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初中美术评课稿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0 12:05:0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美术评课稿

《元宵节里挂花灯》评课稿

邢老师执教的《元宵节里挂花灯》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邢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给与学生视觉上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向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邢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元宵节里挂花灯》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1、学生自由想象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元宵节里挂花灯》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

推荐第2篇:美术评课稿

美术《喜怒哀乐》评课稿

这堂由蔡老师执教的《喜怒哀乐》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课堂上学生学得既带劲富有趣味性又收获多多,不失为一堂好课。

蔡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1)创设情境,看一看: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感受大头儿子的喜怒哀乐,让学生能在很愉悦,饶有兴趣的氛围中,去感受、去体验各种心情和随之产生各种表情——“小镜子”这个工具起到关键作用,学生通过它,观察到自己各种表情的变化特点喜怒哀乐,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2)观看图片,赏一赏: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画家的作品,讨论这些表情通过什么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五官的重要性

(3)欣赏范例,学一学:通过对同龄朋友的作品欣赏,和教师的亲自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的心情连着表情,表情体现了人的心情。

(4)探究方法,试一试:提出要求,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一个表情,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5)展示欣赏,评一评:展示欣赏最后的作品,评一评作品的优缺点,并拓展课堂内容。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蔡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推荐第3篇:美术评课稿

红庙中心学校黄生平执教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吉祥物的设计》课堂实录评课稿

黄老师执教的《吉祥物的设计》是一节“设计与应用”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本节课的优秀之处表现在以下几点之中:

一、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如黄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展示了很多的优秀吉祥物设计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借鉴,从而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通过图文相结合的多媒体呈现一个吉祥物的设计过程和需考虑的因素,并清晰的板书出主要内容,学生一目了然也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课堂的实践部分采用的是 “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一个吉祥物并进行简单的介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利用相机拍下学生的作品,利用多媒体及时展示,并结合评价。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而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推荐第4篇:美术评课稿(版)

《风来了》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风来了》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邢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给与学生视觉上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向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邢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风来了》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1、学生自由想象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风来了》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

推荐第5篇:美术评课稿想

教学反思——4月份

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在教学中学生并不一味按老师要求的画,画面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这时我总要夸奖学生有创意。虽然技法不一定熟练,但贵在想象力正如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学生作业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 发现学生闪光点 。 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我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绘画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推荐第6篇:小班美术,评课稿

篇1:幼儿小班美术说课稿:小巧手

小班美术活动——小巧手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体验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创造性地印画出各种手形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颜料、彩笔、画纸、彩纸、皱纹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表演激趣,导入活动。组织孩子听《小手拍拍》的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讲述,认识小手。孩子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做动作进来的?(小手)你们可真聪明,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动作,现在都举起你们的小手来给老师看一下,你的小手真干净,你的小手真白、真漂亮,和老师来拍拍手吧!(逐一和幼儿击掌)咱们来看看我们的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比一比,我们的手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两只手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小结:咱们的手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有五个手指头,右手有五个手指头。手指上有手指甲,还有手心和手背。

2、表演动作,了解小手。

小手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我把它编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赶快坐好,听我说儿歌吧!示范: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孩子们表演得真好,想一想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让幼儿自由表现)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能做这么多事情,小手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影。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手影游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3、分组操作,展示小手。孩子们,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出示操作材料,向幼儿介绍操作方法(手形印画、手形添画、印画小手),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活动。 分组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4、拓展经验,保护小手。孩子们,你们的小手可真灵巧,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呢?启发幼儿说出保护小手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带孩子到户外洗手,让孩子保护好小手。

篇2:幼儿小班美术说课稿:欢乐的曲线

小班美术教案《欢乐的曲线》

目的:

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准备:

绉纸彩带,彩色笔,事先贴有小鱼的大画纸,录有快慢两段音乐的磁带,教具鱼一条。

过程:

一、让彩带跳舞。 1.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3.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

二、观察曲线的画法。

1.请个别幼儿说说彩带是如何“跳舞”的。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请大家舞动彩带模仿。

2.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用彩带舞出不同方向的、不同形态的曲线,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三、在游戏情境中作画。

1.出示活动教具,以小鱼的口吻引出游戏情景:请你们帮助我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我爱吃的小虫子,好吗?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听着音乐共同表现自己体验到的各种曲线。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画的曲线,说说它们分别像什么。

4.让幼儿把彩带塞在裤腰扮作小鱼,游到每个“池塘”去看一看,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家”。

评析

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教师除了要重视孩子的生活经验,还必须重视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美术活动《欢乐的曲线》中,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活动中,教师首先根据节奏变化示范了各种方向的曲线,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水草、波浪),然后引导孩子把自己体会到的各种类型的曲线以组画的形式表现在画纸上,让孩子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特点。

篇3:小班幼儿美术评课稿

幼儿园评课稿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在11月28—30日为期三天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听课评课活动,我听了由谭老师和林老师上的美术领域《彩色的雨滴》、陈老师和岑老师上的情景数学《空间位置对应》以及陈老师和莫老师上的音乐领域《下雨歌》,我从听课中学到很多经验,从评课中收获很多。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彩色的雨滴》这两节课里,教学内容都符合小班年龄的特点,而且幼儿对美术技巧的认识和学习都是与生活经验密不可分。谭老师和林老师在教具的准备,环节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设计,各有各的特色。

我觉得谭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通过雨宝宝变魔术的环节,从而激发起幼儿浓厚的兴趣;2.带幼儿逛花园,请幼儿手画小雨滴给小花解渴,把花拟人化,富有童趣,尤其当我看到整个花园背景给人感觉很漂亮。而且谭老师的教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幼儿学习氛围都比较积极活跃,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在画上点画,整体都很流畅、舒服。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在变魔术的环节结束后,可以盖上盖子,轻轻把它们摆放“花园”的一侧,以防幼儿不慎踢翻;2.在教师示范环节可以稍微长一点,教师必须让全体幼儿都能看到示范,这样或许更好一些。

而林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在活动开始结束都以音乐律动游戏进、退场,带动幼儿活跃、兴奋的情绪。2.在活动结束时,把全体

幼儿的作品挂起来,让幼儿能互相分享完成作品的喜悦。林老师的语速比较好,不缓不急,特别是教师示范环节中,她特别多次强调是“用右手,第二只手指,先点后提,点成竖线”,多次请幼儿空指练习,而且个人、小组以及全体活动都分配到,特别给予幼儿鼓励表扬,可以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整一节课的环节都围绕“手点画”这一主题,环节与环节间紧凑,幼儿学习气氛活跃,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在画上点画给人感觉比较完整,舒服。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点画,其实由于

讲解和操作是前后分开的,可以事先把画纸翻过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更直观看到幼儿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2.幼儿在操作环节里给人感觉有点儿挤,有些幼儿只能侧身点画,或许能够再设置多2到3张桌子,可以给人感觉宽松,舒服。

由于本人平时对幼儿美术认识不够,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对《彩

色的雨滴》一课的肤浅看法,再赞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小小二 篇4:幼儿小班美术说课稿:小巧手

小班美术活动——小巧手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体验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创造性地印画出各种手形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颜料、彩笔、画纸、彩纸、皱纹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表演激趣,导入活动。组织孩子听《小手拍拍》的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讲述,认识小手。孩子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做动作进来的?(小手)你们可真聪明,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动作,现在都举起你们的小手来给老师看一下,你的小手真干净,你的小手真白、真漂亮,和老师来拍拍手吧!(逐一和幼儿击掌)咱们来看看我们的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比一比,我们的手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两只手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小结:咱们的手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有五个手指头,右手有五个手指头。手指上有手指甲,还有手心和手背。

2、表演动作,了解小手。

小手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我把它编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赶快坐好,听我说儿歌吧!示范: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孩子们表演得真好,想一想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让幼儿自由表现)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能做这么多事情,小手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影。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手影游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3、分组操作,展示小手。孩子们,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出示操作材料,向幼儿介绍操作方法(手形印画、手形添画、印画小手),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活动。 分组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4、拓展经验,保护小手。孩子们,你们的小手可真灵巧,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呢?启发幼儿说出保护小手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带孩子到户外洗手,让孩子保护好小手。 篇5:幼儿园评课稿

美术课《欢欢喜喜过大年》评课稿

王老师执教的《欢欢喜喜过大年》是一节形式多样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综合性很强的一堂课。

一、选材与时令紧密结合

眼下正值年关,选择《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一题材符合实际需求,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意义。在音乐的选择上,紧扣主题,感觉恰到好处。

二、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

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说明王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

三、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技法传授的倾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新颖实用

王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的美术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是对平时美术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检验。让幼儿的美术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幼儿创作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给予了幼儿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五、学习方式与区域教学有机结合,使幼儿学习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形式。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幼儿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在玩开枪的游戏中体验“油彩分离”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使幼儿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幼儿能独立自主地参与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尊满足。

3、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幼儿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教师肯定的评价,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达到幼儿心理满足。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而幼儿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在赏评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个思考:

1、本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由于年龄小,幼儿爱动、好奇,课堂容易乱,在教学中你是怎样组织孩子呢?

2、本节是一节以展示为主的美术形式综合课,在课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以上这些是我对《欢欢喜喜过大年》一课的不成熟看法,也许有些肤浅,也许有不当和错误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推荐第7篇:二年级美术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小扇子》评课稿

钢城小学 白楠楠 11月25日,迟老师上了一堂二年级的美术课《小扇子》。听了迟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深。迟老师执教的《小扇子》一课是一节以绘画、剪贴为主的综合制作课,这节课的活动内容是美术造型活动特有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首先通过用小学生们喜欢的形式——谜语进行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介绍扇子的来源和历史,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到扇子的种类以及制作材料,介绍扇子的组成和作用,最后让同学们动手制作一把小扇。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堂教学结构明朗,通过先欣赏后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整个教学和多数学生制作出精美别致的小扇这点来看,“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以及设计制作”这个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也非常突出,迟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有以下看法:

教师在课上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应要求学生安全使用剪刀并注意桌面物品的摆放应干净并留出操作的空间。

还应结合教材

首先,布置学生制作小扇前,应作些明确具体的指导。扇子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可提醒学生扇面宜画作什么形状宜用什么材料,扇面和扇把怎样粘连更牢固等。从实用性角度讲,哪些材料可以做扇面哪些不可以做;从观赏性的角度,我们要设计成怎样的造型、用什么色彩,给学生讲清楚,以进一步突出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的重头戏在学生做扇子,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容易。从构思题材,到画好、到剪好,再到粘好扇把制成一把小扇,应该有些难度,也占用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中就要考虑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里有限的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多注意运用美术方面的专业性的语言,提问时可从色彩、造型的角度来讲;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叫观看的同学将小红花贴在你喜欢的小扇上。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教师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个体差异要随时关注。

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作业设计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设计制作小扇子。如能力强一点的可以自己创造设计;中等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再进行变化设计;差一点的可以用几何形来制作。通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会做一把扇子,得到成功。

3、语言艺术要不断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都是语言来实现的。如果一堂美术课,教师只是滔滔不绝地把绘画知识倒给学生,或者简简单单地告诉学生要画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画,这是绝对不行的。所以,需要我们教师“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来启发学生思维,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篇2:二年级美术《变了样》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变了样》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变了样》评课稿

听了谢老师《变了样》这一课,从整体上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组织形式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

1、从学生收集图片、课件制作可以看出课前准备充分。

2、精心设计层层诱导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通过昔日新旧图片的对比,家具变美、房子变美、城西校园变美、兰溪变美、交通变发达、西门兜变了样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家乡变化。揭示了课题《变了样》。激发了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体现教学来源生活的教学理念。

4、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每个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表现出来。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和展示。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手把手教,做到点面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的建议应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篇3:美术评课稿两篇 评 课 稿

课题:《留住秋天》 主讲:井华 课型:新知探究

本课一节造型表现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绘画,大胆用色,表现一个美丽秋天的风景。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认识颜色的叠加效果。

教师通过课件中秋天图片的导入,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秋天的美丽,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本课的教学。师生之间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初步在脑海中建立对秋天景色的印象,教师引导的很到位,学生的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接着老师利用一副画好的风景画以及没有涂色的一棵树,让小组之间进行商榷交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初步绘画的机会,同时也点出了本课的难点部分。通过不同颜色的树,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不同颜色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同时引出颜色叠加这个知识点,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基本上完成了难点的知识目标,学生课堂气氛活跃高效。 群学部分,我观察到学生用色大胆,绘画有顺序,但是似乎缺少了一点思考的部分。因为教师是让学生用油画棒直接绘画的,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先在脑中思考要画什么,再用油画棒轻轻的在纸上画出轮廓,然后再大面积涂色,这样会更好。

评价部分学生展示的语言还是很不错的,说明学生对于本课的目标已经掌握了。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还是很不错的,值得我学习。

课题:《纸魔方》 主讲:段玉恒 课型:新知探究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折、剪、拼,完成一个多变的立体纸工。教学难点是剪切卷接等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现代设计意识和严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

段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以及做好的立体纸工,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但是那么复杂的图形,学生们一眼看过去肯定觉得很难操作,于是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长形纸条,先让他们独立思考,要怎样做才能拼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就发现各种不同的方法,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看书,找方法,并在ppt上出示了一张纸条的剪法,提醒了学生裁剪时的注意问题,因此学生很快掌握了折、剪、切、卷的方法,产生了成就感,这为后面制作更复杂的图形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学生之间也有了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接着在拼接环节,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粘贴,而是很巧妙的运用了曲别针这一教具,那么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可以多次拼接,多次尝试,最终发现不同的拼接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学生们的成果完成的都很好。

整堂课看似平淡,但是学生们的学习热度、课堂温度都是很热情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学会了动手操作的方法,段老师很完美的完成了学习目标。非常值得我学习。篇4:美术评课稿 美术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大量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漂亮的花边》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

二、抓住重难点,展开 “互助互动”。教师出示写实恐龙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恐龙的身体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我该如何去表现它呢?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商讨后认为:用基本形去概括比较好。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从表面看是学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己帮助了自己。第

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

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同一事物的表现也各不同,作业的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漂亮的花边》,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业的质量。第

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教学态度严谨认真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四年级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学生是否喜欢用竞赛的形式上美术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教师素质良好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漂亮的花边》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组织小组活动时,小组人数太多,很容易乱,如果是平时上课,纪律能否控制?

2、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3、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本课中的小主持人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劲儿和非凡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令人啧啧称赞,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让他既做我们的主持人又不失去自己宝贵的美术课学习锻炼机会?

总之,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漂亮的花边》 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篇5: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评课稿

周老师今天上的是浙教版第15课《小鸟的家》,周老师作为一位新教师,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堂精彩的美术课,实在难得。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感受:

一、课前准备充分 教具精致漂亮

周老师不管是自己的示范画,还有板书,还有最后呈现的大森林,都制作的非常漂亮精致,看的出周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课前准备。

二、循循善诱学生 启发想象能力

周老师能在关键时刻启发引导学生去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小鸟的窝。学生都说圆形的入口时,周老师会提醒可以改成爱心型的或是星星形。

三、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亲切

当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小鸟种类时,周老师能马上再黑板上简笔画画出来,这是让学生惊奇的,也透露出周老师的基本功十分扎实,课堂上,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感,让学生能学的轻松自在。

最后提些建议:教师请各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安放在大树上合适的位置,然后请学生以模仿小鸟的样子飞到老师准备的大树跟前,找出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的反思与评价过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有趣味性。最后部分,建议教师提醒学生,不光让我们知道要爱护小鸟和我们的共有家园,我们还要做一个标志,写一句话,时时提醒那些不爱护鸟类和树木的朋友,让他们也要爱护小鸟和我们的共有家园。这样的设想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检验本节课的人文目标是否达到。

总之,新的艺术教材教案的编写是灵活多样的,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突出学生的活动设计,在每一个环节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感受艺术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推荐第8篇:优秀美术评课稿

优秀美术评课稿《画情绪》评课稿

阅读提示:优秀美术评课稿《画情绪》评课稿,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bull;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优秀美术

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风趣幽默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以培养表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余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看一看:人们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们不同的情绪。(并给每个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来加深情绪感受)

二、游戏表演,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名画欣赏,蒙克《呐喊》,先从局部色彩和用笔分析、感受画面所表现的情绪。再从整体画面感受。

四、教师示范:当场画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所要表现的不同情绪。

五、范画欣赏:展示一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说一说你觉得它分别表现的是哪种情绪。并总结规律。

六、名画欣赏: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

七、画展作品:教师本人去参观画展与作品的合影,拉进艺术品与学生的距离感。

八、学生作业:试用不同色彩、线条表现现在的情绪,并为作品取个题目,写上简单文字说明。

九、展示作品:让学生带上自己的作品,来给大家说一说自己表现的了什么样的情绪。

在课堂上,余老师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

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陆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导入部分就运用一组同学们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并给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如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刘翔学生都认识也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游戏、欣赏等方式来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陆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第

一、游戏。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创设情景:如果你被老师指定代表班级参加开学仪式。如果你被绑架了。根据情景请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演你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这样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情绪表现。第

二、根据重难点,“自主探究”。首先,通过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局部),从色彩、线条来感受画面表现的情感。其次,教师当堂示范,用浅绿、桔红画出柔和的线条。再用深蓝、深红重重的画出杂乱的线条。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老师在画两组线条时的不同情绪。接着,马上欣赏两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体会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规律。(愉快的情绪:色彩明亮、对比柔和、点线圆润、曲线较多;不愉快的情绪:色彩灰暗、对比强烈、点线错乱、折线较多。)

三、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总结规律,学会绘画表现的方法。陆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这是一堂完整、充实而精彩的美术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学习

推荐第9篇:幼儿园美术评课稿

篇1:幼儿园评课稿

美术课《欢欢喜喜过大年》评课稿

一、选材与时令紧密结合

眼下正值年关,选择《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一题材符合实际需求,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意义。

二、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

三、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四、教学内容新颖实用

王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的美术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是对平时美术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检验。让幼儿的美术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幼儿创作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五、学习方式与区域教学有机结合,使幼儿学习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形式。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在玩开枪的游戏中体验“油彩分离”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3、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幼儿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在赏评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个思考:

1、本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由于年龄小,幼儿爱动、好奇,课堂容易乱,在教学中你是怎样组织孩子呢?

2、本节是一节以展示为主的美术形式综合课,在课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篇2: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

一、说教材: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

我班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

二、说目标

三、说活动准备: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3、欣赏老师的作品

4、白纸,铅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既形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3、欣赏评价法。

问题

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

五、说活动程序:

共有5个环节:

再欣赏老师的作品,让幼儿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

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老师的作品)

(4)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

3、通过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5、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篇3: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评课稿

探索中收获 收获中提升

——《浪花一朵朵》评课稿

评课手:石 洁

美术活动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借助美术这一载体大胆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加深幼儿的审美感受。

一、从教学目标方面来看:

2、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新《纲要》精神: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

二、从教学策略方面来看:

l、教材《浪花一朵朵》来源于生活,关注到孩子

最佳兴趣点;同时又求新变异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

三、从学习活动方面来看:

2、学习活动中注意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幼儿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

3、让活动具有挑战性,让孩子自己上来画一画看到的浪花是怎样的,你可以用什么线条来描画。

4、、学习活动尽量照顾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

子们来拿着魔法刷来画一画,使他们的自主表现欲望

5、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幼儿作品,促进幼儿积

儿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四、从教学效果方面来看:

五、从教学特色方面来看:

1、营造开放自由的活动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 随着新纲要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金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孩子大胆参与演示,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情境中,孩子乐于尝试,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艺术大师作品的独有魅力,身心得到舒展。

2、树立幼儿主体的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新纲要非常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提倡将幼儿看作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合作

教师给予幼儿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

不同形态的浪花,激发了孩子探索发现的欲望,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在孩子的演示过程中,及时给予鼓励。

六、建议

第一,教师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第二,活动中教师的回应。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段话做为对这次磨课过程的进行总结:

“我们只有不断从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经

验,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上一层;让我们在与孩

子的亲密碰撞、与同事愉快合作中茁壮成长!” 篇4:小班幼儿美术评课稿

幼儿园评课稿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彩色的雨滴》这两节课里,教学内容都符合小班年龄的特点,而且幼儿对美术技巧的认识和学习都是与生活经验密不可分。

我觉得谭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通过雨宝宝变魔术的环节,从而激发起幼儿浓厚的兴趣;2.带幼儿逛花园,请幼儿手画小雨滴给小花解渴,把花拟人化,富有童趣,尤其当我看到整个花园背景给人感觉很漂亮。

幼儿的作品挂起来,让幼儿能互相分享完成作品的喜悦。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点画,其实由于

讲解和操作是前后分开的,可以事先把画纸翻过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更直观看到幼儿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

由于本人平时对幼儿美术认识不够,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对《彩

色的雨滴》一课的肤浅看法,再赞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小小二

篇5:幼儿园美术说课稿

大班美术绘画活动《美丽的烟花》的活动设计

学前111 1106022008 沈银花

一.设计意图:

《美丽的烟花》是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们都知道烟花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她的美丽在于瞬间的开放以及各式各样的形状,如果抓住这瞬间的美丽,让幼儿进行表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因为烟花绽放时火光条纹是四处散开的。

二.活动目标: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是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中要求“和幼儿一起发现没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他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所设计的。

这是一条技能目标,在幼儿接触过毛线拖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再次运用的这一绘画方法表现烟花的特征,从而毛线拖画技能得以提升和充分运用。

三.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都是幼儿对画面的安排。

四.活动准备:

五.教学法设计:

基于幼儿的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音乐匹配法:选择适宜的音乐能帮助幼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近作品,他是有效提高幼儿艺术欣赏水平的通道。在活动过程的第一部分,我用《新年喜洋洋》这首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对话法:是教师,幼儿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

联想法:就是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对作品进行想象,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情境法: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之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幼儿学习的方法。活动开头的歌曲为幼儿创设一种过年的热闹气氛,视频中五彩的烟花创设夜晚的烟花美景。

六.活动过程:

一.听《新年喜洋洋》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小耳朵仔细听,一会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段音乐后有什么感受,想去干什么?

老师:小朋友们,音乐好听吗?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过年了,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拜年,穿新衣服,晚上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放烟花,看烟花。

二.观看烟花课件,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

老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你喜欢那一张图片,它像什么样子?有些什么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老师:除了上面这些烟花,你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烟花呢?在什么时候看到的呢?

老师总结:(我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会放烟花,烟花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放才好看,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五光十色;烟花有的像绒球形、扇子形、蝴蝶形、数字形,它们的造型各不相同,七彩的颜色在夜空中显得很漂亮!)

老师:烟花好看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烟花呀?

老师:小朋友的眼睛都很亮,这么多漂亮的烟花,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放在我们的教室里呀?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四周,供幼儿欣赏,并请幼儿一起说说颜色有哪几种?线条是什么样子的?拖画的“烟花”像什么?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自我、相互讲评。

七.活动延伸:

八.活动反思:

过节时,最热闹的要数夜晚的烟花了,烟花总是随着一丝丝线、一点点光爆发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不仅颜色变多了,形状也变得各式各样,给节日增添了许多光彩。孩子们对烟花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在晚上,电视上、过年时看到缤纷的烟花。因此,本次的绘画活动我以具有过年气息的歌曲《新年喜洋洋》导入,引出多姿多彩的烟花。也特意选用了一些形状,颜色都奇特的烟花来给孩子们欣赏,引导幼儿发现每张图片上的烟花的形状及颜色特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绘画之前我出示图片,视频及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绘画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想象的过程。

整个活动还比较顺,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我发现我的导入部分过长且不是很直接。应该听完音乐后利用音乐带来的气氛直接引出过年会放烟花的主题。整个活动的目标应该重点放在观察烟花形状特点上,激发幼儿对烟花形状的创造。由于教师素养不高,活动过程比较紧张,有些表述部分不够简明透彻,教师语言不够精确。

推荐第10篇:初中体育评课稿

初中体育课评课稿

一、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在学生练习的必要之处作出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引导学生想象,创造性地用各种方式来玩呼啦圈,通过各种方式的练习,以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最后进行套呼啦圈发展学生的跑能力,使原本枯燥泛味的跑变成有趣味的运动项目。整个教学过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体育教学中应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的原则,本节课的设计集中体现了这一原则。课的开始部分,冯老师让学生玩呼啦圈的开场形式,使学生感到愉快、自然。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创造性的用各种方式来玩报纸:用呼啦圈跳绳,放在手上转,钻呼啦圈,抛呼啦圈,滚呼啦圈,来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然后做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来抢呼啦圈,发展学生积极争取的精神;接着让学生练习套圈,套中一个得一分,不管学生用任何投掷方式,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整体精神。最后,进行小组个人的滚呼啦圈和15米放呼啦圈往返跑比赛,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极大限度的发展了学生的跑的能力。

最后结束部分,学生在大风车转、转、转的游戏来结束这节课。不但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放松,而且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

本节课能够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11篇:初中数学评课稿

==老师所讲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4)〉〉一课,是二次函数这一章中教学的一个难点,而老师通过深度挖掘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巧妙地运用一中的教学模式,突破了重点,突出了难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了新知,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闪光点:

一、教学设计合理

1、重视问题的设计。

2、重视了知识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的设计。

3、注重探究过程的设计。本节课xx老师精心设计了画图、猜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

二、教学方法以一中模式为载体,变教为探,环环相扣。本课中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动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画函数图象、归纳二次函数y=a(x-h)2图象的性质、平移规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改变以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我们看到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画图,多次观察图象,分析列表,发现规律,从数到形,从形到数,在反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板书合理,灵活使用多媒体。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节课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1、个别问题提的不明确。

2、在研究抛物线平移时,由于电脑原因,平移没有呈现出来。

3、课堂时间分配不太合理,致使学生练的少,缺乏巩固。

====大家好!今天我评课的主题是吴晓燕的生活中的大数。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可以从三方面来评述:

(一)教学素养.(二)教师特色

(三)教学建议

一、教师素养

吴老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语言清晰,表达准确。教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比较丰富,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寓学于乐。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学生或老师们记忆深刻。 二、教学特色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从本堂课看,吴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师能够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创新四维目标教学,目标比较全面。

2、教学创情景,激励促参与

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生活中的长江、珠穆朗玛峰、东方明珠塔来引出生活中的大数这个主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老师接着让学生上台来数数,教导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找不同的同学来学着数,并强化概念。又用此方法依次推出概念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认识上的需要。

3、灵活教学、多样呈现。

本节课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老师在引入数学概念个、

十、百、千、万时,呈现形式多样,新颖自然,具有生活化,注意利用生活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师生互动巧妙,能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地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4、注意衔接,善于质疑。

认知心理学认为,增强理解能力和记忆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教师在导入时符合认知心理学的以旧代新原则,通过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个、

十、百的概念,从而引出千、万的新概念,层层善诱,不断质疑,新旧知识衔接自然。

5、操练形式丰富,扎实到位。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本堂课的学情来看,二年级是小学的低段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基本技能,养成了基本的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本节课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老师在引入数学概念个、

十、百、千、万时,呈现形式多样,新颖自然,具有生活化,注意利用生活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师生互动巧妙,能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地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4、注意衔接,善于质疑。

认知心理学认为,增强理解能力和记忆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教师在导入时符合认知心理学的以旧代新原则,通过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个、

十、百的概念,从而引出千、万的新概念,层层善诱,不断质疑,新旧知识衔接自然。

5、操练形式丰富,扎实到位。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本堂课的学情来看,二年级是小学的低段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基本技能,养成了基本的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本节课老师能够以学生为本,安排的操练形式丰富多样,有个人数模型、做数字填空、做拼数实验等,这些操练都比较到位而且配合默契,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在玩中学,在玩中记,玩中用。

6、依靠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新课程倡导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网络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巧妙使用电子白板,使学生身临其境,贴近生活实际,从而达到良好的多媒体课堂效果。

三、教学建议

1、课堂要注重因材施教,但对层次差的学生似乎照顾不到。关注学生的点和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在课堂的内容方面还需要适当地拓展。

3.从课堂评价激励机制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无论从网络课的创新,还是从临场应付能力的实际操作,整堂课都值得研究与借鉴。小学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动动玩玩,我们的活动一定要有实效,要为主题服务,要优化课堂结构,寓教于乐,要力争使我们的课扎实、真实、平实、充实、丰实,从而真正地为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而服务

第12篇:初中体育课评课稿

初中体育课评课稿

听课小结

日前听了/老师的一节课。课后大家一起讨论,讲评,给予了一致的好评。现将本人的一点听课感受说明如下。优点:

一、教师本人教态端正,口令清晰、响亮,在与学生同做准备活动时,动作标准、到位,做示范时讲解明了,体现了相当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二、整堂课教学顺序编排合理,准备活动节奏操到游戏“点球大战”,再进行基本部分的脚内侧传接球学习,而后又有游戏和分组比赛。过渡自然、合理,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足球运动的魅力,享受了团结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备课认真,课中难点、重点都写得非常清楚,安全问题也作了提示。本堂课中还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的主要精神。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玩”中学、学生在“乐”中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在本次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分队的教学比赛中,老师积极参与

四、本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合理,心率、密度都适度,学生既学到了技术,体会了成功,又达到了锻炼其体质的效果。不足:似乎教师讲解有些过详,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应该不错了,可用启发之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悟透,游戏有的过于简单了点,过程可以再繁复些。

第13篇:初中文言文评课稿

初中语文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某老师执教的《 》一课,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丰厚的语文功底,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教学中既有创新,又求真务实,充分突出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标。本节课教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运用多种朗读法和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等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堂课中有很多好的地方值得我学习,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准确、适宜。

目标的制定,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较为全面、具体适宜。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现了语文科和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清晰、合理。

1、教学思路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一新鲜的感受。

3、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

4、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三、教学环节紧凑、科学。

1、教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更多是参与者的作用。

2、教师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作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教师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合理的安排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科学、恰当。

四、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注重交给方法,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

1、导语: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朗读课文: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注重朗读技巧。。。。。。。。。还注意朗读的方式方法。。。。。。 掌握朗读的技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3、疏通文意,欣赏课文:要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分析,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另外教师还选择了典型的句子进行点拨,赏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课文主旨,从而让学生会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

五、教学效果良好。

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本节课较好的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实效性较强。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地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

3、培养了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建立信心。如:让中等生和学困生多表现,然后多表扬他们。

4、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5、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六、建议与设想。(不足与方法)

1、

2、篇2:初中语文评课稿模板

初中语文课文《三顾茅庐》评课稿 今天听了陈老师执教的《三顾茅庐》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1、本课中紧紧围绕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在教学前先出示诸葛亮的《出师表》,并在课中播放《三顾茅庐》的动画片,最后推荐看《三国演义》,形成了课前引导——课中指导——课后延伸“的整体探究教学模式,突出了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现代教学理论。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搜集信息、整体把握、对比研读、引导阅读,各个环节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结构紧凑、扎实、有效。这堂课中,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孩子们自由找句子,自由合作,自由讨论,自由使用不同方法理解句子、领会中心,最后还自由组合汇报。但是在如此“自由”的情况下,看似形散但神却不散,因为孩子们始终围绕着“刘备诚心诚意”这一主线展开学习的,万变不离其中。 3.以读代讲。学习课文时,教师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诚心诚意”,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指导读课文、齐读、男女声读、师生分角色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从读中理解课文中的刘备“诚心诚意”是真的。从中体会了教师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习,注重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篇3:初中语文评课稿范文

初中语文评课稿范文

《爱莲说》选自新教材八年级上册,本文借花喻人,托物言志。巧妙地把莲花的生活环境,特殊性状和君子的高尚品德联系起来,描绘赞美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听了x老师的《爱莲说》一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x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

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x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x老师既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积极发挥帮学作用。课前准备的关于莲花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体验。 x老师把阅读作了五个阶段的安排:

第一阶段:师高声朗读,整体把握。

第二阶段:放录音,学生跟读。

第三阶段:生齐读,自渎后解决字、词、句。 x老师采用学生质疑这一手段,让学生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教师就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了,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在这一阶段,x老师大胆的向课文录音中的“蔓”字的读音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种敢于说“不”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三阶段:品读探究,正确评价。这里有“个人思考”“集体讨论”“师生合作”“教师点拨”等几种方式。教师设计几个关键的问题:

1、翻译句子。

2、表现莲高洁的句子还有哪些?

3、找出文中告诉概括莲高洁的句子。)让学生去探究、去评价。

第四阶段:齐读课文、小组讨论释疑。

在这一阶段学生提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1、作者为何“独爱莲”?

2、结尾为什么顺序发生了改变,最后说牡丹之爱? x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做以适当点拨。

第五阶段: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再读课文,生谈收获,齐读结束。

第二,师生与作者的关系。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果读者只是咀嚼作者的口中之食,岂不索然寡味?只要是个性化的阅读,读者总会读出新信息来,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因此,我认为x老师让学生去多读课文,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

第三, 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既要为今天的应试去认知和理解,更要为明天的发展去批判和创新。x老师让学生去写读后感正是连接阅读和生活的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然,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情非常重要。假如能多一些激情,这堂课会更有价值。篇4:初中语文评课稿范文

刘露《老王》评课稿

每次听马巧香老师的课都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这次听《老王》更让人倍感人性的光辉与温暖。下面是我听课后的一些建议:

1、课前的导入十分新颖,用识记成语,引入本课内容,这不仅让学生深刻了解了“感恩图报”这个成语,更是对本课老王恰当的描述;

2、能结合课文中老王的图片,讨论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品质,这里设计的很棒;

3、课堂最后设计的观看图片环节很好,找的是一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配以音乐,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去关爱弱者,关爱不幸的人,加深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4、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做笔记;

5、整个课堂的节奏把握的很好,不愠不火,照顾到了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

6、预习交流部分和后来的学生再次展示如果糅合一下会更好,能节省课堂的时间,并且达到高效;

7、预习交流部分的作者和作品介绍和前面的教师指导放到一起要好,导学员介绍完毕后,教师进行简单补充指导;

马巧香老师在课堂中补充了大量图文资料,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走向生活,不仅丰富了“老王”形象,且将阅读导入心灵,启发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这些设计环环相扣,引领着学生走入文本,走向文本的深处。总的来说,这是一堂生动又富有深度的课。

这一学期,我听了八年级的任课老师执教的《老王》一课,收获颇大,现评价如下:

(1)聚焦一句,提纲挈领

《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去体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地帮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但最后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这本不应该有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因此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发开去,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 (2)品得透,悟得深

设计了“最让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这一环节,学生积极地找到了细节,找到了关键的词,在阐述理由时都能把人物的情感与句中的词联系起来,“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人流泪,鸡蛋“多得数不清”是老王一片真心地体现,“忘了请他进来喝茶”是作者担忧后的深深地愧疚??在读中品,在品中思,尤其学生说 “因为他无法给老王更多的帮助,但他这样目送着老王走下楼梯,那担心的目光,即使老王没有回头看,他一样能感觉到,这里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关爱虽然没有言语,但同样表现了出来。”我感到了学生真的在语言的品味中有了深深地触动,有了与作者同样的反思。

(3)课文思想内容和课文语言的结合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即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语言不是两块皮,而是一个整体,只有把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借助精妙的语言来感悟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想每个教师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既要有对文本的深入认识,又需要设置与之相照应的语言教学环节,任何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如果离开语言的支托,那文本内容的精髓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反之则一样。《老王》的第三个教学设计就因为在文本内涵的挖掘上很好地借助语言的品味来实现,学生的内心对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都有了自己的体验。

(4)理解突出个性,语言品得实在

个性的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的个性化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是作为读者与文本对话,在这“前理解”上应当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与心得。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在阅读中要认真质疑文本,让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受到触动,真正读出一点心得感受。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失此顾彼,也不能混沌不明,面对洋溢着至理至善、真情妙理的文章,如果自己没有心得,以俗读,浅读,误读来理解来“说文解义”,可能会缺乏智慧而让精彩文章变得庸俗,可能会缺乏明辨而让清晰内容一团雾水,所以我以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文章内容该有自己

个性的理解,尤其对文本的提炼、加工、组合,或朴实或大气,或精巧,全在教师的“会之于心”的彻悟。如《老王》的第三个教学设计就是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作者行动上的善良,既而感受在她的意念上更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所以最后决定在“善”——“愧怍”上立足。 有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有了整体的考虑,但如果没有恰巧的新颖的教学角度切入,这也不能体现教学的个性。《老王》的第三个设计就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中的“愧怍”而展开的。如今年的优质课评比中,在对《济南的冬天》的文本理解上,着眼于济南的“慈善”“温情”的特点展开辩论。这其实就是在教学整体风格中的“设巧”环节。教学的内容的个性理解就有了个性的切入。

有效的品读,课文语言品得实在篇5:初中语文评课稿

初中语文课文《背影》评课稿

《背影》是初中教材中的“老篇目”。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设计和实施这篇文质兼美的传统篇目的课堂教学,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应该不受传统教学的束缚,从领悟作品内涵、感悟父子情深入手,采用整体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感悟的学习方式,达到“使学生在感情上被感染,思想上被影响,写法上受教益”。 具体地说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情”字为线索,设计学习活动。

本文最动人之处,便是人间亲情特别是父爱的美。教者紧紧抓住了这一特点,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习活动。如:放歌曲、放投影画面、学生表演、学生讲述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等等,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晶莹的泪光中体会“父爱如山”的道理。 2.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这节课紧紧围绕文本教材展开。如:“速读课文,说说你能从文章中读到哪些信息”、“整篇文章体现出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那么,这种关爱我们又可以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得到呢?请大家先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写父亲的背影哪次写得最详细”等等问题。环节的设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地图册查找作者的行踪路线并分析原因等等,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地开发和利用了文本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与空间,不束缚学生的思维。如:“你能从文章中读到哪些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谈自己的感受,因此,学生大胆放飞思维的翅膀,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动脑解决问题,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总之,如何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从语言文字感悟文章的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感,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统一,相信我们一定会从这堂朴素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第14篇:初中数学评课稿

初中数学评课稿

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今天,有幸听了本校两位老师的《平行线的性质》和《分式的加减》,受益匪浅。

总体说来,两堂课都很真实,实在,课件从制作到应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教态大方,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用各自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说来,两堂课又各有特色。张老师的课(1)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环节让学生绘画测量得结论。(2)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本堂课共总结了3次,这样能让学生易清楚记忆众多定理。(3)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如应用2题用两种不同形式表达,体现了由合情推理向有条理推理的转化。(4)注重分层指导和分层作业。(5)缺憾是缺乏一道有难度的题,若把选做作业移到前面则更好。

李老师的课:(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实行加分制。(2)注重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如开头的文字题学生列完式后问学生是由哪句话可得。(3)注重好习惯的培养,如做笔记的习惯,回答问题过程严谨叙述的习惯,一题多解的习惯。(4)抓住难点和疑点仔细剖析,如增长率的意义。(5)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得益于教师语言风趣幽默,体现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6)所选例题习题有梯度。

第15篇:初中数学评课稿

初中数学评课稿精选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今天,有幸听了本校两位老师***的《平行线的性质》和**的《分式的加减》,受益匪浅。

总体说来,两堂课都很真实,实在,课件从制作到应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教态大方,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用各自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说来,两堂课又各有特色。*老师的课:(1)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环节让学生绘画测量得结论。(2)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本堂课共总结了3次,这样能让学生易清楚记忆众多定理。(3)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如应用2题用两种不同形式表达,体现了由合情推理向有条理推理的转化。(4)注重分层指导和分层作业。(5)缺憾是缺乏一道有难度的题,若把选做作业移到前面则更好。 *老师的课:(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实行加分制。(2)注重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如开头的文字题学生列完式后问学生是由哪句话可得。(3)注重好习惯的培养,如做笔记的习惯,回答问题过程严谨叙述的习惯,一题多解的习惯。(4)抓住难点和疑点仔细剖析,如增长率的意义。(5)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得益于教师语言风趣幽默,体现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6)所选例题习题有梯度。

第16篇:初中科学课评课稿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赵 雄 2014年7月6日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 (5)、(7)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和(5)、(6)班的生物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化学课程标准,对教材,《课标》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但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完成一个任务的学习花的时间较多致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3、认真备课、设计教学环节(教案)、课时分配、教学进度调节、作业布置于批改工作。

4、加强实验教学探究,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会动脑、动手、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二、努力搞好培优补差工作

对于部分偏科的学生引导他们不断强化,突破重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兴趣。我还和学习委员、科任教师保持密切联系,随时

把握偏科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排解困难,并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开开“小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考入重点高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尊重他们的人格,以表扬为主。和他们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达到喜欢老师并喜欢学习你所代课程,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抓好月考、期末考试备考工作

重视“双基”知识的复习,深挖其内涵和外延。努力提高复习效率。高效的复习应该是激活学生已存储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拔高,鼓励学生勇于去尝试,去探索未曾触及的知识内容。重视解题过程的分析,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程序和思维模式特点,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形成能力结构。培养认真审题、主动思考、自我“解惑”、准确表达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题方法在本学科中的联系与应用。加强实验这一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解决综合实验题的能力。

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五、存在问题与教训

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经过多次复习,学习成绩都未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对化学用语如:化

学方程式、化学式记忆,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平时多积累,记忆,不要等到学完一起来记就更难。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也得到了提高,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中考教学要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下一学年我校化学学科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2:初中物理复习课评课稿

初中物理复习课评课稿 .初中物理评课稿

一、教师素质好,教学氛围和谐、积极。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授知识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教师的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清晰、流畅、幽默。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民主、自由的师生的关系,很好的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说通俗点简直不象是老师,而是学生的朋友和兄长)。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对科学的实验和知识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学铺垫。课堂气氛活泼有序、教师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富有激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首先从生活走向物理,导入新课。(巧妙激趣)

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模拟到商店为家里新买的电器买电线的真实情景导入新课,并展开热烈讨论。让学生明白这么简单的生活小事中也包含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大胆尝试,探究环环相扣,不断推出学生活动高潮)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

比如: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分组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有个小组间的评比等。设计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到最后学生自主地总结出每一部分的实验结论和由学生自己对实验结论的综合总结。“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加以评估”探究环环相扣,都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完成,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教师大胆创新,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展示教学能力)

比如,教师用来让学生比较铁丝和铜丝,让学生亲自观察、触摸,找到不同的地方;教师自行构思设计的温度对电阻影响实验:取用生活中的废弃的日光灯灯丝作为实验材料,做的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意识,也给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启迪:让他们知道科学探究并不是神秘和不可及的,他们也可以做的

4、作业的设计精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突破学科本位,延伸课堂教学) 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给家里新买的空调配置电线。超越了学科的本位理念,将课堂向生活延伸,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使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有探索的道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具备从说明书、广告、图书馆、因特网等获取和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从而拓展学生思维和运用知识的空间,也就是让物理走向社会。

5、体现“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观,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体现新育人理念)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探索规律的开阔的地带。体现学生主体和教

育自由的人才培养新观念。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负责、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

6、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教育,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比如:提醒学生注意用电的安全、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评选“电学之星”----向学生赠送关于“神舟5号”和“航天人事迹”的杂志等等。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报效祖国!

四、教学建议。

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的探究者和研究者。蓝维才老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学方法、育人理念的探究者和研究者。篇3:初中生物评课稿

初中生物评课稿

吴老师上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分布广泛的细菌的真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谈话、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从学生知识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问题熟悉,同时又新奇而富有挑战性,使学生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求知的欲望。 .二、注重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教师讲授,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教师适当点拨,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一步,深化一层,拓展一圈,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的习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实行赏识教育,对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给予积极肯定的态度,注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统一,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表达交流的能力,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实现了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四、教师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精炼,富有亲和力,专业素质过硬。能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为宗旨,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注意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在呈现教学内容上做到图文并茂,提高了可读性,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师生和生生信息交流充分、有效。

李老师的上课风格给我下了很深的印象,具体如下: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

构,然后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首先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什么是种群”,“什么是基因频率”再回忆种群基因库频率不发生改变的五大条件。从而引出在自然状况下不存在这样的种群,比如有可遗传的变异产生,再回忆可遗传的变异有哪些,可得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然后再由此引入新课,突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不能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 再通过探究得出: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再通过课堂小结的形式来概括本节课的内容。最后有反馈评价,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郑老师的这种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非常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将知识点落实到位。

二、课堂结构安排严谨: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既能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又能引出下一问题。如:“既然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能使基因发生定向改变,那么什么才会使基因发生定向改变呢?”这一过渡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密度适中,重点突出,效率高。

三、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

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进步。有效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四、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郑老师善于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

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做法是:采用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层层的深入。如本节课中的探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其中要求学生作出假设,郑老师就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五、教学语言独具特色:郑老师的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让学生一

听就知道哪些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语速上的变化能使学生改变对一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另外,郑老师的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极具启发性,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谈谈这节课中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还不够强。如果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的话,也许会更好。

二、如果能加上一些板书,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增加课堂效果。

总之,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值得我学习的课。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

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的罗列在黑板上。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板书: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 。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有关山脉走向的概念等。

2、学生讨论和活动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3、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今天传树老师为我们演绎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课,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演示实验、认真专研和挖掘教材,真正做到了对教材的有所选择、有所修改,传树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学生小组活动、演示实验和大量生活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的慧眼识蛙活动,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科学的趣味性,演示实验非常成功,很好的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传树老师教师创设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慧眼识蛙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为什么青蛙这么难以发现,引出课题,列举各种生物的适应性,提出问题:白天沙漠中蝎子为什么藏在沙子中?引导启发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质疑,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通过环环相扣、递进深入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或合作完成,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观察生活现象和实验,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从生活中获取资源

提供穿山甲,鸭嘴兽,啄木鸟等生物小档案,让学生观察模型,说说适应的特点,进一步将本堂课升华,学以致用,给予拓展。

本节课教学中处处都在体现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认为课堂上最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是在于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如进行课堂导入时,朱老师在复习高二所学的有关基因知识后,提出了“唾液淀粉酶基因及胃蛋白酶基因存在哪里?为什么唾液淀粉酶只能由口腔分泌?而胃蛋白酶只能由胃壁分泌?”非常具有生活化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堂课住老师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然后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学、思考和讨论,充分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如在学生了解原核细胞基因结构以后,设计出了“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就很好的体现这一点。

课堂气氛民主,师生关系和谐 在上课的过程中,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总会提出一些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类问题是比较难处理的,而朱老师总能抓住这些问题并认真地解答,以丰富的知识给学生满意的答案,所以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创造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说这堂课中还有值得思考的地方的话,那就是要给学生多一点练习的时间,同时还要进一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创造性地利用。

总之,这是一堂成功的课,是值得我学习的课篇4:化学评课稿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浏览:40 | 发布于:2010.05.18 | 分类:默认分类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陈湘玲本节课是潘燕老师在初三(6)

班上的初中化学第六章课题二的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用途和一氧化

碳》。潘燕老师的本节课注重从第一课时的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的复习来引入新课。潘艳老师的本节课在前14分钟导入复

习第一课时有关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知识, 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提

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导思考→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物

质的性质,分析现象后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其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科学发展的现实向学生说明随

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物质的了解也会更加细致,从而激发学生

对科学的向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亮点一: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定位十分准确,教学立足课本。读是让学生进入文本的一种重要方

法,潘燕老师采用了全班同学朗读的方式,使学生对温室效应的知识

点熟悉。亮点二:教师能够对3个演示实验(

1、向长短不同的两支

点燃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3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

纸花)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更清楚易懂。这说明了教师的在

讲课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给学生一个感性的教材。亮点三:传

统教学设计大多为以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为主线,以观察实验

得出结论为学习方法。这样设计,重难点突出,层次明确,有助于学生应试。亮点四:问题设计比较贴近课本,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新教学方式与之不同在于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谨慎思考,勤于分析,善于总结。新的教学设计与生活联系也更为密切,体现“学以置用”的思想。但由于学生层次不同,能力不同,在45分钟内每个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必须承认考试的标准不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对知识把握程度必须达到或超过一个规定的标准,所以不能屏弃传统教学的优点。 潘燕老师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传统教学的主线,贯穿新教学理念,在层次突出的前提下,着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培养。 不足之处:

1、教师讲解的太多,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方式。师生互动性欠缺,教师急于把自己的答案交给学生。

2、教师在复习前一节课所花的时间过多,导致新课的时间不够,教师讲得很快。知识点没有扩展开,学生难以跟上速度,也难以拓开知识面,对于课本以外的习题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3、由于初三(6)班多媒体坏了,所以本节课的实验只能由潘燕老师的口述来完成,没有很好依赖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所以没有情景创设引人入胜。本次化学教学活动对我的启发: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善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接收学生在学习化学上存在的疑问等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学。同时也能增加师生的感情,令课堂气氛愉快,促进师生互动,增大教学效果。 提高化学用语的表述能力,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多留意教学上的细节方面,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当:注意课件,板书,视频,实验之间的平衡。不要过渡依赖多媒体,忽视实验的重要性;也不要太过注重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多媒体的作用。 化学评课稿:《分子和原子》评课稿

这节课,我认为张老师充分体现了“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节课的导入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激起:学生能闻到清新剂的香味,却看不见摸不着,这就把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提出来了。

第二,对分子特征之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知识点的提出,运用了非常具体的数字和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那么学生在这些非常具体的数字中就了解到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对分子是不断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的处理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去探究。比如,在探究氨水滴到酚酞试液中,酚酞试液变红,而不将氨水、酚酞混合,分别放在两个小烧杯中,用大烧杯罩住后,大烧杯里面的酚酞仍变红,大烧杯外的不变红。通过这一现象,学生必须就会想到是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试液中,酚酞才会变红,这样自然而然地也就把“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特征总结出来了。同样地处理分子间有间隔时,董老师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同样多的石块和沙子混合会怎样,然后再让学生去探究25ml水和25ml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小于50ml.将宏观和微观恰当地联系了起来,从而让学生自然地接受了“分子间有间隔”这一事实。 张老师对分子及原子概念的提出,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的,对水的蒸发和水分解学生已经很清楚,这是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利用具体的小问题的形式,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去思考总结在这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及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氧原子有无变化。并且充分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用动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最后的知识网络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起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本节课张老师若将最后知识网络的提出让学生总结及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上的平面彩图加以充分运用,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与指正。 化学评课稿:《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评课稿

今天听了***老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这节课,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主要特点我认为是:自主 探究合作 互动

一、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老师在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无现象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猜想以下用什么方法证明?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在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老师没有泛泛地讲,而是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相关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

二、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喜欢逐条讲深讲透,`,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化学课改必须摒弃的。***老师的这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在氢氧化钠 与盐酸是否反应,由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后,由学生实验,出现的现象由学生分析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盐和中和反应定义的得出都大胆放给学生,这样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知识。,

三、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在学完中和反应后,让学生讨论:做完化学实验后形成的酸性或碱性的废液,是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应怎样处理?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自然地将中和反应知识迁移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学生自学完溶液ph的测定方法后,由学生测定了十几种溶液ph.以及,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这样同学们兴趣高涨,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组内相互合作,同学们从团结合作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出重过程和方法教育。篇5:初三化学评课稿

初三化学评课稿《质量守恒定律》 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四专题第一单元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基本定律之一,是初中学生在化学科学习中第一次接触严密规范的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教材编写内容也是学生在化学科首次学习定量实验方法,本课的学习对后续化学原理和定量研究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导意义。下面谈谈本人对彭老师执教本课的看法。

一、教学思想符合新课程理念

从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经历探究活动,真正的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具有良好的课改意识。

第17篇:初中物理评课稿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常不错。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 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改为先让学生体验实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

(4)在学生提出猜想时,老师不应该对猜想带有过多的指向性痕迹,否则探究性实验就可能变成验证性实验。我在上这节课时,就有的同学提出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等可能。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多种猜想之后,老师在从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因素有关部门因素和无关因素等方面逐步筛选,确定探究的课题。不能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5)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和合作,使一些现象更加的直观和明显。如学生实验中海绵的形变效果不明显,可以选择质地松软的体积更大的海绵块,并且在海绵的侧面画上一些黑白相间小格,通过格子形状变化的情况来显示出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评课的三个阶段

(1)评课前的准备:课程标准要熟练;对教材要有很好的理解;了解相关的理论。 (2)课堂的观察——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

(3)课后的分析交流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听课的四要素看:师生的活动。听:教师的语言记:运用规范的符号纪录,便于分析、统计。想: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活动。

3、评课五不要:不要挖苦讽刺;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以个人的倾向品评;不要居高临下、趾高气扬;不要信口开河;

4、评课三为主: 要以肯定成绩为主;要以帮助提高为主;要以鼓励改革为主;

5、评课的两个突出: 突出重点;突出特点

6、评课的五个关注点研讨课:围绕研讨,关注未来。要谈建议、主张,少说定型之言。示范课:关注闪光点,以介绍新思想、新思路为主,多数有点少说缺点。交流课:替自己的看法时,多一些商量,少一些武断,关注点在——互动。调研课:注重观察分析,多谈现象,关注原因。检查课:评价的目标,多量化少笼统,关注点在综合性。

教师评课指南

1、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形成学生的持续洞察力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生命发展,注重个性培养。

2、学习效果。学生的旧问题有否解决,新问题的讨论是否充分。各层次学生是否在原来基础上均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是否也学会思考,学会交往与交流。

3、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发展需要,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否学好。

4、问题设计。是否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预先有否设想,内容是否联系学生生活,是否具有激情性、激趣性。

5、指导方法。善于求异性提问,掌握学生提出正确答案以后的思维活动,引导创新思维。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善用丰富多彩的表扬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为学生创设各种表现机会。

6、学习状态。踊跃质疑,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能自我学习发现。

7、学习氛围宽松、和协、民主、进取。

8、教具和学具的使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施,用得不好是浪费,有而不用是更大的浪费,创造性地使用教具和学具。

9、指导效果。语言规范、正确、富有情趣性、严密性,教师体态自然,表情合理,变化适度。保证学生心理正常,心情舒适。板书规范,摘录要点有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把握学习重点。

10、学习指导程序灵活,形式开放。有多方案指导设计。

第18篇:初中数学评课稿

《二次函数复习》评课稿

蔡老师的这节课,精选例题、贯穿整个过程,不单到复杂,环环紧扣的几个问题,考察了对一次函数解析式中系数的要求,符合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本节课的低起点,小幅度,渐提升打下良好的铺垫。

体现了数学课的基本性,基础性,综合性,有效性。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把复习课组织成学生认识的继续、深化和提高。既促进了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建立,有让他们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愉悦感,克服了一般数学课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状态疲软,会而不全,全而不准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周老师在做课时目标确定的科学性,多元化,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蔡老师本节主要采用对话交流式教学,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创设了一个对话环境, 以例题为载体,设计对话情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形成思想的交流和互动,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知识框图、表格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在练习环节,以旅游送景点门票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在得到练习,富有趣味性,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在师生、生生交流的互动中,诱发新知,产生灵感、使学生对分式知识主动建构成为可能。也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总的说来:这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多样,过程流畅,效果良好。

这节课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比如为了更高效的完成任务,在一些环节没能放开,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一些结论的归纳,方法的总结没能放手给学生等等。

第19篇:初中数学评课稿

11月5日上午第二节,我们裴主任上了一堂《圆的认识》,让听课老师和六年级同学一起认识了圆,认识了什么是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大纲里,关于圆的教学相关要求有以下一些: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要求:

1、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2、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要,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进一步学习几何都是有益的。在安排内容时,要注意加强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组合图形作为选学内容,只限于两个图形的组合。几何形体要从低年级起逐步认识,合理安排。

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让学生对几何图形——“圆”建立最基础的认识(当然是在一年级的圆的认识的基础上);

2、认识事物间——圆的特征、直径和半径的数量关系和基本特征;

3、学会用字母表示圆的有关知识,主要是指:2r=d;

4、会画圆;

5、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

6、增强民族自豪感:祖冲之和圆周率。关于教学任务,老师们一般都很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大纲提出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有效教学”的提供了思考:

1、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2、在安排内容时,要注意加强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

3、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

日常生活、实际操作、直观学习虽然简简单单的12个字,却值得我们数学老师时时为之警惕,因为在我听过的数学课中,很多老师如能做到其中一点都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今天的课堂中,老师的三大理念使《圆的认识》更加有效:

1、数学生活化使教学更加有效

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如导入:早几天的秋游中,大家都把座位让给了小弟弟小妹妹,今天老师让大家座一次车!又如: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圆形的物体呢?再比如:假如要在草坪中间建立一个圆形大水池,你该怎样画圆呢?

2、利用学生动觉智能来促进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使教学更加有效

这个理念在教师的本堂课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圆的对折;测量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画圆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和了解圆的相关知识,学习兴趣浓厚,感性认识增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积极主动的建构。

3、直观教学相得益彰

这主要是借助于课件,如:老师在教学\"同一圆内每一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时,结合学生动手测量,屏幕上的多条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完全重合,非常直观地凸现出这一知识点。类似之处还有很多。 由此看来,这堂数学课在教法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看来真是值得我们多加揣摩!

当然,课堂中存在的诸如:教师的语言还要更加严谨、有些局部处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难免的事情,这就无伤大雅了!

第20篇:小班幼儿美术评课稿

幼儿园评课稿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在11月28—30日为期三天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听课评课活动,我听了由谭老师和林老师上的美术领域《彩色的雨滴》、陈老师和岑老师上的情景数学《空间位置对应》以及陈老师和莫老师上的音乐领域《下雨歌》,我从听课中学到很多经验,从评课中收获很多。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彩色的雨滴》这两节课里,教学内容都符合小班年龄的特点,而且幼儿对美术技巧的认识和学习都是与生活经验密不可分。谭老师和林老师在教具的准备,环节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设计,各有各的特色。

我觉得谭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通过雨宝宝变魔术的环节,从而激发起幼儿浓厚的兴趣;2.带幼儿逛花园,请幼儿手画小雨滴给小花解渴,把花拟人化,富有童趣,尤其当我看到整个花园背景给人感觉很漂亮。而且谭老师的教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幼儿学习氛围都比较积极活跃,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在画上点画,整体都很流畅、舒服。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在变魔术的环节结束后,可以盖上盖子,轻轻把它们摆放“花园”的一侧,以防幼儿不慎踢翻;2.在教师示范环节可以稍微长一点,教师必须让全体幼儿都能看到示范,这样或许更好一些。

而林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在活动开始结束都以音乐律动游戏进、退场,带动幼儿活跃、兴奋的情绪。2.在活动结束时,把全体幼儿的作品挂起来,让幼儿能互相分享完成作品的喜悦。林老师的语速比较好,不缓不急,特别是教师示范环节中,她特别多次强调是“用右手,第二只手指,先点后提,点成竖线”,多次请幼儿空指练习,而且个人、小组以及全体活动都分配到,特别给予幼儿鼓励表扬,可以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整一节课的环节都围绕“手点画”这一主题,环节与环节间紧凑,幼儿学习气氛活跃,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在画上点画给人感觉比较完整,舒服。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点画,其实由于讲解和操作是前后分开的,可以事先把画纸翻过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更直观看到幼儿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2.幼儿在操作环节里给人感觉有点儿挤,有些幼儿只能侧身点画,或许能够再设置多2到3张桌子,可以给人感觉宽松,舒服。

由于本人平时对幼儿美术认识不够,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对《彩色的雨滴》一课的肤浅看法,再赞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小小二

初中美术评课稿范文
《初中美术评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