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公民教育(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3 21:01:0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 / 转轨中国

维护权利与权力的平衡点——2004年的公共生活

秋风

2004-12-30 来源:南方周末

回顾2004年,跟任何一年一样,我们既看到了利益分化与冲突的表征,也看到了种种制度变革的趋势。这些变革有助于化解当下的社会冲突,推动法治秩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令人瞩目的修宪

2004年的政治生活始于修宪。宪法修正案中引起最广泛关注的内容,是人民一项基本权利终于得到宪法的认可:私人财产权。全国人大3月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当代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分化,而某些群体产生了相当大的不公平感。其根源在于,民众的私人财产权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和有效的保障。比如,农民对于土地究竟拥有何种权利?城市居民对于其房屋下面的土地究竟拥有何种权利?购买了自有住房的业主究竟拥有何种权利?从县政府那里有偿获得了石油开采权的陕北民营油田业主,又有什么样的权利?

显然,我们缺乏一套完善的产权法律框架。模糊的规则给了政府巨大的自由支配权。地方政府借助于权力,非常廉价地从农民和市民手中获得土地。于是,“圈地运动”在城乡各地此起彼伏。大规模的开发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财产,本来应当有漫长而艰难的谈判过程的事情,却可以短时间内搞定。

其中的奥秘,在湖南嘉禾拆迁事件中显露得一清二楚。县政府打出标语:“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谁不顾嘉禾的面子,谁就被摘帽子,谁工作通不开面子,谁就要换位子。”——权力在为商业托底。政府和强势企业的权力与民众权利之间的不对称的结果是,在繁华、排场的背后,是大规模的财富转移,城市化的过程与失地农民、拆迁居民的抗议、上访形影不离。

解决之道就在于,使每个人得到其应该享有的法律上的权利。宪法修正案做到了这一点。不过,纸面上的权利要变成现实的权利,需要一整套制度设计相配套。否则,宪法上的权利就仍只是纸面上的权利。

法治的一项基本原理是,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当个人的私有财产遭受侵害的时候,如果不能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救济,则个人的私有财产权就是不稳固的。宪法上的权利则应当配合以宪法诉讼和违宪审查这样的救济。

我们看到,2001年的齐玉苓教育权案被形容为中国第一例宪法诉讼,2003年底,四川大学法学院周伟教授鼓励安徽的张先著提起另一起宪法诉讼案件,即乙肝歧视案。2004年春天法院裁定,原告胜诉。同时,浙江、河南也都有类似案件进入司法程序。这样的案件原告是否胜诉,当然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

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也露出一些端倪。许多侵害民众权利和利益的事,是在地方法规、政令的名义下进行的。比如,不少地方制定了歧视外来人口、实行地方保护的法规,不公平的拆迁标准也是地方政府所确定的。若不废止这样的法规、政令,公民权利是无从得到保障的。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设立了法规备案审查室。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又较为详尽地解释了违宪审查制度的内容。其核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行使违宪审查权,而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审查请求。

学者们在争论这样的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民众最关心的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何时真正地行使这种权力?

“治国者必先受治于法”

宪法的基本宗旨是保障人民的权利,这就需要约束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力,为此,需要将政府的全部活动

纳入到民主与法治的框架中。

法治是今年公共论坛上的一个主题。高层郑重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概念,3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而执政党关于提高执政能力的文件,也将依法执政作为关键。这些文件显示,政府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认识到,依法治国,不是以法治民,而主要是依法治官。温家宝总理在3月4日与政协委员座谈时说的一句话概括了法治的精髓:“治国者必先受治于法”。

这样的法律,首先为政府的行为划定一个界限。法律将详细列举出政府官员可以行使的权力,除此之外的一切权力,都是非法的;政府官员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且严格按照程序行使。

而实际情形是,政府通过法律授予自己过多权力。比如,设立诸多审批程序。7月份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正是针对这一点而来的。在此前后,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大规模清理其法规、规章、政策性文件和收费项目。

不过,中国社会调查所11月份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哈尔滨、武汉、南宁等地公众进行的电话调查显示,行政许可法不是魔法棒。63%的被访者表示曾对行政许可法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它能把民众从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中解放出来。然而,57%的被访者表示,在行政许可法实施近半年后,未达到预想的效果。

问题仍然在于救济。仅用法律条文来规范政府的权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追究。如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给民众造成损害,政府及相应官员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包括给予合理而及时的赔偿。温家宝总理将此概括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另一方面,信访制度如何改革,也引发激烈讨论。这是一条政治性救济渠道。国务院信访局主张强化信访办的权力,使之具有督办权,但这很可能导致信访的爆炸性增长;于建嵘等学者则建议从行政、法律、政治三个层面考虑对信访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撤销信访办,将其受理的各种案件移交法院和各级人大处理。的确,如何在有效地化解社会冲突的时候,使政治性救济方式与司法救济方式相协调,需要政治智慧。

红河试验与业主维权:保障民众权利的另一个手段是民主与自治。

2004年4月份,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悄悄”突破了农民民主自治的层次,在石屏县九个乡镇中的七个实行了乡镇长“直推直选”。也许正是因为这是一次重大突破,所以,一直到11月初《半月谈》杂志报道后,外界才知晓石屏试验。又有消息说,中组部曾委派3名官员于10月到红河州调研此次直选试点工作,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这让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石屏试验会不会逐渐推广,从而从村民民主自治发展到乡镇民主自治?

城市也在稳步地推进居民自治。民政部于11月底公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稿,新增和修改多个条款,重新厘定居委会与城市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它规定,城市基层政府可以对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社区居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其中包括,不得指定、委派或撤销居委会。

除了居委会之外,城市新兴住宅区的业主委员会也在居民自治生活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物业管理条例》承认了业主的自治权利,但对于自治管理机构——业委会的法律地位未作明确界定。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司法机构先后承认业委会可以在涉及全体业主公共利益的事项方面,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代表业主维护权利。这就把近年来自然形成的业主维权活动纳入了制度化渠道中,使得业委会可以在司法体系内理性地主张业主的诉求,维护业主的权利。

民主、自治的发育,有可能逐渐地在人民中间培育出一种公共精神、公民精神,这正是法治与宪政秩序的基础。

公共论坛在嘈杂中浮现

公共生活离不开公共舆论。而在这两年的中国,舆论形成之与网络世界的关联,可能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网络正在中国的公共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今年来发生的多起热点事件,都是由网络媒体造成或者放大的,网络汇聚各方意见和观点,并提供了辩论的平台,由此在虚拟的空间中形成了相对比较真实的公众舆论,这样的舆论也引起了高层关注,并对政府产生了一定影响。

2003年10月16日,在哈尔滨,一辆宝马汽车撞死一位农妇。借助于网络媒体,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交通肇事案,成了一次事件,一直到2004年初,都是公众舆论的热点话题,以至于多名省级高官不得不一再出面澄清传闻,黑龙江省甚至派员向中央报告案情。

从2003年延续下来的网络舆论热点,还有黄静事件。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站在黄家一边,促成了多次尸检与司法鉴定。因此,有人把黄静案称为“中国网络第一大案”。被告方姜俊武则将自己形容为“网络时代的第一个现代窦娥”。

接下来是“妞妞事件”。11月初,深圳市委某领导之女、影片《时差7小时》女主角名下有769万元巨额资产的新闻一经披露,即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各样的小道新闻通过网络传出来。深圳市委于11月11日召开全体会议,通报相关调查与处理结果。

当然,影响最大的是郎顾事件。郎咸平肯定没有想到,他炮轰格林柯尔、青岛海尔、TCL集团等企业会引爆一场关于国企产权改革政策之合理性、改革过程之公正性、改革结果之可欲性的大讨论。方方面面具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也纷纷主动或被动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和立场。而网络再次成为最重要的论战场所,90%的网友都在支持郎咸平,而张维迎只获得了5%的网上支持率。

这些网络舆论事件具有类似的敏感点:弱者的无权,强者的骄横,缺乏制约的权力,司法的低效率与腐败,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其中既有真实的,也有想象的成分。因而,与纸媒体相比,这样的公共论坛确实是嘈杂的,其中甚至不乏不够理性的表达,但不管网络舆论的品质如何,一个民主社会需要这样的舆论。它确实比较嘈杂,但在嘈杂中,往往传递着较为真实的底层声音,是决策者所不能忽视的。

也正因为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它在中国已发展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面向公众的公开政治

长期以来,政府的绝大多数决策是关门制订出来的。只有在政府已经作出决策之后,官员才出来告诉公众。至于决策的过程,则无人知晓,公众当然基本上也就无从参与,只能被动地执行已经确定的决策。

这样的局面正在改变,而政府官员也在适应如何应对公众的质疑。从2003年底开始的整个宏观调控过程,始终伴随着大量的争论甚至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专门在11初发表演讲和文章,从八个方面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手段的合理性、结果的可取性等等进行深入阐述。

官员们已经意识到了,政府的立法、政策设想或项目建议是需要得到民众了解和认可的,因此,它需要向社会作出解释,说服民众。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面前,每个社会成员包括政府官员都要学习如何适应。从11月26日开始,来自中国14个省、直辖市的党政高官已经或即将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讲述本省、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得失和经验。他们的经验固然重要,但他们在电视上出现,以个性化的语言讲述自己执政的得失本身,可能更有价值。官员们用民众能够理解、能够打动民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立场。人们将这称为一种个性化施政风格。

当然,最为个性化的,当属连续两年掀起审计风暴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其实,在李金华掀起审计风暴的背后,我们也许还能看到一点制度变革的迹象。政府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的想法肯定是不同的。实际上,政府内部的决策中充满了分歧、辩论,但一直未被公开。一项决策作出后,公众并不知道,谁是提议者,谁是推动者,谁是最终的决策者,又有谁曾经提出过反对意见,或者有没有人提出过替代方案。

责任政府,不仅是指地方政府或某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对民众承担责任,更主要地是指具体的官员要承担他个人的责任。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应当在施政过程中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让民众来判断,他是否恰当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李金华的担当,体现的正是一种政治新风尚:公开的面向公众的政治。

妥协的勇气

当下社会的利益冲突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自1993年以来,信访量连续11年增长。2004年第一季度,国家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同比上升20.2%,某些利益冲突之所以激化,部分群体之所以有不公平之感,不是因为市场交易本身不公平,而是因为政府介入太深,从而使拆迁户、农民、农民工几乎丧失了与相关企业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这样做固然可在短时期内推动GDP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却会危及社会稳定。

政府需要正确地理解自己的利益和角色。显然,政府不应当是企业家,不应当以发展经济为自己的惟一职能。政府的职能首先是维护和平的、公正的社会秩序。为此,政府应当公平地对待社会中的每个群体、每个人。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在政府眼里,都应当是同等重要的。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若干积极的进展。农民工的权利和利益曾普遍遭到忽视和侵害,因为,地方政府多是偏袒企业,而不承认农民工的权利。在总理替农民追讨拖欠工资之后,全国总工会明确支持农民工加入工会,也明确要求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组建工会。没有工会,分散的农民工是没有谈判能力的,不可能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个法治的政府,一个尊重民众权利的政府,要有拒绝某些诱惑的勇气,即拒绝利益的诱惑。同时,也要有妥协的勇气。对于民众的诉求,理性地作出妥协。

北京市人大关于新交法的听证会体现了妥协的精神。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的“机动车负全责”引起广泛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人大召开了立法听证会,通过《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对上述条款作了一定修正。

法治本身就需要一种妥协精神,在宪法与法律之下的妥协。法治意味着,政府和民众在法律之下是平等的。法规不合宪,就应当废止;政令、政策不合法,就应当停止执行;行政行为不合法,就应当受到追究。面对民众的权利,政府知道自己权力的界限,其实有益于增进政府的权威。只有在政府的权力与民众的权利之间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关系,社会才有可能趋于充满生机的和谐。

责任编辑:穆任行

推荐第2篇:公民教育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我们公民教育的启示”

或者

“对我国公民教育的一点思考”

两个题目中选一个,觉得行,我再修改,或者他自己修改也行。

当前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目标 是“五大共同价值观”。在新加坡,无论老幼,几乎人人都能背出,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政府注重从小培养公民意识。在中小学里,公民与道德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根据政府提出的五大价值观,教育部为课程拟定了五大主题:一是个性塑造;二是与家庭的联系;三是对学校的归属感;四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五是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先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另外,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内容相当活泼生动。一到三年级的课本连环画居多,四到六年级则以生活实例为主。 新加坡“公民教育”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特点,这成为新加坡培养“好公民”的重要准则。 1

第一节 爱国教育

新加坡是个新兴的国家,其早期领导人深深地明白它的重要意义关乎到国家的存亡。自1965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致力于在多种族的社会中,建立统一的“新加坡人”国民身份,维持强烈的国民身份认同。1966年教育部成立公民委员会,进而制定公民课程纲要,大力推行公民教育。新加坡公民教育政策的首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及捍卫国家利益;中小学的教室里都挂有国旗。尽管新加坡只有很短的历史,却十分重视挖掘自己国家独特的地方,培养他们对新加坡的认1 石勰平.张倩伟.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发展及其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

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新兴国家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公民道德教育课程中,许多内容都着力于让学生理解国旗、国歌、信约和国徽的象征意义,使学生们了解国家的理想,懂得“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道理,从而自觉维护新加坡的声誉,关心国事,做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同时,还教育人们要有服从大局的意识和奉献意识来进一步强化。比如在“国家至上,社会为先”方面,发扬儒家提出过以维护群体利益或公共利益为最高的价值观念;儒家道德理想中的圣人,就是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境界的人;孔孟的“义利之辨”和后来儒家阐发的“公私之辨”,就是提倡个人应为群体利益、公共利益和百姓的利益而奋斗也得以发挥,教育新一代要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看作至高无上。新加坡学校为了弥补课堂公民道德教育课程时间和方法的不足,还增加了学生参加课外话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以此来拓宽公民道德教育的时空,进而提高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例如新加坡的中小学生每人旱晨必须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高唱国歌,朗诵誓言: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语言、宗教的异同,团结一致地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愿为国家的幸福,繁荣和进步共同努力。再次是通过其它社会话动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例如每年8月9口国庆节,新加坡每个家庭都要挂国旗。另外还有如参观、考察、实际锻炼等2。此外,还让学生了解到新加坡的局限和脆弱,懂得“负责任地使用有限的土地和水源”的道理,以及努力成材、报效国家等等,这些内容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例如,三年级第五课的《挂国旗》、第六课的《八月九日到了》(新加坡的国庆日)、四年级第六课《我们的信约》、五年级第六课《大禹治水》等,这些都是有关爱国教育的内容。青少年是弘扬与培育爱国精神的重点人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被认为是弘扬与培育爱国精神的重中之重。3

第二节 法制教育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法制很健全国家,大事小事都有法可依,更重要2 胡虹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新加坡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10期乔梁.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纲要简介[J].课程·教材·教法.1995.(5).23-27.

3的是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社会,依法办事已成人们的生活习惯。这首先得力于受过具有深厚英伦法治传统教育的开国总理李光耀,他意识到法治教育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会是新加坡井然有序的象征。在教育方式上,历来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极大重视,,倡导全社会都要一起来抓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认为青少年成为一名社会合格公民的最低条件是公民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加坡教育部还深刻地意识到青少年有其法制教育的优势,对成人的普法教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往往事半功倍。主要表现在: 首先,易接受,有针对性 。青少年时期,非常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对于他们法律意识培养十分有利。通过适当的法治意识培养,能促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依法行事的强烈法制意识。 第二,好组织,有广泛性。青少年大多数是在校生,有开展系统的法制教育条件,得天独厚,学校的法制教育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能做到有计划、有地点、有师资、有教材,工作既系统又规范,履盖面100%。而对于校外的青少年,针对他们好学好动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也是相对容易组织的。 第三,效益高,有普遍性。青少年时期法制意识的初步形成,一生受益无穷。从小教育,普法成本效益最大化。我们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从小知法、懂法、守法,并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而一定的普法成本也因此将使他们终生受益,社会效益也因他们走上社会就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而得到最大化的回报。

在新加坡,法制教育体系很完善。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积极的公民,但他不同于专门的公民教育。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传授知识,包括法律、权力、公正、自由、平等、重要文献等知识的传授。二是培养技能,包括研究、思考、交流与社会参与等技能。三是培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网络教育。其中学校提供法制教育的课程的方式有多种:有的是作为核心课程“公民与政府”的一部分,有的以单一课程“权利和责任”,有的开设“社会伦理学”等课程。除显性课程形式之外,法制教育还渗入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如:在计算机课中使用软件时,会考虑到版权问题4

5石勰平.张倩伟.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发展及其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1994.3 54 陈红涛.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经验及启示,思想理论教育.2002.(7-8):60-62。

等。小宣传员、小督查员。将起到一个学员一个点带动全家一个面,进而达到推动周围一片的良好普法宣传效果,有效地促进普法工作。

第三节 社会和谐教育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据1980年人口调查,在新加坡的华人占76.9%,马来西亚人占14.6%,印度人占6.4%:其他种族占2.1%。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如何体现文化间的差异,如何在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各社会阶层思想的同时,将主流思想与少数族群的思想整合起来,成为了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所而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国家领导机构和教育部门作了不断的思考6。在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极力倡导三位一体——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教育方针,明显具有东方式的重视道德教育的特色,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忠诚、诚实、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人类的核心价值以保持社会的和谐有序。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关系应该是权利和义务的不可分离和相辅相成。所以,要保持社会的和谐其实最重要的是对公民进行的正确权力和义务观的教育。让全体新加坡人意识到,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任何人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既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履行义务。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不存在的。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新加坡“社会和谐”教育全部体现在其提出的“共同价值观”,很好地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权力和义务的利益关系问题。1991年,吴作栋总理在国会上公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族人民都能比较愉快地认同和接受的“五大共同价值观”,作为新加坡人思想行为的指导原则。共同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结果围绕着“共同价值观”,设计了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教材,6 胡虹霞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新加坡学校的道德公民教育[J],江西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

取代了原先的《儒家伦理》教材。这五条成了新加坡人的行动准则。 7

第四节 传统伦理教育

以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为主导思想,强调种族和谐和发扬东方的传统价值观。在“家庭为根,社会为本”方面,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非常重视的家庭关系、五伦关系。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早已成为华人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五伦中,家庭占了三伦,如果再拿二伦拟君于父,拟朋于兄弟,更显得家庭的重要性。所以说:“五伦在家庭发端,在家庭培养。”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说:“家庭制度,就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事实上,家庭和谐对人生事业的确有极大的影响,所谓“家和万事兴”是有一定根据的。

新加坡小学使用的《好公民》教材就突出强调了东方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个人开始,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和全人类。即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为中心,二年级是“家庭”,三年级是“学校”,四年级是“邻居”,五年级是“国家”,六年级是“世界”。比如“个人”的主要目标是:自尊、自信、认识自我、诚实、自我责任、节俭敬业、乐群、毅力、正直、勇敢、信守诺言等。“家庭”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关怀长辈,通过家庭聚会来珍惜和重视家庭的传统活动;为家人着想,能体谅父母和长辈的处境和辛苦;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让父母担心;能够尽自己的能力使家庭幸福美满等。整个教材内容遵循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按严密的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向外扩展。中学

一、二年级开设的《好公民》,其逻辑顺序与小学相同,内容则是在小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化,体现出一种螺旋上升。1983年又特别推出《儒家伦理》课程,以便应对西方文化对新加坡的消极影响。为此,新加坡专门设立了儒家教育与东方哲学研究所,研究儒家教育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对话、沟通,人们对政府推行儒家伦理教育终于有了共识:儒家伦78 吕元礼 .亚洲价值—新加坡政治的诠释[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8 王学风.,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及启示[J].教育评论.2002.(4).21-23.理对个人修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儒家注重修己爱人,强调设身处地,讲求自省、慎独,以求做个堂堂正正的自尊、尊人的君子。通过儒家伦理教育,新加坡的年轻一代就能够将先辈坚强不屈、谦和通达、自力更生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避免了走上极端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以及颓废、消沉的道路。儒家思想注重学习、敬业乐群、以礼待人等主张,也有助于良好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的培养。

第五节 全球教育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科技的进步和全球性经济发展使民族国家的教育得到了升华,具体表现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频繁的跨国迁移、流动,全球化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文化的障碍,使人类逐渐形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公民与公民教育问题上,使得公民的定位必须超越传统的国家定位,从全球化的视野重新审视。新加坡是个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国家,反映在公民教育上也很及时迅速。新加坡人意识到爱国教育决不是狭隘主义的教育,全球化发展进程是个大趋势,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不看见或重视全球化教育是危险的,面对全球化浪潮应该主动作出回应,在归属上,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要有全球意识;以塑造新加坡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新加坡的全球化的教育主要包括:第一,在技术与经济方面。鼓励学生要有勇于参与经济合作、国际贸易、技术交流、信息共享的国际竞争意识。第二,在人与社会方面。培养学生如地球村、国际友谊、国际协作、社会和谐等,以消除民族的、种族的的歧视。第三,在政治方面。重视国际联合、国际理解、和平和反对战争、消除冲突。第四,文化的方面。注重青少年能有欣赏文化的多样性意识,跨地区、国家的文化接纳, 发展全球文化。第五,教育的方面。加强各国青少年间国际友谊的培养、组织国际夏令营的活动、教育交流和对话。由于新加坡人良好的国际素质,到新加坡旅游的外国人常常会称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9 曹云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推荐第3篇: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材料

法国的公民教育:以传统深厚而著称

法国是近代实施公民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1791年颁布的《塔来朗法案》就将学校公民素质教育提上日程,随着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法国公民素质教育又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了民主自由的精神及反封建反宗教统治的内容,并同时要求发展学生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以及强烈的公民意识。

法国学校公民教育的架构可以概括为三大要点:民主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和法律知识,各种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法国教育中重视学术的传统,学校更倾向于以分科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并将幼儿园至高中三年级划分为10个阶段,分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循序渐进,鼓励教师采用差异教学法。新世纪以来,新的公民资格教育大纲则更强调以辩论法教学的方式开展公民教育。

美国的公民教育:理论经验丰富成熟

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指导理论包括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拉斯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伊斯顿等人的政治社会化理论等。

美国的《〈公民和政府〉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优良的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性格。正式的公民教育主要集中于中学阶段,开设的课程包括“公民学”、“民主原则”、“政府”及“民主问题”等,此外,社会科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全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性别平等教育、法律教育、消费教育、能源和环境教育等。在教学方式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并重,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讨论法、角色扮演和模拟法、价值澄清法、道德发展法(讨论学校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等。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学生政府”、服务学习、田野调查等。

英国的公民教育:拓宽视野关注欧洲

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校公民教育与民主教育顾问小组”发布《科瑞克报告》,就公民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内容、方法、重点等作了阐述。全国课程委员会课程指导将公民教育的目标细分为知识(有关公民的各方面知识)、综合技能、态度、道德准则和价值;将公民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八个方面,即:社区的根本特性,多元社会中的角色和关系,作为公民的义务、权利和责任,家庭,活动中的民主,公民和法律,工作、就业和休闲,对每个方面如何开展教学和组织活动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新世纪以来,公民教育逐渐成为英国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

英国学校公民教育有三大特点:一是以公民科和历史科为专门课程;二是以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要手段;三是以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PSHE)等为辅助课程。在欧洲一体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英国的公民教育研究院开发了“欧洲公民”教育课程,力图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技能,使之懂得如何在国家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个案研讨是“欧洲公民”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多维公民”理念独特

加拿大学者Ken Osborne在对当前公立学校公民教育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公民和公民教育的新概念——12 C’S,包含了12种加拿大公民教育应该培养的公民特质(加拿大人、世界主义者、共同体、传承文明、沟通、批判性、创造性、好奇心、关心、能力等)。

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中还包蕴了“多维公民”的概念,认为公民主要有四个维度:个人维(强调个人应具备的公民伦理,并做出相应的行为,能够对自己的意见、感情和行动负责)、社会维(公民是社会存在物,必须同其他人在各种情景中相互作用,参加公共辩论,参与公共生活,促进以有效民主为基础的文明社会的形成)、时间维(公民在面对当前关注的问题时,不要忽略现在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要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要形成思考现在的行为对将来会产生影响的意识)和空间维(公民是当地的、整个地区的、国家的和全球的成员)。

澳大利亚的公民教育:公民学+公民身份

澳大利亚的公民教育由公民学教育和公民身份教育组成。公民学教育是教给学生所应了解的关于民主政治文化与机构的知识,通过正规课程来完成。在澳大利亚所有的州和地区,公民学教育都是通过社会与环境科、历史或地理来教学。公民身份教育主要是提高参与能力,通过正规和非正规课程进行。 中小学一向是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的主阵地。5—10年级是公民教育的重点阶段,比较有特色的教育方式包括课堂上的商谈课程、班级议会、学生代表委员会公民身份表彰、纪念日的学生自发活动、自主管理的学术社团建设、实地调研等形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身份,在一个处于多元文化背景的民主社会中,为维护大众利益作出合理、正确决定的能力。

韩国的公民教育:突出国民精神培育

韩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儒家文化传统和不断抗击异族侵略历史的国家,儒家文化和民族精神构成了韩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基石。20世纪60年代以来颇具韩国特色的“国民精神教育”一直是其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自8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对历史传统的弘扬与超越,使其公民教育获得了更多的开放性和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注重国民精神教育的同时,韩国也把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和“世界公民”纳入了现阶段公民教育的目标。在面向21世纪的公民教育中,注重中产阶级的培养,强调培养具有强烈责任心和参与意识的中产阶级。

韩国的公民教育从我和社会其他成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不是我是一个“没有任何牵绊的自我”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忠于职责的意识,强调公民对法律的遵从,着重培育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公正意识以及作为一个自由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意识,尤其强调学生作为公民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东方德育与西方价值兼备

中小学公民教育极力倡导三位一体(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教育方针,倡导“个人行动、社会责任和效忠国家”,既明显具有东方式的重视道德教育的特色,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忠诚、诚实、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人类的核心价值,同时吸取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及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建立统一的“新加坡人”国民身份,维持强烈的国民身份认同。小学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发展良好品格,中学则注重教育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

从1992年起,新加坡小学各年级均使用新编的《好公民》教材。该教材取题于科尔伯格的学校德育模式,突出培养好公民。教材中强调了东方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培养,突出了对学生德育发展阶段的考虑,从思想行为的发展范围把德育划分为六个层次不同的发展重点,即德育应先从学生个人开始,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和全人类。

公民教育不只在学校进行,还要求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并在全社会开展各种运动,使公民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心并参与的大事。教学方法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讨论(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讲故事、参观、视听教材和社会义务活动等种种方法来进行。

日本的公民教育:阶段特征鲜明

二战后,日本的公民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改革时期的公民教育(1945—1955年),公民教育的重点放在民主主义价值上,其目标是培养“有为的民主社会人”。这一时期的教育方法呈现尊重学生的经验、以问题解决学习为中心的特征。

第二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公民教育(1955年至1970年代中期),公民教育的重点放在民族主义价值上,以培养“国家公民”为目标,强调国家意识和为国效力的精神。这一时期重视学科的系统主义和知识中心的教育,内容的“基准化”进一步得到强化,容易陷入教授与学生现实生活和问题意识相脱离的内容和“灌输式”教育的危险。

第三阶段:成熟化社会时期的公民教育(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公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驰骋于世界的具有主体性的日本人。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规教育、经济教育、国际理解教育。这一时期教育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角度,提出公民教育的重点应该从知识中心的学习转向对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上,即在重视知识的系统指导的同时,也要重视能力以及学习过程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民教育成为发达国家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以美国的“个人主义教育”,英国的“情感教育”,法国的“教授公民资格教育”,德国的“祖国知识和认同感教育”,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教育”等为代表

作为我国邻邦的韩国新加坡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公民教育内涵丰富,要求复杂,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面对这样的任务,学校必然会选择课程——学校教育最核心的途径加以承担。目前各国都有正式的公民教育课程。美国于1860年设立了公民科,法国于1883年也开始了专门的公民课程,德国于1900年左右在课程中实施公民教育。其他西方国家也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公民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公民教育课程化形式也主要分为三种,即设置独立的分科公民教育课程、开设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和进行渗透式的公民教育。据英国教育学家大卫·科尔等人对各国公民教育课程实施的比较研究来看,当代公民教育课程化呈现如下特点:第一,各国都在正式课程中设立了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课程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并且往往涉及多种学科,公民教育课程涉及如此多的学科及名称,一方面显示了公民教育的宽泛和复杂,一方面也反映了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课程传统;第二,绝大多数国家在中小学阶段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进行公民教育,强调整体的学习观;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国家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增加,课时也不断延长;第四,在大多数的国家,公民教育的范围比正式课程要广泛,不但包括常规课程,还包括潜在课程、课外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营;第五,当前公民教育课程的改革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根据实际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讨论和改进,不断完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英国公民教育

一、公民教育改革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教育部门组建了以伯纳德·科瑞克(Bernard Crick)为首的公民教育与学校民主教育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对公民教育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于1998年提交了最终研究报告,即《科瑞克报告》(Crick Report)。该报告就公民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内容、方法、重点等作了阐述,对促进英国的公民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科瑞克报告》发表前,英国的公民教育主要以学科渗透的形式进行,即将公民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学中。《科瑞克报告》发表后,英国于2000年9月确立新的中小学国家课程,课程标准规定:自2002年8月起,公民课成为英国法定国家课程中的基础科目之一,所有中小学生都必须修习,要求公民教育课程“发展学生的德性和自主性,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公平社会中有责任心和关爱心的公民”,“公民学科要教给学生成为清楚自己权利和义务的有知识、有思想、有责任感的公民,促进其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2]

[1]使之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更加自信和富有责任感。激励学生在学校、邻里、社区和更广泛的世界起有益的作用。了解经济和民主体制及其价值,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培养思考问题和参与讨论问题的能力。”中小学的公民课侧重培养学生四方面能力:调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讨论与辩论能力;商谈与调解能力;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的能力。

2007年发表的这份白皮书是在对近年英国公民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突出强调尊重多样性教育的重要性。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进入英国,英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许多学校都必须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如果英国想在21世纪成为一个更和谐、更全纳的社会,实施“尊重多样性的教育”是前提。

在这份白皮书发表之前,虽然已经在一些示范性学校开展了尊重多样性教育的实践,但其范围始终没有超出英格兰,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尊重多样性的教育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并不是每所学校的领导者都能充分地开展尊重多样性的教育,它在校内的优先权很小甚至无效。很多学校还没有意识到促进多样性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其次,一些教师对于尊重多样性的教育缺乏信心,并且缺乏在这一领域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尊重多样性教育的意义,当然,也不知道怎样面对它。教师们普遍感到他们缺少资源,即使有,也不知道怎么去利用;第三,没有很好地听取学生们的意见,也没有与能够为尊重多样性教育提供丰富资源的社区建立密切联系。

[3]

二、公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

以往公民教育内容大多由改革者规定,此次改革认为,进行公民教育首先要听取学生的心声。虽然公民教育已经开展多年,也经过几次修改,学生对此仍有不同看法。调查中发现,在学校中询问学生关于尊重多样性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自己在这个多元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也能使整个学校形成尊重多样性的氛围。在一些学校里,学生被看作是问题解决者,而不是问题制造者。校务委员会可以定期收集关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反馈信息,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对学校职员的选择过程中,并与教师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校的校长若能积极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积极的、安全的并让学生有归属感的环境,学生会更好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因此,白皮书中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要让所有学校建立相应机构,以确保听取学生的心声并付诸行动。学校应考

[4]虑利用论坛、校务委员会、学生问卷或其它方式来讨论诸如身份认同、价值观以及归属感等问题。

听取学生多方面不同意见这一做法本身也是尊重多样性的教育范例。所有学生都有权利接受尊重多样性的教育,他们在学校时应当有机会探索与当地社区有关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应将自己融入到广泛的英国社会中,与周围相同肤色或不同个性的人和睦相处,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理解英国的价值观。尊重多样性的教育已经成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2.加强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

在学校里,尊重多样性教育的成功有赖于校长的努力,校长的素质是影响尊重多样性教育的重要因素。校长是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者,没有他们的支持,尊重多样性的教育不可能成为学校公民教育的核心。学校校长应有能力调动教师开展尊重多样性教育的积极性。

课程计划是校长及董事会的责任,然而,很多校长在设定的课程中并没有包括尊重多样性教育的内容。调查研究表明,相比财政等问题,学校在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投入更多精力。[6][5]因此,白皮书要求所有学校的校长和董事会保证:达到《2000年竞争关系(修正)案》中的要求,并把“社区融合指导方针”中作为履行情况的检验标准。在领导者培训中,国家学校领导学院(the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应保证将有关多样性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培训作为必要内容。尤其强调,对国家领导专业资格证书(the National Profeional Qualification for Leadership)颁发标准的修订包括与课程、学校风貌、学生心声以及社区相关的促进理解多样性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在过去几年中,英国很多教师反映没有机会参与相关的培训。因此,白皮书提出三条改革措施:首先,学校培训和发展机构(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应评估所有新教师培训机构(Initial Teacher Training)所提供的尊重多样性教育的有效性。其次,鼓励当地政府为开展尊重多样性教育而简化评定高技能教师(Advanced Skills Teachers)的程序,以便让更多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到尊重多样性的教育中;再次,通过权威人士的宣传,把尊重多样性教育的开展情况作为提升职位的一个考核标准,鼓励教师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尊重多样性的教育。

3.将尊重多样性的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2002年之前,英国的公民教育以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例如,在英语课中开展有关多样性和多重身份概念的教育,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戏剧表演,角色扮演,文学评论等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化认同问题,并养成挑战传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在历史课上,有许多关于社会和制度方面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同时,会对英国的民主及多元化社会有所了解,并对今天的英国社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对过去的学习引发学生对当今社会问题的思考。在地理课中,通过学习英国、欧洲及世界地理知识,学生更能开阔视野,成为有见识的公民,并懂得尊重和包容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在社会、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多样性。

此次的公民教育改革,白皮书除强调在原来的教学科目中继续渗透公民教育外,还特别要求在数学、科学及现代外语等工具学科中加入公民教育的内容,尤其提到了要充分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让学生便捷地与当地、国内以及国外的其它学校联系,更多地探索学校以外的事物。英国资格和课程局(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提出把“尊重所有人”作为一个有用的评判标准。今后各学校可以根据资格和课程局提出的公民教育标准审视本校的课程,保证他们所教的内容对学生理解多样性和多重身份有意义。这一审查标准成为所有学校制定详细的跨学年、跨学科教育计划的重要依据,并确保学校制定计划的可持续性。为更好地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尊重多样性的教育内容,英国教育部要求学科协会与资格和课程局合作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据库,并不断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同时,要求教育研究人员研究具有创新性的多样性教育实践,从而使有益的经验能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课堂推广。

4.利用多种途径促进公民教育

英国国家教育研究基金会(NFER)的调查发现,许多被调查学校(82%)将公民教育纳入到“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中。教育与技能部2006年度报告指出,大多数学校都将公民教育结合到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中,近一半学校混淆了公民教育与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

公民教育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区别于历史、地理等课,多数教师仍愿意用渗透的方式进行公民教育,并融合本校的宗旨、目标,使其一致。在此之前的《科瑞克报告》中曾提到公民教育需要校内外一系列不同形式。在校内可以与其它课程的教学一起进行,校外可以通过参与地方社区的活动进行。例如,师生共同讨论感兴趣和有争议的问题,参与实际的选举活动,开展网络在线讨论等等。校外社区拥有进行公民教育的丰富资源,应当继续充分利用。在现实环境中进行实际教育,提供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第一手资料。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要求各学校保证学生离开学校时,能够证明公民教育是成功的。校长和董事会首先要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将公民教育与其它学科、学校风貌及社区有效地联系起

[7]来。在目前提供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的基础上,开发更为全面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更为全面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应包括与公民教育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历史考试中加入公民资格考试,或者在宗教考试、地理考试中加入公民资格考试。

三、公民教育改革的特点分析

英国此次公民教育改革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检视:多样性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白皮书。从白皮书内容分析,这次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教育的形式方面,重新强调公民教育的渗透式教学。白皮书提出要把公民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除了在历史、地理、英语等课中渗透公民教育外,还要求在数学、科学、现代外语等课中渗透公民教育内容,并且要充分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学生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使之在成为合格英国公民的基础上,也能成为合格世界公民。

其次,在教育内容方面,把尊重多样性的教育作为重点。虽然过去的有关报告也提到要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但像此次白皮书这样正式并用大篇幅来阐述尊重多样性的教育还是第一次。白皮书提出的多项建议都提到要为顺利实施尊重多样性的教育提供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保证。比如,在制度上要求各地政府应保证所有学校都能充分理解尊重多样性教育的意义,并支持和奖励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尊重多样性教育的学校。同时建议各学校利用当地环境进行尊重多样性的教育,在各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建立积极而广泛的联系,让学生不只在校内可以接受教育,在他们所生活的社区也能接受积极的尊重多样性的教育。

第三,在教育评价方面,把公民教育纳入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的考试内容中。1998年发表的《科瑞克报告》虽然也强调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把公民教育作为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的考试内容。很多学校为了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公民教育。2007年发表的白皮书明确提出应把公民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中尊重多样性的教育作为考试内容,以督促各学校更好地开展公民教育。白皮书还要求资格和课程局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尊重多样性的教育内容纳入课程与考核标准。除了增加考试这一评价方法外,此次公民教育改革仍保留了《科瑞克报告》中阐述的公民教育的评价原则及方法,例如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提供参加社区活动的图片资料,制作学生档案袋等。

法国公民教育

一、法国公民教育发展

⑴法国的公民教育,法国。1881年的《费里法案》就规定实施十年的义务教育,废除宗教课,开始公民道德教育课,开创了公民教育之先河。最早开设了“公民训导课”为内容的公民教育,让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常识和社会公德及一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有初步认识的同时,并通过具体事例让儿童熟悉与之相关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为当时正值普法战争失败,所以公民教育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随着民主运动的开展,公民的权利得到重视,开始在中学设公民道德教育课,后更名为“公民生活实践启蒙”。20世纪40年代,为了反法西斯,拯救法国,中小学普遍设立“公民爱国教育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实行教育改革,仍然重视公民义务教育,强调培养对国家承担公民义务的人。20世纪60年代,法国政府实行新的教育改革,突出了公民的民主权利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以民主权利与公民义务责任相结合的教育,并强调学校公民教育的“中心性”,即不受政治派别与宗教派别的控制,课程为公民道德教育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教育界开始审视以往的公民教育,重申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以“人权”为核心,遵循《1789年的公民人权宣言》和《1948年的普通人权宣言》,突出公民权利,提出从小就对青少年开始有关民主权利的公民启蒙教育,同时强调人格教育,以培养青少年的法国人精神。1

二、法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教育方法

一、基本内容

在法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侧重,课程名称也不尽相同。在小学和初中为公民教育,在高中则称“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

(一)小学公民教育。

法国的公民教育实际上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己开始,主要是使儿童接受集体的观念。儿童在进入幼儿学校时,经常是家庭关注的中心。而在幼儿学校,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儿童应当学会与其他儿童相处,学会理解成人的行为。儿童要在新的有约束的环境中体会其行动的自由,构建与同伴和成人的新关系。儿童还会体会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快乐。班级生活还有利于发展语言交流的能力。

从小学起正式设置“学习共处”的道德教育课,要求儿童从其同伴那里认识其行为,认识到集体生活的约束是他们自由的保障,惩罚不是成人的裁决而是规则的实施。他们要学习拒绝暴力、把握冲突、讨论遇到的问题。 但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公民教育”课还为时尚旱,只是在语文课中渗透一些基本概念:适应集体的规则、与同伴和成人对话、倾听他人讲话、合作。教师也要引导儿童自治和启发创造能力。

“公民教育”课自小学三年级正式设置。其基本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个性特点和独立性逐渐形成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班级与学校生活。公民教育课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提出的具体问题,意识到个人自由、社会生活的约束和价值分享的相互关系。

(一)初中公民教育。

进入初中,公民教育的层次也更进一步,它以人的基本权利为核心目标,着眼于人与公民的培养。

其基本目标为:人与公民权利教育;个人与集体责任教育;判断力教育。

1985年课程大纲规定的公民教育曾围绕地方行政机构、国家行政机构和国际机构展开,而新的课程要求以人与公民的基本概念为主线,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逐步深入。初中一年级要理解人的权利与义务,二年级和三年级学习习近平等、团结、自由、安全和公正等构成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四年级主要是认识法国公民身份的范畴。

在讲到人的权利与义务时课程大纲将权利与义务分别列出并加以对照,使学生清楚区分两者的不同与关联。比如,我们不仅有尊重自己的权利,同时还有尊重他人的义务;不仅要防备自己身体与道德不受侵犯,同时对他人也不使用暴力;我们有自由表达的权利,还有倾听他人的义务等等。

初中二年级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为平等、团结、安全等概念,三年级为自由、权利和公正。

在认识交通安全时,要求学生不仅看到事故的直接损失,如残疾、死亡和车辆损坏,还要关心救护、医疗、赔偿、道路修复、司法审理等社会成本。

初中四年级为义务教育的终止年,因此公民教育课程也安排了公民身份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

1、公民、共和国、民主:公民身份、共和国的价值、原则和标志;

2、共和国权力机构:第五共和国的机构、国家和地方行政机构、法国和欧洲机构、选举;

3、政治与社会的公民身份:活动者、社会生活中的公民;

4、民主辩论:公众舆论与媒体、问题中的国家、民主中的科技伦理、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5、国防与和平:国防、集体安全与和平、团结与国际合作。(三)高中的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

公民培养是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之一,而高中学生邻近和达到法定公民年龄,因此高中的公民教育尤显重要。高中的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课程其实是通过对公民身份概念的深入分析,而对现实世界,重新学习其原则、形态与实践。高中一年级着重学习“以公民身份在社会中生活”,高中二年级着重学习“制度与公民身份的实践”,高中三年级着重学习“当代世界变革中的公民身份”。

1、高中一年级:“以公民身份在社会中生活”

高中一年级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课的目标是从社会生活出发,重新认识初中学习过的公民身份的概念。主要学习内容是4个主题和7个定义。

4个主题为:公民身份与礼仪;公民身份与社会融合;公民身份与工作;公民身份与家庭关系的变革。

7个定义为:礼仪;社会融合;国籍;权利;人与公民权利;公民与政治权利;社会与经济权利

2、高中二年级:“制度与公民身份的实践”

高中二年级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课主要是对理解权利、政治制政治参与和实践公民身份的思考,理解权利、政治制度和自由。主要学习内容也是4个主题和7个定义。

4个主题为:公民身份的练习与政治权力的代表制和法制;公民身份的练习与政治参与形式和集体行为;公民身份的练习与共和国和地方主义;公民身份的练习与公民权利。

7个定义为:权力;代表制;法制;法制国家;共和国;民主;国防。

3、高中三年级:“当代世界变革中的公民身份”

高中三年级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课要在前两年学习的基础上,认识民主国家与社会中的权利、公正、自由和平等正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变革、公正与平等的新诉求、欧盟的构建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主要学习内容是4个主题和8个定义。

4个主题为:公民身份与科学技术的变革;公民身份与公正与平等的新诉求;公民身份与欧盟的构建;公民身份与世界化的形式。

8个定义为:自由;平等;主权;公正;普遍利益;安全;责任;伦理。

二、教学方法

哈贝马斯说,“公民既不是炫耀其权利的人,也不是顺从于合法权力的人,而是参与反观社会过程的意识主体。”因而学校的公民教育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而培养能够以批判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自由与自主公民的一种学习过程。法国教育部关于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的课程大纲规定,“学生可以依据其知识行使其公民资格,但这一知识是由学生在个人与集体的探寻中获得的。”

自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公民教育课中,每周要平均利用1课时在不同学科课程中解释有关公民教育的问题,用半课时进行专题讨论。在公民教育中,学生要学习做本市镇公民,学习做法国公民。

1、学习做本市镇公民。学生开始熟悉本市镇的民主制度,参观市镇政府,认识当选者(市镇长、市镇议会)在学校事务和改善居民生活等方而的作用。

2、学习做法国公民。初步认识共和国总统、政府和议会的职能,民主生活的不同形式:投票、选举的责任、公共生活中的承诺。

在小学,公民教育并不独立进行,而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融合在法语、历史和地理、科学常识等基础课程之中。

公民教育课在初中仍不是一个独立设置的学科,而是与历史与地理共同设置,每周为3课时。公民教育课主要由历史与地理课教师承担。但整个教学组其他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都有责任,其他学科也应参与公民教育。

高中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课具有与初中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之外更重视辩论。

在辩论中,学生是主角,处于责任态势之中。首先,学生根据课程进展情况选择辩论题日。然后,进行辩论的组织,划分若干工作组,可能涉及新闻资料、历史文献、法律文献、网上或多媒体资料、调查或访谈、走访专家、整理资料等。之后,举行辩论会,要选举主持人,由报告人列举证据,开展正反方的辩论。教师负责监督辩论规则的执行情况,适当参与并作总结。最后,辩论的情况可以形成书面材料,在班级壁报或其他方式展示。

辩论的意义在于遵守规则,以理性论据形成共识,从而构成公民身份的实践学习。

时事讨论也是高中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课的重要方法。地方的、全国的和国际的某个事件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时事讨论的内容。对时事辩论的某个事件或一组事件的选择,通常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是有助于阐发公民教育的范畴。时事事件一旦选定,就要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将其置于历史背景之中分析,对不同观点进行梳理,求得一定的共识,从而实现公民教育的日的。

对于学生在高中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课上的评估,主要看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如在资料的准备、辩论的内容、撰写的文章等方而的情况。

评价的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书面、口头、视听、数字化、多媒体„„)产品质量;辩论中的态度;知识掌握。

总之,法国学校公民教育比较重视教学方法,强调这一教育首先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行为实践的学习。

美国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在美国历史上一直受到重视,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有所发展。美国公民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符合美国式宪政民主政治(Constitutional Democracy)需要的有能力、负责任的社会和政治参与者,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教育。目前,美国公民教育或公民学(Civics)科目有全国通用的参考标准,贯穿幼儿园到高中十二年级学校教育。

1.美国公民教育缘起与发展

美国在建国之初就意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和第三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都曾强调过对公民进行教育的重要性。② 进入19世纪以来,公民教育课程在公立学校中逐渐开设。为适应大量移民进入美国的需要,当时的公民教育主要向学生灌输美国民主信念、美国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等知识,帮助新移民尽快适应和参与美国政治生活。

19世纪末期,不少美国教育人士认为以政治为内容的公民教育失之褊狭,不足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1916年,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ociation)提交报告,主张公民教育应有更广泛的内容,提出建立“社会科目”(Social Studies)。该报告影响深远,不少学校逐步采用了这种学科设置。1921年,全美社会科目发展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成立,更加丰富了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研究认为,1916年全美教育协会报告是美国现代公民教育形成的标志。

此后,公民教育在美国一直受到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影响,美国教育界把注意力转向了国防和自然科学教育,一度忽视了公民教育。20世纪60~70年代,很多青年染上了毒品,无视社会规则和公德,行为表现堕落等。这些反叛行为使美国民间和政府再次重视起公民教育。1965年,美国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③成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民主政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公民参加投票人数下降,青少年远离政治,普通公民对政治心怀冷漠。这些情况,促使美国新任政府不断提出改进国家公民教育现状的教育改革方案,并逐步把公民教育写进了法律。1985年,为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民主教育法》(Education for Democracy Act)在里根政府时期获准通过。政府据此委托“公民教育中心”开发推广《我们人民:公民与宪法》(We the People„„The Citizen and Constitution)④ 系列课程。1991年,“公民教育中心”发布《公民教育纲要》(CIVITAS.A Frame-work for Civic Education)。1994年,克林顿政府颁布的《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明确提出制订全国性中小学公民教育标准,并列出具体公民教育目标。同年,“公民教育中心”在美联邦教育部等资助下制定发布了《公民学与政府全国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2001年布什政府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再次把公民教育作为一项单独条款写进法律。至此,美国公民教育在两党派各级政府和民间教育机构的支持下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美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2.美国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培养符合美国宪政民主政治所需的有能力、负责任的公民,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在先后发布的《公民教育纲要》和《公民学与政府全国标准》中提出了三方面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围绕五大问题根据认知规律,分别设定了幼儿园到4年级(K~4)、5~8年级、9~12年级,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标准要求。 (1)公民知识(Civic Knowledge)

以K~4年级公民教育标准要求为例,《公民学与政府全国标准》设定了五个方面的公民知识内容:①什么是政府?政府应做什么?②美国宪政民主制度基本价值和原则是什么?③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政府是如何体现美国宪政民主制度目的、价值和原则的?④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及世界事务的关系是怎样的?⑤在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中,公民都有哪些作用?

5~8年级和9~12年级阶段公民知识标准要求是K~4年级知识内容的深化、扩展和延伸,主题仍然集中在对于宪政民主制度的了解和理解上,并着重介绍了政府的权威和责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2)公民技能(Civic Skills) 《公民学与政府全国标准》提出要训练包括智力技能和参与技能两种公民能力。智力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包括:辨认能力(Identify),描述能力(Describe),解释能力(Explain),评判能力(uate a Position),坚持立场能力(Take a Position)、为自己立场辩护能力(Defend a Dosition)。参与技能(Participatory Skills)包括:与人合作影响别人的能力(To Influence by Working with Others),清晰表达观点能力(Clearly Articulating Interests),协商与让步能力(Negotiating,Compromising)和冲突处置能力(Managing Conflicts)等。

(3)公民道德品性(Civic Values)

《公民学与政府全国标准》论及的公民道德品性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两大方面:①明辨个人责任。做到举止文明,有道德责任感和同情心;有自律精神,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有批判精神,坚持不懈,富于谈判和妥协的精神;懂得利用好受教育机会,支持家庭。②有公民责任感。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容忍多元文化;懂得尊重个人财产和人性尊严,遵守公德;要留心社区需要,关注当选领导人工作情况;要与所在学校和政府中代表联系,投票,纳税,做陪审员,服役等。

3.美国实施公民教育的方法

(1)正面引导

美国公民教育学界认为,因中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他们缺乏判断力,那种模棱两可、貌似中立的做法,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因此不能全盘否定直接传授正确道德观念的作用,必要时要定性讲授,发挥先入为主的德育功能。

(2)启发诱导

美国公民学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启发诱导,避免使正面教育变成强迫灌输和死记硬背概念,要采取谈话法,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开展讨论等形式的教学。

(3)现场教学

美国公民教育特别注重结合事例进行现场教学,重应用和实际效果。如到法庭旁听案例审判活动并讨论,再让学生以法官身份下判决;或者自制法规,让学生根据校园情况编写学校治安法规,或对当前社会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等;还可以评断法规,通过分析讨论,寻找法规漏洞,进行增补删除。

日本公民教育

日本的现代化过程被分成两个时期: 一个是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 日本人称之为“近代”; 另一个在二战后至今,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对应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公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学校中的公民教育也就自然不同。本文主要阐述第二个阶段的公民教育, 以揭示日本战后社会发展与公民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公民教育的历史

在中国,“公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来语, 它是近代随着西学的传入而出现的新概念。但是, 在日本古代却有“公民”的提法, 它指古代中央集权国家中, 受天皇直接统治、归属朝廷的庶民。通过大化改新, 朝廷将豪族的部分私有土地、属民收归于己,这些土地、民众就被分别称为公地、公民(おおみたから)。但是,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ころみん) 则是二战后所谓民主化改造时期才出现的, 指作为国家成员、拥有一定权利义务的个人。明治维新至战败期间大多使用“国民”一词, 它更类似封建时代的“臣民”。因为在国家主义控制下,“国民”没有任何独立的权利和人格。由于近现代日本的“公民”是自上而下培养出来的, 日本政府一直非常强调公民教育,在学校推行各种形式的公民教育。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

日本的学校教育在封建时代后期就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识字率在亚洲各国中位列前茅, 因为没有科举制的“指挥棒”, 实学风气十分盛行, 自由讲学也得到官方鼓励, 各种新思想, 如西方的蛮学、兰学以及后来的洋学都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学校(当时是藩校和寺小屋) 教育除了讲授儒学的经、礼、诗、艺之外, 更多的就是数学、蕃语(以荷兰语为主的欧洲国家的语言)、机械等知识。

明治维新后, 新政府推出了“文明开化、兴产殖业、富国强兵”的新政, 为此学校教育也开始与产业需要相结合, 以培养适合工业生产、有技能的劳动者。学校教育中渗透了实用、工具意识, 对学生的人格和公民观念培养鲜有关注。明治末年, 为了防止自由民权运动、抵制民主意识的渗透, 政府开始强化意识形态控制。1890 年颁布了《教育敕语》, 不仅重申了儒学伦理(如忠孝的观念) , 而且发展为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思想(如忠君爱国)。

日本没有经过民间的市民社会、城市自治等社会的剧烈变动和发展, 自上而下式的改良导致了日本社会“公民”的难产。但是, 在推进资本主义体制的过程中, 与“公民”相关的意识逐渐显露出来。日本政府力图通过官方的形式培养符合日本国情、具有爱国心的“公民”, 学校中的公民教育应运而生。日本最早是在1931 年11 月开始在旧制初中设置公民课。所标榜的宗旨是“获得利于国民政治、经济生活的知识和德性, 特别是要养成守法精神和共存共荣的品格, 为公共利益做贡献, 培养具有良好习惯、善良意愿和自治意识的特性”。经过1937 年3月修正后, 突出了国家主义思想, 提出公民教育是要培养“日本臣民应有的信念”。

战后, 在以美国为首的占领军指导下, 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 废除了《教育敕语》, 开除了持有强烈军国主义思想的教师公职, 停止讲授宣扬国家主义的日本历史、日本地理、修身等课程。以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为主导思想, 对教育指导观念、教育目标, 乃至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等都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战后日本的学校教育逐渐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接近, 确立了学校教育的四个功能: (1) 传授基本技能, 包括读写、计算等; (2) 学习知识, 如各门具体学科的常识; (3) 培养青年学生的价值观, 促成受教育者形成个人的成就感、爱国心、贡献社会和热爱学习的态度及人格; (4) 掌握社会化和集团生活的智慧, 学会与他人相处的礼节, 适应集团生活等。公民教育是与(3)、(4) 相结合的思想意识培养,并作为重要内容受到高度重视。

在日本,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即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 但95% 的日本人都接受了高中以上教育。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小学期间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现在“社会科”中。1948 年文部省发布了《小学社会科学习指导纲要补充说明》, 指出, 社会科的目标“一言以蔽之, 就是发展出极其恰当的公民品质”,“必须习得作为民主社会中的有为公民而应当具备的必要特性”。具体内容是: (1) 能够正确适应自己所居住着的世界;(2) 能够在这样的世界中, 结成身心愉快的人际关系; (3) 努力促进自己所属的共同体获得进步发展。在学校阶段,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环境和生活于其中的社会, 在人格、个性上获得充分发展, 即注重学生作为未来公民的健全品性, 这可以说是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

1951 年修订后的学习指导纲要更加强调作为公民素质所应具备的理解力(知识)、态度和技能,提出, 要充分创造机会使学生学会自主地解决集团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掌握公民所应具备的行为技能和态度。这里, 作为公民应具备的执事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公民的自主性、自我负责的理性行为方式等, 受到了重视和强调。

1968 年第四次修订后的学习指导纲要, 又进一步地对公民教育的具体目标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定, 提出要“认真地行使社会生活中被个人认可的权利, 相互尊重, 并且知道作为具体的地域社会和国家一员有哪些义务和责任, 在充分理解这些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 采取适应行动”。这一修订与当时世界风起云涌的各种社会思潮有关。在社会变迁中, 如何保证公民间的统

一、保证公民与国家的相互关联, 都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首先培养未来公民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关系, 因为始终不忘履行自身义务与责任的公民才是国家的希望。

1969 年中学的社会科由原来的政治、经济、社会三门课合并为一门公民课, 这表明公民教育本身受到高度重视, 公民的综合素质要在学校中通过各种方式得到健全发展。公民课的宗旨包括: (1) 具备成为符合民主主义原则的国民的自觉意识; (2) 持有成为自己所处地域社会及国家的未来建设者而努力的态度; (3) 为达上述目的而培养出关心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的丰富修养; (4)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而自主行动的能力。1989 年公布的高中学习指导纲要中, 取消了以前的社会科, 代之以地历科和公民科。公民科的目标是“培养作为公民的资质”。具体地说, 是“作为国家、社会的构成者, 由对社会的广泛而深刻的理解和健全的批评力, 提高政治教养, 同时努力参与有益身心的社会生活, 深化作为爱好真理、和平的人而存在的意识, 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个性, 并形成自己的人格。在这些基础上, 伸展自己的个性, 为文化和社会福利的改进而做出贡献, 与他人协作,主动参加到推进和平、民主社会生活的努力中”。在高中阶段, 公民教育开始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对社会的有批评力的接受态度, 这将保证未来公民能够具有合乎现代民主政治的行为方式, 同时又不失保有与他人合作、对他人尊重的意识。

二、公民教育的内容

一般地说, 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合格公民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有参与政治的热情, 并能与其他公民和社会组织合作, 因此, 换句话说, 合格公民同时就是“好公民”(virtuou s cit izen)。好公民不是先天生而具有的, 而是通过教育、熏陶、模仿而习得的, 其中学校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学校进行怎样的教育, 未来就会有怎样的公民。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就能促成其能动地参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实践。因此, 公民教育所追求的是再生产出能够持有为维持、建设国家、社会而做贡献的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新一代人。

但具体的公民教育内容因时代和国家的不同而有不同。事实上, 公民的行为不仅影响到国家的__未来, 而且实际地左右着国家的现实。每个社会成员所采取的日常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 或者可以说, 国家、社会的状态,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公民具有怎样的素质并以怎样的方式实现他们的社会作用。

二战后不久, 文部省发布了《中等学校、青年学校公民教师用书》, 提出公民教育意在“培养作为共同生活中良好成员必需的性格以及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强调要理解个人自由和平等的真正含义, 自主参加共同生活, 并不惜献身和贡献的态度。好公民不是见闻来的, 而是在参与、感受中成长的, 因此, 首先教育者, 即各级教师要有现代民主观念, 要向学生示范好公民的言行和观念, 所以, 培训好公民的教师是培养好公民的学生的前提。日本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并做了切实工作, 因此, 在今天, 日本社会最民主、最具有现代气息的领域是各级学校。

在日本, 战前、战后的公民教育目的确实有了很大变化, 但有一点仍然被坚持下来, 即强调建设国家、社会, 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内容始终受到肯定。这与日本主张集团主义价值观有关。好公民不同于“好人”。好公民是在对国家、社会的态度上、在参与政治活动、维护自身权益上体现出来的。好公民首先是成熟的社会人。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多重的, 包含了诸多要素, 它不仅要满足公民社会化的需要, 而且还要与社会发展合拍。当今, 日本学校公民教育所设置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道德教育: 理解各种社会关系, 感受不同的规范、文化, 认知社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接受为社会公众所认可的行为准则, 并以此约束自己。政治教育: 理解既存的政治体制、议会制度和宪法, 了解国家的性质, 获得关于政治团体、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确认和平的价值观和政治参与的态度。

经济教育: 理解经济制度、经济过程和市场原理, 懂得有关储蓄、资源开发和利用、消费等的价值观和相应技巧。

法规教育: 理解法令、权利与义务、人权、法治、裁决制度、契约关系等法律关系和规定,习得守法、尊重人权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 理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形势以及异民族间的文化, 培养国际友好、合作的态度。

今天,“公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身份和角色, 因此, 公民应有怎样的素质就成为更现实的问题。干斯特纳(V an Gun steren) 提出公民素质的三个积极要求: (1) 必须能与他人对话。在一定限制下, 他准备与其他公民争论、探讨、倾听, 并在对话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 (2) 必须能而且愿意成为某一有历史相关性的共同体的成员, 接受它的过去和未来, 像其他成员一样思考和行动, 并接受它的生活样式和组织结构; (3) 为了避免不将自己或自己的自主判断出卖给屈从, 应该持有合理的、安全的方式以维持他的持续的独立性。他必须拥有财产、有获得收入的手段, 如工作、社会保障或国家福利等。公民一出生就有了相应的公民身份, 它是自然而然地具有的。但是, 公民素质却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教育。成熟的公民并非天生的, 而是后天塑造出来的。公民的行为和角色要求一系列技巧, 这些技巧是可以通过驯化和演练而习得的。尽管个体在先天潜能方面确实存在差别, 但是, 不断履行公民角色的实践将会在许多方面得到锤炼, 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极大展示, 并迅速地成熟起来。日本学校中的公民教育在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作为公民的良好、积极素质。

三、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日本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既有独到、成功之处, 也存在许多不足, 这些不足至今也未得到根本改善, 它制约了学校教育的效能, 影响了健全公民意识的真正形成。

11 学校教育与社会结构的脱节。日本公民教育只在学校中进行, 它对实际政治生活和社会心理并未产生影响, 甚至毫无触及, 二者的严重脱节使得走上社会的学生怀疑所受的学校教育, 并出现“政治疏离”的倾向。

战后日本的学校教育以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民主主义为核心, 这是战后民主化改造所确立起的教育理念, 它受到了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奉行, 多数日本学校的教师都持有左翼或同情左翼的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 可以说日本学校是理想的和民主的。然而, 日本的成人社会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 保守色彩很重, 传统的观念残留很深。顽固地坚持集团主义、门阀主义、裙带关系和集团差别主义, 实际的日本政治、社会、文化则包含了许多传统的、等级的、非民主的特征。这样, 在日本, 学校的理念与社会通行的行为方式是脱节、断裂的, 出现了双重道德。也可以说, 日本人少年时代和成人时代处于一种连续性的分裂状态。一届届毕业的学生走上社会, 并不是带来了新风, 促成了社会风气的改变, 相反却使原本有良好潜质的学生公民不得不屈从于现实, 放弃公民信念, 做循规蹈矩、缺乏现代公民意识, 但又能融入现实社会的人。

不过, 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以后,“新人类”出现了, 他们不再像他们的父辈或兄长那样, 默默地忍耐,“社员教育”在他们身上开始不起作用。他们脱离会社, 不成为正式员工, 而只做小时工、派遣工、计件工, 干活取酬, 以不受制于任何会社。他们明确区分开工作与生活、他人与自己, 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不再只是信念, 正在成为他们实际的生活方式。但是, 这些“新人类”贯彻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 却又忽视了关心公益、参与政治的合作意识, 尚不能成为“称职的”公民。由他们担当的日本未来将会怎样, 前景不容乐观,这也是令许多日本人感到不安之所在。

21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日本国社会组织的特点是, 社会的出现不是内发式的, 它完全是国家的创造物。先有国家, 后有社会; 国家在上, 社会在下。国家通过权力组建了社会, 国家的政治结构制约了社会的结构。但是, 很多迹象表明, 由国家扶植起的社会, 其对公民的影响因为各种社会组织缺乏传统思想依据和民众生活方式的积淀, 很难更深刻地穿透民族既定的传统国家主义观念。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在西方出现了社群主义思潮, 居民间的团结、社区活动、公民运动等得到极大发展, 社会作为独立力量发挥了制约、抗衡国家政治及决策等作用。事实上, 进入国家部门、参与国家事物管理的只是公民中的极少部分人(如各级公务员、党派人士等) , 绝大多数普通公民是在社会中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意愿、倾向和态度的。战后民主主义的深入, 导致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面革新, 其动力正来自于不断发展的公民社会。在日本, 民间组织、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非常不发达, 公民的活动范围很有限, 实际参与机会非常少。公民的生长空间受到限制, 学校教育除了书本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模仿训练之外, 学生们的实践场所未能充分提供。公民教育中的重知轻行现象, 正是公民社会发育不全、公民组织不成熟的必然结果。 31 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公民教育常常是由国家有组织地进行的, 在教育指导思想上, 究竟是坚持民族主义还是立足民主主义, 将导致在实际教育中方式、结果上的根本差别。当然, 无论民族主义还是民主主义, 都是18 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民族主义强调本国、本民族及其文化传统, 主张价值一元论, 重视超越个人的整体价值, 提倡高度的权力集中。民族主义的主体是国家、民族。与此相对, 民主主义倡导积极地承认个人的尊严, 视社会成员为拥有独立权利的市民, 尊重他们各自的自由自主的活动, 尊重价值多元性和思想多样性。民主主义的主体是个体的市民。在多数国家, 公民教育的内容都会同时包含不同程度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方面, 但在特殊情况下, 可能出现极端强调民族主义的倾向, 如纳粹德国和战前的日本。怎样处理好民主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关系?这是回答今日公民教育问题的重要前提。公民都是在特定的国家中生存的, 国家主义的价值不可忽视, 但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为了实现和平、民主的理想目标, 必须谨防出现以国家名义发动的战争或压制人权、自由的国家主义。因此, 倡导普遍性的民主主义价值应受到高度重视。

有学者指出, 在今日日本的社会思潮中, 出现了不同于欧美国家的三种新的趋势: (1) 消费主义,或者说追求幸福的生活方式; (2) 新兴宗教; (3)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当日本人思考政治时, 他们极少关注具体问题, 如劳动纠纷、妇女权利、环境问题等, 更多强调的是对日本统一或日本潜在的民族利益的普遍关心。爱国情感为一个日本公民获得民族归属的感情提供了正当化理由, 也使他们有了“参与感”, 同时又不必投入过多时间、精力针对某些具体事务采取行动。但是, 这些新思潮对公民教育来说是一种离心力量, 它促使公民偏离现实的社会利益, 甚至背离民主政治的轨道。

韩国公民教育

背景: 1945年,韩国教育委员会按照“弘益人间”的理念将培育爱国精神的国民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爱国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1954年,韩国开始在中小学中恢复道德课,民族精神同样是强调的重点。

1948年12月韩国颁布的【教育法】中,将“社会科”的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道义、责任感、国民意识及合作精神;教育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与现状,培养民族精神、独立自主精神与国际合作精神。”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1968年,韩国颁布了【国民教育宪章】,其宗旨是“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品德、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取得参加建设国家及促进全人类繁荣活动的公民资格”。该宪章规定了教育的7个具体目标:促进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传播和发扬民族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培养最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及理性生活能力;培养对自由的热爱和对国家及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增强审美观念和艺术鉴赏能力,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勤劳和奉献精神,成为力能胜任的生产者和文明的消费者。

1973年,韩国进行了第三次课程改革,其着眼点是“培养主体的韩国人”,推广体现【国民教育宪章】的理念,加强国民精神教育和国防安全保卫教育。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成功举办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和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国际赛事,这在精神观念上也提升了韩国的民族精神。韩国把教育改革作为“四大国政指标”之一。“国政”的教育改革是以“全人教育”和“国民精神教育”两个理念,科学技术教育和终身教育两大原则为出发点的。1944年,韩国废除了【国民教育宪章】的特殊地位,对道德课进行了改革,民族精神教育仍然是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弘扬和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是韩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韩国,民族精神也称国民精神,民族精神教育是韩国公民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后的韩国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始终都有明确的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为尽快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在教育上将“民主主义”和“弘益人间”确立为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韩国现行的【教育法】中,民族精神仍然是强调的重点。 ◇完善道德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强化民族精神教育

――明确规定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1968年颁布的【国民教育宪章】中,强调珍视和继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服从于和服务于民族复兴大业的;强调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在强调特定意识形态重要性的同时,突出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统一的基础。 ――在国民伦理教育课程中向学生系统讲授有关民族精神的内容。国民伦理教育课程承担着完成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任务,在韩国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和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在国民伦理教育课程中都占很大的比重。该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身体的特点,建立了一整套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国民伦理教育体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国民精神教育内容。从中小学道德课教材的内容结构来看,它主要包括“价值与道德”“家庭、邻里、学校生活与道德”“现代社会与道德”以及“民族统一与北韩”四个部分。到大学阶段,国民伦理教育更为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政策性。

――在全部课程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是通过全部课程来实施的,包括社会学科、国语、国文、文学等课程,同时,在数学、自然、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实验和劳动技能等课程中,也要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 此外,课外活动也受到政府的控制,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对道德成绩的评判主要通过学生道德判断方面的考试,而非以道德行为来衡量。在选拔高中生和青少年学生时,道德课成绩优先考虑,如果两个学生其他各门学术课成绩相同,将以道德课成绩高低判定名次。

儒家思想是韩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讲究为人之德,注重人身修为

背景:儒家的传统道德从古代三国时起就成为韩国“太学”的道德教育的依本,尽管经历时代变化,儒家伦理至今仍是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主体脉系。

承袭了儒家“重礼”的优秀传统

在礼仪教育方面,韩国学校开设的课程包括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国家生活多方面的礼仪内容。学生从上学之初就开始接受礼仪教育,一般是从最基本的生活礼节习惯开始,如在家、在校怎样表敬守礼,参加社会活动该持有何种礼仪等,一直到社会生活中的各项礼节习惯。这些礼仪习惯往往在经过长期的教化后,能够很自然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实践中得到巩固和体现。

☆古代韩国学校曾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道德伦理纲常,作为个人修为和安国立命的目标。 ☆今天,韩国学校的国民精神教育承袭和发扬了注重道德精神历练、强调培养道德人格和精神品质的传统,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韩国学校道德课程把培育现代有道德公民的目标,渗透和结合到学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内,制定了层级分明、循序渐进的现代道德课程教育教学体系,采用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道德教化,使学生们接受浓厚的道德熏陶和国民精神感染。 ---韩国民族精神的教育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很深。

儒家思想实质上是一种伦理治国的思想,重视道德教育是突破的特点,这一点是韩国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儒家思想强烈地影响着韩国的政治、法律及社会制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塑造了独特的大汉民族的性格,构建起家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儒家思想成为维系韩国社会发展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崭新民族精神气质的力量。韩国人把这种体现韩民族精神的儒家思想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学校德育的主体框架,通过德育,是儒家思想发作用于韩国文化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又强烈民族意识的韩国人。 ---儒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理念是韩国民族精神的基石。在韩国德育中,儒家纲常伦理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是安身立命的最高准则,也是藉以走向世界,塑造大韩民族气质的最重要的内容。在韩国教育宪章中列举应使韩国人获得的精神中,第一,弘益人间;第二,民族自尊。这个自尊,就是儒家伦理铺垫出来并成为维系家族共同体政制的基本内核。 ---儒家伦理决定了德育的基本内容。目前,韩国学校德育已成为一种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突出培养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体系。韩国著名儒学家琴章泰先生认为,在民族思想领域中,儒教从开始知道今天一直作为一个轴心在起作用。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学校德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生活习俗是反映个体精神面貌的标志,也是国民精神教育从社会个体抓起的基本突破口。 韩国教育界普遍认为,要培育文明、健康、积极、进取、有创造力和道德心的现代国民,必须重视社会个体的生活习俗教育。

因此,韩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个人生活习俗教育,努力将社会生活中移风易俗的精神及做法延伸到学校教育中来,从寻找校园文化和社会风俗的结合点上来调节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为塑造儒雅温文的礼风、培育文明国民奠基。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礼仪教育和节俭奉献教育。

在节俭奉献教育方面,韩国人崇尚勤俭节约,讲求利用,提倡利己利他双向并举,要求在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奉献他人。不少学校都设有“Anabada”组织,号召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进产“节约、分享、交换(使用)和再利用”。该组织还定期举行活动,参与者会把自己不用的旧物低价卖出,购买别人的旧商品,交换过程中所有钱物节余都捐献给社会福利部门

主要特色

★依托强势的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

韩国现代化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韩国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以开始,韩国为传承儒教,就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要求学生学习孔子、孟子、荀子等中国古代著名儒学思想家的理论,接受“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诚敬修养”以及“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儒家思想的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韩国政府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多次对教育科目进行过调整和改革,不断结合着国情要求调整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提高道德教育的力度和分量。按照国家政府的要求,韩国学校也把培养韩国学生的国民意识、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性确立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把道德精神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要务,把道德养成视为学生教育的中心。

民族精神教育法与途径灵活多样

---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年龄较小的学生采取将各种英雄故事、爱国故事,开展各种具体生动的融爱国爱民族于内的活动,利用卡通片、通俗画册等为孩子们所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育;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像中学生和高等学校的学生,经常开展一些健康的集体活动,譬如读书活动、以爱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培养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民族精神教育的软环境。在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中,突出弘扬韩国传统文化,注重培育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韩国的学校中,到处悬挂着历史人物的画像,将传统的名言作为学校的校训,或者用韩国历史上的名人来命名学校的建筑物。中小学每年都要作词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纪念馆、博物馆。通过这些活动使青少年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巨大魅力。韩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充分发挥本民族能歌善舞的特点,在重大的节假日举行各种歌会,通过咏唱传统歌曲向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英雄激励。为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学校除系统讲授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外,在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都矗立着抗日英雄的雕像供人景仰,他们的事迹被写成文学作品、搬上银幕,大张旗鼓地宣传历史上爱国主义英雄的事迹。还经常组织学生访问历史名流的故居旧址,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提倡青少年使用和消费国货。在现代的韩国社会生活中,“身土不二”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充分利用重大事件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选配优秀教师担任国民精神教育课程

为提高国民精神教育的质量,韩国还对小学道德课的人教资格做出了新的规定。1982年以前,教育、哲学、宗教专业的学生都可担任中学道德课教师。自1979年韩国在国立大学建立国民伦理系后,从1982年起,韩国教育部规定只有国民伦理系的毕业生方有资格讲授道德课。由于韩国的小学教师要教一个班的所有课程,因此道德课不可能有专门的教师担任,不过,初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必须获得2张国民伦理课的证书,3张道德教育的证书才可教授小学道德课。

立体的民族精神教育网络

---韩国家庭很重视孩子的民族精神教育。在韩国家庭,父母十分注意向孩子灌输为国尽忠思想。

---韩国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学习、家庭教育相配合。例如,韩国人购买汽车一般买国产品牌而不买外国汽车,在首尔的大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中,多是国产的“现代”“双龙”“大宇”等品牌,而外国汽车少得凤毛麟角。 由于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与途径把民族精神教育真正纳入了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韩国青少年在爱国爱民族思想的有力熏陶下,绝大多数青少年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韩国青少年表现出关心国家政治及反映的强烈程度是世界上少有的

弘益人间:是韩国开国神话中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令天下苍生共同受益的意思。

韩国教育

韩国不仅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而且在教育的作用方面,表现出强政治化倾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化放在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其所担负的培育韩国公民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主义的建国理念,东方传统和现代西方价值结合的道德规范以及代表“新韩国人形象”的国民精神的任务。

一、背景

二战后韩国的社会背景有这样一些基本事实:一是进一步从军事,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全面接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二是韩国在战后的建设和发展,依靠了一个颇具强控制力的权威政府主导;三是东方传统的儒学文化始终对韩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基本事实,战后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特点

1993年金泳三就任民选总统时提出“要重新找到我们社会应有的权威,我们的自由应当是为集体的自由,正如白凡先生所说,不是在公园里折花的自由,而是栽花的自由,要重新树立被践踏的道德,就此而言,今天的教育应当同为未来而做准备的科学技术教育一起成为培养真正的人,民主的市民的人间教育,这就是新教育。”

可见,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制度,始终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应促其实现的课题,不能回避。”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们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施以影响的教育活动,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阶级性。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一定阶级或社会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从60年代起,韩国现代化的加速进行,不惜损害传统的价值观念。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国民教育宪章》的颁布,重新确定了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教育法第一节的第一条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取得参加建设民主国家和促进全人类繁荣活动的公民资格。”

韩国政府因此把德,体,智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三大指标,强调德育第一,并且认为:民族的德育表现为自主性,公益性,协同性,勤勉性,奉献性,效率性。其具体内容是:自主性指民族自立精神,重塑民族之魂,弘扬民族传统;公益性指尊重政体利益和秩序;协同性指互助合作精神和团结互爱精神;勤勉性指正直和诚实的劳动态度;奉献性指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效率性指合理,主动的创造。

1993年,金泳三在就职演说中提出:“要重振搞乱了的国家纲纪;要重新树立被践踏的道德。”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意从本国实际出发,讲求实用性和民族性,尤其注重振奋民族精神,使教育的效果直接在国民的精神风貌和国家的经济起飞中显示出来。这种特性被一些学者概括为“有国籍的教育”。韩国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帮助学生们在新生活中扮演创造的角色,而且还要对他们灌输韩国人的价值观念。

韩国试图实现的,是一种融合东方传统和现代西方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观念。因此,有人认为,韩国在保存儒教文化传统方面更甚于其发源地——中国,被认为是“儒教的样板国家”。

社会上特别强调人的学习,修养和教育,强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尊崇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教导。儒教本来就对教育赋予极高的价值,所以能促进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本”的形成。

另外,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价值观,也强烈地影响着青少年教育。从60年代来,韩国效仿日本的“皮箱哲学”,通过选送留学生,把大批西欧北美的先进学科带回韩国。客观上,也更强化了现代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韩国原文教部长官李奎浩就公开主张:“要把政治教育与道德结合起来进行。”二战后,韩国当局认为,如果实现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那么,“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则“达道”了;如果“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十种人际关系真正做到了“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德,兄良弟悌”,就是实现了“十义”这种做人的品格。因此,文教部制定的《道德教育要项》把道德生活分列为五项:自我实现的道德;人际关系的道德;经济、职业的道德;作为公民的道德;“反共”防日的道德。

1973年韩国在中小学和初中设置《道德》课,每周两学时;在高中,把作为共同课开设的《国民伦理》课的学分数,由4个学分增加到6个学分。同时,对《国民伦理》课和《道德》课的教学内容作了很大的调整,重点放在如何加强“国民伦理”教育。在大学里也开设了“国民伦理”教育课,并把该课列为共同课。

1988年拟定了“21世纪的教改方案”。该方案十分重视“国民精神教育”,提出的主要内容有:在学生中进行正确处理家庭、社会、国家三位一体关系的教育,树立“国家兴旺是我发展根本”的大局观念:在处世问题上,要学会尊重他人和与人合作,从而达到和睦相处,杜绝暴力行为等。在青少年中推行儒家哲学,宣扬效忠精神,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

三、趋势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近几年来,在学校里和社会上也出现了学生厌学、精神空虚、青少年学生犯罪明显增加等社会问题。 为了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化,强化“国民精神教育”,韩国提出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实施的方案:“纵”的方面,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根据年龄,心理,身体特点和知识准备程度,编写整套国民精神教育的新教材,使国民精神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横”的方面,在学校教育的每门课程教材中都要求反映出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

比如,在《道德》,《国民伦理》课及社科教材中,要求直接反映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并且要纲目清楚,内容体系化:在《国语》课教材中,要间接地反映出国民精神教育内容;在理科教材和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中,要求精神教育系统化,进而要求国民精神教育生活化。

在初中,1987年改革方案设定为个人生活,家庭与邻居生活,国家生活统

一、安全保卫生活等五个领域。

1987年,调整了的高中《国民伦理》课的内容,按照价值观领域的道德原则和问题,设定了六个内容领域,并制定了各个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其中包括:人与伦理,伦理思想的脉络与特征,社会伦理,国家与伦理,民主主义理念与现代意识形态问题,祖国统一与繁荣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为适应21世纪的挑战,韩国进行了第六次的课程改革。学校的《道德》课程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在内容上同以前相比,不再公开提出“反共”的问题,从对南北关系上看,出现不计前嫌而向前看的意向。近年来,各大学还纷纷把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列为必修课,规定不获此门课程学分的学生将不能毕业。目的是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他人的关心,使被利己主义所充斥的校园的气氛能够焕然一新。此外随着国际局势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韩国政府近年来已决定将军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显性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强政治倾向性的。

推荐第4篇:公民教育管理制度

王岗乡公民教育管理制度

1、公民教育工作要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意见》、《小学德育教育纲要》。认真实施《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规程》等政策法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三个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公民意识、锻炼公民行为。

2、建立校公民教育领导小组。建立校长、公民教育办公室、班级的三级责任教育网。校长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负责公民教育目标的制订与督导;公民教育办公室负责日常公民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与协调;

3、公民教育组长全面负责学生的公民教育工作。制定每学期公民教育工作计划。定期检查。组织各种针对性活动,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4、认真实施《德育教育工程》等政策法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公民教育基地、歌曲、影视、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教育。严格执行每周一升国旗制度。

5、团委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变化,发挥团队的公民教育功能,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6、班主任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发育状况。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开好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公民教育工作原则和方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以正面教育、启发引导、表扬鼓励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寓教于乐。

7、科任教师要协助班任老师做好班工作,做到教书育人,要寓公民教育渗透于科学教学之中。

8、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包括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警民共建等。

9、办好家长学校,每期最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公民教育工作网络。

10、建立“公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讨论研究公民教育工作,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公民教育管理和教育。

11、每周一上午举行升国旗仪式,要完善国旗下讲话制度,使国旗下讲话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

12、充分发挥广播、画廊、墙报等校园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13、公民常识实验班级,每学期必须组织开展一次面向全校师生的公民常识主题活动,宣传公民意识、转播公民道德知识。

推荐第5篇:公民教育实施方案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一、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公民(特别是年轻人)政治参与意识淡薄、远离政治甚至反感政治、反感社会行为不断增多的现象,世界各国掀起了培养有责任心的合格青年的公民教育热潮。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也给思想还处于单纯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三点:

1、学生公民意识的淡薄。我国学生缺乏公民感,甚至并不知道什么是“公民”,自己也是小公民当中的一员。对社会的关注不多,更缺少对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层面的了解,因而表现为对社会缺乏责任心,做事情缺乏主动性,只是生活在一个小家庭、小学校的圈子里面。

2、公共精神的缺乏。在2003年SARS危机中,除了由政府组织的公共行为之外,很少有公民个人的声音。在民间则存在着观望、自保、冷漠、拒斥等现象。这些都反映了我们现代公共精神的不足,反映了我们缺乏现代公民与社群应有的“自主、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风范和风尚。我们经常会目睹或听到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的事情;在学校中,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学生只是听老师的安排和指令,一旦离开学校,就很少关心公共事务。

3、公共政策的冷漠。从中国现实看,问题不在于一个个具体政策的出台,而在于总体性公共政策秩序的失范。这种失范可谓无处不在:

缺乏尊重法律的氛围,基本的信任资源被耗散,基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公众监督乏力下许多政策根本得不到执行和保障。大环境上的示范,使公众对政策态度冷漠并使政策的执行陷入了恶性的循环:越焦虑越冷漠,越冷漠越得不到执行。

因此,作为学校,充分利用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资源,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巩固并完善学生所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公民道德。我们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二、目标与内容:

总体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目标:

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关注社会应该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关注社区的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他们实践的过程,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

二是通过社会实践、问题研究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能力。

从学校发展来讲,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行动,将“公民教育”从局部的探讨上升到“公民教育”整体视野的高度,统整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系列活动,从而形成鲜明的、科学的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文化品位,焕发学校生命的活力。

活动内容:

我校公民教育是以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依托,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整合学校教学和德育工作内容,通过“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三方面开展教育活动。旨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掌握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本领。

1、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深化推广研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人格、具有责任感、尊重他人、文明礼貌、自省自律的公民道德。

2、感恩教育。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遵循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针对现在小学生出现的与家长交流少、不懂得感恩等心理问题,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营造学校的“感恩文化”,培养感激父母、感激他人、感激社会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3、社区志愿服务小队在行动。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构建和谐社区,丰富小学生的阅历,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中,为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健康的良好环境,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初步培养学生具备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表达情感的公民技能。

三、实施公民教育的途径

1.教学改进行动

结合班会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将公民教育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传授公民教育的内容。

通过各学科内容,在备课中体现教育点,渗透公民教育,利用学科教学指导学生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将情景模拟引进课堂,通过讨论、分析,引发学生有效思考,使学生在具体现实的生活场景和自主参与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品德。

2.日常行为规范训练。通过训练学生的入校放学队、课间学生右行礼让、大课间规范有序等,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3、举办“学校感恩节”。通过校园感恩节活动,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栽培之恩,感谢别人以及社会帮助之恩。

4、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小队。通过周六陪伴、服务社区、使用小志愿者服务手册等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了解国情,参加各项实践活动,提高对公民意识的认知程度,达到知行统一,培养社会责任感。

5、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注重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形式,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每一面墙都成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

四.实施公民教育的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

1、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邀请专家对项目开展进行论证,保障活动顺利实施。

2、将公民教育的实施纳入学校计划,结合学校日常工作,将具体职责加以细化,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公民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取得实效。

3、注重研究。

以实施公民教育工作为契机,系统分析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梳理学校德育工作,整合德育活动,建立以公民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制度保障。

明确过程管理制度和考核奖评制度。将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工作情况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中。

5、社区共建。

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争得社区单位的支持,建立德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参与社区共建中,提高公民意识。

五、“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则香

副组长:王 军李志勇

成员:郑银花、贾美玲、曹洪文、陈淑芹、马倩、

张艳妮、杨红霞、李红、徐晓燕

推荐第6篇:公民教育教案

板塘小学二年级公民教育教学方案 单元

我是中国人

单元课时

主题

我是中国人

总课时

2

第1 课时

背景分析

《我是中国人》是本册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让儿童初步了解祖国的知识,感受到祖国的历史悠久,灿烂文化,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发展儿童收集信息、资料,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强,有着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自我展示的欲望。因此,学生们能积极的投入课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小组合作整理资料的能力还欠缺,教师要教会他们如何整理、筛选资料,并且教会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技能性目标: 发展儿童收集信息、资料,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能力。 体验性目标

1.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2.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评价设计

比赛的形式进行看谁知道得最多。

学与教活动设计

我是中国人

通过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实物展示、资料比较、音乐渲染、讲故事等,以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祖国的魅力,在活动时采取分小组表演、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体会祖国的历史悠久及灿烂文化。

一、活动目标

依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以下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

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

二、活动准备

1 .老师准备:课件音频歌曲《大中国》.名胜古迹图片。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祖国风景名胜的资料、图片、故事。

三、活动过程

一.课件出示图片。(“比一比”中的图片)提问:这些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长得都不太一样呢?肤色也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是黄皮肤,黑头发,和外国的小朋友不同,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二、听一听(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提问:你们听过《大中国》这首歌吗? 1.放音频:《大中国》,同学跟音乐唱。 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是唱什么的吗? 板书:我是中国人 齐读课题:我是中国人

三.学一学(使学生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出示课件图片(长城)。 1.说一说:图上画的是哪的景色?你知道关于长城的情况吗?小结: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2.课件出示《中国龙》图片(“课文”中的图片,)。板书:我们是龙的传人

3.学生四人一组说说:我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美丽的景色。

请同学到前边一边举着自己找的图片,一边给大家讲解。老师也拿出准备好的图片:黄河、黄帝陵等向同学做简要介绍。

小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许多名胜古迹,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

3.看完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请同学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三、讲一讲,听一听(使学生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及中国灿烂文化的故事) 1.指名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2.由老师讲丝绸之路的故事

3.你还知道那些故事讲给大家听听。4.听了这些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中国真了不起,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板书: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了不起!

四、看书(书中的儿歌) 全班齐声诵读儿歌:(小结)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了不起。

五、拓展:(可爱的家乡) 小朋友们,,我们虽然没有生活在大城市中,这里也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是我们的红寺堡这几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沙漠变成了绿洲。周末,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去大街小巷转一转,把你看到的红寺堡的变化记录下来,或用照相机拍下来。好吗?

(备注或反思)

反思

本课我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通过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实物展示、资料比较、音乐渲染、讲故事等,以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祖国的魅力,让学生懂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活动时采取分小组表演、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体会祖国的历史悠久及灿烂文化。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这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共同参与,采用体验、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等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学习方法。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搜集的资料不够全面,由于时间关系有些故事没有时间讲。学生交流的时间也不够多。

板塘小学二年级公民教育教学方案 单元

我是中国人

单元课时

主题

表演《我是中国人》

总课时

2

第2 课时

背景分析

《我是中国人》是本册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让儿童初步了解祖国的知识,感受到祖国的历史悠久,灿烂文化,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发展儿童收集信息、资料,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能力。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根据京剧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调缀成的戏歌。全曲唱词简短、朗朗上口,曲调的运腔十分口语化,它热情地颂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曲中每一句中均运用了前半拍的八分休止符,使得曲调刚健有力,特别在最后一句的“人”字上通过了一字多音的长运腔把音调推向全曲的最高音“5”形成高潮,继尔又以下行五度结束在“1”音上,它以自豪的语气和心情唱出了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表演《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技能性目标:

通过表演,加强对京剧曲调的认识,培养对京剧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体验性目标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课程重点难点

学习歌曲中装饰音、闪板及拖腔的演唱方法,表现戏歌的韵味,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评价设计

哪一组的表演最好

学与教活动设计

表演我是中国人

通过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实物展示、资料比较、音乐渲染、讲故事等,以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祖国的魅力,在活动时采取分小组表演、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体会祖国的历史悠久及灿烂文化。

一、活动目标

依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以下活动目标:

1.表演《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2.通过表演,加强对京剧曲调的认识,培养对京剧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3.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

课前老师让学生收集京剧小知识。

三、活动过程

1.大家都知道“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品格。京歌《我是中国人》就表现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 2.聆听范唱。

全体学生跟随着范唱用手指点着“板”。

设问:这首戏歌和我们过去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节拍、韵味) ~ 讲1/4拍(这种节拍在歌曲中非常的少见,但在京剧中应用很广泛,每小节只有一拍强拍,没有弱拍。京剧中把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种节拍叫做有板无眼。每拍都是强拍,听上去铿锵有力。就象老人们夸奖某人唱的好:看人家唱的真是有板有眼的,就是这个意思)

3、请生点着板再次聆听歌曲。听一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范唱表演)

4、同学们概括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就带着这种情绪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5、点着“板”跟唱曲调。难点处单独练习,再完整模唱一遍。(注意前八分休止符的唱法叫闪板)

6、点着“板”跟唱歌词,师(清唱)装饰音处,找出不同。(装饰音更能体现京剧的韵味),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再完整唱。

7、通过刚才的演唱,除了装饰音和闪板以外还有哪句是突出表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体现京剧的韵味呢。

拖腔:首先让学生一起数一数“人”这个字一共唱了多少拍?(23拍)歌曲中少有,在京剧种叫他拖腔。

8、教师具体讲解拖腔的演唱方法,并示范。气息深、口鼻同时吸。气口要偷换。“人”字要始终咬住en的韵母。练唱拖腔。

9、歌曲处理:“人”字的力度的处理。

10、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播放名家唱段视频。“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激动、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有大难就有大爱,那么在我国汶川大地震的义演中,艺术家们是怎样演绎同名戏歌《我是中国人》的呢?”

2、音乐响起。教师配乐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你们的演唱让我感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生可随着朗诵,在你最激动的地方加入一个动作。)

3、看来京剧艺术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还能激发我们同学的表现力呢!学生根据前面已学过的动作模仿老师上台表演。跑圆场走二龙吐水的队形。师生同台表演。(放范唱)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通过《我是中国人》的演唱体会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还初步的了解了一些京剧知识,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回家以后唱给家长听。通过你的表演让全家都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吗?

(备注或反思)

反思

1.教师角色定位: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学生自主学习。

2.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课件中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和照片,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材料,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教给学生的知识通俗易懂,如:“我国文字的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简单说清。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鼓励儿童人人参与,尽力的发挥儿童的特长,注意为儿童创设合作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儿童团结协作的精神。

推荐第7篇:公民意识教育

峡江中学公民意识教育工作总结

关注社会、发展自我——峡江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策划书 组长 郭志刚 组员全校班主任

一、活动目的:

1.提高认识,联系实际,自我教育;

2.树立公民意识,培养人本思想,关注社会,发展自我。

二、活动形式:

各班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幻灯演示、采访、听证会、讨论、演讲、小品等。

三、活动说明: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活动时间:2017年4月下旬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操场

四、活动准备:

1.进行有关公民意识的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2.借助书刊、网络搜集相关资讯,设计活动方案; 3.确定活动主持人及相关环节参与者;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关注社会、发展自我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日常小事,关心社区,关心社会,关爱他人,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同时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这次活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同时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活动内容: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调查分析、研究问题等活动。研究的必须是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也就是本地本社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有关政策法规。也就是说,学生思考、研究的必须是社会公共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是依靠和参与公共决策的。 活动过程:

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与这次活动,按照六个具体步骤进行操作: (1)观察社区中存在的公共问题及相关的公共政策; (2)由学生讨论确定班级合作研究的问题; (3)分工协作,收集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 (4)共同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并写出报告; (5)展示成果,邀请学校政治组老师参加主题班会; ( 6 ) 由高三年级派出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的演讲。 (7)总结(反思)活动过程。 班会讨论:

国旗下的讲话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公民》。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社会就会安定,经济就会发展。在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正在大力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深入人心。能够在这样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环境里成长,多么幸福我们更应该思考:在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 有这样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浙江台州市11名中学生参加同学生日聚会饮了酒,他们在回家路上碰到本镇居民陈某,双方因为小事发生口角,陈某当场被打成重伤,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参加打架的学生的年龄都在14岁到17岁之间,事发后一两天,他们由家长或老师陪同全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某报记者与他们交谈时发现:他们打架全凭一时冲动,根本没有想过后果,而且他们毫无法律意识.逆法而动,越规而行,不是什么勇敢的举动,恰恰是无知和愚昧的表现,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青少年犯罪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仍对法律一无所知。当然,司法机关不会因为他们不懂法而不予追究,不懂法并不能减轻他们的罪错,当他们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时才追悔当初不应该不学法、不守法,以致犯法,受到处罚。这些教训是惨痛的,值得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深深思考。当灾难降临时,既贻害自己,也贻害他人,留给人们的绝不是对意气行为的扼腕痛惜,而是对冥顽落后的鄙视和警示。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我们进入希望高中的第一天起,学校就教育我们,任何自由都是建立在规则之下的。在学校里,同学间难免有时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这时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及自身或他人。我们要知法、懂法、遵法、守法。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到严格自律;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地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暴力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用法律手段约束自己、保护自己,努力完善自我,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公民教育作业

“民主”,从娃娃抓起

在公民教育课上,老师播放了一个关于竞选的视频。某小学三年级班委换届选举,罗雷,晓菲,和程程,这三个孩子是竞选班长的人选。

罗雷的目标是取得连任,程程想当班长是在罗雷和家长的刺激下想取得一定成功,他当班长得理由相当简单---“当班长,你让他站着他就站着”,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自己的好胜心太强。而晓菲在竞选候选人中作为唯一的女生,表现出来的就只是小女孩的那种羞涩和单纯。在竞选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在忐忑,每个人都在做着准备,程程在片子里的镜头很多,片子里,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一个憨厚的小胖子,机灵和调皮同时在身上有所体现。程程可以说在竞选过程中,无师自通的使用了很多成人惯用的伎俩。教唆,挑拨离间,煽动同学诋毁罗雷,和罗雷阴奉阳违,这些手段,没有人教过他,但是在片中运用的让人十分揪心,这只是个8岁的孩子啊。但是文中依然体现出了作为孩子的天真一面,包括跑调的歌曲,和程程与晓菲的论辩。程程在争辩晓菲的吃饭慢和不自信,理由牵强的像个孩子,不,他们原本就是一群天真的孩子。

但是这部纪录片让我们心情越看越沉重,这些孩子在竞选班长是做的那些小手段在镜头前面暴露无遗,恰恰是这些,让我们这些已经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成年人自惭不已。果然,“民主”,从娃娃抓起了。民主这个神圣的字眼,在这部片子里竟然成了一种讽刺,在整部片子里,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人性中可怕的一面。显然,从某种层次来说,这部片子是有些残忍的,它抹杀了童真,过早地把污浊的社会丑陋展现了出来。

本片的主题是“民主和孩子”,民主的目的和宗旨诣在平等,但当权利和欲望的包裹下的民主,可以从本部片子看出来,发生了扭曲。也许这些孩子并不知道所谓的权利和欲望是什么意思,但他们却很了解,当了班长就可以指使其他小朋友做事情,可以让他站着他就站着。扭曲的价值观,血淋淋活生生。

所以,我认为民主是建立在一个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之下的,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想起来了我国古代的一个著名的思想家。荀子,他提出了性恶论。这个想法让我又思考了很多很多,现在我还不能十分解释清楚我的脑子里混乱的思维想法。人性不应该是扭曲的,“扭曲的民主”,不应该从娃娃就开始。

推荐第9篇:公民教育论文

姓名:杨斯文学号:2014644223

班级:14级思政教育2班

论和谐社会下的公民教育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内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教育;内容;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胡锦涛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 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

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

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

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

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

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

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 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 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推荐第10篇:公民德行教育

大连市首届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给我上的震撼一课

* 作者: 一位观众 * 发表时间: 2011年10月27日 *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大连市首届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给我上的一课。

处在浮躁的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学到传统文化呢?从小到大在下是没有学过所谓的《弟子规》《了凡四训》《孝经》。许多人曾今问我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古典文学,其实原因是有的,因为我发现这些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真理。高中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有讲到,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人为创造的事物一样遵循自然规律,那么古圣先贤的教导,《弟子规》等是迷信吗?不。它不是,它是我们古代的圣人所发现的自然规律,那么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主题-《弟子规》-大连市首届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给我上的一课。

古代五伦八德是什么?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君臣是按照现在来说就是你和你的上级,你怎么处理关系?父子,你作为子女怎么孝顺父母?兄弟,你作为兄弟姐妹怎么友爱?夫妇,你怎么对待夫妻关系?朋友,你和朋友怎么处理关系,如何交往;八德就是指孝道,悌敬,忠信,信誉,礼貌,道义,廉洁,羞耻。

那么或许有人问,这个都是老掉牙的事了,但是这些都是精华,《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但是现在出现了儿子呼,应勿缓,孙子呼,应勿缓,那么结局是什么呢?你没有了长辈的身份,有人说这有什么,在这个论坛视频里一对夫妇就是什么都给孩子,不懂得教育,结果三岁的女儿看到电视情节说:“妈妈,你坏,那个女的都要上床了(你懂得)不要妈妈了”后面女儿是14岁为了电视不要妈妈,妈妈跪着求女儿,说:“女儿,我求你了,我跪着求你你会折寿的啊…”然而女儿说宁可要电视也不要妈妈,你们死了这个家就是我的了,所以孩子要疼爱,但是不能过分,要让他(她)知道长幼有序。《弟子规》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有人说凭什么啊,但是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孝经》里面有一句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就是说如果你连你的父母都不爱你问问你自己,你还会去爱谁,羔羊跪乳,乌鸦反哺,那是动物,动物能做到啊,那么我们人呢?可是现在还有发生子女砍杀父母的,你能说那是人吗?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在这个视频论坛里有一位康老师,他是一个犯罪分子,他讲述了自己快被处死的心里活动,他说真的痛苦,想活下去,在逃难的时间里没办法睡个安稳觉,就担心自己被抓,太痛苦了,更重要的是自己死了没关系,要是别人问自己的女儿,让她怎么去说父亲因为犯罪被枪毙了,叫她怎么开口,要是人家问自己的母亲,叫母亲如何开口说自己的儿子因为犯罪被枪毙了,就是说你死了还让家人蒙羞,做人做到这样太痛苦了,所以你做坏事是在拿着刀捅自己的亲人啊。不孝顺父母那更是会被雷劈啊,一个19岁的90后因为接触到传统文化,一位老师拿出两个瓶子,里面装的是太太的母乳,这个母乳已经成为红色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喝过自己母亲的奶的,而这个奶其实是母亲血液的一部分啊,也就是说你是喝自己母亲的血液啊。试问,父母为了我们那样辛劳你又怎样对待父母的?所以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孝顺父母。

西方不是都讲平等吗?但是父母始终是父母,不可能是平等的,人格等可以,但是长幼上你怎么都是有地位高低的,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绝对是天理,《听听吧,一个22岁黑社会说的话》就说明了这一点,伦理颠倒会有灾祸的,你种下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

有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还报应,但是报应是什么?报是指回报,你拿着一杯水到自己口中,这是你发出去的动作的回报,应是你能喝到水,这是对方的回应,按照西方物理学原理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你发出去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别羡慕那些开着好车住着好房子的人,你不知道他们有部分人过着很痛苦的生活,为什么,因为这部分人的钱财等是不义的。《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就是说你的钱,你的财富是不正当来的一定会不正当的走。为什么有的人刚赚到很多钱买了房子第二天房子就没了?为什么有的人偏偏就遭到车祸了?或许有人问这是偶然啊,说句心里话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联系下以前我发现这不是偶然啊,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啊,找情人的人你问问人家,他们过的好吗?就像路边的花,它没有根啊,三两天就枯萎了。有一个总经理因为贪污结局是什么呢,自己的钱被骗子骗走了,你做坏事你就感召了坏事,警察不找你,法律不找你,灾难找你啊,这是规律啊,善恶到头终有报啊,量变起质变,你等着看,那些不好的人总有一天会有灾难的。

《三字经》里讲“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为什么啊?没有人教当然性乃迁了,和坏人在一起当然性乃迁了,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日本一位学者做过一个实验,就是给水灌输的都是爱,谦让等好的和灌输坏,讨厌等的语言,字样等,结果灌输爱等的水结晶很漂亮,而灌输恶的这些结晶却很不好,网上都有的,不信查查去。所以人性本善,关键是后天的教育。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

假设ABC…Z这26个字母分别用123…26表示,那么心态atitude加起来是100%,所以还要一个好的心态,你总是带着不好的心态你能不得病吗?有些癌症,胆结石等都是这样来的,你心态好了你还能得啊?人家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想请问,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啊?你自己老是抱着失望等心态,那么好的东西它能找你啊?你老是抱着颓废等思想你能过的好啊?自己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了你就会发现社会上有好多好东西等着你啊,说个简单例子,我自己中考失利,说真的,高考前我自己没底啊,高考时候文综太难了,我还有没完成的啊,但是我抱着希望啊,结果呢,我过线了。你能说是我运气好?在学校我的成绩上不了啊,但是我到最后抱着希望啊,结果呢,文综那么难我没下降太多分啊,你心态好了,心里就舒服了,你心里舒服了你身体就健康了,你身体健康了做事情效率就高了,成功当然就离你很近了,所以其实生活没有变,是人变了,人变了生活就变了啊。有人说那为什么我那样努力没成功,要知道成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你想想,你的心态真的做到完全的自信了?何况成功不是100%,其实这个过程你做了也是成功啊,你心态好,你和别人相处就更能相处融洽了,病的根源有许多,但是心态更重要。我啊中考前没有复习清楚导致高中过的那么痛苦,高三还山穷水尽,但是心态好了,现在的我过的很快乐,我觉得我的人生繁花似锦,所以我领悟到我也要感谢这个让我不想待的学校,因为它教给了我许多有用的东西,每个地方都有其神圣的地方,关键是你怎么发现,你说社会不好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美好的眼睛。《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讲“能亲人,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反过来还讲“不亲人,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为什么你的周围都是坏人?因为你心坏了啊,为什么你没钱但是却过的很好,因为你心好啊,所以即使吃剩菜残羹你都会遇到好的事情。所以种下一个好的因,相信你一定会得到好的果的。心态很重要,你不信你试着看看,肯定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生活过的很好,所以少发脾气,少抱怨,多些好心态。人一生气细胞就会扭曲,而细胞扭曲恢复要好几天,所以你常常让细胞扭曲你说你能不得那些病啊,你会不得结实等啊?所以你心态好不仅仅是为你的前程铺路更是对你自己的健康负责。《弟子规》中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就是说兄弟姐妹相处融洽也是尽孝,那么你自己心态好也是尽孝啊。何况的是太多东西会不合你意的,你生气什么的就能改变?抱怨就能改变?不能的,所以心态放宽些,有个好心态比什么都强啊,不信你看看到时候是不是真的有很多好事情发生?有人说那为什么我还是不行。我想问下你做的够吗?量变起质变啊

为什么现在灾难那么多?为什么现在违背人伦的也多了?因为种下因得到的果啊,古代怎么就少啊?古代人吃不饱的情况下能追求上层建筑,我们现在都能解决了更应该追求啊,有人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请问现在经济基础你解决不了?所以挣钱肯定要啦,但是也要追求上层建筑,不要当钱的奴隶啊。家和万事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代传统文化讲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不要老是追求西方所谓的更高更强等,你更高更强了怎样?行啊,跑步一百米你有种练到5秒?有人说怎么可能啊,就算你能到你也OVER了,为什么?身体超过极限了,主观能动性是没错,但是也要符合自然规律,超出了你就完蛋了,所以我们应该好好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了。古语曰“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有这样的解释,女孩子天性给人感觉是温柔,就像一盆土,看上去似乎没有才能,但是这个有才能的女孩子看上去没有才能却能够教出伟大的人。所以这句话不是说女孩子没有才能是有道德的,而是说女孩子也要有才能和道德,所以古代的这些传统文化要好好继承与发扬,取其精华,弃其糟泊。让世人看看我们的中国是怎样的伟大。所以看了这个视频我才真正知道我们祖国为什么博大精深。和谐社会是能有的,我才发现我发现的是冰山一角中的一角啊。

还有像《了凡四训》,《女戒》《孝经》等等都很好的,所以别羡慕外国的一些文化怎么怎么好,在外国人眼中,他们反而很多都是说中国博大精深。所以啊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要爱自己的祖国

讲了这么多总归还有一点:让敬畏的力量在我们心中成长,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人要无愧于天地良心,多学些知识,多学些道德没坏处的,光是教技术技能,分数能学到什么啊,道德也要学,学好了社会也会好很多的,就少了犯罪了,有余力,则学文啊,你多学习对你绝对有好处,能学到怎么相处啊,怎么做人啊等等嘛,技术等学会了未必还要学,但是道德永远学不完。

最后以弟子规总序结束吧: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11篇:公民教育1

关键词: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教育、培养、方法

摘要:公民道德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民道德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时期,应及早对他们加强培养。(这是针对200名小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一、结合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培养

1.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52.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6.3%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笔者认为: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走进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另外,教师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

2.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68.4%的小学生对2008 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怀有积极态度,他们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针对此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

3.网络教育感染法。目前,小学开设信息课,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8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9.2%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3.1%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电脑室、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教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

4.和谐人际关系处理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3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对于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首先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其次,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对于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

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二、学校教育对于小学生公民道德的培养

1.岗位服务法。要让小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得到锻炼,体会做人做事的喜悦和艰辛,加强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也能变得爱家爱校。小学生很愿意为他人服务,并且对担任班级干部等职位非常有兴趣。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愿意参加班干部竞选。基于他们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笔者认为:设立学校小岗,学生会由学校小岗位联想到家庭小岗位和社会小岗位。在家务事上,父母可以和孩子轮流值班。在孩子值班的这一天,家里的一些事情

就放手让孩子打点,例如早餐、家务活等。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帮助、指导和鼓励。

2.课堂教育法。利用《品德和社会课》,课本要加入真实的人物、事情、照片和数据。问卷结果显示,62%的小学生喜欢有真实情境的课本;15%左右的人喜欢有彩色插图的。另外,有25%多的小学生希望留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越精致的、真实的、有创新意识的课本,越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三、家庭影响对于小学生公民道德的培养

1.榜样启迪模仿法。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要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去告诉孩子做人的准则和规范是什么。问卷结果显示,63.3%的家长在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会去和别人耐心说理。

2.劳动体验法。小学生很爱劳动,家长要注意培养他们爱劳动的习惯,并引导他们在劳动中学习相应的道理。问卷结果显示,88.3%的小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劳动。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干活,有选择地让孩子干家务活,让他们学会劳动,并且体验劳动是多么辛苦。

四、公民道德培养方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被测试的200 名学生中,就同一问题在不同年级阶段再进行问卷测试。结果显示,年级不同,情况也有所不同。这说明,为了能够使小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平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应针对不同年级区别对待:

1.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大自然的关心、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增强了,他们更愿意在竞选活动中展示自己,为此,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教育。

2.小学生对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但速度十分缓慢。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当然,不同年级、不同地区小学生的公民道德都有其不同的培养方法。如果想使这些方法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那么必须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

增强小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研究

玉华小学梁绍卿

一、问题提出

(一)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辅相成。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养学生四种意识:即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三种精神:即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两种观念:即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为此我们提出:以人为本,注重体验,关注细节,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二)小学生的需要

小学阶段要加强小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的人,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自觉行为习惯是关键。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旦形成,存在于人的思想和行动当中,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因此,我探索“体验育人”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

(三)学校德育的需要

学校德育包含了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不能把德育仅仅理解为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社会风气受到多元思想的影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二.研究过程

(一)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建立道德行为规范。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初级阶段。入学的儿童是以学校为中心发展的自我意识。在认识、技能方面,在与同伴的比较和竞争中,形成自己的需要水准。但小学生仍有明显的依赖性,还不善于评价自己,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准绳。表现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不深,信念尚未形成,主要靠外部力量推动个人去执行多为常规性的行为准则。

【案例】

五年三班有一位男生,头发又长又密,盖住双耳,既不美观也不卫生,也不梳起来,都到肩膀了。我也因为他的头发找他谈了好几次,但是效果不明显,她的头发依然如此。有一次上英语课,我叫她起来回答问题时,竟反问我:“您说什么?”

我一下火就上来了:“你说什么?”惹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同学们都等着看笑话,空气骤然紧张起来。这时我自然地走到他的桌前,轻轻地将他的长发拢到耳后,露出双耳,怪怪地说:“这不完全怪你,当然也不怪我,要怪只能怪理发师——因为他将你的头发留得太长了。以至于我们竟然没有发现你还有这么一双如此漂亮的耳朵。”语惊四座,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当然也有这位同学那双手发出的。

第二天早上,我们惊人的发现他那又长又黑的乱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漂亮乌黑的短发,他走进班的时候,是伴着全班同学的掌声,也有我的掌声在里面。而他的脸上扬溢着春天的微笑。

人本主义者认为传统学校道德教育是压抑人性的。其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要实现人本主义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张,必须坚决对硬性灌输道德信条和机械训练进行改革,形成新型的、民主的学校道德教育氛围,建立一个以代替权威主义为目标的人道主义课堂。为此,教师对该生做了应有的了解和理解。经老师了解:该生的家长以捡破烂为生,家庭的特殊原因,造成生活习惯差。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产生了爱心和尊重,尽而在师生发生冲突时,采用独特的方式对该生的人格予以充分的尊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意图。由此得出,公民道德教育教育者要以人为本,摆正位置,尊重学生人格;师生保持坦诚的态度;无条件关心、爱护学生。

(二)多种方式教育,重在形成道德体验。

小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找到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因此,体验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体验教育需要环境和场所。我校创设育人环境,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将教育要求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强化学生自身内化过程,在实践中加强小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促使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小学生公民形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是的,道德寓于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因

此,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小学生的生活。

三.研究的参考资料

1.出版社出版,谢国基编著《现代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探索》一书;

2.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吴云清编著的《社会发展与少儿育德》一书。

3.教委、北京市教委制定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常规》。

4.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5.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少年部组织编写的《小学生道德修养读本》。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第12篇:公民教育板报资料

公民教育板报资料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战略工程,全党全社会都应重视和加强这一工程建设。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公民的素质要求日夜提高。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公民教育,把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但是,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选择带来了不少模糊认识,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我国学者李慎之曾痛切地感到我国民众公民意识的缺乏,他认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第13篇:公民意识教育总结

公民意识教育总结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应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日常小事,关心社区,关心社会,关爱他人,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 同时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这次活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同时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学校的积极组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的热情参与让我们感受到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魅力,也得到了一些收获。

1.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拓展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2.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转变了德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3.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参与学生的综合素养。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的广泛性、多样性、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性及交叉性等特点。我校教师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缺乏相应的活动经验和完整的专业训练,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不到位的现象。为了保证今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可以选派热心于实践活动、有专业特长、具有奉献精神的班主任及德育教师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更多的活动;

二是请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来校,给所有的班主任和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以学生的角色走进活动,从理论到实践都亲身经历体验。让教师不仅掌握了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方法,更增强了公民责任意识,对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充满热情。

第14篇:略谈大学生公民教育

浅谈大学生公民教育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态下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弘扬。它的颁布,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有关公民教育的学术探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提出开展公民教育。2003年,国内第一个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成立,为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中山大学也在2005年6月20-21日和2005年6月27-28日分别举办“21世纪学校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社会转型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经验与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公民教育,它与我们传统的德育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多大,本篇文章就上述问题展开简单讨论。

一、公民和公民教育的概念

要了解公民教育,首先明确公民的概念。一般而言,公民(Citizen)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新大英百科全书》对公民身份的解释是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受这个国家的法律约束而在这个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法国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创始国,1791年,即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通过的次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思想。西方国家近现代公民教育主要是指一些国家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享有公民权利并忠诚履行公民义务的品格和能力方面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公民不仅要牢记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政体,服从国家的政治秩序与法律规范,而且要通过对历史文化显示的思考,来体会民主的精神,要具备爱国精神、民主观念、法治精神。

我国公民教育的产生,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的公民教育由于受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制约,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方面。中共中央曾经于1985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阶段开设公民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公民教育计划未能如愿实施。2001年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就为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应该包含如下内容:公民的道德教育、公民的民主与法治教育、公民的思想教育。另外,还需要进行世界公民意识教育、环境教育、性别教育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教育。

二、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公民教育与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有的专家则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道德培养的主渠道,公民教育只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北京高校新的德育大纲在内容上就将新增加的公民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组成部分来看待。有的则认为公民教育不同于道德教育或品德教育,这是因为公民教育与政治、公共生活有关,其内容主要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原则、规范、价值和态度,其目的是为国家培养良好的公民。而且,公民教育与通常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尽相同。通常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主要是指政治思想、基本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教育,而公民教育虽然也包括上述内容,但并不仅限于这些内容。

我们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两者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同时也为我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质的同一性, 公民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而这本身就是依据宪法对公民教育的要求确定的。

其次,公民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关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其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对其作为国家公民的基本要求则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先进性要求有余而广泛性要求不足。而实施公民教育,有助于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理想化及绝对化倾向。

三、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必然性

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是国家建设的现实力量。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公民素质还不是很高。部分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一些学生存在政治信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注重民主平等自由却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公民义务意识与公民行为意识相对较低,不守规则,缺乏公德,缺乏道义感的现象也多起来,也离现代社会公民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2003年9月8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许多大学学期开课时, 一些老师的开场白竟然是“我上课时,请大家先把手机关掉!”上海部分高校也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场所等做出限制,并将一系列规范写入了校纪校规。大学生选修课结业论文抄袭成风、生活中衣食浪费惊人等等现象问题虽小,却暴露了大学生公共精神和道德意识的淡薄。

大学阶段则是全民教育的重心,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所谓负责任的公民是指在社会生活领域能够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在职业生涯领域能够爱岗敬业,既能合法地维护自身的权利,又能自觉地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合格公民。因此, 高等学校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培育现代公民的职责。

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积极性与政治参与。但是公民的政治态度和参政能力不能完全依靠自然获得,而是需要培养和教育。学校系统的公民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情感和锻炼大学生的公民行为,培养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公民精神。

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同时具有平等、权利、责任、参与、竞争、道德和法律意识,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团体意识和国家精神,是合格的社会公民。

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乐于奉献社会,是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拥有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广阔舞台。通过在高校开展有效的公民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这一思想最为活跃社会群体的知法、守法、护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尊严;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合作精神、协作精神、团结、顾全大局、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将他们塑造为个性自由发展的、具备强烈自我负责意识和能力与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的现代合格公民,使他们由“学校人”成长为“社会人”,能够在构建和谐公民社会中肩负重要职责。

四、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可行性

从开展公民教育的可行性来看,高校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经验,开展高校公民教育就可以充分借鉴并吸收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众多合理的成分。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密集地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从学科的角度来讲,高校专业门类齐全,各个专业尤其是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和公民教育研究与实践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从教师素质的角度来讲,高校教师大多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都为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教育基础。

虽然目前公民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还没有完整的理论和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但我们可以确信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发展完善,公民文化的逐步丰富,大众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公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对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包括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研究与探讨也将会逐步深入。

第15篇:中年级公民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我自己

第一课我是中国人

教学内容:我是一名中国小公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初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大事件等等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大事件等;

2.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及成就的能力;3.以作为一名中国人为荣,热爱并忠于祖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大中国》,配上相关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

二、阅读“知识看台”:

1.请学生回答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2.播放四大发明的图片,配上老师对四大发明的起源、作用、历史地位等讲解;3.同桌讨论“你还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世界之最?” 4.教师小结。

三、看视频、谈感受:

1.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

2.请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3.联系到“钓鱼岛”这个火热的话题,谈论自己的看法,老师适当引正;

四:大好河山我熟悉:

1.请学生讲讲去过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2.播放中国大好河山的风光组图,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请学生欣赏;3.讨论在科技馆的所见所闻;

五、齐声宣誓“我要永远忠于我的祖国,热爱我的祖国。”配上音乐齐声朗读“赤子歌”,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师总结,升华学生的感情。

布置作业:课后搜集更多有关中国历史之最、山河锦绣等资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我是一个奇迹

教学内容: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学会欣赏自己,扬长避短;相信自己,学会独立思考。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价值;2.学会扬长避短,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 3.欣赏自己,相信自己。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给学生讲《双峰驼和单峰驼》的故事,引出“我们每个人都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出来。

二、学生小组讨论问题:

1.单峰驼被双峰驼抛弃的感受是什么? 2.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3.如果你有些地方别别人不认可甚至嘲笑你会怎么办? 4.说说自己的独特之处。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老师作出评价;

三、认识“我”

1.给每个学生发一张“个人风采”的卡片,要求学生填写完整,并互相展示;2.听听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3、听听老师对自己的评价;4.想象邻居是怎么评价自己的;

5.大家一起评奖项,有“笑容甜美奖”、“兴趣广泛奖”、“运动健将奖”等,老师给获奖者颁小奖状。

6.大胆说出自己的缺点,用邓亚萍的故事激励学生改正缺点。

四“做自己的主人”

1.阅读汤姆的故事。思考:你觉得汤姆怎么样?你佩服他吗? 2.说说你是怎么独立思考的;

3.请学生讲三人言而成虎的故事,并谈谈你的启示;4.思考第十四页的辨一辨。

五、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你有那些坚持自己一件的故事,写下来。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生活

第三课读懂我的家庭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交流、亲子游戏等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了解我的家庭、父母,并且能在家庭生活中感受亲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家庭、父母;

2.提高阅读、交流、做游戏的能力;3.感受家庭生活中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讲讲你的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度过的美好时光。轻松的谈话导入,学生勾起家庭生活的美好时刻,进入主题。

二、“故事导航”: 1.自由阅读故事两则;

2.请学生复述故事,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3.思考:家是什么?你觉得那个醉酒的百万富翁幸福还是那个小男孩更幸福呢?为什么?

4.学生回答所思考的问题。

三、“知识看台”

1.朗读有关“父母”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深情;2.阅读家庭和国际家庭日的小知识;

3.用幻灯片出示有关父母家庭的名人名言和感人的句子,请小组带感情地配乐朗读出来,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

4.播放为父母洗脚的宣传片,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四、制作家庭树

1.给每个学生发放材料,学生自备彩笔;2.绘制一棵家庭树;

3.摘录有关家庭、父母、亲情的名人名言。

五、教师总结: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乐园。这个家庭树把一家人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回家用心观察你的亲人,用文字或图画记录某段时间中最让你感触深的事情,并真诚地向他们表示感谢和自己的想法吧!或者,学学宣传片里的小男孩,为我们的父母端一次洗脚水吧! 教学后记:

第四课节俭与珍惜 教学内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家庭做起,珍惜资源,珍惜父母的劳动所得,树立节约意识。懂得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增强忧患意识,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节约意义,树立节约意识,懂得资源可贵;2.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 3.增强忧患意识,珍惜资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跟学生讲周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引导学生向伟人看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称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离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二、节约行动:

1.用幻灯片播放资源匮乏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危机感;2.然后播放节约资源的宣传广告片; 3.谈谈你的感想,以及你的节约计划。

三、小组讨论:

1.讨论“你有什么节俭的生活小建议?”以及“怎么过上低碳生活?” 2.小组总结汇报; 3.老师予以总结评论。

四、活动体验: 1.算一算; 2.评一评; 3.拍一拍。

五、用幻灯片出示节约有关的名言,请学生朗读,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时,老师予以本课总结:善待地球人人有责,节约资源从身边做起,低碳环保的生活。这样“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布置作业:

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制作一个实用的物品,例如用废旧软盘制作成“创意笔筒”。 教学后记:

第五课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教学内容:倡导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知道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树立诚信光荣的意识,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以诚相待。

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2.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3.树立诚信光荣的意识,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以诚相待。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诚信主题:

1.请学生阅读故事《不守信用的小豆豆》;

2.思考“小朋友们,你们说一样吗?小豆豆失去了什么?”举手发言。

二、讲解道理:

1.老师给学生讲《毛泽东信守还书期》的故事;

2.同桌互相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老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汇总;

4.请学生阅读《曾子杀猪》的故事,并请一个学生讲故事;5.总结出“至诚则金石为开”的道理。

三、用PPT出示诚信名言,要学生齐声朗读,并适当摘录下来,谈论自己的收获,以此升华学生的情感;

四、诚信测验:

1.发下诚信测验表,请学生以匿名的方式填好测验表;2.对学生的诚信测验进行统计。

五、布置作业:你有没有撒过谎,或者有过失信的行为?你的父母、同学或朋友是否发生过没有履行承诺的事情?如果有,请你跟他(她)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歉意或者你的想法。

六、课堂总结:即使你承诺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去做,不能认为小事情忽略了没关系。言不信者,行不果。同学们,让我们说到做到,绽放诚实的花朵!

教学后记:

第六课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2.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树立刻苦学习观念。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观念。

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学习调查表,搜集有关故事名言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学生阅读故事“刺股悬梁”和“凿壁偷光”;2.请学生谈论对这两个故事的感悟和启发;

3.老师介绍“海伦凯勒”这一传奇人物以及她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讨论:

1.在学习上,你有什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吗? 2.上课前你会准备好学习用品吗?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吗?会主动做笔记吗?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吗?

3.你的学习榜样是谁?他有什么优点?

三、分组进行情景演练:

第一组:上课时学生D玩弄文具盒,学生E则认真听并提醒D; 第二组:下课作业本发下来D没有更正,E则叫他更正再去玩; 第三组:周末回家,D叫E去打游戏机,同桌E叫他做作业; 第四组:E要求出差的爸爸主动买书和字帖。

四、进行学习调查,以此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上的坏习惯;

五、教师总结学生的有效学习方法,并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制定计划;

六、用PPT出示关于爱学习的名言警句,请学生朗读,并摘录下来。教学后记:

第七课竞选班干部

教学目标:

1.了解班干部的竞选程序、班干部职责,懂得竞选的一些方法;

2.知道班干部应为同学服务,明白班干部与同学之间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的关系;3.通过竞选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明白班干部的意义。

教学难点: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学生制作精选宣传海报,精选演讲稿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语言描述导入:同学们,我们从四面八方的小家庭汇聚到了一起,组成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你逐渐喜欢上了自己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逐渐喜欢上了自己的班集体。你们每一个人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们每一个人就是这个班集体的小主人!你愿意参与班级的管理吗?

二、讲解精选班干部的意义:

1.为同学服务、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2.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为班级服务,取长补短;

4.如果竞选失败,学习别人取长补短,慢慢提升自己。

三、观看纪录片《请为我投票》中的片段记录,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四、将职位表列出来,分别阐述其职权: 1.班长; 2.副班长; 3.学习委员; 4.卫生委员; 5.体育委员; 6.文艺委员; 7.生活委员; 8.安全委员;

9.课代表的职责;10.组长的职责; 11.值日干部的职责。

五、请学生将课前写好的演讲稿整理,上台演讲。指导学生熟悉讲稿,大方,自信。演讲完后展示自己的精选海报。

六、学生投票选举,引导学生不徇私。

七、票数统计,并公布结果。对竞选上的同学予以祝贺,对落选的同学予以鼓励。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学目标:

1.理解规则实际对于个人自由的保护;2.在公共场合形成规则意识;

3.遵守规则,自觉维护学校的规则。

教学重点:遵守规则,自觉维护学校的规则。 教学难点:理解规则实际对于个人自由的保护。

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搜集有关名言,制作规则调查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标题导入:直接板书课题,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进行讲解。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就不能成功。请学生翻开课本,结合图片文字进行理解。

二、温习校规:

1.你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吗? 2.请同桌互相评一评各自的表现。 3.阅读新闻“小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4.谈谈你有什么新发现?

三、活动一:小组讨论

1.讲卫生、节约用电、守信用,这些你们都做到了吗?

2.大家在生活中还出现过哪些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呢? 3.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怎样处理呢?

四、活动二:校规大调查 1.分发调查表;

2.学生认真填写调查表;3.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4.你有什么秒点子,修改或增加规定呢?

五、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第16篇: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许耀桐

【该文章阅读量:91次】【字号:大 中 小】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命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即公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社会主体的意识。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自觉关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二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即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某种行为合法性的意识,以及对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三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即公民必须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意识。四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即公民要有尊重法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公民不仅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要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五是公民的道德意识,即公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意识。公民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此外,公民意识还包括公民应具有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

公民意识是构成民主法治国家制度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教育逐步加强。1982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提出,要“养成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求,“在全体人民中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2001年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从道德建设方面强调了培育公民意识。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明显增强。在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抗震救灾等斗争中,民众的公民意识得到了集中体现。面对罕见的地震灾害,灾区民众奋起拼搏自救,体现了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灾区民众和救灾人员舍己救人、相互扶助,体现了公民的高尚道德意识;各地各界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体现了公民的责任感和同胞意识。可以说,抗震救灾的英勇斗争,谱写了我国公民意识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逐渐生成并得到彰显,反映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但总体上说,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还处于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公民意识教育还急需加强。有些人对公民意识还不甚了解,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识模糊;有些干部好以“父母官”自居,有意无意地“为民作主”;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不佳,等等。在我国13亿人中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当前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

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公民意识体现公民的精神风貌,是构成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一定要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到振兴中华、提升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公民意识,使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大力弘扬,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得到大力加强,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法治理念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息息相关。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使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得到更好体现,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管理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使基层民主得到切实发展,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全体公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社会秩序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公民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对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很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抓出成效。

要以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实践活动。基层和社区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场所。要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社区的集聚功能、自治功能、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在建立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在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中,融入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培育公民的自主自律意识、民主参与意识、权益保护意识、社会公益意识等,促使公民意识不断发展成熟。

要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对象,着重抓好他们的公民意识教育。青少年时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都提出,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这些,都与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有密切关系。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公民意识培育,应围绕回答什么是合格公民和怎样做合格公民的问题,强化对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

要以整个社会为平台,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要健全公民利益表达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及新闻发布会制度等民主制度,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要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及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促进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

来源:求是 来源日期:2009-3-1

第17篇:公民教育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我是中国公民》

第三课时《我国的国歌》教学反思

平桥区邢集镇大方庄小学赵新彦

1、本课学习体现了公民常识、国家重大庆典活动的程序都来源于社会背景又应用于社会的思想。学习这一课,教师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了解过去、认识现在的机会,让学生懂得国歌的产生、国歌的作用。学生从心灵深处牢记革命先烈的革命斗争历史。

2、知识源于思考、分析。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对课文读一读、对图看一看、想一想,设计出4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白了国歌诞生时的社会背景和国歌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3、教师利用学生周一升国旗、唱国歌和耳闻目睹集体唱国歌的场面,使懂得了国歌的庄严,唱国歌是公民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神圣责任。

第18篇:公民教育小故事

关爱孤寡老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一次奇特的志愿者之旅

公民既有享受的权利又要尽到自己的义务。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寒假期间我带领学生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公民应尽到自己的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一起分享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中的小故事。

社区有几位位孤寡老人。我和同学们见他们十分可怜便想帮帮他们。 上午我和帅帅来到了一位老爷爷家。这哪里是个家呀——屋里没有一丝光线,乱七八糟的。他正在煮面条,一见我们,他便瞪住我们,生怕我们吃他的面条。我们勇敢地递上刚摘来的菜,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低着声音说:“有毒„„”我们退了出来,帅生气地说:“好心当成了„„”我鼓励帅哥:“帅,不要气馁,我们一定可以办好这件事。”他灵机一动,回家拿来了一袋糖和一包烟,神秘地说:“看我的。”他用烟和老人拉近距离再送老人一袋糖,他高兴地收下糖,像藏宝贝一样地藏了起来。我们得到了老人初步的信任,我们终于和老人搭上了话„„

我好奇地问老人:“这么糟的环境,您怎样的生活?”由于他多年很少跟人交流,听力和表达能力都衰退减弱了,支支吾吾地说着,听不明白。我们商量准备给他打扫屋子。我们拿来扫帚簸箕等工具正准备进行打扫,老人情绪马上激动起来,超起一把镰刀挥舞着。我们大吃一惊,马上反应过来,我们耐心地解释,老人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老人愣了几秒,把镰刀扔在了一旁,坐在凳子上发呆。我们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正准备离去。这时我发现老人的眼角边有一滴眼泪,那滴眼泪包含了多少情感呀!

下午,我和雨静、雨晨来到一位孤寡老爷爷的家。我们敲了敲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正准备说话,他便“嘭”地一下把门关了。雨晨不耐烦地说:“这么坏的脾气呀!”

我们看了看四周,他家院子的四周有围墙,围墙旁有一棵大树,粗壮的枝桠伸到了墙内。雨静一拍脑袋,扭头对我们说:“过来。”他们对视了一眼,就爬到了围墙上。我赶紧叫他们下来,好奇的孩子已经纵身一跃,跳进了院子。我们推开老爷爷的房门,他无精打采地坐在床边,厨房里没有一点动静。应该还没有吃饭。

我们三人便开始行动了。我拿出一些新鲜的蔬菜,雨静拿出面包,雨晨找出老年人喝的奶粉,我们忙开了,倒油,加热,一点都不敢马虎。不知什么时候老爷爷已经站在了我们的身后,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我们扶着老爷爷坐在桌旁,老爷爷夹起我们做的菜,尝了一口,我小心翼翼地问:“爷爷,好吃吗?”“好吃,好吃!你们真是一群好孩子!”看到老爷爷会心的微笑,我们才真正明白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

从那以后,我们便成了老人家的常客„„

社会有很多这样的孤寡老人,长久孤独的生活让他们养成了怪癖性情,封尘了自己的心灵,其实他们更需要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这次经历也让孩子们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升华。

开福区高源小学周丹

第19篇: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肖梦瑶

(摘要)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民素质,公民教育,现代化加强公民意识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关注的话题,所以,不少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计划中,都把公民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在呼唤全社会关注公民教育问题。

一、公民素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的重要国情

公民是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没有自由平等的公民,就没有民主法治的国家?每个公民只有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和使命,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获得健康的文化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李慎之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①笔者十分认同他的观点,深深感到我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教育所塑造的公民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觉得,在我国推行民主政治,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在于缺乏合格的主体条件,这是因为,无论民主政治还是法治建设都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作为其最大的参与主体?在我国进行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正视我们有一个“臣民意识”极为浓厚,公民意识极为欠缺的国情。

首先,我国古老的文化缺乏这方面的传统,与小农经济相适应,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的社会范式,“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视一国如一大家庭。所以说,‘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长,慈者所以事众’;而为政则在乎‘如保赤子’自古相传,二三千年一直是这样”?②在这种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公民不仅没有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的机会,而且民主权利意识也极 1 为欠缺,与西方社会很早就认为公民是一个包含“民主?自由?平等”内涵的政治概念相比,中国社会只有“臣民”、“子民”、“草民”、“良民”、“暴民”的说法。20世纪初,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国民性曾经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批判,他们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辛亥革命后,公民教育开始在我国萌芽和缓慢发展。但是,遗憾的是,近代中国的国民性改造和“新民”、“立人”的努力,由于不具备稳定的政治条件和相应的经济社会基础,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虽然推翻了“三座大山”,但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中存在着“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

其次,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在当今中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的平等地位与权利不受侵犯的条件已逐步具备,现代公民应该能够走出专制主义造就的“顺民”与“暴民”的传统束缚,清楚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意识到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却长期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学校虽然从中小学开始就设有思想品德教育课,但绝大多数学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普遍接受的仍是一种“听话”教育。他们对自己在社会上有哪些权利茫然无知。在许多问题上,学生都不可能有自己的发挥,无论理解不理解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标准回答?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精心的培养,但在其他许多方面却被束缚和限制了。

再次,社会尚未形成培育公民意识的普遍氛围,其实臣民、公民、子民、顺民、人民等等,每一个称谓它都是有特定的含义。一般说来,公民是有主体性的,但仅仅是主体性恐怕还不足以诠释公民,我们必须强化公民的政治内涵:即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身份,尤其在把公民和臣民对比的时候,这种政治色彩就非常鲜明,臣民是封建制度下皇帝眼里的子民,只有皇帝才是国家的主人,时代变了,建立了共和国,公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在共和制下的公民都有权利参加政治生活,了解对国家应承担的义务,但比较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公民的这种政治身份却有意无意地被淡化了,以致于公民对自己的权利也是模糊的。如,“公民”这个词用的非常少,用的频率最多的是“百姓”和“人民”,这些习惯正反映了我们公民教育的滞后,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公民教育是侧重于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教育

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政治色彩的概念,不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教育。1912年,民主革命家蔡元培在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时,就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主的教育宗旨,他首倡教育应以德智体美四育并重,同时又应“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④,赋予公民道德以法兰西的“自由、平等、亲爱”之内涵,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今天,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是,有了公民身份,并不意味着自动产生合格的公民,而要产生民主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必须提高公民素质?那么,公民素质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一是主体意识。人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是从事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能动主体?作为民主法治国家的现代公民,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与他人地位平等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权利能力,行为责任能力和人生价值,自觉关注和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依附于他人;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也是自由的,要做自己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能够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公民也必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二是权利意识。权利是公民存在的方式,是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保障,是参与社会生活,取得并维护各种权益的根据。作为公民,首先,要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和社会方面的基本权利,并依法行使;其次,应主动追求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有意识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再次,要自觉做到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三是责任意识。与权利意识相联系,作为公民,还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现代社会,公民作为国家的一员,应清楚自己一切权利的实现,都应该在有序、有效的状态下进行。现代法律关于“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要求公民不仅要树立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不可剥夺的权利意识,而且要树立不可推卸的责任意识。

四是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指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的自觉性。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 3 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参与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意识,公民的民主参与以公民地位的平等为前提条件,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公民,才会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和监督,积极地维护和改善民主制度和民主秩序,这是从法律制度规范走向现实法治秩序的重要桥梁。

五是守法意识。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一般而言,守法意识如果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一项道德义务,就能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所以,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来说,公民要具有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意识,养成尊重法律、信奉法律的信仰。

六是道德意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法律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靠道德来调整的。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在新形势下,人们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笔者把上述六个方面的意识合称为公民意识,而在上述意识中,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道德意识,因为以上谈到的与法律相关的各种意识其实都是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通过宣传教育,各种法律意识由外在的规范成为公民自觉自愿遵行的规则时,这些法律规范对公民来说便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因此,公民教育其实是一种现代德育。

三、中国现代化进程迫切要求深入推进公民教育

第一,公民教育要在公平对等的教育理念下进行。传统德育的重点内容是服从和奉献,而现代德育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欠缺是明显的。在一些人眼里,道德观念淡薄、守法意识不强、善恶界限混淆、诚信规范缺失,完全是因为群众觉悟低下使然,是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使然,也就难怪群众 4 对某些居高临下的思想教育经常带有观望、自保、冷漠、拒斥的心理。因此,笔者主张公民教育应该在公平对等的教育理念下进行。

第二,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社会化水平。如果没有民主制度下的公民经历和体验,没有民主制度的教育和训练,公民素养是很难形成和提高的。世界范围的民主化历史告诉我们,民主制度以及公民的民主生活经历构成民主文化成熟的必要前提。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这种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对公民教育的最好实践。

第三,开展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使公民意识深入人心?这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工程,这项工程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贯穿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和日常生活,实现经常化和制度化。在内容上,它不仅告诉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而且引导人们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公民信仰法律。不仅教育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公德,而且教育公民诚信友爱,平等竞争,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四,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要靠公共教育机构——学校来实施。公民教育虽然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学校教育,一个是社会教育,但是社会教育面对的工作非常繁重,而且对成人进行教育难度较大,所以应该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在各级学校开展良好的公民教育,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这是打造民族复兴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现代公民。目前各门课程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公民教育的要求,但是还很不够,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学校教育,公共生活及其公共精神应当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项工作,体现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全国各地推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各个学科把德育的要求。公民教育的要求和公民素质的培养渗透其间;甚至我们还可以像许多国家或者像我国上世纪50年代那样在学校中开设公民课、宪法课,为公民教育建立稳定的载体,内容就是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和国家的关系等。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同时也为现代 5 公民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局将被打破,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逐渐转变,物质文明发展的巨大成就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公民意识等现代理念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公民教育作为国家现代化的表征,正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注释:

①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19,(3):5.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A〕.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5.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334.④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A〕.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1.

参考文献:

1.曲丽涛.公民社会与政府模式转变[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61:19-23. 2.王小平.公民参与:从渠道拓展走向权利保障[N].黑龙江日报,2008-04-14. 3.于新恒.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公民参与[J].公共管理研究,2007,3:49-52.

第20篇: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省教研室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已积累了二十年实践经验的中美合作课题,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权力、公正、隐私等公民基本概念,

培养具有爱祖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的合格社会公民。

一、设计背景

我国公民教育尚处启蒙阶段,学生的公民教育更是如此。主要反映在以下两点: 1.公民意识单薄。

2.公共精神缺乏。我校加入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家长、社会各界都来积极关注公民教育,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社区现有资源,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强和完善学生所必备的基本公民素养,努力让学校成为培养社会公民基本素养的一个典范与窗口!

二、活动创意

公民教育是素质教育园地中一朵奇葩,是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一大亮点,也将成为课程改革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个项目可以使我校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更主动、观察更敏锐、思考更深刻、成效更明显。学校“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成功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活动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有效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和多元智能,奠定了学生健康融入社会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这种体验式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更是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做有责任的人”,将“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自觉行为,促进了学生“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调查分析、研究问题等活动。研究的必须是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也就是本地本社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有关政策法规。也就是说,学生思考、研究的必须是社会公共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是依靠和参与公共决策的。

三、活动目的

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具体地说,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关注社会应该从关注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关注社区的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他们实践的过程,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二是通过社会实践、问题研究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能力。 从学校发展来讲,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行动,将“小公民教育方案”从局部的探讨上升到“公民教育”整体论视野的高度,统整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系列活动,从而形成鲜明的、科学的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文化品位,焕发学校生命的活力。

四、实施原则

根据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经验,本项目所说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我们以往开展的德育活动,其更加强调公民教育活动的实践性,研究中应重视以下原则: 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是全体学生共同开展的教育活动。

主体性——活动的各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己的实践、体验、探究为主。 社会性——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在观察、探究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的过程中实施公民教育。

实践性——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体验和思考。

五、实施步骤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与。我们从2005年9月开始实施,主要利用综合实践课进行研究。每个活动的操作都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1.调查地方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这次实验与以往有很大的差异,不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确定自己喜欢的问题。要转变观念,让孩子真正做主。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先让学生能够区别“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所提出的“公共问题”必须是地方社区中存在的。然后由全班学生参与,提出自己最想要解决的地方社区中的“公共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如,“镇区文化环境管理问题如何解决?”、“社区中绿化方面做得还不够,有关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社区中盗窃现象严重,有关部门如何防治”、“北塘河里的水这么脏,如何治理?”、“如何保护和开发家乡人文资源”、“工厂排出的废气该如何处理?”、“有些超市里卖过期食品或伪劣产品,该如何处治?”、“农贸市场每天都有许多垃圾,到了夏天,蚊蝇很多,如何治理?”、“如何解决外来人口在本地私建房屋,阻碍交通问题”、“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几乎家家都有车,但没有地方停放,乱停放现象严重,如何处理?”等问题。 2.选择要研究的公共问题

在提出这些“公共问题”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交流、讨论,对一些不可行的问题进行了筛选,排除了空泛的、操作性不强的课题。最终有五六个课题难以取舍,再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最想解决的公共问题”,得出两个先行解决的课题。这个项目重视的是过程。让学生提公共政策问题,写在黑板上,不作评价,然后逐一筛选,再进行投票确定两个主要问题。

通过学生、教师交流、讨论、筛选、投票,四(1)班确定了“古树木的保护”这一课题,四(4)班确定了“废电池的管理”这一课题。 3.收集所要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资料

(1)要把同学们确立的问题研究好,光靠嘴上说是不行的,要用事实来说话,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搜集相关的资料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出示)①图书馆②报社③教授与学者④律师或法官⑤社区组织、民间团体⑥地方政府、立法或法律机构⑦管理机构⑧电子信息网络(每个信息渠道要给学生相关的信息提示) (2)把学生再分8组,明确各组任

其中重要的渠道是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在收集你所要研究问题的资料前,必须先要“找对部门”。何为“找对部门”?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分析你所研究的课题涉及到哪些部门,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分工,进行相关的调查,在分工的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组合去收集资料。

在调查前,应该先要求学生想好或写好要咨询的相关问题,然后再去调查。

例如:四(1)班,应找的部门是农林部门。对学生进行分工后,要求学生分组实地调查周边的古树木的生存和保护情况,并采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采访前一定要预约)。主要问题有:怎样的树木是古树木,我们周边地区有多少棵古树木?这些古树木生存情况怎样?有关部门对这些树木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否到位?人民群众怎样看待和保护这些古树木?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使古树木的管理更规范等等。

再例如四(4)班,应找的部门是摩配修理店、电瓶车销售店和修理店以及环境保护局。主要调查、研究的方向是我们周围一年大约有多少废电池和废电瓶?这些废电池和废电瓶是怎样处理的?这些处理的方式合理吗?国家对于废电池和废电瓶的处理有哪些规定,现在采取了哪些措施、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等等。

4.根据参与学生的研究和分析,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学生的研究和分析,来进行解决问题方案的编制。比如:“古树木的保护”现象,学生应该去调查社区居民有无古树木的保护意识;我们的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了多少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些古树木;如果有人破坏,有无执法部门进行相应法律制裁;如果要进行公路改造或有村民要造新房,是否能破坏江苏省挂牌的古树木等等问题。再编制好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便下一步行动。

5.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

班级方案完成后,我们就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听证会,例如“废电池的回收与处理”实践活动研究组的听证会就在武进区环境保护局会议室举行,新鲜的是,讲台上的陈述人是我校四(4)班的学生代表。听证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图文展板及幻灯片现场展示了大量资料及相关政策法规,并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针对孩子们的意见,环保局的官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一定争取让孩子们的合理方案早日落实。

在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我们可以采用展板的形式,把冰箱盒拆下来,将它的四面分成四个部分,并且颜色各异,让孩子在上面进行粘贴。第一部分:问题的描述。第二部分:展示调查的过程。比如:去调查了哪些地方、哪些人,以及相关的照片等。第三部分:调查中采取的方法。第四部分:我们的行动计划。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融入生活,关注社会’,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当前德育工作难点的一个突破口。”郑陆中心小学钱国云校长认为。 6.总结学习经验

在每次调查中,碰到了哪些难题,原因是什么?下次应该怎么样解决?比如:古树木的保护与管理问题,群众反应较强烈,是由于政策的不到位与宣传的不得力,但有关部门虽然很热情地接待了学生的调查,但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整个活动中,从问题选择、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到举行听证演示,所有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进行,老师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六、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深深感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通过对课题的参与研究,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得到了增强。正如一位同学在感受中写到:“这次外出调查不仅给了我们和社会、和陌生的大人们沟通的机会,而且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决心,更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都得到了提高。当然,学生们时常会遇到困难和委屈,多数能够在小组成员的协作下得到解决,有些难题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多少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同时,直至现阶段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一直在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放在首位,课题的选定、组员的确定、组内的分工都是学生自身在运行,老师们只是在扮演着他们方向的引导者、困难解决的帮助者、安全活动的保障者的角色。

参与实验的学生们一致体会“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我们的老师说:“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我们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在研究中天天进步,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公民教育课题研究让我们全体课题组的老师们正和学生一同体验实践的乐趣,一同体验成长的艰难,一同体验成功的欢乐。

当然,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何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他们尽快掌握指导学生进入社区开展实践活动的技能;如何提高家长认识,使他们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如何与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实现德育一体化的管理;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这些问题同时也成为我们开展工作的动力,推动我们不断探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探求培养高素质小公民的有效途径。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