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学与统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0-03-03 13:19: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0年度工作总结

根据《湖北师范学院目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湖北师范学院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现将数学与统计学院2010年度目标管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共性目标完成情况

1.制度规范完善,班子团结有力

①修订和完善了数学与统计学院各项管理制度与工作细则,并汇编成册,可操作性强。

② 学院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分工明确,责任性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共谋学院发展。

③ 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党政加强沟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各项决策在实施过程中都能有序推进。 2.基层组织健全,队伍充满活力

数统院基层组织健全,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效率

明显提高。全院教职工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各项活动,上半年,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校第六次教学工作会暨第四次科技工作会精神;下半年,在贯彻执行学校“关于开展“青山湖畔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数统院“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主题,重点开展“十个一”活动,活动有成效有特色。 3.院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

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坚持院务公开(如:经费使用、津贴发放、岗位评聘等),不断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廉政建设

①注重本院精神文明建设,全院教职工恪守本职、爱岗敬业;团结一心、共谋发展。此外,“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意识在全院教师中不断增强。 ②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加强党内监督, 接受群众监督, 本院无任何违纪违规现象。

二、数学与统计学院内部目标完成情况

(一)学生工作情况 1.第一志愿录取情况:

2010年数学、信息、统计、会计专业分别录取1

23、

49、

31、76人,共计279人。数学和会计专业第一志愿率达到150%以上,报到后还不断有学生申请转入这两个专业。信息、统计专业志愿率分别为71%(35/49)、47.5%(19/40)。总体第一志愿率达到95%以上。本科专业非本专业录取人数比例2.1%(6人)。(附:湖北师范学院2010年湖北省本科专业录取分数一览表)

目前在校学生1069人,欠费学生13人(53100元),,实际欠费人数比例占1.21%,欠费金额比例占0.33%,完全符合学生欠费率低于10%的目标。 2.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2010届毕业生本科 193人,专科58人,截止11月30日,就业245人,就业率达到97.6%,校排名第四。2009年数统学院毕业生毕业生298人,上线103人(35%),确定读研的达77人,达到 25.8%,校排名第三,考研率远远超过12%的任务目标。 3.毕业生考研率(12%以上)

2010届本科毕业生193人,考研上线63人(32.6%),确定读研的达43人,达到22.3%,校排名第三。(附:2010届考研学生名单) 4.毕业生CET4考试成绩55分以上(80%以上)

2010届本科毕业生(193人)过四级(60分以上)152 人( 78.75%),过六级47人(24.35%)。55-60分人数无法统计,估计55分以上人数至少达到85%以上。

5.学生欠费率(低于10%)

目前在校学生1104人,应交学费6653965,目前排除贷款,还有21人欠费,占总人数的1.9%,实际欠费110300,占总金额的1.66%。(附:数统学院学生欠费一览表) 6.非数学专业研究生高等数学考试情况

从化学、物理、计算机等院系非数学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成绩统计,《高等数学》的平均成绩达到95分以上,完全达到学校的目标要求。(附外院系研究生考试高等数学成绩一览表)

7.学生个人获奖情况(省级以上奖励):

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

②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1项(3人),铜奖1项(4人)

③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赛区奖:三等奖1项(3人)

④第三届“ScienceWord”杯数学建模挑战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4项

⑤华中地区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15人) ⑥全国高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项 8.学生集体奖项(省级以上奖励)

①湖北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先进单位(2010.1省教育厅) ②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 (2010.10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 ③数学建模协会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2010.4) ④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2010.5省教育厅)

(二)教学情况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学校“强化管理年”,

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最后一年。我们严格按照院党委、院行政的统一部署,结合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实际,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团结、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我院的各项教学工作。

1.完善了教学管理机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①为了适应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搞好教学管理工作,我院在9月份建立了系级管理,由原来的6个教研室变为两个系和一个教研室:数学系、统计与计算科学系、财务会计教研室。调整了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队伍,教学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常规管理、专业发展及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②加强了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功地完成了一级学科申报工作。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厅项目二项。目前为止统计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有11篇。

③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聘请了楚天学者一人;应用数学专业有12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请专家作学术报告3次;引进博士1名,考取博士1人,引进硕士3名;受校级表彰3人。

2.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①按学校要求和部署,根据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师范性、学术性”大讨论活动成果,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鲜明、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②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完成导师分组和06级学生分组,制定导师指导任务和导师指导效果评价体系,对06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试行了微格试讲前的导师组组织试讲和微格试讲评讲新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②继续加强了课程建设。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了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修订工作;各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加强了网络资源建设;下半年开学初我院启动了试题库的增建和新建工作,从统计的结果看正在新建试题库的有7门课程,增建的有6门课程,预计期末可完成试题库的更新工作;准备下半年开展课程建设评估工作,调整课程负责人,评选院级优质课程。

③加强了教学团队建设。在09年申报学校四个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成了函数论和方程校级教学团队和应用数学校级扶持教学团队。

3.加强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素质,成立五大指导小组

为了加强我院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凝练专业特点,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展现学生就业、考研竞争力,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本学期初召开的第一次教学委员会上成立了五大教师指导小组。 ①我院成立的五个指导小组均是针对学生活动和学生兴趣小组成立的,旨在有序、规范的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指导,各小组负责人由我院各系主任、和专业骨干教师担任。(1)数学建模指导小组。

负责人:陈金阳 (2)计算机技能训练指导小组。负责人:陈敬华(3)教师教育技能指导小组。负责人:陈引兰(4)学生科研指导小组。负责人:郑绿洲(5)会计技能指导小组。负责人:李红湘

②开展丰富活动、成效显著

(1)教师教育技能指导小组在9月23-24日组织小组成员观摩了在十七中举办的黄石市中学说课、讲课比赛,余红宴老师作为评委全程参与此次比赛。十至十一月份组织教师招考模拟考试,选派评委参评。辅导两名学生参与学校的讲课比赛,分获

三、四名。

(2)学生科研指导小组在10月29日组织学生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了省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的好成绩。坚持发行院刊《数学学习与探究》。

(3)计算机技能训练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了报名申请和会员筛选工作。 (4)会计技能指导小组在11月18日请来三医院财务部汪利主任为会计专业学生做“企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作用”报告,12月10日请资深会计专家张传忠作题为 “会计必须技能”的专题报告。

(5)数学建模指导小组在暑假组织学生参加CMCM集训、讲座、模拟,本学期每周举行普及讲座。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数学名师培育班”

①为了贯彻《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的通知》(鄂高教(2010)17号)文件精神和我校制定的《湖北省基础教育新型优秀数学师资培育班》实施计划,我院上报了《湖北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申报书》,为了积累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改革,我院在2010级开始进行了“数学名师培育班”试验。

②我院结合学校实情,借助专业的优势,在现有学制的框架内,通过课程整合、学科重建,有机、自然、和谐的把教师教育课程融入到四年的课程体系和学习之中,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打牢学科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实现教师人格的全面提升和个人整体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学生毕业时成为具有更高专业水平且具备新型优秀中学数学教师特点的资质。

5.重视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细致有序 ①强调纪律、坚持开学初查课

每本学期开学初,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就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天都安排一名系领导和一名办公人员值班,值班人员当天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统计好当天上课班级、教师、教室、时间后进行查课。

②系与教研室都组织了期中教学检查,对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批改的进行检查。 ③组织各种形式的听课活动

开展全院性的随机听课。在开学第一周,我院下发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要求领导随机听课,并填写评价表,针对每个教师提出教学评价及建议。在本学期第八周到第十周,以系、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公开课,要求本系、教研室教师按照安排共同听课、评课。 ④进行期中问卷调查。

每学期对本学期所开设的所有课程,按班级发放期中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并对所有问卷进行收集整理。组织了各种座谈会3次,了解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各种意见和建议,针对学生的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做出了反馈。

6.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向常规管理要质量

①抓好试题库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实行了考、教分离制度。

②抓好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聘任教师兼任多媒体教室管理员,严格执行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保证多媒体教室的正常使用。

③教学活动中加强了课程建设的研讨,教材的选用由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把关,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大纲,教师的课堂教学严格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师备课在课程的地位、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理论教学内容、深度和实验教学比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要求。

④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和督导。完善并开始实施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充分发挥教研室、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的作用,积极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

⑤今年毕业生论文成绩优秀24人,占总人数 12.8 %,良好74人占总人数38.3%,推荐省优秀论文13篇,完成了学校的要求。

(三)科研方面

1.2010年许绍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相似集与算子迭代动力学的若干理论及其应用》(No.10961003),楚天学者崔恒健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稳健变量选择与高维数据分析》(No.11071022),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青年项目,主持人分别为许绍元、陈金阳,胡宏昌、陈金阳分别获得黄石市横向项目2项, 校级青年科研2项目,其他若干项。

2.本年度发表论文70篇,其中核心40篇(超过指标30篇),SCI、EI检索14篇(超过指标8篇)。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8人,人均发表论文超过2篇。

3.科研经费119.4万元:湖北省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各20万元,一级学科每年7.5万元,研究生2.1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万元(许绍元18万元,崔恒健30万元),省部级科研项目(含校配套)7.5万元,校级科研项目1万元,黄石市横向项目4.3万元,有三个校创新团队经费9万。

4.2010年成功申报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就目前学科建设情况来看,该学科具备硕士授权资格的二级点至少为4个。在读研究生44名。

5.今年数学与统计学院获得院级教科研项目9项,院优质课程6门,品牌专业建设费10万元,教研总经费约13万元。项目经费达到了学校目标管理的要求。

(四)教研方面 1.李必文教授成功申报《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教学团队。 2.《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品牌专业通过评估。

3.陈引兰、陈琴、徐建成、方芳申报校级教科研项目4项。

4.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品牌专业各15万元,校级教科研经费月2万元,教研项目总经费约32万元。

(五)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情况

2010年引进武汉大学博士1名和优秀硕士2名,截止目前为止,已考察试讲博士2人,另外2名博士和1名优秀硕士正在考察中,全院教师人数43人(见附表),专职40人,3 人兼职,其中教授10人,占全体教师比例为23.3%;博士9人(另有在读博士3人),占全体教师比例为20.9%;硕士15人,占全体教师比例为34.9%。45岁以下的博士有7人、硕士有13人,分别占全院教师人数的16.3%、30.2%,共占全院教师人数的46.5%。

综合以上各项分析,数学与统计学院今年全面完成了学校的目标,目标的达到与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数学与统计学院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今后要加强学术氛围,提高学术水平,不断夯实科研实力。继续坚持学校目标管理的机制,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全体教师有信心把明年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为学校的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0年12月15日

数学与统计学院工作总结

数学与统计学院元旦晚会策划书

数学与统计学院迎新方案

数学与统计学院 白媛

数学与统计学院本周工作总结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总支部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班级辩论赛流程

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乒乓球赛策划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