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财政学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5 15:09:3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财政学论文

2014中国财政应该如何向前迈步?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快速稳步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人均国民总收入实现同步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的财政实力不断增强,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对财政支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就最近的2013财政状况来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1889亿元,增长10.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017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6.6%),比上年增加3999亿元,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8969亿元,比上年增加7891亿元,增长12.9%。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049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在上半年经济下行、财政减收、全国特别是中央财政完成全年收入预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时采取措施,依法征收,随着经济逐步回暖、贸易形势好转和相关增收措施落实,下半年中央财政收入增幅稳步提高,全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圆满完成并略有超收。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清理取消或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财政收入质量提高。

不难看出,虽然2013中国经济通过政府财政支出的调节之后,由上半年的略为下挫逐步好转并在下半年稳步提高,但是从中暴露出中国财政的收支对于中国经济平衡作用是有限的。

依据2013年财政赤字从2012年的8000亿元扩大至1.2万亿元,扩大幅度达50%的情况来看,预计2014中国的财政赤字将扩大到1.8万亿元,但是2013的财政收入比较缓慢,如果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收入,就必须增加人均国民收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要注重节俭开支,这也意味着,中央和地方政府2014年在债务融资方面应该要有所顾忌,进一步约束财政支出,达到一个收入和支出的平衡状态。

所以针对2013出现的财政方面的问题,2014必然会做出一系列的变动和调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深化改革将贯穿全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这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条红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目标。这些指标,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走向。 赤字高低,既体现财政政策力度,又关系风险管控。2014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但赤字率稳定在2.1%不变。“当前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企业仍然比较困难,所以还需要积极财政政策‘搭把手’‘加把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指出。因此2014财政拨款会注重在对企业的扶植和帮组。

121340207蒋欣怡信息安全1202

推荐第2篇:财政学论文

对“三公经费”的认识

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中央财政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长期以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等三公消费乱象屡禁不止,刺痛着公民的反腐神经。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无论是对干部,还是对社会、对人民都会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治理三公消费尽管政府部门三令五申,但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以形成规范管理、监督管理和严格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上级部门要求各级政府将三公消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舆论、媒体及公众监督,但公开的状况实在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公民知道或容易知道的就公开,公民不知道或不容易知道的就不公开的现象,这种抽象的、没有具体细化的公开,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监督需求,致使一些领导干部肆意妄为,私下里认为只要不偷不拿,吃吃喝喝没什么;当官就得配车,而且还要配好车,用豪华车,并且把公车当作自己家的一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外出考察学习,那也是公务,当然不能花自己的钱,即使是借考察之名观光旅游,游山玩水,也觉得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更有甚者利用职务之便,实施开具以单位为抬头的本属于私人消费的发票,通过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来报销,达到骗取公款的目的。这正是民间所流传的“一人当领导,全家都报销”的现象。不当三公消费是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以及超标准的奢华消费。目前存在的各种奢华消费,不仅抬高了我们的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运行的效益,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造成投入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民生领域的资金比较短缺,根治当前社会的奢侈病势在必行。

“三公” 经费支出是必要的,但是目前 “三公” 经费应该如何控制呢?我认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应该注重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预决算和支出公开制度,强化公众和社会监督力。建立预算约束框架,从根本上执行人大的财政预算权;增强预算约束作用,结合部门预算将消费支出细化到具体项目上,严防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推进部门预算管理,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公务卡结算等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避免财政资金流失;实行部门预算公开。

二、加大惩处力度,明确不当三公消费的法律责任。为了加大对三公消费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建议有关部门将行政支出成本考核结果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升迁、奖惩紧密结合起来,将整治公务员的公款消费和挥霍浪费行为,列入政府法制建设计划,尽快明确公款消费的法律或制度责任,使治理三公消费有规可依,这样既会对公款消费主体造成压力,也为公众对三公消费进行监督提供了法制支持。

三、树立勤俭节约为政理念,建立三公经费支出预警机制。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加大联合检查力度,对各单位财政资金支出审批、报销、核算实行源头审核控制,并积极探索建立对三公经费支出开展季度性预警提示工作,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三公预算,严防支出超标。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完善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和公示制度,并切实落到实处。

四、积极探索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改革。目前,各地虽然正在逐步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但运用的效果还不是很好,大部分单位还是进行现金结算,导致大部分公务消费在公务卡账号上无明细记录,为少数人造假留下了隐患空间。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公务卡结算制度,实现公务卡结算全覆盖。在公车改革方面,少数单位正在进行公车的货币化改革试点,在节约单位交通费支出、保持干部心理平衡,提高社会公信力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各部门仍应进一步加大研究和改革力度,严格贯彻中央关于公车改革

的各项精神,按照政府的运作模式和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压缩各部门现有公车数量规模,加大从市场上购买公车服务的比重,积极引入社会监督。

五、要加强履行审计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审计机关要认真执行《审计法》,在充分发挥治理“三公”经费独特功能上,当好国家财政资金的“守护神”,发挥“免疫系统”作用。一是与财政“同级审”相结合。二是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三是与审计结果公告相结合。四是与绩效审计相结合。要关注“三公”经费开支后的实际效果,对资金管理和使用进行绩效评价,提出节约开支的有效建议,增强资金使用的效率性。

“三公”消费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的事业前途命运,只有遏制住社会的奢靡、浮躁之风,在勤奋工作、俭朴生活中实现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长治久安!

推荐第3篇:财政学论文

缩小贫富差距对策研究

第1页共7页

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贫富差距问题却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财富和收入差距上,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贫富差距问题必然会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将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成为当前我国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根据现实状况制定合理的对策,对护 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1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1.1.1 城乡差距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1.1.2 地区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曾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近几年国家虽对开发西部加大了力度,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东部的城镇居民收入是西部的2.33倍,即由1978年的1.6倍扩大为2006年的2.33倍;东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对差距由1978年的2.1∶1,扩大为2006年的4.39∶1,地区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1.1.3 行业差距

1978年我国职业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2006年我国职业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5∶1,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差距更大;从绝对差额角度考察,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平均上资之间的差额始终呈一种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扩大不仅影响消费,影响劳动积极性,还影响社会成员的合理流动和社会稳定。 1.1.4 阶层差距

阶层差距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拥有更多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者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他们在国家重点高校占有较大的份缩小贫富差距对策研究

第2页共7页

额,他们的录取分数却低于低阶层家庭的学生。

2 当前我国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

造成当前贫富差距明显偏大,既有合理的因素,如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等,但更多的是不合理因素,不合理因素是造成社会成员之间贫富悬殊的根源。

2.1 自然和历史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根据邓小平“让一部分先发展起来,并由此带动全国发展”的大思路,国家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向西依次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政策。国家在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特区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凭借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造成了东、中、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扩大的事实。近几年,国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政策,但实施力度远没有当初开发沿海大,而且产生了忽视东部地区的危险。

2.2 政策和体制的不完善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即农村主要从事劳动生产率低的第一产业,城市从事生产率较高的第

二、三产业,这种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了一整套城乡差别十分明显的制度和政策,使农民和市民在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关于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党的十四大制定了兼顾效率与兼顾公平的政策原则,到了党的十五大,发展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由“两者兼顾”转变为“效率优先”。这种改革把拉开收入差距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促进了生产和效率的提高,但又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差距现象

2.3 再分配机制不健全。

我认为这是造成目前我国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的最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认,只要有市场经济的存在,就一定会存在贫富差距,因为市场经济主要解决的就是效率问题,而只要有效率的差异,就一定会存在贫富差距。对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这些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贫富差距之所以比中国小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拥有完善的再分配机制,而且在再分配的过程中,公平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追求的是“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

2.4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

同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中国的社会保障、福利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表现一种显后的情形。在这种形势下,农民、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家属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首先是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定得偏低,一些本该纳入保障范围的却因资金严重不足不在发放最低生活费用之列。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由于农民一般都没有社会保障,可以说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仍然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2.5 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加剧 缩小贫富差距对策研究

第3页共7页

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在全国分行业收入的统计中,垄断性行业人员的收入居前几名,甚至连一些社会公共事业部门也存在利用行业垄断的地位而索取高额利润的情况。由于社会的不公平竞争加剧,最终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此外,导致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还有通货膨胀,住房体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和财产收入的增加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客观存在的剥削等等。

3 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研究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3.1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更加注重公平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初次分配中就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两者都要兼顾,而且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政府要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以规范初次分配秩序,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在再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国家应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通过立法、税收、金融等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收入差距。另外,采取措施,鼓励第三次分配。三次分配指先富起来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改善他们的医疗、文化、教育和生存条件,政府应大力提倡第三次分配,扩大中产阶级的力量,以实现共同富裕。

3.2 打破行业垄断,整顿不合理收入

垄断行业的高度垄断主要依靠的是政府的经济管制提供的保护。要解决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的问题,政府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降低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消除行政权力直接配置社会资源,通过公平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和平均收入,缩小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消除垄断利润,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各行业处于平等地位。

3.3 取缔非法收入,加强法制建设

取缔非法收入,必须从源头抓起,运用法律手段,既要保护合法收入,鼓励劳动致富;又要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对通过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行为要严厉打击,防止部分人用非正常的手段投机钻营而致富,以法律的威慑力来打击非法收入,维护经济秩序,为公平分配创造条件。特别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强化对掌握权力和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务人员和机构的监督和约束,遏制腐败,缓解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

3.4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全社会建立一个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有条件的缩小贫富差距对策研究

第4页共7页

地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5]。同时,对困难群众要实行社会救助和救济,努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缩小贫富差距对策研究

第5页共7页

结论

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现在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问题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存在而不知道去解决,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值得庆幸的是,党和国家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我国目前贫富差距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已经明确的提出了要解决我国的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我坚信,在我党坚强的领导之下,我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缩小贫富差距对策研究

第6页共7页

致谢

感谢我的财政学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

正是因为这次的论文写作让我对财政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其次,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是她们在写作的过程中给我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和建议,还要感谢在写作中被我引用和参考论著的作者。

缩小贫富差距对策研究

第7页共7页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8. (2)张光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2) (3)陈文通,当前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原因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2003(12)

(4)张静,论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N],泰山学院报,2006(2) (5)王国军.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J ].兵团党校学报, 2007, (3) .

推荐第4篇:财政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

—— 中国财政的发展方向

期末论文

学 生 姓 名:

学 生学号:

指 导 教 师:

2014年 5 月 14

一、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的难度在逐步加深,时至今日,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骨头。国有经济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由于国有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或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而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又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因此无论是政府要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其运行状况并不理想。现在,我国正致力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经济体制上的弊端与缺陷更是显露无疑。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经济面临重大的调整。理论界必须加强对国有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本文的大部分篇幅从理论层次讨论中国财政的发展方向,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经济。这样做并不是重理论、轻实践,而是因为理论不仅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可以服务于实践,有助于在经济转轨时期尽可能减少实践工作的失误,是为了在目前纷繁复杂的理论争议面前,帮助人们理清自己的思路。

二、关词键:财政、中国经济、公共需求、“支收管平”、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一、绪论.................................................................1

(一) 论文的研究意义....................................................1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1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2

二、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2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2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以及前进道路上需要面临的困难.................3

三、宏观层次的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5

(一)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5

1、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现在的状态 .................................5

2、存在的问题 ....................................8

(二)宏观层次的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9

四、结论 ...........................................................22

参考文献.............................................................24

一、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不免接触到很多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这些经济现象或经济活动大体上可以归集到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当中。而财政学正是研究两者间的联系的,本论文主要从理论角度研究中国财政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深入研究来找清未来中国经济财政的发展方向。

财政学,顾名思义,是一种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的学问。首先,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其次,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具有阶级性和公共性以及强制性和无偿性。总而言之,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利,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政府经济活动,并通过政府经济活动使社会再生产过程相对均衡和协调,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公平分配以及国民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内在职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快速稳步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拟运用分析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把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大量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加以论证,并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具体现状,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全文紧紧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一一展开。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具体如下:本文第一部分是“导言”,在这里阐述了本文的写作意图、研究范围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本文第二部分是“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及改革思路、描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以及前进道路上需要面临的困难。本文第三部分是“宏观层次的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明确了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认为哪里能发挥作用就应在哪里搞,哪里不能发挥作用或妨碍其他更能发挥作用的经济形式发展就不要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这种定位,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有进有退”的前提是国有经济的基本存在形式从国有企业转变为国有资本。本文最后一部分是“国有资本进退的战略思想”,明确提出:国有资本的进退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市场无能到什么程度,政府和公共财政就应主动地相应进到什么程度(进入准则)”和“市场能够成长到什么程度,政府和公共财政就应主动地退到什么程度(退出准则)”。

一、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

国企改革的历程,按照主要形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年一1984年) 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五个文件,要求地方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的办法选择少数企业试点。但是国家和企业间的权利分配起伏不定,导致企业经营者只关心短期利益,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国企的改革已经陷入了胶着状态。

2、实行两权分离阶段(1985年一1993年) 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是国家要有所有权,企业要有经营权。1987年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特征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但当时实行承包制的企业既不能做到完全自主经营,更谈不上自负盈亏,也就难以做到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为了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转变。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阶段(1994年一21世纪初)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种改组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扶强。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个指导思想。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以及前进道路上需要面临的困难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个入认为现在处在一个很微妙而且很关键的时刻有两种可能都存在:其一是排除二扰,推进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另一种可能则是出现一定曲折。我个人的观点是以下四点:珍惜改革成果,正视深层矛盾排除两种千扰,瞄准“三重”推进。珍惜改革成果根据实际调研及总体评估,我认为,前一阶段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本人调查及推算一在国企改制方面小型国企改制约实施;中型国企改制约实施60%;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改制也开始启动。二是破产:据初步估算,需要退出市场的大中型特困企业和“资源枯竭企业”约50%实施政策性破产。下一步要由“政策性破产”向依法破产过渡。三是人员安置:近几年国企下岗分流人员累计约2600万-3000万人其中六成左右实现再就业。一些企业实行“两个置换刀相结合即“资产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对一部分职工解徐劳动关系,并给予了经济补偿相当不易四是资产变化据统计资料夕国有企业总资产(不含金融类)1998年底为13.s万亿元,2003年底达一19.7万亿元国有企业净资产〔不含金融类)1998年底为5万亿元2003年底达8.4万亿元。可见,无论总资产还是净资产都是增加的而且增加幅度不小事实说明改革以来国资总量并没有减少,而是有所增长。这些成果必须珍惜。

三、宏观层次的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一)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1、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现在的状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的特殊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而不能局限于补充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纠正包括国有企业低效论、国有企业垄断论、国有企业非竞争论、国有企业退出论、国有民营对立论等在内的种种片面观点,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国有经济的结构、体制和机制,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超越和扬弃私有制的逻辑,发挥出国有经济的优势。

2、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和进度不断加快,国企改革中出现的不稳定问题的数量逐步增加。虽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表现形式和激烈程度有很大差别,但是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企改革中资产流失、侵害职工合法权益问题,

(二)国企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关系问题

(三)大集体企业改革涉及的国家政策问题

(四)政策性破产企,

(五)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业职工安置问题

(六)国有企业内欠职工各种费用问题

(二)宏观层次的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国有企业稳定工作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从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从理论上、政策上、实践上不断总结提高,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二)正确

(三)进一步健全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完善配套措施,提高国家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 处理国企改革与发展稳定关系

(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五)进一步规范国企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六)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加快老工业基地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进度

四、结论

近十几年来,我国财政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分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所得税制改革等几大改革措施,为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而政府的职能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的基本职责和职能作用。政府通过实施行政职能来实现国家权力。政府职能是由政治职能、经济职能以及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三大职能构成的有机整体,是无论任何社会形态、任何政体的国家所共有的。

参考文献:

[1] 于金福.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 马健行.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 谭雪梅.“国有企业”概念的重新界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2 (07).[4] 宫希魁.洪艳.关于国有经济几个基本问题的理论分析[J].求实学刊,2002 (06).[5] 雷星晖.刘万才.从功能变迁看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J].经济体制改革,2012 (02).[6] 徐传谌.张万成.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5).

推荐第5篇:财政学论文

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增长、财政改革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哪些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政策取向包括四点:投资规模与消费需求结合;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结合;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结合;当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结合。在政策重点的选择上,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需求相结合。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在提高需求,但这只是中间需求,它究竟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多大的作用,究竟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则取决于最终需求的状况。新形势下有助于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必须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结合起来。在政策力度的把握上,使总量的适度扩张与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因为当前问题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也不是简单的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增长)模式转轨时期,在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形势下,主要由于转轨“镇痛”、体制和结构障碍等基本原因而形成的过渡性困难。 在政策倾向的掌握上,应把支持国有经济与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其发展需要、发展可能及其存在的巨大潜力,还是从其在诸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来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政策效应的考虑上,使扩大内需的当期政策效应与长期政策效应相结合。 财政部发布过《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当前财政存款增速较高,财政存款快速增长意味着相当部分财政支出并没有及时转化为实物量的政府购买,成为存量资金的一部分。《通知》有利于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促进总需求扩张,有助于稳定下半年经济增速。彭文生对此进行了分析:首先,《通知》有利于今年财政赤字预算的完

成。往年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通常都超出预算,但支出超预算幅度小于收入超预算幅度,最终导致财政赤字不能完成。因此我们此前预测今年最终完成财政赤字1.25万亿元,低于预算的1.35万亿元。其次,《通知》的执行会导致财政支出对总需求的实际拉动作用上升。第三,《通知》可能打破财政年底突击花钱模式,使得财政支出的拉动作用更多在当年体现出来。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对策是: 确定财政政策目标、转移财政政策重心、调整财政政策工具、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地位、其他经济政策密切配合。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大方向下,2012年的财政政策呈现“稳宏观、调微观、保民生、促发展”四大特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主要是针对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为此,提出简政放权,调动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实行分权化改革就成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选择。财政改革之所以必然成为启动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因为在改革初期,首要的是要在维护国民经济基本运转的同时打破旧体制约束而引入新体制的活力,并使新旧体制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范围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使新的体制逐渐酝酿、形成。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丰富了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经验。“八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一度过热,通过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使我国积累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近四年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又使我们初步掌握了应对通货紧缩的基本经验。一是要敏锐观察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一旦形势需要,就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果断决策,把握政策出台的时机,并迅速行动,减少时滞,尽快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和效果。二是把短期发展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要拉动内需,还要努力促进出口,不能因为出口困难而放弃开拓国际市场;不仅要扩大内需,而且还要培育和保护内需;不仅要促进当年经济的稳定增长,还要兼顾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加强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提升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三是综合协调运用多种政策,注重发挥各种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方面,既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又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财政政策内部也要注意善于综合运用各项财政政策工具,在发行建设国债的同时,充分发挥调整收入分配、实施财政贴息、出口退税、清理取消乱收费等多项政策措施的组合效应,以增强财政政策效果。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从目前的情况看,马上淡出的条件并不成熟。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仍然缓慢,还没有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四是为确保原来开工的国债项目,包括长江干堤加固和移民建镇、中央储备粮库、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需要相应增加后续国债投资。 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都有所扩大,财政压力也相应加大。社会上对财政风险自然也比较关注。我们分析认为,目前尚没有大的影响。积极财政政策还有继续发挥作用的领域。国家的重点建设及人们吃、穿、住、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需要指出的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四年来,不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家财政实力和偿债能力都将进一步增强。

总之,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丰富了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经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有益尝试,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作者:王志伟出版时间:2010.03

2.《经济增长与积极财政政策动态调节》作者:高长春出版时间:2010.01

3.《中原崛起的财政政策研究》作者:鲁轶出版时间:2009.03

4.《中国财政政策的民生取向研究》 作者:付道忠出版时间:2012.01

5.《积极财政政策理论与中国实践效应分析》作者:陈卫东 出版时间:2010.01

推荐第6篇:财政学论文

2011-2012年第二学期《财政学》科目考查卷

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班级: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成 绩:

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探讨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计划体制转换过来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财政支出结构仍明显具有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支出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是以基本建设支出为主的经济建设支出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总趋势首先是和经济体制改革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相联系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变化的,同时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变化的,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以及政府采取的不同政策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今年来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研究意义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财政从那些从属于市场竞争性的投资中解脱出来,大力支持和保障诸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科学、治理污染以及支持“三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建立保障社会民生的长效机制。认识到财政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采取正确的方针,处理好和把握好财政支持和保障民生的关系。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保障总体上覆盖范围较窄、标准较低,且农村人口所占比例高,地区间、城镇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也较大,而财政对社会民生的支持和保障,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财政对社会民生领域的投入需要持续加大,这是财政贯彻落实

1

科学发展观的责无旁贷的义务,另一方面,行政成本过高,一般性开支控制不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绩效考评刚刚起步等,又制约着财政对社会民生保障的力度。从财政支出的宏观结构来看,存在着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长期过低的问题;从财政支出的横向结构来看也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满足不了必须由政府举办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又对那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需政府举办的诸多事物仍然进行着大量供给;从财政支出的纵向结构来看,中央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也是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现实财政支出结构中的这些问题给财政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日趋尖锐,赤字连年有增无减,债务岁岁膨胀,风险不断加大,极大地制约着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三、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已被打破,但传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未能做出大的调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揽了许多既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务,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给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政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但仍居各项支出的之首比重仍然偏高。内部结构也不合理,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不理想。

2

(三)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由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的一面;但也有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

(四)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

我国社会文教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因为我国社会文教费中包括了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和其他社会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的投入,所以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偏低的。

(五)管理水平不高,总体效益不佳

财政支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行政管理必须付出的成本,但由于我国管理水平不高,行政管理中又缺少成本意识,加上人为的腐败因素,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着混乱现象和严重的低效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预算本身缺乏科学性。②一些部门预留预算资金问题比较突出。 ③虚报或挪用资金。如扶贫救灾款中既有虚报现象,又有挪用行为。还有一些部门将事业费挪用为福利费,甚至私分。④资金投资效益差。有的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有的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差。 ⑤人为肆意侵吞国家资财,造成大量豆腐渣工程。

总之,我国财政支出状况虽然比计划经济体制下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予以改善。

四、改革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

(一)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事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而社会事业建设则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求加快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发展了,会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建设是互融的而不是对立的。一方面,内生增长原理诠释了教育、科技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构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它可以克服资本积累效益递减的效应,推动经

3

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社会事业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一部分将转化为个人消费,所以社会事业建设具有直接扩大内需和为扩大个人消费解除后顾之忧的功能。因此,财政既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改善社会民生提供坚实的财力保证,同时,财政又要注重推动社会事业建设,注重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治理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范围,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多、底子薄,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建设社会事业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财政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财政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突出重点,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财政承受能力,适当集中财力,着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财政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 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的面很宽,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协调好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既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也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福祉,直接关系社会公平正义,要切实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同时必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财政)直接提供,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各异,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对于那些可以而且能够通过市场满足的社会需求,要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积极性,尽可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建设社会事业中的作用。

4

(四)着力强化国家重要产业和领域的财政投资,增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后劲,把握好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民生,既要增加财政投入,更要加强制度建设。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就不能加快发展。而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增加的投入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要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针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着力支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建立健全保障的长效机制,确保取得长远效果,更有力地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前景展望

(一)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优化教育科研支出的内部结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针对目前我国科技与教育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对财政中用于教育和科研的支出进行一定的调整。

1、要加大财政对教育和科研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科研经费的比重,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财政性教育支出、科研支出的增长速度应当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如此才能确保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高国民素质与国际竞争力。

2、必须优化教育科研支出的内部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教育方面,基础教育基本上属于公共产品,它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提供并保证义务教育是一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其经费应全部由国家承担;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更多地具有私人产品性质,费用主要应由受教育者个人承担,财政只负担一部分经费。在科研支出方面,基础科学研究具有纯公共产品的特征,其成果为社会所共享,不能作为商品出售,因此其经费应全部由财政负担;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具有直接的经济应用价值的“准公共产品” ,在专利制度下可以作为商品出售,财政不应负担经费,或酌情负担一部分,并将其逐步推向市场。

(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是确保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

1、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化。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虽然增长很快,但所占比重仍然较小,随着我国人

5

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失业下岗职工的增加,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化建设,把原来隐藏在各单位财务活动中的社会保障支出显化出来,转由政府统一征缴资金,统一列入预算,统一管理起来。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改革,完善失业救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彻底打破城乡、所有制和劳动者身份的界限,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三)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应当在明确政府在该领域的职责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特别注重加大对农村及城镇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公共卫生支出的公平性。

1、按照全国性公共品和地方性公共品的划分,明确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建立合理的公共卫生支出体系。应当逐步建立起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以市县财政为辅的财政卫生经费供给系统。一方面,越是基本的公共卫生项目,其管理级次应当越高,可由中央或省级财政承担,而特需的公共卫生项目,可由市、县财政承担;另一方面,外部性较强、全国性的公共卫生项目可由中央财政负担,并着重扩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而对地方性的公共卫生项目,应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

2、合理确定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首先要从总量上提高公共卫生支出的比例。

3、增加用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支出。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己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经济的首要前提。因此,建立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己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1、政府要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鼓励社会投入的同时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继续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启动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环境保护支出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

6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结构中一项重要内容,环保资金要用来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控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安排财政支出时,要优先保障政权和法制建设所需的资金。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法制的健全,是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只能由公共财政予以解决。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要在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有重点、有顺序的进行。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中,还要区分轻重缓急,集中资金,确保重点支出项目。

六、结论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发地构建和谐社会。相对于市场机制而言,财政的功能是满足公共需要,也就是满足那些市场不能保障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财政必须坚持那些从属于市场竞争性的投资中解脱出来,大力支持和保障诸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科学、治理污染以及支持“三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建立保障社会民生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200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财政支出结构与优化效率》,2001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策略》,2010年,中华会计网校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力度加大 向薄弱领域、弱势群体倾斜》,中国门户网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优化》,2009年,王玉华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产品供给》,2006年2月,孔善广

《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2001年,《现代经济探讨》

《财政学(第七版)》,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推荐第7篇:财政学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财政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地方债务问题分析 指导老师:王海青

姓名:刘桂

专业班级:会计1104学号:2011161

1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目众多,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文中比较分析欧洲主权债务与中国地方债务。目前虽然我国并不具备爆发“欧洲式主权债务危机”的相关条件,但仍存在爆发地方债务危机的隐患。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中国地方债务危机、对策与策略

一、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的现状及成因

(一)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的现状

1.地方债务规模大,投融资平台数量多。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急剧膨胀,到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共设立融资平台公司6576家,其中省级165家、市级1648家、县级4763家。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9710.68亿元,其中,省级8826.67亿元、市级26845.75亿元、县级

14038.26亿元,分别占17.76%、54%和28.24%。

2.地方政府多头融资,银行多头授信。近年来,地方政府对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借款余额下降,国内政策性银行贷款逐年增加。国内金融机构贷款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银行对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地方政府还通过成立多个融资平台同时向银行借款,使得银行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及担保状况难以把握。贷款管理也较为混乱,风险较难精确计算。

3.地方债多头管理,局面混乱。虽然财政部代发的地方债还未发放完毕,但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已经出现了多部门管理的现象。

4.地方债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区域不平衡的特点。纵向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等分级举债格局。其中省级和乡级的债务规模较小,地(市)和县级债务规模较大。有的县级平台对银行的债务比例高达90%,贷款金额超过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最高达政府收入的2-3倍;横向看,不仅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存在地方政府债务,即使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同样存在,不同地区债务规模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大,风险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二)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的成因

1.权责不对等。我国实行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分家的行政制度,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出现了权责不对等的情况。

2.地方政府热衷追求GDP和政绩工程。我国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估面较窄、

评估指标较少,通常以实现的GDP作为衡量标准,这使得地方政府为实现GDP 目标投资冲动较大。

3.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受挫,企业效益下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同时由于自身资金紧张,中央对地方的 相关转移支付的力度减小。另一方面,我国中央政府提出保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地方政府为此进行了大量的配套投资,支出较大。

4.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当前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大于消费。地方经济多是靠投资刺激获得发展而不是消费或出口,各地区投资的动力都较大。此外,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干部的积极性受挫折

1、影响乡镇领导的工作精力。乡镇领导经常穷于应付债权人上门讨债,无法集中精力抓中心工作,有的乡镇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未能尽快理清,造成当地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农业增效不明显,也直接影响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2、影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影响村级干部的管理。村班子的战斗力直接影响村财创收。只有强的战斗力,才能产生生产力。而当前我区各乡镇中班子战斗力不强的村占有一定的比例,个别乡镇甚至有一半村班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这些村根本无法实现村民自治,开展农村工作难度大,直接导致任务无法完成,也影响了其他村工作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一旦恶化,后果不堪设想。

(二)政府的形象受影响

1、影响了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2、影响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增加了整个财政的风险。由于乡镇财政困难,负债累积,政府只能疲于应付,其承担的一些公共职能难以实现,日常的开支都无法保障,

3、偿债能力薄弱,降低了政府的信誉度。

(三)社会安定稳定受影响

1、影响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增加了整个财政的风险。由于乡镇财政

困难,债务累积,政府只能疲于应付,其所承担的社会基本保障职能和公共职能根本无法实现,一些乡镇大量挤占专款、拖欠工程款,导致农业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2、巨额的负债会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农村的安定稳定。在现行体制下,巨额的债务是难以轻易消除的,因为乡镇财政基本没有偿还能力,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一朝一夕产生飞跃,可导致负债的因素依然存在,使得乡镇债务近似于一个“无底洞”,如果没有上级财政的支持,极易造成农民负担的反弹。

3、沉重的负债,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由于镇村两级负债沉重,造成了运转困难,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拖欠群众的资金无法及时偿还,有的乡镇还拖欠群众的拆迁安置款,还有的乡镇由于工程款无法及时足额到位,造成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对此有意见,有时还上访,导致党群干群关系不是很融洽,不利于农村的安定稳定。

三、对策和建议

乡镇债务问题原因复杂、牵涉面广、化解难度大,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没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和深层次的改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即将推行,乡镇老债务的清偿将愈加困难。对此,务必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区、乡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多花心思、下大力气,切实予以解决。

(一)化债要有心。不仅要有真心,而且要有决心。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乡镇主要领导要坚定实现解困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既要看到解困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要发现和寻找解困工作的有利条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稳定的全局出发,从又快又好地发展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能在困难面前无所作为、一筹莫展。只有思想重视,行动才能坚决,措施才会见效。

(二)化债要有力。要树立“增收是政绩,还债解困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防止“新官不理旧事”的历史痼疾,并建立一种有效的领导责任制来予以保证。实行化债优先。经济社会要发展,债务也要化解,正确处理发展与减债的辨证关系至关重要。首先要对各乡镇已形成的老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审计,逐

笔核实,登记造册,通过深入清理,做到每一笔债权、债务一清二楚,为采取具体对策打下基础。同时,要调整政绩考评标准,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按照化债优先原则,根据债务轻重、化债潜力和难度,分别确定化债在党政和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中的不同权重。对化债得力的干部要优先提拔重用,反之则不予提拔或降级、调离,以鼓励领导干部努力化债。

(三)化债要有法。一是完善体制。既要严控新债,又要消减旧债;既要从体制上突破、支持,又要从管理上规范、行动。要采取增收、节支、收欠、承兑、核销、折卖、改制等逐步解决已欠债务,通过完善机制,强化债务管理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干部考核、任用制度,改进项目投资管理办法,杜绝新增不良债务。二是狠抓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农村经济是乡镇财政走向良性循环的基础,是解决乡镇负债问题的根本出路。三是狠抓项目。项目是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建议实施项目责任制,不但乡镇主要领导签定项目责任状,乡镇主要领导也要与乡镇两委其他领导、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签定项目责任状,以形成“人人抓项目,村村有项目”的良好局面。同时,在抓项目的过程中,要转变观念,变“引凤筑巢”为“筑巢引凤”,着重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特别是储备一些短频快的项目,吸引内外资本来我区投资。四是改旧建新。加大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步伐。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城镇开发是一笔宝贵的资产,要用全新的思路来抓好这项工作。五是严格支出。开源节流,既要开源,也要节流。乡镇要合理界定支出范围,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和非必要支出(如接待费等),优化支出结构。要处理好乡镇财力有限和党政领导投资决策行为随意的矛盾,加强预算约束和民主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公开的机制,逐月公开预算执行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四)化债要有效。一是要改革财税政策。在税收分配上给予乡镇财政适当的倾斜和扶持,要建立规范的政府间分配体系,要从制度上给予乡镇政府较为充裕的财力,如给予相当程度的税收分享比例;另外,要杜绝非规范的负担转移现象,尽量减少对乡镇政府搞“升级达标”活动。二是要完善目标考核,坚持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确保乡镇履行职责的工作条件和手段,做到权责统一。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大力裁减财政供给人员;要加强班子建设,乡镇财政要解困,强有力的镇、村班子是根本的组织保证,要配强、配好乡镇、村的领导班子,尤其是要配强村一级的班子。

推荐第8篇:财政学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 财政学 》课程论文

关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

一、引言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最主要的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公共服务应优先提供,影响人们起点公平的公共服务应达到较高水平。我国应建立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模式,转移支付方式要根据转移支付目标而定。我国目前转移支付效果不太理想,改革的方向是: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完善标准支出计算指标体系;制定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指标体系;取消税收返还。

1、概念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

2、形式

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

3、原则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是: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

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方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政府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目前仍实行的不是很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调整的力度过大,困难很大;四是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五是基础性数据统计、收集有很大难度。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双向的资金往来关系,不仅包括上级对下级的拨款,而且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缴款。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1).体制补助或上解2).税收返还3).专项拨款。

1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转移支付的规模偏小。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小财政大金融的策略,受其影响我国的财政收入能力也就非常小。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不到11%,不足发达国家平均的1/3。受财政能力的限制,中央政府也就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转移支付,而与之同时,我国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了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加大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就需要有一较大的转移支付规模。但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却无法达到这一规模。

第二、转移支付的分配不规范,缺乏科学的方法,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由于历史原因,分税体制中仍保留了原有的体制补助和体制上解,它们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照顾原有的既得利益,而根本未能体现出财均等化目标。而同时占转移支付绝大总分的税收返还也是采用基数法规定,并且只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两税挂钩,不但根本没有解决原有财力也都带有很大的随性,未采用统一规范的科学方法。

第三、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总体目标不明确。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之间各自为政,导致收入上解地区有时恰恰又是专项拨款获得较多的地区,使得转移支付实际上变得毫无效果。同时转移支付的管理分散,财政统一支配各类专项补助的实际权力非常薄弱。

三、解决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内部条件

1)、我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国情基础

1、我国政府职能范围和承担事权的特殊性。首先,与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相比,中央政府的职权要比地方政府大得多,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更要强调中央集权领导。其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既承担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还要承担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既政府兼有行政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以及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为了确保政府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必须保证具有充分的财力以使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2、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特点。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自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公共服务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因此缓解地区差异尤其是增加对中西部的财政支持,是对转移支付制度提出的现实需要。

3、我国尚属不发达国家,财政收入的有限性制约着转移支付的可动用资金。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实力虽有增长,基本上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工业化程度较低等原因,我国的人均财政均属于低收入国家,从国际比较中看出,我国财政规模较小,从两个比重分析,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平均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中央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1990年以来占40%,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60%相差甚远,财政收入水平的低下导致我国连年赤字,严重影响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长此以往,将会限制转移支付的作用。

4、地方政府既得利益刚性较强,调整难度大。现阶段,地方政府负责着地方社会的管理,承办地方公共事业、地方社会保障、地方社会福利和地方社会发展等多项职能,同时兼有辖区内相当宠大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这样的双重职往使地方政府成为该行政辖区的公共利益主体

(二)、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外部条件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财政本身的问题,它离不开必要的财政支持和经济体制支持,否则,只能空谈转移支付。针对我国财力不能界限界定不清等情况,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就应从此入手,尽量给转移支付的完善创造适宜的政治经济环境。

1、挖掘财源,适应提高“两个比重”。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偷税逃税的漏没事;二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变目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差的现状,将企业真正推向市场,提高企 2 业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培植财源;三是将分散于地方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如果这一转移顺利完成,我国将增加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力。

2、科学划分事权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条件。加快政府部门的改革,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将主要精力放到公共服务上来。在事权的具体划分上应遵循以下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权与事权相对应,一级事权必须有一级财权作保证,分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负责各级经济发展所需的支出。

(三)、完善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实行以纵向为主,横纵交错的转移支付模式。

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就其实质来说,是各地区间横向的财力再分配关系,即经济上较发达的地区把政府组织的部分收入转移给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取的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财政平衡,即上级政府通过特定的财政体制把各地区创造的财力数量不等地集中起来,再根据各地区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和实施宏观政策的需要,将集中起来的财政收入不等地分配给各地区,以此实现各地区间的财力配制的相互均等。理论上来说,这种转移支付制度是比较公平的,但是由于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必法律规范,透明度较低,稳定性差。我国应将现有的单一纵向转移模式改变为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模式。

(四)、适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

转移支付的规模一方面取决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总体规模,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目前,考虑到我国财政“两个比重”较代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改革的重点就要放在提高财政收入以及动作转移支付制度来平衡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上。

(五)、在转移支付的资金安排上要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

参照国际惯例立足我国国情,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指导下,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应以一般性补助为主,专项补助为辅。因为,性补助没有给地方政府规定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向,只是政府财力的一种补充,下级政府对这项资金有较大的支配权,主要目的是用来平衡地方预算,满足地区基本开支需要。因此,性转移支付更能体现公平。专项转移支付则不同,它规定了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方向,有的还附带一些条件,下级政府只能在规定基础上中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因此,专项转移支付更能体现上级政府的政策意图,贯彻产业政策,更有效配置资源,保证经济高效运行,更能体现效率原则。

(六)、强化转移支付的法制管理,是完善转移方向的重要保证。

必须加强转移支付的立法工作。转移支付制度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影响因素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才能更好地其调控作用。我们可以形式将转移支付的原则、形式、目标等规定下来,同时编制转移支付预算,建立完善的预算司法程序,经人大批准后执行。其次,设立专机构负责转移支付工作。就我国国情而言,应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隶属于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会的重点放在技术问题的解决上,如制定客观的测算方法,审查、研究转移支付的规模,监督制约转移支付的使用。

四、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在转移支付的目标选择上,要因支付对象的不同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政策目标。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时期,我国建立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应以纵向平衡为主并与均等化相结合。在税制结构没有大的变动的情况下,仅靠乡镇政府自身,并不能完全改变乡镇财政困境的局面,中央财政有必要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地方政府适当的财力支持,因此纵向平衡是首当其冲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程度落差大,均等化目标也应该是政府的必然选择。

(一)规范纵向转移支付

3 1.建立规模适度、稳定可靠的转移支付基金。为转移支付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改变目前转移支付资金结构,改变非均等化资金占主体的状况,形成稳定的转移支付制度。许多国家规定某些税种收入用作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使其具有“专税专用”的性质。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转移支付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首先,各级政府要建立本级转移支付基金,此基金原则上由本级财政在年初预算中足额安排,专款专用。

2.缩减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增加一般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相比,一般转移支付没有给地方政府规定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向,只是政府财力的补充,下级政府对之拥有较大的使用自主权,主要目的是用来平衡地方预算,满足地区基本开支的需要,因而更能体现公平原则,计算方法也更科学,可以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避免了专项转移支付的随意性。我国目前专项转移支付范围过宽,许多专项资金的支配使用缺乏事权依据,费用分摊标准和专项资金在各地之间分配也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因此,应该压缩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大幅度增加一般转移支付,建立以一般转移支付为重点、专项转移支付为补充的复合体系。一般性转移支付,一方面平衡财政收入,一方面均等各县乡的公共产品供给;至于专项转移支付,则作为中央和省调控县乡经济发展、解决特殊情况的工具。 3.对一般转移支付,舍弃“基数法”,改用“因素法”。基数法弱化了转移支付的均等化功能,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因此,应当舍弃“基数法”,改用“因素法”,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测算核定公式:

对地方的一般转移支付=(该地方政府的标准支出-该地方政府的标准收入-该地方政府得到的其他转移支付)×调整系数数额;

计算结果为负数,就是该地区财政实力较强,不需要转移支付拨款。

(二)建立横向转移支付

社会公平是公共财政的主要目的,也是转移支付的最终目标。社会公平,不仅是指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公平,而且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方面的平等权利。而仅靠本地财力和纵向转移支付,不发达地区仍然很难达到公共产品提供均等化的目标,这就要以横向转移支付为补充。通过横向转移支付,可以实现地区间相互支持,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从而在全国范围内盘活均衡机制,使不同地区间公共产品提供大致均等,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公平的战略目标。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状况、国体形式、政权组织形式以及集权和分权的程度各有不同,各国的转移支付模式也随之有所不同,但大体都能够体现均等化的意图,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根据我国国情,目前比较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是,在纵向转移支付间接实现横向财力转移的基础上,借鉴纵向转移支付的标准,在省、市级实现其管辖范围内的各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帮助不发达地区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的目标。

(三)强化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全国人大或国务院制定专门的《政府转移支付法(条例)》,对转移支付的目标、原则、形式、资金的用途等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规定;要使转移支付和各级政府的预算同步,从而把转移支付纳入各级预算,实行预算管理,其项目要详细列出,并对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改变中央转移支付多头管理的情况,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转移支付管理职能归并,交给一个专门的中央转移支付管理机构行使管理职能;各级财政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引入惩罚激励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充分调动下级政府开源节流的积极性,消除下级政府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增强其财政自求平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焦阳,《西安财会》 [2]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和改革建议》 [3]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 [4]曹俊文,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 [5]高培勇,杨之刚,夏杰长,《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

[6]贾康,《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积极推进但不能急于求成》

[7]李杰刚,《政府间转移支付:基本理论与框架》

[8]臧朋朋,《解决乡镇财政困难,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9]李汉文,《贫困地区县乡财政困难及治理研究》

[10]徐旭川,《乡镇财政制度分析———以江西为例》

[11]阎坤,《转移支付制度与县乡财政体制构建》

推荐第9篇:财政学论文

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大连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实证分析

者:2014级会计专业

号:20141702320062 姓

名:单译萱

指导老师:杨新中

摘 要:本文选取2013年度大连市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模型中加入进口、消费、投资等解释变量,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大连市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大连市的经济增长与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进口、出口和投资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区域,又是临港临海产业优势明显的经济聚集区,更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大连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管理体制和机制较为完善,已经成为辽宁省改革开放的先导区、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承载区、集约用地和保护环境的示范区、东北振兴的新经济增长区。

一、大连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可归纳为如下五点:

1.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

“九五”期间大连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为66.2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65.9%;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3/4以上,排在前十位的出口商品是:服装胡拥白、微电机、复印机零件、电子元器件、集装箱、运动鞋、录像机散件、石蜡和通用机械零件。在继续巩固、发展日本、港澳、东南亚等原有传统市场的同时,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方针,把开辟多元化市场的主攻目标放在俄罗斯、东欧、中东、拉美、北美、欧洲市场,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1985年,大连仅有日本和原苏联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到1998年,来大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64个,其中前五位国家和地区是:香港、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到现在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排在前十位的出口市场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香港、挪威、希腊、德国和法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稳步发展,已经与51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境外合作;外资企业快速发展,其出口额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9%和25%。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老市区为中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骨十,以金州区和沿长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黄渤海岸线各开发小区为纽带,遍布全市城乡,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利用外资格局。外资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大连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1)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全币利用的外资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

(2)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产品升级,一些大项目的上马对增强大连经济发展后劲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快了老企业的改造进程,利用外资使大连服装、电子、水产等全行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兴办嫁接式企业,增加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4)扩大出口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创汇,成为大连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外商投资企业的兴办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促进了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进步。

(6)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连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引进了程控电话交换机,兴建了热电厂、污水厂、净水厂、以及合成氨工程和大型的船坞工程。兴建了大量的中外合资合作的高档宾馆酒店和外国人居住区。

(7)兴办外商投资企业,增加了国家税收,扩大了就业渠道,培养了一批熟悉国际经贸业务、善于经营管理的开放型人才。

在“十五”期间,大连仍将发展开放型经济放在首位。在“十五”规划中,就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先导区的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大连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借助口岸优势、环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加快与国际经济融合的步伐,由此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强化大连服务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发展开放型经济具体的计划中,大连确定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做法:

(1)改善对外开放软环境方面,大连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充分做好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准备,耍提前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趋利避害。对外商投资提出要实施国民待遇,兴办双语学校解决外商子女人托、上学等实际问题,安商富商。

(2)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大连提出要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环保产业、农业和出口创汇型产业,参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巩固日韩的同时,加大对欧洲和北美的招商力度。在投资领域,采用BOT、TOT、项目融资、发行股票、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拓宽引资领域,开辟融资新渠道,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进行资产重组,嫁接改造。大连由于有大量的外国驻连机构,他们又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将这些机构作为招商的中介组织。

(3)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重点选择--批以出口为主,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企业到境外办厂办店,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鼓励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开展有资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承办工程、投资建厂、设立分文机构、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境外投资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艾持大连的优势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跨国公司和多种经济成分的跨国经营企业群,增强国际竞争力。

(4)发挥对外开发先导区的龙头作用。大连现在具有五个最重要呐仟发先导区,分别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大连以这些先导区的功能开发开放为突破口,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口岸经济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优势互补,形成组合开放新优势。

(5)积极地参与国内经济分工和合作。主要是在东北地区和环渤诲经济圈的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和吸引更多的内地产品利用大连已经形成的营销网络、会展功能、□岸优势走向世界,增强综合竞争力,更好的起到对外开放的枢纽性作用。

2.坚持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设城市,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城市环境经济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

“九五”期间,大连的城市建设成就卓著。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环境,大连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观。“九五”期间搬迁了75家城市工业企业,置换出大量土地,有效地防治了大气、海域污染,改善了居住环境。综合治理了市内41条沟河、排水设施和人民路、中山路、解放路等70条市内交通主干道及路街,新建城市公共绿地70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1999年大连市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人居示范城市和环境治理先导城市,2000年又被国家确定为环保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产业发展及设施运营产业化的示范城市。

“十五”期间,大连确定了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由于大连的城市总体规划是“九五”时期完成的,所以“十五”期间大连确定了进一步完善以主城区为极核,沈大高速公路、黄海大道、渤诲沿岸为轴线,区内交通干线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发展道路。 在城镇化建设上,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 1)中心城市的各个区功能明确,特色鲜明,大连的中心城市由主城区、新城区、金州区和旅顺区构成。主城区由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四个区构成,“十五”期间大连对主城区的建设提出了调整分区功能、优化空间布局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城市的建设,继续经营好城市,使城市土地不断增值,强化、拓展、提升大连对内对外的综合服务功能;大连的新城区是由原来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窑湾港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建设目标就是鲜明的时代特色、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区,高开放度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港口运输业将在这一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金州和旅顺口区由于与城市中心距离较远,所以它们是主城区功能的延伸,在城市功能上相当于城市的综合区,对这一地区的建设,大连主要是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档次上入手的。

(2)卫星城市初具雏形。由于大连的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起步早,到“九五”期间,城市发展在经历了长时期集聚之后,呈现出扩散特征。大连目前最重要的卫星城是北三市,即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至“十五”时期,大连针对此三市的特点提出了“要抓住城市产业调整扩散的有利机遇,发挥资源丰富、成本低、空间大的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合资合作大项目发展特色经济,扶持做大产业,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带动、辐射能力,成为连接中心城市与小城镇的纽带,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要素的交流,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总体上看,大连对卫星城的建设在力求保证功能特色之外,还是要以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大手笔投人作为启动器的。 3.以旅游会展业为契机,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九五”躬间,大连投人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一大批文化广场、主题公园和会展中心。通过利用大连区位、口岸、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优势,把旅游与会展、商业结合起来。大连已经确定“十五”期末,把大连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品位、国际性、大客流、高创汇的中国旅游名城和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 大连的城市建设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大连城市建设中的精华则是她的广场:人民广场上几百平方米的主体喷泉给大连城市带来了灵气;中山广场是中国第一个音乐广场,广场周围八种风格不同的欧洲建筑与广场的完美结合向游人展示了大连的文化底蕴;建于帝俄统治时期的友好广场与万达足球的结合开拓了大连“球”文化的内涵,奥林匹克广场同样是将大连体育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青泥洼上商场林立的胜利广场则是大连商务区的核心;海天相连的星海湾上的星海广场是大连最大的城市广场,而旁边的星海会展中心更是赋予广场大连会展业的龙头地位;海之韵广场是国内最大的以超写实雕塑为内容的文化广场,充分提升了大连的文化品位,布局上海天比邻,是大连唯一的临海广场,也是为数不多的海城相连的点睛之笔。 大连的广场不仅是城市建筑的成功范例,更主要的是广场文化已经成为大连会展业、旅游业和商业有机统一的载体。

大连依靠其港口城市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初具国际会展中心的雏形。在正月,大连有“大连烟花爆竹迎春会”;在五月,大连有“大连赏槐会”;在初夏,大连有“大连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九月,大连有“大连国际服装节”;在十一月,大连有“大连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十二月,大连有“冬季购物到大连”活动。几乎每个季节都有大型的会展,这样,也就使得国内外的目光和舆论的焦点一年四季都关注这个城市。这就是最好的城币广告策略。

“十五”期间,大连确定了“重点建设好„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特色旅游‟、„海洋旅游‟等精品工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旅游项目,形成以市内为中心,金石滩、旅顺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为两翼,各区市县齐头并进的旅游新格局”,在会展业方面,“充分发挥星海湾会展中心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会展功能,积极与国际著名会展公司联合办展,开办多种大型海内外、专业名展和各类高层次会议、大型经贸文化活动,形成品牌会展,成为加速国内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将旅游业和会展业结合起来是大连的成功之处,而这种城市功能又通过广场文化在城市建设上得到了自己独特的体现。

4.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大连信息化

在信息化方面,大连是将自己定位在国际性区域信息中心的地位。重点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中,大连具有自己特色的是最近大连提出要建设“大连国际数据港”。在这个设想中,大连能敏锐而务实地看到即使在信息产业领域同样存在着地域区位优势和产业成本的比较优势,并紧紧抓住这一点,提出了符合大连自己客观情况的构想。

面临传统工业十分严峻的形势,辽宁省政府决定利用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把信息产业作为国哭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支持。而大连从区域角度看,与日本有着重要的经济联系。正是大连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成为日本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现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专业化处理数据成为现实,日本国内信息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相对短缺,人工成本比较高,许多日本企业都在向大连转移业务,正是这种背景,大连成为日本软件和数据处理的基地。因此,大连市政府准备在大连软件园和双D港内建设专业化的数据加工基地和信息服务提供基地,即“大连国际数据港”,为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成为东北亚地区信息产品制造和信息服务提供的中心。 可见,大连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是这个城市争创国际性区域信息中心的重中之重。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手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城市的信息化,抢占在中国和亚洲的信息领域的战略地位。 5.通过开发区建设,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大连的主城区是由原来的几个老城区发展起来的,而新城区的发展则是在依托开拔区,由块到面带动起来的。可以看出新城区的在城市功能分离和提升上的成功是与开发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这种城市发展的道路,影响大连的城市发展过程,使得现在的大连城市主城相副城之间功能鲜明、衔接合理。

大连主要有四个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软件园和金石滩度假园区。其中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大连最早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园区,目前拥有20万人口,开发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有15平方公里的工业区,4平方公里的公建区,其他用地5平方公里,已经成为大连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成为大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连开发区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享有大连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得益于率先改革开放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已经被喻为“神州第一开发区”。目前到大连开发区投资的有日本、香港、美国、法国、韩国、台湾、加拿大、新加坡、泰国、澳门、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菲律宾、西班牙、奥地利、哈萨克斯坦、英国、匈牙利、德国、瑞典、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和地区。有39家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落户,日本的佳能、东芝、三洋、三井、三菱等;美国的辉瑞;法国的道达尔;德国的西门子等。 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遵循的是“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滚动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实现“九通一平”,“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燃气、电力、电信、热力和有线电视管线;“一平”是土地地貌平整,交通便利。

2000年,大连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总产值实现360亿元,增长2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2亿元,增长35.8%;财政收入实现13.5%。 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大连新城区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保税区是大连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力军。2000年保税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112%,比上年增长44.2%。1业总产值完成20.1亿元,完成年汁划的100.6%,增长98.6%,市场交易额完成112.6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5%,增长5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0%,增长62.7%,合同外资额完成1.8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12.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0.8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0%。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2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81.9%,增长14%。

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成功的旅游会展业、大连国际数据港的信息化宏伟蓝图和打造北方中关村的勃勃雄心,是大连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她的许多措施和做法,对杭州颇有启示,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发展形势分析

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区域,又是临港临海产业优势明显的经济聚集区,更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大连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管理体制和机制较为完善,已经成为辽宁省改革开放的先导区、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承载区、集约用地和保护环境的示范区、东北振兴的新经济增长区。 根据2013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大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50.8亿元,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6,478.1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6.5亿元,增长13.6%;公共财政收入850 亿元,增长13.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6亿美元,增长10.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717元,分别增长9.8%、10.8%;城镇登记失业率2.61%。经济实现逆势发展,保持了区域竞争的优势地位。2013年全年,大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438.6亿元,同比增长10.0%,高于辽宁省0.4个百分点,但低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受宏观调控以及经济转型的影响增速同比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78.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5.2%,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4.7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出现下降趋势。 2013年上半年政府出台了“国五条”,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但是楼市调控对于大连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从成交土地占地面积看,2013年达到1,402.7万平方米,略高于2012年的1,252.02万平方米,止住了连续两年的下跌趋势;从商品房销售额看,2013年实现了较大增长达到1,009.87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长速度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整体看,2013年大连房地产市场价格平稳上涨,购房需求不断增加,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2013年,大连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0,238元,累计同比增长9.8%,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水平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当前大连正在全面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并且“三个中心”的建设都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需要特殊强调的是金融中心的建设,其不仅能够为建设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提供金融支持,更能为经济快速良性发展提供支撑。在国务院综合开发研究院于2013年7月24日发布的第五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大连市位列全国第十,东北第一,在金融产业绩效方面则居全国首位。金融中心的建设为大连市内金融企业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能否把握金融中心建设的机会,将决定金融企业能否实现快速发展。如何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充分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机会,推动区域经济中心建设进展,无疑是大连市内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1]冯林,黄庆波.大连市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6(5).[2]林毅夫,李永军.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北京大学大连市经济研究中心,2001.[3]朱勇,徐广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4]樊明太.对外贸易对大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财贸经济,2000(8).

推荐第10篇:财政学(基础论文)

审计1103蔡锦铭2011161508

我国财政支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看有感

(一)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一方面,部分财政资金被用于农业一般竞争性领域,挤占了有限的财政资金,又对社会其他农业投资主体产生消极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对一些急需财政扶持的关键农业领域,财政扶持的力度较小或者根本没有涉及到。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要尽快应市场的要求,调整投资的方向,投资的重点由农业生产经营转向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农业科教、农业生态建设等投资周期长社会效益高的项目上。

(二)各级政府财政支农的职责不明确。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法针对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职责做出明确而具体的划分,职责不明确容易导致各级政府互相推诿,产生效率损失。根据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原则及财力状况的不同,各级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中央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全国性,基础性的建设项目上,充分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三)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立项审批与计划安排不合理。财政支农资金的立项审批不规范,项目的确定和范围选择不尽合理,中间环节多。审批部门很少对拟立项项目进行认真考察研究,只要在预算额度内,一般都会予以批复。财政支农资金部分项目计划安排不合理,与实际需要脱节。项目的安排要立足于实际,资金要用于最急需且效益最好的项目,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用.

(四)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与使用不规范。资金分配的标准和依据不规范,存在“撒胡椒粉”现象,不利于有限的资金形成整体合力。财政支农资金相当一部分没有专款专用。一些地方以虚拟工程项目、虚列工程成本、虚报工作量,挤占挪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财政资金对农村的投入在县、乡镇和村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往往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县级政府。

(五)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缺陷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度。该制度本是强化专项资金管理,但由于专项资金仍直接拨款到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研究项目实施单位账上,财政部门按正规票据付款,对该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了解,为单位套取专项资金提供方便,同时也成了地方财政部门滞留资金的借口。

(六)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权限分散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央财政将支农资金切块划分为水利部门资金、农业部门资金、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国家农业开发资金、林业部门资金等部门资金,相应的省级财政将资金也划分为这些部门资金,作为基层的这些部门,分头向上级对口单位申报项目,争取资金,项目批复后,虽然这些资金是由上级财政部门下达到基层财政部门,并要求基层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但由于这些资金都是各部门争取的部门资金,资金管理权限属于部门,有些项目明显存在项目之间的交叉,项目运行不合理,但基层无权进行项目的变更、调整。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项目的低效、资金的浪费。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

针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不完善,应建立严格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提高每笔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效益。严格预算执法,规范预算管理体制;建

立财政支农资金集中收付制度,从源头上避免财政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的制约机制,提高财政透明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资决策失误责任制。 此外,还要发扬民主,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分配运行的监控。对支农资金的预算立项、使用过程、事后效益进行全面的监管,既要有财政、纪检监察等的参与和密切配合,还要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对支农资金的监督作用。落实和完善村民的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农村的民主管理,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

第11篇:财政学论文题目

财政学论文题目

1.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宏观调控作用

2.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的意义和影响浅析

3.关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

4.关于我国积极性财政政策思考

5.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

6.浅议新形势下中国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7.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选择

8.当前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和对策探讨

9.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及其防范

10.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政策建议

11.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12.试论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4.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选择

1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对策研究

16.我国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对策探讨

18.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对策研究

19.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制度选择

20.浅析财政支农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21.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研究

22.加强地方财政支出管理的对策研究

23.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的对策研究

24.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5.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6.浅谈我国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7.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困境问题研究

28.浅谈如何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29.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及对策初探

30.我国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31.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32.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初探

33.地方财政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探析

34.浅谈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

35.关于政府采购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36.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37.浅谈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38.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有效措施探讨

39.浅谈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管理

40.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

41.浅议我国分税制下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42.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及其防范

43.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投融资机制研究

44.现行财政体制对乡镇政府行为的影响分析

45.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46.关于“绿色”税收问题的探讨

4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利弊分析及影响

48.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选择

49.关于开征燃油税的思考

50.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取向

51.县乡财政困难成因及其治理途径分析

52.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

5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浅论

55.关于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源建设问题的思考

56.关于基层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考

57.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思考

第12篇:财政学小论文

财政学小论文—市场需要政府的协助

众所周知,当今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既有市场机制也有政府行政机制。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政府管的太多,政府应该放手将一切都交给市场,让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是不是真的应该将一切交给市场呢?

有人这样说: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纯粹形态的市场经济,也不存在纯粹形态的计划经济,纯粹的市场经济,或纯粹的计划经济只是理论抽象。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都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也都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政府与市场在各自作用的领域中,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按照这样的说法的话,那么我们国家当今的市场经济应该很好了才对,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问题存在呢?真的是因为有国家的干预么?那么纯粹的市场经济真的不可能达的到么?

曾经有位教授举过这样的例子:在一个市里有好几家医院,然后在一次政府财政发放补贴让全市的市民可以享受免费注射疫苗,然后在这种时候政府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将钱款拨到某个医院让市民到那个医院去注射疫苗。二是弄个条子或者别的什么分发到市民的手上,让市民随意选择到市内的任一家医院注射疫苗,然后再让各个医院拿着收到条子或者其他东西到政府财政部门去领钱。第一种方法,基本上完全由政府控制,其市民只能按照政府的要求到指定的医院去注射疫苗。(补充一下,此疫苗必须分期注射三次才能结束)于是,不管这个医院的医疗环境如何,也不管这个医院的医生以及护士们对他们的态度如何,他们也只能忍受着。相反,第二种方法的话就是政府将这件事交给市场来解决,政府不再全权插手,然后市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在市内的任一家医院注射疫苗,如若他去的第一家医院环境太差或者那些医疗人员态度很恶劣,他第二次就可以选择其他的医院而放弃他去过的第一家医院,而这些服务质量不好的医院也会因此而失去它的病人,于是它就会为了争取病人而改变他们的态度,然后来到这些医院的市民们也能有一个愉快的体验。

听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市场真的是太好了,就让政府放手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吧。可是大家不要忽略了我刚才所举的这个例子的细节,不管是政府完全控制的时候还是政府把那件事交给市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政府的控制并没有完全消失。别的先不说,如果政府财政直接将钱款分发给市民然后其他完全不管,那么市民前往医院花钱要求注射疫苗的时候医院完全有可能要求来到该医院的市民一次付清三次疫苗的费用,如果这市民拒绝一次付清医院则可以毫无顾忌的拒绝为其注射疫苗,此时市民为了身体健康将会不得不接受医院的要求,于是这

又回到了之前的第一种情况。

相反,在第二种情况下那样,政府给予适当的调控,比如说之前说的分发条子之类的东西,并不直接将钱款分发下去,于是医院想要得到在给市民注射疫苗之后应该收回的药费则必须持有市民支付的条子之类由政府分发的东西来领取钱款,而市民前往某个医院注射疫苗时可以拒绝一次付清三次疫苗钱的要求,而医院若是因此拒绝给市民注射疫苗则会收到政府的惩罚。所以,政府的调控也很重要。

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市场调控不好,只是市场调控会有失灵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调控出来辅助市场调控,让市场的调控可以往理想的方面发展。

这个例子并不是要证明什么,因为这也只是个假设。但是,却可以从中看到市场调控和政府调控合理的相互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再做个假设,依然拿医院与病人做例子,然后这次我们假设没有政府,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假设政府这样的东西完全不存在,然后存在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市场,在这个假设里一切交由市场来控制,将不会再受到政府的干预。

病人需要治疗,而医院则可以为病人提供病人所需要的治疗,只要病人付的起医院所要求病人支付的费用。于是,医院与病人之间就形成了供需,并且有交易产生,于是形成了市场。

于是我们来分析这样一个市场。首先必须清楚的是,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对病人来说,治疗是必需品,而绝对不是消耗品,也许它是奢侈品,因为一般而言治疗的费用还是很高的。这里,我们再做一个假设,假设病人只是普通的消费者,而医院只是普通的销售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立场可以说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而销售者则必须很努力的想尽办法来拉拢他的顾客,举个例子来说吧,就拿大米来说,对消费者来说,他并不是非买大米不可,他可以买其他的主食类食品比如说小麦玉米馒头。这个例子也许用的并不是很恰当,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交易的商品有其他的替代品,而这商品是包括实质上的物质和其他东西比如说服务,那么这样的商品形成的市场可以完全由市场来调控,因为你的商品不好我可以选择其他替代品而舍弃你。

说到这里我们再次回到病人与医院之间的问题。他们之间交易的商品就是病人需要的医疗。对病人来说,医疗有其他的替代品么?病人可以选择不要医疗么?不能。对病人来说,想要恢复身体健康或者说的更严重的想要活下去他就必须接受治疗,所以对病人来说,医院给他们提供的治疗属于必需品。这时候,在没有政府存在的这个市场条件下,医院可以在它认为合适的情况下疯狂抬高病人的治疗成本,而不用担心其他医院会为了招揽病人而降低治疗费用,相反他们会跟随着一起哄抬价格,因为不管治疗费用多高,病人们为了身体健康仍然会忍痛

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是人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想见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令人痛恨的局面。

完全的市场调控是不可能的,在此,我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了。市场不是全能的,它也有它处理不了情况,而政府同样也不是全能的,比如说让它去控制现在的房价它就不能很好的做到,于是,市场调控与政府调控相辅相成的存在着成为了必然。市场经济是好,可是盲目的追求纯粹的市场经济就不实际了,事物的存在皆有其合理性,所以我们在看清楚情况之前不必急着去否认政府调控在市场中存在的意义。

统计0941俞凤娟60

第13篇:公共财政学论文

公共财政学论文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20090704310053

姓名:张丽荣

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50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即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是新中国税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1958年到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前,这是我国税制曲折发展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的新时期,是我国税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税制改革不断前进的时期。

一、1978年以前的税制状况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的29年间,我国税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十分坎坷。新中国诞生后,立即着手建立新税制。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共设14种税收,即货物税、工商业税 (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两个部分)、盐税、关税、薪给报酬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遗产税、交易税、屠宰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和使用牌照税。此外,还有各地自行征收的一些税种,如农业税、牧业税等。在执行中,税制作了一些调整。例如,将房产税和地产税合并为城市房地产税,将特种消费行为税并入文化娱乐税(新增)和营业税,增加契税和船舶吨税,试行商品流通税,农业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立法。薪给报酬所得税和遗产税始终未开征。

总的来说,从1950年到1958年,我国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在清理旧税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多种税、多次征为特征的复合税制。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各方面的努力,这套新税制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证革命战争的胜利,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配合国家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8年,我国进行了建国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简化工商税制,试行工商统一税,,甚至一度在城市国营企业试行“税利合一”,在农村人民公社试行“财政包干”。至此,我国的工商税制共设9个税种,即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盐税、屠宰税、利息所得税(1958年停征)、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文化娱乐税(1966年停征) 和牲畜交易税(无全国性统一法规)。1962年,开征了集市交易税,1966年以后各地基本停征。 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已经简化的税制仍然被批判为“繁琐哲学”。1973年,我国进行了建国以后第二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其核心仍然是简化工商税制。至此,我国的工商税制一共设有7种税,即工商税(包括盐税)、工商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工商统一税和集市交易税。对国营企业只征收一道工商税,对集体企业只征收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两种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仅对个人和极少数单位征收,工商统一税仅对外适用。

二、1978年至1982年的税制改革

在此期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要抓紧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在“七五”期间(即1986年至1990年)逐步推开。这些重要的会议及其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于

这一期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准备、起步时期,从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税制上为后来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我国的税制改革取得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全面重大突破。

从思想上、理论上来说,这一时期我国财税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税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纠正了一系列轻视税收工作、扭曲税收作用的错误思想,正确地提出了从我国国情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扩大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

从组织上来说,各级税务机构迅速恢复和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很快得到了大力充实。

从税制上来说,财税部门从1978年底、1979年初就开始研究税制改革问题,提出了包括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内容的初步设想与实施步骤,并确定,为了配合贯彻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第一步先行解决对外征税的问题。

三、1983年至1991年的税制改革

在此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提出了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搞活经济,加强宏观调节。在所有制理论上,提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论点,并客观地肯定了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存在的必要性。这一切,分别写进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三大报告和宪法修正案等一系列重要文献。从而,为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和法律、政策依据。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改革全面探索的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以后税制改革的第二次重大突破。作为企业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将建国以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这是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改革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为了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了关于征收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的一系列行政法规。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建国以后第四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从1978年到1992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工商税制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改革逐步深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建成了一套内外有别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配合的新的税制体系,大体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的经济状况,税收的职能作用得以全面加强,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作用明显增强,对于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及调节生产、分配和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1992年以后的税制改革

1992年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税制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

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目标的提出,给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我国的税制改革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为全面推行税制改革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遇。从市场机制的角度来看,要求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从国家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国家要运用税收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体现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保证财政收入,并配合其他改革的推行。从国际的角度看,我国税制应当借鉴外国税制的先进经验,遵从国际惯例,以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全面改革了流转税制,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第二,改革了企业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第三,改革了个人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第四,对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如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开征了土地增值税,取消了盐税、奖金税、集市交易税等7个税种,并将屠宰税、筵席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新设了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但是一直没有立法开征)。

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几年来的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当前我国税制改革面临的任务

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收收入虽然连年大幅度增长,但是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低;税制结构还不够理想(如税种的设置、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地方税的地位等);各税种特别是主要税种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制的宏观调控功能需要继续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必须大力强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依法治税的问题。

因此,我国下一步的税制改革应当继续坚持依法治税的基本原则,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政府收入制度入手,通过合理调整税负,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各个税种,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征收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把税制建设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符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合理调整宏观税负。应当通过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收入制度,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完善税制,加强税收征管,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等措施,在近期内将我国的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到20%以上。“费改税”应当成为这一改革的突破点。

第二,优化税制结构。重复设置的税种应当合并,合并性质相近、征收有交叉的税种应当调整,对于征收某些特定目的税的必要性和征税效果应当重新认真研究,对于开征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产和赠与税等新税的问题也应当积极研究。此外,对于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中央税与地方税的比例,也应当适时加以合理调整。

第三,完善各个税种,首先是主体税种。增值税应当逐步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并实现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化。消费税应当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和调整税率,并在适当的时候由生产环节征税改为零售环节征税。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应当尽快统一,以实现公平税负,促进竞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模式应当尽快由分项征收制改为分项征收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征收制度,税基的确定应

当更加合理,税率也应当适当加以调整。

第四,加强宏观调控。目前加强税收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应当包括:适当提高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所必需的财力;通过调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调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强整体国力;调节个人收入和财产的差距,引导共同富裕;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完善涉外税收政策;协调好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关系,配合各项改革的开展;坚持公平税负,促进竞争,效率优先的原则。

第五,强化税收管理。目前强化税收管理的主要措施应当包括: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行计算机化管理,逐步形成网络;为纳税人提供优良服务,特别要加强税收宣传;严惩偷税、逃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者;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改进税务机关的工作作风;加强税务机关与其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改善依法治税的社会环境;努力降低税收成本。

第14篇:财政学论文三公

2013~2014第一学期财政学课程论文

姓 名 :

学 号 :

班 级 :

学 院 : 公共管理学院

成 绩 :

三公经费问题探究

一、我国三公消费的现状及其原因 1.我国三公消费的现状

“ 三公” 者, “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和“公车盛行”之谓也。何为“三公消费”?是谓国家职权部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用公款大吃大喝的腐败行为。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和稳步发展,国家的钱越来越多,人民的民主意识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心国家的钱究竟被派到了什么用场,然而却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肮脏的现像反映出当代中国消极的一面。其实三公消费本没有问题,只不过有一些人损公肥私却让其成了问题。并且长期以来,我国“三公消费”一直是本糊涂账,公务消费的不规范带来的巨大财政挥霍和国库虚耗令人触目惊心,上至中央,下至普通百姓,对“三公消费”挥霍国家公款、浪费腐化现象深恶痛绝。尽管近年来中央在治理“三公消费”上下了一些工夫,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老百姓没有看到情况好转,甚至在某些地方,“三公消费”有增无减。“三公消费”挥霍公款,从表面上似乎不如贪污受贿、贪赃枉法那么危害深重,但是,“三公消费”却更普遍,无论是对干部,还是对社会、对人民所造成的影响都很坏,并且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不符合“执政为民”的理念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代中国三公消费的现实不得不让人警惕,人们必须拿出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因为在全中国这都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个问题可以如此的广泛存在,必然会对中国造成广泛的影响,以致毁坏。

其实三公消费本只是一个中性词,因为三公消费是合理合法的,但何以近来三公消费成为众矢之的。一组数字会让我们明白何以其会受到众人的攻击,中国“三公”消费数字惊人,仅公车消费一项,根据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说,2004年全国有公车400万辆,支出4000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在中国每年花在公车上的费用保守说法3000亿元。在这3000个亿中,人们认为是公事用1/3,私事用1/3,司机用1/3。很明显,3000个亿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合理的,2000个亿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仅公车私用一年就要花掉2000亿,几乎等于国防开支。同时,公务车每万公里运行成本是50361元,高出私人轿车每万公里运行成本8215.4元的5倍多。200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高达500亿元,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 1000多亿元,2007年以来,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已接近9000亿元,其中公务用车消费占比较高。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 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返观其他国家,如韩国首尔市人口1027.7万,拥有277.7万辆车,而市政府的“官车”仅4辆。这4辆“官车”的分配情况是,市长一辆,三位副市长各一辆。在“透明国际”公布的廉洁榜上排名第一的芬兰,全国只有5个人公务专车:总统、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内务部长。由于制度执行到位,5辆专车一直未有膨胀的迹象。

据国家财政部统计,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有些地区的主要领导一人配两辆专车(市内和下乡各一辆)。按照有关规定:只有部长级和省长级以上干部才能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 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后享受部长级和省长级待遇的干部都不允许配备专车。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 或有关职能部门都自行给党政领导配备了专车,有些领导用车虽然不称为专车,但却专用。据有关部门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仅维修费用就高达10万元以上,甚至有的公车一年竟换了40多个轮胎,平均每周换一个,其中的漏洞可想而知。另据国家有关部委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8万元~10万元,公车问题相当严重。

其实这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但从这些数字中,也可略见一斑,中国三公消费的现实确实令每一个中国人担忧。中国“三公” 消费惊人,浪费惊人,还是腐败产生的一个温床。这不能不成为社会质疑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这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必须要进行相关制度改革,以遏制严重的炫耀性、奢糜性的“职务消费”,坚决刹住挥霍公款的腐败现象。 2.造成我国三公消费如此现状的原因

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一直以来相当薄弱,并且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导致“三公消费”的主体拥有对财政收入几乎不受监督和惩罚的支配权力;而财政收入的主人—人民,对财政收入的支配几乎没有权利,从而致使三公消费的主体过分的挥霍手中的金钱,白白的浪费社会资源,不能物尽其用,从而也阻碍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实我认为那些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人无异于背叛人民的罪人,简直可以说是社会的蛀虫,人民身上的寄生虫,浪费了人民血汗,毁害了社会和谐,破坏了党的形象,实乃罪人也。再者,公务人员坚定优秀思想素质的定力以及学习优秀思想的能力确实有待加强,自觉比他觉更能解决问题。面对愈演愈烈的三公消费问题,我们必须痛定思痛,找到问题的出路。

二、三公经费的公开及其意义 1.政府公开三公经费

要求公开三公消费,其实源于公民意识的觉醒。公共财政开支的公开透明,是一种大势。社会发展有这个时代要求,公众关切有这个知情需要,舆论监督有这个着力点。公众所以如此关注三公消费,正是因为这笔开支源于纳税人的血汗钱。公众深知血汗钱来之不易,也明白“开门七件事”,政府也有正常开销,只是希望能够把不该花的留下来,把能节省的钱省下来。

2010年3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上指出,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预算时,将把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据报道:2010年3月31日,北京市财政局向社会公布了北京市的公车数量;4月1日,财政部成为首个公开2011年部门账本的中央部委;紧随财政部,4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部门账本;从2010年起,陕西省在10个省级部门进行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并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公开所有省级部门预算,并逐步细化预算公开内容,严厉遏制“三公消费”;成都市财政局承诺,不仅将公开政府总预算表,还将首次公开部门预算表;陕西省、成都市、北京市的做法,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缩影。

“三公”经费的公开来之不易,绝非抛出几组干巴巴的数据就万事大吉,让公众看得到、看得懂、进而有效监督约束政府部门的花钱行为才是推进公开的根本目的。 作为建设阳光政府和廉洁政府的重要切入点,各部门、各地方惟有更积极、更规范、更清楚明白地晒出“三公”、晒好“三公”,同时接受相应的监督和审查,才是对民意的合理回应。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整改压力,狠狠遏制歪风邪气,进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的一片评论说道:公车改革不见得需要多么高明的设计,它最需要的就是触碰既得利益的改革决心与魄力。其实不仅仅是公车改革,“三公”消费信息的公开何尝不是如此。从中央部门已公布的“三公经费”看,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只是交代几个简单数据。由于目前还缺乏相对客观的比较标准,尤其是各部门对“三公消费”的解释惜墨如金,语焉不详,公众既看不出这些花费是否真实,也难以判断这些花费是否合理。

公开并不代表公正,并不涵盖公信。在致力于打造透明政府的大背景下,“三公”消费应该同时具备“公开、公正、公信”的新内涵。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光辉”,公开只是见“阳光”,而公平正义才是见“光辉”,唯如此,才能打造公信。

2.具体举措

公众有知情权,更有监督权。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批评政府,“三公”公开就是“创造条件”,但公开后的监督制度建设更关键。公开只是一个起点,决不是终点。要想更有效地监督政府管好、用好财政的每一分钱,还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建立一种遏制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的长效机制。

1) 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制定一个刚性的预算,要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遏制三公消费,给百姓一个交代,就应限制并逐步取消政府不必要甚至是几乎近同于浪费的开支。作为一个现代政府,预算没有审核,没有限制,显然是荒唐的,没有一个刚性的预算开支,再有道德的政府也会乱花钱的。例如,2009年全国两会后,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了12张中央财政预算表,74个部委和一些地方政府也进行了预算公开。然而在所有公开的预算中,笼统的分类使人们看财政账单如“雾里看花”,“三公消费”更是难觅踪影。如此的预算,只会助长三公消费糜烂之风。如果政府预算大家都能看明白,官员就不敢随便花老百姓的钱。这样便能起到一个好的作用,真正发挥政府预算它真正的作用。预算账单”要明白易懂,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要推进预算精细化和科学化,防止随意变更;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没有纳入预算的绝不支出,减少花钱的随意性;三是加强财务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责。

当前,在预算当中要想找到“三公”经费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多年的“三公消费”难治,以及“三公经费”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在于目前的预算体制不完善,所以,要切实管住一些政府部门乱花钱的毛病,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报告、审查、听证、审计、评估、问责和处罚制度,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环节形成权力制约和平衡机制,构建人大、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的预算监督体系。要扩大经费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三公”经费的公开不仅应当明确每一笔花销的数额,而且应当解释每一笔花销的用途,以利公众判断其合理性。

公开只是一个起点,决不是终点。要想更有效地监督政府管好、用好财政的每一分钱,还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建立一种遏制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要明确界定“三公”的范围,并相应调整政府收支科目,细化“三公”经费并纳入相应的科目。与此同时,要对有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及时跟进,并尽快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和审核程序。

2) 要在制定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用制度来保障使“三公”的公开不流于形式化。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管束公款消费最根本的在于两条,第一是透明公开,第二是民主监督。公开数据与监管必须同时进行,对违规者必须严厉处罚,违反财务规定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否则“公开”就毫无意义,遏制“三公消费”核心在于加强监督,“三公消费”的一大特点就是把合规行为与违规行为混杂在一起,例如借考察、开会之际公款旅游。同时,应该严格政策规定,健全法律法规,把监督落在实处,加强监督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厘定“三公消费”合理、不合理的成分,对不合理的坚决予以取消压缩。经过批准的财政预算,凡是不涉密的都应当公开,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要做到加强监督,就要做到一是健全制度从制度的层面杜绝“打擦边球”现象,二是强化问责机制通过审计、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途径多管齐下,揪住畸形“三公消费”的尾巴,依规严查严处一切超预算、不合理、挥霍性的“三公消费”,不仅要给予相关人员行政、纪律处分,还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将治理“三公消费”落到实处,展现阳光、廉洁、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开“三公”经费本身就是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各种社会监督力量共同实施监督的结果。而要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真正发挥作用,不能只靠自律,还必须靠他律。中 公教育认为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发挥社会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各种舆论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合力,才不会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流于形式。其次,用制度来保障使“三公经费”的公开不流于形式,它包括建立“三公经费”公开的硬性约束机制,对不能按时公开的部门,以及对公开后发现动用公款进行“三公”消费造成挥霍浪费的,要进行问责;立法规定预算公开的内容、方式、主体、时限、说明语言等,确定细化标准,以做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3) 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把行政问责和监督结合起来。

只公开而不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是难以遏制“三公”支出的。所以,除了公开预算之外,中 公观点认为还必须通过健全问责制度,将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纳入问责范畴,对那些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公职人员,要根据其性质、情节、危害程度,依法依纪追究其相应的责任。特别是要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努力建立责任政府。 “三公”经费的公开不仅要靠群众监督,还要充分发挥制度监督、审计监督、同级人大监督等等各种方式,形成一种全方位的真正有效地监督体系。同时,要把行政问责和监督结合起来。因为任何形式的监督,只有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实效。只是简单的监督,而后没有了下文,监督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3.“三公”数据公开的意义

应该承认,与百姓的期待相比,此次“三公”经费公开无论是公开内容、公开方式还是公开进度,都有较大差距。但是,此次“三公”数据的首次公开亮相,其正面价值不容低估,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三公”数据的公开为“民主监督”创造了重要平台。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权力接受监督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公开就是重要一环。我们发现,无论是白天公布还是夜间公布,无论是寥寥数语还是详尽披露,“三公”数据公开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公众的视线。“三公”数据的公开为人民监督政府创造了一个重要平台,尽管许多意见是“一边倒”,但是这恰恰体现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展现着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这是一个民族真正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开始。

“三公”数据的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一步。公开、透明是“阳光政府”的应有之义,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为打造“阳光政府”,我国专门制定并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实施3年多来,阳光政府建设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在信息公开方面,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屑公开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涉及“三公”消费等内容更是一度被许多部门视为“秘密”。今天,随着“三公”数据的公开,“阳光政府”的一道厚纱帐被掀开。这既是打造“阳光政府”的一个积极信号,也是政府身体力行贯彻信息公开条例的实际步骤,不仅让公众对阳光政府有了更多期待,也对法治政府有了更多憧憬。

“三公”数据的公开是建设廉洁、节俭政府,遏制权力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的有益尝试。评价一个政府是否廉洁、节俭,“三公”消费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个政府公务出国太频繁,公车消费太离谱,公款吃喝太惊人,那么,它再动听的“廉洁”宣言、再“节俭”的形象展示也难以打动百姓,终将为百姓所厌恶。“隐而不说”是“三公”经费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随着“三公”数据的“拨云见日”,“三公”消费不能不“有所顾忌”。“三公”数据的公开为遏制“三公”消费,降低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创造了条件,为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提供了动力。

“三公”数据的公开为“服务型政府”增添了新的内涵。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政府运行离不开经费保障,但花钱必须办事,必须讲求效率。人民评价“三公”的一个最直观的标准,那就是“三公”经费有多少是花在为人民服务上,有多少是花在为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自己服务上。政府花了多少钱,为百姓办了多少事,这是衡量一个政府公共服务是否优质高效的重要标准。“三公”的公开,既是一次“交账”,也是一次检阅。花了最多的钱,办了最少的事,这样的“服务”难以说服百姓;花了最少的钱,办了最多的事,这样的“服务”才能赢得民心。

公开的大门一旦打开,再也无法关上。首次亮相的“三公”是信息公开工作勇敢迈出的一大步,也是中国民主政治意义非凡的一大步。而每一个前进的步伐,既给人以信心,也给人以希望。

三、由“三公”问题引发的思考

三公消费的公开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万事开头难,我们应该迎难而上,积极主动的推行这项改革,只有让三公消费曝光与阳光之下,才能真正切实的保障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权益。我相信,在各方的努力和顿悟之下,终将结束“三公”信息的雾里看花,迎来民主政治的湛蓝天空。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当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我们现在应该增强主人公意识,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再者,我们现在就应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年轻的这一代拿掉这块毒瘤,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参考文献:

《“三公”经费公开,意义非凡的“第一次”》

人民日报 《公开“三公消费”时间表是个良好的开端》 《三公改革应整体推动》

钟声

《2012公务员申论热点——三公经费》 《让权力站在阳光下》

刘洪波 《也谈“三公消费”》

谢晖

《中央公开“三公”经费意义何在》

法制日报 《加快“三公”消费公开步伐》

长江日报 《“三公”之害猛于虎》

康尔德

第15篇:财政学论文2

财政学论文

摘要

2009 年9 月,国务院下发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原则,开始在全国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按照国务院的部署,2020 年之前要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那么我国的新农保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又有什么对策,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财政学论文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关概念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定义

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

2、新农保的特点

(1)基金筹集,个人缴费分12 档,地方补贴每年至少30元。在个人缴费方面,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 1200 元12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2)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支付终身, 计发标准与城镇职工相同。根据指导意见,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3)养老金领取,实施时已满60 岁不用缴费可领基础养老金。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3、新农保与旧农保的区别

(1)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旧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

(2)旧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就是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60 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当然,新农保政策是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开,并不是从第二天开始就可以领取保险金。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覆盖比率不高,养老金待遇低。当前中国新农保的覆盖面还不高,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另外,养老金待遇实在太低,很难真正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 2

财政学论文

平。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报告,2011年中国农村月均养老金仅74元,约为城市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的5%。

2.新农保缴费存在捆绑式不合理现象。当前,在中国新农保缴费过程中,很多地方存在捆绑式的缴费规定,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如果不参加新农保,家中就不能参加或享有其他保障待遇,如合作医疗待遇、社会救助甚至各项农业补贴等。另一种是如果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成员不参加新农保,那么此家庭中老人在达到规定年龄时仍不能领取养老金。

3.基金筹集渠道窄,集体补助难以实现。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4.统筹层次低,基金保值增值方式单一。当前中国新农保基金在统筹层次上,主要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由于县(市、区)一级缺乏专业化的基金投资运营机构和管理人才,加上基金规模小,其运营渠道主要是存入县(市、区)级财政专户并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息,基本没有其他投资方式,导致基金收益率非常低,在通胀率较高的年份,其收益率甚至为负。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建议

1、完善新农保基金的筹资渠道,逐步提高养老保障待遇。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对新农保制度的支持机制。中央和省级政府应从每年的财政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和土地出让收入等财政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充实到新农保基金中,用于基础养老金和地方补贴的提高。另外,市、县一级政府也应每年从土地出让和拍卖收入等提取一部分,用于补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专项基金,从而减轻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负担。

2、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与运营方式,提高投资收益率。首先,在基金统筹层次上,新农保基金要在现行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尽快过渡到省级管理。其次,在基金的投资管理上,采用委托投资管理的模式,以省级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受托人对账户进行管理,对于具体的投资运营业务,省级社会保障机构可委托给专业性的商业投资机构,以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最后,应 3

财政学论文

加强农保基金运作的管理的监督,要构建一定的外部监督机制,以确保基金安全,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程度。

3、健全法制,完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衔接。新农保要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有序衔接,须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具体可行的操作细则作保障。要协调新农保与农村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要保证新农保、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被征地农民工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间可以互相协调,防止相互抵触,影响制度原本效能的发挥。

财政学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2 [2] 李晓云,范冰洁.山东淄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

第16篇:财政学课程论文要求

1.平时成绩占70%

包括课堂表现、课堂抽查、出勤情况、作业(注:缺勤4次课,取消考试资格)

2.期末论文占30%

期末论文要求

请围绕以下话题写一篇课程论文。

你可以选择A话题,或者根据你的学号选择B话题,具体如下:

A:财政支农

B: 用你学号的最后一位除以4(整除)。如果余数为1,则选择下面的第1个话题;如果余数为2,则选择下面的第2个话题;如果余数为3,则选择下面的第3个话题;如果可以整除(当然包括0),则选择下面的第4个话题。

1.开征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欧债危机与地方政府债务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梯度转移

4.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与产权制度安排

要求

1、题目自拟;

2、字数不低于5000字;

3、标题:四号黑体加粗;

4、正文部分以小四号宋体字;

5、图的名称五号宋体字,居于图的正下方居中;

6、表的名称五号宋体字,居于图的正上方居中;

7、有统一的课程论文封面,包括论文题目、姓名、学号等;

8、参考别人文章或成果,请在结尾部分以参考文献方式注明,格式见附1;

9、不得抄袭(一经发现,作0分处理),原文引用请加脚注(小五号宋体字);

10、提交时间:第18周上课时间。

附1:

[1]谢东鹰、柳捷,2005.11: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信贷筹资存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社会科学家》,第6期

[2]傅磊、傅晋豫,我国中小企业筹资方式的探讨,《2004年会计学论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17篇:财政学论文题目2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上午 11:32

财政学论文题目:

1.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宏观调控作用

2.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的意义和影响浅析

3.关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

4.关于我国积极性财政政策思考

5.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

6.浅议新形势下中国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7.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选择

8.当前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和对策探讨

9.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及其防范

10.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政策建议

11.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12.试论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4.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选择

1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对策研究

16.我国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对策探讨

18.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对策研究

19.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制度选择

20.浅析财政支农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21.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研究

22.加强地方财政支出管理的对策研究

23.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的对策研究

24.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5.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6.浅谈我国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7.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困境问题研究

28.浅谈如何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29.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及对策初探

30.我国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31.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32.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初探

33.地方财政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探析

34.浅谈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

35.关于政府采购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36.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37.浅谈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38.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有效措施探讨

39.浅谈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管理

40.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

41.浅议我国分税制下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42.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及其防范

43.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投融资机制研究

44.现行财政体制对乡镇政府行为的影响分析

45.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46.关于“绿色”税收问题的探讨

4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利弊分析及影响

48.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选择

49.关于开征燃油税的思考

50.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取向

51.县乡财政困难成因及其治理途径分析

52.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

5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浅论

55.关于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源建设问题的思考

56.关于基层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考

57.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思考

来源

2财政学专业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财政学专业专业毕业论文代写

作者:-

财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专科) 序号 内 容 1 标题:对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探讨

目的:分析和论证我国税收制度的利弊。

内容:

1、对现行税制的分析;

2、改进与完善。

参考资料:《国家税收学》湖南大学出版社、《税务研究》近年各期、《中国税务》近年各期。 2 标题:分税制的建立与地方财源建设

目的:探讨两者的辩证关系。

内容:

1、两者的重要意义;

2、协调与完善。

参考资料:《财政研究》近年各期、《税务研究》近年各期、《中国财经网》及相关网站。 3 标题:地方税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我国地方税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内容:

1、存在的问题;

2、改革与完善。

参考资料:《税务研究》近年各期、《中国税务信息网》等相关网站。 4 标题:税收征管改革的探析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税收征管目标模式。

内容:

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改进措施。

参考资料:《税收管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税务研究》近年各期、相关网站。 5 标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宏观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

内容:

1、调控的必要性;

2、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

参考资料:《税务研究》近年各期、《中国税务信息网》等税务网站。 6 标题: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的意义和影响

目的:分析论证两税合并的意义及影响

内容:

1、两税分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2、合并的必然性;

3、合并对税制的影响。

参考资料:《国家税收学》罗宏斌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中国税务信息网》及相关税务网站。 7 标题:执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问题及对策

目的: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内容:

1、改革的必要性;

2、改入与完善。

参考资料:《国家税收学》湖南大学出版社;《中国税务信息网》等相关网站。 8 标题:避税与反避税思考

目的:掌握避税的特点、危害与对策

内容:

1、避税的成因与特点;

2、反避税对策。

参考资料:《税务研究》近年各期、《中国税务信息网》、《国际税收学》湖南大学出版社。 9 标题:全面执行增值税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怎样完善增值税制度。

内容:

1、存在的问题;2改入与完善。

参考资料:《税务研究》近年各期、《国家税收学》、《中国税务信息网》。 10 标题:关于增值税若干问题思考

目的:探讨增值税若干理论问题。

内容:

1、制度的优越性;

2、改革的完善。

参考资料:《税务研究》近年各期、《中国税务信息网》。 11 标题: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思考

目的:探讨如何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

内容:

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改入与完善。

参考资料:《税务研究》近年各期、《中国税务信息网》。 12 标题: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

目的:分析、论证两者的关系

内容:

1、公共财政理论;

2、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

参考资料:《财政研究》近三年各期、《财政学》陈共著、《中国财经网》。 13 标题: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目的:分析、论证两者的关系。

内容:

1、公共财政原理;

2、两者的辩证关系。

参考资料:《财政学》

1、陈喜著,

2、邓子基著;《财政研究》近三年各期。 14 标题:积极性财政政策思考

目的:分析、论证我国实施的积极性财政政策、若干理论问题。

内容:

1、理论的提出;

2、政策的应用;

3、改进与实施。

参考资料:《财政理论前沿》刘溶沧、赵志松;《财政研究》近年各期。

15 标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路与措施研究

目的:通过对我国国有资产流失原因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治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总体思路。

内容:

1、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2、防止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总体思路。

参考资料:《国有资本营运与管理》郭平、《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吴敬琏、张军扩、刘世锦。 16 标题:国有资本营运研究

目的:将国有资本营运理论与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相结合,通过重新确定国有经济主体范围,对不同类型国有资本管理模式的探讨,以达到重新认识国有资本的功能与发展方向。

创新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结束国有资本效率、效益低迷的目的。

内容:

1、国有资本营运概述;

2、当前国有资本营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当前国有资本营运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率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参考资料:《国有资本营运与管理》郭平著、《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张维迎著。 17 标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目的:当前搞好我国国有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一方面在于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在于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

一、管资产和管人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如何从这两方面共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内容:

1、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及关键问题;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及基本框架;

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解决的问题及改革实施的对策;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国有资本营运与管理》郭平著、《国企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现实问题》魏杰著

第18篇:财政学结课论文

财政学结课论文

——对地方财政的认识

姓名:学号:专业: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各个方面的改革已经进一步展开,对中国政治经济格局影响至深的分税制,正处于这一制度建立二十年以来最为关键的十字路口。

分税制究竟是分钱还是分权?分到哪一级?财权是收还是放?事权又该如何重新划分?在更为复杂的背景下,新的改革已箭在弦上,但何去何从仍深陷争议。而新一届政府正在力推的“营改增(指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被普遍认为将倒逼分税制改革。在这之前,我国的税制是怎样发展的。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字:改革开放、财政、税制、分税制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认为,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那么在这次会议之前,我国地方财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要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地方财政的解读,首先要分析一下我国地方财政的发展阶段:我国的财政,从形态上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一直到建国,到抗美援朝,我们是供给型财政,在分配中筹集、运用资源支持前线武装斗争和保卫新政权;等到我们进入“一五”为代表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财政形态就要转变为生产建设型,以寻求尽快建立我们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改造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在往后几十年的传统体制时期,生产建设财政经过一系列探索,并没有形成一个令人满意、和现代化追求匹配的财政形态,等到经过十年浩劫这个痛苦过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后,财政形态的转变,又经过了一系列探索,最后一直走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1994年实行分税制配套改革、1998年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这时,和市场经济匹配的财政分配体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转轨而实现转型的导向和纲领,才被明确地提出来,就是建设公共财政。这样,十多年走过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处处看到,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当然,我们已看到了一系列进展。我下面主要谈一谈中国在1994年财税配套改革之后,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所说的财政体制,是相对稳定地处理政府和企业与纳税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基本关系的一系列规范,它体现在有关的一系列典章制度与文件规定上面。我们依法治国,这些以后应该进一步体现在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里面。这种财政体制在我国传统经济体制

下,最典型的相对稳定的形式,叫总额分成一年一定:中央和地方每年要在一次财政会议上,通过形式上的讨价还价,确定每一个省级行政区这一年的收入按什么比例在中央和地方切分。到了改革开放后,我们的财政改革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伴随着微观层面农村改革的突破和深圳这样的区域上一些“撞击反射”式实验,在宏观层面实施体制变革时,在国民经济整个再生产不能停车检修、只能渐进往前推进改革的情况下,首先在财政分配上面实施分权、松动之后,给后续的计划、物资、劳动、投资、金融等等改革,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条件。我现在讲的我们国家地方财政的定位,就是要在分税制体制基础上,形成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地方从省到下面各个层级,是分税制框架内的不同层级。

到1988年后,形成了大致六种不同的地方包干形式。无论集权还是分权,如果都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财政收入,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企业,那么就必然造成企业在分权情况下也无法进入公平竞争状态这样的局面。同时,1994年分税制改革又使过去中央和地方之间一直走不出来的紊乱关系走出了一条新路。在包干的情况下,说起来是一个体制“一定五年不变”,但实际上频繁变动。而小平同志南巡后,就推出了分税制的配套改革,把政府和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的处理,提升到一个可以与市场经济长远发展相匹配的新境界。那么,我们现在要说到的是,1994年的改革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这种情况下要找到出路,我们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想法,就是要通过扁平化的改革,使原来省以下分税制无法贯彻的难题得到合理解决。扁平化的具体做法我们已经看到最近几年“乡财县管”的改革——这是初期一个有代表性的说法,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乡财县管”,以后如湖北,又明确推进到乡镇综合改革,另外那些特别欠发达的地方.就是实行乡镇财政由县级统管,特别发达的地方另当别论。另外一个重要改革,就是省直管县,已经明确写入中央文件和国家发展规划,财政部工作上有一个时间表,在2012年之前,除了民族地区,这项改革在全国实现全覆盖。

我认为最为概括的关于中国地方财政的合理分税分级体制的要求,就是省和市县两个层级加上中央三个层级,都应该按照如下原则:使每一级政权都有合理的事权——事权是指政府应该做什么,在财政上是指它的支出责任;后面跟着要有和事权合理呼应的财权,财权配置最关键的是如何配置税基,二十个左右的税种,哪些给中央,哪些给省,哪些给市县——如果有一个合理的税基配置,再往后我们就可在三个层级上使每一级政府都构建形成现代意义的预算,这个预算应该是公开透明完整的,尽可能多地充分反映公众意愿,在合理的研究协商过程中,形成预算编制文本,再经过各级人大审批之后,形成有法律效力的执行文件,并应得到严格执行。

这样的一种我们所说的分税分级财政在中国深化改革中去贯彻落实的前景,可以说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它可以在1994年改革的基本制度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去追求合理地处理政府和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使我们的各种生产要素进入更合理地发挥活力的这样一个配置过程。当然,在前面说的这些原则之上,还要加强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原来五个层级转移支付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有那么多的中间环节,这里面信息的不对称会逐级放大。只有中央和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所支持的最主要的就是欠发达地区和基层,而且这个转移支付的预算安排,是要有一套透明的、大家都知道的计算公式。这种公式是放在桌面上、各有关方面可以一起讨论加以优化的,大家讨论的是相关公式,它里边选取的不同因素,这些因素怎么样合理地形成系数,形成必要的一些参数,等等。也就没有必要以拉关系、跑部钱进的方式去追求给自己吃偏饭了。这样,不规范的潜规则决定的分配形式就可以得到越来越有效的抑制。这样的一种中国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框架和中国地方财政演变的一个基本的、和市场经济相呼应的路径,是有必要首先勾画清楚的。

这些年来,分税制引起的一大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坚持分税制的基本原则——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最近参加了两个涉及财税体制改革的学术研讨会,会后他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篇题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必须坚守分税制”的文章,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改革的方向究竟是继续坚持“分税制”,还是重新回到“分钱制”?在高培勇看来,当年“分税制”所改革的,正是以统收统支、财政大包干为代表的“分钱制”,但后来改革却经历了两次倒退——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将“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改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2011年预算法修订时用“支出责任”替代“事权”。

“我认为省以下实行完全的分税制是不可能的,越往下按照税种划分收入的比重会越少。到县乡一级,基本无税可分,本身那一层就没收入,怎么分?”许善达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分税制的主要矛盾还在中央和省之间,中央和省分不好,省以下再怎么分,都不可能分好。”很多人也认为“省以下政府间如何去划分财力,是分税制还是其他办法,这是一个途径选择的问题,要根据各省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即使在美国,分税制也只是在联邦和州政府之间施行。 “财力和事权分别处于„钱‟和„权‟两个不同层面,现实中的操作便如同分居在不同楼层的两个人,很难匹配。后来又把„事权‟降格为„支出责任‟,由两„权‟层面的匹配退居为两„钱‟层面上的匹配。”他写道,“现行的财税体制同本来意义上的分税制财税体制的距离不是拉近了,而是更远了。”地方财政可以独立组织管理的收入规模及比例急剧减少,地方财政支出越来越依赖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倘若此种安排长期化、体制化,各级地方财政将由于失掉相对独立的收支管理权和收支平衡权,而在事实上彻底沦落为“打酱油财政”。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和能力并不均衡,有的地方你给它财权照样无法与事权匹配,只强调两权匹配的结果,要么是掠夺式开发,要么缩减应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刘尚希举例说,比如青海三江源这样禁止开发的地方,即便拥有财权,由于缺乏税源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财力。

中国模式的现代化赶超和增进人民福祉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应该肯定在地方政府层面有这样一批人士,他们坚持务实的、敢为天下先的开拓,我们各个方面在看到地方政府、当然也包括中央政府,存在种种问题的同时,我们似乎应该有一种更中肯的态度,来肯定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些值得肯定的,应该进一步放大其正面效应的行为。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 对于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共财政,如果说在1994年的框架之下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发挥它应该的、或者说可能有的历史贡献这个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结合现实重大问题做理性、客观的分析,尽可能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具有操作性的改革和制度建设方案的推行上来。

第19篇: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

摘要:

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不断完善,这也从我国经济总水平不断上涨的现象看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从1949年建国初期到现在,政府也在逐步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到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从当初的解决基础设施及温饱问题到现在的民生财政。本文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且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民生财政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以飞快的速度增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第八第九的位置上升到了第三的位置,2010年更是超越日本位于世界第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当然,财政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

民生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浓墨重彩的华章,是代表委员的“永恒话题”。翻检历史,也许从没有哪个年代像今天这么强调民生。民生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它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在此语境中,今年民生支出将占中央财政2/3,无疑振奋人心,具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作用。

一、我国财政改革历史

1978-1994年通过“放权让利”激发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几乎窒息的国民经济的活力。在改革初期,政府能够且真正放出的“权”,主要是财政上的管理权;政府能够且真正让出的“利”,主要是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额。这一改革思路与财税体制自身的改革任务——由下放财权和财力入手,打破或改变“财权集中过度、分配统收统支,税种过于单一”的传统体制格局——相对接。

1994-1998年财政体制改革踏上了制度创新之路——税制改革。1994年实行分税制的政策,是我国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在此之前所推出的财税体制改革举措,多是围绕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展开的。而且也是在整体改革目标定位尚待明晰的背景下而谋划的。这次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以往“放权让利”思路的束缚,走上了转换机制、制度创新之路。从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入手,在改革内容与范围的取舍上,既包含有利益格局的适当调整,更注重新型财税体制的建立,着重财税运行机制的转换。

1998-2003年,公共财政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行。多年的改革变迁人们发现,能够统领所有财政改革线索、覆盖所有财税改革事项的概念,只有公共财政。于是,以1998年12月15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为契机,决策层做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决定: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从那时起,作为整个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目标的明确定位,带有整体改革布局性质的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正式进入财税体制改革的轨道。

2003年至今,我国财政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并且将逐步向民生财政转型。

从改革初期的让利放权,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再到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提出,以及当前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外部冲击而出台的以民生为核心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我国财政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基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进行的适时调整,有别于西方国家简单的反周期调节。“民生财政”正是基于此种逻辑和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应运而生的。

二、我国当前财政体制与民生财政 1.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简单来说就是加大以民生为本的财政支出。概括来讲,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高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称为“民生财政”。 2.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并不否定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公共财政的一种完善。其实市场经济所匹配的是公共财政,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公共财政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去为民生着想,那么我想在这样的财政体制下我们的经济会发展的更好的。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又是市场经济,那么我们必然要将我们的公共财政制度推向民生财政,这才是我们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财政体制也逐步实现了由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在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在强调市场经济的同时更应凸显其社会主义属性,这就要求财政职能的重心逐步由公共化向民生化转移。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适合现代经济要求的体制基础与管理模式也是承载民生财政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确立公共财政制度,才有可能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民生财政。 3.财政制度转型的必然性

著名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我想应该能够解释我国财政体制转型的必然性。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认为托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是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这样一来,改革初期实质上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所以政府支出处于长期投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而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就该解决人们的人权问题和民生问题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基层是生存问题,然后是安全再往上面才是追求精神生活上的完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大部分人们的生存为题解决了,人们的观念就会慢慢从最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所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最终导向还是民生问题。 4.民生财政是财政本质的回归

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将达100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支出首次超过10万亿元规模。在“支出压力很大”的形势下,保民生、减差距、压经费成为今年财政支出的重要落点。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

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迈上“8万亿元”台阶(83080.32亿元),今年,财政支出将进入“10万亿元”时代。我们看到,民生投入基本集中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三农、环境保护等方面。可以预期的是,一旦这些真金白银落到了实处,并发挥了效用,老百姓所期盼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失有所助……”将不再是飘渺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深有所感的美好现实。

公共财政本来就应该是民生财政,财政支出向民生不断倾斜,说明我国公共财政正在回归其本质。明确规定民生支出占中央财政三分之二,让这种回归有了更具体和明确的目标。

三、目前我国出现的问题及财政改革

从我国近年来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来讲,我认为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飞跃,但是我们居然出现了这样的食品安全危机。近些年我国市场上食品安全乱象,“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绝育黄瓜,爆炸西瓜更是让人毛骨悚然。我们现在想的问题不是如何去更好的发展经济,而是我们还能吃什么。食品问题暴露了我国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监管机制的松懈。既然我们的改革方向已经开始转向民生,那么人们就不应该再担心这些在人生存之本的食品上的一些问题了,而我们还在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头疼。我想我国目前最要紧的是应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来整治这次食品危机。我们只有把这最基础的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去发展经济,才有可能实现民生财政。

第20篇:财政学课程论文选题

2009级《财政学》课程论文选题

1.浅论我国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体系的构建 要点:第一,财政与公共财政的界定

第二,结合我国财政概念的演绎历程:生产性财政、建设性财政、经营性财政、吃饭财政,来阐述目前我国构建的公共财政体系。

2.公共产品提供途径的新探索:基于私人提供视角 3.中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4.我国财政xxx性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注意:第四章中的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某一种(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强调如何优化规模与结构。

5.再论我国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制度的改革

6.“三农”建设中金融支持体系: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7.从美国农业绿色补贴计划论中国财政补贴制度 8.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

9.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有效控制的途径

注意:第一,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一定要有统计数据

第二,统计数据的截止日期2010年

财政学论文范文
《财政学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