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新乡贤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8 15:01:2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农村呼唤新乡贤

新农村呼唤新乡贤

何谓新乡贤?新乡贤又“新”在何处?

“一般而言,有德行、有才华,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的人,可谓之新乡贤。”钱念孙代表告诉记者,“再宽泛一点说,只要有才能,有善念,有行动,愿意为农村建设出力的人,都可以称作新乡贤。”

不管是传统乡贤,还是新乡贤,采访中,代表委员认识一致:新乡贤做的事说的话,能够引发共鸣,能够点燃激发农村群众善念,而“一旦点燃善念,很快就会铺天盖地”。

呼唤更多新乡贤

“点燃”的不仅仅是农村群众,还有两会代表委员、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

这些年,香港利万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志良委员一直在推介浙江上虞培育新乡贤文化的经验和做法,连续几年都有相关提案。他认为,“新乡贤是促进乡村治理的一帖良药”。

事实上,“新乡贤”概念甫一浮出水面,学界和地方就已经行动起来。学界自上而下寻找新乡贤,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发起“寻找新乡贤”评选活动,地方自下而上推选新乡贤,在浙江、湖南、湖北、贵州、甘肃和山西等地,“新乡贤”所发挥的榜样力量已经显现。

赵亚夫代表第一天到戴庄村,想给村民开个技术讲座,等了半天,只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村干部。第二场,来了7个人,此后,才慢慢多了起来,“首先要让百姓信,要和他们打成一片。”如果缺了这一环,单凭一腔热血扎下去,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这些年,跟我下去的学生,几乎没一个留得住的。”赵亚夫代表不无遗憾地说。

另一方面,要让新乡贤“帽子”戴得牢,还需要政府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培育新乡贤文化,增强新乡贤的认同感。“让他们愿意并乐于留在乡村施展才华。”钱念孙代表说,在培育新乡贤文化时,要警惕一个不良现象,“乡贤在与宗族结合治理乡村社会时,有时难免与私利交杂。以往有些人在处理问题时仗势欺人、假公济私等,那自是应当嗤之以鼻的。”

新乡贤文化并不等同于传统乡贤文化。

这方面在研究和实践中早有共识:新乡贤文化既汲取传统乡贤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又践行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发扬传统乡贤品格,又凝练现代乡贤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相契合、传统与现代相对接的文化。

朱虹代表说,两会后,她要做的一件事是,在村里粉刷文化墙。孝与德,古与今,都将会在文化墙上一一展示。她相信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涵养作用,希望“最美村庄”不仅仅是在景观上,而是能延伸到人心里去。

推荐第2篇:“新乡贤”先进事迹材料

“新乡贤”先进事迹材料

赵峰,男,1982年3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陕西中承建工集团总经理。第十八届榆阳区人大代表,第二届榆阳区十大杰出青年,第三届陕西省身边好青年,第四届榆林市建筑业协会副会长,第二届榆林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在榆阳区小纪汗乡,提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有志青年赵峰,老乡们没有一个人不翘起大拇指夸赞:“这个后生不简单!沙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是年轻一代的好榜样!”

赵峰生在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牙世兔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失去父亲的人生打击没有打倒他,却炼就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他把眼泪咽进肚里,挺起倔强的胸膛,在艰苦的环境中自立自强、学习成长。2002年7月,他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终于从陕西省乡镇企业中等专业学校顺利毕业,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那个年代,大专本科生也难找工作,甚至是研究生也难有一碗好饭。赵峰一个中专生要找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从小吃苦的农家娃,什么也不怕,他决心踏踏实实从最底层干起!当年9月,他走进了建筑工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默默地当了榆林市民生建工集团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业务能力,赵峰在同事们中间获得了一定威信,很快就成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虽说小有成就,但他没有自满,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他开始不断地“充电”。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他参加西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科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同时通过专业考试取得了注册房建、公路、市政二级建造师资格证;2007年3月,他又参加西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本科学习,并于2010年7月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同年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评审,赵峰同志获得了工程师职称。

“我也是没办法,工作逼着我要不断学习。”说起他的艰苦学习历程,赵峰略带腼腆地笑笑说。就是这样,赵峰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前进中升华,从一个农家娃成为技术员,又从技术员成长为业务骨干、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2007年3月,他被聘用为陕西承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工兼项目经理;2009年1月起,担任榆林市中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兼总工;2016年1月起任榆林市中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权力就是责任、职务就是信任。”身为总经理的赵峰,为人更加谦虚谨慎,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他负责公司的全盘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规范科学。期间,高质量地完成了好几个农村土地复垦项目,如小纪汗乡奔滩村土地复垦项目、巴拉素镇马家兔村土地复垦项目、补浪河乡云滩村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公司赢得了效益和信誉,同时得到了项目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工作中,他始终把企业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重点在抓好企业生产质量和信誉上下功夫,为榆林建筑行业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9年,为了公司的长足发展,他积极主动承担起公司资质升级的重要任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公司资质升级。同时,在省造价总站及市定额站考察调研榆林建筑市场,编写定额,为榆林建筑市场提供了有效数据及成本核算依据。他经常教育身边的同志:“质量和信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生命线,一定要把好建筑质量关!”多年来,他一直依据质量认证管理办法来管理工程项目。在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下,2010年度,由他任项目经理施工的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1#宿舍楼工地被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评为年度市级文明工地;芹河乡长海则幼儿园工程项目被公司评为先进项目部;2012年由他任项目经理施工的榆林学院多层学生公寓楼工地被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评为年度市级文明工地。

赵峰的工作得到了公司上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曾连续多次被榆林市中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评为先进个人。2011年以来,他先后被榆林市建筑业协会授予榆林市建筑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被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授予创建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的“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称号,15年五月被授予第二届“榆阳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十二月被授予“第三届陕西省身边好青年”荣誉称号。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勤劳善良是他的本色,自强不息是他的性格,积极上进是他的追求。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思想情操,坚守着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的成长经历,牢固根植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始终能够发挥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上、行动上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纪守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无论在农村还是业界、无论在家里亲族还是朋友圈子,赵峰无可争议地成为人见人夸的上进好青年。

赵峰经常说:“落叶要归根,我始终没有忘记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和家乡父老。尽管我的能力有限,但我要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尽管他也不是“大款”、不是“土豪”,但是他有一颗拳拳赤子之心。近些年来,他把艰苦打拼后手头仅有的些积蓄,全部花在了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公益事业上。2010年,为了使榆林一中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个人拿出5万多元捐资助学;2011年以来,他先后出资了近20万元,无偿支助贫困大学生8名,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想。 2012年,为了让全村老百姓能享受像城里人一样的健身娱乐生活,个人出资100多万元,在老家修建了14间约2000平方米的室内外健身娱乐活动场所,并配备了10多套室外活动器材,方便群众健身锻炼。多次与土地等部门积极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00余亩,争取配套资金100多万元,改造家乡农田。这些看似是些小事,但却是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为家乡父老尽办实事、办好事。近年村上修建戏台、老年幸福院时个人给出资近两万余元,17年9月个人又给榆阳区慈善协会捐款1万余元。在赵峰的心里,觉得这样活着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认真做人,无私奉献”。这是赵峰的座右铭。作为公司总经理,他除了爱岗敬业就是无私奉献;作为优秀党员和社会公益的热心人士,他除了严以律己就是无私奉献;作为家乡父老满怀期望和同龄青年的榜样与标杆,他除了光明磊落就是无私奉献!这,正是赵峰,在艰苦中淘沥甘甜、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奉献中闪耀光芒的时代杰出青年的色彩斑斓、厚重立体的标准画像。

推荐第3篇:如何培育“新乡贤”

如何培育“新乡贤”

在中国历史上,乡贤历来都是受政府和基层民众普遍尊重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小农经济和传统文化发达的地区,拥有浓厚的乡贤文化,涌现出了不少乡贤名人。但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剧烈变迁,乡村能人背井离乡外出就业,多数人涌入城市定居,乡贤文化由盛而衰。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呼唤重建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群体,以重建中国乡土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

谁来做“新乡贤”

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必须吸引新乡贤重返乡村。哪些人可以成为新乡贤呢?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三类人:第一类: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人脉资源广、组织动员能力强、民意基础厚,能够在乡村重大传统节庆活动、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穿针引线、联络沟通、组织实施的作用,也可以通过调节邻里纠纷等,发挥他们稳定基层社会秩序、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监督现任基层官员行政行为的作用。比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原中国驻黎巴嫩、伊朗大使刘振堂等。第二类:退休知识分子。退休的大学教授、文化名人等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可以利用祠堂、村民文化广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利用修订家谱、主持祭祀等活动挖掘本地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宣讲会、大课堂、市民讲座等形式宣传本土历史典故,让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本乡本村和附近地区落地生根。他们也可以在党的创新理论和具体政策传播中发挥宣传解释作用,帮助基层群众更加准确了解党的涉农政策,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消除日益突出的阶层隔阂,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涉农政策更加精准地传播。如江苏省高邮市朱堆村企业家杨文华、湖北襄樊退休教师杨维广、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处级调研员王锡昌等。第三类:工商界成功人士。在外经商、创业的企业家?识广、头脑活,可以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或投资,发挥对本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如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乡贤商会和福建省漳州乡贤商会等。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构成了新乡贤的主要来源,发挥他们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能够弘扬乡贤文化、助力新农村建设。

“新乡贤”能否胜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调查研究中心围绕“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问题,对全省202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有超过90%的乡镇干部充分肯定了新乡贤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重要作用,同时有57.9%的乡镇干部担忧离退休党员干部或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没有返乡做乡贤的积极性。

离退休干部群体。从年龄段来看,离休干部年龄大多在80岁以上,年龄较大,大多数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即使身体状况良好,但他们多数人知识积淀过时,思维守旧,因此难以胜任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任,难以发挥新乡贤的积极作用。年龄在60~70岁左右的退休干部中,大多数人需要帮助子女抚养第三代,接送孙子女上学下学,返回乡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知识分子群体。从历史上看,不少乡村出身的知识分子喜欢“告老还乡”、叶落归根”,这种选择和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宗法制度、儒学思想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旧乡贤和新知识分子乡贤的生长土壤已经完全不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调查显示,由于城市有比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很多知识分子已经深度融入城市,形成了较为紧密的文化圈,因此不愿意返回乡村做乡贤,鼓励他们返回农村等于剥离他们熟悉的生活圈和文化圈。而且,很多知识分子在家乡已经没有多少亲人,他们返回乡村后自身的养老将面临极大问题。

创业成功人士群体。创业成功人士往往有自己的公司、企业或事业,如果没有合适的回乡创业平台,也不容易返回乡村。即使返回乡村也难以有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机制,最终导致新乡贤沦为商会、企业家俱乐部,或者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

因此,发挥新乡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首要前提是培育壮大新乡贤群体,而培育壮大新乡贤群体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措施吸引乡村能人自愿地返回乡村做新乡贤、如何使现有的乡村能人快速成长成新乡贤。

如何培育“新乡贤”

将培育新乡贤文化、提升乡贤治理水平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现代乡村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希望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吸引更多的新乡贤参与到现代乡村治理中,首先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乡贤文化,为更多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优秀农民工、企业家等返回乡村、反哺乡村鼓与呼,通过宣传部和文化部门联合开展“寻找新乡贤”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新乡贤、培育新乡贤、支持新乡贤的良好舆论氛围,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必须坚持双向培养的原则,双管齐下促进新乡贤群体快速成长。一方面,要通过村民推荐、组织选拔等方式,在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中发现一批自愿回乡定居的新乡贤候选人,鼓励他们回乡参与乡村事务、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形成一批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又自愿返乡反哺的新乡贤群体。要联合财政、卫生、民政、关工委等部门针对新乡贤重回乡村参与文化治理的养老障碍、医疗障碍等,联合行动、创新机制,妥善解决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在现有乡村能人中发现一批年轻有为的新乡贤带头人,尤其是在大学生村官群体中寻找乡贤模范,鼓励他们在现代乡村事务治理中更多地发挥建设性作用,逐步成长为新乡贤。在市县级党校主体班中增设新乡贤主题培训班次,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和轮训,提高新乡贤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文化平台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水平,增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把握能力。

将建立健全相关的活动平台作为培育新乡贤的主要途径。首先是新乡贤活动的组织平台。通过组建县、乡、村三级乡贤协会、乡贤理事会或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形式,鼓励和支持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参与乡村公益文化事务治理。其次是新乡贤引领乡风文明的教化平台。通过乡贤理事会、乡贤调解员、乡贤宣讲员等形式,邀请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传承和弘扬乡村文明。让新乡贤所蕴含的道德力量延续传统乡村文脉,让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能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三是新乡贤培养选拔的提升平台。实行乡贤挂职村官和乡镇长助理等制度,鼓励和支持新乡贤参与农村基层文化事务治理,推动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缓解农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空巢化”现象,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区域特色乡村治理模式。

将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合理切入点作为培育新乡贤的主要杠杆。我国农村各个地市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条件都不同,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要结合实际、因村制宜、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理念,找到一条凝聚人心、树立品牌,找准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合理切入点,探索符合农村本地实际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模式。城镇化率偏低、经济欠发达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切入点宜集中到日常文化事务治理、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扶贫济困、调解民间纠纷上来。城镇化率较高、文化现代化程度较高地区新乡贤则可以更多地关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本地文化典籍修订和传播、本地文化特色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等。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调查研究中心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黄 杰

推荐第4篇:“新乡贤”带来乡村治理之变

“新乡贤”带来乡村治理之变

▲ 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新乡贤”苏祖才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家风家训

■ 乡贤是家乡的守望者和乡土精英,乡贤文化蕴含着社会治理的智慧与经验■ “新乡贤”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稳定,既靠物质力量,也靠精神力量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边缘化态势凸显,如何建设美丽乡村、记得住乡愁?乡村治理面临新挑战,急需新力量、寻求新突破。

在我国传统乡村社会,以退休官员、读书人、德高望重者为主的“乡绅”、“士绅”是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重要群体,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重庆市永川区基层采访时发现,一批被叫做“新乡贤”的人活跃在乡村,他们或不求回报做好事催人向善,或回馈家乡修道路发展产业,或投身公益解矛盾促进和谐,或以身作则重家教垂范邻里。

这些由村民自己选出来的“新乡贤”,是来自民间、生长于斯的好人、能人和热心人,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深受村民们的拥护。受访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民间精英组成的“新乡贤”在引领乡村价值取向、传承乡村文化文脉、帮助村民发家致富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建设美丽乡村、促进村民自治的重要力量。

“新乡贤”带来乡村新面貌

走进永川区巨龙村鲤鱼凼村民小组,硬化公路通到了家家户户,而两年前这条路还是土路,74岁的村民吴太伯是修路的“功臣”。谈起吴太伯,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村民黄成树告诉本刊记者:“吴太伯重视家教,几个子女都出人头地,在城里工作,但他还是留在村里养鱼。他是个热心肠的人,谁家有困难他都要去帮帮。硬化前的土路,也是他19年前带领大家修的。”

村民走了19年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在吴太伯多方奔走下,公路硬化得到立项,主路由政府投资,支路由村民自筹建设。吴太伯召集村民开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2014年12月动工,不到2个月就把硬化公路修到每家每户。村干部喻明详说:“能修这么快多亏了吴太伯,修路占了几户村民的土地,吴太伯拿出自己的承包地补给人家。村民自筹修路经费不够,吴太伯就自掏腰包补上缺口。”

走进吴太伯简朴的家,客厅正中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我喜欢传统礼仪文化,子女从小就教育他们尊师重道。”吴太伯说。当记者问他修路自己出了多少钱时,吴太伯憨厚地笑道:“这个不能告诉你!”

喻明详告诉记者,村里征地、土地流转等一些工作靠村干部不一定做得动,吴太伯这样德高望重的乡贤出马,大家都服,是村干部治村的好帮手。“吴太伯一招呼,我们不动都挑不过理。去年村里选乡贤,我们全都选他。”村民黄成树赞叹说。

在永川区何埂镇仓宝村,“新乡贤”苏祖才老人远近闻名。71岁的苏祖才长期在外经商办企业,但他始终牵挂着家乡。由于交通不便,仓宝村曾是何埂镇最偏远落后的村,苏祖才投入100多万元为村修了40多公里的公路。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家乡招商引资,2012年重庆渠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仓宝村,年产豆瓣酱8000吨,每年上缴利税50多万,为村民提供了60多个工作岗位。村民们向苏祖才赠予了“德布乡邻”的锦旗。

2014年苏祖才将企业交给子女,回到家乡居住,把老房子拆掉建了一座古香古色的三层农家四合院,取名“苏源”,购置了书桌、椅凳、各类图书作为村里的文化中心,而自己却只住其中的一间房。

“我13岁外出打工,虽然没读什么书,但小时候受‘耕读当勤、赋税当纳、邻里当和’的家规陶冶,读《曾文正公全集》,传统文化影响了我的一生。现在,我要在‘苏源’开设‘新乡贤’课堂,给晚辈们讲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和自己的创业故事,请老师为村民培训技能。”苏祖才说。

“大家都说托了苏老的福呢!他做的好事太多,比如给村里老人建‘五保家园’养老项目等等,每年要带出一批年轻人出去创业就业。”年轻的村民杨小虎说。何梗镇驻村干部周光荣感叹:“仓宝村以前全镇经济排名倒数第一,现在有苏老给村里出钱出力出主意,不仅经济提了上来,村风民风也为之一变。”

目前,在永川区像吴太伯、苏祖才这样的“新乡贤”有913名,他们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精神品质、技能特长造福乡里。如板桥镇“乡贤”李世学,义务为村民修路10余年,20余位村民在他的感染下加入了义务修路队伍;朱沱镇“乡贤”罗金太自学龙眼种植技术,成立龙眼种植专业技术合作社,义务传授龙眼种植技术,帮助村民增收;在外经商的“乡贤”王跃林,回乡捐款设立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这些乡贤带领乡亲们“富口袋”又“富脑袋”,为乡村带来了新面貌。

“新乡贤”怎么来的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同样需要有乡土特色的道德和精神追求。

在我国传统乡村社会,“士绅”、“乡绅”等乡村贤达是治理乡村的重要力量。永川区委书记熊雪认为,乡贤根植乡土、贴近群众,蕴含着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是规范社会秩序、道德秩序的重要载体,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加强乡贤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复古,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也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如何把民间的乡贤选出来?2015年,永川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干部群众心理定位,赋予传统乡贤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提出“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人正派、处事公正、群众公认”20字“新乡贤”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开展“我们的乡贤我们评”,让村民自己评选,既评勤劳致富带头人,一心为民、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又评热心公益、扶危济困的热心人、好心人,既评身边人又评不忘乡里、逐梦他乡的永川人。为了让评出的乡贤让大家信服,永川区通过院坝会推荐、村民代表会评议、初评公示、走访调查、审核认定等七个步骤,确保评出来的是真正的乡贤而不是乡霸。

为发挥乡贤的垂范作用,永川区把选出来的乡贤“立起来”——“一张榜”展示形象,永川区摄影家协会为每位乡贤拍摄一张反映其事迹和精神风貌的照片,并在每个镇街和各个村(社区)集中设置“乡贤榜”;“一句话”概括事迹,将每位乡贤的感人事迹、优秀品质凝练概括成一句话,让群众易记易懂、便于传扬,如将多年资助他人的“乡贤”邓贤英事迹概括为“退休不褪色的老党员”;“一块匾”明确荣誉,邀请书法名家为每位乡贤题写家风家训,制成牌匾,悬挂厅堂;“一本书”荟萃故事,永川区作家协会牵头编撰《永川乡贤故事汇》,记录乡贤故事400余个,作为农村道德讲堂的教材和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一首歌”传递情怀,面向社会征集新乡贤主题歌200余首,用歌曲传颂乡贤的奉献精神。

吴太伯家门口,挂着“永川乡贤”的牌子,他家客厅由当地书法家题写的“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匾额装裱精美,十分醒目。“看到这个匾,作为乡贤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啊。”吴太伯对记者说。

永川区委宣传部部长赵德明介绍,乡贤不是高大上的典型人物,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选心中人、说身边事,让乡贤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标杆,在农村树立“爱国爱家、勤劳善良、崇德尚法、诚信重义、见贤思齐”新的价值导向。

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永川区搭建平台,让乡贤的作用最大化。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永川区按照乡贤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组建“乡贤智囊团”“乡贤创业团”“乡贤调解团”“乡贤爱心团”等八类组织,引导乡贤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形成“乡贤效应”。同时永川区还成立“乡贤文化促进会”培育乡贤文化,制定《永川区乡贤管理办法》《永川区乡贤奖励办法》建立动态管理和激励机制,定期表彰“最美乡贤”。

“新乡贤”成乡村治理重要力量

永川区乡贤文化建设一年来,这些评出来、立起来、动起来的乡贤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0余名乡贤依托43个家族祠堂,结合本地“清明会”家族祭祖聚会的风俗,融入诵读家规家训、讲述家族故事、奖掖后辈先进等仪式,发挥家族生活伦理教化功能;110余名乡贤组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禁赌劝导协会”,引导村民节俭养德,不大操大办,不“无事整酒”;全区乡贤牵头开展志愿服务2万余场次,为群众办理助困、助学、助医等好事实事3000余件,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372人,受扶助和帮助的困难户达2900余户;帮助乡邻学技术、建场地、筹资金、跑市场,培育群众致富增收项目200余个,捐资1.25亿元修筑农村公路400余公里。

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吉安镇近年来经济发展下滑,乡贤所发挥的作用让永川区吉安镇党委书记黄海东深有感促,“聂绪冰等乡贤带领建卡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养殖土鸡、兔、鸽子等1.1万余只,帮助市级贫困村石松村脱贫;张泽琼等乡贤参与调解日常纠纷70余件、镇综治办立案纠纷93件。全镇31名乡贤,有的捐资修路助学,有的发挥人脉优势引入产业,他们的资源、资金和技能有效助推了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永川区委书记熊雪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稳定,既靠物质力量,也靠精神力量,乡贤是家乡的守望者和乡土精英,乡贤文化蕴含着社会治理的智慧与经验。加强乡贤文化建设,既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

“新乡贤”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引导乡贤参与民事民治,组织乡贤促进乡风文明,动员乡贤参与群众工作,很多时候比基层干部管用。监督基层干部、让群众信服满意,乡贤拉近了群众和党委政府的距离。”熊雪说。

探索“新乡贤”工作法让永川区在乡村治理上尝到了甜头。“下一步我们将启动乡贤好人馆建设,进一步评好乡贤、学好乡贤、用好乡贤,引导群众学乡贤、颂乡贤、用乡贤、当乡贤,培育和美家风、醇美乡风和尚美社风。”赵德明说。LW

记者|周凯 实习生|柯高阳刊于《瞭望》2016年第5期 还有三天,新华社将为您奉上一份神秘“礼物”。

推荐第5篇:乡贤座谈会

尊敬的各位乡贤老板:大家好!

今天,村总支、村委会请各位乡贤老板来在一起欢聚,共叙乡情,共迎新春佳节,共商乡里发展,可谓是群贤毕至,高朋满座,乡情融融。我代表硕和村党总支、村委会向在座各位乡贤老板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意一年更比一年好。

硕和倪厝至今已有582年的历史,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勤劳俭朴、勇敢聪明的倪厝人,也涌现出一大批海内外商人巨子和社会精英。今天,前来参加座谈会的老板是其中的代表,大家凭着敏锐的市场意识,敢拼敢冒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艰苦奋斗,成就大业,这是硕和姓倪的荣耀,是家乡的骄傲,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各位乡贤老板多年来情系公益、多襄善举。倪氏祖祠的重光修建,龙州中学的建成使用,虎地祖祠的建成,矿湖道路的拓宽及水泥路面建设,明岭山前桥的建成通车,一件件民心工程,都离不开各位乡贤老板的关心和支持,无不凝结着各位老板的辛勤汗水。这些都见证了大家的思乡情怀。在此我代表村党总支、村委会和全村村民对各位乡贤老板表示中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次请大家来开座谈会,是乡贤老板、有识之士向村总支村委会提出来的建议,这不仅仅是乡里公益建设问题,更应看到的是人心的团结、精神的升华,是乡里的希望。今天,我除了向大家拜个早年和对大家关心支持乡里公益建设表示感谢之外,想借这个机会,我和各位乡贤老板谈谈心,共同探讨未来硕和公益建设。

一、建设家乡,人人有责

俗话说:一人一局,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精神风貌,不同的性格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倪厝人敢闯敢拼,在深圳、广州、惠州、梅州、河源、东莞等地方,由于经商人头脑灵活、敏锐机智、超前意识,各行各业都人才辈出,出类拔萃。

人跟树一样,都有的自己的根,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乡,倪厝。无论您走到哪里,有多大成就,可是这个根都无法改变,今天在座的各位老板,大家能够取得成就,除了自己努力,还在于大家的根系在倪厝,身上流着祖宗的善良、仁德的血,骨子里有着这种基因。大家都是四房妈的子孙,时刻记住我们的祖先,时刻记住是倪厝这个生存繁衍发展的地方把我们养大,这就是我们的根。

做人不能忘根忘本,历史上凡是被称为人杰精英之人,他们都懂得身体力行是一种天职,那就是社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发展,越来越文明。近年来,乡贤老板慷慨捐资1000多万元,支持祖祠、学校、建路等公益事业,为乡里作出卓越的贡献,我们应该向慷慨解囊的捐款者学习,人人尽最大的力量来建设家乡以自己应有的力量来促进家乡的强盛。

二、建设家乡,必有福报

仙台、红宫桥头有付对联,写道:善恶往来皆有报,阴阳行上总无差。说的就是积德行善,积就是积累,善就是有善心;按照自然规律做事,做好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积德行善必然恩泽子孙,这是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自古至今麻烦事利人利物者,子孙必然发达,纵然一时未能发展,总也平平安安,不至于凶灾大祸。

一个人对财富的理解,体现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在座的各位想先老板能够积累一定的财富,本身就证明了大家有过人的商业智慧,但拥有财富之后,怎样支配,怎样使用,却是对人生智慧的重大考验。怎样处理财富,毕竟是属于个人的私事,不能强加于人,但先人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深思。人的生命是一个灿烂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人生旅程的一个过客,要做怎样的过客,那是每个人的选择,对待名利,不同的人有不同态度,有的人先贪天下之功为己有,这是小人的作风,应该谴责。有的人不为名、不为利,论功先论他人功,这是一种君子的作风,为人榜样,受人敬佩。在这里我恳切希望各位老板致富之后多做一些有益于家乡公益的善事,慷慨解囊,支持乡里发展,只要大家尽心尽力,不管以什么方式建设家乡,都必定有福报。大家的事业必定有更大发展,家庭必定更加幸福,子孙后代必定一代胜过一代。

三、建设家乡,正逢适时

硕和虽然现在还比较落后,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发展的前景很好。去年村总支、村委会换届,二委班子团结务实,政治清明,人心归一,士气高涨,干部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解决事物能力不断提高,使之上级领导对硕和干部的评价良好。这就为乡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乡里要发展,乡里要建设,还需要在座各位老板继续关心和支持。村总支、村委会热切期望所有乡贤老板都能慷慨解囊,出资出力,支持家乡建设。在座的各位乡贤老板都是生意界上的精英,企业界上的栋梁,都富有战略思维、敏锐目光和创业魄力。一方面大家要把事业继续壮大,另一方请大家要为建设好自己的家乡出力。特别要提的是,建设好硕和文化公园美好蓝图就在眼前,千年机遇今朝遇,百载雄图今朝图,历史终将证明建设家乡,正逢适时。

尊敬的各位乡贤老板,硕和是我们自己的家园,拥有582年的历史,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我们每一个硕和人,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硕和的发展多做善事,多做好事,共同为硕和增色添辉。若干年后,当我们退居二线,进入晚年的时候,回顾一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乡里,无愧于父母乡亲,无愧于子孙后代。我们也相信,到那时,这份激情必将以新火相传,硕和更加蓬勃兴旺。

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生活美满、家庭幸福、事业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

2012年1月

推荐第6篇:乡贤演讲稿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正是我们青峰中学的老校长—杜光文最真实的写照。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对青峰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诗词歌赋,颂不完青峰人民对您无限的崇敬。虽然时隔多年,当年意气风发的老校长已经成为一位退休多年,76岁的慈祥的老人。但青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校长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仍然评选他为乡贤。在5000多位居民中,官不是最大的,但在百姓的心目中,威望却是最高的。

时光穿越到1959年,,毕业于江津师范专科学校的杜光文分配到吉安小学工作,学校领导就安排他任毕业班数学老师。区里组织统考,杜光文教班级考取了全区第一名,给他的教育生涯来了个开门红。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且更加刻苦的钻研教学。时光飞逝,1980年他调到青峰初中担任教导主任,同是还任数学教学工作。他所教的81级、82级所在班级在县统考时数学成绩均名列全县第一名。

1982年他任青峰中学校长,任校长其间,他并没有放弃繁重的教学工作,在师生眼里,它既是一位和蔼可亲,管理有方的好校长,又是一位尽职尽责的优秀教师。有一次去上课时,由于路滑,他左手摔成了骨折。他硬是没住一天院,吊着绷带来给孩子们上课。学生老师都劝他回家休息几天,他都拒绝了。他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出岔子,影响学生的复习!

在杜校长的领导下,青峰中学教学质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上世纪80年代,永川县办学体制分为县、区、乡三级,县里有重点中学,区里没单设中学,乡里则只有初中。当时。初中毕业生以考上中专或中师为梦想,即使是单设中学,一个班能考上一两个就很不错了,还包括复读生。但是,青峰初中每年却能考上几十个,远远超过了单设中学。作为一个乡初中,不能说是一个奇迹,连续几年都这样,永川区城区和周围区乡的学生纷纷慕名前来就读,园自己的人生之梦。就是他——杜校长,创造了青峰初中的鼎盛时期。由于他的教学业绩突出,青峰初中连续7年被评为先进集体,杜校长连续7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他担任了四届青峰镇人大代表,一届永川区代表,两届重庆市人大代表。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还算尽职的老师师,勇敢地扛起了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展现。”他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虽然杜校长已经退休二线多年,但他拒绝搬进生活设施齐全的城里的小区,

仍然居住在青峰中学的教师宿舍里。看着孩子们开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在操场上和老师及现在的校领导交流,谈心,对他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情。在杜校长的带领和感召下,现在的青峰中学仍然雄风不减当年。不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明显,还有史以来诞生了第一个永川区的中考状元!这在乡镇中学是从来没有的。

杜校长,你是我的恩师,更是全镇人民心中的楷模。您用实际行动向我诠释了人生的价值,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虽然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是您是我最好的的老师,更是青峰人民心中永远的校长。一轮轮红日升起又落下,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不变的是您深沉的爱和灿烂的笑容。祝福您,敬爱的老校长! 一个迸射火花的身躯,肩挑着一个传诵至今的壮举,青峰人民的明天因你而灿烂辉煌!

推荐第7篇:乡贤精神

最好的诠释

——观《徐光宪事迹》有感

有多少人,能如他那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又有多少人,能如他那般遇到问题不断刨根问底、追根求源……这一切又一切的美好品质都在他——徐光宪爷爷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有着丰富的稀土,却不会提炼稀土里宝贵的元素,只能将稀土以泥土的价格卖给科技发达的国家,再从别的国家高价买回提炼好的稀,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光宪爷爷和其他研究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找到了提炼稀的简单方法。这种方法很快被许多厂家运用,稀的产量突破了12万吨。徐光宪爷爷看到了稀矿的大量开采,价格的不断下降,忧心忡忡,就上书给温家宝总理,请求总理控制稀矿的开采,以便中国人能自主定价。徐光宪爷爷虽然八十多高龄,但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心间。

如今的徐光宪爷爷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但仍精神抖擞。多年来,他已获得了许多奖项、奖金,但他毫不犹豫地把钱捐给了国家。徐光宪爷爷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在功成名就时仍不忘自己的祖国。这样的贤德之士不愧为上虞的乡贤,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徐光宪爷爷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上了最有说服力的一课,教导我们不能忘了祖国,要努力实现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

徐光宪爷爷是为了中华民族而生的,是为了祖国而生的。

浙江省上虞市汤浦镇小六(1)班

钟晨欣

指导老师

郭利君

推荐第8篇:乡贤文化

10-4 兰棉厂社区:积极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引领作用

2015年以来,兰棉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通过在社区大力开展道德讲堂、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先进人物的评选表彰活动,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居民,涵育文明社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深深扎根。

传统的乡贤,主要是本社区居民涌现出来的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深受本地民众所尊重崇尚的人。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人数的增加,更加体现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社区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道德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发挥乡贤引领作用活动中,居民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以及文化修养,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道德力量可教化居民、泽被乡里,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大有裨益。

兰棉厂社区位于兰州市西固区西固中路399-101选址深入小区居民中间,方便居民办事。在社区张涌主任紧紧抓住了开展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的契机。 新乡贤不仅是传统乡贤文化的优秀继承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实践者。创新乡贤文化,使之融入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关键是要发挥新乡贤的榜样作用,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弘扬文明新风。

通过社区与居民的共同努力,兰棉社区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乡贤,他们发挥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和道德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区建言献策,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和居民和谐稳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扎根。

推荐第9篇:乡贤征文

我仰慕的乡贤

我们家乡有一个人,全村人都敬重他。他每次都会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处处替他人着想。他就是我的远房叔叔。

叔叔是帮别人打工的,住在老板家。有一天中午,一个乞丐来讨饭吃,被他的老板训斥了一顿,走了。刚没走几步,叔叔就把自己的饭拿来给乞丐吃。老板看见了就说:“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中午饭拿给乞丐吃。”他笑着说:“看这个乞丐有气无力的样子应该好几天没有好好吃过饭了,看着他狼吞虎咽的吃,我也饱了。”当时,全部的人都大吃一惊。

还有有一次,叔叔要去回老家看望家人。因为远要坐火车。来到火车站,看到一好妇女坐在人群中哭泣。他大步流星地来到妇女的身边问:“你为什么坐在这里哭?”那个妇女伤心地说:“我搬来要坐火车去看我爸爸,他马上要做手术了。手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可是现在小偷把我的钱都偷走了。”他一听,就拿出自己的工资5000元,想了想,全部给了那个妇女。自己决定下次再娶看望家人。

这真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啊,你们说,这样的人,我们要不要向他学习呢?

我仰慕的乡贤

孟子曾经说过“充实之为美”。而法国的罗丹说“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不仅景色,不仅在我们的皮囊,更在我们的行动上,在我们的心灵里。

2001年7月2日下午一点半,在杭州市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内,吴菊萍刚走到小区的门口,准备出去办点事,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喊大叫。感到出事的楼下,抬头一看,她顿时傻了眼。只见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挂在十楼窗口,大半个身体都露了出口,眼看着就要掉下来了。正当大家在想办法搭救女童的时候,“啊”随着大家的尖叫声,女童掉了下来。眼看悲剧就要酿成,千钧一发之际,吴菊萍什么都来不及想,踢掉高跟鞋,从人群中华箭步冲出,本能地张开双臂接住了女孩。由于巨大的冲击力,两人瞬间摔倒在地,也正是一接,让女孩稚嫩的生命得以延续。

在生活中,吴菊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可是在关键的时候,她却做了那么不平凡的事情。在面对小女孩的生命时,她没有权衡利弊,只是凭借本能想救孩子。可正是这本能,让我们看到了阿姨美好的,善良的心灵。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很平淡,但是我想只要我像吴菊萍阿姨一样,保持一颗美好的,善良的心灵,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能做出美好的选择。

我仰慕的乡贤

乡贤是什么?乡贤是有德行,有才华的对故乡有贡献的品德高尚的人。

浙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乡贤辈出。他们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和辉煌的业绩为浙江的文化历史增添了浓厚的色彩。在这些绚丽的色彩中,我最仰慕的是一直兢兢业业地付出真情的胡海燕老师。

胡海燕老师朴实无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她的事迹最让人感动的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莫过于在点滴小事中的流露的真情;莫过于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胡海燕老师就是用体贴和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她的真情。胡老师主动联系学困生的家长,耐心地与家长商讨方案,努力提高每个学生的成绩。在教学中,她不停地摸索各种办法,只为让学生都识记生字。课间,午休等时间,孩子们都喜欢围在胡老师的身边,向老师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胡老师从来不会不耐烦,总是细致耐心地讲解,让大家有了更浓厚的求知欲望。胡海燕老师就是这样用最朴实的行动,最真诚的态度对每个学生负责,不让班级的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从古至今,在各行各业还有多少值得我们纪念,我们学习的人啊。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以他们为目标,好好学习,不断前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推荐第10篇:重塑乡贤文化

重塑乡贤文化

端午的鼓声,让人们又一次回到了历史和乡村,念屈原,思国士,怀乡贤。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土社会的一朵奇葩,历千百年而留芳。在社会转型时期重新建构新乡贤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破解乡土社会多重困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中华文明进程中,乡贤文化在古代乡村治理结构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方民众敬重、推崇的贤德长者,乡贤重修身,兴教化,崇善举,德行高尚,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对乡土公共事务有突出贡献,以强烈的道德文化影响力造福一方。

他们有文化见识,有奉献精神,通过宗祠、乡约、仲裁、兴学、崇孝、义赈、义庄以及修桥补路挖井筑堤等善举,涵养一方水土的文化带动力,培养引领一个地方的文明教化风尚。

他们维护乡土社会的有效运转,促进政令推行、民意上递,协调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传承地域文化传统。

他们在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方面发挥着示范与规制作用,使人们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他们是保障社会基层长期稳定与和谐的基石,推进了地域文化繁荣与发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乡愁”,不只是山水,更是风物与精神。要让城乡背离的态势逆转,必须重建乡土社会。而乡土社会的重建,关键是促使现代人才和现代知识输入到乡村里去。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乡贤正从现代乡村社会破土而出,发芽拔节。新乡贤是一批富于奉献精神的时代精英,既有长期扎根本土泽被乡里者,也有从乡村走出去又回归乡土反哺桑梓者。无论本土威望有加的贤德长者,或是解甲归田、怀富回乡的故土游子,或是身居都市、心系乡士的鸿儒硕彦,都怀揣着浓得化不开的深深乡愁,一头扎进眷恋的土地,奉献自己,造福乡亲。他们拥有现代理念、广阔视野和成功经验,以自己的品德、学识、专长、财富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维护社会公正,凝聚人心,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他们既传承乡贤文化的历史传统,又创新乡土文化建设,其事迹其风范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近年来,新乡贤的培育、提倡、褒扬已得到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湖南多地举行了新乡贤的推选评比活动,广大乡村正在逐渐形成良好的新乡贤文化风尚。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寻访新乡贤”系列深读报道,选择其中的一批突出者进行推介,旨在推动新乡贤形成蓬勃之势,让新乡贤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开花。

第11篇:谈乡贤治理

谈乡贤治理

此次回老家过年,与家乡一个执政官员闲聊,他说想研究并在农村引入“乡贤治理”。通过他所描绘的乡贤治理,我理解为,一者是“人才回归”,吸引从乡村走出去的贤达之人回乡定居,重建乡村治理秩序;一者是“经济回归”,鼓励乡贤热心投资家乡,为家乡牵线招商引资,在家乡建设中发挥作用。

他思来想去的乡贤治理并不新鲜,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行政只管到县一级,县以下的乡村治理就是乡贤治理,这种治理模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维系中国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庞大力量。

这种模式之所以得以传承千年,是因为传统社会安土重迁,不喜欢流动迁移,商贩流动是少数,无关大局。为了克服官僚腐败,朝廷多规定官员异地为官,形成一定的人口流动,但臣游的官员一旦退休或致仕,要告老还乡(武将则解甲归田),这是“惯例”,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尚书大传〃略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致仕者不论是在京城,抑或宦游异乡,到了任期,或告老还乡,或解甲归田,回到乡间,躬耕垄亩。比如《汉书〃疏广传》记疏广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回乡时颇为排场,回乡后大多默默奉献乡梓。

这些致仕回乡的读书人是乡村的精英,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的乡贤,他们虽然从此在政坛上销声匿迹了,但并不是甩着袖子养老,还是要发挥余热的。按郑玄的说法是,“所谓里庶尹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这也符合中国文人身处江湖心怀魏阙的心理,即便不能以正当名义以身事国,也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多大的热量发多大的光。这些人退休后成为乡村的土豪士绅,被公举为乡村的管理者,与乡亲一起实现乡村自治,维系着传统社会基层的稳定。

其实,宦游的官员告老还乡,不只是官员角色的转换,也不只是官员居住地的简单回归,也不只是精神情感上的叶落归根,还因“归教于闾里”而成为一种文化回流,对乡村社会起着文化建设作用。因为这些官员是当地的文化精英,他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般都是科考中举之人。他们多年宦游在外,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他们回到家乡,与当地乡绅一起,力尽所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伦理等各方面贡献才智,其实就于无意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涵养了令我们至今怀念的乡村文明,我们内心里的乡愁,说到底是这样一种温情脉脉的宗法乡贤文化。 然而,这种乡村治理结构早在中共土地革命中就被破坏了,中共为了夺取政权,以革命的名义打土豪劣绅,这些所谓的土豪劣绅,其中很多人就是乡贤,即饱学之士、贤达之人,他们是乡贤治理的支柱和灵魂。这些人被打倒之后,乡村的自治模式变成了中共的政权治理模式,中共取得国家政权后,并未还权于乡民,回归过去的乡贤治理,中国数千年的“权不下县”的传统被打破,中央政治权力可以一杆子插到最基层的乡村,乡贤治理从此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更要命的是,中共在乡村搞农业,在城市搞工业的城乡二元政策,直接将“乡村”这个“中性偏有美感”的词,变成了“农村”这个“中性偏贬义”的词,让人唯恐逃之不及。我们这一辈“跳农门”的人,就曾经为了洗刷这带有“中性偏贬义”的身份而进行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的拼博。

现今,农村不但不复有乡贤治理,农村本身已在大面积衰败。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农村人力资源大量流失,以致“空心化”,留下的多为老弱病残妇。留守问题,三农问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地方黑恶势力介入基层治理问题等等,给乡村治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又开始打起“新乡贤治理”牌,所谓新乡贤指从乡村走出去的或为官、或求学、或经商的人才。 只是,在一个自由流动的社会里,再想把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拉回乡村定居已不太可能,城市有诸多不如意,也远胜农村的吸引力。有些人呼吁官员退休后回原籍,也仅限于呼吁而不能成为强行的制度,因为这既是违背人的意愿的事,也是侵犯个人的自由迁移权的事,更是违背经济规律的事。在自由流动迁移的时代,乡村治理不要总是想着什么乡贤治理,关键是落实好乡村自治,如果乡村确实因为缺乏精英治理,可以搞开放式治理,让乡村走出去的、愿意为故乡发展出力的精英参与到乡村治理来,借用他们的经验、学识、智慧、资本,成为再造乡村的力量。

事实上,互联网不但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也在缩小城市和乡村的距离,而且必将改造乡村治理模式。比如,现在的电子商务,将农村与城市前所未有的地联系起来,农民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制造者,前所未有地在消费者面前立体呈现,人们因为关心产品而关心产品制造者、产品制造的环境,也会关注乡村的治理。而那些搭建平台的人,往往是乡村走出去的精英,他们穿行在乡村、城市和互联网之间,联结着乡村与整个世界,又不会定居于乡村,出于自由,由于组织经营生产,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这大约就是未来若即若离的“乡贤治理”模式罢。

第12篇:乡贤祠简介

乡贤祠

乡贤祠,祭祀供俸当地德行著闻乡贤人士祠,位庙大成门右。

南充(顺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几千年来,这方沃土传承中华思想,一代又一代孕育出无数崇高德行和杰出才华的贤达人士,引领后人。今乡贤祠因祠域之限,仅遴选誉并迁双固的《三国志》著者陈寿、“忠义之邦”的汉将军纪信等先秦至清典范人物五十位,绘以绢丝画像十二位,列名位三十八位,入祠供后人祭祀瞻仰。

名宦祠

名宦祠,祭祀供奉在当地做过官职且政绩丰厚的地方官员祠,位庙大成门左。

南充(顺庆)自汉以来,历朝历代为郡、州、府、路、道、署等治所,是川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几千年来,其勤政爱民、吏治精炼、清廉自守、政绩丰厚的为官者不胜枚举。今名宦祠因祠域之限,仅遴选升州为府赐名顺庆的南宋理宗皇帝赵昀、书法大家颜真卿等先秦至清典范人物五十位,绘以绢丝画像十二位,列名位三十八位,入祠供后人祭祀瞻仰。

第13篇:中国乡贤文化

让乡贤文化更好传承

传承、弘扬乡贤文化,正是要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丰富现实农村社会治理工作中的资源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自古就有尚贤的传统。乡贤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乡村治理的智慧与经验,是千百年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块基石。然而,笔者近期到一些农村地区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贤文化的影响力日趋式微。如何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发挥维系农村基层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所谓“乡贤”,是指那些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品德高尚,在本乡本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乡贤最显著的标志。乡贤文化,就是围绕乡贤德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乡村治理理念,比如“耕读传家”“经名行修”“勤俭持家久”等思想,在农村地区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历史上,无论是中央政令在地方的有效实施,还是民间社会愿望的向上传递,乡贤都作为政府和基层民众之间的中介,发挥过重要的桥梁作用。优秀的传统乡贤文化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新时期的农村治理和乡村社会建设,也应该从中汲取营养。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包括乡贤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比如,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使一些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农耕时代形成的守望相助、抱团取暖的生活习惯被打乱;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农民与土地分离,耕读传家的习俗难以传承下去,等等。乡贤文化遭遇传承危机,导致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诚信危机、孝道危机等,给新时期的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今天,我们提倡传承、弘扬乡贤文化,正是要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丰富当下农村社会治理工作中的资源。

当然,传承不是原样照搬,而是要与时俱进,比如,如今的乡贤不可能再是乡绅、儒生的形象,他们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广泛,如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他们在农村基层群众中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此外,“新乡贤”也包括从本乡本土走出去的企业家、知识分子、海外华侨等,他们返回故乡后,用所学所长来反哺桑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不少。要更好地传承、弘扬乡贤文化,就应该重视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的善言善行像古代乡贤一样垂范乡邻,培育文明新风,这有利于在农村积极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蓄正能量。

第14篇: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热点:鼓励“新乡贤”回乡

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制作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热点:鼓励“新乡贤”回乡

【背景资料】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前,乡村改革曾起到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作用。1978年11月,小岗村开始实行上海事业单位招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标准表述】

乡村治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需要有一个能切实发挥有效作用的精干主体。除了乡镇政府、基层党组织和村组干部外承担乡村治理的任务,农民也是不可或缺甚至是最重要的主体。但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近年来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很多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学生和优秀干部为代表的乡村精英流动在外。乡村正逐渐蜕变成为“无主体”的社会,进而导致乡村治理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主体”缺位的困局。

乡贤文化,积淀了我国千百年来乡村基层治理智慧,传承思想源远流长。特别是在我国传统社会,乡贤在维系地上海事业单位方社会的文化、风俗、教化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过去有官员“告老还乡”一说,这些人也是乡贤的组成部分。然而揆诸现实,虽然当前我国有大量精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但这些“新乡贤”极少有退休后回乡的。

【具体措施】

第一,“新乡贤”要意识到乡村建设是自己退休后大有作为的一个新战场,主动参与到新时期乡村治理的伟大实践中,为“留得住乡愁”贡献自上海事业单位培训己的学识力量; 第二,有必要进行相应的顶层设计,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为“新乡贤”反哺故里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基础条件支撑。

第三,进一步提高乡镇医疗水平、减少“新乡贤”回乡后顾之忧,也是吸引其回乡贡献余热的基础工作。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之如何持续

推进作风建设

【材料】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就制定了八项规定,以上带下,坚持不懈改进作风,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中央在上海事业单位招聘相继出台细化八项规定的政策措施等制度后,扎紧了制度的“篱笆”——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不得新建楼堂馆所;制止豪华铺张,提

倡节俭办晚会;出台会议费管理新规,狠刹会议费支出;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

中央有关部门推出多项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创新举措,将规定落到实处——中央纪委建立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对违规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最高人民法院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专项检查;审计署针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各地也纷纷出台规范公务接待、会议、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等管理办法,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初显成效。截至5上海事业单位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1880起,54862人受到处理,1405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去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比预算减少9亿多元,比上年减少4亿多元。

“公务接待基本上没有了。”甘肃省成县红川镇基层干部李荩说,八项规定出台后,不光管住了干部嘴上的吃喝,上海事业单位培训也使干部迈开腿走村入户的次数更多了。党政机关清风劲吹,带动民间移风易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一度畸形壮大的餐饮业、烟酒行业、礼品业正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问题: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持续推进作风建设。 【参考答案】

一是强化权力制约,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完善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二是继续加强监督,通过加强巡视工作上海事业单位招聘等措施,及时了解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完善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需要审批的事项,减少过多的环节和繁琐的手续,明确告知相关人员审批存在的问题,以避免重复审批上海事业单位和办事者多次往返,以此提高审批的效率。

第15篇:以乡贤美德建构中学德育新模2

以乡贤美德建构中学德育新模式

邵江/无锡市后宅中学高级教师 /(邮编214145)

【摘要】:乡贤与中学生成长密切相关,对中学生道德成长具有榜样引领性,在承继传统美德,辅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以乡贤美德为主题的德育具有有效、生动、参与、真切的特性。构建乡贤美德德育实践活动体系,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关键词】:乡贤美德 传统美德 影响力 关联性 德育实践 【正文】

“育人先育德”,“百行德为首”,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德育是成人教育的首要教育。作为成长中的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与发展阶段,德育更是首要之重。

反思我们的德育,德育的重要性停留在嘴上,在实际中却是短板。德育形式仍存在道德空谈与灌输,重知识轻实践体验,脱离学生生活,呆板,空洞。“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中学德育刻不容缓之急。我校经过构建以乡贤美德为架构的德育模式的课题研究与实践,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寻找德育素材,从乡贤文化中挖掘传统美德,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贴近学生生活与成长的需要,也给予德育丰富的内容和新鲜的力量。发现这样的德育更符合学生道德素质的成长需求,更富有活力与实效。

一、乡贤美德对学生道德成长具有影响力。

乡贤先哲,指品德、才学、行事为乡人所推崇敬重或有影响的人。指在一定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某一学科、领域、行业有重大贡献或德、行、事得到社会和历史承认的地方性知名人物;也指在地方发展、家族昌盛以及对周边地域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或当今的重要人物。在他们身上集聚了中华传统美德,是这一地域内文化的号召者,精神的引领者及道德景仰者。

(一)乡贤对后学具有影响力

从历史上看,文天祥以家乡先贤为榜样成为一代民族英雄。《宋史·文天祥传》“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乡贤的道德感召,终使文天祥名垂青史。其壮烈殉国的豪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广为传诵。

从文化看,乡贤是一个地域内文化集聚的精神代表,是被一方百姓认可的精神楷模;从他们影响范围看,乡贤先哲的引领具有很高的地域辐射性,是一定区域内后来者道德、学习和成长的楷模,追随乡贤足迹是一方百姓内心之所向。而中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文化范围就是

乡贤先哲文化精神所辐射的范围,势必深受乡贤文化的影响。

(二)乡贤先哲与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1)亲近性

每一个人的心灵与精神家园的构建都处在一方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之下,道德意识、规范、品德以及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长期受到本民族文化环境的陶冶、感染和引导,对自己身处环境的文化具有同源性和自然接受的特点。乡贤及其身上的美德、情操、品质具有精神感召力。乡贤先哲成功的文化基础和所受的文化影响与初中生成长所面临的文化同根同源,能激起初中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产生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产生愿意亲近这种文化的趋向力。

(2)真实性

乡贤先哲是中学生生活区域内的文化精英,他们的成长故事、轶事和成就,其成长过程,奋斗历程,艰辛生活,拼搏好学等的各种事迹代代传颂,已经成为一方百姓的对子女成长的期望目标。

乡贤先哲留下的精神财富,留下的物化成果、造福桑梓的各种所为及他们生活的场所等是中学生随时可零距离接触而深受感化的精神源泉。中学生所在的家庭也是一代代深受乡贤先哲影响,有的就是本家族内的先贤和杰出代表,家庭的长者甚至是同辈中人,对乡贤的成长和贡献历历在目,深受感动,自然对子女、后辈的教育中真情流露。乡贤精神、先哲先贤都是每一个地方宣传的亮点,是地方发展独特的文化风景线,甚至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唱响一个地方的招牌。这些都是学生历历在目的史实或真实的场景,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是真实的感染,不是空洞说教,学生更容易信赖这种道德的影响,并自觉学习,主动接受。

(3)参与性

个体道德的实践与体验是自我道德完善与发展的动力。道德通过学生精神世界的自主构建而成,没有学生自我的道德实践并从中体验、理解道德,德育的所有内容就无法顺利实现内化和强化。让学生主体参与、亲身体验,不断从生活中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分享、交流感受,思想碰撞,走进社会的体验、感悟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以乡贤美德的德育重在学生道德体验,克服说教与灌输所引起的德育低效,它以丰富生动的真实道德榜样引领学生道德发展。乡贤美德的德育形式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真实、可敬、可亲的活动让学生更信任,面对面的对话,亲临其境的感受,活生生的榜样更能激起学生内心的向往和学习。如参观乡贤的成长、生活的纪念馆;邀请具有权威的专家对乡贤成长的历史环境、个体自我奋斗、学习毅力、精神情操等进行正向解读;邀请乡贤本人现身说法;邀请工厂标兵、企业能手、身边劳模,感动社区的模范等与学生交流;在互动中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人格优化。如邀请

学校成功的校友到学生中演讲,讲述自我成功历程中乡贤对自己的影响,讲述自己所坚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邀请身边好人到学校与学生交流做人、做事的经验,交流善、孝、忠、诚、信等传统美德;组织学生走上社会收集乡贤的美德轶事。在充分学习与了解的基础上撰写乡贤的推介词,为乡贤撰写感动自己的推广语等。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品德。

二、乡贤美德的德育实践尝试

中学生的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积极的精神引领、环境的浸润式的陶冶和各种丰富活动的体验。班杜拉认为:模仿、学习与学习者与示范者之间的关系、与榜样的个人魅力、与榜样的保持性相关。乡贤是学生生活、成长地域的精神领袖,文化高者,且始终伴随着学生成长,构建乡贤美德的德育更能走进学生心灵,引起学生道德正向变化。走近乡贤,了解乡贤文化与精神在极大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的同时,既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重生,又使德育生动、丰富,可亲、可信,使学生自觉接受并主动完善品德。

(一)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梳理并建立乡贤先哲资源库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水土养人,文化育人。学校,在传播先进科技知识的同时有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与义务,让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后人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各时代的先贤与模范。我们广泛发动师生与社会力量,查阅各种地方志,地方典籍,收集历史文化杰出精英;走访地方长者和大姓家族长,查阅族谱,收集地方有影响的历史人物;走访政府部门,收集现时代的身边好人、楷模、各种劳模标兵;走访大企业和知名企业家,收集对国家、地方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走访学校知名校友,收集校友的学术成就;走访对地方文化深有研究的学者、专家,收集开创一方文化的创新者、创造者;走访社区,收集在百姓眼里的好人,广受称赞的平凡的劳动者;收集有影响的公认的坚持传统美德如孝、善、诚等的好故事。经过精选、讨论,与学者对话,师生共商,把相关的事迹、轶事、成就、善举和个人道德杰出表现;并优选相关的场所、生活的名胜遗迹,有纪念意义的物所,作为德育实践基地。以此建立学校乡贤先哲资源库。收集过程让学生深受教育与体验,促进思想与道德的自我优化。

(二)建设弘扬乡贤精神、宣传先贤文化的校园环境

环境化人,熏陶育人。从乡贤资源库里,精选得到历史、社会各界公认的,对地方文化发展具有开创性、代表性的乡贤先哲,优选他们的伟大贡献,杰出成就和文化影响等事例,精编他们对后人的教育具有启迪性的经典语录,精心概述他们创举的思想内涵。布置在学生每日上学的校园里,把这些代表地域文化的精英及成就、语录、警句,制成宣传牌或文化墙,让学生每天都受到默默的滋润。利用校庆,从不同时代、不同工种、不同年龄段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推荐评选出校友之星,让每一位校友之星,留下一段自己的座右铭,自己的

人生感悟,对自己最具影响的一句话,对后学勉励的一个期望,及他们奋斗的岁月、成就、感悟、启迪制成展示牌,散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学习、生活的每时每刻,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成功源于曾经不懈的努力。让学生处在这种持续感染的环境中,得到浸润式的熏陶,使得乡贤的美德影响学生的成长。

(三)开设校本课程,宣讲乡贤文化与精神

课程引领,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影响。我们把本校初中生生活区域内有着重大影响和知名度高的乡贤先哲,根据乡贤先哲库收集的有教育意义的轶事、重大贡献、个人美德、崇高的品质、经典的教育语录等修订成校本教材,利用课程安排中的地方课程实施教学,利用课堂主阵地宣讲乡贤文化,传播乡贤精神。教学中突出乡贤身上集中反映的中华传统美德,把他们尊老敬幼,慈善博爱的个人品德,爱国爱家乡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人生,厚德载物,崇德尚文的济世情怀作为教学的目标,通过学生的讨论、辩论、演讲,师生间的对话等形式让乡贤文化、乡贤精神融入学生的成长的血液。

(四)亲近乡贤,以乡贤精神内涵命名班级

乡贤精神,铸就班魂。优秀班集体文化是影响每个学生个体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我们把学生共同认同的乡贤文化、乡贤精神,引入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中,从乡贤先哲库中精选能代表乡贤文化与精神的人物、精神内涵命名班级,用精炼概括的品质作为班级精神和追求的目标,引领学生进步成长;用乡贤所反映出的道德力量作为班级的班风,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用乡贤成就人生的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作为班级学风,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乡贤文化与精神渗透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以集体与团队的力量影响学生的成长进步。

(五)参观纪念馆,参与文化盛典,感受乡贤博大的爱国、爱乡情怀

活动中体验,让乡贤深入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钱穆、钱伟长故居,在钱伟长父亲创办的又新小学里,读一读《弟子规》、《三字经》和《钱氏家训》,大声地朗读:读书、报国、修身、养德的校训,感受一下他们成长的文化。自然在学生心底升起爱国爱乡的情怀。每一次的文化盛典都是乡贤聚集的盛会,每一次的盛典又是一次乡贤爱国爱乡情感的海洋。利用地方政府、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化盛典,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乡贤的浓浓乡情,感受地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如让学生参与4月10日的纪念江南始祖泰伯的吴文化祭祀盛典,感受渊源三千年的吴文化,借机邀请对吴文化深有研究的学者来给学生讲座,让作为吴地的子孙的我们深悉吴文化的精髓,肩负传承和弘扬的责任。

由此可见,与中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地域文化、乡贤文化,是中学生成长的文化之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想、信仰、社会责任、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德育中能引入乡贤文化,让学生走近乡贤先哲,不仅弘扬了乡贤精神,更为传承民族传统美

德,促进中学生的道德精神家园的构建,激发民族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的德育才有活力,才有生机,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2013-10-12 无锡鸿山

参考资料:

1、《乡贤之光》校本教材无锡市后宅中学编印;

2、邵江《用地域文化、乡贤精神推进初中班集体文化建设尝试》【J】《学周刊》2011第11期;

3、《文化与生活》,高中政治(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4、吴潜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人民日报,2007-10-17。

全文总字数:4300,

邵江,无锡市后宅中学,邮编:214145,电话:0510-88998769,手机:邮箱:hszxsj@126.com。

; 13861890275

第16篇:乡贤文化研究综述

乡贤文化研究综述

俞佳奇

摘要:乡贤的内涵从其产生至今有着丰富的历史韵味和时代特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乡贤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当今乡贤应该适应其新定位,来融入新时代,传承并发展乡贤文化。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总结并归纳其中观点,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贤;文化;研究综述

祭祀乡贤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孔融首创了祭祀乡贤的形式。范晔《后汉书》记载:‚孔融为北海相,郡人甄士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1]《辞源》称此为祭祀乡贤之始。[2]宋元时期,乡贤和名宦被称为先贤,混祀在一起。‚乡贤‛一词,文献中出现较迟,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中丞殁后,其地公举乡贤。‛[3]然而乡贤祭祀的混杂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万历野获编》还有一则记载‚成化中,给事王徽将死,戒其子曰:‘乡贤甚杂乱,吾耻居其中,切不可入。’‛[3]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以来,为了使统治名正言顺,便开始加强礼乐教化,其中的重点就是完备天下祀典。以后明朝历代皇帝仍然重视乡贤的祭祀活动。成化、弘治时期,乡贤祠和名宦祠逐渐分开,乡贤的祭祀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清代沿袭明代祭祀乡贤制度。‚明清时期,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2]

一、解析乡贤内涵的时代变化

张玉娟认为明清时期的乡贤是本地德行著闻之人,按照不同的标准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品德高尚的乡贤,二是风节著闻的乡贤,三是文章显著的乡贤,四是政绩卓著的乡贤。[4]在乡贤身份的分析上,赖功欧、刘军通过故绅和乡贤之间的比较,认为故绅和乡贤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乡贤就是士绅、绅士。地方绅士指的是介于国家政权(官方)与地方社会(民间)之间,身份、地位不同于一般民众,而可以对地方事务发挥影响力的个人或家族,而乡贤则被囊括在这一概念中。[5]余新忠、惠清楼认为乡贤是指在地方社会居于领导地位或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绅士‛一词并不足以涵盖明清时期的地方民间社会力量,平民未必不能成为乡贤,相反,绅士也未必一定是乡贤。大体而言,乡贤可分为绅士与平民两部分,其中绅士又可分为取得举人以上功名或为官在知县(或相当于知县)以上的中上层绅士和以生监为主体的下层绅士。平民乡贤主要由读书人、技艺人、商人和一般劳动者组成。虽然平民乡贤的份量不容忽视,但总体上绅士的主导性仍无法撼动。[6]在乡贤概念的强化上,魏峰认为其与地方社会势力成熟程度的差异有关。他通过对宋代地方先贤祠祭祀对象的分析,说明宋代地方先贤祠在选择祭祀对象时,并没有把受祭者与他的里籍的联系作为首要条件,而受祭者的声望或学术背景则是决定性因素。可是,到了明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乡贤祠受祭者的籍贯成为决定因素。地方先贤祭祀从宋代的先贤祠到明代的乡贤祠的变化,反映的是宋明两代地方社会势力的强弱差异。[7]王泉根认为‚乡贤‛是指在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从当代乡贤研究的现实需求与观念出发,‚乡贤‛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道德与才能的层面,而扩展到‚名人‛,尤其是‚文化名人‛。[8]胡彬彬认为现在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了,有文人学者,有政府退休官员,有企业家,有科技工作者,有海外华人华侨等等。他们视野开阔,交游广泛,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对于哺育自己的家乡念念不忘。乡贤是从乡村走出去的,他们经过了社会的锤炼与磨砺,成为社会上的精英分子。[9]王先明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贤是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的尊称,是对去世者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也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乡贤是扎根于乡土社会文化的力量,在动态的历史进程和特色不一的地域文化中,其认同的标准和资质或有所差异,但其一定是乡里德行高尚,且于乡里公共事务有所贡献的人。某种意义上,它与乡绅的概念具有较多的重合性。在今天,‚新乡贤‛是一个具有榜样性的社会群体,一定意义上他们是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实践者。他们在乡村与城市的内在关联上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乡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引领力量。[10]

二、探索古代乡贤的积极作用

乡贤在明清时期作用巨大,张玉娟认为乡贤在居乡期间推行各种义举,譬如设义仓、建义田、设义学、课学子、建桥、修路、救灾、助婚助丧、开渠修学、学医救人等诸多方式,促进了乡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居官为民、居乡利民的崇高精神为明清社会文化发展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乡贤的祭祀又有特殊作用,清代前期为了稳固新生政权,对明朝人的祭祀十分普遍,既能安抚人心,又能激励风俗。[4]赖功欧、刘军认为乡贤的作用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公共领域体现于官绅权威的在地共生,绅士在国家与民众的之间充当着关键的中介角色,对地方社会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在施善救济体现于绅士权威的社会渗透,由于传统基层政府财政的短绌,皇帝的‚赈恤‛没有办法被民众切实体会,从而发展出一种‚官绅会办‛社会救济体系。可以说,地方社会的管理越来越依赖于非正式的绅士权力网络,而在某些时候,地方政府甚至可以不受中央指挥,而直接与地方绅士合作处理公共事务。[5]赵克生通过乡贤祠与名宦祠的研究,认为其具有教化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扶翼圣门、彰显人伦。二是激励后人追踵前贤。人们对先贤功德事迹的熟知,自然会产生景仰追慕之情,把先贤作为人生之楷模,起着引领、表率的激励作用。三是化民导俗。各地建立名宦、乡贤祠的最终目的仍是教化民众,移风易俗,使地方上的道德风尚符合儒家礼治的政治目标。[11]田冰、张玉娟通过乡贤祠分析乡贤的作用,认为乡贤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化百姓,乡贤以身作则,在道德上作出表率,通过推广礼教,宣传伦理,旌德扬善,惩恶规过,表率示范等方式有目的、有意识地改善社会习俗。二是教化士人,士人在学宫中学习,能够直接接触到乡贤与乡贤祠,春秋祭祀乡贤祠时诸生可以随同祭祀,身临其境的观感自然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三是促进百姓、士人、乡贤的转化,先是使百姓转化为士人,进而使士人转化为乡贤,而乡贤祠架起了百姓、士人通向乡贤的桥梁。[12]毛国民认为乡贤的作用在于治理乡村,他认为宋代以后中国古代乡村治理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即从王安石变法一直延续至清代。在乡村治理中,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作为了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主要以体现族权的宗族组织为基础,以拥有绅权的士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治政治,并将其称为‚古代乡绅宗族治理模式‛,乡贤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发挥作用。[13]张会会以浙江金华浦江郑氏为例,认为明代乡贤传‚孝‛的书写形式分为两部分,即明代以前孝子的‚哭亲守墓‛模式与明代孝子的‚现世奉养‛模式。明代‚孝‛的书写已经渐趋摆脱激烈性的‚哭亲守墓‛模式,开始转向现世性的孝亲敬亲模式,平庸化的孝行,家族内部孝的传承被强调并行诸文本。乡贤传中作者所传达的教化思想,通过乡贤传的刊刻、传播进而影响了乡里‚孝‛的实践,因而乡贤的教化作用便体现其中。[14]胡彬彬认为他们深受儒家礼仪教化的熏陶,始终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即便是退隐在野,也不忘教化乡里,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如兴修水利、创办书院、赈济灾民等等,或独自捐资,或联系众乡绅共同组织,或与地方政府合作。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具有沟通地方政府与社会的权力,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府县官进言。同时,他们又是宗族长,维持着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这样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儒家的‚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维系着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秩序。[9]

三、寻找现代乡贤的创新之路

王先明认为‚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环境生态文明五大建设中,获得了属于自己时代的新内涵,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新乡贤‛文化建设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性的当代建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代诉求。‚新乡贤‛文化建设,既是传统乡村社会型塑的‚尚贤敬德,奋进向上,造福桑梓‛人格品德的传承,也是其传统品格在当今核心价值观层面上的提升和高扬。在各级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主导下,他们将成为乡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引领力量,将在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现代文化的主色交融中,描绘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特色。[10]王泉根认为乡贤文化的开发、研究有着多种形态,总的特征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第一,乡贤文化研究发掘、整理与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区域文化史料文献,对促进本地区的方志文化、地域文化、名人文化、旅游文化等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与参考资料。第二,乡贤文化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视角与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方法,深化了本地区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文化研究的良性发展。第三,乡贤文化研究从人出发,由人及物,发现、抢救、保护了许多珍贵的乡贤故居、遗址、文物,为研究和光大区域文化提供了实证,增加了区域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第四,探讨乡贤精神,弘扬乡贤精神,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第五,联络当代乡贤,凝聚乡亲乡情,发挥乡贤文化在民间‚外交‛中的精神纽带作用。第六,将乡贤文化作为弘文励教的精神资源,传承乡贤精神,提升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素质。[8]毛国民认为借鉴古代乡绅宗族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现代农村社会实际,并吸纳现代社会管理的智慧,缘人情而顺人性地创新农村治理。自然村乡贤理事会模式,其性质是以农村开展互帮互助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是基层自治组织的有益补充。其主要职责是调解邻里纠纷、协助兴办公益事业、协助村民自治等。乡贤理事会模式具有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际有效性。[13]胡彬彬认为乡贤文化不仅能增强认同感,而且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文化理念。当大家了解这些人的时候,无形之中,传统文化理念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浸润陶冶了一大批人。对于家乡的记忆,对于乡愁,对于落叶归根等传统村落文化,就是从对这些乡贤的向往开始的。村落文化重建,乡贤不能缺席。当今社会要广泛宣扬乡贤文化,呼唤乡贤回乡,将自己毕生所学及所有奉献家乡建设,反哺故园,造福一方,更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教化乡里,感召乡亲。[9]贺佃奎通过对共同富裕途径的思考,认为将农村自发的乡贤松散组织加以规范,动员本地农村成立乡贤理事会,并采取多种方式发挥乡贤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乡贤理事会是实现农村由先富带动后富的重要组织形式,乡贤发挥作用的机理仍然符合人性的需要,符合市场交换的基本规则,即社会以一种荣誉尊崇地位换得乡贤的经济及智力的支持和付出。为更好地发挥乡贤的作用,建立乡贤荣誉礼遇制度很有必要,而‚绅士‛称号的授予是尊重乡贤、激励乡贤更好奉献故土的良好方式。[15]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2]辞源[M].商务印书馆, 1980.[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中华书局,1959.[4]张玉娟.明清乡贤文化浅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5]赖功欧,刘军.官绅合作与地方秩序之维持——一个县志绅士阶层的考察[J],农业考古,2012.[6]余新忠,惠清楼.清前期乡贤的社会构成初探 ——以浙西杭州和湖州府为中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7]魏峰.从先贤祠到乡贤祠——从先贤祭祀看宋明地方认同[J],浙江社会科学,2008.[8]王泉根.中国乡贤文化研究的当代形态与上虞经验[J],中国文化研究,2011.[9]胡彬彬.村落文化重建,乡贤不能缺席 ——访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古村落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N],光明日报,2014.[10]王先明.‚新乡贤‛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N],光明日报,2014.[11]赵克生.明代地方庙学中的乡贤祠与名宦祠[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12]]田冰,张玉娟.明清河南乡贤祠的教化功能[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3]毛国民.缘人情顺人性之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云浮市自然村乡贤理事会建设为例[J],南方农村,2014.[14]张会会.明代乡贤书写中‚孝‛的文本建构及嬗变 ——以浙江金华浦江郑氏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5]贺佃奎.实现共同富裕之路径的思考——对云浮市乡贤理事会的考查[J],南方农村,2014.

第17篇:我仰慕的乡贤

我仰慕的乡贤

题记:抗日阵亡一缕忠魂捍卫祖国,舍生取义千秋英烈永垂汗青。

名留风采愿以正气还天地,碧血染丹青誓将心身献人民。

何为乡贤?不论出身、不论门第、不论贫贱,有德行,有才华,对家乡、对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有贡献就是乡贤。陈安宝便就是这样一位有责任,一个正气凛然的人,一个为国尽忠的人。我头一次是在凤凰山顶见到了陈安宝将军的像,手握钢枪,怒目圆睁,“深邃,冷峻,锐利,直直穿透我的天灵盖。” 使我为他深深地震撼。之后我了解他更多的的光辉事迹,便更加敬佩与仰慕他。

年少有为

陈安宝-浙江路桥一个贫寒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受人知遇之恩才得以进入作新小学读书,他珍惜读书的机会,勤奋学习,尊师爱友,成为了作新小学学生的榜样,但家境贫寒不得以而辍学。尽管辍学,

但他依旧发愤图强,继续学习,长大后他决心从军报国,考入保定军校。当时国内军阀混战频繁。他加入北伐军的行列中。讨伐叛乱,立下大功。他执行命令坚决,作战勇敢,善于与士兵打成一片,颇有大将之才,深受长官的赏识。一路晋升至第七十九师师长。

抗战英雄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烽火烧遍中国。陈安宝将军主动请缨,上阵杀敌。“安宝自七七事变以来,无一日不想上一线杀敌。淞沪是我中国之门户,安宝定竭尽所能,御敌于国门之外,马革裹尸,在所不惜。”这是你的民族大义,一位军人的胸怀;“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你与日本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决心;“为抗日而生,生当作人杰,为抗日而死,死亦为鬼雄。”这是你投身抗战的壮志昂扬。你“救国家,救民族”,你“不爱钱,不怕死。”,你在淞沪会战身先士卒,“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一定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用信念筑成一道血肉的长城,粉碎了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你是中华民族抗战的先锋队,抗战的宣传者,抗战的实践者

何香凝有诗赞曰“杀敌何须更渡海,数万倭奴引颈待。钢脚夜眼青龙刀,捷音传来齐喝彩。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国仇重重何日忘,誓到东京饮琼浆。”。

1937年3月,日军进犯南昌,城区很快陷入敌手。蒋介石听到南昌陷入敌手的战报,立刻派兵夺回南昌。你率部一路攻抵南昌城郊。你不畏日军空袭,亲自到前线督战,却遭敌机空袭,为抗战献出生命。“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你的肉体归于尘土,但你的精神却激励了中华儿女们保家卫国,永远流传。

第18篇:一方水土 十里乡贤

一方水土 十里乡贤

今天,从幸存的乡村老宅走过,也许还能看到“耕读传家”“地接芳邻”“稼穑为宝”“职思其居”之类的门楣题字,人们还能从中感受到曾经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的道德修束。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绅或乡贤始终是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乡绅大都是乡村社区兴办学务,修建各种社学、义学、族学甚至私塾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在灾荒年代,乡绅又是政府重要的社会协助救济力量,在捐资和主持乡赈的活动中不可或缺。平时,他们还常常组织兴办一些诸如育婴堂、栖流所、施棺会、救生局之类的慈善机构,以帮助救济鳏寡孤独或残疾等一些失去生活能力的人。在小说《醒世姻缘传》中,晁夫人就是一个非常有菩萨心肠的乡绅遗孀,在当地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饥荒时,她一次次主动捐出家产,搭建粥厂,广济灾民。因此,“乐善好施的乡村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对乡绅的主流认识:“惟地方之事,官不得绅协助,则劝戒徒劳,绅不得官提倡,则愚迷弗信。”

除了做慈善,乡绅还是制约官权的重要力量,有能力“为民请命”,当官府权力与乡土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能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和资源保障乡土社会利益。事实上,官府在征收赋税或执行其它公务时,必须征得他们同意才能付诸实施。

作为“乡贤”,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后人的尊重和推崇。比如宋朝的朱熹就在休官后还乡讲学,培育后进者;再如《洪洞县志?人物志》记录的靳之隆“解任归,筑读书精舍,数百里负笈从游者,不下百数,各因其才,多所成就。处乡党以中正和平为一邑表率”。这样的乡绅往往因其“贤德”被大力旌表,如在明朝,朱元璋第16子朱曾撰《宁夏志》列举“乡贤”人物,开始建乡贤祠,到了清代,不但建有乡贤祠,还把乡贤列入当地志书。

一方水土,十里乡贤。四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省,由乡贤主导的乡贤文化历来是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四川有哪些知名的乡贤? 曾海宽:广施善行获乡邻敬爱

曾海宽,明代泸州人,从小受家庭影响,饱读五经史籍,博学而笃志。康熙《四川总志》卷十八《隐逸志》载:“曾海宽,泸人,善诗。家贫不仕,授徒于合江。常晚浴于渡口,举遗金七百,还其主。又以学资给鬻女偿官钱者,其人纳卷授女,宽焚而遣之。”

曾海宽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要子孙后代多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直至今天,泸州境内的曾氏后人仍受曾海宽的影响,以“修身、诚信”为家训,并由此延伸出其他家训,载于族谱。

当时家乡大塘(今泸县方洞镇牌坊村)杂繁差役多,于是他携全家迁居到风景秀丽的合江县笔架山麓,自己设馆教学,以微薄的学资养家糊口。自来到合江笔架山以后,曾海宽待人谦和,和睦四邻,诲人不倦。经常尽自己绵薄之力,广做善事,口碑甚好。

隆冬季节,曾海宽在路上遇到衣不蔽体的在外讨饭的人,马上把自己的衣服脱给他披上,还给一些散碎钱财解决温饱。曾海宽经常在傍晚时去江里洗澡消暑。有一次他洗完澡要准备回家时,忽然发现岸边有一个包袱,他打开一看,里面有白银七百两。他就在江边守护着这些银两,直到深夜失主找来而奉还。失而复得的失主,要拿出银两感谢他,曾海宽婉拒了。

曾海宽去世后,他的种种善行和良好的美德,受到当时政府的褒奖,被崇祀在泸州乡贤祠内。康熙《四川总志》、乾隆《合江县志》、嘉庆《直隶泸州志》皆将他列入乡贤志。

乾隆年间,曾氏族谱 眉山彭端淑:归蜀掌教献身育人事业

彭端淑

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四川眉州丹棱高桥桑黄坝(今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桂香阁)人。他是清代四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彭端淑出生于一??富庶的大家庭,《清史列传-彭端淑》称他:“幼而颖异,十岁能文。”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乡试中举,后进士及第,任升吏部员外郎,文选吏司郎中,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广东肇罗道署察使等官职。彭端淑在其任上,以“清慎”自励,他身为朝廷命官节制重镇,但出行议事,巡视察访,却轻衣减从,并严禁“迎送馈”,违者严惩,其作为深为地方“吏民称歌”。对于民事纠纷、刑律诉讼,则依据案情,权衡事理,循律论断,旬月之间便处置肇罗道所属州县陈积老案三千余件,由是声威大振。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彭端淑辞官归蜀。归蜀后,时任四川学政陈筌聘彭端淑掌教锦江书院,后由主讲晋为山长(院长)。锦江书院是四川当时的省立最高学府。彭端淑掌教锦江书院约二十年时间,其间他以广博的学识,全力于教书育人。蜀中著名学者如李调元、李鼎元、张?G、姜锡嘏、钟文韫等皆出其门下。晚年的彭端淑将其全部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四川的文化教育事业。 长宁梁正麟:解甲归田续修故乡县志

梁正麟

梁正麟,字叔子,号瑞之,四川长宁县人。辛亥革命后,梁正麟历任广西军政府财政司司长、四川军政府参事、秘书长、上川南道观察史、四川盐运使、眉山专区督察专员、省参议员、长宁县参议长、国民大会代表,“九一八”事变后任四川省国难救济会常务副会长。1994年的宜宾《长宁县志》记载,梁正麟自三十年代后期“解甲归田”,回到故里,修县志、办学校、做善事,赢得乡贤名声。在长宁,至今乡民们仍流传着他续修县志、倡议和参与修公路、出资创办培风私立中学、支持乡绅建纸厂和筹划开煤矿、兴产业等一件件益事。

由于时势多变,当时的长宁县志年久失修,修志工程难度可想而知。但梁正麟言难不畏难:抓紧查阅相关资料,拟定出包括所及人员配备、办公地点、必要经费开支等若干事项在内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及时上呈主管审批,以取得认同和支持;邀约挚友、邑上举人沈宗元一道承担重任;及时聘请人员,组建精干班底,内设了文牍、会计、书记、绘图、采访员等,作了职责分工;广泛宣传,向社会征集散落于民间的资料,以保志书尽可能少出现缺项和遗漏。

在梁正麟的加紧筹划下,修志“工程”进展顺利。县上及时设立了修志局,开辟了必要的经费开支渠道,且在县衙内腾出几间房屋作办公地点,并特为梁、沈二人各备一间办公和休息的简便套房。至此,整个修志“工程”迅速打开局面,走上正常运作轨道。续修告成的长宁县民国志,成为一部珍贵的地方史志文献。

“晚清民国两朝仕宦,洧江河畔一代贤达”,有书如此赞誉梁正麟,而他也成为长宁人心目中位分极高的乡贤。

第19篇:乡贤代表讲话doc

在宁都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词

(2013年10月3日) 乡贤代表 严新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校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风送爽,高朋满座。今天宁都中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的隆重庆典。作为土生土长、喝梅江水长大的宁都人,我虽然没有机会进入宁都中学学习而遗憾终生;但有机会在如此庄严神圣的时刻代表宁都父老乡亲发言,倍感荣幸。在这里,我想表达四重心愿:

首先,我要祝贺宁都中学。请允许我代表宁都80万父老乡亲热烈祝贺宁都中学百年华诞,向宁都中学全校师生员工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向出席校庆庆典大会的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关心、支持宁都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宁都中学。宁都中学建校百年来,始终秉承“公勇诚爱”的校训,凝练了独特的育人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一所英才辈出、享有盛誉的全省优秀重点中学。据了解,学校共培养了4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恢复高考后,为各级高校输送了2万多名新生。曾在1992年至2001年创造过连续十年升入各级高校人数位居全市重点中学第一的辉煌成绩。宁都中学一度成为家乡一张闪亮的名片。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宁都中学为家乡赢得了荣誉,感谢宁都中学用知识改变了家乡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命运,感谢宁都中学用知识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感谢宁都中学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再次,我要祝福宁都中学。我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宁都中学的发展与进步;希望宁都中学健康快速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群众,回报社会。宁中不仅是宁中校友的宁中,也是宁都人民的宁中,办好宁都中学是大家的事情,社会各界要同心协力,献计出力。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宁都人都应该尽情焕发心中热情,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尽心关注宁中发展,尽责推动宁中发展,尽力资助宁中发展,力争早日把宁都中学建设成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上乘、质量一流的优质示范高中,造福桑梓,泽被后世。

最后,我也期盼宁都中学。我希望宁都中学以百年校庆为起点,以服务家乡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全省名校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质,努力把学校创建成社会各界公认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我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届校友、各位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衷心希望:宁都中学的未来,人才辈出,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第20篇:在外乡贤新春联谊会主持词

宝应在外乡贤新春联谊会主持词2011-02-05 14:06:46

各位领导、各位乡贤:

大家新年好!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县委、县政府特举行宝应在外乡贤新春联谊会。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各位乡贤的到来表示最诚挚地欢迎!并致以新春最美好的祝福: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出席今天联谊会的有: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这次邀请的乡贤当中,有党政军界的领导,有企业界的老总,有大中专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同志,也有金融服务系统的老乡们。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联谊活动的县有关领导,他们是:

中共宝应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仲生同志;

中共宝应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庭国同志;

县政协老主席、县政协党组书记韩国柱同志;

县政协主席秦有芳同志;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长陈金荣同志;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侯承海同志;

县委常委、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翟士高同志;

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善慧同志;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征宇同志;

县政府副县长顾长荣同志;

县政协副主席黄才堂同志。

************

今天的联谊会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观看专题片;二是县委仲书记讲话;三是乡贤代表发言。

2010年,全县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凝心聚力、提振信心、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开明开放、担当实干、创新突破、争先进位”的新时

期宝应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化强县、城市化带动、产业化兴农、项目化推进”发展战略,提振信心、提升标杆、提高实效,圆满完成了“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的位次有明显提升、重大标志性项目有明显突破、城市形象有明显改观、城乡居民收入有明显提高”的奋斗目标。为了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宝应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现在请大家观看电视专题片。

**********

现在,请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仲生介绍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今后全县的发展规划。

***********

现在,请乡贤代表发言。首先请南京宝应商会名誉会长、原江苏省人事厅副厅长陈允丰先生发言。

***********

在今天的联谊活动中,我们要特别提到一位乡贤,他就是南京宝应商会会长、美林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启立先生。去年12月18日,戴会长率领南京宝应商会的乡贤代表们回到家乡,参加了县委、县政府举办的“看家乡、话发展”联谊活动,在这次联谊活动中,南京宝应商会向画川初级中学宏志班捐款10万元,戴会长个人向黄塍镇捐赠100万元,设立“启立教育基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南京宝应商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一直致力于把宝应商会打造成一个整合资源的平台,宣传宝应、提升宝应形象的窗口,回报家乡、扶困助残的阵地,通过商会,联系乡谊,共叙乡情,使商会成为联络在南京的宝应籍企业家和地方政府、家乡人的桥梁。应该说,南京宝应商会的成功运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乡情联络的平台,值得大家借鉴。下面,请戴会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南京宝应商会的一些情况。

***********

刚才戴会长把南京宝应商会从筹备到运作的情况以及下一步打算都作了介绍,应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目前,各地都很重视异地商会建设,异地商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这方面,尤其以浙江人最为活跃。因为异地商会可以把在另一个地区经商创业的家乡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组织。具体地讲,它有利于在外的家乡人形成群体优势,共打家乡牌,扩大家乡在外的影响;有利于在外的家乡人与当地政府加强联系,利用商会整体力量,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在外的家乡人利用商会这个平台,开展交流和联系,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有利于在外的家乡人加强与家乡的联系和合作,内引外联,支持家乡建设。所以成立异地宝应商会,是塑造宝商形象,打造宝商品牌的需要,是维护宝商利益,服务宝商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支持家乡建设,促进宝应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的需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我县的异地商会建设,先后成立了南京市宝应商会、扬州市宝应商会,现在,苏州等地的商会筹备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之中。在此,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乡贤们能够主动牵头,筹建宝应商会,为宝商的发展、为宝应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

现在,请扬州宝应商会名誉会长冯百祥发言。

***********

现在,请苏州洁净废植物油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秀辉发言。

***********

现在,我们继续请各位乡贤对家乡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

各位乡贤、各位朋友、各位同志,刚才大家为我们宝应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县委、县政府一定不会辜负各位乡贤对家乡发展的期望,带领全县人民奋力拼搏、跨越发展,为把宝应建设成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的新宝应作出我们不懈的努力。今天的联谊活动马上就要结束,我们再次感谢各位乡贤放弃和家人团聚、休息的机会来参加这一活动,我想,这都是乡音、乡情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缘故,最后也真诚地希望各位乡贤常回家看看!

请大家稍作休息移步到后勤中心二楼大厅参加县委、县政府举行的招待午宴。

新乡贤范文
《新乡贤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