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救救孩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1 18:05:3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

——读《狂人日记》有感

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奇葩,更是思想觉醒的先驱者。他的笔是一盏灯,照亮了社会黑暗的环境;他的笔是一副药,治愈了国民麻木的内心。他是狂人,有过彷徨,有过呐喊,他用自己一颗炽热的心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他用自己一支锋利的笔刺穿了礼教的束缚,他用自己一生全部的心血拯救了中国,拯救了国人,也拯救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作为中国文学界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论在笔法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堪称经典之作,作者以故地故人在狂病发作期间的独特视角,并以一篇篇日记的形式展开全文,可谓匠心独运,与此同时,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高度更是经历了时间的积淀仍旧就回味悠长。鲁迅先生在此篇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在看似荒诞的狂人眼中的情景中蕴含着深刻丰富的批判与希冀,令读者在富有性味的阅读后留下无尽的思考与遐想空间。

作者开篇小序,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交代背景,而后把读者带入狂人的精神世界,从而产生了现实与虚幻的强烈反差与对比,这也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一处精妙之笔。在我的眼中,作者笔下想要的现实与虚幻恰好相反,狂人眼中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是鲁迅想要揭示的麻木残忍黑暗的现实世界,他笔下的狂人才是真正清醒的人,就像鲁迅本人一样,想要在这充满了压迫的社会中发出自己的一声呐喊,来唤醒“吃人”的社会,来拯救麻木的国人。

作者在第一部分就揭示了狂人的 “病情”,鲁迅写道狂人认为自己“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笔法鞭辟入里,表面上写了狂人的病态思想,然而正是说出了在封建礼教大环境下思想的解放与清醒,同时表现了麻木无知的社会背景,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狂人的生动形象才得以如此完美的塑造。

紧接着作者细致入微的描绘了村人看到他的“怪异”的举止神态,将狂人的内心描写绘声绘色,把读者完全带入了狂人的精神世界。在狂人的眼中,村中的男女老幼都是凶神恶煞的样子,似乎对这位与现实不相适应的狂人充满了敌意甚至是仇恨,一副要“吃人”模样。作者借一个狂人的视角描绘了封建社会对一个反对礼教的人的敌视与排挤,从各个角度充分描绘了国人的麻木与无知。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作者在这里点明了文章中心,在那些封建礼数流传千年、传统礼教深入了人心的年代,他让每一身处其中的人对此盲目的接受,然后习惯,逐渐麻木。偶尔或许会有猛然惊醒的人,他们开始质疑以致反对礼教,于是,变成了与现实社会的“狂人”,被社会与现实无情的吞噬了。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狂人发出了自己的呐喊。“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狂人对封建礼教的质疑;“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这是狂人对麻木国人的呐喊。然而,他没有获得支持,没有赢得尊重,他得到的只是“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的冷言冷语,只是狰狞冷笑与气愤。这一段是行文的高潮,写尽了鲁迅先生对国人的警告和劝诫,然而得到的却只能是不解和无奈。

文章结尾,狂人与鲁迅契合一处,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表达出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对下一代的担忧,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使感情凝练,将文章升华,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在那个仍然被封建社会的保守与礼教统治着国民思想的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中,鲁迅希望能够用自己清醒的思想、锋利的笔锋和真诚的呐喊唤醒国民麻木的思想,让科学与民主的光辉能够照耀在中华大地上。于是,他成了狂人,他用自己眼中的世界去照亮更多还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前行的人们,去感化已经被礼教的毒酒麻醉的人们,去叫醒还在传统制度的梦境中徘徊的人。他不怕封建社会的压迫,不顾保守势力的非议,不管国民异样的目光,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与心血发出了自己振聋发聩的呐喊。

然而,就在科学飞速发展、民主自由的思想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是否还会对某些眼中的“狂人”投去异样的眼光或者是鄙夷的冷笑呢?我们又是否已经习惯了如今的社会环境,成了那群在梦境中的思想麻木的人呢?当你以一位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狂人的视角留心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的时候,你会赫然发现某些礼教的思想仍旧残留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你会发现人们仍旧生活在麻木的精神世界中。当你意识到夜夜灯下苦读的学子们只为了一张简单的文凭,当你意识到披星戴月工作的成人们只为了支撑起庞大的家族,当你意识到平时省吃俭用的老

人们只为了为子女们积攒下一点财富,你是否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仍旧需要一个鲁迅一样的狂人?还需要一生振聋发聩的呐喊?

那么,救救孩子„„

推荐第2篇: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

——88年来的呐喊

华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佛山办学点2006级汉语言本科班

胡莉莉

88年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这喊声惊醒了多少人,救了多少孩子,我不得而知。但从我近2年养育儿子的经历来看,虽然中国现在已经没有易子而食的现象,但“歪歪斜斜的每页上写着的仁义道德”仍然在吞噬孩子,“吃人”虽不见有,但吃掉了健全人格的孩子、吃掉了自我意志的成人,比比皆是。今天再次阅读《狂人日记》,心中的愤怒填膺,何以我生长在这样变态虚伪的国度?何以我天真的孩子也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遭受荼毒?从88年前到现在,并没有多大本质的变化。截取了一些片断加以说明。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从小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而不是活出真正的自我。做任何事情时候先想到是:别人会怎么说?别人会怎么看?为了迎合他人,不惜改变自己的初衷,不惜改变自己的意愿。这是中国很大一部分人的写照。这些人尤其害怕别人交头接耳的议论,往往有了机会也喜欢交头接耳的议论他人。为什么会如此,请看下面的场景:

一个1岁半的孩子甲想去摸摸商场摆出的广告牌,旁边的看护者十有八九会制止,嘴里还说着:“不许摸,别人会说的!”或者说:“不要动,保安会骂你的!”

一个2岁的孩子乙想玩水,旁边的看护者十有八九会制止,嘴里还说着:“不许玩,你再这样,我不喜欢你了!”或者说:“不要动,你看妈妈过来了,她会说你的!”

1、2岁的孩子到处乱摸,是孩子正在学习,他们用手去体验,用身体去感觉。而喜欢玩水简直就是孩子的天性。看护者去干涉本来已经不对,更何况又不正当去引导,当碰上真的不能动的物品时,其实好好跟孩子说明道理即可:“这个是什么什么原因不可以动。”却非要搬出个别人,保安,警察之类的,吓唬孩子。一次两次不要紧,三次四次也没关系,可是长年累月的这样教育,孩子不就成了看别人眼色过活的奴隶?没有是非,没有正误,有的只是看别人脸色行事。难怪以前一则报道说有些中国人出国了,没有熟悉的环境了,最容易干些偷鸡摸狗、放荡不羁的事情,因为是非的观念不是牢植于心中,而是种植在旁边人的脸色上。一旦到了谁都不认识的他的地方,谁都不管他的地方,还不就干开了?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在中国,仁义道德大概是和面子相关的吧。何止是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简直就是到处是仁义道德。假仁假意,不是从孩子的真正需要出发,而完全是为了照顾大人的面子。孩子丙带了一个新玩具出去玩儿,被另一个孩子看中了,上来就拿,两个人处于争夺中。孩子丙的看护人不顾孩子的奋力保护,“啪”地抢了过去,塞给另一个孩子,还对另一个孩子的看护者说:“没关系,让他玩玩。”回过头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你是哥哥,让给弟弟玩儿一下吧。”要是孩子丙也看中了人家的东西去拿,他的看护人又会出面了:“快把东西还给别人,你是哥哥怎么还抢别人的东西?”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头脑会清醒吗?他的脑子全乱了。看护人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吗?不,纯属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显得自己多大方,显摆自己的孩子多乖多听话多有家教!要是胆敢有家长维护自己孩子正当的物权,保护孩子的物权不受侵犯,从被抢的孩子那里讨要自己的玩具,简直会被他人的口水吞掉,这家的孩子也会被人说成:霸道,小气,不愿意分享,把家虎……殊不知,物权的建立是一个孩子正常的过程,是一个孩子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正常产物,孩子必须经过了对自己物权的确认,对自己物品充分的拥有、使用,对自己的物权有了充足的信心,才能达到分享,才能真正的大方。因为知道这个玩具、这个东西绝对属于自己,才有安全感借出,才会建立正确的疆界,不因为拒绝别人而害怕,也能坦然接受别人的拒绝。而现在是怎么的情形呢?一场混乱,一场灾难!难怪很多次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成人排队等公交车,明明是一辆空车,个个绝对会有位置坐,甚至可以一个人坐几个位置。但车一停下,车门一开,立马队伍不见,人人都奋力拼挤把车门塞得水泄不通,最后个个都挤出了一身汗,坐到了宽松的车上。以前我很不解,很不明白,现在才算搞懂了,幼年时候的安全感不足呀,碰到什么好事,先抢了再说,也不管什么规则,什么秩序,秩序规则都是一纸空文!仁义道德,仁义道德,都是吃人!吃掉了孩子的秩序感,吃掉了孩子内在的规则,吃掉了孩子的安全感,吃掉了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仅仅是为了维护成人的面子!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不错,不错,正是这样的老谱!预备下一个什么名目罩上来,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还会有人见情!千百年来,不是都如此吗?从书中,生活中,电视中,网络中,我已经见过无数这样的老谱,但我亲眼见到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丁就被罩上这样的名目的时候,我真的出离了愤怒!据孩子丁的奶奶描述:孩子在家顽皮,他的爸爸先是手揍他,不管用;就用筷子敲他,还是不管用;于是为了管好孩子,他爸爸用脚去踩这个孩子!在家的情形我没有亲眼见到,但根据他奶奶的做为,应该属实。我亲眼看到因为孩子丁跑来跑去,老太太只顾自己聊天,结果孩子差点给车撞到,老太太大惊之下噼里啪啦一通打,拿孩子解气,还说着:“你这孩子就是调皮,怎么说都没用!”我的天,不到两岁的孩子,当然需要看护人的紧密守护,他能知道什么安危?大人自己的疏忽,还要怨小孩?我亲眼看到,因为这个孩子丁争夺别人的玩具,被老太太无情家法,还说着:“小小年纪就会抢了,长大了怎么办?”孩子丁会打人了——这毫不奇怪,这种家庭染出来的孩子必然攻击性很强,老太太越加厉害地打,边打还边让我们看:“你们看,你们看,这样打他都没用!”我已经无数次地规劝过孩子丁的奶奶:这么大的孩子,很多情况是正常的,不能打。打是没用的,应该采取其他的教育方法。可老太太置若罔闻,照打不误,还经常边打边说:“我不教育不行呀,我就怕他将来长大了干坏事!” 不到两岁的孩子,眼睛里已经有怨恨! 照这样打下去,我看这孩子不学坏都难!这是教育吗?这不就是老谱吗?棒打孩子,给旁人看。撇清责任:“我可没有护犊子,我已经教育孩子啦,打都打了,他再不学好,是他自己的事情。” 还真有这样见情的人,陪老太太一起感叹这个孩子丁多么难带,同情老太太的遭遇。

——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可88年过去了,世道变化不大呀。隐形吃人的人一批又一批!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被人吃的我依然是吃人的人的弟弟! 五

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 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八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代代相传,已经变有形于无形了。被中国保姆带着的外国孩子一样把尿,一样被骗。人生最初最重要的几年,已经刻上了深深的印记,有些都已经成为了集体无意识的状态,难怪连小小的孩子都恶狠狠的看人。从来如此,便对么?当家长的不学习正确的先进的育儿知识就上岗,一句“从来如此”就可以将孩子的痛苦、痛哭视而不见……我们这个民族,真的需要好好想想,快快地改正。

十二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中国人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在养宠物。归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1. 2. 3. 4. 不信任孩子,欺骗孩子,恐吓孩子。

控制孩子,干扰孩子自我发展,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影子。 怕脏,怕麻烦,不了解孩子的成长机制。 疆界不清,把自己的需要强压成孩子的需要。

最终吃掉了孩子的自我意志,吃掉了孩子的健全人格,吃掉了健康正常的孩子! 儿童是成人之父, 儿童是人类之父, 儿童是文明之父①!

给予了孩子美好,孩子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但看看我们的孩子甲、孩子乙、孩子丙、孩子丁,如果我们身边充斥着这样的孩子,我们的未来还会有希望吗?

救救孩子!救救成人!救救文明!救救人类! 但愿不再只是呐喊。

备注:

① 摘自孙瑞雪《爱和自由》 第三版 参考书目:

小巫《让孩子做主》 第一版 中国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 小巫《和孩子划清界限》第一版 中国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 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第二版 中国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孙瑞雪《爱和自由》第三版

中国 新蕾出版社 2004年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第一版

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推荐第3篇:《救救孩子》演讲稿

《救救孩子》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走进我的博客,会看到如下的文字,我给它取个名字叫“救救孩子”,今天我就以此为题进行我的演讲,这样说,绝没有哗众取宠之意,目的是想引起大家的深思,以化解我心中的困惑!

近些年来,我的困惑越来越大,那就是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正在为自己的孩子包做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仿佛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最优秀,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幸福。其结果却事与愿违,致使许多家长经常抱怨。亲爱的家长们,你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真正关爱孩子,是等级观念的思想在作怪,是在自毁其根。下面仅就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真实故事谈一下我的看法:

案例一:上学放学的路上,我时常看到家长们在高高兴兴地为孩子背书包,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那些路程并不远而开着车来的就更是与日俱增了。这种做法基本上剥夺了孩子仅剩的一点锻炼机会,致使孩子们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上课时,很多学生打不起精神,一身倦怠地匍匐在桌子上,还时常发出长吁短叹。体育课上,教师想提升一下学生的体能,让学生绕着操场慢跑,结果不到二百米,有些学生就已气不成声,哀求着老师停止。劳动时,工具还没有动几下,两腿早已酸软如泥,像皮影人一样抽抽搭搭了。看到这些,我不禁暗想,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能建设国家、保卫祖国。其根源在哪里——

那就是我们剥夺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锻炼机会。谚语说: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就是说,千里马,得有它驰骋的草原,万年松得有它成长的土壤和空间,失去了这些,我们还在谈成长、成材、成功,那是惘然!所以,我建议我的家长和同行:要创造条件,多提供一些锻炼的时间,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那样他们才会体格强健,思想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

案例二:孩子在一片赞美声中成长,没有一点逆境教育。孩子能哭,说有利宝贝加大肺活量;孩子能恶作剧,说宝贝智商高;孩子骂人,说宝贝学乖了;孩子打架,说宝贝有个性;孩子早恋,说宝贝已经成人了……对待孩子的诸多毛病,家长们只是一笑了之!老师们想管一管,还时常会造成一些不愉快。

亲爱的同行们!赞美是对的,赏识也是应该的,但人世间的事情不是绝对的。赞美,应该有值得赞美的理由;赏识,也应该有值得赏识的条件。没有赞美的理由,也没有被赏识的条件,就去赞美,就去赏识,那不仅不对,而且害处极大!俗话说:“过犹不及。”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多磨难。”是说逆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逆境,能够“增益其所不能”。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他适度的体罚,无意之中就会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宽容之心。“人在少年苦,十人九轰烈。”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温室里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浪打的。过度的保护,会使孩子丧失生活的主动性,丢失了人生道路上的真正情趣。

案例三:现在的孩子,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最优厚的待遇。可以说是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具体表现:就是家长给孩子钱,是要多少给多少;要时髦的品牌的,什么奇特给买什么,只要孩子喜欢、高兴就可以!中国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过去,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是穷家富养,没有担当。在学校里盛行比吃、比穿,比谁阔气。一身的珠光宝气,满身的垃圾食品味道……

对此,我们且不谈奢侈与浪费,只谈对孩子品格的影响。鲁迅曾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孩子学习也是这样。教育孩子,有时和养花相似:绝对不能因为你喜欢它,就过度地浇水施肥。水多了,腐烂了花的根系;肥大了,花会被烧死。喜寒的,不能温度过高;喜旱的,水分不宜过大。否则,花会枯萎掉。这是花中的因材施教。学生中比的风气会使孩子兴奋点转移,使他过度的注意别人的服饰,讲究自己的发饰,甚至刻意修版自己的一笑一颦,而忘记本业,不再努力学习。上下课吃小食品,害处也是很大的,没等下课心里就惦记着吃什么,心思早已飞出课堂。有人说,一日吃好三餐,会养成一生的好品质,这是有道理的。再者,小食品,尤其是膨化食品中含有激素,那容易刺激孩子性早熟,发育过快,骨质疏松等。现在有很多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躁动不安的状态,就是因为这个;有时,只是跌倒了,却造成了严重的骨折,这些都是钱惹的祸。作为家长和老师的应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人生,不只一种味道——甜!应该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人生只有遍尝百味,才是真正的人生,那样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人,一辈子总是吃饺子,那不是幸福,能把人吃呕吐喽!现在有很多孩子轻生,就是因为他太幸福了,没有真正体验过什么是贫穷,什么是苦难,所以他就失去了幸福感,所以它就失去了生命价值观,所以他就拿生命不当一回事了!那么何谈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生活中,诸如此类事情时有发生,它已真正危害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了,真正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了。救救孩子吧!这是时代发出的真正的呐喊:

请社会真正关注吧!

请家长真正醒悟吧!

请同行们真正行动吧……

推荐第4篇:救救孩子吧

写给让孩子上辅导班的家长朋友们

家长朋友们,看到孩子们一天天进步,那真是由衷的高兴。有的家长因为忙碌,就把孩子送到了辅导班,也有的家长因为没有耐心,烦躁,而把孩子送到了辅导班,……

我根据亲身经历,感觉上辅导班,弊大于利。在辅导班虽然能写完作业,但是有的老师趁辅导老师不注意,抄袭同学作业,有的老师因为学生作业比较多,没时间耐心等待,干脆把作业答案告诉学生,甚至有的老师把作业答案放桌面上,让学生抄袭。一次,两次,学生就学会了偷懒,时间久了,不仅学习成绩提不上来,还会养成厌学的现象。成绩一出来,家长看孩子考的成绩不理想,就大发雷霆,甚至拿着孩子的成绩找辅导部的总负责人,但是那样有用吗?钱没有可以再挣,但孩子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把孩子的一生给毁了。

再就是,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大量占用,孩子的童年将是多么的不幸呀,在托管班里,写完作业,托管老师为了维持纪律,就可能再布置一些作业。中国孩子的家庭作业本来就多,如果再加一些,那孩子的负担不就更重了吗?反之,如果孩子做完作业,无事可做,在托管班里能玩的开心吗?据我在托管班的经历,即使想让孩子玩的开心些,也没时间耐心照顾他们,因为还有的学生没写完作业,得去照管他们呀?老师可没有分身术呀!

为了生活的需要,我确实在托管班里工作过,但是我一点也不赞成孩子去托管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多付出一点爱吧。

推荐第5篇:救救孩子还是救救自己读后感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读后感

前段时间一直没有时间,这两天我利用很短的时间将王老师推荐给家长的一本《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看了一遍,作者一念行者,以心为田,以字为种,以写作为春耕夏锄,整本书借孩子与大人和家长与孩子教育的话题,运用佛学智慧,论述了孩子的问题即家长的问题,家长内心好了,不但孩子好了,外面世界的问题也好了。最后还提出:孩子是老子,孩子是佛陀,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作者的许多观点让我不得不让我相信,他所说的才是真的,扪心自问,确实如此。其中这些观点都是蕴含佛学的智慧,让人读完有开悟的感觉。例如

1.孩子的问题是你恐惧的开花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问题在孩子上身的“开花”。孩子是你的投射影幕,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那是你自己问题的内在投射。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心”一直健康,心怎么可能有问呢?

2.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那是你问题的投射

你在孩子看到的问题,那是你问题的投射……这几乎百分之百,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小孩吗?如果你眼中有有问题的小孩,那是谁的问题?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你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如果你看到你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要寻找他的问题,先反过来,在你身上寻找1

问题。如果你看到影幕上有一些瑕疵,先看到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

3.你自己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

如果你是有一个恐惧的家长,你肯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

恐惧导致掌控。如果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你自己有安全感。掌控者是头脑,通常小孩都是自由的心,他们像水一样流动,他们很难被掌控,这使越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的你,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

每个小孩都像一条活生生的龙,不是一个完全无恐惧的家长无法骑得住他自由翱翔生命的天空。当你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小孩是一个有问题的小孩,真是这样吗?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判断,他是一个很难教育的小孩,这是真的吗?问一问你自己。

4..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长

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使一个小孩长大以后能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是天性成长。如果一个小孩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他长大以后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最大化。但是如果不是那样,而是你特别有意识的去培训或训练他,成年以后,或许他在某方面的技能或能力不错,但是他的智慧心将发挥不足。

如何才能让一个小孩天性成长?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家长时。放一小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可需要多大的无惧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他的道路上会不会遇到这危险,会不会出现那问题;他会

担心,这样的任着小马,它以后怎样,它长大会如何,等等问题。你怎么敢于撒手你的小孩?你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在一个小孩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一个家长无惧的心到底有多大。不是像老天一样大敢的人,他的小孩无法享受那纯然无边的天空大地。

5.要求、期望、负责是不是爱?

我们往往衡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我们往往看对他们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或那程度有多深。当我们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的越很——我们叫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这是错误的。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都是恐惧的替代物,它们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要求、期望和负责意味着爱,你确定那是真的?

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结果“要求”、“期望”或“负责”成为了我们与另一个个体的连接物,当我们对他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这能使我们感受与另一方连的更深、更紧,以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教育是为弥补安全感的,当一个人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全感越大。教育似乎是一种掌控,它建立在对未来和恐惧幻觉存在的基础上。教育是恐惧的面目,一个人越恐惧就越需要它,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圣人们没有教育的概念,因为他们不需要教育。老子从未提倡过教育,因为他处在了道的源头。

万物需要的不是他我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而实质,在人的智慧创造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严格的说,那不是爱,那是完全的恐惧。我对教育有什么态度?我对它的意义下

降到最低。没有人需要教育,他们需要自我教育。

6.真正的爱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全然的、百分之百的,真的吗?当一个人内心还存有恐惧时,他对另一个人的爱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不是你能把自己的命都给他叫真爱,也并不是他要什么你都能满足或给予就叫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和此无关。

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没有要求,它里面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它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它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给出能本性的能量,你不期待你,你要求你和你本来的自己有所不同,不试图改造你或修正你,真正的爱完全无条件的。无论如何他都爱你,怎样么他都爱你,他的爱甚至和你无关。这才是真正的爱。这爱像老天对万有的态度一样,它给予你但对你没要求、没期待,它对你无为。

如果把这个标准称为真爱的标准,那么来检点一下你对你小孩的爱是不是真爱?你还期待他学习好呢,你还期待他做个好小孩呢,但你知道你的期待曾经暗地里带给他多少压力吗?你期望他越好,你越形成自己的压力。这对小孩的成长有好处吗?我对我的小孩没有期待,他怎样我都爱他;我尽我所能,但不要求他。这才是真正觉悟的父母的爱呢。对孩子没有期待的教育,并不一定比对孩子有更多所谓的良好期待的教育更差,思考一下,你觉得是这样吗?在对待小孩的问题上,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爱,那是否是真的真爱?

7.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

在教育之中,要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这是在根子上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就不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一个小孩只是家庭和社会之树上的一枝花朵,它开出了家庭或社会的优点,同时它也把整个家庭或社会隐藏的毛病也给开出。如果一棵树长的花朵长了毛病,我们通常就要深入树根去治疗,而不仅仅停留在花朵本身上;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小孩要出了问题,我们该深入何处对他加以帮助呢?显然,家庭和社会是根源。当然,我们也完全深入小孩本身去改变问题,因为一个人的问题和一朵花的问题还不完全相同。这是解决一个所谓的有问题的小孩问题的两条途径,在我看来前者仍是向外,后者者向内。向内的才根本,向外的流于表层。

一念行者以“佛学的智慧”,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合乎天性的自然成长,并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首先应从家长的自我教育开始。而自我教育的关键在于省察自己内在的种种恐惧与种种问题投射在孩子身上,当家长懂得真正爱孩子的方式,孩子与家长都能从亲子关系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推荐第6篇:“救救孩子”鲁迅的希望还是绝望

“救救孩子”鲁迅的希望还是绝望

摘 要: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短短六千余字揭露了几千年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吃人”就是它的总罪状,而结束语中“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分析了“救救孩子”这一呼喊其实表现了鲁迅深深的绝望,由此反映出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

关键词:鲁迅 《狂人日记》 “救救孩子” 希望 绝望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不仅是因为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他将手中的笔化作利器,毫不犹豫地刺向封建社会的本质,以此来唤醒国人的灵魂。“以一篇短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者,是极其少见的”,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就是这种“极其少见”的作品之一。

《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掘源头,学界对于《狂人日记》的深度阐释,其实早已超越了作品自身的文本意义。作者在文中对“狂人”心理的细腻描写和对中国历史的独特发现,以及白话体的日记文本和文言的小序,都给作品的解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此,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文中“救救孩子”的意蕴。

对于文章结尾“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喊,常被人们解释为表示鲁迅还有希望,他们认为“孩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他们的心灵纯洁天真,具有极大的现实可塑性,他们应是一种现代启蒙思想的接受主体,故他们的被“救”也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被“救”。事实上,我们深入分析一下文本就会体会到,“救救孩子”这一呼喊是“狂人”在病中发出的,现既已痊愈,这句话的力量自然要减弱了,更何况“狂人”也不能确定还存在着“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这声呼喊其实更深刻地表达了鲁迅的失望甚至绝望。

最后一个章节,总共就只有两句话: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这是“狂人”在病中发现历史“吃人”的本质后,在极其痛苦中发出的微弱的呼喊。这两句话的标点是“问号”和“省略号”,很显然,“问号”代表着作者的疑问,而“省略号”则代表着一种不确定性,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把它理解为作者的一种疑问。两个疑问重复叠加,代表了一种更深的疑问,其实也是在暗示作者对于自己所提问题的一种不自信、不确定的态度。如果作者对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即“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那么“孩子”自然有其可“救”之意义,可如果“或者没有”了,那么“孩子”究竟还有什么可“救”之价值呢?我们可能还会继续追问:到底由“谁”去“救救孩子”呢?“赵贵翁”与“大哥”他们当然不行,难道“我”就行吗?

“狂人”其实是能够清醒地透视社会的“吃人”本质的,在日记文本中,他研究发现: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如果单是这样的人,是完全可以肩负起拯救“孩子”的重任的。可问题是鲁迅塑造的“狂人”并不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的斗士,而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的“病人”,即患有精神病学上的“被害妄想”。所谓“妄想”,是指患者坚持相信某种不真实的思想内容,这是一种思维障碍。这种患者,也有可能出现“幻觉”。“幻觉”与“妄想”是有区别的,它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属于知觉障碍。例如“狂人”时刻以为别人要吃他,这是“妄想”,它从历史书的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就是幻觉。由于他患有被害妄想型精神病《,狂人日记》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都经过了他的幻觉的折光,不管事物原来是如何,同吃人、迫害他有没有联系,“狂人”都把它与吃人特别是要迫害他、吃他联系起来。试问这样一个精神病患者怎么样去拯救“孩子”?在文本第四章中“,狂人”知道了“大哥”是“吃我”的真正主谋,而“我”与“大哥”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血缘关系,如果有一天他自己被人吃了,也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样,他便陷入了内心世界的巨大恐惧之中。于是,在想要说服“大哥”而终究失败后,“狂人”大彻大悟: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这是“狂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新确认。那么,我们是否真的还能依靠这样一个与其他“吃人”者并无本质区别的人来拯救“孩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通过分析《狂人日记》的整体故事结构和内涵,笔者认为结束语中的“救救孩子”,其实包含着“孩子不可救”的深层意蕴,也透露出作者无限的绝望。首先,作者在文本第二章节中写道:“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这说明“狂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小孩子是“赵贵翁”与“大哥”的“吃人”同伙,而“他们娘老子教的”那些“吃人”法宝,恰恰又反证了“吃人”文化的一种连续性。在这样的连续性中,我们看到连小孩单纯的心灵也早已受到了毒害,何谈希望!其次,回想鲁迅在其他的小说创作中对“孩子”命运的一些描写:《药》中华老栓的“孩子”死了,《明天》中单四嫂的“孩子”也死了,《故乡》中的“孩子”变得麻木了,《长明灯》里的孩子也更是孺子不可教也。这些相似的描写向我们暗示了:如果说鲁迅将“孩子”视为民族“拯救”的最后希望,那么这些“孩子”最终都归于肉体或精神的彻底毁灭,无疑是作者对于自己所谓脆弱“希望”的无情否定,终归于失望甚至是绝望。还有,我们还可以试作分析:“孩子”既然是“吃人”者的嫡子嫡孙,那么“吃人”之类的传统文化早在他们生命的孕育过程中,就已通过其母体血缘被赋予了这种遗传基因。因此,“没有吃过人的孩子”在“狼子村”里过去不存在,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孩子们在瞪眼睛中长大,又向别的孩子瞪眼睛”,在作者的眼里,“赵贵翁”反不了,“大哥”以及“狼子村”那些下层村民们劝不了“,孩子”更是救不了。

当鲁迅弃医从文,拿起笔打算以此来唤醒民族的酣梦时,却“犹如独处大漠荒野,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他失望至极。在钱玄同邀他为《新青年》撰稿时,他回答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这个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反映了鲁迅的悲哀和深深的绝望。然而如果仅有悲哀与绝望,也就不会有可景仰的鲁迅了。钱玄同力辩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因此,纵观后来的鲁迅,笔者宁愿相信,他在之后的日子里,一直在力行他自己“反抗绝望”的至理名言,因为感到“绝望”,所以要“反抗绝望”。鲁迅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着这种抗争,这才是他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鲁迅.狂人日记[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陆耀东,唐达晖.论《狂人日记》[A].鲁迅研究(1)[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赵芬 重庆 西南大学文学院 400715)

推荐第7篇:救救濒危野生动物

《救救濒危野生动物》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黑河市实验小学的教师——车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科教版《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四年级下册,第四主题《动物——人类的朋友》中的活动三《救救濒危野生动物》。

一、教材理解

教材简析

《救救濒危野生动物》是在《动物园里的动物过的好吗》《奇妙的动物仿生》 两课之后,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而设计的。意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搜集的资料了解我国濒危野生动物,知道动物濒危的原因,了解不保护野生动物的危害,培养学生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增强责任心和爱心。教学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这一具体目标,同时在理解教材和对学生了解的情况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野生动物及它们的分布,知道动物濒危的原因。

(2)了解不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危害,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能主动、自觉地发出倡议,请人们不要食用、捕杀濒危野生动物,并能在学校、街道、社区等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

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以及四年级学生们的能力,结合这节课的活动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解不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危害,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责任心和爱心。

教学准备

这一节课离学生生活较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前教师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还让学生多渠道的搜集了濒危野生动物的资料。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仍旧延续了儿童对新事物的好奇,对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较感兴趣。从学生能力发展来看: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整理资料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

情境教学法:在学生初步了解濒危野生动物的分布、生活习性与濒危的原因这两个环节中,我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和生动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创设情境,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濒危动物的距离。

开放性教学法:从课前开放性课外作业的布置,到课中采取小组交流、课上展示交流的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在课内采用交流法、分组讨论法,让学生积极交流共同探讨,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救救濒危野生动物的宣传活动中去。

四、教学流程

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2、资料交流,深化扩展。

3、感悟理解,合作探究。4、增强意识,付诸行动 。

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境营造能迅速引领学生走进情感的天堂,激发它们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出示两段动物图片的短片请学生进行观看。第一段短片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上的动物也展现的有趣、可爱,背景音乐也是欢快的。短片一出现,学生就大声叫出动物的名字,学生的情感立刻激发出来。但是当学生在看第二短段片时,背景音乐发生了变化,变得悲哀、忧伤,出现的动物图片学生也不能一一叫出名字,引出了学生的思考,原来这些动物有的已经灭绝了,有的正在灭绝,进而使学生产生了解濒危原因的欲望,情绪由高兴开始变得有些悲伤,为学生接下来的情感交流铺好道路。2、资料交流,深化扩展。

-

此环节分为四个步骤:

(1)读教材知道我国的四种濒危野生动物,通过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了解它们的分布、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各小组选代表在班上交流。学生了解更多濒危野生动物的情况。

(3)投影出示世界、我国最濒危野生动物,教师对投影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学生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了解更全面了。

(4)利用书上的表格(填写濒危动物及分布)进行比赛,检查他们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了解情况。

以上四个环节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老师收集的资料为辅助,层层深入的让孩子了解、认识濒危野生动物的情况。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动物濒危的原因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的设计指导学生系统的搜集信息,把学生的课堂开放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方式,到图书馆、书店、网上查阅有关动物的资料,不仅是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3、合作探究,感悟理解。

此环节分为 两个步骤:

(1)了解濒危野生动物面临的困境。

(2)野生动物的减少或灭绝,对我们人类会有什么影响?

在了解濒危野生动物面临困境时分四步走:

1、学生读教材知道华南虎面临的困境。

2、通过学生搜集的资料了解藏羚羊面临的困境。同时播放猎杀臧羚羊视频资料和相关的文字介绍。揭示藏羚羊濒危的原因是因为其外层皮毛下面被称为沙图什的绒毛异常精细,可以用来织成华丽的披肩, 利润惊人刺激了盗猎分子的欲望,使他们大肆猎杀。

3、学生出示事先搜集的图表揭示许多动物的灭绝的根本原因是巨额的利润使盗猎者伸出贪婪之手。

4、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濒危野生动物濒危的其他原因。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交流搜集信息后,引导学生对文字信息的整理加工的过程中,总结出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有: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物种的自身原因;栖息地的破坏与丧失;乱捕滥杀;环境污染。让学生意识到动物的濒危我们人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野生动物的减少或灭绝,对我们人类会有什么影响?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出示生物链示意图,通过学生对生物链的理解, 和四年前令世界恐慌的非典给我们的警示。让学生们意识到大自然中的生物链是一环扣一环的,野生动物也是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一环, 没有众多野生动

物,就不会有和谐的自然,人类也不能很好的生存。

4、增强意识,付诸行动。

在以上三个环节基础上,围绕“我们为拯救野生动物做些什么”这一话题,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宣传方案。设计的方案大致分标语、倡议书、拍手歌等几种。孩子们准备走进餐馆、饭店,走进商场、狩猎场,用标语宣传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如:“鲜美的野味背后是猎人冰冷的枪口 ”,这条标语从反面说明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给人类敲响警钟,又如“保护动物光荣,猎杀动物可耻”是根据八荣八耻改的,标语独特,新颖。学生们还要利用网络、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向人们发出倡议,让我们保护大自然,还濒危野生动物的家园。最有趣的是孩子们编了拍手歌,要去幼儿园向小朋友宣传, 要让小朋友们从小就有保护动物的意识。课堂上,积极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情感感染了师生,大家的感情都专注到与保护野生动物相关的事物上。为把此次活动延伸课外,付诸实践,我要求孩子本课结束后真正走进学校、走上街道、进入社区进行大力宣传。

本环节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 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从课内走向课外。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放飞理想,激活思维,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活动中形成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意识。

动物——人类的朋友

活动三:救救濒危野生动物

从我做起保护动物

整个板书内容集中,主题突出,条理清晰,简短明了,富有新意,突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救救小鸭子教案

8、《救救小鸭子》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复习故事内容,能对故事进行讲述。

2、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自行分配角色,进行角色表演。

3、简单了解一些水性动物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救救小鸭子》多媒体动画课件,点读课件。

2、自备材料:小动物头饰,小水桶,绳子,大纸箱,动物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复习故事内容。教师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有谁?小鸭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在干什么?小鸭子的好朋友有谁?它们都想了些什么好方法来救小鸭子?

2、最后谁想到了办法?欢欢想到了什么办法?

二、情景表演,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讲故事表演出来。

情景剧:《救救小鸭子》

角色:小狐狸欢欢、小狮子力力、小兔子米米、小鸭子萧萧 旁白:三个好朋友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了呼救的声音。(可用一体机点读课件)

萧萧:救命,救命---(萧萧蹲在纸箱里发抖)

旁白:他们循声找去,原来是小鸭子萧萧掉进了一个坑里,怎么也爬不上来。(着急的表情) 力力:我下来救你!

旁白:力力正想跳下去,发现这个坑又深又窄,自己根本下不去。(无奈的摇摇头)

米米:我们放一根绳子下去吧!(把绳子放下去,萧萧在纸箱里用胳膊肘碰)

欢欢:不行,萧萧的翅膀拉不住绳子。(米米表情很着急) 欢欢:有了。(开心的笑了笑)

旁白:欢欢撒腿就跑。欢欢拿来了两个大水桶。欢欢和力力一起打了满满两桶水,水往坑里一倒,萧萧就慢慢浮上来了。(萧萧慢慢站起来,三个小伙伴拍手欢呼。)

四、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谁?为什么?那我们小朋友也要向谁学习?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做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想不出办法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呢?今天这个故事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来救小鸭子的呢?

五、活动延伸

今天小鸭子掉进坑里了,因为它会游泳所以得救了,哪些动物会游泳?哪些动物不会游泳?(教师出示图片,看到会游泳的动物让幼儿学做游泳的动作。)

备注: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鱼游泳游出教室。

第四课时

活动目标

1.复习故事内容,能自行组织语言对故事进行讲述。2.重点学习汉字:绳、爬、倒、跳、桶、听。 3.培养幼儿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救救小鸭子》动画课件、《曹冲称象》动画课件,字卡、绳子和水桶的实物(自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救救小鸭子》,复习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鸭子萧萧怎么了?小伙伴们用了什么方法救了小鸭子?是哪个小伙伴想的方法?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曹冲称象》,复习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故事中的孩子想了什么办法去称大象的?结果这个办法的得到大家认同了吗?

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像小狐狸欢欢和曹冲学习,遇到问题要肯动脑筋,想出好方法来帮助其他的小朋友。

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重点字词的学习。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一个呼救声吗?“救命啊!救命啊!”听到啦!听到啦!小朋友,我们先来认一认“听”字宝宝吧。(教师出示听字卡片,带领幼儿认读)

教师拿出绳子,教师:是谁在叫救命呢?(小鸭子)故事里,欢(2)欢欢力力米米想到用绳子来救小鸭子萧萧,能救上来吗?(不能,因为萧萧的翅膀拉不住绳子)。其实,在生活中绳子的作用可大呢,我们先来认一认“绳”字宝宝吧。(教师出示绳子字卡,带领幼儿认读)

(3)小鸭子萧萧的翅膀因为拉不住绳子,所以她爬不出来。如果是力力欢欢米米其中一个小伙伴掉出坑里,他们可以拉住绳子爬出洞来吗?所以,绳子可以帮助小伙伴往上爬。小朋友,请跟我读“爬”(边说边做爬的动作。)

(4)最后欢欢拎了一个小桶,里面装了什么?(水)桶可以装水。跟我读,桶,水桶的桶。

(5)欢欢用木桶里的水做了什么?(把水倒进了坑里),请小朋友跟我一起做着动作一起说,倒,倒水的倒。 (6)小鸭子萧萧终于救上来了,小伙伴们开心的蹦啊跳啊,小朋友你们开心吗?请跟着老师跳起来吧,说“跳”。

2、游戏巩固

教师:字宝宝最爱和小朋友玩游戏了,那我们今天要玩什么游戏呢?

游戏名称:蝴蝶戏花

游戏说明:把将要学习的生字卡分为五至六组贴在教室的不同地方,每组选一名掌握较熟练的小朋友当老师,其每组的小朋友做蝴蝶飞的样子,依次飞向各组字,进行指读,读完后再飞向一组进行指读。 游戏名称:枪战

游戏说明:幼儿手做“手枪”状,教师将字卡藏在黑板后,突然出示一张字卡,念“小小神枪手,认识请你念出口”,幼儿向字卡开枪并认读,如“听!”读对了表示打中,教师发出“听”的声音,将字卡展示在黑板上,读错了就将字卡再藏起来。 游戏名称:照相机

游戏说明: 幼儿面向教师坐好,集体说儿歌:“我有一架照相机,照出照片真像你。我来给你拍个照,马上把照片送给你。”教师出示大字卡,小朋友两手做拍照状,嘴里说“咔嚓”,然后认读字卡。

游戏名称:击鼓传花 游戏说明:教师将某一张卡片给到幼儿,当老师开始打节奏时,幼儿开始传递卡片,节奏停止,卡片传到谁的手里,该幼儿将卡片读出来。

备注:教师可根据活动情况,从中选取2—3个游戏。

四、活动总结。教师提问:

今天和小朋友们玩了字宝宝的游戏,谁还记得我们学了哪几个字宝宝?(复习字宝宝)

五、活动延伸

教师可带领幼儿进行幼儿用书第16页内容.教师:小朋友们能够将这些故事图片按照顺序排列吗?并请你说说图片上所呈现的内容。

备注:教师将课后练习用电子白板截图供幼儿操作,全班一起开动脑筋说一说。

推荐第9篇:救救地球妈妈

救救地球妈妈

——读《科学启蒙》杂志有感

小时候,我们总是亲切地称呼着地球妈妈,但我们却从来不曾想过地球妈妈是如何生活的。地球妈妈哺育了世上万物,给人类带来了风清日丽、鸟语花香,可是,谁人知道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地球妈妈承受了多少苦难与忧伤?

现在,一本《科学启蒙》杂志让我们深刻了解了如此伟大坚强的地球母亲幕后的故事。在4月有一个特殊的日子,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想,设定这个节日为的是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因为有时人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就能够对地球妈妈造成莫大的伤害。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因过度开采而日趋枯竭,“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如此多的威胁正向我们生存的家园一步步走来。看!地球妈妈的血液愈来愈浑浊,那些“病菌”正侵蚀着她的肌体。听!无知的人们砍伐树木的“正正”声,洪涝恶魔的狂笑声„„

地球妈妈正遭受着苦痛的蹂躏。

人们啊!快快行动起来吧!保护生存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亲爱的地球妈妈!

保护地球应该从你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分每秒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碗筷,不使用塑料袋,不随手乱扔垃圾,不乱砍滥伐,节约珍贵的水资源,上下班少乘私家车„„地球妈妈已经遍体鳞伤了,我们决不能往她的伤口再撒盐了。如果没有了地球,我们的家园何在?如果没有了家园,我们的生存还有何意义?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现状,但要相信——所有人的力量凝结在一起就足以改变这世界。人们啊!积极行动起来,拯救地球妈妈,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推荐第10篇:救救可怜的动物

救救可怜的动物

——读《我爱祖国的蓝天》有感

这个星期,我阅读了《我爱祖国的蓝天》。读过之后,我心里十分悲痛。 现在,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危机日趋加深,土壤流失和污染逐渐加重,森林正一天天减少,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城市正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这些都是谁造成的呢?不是地球上凶猛的野兽,也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我们人类自己。正是人类闯下了这滔天大祸。

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第五章“野生动物——人类的好伙伴”。人人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非常好的朋友,它们十分可爱,让人看了心情愉悦。但是现在许多动物正逐渐减少,甚至已经绝种。但是人类仍不放过它们,还在大肆捕杀。有的人为了贪图一时的“口福”,让自己成了杀手,也有的人为了追求一时的穿着时尚,掠夺动物皮毛,结果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悲伤。动物们再也不相信人类,它们开始痛恨人类。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心声:

“人类现在的口味越来越奇怪,什么都想尝一下。”

“是啊,我们在动物园里供他们观赏还不够,他们还想吃掉我们,太残忍了!” “真不知道人类现在怎么会变得这样贪婪?”

“现在污染和森林破坏越来越严重了,我们的兄弟姐妹到处流浪,处处都是危险。”

„„

同学们,藏羚羊跪拜、小羊护母藏刀具、老黄鳝拼死保护弱小同伴„„动物也有良知呀!我们不也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吗?我们残害动物,等于自掘坟墓。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拯救动物,拯救我们人类吧!

第11篇:《救救道德落水者》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这节“听说能力训练”的公开课,让学生领悟到“听说”在语文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便在日后有意识地去培养、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以播放配乐朗诵的方式,引导学生按要求去作一些必要的笔记,除此还要迅速地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全部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诉。最后,以讨论的方式作结。

[教学难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听”又要“记”还要“说”,且要达到一定的精确度。这很难,但这是一项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今天开这么一堂课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初步领略语文的魅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学生讲演训练:(5分钟)

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语文教学思路,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高涨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导入正文(1分钟):

我们知道学习语文,听说读写是必经之路,是手段、是方法,也是“秘诀”。“听”,就是以理解为中心的对口语的感受过程;“说”,则是以表达为中心将思维快速转化为口语的过程。故加强听说能力训练,既可以培养我们高度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及表达力,从而促进思维敏捷,发展智力,又有助于提高我们整体的语文能力。既然这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我今天开设这样一堂“听说能力训练”公开课的目的所在,希望我们同学能够由此意识到“听说”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平时能够有计划地去加强自己这一能力的培养、提高。

言归正传,请同学们各自拿出一张纸,一支笔,按黑板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录音,并将要点记下。

(课件展示):在“爱的奉献”旋律中,给学生感受一些画面(以对比的方式切入),请两个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引导小结。(8分钟)

(投影)先插一段配乐朗诵,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并解决:(12分钟)

1、“救救道德落水者”这一命题是任何引发的?有什么意义?

明确:由一则关于一名女中学生不慎落水,百人围观,却无一人相救,最终丧失了年轻的生命的悲剧性新闻,从现实“生命落水者”联想到“道德落水者”,命题由联想产生。它真实、新颖、深刻、富有现实意义。

2、张芹黔的悲剧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吗?

明确:不,是非常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为接下来作者进一步结合了全国各地的实例,叙诉道德标准每况愈下的情形。

3、文章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对“钱神论”进行无情地批判,而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

明确: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法。

4、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如何去清除“阳光下的阴影,太阳的黑子”,救助那些个“道德落水者”?

明确:风气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改变也不是一日之功。要扭转不良世风,救助那些个“道德落水者”,可以如文章所言,设“见义勇为奖”,表彰那些见义勇为的公民,宏扬我们“舍生取义”的优良的民主道德,让正气发扬光大,浩气千古流芳。除此,还应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如“要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各以职守,勤奋工作,这不仅会慢慢净化社会风气,也会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要强化社会公德教育”。因为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理性公理”,是每一个文明社会公民起码应做到的行为准则。在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不能企求人人都成为“雷锋”,但必须形成有效的舆论环境,并将扬善惩恶相结合,使遵守社会公德的人获得尊严,而使不遵守公德的人成为“过街老鼠”,时时受到谴责的威胁,长此下去,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自然就会高起来,而一个良好的环境又会促使更多的人遵守社会公德,成为一个文明人,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便会好起来。

再播一遍,要求学生听记成语(5分钟):

(1)拂袖而去 (2)众目睽睽 (3)拍案而起

(4)大声疾呼 (5)见义勇为 (6)舍生取义

(7)痛定思痛 (8)令人瞩目 (9)每况愈下

(10)鹤发高龄 (11)麻木不仁(12)舍己救人

(13)趁火打劫 (14)孤立无援 (15)逃之夭夭

(16)光天化日 (17)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8)目不忍视 (19)耳不忍闻(20)礼仪之邦

(21)一蹴而就 (22)一日之功 (23)耀人耳目

(24)明哲保身(25)发扬光大 (26)千古流芳

请学生就某个成语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个人的理解(5分钟):

(投影)(讨论(8分钟):

当代中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一种道德?

明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争当“四心人”:忠心献给祖国,

爱心献给社会,

孝心献给父母,

信心留给自己。

布置作业(1分钟):请同学们回去后,写一篇关于“道德”方面的心得体会,。

要求:,主题鲜明,有个人的思想见地,字数不少于800。

教学反思:

这堂公开课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尽管只是45分钟。但我和学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心灵受到了一种教诲,一种洗礼,它必将作用于我们今后的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

附:《救救道德落水者》一文:

今日偶读一则新闻,成都市14岁女中学生张芹黔不慎落水,百人围观,无一人相救。有一男青年愿下水救助,但必须先要1000元。见无人付钱,便拂袖而去。张芹黔终于死在众目睽睽之下,人们找到两个在不远处掏沙的工人,请他们打捞尸体,他们竟问:“捞起给多少钱,没捞起给多少钱?”人们借用气垫板抬尸体,气垫板主人竟也趁机勒索了75元五角的“损失费”!

读罢这不该发生的悲剧,真让人拍案而起,大声疾呼:我们的罗盛教、张华哪里去了?我们素以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者著称的民族道德哪里去了?痛定思痛,张芹黔落水而死固然是个悲剧,而那些道德“落水者”不更可悲吗?

诚然,我们不能乞求罗盛教复活,张华再生,而要呼唤的却是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民族优良道德的复现,泯灭良心的复归,仁爱民风的振兴。改革的十年,给人们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物质利益,而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却是人们的道德标准每况愈下。

请注意,张芹黔的悲剧不断发生:譬如陕西一位鹤发高龄的老奶奶在湖边跪求“看客”们下水救救她几岁小孙孙,直至老泪哭干也无人相救;苏州河畔,一儿童落水,几百名体格健壮麻木不仁地观看,而孕妇张燕飞舍己救人,却有人趁火打劫,窃走了她的钱包和雨伞;在偌大的哈尔滨,飞行员李鹏礼勇斗歹徒,孤立无援,竟无一人挺身救助,致使英雄倒在血泊中,歹徒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之夭夭;吉林某车站,一个号称“半把剪刀”的泼妇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一妇女肆意污辱、毒打,“看客”一层层,正如鲁迅所说的“仿佛许多鸭”,“颈项都伸得很长”。多亏一“有前科的”“花格衬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惨像,已使我目不忍视;恶语,犹使我耳不忍闻。十年*时,救人要先问:“什么成分?”现在呢,要先问:“给多少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夏洛克、葛郎台、泼留希金等吝啬鬼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儿,社会主义中国怎么会出此“怪胎”?

不错,金钱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但社会主义的公民应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何况,在我们这“礼仪之邦”,有比金钱更可贵的东西在。吉林某厂一位中层干部以“党员”的名义为一位生活有困难的老工人每月寄钱,最近终于被组织找到了;杜芸芸向国家献出万元遗产;优秀运动员李宁将自己在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夺得的三枚金牌都给了他的老师、教练、和保健医生。

总之,让“危可使安,死可使生,贫可使富,生可使杀”的“钱神论”见鬼去吧!

可见,社会的败坏,道德的堕落,已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这是阳光下的阴影,太阳的黑子,如果不清除,必然会影响太阳的光辉。当然,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丑陋的中国人”面貌的改变不是一日之功。探究我们民族的道德传统,优秀品德耀人眼目,但也不难发现,“中庸”“无为”“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私自利而愚昧,是我们的劣根性。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改革深入,社会风气也渐趋好转。沈阳的个体户集资创立了“见义勇为奖”,以表彰那些见义勇为的公民,让正气发扬光大,浩气千古流芳。

为了张芹黔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忘却的纪念,救救不慎落水的孩子,也救救那些“道德落水者”吧。

第12篇:小班美术:救救小铃铛

小班美术:救救小铃铛

小班美术:救救小铃铛

活动目标:

1、探索从瓶中取出铃铛的不同方法,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探索的结果。

2、大胆讲述自己的方法,体验救出铃铛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装有铃铛的小矿泉水瓶子若干;筷子、磁力棒、磁图钉、铁丝、橡皮泥(小组一份);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2、教师材料:操作材料一套、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创设问题情景。

(价值分析:由可移动的瓶子到固定的瓶子,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铃铛掉进了瓶子里,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铃铛取出来?

2、在瓶子不能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瓶中的铃铛取出来?

二、幼儿操作和记录,并交流不同的想法。

(价值分析:通过两次操作,探索多种方法,尝试记录结果。)

(一)第一次操作

1、出示操作材料,认识材料。

提问:这些材料你都认识吗?

2、教师提出要求:请用一种方法把小铃铛救出来,看谁最先把铃铛取出来。

3、交流:谁把铃铛取出来了? 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是怎样把铃铛取出来的?

小结:你们很会动脑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用1种材料(或2种材料)就把铃铛取出来了。

(二)第二次操作

1、教师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

1)你可以试试自己别人的方法,也可以试试刚才没用过的材料想出新的办法。

2)记得把你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比比谁的方法多。

2、幼儿再次操作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交流自己的实验情况。

交流:1)谁的方法最多?

2)谁和他的方法不一样?

小结:我们用磁铁吸一吸、筷子夹一夹、钩子勾一勾、用橡皮泥粘一粘等方法,从不能动的瓶子里救出铃铛。

三、延伸活动。

(价值分析: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如果瓶子里掉进去的是积木、玻璃珠、塑料玩具呢?刚才这些材料还能用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我们去个别化活动室试试。

第13篇:冯洁滢 救救地球

西园小学六(1)班郑海琳

大家好!我是西园小学六(1)班的郑海琳,我为大家演讲的内容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我们的母亲!山川大地是您的肌肤!江河湖海是您的血液!飞虫走兽是您跳动的脉搏!和谐的大自然,是您奉献给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您奉献给我们活动的舞台!在地球上,正因为有人类的活动、有动植物的身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丰富有趣!就是这样一个伟大无私的地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营养,提供了乐趣,为我们创造和谐美好的一切,让我们世世代代健康地成长!

然而,时至今日,地球妈妈却被人类残酷地豪夺,无情地破坏——光秃秃的山头,在风中呻吟;干巴巴的水库,在风中落泪;漫天飞舞的黄沙,肆虐着城市与山川!人类随意砍伐树木,使绿化面积快速减少,全球沙漠化明显;人类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使生态严重失衡!人类随意开采资源、浪费资源!你看又有人使用水龙头后,不关紧就离开了,珍贵的生命之水哗哗地白流了;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办公室里长开着的空调与电灯,这一幕幕不正昭示着我们的资源在严重地流失吗?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正日益困扰着我们!人们正想方设法地生产再生能源!然而,再生纸、再生的煤化工,却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如饥似渴的需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资源总有耗尽的一天!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已往日所做的破坏行为会引致怎样的后果?一旦没有了树木,就没有了绿树成荫的环境,就没有了新鲜的空气,就没有了如诗如画的生活!

地球妈妈正痛苦地呻吟着:“我真痛苦,谁能救救我?”绿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堆“闻名千里”的垃圾山。是谁,随意砍伐,过度开发,毁坏母亲的容颜,成了名副其实的“黄脸婆”?是谁,在母亲的血液中倾注了污水和毒汁,使她不再纯净,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是谁,残酷地杀害了动植物,使我们的生活失去了光彩......终于,地球母亲发出了严重的警告,她哀吟着、咆哮着——山洪爆发、地震海啸、冰川融化、全球即将会变成泽国吗?大自然已敲响警钟,向人类示威,向人类报复!

也许,地震、泥石流、雪灾将与我们同行,也许2012世界末日会变成真实。但是,聪明的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无疑将功补过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行动起来,救救地球妈妈吧!珍惜一花一草,珍惜一水一电,多参与植树活动,减少不必要的乘车、开车,减少资源消耗,让我们为保护地球出一份力。为了我们人类的自然环境,为了地球妈妈,我们从平凡的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我们会有重新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地球。

记住,地球只有一个!

谢谢,我的演讲完毕。救救地球妈妈

第14篇:在《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在《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在《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 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文/涂国文 (2010.10.7)

http://ycxx.nje.cn/xscz/Space/Web/Personal/bigheader/Blogview.aspx?blogid=/oWSh,MbAh4=&Spaceid=5/lRx7LMV34=

非常高兴能认识在座的这么多中国教育理想主义者。今天这个活动是一个“排毒养颜”活动。刚才话筒被禁止使用(注:傅国涌先生讲话时,到场的警察以影响他人为由,禁止发言者使用话筒),没有话筒也好,说话更自然。

92年前,鲁迅先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92年过去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个问题上,我非常悲观。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出版体制体会实在太深刻了。我认为再过十年,中国的教育状况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观。大家十年后可以回过头来验证我这句话。

刚才傅老师也已经谈到,语文教材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人养成文明素养的底线。语文教材是“百科之母”,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和文本基础。语文教材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一部教材,可以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文化面貌。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和民主化,教材建设必须先实现现代化和民主化。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今日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教育领域一大批有识之士,正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教材建设,特别是小学教材建设。初阳、朝阳、吕栋和李玉龙等老师策划的这本书,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它必将载入中国当代教育史册。

13年前,邹静之、王丽、薛毅等人发起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教育大讨论。初阳、朝阳、吕栋等老师2009年在《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中对“母爱与教材”的批判,直到今天结集的这本《救救孩子》,又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教育讨论热潮。

教材有“毒”,是中国教材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2000多年的教材史,四书五经三百千、昭明太子的《文选》,是中国教材的“毒源”。虽然从国粹的角度看,这些书都是所谓的“经典”,但其封建糟粕显而易见。民国的教材有一定改观,但仍然体现着蒋氏的国家意志。1949年后,中国的语文教材更是惨不忍睹。语文教材有“毒”,众所周知。这里不再赘言。

诚如傅老师老师所说,批判是容易的,而且批判也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建构。

如何重新建构我国语文的教材体系,或者说怎样的语文教材才是无“毒”的教材、优秀的教材?我个人认为,无“毒”的教材应该具备如下12个标准:

一、它必须是“真实”的。包括事实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语文教材所陈述的事实必须真实,不能杜撰;语文教材所表达的情感也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假。满纸谎言,用谎言编造彩虹,最后粉身碎骨的只能是学生。

二、它必须是“优美”的。包括语言的优美和格调的优美。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母语的运用能力,语言不优美、格调不优美,吸引不了学生,学生是不会产生热爱之情的,提高他们的母语运用能力更无从谈起。

三、它必须是“文学”的。文学的语言是最精粹、最优美的、最好的语言。过去我们一直在“语文”到底是指“语言文字”还是指“语言文学”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我认为毫无必要。只有文学教育才能拯救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这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当然这里的文学教育,不是指一种形态教育,而是一种生命教育。

四、它必须是“人文”的。语文教材必须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必须体现平民意识、弱势群体关怀、男女平等意识等现代人文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发展,关心大众、关心普通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五、它必须是“意味”的。语文教材不能单纯追求所谓的“意义”,而要注重“意味”。单纯追求“意义”,语文教材就会变成说教的工具,学生反胃,教师反感;只有注重“意味”,才能释放母语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爱上语文。

六、它必须是“个性”的。刚才傅老师谈到民国时期南开大学、春晖中学等学校的老师自编教材进行教学,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的不同国文教材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充分印证了个性化教材的功效。语文教材需要个性化,大一统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无魂人”。目前全国好像有5种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12种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个性化”建设上,应该说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七、它必须是“普适”的。语文教材必须具备开放的视野,体现人类的普适价值,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培养他们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和吸纳人类先进文化的态度与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当代人”。

八、它必须是“经典”的。经典容易进入血液、融入生命;粗制滥造的作品天然与生命相斥。当然这里说的经典不是山寨的经典、被阉割了的经典,而是原汁原味的经典。山寨经典本身就是一种造假行为,山寨的经典、被阉割的经典,只能培养出山寨的假“人”、被阉割了的“太监”。经典,唯有经典——原汁原味的经典,才富含高营养。

九、它必须是“本位”的。这里说的“本位”指的是学生本位,不是成人本位。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必须坚持学生本位,不能站在一种成人本位的社会视角,向学生灌输踏上社会后怎么符合成人社会的规则,而漠视学生当下的生活。更不能为了达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的,自己或找他人编写、改写作品,让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伪文章”进入教材。

十、它必须是“公民”的。语文教材必须淡化国家意志,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现代的“世界公民”,而不是一个俯首帖耳的封建王朝的“臣民”。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是判定一部教材是否具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十一、它必须是“长远”的。语文教材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语文教育的长远目标,摒弃那些短视的、繁琐的、重复的、支离破碎的、耗时低效的“指导”或“训练”,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发展和长远发展。

二、它必须是“距离”的。我个人认为,语文教材至少应与意识形态保持50年的距离。与意识形态过度亲密,就会为意识形态所绑架。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语文教材的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给中国语文教育造成了莫大的危害。真正优秀的教材必然是那种远离意识形态、挣脱了意识形态桎梏的教材。而那种教材,是能够穿越历史时空,长久流传的。

中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与教材编写者干系甚大。具体来说,与下面两个原因密切相关:

一、他们无法挣脱意识形态的桎梏,抗拒国家意志,只能充当意识形态的“傀儡”;

二、缺乏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或者说“通才”,过分专业,带来的是视野狭窄。

因为我们处于这样一种现实之中,所以我说,初阳、朝阳、吕栋他们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群“悲剧英雄”。他们再次向国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悲情呐喊。我很悲观地说,他们这种努力,最后作用可能不会太大。但是,他们像孔子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精神,令我心中充满敬意!

我向他们,向中国所有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们致敬!

第15篇: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救救猴子……

刀豆文秘助手(www.daodoc.com)之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救救猴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铁笼子里关了五只猴,实验者放进一挂香蕉,五只猴顿时兴奋起来,其中一只率先伸出手臂去抓。这时,实验者用高压水枪攻击五只猴,那四只尚无行动的猴子都受到了惩罚。过了一会儿,又一只猴窜到香蕉跟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几个回合下来,猴子都变得老实了,竟没无一只敢再尝试。这时,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子就直奔香蕉而去,这时,四只吃尽苦头的猴子一拥而上,阻挠它接近香蕉,以免大家跟着受罪。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了“自律”的一群。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反对奴化,尊重天性

猴子吃香蕉本是天性,但这种天性却在高压统治下泯灭了。如果这些猴子要做的是坏事,当然应该强力制止,要求其“自律”;但“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猴子想吃点香蕉就受此折磨,并在吃过一系列苦头之后形成了奴性,不是很悲哀吗?而对猴子进行集体惩罚的高压水枪手们,不就是残暴统治者和各种卫道士的象征吗?

中国现在的很多动物园都被私人承包了。于是东北虎成批被饿死,死后肉上餐桌,骨头泡酒。活着的老虎往往是收取照相费的工具。河南登封一家动物园整天饿着一头熊,这头熊逮住机会咬死了饲养员;当时应该是熊冬眠的季节,但熊竟然饿得睡不着觉,不发飙才怪。更有甚者,从活熊身上开一刀,插入导管,提取胆汁药用,自私得很!所有这些,都是统治上的高压与残暴,都是对动物的榨取与迫害!这些暴行推及人类,自然会有破觚为圜、九族尽诛的连坐制度,自然会有包身工里的“芦柴棒”,自然难免劳教所里的“骷髅死”。

自从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迅速恶化为“男女授受不亲”,以致妇女要缠小脚,破坏生理结构!三妻四妾的假道学们以虐杀为手段给重心不稳的贞节牌坊奠基。难怪《诗经》刚刚在德国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因为《诗经》时代的人们的天性不受一点压抑,表现得淋漓尽致、毫无挂碍!印度还不如中国。电影《月亮河》末尾提到,因为宗教的流毒和传统的余孽,印度至今仍有三千万寡妇。印度法律早就允许寡妇改嫁,却不能驱除历史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阴影。

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多要点汤就招来异样的眼光;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想喝口水都那么难,也只有天使般的爱斯梅拉达能给他帮助;托尔斯泰描写的玛斯洛娃,莫泊桑塑造的羊脂球,还有那个德伯家的苔丝,王夫人淫威下的金钏儿,那个不是像猴子一样,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思想正深入人心。还是国歌写得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高压水枪算什么,冲上去,吃掉香蕉!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揭露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写满“吃人”二字,其实吃掉的还有人的天性。鲁迅的结尾是“救救孩子……”,那我的结尾就应该是: 救救猴子……

第16篇:要专业不要专制救救孩子的创造力 有多少老师不懂儿童心理?

孩子的天赋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但家长与老师们一言堂式的专制教育却很容易抹杀孩子的天赋。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解读儿童心理显得极其重要。

我的女儿今年13岁了,上初一,受我多年从事儿童绘画心理解读工作的影响,她对于画画和手工制作很感兴趣。她最近喜欢用橡皮泥做“便便”,而且做得特别像,跟真的似的,哈哈……。我也总是由衷地赞美她的作品,令她心中非常有成就感并且信心满满。平时我下班回到家中,我的女儿都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有一天,我回到家中却看到女儿闷闷不乐地拿着一罐旺仔牛奶静静的窝在一个角落,对着一面大镜子,一副“借奶浇愁”的气势。我问女儿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看她不想跟我说话也不理我,就说:“妈妈给你画笔和纸,你画画好吗?”她一听要画画,就不停地眨眼睛,这代表她非常认同,于是我给她准备绘画材料。因为我感觉到她有愤怒的情绪没有发散出来,所以给女儿推荐了红色蜡笔,她欣然接受了,她用红色蜡笔在纸上乱涂乱画,整张大画纸几乎被红色涂满,这跟她平时创作时的风格大有不同,显然是在发散不满情绪,接着又用一点褐色盖在红色上面,最后用紫色画了一个隐约可见的“小丑”,女儿对我说,这个小丑就是她。从她的画中我解读到了她内心的想法,隐约的小丑代表了女儿今天心情的真实写照,红色代表的是女儿内心的愤怒情绪,面积越大,发散的效果越好,棕色代表非常努力和隐忍,想中途放弃的意思。紫色是治愈色,孩子正用紫色为自己受伤的心灵疗伤呢,所以说,自由绘画本身是可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进行情感的发散和治疗受伤的心灵的,另外如果有绘画疗法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给予好的亲子关系方面的配合,就可以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健康成长。

中间有个小丑脸

得到发泄的女儿已经解开了心结,终于对我坦露了心声,由此我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她今天在学校的手工课上又用橡皮泥做了一个惟妙惟肖的“便便”,甚至还为它上了色。她骄傲地把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们看,满以为老师会夸奖她呢,但是老师却说,“以后不要再做这个了”。没有得到预想中称赞的女儿像受到打击的小丑,回到了家中拿起旺仔牛奶,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前面那一幕。很显然,我对女儿涂画的解读和她经历的这件事情不谋而合,小丑代表女儿想给大家带来欢乐,却也同时受到了老师内心的嘲笑和讥讽。红色就是女儿在发散内心不满的情绪,由于老师不认可她的作品,所以棕色就是代表她对艺术创作有些想放弃的想法了,红色愤怒情绪和棕色想放弃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可以为心灵疗伤的紫色的出现就毋庸置疑了。

汤圆便便(左)、春卷便便(中)、便便和马桶(右)

奥利奥便便

孩子最近喜欢画“便便”和做“便便”,是因为,她最近很关注自己的排泄问题,超级爱美的她认为排泄可以帮助她减肥,并且可以不长青春痘,所以,她很关注这个事情,一天不便就很紧张。实际上,我的孩子能够将“便便”做得惟妙惟肖,说明了她目前正在发展观察能力和造型力,并且很想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能力,作为家长和老师是应该给予鼓励与支持的。对于这个,作为绘画心理疗法师的我是很能理解的,可是,老师却把孩子正在发挥的能力给抹杀掉了,真的很可悲!我对女儿说:不要过于重视学校老师的评价,你的作品只要自己喜欢就很好,只要自己努力了,尽力了,就是好孩子,。女儿听后开心地笑了。

我国的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为一言堂般独断专行式的说教。就以我的孩子为例,如果不是我及时读解到了女儿的心理,让她能够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最终对我坦露心扉,那么很有可能我的女儿会就此放弃手工制作,动手能力与观察力等各种能力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提升,从此对自己就没有信心了。虽然自己是做绘画心理行业的,但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后怕。

我还想告诉家长和老师的是,如果看到孩子画了一些你们觉得可怕的画或奇怪的画不要惊讶,这正是他们满足自己心理欲求,正在发散情绪的一种方法,是好现象,这比他把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或某些重要事情上要强百倍!

据哥伦比亚《时代报》近日报道,瑞士洛桑大学阿兰·克莱芒丝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调查500名12岁至15岁学生及一些教师和家长之后发现,撇开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不谈,家长与老师的教育风格对子女的发展和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组成员说,最新研究显示,过分严厉的专制式教育会扼杀儿童创造力,导致他们学业失败。

依据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来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佳方式。但是孩子的天赋却又很容易被家长或者老师的一言堂式教育方式所泯灭。如何能够避免一言堂式教育呢?其实,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们内心的真实的想法是能够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与孩子沟通时,多一些称赞,少一些批评;多一份沟通,少一份专横;多一点民主,少一点专制。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够有效的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能够沿着最适合的轨道发展。我们希望让孩子在受到教育的同时能够展露出最美的笑颜。

第17篇:爱心公益之行——救救高明 苦 瓜农

爱心公益之行——救救高明 苦 瓜农

求助!求助!高明大白菜烂了,果蔗滞销,如今新鲜的瓜果也要烂了„„

广佛都市网正组建网友爱心俱乐部,将联合佛山日报,近期准备走访高明这群愁苦了脸的瓜农,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救救高明这些苦瓜农!

由于瓜类增产丰收,近期雨水润泽,许多鲜嫩饱满的瓜类都白白烂在地里,还有许多瓜类滞销田头。辛苦耕种的瓜农不仅难以销售,如今还要遭受亏本之苦,2元100斤白瓜都没人要。

目前,广佛都市网爱心俱乐部正招募爱心网友、社会企业等热心人士、单位加入我们,准备在近期以家庭自驾的形式,走访高明受灾的瓜农,通过购买瓜类的形式,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来帮助他人,同时也通过这趟爱心公益之行,向社会传递这一信息,呼吁更多有心之士帮助他人。

广佛都市网爱心俱乐部的爱心公益行,期待您的支持与参与!

若为企业团体参与,本网俱乐部将作以下服务回馈:

一、可召集网友到企业地点集队,统一乘坐有企业品牌标识的车辆出发,以便于企

业形象宣传。

二、企业参与爱心活动的行为事迹,俱乐部将会以照片形式存底(可根据企业需要提供原件),同时将以事迹融合在媒体新闻稿件的形式公开发表。

三、本俱乐部将在新浪微博、佛山微博、本网通济论坛、社区等众多网络平台做活动炒作,提及参与爱心活动的企业。

四、活动结束后,除了发表新闻稿件,本俱乐部还会在论坛继续炒作活动,通过发帖、发图等形式延长活动效应。

【附广佛都市网爱心俱乐部介绍】

广佛都市网爱心俱乐部,隶属于佛山传媒集团旗下第四媒体-广佛都市网,由广佛都市网发起组织,网友自愿参加,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广佛都市网爱心俱乐部,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为宗旨,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扶贫济困、献爱心等各种形式的爱心活动,号召广大网友及社会人士积极参与、服务社会,为构建佛山和谐社会出一分绵力。与此同时,通过爱心活动为广大网友搭建一个互相认识的平台,拉近彼此的距离。

联系方式:李小姐、陈小姐 0757-28366887

广佛都市网

2011年6月14日

第18篇: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演讲稿:救救地球母亲

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演讲稿:救救地球母亲

作者/陈一佳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救救地球母亲》。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她给了我们生命,又慷慨地为我们提供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她像母亲一样无私地奉献着自己。而我们,地球的孩子,本应该像侍奉自己的母亲那样善待地球。可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残忍地糟蹋着地球母亲:大则排污放毒,乱砍滥伐;小则浪费水电、乱扔垃圾……利益的诱惑、不良的习惯迷住了人们的双眼。

这些行为使我们的地球母亲伤痕累累:黄河时常断流,罗布泊已经干涸,沙漠日渐扩大,渤海即将变成死海,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走出家门,再也闻不到清新的空气;我们仰望天空,再也找不到湛蓝的色彩;我们俯视小河,跳跃的再也不是那清澈洁白的水花了。就连人类的朋友——动物们,也因此受到牵连,轻则死亡,重则灭绝。

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如今,大自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面对一次次泥石流,你们不感到恐慌吗?面对各种动植物死亡的惨状,你们不感到内疚吗?面对各种资源的枯竭,你们不感到担忧吗?“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何况已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我们呢!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离开了她,我们别无去处。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吧!爱护身边每一棵绿树,珍惜头顶那一片蓝天,善待大地上的每一条河流,让地球母亲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吧!

读完这篇演讲稿,(范文网 www.daodoc.com)老师也很激动,不仅为文中的意,更为文中的情。“情动而辞发”,小作者将对环境恶化的深切担忧化为笔下文字,于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从字里行间迎面而来,很能感染读者。这也是演讲成败的基础!如何表达这份“情”呢?格言俗语的引用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更重要的是小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见画曲线句子),这些语句如同鼓槌一样地敲击着听众的心,使得文章一气呵成。

为了使演讲更有说服力,老师建议小作者去查阅相关数据,用一些典型数字来证明;也可以用身边的具体事例来阐述,这样演讲的内容会更加具体,更为真实可信,更能打动听众。

第19篇: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演讲稿:救救地球母亲

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演讲稿:救救地球母亲

作者/陈一佳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救救地球母亲》,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演讲稿:救救地球母亲。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她给了我们生命,又慷慨地为我们提供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她像母亲一样无私地奉献着自己。而我们,地球的孩子,本应该像侍奉自己的母亲那样善待地球。可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残忍地糟蹋着地球母亲:大则排污放毒,乱砍滥伐;小则浪费水电、乱扔垃圾……利益的诱惑、不良的习惯迷住了人们的双眼。

这些行为使我们的地球母亲伤痕累累:黄河时常断流,罗布泊已经干涸,沙漠日渐扩大,渤海即将变成死海,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走出家门,再也闻不到清新的空气;我们仰望天空,再也找不到湛蓝的色彩;我们俯视小河,跳跃的再也不是那清澈洁白的水花了。就连人类的朋友——动物们,也因此受到牵连,轻则死亡,重则灭绝,演讲稿《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演讲稿:救救地球母亲》。

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如今,大自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面对一次次泥石流,你们不感到恐慌吗?面对各种动植物死亡的惨状,你们不感到内疚吗?面对各种资源的枯竭,你们不感到担忧吗?“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何况已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我们呢!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离开了她,我们别无去处。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吧!爱护身边每一棵绿树,珍惜头顶那一片蓝天,善待大地上的每一条河流,让地球母亲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吧!

读完这篇演讲稿,(范文网 www.daodoc.com)老师也很激动,不仅为文中的意,更为文中的情。“情动而辞发”,小作者将对环境恶化的深切担忧化为笔下文字,于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从字里行间迎面而来,很能感染读者。这也是演讲成败的基础!如何表达这份“情”呢?格言俗语的引用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更重要的是小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见画曲线句子),这些语句如同鼓槌一样地敲击着听众的心,使得文章一气呵成。

为了使演讲更有说服力,老师建议小作者去查阅相关数据,用一些典型数字来证明;也可以用身边的具体事例来阐述,这样演讲的内容会更加具体,更为真实可信,更能打动听众。

《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演讲稿:救救地球母亲》

第20篇:千教网中班健康教育教案:救救小羊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救救小羊

一、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2.练习近平衡、钻、爬基本动作,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及团结互爱的精神。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材料:椅子若干把,爬垫两张,橡皮筋一条,平行砖数个。 2.场地布置。

三、活动过程

1.入场:师幼随音乐奏做准备运动。 2.活动导入:

(1)师说:“山上的小羊很多,都迷路,请小朋友帮助它们。让我们先练练本领。” (2)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场地,分三个区域:“山动区”(垫子上拉橡皮筋),“独木桥区”(平行砖),“小山区域”(两把小椅子背靠背)。

3.幼儿自选器械活动:

4.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一种本领练习,并注意听到信号后交换练习内容 分享经验。

(1)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练习,并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指导和帮助。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玩法,并互相交流经验。 (3)教师小结,与幼儿讨论如何重新布置活动场地。 5.集体游戏:“救小羊”

(1)游戏玩法:一半幼儿扮迷路的小羊,分散在椅子后面,另一半幼儿出发迎救。爬过“山洞”——走过“独木桥”——翻过“小山”,同迷路的小羊一对一地手拉手从场地一侧走回家。

(2)提出要求:

a要勇敢闯过场地到山后救回迷路的小羊。 b两组要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师观察指导。 (4)游戏评价: 小朋友今天真勇敢,帮助羊妈妈救回了小羊,我们跳个舞庆祝一下吧!游戏自然结束。

救救孩子范文
《救救孩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