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语文课例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1 12:03:1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语文课例分析

初中语文课例分析

A:导入新课

师:大家来说说你知道的家乡的风土人情,如:家乡话、家乡习俗、家乡特色等。 生:山东话、临江话(瞿麦菜味);冬季爬犁、鸭绿江漂流。

师:地道的家乡人不会忘记那充满家乡味儿的风土人情。对台湾著名作家琦君来说,令她念念不忘的就是童年那一杯充满家乡味儿的春酒。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尝这一杯春酒吧。

B.整体感知,为“春酒”取名。

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细细地品,你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作者记忆在春酒中美好丰富的情意呢? 生1:我认为,可以把“春酒”取名为“乡情酒”。因为作者在家里过年的时候,那幅画面是十分温馨的,而长大之后,她十分思念当初那种乡情,所以我认为可以用“乡情酒”。 生2:我觉得可以把这杯酒取名为“思乡酒”。因为我觉得这杯酒包含着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我觉得在这里,作者是借思念春酒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师:大家发现了没有,刚才这几位同学所取的酒名,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情感基调,无论是思乡回想起的那份快乐也好,那份浓浓的情感也好,这种情感的基调就是作者对故乡的那份什么? 生:(齐声)思念

师:思念,对。所以我们采用这位同学的酒名----思乡酒。 (板书:思乡酒)

C.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师:你对哪一部分的回忆印象特别深刻?

生1:我对喝春酒的这一段回忆印象特别深刻。 生2:我觉得她对她母亲的怀念。

师:对母亲的怀念特别深刻。是吗?好。还有吗?哦,你说。 生3:她对当时喝会酒的那份感情。 师:我们还可以抓住哪些细节呢? 生4:“但是你呀,只能舔一指甲缝”说明她对我很关心。 师:这里看出母亲对我怎样? 生11:慈爱的,温柔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好,慈爱的,温柔的。 师:刚才几位同学通过几个细节的拍摄我们发现了母亲身上的那种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我们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 D、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师:一杯思乡酒,流淌着我童年的快乐,散发着母亲温和的光芒,它也流淌着乡邻间淳朴的情意,此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才是令作者念念不忘的什么味儿? 生:(齐声)家乡味儿。

师:这才是一杯道地的家乡味儿的春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生:(齐声)不能。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她现在已经离开了家乡。

师:哦,因为已经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师:(琦君简历,配着舒缓的音乐介绍)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来到杭州,49年去了台湾,后定居美国。自从去了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到过她的故乡----温州。她在乡书中深情地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今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所以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你会把故乡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属。所以故乡情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那么愿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力都有一棵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吧!

二、案例反思 教学案例中,学生进入课堂后思维被充分激活,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课堂有活力、有张力。从学习效果看,由于教师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感悟、口语表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后,语言文字训练扎实到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实施中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到张扬。这一案例表明,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

1、有效参与要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人际关系智力。学生从情感上愿不愿意参与教学,可以说是衡量自主学习的标准,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积极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往空间,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知力活动水平。

2、有效参与要预设好问题的探究空间。参与式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活动,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围绕解决问题组织开展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设计是参与式学习的灵魂,问题设计好了,就会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就会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陈述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的潜力,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顺利开展学习活动,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

3、有效参与应以师生平等合作为桥梁。在互动交流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对话主体。教师要始终抱着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这一想法,对学生加以关怀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求同存异„„同时,这种平等交流不仅仅是师生层面上的,也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因此,教师作为组织者,不能因为要追求“审美”或“高效”,而剥夺了学困生作为主体的权利。 长期以来,师生们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了“教师多讲,学生多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法,面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式教学的学习方式,有诸多顾虑:乡镇学生不如城市学生聪明,认为这种教法学生“自主不了,合作不行,探究不起”;花时间多,一节课学不了多少知识,况且课堂纪律松散,难以学会考试必须掌握的内容等等。我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是:多设计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多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多设计富有弹性的、多向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

推荐第2篇:语文课例研究

语文课例研究

与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人 古晓君

开篇语

方寸之间施教化

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

教学信息(素材)

教 师 学 生

教学手段(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课例研究

反思自己的课 观摩别人的课

课堂教学设计必需思考的问题

依据何在?

第一讲

语文教学设计的课程依据 课例:《蛇与庄稼》课堂流程设计比较

 教学案例1(1992年):

一、齐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二、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决 并将读音注在书本上,扫清阅读障碍。

三、精读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提示“风调雨顺”、“海啸”、“歉收”、“糟蹋”等 词语的解释。

(2)数一数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讲了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 系在一起的?

(3)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怪事”的原因、经过、结果。

(4)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画出“蛇、庄稼、田鼠”关系图,并要 求学生根据图再次记忆并复述三者关系。

(5)再读课文,当堂指导背诵。

 教学案例2(2000年):

一、课前小游戏:找出生活中带有简单联系的例子,例如“羽扇轻摇, 清风徐来”等。

二、自由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三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自由选择优先学习段落。(当时学生选择先学第一段)

四、精学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阅读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例:怪事究竟怪在 哪里?放入蛇,庄稼就会丰收,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3)从学生的提问中,抓住“怪事”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把怪事 说清楚。在叙述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海啸、风调雨顺。

(4)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设计“蛇、庄稼、田鼠”三者之 间的关系图,并据图复述“怪事”。

五、归纳总结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六、布臵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第二自然段,要求小组合作,绘 制猫与苜蓿的关系图,以检验学习结果。

七、检验学习效果,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点评。

 教学案例3(2006年):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并与学生 共同参与实践,寻找、认识生活中的“联系”。)

一、课前展示资料,汇报预习结果。

二、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三、分学习小组自选学习优先学习段落,试着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 学习结果。

小组1:选学第一段,朗读后画图展示蛇与庄稼的关系,并接受其他 小组提问。

小组2:提供有关生物链的资料,对小组1的选学结果进行补充。

其余小组:评价示意图,指出小组1应对田鼠对庄稼的“糟蹋”作具体 说明,说出其糟蹋的手段,用以体现庄稼歉收的程度,小组1立刻联系上 下文进行解释予以回应。 小组3:朗读段落后用小型课本剧示意猫和苜蓿的关系。

其他小组对小组3的表演进行评价,指出联系的中间环节——“土 蜂”对苜蓿传播花粉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评价中各组还对达尔文的这一 论断进行质疑,提出猫的数量也应加以控制,否则会造成新的生物链失 衡。

各组:讨论是否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后延伸。

(1)作一个小调查: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如果是复杂的联系,请用简洁明了的形式为同学说明。

(2)留意新闻,个别地区为了保护鹿而捕杀狼,这样做的后果是 什么?请做出科学的预测。

课程依据——现行语文课程标准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三、语文课程的目标要求

四、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及评价标准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理念对阅读教学的导向——

重视语文实践 

关注人文内涵 

打开教学视域

课例: 《统筹方法》

教师:我们已学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制图表。谁能说说制图表有什么作用?

学生:清晰、直观、简洁、概括。

教师:说得很好。生活中有很多图表(PPT显示:哥伦比亚一客机坠毁 后的情况分析表、北京市“非典”疫情新增数据走势图、5号台风“海棠”路径 图、我国电话用户超过6亿户柱形图等)。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 的图表?

(学生在其他学科教材与教科书上翻阅后热烈交流)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筹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道题目 (PPT显示):

小王从早上起床到上学前这段时间为25分钟,她要做以下几件事:

叠被(2分钟)、洗脸(3分钟)、刷牙(2分钟)、洗锅(1分钟)、拿 牛奶(1分钟)、煮鸡蛋(10分钟)、吃早点(10分钟)。

看看小王做完所有事情,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兴致盎然地做此题后交流)

教师:现在,我们再做一题难一些的,请看(PPT显示)

李林每天下午放学后5点10分到家,他要做这几件事,必须赶在父母6 点10分下班回来前做完。

做作业(30分钟)、烧饭(40分钟)、打扫院子(8分钟)、洗锅(2 分钟)、整理桌凳(2分钟)。

李林能做完这些事吗?

(学生再次投入做题,做完后在小组里主动地交流起来)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你做对了吗?(PPT显示教师的答案)

——是教“统筹方法”,还是教《统筹方法》?

课例对比:《衣服》

(毛泽东1917年湖南省第一师范附小教案)

教材:第四册第十课《衣服》

一、读:个别读、分行读、齐读。

二、文法:(原文:制衣之料,或用绸,或用布。绸价贵,且不能 常洗,故常服之衣,宜以布制之。)

(一)区分段落。首三句,提出衣料有绸、布二种,为一段;中二 句,单承绸,说有贵与不能常洗之二样坏处,反振下文,为一段;末二 句,转出衣宜布制,乃全文结收,为一段。

(二)变更顺序。制衣之料,或用布,或用绸。绸不能常洗,且价 贵。(下略)

(三)增减字句。制衣之料,或绸或布。绸价多贵,且难常洗,故 常服宜以布制之。

三、做选例

(一)高才生:制伞之料,或用布,或用纸。布价贵,且不便风 雨,故常用之伞,宜以纸制之。

(二)低能生:井栏之料,或用木,或用石。……

四、补助教授相关之知识

(一)提倡俭德(用布不用绸)。

(二)奖用国货(中国布)。

(三)补说毛织物(羊毛、牛毛、猪毛)。

五、名数加减

(一)白布八尺,青布九尺,共布几尺?

(二)方墨九条,圆墨七条,共墨若干?

(三)纸十六张,用去七张,余若干?

(四)学生十八人,□□九人,尚有几人?

(五)十五里路,□□七里,余几里?

三、语文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课程改革的基

本理念,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课程目标。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目标都按这一框架进一步展开。 必修课程目标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 进行描述。选修课程分别根据“诗歌与散文”、“小说 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 著研读”五个系列的特点拟定目标。

“三维”目标的表述示例

《我的母亲》 《藤野先生》

知识与技能:

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  锻炼搜集、归纳、整理文中信息的能力。  发现并揣摩、品味文章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 过程与方法:

 通过体味细节,领会母亲的形象和情感内涵。  通过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 以生命的教育为激发点,学会关注生活细节,学会在平淡中体验温暖的亲情。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

1、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体会不同类别的事

件在文中的作用,并将此种处理事件的方法用于写作实践。

2、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的方法,并体会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3、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 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四、语文课程教学要求

 识字写字的教学  阅读与鉴赏

 各类文本的教学 识字写字的教学要求

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学原则是多认少写,识写分开。帮助学生尽早进入阅读。

 要利用汉字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文字的优美。要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 低年级学生写字的要求从以往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简化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即可。

 汉语拼音的教学重点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声母、韵母、音节只要求正确书写,不要求默写。

 汉语拼音的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沙滩 贝壳 脚丫 海风 海鸥 浪花 珍珠 海带 鱼虾 港湾 渔船 晚霞

4.日月明

日月明,鱼羊鲜, 小土尘,小大尖。

一火灭,田力男,

人木休,手目看。

二木林,三木森, 二人从,三人众。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求

 加强识字写字。在阅读教学时,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做好写字指导。

 读好课文。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朗读的形式要多样。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的技术性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 重视积累语言。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 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中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问题的数量;二要努力转变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价值。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以提高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能力。

 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学生提供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这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

 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课文后的习题,是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应当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

 关注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是学习课文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但是,人文内涵的开掘不可脱离文本,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地发挥。

 指导朗读、默读。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工夫。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

 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注意提示阅读思路,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学习、总结。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等,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要重点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其方法”。

 积累语言,鼓励运用。关于语言积累,要加强学习的指导性。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高效、有序地做读书笔记。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丰富语言系统,有助于提取运用。

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教学

 《说勤奋》——议论文。论述勤奋的重要性。

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文。记叙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不顾劳累的事迹,表现他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 《维生素C的故事》——科普故事。介绍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说明文。介绍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的关系。

找寻内在关联,凸显文化主题

 《说勤奋》——说理课文。告诉学生,走向成功,要付出汗水和心血,舍此别无它途。(如何说理,说了什么理)

 《李时珍夜宿古寺》——叙事课文。在前篇课文基础上,把学生引向更深一层:李时珍为什么不怕吃苦,为什么能为《本草纲目》倾注如此大的心血?是因为心中存有理想和信念!

 《维生素C的故事》——科普故事。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学生,成功往往是在长期关注、强烈期待下,在某件事情促发下的瞬时灵感。 (事件,事件背后的意义)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科技说明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科技,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事理与生活的联系)

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求

 阅读文言文,要重视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学习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 教学中要减少逐句串讲和语法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多诵读,多背诵,多积累。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诵读中掌握读音,明了词义,分辨语气,理解语意,通晓文章大意。

 要加强学生的诵读和背诵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发现背诵技巧,学习利用关键句(如名句、起结句、衔接句等)掌握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利用修辞(如对偶、排比等)帮助背诵。  让学生在诵读和背诵中感受和积累。要善于吸收古代积极的文化思想、摒弃和批判落后的文化思想。

课外阅读要求

 要重视语文课外阅读。“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 课外阅读一方面要重视课本内容的扩展,可作为课本的辅助;另一方面要扩大学生的视野,规定课外阅读量,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高中阅读与鉴赏教学要求

阅读要求——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

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

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

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

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课例:《〈呐喊〉自序》课堂实录(节选)

 教师: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文字。(文字内容略)

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筛选信息:鲁迅最希望的是什么?    

    学生: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 教师:鲁迅提出用什么方法来实现?

学生: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又少得很

教师:这是鲁迅《呐喊》捷克译本的序言,写于1936年,即鲁迅逝世前夕。我们要来看看这和他写于十几年前,即1922年的《呐喊》中文版的序言有什么一以贯之的地方?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哪一个?把它圈出来。 学生:关键词是“梦”。

学生:不,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寂寞”,它在文中一共出现了10次。

教师:看得很仔细。请大家再读课文,结合鲁迅的人生经历,来思考鲁迅寂寞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父亲病重直至亡故,使16岁的鲁迅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带来的寂寞。

 学生:在屈辱和悲愤中,鲁迅怀着“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目的离开家乡,前往南京求新知,虽然开阔了眼界,但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带来的受歧视,对母亲心怀依恋却弃她离去而心怀愧疚,所以是寂寞的。

 教师:当亲人离去,或是自己离开家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寂寞。这种寂寞属于常人的寂寞。  学生:1902年,鲁迅怀着一种对抑郁的摆脱和对传统文化的绝望有国内到日本仙台学医,但却遭到更为沉重的挫折和打击。在“幻灯片”事件中,在日本学生的拍手和喝彩中,他感到了寂寞。  教师:说得好,鲁迅此刻的寂寞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中国人,所以才会有深深的寂寞。这时的寂寞和前一种寂寞的区别在哪里?

 学生:这不是常人的寂寞。这是伟人才会有的寂寞。

 教师:鲁迅作为一个弱国的子民,有着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这是弱国子民的寂寞啊!我们一起来背背学过的《自题小像》。

 学生: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教师:鲁迅的寂寞还有其他原因吗?

 学生:1903年,鲁迅离开仙台,到东京入弘文学院,筹办《新生》杂志,但未及出版,“同志”就分道扬镳,初次涉足文艺即告失败。他挺寂寞的。

 学生: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有一段时间,他蛰居在北京的S会馆抄古碑,很少与人交往,只有老朋友金心异偶尔来坐坐,此时他是寂寞的。  教师:这时的寂寞又属于哪一个层面的寂寞呢?  (学生思考)

 教师:我们来读读鲁迅的《题〈彷徨〉》一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 学生:我明白了。这时的寂寞是先驱者的寂寞。

 教师:作为先驱者的鲁迅,他对这种寂寞的情感,在文中有直接进行议论的语句。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到这些语句,并说说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

鉴赏要求——

 关于鉴赏态度和目的:文学鉴赏要重视审美主体的体验,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 文学鉴赏的能力要求:鉴赏能力的重点要求是感受、品味、领悟、体验、思考。更高要求是研究性的鉴赏,即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用人类文化的视野进行超越性的、深层次的解读。

 正确处理文学知识与鉴赏能力的关系。文学知识是重要的阅读“桥梁”,主要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旨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根本意义在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丰富文化积累。

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

 实用类文本阅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

 新闻、通讯作品的阅读。应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应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

 传记作品的阅读。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 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 常用应用文文本的阅读。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

不同类型文本阅读的评价

 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阐发与实证材料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评估文本的理论自足性;能否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研读文本、评述作者的思想。

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要重视评价学生结合不同文体特征进行阅读和鉴赏的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阐发评介作品的能力。

 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查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查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 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求

 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 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 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 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入领会作品内涵,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 文学鉴赏类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一是考察阅读积累,考察文学作品的阅读面、阅读量及阅读品位;二是考察审美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围绕艺术形象能在多大范围和多深程度内展开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想象和思考的具体内容是否合理。

 新闻与传记:一是考察态度、习惯;二是考察对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把握的程度。  语言文字应用:着重评价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能力和方法的综合运用程度,以及对语言文字的负责态度。应用文写作主要掌握基本格式,具有良好文风。

 文化论著研读:着重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尺度考察。一是考察学生在多大范围内接触到文学作品和典籍作品,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如何;二是考察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和内化了这些文学作品和典籍作品的精神内容,成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

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建议

    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 “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谋求语言教学与文学鉴赏的融合

课例启发:《雷雨》

推荐第3篇:语文课例[定稿]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忆江南》 教学设计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古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领悟和欣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词作品中情感与美的熏陶。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采用逐字逐词逐句的呆板方法进行教学,把一篇篇名篇佳作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没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品的无穷魅力。

《忆江南》堂课的教学,我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采用“自主阅读-----相互交流------领悟赏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来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看注释等方式理解词的意思。

2、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课堂答问,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词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感悟作品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

教学重点:感悟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实录: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板书

忆江南

【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它和学过的诗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的“预习提示”。

(学生看书并思考) 生回答问题:(略)

师归纳:词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两朵奇葩。词兴起于晚唐,繁荣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长有短,能比较灵活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思维情感。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渔歌子”、“浣溪纱”等。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了解作者及作品】

师: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你能向大家对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吗?

生一:这首词的作者是白居易,我们学过他的诗有《赋得古草原离别》。生二: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 师介绍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风平易,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他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白居易在50岁时曾先后出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忆江南》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洛阳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自由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参看课文下面的注释,认真读课文,了解词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文)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词,那么作品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生:这首词讲了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的回忆,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进一步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词总共有几句,有多少个字? 生:这首词共有五句,二十七个字。

师: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确实写得很好,它虽然短小,却抓住了江南美景的主要特征,抒发了他对江南久久难以忘怀的情结。通过刚才的读,大部分同学已经读懂了词的意思。既然这首词写得好,下面再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词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读完后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将你自己的感受及交流后的体会在纸上记录下来。

(学生认真读课文,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

师:请同学们停下来。刚才同学们再一次品读了课文,并相互间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我相信大家对这首词的无穷魅力应该有了自己独到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站起来谈一谈你心中的感受,与大家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精妙所在。

生1:我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这两句好在哪里?

生1:这两句是这首词中写景的句子,作者描写了“江花”和“江水”这两种主要景物,概括地反映了江南春天景物的特征。 师:很好。确实,这两句是这首词中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谁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2: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生2:这两句话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3:我觉得这两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红通通的江花比作火焰,把江水的绿比成蓝草,比喻非常恰当,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他们从不同的修辞角度上品味了文章的妙处,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生4: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生4:我们都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春天很美,可以赞美和歌颂景物很多很多。而作者受篇幅的限制只选取了江花和江水,我认为景选得好。

师:哦!快讲讲你的创意。

生4:我喜欢画画,我觉得江花和江水一红一绿,能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光彩夺目的感觉。

师:你的见解真是很独特,也说得非常好。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画家。

生5:我觉得“忆江面”这个词牌用得好。 师:你觉得作者选用这个词牌好在哪里?

生5:老师前面说了,词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而作者白居易恰恰选了“忆江南”这个词牌,题目刚好与内容吻合,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江南的无限眷恋和思念。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你很会思考问题,也说得很好。刚才前面的同学都是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来谈的,而你却能从词牌联系到词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上来。希望其他的同学也能像你一样把思维的大门敞开,把思维的触角伸到作品的每一角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生6:我觉得文章的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写得好。它与前面的题目“忆江南”和第一句“江南好”形成前后呼应,使作品显得很完整。

师:很好。现在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了。我希望后面同学的见解更加精彩。

生7:我觉得首句“江南好”这一句好。这一句既回应了标题“为什么要忆江南”,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后面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回忆与描述。

师:你讲得真不错。

生8:我觉得第二句“风景旧曾谙”这一句也不错。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8:这一句说明了江南美景对作者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也是作者难以忘怀的,以致引起作者在十多年后还对它难以忘记,思念不已。

师:同学们真是说得太好了,还有没有更加精彩的见解? 生9:我觉得词的末句“能不忆江南?”句式用得好。作者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气,体现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扬与无尽的思念,而运用疑问句则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与上期所学的《海上日出》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你真不简单,不仅能体会这首词的妙处,还能联系到前面所学的知识。

生1:老师,我还是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好蓝”这两句最好。

师:哦!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快说说。

生1:我刚才又读了读这首词,虽然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描述只写了春花与春水,可我一闭上眼睛,就像置身于江南的春天一般,不仅看到了红火的花、碧绿的江水,还看到了好多。有孩子们在放飞筝,鸭子在水里欢快地游泳,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人们在田野里欢快地劳动、歌唱……。

师:很好!你对作品的理解与欣赏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同学们,我们去品味一篇文章,欣赏它的美,不能只局限于文字本身的描述。我们应该通过文字表面的描述,想到文章以外更多的东西。下面让我们一边听课文录音带,一边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去一起感受作者笔下的江南春。

(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配乐录音带,一边展开想象)

【结束语】

师: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作者描述了美丽的江南春天,抒发了他对江南难以忘怀的情结和无尽的思念。词虽然短小,但特具情味,又能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已,确实是我国古代诗词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词,一起欣赏了它的无穷魅力,对它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我相信作者白居易和这一首《忆江南》将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我只是想改变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进行一些古诗词教学方面的尝试,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在整个40分钟的时间内,我始终被学生的激情感染着,我不仅为与学生一起欣赏《忆江南》这名篇佳作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更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出色表现而感到高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触颇深:

1、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爱作品的美,引导学生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凸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3、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前提。有的教师说:“我也想进行教学尝试与改革,可是我的学生素质太差,跟不上。既费事又耽误时间,还不如按老一套进行来得稳当。”作为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其实,学生是很棒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推荐第4篇:小学语文课例分析报告d 文档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例分析

国培培训期间,我们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参与《我和祖父的园子》设计工作坊;聆听了步进老师关于教学设计的指导;观摩了同课异构,两位学员上课并互动交流;江苏泰州特级教师沙华中的名师示范。从备课到听课,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特别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分析”的报告。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思路有了一些反思。

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优秀发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 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 基于对文本的解读,我设想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的愉快和对爷爷的怀念、眷恋 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环节:与生谈话,引出课题,简介作者课。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第三环节:走进园子,品味童年。可以引导学生背诵或抄写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第四环节:积累语言,留住记忆。可以引导学生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

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孩子们面前呈现一个亮丽清新而又富有童话色彩的园子,场景是那么熟悉,仿佛就发生在他们身上一样 。但是按照从吴教授的视角来看,这不是教语文。课文仅仅停留在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没有触及课文的教学价值,把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上。

吴教授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主张,提出了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并明确主张:“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的常态就是带着学生一篇1篇讲读课文。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是从第一课开始到最后一课,由一篇篇课文连缀而成。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就是教师领着学生深入分析理解课文。

吴教授又对“讲课文”这种常态化的语文教学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是长期来我们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当作了语文课主要目标进行教学,造成语文课“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吴教授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从哲学层面看,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

但是,沙华中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的这一课,却很好地处理了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系。

这堂课,沙老师引领孩子品读:读—抓关键词---说感受---再次品读。敏锐地挖掘到孩子看不到的点。体现了语文实践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从认识到理解、到积累,再到运用,这些都是“本体性教学内容”。

而我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也想方设法地插入朗读、词语教学、人物描写方法等各种“本体性教学内容”,但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沦为一种点缀,一种无足轻重的添加。可以肯定,学生学完这篇课文留下的痕迹就是知道了萧红童年的快乐,对爷爷的怀念以及对童年的无比眷恋。但是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方法,或在语文技能方面究竟有哪些提高,不仅学生不明白,恐怕我们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这种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颠倒或错位的语文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教学一篇课文,如果教师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到位,往往会引来批评或指责,而教师在本体性教学内容方面究竟教了什么,学生会了什么,学生在语文知识、方法或技能方面究竟有何长进,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为何很多教师上的语文课会缺少“语文味”,为何不少语文课会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常识课、历史课或地理课,究其原因,盖出于此。

当下语文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教师要深刻认识语文课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并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然后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来组织语文课教学。

语文教师虽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首先要依据课文合理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一篇课文,除了必须落实的生字、新词教学和课文朗读这些基本要求之外,其他在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方面还应该教什么,教师必须有明确的选择。我们的语文课时间也非常有限,更应该提高效率。而不能每天忙忙碌碌地在给其他科目打工。把好端端的一节语文课上成们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音乐课、美术课或者是科学课。

吴教授告诉我们,一篇课文可以选择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很多,一些“基础性”教学内容每篇课文都需要落实,比如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朗读等等,无论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务必将这些基础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一堂课教学的“保底工程”。中高年级课文教学除了落实这些基础性教学内容,还需要新授一些其他的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进行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吴教授将这些新授内容称为“发展性”教学内容。如果语文课上教师想教的发展性教学内容过多、过散,解读文本时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不肯舍弃,什么都想教,那么结果只能是每个知识点教学都是蜻蜓点水,什么都没有教会。吴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语文课不应该追求“教过”,而是应该追求“教会”。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教学一篇课文除去必须落实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之外,所剩时间不会太多,因此“发展性”教学内容必须集中,明确。

我应该怎样夯实我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呢?我自问。

首先,转变思想认识。语文教学不能再这样不顾实际的“解读文本”。语言教学,要理解,要积累,更要运用! 其次,重视语言积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经典的语句,优美的语句,意味深长的语句有时含蓄,有时模糊,有时意会却不能言传,那么就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日积月累,在阅读、生活中不断完善阅读体会。我们成人不也是在生活中某个特定的情境中,对掌握的知识有“顿悟”,“豁然开朗”之感吗?,为什么要牵强孩子去生涩地体会某一词,某一句呢?

再者,创造表达机会。利用阅读材料中的有机链接点,训练学生的表达。“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训”,强调教师的指导,“练”,强调学生的反复练习。因此,我们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坚持学生自主练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避免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现象,坚持以点带面,关注全体的原则,避免训练蜻蜓点水走过场。吴忠豪教授的提醒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语言训练的实效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大部分语文老师已经非常注重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训练,但是如何找准语言训练点,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形式,是我们如今最需要去研究的。一堂课只有40分钟,如何高效地落实语言训练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懂得取舍,围绕一个训练点精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实实在在,但也要注意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共鸣和感悟。

设计了有效的语言训练点后,如何在课堂中去更好地落实,以达到设计的目的,也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层次不同,感悟能力也不同,面对同一个语言训练点,学生的反馈肯定也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浅薄一点,会狭隘一点,但是来自真实的心灵对话,因此会比教师的“灌输”和“牵引”来得有效。

感谢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向我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另一面,鲜活、丰富,激起了我无穷的探究欲望,我会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

推荐第5篇:六年级语文课例研究

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课例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人类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们对对阅读的认知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 2000年颁布的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可以看出对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在145万字以上。语文教材按每册平均25课,平均每课800字计算,一册语文书约有2万字。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多阅读24万字左右,还不足课标要求总量的零头,如何高效、快速的缩短这惊人的差距,达到课标要求的保底数字?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具体的要求。目前,我们的课内拓展阅读的现状怎么样呢?笔者对本校各年级的课内拓展阅读的开展进行了一番调查、访问、听课,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拓展阅读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采用一篇课文加一篇(组)阅读材料或是由课文出发推荐阅读原著的形式;选材不精,拓展无度,随便加,想到哪个,就用哪个,根本不去考虑是否适合该年级阅读;忽视课文的理解而过多过早补充内容,结果导致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都读不熟;还有的没有很好的理解与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任意拓展延伸,这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销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叶老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例子。”怎样遵循语文教学的这一基本规律,用好这个“例子”,进行课内拓展阅读,真正让学生在这短短的几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量,达到课标的阅读要求?鉴于本人任课年级的实际情况,为此,本人提出“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课例研究”这一课题。

核心概念课内拓展阅读:是指教师以语文教材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某一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向周边辐射,去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理解的教学策略。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教师在指导小学六年级学生阅读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某一重点进行相关迁移延伸、联系比较、发现创新,对课内阅读进行强化、拓展,做到“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l .所要解决的问题

1、找出导致拓展阅读教学现状不佳的本质原因。

2、探究出切实可行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的基本类型、途径。

3、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读写思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将拓展材料整理成册,成为与教材并行的新的阅读体系,供其他年级借鉴。

课题研究的意义

1、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夯实其文化沉淀。

2、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普查我校学生自律方面的现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原因l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与质的调查研究

2、普查我校开展语文课内内阅读拓展的现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原因

3、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基本类型

4、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有效途径

5、探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拓展阅读中的作用

6、探究拓展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l

研究方法 ①调查访问法。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状况采用调查和观察法;在该课题研究之初,对本校语文教师、学生作一次关于“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调查和访问,更深入地了解“语文课内阅读拓展”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②课例研究法。以某一课教学为例,边研究边实践

③经验总结法。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l

阅读莫雷著《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北就师范大学出版社。每天阅读30-40分钟。(完成时间:2008年9月—11月下旬)

l

阅读窦桂梅著《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每天保证30-60分钟的阅读时间。(完成时间:2008年11月下旬—2009年1月)

l

阅读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每天阅读40-60分钟。(完成时间:2009年2月—5月)

l

阅读有关阅读教学的文章,经常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坚持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徐州教育科研》、《成才导报》、《语文教学通讯》、《科研网站》等教育报刊杂志,并及时购买有关阅读教学的论著,深入细致地进行潜读感悟、体会与反思。(完成时间2008年9月—2009年7月)

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l

每周撰写1-2篇阅读心得,每月一篇阅读随笔,研究过程中完成读书笔记不少于6万字。分别在县、市教育信息网建立课题博客,及时发布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

l

课例1:《苏教版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的拓展阅读设计与反思》(完成时间:2008年10月)

l

课例2:《〈螳螂捕蝉〉拓展阅读实录与反思》(完成时间:2009年4月)

推荐第6篇:高中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黄陂一中 陈琪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一般程序是:

⑴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可能是一种个性问题,不具代表性的,也可能是一种共性问题。

⑵设计——设想一个解决的办法,设计一个新的教学方案,写一个新教案。

⑶行动——在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根据设计的新方案进行研讨。(上研讨课)

⑷反思——收集教学反应、调查教学实际效果。 ⑸评议、研讨、进行评估(分析成败的原因) ⑹发现新问题,进行新一轮行动研究。

做课例要以主题为引领,只有抓住这根线,才能使课例这只风筝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做课例要从观察点着眼,在课堂中洞察,在教学中取证,在研讨中生成,在课例中积蓄。只有经过“三实践两反思“的磨砺,才能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最后形成经验,让成长与成果同步。

通过学习,我对课例研修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例研修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促进教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这类研修活动与平时的教研活动比较接近,但是要比平时的听课、评课之类的教研活动要更深入、更系统。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强调的是从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出发,教师集体通过行动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和实录分析的手段,观课、议课教师与执教者一道设计、反思和再设计、再反思,寻找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调整教学行为。”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本学期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有关课例研修方面的理论文章,认真领会课例研修的真正内涵。

推荐第7篇:高一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锦瑟》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科目

语文

二、研究单位(年、组、人)

三、课例名称

《锦瑟》

四、研究班级 高一(11)(12)(3)(4)班

第一次研究

研究主题: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材料:诗歌《锦瑟》李商隐的人生经历

活动安排:我们(高秋艳、刘文华、贺海宁)三人认真研究了教材,探讨了备课思路,认真备写了教案,由高秋艳3月11日在高一(11)班上课,刘文华、贺海宁听课。

成果记录

1、让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学习抓关键的词和典型的景,分析情景交融的意境。

3、赏析本课的典故的凄美和朦胧的特点。

4、从多角度来探究本诗的主旨。

第一次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牛李党之手”,辛酸的爱情与坎坷的仕途。(2)起兴与典故的作用。

2、过程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讨论、点拔。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诗歌之美来自作者内心的情感的纯洁。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和塑造。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品出典故的凄美,探讨朦胧诗的多重性。 教学重点:四个典故的重组性和主题的多元性。 教学方法:诵读

点拔

探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对对联引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二、知人论世

李商隐(813--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山,出身官僚家庭。”牛李党”之争给他的爱情和仕途蒙上了辛酸艰辛。生活的不幸诗歌兴。从此他的诗风发生变化, 格调沉郁,表达婉转,向纵深发展,体裁广泛,他是“朦胧派”诗的创始人。

三、解题

1、“锦瑟”是一侍婢。

2、“锦瑟”是一物(乐器)。

四、读诗歌、品其调。学生默读品味情感。 伤心

惘然

四、参照注释与资料读内容(提问) 四个典故,起兴

庄周梦碟,望帝啼鹃。鲛人泣泪,暖玉生烟。

五、根据四个典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四个典故组成一个故事,四幅画。(讨论) 老师分析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起兴,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典故)

直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既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相思之苦。(典故,解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之时,我的泪如珠,蓝田玉之上,那玉烟缕缕之上升腾,何尝不是我心中飘出的思绪。(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我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学生:这是一首爱情诗吗? 老师:你认为呢?

学生:我认为是一首伤身之作。因为前面说作者生活在政治漩涡中,可以看出他对仕途的追着与迷恋,就像对爱情一样。

六、展示王蒙对此诗的评价;

“情种从《锦瑟》中痛感爱情,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呤《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这就有点像历来人们看《红楼梦》那样见仁见智。”

------------《王蒙自选集》

七、总结诗歌的朦胧性和多义性;

1.庄生梦蝶是虚实结合,本身就有神秘性,迷离性。把人带入美好的梦幻中,令人神往。

2.杜鹃啼血表现人对人或事的执着与忠诚,刻骨铭心,肝肠寸断,情真意切。

3月在海上升起,珠泪合二为一,天地晶莹,美丽缠绵,凄迷伤痛。月之明海之阔,就像作者的心情一样情感之深之浓。

4玉的纯真,烟雾的缭绕,就是理还乱斩不断的纯情与思绪。 5追忆可以穿越时空,把历史中前人的痛 与今人的痛相交织,织成一张无形的痛网,有痛的人,就会被这张网笼罩,无法摆脱,只有内心的挣扎和呼喊。美就是万念具出也是万念具毁。

八、怀着对诗的理解和作者的赞誉我们一起背诵《锦瑟》。

九、课后反思

1、学生可以通过诗景,把握诗情。但要理解多情性较难。今后应多训练景图情的组合。

2、学生对典故理解不到位,老师应单独讲解,示范把四个典故放在一个故事中,给一种情感解释,引导学生进入多义性的探讨。

3、对朦胧诗的理解需要老师更多的补充与点拨,应多训练学生的开放思维,不拘泥于一点。

第二次研究

研究主题: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材料:诗歌《锦瑟》李商隐的人生经历

活动安排:第一次研究后,我们三人在课后交流听课感受并讨论教学效果,同时也对11班部分学生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三人在3月11日当日重新研究了教材教法,调整了部分备课思路,备写了教案,3月13日,早上由刘文华组织在高

一、4班上课,高秋燕,贺海宁听课。

成果记录:

1、让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及典型景,分析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3、赏析本诗典故的凄美和朦胧的特点。

4、从多角度来探究本诗的主旨。教学案例:

一、三维目标

1、知识能力。(1)了解李商隐的人生经历,把握其中的关键词“牛李党争”。(2)了解并理解诗中的四个典故的含义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学习用不同方式的研读来把握诗歌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李商隐的人生经历,体味李凄苦的人生痛苦在诗歌中的投影。(2)了解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诗歌并背诵。

2、感知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意境,结合背景,体味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四、教学方法

诵读、美读。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回忆李商隐诗歌(填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二〉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

1、读题目,释内容。

“锦瑟”是何意?诗中内容与此有无关系?

2、知人论世解诗歌

〈布置学生阅读《课课练》中作者简介,并结合历史来谈“牛李党争””〉

教师板书:

(1)李商隐好友崔珏《哭李商隐》中挽联: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

(2)牛李党争与李商隐,风流才子,爱情与婚姻不幸。 (3)李商隐诗歌风格“缠绵婉丽,典丽精工”

3、(一读)诵读解大意

人生与爱情的不幸在李的一生中是一种化不开的浓郁情结,

4 在作品中又是如何体现呢?

设计一:读《锦瑟》,我感觉

(朦胧、飘渺、虚幻、优美)教师出示幻灯片: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义山的《锦瑟》《碧城》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领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此种文字,便不能轻轻的抹杀。

师:古人有“一曲锦瑟解人难”之说,在诗的初步感知中,我们感觉到一种美,那诗歌的美从何处来呢?让我们认真研读《锦瑟》。

4、(二读)二读悟诗境

教师布置找出诗中描写的四处典故 ,了解典故的含义与作用,通过自己的想像,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

板书:庄周梦蝶——迷醉

望帝啼鹃——伤感

鲛人泣泪——凄美

暖玉生烟——怅惘

5、(三读)三读品情感、

师:诗人借此典故要表过什么呢?联系诗人的经历自由畅谈。 学生讨论:

(1)对爱情的回忆,回忆的怅惘。 (2)对人生的感慨

(3)对未来、对仕途的迷茫。

教师出示板书:王蒙对此诗主旨评价

“情种从《锦瑟》中痛感爱情,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呤《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这就有点像历来人们看《红楼梦》那样见仁见智。”

------------《王蒙自选集》

总结板书:思华年

身世遭逢如梦似幻;才而见弃似沧海遗珠;追求向住烟云漂渺

6、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的价值何在,美在何处?

板书:美在于 伤感哀怨

优美典故

朦胧多义

构思精巧 教学反思:

在第一次课例的基础上,我们努力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来完成

5 诗歌教学,并在诗歌教学中导之以法,力图让学生在自发感悟的基础之上,得益于诗歌之法。本次课例,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较为之流畅,学生能较为主动地钻研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在知人论世这一环节,教师一改以往灌输式介绍,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发现、总结。其次,在读出情感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并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的知识面拓展,采用相关画面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体味诗境。

但是,本课也有许多遗憾之处。对美的认识的匮乏,对诗歌理解还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对诗人经历的不够深入理解,导致学生对意境主旨把握不够深入,

总结评价

通过这两次课例研究,我们在诗歌教学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一、诗歌教学的基础是诵读,诵读能帮助学习初解大意,把握诗歌的节奏,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读诗的语感与对诗理解敏感。在课堂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诵读开展教学,能将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

二、诗歌教学,授之以渔更必要。诗歌或者说文学作品的鉴赏,离不开语言的品味。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鉴赏诗歌的意境,教师应关注学生阅读,教以他们诵读诗歌,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要学之有法,这样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三、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提前认真研读教材,揣摩教法,要有良好的驾驭教材,课堂的能为,要以灵活有效的教法学生设置一个对话的情境,在课堂上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文对话,在对话中理解作品,在理解作品语言之时,体味语言背后站立的写作主体的情味,从面达到提升鉴赏学生水平的目的。

2009年3月28日

推荐第8篇:语文课导入例谈

语文课导入例谈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得失。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入如同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引领学生积极求知,乐于探索。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0余年,在传统的直入式课堂导入和介绍性课堂导入的基础上,探索实践,将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复习旧知,寻求联系

我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绿满大地的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生机。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舟》中又是怎样描绘的?。。。。。。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看看他是怎样描绘春天景物的。”这样的导入,感情真挚,内容丰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紧密,启发性强,吸引了学生的心。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因为这些文章从作者到内容与现实都比较遥远,且文字艰涩难懂,因此课前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周总理的故事。有一次,美国代表团访华,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

- 1精致的藤萝花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我问:大家看看,老师手里的藤萝花的外形像是什么?有的说像猫耳朵,有的说像鼓起的帆,有的说像一只小船。我就提醒大家阅读课文对藤萝花外形的描写,比较和自己最初的想像有何不同。

五、背景介绍,引人入胜

是指以介绍文章作者或相关背景的导入新课方式。如教授鲁迅的小说《故乡》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时代背景,写作缘由,表述的条理清楚,引人入胜。

一般来说,写作年代距今久远而又文意含蓄,不介绍有碍学生理解课文的,宜用此法介绍作者时,要语言简洁,突出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不可长篇大论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介绍相关背景时,力求条理清晰,突出重点。

六、制造悬念,扣人心弦

悬念,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电影戏剧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不马上解答,故事在读者心中留下疑团,产生一种诱惑力,使读者急于求知,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使作品峰峦叠嶂,摇曳多姿,曲折迷人,被人称为是“引人人胜的绝招”。

总之,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是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第一座桥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它将奠定整堂课师生互动的基础,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活泼,顺利进行。当然,课堂导入要切

- 3

推荐第9篇:高中语文课例研修心得

有效提问——打开语文教学大门的钥匙

课例研修心得

河北馆陶一中 蒋春涛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今年4月,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生开展的高中语文课例研修活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受益颇多。

从4月7日第一次集体备课到4月14日第三轮备课、上课,我们研修小组的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业务水平,我们每位参与课例研修的老师在正式录课之前都对上次课进行了评课和反思,集小组的共同智慧认真组织下一次课。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了观察议课,所以“三课两反思”的研究,我们实际进行了三备三评三反思。在观课中我负责的是课堂教师教学的观察,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真实、客观地呈现,使我对新课堂的实践层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课例研修的主题是“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问题探究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知识建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不断的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河北师大实习教师王怀亮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李清照词两首》,交给了学生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在整理课堂实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课堂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这个问题,

自己从前从未留意过,也没有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通过这次小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反思我对课堂提问有了新的认识:

1、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课堂训练目标,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在一堂课中,课文重点部分的教学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教学要求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紧扣教学重点提问便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王怀亮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李清照词两首》的时候,就紧紧扣住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以及导致这种“愁”情不同的原因生发出了一系列问题,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这种鉴赏诗词的方法。最终在第三轮授课中,完美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2、提问要以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为基础。

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鉴赏这两首词,是这次课例研修的主要形式。课堂提问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多采用第一种形式,而忽略了后两种。而在这次课例研修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和实践了上述三种课堂提问的形式。首先以板书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问题简单明了,融入作者、作品、诗词回顾等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采用教师抛给学生问题,学生提问老师,小组内相互探讨、提问等方式,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一步步推进教学的有序、有效展开。例如,教师提问:同学们最喜爱的诗句是哪一句?这两首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等等都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和回答。学生则把理解中的难点反馈给老师,对教师提出了问题。各小组内部先合作探究,各自把鉴赏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部先解

答,解答不了的小组选出代表提出问题,由其他小组来解答。例如当小组讨论到:“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句时,对“凉”字的含义和包含的情感的理解。分析鉴赏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时,对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的理解,就是通过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互问互答的形式得以很好的解决的。

3、抓住课堂时机及时有效提问。及时的提问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适当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尾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把一些抽象的问题放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就会使事情变得简单得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赏析《醉花阴》下片时,教师就针对“人比黄花瘦”中“瘦”字的妙处让学生联系季节,菊花的形态来赏析。并同时引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同学们熟悉的诗句加以解释,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把握了。

当然在前两次授课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课堂提问是无效的,例如:提问指向不明,目标性不明显;过于简单,提问缺少深度;提问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提问过多、过细抑制了学生的思路。

总之,通过课例研修这种新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课两反思的教学模式,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以后的课堂教学将大有裨益。而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十分重要。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

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最后十分感谢河北师大第十六届顶岗实习的语文团队,是他们带来了新的课堂形式和教研模式。在这里预祝他们工作愉快,语文教学走的更远。

推荐第10篇:小学语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我本次加 “国培计划”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培训开始,我就充分利用教学剩余时间,认真听课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完成作业。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堂成功的课必有一个气氛和谐的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热情高涨。我努力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现将我这阶段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目前为止,我的学习时间达5400分以上,发表日志1篇,上传资源1篇,学科研讨组专题讨论的评论4条,提交作业6篇,培训总结3篇,自荐作业1篇。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收获很大,学习了专家们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认真学习典型课例,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通过学习,让我从优秀教师的课堂中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以及驾御课堂的能力,可以说重新让我坚定了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定势,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通过观看培训的课例,,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这次学习我抱着一种积极、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去学习,因为我认为,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每个人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无论是从教学课件还是教学思维上,我们都应该抢先一步,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大家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发展的道路,积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和引领性,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作用,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专业成长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培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给我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将认真领会到让自己学有所学,学有所得, 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第11篇:例谈小学语文课导入方法

让精彩从头开始

—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多样导入

泾源三小 马艳茵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对课堂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堂语文课要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教师在导入阶段就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使他们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教师为之精心营造的特定学习情境中来,能起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阅读课的新课导入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因而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风格,充分研究和设计,精心改革和创新。我们语文教师如能掌握一定的导入技巧,就可在导入时游刃有余,事半功倍。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选择好导入的方法,努力打造课堂的 “凤头”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新课导入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魏书生老师说: “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一堂语文课要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教师

1 在导入阶段就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使他们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教师为之精心营造的特定学习情境中来,能起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成功的导入既要新奇,用新鲜火辣吸引学生,又要自然,跟所学内容自然衔接,天衣无缝。我们语文教师如能掌握一定的导入技巧,就可在导入时游刃有余,事半功倍。”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选择好导入的方法,努力打造课堂的 “凤头”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新课导入的几点做法。

一、释题导入法

一篇课文的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常常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许多课文往往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也往往成为破题开讲的“切入点”,具有牵一发带全身的作用。如在教学《金色的脚印》一课时,我让学生读了几遍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课题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重点应放在哪两个词上?当学生抓住题眼“金色”、“脚印”,明白“金色的脚印”体现了狐狸之间的亲情,从而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又如在执教《将相和》一课时,我首先提问:“《将相和》课文中谁是将?谁是相?‘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一直都是“和”的吗?他们为什么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和”好呢?”一连串的提问将本课的主要线索梳理出来,达到了开窗入室的效果。

二、质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2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积极参与“释疑”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提出疑问:

1、凡卡是谁?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

4、爷爷能收到信吗?

这些问题紧扣课文中心,直奔主题,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领着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

又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可以让学生质疑课题:谁去钓鱼?什么时候去钓鱼?通过钓鱼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随机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的学习。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学生质疑课题:谁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引起回忆?十六年前是哪一年?等问题,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基本掌握。

三、谜语、故事导入法

学生大都很爱听故事、猜谜语,每每遇此都很认真,兴趣特别高。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新课时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谜语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旦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会使整个教

3 学过程收到极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匆匆》一文时,我是这样做的: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出个谜语,看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好吗?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回答:时间)对,是时间。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之所以令人后悔,是因为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也曾感叹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悄无声息地滴在时间的流里,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匆匆》,去感受时间的易逝!这样用谜语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进入课文的学习。如在学习《触摸春天》(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珍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同学们,你感悟的春天是如何的?”学生回答:“春天的草儿发芽了,花儿开了,鸟飞来了。”根据学生对春天感受的回答,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实际生活贴切的故事:“春天的确是草发芽了,花开了,鸟飞了。但是有这么一个与你们同龄的小女孩,却是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知道了草发芽,花开了。而且她对生活的观察,都是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的。为什么这个小女孩不用眼睛,却用手去‘看’世界呢?那就让我们来读读《触摸春天》吧!”这样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基础上的故事,使学生易于接受,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如在学习《詹天佑》(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时,以此文本为平台讲述故事,导入新课。如可以讲述詹天佑从小心灵里就撒下了爱国的种子,并且在美国留学期间努力读书以报效祖国、为祖国争光的故事,也可以讲述詹天佑在指导修铁路期间艰辛工作的故事。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个“才华横溢、怀着爱国热情、不屈不挠”的詹天佑的丰满形象,从而对詹天佑产生由衷的敬佩,于是就能特别热情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对文章思想的理解更为透彻和深刻。

又如《小英雄雨来》,这一篇文章歌颂了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拓展课文内容来导入故事。如讲述日军侵华给中 4 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那一段历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还可以讲述苏联卫国战争时候小英雄的故事,让学生对儿童勇于报效祖国的事迹有一个印象,为课文的理解奠定基础。

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故事案例的课堂导入方式,意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成功达成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为此,笔者就如何设计基于故事案例的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模式作一探析。

一、以课本为依托,导入故事

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为了成功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依托,选择一个与文本内容贴切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为语文学习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以课文为平台,导入的这个故事可以与作者生平,与课文内容,与课文的写作背景密切相关。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应该注意故事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二、以生活为媒质,导入故事

语文新课标指出:生活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全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潜在学习资源,让学生把学习变为一种自我需要。为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出发,以学生为本,立足生活来导入故事。为了让故事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故事导入上,应注重贴近生活,并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学习《触摸春天》(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珍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同学们,你感悟的春天是如何的?”学生回答:“春天的草儿发芽了,花儿开了,鸟飞来了。”根据学生对春天感受的回答,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实际生活贴切的故事:“春天的确是草发芽了,花开了,鸟飞了。但是有这么一个与你们同龄的小女孩,却是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知道了草发芽,花开了。而且她对生活的观察,都是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的。为什么这个小女孩不用眼睛,却用手去‘看’世界呢?那就让我们来读读《触摸春天》吧!”这样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基础上的故事,使学生易于接受,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不是学生所熟悉的事情,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差很远。如有些课文描述的是乡村的生活,城里的学生不太熟悉。这时候,教师可以运用社会资源,如在上课之前请学生家长或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来讲述自身的故事。

三、以比赛为抓手,导入故事

5 为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比赛的形式,导入新课。如可以就课文某一主题,叫学生通过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向大人请教等多种途径,事先准备故事,然后在上课之前,让小组成员推荐代表讲述故事。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猴王出世》(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的时候,教师根据小学生比较喜欢美猴王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可以在上课之前,举办一个讲故事竞赛。可以叫学生事先收集一些关于美猴王的故事。然后在上课开始的短短五分钟之内,让小组派代表举行讲故事比赛,比赛哪一个故事讲得好,讲得精彩,讲得动听。通过这一竞赛,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又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知道更多种植花生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去自主搜集关于花生的故事传说,然后在班上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讲故事比赛,这样使学生对花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形式,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导入形式,以期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作者简介:广西省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喜欢最新最早最热

虽然谜语很简单,但因为教师丰富而有感情的朗读再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马上就调动起来了。整堂课都在非常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着……这就是利用谜语或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把学生由“要我读书”变成“我要读书”,从而进入“愿学”、“乐学”的境界,调动了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四、结合单元导语导入新课

在教学六下第二组课文的打头课《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师深情朗诵单元导语的第一段: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

6 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受那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吧!”接着:今天首先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去了解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这样自然导入课文的学习。

三、音乐、歌曲、影视导入

: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教《月光曲》一文,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它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舒缓缠绵,令学生陶醉,此时,老师再说这优美动听的乐曲便是《月光曲》。

影视导入: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多媒体教学的日趋完善,现代的课堂趋向于“声情并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根据需要结合声、色、图,甚至是影视片段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创设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长征》是毛泽东的一篇不朽的名篇,那磅礴的气势,昂扬的斗志,博大的胸襟,惊险的画面,深刻的内涵,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影视课件导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把学生引进课文的情景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心中自然激起对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藐视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

7 精神的崇敬,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热情。

五、创设情境导入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 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如一位教师教学《小壁虎借尾巴》。开始上课了,教师带着亲切的微笑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说着,从课桌上拿起一只小壁虎的图,这只小壁虎是用水彩画成动画片的形象,不但不丑陋,而且显得很可爱。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们马上惊喜地说: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有的学生说:壁虎有毒,能让人中毒。另一学生说:壁虎吃苍蝇、蚊子。教师这时趁机说:壁虎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将画上的小壁虎的尾巴摘下)。学惊喜地说:哎呀,尾巴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它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这个导课总共不到5分钟,却因其简洁凝炼、巧妙、新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想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

六、背景介绍导入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于这样的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

8 新课。如《月光曲》一课的导入:同学们,一百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 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一首,叫《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略读课文导入方法

七、利用连接语导入新课

在教学《顶碗少年》时,利用连接语回忆前一课《桃花心木》的主要内容: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作者悟出了成长的道理。下面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看了一场杂技表演所受到的启迪。看看作者受到了怎样的启迪呢?接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八、利用图片导入新课

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这样的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了 解民居的兴趣。

九、导游解说法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内

9 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天文地理,无所不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视角,身处其境,促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导入:出示课件,威尼斯的概括性文字资料。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威尼斯还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的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这时,教师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好吗?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提高。

十、谈话导入

谈话,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情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蟋蟀的住宅》时这样导入:“同学们知道蟋蟀是“战场上的勇士”,还是有名的歌唱家。可你们是否知道,它还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这一问,首先就把学生的劲头调动起来了,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十、悬念导入:

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妙术,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且听下回分解”。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

10 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如讲《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在课堂初始扮演说书人,来了一段说书:话说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三足鼎立。当时,曹操刚刚把刘备打败,又要进攻孙权。这时的孙权、刘备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惟恐曹操一下子吃掉自己,于是这两家就商议联合起来对付曹操,先下手为强。刘备就派遣自己的军师诸葛亮到孙权那协助作战。孙权的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字叫周瑜。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于是,他就暗地里盘算,企图整治和加害诸葛亮。他假借商议军事为名,叫诸葛亮三天之内必须造十万支箭。在这仅仅三天的时间里,周瑜又设置了种种障碍,不但不给诸葛亮造箭所用的材料,而且还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就会被就地正法。欲知诸葛亮如何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他的“高招”如何,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读课文《草船借箭》。

另外,还可以采用创设情景、名人名言、引经典、温故知新、做游戏、演说导入、直接导入、联想导入法、作者简介导入、游戏导入、绘画导入等等。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还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用什么样的导入形式,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眼光,灵活的思维,创造的头脑,而且要求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依据如下原则:灵活性原则、精练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知识性原则、

11 启发性原则、思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设计导入应注意“实”(讲求实效),“精”(精明扼要),“活”(方法多样),“美”(给人美感享受)的和谐统一,同时还要兼顾启迪学生的思维。

总之,导入绝非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成功的导入法,就会引人入胜,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以小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为中心,设计巧妙而新颖的课堂导入,万万不可忽视对导语艺术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绚丽多彩,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导入犹如优美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如同序幕预示着剧情的发展、高潮和结局,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艺术享受。导入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之有法,导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具体应用中不应占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重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依据教材特点,根据自身的习惯、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己、适应学生的导入方法,才能在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中做到游刃有余。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我们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综合运用多种导入方法,才能从容、简洁、有味地导入新课文。

12

第12篇:小学语文课例研究专题总结

南湖学校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专题总结

要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首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阐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下面以《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以读为本——“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乡下人家》的一自然段。谁可以把这一段话读通?

生:(纷纷举手)我可以。

师:不要吹牛,读通的要求是不能出错,我给一点时间,大家再试一遍,确实有把握了,再举手。

(这是第一读,要求很简单,就是把课文读通,让学生自由读,实际是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能够轻松自如地进入状态。)

片段二

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来读。

生:(争先恐后)我来读。

师:但我有一个条件,读书的同学必须先回答我的一个问题,答对了才能读。(有学生把手放下了)看来有的学生不够自信,(对举手的学生1),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我要请三个学生来读这一段话?

生1:因为这一段有三句话。

师:恭喜你抓住了机会!这应该感谢你的自信。

(这是第二读,整体感受段落结构,并检查初读的效果,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片段三

师:这么美的文字,老师也想读。(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

生2:老师读得很美!我好象看到了乡村田园的美丽风光。

师:是的,因为我的语气比较舒缓。

生3:我好象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棚下。

师:那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作者,我就站在瓜棚下呢。下面,请你们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试着用舒缓的语气读一读。

(这是第三读,用范读引路,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的田园,感受读的美好,并在比较中感悟读的要领。)

片段四

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二句,想一想,你想向大家传递什么?

生4:“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师: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5:我感觉那“绿绿的叶”很柔嫩。

师:是的,因为她把这里读得很舒缓。(对生4)你还能读出什么感觉?你觉得瓜架上的瓜多还是少?

生4:多。

师:那么,应该怎么读?

生4:„„(把“一个个”读得突出了)

(这是第四读,抓住一些关键词语,点拨性的读,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中提升读的品位。)

片段五

师:刚才,我们分三个部分读出了作者对屋前瓜架的喜爱,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把它们连起来读,一定会更加美好!还想读吗?

生:想!

师:好,请跟着音乐读。(老师起头,学生自然跟上„„)

(这是第五读,是回归整体的读,从初读到这里是一个轮回。到这里,读的意境升华了,读的兴趣高涨了。)

五个层次的读,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思想。每次读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每一次读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与效果。学生通过朗读增强对文章的感性认识,通过朗读感知语言,包括语音、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感悟、积累、运用”呈层递性地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伴其间,工具性和人文性浑然天成。这样的教学,让我想起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什么是语文的问题?感悟、积累、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也。什么是语文的手段?那就是读!

二、授人以渔——“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师:(指名读第一句)请你在这句话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生1:攀——爬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

生2:这样可以避免重复。

师:是的,你读一读,看两个词可不可以交换位置使用?

生2:(默读)我觉得交换了不好。屋檐用“爬”很合适,而瓜架用“攀”更加生动了。

师:我也觉得这样用是最好的,可见,作者在用词的时候,是用了心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注意读出作者的用心。

生:“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专题总结

师:(读)轻轻地闭上眼睛,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3:我看到了绿绿的瓜藤在瓜架上攀援。

生4:我感受到了春天乡下的勃勃生机。

师:多好!我们把书背过来。

生:(教师起头,把学生自然带入背诵中)„„

一个“攀”字把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瓜藤的轻盈灵动概括得精妙绝伦,又让孩子们的想象驰骋得无拘无束。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深挖并散开,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有效性不言而喻。四年级下册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但一节课的容量有限,方法的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训练点,以点带面。这个“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例子”用好了,便可“授人以渔”。有了方法,举一反三何难?

三、读写结合——教学生“踩着巨人的肩膀攀登”

师:(指名读第三句话)这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1:这里用了对比。

师:为什么要这样比?

生2:要突出乡下人家屋前瓜架的美。

师:城里高楼门前的旗杆和石狮子就不美吗?

生3:因为那是人工雕饰的,没有乡下人家的瓜架那种自然的美。

师:可我觉得,旗杆和石狮子也有一种庄严肃穆的美,你能说它们不美吗?其实,有一句话说得好,叫“青菜萝卜„„” w ww.xx jx s j.cN 小 学教学 设计 网收集

生:各有所好。

师:对,有很多的喜欢是没有道理的,就像作者喜欢乡下的景物,或许是因为某种独特的经历,形成了这种偏爱。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样的对比的表达?

生4:“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学生读得平淡了)你一定不是那个乡下的孩子。谁再来读?

生5:„„(把“可爱多了”读得很夸张)

师:对,就是这样,你读出了一种偏爱,读出了一种个性的喜欢,这就是对比写作的方法所要表达的感情效果。我很奇怪,对于作者如此偏激的表达,我们怎么会没有反感?

生6:因为乡下人家的景色确实很美。

师:是的,因为有前面对瓜架的具体描述,我们才能自然地接受作者这样的表达。试想一下,如果“可爱多了!”这样的句子不是在段落的结尾,而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你觉得怎样?

生:那就不可信了。

师:是啊,就像我们的作文中出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非常美,美极了„„”这些感叹,因为缺少具体的描述,所以显得不实在,不可信。

阅读教学有两大任务:一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读懂别人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要通过阅读教学,领悟把握别人写文章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写作表达的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遗漏了对写作方法的关注,再靠单纯的习作指导去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读写结合”也是有效性阅读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一直认为能力的提高不是“教”,而是“悟”,如果一定要有习作课,一定要说“教”,那么,就教孩子喜欢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他们“踩着巨人的肩膀攀登”。

第13篇:历史课例分析

中 外 的 交 往 与 冲 突

初中历史教师:周杨

时间:2011年6月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

戚继光抗倭是另一重点。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识别善恶美丑,对端正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 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二、教法过程

1.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内容及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

2.“郑和下西洋”一目。充分利用《郑和下西洋路线》的挂图,或投影片、计算机课件等,明确地讲解出“西洋”的历史范围。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史学界对此争论虽多,但都不否认“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这一最基本的目的,对此不必做过多的补充。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适度加以引导,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用以分析出当时远航已具备的物质前提和技术条件。拥有航海方面的人才,也是远航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可指导学生观察《郑和》像,并阅读该页的小字部分,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明成祖为什么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以此让学生对郑和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明郑和第一次航海的经过,和七次远航到达的地区,随后,师生共同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4枚),请学生结合各枚邮票的内容,弄清各幅画面所反映的史实,概括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对郑和航海的事迹做适当补充,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郑和不畏艰难险阻,将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作为一个宦官,史书上对他的家世生平并没有多少记载,但他的名字却在他留下的足迹上生根发芽。今天,在郑和曾经到过的亚非一些地方,仍保存着他留下的遗迹,当地人们也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中国古代的和平友好使者。 3.“戚继光抗倭”一目。

先明确交待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抗倭形势》挂图(或投影、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经过:先指导学生观看《戚继光》像,然后让学生阅读戚继光的生平事迹,再结合“动脑筋”一题说一说从戚继光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关于“戚家军”的编练,可以补充戚继光严于治军的小故事,如条件允许,可尝试着在课下排练“鸳鸯阵”,然后拿到课上表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士兵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因为这些都是“戚家军”得以战胜倭寇的重要因素。利用《戚家军抗倭形势》图,简要介绍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台州九捷”。在基本荡平侵扰浙江的倭寇后,“戚家军”又开赴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一起剿灭了那里的倭寇。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评价:请学生结合所讲过的内容,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分组讨论后回答),基本概括为四点:首先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向背”;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而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对比一下“岳家军”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出对戚继光及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正确评价,需要明确的是,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此时可补充一些民间纪念戚继光的童谣、民间故事、传说等,使戚继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并由此反衬出戚继光人格的伟大,使学生进一步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4.“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一目。

也可师生齐唱这支歌,或播放歌曲录音。为什么澳门被称为“妈港”?可提示学生在课下看自由阅读卡内容,然后由学生在课上简要讲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可播放“澳门回归”的纪实片片断,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5.引导学生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走势加以分析。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三、教学反思

优点:1.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极大增强。

2.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真正趣味和学习历史的很多方法。

3.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了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缺点:多媒体使用过度,导致学生容易走神,学习不认真。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

时间方面把握不够好,让学生自己消化的时间太少。

备课不是很充分,引入不够新颖。

教学语言显得较为平凡。 措施:

1、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2、抓好学生的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及时反馈,做到功在平时

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3、加强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考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 初一的教学工作是直接面对中招考试。做为初一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老师要多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招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形成习惯。

4、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最后,我用荷兰著名的绘画大师梵高的名言作结:“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吧,实实在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第14篇:课例分析

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设计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中“平均分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要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听故事、了解“每份分的同样多”的生活实例,引出“平均分”,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平均分矿泉水、帮小熊分筷子……,在丰富的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在大脑中形成了相应的表象,为学习除法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平均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平均分”。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片、筷子、水果(苹果)、盘子、小熊生日图一幅、表情图两幅。

学生:小组准备学具、小石子、竹棒。

点评:在设计该课时教学时,着眼于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索出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道理,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平等参与的理念,教学紧紧围绕平均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看!二(1)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他们买了好多食品,请大家来看看都有什么?

1、师:边谈话、边放投影仪,出示春游情景图。

2、生:看图,自由说说图中有哪些食品?

3、师:小结,如有面包、桔子、火腿肠、糖果、香蕉、巧克力等,现在呀,要把这些食品分给二(1)班的每一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4、学生开始自由讨论:怎么分?想分什么?分给谁?反思:投影春游图导入、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

1、教学例1 (1) 师:谈话并讨论:要为二(1)班的同学分这些食品,首先要知道什么?愿意说就站起来。 (2) 生:要分给几个人;

(3) 师:在分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4) 生:学生疑惑。

(5)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学具:小石子、竹棒代替食品,帮助二(1)班的同学分一分,好吗? (6) 生:小组合作动手分。 (7) 师:点拨要分公平

(8) 生:各小组展示分配结果,并汇报分的方法及想法。 (9) 师生评议;分的最好的一组,大家请他们吃这些食品。 (10) 生:表演吃或喝的口形。

(11) 教师总结性引导:同学们分的真好!像这样公平的分就叫平均分。那么你能举例说说平均分吗? (12) 生 :自由发言。

(13) 师:延伸: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现象是平均分的吗? (14) 生:自由交流后,点名发言。 课后反思:该片断教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平均分有了感性认识。

2、课堂实践:课本第十一页“做一做”。

(1) 师:师提出要求,先看题互相说说题意,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 生:学生用学具代替面包分一分,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同样多。 (3)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 师问:什么是平均分?

(5) 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3、教学例2 (1) 教师出示苹果、(15个)盘子(三个)

师:一天,小熊过生日,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小熊要给客人端苹果,家里有15个苹果,由三个盘子,小熊不知道每个盘子应该平均放几个苹果,那个小朋友热心帮助小朋友分一分呢?

(2) 生:小组讨论交流,让一名学生上台动手分,其他同学注意看分的方法和过程对不对?

(3) 让最好的小朋友评议、指正。

(4) 教师小结: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苹果分成3份,可以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的同样多,每一份就分得了5个苹果。

(5) 师:出示小熊烦恼图,我们帮小熊分好了苹果后,小熊就端给客人吃,小熊的妈妈正在做饭,让小熊给客人分筷子,这下又把可爱的小熊难住了?看,它好烦恼,你们愿意为小熊解除烦恼吗?

(6) 生:小组合作把20支筷子分给10个人。每份得一双(两支)。

(7) 师:出示小熊开心图,瞧,我们大家都来帮助小熊,小熊多高兴啊!它笑着对我们说:“谢谢你们”,那么我们就一起为小熊祝福。为它唱支最好听的歌

(8) 齐唱生日快乐之歌。

课后反思:通过看图,讲故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平均分,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渗透了思想教育,而且通过唱歌极大的提高了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实践:第十四页“做一做”;(1)师: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三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2)生: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分的情况,巩固平均分。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

五、作业:练习近平均分。

课 例 分 析

和政县罗家集学校 王燕凤

第15篇:三年级语文课型课例研讨小结

三年级语文组课型研讨小结

在这次“课型课例研讨活动”中,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针对学生初步接触作文,对于文章细节的用处不重视,从而导致文章像流水账一样,而且写作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的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第7单元,这单元的几篇文章都特别注意细节的刻画,从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学习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我们组的具体做法

一、集体教研,精心选课

我们选定了21课《掌声》和22课《金子》两课进行重点研讨。

二、集体教研,针对这两课,重点教研:

如何让学生关注到文章细节描写的部分,以及体会它所带来的好处。

(一) 找出文章中你认为描写特别好的词语或句子。

(二) 说说这些词语和句子所带来的效果。

(三) 用换一换的方法,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子的不可或缺性。

(四) 在理解了这些细节的基础上精读文章。

(五) 适当加入说写训练,继续细化文章。

(六) 体会文章为了达到写作目的需要做哪些工作。

三、积极准备“一师一课”汇报,组内推荐学校上课教师。

四、课后交流、反思。

1、大家应该重视课前资料的搜集、筛选、交流。

2、找出课文中存在的语文点,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的写作等方面的特点。

3、重视课后延伸。

附:

注意细节描写才能写出好文章

巴尔扎克 说:“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成功的细节背后,是作者体物入微的观察和审美能力,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深厚积淀,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技巧 。如果说思想是一篇记叙文的灵魂,那么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 则可以说是记叙文血肉丰满、立体可感的关键了。 1.细节描写有细微才有血肉。

细节,犹如人体之血肉,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那么细节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送来枫叶蝶。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眼神、语言等,只要细细咂摸都有丰富的意蕴存在。

在唐代诗人孟郊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句诗中,“密密缝”三个字抓住了一个细微的动作,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专注地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把对儿子的祝福和担忧都融入到了一针一线之中。笃深 的母爱,就是通过“密密缝”这个细微的动作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

由此可见,细节描写要做到“细微”,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有时可调动多种感官。 2.细节描写有生活才有共鸣。

细节从哪里来?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先生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

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韩少功 正是有了对生活的热爱,才写出了让人倍感亲切的文字:“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读者读到此处怎能不产生深深的共鸣?想家的滋味、想回到过去的心情也就在这样细腻而又有浓郁生活味的文字里蔓延开去„„

用有情的眼光去打量世界,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投入生活,你的文字、你的细节描写才能浓缩、提炼生活的感受,也只有这样源于生活、发乎真情的文字才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明代散文家 归有光 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表情达意,既再现情景,又饱含深情,不言景景 自出,不言情情浓于中,不唤人人自现于眼前。在《项脊轩志》里,我们看到了尘沙渗漉的百年老屋、书香弥漫的浩繁卷帙、小鸟时来啄食的台阶以及那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听到了作者早年那琅琅的读书声和历经变迁后不能自已的长号声,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苦读于项脊轩的抱负、皓首穷经而又功名多年未就的遗憾和亲人悄然离世的伤感等复杂的情感。这里的细节浓缩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等丰富的内容。正因如此,万千读者每读此文,情不能已。 3.细节描写有修辞才显生动。

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虽说细节的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源于真情实感,但是恰当的

修辞手法等描写技巧的运用,能把你的观察和感悟有效而艺术地传递出来,能使文学语言更富形象性,情感也更浓烈,从而产生一定的艺术美感。修辞方法不仅本身有一定的表达作用,而且往往能给细节描写语言附上形象性和抒情性。 4.细节描写有主题才有意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如果只为写景而写景,为写物而写物,那就毫无意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诗句,不是景物的简单罗列,而是借此景写出了孤独游子的思乡之情。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写鲁四老爷的书房,写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案头上有一部理学家的《近思录集注》和一部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壁上的对联只剩下“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另一半却松松地卷了。这里看似随意的细节描写,却写尽了鲁四老爷的不学无术、腐朽封建和懒惰。正是这个鲁四老爷的“心气和平”,剥夺了祥林嫂劳动的权利;也是他的“事理通达”,逼迫祥林嫂沦为乞丐,鲁四老爷封建卫道士的虚伪嘴脸昭然若揭。用细节描写来刻画鲁四老爷的书房,生活在这个书房里的人的性格立刻凸现了出来,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也就有了小环境的铺垫。精细入微的环境细节,一定是为人物或主旨服务的,离开了人或主旨,也就无所谓环境的烘托。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的片头,是一根羽毛飘落的细节设计。这根羽毛从空中飘落,因为风向的变化、障碍物的存在,使它的坠落地

点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其实是在寓言性地说明人物命运的变化无常和不确定性。这一类将哲学思考蕴涵其中的细节设计,是现代人对于人、对于人的命运、对于自然、对于宇宙的一种深层思考。

因此,细节描写必须是围绕主题而进行的一种匠心独具的写作行为,细节描写不仅仅需要细致入微的语言表达功力,更需要通过细节的设计来负载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本身、对自然宇宙的哲学思考。这样的细节描写才有深度,才有意义。“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我们品鉴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探究记叙文中如何成功地写好细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开启心智,丰富情感,进而能准确生动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第16篇:赛鱼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总结

赛鱼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总结2012.

1一.研究背景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自我感悟、自我积累、自我提升。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审美意识,提升综合素养。

2、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我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应试教育的羁绊中,教师的工作受束缚,贴标签似的说教、支离破碎的分析,陈陈相因的教学模式屡见不鲜,导致学生课堂没有吸引力,学习仍处于被动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开展了课例研究。

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我校许多语文教师能够与新课程同步,深入吸收理解了新课标,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已经绽放异彩,但是仍有个别老师吸收较慢,在理念与教法等方面存在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素养,团队进步,整体优秀,我们开展了课例研究。

4、.课例研究与新课程同行。早在19世纪70年代,课例开始被运用于哈佛法学院。1986年开始,课例研究被卡耐基工作组推崇为教师教育的核心,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揭示教师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如何运用高层次决策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国内,课例研究是与第8次课程教材改革一起盛行起来的。新课程体现了教育的转型,也包含了教师应当以“研究”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教学生活,并采取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案例研究作为一种教育世界观,不仅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而且影响着老师的行动方式。以叙写有问题情境的课例,记述自己的教学生活并作出教学的思考,无疑是最适合教师的工作要求和言说方式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责任。课例记下的不仅是诗情的奔流,它同时也是困惑中的历练,思索后的蜕变;反思中的体验,博采后的惊羡。

二、课例研究的策略

1、加强学习,理论提升

任何新的研究与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我校利用学科教研时间组织学科组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吸纳新的理论,更新观念,武装头脑。语文教师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有关理论,认真做好笔记。在此基础上,小组组织学习,共同交流与研讨。通过系列学习,语文教师从思想上认识了课例研究,提高了认识,为下一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面对现实,制定相应课题

在学习的基础上,各组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学段要求,制定相应课例研究课题。如高段“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中段提出“语言文字品析的有效性”;低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等等。目标明确了心中有数了,前期工作就绪。

3、校本研训,吹响前奏。

校本研训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最佳平台。每周的研训前,承担人都要认真研究

教材,采取科学有效的教法,精心设计,写好教案。教研时,给组员详细讲解教

材,叙说流程、教法与预期效果。同组教师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

解,大家各抒己见,互通有无,热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确定最优教法。

4、践行课堂,观课议课

由一位教师执教,同组教师观课议课。观课时,教师认真做好记录,课后大

家再议,真诚提出问题,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经过讨论,再次达成共识,第二

天换班再讲。课后再议。就这样,一课经过反复打磨,最后形成最佳教案。在组

内研究基本成熟的基础上,我们还开展了校级研究。每个年级组集体研究一课,

由一人执教,全体语文教师观课议课,集思广益,吸纳科学有效的建议,再次改

进。这样有利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提升很快。

5、反思总结,形成报告

经过不断实践、研究、改进,不断反思,学校语文教学质量呈螺旋式上升,

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都有很大提升,最终形成书面课例研究报

告,学科组交流,资源共享。赵玉鸿老师的课例研究,详细的再现了研究过程,

清楚的阐述了研究成果,经过多次的课堂——讨论——课堂——研究,不断改进

课堂提问,寻求最佳境界,最终形成最佳教案。孙晓英老师就“中年级的品词析

句”,讲述了研究过程,呈现的科学有效的品词析句的方法„„

三、研究成果

经过如此一年多的课例研究活动,我们初步总结出一些模式,尽管还不够成

熟,但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小学语文教学的“六重”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步一线” 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的“四步”教学模式。

1、“六重”理念

“六重”理念即重情趣、重感悟、重语感、重能力、重习惯、重拓展。

① 重情趣(“四情一趣”)

“情趣。”所谓“情趣”,则可以细化为“情”与“趣”两个层面。而“情”

即感情、情感它包涵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情,一是学生的情。

“教师的情”。“教师的情”又有两层内涵,一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一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情,即对学生的爱。

“学生的情”。“学生的情”目标有两层内涵:一是学生对教师的情二是学

生对语文的“情”。学生基于对语文教师的爱,爱上语文。“趣”所谓“趣”则趣味、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郁的兴趣是学习的助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

② 重感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在自我阅读中感悟文本,达到自得自悟。

③ 重语感

立足文本,拓展许多相关资料,让学生大量阅读,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领会、读中积累、读中鉴赏。

同时引导学生对重点文字精读细赏,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的内化及拓展,真正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实现对语境的独特感悟。

④ 重能力

我们立足语文教学,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想象表达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能力。

⑤ 重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优秀品质之一。良好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学习的每一活动每一环节之中。

⑥ 重超越

我们学习,不仅仅是理解传承前人总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结合文本,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思维、想象、创新、实践,使学生多种能力螺旋式上升,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步一线”教学模式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三)“一线” ——“朗读贯穿始终”

第一个层面是“认读”。即初读课文,做到正确,连贯

第二个层面是“边读边思,读思结合”。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边读边勾画边做批注,读思结合,深化感悟与理解。

第三个层面是“边读边想象”。学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平面的文字立体化,静止的文字形象化、动态化。学生进入了想象的空间,实现再造想象,创新想象。

第四个层面是“有感情的读”。读中表达情感,读中升华认识,读中陶冶审美情操。“以情代读,读中悟情。”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以情代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代读,带出的是包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代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四步”教学模式

(1)正确审题明确题意

让学生围绕文题要求,反复默读,明确题意。

(2)链接资源感悟范例

在学生明确题意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阅读量有限,为使课文学到的六法真正达到迁移,可利用网络进入小学生作文网,搜索有关范文,或教师给学生读范文,组织学生研读、领悟、讨论,学会写作。

(3)创造意境丰富感性

学生由于受时空、阅历的制约,局限思维的发展。因此利用多媒体网络链接相关资源,视频展示,音乐播放,丰富学生视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使学生身临其境,灵感激发,才思敏捷,语如泉涌。这样写出的文章内容丰满,情感流溢,生动精彩。

(4)作后评改 提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能评价和修改习作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依托网络环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为:学生将写好的作文输入电脑,教师利用大屏幕有选择地展示,共同评议修改。或者让学生自己读作文,共同评议修改。学生经历了修改过程,提高了评改能力。

四、问题

1、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题研究中尽管组员们大多参与的热情都很高,并取得了诸多的实践成果,但是,若要将实践的素材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层面并推广开去,则仍需要参研教师以后继续自觉提高科研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水平。

第17篇:初一语文课例研究总结性报告1

文言文五步教学法探究

北沟二中初一语文组王苹

问题的提出:

文言文的学习是极大的难点,学生的学力不强,而教师本身又对文言文教学缺乏兴趣和研究,这使我校的文言文教学,一直处在照本宣科,念翻译、背字词的阶段,这也引起了学生学习上的极大的厌倦情绪。如何促进教师研究文言文教学?如何指导并且带动学生学习文言文?如何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够走出学生念经这样的氛围?我们初一语文组在《〈论语〉十则》授课中对此进行了探究。 课例探究过程: 首先是个人初备

《〈论语〉十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领会文中所讲的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原则,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二、预习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愠 罔 殆 哉 焉 诲

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三、文言文入门:

教师讲解:

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3.通假字

4.朗读与背诵

5.四种特殊句式:

四、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

(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

处理方法:

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

八、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则明白了哪些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

1.背诵默写前五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2.学习古人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原则

3.朗读与背诵.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朗读全文。

二、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

三、翻译课文6-10则

1.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四、独立思考:本课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道德修养,请各举例说明。

独立思考后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

五、片断写作:

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状况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写完后班内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的问题)

六、小结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

七、背诵指导:抓关键词的背诵法

八、作业

A.课后练习

三、四题。

B.默写课文

集体议课结果:仍然没有摆脱照本宣科,念翻译、背字词的模式。有朗读环节,但指导不到位,同时文言文翻译时虽有学生参与,但仍是停留在老师翻译学生被动接受层面,老师的设计不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预设的内容不够成熟。

修改教学设计,准备上课

课堂实践:2011年9月

14、15日61班第一次授课 课后研讨,反馈问题:

1、对孔子及《论语》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

2、朗读不到位。集体朗读过多,个性化朗读少。老师指导不到位。

3、过多引导,框架死。学生生成的问题太少,应恰当展开

4、学生投入状态,个别倾听很差,我们要多加关注学生的投入状态。要力求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热情。 完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学习前五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有关《论语》的知识。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前五则。(重点)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前五则课文。(难点)

4、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教学过程:

一、激起兴趣,导学示标

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课件)

二、交流搜集的材料,了解孔子及其《论语》:(生交流后,师课件补充)

1、孔子

2、《论语》

三、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1、订正读音,课件展示

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见课件)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â)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ãi)不知

是知(zhì)也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四、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一)、二读课文,再次感知前五则内容。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

2、齐读。

(二)解读文章,落实翻译

师简介文言文翻译技巧(略略带过)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⑴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⑵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⑶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文言文九字翻译法:

⑴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⑵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⑶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⑷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⑸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⑹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⑺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 ⑻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⑼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

(三)、自主学习,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问题

(四)、小组合作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课件逐则展示正确译字译句,订正)

(五)背诵比赛

(六)、再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和复习。

2、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3、这五则里有哪些成语沿用至今?

五、诵读文章,为我所用: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六、课堂小结:生谈收获

七、作业设计

1、(必做题)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选做题)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板书设计:《论语》十则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个人修养:

课堂实践:第二次教学:9月16号62班 课堂实践:(体现教师个人特色)再次修改教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后五则。(重点)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前后则课文。(难点)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正音,全班朗读课文。(课件)

(二)、互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问题

(四)、小组合作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课件逐则展示正确译字译句,订正)

(五)、合作探究,理解内涵,逐则学习,重点探究下列语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

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1、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2、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3、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4、归纳成语、格言。

5、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整理全文的知识点。

三、拓展提高、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四、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作业设计:

1、完成“研讨与练习”。(必做)

2、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选做)

板书设计:《论语》十则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个人修养:

教学反思:

文言文五步法立足于学生自己解读文言文,按“自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内容;互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解读文章,理解重点词语,翻译句子;品读文章,感悟文章之美;诵读文章,为我所用”这样五个步骤,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教学主线,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文学习形成一种合力。

虽说是“五步”阅读,但一篇文章学下来,在读上所下的功夫的确不少,至少可以达到十遍。在这样多种形式的精心而又目标明确的阅读下,文章中的难题真的可以迎刃而解更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总之,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让学生在读上下功夫,在熟读的基础上自我消化、理解、整体感知,教师只是适时引导、点拨,使学生真正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第18篇:初中语文课导语设计例谈2

初中语文课导语设计例谈

一堂成功语文课的设计,总是从导语设计开始的。好的导入语,能展示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体现教师语文教学的个人魅力;好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导入语,能够揭示课文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导入语,能够激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导语设计上精心准备。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常用的几种导语设计方法列举如下:

一、回顾复习导入法。儒家圣人孔子也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前回顾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强化,从而熟练地掌握运用知识,在学习过程监测中取得优异成绩,享受成功的幸福,激发学习动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经常运用已有的知识是使旧知识得到不断巩固、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

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设计导语: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了解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因为我们七年级已经学过他的叙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年级还五言律诗《望岳》和《春望》。(教师领着学生齐背《望岳》和《春望》)我们知道他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敬佩。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出示目标导入法。

如果说,课程标准是语文教科书的灵魂,那么教学目标就是每一篇课文的灵魂;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对课程标准的执行过程。因此,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其教学活动总是围绕每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的,这就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一些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结构繁杂的课文,如果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鲁迅的《故乡》出示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从阅读感受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悟。

2、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知识与技能:

3、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4、熟悉鲁迅及其作品。

5、识记理解文中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6、学习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7、品析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思想的方法。

8、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三、提炼主题导入法。主题体现文章的写作意图,教学一篇课文,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的主题。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运用充满哲理的议论语言,揭示所要教的课文的主题,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品味文章的表现手法,深入把握课文的内容,进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

如教学《巨人和孩子》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荆棘,自得小伤。爱心能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读完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诗人王尔德《巨人和孩子》这童话,你就会对此深信不疑。

四、设置疑问导入法。

1 在课堂导入时,设置疑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课间的纷乱中平静下来,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在教读课文前,教师有意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沁园春。雪》,就可以用悬念法设计导语: 同学们,一说起雪,我们就会想到寒冷的冬天,想到和小朋友一起堆雪人,想到那“千树万树梨花开”柔美,想到愁云惨淡、山川失色的压抑和惆怅,想到寒风凛冽如刀割,想到被困居室不得舒展而游满井,想到冬天过去,春天如此令人神往……毛主席笔下的雪景又是一番怎样的美,毛主席又有何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国,去感受毛主席的磅礴气势与高远眼界吧!

学生们听了老师的问题后,迅速进入思考状态,原本喧嚣的课堂立刻安静下来。

五、感情共鸣导入法。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抒情美文。这些文章因其挚爱深情而历久弥新,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些文章,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人格。教师教学这类课文,仅凭空洞的说教和冷静的评析,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感情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将作品的情感内化为学生本人的切身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才能领略到作品的精髓。

我在教学《永久的悔》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段导语: 录音机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图个团团圆圆……。

伴随着婉转的旋律,我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诵道:有人说,家就是房子,其实,有房子的人不一定有家。真正的家是爸爸慈祥的目光,是妈妈温暖的怀抱,是爷爷手中缓缓挥动的蒲扇,是奶奶讲述的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真正的家是村头那棵苍虬的老槐,是家门口那条曲曲弯弯的小路,是房顶的一缕炊烟,是火炉旁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家是让人魂牵梦萦的牵挂……。

听到这里,不少学生已经怅然动容,潸然泪下了。接下来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就平添了一种认同感,完全沉浸在课文所蕴涵的情感之中了。

六、积累名句导入法

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引用古诗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对古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从而感受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古代体现人生志趣与选择的诗文很多,在教读《鱼我所欲也》时,就可以引用古诗文名句来设计导语: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选择了坚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选择了隐逸;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选择了洒脱;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选择了忠诚;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选择了奉献。抚今追昔,你我不也站在抉择的路口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看看作者面对生与义的抉择又是作何选择的。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精彩的导入语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怀着一种迫切、期待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语文课的导语设计多种多样,教师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恰当选择。总之,导语设计要能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动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19篇:《散步》课例分析

《散 步》课例分析

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吴双莉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课堂实录:

师:如果世上有一种水能让你喝了会醉,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让你学到坚韧,那么这座山一定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祖辈们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可是,等到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一样,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他又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师:教师范读(教师范读有助于学生掌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生:各小组流利的、带有感情的朗读。 师: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a、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b、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能把当时散步的情景简单叙述一下吗? 生: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设计此练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复述课文能力)

师:散步对我们而言,是大事还是小事? 生:小事。

师:对,也就是说:散步其实是件又平常又普通的小事。但文章表现上来的东西是不是散步这么简单? 生:不是。

师:是啊,作者从这件小事中还真散出些“大事”来呢。我们一起学习吧。

师:首先请同学们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出散步的人、时、地、原因。(全体学生思考)

师:好,男同学们读得又整齐又响亮。来,有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的问题。

学生甲:人是:包括“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他们是——?

学生甲:一家人。时间是春季。 师:春季的哪个时候? 学生甲:初春。

师:哪些词句表现是初春这个特殊的时节的关键? 学生甲: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学生甲:地点是田野。

师:为什么要到田野去散步呢?

学生甲: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劝她多出来走走。 学生乙:还因为田野空气好,景色又美。 师:补充得不错!

师:从原因上看,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生:很好,很孝顺,很会替母亲着想。

师:可不是吗,这虽然是小事,但可充分体现了“我”的孝心,同学们可要像他学习啊!

师:“我”对母亲很孝顺。“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很好的了。让同学们找找看:哪一句话表现了这样的关系?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一句。 师:很好。虽然散步是小事,母亲能在这春天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为什么?从来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甲:因为她身体不好。 学生乙:从“熬”字可以看出来。

师:好,散步去!请女同学读第

四、五自然段。师:田野的景色美吗? 生:很美。 师:怎么美?

生:“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师:哎,“我”怎么会看见这田野美丽的春景就想起“生命”来了? 生: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很有生命力,所以想到生命。 师:和前文写母亲有没有关系?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有。 师:什么关系?

生:因为母亲战胜了寒冬,战胜了疾病,使自己的生命得以维持。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感悟到生命。

师:说得多好!同学们把这些观点总结一下,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句子旁。(学生整理)

师:他们一家人散步是怎样走的?

生: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 师:谁发现了这个情况? 生:“我”的儿子。

师:他把发现的这个情况怎样表达出来的?

生: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这表现了这个小家伙的什么特点? 生:天真、聪颖。 师:小家伙的话充满生活情趣,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同时还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师:接下来,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三个自然段齐声朗读读一遍。 师:后来怎样? 生:发生了分歧。 师: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有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有趣。

师:谁来解决这个分歧。 生:“我”。

师:为什么是“我”呢?

生:因为课文里说:“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

师:这说明了我在家中是怎样的地位? 生:是中心、核心。因为我是强壮的,高大的。 师:这个分歧,“我”觉得容易解决吗?为什么? 生:不容易,左右为难,因为找不出两全的办法。 师:最终我决定怎么办? 生:委屈儿子,走大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

师:从这个决定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我”对母亲的—— 生:孝顺。 师:问题结束了?

生: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师:从这个改变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儿子无比的—— 生:关爱、爱护、疼爱。

师:用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 生:爱!

师:总结一下,这一家人真有意思:年纪老的、大的对年纪小的态度是—— 生:爱。

师:年纪小的,大的对年纪老的态度是—— 生:孝顺。

师:用一个词概括他们一家人的关系: 生:温馨和睦、尊老爱幼。 师:概括得不错。 师:小路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怎么有意思? 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小路平坦吗? 生:不平坦。

师:不好走的地方怎么办? 生: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

师: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生:因为是小路,路不好走,怕母亲摔着了。

生:我觉得他们走的不仅是平常的路,不仅是散步,同时也在走过人生之路,所以走得仔细。

师:分析得有意思,我觉得这位同学还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平凡普通的散步中,“散”除了深刻的东西来。于平凡中见深刻,于“小”中见“大”,不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吗?

同学们能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吗?

生: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一家有老有小,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这是中年的责任。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师:我们对天下所有老人都应承担一种责任,老吾老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每个人来应尽的责任。

这节课我们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浓浓的亲情、尊老爱幼高尚情感,认识到每个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师: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电视剧,你喜欢看娱乐节目,而遥控器在你手中,你该怎么办?

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失去时才懂得珍惜,幸福没有捷径,只有经营.

《散步》课例分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而文辞平淡的文章。学习本文的关键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最终领悟作者借散步表达的深意,有两处关键需要注意:一是面对分歧时所作的决定;二是篇末所说的“整个世界”。着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两处蕴含的深刻道理,以及理解文章关于亲情、责任及生命的主旨。 教学设想:

本文是自读课文,主要设计以读促悟。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含意深刻句子的理解,赏析一家四口各成员的性格特点,从中体会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浓浓亲情以及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课堂上积极营造一种美得氛围,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文章的主旨美。 《散步》是篇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我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那些饱含深情的词句的理解,感悟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如开头的“又”字和“熬”。“熬”写出了母亲冬天过得不容易,写出了儿子一冬天对母亲的担心,也写出了此时儿子的欣慰。另外,“熬”字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熬”的种种表现,从而体会情感,也体会作者遣词的恰切和生动。“又”字则提供了一个时间上的厚度,冬天对母亲来说,是考验,是沟坎,这样艰难的经历已经不止一次了,儿子的担心牵挂也不止一次了。这份牵挂与被牵挂的过程,就是亲情体现的过程,历久弥深。还有母亲“摸”孙子的头的动作,还有她看出去的目光,还有结尾的特写镜头,在这棵大树上,可以摘取的饱含亲情果汁供咀嚼的鲜果到处都是,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鲜果,品尝这些鲜果,评价这些鲜果。这鲜果,就是文章的语言要素,那些活生生的语言材料。

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老师听课,导致了害怕的心理,一开始我的思路也稍微有些乱,但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师生都渐入佳境,我认为本节课我在问题设置这个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由浅入深,一步步揭示主题。但也有不足,在这一课中有很多的内容可以作为重点来讲,我主要是选取亲情方面来延伸。在备课过程中,对《散步》文本剖析的不够透彻,文中有些语句还是可以挖掘的更为深入的,比如文中的“生命”一词的深刻含义。因选取的内容容量太大,备课中设计的拓展练习没来得及做,只好布置为作业,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上把握好时间,以保证一堂课的完整性。

第20篇:八年级物理课例分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例分析

本节课是我运用“导、思、议、评”教学模式进行的一次公开课,接下来我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

多媒体展示一组我们周围声音的视频或图片:汽车声、海浪声、鸟鸣声、青蛙叫声、小朋友的歌声等。

思考:这些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发出的声音又是怎样传到人耳的?

目的: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激起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利用准备的器材进行实验:小鼓或吉他、薄纸片或树叶、音叉、橡皮筋、梳子、刻度尺、纸屑或泡沫颗粒、水盆等,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并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方案1:让学生用橡皮筋做实验。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2)当橡皮筋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方案2:让学生用刻度尺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

思考问题:(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2)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目的: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意识。 实验1:气体传声实验(演示)

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打雷时我们和雷电没有接触,但我们却能听到隆隆的雷声。说明此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

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电铃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为什么要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

现象一: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小; 现象二: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电铃的声音; 现象三: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大。 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目的:为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做好铺垫。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玻璃罩里空气的多少影响声音的传播。

以小儿垂钓和生活中的现象为例,让学生了解液体可以传声。 两个学生合作,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字,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次实验时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字,与上次实验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2)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田径比赛时,远处的人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这些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我们把声音在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学生阅读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小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目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本节课采用“导思议评”教学模式,问题设计合理,期中导入部分很快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尤其是后面讲解声速和声波部分花费时间过长,导致后面回声练习不够,一直后面知识讲解有点散乱。

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将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并且要善于提问,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立即表扬,给予鼓励。在讲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语文课例分析范文
《语文课例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