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3 09:01: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个案研究报告

个案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卓越课程安排,我每周要去一次圆玄中学初二(4)班见习,学习班级管理的同时,选择一个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基本情况:小棋,男,2000年2月出生,汉族

个案主体描述:

1、学校表现:

(1)课堂表现:单独一人坐在后门旁边的飞机座上,从来没有听过课,不会打开书本,被问到为什么不听课的时候,他表示听都听不懂。偶尔挑逗与他距离较近的同学,或者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无聊透了就会开始自娱自乐,玩纸巾,发呆,趴台睡觉等。唯一积极的就是做收作业的组长,随堂小测的时候,一说收作业,小棋就立刻把自己组的作业非常迅速地收好,途中好跟某些男生搭讪。

(2)课间表现:和大部分男生一样,小棋课间喜欢打闹,相互捉弄,活泼,好动。不过有时候会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去背书,这是他犯错的惩罚,因为他经常违反班规,例如上课起哄、迟到、不做眼保健操、考试作弊、上课玩手机等等。

(3)同学评价:从学生的周记中了解到,小棋是大部分人眼中的捣蛋鬼,影响课堂纪律的首要分子,说脏话,打架,骂人等。

(4)班主任评价:小棋基础很差,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和同龄学生差距太大了。

(5)自我评价:对未来没有任何想法,考的上高中就去读,考不上就算了,自认是坏孩子,不喜欢学习,也不会羡慕优等生。

2、家庭情况:小棋是独生的,父母健在,爸爸是司机,妈妈在厂里工作,但是很少在家照顾小棋,父母认为小棋很笨,不是读书的了,小棋经常自己一个人煮饭吃,或者去爷爷家蹭饭,回家唯一的节目就是玩游戏、看游戏视频。

3、学校概况:就读的中学是三类学校,生源大都来自花都,学生学习水平不高,所在的班级学习氛围惨淡,成绩在同类班级排名倒数,除了语文,其他科目不及格的人数超过半数。个案分析:

小棋同学的情况非常极端,目前的状态很难逆转,他的厌学程度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了,家长、老师甚至是自己都已经放弃了。

究其原因,主要问题还是发生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忙于工作,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责任都推给学校的老师。而且,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寄望,没有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家长对独生子女缺乏关爱,会直接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求关注心理可能迫使他做出极端的行为,以吸引父母的关注,例如做坏事,逆父母的意思;另一方面,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孩子为了解闷,只能自娱自乐,很容易湖沉迷游戏、手机、网络等,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自然地就厌学了。

孩子学坏,家长开始大骂,愈演愈烈,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广大家长绝对不可曝其后尘。

报告人:何文诗2014年6月26日

推荐第2篇:个案研究报告 文档

内容摘要:

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较为迅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挑战,而农村教师外流、分布不合理、质量偏低,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新形势下,要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必须加强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师资培训 关键词:农村教师? 管理难点? 对策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动力,而农村教师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强化培训。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也亟待加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编制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从而影响了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学校的各项发展因素中,人的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能否保持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实现农村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有力保证。

(一)农村教师不断外流。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由于区域间经济的差异和人才流动的社会化,为农村教师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因而,“外流型”增多:素质高的中青年教师主要有三种去向:一是走出农村,进沿海、大中城市,谋发展;二是走出“师门”,进其他行业,谋出路。转行:到党政机关、其他事业单位任职高就;三是近几年退休人员增多,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社会录用的民办教师人数众多,大多数都在这几年退休,教师队伍减员严重,再加上这几年分配的人数较少,补充困难,主要原因是县区财力有限,保工资都存在困难。特别是大专、本科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

其次是“内流型”增加:一是走出公办学校,进私立学校,追求“三高(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二是由农村进镇区,由乡镇进城区,以至都市(趋城型);三是由离家较远的学校流向靠近家乡的学校(趋家型)。另外,农村教师除了“显性流动”外,还存在着“隐性流动”趋向。所谓“隐性流动”,是指有外流或内流的意向和情绪表现,但尚未构成现实的流动行为。较多的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的自卑感,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感情的减退,以及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变化;有的则“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隐性流动倾向、情绪,对教学工作和学生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教师分布不均。

由于农村教师流动大,城区与农村教师分布上不均衡,农村教师少了,缺编现象严重,特别是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少了,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集镇与乡村教师分布不均衡:重点学校人满为患,乡村教学点缺乏教师,有的学校任教人员不足,缺编的由临时代课教师来上课,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同时加重乡镇、村及农民负担。

(三)农村教师素质偏低。

录用层次低:现在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从社会录入的,有民办转公办的,从高中生中招录的合同聘用教师、从社会招聘临时代课人员。年龄编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相当一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法落后,无法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显得力不从心。

学习培训少:由于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困难,几乎无机会参加业务培训或到外地参加教科研活动,加之学校无骨干教师,学无方向,学无榜样,学无示范。

职业观念缺乏:因受种种原因影响,有的教师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进修、不学习、满足现状,撞钟式教学。学习无动力,提升学历目的是为评职称;教科研与自己无关,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自己无须去学习新理念,实践新课标;旧观念不及时转变,一味地应试教育,一味地传播知识,一味地主观追求浮躁的东西;责任心不强,职业意识淡薄;部分优秀教师在评优晋级、提拔使用后,就到了二线,不再任课,造成极大浪费。

(四)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农村教师存在着学科专任教师结构不齐整,老、中、青年龄结构不合理,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不配套的现象。

1、学科结构存在着专任教师配备不齐的问题,农村缺乏英语、信息技术、常识类(艺术、科学学科)等专业教师,有的学校无法开设,学生上自习课,有的学校只能由非业教师兼任英语、劳技、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差,严重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2、老、中、青年龄结构存在着老多,中、青年少的问题,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无激情的多,工作无压力的多,学习无追求的多。

3、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存在着知识结构不配套,存在着层层拔高使用的问题,高中教师缺乏从初中选拔使用,选择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初中从小学选拔使用,把那些学历层次较高、工作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教师选拔出来,教学初中的数理化,造成教师资格与岗位不一致,造成小学、初中教师师资质量严重下滑,农村本来就薄弱的师资力量越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二、农村教师管理问题的根源分析

剖析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事管理不活。为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开放式人才管理,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人事改革力度,人才流动体制逐步完善。可地方上却存在着体制不活,贯彻不力,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没有迅速“建立健全起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进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师管理制度”。

(二)教师待遇不高。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其一,教师队伍宠大,县级财政困难,负担过重,教师的工资、福利、医疗等社会保障建设还不够完善;其二,地区间经济差距较大,虽然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差距明显,经济不平衡,造成了人才流动的不平衡,致使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密集,贫困地区人才匮乏;其三,民办学校在教师待遇上调整提高,与公办学校停滞不前形成很大反差,宏观上造成人才外流。

(三)继续学习不够。教师缺乏学习培训。宏观上,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数量不能多,动作不能大,层次不能高,否则学校经济无法承受。主观上,教师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意识不强,缺乏职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四)师德建设稍薄弱。学校在注重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忽视了师德师风建设,部分教师职业危机感不强,竞争意识不浓,责任意识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缺乏理想信念,缺乏事业心,有些教师缺乏人文修养和教育关怀,这些问题给农村教师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

三、农村教师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在细致地查找问题,深刻地剖析原因的同时,我们要切实地解决问题,找出路求发展,积极工作,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和适度超前的理念办教育,狠抓改革,用好管理制度,加强调节,建好教师供给渠道,注重学习,抓好教师培训,改善办学条件,想方设法为教师营造和谐、优雅、宽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一)狠抓改革,用好管理制度。

教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部门在宏观管理教师的同时,必须赋予基层校长一定的人事管理权,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建立起齐抓共管的立体化管理网络。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培养责任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以高尚的人格来带动教师,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激励教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深化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才合理地有序地流动,“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小学教师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小学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要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实施教师工资结构制,建立保障制度,健全分配激励机制,严把教师资格入口关”。

(二)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针对农村教育实际,为解决教师不足问题,可采取四个途径:一是聘用师范生、专科毕业生;二是鼓励教师重返课堂;三是加强调节,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制度,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城市富余教师下乡支教,特别是将要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应存在乡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四是鼓励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实行倾斜政策,刚调入或进入教师队伍可以下乡任教,同时适当提高解决农村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

(三)注重学习,抓好培训机制。1.加强教育,树好师德。

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要大力宣传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师资履行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大力表彰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增强依法治教,以德治教意识。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1)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把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贯彻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引领教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认清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堂教学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和主要体现。引领教师不断的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实现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要切实提高科研质量。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搞好校本培训,提高培训的质量,仅仅靠学校自身培训远远达不到效果。必须由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专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讲座培训,跟踪测试纳入教师考核中,定期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走出去听,引进来学。

(3)要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能产生辐射效应的核心群体,是使教师队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是以教科研为载体的,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提高,聚合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推出一批人,是一条快速高效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的很好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使教师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4)要加强学历提高培训,小学教师要达到专科学历或本科学历,建立终身学习意识,特别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上必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四、改善条件,理好教育环境

(一)抓好依法治教,落实好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实现规模办学,集中办学,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二)改善生活条件,让农村教师有个舒适的环境。要妥善解决好农村教师住房、就医等实际问题,增强农村教师的编制,减轻他们工作上负担,提高他们的待遇,解决他们生活中困难,让他们安心教育,舒心工作。保护好他们合法效益,保证他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农村教师心甘、心安、心专。

(三)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农村教师有个良好的社会地位。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教育部门要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要保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二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教师优秀事迹,表彰先进,弘扬精神;三要政府部门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四要满足教师的需要,特别提高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需要,以及追求上进的需要。

要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必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条件,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基石和动力。

推荐第3篇:课题个案研究报告

个案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研究》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黄宗贵 性别:男 籍贯:广西桂平市 班主任:

家庭住址:桂平市下湾镇旺江村

家庭背景:四口家庭,父母是农民,平时工作很忙。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父母教养好,能正确引导孩子。家庭经济一般。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一)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加强家庭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承担家庭责任的个案实践上升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起带头作用。

(二)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个案学生的主要特征 (1)学生发展与人交往情况

性格活跃,也比较有礼貌。与同学们能和睦相处。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 (2)学习情况

他很聪明,只要用心学的知识,就比其他人接受得快。 (3)个案学生问题的成因

家长为了能让孩子的学习更好,不惜一切地逼着孩子死读书,读死书,不让孩子承担过多的家庭责任,使孩子家庭责任意识的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2、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

1、加强家校联系,关注生活,给以关爱。

2、让学生带着家庭责任意识学习。

3、调动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意识,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效果

1、诊断阶段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在确保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招生录取、勤工助学、社会捐助等方面,家庭困难学生都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温暖。对于学生来说,感恩之情不能仅停留在情感方面,而要更多地体现在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意识方

面,并使这种责任意识转化为自强不息、掌握本领的学习动力。为此,要进行系统的感恩知识教育,强化学生们的感恩意识。

2、指导阶段

和家长一起关心她的生活、学习,鼓励要努力学习,千万不要让父母失望,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发生关系,形成自己与家庭关系的感性认识,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加强感恩教育,强化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意识。

3、追踪评估阶段 (1)教育的具体效果

短短半年时间,实验按实施计划有序较理想地进行着,取得出较明显的效果,在和家长一起关心他的生活、学习,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发生关系,形成自己与家庭关系的感性认识,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家庭责任意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

加强感恩教育,强化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学会感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学会了如何报答社会。 (2)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对于家庭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对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还不足够。 继续对他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在巩固以往好的方面的基础上,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同学中树立榜样,并以此带动其他同学。

推荐第4篇: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专业:特殊教育学号:10060520111姓名:扎桑

基本情况:

个案对象:本人 年龄:22岁,华东师大特殊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 背景资料:

个案家庭成员:父亲,爷爷,姑姑,哥哥,妹妹,小姨,母亲

养育史:从出生到六岁之间,父母爷爷姑姑哥哥妹妹全家人住在一个屋子中,应该受很多人影响的;从六岁到九岁单独跟父母妹妹住在一起;从九岁到十二岁又回到原来的姑姑家中跟父亲姑姑爷爷哥哥生活在一起;之后一直在外面学校生活,回的家也是九岁后组成的家庭。

教育史:六岁之前没有上过学,也就是没有上过幼儿园;六岁之后上村小学读到二年级之后转到乡小学一直上到小学毕业。初中在山东济南西藏中学上的从预科到初三共上四年,高中作为藏族插班生在山东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的日照一中读三年,大学在华东师大。

个案与家庭的关系:父母在我九岁时离婚,后来随父亲住到姑姑家,与姑姑爷爷及哥哥成为一家,之后由于考到内地西藏班,十二岁时离家,到目前为止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在家的时间总的加起来不到一年。家庭对于我的影响一直存在,不过我对家庭教育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十二岁之前的家庭教育。

个案的学校生活(目前):跟同学相处融洽,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中等,在少数民族学生角度看算是较好的,积极参加学校社会活动。但也比较懒散,不是很注意个人内务及卫生,喜欢结交朋友尤其异性朋友。

由于本人家庭是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思想观念都比较陈旧,对于小孩家庭教育没有一般大城市家教那样特别的重视,因没有很多刻意的教育,但这并不说明我没有受过家庭教育,这只是相对而已,其实貌似没有刻意的家庭教育对我今后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

家庭教育过程及结果

在我出生之前到我出生之后,父母关系不是很融洽,甚至可以说是很恶劣。几乎每天都要吵架,其中参与的不光只是父母二人,还包括家里其他成员。我呢就在这样一个很不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这样的家庭给我的感觉是没有那么

的温馨和温暖,但也并不是特别的冷冰冰,因为大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是他们之间的事情,对于我们小孩我相信他们都爱的。

在我成长过程当中,由三个人是我家庭教育的主体,父亲,母亲,姑姑,他们对我的影响很深,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其中父亲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一个教育我的人都无法替代的。他的教育以及他的价值直接影响着我的价值观。父亲他即使自己有多困难不管在婚姻还是在别的方面,他在自己小孩面前永远是坚强的,为了孩子们他把一个很失败的婚姻一直坚持到忍无可忍为止,他的价值观是在自己与他人利益当中他人利益放在自己之前,对于需要帮助的任他总要尽力去帮助。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又一年过藏历新年的一天晚上,离我们家较近的一户只住着一位失明老太太的两层楼的房屋失火了,他是第一个半夜到达现场的并且在火场中把老太太从二楼救下来送到我家的,而在此过程中隔壁的屋子中却有好多大男人一起通宵玩乐打牌喝酒却没有人注意到失火了。我知道那天的火势有多大,整个空间都被火映红了,虽然爸爸平时教导过我要对别人忠诚,信任,友好,但却没有比他实际行动给我证明来的实际。

父亲对于我的教育态度刚柔并济:记得我曾经从家中私自拿走了十几块钱,后来被爸爸知道了,当然这种行为算是偷窃,他先要我主动交钱,我不认罪,之后就用皮鞭抽我屁股边教训我偷窃是不好的,知道我答应把钱交给他才罢手。还有一次我私自窝藏别人掉的钱,被人发现了后把钱夺走了的事被我爸爸知道了,这次他并没有打我,只是很吃惊的不相信的眼神看我,那眼神我到现在还记得,经过这两次之后我再也没有动过要偷窃别人财产的念头,也形成了我的价值观:偷窃是不好的。在学习上他只是督促我好好学习,但并没有太多的干涉和强迫。以至于我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只能与我自己的心态挂钩。

母亲:妈妈这个词到目前为止是我用的家庭称谓中频率不是很高,确切的说我感受的母爱很少,我不知道真正的所谓母爱的感觉是什么样的,那种别人口中的温暖是我所欠缺的。我不觉得我的母亲有多坏,但至少我认为她不配做个母亲,因为她不会做。小时候父母还没有离婚时,父母之间的战争总是她先挑起的,至少我所看见的都是。她吵架可以当着我的面把刀扔向爸爸身上,自己吵架不顺心把气撒到我身上甚至我的兄妹,以至于把我踢得差点断气,而这样做却只是因为她是我母亲可以随便她蹂躏以便来气爸爸他们。在兄妹三人中妈妈对待我的态度最差,又一次在别人家玩,她进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直接扯我的头发要我们回家,而谁也看得出来我是坐在最里面的,要撤也轮不到我的。可能是因为这样我从心里面对她排斥。

在生活当中记得与姑姑分家后过年,白天找不到妈妈人影,家中没人做饭,我跟妹妹只能自己吃冷饭,晚上也见不着她,因为她要在外面跟人跳舞玩去了,家里顾不上。父母可以在大年三十和初一都可以吵架。

在学习上,在我印象里她好像从来都不关心的,以至于我也没有一本像样的作业本,因而她被老师说过,但好像并没有什么改进。以至于那几年我的学习成绩是班上最差的,整天都要被老师批,以至于后来一度不敢上学,常常装病逃学,从而导致成绩更差。

姑姑:如果说我享受过母爱,那么姑姑就是给我母爱的人了。跟她真正一起生活是父母离婚以后爸爸和我两手空空的来到姑姑家开始了。姑姑是爸爸的大妹妹,她到目前为止没有结过婚,哥哥是从小她收养的,在她家生活的那些年是我感觉家庭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充实的时候,那时候我学校离家远,要早早起来,吃早饭,带中饭的,她日复一日的每次都早早起来给我们做饭,帮我们准备上学备用的东西。总是都做得很好,以至于我可以在别人面抬起头,可以炫耀自己的家庭是多么的温馨。她在生活上做的很好,以至于我从来都不会担心,过年只能自己做饭。所以以后我的学习也越来越好了,虽然因为之前的厌学对老师的恐惧没有消除过,但毕竟我能做到自己最好了,可以从倒数第几名跑到前十名当中,以至于后来考上内地西藏班。

我的家庭教育主要受他们三个人的影响,但真正管的我很严的没有一个,即使是爸爸,对我学习,个性,价值观都有些的放任自流,让我自己形成与发展。我小学时候的性格很内向,不爱跟人讲话,更不愿意与老师单独接触,自卑感很强。在学校之外很调皮,喜欢跟男孩玩,倾向于暴力。到初中前一年,成绩依然落到倒数,有些趋炎附势,喜欢在人家背后说坏话。没有自己的信念。后来自己学会看书,而且变得喜欢看小说,正的坏的都爱看,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开始明白家庭对于自己的影响。后来我好好学习是为了爸爸,好好学习也是要有理由的那时候爸爸就是我的理由,每当自己不想学习,就让自己想爸爸,爸爸希望我好好学习,所以我要好好学习。而且如果我考上重点中学插班生,可以学杂费全免,那么对于并不宽裕的家庭减轻了负担,我好好学习也就有了价值。

家庭对我的不严格,造就我现在比较自由的心态,没有特别的值得计较的东西,以及对家庭观念的淡薄。

父母失败的婚姻,也影响我的婚姻观,我认为婚姻不幸福就直接离婚。这与我们那里的观念是相悖的。但父母的离婚是我以前所期望的,因为那样的家庭没有给过我一丝温暖,给的只是寒意和冷漠。

因为缺少母爱,以及同龄人应有的温暖,加上爸爸的影响使我对于别人倾向于更多的帮助,对于那些需要帮助境况很惨的人,我会更多的同情和帮助。这样做是积极的助人为乐还是想通过这样去的心理平衡从而寻求别人的认同,我也讲不清。

我喜欢交异性朋友,是因为我本人的性格比较男性化,能够跟他们相处的不错。但跟异性谈恋爱,我很容易动心,因为感受到他的一点点的关心我就感动的不知所措,以至于很容易满足从而替他做很多事情。我认为这与家庭关系有关的,我从来缺少关心和温暖,又在别人面前很自卑导致我因为别人的一点关心感动。 讨论:

家庭教育之于我影响根深蒂固,它影响我的生活学习方方面面,包括我的性格,价值观,人格的形成。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孩子未来的的发展,好的

家庭教育,是不光光是对孩子的要求还要要求家庭关系的融洽,健康的家庭关系以及父母的好的价值观念和做事态度风格,甚至父母的一句言辞都会影响孩子一生。

推荐第5篇:小学生个案研究报告

一、案例描述

小亮是本学期新转入的学生,第一次见他是在报到那一天,机灵的小眼睛悄悄地打量着教室四周。他没有说话,但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的喜悦,他是多么渴望融入这个新环境啊!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这个孩子学习基础非常差,好胜心强,喜欢推卸责任、甚至用撒谎的方式瞒骗老师和同学。

开学第一天,我向全班介绍了这位新同学,大家都表示欢迎。起初,我担心他毕竟是刚加入这个班集体,面对大家可能会感到害羞,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说出来。第一节课上,我却发现他不仅坐得端端正正,回答问题也特别自信声音响亮,看到这种情况,我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可是几天下来,我才明白,小亮的问题不是对新环境的畏惧,而是学习基础差,对拼音、简单的加减法都非常陌生。第一次默写词语,他错了很多,放学以后让他留在了办公室,他急地哭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妈妈来接他了,通过了解,发现小亮的妈妈对孩子学习上的督促和关心不够,对他的要求也很低。沟通之后,他的妈妈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并且表示以后回家会督促小亮的学习。第一次语文测试结束,他的成绩是全班最低的,我看到他的眉头紧紧地皱着。我知道这不能怪他,我看得出他是个很爱学、很想学的孩子,只要帮他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他一定能赶上其他小朋友。

为了鼓励他,无论他在哪个方面有了进步,我都会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他,并以小苹果作为奖励。学校的奖励机制是,集满10个小苹果可以换取一面小红旗贴在班级的星星榜中,集满10面小红旗可以换取一个五角星。开学几个星期,他突然跟我说:“老师,我已经有10面小红旗,我要换五角星。”我很诧异,班里其他表现好的孩子也不一定有资格换取五角星,小亮的表现再好,也不可能那么短的时间集满10面小红旗。由于快要上课了,我没有揭穿他,因为这件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处理好的。午休的时候,我把他叫到身边坐下来,希望他能说出实情,他却怎么也不肯说。我又急又气,也没办法心平气和地和他说话了,可能是我的语气过重,他有些害怕,眼睛已经有些红了。我压住自己的火气,告诉他小苹果是作为好孩子的象征,每个小苹果都有它的意义,又问他:“你得来的这些小苹果有意义吗?别的小朋友辛辛苦苦去争取,你又是怎么做的?我知道你心里也很着急,希望赶上其他小朋友,但是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投机取巧骗得了别人,骗得了你自己吗?只要你今天说实话,老师就原谅你,你还是说谎,老师和其他同学以后就很难再相信你了,你想做《狼来了》里面的放牛娃吗?”说完这些话,小亮的眼泪早已掉了下来,我看出了他的悔意,就没有再追问这件事,而是让他用行动表示自己是值得老师信任的。谈话结束,他悄悄地将自己多拿的小红旗剥了下来。

二、案例分析

1.孩子自身错误的学习习惯、消极的学习态度

习惯是孩子从小养成的,养成了一种习惯就很难改变。小亮从小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一下子又要他适应另一种学习环境,对他来说转变过程肯定非常艰难。他又是一个要强的孩子,努力了却还是感觉自己差别人一大截,因此采用了说谎的方式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2.父母教育时缺乏耐心

通过与小亮妈妈的多次沟通,发现孩子的爸爸对小亮的学习不管不顾,知道小亮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还采用打骂的态度,妈妈对老师则是应付了事。第一次谈话时任课老师就要求小亮的妈妈在家多督促小亮学习,每天默写词语等等。第二天小亮确实有了进步,过了几天却从小亮口中得知,他的妈妈不帮他默写词语。

孩子都是要强的,我们应该将他们的好强心转化为学习的积极动力;孩子都是懂理的,只要我们循循善诱,耐心帮助,他们会接受正确的意见。现在的小亮正以平稳的速度成长着,结合多方面的关心和辅导,小亮的成长速度一定会加快!

推荐第6篇:付月霞个案研究报告

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背景: 姓名:赵庆港 性别:男 年龄:14 年级:七年级(1)班

基本的情况描述:赵庆港居住在学校,家中经济情况较好,父母亲做生意比较忙,长期缺乏家庭的教育和指导。一直以来在班级里上课开小差,课后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都非常的差,历次考试英语都不及格。

二、个案行为描述:

在学校上课总是玩弄小东西或者小声说话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自我约束能力差,在作业上更是一塌糊涂,经常不交作业,即使交了书写也很成问题,课外更是贪玩不学习。

三、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2、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

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

5.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他们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他们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四、个案研究成果:

转化学困生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想转变,使后进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有道德、有教养、有纪律,从而少犯错误。培养学生具有爱学、肯学、勤学的学习习惯,帮助、教育学生敢于克服惰性思想,培养学生的吃苦进取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运用科学的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方法。

五、个案辅导中的问题:

在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行为时不能准确的分析其造成这中原因的心理因素,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持之以恒的长时间按照方案坚持做这项工作。

六、个案辅导后的反思:

“教育学生犹如开垦一片荒地一般,需要老师的耐心、信心及爱心的滋润与浇灌,才能辟荒地成良田,化光秃为青翠。”研究后进生的语文作业问题就要关注到他们的转化问题,因为后进生的现象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初中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上处于不断变化中,所以转化工作也不会立竿见影,会有反复。转化学困生也常常会发现他们有后退的情况,所以教师辅导时讲究科学,确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干预方案,通过具体的措施,我坚信教师的爱心、耐心、恒心终能把孩子心灵的“冰山”融化

推荐第7篇:学生消极情绪个案研究报告(材料)

学生消极情绪个案研究报告

平果高中黄秋妮

研究背景:上课经常走神,有自卑心理,有时还表现出自暴自弃,对自己的同胞兄弟意见很大,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所以我决定对他进行重点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了解,调查,交流以及与家长的座谈,了解导致他无心向学的原因,帮助他培养感恩之心,与班上同学多沟通,让他在现实中扫除交友障碍。

研究意义:使该生能够坐下来静心学习,减少悲观情绪,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

一、个案描述:

姓名:邵某某性别:男年龄:18岁年级:高一 年级2班 智力正常。 学校表现:上课时经常走神,课后情绪失落,时常在自习时间情绪失控 家庭情况:他是家中的双胞胎哥哥,总认为父母更喜欢弟弟。

学习情况:成绩是班内中等学生。

个案学生问题的成因:因为曾经沉迷于网络,交友不慎,而抵制不了网友的诱惑,无心向学,对网友百般依赖,对父母毫无感激之情。

二、转化策略

1、用心做他的倾听者。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将爱更多地向学困生倾斜,是教师的天职,也是转化学生的基本前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心的表扬„„都能体现老师对她们的爱心。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打开心扉,信任老师,向老师倾诉。

2、以细心观察他的变化。在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观察到学生的改变,有好的改变要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争取进步。

3、耐心促进他的转化。慢慢有了转变后,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促进学生做出改变,并且发动旁边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留意他的思想动态。

4、以恒心赢得他的信心。转化学生悲观情绪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醒悟、转变、反复、稳定的过程。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

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应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去消除学生的障碍心理。通过几种方法的互相渗透、互相联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切实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三、启发与体会

克服学困生悲观与自卑情绪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工程,教师要有长期付出的思想准备。这是因为学困生自控能力不强,意志脆弱,稍稍遇点儿挫折,容易自暴自弃,走极端,思想缺乏稳定性,这就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做好说教工作,切忌急于求成,或方法简单粗暴。要用诚心去帮助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进而促其改正缺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

推荐第8篇:中学生语文学习个案研究报告

中学生语文学习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情况分析:

1.【学习成绩】:小丽是12班的语文课代表,语文成绩在班上可以说是不错,(注意:这个12班算是比较好的班,每次测验平均分都在95~105之间,满分为150)每一次的语文测验或者小测成绩都在班平均分以上,属于上游。但是一放到我另外带的两个班10班和14班,成绩只能是在中游。每一次小测或者测验,语文成绩有原地踏步的感觉,突破不了原来的水平。

2.【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比较好,踏实好学、勤奋努力,上课非常认真,笔记总结及时完成,作业完成比较认真;而且能够带动班上同学学习语文,作为科代表是语文老师的左右手。

3.【学习方法】:学习欠缺方法,需要老师的牵引和提点,老师怎么讲她就怎么做,没有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语文学习方法;

4.【学习习惯】:根据老师的要求,有做笔记、积累习惯,学习常规形成良好。

5.【学习动机】:一方面是有考一间好学校的意识,想考上重点高中(广雅、执信、省实、华附),另一方面是有着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更多是因为喜欢语文老师。据交谈,王老师是她遇上这么多个语文老师最喜欢的一个,正因为是喜欢王老师,她在竞选班干的时候才选择要当语文课代表的。

6.【智力发展】并非拥有过人智力但也不笨,做事情比较一步一脚印,创新性不够,有时候需要人指导点拨一下。文科成绩相对要比理科好。语文成绩相对要比数学物理成绩好。

二、据我在实习期间对她的观察以及和她的交往过程中所得,发现她语文学得比较好,原因归结起来有:

1.有比较正确的学习观。

虽然不非常明确自己想考哪一所重点高中,但是对市内几所重点高中

(广雅、执信、省实、华附)也有听闻,也隐约意识到考一所重点高中与普

通高中的区别。但是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最多最多只能考上广雅执信,省实和华附没有希望。不敢大胆设定理想和学习目标,害怕考不上不敢去想。最让人欣慰的是小丽自身比较喜欢学习语文,一个是因为她的自身条件文科学起来比理科要轻松,另一个是因为语文老师比较有个人魅力,受到她的喜爱。她非常紧张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每一次测验刚收卷就迫不及待和其他同学对答案,总是喜欢往办公室跑,看我改完卷子没有,每一次改完卷子,她都会主动请缨帮老师算成绩,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另一方面她也可以比较一下自己和同学的成绩,提早知道自己在班上的排名。无论是外在动机还是内在动机,这些原因使得小丽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她自觉想提高语文成绩。

2.自身的勤奋努力。

小丽是踏踏实实的学生,老师布置什么作业什么任务,她都会按时按要求完成;比较好学肯学,所以成绩不错。从天赋看来,她并不是特别有天赋和智慧的学生,像其他学生一样普通。她并不是十分感性敏感和多情的女生,对事物的感受也不是十分敏感,所以在作文的感情表达的时候,很多时候并非是天然的流露,而是会有明显的言语加工痕迹。没有学习语文才情和灵气,她的写作素养是一点一滴练习出来的。作为初中生,她也是感情丰富的人,但心思不够敏锐。在语文学习天赋方面她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最令人欣慰的是她很努力,上语文课总体来说是比较积极的,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很高。老师讲评练习时候是主动自觉把答案记下来。生字词、古诗文也会有意识的去反复记忆、记牢它,能够主动预习和复习,并且协助老师将语文工作做好,在帮助老师改默写,检阅练习的同时,她也将知识复习了一遍。但她从没有怨言,也主动去承担。

三、小丽也知道自己语文成绩在年级排名不算是靠前,也想提高自己语文成绩,但是感觉一直是原地踏步,没有突破原来的水平。差不多两个月的相处,据我的分析研究,总结原因如下:

1.没有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学习方法,没有意识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差不多两个多月的交往,让我觉得小丽的付出与努力不是很平衡。这是因为她还没有意识到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比如在上完《桃花源记》的时候,小丽对我抱怨:王老师是很快讲完字词和翻译换下一张PPT,短短的时间之内,根本来不及记笔记。晚上回家作业很多,根本没有时间开电脑去抄课件上的笔记。其实这就是做笔记的方法不正确。因为内容比较多,课时比较紧,老师讲得快是经常出现的情况。作为学生应该懂得哪些应该记那些不需要记:自己懂的不需要记,PPT上不同颜色的重点要记下,要理解去记,而不是一味抄。又比如在学习完整个第五单元之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非常多,按照小丽的说法是“很混乱”,既然是“乱”了,有什么办法让每一课的知识“不乱”,归纳整理对比理解!所以我就建议小丽用笔记去整理好整个单元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没有积累生活的点滴,对生活观察不够细致,心思不够敏锐。

小丽家境不错,父母经常会在假期带她外出旅游,祖国各地甚至国外都有她留下的足迹。这样的孩子是见识开阔,阅历会比较多的。但是一到写作文,她总是问:老师这题目怎么写啊?又或者是素材陈旧,写来写去都是那些,在选材上

出不了新意。这是源于平时对事物的不够敏感,心思不够细腻,对生活的观察不够,没有意识去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地,以至于作文成绩的不到提高,很大原因是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不善于积累。同时小丽阅读面相对比较窄,她不像同龄的孩子喜欢读闲情小说和青春小说,只是比较喜欢看漫画,基本上的阅读都是来自课堂和练习,阅读的范围比较窄。

3.生活经历简单,思想比较单纯。

小丽生活在小康家庭,父母也有一定的文化,对自己的子女有教育意识,所以小丽在德育智育方面的表现非常不错。幸福的生活没有经历过生活磨难的孩子,思想比较单纯善良,加上她并不是擅于对生活沉静思考的女生,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没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思考,会难做到深刻,很难出彩。在做阅读的时候对自己没有生活体验的文章不会有太大的感受。

4.过于依赖参考书

小丽无论是预习复习都是非常自觉,但是发现非常依赖教参,而且她的教参不止一本,有两三本,所以导致她的预习就是看教参,没有选择的看,一个是浪费时间,另一个是不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仅仅是为了第二天上课时候能顺利回答老师的提问,看了教参上课虽然轻松了,但是不知道自己自己最应该学的是什么,在课堂上就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没有选择的听,听课没有自主意识,比较被动。复习的时候也是迷信教参,做字词翻译时候第一时间不会并不是打开课本去看课下的注解,而是直接看教参。

四、针对以上的情况,有以下的解决措施:

1.指导和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了解了她的情况之后,我给小丽一些指导:①预习、学习和复习都要讲求效率。例如在讲《大道之行也》这一刻,课前预习要求她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以外,重点是要她找出自己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让她上课的时候重点是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和不会翻译的句子,还有不明白的就举手问我,能在课堂解决的尽量在课堂解决,以节省时间。复习的时候,引导她注意整理笔记,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归纳知识。争取高效不做无用功。②复习环节要有技巧。小丽不善于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学到的知识都比较“散”。我建议她“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对比归纳、寻找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练习和区别。例如复习第二单元准备单元测验的时候,要明确这单元都是写形形式式的“爱”,那么这些“爱”区别在哪里?这样就可以将整个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联系起来复习。要明白,用什么语言要看写什么人、什么事。要总结五篇课文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③拓展眼界,多思考生活。小丽一直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提高。除了教她要逐级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多写多记之外,我还建议她多一点看新闻和社评,除了可以积累写作的素材之外,还要参考一下别人的观点,在参考别人的观点基础上再自己进行思考辨析,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比较有思想与内涵。④想提高学习成绩,要提高她的反思能力。我指导她买新的笔记本作为“错题集”,将自己曾经错过的字词分类超好,选择题和阅读积累之类的登记好哪一张练习的哪一题,写清楚错的原因。这样复习的时候就能够有针对性。

2.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生活点滴。

①引导她珍惜旅游的机会,有机会去旅游观光,可以在每一次旅游之后做一下旅游随记,形成一种积累的习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当时的感触及时记下来,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水平,将拍摄到的图片和文字整理成一篇旅游后记。②无论是做卷子练习还是课文阅读,应该用活页夹摘抄一些美句美段,并将它们分类整理好,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寻找自己喜欢的课外语文读物,我给她推荐了《读者》和《青年文摘》,尤其是适合语文学习的《中学生语文报》和《语文报·初中版》比较专业比较有趣味的语文学习报刊。既可以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又可以阅读积累,还可以学习里面介绍的学习方法。

3.合理利用参考书

①让她充分认识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他在课堂中的分析讲解远比课后辅导要详细得多,这也是自已看书无法比较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一条最简捷的路。②参考书的作用是“参考”,一是遇到不会的才去利用参考书来“参考”,会的就不用看了。二是利用参考书补充和充实课堂所学的内容。 而不是参考书上的所有内容都看。

5.多交流,多鼓励,树立信心

小丽有正确的学习动机,但是对自己考上理想重点高中(广雅、执信)的信心不大。作为科代表,我和她交流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和她在办公室和走廊外面聊天。她也向我倾诉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快乐与忧伤。想提高语文成绩,希望期中考时候能够在年级排名靠前。我也向她提出了我的建议,引导她去学习。让她明白: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去准备,只要有学习方法,加上她自身这么勤奋,一定能考上广雅执信,甚至实验华附的。

小结:

小丽不是一个问题学生,也不是特别有语文学习才情天赋的学生,她很普通和平凡,但是因为肯努力而获得比较不错的成绩,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在某些学习环节上比较盲目,需要指点引导。

教授了相关的学习方法后,小丽是采用了。在平时的学习中她都听从我的建议,开始用活页夹做整理归纳,还做错题归纳分析,那本《中学教材全解》也渐渐淡出我的视线。虽然在实习期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是我相信,学习方法和技巧会让她长久受用。我也相信,只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上她的认真和努力,一定能达到自己目标的。

推荐第9篇:良好学生个案调查研究报告

于本班学生XX的调查研究报告

于2010年X月开始对本班优秀学生XX进行调查,发现其成绩良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其头脑有多聪明、反应能力有多快以及教师家长的监督等等,而是该学生本身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调查目标和方法

通过找学生进行座谈以及家访的方法对本班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XX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下:

1.主动学习的习惯

该生不需要老师及家长的督促,能够主动学习,而且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并能够善始善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今日事今日毕,该生始终能够按时认真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能够及时的查漏补缺。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

该生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加的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根据自己各科的实际情况确定经过努力可以完全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很直接有效地方法。

4.课前预习,认真听课,上课时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把不懂的问题做上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的去听去学去练。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5.多思、善问、大胆质疑

该生对待学习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对于不懂得问题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

6.课后复习

该生每学完一节课都会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差别并不大,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推荐第10篇:攻击性儿童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早熟儿童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个案姓名:小S,性别:男,民族:汉族。年龄: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身体健康。

二、主要问题

父母忙于工作,常驻外地,很少回家。从小由爷爷奶奶带,老人比较宠这唯一的孙子,什么都任由他来。孩子提出任何要求,长辈几乎都能满足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迷上了电脑游戏,因为没有大人正确的指导,孩子渐渐迷恋上了网络,自然就接触到了henduo不健康的信息,造成他现在非此年龄段孩子该有的成熟,可谓早熟。

小S同学在学校、在班级里活泼好动、知识面挺广,但是时不时会背着老师经常在同学中讲一些成人笑话,甚至是黄色故事,还会刻意地去撩女生的裙子,摸女生的臀部等。惹得女孩子看到他就躲,还称他为流氓,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个案生活背景

其父母因为忙于自己的生意,常年在平湖工作,很难得会回来一两天,根本管不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爷爷奶奶就是一般的普通群众,特别溺爱孩子,在高科技的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思想管教缺乏方法,也无能为力。家中经常周末时间和小S一起玩的是他那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表哥。

四、分析与诊断

该学生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缺乏正确引导;2.缺乏有效监督。

1、缺乏正确引导:

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孩子们也就早早地接触到了互联网生活。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容易就误入歧途。小S利用在QQ空间里写日志的机会,经常会浏览到各种不健康的网站,渐渐迷恋。不可否认,互联网的确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互联网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网上聊天、网络游戏、黄色网站等等,即使是成年人,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没有一定的自制力,都会深受其害,更何况还是10岁的孩子呐!。

2、缺乏有效监督:

小S是在妈妈的指导和鼓励下开始接触电脑的,因为他爸爸妈妈常年在平湖工作,难得回来一天,平时他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学习和生活,思子心切的妈妈很想了解儿子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教他学会用QQ方式来和妈妈进行聊天和撰写日志,因此他接触电脑的初衷是很好的,然而久而久之,因为每天都与互联网打交道,小S渐渐发现更多好玩新鲜的东西,如网络游戏,交友聊天等等,花在电脑前的时间越来越长,年迈的爷爷奶奶有时候催他吃饭或睡觉,他总是以写日志为名来拖延,老人还信以为真,缺乏有效监督。可渐渐地,小S越来越沉迷,成绩开始下降,有时会不完成作业,在班级里还经常跟同学讲一些黄色笑话等,有时候还会去撩女同学的裙子„„情况越来越严重。幸好在班干部的及时报告下,我第

一时间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安慰沈磊妈妈的同时,我跟她沟通了采取紧急措施来引导孩子回归正途。鉴于孩子从小就个性很强,心理比较成熟,对他来硬性的规定肯定会适得其反,怎么办呢?沈磊妈妈说孩子很喜欢听老师对他的表扬,哪怕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因为每次只要沈磊在学校受到了表扬,他回家第一件事就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报喜。于是我想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正向教育应该是最合适的。

五、个案指导

【目的】:1.了解家庭基本情况,与其父母亲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确定小S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了解家庭教育中的缺陷。

3、给小S父母及长辈教育支招,给他们开出菜单。

【过程】:与小S妈妈通电话,开门见山谈了小S在校的情况和表现,当小S的妈妈听到这样的情况后,才如梦初醒,接着马上就意识到孩子受互联网的毒害,她责无旁贷,她悔不该教他用电脑上网啊。妈妈非常慌乱地找寻帮助,我也坦诚地向家长交代了作为班主任对小S的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计划,取得家长认同的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给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支招,分别给他们开出了菜单。

【改进家校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学校教育(以班主任为主)

1、组建帮教团体:组建了由年级组长xx、班主任xx、心理辅导员xx组成的帮教小组,开展经常性帮教活动及对策研究。

2、营造正向教育氛围,感受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任:鉴于孩子从小就个性很强,心理比较成熟,对他来硬性的规定肯定会适得其反,怎么办呢?小S妈妈说孩子很喜欢听老师对他的表扬,哪怕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因为每次只要沈磊在学校受到了表扬,他回家第一件事就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报喜。于是我想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正向教育应该是最合适的,让他明确网络的正确利用,并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任。

小S因为前一阶段的沉迷互联网生活所导致的上课走神或作业质量差等原因已经接连受到很多老师的批评,于是在我了解到他的这个原因之后,第二天的晨会课上我就表扬了他:“昨天小S的回家作业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有一道很难的题目他都做对了,真是不容易啊,听他爷爷说小S经常会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去上网查资料,真是个电脑小能手!”同学们都用很崇拜的眼神投向他,并开始鼓掌,小S却开始脸红了,可能他是惭愧于“上网查资料”这句他用来骗爷爷奶奶的话吧。我趁势追击:“那么我们请小S同学教教我们怎样上网查资料以及他自己上网都做些什么好吗?”同学们纷纷鼓掌叫好!小S尴尬地不肯上前来演示,他轻声地说:“老师,我还不是很会。”我知道他当然不会,因为他没有做过。于是我紧接着说:“哎呀,大家看,我们小S同学还这么谦虚,真是难能可贵!那么,下次同学们自己有问题不会查资料的时候单独问他取经好吗?”同学们高呼“好!”小S的脸更红了,但是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感激和兴奋。我又紧接着问他:“那么,请小S同学讲讲他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上网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因为据我所知有很多像你们一般大的孩子上网就是玩游戏或者聊天,荒废自己的学习呐!”听完这话,小S开始遮掩式地大谈自己是如何文明上网的,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我知道这是他心虚的表现,但是我又大力肯定了他,表扬了

他!

课后,小S主动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老师,我刚刚说的话大部分都是真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我还没有做到,但正要去做,你相信我!”他能这么坦诚着实让我感动,我知道对他的正向引导和教育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3、小老师、小能手激励法:从开始正向教育那天起,真的会有好多同学去请教小S怎样上网查资料来解决问题,小S也做起了小老师,我知道他其实是那天回家之后打电话向爸爸请教的,因为家长和我及时保持着联系。事隔一个礼拜,我利用周五的班会课评选班级里的“网络小能手”,毫无疑问,小S让同学们心服口服。我崇拜地拜托他说:“以后老师有电脑方面的问题还请你赐教哦!”同学们纷纷鼓掌叫好!

4、积极评价法:往后的日子里,小S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每当我和他父母沟通的时候,他们都表示现在很放心了!据小S妈妈截取了他日志里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祝老师好象知道我不会查资料一样没有让我出丑,老师真好,我一定要学会,要不然我就是骗人的大灰狼啦!

从此,班级里的孩子们开始文明上网的越来越多,教室里常常能听到他们谈论某个热点话题的声音,讨论怎样上网查资料解决为您提的声音,氛围浓郁„„

于是,我利用午会课、班会课等对小S这个网络小老师进行大力的表扬和积极的评价。

5、及时总结教育法:在小S同学得到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及时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问题的归总,通过 “正确上网,有利身心”的主题教育课,正确引导所有学生有益上网,科学上网,提高道德认识。通过鲜明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形象教育,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完成课业和过集体生活上来;并利用多媒体通过播放影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感恩教育和正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鲜明的影片事例中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总结出健康文明上网的好处和不健康上网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初次达到心灵的触动与震撼!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周进行有关不健康网络内容危害的讲座,指导学生学习正确上网浏览、游戏、学习,并且还与学生们一起签订了“绿色上网,文明行动从我做起”的承诺书。孩子们纷纷表示要控制上网时间,不要沉溺于网络,拒绝不健康信息,做一个文明小市民。建立班级健康上网学习小组,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同学之间比学习比能力的互相监督,有效防止不良网络信息对我们青少年的侵害。通过心理疗程对小S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善其行为习惯,帮助他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二)家庭教育

构建一个“和睦温馨完整”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坚决杜绝孩子的课余生活只由隔代的长辈管理,父母也要参与孩子的实质性管理和教育。同时,加强家校互动,实行双管双教,加强对学生上网行为的监管和引导。

【给小S家人开出的菜单】:

菜单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娇宠孩子。

在小S的家庭中,爸爸妈妈因为忙于生意常年在外,感觉生活上照顾不到他而感觉亏欠,于是对于他的物质生活要求有求必应。让他感觉自己就是家中的霸王,做事随心所欲。 菜单二:学会及时与孩子沟通。

小S的课余时间现在基本上都献给了互联网生活。作为远在他乡的父母,可利用电话

等通讯设备进行及时的跟踪了解与沟通。并告知孩子将与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映。这样孩子也就有了一定的约束力和思想认识的提高。

菜单三:肯定孩子的改正和进步。

小S在学校得到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后,得到了很大的改正和进步。作为家长,在家里的时间也要进行跟踪强化肯定和进一步的指导。这样能更快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认识,帮助他形成坚定的自制力。

菜单四:借助长辈,形成有效监督。

小S的课余生活陪在身边最多的是他的爷爷,通过与老人的几次谈话后,老人表示积极配合老师对其孙子进行监督。虽然老人不知道上网的方法,但是对于上网的内容是否健康还是能进行分辨和监督的,进一步帮助小S形成正确上网、利用网络资源的思想观念。 菜单五:鼓励孩子作为班级的网络小能手,进行模范带头作用。

小S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正向的肯定。小S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和指导下,非常积极地制定出了《班级上网文明公约》;

要自尊、自律、自爱,不要浏览不健康网站;

要争做网络文明使者,不要传播有害的信息;

要善于利用网络学习,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

要正确处理网上聊天,不要随意地约会网友;

要注意运动休息时间,不要长时间神游网海;

要能分清善恶与美丑,不要侮辱和欺诈他人;

要懂得理解尊重父母,不要影响和谐的家庭;

要听老师的谆谆教导,不要荒废自己的学业;

要积极举报违法网吧,不要利用网络去犯罪。

点评: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家庭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因此,坚决要求家人步调统一,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是至关重要的。

六、指导成果

【学校方面】:

1、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跟踪引导并正向教育学生。经过半年左右的沟通、引导、肯定和监督,小S基本上已经改正了自己不文明上网的陋习,并且随之也改正了自己身上原本存在的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举动和现象。现在的他,还做起了班级的班干部,主要负责宣传文明上网、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这一块的内容。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文明上网的风气。如今,我把教师电脑的使用权和管理权交给了小S,让他来负责管理。作为班级网络管理员的小S,现在能每天维护好我们的电脑,并且每周给同学们开一次网络知识的小培训。

2、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学生。自从第一次在班级里树立了小S的正向形象后,只要谈到利用网络资源,小S就成了同学们崇拜的对象。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同学们的信任中,小S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他开始下决心好好利用时间成为真正文明的网络高手。于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期盼下,他不负众望,不仅改正了不文明上网的陋习,更是以身作则,带领同

学们一起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的搜索和视野的拓展。国内外重大新闻的发布现在都是小S一人包办,班级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网上发布都是小S在操作„„他是我们公认的网络小能手!

【家长方面】:家长积极地配合学校工作,严格按着我与他们商量出来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执行。指导孩子文明上网、积极探索,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适时跟踪孩子的变化和进步,肯定孩子的成绩。家庭形成了统一的教育观念,统一行动,循序渐进地指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和思想认识。

七、结论与反思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教育子女成才的第一所学校。成功的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家庭成员之间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做到人人关心。这种和睦、民主、愉快完整的家庭生活,有助于孩子的正确行为规范和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学会正确引导、有效监督、适时肯定。做为孩子的引路人,家长应从自己做起,言传身教。家长的威信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当接触到新鲜事物的时候需要家长及时正确的引导。家长只有对孩子的生活思想关心到了实处,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孩子就愿意与父母真心交流,心甘情愿地听从父母长辈的指教和引导,并真诚地接受他们的监督,越做越好!

第三、教育要讲究方法。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家庭教育要符合教育规律,方法要科学。爱是一门艺术,家长爱孩子要爱得适当,要求孩子要严得合理。 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培养孩子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家长要抓住生活中每个契机,适时教育。各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有自己的教育秘诀。因此教育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只要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有一颗冷静的关爱之心,平常之心,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加以正向教育和正确引导,我们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和耐心,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向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相信在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下,孩子们都会成为有用之材。

祝燕2008-11-10

第11篇:对聋哑儿童的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赵亮

性别:男

出生:1999年

籍贯:浙江金华兰溪

家庭背景:他母亲是新疆人,父亲是金华兰溪人,父母都下岗,家庭条件相当困难。在赵亮之前还有一个孩子也是先天性聋哑,他在七岁那年因车祸去世,之后才生了赵亮,可赵亮还是聋哑的。赵亮的父亲受不了打击变成了精神衰弱,到目前为止还在用药,无工作能力。现在尽靠他母亲每月400元的工资和社会救济来生活。不过赵亮父母对他疼爱有佳,每个月来看他一次。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㈠ 目的:

关注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新一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同时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和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聋哑儿童早日康复。同时通过对个案行为的观察来探究聋哑儿童和普通儿童是否有差异,从而为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聋哑儿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㈡ 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个案的主要特征:

①个案发展与人交往情况:

此名儿童活泼、开朗,非常好动,经常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身体强壮总爱“惹”别人。总是面带微笑经常耍赖皮,不过长得还算可爱使得很多小朋友都愿意与他亲近。

②个案情况:

他在课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爱抢老师风头,记忆力强,不过很少有耐心。因此到现在为止语言恢复不明显,只能读写1—10的数字和读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前几个字母但发音也不是很清楚。

③个案问题的成因

虽然接受聋儿语训的时间较长(有两三年),但由于他生性好动顽皮上课注意不集中得不到好的训练效果。虽然平时他和其他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多,但他们都不太会讲话,交流多数用手语,所以不能达到较好的目标。

2、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

① 通过与其玩耍,逐步与他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正强化来塑造其开口的意识。

② 通过和他玩游戏时和他交流并鼓励他开口说话,只要他能开口我们变给他强化。

③ 通过与其老师的及时联系与沟通,从双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

3、观察个案的行为,并对其行为的分析。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㈠ 关系建立阶段

我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赵亮,他非常活泼也和可爱。要他对你信任首先我们必须尊重他,让他觉得你非常喜欢他,我刚开始就主动拉他的手并且蹲下来主动和他面带微笑的讲话,虽然他可能听不到我讲的但他对我就比较信任,感觉到我对他的尊重。我会偶尔轻抚一下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近距离的说话,慢慢地发现他就“认定”我了,刚开始玩一会儿就回来找我,后来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总是牵着我的手不放,如果有的小朋友过来拉我的手,他马上会过来不许他牵我的手,并且把别的小朋友的手打掉。这时我感觉到我和他的关系建立得相当好了,没有什么顾及的了,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我们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们才会和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我们不能怕小孩子难缠,他们即使是满身汗臭味,衣服和手都很脏,或则你非常不喜欢的孩子要接近你拉你的手你都不能拒绝。因为他喜欢你才会和你亲近,因为他相信你才会向你走进,其实人有一种本能,小孩也会感受到别人对他是不是真心的,还是在敷衍他。我们应该明白怎么去顾及孩子的感受,怎么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如果你假装对孩子很热情,但到他想向你亲近的时候你却找借口回避,那么你是不会得到孩子的真心,不会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因为你对他就没有真心。不过我体会到关系的建立也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分的亲密,关系建立得过分亲密,他就会产生依恋。

㈡ 指导阶段

6岁的孩子,对“学习”这一概念比较模糊,而且他们都是聋哑儿童,他们的学习都要比正常儿童慢一拍,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太高。特别是赵亮,他个性活泼、好动,很少能静下心来做事情,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20分钟左右,除非他很喜欢做的事情他才能静下来做。针对这一特点,我都通过对他感兴趣方面入手,在和他玩的过程中让他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如让他说自己的名字或在玩皮球正开心是让他说“皮球”等等。

同时我对他的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反馈来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得到积极的强化,让他们感受到开口说话的乐趣。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学习说话很难成为他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外在动机(如强化、激励等)来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等他们懂事后就会变成内在动机的。

㈢ 追踪评估阶段

经过10天的追踪辅导和观察,他从一开始和我的关系存在着这样一个过程:陌生——依恋——适度亲密关系——逃避。

我刚开始就主动拉他的手并且蹲下来主动和他面带微笑的讲话,他感觉到我对他的尊重。之后我会偶尔轻抚一下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近距离的说话,慢慢地发现他就“认定”我了,刚开始玩一会儿就回来找我,后来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总是牵着我的手不放,如果有的小朋友过来拉我的手,他马上会过来不许他牵我的手,并且把别的小朋友的手打掉。就这样他对我产生了依恋,正在我对这种依恋关系有点担心时事情发生了转变。

赵亮真的很顽皮,经常去惹其他小朋友,当我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朝我笑,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明白我的意思还是他耍赖皮,不过听老师说他以前经常耍赖皮的。这样我就狠不下心来不理他,可能我真的被他征服了把,我可能潜意识里怕“失宠”吧。我怕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就被我的严厉管教给毁掉了,不过为了孩子好我还是狠下心来训练他,当他在一次欺负小伙伴时阿姨批评了他而有的不到我的“保护”,他终于哭了,哭得很伤心我也很难过不过我还是对自己说根据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过去安慰他。他很少会哭,不过哭的时候就很伤心要老天才恢复,他哭完后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去拉他的手他拒绝了我,当时我也挺伤心的,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就这样没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在吃饭前洗完手就用湿手来闪我眼睛,不过不象先前那样总是拉着我的手不放了,那时我又感受到了欣慰,我感觉我没有失去他,他也真的不想失去他。变得很听话了,我带他去寝室午睡他微笑的示意让我和他一起睡,我向他说明了我等他午睡后再过来带他玩,他变自己乖乖的去睡觉了,还望着门口的我微笑的对我挥挥手说再见。面对这一幕我很高兴觉得真的不可思议,不过事情好象都不象我们意料的那样,赵亮的第二个转变使我有点伤心。

我很有挫败感,间隔了一天好象有点生疏,虽然一进门赵亮还是主动拉我的手,不过我没有先前的感觉了,之后他把我带到教室向我描述了他的画和得到的红星,看他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随后他就“甩掉”我去和其他小朋友玩了。

赵亮是出了名的捣蛋鬼,他经常去惹别的小朋友哭自己还嬉皮笑脸很高兴的样子。他在玩的过程中和别人吵是正常的,可能是通过这种方法想引起别人的关注吧,不过他确实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我们每个去过哪儿的队员都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理我了,我去拉他的手他就打掉我的手,虽然脸上还是笑眯眯的,不过他经常是这个表情就算批评他也是这个表情的,所以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他就随便拉了我的一个队友让她交他数学、画画。我去拉他,他不理我好象在有意气我一样,用得意的眼神告诉我“我已经失宠了”。

赵亮很喜欢新鲜感,一次我的另一个队友主动去拉他手,他就和我队友关系很好,会帮她搬好凳子让他坐,整天牵着他的手不放。他对拍照很感兴趣,队友给他们四个小朋友拍照的时候他很开心的摆了个pOOSE,结果由于技术问题其他三个都拍进去了,只要他没有拍在里面他就要闹翻天了。

另外,我还发现在聋哑学校的儿童的攻击性普遍都比较强,经常打闹,而且动作(包括打斗和放置东西)都比较重。

四、对个案的行为分析

㈠ 赵亮对我的依恋行为。

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是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重要他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赵亮对我依恋行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喜欢和父母有身体接触,赵亮不在父母身边从我这里能得到满足。

如:孩子总要求让爸爸妈妈抱,或来拉爸爸妈妈的手,抱住父母的腿。 这可能是和父母以前对孩子过分亲昵,且喜欢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有关。况且赵亮在家倍受父母的疼爱,因为是第二个了什么会更加宠爱,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他的需求,可能更多的是一身体接触来表达的。

2、孩子喜欢攀比,赵亮告诉同伴们我是属于他个人的而自豪。

他告诉同伴我是属于他个人的,别人碰我就需要他的同意,因为他很爱出风头,很想在大众面前显露自己。因为我能满足他这个欲望,我们对友中没有一个是涂指甲油的,只有我一个。于是他变拿着我的手和其他对友和他的同伴比较,他就会告诉同伴只有我有这么漂亮的红指甲,而我好象又是他的私有财产,所以他会对我有依恋。

3、过度保护导致孩子过分的依恋行为。赵亮受到我的宠爱,成了大家关注的核心,我会关心他,服从他,有求必应。因为我想和他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所以对他很好,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把他当作我亲人一样,不让他受委屈。

㈡ 赵亮对我态度的转变

赵亮从对我绝对依恋到保持适度的距离到逃避,经历了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存在以下几点情况:

1、缺乏新鲜感。

赵亮生性好动、顽皮,对所以没有做过的事情都想尝试,几天下来我对他失去了新鲜感。

2、不能满足他所以的要求。

我先前对他的依恋关系而感到自豪,但总这样下去我觉得会惯坏他的,因此我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塑造。当他做错事情或惹别人时,马上对他负强化,他就会感到很痛苦,我不能保护他,他就会对我产生厌恶。

3、其他原因。

有几天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受不了他这么的折腾,有时会对他说我很累了要坐着休息一会儿让他找别人去玩,如果多几次这样的情况那么他下次就为了避免受挫不会来找我了,本来就是在这么短时间里建立起来的关系很快就会淡化的。

4、他喜欢看别人被他欺负的样字。

我对他的感情比较深,我可能一直想他先前一样对我有依恋,我也有一种自豪感,所以总是找机会接近他,越这样他越想气我,他就故意在我面前拉了我一个队友去,让她教说话而且学得很认真的样子,我有点“吃醋”他就很开心。这样也是对他的一种强化,使他更加不想理我了。

㈢ 赵亮的安静。

1、哭后很久都是一个人沉默

之前很少看到赵亮哭,因为他脸皮很厚,别人批评他,他总是对他嬉皮笑脸的使我们有火也发不出。他见了老师也是这样,唯有见了阿姨非常害怕,只有阿姨批评他,他才会哭,一哭就很伤心不一般孩子要“牛”。一次他哭了,不管谁去拉他,他都不理,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不哭了,但还是不想理人,也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玩,就一个人坐在那里象在反思一样。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生活事件的打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① 他觉得在大家面前哭了是很丢脸的事情。

赵亮很要面子,总希望给别人流下好印象,他总想是所有孩子中最受注目的一个。但他知道因哭而使别人注意他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他不想同伴取笑他,在平日里他太强势了,几乎所以孩子都被他惹哭过的,他从来不哭的。所以他心理有个挣扎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其实七岁的孩子已经不小了,什么都懂了。

第12篇:对白血病儿童的个案研究报告

关于白血病儿童的研究报告

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杨泽玉

性别:男

出生:2005年

籍贯:甘肃省武威市

家庭背景:父母均是凉州区民勤县人,都已下岗,而且早已离异。家庭条件相当困难。杨泽玉在今年七月份查出患有白血病。杨泽玉的父亲已请假在医院,天天陪伴在杨泽玉身边。到目前为止还在用药,现在仅靠之前的一点积蓄来为杨泽玉医治。

就此,本人对白血病儿童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与重点

(一)目的

关注白血病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时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和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让白血病儿童能够早日康复,重返校园。同时通过对个案行为的观察来探究白血病儿童和普通儿童是否有差异,从而为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白血病儿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重点

关注儿童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及其早期症状。寻求有效的预防对策。

二、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0日--------10月7日

三、调查地点:武威市地区医院

四、调查内容:

据了解,目前中国有400万的白血病患者,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3万到4万的速度增加。在白血病患者中高达百分之五十的病人是儿童。由于白血病治疗必须在一个细菌相对较少的地方进行治疗,因此很多患上白血病的儿童,不得不脱离校园生活,而每个阶段性治疗的时间少则持续一个月,多则持续几个月,那么白血病儿童的校园生活和集体生活的时间会变得非常少。而这些孩子在病情稳定后,他们必将重新走入校园,但是由于身体的敏感性,他们往往会变得有些孤僻而害怕与人接触。此外,在治疗中接受的化疗也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下降。这两方面的因素相加,容易导致这部分孩子难以找到今后生活的归属感,不利于其身心发展。

(一)、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

1.病毒因素

RNA肿瘤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导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近年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分离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它是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但目前尚未发现此类病毒与小儿白血病的明确关系。

2.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如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告也可见到,但还缺乏统计资料。某些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等,都公认有致白血病的作用。

3.放射因素

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各种电离辐射条件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如X射线、r射线。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

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然而,小剂量的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原子弹后,受严重辐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是未受辐射地区的17~30倍。爆炸后3年,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5~7年时达到高峰。至21年后其发病率才恢复到接近于整个日本的水平。放射线工作者,放射线物质经常接触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接受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导致白血病发生率增加。

4.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如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在10岁以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1/74,Fanconi综合征21岁以内发病率为1/12。当家庭中有一个成员发生白血病时,其近亲发生白血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4倍以上,事实均显示白血病的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近年研究证实,染色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等数目异常,以及易位、倒置、缺失等结构异常,使基因的结构、表达异常。基因表达和/或基因的失活是细胞恶变的基础之一。

(二)、儿童患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1.孩子出现高烧,因为白血病源于骨髓,当骨髓中的细胞突变成肿瘤细胞后,不断分裂生长,逐渐把正常骨髓细胞“吃掉”,使得身体的造血功能异常,正常的白细胞减少,而不正常的白细胞疯长,正常人的白细胞数目在4000-10000以下,而白血病患者带有肿瘤的白细胞有时高达10万。由于正常的白细胞少,免疫力差,所以才会感染发高烧。

2.由于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使得血色素减少,儿童白血病的症状常表现为贫血,脸色苍白。

3.正常的血小板生成受抑制,使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凝血功能受损,所以会出现身体的淤斑,牙龈、鼻子等无缘无故地出血,受伤后也很难止血。

4.癌细胞逐渐浸润肝脾,淋巴结,小儿腹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白血病与其他的不同,其病程的发展时间短,短的2-3周,最长的也只有3-4个月,所以不能耽误治疗时间,当发现以上白血病的症状,应马上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五、调查结果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白血病儿童很少有集体活动或者是集体学习的机会,而他们的家长却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尽快的融入集体生活和学习。看到这些情况后,我发现,如果有机会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集体学习的乐趣,那不是更有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么。

六、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置身于这个特殊群体中,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体会到了他们的不易,但是我更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坚强。虽然我做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甚

至对于他们都没有过多实质性的帮助,但是我的确奉献了我目前所能付出的所有,而我还将继续奉献,让我们的爱与这个季节同热。

调查人:杜佳真

2011年10月11日

第13篇:对聋哑儿童的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赵亮

性别:男

出生:1999年

籍贯:浙江金华兰溪

家庭背景:他母亲是新疆人,父亲是金华兰溪人,父母都下岗,家庭条件相当困难。在赵亮之前还有一个孩子也是先天性聋哑,他在七岁那年因车祸去世,之后才生了赵亮,可赵亮还是聋哑的。赵亮的父亲受不了打击变成了精神衰弱,到目前为止还在用药,无工作能力。现在尽靠他母亲每月400元的工资和社会救济来生活。不过赵亮父母对他疼爱有佳,每个月来看他一次。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㈠目的:

关注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新一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同时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和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聋哑儿童早日康复。同时通过对个案行为的观察来探究聋哑儿童和普通儿童是否有差异,从而为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聋哑儿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㈡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个案的主要特征:

①个案发展与人交往情况:

此名儿童活泼、开朗,非常好动,经常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身体强壮总爱“惹”别人。总是面带微笑经常耍赖皮,不过长得还算可爱使得很多小朋友都愿意与他亲近。

②个案情况:

他在课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爱抢老师风头,记忆力强,不过很少有耐心。因此到现在为止语言恢复不明显,只能读写1—10的数字和读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前几个字母但发音也不是很清楚。

③个案问题的成因

虽然接受聋儿语训的时间较长(有两三年),但由于他生性好动顽皮上课注意不集中得不到好的训练效果。虽然平时他和其他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多,但他们都不太会讲话,交流多数用手语,所以不能达到较好的目标。

2、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

①通过与其玩耍,逐步与他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正强化来塑造其开口的意识。

②通过和他玩游戏时和他交流并鼓励他开口说话,只要他能开口我们变给他强化。

③通过与其老师的及时联系与沟通,从双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

3、观察个案的行为,并对其行为的分析。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㈠关系建立阶段

我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赵亮,他非常活泼也和可爱。要他对你信任首先我们必须尊重他,让他觉得你非常喜欢他,我刚开始就主动拉他的手并且蹲下来主动和他面带微笑的讲话,虽然他可能听不到我讲的但他对我就比较信任,感觉到我对他的尊重。我会偶尔轻抚一下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近距离的说话,慢慢地发现他就“认定”我了,刚开始玩一会儿就回来找我,后来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总是牵着我的手不放,如果有的小朋友过来拉我的手,他马上会过来不许他牵我的手,并且把别的小朋友的手打掉。这时我感觉到我和他的关系建立得相当好了,没有什么顾及的了,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我们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们才会和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我们不能怕小孩子难缠,他们即使是满身汗臭味,衣服和手都很脏,或则你非常不喜欢的孩子要接近你拉你的手你都不能拒绝。因为他喜欢你才会和你亲近,因为他相信你才会向你走进,其实人有一种本能,小孩也会感受到别人对他是不是真心的,还是在敷衍他。我们应该明白怎么去顾及孩子的感受,怎么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如果你假装对孩子很热情,但到他想向你亲近的时候你却找借口回避,那么你是不会得到孩子的真心,不会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因为你对他就没有真心。不过我体会到关系的建立也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分的亲密,关系建立得过分亲密,他就会产生依恋。

㈡指导阶段

6岁的孩子,对“学习”这一概念比较模糊,而且他们都是聋哑儿童,他们的学习都要比正常儿童慢一拍,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太高。特别是赵亮,他个性活泼、好动,很少能静下心来做事情,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20分钟左右,除非他很喜欢做的事情他才能静下来做。针对这一特点,我都通过对他感兴趣方面入手,在和他玩的过程中让他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如让他说自己的名字或在玩皮球正开心是让他说“皮球”等等。

同时我对他的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反馈来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得到积极的强化,让他们感受到开口说话的乐趣。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学习说话很难成为他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外在动机(如强化、激励等)来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等他们懂事后就会变成内在动机的。

㈢追踪评估阶段

经过10天的追踪辅导和观察,他从一开始和我的关系存在着这样一个过程:陌生——依恋——适度亲密关系——逃避。

我刚开始就主动拉他的手并且蹲下来主动和他面带微笑的讲话,他感觉到我对他的尊重。之后我会偶尔轻抚一下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近距离的说话,慢慢地发现他就“认定”我了,刚开始玩一会儿就回来找我,后来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总是牵着我的手不放,如果有的小朋友过来拉我的手,他马上会过来不许他牵我的手,并且把别的小朋友的手打掉。就这样他对我产生了依恋,正在我对这种依恋关系有点担心时事情发生了转变。

赵亮真的很顽皮,经常去惹其他小朋友,当我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朝我笑,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明白我的意思还是他耍赖皮,不过听老师说他以前经常耍赖皮的。这样我就狠不下心来不理他,可能我真的被他征服了把,我可

能潜意识里怕“失宠”吧。我怕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就被我的严厉管教给毁掉了,不过为了孩子好我还是狠下心来训练他,当他在一次欺负小伙伴时阿姨批评了他而有的不到我的“保护”,他终于哭了,哭得很伤心我也很难过不过我还是对自己说根据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过去安慰他。他很少会哭,不过哭的时候就很伤心要老天才恢复,他哭完后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去拉他的手他拒绝了我,当时我也挺伤心的,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就这样没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在吃饭前洗完手就用湿手来闪我眼睛,不过不象先前那样总是拉着我的手不放了,那时我又感受到了欣慰,我感觉我没有失去他,他也真的不想失去他。变得很听话了,我带他去寝室午睡他微笑的示意让我和他一起睡,我向他说明了我等他午睡后再过来带他玩,他变自己乖乖的去睡觉了,还望着门口的我微笑的对我挥挥手说再见。面对这一幕我很高兴觉得真的不可思议,不过事情好象都不象我们意料的那样,赵亮的第二个转变使我有点伤心。

我很有挫败感,间隔了一天好象有点生疏,虽然一进门赵亮还是主动拉我的手,不过我没有先前的感觉了,之后他把我带到教室向我描述了他的画和得到的红星,看他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随后他就“甩掉”我去和其他小朋友玩了。

赵亮是出了名的捣蛋鬼,他经常去惹别的小朋友哭自己还嬉皮笑脸很高兴的样子。他在玩的过程中和别人吵是正常的,可能是通过这种方法想引起别人的关注吧,不过他确实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我们每个去过哪儿的队员都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理我了,我去拉他的手他就打掉我的手,虽然脸上还是笑眯眯的,不过他经常是这个表情就算批评他也是这个表情的,所以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他就随便拉了我的一个队友让她交他数学、画画。我去拉他,他不理我好象在有意气我一样,用得意的眼神告诉我“我已经失宠了”。

赵亮很喜欢新鲜感,一次我的另一个队友主动去拉他手,他就和我队友关系很好,会帮她搬好凳子让他坐,整天牵着他的手不放。他对拍照很感兴趣,队友给他们四个小朋友拍照的时候他很开心的摆了个pOOSE,结果由于技术问题其他三个都拍进去了,只要他没有拍在里面他就要闹翻天了。

另外,我还发现在聋哑学校的儿童的攻击性普遍都比较强,经常打闹,而且动作(包括打斗和放置东西)都比较重。

四、对个案的行为分析

㈠赵亮对我的依恋行为。

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是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重要他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赵亮对我依恋行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喜欢和父母有身体接触,赵亮不在父母身边从我这里能得到满足。

如:孩子总要求让爸爸妈妈抱,或来拉爸爸妈妈的手,抱住父母的腿。这可能是和父母以前对孩子过分亲昵,且喜欢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有关。况且赵亮在家倍受父母的疼爱,因为是第二个了什么会更加宠爱,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他的需求,可能更多的是一身体接触来表达的。

2、孩子喜欢攀比,赵亮告诉同伴们我是属于他个人的而自豪。

他告诉同伴我是属于他个人的,别人碰我就需要他的同意,因为他很爱出风头,很想在大众面前显露自己。因为我能满足他这个欲望,我们对友中没有一个是涂指甲油的,只有我一个。于是他变拿着我的手和其他对友和他的同伴比较,他就会告诉同伴只有我有这么漂亮的红指甲,而我好象又是他的私有财产,所以他会对我有依恋。

3、过度保护导致孩子过分的依恋行为。赵亮受到我的宠爱,成了大家关注的核心,我会关心他,服从他,有求必应。因为我想和他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所以对他很好,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把他当作我亲人一样,不让他受委屈。

㈡赵亮对我态度的转变

赵亮从对我绝对依恋到保持适度的距离到逃避,经历了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存在以下几点情况:

1、缺乏新鲜感。

赵亮生性好动、顽皮,对所以没有做过的事情都想尝试,几天下来我对他失去了新鲜感。

2、不能满足他所以的要求。

我先前对他的依恋关系而感到自豪,但总这样下去我觉得会惯坏他的,因此我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塑造。当他做错事情或惹别人时,马上对他负强化,他就会感到很痛苦,我不能保护他,他就会对我产生厌恶。

3、其他原因。

有几天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受不了他这么的折腾,有时会对他说我很累了要坐着休息一会儿让他找别人去玩,如果多几次这样的情况那么他下次就为了避免受挫不会来找我了,本来就是在这么短时间里建立起来的关系很快就会淡化的。

4、他喜欢看别人被他欺负的样字。

我对他的感情比较深,我可能一直想他先前一样对我有依恋,我也有一种自豪感,所以总是找机会接近他,越这样他越想气我,他就故意在我面前拉了我一个队友去,让她教说话而且学得很认真的样子,我有点“吃醋”他就很开心。这样也是对他的一种强化,使他更加不想理我了。

㈢赵亮的安静。

1、哭后很久都是一个人沉默

之前很少看到赵亮哭,因为他脸皮很厚,别人批评他,他总是对他嬉皮笑脸的使我们有火也发不出。他见了老师也是这样,唯有见了阿姨非常害怕,只有阿姨批评他,他才会哭,一哭就很伤心不一般孩子要“牛”。一次他哭了,不管谁去拉他,他都不理,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不哭了,但还是不想理人,也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玩,就一个人坐在那里象在反思一样。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生活事件的打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第14篇:对聋哑儿童的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赵亮

性别:男

出生:1999年

籍贯:浙江金华兰溪

家庭背景:他母亲是新疆人,父亲是金华兰溪人,父母都下岗,家庭条件相当困难。在赵亮之前还有一个孩子也是先天性聋哑,他在七岁那年因车祸去世,之后才生了赵亮,可赵亮还是聋哑的。赵亮的父亲受不了打击变成了精神衰弱,到目前为止还在用药,无工作能力。现在尽靠他母亲每月400元的工资和社会救济来生活。不过赵亮父母对他疼爱有佳,每个月来看他一次。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㈠目的:

关注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新一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同时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和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聋哑儿童早日康复。同时通过对个案行为的观察来探究聋哑儿童和普通儿童是否有差异,从而为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聋哑儿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㈡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个案的主要特征:

①个案发展与人交往情况:

此名儿童活泼、开朗,非常好动,经常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身体强壮总爱“惹”别人。总是面带微笑经常耍赖皮,不过长得还算可爱使得很多小朋友都愿意与他亲近。

②个案情况:

他在课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爱抢老师风头,记忆力强,不过很少有耐心。因此到现在为止语言恢复不明显,只能读写1—10的数字和读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前几个字母但发音也不是很清楚。

③个案问题的成因

虽然接受聋儿语训的时间较长(有两三年),但由于他生性好动顽皮上课注意不集中得不到好的训练效果。虽然平时他和其他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多,但他们都不太会讲话,交流多数用手语,所以不能达到较好的目标。

2、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

①通过与其玩耍,逐步与他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正强化来塑造其开口的意识。

②通过和他玩游戏时和他交流并鼓励他开口说话,只要他能开口我们变给他强化。

③通过与其老师的及时联系与沟通,从双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

3、观察个案的行为,并对其行为的分析。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㈠关系建立阶段

我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赵亮,他非常活泼也和可爱。要他对你信任首先我们必须尊重他,让他觉得你非常喜欢他,我刚开始就主动拉他的手并且蹲下来主动和他面带微笑的讲话,虽然他可能听不到我讲的但他对我就比较信任,感觉到我对他的尊重。我会偶尔轻抚一下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近距离的说话,慢慢地发现他就“认定”我了,刚开始玩一会儿就回来找我,后来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总是牵着我的手不放,如果有的小朋友过来拉我的手,他马上会过来不许他牵我的手,并且把别的小朋友的手打掉。这时我感觉到我和他的关系建立得相当好了,没有什么顾及的了,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我们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们才会和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我们不能怕小孩子难缠,他们即使是满身汗臭味,衣服和手都很脏,或则你非常不喜欢的孩子要接近你拉你的手你都不能拒绝。因为他喜欢你才会和你亲近,因为他相信你才会向你走进,其实人有一种本能,小孩也会感受到别人对他是不是真心的,还是在敷衍他。我们应该明白怎么去顾及孩子的感受,怎么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如果你假装对孩子很热情,但到他想向你亲近的时候你却找借口回避,那么你是不会得到孩子的真心,不会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因为你对他就没有真心。不过我体会到关系的建立也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分的亲密,关系建立得过分亲密,他就会产生依恋。

㈡指导阶段

6岁的孩子,对“学习”这一概念比较模糊,而且他们都是聋哑儿童,他们的学习都要比正常儿童慢一拍,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太高。特别是赵亮,他个性活泼、好动,很少能静下心来做事情,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20分钟左右,除非他很喜欢做的事情他才能静下来做。针对这一特点,我都通过对他感兴趣方面入手,在和他玩的过程中让他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如让他说自己的名字或在玩皮球正开心是让他说“皮球”等等。

同时我对他的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反馈来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得到积极的强化,让他们感受到开口说话的乐趣。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学习说话很难成为他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外在动机(如强化、激励等)来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等他们懂事后就会变成内在动机的。

㈢追踪评估阶段

经过10天的追踪辅导和观察,他从一开始和我的关系存在着这样一个过程:陌生——依恋——适度亲密关系——逃避。

我刚开始就主动拉他的手并且蹲下来主动和他面带微笑的讲话,他感觉到我对他的尊重。之后我会偶尔轻抚一下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近距离的说话,慢慢地发现他就“认定”我了,刚开始玩一会儿就回来找我,后来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总是牵着我的手不放,如果有的小朋友过来拉我的手,他马上会过来不许他牵我的手,并且把别的小朋友的手打掉。就这样他对我产生了依恋,正在我对这种依恋关系有点担心时事情发生了转变。

赵亮真的很顽皮,经常去惹其他小朋友,当我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朝我笑,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明白我的意思还是他耍赖皮,不过听老师说他以前经常耍赖皮的。这样我就狠不下心来不理他,可能我真的被他征服了把,我可

能潜意识里怕“失宠”吧。我怕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就被我的严厉管教给毁掉了,不过为了孩子好我还是狠下心来训练他,当他在一次欺负小伙伴时阿姨批评了他而有的不到我的“保护”,他终于哭了,哭得很伤心我也很难过不过我还是对自己说根据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过去安慰他。他很少会哭,不过哭的时候就很伤心要老天才恢复,他哭完后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去拉他的手他拒绝了我,当时我也挺伤心的,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就这样没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在吃饭前洗完手就用湿手来闪我眼睛,不过不象先前那样总是拉着我的手不放了,那时我又感受到了欣慰,我感觉我没有失去他,他也真的不想失去他。变得很听话了,我带他去寝室午睡他微笑的示意让我和他一起睡,我向他说明了我等他午睡后再过来带他玩,他变自己乖乖的去睡觉了,还望着门口的我微笑的对我挥挥手说再见。面对这一幕我很高兴觉得真的不可思议,不过事情好象都不象我们意料的那样,赵亮的第二个转变使我有点伤心。

我很有挫败感,间隔了一天好象有点生疏,虽然一进门赵亮还是主动拉我的手,不过我没有先前的感觉了,之后他把我带到教室向我描述了他的画和得到的红星,看他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随后他就“甩掉”我去和其他小朋友玩了。

赵亮是出了名的捣蛋鬼,他经常去惹别的小朋友哭自己还嬉皮笑脸很高兴的样子。他在玩的过程中和别人吵是正常的,可能是通过这种方法想引起别人的关注吧,不过他确实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我们每个去过哪儿的队员都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理我了,我去拉他的手他就打掉我的手,虽然脸上还是笑眯眯的,不过他经常是这个表情就算批评他也是这个表情的,所以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他就随便拉了我的一个队友让她交他数学、画画。我去拉他,他不理我好象在有意气我一样,用得意的眼神告诉我“我已经失宠了”。

赵亮很喜欢新鲜感,一次我的另一个队友主动去拉他手,他就和我队友关系很好,会帮她搬好凳子让他坐,整天牵着他的手不放。他对拍照很感兴趣,队友给他们四个小朋友拍照的时候他很开心的摆了个poose,结果由于技术问题其他三个都拍进去了,只要他没有拍在里面他就要闹翻天了。

另外,我还发现在聋哑学校的儿童的攻击性普遍都比较强,经常打闹,而且动作(包括打斗和放置东西)都比较重。

四、对个案的行为分析

㈠赵亮对我的依恋行为。

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是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重要他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赵亮对我依恋行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喜欢和父母有身体接触,赵亮不在父母身边从我这里能得到满足。

如:孩子总要求让爸爸妈妈抱,或来拉爸爸妈妈的手,抱住父母的腿。这可能是和父母以前对孩子过分亲昵,且喜欢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有关。况且赵亮在家倍受父母的疼爱,因为是第二个了什么会更加宠爱,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他的需求,可能更多的是一身体接触来表达的。

2、孩子喜欢攀比,赵亮告诉同伴们我是属于他个人的而自豪。

他告诉同伴我是属于他个人的,别人碰我就需要他的同意,因为他很爱出风头,很想在大众面前显露自己。因为我能满足他这个欲望,我们对友中没有一个是涂指甲油的,只有我一个。于是他变拿着我的手和其他对友和他的同伴比较,他就会告诉同伴只有我有这么漂亮的红指甲,而我好象又是他的私有财产,所以他会对我有依恋。

3、过度保护导致孩子过分的依恋行为。赵亮受到我的宠爱,成了大家关注的核心,我会关心他,服从他,有求必应。因为我想和他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所以对他很好,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把他当作我亲人一样,不让他受委屈。

㈡赵亮对我态度的转变

赵亮从对我绝对依恋到保持适度的距离到逃避,经历了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存在以下几点情况:

第15篇:关于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报告后进生转化

关于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报告

一、前言

后进生现状是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工程中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课题。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已对此作过较多的实践及理论探讨,但在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少有学校像抓教学质量那样来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普遍缺少主动性,计划性和科学性,后进生在学校仍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再不就是教育不得法,缺乏正确的方法,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因此,要使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一名合格的教师,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重要一环,而后进生转化的研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

我校处于西安市阎良区东部最偏远的一个小镇上,是一所硬件较差的乡镇初级中学,学生家长多数因经济原因,外出经商、打工等,导致留守儿童居多。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么无暇顾及,放任自流,要么恨铁不成钢,只是对子女简单粗暴的惩罚式教育,再加上一部分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家庭的不和谐,导致一些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偏差,进取意识不强,再加上部分条件比较富裕的家庭,由于家长对学校教育环境的高度重视,把一些好的学生送到了各方面硬件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剩下的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明显偏大,这种现象和生源结构,影响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影响着我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二、个案的基本状况

孙文哲,男,14岁,我校九年级二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差,考试成绩经常排在后几名,性格上,胆小、多疑、自卑、内向、固执。在学习方面有问题也从不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由于家庭很贫穷,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照顾和抚养教育的任务都落在爷爷和奶奶的身上。两位老人对孙子百依百顺,宠爱过度,对其学习放任自流,从不关心。父亲偶尔回家一次,也很少与其交流学习方面的情况。总之,这是一个缺乏父爱与母爱、缺乏沟通的不完整的家庭。

三、后进生成因分析

对该生刚开学的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孙文哲与同学们不交往,遇事无所谓、压抑固执自卑。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我主要归纳以下几种:

(一)隔代亲情的溺爱

通过家访了解到在家里,他是个“小皇帝”,所有的事情都让着他,如在家他是电视迷,看起电视来连饭都不吃,奶奶心疼他,怕他饿坏了肚子,都是在他不吃饭时把饭端到他的跟前让他吃。另外,在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要他做(包括他能独立完成的事),这种“关爱”导致享乐主义的思想从小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这种性格的养成使他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前,一厥不挀。在学习上爷爷和奶奶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思想就是只要能长大成人就可以了,农村不识字的人多着呢,对农村老年人来说体会不到读书的重要。这一切使得孙文哲同学长期处于溺爱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缺乏自信心,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形成不坚强无所谓的心理和固执心理。

(二)父爱与母爱的缺乏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孙文哲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在家,因此父爱和母爱完全被他的爷爷与奶奶代替,当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和祖父母有很大的不同的,这种爱是无法直接代替的,在学校学习期间,与同学交往时,他们都有父母的关怀和照顾,这是孙文哲同学非常羡慕的事情,但自己这方面确实又存在着缺陷,导致他产生自卑心理,因此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关于父母的话题,有些想法原本可以与父母交流的,却不想与祖父母交流,导致这些想法无法交流,只好放在内心里,压抑心理逐渐产生。

(三)学生集体的排斥

在我们班里,大部分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很活泼,性格都很外向。李鹏同学在班上总是很“显眼”,经常考试挂“红灯”,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甚至老师说今天有一同学作业做的不好错误很多,全班同学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孙文哲,这种歧视导致孙文哲同学失去了自尊,从而自闭,内向,脱离群体之外。他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学生时代是个争强好胜的时期,若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孙文哲同学一直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虽头脑较为灵活但学习成绩较差,而且不遵守学校纪律,偶有打架、上网吧、抽烟等不良行为。时常和同班同学产生小矛盾,有时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打架。因此,我就开始注意这位一到新环境就表现有些不同的学生。因为是走读生,有时放学后,他就跑到网吧去玩游戏,还边玩游戏边抽烟。

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让他有空就与老师、学生交流,促进他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他的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四、个案指导的策略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挽救这些孩子,给予他相应的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流,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逐步提高。主要有以下策略:

(一)家校相通,共同教育

深入到家庭与他的爷爷奶奶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但与老人交流中发现他们对孙文哲的教育思想很难转变,后来了解到他还有个姑姑,孙文哲经常去在姑姑家住,于是我亲自去找他姑姑谈家庭教育对孙文哲的影响,得到他姑姑的大力支持。我建议他们在家对孙文哲不能百依百顺,应该让他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事。例如对人要有礼貌,吃饭时不要看电视,要认真读书……他都知道应该做到这些事,做到了表扬,坚持做了要好好夸奖。要求他做好自己承诺的事。孩子很会保证,我们做大人的一定要孩子保证前仔细想想,自己的承诺能不能做到,不要轻易承诺。一旦做了承诺,就必须做好。决不迁就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现在的孩子见识多,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一定不能答应。不论孩子怎么闹,都不要退让。回家时要与他进行学习上的沟通,使他从内心里会感觉到“家庭在期望着我学习的进步”.(二)搭建平台激励成功

(1)课堂上有意识地提问

在我的课堂上,我每节课都会设计很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第一次的回答他没有感觉,多次在课堂上的成功表现,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我能行”.后来我又联系其他老师一起对孙文哲进行课堂上的有意帮助,做类似的实验,收到较好的效果。

(2)课外让他做到“每日一问”

课外要求他每天问老师一个问题,开始时,很难做到。第一天做了,第二天就忘记做了。我想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何况他是后进生,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主动去问他,“今天的问题准备好了吗?”这样不断的强化“每日一问”已坚持了一个学期,他的出色表现羸得多次表扬。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同学们渐渐地对他的看法也有新的转机,他对自己开始有信心了。

(3)担任班干部

体育是他的特长,把握这一点,在我引导下,学期初他被认命为班级体育委员。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他取得800米和1500米两项第一名。出色的表现让大家刮目相看。

(三)携手合作互帮互助

被同学排斥的打击是很大的,我想“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被同学排斥在外还需要同学的帮助。我首先注意到孙文哲同学没有知心朋友,就在班上开展“手拉手”活动,活动一开始,暗示班内优秀的同学和后进生交朋友,互相帮助。同时,通过这一形式促进王他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他的特长是体育,班长也是体育健将,因此他们结成好朋友。其次开展主题班会:“友谊地久天长”,“团结就是力量”,等等引导同学明白像孙文哲这样的学生,自卑、压抑、怕交往的心理形成是长期的结果,不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他的进步,帮助他从封闭走向交往,从自我走向群体。

(四)及时沟通、定时交流

我经常定时每周一次到二次与他交流看法,主动与他交朋友,这样做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不时地解开他心中的“结”,二是对他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三是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五、个案指导成效及启示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与以往不同的是和同学交流多起来了,课堂上敢于举手了,大家不笑他了,现在还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他在班级同学心目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这一切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物理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个别科目还有点差。这还需对他进一步的关心和引导。通过这次个案的研究,给我了很大的启示:①“后进生”,经过转化教育,也能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②“后进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世界观尚未定型,因此,具有极大的可塑性;③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受各种思想的干扰,有些“后进生”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某些缺点和错误是难于避免的。

后经生的研究改变了我的育人观,对后进生的转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过去的从后进生身上找原因到现在从教师自身找原因,由过去的时间加汗水到现在注重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树立成功理念,形成对学生全面评价观,教师由教书型变为教育科研型。

六、结论

1、后进生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老师有信心转变,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

2、对班级内的后进生,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辅导,激发起他们内在学习自信心。

3、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16篇:关于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然而在今天,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正摆在我们的面前,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在离婚率较高地方,离婚比例甚至已超过20‰。于是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数百万之多。

一、个案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身处不完整的、破碎的家庭,生活环境有所欠缺,家庭教育更存在缺憾。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残缺型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单亲子女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猜疑心重、承受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看问题易走极端等。孩子在家庭变故中忧郁寡欢;缺乏父母关爱,又让他们身心发展迟缓,出现学习和社会适应不良,需要学校和家庭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二、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姓名:李苗苗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2010年10月,现就读于心恋心幼儿园中班。

三、个案生活背景

(一)家庭关系:父母离异。孩子从三岁起跟着父亲生活

(二)家庭经济状况

父亲早已下岗,在家务农无任务经济收入,整天渴酒、打牌、打麻蒋。每月靠低保金生活。

四、个案主要问题

(一)在校表现出的问题

苗苗三岁,母亲就弃他不顾离开了,没有母爱的他性格比较孤僻、容易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平时不爱学习,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

(二) 在家表现出的问题

父女俩共住一室户房子,家里脏乱;苗苗的个人卫生也不尽如人意,浑身总是油腻腻的,指甲黑黑的;父子俩经常在外面的小吃店解决吃饭问题,在家吃,也是方便面速冻食品。父亲经常不在家,祖父母也不住在一起,小强处于没有人照顾状态。

五、个案指导

(一)调查了解,摸清家庭教育现状

通过家访,研究分析得出造成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原因如下:家庭结构残缺,只有父亲一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足够的母爱的单亲家庭成为导致苗苗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诱因,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放任自流更使他在行规路上渐行渐远。没有母亲的温情与生活中的呵护,父亲粗暴的教育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过分宠爱与过度严厉的惩罚的教育结果使孩子养成爱撒谎、懒散、敏感、烦躁、自卑、逆反等不良个性。

二)探索解决家庭育人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误区及子女的心理特点。

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不愿与同学交往,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班级群体中,常常处于孤独状态。

2、探索实践,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第一阶段:

通过家访、电访、个别交流、备忘录留言等方式与孩子的父亲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让他了解一些单亲家庭的家教案例,知道简单粗暴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所产生的后果。也帮他分析了孩子现有的一些问题行为、心理特点与现有的家教误区和家教环境的关系。以比较婉转的方式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重视,愿意转变现有的家教观念。

第二阶段:

在班主任的建议下,苗苗父亲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1)在家多陪孩子,为孩子做饭,带孩子出去玩,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2)针对去网吧游戏机房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和教育。

(3)根据孩子的特点,不简单粗暴,多与孩子谈心交流。

(4)和学校教育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第三阶段:

为苗苗建立具体和详尽的个人成长档案,每两周与苗苗父亲进行电话交流。包括小强近期在家和在校的发展状况,父亲和老师各自的教育心得体会,共同体验教育的成功和发现教育的不足。

经常利用在校时间,和苗苗进行亲切交谈。这样使孩子感受老师的关爱,弥补母爱的不足,也能更有利于孩子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使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个案研究的主要成效

1、指导的直接对象:家长的变化

通过一年的指导,家长在观念、态度、行为、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家教能力与家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1)教育家长明白:“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家长逐步树立了较正确的教育观,教养方式越来越趋向沟通交流型,他开始重视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心理需

要,能与孩子进行沟通,形成较正常的父子关系。有时能看到小强父亲来学校接小强回家,两人边走边聊。针对小强的学习,小强父亲也主动和小强坐下来谈,面对父亲的真诚和苦心,小强是有转变的。

(2)教育家长明白:“没有家长素质的改善,就没有孩子素质的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自从接受指导后,家长认识到榜样对孩子影响是很大的,为孩子他改变了一些不良习惯。少去棋牌室、发廊,定时回家为孩子做饭、洗衣服、陪孩子做作业、睡觉,还带小强去了几次老家家,看望爷爷奶奶。

2、指导的间接对象:小强的变化

经过一个月的帮助。现在孩子变得比之前开朗,也能和同学比较友好的相处。

3、指导者本身:教师的变化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了提高。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并积极开展指导活动,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现在对开展家教指导活动有一定的理论积淀和指导方向。

六、个案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1、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在单亲家庭教育环境中培养正常的父子关系,健全孩子的人格是行之有效的。一年多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想着要把孩子教育好的念头下,他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努力改善教养方式,使得研究对象的行为得到逐步改善。

2、当然,孩子的良好行为和个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巩固。在孩子出现反复时,家长也会烦躁,这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恒心,不气馁、不灰心,始终坚信坚持家校的密切配合,孩子一定能教育好。

第17篇:学生个案研究报告——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

远程合作学习之《爱生学校》主题研究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学生个案研究报告

顺德容桂小学

一、背景:

“姊妹学校”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央电教馆在中国内地开展的一个远程合作学习项目。该项目旨在不同经济、文化的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拉对子”通过远程合作,为师生、校际之间搭设友好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学习《儿童权利公约》,宣传爱的理念,建立一个充满爱,充满人性,充满文化的现代的“爱生学校。”

在我负责指导的小组中,有一个学生叫梁,今年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善于表现自己,喜欢参加校、班组织的各项活动。父母都是生意人,家庭经济好,因此梁家庭条件很优越。他有一个姐姐,父母有轻女重男的思想,罚了10多万元超生款生下了他,觉得他才是传承香火的继后人,因此对他宠爱有加,再加上这孩子天资聪颖,爷爷奶奶对他更是溺爱不已。在学校,教师喜欢他,同学崇敬他。长久下来,他养成了一个自尊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尤其是看不起不如他的同学,经常嘲笑别人。经常命

令同学服从自己,也开始不交作业。渐渐地同学们对他就有点看法,都采取了进而远之的 做法,导致他性格更加偏激,容易冲动,经常无故地发脾气,大家都觉得他越来越古怪。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使学生懂得予人玫瑰的手上,常有一缕芳香,施人以爱,必定得到爱的回报。真诚的希望,这种理念能够渗入人与人关系的各个层面,用爱化解人生的不幸,润泽受困的心田。用真情感动世界,爱心成就未来,奉献你我爱心,共建和谐校园。

三、原因探究:

1、自身原因。由于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在心理上他觉得比同龄高一等,骄傲也在常理,但不明白与人交往的技巧。

2、家庭教育的影响。针对梁的个性心理,我专门进行了家访,从他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孩子在家里非常任性,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常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由于他是父母的唯一男孩,家人总是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他也常在家里嘲笑班里的同学,家里人的教育只是让他别向不如他的同学学习,并没有把他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教育他如何去尊重、同情或是帮助同学。

3、前期教育的影响。由于梁是个好学生,能为班里争光,因此他前面的班主任也比较看重他,签于这种原因,同

学们也不大向教师告他的状,即使偶而告状,老师也是轻描淡写地处理了,毕竟对于好学生老师大都会多一点宽容。因此,在大多数时间内,梁在老师面前扮演的是一个上进的好学生,同学们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家都有意躲着他。时间一长,他的性格就越来越古怪。

四、个案研究的过程:

根据他的心理问题,我重点培养他的同情心,让他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

1、心理暗示法。对于这类心高气傲的学生,不能直接指出他的不良行为,这样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先找他谈话,表扬他在平台上的发言很棒,他很高兴。我又问起他平时都喜欢读什么书,他说喜欢读科学书、童话书、作文书、故事书。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夸他阅读面广。然后,我又问他:“你这么爱读书,老师在网上发现有几本很不错的书,你愿不愿意读?”他一听教师有好书介绍书给他读,顿时眼睛一亮。我把网址告诉了他,先要求他看《周恩来的故事》, 要求读后写出周恩来的品格,在平台上发表。一周后,我发现他在平台上写到周恩来爱国、爱学习、关心同情他人、尊重他人„„真是个灵敏的孩子。我又重点针对周恩来同情他人、尊重他人进行了交流。我发现他发了个害羞的表情图像给我,我适时地发了个你很强的图像,并说“老师相信你会

和周恩来做得一样好!”以后的几天,我发现他变了,主动提议给结对子学校的同学送课外书,润物细无声,教育如细细的甘泉,需要慢慢地滋润,才会有效。

2、角色扮演法。对梁同学的教育第一步非常成功,为巩固成效,我又采取了第二项措施:角色扮演法。我组织实验班同学开展了一个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扮演父母、可以扮演老师、可以扮演清洁工人„„(时间是一星期,地点根据情况定)然后每个同学都要上交一份体验报告。一周后,同学们的体验报告交上来了,我很欣慰,有的同学说当妈妈真累,每天得做饭洗衣扫地,干一天都干不下去了;有的说当清洁工真不易,好不容易扫完地,不是大风刮来,就是有人立刻又扔了脏东西,我真正体会都了讲卫生的重要性„„可是,当我看到梁家豪同学的体验报告时,我震撼了,在一周内他扮过爸爸,扮过老师,还扮过残疾人(一个瘸了腿的人)。他在文中写到:我瘸着腿走在大街上,人们向我投来了不同的目光:有的鄙视、有的漠然、有的同情,这我都能接受,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竟有几个小孩子在我的身后学我走路,边学边笑,我真受不了,他们怎么能这样,拿别人的痛苦当欢乐!我真想站起身来骂他们,可是我忽然想起我不是也干过类似的事吗:明明说话有些结巴,我学他,把他气哭了;小红丢了铅笔趴在桌上哭,我却在一旁说着风凉话„„我真太不应该了,今天我罪有应得。怪不得同学们都不喜欢

我,我太自私了,我看不起别人,我不尊重别人,我没有同情心。我发誓,我一定改!!!看了他的发言,我感动得想要哭,为梁有这样的觉悟高兴得想哭!后来,我经梁同意把他的发言在班里读了,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借此机会,我向全班同学上了一节生动的做人课。

经过这件事,梁更出色了。瞧:他在帮小同学倒垃圾;他在和同学们一起跳绳;他把自已的图书拿来给同学们看;他又考了全班第一„„更可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团结一心、学习积极、爱心十足。实验班的同学给结对子的学校寄去了几套学习用具和二十本的课外书!就连很溺爱他的爷爷奶奶也乐呵呵跑来学校告诉我,梁怎么变得像个小大人似的。一切都因为梁家豪已经懂得了“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四、反思。

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但要切记无论我们教育哪类学生,都别忘了: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而我们的爱生学校里的每位老师更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及附录:

1、《爱的教育》

2、梁的精彩发言 (另附)

第18篇:大班个案研究报告:能与同伴一起游戏了

大班个案研究报告:能与同伴一起游戏了

小档案:

春语幼儿园大一班,李子豪,男,7岁。去年九月入园,是一名插班生。不喜欢受纪律约束,喜欢自由四处跑,有时候会干扰他人正常活动。总以自我为中心,爱发脾气,喜欢争抢,不会谦让,还有攻击性行为。有点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耐心,容易受外界刺激干扰。爸爸妈妈都是从外地到晋江来打工的,家庭经济相对优越,来晋江之前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入园前才和爸爸妈妈一起住,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度宠爱,已渐渐形成了任性、爱咬人,爱发脾气,喜欢争抢,不会谦让,有攻击性行为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追踪观察时间:2018年3月5~2018年5月8日 期望达到目标:

通过长期的追踪观察,更深入地去了解孩子,采用一定的教育策略,耐心引导,帮助他改掉爱攻击他人的习惯,教育引导他成为有礼貌,和同伴团结友好相处的好孩子,并能愉快而正常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融入群体,接受同伴的邀请,与同伴一起游戏,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观察记录片断:

片断一:下午户外活动时间,我带孩子们一起去滑滑梯,孩子们也学会了儿歌“上上下下”,大家边念儿歌边高兴地滑着滑梯。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哭喊声,我寻声跑过去,发现许青的手指上出现了被咬的痕迹。我边安抚许青边问:“谁咬你了?”许青边哭边将手指向旁边的李子豪。我立刻明白了,我转过头来对李子豪说:“你咬他了?”李子豪看了看我说:“我不喜欢他,他不让我滑。”接着以极快的速度抢在另一个小朋友前面冲下了滑梯。活动后回到教室,我请孩子们坐到一起讨论滑滑梯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大家你说我说议论开来,都各自发表了不同意见。只见李子豪一个人坐在那闷不吭声,于是我说:“李子豪,你来说说吧。”李子豪看了看大家,说:“要等人家滑好了再滑。”这时柯雪纯叫起来:“老师,他今天没等人家滑好就抢在人家前面了,还咬人了呢。”一下子大家又象炸了锅似的议论起来,我顺势把这个“球”抛给了李子豪:“李子豪,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只见他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下次不这样了。”我乘势追击:“那你现在应该对洋洋说些什么吗?”此时,大家都在悄悄地说:要说对不起。而李子豪仍然站在那无助地看着我,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身边,鼓励他说:“没有关系,只要你真心道歉,洋洋还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哦。”听了我的话,李子豪慢慢走到许青面前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而许青也很包容地拉着他的手说:“没有关系的”……

分析与措施:

简单的说理方式或许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未必起到很好的作用。有时候说理性批评是有一定好处的,主要帮助他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的行为,哪些是不招人喜欢的行为。李子豪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和同伴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太和谐,几个较懂事的孩子常常处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行为来引起同伴和老师的注意,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我让孩子学会道歉,和同伴建立友好的和谐关系。让他在集体的气氛中释放冲动的情绪,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片断二:今天下雨,孩子们都在教室搭积木,与李子豪两男孩、一女孩组成一组,进行积木搭建。李子豪选择用积木搭建城堡。当他开始搭建的时候,其他三名孩子并没有与他一起合作,而是站着或者坐在他的周围看他搭积木。当一名孩子主动与正在搭积木的李子豪交谈时,李子豪立刻斥责道:“别惹我发火啊,听到没有,闭嘴!”当另一名孩子插话时,李子豪马上恶狠狠地对他吼道:“你废话多了啊,告诉你,再有两次我就把你开除,听到没有!”而当女孩碰到李子豪搭建的积木时,李子豪又暴躁地对她说道:“你怎么尽给我添乱呢?你也不听话了吗?”整个游戏活动中,真正搭建积木的只有李子豪一人,其他三人都是旁观者,他们偶尔的插话或者参与也被李子豪斥责或制止。我见状走过去,李子豪“,上周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明明的新汽车》中,明明最后怎么了?”另一个女孩倩倩见我过来就又返回来:“咱俩一块玩吧!”李子豪态度还是很强硬。这时李子豪拿来一只小鸭玩具,倩倩就拿来一个小盘子,说咱们给小鸭洗澡吧?李子豪拿起了小盘子,这时李子豪又拿起刚搭好的一个“积木小床”,倩倩拿出了自己的手帕,说:“给你的小鸭盖上被子吧!”李子豪非常喜欢,婧瑶又从娃娃家拿来了小勺子,咱们给它喂点吃的东西吧,两个人就玩了起来,玩具混在一起了…… 分析与策略: 在以上活动中,一开始,婧瑶以及其他几个孩子都想和李子豪一起玩搭积木,目标都是积木,想伸手去拿,被李子豪拒绝了。他们的第一次的语言协商,以及第二次的行为协商都没有成功。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关注的都是各自的利益,他们提出的建议、采取的行动都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为,而没有以共同的利益作为合作的出发点,因此合作没有成功。

活动中,一方面旁边观察的老师借助暗示的语言,通过上周的故事提醒了李子豪,另一方面,倩倩改变了策略,不再伸手去直接拿,而是主动拿自己的玩具配合一李子豪起游戏,这符合的李子豪需要,于是两个人在不自觉中玩了起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倩倩在最后一次的请求合作中,他们之所以能够合作成功地玩在一起,很大程度是老师的指导和运倩倩用了补偿和主动自我提供玩具的策略,使李子豪感觉在一起玩很有意思,两个人在顾及了双方利益的同时达成了合作。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可多参与活动,给予语言指导,鼓励邀请者改变游戏参与策略吸引幼儿兴趣,使幼儿接受合作邀请,从而融入群体。

片断三:晨间活动时,我和孩子们站在操场上,一起讨论游戏的规则,李子豪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羊角球”。开始游戏了,这时场地上的球只剩下一个了,李子豪和田佑同时拿到这个球。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起来。李子豪大喊:“是我先拿到的。”田佑说:“不对,你是跑过来的,是我先拿到的。”李子豪仍大叫:“我要玩。”我轻轻地对他们说:“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起来。”于是田佑用商量的口气对说:李子豪“我先玩,等会儿交换的时候再给你玩,好吗?”李子豪松开拿着大球的手,我以为他同意了亮亮的方法,正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猛地抓起亮亮的胳膊狠很地咬了一口。田佑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哭了起来。李子豪见状立即拿着羊角球准备玩起来。 分析:

李子豪的攻击性行为其攻击的意图主要不在于伤害他人,而是为了得到“大球”,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我咬他,我就能得到大球。”攻击只是他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像这李子豪样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屡屡发生。曾经有人在某个幼儿园两个班级进行观察时发现,这种频繁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加以矫治,将不利于儿童健全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攻击性行为容易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影响伙伴关系和幼儿园、学校的教学秩序,严重的可能导致棘手的法律问题。因此,对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应首先积极预防,对于已经发生的攻击行为要及时地处理,防止造成更恶劣的后果。 策略: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李子豪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李子豪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李子豪喜欢游戏,每次游戏他都非常兴奋,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色,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片断四:室外场地上,我和孩子们在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做好准备活动后,听说我要教他们玩一个新游戏“拉个圆圈走、走、走”,孩子们都拍手跳着,非常高兴。只有李子豪小朋友双手背在后面,低着头一声不吭。田錦博过去拉他手,可李子豪很愤怒的大叫起来“干嘛呀,我不想玩”。见此情景我马上说:“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很有意思,不过小朋友自己想玩其他游戏也完全可以。”孩子们一下子沸腾了,有的说“我想玩拉着圈”。有的说:“我要玩走圆圈”。……这时,李子豪看着我。我用理解的目光看了看他,并鼓励得朝他点点头,于是他走到滑梯旁坐了下来。这边的孩子们继续跟着我学游戏儿歌,听我讲游戏规则,还有几个小朋友在示范游戏玩法。那边李子豪在地上拨弄着一个小皮球。不一会儿,这边的小朋友手拉着手随着歌声高兴的转着圈,并随着老师的口令变换着动作。欢乐的声音把李子豪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但他仍只是在一边默默的看着。过了一会儿,我加大了游戏的难度,小朋友们由蹲换成坐、站、跑,孩子们一次比一次更高兴,这时李子豪按捺不住了,一步一步走了过来,我顺势朝他招招手,终于李子豪也融入了游戏的队伍中。 分析与措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格、兴趣和爱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要尊重理解幼儿,就要做到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不要去责备和勉强他们,当孩子在的探索中需要帮助时,老师一定要成为倾听的伙伴和明智亲切的长者及朋友。要善意启发和等待幼儿主动参与集体游戏,在他们主动参与过程中,感受集体游戏带来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当前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指导,李子豪平时的表现有了明显的进步,不但改掉了爱攻击他人的习惯,能和同伴团结友好相处,也能愉快地参与各种集体活动,融入群体,接受同伴的邀请,能与同伴一起游戏了。

观察体会:经过两个月的观察,我有如下体会:

1.幼儿园是幼儿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性格初步形成,对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引导幼儿成为诚实正直,平和友好,勇敢坚强的孩子,从而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2.家庭是幼儿性格形成的摇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中各种道德观念的集中点,因此,社会对幼儿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家庭发生作用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家庭成员的实际行动对幼儿的影响来实现的。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性格形成非常重要。 3.在教育中,要始终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的原则。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而家园配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李子豪的跟踪观察与分析思考,总结对李子豪这样的孩子的教育策略有如下几点:

1.采用表扬为主的教育引导,让他对自己管好自己有信心。抓住平时表现突出的一面,如绘画有创意,做手工认真专心,能和同伴分享玩具等。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对自己树立自信,鼓励他自己约束自己。

2.给予积极的正面指导,帮助李子豪小朋友与同伴进行友好的人际交往。多和他谈心,关心他的所思所想,教给他正确的社会交往方法。

3.与家长沟通,逐渐减少他观看暴力性动画片的时间,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给予正确的爱,制定相应的规则,对他不合理的要求不予满足。4.一旦出现攻击性行为,教师要耐心处理,仔细沟通,帮助引导他认识错误,鼓励他积极改正,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尾声: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个性特征,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李子豪这样的孩子都能快乐地与同伴一起游戏,在游戏中获得多元智能的发展。同样让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19篇:个案

个案分析:滑梯下的秘密

案例发生的区域:滑滑梯 背景:

小朋友对滑滑梯充满了莫大的兴趣。这天,我们根据周计划来玩滑滑梯,在大家开心玩的过程中,我观察着他们的表现:有几个孩子正排着队很有秩序地上楼梯,几个人在排队等待,有的小朋友摆着各种造型准备滑下去,威风凛凛的样子,有的小朋友在攀爬,一点都不害怕,有的小朋友在转盘,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只有倪雨辰在滑梯那块有洞的底下弓着腰从这边跑到那边,而他的身上呢,则沾满了枯黄的草。 案例描述:

当时我见他玩得开心,只是提醒他说:“要注意安全啊!”可他依然乐此不疲,我就继续观察他,好一会儿,他笑嘻嘻地出来了。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在那下面玩?那里好玩吗?”他说:“我在下面很好玩的。我听小朋友跑,有咚咚的声音,很好玩。我从那个洞洞里看小朋友的脚,他们一直跑来跑去,我看看那个脚是谁的?我还要看一看,哪个小朋友跑得快?我有的时候从洞里看小朋友,一只眼睛看到了小朋友的脚,两只眼睛看就看到了小朋友的眼睛。”我连连点头说:“确实好玩,老师怎么没想到。”并说:“那还有什么秘密呢?”他见我这么感兴趣,忍不住说:“我在这里还可以藏起来,与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可以从洞里和小朋友玩传话的游戏。”停了一下,他遗憾地说:“就是在这下面玩,我的裤子会弄脏的。”“可是,你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别人没发现的秘密,也找到了很多快乐呀!”我鼓励他再到滑梯下面去玩玩,看看还有什么新发现。他又钻进去玩了,一会儿他出来告诉我说:“老师,我发现滑梯下面有几只小虫子。”

孩子的话触及了我的心灵,孩子身上那独特的想法让我赞叹、折服,我们哪个成人会想到滑梯底下会有如此美妙的意境呢!

案例分析:

真正想读懂孩子这本难念的“书”,必须关注孩子在寻常时刻的行为,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怎样学更有效?对于要在分析和解读孩子行为的实践中,从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客观、公正地了解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具有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孩子,尽力去开发他们的潜能。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是如何把这些道理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这有待于我们认真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言行,并对之进行剖析和反思。

指导策略: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他是聪明的,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视角;他是机智的,能够把看似无关的事物加以比较联系;我在倾听他心声的同时,也伴随着自省自警,实现着自己与孩子的教学相长。换一个角度思考,孩子可获取很多经验。我们能在关注儿童寻常时刻中,看到儿童有很大的学习潜力,这是我们成人思维和幼儿思维的主要差异所在。

对于老师来说,在倾听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独特的需要、独特的想法、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能力„„因此,我们以寻常时刻为抓手,逐步学习观察、记录、解读、回应幼儿的策略,力图改变以往的视角,从幼儿的立场去分析和解读他们的行为、经验和人格建构过程,去理解和适应幼儿,这样才有可能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

第20篇:关于不同识字写字类型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

龙潭学校 黄清

[内容摘要]:基于小班个别化教学研究背景下,笔者以研究本班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差异为切入口,分别对所在班级中两个不同识字写字程度的学生开展个案研究,并拟订相应教学策略展开识字写字教学,实施有效的差异教育策略,使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为这两类学生开展差异识字写字教学积累一定的素材。最终使学生不断获得发展。

个案一:对识字能力强,书写水平差的学生开展的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宋欢欢 性别:女 籍贯:济源 家庭住址:伯王庄

家庭背景:家庭氛围比较宽松、民主。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识字写字训练,重视孩子的书写水平。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一)目的

通过对“识字能力强,书写水平差”这个个案展开研究,诊断原因,并拟订相应教学策略。使该生的书写水平与能力得到提高。

(二)重点

诊断“识字能力强,书写水平差” 的原因

个案学生主要特征:

该生属于聪明、机灵、观察能力、记忆力都很强的学生,识字记字能力非常强。每次学习生字,都能很快地认清字的结构、部首与笔画,做到正确书写这些生字,唯独在

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等等几种类型,她在书写时就没有注意到这些,写出来的字就不漂亮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她本人的性格、习惯有关系。她活泼、开朗,干什么都风风火火,速度非常快,这就造成了他在学习方面不够认真、细心,没有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就匆忙去写,结果可想而知。就像上面我举到的例子,虽然字写正确了,但是不漂亮不规范。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具体教学措施

1、榜样激励,养成习惯

笔者经常和该生交流谈心,经常和他讲一些名人小时候勤奋学习的故事,如王羲之练字写了七大缸墨汁等,树立榜样,激发前进的动力。再如:班中有几个字写得特别漂亮的学生,当她看到别人的作业,往往是羡慕,她也非常希望自己的作业也能像别人一样漂亮,也希望自己能写出一笔好字来。我就抓住这个契机,教育她向这个同学学习,也写出一笔漂亮的好字来。

2、认真描摹,刻苦练习,提高写字水平

在激发了她的兴趣与前进动力以后,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就是让她多加练习、刻苦练习,努力提高写字水平了。教学中,我先让她描摹一些名家的字帖以及与教材配套的《写字》字帖,学习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与比例,经过一段时间后,她的字慢慢地就有了一定的进步与改观。我教育她一定要勤奋,要勤学苦练,书写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长此以往才会有质的提高。

(二)教育成效

学习、书写态度都有了明显改善,从开始的浮躁、匆忙变为了现在的踏实、仔细,现在,她的书写水平较之先前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她的书写作品还被选进了班级、学校的“我是小小书法家专栏”。

个案二:对识字与写字能力都很差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的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王亚伟 性别:男 籍贯:济源

家庭住址:伯王庄

家庭背景:父母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但对孩子寄于了较大的希望,关心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一)目的

通过个案学生的调查分析,找到该生识字写字能力差的原因,并拟订相应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为今后对识字写字能力差学生进行有效辅导积累第一手资料。

(二)重点

诊断“识字写字能力差” 的原因

个案学生主要特征:

该生属于脑子不是很快,学习基础与各方面能力都较差的那类学生。由于基础差,观察分析、辨别比较能力弱,造成看不准生字的间架结构、部首笔画,不能正确书写,经常出现错别字。作业书写也不是很干净、很规范。现就搜集几次作业中他的错误书写,如:名字写成名子;尤其写成龙其;仿佛写成仿拂;疲倦写成疲卷;打雪仗写成打雪杖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再比如在他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老师给他改完了,让他更正错别字,他更正几次都更正不对的情况。他不知道把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到底应该用哪个字。作业书写呢,就更不用说了,经常连笔,书写不规范,有时看都看不清。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具体教学措施,寻找有效对策

笔者与该生交流,积极寻找有效对策,提高该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1)低起点、低要求,循序渐进。针对该生情况,家长与老师都要制作生字卡,(主要是形近字同音字),经常让学生复习巩固、辨别比较,加大出现频率与使用频率。 (2)培养个案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其写字必须规范,不能连笔。 (3)依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猜字谜、趣味识字等方法教学,利用有效载体,让学生慢慢爱上识字写字。

(4)学习描摹字帖《习字册》,提高书写水平。

(二)教育成效

识字写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错别字明显减少了,写字规范、正确了,比以前更端正了。

学生不良书写习惯的个案分析

陈钊

一、个案现象

我班学生李某(二年级),脑子挺快的,但成绩不好,上课容易走神。各科老师均反映,书写特别差,就我观察的语文作业而言,有以下问题:字迹潦草,书面涂抹较脏。

二、剖析成因

该生平时的作业书写存在书写不规范、书面不干净、错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和他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关的。该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字形结构、运笔都不能认真观察。遇有书写问题,使用橡皮乱擦一通,书写改错也较为随意。因此,要提高该生的书写水平,必须从提高其学习习惯入手。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在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太多的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抓反复、反复抓。如果教师没有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提醒学生,一再强调良好的写字习惯及重要性,而是讲过一次就算数,学生也就不可能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端正的态度逐渐转化为自发的一种良好习惯。

三、采取对策

让他初步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减少作业量

鉴于学生字迹潦草和作业量大分不开,于是我就少布置作业,作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学生在做作业的态度上有了很大改观。

2、榜样激励

我每天挑选几个作业书写工整的,在上课是展示,并让李某说出好在哪里,便于向他们学习。

3、在作业中增加鼓励

在学生的作业有进步时,我会及时给学生这样的评语:“字就是人的脸面首先要保持清洁。”“你的作业已经慢慢变干净了,加油。”等等

4、写的不好的要重写

字迹潦草的,统统重写,刚开始时重写的比较多,两天过后成效就很显著了。

5、常抓不懈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容易出现反复,只要看到他的作业本中出现字迹潦草的迹象,及时指出,令其改正。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欣喜地看到李某的书写习惯有了很大的好转,师生对他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这只是我要求严格的原因,如何让学生变成习惯,自觉自愿地保持下去,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学生写字个案情况分析

齐芳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学生王某(一年级),书写生字笔画潦草,字迹不工整,写完的作业上,经常有黑乎乎的擦抹印记。

二、学生基本问题:

、握笔姿势不正确,在幼儿园养成了错误的执笔习惯,总是“满把攥”地拿笔,笔身向身体前方倾斜,手将所写的字,全部挡住了,身坐正时根本看不到所写的字,总喜欢将头偏到一边写字,手指不能很好地控制笔的移动,导致字形太大,字的笔画弯弯曲曲,造成书写潦草。

2、脾气急躁,因一年级刚开始学习写字,笔画总写不好,就心急,在本上写的笔画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到横平竖直,出现胡乱画的现象。

3、卫生习惯较差,经常下课玩耍时弄得满手脏污,在写字时将纸弄脏,橡皮使用时乱擦,有时擦不干净,有时又太用力,将纸擦破。使得作业不整洁。

三、辅导策略与干预措施

1、经常纠正其书写姿势,提醒其用正确的执笔方式拿笔,当王某姿势正确时,进行表扬,鼓励其用正确的姿势进行写字。让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做他的同桌,让其在写字时,观察同桌,多向同桌学习,也让同桌在写作业时,随时提醒他。

2、王某荣誉感较强,在写字过程中,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及时表扬,鼓励他认真书写,尽量做到书写有耐心,进行写字技巧指导,结合田字格,使学生知道哪些笔画写在什么位置,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撮而就的,除了在写的写字指导外,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父母在家督促王某十分钟练字时,也要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写字情况。

3、榜样激励,在班级中进行作业评比,有优秀奖和进步奖,展示优秀作业让学生学有榜样,展示进步作业,则是鼓励王某等一些写字能力较弱的孩子的方法。

4、督促其勤洗手,在写字之前进行检查,指导其用绘图橡皮,将错的字擦干净,不在作业本上乱抹乱画。

五、阶段性干预效果

通过近一学期的指导和家长、老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王某写字姿势正确了,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老师同桌提醒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写的字较学期初有了一定进步,从他的身上,我也体会到低年级学生的写字习惯多是在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下或模仿他人

情况下形成的,主要是依靠外力作用,我们应多督促多鼓励,加强有效的写字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学生写字情况及辅导个案

杨振奎

一、个案现象:

学生张某(六年级),他平时的作业书写潦草又脏又乱,每篇都被抹得黑乎乎的,有些字老师很难辨认。

二、个案分析:

1、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书写习惯被忽视

有的家长或老师只顾着学生书写的结果,而忽视了写字的过程,或者自己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握笔方式和坐姿。也有些老师不够重视写字教育,教给学生要写的字,却没有教给他们正确的写字方法和认真的态度,发现学生错误的、不良的写字习惯没能及时指出、纠正,老师本身就缺乏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习惯的观念。

2、学生的学习吃力,没有余力顾及书写

据调查,张某由于缺少学前教育,小学低年级就不及格了,学习成绩尚且如此,平时完成作业相当吃力,根本顾及不上书写的整齐.3、教师没能对写字教育常抓不懈

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在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太多的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抓反复、反复抓。如果教师没有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提醒学生,一再强调良好的写字习惯及重要性,而是讲过一次就算数,学生也就不可能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端正的态度逐渐转化为自发的一种良好习惯。

4、养成的不良书写习惯难以纠正

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正确书写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完成作业,姿势和字迹无关紧要,加上大量书写和长期以往,已经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方法一旦内化成学生的一种不良习惯,就必须花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时间来纠正。

针对他的情况我决定先从作业的干净整洁入手,让他初步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个案采取措施:

1、在平日学习中,注重保护其积极性,一旦发现写字进步就给予肯定,及时表扬。

2、在生活上多关心他,让其感到集体的温暖。并从良好的写字习惯入手,拉近与他的距离,耐心纠正他的不良行为,不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

3、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照书上的范字监督孩子练字;附近有邻居,可以将孩子的字与邻居孩子的字加以比较;给孩子买字帖,照帖练习;家长谦虚些,走进教室,欣赏“好孩子”的作业;即使报书法班,也不可放任自流,一方面孩子要练,另一方面家长也要辅导,提醒家长对孩子负责任,对孩子负责任才是最大限度地爱孩子。

4、课堂上,孩子只要写作业,老师走到孩子跟前,俯下身耐心辅导,时刻关注孩子的书写。

5、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一个学生如果养成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那么他在学习时就能集中注意力于学习的对象上;相反,一个人总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那么他在学习中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往往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或者稀里糊涂、敷衍塞责。 案例结果:

五、个案阶段性效果:

他逐渐在变,上课能认真书写了,能注意个人卫生了。上课走神的毛病也改了,听课也专注了。

纠正不良习惯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每节课都要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采用有效的方法鼓励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有意识地去纠正自己,让习惯成了自然。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