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公共管理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7 09:04:5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公共管理论文

公众理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与以前有了极大的改变。开放自由的社会为大众提供了更开放的自由平台。随着民主程度的不断加深,公众参与政治的意识与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越来越关注社会大众的意见与反应,从某一程度而言,公众的意见与行为反应对政府等机构的决策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尤其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上。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公众力量固然强大,但是由于公众的复杂性以及限制,在面对社会的公共事件时会出现偏差与反方向反应,因而提高公共理性是公共管理应该关注的,所谓公共管理简单的是社会公众的对某一事件或某几件事件做出的思考与行为操作和反应机制。

关键词:公共管理,理性,公众 (一)公共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下,各类摩擦以及公民的参与程度也越来越深,这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应对各种事件达到社会的良好秩序状态。随着民主程度的加深,公民社会也日渐形成,(公民社会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的或民间关系的综合,其组织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公共管理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公民作为社会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在加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在不断加强,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社会也越来越最希望参与到其中,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在加强。社会公共问题的讨论本身要求公众以理性的方式介入和参与,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上都处于的发展阶段,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很多。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分布也不均匀,各民族各区域的差异比较大,在观念,思想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提出到更高的要求。中国式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中国一直是自然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熏陶下形成的大部分人意识观念是利己主义的,中国人国民性从本质上还是有部分的利己的,鲁迅在《药》中描述过在面对一个为革命牺牲生命的青年前,围观的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是冷漠,麻木与冷眼看着,毫无一个同胞的关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走向国际化,社会也更开放,公民也有更多的言论自由。中国公民的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也各开放,随着民主的发展,政府在运行模式上也趋向透明化与公开化,更关注公众的意见,同时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表达意愿也更强,更能从一个主人翁从一个作为社会一部分的主体之一的角度来评价与参与公共管理。因而提高公众理性水平即社会公众对公共事件的思考与行为方案的选择与操作,无论是对社会公众还是对政府公共管理的意义都是无可厚非的。

(二)理性与公众理性

公共理性简单的来说个人理性的水平加总。何谓理性?理性是指人在正常的思维状态下,有自信的人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总结并尽快的分析恰当的使用多种方案中其中一种方案操作或处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理性是人思考问题的一种逻辑规则,或者更准确说是一种思维轨迹。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理性是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为理由。理性有几个特点:(1)冷静的态度,对于紧急的事件不慌张,不焦急。(2)全面的认识,对于人,事能有多个方面的了解再认识和详细的分析,主要是主观性的分析。(3)后果的预知,在思考时要对行为或反应实施后会产生的影响做出预知。(5)心理素质的要求。综合分析我认为理性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正常状态下思考。何谓思考?首先对思考做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思考是指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理性的思考是建立在正常状态下的,是基于主流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认知上的。理性既然是思考问题的逻辑规则,那么它必定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遵循基本的逻辑规律。以最简单的三段论式的推理为例,大前提和小前提的正确是我们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断得出正确结论的充分条件。由此,在自由言论时如果要求遵循理性逻辑也就容易陷入逻辑困境。 理性的结果是做出恰当的反应与操作行为,思考后的行为反应选择的方案是符合基本道德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而不会出现越轨,是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至少是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的。(2)全面的认知。对于某一事件的理性思考必须是基于对其全面的认知上的,只有是对事件有基本的认识之后才能做出合适的反应而避免在无知上的偏差反应。(3)后果的预知。理性下的思考必须能够对行为操作可能会出现的做出后果预知,包括对自身的影响,对社会大众的影响等等。尽管会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引入,导致了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产生不同的理解,但是显然应该在主流接受的范围之内的。评价理性的而前提应该是基于以上三个标准的,首先必须基至少是基本认知上的思考。换妻事件的当事人从以上三个标准来衡量的而言是不理性的。首先当事人并没有进行理性的思考,他的 “思考”是不符合主流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因而他不是正常状态下的思考。同时他对于显而易见的后果并没有做出“预知”。对于权力的过分依赖让他有恃无恐。

(三)公众理性与公众事件

公众理性是社会大众对某一时间作出的思考和行为反应。从我国的情况而言中国国民的公众理性水平还是有待加强的。 公众理性反应在社会事件中,尤其是风险事件中。社会事件的影响成度,不仅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如:其危害的程度、方式、性质等;同时,也取决于在波及的过程中,公众如何获得相关信息以及如何知觉和解释这些信息。这与公众理性密切相关,著名的公共风险事件的涟漪效应,如果我们在一个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石头,我们会看到环形水波一层一层地由中心扩散开来。如果投入湖中的石头质量足够大,其形成的水波就会非常深,波及的范围也会相当广 。民众往往是依靠直觉对风险事件进行知觉和判断,SARS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公众对它的到来也是措手不及,公众表现出来非理性反应,恐慌,无措,疯狂的抢购白醋和板蓝根,不仅造成了公众恐慌还导致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同在今年在日本地震事件中,在核辐射的影响下,在爆出碘盐能与防辐射的消息时,中国公众表现出来的是疯狂的抢盐事件,甚至连费碘盐都被一抢而空。一种商品被抢购,人为造成市场供不应求,不法商贩会趁机哄抬物价,从中谋利,还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前天晚上政府紧急行动起来,通过媒体发布信息,澄清公众认知上的误区;调运库存食盐,确保市场供应稳定。在突发的事件尤其是突发的风险事件中尤其能反映出公众的理性,显然中国公民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壁纸日本公民,在地震发生后不仅有序组织救援活动,日本公民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慌乱与恐慌,而是有序的配合,不仅在地震中有效自发疏散,在核辐射发生后,中国出现抢盐的事件而日本国内却表现出来仍然是有序,公众做出了理性的反应。“食盐抢购潮”映照出世态的浮躁。人们因无知而盲目,因盲目而从众,加上食盐便于储存,以及对今后买不到“安全盐”的莫须有的担心,竟让整个社会陷于集体无意识的尴尬。值得反思的是,除了谣言借助互联网、手机等现代数字通讯工具飞速传播外,社会公众的盲目、无知和从众心理,也使得谣言的破坏力变得强大起来。近些年,不止一次的谣言,都能轻易惑众,与社会公众自身的非理性特质不无关系。从众往往是你因为社会公众的无知,而选择盲目跟从。如果民众具有认知和思维的理性,对于我们有效地应对危机是非常重要的。公众理性何以如此脆弱?公众的盲目从众,非理想行为显然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政府压力,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我们显然需要越来越关注公众理性,提高我国公众理性的水平。

(四)公众理性分析

从理性的衡量标准来看,造成公众不理性行为的原因以及措施可以做一下的分析:(1)对事件缺乏正确的认识。显然当社会公众不了解时就会无法做出应对措施,甚至措手不及,加上交互影响,进而做出非理性行为。不可否认中国公民在遇到较大风险事件时,表现出来的理性程度并不高,中国的国民教育水平不高,人文素养和知识素养也不高,对很多知识并不了解,也缺乏经验导致遇事而无法冷静思考,也无法在基于正确认识和经验上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导致害怕,恐惧。所以在提高公众理性上,应该加强公民素质的培养,教育的普及以及将教育深造是十分必要的,要提高理性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认知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为什么日本公民在地震中表现出来如此淡定,公民素养高是原因之一。(2)情感参与,公众参与在主观上多数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发泄愤怒,以情感参与为主,缺少理性参与,这对于公民素质有较高要求,社会问题过多导致公民情绪不满,从里一个层面表明政府在解决问题上并没有让公众满意,政府的执行力还有待加强。(3)政府应对机制。政府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对公民反应的关注度不够,未能及时的披露事件详细信息,使公众不能在事件扩大之前对事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公众的非理性行为往往又会加大风险事件的风险程度; “建设性”需求的缺失,首要表现为信息公开不健全,政府决策不透明。决策信息资源封闭,造成公众或政策对象不能准确理解政策的三价值目标,缺乏对政策的认同感,从而不能对政策制定或政策调整发表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再加上政府在决策中本身存在的不公正现象,进一步降低了政府行为的公信力,激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使公众做出不理性行为。政府要不断加强在信息的透明化。

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在一个公民社会,公民应该充分的行使自身的权利与履行自身的义务,增强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参与社会事务与管理事务的建议;政府也应该尊重公民意见,注重公民意见,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更民主的氛围。无论是公民自身,从社会运行秩序还是从政府角度都应该关注公民理性,提高公民理性(社会理性)。

参考文献:

张创新.《公共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乔治.桑塔亚纳著,张沛译.《常识中的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树立法律权威需要媒体理性与公众理性, 法制日报, 2009年10月29日

公众理性有赖于足够的人文素养,台州日报,2011年03月18日

谢小菲,谢冬梅,郑蕊,张利莎.SARS危机中公众理性特征初探,2003年4月

公众理性

姓名: 刘婧

学号:U200917327

班级: 社会学系社会工作0901

推荐第2篇:公共管理论文

07级专科班毕业论文

浅谈烟草专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姓名:冯玉华

学号:115076007 专业:公共管理

单位:芦台烟草有限公司

导师:郝艳婷

时间:2010年4月28日

论文提要

浅谈烟草专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以来,社会经济渐渐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国内卷烟企业面对新的规则与竞争,只有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也要随之而变革。不可避免的事实是,关税减让、配额和许可证管制将逐步得到取消,在国内市场加速开放的前提下,中国卷烟市场必将成为国内外烟草企业激烈竞争的场所。短期内国内烟草企业还能在烟草专卖制度的保护下得以维持发展,如何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确保烟草行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却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毫无置疑,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只有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适应国际贸易规则,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烟草专卖管理工作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中解放出来,以与时俱进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模式,在转型中促发展。

一、卷烟市场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卷烟市场管理存在的几大难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二、卷烟打假面临的形势与相应对策

(一)卷烟打假面临的形势

(二)卷烟打假的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手册/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 烟草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4

浅谈烟草专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冯玉华

在我国烟草实行国家专卖的形势下,烟草局(公司)除了负责卷烟销售之外,管理和规范市场也是其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对于烟草局(公司)的专卖管理职能可分为市场管理和卷烟打假两大块,笔者试对当前专卖管理和卷烟打假领域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做简要分析。

一、卷烟市场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卷烟市场管理存在的几大难题

多年来,烟草专卖管理部门通过合理布局零售网络,全面推行诚信等级管理,强化管理责任制度,积极推进联合执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好了卷烟市场的监管基础,提高了卷烟市场的控制力,整肃了卷烟市场经营秩序。但卷烟市场仍然存在一些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一是无证经营仍然是困挠着管理部门的头痛问题;二是部分地区还存在一些不法商贩暗地里派发销售宣传单,进行卷烟的违法经营;三是非渠道卷烟流入卷烟市场销售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绝;四是假冒伪劣卷烟的流入有所抬头,查处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五是对新型业态中的连锁经营店、加盟店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以上五个问题由来以久,正在成为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牛皮癣”,全国各地的烟草部门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市场是动态的,市场也是复杂的,因而因市场所衍生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原因更是千头万绪、纵横交错。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所在,就必须以市场为大背景进行分析。下面,针对上述几个问题的存在原因,结合市场背景情况,进行简易分析。

第一,无证经营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经济因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商贩为图利而从事无证经营;二是烟草公司提供货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货源供用空缺导致无证经营;三是受合理布局的影响,烟草零售网络的不完善导致了无证经营;四是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对无证户的处罚权限缺失,导致无证经营不能很好地得到遏制。

第二,不法烟贩通过派发销售传单,从事违法销售卷烟行为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一是当地烟草公司的卷烟品牌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某些品牌的卷烟供不应求,不能完全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给不法烟贩留有可乘之机;二是此类不法烟贩兜售对象往往是无证经营户,烟草专卖管理部门监管权限缺失;三是打击难度较大,此类不法烟贩行踪诡秘、行动谨慎,不易被查获,生存空间较大;四是法律风险较小,此类烟贩往往查获后会由于涉案货值不够,难于受到严厉的处罚而继续重操旧业。

第三,非渠道卷烟流入市场,主要是因为某些不法烟贩利用了当地市场卷烟市场消费特点,对某些畅销牌号的卷烟进行贩运销售,达到牟利目的。

第四,假冒伪劣卷烟的抬头趋势,主要原因为:一是假冒伪劣卷烟的高额利润的驱使;二是假冒伪劣卷烟制造工艺越来越好,导致消费者甚至是稽查人员识别难度越来越大,为其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三是在卷烟的销售旺季,尤其是下半年的节日较多,卷烟的需求旺盛导致当地烟草公司很多货源供应不足,为售假分子提供了一定销售空间。

第五,对新型业态中的连锁经营店、加盟店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连锁店、加盟店本身的经营特点决定的。连锁店、加盟店由于存在经营或资金上的联结,很容易在市场中形成“二层网”、“网中网”,给专卖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第一,解决无证经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深入调查,分清对象,根据性质,分层次、分重点取缔。可以要求片区稽查员经常上门对无证经营户进行劝戒,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与工商部门沟通协调,根据不同性质分层次、分重点取缔无证经营。首先取缔以销售假冒、走私烟为主的无证经营户列为整治重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起好打击无证经营“龙头”作用;其次取缔专营卷烟的无证经营户。二是堵疏结合。取缔无证经营,堵是第一位的,有效阻止蔓延,把整治无证和打击大要案、地下网络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有效根治。取缔无证经营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劝导经营户变换经营地段,对变更后经营场所具备法定申请条件的,严格按照合理布局要求,优先予以办证,使之堵疏结合,标本兼治,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第二,解决不法烟贩通过派发销售传单,从事违法销售卷烟行为以及非渠道卷烟流入问题,一方面加大对此类行为的监控及打击力度,有力地惩处非法经营卷烟人员,起到震慑作用,另一面,要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卷烟的品牌结构,充实市场需求空档,堵塞此类违法行为的流入渠道和生存空间。

第三,要解决假冒伪劣卷烟抬头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面做好工作:一是不断强化“源头”打击力度,避免假烟当地生产当地消化现象的存在;二是炼就一双识伪“火眼睛睛”,切实提高专卖执法人员现场识别真假卷烟的能力,强化辨假识假执法办案水平;三是勤查市场,依法加强对卷烟市场的检查,提高检查频率,并对诚信度不高的经营户实行重点监控,这不仅能从中发现违法经营行为,还能从心理上给违法经营分子产生一种震慑作用;四是培植“线人”,使专卖管理部门能随时掌握违法经营行为;五是建立利益共同体,经营户销售假冒商标卷烟,其行为都是利益驱使,专卖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利益纽带,与经营户建立长期的利益共同体,堵塞假烟流入渠道;六是加大对经营户、广大消费者《烟草专卖法》的宣传教育力度,让他们明白《专卖法》的宗旨是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七是与工商部门协调配和,加强对无证经营户的取缔。如此,形成经营户对假冒卷烟能自觉抵制销售,消费者能自觉抵制消费,人人都是举报线人,共同抵御假冒卷烟流入的打击格局。

第四,对于连锁店、加盟店的监管问题,可以通过关联监管来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实行一个单店一张卷烟零售许可证,由持证单位分别订货,防止总部集中货源形成势力。同时片区稽查员要合理设定拜访频率,要基本掌握每个单店的卷烟购进数量和销售数量,掌握这类零售户内部网络各节点的真实销售数据,将所有节点纳入卷烟销售网络统一管理,避免形成二层网、网中网,引导其合法经营,便于控制管理。

二、卷烟打假面临的形势与相应对策

从某种程度来说,卷烟打假既指“源头”打假,也包括“下游”打假。下面,笔者就从这两方面谈谈对卷烟打假形势的认识。

(一)卷烟打假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通过认真落实卷烟打假的“三大机制”,全面深化“四个转变”,加大打假宣传排查力度,始终保持卷烟打假的高压态势,卷烟打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卷烟打假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当前卷烟制售假活动不断呈现新的动向,制假门类齐全,专业化、网络化十分明显且与地方势力相勾结,触底反弹的现实危险很大。二是制售假组织更加严密,方式更加隐蔽,手段更为狡诈,反侦察能力大大增强,使防范和打击的难度加大。三是由于暴利的驱使和重点地区打击力度的增大,卷烟制售假活动向周边进一步渗透的危险大大增加。因此,在卷烟打假工作上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假烟暗流花样百出,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狡兔三窟”,为逃避打击,迷惑执法人员,减少被查获后的经济损失,不法烟贩往往将假烟分藏在几个窝点,且窝点大多选择在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居民区和较为偏僻地段。在销售过程中,烟贩也颇费心思,从不固定从一个窝点发货,一般以打的、骑摩托车或自行车的方式送货。二是“蚂蚁搬家”,随着烟草、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打假协同力度的不断提升,烟草市场打假的稽查力度和频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专卖人员不定期地突访、巡查和联检,令不法烟贩提心吊胆,这样便迫使他们只能将假烟囤积于窝点内,要想上门推销或送货,他们也只能将假烟化整为零一条一条地送,如同“蚂蚁搬家”一样,而不像过去那样大张旗鼓,招摇过市,以免被逮住。三是“偷梁换柱”,为了便于消费者识别真假烟,烟草公司在销售的每条烟上都贴有相应的防伪标码。对此不法烟贩时常如法炮制,购进假烟后,更换卷烟包装或加贴假冒标码,使假烟“旧貌换新颜”。四是“乔装运输”,主要特征就是不法烟贩对假烟进行伪装后,通过货运部以零担托运的方式对假烟进行运输。在办理托运时,他们时常用虚假的身份资料及联络方式与货运部签订运输协议,或是约定货到自提,所以一旦卷烟被查扣,往往无法找到真正的当事人。加之这些年来国家治理公路“三乱”,规定了除公安、交警外,其它部门不得上路设卡检查,所以目前利用这种形式非法运输假冒卷烟的现象日趋频繁。五是“诡秘操作”,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卷烟市场秩序日趋规范,许多销售假冒烟的非法分子为提高生存能力纷纷转入地下,其作案手段、方法更趋多样化、隐蔽化,如把仓库与店面分离,化整为零,分散销售,实行电话预约、送货上门,柜台单包摆样。其网络呈家族化、组织化、严密化的趋势,即以亲戚、朋友、同乡等形式发展销售假冒烟网络,从事售假活动,并且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销售假冒烟手段、方法的狡猾隐蔽及假冒烟地下销售网络的家族化、组织化、严密化对烟草专卖管理部门的日常查处带来一系列难题。

(二)卷烟打假的相应对策

1.做好卷烟“源头”打假工作

要做好卷烟“源头”打假工作,可以从以下做好工作:一是要加强对卷烟打假工作的领导,落实卷烟打假责任。二是要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采取有力措施,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确保制售假案件明显下降。三是要研究卷烟打假工作的治本之策,把“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为,仅靠“打”决非治本之策,立足“防”才是根本之路。尤其是要突出基层的防范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把“打源头”与“打源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市场监管查处力度,有力摧毁制售假赖以生存的市场条件。五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打假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协调并协助好各级政府,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执法优势,形成标本兼治的打假合力,特别是协助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各级打假办的组织协调和公安机关打假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转变打假观念,建立畅通的信息情报渠道,加大案件经营、案件督办和追逃力度。六是要全力协调并配合好各级司法部门,加强卷烟打假方面的法律法规的适用,努力实现重典治假,从根本上给制售假违法犯罪分子以毁灭性的打击,力争实现卷烟打假由遏制向根治转变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各级烟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专卖管理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查窝点、打网络、强管理、保净化”打假活动,尽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可为患已久、打而不绝的假烟还是源源不断,就不得不进行反思,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说到底还是市场还存在假烟销售渠道,市场还有假烟生存空间。因而,“源头”打假重要,“下游”打假同样也很重要。

2.做好堵塞假烟渠道工作

一是要以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提高案件线索来源的针对性。以普法为契机,多形式、多途径,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形成一个自觉防御体系。

二是要扩展信息渠道,提高案件线索来源的实效性。信息是有效打击假冒卷烟的重要条件,堵源截流是净化市场的根本措施。为此,专卖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能够利用的资源,扩大线索来源,及时受理消费者和社会各届的申投诉,提高案件线索来源的实效性、准确性,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

三是要全面建立和完善联合办案制度,健全卷烟打假的长效机制。杜绝假烟、净化市场,只靠烟草部门的专卖执法是远远不够的,要利用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的联合,加大执法的力度。

四是要提升经营案件能力,提高卷烟打假工作质量。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制假售假网络组织严密、隐蔽性强等特点,要强化案件经营意识。案件调查人员在案件查处过程中,对查获的假烟来源去向认真跟踪追溯,对于有价值的线索,甚至腰协调公安机关一起认真研究,联合部署行动。

五是要强化市场管理,不断提高市场控制能力,综合运用法律手段,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烟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整顿卷烟市场秩序。

六是要利用已有激励机制,提高案件举报的积极性。专卖部门要通过宣传已有的奖惩激励机制,鼓励举报人举报,不断提高案件线索举报人的举报积极性。

七是要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烟草市场的监督稽查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高,能不能做好新形势下卷烟打假工作,归根到底取决于专卖队伍素质如何。一方面通过强化学习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建立一支工作效率高、监控市场有力、执法规范的专卖稽查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监督和考核,不断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增强稽查人员的责任感、危机感。以此来强化对卷烟市场的监管,实现对卷烟市场的有效管理。

推荐第3篇: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制度的漏洞

-----城管暴力执法

摘要:城管暴力执法是近年来映入大众眼帘的极为热门的话题,这个问题充分暴露了社会矛盾,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来的说就是:人民内部矛盾。这种矛盾的出现绝不会是一种偶然现象,如若偶然就不会发生的如此普遍,暴力执法在全国的城市可谓是“遍地开花”,我们在媒体上能看到的也只是一小部分,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反映,更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的直接表现。那么我们如何去看待并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我看来,这不能去片面的看待,矛盾双方肯定都会存在责任,一定要“两手抓”。城管暴力执法的解决则主要从公共管理制度以及执法者本身来入手,政法要完善文明执法的规范,健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执法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明执法素质,同时违章经营者也要配合执法,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

关键字:暴力执法制度缺失文明执法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确立与逐步完善,我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国家与社会总体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市场经济的的确立必然会导致私有资本的崛起,社会资源的私有化,并且社会资源的配置必将会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谁掌控了市场就意味着谁掌控了社会资源,从而也就掌控了社会财富,反过来说,谁掌握了社会财富就有能力去购买和控制社会资源从而操纵市场,这种循环的出现就必然导致一种社会现象----贫富差距的拉大。

人是要吃饭的,不管社会有多么的不公平生活还是要继续,那么既没有家庭背景又没有学历的又想自己创业的所谓的社会的底层人民该如何维持生计?于是他们就想:现在不是可以自由做买卖吗,我也做,不能做大的,我还不能做小的吗,等攒够了钱,咱也来一票大的。(什么是社会底层,不仅是经济方面体现出来的更体现在思想文化方面,你们也不想想就现在这个物欲横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牛鬼蛇神满天飞的时代你能成吗?活脱脱是现代版的“骆驼祥子”啊)。说干就干,他们找来了各种各样的道具:锅子、煤气灶、三轮车、马扎子、太阳伞、便携衣架······准备好后便出现在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虽说他们设备简陋,并且看起来不能保证卫生(其实那些所谓的大酒店也没见得干净到哪里去)但因其物美价廉也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收入也是不错的。可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一群准备打人抢物,舞着名曰:《XX城市管理条例》的“无往不利”的武器,摆着一副自以为威严正义、盛气凌人的嘴脸的城管正向他们靠近。“柿子找软的捏”,对于这个道理我们的高素质的城管人员更是驾轻就熟,面对这些他们眼里没钱没背景的“软柿子”,城管大人们可是得可劲捏,不把你捏碎决不罢休,把你的锅子炉子马扎子统统装车,还要交罚款。有的商贩性格比较柔和,虽然被人“合理的”没收了自己的饭碗,但也不敢与背后有衙门撑腰的城管较劲,选择息事宁人,而有的商贩是越想越气:把我的吃饭的东西没收了,我以后吃什么,凭什么就断了我的生活来源?想着想着就有点失去了理智,走上前去就和正在“文明”执法的“衙门捕快”扭打起来,商贩是越打越气,越大越来劲,顺手就拿起做饭的菜刀,“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城管倒地,令人最心寒,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就发生了······

虽说上述现象实属个别,但城管暴力执法却已然是摆在当下社会的一道难题。城管打人,商贩打城管,城管遭围攻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其中以商贩夏俊峰失手杀害城管时间最为引人关注,夏俊峰已被处决,就是因为一起小小的治安纠纷,就付出了两条人命,毁掉了两个幸福的家庭,这种悲剧的发生到底该归咎于谁,是谁的责任,为什会出现这种现象,又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城管暴力执法的原因

(一) 城管执法制度上的缺陷是根源

首先,城管执法制度使城管执法处于不利地位。城管执法中行使的是一种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由城管局统一行使若干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而有关行政机关则不再行使这一职权。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国务院的要求,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对城管执法机关履行职责的活动,原来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但是在实际的城管执法过程中,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对原归属其管辖的违法现象不闻不问,市城管执法得不到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城管执法制度使城管执法既处于城市管理的末端,又是城市管理的第一线。使得执法者既要直接面对被执法对象并行使自由裁量权,又成为裁量结果的直接实施者。既开罚单又当面索要罚款的执法方式在程序上存在不合理性,不利于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城管执法制度的相关法规不健全。从1997年全国第一个综合执法试点建立到现在,城管队伍已经经历了13年多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仍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独立的法律文件产生。除了缺少法律依据外,城管执法更无规范的执法程序可循。执法者在工作中随意性、自主性很大,使执法工作不能公开、公正的开展。另外,针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监督机制、保障机制也尚未确立,这就使得城管执法人员疏于法律法规而违规执法,超越法律权限做出有损民众的行为。由于城管执法缺乏强制执法权力保障机制,城管执法工作又不像公检执法具有较高的威严,因而执法对象很可能对执法行为进行反抗,甚至采用暴力抵抗的方式。

(二) 执法主体不文明执法是主观原因

由于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起步较晚,执法队伍在构成上比较复杂,其中一些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培训,少数执法人员的个体素质与执法要求差距较大。另外,部分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公仆意识差,执法观念不强,作风纪律松懈,甚至作风霸道。不文明的执法现象在城管执法工作中普遍存在。许多城管执法人员在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制止时往往采取过激行为,导致城管打人的暴力案例屡屡发生。城管执法主体的不文明执法是激化城管执法主体与执法相对人间的矛盾,导致暴力执法的主观原因。

(三) 执法工作的性质和环境是客观原因

城管执法的工作性质及现实环境决定了城管执法不可避免的处于诸多矛盾的风口浪尖,其执法的对象和场所使执法环境变得十分恶劣。首先,在城市管理中,城管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之间的矛盾是最尖锐、最不容易协调的,其次,城管执法所面对的执法对象大部分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一方面因为执法对象的文化程度、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又迫于生计,所以执法对象更不愿接受城管执法的相关决定而容易与执法者发生对抗,加剧对立双方的冲突。而且,弱势群体在于执法者的博弈中,往往得到社会大众的同情,这使执法者陷入被动、不利的处境,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执法者的工作情绪,从而进一步触发了城管执法中暴力执法事件。

二、提高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的有效途径

(一)宣教并重,营造和谐执法氛围

1.强化大众宣传。通过电视、报纸、送法进社区等形式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使他们了解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营造“人人都是城市形象、个个都是投资环境”的氛围,增强市民的公德意识、文明意识和城市意识。

2.注重罚前教育。在纠正违法行为与实施处罚之前,首先要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和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由被动接受处罚变为主动认知自己的违法行为,达到处罚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除加强队员日常的法制学习外,还经常举办执法演练活动,让每个队员在模拟执法现场开口讲法,与“管理相对人”辩驳,练就以理服人的真本领,做到真正的文明执法。

3.拓宽沟通渠道。拓宽与市民的沟通渠道,形成双向的信息交流,良性互动,使群众从“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主动关心和参与城市管理。

(二)以民为本,探索文明执法机制

1.坚持重心前移。在实际执法活动中,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纠正违法行为,力求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违法行为都有一个违法预备、实施、既遂的发展过程,如城市规划管理方面,违法搭建有组织资金、准备建筑材料、打筑地基等前期行为,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制止,就能减少或消除违法搭建人因违法导致强行拆除造成的损失,避免执法冲突。

2.首次轻违不罚。对初次违法,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后果,当事人又能认识到自身违法行为的,一般不予处罚;对确需给予处罚的,坚持“先敬礼、再讲理、后处理”做法,做到态度有诚心,教育有耐心,执法有爱心。通过转变执法方式,给管理相对人以人格上的尊重,营造文明执法气氛,从而确保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三)以法为准,奠定文明执法基础

1.讲法制。严格按照程序执法,坚决杜绝机械执行法律条款,以罚代法的做法,使得案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2.讲公正。法律法规的处罚幅度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行政处罚由执法人员主观决定,要求执法人员公正处理,严禁影响执法公正、损害城市管理执法形象的现象发生。

3.讲民主。是指保护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人身权和申辩权。实施涉及管理相对人权益的行为时,对行为的标准、条件予以公开,讲明违法事实以及所遵循的法律依据,坚持文明执法,尊重相对人的人身权,认真听取相对人的申辩。

(四)强化素质,实现文明执法保障

1.抓学习教育。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抓手,狠抓制度建设和载体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执法人员能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执法目的更加明确,执法行为日趋规范,文明执法和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提高。

2.实行军事化管理。在队容风纪、机关办公和上岗执勤等方面,全部按照军事化管理模式进行。强化执法人员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协同作战的团队意识,培养雷厉风行、快速高效的工作作风,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3.完善内部制度。任何工作的有效运转,都离不开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各项规章规定,完善内部规范管理。

4.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形成“人人扛任务,人人有指标”的工作局面。

5.强化外部监督。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城市管理行文明执法工作进行视察指导与监督,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管理文明执法更加公开透明,促进执法人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秦甫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年版

2、夏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城管文明执法的思考》

3、黎民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4、姚爱国著:《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推荐第4篇: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作业以论文的形式,要求如下:

请尽量在参考题目中选题(如果是自己选题,必须在公共管理学知识体系和研究主题范围内)。

2、论文字数1500字以上。

3、如果发现大段抄袭,做扣分甚至不及格处理。

4、交论文时间。6月1日。最后一次课时上交(学校成绩输入有要求,故不能拖延!)

5、递交形式:纸质,打印手写均可,鼓励手写。

6、论文参考题目如下(参考题目允许小修改):

(1)以某个国家的公共管理实践为例,分析公共管理学的演变过程 (2)公共组织(例如)政府的战略管理动因及对策 (3)公共部门在食品安全中的职责缺陷及改进策略

现今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已经千疮百孔,食面埋伏了,而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无疑给中国脆弱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添新霜,特别是由“良心药、放心药”带头的修正药业,加剧了公众的质疑和不满。细数在让人眼花缭乱的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中,有些听着还比较新鲜,如“塑化剂”、“绝育黄瓜”、“工业明胶”等,也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 “瘦肉精”、“毒大米”、“毒豆芽”„„

虽然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依法合规使用,有利于丰富食品种类、和味道,并且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如果企业受利益驱使,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必然产生严重后果。为什么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跟不上问题食品更新换代的手段?

尽管“地沟油”的存在早已被人们所深知,但浙江等地的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还是让人们感到惊愕不已,虽然现在已查获,但是更让人疑惑的是,这样一家非法食用油生产地是如何在这么长时间里躲开各方监督安然无恙的?在工商、质监以及专门的食品安全机构监管下,致癌的地沟油怎么能够在市场上得以销售?

虽然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与正常的食用油很难区分,但关键问题是,现在国家对什么是地沟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检测标准。要进行相关检测,才确定非法生产的食用油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标准缺失,这或许是“地沟油”游走食品安全边界的根源之一。地沟油事件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人身安全。政府制定并且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才是真正实现源头治理。

尽管“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源头我们的监察体系漏洞远不止这些。地沟油案件和最近炒得火热的毒胶囊事件反映出食品、药品的监管还有死角和空档,监管不到位。

而造成监管真空的因素上肯定有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观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优先关心和考虑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等事项,在食品问题发生后,往往会优先选择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干预正常的监管,使得监管流于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者的监督,建立并严格执行督查等日常管理制度,对涉及食品安全监督疏忽的官员实行严厉并且有力的惩罚措施。

加大问责力度固然是严格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下,有时你甚至不知道,应该问责于谁。这个在毒豆芽案件中得以明显体现,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农委等各个职能部门竟都互相推诿,各方开始“踢皮球”。

而这些相关部门的行为恰巧让公众窥见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个侧面——在已经暴露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各部门尚不能分清谁的责任,那么那些已经暴露在公众眼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又都应该由谁来监管?

在监管分工的现状里面,许多执法部门都是遇好就抢,遇坏就推,其实是各部门的利益分局,如今我国对各部门的职能划分界限十分模糊,难以避免职能的交叉,而如此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与政府部门的不合理追求利益不无关联。

问责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问责主要集中在一些明显违法的行为上,对于检查疏忽等则很少涉及。”

要彻底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应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在坚持和完善食品标准体系的同时,建立全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药监、质监等政府部门应该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过程加强监管职能,对生产流动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问题产品进行打击查处,确保有序生产。

媒体、网络深度介入食品安全领域,适时监督,及时曝光,使原本食品监管部门内部掌握的信息日益公开化。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其中,也不排除少数媒体及网络的虚假和夸大报道,在食品安全危机中,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分类引导媒体,获得最大限度的正面公开。

政府对待出问题的企业,应追究相关企业和责任人法律责任,并依照法律进行严厉制裁,做到杀一儆百,而对政府自身,应做到政务公开,实时接受民众的监督,并且加大食品安全宣传,规范行业标准,提高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鼓励消费者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推荐第5篇:公共管理危机 论文

建立现代化危机管理制度探讨

41201224 行政管理 崔定楠 摘 要:针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对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立现代化危机管理制度,提升我国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加快我国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近些年来,震惊世界2008年中国四川地震,2015年长江沉船等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危机对于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已经日益引起各国政府格外重视。如何面对各种重大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成了政府对危机的管理的首要内容。本文为此提出建立政府现代化危机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我

公共危机管理或简称危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通常与危机处理的概念一致,指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包括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

近几十年来,国外专家们在建立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方面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理论,即危机管理理论,该理论模式根据危机的不同类型做出反应,但通常都包含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工作:危机前预防阶段、危机前准备阶段、危机爆发期准备和危机结束期恢复。目前世界各国将上述理论直接应用于危机管理实践的不少,并且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形成不同的危机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例如俄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美国模式(强总统、大协调)、以韩模式(小核心、小范围)、日本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由于这些模式的划分是相对的,所以各种模式之间具有许多共性:拥有一整套系统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拥有一个权力极大、以政府首脑为核心的中枢指挥系统,组成危机管理体制;拥有一套严格高效

3 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出现的问题中看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近期气象部门反复发布天气异常的信息,特别是强调南方多暴雨和极端天气。对于这次“东方之星”所遭遇的龙卷风,海事部门、长江航运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为什么没有发布预警,明知长江江面存在暴风雨,水上交通部门没有采取防范措施。

(2)据船长和轮机长反映,船舶在航行途中突遇龙卷风瞬间翻沉,在一两分钟之内就倾覆倒扣在水中,没有向外发出任何求救信号。实情如何还不能尽信一面之辞,需要详尽调查还原事发现场真相,船组成员的危机应对有没有不妥之处,有没有尽到各自职责?

(3)“东方之星”是大型船舶,在水域面积相对较小的水面遇此事故即立即翻沉,是否存在设计不合理、避险设施不充分、应急预案不齐全、乘客安全宣教不到位等各种情形?

(4)根据《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船舶夜航,应当申请许可。这次事故发生在晚间,“东方之星”是否符合夜航规定,航运部门在船舶出发前是否是否进行过检查。

我国政府目前危机管理存在许多问题:(1)缺少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政府管理过程中危机意识淡漠和危机管理意识不到位,这是导致危机应急工作被动的根本原因。(2)缺乏组织化保障。我国危机处置在横向上是分散管理,各部门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管理体系割裂,没有一个综合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和危机管理体系。(3)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我国无论是高校还是公务员培训都没有危机事件应对和管理的教育内容。特别是缺少结合危机管理知识,组织模拟演习。(4) 缺乏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危机处理。(

5针对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我国现有危机管理体系,建立现代危

4.1 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

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在一定阶段内、一定范围内是可能处于失控状态的,并且危机的暴发时间非常短,传播速度非常快,留给政府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另外,危机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对政府的政策要求很高。因此要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使危机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要力争在没有发生或者初始阶段就做到损失最小化。我国政府在建立健全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方面首先应该明确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平时,在于切实提高对危机的认识,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而不在于出现了危机之后力挽狂澜。

4.2 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互联动的组织

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应有应急工作的领导机构及其日常管理机构、牵头责任部门、配合参与部门、专家咨询机构、现场指挥机构等组织。首先应当建立集中统

一、坚强有力的应急领导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其次,应当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及其参与部门;第三,还应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作用,吸取他们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及处置公共危机的

4.3

社会资源是应对危机的保证,能否整合可运用的所有社会资源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项目。一方面,强化对于

有组织资源的整合。包括:区域物资的供给,急需资源的物流管理,各部门的运作配合,相关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和资源共享等等。物资方面主要表现为捐物,要及时查处和取缔多种形式的非法募捐活动,严格捐赠工作责任制。人为资源方面主要表现为志愿者活动。可借鉴美国在此方面的经验,由政府倡导建设社区危机反应小组,强化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志愿者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自我调节力量,如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

4.4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公务人员,必须建立起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对公务人员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对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渎职,保证公

4.5

加强国际合作,重点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合作互助、资源共享等方面,各国政府均有国际合作的态度。全球非营利组织,如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在物资、人力知识等方面的无偿支援,更有利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绩效提升。二,政府在国际化趋势的过程中,也应当运用国际规则,有效地保护本国权利,如国家安全、国民尊严、国际专

4.6

加强危机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在危机预防管理中政府必须做到:一是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危机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

4.7

法律框架是突发事件下政府行为的法律依据。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和法规,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疫法》等等,但是,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细节上来看, 法律法规体系都还不够完善。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紧急状态管理法。此外,紧急状态法与相关法规之间的衔接与配套,以及全国性法规与与地方危机管理法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国家应当

推荐第6篇:公共管理权力论文

合理的权力边界可以节约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我国公共管理权力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并未真正实现最优化均衡博弈。一方面,政府的公共管理权力一直是高等教育管理中主导的外在权力,政府为高等教育提供资源的同时,总是倾向于控制和管理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以研究、发现高深知识为主要工作对象的高等教育机构,本质上需要更多的自治权。因此,合理划分二者的权力边界相当重要。

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公共管理权力及构成1.公共管理权力的内涵权力是政治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从词源学角度来看,权力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拉丁语中的“potere”,原意为“能够”,或具有从事某事的能力,后派生出英文“power”;另一种认为“权力”一词出于拉丁语“Autorias”,一是指意识和法令,二是指权威,由此派生出“Authority”这个英语单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权力有两个含义,分别指政治上的强制力和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社会学词典》上的解释是: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力量,支配权力的主体利用这一力量驾驭客体,并迫使客体服从自己。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意指行动者在一个社会关系中,可以排除抗拒以贯彻其意志的机会,而不论这种机会的基础是什么。[1]他所指的是权力是“power”。罗伯特·伯恩鲍姆进一步解释说,权力是一种能在他人身上产生预期变化的能力,是一种影响他人,并使其按照要求行事的能力。[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广义的权力是一种影响力,包括权威。狭义上的权力是一种强制力,是客体对主体的无条件服从的力量。如果把高等学校看成是一个公共机构,那么对大学的管理就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部分,就是公共权力对于大学的一种影响力。大学的发展与公共管理权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代写论文。

2.公共管理权力的构成与特点分析对于大学而言,能对大学发展发挥强制力和影响力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政府只是其中的核心权力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从世界一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公共管理主体大体可以划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直接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他们通过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包括立法、制定政策、财政等对大学施加强制性影响力。第二类是政党,它在权力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有着正式的、合法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利益表达,即政党总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例如: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②利益综合,政党总是要把他所代表的广大民众的意见和要求加以综合,变成党的政治主张。因为政党所掌握的权力是公共权力,从法理上说归社会各阶层、群体共同享有,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政党权力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执政党的公共管理权力一般通过政府权力来表现。第三类是政治团体,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通过一定的政治组织以一定的行为规范约束其成员的人群集合体,如教育工会、教授行会、协会等。它的主要特点是:它①的利益相对具体、集中、单一;②具有特定的组织规则和组织结构,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③组织严密、体系完整、动作规范。第四类是依靠法律和政府授权来处理高等教育事务的公共部门。如教育部教学评估中心,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及其他部门。它们对大学的发展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第五类是在政府指导下,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自主自愿组成,实行自治自律,为维护和发展共同事业、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对其成员提供一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不以营利、政治及宗教为目的的社会组织。[3]例如:美国著名的六大评估中心。第六类是不依靠公共权力来影响高等教育事务的民间组织,如各类社会排名机构。

对高等教育发挥影响的管理主体是多种多样的,权力结构也是错综复杂的,它们的权力范围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现。如美国中央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力非常有限,主要权力是在州一级政府和议会。而英国的非政府组织大学拨款委员会,却承担英国大学的评估和拨款功能,对大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美国的六个地区评估中心虽然是非政府非赢利社会组织,但是在维护大学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公平竞争方面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中国的大学教学水平评估则来自于政府授权。因此,高等教育的公共管理权力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边界。这是和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

3.公共管理权力结构中的政府在公共管理权力结构中,政府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在所有权力中处于中心地位。和其它五类公共管理权力相比,政府由始至终扮演着特殊角色。就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公共管理权力主体所表现出的六大类别而言,可以将我国公共管理的权力主体结构最终表述为: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各项作用是政府权力的延伸和补充。虽然政党权力和政府权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但是政党权力往往通过政府权力来体现。在各个管理权力结构边界中,政府和执政党的相互关系是特殊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执政党必须能够领导和控制政府,使政府能够按照执政党的路线方针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执政党必须使政府能够有效发挥作用。[4]我国政府本质上是执政党的政府,即政府由执政党来组织,它贯彻的是执政党的意图,政府管理的政策目标按执政党的意图制定,政府按照执政党的要求来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因此,政府作用发挥的好坏必然直接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效果。在公共管理权力结构中,政府的权力是主要的。其他的权力组织在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一个总的趋势是政府外的其他权力组织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大学的发展是有利的。高等学校是一个学术组织,多种权力结构共同发挥作用无疑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的发展。

二、政府公共管理权力边界:模糊与困境政府权力在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政府的高度集权使得其他权力组织很少能够对高等教育发挥影响,各个权力组织之间的权力边界也是模糊的,作用并不明显,导致了在管理主体之间的分权困境。从7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国际视角来看,政府在计划和协调高等教育系统方面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可以在所谓“起促进作用的国家”和“起干预作用的国家”之间进行选择。“起促进作用的国家”指一个政府赞同高等教育为那些具有正式资格进入高等教育的人提供一个机会,并不实际指挥高等学校的核心事务,如参与的模式、内部的管理、学术计划的开发和权力等方面的政策。“起干预作用的国家”指一个政府积极地卷入试图影响诸如学生产品的性质、学校内部事务、大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工作。[5]显然,我国政府是属于起干预作用的政府。

1.大学自主办学权力缺失从1998年《高等教育法》关于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规定中我们看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干预权力主要表现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权、规划权、监管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辖权划分、意识形态的影响权、校长任命权、学术评定的影响权等。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具体表现为招生权、自治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教师招聘权、对外交流合作权、制定内部规章权、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权、教学实施权等。但是,这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并没有得到落实。在《高等教育法》的条文中,关于高等学校的权利范围很明确,但政府的权力更多地表现为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干预,高校的法人地位难以在这种干预中保持相对的独立,大学自主办学的权力仍然不够。

2.非正式政府组织的权力边界模糊各种非正式政府组织在大学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些新兴组织逐渐成为新的公共权力载体,并可能对政府的公共权力和大学的发展产生隐性制约,形成了三方博弈的态势。但是在这种多方博弈过程中,各个管理主体的权力定位并不明确。而明确的组织功能和权力定位对于促进大学的发展是有裨益的。例如美国最早的非正式组织团体是教师工会,它的权力边界就是维护教师权益,教师个体处于弱势地位,自身合法权益在与学校谈判中往往得不到保障,因此,教师工会对于保障美国大学教师的权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在我国,各个非政府组织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争抢权力,导致对大学的管理政出多门,影响了大学的发展。

3.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大学内部的两种基本权力形式。所谓学术权力,是指学术团体、学术人员影响和支配大学学术事务的权力。正如伯顿·克拉克指出的:“专业和学者的专门知识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独特的权力形式,它授予某些人以某种方式支配他人的权力”。[6]大学的学术权力的主体是由高等教育系统中各权力层次组合而成的,它们都对大学的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及学术关系产生某种方式的影响或进行某种程度的支配,它来自于直接从事教研活动的学者、教授或基层学术组织对学术事务等客体支配的力量。而大学的行政权力是指大学的各个行政部门、行政人员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大学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由于我国政府是公立大学的投资主体,政府既是大学的举办者,又是大学的管理者,使得大学的行政权力成为了政府权力的延伸。大学内部管理一直以来实行上令下行的行政命令模式,主要特征是重行政权力,轻学术权力。学术权力不受重视,明显弱于行政权力,在对大学的管理过程中,忽视学术权力的重要性,甚至以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直接抑制了学术人员对未知领域的创造性,导致两种权力失衡,影响大学自身发展。

三、大学自治与政府控制的权力博弈:以学术为导向历史表明,大学自治与政府控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两者博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政府与大学二者都期望获得更大的权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一个适合其发展的权力结构,而这种权力结构的形成应以学术为导向。

1.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这个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是相对独立自由的研究场所。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从中世纪巴黎大学模式到英国红衣主教约翰·亨利·纽曼倡导的“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的理念,从德国教育大臣威廉·洪堡的“大学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的理念到柏林大学以“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为模式的创立,从美国教育学家查尔斯·埃里奥特提出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到哈佛大学延续至今的学术自由传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承担着育人、教学、科研、服务等职能的同时,并始终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这三大潜在规律贯穿着它的成长轨迹。首先,“学术自由”的基础使师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了学术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保障了研究型大学是以探求高深知识为己任的自我定位。其次,“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团体,能够自主地处理学校的内部事务、较少的受到外界的干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是促使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保持学术独立的前提条件。“教授治校”是指教授在学术管理范围内享有治校的权力。大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术和文化组织,教授作为大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应在学科建设、学术性事务的参与等方面享有学术权力最大化。换句话说,教授治校的根据就在于教授在学术上的优越性,而不在他们的行政能力。因此,全球最杰出大学都有这样一些特征:给予学者们开展其研究的很大权利,学术自由的氛围,一定程度的院校自治权。[7]中国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就必须维护大学的相对独立性,让大学拥有相对独立的自我管理的权力。

2.政府公共管理权力的相对有限性长期以来,大学被看作一个政府权力的延伸机构,大学内部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行政权力和行政逻辑,而不是学术权力和学术的逻辑。大学是面向政府办学而不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因此,才出现政府公共管理权力对大学的发展一揽统包的情形。事实上,政府公共管理的权力是有限的,对大学的干预和控制都应该处在有限的范围之内。高校系统已成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越来越直接依赖于政府在各种社会子系统之间的权力协调,以保证教育资源供应的正常化和丰富性。有学者指出,政府对大学应该只拥有以下权力:对大学的规划、拨款、评估、监督、审批新建高校和考核校内领导。除此之外,大学内部的事务,包括制定招生计划、校内专业设置、精品课程打造、广泛社会宣传、培养人才定位等都是大学结合自身现状为更好迎合社会发展需要而做出的具体工作。其实,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具体指出,大学要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团体,至少应该拥有7项办学自主权:①自主设置专业权;②自主决定招生办法,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录取学生的权力;③依据干部标准,自主选聘校院级领导,自主选拔系处级干部;④自主评审教师职务,自主聘任或解聘各职级的教师和其他员工,自主决定工资分配办法和奖罚办法;⑤自主安排自筹资金的用途;⑥自主调整院系及行政机构;⑦自主派出或接收留学人员。[8]但是这些权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这些权力本身就是属于大学的,是大学发展的基础。由于在大学和政府的权力博弈中,政府以其特有的权力和资源对大学实施控制,并剥夺了大学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下放大学自主权”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严格来说,是大学自主权的回归,这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础。同时,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和文化组织,其发展受多种权力的影响和制约,非政府权力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政府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合理地确定各个权力组织的权力边界对于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是有利的。

3.形成以学术为导向的权力结构在大学与政府之间权力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权力是会发生转移的。而权力转移本身具有双向性,即一方的权力让渡,相对应于另一方面的权力接受,权力让渡和接受的内推力在于隐藏于权力背后的利益关系。如果政府和大学分别为二个不同治理主体的平等竞争关系,在相互拥有权力和下放权力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关系,在不断的合作、协调、公平的过程里,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利益格局,在博弈理论里,这样的结果叫做实现了合作博弈均衡。[9]因此,在政府通过统治大学到治理大学这个过程里,政府即便要控制大学,也要尽可能遵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最根本的准则,即“以学术为导向”,在此基础上,将“行政权力”通过为“学术服务”的定位来实现对大学的“柔性控制”,而不是强制性的控制和干涉的“管理主义”。正如菲利普·G·阿特巴赫指出的,高等教育“管理主义”的加强,即行政人员的气压和管理人员权力的明显加强,削弱了高等学校的控制和管理中学术人员的权力。学术自由与自治是相互联系的,管理上的这一趋势削弱了学术人员的自治和权力。这种趋势威胁到教授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开发课程的权力以及最大程度地全面控制课堂和研究课题计划的遴选与实施的权力等。权力由学术人员向专业管理人员和外部管理结构的转移将极大地影响学术职业的传统作用,随之也影响到学术自由,这一点似乎是确定无疑的。[10]

因此,政府与大学二者权力之间,政府始终要以保护大学发展这一立场出发,维护大学内部的学术氛围,以此为最基本的权力边界,不能对大学学术事8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务进行干预,这样才能保证和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快速发展。

推荐第7篇:公共财政预算管理论文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平衡、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财政部明确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改革目标。1998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对政府管理职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进

一步理顺了财政职能,财政部肩负起了统一管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职能代写硕士论文。在新的职能范围下,如何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对主权外债实施预算管理,是值得

探讨的新问题。

一、利用政府主权外债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政府主权外债,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所举借的,再由财政部、转贷银行或其他转贷机构向地方或部门转贷的债务。目前,财政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各项改革措施正朝着公共财政的方向迈进。公共财政充分体现了政府提供“公*品”的特征,以市场失灵为界限,在克服“市场失灵”的同时,合理引导资源配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作为首都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要积极、合理、有效地提供“公*品”,就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筹集、配置资金,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的投入,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但是,仅靠现有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对大量建设资金的需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等公共工程建设的依赖程度很大,而公共工程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财政资金的投入。这样,财政收入的有限性与财政支出的扩张性之间的矛盾将长期伴随着财政改革。如何缓解这对矛盾?发行国债当然是一条渠道,而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加强财政合作也是缓解矛盾的一副良方。因此,为合理提供“公*品”,进一步开拓筹资渠道,积极运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是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数十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财政合作关系。

截止到 1999年,仅世界银行对我国提供贷款达324.6亿美元,约折人民币2694.2亿元(资料来源:《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管理》,主编金力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p21);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提供贷款达8l.5亿美元,约折人民币676.2亿元(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业务政策与程序》,主编金力群,经济日报出版社,p257);利用外国政府贷款458亿美元,约折人民币3801.4亿元(资料来源:《外国政府贷款工作实用手册》,财政部国债金融司编著)。对我国需要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市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的主要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等,其中大部分已建成投产。政府主权外债贷款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资金流向。除外资贷款金额外,由于贷款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大量国内配套资金,从而可以通过对外融资,引导国内其他资金流入公*品领域,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平均国内配套资

金与外资的比例约为1.5:l。通过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来引导国内资金流动的功能也是十分明显的。

2.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基础事业的发展。北京市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的主要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例如,北京世界银行环境治理项目、节能项目利用世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环境改善项目利用亚行贷款项目、利用日元贷款北京城市铁路项目等等,为首都的水源保护、大气治理等环境改善和公共交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3.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百业待兴,北京市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为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及时、有力地提供了资金支持,起到了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赢得建设时间和加快发展速度的作用,使政府主权外债贷款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重要的筹资渠道。

4.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在设备采购中引进了国际竞争性招标的办法,在土建工程中引进了招投标的竞争机制和施工监理制度,实行了一整套合同化管理制度等等,使企业在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的同时,引进和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又如,世行节能项目倡导实施节能措施新机制,同时提供项目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总结推广技术援助以及帮助建立有效的节能信息传播系统,提高了节能管理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项目下,通过聘请国外专家管理。咨询及派出学习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人才,使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利用主权外债资金对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将主权外债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为维护国家主权外债的信誉,切实加强外债管理,健全外债统一规划、严格管理、职能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合作、高效运转的“借用还”管理机制,防范财政风险,规范主权外债管理模式,应将主权外债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

1.分类管理。为落实主权外债“借用还”管理机制,维护政府信誉,切实履行还款和担保还款责任,推进外国政府贷款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项目类别进行了分类管理。财政部门根据还款责任,将现有主权外债贷款分为三类,第一类项目是由政府作为借款人的外债项目,由财政部门承担还款责任;第二类项目是政府部门担保的外债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由出具担保的部门承担担保还款责任;第三类项目是上述以外的其他类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按照项目类别分别落实还款责任:第一,作为由财政还款的第一类外债项目,还款资金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第二,作为政府担保的第二类外债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如不能按期还款,则需由政府履行担保责任,并安排资金垫还欠款;第三,作为政府部门不提供担保且由企业为还款人的第三类外债项目主管部门应给予关注,并给予积极的协调;第四,对于按协议应由政府落实配套资金的外债项目,由借款单位(部门)所对应的主管业务部门将项目配套资金纳入预算安排,以保证外债项目的顺利实施。

2.编制预算。

(1)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将《世行、亚行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需市财政承担配套、还款和垫款资金预测表》送交局内有关业务处室进行核实。

(2)各业务处室对《预测表》中的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对需调整之处,提出具体调整意见后,将信息及时反馈主权外债管理处室。

(3)根据各处室反馈的信息再对《预测表》进行调整后,召开有关业务处室会议,向局内有关业务处室发送《北京市主权外债项目需市财政承担配套、还款、垫款资金情况预测表和说明》。

(4)局内有关业务处室根据以上预测表和说明的要求落实应负责安排的配套、还款和垫款资金。

3.建立偿债基金。作为财政部门,应主动提高防范主权外债风险的意识,提高化解债务风险的措施。在财政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会议上,金立群副部长再次强调指出,“各地财政要建立偿债准备金并完善其管理制度”。为维护政府信誉,防范财政风险,我们认为应尽快研究尝试建立偿债基金,以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分散和减轻我市的债务负担,避免财政风险的积累。同时,通过建立和运作偿债基金,可使之滚动增值,从而扩大政府主权外债还款资金来源,防范财政风险。

4.建立外债预警机制。在建立主权外债项目档案库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财政收支状况,研究建立和完善外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此作为新上外债项目的主要评定依据,同时,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积极研究建立主权外债偿债基金,结合债务预警体系的建立,提高偿债意识、风险意识和项目的效益意识,确保项目单位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按时还本付息,降低财政风险。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为使主权外债发挥更大的效益,防止债务风险,使主权外债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对主权外债实施预算管理不失为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推荐第8篇:公共管理现状研究论文

公共部门的变革回应了几个相互联系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职能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低效率;经济理论的变化;私营部门相关变化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全球化作为一种经济力量的兴起;技术变化使得分权同时又能更好地控制全局成为可能。

行政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前传统阶段、公共行政传统模式阶段和公共管理改革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从上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并非轻而易举,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过渡至今尚未完成。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新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非常强大。这场变革运动以“新公共管理”著称,尽管这个名称引起了争论,然而它不但在蓬勃发展着,而且是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采取的管理模式的最佳表述。传统的行政模式相对于它所处的时代是一项伟大的改革,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前传统模式

很显然,在19世纪末官僚体制理论尚未健全之前,已经存在着某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它与政府这一概念以及文明的兴起一样历史悠久。正如格拉登(Gladden)指出的那样,行政的某种模式自从政府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

首先是创始者或领导者赋予社会以可能,然后是组织者或行政者使之永恒。行政或事务管理是所有社会活动中的中间因素,虽然不是光彩夺目,但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

公认的行政体制在古埃及就已经存在了,其管辖范围从每年的尼罗河泛滥引起的灌溉事务到金字塔的建造。中国在汉朝就采用了儒家规范,认为政府应当是民选的,不是根据出身,而是根据品德和能力,政府的主要目标是谋取人民的福利。在欧洲,各种帝国——希腊、罗马、神圣罗马、西班牙等首先是行政帝国,它们由中央通过各种规则和程序进行管理。韦伯认为,中世纪“现代”国家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官僚治理结构的发展”。

尽管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可以称为前现代。也就是说,早期的行政体制本质上是人格化的,或者说是建立在韦伯所说的“裙带关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以效忠国王或大臣等某个特定的人为基础,而不是非人格化的;以效忠组织或国家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为基础。尽管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即认为行政管理本身不为人赞许的特点仅仅来自于传统模式,但早期的做法常常导致谋求个人利益的贪污行为或滥用职权。在早期行政体制下,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很奇怪的做法曾是当时执政政府职能的普遍行为。那些一心走仕途的人往往依靠朋友或亲戚获取工作或买官,这就是说先以钱来收买海关官员或税收官员,然后再向客户伸手要钱,从而既回收了最初的买官投资成本,又可以大赚一笔。美国19世纪的“政党分肥制度”意味着在执政党发生了变化的同时,政府中的所有行政职位也发生了变化。

前现代官僚体制是“个人的、传统的、扩散的、同类的和特殊的”,而按照韦伯的论证,现代官僚体制应当是“非人格化的、理性的、具体的、成就取向的和普遍的”。个人化政府往往是低效率的:裙带关系意味着无能的而不是能干的人被安排到领导岗位上;政党分肥制常常导致腐败,此外还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传统行政模式的巨大成功使得早期做法看起来很奇怪。专业化、非政治化行政在我们看来是如此顺理成章,以至难以想像到会有别的制度存在。西方的行政制度即使简单到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想法,也是直到1854年英国的诺思科特—屈维廉报告出台后才开始建立,尽管这种制度在中国早已通行很久了。

二、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在19世纪末期,另外一种模式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这就是所谓的传统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几个国家的学者,即,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人们把他们和官僚制模式相联系;弗雷德里克·泰勒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也来源于对美国私营部门的运用,为公共行政提供了方法。与其他理论家不同,泰勒没有着力关注公共部门,可是他的理论却在该领域具有广泛影响。这三位理论家是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主要影响者。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要加上诺思科特和屈维廉,他们对美国之外的国家的行政尤其是威尔逊的行政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世纪中期,诺思科特和屈维廉最先提出了通过考试和品德来任命官员的主张,并提出了无偏见和行政中立的观点。

传统的行政模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官僚制。政府应当根据等级、官僚原则进行组织。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度有一个经典的、清晰的分析。虽然这种官僚制思想在商业组织和其他组织中采用过,但它在公共部门得到了更好和更长久的执行。

2.最好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都在详尽全面的手册中加以规定,以供行政人员遵循。严格地遵守这些原则将会为组织运行提供最好的方式。

3.官僚服务。一旦政府涉足政策领域,它将成为通过官僚体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4.在政治、行政二者的关系中,行政管理者一般认为政治与行政事务是可以分开的。行政就是贯彻执行指令,而任何事关政策或战略事务的决定都应当由政治领导者做出,这可以确保民主责任制。

5.公共利益被假定为公务员个人的惟一动机,为公众服务是无私的付出。

6.职业化官僚制。公共行政被看做是一种特殊活动,因而要求公务员保持中立、默默无闻、终身雇用以及平等地服务于任何一个政治领导人。

7.行政任务的书面含义是执行他人的指令而不承担由此而致的个人责任。

通过对比早期的行政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韦伯体系的主要优点和不同点。韦伯制度和它以前的各种模式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以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制度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管理制度。一个组织及其规则要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人都重要。官僚制度就其运作以及如何对客户做出反应方面必须是非人格化的。正如韦伯所论证的那样:“将现代公职管理归并为各种规定深深地触及了它的本质。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认为,以法令形式来命令执行某些事务的权威已被合法地授予了公共机关。这并没有授予某机构具体情况下通过指令实施某种事务的权力。它只能是抽象地管制某种事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个人特权和赋予特许权管制所有事务。后者的情况完全是由世袭制支配的,至少就这些事务不是不可被侵犯的传统而言是这种情况。”

这一点非常重要。早期的行政管理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个人要忠诚于亲戚、保护人、领导人或政党,而不是对体制负责。有时,早期行政管理在政治上是比较敏感的,因为行政机关的人员是任命的,他们更是政客的臂膀或主流阶级。但是,它也常常是专制的,专制的行政可能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对那些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投入个人政治游戏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一个以韦伯原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制度可以完全消除专制——至少在理想情况下是如此。档案的存在、前例原则的参照和法律依据意味着在相同的环境中总是会做出相同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公民和官僚等级制中的人员都知道自己所处的立场。

其他的差别均与此相联系。在各种规定和非人格化的基础上,会很自然地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及其规定在个人离开组织后保持不变。虽然韦伯强调的是整个制度,但他也注意到了官僚制组织中的个人任期和条件。

传统行政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为全世界各国政府所广泛采用。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显示出了优势。与以前腐败盛行的制度相比,它更具效率,而且职业化公务员的思想对个人以及业余服务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该模式现在也暴露出了问题,这些问题表明该模式即使不能说已经过时了,也可以说即将过时。

传统官僚制度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发展起来的,它的制度和技术适用于更早的时期。如果政府工作人员被看做机器人,只需对简单的刺激做出反应,难以承担起做出决策的责任,而且在操作手册中都有了事无巨细的规定,那么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可能是合适的。然而在私营部门,正式的等级制度不再被认为是运行良好的了。

公共行政的理论支柱已经难以描述政府现实了。政治控制理论已经问题重重。行政意味着遵从他人的指令,因此要求有一个秩序井然的收发方法。指令的发出者与实施者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分。但是这并不现实,并且随着公共服务规模和领域的扩大而愈加不可能。传统模式的另一理论支柱——官僚制理论也不再被认为是组织的特别有效形式。正式的官僚体制可能有它的优势,但人们也认为它往往培养墨守成规者而不是创新者;鼓励行政人员规避风险而不是勇于冒险,鼓励他们浪费稀缺资源而不是有效利用。韦伯曾把官僚制看成是“理想类型”,但现在这种理想类型却培养了惰性、丧失进取心、导致平庸和低效率,这些被认为是公共部门的特有病。它也由此遭受批评。实际上,“官僚”这个词在今天更多地被看成是低效率的同义词。

传统模式的所有事实都已经受到了挑战,官僚制的确有威力,但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它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试图探求惟一的最佳方式是不切实际的,这会导致组织运作的僵化。私营部门中率先采用的灵活管理体制正在被政府部门所采用。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是政府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惟一形式。而且行使官僚权力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政府实际上可以通过补贴、法规或合同间接地在这一领域起作用。政治和行政在现实中很长时间里都一直相互交错。公众要求在原先政府独立于民众而运作的领域中建立更好的责任机制。虽然公务员可能会受到公共利益的奖励,但现在看来政治游戏者有他们自身的利益这一点也是无可争辩的。他们也可能是为了自身的进步或所在部门的发展而工作,而不再是原来想像的那样时刻都是出于纯洁和无私的动机。现在公务员的不同寻常的雇用现象已经弱化多了,特别是考虑到私营部门在这方面的变化,私营部门雇用制已是非常少见了。最后,公共部门的任务现在被认为具有了更多的管理性质,这要求行政人员对于他们的工作绩效负起责任来,而不仅仅是行政命令和执行指令。

关键之处在于,传统模式在大约一百年里没有多少变化,而现在却发生了全面变化。诸多观点构成了一种范式——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而现在由于传统模式本身的问题,范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和转移。

传统模式是僵化的、官僚的,只是侧重于结构和过程。然而它确实比以前存在的模式要好得多。以功绩制为基础的任命制、正式的官僚制以及政治和行政能够并且应该分开的想法都足以构成一个行政体制的充分原则,尤其是对一个处于稳定阶段运行的制度。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主导着公共服务理论和实践。尽管传统模式做出了多年的贡献,但它现在面临的主要批评是,其理论和实践都不足以适应公共部门管理的发展。传统模式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现在它的时代过去了。

传统的行政模式衰落的主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不再运作良好了。当理论和经济研究都表明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具有内在低效率时,政治家们开始询问一些笨拙的问题就毫不奇怪了。为什么公务员是终身雇用的而别人却不是?为什么他们不是以合同形式雇用?如果有人受雇从事一份工作,确保该雇员做好这份工作有何过错?公务员制度至少在西方国家已经大失民心,政府进行相关改革时阻力极小。而这些改革以前曾一度被认为会破坏公务员制度。一旦变化开始发生,传统模式的各个方面也就随之分崩离析了。

三、新公共管理模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公共部门出现了一种针对传统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缓解传统模式的某些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公共部门运转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种新的管理方法有很多名称:“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到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尽管新公共管理的名称众多,但对于公共部门管理发生的实际变化而言,人们还是有一种共识。第一,无论这种模式叫什么,它都代表着一种与传统公共行政不同的重大变化,它更为关注结果的实现和管理者的个人责任。第二,它明确表示要摆脱古典官僚制,从而使组织、人事、任期和条件更加灵活。第三,它明确规定了组织和人事目标,这就可以根据绩效指标测量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样,还可以对计划方案进行更为系统的评估,也可以比以前更为严格地确定政府计划是否实现了其预定目标。第四,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更有可能带有政治色彩地致力于政府工作,而不是无党派或中立的。第五,政府更有可能受到市场的检验,将公共服务的购买者与提供者区分开,即将“掌舵者与划桨者区分开”。政府介入并不一定总是指政府通过官僚手段行事。第六,出现了通过民营化和市场检验、签订合同等方式减少政府职能的趋势。在某种情况下,这是根本性的。一旦发生了从过程向结果转化的重要变革,所有与此相连的连续性步骤就都是必要的。

霍姆斯(Holmes)和尚德(Shand)对这次改革的特点作了一个特别有用的概括。他们把新公共管理视作范式,这种好的管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这是一种更加富有战略性或结构导向型的决策方法(强调效率、结果和服务质量)。(2)分权式管理环境取代了高度集中的等级组织结构。这使资源分配和服务派送更加接近供应本身,由此可以得到更多相关的信息和来自客户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反馈。(3)可以更为灵活地探索代替直接供应公共产品的方法,从而提供成本节约的政策结果。(4)关注权威与责任的对应,以此作为提高绩效的关键环节,这包括强调明确的绩效合同的机制。(5)在公共部门之间和内部创造一个竞争性的环境。(6)加强中央战略决策能力,使其能够迅速、灵活和低成本地驾驭政府对外部变化和多元利益做出反应。(7)通过要求提供有关结果和全面成本的报告来提高责任度和透明度。(8)宽泛的服务预算和管理制度支持和鼓励着这些变化的发生。

新公共管理并没有认为实现某结果有一条最好的途径。管理者在被赋予责任之前并没有被告知如何获得结果。决定工作方式是管理者的一个职责,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管理者对此应当承担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由各种不同于传统行政模式的理论所支持。这包括:政府工作人员被假定为具有经济利益动机;私营部门的灵活管理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经验;政治与行政不可分离。在从行政到管理的理论变化中,一个关键的区别是:行政是执行指令,而管理是获取结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新公共管理从经济学和私营部门获取了主要的理论支持。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是奥斯特罗姆。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就指出,组织有两种对立的形式:官僚制和市场。在奥斯特罗姆眼里,官僚组织相对于市场选择是低效率和低成效的。官僚行政模式缺乏竞争、消费者主权和低成本选择下的激励。他指出,许多当代政治经济学家以经济理论导出的一种范式为基础,“向传统行政理论的许多基本假设提出了挑战”。

新公共管理证实了奥斯特罗姆的观点,尽管这种观点经过一段时间才被采用。在奥斯特罗姆的著作中,我们能看到新公共管理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从经济学视角看,它是市场导向的。这运用的是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第二,它否定以官僚制作为组织原则。

正如亚当·斯密所洞见的那样,如果允许个人追求最佳结果,那么市场就是更为有效的资源分配形式。

另一个理论变化是私营部门管理理论的变化,即打破了公共部门制度中曾被认为是基本要素但实际不是的东西。公务员在和客户打交道时必须公平和公正,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务员需要保持政治中立或者终身雇用。衡量公共部门绩效可能确实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努力去这样做。公共部门的政治本质确实有别于私营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动都是政治性的,或者所有的政策都由政治家做出。以前被认为是公务员必须做的现在已经成为特例,人们很难理解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会因为合同雇用制或业余工作制而遭受破坏。然而所有这些都有悖于曾被视为公共雇用的必要条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间除却最高层的管理外,许多工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很难认可公共部门的不同于一般的雇用方式。

也许,私营部门为我们提供了重视结果的经验。传统行政模式正是由于强调结构和过程而非结果才深受批评。另外,正如前面讨论过的,官僚组织并不自然就有效率。私营部门已经在实践其他的组织结构——利润中心、分权、雇员灵活性——所有这些也正在为公共部门所采用。

四、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

尽管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相比,新公共管理适合于发达国家,但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却不得而知。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就必然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新公共管理可能与发达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那么与新公共管理兴起并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国家在采用时就会受到限制。

发展中国家的确也采用过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因此也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所有熟悉的官僚制度。官员通过考试获得了终身雇用。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官僚制度也要维护那些地位显赫、薪水相对较高的精英集团的利益。

有人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传统的官僚制在许多国家都已失败。霍姆斯和尚德都主张,“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管理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我们相信,基本原则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另一方面,米诺格认为,“市场检测和内部市场等复杂的改革不可能在发达国家之外行之有效。”然而,与把新公共管理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之外相反,更为合理的方法是以务实的方式具体确定新公共管理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一系列前提条件。斯蒂格利兹主张一种新的发展日程。它包括国家作用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政府和私营部门进行合作,促进政府建立市场。在一些领域,政府应当更多地进行市场调节。这就要求政府改善自身的工作绩效,通过尽可能地利用和促进竞争来广泛使用类似于市场的机制。

任何国家在采用这些观点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时候,都应当有足够的基础条件以采用包括市场检验和履行合同在内的新公共管理。

五、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

毋庸置疑,人们会对这场改革有对立的评价。当然,这场变化还没有得到完善的运作,会出现一些错误,向新模式转变的过程也存在各种问题。这些不足似乎会导致政治上要求回到原来非党派、中立的行政制度,但这实际上极不可能。更为可能的是,要进一步完善改革中尚不完善的地方,然后逐步演进到另一种模式。传统模式以及它所坚持的主张已经结束了。

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普遍赞同。有意思的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批评家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批评涉及了公共部门改革的方方面面。有人认为没有什么范式变化,也没有发生国际范围的变化。批评家们认为,公共管理的改革是对民主的攻击,是意识运动,是一种流行时尚,在已经尝试过的公务员变化中导致了士气低落。这些观点有些是有道理的,而另外一些则完全不着边际。确实,反对者和批评家难于就争论的焦点达成一致。有无范式变化问题是公共管理改革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之一。

(一)范式变化

人们就新公共管理展开的争论最有意思的一个方面在于,尽管最激烈的批评家也承认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否足够大到可以构成一个范式变化却有待商榷。尽管有人仍然不太相信,但再次考察一下范式是什么,考察一下公共行政中的竞争性范式是否有效是有用的。我认为,无论是采用“范式”的通常意义,还是与库恩著作相关的用法,“范式”这个术语无论指代传统行政模式还是公共管理改革都是合适的(这些公共改革联系在一起就被称为新公共管理)。

除了强调结果并通过各种机制来实现结果外,关键的不同是其背后的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基础。在这一点上,公共行政的基础是公共利益激励理论、官僚制理论和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人们认为,有足够的差异可以说明存在不同的范式:官僚和市场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组织运作方式;公务员的公共利益激励不同于市场理性行为假设;政治与行政分离被普遍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侧重于过程的传统模式与侧重于结果的新模式完全不同。

(二)一场国际运动

公共部门改革是否构成了一种国际现象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人们已经注意到,类似的改革运动已经在好几个国家发生了。汤普森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一场世界性的变革,因为它几乎影响到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对世界上最大的123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重要的政府改革正在全世界进行。在很大程度上,类似的改革也发生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凯特尔也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如火如荼。这场运动从两个方面看是国际性的。首先,它已经扩展到了蒙古、瑞典、新西兰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其次,改革范围很广,政府已经利用管理改革来重塑国家的作用及其与国民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胡德也提出反对全球化范式的思想。这有三个原因。首先,公共行政传统方法的部分撤退并不一定表明,新公共管理的单一模式会在全世界适用,也不意味着旧的模式就会彻底消失。其次,全球化范式的思想忽略了截然不同且路径依赖的国情,正是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发生了当代公共管理的变化。第三,公共管理在过去一二十年里是否足够稳定以至可以被视为一套单一的思想和做法。

按照胡德等批评家的逻辑,不同国家的改革内容、时间安排和战略的差别就意味着不存在全球化的运动。在批评家们看来,只要说改革具有相似性,似乎就意味着改革应该一模一样并同时发生。其实,改革范围和速度存在着不同。英格拉哈姆认为有三种改革模式:新英格兰模式摧毁了旧结构而代之以竞争性、市场导向组织,这代表出现的线段的一个端点。美国代表了线段的另一端,新兴政府建立在旧的官僚体制基础上,并没有发生会导致游戏规则改变的系统改革。线段的中点是阶段改革战略,这以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代表。这种模式奉行变化的战略,它首先攻击旧体制的复杂和僵化之处,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其他改革。不同的国家所受的制度约束不同,改革的不同之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目前,在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中,存在理论趋同化以及公共部门改革者所使用的工具和战略的趋同化的情况。我们没有必要由于存在一场世界范围的公共部门改革运动,就说改革是不可抵制的、统一的、全球的。更为正确的观点是公共部门改革涉及了相似的政策工具,正如博斯托姆(Bostom)认为的那样:虽然全世界对改革的说法五花八门,但最近关于政府重组、重塑和更新的大部分努力都有近似的目标,即提高公共部门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公共部门对顾客的反应程度,减少公共开支,增强管理责任。这些努力所选择的工具也非常相似:商业化、公司化和企业化;责任下放;从投入控制转向产出和结果控制;更严格的绩效规定和更广泛的合同履行。

凯特尔也认为,“这场运动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很多国家在短时间内以相似的基本战略实施着改革。”他进而列举这些战略,包括:生产率——以更少的税收生产更多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利用市场化进行激励;分权:政策——分离购买者与供给者;对结果承担责任的制度。

因此,各国改革之间存在着比批评家认可的更多的形似性。发生变化的是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改革的细节。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会持续吗?

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家认为这场运动将会消失,有的甚至认为它从没有发生过。林恩认为公共管理将逐渐消退。他认为,尽管新公共管理被其推崇者尊为范式,但只是昙花一现,很可能衰退。因为:(1)在政治过渡中,曾赋予其灵感的威斯敏斯特改革的初始模式将最终被破坏,党派人士和学者之流将看到新公共管理被推出历史舞台。(2)随着各国各部门间比较实践的积累,改革的基本不同之处将使其表面化的相似之处相形见绌。(3)术语“新”将会由于后面出现了更为新兴的事物,而被看做一个很麻烦的形容词。(4)政治争论将呼唤新的主题来吸引和支持下一轮行政改革思想。

上述论点值得商榷。关于第一点,政治变化当然能够先于任何改革。但林恩所指的威斯敏斯特制度中发生的变化是指政府的变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表现为从左派过渡到右派,在一些地方是又回到左派。在英国则是从右派到左派。新公共管理或者变化依旧,或者像1996年的澳大利亚国民政府那样加速了变化。关于林恩所指的第二点,各国改革情况是不同的,但改革背后的理论是一样的。正如前面已经论述的那样,不同的国家不是处于不同的路径上,而是远近不同的路径。林恩所说的第三点和第四点有待进一步的考查。

林恩认为,“新”这个词变得越来越不合适确有几分道理。考虑到这个词首次引用以来已经有十多年了,那么什么时候这个“新”不再新了呢?在20世纪的美国有这么一件事情,6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新公共行政”。针对旧官僚制发展起来的这种制度,更多地强调价值、平等和公共行政的定性方面。几年之后,当效率问题日益突出的时候,该制度也就萎缩了。同样,将来,“新公共管理”中的“新”也将不得不退缩,但不管怎样,关键的变化是从公共行政过渡到了公共管理。

林恩的第四点易于驳斥。将来当然会出现新的主题或模式以供讨论,如电子政府。本文把世界看做是范式的连续,某种范式最终肯定会消失。

对新管理模式的批评实际上大多来自学术界而不是实业界。这似乎是因为学术界出于职业和专业的特点,对某个事件吹毛求疵而不是欢呼成功。

六、结论

政府管理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经历了三种模式。首先是人格化或前现代行政模式,当该模式日益暴露其缺陷以及出于提高效率的目的,它就被第二种模式即传统的官僚行政模式所取代。同样,当传统行政模式问题重重时,它就为第三种模式即新公共管理取代,从政府转向替代性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主导地位就如同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官僚制度居主导地位一样。在任何一种政府制度中,官僚和市场都是共存的,只是在某个阶段一种形式占主导地位,而在另一阶段,另一种形式占主导地位。新公共管理时代是官僚制日益削弱而市场在公共行政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

在现实中,市场和官僚体制相互需要,相互补充。新公共管理不可能完全代替官僚制,正如1989年以前的东欧,官僚制不可能代替市场一样。但新公共管理运动表明的是,早期传统官僚制的许多功能都可以而且现在经常由市场来执行。在一个官僚制作为组织原则日益削弱的环境下,市场解决方案就会被推出。当然不是所有的市场药方都能成功,但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政府将从新公共管理这一工具箱中探寻到解决方案。如果这些方案行之无效,政府就会从同一来源中寻找其他方案。政府管理背后的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变革,我们完全可以用“范式”这一术语来描述它。在公共行政学术界,有许多对新公共管理持否定态度的批评家。但是他们的批评对迅速开展的政府改革影响很小。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之后,会出现另一种新的模式,但肯定不会回到传统的行政模式。

推荐第9篇:公共管理论文及心得体会

公共管理论文及心得体会

一、行政学研究政府吗

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认为行政学就是研究政府管理的。但“政府”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所谓政府是指“政议之府”。一般说来,总是在探讨政府与社会以及其它国家机构的关系时,才会使用政府的概念,特别是当一个问题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时,肯定会涉及到政府这个概念,但如果在这个层面上来探讨行政学,就显得有所牵强,以致于在行政学的研究和叙述中,何时使用政府和行政这两个概念都表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

政府与行政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理解:行政行为产生于政府和由政府中的组织机构或人员来承担。行政学在政府中所看到的是一个行政体系,而不是政府本身。如果说行政学是以政府为研究对象的话,那是不准确的。因为,站在行政学的视角上,政府是以行政体系而存在的,行政体系是经过行政学的抽象而确立起来的研究对象。或者说,行政学并不研究政府的全部,它只研究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及与行政行为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政府的政治归属问题,行政学可以不去涉猎,它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技术性的方面,是属于技术抽象意义上的行政。所以,在行政学的研究中,受过专业训练或有着专业素养的人,一般来说不习惯于使用政府这样的概念,他们总是努力地使用行政的概念。比如,用行政主体、行政组织、行政机构、行政部门等一系列概念来取代作为政治学概念的政府。即使在使用政府这个概念时,他们的真实所指也是政府的行政体系以及行政行为。可见,我们虽然把行政学定义为专门研究现代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但是,这里所讲的政府,只是指与行政活动相关联的方面,并不包含对政府的一切方面的研究。

在较长时期内,行政学是作为政治学的分支学科而存在的,所以,它需要接受政治学的政府概念。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必然很具体。因其自身不需要有什么理论,它作为一个学科而能够成立的理论是由政治学赋予的。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学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但它只是更多地引进了管理学方面的内容,而在学科的理论归属上,还是没有走出政治学为它划定的界限。行政学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建树,政府的概念成了行政学分析自己的研究对象的障碍。使得对于“行政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问题一直有人表示疑义。科学界有着不成文的默契:一个没有自己独立理论的学科决不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行政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不能现成地接受政治学为他提供的政府理论,它需要把政府抽象为行政体系,并加以分析,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问题。我们相信,随着一批有着行政学专业素养的学人的出现,它的研究会从对行政体系的分析入手,来建构行政学的学科体系和确定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行政学是不是管理学

在我国的行政学研究中,行政学这个学科也被表述为行政管理学,这就造成了行政学与管理学之间划界不清,在教学和研究实际中,这已经成了行政学的学科尴尬。从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是把行政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看待的,是一门特殊的具体的管理学科,即关于行政的管理学。根据这个思路,有的学者提出,既然行政的概念本身就包含着管理的含义,那就不应当同义反复地称行政管理学,而应当称作为政府管理学,即政府既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对象。这在表面上看来是合理的。但是,深入一步就会看到,政府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进行行政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的延展,就会遇到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根据政治学的思路所建构的管理学究竟应当是一门管理学还是一门政治学。事实上,行政学时常为了自己是管理学还是政治学而发生争论,因为这是关系到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的问题,如果说行政学是政治学或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存在的话,那么在行政学研究中就需要更多地引入政治的观念和原则,而且,如果把行政学定位在政府管理和管理政府的学科位置上,它也就势必会遇到必须回答的政治问题。但是,称之为政府管理学实际上又是把它作为一门管理学来看待的。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中,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根据科学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学的学科建构,排斥价值因素的干扰。

在某种意义上,政治学与管理学是两门相距甚远的科学,各自有着自己独立的学科标准和方法论原则,而且这些标准和原则冲突极大。虽然在20世纪的后半期政治学出现过科学化的努力,有的学者试图建立所谓政治科学,但这种努力并没得到广泛认同,事实也证明这种努力不可能取得真正有实质意义的结果。管理学的发展中也有着管理文化学派的理论出现,可也至多只是提出了在管理中要重视文化因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对管理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管理问题,但管理学家们从来也未准备建立不同文化类型的管理学,至今我们也无法设想所谓美国的管理学或日本的管理学,更不可能设想有所谓社会主义的管理学或资本主义的管理学。总之,政治学管理学化和管理学政治学化都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行政学在政治学和管理学这样两个学科之间做出妥协是不可能的,至多只能是以行政学家的个人取向来确定行政学的学科位置。行政学家在研究行政学时若是服务于统治目的的,为了强化统治行为的合法性而谋求技术支持,或者为了统治的行政模式进行辩护的话,会更多地运用政治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行政学问题。当行政学家站在管理的视角上来研究行政学时,他会根据管理学的学科标准和方法论原则去建构行政学。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产生于政府之中的行政行为都是服务于统治的目的的,政府中的行政体制结构也从属于统治的需要,这种服务于统治的和主要执行着统治职能的行政是一切传统社会中的行政模式。在近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政府的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形成了一个以服务于管理为目的和主要担负着管理职能的政府行政模式。我们把前者称作为统治行政,把后者称为管理行政。

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作为人类行政发展史上的两个阶段或两种行政模式都有着历史性,它们都不是人类行政的终极模式,未来还必将有一种新型的行政模式取代它们。所以,无论从政治学还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去建构行政学,都是不可取的。行政学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渊源关系,只是证明了行政学曾在一个时期是作为政治学的分支学科而存在的,而在另一个时期是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存在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立化的进程,今天已经表现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存在的可能性了。认识行政学发展的这个特征,对于行政学的研究来说,就找到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即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行政学研究工作的重心是把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建设。

三、行政学是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有人认为行政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这种观点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是那种不愿对新兴学科作深入研究而又要对学科进行定位的托词。任何一门学科在其刚刚出现的时候,都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但是它的边缘性和交叉性都是它初生时期的“胎毛”,一俟它走向成熟,就会蜕掉这些“胎毛”。或者说,我们无法把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称作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只是当这门学科还不成熟的时候,才这样临时性地描述它。行政学的发展迄今为止还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但这个特点不应当加以强化,而应当在学科发展中逐渐通过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确定,通过自己独立的理论建构来加以消除。

行政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有着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我们不同意把行政学仅仅看作是研究政府管理的,这往往会把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相混同。同样,我们提出“统治行政”与“管理行政”概念时,也要强调人类的行政历史有过统治行政的历史时期和管理行政的历史时期,但在人类的未来,可能会是一种既不同于统治行政也不同于管理行政的服务行政。所以,不能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管理行政的时代,就把行政学简单地看作是管理学,或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就决定了行政学既不应像政治学那样把政府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来加以考察,也不应像管理学那样主要通过对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的分析来进行自己的学科建构。行政学需要从政府这个实体中抽象出行政体系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分析来确定行政体系的合理性结构,把握行政体系运行起来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机制。当然,处在管理主义泛滥于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的时代,在行政学的研究中更多地接受管理主义的洗礼也是难以避免的,我们的愿望是,依然把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建构。

鉴于行政学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渊源关系,在它形成和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这对于行政学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行政学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会不断地从政治学和管理学那里学习和借鉴理论和方法。同样,它也不断地从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门学科中汲取有益的因素。而且,我们发现,各国都有一大批原先学习和研究其它学科的学者们不断地加盟到行政学的研究中来,为行政学带来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对于推动行政学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行政学成为一门当代的显学。但是,行政学从其它学科中学习和借鉴所有有价值因素的行为,并没有推动行政学朝着边缘化交叉化的方向前进,反而更加促进了行政学的成熟,使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特征更加突出了出来。

四、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认为行政学是专门研究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这是对行政学的一般性定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描述性的。具体地考察,行政学其实是以行政体系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的,是在研究行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寻找优化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途径的科学。也就是说,行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就是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行政有着自己的历史,每个时期的行政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上的,反映着它们的要求并为它们提供整体支持。从行政体系的结构来看,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1)由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机构、行政人事资源等要素构成的客观结构系统;(2)由行政权力、行政法律、行政政策、行政管理方法等要素构成的主观结构系统;(3)由行政意志、行政义务、行政责任、行政人格等要素构成的价值结构系统。这3个系统在总体上的动态平衡是行政体系健全的标志,而它们的协调运行则表现为行政体系的功能。

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是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机构和行政人事资源等物质性客观要素之间关系的存在和运作方式,是行政体系的客观形式。广义地讲,客观物质环境因素也是其客观结构的要素。因为,客观物质环境影响或制约着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行政体制的选择、组织的建立、机构的设置、人事的状况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体系的客观物质环境的状况。行政学在研究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系统中,形成了关于行政人员、行政组织、行政机构设置以及公务员制度的理论,并且包含着相应的行政体系得以运行的物质的和财政的保障条件和方式。

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是指行政权力、行政法律、行政政策和行政管理方法等属于精神形态的主观要素构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是行政体系的主观形式。在广义上,也应包括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结构等因素。当然,行政权力是一种客观力量,但在本质上是行政客体的主观认同。所以,它是以组织权威的形式出现的。行政法律和政策,是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统治意志及其观念的形式化。行政管理方法是对行政管理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前人经验的凝结。与客观结构系统相比,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系统具有系统整体的相对灵活性和变动性。由于与具体的行政关系、行政行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因而,行政关系、行政行为的状况会不断地反映到行政主观结构系统上来。一般情况下,行政主观结构系统是在保持自身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行政关系、行政行为加以调整。但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总是不断地向既定的行政关系、行政行为提出挑战,要求它们不断地通过变更而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提出改变行政体系主观结构方式的要求。因而,行政主观结构系统拥有积极的、活跃的不稳定结构,行政体系的变化、发展总是首先表现为其主观结构系统的变动。当然,行政体系的变化往往直接地表现为国家统治阶层顺应社会生活经济结构的要求而采取的自觉行动。所以,通过对行政体系主观结构系统的研究,可以准确地把握行政体系的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的实现状况,可以较好地认识和处理行政与其政治和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行政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所在,并为行政改革作出切合实际的方案设计。

行政体系的价值结构主要是指行政组织、行政人员或公务员的行政意志、行政义务、行政责任和行政人格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深藏于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系统和主观结构系统之中的调节系统。因为这些因素是隐藏在各种行政关系和行政行为之中的,并每时每刻地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发现行政体系的价值结构系统并加以深入的研究,可以为行政道德的建设和充分调动行政系统中人的积极性找到现实的出路。

既然行政学是研究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行政学对行政体系的研究是从属于效率和公平的目标的。如果行政学仅仅停留在对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和主观结构的把握上,那么这种行政学必然是属于效率中心主义的范畴的。但是,一旦行政学努力在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和主观结构的背后去发现其价值结构,那么,行政学就会把它的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对行政体系的价值结构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运用于行政体系的设计上,就会较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从而把人类行政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推荐第10篇:公共管理学期末论文(推荐)

简析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

——以2013年昆明安宁PX项目事件为例

摘要:政府作为最主要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是政府形象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向前发展,却存在着一些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象,部分公众不相信政府,这是一个严重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该主动维护和提高其公信力,本着以人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制定实施建立健全资信系统,发展电子政务;同时,公众应该尽可能的相信和支持政府,提高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做一个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政府信用 公共权力 公共利益 政府形象 安宁PX项目

案例简介:中石油云南省石化有限公司将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工业园区草铺片区建设1000万吨炼油项目。由于该项目厂址位于昆明的上风向,会对昆明的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因此遭到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对,该项目曝光之后,广大市民以及各高校的很大一部分学生积极组织各种游行,以示抗议。且先不说该项目将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该项目的许多信息是在政府决策后,甚至第一次游行后被动公开的(据说该项目早已开始建设),导致公众对其不信任。由此市民开始了各种诉求,首先是要求PX项目滚出昆明;其次扩展到整个炼油厂项目滚出昆明;5月25日,昆明市下辖的安宁市工商局发布通知,安宁市公民购买口罩必须实名登记。此事被新闻媒体曝光之后,实施了5天的口罩实名制被迫取消。5月27日,昆明市在全市多个辖区实施“打字复印”实名制,同时禁止销售白色T恤衫,官方公布该举措的原因是为了迎接南博会而维稳:“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南亚博览会”将在昆明举行。”记者采访时商店老板表示:“都是领导交代下来的。在此期间,昆明市各高等院校接到中共昆明市委发布的通知,各高校老师学生职工等不要提及PX石化项目,通知内容包括:各师生签署承诺书,承诺不参与有关该炼油项目的集会、游行活动;不通过网络手段转发、传播相关内容;不在公众场合发表相关言论;本人家属不参加以上活动。”面对昆明市公民的抗议,昆明市市长李文荣承诺:“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不上。虽然官方表示听取民意,广大市民也表示强烈抗议,但该项目终究已尘埃落定。从此次事件的背后可以看出,政府的公信力何在?为何政府要在该项目曝光之后在公布相关信息?为何又要实行“购买口罩”和“打字复印”实名制?这些难以理解的现象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我们的政府确实应该加强其公信力建设。在本文当中我们不讨论该项目的合理性,我们只从这一事件的过程来讨论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以及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和建设。

1 / 6

一、政府公信力的含义

政府公信力,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依据自身的道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建立自愿的稳定的并能在紧急状态下外化为物质力量的信任关系的能力。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政府公信力涉及两个主体:信用方(即政府),信任方(即社会公众)。它包含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对公众的信用,其中政府信用是政府公信力的核心内容。其中,政府信用包括三个方面:决策信用,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政府的决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决策过程是否科学、公开和民主,出台的政策能否体现出连续性。行为信用,也即政府行政过程中严格依法律规定行使其管理职权,不越位、不出位,不乱行使职权;程序信用,即政府行政过程的透明、公开,严格按法定程序实施,便于公民的参与和监督。政府信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如民众信赖政府和政府的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执行能获得民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民众支持、拥护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及民众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等。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行使公共权力,政府应该是负责任的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的政府、透明的的政府。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在安宁PX项目事件当中,为何政府要在该项目曝光之后才才公开此项目的有关信息?又为什么要在该项目已经尘埃落定之后才来征求公民的意见?而不是先征求公民的意见在上马。 那如果该项目没有曝光,政府是不是就不公开此项目,直到此项目建成后才为人们所知晓。这里所反映的是政府决策信用的问题,政府决策过程没有公开透明,更没有公民的参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为公众的公共利益而服务的,应该充分征求公民的意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

在这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期间,政府为何要实行“购买口罩”和“打字复印”实名登记?难道我们的政府黔驴技穷,沦为要采用这种不科学的手段来监督公民。我们都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政府应该充分听取民众意见,而不是压制。这一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政府对公民的不信任,其根本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政府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手段来监督公民,其背后体现的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

在此事件当中,面对昆明市公民的抗议,昆明市市长李文荣承诺:“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不上”。为何政府表面上说听取民意,却又言行不一,前后不一致,这让民众如何信任我们的政府?政府的形象何在?政府应该是坚守信用的政府,而不能够失信于民。在此事件当中,可能政府担心公民的 2 / 6 过度参与会影响政策的合理性,纵使该项目是利大于弊,民众能够得到巨大的公共利益,但由于民众缺乏科学的认知能力而表示抗议反对,可是政府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是不恰当的、不科学的。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甚至是骂政府;二是政府不信任公众,以致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压制公众,以及政府信用的丧失,政府缺乏决策信用等,这是最主要的方面。

三、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不仅仅是在安宁PX项目事件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的人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党,甚至是骂政府、骂我们的党,这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所导致的。政府公信力的主体包括信用方和信任方,政府公信力是连接政府和公民的桥梁,我觉着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政府对公众的信用方面

1、政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公众掌握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多和提高 ,同时对这些关乎公共利益问题的大事甚为关注,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政府却无视民众要求公开、透明的知情诉求,采取隐瞒和甚至欺骗手段,造成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公开的信息不准确不可信,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流失。这一点在安宁PX项目事件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整个政府决策的过程中,缺乏决策信用,决策过程没有公开透明。

2、政府失信于民。

政府信用的衡量也包括三个标准:一是名实一致,即政府职能、权力、责任一致,这是体现政府信用的重要基础;二是言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政令与行动一致,不弄虚作假,不言而无信,不禁而不止;三是前后一致,即不渝初衷,信守诺言,而不是无端变换,朝令夕改。在此事件中,政府言而无信,前后不一致。

3、政府不恰当的监督方式

当政府的决策受到公众质疑甚至反对时,应该广泛听取民众意见,向民众解释清楚。在此事件中,政府面对公众的抗议、游行,没有正确处理好。采取“购买口罩”和“打字复印”实名登记的方式来监控公众的行为极为不恰当,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4、决策过程缺乏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的制定体现的是公众的公公共利益,应该让民众参与进来,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尊重民意。同时,公民适度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合理性,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公共政策充分体现民众的意志和利益。而此事件是在决策之后公民才知晓相关信息。

3 / 6

5、对政府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监督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有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如听证制度的形式化,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在此事件中,虽然政府也举办听证会,但是未起到监督作用。

(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方面

从公众的角度讲,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一方面建立在政府是否为民服务的相关政策上,另一方面受公民自身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由于公民受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对政府的政策缺乏科学的认识或者是误解,这也将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在现实生活当中,其实好多事情我们根本不了解,却妄加评论和否定,作为公众,应该深入了解相关政策的详细内容,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科学、理性地对待政府的决策。

四、维护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掌握着巨大的公共权力,维护政府公信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响甚至是制约着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从而影响着公共利益的维护。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在公共危机中,能够转换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能够充分调动民众的力量。试想,我们如果对于一个人失去了信任,或者是我们失信于人或是什么样的结果。我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关乎国家的兴衰大事,维护和保证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维护和保证政府公信力有利于保证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和公共政策充分体现公共利益,能够加强政府同公民、社会的合作互信,同时也能够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建设和维护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不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利于提高国家和社会的竞争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因此,建设和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显得极为迫切和需要。

(一) 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信息公开、透明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政府决策要有科学性和连续性,政府的决策要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决策过程要科学、公开和民主。并且要及时公开决策的相关信息,让民众有所了解。政府的行政方式要科学合理,要依法行政。

(二)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

4 / 6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三)、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只有政府做到诚信行政,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建设公信政府才能成为可能。政府的各级干部应在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基础上, 从“ 三个代表” 的高度,认识自身的言行对于社会信用、政府信用和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做到谨言镇行,言出即行,言而有信。要克服短期行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严格守法、守德,维护政府信用,维护政府形象,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在信用建设方面的组织、宜传和带动作用,打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诚信政府,实现建设公信政府的目标。

(四)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制定实施

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约机制、深化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相关制度,是保证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有章可循的前提。现行的公共管理体制未能从制度层面有效地落实政府对公众的责任,以及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制约能力,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失信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制止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信任。并且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现代政府理念,加快行政文化的现代转型。国家相关法制的欠缺,导致政府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把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放在重要位置。

(五)建立双向沟通模式,深入群众

政府需要从改变现状出发,转变错误的观念,积极发挥广泛社会资源的优势,建立双向互动的沟通模式,通过良好的沟通取得公众的信任。及时适当的发布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 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预警和良性的导向作用,平息市民恐慌,稳定社会秩序。而且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作用以强化政府公信力。大众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大众媒体的正确的报道,引导舆论,有利于控制局势,同时,大众媒体可以跟踪报道事件的最新状况,抓住这一有力工具,对政府解决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建立健全资信系统,发展电子政务

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政府要健全资信系统,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资信公信力。“应修改各种阻碍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立透明、公开、权威的政府信息披露机制,使公众及时获得有效的政府信息。”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既为实现政务公开、提升政府 5 / 6 的透过明度创造了条件,也为公众参与政务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有效缓解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

政府公信力具有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当今政府公信力缺失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建设和维护政府公信力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进来,树立公民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正确对待和认识政府的相关决策,做一个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

6 / 6

第11篇: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公共管理论文论文

一、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第一:认知阶段———大学

一、二年级。

实践教学要实现学生对社会环境和行业专业的认知,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对社会环境中的一些角色和现象能明白其原因和原理,做到心中有数。这一阶段实践教学旨在让学生为公共管理实践打下牢靠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新奇事物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分析能力对公共管理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学生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认知。

第二:掌握阶段———大学三年级。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些专业实践知识的具体操作和应用,具体实施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知识以案例分析为主,以小组讨论等活动为补充;具体操作可通过各种专业模拟软件和实践课程进行。通过具体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再用理论知识指导具体实践,两者结合,不断优化改善,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提升阶段———大学四年级。

大四临近毕业,临近工作,此阶段实践目标旨在查缺补漏,综合运用前两个阶段的成果。这时实践需要通过专业实习完成,多数是在与专业相关的公共管理部门进行,实习阶段学生应将理论知识和模拟实践转化为真正的工作技能和素质。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要求,遇到困难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解决,熟练担负公共管理工作任务,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素养,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可提前熟悉未来就业环境和工作方式。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为目标服务。实践教学内容以目标为依据,可分为四个阶段和层次的内容体系:校内进行课堂实践和专业实践,校外进行假期实践和专业实习,这四种方式各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且具有相应的成果。具体如下:

(一)课堂实践:成果形式———小组合作实践报告

课堂实践以公共管理案例为依托,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具体操作两方面实施。理论分析方面可通过引进经典案例、热点话题、实时政策、新近公众事件等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完成成果报告,可分成小组,进行组间对比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具体操作方面可通过场景还原和模拟进行,一人或数人操作,大家共同检查问题,博采众长,填补缺陷。最终分享学习成果,且形成书面化学习报告。当然,这一过程也可以进行拓展。

(二)假期实践:成果形式———社会实践报告

利用寒暑假期实现对专业和社会认知的目标,学生应以印证理论知识和探究实践目标为目的。依托专业教师的相关课题,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社会调研,成果主要是与课题和项目相关的调研报告和论文。

(三)专业实践:成果形式———学年论文

主要指课程实践,如城市管理专业实践和社区管理实践等,专业实践存在诸多困难:往往实践人数多,实践单位有限,且实践时间相对比较分散,单位不愿意接收,根据现状,现有两个实践课程尽可能多地以调研为主,实践内容根据学生论文课题自行设定,如此不仅可以为论文写作提供更多可行性素材,还可以用论文检测实践成果。

(四)专业实习:成果形式———毕业论文

现状是多数高校安排学生在大四开始前的暑期进行实习,一般为期三个月,专业实习要求实践单位和教学单位的指导老师同时到位,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职责要求,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学生实习之前,可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带着选题实践和实习,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完成毕业论文,或者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自拟题目,进行应用型研究。

三、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意识,很好地检测实践教学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优化改善。

第一,社会实践成果应该有规范的文本或报告呈现。

报告和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有具体要求,格式要规范、条理,以便查询和保存。内容一定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避免纯理论叙述、泛泛而谈,充分展现案例观点和数据,做到有理有据。杜绝抄袭、挪用他人观点、虚编捏造等现象发生。成果的展现应该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致。

第二,成果的展现应区分优劣等级,并给予相应奖励。

如评选优秀报告和论文、优秀实践个人和集体等,重点关注调研和实践类论文和报告,而非理论性文章。

第12篇:考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一、公共管理学科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基本都是以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这种培养目标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过于宏观、模糊,缺少专业特色的可辨别性。公共管理为一级学科,应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大类的显着特征,其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具体指出本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什么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而谈。

2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宽泛公共管理学科是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综合了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秘学、统计学等方面的学科。这既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大优势,同时该优势也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自己的特色。另外,受专业教师学历背景的影响,不同学校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设置或偏政治学或偏经济学或偏管理学,课程设置之间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和有效的融合。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宽泛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什么都学了,但什么也没学到。

3实践教学不够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是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够。当前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实践课程设置不够,课堂讲授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考核方式偏重于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学生实践能力很难考核。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大多以课程实习为主,且各种实习安排趋于形式化,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最后的毕业综合实习因为教师、学生不够重视也没有在学生应聘工作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是1998年新开设的专业之一,到现在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专业发展迅速,但师资队伍素质仍有待提高。该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及研究方向转过来的,其自身的公共管理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另外,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必要的工作经历,尤其是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导致教师在授课时理论性过强。同时,相对于技术型学科来说,公共管理学科总体缺乏“双师型”教师,使得学生在实践环节当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

5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加上社会上对纯文科的专业普遍存在着轻视的情绪,认为文科专业具有“万金油”的作用,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因此,公共管理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也受到了轻视,就业比较困难。公共管理类的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大多比较消极和迷茫,尤其是在确定就业方向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随波逐流,难以实现其就业需求。总体来说,公共管理学科本科毕业生相对于理工科毕业生而言,其就业难度要大得多。

二、公共管理本科教学改革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为实现这“四个坚持”,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特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设想。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个关键环节”,紧紧抓住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支骨干队伍”,推进合力育人,持之以恒。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鼓励教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总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经验,教育引导各专业课教师深入发掘蕴含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知识传授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重点群体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三,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关心经济困难学生,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为大学生排忧解难。第四,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吸引力,增强与学生网上对话的意识和能力。第五,要着力打造骨干队伍,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提升全体教师师德水平。

2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教育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上入手,改变传统观念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误解,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公共性非常强的领域,要求从事这一领域的人才需要有很强的公共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公共服务理念,这也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该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上注重专业应用性观念的传授,让学生对专业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其对就业方向的理解。另外,在教师科研上,学校和政府应大力支持结合地方发展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老师在进行项目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项目所取得的成绩,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专业的实用性。

3科学设定本科生培养目标,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为实现教育改革战略的主题之一“以人为本”,笔者认为:

①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要科学设定,不宜要求过高。本科生属于初级人才,主要是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不宜过深,多学基础知识,少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多学概论,少学理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走出单一的“就业型”或“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将“就业型”、“学术型”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重能力、强应用,以应用创新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

②改革按大类招生,实行按共管理学科专业大类招生,允许学生在学科内自由选择专业。当前,武汉大学等学校已实现了按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在本科三年级时允许学生在专业大类内自由选择专业。

4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要完善课程体系。首先,要打破因师设课的做法,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则、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为理念,采用“基础平台+选修模块”的结构,在专业理论课和基础课的前提下,设置多样化的、不同模块的专业选修课,尤其要加强实践类选修课的开设,并给学生提供跨专业、跨学科选修的机会,培养其综合能力。其次,要求淡化专业与专业边界相结合,即淡化专业是需要的,但专业之间必须有个边界。这就要求既要突出公共管理大类专业的特色,同时,各二级学科应在更具体的领域凸显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课程设置要精。专业必修课不宜设得过多,一般控制在5~6门左右,其他均设为选修课,给予学生更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空间。

(2)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首先要进一步把相对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起来,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学院应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和素质较高、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城乡基层政府组织、街道社区及企事业单位,担任主管助理职务,与他们相互学习,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共建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外,学院还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管理专家、学者来学校作报告或担任兼职教授,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力促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其次,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校内的实践,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5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设想如下:

①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排解学生在学习、个人发展等问题上的困难。

②正确处理好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本科阶段是基础,只有本科阶段培养好了,研究生阶段才能培养出精品。另外,在高校应始终坚持教学为主,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因为大学毕竟不是研究院。

③要选好教材,并加强精品教材、核心教材的建设。

④要把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好。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复合型人才,厚基础、宽口径,而不是在某一狭窄领域的拔尖创新,重点培养本科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以加强本科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6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学水平来自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现代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的培训,安排教师出国交流、访学,并将专业骨干教师安排到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使得每个教师都能通过多途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养。三是聘请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充实现有的师资伍。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高校与所在地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聘请长期在一线党政机关工作的领导干部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把他们的经验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能力。四是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打分、督导、教学评估相结合。在评估环节中,将学校现有的监控、评估机制与用人单位的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责任制建立起来;要求加大听课、检查的力度,将听课、检查制度常规化和随机化,避免仅在学期初和期中进行听课、检查的现象;要加大对任课教师奖惩的力度,重奖轻罚,即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第13篇: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撰写心得体会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撰写心得体会

在一个学期的公共管理定链分析的课程学习中,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如何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撰写论文以及撰写论文的格式和细节。在论文写作前我们学习了SPSS的简单应用,在撰写论文的时候,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讲解注意细节和格式的书写,在机房上的几次课我们完成了论文的初稿,然后在老师的可当修改中我们不断的完善,在这其中我们感受很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小组做的是关于”大学生的恋爱观”问卷主要是通过网上向高中同学发放,发放了52份问卷有2份废卷。在这其中我们组的成员通力协作克服困难,我们因为SPSS用的不熟还有些东西没有学,所以在做SPSS分析的时候有些数据不会分析,不过我们还是自己分析了一下。在我们写出初稿后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找到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在这其中我学到很多,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撰写论文必须保证论文有说服力,用去数据证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写作格式一定要注意,再插入图表和论文格式时要讲究论文整体的美观和效果,这样才能所写的是一篇好的论文。用定量分析撰写论文一定要有耐心和足够的认真仔细这是在老师给我们一次次修改论文是让我学到的。

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我们必须要认真仔细,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撰写论文的时候要用数据和事实来让人信服,在后的论文撰写中我也相信会牢牢记住这些。

姓名:曹懂懂

学号:2009072183

第14篇: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论文才参考题目

一,绩效考核与管理(丰俊功)

1,政丄府绩效管理

平衡记分卡在地方政丄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平衡记分卡在XX市政丄府XX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平衡记分卡在党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平衡记分卡在XX市政丄府XX部门党政管理部门中的应用研究 2,公务员绩效考核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

XX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XX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

XX部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XX部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

XX市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XX部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XX部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

XX市XX部门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XX市 XX部门公务员量化绩效考核研究

XX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XX市公务员量化绩效考核研究

XX市公务员分类分等绩效考核研究

XX市XX部门公务员分类分等绩效考核研究

XX市公务员分类分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XX市XX部门公务员分类分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XX市政丄府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中国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中国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3,市政学

XX市户籍制度改革研究(选取有户籍制度改革有特色的城市) XX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研究

4, 电子政务

XX市政丄府网站绩效考核研究

电子政务在XX市XX部门中的应用研究

政丄府采购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

二,行政与政策(于海艳)

1,危机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的政丄府预警机制研究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政丄府应急管理机制

2,户籍制度改革

3, 行政垄断

4,行政机构改革

地方政丄府与市场化改革

当代中国地方政丄府改革

第三部门发展与政丄府改革

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

地方政丄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5,行政职能转变

中国入世与中国政丄府职能转变

服务型政丄府

乡镇政丄府经济职能探讨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丄府职能研究

6,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7,当代中国公民参政研究

互联网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8,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

三,政治,制度,社区,非政丄府(韩丽雯)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

中国公共服务型政丄府的建设问题

服务型政丄府的监督机制问题

中国政丄府职能转变问题

中国政丄府的危机管理

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

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讨

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当代中国"条条"与"块块"的关系问题

当代中国政丄府的大部体制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政治民丄主建设问题

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问题

非政丄府组织的法规建设探讨

非政丄府组织存在的理论基础探讨

非政丄府组织的社会功能探讨

非政丄府组织的内部管理探讨

非政丄府组织对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

城市社区管理的理论基础

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探讨

城市社区管理的法律保障问题

非政丄府组织与社区发展问题

建立和完善我国NGO组织监督机制(以汶川地震为例)

简析非政丄府组织 (NGO)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四,社会学,社保,社会调查,社会工作(王静)

1,社会保障类:

理论类---公平还是效率: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性选择与思考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制度研究

农村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当代中国的农村养老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险(养老,工伤,医疗等)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与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政策的反差分析

农民工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可运用社会排斥理论)

农民工就业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研究

(0)

回复

1楼2010-06-11 11:58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

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一生帮你画眉

贡士6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五保"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农村扶贫问题研究

城市类-当代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政策研究

当前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

完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研究

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的实证分析

就业失业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促进研究

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的制度选择

非全日制就业(或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的社会保险政策建议

国外失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社会治理失业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失业预警系统与就业对策研究

转型时期结构性失业的救济及职业培训政策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 其他-- 银色浪潮的冲击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的制度转制成本及其化解

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架构的思考

我国军人的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灾害救助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商业保险消费心理研究

商业保险需求群体的实证分析

2,社会现象类:

基于网络社会下的青少年"文化反哺"现象研究

探析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社会流动机制建设

网络民意与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

论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

3,社区类:

社区矫正中的政丄府角色与社会力量

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罪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落实及有关对策

从建设市民社会的载体看社区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中社区的角色地位

4,应用实务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

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状况调查

民办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状况调查

广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观的影响;

大学生宿舍文化(或流行文化) 现象调查;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研究

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性别,地区,学校等)及其应对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养老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我国社会志愿者制度的现状分析

某社会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分析

某城市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政丄府对民间组织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城中村:农村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

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理念,问题及建议

试论和谐社区理念下政丄府与社区关系的重构

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中国社会流动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控制问题研究

5, 社会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分化

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分析

社会舆论与社会风向对当代中国社会政策选择的影响

传统孝文化与家庭代际和谐

五, (多俊岗)

六,(刘亮,黄春梅,陈国杰,蔡敏)

1,行政伦理

2, 行政文化

3,社会信用研究(包括信用理论,信用机制,信用制度,信用评价内容) 七,行政法,公务员(胡海春)

论我国公务员的考试选拔机制

公务员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家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论我国公务员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

对完善公务员廉政制度建设的思考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中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的不足和对策

公务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方文官制度研究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

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公务员制度与行政效率

论国家公务员收入的规范化

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

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意义

论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论中国公务员的退出机制

论公务员回避制度研究

完善我国公务员的选任制度

健全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度

中西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试比较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与近代公务员制度之异同.公务员管理研究

浅析公务员的高薪养廉问题

行政法制

依法行政

第15篇:公共管理

什么是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的目的: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所谓的公关利益是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服务。公共物品的涵义非常广泛,既可指有形的物品,如: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道路交通,也可指无形的产品和服务,如: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

新公共管理的七大要点: 1.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这意味着让管理者管理,或如胡德所言“由高层人员对组织进行积极的、显著的、裁量性的控制”。对此最为典型的合理解释是“委以责任的前提是对行为责任进行明确的区分”。

2.绩效的明确标准和测量。这需要确立目标并设定绩效标准,其支持者在论证时提出“委以责任需要明确描述目标;提高效率需要牢牢盯住目标”。

3.格外重视产出控制。根据所测量的绩效将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因为“需要重视的是目标而非过程”。

4.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这包括将一些大的实体分解为“围绕着产品组成的合作性单位”,它们的资金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相互联系。“在公共部门的内部与外部”,既可对这些单位进行管理又可以“获得特定安排所带来的效率上的优势”,其必要性证明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5.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这包括了“订阅合同条款以及公开招标程序”,其合理性则在于“竞争是降低成本和达到更高标准的关键所在”。

6.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这包括“不再采用\'军事化\'的公共服务伦理观”,在人员雇用及报酬等方面更具有弹性,这种转变的合理性在于,“需要将私营部门\'经证实有效的\'管理手段转到公共部门中加以运用”。

7.强调资源利用要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烽火猎头将这看做是“压缩直接成本,加强劳动纪律,对抗工会要求,降低使职工顺从企业的成本。“对公共部门的资源需求进行检查,少花钱多办事”的必要性证明这种做法是合理的。

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self-interest)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带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地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新公共管理毕竟代表着现实世界中人们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它是否意味着意味着一个政府治理的典范时代的到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第16篇:公共管理

13.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14.所谓(政策方程),就是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高度关注的已经得到初步建构的公共问题正式成为纳入讨论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5.(科教文卫政策)是针对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指导意见。

16.公共政策的执行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17.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18.教育不公平问题是典型的(结构性)公共问题,是由社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19.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20.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对于政策问题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的过程。

21.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22.(寻租)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行为和活动,是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以获

1.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说明了我国政府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

11.公共政策的功能突出体现在导向性作用、制约性作用和(调节性作用)。

1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17篇:公共财政管理论文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各项财政改革都应在公共财政思想指导下进行,并为这个总目标服务。当务之急,是如何定位公共财政。只有准确定位公共财政,才能使公共财政建设少走弯路,提高财政改革效率。本文认为,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财政,公共财政改革应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从市场经济出发,运用市场经济一般原理,定位财政各个范畴。

一、以市场失效作为财政职能定位的经济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应建立在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基础之上,从市场机制的成功和失败出发研究公共财政的定位。市场机制通常能产生经济上的高效率。这是因为,一方面市场信号能有效地引导资源向高效率的企业、行业和地区流动,从而带来整个经济效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可使低效的、成本高的、技术落后的、经营不善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通过竞争筛选下来的企业必定是高效率的。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在18世纪就悟出了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道理。他认为,供求双方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各自理性地追逐自身利益不但不会造成整个经济的混乱,恰恰相反,会带来整个经济的高效率。两百多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他的这个思想得到了验证。到20世纪中叶,美国数理经济学家德布罗(Debreu)更用严谨的数学方法证明了这个市场产生效率的命题,德布罗因而获得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他在证明中也发现,这个命题只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才能真正成立。这些条件就是完全竞争的假设。时至今日,人们对市场机制已有了较为深刻而又全面的了解:市场机制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带来效率,但也有失败或无效的时候。比如,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垄断、收入分配不公乃至经济失衡等,这些都是市场失效的典型表现。市场失效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合理性依据。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经济社会中,只有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政府部门的介入才是必要的,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效的问题,财政则是支持政府行使这些职能的主要手段。政府应做的,也就是财政要干的。财政的职能应以市场失效为标准,从纠正和克服市场失效出发进行界定。财政所要解决的只能是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通过市场解决得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以此为衡量标准,当前我国财政职能存在严重的“错位”(包括“缺位”和“越位”两方面)问题,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这是建立公共财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财政要从经营性竞争性领域的活动中尽快退出,让位于市场;另一方面,财政要切实保证国防、治安、基础产业、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把该管的事要管好,管“到位”。

二、以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支出定位的前提

一般来说,财政支出是财政职能的具体化,财政职能服务于政府职能,政府应做什么,财政资金就应该支持什么。而政府应做的事很多,应当确定一个可用于决定一种是适合政府还是适合市场的标准。对此,西方财政理论界认为,所有社会产品可划分为三大类: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中私人产品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市场能有效提供。相反,公共产品则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不能通过市场有效提供。还有一些产品,在性质上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被称之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其中,有的可完全由市场提供,而效率不高或供给不足者,则应由政府适当提供或介入提供,这样,政府的财政支出就是全部公共产品和一部分准公共产品。这对我国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不无借鉴意义,但是不应照搬,照搬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思维,而且可能产生一些误解。首先,我国一向将财政理解为分配问题,而分配是满足社会需要,不是直接提供产品。其次,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既不直接生产产品,也不直接提供产品,而是为政府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物质手段。如果认为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是提供产品,还比较接近,而转移性支出则相距甚远,用公共产品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涵盖面不全,因而用满足公共需要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更为确切。所谓公共需要,是区别于私人消费的需要,是市场不能满足的需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需要。满足公共需要的事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事务。只有满足公共需要的事务,财政才应提供资金支持。

若以公共需要为衡量标准,我国当前财政支出与财政职能一样,也存在严重的“错位”问题。一方面,财政对满足私人个别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提供,或者说对适合私人、企业活动的领域仍有较多的参与。比如,财政对竞争性国有企业、非公益性事业存在包得过多,弥补市场过度越位问题。这不仅加重财政负担,而且不符合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要求。另一方面,对从事公共事务满足公共需要的资金供给不足,如用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正常经费,基础科研、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社会保障等事业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环境保护的投资,财政资金供给明显不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财政应结合政府职能转变,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资金供给,加大对公共事务活动的资金保障力度,尽快完成财政支出的定位工作。

三、以公共权力作为财政收入定位的法律依据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是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私人部门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资金,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取得,而公共部门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资金,凭借公共权力获得。所谓公共权力,是由立法机关赋予公共部门代表公众行使的权力。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公共部门或政府机关的任何权力都应通过公共选择程序,由立法机关审批、赋予,否则就是滥用职权。在组织收入方面,政府可以凭借其行政管辖的权力获取财政收入,这类收入都带有典型的管理和强制性征收的特色,主要包括税收、规费、使用费、罚没、基金等收入。政府也可以依据经济所有权获取财政收入,其具体形式由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租赁国有资产的租金收入、国家参股所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国有资源管理费收入和其他国有资源收益所组成。此外,政府还可以依据国家信用关系获得财政收入,这类收入是政府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通过发行公债筹集的。综上所述,政府是依据公共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包括税收、规费和使用费、罚没、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公债以及其他收入形式)。各种收入形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相对而言,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以及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决定了其在财政收入体系中的优良性质,成为各国筹集财政收入的首要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在90%。以上,其他收入形式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较差,收入功能和调控功能难以与税收相比,只能作为财政收入的辅助形式。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非税收入项目多数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收支自由度比较大,不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罚没等收入,从而导致非税收入项目和规模数量的不断增长,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费挤税、费大于税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政府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分散国家财力,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且会加重企业和个人负担,助长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了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强化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按照“一清、二改、三转、四留”的方针做好当前正在进行的税费改革工作,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已有税收为其提供基本保障,一般不应再对受益者收取各种强制性非税收入,把收费、基金等限制在严格的特定范围内。其次,将非税收入的立项、收费标准、违纪处罚等纳入公共选择过程,由立法机关审批并赋予有关公共部门执收的权力。除立法机关外,任何部门和单位都无权决定财政收入的项目和标准,从而使财政收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再次,要正确处理财政与政府的关系,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财政总揽政府收支,一切政府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取消预算外资金制度,不允许制度外收入存在。

四、以公共选择作为财政决策定位的理论依据

西方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的预算决策看成是由公共产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政府通过预算收支提供的公共产品应符合公众的偏好或意愿。为了揭示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并把社会成员的个别偏好集中成为集体偏好,从而作出符合公众意愿的决策。预算决策必须通过一定的民主政治程序进行,国家预算的内容要向社会公开,社会公众有权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这就要求国家的预算在很大程度上步入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的轨道。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当借鉴和吸收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采纳西方国家科学的预算决策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立法机关、政府部门、人民群众(通过选举人大代表)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财政分配权力制衡机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分配公共选择程序,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当前,影响我国财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预算编制过粗。二是预算涵盖面不全,不符合预算的完整性原则。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根据预算的完整性原则,应要求一切财政收支都应反映在预算中,不得在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该在预算中有所反映。而我国政府提请人大审批的预算是不包含预算外收支的,使得相当一部分财政性资金脱离公共选择过程及人大的监督。针对以上问题,前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国务院财政部提出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国务院财政部很快作出反应,部署编制中央部门预算的试点工作,去年已把试编的部门预算与汇总的国家预算一起提交人大审议,这是我国财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一个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财政决策公共选择化的开始。为了加快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进程,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完善政治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建立起政府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审计机关隶属人大向人大负责的机制。

第18篇:公共卫生学论文

公共卫生学论文

国 内 外 公 共 卫 生 研 究 现 状 和 水平

学院:农学院班级:生信姓名:余春燕学号:

1101 20110100802

国内外公共卫生研究现状和水平

摘要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在国外,各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政府的干预作用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并有利于监督和评估。而我国公共卫生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认识清楚国内和国外公共卫生的现状和水平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

关键字 公共卫生 现状 水平

一、研究背景

为了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改变“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些农民看病难民谣的真实写照,“十一五”期间我国医改拉开了新一轮大幕。2006年启动以来,经历了近3年的讨论、酝酿和修改,于2009年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提出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近期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7月-10月,卫生部等部委又根据改革之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出台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至此正式启动实施。各地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也相应出台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办法》。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这次医改政策最大的亮点之一,明确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的责任,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上的重大创新。新医改启动来,中央财政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施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重抓好影响全民健康水平和涉及面广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思想观念、

群众收入水平的不尽相同,这次医改需要切实予以强化的一个领域是怎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均等化政策付诸实施?从中央、省和市出台的一系列医改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到了微观层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本人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该项研究,做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医改政策在微观层面具体实施中,通过梳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开展的情况,就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为政府能进一步落实好该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此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落实。

二、国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1、在健康促进方面发达国家的模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

公共卫生服务包是世界卫生政策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是国际卫生服务的大趋势,社区卫生服务体现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是以病人为中心,更不是以疾病为中心。这种变化需要极大地转变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过去仅仅靠治疗疾病的医疗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要求社区卫生服务走进社区和家庭,动员每个人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地改变社会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2、发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理念

发达国家都是把大众健康看成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最大财富,他们通过低成本提供服务、提前预防、基层就诊来投资健康,最终达到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如英国居民基本上免费享有国家卫生服务制度提供的公众医疗服务;在澳大利亚,公共卫生被公认是政府针对公众的健康而提供的卫生服务、预防服务,公共卫生核心就是“健康促进”;瑞典的公共卫生基本囊括了社会保障、临床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疾病康复服务,其医疗体系和预防体系是紧密联系的,没有在医疗机构之外设立单独的疾病预防机构,社区医疗中心提供保健、咨询、预防免疫和基本医疗服务。在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认为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的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这些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是在施行基本医疗卫生方面充分利用集教育、预防、诊疗常见病为一体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为辖区内居民建立了详细的电子健康档案,他们熟悉自己所服务的对象,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大部分健康问题,也合理利用了社会医疗资源。

三、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

1、国内较流行的几个学说一是缓解差距说。

一是针对我国不同城乡、地区、群体、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缓解或缩小这些差距。二是制度安排说。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理论上解决市场公共品失灵的现象要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践上均等化服务主要是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这要靠政府的力量推动;国际上均等化服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三是需求矛盾说。不断发展的社会决定了需求矛盾说的出现,这就是公众公共需求的不断提高,与公共服务的有限性之间的存在的矛盾。四是公共财政说。均等化服务是公共财政配合国家财政导向,构建和谐社会,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均衡各方利益的举措。五是区域均衡发展说。 均等化服务宗旨就是要促进地方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六是服务型政府说。

现代公共治理理念的核心就是政府要协调社会和市场、主导公共利益和促进公共服务。

2、国内存在的几个理论一是二要素理论。

一是指机会均等和公共卫生服务结果的均等性。二是三要素理论。它不仅强调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的相对均等性,同时还强调尊重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自由选择权。三是三阶段理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既推动实现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到推动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推动全民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这个理论是按照操作实施的步骤和阶段性建立的。四是统一制度说,既通过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法律法规的保障,通过制度的建设,最终实现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 由政府的统一制度安排。结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目前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意义;二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 非均衡供给问题;三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手段与途径。到目前为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及内涵进行准确、系统界定的论述并不多见,大多数学者都是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终政策目标进行笼统论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问题主要体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非均衡,尤其是针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失问题的研究最多。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所以对于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做出了不少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口多,人均医疗资源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让公共阳光的政策照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提供低成本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引导百姓在基层机构就诊常见病,多发病,获取卫生保健知识,就能实现让城乡居民得到大致相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结论

公共卫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群体健康的基本保障,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基本范畴,政府理应肩负起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神圣职责,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个世界性难题解决好”。“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面明显提高,总体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所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增强和保护群众健康, 促进卫生民生建设。

第19篇:公共经济学论文

公共政策与福利分析论文

题目: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学指导教师

学班

2014年6月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摘 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改革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问题 对策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人均享有的社会保障费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城镇居民455元,农民15元),两者差距悬殊1。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的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并没有普遍推行。医疗保障是社区化不是社会化,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基金难以保值增值城市社会保障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和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医疗由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共同管理,一些地方商业保险公司也参加了农村保障,从而形成了城乡分割、政事不分、多头管理的格局。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使用风险大,难以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有的借给了企业周转,有的用来投资、炒股,更为严重者利用职权进行贪污,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流失。

1.3 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下降 1 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5)

产业结构转换使得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对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功能逐渐下降, 其主要的原因有:一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 013.84 m2,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在国际警戒线533.6m2以下,而且平均每年耕地递减20.01~26.68万;二是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而且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三是农产品投入大、产值较低,我国农民不仅享受不到政府补贴,而且还自己承受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了农民的生活风险;四是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不能变卖土地来养老;五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殊体制,很难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保障功能。

1.4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减弱,大批年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困难。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进入了典型的老年社会。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

2.1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上相对不足

首先是在资金投入上,城市与农村很不平衡。城镇养老保险金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而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村覆盖率不足2.4%;其次是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宏观指导不力。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都是针对城镇职工的,关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三是政府组织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并且体系不健全。在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2.2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就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及利益驱动,在一些地方从开办养老保险以来,保险公司从没有停止与民政部门的竞争,与教育部门联合对乡村民办教师进行保险,这势必造成农村养老保险的分割局面。

2.3 人口老化进程加快,社会养老日益艰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到了70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64年的6.08%上升到1995年的9.76%,到20世纪末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

2.4 收缴保障基金的难度较大

以养老社会保险为例,在目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体制下,职工的养老金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用农民工的直接原因是基于比较人工成本因素的考虑。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在没有任何福利的条件下,工资可以更低,只要其获得的收入高于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民工都愿意接受工作,而且由于庞大的流动大军的压力,农民工比城市职工更能吃苦耐劳,也更容易管理。而录用一名城市职工,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高于农民工很多的工资,而且还要支付各种福利费用,养老保险费便是其中必须缴纳的费用之一,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录用一名城市职工的费用不如多招用几名农民工。因此,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缴纳社会养老金,一旦强制推行,势必会降低农民工低人工成本的优势,导致用人单位大量减少农民工的需求数量。对于农民工个人来说,在社会养老保险金与工资收入两者之间权衡,则会理性地选择舍弃养老保险金而保住现有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私下达成妥协,不要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同时处于低收入且不稳定的现实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即使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农民工个人也没有动力缴纳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势必会陷入两难境地。

3 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1 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前提。而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势产业,我国农民的生产又是以户为单位,具有相当大的分散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风险性也在不断增大,这决定了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并且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2此外,我国已经加入WTO,不能再维持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势必挤掉我国农产品的一部分市场,这无疑会给长期受国家政策保护的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许多农民的生活会因此而陷入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2 赵晷湘.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3)

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3.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生产格局的变化,农户之间的联系及他们与村、镇机构的联系较之以往大大减少了。这种联系更多地是以利益相关的方式来表达。过去实行的以集体保障为主体,国家和家庭保障为补充的农村劳动者保障体系随之解体,农村劳动者保障基本上由农民承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退化。计划生育的推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展,使传统的“养儿防老”失去了坚实的基础,使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要求更加迫切。

3.3 使计划生育推行具有可持续性

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增长将达到高峰,庞大的人口使我国相对贫乏的自然资源面临超负荷的危机。控制人口,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然而,当前计划生育难点在农村,失控也在农村。我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村人口多,在农村推行计划生育,必须相应解决农村的养老、医疗方面的保障问题。目前农业劳动者之所以只能依靠家庭保障,是因为家庭人均收入低,而多一个子女就意味着多一份保障,这直接刺激了多生多育,加上其他因素,农村人口控制一直就比城市难。此外,人口计划生育的推行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走向社会化,保证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扶”、“残有所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计划生育国策才能够在农村顺利推行。

34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的措施

4.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应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它不仅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应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使农民增产增收;再次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最后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还能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总之,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积累更多的社会保障基金。 3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对少数贫困老人的救助政府还可以承担,而对为数众多的贫困老人提供救助是任何国家和政府都难以做到的。因此,应该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完善农民的城镇化的进入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恢复土地的增值功能,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储蓄自养和家庭保障的能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

4.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努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以充分适应就业的需要。

4.4 改革农村土地转让制度

长期以来,土地一直是农民生活的最后保障,所以一些农民由于担心经营非农业的失败,而不肯放弃土地,仍留有返乡务农的退路。但在目前农民负担沉重、农产品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土地的保障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较高的农村,种地养老已经不太可能,特别是有些农民工已经较长时间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非农领域,其就业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再造土地的保障功能,就显得很重要。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应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允许农民工自主转让土地经营权,通过实行租赁、拍卖、企业托管等形式,有效实现土地增值,使外在打工的农民摆脱土地经营的后顾之忧,使转出土地的农民工最终享有与所在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参考文献:

1 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5)

2 赵晷湘.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3) 3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20篇:公共经济学论文

(本文来源于兰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专业学生作品),仅供参考。

题目:论住房改革议案背后的利益集团

作者:

学院:

班级:

学号:

《公共经济学》 结课论文xxx xxx学院 xx专业xx班 xxxxxxxxXxxx年xx月xx日

论住房改革议案背后的利益集团

摘要:在高房价的压力下,中等偏下收入人员不断出现一系列住房困难问题。他们所在利益集团适当地对政府施加影响,用一些游说方式去影响政策制定过程,促进房价的降低,以获得他们住房条件的改善。

关键词:高房价 利益集团 游说 政策制定过程

随着中国房价的不断攀升,中国的广大百姓已很难承受高房价的压力,这就不得不让他们联合起来向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施压行为,他们所在利益集团主要包括:①普通获益者集团:过去的研究证明,这个集团非常大,其中有一般干部、一般工人、农民、职工等。②利益相对受损集团:这个利益受损集团不是由各个年龄段的人员组成的,它主要是由 45 岁以上年龄的人组成的,包括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等。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再就业能力较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有很大部分在这一集团。③社会底层集团:底层社会不仅仅是城市居民,还有很大部分是从农村到城市来的流动人口、民工群体。如进城的农民工,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还有是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而我国现行住房政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主要有:大部分国企的上层人士,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

住房困难的人民大众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则采取游说方式促进政府对房价的调整。在中国的游说形式主要包括:

1、争取出席有关部门专门组织的立法或者行政政策意见听取的座谈会;

2、针对决策者个人及其接近者的交往与意见表达活动,这一形式所占比重较大;

3、利用权威媒体与权威信息收集机构提供高层领导可以阅看的内参文件;

4、利用知名专家与民意代表在两会或者其他场合发表个人意见,尤其借助于媒体压力引起决策部门注意。我国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的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人关系网络即利用家族血缘、同学情谊、老乡情结和其它社会关系等为纽带,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他们有时会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如报告制度),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中,但更多地则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家族血缘、同学、老乡或私人情谊),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表达其特定利益诉求。

2)说服即采用书信、电话电报、递交研究报告乃至直接造访等方式,对相关决策者进行劝说。与个人联系不同的是,说服活动是通过正式渠道、“公事公办”式进行的。现在我国为获得好的住房条件的部分利益集团有些采用信访的方式去谋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如:1999年4月,某单位给当事人刘华(化名)调整了一套房子,刘华因为多种原因未能及时搬进新房交出旧房,新调整的住房户长期不能入住,遂请开锁公司将房门撬开入住。刘华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要求单位主持公道。刘华对单位先后三次研究的处理意见都不满意,多次到市、赴省、进京上访。因其单位的集体户口在北关地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2009年12月,上级信访部门将此案转交西安市莲湖区北关街道办事处,由街道调委会对此案进行调解。随着调解协议的正式签署,一起长达11年且数次进京上访的信访案件尘埃落[1]定。这就是一个对改革住房条件而进行信访的成功案例。住房困难所在利益集团通过这些

说服方法是比较简单易行的,不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

3)求助于“精英人物”即让本集团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成员或集团内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成员,代表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所在利益集团的意愿,直接有效地接近相关决策者,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或者以人大、政协提案的形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直接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体系。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所在利益集团每年都会通过组织集团中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提案的形式,反映相关的住房要求。如本利益集团曾向全国政协委员许家印寻求住房调整的帮助,因此在两会中许家印同志就提出国家应采取强有力的“三控”措施(即政府让利、国家让利、企业让利),以杜绝房价飞涨及购房成本被无限转嫁给购房者的现象。而身为学者、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院长的谭敬胜却认为国家在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这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资源。房地产的税费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让利。但是让企业让利却不太能控制,因为企业的利润和风险是并存的。中国政协委员蔡志明认为我国的高房价已到了被社会各界‘群起而攻之’的地步了。蔡委员认为我们需要的房地产是那种可以让“高收入人群住别墅,低收入人群住廉租房,中等收入人

(2)群买不起新房能买旧房、买不起大房能买小房”的房地产。不过对于高房价问题全国人大

代表宋尚龙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房地产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也有责任。我认为这种影响决策的方法是特别有效的。

4)通过主管部门及其领导这是目前中国合法利益集团较常用的影响方式。一方面,合法存在的利益集团,一般都有其业务主管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决策机构和人员又实行分管制度,分管领导既可以直接有效地接近、影响相关决策者,也可能直接参与制定政策决策。这样,利益集团既可以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也可以通过非正式、非制度化的渠道与方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政府决策体系,而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既可以通过批示、批复、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列入会议议程等形式,也可以通过“打招呼”、“写条子”等非正式形式回应利益诉求。在我看来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的利益集团不常通过这种方法来影响政府决策。

5)借助媒体呼吁,通过舆论间接向政府施加压力即向当地(外地、甚至境外)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主动提供信息,请求其向社会广泛公开之,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民众的关注、支持或同情,从而对相关决策者形成强大压力,使本集团所面临的问题,被提上决策日程或重新考虑。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利用互联网网络,将成为利益集团向决策者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许多住房困难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向各个地方政府陈述他们的住房问题,有些人还会向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刊或电视发表对住房的要求,希望政府加大调控房地产的力度。

6)利用既定的规则、惯例或者直接诉诸法律近年来,中国推行的决策听证会,正成为各相关利益集团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俗称“民告官”),以使政府改变其与本集团利益目标相冲突的政府行为,这是各利益集团,尤其是民间性利益集团,经常采用的方式。

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为那些想获得好的住房条件的利益集团向两会提交有关住房改革的提案,并在开两会期间向其他的委员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还竭力去说服他们,以此获得更多代表的支持。

这样,经过代表及委员们的不懈努力,有关住房改革的提案获得较多人的支持并被许多媒体相报道,专家们对这提案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修改并完善住房改革提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这草案进行审议,最终有关住房改革的指导意见得到批示,形成新的法案。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近日正式对外发布,其中部分内容摘要如下:由于有的地区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比较小,部分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较高、上涨过快、可供出租的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等原因,一些中等(1)

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新职工的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也亟需改善。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国家对住房改革的最新方案为了确保大部分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者有良好的住房条件,这一举措极大地保障了住房困难者所处利益集团的权益,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了房价,同时对房地产的过快发展有一定的遏制,对房地产商利益的膨胀也有一定的阻碍。

不过在我看来,国家对房地产方面的政策还应有必要的调整,而且国家应该把调控房地产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以减轻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正如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教授石建勋所认为的破解高房价困境:应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调控楼市同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现行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建价格指标体系和调控机制。我国政府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除此之外,我们应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经济适用房供应量不足,保障性住房所占比例(5)小。”国家还应“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财产税体系以减少空置率;平衡住房交易和租赁市场,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保障低收入住房计划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文化网解读住房问题

(2)中华网社区 “高房价将成为’两会’众矢之的”

(3)《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 2010年6月8日

(4)《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06月14日第 05 版)

(5)、(6)“中国城市住房研究:现状与挑战” 作者:满燕云

注释:

[1]陕西日报 2010-6-21 西安快讯标题:西安成功化解一疑难信访案件 (6)(4)(3)

公共管理论文范文
《公共管理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