历史的轴心。尤其是关羽,文治谈不上,武功有得有失,特别是失荆州一役,竟惨败在吴国小将吕蒙手下,使本来实力最弱的蜀国雪上加霜,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民间的记忆与历史的记忆并不是一回事。历史重功绩,民间重道德。一个因自己的轻敌和孤傲而让敌人割了头颅的败军之将,为何成为众星捧月的英雄?岂止是一般的英雄,他自宋之后被许多皇帝追封,在明代达到了“圣”的地位。当时,文圣是孔子,武圣则是关羽,一文一武,堪为万世师表。从这一点说,中国的武将们,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他,即便是历史与民间都很看重的楚霸王项羽,也不能与关羽相比。比较之下,三国的头号政治家曹操以及关羽始终效命的刘备,也显得相形见绌了。

不过,关羽的武圣同孔子的文圣相比,多少有点底气不足。在历史中,凡集学问之大成者,谓之硕儒,谓之泰斗;凡集道德之大成者,则谓之宗师,谓之圣人。泰斗乃人之极品,而圣人则已不是人,而是神了。中国人虽然擅于造神,但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被捧到神的位子上。

关羽之所以成了神,有两个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二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先说朱元璋。这位和尚出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创造了大明王朝之后,便把“忠孝”二字定为立国之本。忠孝为本,耕读传家,是明代人广泛遵循的道德原则与用世法则。万历首辅张居正曾写过一幅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把朱元璋的帝治思想,阐述得清清楚楚。

在忠臣孝子被视为社会楷模的文化环境下,明代的文学艺术作品自觉不自觉地都会服务于这一思想约束与文化语境。大约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三国演义》,便带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用时下的观点说,罗贯中先生创作的《三国演义》是一部服务于帝王思想的主旋律作品。但不同的是,罗贯中没有给他笔下的人物贴标签、画脸谱,而是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让那些在宏阔历史画卷中粉墨登场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们既是历史人物,又是文学典型,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下二三十位。但全书贯穿的思想,始终离不开“忠孝”二字。刘备忠于汉室,诸葛亮与关羽,一个文忠,一个武忠,又始终对刘备忠心耿耿。数百年前,中国没有哪一部小说,能够像《三国演义》这样深入人心,究其因,一是三国那段历史波诡云谲;二是小说中人物生动逼真;三是其宣扬的忠孝思想,始终是中国人行世的道德追求。

应该说,因为有朱元璋的忠孝立国思想,因为有罗贯中的生花妙笔,才有了关羽成圣成帝的可能。客观地讲,诸葛亮与关羽两位忠臣,都塑造得很好。在文人的心目中,诸葛亮的地位更高,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道出了所有读书人对他的尊敬与怀念。但诸葛亮始终只能是“道统”中的楷模,而关羽则不一样,抬举他的,热捧他的,是历朝历代的“政统”。相比于道统,政统有着更加强大的影响力。道统提倡风气,政统提倡风俗。以此论之,诸葛亮是风气中人,而关羽则是风俗中人。

客观地讲,罗贯中塑造的诸葛亮与关羽都很成功,但为何诸葛亮不入政统的法眼呢?这乃是因为,文臣与武臣是有差别的。文臣忠于社稷,忠连着忧患。武臣忠于朝廷,忠却连着愚。与忧患相连,忠是有条件的;与愚相连,忠是无条件的。任何时候,对于政统来讲,愚忠总是最受欢迎。

关羽的履痕所在,我去过不少。从他的故乡到他殒命之地,从他被塑为“战争之神”的官渡到他兵败如山倒的麦城。每到一处,凭吊之余仍是凭吊。但是,当我于秋风中到了诸葛亮撒手人寰的五丈原,却不免感慨唏嘘,当场写下了一首七律:

卧龙离去谁弹泪,蜀水巴山响杜鹃。归辇犹闻笳鼓壮,卷戈谁抚铁衣寒。苍天不遂英雄志,大地空留烈士篇。难信金瓯能久缺,陇头司马定中原。

这首诗写于2007年的10月,虽然过去了5年,我思想的脉络没有任何改变。

(作者为著名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等奖项)

推荐第5篇:鬼神关羽

【鬼神关羽】

武将技:

武神——锁定技,你的每一张红桃手牌都视为【杀】,你使用红桃【杀】时无距离限制。

武魂——锁定技,任意角色每对你造成1点伤害,将获得一个梦魇标记。当你死亡时,你可以让持有最多该标记的角色判定:除非结果为【桃】或【桃园结义】,否则该角色立即死亡。

[Q]神关羽死亡时,如果场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拥有最多的梦魇标记,如何结算?[A]由神关羽指定其中一个角色进行【武魂】的判定。

[Q]被【武魂】技能杀死的角色,能否用【桃】救?[A]立即死亡,不能救。 [Q]杀死反贼神关羽时,是先判定【武魂】还是先摸3张牌?[A]先判定【武魂】。 [Q]如果最后只剩下主公和反贼神关羽,主公杀死神关羽时如何结算?[A]一旦满足游戏结束条件的局面出现,游戏立即结束,所有结算均停止。这种局面下主公获胜。

[Q]如果持有最多梦魇标记的角色比神关羽早死去,那么神关羽死亡时如何结算?[A]剩下活着的角色里拥有最多梦魇标记的人成为【武魂】的对象。

[Q]如果神关羽死亡时,场上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拥有梦魇标记,能否发动【武魂】?[A]不能发动。

[Q]神关羽算蜀势力角色吗?[A]神武将可以是任何国家的。

【圣光吕蒙】

武将技:

涉猎——摸牌阶段,你可以选择执行以下行动来取代摸牌:从牌堆顶亮出五张牌,拿走不同花色的牌各一张,然后弃掉其余的。

攻心——出牌阶段,你可以观看一次任意一名角色的手牌,并可以展示其中一张红桃牌,然后弃掉它或将它置于牌堆顶。

[Q]神吕蒙能否对自己发动【攻心】?[A]可以。

[Q]神吕蒙属于吴势力角色吗?[A]神武将可以是任何国家的。

【杨修】

武将技:

啖酪——当一个锦囊指定了包括你在内的多个目标,你可以立即摸一张牌,若如此做,该锦囊对你无效。 鸡肋——当你受到伤害时,说出一种牌的类别(基本牌,锦囊牌,装备牌),对你造成伤害的角色不能使用、打出或弃置该类别的手牌直到回合结束。 ◆弃牌阶段,若仅剩不可弃的手牌且超出手牌上限时,该角色需展示其手牌。例如,若指定的是装备牌,此时该角色2点体力,同时手里有两张【闪】和三张装备牌,弃牌阶段,该角色必须把两张【闪】弃掉,然后该角色展示这三张装备牌,结束他的回合。

[Q]杨修被【借刀杀人】指定成为目标时,能否发动啖酪?[A]不能,借刀杀人的目标只有一名角色,另一名角色是【杀】指定的目标。

[Q]杨修和另一名角色单挑进入局面后,该角色若使用【南蛮入侵】、【万箭齐发】等群体性锦囊,杨修是否能发动啖酪?[A]【南蛮入侵】,【万箭齐发】不能发动啖酪,因为锦囊目标仅有杨修一人。【五谷丰登】、【桃园结义】可以发动啖酪。

[Q]游戏中黄月英使用锦囊牌并指定多个目标时,黄月英的【集智】和杨修的【啖酪】按什么顺序发动?[A]这种情况黄月英可先发动【集智】技能,之后才轮到杨修选择是否发动【啖酪】。例如,若黄月英使用【五谷丰登】,则黄月英可先发动【集智】摸一张牌,然后翻开【五谷丰登】的牌,在黄月英选择牌前,杨修可先决定是否发动【啖酪】,之后再结算【五谷丰登】

[Q]使用【五谷丰登】后对杨修使用【无懈可击】,杨修是否还能发动啖酪?[A]杨修的啖酪在指定目标后立即发动,时机比【无懈可击】的时机更前。

[Q]对杨修使用【铁索连环】,杨修是否能发动啖酪?[A]如果只指定杨修一人为目标,杨修不能发动啖酪。如果指定了杨修和另一名角色,那么杨修可以发动啖酪。

[Q]若对杨修造成伤害的角色不是当前回合人,鸡肋的效果持续到谁的回合结束?[A ]鸡肋的效果持续到当前回合人的回合结束。例如:貂蝉发动离间,指定杨修和另一名角色A决斗,杨修受到1点伤害,指定角色A的基本牌,那么貂蝉回合结束后鸡肋的效果解除

[Q]若杨修只剩1点体力,受到伤害时,鸡肋在什么时机发动?[A]受到伤害时,也就是在进入濒死状态之前。例如:杨修1点体力时受到来自主公的1点伤害,杨修首先发动鸡肋,指定基本牌,然后杨修进入濒死状态,无人救回,杨修死亡,翻开身份忠臣,则主公只需弃掉所有除基本牌之外的牌

[Q]某角色被杨修鸡肋指定了基本牌后,本回合内该角色能否通过武将或武器技能使用(或打出)基本牌?[A]不能。例如:关羽被鸡肋指定了基本牌,那么他不能用红色的锦囊当【杀】使用或打出

[Q]被鸡肋指定一种牌后,能否将该类型牌当做其他类型牌使用或打出?[A]可以。例如:鸡肋了大乔的基本牌,大乔仍然可以将方片的基本牌当【乐不思蜀】使用

[Q]被杨修鸡肋指定了某一种牌后,能否通过手牌之外的方式使用或打出该类型的牌?[A]可以。杨修的鸡肋只对手牌有限制。例如:关羽被鸡肋了基本牌,他仍可以用已装备的牌当【杀】使用或打出,并且需要出【闪】时,仍然可以使用【八卦阵】判定。但判定结果若为黑色,则仍然不可从手牌中使用或打出【闪】。

[Q]某角色被鸡肋指定一种牌后,弃牌阶段能否将该种类的牌弃掉?[A]不能弃掉该类别牌。若弃掉其他种类的牌后仍然超出手牌上限,则需要展示自己手牌,然后弃牌阶段结束。 [Q]被鸡肋指定了某一种牌后,被【过河拆桥】手牌中的该类型牌,是否弃掉?[A]弃掉。被鸡肋指定的牌不能主动使用打出或弃置,被动的弃牌不受鸡肋的影响。

[Q]张角或司马懿被杨修鸡肋指定了某种牌后,能否将该类型牌用于修改判定?[A]不能。张角和司马懿修改判定的牌属于打出。注:张角可以用装备区的牌修改判定。

[Q]一次受到多点伤害时,杨修能发动几次鸡肋?[A]1次。每受到1次伤害只能发动一次鸡肋。

[Q]夏侯渊发动神速1指定杨修,杨修受到伤害发动鸡肋指定夏侯渊的装备牌,夏侯渊能否弃掉装备牌发动神速2?[A]只能弃掉装备区中的牌发动神速2,不能从手牌中弃掉装备牌发动神速2。

[Q]被杨修鸡肋指定了装备牌后,能否发动武器技能?[A]可以。被鸡肋指定装备牌只是不能从手牌中使用、打出或弃置装备牌。

[Q]被鸡肋指定某一种牌后,孙权能否发动制衡从手中弃掉这些牌?[A]不能。

[Q]被鸡肋指定某一种牌后,能否用此种类牌拼点?[A]可以。拼点不属于使用、打出或弃置。 [Q]于吉被鸡肋指定某一种牌后,能否将此种类牌用于蛊惑?[A]可以,但不能声明成为被鸡肋指定的种类。

[Q]于吉被鸡肋指定基本牌后,用基本牌蛊惑某种锦囊,被质疑后亮出,此牌是否弃掉?[A]弃掉。该牌作废后不属于任何人。

[Q]被鸡肋指定锦囊后,【铁索连环】能否重铸?[A]能。重铸不属于使用、打出或弃置。 [Q]被鸡肋指定某一种牌后,杨修在本回合死亡,鸡肋的效果是否还存在?[A]存在,持续到回合结束。

(资料来源 2011-1-20 11:22)

【典韦】

武将技:

强袭——出牌阶段,你可以自减1点体力或弃一张武器牌,然后对你攻击范围内的一名角色造成1点伤害。每回合限用一次。

★若同时用到当前装备的武器攻击范围时,不能弃掉这张武器牌。

★若仅剩1点体力时发动此技能,且进入濒死状态无人救回,则典韦死亡后,目标角色受到1点伤害。

[Q]武器牌是否包括手牌和已经装备的牌?[A]全包括。 [Q]强袭技能导致的伤害是否无属性?[A]无属性。

[Q]典韦只剩1点体力时,是否可以发动技能扣减体力?[A]可以,只剩1点体力时扣减体力发动强袭,则典韦先进入濒死状态,然后无论是否被救回,强袭的目标仍要受到1点伤害(除非触发胜利条件)。

[Q]典韦是否能弃掉已装备的武器发动强袭?[A]可以,但如果强袭的目标在你弃掉武器后超出了你的攻击范围,则你不能弃掉已装备的武器发动强袭。

【荀彧】

武将技:

驱虎——出牌阶段,你可以与一名体力比你多的角色拼点,若你赢,目标角色对其攻击范围内,你指定的另一名角色(不能是被驱虎的角色本身)造成1点伤害。若你没赢,他/她对你造成1点伤害。每回合限用一次。

节命——你每受到1点伤害,可令任意一名角色将手牌补至其体力上限的张数(不能超过5张)。

★若荀彧发动“节命”时,指定的目标角色手牌数多于或等于其体力上限,则不补牌。

★当你一次受到1点以上的伤害时,可依次令不同的目标角色补牌。

[Q]节命可对自己使用对吗?[A]可以。 [Q]驱虎导致的伤害是否无属性?[A]无属性。

[Q]拼点赢后,能否放弃让目标对其他人造成伤害?[A]不能。

[Q]拼点赢后,能否让目标对荀彧自己造成1点伤害?[A]可以。只要荀彧在目标的攻击范围内。

[Q]荀彧一次受到超过1点的伤害时,能否另不同的目标补手牌?[A]可以。 [Q]荀彧濒死时能否发动节命?[A]不能,濒死时应先求桃,被救回后才可发动节命。 [Q]荀彧能否对攻击范围内没有角色的目标发动驱虎(目标没有装备,其左右两边的角色分别各装备一匹+1马)?[A]可以,然后荀彧若拼点赢,则没有事情发生;若拼点没赢,则荀彧受到1点伤害。

[Q]荀彧给体力上限超过5的角色补牌时,能补几张?[A]最多补至5张。

【庞统】

武将技:

连环——出牌阶段,你可以将你任意一张梅花手牌当【铁索连环】使用或重铸。 涅槃——限定技,当你处于濒死状态时,你可以丢弃你所有的牌和你判定区里的牌,并重置你的武将牌,然后摸三张牌且体力回复至3点。

★庞统做主公时,发动涅槃后也只将体力回复至3点。

[Q]庞统濒死时,能否先求【桃】,没人给桃后再发动涅槃?[A]从当前回合人开始依次结算,若庞统之前没人使用【桃】,则轮到庞统时须选择是否发动涅槃:若不发动,庞统之后的角色都不使用【桃】,庞统则不能再选择发动涅槃。

[Q]庞统在受到超过1点伤害后进入濒死状态时,发动涅槃回复几点体力?[A]无论庞统濒死前受到几点伤害,进入濒死状态时发动涅槃,都将体力回复到3点。

[Q]庞统装备【白银狮子】时进入濒死状态发动涅槃,回复几点体力?[A]回复至3点。涅槃已经发动,按其结算顺序结算:丢弃庞统所有的牌和判定区里的牌,这时丢弃【白银狮子】,庞统回复1点体力(尽管此时可能会濒死状态,但由于涅槃已经发动,应结算完毕),重置武将牌,然后摸三张牌并将体力回复至3点。

[Q]庞统的判定阶段依次判定【乐不思蜀】,【兵粮寸断】以及【闪电】,前两者都判中的情况下,被【闪电】击中进入濒死,庞统选择涅槃,此时庞统是否还要受到【乐不思蜀】及【兵粮寸断】的影响?[A]受影响,依然需要跳过摸牌及出牌阶段。(另一种情况:若【闪电】是判定区里应最先判定的延时类锦囊,庞统被【闪电】击中进入濒死发动涅槃,则弃掉判定区里另外两张牌,不再进行判定。)

[Q]庞统发动涅槃能否重新选择武将?[A]不能,重置武将牌的意思为解除连环状态,而非重新选择武将。

[Q]如果涅槃时被铁索连环,身份牌怎么放?[A]重置回到未铁索连环的状态。 [Q]涅槃状态再次濒死可否求桃?[A]可以。

[Q]如果庞统选择涅槃,其梦魇标记(神关羽的)是否取消掉?[A]不取消,标记仍然保留。 [Q]如果庞统处于被神诸葛大雾或狂风技能影响状态后发动涅槃,大雾或者狂风状态是否取消?[A]不取消,此两个技能状态依然保留。

[Q]如果庞统做主公,被天香后涅槃,是否可以摸因天香导致的牌?[A]可以摸一张,因为庞统回复至3血后继续结算天香。

【卧龙诸葛亮】

武将技:

八阵——锁定技,当你没装备防具时,始终视为你装备着【八卦阵】。 火计——出牌阶段,你可以将你的任意一张红色手牌当【火攻】使用。 看破——你可以将你的任意一张黑色手牌当【无懈可击】使用。

★装备任何防具都会失去“八阵”的效果。

[Q]火计能否在一回合内多次使用?[A]可以。

[Q]诸葛亮装备其他防具后,能否用自己的八阵技能替掉已装备的防具?[A]不能。 [Q]诸葛亮能否放弃判定其自带的【八卦阵】?[A]可以。

【太史慈】

武将技:

天义:出牌阶段,你可以和一名角色拼点。若你赢,你获得以下技能直到回合结束:攻击范围无限;可以额外使用一张【杀】;使用【杀】时可以额外指定一个目标。若你没赢,你不能使用【杀】直到回合结束。

★双方各以牌面向下的方式出一张牌后同时亮出,牌面上的点数大的一方赢。若点数相同则算太史慈没赢。

[Q]拼点赢后,使用【杀】指定超过1个目标时,是否能发动武器技能?[A]可以。一些武器的发动情况如下:

诸葛连弩:太史慈在装备【诸葛连弩】时所使用的【杀】均是属于武器技能,因此即便是【诸葛连弩】被换掉或失去,太史慈仍然可额外使用一张【杀】。获得技能后,本回合太史慈使用的每一张【杀】都可以额外指定一个目标。

贯石斧:目标依次结算是否出【闪】,每有一个目标出【闪】,太史慈可立即选择是否发动贯石斧的技能。

青龙偃月刀:原理同贯石斧。

方天画戟:最后一张手牌【杀】触发方天画戟的效果时,指定3个目标后,可额外再指定一个目标,即是说,可以指定至多4个目标。

[Q]拼点没赢后,是否可以在决斗中打出【杀】?[A]可以。拼点没赢只是不能使用,还可以打出。

[Q]太史慈能否在出牌阶段已经使用过一张【杀】后,再发动天义?[A]可以。

【庞德】

武将技:

马术——锁定技,当你计算与其他角色的距离时,始终-1。

猛进——当你使用的【杀】被【闪】抵消时,你可以弃掉对方的一张牌。

★猛进的效果可以弃掉对方的手牌或装备区里的牌,但不能是判定区里的牌。

[Q]庞德杀张角,张角出【闪】后,谁先发动技能?[A]张角先。

[Q]庞德装备【青龙偃月刀】或【贯石斧】,目标闪避后,如何结算?[A]庞德先选择是否发动猛进,然后再选择是否发动武器技能。

【颜良&文丑】

武将技:

双雄——摸牌阶段,你可以选择放弃摸牌并进行一次判定:你获得此判定牌并且此回合可以将任意一张与该判定牌不同颜色的手牌当【决斗】使用。

★颜良&文丑是一名角色而非两名。

[Q]如果判定为红,手上有3张黑牌,是否可以当3个决斗出?[A]是的。 [Q]发动双雄后,颜良&文丑是否能在出牌阶段多次使用决斗?[A]可以。 [Q]此决斗能否被【无懈可击】响应?[A]可以。

【袁绍】

武将技:

乱击——出牌阶段,你可以将任意两张相同花色的手牌当【万箭齐发】使用。 血裔——主公技,锁定技,场上每有一名其他群雄角色存活,你的手牌上限便+2。

[Q]袁绍能否在一回合内多次使用乱击?[A]可以。

[Q]曹操受到两张牌当做【万箭齐发】的伤害后,是否可以拿牌?[A]可以,拿走袁绍当【万箭齐发】使用的两张牌。

[Q]乱击是否可以被【无懈可击】抵消?[A]同【万箭齐发】,可以抵消掉其中一名角色的效果。

[Q]神武将如果在场怎么算?[A]神武将在本局游戏开始前可以选择自己的国籍。

【神周瑜】

武将技:

琴音——弃牌阶段,当你弃掉了两张或更多的手牌,可令所有角色各回复1点体力或各失去1点体力。

业炎——限定技,出牌阶段,你可以选择1~3名角色,你分别对他们造成最多共3点火焰伤害(你可以任意分配),若你将对1名角色分配2点或更多的火焰伤害,你必须先弃掉4张不同花色的手牌并失去3点体力。

★失去体力意味着相关的武将技能不能发动。例如遗计,反馈等等……失去体力不等于受到伤害。

★发动琴音时只能选择其中的1项执行,所有人回复1点体力或所有人失去一点体力(包括周瑜自己)。

[Q]发动业炎如果周瑜进入濒死如何结算?先求桃才发动火焰伤害吗?[A]对,先求桃,没桃则死亡,但依然可以结算伤害。

[Q]业炎造成的伤害是否从神周瑜起逆时针结算效果,例如第一位是夏侯惇,就先结算刚烈?如果业炎过程中神周瑜死亡,是否继续结算?[A]对,逆时针结算,即使死亡,依然结算,除非满足游戏结束条件。

[Q]业炎发动是否对神周瑜发动时的体力有要求?[A]没有,几点体力都可以发动,但如果发动业炎导致周瑜进入濒死状态,则先结算濒死,不管有没有救回,后续伤害都在濒死结算后造成。

[Q]神周瑜弃牌阶段发动琴音,如果让所有人去1血,这时候后自己在琴音后剩下3血,手牌4张,是否需要继续弃牌到3张?[A]是的,需要继续弃牌

【神诸葛亮】

武将技:

七星——游戏开始前,共发你11张牌,选4张作为手牌,其余的面朝下置于一旁(移出游戏),称之为“星”。每当你于摸牌阶段摸牌后,可用任意数量的手牌等量交换这些“星”。

狂风——回合结束阶段,你可以弃掉1枚“星”指定一名角色:直到你的下回合开始,该角色每次受到的火焰伤害+1。

大雾——回合结束阶段,你可以弃掉X枚“星”指定X名角色:直到你的下回合开始,防止他们受到的除雷电伤害外的一切伤害。

★“星”不属于游戏中的牌,所以“星”不能被锦囊和武将技能影响。 ★目前的雷电伤害有“雷杀”,张角的技能“雷击”,以及“闪电”三种。 ★大雾不能防止失去体力。

[Q]如果神诸葛在放完狂风或者大雾后在该回合死亡,该回合狂风和大雾效用是否保留?[A]不保留,神诸葛死亡则狂风大雾效果即刻消失。 [Q]狂风和大雾是否可以对自己使用?[A]可以。

【徐晃】

武将技:

断粮——出牌阶段,可以将你的任意一张黑色的基本牌或装备牌当【兵粮寸断】使用;你可以对与你距离2以内的角色使用【兵粮寸断】。

[Q]徐晃在一回合内能否发动多次断粮?[A]可以。

[Q]徐晃发动断粮使用的【兵粮寸断】能否被【无懈可击】抵消?[A]可以。在判定之前使用。 [Q]徐晃所有装备牌都可以当【兵粮寸断】使用么?[A]不能。只能用黑色的装备牌。

【曹丕】

武将技:

行殇——你可以立即获得死亡角色的所有牌。

放逐——你每受到一次伤害,可令除你以外的任一角色补X张牌,X为你已损失的体力值,然后该角色将其武将牌翻面。 颂威——主公技,其他魏势力角色的判定牌结果为黑色且生效后,可以让你摸一张牌。

★通过“行殇”获得的牌不需要展示给所有人看。 ★判定牌需要在结果确定了后才能发动“颂威”。

[Q]曹丕行殇收取的牌是否需要展示?[A]不需要。 [Q]曹丕发动行殇能否只收取其中的一部分牌?[A]不能。 [Q]曹丕能否观看阵亡角色的牌后再决定是否收取?[A]不能。

[Q]曹丕做主公杀死忠臣或反贼,先获得牌还是先执行奖惩?[A]先发动行殇,后执行奖惩。 [Q]庞统发动涅槃弃掉的牌曹丕能否获得?[A]不能。庞统发动涅槃并没有死亡。 [Q]周泰死亡后,曹丕能否获得其不屈牌?[A]不能。

[Q]曹丕能否放逐背面向上的角色?[A]可以,该角色将武将牌翻回正面。

[Q]曹丕对当前回合人发动放逐,该角色能否继续出牌?[A]可以。该角色跳过的是下一个回合,不影响本回合继续出牌。

[Q]曹丕是否可以拒绝颂威的摸牌?[A]不能。

[Q]魏国武将翻开的判定牌为黑色,能否在被其他武将修改判定前另曹丕摸牌?[A]不能,必须在判定结果决定后才能令曹丕摸牌。

[Q]曹仁的据守是否是翻面?曹丕能否使据守的曹仁翻回来?[A]是的,曹仁发动据守,是将武将牌翻面。曹丕可以使曹仁从背面翻至正面。同样的,曹仁在自己的回合被曹丕翻至背面,曹仁也可以通过据守翻回正面,即无需跳过下一个回合。

(【翻面】:将武将牌由正面朝上翻转至背面朝上的状态或由背面朝上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游戏中,当一名角色的回合即将开始时,若其武将牌处于背面朝上的状态,则将之翻转至正面朝上,然后跳过该角色的这一回合。)

【孙坚】

武将技:

英魂——回合开始阶段,若你已受伤,可令一名其他角色执行下列两项中的一项:

1.摸X张牌,然后弃一张牌。2.摸一张牌,然后弃X张牌。

X为你已损失的体力值,每回合限一次。

[Q]孙坚满体力时能否发动英魂?[A]不能。 [Q]孙坚能否对自己发动英魂?[A]不能。 [Q]目标角色能否弃掉装备牌?[A]可以。

[Q]目标角色摸牌后不够弃掉X张牌,如何结算?[A]弃掉所有的牌。 [Q]目标角色能否弃掉判定区里的牌?[A]不能。

[Q]陆逊只有一张手牌没有装备,孙坚另其摸一张牌,然后弃掉三张,陆逊在弃掉两张牌后发动连营,是否还要再弃掉一张牌?[A]不用。弃牌是一次性的。 [Q]孙坚发动英魂时,能否两项都选择?[A]不能。只能选择一项。

【董卓】

武将技:

酒池——你可以将你的任意一张黑桃手牌当【酒】使用。

肉林——锁定技,你对女性角色、女性角色对你使用【杀】时,需连续使用两张【闪】才能抵消。

崩坏——锁定技,回合结束阶段,若你的体力不是全场最少的(或同时为最少),则你必须减1点体力或1点体力上限。

暴虐——主公技,其他群雄角色每造成一次伤害,可进行一次判定,若为黑桃,你回复1点体力。

★表示董卓的体力值需要用到至少两张体力牌。例如:董卓作为主公时,用一张5点和一张4点的体力牌表示起始体力,当他第一次扣减体力上限时(假设当前体力值为6),将4点体力的体力牌翻至3点体力的一面。然后把武将牌调整至露出6点体力。

★当体力上限扣减至0时,角色直接死亡(不可能被救活)。

[Q]董卓的体力如何表示?[A]用两张体力卡拼成董卓的体力。(做主公时9点体力) [Q]如果场上有其他角色与董卓同为最少,董卓是否需要崩坏?[A]不需要。 [Q]董卓的体力是全场最少的,能否主动选择发动崩坏?[A]不能。 [Q]董卓的暴虐,其判定牌属于谁?[A]该群雄角色。

[Q]其他群雄角色对董卓造成伤害时,能否发动暴虐?[A]可以。 [Q]崩坏后手牌超过了当前体力值,是否需要弃牌?[A]不需要。 [Q]群雄角色对司马懿造成伤害,先发动暴虐还是先发动反馈?[A]先发动暴虐判定,再发动反馈。

【祝融】

武将技:

巨象——锁定技,【南蛮入侵】对你无效;若其他角色使用的【南蛮入侵】在结算完时进入弃牌堆,你立即获得它。

烈刃——你每使用【杀】造成一次伤害,可与受到该伤害的角色拼点:若你赢,你获得对方的一张牌。

★【南蛮入侵】必须被经过使用后才能被祝融获得,打出、弃置等方式进入弃牌堆的情况下不会被祝融获得。

★祝融发动烈刃,拼点没赢的情况下,没有事发生。

[Q]祝融能否放弃获得【南蛮入侵】?[A]不能,巨象是锁定技。

[Q]若曹操发动奸雄,收走【南蛮入侵】后,祝融还能否获得了?[A]不能,只能在结算完,【南蛮入侵】进入弃牌堆时获得。

[Q]使用的【南蛮入侵】何时为结算完进入弃牌堆?[A]所有与【南蛮入侵】有关的伤害事件及其他事件全部结算完毕后,【南蛮入侵】进入弃牌堆。 [Q]祝融能否对自己发动烈刃?[A]不能。拼点不能对自己。

[Q]祝融使用【杀】一次性对目标造成2点伤害,能发动几次烈刃?[A]一次。

[Q]祝融使用属性【杀】对一名角色造成伤害,触发连环后,能否对其他受到连环伤害的角色发动烈刃?[A]可以。

[Q]祝融使用【杀】对夏侯惇造成伤害,先发动烈刃还是先发动刚烈?[A]先发动烈刃,后发动刚烈。

[Q]祝融发动烈刃,若拼点没赢,有何影响?[A]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Q]祝融使用【杀】导致一名角色进入濒死,能否先与该角色拼点?[A]不能,先结算濒死状态。

[Q]于吉蛊惑的【南蛮入侵】,祝融是否在结算完后收为手牌?[A]不能获得。祝融获得该牌的时机是在【南蛮入侵】进入弃牌堆时。用于蛊惑的牌进入弃牌堆时“变回”原来的牌的种类。

【孟获】

武将技:

祸首——锁定技,【南蛮入侵】对你无效;你是任何【南蛮入侵】造成伤害的来源。

再起——摸牌阶段,若你已受伤,你可以放弃摸牌阶段并展示牌堆顶的X张牌,X为你已损失的体力值,其中每有一张红桃牌,你回复1点体力,然后弃掉这些红桃牌,将其余的牌收入手牌。

[Q]其他角色使用【南蛮入侵】,对司马懿造成伤害,司马懿反馈谁?[A]孟获。另外,孟获做主公时,任何角色使用的【南蛮入侵】杀死反贼或忠臣,都由孟获执行奖惩。 [Q]小乔能否将【南蛮入侵】的伤害转移给孟获?[A]可以。 [Q]孟获能否在满体力时发动再起?[A]不能。

[Q]孟获能否在亮开牌后选择不回体力而将其中的红桃牌收入手牌?[A]不能。若发动技能,每有一张红桃牌,必须回复1点体力。

[Q]孟获受到兵粮寸断影响时能否发动再起?[A]不能。再起是摸牌阶段发动的。

[Q]一名角色使用的【南蛮入侵】导致孟获死亡(例如夏侯惇的刚烈),之后这张【南蛮入侵】的伤害来源是谁?[A]由于孟获已经死亡,所以这张【南蛮入侵】没有伤害来源。

【贾诩】

武将技:

完杀——锁定技,在你的回合,除你以外,只有处于濒死状态的角色才能使用【桃】。

乱武——限定技,出牌阶段,可以令除你外的所有角色依次对与其距离最近的另一名角色使用一张【杀】,无法如此做者失去1点体力。 帷幕——锁定技,你不能成为黑色锦囊的目标。

★乱武发动时,每个其他角色必须一次做出决定:首先选择一名与自己距离最近的角色(若存在多名距离同样近的,则选择其中一个),然后决定是否对该角色使用一张【杀】,对方可以使用【闪】来抵消,如果无法将一名离自己最近的角色指定为【杀】的目标,视为无法如此做,失去1点体力。

[Q]贾诩的回合,于吉进入濒死状态,于吉蛊惑【桃】,角色B质疑,翻开后为真【桃】,B进入濒死状态,于吉能否对B使用【桃】?[A]不能。“处于濒死状态”是一个时机,解决B的濒死事件时,于吉暂时脱离了“处于濒死状态”。换言之,贾诩的回合,其他角色只能对自己使用桃。

[Q]贾诩的回合,贾诩自己进入濒死状态,其他角色能否对贾诩使用【桃】?[A]不能。贾诩的回合里,只有贾诩和处于濒死状态的角色可以使用【桃】,而他自己濒死时则只有贾诩自己能使用【桃】。

[Q]贾诩发*武时,“距离最近”如何理解?[A]正常情况下,一名角色与其他角色的最短距离为1。即一名角色在没有装备马时,与相邻的两名角色距离最短,都为1。装备【-1】马后,该角色与相邻角色两边的角色距离同为最短,都为1。(详见标准版规则说明书“角色间的距离”一段)

[Q]贾诩发*武,与某角色距离最近的角色只有一个处于空城状态的诸葛亮,该角色是否可以对诸葛亮使用【杀】?[A]不能。只能失去1点体力。

[Q]贾诩发*武,某角色没有装备,且相邻的两名角色都装备+1马,该角色能否使用【杀】?[A]不能。只能失去1点体力。

[Q]贾诩发*武时,角色能否发动武器技能?[A]可以,只要满足武器发动条件。 [Q]贾诩发*武,某角色没有【杀】死亡,谁获得奖惩?[A]没人获得。 [Q]贾诩能否使用黑色的【闪电】?[A]不能,【闪电】的目标是自己。

[Q]黑色的【闪电】能否传到贾诩的判定区?[A]不能。直接传给贾诩的再下一家。 [Q]场上只有两名角色,其中一名是贾诩时,另一名角色能否使用黑色的【南蛮入侵】?[A]不能。没有使用目标。

[Q]能否对贾诩使用【无懈可击】?[A]【无懈可击】的目标是锦囊,不是角色。可以使用【无懈可击】抵消目标锦囊对贾诩的效果。

[Q]小乔能否将黑色锦囊造成的伤害转移给贾诩?[A]可以。

[Q]贾诩发*武导致自己死亡后,在当前回合继续结算的濒死事件中,是否还要受到“完杀”技能的影响?[A]贾诩死亡后,回合立即结束,所以完杀效果立即消失(但是仍然需要将剩下的事件全部结算完)。

[Q]于吉蛊惑一种非延时类锦囊,例如【过河拆桥】能否指定贾诩为目标?如果能,无人质疑,翻开是黑色的牌是否还生效?[A]贾诩不能被黑色的锦囊指定成为目标,于吉在蛊惑时,已经指定贾诩成为了目标,所以该锦囊仍然生效。

【鲁肃】

武将技:

好施——摸牌阶段,你可以额外摸两张牌,若此时你的手牌数超过五张,你必须将一半(向下取整)的手牌交给除你外手牌数最少的一名角色。

缔盟——出牌阶段,你可以选择其他两名角色,你弃掉等同于这两名角色手牌数差的牌,然后交换他们的手牌,每回合限一次。

★好施的例子:鲁肃发动好施,摸取四张牌,此时手牌数达到了七张,场上有两名角色都没有手牌,鲁肃选择其中的一名没手牌角色,然后选择自己的三张手牌,交给该角色。

★交换手牌的双方均须正面朝下递牌。交换的同时,双方同时失去手牌,然后同时获得对方给予的手牌。

[Q]场上有多名角色手牌同为最少时,如何结算?[A]鲁肃选择其中一名角色,将手牌的一半交给他。

[Q]鲁肃手牌为单数时如何结算?[A]向下取整。(例:鲁肃有三张手牌,发动好施后变为七张,这时将三张交给一名手牌最少的角色,鲁肃自己保留四张) [Q]鲁肃能否先摸两张牌然后再决定是否发动好施?[A]不能。 [Q]鲁肃能否指定没手牌的角色缔盟?[A]可以。 [Q]交换陆逊的手牌,陆逊能否连营?[A]可以。 [Q]发动缔盟时,鲁肃能否弃掉已装备的牌?[A]可以。 [Q]鲁肃缔盟能否指定自己?[A]不能。 [Q]缔盟的目标能否拒绝交换手牌?[A]不能。

【神吕布】

武将技:

狂暴——锁定技,游戏开始时,你获得2个暴怒标记;你每受到或造成1点伤害,获得1个暴怒标记。

无谋——锁定技,你每使用一张非延时类锦囊(在它结算前),弃掉1个暴怒标记或失去1点体力。

无前——出牌阶段,你可以弃2个暴怒标记并选择一名角色,该角色的防具无效且你获得“无双”的技能,直到回合结束。

神愤——出牌阶段,弃6个暴怒标记:你对每名其他角色各造成1点伤害,其他角色先弃掉各自装备区里所有的牌,再各弃四张手牌,然后将你的武将牌翻面,每回合限一次。

(【翻面】:将武将牌由正面朝上翻转至背面朝上的状态或由背面朝上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游戏中,当一名角色的回合即将开始时,若其武将牌处于背面朝上的状态,则将之翻转至正面朝上,然后跳过该角色的这一回合。)

【神曹操】

武将技:

归心——你每受到1点伤害,可分别从每名其他角色处(手牌、装备区和判定区)获得一张牌,若如此做将你的武将牌翻面。

飞影——锁定技,当其他角色计算与你的距离时,始终+1。

[Q]神曹操一次性受到2点伤害,归心如何结算?[A]一次一次结算,先分别获得一张翻一次面,再分别获得一张再翻一次面。

(【翻面】:将武将牌由正面朝上翻转至背面朝上的状态或由背面朝上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游戏中,当一名角色的回合即将开始时,若其武将牌处于背面朝上的状态,则将之翻转至正面朝上,然后跳过该角色的这一回合。)

推荐第6篇:关羽的故事

关羽的故事

关羽(约162-220年),字云长(原为长生),司隶河东解人(今山西省运城市),约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将领。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称为关圣帝君、关圣帝、关帝君、关帝等。道教奉为五文昌之一,又尊为“文衡圣帝”,或“协天大帝”、“翊汉天尊”。中国佛教界奉其为护法神之一,称为“伽蓝菩萨”。民间由于《三国演义》等传统作品的影响,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是结义兄弟,关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称其为关二爷、关二哥,直至现当代的某些社会群体与场合中,仍然经常出现祭拜关羽的情况。 1.桃园三结义简介: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2.温酒斩华雄简介: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3.败走麦城简介: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军威大振,曹操曾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

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4.斩颜良诛文丑简介:一开始颜良的河北大军列阵平原上,根本不顾曹操部队居高凌下占地利优势,估计是认为自己部队太强了,敌人的骑兵冲不动,不在乎,犯了骄兵必败的毛病。当关二哥冲向敌阵的时候他非常聪明的只身前往,这样以来敌人猜不透他的真实意图,也就不会把他当作一次冲锋对待,这可能就是敌人始终没有用弓箭阻止关羽的原因。面对关二哥的冲锋颜良一开始是坐着的,轻敌是一方面,搞不清楚对手意图也是一方面,他所在的位置是中军,也就是指挥部,按常理没人会那么傻冲入敌军群中,所以他也有点麻痹大意。袁军对关羽的行为不理解,再加上没有命令,也就没动,估计关羽也没对小兵动手,大家疑惑不解。关羽马确实快,当颜良发现他是冲自己来时已经来不及了,以至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再加上最后时刻颜良也不能确定关羽要干什么,而且关羽未通名,颜良为了大将风度,不斩无名下将,没有上马提刀。关羽用刀也很有特色,第一下不是动作很大的砍杀而是刺,这样动作快,隐蔽,颜良不易躲闪,这也是一个重点。总的来说,关羽用了很阴的招数,凭实力把颜良阴死了。 对文丑就更简单了,曹操的埋伏打乱了文丑的部队,这种情况下撤退是第一位的,否则对手小兵群上来也把自己逮住了。偏巧关二哥这时候去和他缠斗,文丑当然无心恋战,感觉对手不是几下就能解决的时候马上拍马撤退,没想到关二哥的马超快,文丑就算会,慌乱中也使不出回马枪,被人背砍。

5.过五关斩六将简介: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6.单刀赴会简介: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

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历史真相。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7.水淹七军简介: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帅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关羽、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日交战,二将齐出,并不答话,拍马交锋五十回合,庞德拨马逃走,关羽紧追不舍。庞德取箭,关羽躲闪不及中箭,回营养伤。十日后,箭伤愈合。又听关平说曹兵移到城北驻扎。关羽不知何意,骑马登高观望,看到北山谷内人马很多,又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庞德与众将商议,山谷不易久留,准备明日将军士移入高地。就在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庞德率将士登上小土山躲避,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和身无盔甲的残兵败将,被关羽的兵马团团围住,战不多时,众将全都投降。只有庞德夺一小船,想顺流西去,却被周仓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推荐第7篇:关羽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关羽

沽源县第五小学 冯国英

河东解良(今山西解县)人氏。小说中第一回第3个出场(三兄弟)。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为云长。使一口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他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之久。适逢黄巾军倡乱,政府招兵,关羽来投军,遇见刘备、张飞,义气相投,便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为生死兄弟。从此,展开自己的军旅生涯,帮刘备成就了一方乐土。关羽的一生,忠肝义胆,诚信磊落;叱咤风云,横扫千军,堪称英雄人杰,令万民景仰。关羽死后,朝代每更迭一次,关羽就官升一级,直至清代登峰造极,成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糊民精诚绥靖与咱恤咱吁栩赞宣德关圣大帝‛,荣誉超的万能之神。关公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他是中华民族忠义的化身。人们尊称他为‚关公‛,赋予他的荣誉在中国历史上达到的高度不是一般人物所能够与之相比的!

⑴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董卓闻报大惊,吕布挺身而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言未毕,吕布身后一人高曰,杀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此人乃华雄也。披挂上阵,力斩孙坚手下大将祖茂、袁绍手下大将俞涉、韩馥手下大将潘凤,众皆失色。袁绍说:‚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若有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惹孬一人,刘备二弟关羽也。请战出马,袁绍问现在何职,公孙瓒说:‚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前袁术大喝:‚你欺我众诸侯无大将?量一马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制止,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于是曹操教酾(shāi)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帐,云长提华雄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至此给曹操留下深刻的印象。

⑵关羽一生忠义

刘备谋诛曹操不成,兵败投奔袁绍,为保全刘备二夫人的性命,关羽无奈,在曹操大将张辽的劝说下,暂时投降了曹操。并约法三章:①我与刘皇叔发誓,共扶汉室,我只降汉不降曹;②我大哥的二位夫人处,请给俸禄赡养,任何人不得擅自到门前;③我一但知道刘皇叔的下落,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曹操为留关羽的心,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并赐美女十人、黄金无数、送沙锦囊护其美髯,汉献帝见之,称之为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其美髯公,并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曹操又把吕布的赤兔马送于关羽,关羽对曹操说:‚我有此马,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也。‛曹操愕然而悔。在曹操与袁绍交战时,为报曹操知遇之恩,斩颜良、杀文丑助曹操解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南桑村乡东北部后胡庄村)之围。得知刘备的下落后,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刘备,说明他降汉不降曹。曹操兵败赤壁投奔华容道,关羽为报昔日之恩,不顾自己已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而义释了曹操。

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便辞别了曹操,且把曹操赐他的美女、黄金一应人等都送还曹操,然后带着原班人马护送二位嫂嫂去寻刘备。经过东岭关(现在的平顶山,河南登封一带)时,守将孔秀拦阻,交马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经过洛阳一关时,守将韩福、孟坦拦阻。孟坦与关羽战不三合,拨马便走,想引诱关公,不想关羽马快,早以赶上,只一刀,砍孟坦为两段。韩福闪在门首,暗中射了一箭,正中关羽左臂。关羽用口拔出箭,赶上韩福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斩于马下。经过汜水关(今洛阳东南)时,守将卞喜来迎,被关羽一刀劈为两段。经过荥阳关(汜水关北边,现归郑州管辖)时,守将王植拍马挺枪来战,被关羽拦腰一刀,砍为两段。经过滑州(现在河南滑县一带)黄河渡口时,大将秦琪与之交战,二马相交,只一合,关羽刀起,秦琪头落。过五关,斩六将只是三国演义小说的虚构,历史上关羽辞别曹操后直接去投了刘备,并无这许多波折。 ⑷关羽家事

关羽寻见刘备后,在关定庄上住宿,不是同族。关定有二子:长子关宁,学文;次子关平,学武。刘备做主,叫关平认关羽为义父,后与关羽一起被害。关羽次子,关兴,字安国,文武双全,深得诸葛亮器重;三子关索,字维之(演义人物,史无记载),关羽失荆州后此子在鲍家庄养伤,诸葛亮南伐孟获时才回到军中,做征南先锋;女儿关凤,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拒绝,并辱骂来使。 ⑸关云长单刀赴会

却说孙权索要荆州。鲁肃与孙权定计。现在我们屯兵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他若肯来,用善言劝说;如若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果关羽不肯来,我们再兴兵,去夺荆州。于是派人带书信到荆州见关羽。云长已知来意,便胸有成竹答应使者,明日准到。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十三日,天下蒙蒙细雨,大将周仓(情愿给关公当马童)给关羽磨刀。故现在传说每年五月十三要下磨刀雨,不是关公磨刀,而是周仓磨刀。关羽安排妥当,第二天带十余人,亲往陆口鲁肃处赴会。鲁肃已安排下五十名刀斧手,想在筵间杀死关羽。关羽早有提防,席间鲁肃劝说关羽送还荆州,关羽不悦。周仓在阶下厉声说:‚天下土地,只有德者可居,怎么独你东吴要有!‛云长夺周仓刀喝道:‚此国家大事,你何敢多言!速退!‛周仓会意,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这时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醉说:‚你今请我赴宴,莫提荆州之事。我已醉!恐伤旧情。他日请你到荆州赴会,再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到江边。吕蒙、甘宁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手,恐伤都督,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鲁肃如痴如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

⑹关云长水淹七军

却说刘备自立汉中王,叫关羽从荆州起兵攻打樊城(今湖北樊城)。曹操封于禁为征南将军,庞德为征西都先锋,大起七军,赴樊城救援。关公与庞德大战百余合,未分胜负,各自收兵。次日,又战五十余合,庞德拖刀而走,关公追赶,冷不防庞德一箭射来,正中关羽左臂。关平马到,救回父亲。待关公箭疮愈合,忽听的探马来报于禁移军于樊城之北下寨。且屯兵于罾(zēng)口川(樊城北十里山谷)险隘之处,方今秋雨连绵,襄江之水泛涨。关羽差人堰住各水口。这夜风雨大作,庞德坐在帐中,听得万马奔腾,急出帐看时,四面八方,大水骤至。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平地水深丈余。于禁见四下无路,左右只有五六十人,料不能逃,口称‚愿降‛。关公叫押收入船。然后来擒庞德。庞德一人力战,正遇荆州数十人,驾小船近前来,庞德提刀飞身上船,杀死众人,向樊城方向而逃。只见上流头,一员大将撑大船迎面而来,将小船撞翻,庞德落于水中。船上大将跳下水,生擒了庞德。众人看时,擒庞德者,乃周仓也。于禁所领七军,皆死于水中,少数会水者无去路,也都投降。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推出斩首。

⑺关云长刮骨疗毒

却说关云长水淹于禁七军后,领兵四面攻打樊城。曹仁在城楼上,见关公身上只披掩心甲,急命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关公急勒马返回时,右臂上中了一毒箭,翻身落马。众人商议暂班师回荆州调理。关公大怒,不肯退兵,箭疮又不好,只得四处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一人从江东而来,直到寨前。小校引见关平,此人自报是沛县谯郡(今安徽沛县)华佗华元化。因听说关将军是天下英雄,现在中了毒箭,特来医治。众将引华佗入帐见关公。华佗看了箭伤说:‚此箭伤有乌头之药,已入骨中,如不早治,恐怕这条臂膀不能保了。‛关公说:‚用什么药可治?‛华佗说:‚我自有治法,只恐君侯害怕。‛关公笑道:‚我视死如归,有什么可怕的?‛华佗说:‚须在静处立一根大柱子,上面钉上大环,请君侯将胳膊伸进环中,用绳子系牢,然后蒙上双眼。用刀尖割开皮肉,刮去骨头上的箭毒,敷上药,用线缝好伤口,便可无事。只恐君侯害怕疼痛。‛关公笑说:‚既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于是命设酒席相待华佗。关公饮了几杯酒,一边与马良下棋,一边伸臂叫华佗动手术。华佗割开皮肉,骨头已青,便用刀子刮骨头上的箭毒,而且悉悉有声。帐上帐下所有的人,都掩面失色。不一会儿,血流满盆,华佗刮尽了骨头上的毒,敷上药,用线缝好。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胳膊伸缩如初,并无痛处。先生真神医也!‛华佗说:‚我行医一生,未尝见到这种情况。君侯真天神也!‛后人有诗曰: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说:‚君侯箭疮虽治,但必须爱护。千万别发怒。等过了百天,就平复如初了。‛关公拿一百两黄金酬谢。华佗说:‚我听说君侯高义,特来医治,不是为了回报!‛坚辞不受,留下一帖药,用来敷伤口,辞别而去。

⑻关云长败走麦城(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 却说关羽调大部分荆州兵马到樊城(今湖北樊城区)增援,与操大将徐晃徐公明交战八十余合,因箭伤未愈,关平恐父亲有失,急鸣金收兵,刚回寨,忽听四下里喊声大震。原来是曹仁领樊城兵赶来与徐晃会合。关羽上马引众将急奔襄江上流头。背后操兵追到。关羽急渡过襄江,望襄阳(今湖北襄樊一带)而奔。忽流星探马来报:‚荆州已被吕蒙所夺,家眷被陷。‛关公大惊,不敢奔襄阳,提兵投公安(今湖北公安县西)来。探马又报:‚公安傅士仁已降东吴了。‛催粮人回报:‚公安傅士仁往南郡,杀了使者,劝说糜芳都降了东吴了。‛关羽便差马良、伊籍赍文三道,星夜赴成都求救,一面引兵来取荆州。关公在荆州路上,进退无路。便修书差使前往荆州见吕蒙共拒曹操。却说吕蒙在荆州,传下号令:凡荆州诸郡,有随关公出征将士之家,不许吴兵搅扰,按月给与粮米;有患病者,派医生治疗。使者辞别吕蒙,回报关公,具说详情。关公喝退使者。众将都来探听消息,使者具言各家安好,吕蒙恩恤作战家属。众将欣喜,都无战心。关公带兵去取荆州,路上多有逃回荆州者。杀到黄昏,关公遥望四山之上,皆是荆州士兵,呼兄唤弟。军心尽变,都应声而去,关公喝止不住,随从只有三百余人。杀至三更,正东关平、廖化分两路兵杀入重围,救出关公。暂退入麦城,聚众将商议。忽报吴兵又到,将城围定。派廖化去上庸刘封、孟达处求救,刘封听孟达之谗言未出兵救援。计点人马,只剩下三百余人,粮草又尽。关公父子及赵累引能动之残兵二百余人,突出北门,行约二十余里,只见山凹处,喊声大震,一彪军到,为首大将东吴朱然,杀了一阵便走。关公追赶,又一鼓响,四下伏兵又起,关公不敢恋战,望临沮(今湖北省南漳县)小路而走。所随之兵,渐渐稀少。走不到四五里,前面又喊声四起,吴将潘璋骤马杀来,只三合,潘璋败走,关公不敢恋战,急望山路而走。背后关平赶来,说赵累已战死。此时随行只有十余人。已是五更天气。正走之间,一声炮响,两下伏兵齐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知父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率兵齐到,把关平四下围住。关平孤身独战,力尽被擒。到天明,孙权听说关公父子已被擒获,非常高兴,聚众将于帐中。商议想劝说关羽归降东吴。主簿左咸说:‚不可以。昔日曹操得此人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如此恩礼,也没有留住,知刘备消息后,过关斩将而去。现在主公已擒,如果不杀,恐怕贻有后患。‛于是孙权把关公父子杀害。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年寿五十八岁。后人有诗叹曰: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关公已死,其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于孙权。孙权即赐于马忠作坐骑。这马数日不吃草料而死。评书中说关羽被擒:先掉进陷马坑一半时,赤兔马飞身腾空而起,跃出陷马坑,又连续跳过12条绊马索,人困马乏,被东吴多准备的最后一条绊马索绊倒擒获。 ⑼关云长显圣

①玉泉山显圣

却说关公阴魂不散,荡荡悠悠,来到一处;乃荆门州当阳县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长老;云游天下,到此结草为庵,化斋度日。这夜月白风清,三更过后,普净正在庵中静坐,忽空中有人大呼:‚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观看,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一齐按落云头,到玉泉山顶。普净认得是关公,便道:‚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我今已遇害而死,愿请法师指点迷途。普净说:‚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而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向谁索取?‛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常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建庙宇,四时祭拜。

②找吕蒙报仇

却说孙权收了荆襄之地,赏犒三军。对吕蒙说:‚子明今设计定谋,取得荆州,胜子敬、周郎多矣!‛于是亲自斟酒敬吕蒙。吕蒙正要饮酒,忽然摔杯于地上,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认得我吗?‛众将大惊,急来救时,吕蒙推到孙权,大步前进,坐在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叫:‚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你用奸计害我,我生不能吃你肉,死也要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孙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都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享年四十二岁。

③惊倒曹操

却说孙权自杀了关公后,心有余忌。张昭献计,不如遣人将关公首级,转送曹操,叫刘备知道是曹操所指使东吴干的,转祸于曹操。曹操听说东吴送关公首级来,高兴地说:‚云长已死,我可夜眠贴席了。‛司马懿说:‚此乃东吴移祸之计也。‛曹操问该如何处理。司马懿说:‚大王可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配之,以大臣之礼葬之;刘备知道,必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们却静观其变,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二处得一处,那一处也不远了。‛曹操大喜,于是让人呈上木匣,曹操开匣看时,见关公面如平日。曹操笑道:‚云长公别来无恙!‛话犹未了,只见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曹操惊倒。众官急救,良久才醒,对众官说:‚关将军真天神也!‛于是吩咐: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曹操亲自拜祭,赠为荆王,差官守墓。

④托梦刘备

且说东西两川,民安国富。忽有人自荆州来,说东吴求婚于关公,关公拒之。孔明说:‚荆州危矣!‛不一日,关兴到,具说水淹七军之事。又来报,关公于沿江多设烽火台。刘备放心。忽一日,刘备自觉浑身肉颤,坐卧不安;至夜深不能入睡,起来坐于内室看书,觉得神思昏迷,爬在桌子上;就屋内起一阵冷风,灯灭复明,抬头见一人立于灯下。玄德问:‚你何人,夜来我内室?‛那人不答。玄德起来看时,乃是云长,在灯影下躲避。玄德说:‚贤弟别来无恙!夜深至此,必有大故。我与你情同骨肉,为何回避?‛关公哭告说:‚望兄长起兵,为弟雪恨!‛说罢,冷风骤起,关公不见。玄德忽然惊醒,乃是一梦。此时孔明已知,他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知云长必然被害,但恐刘备忧虑,未敢直言,直等来报。

推荐第8篇:关羽形象分析

关羽形象分析

2012-11-28 23:35:40

关羽形象分析

作者:刘增洋 汉语言文学二班100142***7

摘 要:关羽这一人物在民间有极大的声望,形成相当规模的崇拜。然而,历史上的关羽却并非圣人,甚至被陈寿指称刚愎、傲慢。然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却被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圣人,他骁勇、义胆忠肠、儒雅有风度,与历史人物关羽相差甚远。小说中的关羽和历史上的关羽差距在哪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关羽形象变化如此之大?罗贯中又如何塑造了完人关羽形象?这些都是本文即将涉及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关羽、历史人物、《三国演义》、虚化

入学古代文学之宋元明清以来,三国人物关羽屡次出现在我的面前;另外,时下影视剧《三国》的热播,也增加了我对关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兴趣。关羽的人物形象在正史中,可追溯到陈寿的《三国志》。陈寿在《三国志》中以“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1】概括其勇,又以“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2】冷酷的评价谓其刚愎、傲慢。那么,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谈到中国小说,就不能不提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先生评《三国》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3】可谓是众家评论中给出的最中肯的评价,从中也不难看出,这里对关羽形象的赞誉。要说赞誉云长,当然也不能少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评价,小说第七十七回,关羽麦城战败,魂丧酒泉之后,作者诗评曰: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神无能奋勇,儒雅更知文。【4】

对小说中的关羽形象给出更加全面艺术化的概括。是的,小说中的关羽是被作者罗贯中进行艺术加工后而产生的人物形象,关羽后来被尊帝,形成较大规模的关公崇拜,与罗贯中的艺术加工有很大关系。作者到底为什么要对关羽进行如此大的艺术加工呢?罗贯中这样写关羽,到底寄托着他怎样的情感因素?他笔下的关羽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一、关羽的历史面貌和小说中的关羽

据《三国志》记载,关羽是一位勇将,但还算不上义勇盖世的完人。史载华雄实有其人,但非羽杀。【5】单刀会也非关羽赴东吴会鲁肃,恰恰相反,而是鲁肃“单刀”会关羽于江边。【6】而且,死在关羽刀下的人物,多数竟是“借”过来的。比如,华容道释曹之人乃刘备,车胄、蔡阳亦是从刘备剑下借来的,【7】文丑则是从曹操刀下借来的。【8】而且,就连大家最喜欢的关公的那把青云偃月刀、那匹良驹千里赤兔马也有人怀疑说纯属虚构。这样,与正史略略一比,关羽的形象也就大大打了折扣,可是,罗贯中并非不熟悉历史之人,不然浩繁的《三国演义》巨著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令人喜爱,得以传诵,可见,如此美化关羽,势必有因,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这般美化关羽呢?

二、美化关羽原因的猜想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明显。刘备乃大汉正统,曹魏篡汉自立,素来与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相悖,为世人所不齿。南宋末年就已经形成的“拥刘反曹”思想,在众多元杂剧和《全相三国志平话》中多有提及,蜀汉作为汉民族的象征也已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生活元朝末年的罗贯中,面对外族入主中原,深受巨大的民族压迫,自然义愤之致,借东汉末年之端隶事,对此思想进行大肆渲染,大加发扬,借以宣扬民族意识。

而蜀汉阵营,除了塑造仁义之君刘备以外,自然还需要在仁主身边塑造出大量能臣悍将,这样,美化关羽的需求就有了。可是,美化关羽罗贯中是第一人吗?当然不是,我们上文以提到的单刀会早在元初就有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将关羽置于鲁肃之上,而且,唱词中:“小可如千里独行,五关斩将”【9】等,可说明早在此之前已有不少与关羽有关的佳话。所以说,杂剧、平话中所有的桃园结义、千里独行、过关斩将、三战吕布等,已将关羽美化了,那些别人的功劳,早已置给关羽并被传为佳话。

何况,自宋代以来,关羽屡受帝王授封,宋徽宗先后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宋高宗封其为“壮繆义勇王”,宋孝宗改封为“英济王”,【10】可见,屡受外族入侵的汉族统治者为了政治需要,已经开始美化关羽了,这当然也是受民间美化关羽的影响,对黎民百姓乃至统治者自身呼吁英雄救世做出的回应。罗贯中为了创作需要,对关羽“特多好语”,想必也是受民间以及统治者美化关羽的影响,顺应这一趋势吧。

三、《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智勇双全的英雄关云长。

鲁迅称关羽“义勇之概”,关羽确实勇武过人,温酒斩华雄之前,他还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小将,名不见经传,甚至,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屡屡被华雄所阻损兵折将之时,关羽的自告奋勇竟还遭众人耻笑。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竟敢自荐出阵迎悍敌,非勇之人且不敢如此冒失啊。关羽之勇在此可见一斑,另外,罗氏为了渲染关羽只勇武过人,末了不忘用“其酒尚温”四字来点化此笔,有关关羽的武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另外,我们再看罗氏在写关羽杀颜良、诛文丑时所描绘的场面:“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偃月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竟直奔颜良……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关羽可谓是一人敌千军万马,取敌将首级于万人之中如探囊取物,真是百倍威势,波涌狼卷的战斗场面如在目前,道尽关羽的赫赫神威!写到与文丑交锋,更是费尽一番铺张。先写文丑于万众之中力敌张辽、徐晃二将,极力写出他的勇悍过人,然后再由关羽出场,飞马提刀诛杀文丑,进一步写出关于无与伦比的威势。

当然,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杀蔡阳,单刀赴会等都是罗氏描写关云长勇武盖世的精彩之笔;然而,罗氏除了塑造一个勇猛无比的关羽外,也塑造了一个智谋过人的关羽。比如,《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写刘备攻取汉中,进位汉中王,关羽也在荆州一战取襄阳,围樊城,节节进逼。曹操派于禁领七军来解围,庞德暗箭射伤关羽,使得关羽十余日不能迎战。不久于禁移军罾口川险隘,这时又赶逢八月连日骤雨,关羽忽生奇谋,派人堰住各处水口,待几日大雨泼得襄江水势暴涨起来后,关羽决口水淹七军,活捉于禁、庞德。可见,关云长不只是一个光会耍大刀的悍夫,他也是一个有头脑,有智慧,知谋略的将军,和张飞相比,有其勇且过之;和孔明相比,有其谋,但远不如。不过,在《三国演义》诸多武将谋士之中,能做到勇武和智谋兼得的还真没有几人,关羽可谓是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难得之才。通篇读之,不难发现,关羽相对一般的武将来讲,有着超凡的冷静,这也是一个武将的大智慧啊。

2、忠义盖世的英雄关云长。

“忠义”是《三国演义》浓墨重写的一处,而关羽就是罗氏笔下“忠义”的化身。清人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有三绝,关羽占其一——“义绝”。毛在《读三国志法》中写道: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面如赤心,则极其英灵;秉炽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坚志;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心则赵抃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故今来名将第一奇人。【11】从这句评论中不难看出,义是关羽精神中的重点。如果说勇属于人的气质、能力,是外在的;义才是人的道德品质,是人内在的。而且,《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是全面的,既有大义,也有普通的义;既有兄弟手足之义,也有朋友情义和恩义。关羽之义,可谓面面俱到。

关羽出场就是“桃园结义”,日后三兄弟“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跟着刘备奔走天下,手足之义,处处显露,自不必多讲。曹阿瞒许田打猎中,曹操执天子之弓射翻麋鹿,众人高呼“万岁”。关羽见曹操行此悖逆之事,“剔起卧蚕眉,睁环丹凤眼,提到拍马,要斩曹操。”【12】毛宗岗评关羽此举:“云长之欲杀曹操,为人臣明大义也。”【13】这里的义就是忠君。另外,土山三约中第一条: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汉曹分明,说明关羽心中深明忠君和忠于汉室之道。另外,土山三约为保全二嫂性命也是尽了兄弟之义。降曹后,曹操厚遇关羽,赏金封侯,关羽皆不为所动,惟欣然受赤兔马,曹操察其心志,并派张辽询问,关羽答道:“吾固知曹公待吾甚厚。奈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要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去耳。”辽曰:“倘玄德公已弃世,公何所归乎?”【14】关羽回答:“愿从于地下。”这种对刘备的情意既有兄弟之情,也有忠君之情,总之,关于这份忠义连曹操都被感动了,称赞道:“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义士也。”【15】所以,后来关羽过关斩将,曹操也未与他计较。

于是,也就有了后面的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算是报曹操的恩吧。当然,这里又有关羽看到曹操残兵甚是狼狈不堪,懂了恻隐之心,才放曹操过去的,但不管怎么说,这恻隐之心也是一种绝不趁人之危的江湖道义。而且,在放曹之前,关羽就有过这样的义薄云天之举。攻长沙与黄忠交战时,第一日二人交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日关羽要用拖刀计砍黄忠,不料黄忠自己马失前蹄,被掀下马来,关于不愿捡这现成的便宜,让黄忠换马再战。此义举赢得黄忠老将的欣赏,才有了后来二人共同辅佐刘备的结局。

关羽的义,有着十分复杂的内容,既有兄弟情义,又包含着忠君的思想;既有知恩必报、以义相许,将朋友之情看的至高无上的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又带着某种程度的君子气度和怜悯心。正是因为它的复杂内涵,才满足了各阶层人对义的不同理解和需求,才会出现大规模的关于崇拜。

3、儒雅傲慢的英雄关云长。

勇武和忠义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仅限儒雅风度,同时又傲慢自恃。儒雅之风,可以说是三国战将中关羽的独具特点,他赤面长髯,儒雅威仪,风度非凡,我们还是通过几个小例来感受一下吧。华容道上,曹操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关羽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16】威礼兼之,不失儒将风度。曹操深知关羽熟读《春秋》,便援引其中典故打动关羽,使其动了恻隐之心,这不也是儒家倡导的仁义么?关公迎战黄忠时,横刀立马而问曰:“来者莫非黄忠否?”【17】毛宗岗评价说:“写的关公儒雅至极。”【18】罗氏受正统思想观念影响,将关羽和儒家文化进行融合,按照自己对关羽的认识和审美评价,将原本就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的关羽,塑造成一个符合儒家利益和道德观念的人物。

至于关羽的傲慢,我觉得,则更多地显示着他的威武勇猛和自信,更是他气度不凡的一种表现,不足以影响到关羽作为完人的形象。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虽与历史上的人物有几分差距,但我觉得,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关羽无疑是小说中刻画得最完美,艺术效果最恰当的一位艺术人物,当然,如此忠义儒雅的悍将也是一位值得称颂的历史英雄。

注 释:

陈寿著:《三国志·关羽传》,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第1版,第561页。

2、陈寿著:《三国志·关羽传》,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第1版,第561页。

3、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05年09月第1版,第78页。

4、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458页。

5、陈寿著:《三国志·孙破虏传》,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第1版,第650页。

6、陈寿著:《三国志·鲁肃传》,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第1版,第752页。

7、陈寿著:《三国志·先主传》,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第1版,第520页。

8、陈寿著:《三国志·武帝操》,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第1版,第13页。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40页。 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6页。

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读三国志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3页。

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113页。

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夹批,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113页。

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143页。

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149页。

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五十回,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299页。

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316页。

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夹批,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316页

推荐第9篇:关羽崇拜之我见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关羽崇拜演变之怀疑论的产生

要:三国时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中国各朝代著名军事将领更难以计数,如项羽、刘邦、蒙恬、卫青等等,何以唯独关羽能超出历代名将之上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并被尊以香火祭拜,被尊为“武帝”而与“文圣”孔丘并驾齐驱。本论文主要分析关羽由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到神灵的历史过程中,大众对关羽形象及人格崇拜的演变轨迹中的认识矛盾性,关羽是中国古代许多历史人物形象的演变轨迹中具有特殊性的一种,通过分析关羽形象的演变规律,挖掘其演变的深层文化底蕴,可以深入探寻大众认识发展性和矛盾性。 关键词:崇拜;演变;矛盾 正

文:

关羽形象演变、生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关羽崇拜形成、发展的过程。《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使关羽形象在文学领域逐步象征化、符号化,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固定意象。在社会各阶层对关羽的塑造中,忠、勇、仁、义、信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固化在关羽形象当中,使关羽成为了人所瞩目的偶像。在封建帝王神道设教的促进下,在文人纯粹唯美的颂扬中,在百姓祈愿平安幸福的祭拜中,关羽逐渐被提升到降魔大帝的神位。这样,关羽不仅成为这些文化精神的代表性人物,而且也被赋予超自然的神性特征,并通过这种神灵的形象在信徒心中产生神圣感、畏惧感等情感,从而对大众进行道德约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古代的崇拜到近代对关羽崇拜怀疑论的诞生,经历怎么样的发展历程呢?

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一、关羽形象的诞生发展历程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在《三国志·关羽传》陈寿说关羽逃出乡关后,奔走琢郡(今河北琢县),他与张飞同刘备一道起事,协助刘备刘皇叔建立基业,后镇守荆州大营,最终为东吴所杀。《三国志·关羽传》着重记载了他的忠义和勇烈。就忠义而言,他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难”。建安五年为曹操所擒,曹操“礼之甚厚,初拜偏将军”,在刺杀袁绍大将颜良后,又表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不为所动,在“立效以报曹公”之后,“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就勇烈而言,他早年于万众之中斩颜良首级;受箭伤后,刮骨疗毒,流血盈盘,而能“割炙钦酒,言笑自若”;晚年水淹于禁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公议徙都以避其锐”。然而,他也有心高气盛,不能隐忍的缺点。辱骂求婚的吴国使臣,轻侮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博士仁等,狂傲的性格,激怒孙权,破坏孙刘两家联盟成为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因而陈寿评论他“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有国士之风”,同时也指出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陈寿对关羽的认识与评价代表着晋人认识与评价关羽的基本倾向。作为历史人物的关羽,这时还没有被神化的迹象。客观的评价了关羽的优缺点。

二、关羽文学形象发展历程

文学艺术作品对关羽故事的加工、改造较广泛并具有对后世有很深很大的影响力,后世有关关羽的传说附会的文学作品也很多,而且大多是褒奖有加。关公的形象、故事和精神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广

第2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为传播而深入人心。

其中有一部分是依据史实进行渲染增饰。如“斩取颜良”、“水淹七军”、“刮骨疗毒”之类的情节。斩良诛丑:史载,建安五年,袁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曹操派张辽与关羽为先锋迎击,“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三国志·关羽传》)还载,袁绍渡河追曹军,至延津南。曹操令弃辎重、鞍马就道。袁军争拾之。曹军“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平话》对关羽“斩颜良”进行了加工:“大将颜良引十万伐曹,连败曹军先锋夏侯惇、大将曹仁。曹操深叹:‘颜良英勇,如之奈何?’关羽笑道:‘此人小可。’提刀上马,于高处见颜良麾盖,直闯袁军大营,不做疑阻,一刀砍颜良头落地。”(卷中)《三国演义》第25回写得更是神勇百倍: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直冲彼阵,袁军如波开浪裂。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诛文丑”原本并非关羽所为,但宋代洪迈在《容斋续笔》中写道:“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卷11《名将晚谬》)《三国志平话》有“关公诛文丑”一目,写颜良被杀后文丑引军叫阵,关公直趋文丑。文丑败走,关羽急追三十里,挥刀砍下,文丑连肩卸膊,分为两段。《三国演义》又将这一搏杀过程做了一番铺张,先写文丑于乱军之中力敌张辽、徐晃二将,极力表现其勇悍过人,再由关公出场,飞马提刀诛杀文丑。

水淹七军:据《三国志·于禁传》载:“秋,大霖雨,汉水溢,

第3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羽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可知,水淹曹军本属自然灾害,但到宋元文学艺术作品中“水淹七军”则是关羽利用地形、开放江水的战果。《三国志平话》中说:“关公看于禁寨在小江下,雨忽作,关公开小江水,其水无边岸。于禁军皆落水死。”《三国演义》第74回写秋雨连日,关羽忽施奇谋,派人堰住各处水口,数日大雨,襄江水势暴涨,关云长放水一淹,曹军尽成龟鳖。关羽不再是轻躁寡谋的武夫,而是善于用兵的智帅。

另一部分是依傍史事的故事进行了演义移植。如“降汉不降曹”、“斩胄赚城”、“古城聚会”、“单刀赴会”之类。 降汉不降曹:《三国志·关羽传》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后羽得知刘备下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可见,关羽降曹原本无亏。到了《三国志平话》中关羽降曹有三个条件:“我与夫人一宅分两院,如知皇叔信,便往相访;降汉不降曹;后与丞相建立大功。”(卷中)曹操尽数应允,关羽遂降。《三国演义》第25回对降曹的处理更加合理:关羽被围,张辽上山劝降,陈述“死拼”有“三罪”:弃兄独死,有负桃园誓同生死之约;二嫂无所依托;不能和兄长共扶汉室。而降曹则有“三便”:一者可保二嫂,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关羽又提出了“三约”作为降曹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二、厚养甘、糜二夫人;

三、日后一旦得知刘备去向,便去投奔。曹操应允,关羽又征得糜、甘二夫人同意,方才降曹。“三罪”、

第4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三便”、“三约”不仅使关羽降曹无损于光辉形象,而且还成了忠义的又一次展示。

单刀赴会:《三国志·鲁肃传》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裴松之注引《吴书》载之更详:“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单刀赴会的主角是鲁肃。可《三国志平话》和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里的“单刀赴会”者却成了关羽。鲁肃率万人过江,请关羽单刀赴会。关云长明知机巧,仍无所畏惧,衣甲全无,腰悬单刀一口,径赴鲁肃军营。《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杂剧还赞颂关羽是三国英雄汉,豪气三千丈。《三国演义》第66回“关云长单刀赴会”进一步加工:孙权讨要荆州,而刘备抵赖不还。鲁肃设下一计:请关羽到东吴赴宴,当面讨回,关羽如不答应,就于席中杀掉;若是关羽根本不来,那就是他理亏,可以发兵硬夺。关羽接到邀请,慨然应允,单刀赴会。酒席宴上,关羽谈笑自若,先在气势上将鲁肃完全压倒。鲁肃提起要荆州,关羽始终不正面回答,后来看准时机,拿过周仓的大刀,挽住鲁肃的手,直到江边,放开鲁肃,踏上接应船只离去。

还有一部分是无中生有,纯粹虚构。如“赴义涿郡”、“单刀劈四寇”、“温酒斩华雄”、“月下斩貂”之类。

赴义涿郡:《三国志·关羽传》称关羽“亡命奔涿郡”。《关西故事》却道:关公本不姓关,少时力最猛,不可检束,父母怒而闭之后园空室。一夕,启窗越出,闻墙东有女子与老人相向而哭。怪而询

第5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之。老者诉云:“我女已受聘,而本县舅爷闻女有色,欲娶为妾,我诉之尹,反受叱骂。”公闻大怒,仗剑径往县署,杀尹并其舅而逃。至潼关,闻关门图形捕之,伏于水旁,掬水洗面,自照其形,颜色变赤,不复认识,挺身至关,关主诘问,随口指“关”为姓,后遂不改。清人梁章钜认为,这个“指关为姓”的故事。(卷7《三国演义》)《关西故事》使“亡命”变成了“行侠”;《三国演义》中又对“行侠”作了“复兴汉室”的政治补充。

温酒斩华雄:《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可知,华雄为孙坚所斩。可到《三国演义》第5回里,十八路诸侯兴兵讨董卓,董卓部将华雄先斩鲍忠,继败孙坚。袁绍急召诸侯商议对策,众皆默然。这时,华雄又来挑战。正在众人束手无策之时,关云长慨然出战。“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下”。然后特补一句“其酒尚温”。

义释曹操: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山阳公载记》,赤壁战败后曹操确实经华容道北归,但无关羽“义释”之载。《三国志平话》始有关羽于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故事:曹操率残兵败将到华容道,却被关羽截住。曹操美言相叙与关羽的恩情。关公以“军师严令”不让通行。说话间“面生尘雾,使曹公得脱”。曹操得脱是“面生尘雾”的气候现象造成。《三国演义》第50回里“面生尘雾”变成了“仗义开释”:曹操率残兵败将窜逃到华容道上,忽见关羽拦住去路。曹操

第6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与关羽论起昔日之情,哀哀求告。关云长义重如山,尽数放走了曹军。关羽为报旧恩,不但放弃唾手可得的不世奇功,而且不惜赔上性命

无论是哪类情况,文学家、艺术家的加工改造都起到了完美关羽“忠义”、“神勇”形象的实际效果,促进了后世对关羽信仰和崇拜的形成。

三、关羽神化崇拜发展过程

大都认为关羽显灵开始于隋朝。但现存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的大都是唐人对关羽的崇拜情况。唐末范掳《云溪友议》即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伺,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词鬼助土木之功而成,伺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因此,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至迟在唐代,关羽已为人所崇奉了梁以后,关羽显灵的传说开始由荆州等地逐渐向全国扩散。梁末有“陆法和假神以虏任约,梁宣帝咨神以拒王琳”的传说。陈废帝光大年间(567—568),唐五代是完成关羽神化的重要时期。中唐以前,关羽作为神灵受到人们的祭祀崇拜仍然局限在荆州一带。唐代宗时任郢州刺史的郎士元在《壮缪侯庙别友人》诗中说:“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谁为感恩者,意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徘徊故乡隔。离筵对祠宇,洒洒暮天碧。去去无复言,衔悲向陈迹。”唐时郢州治长寿(今湖北省钟祥县,属荆州地区),原本荆州地界,诗中所云“流落荆巫间,徘徊故乡隔”,说明为关羽立庙祭祀虽盛行于荆楚大地,但还没形成全国规模。作者敬佩关羽的义勇,同时也感叹他流落异乡。唐德宗贞元年间董侹在《重修玉泉关庙记》中说:“惟将军当三国之时,负万

第7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人之敌,孟德且避其锋,孔明谓之绝伦。其于徇义感恩,死生一致,斩良擒禁:此其效也。呜呼!生为英贤,没为神明,精灵所托,此山之下,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系。”这里所谈的关羽,显然以历史原型为依据,其所述史实不脱离《三国志》的记载。由于此次重修关羽庙是邑令张僓根据荆南节度使工部尚书江陵尹裴筠的命令进行的,而董侹此记也是奉裴筠之命而作,故记中对关羽显灵的民间传说取谨慎态度,除提到梁末二例外,余皆未及,但从中仍不难发现,当地老百姓对关羽的崇拜已达到很深的程度。人们认为,关羽其人虽死,但神明犹在,“邦之兴废,岁之丰荒”全依托于他。地方政府利用民间信仰来促进文治教化,表明统治者们对关羽文化现象开始予以政治关注。宋代,默默无闻了 800年的关羽,被宋徽宗连升三级: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宁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 元代文宗,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代神宗,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这位死了1000多年的三国名将的封谥,终于由侯、公、真君、王,至此登基为“帝”了。历代王朝对关羽的加封在清代达到极盛,清德宗光绪皇帝对关羽的封号最长:“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共26个字,采用了众多美好的文词,超过了前代任何王朝。 关羽生前绝然不会想到,他身后会得到这样多的荣耀,历代皇帝会给他这样美好、这样崇高的封谥;他也更不会想到,他不仅走上了神坛,而且集神教、道教和佛教的尊位于一身。关羽以托梦显灵与佛教结缘,以降神靖妖为道教祈禳,以忠义孝友被儒家纲常推崇。其与三教之渊源,先后形

第8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成于唐宋时期,而以宋代为实际发端。使关羽崇拜从此融进中国主流思想丈化的大题目中。在古代历史上大众对关于的崇拜、神化达到了极致。

可以看出关羽的历史以及宋代之前有关的传说就已经具备了被缺少安定生活的社会群体人们崇拜的因素。这样,就为江湖艺人把关羽塑造成为能够表达自己理想的英雄形象提供了素材与可能性。有悠久的传说和历史事实为基础,关羽这个形象一出现马上就各个阶层包括一些主流社会的人们的欢迎与尊敬。

四、近代对关羽崇拜的延伸

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关羽自不必说,就是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也把关羽奉为膜拜的英雄。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经久不衰。在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 800万众,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祗妈祖。美国的“龙岗总会”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民间组织,各地分会有140多个,遍布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南亚各国竞相立庙拜求关公,最盛者当数泰国。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关帝庙;前些年还新建了一座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

五、关羽崇拜怀疑论的产生

在长期被神化,被尊崇的意识影响下,大众阶层一直以来往往被宗教或统治者以自身的不同的实用功利动机所控制。他们将崇拜视

第9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组织追逐不同利益的文化工具,视为崇拜者对政治经济压力的一种回应和反击。其必然结果,就是强调神明崇拜在时空中表现出来,所以一直以来大众对关羽的意识被定格在固有的概念中。但随着各种“文化资源”的丰富和文化的解放,提出怀疑的观点越来越多,是人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关羽。

千百年来,关羽被盛传为武艺超群、忠义耿直、不近女色的一个英雄豪杰,肝胆智士。关羽的忠诚精神、信义精神、仁智精神、勇武精神,他的“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伟岸形象;“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双千古,后宣尼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的伟大灵魂;“庙食盈寰中,姓名走妇孺”,的文化精神,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英魂。但在举行的一次关于关公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所所长、研究员尹韵公先生的一篇论文《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引起争议,他把一个与演义中的形象迥然不同的关羽展现在人们眼前。

首先对关羽武艺水平进行了怀疑,说关羽的武功并非无人匹敌,并通过考证发现,在三国时期和关公位居同一档次的将领也不少,甚至有水平出其右。例如,曹操的大将庞德在与关羽交战之时,曾经“射羽中额”;庞德常常骑着白马驰骋沙场,关羽的部下称其为白马将军,皆对其颇为惧怕。虽然关羽的武艺高强,居然曾两次被俘;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身经百战的关公竟败走麦城,居然还是被东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马忠所算计。尹先生认为,在演义中作者过分夸大了关羽

第10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的能力。关羽确实武艺不弱,但没有达到无人能及的神人地步。其实从《三国志·关羽传》关羽的出场就可以产生怀疑,说杀死家乡一个小角色,逃离家乡,离乡流离,如果说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何至于惧怕呢?

其次关羽并非不好女色,在传说和演义中,大都讲关羽是一个不近女色的大英雄、伟丈夫。《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曾经赐予关羽十名美女,他皆毫不动心。但是根据尹先生的研究,关羽不但是喜欢美女,并且曾经和曹操争过美女。《三国志》的《蜀书》和《魏书》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个史实:曹操与刘备带领大军在下邳围攻吕布,吕布派出秦宜禄出城向河内太守张杨求救。关羽听说秦宜禄长相非常出众的妻子还留在下邳城内,便多次请求曹操:“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就是说他的老婆没有生儿子,如果攻下城的话,请把姓秦的老婆赏赐给他。曹操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曹操似乎并未太在意此事。到攻城之际,关羽又再三地请求曹操,谁料曹孟德见关羽迫不及待的样子,怀疑杜氏异常美貌,等到城池攻陷之后,曹操亲自召见了杜氏,果然是国色天香,“乃自纳之”,就留为己用了。关羽为此事深恨曹操,欲趁某次刘备与曹操一起打猎之机杀掉曹操,后被刘备制止。尹先生认为,虽然凭着这个史实尚未能判定关羽即好色之徒,但起码可以看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称颂关羽不好女色其实是无稽之谈。 另外关羽和貂蝉据部分戏曲、野史记载也有不同的说法,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其妻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烈女,怕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难免为他人所

第11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元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则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特遣貂蝉前去诱降。貂蝉使出浑身解数,上下挑逗,关羽心如磐石,断然铲除了这个后患。第三种版本出自明剧《关公与貂蝉》,剧中貂蝉向关羽痛说内心冤屈,详述其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赢得关羽的爱慕,并有夫妻之实,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以死来验证自身的政治贞操。据《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氏春秋》也有记载,关羽乘吕布被围困,欲娶吕布使节秦宜禄的前妻杜氏。这极大损伤了关羽的正人君子形象。另据野史传说,关羽其实在与吕布交锋时期,早已对貂蝉的美貌垂涎已久,后曹操将吕布斩于白门楼,关羽降曹,貂蝉是关羽主动向曹操提出的条件之一。野史虽没有事实根据却在后世的怀疑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元亮官间道事文本更是写了一些特殊的关羽旧事, 反在奸、义、怯、愚之外,塑造了关羽抽象的另一面脑筋繁单、无情无义、自公、无礼、残暴、势本、气量气度狭小。更加与演义中的关公距离相差甚远。

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历史的怀疑态度日趋强烈,一般认为所有的历史的书写,都已被记录者有意识地拣选和更改。既然史料已经在最初就被这些纪录者的主观意见挑选过一遍,那后世学者更加无法还原当初历史的真相。但史学的论点也有其道理,我们本来就无法还原历史的真相,只有留下记录可被后人解读的史料才算历

第12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史,最多我们只能做到趋于历史的真相而已。况且,中国史书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充满了作者的主观看法上。

论:文学演义达到了无与伦比,辉煌壮丽的篇章。破黄巾、斩华雄、占吕布、拒曹操、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华容、取长沙、走麦城等等它给予关羽了史无前例的英雄形象。后世的敬仰也给予了关羽万世膜拜,人们把关羽作为一种信仰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有的佐证的信仰会随着大众心理,产生质疑和矛盾。大众在信奉必将产生动摇,并对关羽的一切进行大讨论,怀疑论的产生也是关羽崇拜演变必经的一个阶段,最终关羽崇拜只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不是像过去在心中作为信仰顶礼膜拜,为什么现代大众会出现质疑?过去的几百年里却没有?因为关公精神所代表的是动荡年代一种平民通过反抗、斗争、英勇拼搏,最终发展成为一代名将的传奇过程。大众在精神上需要一种支持,一种鼓舞、一种信仰,来抵抗动荡时期的绝望、怀才不遇、压抑等等之类的种种情感。其实关羽崇拜的矛盾一直存在,矛盾到一定程度凸显出来而已。现代和平时期大众纷纷提出对关羽崇拜的怀疑,是不无道理的,我认为产生怀疑论的理由有三点:

一、关羽的英雄崇拜被放小化,其英雄特点不符合现实和平年代里英雄观念的要求和特点。

二、在制度化越来越健全的时代,文学视眼的开放化,促使人们产生颠覆固定思维的心理(也就是创新),强烈的最求个性。

三、历史史实和文学的间距的跳跃,从人到神本身过程就值得怀疑,文学无法填补实际存在的史实的空缺。

第13页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

综上所述,关羽崇拜怀疑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但怀疑不是昭示崇拜的消失或灭亡,而是关羽崇拜演变的一个必然阶段。关羽的伟大形象仍然被将被后世传颂。

第14页

推荐第10篇:关羽生平简介

关羽简介

关羽(160-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后人称赞关羽: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有“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佳话。此外,关羽还被台湾同胞视为恩主神。

关羽作为东汉末年驰骋疆场的猛将,作为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作为蜀汉基业的创始人之一,由于他身上闪耀出忠肝义胆的伟大品格,被后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也因为这种品格与劳动人民维护自己权益的意愿相拍和,关羽成为中华民族海内外儿女一致崇敬的大英雄。可以说,关羽身上表现出的对主之忠、克己之正、处世之义、作战以勇,已成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在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鼓励后人注重品行、舍利取信、舍生取义等社会公德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关羽一生是叱咤风云的一生。他生于古解梁地,发轫于涿郡,战于徐州,殁于荆州,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彰显了巨大的人格魅力。一生追随刘备,戎马生涯,转战南北,忠君报国,为义而动,为天地正气抛家,困苦面前不皱须眉。他从出生地解县杀恶霸亡命出走,先到卢奴贩粮度日,后到涿郡三杰相识,投在刘备麾下。在参与围剿黄巾军时历经涿郡、巨鹿郡、南阳郡,因匡辅汉室立功,在中山国安熹县任职;又先后在北海国下密县、平原国高唐县、平原县暂时驻足;在诸侯兼并割据期间,辗转于青州、豫州、幽州、兖州、徐州、冀州、扬州,最后功败垂成在荆州。他执掌荆州帅印六年,发动襄樊战役达到一生为之奋斗事业的鼎盛时期,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显示了文韬武略的超群绝伦风姿。遗憾的是惨遭魏、吴两大巨头的南北夹击,在内忧迭起、盟友毁盟偷袭下,败走麦城;英雄末路,战殁于南郡临沮章乡。可以说关羽一生戎马倥偬,踏遍了今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湖南十省。论武勇,为三国时顶尖上将;论智谋,让被世人称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称赞。特别是其忠于刘备不二,在事业最低潮时,面对曹操的金钱、美女、爵位,不为所动,与刘备的君臣契合,与同僚的肝胆相照,危难困苦时恒心不泯,确实感人至深。当然,他参与围剿农民兄弟的历史局限性,性格上的狂妄骄横这些弱点也暴露得非常充分。他执掌荆州帅印,而痛失荆州,使刘备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但千百年来人民没有挑剔这位英雄人物,而是溢美之词一浪高过一浪,成为后来的武圣,并演绎了许多神话故事,以至满清一朝,关羽庙宇遍布海内外华人生活的地方。

关羽的地位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关羽自不必说,就是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也把关羽奉为膜拜的英雄。

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

在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800万众,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祗妈祖。

美国的“龙岗总会”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民间组织,各地分会有140多个,遍布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

东南亚各国竞相立庙拜求关公,最盛者当数泰国。

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关帝庙;前些年还新建了一座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Davidk jordan(汉名焦大卫)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位美国学者的话是颇有见地的。

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抑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在香港,警察与三合会成员是对立的。三合会早期是一个道教反清的帮会,所以会拜祭道教大神关羽。而警察崇拜关帝的习惯是源于1930年代的油麻地警署某位华探长,其后扩展至各个纪律部队,如消防、海关等。他们同样地推崇、尊敬关羽,称他为“关二哥”、“关公”、“关帝”、“关二爷”等,因两方都相信,关公是会保卫尽忠尽义之人,所以双方都不认为存在信仰上的冲突。

香港许多商店都供奉关羽,希望能保佑店铺。而香港也建有不少的祠庙供奉关羽,香港荷李活道的文武庙就十分有名。

关羽还被民间封为文武财神中的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

第11篇:脸谱人物——关羽

脸谱人物——关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关羽的故事及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这个历史人物的喜爱。2.了解关羽脸谱的特点,会简单绘制关羽脸谱。

二、学习内容:

⒈认识关羽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关羽的故事;

2、简单绘制关羽脸谱。三.活动设计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关羽京剧脸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

(2)教师讲有关关羽的故事。

关羽 蜀汉前将军。本字长生,亡命奔涿郡。与张飞追随刘备征战,当刘备为平原相时,他们俩为別部司马。二人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稠人广坐则侍立终日。随同曹操和刘备讨吕布于下邳,事后为朝廷封为中郎将。当刘备袭杀曹操的徐州刺史车冑后,以关羽镇下邳太守。曹操东征破刘备,关羽被俘,被拜为偏将军,对他礼遇很优厚。白马之战时关羽万军中刺敌主帅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报了曹操之恩后便告辞,寻找刘备。长阪之战刘备败北,抄近路赴汉津与关羽的数百只船汇合至江夏。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利后,关羽在其后的江陵之战中绝北道,阻隔曹操的援军,为周瑜能攻下江陵创造有利的条件。事后遙领襄阳太守、拜为荡寇将军。诸葛亮等人入蜀增援刘备,关羽便镇荊州。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被拜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乘汉水暴涨之机出兵襄樊,更在于禁七军为水所淹乘船进攻,梁、郏、陆浑各县的盗贼有些远远地领受了关羽的官印封号,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都避其锋芒。后因孙权背盟投曹,后方为吕蒙所破,关羽便退兵,但终为孙权军所擒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多少纵横天下的风云人物,为后人传颂。而真正被人们长久宗敬并顶礼膜拜的偶像。卻寥若晨星,三国蜀将关羽。超越时空,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和文化历程中,具有广泛而有长远的影响力,至今仍是童叟皆知的“关帝”、“武圣”。遍及世界的炎黄子孙,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和台、港、澳的同胞,十分崇尚关羽忠义仁勇之精神。 2.欣赏关羽脸谱,激发创作欲望。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脸谱吗?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眉毛、鼻嘴窝,除五官外整张脸都是同一种颜色,我们叫它整脸, 因为都是红色的,因此,我们称它为红整脸。 (2)下面请同学们绘制关羽的脸谱。

如何设计绘制脸谱呢?

一、画圆或椭圆,确定脸谱的谱式和主色彩;

第二、画五官:注意位置、比例。(教师黑板演示) 第

三、装饰:在那儿装饰?怎样装饰?

第四、上色:对称。

(3)学生绘制脸谱,教师辅导。 (4)展示学生所绘脸谱:

展示学生所绘脸谱,使学生看到整体效果,并举出图案对称\颜色鲜明\整洁的脸谱讲评,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组评\互评的方式).四.教学建议。

1、本节课可分2课时进行教学。

2、本节的教学可先让学生课前搜集关羽的故事,课上进行讲故事比赛,激发学生对关羽这个人物的热爱。

3、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让学生在体验赏析中感受关羽脸谱艺术风格,学会制作关羽脸谱。

五.拓展资料.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受到两脉思想的影响,一脉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治国方针;另一脉就是关羽的忠孝义的思想,做人的原则。关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关羽,祖籍是山西省晋南地区运城附近一叫“解州”的地方。“解”在当地不读(jie 姐),也不读(xie 谢),而是读(hai 害)。他的原名姓冯名贤,叫冯贤,他生活在蜀汉魏的三国时期。那时,兵荒马乱,天下大乱。在他们村里,有一恶霸,霸占水井田地,欺压百姓,欺负良家妇女,特别是小媳妇,更是无恶不作,冯贤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愤愤不平,终于按捺不住怒火,杀了恶霸,逃出村外。恶霸家有钱有势,告到衙门,衙门四处张贴告示,捉拿冯贤,那时的潼关地区是一人烟稀少的地方,冯贤要出关逃生,但是,他出不去,潼关关口严查盘问,这时,一老妇人过来抓住冯贤,暗示他,给了他一记耳光,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不孝子孙气死我了,并把他的鼻子打出了血,满脸是血迹,拼命拖着他往关外走,我不要你了,你自己滚吧,这时,潼关的看守问冯贤,你叫什么名字,他指关为姓,姓“关”,就有了关羽之名,出关后,他洗脸,可是,洗不下去了,从此,就有了红脸的关羽。从此以后,桃园三结义,名扬天下。

另外,关于关羽手中用的兵器剧是那把“青龙偃月刀”,我们知道,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羽,捉文丑,斩文良,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但是,根据现在考古学者和古兵器学者的研究发现,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不是他那个时期发明的兵器,而是在宋代宋仁宗时期才发明的,离三国时期相差500年左右,哈哈,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加进去的,以来体现关羽的英勇无比

第12篇:三国—关羽篇

三国———关羽篇

1.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答: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可惜自己上将颜良、文丑不至。关羽主动请战,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为之壮行,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众将只听外面鼓声震天,正欲探听,关羽已掷华雄首级于中军地上,其时其酒尚温。

2.《三国演义》中“斩华雄”情节不到六百字,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形象的? (1)层层烘托。作者设臵了一个难以收拾的战争场面,让关羽出场。(2)虚实结合。虚写战场,实写会场,来表现其超群的武艺。(3)细节点染。如“其酒尚温”,化抽象为具体,显示战斗速度之快,突显了关羽的神勇。

3.关公投降曹操时提出哪三项条件?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经过张辽极力劝说下,关羽和曹操订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约”:

一、降汉不降曹;

二、赡养刘备两个夫人;

三、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4.关羽被曹军困于土山,张辽以“三罪”与“三便”劝说他。简要叙述“三罪”“三便”的内容。 (1)三罪:负当年之盟誓;负使君依托之重;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欲逞匹夫之勇。三便: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

5.关公离开曹操之前,做了哪些工作?

答:战场上和龚都演双簧,让对方诈败,夺得州县;瞒住两位夫人,恐消息泄漏;给刘备写信,表达“义不负心,忠不顾死”之意;离开时和曹操、张辽告别(二人避而不见),光明正大。挂印封金,护二位夫人出北门往寻刘备。

6.“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忠勇性格的主要情节,请写出五关中两关的名称和六将中三将的名字。

东岭关:孔秀; 洛阳城:韩福、孟坦; 汜水关:卞喜; 荥阳城:王植; 黄河渡口:秦琪。 7.《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酌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试讲述其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节。 答: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8.《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的性格。 答: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别离开曹操;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现了对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9.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答: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个关口斩了孔秀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10.东吴为要回荆州,宴请关羽,准备“就筵闯杀之”,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请具体说说关羽是如何脱身的? 答:凭借智慧和勇气脱身:预先准备了快船十只、水军五百藏于江上,随时准备接应;带周仓及八个关西大汉作护卫;席间谈笑自若据理力争;借斥周仓之机离席并暗示招来接应人马;挟持鲁肃做人质。 11.《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英雄形象关羽,请用简洁语言再写出一个关于他的英雄故事。(5分)

答:华容道义释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败亡,诸葛亮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1 12.“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答:关羽、刘备、曹操

13.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答: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七军军营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关羽率领水军进攻。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投降。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14.东吴为要回荆州,宴请关羽,准备“就筵闯杀之”,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请具体说说关羽是如何脱身的?

答:凭借智慧和勇气脱身:预先准备了快船十只、水军五百藏于江上,随时准备接应;带周仓及八个关西大汉作护卫;席间谈笑自若据理力争;借斥周仓之机离席并暗示招来接应人马;挟持鲁肃做人质。 15.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答: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七军军营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关羽率领水军进攻。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投降。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16.扼要叙述《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疗毒的精彩片段。 参考答案:关羽手臂被曹仁毒箭射伤,华佗看了伤势后说,我有办法治好你的箭伤,只是要立一根大柱子,上面钉一个大铁环,请你把手臂穿过铁环,我用绳子绑牢它,再用被子蒙住你的头,用尖刀割开皮肉,刮掉骨头上的毒,敷上药,再用线缝合伤口。关羽哈哈大笑,说哪里要用什么柱子,命令摆酒。关羽一边喝酒,一边和马良下棋,同时伸出手臂让华佗做手术。华佗割开皮肉,直至骨头,骨头已经发青,刀刮骨头,悉悉有声,这时,帐上帐下见者,都掩面失色,关公却仍在饮酒食肉,谈笑下棋!手术结束,关公大笑而起,说:“先生真神医也!”华佗也翘起大拇指,由衷赞叹:“君侯真天神也!” 17.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一个故事。

答: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18.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19.从关羽的性格方面分析一下其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原因?

答:他先前是一位义薄云天的豪杰,英勇善战的英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关羽由一个普通的马弓手已经成长为勇冠三军,功高卓著的“五虎上将”之首。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迅速地膨胀,变得刚愎自用。

他违背诸葛亮制定的立国之本——“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外交路线,擅自专行,拒绝东吴使者的友好,破坏了联合战线。尤其是他蔑视陆逊,认为孙权见识短浅,用孺子为将,终于上了陆逊的当,失荆州走麦城;关羽性格的发展,正是他个人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也给蜀汉事业带来了莫大的损失。 20.关羽大意失荆州,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1)个人因此丢命,蜀汉失去屏障,导致兄弟张飞、刘备为之报仇而先后死去,严重削弱蜀汉实力。 (2)先后显灵,吓死吕蒙、曹操,导致魏国建立,曹丕称帝,加速了三国鼎立的过程。(3)进而使蜀吴结盟为兵戎相见替代,最终改变了三国的平衡格局。

21.关羽被抓住后, 孙权非常高兴,说道:“云长世之豪杰,孤深爱之.今欲以礼相待,劝使归降,何如?”那为何后来又将其杀死了呢? 答:因为孙权主簿左咸进谏说,关羽被曹操抓住时,曹操对其非常优待,“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而关羽仍不为所动,最终过五关斩六将而走,至今成为曹操的后患,如果孙权不果断除掉关羽,其日后也会成为东吴的后患.于是孙权下令将关羽父子一并处死.22.(1)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2 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2)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关羽一向被誉为“义薄云天”的典型,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参考答案:如关羽和刘备失散以后,“降汉不降曹”,尽管受到曹操的优待,但是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立即“挂印封金”而去,保着嫂嫂去寻刘备。

(3)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答:示例1: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甘、糜二夫人及关羽迫降于曹操。曹操赞赏关羽为人和勇武,先后拜其为偏将军和汉寿亭侯,且待之甚厚,并将赤兔马送与关羽,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军中,并不留恋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即刻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张二人重逢。

示例2: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逃亡途中遭遇关羽的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则认为过去替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已经报答了曹操。面对曹操的求情,不敢以私废公。曹操又以“五关斩将”之事,及信义之德向关羽求情。最终,关羽不顾此前与孔明立下的军令状,于华容道义释曹操。

(4)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有很多。譬如非常有名的便是与刘备、张飞结为异姓兄弟。这个故事便是“桃园三结义”。请你再举3个涉及关羽的故事。

走麦城、水淹七军、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等等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5)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关羽 “忠义”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①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后听说了长兄刘备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去了。事后曹操感叹说:事主不记其本,乃天下义士也。

②关云长干里走单骑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6)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忠义”、“英勇”的故事各一个。

简析:“忠义”:(3分)赤壁兵败,曹操狼狈逃往华容道,只听一声炮响,关羽提刀截住去路,曹军个个丢魂丧胆。曹操上前求情,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曾受曹操恩惠,又见曹军个个皆欲流泪的样子,心肠一软,放他们过去了。而自己则顶着军令状去向孔明请罪。

“英勇”:(三例可择其一,2分)

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3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7)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三绝”:奸绝、义绝、智绝。请问“义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

答:关羽“义绝”。举例: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

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

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

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23.“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请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

简析:对联所写人物为关羽(1分)。上联说的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的故事。(2分)下联说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2分)

第13篇:关羽为什么败走麦城?

有人说,刘备其实不想救关羽。利用东吴之手铲除关羽和张飞。当然这种说法可能成立。但是,笔者还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关羽的失败。

关羽怎么死的主要原因

第一:关羽做不到位。关羽在荆州为王时候,已经多年没有参与战斗了。还是过去不变的打法。关羽没有及时清除内部的敌人,培养了不少潜在敌人,也没有团结内部的矛盾。

第二:关羽的外交政策失衡。惹火了孙权、孙权一直都有攻占荆州的念头,只是时机未熟。当时,曹操打算联手东吴,共享一杯羹。

第三:关羽的性格过于刚烈。这样的话,关羽的失败已经是必然。不然关羽又怎么从高位跌到粉碎呢?关羽败走麦城,主要还是和关羽的保守的性格 有关。关羽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然而他没有实事求是的看清楚周围的变化,不能从善如流。关羽因为性格刚烈,又失内部的团结统一。最关键的时候,还是自己的人 背叛了他。最紧要关头,却没有朋友伸出援手!

关羽的故事,似乎告诉一个道理:社会的复杂的多变,常常不如人意。为了降低风险,必须实现多样化的发展,通过平衡的调整,才能避免失误!关羽败走麦城,是全世界的人都会常常犯下的错误!

刘备害死了关羽吗? 这个完全不能怪罪刘备。但是刘备为什么不帮助关羽呢?难道刘备可以坐视不理吗?客观的说法,刘备最信任的非关羽不可了。刘备似乎把自己的半壁江山托付给了关羽。细心发现,荆州的地理环境极好,是一个战争必争之所。

更多关于三国演义精彩的故事

第14篇:关羽艺术形象分析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 而深深叹息。

人物形象

(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知道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孔子云: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论语•阳货》)就是说君子有勇不可无义,只一味的匹夫之勇难称得上真正的君子。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笔者将这些故事归纳为三点来分析关羽的勇武。

拳家认为:胆乃技击之主帅。在技击中强调要有“必胜之心”。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可以看出关羽过人的胆量。华雄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武艺超群,勇不可当。你看他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风四将,令十八路诸候“众皆失色”。而当时的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很多人不了解他、看不起他。但他不惧外强内疑,毅然提刀出帐,飞身上马迎战华雄。面对如此强敌,关羽却有“必胜之心”。曹操在他临行前“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于是便有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千古美谈。试看“某去便来”说得多么轻松!试想,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视敌如草芥的胆量,怎么能如此洒脱?在白马,曹操指着河北大将颜良在山下排的“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的阵势对关公说:“河北人马,如此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雄壮!”关公却说:“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真是豪气冲天。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表现。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二)刚毅果敢、深通谋略

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张昭说他是“为人强梁”。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成大事者必定具有超于常人的胆量,关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胆识过人、不畏艰难痛苦的英雄。

历史上的“刮骨疗毒”足能显示其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胆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尝为流矢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有毒,毒入于骨,当

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公这一壮举的描述更是绘声绘色,艺术上,作者善于层层蓄势,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情节显得起伏跌宕,并且运用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用众将士的“皆掩面失色”来衬托关羽的“全无痛苦之色,举棋自若”。使得关羽坚忍性格更加生色。华佗本是一代奇才,他那刮骨疗毒的方法也很奇特,而遇上关羽这样的奇人,三奇相结合,相映成趣,共同演义了一场小说史上的佳话(在此我们姑且不讨论此故事的真实性,单就本书而言)。

关羽的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在他镇守荆州时发动的襄樊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关羽选择了十分有利的战机:

(一)刘备刚得到汉中,又攻占了上庸等地,蜀汉士气正盛;

(二)前不久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关羽可与孙权遥相呼应;

(三)七八月间正是雨季,便于发挥关羽水军的优势。其次,关羽在进攻襄樊时,对孙权可能从后方偷袭,是有准备的,在后方留有相当多的军队,以备不测。第三,他指挥得当,机智勇猛。襄阳、襄樊两地隔汉江水相对,互为犄角,是曹军抗拒南方军的战略要地。曹操派他的族弟镇南将军曹仁重兵驻守,并派平寇将军徐晃屯兵宛城,随时支援。后曹操又派于禁领兵助守,曹仁命令于禁和庞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德在襄樊城北屯驻。可见曹军的部署已经相当完备。但关羽并不畏惧敌人的严密防守,利用自己水军的优势,趁着暴雨,漳河水涨溢,樊城被洪水包围的形势发动进攻。当时,城北的曹军已被淹没,于禁只得率领众将士逃避到高阜之处。关羽早就抓到于禁平地扎营的弱点,趁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魏军猛攻。于禁支撑不住,只能投降。庞德率领一部分魏军继续顽抗,关羽集中力量围歼这部分魏军。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庞德率领的魏军箭尽失竭,于是双方短兵相接,魏军大败,庞德突围企图乘小船向樊城逃去,关羽紧追不放,最终擒获了他。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在这场战役里,关羽的勇猛、机智、锐利的眼光、卓绝的军事领导才能一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

(三)忠贞冠绝、义薄云天

“忠”与“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历代文人作品中,表现这两方面主题的内容比比皆是。如宋江的忠义,岳飞的忠义等。“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本义指忠诚,尽心竭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以后引申特指忠于君主,主要指君臣关系、主仆关系,是下属对上司的义务。“义”本作“宜”、“谊”,“谊”从宜,故《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宜即适宜,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一切做法, 正合其“度”,即有一定的尺寸,故做得恰如其分,就是义,否则,即是不义。因此,就有君臣之义,老幼之义,贤愚之义,尊卑之义。所以“义”主要指比较平等的朋友关系,兄弟关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丝毫不带有利诱和强制的性质。

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曹操为了收买其心,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虽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当初若不是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四)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另一个性格特点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这是造成其败走麦城,惨遭杀害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关羽是刘备政权中一名重要成员,五虎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上将之首,他历尽坎坷,身经百战,为蜀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刘备尽忠尽义,可谓一代忠臣良将。然而关羽自身“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性格弱点却断送了蜀国大好河山。如同在蜀汉这局棋中,关羽这一子走错,兵败麦城,便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局。分析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性格的成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自身原因:创业时身经百战未尝做过别人的手下败将,唯一的一次失败还不是由于自己的武艺不如别人,还博得曹操的折节招降曲意相待,这何尝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已定,刘备等人也有了荆州这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后来蜀汉版图节节扩张,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国,将荆州的防守大任交给关羽。关羽如此的受重用,于是他的骄傲,自负,目中无人,骄傲轻敌的性格弱点便慢慢滋生开来。

第二,外在因素:刘备定益州时,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欲与马超比武,诸葛亮知关羽好胜,故回信说:“梦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于翼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关羽得书后很高兴,像个孩子得家长夸奖般将信遍传给宾客们观看。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固然平息了事端,但无形中也进一步滋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

关羽高傲自负,还表现在唯我是大,目中无人。无论对友,还是对敌都是如此。刘备攻取益州,汉中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当刘备派费诗将封关羽的敕令送至樊城前线时,关羽竟看不起黄忠,大怒说:“大丈夫终

不与老兵同烈!”不肯接受印绥。最后经费诗百般劝说后方肯接受。这样的目中无人怎不让黄老将军乃至手下的诸将心寒和气愤呢?我们且看费诗的说辞:“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又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有这样美妙的誉词,试想有谁还不飘起来呢?

高傲自负自然容易麻痹轻敌,孙权大将吕蒙正是利用关羽的这一性格弱点设下圈套。先是让孙权将他调回,另换一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陆逊此人非同小可,后来的八百里火烧蜀军连营就是出于其手,可以说是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据蜀汉第一功臣,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他刚到任时,便修书一封恭维关羽,关羽得到书信后,觉得陆逊还是个年轻的后生,不足为道,收到陆逊的“名马、异锦、酒礼等物”,听到来使谦卑的说辞,“关公览毕,仰面大笑”。将后方的军队调出一半增援襄樊,如此,荆州的防守便不足,给了吕蒙可趁之机,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白衣渡江、劝降士仁、糜芳、瓦解蜀军士气,并最终夺取了荆州。关羽见此势,只得带领残兵败卒向西退守麦城,后在麦城突围后,依然一意孤行,不听谋士的劝谏,走小路最终被生擒,惨遭杀害,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悲剧命运

关羽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本书中难得的有性格形成过程的人物,我们可以分析他的性格形成过程来看她最终悲剧的原因。

任何悲剧人物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性格特征,汉末诸侯纷争、三分天下的社会环境,是形成关羽悲剧命运的外部原因,而关羽缺乏战略眼光、骄傲自矜的性格缺点,又是导致其命运悲剧,乃致孙刘联合破裂、葬送蜀国大好河山的内因。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性格的悲剧性,首先在于他带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关羽自幼熟读兵书,识书知理,且武艺超群。忠心的希望能够作一个上报国家、下报黎庶的人,然而朝廷腐败,社会动荡,却使他被迫杀了仗势欺人的权贵,“逃亡江湖五六载”郁郁不得志。后遇上刘备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后,虽然情同手足,同食共寝,但是在诸侯割据、群雄角逐中由于刘备没有地盘,只好寄人篱下,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日。关羽出身卑微,不得朝廷重用,尽受豪门士族的白眼,受尽侮辱。“温酒斩华雄”是常为后人称赞不已的情节,透过“小将愿往斩华雄首级,献于帐下”的疾呼,透过袁术“量一笑弓夫,安敢乱言,与我打出”的无理呵斥,透过“如不胜,请斩某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和“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头,掷于地下,其酒尚温”这一系列的情节描述,与其说是表现了关羽过人的武艺和勇敢,不如说是表现了其不愿甘于人下的性格和久寄人篱

下的悲剧处境。可以说,关羽前期一直随刘备过着沉于下僚,奔波劳碌的生活。 后来频繁的战争,又造成三兄弟几度失散,关羽在刘备投奔袁绍后,死守下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邳,保护刘备妻小,但不幸中敌人调虎离山计,被夏侯惇、徐晃围困在土山,不得已,投降曹操,对于一个叱诧风云的英雄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性行为。这种悲剧色彩在入曹营之后,仍然明显地表现着。虽然曹操待他甚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又是封爵,又是送马,赠袍。但这一切优厚的物质待遇都无法掩饰其内心的痛苦,关羽醉后自绰其髯说道:“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酒后吐真言,这也彻底表明了他心在曹营心在汉,不愿久居于曹下的心境。

关羽杀死颜良文丑后,刘备写信指责他“中途相违,割恩断义,欲取功名,图富贵”。关羽忍辱负重,无奈遭此谴责,难怪他会看完书信后放声大哭。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以哭闻名,以哭得天下的,而提到关羽哭的地方,全书只有两次,这是第一次(另一次是败守麦城时)。“男儿有泪不轻弹”,关羽的此次放声痛哭,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泪,多少悲凉之气。而后关羽在遇到失散多日的弟弟张飞时,却被张飞不容分说地拒之门外,要和他拼个你死我活。关羽有口难辨只得杀死蔡阳来替自己伸冤。蔡阳迅速成为刀下鬼,这与其说是关羽高超的武艺使然,不如说是他受尽委屈,急于辩解的心情所致。关羽这种被二位兄弟误解,内在性格压抑性,使得他的许多英雄行为呈现出一种悲剧色彩。

另一方面,关羽武艺超群,胆识过人,然只能称其为勇将、儒将,相比军事家、政治家而言,关羽缺乏的乃是战略眼光,不能从长远上看问题。孔明入川前,将镇守荆州的重任委托给关羽时,给他留下“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但是由于他的骄傲自大,没有意识到联合孙权对蜀汉政权的重要性,竟然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的骄横态度,侮辱性地拒绝了孙权的求和之意,即导致孙刘联盟的破裂。后来关羽又以极端骄傲自信的态度,拒绝了司马王甫的建议,用糜芳、傅士仁、潘睿镇守隘口,主管粮草的供应,也为后来留下隐患。正是糜芳、傅士仁这两个平时就嫌弃关羽轻视他们的人,在粮草供应前线不力后,关羽指责他俩办事不尽力,战后算账,使得他们在陆逊的招降下动摇军心,弃蜀投吴。这下关羽不但没有了粮草供应,还丢失南郡,江陵二郡。

由此可见,由于关羽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不能良好执行诸葛亮嘱咐的联吴抗曹的政策,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同时,由于他高傲自大,不能很好地团结部将共同抗敌,致使吕蒙的离间之计得逞,自己也妄送了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www.daodoc.com

性命。荆州失守,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因为它失去的不仅是一个战略要地,而且使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一旦时机成熟,分兵两路北伐曹操并最后实现一统天下的战略部署化作乌有。可以说,蜀汉

失荆州便失去了天下,作为荆州守将,关羽自然罪不可赦。

综上所述,对于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毫不掩饰地描述了他对蜀汉集团灭亡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他武艺超群,勇武忠义,忠肝义胆的正面形象,反而在悲剧的结局中使英雄人物的人格进一步升华,从而让亿万读者为之潸然泪下,产生无比同情和崇敬之情。关羽是当时时代下的悲剧英雄,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他的死之所以震撼我们的心灵,是因为在他的悲剧结局中,被否定的只是他性格的片面性,而他的义贯古今,英雄豪杰之气,永远会在历史英雄人物画廊之中熠熠发光。

第15篇:三国—关羽检测

三国———关羽篇之自我检测

1.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2.《三国演义》中“斩华雄”情节不到六百字,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形象的?

3.关公投降曹操时提出哪三项条件?

4.关羽被曹军困于土山,张辽以“三罪”与“三便”劝说他。简要叙述“三罪”“三便”的内容。

(1)三罪:

(2)三便: 5.关公离开曹操之前,做了哪些工作?

6.“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忠勇性格的主要情节,请写出五关中两关的名称和六将中三将的名字。

7.《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酌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试讲述其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节。

1 8.《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的性格。

9.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10.东吴为要回荆州,宴请关羽,准备“就筵闯杀之”,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请具体说说关羽是如何脱身的? 11.《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英雄形象关羽,请用简洁语言再写出一个关于他的英雄故事。(5分)

12.“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13.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2 14.东吴为要回荆州,宴请关羽,准备“就筵闯杀之”,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请具体说说关羽是如何脱身的?

15.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16.扼要叙述《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疗毒的精彩片段。

17.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一个故事。

18.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

3 19.从关羽的性格方面分析一下其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原因?

20.关羽大意失荆州,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21.关羽被抓住后, 孙权非常高兴,说道:“云长世之豪杰,孤深爱之.今欲以礼相待,劝使归降,何如?”那为何后来又将其杀死了呢? 22.(1)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答:例1:温酒斩华雄: 例2:

4 例3:单刀赴会: (2)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关羽一向被誉为“义薄云天”的典型,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答:示例1:

示例2: (4)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有很多。譬如非常有名的便是与刘备、张飞结为异姓兄弟。这个故事便是“桃园三结义”。请你再举3个涉及关羽的故事。

例2:过五关斩六将:

例3:单刀赴会:

5 (5)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关羽 “忠义”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①徐州失守:

②关云长干里走单骑 : (6)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忠义”、“英勇”的故事各一个。

简析:

“英勇”:(三例可择其一,2分)

例1:温酒斩华雄:

例2:过五关斩六将:

例3:单刀赴会:

6 (7)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三绝”:奸绝、义绝、智绝。请问“义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

答:

23.“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请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

第16篇:关羽的故事

1.桃园三结义简介: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2.温酒斩华雄简介: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

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

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 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 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3.三英战吕布简介:“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刘备有心抱负于天下,关羽、张飞二人各自身怀绝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关羽斩杀华雄初显本领,此后,刘等三人已然名满天下,此次虽然是吕布先收兵,然吕布在三人之前已经斩杀诸将,并且以一敌三,虽然表面上是吕布战败,实际上为吕布赢。然吕布之勇名冠三军,无人匹敌,当下第一次遭遇对手,自然令袁绍军队士气大振。

4.败走麦城简介: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军威大振,曹操曾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战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三英”指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

5.斩颜良诛文丑简介:一开始颜良的河北大军列阵平原上,根本不顾曹操部队居高凌下占地利优势,估计是认为自己部队太强了,敌人的骑兵冲不动,不在乎,犯了骄兵必败的毛病。当关二哥冲向敌阵的时候他非常聪明的只身前往,这样以来敌人猜不透他的真实意图,也就不会把他当作一次冲锋对待,这可能就是敌人始终没有用弓箭阻止关羽的原因。面对关二哥的冲锋颜良一开始是坐着的,轻敌是一方面,搞不清楚对手意图也是一方面,他所在的位置是中军,也就是指挥部,按常理没人会那么傻冲入敌军群中,所以他也有点麻痹大意。袁军对关羽的行为不理解,再加上没有命令,也就没动,估计关羽也没对小兵动手,大家疑惑不解。关羽马确实快,当颜良发现他是冲自己来时已经来不及了,以至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再加上最后时刻颜良也不能确定关羽要干什么,而且关羽未通名,颜良为了大将风度,不斩无名下将,没有上马提刀。关羽用刀也很有特色,第一下不是动作很大的砍杀而是刺,这样动作快,隐蔽,颜良不易躲闪,这也是一个重点。总的来说,关羽用了很阴的招数,凭实力把颜良阴死了。 对文丑就更简单了,曹操的埋伏打乱了文丑的部队,这种情况下撤退是第一位的,否则对手小兵群上来也把自己逮住了。偏巧关二哥这时候去和他缠斗,文丑当然无心恋战,感觉对手不是几下就能解决的时候马上拍马撤退,没想到关二哥的马超快,文丑就算会,慌乱中也使不出回马枪,被人背砍。 6.过五关斩六将简介: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7.单刀赴会简介: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历史真相。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8.水淹七军简介: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帅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关羽、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日交战,二将齐出,并不答话,拍马交锋五十回合,庞德拨马逃走,关羽紧追不舍。庞德取箭,关羽躲闪不及中箭,回营养伤。十日后,箭伤愈合。又听关平说曹兵移到城北驻扎。关羽不知何意,骑马登高观望,看到北山谷内人马很多,又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庞德与众将商议,山谷不易久留,准备明日将军士移入高地。就在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庞德率将士登上小土山躲避,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和身无盔甲的残兵败将,被关羽的兵马团团围住,战不多时,众将全都投降。只有庞德夺一小船,想顺流西去,却被周仓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第17篇:关羽之死真相

关羽之死真相

关羽以死来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刘备、曹操、孙权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关羽之死称得上是皆大欢喜,四方多赢。关羽死后不久曹操也去世,于是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

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以,整个《三国演义》,其实核心就在关羽之死。

所以结论是:关羽自愿死于谋杀。那么,是谁谋杀了关羽? 首先说说为什么关羽必死?这不妨从荀彧之死说起。

荀彧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立下许多功劳,曹操对他非常尊重。荀彧家族“四世三公”,家族地位远远高于曹操,因此荀彧对于曹操的贡献还包括荀家江湖地位给曹操带来的好处。

可是,荀彧这个人帮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汉室。到后来曹操封魏王加九锡,荀彧发现他有篡夺汉朝的野心,于是站出来反对曹操,结果曹操大怒,赐了一杯毒药,害死了荀彧。

为什么先说荀彧?因为关羽和荀彧是一类人。

关羽这人,没事喜欢读《春秋》,讲大义。他追随刘备固然有兄弟义气的成分,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能匡扶汉室,留名千古。

有一点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关羽被曹操俘获后,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名义上是汉献帝所封,实际上是曹操封的。对于这个封号,关羽十分看重,毕竟这在名义上是汉朝所封,自己从此算是汉朝的官员了。

后来离开了曹操,按理说关羽就应该避免再提这个“汉寿亭侯”,以免刺激大哥刘备。因为在刘备眼里,这就是曹操封的。可是,关羽依然高调自称“汉寿亭侯”,大旗上绣着“汉寿亭侯关”。在他看来这是荣誉,可是大哥眼里这是曹操给的糖块。华容道关羽私放曹操后,其实刘备心中就有点凉了,看来这个老弟有点靠不住啊。 关羽为什么私放曹操?有意气的成分,可是还有更深的考虑:假如刘备杀了曹操,那么刘备很可能就会是下一个曹操。

诸葛亮料到了关羽会放曹操,因为他知道关羽的目标是匡扶汉室。为什么料到了还要让他守最后一关?因为他知道三足鼎立才是最好的结果。 魏蜀吴三家头痛

到刘备取了西川,诸葛亮法正等一班兄弟极力劝说刘备称帝,可刘备拒绝了,先自封了汉中王。为什么?因为关羽这时在荆州呢,自己要是称帝,等于是逼关羽投降曹操。

可就是自封汉中王这件事,关羽心中也很不满:没经过汉献帝批准,这就是僭越啊。所以,刘备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不肯受命。

《三国演义》其实写得很是传神,当费诗带着刘备的任命书来到荆州的时候,关羽直截了当地问:“汉中王封我何爵?”语气中明显带着不满和不屑,因为他知道,作为王,刘备是没有资格封爵的。之后听说自己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大怒。

关羽的反应很不正常啊,没感觉到吗?虽然最后关羽勉强接受了封号,其不满已经昭然若揭。

费诗一定把关羽的反应原原本本告诉了刘备和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这时候很难做。让关羽进四川吧,那今后一定闹翻,关羽恐怕就是荀彧的下场,自己则落下过河拆桥的恶名;让关羽继续镇守荆州吧,保不定什么时候就投降了曹操。怎么办呢?

这时的孙权也很挠头,因为关羽占据荆州,随时可以顺流而下,攻打吴国。曹操也很头疼,因为荆州为战略要冲,随时能够北上中原,攻击许昌。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关羽就成了魏蜀吴三家共同头痛的一个人物了。

但是,关羽本人也很头痛。跟着刘备干吧,那就是汉贼;投降曹操吧,恐怕也是汉贼;投降孙权吧,那也是汉贼。自立为王吧,那还是汉贼。怎么办呢?最不想当的就是汉贼,可是条条道路都写着汉贼两个大字。

腹背受敌刘备不救

曹操想了个坏主意,派人去蹿嗦孙权出兵攻打荆州。孙权不是傻瓜,他也知道关羽不好对付,所以回信给曹操,建议还是曹操去打荆州。结果,曹操和孙权都不打,但是暗中都在做准备。

说起来,诸葛亮最坏。他让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起兵取襄阳。

关羽不是傻瓜,他知道起兵取襄阳就等于攻打曹操,而身后是孙权在虎视眈眈。问题是,前有曹操后有孙权的情况下,大哥刘备竟然没有派几个兄弟来撑场子。以一己之力对付曹操和孙权,行吗?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假装有条件也要上。

在北伐之前,关羽其实做好了两手准备。好的一手是一路顺利剿灭曹操,然后扶持汉室一统天下;坏的一手是战败而死。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汉贼,所以,关羽欣然北上。 刘备、曹操、孙权其实都怀有同样的期望:关羽千万别取胜啊。

关羽出兵取樊城,随后水淹三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天下。曹操是吓坏了,甚至准备迁都。可是司马懿看得清楚,他知道在魏蜀吴三家都不希望关羽走得太远的情况下,他一定走不远。

孙权行动了,吕蒙白衣入荆州,袭取了荆州。试想,如果此前诸葛亮派赵云来守荆州,十个吕蒙来也是白给。

前方,强弩之末的关羽终于被徐晃击败,于是退守麦城。这时,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将是谁?刘备的干儿子刘封。刘封竟然拒绝救关羽,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如果没有刘备或者诸葛亮的明示或者暗示,他敢不救关羽?

就这样,正面曹操,背面孙权,再加上刘备不救,关羽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不败了。

终于,关羽被吴国所擒。到了这个时候,关羽是决定要死的。最终被杀,也算是求仁得仁。

关羽之死,“皆大欢喜”

关羽以死来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刘备曹操孙权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关羽之死称得上是皆大欢喜,四方多赢。关羽死后不久曹操也去世,于是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

关羽死后,刘备杀了刘封,算是做个姿态,而刘封无疑是作了替罪羊。但是很显然地刘备有些良心发现,深感对不住关羽,于是出兵吴国为关羽报仇。在关羽这件事上,刘备对诸葛亮恐怕有些不满,所以诸葛亮上表劝他不要伐吴的时候,刘备“掷表于地”断然拒绝,这样的事情在从前是没有过的。也正因为对诸葛亮不满,刘备伐吴竟然不带诸葛亮玩,明显的是不信任。

当然,一切历史都无从印证,只有利害关系历历在目。罗贯中则早已经看透了一切,该埋的伏笔都埋下了,只看我们能不能领悟。

到此,结论昭然若揭:诸葛亮出谋划策,关羽自投罗网,刘备、曹操、孙权都是帮凶。整个三国期间,他们共谋作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关羽的死。也许正因为如此,关羽最高洁,所以唯有关羽,被后人视作圣人。

第18篇:三国人物关羽

中国长期以来,主要是在明清以后,特别是在清代,几百年来盛行关公崇拜,关帝庙遍于全国,大家一说关老爷都知道是关公,没有叫刘备“刘老爷”的。而且还有这个话:你这不是在关老爷门前耍大刀吗?叫关羽“关老爷”,这种关羽崇拜跟关羽自身的素质是有关系的,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的关羽怎么样,关羽之所以受到人民的广泛尊敬和崇拜和他有许多过人之处是分不开的,《三国演义》里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什么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等等都是大家很耳熟能详的段子,不用说了,就说刮骨疗毒写得多生动啊,这是真事。当时华佗怕他疼说先钉一个柱子,柱子上再钉个铁环,你把胳膊伸进去给你绑住,省得你疼的时候挣扎,他说,别费这事了,没事,结果呢,刮毒的时候流下来的脓血盘都满了,有意思是在什么地方呢?但是在刮骨疗毒的时候,关公跟别人是一边割肉吃喝酒,一边谈笑自若,意志如此坚强堪称千古第一人。

关羽形象是建立在关羽的人格、无武艺、个性事实的基础上的,这部历史题材的小说看起来是很严格的现实主义的,实际上很多地方也很夸张,带有很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当然有些东西夸张得更多一点。比如说,关羽的胡子很有名,美髯公,是真的,历史上有记载,所以,诸葛亮给他回信的时候,就用一个“髯”字来提,我从这个地方推测关羽可能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他可能祖先是白种人,因为中国人一般来讲没有连鬓胡子这个“髯”就是指两腮的胡子都很长,须是指下巴底下的胡子,像他的刀,青龙偃月刀当然就是那个时候的长度比现在要短,重量要比现在轻,八十二斤,按现在的重量来算也有五六十斤呢。甭说斩颜良、诛文丑咱们能把它扛起来就算不错,是不是,有很多浪漫主义的写法给大家留下更深的印象。

我们应当说无论是〈三国演义〉也好,〈三国志〉也好,确实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关羽的高贵品质。最重要的一条关羽这个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非常重要非常可贵的品质,就是重承诺、轻生死,重义轻利,十分看中人和人之间的情义。我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做到,就是诚信,人和人之间交朋友要真诚,所以大家都感到像关羽对刘备对张飞这种感情非常可靠,我们就需要跟这样 的人交朋友。你看关羽对刘备那真是忠心耿耿,对张飞这些人多好,曹操对他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金挂银,美女锦袍,他就留下一匹赤兔马,为什么,有了这马我就可以千里寻兄,很快就可以找到我的兄长,所以跟朋友之间这种重情义,给大家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因为每一个人,不管多么强大,他总是一个个体,他都需要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好汉还需要 三个帮呢,何况我等凡夫俗子,谁都需要朋友,谁都需要靠得住的朋友。所以关羽后来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重用、信任,跟他这种品质是分不开的。刘备得了荆州以后,后来又得了益州,得了益州以后,他就把根据地设在益州了,派关羽董(督),就是董事长的“董”,督就是总督的“督”,荆州事,就是把荆州的军事、民政、财政,所有大权交给关羽,你想对他是多么信任,也可想而知关羽能力之强。因为荆州北拒曹操,东防孙吴,这是战略要地。实际上,确实在《三国志》中记载了他很多武艺高强、所向无敌的事迹。现在我们回到谥号上来,我们知道古人比较有名的人死了以后,皇帝都会给他们一个谥号。我们从这个谥号的变化当中就可以看出关公崇拜的发展。我们看以下所以这些谥号,特别是到后来,包括雍正皇帝给他长达24个字的谥号,这里头最重要的用咱们现代术语来说,你写文章不是要有关键词吗?你打电脑查什么文章把关键词输入,这24个字的关键词是什么,就是忠义神武,或者说忠、武,这个武,武艺高强到什么程度,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一般人做不到的,也就是说忠、义和武,这三个字就代表了关羽的个性和他的能力。这三个字是什么关系呢?哪个字是基础啊,是武,是他的神武,我们知道历史上忠义之士历代都有,三国期间就有很多,徐庶、孙权、鲁肃,举出一大帮都是忠义之士。为什么他们没有形成崇拜,关键就是,关羽除了忠义以外,他的神武,就是他那种超凡的神武的能力,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安全感,再加上他的忠义,这个神武就能够保护众人,保护江山社稷,如果没有忠义,光有神武那是绝对不行的,一般的人都有一个印象,三国武艺第一人是谁啊?吕布,肯定是吕布,是不是?你想三英战吕布,张飞按照关羽的说法,关羽曾经跟曹操说因为他斩颜良。曹操欣赏得不得了,马上封他为汉寿亭侯,关羽说,我不足道。吾弟,我弟弟翼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口袋里掏一个小钥匙出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所以曹操一听,马上跟手下的诸将说,以后见到张翼德要格外小心,不能轻敌,所以为什么张飞在长坂桥上一站,曹操底下的军队就大乱了,就是这样,张飞跟吕布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加进去又打了三十回合还不行,最后刘备出马,而在那之前,曹操六员大将都是许褚、李典、于禁,那都是名将,六个人才把吕布打败,但是吕布这个人呢?生为大将实乃小人,此人是不讲信义,反复无常,所以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他始终不能得到中国人的尊敬就在于此。因此,神武是基础,但神武她不能离开忠义,只有既忠义又神武者,如关羽,才能得到广大中国人上至皇帝下自平头百姓的普遍崇拜。所以,忠、义、武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融为一体的。无论是统治者利用他也罢,老百姓尊敬他也罢,都看中的他这三条。

关羽当然也有缺点,在《三国演义》里也写了,他对士卒,对他手下的士兵不错,而骄于士大夫,这对地位高的士大夫包括那些大将他就瞧不上,比如当时黄忠投降以后,刘备封了他关羽就不太满意,马超归顺了刘备以后,刘备马上给他封得地位很高,关羽也不太高兴,怎么刚刚归顺我们就封地位那么高,跟我几乎平起平坐,关羽就写信给诸葛亮,说怎么样,诸葛亮这信写得有水平,把张飞、马超都夸了一番,但是说跟你您比还是差了点儿,关羽看了很高兴,就把这信给别人看,你看看诸葛亮对我的评价,丞相对我的评价,关羽比较骄傲。这个骄傲本来是一种个人修养,但是个人修养对于官员来说,特别是对于手握大权的官员来说,个人修养的高下往往会影响自己手中权力的使用,关羽怎么会失掉荆州啊?他是一错、再错、三错,第一错孙权派使者为他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希望两家联姻,关羽不仅不答应而且还辱骂使者,孙权大怒,因为使者就代表孙权,你辱骂使者实际上就等于骂了孙权。这是《三国志》的记载,《三国演义》当然更进一步渲染。

第二错,由于关羽平时骄傲,看不起同僚,特别是有一些地位比较高的大将,因此跟他一同防御荆州的糜(芳),糜(芳)是南郡太守,地位很高了,还有一个大将傅士仁,他们呢,平时不显,到关键时刻这个问题就显出来了,为什么?因为关羽得罪了孙权以后,孙权就写密信给曹操,因为当时曹操正受到关羽大军的压力,他都准备迁都了,孙权就建议干脆我跟你两面夹击从背后夹击关羽,结果呢,在关羽受到背后攻击的情况下,糜(芳)和傅士仁按兵不动,不予支援。这就是关羽平时由于个人修养的欠缺造成的后果现在显露出来了。

但是他紧接着犯了第三个错误,关羽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就大怒说还当治之,我回去以后,等我把孙权、曹操都打败以后,回去我好好收拾他们,还当治之。其实关羽当时应当采取措施缓解糜(芳)和傅士仁的矛盾,现在大敌当前一致对外,这是最重要的。结果他扬言要回去我好好收拾他们,那你想想看,这还得了,那就不是杀头的问题是灭族了。这两个人干脆就投降了,投降孙权了。所以,关羽由于他的这个重大错误使蜀汉元气大伤,失去了荆州。

《三国演义》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对关羽的形象做了几个重大的改动,这几个重大的改动直接影响到后世对关羽的崇拜,一个就是桃源三结义,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就是历史上他们虽然恩若兄弟,但是并没有正式结拜,而《三国演义》里面进行了正式结拜。当时张飞提议,然后第二天他们在桃源里面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有祭礼这是正式盟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有祭礼,然后三人焚香再拜,完了以后再说誓言,他们的誓言是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是黎民,老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黄天后土,实鉴此心,就是你们见证和检验我们的这个决心,好,这以来就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关羽被曹操抓住,曹操让张辽去动员关羽留下的时候,关羽曾经有这么一句话。 他说吾受将军厚恩,他当时用的誓以共死,宣誓的“誓”,但这个“誓”,还不是正式结拜的那个誓言,这个“誓”就是说,我决心跟他同生死共患难,我不能背叛他,而《三国演义》用了桃园三结义这个情节以后,这个“誓”就变了,这个结义就具备了从形式到内容具有约束力的作用,形式焚香再拜誓言,三大要素都齐备,而且这个誓言呢具有神明,老天爷和道德双重约束力,所以在关羽身上忠和义,已经融为一体了,忠于刘备这个兄长,就是忠于君主就是君父,义本来是人际关系,义是横向的,忠是上下的,纵向的关系,忠于国家、忠于朝廷、忠于政府,这是个上下关系,义是一个横向关系,平行的,人际关系要讲义,要讲信义。因此,经过桃园三结义这么一改,忠和义就融为一体了。

我想我们大部分人,甚至可能绝大部分人多会说,那当然是义服从忠啊,忠于国家、忠于朝廷这更重要,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和后来的关羽崇拜当中,恰恰相反是忠服从义在《三国演义》里面写得很清楚,我就是讲《三国演义》对《三国志》做了一些改动,跟关羽形象有密切关系的除了桃园三结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动就是华容道释放曹操,曹军在华容道大败以后,确实走了华容道,但是(《三国志》)并没有写跟关羽交战,关羽把他放走了,没有这个内容,当时在《三国演义》里头曹操本来决定要决一死战,一定要冲出华容道才能活命,程昱就建议说,丞相啊,你过去有恩与关羽,而他这个人是很重情义的,您亲自跟他说说没准有希望,曹操就上去说了,曹操一说,关羽就讲,他说过去您对我的恩德我已经报了,斩颜良、解白马之危等等,然后关羽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我岂敢以私废公,我跟您是私人的交情,你对我不错我已经报答了,我怎么能以私废公。这时候关羽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义还是要服从忠,结果曹操又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然后小说写关羽是个义重如山之人,你看,把忠就丢了,所以呢,他就想起曹操对他的很多好处,许多恩义,忠就没有了,然后,关公先把曹操放走了,是以小义害了大义,害了国家大义、民族大义,这是它的局限性。

后世评论认为诸葛亮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阵营里的关羽。这种说法实在耐人寻味,诸葛亮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成一块暗礁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大计,此计不成,蜀国难保,诸葛空明的殷殷心血,将付诸东流。清代康熙年间毛宗岗在华容道事件哪个地方有段批语:虽其人之大奸大恶,得罪朝廷得罪天下,而彼能不害我,而以国士待我,是即我之知己也我杀我之知己,骑血性男子所肯为乎。就是对我像国宾那样非常尊敬,对我非常地好,这个人哪怕是大奸大恶,但他对我特别好,我就不能杀他,我怎么能杀我的知己啊,我要杀了我的知己,我还算个男子汉吗?

正是因为关羽的神物、忠义这三个特点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给大家带来一种安全感和使关系紧密起来的这样一种需要使关羽由武圣人变成了财神,实际上关羽这个财神是兼职,他根本的职务是保护神我们想一下祭拜关羽最热烈的是什么地方,商人,因为商人在旧社会他地位是很低的,中国商人历来是没有地位的,相对官府而言,商人是弱势群体,所以商人他就要祭拜关羽,只要有关羽的保护,何愁

财源不来呀,还有什么呢?海外华人在那个地方属于少数民族,少数群体,弱势群体,而且中国人历来有互相帮助的传统,关羽于的这种忠义,特别是讲义气,有助于凝聚力的形成。所以,关羽崇拜归根结底是为了突出他是一位伟大的保护神。最后我们要强调的就是关羽身上确实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他的忠、义和神武,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中许多有益的积极的成分,但是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来看待这个忠和义,一定要做具体分析,在这儿关键就在于要是非分命,绝不能以小义害大义。

第19篇:关羽人物分析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关羽就是一位为历代仁人志士推崇的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本文从忠贞神勇、义薄云天、刚愎自用、因小失大,对其形象作辨证的分析。

【关键词】忠贞神勇义薄云天刚愎自用因小失大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它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五大时期近百年的历史。

《三国演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成就最高。它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特别精彩的是对战前准备的描写:敌对双方如何确定战略战术,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刺探虚实,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都写得十分生动逼真。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浅作分析:

一、关羽的忠贞神勇、义薄云天

作为《三国演义》刻画的风云人物,关羽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精神。是作者极力颂扬的英雄式人物,也是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质。

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豪气冲天、一身正气

小说开始描写关羽一出场便显出英姿勃勃、豪气冲天之威。“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之所以逃难到江湖之中,是因为主持正义,杀了仗势欺人的豪霸。这正是一个忠义神勇的大将的形象。小说在有关羽的情节中,只要是有可能,都要描写他的威武形貌,把他身穿绿袍、坐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多次描写,并塑造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英雄形象。

2、忠贞不

二、知恩图报

关羽虽只是一名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在极其危险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前来劝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今天我虽然身处绝境,但已经视死如归!”辽曰:“兄今即死,其罪有三。”公曰:“汝且说我那三罪?”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关羽听了以后,觉得好象有一定的道理。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这三件事,首先说到降归大汉,其次说到保护兄长的妻子,最后说到寻找刘备,既有原则,又有策略;

3、武艺超群、威震华夏

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这一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中对关羽的武功也很是推崇,虽然不能说是天下无敌,但绝对也是数一数二的,关羽的神勇主要表现在神速迅猛和智勇兼备两方面。小说突出描写关羽的神勇,围绕着塑造关羽的形象,从多侧面多角度刻画关羽的武艺高强,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武英俊的豪杰。构成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

当然作为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绝非只有匹夫之勇,关羽的谋略在“千里走单骑,单刀赴宴,水淹七军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战场上的神勇与战场外的英雄气概、超人的顽强意志,相得益彰,使得关羽这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尽显英雄本色。

二、关羽的刚愎自用,因小失大

作为一代的英雄人物,关羽也并非完美无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的提高,他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作者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正因为他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义薄云天,使之威震华夏。也因此而使他居功自傲,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他因小失大,给蜀汉事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对内居功自傲,争强好胜,不善于与周围人处好关系。对外缺少长远战略眼光,优柔寡断,甚至粗暴无礼。丢了身家性命,害了刘备与张飞,败了蜀汉帝业。可见他虽忠勇无双,但却无深谋远略,只能是以他的忠仁勇义流传与世,而不能具有政治家、战略家之远见卓识。

先看关羽对内争强好胜、不睦人情这一点。关羽听说刘备收了马超,并知道马超武艺高强,于是就要从荆州入川来与马超比试高下,幸好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说服他才避免了他的这次行为。同样,当刘备做了皇帝,封关、张、赵、马、黄并列为“五虎上将”时关羽就很不服气。诸葛亮的信中和费诗的话中均肯定了关羽高于其他几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关羽的高傲心理,才使他取消自己不合理的要求这一点。

荆州的失去也可看作是蜀汉事业的转折点。暂且不说荆州之丰裕富足,先看它作为军事要塞的一面。荆州是屏障,可以抵御吴、魏的进攻,保证蜀汉人民的安宁;同时,它也是入口,只有从这里打开缺口,才可以进一步入侵蜀汉内地。失去荆州,在军事战略位置上,蜀国已陷于被动。再看,荆州之失,关羽之死,使得刘备、张飞悲痛欲绝,为了复仇,丧失了理智,忘记了“联孙抗曹”的基本路线,使得他们相继为此丧命,也造成了巨大的军事损失,蜀汉王国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败。虽然有诸葛亮力挽狂澜,便最终未能避免亡国的悲剧。可以说,关羽的刚愎自用,高傲自大,对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可以说,关羽对蜀汉王国的衰败,难辞其咎,害己害人害国,其悲剧命运可叹、可悲!

总之,关羽的性格是十分复杂而鲜明突出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关羽这一文学形象。他起初是一位义薄云天的豪杰,英勇善战的英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关羽由一个普通的马弓手已经成长为勇冠三军,功高卓著的“五虎上将”之首。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迅速地膨胀,变得刚愎自用。关羽性格的发展,正是他个人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也给蜀汉事业带来了莫大的损失。但是作者如此刻画描写,不但没有影响关羽这个英雄形象的壮美,反而更加真实可信,至今为人们所推崇。

第20篇:浅论关羽形象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

摘 要:《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小说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塑造了400多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都具有个性鲜明的特点。作者在塑造关羽时更是运用了多种手法,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既表现了他忠、仁、信、恩、道等为人称颂的人物品格,又间接表现了他骄矜自大、自卑自恋等性格弱点。由于关羽特殊的形象特征,引发了后世对关羽的热衷和崇拜,关羽的优秀品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三国演义》;关羽;性格特点;关羽崇拜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The Image Of Guan Yu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bstract: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s molding the character aspect to have the huge achievement, the novel from all sides, has portrayed more than 400 characters every large or small.And the whole shows have the individuality bright typical image.The author when portrays Guan Yu has utilized many kinds of techniques, result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form and spirit the character image mold to have both, lifelike.Both has displayed him loyally, manner praise and so on kernel, letter, graciousne, road character moral characters, and displayed him haughtily arrogant, to feel inferior indirectly disposition weakne and so on narciism.As a result of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Guan Yu, led to generations of enthusiasm and worship of Guan Yu, Guan Yu\'s outstanding qualities are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Key word: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Guan Yu disposition characteristic Guan Yu worships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前 言

《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关羽是《三国演义》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同时,也是被后人最为推崇的历史人物中的一个典范。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对关羽形象的塑造:“唯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1]小说对关羽的两大特征——义和勇进行了着力刻划。“义”是关羽内在人格的支柱,“勇”是关羽外在气质的表现,相映生辉,共同构成了关羽形象的主体[2]。在他身上,闪耀出忠肝义胆的伟大品格,这种品格被后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也因为这种品格与劳动人民维护自己权益的意愿相拍和,因而关羽成为海内外中华民族一致崇敬的大英雄。可以说,关羽身上表现出的对主之忠、克己之正、处世之义、作战之勇,已成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在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鼓励后人注重品行、舍利取信、舍生取义等社会公德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关羽一生是叱咤风云的一生。他生于古解梁地,发轫于涿郡,战于徐州,殁于荆州,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彰显了巨大的人格魅力。一生追随刘备,戎马生涯,转战南北,忠君报国,为义而动,为天地正气抛家,困苦面前不皱须眉。他杀恶霸亡命出走,贩粮度日,三杰相识,投在刘备麾下。在参与围剿黄巾军时,因匡辅汉室立功;在诸侯兼并割据期间,辗转南北,最后功败垂成于荆州。他执掌荆州帅印六年,发动襄樊战役达到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的鼎盛时期,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显示了文韬武略的超群绝伦风姿。遗憾的是惨遭魏、吴两大巨头的南北夹击,在内忧迭起、盟友毁盟偷袭下,败走麦城;英雄末路,战殁于南郡临沮章乡。可以说关羽一生戎马倥偬,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论武勇,为三国时顶尖上将;论智谋,让被世人称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称赞。特别是其忠于刘备,坚贞不二,在事业最低潮时,面对曹操的金钱、美女、爵位,不为所动,与刘备的君臣契合,与同僚的肝胆相照,危难困苦时恒心不泯,确实感人至深。

然而,关羽却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他是一个富有忠、信、仁、义等优秀品格的英雄人物,同时,他也有平常人的缺点。他有温酒斩华雄的勇武,诛颜良、斩文丑的果敢,同时他又有用人不当,大意失荆州的过失;他有千里走单骑,封金挂印寻兄长的忠义,同时,他又有华容道放曹操的不忠之举;他有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的胆识谋略,同时他也有绝东吴联姻,骄矜自大中吕蒙计谋,不顾大局的错误举措。 3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总之,关羽是一个既有非凡品行的英雄,又是一个缺点不少的凡人。我们看关羽的形象,既要看到他的美好品质,也要看到他的不好的习性。纵观关羽性格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关羽的优秀形象

(一)文武双全

众所周知,关羽是一个集勇武和智慧于一身的英雄形象,比起张飞的鲁莽,粗放,关羽更多的是沉着,冷静。关羽自小熟读兵法,治《春秋》,因此他在智谋,见识上高于刘备,张飞。所以,在诸葛亮出山以前,他都是三人集团中的智者形象[3]。如《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吕蒙就说:“斯人(羽)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可见这一点真实可信。关羽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因而在处身立事等道德规范上,同刘备、诸葛亮可算同道中人。刘备有知人之明,他之所以特别看重关羽,是因为他深知关羽文武兼备,所以后来才将留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他。

关羽勇猛善战,武艺高强,在官渡之战初期的白马之战中,他曾在万军之中斩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而致袁绍军中无人能敌,关羽声名大振,有万人敌之称。曹操称其“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第七十三回)。 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后人对于关羽的勇武,无不称颂,尊其为“武圣”,“武圣”名号的获得,虽不全是因为其勇武而得,但是勇武是重要的因素。

(二)有情有义

这里所说关羽的有情有义,主要是讲关羽对待朋友,对待有恩于自己的人的情义。对他有恩之人,他则还之以义,比如关羽为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誓将立功报答曹操的情义。对于朋友,关羽常常施之以情义,比如力保张辽,刀下留情结义于黄忠等。

建安五年(195年)正月,刘备为曹操所败。曹操军攻破下邳,俘关羽,拜为偏将军(为主将下属副将,五品)。同年四月,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曹操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曹操向来喜欢关羽为人处事的态度,十分宠爱关羽,而暗察关羽心神无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久留之意,因此特别提示张辽询问关羽意向。既而张辽问关羽,关羽感叹说:“吾深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4]”。张辽将关羽的意思禀告曹操,曹操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关羽斩颜良后,曹操知道他必定离去,重加赏赐,意欲挽留。关羽毅然“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操部属想要追关羽,曹操制止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第二十七回)。这段记载内涵丰富,发人深思,历来为人们所赞叹不绝。关羽重情重义,曹操敬佩其为人之道,而赠袍献上路费。可见关羽的所作所为感人至深。

而关羽另一个有情有义的例子是华容道放曹操。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一路逃跑,甚是狼狈。曹操虽内心悲伤,但却一路自以为是而小看诸葛亮。结果在他所逃之处,到处都是刘备的追兵,曹兵溃不成军,几近灭亡。而逃至华容道时,关羽又迎面杀来。正常情况下,曹操肯定会身首异处,魂归西天。但是在曹操的再三恳求之下,关羽违背军令状,舍己而放走了曹操。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呢?当初关羽被曹操俘获之后,曹操待之深厚,礼遇有加,且对关羽之才是真心爱惜,赠金封官,送袍结义,关羽深感在心,时刻没有忘记,此时竟连自己生命也不顾而放走曹操,可见其情义之重,情义之深。

关羽之义不单单表现在义释曹操,关羽对待朋友也是“义”字当前。想当初吕布兵败之时,曹操杀吕布关羽未发一言,而当曹操欲拔剑斩杀张辽之时,关羽出而言曰:“关羽素知文远乃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作保。”(第十九回)可见其英雄间惺惺相惜,大义凛然。后在长沙之战中与黄忠交战,先是关羽刀下留人,后是老黄忠箭下留情,直射关羽头缨而不伤其性命,关羽感叹曰:“黄汉升有百步穿杨之绝技,今日只射盔缨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义哉!”(第五十三回)实则是关羽之义在先,而老黄忠亦有感于其义,箭下留情。关羽之义,可谓旷古绝今,非“义绝”二字所能形容。

(三)诚信真挚

关羽之信,在三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先是桃园结义许下誓言:“不求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第一回)此后,刘备、关羽、张飞终其一生,为了匡扶汉室,振兴大汉基业而生死与共,荣辱皆同。一番表白:择木之禽得其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从此之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是刘兄之躯。如蒙不弃,某愿相随。” (第一回)之后一随就是三十五年,直致败走麦城,命丧黄泉。后来曹操兵发徐州,刘备、张飞劫营失败而不知所向,关羽被围下邳,准备拼死一战之时,张辽说服曹操 5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前来劝降。张辽告以三罪之说,而关羽则以三事之约告知曹操:一则降汉不降曹,二则供养二位嫂嫂,三则他日知道兄长下落,必前去寻找。曹操因爱关羽之才,皆一一答应。三事之约足可看出关羽之忠义,而后面为了答谢曹操之恩,关羽言曰必回报后方前去寻兄。后袁、曹交战,曹操被困于白马,袁军大将颜良骁勇非常,操兵阵前无一将能敌,后曹操派人回请关羽,关羽杀颜良如斩草芥,视其为“插标卖首耳”。文丑欲为颜良报仇,前来追杀操兵,接连斩杀曹兵数员大将,关羽上前手起刀落取其性命。一者足以见其勇武,二者足以见其信义。解白马之围,杀颜良,诛文丑,足以报答曹操前日之恩。后知晓兄长刘备下落,关羽冲破曹操及曹将重重阻挠,毅然前去寻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张飞,刘备会于古城。“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关羽用其大义、英武的行动诠释了“信”字的真谛。

(四)忠心不二,“义”字当先

所谓“忠”主要指君臣关系、主仆关系的纽带,是下属对上司的义务,即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所谓“义”主要指比较平等的朋友关系,兄弟关系,从真挚的感情出发,丝毫不带有利诱和强制的性质[5]。普通人民心目中的“义”是与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知恩图报、恩怨分明、忠诚守信等美德相联系的。封建统治者偷梁换柱,把那些奴颜婢膝、死心塌地为他们“效犬马之劳 ”的豪强褒为“义士 ”;把俯首贴耳、愚忠报主的奴才誉为“义仆 ”。达到借“义 ”之名,推行“奴化”之实的统治目的。所以,对于历史上所谓的“忠、“义”,我们必须仔细分析,辩证地加以理解。

关羽之忠与其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1、“忠”、“义”相结合

关羽的忠义包含着对汉室之忠、对刘备之义。儒家强调“主忠信”,要求对君主忠诚不

二、对兄长忠义、对朋友信义。关羽自幼读书,学《春秋》大义,深受儒家忠义、仁义思想的影响。关羽声称:“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他这里所称的“国家”指汉室刘氏天下。“报国”与不“背兄”,就是指他既要忠义于国家,又要忠义于刘备。在当时社会混乱,王室衰微,群龙无首的形势下,刘备作为一个汉室后裔,名义上有为国为家、匡复汉室的使命。这样,关羽对刘备之义,就被上升到对君主、国家之忠的高度。关羽在出场时就交代他因国家*,应募杀敌,忠心报国,随后桃园三结义,其誓词“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体现了关羽“义”字为上的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人结义后,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刘备坐在将帅之中,关张侍立两旁,终日不倦,表现出了情同手足的兄弟之义。刘备独自被曹操请出煮酒论英雄,关、张二人闻讯后急忙赶来相救,回来时,关羽说“险些惊杀我两个”,一句话道出了兄弟之间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关羽被曹操招降后,曹操对他极尽殷勤之意,但关羽始终不为所动,惟一受拜接受的赤兔马,还是为了早日见到刘备。曹操赐予锦袍,他外套旧袍。因为衣不如“旧”,人不如故,衣乃旧人所赐,穿旧衣表示不忘故人。关羽事嫂如事兄,凡事不敢擅自作主,必禀命于嫂,见嫂思兄,也不禁潸然泪下。新恩虽厚,旧义难忘。曹操施尽财色、爵禄,甚至折节敬礼、杯酒交欢,都不能动摇关羽“吾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的决心。在得知刘备下落后,关羽封金挂印,断然离开曹操。他一路上忠心保护刘备家眷,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艰难事变,终于回到刘备身边,这是他对刘备之义的最突出表现。其义之真、之深,连曹操都感叹道“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2、“忠”、“义”相分离

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是由刘备为汉室后裔这个纽带联系起来的,二者和谐发展,没有显出太大的冲突和矛盾之处,但二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关羽的忠义虽然首指对君之忠,但尤为突出之处还在于他的“义”,即对兄之义。曹操挟天子田猎,受礼于群臣,关羽首先出于忠君忠国、保存汉室刘氏天下的忠义思想,认为“操贼欺君罔上”,欲杀之,然而,刘备一个暗示就止住了关羽的行为。虽然关羽听命于刘备的同时,叹道“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但在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的选择中,关羽明显倾向于后者。可见,关羽的对兄之义高于对君之忠。 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相分离在小说里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小沛一战,刘备败走,被困在土山的关羽誓死决战,以报刘备。张辽以所谓的忠义观劝降,说关羽若死,有“三罪”:

一、负兄弟之义;

二、负依托之重;

三、负汉室之义。这“三罪”具有先后主次之分,首罪以负兄弟之义的形式出现,是关键所在。二罪由一罪演化而来,是对首罪的补充说明。第三才提到负汉室之忠义。三条罪状紧扣关羽的忠义思想,截断了关羽为忠义而死之路,看来结果只有一个——为忠义而降。关羽经过权衡利弊,针对“三罪”提出“三事”以对:

一、降汉不降曹(正君臣之分);

二、善置刘备家眷(严内外之义);

三、无条件归刘(明兄弟之义)。首事看来是针对前面所提的第三罪而定义的,先从大的方面进行正名,对君之忠角度偏移,对象从降曹变为降汉。而后的“二事”自然是由“二罪”引发出来的对策,但关键之处还是在第三条——无条件归刘上,这是前提,无此,前两条就不可能存在, 7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从而确定了对兄之义的首要地位。对兄之义和对君之忠不可兼而得之,关羽选择了对兄之义,而分化出来的对君之忠巧妙地把对象转移,在保证对兄之义的基础上,以降汉代替了降曹,成功地化解了投降和对兄之义之间的矛盾,灵活多变而又不失原则,成为关羽重义的一段佳话。

二、关羽的悲剧性格

关羽英雄一生,最终却落得个兵败身死,悲惨收场。导致他以悲剧命运结束的原因一是时势,二则和他骄矜自大,自卑自恋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一)骄矜自大

对于关羽的骄矜自大,陈寿给其评语曰: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能重士卒,而轻士大夫。飞暴无思,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关羽的骄矜自大,一方面表现为他看不起对手,另一方面表现为他看不起共事同僚。

首先,他看不起孙权,陆逊等对手。这一点在孙权遣使前来与关羽联姻一节表现得非常突出:诸葛瑾入城见云长,礼毕,云长曰: “子瑜此来何意 ?”瑾曰: “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七十三回)结果,关羽骄矜自大的弱点被陆逊掌握,陆逊借此对关羽进行甜言蜜语,用糖衣炮弹使关羽兵败麦城而被杀。

其次,他由于骄矜,由于自高自大,经常以蜀汉之大功臣自居,而看不起共事同僚。《三国演义》记载:汉中王差前部司马费诗为使,赍捧诰命投荆州来。云长出郭, 迎接入城。至公廨礼毕,云长问曰:“汉中王封我何爵 ?”诗曰:“五虎大将之首。”云长问“那五虎将 ?”诗曰: “关、张、赵、马、黄是也。”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诗笑曰: “将军差矣。昔萧何、曹参与高祖同举大事,最为亲近,而韩信乃楚之亡将也;然信位为王,居萧、曹之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将军受汉中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愿将军熟思之。”云长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见教,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几误大事。”即拜受印绶。(七十三回)关羽悲剧的一生,实则是由其骄矜自大的性格所致。

(二)自卑自恋

关羽性格的最大悲剧是自卑自恋,而这种自恋,较之吕布又有不同。吕布的自恋来自于自负,来自于对自身鬼神般武勇天下无敌的信念。而关羽的自恋则是一种强烈得近乎变态的自恋,这种自恋的来源不是自信,却是自卑,或者说由于到达了自恋的顶峰,所以反而走向另一面,即所谓“刚极易折,物极必反”。

陈寿对关羽有一个相当精辟的评价:“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话虽一句,却大有深意,充分体现了关羽的这种自卑与自恋。“善待卒伍”,是因为从行伍兵卒到三军统领,地位差距十分明显,绝对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加以善待,于己无损,反可博“体恤士卒”的美名。而“骄于士大夫”,则是因为面对真正的士大夫,极易勾起自身作为一介武夫的自卑。因为终关羽一生,都希望附庸风雅,所以他留长胡子;所以他处处要显示与众不同;所以他无时无刻不手捧一本《春秋》,虽然从未见他从《春秋》之中悟出什么;所以当诸葛亮夸他“髯之绝伦逸群”时,会“省书大悦”,甚至“以示宾客”,惟恐天下不知。这种需要依靠他人评价来找到信心的心态,充分反映了关羽“附庸风雅”的严重底气不足。

西方文学家说过:“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的时间。”或许事实上不用三代,但是与本人从小的家庭教养和环境却是密不可分的,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卖枣,在《三国志》中“亡命奔涿郡”,实在不具备成为士大夫的条件,也绝对不可能具有真正士大夫的内涵,所以当真正面对士大夫的风流雅致时,关羽的这种附庸风雅就很容易被看破。欲为士大夫而不得,在自卑情绪的支配下,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逆反,以骄相待,处处显示我比你强,我不耻你。而关羽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将自卑隐藏得极好而自恋发挥到了极至,因而给人留下的是一个威武英明,宛若天神下凡的光辉形象。但是最终,关羽还是因为这种“自恋而又自卑”性格下“骄于士大夫”的表现而导致最终身亡。

首先,他拒绝了与孙权的联姻。与孙权联姻本是上上之策,关羽亦非愚人,不会不知,但是他做不到,因为关羽平生最恨,或者说最嫉妒的就是孙权。孙权本亦应是一介武夫,却仰仗父兄基业,竟成一方霸主,且俨然以风流雅士自居,这对关羽内心的刺激是非同小可的,在这种心理的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关羽做出这种决定是肯定的。

其次,他率先动兵攻曹。因为自恋到自卑,关羽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证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明自己是真正的威武英明。这种事业不是上阵打打杀杀的砍几个敌将,而应当是“威震华夏”,于是他意气风发地去打曹操了,前期倒也打出了威名,可是之前被“骄待”的士大夫却众心不从,于是关羽就走了麦城,然后死掉。

关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而这悲剧一生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自恋和自卑,惟使后人叹息!

三、关羽崇拜

“崇拜”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在《宗教本质讲演录》中论述宗教根源时曾指出:人性中的软弱的一面和与生俱来的依赖感是宗教起源之一。英雄崇拜也是如此,它也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需求和依赖。英雄崇拜说明了人的软弱的一面,它需要英雄的强悍来支持。关羽的生平及其被后世人们附加上的光环正是人们缺少、并且特别需要的东西,因此他才成为民间英雄崇拜中最为突出的崇拜[6]。

对关羽的崇拜,肇始于隋唐,形成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民间已有关羽崇拜,佛教、道教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神化关羽,宋元统治者则通过给关羽加封以突出其“忠 ”。而在《三国演义 》问世以后,根据它改编的戏曲、曲艺等艺术品种,又不断地强化关羽的超人形象,并把对关羽的崇拜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地区。正是多种社会因素的合力,把关羽推上了神的高位,让芸芸众生顶礼膜拜。关羽出身微贱,命运多舛,但在中国历史上又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在他去世百年之后,被活人一代一代推到了空前崇高的地位,成为千百年来世人尊崇的偶像。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关羽生前的职位仅是个将军;“汉寿亭侯”,也仅仅是一个“乡镇级”待遇的赐封。但他死后却名声鹊起,封号不断升级,奇迹般地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历史,最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代,默默无闻了 800年的关羽,被宋徽宗连升三级: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宁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元代文宗,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代神宗,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 10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尊关圣帝君”。这位死了1000多年的三国名将的封谥,终于由侯、公、真君、王,至此登基为“帝”了。历代王朝对关羽的加封在清代达到极盛,清德宗光绪皇帝对关羽的封号最长:“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采用了众多美好的文词,超过了前代任何王朝。关羽生前绝然不会想到,他身后会得到这样多的荣耀,历代皇帝会给他这样美好、这样崇高的封谥;他也更不会想到,他不仅走上了神坛,而且集神教、道教和佛教的尊位于一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关羽自不必说,就是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也把关羽奉为膜拜的英雄[7]。

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

在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 800万众,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祗妈祖。美国的“龙岗总会”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民间组织,各地分会有140多个,遍布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南亚各国竞相立庙拜求关公,最盛者当数泰国。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关帝庙;前些年还新建了一座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

这些属于不同阶级、社会集团的人,有的势同水火,有的各有所崇,有的利害对峙,而对关羽的敬奉却矛盾趋同,万殊归一。这种矛盾统一的历史结合点何在?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起着凝聚同化的作用?面对关羽“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圣”,祭祀庙宇遍及海内外,关庙无处不焚香的景观,这种超国籍、超民族、超信仰、超时代、超汉文化圈的价值趋同现象,又是什么使之如此呢?

首先是忠诚精神。如果对这种精神只理解为愚昧的忠君,在早已迈入21世纪的今天,是愚昧可笑的。中华民族巍巍5000年,有多少忠臣烈士,对祖国,对人民,对伟大的事业,正是靠了这种精神,使自己和他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和升华,凝聚成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其次是信义精神。当然,由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不同,这种精神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正确地理解、倡导、恪守这种精神,使它成为做人处世中一种高尚的行为准则,还是人类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极度发展、繁荣的今天,信义流失、不讲信义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人们极需要信义来维护社会的道德、秩序等。关羽的信义精神刚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们对它推崇备至。

第三是勇武精神,它的本质就是激励人们奋进、拼搏、创新、开拓。无论是在年代久远的昨天,还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奋进、拼搏、开拓、创新都是人们特别需要的品质。关羽的勇武精神,包含了不怕困难、勇于奋斗、开拓进取、力争第一等 11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优秀品质,这些精神品质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团体和个人都需要的精神力量。因此,古今中外的人们崇拜关羽、神化关羽就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结束语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这是关羽伟岸的形象。

“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双千古,后宣尼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这是关羽伟大的灵魂。

“庙食盈寰中,姓名走妇孺”,这是关羽博大的文化精神。

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 Davidk jordan(汉名焦大卫)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位学者说得非常有见地。

总之,关羽以及关羽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科学地接受和发扬,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断充实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32 [2]张丽.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J].天中学刊,2003,(3):39-42 [3]曹萌.论关羽性格的嬗变[J].焦作大学学报,2003,(2):60-65 [4]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224 [5]杨彭荔.关羽形象所表现出的忠义观念[J].榆林学院学报,2005,(3):79-83 [6]百度吧.关羽崇拜的形成.http://tieba.baidu.com/f?kz=100252524 [7]亚叶酸

.关

.http://www.xici.net/b255443/d14681999.htm 12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致谢辞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四川理工学院,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年是在邓关度过的。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老师讲授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在我思想和方法上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邓关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在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范崇高教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范老师每次对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地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范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关羽个人介绍
《关羽个人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