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论文大赛(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8 09:06: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信息技术论文大赛

渝教技装综„2010‟23号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关于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馆、站)、委直属中小学:

为了促进我市信息技术教育的广泛开展,特别是推出我市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参与全国性的交流,经研究,现将中央电教馆关于举办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的通知(教电馆[2010]31号)转发你们,请你们按照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广泛发动,认真筛选,推选出本地区(学校)的优秀论文参与大赛活动。

附件:关于举办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的通知

1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活动

通知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综合部

2010年4月21日印

(共印10份)

2 附件: 关于举办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论文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中心),各计划单列市电教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电教馆:

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起,伴随着“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从陌生到熟悉,从努力实践到积极创新,开发制作了大量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大胆的教育改革尝试与实践创新,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了反映10年来广大师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与学的经验和成果,探讨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面向全国举办“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评选活动。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承办单位:《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一三九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报》、《中国电脑教育报》

二、活动时间

论文提交时间:2010年4月30日至2010年7月30日

3 投票支持时间:2010年4月30日至2010年8月30日 论文初审时间:2010年7月30日至2010年8月20日 论文终审时间:2010年8月30日至2010年9月20日

三、参加对象

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工作者。

四、征文范围

此次征文活动主题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探讨如何应用信息资源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充满活力;如何加强广大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信息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反映广大师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 2.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3.教育资源,特别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http://www.daodoc.com),电教馆不必集中报送。

3.在线投稿方法:参赛作者首先在“家校圈平台”上进行注册,注册手机号必须为中国移动手机号码。完成注册后登录网站提交论文(每人只能提交一篇论文,提交后不能修改),同时填写个人真实信息: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

4.注册、投稿全程免费。

七、评选方式

1.论文评选采用专家评审和网上公众投票相结合方式,专家

5 评审占100分,网上公众投票占20分。

2.专家评审:活动主办单位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和优秀教师,成立评审委员会,制订论文评审细则,进行初评和终评。

3.网上公众投票:所有参赛论文均在网上集中展示,可随时查看论文内容。从2010年4月30日至8月30日,中小学教师、家长、学生等可对参赛论文进行网上投票。

4.网上公众投票方法:所有投票者必须在“家校圈平台”上注册后才可投票,所有注册及投票均免费,注册时请务必填写真实信息,如姓名、手机号、学校、通讯地址等,以便于参加“热心参与奖”抽取。每人每天可对所有论文投票,当天对每篇论文只能投1票,不限投票总数量。

5.本次论文评选结果将于评选结束后在活动网站公布,赛事最新动态会通过短信或网站消息及时发送给参赛者,请留意短信和网站公告。

八、奖项设置

1.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地电教馆宣传、组织情况以及投稿数量,组委会评出若干优秀组织奖。

2.优秀论文奖:根据专家评审和网上公众投票,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在评审结束后将召开论文交流及颁奖大会(另行通知),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3.热心参与奖:积极参加网络投票的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热心参与奖”,该奖项在活动中抽奖产生,奖品由中国移动提供,具体奖品颁发在活动网站另行通知。

6 4.论文发表:部分获奖论文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专刊形式结集发表。入选论文无须缴纳版面费用。

九、联络方式 1.论文投稿咨询

联系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联系人:马小强 张静然

电话:010-66490924/25;传真:010-66419047 电子邮件:ncetpaper@126.com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电教大楼013信箱 邮编:100031 2.投稿平台技术支持

联系单位:一三九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北京)公司 电话:400-890-0086

中央电化教育馆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

推荐第2篇:论文大赛简讯

我省教师在“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中再获佳绩 11月17日,第四届“中囯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在北京颁奖,本届大赛共收到全国参赛论文5万余篇,其中我省共有2481篇作品,在全国排列第八名。经各省初审上报参加全国评审的论文为1664篇,经专家评审,共评选出获奖作品1110篇,其中:一等奖98篇,二等奖188篇,三等奖289篇,优秀奖535篇,同时授予16个优单位秀组织奖和100个优秀学校组织奖。 此次国家颁奖中,我省王淑娟、顾学智老师合写的《县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策略研究》等5篇论文获一等奖、韩等金老师的《微博客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等9篇论文获二等奖、张海滨老师的《“校讯通”,给孩子飞翔的翅膀》等12篇论文获三等奖、马娇娟老师的《关于数字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等15篇论文获三等奖,同时张掖市山丹县东街小学等6家获优秀学校组织奖,省电教中心获优秀单位组织奖。

推荐第3篇:民生问题论文大赛

关于城市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目前农民工的医保状况一是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农民工特点是流动性强,打工的地点不固定,加之他们当中的多数人比较年轻,而且身体健壮,因此,他们往往只顾眼前,不看长远。二是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出来打工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又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多数只能从事城里人不爱干,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收入较低。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家老小的生存问题。三是农民工缺乏参保知识。农民工基本生活在

一、目前农民工的医保状况

一是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农民工特点是流动性强,打工的地点不固定,加之他们当中的多数人比较年轻,而且身体健壮,因此,他们往往只顾眼前,不看长远。

二是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出来打工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又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多数只能从事城里人不爱干,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收入较低。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家老小的生存问题。

三是农民工缺乏参保知识。农民工基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多数只顾挣钱,不关心政治,也没有学习的习惯和条件,思想保守闭塞,至于什么叫医疗保险?医保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怎样才能参加医疗保险?他们多数都不了解。

四是农民工参保起步较晚。即使有些农民工有了参保欲望,但随着全国农民工医疗保险的逐步展开,我市2006年才启动农民工医保工程。至于参保程序和途径好多农民工不熟悉,他们对缴费数额也觉得缺乏承受能力,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农民工医保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不到位。当前,农民工医疗保险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保障制度中间的断层。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快速稳步发展的同时,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出现了政策空缺,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游离于三个险种,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二是农民工医保参保资格不确定。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医疗保险参保资格与户籍和就业状态一致,导致大量农民工被排斥在医保之外。

三是对农民工医保不够重视。就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从上到下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也没有形成规模。

四是现行医保体系不完善。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尝试将农民工医疗保障就地纳入城市社保范围,但各地政策均不相同,无法满足农民工流动性的需求,社会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流动存在尖锐矛盾。

三、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对策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首先必须让农民工懂得医疗保险知识,知道医疗保险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为此,还要加大社区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告、画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安排专人深入工地,利用农民工休息时间发宣传材料,讲解有关问题,针对农民工思想实际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农民工深切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政治责任。而且通过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参保和督促氛围,推动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要完善政策法规。要想将大量的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首先必须想办法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通过政策法规解决农民工工资过低问题,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同时,要加强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和法规的研究,从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完善符合农民工实际的参保政策和法规,给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和福利,为农民工参保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证。

三要区别不同情况。作为保障对象的农民工,规模巨大且构成复杂,鉴于农民工身份和职业的特殊性,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可以分为不同种类,采取不同模式。可以参照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如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纳入模式;农村医疗保险纳入模式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纳入模式。也可以根据我市实际有所创新。

一、目前农民工的医保状况

一是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农民工特点是流动性强,打工的地点不固定,加之他们当中的多数人比较年轻,而且身体健壮,因此,他们往往只顾眼前,不看长远。

二是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出来打工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又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多数只能从事城里人不爱干,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收入较低。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家老小的生存问题。

三是农民工缺乏参保知识。农民工基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多数只顾挣钱,不关心政治,也没有学习的习惯和条件,思想保守闭塞,至于什么叫医疗保险?医保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怎样才能参加医疗保险?他们多数都不了解。

四是农民工参保起步较晚。即使有些农民工有了参保欲望,但随着全国农民工医疗保险的逐步展开,我市2006年才启动农民工医保工程。至于参保程序和途径好多农民工不熟悉,他们对缴费数额也觉得缺乏承受能力,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农民工医保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不到位。当前,农民工医疗保险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保障制度中间的断层。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快速稳步发展的同时,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出现了政策空缺,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游离于三个险种,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二是农民工医保参保资格不确定。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医疗保险参保资格与户籍和就业状态一致,导致大量农民工被排斥在医保之外。

三是对农民工医保不够重视。就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从上到下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也没有形成规模。

四是现行医保体系不完善。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尝试将农民工医疗保障就地纳入城市社保范围,但各地政策均不相同,无法满足农民工流动性的需求,社会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流动存在尖锐矛盾。

三、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对策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首先必须让农民工懂得医疗保险知识,知道医疗保险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为此,还要加大社区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告、画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安排专人深入工地,利用农民工休息时间发宣传材料,讲解有关问题,针对农民工思想实际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农民工深切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政治责任。而且通过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参保和督促氛围,推动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要完善政策法规。要想将大量的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首先必须想办法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通过政策法规解决农民工工资过低问题,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同时,要加强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和法规的研究,从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完善符合农民工实际的参保政策和法规,给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和福利,为农民工参保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证。

三要区别不同情况。作为保障对象的农民工,规模巨大且构成复杂,鉴于农民工身份和职业的特殊性,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可以分为不同种类,采取不同模式。可以参照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如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纳入模式;农村医疗保险纳入模式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纳入模式。也可以根据我市实际有所创新。

一、人的素质全面提升是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的基础

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抑制通胀、增加收入、增强消费信心、出口回暖、破解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社保履盖率低、出行难等十大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发展。而一切发展则有赖于各级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影响力是由人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人的综合素质是由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素质等构成,它是人们在改造主客世界的长期实践中不断的、渐进的提升过程,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科学文化、专业技能及社会实践的学习不断得到提升。因此,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的各级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出了通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要求。这是适应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新发展能力,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抓住了通过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矛盾。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才能在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解决。而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则对整个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导向及推动作用。所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在此基础上全体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则为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乃至为今后深入解决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奠牢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是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影响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的因素很多,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按照系统思维的方法来思考处理,又要抓住主要矛盾推进其它问题的解决。因此,笔者认为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只有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促进这一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1、抑制通胀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之首是通货膨胀会来吗,怎样实现对通胀的抑制?2009我国采取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办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扼制了经济的下滑。要在此基础上解决长期发展、抑制通胀的问题,最核心的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其着力点在企业及广大的农村。而企业及农村要适应发展方式的转变,除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宏观调控政策及增加投入等外因条件外,就内因条件而言,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此,习近平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干部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要“着力提高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并强调:“围绕科学发展选准干部、配强班子、聚集人才、建设队伍,从干部和人才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证。”为此,在各级党政机关,应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通过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及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中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领导力、执行力及服务基层的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的保证。在企业,则应按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大力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以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则应按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干部、基层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产业专门技能的培训,以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及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见,抑制通胀的关键在发展,推进发展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转变则有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抑制通胀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2、增加收入,增强消费信心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收入能增加吗,消费信心从哪里来?这是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又一民生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得到了空前的实惠。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由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面临各种困难,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及贫富差距不同程度扩大的原因,收入能增加吗?消费的信心从何而来?这成为时下中国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同样在发展,在于通过增加投入及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扩大内需和外需来拉动发展。而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要依赖更多的增加投入及扩大外需来拉动发展显然是不具备条件的,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及拉动内需来解决。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大分配结构调整、税收政策调整力度的同时,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上入手来解决。为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政领导及企业、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创新思维及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带领群众来适应这一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劳动者在增强危机意识及自我提升的必要性、紧迫性意识,进而确立学习与素质提升是个人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的观念,以形成不断提升自我的内生动力的同时,通过基本素质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转移等方面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劳动者基本生存能力及发展能力培训,使其不断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加收入及个人消费信心的不断增强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可见,中国百姓收入的增加,消费信心的进一步增强在发展,发展有赖于领导干部及广大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增加收入,增强消费信心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3、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也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发展教育是公平之基,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改善医疗卫生是富国之策。所以,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是较长一个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及百姓关注的突出问题。尽管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的投入及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推进“两基”工作和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政策导向拓展就业渠道,在扶持各类企业通过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及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和组织农民工合理流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在加大对医疗事业发展的投入及推进医疗改革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人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仍成为时下中国百姓普遍关注的又一民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同样在发展,在普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上。为此,就需在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的投入及扶持企业扩大就业渠道的同时,通过加大对干部及劳动者的培训,提高教育、卫生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工作水平,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水平。为此,在教育发展方面,要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提高教育管理者及教师的水平解决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导向促进优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在解决教育公平中,在解决学生负担过重抑制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回答并解决钱学森同志在世时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问题,并以这一问题的解决推动教育在服务并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提高贡献率的问题。在扩大就业方面,要在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及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各类企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及各类人才领办创办、发展各类企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以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调整教育结构,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引人职业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大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力度,普遍的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在适应企业对人才及劳动者素质需求中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以形成高素质劳动者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推动劳动者就业渠道的不断拓展这一良性循环的局面。在医疗卫生发展方面,要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及医改的进一步推进,使“公立”医院真正“公立”起来,承担起政府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能作用的同时,通过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解决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按照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通过政策导向实现对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基层医院、社区医院的建设,以形成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病人留在基层,让群众就近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和社区,大病不出县、市,以充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见,解决上学难、上学贵,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仍在发展,发展有赖于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解决上学难、上学贵,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也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4、解决出行难问题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交通运输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这以成为共识。所以,解决出行难问题自然已成为中国百姓关注的又一民生问题。尽管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在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业投入,交通运输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按照宜水则水,宜路则路,宜铁则铁的工作思路,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使百姓得到了较大的实惠。但是,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仍然成为困挠各级政府及百姓的突出问题。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一是汽车保有量快速提高。二是道路建设滞后,规划不够合理。三是公交系统不够完善,轨道交通仅在起步。四是新驾驶员过多,造成道路通过能力降低。五是非机动车及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硬件及交通管理和民众遵守交通规则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这一软件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因此,需在政府进一加大投入改善道路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及全体社会公民综合素质,提高干部、群众乘座公交的出行率,增强干部群众的遵规守纪意识,为缓解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创造必不可少的内因条件。可见,有效地解决百姓关注的城市交通拥堵及出行难的问题仍靠发展,靠各级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靠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基础上,政府对交通运输业投入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及全体干部、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升作支撑。因此,解决出行难问题乃需在提高各级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出口能否回暖、住房难能否有效解决、社会保障履盖率能否进一步提高等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全依赖于发展,说到底全依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基础上卓有成效的推动发展。因此,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在发展,推动发展之基在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三、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抓好学习型校园建设,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解决中国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发展,发展重点在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党校则承担着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为此,党校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职能作用,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抓好学习型校园建设。

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及工委关于“省级机关党校要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为契机抓好学习型校园建设”的要求,是完成工委赋予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机关党建工作的需要;是促进党校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党校自身建设,提升自我并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促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深化、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党校职能作用实现党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党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根本。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着眼“落实”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1、抓好宣传动员,推进工作落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要用“灌输”的方法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中央、省委及工委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重点解决认识为什么要抓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怎么着力抓好这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与服务中心推进党校工作取得新成效的关系是什么,与党校发展及个人自身价值体现、个人发展的内在关系是什么,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每一位同志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为推进工作奠牢思想基础。

2、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推进工作落实。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前题。因此,要按照省委及工委的要求,结合党校的工作及队伍建设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具体措施,目标管理,成果运用,以推进工作的稳步开展及全面落实。

3、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工作落实。 细节决定成效,精心组织好工作的全面展开是推进工作落实的保证。因此,要根据工作计划要求,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校园工作与“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主题教育、党日活动、考察调研、参观学习、专题研讨、学习交流、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创新、服务创新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各党支部(处室)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校园中的基础性作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的同时,学校认真抓好各个工作环节的组织领导及过程性督促指导工作,及时总结发现典型经验并宣传推广以促进面上工作,在全校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浓厚氛围,以推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4、进一步端正学风,推进工作落实。

学风关系成败,进一步端正学风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关键。因此,结合党校实际,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校园及自己工作职能的要求,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和氛围,形成优良的学风、清新的文风、过硬的校风,树立党校人良好的形象;要把组织学习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以促学上狠下功夫,不但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同志及自己的服务对象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增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的内力,在全面提升自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上取得显著成效,以推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5、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工作落实。

激励机制形成导向,建立激励机制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校园建设工作与工委及学校各项管理,党支部(处室)及干部、教师工作实绩考核,推优、表彰奖励,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职称晋级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以明确的导向促进党支部(处室)及全体干部教师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为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奠牢基础。

(二)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这一规定总结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及党校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从而不断推进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命题,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久远的指导意义。

从干部成长规律看,干部成长一般都经历成长期、成熟期、成就期、淡出期这么一个发展过程。伴随干部成长全过程的是干部自身不断学习、实践历练及组织对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从解决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理论功底着眼,到干部真抓实干务实作风的养成及执行力、领导力提升,执政本领提高的升华,再到按干部履行岗位职责要求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的进一步强化这一渐进的过程,反映了干部成长全过程所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及必备的素质,决定了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终生性。

从党校教育规律看,党校教育是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各级党校,按照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成长需要所进行的着眼于对学员的思想、理论、观念、党性修养的培养和知识素养的提高所进行的教育过程。从根据形势任务及不同层次学员的要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党校教学布局及教育资源,到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再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从严管理,切实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反映了党校办学特色,决定了党校姓党、教党、学党、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质的规定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因此,只有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才能满足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才能促进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改革深化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优势,以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在工委的领导下,在领导的精力及学校各项工作上,尽快实现由党校学历教育向干部培训轮训工作上的全面转变,认真总结我们过去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确处理好若干方面的关系,在不断完善办学思路中进行新的创新,精心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1、在培训班次的设置及教学内容上,正确处理好党校特色与满足干部多样化需求的关系,在处科班上创精品,在开设多种班次上求规模,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2、在教学形式上,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按照形式服从于内容的要求,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3、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正确处理好运用本校、本地资源与校外、省外优秀资源的关系,在充分利用党校教学资源的同时,发掘校外、省外优秀教学资源为我所用,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4、在教学管理上,正确处理好从严管理与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关系,形成三者的相互促进及有机结合,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5、在党校系统内部,正确处理好争取上级党校的指导与加强和同级党校的相互交流协作关系,形成上下互动、左右协同,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一盘棋格局,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6、在服务中心工作上,正确处理好教学与调研、科研的关系,形成教学拉动调研、科研,调研、科研促进教学深化的有机结合,在服务省级机关及基层党建工作中有所作为的格局,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及省委的要求,在工委的领导下,抓好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工作,党校的职能作用必将得到充分发挥,必将为省级机关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我省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党和国家及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做出党校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4篇:论文大赛策划书2

郑州大学“______杯”论文大赛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划书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会2012.4.

5一、活动背景:

为营造我校学术创新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术创新参与率,活跃学术思想,引发学术争鸣,促进学术交流,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我校学术发展起到一个推进的作用,以此提高我校学生的学术水平乃至为激发全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做铺垫。

二、活动时间:

比赛:4月5日-----4月25日

三、征文大赛:

1、征文主题:经、管类即可

2、征文要求:①一定关于经济和管理类的论文,一定要符合论文的要求。

②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文字精炼,要有真情实感。

③题目不限、题材不限,字数:5000字以内。④请在篇尾注明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寝室。

四、活动流程:

(一)论文收集

1、截稿时间:2012 年4月20日

2、稿件形式:稿件统一采用电子稿和纸质稿的形式。纸质稿件统一打印成A4式样,届时本社团会定期,定点进行收稿。

3、作品要求:围绕相关主题;文体采取论文形式;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4、注意事项:稿件必须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交送,过期不予受理。

(二)评审

论文截稿后将统一交由商学院组成评审队进行评审,该组成员由相关专业老师组成,根据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根据论文评审工作流程,实施论文的评审工作。

5、注意事项:

严禁照抄照搬,雷同率不得超过30%。

五、大赛奖项设置

根据大赛的流程与评比,最终我们会给予奖励。奖项如下: 特等奖1名证书+500元

一等奖3名证书+300元

二等奖5名证书+200元

三等奖8名证书+100元

若干名优秀奖证书+奖品

本次活动最终由郑州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会解释。

推荐第5篇:论文大赛获奖感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在座的参赛者抒发心中的欣喜和感激之情,我非常荣幸。也非常的感谢法学院能够为本科生提供这样好的一个平台,能够鼓励我们走出书斋,用调查和发问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而我们这一个小组,仅是本次参赛的诸多作品中的平凡的一篇,粗浅之作有幸能得到法学院各位良师的耐心指导,最后又能得到各位评委老师的垂青,实在受之有愧。如果实在是要念叨两句的话,我愿意将我的真心话与在座的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说的是,每一位参与本次论文大赛的参赛者都不容易,尤其是今天坐在台下的诸位。你我都知道,选择一个贴近我们所学又富有调研意义的题目,好题目,需要怎样的慧眼,你我也都难以忘怀,一次踏踏实实的调研需要耗费多少心血,忙忙碌碌就是大半个寒假,你我也肯定不会忘记,第一次得到老师们的好评时小鹿乱撞的狂喜。在我电脑里,我们去调研的相册的名字是“杭州一梦”,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像是云里雾里,从寒假之初4个女生就被空投到人生地不熟的杭州时起,这个忙碌、跌宕又充满挑战的梦就开始了。还记得1月份的杭州,乍暖还寒,带着腹中孕育良久的调研计划,我们一行四人来到西子湖畔,然而人杰地灵的杭州却没有半个人能帮上我们,连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的电话也是114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在调研完成的那一刻前,我们谁心里都没有数,需要的数据能拿到多少,调研能完成到什么情况。然而正像出发前指导老师曾经告诉我们的那样,已盖棺定论的事情也没有调研的价值。所以我们依然踌躇满志。调研的前三天里,白天我们奔波在房改办、建管中心等几大负责部门之间,做访谈,聊政策,听反馈,晚上带着新鲜的访谈记录回到蜗居的宾馆里,整理资料,讨论接下来的访谈提纲,留意网上的新闻。杭州政府的工作人员对待我们出奇的和蔼,为我们的调研减轻了不少压力,建管中心的章先生甚至还带领我们去实地走访了一下调研课题所涉及的小区和房屋。在杭州的最后三天中,晚上我们依旧埋首在繁杂的政策文件中,设计问卷,统计资料,讨论争点,白天又辗转在杭州的各城区和试点涉及的小区里,发放问卷,做个别访谈,力求尽可能的涉及到各类人群以保障调研数据的客观。值得一提的是,雨后的杭州阴冷得实在是我这个北方人难以想象的,而更不凑巧的是在这样的天气中我们偏偏在淳朴原始的杭州远郊的一个小区里发放问卷,路人的冷面和冷冰冰的气温一样让人沮丧,当时最大的愿望是上天发我一双手套。现在想来,这样的经历倒是让自己人生更为圆满,但当时却是累的所有的能量都在跨进回程的温暖公交的那一瞬间全部丧失。上城区、江干区、萧山区、下沙区…杭州的地图早已烂熟于心,然而却惟独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西湖。实际上,在我们的旅店的二层就能看到片叶不剩的湖畔和浩淼的湖水,每天午饭的路途实际就是沿着西湖湖岸平移,但是我们却n顾西湖而不入,这种遗憾一直持续到在杭州的最后一天。调研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才舍得让自己从忙碌中抽出空来到西湖边上,像个正经游人一样,走走停停,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快步行走于寻觅午饭的途中。坐着一叶木舟,飘荡在1月的西湖上,还是一个字:冷啊!泛舟西湖因为寒冷而显得格外浪漫而漫长,也为此次调研画上了一个唯美的句号。回到北京后的日子,撰写调研报告时的翻阅资料,请求指导,反复修改在座的各位也一定像我们一样都经历过,而意见的分歧也成为了难以绕过的事实,十易其稿的艰难过程与最后仍有纰漏的报告相较,还是让我们感到十分惭愧。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能对曾经不吝赐教的各位老师说一声,学生不才,让老师们见笑了。总而言之,调研报告在马不停蹄的2个月中终于得以完稿,其间的辛苦、牢骚和成就感一言难尽。但我相信,我们的报告一定不是最完美的、最专业的,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困难也一定不是最多的,每一位踏实调研、严谨求索的参赛者都是令人敬佩的。

接下来,我想谈谈参与本次论文大赛给我带来的感悟。

首先,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搭档,共同为了一种完美而努力,是多么珍贵的经历。坦诚的讲,在选题阶段,调研途中和论文撰写时,每每遇到至关重要的分叉点,我们组内都会产生分歧,然而随之而来的不是争执和埋怨,却是坦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从不避讳曾经直言不讳,也有面红耳赤,但没有这种直率的碰撞与交流,就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在和谐的集体中,个人的才干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回想起来,挑灯夜战,交心长谈,志同道合,这种同窗情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也永远让我感怀在心。

其次,法学院的诸位良师不吝赐教,让我如坐春风,感谢、感动之情难以言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每当思路遇到瓶颈之时,求助于老师,即使是休息时间的突兀打扰,诸位良师们仍愿百忙之中予以解答。从院内老师的身上,不仅让我学习到了学术规范,弥补了专业知识的缺乏,更让我难忘于他们的诲人不倦、用心良苦。这份触动让我心中长存一份感恩,鼓舞我全力以赴,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辱恩师的教导。

再次,感谢法学院为我们广大学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为我们提供的优质资源、硬件设施最重要的是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这让每一位法学院的学子足以受益终身。对于本次论文大赛,还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法学院团委和法苑杂志社的支持。正是由于各位团委老师和法苑负责人的努力与协调,才能为我们广大参赛者提供公平、和谐的参赛环境。

需要铭记和感谢的太多了,到现在我好像还在那个绵长的梦里,也许直到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握在手中的时候,追逐梦想的脚步也不会停歇。世界之大,在众人眼中你、我仍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然而过往几年,处于人大法学院中,自己做出的努力与获得的进步却历历在目,你、我均已不同。

谢谢大家!

推荐第6篇: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主题:眼保健操是否用及相关问题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推行并使用眼保健操的国家。眼保健操是结合中医中的穴位按摩延伸而来的,眼保健操与课间操一样,是一群众性的运动项目,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眼保健意识,调整眼及头部的血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的疲劳。

2012年7月16日,网友发微博称眼保健操无用,让眼保健操的话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眼保健操 红眼病 规范性 舒缓疲劳近视眼

正文:

一、课题的由来

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总思想,教育界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重视,在老师和家长的催促下,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加,导致了学生的用眼问题急剧上升,很多学生在上高中以后都带上了眼镜。网络的飞速发展,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青少年成为宅男宅女,没日没夜的关看电视剧,缺少户外运动,眼部没有适当放松,又再度加剧了用眼疲劳。青少年对眼保健操的收效怀有质疑,对眼保健操并没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在做眼保健操时也没有认真对待……

在种种问题下,眼保健操是否能有效的起到保健作用,再度成为热点话题。

为此,我们就眼保健操是否有效为研究课题展开研究。

二、研究的方案

研究步骤一:对于眼保健操是否有效,我们最初在网上对其做出相关了解,知道了影响眼睛近视的多种因素,及眼保健操对眼睛近视改善情况问题。

研究步骤二:根据我们从网文上了解到的信息,我们对眼保健操是否有效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评估,并且围绕眼保健操是否有效提出了相关问题,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不同年级阶段青少年。再依据反馈回来的调查问卷信息,统计出学生做眼保健操的各项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研究步骤三:我们又以初步得到的结论,制定出与眼保健操改善视力的对比实验方案,以对比实验的方式分析、论证眼保健操是否有效,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三、研究过程

实验原理:

由于,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好集合作用,使肯外肌对眼球施加一定压力,眼压也相对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频率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好眼外肌经常出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则会导致假近视成真近视。

我们更具以上使眼球疲劳的逆向原理,研究眼保健操是否有效,采取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应用多组对比实验,比较眼保健操和其他护眼方式哪一个更能有效的调节眼部疲劳,从而得出,眼保健操是否有效的结论。

实验设计:

我们一共设计了四组实验组。

A组:用手揉闭上眼后的眼球眼球。

B组:闭上眼睛,做眼球运动。

C组:看远处的绿色植物。

D组:用滴眼液。

对照组:

E组:眼保健操。

进行了每天早、中、晚三次,为期五天的对比,探索眼保健操对眼睛疲劳的放松程度,从而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

我们在班上请了五位近视度数在两百度左右的同学,协助我们完成实验。

每一位同学对应一个实验,在我们的指导下完成:a同学完成A组实验;b同学完成B组实验;c同学完成C组实验;d同学完成D组实验;e同学完成E组实验。每一个实验所用时间都以做眼保健操所花的时间为标准。

实验的优缺分析:

我们请的同学视力的近视程度大致相同,又是在同一班级的同学,接受相同的用眼疲劳情况,每一次进行实验的时长相同,控制变量和多次实验,为我们减小了不小的误差,带来了较为可靠的实验结论。

由于条件有限,本来应该采用“定量”的视力测试仪对实验前后视力度数进行测试,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结果不得不采用“定性”的感官测试,记录实验前后每位同学的视觉感受。因为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所以避免不了会带来一定的误差。

研究结果:

通过为期五天的实验,我们发现眼保健操(E组实验)比A、C组实验效果好;与B组实验效果相当,没太大却别;但比D组实验效果略差一点。

四、研究报告及结果分析

我们对网上的眼保健操资料进行分析后,制定出了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对在校生初中年纪、高

一、高

二、高三分别发放问卷调查,共计两百份,收回问卷一百九十份,有效卷一百八十二份。

数据显示:多数人在做眼保健操时不太认真、做眼保健操前为对手部进行清洁、眼保健操做后没有效果。

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

首要方面是人们对眼保健操不够了解;其次是人们的心态问题。

对眼保健操不了解,就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眼保健操,没有规范的做眼保健操,不仅不能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甚至会加深近视程度,严重的则会因为手部不结接触眼睛之后,引起红眼病。由于人们在短期内做眼保健操没有得到显著功效下,对眼保健操是否有效产生了迟疑,一开始还能认认真真的做眼保健操,此后就松懈下来,马马虎虎的应付学校安排下来的差事。这两个方面是直接导致眼保健操做而无效的原因。当然还有因为监制力度不足,无人正确引导的原因。

根据反馈回来的的信息和做出的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得到眼保健操是有一定功效的。虽然,并不像人们口中说的那样——做眼保健操能恢复视力。但眼保健操还是有较明显的舒缓眼疲劳的功效,每当疲劳的时候,做几节眼保健操可以有效的缓解眼睛疲劳,其主要原因是疲劳是眼球内的眼压急剧升高,导致眼球有肿胀感,眼压的升高又压迫晶状体的改变,使视力出现一时性的减弱,长期的高度眼疲劳则会成为近视眼。眼睛疲劳时,做一做眼保健操可以舒缓眼疲劳,从而防止眼睛近视。

每天上下午做两堂眼保健操,能够促进眼周围血液循环,使眼部肌肉得以放松,对于缓解眼疲劳很有用。坚持做眼保健操 “稍微”控制了近视快速增长,至少让学生超时用眼 “很受伤”时有了缓解“利器”。

因此,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抑制青少年近视高发并快速增长;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成年人都很有益。尤其建议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群坚持“做操”,以缓解视疲劳,预防干眼症等眼部疾病。

手部不洁可能会引起红眼病等眼病,但是各个学校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让学生在做眼保健操前,先洗手清洁,这也是做眼保健操的一个硬性问题。学校想要抓眼保健操的规范问题,却又不对眼保健操管理制度进行一个深入要求,这种一手抓,一手放的方式实在是个应该改变的问题,这就不得不问各个学校的态度了。

五、研究结论

眼保健操不一定能恢复视力,但规范的做眼保健操还是有较明显的舒缓眼疲劳的功效。常做眼保健操,可起到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的疲劳。

眼保健操的发展方向不是一两个专家说了就算了,而是要人们对于眼保健操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得出一个更为像样的答复,和一种坚持不懈的行动。

六、参考资料

百度文献

七、谢鸣

感谢班级同学的参与。

贵阳市民族中学 高二(6)班 朱滔 王磊

推荐第7篇:创业计划大赛论文

从相对正规的角度,可以根据以下一些创业项目选择的准则:

.(1)创业禽要资本的数童(总数/自有资金);(2)每年期望达到的企业收入水平;

(3)期望从事的生意类型(批发/零售/服务/工业/制造/教育研发);

(4)期望近3年的投资回报率;(5)期望的工作环晚(室内/室外/工厂/办会室/单干/团队),

(6)管理工作量大小;(7)人际沟通复杂性;

(8)牵扛的雇佣人员情况(全职/兼职,永久/临时);(9)从事业务的社会地位高低;

(10)足否符合自己的个性/能否发挥技能,有利个人事业发展;

(11)生意规模大小;(12)每周花在该项目的时间(多少时数)

(13)上下班或者旅行耗在路上的时间;(14)家庭(配偶)支持生意的力度;

(15)生意增长的潜力(快慢);(16)期望的项目区位;

(17)期望的客户/市场或者社区规模;

一般的项目选择的程序则是:

(l)个人能力的评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组成自已的项目选择准则体系,给每个标准重要性打分(1一5分),

(3)列出所有的候选项目,每个项目按照标准体系打分;

(4)每个项目打分相加,选出分数最高的几个方案,

(5)把选出的项目列出,请一些亲朋好友帮助进一步评估,

(6)最后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创业的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BusinePlan)使用之处很多,首先投资者本人通过一个书面的投资计划,把所有的商业经营问题都搞清楚,今后企业运作有规可循.其次对利用政府资助的创业项目要求有商业计划书;在金融机构的商业贷款企业家移民的资料中,商业计划书都是相当重要的文件;甚至在招募其它股东或者合伙人时,商业计划书也是最有说服力的。需要指出的是,商业计划书必须具有相当的真实性,不能是编造出来用于走过场。因为许多审查商业计划书的人都是行家里手,很难蒙混过关。以下是一般商业计划书的格式:商业计划书(Busioe:s户Ian) 1.0纲要(ExeeutiveSummary)。简要说明整个计划的主要内容

1.1商业计划目的(objeetives)。如企业家移民/跨国投资/招股或贷款

1.2使命或任务(Miion)

1.3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 1.3.1内部因素1.3.2外部环境因素

1.4效益分析和解释

1.5潜在客户

2.0公司概况

2.1公司的拥有人

2.2公司的历史(过去的业绩表现)

2.3公司的地址

3.0产品或服务

3.1产品或服务描述

3.2竞争比较

3.3销售

3.4资源和满足程度

3.5技术

3.6未来发展

4.0市场分析概述

4.1摘要

4.2市场区隔和分布

4.3目标市场区位战略

4.4产品或服务的商业分析(竞争和购买模式)

4.5市场增长趋势

5.0行业分析

5.1行业状况分析

5.2行业关系

5.3竞争要点

5.4主要竞争者

5.5价值位置

6.0销售预测

6.1销售战略

6.2销售预测(销售预测表)

6.3价格战略

6.4销售阶段划分

6.5销售大纲

7.0市场开发计划

7.1定位

7.2市场战略摘要

7.3市场开发计划

7.4分销战略

7.5时间和预算

8.0组织与管理概述

8.1组织结构

8.2人事计划

8.3管理队伍

8.4不足及改进

8.5主管人员介绍

9.0成本和收入分析

9.1总成本分解

9.2成本解释

9.3收人(年度销售图)

9.4收入解释

10.0财务规划

10.1财务计划摘要和重点说明

10.2盈亏平衡分析(Break一even) 10.3项目化收益或损失

10.4项目化现金流量

10.5项目化资产平衡表(平衡表解释) 10.6有关财务指标(比率)

11.0现金流量分析

11.1现金计划

11.2平衡表

12结论:12.1本商业计划要点(特点) 12.2实施计划图 战略伙伴 结语12.312.4

推荐第8篇:创新创业大赛论文

创新创业大赛激励大学生面向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战场,促使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下面是创新创业大赛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 本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初探。首先对创业教育的由来及发展阶段进行论述。其次尝试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培训目标定位进行初探,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和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最后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 创业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创业教育正在高校蓬勃发展,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形式多样,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一种意识的或是感性的层面,缺乏系统化。所以,我们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初究。

一、创业教育的由来和发展阶段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最早提出的,指出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美国考夫曼基金会为创业教育作出了如下定义:创业教育是向个人传授一种理念和技能的过程,它帮助被教育者识别那些被别人忽视的机会,使其有足够的洞察力将他人犹豫的事付诸行动。内容应包括识别风险与机会,整合资源以开创新企业,并对企业进行管理等[1]。

我国创业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开展大概进行了10余年,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业教育战略规划阶段,199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我国首次较完整地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第二阶段,创业教育的实施阶段,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第三阶段,创业教育的推广阶段,2005年9月,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项目合作办公室,共同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KAB(Know About Busine,即“了解企业”)。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伴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对创业教育的重视、支持和引导,创业教育已在全国的高等院校包括职业院校开展起来,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体系也不断扩大和深化[3]。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本科创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职院校更应强调创业技能的锻炼与培养,在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融入创业教育的理念。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创业意识,缺少创业精神。因此,在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精神的塑造同样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以唤醒学生的创业精神与意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以及培养企业家行为为主要目标。

三、我国大学生创业和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创业意识淡薄,但实际创业比例低。高职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各种社会经验,资本积累薄弱,在找工作时也是被动接受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有少数创业强烈欲望的学生,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2.科技转化率低。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3.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4.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自主创业能力,具备能将参与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活动能力,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当前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欠缺专业的创业知识,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容易呈现烦躁、焦虑、多变、矛盾等心理状态,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

5.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比较薄弱。我国开展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上的实践探索才开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很多学校只是把创业教育当做讲座来讲,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理想信念。

6.教学问题和师资队伍的局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理想信念,相应的创业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也不能够满足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形式一般采用重教材讲解、案例讲解。教师同样也存在创业知识缺乏、创业能力欠缺、教学形式单一等缺点,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创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创业政策。高校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致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学校要根据政府发布的创业政策及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做好创业政策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创业政策,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典型报告会、创业政策讲解课等。

2.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当前高职院校仅仅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课程中一带而过地介绍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并没有系统地进行课程讲解。高职院校可以依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科学构建创业教育的体系,设置以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化课程。在唤醒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创业知识的培养,开展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技能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开展创业课程、创业模拟、创业实战等课程,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或相应的研究机构。

4.丰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在系统地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知识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后,就需要利用多种创业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当前高职院校的创业实践活动多数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社会兼职等形式,有系统的创业模拟、创业实战活动很少。当前对创业实训师的培训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建立了创业实战信息系统。在系统中,创业者撰写创业计划书、公司注册、公司资金运转、公司运营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在创业模拟活动中得到提高。创业实战活动则需要学校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包括政策、资金、场地、技术指导等各个环节。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与探索,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相信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一定能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朗,贡意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项目参与式创业教育[J].学术论坛,2011(09).

[2]何独明,滕发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通道[J].教育探索,2007,(07).

[3]李晓娟.当代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职教与成教,2009,(05).

[4]王鉴雪,杨兔珍.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

[5]陈永秀.论高等专科学校“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推荐第9篇:社科论文大赛名单

社科论文大赛咨询会签到表

论文类型:

社会调查类:

1、梁翠莹、梁智园、梁静玉、林晓梅

2、杨应天、麦汉波、李如华

3、曾文江、许达成

4、胡诗韵、吴艳

5、冯丽梅、何林芳、胡颖荷、陈俊文

6、黄炜杰、赖君臣、黎鉴辉、黎伙德、李德富

7、谢炜标、黄伟裕、

8、陶成林、

9、黄冠鹏、巫梁昱、李淑华、杨博涵、伍嘉莉、

10、周谭盛、林占威、郭桂澍、余秀娟、罗素雅

11、汤敏、许浩、林慧清、廖康生

12、莫镇彰、陈武总、高柏强、陈翔、洪居柳

13、温文媛、汤凤喜、舒晓

14、苏钦城、骆诗华

15、许浩、李爱玲、吴天赋、潘慧敏

16、孙立相、秦淑洁

17、赵博、郭旺、余卓俊、陆美玲、黄舒怡

18、孟丽

19、胡海珊、关娟华、郑景富、卢杰龙 20、陈飞

21、李世玲、岑路瑶

22、林燕婷、吴建华、廖金菊

23、李玉梅、李绮霞、梅品芳、张咏琳

24、张惠华、钟琳

25、王婉媚、洗颖颖、林春柳

26、李洁梅、李梁娇

27、金祥、林海珠

28、李少芬

29、梁榕 30、陈俊彬

31、苏明辉、庄小强、李玉玲、李小玲、陈秀云

32、李惠娇、黄慧敏、李凯结、谭晓敏、郭靖妍

33、谭佩莹、吴茜宜、许飞燕、文晓玲

34、詹金莲、袁嘉敏、梁翠莹

35、钟清敏、李远青、陈惠庆

36、杨锦山、伍津泓、吴桂其

37、郑婉华、何洽燊

38、黄楚雯、丘翘仪

39、张素梅、40、陈剑波、

41、黄珊珊、黄艳萍、黄杰满、胡壬秋、柯自权

42、廖玮玮、司徒玉銮、谭恩、连俏冰、梁春菊

43、杨秀军

44、李梦雅、林丽虹、黄淑桦、刘永霞

45、邱秀英、张雪清

46、林加伟、陈泽桂

47、邹倩娟、龙慧

48、曾彩英、何健仪

49、魏丹婷、胡艳芬、黄嫣怡、李爱玲 50、司徒欣欣、钟慧、邓琨、张栩莹、卢文珊

51、张颖雪、蔡承泽

52、范秋萍、冯珺仪、刘敏婷

53、周婉菁、李景梅、黄燕丹、吕秋婵、李敏旋

54、黄嘉欣

55、宁家玲

56、唐倩瑜、甄珊珊

57、谭群杰、麦倩玉

58、罗栋、罗均发、麦华钟、陈深荣

59、徐鹏

60、萧楂戈、林镇江、周志易、陆海棠 6

1、郑秀玲

62、徐翔、冯大维、何俊鹏、何嵩文 6

3、李才海 6

4、林瑶、李清兰、梁焕玲 6

5、廖铭思 6

6、梁华成

67、肖永光、陈龙、郭朝煌、刘旭升

68、敖颖昌、曾月兰、张辉、赵悦云、彭江燕 6

9、吴阳志、刘小慧、郑鸿强

70、杨冬梅、杨境林、陈嘉梅、郭飘霜 7

1、吴水永、谭杏春

72、黄渊焕、黄伟权、吕坤东、杨舒敏、邓美洁 7

3、柯志鹏、赵贾茹

74、刘若宇、卢倩莹、欧洁华、黄淑怡、李玉婵 7

5、陈飞、李春梅

76、辛丽华、陈彧媛、佘映洵、陈业勤、张海勇 7

7、邹冠希、吴文裕、卫景盛、田金鹏、赵崇俊 7

8、吴有亮、王健

79、易安慧、傅晶妮、黄婉云、谭佩霞 80、李景梅、李世玲

81、李共笑、李海玲、陈燕珊、简翠媚 8

2、潘雪梅、夏子云、李静文、汤创立 8

3、吴锡俭

84、胡碧霞、梁智园、杨艳霞、梁慧君 8

5、李景梅、胡彩云、任帼君 8

6、张华仪、冯汇琪、关倩文 8

7、黄德锦、黄天 8

8、邝伟杰、8

9、许超、尚进

90、冯欣明、杨洁敏、何丽嫦、黄琬茹、雷凤容 9

1、谭海明

92、冯国中、涂小慧、李海燕、龚晓芳、温朝涛 9

3、郑日娟、叶少美、杨立峰 9

4、陈俊兆 9

5、邱钟发、9

6、谈杰璋

97、李才海、列永光

98、李龙、庄培旭、吴文亮、叶青、曾祥文 9

9、李兆华、陈翠萍、林子恒 100、关秋霞、黄明远、黄婷

10

1、陈韵滢、龙韵菲、刘碧群、林彩婷、李剑芳 10

2、刘丹丹、刘薇、麦如仲、丘璐瑶 10

3、黄志昌

10

4、张洁莲、黄丽甜、黄淑玲、黄桂和 10

5、杨冬梅、杨境林、陈嘉梅、郭飘霜 10

6、李秀娟、梁静静、梁文静、林秋贝 10

7、黎结玲、吴天赋、李爱玲

学术研究类:

1、司徒笑贤

2、吴娟玲

3、李介纯、程方仲

4、伍洁雯、莫卓高、陈冠舟、宋芬妮、张耀桦、

5、关裕韬、李佩雯

6、廖耘、陈灼威、

7、叶文豪、

8、曾佩顺、

9、林晓红、

10、李帆峰、黄国华、李民博、

11、邵漫珠、余剑鹏、

12、林春柳

13、黄俏敏、黄绮婷

14、司徒惠文

15、刘羽翘、贺帅

16、伦洁仪

17、潘美婷、阮文浩

18、麦楚洁、梁玉贤

19、钟清敏、李远青、陈惠庆 20、熊文朋、

21、林渠泽、

22、曹峥、

23、余维改、彭碧清

24、蔡金兰、程婵婷、陈曼慈

25、余雁玲、曾文楚、

26、唐倩瑜、甄珊珊

27、李敏仪

28、徐绮云、冼泳恩

29、梁丰钿

30、李小娟、李春怡

31、杨瑜瑾、周少红

32、郑晓东

33、王志彬、

34、郭润开、

35、霍丽华、

36、张婵、梁洁文、陈嘉祥、蔡英源

37、李帆峰、黄俊发、刘代钊

38、陈莹莹

39、李继津、黄英航、冯雪娟、40、杨程、王茜、杨晓诗、汪燕鹏

41、许超、尚进

42、莫依雯、叶玉燕、吴素华

43、陈碧雅、朱丹丹

44、何星桥、李逸君、陈启博、陈宇航、冯智燕

45、谭立鹏、廖耘、苏学振、刘群、欧翘

46、萧镇宇、余平、王小宝、温俊威、林嘉蕾

未确定类型:

1、王冬霞

2、梁雅雯、吴天赋、陆佩怡、梁嘉荣

3、刘晓岸、朱晓茵

4、林姗姗、刘晓岸、刘春丽、朱晓茵

5、陈益青、陈淑萍、黄丽桦、苏海亭

6、李乃玉、张爱玲、周顺笑、杨嘉敏、梁静雯

7、黄绮琪、何超峰、原映林

8、胡军玲

9、黄东成、冯敏仪、梁艺荣、黄嘉欣

10、刘丽仪、

11、吴太隆

12、张惠清、杨怡芳

13、柯雨婷

14、刘晶晶

15、陈亭秀、徐颖娟

16、刘若宇、欧洁华、卢倩莹、黄淑怡、李玉婷

17、陈德仁、钟宏霞、张文倩

18、李月娟、黎颖怡

19、张宝仪、张留英、郭坤英、张雅媚 20、叶维猛、甄莉莉、周婉华、戚警金

21、岑健洪、陈真原、黄富朝、温秋婷、张燕霞

22、谭柏荣、俞祖强

23、黎剑波

24、曾文楚、余雁玲

25、梁乃基、辛佳斌、王成市、彭学楠、赵朋飞

26、邹治方、赵伟

27、岑海燕、梁嘉茵

28、容少敏、黎舒雯、胡嘉玲、胡嘉慧、陈宝莹

共181组

推荐第10篇:室内设计技能大赛论文

摘 要:在职业学校中,各个专业的技能大赛项目都受到学校的高度关注,对学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师生在参加技能大赛过程中,不仅可以对专业技能方面进行提升,同时对学校课程教学质量也有着很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

在职业学校中,各个专业的技能大赛项目都受到学校的高度关注,对学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师生在参加技能大赛过程中,不仅可以对专业技能方面进行提升,同时对学校课程教学质量也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室内设计》课程是三年制中职室内装饰专业的主修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技能性和艺术性,学习该课程可以提升设计技巧、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这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企业实践能力,在客户洽谈、CAD图绘制、效果图渲染、装饰材料等多领域要有所熟知,并将其转换为课堂教学环节。

一、技能大赛强化教学实践技能,促进课程系统化

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学生的技能与社会市场接轨,从而可以达到学生与市场需求对接,让学生在就业中明确目标。江苏省技能大赛艺术设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主要考察学生绘画造型能力和3DMAX软件操作能力。绘画造型基础是设计创意的本源,职业学校学生大多都没有从事过系统的绘画训练,这就成为学生设计基础能力中的短板,在对素描半身像的绘制中了解怎样找准比例形态,在水粉静物中明白色彩搭配原理,为室内设计渲染打下了良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技能大赛考察项目的设置,切身为职业学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指明了方向,从而为现代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

二、技能大赛增强学生职业岗位适应性与课程内容

技能大赛的比赛的实施,是基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特性、行业中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和学生实际课程内容来设定。技能训练过程是以基于室内设计的全工作过程为体系,把实际的工作内容融入到具体课程中,使得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中构建发展岗位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形成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增强技能水平。技能大赛的项目重点考察的学生专业能力和艺术理论知识,学生在训练专业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室内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为到企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个人艺术设计水平是一个非常难提高的过程,而技能大赛训练中考察学生素描半身像和水粉静物,可以不断丰富职业学生的绘画基础、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形成独立设计创作的能力,再通过技能大赛软件知识考察学生3DMAX软件操作,加深学生对室内设计原理、装饰材料和设计理念等水平。在学校对技能大赛的高度重视下,室内设计课程内容也有所调整,从之前系统化教学课程内容,逐步转变为项目实训化课程,培养行业实践技能,不断提升职业岗位适应性。

三、技能大赛有利于学生“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实现“学习”与“工作”相互结合,是职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特性就是提升学生技能实践水平,为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技能大赛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意义上的讲授教学模式相比较,其重要资源在于企业对教育资源的借鉴利用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职业技能水平,让学生在技能大赛训练的教学环境中体会到专业设计人员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获得包括理论与实践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学习并掌握各室内设计从业人员设计基础及相互关系,对室内设计中所需要的量房、水电图绘制、平面布局图绘制和整体效果图设计等有详细了解,在实训行动中安排技能训练计划,从基础知识到系统化知识学习,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取专业知识并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

四、技能大赛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参加技能大赛比赛模式中的学生,不仅仅是一名在校学生,并且可以作为企业从业人员来看待,学生在比赛训练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以一位设计师或公司员工的角色来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参加技能大赛,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可以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生存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和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技能大赛不但可以短时间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也能提高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顺利完成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总而言之,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当然,技能大赛能够带来诸多好处,我们也需要辩证地去看待。若在整个过程中,过分重视结果和名次,会给学生身心带来一定影响,也失去比赛真正意义。所以对待技能大赛,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为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而服务。

第11篇:科技论文大赛总结

材料学院“楚江杯”第二届科技论文大赛总结

汪星星

再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精心策划,紧张激烈地活动准备工作。终于,在4月23号晚上7:00~9:00于主教F01和E01举办了材化无机系列和材料系列科技论文大赛,并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流程:

1、报告会决赛选手是由初赛晋级选手组成。

2、报告会实行“1+6+3”模式。报告会进行1分钟简介,包括学习论文的主题、内容等等;6分钟陈述报告同时展示幻灯片(第5分钟时提示一次,第6分钟提示第二次),3分钟回答评委提问。同时,参加报告会的团体必须以团队排序报告,团队内各人作报告的顺序可自行内部决定。

3、各选手按照抽签顺序有序进行比赛。

4、报告会以100分制评选,评出

一、

二、三等奖若干名,由现场评委给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等奖品。

活动需要

参赛选手准备好论文的ppt及word文档,在4月15号之前发到学习部汪星星邮箱(171975191@qq.com) 科技论文大赛具体流程:

1、大会开始,由主持人作此次活动的开场白,学习部派一人播放PPT。

2、介绍领导及评委老师。

3、由主持人说明评分细则。

4、请领导代表讲话及宣布报告会正式开始。

5、按照抽签顺序,由各个小组介绍自己科技活动的成果。

i.科技论文评选实行“1+6+3”模式。报告会进行1分钟简介,包括科技论文的主题、内容等等;6分钟陈述报告同时展示幻灯片(第5分钟时提示一次,第6分钟提示第二次),3分钟回答评委提问。参加报告会的团队可任意选一个人作报告,对评委所提的问题可由团队里的任意一个人起来回答,不完整的等答完可由另一个人作补充。

ii.规定时间到了由计时人员提醒。

6、全部小组做完报告后,由评委老师做此次报告会的总结。在这段时间里,学习部成员负责收集评分表及做好分数统计工作。

7、由主持人宣布此次科技论文报告会结果和获奖名单。

8、主持人邀请领导和评委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宣布报告会结束。报告会收尾工作:

1、请老师及同学们按秩序离场。

2、学习部成员留下打扫会场,还多媒体钥匙等。

本次活动的优点:

1、学习部内部工作分配比较到位,每个人都分配到一定的工作,落实到每个人。这样不仅办事效率高,同时也提高了部门人员的办事能力。

2、活动开始前期学习部通过飞信,qq群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鼓励11级学生参加此次活动,学习和借鉴学长、学姐们的一些长处。

3、在活动开始前一天晚上进行所分配工作进度的汇报,再重新确认所分管的任务,同时邀请生活部参与本次会议,具体介绍工作和解答相应问题。

4、在活动即将开始的前一个小时,大家都各就各位进行活动现场的布置,在具体回忆活动所缺少的事项,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5、活动进行中,大家紧张有序的进行着所分配的工作,不会大意失荆州似得,统分都是两个人重复计算,确保公正公平。

6、活动结束,及时收拾现场。

活动不足之处:

1、活动之前收取材料时间比较靠后,没有及时的将材料定稿,造成在比赛前都拿着U盘临时修改。

2、比赛期间,现场有时比较吵,没有维护好,造成选手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整个活动的时间没有控制好,造成结束比较慌乱。

第12篇:省馆论文大赛通知

(转发)第二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指南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创新人才,在省教育厅指导下,吉林省电化教育馆于2012年4月至9月主办第二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现将本次论文大赛的具体活动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承办单位:《中小学电教》杂志社

二、活动时间

论文提交时间:2012年4月1日至7月1日 省级评审时间: 2012年7月2日至9月1日

三、参加对象

吉林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工作者。

四、征文范围

此次征文活动主题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创新人才,反映广大师生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和变革的实践与研究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应用研究 3.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4.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5.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用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6.中小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功能系统设计的研究 7.区域性教育信息网络平台的功能系统设计的研究 8.数字化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的应用研究 9.“校讯通”对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

10.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

11.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研究

12.不限于以上内容,其他与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有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五、征文要求

1.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内容,能突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要能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文章字数在3000字—15000字(含图表)。应包含题目、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2.来稿一律不收取任何评审费用。

3.作者所投稿件必须是从未在任何报刊等媒体发表的原创稿件。如有剽窃或抄袭行为,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作者需保证稿件及各种说明、引言等无任何法律纠纷。

六、评审方式和报送方式

1.论文大赛将组织省级评审和地区评审。各地电教馆负责组织地区级评审,地区级的评审标准、评审细则、获奖比例和奖项设置由各地电教馆自行确定。吉林省电教馆负责组织全省评审,并制定全省评审标准。

2.各学校请于6月20日前将论文报送珲春市电化教育馆。市馆评选后,于7月1日前将评选结果报送吉林省电化

2 教育馆

七、奖项设置和论文发表

1.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地电教馆和学校宣传、组织情况以及投稿数量,评出若干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评选对象包括各地电教馆和学校。

2.优秀论文奖: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在评审结束后将召开论文交流及颁奖大会(另行通知),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3.论文发表:部分获奖论文将在《中小学电教》杂志发表。

八、联络方式

联系单位:珲春市电化教育馆 联系人: 杨树梅 联系电话:15943375369 QQ: 519065103

第13篇:三年级作文指导 论文大赛

引领学生走进作文的殿堂

------关于三年级写作训练的研究

柳絮

摘要:写作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而三年级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本文深入分析了作文写不好的三个原因:“仿作”与“创造”的冲突、“写”与“说”的冲突、“理论”与“情感”的冲突,建议在实际教学与学生写作训练中应该重视阅读,要求学生多观察,注重写作过程,淡化写作技巧,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呵护学生的创作激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能力阅读兴趣评价方式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而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也是刚刚才跨进写作的大门,是写段训练到写话训练的一个过渡。那怎样让学生将一件完整的事说清楚而不是记流水账,怎样按照顺序对景物进行描写,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习作提出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在思索的问题。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领着它们稳稳地走进写作的殿堂,扎扎实实的打好写作的基础。

可是我们总在强调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却一再忽略因为长久以来的教育体制而形成的一些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才是打开解决问题之门的钥匙,才能更好地实施自己的策略。那问题有哪些呢?

一、“仿作”与“创造”的冲突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范文进行认真模仿和记忆,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让学生形成对词语应用能力的熟练掌握。但是,一旦条件改变,习惯于范文模式和套用规范成语、现成语言环境的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内心情感流露是自然的,不能从形式上模仿、套用,作文要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和批判性,才能应付各种各样的作文。

二、“写”与“说”的冲突

“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指的是书面语言,合起来才是“语文”。而当前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文”而不是“语”,只重视“写”而轻视“说”,写作和说话是相互结合的,让

1它们统一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理论”与“情感”的冲突

语文教学崇尚理论教学,特别是写作,有其固定的模式与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会比较重视文章的格式、体裁,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比较枯燥。不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不注意让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学生写出的东西只会是千篇1律,毫无个性的东西。我们对待这种冲突除了要“晓之以理”外,还要“动之以情”。尽可能的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生活,快乐地表达,将情与理结合才是用心写的作文。

作为领路者的我们怎样带好他们一步步往下走呢?

首先,阅读与观察一个都不能少。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在于平时的积累,而阅读是最有效的方法,它是学习的基础,阅读不仅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在新开学的时候我就明确规定了平时的课外阅读量不应少于5万字,为此我购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书籍,利用早自习、班会课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童话周„„同时我会明确阅读的要求和任务,并及时对朗读的内容进行反馈,摘抄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在教室里我和学生共同开辟了图书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图书角借阅图书,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时常可以在教室里、操场上看到学生认真读书的身影。同时,我还在班级的墙壁上粘贴学生的优秀作文、多次举行“作文擂台”大赛,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家长,我倡导共同学习的原则,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有些学生在家读书欲望不强烈,家长的施压政策往往让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家长会上我与家长交流意见,提出了“亲子阅读”的概念,即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交流积累。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读书面越来越广了,作文里涉及到的课外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同时,我还能时不时地看到家长们的点评以及建议。

写文章就是写生活,因此我也十分重视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在学习、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帮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积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父母做教务,把劳动的过程和感受写一写。同时在教学中我也会给与学生正确的观察法:如,观察事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或按时间先后顺序观察,先看见什么,再看见什么,然后看见什么„„还告诉他们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看,还可以用手去摸,用嘴巴尝,用鼻子闻等等。让他们广泛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积累写作的素材;让他们留心观察和分析身边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在作文中写出更真实的东西。

其次,在写作中注重写作过程,淡化写作技巧。

1、调动学生感官,打好写作基础

在接触作文的初期,我借鉴《快乐作文与阅读》上的一篇写作指导,要求学生学写“火车日记”,格式如下(见图一):

“火车日记”所要写的内容比较简单,每个空格只要用一两句话完成,虽然是零零碎碎的记录,但学生每天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并及时将所看、所听、所做、所想记录下来,串成一个整体。一段时间练习下来,我还要求学生在每个车厢之间加上一些用来串连的词或短句,这样就能成为一篇简单但内容充实的作文或日记了。

2、兴趣是学习之源,有趣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在作文课堂中将一些“趣味”带到课堂中,让学生与“趣味”一起共度一节课,创设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记得指导过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在课前我说到:“秋天在哪里呢?其实秋天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双灵巧的双手,用你们的心去感受秋天的美,用你们的手来留下秋天的美。”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去搜集秋天的落叶、凋落的花瓣、植物的果实„„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完成一幅贴叶画,将秋天留在了我们身边。整个活动开始后学生兴趣十分浓厚,争先恐后地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去寻找秋天的踪迹。学生在观察秋天,在品读秋天,在和秋天做游戏,在秋天中找乐趣,等到写作的时候我便读到了这些句子:“秋天在哪里呢?秋天在我们的学校里,秋天在果园里,秋天在田野里。”“菊花并没有因为秋姑姑的到来而落下花瓣,反而开

得更加鲜艳”“菊花竞相开放,有的像绽放的礼花,有的像洋娃娃的头发„„”还有很多发自学生肺腑的好句子。他们体验过,有了兴趣,自然有话可说,文思如泉。

3、说写相结合,教师细致指导写话训练

在之前说到,以往的课堂上“写”和“说”有一定的冲突。但从语言发展的顺序来说,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内部语言的发展并不完善,需要先用外部的口头语言来代替内部语言,因此,在习作课之前,我会要求学生在家打打草稿、练习说话,在第二天的课上,将准备好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听,或是讲一讲准备怎样来描写,全班学生共同学习交流。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写一篇内容完整、清晰的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他们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因此我交给了学生列提纲的方法。提纲形式一目了然,把需要描写的东西、这些东西的特征以及顺序作了简单的列举,学生对着提纲进行写作,思路清晰,顺序明了,学生写作比较顺畅。

习作完成后要让学生养成重新阅读检查自己习作的好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提倡“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种自学能力是语文训练的最终目标。

最后,作文的评价方式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小学生的作文评价应遵循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特点,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真正呵护小学生的创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作文要求,写出适合学生实际的赏识性评语,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我的评价叫做“老师寄语”,在寄语我会写道:“你的文章是越写越好了,老师十分爱读,加油!”“为什么你的作文让老师读的留连忘返呢,真是我们班的小作家啊!”等等之类的话激励、鼓励我的孩子们,每次作文本发下后,交流评语成了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来说,要让他跑是不现实的,就像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一样,需要我们教师手把手扶着、领着,一步步往前走,或许前进的道路会比较艰辛,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便是那些在路边绽放的花朵,激励着我们用心指导,用爱领路,直至带领他们稳稳地走进作文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2] 《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年第六期小学教师资源网.

[3]方成.在游戏中架起写作桥梁[J].创新教育,1999(5).

作者简介:

柳絮: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第14篇:大学生论文创作大赛策划书

文字,是水;文字,是阳光;文字,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文字,吐露着哦们的心声心滴。为了响应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号召,丰富大学文化生活,培养文化青年,为我校选拔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同时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弘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提高自身涵养,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我院举办的社团文化节增添一笔,扩大社团影响力,故举办此次论文创作大赛。此次论文创作大赛将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题。

一、大赛主题

提高精神境界,实现自我价值

二、活动时间

xx年4月20 日——xx年5月16日

投稿时间:4月23日——5月7日

第一轮评比(学生):5月8日——5月10日

第二轮评比(老师):5月11日——5月15日

颁奖时间:5月16日晚上6:00

三、活动对象

绍兴文理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以法学院全体学生为主)

四、主办单位: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团委学生会

策划承办单位:风则江读书社

五、大赛流程

1、4月 20日——4月23日 前期做好宣传工作————海报 由于经费和能力有限,希望校学生会宣传部能协助做海报。

2、4月23日——5月7日 投稿(参赛同学需将论文电子版交至邮箱 )

3、5月8日——5月10日 由我社(风则江读书社)进行收稿整理工作(参赛同学需将论文电子版交至邮箱 )

4、5月11日——5月15日 由杨国辉老师挑选出6篇

5、5月16日晚上6:00 颁奖典礼(是否有颁奖典礼看经费再定)

6、5月16日——5月底 成果展示(获奖作品展示)

7、在中期回报晚会上,由风则江读书社辅导老师或社长公布评审最终决出的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并当场颁发证书及奖品。(另:本次获奖作文将收录到风则江读书社年刊杂志上。)

六、论文具体要求

1、本次论文大赛以“提高精神境界,实现自我价值“为主题,选题应围绕当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要体现求实、创新精神。

2、选题新颖独特,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字数不少于1000字(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参赛者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剽窃他人学术作品,一经发现,将直接取消评奖资格。

4、.论文内容应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姓名、专业(学院)、联系方式。并以电子稿形式发至xxx@qq.com邮箱 作品于xx年5月7日前发送。

5、为保证此次论文大赛顺利完成,特别要求,院团委学生会学研部发通知至大一大二各班,要求各班必须上交论文十篇。可由班长或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发至xxxxx@qq.com

七、经费预算

奖品:一等奖30

二等奖20*2=40

三等奖15*3=45 小计:125元

海报制作、材料费:25 小计:30元

成果展示材料费用:25 小计:25元

若有颁奖典礼,则有一次性杯子等费用 小计:20元

共计约 200元

策划单位: 风则江读书社

xx年 4月 15日

第15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思考论文

摘 要: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英语课应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从课堂中真正有所得。而课后反思则是帮助教师更好地改善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基于青年教师大学英语教学竞赛实例,探讨创新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以期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理念;英语运用能力;反思

一、研究背景

自1982年起,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历经了三次改革,尤其是2002年的第三次改革,提出了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以往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已得到广大教师认可并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也成为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2007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此外,《要求》还提到:“大学英语不仅是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2015年6月底,笔者所在的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开展了一次课堂教学大赛。参赛要求为20分钟的课堂教学展示,内容自定。参赛教师自行组织学生参加并可根据需要携带必要的教学工具。评委则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方面进行考评。

二、教学过程实录

笔者作为参赛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董亚芬版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Unit10WhyPeopleWork(人为什么工作),该话题现实性强,探讨空间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学生对工作的看法,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工作观;利用寻读这一阅读技巧,了解课文大意并准确寻找指定信息;掌握文章结构及重点词汇;训练学生的听、写能力。依据以上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课文理解、小结以及课后任务四个环节。

(一)导入

教学开始,师生相互问好后,教师开始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音乐自然联想到电影,并进一步与现实结合起来。6月正是高校生的毕业季,之后,他们将进入人生的新阶段——职场,英语中有句谚语“AllworkandnoplaymakesJackadull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这是不是意味着人能只玩耍不工作,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做出回答。在学生给出否定回答之后,教师继续提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带着负面情绪工作,他们有诸多抱怨,如工资不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老板苛刻等。因此,请学生们展开讨论以下问题:(1)Whatarethethingsyouwillconsiderinchoosingacareer(你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的因素)?(2)Whydopeopleneedtowork(人为什么需要工作)?学生们经过短暂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们提到了工资、工作环境、职位、老板、同事、个人发展、兴趣、工作地点等因素。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则提到了为了生存、实现自我价值、让生活充实等工作动机。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后,教师向他们呈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同的工作动机,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工作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通过名言警句向他们展示不同领域著名人物对工作的感悟及热爱,包括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干哪行爱哪行”,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在工作中发现自我”,美国记者大卫格雷森的“辛勤工作的报酬总是幸福”以及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把工作等同于人生哲学”。从一定程度上说,导入部分已帮助学生对人为什么需要工作这一话题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简要介绍文章作者伦纳德.R.塞尔斯,并提及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准备。

(二)课文理解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用Scanning(寻读)这一阅读技巧在原文查找信息,了解作者对工作的看法。由于是限时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对学生查找的范围稍作提示。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查找以后,通过把句子补充完整的形式检测他们是否抓住了要点。在课文理解过程中把握文章结构十分重要,因而教师事先准备了表格,学生可以从中看到文章所包含的几个部分以及每个部分的大意,他们的任务是判断每个部分所涵盖的段落。该文本身脉络清晰,且含有小标题,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表格,理清了文章脉络。另外,教师提到了文中的重要语言点,例如,对于ratherthan这一短语,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其意思及用法,并区分了beusedto及usedto这两个形式极为相似,但意思及用法截然不同的短语结构。

(三)课文总结

教师提供了课文摘要的框架,但把一些关键词语空出来,让学生以听力填空的形式将摘要补充完整。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写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印象。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回顾文章大意和本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对该篇课文和课堂上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四)课后任务教师要求学生课后细读文章,为下次课的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并推荐学生观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该影片取材真实故事,讲诉的是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如何从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推销员,通过刻苦耐劳、奋发向上成为股票交易员,最终成为知名金融投资家,收获幸福的故事。观影过后,学生要以TrueHappineandHardWork为题完成短文写作。

三、分析与反思

我国学者周兴国早在2000年就曾提出:“使教师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不是其知识和方法,而是教师对学生、对自己、对他们的教学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和批判反思能力。”的确,教师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逐步改善并提高教学效果,因而,培养反思型教师成为当前教师教育领域的共识。本次参赛,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而流畅,各环节连接紧密,转换自然,注意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不同方法的交替使用;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及实际能力训练,重视其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力求教学内容鲜活不空洞,并贯穿于对学生的人文引导过程中;教学中涉及的名言警句和最后推荐学生观看的电影,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虽然教师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但瑕不掩瑜,缺点也是客观存在的。首先,教学设计仍沿用传统导入方式,未对课文总体把握—细节理解—总结—课后任务这一模式加以创新,从而以更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另外,学生参与形式也是惯用的听、说、读、写形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赛中有位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让人耳目一新,其巧妙地运用手机,将手机作为学生参与课堂的工具。先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要求他们在现场通过手机完成,最后通过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这一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值得借鉴。其次,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在赛前的准备过程中,力求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完整性,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量,加之实际比赛中,加入了学生的参与,20分钟时间稍显仓促,某些环节未能得到充分展示。与内容的多少相比,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实现有效教学,才是教师应关注的目标。最后,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有待提高。不管赛前的准备怎样充分,到赛场之后也难免出现突发情况,笔者在参赛过程中就出现了听力播放不顺畅的情况,如何巧妙地应对这些突发状况,尽可能减少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例如,教学中有时会因为学生没听懂或者回答不出问题而出现“冷场”现象,无法实现师生互动,这时教师对整个课堂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总的来说,此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所有的教师都实现了全英教学。作为一线英语教师,共同的感受是实现全英课堂难度较大。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多年,但即使进入大学,仍有不少学生说不出、写不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这固然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有关,但缺乏学习语言所必需的语境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从本次教学大赛来看,只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引导得当,全英课堂完全可以实现,而如何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是每位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学比赛对教师而言既是极好的锻炼机会,也是难得的学习提高机会,本文主要探讨了笔者参赛的整个教学过程及赛后的反思,希望对英语教学工作者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成镇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理念的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8,(5):9-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幼明.透视大学英语:探究教学模式的嬗变性和前瞻性[J].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5):48-52.

[4]周兴国.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1998,(2):37-41.

第16篇:西关小学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小论文

“火箭定投”科技小论文

学校:新安县西关小学 六一班 郝玉芳 辅导教师:郭小娟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进行科技小制作比赛。我选了“火箭定投”这个项目。 通过翻阅科技书和在网上查阅资料,我发现“火箭定投”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一定量的水,使用橡皮塞紧的塑料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用打气筒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水火箭和火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推进的媒介由高温空气变成水而已。在发射水火箭前会灌入空气达到一定压力,由于高压会自然向低压流去,故在喷嘴被打开时,空气自然向喷嘴流去,但由于水挡在前方,故水会被空气推出火箭,而火箭也藉此获得向前的速度。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然后降落的火箭模型。根据这个原理,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试着制作。 我先用一个可乐瓶,把瓶盖去掉,灌入一定量的水,用橡皮塞塞住,再安上通气管道,然后用打气筒打气,没打几下,可乐瓶就“飞”了,但只飞了1米,我很气馁,爸爸鼓励我不要灰心,给我想办法:把箭体制成火箭形状。于是我又取出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切成三等份,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一个可乐瓶倒过来,将第二个的瓶口盖在第一个可乐瓶的瓶底,再将第一个的中段瓶身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口,盖上后,用双面胶粘紧。爸爸认为在制作过程中,喷口是最为重要的,密封一定要好,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他用用烧红的针尖帮我穿洞。又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这次竟飞了7米,我很高兴,觉得成功了,但爸爸告诉我还可以飞的更远:发射角也很关键。在爸爸的帮助下,经过发射的5次试验,我发现:在发射仰角50°到55°之间(约为52°)时,可以达到最大的射程。当发射仰角太小时,气压喷水式单级火箭向上的分力不大,使爬升高度不大,且由于气压喷水式单级火箭的重量受地球引力的牵引,使其容易落下,造成射程缩短。而当角度太大时,其向上分力虽大,但向前分力太小,以至于射程太短,行成“射得高,但射不远”的情形。所以在气压喷水式单级火箭的发射角度方面,须考虑向上分力及向前分力适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发射仰角。 虽然我进行了几次试飞,但其次数还是太少,火箭还不能飞得太远,但我从中感到了快乐,爸爸告诉我这是根据物理知识制作的,我希望,学好知识,快快长大,也能为我们国家的火箭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趣的“高空取物”

新安县西关小学

六一班

杨婧文

辅导老师:陈玉森

为了迎接洛阳市的科技创新比赛,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科学小制作——高空取物:在3米高的地方放一个储物箱,里面放200个乒乓球,自制一个取物工具,在规定时间里用取物工具取出储物箱里的乒乓球,放置于地面储物箱内,取出数量多的为胜。听到这里,我心想:3米高呀,取物工具肯定很难做。老师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们说:“其实,高空取物一点都不难,只要有一根长杆然后稍微动动脑就能做出来。”对呀,只要找到一根长杆,再在长杆上端钉上一个大大的“勺子”不就行了。 回到家里,我就开始寻找材料。3米的长杆,我到哪里去找呢?哦,对了!可以用爸爸钓鱼的长杆呀!“大勺子”又该去哪里找呢?我冥思苦想,突然看到桌子上有一个大号的可乐瓶,心里不禁灵光一闪,可以用它呀!说做就做,我连忙找齐材料开始行动,不到半个小时就做完了。但是,我不知道管不管用。于是,我决定试一下。可是没想到我刚把长杆举起来,“大勺子”就掉了。唉!看来还是不行啊!“大勺子”没钉牢,还得继续做。 我找来铁丝、钳子等工具,准备重新固定“大勺子”,可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也固定不上。心想:算了,还是不做了,好难呀!这是爸爸过来了,看到这种情形,对我说:“孩子,别灰心,你准备怎么做,我来帮你。”听了爸爸的鼓励,我又找回了信心。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把“大勺子”用铁丝顺利地固定到了长竿上。再一次实验,“大勺子”终于不会掉了,并且取乒乓球、放乒乓球都很方便。我高兴极了,对爸爸大喊:“我成功了!” 通过做今天的科技小制作,我才真正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科技的乐趣。虽然我做的“高空取物”可能还太完美,但是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科技的奥秘。

火箭科技制作

新安县西关小学

六一班张世权

辅导老师:陈玉森

听老师说学校要举行科技制作小比赛,一直喜欢科学的我听了后可高兴了。我最喜欢的是火箭,于是想能不能做个关于火箭的小发明呢。我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下上网查找了些资料后决定做个水火箭。

水火箭的这个原理是这样的:平时小朋友们都玩过气球吧,当我们给气球吹满气,然后将气球的口放开,气球就会向相反的的方向运动。我们水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上面的原理是一样的,叫做反冲原理。不过我们水火箭反冲的东西是水,而不是空气,因为相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比空气要大,所以水被喷出来的时候,火箭获得的向上的力量要大一些!

水火箭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两张白卡纸、塑料瓶、自行车的气门芯、软木塞、打气筒,我们需要准备的工具有剪刀、透明胶带、双面胶。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水火箭了:

第一步,我们需要用卡纸做出一个火箭模型。火箭头、箭身、尾翼。这样我们就已经做好了火箭的主体部分。

第二步,我们要将软木塞打个小洞将自行车的气门芯塞进去。再将软木塞塞住饮料瓶的瓶口。

第三步,将盐水注入瓶内到三分之一。用打气筒将气体打入瓶中,水火箭便可冲上天空。

我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麻烦,但是在姐姐的帮助下都克服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了!

我的压气式“神舟“火箭

新安县西关小学

六一班 郭嘉企

辅导老师:陈玉森

我是钱学森爷爷的铁杆粉丝,理想就是做一名空气动力科学家。这不,我一听老师说洛阳市要举办科学创新比赛,我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

我用塑料瓶、吸管、软管、胶带等制作了压气射箭。

第一次我用笔杆当箭,但笔杆太重了,飞不了多远就落下来了。 第二次我用小棒当箭,虽然比第一次有所进步,当仍不令人满意。我仔细想了想:第一次用笔杆,是因为太重了;第二次用小棒,是因为太轻了,应该用轻重适中的“箭”才行。 我又找了一根小木棒,套在“弓”上,仍射的不够远,明显是压力不够。我想:瓶子是方形的,气流无法集中,如果用圆柱体似的瓶子,气流会更容易集中,力量会更大些。 我又换了一个圆柱体的瓶子,一射,果然更远了。不过,我还想精益求精。正当我绞尽脑汁的时候,爷爷对我说:“压力管子可以再短点。” “对呀!”我恍然大悟:“管子一短,气流的流动时间就缩短了好多,速度也就快了好多,这样一来,„箭‟一定飞的更远。”我赶快拿起剪刀,“咔嚓”截掉了一段。 接好后,我再次放“箭”,果然远多了,但我还不满意。爸爸看我愁眉不展,便提示我说:“孩子,你不是爱好体育项目吗?你射箭的方向是直的,但你发现北京奥运会上投掷项目,比如标枪的飞行路线了吗?”我茅塞顿开,便在发射时调整好角度,让箭呈弧线式飞行,比上次远多了。我一量,竟然接近10米,我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个小制作,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知识真是太奇妙了,不过,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除了知道理论知识和亲自动手实践外,更应该多思考,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火箭定投“的奥秘

新安县西关小学

三二班

李梦瑶

辅导老师:陈霞

这次我报名参加了第四届科技创新比赛“火箭定投“的项目,老师把活动的内容给了我们,让我们自己先动手实践一下。晚上回到家我打算开始,可我在屋里转来转去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时爸爸提醒我说:“知道它的发射原理吗?知道怎样才能发射远吗”听爸爸一提醒,我不禁疑惑起来:是呀, “火箭”为什么会射出?又是怎样射得那么远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打开电脑,上网搜素起来。一番查询终于明白, “它之所以能够射出,是因为水和气的压力共同产生的 能量和动力。要想发射的远,火箭支架的角度很重要。仰角50度到55度之间(约为52度)时,可以达到最大的射程。当仰角太小的时候,火箭的爬升力度小,火箭容易落下,这样射程就短。当仰角太大时候,火箭向前分力小,射程也短。所以支架的角度设置是决定火箭射程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要试一试,看看是否是这样。 我分别将支架设置成30度、50度、60度、70度、80度的仰角来进行尝试,先从30度的仰角开始尝试,“扑哧、扑哧”打了十几下的气管子之后,只听 “嘭”的一声巨响, “火箭”向前射去,但是,它有些偏离固定区域。就这样我一次次尝试,在50度时火箭竟然真的射到区域里距靶心很近的地方,创造了“火箭定投”的一个奇迹。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什么“火箭定投”要想火箭射的远,除了火箭本身制作很重要外,火箭的支架也是决定射程远近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后我会和我 的同学们还会继续探索,说不定还会发现其他的奥秘呢。

科技小论文----

奇妙的高空取物

新安县西关小学

四二班 何洁 辅导教师: 张亚娟

本学期我学校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我看了活动通知以后,对高空取物比较感兴趣,就开始了高空取物的探究活动。

高空取物,就是在地面上把高空中的物体取下来,即不用梯子和手去接触物体,只用一根长杆和取物工具将放在3米高的空中的物体取下来,这就对取物工具的制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得造出一个取物工具。根据要求,要从中号储物箱中取出乒乓球,要求在两分钟内取出尽量多的乒乓球,这就要求取物工具不但要实用。还得效率高。我就在家里开始了实验。我先找了一个扑蝴蝶网做取物网,试了试,网有点深,可取出乒乓球,但不能倒出来,我就把下面剪去了一截,再试一试,能取能到刚好合适。再想一想网应该安在什么东西上呢?如果直接安在取物的长杆上,一直朝上,是取不到储物箱里的乒乓球的,如果横着安在长杆上,不能活动的话,也取不到乒乓球。因此取物工具和长杆之间一定要能活动,但如果太松的话,乒乓球将不能顺利倒出,我想了好长时间,后来看到妈妈在用活动拖把拖地,拖把杆和拖把结合的地方非常灵活,我就找了一个废弃的活动拖把,把拖把布取了下来,用只剩下几根铁丝组成的拖把架子,开始了实验。由于拖把杆和拖把架子结合的地方太灵活,前后左右都会运动,如果这样取物,物体很容易掉出来。我结合科学课上讲的机械运动的原理让爸爸 帮我改动了一下。只让拖把杆和拖把架结合的地方前后能活动,左右不会动,这样一改动,取物时,物体就不会掉出来。改动以后,我将取物网绑在拖把架的一端,拖把架另一端绑了一根绳,利用杠杆原理,把取物网放入储物箱,拉动绳子,试着开始取物,取了几次,发现取物网口是圆的,一次取物较少,我就把取物网与物体接触的地方改成了直的,增大了接触面,一次取得乒乓球就多一点。试了几次之后,我又发现,拉绳时较费力,并且距离取物杆较远,我又把取物架让爸爸握成了弧形,这样既省力又灵活了,取物也快了许多。多次试验以后,我又发现,取物杆的长度和取物效率有很大关系。取物杆太短的话,够不到乒乓球也拿不稳杆子,太长的话,又不够灵活,效率低,如果刚好在储物箱和我的腰部之间,则既能拿稳效率又高。试验成功后,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科学创新大赛,取得了高空取物一等奖,受到了学校的表扬。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到,干什么只要认真钻研、认真思考,多观察、多动手,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都会取得成功的。

科技小论文----

我的小制作

新安县西关小学 四二班

邓翼展 辅导教师:张亚娟

星期四,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动手做一个小制作,我想呀想,最后在爸爸的建议下,终于决定要做一个“你真棒”模型。 做这个模型使用的材料是一种叫硅橡胶的高分子聚合物。这种材料很特别,它有多种颜色,单独放在那里是软软的,跟橡皮泥差不多,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会在五分钟之后变硬。首先,我取出两种不同颜色的的硅橡胶,一比一的量混合在一起,然后使劲地捏,等到两种颜色融合在一起,变为一种颜色。接着,我赶紧仔细地捏出一只手竖起大拇指的形状,再拿来一根针,在手指上面刻出指甲的轮廓。就这样,一个“你真棒”的手形先做好了。后来,我又用相同的材料,按照同样的方法捏了一个长方体,用它来做底座。趁它还没硬化,马上把之前做好的手模斜着插进这个底座。不一会儿,一个“你真棒”模型就完成了。

科技小论文----

有趣的“高空取物”

新安县西关小学 四二班

高会志 辅导老师:何素霞

近段时间我校进行了科技创新比赛,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科学小制作——高空取物:在3米高的地方放一个储物箱,里面放200个乒乓球,自制一个取物工具,在规定时间里用取物工具取出储物箱里的乒乓球,放置于地面储物箱内,取出数量多的为胜。听到这里,我心想:3米高呀,取物工具肯定很难做。老师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们说:“其实,高空取物一点都不难,只要有一根长杆然后稍微动动脑就能做出来。”对呀,只要找到一根长杆,再在长杆上端钉上一个大大的“勺子”不就行了。

回到家里,我就开始寻找材料。3米的长杆,我到哪里去找呢?哦,对了!可以用爸爸钓鱼的长杆呀!“大勺子”又该去哪里找呢?我冥思苦想,突然看到桌子上有一个大号的可乐瓶,心里不禁灵光一闪,可以用它呀!说做就做,我连忙找齐材料开始行动,不到半个小时就做完了。但是,我不知道管不管用。于是,我决定试一下。可是没想到我刚把长杆举起来,“大勺子”就掉了。唉!看来还是不行啊!“大勺子”没钉牢,还得继续做。

我找来铁丝、钳子等工具,准备重新固定“大勺子”,可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也固定不上。心想:算了,还是不做了,好难呀!这是爸爸过来了,看到这种情形,对我说:“孩子,别灰心,你准备怎么做,我来帮你。”听了爸爸的鼓励,我又找回了信心。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把“大勺子”用铁丝顺利地固定到了长竿上。再一次实验,“大勺子”终于不会掉了,并且取乒乓球、放乒乓球都很方便。我高兴极了,对爸爸大喊:“我成功了!”

通过做今天的科技小制作,我才真正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科技的乐趣。虽然我做的“高空取物”可能还太完美,但是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科技的奥秘。

科技小论文----

压气射箭是怎样制成的

新安县西关小学 六一班:聂迪 辅导教师:何素霞 为了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将来更好的报效国家,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科学教育。科技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这不,我们的小制作任务又来了。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制作名叫“压气射箭”。它的材料有:橡皮管、细管、粗管,胶带,一个500毫升左右的瓶子、橡皮泥。 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我先把一个瓶子的瓶盖扎一个口。扎这个口可不容易。这个口要和橡皮管的口一样大。第一次我扎的太大了,结果会漏气。第二次,我扎的口泰小了,橡皮管装不进去。第三次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功了。 然后,我又把一根细管装进了一根粗管里面。可是我准备的细管太细了,粗管有太粗了。还是不行。怎么办呢?我非常着急。妈妈看到了,亲切的问:“遇到什么难题了?”我把问题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看,你把粗管细管装在一起,再用胶布把他们的缝隙站住,不漏气,不就行了么?”我恍然大悟,真是人多力量大啊。我干什么事不能心急,要动脑想一想才行啊。 终于做好了,拿来试一试吧。我把瓶子使劲捏了一下,看看能挑多远。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它想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在原地一动不动。我就要泄气了。 还是妈妈帮助了我。她建议我换一个大一点的瓶子试一试。这样力量会更大一些。我就又换了一个大瓶子,并且把瓶口与观众接触的地方密封的很严实,一点也不漏气。 我使劲一捏,哈,管子头的橡皮泥跳的好远啊。啊,我成功了!我高兴的欢呼起来。妈妈也试了试,也很快乐,一个劲夸奖我:“我们家小聂迪真了不起,将来会是一个小科学家呢!”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很多:瓶子里的气体很饱满,手一压,气体窜出来,就把橡皮泥吹飞了。我还知道了:一个小实验、小制作看着很容易,其实动手做是很难的,必须经过多次实验才能成功。科学是深奥的,也是要克服重重困难的。我们不能被困难所吓倒哦!

科技小论文----

美丽的“笔筒”制作

新安县西关小学

四一班 王燕 辅导教师:何素霞

亲手做一个笔筒放在书桌上,既美观又实用,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笔筒的制作材料有很多,如:旧易拉罐,彩纸、裁纸刀、水彩笔、双面胶等。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美丽笔筒是怎样做成的!

首先找来一个空八宝粥罐子,洗净晾干。在此同时,找来一张彩纸,把晾干的罐子裹起来量好尺寸,把多余的彩纸裁剪下来。(切记要多量一厘米的长度,那样才能方便粘贴。)因为我的笔筒背景是大海,所以彩纸选的是淡蓝色的。这时,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彩纸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小鱼,绿色的海澡,火红的珊瑚,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海底世界图呈现在眼前。最后,再把这幅作品裹贴在罐子上。大功告成!

快把你的笔、尺子等一些学习用具放进去吧,这时书桌上顿时整洁光亮!

科技小论文----

科技小制作------蒸汽船

新安县西关小学

四一班 赵翊杰 辅导教师:何素霞

学校要举行科技小制作比赛。做什么好呢?我想来想去,想到了利用水蒸气产生的力量推动机器运动的原理来制作一个蒸汽船。

我找来了做蒸汽船所需要的材料:一把美工刀、一块泡沫板、两根细铁丝、一个空易拉罐、一块硬纸板、一大块橡皮泥、一些水、一个打火机、一根蜡烛。 一切准备完毕,我就按照我预先想的那样做了起来。我先用美工刀刻下一块能放下一个易拉罐的泡沫板,再用两根细铁丝分别绕住易拉罐的两头,并用硬纸板稍稍盖住易拉罐的小口,只留三平方毫米左右的一个小孔。因为等会儿要让蒸汽从这个孔里冒出来,空太大,会影响船的运动,所以必须孔要留得小。接着我用橡皮泥捏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小圆柱形,把绕着易拉罐的铁丝的四个头插入泡沫板中,用捏好的小圆柱形橡皮泥固定住铁丝的四个脚。最后把一支长短适宜的蜡烛装在易拉罐的正底下,用双面胶固定住。

这样我的蒸汽船就做好了,现在就看它能否动了?

我急忙把水池放满一池水,再用滴管吸一些水倒进易拉罐,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着。刚开始船一动不动,我很着急,难道我的小制作失败了?过了一会儿,小孔中冒出了白色的蒸汽,并发出“嗤嗤”的声音,“嗦”!船一下子就往前开动了。我激动地大喊:“我的蒸汽船成功了!” 其实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认真去观察,积极去开动脑筋。

第17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论文报告格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论文报告格式

**设计报告内容:

1.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

2.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

3.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

4.设计报告正文:

一、前言:

二、总体方案设计:

包括方案比较、方案论证、方案选择

(以方框图的形式给出各方案,并简要说明)

三、单元模块设计:

①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

②电路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

③特殊器件的介绍;

④各单元模块的联接,以一个模块为一个框,画出框的联接图并简要说明。

四、系统调试:

说明调试方法与调试内容,软件仿真放这里。

五、系统功能、指标参数:

①说明系统能实现的功能;②系统指标参数测试,说明测试方法,要求有测试参数记录表;③系统功能及指标参数分析(与设计要求对比进行)。

六、设计总结:

包括:①对设计的小结;②设计收获体会;③对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意见或建议。

5.参考文献:

如:

[1]陈武凡.小波分析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2002.01.

[2]

[3]

6.附:

①系统原理图;

**设计报告格式:

设计报告统一用A4纸打印,设计报告正文大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小标题用四号宋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报告从正文开始统一编页码、左侧装订。设计报告要求20页左右。

第18篇:第二届CCTV舞蹈大赛《穿越》鉴赏论文

浅谈第二届CCTV舞蹈大赛之《穿越》

这学期选修的舞蹈鉴赏实在是让我受益匪浅。舞蹈一直是我心之向往的艺术,可惜本人眼笨手拙练不成舞蹈。以前也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欣赏舞蹈的。现在却有这么一个好的契机。感觉上《舞蹈鉴赏》是我的课外艺术扩展的积累和沉淀,因为大学不仅仅是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在心灵上有一个很好的升华。所以很感谢这门选修课的冯超群老师。冯老师在播放经典的舞蹈比赛节目的同时穿插来教导我们舞蹈知识,就是他悉心的教导把我们带到舞蹈的艺术殿堂,让我们接触到舞蹈的,感受舞蹈的真谛——“艺术最终目的是要生活在自由的精神境地里,而不仅仅是生活在岁月里。”

我们主要欣赏了第二届CCTV舞蹈大赛里的舞蹈,这真的是精彩纷呈、扣人心弦啊!以下是我对优秀作品之一《穿越》的一些想法。

《穿越》是一个军事题材的当代舞群舞,舞蹈动作快而敏捷,演员们身着迷彩服,表现了军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尽显武之阳刚,舞之精湛。整个舞蹈给我们带来一种强烈的热血澎湃、积极向上的感觉,在欣赏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们都引不住发出阵阵的喝彩声。本人感觉这个群舞的整体张力是一种对向生命极限挑战精神的。特别是领舞的那位帅哥——邱辉彻底把我震住了。吸引我的不光是他帅气的外形,还有他在台上那种全心投入唯我独尊的气势。一个网友说:邱辉给人的感觉既是男人又是男孩,这就是他吸引人的地方。还有是在技巧展示环节,那个光头男孩如晴空霹雳般凌空一跃,劈开的双腿犹如闪电划开一道凌厉的弧,几乎刺入我的眼睛。他面无

表情,酷得如同冷血动物,低垂的双眸散发出清冷的寒意,如鹰隼般锐利,如狮虎般威武,那一刻,他不是统帅更像骁将,不是龙首更像独狼。我爱上那会当凌绝顶的气魄,爱上那碧血洗银枪的豪情,我记住他那招牌式的旋转,更是深深地记住了他的名字——邱辉。

当代舞主要强调现实文化的关照,充分注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而不是过多地沉溺与自我的艺术宣泄。当代舞真实再现生活的具象,是经过提炼和艺术化的,绝不是生活中自然形态和原貌的简单在现。当代舞的现实主义的体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选材上鲜明地指向现实生活。②在舞蹈动作上大量选用生活化的模拟动作。③在动作语言风格上直面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形态。《穿越》这个舞蹈以其个体和群体肢体语言的特殊魅力,利用多维空间精心提炼、紧扣主题的点题性动作,表现当代军事训练、联合演习、模拟信息化作战等。舞蹈贯穿始终腾跃倾斜的“穿越”主题动作,像炮弹待发、似火箭穿射、如信息传越,呈现出敢打必胜的现代化战争情境。也许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军事知识了解不深,对军人感到好奇,但是通过欣赏《穿越》就可以在某个侧面了解军人生活、学习和训练。

总而言之,我觉得简洁有力的舞蹈动作是表现了《穿越》的主题一个重要艺术手段。现实性,是当代舞舞蹈创编的基础,更是当代舞舞蹈创编的生命。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编当代舞是开创当代舞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舞的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当代舞创编中的运用也是必然的,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加具有吸引力,才能更让观众接受。

我想艺术成为艺术的,除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就是心灵自然的表诉.,不需凭借任何工具和套路。艺术的魅力在于打破界限。正如一个舞者的眼睛里,世间一切都是性灵的舞蹈。书法是线条在起舞,绘画是水墨和色彩在舞动,诗歌是词语在舞蹈。当这么想的时候,也许就可以生活在自由的境地里。

第19篇: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近年来在职业技能大赛方面积极尝试,围绕比赛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探索工作,2014年初次参加了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本文将就学生参赛的心理辅导、职业技能训练、校企合作指导比赛、构建比赛管理与服务机构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寻找通过大赛,检验教师的职业能力、提高行业影响力的方法,挖掘管理部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规律性,实现顺利完成参赛任务,带动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近几年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艺术学院在各类大赛中有多位教师获得奖项,50余学生获得奖项,获奖人数和获奖质量不断攀升。在2014年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大赛中获得北京市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三名;在2014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设计比赛中获得北京市个人第二名和个人第四名。2015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总决赛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大陆地区选拔赛”2个一等奖,2015年全国第二十三届发型化妆美甲美睫大赛创意化妆银奖。教师更获得教育部艺术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师“金教鞭奖”说课比赛金奖。可以看出,学校鼓励教学部门参与大赛,教学部门鼓励教师参与比赛、指导学生参赛。学生按照大赛的比赛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精神,专业能力迅速提升。教师按照大赛的要求进行参赛或者指导学生,个人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越来越接近实际。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伴随赛项的进行不断调整和适应,这些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关的多种改变,最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镜子

1.1学生心理稳定能力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在各项比赛中,学生需要经历漫长的训练,同时还要接受同样没有参与过大赛教师的指导。在集训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排在第二位,而影响学生训练效果的首先是学生的心理耐受能力。

1.2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学生经历了离开学校,到企业接受培训的过程;经历了由学校教师培训,到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培训的过程;经历了每周、每月不能回校、不能回家的过程。学生的心理一开始非常不稳定,经常出现不适应外住,不适应企业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实训场所,不适应生活场所等诸多问题。

1.3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影响学生训练效果

从事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通过理论指导和实际调研,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求改善生活环境,提供尽可能舒适的居住环境,帮助同学主动适应训练场所。

1.4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

从事专业教育的教师,更是通过联系学生好友,通过电话和网络形式对参赛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同时通过专业疏导,帮助参赛同学树立信心,克服专业水平不稳定时的沉浮状态。在节假日,主动联系参赛同学家长,多给孩子打电话,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以他们熟悉的方式,可以接受的方法调整心态,为提高训练水平打好基础。

1.5持续教育才能获得好的成效

大赛的压力一直存在,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一直没有停止。学生在经历了普通训练、高强度训练、单模块比赛、多模块比赛、本市比赛、全国比赛的过程中,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使得个人的技术能够发挥到位。

2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2.1比赛方案就是训练标准

以43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为例。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原来的教学安排不适应比赛规则。竞赛主办方按照国际大赛的要求,制定了用于指导比赛的竞赛方案。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训练指导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对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挑战。教师需要尽快研究比赛要求,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场地,调整训练节奏。

2.2各队的水平帮助检验我校的教学质量

世界技能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参赛的高校数量多,各校选派的参赛队伍多来自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通过参加领队会,高校之间进行了交流,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用于判断选手的水平,教师指导的水平和训练质量。在10余个队参加的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毫无疑问,我们的训练质量是满足竞赛要求的。同时也说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学已经练就的职业技能专业方向正确,也是符合国际技能水准的。教学质量得到认定。

2.3行业企业的要求助力调整教学重点

在参加各项由非教育主管单位主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重视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情况,按照行业企业的比赛要求调整训练方案,并在跟踪竞赛的过程中,掌握主流技术,将行业企业的标准用来对照检查教学和实训工作。通过多次参与相关赛项,保障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脱离企业的实际应用。以2015年全国第二十三届发型化妆美甲美睫大赛为例,获得的创意化妆银奖,证实通过训练和参赛,学生的技术与行业企业水平相符合,教学质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3职业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世界技能大赛在全球已经举办43届,已经成为相关职业技能的世界标准,教师的技能水平如何,是否能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世界技能大赛是块试金石。

3.1广告艺术学院成立训练团队

在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比赛中,广告艺术学院一改过去单打一方式,为团队作战。针对学生比赛成立训练小组,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责,并配合其他相关职业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指导参赛学生。针对教师比赛,成立了由教学院长带队的班子,邀请参加过相关大赛的教师做集体指导,同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参谋的职责。大家群策群力,保证参赛标准的解读无误,训练计划科学有效,教师参赛或者指导学生比赛准备充分。

3.2校际交流是关键

注重校校交流与合作,通过这样的平台,掌握横向训练信息和比赛信息,更获得比赛经验,使指导教师、参赛教师和参赛同学短时间迅速提高职业技能,贴近比赛要求,达到竞赛方案要求的水准。

3.3校企合作提高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了校内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指导的印刷问题。学校及时联系了有实战经验的印刷企业一线人员,他们对于大赛给出的训练任务,迅速做出多种可能性判断。企业人员的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教师们迅速查找理论依据,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试验。成功后将具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过程,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岗位最新技术,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能力。

4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1改进教学方法更新了教育理念

学生受益在集训中,教育形式和方法都和日常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此次集训采用了集中讲授、分段训练、即时解惑的授课方式,大家受益匪浅。由于课程安排非常集中,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具备良好的掌控能力,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要处理得当。有针对性的围绕大赛考核内容设计教学指导环节,指导过程要非常细心。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强的接收能力。系统性、连贯性和衔接性较平时课程安排有明显的成效。大赛期间教师成长,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职业教育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上好每一节课,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心收拢到课堂上来,然后用心去上好课,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学生。训练中采用四点四性一注意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设置疑点,安插兴趣点,讲究逻辑性、注重启发性、富有节奏性、力呈形象性,注意指导语言表达艺术。

4.2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素质拓展了专业知识

培训开阔了学生的设计视野,增长了知识。在以往的学习过程所接触到的都是印前的设计工作,并未涉及印刷和印后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大赛,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促使学生站在学习者角度上反思以前的学习,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走下去。学习和反思并重。学生要多读书,学科的专业书,引进名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做好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对话,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对软件的学习,让专业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充电。设计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更趋于细化;设计人才要求标准更严格;好的标志设计作品要“好懂、好记、好看、好用”,设计要表现内涵本质,不是表面现象、传递信息,不能简单追求新奇怪异。有些设计中,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广泛的涉猎范围,融汇中西文化的能力来创新,设计师比赛中要有一个主导的观念,并把这些要素组合成符合比赛需要的设计表达方式。能与教师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充分的沟通交流,是极其难得的体验机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宝贵之余,也深体会到珍惜两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活在当下,才不会有遗憾!师生交流探讨,结下深厚友谊。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交流平台。多天的集训过程,已经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和深厚的友谊。

4.3大赛获得技能也获得信心

参加过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的技能短时间能迅速提升。一方面,具备了在人前展示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多次训练,多次模拟赛,多次现场比赛已经让同学练就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增长了信心和应变能力。这些经验对于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通过一定的舞台展现自己的实力,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5职业技能大赛提高系部的管理能力

参加一个赛项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对于系部日常工作来说既不能打乱,也不能按部就班。

5.1需要协调适合集训的教师

学期初,所有教师都安排了学院规定的授课任务,大赛团队的组建,需要部分教师暂时放下正在进行的教学工作,重新准备训练课程,重新安排工作进度,重新购买训练书籍、材料。同时,原有教学工作需要落实,不能耽误正常教学任务。

5.2需要选拔适合参赛的选手

选拔参加比赛的选手是提高竞赛成绩的必要前提。针对不同的赛项要求,通过条件筛选,比如年龄、专业等;教师推荐,比如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等;系部商议,比如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等流程来选拔适合参加比赛的选手。有些比赛,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也采取大面积参加初赛,按照赛项要求,逐级淘汰的方式,确定最终的种子选手。

5.3需要协调适合集训的场所

根据比赛要求,有些比赛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场地进行,原来的教室、机房和实训室,不能完全满足训练。为了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保证训练设备到位,保证训练场所能全天候开放,先后选择了不同的企业作为训练场所。

5.4需要落实比赛经费

学院对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等赛项给予高度关注。主管领导一起参与研究比赛方案,并对预算费用给予支持,这样保证了大赛所需要的各项开支。材料费、工具费、专家费、报名费、住宿费、餐费等一一落实,全部经费及时到位,是保证训练和参赛的必要条件。

5.5需要成立组织机构

教学单位成立专门的竞赛工作小组,一把手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全面分管各项工作,办公室负责落实经费。参赛教师、学生遇到具体任务时有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6结束语

通过连续多年参加各种专业、职业竞赛,锻炼了教学单位的行政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在比赛中越来越接近世界技能标准;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得到检验;部门间的协作精神和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符合比赛运作要求;学校的影响力全面提高。参加各项比赛真正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第20篇:“园丁杯”全国教育教研论文大赛

2015年度“园丁杯”全国教育教研论文大赛

征稿通知

一、征稿目的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的精神,展示全国各地最新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挖掘教坛新秀,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学艺术研究会总课题组和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决定联合举办“2015年度‘园丁杯’全国教育教研论文大赛”。

二、征稿内容

1.结合新课改的内容和本人的实际工作情况,围绕下列内容自由命题:

即:教育理论、教育改革、中外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成果、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创新教育、新课改、现代教育技术、民族教育、三生教育、校园文化生活、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的研究及教学经验体会等。

2.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注明教材版本、科目、几年级、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第几段)

三、征稿对象

全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四、参赛时间

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

五、稿件要求

1.文稿论点明确,无政治性错误;立论正确新颖,说理通畅,论据充分,资料详实,数据可靠。

2.电子稿请发至邮箱ydbtougao@126.com。若邮寄请用打印稿或用标准稿纸抄写,字迹应工整清楚。来稿请附作者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民族、工作/学习单位、最高学历/学位、职称/职务、主要研究领域和详细通讯地址(包括邮政编码、电话和电子邮箱等,以便及时联系)来稿必复,因来稿众多,建议使用电子稿。

3.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其作者和文献来源。

六、评选方式

由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学艺术研究会总课题组和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组成评委会,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审,奖项为

一、

二、三等奖,凡获奖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对成绩突出的单位授予组织奖

1、由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参赛论文、教案、课件进行评审。

2、在3月、6月、9月、12月各评审一次,获一等奖的名单将在大赛官网公布。

3、部分优秀作品作者个人简介或者优秀组织单位将在网站上宣传和表彰。

4、获奖作品可优先推荐在《考试与评价》《学周刊》《中小学电教》《数学学习与研究》《考试周刊》《科学大众》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结集公开出版。

如需推荐发表作者,请在文中注明“需推荐发表”。

七、收费标准

初评免费,在初评后确认可进入决赛后,每篇参赛作品交参赛费100元,用于专家评审、通联、证书制作等。

欢迎各教研室、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参赛,10人以上参赛单位给组织者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

八、稿件发送

参赛作品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邮件发送至:ydbtougao@126.com 。主题为“征文题目”+作者姓名。

九、联系方式

大赛主委会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邮编:530023

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

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学艺术研究会总课题组

论文大赛
《论文大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