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贫富差距英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3 21:00:1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贫富差距

论我国贫富差距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现在中国收入差距大体可以分解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不正当收入差距。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以及对出现此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地区差距现状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二、地区差距原因

1.历史因素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

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

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

2.政策因素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相适应,内地省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更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

3.贸易因素贸易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是反映贸易规模的两个重要指标。中国的对外贸易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较少。同时,由于中国地区之间劳动力要素流动不畅,职业转换困难程度不同,劳动力的流动性在东部地区要强于西部地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者收入在地区之间的差别。

4.教育因素随着教育的发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配置能力,它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好的教育设施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居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种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构成了东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5.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从地理区位上讲,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并且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相比邻,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同时,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物产丰富,适宜生产及生活,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种比较优势,从而能够先行一步。

上述是对中国现阶段存在地区收入差距现状以及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出现收入差距是在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出现的,但有些差距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要理性看待贫富差距的两重性,客观分析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区分正常因素与非正常因素。2005年中国两会的召开,代表们就收入差距提出了好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健全,中国的各项制度的建立,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农民负担的减轻,一定能够消除各种不正当收入,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行业差距,使中国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推荐第2篇:思想汇报贫富差距

敬爱的党组织: 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缩小贫穷与体面工作之间的差距”,意在呼吁各国关注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更体面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在此,我将自己近期就贫富分化的思想汇报给党组织。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贫富差距是我国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道路上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原因很多,要想改变只有依赖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总之在这一过程中更加要求有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近一二十年来,美国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逐步加剧,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正如人们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分配必定是不均等的。

现在,中国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达到如此严重的贫富分化状况,我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有原因的,如:

1.西方经济学新自由主义误导了我国的改革。

2.最为严重的是假经济体制改革之名,加速推行私有化,加剧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态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原来本意是要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下放管理权限,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调动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更快发展。

3.在经济政策上只抓发展,不抓分配,是产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另一个重要 原因。

如今对贫富分化问题的对策有如下几点:

1、制定最低收入标准;

2、遏制投机商、高利润的房地产商搜刮民脂民膏;

3、市场一体化,逐渐减小低端市场,靠提高工业标准和食品卫生与营养标准;

4、提高农民工、低收入行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要用社会舆论去支持;

5、提高教育的投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尤其是正在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向我们昭示着中国正在更快地走向世界,中国的经济正在实现和世界经济的接轨。政府信用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责任。洛克、霍布斯曾指出,信用和信任是政府和社会秩序的主要原则基础。同时,政府信用也构成政治合法性之根基。服务是一种理念,政府为社会提供的是服务型的管理。政府要有公正精神,责任精神,协调精神,自律意识,宽容精神。让公民参政,让公民对政府的行政活动进行监督,发挥公民的主人地位和作用,以满足公民需求为目标,这是现代社会行政的基本特征。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民主党派成员或者无党派人士,肩负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发扬我们的政治特色,我们才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实践中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才能让中国式民主显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责任的升华。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入党,首先就意味着你肩负使命的重要;入党,就预示着你必须为完成使命而奋斗。追求一种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追求一种鲁迅先生倡导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有了这种责任感,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便可自如应对任何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便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党章》第三条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再清楚不过地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秉性、品德与修养。这样的共产党人,这样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我所仰慕的;我追求进步,要求入党,就是为了把自己锻炼成一名对社会、对国家、对企业、对人民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履行责任的人。

我国正处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时期,国内外五花八门的思想相互激荡与错综着我们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成了我们每一位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积极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自身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继承华夏大地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灵魂与性格,感召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的精神。我们要努力为我国长期拥有一个繁荣、昌盛、稳定的政治局面而不懈奋斗。我们只有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熠熠发光。

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的贫富分化现象将有所好转,政府为人民谋利的责任,以及建设更好国度的动力都将鞭策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更加努力,更加认真,更加无畏,无私的将自己奉献于中国最壮丽、最伟大的建设事业! 汇报人:庄二郎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2011年11月

推荐第3篇:缩小贫富差距

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那么什么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促进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在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差距太大,再分配纠正的成本就会过高。初次分配既要体现效率,又要体现公平,关键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应国民收入依法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金、欠薪应急周转金等制度,努力促进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工资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

第二,加强财税调节。财政政策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强力工具。在收入方面,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利用税收杠杆达到“限高补低”的效果,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取方式、对高档商品住房开征房产税等。在支出方面,应建立起财政增加对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比如硬性规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省(区、市)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占比等。通过提高执法力度,减少税收漏洞,降低中低等收入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开征某些特殊的税种如遗产税、财产税等,缩小贫富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三,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充分就业是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基础。促进就业创业,一靠发展,即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比如支持内陆省份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实现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优化配置等;二靠政策,即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

就业创业政策,扶持更多新生劳动力和困难群众就业,比如推行免费中职教育帮

助农民工及新生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带动大中专毕业生等

群体创业等。

4.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中,不能不考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从实际出发,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要正视当前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风险 提高政府的财政支出,切实解决困难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失业保障金的管理上,严厉打击某些贪赃枉法者将“救命钱”挪作他用的行为。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网络,通过各种措施解决他们的难处。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因此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对实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推荐第4篇: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对社区居民贫富差距调查

绵阳,一座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科技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在社会群体利益的不断改善中,分配不公的现象日益突出,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尽管“富民区”与“贫民区”只有一墙之隔,但有钱人于低收入群体的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明显。

2010年12月初。通过对社区居民生活消费的观察和调查询问,发现每户家庭基本由丈夫和妻子组成,家庭基本收入也是由两个职业基本收入组成。除基本收入外,一些家庭还通过其它形式取得收入,例如:炒股、网上开店、摆摊等。每个人可通过各种形式取得收入,每种形式的利润风险和基础也不尽相同。因此,大部分的家庭有稳定的收入,而少数家庭收入不太稳定。目前,基础方式收入有:私营、管理、从教、打工、个体等多种方式。这会使居民有一个良好的收入基础。通过述调查结果也可以得知,社区居民民收入较以前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高管等高收入人群。对于大多数没有一技之长的板桥社区居民来说,他们经济来源就是通过开店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

从21世纪以来,收入持续增长,这就导致各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所以家庭收入差距持续增长。通过调查结果显示,高收入家庭的收入为低收入家庭的好几倍。这种较大的差距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导致了富人有钱没处花,穷人仅能维持温饱的局面。认识到这个情况后,、进行了该话题的讨论分析,并从现实中找出原因和处理的方法。

原因分析:

一、我国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管理行业的工资显著增长,并伴有“三保一险”。这就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并且大量的有技术的人才也被吸引。导致大量技术部门反而缺少高级技师,从而带动了技术部门的工资持续上涨,而低级技师的工资却涨幅不大。近几年公务员为万里挑一,而选中者必定为高端人才。因此,我国人员素质的高质量选拔是导致家庭收入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二、我国就业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我国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的人口站在这地大物博的土地上,显得尤为沉重。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城市在大街上闲逛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而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并不满足于目前国内的收入,从而走出国门。这就使两端行业拉开差距,一面是工资上涨的争求人才,一面是素质下降的控制人数。就业的压力和人口的众多迫使人们追求高收入低待遇的行业。这会使部分家庭的收入不稳定,人口数量众多会导致在岗就业年龄上限下降,下岗上线人数众多。因此,就业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是导致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太爱面子,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某些岗位急需用人,但很少有人问津,原因之一就是太爱面子或者岗位工资太低。尽管近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但效果未见明显。一些大学生一毕业,就急着到管理部门享受。

调查总结: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环境日益改善,人民工资持续上升。但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关注,那就是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从近几年来看,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导致部分农民弃田进入城市打工。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我国人民的正常发展,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方式可减少收入差距的悬殊问题,但其他各种因数却阻碍着这种特性,使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因此,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均收入高的家庭已过万元,收入低的家庭也过千元,但高收入家庭总体所占的比重较小,大部分家庭处于中等水平,由此可见人均收入水平已经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家庭迈进。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家庭人均收入仍存在很大的差异,贫富差距仍然很大,另外通过上表可以得出无论家庭收入如何,教育支出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当前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从侧面映射出家长对孩子的付出和重视。

我们还需要从自身出发,树立自主就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不能从众,需要自有主张。

即使各个家庭的收入有所不同,但还是将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收入投入孩子的教育中,尽其所能保障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我们呼吁所有的孩子都不要辜负家长给予我们的深切期盼。我们更要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将来做好打算。

同时,希望国家能够重视这种收入差距的问题,拿出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使我国的综合实力更加强大

感受:

这次实践调查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到,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而不单纯只是物质享受。更重要的一点,我们也可以明白父母为我们的付出有多大,他们把收入的大部分都倾注在提高我们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提高文化素养上,他们每天含辛茹苦的工作,为的就是希望看到有一天我们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则远远大于此,所以我们不能辜负他

们的希望,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为将来的腾飞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祖国一定会更加昌盛,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富裕,而未来也会因为我们而更加美好。

推荐第5篇:思想汇报贫富差距

敬爱的党组织:

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缩小贫穷与体面工作之间的差距”,意在呼吁各国关注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更体面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在此,我将自己近期就贫富分化的思想汇报给党组织。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贫富差距是我国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道路上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原因很多,要想改变只有依赖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总之在这一过程中更加要求有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近一二十年来,美国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逐步加剧,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正如人们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分配必定是不均等的。

现在,中国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达到如此严重的贫富分化状况,我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有原因的,如:

1.西方经济学新自由主义误导了我国的改革。

2.最为严重的是假经济体制改革之名,加速推行私有化,加剧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态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原来本意是要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下放管理权限,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调动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更快发展。

3.在经济政策上只抓发展,不抓分配,是产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对贫富分化问题的对策有如下几点:

1、制定最低收入标准;

2、遏制投机商、高利润的房地产商搜刮民脂民膏;

3、市场一体化,逐渐减小低端市场,靠提高工业标准和食品卫生与营养标准;

4、提高农民工、低收入行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要用社会舆论去支持;

5、提高教育的投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尤其是正在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向我们昭示着中国正在更快地走向世界,中国的经济正在实现和世界经济的接轨。政府信用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责任。洛克、霍布斯曾指出,信用和信任是政府和社会秩序的主要原则基础。同时,政府信用也构成政治合法性之根基。服务是一种理念,政府为社会提供的是服务型的管理。政府要有公正精神,责任精神,协调精神,自律意识,宽容精神。让公民参政,让公民对政府的行政活动进行监督,发挥公民的主人地位和作用,以满足公民需求为目标,这是现代社会行政的基本特征。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民主党派成员或者无党派人士,肩负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发扬我们的政治特色,我们才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实践中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才能让中国式民主显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责任的升华。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

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入党,首先就意味着你肩负使命的重要;入党,就预示着你必须为完成使命而奋斗。追求一种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追求一种鲁迅先生倡导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有了这种责任感,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便可自如应对任何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便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党章》第三条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再清楚不过地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秉性、品德与修养。这样的共产党人,这样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我所仰慕的;我追求进步,要求入党,就是为了把自己锻炼成一名对社会、对国家、对企业、对人民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履行责任的人。

我国正处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时期,国内外五花八门的思想相互激荡与错综着我们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成了我们每一位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积极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自身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继承华夏大地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灵魂与性格,感召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的精神。我们要努力为我国长期拥有一个繁荣、昌盛、稳定的政治局面而不懈奋斗。我们只有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熠熠发光。

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的贫富分化现象将有所好转,政府为人民谋利的责任,以及建设更好国度的动力都将鞭策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更加努力,更加认真,更加无畏,无私的将自己奉献于中国最壮丽、最伟大的建设事业! 汇报人:庄二郎

2011年11月

推荐第6篇:两极分化 贫富差距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是指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中国目前出现的是较大的收入差距。

中国目前的高收入者主要包括哪些人?

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石油、石化、烟草、航空、铁路、房地产、足球俱乐部、外企、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高收入的“十三行”;私营企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建筑工程承包人、演艺界人士、律师、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评估师、高校教师则集成“高收入职业榜”。

对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上个世纪末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影响

 贫富差距并非都是不合理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的新型经济板块的出现,使得首先占领新的经济板块的人获得了新的收入。也造成了社会成员在收入方面的距离加大,这是有它的历史合理性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市场经济建立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社会群体获益程度是不同的。拥有土地的人可以投资房地产,他就可以迅速的成为高收入阶层。所以,这个也是拥有历史合理性的。  但是,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正在因为权力介入市场,落后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断扩大。我们需要遏制的是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产生的后果

 终会波及每个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再雄辩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

 收入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足以给经济发展造成相当的威胁。韩国和菲律宾的对照就是很经典的例子。在1960年前后,两国的许多经济指数相差不多,包括人口、人均GDP、城市化、小学和初中在校人数。起点相同,半个世纪后韩国经济翻了三番,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而菲律宾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动荡不安。主要原因就是韩国的收入和土地分配比菲律宾平均的多,而且两国的基尼指数相差就有0.2。还有经济学家认为,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缓慢,就是因为财富过度集中的缘故。贫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条件会让他们失去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率。社会的不公正与不平等还使人们逐渐失去国家凝聚力。大量人口资源闲置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威胁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出现原因

1、“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前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执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治穷是最主要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由于没能完全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成为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正是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公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

3、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没有真正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根据有关专家粗略计算,各种非法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大约使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上升31%。 

4、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毋庸置疑,国家通过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

5、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除了合理的税收制度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然而,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

6、不平等竞争的存在 最后,经济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竞争也是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而其他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却不能,因此最终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比如,一些借助国家特许经营的垄断行业就获得了“暴利”。

一是发展原因

1、发展速度差异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的现象,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从整体来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有所扩大。在一个省内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造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速度。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采取了市场取向的改革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不论东部沿海地区或中西部地区,都出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例如1991年至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广东省高达21 %,贵州省为14%,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贵州14%的年增长率也是相当高的,但是与广东等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迅速拉大。这样就得出一个判断,中国地区差异的扩大,是在各地区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是前进过程中的问题而掉以轻心。中央多年来已采取了有力措施,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2、二元经济结构

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三大差别之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但没有随着经济发展有所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实际上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反映。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刘易斯认为只能“维持生计”。农民收入低是传统农业的产物。城镇居民从事的产业,刘易斯称之为“现代产业”,就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现代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正确的政策思路有两条:一是把传统产业改造成为现代产业,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将传统产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现代产业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面临的问题是,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产业的速度不理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中央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已经对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第三个表现是,在城镇居民中先富裕起来的群体与贫困群体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农民中先富裕起来的群体与贫困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这是最为人们关注的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

贫富差距

先富群体与贫困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原因有多种,第一,占有资产等要素多少不同,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资产等要素带来的非劳动收入可能还会有所增加,这就使可以取得非劳动收入的群体与贫困群体收入差距出现继续扩大的趋势。第二,人力资本投资多少不同。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别表现为工资收入的差别是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一个经济社会现象。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人力资本投资差距造成的收入差别越来越明显。这种差别表现在能不能找到工作以及工资收入多少。第三,体制等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

二是政策原因

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极端。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初衷邓小平解释的很清楚,就是“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但是,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却片面强调少数人“先富”,而严重忽视“共同富裕”,甚至把少数人“先富”搞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以至于谁要提“共同富裕”,就给谁扣上“极左”的帽子。这些年最时髦的口号之一,就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进一步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讲“先富”的手段方法是否合法,只要富起来就是本事,“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于是出现了许多违规违法的“暴发户”,一些人靠“双轨制”、“官倒”等投机行为捞足了“第一桶金”。

对策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较好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是和他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无关系的。与之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它不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到亿万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够覆盖全国所有人口(包括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2、健全财税制度 目前我国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仍然是工薪阶层,这充分说明我国财税制度的不合理,这也是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税收制度,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征收遗产税、赠与税和奢侈消费税等。此外,还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提高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

3、加强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片面地强调效率问题,导致一些人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现实生活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对此,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并依法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法乱纪,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进而有效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相关法律,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办教育、办慈善事业或修路等。

4、降低垄断收入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时间尚短,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很完善。原有的某些体制性或政策性的原因,使得电力、电信、铁路等行业至今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垄断。并可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也拉开了这些行业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为此,我们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5、继续两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享受了优惠的政策,东部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东部的发达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中、西部。为了解决日益增大的地区差距,党中央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伟大战略。实践证明,两大战略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还不太明显。因此,我们应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吸引国外投资者和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到中西部地区,从而有效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最终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

应对措施

1、机会平等

机会平等是实现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

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既有市场竞争的因素,也有行政垄断的因素;既有历史积累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定因素;既有正常的因素,也有不正常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由过渡体制弊端和法治漏洞造成的公有资产流失和不公平竞争;历史上形成并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由市场扭曲造成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上的分化;由某些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由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差别;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功能缺乏和社会保障制度缺陷而未能抑制差别迅速扩大等。  最突出问题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机会的不平等

平等的不一定是公平的,而公平的可以是平等的,也可以是不平等的。 如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平均主义的分配就是不公平的。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机会的不平等,或者是由不平等导致的不公平。  机会平等被看作是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这种源于现代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把社会成员的经济平等规定为机会平等和结果的公平。机会平等的意思是,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其就业、投资、职务升迁、赚钱盈利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作为竞争主体他们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结果的公平指个人的努力与所得的对称。一个人只要有能力,   

  勤奋努力,抓住机会,就可以从低收入者进入高收入者行列,所以机会平等可以促进结果的收入公平。

机会平等意味着对身份特权的否定、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对未来均等机会的开放。 机会平等关键要有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合理的政策机制

在机会平等中改善公平,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的市场机制,二是合理的政策机制。

面临的收入分配不公首先是市场平台的不公,远没有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如要素市场没有市场化,距离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这四个要求差距很大。劳动力市场依然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土地市场受到产权模糊的约束、资金市场受到若干歧视政策的影响。

即使是市场机制运行良好,它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能说是正确、合理、公平或合乎道德的。市场竞争机制本身有加剧贫富差距的特性。因此,政府有责任通过政策机制对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补救,如对弱者的援助、对垄断的遏制、对收入的调节等,从而改善公平。

机会平等核心是保证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起点公平

推进机会平等,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竞争的权利,核心是保证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方面的起点公平。

每个人的能力不等、贡献不同。之所以贡献不同,基本问题是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导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都在教育上完全免费了,中国完全有能力让农村的义务教育免费,同时对农民工和城市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职业教育。  中国目前有近8亿农民,占总人口的60%以上,但农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不到15%.据估计,如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3亿—4亿。如果一大堆人挤在一小块土地上的情况不改变,那中国的农民怎么也不会富起来。

 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并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 社会保障体系十分不足。覆盖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只有20%,医疗与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不到20%.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起点公平,也是市场竞争的社会安全阀。

2、税收调节

 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

 个人所得税应重点调节高收入者改革财产税制  开征物业税、遗产税和赠予税  健全特定行为税制度  创造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

3、分配制度

 改革分配制度 理顺分配关系  缩小贫富差距

推荐第7篇: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贫富差剧原因细分就是权利上的差距,知识上的差距,还有收入上的差距。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例如电信,航海等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

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1.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虽然克服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弊端,能够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配置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按贡献进行分配,而其中资本这项要素总是得大头。这样,在劳动收入大体均等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主要因资本要素占有者财产性收入高低而拉大。 2.垄断致富。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在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上具有独自决定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不用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借助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3非法暴富。有些人得财富是靠辛勤劳动挣取得,,然而不少人主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他们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权谋私、做权钱交易,而这些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必然加剧贫富差距。 4.税收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所得税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化隔离的基础之上,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别。这种缺乏覆盖城乡全体人民的公正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对策1.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以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稳定.2.改革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一是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及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收负担,对高收入者实行累进税率,并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援助。二是改革完善财产税。应尽早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物业税,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的奢侈消费项目,可以考虑开征特别消费税。 3.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4.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垄断企业凭借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通过垄断价格形成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维持了本行业的高收入,我们要加强对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和竞争主体,打破行业垄断。通过《反垄断法》来有效地约束垄断经营行为,对垄断企业的定价权实行严格监督。5.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法严惩侵吞国家财产及以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的一切腐败行为。6.创造平等的教育和竞争机会。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同时,打破生产要素流动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让其分享到更多经济增长的成果,7.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

推荐第8篇:贫富差距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贫富差距的严重问题。在新华网的“两会”调查显示,缩小贫富差距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每个人的钱袋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好日子。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直观的了解一下差在哪儿?(图片)

对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大家可能是司空见惯,但是你是注意到了在很多偏远地区的残垣断壁?大家可能习惯了宽敞舒适的教室,你是否有在膝盖上读书写字的经历?看到这两张图片让我想到了用到这里不恰当的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农民工简单的年夜饭相比,这天价年夜饭就显得无比的奢侈。

这只是平均贫富差距的一部分缩影, 也是从感性的层面上来理解贫富差距,简单的说就是社会的少部分人占据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具体怎么评判这个差距呢?下面我们介绍一个权威的评价指标——基尼指数(„„)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的贫富差距相当严重,从我的所了解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城乡收入差距大(这是一张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漫画,

这个城镇大叔抱了这么大一个元宝居然跑到了跷跷板的上端,从常规来说这是不合常理的,但是请大家仔

细想一下会发现,这又是情理之中的。因为以农村大叔为代表的老百姓与城镇居民相比之下更高昂的子女教育,医疗支出,这重重负担压得他们无奈的坐到了跷跷板的下端。)

2、各行业间收入差距大(„„)

3、地区收入差距大(„„)

面对如此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我将它归纳为一下几点:

A. 先富与后富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改革开放之

初邓爷爷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在贯彻的过程中,却片面的强调了少数人先富,忽视了共同富裕,甚至把少数人先富搞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讲求先富的手段是否合法,只要富起来就是本事。片面的理解了小平同志的“猫论”。

B. 第二点就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权力决定收入的

现象,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过度强调效率问题,导致了一些人为了致富不择手段,现实生活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各行业权力部门的灰色收入占有很大比例。

C. 第三点就是社会体制不健全,我们现在走的是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很多方面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以借鉴。在加上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

基数而配套的社保体制、医保体制以及基本的分配制度都没有不是很健全。所以很多人就砖了体制的空子成了暴发户。

D. 部分行业的垄断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

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移动等等,他们凭借经营特权以及国家政策的保护,取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在我看来受教育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贫富的差距,并且还是一个具有马太效应的因素(„„)

说了这么多原因,那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贫富差距:

1、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差距。

2、加大对官员的监管力度,防止权力资本化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

4、完善分配制度,使社会更具公平正义

小小展望一下 :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我们的党中央越来越重视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分配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们也注意到了新的领导阶层十分注重民生问题,虽然彻底消除贫富差距的路还很长,但是从近来一系列的反腐工作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推荐第9篇:贫富差距思考

贫富差距思考

将眼睛仅仅盯在收入工资上,要想说清楚中国的贫富格局,能够解决的问题很有限。要将中国贫富问题说清楚,至少要考虑到这样四个环节:首先是当年创造财富的分配状况,其次是财富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转移,再次是个人存量财富的变化,最后是个人或群体之间的财富转移。

这些年我们讨论贫富问题,更多的是用收入分配的概念,但我觉得现在以收入分配的概念来说明当前中国贫富问题,能解释的已经很有限。要将中国贫富问题说清楚,至少要考虑到这样四个环节:首先是当年创造财富的分配状况,其次是财富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转移,再次是个人存量财富的变化,最后是个人或群体之间的财富转移。

[b]当年创造财富的分配状况[/b]

一年里创造的财富,大体可以用G D P表示,2010年中国的G D P近40万亿,也就是说2010年新创造的财富大约是40万亿。这40万亿的财富是怎么分配的?理论上来说是在三家之间分———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但问题首先就出在这三家分的时候。

最近这些年在分配上有些明显的趋势,比如企业拿的越来越多。企业利润已从几年前的19.0%上升到31.3%.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近些年来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财政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工、电力、有色金属、交通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一倍。但更重要的是,国家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政府和企业拿的越来越多,劳动者拿的就只能越来越少。2002年之前,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基本在50%以上,2003年下降到49.6%,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39.7%.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有指标调整的原因,但尽管如此,劳动者的收入现在只占当年创造财富的40%.

而且,就是劳动者拿到的很有限的这一块,还有相当部分是垄断部门的职工拿走的。一个说法是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达到15倍。另一个说法是占全国职工总数8%的垄断部门职工所有的工资、奖金、津贴加上福利,相当于全国工资总额的55%.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问题在哪儿了。

在当年的收入分配上,创造财富的分配上,接着的问题是什么呢?政府拿的多,这不见得就是问题,一些西方福利国家政府拿的也不少,但是有一点,它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在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公共保障等等方面。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用来进行直接投资和维持庞大行政机构的运转,用来进行再分配的部分很有限。

政府拿的多之后,这钱用得还有问题,这是当年财富分配和使用当中的第二点。但是还没有完,在这个环节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当年创造的财富当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可以说分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给分没了。

经济学家王小鲁先生的研究表明,2008年中国G D P是30万亿元,而隐性收入总计有9.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63%的部分集中在10%的家庭。而这一年中国的灰色收入金额有5.4万亿元,也就是说在这30万亿元当中,接近20%,5.4万亿元分得不清不楚、,给分丢了。这些灰色收入主要来自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腐败、寻租行为、公共资金流失、和垄断性收入的不合理分配。

王小鲁等人据此推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按城镇居民家庭10%分组,2008年城镇最高收入家庭与最低收入家庭的实际人均收入分别是5350元和13.9万元,差

距是26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9倍。用城镇最高收入20%的家庭和农村最低收入20%的家庭来近似地代表全国最高和最低收入10%家庭,那么全国最高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9.7万元,而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1500元,两者在2008年相差65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23倍。由此可见,灰色收入对于拉大我国国民收入差距,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b]财富在政府和个人之间是如何转移的?[/b]

第二个环节需要考虑的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财富转移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是个人财富会通过一些途径转移到国家的手里,反过来转移到国家形成的公共财富又有一部分会流到个人的手里。将个人的财富转移到政府的手里,有明的、有暗的,其中最明显的环节有三个,税收、社保缴费、出让土地的收入。从中我们能看出,政府从社会中抽取的资源过多。

首先是税负的增加,这是我们都会明显感受到的,尤其在最近的这几年,政府所有的调控到最后几乎都变成了一个字,那就是钱,如果说两个字那就是收钱,还有一个理由,“理顺税制”,说要理顺税制很多税种要出台,你有房子要收房产税,开车要收环境税,你要社会保障要收一点社会保障税。税负的增长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几年前我就说过,税负的加重将会成为中国社会矛盾新的焦点。

第二个是社保缴费。根据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的研究,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最新测算的实际承受税率,中国的社会保险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是东亚邻国和邻近地区(香港和台湾)的4.6倍。

再有则是出让土地的收入。严格来说出让土地的收入不能看做是个人财富向政府的转移。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数据,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万亿元,同比增加63.4%.2010年中国卖地收入2.7万亿,增幅超70%.虽然土地收入不能完全看做是民间财富向国家的转移,但至少其中农民在土地上的损失是具有这种性质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暗的途径。一是物价,现在国有垄断企业无论提供的是商品还是服务,价格都非常高,人们在消费这些商品和服务时是多花了钱的,通过这样的途径,个人的财富直接转移到了国有垄断企业那里去,这等于间接向政府或向国家的转移。

还有一个是人们不太容易发现的出口和外汇管理体制,以及由这种体制造成的财富缩水所导致的财富转移。按照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人们在出口获得美元之后,是要把美元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再按照汇率印发人民币。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经济的陷阱,即经济增长越快,出口越多,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越多,印的钞票也越来越多。换言之,中国的经济越发展,通货膨胀会越严重。这样就使民间财富以贬值的方式流入政府手中。

财富到了政府的手里,形成了公共财富,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个人转移。这个转移有正当的途径,有不正当的途径。正当的途径就是所谓的再分配。政府提供公共福利、公共服务,提供社会保障等等。总体上中国政府再分配的比重比较小,再分配的职能也还是有限。但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也意味着通过这种方式国家财富向个人的转移在明显增加,这对于缓解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失衡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但与此相伴随的是更大的政府公共财富向个人不正当的转移,这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有资料显示,国有资产改制破产过程中,通过低估漏估、低价转让,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入个人腰包。此外还有矿产资源领域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个就是不正当的福利和三公消费,这实际上也是国家财富向个人转移的过程。

[b]个人财富存量的变化[/b]

改革开放30年我们正在从一个无产的社会变成一个有产的社会。财富的变动可以说对整个现在中国的贫富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有的财富价值变动,对于现在的贫富格局的影响很可能超过工资收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因素。

现在中国有产的究竟有多少呢?如果以住房来表示,现在中国居民拥有的住房总的价值大约在100多万亿。这100多万亿按照有的学者提出的3/4和1/4在城乡之间进行划分的话,城市居民大约拥有的75万亿元住房,农村居民拥有的是25万亿元。在研究中国目前贫富格局的时候,我们应当对这个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近些年来,随着房价的大幅上涨,由此实现的财富升值是相当可观的。

我在2009年曾提出过在我国存在一个“以房地产为主要载体的财富形成过程”的问题。而这种财富形成和升值过程对整个社会的贫富格局有着重大影响。

比如说刚刚过去的2010年,2010年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城市居民。这是1998年之后这12年中的头一次,假如说就从收入的意义来说,过去这一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是有所缩小的,但我们能够据此说这一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也是缩小了吗?这一年城乡贫富差距其实是在急剧拉大,别的都不说,城市居民拥有的这75万亿元的房子,按照去年统计局的说法,7 0个城市平均房价涨了9.99%,也就是说城市居民这一年通过财富增值的就有六七百亿,远远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那一点。从收入的角度,这一年可以说城乡差距缩小,但是从财富的角度是大大扩大了,这个因素考虑进来和不考虑进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朋友说这算什么财富,房子还不是房子,都是纸面上的财富。我个人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这当中肯定有泡沫,有物价的因素,甚至有人为的炒作因素,这都是不容否认的。但是我认为现在的房价上升不完全是因为这些,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当中其实隐含着财富的转移过程。

更形象一些来说,假如说一个人在这里以3000块钱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了一套房子,两个人同时在这里买了房子,过了一段时间地铁修过来,在那个地方有一站,3000一下子变成了6000,那个也涨了一点,变成了4000,多出来的部分是从哪儿来的呢?不能完全是看做泡沫或者是物价的因素,实际上地铁这部分的一部分财富转移渗透到这里了。现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超常发展时期,另外从分配的角度来说,这个社会在整体分配的盘子里,直接分到个人人头上的比较少,政府拿的多,政府拿的多的部分,相当一部分也要投入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中,转移过来的财富、渗透过来的财富量就很大,对于现在的贫富格局影响也就很大。

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因素,但是也要注意,这样的一个财富转移和渗透的过程,其实也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不平等的。

[b]财富在不同群体或个人间是如何转移的?[/b]

刚才说了分也分了、转也转了、征也征了,这个时候你口袋里的还不就是你的,还得有一个掏腰包的过程,就看谁掏谁的。这个掏腰包的过程,是指财富还有一个在个人和群体之间进行转移的过程。较早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是北师大的经济学家钟伟,他在2004年时曾经进行过一个研究,虽然他不是正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但是涉及到这个问题,他计算了四种方式的掏腰包。

第一种是企业老板掏劳动者的腰包、掏工人的腰包,指以压低工资、少给社会保障的方式获得超额的利润,当时他说工人的工资和社保偏离正常的状态大约每个月有200块钱,打工者当时是1.85亿,计算下来老板和企业大约是掏了工人4400亿元的腰包。

第二,通过银行存贷款的方式实现的掏腰包。银行的存贷款,实质是富人、企业向一般的老百姓、穷人借钱的过程。这在中国有掏腰包的意思,不是说不还,问题是出在

利率上,就是说你借了钱,你得付给人家利息,但问题是我们这是负利率,正常情况下是两个点的负利率,简单来说就意味着你年初时将这100块钱存到银行里,到第二年初了,银行将这个本给你了,同时给你3块钱的利息,但是这103元已经相当于你存进去时的98元了,也就是说借钱的人少向被借的人支付了利息,这就相当于掏腰包了。按照当时钟伟的计算,这个大约一年有600亿元,但是考虑到现在存贷款的规模,考虑到今年和去年的物价,通过这个实现的掏腰包,也就是说借钱的人向被借钱的人掏腰包应该是在1000亿元以上。

第三是中小股民的损失。2004年时还是一个熊市,根据他的计算当时中小股民在股市上的损失是1500亿元。

第四是在土地转让的过程中,钟伟计算是3300亿元,上面提到耕地变成商业地,100万中政府拿40万,我们将之算在第二个环节里,但开发商拿的40万,就属于掏腰包的过程。

按照今天的情况来看,至少有另外几种是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首先是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中实现的财富转移。这主要涉及两个环节。一是直接融资。按照道理说,个人在股市中的投资应当是属于投资的范畴,应算在个人财富的变动当中。但中国的情况有些特殊。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股市融资额达到3.7万亿元,而给予公众投资者的分红却不到4000亿元。但在同时,由公司上市造就了824个亿万富翁。二是个人或机构在股市交易中的盈亏。2010年全年中国股市蒸发了上万亿元财富,年跌幅达14.31%,投资者70%亏损。由此实现的财富转移是一个无法计算的数字。

另一个因素就是通过价格实现的财富转移。“移动通讯与中国社会”课题组对居民使用手机的状况的调查显示,手机资费已经占到居民收入的5.43%,而在年收入不到10000元的手机人口中,占到了10.31%.世界银行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认定,受高通行费的影响,中国成为了全球物流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 D 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由此可见,由垄断造成的财富转移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

再有是行贿受贿。类似的财富转移渠道是广泛存在的,比如提成、回扣有许多就属于这一种。人情往来中实现的财富转移也值得重视。这方面既缺少相关的统计数据,也缺少系统的调查数据。但推断应当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当中有一部分会互相抵消,但我们知道,在不同地位人们人情往来中,远不是对等的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掏腰包不仅仅是在国内掏的,国与国之间还得掏,但问题是我们中国肯定是被掏的。被掏至少有这么三种方式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是资产直接向海外转移,通过移民的方式也好,留学的方式也好,或者人不出去直接将财产转出去的方式也好,我们每年大量的财富转移到海外,这个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第二是出口的补贴退税。出口补贴退税实际上是财富向国外转移的过程,为了保证出口,价格就得低,就要大量补贴退税,造成了国外很多商品比国内便宜得多,这等于用我们公共财政补贴了国外消费者。现在每年对出口的补贴和退税有多少呢?5000亿,美国差不多占1/3.

还有就是海外上市公司的分红。像中石油,中石油在海外上市时融资29亿美元,在最初的四年当中分红高达119亿美元,相当于融资的四倍。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个公司四年海外分红就超过一千亿美元,合计六七千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全部上市公司在18年里给全体股民的分红总额才刚刚超过2000亿人民币。

将眼睛仅仅盯在收入工资上,要想说清楚中国的贫富格局问题,其实解决不了问题,能够解决的问题很有限。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来贫富格局究竟是怎样形成

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环节出现问题。现在我们要调整利益关系,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应当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环节上做文章,可能看得清楚了一些。

推荐第10篇:贫富差距定义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中国的基尼系数如何呢?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竟然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

目前,现实中的贫富差距和利益分配矛盾,早已令中低收入居民普遍感到不满。猜测中国基尼系数不断升高,恰好为抱怨中国贫富差距扩大提供了证据。而国家统计局的“驼鸟政策”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心。不过,中国的基尼系数真有这么高吗?安邦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的灰色收入被低估。

第11篇:论贫富差距

论贫富差距.txt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幸福!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生活是灯,工作是油,若要灯亮,就要加油!相爱时,飞到天边都觉得踏实,因为有你的牵挂;分手后,坐在家里都觉得失重,因为没有了方向。“在我国,唯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这是70多年前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变革中的美国的理解。如今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对中国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未来5年中国发展和变革的核心。但空前的社会断裂,引发了更多的人思考26年来中国改革发展走过的路

□主笔 吴金勇 记者 商思林

收入差距加大是社会不公平的一个直接结果。在一个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波动数据和故事总是显得复杂多变。而赵人伟和李实的眼中看到的一切是最接近真实的。在他们看来,伴随改革开放每一个重要进程,收入差距都在相应做出变化,其中折射出太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20年没有涨工资,他决定探个究竟

1977年,改革开放还没来。但对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赵人伟来说,发生了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他涨了7块钱的工资。

与赵人伟一样,全国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都涨了工资,最高涨幅不得超过7元。据说当时有很多单位出现了2个人共享7元钱指标的故事,一人涨4元,另一人涨3元,甚至还有三个人、四个人共享这7元钱的。

这是自1957年之后的20年里,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普调工资。

20年的最好青春伴随着工资的基本被冻结成为历史,这次涨工资让赵人伟感慨万千。几年后,一部叫《人到中年》的电影风行中国。剧中潘虹扮演的陆文婷大夫虽然医术精湛,但奈何在她大学毕业后就和赵人伟一样遭遇了20年工资“冻结”,以至人到中年的她因为工资低而被一位高级干部病人的家属——一名马列主义老太太瞧不起。这位老太太丈夫的工资也被“冻结”了20年,不过冻结时这个级别的工资已经达到了数百元。

“按说陆文婷这样的技术骨干经过20年奋斗,收入应该和快退休的人差不多啊。”一个是几十元钱拿20年,一个是数百元钱拿20年,赵人伟联系到自己的经历,感到其中必有不公。与收入冻结伴随的是企事业单位职称评比的停滞。据说当时有一所大学,一家三代教师,爷爷是助教,儿子是助教,孙子也是助教。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决定探个究竟。

赵人伟深入研究了工资和物价20年不变的“双冻结”现象,指出这种貌似平均主义的背后被人忽视的问题:对年轻人不公,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积极性不足。为此他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1985年第5期《经济研究》杂志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这篇文章,他获得了孙冶方经济学奖。

“这是我研究收入分配不公的起点。”20年后的一个上午,赵人伟的家里。初秋的阳光打在这位70多岁依旧神采奕奕的老人脸上,他慢慢回忆起长达20多年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生涯。

由“平均主义背后的不平等”思路出发,赵人伟进一步认识到“大锅饭”时代中的另外两个不公平。

一个是城乡之间由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产生的价格扭曲造成巨大的城乡差距。他援引改革开放初期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5∶1,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超过1.5倍。赵人伟还发现,虽然农村也有一定的补贴,但扣除政策的剪刀差和其他税收,国家对农村是“净税收”;与此相对应,计划时期城镇居民则享受各种实物补贴,并且没有任何税,国家对城市实行的是“净补贴”;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国家财政应该“抽肥补瘦”,而事实上当时是“抽瘦补肥”的逆向再分配。

另一个不公平是更隐蔽的问题。在城市里,因为房子、教育、医疗等补贴按照职位来实行分配,赵人伟在90年代中期的研究数据表明,正是以公房改革为代表的实物补贴货币化,加速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

在大家公认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时代,尚存在这些不平等现象,赵人伟愈发对收入分配问题感兴趣。

此时,改革开放大闸已启。赵人伟在1985年之前的几年里曾搞过经济转型研究。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正在发生着第一次深刻变革。先是农村联产承包制实施,农村按人头分土地,极大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并进一步缩小了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在城市也开始出现分化:一些跑到外企和自己摆摊卖烤地瓜的体制外人迅速鼓起的钱包,让体制内依然一潭死水的人感到抬不起头。

赵人伟当时有一趟苏联之行,考察了苏联红色无产者机床厂,厂里工人的磨洋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同他以往在国内看到的吃大锅饭的企业情况惊人相似。赵人伟感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不会长久。

一个关键机遇的到来,使赵人伟开始了长达18年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18年的三次调查

198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并计划资助国内的一些经济研究。福特基金会的办事处挂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任驻华首席代表彼特·盖斯纳主动找到赵人伟所在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询问有没有好的课题。当时的经济所所长是董辅,赵人伟担任副所长。董感兴趣的是国企改革,赵人伟则提出了自己思考很久的题目:收入分配。

福特基金会认为这两个题目非常好,双方很快就达成合作协议,由董辅和赵人伟分别成立课题组。福特基金会表示希望中国的研究水平应该和国际接轨,这个项目最好和国外的研究机构一起进行。

“盖斯纳说,我们出钱,你们去找国外合作机构。”随后加入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并成为课题组主力的李实回忆到。赵人伟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过两年的访问学者,与牛津大学的经济学院院长基斯·格里芬(Keith Griffin)关系很好,双方一拍即合。

1988年的一个春天,社科院经济所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刚成立的时候,课题组召集国内外专家在北京怀柔开了一个研讨会。当时提出的很多话题让李实至今记忆深刻,最典型的就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在讨论这些让教授们“寒心”的现象后,大家开始商量怎样做这件事情。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要按照国际标准来做,不仅要判断性研究,还要作一个经验性的实证研究。

“一开始,国内经济学者对现代经济学实证性经验研究的过程、方法都不清楚,所以一些都需从头开始,磨合了很长时间。”李实说。

首先是按国际标准设计调查问卷。198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尚有很多实物性收入,这些由单位发放的东西必须按照国外的可支配性收入估算,而要准确估算就必须了解足够的信息。

经过李实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思勤(Carl Riskin)教授讨论,整整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把调查问卷设计成功。最后成型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实物收入的问题具体到了几十个,发了几斤水果、几斤粮油,市场价是多少等等尽在其中。

调查问卷确定后,赵人伟等人的第一次调查开始。福特基金会一共赞助了20万美金,有了这笔钱,赵人伟开始中国研究机构最大的一次付费入户调查。调查样本包括了28个省市的农村地区和10个省市的城镇地区,农村有1万户,城市9000户,付给每一户被调查人30-40元钱费用。

李实当时整天忙着和各个地方的统计局沟通,由于第一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详细调查,很多时候李实不得不为调查问卷的填写不当而督促其反工。

“上百个问题,动辄1个多小时的连续问答,有些问题常常让调查对象坐立不安。”统计局的官员们对这样的调查也感到新鲜,国家统计局城调司王有捐处长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即使调查对象是60多岁的老人,赵人伟他们也要求对方详细回答父母的学历、成分、身体健康情况、亲属关系等。李实对此解释说,上一代的个人背景对下一代收入影响重大,每一个因素都要详加询问才能确保精确。

大量的样本数据需要进行量化的数据处理。当时经济所只有一台286计算机,1万个样本随便算一个平均值就需要半小时。课题组里的年轻人为了一些稍微复杂的数据模型常常彻夜在办公室等待。李实回忆说:“我们住在办公室,把一个程序放进去就等,聊聊天啊,等到半夜。啪,那边才出来。”后来福特基金会也看出这个困难,就花了1万美元,从香港买回一台386。

随后课题组在1989年遇到了很多困难。在一心搞研究的所长赵人伟全力呵护下,大部分课题组成员都几乎不受影响地将精力投入了课题中。但课题的完成时间被拖后了。

好在大家都坚持下来了。1992年,课题组终于回到正常状态。1993年年底,课题的英文版论文集出版,1994年又出版了中文版的论文集。

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一诞生就被视为研究中国收入分配的经典之作。“现在几乎所有研究当代中国的论文都要引用课题组的数据。”李实介绍,他们的数据在国际上甚至有了一个专有名词:Chips(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s)。

赵人伟等人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1980年代初期有所缩小,但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呈扩大的趋势。城乡之间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的比率1983年为2.15:1,到了1987年,其比率已恢复到改革前夕1978年的水平。

赵人伟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短暂缩小,缘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当时城市还没有进行改革,农村收入提高而城市收入不变,差距自然缩小。但不久随着城市价格双轨制以及体制外企业的兴起,这一差距开始拉大。

区别于国家统计局笼统的收入统计,赵人伟他们第一次把实物收入做了一个大致的估计,并基于此用基尼系数(该系数值在0-1之间,0是绝对平均,1是差距绝对最大化),给出了中国收入差距的具体数字。据他们估计,1988年中国农村的基尼系数达到0.325,城市为0.233,全国基尼系数为0.382。按照国际通行的理论,一个国家基尼系数超过0.4,就步入贫富差距拉大的黄灯区。当时国家统计局还没有进行过基尼系数统计,赵人伟、李实给出的这个数据令政府和学术界都大吃一惊。

至此,历时6年的第一次调查结束,而其在国内外带来的全新观念,包括实物收入,基尼系数等的量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基于这种影响,课题的赞助者福特基金会和赵人伟产生了做第二次调查的想法。

“正好当时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宏观环境也很好,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实回忆说,1992年后,各方改革速度加快,分配体制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迅速。

1995年,赵人伟带领课题组做了第二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此次调查问卷添加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失业问题,始于1990中期的下岗失业已经比较普遍。他们也把财产问题加进去,事实证明他们对财产问题的研究恰逢其时,并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赵人伟此时对上次调查城乡差距拉大的解决之道有些想法,为此,课题组特意调查了农村人口自由流动的问题。

经历了第一次长达6年的调查分析,赵人伟已经培养出以李实为代表的一批实证学者,而且在长达10几年的国际合作中,赵人伟的课题组在国际上获得了专业尊重。

1999年,由赵人伟、李实、李思勤主编的《中国居民收入问题再研究》一书出版。在随后的几年中,国内外大量学者以这次调查数据为基础撰写了大量论文。而赵李二人得出的结论同样令人深思。

第二次调查显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基尼系数的上升、收入差距扩大这样一个中国社会总的趋势愈发明晰。其中农村的基尼系数从1988年的0.335上升到1995年的0.429,同期城镇的基尼系数从0.233上升到0.286,全国的基尼系数从0.382上升到0.445,接近了国际上0.45的红灯警戒线。

赵人伟还援引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指出,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之间收入的比率超过2:1的极为罕见;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就会使1995年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加72%,其中住房占了增加数的大约60%。按世界银行这份报告的估计推算,我国1995年城乡收入的比率应为4.3:1。

2002年,赵人伟退居二线。在福特基金和瑞典国际开发署的赞助下,由李实主持完成了第三次大规模居民收入调查。此次调查聚集了包括美、英、日、瑞典、加拿大等地研究收入问题的权威专家。调查的周期困此大大缩短。此次调查运用了很多国际学术界19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使用的分析工具,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析。调查显示,城乡收入差距还在拉大,越是穷的地区收入差距就越大,高收入阶层占有的财富速度加快。

这次调查,李实特意选择了2000户城市流动人口作为样本。调查结果同样让他感到不安。无论从收入还是从制度保障方面,这些外来人口都明显低于同类城市居民,有的甚至不如低保人群,成为城市中的第三类人。

而后,赵人伟和李实在2004年又专门针对财产分配差距做了专项研究。其中关于住房改革所造成的事实不公,正好印证了世界银行关于城市住房改革加大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报告。

“按照国际惯例,你拥有住房产生的租金算作财产收入。”赵人伟假定这前提。那么根据他的研究,自有住房估算租金的不平等系数已经超过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住房补贴(暗补)的不平等系数,而住房补贴的不平等系数又超过了城镇居民总体的不平等系数。赵人伟和李实认为,住房改革中把原来隐形收入(暗补)的不平等加以显形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追加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主要是因公有住房的实际出售价格同市场价格之间的巨大差额所引起的。

“住房的双轨价格的差别,远比一般商品的双轨价格的差别要大。”赵人伟认为,如果说1980年代后期开始盛行的“寻租”活动是利用既有的价差来谋取利益的话,那么1990年代后期出现的“设租”活动则是通过设置价差来谋取利益了。

赵人伟和李实之所以如此关注以住房为代表的财产分配不公,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财产积累不公,已经达到了不得不令人警觉的地步。

据他们调查,2002年,全国总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5,既高于同年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0.454),又高于同年城乡分别计算的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城市为0.475,农村为0.399)。

赵人伟介绍,21个发达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大约为0.3,但这些国家在20世纪后半叶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52和0.93之间。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现阶段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还不算很高。但如果考虑到以下两点,仍然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第一,发达国家个人财产的积累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而我国从1980年代初算起,只经历了大约20年的时间。“可以说,中国个人财产积累的这种速度和势头都是超常的”。第二,我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显著地超过上述发达国家,而如上所述,当今收入分配的分化必然会影响今后财产分布的分化,因此今后一段时间财产分布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可以说将是难以避免的现实。

“20多年以前,世界银行认为,当时的中国居民除了可以略去不计的极少量利息收入以外,几乎没有什么财产收入。然而现在和今后的情况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赵人伟在其一篇论文中感叹到。

收入差距的政策归因

18年的调查中,赵人伟和李实多次到样本地进行实际考察。数据显示的收入差距远不如他们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我们到福建晋江一个村子里,远远就看到有几栋住宅楼,像宫殿一样,高级的不得了。当地人讲,这些楼都要花四五百万。紧挨楼,就有很多五保户贫民房。”李实最近一次去农村考察是今年6月份,眼前如此强烈的对比,让这个“见多识广”专门研究收入差距的人都感到吃惊。李实走进豪华宫殿旁边的破房子,发现房顶还漏着大缝,只用塑料布勉强盖住。

而在他们经常去的陕南农村,李实至今记得一个3口之家的场景:老头躺在床上,躺了半年多,只能吃点饭,也不知道什么病,因为看不起,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老太太要照顾老头,还有一个儿子,40多了,呆傻,成不了家,只能是带着到地里捡点柴火。

“整个家庭感觉不到一点希望。”李实沉重地说,“那房子还是解放前的,房顶上的灰尘都成穗状吹下来,屋子里黑得不得了。”

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是引导赵人伟进入收入分配研究领域的重要原因,令赵人伟感到不安的是他的研究已经过去了20年,城乡差距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在各个层次上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一而再冲破国际通行的警戒线?

国际上一般用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设”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扩大。该理论大体可概括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收入差距会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期,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会逐渐缩小,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倒U型。

除了经济增长外,赵人伟和李实认为还有两点原因:经济改革或体制的变迁,经济政策的变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财产分配改革、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伴随而生的各种寻租行为都属于此列。”李实说,“但这些还是局限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尚有很多问题看不清楚。”

在李实与约翰·奈特、宋丽娜合著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阐述了一个理论:在计划经济期间,政策的制定是外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控制着一切;在经济改革期间,政府不得不对各种经济问题承担责任,而且需要尊重不同经济利益集团的潜在利益。尽管目前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经济利益集团式的政治,在政策制定方面,政府仍旧起着主导作用,但经济政策已经变得越来越内生化。

赵人伟则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差距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都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

1978-1985年,中国农村首先进行了改革,摈弃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一度减少。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6:1。

1985年后,中国政府的注意力从农村改革转向了城市经济改革。在整个城市改革期间,城市居民的真实工资水平一直在提高。这主要是政府对城市企业进行放权以及对城市居民进行保护,避免农村居民进城与城市居民进行竞争所造成的。这一时期,虽然农产品的价格有所提高,但城市各种实物补助提高的幅度更高,因此这一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反转增大。到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达到2.9:1。

最后一个时期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启动的国有企业改革,被很多人认为是国家保护城市居民时代的结束。而李实则指出,由于国有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阻碍了经济增长,政府情愿冒着损失城市居民利益的政治风险采取国企改革政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再次强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赵人伟认为:“这是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这一背景分不开的。”

“必须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逆向再分配’问题。”赵人伟指出,这种分配思路违背了收入再分配的初衷,通过再分配,不是缩小收入和财产的差距,而是扩大了这种差距。

“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仅影响公平,更会影响效率,尤其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转型的关键时刻。”赵人伟总结其20年的研究经验说。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 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三、解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思考与对策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一)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 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4]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 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四) 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保持社会稳定。[5]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五)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第12篇:贫富差距现状问卷调查表

社会各界如何看待贫富差距问卷调查表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20以下 B.20-30 C.30-40D.40-50E.50-60F.60以上

3.您的家庭月收入:

A.1000以下 B.1000-3000 C.3000-5000 D.5000-10000 E.10000以上

4.您的家庭每月收支情况:

A.入不敷出

B.刚好维持生计

C.有多余存款

D.毫无压力,盈余多

5.您认为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情况是否严峻?

A.很严峻B.一般C.不严峻

6.怎样看待社会贫富差距的出现?

A.合理,是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B.不太合理,但国情所致,难以避免;

C.不合理,社会主义就不该出现如如此大得贫富差距;

D.不好说,有待观望

7.您认为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选)

A.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体制不完善

B.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C.税收制度不完善

D.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平均

E.其他。请注明------------------

8.您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多选)

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B.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协调地区间教育资源

C.在贫困地区加大计生力度,严惩超生行为

D.完善分配制度、税收制度

E.其他。请注明------------------

9.您对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的缩小有信心吗?

A.很有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快速有效控制差距;

B.有,但贫富差距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客观存在;

C.不确定,希望贫富差距得以缓解;

D.没有信心,这是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必然

F 其他。请注明-----------------------

10.对于部分国人的仇富心理,您有何看法?(多选)

A.这是正常的心理,对比自己富裕的人天生就排斥

B.富人都是用不正当手段谋取财富

C.这是国人素质低下的表现

D.嫉妒别人对自己没好处,只有一部分人富裕了才能帮助更多人致富E.贫富冲突的必然

F.其他。请注明------------------

备注:

您的联系方式:

您对贫富差距的个人看法:

谢谢您的配合,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第13篇:缩小贫富差距论文

(一) 应统筹建设城乡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功能。巴西在发挥社会福利制度效能、消除城乡贫富差距中的做法,启发我国应统筹城乡社会福利制度,以消除日益拉大的城乡贫富差距。我国一直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社会福利制度也呈现“二元”格局。总体看,城市社会福利无论覆盖范围,还是制度水平都远高于农村。因此,缩小城乡贫富差距,首先应在社会福利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保证城乡居民在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让福利制度同等地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这就要求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福利制度。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中,应建立全面、公平、适度的城乡一体化社会福利度,打破因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不公平而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乡公共卫生服 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共享、共用;打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及“新农保”之间的制度障碍,实现养老保险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其他生活救助项目的一体化,做到社会救助资金的城乡统筹使用;实现基础福利设施等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总之,统筹建设城乡社会福利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和制度保障。

(二)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再分配功能

收人再分配在巴西减贫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中国,再分配的减贫作用则没有那么明显,更多的是依靠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来达到社会减贫的目的。¨纠社会保险对个人的再分配功能体现为:不分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凡是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都按照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以达到风险预防的目的。当这种风险变成事实时,根据损失大小确定补偿的多少。一般来讲,高收入、生活富裕的劳动者对于疾病及其他风险的承受能力要高于低收入和生活贫穷的人。因此,高收入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多但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反而较低,从而实现财富从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缩小贫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我国在消除贫富差距时应十分重视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较低收入水平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从而实现财富从富裕者手巾向贫穷者手中的转移。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从2000年的13 617.47Y人, 增长到2009年的23 549.97)-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也达到30%左右。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无疑使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到收入再分配中来,能实现财富从富裕者向贫穷者的转移。而且,从2005年开始,我国已连续七年提高企业养老金待遇,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缩小富差距的作用。 (三)整合发展城乡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内容广泛,但从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情况看,无论哪项救助活动,在城市的实施都要比农村全面且有力。而且,城乡之间的救助资源很少能共享和统筹使用,形成城市救助资金来源广泛、数额巨大、救助项目齐全、救助标准较高而农村救助资金来源单

一、数额较少、项目不全、标准偏低的状况。我国可借鉴巴西“家庭补助金计划”的社会救助做法,整合与统筹发展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可继续发挥城市吸纳救助资金渠道广、数额大的特点,做大社会救助资金的“蛋糕”。尤其是在救助资金的使用方面,要实现城乡统筹,扩大农村社会救助的范围,提高农村社会救助的水平,从而缩会救助的水平,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四)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

首先,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由于农村教育础差、教学设施落后、教师待遇低,教育水平和 质量一直难以与城市相比。城市在教育方面的优势,使优秀的教学资源流向城市。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直接导致乡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并成为他们日后谋生和致富的障碍,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农村劳动力的收入逐渐与城市拉大,形成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因此,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应从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开始,应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其次,促进城乡教育的公平化。当前的城乡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不公平,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等。这些教育不公平将导致城乡居民素质和能力的差距,最终将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公和财富分配的不均,从而拉大城乡贫富差距。因此,消除城乡贫富差距,主要应消除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与不公平,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国富民强之路,但不容否定的是,百姓收入差距也日渐扩大。国际上,通常把0.4(用来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的一个数值)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说明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表明社会不安定。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造成我国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居民收入低于GDP增速

对于基尼系数的发布,中国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起只发布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解释说,靠现在的城镇住户调查计算出来的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偏低,主要是难以获取高收入阶层居民真实的收入信息。仅看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已逼近国际警戒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称,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在2011年已达到0.3949。

无论基尼系数是否突破警戒线,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低于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收入差距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最近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该《报告》引用统计局数据测算,去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

虽然十六大以来,我国持续推动分配改革并取得新进展,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快速提高,但整体上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仍然明显偏大。《报告》认为,过去一年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状况并没有根本扭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将影响到经济进一步升级和社会转型,应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

资本收入高于工资收入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事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究其原因:一是在工资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的一次性分配结构中,资本收入比重大,工资性收入偏低。二是在二次性分配中,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调节做得不够,通俗说,就是“杀富济贫”做得不够,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还需要加强。三是在经济转轨中,有些人抓住机会先富了起来,拉开了收入差距。四是长期以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更低于税收增长,政府收入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增长较慢。五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够发达,老百姓投资理财的机会较少,而资本市场,比如股市也没给股民带来更多回报,老百姓大多只能进行储蓄,可是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又偏低,这也造成了收入差距拉大。六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历史欠账多,账户也做得不实,影响了老百姓收入。

收入差距的形成还与国有企业和农村土地制度有关。徐洪才说,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不分红,而国有资产规模又一直在壮大,普通老百姓从中却得不到实惠,政策在这方面也没什么突破。还有就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没有突破。农民的自留地、小产权土地没进入商品流通,农民因此就没得到级差地租带来的增值收益。如果农民富了,消费也就火了。

“提低控高”提高百姓收入

如何遏制收入差距扩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下一步收入分配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为此,要下大力气“提低控高”。其中,“提低”尤其具有紧迫性,同时也具有可行性;而调节高收入虽然具有必要性,但受客观条件制约较大,需要从长计议多方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因此,当前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重点是“提低”,同时创造条件“控高”。做好上述收入分配改革工作,必须同时“治本”:在一次分配领域,其侧重点应该放在更好地营造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上。此外,二次分配一定要解决当前存在的某些逆向分配的状况,切实保证二次分配发挥调节初次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的功能,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随着经济发展,应该把普通百姓收入适当领先经济增长2到3个百分点作为目标。老百姓收入提高后能拉动内需,也能转变过去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竟然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那么什么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促进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在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历史、社会自然条件、政策的影响。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另外之前中央对东部地区以及城市的政策优势,使得这些地区快速发展起来,造成东西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还未完全形成。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一方面,一些非经济因素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

三、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因为种种原因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主要是因为我国人过众多,国情复杂,从而形成我国目前的“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新三座大山。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地区,下岗失业人员的扶持力度也不够大。

因此,要解决贫富差距不多扩大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差距太大,再分配纠正的成本就会过高。初次分配既要体现效率,又要体现公平,关键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应国民收入依法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金、欠薪应急周转金等制度,努力促进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工资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要扭转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再分配的作用,关键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加强财税调节。财政政策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强力工具。在收入方面,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利用税收杠杆达到“限高补低”的效果,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取方式、对高档商品住房开征房产税等。在支出方面,应建立起财政增加对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比如硬性规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省(区、市)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占比等。通过提高执法力度,减少税收漏洞,降低中低等收入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开征某些特殊的税种如遗产税、财产税等,缩小贫富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三,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充分就业是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基础。促进就业创业,一靠发展,即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比如支持内陆省份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实现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优化配置等;二靠政策,即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更多新生劳动力和困难群众就业,比如推行免费中职教育帮助农民工及新生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带动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创业等。\"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要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

第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充分发挥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孵化器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不让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输在“起跑线”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加大财政投入,补齐农村教育在“软件”、“硬件”两方面的“短板”,比如始终保持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 D P的4%及其以上、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教育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等。

第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中,不能不考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从实际出发,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要正视当前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风险 提高政府的财政支出,切实解决困难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失业保障金的管理上,严厉打击某些贪赃枉法者将“救命钱”挪作他用的行为。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网络,通过各种措施解决他们的难处。

第六,消除政策性因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应推进城市化,使农民向城市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2)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

第七,加强法制建设,整治非法收入。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要通过立法规定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增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完善税法,加强征管,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加快政府改革,减少审批项目,不断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而使\"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获得不当利益而引发的贫富差距。

第八,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当前,政府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的调节,只限于个人所得税,这既不会取消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也不会对职工的高收入发生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政府垄断的范围和垄断价格等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性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该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第九,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 加强制度建设,杜绝腐败和非法收入的渠道;加强收入管理,提高税收的再分配作用;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切实保证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因此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对实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第14篇:美国贫富差距扩大

近20年美国贫富差距扩大

浙江在线 http://.cn

01-6-4 下午 02:44:35 浙江白卫涛

新华社纽约6月3日电 美国国会预算局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近20年来,美国最富裕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最贫困家庭,贫富差距扩大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项调查显示,从1979年到1997年,美国20%高收入家庭的税前收入从占全国的45.9%增长到53.2%,而60%中等收入家庭税前收入的比重则由32.2%下降到26.9%,20%低收入家庭税前收入的比重由5.3%下降到4%。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收入最高的家庭税前平均收入增长了142%,由1979年的42万美元增至1997年的102万美元;20%高收入家庭的税前平均收入增长了53%,由11万美元增至16.75万美元。与此同时,20%低收入家庭的税前平均收入下降了3.4%,由1979年的1.18万美元降至1.14万美元。

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美国贫富之间的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不断扩大,1997年达到最高水平。

调查还表明,近20年来绝大多数美国人从经济增长中受益,80%的美国家庭收入增加。美国1.03亿家庭的平均税前收入由1979年的4.85万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6.24万美元,增幅为28.7%。

美国贫富差距拉大

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等机构18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尽管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但美国贫富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报告说,过去10年中,处于收入最高层的20%的美国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增加了17870美元,而处于收入最底层的20%的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仅增加110美元。目前美国最富的20%的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比最贫穷的20%的家庭高出9倍多。从地区差异来看,首都华盛顿的贫富收入差距最大,达到27倍。犹他州的收入差距最小,但也有6.9倍。

报告认为,导致美国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人和低技术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幅度扩大。1996到1998年,由于劳动力市场紧张和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低收入工人的工资有所上升,但同期金融服务、娱乐、高技术和其它高收入行业的专业工人的收入增加幅度更大。

第15篇:中国贫富差距演讲稿

中国贫富差距

要谈贫富差距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基尼系数,下面先引入一个概念——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是多少呢?

在我国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是0.33。1992—1998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370上升到0.403。我们在四年前就已经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下面的图或许可以让大家更具体的体会到我国的社会财富分布现状。根据资料显示:在我国20%的人口拥有80%的社会财富,10%的人拥有65%的社会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所拥有。事实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比较严重了。

那么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1.“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在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下。有一部分人谁先抓住机遇富了起来,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还在受穷。这一政策无疑推动了贫富差距的产生。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执行。效率和公平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两个方面。抓效率抓的水生产效率,抓的是经济。这些年我们的经济上来了,但是社会收入的不合理分配却使得社会矛盾积深。也使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3.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在许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贫富差距不但没有扩大,反而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政府将社会公正放在首位,通过强调社会公平性,制

定了大量的财富分配和再分配法律制度,并且严格地依法办事,防止整个社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可见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

4.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税收本来有社会财富分配和再分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贫富差距拉大。但是我们国家税收的这一作用似乎没有发挥好让许多人钻了空子。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5.不平等竞争的存在。

6.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除了合理的税收制度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然而,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差距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 贫富分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富裕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 贫困群体的扩大则直接制约社会消费需求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 贫困群体产生对立情绪,激化各种矛盾,危及社会稳定

然而,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贫富差距也有以下好处:

 克服平均主义

 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人民的劳动

 鼓励知识和技术创新

 吸引人才

但是,正如书上所讲:度是保持是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已经过“度”了。在现阶段它的弊已经大于利,所以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本小组在参考一系列资料后提出了以下措施:

 深化政府部门改革

 深化税收改革

 加强立法,完善法规

 为低收入者提供优惠政策

下面来看一下专业人士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李强 认为从长远的政策取向看,如果要真正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笔者以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不可忽视:

其一,城乡关系的调整。中国最为主要的贫富差距,出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所以,解决“三农”问题,才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本出路。

其二,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与贫困是孪生关系,所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少解决失业下岗可以缓解贫困。

其三,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是调节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渠道。 其四,通过税金调整,完善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等多种调节手段。

其五,推进基础教育。各国现代化的经验与学术研究都证明,一个国家的平均教育水平与贫富差距是反比例关系。所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可以缩小贫富差距。随着全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最终将会步入“橄榄型”社会。

第16篇:中国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中国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导言:

社会存在贫富差距是一种常态,这个话题似乎是人类发展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成为社会各阶层群众迫切关注,议论纷纷的热点问题。贫富差距的程度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程,贫富差距一方面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过大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社会不可以也不可能没有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必须要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目前中国已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因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国当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也成了我们现代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回顾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一些群体性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贫富差距一定是其中一个或大或小的原因。因此,关注贫富差距成为了我国一些社会学家重点研究的项目。

方法:

互联网;报刊新闻;各类经济杂志;社会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7(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其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把所谓的“邓小平理论”(整个贯穿联系起来的话,很难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邓小平是反对产生两极分化、脱离共同富裕目标的那种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按照邓小平的看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必然的,甚至出现一定的“剥削”,也是必然的,但是这部分人富起来是为了能够发挥示范作用,以及经济带动作用,帮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邓小平认为需要对这群人缴税,同时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帮助仍然处在贫困落后中的人。理论上说,邓小平确实能比较理性的看待“剥削”和“贫富差距”的产生,但是认为它们应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比方说他认为雇工涉及的面是相对很小的,改变不了整个经济体的性质,也制造不出一个可以称之为阶级的“资产阶级”群体。他在八十年代也明确指出,改革不能制造资产阶级,否则我们就是“走了邪路了”。另外,他认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发展的趋势应当不是让富的更富,贫的更贫,而是逐渐的集体发展:先出现一定的贫富差距,然后慢慢缩小。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确实出现了邓小平所反对的富的更富,贫的更贫的现象。我国的基尼系数这一指标从1978年的0.16,迅速上升至2000年的0.458,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深层隐患。 一方面,人均GDP排名世界140多位的中国内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

一。上海曾出现过的一套房子卖到了1。15亿元的天价。40多万元一桌的黄金宴也在西安和深圳、广州纷纷登场。标价1188万的宾利轿车,在中国的销量世界第一。从1993年始,中国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进口法国高档葡萄酒的头号市场,年消费16000瓶。瑞士产的世界最贵的一款手表---宝帕表,标价600多万元,被北京人买走。世界任何品牌的名烟、名

表、名酒、名牌服装、名车、名牌化妆品和高档珠宝钻石在中国的销路都极好。中国大城市娱乐场所的豪华程度和消费水平绝不次于东京、巴黎、伦敦和纽约。美国高盛公司发表报告认为,2003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速世界第一,预计10年后规模居全球第二,拥有世界最大的客户群。另一方面在贵州、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贫困地区,笔者亲眼看到十几岁的女孩子没有衣服穿;看到寒冷的冬天全家人盖一床破烂不堪的被子;看到无钱治病而凄惨死在家中的老人;;看到乞丐被城里的狗咬伤后回家等死的无奈和悲凉„„一方面当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们把打高尔夫、买别墅、购轿车、去国外度假作为主要谈话内容时,另一方面,中国的相当的一部分人,他们主要生活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时常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为了活命,有些人甚至以无节制地卖血来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成为\" 职业卖血者\" 。他们渴望脱贫,渴望改变现状,渴望获得丰衣足食的生活。

而面对这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日渐加大的贫富差距,我们除了积极的想办法去应对之外,我们还应该理智的分析造成这样差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这样的差距继续对我们的社会造成损伤,不利于我们的社会和谐。综合分析来说,造成这样的现状和值得我们深思去改变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没有真正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三)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四)不平等竞争的存在

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而其他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却不能,因此最终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五)法律制度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很多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剥削”,大量侵吞公有财产,在短时间内暴富,使中国在短短的20年内产生了很大的贫富差距。因为频繁的对外交易和国际资金流动极大地便利了违法致富的资金出逃,而且这种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易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非法致富机会。最典型的例子是为了推行所谓的走出去战略而让私人以私营公司名义用国家资金在国外注册企业,这极大地方便了许多见利忘义之徒侵吞国有财产——在国外注册私营企业的老板可以翻脸不认帐,不承认国家在自己注册企业中所拥有的财产,而中国政府甚至连向外国政府控告这种人的法律依据都没有。

(六)教育和医疗支出拉大贫富差距

在调查中,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32.6%,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这个比重也分别达到了25.9%和23.3%。

同时,医疗费用成为贫困居民的第二大负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一旦得了大病,平均花销在7000多元钱,而全国农民的纯收入每年也就2000元左右,可以说一场大病就会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

(七)腐败也是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因此,要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除了健全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转移支付制度以及打破经济领域的垄断经营之外,还必须切实采取措施,真正遏制官员腐败现象!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贫富差距的严重性。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而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祖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人们的一些理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当代的中国人是怎么看待贫富差距的呢?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过上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好日子,并正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过,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一些人感到困惑,甚至心理不平衡。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贫富不均有着更多的关注,他们认为贫富差距问题应尽快解决。 香港特首新年度施政报告即时揭盅,社会不同年龄组别人士对此都有所期许。根据香港研究协会最新调查显示,“80后”与65岁或以上受访者认为,“贫富悬殊”最需要优先处理。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1、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 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2、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 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4、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保持社会稳定。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

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5、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纵观整个世界,贫富差距使整个世界所不可避免的一个客观存在的话题,我们必须去面对并且想办法来更好,更妥善的处理。

附录:

关于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问卷

(1) 您的年龄段是?

A.15—25B。26-35C。36-45D。46岁以上

(2)您的工作是?

(3) 您的收入是?

(4)您家庭的月总收入是?

(5) 您一月用于基本生活的费用是?

(6)您对于自己现阶段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是否满意?

(7) 您觉得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是否在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8)您是如何看待目前的这种贫富差距的?

(9) 您对于缩减目前的贫富差距有什么建议呢?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第17篇:中国贫富差距浅析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

赵静峰

(大连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8)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差距势必还要进一步扩大。正确认识问题及采取必要对策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从目前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贫富差距产生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提出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状;原因;影响;措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但在其发展过中,我国的社会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牵动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最敏感的神经,成为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

自 2000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开始越过 0.4 的国际警戒线,并连续几年直线上升,贫富差距不断恶化。 而事实也表明,我国收入最低的 20%的人群,只拥有 4.66%的收入份额,收入最低的40%的人群,也只拥有 13.6%的收入份额。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城乡差距悬殊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 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 979 元人民币,农村地区为 6 977 元。2011 年城乡收入比为3.43∶1,较 2009 年的 3.33∶1 扩大。

2、地区差异明显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东部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而且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港口众多且分布广泛优越的政策支持等。西部地区有较多的自然资源但是深处内陆,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对外交往少,加上本身基础弱,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差。近些年来,虽然中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额控制,但是依然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从各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来看,区域之间的差距就很大。据中国统计局数据,2011 年中国区域经济已经呈现出地区生产总值 5 万亿元、4 万亿元、2 万亿元、1 万亿元、万亿元以下五个梯队。东部地区如广东省 GDP 为 5.3 万亿而青海省只有1 622 亿元。

3、行业差距不断拉大

当前中国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0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 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 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20世纪80年代,中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坚持在 1.6~1.8 倍左右。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 倍左右。一些垄断企业和突出部门,掌握大量资源,通过垄断经营获得暴利。

4、阶层差距扩大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阶层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企业高管薪酬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扩大。据统计,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 2010 年为 66.8 万元,是当年全国平均工

资的18倍多。而局部私营企业、简单劳动者的工资偏低。2010 年,城镇私营单位中的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三个行业中就业人员月均工资收入在1 461 元以下,不到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的一半。

5、不规范收入与非法收入问题突出

有些人不是以商品交换而是以非经济手段获取钱财; 也有人破坏市场规则,制假售假,非法敛财;还有的人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获取灰色收入;更可恨的是一些腐败分子寻租设租,贪污受贿,权钱交易获得大量非法收入,从而造成财富占有上的过分悬殊。

二、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1、个人能力

市场经济是现代国家的主要经济方式,在市场的初次分配中,人们凭借劳动力、资本、财产等的所有权获得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收入。由于个人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受教育程度、拥有财产等资源不同,综合收入水平差异很大。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是造成城乡收入分配较大的根本原因。建国初期,中国始终把重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来源放在技术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业上。由于利用工业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长期从农业中抽取资金,导致农业积累能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尽管近年来,中国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但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情况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因此难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国民的初次分配是根据要素贡献的大小进行的,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对应较高的收入。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现代非农产业,由此导致的城乡收入水平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差距。

3、对待存量财富的政策因素

诸如在国企改制中,国企改制有两个显著的代价:一是国有资产流失,另一个是职工下岗。这两个方面又最终促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受国有资产流失影响最大的是国企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和劳动者,前者由管理者变成了所有者,其利益因改制而得到法律的肯定与保护;后者的损失则是失去了工作岗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在科技进步、劳动力供给增加等多因素影响下,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难以重回主流社会,成为贫困者。

农地征用,政府强制征地一直是我国农地转用的唯一合法途径。征地补偿标准通常由地方政府给出,出于财政土地收益最大化的冲动,土地补偿普遍较低,在地方政府商业化转让土地和对农民低补偿之间形成巨额的土地收益,纳入地方财政。

城市房屋拆迁,在拆迁的博弈系统中,由于被拆迁人是无话语权的,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获得的补偿较低。在低补偿和高转让之间,财富以三种形式流向了高收入者:一是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被项目所有者获取;二是以土地出让收益的形式充盈了地方国库;三是以政府财政支出的形式最终转化成财政受益人的利益。

4、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质改革错位对贫富差距产生重大影响。这主要反映在一些应该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业依然实行垄断;而不利于过早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业却急于市场化,造成价格高昂形成财富掠夺致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长期以来一些高收益领域如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石化等,几乎全由国家资本包揽,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垄断经营。他们依靠行政权力破坏了市场竞争,独享了经营资源及经营机会,造成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这些行业,从而拉大了行业之间,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再者,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出现法制盲区。相当一部分人非法牟利、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权力寻租,贪污腐败,导致经济发展成果被这些人中饱私囊,个人财富剧增,从而使贫富差距扩大。

三、贫富差距扩大产生的影响

1、对人的影响—动摇诚实劳动的思想

当人们目睹了太多的非法致富、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我们就很难在现实中用诚实劳动的高尚思想教育人民并要求他们效仿。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开始在思想上与行动上藐视和不相

信诚实劳动,引发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2、对经济的影响—阻碍经济向前发展

中国为什么明明有十三亿人口这么庞大的一个内需市场,却拉不起来。要针对这个问题做比较深入的论证,我个人认为,中国内需拉不起来,有以下原因。第一个就是没钱花,这说明收入分配的问题很大,还有很多人确实没钱。第二个是不敢花,很多人手里有一点钱,但是因为住房问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把握,不敢花。

3对政治的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困不仅是一种物质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贫富悬殊使部分居民心理失衡,不和谐因素和社会稳定隐忧与GDP一起迅速增长。贫富悬殊危及社会和谐。贫困阶层有强烈的被剥夺感,表面看来,他们是沉默的,但心底的不满却可能在酝酿,谁也不知道临界点在哪里。

四、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对策

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城乡差距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大难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统筹发展,首先,要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再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最后,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2、促进教育公平和扩大就业

只有发展教育,给低收入者提供获得高收入者所需要的相应受教育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消除贫困,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失业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就业是人们脱贫致富之本,通过扩大就业,增大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份额,缩小差距,是缩小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治本之策。

3、提低、扩中、调高、取非

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它不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到亿万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够覆盖全国所有人口(包括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落实和巩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为实现全国统筹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

五、结论

和谐社会应该是共同富裕的社会,而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先缩小贫富差距,使公平正义得到伸张,使人民能共享经济果实。当前的状况时刻警醒我们,缩小贫富差距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正视并且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唯有从根源出发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把改善人们生活、促进公平正义作为目标, 切实维护好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 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拥护政府的政策措施, 我国的社会主义基础才会坚如磐石。

参考文献

[1] 喻冰,韩仲旭.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现状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2第22期.

[2]

[3]

[4]

[5]

[6] 贺蕊莉.财政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经济问题研究.2011.6.查俊峰,张超.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浅析.科技创业月刊.2012第3期.吴炳莲.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状况及解决对策.中国经济体.2012.6.王旭.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及其改善建议.商业现代化.2012.9 周智年.简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10年第2期.

[7] 张铮.浅析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和对策.经济导刊.2009第22期.

第18篇:中国贫富差距分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中论文

论文题目:对中国贫富差距的分析与思考

学生姓名:000

学号:000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所在年级、专业:0000级 000

任课教师:完成日期: 2012年11月

对中国贫富差距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持续拉大,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社会差别也在持续拉大然后阐述了中国贫富差距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贫富差距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贫富差距;分析;解决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经历的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从中央到老百姓、理论界,都在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民生活总体上普遍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但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却比较突出,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造成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等问题,被称为“拉美现象”或“中等收入陷阱”。 2008年8月,美林集团与欧洲最大的咨询公司凯捷咨询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08年亚太财富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单位个人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从财富平均拥有量来看,中国百万富翁人均掌握资产达510万美

元,高于340万美元的亚太地区平均值。的集中度正在以年均12.3%的速度在增长,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

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趋势,其分化程度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贴、福利、资本收入与赠予等构成的话,那么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的收入差距将更大。

二、我国贫富差距表现分析: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2)、除了城乡之间。

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三、我国贫富差距的解决措施: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1)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

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 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5]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2)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

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 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4)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保持社会稳定。

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6]

(5)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

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1]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顾问公司 《2008年亚太财富报告》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N],北京

商报,2008-10-16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3.33∶1[N], 京

华时报, 2008-08-29

[4]唐钧贫富差距:事实与原因[N]价值中国网,2010-05-23

[5]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6]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J],求索,2005( 3) : 25- 27

第19篇:论中国贫富差距

福建医科大学

护理专业(本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题目:论中国贫富差距

学校:福建医科大学

年级:2010级

姓名:何津津

学号:3100608333

指导老师:姚锡琴

日期:2010年12月5日

论中国贫富差距

内容摘要:“后作为”这样一种“作为模式”屡见不鲜。情节好像有点眼熟:出事故、查原因、处理责任人、市场大检查、吸取教训加强监管,云云。我们应该敲醒警钟,但愿惯于“后作为”者尽快清醒过来,各项问责制度真正管用起来,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到实处。

关键词:贫富差距对策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一些权威机构的资料,行业间收入差距或已达10倍,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96。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之间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显然,这种贫富分化的现象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一定意味着社会的成熟发展和有效进步。因此,中国古人就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及其分配制度是衍生剥削、导致两极分化的根源,分配公平、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为形成示范效应,提高效率,就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由于政策滞后,市场发育不全,中国由平均主义向贫富分化极剧倾斜。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2、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

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那么造成这种贫富差距严重悬殊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来探讨一下。

1.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克服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弊端,能够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配置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按贡献进行分配,而其中资本这项要素总是得大头。这样,在劳动收入大体均等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主要因资本要素占有者财产性收入高低而拉大。

2.垄断致富。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在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上具有独自决定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不用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借助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会转化成为该行业在岗职工工资,从而导致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行业。

3.非法暴富。我国已有富豪阶层出现,他们的人数不多,集中的财富占了全国居民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这些富人中相当部分是靠勤劳致富的,然而不少人主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他们走私贩私、制假贩假、集资诈骗、偷税漏税,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权谋私、做权钱交易,搞“**经济”,看看当前的**问题,很多都与经济金钱有关。而这些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必然加剧贫富差距。

4.税收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所得税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不够完善,个人所得税所需要的征管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另外,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比较窄、保障程度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化隔离的基础之上,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别。这种缺乏覆盖城乡全体人民的公正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1.发展教育和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分配取决于财产所有权

和财富积累的分布状况,而收入的分配取决于知识技能、职业培训和这些技能的市场价格。当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是发展教育和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搞平均主义。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减轻和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吸收的就业人员就越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不可避免地与经济波动相联系。当经济运行转向不景气时,不可避免地有大量的企业陷入困境,程度不同的减员是他们可能采取的措施之一。这就会造成失业人数大量增加。相反,当经济开始回升时,景气预期将促使企业纷纷扩大经营规模,纷纷雇佣劳动力,新企业也不断涌现,这些都急剧地扩大了社会就业量。就业越充分不仅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供经济基础,而且也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在收入分配调节中,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效率,机会均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再次分配中注重公平,统筹安排,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提高社会再分配能力。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大额财产税、特别消费税;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通过多方面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3.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即劳务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应主要从工资性收入入手,尤其是外出就业的现金收入。农民外出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当前和今后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除此之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等,都是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4.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厉打击以各种方式获取非法收入和不正当收入的竞争行为,对垄断企业建立资格审查及事后监督机制;加强对垄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力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为市场竞争主体提供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积极营造一种使人们通过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来致富的社会环境。

5.强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必须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以岗位工资制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定薪,适当拉开不同岗位的收入差距,对于企业要提高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收入水平,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要在继续增加公务员和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大职务、职称之间的收入差距。

6.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还要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正确处理工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既要随着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工资,又要防止工资增长过高过快,就业岗位减少而增加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N],北京商报,2008-10-16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3.33∶1[N], 京华时报, 2008-08-29

[4]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5]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J],求索,2005( 3) : 25- 27

第20篇:贫富差距的表现

贫富差距的表现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当前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城乡、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② 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③ 从事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面对这样的现象、一组又一组惊人的数据,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贫富差距的出现?

我们小组成员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历史遗留问题和资源的分布不一致

首先,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那种传统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改革开放后,虽然有所改革,但也不能完全消除遗留下来的贫穷问题。加之邓小平提出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这个政策让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也造就了今天的贫富差距。

其次,新中国成立之初,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东部与西部的资源差距。东部以平原居多,对种植农作物相当有利,而且东部水资源丰厚,能够保障人的生活生产所需,从而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儿西部多是高原、沙漠化较为严重,土地大多不能用于种植作物,多为山地,水资源也很稀缺,自然不能与东部城市相比,这样一来,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觉得呆在西部发展前景不好,也就不愿意留在西部,都争先来到了东部,致使经济落后。

②经济体制机制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市场的竞争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竞争的结果就是不同生产要素拥有者等的收入不一致,楚翔出具恨大的现象。在在几种经济体制的并存下,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有社会动荡等出现,还会出现很多商人投机倒把、垄断、官商勾结等腐败等非正当竞争现象,从而拉大贫富差距,使得资源分配不公。另外就是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市场化程度是不一致的,这点无可厚非,将导致贫富差距。

③前些年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问题

城乡贫富差距可以说与国家的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前些年,国家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对农民的税收政策,而对城市居民则采用福利补贴政策、再就业政策,这无疑使得考农作物收成生活的农民负担增重,城乡的收入差距拉大。

针对这些现象,国家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制定并实施了宏观调控。一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手段是税收,而税收的征管不力、制度也不是很完善。对高收入的调节不到位,出现一些高收入者偷税、逃税。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对低收入者的保护力度不够,最近几年才对农村的村民采用财政补贴、医疗保险等政策。

④ 福利等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当薄弱,只有一些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等即少部分有钱的人有比较完整的保障,其他的私营企业、农民工、乡镇企业、以及普通公民等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也没有那么多闲钱买保险等。这就使得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多,贫富差距的出现。

⑤ 教育问题

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师资较缺乏,学生的受教育机会相比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孩子来说就像凤毛麟角一样难求。加上西部和农村本身的经济比较差,有很多小孩被逼辍学,这样长久的循环下去只会越来越落后,经济越来越差,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贫富差距英文
《贫富差距英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