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统计与决策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9 15:07:3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决策与执行力

决策与执行力

读完王总裁的那篇关于执行力的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决策与执行力的关系,一个企业要想发展,首先必须有一批精英,他们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行情做出正确的决策,然后有一套刚性的制度确保做出的正确决策能够顺利执行。强有力的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但必须确保决策是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这时强有力的执行力才显得非常重要,二者必须一致缺一不可,如果决策错误这时执行强有力的执行力,就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决策正确在贯彻强有力的执行力,那成功就在眼前。决策和执行力就像人的两条腿,那条腿对于行走都很重要,所以不能只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两方面都要抓,两方面都要硬。就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样,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决策和执行力也一样。

再次想到的是强有力的执行力与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各项正确的决策得到强有力的执行,企业才能发展,企业只有在持续发展中才可能永争第一,强有力的执行力需要公司全体员工共同来执行,企业的发展需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要想正确的决策得到强有力的执行这就需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了,执行起来才会比较顺利;在执行每项决策时要向全体员工解释清楚,执行这项决策的原因及正确执行决策的益处,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要让全体员工知道从长远来讲执行决策是对大家有益的。

推荐第2篇:调查与决策——《统计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调查与决策——《统计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总第175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64期

统计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四川省统计局综合处 聂富强 熊建中 倪方平

近年来,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把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反映出统计基础仍然是决定统计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省统计局在对四川部分地区的分层次选点调研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和完善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基层统计与统计基础的关系

加强基层统计和统计基础工作是近来出现比较频繁的用语,就中国统计改革的逻辑要求而言,理清二者关系十分必要。

对“基层统计”的理解,按照《统计法》,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表明县统计局为基层统计机构。根据《宪法》,我国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层次,广义的政府统计系统的基层在乡镇一级,或者说企业、住户、机关团体等机构单位构成了基层含义的最低一级。因此,统计的基层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概念,且理解差异也大。将其理解为县、乡两级(或者乡镇、部门与企业)的流行看法从现实看来也许不无道理,但立足点仅仅是政府综合统计系统,至少没有紧紧抓住基层统计工作中核心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则容易导致形式主义。

对“统计基础”的理解,将其限定在“统计工作的基础”方面,也就是开展工作的条件。所谓“人、财、物”是一般的说法,而有人员、有经费、有台账、有电脑、有机构、有制度等就是基础条件的具体化。

以上分析表明,基层统计和统计基础分别从属于主体和客体概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具体到政府统计工作中,加强基层统计就包含了相应的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要求,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也必然不能脱离对基层统计的加强。而就政府统计的政策层面要求而言,加强统计基层的基础统计工作应该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困境与挑战

聚集的“脓包”、“崩溃”的边缘以及“下面真数假算、上面假数真算”等说法也许是对一些统计数据质量的片面观点,但也反映出部分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性问题较大,及转轨时期政府统计的微观基础非常薄弱的客观现实。把这些问题放在制度变迁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来看,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难性就更加明显。

首先,基于政府控制能力要求而形成的行政资源的自上而下配置方式是基层统计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论,在多级政府架构中,统计资源的分布从中央到地方其优劣程度是依序递减的。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与政府统计对微观基础的内在依赖要求严重背离,结果必然使宏观数据质量的稳健性缺乏保证。由于统计资源配置的“倒三角”分布与客观统计对象的“正三角”分布之间矛盾的长期性,可以判断:基层统计基础从相对意义上将处于长期薄弱状态。

其次,渐进式改革路径的选择决定了统计资源配置的渐进性质,从总体上看县级

以下统计基础面临着绝对薄弱的状况。通过近30年以“分权”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改革,在取得持续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使得中央、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三级的政府统计工作条件总的说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县级以下的统计基础则普遍较差。概言之,县级统计——任务重、办公条件差、经费缺乏、人员不足;乡镇统计——经费没有保证、兼职人员为主且变动非常频繁、统计台帐不健全、电子化程度极低;基层政府统计基础尚且如此,村级和企业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受地方政府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体制改革、统计体制安排和统计队伍建设等因素影响,基层统计基础状况在各层级各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从而给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政策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地方政府重视的县(区)禀承“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计”的理念,能将统计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在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给予制度保证。这种政府统计地方化的必然结果,就是使数据适合于地方利益的倾向明显,统计基础加强的结果反而可能导致部分数据质量的下降。经济发达的地区,统计基础相对较好,但也普遍面临着市场化、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统计对象的爆炸式增长和多样性演变,基于提高数据免疫力要求的统计工作量巨大而繁重。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的政府体制改革始终在探索中行进,最后总是要落脚到机构与人员上面,几乎每次改革的结果都导致了对基层统计基础的削弱。酝酿中的以精简为核心的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很可能对已经非常脆弱的乡镇统计基础以致命的一击。在以地方政府竞争为主要动力的中国特色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已经演变成了“统一领导为虚,分级负责为实”的实际制度安排,“谁出钱就为谁办事”倒是不二的行为准则。统计基础工作抓得好的县(区)似乎一把手都特别“能干”,普遍受到党政领导的“厚爱”,背后的实质是层层目标考核的要求,一句话是数据。而乡镇和大中型企业的统计队伍则普遍面临着知识老化和流动性极大的困难,“内疚与无奈”表现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心声,统计数据的微观基础已到了十分脆弱的地步。

三、体制改革与政策选择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制与政策均属于制度的范畴。相对而言,政策功能在于短期,体制就明显具有中长期意义。由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应对基层统计基础改善的可能选择就只能求助于政策工具了。近年来,应该说国家统计系统自上而下已经意识到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的迫切性,并在强化领导、开展调研、制定规范化标准、纳入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加强与部门和政府的协调、加快信息化建设、评选示范单位、加大执法检查以及培训企业和乡镇统计人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客观地说,有效果但力度不够,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从政府职能视角的深刻反思。作为政府统计人,我们认为当前在加强基层统计基础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必须在以下方面理清思路,切实有所作为。

第一、统计数据的公共品性质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各级政府应该承担基层统计基础建设的相应责任。统计数据是公共品已成共识,而其“准公共”性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具体而言,站在中央政府角度统计要为全社会服务,站在省级政府角度则又要为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此类推。根据事权与责权统一的原则,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当前省级及其以下各级统计经费主要由地方分级承担的制度安排,至少说明了中央政府对责任的“拖欠”,加大中央财政中统计事业经费的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加强基层统计基础的关键在于政策的可操作性要强,力度要大。其实核心还是经费如何增加并落实的问题。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统计对象规模等因素核定基本的统计事业经费,把乡镇级统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既是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也受到基层统计人员广

泛认可。

第三、对企业统计基础建设要贯彻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的原则。大致来看,对规模(限额、资质)以上企业要将“几有”标准的要求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贷款审批等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统计工作政府化的本质。对大量的小型企业,重点则在于将多种调查方式有机结合,切实建立起科学推算的方法体系。

第四、树立开放统计思想,坚决推进加强部门统计的新思路。应该说四川省在这方面观念比较先进,思路也很清晰,关键是推进与总结。根据中国渐进性改革的逻辑,县级是最好的试验田。比较成功的县已经把大部分属于政府部门统计的事务交给了有关部门,完成了改革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何全部交出和如何审核数据质量的问题。应该重点关注这次改革,其意义对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不言而喻。

第五、中央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基层统计基础建设问题,将其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来抓。经济普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出了中国基层统计基础接近崩溃边缘的现实,我们建议国家统计局加强情况调研和问题反映,力争国务院把加强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要求,同时积极进行“偏软”的《统计法》修订,发动全社会科研力量关注基层统计基础问题等等。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6-08-09录入用户:admin-swzys)

推荐第3篇:社科与决策样本

“十二运”期间我省旅游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在我省举行。据调查,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期间,南京日均人流量超过了30 万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50 万人,旅游总收入近20 亿元,使南京等城市的现代化提前了5年。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给山东带来游客6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1亿元。据此我们预测,今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给我省带来的游客将超过7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益有望突破75亿元。“十二运”不仅提供了一个展示辽宁和各城市形象的平台,而且蕴含着巨大商机,特别是对于我省旅游业来说,将迎来新一轮高潮。根据实地调研,结合其它地区经验,我们认为“十二运”期间我省旅游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安全隐患,主要是客流量的骤然增加会带来交通、安全等多方面的压力,一旦出现价格欺诈、踩踏事故、食物中毒、消防安保疏漏等问题,将会带来不利影响和严重后果。

1、价格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些不良商家针对游客大多是外地人,购物往往具有临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往往不讲诚信,对游客进行价格欺诈,引发纠纷,这类问题在很多旅游区出现过,以海南三亚等地造成的影响最为恶劣。价格欺诈严重毁坏了城市形象、大大降低了旅游地在人们心中的美誉度。

为防止出现哄抬物价、价格欺诈行为,建议我省在“十二运”期间开展旅游产品和服务价格大检查,组建旅游价格指导小组,由各级物价部门组织专门的检查组,会同公安、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参加,进行有效的价格检查,防止商家借机哄抬物价、提高景区门票和周边餐饮价格等欺诈游客的不法行为。建立健全旅游价格监管机制,在景区景点公布举报电话,对不法行为一经举报查实,应及时严肃惩处。

2、安保问题及对策建议

旅游高峰的来临容易造成景区景点的超载问题。如2012年“十一”黄金周的华山,“高速爬行”、“ 挤爆”、“ 排队”成为了关键词。这样的旅游不仅不会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相反会引发严重的安保问题。争抢、踩踏事件极容易发生,而且游客与游客之间、游客与服务人员之间在焦灼、烦躁、超负荷的状态下,更加大了发生恶性暴力事件的几率。因此,辽宁在“十二运”期间应对即将面临的旅游压力要有充分的准备。

旅游局、旅游协会和各个旅行社等相关部门要对游客进行有效引导,实现游客分流。部分景区、景点要适时果断限制访问人数,保证旅游质量和安全。各级公安机关应积极配合,担当大任,组织充足的警力,严防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应警惕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煽动,在景区景点设臵治安点,在醒目位臵公布报警方式,对参与具有一定危险性项目的游客,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指导。

3、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两大因素:一个是食品本身不卫生、不安全,一个是人为因素如投毒引发集体食物中毒等恶性事故。据调查,目前有不少饭店、食堂厨房没有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也没有及时防范人为投毒的有效措施。有些厨师身世不明、没有健康证明,闲杂人等可以随意进出等等。一旦发生不测,既难以防范,又无法追查。

在解决食品本身不卫生、不安全问题上,卫生部门应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尤其是农家乐饭庄等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对餐饮经营单位的行为加以规范,卫生设施完善率要达到80%以上,食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督促经营者完善自身管理,落实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食品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深化食品卫生量化等级制度,对评定的等级要在卫生许可证上标识出来,显示出评定的等级和时间。加强对餐具消毒和保洁。对中、小型餐馆实施餐具集中消毒办法,确保消费者的餐饮安全。

在应对人为因素如投毒问题上,以“十二运”指定的餐饮场

2所以及各大宾馆、饭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食堂为重点,全面加强监管。应坚持制度化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对上述重点监管单位的食物采购、储藏、拣选、清洗、烹饪、送检等各个环节实施全程监控。除了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外,还要认真做好上述重点监管单位安保、厨卫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平时多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子女等等问题,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工商、质检和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的质量检查。从采购、安检到计量、包装、售卖都要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每一份产品都必须明确标有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标有与之相匹配的条形码。同时要保证土特产品供应充足,购买方便,可设立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专门售卖点,由相关部门提出指导价格,做到公开透明。由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对游客的引导。

4、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公安交警部门应组织警力,加大“十二运”期间交通安全执法力度,纠正违章驾车行为,严禁车况不佳的机动车特别是大客车上路行驶。除了我省目前已建成通车的交通网络之外,交通部门还应加派人员对枢纽位臵进行有效疏导,对旅游景区、景点沿线设立明确的指示标志。开设多条旅游公共交通线路,派发相关旅游地图,可增派协勤人员对交通进行辅助疏导。加强对旅游包车经营的监管,避免开黑车等宰客行为。对出租车进行审查,杜绝出租车司机绕远路、不打表、漫天要价、与商贩联手宰客获取回扣等问题。

景区景点停车难也是旅游高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应鼓励人们选用公共交通的方式出行。增设停车位臵,停车场与景区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设臵电瓶车对游客进行接送服务,以缓解停车压力。

5、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十二运”期间,我省各地宾馆、饭店、商场、市场、景区

3景点将是中外游客经常光顾的公共场所。严防上述公共场所发生火灾事故,应列为头等大事。导致上述公共场所发生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事故隐患所致,一个是人为纵火所致。

在排除火灾事故隐患方面,应在“十二运”前和“十二运”期间对大型公共场所进行反复检查和突击检查。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各大型公共场所、商贸市场、景区景点必须张贴消防安全告示,明令禁止吸烟,营业厅各楼层应设臵专业管理员,值守巡查;对违禁者应依照有关法规给予劝止、警告乃至罚款处理。

对人为纵火也需要严加防范。一方面,切实采取技术防范措施,对大型公共场所和景区景点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另一方面,应严格执行值守制度,发动公安、保安、义务巡防员等力量,加大对大型公共场所和景区景点的巡防管制,不给疑犯留下可乘之机。

(根据辽宁社会科学院来稿整理)4

推荐第4篇: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习题

一、填充题

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2.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4.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5.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6.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7.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8.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9.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10.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11.执行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12.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中低层管理者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13.垄断程度高容易使组织形成以生产为指导的经营思想。

14.激烈的竞争容易使组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5.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与生产能力。16.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情况。

17.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决策效率的影响上。

18.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时间敏感型决策。

19.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知识敏感型决策。

20.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爱好型。

21.组织中的任何决策既有事实成分,也有价值成分。

22.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23.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24.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维持现状。25.在进取性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勇于创新。 26.决策问题的性质包括问题的紧迫性和问题的重要性。

27.程序化决策涉及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涉及例外问题。

28.从环境的可控制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29.组织面对垄断程度高的市场,容易形成生产导向的经营思想。

30.组织面对竞争程度高的市场,容易形成市场导向的经营思想。

31.收集信息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32.根据决策者风险偏好特征,可以把决策者分为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三种类型。 33.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人们常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决策方法。 34.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创新思维。时间一般在1~2小时,参加者5~6人为宜。

35.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直接开会讨论效果并不好时,可以采取名义小组技术。36.集体决策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和德尔菲技术三种。

37.管理者有时需对企业某部门的经营活动方向进行选择,可采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和政策指导矩阵法两种方法。

38.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认为,在确定某个单位经营活动方向时,应该考虑它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两个维度。

39.对于“瘦狗”型的经营单位,企业应该采取收缩甚至放弃的战略。

40.政策指导矩阵法从市场前景和相对竞争能力两个维度分析企业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41.定量决策方法主要有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三种。

42.线性规划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学规划。

43.线性规划的模型包含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两大部分。

44.常用的解决不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45.解决风险型决策的方法主要有最大期望收益准则、最大期望效用准则和多阶段决策问题与决策树。

46.解决风险决策常用的一个目标是使期望收益

最大化。

47.在面对多阶段的风险决策问题时,人们经常采用决策树方法。

48.模拟是一种通过产生随机数的实验来求解随机问题的技术,又称蒙特卡罗方法。

49.竞争模拟所具有的竞争性,趣味性,实用性是其他课堂教学形式难以比拟的。

二、选择题

1.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B.诊断问题。

A.明确目标

B.诊断问题

C.拟定方案

2.通常用来指导组织战略决策的目标是A.长期目标。

A.长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短期目标

3.通常用来指导组织战术决策的目标是B.中期目标。

A.长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短期目标

4.通常用来指导组织业务决策的目标是C.短期目标。

A.长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短期目标

5.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A.如何改善生产条件 B.如何完善营

销网络

C.如何扩大生产规模 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6.如果组织面对的是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A.如何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 B.如何对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快速反应 C.如何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7.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A.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A.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B.市场需求情况 C.消费者的偏好

8.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C.市场需求情况。A.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 B.组织自身的生产能力 C.市场需求情况

9.组织中的大多数决策均属于B.决策者能力的

缺乏 决策。

A.时间敏感型

B.知识敏感型 10.下列不属于决策者只寻求满意结果的原因的是D.决策者只需要有满意的结果。 A.只能满足于在现有方案中寻找 B.决策者能力的缺乏

C.选择最佳方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D.决策者只需要有满意的结果

11.下列不属于企业短期决策的是A.投资方向选择 B.人力资源开发C.组织规模确定 。 A.投资方向选择

B.人力资源开发

C.组织规模确定

D.企业日常营销

12.集体决策的优点是A.能够最大范围的汇总信息B.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C.能得到更多的认同D.更好地沟通E.做出更好的决策。A.能够最大范围的汇总信息

B.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

C.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D.更好地沟通

E.做出更好的决策

13.决策的特点有目标性B.可行性D.满意性

A.目标性

B.可行性

C.不可选择性

D.满意性

E.最优性

14.下列属于例外问题的有A.组织结构变化B.重大投资C.重要人事任免D.重大政策制定。

A.组织结构变化

B.重大投资 C.重要人事任免

D.重大政策制定

15.喜好风险的人往往会选择风险程度较高而收益较高 的行动方案。

A.较高,较高

B.较高,较低 C.较低,较低

D.不确定

16.知识敏感型决策是指那些对时间要求不高,而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决策。

A.不高,较高

B.较高,也较高 C.较高,不高

D.不高,也不高 17.业务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管理决策

D.业务决策

18.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A.高层管理

者。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技术专家 19.下列关于头脑风暴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所发表的建议必须要深思熟虑。

A.相关专家或人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B.所发表的建议必须要深思熟虑 C.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D.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

20.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直接开会讨论效果并不好时,可以采取A.名义小组技术。A.名义小组技术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技术

21.关于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明显”型经营单位需要较少的资金投资。A.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来的

B.业务增长率反映业务增长的速度,影响投资的回收期限

C.“明显”型经营单位需要较少的资金投资 22.下列A.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来的?

A.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B.头脑风暴法 C.政策指导矩阵法

23.关于政策指导矩阵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采用严格意义的3×3矩阵来分析。A.是定性决策方法

B.采用严格意义的3×3矩阵来分析

C.对于竞争能力较强但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的经营业务,不应继续发展,但也不要马上放弃 24.下列关于企业竞争模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竞争模拟中,各公司不能获得其他公司的任何信息。

A.在竞争模拟中,各公司不能获得其他公司的任何信息

B.企业竞争模拟中的企业包含一般企业的主要机构和功能

C.管理层分工负责和团队合作是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

25.当决策问题与人们的主观意愿关系密切时,比如定量分析的目标函数如何确定,特别是当多个决策者意见有分歧时,可以采用A.定性的决策方法C.以定性为主。

A.定性

B.定量

C.以定性为主

26.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这种方法是B.头脑风暴法 。 A.名义小组技术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技术

27.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中所用到的两个维度是B.相对竞争地位和C.业务增长率。A.销售额 B.相对竞争地位 C.业务增长率

D.投资回收期

28.下列哪种方法是用来解决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 A.大中取大法。

A.大中取大法 B.数学规划

C.网络优化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决策?如何理解其含义?

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2.集体决策有哪些优点?

能够最大范围的汇总信息;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能得到更多的认同;更好地沟通;做出更好的决策。

3.简述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备选方案的情况;

(3)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在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完成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 4.简述行为决策理论。

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

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其他学者对决策者行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人是有限理性的;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

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3)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

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

(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

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

(5)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

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的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决策过程应是一个渐进过程。决策不能只遵守一种固定的程序,而应根据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补充。

5.为了使方案顺利有效实施,如何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需要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将决策的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

与个人,实行目标责任制,让他们树立起责任心,感受到组织赋予他们的压力;

(2)管理者要善于授权,做到责权

对等,相关主体拥有必要的权利,便于其完成相应的目标;

(3)设计合理的报酬制度,根据目

标的完成情况对相关主体实施奖惩,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工作,能够实现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结合,确保方案朝着管理者所期望的路线演进。 6.组织文化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生存的人们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倾向于维持现状,害怕变化,更害怕失败。对任何带来变化(特别是重大变化)的行动

方案会产生抵触情绪,并以实际行动抵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决策者会在决策之前预见到,带来变化的行动方案在实施中将遇到很大阻力,很有可能遭致失败,而在保守型文化中的 人们不会轻易容忍失败,他就会产生顾虑,从而将有关行动方案从自己的视野中剔除出去。其结果是,那些旨在维持现状的行动方案被最终选出并付诸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的保守性。在进取型组织文化中生存的人们欢迎变化,勇于创新,宽容对待失败。在这样的组织中,容易进入决策者视野的是给组织带来变革的行动方案,有时候,他们进行决策的目的就是制造变化。此外,组织文化是否具有伦理精神也会对决策产生影响。具有伦理精神的组织文化会引导决策者采取符合伦理的行动方案,而没有伦理精神的组织文化可能会导致决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7.决策问题的性质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1)问题的紧迫性: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急需处理,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时间敏感型决策。对于此类决策,快速行动要比如何行动更重要,也就是说,对决策速度的要求高于对决策质量的要求。组织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面临稍纵即逝的重大机会时以及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所面临的决策属于此类。需要说明的是,时间敏感型决策在组织中不常出现,但每次出现都给组织带来重大影响。相反,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知识敏感型决策,因为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下对决策质量的要求必然提高,而高质量的决策依赖于决策者掌握足够的知识。组织中的大多数决策均属于此类。

(2)问题的重要性:问题的重要性对决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重要的问题可能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有些重要问题甚至必须由高层领导亲自决策,从而决策可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 ;

②越重要的问题越有可能由群体决策,因为与个体决策相比,在群体决策时,问题被认识的更全面,决策的质量可能更高;

③越重要的问题越需要决策者慎重决策,越需要决策者避开各类决策陷阱。 8.如何防止随意决策?

防止决策随意的方法主要有: (1)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任何

决策都要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决策;对于重大决策,在拿出最终方案前,要对每个可供选择的

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必要时可组织内外部专家进行详细论证,防止少数人的偏见主导整个决策过程;

(2)树立并强化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对事后证明为失误的决策,要对有关负责人严惩不贷;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适当分权,防止决策者独揽大权、专断行事;

(4)加强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借助科学的手段辅助决策。

9.决策者如何避免“安于现状”心态的出现?

(1)牢记自己所确立的目标,了解在目前情况下哪些是成功的障碍,努力克服这些障碍。

(2)不要把维持现状当作你的选择,应当去发现其他的可能性。在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维持现状等于自取灭亡。

(3)不要夸大自己的成本和努力。有的人想维持现状,是因为他已经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与心血,改变现状对他而言意味着前功尽弃。但是,没有舍弃便没有收获,弃旧才能扬新。

(4)要相信明天会更美好,将来的“现状”是今日的“现状”不可比拟的。

(5)如果你有比“维持现状”更好的选择,不要害怕付出努力,要逼迫自己去实现它。 10.什么叫决策“近视症”?

患了“决策近视症”的决策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和不重视长远的利益。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和决策者个人因素有关,也可能和决策者所在的组织的制度(尤其是激励制度)有关。没有远大理想的人通常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为一时之得而乐,为一时之失而悲。另外如果一个决策者在一个组织中的任期不长,而且其报酬主要取决于任期内的组织的绩效,那么他在决策过程中倾向于“近视”。

11.决策者如何走出“自我为中心”的误区?

(1)采取行动之前设立成功的标准; (2)必须事先明确自己的选择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结果;

(3)行动结果出来前后,向与决策无关的人询问;

(4)对一些重复决策尽量用统计方法判断在决策决定因素方面,自己的选择占多大比重;

(5)定期列出遭遇的失败,并积极寻找原因; (6)积极从过去的决策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2.什么是风险型决策?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为风险型决策。 13.简述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及原则。

头闹风暴法的特点是: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倡导创新思维。

原则:

(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 (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4)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

14.什么是“名义小组技术”?

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直接开会讨论效果并不好,可能出现争执不下、权威人士发言后大家随声附和的情况。这时,可以采取“名义小组技术”。管理者先选择一些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或有经验的人作为小组成员,并向他们提供与决策问题相关的信息。小组成员各自先不通气,独立地思考,提出决策建议,并尽可能详细地将自己提出的备选方案写成文字材料。然后召集会议,让小组成员一一陈述自己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对全部备选方案投票,产生大家最赞同的方案,并形成对其他方案的意见,提交管理者作为决策参考。 15.简述运用德尔菲技术的步骤。

(1)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相关经验的专家。

(2)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写成书面材料。

(3)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如果分歧很大,可以开会集中讨论;或者管理者分头与专家联络。

(4)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16.简述“小中取大法”。

决策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差的情况。决策时,对各种方案都按它带来的最低收益考虑,然后比较哪种方案的最低收益最

高,简称小中取大法。

17.简述最大期望效用准则与最大期望收益准则的区别。

计算期望时,用收益的效用乘相应的概率,再求和。除了风险中性的理性人,人们的效用函数一般是非线性的,用期望效用更能体现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最大期望收益准则可以看做最大期望效用准则的特例,即效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函数。

18.什么是企业竞争模拟?

企业竞争模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企业的竞争环境,供模拟参加者进行经营决策的练习,适合学校进行管理教学和企业进行人员培训之用。

四、问答题

1.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何种发展?

(1)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在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完成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

(2)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其他学者对决策者行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①人是有限理性的。

②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③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

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

④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

⑤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的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决策过程应是一个渐进过程。决策不能只遵守一种固定的程序,而应根据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补充。

(3)新发展的决策理论:继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之后,决策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发展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组织是由决策者及其下属、同事组成的系统。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开始,继而确定组织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案进而进行方案选择(即做出择优决策),最后实施决策方案,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最新的决策理论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原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当今的决策者应在决策过程中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手段和规范化的程序,应以系统理论、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并辅之以行为科学的有关理论。这就是说,最新决策理论把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它所概括的一套科学行为准则和工作程序,既重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又重视人的积极作用。 2.决策的过程包括步骤?每一步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在这一步

骤中,管理者必须特别注意:要尽可能精确地评估问题和机会;要尽力获取精确的、可信赖的信息,并正确地解释它;同时,需要注意处在控制之外的因素也会对机会和问题的识别产生影响。

(2)明确目标:所要结果的数量和质

量都要明确,因为目标的这两个方面都最终指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

(3)拟定方案:这一步骤需要想象力

和创造力,在提出备选方案时,管理者必须把其

试图达到的目标铭记在心,而且要提出尽量多的方案。为了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案,需要从多种角度审视问题,这意味着管理者要善于征询他人的意见。

(4)筛选方案:管理者起码要具备评价每种方案的价值或相对优势/劣势的能力。在评估过程中,要使用预定的决策标准(如所要的质量)并仔细考虑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另外,管理者必须仔细考察所掌握的全部事实,并确信自己已获得足够的信息。

(5)执行方案: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管理者还要明白,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地会给有关各方带来变化,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管理者善于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认识这种损害知识暂时的,或者说是为了组织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可能的情况下,管理者还可以拿出相应的补偿方案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化解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管理者更应当明白,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6)评估效果:用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出现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则要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偏差的发生与决策过程中的前四个步骤有关,那么管理者就应该重新回到前面的四个步骤,对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方案更加符合组织的实际和变化的环境。如果发现偏差是由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某种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造成的,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加强对方案执行的监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已经出现的偏差不扩大甚至有所缩小,从而使方案取得预期的效果。 3.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包括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

(2)组织自身的因素: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

(3)决策问题的性质:包括环境的紧迫性、问题的重要性。

(4)决策主体的因素:包括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个人价值观、决策主体的关系融洽程度。

4.组织中常见的决策陷阱有哪些?组织如何避免这些陷阱?

(1)“近视症”。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跟决策者个人因素有关,也可能跟决策者所在组织的制度(特别是激励制度)设计有关。因此需要有远大理想的决策者,以及设计合适的组织制度。

(2)方案评价随意。防止决策随意的方法主要有:

①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任何决策都要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决策;对于重大决策,在拿出最终方案前,要对每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必要时可组织内外部专家进行详细论证,防止少数人的偏见主导整个决策过程。

②树立并强化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对事后证明为失误的决策,要对有关责任人严惩不贷。

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适当分权,防止决策者独揽大权、专断行事。

④加强组织的信息化设计,借助科学的手段辅助决策。

(3)过分依赖直觉。防止的方法有: ①在做出决策前,多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如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情况、对未来可能的情况变化进行充分预测;

②在决策过程中,要主动倾听不同方面的意见,尤其要认真对待反面意见;

③扩大自己的社交圈,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搜集对组织有用的信息,提高决策能力。

(4)以自我为中心,偏信个人经验与能力。为了走出“以自我为中心”这一误区,管理者一方面要正确对待自我,客观认识自我,要承认人是不可能不犯错的,关键是要认识错误并知错就改,不断提升自己。管理者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

(5)被问题的形势所迷惑。避免的方法:

①不要机械地接受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②尽量由本人提出一个辩证的、客观陈述事实的问题。

③在决策过程中,要不断地怀疑问题。改变一下问法也许会使决策趋于完善。

④当别人向你提出建设性意见时,想一想他看问题的角度与动机。

(6)安于现状。决策者要尽力避免“安于现状”心态的出现,可考虑的办法有:

①牢记自己所确立的目标,了解在目前情况下哪些是你成功的障碍,努力克服这些障碍。

②不要把维持现状当作你的选择,应

当去发现其他的可能性。在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维持现状等于自取灭亡。

③不要夸大自己的成本和努力,有的

人想维持现状,是因为他已经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与心血,改变现状对他而言意味着前功尽弃。但是,没有舍弃便没有收获,弃旧才能扬新。

④要相信明天会更美好,将来的“现

状”与今日的“现状”是不可比拟的。

⑤如果你有比“维持现状”更好的选

择,不要害怕付出努力,要逼迫自己去实现它。

(7)浪漫主义者。克服浪漫主义情绪

对决策的影响的办法主要:

①丢掉幻想,无论是作为一个人,还

是作为一个企业,其在社会中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②在一时的成功面前,保持头脑冷静,

要听听逆耳的忠言。

③通常,在组织超常发展的背后潜藏

着危机。作为领导人,要居安思危,采取措施,预防危机发生。

④要认识利润对于企业就像健康对于

人一样。企业存在的目的主要是追求利润,而不是其他。讲利而不唯利是图,讲义而不把企业办成“小社会”。

⑤要客观认识社会效益对一个企业的

作用。很多时候,社会影响带来的没有经济效益支撑的表面上的辉煌,恰恰是企业衰败的前奏。 5.决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

原则。现实中,

(1)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

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

(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

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

(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

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选择,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6.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企业经营业务的状况可以被分成哪四种类型?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1)“瘦狗”型:市场份额和业务增

长率都较低,只能带来很少的现金和利润,甚至

可能亏损。

(2)“幼童”型:业务增长率较高,

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高增长的速度需要大量资金,而仅通过该业务自身难以筹措。

(3)“金牛”型:市场占有率较高,

而业务增长率较低,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同时需要较少的资金投资。这种业务产生的大量现金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

(4)“明星”型:市场占有率和业务

增长率都较高,代表着更高利润增长率和最佳投资机会。

7.什么是“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方法?其步骤是怎样的?

决策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若事后发

现客观情况并未按自己预想的发生,会为自己事前的决策而后悔。由此,产生了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方法,其步骤是:

(1)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

悔值,定义为:后悔值=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2)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3)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8.在计算机已经普及的今天,为什么定性决策方法仍有用武之地?

(1)人们面对信息不完全的决策问题时,比如面对新的环境里出现的新问题,难以使用对数据依赖程度很高的定量方法;(2)当决策问题与人们的主观意愿关系密切时,比如定量分析的目标函数如何确定,特别是当多个决策者意见有分歧时,需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或以定性为主的决策方法;(3)当决策问题十分复杂,现有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工具难以胜任时,人们也不得不进行粗略的估计和定性分析。

推荐第5篇: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过程?其中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答:a.决策过程包括:1.诊断问题或识别问题 2.识别目标 3.拟定被选方案

4.评估被选方案5.作出决定6.实施方案7.监督和评估

b.其中关键的步骤是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答: 河南省洁达陶瓷公司与禹州市建筑卫生陶瓷厂形成鲜明对比主要因为双方决策者的决策的鲜明差异。建筑卫生陶瓷厂的决策者面对厂房倒闭的危险能果断做出决策,通过进行人事制度 改革、优化主导产品管理方法、对分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和租赁承包等手段使工厂免于倒闭。在稳步发展时,管理者能够头脑冷静地分析和诊断行情并进行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市场考察和论证,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从而保证了建筑卫生陶瓷厂能够成功的运转下去。相比之下,洁达陶瓷公司决策过于盲目轻率,没有对问题和机会进行认真的诊断和分析,一味追赶市场潮流,在还没有对市场进行考察分析论证的情况下就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在公 司亏损产销无望时决策者并未从根本上进行补救而是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扩大规模,最终造成了生产与市场脱离的恶性状况。

所以,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主要因为决策者的决策的质量好坏对企业造成了直接影响

推荐第6篇:试论领导与决策

试论领导与决策

领导科学认为,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领导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的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活动过程。决策是领导者按照最优化的要求,从若干准备实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通过实施以达到一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从领导与决策的涵义来看,领导与决策是相互联系

的统一体,领导活动包含着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就是领导活动,领导离不开决策,决策也离不开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决策,没有决策也就不可能实现领导目标。因此,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又是领导素养的集中表现,也是衡量崐领导者领导水平的主要标志。

一、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能是决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就把决策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领导科学的角度看,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在现代社会中,领导工作的首崐要职能是决策。决策之所以在领导工作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原因:1、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社会各个部门的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且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地出现,这一切都需要领导者审时度势,统观全局,于千头崐万绪中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弊,及时作出有效可行的决策。因此,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把决策的地位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在领导工作中,决策与领导者的其他职能相比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领导者的其他职能主要是:建立组织机构、选用人才、激励群众的积极性、日常指挥与管理、对外交往等等。与这些职能相比,决策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因为决策是确定领导者奋斗目标的工作,它规定着领导者的努力方向。如果没有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那么其他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如果决策失误,即在目标错误与方向错误的情况下,其它工作做的越好,问题就越大,损失就越严重。另外,在领导者的其它职能中,也包涵着决策。如建立机构,建立什么样的机构,多大的规模,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等都需要决策。再如选用人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如何选用,怎样用好等等都需要决策。因此,领导离不开决策,决策是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能。

二、科学决策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首要环节。决策自古有之。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决策而成就一番业绩者,不乏其例。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些决策大多是凭借领导者个人的阅历、知识和智慧进行的,属于“经验决策”。其特点一是由于决策是凭直觉认识为依据,带有较大程度的表面性;二是由于决策是以已往的具体经验为依据,往往带有较大的片面性;三是由于决策手段落后,难以进行准确、迅速的定量分析。这种决策虽然往往也能行之有效,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大的偶然性、科学性。特别是面临现代复杂的社会活动,就显得更不适应了。现代决策要求从个人决策向集团决策发展;从定性决策向定量决策发展;从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决策发展。传统的经验决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需要了。因此,现代决策,不仅需要领导者个人的经验和才能,更需要集中不同层次的专家集团的智慧;不仅需要领导个人的直觉,更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程序,科学的论证进行决策。简言之就是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地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程序,依靠专家的智囊组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所进行的决策。实现决策科学化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领导目标的核心,是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三、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决策作为一个出主意、做决策的活动,是由一系列要素组成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过程。无论什么决策,一般都由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情势和决策后果等要素组成。在这些要素中,决策者也就是领导是决策的主体。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定有一个由夫妇二人和两个孩子组成的四口之家,需要对每日的收入如何花费、生活如何安排作出决策,如果这个家庭处在夫权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时代,那么决策者无疑就是家长即丈夫一个人。但是在现代文明社会,男女地位平等。家庭经济与生活的安排往往是家庭成员共同商量后决定的。这就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以丈夫为主,在作出决策前先征求妻子和孩子的意见,但最终的决策仍由丈夫拍板;第二种是以妻子为主,在作出决策前先征求丈夫和孩子的意见,最终的决策由妻子拍板;第三种是夫妻相敬如宾与孩子共同商议作出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在前两种情况中,决策者都有主次之分。第一种是丈夫处于主导地位,第二种是妻子处于主导地位,而第三种则不分主次,夫妻和孩子共同处于决策的主导地位。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决策

者可以是孤立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人以上的集团。决策者所作出的决策是否科学、合乎事物的规律,取决于决策者的自身素质。决策者素质的高低、修养好坏,对决策的正误关系很大。俗话说,只有不能打胜仗的将军,没有不能打胜仗的士兵。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这是从军事角度上,说将军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其实,治国安邦、管理企业等也都是同样的道

理。决策者除了要具备一般领导者的素质,如政治思想素崐质、道德品格素质、文化素质、组织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崐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决策素养:1、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列宁讲过: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所谓领导者的科学素养,是指他要经过科学的基本训练,具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如数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基本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要有丰富的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且要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要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经济的发展趋势。2、要有敏锐的目光和创新精神决策是创造性活动,它总是以变革现状为出发点和归崐宿。因此,决策者要目光敏锐,有辨别分析的能力,能一崐针见血地看出问题的症结和本质。同时思路要开阔,如果崐不善于发现问题或者安于现状,就不能前进。可以说没有崐创新就没有决策。决策者有开创创新精神,才能着眼一个崐地区或企业的未来,冲出传统制定新战略,才能冒一定的崐风险去实现较为先进的决策方案。例如,我局三处在任务不足、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经过市场调查,得知上海土方市场的容量很大,毅然决策,贷款买了二十辆翻斗车和挖掘机,组成土方运输队,开进了上海。几年来,不但还清崐了贷款,还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决策者如果思想保守,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冒风险,他所作出的决策,也只能是崐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决策,不可能促进一个地区或企业崐的发展。3、要有当机立断的魄力当机立断的魄力是指决策者,必须善于和勇于不失时崐机的作出决策,迅速实施。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别人犹豫崐不前,看不准形势的时候,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作崐出抉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要审实度势,综观全局,崐权衡利弊,把握时机,作出科学的决策,才能促进改革和崐发展。如果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就会错过良机,这是领崐导的大忌。当机立断的魄力,是建立在真实的情报和细致崐的方案比较基础之上的,决不是主观臆断,更不是盲目武断。4、要有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民主作风就是在决策过程中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它在领导决策中表现为广征博采,集思广益。在决策前,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听取本行业专家的意崐见;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善于听取不同的声崐音;善于从众说分纭中,找到客观真实的信息,获得符合崐客观规律的认识,将各种方案的优点,综合成一种方案。崐切忌先有结论,然后去搜集与自己相同的意见来论证自己的结论。更不能以权势去压服不同意见。不同意见的充分讨论,是使领导者避免受错误意见愚弄和左右的一个最有效的措施。科学正确的决策,必须经过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交锋,论证后才能产生。而这一切必须以领导者的民主作风作保证。领导者要善于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环境和气氛。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

四、领导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决策是一门科学,有许多规律和原则可循。从实践来崐看,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选准目标原则。在决策前,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准确地确定决策课题。课题不准,崐决策非但无效,还可能走偏。决策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目的,决策目的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效果的好坏。决策目崐标明确了,选择就会有依据,行动就会有指针性;决策目崐标不明确,选择就会发生偏移,甚至还会出现目标转换、崐南辕北辙的惨痛后果。2、信息准确原则。现代决策涉及各方面的因素,需崐要取得比较广泛的准确信息。如果信息是“一鳞半爪”、崐“道听途说”,决策的依据就不可靠。必须深入实际作调崐查,获取全面的、准确的信息,才能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崐决策。目前一些领导靠听汇报,或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出的崐信息,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虚假的,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崐决策是不可能正确的。3、可行性原则。决策方案必须切实可行,否则即使崐是美妙的方案,也是纸上谈兵。决策方案是否可行,就要崐对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做出周密而细致的分析。对已形成的多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必须作认真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比较,作出评估。只有经过审定、评价、可行性分析后的决策,才能有较大的把握和可实崐现性。过去靠长官意志、个人拍脑袋决策造成的教训是深刻的。4、系统的原则。这是决策的灵魂。任何决策都应从崐整体出发,以整体利益为重。一切局部的、暂时的利益要崐服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然而全局利益又寓于局部利益崐之中。这个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是系统原则的精髓。崐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使决策促进全局和局部的协调发崐展。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就是缺乏系统原崐则决策的恶果。5、集体决策的原则。在小生产条件下,主要靠个人崐的经验决策。决策的正误,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个人学识、崐经验和胆略等。在大生产条件下,决策的内容是很复杂的,崐个人的经验决策已行不通了,要吸收多方面的意见。特别崐要听取专家的意见,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集中正确合理崐的内容,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一些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往崐往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在市场经济崐中必然碰壁。6、分层次多系统决策的原则。就是根据总的决策目崐标,由各个层次、各个系统进行具体目标的决策。也就是崐把总的目标,变成各个层次、各个系统的具体责任。这样,崐才能最终实现决策目标。一般情况下,上级领导不应过于崐干涉下级决策,更不能代替下级决策,而应让他们根据本崐地实际情况自主决策,这样可以增强各级组织的责任,调崐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总目标。目前,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崐况是一些小事,也得一把手拍板才能解决。这是管理之大忌。必须要改变。责权利相统一,才能推动发展。科学决策是一个过程,由一整套决策程序,即若干决崐策步骤所构成。领导者在决策中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拍板”决断,在“拍板”的前前后后都有大量工作要作。一个完崐整的决策过程,一般需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处理事物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即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崐和解决矛盾。可见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因而发现问题和确认问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必须要经过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老老实实地深入到实际中去调查,才能发现和确认问题。确认矛盾以后,就要分析矛盾,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总体设想,即目标。第二步:分析价值,拟订方案目标确定后,要分析目标价值,就是做这件事的投入崐与产出合不合算。效益有多少、有没有负效益等等。确认崐了目标价值,就要寻求实现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即拟订方案。要拟订多种方案备选。只有一种方案是很难实现科学决策的。第三步:专家评估,选定方案对于拟订的若干方案,只有进行充分的评估,才能成崐为决策的基础。而正确的评估,只能由各方面的专家来实崐现。所谓评估,就是对方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预测崐方案近期和远期、局部和整体、经济和社会的效益,如果崐同时具备这些效益则是最佳方案。但在现实中,同时具备崐多种效益的方案是极少的,那么就要在各种方案中进行比崐较,选出那种正效益较高、负效益较低,即比较满意的方崐案。第四步:实验试行,检验效果方案选定后就要实施,为了减少失误,在方案全面实崐施前,一般都要进行实验或试点,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崐实效性。在实验试点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和教崐训,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来,具体分析出成功与失败的崐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如果试点成功,就可进入全面实施崐阶段。如果失败,则迅速反馈回去,改变决策。第五步:修改方案,普遍实施这是决策程序的最后一环。如果在实验试点后证明:崐这个方案在总体上是可行的,那么在修正弊端的基础上,崐就要全面推广实施。由于实施方案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观崐和客观条件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要加强方案实施崐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并且及时进行反馈。如果出现小的崐偏差,那么只做微调;如果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大的变化,崐影响了决策目标的实现,那么就必须对原定目标做根本修崐改。以上决策程序,只是一般规律,在不同的决策中,各崐个步骤可以互相交叉进行,有时也可以合并或省略。决策程序图示如下:┌─┐┌─────────┐│初│←───┤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步│┌─────────┐┌─┐││←───┤分析价值,拟订方案││最│←─┤决│└─────────┘││││↓│终│││┌─────────┐│││策│←───┤专家评估,选定方案││决│└─┘└─────────┘││┌─┐↓│策│←─┤实│┌─────────┐└─┘││←───┤实验试行,检验效果│↑│践│└─────────┘│││↓││检│┌─────────┐│││←───┤修正方案,普遍实施│││验│└────┬────┘│└─┘│└───────────────┘综上所述,领导与决策紧密相联、不可分割。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能是决策,科学决策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关键环节,提高领导的素质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只有遵循科学的原则和程序,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ÿZÿyumlyuml;

推荐第7篇:领导与决策论文

领导与决策

目录

一、

1.2.

二、

三、

1.2.

3.

四、

1.2.

3.

4.

5.

6.

五、决策的类型和要素 ...................1 决策概论......................1 决策类型......................2 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和转化 ............2 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 ..................3 科学决策的四个基本标准:..................3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3 科学预测法.........................4 领导决策的作用和方法 ..................4 决策中的核心是领导者...................4 决策目标方案.....................4 领导决策的方法........................4 寻求边际效益的最大化...................5 决策的制定和分工....................5 方案的执行和回馈评估...................5 影响领导行为决策的因素 .....................

5摘要

领导是为实现组织预订目标而运行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向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一个真正的领导,重要的不是手中的权利,而是影响力,即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也使别人愿意跟你共事,领导工作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职权和领导行为。决策是管理活动中发生的一种活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的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为作出决定。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决策质量,减少决策的时间和成本。在重大问题中所采用的科学决策方法和技术,是体现领导决策的重要方式,为了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出其中的一个最佳的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完善和修改,以实现领导目标的过程活动

关键词:决策力 科学决策领导力

一、决策的类型和要素

1.决策概论

决策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根据客观的可能性, 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

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决策分析是一门与经济学、数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有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决策, 它的研究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决策质量, 减少决策的时间和成本。因此, 决策分析是一门创造性的管理技术。它包括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确定评价标准、方案制定、方案选优和方案实施等过程。

2.决策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决策可以分为下面几种不同的类型:

(1) 根据目标性质,可将决策分为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

常规型决策也称程序化决策,是指那些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这类决策通常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因此,基本上是有把握解决的,一般是由管理人员按领导制定的章法进行。非常规决策也称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者首次出现的非重复决策。它难以预料,解决时往往没有十分把握。因此,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常规性决策上。

(2) 根据目标要求,可将决策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最优决策是追求理想条件下的最优目标的决策。但是,实际上最理想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所以,最优目标也往往是无法实现的。正常情况下,许多领导者不冒巨大危险去追求最优目标,而宁可在现实条件下有把握地求得一个满意的结果,这就是满意决策。满意决策是相对的,满意决策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现实条件的充分分析,在许多满意的目标中,应力求选择其更优,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3) 根据目标数量,课将决策分成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一个大系统中总是具有多目标的。多目标的决策也可以分成许多单目标来进行,但是还鼻血充分注意多目标之间的交叉效应。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大系统中采用优化决策尤为慎重。

按认识活动的形式分类,还可以把决策分为经验决策﹑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不同类型的决策有不同的特点,亦有不同的作用要求和决策的方法。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来真确对待决策工作。

二、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和转化

领导活动的实质,是领导者通过影响,控制,协调等方式,与被领导者共同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方式是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完成预期目标。领导活动的过程,就是做出决策并组织实施的决策过程。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

经验决策是依靠领导者个人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的决策。它具有直观感知性,认识的表现性,分析性,非定量性的特点。它同小生产方式相适应。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靠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来总结出的经验。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和科学的进步,个人素质和经验决策,也日益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历史的发展要求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

科学决策是按照决策的科学理论和健全的科学程序,运用现代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的活动。它是现代活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变化多端,影响巨大。这种大生产不仅在人,财,物的投资方面是空前的,而且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个决策的失误必然会导致连锁反应,生产严重的后果。为了社会未来的发展,领导者

必须抱有一忧患意识,去研究和寻求合理的决策。需要领导者从去全局出发,从经济价值到社会价值,进行周密的法案论证工作,及时作出可行有时的判断。这都不是任何人的经验和智慧所能胜取的。所以经验决策必须上升为科学决策。

从经验决策发展到科学决策,是因为经验决策比较而言,科学决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1﹑经验决策是依靠领导的个人经历和体验进行的。而科学决策则要求建立在完整的决策提醒上,依靠集体的智慧,实行决策民主化。2﹑经验决策的过程简单,只有谋与断的两个步骤。而科学决策的程序则分为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集思广益,拟制方案;分析评估,方案优化;方案实施与反馈调剂等四大步骤,实行决策程序化。3﹑经验决策是依靠领导者个人的胆识和智慧进行最后的决断。而科学决策则要求领导必须运行科学的决策理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优化决断,实行决策科学化。

而其实质是科学决策不等于经验决策,经验决策不等于科学决策。在现代社会活动中,科学决策显得日益重要,但在一定条件下,经验决策仍是必要的。这里所谓冲经验决策发展到科学决策,仅仅是在决策的类型选择意义上而言的。在现代的决策过程中,虽然科学决策起着决定的作用,但是经验决策依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理由很明确,任何人,任何领导者,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经历和经验都会介入到其他的公共活动中去,自然也会对领导的决策发生影响。因此,如何更合理地利用经验决策的资源,在科学决策的今天,依然是决策学的重要课题。

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

决策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由于受到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背景,不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带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可划分出多种类型的决策。决策虽然有类型的差异,我们还是可以抽出一些决策具有的共同性,规律性的程序。各类型决策所导致大循环,具有相对普遍性的一般程序。

1.科学决策的四个基本标准:

1)具有明确的决策目标

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目标的确定性

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的代价小

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少

尽管目标类型的多样性,但规划目标是共同要求的。这就是要可以定性或定量衡量标准;要有达标的具体时间规定。它的约束条件是确定的,既要考虑到需要,也要考虑到条件的可能性。在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阶段,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与科学预测法。我们应当以上述目标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为尺度,根据需要与可能综合的原则,遵循管理中的系统原理,弹性原理等来确定目标,规划目标。

(1) 调查研究法 (2) 科学化调查

2.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

l)客观性原则。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决策。

2)预测性原则。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科学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

3)信息性原则。信息的准确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决策所需要的信

息越准确、真实、可靠和全面,决策越具有科学性。

4)系统性原则。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如果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事物,而不能系统、全面地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肯定会造成决策失误。因此,领导者决策必须做到系统全面、严谨规范。系统性本身是科学性的表现。

5)可行性原则。任何一项决策都是为了实施,因而必须是可行的。要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必须分析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技术水平等主客观条件,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分析决策实施后产生的各种影响,经过慎重地全面地科学地论证、审定、评估,作出可行性分析,确定可行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才是科学的。

3.科学预测法

预测是通过也有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对未来或未知事物的发展进行评估和推迟。把这一定义加以展开。可以说预测的过程,是在调查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分析及逻辑推理过程。预测是一项广泛的综合性工作,起研究类容包含政治预测,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科学技术预测等。它们对确定决策目标都有重要的作用。预测不仅要做出定性的判断,而且要有定量的分析,要有事物发生的概率估。

1) 特尔菲法,特尔菲法是专家评估法的一种

2) 时间序列法

3) 回归分析法

四、领导决策的作用和方法

成功的领导依赖于适合的行为﹑技能和行动。领导者的三种主要技能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率技能。领导的技能分析表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需要的三种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管理层越高,工作中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率技能所占的比例就越大。然而在当代我们可以把这三种类型归属于两种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这两种理论具有共同的一个主题,在决策过程中通过共同的语言,创意和行为来鼓舞下属的个人。

1.决策中的核心是领导者

领导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是决策最基本的要素。决策在处于决策系统内外信息的枢纽地位,是决策系统中最积极能动因素,是决策系统的驾驭者。其水平,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决策活动的成败。

2.决策目标方案

决策目标是指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决策目标的确立是科学决策的起点,它是决策指明了方向,为选择行动方案提供了衡量标准,也为决策实施的控制提供了依据。领导决策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方案的活动。对于决策的备选方案,现在的目的是追求优化。由于客观情况的复杂性,决定着决策的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多样性,因此,对决策备选方案的选择就要进行比较,鉴别,选择出可行性方案。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2)拟定方案,充足论证

3)分析评估,方案择优

4)慎重实施,反馈调节

3.领导决策的方法

1)德尔菲法

2)头脑风暴法

3)回归分析法

4)系统工程法

4.寻求边际效益的最大化

领导者在自己的领导活动中,需要把握好边界,在合理界定失误或决策界限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选择。但是,正如上面所指出的,机械地据守边界,也不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所为。领导者最好地把握边界,并具有最佳效果的态度是寻求边际效应最大化。

5.决策的制定和分工

现代决策体制额构成由决策的信息系统﹑决策的智慧系统﹑决策的中枢 统。领导在决策活动中的主要职责有

(1) 考虑决策目标的确定性和可行性

(2) 组织决策方案的制定

(3) 负责决策方案的选择

(4) 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

领导对决策方案选择必须符合的基本的要求:时效性,系统性,民主性,合法性和灵活性。

6.方案的执行和回馈评估

任何决策出的方案只有在真切的得到实施后才有其实际的意义,执行方案 决策的落脚点,通过对决策的追踪,检查,可以发现方案决策执行的偏差,也便采取措施对决策进行控制。

五、影响领导行为决策的因素

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提出“决策人”模式,指出“决策人”应把学习、记忆、习惯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其决策行动的基础。而他们所强调心理因素的这些基础正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多项指示综合的表现形式。它是领导实行决策的基础;他对领导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简单地评价心理素质好与差,似乎只是从心理是否健康或心理承受能力判定。但这远远不够,若从领导决策的角度对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就必须将心理素质细分为智力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个性因素4个方面。对它们逐一地进行分析,将对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为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分析提供有效的佐证。

在决策过程中领导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

1)智力因素

2)情感因素

3)意志因素

4)个性因素

所以良好的心理品质所要求的记忆力能为决策提供可供选择和借鉴的各种原则方法、途径、经验和教训。思维是决策者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心理过程。它贯穿整个决策过程的始终。思维能力即是对信息进行间接和概括反映的能力。其次在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的预测对确

定目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依据以及文献资料﹑著作:

[1] 林伟贤 决策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5

[2] 亚历克斯.洛伊困境中的决策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

[3] 西蒙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

[4] 王凤彬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 张俊伟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

推荐第8篇:数据模型与决策学习体会

《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学习体会

“数据、模型与决策”,看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是既理论又实践还颇有些高深。所谓的数据模型与决策就是管理科学的另外一种称呼方式。管理科学(mangement science),它包含了管理和科学两门课程的内容,或者说是管理的科学。如果这个定义还是非常的模糊,那么还可以这么解释,它就是对与定量因素有关的管理问题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辅助管理决策制定的一门科学。再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定量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我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其实质内容主要是线性规划模型和概率统计(检验、估计),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学和数据模型决策两部分。我自己以前没有学过线性规划,所以感觉课程的这部分是成功的,通过课程的学习懂得了高级线性规划和应用。统计学主要讲授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抽样方法、样本分布、参数估计、置信区间、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数据模型决策主要讲述线性规划内容,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求解模型的软件使用。通过该课程学习我了解和掌握数据、模型和决策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在管理决策中的广泛应用,提升了计算机数量分析的应用分析能力。

统计决策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始终,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评估,为管理决策服务,使得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企业的生存法则。只有那些能够成功地应付环境挑战的企业,才是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把握并运用好数据模型与决策的理念定会取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功效。

一、企业发展原则与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运筹帷幄,长远谋划,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制定最优的经营战略,以战略统揽全局。企业战略过程包括,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作出和执行战略决策,并最后对战略作出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应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是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寻求内资源与外资源相协调的管理、是寻找企业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也就是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来寻求系统内外的资源合理分配与优化,这正体现了数据模型决策的思想。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对应的战略。主要侧重规定企业使命、分析战略环境、制定战略目标。中国现在绝大部分商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加深,我国企业不仅直接参与国内市场,还将更直接面临与世界跨国公司之间的角逐,企业间竞争的档次和水平日益提高,因而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企业凝集全部的力量,众志成城,向一个共同方向努力,争取实现有限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显然,数据模型决策理念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企业人事管理与财务管理

1、人事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变成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含量高,对过去一直贯穿和渗透于农业和工业经济中的知识的作用就凸显得日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知识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的企业第三大“战略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竞争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应该建立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客户总部与下属公司不同的架构,建立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通过战略纽带将“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整合起来,带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的全面提升,以内部管理的完善获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这显然蕴涵的是数据模型决策的理念。还可以用指派问题对人员合理分配;用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人才评价体系等。

2、财务管理。数据模型决策的理念在财务与会计中显得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它解决企业如何最有效的利用资金资源的问题。其涉及到投资决策分析、成本核算分析、证券管理等。在投资决策分析中,企业如何利用剩余资金,如何投资往往有多种方案。而数据模型决策的作用就是要要对这些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决策,以确定最优的方案,使得企业的收益最大。通常是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决策论来进行判断。

该课程使我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管理科学当中的数学与技术方面的概念。数据模型与决策还有很多实际应用的实例,例如盈亏平衡分析、资源分配、新产品定价策略、销售量预测、投资组合和供应链网络设计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是任何一家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内容,也是管理者必须要做出决策的内容。怎样保证管理者做出的决策都是最佳的方案,能够产生最大的经济利润呢?这些问题都是通过本门课程建立科学的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知道我们管理者进行正确决策,减少因错误决策而导致的资源和利润的损失。

通过学习管理科学方法与模型来解决实际的生产管理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对问题求解的技术。改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管理科学的应用程序,而且还了解到管理科学是如何辅助决策的。教授老师还引用了很多被广泛认可的理论,引用决策分析、实践中的管理科学、案例和问题等内容,使得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管理实际。从第一节课开始教授首先从宏观上分析了管理学的本质,就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课堂上开展了讨论,并通过几个案例,例如木料的数量确定,如何决定做多少把椅子和多少把桌子可以使得收益最大等等,我不经顿悟,这门学科就是解决之前遇到的那个数学建模的学科嘛。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被教学风格所吸引,通过在教师学术造诣深厚,理论水平高超,更加让人惊喜的是他能够利用简明扼要的知识点讲述、生动丰富的案例教学和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带领我们发现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联系,向我们展示了数据模型分析的种种运用,教会了我们通过数据分析为我们的决策行为提供依据的基本方法,进而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管理视野。通过学习我发现这门课程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不夸张的说,该课程使我提高了科学分析能力、风险和优化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工作方法和思维。

推荐第9篇:乡镇议事与决策

乡镇镇委议事与决策规则(试行)

(讨论稿)

为进一步提高镇党委议事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一、议事原则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梅川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决定。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执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委会集体领导与党委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党委会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人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议事和决策。

(五)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活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管方向、议大事。

二、议事范围

(六)传达学习上级党委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和上级领导的重要指示,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并检查执行情况。

(七)审议并提交党委会决定的事项,研究落实党政班子决议、决定事项的意见和措施。

(八)审定全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经常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九)研究镇人大、政协、人武、工会、共青团、妇女等部门提请镇委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十)审定以镇委名义向上级党委报送的重要请示和报告,向下级党组织发布的重要文件和镇委领导同志代表镇委所作的重要工作报告、讲话。

(十一)按照干部人事工作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对干部的推荐、提名、任免、奖惩和表彰作出决定。研究其他应由镇党委会决定的事项。

三、会议议题的提出和确定

(十三)按照党委分工负责制,需要提交党委会讨论的议题由各位党委委员提出。

(十四)为确保党委会集中精力议大事,分管党委可以自行确定或通过召开相关专题会议研究可以决定的事项,原则上不提交党委会讨论。

(十五)镇党委会议题由镇党委书记确定,或由受镇党委书记委托主持会议的镇党委副书记确定。

(十六)提交镇党委会讨论的议题,提交部门事先应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和必要的协调沟通。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议题,事先要广泛征求意见。

(十七)研究干部任免的议题,事先应在有关领导成员中酝酿和征求意见。重要干部的任免、重大案件的调查和处理,应通过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调小组酝酿,为提交党委会研究决策作准备。

(十八)办公室负责对各位党委委员提交的议题进行汇总、审核,根据议题的轻重缓急和成熟程度提出初步安排意见,经办公室审阅,报镇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审定后,列入党委会议程。

四、会议材料的准备

(十九)提交镇党委会讨论的议题汇报文稿,应主题突出、意见清晰、表述准确、文字精炼。汇报文稿一律不超过3000字。内容较长的文稿,应向会议提交不超过3000字的说明稿。

(二十)汇报内容涉及有关部门工作的,汇报单位应事先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充分协商。

(二十一)各议题(人事、案件议案除外)会议材料由办公室召开前1至2天送达各位党委,以便提前了解情况,考虑意见。人事、议案材料于开会时发放,会后收回。

五、会议的召开

(二十二)镇党委会一般每月召开两次,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由镇党委书记确定,或由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报镇党委书记确定。

(二十三)镇党委会由镇党委书记召开并主持。镇党委书记不能参加会议时,可委托镇党委副书记召集并主持。

(二十四)镇党委会必须有半数以上党委到会才能举行。讨论干部问题时,应由三分之二以上党委到会方能举行,讨论结果应向未到会党委通报。

(二十五)列席镇党委会人员,由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经办公室主任报镇党委书记确定。

(二十六)对重大突发事件或遇紧急情况,难以及时召开党委会的,镇党委书记或副书记或党委可临机处臵,事后应及时向党委会报告。

六、会议讨论和决策

(二十七)镇党委会讨论和决策的一般程序为:(1)由主管党委或分管领导汇报,也可由指定的汇报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汇报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2)会议讨论;(3)主持人归纳讨论情况,党委会集体决策。

(二十八)对党委会议题,镇党委要认真思考,积极地、客观地发表意见和建议,防止和克服片面强调个人分管工作的倾向。语言表述应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凡属重大原则问题,各位党委都必须作出明确表态。

(二十九)会议主持人集中党委讨论意见时,要注意考虑和采纳列席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三十)党委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对少数同志的不同意见,也要认真加以考虑。如对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双方人数接近,除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待条件成熟后再作出决定。

(三十一)镇党委会进行表决时,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党委人数的半数为通过。未到会党委的书面意见不能计入票数。表决可根据讨论事项的不同内容,分别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或记名投票方式。会议决定多个事项的,应逐项表决。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干部任免、奖惩事项,应逐个表决。

(三十二)经党委会讨论通过,以党委名义上报或下发的文件,由镇党委书记或受书记委托的副书记签发。

(三十三)镇党委会应由办公室指派专人记录,决定事项应编发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镇党委书记或由受书记委托的副书记签发。

七、决定事项的落实和督办

(三十四)对党委会集体作出的决定、决议,每位党委 都必须坚决执行,任何人不得改变集体决定、决议。

(三十五)镇党委会作出的决策,由镇党委委员按照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涉及两位或两位以上党委委员分工的工作,镇党委书记应明确牵头人负责,以加强组织协调,督促落实。

(三十六)镇党委会决定事项的日常督办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各地、各单位要及时将镇党委会决定事项落实情况书面报送办公室。

八、监督和纪律

(三十七)镇党委会组成人员要自觉执行本规则,接受全委会和纪委的监督,接受党员、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党委会组成人员应将执行本规则的情况纳入党委民主生活会的内容,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三十八)镇党委书记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善于集中正确意见,自觉接受党委的监督。

各位党委委员要积极主动支持书记的工作,坚持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镇党委书记对其所分管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监督。

党委会全体成员要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全力维护党委会的团结统一,自觉维护党委会的形象和权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监督。

(三十九)镇党委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问题,对集体作出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意见,也可以向上级组织报告。但不得公开发表同集体决定相反的意见,不得在行动上违背集体决定。

(四十)党委会出席和列席人员对党委研究决定的问题,凡是不需要向下传达的,一定要严格保密,绝不能私下传播;需要向下传达的,要按既定范围、口径和时间进行,不能私自扩大范围,不能提前透露,不能掺杂个人意见,更不能泄露党委会讨论时的具体情况。对违反保密原则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推荐第10篇:决策管理与领导力

决策管理与领导力

本人于去年七月赴美参加华盛顿大学管理学院的GSL( Global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 短期训练课程,课程中有一项Leadership and Decision Making Style ( 领导力与决策管理模式) ,我个人从中学到许多新的管理观念,尤其是东方管理者大多比较倾向父权式领导,更需要学习这项以培育主管为目的的决策管理模式,因此我将这项课程精髓整理出来供国内的管理者参考。

领导者的角色首先我们来探讨领导者的角色是什么?

领导者最重耍的任务是将部属的最大潜能激发出来,让部属由工作中获取信心与成就感,让你的团队每一位员工承担共同的部门任务与目标,并能够在决策管理当中训练部属的管理能力。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并不是老是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当亮眼的明星,而是应该让你的部属有表现的机会,这样你的部属才会进步成长。一个只顾自己表现而部属都没有声音的领导者,并不是最好的领导者。总而言之,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是,训练你的部属也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主管能力养成与决策管理

一个居高位的领导者,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者,是因为他们具有比部属更多的经验、更多的远见、更佳的思考与推理能力。他们每天做许多的决策,都有他们一套决策的模式与逻辑,而这些模式与逻辑更是他们积累多年的宝贵经验,如果这经验可以透过学习,传授给部属,部属能力就可以快速的成长。

决策管理的模式

根据华盛顿大学Profeor Bettin 的研究分析,大多数的领导者,他们的决策模式可分为五大模式,但是每一位领导者都有他们习惯或偏爱的决策模式,有些是合适的,有些不见得是适当的决策模式的应用,这与决策的时机、性质都有关联。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五种决策模式。

(一) “ L “决策模式

L型决策模式,是领导者对该项事情的决策,完全依据自己对该事情的了解与信息,凭其经验与知识做决策,完全不与相关部属讨论或征询意见。自信满满的领导者,或认为部属没有能力,或不习惯部属的参与决策,都喜欢使用这种决策模式。这种L型的决策模式,完全没有员工的参与,更谈不上透过决策模式与员工讨论,来提升员工的能力。习惯这种决策模式的主管大都倾向独断式的领导,平时与员工保持距离,由领导统驭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最差的决策模式。但是有时候,由于时间紧迫,领导者被迫必须采用这种决策模式,如果领导者对该项事务并不十分了解,这时候L型的模式就要冒决策失败的风险了。 (二) “ LI ” 决策模式

LI型决策模式,领导者面对一项决策时,会选择性的询问员工一些问题的看法,但并不会让员工知道询问的目的何在,之后自己根据这些得来的信息,就做决策了。由参与式管理的角度来看,LI决策模式,也只有10%的参与度,主要还是领导者,依据自己的知识与情报来做决策。如果决策的品质与正确性是很关键的时候,且领导者对这项决策又缺少足够知识时,L与LI两项都不是最理想的决策模式。 (三) “ LC “ 决策模式

LC型决策模式,是领导者单独的分别找几位部属,征询他们对决策的意见,领导者会先说明决策的目的与困难,并与这些部属相互讨论什么是最佳的方案。

LC型的决策模式,虽然也只是与少数几位部属分开讨论,但是因为领导者会提出困难与决策目的说明,这样的参与程度,大概有50%,可算是比较民主参与式的领导,对员工的训练与培育,也可以起到一些作用。相对于L与LI,LC决策模式会花较多时间,但是如果这可换来更正确适当的决策,与员工的能力成长,牺牲小部份效率还是值得的! (四) “ LCT “ 决策模式

LCT模式,领导者在需要做决策的时候,会先召集相关的主管一起开会,先向主管们说明决策的目的与困难,并请每一位主管提出各自的看法与决策建议,在会议中,领导者只扮演鼓励发言、引导讨论的角色,让不同的意见激荡出更好的意见,最后领导者综合大家的意见后,加上自己深入的思考,才做出决策,并向相关提供意见的主管说明最终的决定与原因。 LCT模式,虽然很花时间,但是这种决策模式充分做到上下交流,全员参与,对形成团队合作有很大的帮助,对员工能力的成长效果最好。这种模式,透过脑力激荡法,可以找到较佳的方案,也由于大家都参与讨论,决策的结果由大家一起承担,大家都愿意全力的来支持这项决策,对决策的彻底执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复杂且没有规范可循的问题,LCT是最好的决策模式。

(五) “ T “ 决策模式

T模式,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模式,领导者将决策的形成完全的交给团队,并全力的支持团队最后的决定。

T模式由于是全员共同决策,可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会缺乏效率,但是这种模式,最能被大家接受,并愿意全力支持,效力最高。当然这种决策模式也存在决策错误的风险,因为决策结果是由团队决定的,如果你的团队对公司向心力与认同度不够,员工容易只考虑自己的立场,而不管公司的立场与公司的利益,尤其是当这项决策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时,更容易发生偏差的决策。

T模式是最民主的决策模式,是员工参与度最高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如同L模式,也是一种极端,很容易被部分忽略自己管理责任的领导者,以授权之名义,完全放任员工做决策。

决策模式应用的时机与考量

到底何时应该采用何种决策模式,才是最佳的决策模式?

在这五种不同的决策模式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除了考虑决策的正确性外,应该还要考虑如何透过参与式的决策过程,训练及提升员工的能力与促进团队的协作。

决策考量的因素

一般而言,决策考虑的因素,可分为下列三个:

(一) 决策品质因素首先应该先考虑的是决策正确性因素。作为一位领导者,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你做决策。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有明确的解决方式,比方说,到底该不该投资一个亿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 这样一个决策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结构,若做错决策,可能会导致公司营运困难,因此决策的正确性无比的重要。反之,有些事情的决策并不会有重大的影响,比如说,员工的年度旅游地点的选择,就相对没有那么重要了。 (二) 决策被接受因素第二个考量的因素是这个决策是否需要员工全心的配合执行?因为所有的决策最终都需要员工的执行,如果员工不认同领导者的决策,员工对这个决策的执行就会采取“应付”的手段,最终的执行效果一定是不好的。 而且员工的向心力也会降低。 这个因素是许多的领导者容易忽略的因素,他们总是想,员工一定会遵守公司的政策,但是在某些工作或职位,你是无法紧密的监督, 或是该项工作需要员工额外特别努力才能达到目标时,决策被员工认同这个因素就格外的重要了。

(三) 决策时间因素最后一个考量的因素,才是时间! 许多资深的领导者,有时候会以效率或时间紧张因素,而采用L型独断型的决策模式,让员工没有机会参与决策学习。 其实,时间应该是最后的考量因素才对。

决策模式的选择原则

为了帮助领导者视情况,采取相对正确的决策模式,本课程提出了下列几个决策原则。 (一) 决策正确原则如果这个决策是否正确会带来重大的影响,而且领导者本身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信息,或没有该方面的专业知识时,建议不要采用L型决策模式,而应该采用LC或LCT决策模式,以集思广义,透过脑力激荡找出最佳方案,有些领导者碍于面子间题,明明自己对该议题并不在行,可是因独断决策习惯,或是不愿承认自己并不在行,而采行L模式决策,这很容易造成因决策失误巨大损失。如果决策是一项非结构性问题(unstructure),也就是没有SOP ,则利用“LCT”模式,最能够集思广义,找到最佳的方案。

(二) 团队认同原则让团队最大程度的参与决策,可以得到团队对决策的最大认同与支持,可是如果你的团队相对比较资浅,或对公司的向心力不足,还未能与公司形成目标的认同,采用” T “决策模式,很有可能导致违反公司利益的决策。比如说,将公司薪酬制度的设计,交由团队讨论定案,可能不是一件很恰当的决定。

(三) 决策认同原则如果决策无法强制性的执行,需要出于员工心里真心的认同,才能有效被实现时,不应采用“L”或“LI”模式,因为这两种模式都缺少部属的参与。“LCT”或“T”是最佳的决策模式,因为透过团队的共同讨论,团队自然会想出最合适的方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负面的想法会被自然的屏闭掉。

决策模式的调研发现

这项决策分析的模式训练,设计了30种不同的个案,根据以上决策原则,由参与课程学员测试,可以协助学员了解自己的决策模式倾向。 Profeor Bettin分析15年来来自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管理者2000多个学员的样本,归纳出下列现象: (一) 西方经理人的决策模式比较倾向采用民主参与的 T,LCT, LC, 反之东方的经理人倾向采用比较独断式的决策模式 L,LI。

(二) 1980~2000 年这一时期的经理人,他们的决策模式比较倾向参与式决策模式如 T,LCT,LC,而千禧年后,决策模式又开始往反方向倾斜,比较多采用 L,LI,这可能与Internet 时代来临,整个产业环境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经理人必须更加专注与迅速决策有关。 (三) 相对而言创业家与职业经理人惯用的决策模式是有些差异的,创业家由于熟悉业务,很容易就跳下来帮员工做决定,员工反而失去学习成长的机会,他们大多习惯采用 L 或 LI,而职业经理人由于他们的管理训练,比较倾向采用 LCT 与 LC 或 T。以上决策模式的分析,提供给大家参考。经理人必须切记在心,你最重要责任是帮助你的员工成长! 决策模式的正确使用,可以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教练。

第11篇: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

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

新产品开发工作,是指运用国内外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所发现的科学知识及其成果,转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生产过程等一切非常规性质的技术工作。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新产品开发必须严格遵循产品开发的科学管理程序,即选题(构思、调研和方案论证)_样(模)试_批试_正式投产前的准备这些骤。

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

(一)调查研究:

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

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二)可行性分析:

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

(三)决策:

1.制定产品发展规划:

(1)企业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品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业产品发展规划。

(2)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经厂总师办初步审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慎密

的研究定稿后,报厂长批准,由计划科下达执行。

2.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赶超目标,为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应用研究:

(1)开展产品寿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预测企业的盈亏和生存,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

(2)开展哪些对产品升级换代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件攻关、重大工艺改革、重大专用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研究;

(3)开展哪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

(4)科研规划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交总师办组织有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签字报厂长批准后,由计划科综合下达。

第12篇:领导科学与决策

对李世民领导哲学的探析

对李世民领导哲学的探析

谈起中国千年历史,使人不能不想起唐朝;而谈起富贵荣华的大唐,又使人不能不说一说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在中国的帝王行列当中,文武双馨、独步千古,并且在他执政的23年被史学家称之为“贞观之治”,为随后大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国封建社会光彩夺目的一段历史。这种震古烁今的历史场面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是细细品味《唐太宗李世民传记》这本书之后,笔者认为这与李世民的谋略及领导哲学也有很大关系,因此笔者主要是根据《唐太宗李世民传》这本书的读后感,来谈谈太宗皇帝的领导哲学。

一、良好的品行修养

作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但要能够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还与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修养也有很大的关系。李世民作为一代伟人也深谙此道,在其执政期间十分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

1、以诚相待,关心民情

作为一个朝代的奠基者,李世民在长期的政治生活当中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他也经常对臣下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为了赢得陈敏之心,太宗十分重视获得臣民的信任。一是以诚相待,以心感人。贞观十年,李绩突然生病,太医说须灰可以治疗,太宗听完之后竟把自己的胡须剪下为其治疗,这使李绩大惊失色,连忙叩头致谢。二是关心民情,以民为本。在贞观二年时,关中大闹饥荒,不少人家卖儿鬻女,唐太宗派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查,拿出皇家的钱财将别人的儿女赎回,并还给他们。

在当今看来,也许会说太宗皇帝是在政治上作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太宗皇帝正是与臣民的开诚布公和关爱人民的做法,才赢得了臣民的信任和爱戴。

2、严于律己,克己正身

总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当上级能够身体力行的时候更是如此。太宗皇帝常对身边的人讲:“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也就是君想要安定天下,必须首先使自身行为端正。而且严于要求自己也是太宗一生的真实写照。太宗皇帝也时常讲:“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太宗皇帝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节制自己的奢华行为,对当时的正之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心胸开阔,不计旧怨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而在这之前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谋士,曾经劝说建成把李世民杀掉。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不但不“株连”魏征,而且还册封魏征为谏议大夫侍中。李世民这种袭胸开阔、不计前怨的作法,使魏征觉得太宗皇帝是旷世明主,天下英才,因此在以后的政治生涯当中不断向太宗谏言,在短短的两年内就进谏二百多次,足见魏征对李世民的忠诚。

4、勤奋学习,虚心求教

虽然李世民贵为九五之尊,但是虚心的他依然觉得自己的知识不足。他认为,君主如果没有丰富的才智和渊博的知识,终将成为一个“好谋无断”,任人摆布的政治傀儡。因此,他每天下朝之后都挤出时间读书,“辍膳玩三坟,晖灯搜五

典”就是他刻苦攻读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太宗皇帝还虚心向其他人求教,并积极提拔“学业优长,兼识政体”的官员。正是太宗皇帝这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才是他能够驾驭人才济济的大唐。

二、高超的用人与待人艺术

人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第一资源,而能否使人各尽其才,也是关系者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李世民一贯重视人才问题,登基之前,为了搜罗天下英才,他就十分注重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库,而成为天子之后,他更加注重人才。

1、知人善任,各取所长

太宗皇帝认为,人各有长各有所短,对待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李世民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使他们同心同德,演绎了“房谋杜断”的历史佳话;魏征直言善谏,因此李世民将其作为查看自己得失的一面镜子;而李靖“文武双全,出入将相”等等,这些都是李世民知人善任的,各取所长的用人艺术的表现。

2、不讲出身,唯才是举

太宗皇帝招贤纳士,不拘一格,不讲究出身门第唯才是举。他既重用士族地主出身的高世廉、杜如晦,又重视庶族地主出身的房玄龄;不仅重视平民出身的马周,而且还注重提拔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他还推行科举制度为平民子弟打开了通往仕途的大门;而且还采取了诸多破格提拔人才的方法,提拔那些出身低微的人才。

3、贤不弃仇,不计前怨

太宗皇帝任用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论远近亲疏,乃至昔日之敌,只要有才能,便可量能授职。如先前的尉迟敬德,太子的谋士魏征,农民起义领袖李绩徐世勋等。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便是魏征。

4、投之以情、真情相待

李世民对待人才十分真诚,他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为了一家一姓的皇权帝业而屠杀忠臣贤将,而是对待自己的老臣用之以情,真诚相待。一次,李世民在与房玄龄谈话的时候,说到了“之前拟合杜如晦一起同心协力辅助我,而到现在只有你在我身边了”,说着,李世民为逝去的杜如晦而潸然泪下了。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身边大臣的爱戴和真心。

5、亲贤远佞,赏罚分明

李世民求贤若渴,并且识才爱才,但是对于小人奸臣严加指责。一次李世民在花园游玩的时候,走到了一颗大树的前面觉得其雄伟不凡,便赞不绝口,而此时在身边的宇文士及便趁势符合,太宗皇帝听后十分反感,便说:“魏征常劝我要远奸臣小人,我曾猜就是你,今果然不错”。宇文士及羞的连忙叩头。

三、科学的决策艺术

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不但要具有雄韬伟略,而且还要具备果断科学的决策艺术。决策正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太宗皇帝作为大唐的最高的领导者,有着丰富、高超的决策领导水平。

1、以史为鉴,汲取教训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和秦朝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灭亡之前都是兵多将广、粮草丰盛的强国大国。但又都是 由于皇帝的暴政使自己的统治地位迅速覆灭。而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太宗皇帝亲眼目睹了隋王朝灭亡的惨痛事实,这

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教训。因此,在太宗皇帝制定决策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汲取前朝的历史教训,并时常铭记“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古话。

2、注重智囊,集体决策

唐朝颜师古是这样注释“智囊”一词的“言其一身所有皆智算,若囊秦之盛物也”。太宗皇帝在自己的奋斗经历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自身智囊团的建设,在早期平定群雄的时候,太宗皇帝收揽了各类人才,并设立文学馆,其中即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为太宗皇帝的正确决策及论证做出了很多重大贡献。李世民极为不久之后,又设立了弘文馆,其中其后来的决策都是在这里制定的。通过自身的智囊团制定的决策,不但科学,而且也十分有效,因为,在这些决策正式推行之前已得到了有效的科学的论证。

3、不听谗言,集思广益

太宗皇帝对于决策一直秉承“弃斥群小,不听谗言”的作风。房玄龄是太宗皇帝的股肱之臣,当监察御史陈师合诽谤他时,太宗皇帝立即将其斩首。另外,太宗皇帝对于决策集思广益,除了在决策中充分利用其智囊优势,而且还经常听取贤臣良将的谏言,以弥补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不足和不周全之处。。

四、过人的改革胆识

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改革者能脱颖而出。李世民不但是一位政治家、皇帝,而且还是一位拥有过人胆识的改革者。在隋朝灭亡之后,唐王朝面临的是满目疮痍、百业待兴的场面。为了维护和稳固自身的帝位,李世民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1、在政治上,设立三省六部制

太宗皇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改制的实质是将以前封建的丞相之权分割成相互制约的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个部门而总属于皇帝,进而强化皇帝的权力,削弱相权。三个部门由于存在着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因此这样有助于皇帝的控制,而且有助于防止因草率决策而导致政出多门的弊端。因此,三省六部制的设立虽然是为了强化皇帝的权力,但是这种政治上的改革,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

太宗皇帝为了使战后的农民回到土地上来,发展农业生产,确保赋税、徭役、和兵役,推行了均田制。虽然太宗皇帝推行的均田制并不是很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触动地主阶级上土地似有制,但是分田与农民直接的结合,使得土地不在荒芜,并且还保证了农业生产,为出现海晏河清的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础。

3、在官员选拔方面,完善科举制

太宗皇帝为了扩大人才的来源,以及为了获得更多优秀的治国之才,他明确规定不论读书人的出身、地位、财产状况,均可以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不必再由官吏推荐,录取与否完全取决于考场文章的优劣。科举制的完善,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增加了封建政权的活力。也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推行任人唯贤的原则,消除了任人唯亲的作法,一定程度上为中下层打开了进入仕途的大门。

五、小结:

李世民作为大唐的皇帝,他所做的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最终也逃不了人亡政息的历史规律,但是他的很多做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政权,展现出了作为一个封建领主的较高的领袖谋略

和胆识。笔者在此主要是从他的个人修养、用人艺术、决策艺术、改革的胆识四个方面论述太宗皇帝的领导哲学的。因此,通过客观阐述太宗皇的每个方面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尤其是领导哲学对后来的启示,对于我们当今学习领导科学的同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阅读书目:黄中业.《唐太宗李世民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第13篇:决策失败与执行失败

决策失败与执行失败

短命英雄不是中国企业家的专利

研究失败,是财经媒体永恒的话题。《中国企业家》杂志的研究失败系列,基本上囊括了近年来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典型失败案例,引起广泛关注。同样,《财富》、《商业周刊》等国外著名财经杂志几乎每期也都有国外企业家失败的最新报道。

回顾近两年《中国企业家》的研究失败系列,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些曾经叱咤商海、呼风唤雨的巨子们大部分只是昙花一现,各领风骚三五年后便销声匿迹,正如陈惠湘先生在为《研究失败》一书作序时所说的:“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由成功到失败的情景,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的优秀都只是昙花一现,都像流星,都短命。”把这些名噪一时的企业家们称作“短命英雄”似乎是比较恰当的。

然而,“短期英雄”并不是中国企业家的专利,他们国外同行们的“寿命”也越来越短。去年的一项统计表明,日本中小型企业能够维持10年的只有18.3%,运营超过20年的只有

8.5%,而能够持续经营30年以上的则不到5%。

而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日前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财富500大之中,前200家大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在位的平均时间越来越短:任职不到5年的从1980年的46%上升到1998年的58%,而能够干满6-10年的则由1980年的41%下降到1998年的32%。《财富》的调整还发现,如今,不称职的CEO被解雇的可能性比他们的上代人高出三倍。

为什么当今中外企业家遭遇失败的机率会如此之大?中国企业家与国外CEO的失败有哪些异同?

英文写成的“fail”与中文写成的“失败”

将两方面的失败案例汇总之后进行比较,首先发现的是,两者失败含义有着很大的不同。今年6月底出版的《财富》杂志,隆重推出一期封面文章《CEO为什么失败》。《财富》杂志选择了38位近10年来下台的大公司CEO们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失败的故事,这些CEO们曾经是世界最著名公司的领导者,他们领导的公司包括通用汽车、菲利浦·莫里斯、IBM、AT&T、康柏、柯达等。他们都曾经是美国商业界的风云人物,但最终都壮志未酬,沦为失败者。既然这些最杰出的商业巨子都会失败,我们的企业家败走麦城似乎也有情可原。但是在这里,“失败”的概念有着天壤之别:对于国外的CEO来说,失败是被免职,或引咎辞职,而他们下台的导火索,大都是因为企业出现亏损或盈利减少,有的甚至只是没有达到股东们期待的高增长率,而真正因为领导无方而使企业倒闭或被收购的只是极个别的现象。《财富》杂志的这项调查显示,在被解职的CEO中,70%的人没有出现骇人听闻的大错误。这就是,他们给企业造成的损害并不是致命的。

CEO的失败并不等于企业失败,这些企业更换了新领导人后,仍然能够扭亏为盈,转败为胜。80年代的中前期,通用汽车和IBM都出现了巨额亏损,这当然与当时的CEO领导无方有着很大关系,但如今,它们又重新成为财富500大中的盈利大户。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家的失败则十分“悲壮”,从史玉柱、姜伟、吴炳新到秦池、亚细亚的老总,几乎都是以企业的灭顶之灾来讲述悲壮的失败故事。与国外的CEO相比,中国企业家们书写的失败两字是血淋淋的,他们的失败很多是意味着企业遭受重创,无力回天,

甚至消亡。

从记者手中掌握的中英文的素材中,可以得出一个不太严谨、但也不无道理的结论:国外CEO们的失败(fail)大多是一个可以弥补的失误或挫折,而中文写就的失败则大多是破灭。许多中国企业家更到了输光血本的地步才承认失败,他们东山再起的希望是极其渺茫的。

决策失败与执行失败

9月底,记者在《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上采访了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谈及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原因,刘先生说:70%-80%是在于投资失败,而投资失败源于决策失败。最后,刘先生还反复说到,此次上海之行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国外CEO们是怎样决策的。

把决策失败列为中国企业家的头号失败原因应该是可以成立的,飞龙总裁姜伟闭门思过、修炼内功,反省出的20大失误,头三条赫然是:“决策的浪漫化、决策的模糊性、决策的急躁化。”可见决策失误给姜伟带来的切肤之痛,而其他国内企业家在反思失败时,也无一例外地检讨自己的决策错误。

执行的失败

决策失败是最大的失败,对中外企业家都应是如此,但《财富》杂志在对数十位失败美国CEO进行了数年的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却与中国企业家们的结论大相径庭。它认为,这些CEO的问题在于糟糕的执行,结论概括起来就是:他们一是办不成事,二是优柔寡断,三是不兑现承诺。而决策显然不是重要的原因。

《财富》杂志根据对CEO失败原因的长期分析,认为这些企业家们失败的六大原因依次为:缺乏对坏消息(亏损或利润下降)的处理能力、疲劳综合症、缺乏处理人事的能力、决策有局限性、缺乏财务知识、错失良机。

请38位曾经叱咤商海、结果壮志未酬的顶级CEO们回答问卷,结果38位CEO对这六项的选择依次为:

缺乏对坏消息的处理能力:79.5%

疲劳综合症:51.3%

缺乏处理人事的能力:43.6%

缺乏有局限性:38.5%

缺乏财务知识:15.4%

错失良机:10.3%

从这一调查中,《财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CEO们并不缺少才智或是远见卓识,往往只是一个简单但却致命的缺陷让他们跌入深渊。这些CEO们往往智商极高,经验丰富,而且一心扑在工作上。《财富》虽然不认为执行问题就是他们失败的惟一原因,但是,执行总是势必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世界发展太快,客户、股东的要求令人感到压力沉重。

认为CEO的失败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失败,这当然是《财富》的一家之言。有人就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举出最新的例子--今年3月被解职的康柏总裁菲弗尔。当菲弗尔被康柏董事会解职的时候,一群业内权威、主流都一致认为,这都怪他缺乏对互联网的远见,他的战略致使公司与正确的方向背道而驰。然而,《财富》引用了康柏的董事会主席本杰明的话:“我们的战略无懈可击,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加快速度,让整个公司更有效率。”同样,柯达公司解雇凯·威特摩尔的时候,人们也都认为,他下台的原因是不知道“柯达应该在数字化世界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事实上,柯达早已秘密制定了一套重塑公司数字化形象的积极战略,威特摩尔也举双手赞成,但是他根本无法实施这一战略,这才是他下台的根本原因。

决策的失败

尽管以上的结论只是《财富》杂志的一家之言,尽管记者本人也不同意国外的经理人不犯决策错误,但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国外CEO们在决策方面所犯的错误,要远远少于中国的企业家,而且他们不会犯听起来令人发笑的、过于“小儿科”的决策错误,如仟村百货的那条令北京人耻笑的广告词:“星期天哪里去,仟村百货赶集去”;如给兑制的白酒竞争标王;如花几千万人民币竞拍**的宫灯以增加知名度,等等。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家们在决策方面所犯的错误不仅远远多于国外的CEO们,而且往往是致命的。

与国外的CEO们相比,中国企业家的角色更为复杂,他们很多人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既是决策人,同时又是执行者。在执行方面,《财富》归纳的六大表现,在中国企业家的身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与决策错误相比,它们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企业界,近十年来所有典型失败者的败因都可以归于决策,甚至可以说,一个企业家在决策层面中可能犯的错误,中国的企业家们都犯遍了。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失败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家决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独断体制、扩张情结和投机心理。

独断、扩张与投机——决策的独断和无制约

假若时光真的能够倒流,假若失败的中国企业家们能够东山再起,他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在企业内建立一套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因为,几乎所有失败的决策都是在独断中产生的,这是中国企业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巨人总裁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曾坦言:“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是一个人说了算。因我一人的失误,给集团整体利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也恰好说明,权力必须有制约。” 不仅是巨人,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决策基本上是独断体制,因此,没有人能够阻止姜伟“决策的浪漫化、决策的模糊性、决策的急躁化”,也没有人能对吴炳新的“三株年销售额在1999年达到900亿”的宏伟目标(按这一目标,三株今年就可跻身世界500大)提出质疑。 中国的企业大多集创业者、所有者、决策者和执行者为一身,董事会形同虚设,下级也只能俯首贴耳。这些条件与权力的结合,必然使我们的企业家个人拥有了全世界最高的经营失误机会和决策错误机会。正如史玉柱所讲:“决策权过度集中在少数高层决策人手中,尤其是一人手中,负面效果同样突出。特别是这个决策人兼具所有权和经营权,而其他人很难干预其决策,危险更大 。”

青年经济学者周永亮在咨询实践中发现,中国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中的“花瓶症”,指的是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或在选择管理者时,只讲求流行风尚,而不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只要业内流行什么,就加以引进或采用。一些企业不切实际地赶管理时髦,引进了各式新的管理技术,造“程序花瓶”。于是,扁平化组织结构、办公全自动化纷纷出台,结果,现代化的设备使用率极低,高层次的决策者不具备进行关键决策的能力,纯粹一个花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设备现代化、才子多多却不断下滑的根本原因。前两年,一些企业通过新闻媒体以巨额报酬征聘企业总经理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造“花瓶”的典型。

探讨中国企业家如何避免失败问题时,有媒体指出:“有不少企业家能创业,但未必会管理,如果企业家能从创业者过渡到管理者,当然最好不过。但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从‘无产者’一下子发展起来的,又怎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把企业交给别人管理?”。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为什么国外CEO决策失误要少于中国企业家。除去个人素质不讲,他们的决策权力比中国企业家小,受到的约束比中国企业家大,因而犯错误的机率就小。

前面讲到国外的CEO们虽然失败了,但没有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但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则是,即使这些CEO们没有给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但他们依然被解雇了,原因很简

单,他们是职业经理人,他们受雇于董事会,只是董事会的成员之一,责权清晰、目标明确,一旦承诺的目标无法实现,他们面前也只有两条路:要么鞠躬下台,要么等待革职。

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已认识到,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间最大的差距并非在管理层次的操作技巧上,而在于企业内部的种种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约束机制。特别是1990年以后,国外许多大公司里,经理们的统治已被削弱、被监督。特别是许多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占据大部分席位的外聘专家,使企业董事会的控制权发生了“权力的二次分离”,董事会的决策权凸现出来,经营者感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财富》杂志所报道的今天CEO们被解雇的可能性比他们的上代人高出三倍,就说明了董事会对CEO们的约束力有多么强。 一大批非股东的专家纷纷进入董事会。董事会对于CEO决策的制约变得非常全面,既有基于权力和利益的制约,又有基于知识、信息和经济的制约。这种制约才使CEO的决策失误机率降到最低。这些德高望重的CEO们被解职时,公司对外发布的新闻稿几乎如出一辙:“某某先生去职的原因是没有完成董事会的目标”或是“与董事会意见相左。”当然,这些经理人被某一公司解雇,也并不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他们可以从另一家公司东山再起。看来,中国企业家的真正进步应该是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而一旦经理人达不到董事会的目标,就将其解聘另请高人。换句话讲,就是要用职业经理人的个人失败(辞职或被解职)来避免公司的失败。

盲目的扩张与多元化

巨人症是中国企业家栽跟头的一大根源,许多民营企业更是因为做大了才失败。看看近年来倒下的中国企业家,在他们最风光的年月里,哪个企业不是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哪个企业没有上演过侏儒变巨人的神话 那些失败的中国企业家对利润的追逐、对财富的渴望、对成功的期盼是毫无节制的、没有止境的,因而无一例外地对发展规模有着特殊的偏好,而在特殊条件下轻易获得的成功,又使他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他们因雪片般飞来的订单而欣喜,为几何般增长的人员而自豪,然而,在不经意中,他们似乎才发现,企业已经大到自己无法掌握,总部的一个小办事员,甚至是售货员、文工团员都要被外派去当地区经理。也似乎在这时,企业家们才知道一个经济学名词--“超常规扩张”,也似乎在知道这个词不久,他就发现企业已漏洞百出、危机四起。 因此,万科董事长王石有感而发:“缺钱对民营企业并非坏事,因为资金有限,不允许你盲目投资,不允许你犯大错误。如果你的战略目标不清楚,又没有控制能力,钱多了反而是坏事。我常对那些为缺钱而发愁的企业说,恭喜你呀!你犯不了大错误。”

年过六旬的三株总裁吴炳新,曾语重心长地对血气方刚的巨人总裁史玉柱说:“不该挣的钱别去挣,天底下黄金铺地,不可能通吃。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但能克制欲望的人却不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人后来分别成了中国企业家中因“超常规扩张”和“超常规多元化”而失败的典型。 请看三株的疯狂扩张速度:

1994年,吴炳新设定的发展目标为1994年销售达1亿,1995年保3亿争6亿,1996年保9亿争16亿。但1995年制订的第一个“5年计划”却将这一发展目标翻了几倍:1995年将争6亿改为争20亿,而1996年要达到100亿,1999年则要达到令人瞠目的900亿。按照这一宏伟的构想,三株的年增长速度最高可达1600-2000%,甚至在达到600亿年销售额后,最低增长率也要达到50%。

而以软件起家的巨人集团,在其辉煌期,业务曾横跨电脑、保健品和房地产三大领域,最终却因规模太大、战线太宽而陷入资金危机不能自拔。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在分析中国企业多元化现象如此普遍的原因时,指出他们主要受以下三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在80年代的特殊情况下,经营某几种产品同时获得成功,就误认为多元化是企业的成功之道。二是看到别的行业赚钱,就见异思迁,恨不得这个世界上的钱

都由自己一个人来赚。三是自己取得一点成就,就过分地夸大自己的能量,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往不胜,进入哪个行业,都可以获得成功。

其实,扩张和多元化,在企业家们看来实际上都是发展。没有发展,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每一个企业家都会有扩张情结,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家和国外的CEO们没有任何差异,在所有决策失败的层面中,也只有这一点,中外企业家最为相像。国外的CEO们可能比中国企业家们更冷静一些、更有节制,但他们为了企业的发展也必须扩张,即使这种扩张是被动的。企业家不论中外,都有扩张情结,因而都在犯着发展中的错误,因为发展即意味着在新的领域内拓展,或利用新的手段扩大原有的市场,而这些尝试都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企业盲目扩张的恶果显露无遗,以韩国为例,1997年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起亚集团、真露公司等一系列巨型企业破产和倒闭,经济学家在分析时指出,这些企业倒闭自然有种种原因,但“盲目扩张”是最根本的病因。韩国集团企业对规模和多元化的热衷,几乎到了非理性的进步。韩国最大的五个财团平均都介入了140多个行业,其扩张速度令人吃惊。同样,日本八佰伴公司的破产也是盲目快速扩张的结果。

另一些典型的例子就是90年代初期,日本公司在美国的娱乐业和房地产业的扩张。索尼公司曾投巨资收购美国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和影视公司,但对美国的影视业却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结果索尼在1994年成了世界上亏损最多的公司,而日本房地产公司更是血本无归。中国企业家应该记过吴炳新的那句话:“不该自己赚的钱就不赚。”还要向国外的CEO们学另一项本领:会扩张也会退出。近年来,世界著名大公司不断传来“退出”的信息:西门子公司忍痛卖掉彩电生产线;飞利浦出让生产大家电的子公司,百事可乐为集中精力打败对手,不得不放弃饭店和快餐业。去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着手拍卖“非核心业务”,并进行裁员和重新整合;通用汽车公司也出售了15家零件厂,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一夜暴富的投机性

秦池的“标王故事”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一个贫困山区的县属小厂在一夜之间“誉满神州”,“每天给中央电视台送去一辆桑塔纳,赚回的是一辆豪华奥迪”,继而又“每天送去一辆豪华奔驰,赚回一辆加长林肯”。

然而,秦池仅风光了两年,“标王”终于倒了。

如果说巨人等企业的失败令人惋惜,“标王”的下台则让很多人称快,它标志着一个所谓“营销技巧时代”的结束,一夜暴富的投机行为应该得到惩罚。秦池是在那些利用中国经济转型期和市场经济不成熟期,豪赌一把的企业领导人的典型,他们在一些“策划大师”的指点下,开创了一个所谓“营销技巧时代”。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是,弄出一个产品、筹措一笔款子,抛出一堆产品,哄起一个品牌。在秦池之前,北京的矿泉壶大战也是如此。秦池只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而秦池老板的投机和赌徒心理,却存在于许多中国企业家的心理。商品市场的投机和广告宣传的投机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些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基于赌徒式的投机上:在商品市场上,听说某种产品利润较大,就一拥而上,赚一把就走。巨人集团和三株集团都曾采用过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进行运动式推销,他们希望能效仿解放军通过三大战役解放全中国,让一个新产品能用几个月的时间迅速占领全国市场。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包含了较强的投机心理。

广告宣传上的投机则更恶劣。从不大的地区性零售商场亚细亚在中央电视台大打广告,到姜伟的广告轰炸,再到秦池一年花3.2亿当广告标王,这背后都包含了企业决策者的一个重要心态,即利用不成熟的市场和不成熟的消费者,疯狂造名,争取一夜成名,进而一夜暴富。这种不顾企业资金实力,不将主要力量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而是希望通过造名一夜暴富,其本质也是一种投机行为。

所幸的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消费者的日益觉醒和成熟,企业的投机概率已大大降低。舆论界及消费者对企业的恶炒行为已反感至极。科利华欣起的《学习的革命》的浪潮,就遭到很多理性的报刊和消费者的批评。

企业家中流行的“谁当标王谁死”的话不无道理。

投机的最典型表现在于恶炒,它只能发生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著名公司的广告和营销都是委托专业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完成的,哪个CEO敢用这种旁门左道?

非企业家因素——宏观环境因素

中国企业的失败,根本原因当然在于自身,但是我们还要承认在中国,企业家犯错误太容易了,特别在当今这个时代。

中国经济在以罕见的高速度增长,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中国企业家的机会最多,失败的机率也最大。

国外的CEO们之所以比中国企业家犯决策错误少,除了因为董事会的制约外,还在于他们处在一个具有完善的市场、规则成熟的商业社会中,在那里,违规的炒作是不可思议的,广告轰炸、人海战术则会被讥为白痴行为。

王石曾有一句话:“如果你真想把企业搞大,让国际基金把钱给你,你就得转个弯子。你对外国投资者说:我的增长一直是100%。你以为他会高兴,那要把他吓死,他认为你是泡沫经济,他需要你稳定增长。

第14篇:研究与决策 第二期

研究与决策 2010年第二期(总第190期)

●焦点关注

独具价值的“潍坊现象”

潍坊学院党委副书记 牛钟顺

●工作交流

突出四个坚持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坊子区人民政府

完善保障 关注民生 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寿光市市长 朱兰玺

●外埠经验

无锡市编制低碳城市发展规划 构建低碳经济产业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崂山经验”的四点启示 ● 政策动态

银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 商务部出台政策从九个方面推动住宿业加快发展

【焦点关注】

按:近两年来,我市先后涌现出崔学选、王伯祥两位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先模人物。这不仅在山东是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极为鲜见。潍坊学院党委副书记牛钟顺撰文将这种“仅有”或“鲜见”概括为“潍坊现象”,提出系统挖掘、认真整理和科学开发利用这份宝藏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现将文章予以刊发,供有关方面参阅。

独具价值的“潍坊现象”

潍坊学院党委副书记 牛钟顺

在一段时间内,在潍坊大地上,在这有限的时空里,接连出现了两位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先模人物:一位是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满意公务员崔学选;一位是新时期优秀县委书记代表王伯祥。在他们的身上,可以说集中展示了领导干部艰苦奋斗、甘愿奉献的优良品质,集中体现了党员干部心系群众、清廉为民的宗旨意识,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所以中央已号召全国所有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这无疑是我们潍坊人民无与伦比的自豪与骄傲。

从实行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三十余年来,在一个地级市的区域内,能够接连出现两位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时代楷模,这不仅在山东是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极为鲜见。这种现象,为什么不是发生在别的地方?而独独发生在我们潍坊?这正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既然是“仅有”,既然是“鲜见”,就必然有其产生的气候与土壤,就必然有其生长的氛围与环境,就必然有其壮大的原因与条件。这与诺贝尔奖产生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毫无疑问,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外乎是得益于我们潍坊所具有的良好的政治生态,得益于我们潍坊所具有的良好的文化生态,得益于我们潍坊所具有的良好的社会生态。如果缺少了这种和谐的生态环境,此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可思议的。为此,我们应该自觉意识到这“仅有”,自觉意识到这“鲜见”,自觉意识到这“仅有”与“鲜见”背后的必然性,自觉意识到在这里蕴藏着一份无形资产,自觉意识到这份无形资产所包涵的巨大价值。

但是,我们现在好像只注重了总结先模人物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当然这是必要的,而这首先也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责任,却还没有能够系统总结其产生的原因,没有挖掘和整理附着在这种现象背后的黄金宝藏,也就更谈不上予以科学地开发利用了。因此,对这“潍坊现象”的挖掘和整理以至于科学地开发利用,应该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下点功夫,扎扎实实的把这件事情做起来。

我们可以结合培养和打造优秀干部队伍的工作实际,着重挖掘整理我市党员干部身上所广泛具有的独特素养和“看家本领”,如长于联系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长于重视学习,脚踏实地干事业;长于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长于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等等,在发现和推出先进典型上更加狠下功夫,不断创出新的“品牌”。

我们可以结合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实际,着重挖掘整理我市党员干部身上所广泛具有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事业观和政绩观;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境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业绩的敬业精神等,在原有基础上,把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的亮点与强项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可以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实际,着重挖掘整理我市党员干部身上所广泛具有的严于律己,秉公办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努力争做让组织信任、人民放心的好党员、好干部的高贵品质,用好用足用活正面典型,全力打造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的新的平台。

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否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方向的研究课题,在提出可行性报告并做出规划的基础上,从中确定若干题目,这样至少或许可以先行取得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然后,再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可按挖掘整理层面、研究分析层面、凝炼提高层面、保护珍藏层面、宣传弘扬层面等渐次展开,努力形成一个“一叶绿而知春、百花开春满园”的崭新景象。

总之,对这一“潍坊现象”的挖掘、整理和科学地开发利用,是一件颇有价值的事情,貌似“虚”,实则“实”,理应虚功实做,切实做好。只要把它做起来,本身就是对“潍坊现象”的肯定、宣传与弘扬,本身就是对潍坊整个干部队伍的无声激励,本身就是保持我们干部队伍精英辈出勃勃生机的有力举措。可以想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必将日益显现出来。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提出了著名的包括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的概念。因此,这件事情做好了,不仅于国于民于党有利,更为我们潍坊的“软实力”增加了份量。这是我们潍坊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相信,这笔宝贵财富定将会由无形变有形,精神变物质,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

【工作交流】

突出四个坚持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坊子区人民政府

一、坚持加快发展,全力促进经济增长

不断加大科学投入,深入挖掘消费潜力,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协调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是强化投入促增长。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年内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以上。围绕蓝色和高端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支撑“三区”建设的项目,力争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对重点项目落实领导包靠,全力推进射频辨识系统、LED节能照明、瑞智游艇、福田大型农装及试制试验中心等60个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拉动消费促增长。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鼓励发展高品质新兴地产,力争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60万平方米。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年内新建农村超市、配送中心等连锁经营网点50个。加强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开工建设义乌商贸城二期工程,年内建成运营2家星级酒店。三是扩大出口促增长。抓住国际贸易市场复苏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增加出口份额,力争实现出口创汇2亿美元以上。重点扶持福田雷沃重工、美林卫浴等10家出口骨干企业,稳定传统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省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为依托,支持优势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提高商品竞争力。

二、坚持高端发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围绕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突出发展高端制造业。坚持工业兴区不动摇,着力培育高端产业,确保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壮大骨干企业群体,培育扶持30家骨干企业、20家成长型企业、10家上市企业,打造特色骨干产业链条,促进高端制造业聚集发展。实施高新技术赶超战略,继续设立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电子信息、飞机制造、生物制药等产业发展,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抓好世茂国际、博远钢铁、北方国际、储运物流、华安物流等8个大型物流项目建设,打造潍坊市南部大宗商品集散地。改造提升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咨询、市场中介、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德日式建筑群、杞城遗址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立足城郊优势,规划建设4个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年内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力争新增农业标准化基地5000亩,新建改造畜禽标准化养殖场65处,认证有机、绿色农产品10个以上。实施黄旗堡镇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年内完成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可持续性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抓改造、促升级,推动经济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实现内涵式发展。一是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作用,建成高新技术孵化中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开发建设,鼓励吸引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到园区集聚发展。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争新增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3家。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帮助企业引进一批掌握高端技术的专家,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列入市以上科技计划10项,申请专利220件。三是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加强对高能耗企业和排污企业的监管治理。以水和大气污染为重点,加强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污染源整治,建成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推广利用节能清洁生产技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凤凰东街、崇文西街等道路绿化工程,扩大生态林场规模,年内成片造林5000亩,新增城区绿地面积45万平方米以上。

四、坚持和谐发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始终把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臵,不断加大公共事业投入,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一是突出做好就业工作。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落实创业就业帮扶措施,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加强劳动就业培训,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800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以上。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健全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城镇低保标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重点抓好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三是全面发展各项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新建穆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区人民医院新院,提高城乡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镇村文化场所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体育事业,举办第七届全民运动会,年内建设体育活动场所20处以上。四是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强化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重大疫情防控,防范传染性疾病大规模暴发流行。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社会稳定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完善保障 关注民生

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寿光市市长 朱兰玺

近年来,寿光市以打造“城乡一体、均衡寿光”为目标,依托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良好基础,强化措施,创新体制,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到今年3月份,新农保已在全市14个镇街、963个行政村开展,参保人数达5836人,收缴新农保基金1646万元,共为136378名60岁以上老年农民发放养老金801.5万元。

一、抓机遇重民意,健全农保新体系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重大惠农措施。我们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将寿光市列入国家新农保试点县(市),主要基于以下三大条件:

一是基于原有农保的良好基础。我市推行新农保是对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和发展。在开展老农保工作的17年间,建立了参保档案,设立了社保机构,参保人数达38.6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4%,积累保险基金1.35亿元,共有7.76万名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和退保金2369万元,为新农保推广奠定了基础。

二是基于经济实力和群众收入的强力支撑。近年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2009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五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00元。强有力的地方财政支持和较高的群众收入,为顺利开展新农保试点提供了经济保障。

三是基于农民群众对新农保的强烈愿望。老农保体制不健全,保险金领取数额低(月领标准最低者不足5元),对保障老年群众生活无实际意义,影响了群众投保积极性,退保、间断投保者的增多,广大农民群众渴望普惠式、社会化的养老方式。因此,实行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二、抓衔接重实际,科学制定新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做到新老办法的有效衔接,对实现农民老有所养、打造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7月,作为潍坊市三个新农保试点县市区之一,我市积极开展新农保自主试点工作,先后出台了《寿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和《寿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16至60周岁参保农民每人每年缴纳918元,60周岁以上人员一次性缴费,即缴即领,月领养老金102元。同年11月,我市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国家级新农保试点范围,成为潍坊市唯一的国家级试点市。参照《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我们对老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印发了《寿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农民群众承受能力,对个人具体缴费标准划分为每人每年100、300、500、800和1000元五个档次。参保农民可根据收入情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60岁以上人员不需缴费可每月享受55元养老金,对重度残疾人市财政全额补贴;未达到领取年龄的人员按新标准缴费,对以前已参加潍坊市自主新农保试点的60周岁以上人员,在月领102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9.5元,达到131.5元,做到了新老办法衔接不冲突,确保了政策公平、群众满意。

三、抓落实重保障,试点迈出新步伐

为扎实推进新农保,我们把开展新农保分别列为2009年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和2010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八大工程之一,作为普惠民生、逐步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强化保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我市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领导小组,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同时,加大财政资金支出力度,今年市财政预算支出4500万元全部用于新农保。

二是搞好调查摸底。为掌握详实的基础资料,我们组织劳动保障、财政、民政、计生等部门,在各镇街道的配合下进行详细调查,全面掌握了全市农村居民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参保能力等基本情况,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为使新农保优惠政策家喻户晓,我们在寿光电视台、寿光电台开设“新农保”专题栏目,在《寿光日报》开办劳动保障专版,重点介绍新农保优惠政策;利用全市新农保试点动员大会、试点村动员大会,组织专人发放宣传材料,并现场解答群众疑问;成功举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首发仪式,吸引了30余家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参保积极性,使新农保政策得到迅速普及。

四是创新工作平台。建立科学完善的运作平台,是顺利开展新农保的助推器。我们通过多次对社保机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推出“惠农一卡通”,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保险金直接拨付到惠农卡中,提高了养老保险金的拨付效率;投资50万元,聘请山东大学地纬计算机软件公司,设计开发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参保登记、缴费管理、待遇计算、养老金发放于一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基金透明度,方便了群众参保缴费和信息查询,成为全省首家实现市社保机构直接与各镇街道社保平台联网的县级市,预计年内我市将实现应保尽保,惠及全市农民群众。

【外埠经验】

无锡市编制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构建低碳经济产业体系

日前,无锡市政府编制完成《无锡市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立了无锡市2015年和2020年打造低碳城市“两步走”的目标,明确了致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等重点发展领域的任务。围绕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分别建立比较完整的低碳法规、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建设、低碳交通与物流、低碳生活与文化和碳汇吸收与利用等六大体系。《规划》明确了低碳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成一批低碳经济试点园区和项目,初步建成低碳经济产业体系,碳排放总量增长得到缓解,工业碳排放量较2005年降低30%,项目节能评估率达到95%以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5%,力争做到五大高耗能行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降低20%左右;到2020年,建立起较完善的低碳城市工业体系,基本改变高投入、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使无锡成为生态城、宜居城、低碳城。工业碳排放量较2005年降低45%,可再生资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20%。建立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成立低碳经济相关部门,建立各行业、企业特别是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限额标准,健全完善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征收能源税和碳税,鼓励企业参加自愿协议行动,对节能产品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政府设立节能专项拨款制度,实施政策采购计划,保证低碳经济发展保持良好的态势。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规划》明确要求构建无锡市碳排放交易市场。在政府组织下,无锡市设立碳交易所,尝试性推出由对企业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减排量承诺而形成的配额交易系统,每个企业根据其基准线水准和减排时间表确定其年度碳排放量指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崂山经验”的四点启示

荣成市崂山街道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盘考虑社区建设、党的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以此解决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崂山经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有如下四点启示。启示一:要自觉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关键是要提升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荣成市崂山街道果断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发布实施为契机,赶早动手,自发推进。不足3年时间便崛起了专业合作社集群,17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星罗棋布。合作社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2.6万人依靠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家致富。崂山街道办事处的成功经验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问题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提升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有裨益。启示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是主体,政府重在引导与激励。荣成市崂山街道通过广宣传、出政策、投资金、树标杆,充分调动农民牵办、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他们投巨资为合作社打造了崂山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利用政府在政策、信息、宏观管理方面的优势,对合作社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早发现、早认识、早解决,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指导、规范和监督。同时,合理界定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没有过多干预合作社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制定相关法规和激励政策,完善市场运作体系,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规则,做好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监管,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经营信息和技术服务,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成为合作社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合作者,最周到的服务者和最严格的监管者。启示三:要用统筹发展的思维全盘推进农村工作。荣成市崂山街道兼顾了农村社区建设、基层党的建设、人才建设以及小城镇建设,使其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载体、基层党建的基石和农村人才成长的摇篮。最大程度适应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和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落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村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动了农村新型居住形态发展,提升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启示四:要着眼未来不断实现创新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崂山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创办经济实体,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规避市场风险,增加产出效益;探索相近组织以利益为纽带,形成新的合作,进行新的互相参股联合的新模式;对规模小、较为分散、经营水平不高、达不到资质的合作社进行淘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提出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的利益机制和公开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章程,加强对专业合作社内部利润分配、股权分配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强化对合作社社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监督,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增强其自身的凝聚力和带动力。积极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变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通过深度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向新技术、新方式要效益。

【政策动态】

银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和工商总局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七章,五十四条。其中,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了制定《办法》的目的与依据、经营原则、监管体制及相关释义;第二章设立、变更和终止,重点确立了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审批制度与设立的条件;第三章业务范围,规定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禁止行为;第四章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对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集中度管理、风险指标管理、准备金计提、为关联方担保的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披露等进行了重点规范,对公司治理、专业人员配备、财务制度、收费原则以及责任分担等内容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第五章监督管理,对非现场监管、资本金监管、现场检查和重大事项报告、突发事件响应、审计监督、行业自律以及征信管理等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第六章法律责任,在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度内规定了监管部门、融资性担保公司以及擅自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其他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规定了《办法》的适用范围、制定相关办法的授权、规范整顿等内容。《办法》的规范对象主要是公司制融资性担保机构,即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办法》的制定和发布将进一步加强对融资性担保业务的规范管理,防范化解融资性担保业风险,有望使融资性担保机构乃至整个担保行业逐步走上依法审慎经营的轨道,对于提高社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对融资性担保业的认可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更好的支持和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发展。

商务部出台政策从九个方面推动住宿业加快发展

日前,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住宿业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提升饭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经营为重点,加快促进住宿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住宿业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12年实现住宿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0%以上,全行业节水节电20%,每年新增就业30万人;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创建“绿色饭店”,逐步形成一批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型饭店企业集团和超过10亿元的特色饭店企业;住宿业服务环境更加和谐,顾客满意度稳步提升。《意见》从九个方面对加快发展住宿业提出了要求。一是科学规划,优化住宿业结构,支持大众化产品开发,更好地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宿需求。二是发展经济型酒店,推动住宿业连锁化经营。突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加快资源整合,促进经济型酒店品牌化和连锁化发展。三是创建“绿色饭店”,推进住宿业节能环保。引导企业做好节水、节电、节气、环保工作,走低碳化发展之路。四是培育自主品牌,延伸产业链。积极支持品牌饭店企业做强宾馆餐饮、婚庆和会议服务,推进住宿业与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宾馆饭店专用产品基地、优质原辅材料基地。五是改进完善服务,拓宽营销方式,保证顾客住宿消费安全、卫生、便利、舒适。六是加快法规标准建设,规范住宿业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衔接的饭店业标准化体系,保障市场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七是加强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增强住宿业发展动力。加快建设饭店人才培训基地,优化学科设臵,提高饭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八是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支持协会开展标准制定、资质认定、培训教育、信息统计、技能比赛等工作。九是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尽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服务业用水、电、气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价格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

第15篇:《数据模型与决策》学习心得

《数据模型与决策》学习心得

——运用运筹学的理念定会取得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运筹学问题和运筹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决策并存。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界定运筹学作为在科学界的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应当说是在1951年,即P.M.Morse和G.E.Kimball 的专著“运筹学方法”出版的那一年。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始终,运筹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评估,为管理决策服务,使得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企业的生存法则。只有那些能够成功地应付环境挑战的企业,才是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把握并运用好运筹学的理念定会取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功效。

一、企业发展原则与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运筹帷幄,长远谋划,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制定最优的经营战略,以战略统揽全局。企业战略过程包括,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作出和执行战略决策,并最后对战略作出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应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是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寻求内资源与外资源相协调的管理、是寻找企业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也就是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来寻求系统内外的资源合理分配与优化,这正体现了运筹学的思想。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对应的战略。主要侧重规定企业使命、分析战略环境、制定战略目标。中国现在绝大部分商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加深,我国企业不仅直接参与国内市场,还将更直接面临与世界跨国公司之间的角逐,企业间竞争的档次和水平日益提高,因而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企业凝集全部的力量,众志成城,向一个共同方向努力,争取实现有限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显然,运筹学理念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企业生产计划与市场营销

1、生产计划 。 使用运筹学方法从总体上确定适应需求的生产、贮存和劳动力安排等计划,以谋求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成本,运筹学主要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以及模拟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指求一组满足一个线性方程组(或线性不等式组,或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混合组)的非负变量,使这组变量的一个线性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确定决策变量(有非负约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般是直生产某产品的计划数量。

(2)写出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确定一个目标函数;

(3)写出约束条件(由等式或不等式组成).约束条件包括指标约束需求约束、资源约束等;

(4)最后根据目标函数为作出最合适的企业生产计划决策。

2、市场营销 。一个市场研究专家试图用数据证明消费者的洞察多么有意义,而一个战略管理咨询专家则强调成功营销案例中隐藏的思路更有价值。我认为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探查决策环境,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加工、分析,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在确定目标阶段实际上包含了问题识别和问题诊断两个内容。在设计方案阶段要理解问题,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并获得结论,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主要通过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等基本环境的控制来影响消费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评价方案阶段要根据确定的决策准则,从可行方案中选择出最优或满意的方案。这些都都可以使用运筹学的理念来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

三、企业库存管理与运输问题

1、库存管理 。如果说生产计划是从信息流的角度指挥、控制生产系统的运行,那么库存的管理则是从物质流的角度来指挥和控制。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的问题。

由于库存的物质属性,因此对生产系统的日常运行具有更直接的作用,库存是指处于存储状态的物品或商品。库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而库存的存在又意味着占用资金、面积、资源,这种矛盾的处境导致了库存管理的必要性与难度。现在流行的库存管理系统的库存管理软件,一般含货品进货、出货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报表系统等子模块等,运用的原理还是运筹学模型。

2、运输问题 。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出现运输范畴内的问题,例如,工厂的原材料从仓库运往各个生产车间,各个生产车间的产成品又分别运到成品仓库。这种运输活动一般都有若干个发货地点(产地)、又有若干个收货地点(销地);各产地有一定的可供货量(产量);各销地各有一定的需求量(销量);运输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组织调运,才能满足各地地需求,又使总的运输费用(公里数、时间等)达到最小。 运输模型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模型。这模型不仅实用于实际物料的运输问题,还实用于其它方面:新建厂址的选择、短缺资源的分配问题、生产调度问题等。

四、企业人事管理与财务管理

1、人事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变成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含量高,对过去一直贯穿和渗透于农业和工业经济中的知识的作用就凸显得日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知识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的企业第三大“战略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竞争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应该建立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客户总部与下属公司不同的架构,建立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通过战略纽带将“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整合起来,带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的全面提升,以内部管理的完善获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这显然蕴涵的是运筹学的理念。还可以用指派问题对人员合理分配;用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人才评价体系等。

2、财务管理。运筹学的理念在财务与会计中显得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它解决企业如何最有效的利用资金资源的问题。其涉及到投资决策分析、成本核算分析、证券管理等。在投资决策分析中,企业如何利用剩余资金,如何投资往往有多种方案。而运筹学的作用就是要要对这些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决策,以确定最优的方案,使得企业的收益最大。通常是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决策论来进行判断。

第16篇:病案与统计

第六节

病案与统计

病案借阅制度

一、本院病历档案资料所有权归医院和患者共同所有,由医院长期保管。

本院的院级领导、医务科和负责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本院医务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有权使用原始病案。《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规定的部分病案资料使用权同样属于病人。

二、病案借阅仅用于临床医疗参考、科研教学、病案复印复制、死亡病例讨论、处理各类医疗纠纷、司法事务等,一般不得以其它理由借阅。

三、本院院领导、医务科和临床执业医(护)师以上任职资格人员具有借出病案资格,其他医务人员、实习进修人员仅允许在病案科内阅读病案。

四、国家司法、检查、公安机关借阅、复制病案的,需提供介绍信及本人工作证件,需借出病案的须经医务科批准。

五、借阅病案时,应在病案科内阅毕归还。须借出时,应至病案科登记,一次不得超过30份。借阅病案一周内归还,逾期不能归还者,应到病案室续借,但不得超过半个月。如丢失所借病案,按医院奖惩规定处理。

六、院领导或医务科因工作需要借出病案,同样需办理登记手续,借出时限依据实际需要而定。

七、借阅时病案管理员应做好登记工作,对逾期不还且催促无效者,病案科应定期上报医务科。

八、借阅期间借阅者必须做好病案的保管、保密工作。未经允许,不得对病案资料做任何修改和补充完善。使用归档病历者,不得自行拆卸、涂改、剪贴和造成破损。一经发现并导致不良后果的,由当事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九、患者在门诊需参阅住院病案时,由门诊医师到病案室查阅。

十、患者或其关系人需要了解和使用部分病历资料的内容时,必须依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复印复制部分病历资料。但不得借阅原始病案。 病案统计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科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熟悉异常情况作业指导书。

二、严格遵守防火、防水、防鼠、防盗措施,严禁在病案库内使用明火,严禁在存放有病案的房间内吸烟。

三、电器设备和供电线路须经常检查,破损设备和电线应及时报请维修和更换。

四、每日查看病案库,做好防尘、防虫、防光、防辐射、防水、防火等工作。

五、保持科内环境清洁,不得将可燃、易燃物品与病案资料混存。

六、科室人员下班前,须关闭所有电源,关好门窗后方可离开。

七、信息安全:

(1)科内每台计算机都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计算机软件及硬件使用异常情况应记录在案。

(2)开机应先开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辅助设备,再打开主机。关机时,为避免硬盘损坏或丢失数据,应先退出电脑中所有运行的应用程序,等屏幕提示可以安全关机时,方可关闭主机电源,然后关闭外围辅助设备。每次关机后,至少等1分钟才可重新开机。下班时应检查所有仪器设备,该关闭的都要及时关闭。如经常停电或电压不正常时,计算机应配备UPS,并保持干燥通风的工作环境。在潮湿天气,使用除湿机除湿。

(3)发现计算机有以下特征,要及时通知信息科:经常无故死机;运行速度越来越慢;数据和软件无故被破坏等。不得在内网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设施。

(4)对电脑内重要数据要做好备份工作,可将它备份光盘或其他不上网的计算机上。对业务重要资料要进行保密处理,任何个人不得私自拷贝、打印。

病案管理制度

一、病历必须在病人出院后的七个工作日内由病案管理人员统一收集。

二、回收后应注意检查首页各栏是否完整,同时依序整理,装订成册,完成信息录入、上架存档。

三、各类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病案科翻阅病历,严禁以任何理由进入病案科对已归档病案进行修改。

四、未经医务科批准,严禁任何人擅自向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病案资料。严禁任何人擅自与其它单位及个人合作搞研究,一经核实参照国家《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五、办理复印复制病历资料,必须依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履行相关手续。未经医务科同意,严禁任何人擅自为病人复印病历/病案资料(包括病区的在架病历)。

六、除特殊用途(临床医疗参考、科研教学、病案复印复制、死亡病例讨论,处理纠纷等)外,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将病案带出病案科。凡涉及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医疗缺陷的病历档案,要专柜保管,未经医务科同意,任何人不得随便借阅。

七、住院病案原则上应永久保存。

病历的复印或复制制度

一、住院病历的复印或复制

1、可以复印或复制住院病历的对象:

⑴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 ⑵保险机构。 ⑶公安、司法机关。

2、要求复印或复制病历时,申请人应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 ⑴申请人为患者本人的,应当提供其有效身份证明。

⑵申请人为患者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与患者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⑶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及其近亲属的有效证明、申请人是死亡患者的近亲属的法定证明材料。

⑷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与其近亲属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申请人与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⑸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⑹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公安、司法机关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后予以协助。

3、医院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住院病历资料:

⑴住院志(即入院记录);

⑵体温单; ⑺手术同意书;

⑶医嘱单; ⑻手术及麻醉记录单;

⑷化验单(检验报告); ⑼病理报告;

⑸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⑽护理记录;

⑹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 ⑾出院记录;

4、复印或复制程序:

归档病历由病案室复印:患者或代理人到就诊科室填写申请单,科主任审批后到病案室复印、盖章;保险机构、公安、司法机关需复印、复制的先到医务科审批签字盖章后到病案室复印、复制病历资料。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医院在复印或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复印病历专用章、医务科盖章。

5、复印或复制收费:

复印病历资料时,医院按有关规定收取复印成本费。拒付费者不予复印或复制。

6、复印或复制地点:统一在医院内进行。

7、病历资料的保护:

遇患者、患者家属或其代理人抢夺病历资料时,立即设法保护病历资料;必要时通知保安或与“110”联系。病历资料被抢走后,应设法提供证人资料。

8、及时填写《病历资料复印或复制登记表》。

病案室工作制度

1.病案室工作分为收集、整理、借阅、保管、鉴定和病案信息编研。

2.病案收集人员每周下病房收集出院七天的病历。在收集时必须检查病历首页,项目齐全方可收取,同时做好交接手续。

3.收取的病历要及时整理、装订。病历按顺序号进行排列、上架保管。

4.病历整理要检查各科病历首页填写是否正确、填写内容是否完整、病历内容是否完整、病历用纸是否规范正确,将不符合要求者汇报质控办。5.整理后的病历按ICD-10编码进行首页电脑输入。 6.做好病案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 7.认真负责病案的借阅和再入院病历的出借。对归还病案要认真检查有否损坏,办理相应借阅及归还手续登记。病案不得遗失。

8.根据病历借阅手续,热诚提供本院教学、科研和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病案。9.按病案借阅规定办理对外人员,如司法、保险、公安部门的就地阅览,如需复印,必须由医务科出具准许手续和有关内容复印限制要求。

统计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工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上报的统计报表,任何单位领导人及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修改或强制所属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修改。 2.医疗质量统计包括:出入院数、治愈好转率、病死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员疾病分类、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

3.统计人员每天从医院局域网上搜集各科工作日志,分别整理、核对,进行再输入登记。4.统计资料缮写完毕后必须核对准确、完整,并加以必要的说明,按期上报。

5.每月将门诊、病房、各医技科室登记好的原始资料分别进行统计,按月、季、半年、年度等分别对比分析,并做好疾病分类统计工作。

6.利用医院的统计资料,做好半年、全年统计分析,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统计分析研究。 7.保管好各种医疗统计资料。

第七节

图书馆管理

图书管理制度

1 图书馆仅对本院职工、来院实习生、进修生开放。

2 读者进入图书馆,不得携带书包及私人书刊入内。图书馆内必须保持安静、清洁,严禁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准吃东西和乱丢果壳纸屑。

3 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读者必须爱护书刊,不许涂写、印描、污损;严禁撕、剪、挖等不良行为。读毕请放回原处。

4 本院职工凭借书证借阅书刊,实习生和进修生如要借阅,需交纳一百元押金(外文原版除外),待离院还清书刊时,归还押金。外借范围及期限:

4.1 历年的中英文期刊合订本,每人每次两本,期限为一个月。如工作需要可续借一次,但必须来馆办理有关手续。

4.2中英文参考书,每人每次一本,期限为一个月。中英文教科书原则上不外借,如确为工作需要,须经图书管理员同意,方可外借,期限为一周。

4.3本年度中英文现刊,原则上不外借,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图书管理员同意,方可外借,期限为一周。

5 读者应爱护和妥善保管所借书刊。如有损坏或遗失等情况,按下列规定赔偿:

a)

如有污损、注字、划线者,根据其损坏程度,按书刊原价的10%~50%处以罚款(书刊仍属本馆所有)。

b)

如有严重损坏或遗失者,应以相同版本的书刊赔偿。如无法赔偿该种书刊者,按下列原则赔偿:

a 一般中外文书刊按原价赔偿; b 重要中外文图书,按原价两倍赔偿; c 无复本的中外文图书按原价的3~5倍赔偿。

6 凡本馆未收藏的文献资料,又确为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需要者,可向本馆申请馆际传递。

7 医院图书馆内的计算机和打印机为本院医务人员提供以下服务:检索医学光盘资料及网上医学资料查询、电子邮件的收发。上机前应检查计算机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向图书管理员说明。不得利用本馆计算机及打印机作与工作无关的使用,一经发现有不当使用,将根据医院规定对使用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8 为防止电脑病毒传播,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经医院规定,在本馆计算机上必须使用本馆提供的空白软盘,自带软盘一律不准使用。

9 医院图书馆为本院医务工作者提供资料的复印、打印服务,对复印、打印及空白软盘将

收取一定的费用,其具体收费标准执行医院财务部的有关规定。 10 图书馆开放时间:周一~周五:9:00~17:00。

第17篇:社会调查与统计

1.社会调查:指一种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特征:①社会调查是一个系统性和程序性的认识活动,具一定的结构和程序。②主要采用自填问卷与结构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③指抽样调查。④直接从调查对象那里获取第一手资料。⑤使用定量的研究方式。⑥社会调查是一种既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又包括资料的分析工作的完整的社会研究类型。即我们可以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独立完成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探索和认识任务。作用:①描述状况②解释原因③预测趋势。题材:①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②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③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一般程序:①选题阶段,主要任务是选择调查问题和调查问题的明确化。②准备阶段,即为实现调查目的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阶段。③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调查方案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④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和分析。⑤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结果。

2.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①节省时间人力物力②可以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③可以比较详尽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④应用范围十分广泛⑤准确性高。缺点:①使用与定量研究而不适合定性研究②不适用于调查总体模糊的对象③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

3.选题的标准:①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②创造性,指研究问题应该有新的东西,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特点。③可行性,指研究者具备完成某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④合适性,指所选问题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课题明确化:指通过对研究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不仅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方法:①缩小内容范围②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4.分析单位:即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层次谬误:指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5.概率抽样:依据概率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①简单随机抽样:是按照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②系统抽样:是把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元素的号码来组成样本的方法。③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为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字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优:(1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的精度。(2便于了解总体内不同层次的情况,以及对总体中不同层次进行单独研究或进行比较。④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小群体内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小群体的抽取可采用简单随机抽、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特点:不仅可以简化抽样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降低收集资料的费用,同时还能扩大抽样的范围。但是其样本的分布面不广、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相对较差。⑤多段抽样:是按照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6.非概率抽样: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①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②判断抽样,指的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自己的主观分析来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③定额抽样,研究者要尽可能地依据那些有可能影响研究变量的因素来对总体分层,并找出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④滚雪球抽样

7.社会测量特点:①人既是测量的客体又是测量的主体,使得社会现象的测量具有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主观性强。②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构成各种社会现象。而测量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两者相互作用,会相互影响。③可重复性差、量化程度低。测量的层次:①定类测量:确定类别。数学特征是等于与不等于。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②定序测量:确定等级及次序。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也具有不对称性。③定距测量:确定间隔距离。可加减,没有固定的零。④定比测量:确定比例。可加减乘除,有一个绝对的零点。

8.操作化:即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方法:①概念化(1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2决定一个定义;②发展测量指标。(1列出概念的维度;(2建立测量指标: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性研究,自己发展指标。

9.量表:用来测量人们态度看法意见性格等内容的一种量化工具。信度: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再测信度: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根据同一群研究对象同时接受两个复本测量所得的分数来计算其相关系数。折半信度:即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到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11.效度: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表面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准则效度:指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建构效度:涉及一个理论关系结构中其他概念的测量。关系:效度与信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来说,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而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高效度的测量;另一方面,研究者在追求测量的信度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或降低测量的效度;反之,当研究者努力提高测量的效度时,其测量的信度则同样会受到影响。 12.问卷: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是一份精心设计的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特征的问题表格。一般结构:封面信(向调查对象介绍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封面信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小不宜大。)、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问题设计原则:①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②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③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即一个问题中不要同时询问两件或几件事情。④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应保持中立的提问方式,使用中性语言。⑤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⑥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⑦不要直接问敏感性问题。问题形式:填空题、选择题、排序题、问答题。答案:与问题协调一致、穷尽性、互斥性。顺序:①把简单已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②把能引起调查对象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③把调查对象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④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⑤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⑥若有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1.高质量问卷的标准:高信度、高效度,围绕研究目的和内容,适合调查对象,问题少而精;清楚明确,适合于所有对象。有赖于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丰富的生活知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知识。2.提高问题质量—具体技术:明确测量目标、澄清概念和术语、帮助访问对象确定信息、减少社会遵从效应。 13.自填问卷法:优点:①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②具有很好的匿名性。③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缺点:①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②自填问卷法对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③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结构访问法:优点:①调查的回答率高。②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③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缺点:①调查员和调查对象之间的互动有时影响到调查的结果。②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③费用高,代价大。④结构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应注意事项:①理解调查对象的心理:代价、报酬和信任。②第一印象:正式:指的是调查员看起来具有某种合理的、合法的和正规的身份和角色。普通:指的是调查员的外表和打扮看起来和平常人一样,没有大的区别。友善和礼貌③接触调查对象:接触前的准备,尽可能地了解有关调查对象的有关情况和特征,并理解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调查访问的程序要求、调查问卷的内容等。准备纪念品,检查证明个人身份的有关证明和标志。进门和开场白:见面致歉,简明扼要、意图明确、重点突出地说好开场白,表现出强的亲和力。④提问:开始访问,主动用口、恰当用眼、专心用耳、熟练用手。

14.编码:是将问卷中的答案转换成数字的过程。数据清理:①有效范围的清理②逻辑一致性清理③数据质量抽查。

15.调查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调查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应用性与学术性区别:①目的、读者不同。②撰写报告和要求不同。伦理限制:①告知同意,对与调查员和访问员身份有关的信息的介绍;对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简短说明;承诺保密且无害。②匿名与保密,所有能接触到对象个人资料的人员都有义务签署资料保密协议;严格禁止非研究计划的参与人员接触和获得已完成的问卷;尽可能减少答案与名字、居住地址等个人辨别标识的联系;避免资料使用者获悉辨别号码与调查对象的辨识标志的联系。统计过程中隐匿调查和访问对象的真实身份。③欺骗——任务报告书。④分析和报告:如实报告调查和研究中的错误和缺点,以及负面影响。

第18篇:决策

昨天下午,第三届GMS经济走廊活动周在昆明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王永乐、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白保兴以及来自东盟等国的华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活动。

昆明已与13个国家通航

中国侨联副主席王永乐致辞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已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实践问题;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中国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通过云南从陆路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问题。衷心希望这次论坛,进一步调动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热情和信心,从而牢牢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为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晏友琼致辞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倡导并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先后建立了云南—泰北、云南—老北、云南—越北、中缅边境贸易联委会等合作机制,积极参与湄公学院建设与发展。我省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逐渐形成多边与双边共举、一轨与二轨并行、政治和经济互促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与次区域内各国的合作已取得较大突破与进展。以2008年昆曼公路全线贯通为标志,通往次区域各国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初期初具规模,滇越、滇老边境地区已经开通了多条公路客货运输线,泛亚铁路东线和西线境内段已开工建设。昆明已初步形成连接东南亚、南亚、中东地区的国际航线网络,与1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实现通航。云南作为区域合作的枢纽,已开始全面发挥吸引与辐射的功能作用。

晏友琼说,云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广大海外侨胞的支持和奉献;云南现在和未来的“走出去”,同样离不开广大海外侨胞充分发挥人脉资源、财力资源、商业网络资源等优势,帮助省内、国内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在海外工程承包、扩大农业国合作、深化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等方面牵线搭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云南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

将超3000亿美元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秘书长、GMS商务理事会理事长许宁宁发表演讲时称,自去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实行“零关税”以来,经济贸易非常活跃。去年一年下来,实现贸易额达2928亿美元,预计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许宁宁说,东盟国家在中国的投资远远超过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随着投资的越来越广泛,许宁宁强调要注意四点:一是要积极推进与东盟的互联互通;离2015年东盟一体化建成还有4年,时间短、任务重;东盟共同体关系东盟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二是云南实施桥头堡要和“中国与东盟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对接。三是云南实施桥头堡要充分了解桥两岸的情况,要了解东盟的经济发展规划,了解国内各省份与东盟的合作内容是什么,携手内陆省份一起走出去;东盟与中部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四川、重庆都在积极对接,虽然云南有地缘优势,但不等于云南和东盟合作上就有了优势,如何做到更有效?都需要去了解。四是提高生产力,如何达成新的产业链?要实施桥头堡建设,建议企业参与其中,形成新的生产力。许宁宁强调,如何利用好桥的优势?如何利用好桥的资源?这些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各方努力。

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边民社称,南亚是桥头堡建设覆盖的重要区域,如何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和海外侨胞的优势,推动云南企业走向南亚,成为云南建设桥头堡的重要内容。边民社说,云南已开通昆明至加尔各答、加德满都、达卡、马累、科伦坡等通往南亚重要城市的国际航线,中国—南亚商务论坛每年在昆举办、中国—南亚商务理事会设在昆明、南盟各国工商会螺蛳湾办事处也已经挂牌,云南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南亚的一个重要枢纽。

随着云南旅游形象的不断提升和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云南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正在不断增强。旅客流量和航班量的大幅提升刺激了各航空公司对云南航空市场的信心,积极加大运力投入,争先开通云南飞往各地新航线。

据昆明机场运行管理中心统计,截至目前,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航线共有301条。其中,国内航线258条,国际、地区航线43条。

细分来看,省内有支线航线16条,支线环飞航线10条;支线机场直飞省外机场航线12条,支线机场经停昆明飞省外机场航线21条;省外有干线航线66条,干线环飞航线92条,临时飞行航线41条;国际有东南亚航线26条,南亚航线7条,西亚航线2条(1条临时航线),东亚航线4条,地区航线4条。

近年来,旅游市场的日益繁荣给国内民航业注入了强心剂,行业回暖步伐日益加快。云南机场集团以建设航空强省为目标,积极协助航空公司开拓航空市场,优化航线结构,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机场活力不断增强。(

昆明机场国家门户型枢纽机场定位的实质及实现步骤 08-14-2006 17:26:51 东航云南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张富伟 阅读 次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摘要:世界航空发达国家都先后进行了航线网络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了以城市对为主的航线网络布局向以航空公司为核心的中枢辐射式航线结构的转变。面对建设民航强省的良好机遇,立足昆明机场实际,提出了建设国家门户型枢纽机场的建设目标。仔细剖析门户型枢纽机场定位的实质,打造门户型枢纽机场的航线网络,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步骤和措施,将有力地推动昆明机场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枢纽;航线;中转

近些年,世界航空发达国家都先后进行了航线网络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了以城市对为主的航线网络布局向以航空公司为核心的中枢辐射式航线结构的转变。面对云南省建设民航强省的良好机遇,昆明机场立足实际,提出了建设国家门户型枢纽机场的建设目标。仔细剖析国家门户型枢纽机场定位的实质,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步骤和措施,将有力地推动昆明机场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航空枢纽的概念和具体分类

民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点到点的城市对航线。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大中型美国航空公司为了自身生存和长远利益,按照航线优化原则,纷纷以其基地为依托建立航空枢纽,并通过枢纽机场与其周围非枢纽机场形成轮辐式连接以及各枢纽机场之间的相互连接,从而形成枢纽-轮辐式网络,其主要特点就是高周频,高密度,短航线,低成本。统计资料显示,中枢航线结构对于有效利用航空市场资源,提高航线运输量,有效增加城市与城市间的航班频率,增强航空公司的竞争优势,提高航空公司和机场的经济效益,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枢纽具体分为以下四类:

国际枢纽:作为世界民航国际航线网络的枢纽点,承担着国际航线联程的中转衔接。比如伦敦的希斯罗机场,美国纽约的肯尼迪机场,新加坡的樟宜机场等。

国内国际门户型枢纽: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完成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的中转衔接。比如北京首都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等。

国内区域性枢纽:主要完成国内航班的中转衔接,主要特点就是具有区域性。比如西南地区的成都和昆明,西北地区的西安等。

省级枢纽:主要是完成国内干线和省级支线之间的中转衔接。

按照以上分类,昆明机场的定位应是国内区域性枢纽。从云南自身实际出发,省委省政府把昆明机场定位于国家门户型枢纽机场定位,既缘于地理位置中对东南亚、南亚强大的辐射作用,也缘于我国主要是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枢纽前加上门户型,主要应该是针对东南亚、南亚区域而言,通过建设航空航线网络,使昆明机场成为国内和东南亚、南亚之间的中转枢纽,力争成为国内到西南区域内的中转枢纽,保持和扩大国内到省内的中转枢纽。目前省委、省政府对新建昆明新机场,全面建设符合昆明机场实际的航线网络取得了共识,但是航线网络要向枢纽--轮辐式过度,困难仍旧不小。在外部环境上,主要是区域内机场竞争的激烈和云南省经济实力的有限;在内部环境上,突出表现在昆明机场中转服务的极其不方便,海关、边检等部门的不支持,干线和支线航班时刻不衔接等,因此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枢纽--轮辐式网络。

二、建立国家门户型枢纽机场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具有区域性的战略位置。昆明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也是中国飞往印度洋最快捷的航路之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孟中印缅区域合作组织的建设,云南的对外开放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国内经济区域组织上,泛珠三角九省区区域合作与发展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合作组织\"合作步伐加大;南贵昆经济区制定了政策保障和协调机制,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快速增长的航空市场。西南地区是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航空市场。云南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独特地域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其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使对外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旅游业的兴旺和对外经贸往来的频繁使云南航空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

(三)周围密布的支线机场。云南省是我国拥有民用机场最多的省份,一共拥有11个机场,比如丽江,大理,中甸,保山,景洪,临沧等,都具有起降波音737机型的能力。以昆明为中心,以6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有将近30个国内外机场,昆明机场正好位于各辐射航线的交汇点,具有一定的集中分散引力。

(四)便利的中转服务。要努力实现中转旅客手续的快速、便捷的办理,并且在隔离区内部进行,避免二次安检。特别是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的航班,对出入境手续的办理要方便合理。行李要实现直挂到底。

(五)存在一家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基地航空公司。极端地来讲,航空枢纽是航空公司利用航线网络来构筑的,而非是机场来操作的。机场主要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航空公司,服务旅客;枢纽-轮辐式网络也并不是航线数量的多少,而是航班的衔接和便利的中转。目前东航云南分公司在昆明机场具有相对垄断的地位。

(六)强劲的政策支持。民航总局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强了中西部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云南省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和建设\"民航强省\"的战略正在积极而稳妥的实施。

综上所述,昆明机场具有了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的条件和基础。然而,从整体上看,昆明机场的航线网络结构仍然停留在城市对的水平,尚未进行以航空公司为核心,机场为依托的枢纽-轮辐式网络建设。因此昆明机场还需要大力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逐步建成区域性的大型枢纽机场。

三、国家门户型枢纽机场的航线网络

航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标志。开通足够的航线,构筑多层次的航线网络,是打造航空强省的必然基础。云南民航要发展,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航线网络的开辟和构筑。

云南应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航线网络构建规划,具体来讲,航线网络主要应分为五个层面。

第一层,以昆明机场为中心,辐射国内的主要城市和旅游城市的航线网络,是覆盖国内的航线网络;

第二层,以昆明机场为中心,辐射云南省内的航线网络,是覆盖省内的航线网络;

第三层,以昆明机场为中心,辐射云南省周边省份的航线网络,与区域内其他机场兵戎相见;

第四层,以昆明机场为中心,辐射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性网络,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门户,首当其冲;

第五层,以昆明机场为中心,借助内部代码共享形成的辐射国际的航线网络。

四、采取措施建立国家门户型性枢纽机场

要更快更好的形成国家门户型枢纽机场,必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航线网络的构筑上

1、通过上海中转枢纽架起昆明与世界各地的空中桥梁。通过代码共享是构筑四通八达航线网络特别是通往国际城市航线的有效举措和解决办法。比如,通过广州、上海或者是北京中转(目前云南出境大多到香港中转)。目前东航正在考虑和积极运作,通过内部代码共享开通昆明始发通过上海为中转枢纽至世界各主要城市的国际航线。因为昆明至上海每天的航班量达到了10班以上,可以满足多种需求。在加上上海市和云南省的对口支援关系,通过此举构筑上海和昆明机场合作的\"双枢纽\"战略的实施,互相依托,互相发展,实现共赢。

2、构建以昆明为中转枢纽的东南亚南亚国际航线网络。通过整合现有航线网络资源,构建以昆明机场中转至东南亚、南亚内部代码共享国际航班可实现优势互补,使昆明机场中枢航空枢纽港建设的良好契机中得到发展。开通以昆明机场为中转枢纽的各条内部代码共享国际航班,旅客\"一票到底\"轻松完成国际旅行,行李可直挂至目的地,为旅客节省了中转时间和费用。可根据国内各主要城市和相关境外站点间的旅客需求流量来开辟或安排航班量,增强了运力投入及经营活动的灵活性。昆明机场充分利用此类航线逐步影响点对点以外国际旅客的消费习惯,吸引更多的国际旅客选择昆明机场出入境,对昆明机场构建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门户枢纽机场地位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对昆明新机场的中转枢纽战略也是一种有意的演练和提高。

3、干支航线网络时刻的衔接。基地航空公司应该和机场当局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协调航班时刻并在无缝隙服务上下工夫。如果干支线航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很好地衔接,航空公司就应该在服务上推陈出新,比如开展中转购物,中转观光等,让旅客觉得尽管在快捷方便上有所不足,但在其它方面有所值,从而愿意通过枢纽机场中转。

4、建立一支运营有效的支线机队。枢纽机场就是通过中小型飞机将其它机场的旅客汇集到枢纽机场后,再用大型飞机将这些中转旅客运输到另外一个枢纽机场,然后再通过中小型飞机将这些旅客分散到非枢纽机场。这样一是可以增加航空公司大型飞机的载运率,提高利润,二是中小型飞机在支线机场的高频率利用增加了收入。东航云南分公司具有干支线管理的机队,很有力地为昆明机场作为门户型枢纽机场的地位和作用服务。

5、推行具有吸引力的中转票价,加强中转旅客比率。作为枢纽机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中转旅客比率。中转旅客的增多,将使枢纽机场的客流量大大增加,从而获得较高利润,同时,让支线航线的客座率也节节上升,这样就形成一种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航空网络。航空公司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中转票价,更好的吸引旅客。从某种意义上说,门户型枢纽机场的任务就是吸引大量支线航线的乘客前来枢纽并快速方便地释放这些中转旅客前去各地。

(二)在完善中转服务上

1、完善相关的中转服务设施。我国目前的机场基本上都是按照终点机场的任务来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国内大多数机场都没有适应旅客和货物中转联程的设施。昆明机场目前也没有专门的中转旅客侯机厅等一系列相关设施。在这方面昆明机场应该具有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 ,即在今后的发展中思考中枢机场的理念。特别是在昆明新机场的建设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定位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加强和驻机场各联检部门的协调。枢纽机场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高频率和高衔接的航班安排实现中转旅客的无缝隙转机。因此,建立高效的中转流程就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国际旅客而言,不出隔离区就可以实现转机。机场需要与边防、海关、检验检疫等驻机场各联检部门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使有关国家在昆明设立签证处,实现落地签证,提高国际航线竞争力。

3、机场实施有效的商业经营。各国机场都把机场内部和附近地区的商业经营作为一项战略重点进行研究。针对昆明机场而言,免税商店可以进一步扩大经营,侯机楼商场的经营应品牌化和特色化,给旅客留下一种印象:在机场购物不再是价高质次。昆明机场不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国际知名管理集体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

(三)在外部环境的构筑上

1、与国内枢纽机场形成联盟,实行双枢纽战略。对于国内而言,现在称得上枢纽的只是三大航空港北京、上海和广州。其余的只算是区域性的航空枢纽。昆明机场已经具备了一定枢纽轮辐式航线网络的雏形,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影响无法成为一个国际型的航线枢纽结点。我们可以建立\"双枢纽\"机制,依托另一枢纽来发展自身。比如昆明机场可以利用上海机场这一枢纽机场,借力昆明-上海之间高频度的航班大力发展中转联程旅客。同样,上海机场也可以利用昆明机场通过航空公司输送的旅客来拓展其客源。这对双方都将是互惠互利。双枢纽机制将有助于昆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云南省委、省政府要十分重视发挥交通运输在发展区域性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其远见卓识在机场建设与完善、机队改进、航线进入等方面都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3、短距航空运输的方式多样化。目前,国际上许多航空公司为了进一步强占市场份额纷纷实行航空公司之间的代码共享,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联运的代码共享,比如法国航空公司和其高速铁路公司实现了有效的中转联程服务,美国铁路公司和冰岛航空之间的代码共享。基地航空公司可以积极借鉴世界上发达地区的做法。比如大理--昆明--北京航线,有些旅客愿意乘坐高快巴士从大理到昆明,然后在昆明购买机票前往北京。如果和高快客运公司达成有关代码共享协议,那么就可以比较方便地中转旅客。通过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合作才会更有效地加强开明机场作为枢纽机场的地位。

建立门户型枢纽机场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当地政府的大力协助。在当前的背景下,通过完善航线网络,加强航线建设,昆明机场应当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长后劲。

四张特点鲜明的航线网络:一是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干线运输网络,二是以昆明为中心辐射东南亚、南亚、中东的国际(地区)航线网络,三是以昆明为中心链接云南省内各机场的支线航空运输网络,四是利用代码共享、合作联营等现代营销理念、手段和其他航空资源打造出的虚拟航线,这四张网络各自覆盖特定的地域范围,以昆明为中心相互交融构建了国内、国际、省内航线客源互补、优势共享的区域枢纽航线网络格局,在欧美澳等远程国际航线上可共享上海中心枢纽航线资源,实现飞遍全球的梦想。

云南作为重要国际运输枢纽的点滴历史渊源\"南方丝绸之路\"新华社记者曾在《探究\"南方丝绸之路\"真貌》中提到: \"早在2300多年前,西南的先民们就已开发了一条自四川成都至滇池沿岸,经大理、保山、腾冲进入缅甸,远达印度的中印之路。历史学家称这条路为\"南方丝绸之路\"。这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也是我国西南与西欧、非洲、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驼峰航线\"据新华网资料报道:\"1942年,中美双方历尽艰险,开辟了由印度阿萨姆邦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到中国云南昆明、四川、重庆等地的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二战期间,\"驼峰航线\"的开辟,对支持中国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云南发挥国际贸易枢纽点的作用日益清晰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省份,不仅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贸易区域的西南门户,而且是东盟贸易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前沿点和中转点。作为中国连接东盟各国的桥梁,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枢纽点作用。

2002年11月4日,中国政府和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一项对中国经济、东盟各国经济、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贸易协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拉开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帷幕,不仅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逐步纳入国际经济合作的正轨,而且为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各国的贸易提供了无穷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77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31.2%,东盟对中国出口增长了51.8%。2003年中国同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4个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达62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40%。

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发展中国家组成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依托云南的地缘优势,云南航空市场必然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地区进行贸易合作的前沿和区域性国际运输枢纽点。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亚洲开发银行于1992年提出,旨在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个国家建立一个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体系。由于地缘优势,云南作为中国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行者,发挥了重要的主体作用。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同时,也对各国经济腾飞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7月,六国之间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贸易、旅游、农业等领域实施了119个合作项目,动员资金总额约53亿美元。整个次区域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6%。

2004年,泛珠三角\"九加二\"区域合作初见轮廓,整个合作形成了占全国面积五分之

一、中国人口三分之

一、经济总量超过全国三分之一,区域合作涉及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庞大国内经济区域合作体系。随着该体系的逐步实现,此区域合作用\"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发展模式,激活的\"南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带动和加快了整个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有数据显示,2006年,1至10月昆明外贸进出口额达38.85亿美元,同比增长38.4%,占云南省进出口总额的76.6%。其中出口18.68亿美元,进口20.17亿美元,均有大幅度增长。基于我国对南亚、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高度重视、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规划、对泛珠三角\"九加二\"区域合作的战略部署。面向云南的东线、西线和南线,政府不断加大配合力度,力求加快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扩大经济规模和丰富国际合作领域。

从经济合作和政治发展的角度看,云南航空市场必然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和繁忙的国际前沿运输港和航空枢纽点。随着情势的逐渐明朗,将开创中国民航格局规划、战略部署和空域建设的新局面。

放眼世界经济变化,聚焦亚洲经济脉动,定位云南经济前景

最近听到一句有意思的话:\"200年前看欧美,200年后看亚洲。\"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欧美经济中心的形成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20世纪初期开始形成,20世纪中期经济格局基本确立。

有资料显示:\"19世纪中期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率先完成,使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一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战后,纽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34917.htm)

19世纪70年代,新加坡、韩国的经济发展开始令世界瞩目。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的经济开始起飞。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经济的起飞掀起亚洲经济巨浪。20世纪60年代,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更是在亚洲及世界掀起了经济大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国、东盟国家和地区为的经济增长又开创了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在这里要特别提出,与新加坡、日本、韩国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是东盟贸易区域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泛珠三角\"九加二\"合作。前者以个体国家作为存在基数,而后者以国家经济联盟区域为存在基数。虽然个体国家的发展速度要比国家经济联盟区域的速度快,但是,国家经济区域联盟的建立将从资源互补、经济互助、风险共担等多个角度为联盟区域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保护,让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在良好的条件下稳固发展。

虽然我们没有足够的依据论证亚洲经济未来的发展是否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中心的转移或替代,但是亚洲经济的腾飞必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格局的改变是非常确定的,其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将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云南也将承担起该区域合作的重要国际运输枢纽点任务,为中国及周边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架起桥梁,为亚洲国家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湄公河次区域最多的一个省份,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独特的\"国际门户通道\"特点和优势。就航线来说,仅东航云南分公司目前就有从昆明飞往泰国、新加坡、韩国、印度、孟加拉、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的国际航线。

目前,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三大市场。在这一有利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启动,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合作带进了多样、密切、深层的合作模式。而泛珠三角\"九加二\"区域合作更使云南成为\"链接\"上述八个中国内地省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南亚、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纽带,直接为我国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架起了飞速发展的桥梁。

开放、自由、便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和各国对彼此间紧密的经济合作,即使云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国际交流都受益颇丰,又使云南作为\"链接\"亚洲板块和西欧板块的国际运输枢纽作用显现出来。作为地缘上与国内外经济交流的前沿市场,云南凭借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国内、国际交通体系,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中唯一通过公路、铁路、水路和空路同时进入环太平洋和环印度洋地区的省份,充分具备了面向国内外各大市场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

从空域角度看云南的空中通道优势 对于云南和周边国家区域的政治、经济发展来说,关键点之一就是\"空中通道\"的建设。我们从西线、南线和东线三个方向分别对云南的空域运输优势有所了解:

西线,从昆明往西可到达:印度、尼泊尔、孟加拉、伊朗、中东等国,如果再往西延伸就可以到达土耳其等国所在的西欧。因此,西线空域的开辟,将成为云南连接南亚、东南亚和西欧最便捷的空中通道,并且,西欧航线将我国的航线网络以云南作为出港点延伸到了欧洲板块,在丰富和完善云南西线的航运线路同时,也为我国航空运输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格局规划设计和航空市场发展平台。

南线,临近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南线是经由云南进入的国家最多、航线最短、交通最发达的国际航线区域。这个航域里的旅客可直接到达目的地国,或经由昆明作为中转点之一到达其它城市或国家进行旅游和贸易往来。南线是我国与周边国家旅游、贸易往来最频繁、最活跃的航线区域。

东线,西线和南线的国际旅客可经由昆明到达东线国家,例如缅甸旅客经由昆明经停后飞往韩国等国家。又或者是中转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其它中国境内的国际运输枢纽港,通过再次中转到达其它国家,例如美国、英国等。

另外,云南是航空大省,由于省内地形复杂,公路和铁路还不够十分便利,省内目前已有的11个机场为西线、南线和东线的国际旅客往返云南省内各地州提供了丰富、便利的航线链接选择。乘飞机抵达昆明的外地旅客,有3/4的旅客会选择乘飞机往返省内各地州,这也为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国际平台。有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中转量最大的机场是上海和昆明,中转旅客分别占其量的29.08%和18.79%。另外,外地旅客来云南,除昆明市以外一般平均要游玩1.6个地州。\"昆明国际机场承担的工作量不仅包括国际、国内,还包括了云南省内支线运输巨大的中转量。

由此看出,云南的航空市场在发挥省内支线运输枢纽点作用的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国内和国际区域运输枢纽点的作用。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主要基础设施,在云南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机场建设不仅投资较少、速度快、带动作用明显,航空运输还具有远距离、快速、及时的特点。近年来航空业的发展大大带动了云南社会经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云南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随着昆明新机场建成投入运行以及空港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将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国际航空客流、物流中心,将极大带动航空物流业、空港配套服务业、临空型产品制造业、国际商务会展业、整合型康体休闲旅游业、现代都市型农业等产业发展。要实现桥头堡的功能和作用,航空运输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构建完善的航线网络。

第19篇:营销渠道决策与管理

营销渠道决策与管理

第一章

1请阐述中间商存在的经济学意义

2简述分销渠道的主要功能

基本功能: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

主要功能:1.便利搜寻2.调节品种与数量差异3.提供服务 3分销渠道的松散型结构和紧密型结构分别包括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松散型:

1个人消费者市场的常见渠道类型

直接渠道生产厂家直接和消费者接触

间接渠道生产厂家不直接和消费者接触,而是存在不同层次的中间机构

2产业用户市场的常见渠道类型

直接渠道产品单位价值较高、需要大量谈判、专业技能强

间接渠道 专业性强 产品单位价值不高

2紧密型渠道

垂直渠道系统、水平渠道系统、渠道伙伴关系

4请举例说明环境因素是如何决定分销渠道的创新演化的

1经济环境的变化

2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迁

3技术环境的变化

4竞争环境的变化

5政治法律环境的变化

5简述分销渠道改进的主要方面

1调整渠道政策,但不增减渠道成员(软性)

2增加或减少某些渠道成

3增加或减少某类渠道

4改进和修正整个营销系统

6为什么渠道结构扁平化是营销渠道未来的发展的趋势

因为各品牌瓜分市场的结果要求厂商把更多的经历用于与最终客户沟通及为他们服务,并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扁平化的渠道结构使企业能更敏锐地捕捉目标顾客群的需求脉络,迅速调整现有的营销组合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营销成本,减少库存压力,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

7请结合现实分析我国企业进行渠道创新的必要性及未来趋势,并举例说明企业在渠道创新时面临的主要障碍

1试述分销渠道战略管理的要点

2分销渠道战略设计的程序包括哪些方面

1分析渠道环境

2建立渠道目标

3渠道战略模式的选择

4渠道战略模型的实施

第二章

3分销渠道战略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客户导向原则

2最大效率原则

3发挥企业优势的原则

4合理分配利益原则

5协调及合作原则

4对渠道进行评估的标准有哪些

1经济标注

2控制标准

3适应性标准

4制定实施计划方案

5调查和了解pc、家电、食品饮料业目前的渠道运作模式,并以此为例进行行业模拟分析

第三章

1简述零售商的主要特点

1从业人数多

2服务对象是最终消费者

3主要业务活动是把商品直接卖给最终消费者

4需求者对零售商的职业道德、商业信誉、文明经商等预期较高

5零售业态也存在生命周期现象

2阐述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的区别

3试分析零售业态变化的规律,你同意说他们的生命周期也有越来越短的趋势吗?你认为未来5~10年会有什么新型零售业态出现

4讨论直复营销在我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并说明需要克服的障碍主要有哪些

5目前有哪些主要的零售业态?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6加入特许经营有哪些利益和风险?如何减少风险?

7零售业竞争的要点是什么,选址、商品组合、存货控制,还是服务?

8你认为哪些领域特别适合网上b2c直销

第四章

1简述批发零售和零售销售的区别

销售对象不同、销售批量不同、地区分布不同

2简述批发商的分类及他们的区别

按经营商品的范围分类,

普通商品批发商、大类商品批发商、大宗商品专业批发商

按照职能和提供的服务是否完全分类

完全职能或完全服务批发商、有限职能或有限服务批发商、现购自运商、承销批发商、货车批发商、货架批发商

3简述批发商存在的合理性

1小型制造商财力有限,无法单独设立直接的销售部门,只能求助于批发商

2零售业仍存在大量个体、小型独立店,他们也势必要依靠从大大小小的批发商处小批量购进商品

3批发商在分销上可以享受规模经济

4许多零售商经营商品品类繁多,从节约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讲,愿意同

批发机构打交道

5批发商之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是与零售机构相比,它有自身的特点,能为批发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机构提供多种服务

4批发商为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提供哪些服务和功能

1批发商为制造商提供的服务

2市场销售与沟通职能

3市场覆盖职能

4仓储运输职能

5订单处理职能

6传递市场信息的职能

7客户服务的职能

8批发商的经济角色就是将制造商用于营销的支付转化成了自己的信任

9批发商为零售商提供的服务

10批发商经常帮助零售商培训推销人员,布置商店,建立信息系统、管理程序、会计系统和存货控制系统,提高零售商的经营效益

11配货职能

12提供合作广告和促销支持

13及时调换有缺陷的产品

5为什么制造商纷纷进入

批发领域,直接从事市场开拓与销售有利于企业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进入市场的谈判成本低,速度更快节省佣金支出生产企业自营销售组织及其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度高自营的销售组织更具有攻击性,在竞争中更容易获胜生产企业自营的销售组织更容易获得企业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独立性强,不会受制于大中间商

6指出你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开展网上b2b的领域

第五章

1企业选择渠道成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中间商综合实力的大小

2中间商的预期合作程度

3中间商的市场及产品覆盖面

4中间商的信誉

2企业选择中间商的方法有哪些

1评分法

2销售量分析法

3销售费用分析法

3企业如何对渠道成员进行评价

1渠道成员盈利能力

2企业对于渠道成员控制的可能性

3渠道成员的适应性

4企业如何确定渠道成员

5企业为确保渠道成员的稳定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厂商吸引渠道成员的政策有

商品销售政策、价格政策、商品供应政策、货款支付政策、铺货政策、配送政策奖励政策、保障机制

生产商吸引渠道成员的具体措施有

提供品质优良、利润高地产品、广告、促销支持,公平交易、友好合作关系:管理援助

第六章

1渠道领袖是必要的吗?

2渠道成员的组成是什么

渠道领袖、渠道追随者、力争上游者、拾遗补缺者、投机者、挑战者

3渠道领袖有哪些领导工作

渠道指导、渠道沟通、渠道先行、渠道激励

4渠道权力有哪些?权利战略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渠道权利主要有奖赏权、胁迫权、专家权、感召权、法定权

权力战略的分类为威胁战略、许诺战略、法律战略、信息交换战略、建议战略、请求战略 5沟通属性有什么?渠道沟通环境与沟通战略是怎么搭配的?

沟通频率、沟通方向、沟通形式、沟通内容

6根据渠道激励的期望理论,渠道激励有哪几个缺口?各是什么?

1能力缺口 选择有能力的渠道成员弥补能力缺口

2信任缺口言而有信,奖罚分明,弥补信任缺口

3认知缺口了解渠道成员和其员工的需要,弥补认知缺口

7渠道激励的因素有哪些,举出两个吉利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其中的激励因素。

获得利润、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

8渠道的激励原则是什么

实事求是原则、目标相容原则、适时原则、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公平原则

第七章

1为什么制造商希望成为“渠道中的领袖”

2渠道成员的选择标准有哪些

3如何解决渠道冲突

1渠道成员的选择上要求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

2设立完善的沟通及预警系统

3建立共同愿景和发展目标

4应鼓励冲突双方进行自我协商调解

5由第三方出面调解和仲裁

6退出

4如何促进渠道成员间的合作

5为什么渠道激励的全面性原则和模糊性原则可有效地减少中间商窜货现象的发生

第八章

1为什么渠道控制如此重要

1能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更顺利地实现其价值和进入消费领域

2能更好的发挥渠道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对分销渠道的适度控制,是确立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

2渠道控制的特点及类别有哪些

特点:

施控者与被控者之间各自独立

相互依赖、互惠互利

渠道成员常常互为施控者与被控者

渠道成员之间的控制,介于市场控制与组织控制之间,是二者的混合

平等原则

类别:

1按照渠道控制的程度分类

绝对控制

低度控制

2按照渠道控制的具体内容分类

利润控制

目标控制

实施过程控制

3按照渠道控制的结果导向分类

正向控制

负向控制

3渠道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利用品牌控制渠道客户

2利用长期战略和愿景控制渠道客户

3利用利益对渠道客户进行控制

4利用厂家服务控制渠道客户

5利用终端控制渠道客户

6利用激励淘汰机制控制渠道客户

7利用价格控制渠道客户

8利用产品线控制渠道客户

9利用所有权控制渠道客户

第九章

1为什么说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企业的物流管理就是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2生产企业除了自建自营物流系统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企业的物流问题? 3配送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降低配送成本可以采用什么策略?

进货入库作业管理、在库保管作业管理、加工作业管理

理货作业管理、降低配送成本的策略、混合策略、差异化策略、合并策略、延迟策略标准化策略

4“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延伸“,你赞成这种说法吗?利用所学的有关供应链的知识证明你的结论。

第十章

1渠道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杜绝信息“贪污”,及时作出决策,帮助企业提高管理透明度

2掌控分支机构,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

4帮助企业规避经营中的风险,对市场进行灵活的应对

5打通销售链

6带来业务模式创新的机会

2渠道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哪些功能模块

销售管理、促销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应收处理、应付处理、售后服务、系统管理、基本资料维护

综合查询统计、决策支持

3渠道信息系统原则是什么

1理念先行

2问题导向

3以业务部门为主导

4整体规划

5分步实施

6灵活性与简洁性相结合

4现阶段我国企业实施渠道信息系统存在哪些困境

1数字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

2以“人治”为主

3管理水平低,运作成本高

4意识落后,缺乏长远的规划

5选择不当,埋下隐患

第十一章

1渠道绩效评估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各有何特点

1从社会角度评估

2从企业角度评估

3渠道管理组织评估

4渠道运行状况评估

5服务质量评估

2简要谈谈作业成本法在渠道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3简述渠道成员综合评价的主要方法

4谈谈你对渠道绩效评估在渠道管理中地位的认识

第20篇:数据模型与决策 课程总结

学习总结

(期中论文)

我们所用的教材叫做《数据、模型与决策》,我记得老师第一天给我们上课就提到过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思想,例如“什么是管理”;“什么是模型”;“如何对实际问题简化”等等。在这其中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有以下几点:首先,管理的最初根源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制、优化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益是我们应该要去注意的问题。其次,数学问题是有最优解的,当我们给定了一个确定的数学问题我们能够得到一个确定的解,但当我们在研究一个给定的现实管理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很难去找到一个最优解的,甚至可以说,管理问题是没有最优解的。(这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做的运筹学等问题,因为我们平时所做的问题都已经经过了很多的化简,已经把现实管理问题进行了抽象,与其说那些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不如说它们是数学问题)这是因为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比较复杂,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是抓住主要矛盾,暂且不考虑次要矛盾。(当然了,当我们已经解决了主要矛盾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考虑次要矛盾,因为这个时候次要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了。)所以我们去寻找的是管理问题的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这两点在后面的学习建模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我们之前的学习大多是倾向于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管理问题。这一门课之所以在大三才开设我认为有其道理,在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基本知识之前,我们是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管理问题的,因为我们解决一个管理问题是先将其转化为一个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掌握了高数、运筹学等知识就能顾很好的解决管理问题,因为如何把现实存在复杂的管理问题转化成为我们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正是这门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作为例子,总结一下应用现行规划建模的步骤:  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安排生产)

如何组合不同产品的生产、生产的种类。  我们能做什么?(不同产品的生产数量) 明确决策变量,也就是管理中可以人为设定的要素。  确定决策的准则(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社会责任最大化)

根据决策变量写出目标函数。  讨论决策环境(环境的约束)

决策环境包括:

1、组织内部环境要素

2、组织外部环境要素 这其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 企业的决策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

1、管理者的理念

2、组织目标相关程度

3、外部环境的变化 等。  对于管理者来说,越高层的管理越复杂越宏观,处理起来也相对困难。而底层的管理问题相对简单。

 (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虽然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利润=数量*(售价-成本)-固定成本。但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并不相同,这其中还有售价的变化等等。例如给定生产数量要求,企业在满足数量的基础上,就是去追求一个成本最小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

 企业外部环境要素我们认为是一个硬约束,因为它比较难通过企业自身去改变,至少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去改变外部环境,例如国家相应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而企业内部的一些环境约束我们认为是软约束,因为它可以通过招收工人,购买机器等等去改变这些限制条件。 建立并求解相应的问题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些数据,我们应该将每个数据的含义都表示清楚,并提交一份完整的决策报告,包括对现状的评述以及对未来的变化情况提供补救方案。一份满意的决策报告并不是单一的,它应当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就如同老师所说,产品的售价随着市场的波动是时刻变动的,我们不可能因为一点点波动就重新建模计算,我们应当在决策报告中进行相应的说明,将一些可能存在的变动以及变动后的决策情况写清楚。 每个数据的含义说明也绝不仅仅是“这个变量是紧约束”,而应该更为清晰地写为:“管理的关键是1-2环节”或者“如果可以新培训工人建议在1-2环节进行培训”等。这里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这里我们考虑的都是单变量,我们应当结合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来进行决策。其次,传递效应是非线性的,(A、B商品的利润同时改变并不等于单个A改变加上单个B改变,两个因素若不独立,就具有相互效应,这也是动态复杂性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尽可能完善我们的决策报告使得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做出决策。

多地生产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遇见的一种题型,单一产品的多地生产供应,需要考虑不同产地生产的数量以及单位成本。但是我们在这个模型里也做了相应的简化,我们只考虑了不同地域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去考虑不同地域的需求从而推算出不同地域的总运费。另外,如何选择生产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可以新增,应该增加几个产地,每个产地的选址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在大二时学习过一门课程叫做《市场营销学》,而这里我们也涉及到了“线性规划在市场营销、财务和运作管理领域的应用”。市场营销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宣传,以书上案例为例,在媒体选择方面,我们需要注意:

 宣传媒体的选择,各类媒体的使用量

 如何去测定所谓的宣传效果(质量单位)(可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影响最终决策的好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 外部资源的可用性及内部资源的有限性

 如何在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决策者的理念(偏好)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通过建模,可以给出一份包括:选择哪些媒体、每类媒体的选择数量、总的需要资金、总的宣传成果效用(这个只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在决策过程中提供一个比较的标准)

线性规划在财务和运作管理中也有很多应用,例如财务运用的投资组合,通过求解我们会发现合理安排财务的计划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成本,减少了占用的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生产运作管理也是我们本学期正在学习的一门课。在满足顾客的需求之下,成本最小,我们需要去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包括:  生产成本(短期原材料、人力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不变,每一种产品在每个月的单位生产成本)

 库存成本(每一种产品在每个月的库存成本)

 管理成本(狭义的管理成本指由于生产活动的调整带来成本上升的部分,每个月产品总量增加单位产品的管理成本以及减少)通过这样的主要关系我们可以写出其目标函数,并根据实际来写出各约束。 (这也就证明了我们必须要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这一门课程,因为没有一些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写出具体的目标函数和约束,例如这里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就不能够写出成本的函数了,也不清楚成本的主要构成项目)

在高级线性规划应用中我们介绍了一种测量相同目标和目的的工作单位相对效率中的一种应用——DEA(数据包络分析)(当然除此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非常经典的AHP也就是层次分析法)DEA方法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管理收益/管理成本(人财物),我们构建了一个假设的合成单位,然后通过与合成单位进行比较来判断该单位是否高效,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这也解决了分析效率高低时没有“参照物”的问题。

高级线性规划也被应用到收益管理中。我们首先要知道不同商品的价格趋势是不同的。以毛衣和电视机为例比较。毛衣的价格一路走低而电视机的价格却呈现上下波动的状态。这是因为毛衣具有季节性。可能会因为使用时间,时尚型,过时等进行降价。降价商品的特征:库存(或者能力)是固定的;库存必须在过期前卖完,否则其价值迅速下降。(当然,长时间的情况下电视机的价格也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我们这里以一年为例)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商品的价格波动规律完全不同,我们一定要在理解其波动的基础上进行建模处理。收益管理的主要问题有:选择传统定价,差别定价,还是有限供应定价,能力的分配、网络管理、超订情况的处理。 降价优化的要点是:寻找价格下降的合适时机和幅度,从而清楚库存并获得最大收益。 高级线性规划应用中同样也包括投资组合。我们首先要注意一点:管理区别于经济,就是因为管理对投资主体的个人态度研究比较深入,而大部分经济管理问题简单地将主体的态度默认为风险规避即风险厌恶者。这里的投资组合并不是“最大化”问题,而是一个寻找一个“满意解”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 项目的收益  项目的风险

 主体的态度(风险偏好: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风险厌恶者)

我们这里与资产市场相比,实体市场的风险相对较小。我们投资于未来,所以具有不确定性,这里主要通过连贯性来判断,统计学时间序列向量。 指数化证券投资基金是共同基金行业中相当流行的投资手段,书中的例子是用了普尔500收益用来作为对比。我记得当时下课我曾问过老师,有时候从五年来看,一个投资的收益率更高,一个更低,但根据这个方法我们却选择了收益低的那一个,这样是不是很不科学?其实并不是的,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理念,也就是收益永远跟风险成正比。首先不论那些数据只是我任意假定的,就算是真的,也只是五年,虽然这五年的收益也许她更高,但其实它背后的风险也很大,只不过正好这几年正好都碰巧盈利而已。也许能对书中的一些模型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很好,至少说明我认真去看了,但这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还是我经济学基本概念没有深深记在心里的后果。

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注意到,对有些问题来说,例如包装人数、产品数等,这里的小数解没有意义,所以我们需要用到整数线性规划。(当然,像飞机、航空母舰这样的东西肯定是有意义的)整数线性规划分为三种:全整数线性规划、混合整数线性规划、0-1整数线性规划。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使用。 通过对Par公司的再思考,我们又引入了非线性最优化模型。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

 局部最优:如果没有其他有更好目标函数值的可行解可以在邻近域里找到,这个可行解就是局部最优的。对应局部最大值以及局部最小值。

 全局最优: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能有多个局部最优解,如果没有其他有更好目标函数值的可行解在可行域中找到,这个可行解就是全局最优。相对应全局最大值和全局最小值。

以par公司为例,其实我们最初的决策比较简化,对实际的决策来说参考价值不高,我们假定的利润是一成不变的,这在实际问题中是非常苛刻甚至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条件。但同样的,当我们希望更真实更实际之后,我们的建模求解过程也会更加复杂,我们应当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预测模型——BASS模型。Ba模型通过模仿系数以及创新系数来进行预测。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一些帮助,例如如何设计产品可能会激发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如何进行市场营销(高广告还是低广告),如何根据以前的经验来指导现行决策等。

等候线模型——排队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常见,例如商场的结账点的数目、食堂用餐的座位等等。排队论的目的就是使得费用最小,这里的费用包括两部分:

1、服务费用

2、用户成本(我们认为用户成本会以某种方式回到公司)其是通过研究主要数量指标在瞬时或平稳状态下的概率分布及其数字特征,了解系统运行的基本特征。统计推断问题,建立适当的排队模型是排队论研究的第一步(检验系统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检验顾客相继到大的独立性,确定服务时间的分布及相关参数)通过输入:

 顾客总人数  顾客源  顾客到达方式  顾客流的概率分布 来确定:

1、最优的服务率

2、最佳的服务台数

3、最为合适的服务规则。但是我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需要时刻注意数学解和真正管理问题之间的一些区别。我还记得老师上课说的“维修打印机”的案例。我们如果盲目按照数学的解去进行管理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其在赶往维修地所花费的时间等等。我们作为管理学院的学生,不论在什么课堂上,都应该要时刻提醒自己现实管理问题十分复杂,不可草率想当然,一定要在多实践的基础上分析透彻。

在实际决策中,还有一种定量方法被人们广泛使用,就是模拟。模拟是对未来、对设想情形的不同状态给出表现,针对带有波动性参数,针对随机系统。

其基本步骤为:

 建立所研究系统或问题的理论模型  建立模拟模型  验证和确认模型  利用模型试验  进行试验,分析结果

随机数的生成大致有以下几类主要类型:

1、均匀分布

2、正态分布

3、指数分布

4、离散分布的查表法

模拟在新产品的开发、机票的超额预订、库存政策、交通流量、等候线中都有较多的应用。蒙特卡洛模拟基本上是抽样试验,其目的是估计依据若干概率输入变量而定的结果变量的分布。

最后我们介绍了多准则决策,其中AHP法也就是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来解决复杂多准则决策问题的方法。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

 目标层(客观)

 准则层(主观):选择方案的准则

 方案层(客观):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每层有若干元素,层间元素的关系用相连直线表示。(每一层只有一个目标)。提到AHP方法我们就必须提到两两比较,因为两两比较是AHP的基石。因为人的判断能力有限,很难给较多的元素进行一次准确的比较,人们倾向于在两者之间比较,这个比较相对会比较准确。配合比较判断的一致性比率方法检验,我们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真实的比较程度,这对后续进行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这门课的学习对我来说收获很大,相比以前单纯的数学问题的学习,这门课让我与现实管理问题更加贴近了,发现了管理问题的复杂也发现了其魅力,让身为大三的我有一些紧迫感和对未来的向往。这门课与其说在教我们方法,不如说是在传授一种思想,一种抽象、简化、转化、求解的思想。借用以前运筹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其实你把式子列出来了,会算的人很多,但往往困难就在于你如何去列出这一些式子。这门课就正是教我们这一点。当然了,管理学知识一定不是通过一本书,一学期就能熟练掌握的,这本书只是为我们奠定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要结合实际,重新回顾知识,将大学所学结合实践经验,我想这就是大学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学习体会是按照老师上课的顺序结合我的课堂笔记以及一些思考对全书做一个总结。

最后,由衷地谢谢老师!您每次上课的板书都非常认真,非常精炼,相比较其他课程的普通PPT来说,更让我觉得贴近。所以我每次都会把您的板书认真记录下来。谢谢老师一学期的辛勤教育,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吴婉清 5504113084

统计与决策范文
《统计与决策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