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教师招考英文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9 09:06:2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师招考资料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河南新乡) A.《学记》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浙江省) A.美德是否可教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D.教育即生活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安徽省)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云南省)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浙江省)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九江市)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

7.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湖州市)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8.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昆明市)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浙江省)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10.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浙江省)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11.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浙江省)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12.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湖北省黄石市)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浙江省)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14.实施义务教育()。(沈阳市)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 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贵州省)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安徽省)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____。(湖北省)

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点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广州市番禺区) 4.现代教育理论认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湖北省黄石市) 5.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____________。(湖北省黄石市)

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_____________。(海南省) 7.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昌市)

8.清华大学校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干粮”,更要给“猎枪”。“干粮”指_____________,“猎枪”指_____________,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吉林省)

1

9._____________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云南省)

10.《教师法》从公民地位、思想品德、_____________、教师专业素养等四个方面规定了教师资格,这是国家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浙江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国家化(浙江省) 2.发散思维(河南省濮阳市) 3.意义学习(贵州省) 4.教学模式(广东省) 5.班主任(浙江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广东省) 2.学校如何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浙江省) 3.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迁移应注意什么?(江西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你对教师聘任制度是怎样理解的?(浙江省)

2.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走出封闭、狭隘和垄断的阴影,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海南省)

六、案例分析(15分)(郑州东区)

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上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2.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 真题汇编

(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3.【答案】A。解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答案】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6.【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

7.【答案】D。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

8.【答案】D。解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与之相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9.【答案】A。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

10.【答案】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

11.【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

2

付挫折的能力。

12.【答案】D。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3.【答案】B。解析: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超限抑制: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14.【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选项中的①对应国家,③对应家庭,④对应社会。正确答案是D。

15.【答案】C。解析:手段—目的分析法指认识到目标与自己当前的状态的差别,想出办法来缩小这种差异,从而达到目标的方法。A项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B项逆向工作法也叫目标递归策略,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D项尝试错误法指经过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答案。

二、填空题

1.学会共处2.理论联系实际

3.创新精神;实践能力4.教育者;受教育者 5.人本主义学习论6.探究学习

7.学校;地方;国家8.知识;学习方法 9.教育目的10.教师职业素养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国家化:指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家教育制度。 2.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3.意义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即理论依据、教育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5.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2)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 (3)教学内容正确与否; (4)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5)教学结构是否紧凑; (6)教学组织是否合理。 2.【答案要点】

(1)帮助家长组成家庭教育合力,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2)帮助家长不要向孩子提出超过实际的目标。

(3)帮助家长树立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帮助家长更新成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5)帮助家长把积极健康的社会信息纳入家庭教育轨道。 .【答案要点】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提高基本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是: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3

(2)教师聘任制度,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通过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 (3)聘任制的功能:

第一,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国家在《教师职务条例》中,对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明确规定。政治思想缺乏和业务能力低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由于实行的聘任制,采用的是评审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既要评审教师的学术水平,又要考核教师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实绩,并坚持思想政治条件与业务条件并重的原则,因而,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二,实行聘任制,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这主要体现在岗位结构比例、学历构成和年龄构成三个方面。岗位设置是教师职务聘任的基础。《教师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学历有明确要求,这是教师聘任制在学历条件上的依据。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仍应有相应提高,以便与国际接轨。要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聘任制来促进教师提高学历,否则就不具备聘任资格。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教师队伍的未来趋向。学校可以通过聘任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实现高级职务教师年轻化,增强队伍活力,使教师队伍在各个年龄段上呈有序分布状态,保持教师队伍的持续后劲。 第三,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把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这是关于教师考核结果效力的法律规定。应当说,教师聘任制促进了考核制度的实行。 2.【答案要点】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六、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

材料主要体现了以下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该教师并没有将该班的学生认定为差生,使学生建立了信心,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体现了导向性原则。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该教师没有将该班学生当做差生对待,做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又要求该班学生要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教师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正面鼓励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答案要点】 ①教师要忠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②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③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 ④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机智,能够正确及时地解决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4 2010-11-12 17:05:31|中公教育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四)

总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D.实质教育2.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4

A.夏朝B.商朝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贝尔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无差别原则B.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尊严原则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0.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D.启发式教学12.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13.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14.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A.一星期后B.半个月后

C.半年后D.一个月后15.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A.强烈B.较弱C.微弱D.中等16.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的层次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7.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

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18.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

C.比较法D.直观法1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20.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属于咨询中的()。 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B.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识的方法D.游戏疗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 A.“教学相长”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长善救失”2.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方法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经常打骂孩子3.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的需要。

5

A.社会舆论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C.个人意志D.社会政治经济

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4.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A.政治素质,思想素质B.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心理素质D.个性素质

E.科学文化素质5.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说,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行为

E.道德理性6.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 A.主题B.练习题C.任务D.教科书 E.评价标准7.注意的功能有()。

A.调节功能B.维持功能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8.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A.元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E.复习策略9.以下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 A.敏感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独创性

E.发散性10.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方针 2.学校 3.依法执教 4.创造性

5.自我效能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教育目的有什么意义?它是由什么决定? 3.你是怎样理解范例教学法的? 4.元认知策略包括什么?

5.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2.试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六、案例分析(20分)

就在今天上午,加伦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些,不过老师还没有来。

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洛西——就是那一头红发、残了一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地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脸上转向另一个人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全身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上一张长凳,装作两臂各挎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洛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大笑。克洛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了,墨水瓶正砸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大家全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老师脸色苍白地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谁干的?” 可怜的克洛西的不幸似乎感动了加伦,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是我。” 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的。站起来吧。”

克洛西站了起来,抽泣地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的。” “坐下吧。”老师说,“欺侮他的人,站起来。” 四个人耷拉脑袋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

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伦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伦的腮下,抬起了他的头。老师注视看加伦的双

6

眼,对他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加伦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结合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 2.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 3.这个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模拟试卷

(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2.【答案】A。解析: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3.【答案】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两者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答案】A。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5.【答案】D。解析:题干是说脑力劳动者管理别人,而体力劳动者只能是被别人管理。

6.【答案】A。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代表性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

7.【答案】A。解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8.【答案】C。解析:这是谈话法的释义。

9.【答案】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10.【答案】A。解析: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11.【答案】A。解析:题干强调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12.【答案】D。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就要看他能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13.【答案】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4.【答案】D。解析:经研究证明,第四次复习应该安排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为一天之后,第二次为一个星期之后,第三次为半个月之后。

15.【答案】D。解析: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解决问题。

16.【答案】A。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7.【答案】D。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8.【答案】B。解析:变式,就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不断变换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呈现的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

19.【答案】D。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发散思维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0.【答案】B。解析:侧重调整情感的咨询方法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在遇到情绪上困扰时,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把它倾诉出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慰,包括鼓励表达、传达共感、身体放松。

二、多选题

1.【答案】BCD。解析:“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是《学记》中的教育观点。

2.【答案】BCDE。解析: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是相结合的,B、C、D、E都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答案】BDE。解析: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答案】ABCE。解析: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六个方面。

5.【答案】ABD。解析: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6.【答案】ACE。解析:与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7.【答案】ABD。解析:注意的功能主要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8.【答案】ABCDE。解析:题干中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学习策略,而各选项都是

7

学习策略。

9.【答案】BCD。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其中变通性又称灵活性。

10.【答案】ACD。解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3.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它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创造性:是能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5.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答案要点】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的来计划和安排。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要受教育目的制约。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也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3.【答案要点】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它源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学理论流派——范例教学,倡导者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运用此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的能力。4.【答案要点】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种:

(1)计划策略:是指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谋划具体计划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 (2)监视策略:自我提问是一种很有用的元认知的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理解上的不足。5.【答案要点】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

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即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2)个性

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心理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综合有关研究,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①具有幽默感 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④喜欢幻想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⑥具有独立性(3)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知识

原有知识的激活和运用在创造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管是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还是类比联想,这都离不开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此,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以及良好知识结构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环节。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

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8

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2.【答案要点】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的要点为:

(1)说服教育: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情感陶冶: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

(3)榜样示范: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德去影响、教育学生,促进更多学生效仿;

(4)实际锻炼: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的实际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赏罚要分明:对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的肯定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

(6)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以此来制约部分个体学生的不良行为。

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①集体主义教育;②自觉纪律教育;③民主与法制教育。 (2)①陶冶教育法;②品德修养指导法;③品德评价法。 (3)①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②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是相互促进关系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株洲市荷塘区)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2.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黑龙江省)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D.教育价值3.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南昌市) A.孔子B.孟子C.夸美纽斯D.荀子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江苏省)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河南新乡)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6.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株洲市荷塘区)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7.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贵州省)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8.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安徽省) A.维果斯基B.裴斯泰洛齐C.皮亚杰D.斯金纳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广州市番禺区)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吉林省)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D.学校的制度文化11.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浙江省)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2.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浙江省)

A.升华B.补偿C.退行D.转移13.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浙江省)

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1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浙江省)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浙江省) 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

9

加以把握()。(浙江省)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B.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C.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D.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E.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2.下面关于新课程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广东省) A.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C.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D.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E.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浙江省)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

E.怎样骑车4.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湖州市)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B.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5.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浙江省) A.严格要求B.培养舆论

C.耐心引导D.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E.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检验,教师备好课必须做好_________、了解学生和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工作。(江苏省)

2.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___________。(江西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_____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___________,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广州市番禺区) 4.1922年颁布的学制是___________。(安徽省)

5.简单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___________;复杂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___________;适中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___________。(昆明市)

6.就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和师资力量来看,___________是一种最佳的校本研究形式。(吉林省)

7.一名教师教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跃”这个字,右边的“夭”正好是今天学的这个字“笑”的下面的部分,于是当学生再学“笑”这个字的时候就容易多了,这名教师运用________原则来进行教学的。(安徽省)

8.___________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___________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广东省)

9.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安徽省) 10.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属于注意的。(浙江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海南省) 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吉林省) 3.简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安徽省合肥市) 4.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广州南沙区)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应该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广州萝岗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广东省)

2.谈谈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贵州省)

六、案例分析(10分)

今年新学期开学,马上开始的军训让学生养成了随身带矿泉水的习惯,并且将这一习惯带到了课堂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的课渐入佳境,“咚”,一个矿泉水瓶子掉到地上,但不知道是哪个同学掉的,我看了一下大家,“别着急,天很热,我也有点渴了,下课咱们再喝水,好吗?”同学们轻声的笑了起来,我的课继续进行,刚讲了一会儿,“咚”,又一只矿泉水瓶子掉到了地上,同学们朝小新那边看去,他的脸腾地红了,站起来,“老师,我本来想……”,课堂上时间是很宝贵的,我马上接上话:“小新,我知道你想把瓶子收起来,没关系,先听课,好吗?”他如释重负的坐下,同学们好像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是第一节课,他们对老师的脾气还不是很了解啊。离下课还有两分钟,“咚”,第三只瓶

10

子掉下,这一次,同学们齐刷刷的看着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这几位同学,他们在为我们的课堂伴奏呢,只是音调太单调了一些。”“哄”,同学们会心的大笑了起来,同时鼓起了掌。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所有的矿泉水瓶子整齐地摆在教室后面的一张桌子上。(山东省) 试用教育理论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真题汇编

(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1631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最早论述教育学问题的专著。而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的《普通教育学》则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2.【答案】A。解析:虽然教师劳动本身有创造性,但因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一般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而是符合一定社会需求的人,所以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3.【答案】A。解析: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4.【答案】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征是班、课、时。

5.【答案】B。解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基本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度过的,教师是对中小学生个性成长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成人之一。

6.【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7.【答案】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8.【答案】A。解析: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9.【答案】A。解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就是发现、理解问题,然后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10.【答案】C。解析:校园文化是为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其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而非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文化或学校制度文化。

11.【答案】C。解析:否认: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文饰:指一个人为掩饰易被他人取笑的行为去寻找理由为自己辩护;或巧妙地证明事实上他不能忍受的感情和行为是他所能忍受的。投射:即把自己不能承认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投射给别人或归因于外界事物的作用。幻想: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法处理而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或存在于幻想的境界中,以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

12.【答案】B。解析:升华: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补偿: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退行: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转移:指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

13.【答案】B。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

14.【答案】C。解析:感知阶段不能脱离实物;前运算阶段已经有了表象思维,但是由于其思维自我中心性和不可逆性,还无法完成绘图这种活动,因为路线图的绘制不可能从一个角度或方位去描绘就能实现;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12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地图即是通过心理表象来进行绘制的;形式运算强调的是一种抽象逻辑思维。因此选C。 15.【答案】B。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解析: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内容。 2.【答案】ABCDE。解析:略。

3.【答案】ABCD。解析: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于某种方法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E项属于程序性知识,故排除。 4.【答案】ABCE。解析:认知结构是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1

5.【答案】ACD。解析:培养舆论是班风形成的重要工作,而非培养学生干部的内容,排除B。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由此排除E项。

三、填空题 1.钻研教材;设计教法2.孔子 3.平等;因材施教4.壬戌学制

5.高;低;中等6.合作型的校本研究 7.巩固性8.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

9.教学能力10.分配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 (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

(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2.【答案要点】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3.【答案要点】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知识)、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能力)三大领域。

(1)认知目标。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是学习者对学习信息进行记忆、理解、应用、分解、重组,或者对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价。按照学习结果从简单到复杂可将其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2)情感目标。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的态度、感情和价值有关,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这一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个等级。

(3)动作技能目标。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布卢姆等人将动作技能目标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等级。4.【答案要点】针对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5.【答案要点】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展; (2)有利于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3)有利于建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4)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转变学习方式的途径:

(1)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并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2)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如倡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2.【答案要点】(1)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这一特点对教师人生价值观有如下影响: ①积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商品生产者不能牺牲使用价值去追求价值,不能把价值作为唯一追求目标。这一特点辐射到学校,有利于培养人们(包括教师)独立自主地选择人生价值的自觉性,摆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消极影响:市场经济对价值的追求,又潜伏着为价值而牺牲使用价值的可能。教师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潮流之外,有的人染上弄虚作假、追逐个人名利的坏思想、坏作风,出现了人格的扭曲。(2)商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价值的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效率、效益观念,促进人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②消极影响:若把等价交换原则不适当地运用到人际、工作之中,往往助长了权钱交易腐败之风的蔓延。(3)商品生产

12

者和经营者的特殊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有如下影响: ①积极影响:市场经济这一特点辐射到学校,有利于教师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激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巧。 ②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的特点,又可以诱使一些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重利轻义乃至见利忘义,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4)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广大教师的自主、自强、自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一定的增强,使学校教学工作充满生机。 ②消极影响: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有的人不适当地把市场竞争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扭曲市场竞争原则的作用。在教育领域,教师队伍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而艺术的处理好上课过程当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也是课堂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这些事情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完全处于教师教学计划之外,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完美地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保证教与学始终在师生的最佳情绪与最佳状态中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理想境界,就必须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好自己的教育机智,运用一定的策略,艺术的应对这些“突发事件”。

本例中,老师迅速处理了突发事情,既没耽误讲课,又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作为老师,必须对学生理解和宽容,如果又能巧妙的运用机智和幽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教育机智实际上是教师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素质、素养,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总结与积累,以及与教师个人具体工作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教育能力,一种通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品质。比如本题中的例子,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做教师的很容易遇到,但要真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得心应手,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它除了自身的素质之外,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深厚的爱,教师才能把这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为一门教育艺术。 2.【答案要点】(1)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这一特点对教师人生价值观有如下影响: ①积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商品生产者不能牺牲使用价值去追求价值,不能把价值作为唯一追求目标。这一特点辐射到学校,有利于培养人们(包括教师)独立自主地选择人生价值的自觉性,摆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消极影响:市场经济对价值的追求,又潜伏着为价值而牺牲使用价值的可能。教师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潮流之外,有的人染上弄虚作假、追逐个人名利的坏思想、坏作风,出现了人格的扭曲。(2)商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价值的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效率、效益观念,促进人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②消极影响:若把等价交换原则不适当地运用到人际、工作之中,往往助长了权钱交易腐败之风的蔓延。(3)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特殊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有如下影响: ①积极影响:市场经济这一特点辐射到学校,有利于教师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激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巧。 ②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的特点,又可以诱使一些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重利轻义乃至见利忘义,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4)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广大教师的自主、自强、自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一定的增强,使学校教学工作充满生机。 ②消极影响: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有的人不适当地把市场竞争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扭曲市场竞争原则的作用。在教育领域,教师队伍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而艺术的处理好上课过程当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也是课堂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这些事情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完全处于教师教学计划之外,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完美地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保证教与学始终在师生的最佳情绪与最佳状态中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理想境界,就必须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好自己的教育机智,运用一定的策略,艺术的应对这些“突发事件”。

本例中,老师迅速处理了突发事情,既没耽误讲课,又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作为老师,必须对学生理解和宽容,如果又能巧妙的运用机智和幽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教育机智实际上是教师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素质、素养,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总结与积累,以及与教师个人具体工作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教育能力,一种通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品质。比如本题中的例子,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做教师的很容易遇到,但要真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得心应手,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它除了自身的素质之外,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深厚的爱,教师才能把这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为一门教育艺术。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湘潭市) A.故事引趣B.观察演示

C.组织活动D.引导联想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株洲市荷塘区)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

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3.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江苏省)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班集体4.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株洲市荷塘区)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5.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广州市番禺区) A.生理需要D.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6.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山西省)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7.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广州市)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浙江省)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9.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广东省)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0.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武汉市)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11.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哈尔滨市)

A.直观教学B.启发教学C.比较D.变式12.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西安市) A.世界观B.形象思维

C.想象D.表象13.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河南新乡)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实验法14.“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株洲市荷塘区)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15.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杭州市) A.学习的实践性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D.思想的开放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贵州省) 2.1993年颁布的教育法规是_______。(海南省)

3.幼儿总是通过动作才能进行思考,这处于_______阶段。(黑龙江省) 4.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的关系。(广州市番禺区) 5._______是独立于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的“第三力量”。(海南省) 6.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_______。(湖南省)

14

7.循序渐进原则要遵循学科_______和学生的_______。(郑州东区)

8._______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江苏省)

9.从课程价值观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_______关系的层面。(海南省) 10.小明拿了一个商店的水果刀,别的同学发现举报给老师,于是老师把小明叫到办公室,问:“听说你拿了别人的东西,那你告诉老师你这是第几次了?”小明回答:“已经是第五次了!”老师问:“你为什么不能改掉呢?”他说:“我总是管不住自己!”那么这个老师应该采用_______去帮助小明。(山西省晋城市)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河南新乡)() 2.“知之深,则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认识过程。(江苏省)() 3.情感情绪两极性是指人的情绪情感往往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极端。(云南省)()

4.一个小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数学成绩很高,他学习数学的学习动机属于外在动机。(浙江省)() 5.苛勒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相互独立与排斥的。(湖北省武汉市)() 6.心境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云南省)()

7.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河南新乡)() 8.“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都是注意的外部表现。(浙江省)() 9.中小学的教育任务是升入高一级的学校。(郑州东区)()

10.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发展来实现。(广州市)()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 2.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湖北省)

3.教育平等的涵义是什么?(广东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体质的发展。”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述课程及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广东省)

2.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河南省)

3.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我们应树立什么教育理念?(江西省)

六、案例分析(15分)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小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老师想了个办法,一天,老师带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结撞掉了都不知道。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从此以后,她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她一直以为蝴蝶结都在头上),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江西省) 结合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内容,试对上述案例作出分析。 真题汇编

(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

2.【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人的本性是善的;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答案】C。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特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始。

4.【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从它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5.【答案】D。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6.【答案】C。解析:传统教育认为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现代教育认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及以活动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7.【答案】A。解析: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8.【答案】B。解析: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

15

展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其尽可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这种协调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使这些儿童不至于因某种生理机能的缺陷,而严重地阻碍其整体发展水平的实现。这一规律,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9.【答案】D。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

10.【答案】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1.【答案】D。解析:变式练习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必要条件,它是指在其他教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概念和规则的例证。

12.【答案】C。解析:理想和空想都属于想象。

13.【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14.【答案】B。解析:“乐”强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体验。

15.【答案】B。解析:各学科知识共同构架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体现了学习的渗透性。

二、填空题

1.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直觉动作思维4.平等;相互促进 5.人本主义心理学6.无意注意

7.内在的逻辑性;身心发展的顺序性8.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 9.“个性发展”10.系统脱敏疗法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2.【答案】√。解析:这句话在心理学理论中说明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过程又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 3.【答案】√。 4.【答案】×。解析:因感兴趣而学属于内在动机。 5.【答案】×。解析:顿悟说认为学习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两者有对立,但是均属于认知学习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 6.【答案】×。解析:激情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7.【答案】×。解析: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8.【答案】√。 9.【答案】×。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学校的教育任务除了让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更多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10.【答案】√。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

(1)在教学观念上,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2)将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3)在教学内容上,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

(4)在教学过程上,着力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2.【答案要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综合评价应注重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意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3.【答案要点】 (1)教育机会平等; (2)教育权利平等;

(3)教育资源平等。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

(1)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

16

学什么的问题。

(2)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体质的发展,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课程改革因此应提高到关系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竞争能力这样的高度来认识。2.【答案要点】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健忘的有效途径,具体方法有: (1)及时复习; (2)过度学习;

(3)合理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4)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 (5)复习的方法、方式多样化; (6)动员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3.【答案要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至少七种心智能力所组合成的多元架构,分别是:语言、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与内省等。由于这些能力各自的强度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教学问题,应树立以下教育理念: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2)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3)鼓励学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展示;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

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上述案例表明:现代教育应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因为自信能将一个人的全部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不断努力并走向成功。作为教师,须善于发现孩子的自卑或不自信的现象,利用自己教育影响力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帮助其树立自信,为孩子的成功奠定基础。教师不再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2)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应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3)珍妮的例子还表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观点。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和向善的倾向且具有建设性,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机会,人性就能够不断向善、美的方向发展。人总是追求自我完善。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

(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山西省) A.华生B.马斯洛

C.霍尔D.杜威2.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浙江省) 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3.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级管理。(山西省) A.三B.四C.一D.二4.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甘肃省)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

C.课外、校外活动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江苏省) A.教学活动B.社会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6.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Gestalt”,以“G”开头,它的意思是()。(江苏省) A.行为B.整体

C.精神D.人本主义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株洲市荷塘区)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广州市番禺区)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9.由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浙江省) 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

17

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10.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武汉市)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吉林省)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1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江苏省)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3.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广州市番禺区)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14.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湖北省黄石市)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15.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湖北省黄石市) A.单向性B.双向性 C.多向性D.成员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班主任通过让学生背诗来进行德育教育,这属于教育方法中的_________。(浙江省) 2.自我意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主要成分。(江苏省)

3.1989年,联合国通过了_________,提出了尊重学生的四个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等。(湖北省)

4.教学计划编写的指导文件是_________。(宁夏) 5.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山西省)

6.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蕴涵的教学法是_________。(湖南省) 7.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广东省) 8.国家的新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_________和普通高中教育。(湖南省) 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_________。(广东省广州市)

10.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湖南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顺向迁移(广东省)

2.隐性课程(广州市南沙区) 3.人的全面发展(浙江省) 4.定势(河南省) 5.课程资源(广东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教学中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至少写出三种)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江苏省) 2.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广东省越秀区)

3.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就要产生相应的变化,根据你的理解,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湖南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介绍最喜欢的教育家,其主要教育观点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有何启发?(广东省) 2.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河南新乡)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请问把实施素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的意义有哪些?并谈谈你的认识。(广州市南沙区)

六、写作(25分) 请以“终身学习”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谈谈你的认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左右。(湖北黄石市) 真题汇编

(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8

1.【答案】B。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

2.【答案】C。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3.【答案】A。解析: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4.【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教度化的形成,而学制的建立是其中一个重要标志。

5.【答案】A。解析: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故正确答案是A。

6.【答案】B。解析:“G”的意思是整体或完整的图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7.【答案】D。解析:现代学生观倡导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8.【答案】C。解析:题干是对常规思维概念的考查。 9.【答案】D。解析:考查的是复式教学的定义。

10.【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11.【答案】C。解析: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2.【答案】A。解析: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但情绪不稳定。

1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类型。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4.【答案】B。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想弄明白而没有弄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口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说明情绪的一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另一极的。

15.【答案】B。解析:双向性是指师生之间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馈。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的师生对话形式。多向性与双向性互动不同的是,互动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有相互作用之外,学生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双向流通。

二、填空题

1.陶冶教育法2.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儿童权利公约》4.课程标准 5.弗洛伊德6.启发式教学法 7.新教育大纲8.义务教育

9.培养创新精神10.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三、名词解释

1.顺向迁移:先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叫顺向迁移。例如: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的概念,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产生影响。 2.隐性课程:一般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既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培养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的统称,它所传递的价值观、态度等是“人类行为潜在的指南”。 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5.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2.【答案要点】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教育因素;

19

(4)学生主观因素。 3.【答案要点】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五、论述题 1.【答案】略。

2.【答案要点】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3)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4)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3.【答案要点】将素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的意义: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将素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大进步。 (2)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3)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4)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对素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的认识:(1)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素质教育的实施。 ①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②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③加强制度建设,从主管部门着手,立法监督素质教育的执行,使得素质教育有法可依,在法律的督促下,素质教育也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六、写作(略)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一)

总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中首先提出的。

A.《论语》B.《孟子》C.《学记》D.《劝学篇》2.“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

A.华生B.洛克C.柯尔伯格D.皮亚杰3.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4.在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自我教育5.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师和学生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D.教学内容和手段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7.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是()。 A.《宪法》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1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

20

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1.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12.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1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14.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一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 A.投射效应B.晕轮效应

C.皮格玛利翁效应D.首因效应1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A.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D.发现学习16.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17.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18.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19.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 A.自知智力B.空间智力

C.逻辑数学智力D.身体运动智力20.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A.焦虑症B.恐惧症C.强迫症D.抑郁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 A.教师中心B.活动中心C.儿童中心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2.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社区教育D.学校教育 E.体育教育3.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4.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 E.强制作用5.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可行性参观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6.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哪几方面?()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D.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E.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7.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 A.恐惧B.抑郁C.紧张D.情感冲动

E.失眠8.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21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 E.识记过程9.正强化包括()。

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10.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哪些咨询原则?()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E.澄清和评估问题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2.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3.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5.中小学的教育任务是升入高一级的学校。() 6.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7.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8.教育观察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相处的复杂而多样的关系中,对学生的活动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学生的偶发事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9.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 10.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2.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3.简述我国小学德育原则。

4.简述动机及其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2.在新课改中,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强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于是,有些学校就出现教师站在教室后面,完全由学生来组织、决定教学的现象。请根据所学习的教学规律分析该种现象。

六、案例分析(10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 模拟试卷

(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都是出自该书。

2.【答案】A。解析:这句话是华生的名言,反映了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外铄论的观点。

3.【答案】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关系平等,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是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5.【答案】A。解析:教师和学生,也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6.【答案】A。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7.【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具有文化功能,题干体现学校教育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8.【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生的义务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9.【答案】D。解析: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由此提出的教学性原则是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10.【答案】A。解析:陶冶法是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1.【答案】B。解析: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将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12.【答案】B。解析: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而。学生缺交作业等情况是缺乏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等品质,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13.【答案】D。解析:效果律指某一行为在某一情景下出现时,如果受奖励,那么它下次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受到惩罚,下次出现的几率就减少。

22

14.【答案】B。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某人外表或是极为突出的重要的品质,掩盖了人们对他其他特征的评价。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而又急于进行整体判断所造成的结果。 15.【答案】A。解析: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16.【答案】D。解析:内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A中小李可能怕完不成作业受批评而去做数学作业;B、C中的学生学习都是为了拿到奖励(教师的赞许和三好学生),这三种情况都是外在动机引起的,只有D项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是内在动机。

17.【答案】A。解析: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18.【答案】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骗都属于行为障碍。

19.【答案】B。解析:空间智力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空间智力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力和抽象的空间智力两种能力。由此可知认识环境应属于空间智力。 20.【答案】C。解析: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DE。解析:“活动中心”、“儿童中心”是现代教育学派的观点。 2.【解析】ACD。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三结合”。 3.【答案】ACE。解析:教育目的有导向、调控、评价功能。

4.【答案】ABCDE。解析: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5.【答案】BDE。解析:参观教学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6.【答案】ABC。解析: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是智育的内容;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7.【答案】ACD。解析:常见的小学生情绪适应问题有恐惧、紧张和情感冲突。

8.【答案】ABCD。解析: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他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9.【答案】ABCDE。解析:这五种行为皆是正强化的表现。

10.【答案】ABCD。解析:澄清和评估问题是学校咨询过程的一个阶段,重点任务是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对来访学生的问题加以澄清作出评估。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班集体已经形成。 2.【答案】×。解析: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答案】×。解析: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4.【答案】×。解析: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5.【答案】×。解析: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学校的教育任务除了让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更多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因此题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6.【答案】√。解析: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7.【答案】×。解析: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8.【答案】×。解析:将“教育观察力”改为“教育机智”。 9.【答案】×。解析:将“效度”改为“信度”。 10.【答案】×。解析: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要素。最先要考虑的是设计教学目标。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2.【答案要点】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答案要点】我

23

国小学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4.【答案要点】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过程,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诱因是指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动机有三种功能:

一是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二是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三是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种活动引起之后,动机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即维持或调整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2.【答案要点】这种现象违背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教育者。

(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在教学时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能因为强调教师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主体作用,同样,也不能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而否定教师主导作用。而本题中所说的现象就是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而否定教师主导作用,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误解。

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讲,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 (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首先,张老师错误的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其次,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二)

总分1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3.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24

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4.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

C.社会决定论D.个体本位论7.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D.选择教学方法8.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A.中等教育B.幼儿教育

C.高等教育D.义务教育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课堂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10.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1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12.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13.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14.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15.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驵力16.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1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18.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19.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己讲不好被人讥笑,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20.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班会的主要形式由常规班会、生活会、_________。

2.德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3.教师备课的前提准备:一是钻研教材,二是了解学生,三是_________。4.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_____作用。

5.教育学是研究人类_________和教育问题,揭示_________的一门科学。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_____。 7.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是实行_________。 8.个体技能需要通过_________才能达到熟练。

25

9.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此书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 10.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_。 11.创造性的核心是_________。

12.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________再到_________的过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问题解决2.德育3.课堂教学 4.智力技能5.教育心理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3.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请简述认知同化理论。

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基本目标的认识。

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六、案例分析(15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

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模拟试卷

(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是自然形态的教育。

2.【答案】D。解析:“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他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3.【答案】A。解析:早在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4.【答案】D。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5.【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6.【答案】A。解析:题干是霍尔的名言,强调遗传决定论。

7.【答案】A。解析: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8.【答案】D。解析: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义务教育。

9.【答案】D。解析: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

10.【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疏导原则的定义。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1.【答案】B。解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2.【答案】C。解析: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3.【答案】D。解析:态度是指影响个人对人、事和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

14.【答案】C。解析:“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属于概括性命题学习,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题干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

15.【答案】B。解析: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16.【答案】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7.【答案】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18.【答案】C。解析: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26

19.【答案】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坏的矛盾心理。

20.【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二、填空题

1.晨会2.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3.设计教法4.评价

5.教育现象;教育规律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九年义务教育8.练习9.桑代克10.道德行为

11.发散思维12.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三、名词解释

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3.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4.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是个体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如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等。

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现代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答案要点】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如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3.【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4.【答案要点】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即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5.【答案要点】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1)相似性 ①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 ②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 ①学习者的背景知识; 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③学习策略的水平。(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7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结合实际论述,可酌情加分)2.【答案要点】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三)

总分1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2.“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制度推崇的理想。 A.完全制度化教育B.非正式教育

C.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3.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A.因材施教B.遵循自然

C.教学做合一D.官能训练4.教育的经济功能受()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D.文化传统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7.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试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 A.试验法B.演示法C.参观法D.实践活动法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

C.陶冶法D.榜样法9.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1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1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12.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13.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D.干扰说14.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1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定1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

28

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1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18.下列属于教学信息输入技能的是()。 A.口语表达技能B.书面表达技能

C.体态表达技能D.研究学生技能19.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研究发现的。 A.皮格马利翁B.勒温

C.罗森塔尔D.夸美纽斯20.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在情绪三因素理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_。 2.教师的劳动价值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__。 4.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

5._________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6.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7.教育与_________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_________,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9.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0.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教师的两个重要人格特征是:教师的_________以及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1.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2.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 3.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班主任了解了学生。() 6.在我国小学里,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 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8.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9.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0.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2.简述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换? 3.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4.技能的特征都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是否同意这句话:高明的教师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试举例说明并进行阐述。

2.结合实际,论述当前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意义,并阐述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15分)

王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试分析上述案例,教师该如何对待有问题的学生?(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29

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2.【答案】D。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就是“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3.【答案】C。解析: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和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实践,为人们所熟知。

4.【答案】B。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坚实的基础,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刚好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物质条件。

5.【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及主要矛盾。

6.【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7.【答案】B。解析:考查演示法的概念。

8.【答案】D。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

9.【答案】D。解析: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未来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10.【答案】A。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

11.【答案】A。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刚好体现教师的示范性特征。 12.【答案】A。解析: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13.【答案】D。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14.【答案】B。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中等动机强度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15.【答案】A。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16.【答案】B。解析:题干是对首因效应定义的考查。

17.【答案】D。解析:发现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8.【答案】D。解析:教学信息输入技能包括钻研教材技能、确定教学目标技能和教学信息反馈技能。

19.【答案】C。解析: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进行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他借助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20.【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

二、填空题

1.认知因素2.滞后性;隐含性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要结合的原则4.情景教学 5.社会本位论6.家庭;学校 7.生产劳动8.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9.促进;阻碍10.热心和同情心 11.启发式;注入式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审议通过,2006年最新修订的。

30

3.【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4.【答案】×。解析: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5.【答案】×。解析:将“班主任了解学生”改为“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6.【答案】×。解析:我国小学德育的内涵不仅指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7.【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8.【答案】√。解析:考查群体极化的定义。 9.【答案】×。解析:天才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具有非凡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因此说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0.【答案】×。解析: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2.【答案要点】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3.【答案要点】

(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为了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科任教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作为组织者,班主任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来创建一个学生集体,而且要使各方面的影响保持一致,并最有效地发挥作用;作为组织者,他还要组织班级内各成员诸方面的活动,力求使成员能在友好的氛围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作为领导者,他要以其声望、权威、影响力去启发、组织和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的行为围绕教育目标有效地展开。作为教育者,他不仅以自身的力量和品格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还要创建班集体,创建一个能对其成员产生教育影响的集体。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影响交互作用下成长的。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首席实施者。因此,班主任要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影响学生的合力。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班级是学校的基层教育单位,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组织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从纵向关系来看,它与党、团、队之间,与年级组、教导处和校务委员会之间存在着业务关系和思想关系。班主任只有正确贯彻上级领导的意图和指示,围绕学校的育人任务来开展工作,才能保证班级任务的完成,进而保证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从横向来说,班级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关系。班主任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率领本班走在前面。 4.【答案要点】

(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4)技能是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习惯。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同意上述观点。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体现,主要是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实际教学中要做到: (1)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 (2)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要越位;

(3)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

(4)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2.【答案要点】

31

(1)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2)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对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序和社会性接纳程序,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和幸福的人生。没有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往往会走向歧路、邪路,贻误终身,害人害己。

(3)德育工作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①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②德育工作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③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的缺点,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五)

总分1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2.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5.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6.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A.名誉权和荣誉权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学原则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8.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9.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D.工具性课程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科任课教师的关系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11.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2.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13.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14.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1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A.头脑风暴法B.发展思维训练

32

C.自我设计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16.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7.“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18.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19.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20.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去玩,这种冲突矛盾是()。 A.多重趋避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双趋冲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 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D.自然主义教育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A.生理的个别差异B.心理的个别差异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E.性别差异3.“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响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4.德育从内容上看包括()这几个方面。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世界观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 E.道德品质教育5.课程计划主要由()组成。 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 E.学用安排6.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 A.陈述性组织者B.程序性组织者

C.比较性组织者D.分析性组织者E.综合性组织者7.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A.选择功能B.激活功能C.指向功能D.调节和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8.在英语单词学习中将tiger联想为“泰山上一只虎”属于()。 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 C.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E.谐音联想法9.下列行为中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A.不守纪律B.欺侮同学C.考试作弊D.偷窃 E.孤僻10.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 E.图片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______年,称为______学制。 2.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4.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家长会、______。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

6.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和______。

7.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___实现的。

8.贯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区教育2.学制 3.课程管理4.社会知觉

5.精加工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3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为什么学校教育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4.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5.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小学德育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的认识。

2.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联系实际说明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七、案例分析(25分)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

材料三: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

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 模拟试卷

(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从17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泛智”问题。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2.【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答案】A。解析: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着重强调自身的遗传素质在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4.【答案】A。解析:教育是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5.【答案】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杜威坚持个人本位论。

6.【答案】B。解析: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是指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并受满法律规定的教育年限,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学习权是指学生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和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诸如听课、作业等权利。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客观真实的记录在学生成绩档案中,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因此,答案为B。

7.【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体现的是启发式教学原则。 8.【答案】B。解析:奖惩是中小学品德评价的一种方式。

9.【答案】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10.【答案】A。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班级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中心环节便是组织和培养一个比较完整的班集体,确立班级目标,建立班级领导。 11.【答案】D。解析: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教育影响时也是如此。

12.【答案】D。解析: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认为: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接受了合适的教学,就能掌握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 13.【答案】A。解析:“看比赛”是典型的情景记忆。

14.【答案】A。解析:敢于承担责任是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之一。 15.【答案】A。解析:考查头脑风暴法的定义。 16.【答案】A。解析:前运算阶段(2~

6、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

34

看事物。

17.【答案】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18.【答案】B。解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影响。 19.【答案】A。解析:人的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则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等。 20.【答案】C。解析:题干是典型的趋避冲突。

四、名词解释

1.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赖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其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2.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3.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5.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答案要点】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其特点有以下几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目的的全面性;二是劳动对象的差异性。(2)教师劳动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劳动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5)劳动成果的精神性

教师劳动的成果是学生个体的发展,是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品德的完善,总之是精神性的成果。3.【答案要点】 (1)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而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

(3)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在多种途径中,教学涉及学科领域最广,占用时间最多,对人的影响也最全面。因此学校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答案要点】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期望和要求考虑问题。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二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主要特点是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层面反思规则的合理性。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5.【答案要点】

(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

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小学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知、情、意、行是构成儿童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35

①知。知是指儿童对一定社会政治意识、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它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所以德育过程常常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开始,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政治观点、思想态度等。 ②情。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情感的形成是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儿童的情感,要善于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良好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进一步体会到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价值和需要,进而发展其深厚的情感。 ③意。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有顽强的毅力。 ④行。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思想观点与相应支配下采取的外在行动。在小学德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2)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四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这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具有统一性。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3)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但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儿童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总之,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2.【答案要点】

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1)相似性。不同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形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定势和学习方法定势会影响到迁移的性质、程度。根据定势对前一影响的双重性,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见到定势的消极影响。

教师如能将迁移理论应用到教学实际中,那么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地影响。具体如下:(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其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①从一般到个别,渐进分化;②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③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七、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①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②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③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要更重要。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①启迪学生做人;②引导学生会学习;③激励学生会思考;④引导学生能实践。

(3)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六)

总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B.赫尔巴特

C.杜威D.杨贤江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政治B.生产力C.文化D.军事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7.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

36

育的()原则。 A.疏导B.因材施教

C.导向性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8.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9.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10.安安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她应该属于()类型。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B.猴子练习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12.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D.成就动机13.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应包括()。 A.提出问题、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B.提问、识别、探索、解决

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14.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5.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16.由于先前做了活动或经验、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 A.定势B.原型启发

C.变式D.同化17.小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18.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19.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的哪一层的标准?()

A.非病状态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D.正常状态20.“进退维谷”是一种()。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_________、不平衡性、互补性和_________。2.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的标志是_________。 3.1902年通过的“______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_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___和教科书。 5.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_________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7.教育活动是一种_________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_________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_____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应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3.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4.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5.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

37

6.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7.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8.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9.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10.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实践,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3.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4.简要说明教师的心理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阐述学校教育应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六、案例分析(15分) 一位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萤火虫》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老师问学生,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怎么了?有的孩子回答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就死了;也有孩子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没有怎么,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一些其它理解,这时,老师无法对这些理解给予肯定,因为书上不是这样说的,书上的正确答案是,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所以,老师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一步步的“启发”孩子得出“正确”的认识,要求同学们再想一想,再看一看,看什么呢?当然是看书,看课文,最后,孩子们终于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看”出一个“共同”的认识——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 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出发,对上述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分忻。 模拟试卷

(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解析: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

2.【答案】B。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答案】B。解析:“白板说”是由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提出来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让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该观点是典型的外铄论的主张。

4.【答案】D。解析: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确定一定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不同。教育目的是对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特点的反映,体现着这一发展的时代特征。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都是主观层面的,不可作为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5.【答案】D。解析:“两全”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6.【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首先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解释了教育学的很多概念。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7.【答案】D。解析:马卡连柯的话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8.【答案】A。解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具有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9.【答案】C。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10.【答案】C。解析: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多血质的反应迅速,有朝气,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粘液质稳重、踏实,但比较死板;抑郁质的人则比较敏感。故正确答案为C。

11.【答案】D。解析: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2.【答案】B。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13.【答案】A。解析:解决应用题的策略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性质、选择算法和寻找条件四个步骤。

14.【答案】B。解析:柯尔伯格以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15.【答案】C。解析: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是评价的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6.【答案】A。解析:定势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

17.【答案】D。解析: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由自觉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答案】A。解析:模仿是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

19.【答案】C。解析: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健康在自身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20.【答案】B。解析:双避式冲突是指必须在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间回避一种事物时的矛盾和冲突,这是一种既趋向又回避的心理状态。

二、填空题

38

1.阶段性;个别差异性2.学校教育的产生 3.壬戌;六三三4.课程标准

5.能力素养;知识素养;思想道德素养6.学生 7.培养人;人的集合;学生和教师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2.【答案】×。解析:孤立地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思想都是错误的。 3.【答案】×。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4.【答案】×。解析: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5.【答案】×。解析: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6.【答案】√。解析: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7.【答案】√。8.【答案】×。解析: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9.【答案】√。

10.【答案】√。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2.【答案要点】 (1)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2)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3)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4)知识与能力各自具有独立性,分属于不同范畴;

(5)在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这一基本关系。3.【答案要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形成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主要有: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答案要点】

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期扮演的各种不同的角色并随之逐渐形成的特有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1)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2)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3)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的行为特征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影响学生的一种教学行为。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互访;②家长会;③家长委员会。(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 ①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 ②学校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39

③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2.【答案要点】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智力活动原型的模拟分为三部分:①建立模型;②检验并修正模型;③模型内化。 (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

(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概括性。所谓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要有清楚的了解;独立性是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所谓概括性,就是要不断地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概括程度。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还应该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教学过程存在“唯教材”中心的倾向,只关注了教案的完成,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只是从教材出发,而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反映了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3)没有充分肯定学生回答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加分。)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七)

总分1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2.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3.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4.“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A.《大学》B.《学记》

C.《论语》D.《孟子》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A.规范作用B.动力作用

C.引导作用D.爆发作用7.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A.学校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D.教材8.“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D.个人本位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发动机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0.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11.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1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14.以下不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A.观察教学电影B.观察实物

C.演示实验D.到实地参观访问15.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

40

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1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17.观察法的不足是()。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

C.作出精确地判断相当不易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18.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19.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D.卡特尔

C.瑟斯顿D.吉尔福特20.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的人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沉思型D.冲动型 模拟试卷

(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的标志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当时是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2.【答案】A。解析:双轨制是历史上学校制度的一种类型,与“单轨制”相对。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时,存在这种学校制度类型。

3.【答案】A。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4.【答案】D。解析:“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孟子》。

5.【答案】B。解析:如果强调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发展期,是阶段性的反映。而本题强调的是这两个时期的高速发展,故反映了不平衡性特点。

6.【答案】B。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的首要作用是动力作用。

7.【答案】D。解析: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贯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起教育设施和相关制度。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明显属于教育制度的范畴;少年宫是各级政府投资建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专门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实现国民教育的目的,因此也属于广义的教育制度的范畴。

8.【答案】A。解析: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从宗教的立场出发所阐发的教育目的具有明确的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它对我们思考人与教育的精神实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9.【答案】B。解析: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0.【答案】C。解析:“学不躐等”是说学习不要超过等级,不按次序,不能有跳跃,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按照顺序进行,强调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各因其材”强调因材施教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开导学生思考,但决不把最终结果直接给学生。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温故而知新”是说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11.【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通常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2.【答案】A。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13.【答案】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 14.【答案】A。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和农村进行实地调查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观看教学电影属于模象直观。

15.【答案】B。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中属于逆向正迁移。

16.【答案】A。解析:意义识记(meaningful memorizing)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人们识记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认知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看成语故事记成语,就是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对成语加以学习,所以选A。BCD的记数字、时间和用诵读法来记单词,都是很机械的方法。 17.【答案】C。解析:使用观察法时,不容易做出精确的判断。

18.【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为他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儿童不可能

41

有超过发展水平的学习。

19.【答案】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按心智能力分为功能上的差异,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20.【答案】B。解析: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三类。场依存型的学生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场独立型的学生,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沉思型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由此可知应属于场依存型。

二、多选题

1.【答案】ABC。解析: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2.【答案】ABCDE。解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相似性与互补性、个性品质、接近性、熟悉性等,题干五个选项基本都有所涉及。 3.【答案】ACDE。解析:《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4.【答案】ABCDE。解析:考查德育途径的范围。

5.【答案】BDE。解析:综合课程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及内在联系。因此,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属于综合课程。 6.【答案】ABCDE。

7.【答案】AC。解析:BD项为实物直观,E项为言语直观。

8.【答案】ACE。解析: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编码隶属于获得与巩固过程。 9.【答案】BCDE。

10.【答案】BCDE。解析:群体心理就是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或倾向。

三、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区教育2.人本原理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4.模块 5.教学能力6.班级 7.陶冶教育法8.上课

9.学生10.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11.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学校制度文化一般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它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①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它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 ②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③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规范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职员工。(2)学校制度文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独特的学校制度文化会对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习惯以至整个人格产生重要影响。2.【答案要点】 (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理推理方式;

(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理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3.【答案要点】 (1)课程表的安排,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 (4)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5)对具体的教学单位和课的类型结构进行规划; (6)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结果,为课程实施提供反馈信息。4.【答案要点】

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往往是分步进行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即先学习符号本身的代表意义,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

42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2.【答案要点】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条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动机程度过强时就会对学习效率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动机水平过低,也不会有高效率的学习效率。

六、写作【答案】略。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八)

总分1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斯普兰格C.拉伊D.赞科夫2.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时期。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3.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4.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要实现,其主要途径是()。 A.口耳相传B.教育

C.文字D.媒体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85 B.1986 C.1987 D.19886.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A.教育理念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教学原则。

A.系统性B启发性C.思想性D.巩固性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10.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11.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 A.小组B.班级C.年段D.全校1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D.教育关系13.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A.学生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14.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的学者是()。

A.老子B.荀子C.孔子D.奥苏伯尔15.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林”字,这是()。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

C.负迁移D.垂直迁移16.“鸟是有羽毛的动物”是思维过程的()阶段。

A.综合B.抽象C.比较D.概括17.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A.研究型B.艺术型C.现实型D.社会型18.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 A.童年期B.少年期

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19.对倔强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

43

A.心事倾诉B.认知调整

C.情绪疏导D.侮辱打骂2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观念改革B.教学方式的改革 C.课程改革D.普及义务教育

、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表现为______、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2.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3.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______。 4.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5.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__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6.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______课程、______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7.学习策略有______策略、______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8.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_____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______的经验过程。9.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______关系。

10.知识学习这一过程包括______、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班级的目标管理 2.陶冶教育法 3.教学组织形式 4.概念同化 5.迁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美育的任务。

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3.班级群体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请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

5.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解。

2.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析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六、写作(45分)

创新是新世纪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呼唤,是继承传统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的发展和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融为一体教书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伟大工程。结合本学科的专业特点,以创新教育为中心,写一篇800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模拟试卷

(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斯普兰格是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性格类型说。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赞科夫是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创始人。

2.【答案】C。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3.【答案】B。解析: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强调教育要遵循个体的发展顺序。 4.【答案】B。解析:教育是科学技术传递的主要途径。 5.【答案】B。解析: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答案】C。解析:教育工作是围绕教育目而展开的,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7.【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D。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指学习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再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该对旧的知识进行温习,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使新旧知识之间达到融会贯通。

9.【答案】B。解析: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授人以渔”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10.【答案】C。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答案】B。解析: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基本单位。

44

12.【答案】A。解析: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13.【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 14.【答案】B。解析:荀子将学习过程分为“闻、见、知、行”四个步骤。

15.【答案】A。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垂直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16.【答案】D。解析: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的过程。

17.【答案】C。解析:现实型人格特征的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 18.【答案】B。解析:“少年期”被称为危机期。

19.【答案】D。解析: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要正确引导,不可体罚、打骂。 20.【答案】C。解析:课程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

二、填空题

1.导向功能2.培根

3.因材施教4.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5.创新能力6.基础型;拓展型 7.认知;元认知8.语言;个体

9.倒U型10.知识获得

三、名词解释

1.班级的目标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对培养什么样的班集体的预定,即班集体发展的具体规格。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是成功管理班级的开端,也是班级目标管理成败的关键。目标越明确、恰当,管理就越有方向和动力;反之,班级管理就带有盲目性,工作会陷于紊乱。

2.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4.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5.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2.【答案要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答案要点】

(1)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在班级群体中由于和老师、同学的接触和交往,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

(2)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人的自我概念的获得是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和将他人的看法内化两种方式实现的,学生在班级中通过此途径实现自我概念的发展。

(3)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班级气氛和谐,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反之则不能。4.【答案要点】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学习不起作用,因为刺激带来了所希望的反应,刺激本身就是强化。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尽管更接近于桑代克的理论,但也不同于桑代克对学习的解释,桑代克认为奖励能加强存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斯金纳则认为,反应加强的不是S—R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5.【答案要点】

(1)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相互区别的概念。能力与知识经验不同。能力也不同于技能。能力和技能都有概括性,但概括水平不同。

(2)知识、技能与能力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首先,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技能的形成,而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45

就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其次,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的。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使来自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社会关系。由于受社会条件所限,教育机会均等还无法达到实质平等,因而只能是一种形式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具体包括:

(1)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注:教育歧视主要表现在:①剥夺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教育中的机会;②把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为了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处境。)

(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仅仅是进入在竞争起点上得到均等,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比入学机会为均等更为严重,也更易被识别;

(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其标志社会保证各社群的子女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家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

(4)不只是在获得知识方面的机会均等,更主要的是使人在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 (5)不仅涉及学校教育还涉及校外教育、成人教育、回归教育等教育形式中的机会均等;

(6)在国际范围内,主要是指富国和穷国之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的均等。2.【答案要点】

(1)创拟、确定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来确立一些具体而有效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改善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2)科学教授学习策略:首先,应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特点、学习阶段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教授。其次,策略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训练程序。再次,要真正达到熟练、正确地使用学习策略,还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3)提供元认知指导:教师在教授学习策略时,不仅要直接、明确地解释策略是什么,而且还要提供为什么、何时、何处应用这些策略的详细的信息,即给学生提供元认知的指导。

(4)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拥有必要而丰富的知识经验,又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六、写作【答案】略。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九)

总分1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D.柏拉图2.学校教育正式出现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A.难度适中B.便于检测

C.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D.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结合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 B.中小学学生管理 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7.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8.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9.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掌握知识B.激发情感

C.道德内化D.活动和交往10.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

46

段”。赫尔巴特的这一言论表明了德育应该具有()功能。

A.个体性B.教育性C.文化性D.社会性11.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公正评价权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13.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 A.上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

C.相关类属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1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识策略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15.人的学习主要通过()来进行的。

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1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D.激情C.应激D.热情17.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人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18.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

A.课堂规范B.课堂气氛C.课堂管理D.课堂纪律19.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之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重点掌握()。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D.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20.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学校即社会B.教育即生活C.儿童为中心D.课堂为中心 E.从做中学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 A.社会因素B.主观努力C.遗传D.学校教育

E.环境因素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B.民主评议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4.有些教师不讲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私拆学生信件等,其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 E.选举权5.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

A.德育过程B.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过程

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D.受教育者思想内部变化过程

E.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7.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分为()。 A.原型操作B.原型内化C.原型定向D.原型整合

E.原型刚化8.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哪几个环节来完成?() A.审题B.联想C.知识理解D.课题类化

E.背诵记忆9.好的研究课题要满足的要求有()。 A.有价值B.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依据 C.具体明确D.覆盖广泛

E.大众性10.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A.群体差异B.年龄差异C.性别差异D.学习方式差异

E.个体差异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2.课程目标 3.意义学习4.教学内容 5.动机

47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世纪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2.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3.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4.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5.简述品德的实质以及心理结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六、写作(20分)

关于学,古人云“善学者师逸功倍,不善学者师勤功半”;关于教,古人云“有教无类”。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1.选取角度,题目自拟; 2.论点鲜明,有说服力; 3.800字。

模拟试卷

(九)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对心理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并把它当做教育的基本原则。

2.【答案】B。解析:根据史料记载,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 3.【答案】A。解析:“跳一跳,摘桃子”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因此要设计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 4.【答案】A。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5.【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6.【答案】A。解析: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教育史上有两种理论,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代表性人物是卢梭。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代表性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 7.【答案】D。解析:考查复式教学的定义。

8.【答案】C。解析:小学课程应该有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9.【答案】D。解析:学生品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10.【答案】B。解析:表明了德育具有教育性功能。

11.【答案】C。解析:有无正确的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12.【答案】B。解析:个人信件、日记等属于学生的隐私,教师随意拆开、毁弃学生的私人信件或日记,是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13.【答案】D。解析:派生类属学习是指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 14.【答案】B。解析:画出网络关系图是组织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15.【答案】A。解析:人的学习百分之八十来自视觉。

16.【答案】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这种情绪状态。兴高采烈时,觉得一切都称心如意;心灰意冷时,干什么都无动于衷。 17.【答案】A。解析:学生正处于感知能力的发展阶段。

18.【答案】B。解析: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上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19.【答案】B。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0.【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二、多选题

1.【答案】ABCE。解析:以课堂为中心是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的思想。 2.【答案】BC。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是主观努力和遗传。

3.【答案】ACD。解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 4.【答案】BCD。解析:谩骂、体罚、私拆信件依次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身心健康,隐私权。 5.【答案】ABCDE。解析:略。 6.【答案】ABCDE。解析:略。

7.【答案】ABC。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

48

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8.【答案】ABCD。解析:略。

9.【答案】ABC。解析:好的研究课题要有价值,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依据,要具体明确,具有独创性和可行性; 10.【答案】AE。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它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即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属于群体差异,而学习方式的差异属于个体差异。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2.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3.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2.【答案要点】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3.【答案要点】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育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4.【答案要点】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 ①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因为系统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智力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而智力又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要有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 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知识不等于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的智力发展的高低。 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探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5.【答案要点】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1)道德认识,包括三个主要环节:道德认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2)道德情感,表现为以下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二是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性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它是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支配调节,同时,道德行为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以及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有其促进作用。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

(1)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

(2)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2.【答案要点】(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 ①图式,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模式。 ②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是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 ③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经验之间恢复均衡的过程。(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出几个阶段的特点: 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在感觉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

49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3)对教育的启示: ①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认真倾听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儿童目前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知觉周围世界的,从而正确地判断儿童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水平。 ②教学应该适合儿童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超越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教学只会徒劳无益。 ③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概念的实例。

六、写作【答案】略。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十)

总分1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D.癸卯学制2.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康德

C.培根D.夸美纽斯3.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4.《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原则。

A.方向性B.平等性C.公益性D.全面性5.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具体地说,()主要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 A.教育的目的B.教育的领导权

C.受教育的权利D.教育的方针政策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7.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8.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9.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10.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A.巴班斯基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赫尔巴特11.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12.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 A.接受性学习B.研究性学习

C.合作式学习D.网络化学习13.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4.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15.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的遇到了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

A.热情B.心境C.应激D.激情1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A.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17.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50

推荐第2篇:教师招考1

2012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精粹知识一

一、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着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为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体确定; 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代表人物有库姆斯、伊里奇。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礼是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是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是射技教育;御是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书是学字书写的书写教育;数是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古代印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僧侣祭祀、刹帝利、吠舍种姓、普陀罗种姓。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古代埃及设臵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巴斯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七艺。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近代(16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四)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战国后期,《礼记》中《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②‚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③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④‚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式教学; ⑤‚学不躐等‛即主张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问答分三步: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人都应收同样的教育。著作《政治学》。

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

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美国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中学。还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第一个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学习者

特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的人在学习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关系:上述三要素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 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1、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要素;二战后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2、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观念; 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教育与文化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四、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概念: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点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外铄论: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及学说:中国的荀子,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有称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又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成熟的标志:生理方面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具有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功能(作用):①导向作用;②激励作用;③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特点:

①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②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③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我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规定教育目标。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等。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观点: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

代表人物: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涂尔干等。

7、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②适应于超越问题; ③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④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人本位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①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②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③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六、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帮学生解除学习困惑,启发他们智慧。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教师的人格特征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我国学生喜欢的教师五种品质:

①热爱、同情、尊重学生; ②知识广博、肯教人; ③耐心温和、容易接近; ④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 ⑤教学方法好。

学生不喜欢的教师五种品质:

①经常骂人、讨厌学生; ②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学生看死; ③上课拖时间、下课不理学生; ④偏爱、不公正; ⑤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4、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①课程开发的技能; ②对课程整合的能力; 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 ④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

5、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那么,教师也就应该具备时代要求,具备新课程所倡导、所希望的标准和素养,应实现几个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①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新课程强调‚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就应该服务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服务。

②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③教师应该是学习者。

与学生一样,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做终身学习的楷模。

④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走研究型的道路。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的研究。其次,教学行为的科学化需要教师的研究。教师应成为研究者,从课堂中研究,从课程里研究,从方法上研究;在研究中充实,在研究中调节,在研究中提升。

⑤教师应该是合作者

现在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作为教师,需要很好地和领导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

⑥教师应该是理想的追求者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也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

(三)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的本质特点:

①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③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丰富、多样的人; ②学生教学的中心; 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④学生是为成熟的、发展中的人; ⑤学生是能动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四)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2、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②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③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3、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5、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的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6、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学生方面: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7、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①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②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③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8、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④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⑤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七、课程

(一)课程内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从广义的角度研究,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依据不同标准,对课程的分类不同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3、从课程功能角度: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4、从教育阶段角度: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①整体设臵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③从小学至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课改纲要》规定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特征。

(四)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课程标准的结构:

1、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及教学法的建议等。

2、本文部分: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和基本部分。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五)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 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八、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概念: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的概念: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③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三)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1、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四)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 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

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③严格要求。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①教学目标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重点突出;⑥组织严密;⑦课堂气氛热烈

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布臵作业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臵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

(六)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等。

1、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

主要优缺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④缺点是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因材施教。

(七)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1、教材分析

要求:①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得准确。 ②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恰当。③重点、难点明确。

2、教材处理

要求 :①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合理。 ②学生状况分析得准确,采取对策恰当。

3、教学方法

要求:①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恰当。 ②教学方法灵活、实用。

4、教学手段

要求 :①教学手段新颖。 ②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5、教学程序

要求 :①新课导入自然、新颖。 ②新课讲解透彻。 ③演示实验正确、科学。 ④反馈练习恰当。

⑤归纳总结简要、明确。 ⑥板书设计精当。

6、教学基本功

要求 :①语言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②板书字迹工整、准确、美观。

附: 说课各项评价指标的涵义

1、教材分析

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涵义是:阐明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刚刚学到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讲解这段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位臵,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等。

⑵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涵义是: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尊重课程标准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目标的依据要具体阐述。

⑶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涵义是:重点难点确定准确。确定重点要联系教学目标,确定难点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阐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意义。

2、教材处理

⑷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涵义是:针对本节内容,阐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结构,能力层次,对掌握本节内容有哪些不利因素,重点应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对策。

⑸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涵义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阐述在处理本节内容时,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教学材料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的调整,材料的补充等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特别是对材料的安排,内容结构上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

3、教学方法

⑹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涵义是:阐明本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依据,要达到什么目的。

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实用性。涵义是: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学生实际,要灵活、实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脱离教学实际,体现用性特点。

⑻学法指导。涵义是: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

4、教学手段

⑼教学手段新颖。涵义是:阐明本节课上课时所用教学手段,提倡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⑽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演义是恰当的应用这些手段,明确这些手段的作用及见解。

5、教学程序

⑾新课导入。涵义是: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

⑿新课讲解。涵义是:阐明教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讲的内容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字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切实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做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

⒀反馈练习。涵义是:练习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阐述练习题的来源,练习题的功能,练习题的操作,练习题的变化。练习要有目的,有成效,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所选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系统性、联系性、针对性。

⒁归纳总结。涵义是:本节结束后,要总结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如何总结,如何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⒂板书设计。涵义是:如果是在上课时,你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板书设计布局要合理,能反映一堂课的梗概和黑板上所出现的主要内容。

6、教学基本功

⒃语言。涵义是:语言要清晰、简练、确切,讲话的速度要适中。

⒄板书。涵义是:这里的板书是指教师在说课时所写的板书,板书要醒目,字迹要工整、美观、大方,设计要合理。

⒅教态。涵义是:教师在说课时教态要自然、亲切、大方,衣着朴素、整洁,动作协调。

⒆教案。涵义是:这里的教案是指说课的教案,说课的教案要体现说课的原则,集说课内容,上课内容于一体,项目要全,重点要突出,说理要简明扼要,设计合理。

(八)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现代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必须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单方传授知识的过程,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情,创设师生互动的平台,进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3、开发与生成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只有开放才有可能使教学充满活力。

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是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提出来的,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是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角度提出来的,这三种教学观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彼此间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①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②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③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④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⑤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⑥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九、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教育评价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鉴定功能、③监督功能、④调节功能、⑤诊断功能、⑥激励功能。

(二)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1、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⑴诊断性评价 ( 前测 ):在教学活动进行前,为使教学计划能够指导和调整教学进程,使教学状态及时反馈给师生所进行的评价。

目的: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⑵形成性评价 ( 过程评价 ): 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教学的进程所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

目的:及时反馈、及时补救,是一种‚前瞻式‛的动态评价。

⑶总结性评价 ( 学习后评价 ):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进行的评价,是一种‚回顾式‛评价。

目的:对学习者的活动结果做出判断,对学习提供反馈,证明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但难以对学习活动的进程施加影响。

2、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⑴绝对评价 ( 客观标准评价、目标参照评价、达到度评价 ) 以事先确定的目标为基准,其评价标准是评价对象所在群体之外的客观指标,通过检验评价对象达到目标的程度而对对象做出评估。

优点:标准比较客观。 缺点:很难做到客观、准确

⑵相对评价 ( 相对参照评价 ):是通过比较评价对象之间的平均状况,而对对象作出评价。

优点:适用面广,不受集体整体水平的限制。

缺点:判断依据会随着集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结果不一定能表示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个人的努力状况及进步的程度未受重视。

⑶个体内差异评价 :根据评价对象现在和过去的情况或自身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而作的判断。

优点:避免过分的心理压力,适合个性教育。

缺点:容易自我满足,缺乏客观、科学的标准,容易造成评价失误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从评价的职能上看,注重形成性评价。

2、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注重评价的民主性,突出自我评价的作用。

3、从评价的内容上看,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强调基本知识、操作技能、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评价。

4、从评价的方法上看,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突出定性评价的作用。

5、从评价的过程上看,注重评价的可适性。强调尊重、正视对象之间客观存在的水平差异,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评价类型。

6、从评价的结论上看,注重评价的公正性、公平性和伦理性。评价结论的提出要全面、慎重,竭力从保障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十、德育与班级管理

(一)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1、概念: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 ,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我国的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3、德育的意义:

①德育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②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③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2、我国的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①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 ②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四)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五)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1、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运用说服法的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2、榜样法

运用榜样法的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的要求:

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陶冶法的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的要求:

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注重宣传与教育。

(六)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活动;

5、班主任工作。

(七)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

1、功能:

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班级管理的内容

①班级组织建设;②班级制度管理;③班级教学管理;④班级活动管理。

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八)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

1、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一定的组织结构;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十一、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及特点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这里的课堂教学包括课程计划中计入总课时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自习课也不属于课外活动之列。

2、课外活动的特点

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②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是以参加者的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确定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它的形式十分活泼,讲究实效。

③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自主开展的。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任务

1、课外活动的意义:

①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②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③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④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2、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三)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课外活动的内容:

①科技活动;②学科活动;③文学艺术活动;④体育活动;⑤社会活动;⑥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2、课外活动的形式:

①群众性活动; ②小组活动; ③个人活动。

(四)课外活动的组织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形式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2011年4月20号福建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其建立的时间为 ( A )

A、1879年

B、1798年

C、1789年

D、1779年

2.按照巴浦洛夫的观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 ( B )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探究反射

D、定向反射

3.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

A、脑

B、实践活动

C、心脏

D、客观现实

4.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 (D )

A、注意的广度已有较好的发展

B、注意的稳定性已有较好的发展

C、注意的转移已有较好的发展

D、注意的分配已有较好的发展

5.与成人相比,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 (A )

A、不如成人

B、接近成人

C、已达成人

D、超过成人

6.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 ( B)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一般性遗忘

D、特殊性遗忘

7.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可以根据诗中的描述,在头脑中出现一幅祖国冬日长城内外的壮丽景象。这种想象叫 ( A)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8.数学家高斯十岁时,对于‚1+2+3+4+…+99+100=?‛这道题通过分析发现,这一数列两端二数之和总是101,从而提出101×100÷2=5050的答案,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数学家高斯主要运用了( D)

A、再造性思维

B、模仿性思维

C、形象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9.‚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 C )

A、思维的间接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思维的敏捷性

10.随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的笑、偷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这一表现说明了小学儿童情感 ( A )

A、丰富性发展

B、深刻性发展

C、可控性发展

D、稳定性发展

11.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低年级儿童意志的 ( C )

A、坚韧性水平较低

B、果断性水平较低

C、自觉性水平较低

D、坚持性水平较低

12.学校恐怖症,多见于男学生中,表现出对上学的惧怕,拒绝上学,它不同于一般的逃学行为,其年龄大多在 ( D )

A、5~6岁左右

B、6~7岁左右

C、7~10岁左右

D、7~12岁左右

13.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 ( D )

A、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C、道德动机的激发

D、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

14.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 ( B )

A、潜意识

B、自我意识

C、无意识

D、集体无意识

15.智力的核心是 ( D )

A、想象力

B、记忆力

C、观察力

D、思维能力

16.外表上表现为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这种人的气质类型是 ( B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为了了解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社会心理学通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 )

A、社会测量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调查法

18.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 (C )

A、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教育因素

D、自我努力

1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为 (D )

A、生理需要

B、爱与归宿的教育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0.自我意识的主要心理成分是 (C )

A、自我体验

B、自我 认识

C、自我监控

D、自我调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_发展规律__________的科学。

2.大脑皮层上的脑叶在机能上有分工,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 顶叶与____躯体感觉_______有关。

3.人在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______ 无关运动的停止

_________ ;呼吸运动的变化。

4.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____意志努力______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

5.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_理解性________、恒常性等特征。

6.视敏度即___视力____ ,小学生比幼儿好,其中10岁儿童视觉调节能力范围最大。

7.记忆过程包括____识记________、保持和回忆三个环节。

8.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_____先快后慢 _ __ 的趋势,这一规律说明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

9.从个体发展水平来看,思维可以分为动作思维、___形象思维______和抽象思维。

10.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它要求_重新组织___ 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东西。

11.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____体验__ _____。

12.表情指伴随着情感而产生的肢体表情、___言语表情_______ 和面部表情。

13.过度焦虑的儿童可以分为素质性焦虑儿童和____境遇性________焦虑儿童。

14.意志行动可划分为_____采取决定________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15.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________生活制度_____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自动控制的良好行为习惯。

16.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从他律到_自律_______;从效果到动机;从片面到全面。

17.班级中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规范、心理相容、舆论和___凝聚力________。

18.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__个别_____性的特征。

19.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_____正态_____分布。

20.儿童心理发展分以下几个年龄阶段:从出生至1个月为__新生儿______期;从1个月至1岁为婴儿期;从1岁至3岁为幼儿早期;从3岁至6岁为幼儿期;从6岁至11或12岁为童年期;从11或12岁至14或15岁为少年期。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列举四种提高小学生识记效果的方法。

(1)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识记;

(2)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

(3)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力意义后加以识记;

(4)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2.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由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2)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3.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要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情感,一般应该做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2)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

(3)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

4.简述意志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

(2)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5.何谓小团体?对班级中小团体应如何进行引导? 班级是一种正式群体,其中还包含若干由小学儿童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简称小团体。

首先,教师要在任何时候都了解自己班级中的小团体的活动状况、核心人物的态度以及人员的变迁。同时,还要了解班级的大部分成员对这些小团体的评价;

其次,教师要做好小团体核心人物的工作,这是把握小团体的关键。

第三,教师要善于在班级中创造良好的情感气氛,使班级的目标与小团体的目标在根本利益上相容的,并努力使小团体的活动适应于班集体的活动。

第四,教师要冷静地分析班集体中的舆论。学生对某个小团体或某同学的态度和评论,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五,如果某个小团体的活动影响了成员的学习、健康或违背了常规,教师必须及时地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限制,并向他们说明道理,加强法治教育。

四、论述题(共10分)

实践证明,学生注意力的涣散是一节课失败的真正原因。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这说明了上课时学生注意听讲的重要性。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将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②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①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②激发学习动机;

③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的学习。

福建省:2010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析

一、单选题 (60分)

1、首先把"教""育"两个单字合作为一个词见于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说文解字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_____的关系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答案:B

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的学者是_____ A、霍尔 B、洛克 C、高尔顿 D、华庄

答案:A

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答案:A 解析:《学记》里讲,"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能成",说明从古人开始就已认识到了学习的最佳期问题,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差些。所谓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是说: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故此题答案为A。

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性是通过人的_____表现出来的。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活动

答案:D

7、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_____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答案:D

8、1903,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_____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寅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9、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西德等学制属于_____ A、单轨制 B、中间型学制 C、双轨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C

10、对义务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B、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C、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D、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

答案:D

11、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

A 接受进修培训班 B日常教学反思C 阅读和反思性写作D 交流合作

答案:A 解析:接受进修培训班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进行提高学习。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

12、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A班级活动 B 文学艺术活动 C 群众性活动 D 社会公益活动

答案:C

13、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____ 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 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满足学校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A 一级课程 B 二级课程 C 三级课程 D 国家课程

答案:C 15 柯尔伯格吧儿童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走向阶段属于____。

A 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他律水平

答案:B 解析:在习俗水平(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道德判断)(10至20岁)的第一个阶段为好孩子定向阶段(或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别人的赞许。如"偷"不对,"互助"是对的。故正确答案为B。

17 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 场独立型 B 沉思型 C 场依存型 D 冲动型

答案:D 解析: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的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所以说,冲动型往往强调的是速度而不是精度。故正确答案为D 18老是抱怨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们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____理论解释。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给予惩罚 D 消迟

答案:A 解析:强化物是指"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斯金纳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物。故正确答案为A。

19 学习正方形中已经掌握的轴对称图形 后学习时 告诉图也是轴对称学生立即发现图具有轴对称特征这种学习方式是? A 上位学习B 相关类属 C 派生类属 D 并列类属

答案:C 21 心理学家戴维斯在试验中组学习射箭甲组严格指导乙组自行尝试甲组射中率65%乙组45% 表明在动作学习的过程中因素很重要

A 指导 B 发展 C 练习D 反馈

答案:D 22 小李在练习国标中老师告诉小李右手抬起的高度不到位这种反馈属于

A 非建议反馈 B 内在反馈 c 延缓的反馈 D 外在的反馈

答案:D

23 1961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理解三个阶段依次是

A 服从 同化 内化 B 服从 从众 同化 C 服从内化 同化 D服从 同化 从众

答案:A 25 德国邓克尔发现 人看到的某物品具有一种功能后就很难看出其他功能 进而影响问题解决这一现象成为

A 定势 B 功能固着 C 问题表现 D 知识结构

答案:B 26 与形势训练说迁移理论联系最为紧密的是

A 逆向迁移 B 负迁移 C 特殊迁移 D 一般迁移

答案:D 27 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的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哪一个概念反应的内容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D 难度

答案:A 28 老师用课程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决定是需改善教学

A 诊断性 B 描述性C 形成性D 总结 性

答案:C 31.完全能力人是指年满____周岁,以自己劳动力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

A12 B14 C15 D16 答案:D 32.学校劝退初三学生小陈,侵犯了小陈的____权利。

A受教育B发展C生存 D知情

答案:A 34.李某以为张某贪污学费,将张某打伤,造成张某轻微伤,医药费开支1685元,李某侵害张某的____权利

A名誉权,荣誉权

B生命健康权,荣誉权

C生命健康权,名誉权

D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

答案:C 35张某依法向____,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正确的。

A学校提出赔偿B教育行政部门申诉C法院提出诉讼D以上皆可

答案:C 36教师羞辱学生,导致学生自杀,老师应该承担____ A承担全部责任 B承担大部分责任 C承担过错责任 D不承担责任

答案:C 38.明知校舍有危险而不采取相应措施,直接责任人应追究____责任

A民事 B刑事 C一般 D行政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3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截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正确答案为B。

39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开除学籍 B批评开除学籍 C批评 D退学

答案:C 42.若干相邻学科经过筛选,充实,合而为一称为____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

答案:B 解析: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的观点。综合课程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比较清楚的了解了,比如生物学就是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融合在一起的学科。故正确答案为B。

43.课程标准是____的基本结构性文件

A国家 B地方 C校本 D学科

答案:D 解析:课程标准也即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故正确答案为D。

48.第斯多惠说:"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体现教学____原则。

A巩固 B启发 C循序 D系统

答案:D

二、简答(3题,各4分,12分)

1、简述作为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参考答案:

(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

(2)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

(3)把专业理论与交流讨论结合起来。

(4)把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结合起来。

2、简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1)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相对区分开来。

(2)爱国主义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

(3)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把爱国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4)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层次性

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

(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

(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

(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4)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三、论述(每题8分,2道16分)

1、结合实际论述教育中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几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

(1)放任型

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

(2)专制型

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

(3)民主型

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对着目标进行学习。

大量事实表明,在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而在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下,师生关系对立。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跟上时代的步伐,尊重学生的人身基本权利,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应该说,建立民主型的 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落实深化改革,与时具进的体现。

2、联系实际论述怎样有效地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向学生讲明所学内容的用处。

2、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

3、向学生提出他们现有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挑战他们现有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二)设臵合适的目标

当目标是自己设定的时候,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可以:

1、与学生讨论过去的目标实现的情况,然后再为下阶段设定新的目标

2、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又现实的目标。

(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当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如何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1、通过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设定难易合适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2、让学习不好的学生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教师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判断。

(四)归因训练

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

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

这种归因训练的好处在于,在学生做"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做"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

(五)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教师应该:

1、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2、外部奖赏在此是指物质上的奖励,教师在运用外部奖励时,应持谨慎态度,对那些已有内部动机的活动最好不要轻易运用物质奖励,只有对那些缺乏内部动机的活动予以物质奖励,才可能产生积极地激励作用。

(六)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

"反馈"在此指的是给学生提供关于其成绩的信息。教师应该:

1、运用反馈,注意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

2、必须提出经常性的反馈,使学生能付出最大的努力。

3、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学生适当的行为,对他们所表现出的期望行为提供反馈。

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表扬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具体性、可靠性以及行为结果的依随性。

四、案例分析(12分) 以下是一位实习教师的教学日记,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黎是初二的女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她的个性很特殊,她与同学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点紧张。开学初曾与一男生打架,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反映强烈,存在明显抵触情绪。有次自习,她戴耳机听音乐,被班干部值日提醒并记下名字,她当众撕掉记录本,并辱骂班干部。同学们基本上对她敬而远之,避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表面上她与同学相安无事,实际上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赏。可是她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真诚的与人交流,时时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班级里,她没有真正要好的朋友。在学习上,她几乎丧失了兴趣,老师上课时,她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候连课本都不愿意打开;甚至有时候自顾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等等的方式逃避现实,但她读的大多是离奇鬼怪的故事书。她在日记中写到:"课根本就听不进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自由……" 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我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面对小黎,我感到力不从心……

问题

1、如果你是小黎的班主任,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转化她?(3分) 问题

2、根据小黎的特点,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2分) 问题

3、请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黎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3分) 问题

4、以小黎等留守儿童的成长为例,你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问题1:

1、对其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2、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从正面加以引导

3、讲究一定的方法,善于抓住时机进行转化指导

在采取以上措施时,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

问题2:

1、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长善救失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灵活因材施教的原则

问题3:

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小黎的心里特点具有以下的特征:

1、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再身边,所以,使得她缺少普通孩子所拥有的家庭的温暖。心理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都由于其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时要更多的给予她关心和爱护,从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对其进行帮助和安慰。

2、小黎的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于与同学交往,造成了她经常与周围的同学产生摩擦,同学与他的对峙行为,更加造成了她与周围同学及教师的逆反情绪,加重了她的性格孤僻。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不但要更多的关心她,用自己的宽容心和爱心去感化他,同时还要发动班级的同学去帮助她,理解他并且感化她。

3、小黎虽然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不断的产生冲突,但是她的自尊心是相当强烈的,同时她也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另外,小黎目前是初二的学生,这时的儿童处于青春期,她会具有青春期孩子的冲动、对抗、自尊心强及自我独立等一些性格特点。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认识到青春期孩子的特质,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同时要适时的处理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得学生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获得正常的发展。

问题4: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所为主导作用,是指主要的并能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要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第四,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教育可以抓住儿童受教育时期的最佳时期。

另外,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学校教育。第一,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不是万能的。第二,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它主导作用的发挥要受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教师的专业水平、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等。

2011年福建省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Rén 和Chóng。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女和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击和从长计议。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和曹植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风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 颂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另外)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勉强)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尚且)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居然/竟然)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滥调 以儆效尤 虚无缥缈

再接再厉

按部就班 颠扑不破 床架屋叠 枕戈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 )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

引起学术争论。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B )(1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A、C )(2分)

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引证法、例证法

。(2分)

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

答: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

答: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分) “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

推荐第3篇:教师招考论述题

1.试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及教育科学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研究并揭示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教育方针政策是一

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而制定的,具有主观性。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教育方针政策

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规律;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

探讨,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它是运用理性

思考对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科学化概括。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教育科学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各

种科学理论的学科群,它包含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学论、课程论、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研

究的是教育基本的、一般的问题,是从总体上分析教育问题的,而其他学科则是从某个角度对某个方

面问题的研究。

2.现代教育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所以能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 速度;

(2)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

(3)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会更明显、更富有成效。

4.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工作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

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工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扬长避

短,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牛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5.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背离了

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1)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发展,教育的发展才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才具有现实可能性。

(2)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是要努力建立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发展力度,多渠

道办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加速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扩大教育机会,从而缓解教育机会竞

争;二是要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

程管理等方而规范和引导学校办学;三是要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为中小学教育正确导向;四是

要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特别是要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五是要合理配置教

育资源,加强中小学中的学校建设。

(3)中小学本身也应积极进行改革,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落实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

6.试述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受教师的评价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通过语言暗示、表情等反 映。

②教师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大量教育实践表明,民主型领导方

式下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最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③教师的智慧。学识渊博是学生亲近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教师的人格因素。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2)学生方面: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学校领导与师

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必然影响师生关系。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室的布

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

7.试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①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③对待集

体团结协作;④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2)教师的知识素养:①政治理论修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 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⑤丰富的实践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和自我反

应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4)职业心理健康:①高尚的师德;②愉悦的情感;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健康的人格。

8.试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1)进行社会调查

(2)审查学生活动;

(3)建立资源数据库;

(4)研究学生情况;

(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6)开发实施条件;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9.试述你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认识。

(1)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

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 课堂。

(2)“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

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

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10.试述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11.什么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该原则需要做到哪些?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

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

最佳的发展。

(2)贯彻该原则要做到: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

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 得以发挥。 12.试述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1)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

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

吸引力和感染力。

(2)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确立符合中小学生

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牛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积

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3)国内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路有: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转变;实现由单向灌输德育向双

向互动德育转变;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转变;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 德育转变。

13.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你将如何培养你所带领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4.试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课外、校外教育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强调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状态,选择、控制、

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等。

(2)自主性。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和动手。可以说,课外、校外教育是学生

自己的活动,学生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 助作用。

(3)灵活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形式都体现了灵活性。活动的

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点、能力以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

而确定的。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4)实践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自

己设计、动手获得;那些经由辅导教师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运用到实践当中来验证它的科学性,

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广泛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可以根据参加活动者的

愿望和要求,以及学校、校外教育机关的具体条件而确定。

15.联系实际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帮

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16.试评价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它系统地回答了有关学习的一些最基

本的问题,这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到了奠基作用。它对于我们了解学习,特别是动物

的学习过程及其外部条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桑代克超越巴甫洛夫之处在于他提出:在某个行为之后

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来的行为。但是,桑代克发现的学习律仍然有些简单和粗糙,不能完善地说明学习的根本规律。他以试误概括所有的学习过程,忽视了认知、观念和理解在学习中的作用,抹杀了人

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桑代克的根本错误在于背弃了反映论的观点,取消了反映过程,认为

情境与反应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中介,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机械主义的观点。

17.联系教学实际,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5)

培养对学习的兴趣;(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18.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 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2)正确运用

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

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科学地进行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

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通过异类比较,有利于确切了解彼此问的联系与

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教师启发学

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19.新手型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是训练新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的一条 重要途径。(3)进行专门的训练。可以通过进行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来实现,如训练新教师掌握教

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等。(4)反思教学经验。反思就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

从而做出某种行为、决策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推荐第4篇:教师招考心得

(一)总结每年各省市公共课(《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基本具有以下特点:考试的内容、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及时间、试题类型

内容基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法律知识三个主要部分

一是识记,要求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个省市有所不同)

考题类型基本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或教案编写。

(二)总结历年各省专业知识真题具有以下特点:科目、考试内容、能力要求、试题类型 语文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诗文背诵、作家和作品、文学流派

考查考生对于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了解与应用情况。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阅读题、案例分析题、技能应用题等。

数学、物理、化学

综合检测考生对数学、物理、化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各科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从事教育的基本潜能

考查数学、物理、化学教材教法的有关知识内容,将知识、能力和教学素质融为一体。

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操作题、解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或案例设计题等题型。其中解答题含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或应用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和推证过程;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或案例设计题等应明确表明观点、逻辑清晰、证据恰当、有理有据。

教师招聘考试命题趋势

教师招聘考试经过近几年的完善与发展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以一节课评优劣定级别,而是尽可能的考查学生运用新的教育理念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以达到考察其综合素质。因此考生不仅要对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教学法规、师德修养,教育案例以及时事政治等基本概念达到扎实掌握,还要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这种考查一般会以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及教学设计的题型出现。

备考策略

教师招聘考试主要测查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测查考生是否具备教师的资质。如何在短时间内备考并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呢?首先要详细了解招聘简章提供的信息材料;其次要选择好复习材料,最好是比较有权威性的辅导材料。例如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招聘考试系列用书,再次是最重要的内容——复习备考。

(一)笔试

搞好考前复习,是教师招聘考试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考前复习实质上就是重新学习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无异于炒“冷饭”,掌握一些复习的策略和技巧是大有必要的。

1.正确理解学习和考试的关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新的知识,而考试只是验证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全面、熟练地掌握书中的内容,而不是单纯从考试的角度去考虑哪些内容需要,哪些内容不需要。这样,即使考试时题目难一点或偏一点,也不会茫然无措。

2.处理好厌学表现——心理疲劳

在考前复习阶段,有些考生会出现一种现象——想学习,也有时间学习,只是一拿起书本就犯困,并伴有厌倦、烦躁的情绪。这就是复习迎考过程中产生心理疲劳的具体表现。我们知道生理疲劳可以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恢复正常心理疲劳,那么要消除心理疲劳就要靠心理调节来实现。为此,考生朋友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就像从河里抽水,动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动力来源于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许多考生朋友的经验教训表明,学习目的明确与否,学习的动力有多大,对心理疲劳的影响极其巨大。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并有伴有愉快、喜悦的积极情绪体验。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抑制的消极情绪引起的。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

学习要多样化

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易使在脑皮层产生抑制,出现心理饱和,产生厌倦情绪。所以考生朋友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

学习过程劳逸结合

交替学习各门课程也很可能不能消除心理疲劳,在这种状态下考生应该考虑暂时停止学习。可以听听音乐、打打羽毛球,这样对于消除心理疲劳也是非常有益的。

3.带着思考学习——创造适合自己的复习体例

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所设计与安排,要使自己的复习紧扣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抓住考点,强化热点,创造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体例,并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完善是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的一套学习体例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要点

方法概要

复习时的具体做法

创设新的知识结构

将知识连点成线,联线成网。

复习时应详略得当,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应先写出一章或一个单元的知识纲要,然后自己在认真思考、填写各层次的知识点,进行一定范围的联系和比较,然后再看书核对、

小结或者几个典型的实例,让自己充分展开思维,最后收拢知识点。

难点

简明

突出

把难点具体化、简明化、实用化

某些章节内容在最近学习中没有完全理解、弄懂或隐含的难点,随着复习时相关信息量的增大,难点暴露得更为突出。考前复习中必须着力解决,否则会给未来的考试留下隐患,这期间的难点要更加的注意将其明了列出并解决使其具体化、简明化、实用化。

疑点拓展深化 拓展知识面

深化知识点

疑点的消除,一是拓宽知识面,消除知识间的“隔阂”,二是要深化知识点,澄清知识间的“是非”。

疑点出自于对知识的片面理解和一知半解,若将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宽深化,则疑点自破。

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知识点联系具体事例

考生应注意不能枯燥的死背知识点应该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深入理解知识点,有利于加深对本质和原因的认识,一举两得。

分析考点

抓住考查点的规律性

通过分析历年来的考查点,总结出这些考查知识的形式、角度、能力层次和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等方面的规律,并且总结出解决这一考查点问题的规律性的方法。

热点变形

考前复习应认真分析热点题的演变,利用现有习题通过“改头换面”,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进行定点练习。还可以围绕热点,进行了试题变形练习,以深化和扩大知识面,提高应变能力,培养发展思维能力。

4.战胜复习中高原现象——自我调整

高原现象定义

高原现象产生原因

高原现象产生时期

解决高原现象的方法

复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复习到一定时期时,往往停滞不前,不仅复习不见进步,反面有退步的现象。

在高原期内,并非学习毫无进步,而是一些部分在进步,另外一些部分在退步,两者相抵,导致复习没有表现出进步现象,因而考生失望。

常常发生在低层次的复习进入高层次复习的过渡时期;发生在临考复习的中后期。

考生朋友在复习迎考过程中遭遇高原期时,切忌急躁或丧失信心,应加强自己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性或向成功者请教,树立起成功的信念。

5.重视复习“错误”——消除“错误”使其变为强势

“错误”产生原因

消除“错误”方法

概念理解上的问题、粗心大意带来的问题,以及书写潦草凌乱给自己带来的错觉问题等

定期翻阅错题,回想错误的原因,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对其中那些反复错误的问题还可考虑再做一遍,以绝“后患”。

6.生理因素影响复习——发挥自己生理特点

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气质、性格,心理稳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考前复习。这是由于我们的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基础上展开的,心理发展水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学习与发展。因而,考生朋友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来制订复习迎考计划,根据自己的心态来调整复习的进度,选择与运用最好的复习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考前复习达到与预期的最佳效果。

气质的角度

粘液质的考生

属于朋友应克服自己适应环境速度慢、能力差的缺点,绝不要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影响到自己的复习效果;同时,要注意改变思考问题表现出的固执呆板、钻“牛角尖”等现象,主动地与学友们一起讨论,扬长避短,切不要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天地里冥思苦想。

多血质、胆汁质的考生

克服自己过分情绪化的现象,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已经没有什么兴趣的问题,要重视锻炼自己的毅力,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

性格角度

外向型的考生

注意培养自己严谨治学的精神;同时还要注意复习中的盲目化倾向与情绪化倾向,制订好复习计划,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进行迎考复习。

内向型的考生

避免以往遭遇问题后自己苦苦深思,白白浪费时间的现象,多向他人请教。

心理稳定的角度

那些心理不稳定,有明显过度焦虑情绪的考生应看破考试的本质,把它看作平时学习的累积,把它看作是人生发展中的一次重要机会而非惟一机会,以平常心对待,把对考试的紧张恐惧意识化解在平时自学、复习当中;同时,要学会自我安慰,相信自己能考好,有把握考出好成绩,排除各种异常心理的干扰;还可以通过自我放松的办法,最终胸有成竹地走上考场,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早日圆自己的成才梦。

原文出自【教师招聘考试资料交流平台——教师招考论坛(http://www.daodoc.com/)】;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daodoc.com/viewthread.php?tid=70897&highlight=

说课模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说的课题是_,(板书课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第_册_课《_》,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说下本课的特色(篇幅短小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_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_;

2、_;

3、_。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_。难点是_。

二、说教法: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每一个教法都要说明下,教法不要说很多个,2个就差不多了)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法一样要说明的,也是2个即可)

四、教学程序:鉴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的确定,下面我重点来说说教学过程:

( 一)激趣揭题

说说你是怎样导入的,和为什么这样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感悟说课是说第一课时的,三个环节就好!

这三个过程要详细点,内容也是因课文的不同而定的,我也不好说什么,大概就是先说你在这一环节要怎样做,然后说为什么这样做,理论不要说太多,还有说怎样做的时候不要用教学生的语气,应该是讲解的语气吧!但是导入部分的导语之类要用真正上课时的语气。 讲到这一般时间就差不多了,如果还有时间就布置下作业。

{讲完之后也可以说一句我的说课就到这,谢谢各位老师!} ( 最后别忘了擦黑板哦)

原文出自【教师招聘考试资料交流平台——教师招考论坛(http://www.daodoc.com/)】;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daodoc.com/viewthread.php?tid=764&extra=page%3D

1教师面试、试讲制胜招数及注意事项

(一)面试、试讲制胜有招数

1、作为老师,信心和责任心是第一位的。记住一点,你担心的别人也担心,所以不需要有压力。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

2、打动那些对你有好感的评委!没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诉所有人,我来了,我能教好学生。

3、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讲话语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练。这是关键!讲话要掷地有声,不要半推半就,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4、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教师这个职位还是要讲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给人感觉气质非凡。

5、在见到面试官时要表现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嚣张,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运用好肢体语言。

6、要在试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知识在吸引人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5、不用花费时间讲得过于仔细,只要在你讲的时候提到就可以了,让听课的评委知道你有这个环节就可以了。

6、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

7、要有板书,板书就是你的教课大纲,是有始有终的,最后别忘了布置作业。(如果对粉笔字不自信、或者无要求板书,可以减少板书或者不板书。)

8、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用电脑,要跟上时代步伐,网络时代了,上课不用电脑的老师必被淘汰。最好能采用多媒体教学,这通常是可以加分的,也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试讲时不允许呈现,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

9、试讲完成以后还会有提问,基本上都是涉及到如何安排你所教的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应该在哪里,如果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该如何等等。不要慌张,首先肯定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予以适当的重复和肯定,与此同时思考应对的策略。回答的时候最好能有一个提纲,分几点来说明你的观点,显得层次鲜明,逻辑性强。点到即可,除非特别自信,不要过于展开。

10、要做一下小结,总结一下你所讲的内容,布置一下作业,做到有头有尾!

补充几点注意事项:

1、板书的时候忌讳无声板书、长时间课堂空白,可以在板书的同时结合问题和内容,做适当的讲解。说话写字速度不能太慢。太慢了大家会怀疑你的做事效率。字不要太差。可以适当看看讲稿,自然地看即可,不能照着讲稿读,因为评委和你的讲稿是一致的。

2、试讲的内容和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有不一致的地方,在试讲完毕,时间还有的情况下,做一个简短的说课(说明),让评委知道你的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在课中也可以适当穿插对学情、教材、学法、教法的说明。

3、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和要素尽可能完整、完善,教学流程可以拟出恰当的小标题,吸引评委注意力。

4、试讲时没有学生参与,但是同样要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新课程教学理念,可以通过教师的模拟对话或者讲解呈现。如小组讨论、分组学习、课前的预习等等。要有师生互动,即使面对老师讲课,也要体现学生活动。

5、可以在某个具体环节提供几套教学方案,把教师的预设体现得很充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教师把握生成的基本素养。

7、课堂重点突出,一到两点就够的,其它的不讲或略讲,决不可面面俱到。

8、要深挖课文,对思想内容有独到见解。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它体现老师的水平。文章思路不是重点,一般文章思路都很清晰,高中生都看得清,不需要作为课堂重点。

9、尽快切入重点。详讲重点(也就是能出彩地方),不然导入太长,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会冲淡重点。试讲时,可以省掉作家作品介绍,字词检查等次要内容。深挖重点,然后再点一下文章其它部分,勾出文章整体思路,给人以整体感。分析重点段落时,集中落脚到关键句,关键词,这样才具体而实在,不然笼而统之,难以讲清。分析也细致不下去,要分析细致必然落脚到文中字词,这样又紧扣了教材,不致于犯脱离课文的毛病。

10、发挥不宜太多,太多了也会冲淡主题。或者更直接地说,讲课像写文章一样,围绕中心(重点)行文,废话(可引起学生兴趣)尽量少讲或不讲。

(二)结合经历谈谈注意事项

前几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教师的试讲招聘活动。在教学方面受到启发的同时,对于教师如何准备试讲以及试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有几点体会。

一、妆容,服饰

要知道您应聘的是教师这个行业,您以后要教书育人。所以一定要注意您的仪表。

1、化淡妆,而不易浓妆艳抹。刘海不要遮住眼睛,更不易烫发,染发。尽量做到清清爽爽。

2、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教正科,您就要穿正装,男士还可以打上领带。如教体育您最好穿运动服。

3、妆容,服饰还要符合所教授学生的年龄层次。教授小学和教授高中,妆容和服饰绝对不一样。

总之,女教师要给人感觉即典雅,又平易近人。男教师要给人感觉挺拔而充满阳刚之气。

二、进入试讲地点

1、如果没有人领您进入试讲地点,那么您进去要先敲门。等评委说请进时,再轻轻推门进入。

注意,从门口到讲台这一段路也是评委在观察您的时候。所以您走路一定要挺拔,给人精神抖擞的第一印象。有些应聘者进门时,臂弯里夹着课本,弯腰驼背,没

有一点老师的风度,给评委的第一印象就十分不好。

2、如果有人领您进入试讲地点,也要有礼貌。进门先打招呼。例如,各位评委好等。

三、自我介绍

即使招聘流程里没有这一项,自己也要主动争取。这样可以让评委对你的优点和性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自我介绍就紧扣八个字:突出自我,张扬个性。要充满自信并充分表现对自己所教授科目的热爱之情。

四、试讲

1、首先要表明你所要教授的科目、内容,针对的是几年级,第几次课。例如:新课程标准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新授课。

2、普通话

一定要用普通话。如果您一开口就是乡土话,那么您在这时已经被PASS了。因为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普通话要标准,咬字清晰。(特别是对于语文科目)

3、音量

音量要大。不要认为自己对着的是几名评委。要把他们想象成一个大班的孩子。况且,评委们听了一天的课,已经昏昏欲睡了,您的音量要足以把他们震醒。

4、音调

语调要抑扬顿挫。要有重音,轻音,拖音,有节奏性。不要有口头禅。例如:是吧,对吧等。

5、语速

语速不能太快。有些应聘者可能太紧张,一上台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飞快的讲。好像赶任务一样。结果一堂课下来,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讲些什么,评委们也没听明白什么。所以语速要尽量慢一点,也可以缓和一下紧张的心情。

6、仪态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手可随意放在身体的两侧。也可放在讲台上。腿不要乱抖动。目光要时而环视讲台之下,与学生或评委又眼神的交流。

7、板书

粉笔字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可以为老师增彩不少。除了字要公整之外板书的布局也要掌握好。不要全挤在一边,兼顾到左右的学生。

8、多媒体的应用

熟练操作多媒体。注意讲课,板书和操作课件的衔接。否则会给人讲课中断的感觉。

多媒体不能滥用。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所以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乱用。不要把多媒体做的花里胡哨。因为您不是在做动画片,而是在授课。课件花哨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9、课件课件的选择。

选择教授的内容既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嘴熟悉的),又要有代表性(课的高潮部分)。让孩子有兴趣,也要让评委有兴趣。

课件的制作。制作要有特色。适当穿插漫画,照片,图表,还要注意背景音乐的应用。

10、授课

授课要注意启发性。多提问,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授课要有感情,有逻辑。说话要化繁为简,生动活泼。面部表情不要太紧张,要面带微笑。

11、说课

授课完毕,下一环节就是说课。

如果评委没有要求你下面进行说课,也可自己主动要求。以让评委对你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说课不一定按照固有的程序。因为经过前面的授课,评委已经对您的素质有一个大致的定位。这时,说课可以尽量加入你自己对本课独特的理解,或是对您所教授科目的理解,让评委认为您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

12、答辩

如果您有幸进入这一环节,成功的几率已有60%。

答辩要语言流利。回答问题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要打断评委的提问,进行狡辩。评委问得越多,录取的机会就越大。

补充几点注意事项:

1、要把评委当成孩子来教。不要想着是评委在听课,就任意拔高授课内容。要明确您所面对的是您所教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2、授课时即使您很紧张,也不要过多的说状态不好,请大家原谅。

3、如果在您的试讲过程中评委很严肃的打断您,说明评委有些不耐烦了。下面您的授课就要注意互动性,调动气氛。

4、如果答辩后,评委留下您单独谈话,那恭喜您!您被录取的几率上升为90%。

以上是我对教师求职的一点感受,希望对各位准备应聘的师范类毕业生有所帮助。

(三)简要谈谈说课的问题

说课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为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是授课教师就某一具体教学课题,在充分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层次分明、条例清晰地向专家和同行教师们说明本节课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即呈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并展示进行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然后,由专家和同行教师们根据有关教学理论和经验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评说和讨论,研究并确定该节课教学设计的改进意见;最后再由授课教师跟据改进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说课的环节一般包括:说教材、说学生、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媒体、说设计和说小结等过程,现分别分析如下。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材的概念也得以拓展,教材不仅仅指纸质的书面教材,还应包括电子教材(光盘资料或网络资源)。“说教材”是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之上,说明本课教学内容在这本(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说出本课的知识结构、特点以及与学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清本课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根据有关教育、教学理论,说明确定“地位”、“作用”、“结构”、“特点”、“联系”、“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二、说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充分认识,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技术,学生有关“信息”的知识水平、“技术”操作能力和对“信息”的意识及思想情感都大不相同,因此,“说学生”在信息技术说课活动中尤为重要。

“说学生”就是在充分认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础之上,说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能力结构、认知结构、接受水平,当前的发展水平以及潜在的可能发展水平、学生的共性以及个别差异等。

三、说目标

这里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一般学科大都强调知识目标,而信息技术学科更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说目标”是指教师要说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训练哪些技能并且培养哪些情感、道德以及非智力因素。另外,有关教学目标的确定还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即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年龄特征以及认知结构,合理地确定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并说明这样确定的有关依据。

四、说教法

教法是指教师为实现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或手段,以及为此而选用的教具。教法的选择是在分析教材、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在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教学目标的要求分别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说教法”就是要求教师说明,如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和目标要求并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设计教学“任务”,综合选用讲练结合、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从而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分别说明采用这些教法的依据。

五、说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为达到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或手段,以及为此而选用的学具。学法的选择也是在分析教材、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在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教学目标的要求分别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学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年龄特点、认知结构特点、学科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特征、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等因素,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学法”的内容在“说课”活动中,往往被许多说课教师所忽视,而这恰恰又是教师最需要重视的。因此,说课教师要说出教学中如何努力提高并维护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说出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说出如何鼓励学生多动手尝试并善于举一反三,以便更好地更多地学掌握知识和技能,并用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说出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说出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最终使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六、说媒体

“说媒体”就是要求授课教在说课时,先交待上课时拟采用的教学(媒体)环境,自己制作或选用的教学软件,必要时作些演示,并说明选用教学环境和教学软件的理论依据或指导思想。

七、说设计

一般来说,说课的这个阶段应该是“说过程”,但是由于说课是在上课之前的一次教研活动,因此,严格地说,传统意义的“说过程”应该是“说设计”,即说明教学

过程设计。

“说设计”就是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的总体安排,即时间分配和教学建议等介绍给大家,其中包括新课的引入、新课的展开、练习的设计、小结如何安排、作业如何布置、板书如何设计等等。并且要说明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如何安排并有机结合的,说明教学过程的构想与整体分析;说明本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来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本课教学难点,以及如何实现各项教学目标,并阐明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如何落实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技能练习,如何根据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年龄特点、认知结构特点、学科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特征、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八、说小结

“说小结”并不是对所说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而是要“小结”出授课者对本节课的设计思想,以及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说课除了要说清以上八项主要内容之外,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

一、要注意教师的形象。说课的过程也是教师仪表和气质的展示过程,因此,说课教师的穿戴要整洁大方、朴素自然;第

二、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听课的对象,一般不是学生,而是专家或同行,甚至还可能是领导,因此要注意说课态度和蔼、自信并充满活力,注意表情和称呼,普通话要标准流畅、语言简明扼要、清晰生动、逻辑性强,语言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最好富有个性、以体现自己的独特风采;第

三、要注意专业的素养。说课要突出“说”字,要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学生、说训练,要注意详略得当,不可面俱到,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过程、学法指导等应该详说,而对教学目标、教法、媒体运用、时间安排等都可以略说;第

四、要注意学科的素养。

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学生、精心设计“说案”、灵活选择说法、准确实施“说程”,就一定能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说出新意、说出水平。

(四)招聘方给出的几点建议

一、试讲者要谦虚。来我校试讲的有不少很牛的人物(比如是硕士、副校长,听说还有校长),有些人可能以前在自己的地盘牛惯了,所以从骨子里掩饰不了牛气。这样的牛人,多半要落马。我想生活中,太牛的人,大家都不会喜欢,在陌生人面前牛气,只能令人反感或厌烦。有些有点本事的人在家里混得不如意,常常是因为目中无人。走到外面,老脾气不改,同样吃不开。

牛人具体表现:教学副校长问他备课要多久,他一看课文,说一个小时足矣。好,到时候真的讲得极好,大家当然都无话可说。但事实基本不太可能,特别是教语文的。我们的校长是教语文的,对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不满意,在这样高要求校长的领导下,语文老师们也不是吃闲饭的,要让这一帮子语文老师挑不出你的毛病来,那可是千难万难。人无完人,课无完课,一个小时你想拿出一堂完美的课来,你是神仙下凡吧?

还有一些表现:课前不自我介绍,这是学校的基本要求,上课前副校长会有交待。上课最好关机,决不能接电话。如果忘了关,别人打来最好及时关掉,不让让别人又打来骚扰课堂。这个全凭自觉。领导公务烦忙,容易得意忘形。在别人地盘还昂头向天走路,不与任何人打招呼。不注意仪容服饰,以为才子们都不理发,不修边幅。

二、课堂要有重点,这是基本要求。但真正讲起课来,这舍不得丢那舍不得略,也是常人的毛病。试讲不超过三十分钟,你想方方面面都说到,只能是蜻蜓点水。教中专的老师这方面毛病更严重。有个老师上课很辛苦,在黑板上从作者介绍、文章层次各个步聚进行板书,这样做只能是白费力气。什么时代了,还是手抄时代啊,还是八十年代的课堂啊,满堂灌,满堂抄。平均用力,既不能突出重点,也不能显示你的特长,一举两失。

三、讲出你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要注意的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不可不注意听课对象,以为下边是来听讲座的大学生。去年一个大学老师试讲《米洛斯的维纳斯》,在讲台上讲了四十分的美学知识。讲完后,校长说,没有评课的必要。这种倾向,应当是硕士或者博士试讲时特别要注意的。因为他们知识太丰富了,容易不顾中学生实际,不搞启发诱导,讲得云遮雾罩。这样的人不适合搞中学教学,学校当然不会要。要纠正这个毛病,必须要有一定的中学教学经历,因此没有在中学讲台上站过的硕士想进好的中学,还真不一定就能成功,除非别人另有所用。

四、文章学不要讲得太多。有些老师对文章学有些研究,结果分析课文时非常注重对文章形式方面的解剖,比如修辞、写作手法、文章特色、前后钩连照应、描写分类、表达手法分类及运用、文章鉴赏方法等。这些东西不是不可以讲,而不应是课堂的重点。那个说备课只需一小时的老师就犯这方面的毛病,他颇有功底,对写文章很有研究,结果整堂课全部是结合他的文章学知识对字词句结构布局进行解剖。分解得零零碎碎,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最后评课时,大家认为他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到位,只从技术层面进行了解剖。

五、总结一下(既给别人参考,也给自己准备公开课时参考),试讲课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低下脑袋,态度谦和,不管是对领导还是普通老师,说话做事要处处留意。牛人必翻船。

2、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

3、说话写字速度不能太慢。太慢了大家会怀疑你的做事效率。字不要太差。

4、要用电脑,要跟上时代步伐,网络时代了,上课不用电脑的老师必被淘汰。

5、课堂重点突出,一到两点就够的,其它的不讲或略讲,决不可面面俱到。

6、要有师生互动。即使面对老师讲课,也要体现学生活动。满堂灌早已过时。

7、不要活动过头,老师只提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最后老师不做深刻总结。

8、文章形式之美、写作学知识可以讲,但不是重点,这些东西体现不了你的水平。

9、要深挖课文,对思想内容有独到见解。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它体现老师的水平。

PS:文章学知识像一把万能钥匙,又像一把手术刀,可以用它来解剖任何文章。但文章除了结构层次写作特色之后,还有它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老师必须带领学生一起体味与思考。如果每节课都以文章学知识为重点,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感觉到枯燥厌烦。那样的课只适合于单元小结。

关于最后一点:课堂形式是很容易学来的,但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个老师上了一堂好课,别人问他备课多久,他说:“备这节课用了我一生的时间,但直接备课时间是15分钟”。课堂上老师的发挥本来就是一种厚积薄发,不只是一个技巧问题。如果没有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分析,你是无法征服那些眼光挑剔的专业评委的。

如何深入分析思想情感?大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吧。

一、入书。设身处地,思考作者当时为什么会那样想(这也是课前要介绍文章写作背景的原因),文章那样写有什么意义,做到准确理解作者用意,把握文章中心。

二、出书。联系其他人的观点或者今天的情况(社会或者自我),以现代的眼光审视作者思想。活读文章,跳出文章,不拘泥于作者思想,与作者相辩驳,做到辩证吸收,活学活用。

试讲一节课,再牛的人都能找到毛病,语文本身就被批评的乱七八糟,各种理论纷杂,比如互动的问题,现在大都说课堂上的气氛怎么的活跃,但又有人说互动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互动,在这方面,一堂精彩的满堂灌的语文课效果要比表面上的互动好得多。

再补充几点说明:

1、文章思路不是重点,一般文章思路都很清晰,高中生都看得清,不需要作为课堂重点。(初中时,老师们最喜欢讲段落层次大意,高中阶段老师只需点一下就够了。)

2、尽快切入重点。详讲重点(也就是能出彩地方),不然导入太长,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会冲淡重点。试讲时,可以省掉作家作品介绍,字词检查等次要内容。

3、深挖重点,然后再点一下文章其它部分,勾出文章整体思路,给人以整体感。

4、分析重点段落时,集中落脚到关键句,关键词,这样才具体而实在,不然笼而统之,难以讲清。分析也细致不下去,要分析细致必然落脚到文中字词,这样又紧扣了教材,不致于犯脱离课文的毛病。

5、发挥不宜太多,太多了也会冲淡主题。或者更直接地说,讲课像写文章一样,围绕中心(重点)行文,废话(可引起学生兴趣)尽量少讲或不讲。

推荐第5篇:教师招考心得

今年的教师路不好走,但是请各位朋友不要放弃自己的教师梦,继续前行。经历了好几场考试了,其中有面试,也有笔试,心得体会不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1.面试备考时,莫慌张,跟着老师的指令走,千万不要分心,否则程序环节会出错。

2.面试时,心要平静,莫慌场,自己是最好的,要给自己心理暗示。

3.面试结束后,不要放松自己,整个过程要彰显教师风范。

笔试准备过程中,要按照简章中的规定内容复习,一定向细节里复习,今年尤对课改和课程,教育心理学考察细,所以请朋友们注意复习的安排,有松有驰。

愿大家早日实现教师梦。

推荐第6篇:教师招考信息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负责人

就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有关工作答记者问

2009-03-30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负责人。

1、请谈谈《通知》出台的背景?

答:在当前形势下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年内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教师正常补充工作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保证。第二,是构建教师队伍补充工作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且城乡分布不均衡,一些农村学校教师缺额较为突出。但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教师补充工作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制度性问题, 存在“有编不补”、“有编难补”、“无编可补”等现象。毕业生下不去,合格教师难以补充。学校教学岗位急需的人进不来。一些农村学校多年没有录用新教师。一些边远、艰苦地区派不进公办教师。教师补充退出机制的不健全,影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迫切需要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第三,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举措。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是重要的政策导向。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开展地方项目,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2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决定扩大实施国家“特岗计划”。“特岗计划”采取省级统筹、公开招聘的办法吸收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创新了教师补充机制,严格了用人标准和程序,对于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有必要全面推广实施。

2、能否介绍一下《通知》的主要内容?

答:《通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全面实施“特岗计划”,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国家“特岗计划”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为主扩至中西部地区国家扶

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同时,要求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强省级统筹,创新教师补充机制。要根据国家“特岗计划”的原则精神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地方“特岗计划”, 全面推进,形成规模,鼓励吸引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

二是深化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改革,确保教师聘用质量。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从2009年开始,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补充应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掌握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编制需求情况,及时会同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本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及时满足教师补充需求。

三是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确保持证上岗。要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保证新增教师质量。要将持有与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教师招聘录用的前提条件和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专任教师。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教师补充工作的监督管理。

3、如何理解教师补充的数量要求?怎样达到这一要求?

答:《通知》提出,“特岗计划要形成规模,教师基数大、缺额较多的省(区、市),每年设岗不少于1万人,要经过努力,争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达到20万人。”这里提到的20万人的规模,是指2009年中央和地方“特岗计划”教师补充的总规模。

今年中央“特岗计划”将扩大规模,不少于5万名。为了推进“特岗计划”的全面实施,3月13日,教育部召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工作会议,周济部长进行了工作动员和部署。3月18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特岗计划”专题新闻发布会。3月23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3月2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

各地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有利时机,加大教师用人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大力推进地方“特岗计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研究制定充实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边远、艰苦地区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方案,有效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鼓励吸引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国家计划的名额将根据各地落实国家“特岗计划”的情况以及实施地方“特岗计划”的情况进行分配。

4、中小学新任教师是否由省级部门统一招聘?

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提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掌握各地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全省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补充。从2009年开始,各地中学和小学教师补充应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高校毕业生(含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项目的服务期满人员),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

对此《通知》中表述的主要内容:一是“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从2009年开始,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补充应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要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招聘程序,严把选人标准和质量,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二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国家或地方\'特岗计划\'的实施,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教师岗位需求情况,合理安排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补充,统一组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按规定程序择优聘用。”要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招聘教师的质量。教师资格认定中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能力要求。

5、教育部对各地贯彻落实《通知》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做好教师补充工作是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保证。“特岗计划”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教师补充机制的重要创新,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措施。各地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实施。

二是要真抓实干。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要及时为中小学补充合格教师,严禁在有合格师资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要着力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重视英语、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的补充,以满足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开设课程的需要。

三是要加强监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要全面清理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情况,将清查出来的编制,优先调整到急需编制的学校用于新教师补充。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把教师补充情况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重点督导检查建立完善教师正常补充机制,按需及时补充教师情况;新任教师是否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情况;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情况等。教育部将对各地教师补充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公布状态信息,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责任编辑 薛丽华)

推荐第7篇:教师招考考纲

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模块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

1.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0号)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8)《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9)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10)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11)《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

2.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三)教育学模块

1.教育学及其发展

2.教育及其发展

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3)教育与科技文化

4.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5.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6.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7.教师与学生

(1)教师的职业角色

(2)教师劳动的特点

(3)教师的专业素养

(与教育心理学重复)

(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5)学生的特点

(6)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7)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8.课程

(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9.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4)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6)教学组织形式

(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0.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1.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1)德育及其意义

(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3)德育过程的规律

(4)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5)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6)德育的途径

(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12.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2)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3)课外活动的组织

(四)心理学模块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2)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3.个性发展与教育

(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

(2)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

(3)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

(4)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4.学习心理与教育

(1)学习及其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2)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学习动机及其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4)学习动机理论

(5)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6)迁移及其种类、迁移与教学

(7)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直观的类型、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8)技能及其种类、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9)学习策略及其种类、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品德心理与教育

(1)品德的心理结构

(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3)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4)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内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7.教师心理

(1)教师成长的阶段和途径

(2)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

(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时事政治模块约占10﹪,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模块约占20﹪,教育学模块约占35﹪,心理学模块约占35﹪。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推荐第8篇: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推荐)

一、简答题 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1 教育法律法规

22、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3、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25、义务教育法对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26、义务教育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具体确定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

2 教育法律法规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1、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1)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3)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42、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应如何办理?

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

4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6、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学生?

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哪级人民政府规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3 教育法律法规

5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填空题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 的原则.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三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 (一)单项选择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4 教育法律法规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BC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BC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B )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法试题

一、单项选题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的权利。 A.初级教育 B.基础教育 C.义务教育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 B.16周岁 C.12周岁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 B.强制手段 C.自力救济手段

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 )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5 教育法律法规

A.可以 B.不得 C.不应

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小学生禁止进入 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视情况而定

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 )。 A.合理 B.合法 C.不合法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 )。 A.处罚 B.从重处罚 C.加重处罚

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 )。 A.发育、成长 B.安全、健康 C.生活、教育

1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 )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13、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 C.教育法

14、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15、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是否合法?( ) 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尊严 B.人身、财产 C.成长、健康

17、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1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 )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 B.简陋的 C.临时修建的

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 )、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 B.体质、美育 C.体质、智力

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21、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春游,公园( )按成年人标准对学生收取门票。 A.可以 B.不可以 C.根据公园制定的规则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A.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B.中央国家机关 C.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23、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 )。 A.职业教育 B.青春期教育 C.特长教育

2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 A.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25、对离家出走且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 )机构收容教育。 A.居委会 B.工读学校 C.儿童福利机构

26、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 ),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A.年龄因素 B.智力因素 C.身心特点

27、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 )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6 教育法律法规

28、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 )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 A.其班主任老师代 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 C.未成年人自己

29、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 C.人身安全

30、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送入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当( )。 A.比一般学生更为严格管教、约束其行为 B.关心、爱护、尊重、不得歧视、厌弃 C.不必管教、约束,任其发展

1-5.BCBAB 6-10.AACBB 11-15.BBACB 16-20.BCACB 21-25.AABAC 26-30.CABAB

二、多选题

3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 )。 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道德

3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 )。 (1)爱祖国(2)爱中国共产党(3)爱人民(4)爱劳动(5)爱科学(6)爱社会主义 A.(1)(2) B.(3)(4) C.(6)(1) D.(5)(4)

33、对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 )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A.图书 B.报刊 C.电影 D.音像制品

34、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人们可以做的是( )。 A.聊天 B.吸烟 C.停留 D.酗酒

35、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 )不受歧视。 A.考试 B.复学 C.升学 D.就业

36、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 )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A.集会 B.文化娱乐 C.社会实践 D.游行

3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 )。 A.思想教育 B.文化教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职业教育

3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 )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A.完善 B.建立 C.改善 D.促进

39、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 )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A.过重 B.有毒 C.有害 D. 过多

40、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也不公开审理。

A.一律 B.一般 C.通常 D.应该

三、判断

4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

4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承担责任。( )

4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

4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

45、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46、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

4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

4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

49、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 50、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

7 教育法律法规

四、问答题(本题10分)

51、你知道哪些场所应向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请说出至少五种场所。(5分)

52、国家鼓励哪些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请说出至少四个单位。(5分) 本卷答案

1-5.BCBAB 6-10.AACBB 11-15.BBACB 16-20.BCACB 21-25.AABAC 26-30.CABAB 31.ABCD 32.BCD 33.ABD 34.AC 35.BCD 36.ABC 37.ABCD 38.BC 39.ABC 40.AB 41-45.√×√√√ 46-50.××√√×

51.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科技馆、动物园、影剧院 52.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教育法试题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B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 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8 教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育法律法规

4、( A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

5、( 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B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B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 CD )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 CD )A、

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 BC )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四、多选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BCD )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BCD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新义务教育法试题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

9 教会公布。 育法律法规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8.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1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11.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1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13.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14.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1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2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2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CD (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 (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C)不必要收费的 (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2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CD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

10 教育法律法规

(A)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 (B)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 (C)根据教育法规收费的.(D)组织教师会餐收费的.26.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BC (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D)推荐学生买课外辅导书的.2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2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

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3.1632年 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

4.1806年 赫尔巴特 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 >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家 斯宾塞 >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6.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从作品中学有经验主义色彩。

7.西方教育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 杜威(现代教育学)

8.1956年 美国心理学家 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9.1963年 美国 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10.教育起源 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11.教育的社会职能:将人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的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

12.教育的深化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生长。

13.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它动物界是没有的。

14.教育本质: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5.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

16.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 学在宫府 主要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7.唐学制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特征“六学二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18.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 七艺(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9.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0.影响人发展的四个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

2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因素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③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2.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3.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大会对青年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4.原因: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们的发展方。

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5.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讲,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6.如何使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A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展

11 教育法律法规

B教育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C教育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27.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阶段;B教育是一种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9.教育的生产性原理——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到重要的作用。

30.教育优先于经济发展(正确是相对的,有前提的)

31.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的发展所以要超前于竞技的发展,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来经济建设需要人才,必须提前培养;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知识是生产体系的心脏和大脑,没有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从事生产和发展生产,而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是教育,因而经济要起飞,教育须先行。

3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③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责任编辑:zhaorui) B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34.教育独立性的三种表现形式:A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B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C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35.义务教育,即以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6.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7.教育目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两部分组成:①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②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结构核心部分。

38.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9.个人本位论者主张:A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B教育的目的再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40.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4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1)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2)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42.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培养劳动者或社会建设者B需要全面发展C具有独立个性

43.教育的目的是不变的,但其价值取向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44.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4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46.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7.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A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B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应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12 教育法律法规

的要求。C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D学制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E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48.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a层次增多;b短期大学迅速发展;c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d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和建立起多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

49.终身教育: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

50.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后未实施

1904年-葵卯学制-中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51.中等教育——双重任务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

52.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53.狭义的课程=学科。广义的课程包括学科。

54.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

活动课程论 美国 实用主义教育家 杜威等他们反对分科教学,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强调以游戏、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为教学内容。

55.学校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正确)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才能。

56.我国课程的编订的原则?A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B适合各级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D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责任编辑:zhaorui)

57.教育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58.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大纲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59.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60.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者是准层襄括又是相互联系的,三者都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61.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A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B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C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利于学生的学习。

62.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63.“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复习与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自主的学习。

64.教学的意义?A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得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B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65.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正确)

66.教学的任务?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67.德国-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由教师在课堂内围绕书本知识而进行。美国-杜威-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儿童在户外围绕活动而进行。

68.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尽可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69.美国-布鲁纳的教学过程论。

70.苏联-巴班斯基—教学过程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13 教育法律法规

71.我国当前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7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E运用知识F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73.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组织进行教学过程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

A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B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C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74.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A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校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c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B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a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发展b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c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视能力的发展的发展的片面性

C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a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b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c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生知识

D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a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b按照教学需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E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a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b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c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见.

75.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依据-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

基本要求: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76.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基本要求: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辩)引 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条件论原则

77.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责任编辑:zhaorui) 依据-首先是被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其次是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基本要求:A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B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判) >“学不蹋等”“不陵节儿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78.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性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依据-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

基本要求: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C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9.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A了解学生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B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0.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方式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由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擅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

要求:A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B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4 教育法律法规

81.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8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依据?

A教学目的和任务。B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C本学科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法特点。D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里和认知感。E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F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G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H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

83.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法定”,每个教师都应该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84.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85.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86.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87.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88.班级上课制-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于知识成度编成固定的班集,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集体上课。

89.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90.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91.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什么?

A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B以课为单位教学比较科学。C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种知识。D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92.课的类型和结构?

根据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

根据主要的教学方法(讲授课、演讲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新课的目的,内容要点与学习要求,讲授新课,小结,布置作业。技能课:组织教学,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师讲解原理,范例或作示范操作,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练习,小结,布置作业。复习课::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复习,小结,布置作业。综合课: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作业、参观、讲座、辅导。

93.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4.备好课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考虑教法.(责任编辑:zhaorui) 95.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A明确教学目的 B保证教学的科学型和思想性 C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E组织好教学活动 F布置好课外作业

96.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97.现代教育评价有显著的特点?

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量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的评价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98.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总结性评价。

99.想对性评价是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会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15 教育法律法规

100.教学评价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指导性原则D计划性原则。

101.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志。

102.电化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属于现代教学论范畴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103.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104.电化教学的作用?A提高教学质量B增进教学改革C扩大教学规模D促进教学改革。

105.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

106.德育的功能?A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B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C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07.德育的过程?A德育的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性的道德活动过程。B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D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能力的过程。

108.毛泽东早年《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本而寓道德之舍也。”

109.教师劳动的特点?A强列的示范性B独特的创造性C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110.教师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明显的隐含性。

111.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112.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管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责、权范围及相互关系等。

113.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区别:

古代教育基本与生产劳动脱离的;学习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为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困于狭小的天地,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步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系统。

114.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115.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活动。非智力活动:主要指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116.教育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即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渐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推荐第9篇:教师招考心理学试题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0分)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2.( )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首要环节。

A.理解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6.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7.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 )。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教师

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9.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A.知识迁移

B.技能迁移

C.态度迁移

D.行为规范迁移

10.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

A.专制型

B.开放型

C.说服型

D.放纵型

E.民主型

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4.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A.吹笛子

B.打网球

C.体操

D.阅读

E.计算

5.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 )。

A.流畅性

B.迅速性

C.经济性

D.同时性

E.适应性

6.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闭合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E.徒手型操作技能

7.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8.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 )

A.智力水平较高

B.富于幻想

C.性格内向

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

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

9.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10.自述法的具体形式有( )。

A.日记

B.周记

C.作文

D.自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______与______两类。

3.特殊教育必须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变革。

4.儿童在______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5.根据干扰理论,产生遗忘的干扰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6.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______、知识保持和______三个阶段。

7.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______和______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8.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______的一切活动计划。

9.______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

10.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______、______五个等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动作技能目标

2.情境教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2.简述指导教学的主要活动或要素。

3.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试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略。

2.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

3.A【解析】略。

4.D【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C【解析】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6.B【解析】学龄期儿童是心身发展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学阶段是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

7.C【解析】略。

8.C【解析】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9.D【解析】爱劳动的习惯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家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在学校中的表现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10.B【解析】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

二、多项选择题

1.ADE【解析】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2.BDE【解析】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分为三种即以上选项。

3.ABCDE【解析】略。

4.ABC【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义可知ABC选项均对。

5.ABCDE【解析】略。

6.BD【解析】A是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划分出来的,C是根据动作的连贯性划分的,E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划分的。

7.ABDE【解析】C项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内容。

8.ABCDE【解析】略。

9.ABCD【解析】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0.ABCDE【解析】自述法是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自都是自述法的具体形式。

三、填空题

1.速度 数量 巩固程度 学习的迁移2.外倾型 内倾型3.内容 技能 环境4.35.前摄抑制 后摄抑制6.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应用7.直观 概括8.教学目标9.练习10.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价值体系个性化

四、名词解释

1.动作技能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2.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布鲁纳提出了四项原则:

(1)向学生解释清楚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2)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一个的发现过程。教师要仔细设计要问的问题,排列好例子,确保参考材料和设备充足,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3)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材料难度要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

2.【答案要点】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一般认为,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教学的因素,例如,反馈、复习、补救只要有必要就要进行,并且要与学生的能力倾向相匹配。这些活动可以被看作是教授结构良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框架,与我国传统讲授教学相一致。

3.【答案要点】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具体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学习迁移。

各科教材都有基本概念、原理和逻辑结构,这些内容的组织形成教材体系。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知识的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还要考虑教学时数以及教法上的要求,以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最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习者的能力。这需要每一个知识领域内有造诣的教材教法专家和心理学家以及教师们的通力合作,尽可能编写出适合学生能力的最佳结构的教材。

(2)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

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教材在体系组织上应体现以下要求:①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②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③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①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②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③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3.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A.利他主义

B.以国家为重

C.大公无私

D.无私奉献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5.(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

I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7.阅读技能是一种(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8.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需成分的是( )。

A.目的

B.方法

C.障碍

D.途径

9.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 )。

A.外部

B.成就

C.交往

D.任务

10.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一般说来,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16.通过( )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7.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A.教师自编测验

B.非测验性测验

C.案卷分析

D.谈话

18.教师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

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

C.没有影响

D.有一定影响

19.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20.(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测验可分为( )。

A.创造力测验

B.认知测验

C.人格测验

D.神经心理测验

2.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 )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3.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有( )。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4.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5.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A.选择题

B.完形填空

C.匹配

D.是非题

6.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谐音法

B.组织策略

C.形象联想

D.精细加工策略

7.如何做关系图?( )

A.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B.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

C.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

D.主要观点图位于正中,支持性的观点位于主要观点图的周围

8.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

A.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

B.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

C.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

D.家庭气氛比较民主

9.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

A.说服

B.群体约定

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1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 )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做了一些有关_______和_______的实验研究。

2.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_______和_______。

3.童年期又称_______,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

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5.陆钦斯的______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6.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______迁移。

7.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_______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8.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支持的_______和准则的总和。

9.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和_______。

10.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理性知识

2.概念学习

3.发散思维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2.如何培养儿童记忆能力?

3.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4.简述标准化测验的优越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联系教学实际分析,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教学与辅导因素。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2.C【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A【解析】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4.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

5.C【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

6.C【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7.C【解析】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8.D【解析】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和方法四个成分。

9.B【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0.D【解析】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诱因。

11.A【解析】程序教学的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12.A【解析】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

13.C【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14.B【解析】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15.A【解析】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6.C【解析】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7.A【解析】略。

18.A【解析】略。

19.B【解析】根据内化概念选B。

20.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

1.BC【解析】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可把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2.AB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应用。

3.ABC【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4.AB【解析】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5.ABCD【解析】客观题目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较多。学生的回答只有对、错之分。以上选项均为客观题。

6.ABC【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义可知ABC选项均对。

7.ABCD【解析】略。

8.ABCD【解析】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故以上选项均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9.ABCD【解析】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

10.ABCD【解析】以上选项均为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

三、填空题

1.教学改革儿童入学年龄2.教师同伴3.学龄初期4.促进阻碍5.量杯6.水平7.功能固着8.行为规范9.心理特征倾向10.心理倾向

四、名词解释

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2.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实施的时机来划分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来进行。总结性评价,或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

(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来划分的。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

(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划分的。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以便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诊断性评价,是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来划分的。正式评价是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价,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非正式评价则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非正式评价可以作为正式评价的补充。

2.【答案要点】

(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3)合理组织复习。

(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3.【答案要点】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4.【答案要点】(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个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小学生个体的本身因素,具体包括年龄、年级、智力和经验。

第二,概念本身的因素,即概念的类别和概念的属性影响小学生概念的学习。

第三,教师教学与辅导方面的因素。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吸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3.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 )。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现法

D.讨论法

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6.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尝试一错误说

B.认知一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8.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 )。

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D.学习动机的理论

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学校

B.心理咨询室

C.医院。

D.课堂

10.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11.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练习.

C.演示法

D.课堂问答

12.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 )。

A.100%

B.80%

C.150%

D.200%

1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5.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16.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定势

B.讲解

C.启发

D.迁移

1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8.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 )之分。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9.于1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布鲁纳

20.( )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细目表

C.自测试题

D.案卷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E.尊重内驱力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

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分化与泛化

3。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A.鼓励原则

B.动机原则

C.结构原则

D.程序原则

E.强化原则

4.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A.刺激

B.反应

C.环境线索

D.学习目标 E.态度

5.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 )。 A.深度加工材料 B.有效运用记忆术‘ C.进行组块化编码 D.适当过度学习E.合理进行复习

6.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 )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复习

7.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8.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化,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9.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10.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定势 2.学习迁移 3.形式训练说 4.复述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2.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试述奥苏伯尔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作用。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小学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以前两者为主)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张采用发现法。

4.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5.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6.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一错误说。

7.C【解析】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8.C【解析】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是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

9.A【解析】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10.D【解析】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11.B【解析】操练和练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12.C【解析】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13.D【解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14.D【解析】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15.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16.D【解析】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17.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名词解释。

18.A【解析】略。

19.D【解析】1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特邀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

20.B【解析】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A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

3.BCDE【解析】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4.ABCDE【解析】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

5.ABCDE【解析】略。

6.ABCD【解析】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旨在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领会这样四种策略: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7.ABCD【解析】A、B、C、D四选项均为学习策略的特征,E项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

8.BCD【解析】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9.ABC【解析】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10.ABCDE【解析】略。

三、名词解释

1.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元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4.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形成程序性知识。(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

2.【答案要点】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群体凝聚力。

(1)要全面、及时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2)要帮助课堂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论,形成认同感。

(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自豪,形成归属感。

(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

(1)可利用性及其作用

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吸收并固定新观念的原有观念。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对于新的学习能提供最佳联系和固着点。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形成三种同化模式,即类属性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性同化。

(2)可辨别性及其作用

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的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辨。这种分辨愈清晰,愈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可辨别性也就是说识别和区分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和相似的新材料(或者容易混淆的新概念)之间的差异所达到的程度。由于人们在认识与理解环境中有简化的趋势,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原有的知识倾向往往先人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的知识,被原有的知识取代。或者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有些不同,但不能具体地说出什么地方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新的学习任务不能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清楚地分辨,那么新获得的意义出于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很快就会丧失。新的意义被原有的稳定的意义所代替,从而遗忘就出现了。只在有可以区分的变式或者包容范围较广的原有意义时,新的意义才有长期保持的可能性。

认知结构中原先学得的概念和命题与新学习的观念的可辨别性,可以解释负迁移的原因。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并且原先学习的知识又不牢固时,便会导致负迁移。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文字母,当汉语拼音未牢固掌握时,常常干扰英文字母的学习,这就是负迁移的例子。

(3)稳定性与清晰性及其作用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三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应十分巩固。利用及时纠正、反馈和过度学习等方法,可以改变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学生先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同以后学的有关的知识成正相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2.健康的概念是指( )。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3.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4.(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5.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观念动机

D.外部动机

6.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7.组织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8.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9.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

A.指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10.“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会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A.如何教

B.如何管理

C.怎样学

D.怎样评价

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 )方面都存在差异。

A.课时计划

B.知识基础

C.课堂教学过程

D.能力水平

E.课后评价

3.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D.小集团

E.团员

4.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成(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E.价值体系个性化

5.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经验学习

D.行为训练

E.动作技能

6.测验前的计划包括( )。

A.确定测验的目的

B.确实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

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

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

E.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7.概念的结构包括( )。

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特征

D.概念水平

E.概念实例

8.以下关于教学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没有关系

B.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

C.两者完全等同

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

E.测量和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9.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10.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______作用,在______和_____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斯金纳是______著名的______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_____和______。

3.概念学习的实质是______。

4.在学习中,______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5.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______。

6.精细加工强调在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______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7.课堂教学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8.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目标的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______、______、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9.教学策略主要有以______的教学策略、______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策略。

10.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______、组织教学过程和______三个方面。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常模参照评价

2.教学环境

3.人格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个体的性格特征。

2.简述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基本策略?

3.对儿童的表扬或批评应遵循哪些原则?

4.简述小学教师角色的构成。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试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题干所述是布鲁纳提出的。

2.D【解析】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3.C【解析】略。

4.C【解析】略。

5.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6.D【解析】略。

7.B【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8.C【解析】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就是不断尝试,使错误逐渐减少的过程,苛勒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杜威认为问题解决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

9.B【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10.C【解析】这些都是学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此三项也正好与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相对应,而它们正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是其独特的研究课程。

2.ACE【解析】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方面存在着差异。

3.ABCE【解析】略。

4.ABCDE【解析】布鲁姆的情感领域的目标公布于1964年,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这一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

5.ABE【解析】经验与行为均为学习内容而非结果。

6.ABCDE【解析】略。

7.ABCE【解析】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特征和概念实例等四个主要成分。%称就是用语词来给概念命名;定义是指以语词来描述要领时,明确界定了这个概念的范畴和特征;特征是指某一类事物所特有的独特属性,也称为关键属性;实例是指概念可知觉的实际例子,具有定义所界定的关键属性的为正例,不具有的为反例。

8.BDE【解析】教学评价和测验测量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测量、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教学评价的主观判断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和测验的结果必须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9.ABC【解析】略。

10.BCD【解析】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标准化都属于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三、填空题

1.条件 刺激 反应2.美国 行为主义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3.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4.复述5.视觉想象6.背景知识多少7.课堂物理环境 课堂社会环境8.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9.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中心10.设置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四、名词解释

1.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在团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2.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2.【答案要点】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有:

(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①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②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③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化。

(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认知策略是个体面对新的问题时,个人调节与监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为了在教学中训练小学儿童的认知策略能力以促进小学儿童的迁移,应努力做到:①注意小学儿童的心理状态;②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③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

3.【答案要点】对儿童的表扬或批评应遵循的原则有:(1)教育性;(2)实事求是;(3)及时性;(4)适当性;(5)儿童化原则。

4.【答案要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的课堂规则制定得明确并且能够执行;新手教师的课堂规则较含糊,不能坚持下去。

(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上课有一套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而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3)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不能。

(4)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手教师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种必经的步骤。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规范。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2012年湖南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多少的儿童?( )

A.130

B.140

C.150

D.160

3.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A.1岁左右

B.3岁左右

C.6岁左右

D.9岁左右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5.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A.知识的迁移

B.技能的迁移

C.行为规范的迁移

D.学习经验的迁移

6.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7.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

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8.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 )。

A.讲演慢一点

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9.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A.6岁

B.7岁

C.8岁

)。

D.9岁

10.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

A.负迁移

B.纵向迁移

C.横向迁移

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11.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2.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14.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A.复习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5.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A.班级文化

B.组织制度

C.凝聚力

D.班级管理

1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17.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A.教师角色认知

B.教师角色体验

C.教师角色期待

D.没有正确答案

18.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过程

)。 )。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1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20.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师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学媒体包括( )。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2.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4.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面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5.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

A.上下关系

B.平行关系

C.并列关系

D.网络关系

E.交叉关系

6.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三种变化模式( )。

A.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中间低两头高

D.中间高两头低

E.白天高晚上低

7.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 )。

A.流通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空间范围

D.室内布置

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

A.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

B.各种类型的课堂

C.课后练习

D.课后习题

E.课后作业

9.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 )。

A.义务感

B.责任感

C.事业感

D.自尊感

E.集体主义

10.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 )。

A.接受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______或______。

2.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______,注重为______服务。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______,组织______,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4.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______。

5.强化动机理论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______。

6.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______。

7.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______,包括问题的______、______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操作。

8.能否有效地提出假设,受______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9.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______的方式。

10.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______、_____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习策略

2.生成性学习

3.群体规范

4.人际关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3.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B【解析】一般认为IQ超出1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还不到1%。

3.B【解析】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3岁左右。

4.C【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来划分的。

5.C【解析】爱劳动是一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在家养成了,而后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6.A【解析】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

7.C【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8.D【解析】教师在黑板上只需写出重要的信息即可。

9.D【解析】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10.B【解析】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说是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层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学习问的相互影响,即难度和复杂程度大致属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间的迁移。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可见,B项正确。

11.D【解析】全身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12.A【解析】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13.C【解析】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14.C【解析】形象联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

15.C【解析】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6.D【解析】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17.A【解析】教师角色意识的心理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①角色认知。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②角色体验。角色体验是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③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的看法和期望。

18.C【解析】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19.D【解析】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20.A【解析】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

2.BCD【解析】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

3.BCE【解析】略。

4.BC【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5.ACE【解析】教学内容一体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

6.ABD【解析】学习时,随着学习的进行,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存在三种变化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

7.ABCD【解析】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8.ABCDE【解析】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9.ABCDE【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故以上选项均属于道德情感。

10.ABCDE【解析】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三、填空题

1.原则 技术2.结合教育实际 学校教育3.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4.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5.行为派的学习动机理论6.学习的诱因7.认识状态 起始状态 目标状态8.个体思维的灵活性9.由内而外10.新奇独特的 有社会价值

四、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或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3.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4.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2)了解学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3)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2.【答案要点】(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3.【答案要点】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0分)

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2.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3.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4.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马斯洛

B.阿特金森

C.维纳

D.维果斯基

6.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8.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

A.动作幅度

B.动作结构

C.动作力量

D.动作速度

9.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一成长”的是( )。

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

10.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谋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与开放型

C.沉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

E.辐合型与发散型

2.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A.强化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3.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4.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 )。

A.奥苏伯尔

B.班杜拉

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安

5.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 )。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E.探索研究

6.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去自我中心

D.命题思维

E.具体逻辑推理

7.期待包括( )。

A.过程期待

B.结果期待

C.方法期待

D.效能期待-

E.自我期待

8.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

A.权威

B.民主

C.放纵

D.信任

E.容忍

9.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学生主体性原则

E.个别化对待原则

10.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 )。

A.恐惧

B.抑郁

C.紧张

D.情感冲动

E.失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_______的儿童,又称_______儿童。

4.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亚类。

5.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_______,再提高至_______。

6.__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7.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8.学习困难是儿童多动症的一种表现,但儿童多动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_______、注意力缺陷和_______所造成的。

9.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性人格特质以及_______、_______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10.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创造性

2.检验假设

3.重组性迁移

4.并列结合学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运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的思维所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习惯的策略。

3.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4.简析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在提问策略与反馈策略上存在的不同。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2.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3.B【解析】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4.B【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5.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6.A【解析】略。

7.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8.B【解析】学生学习体操的过程属于操作模仿。由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可知应为动作结构。

9.C【解析】略。

10.B【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学生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2.BDE【解析】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3.ACE【解析】本题是对动机的综合考查。

4.ACDE【解析】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倡导者。

5.ABCD【解析】这四点是布鲁巴奇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

6.ABCE【解析】D项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7.BD【解析】略。

8.BDE【解析】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故B、D、E选项为合理的。

9.ABCDE【解析】心理辅导与教学目标一致,要达到学生心理健康,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等原则。

10.ABD【解析】略。

三、填空题

1.身体和体重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身体其他系统和组织的发展

2.出生 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

3.70 智力落后

4.心智技能 认知策略

5.符号学习水平概念学习水平

6.直观

7.注意力缺陷 活动过度

8.好动 冲动 行为障碍

9.家庭 环境

10.对学习不感兴趣 讨厌学习

四、名词解释

1.创造性: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检验假设: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头脑风暴训练法就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应用头脑风暴训练法时,要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提出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2.【答案要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时,应遵循以下策略: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平常事物多观察,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指定作业。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重视提出的假设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和分析各种假设、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即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

3.【答案要点】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其动作特点有:(I)动作品质: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比较协调,能有意识地将分解动作联成整体,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4.【答案要点】首先,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多,从而学生获得反馈的机会就多,学习更加精确的机会也越多。

其次,在学生正确回答后,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更多地提另外一个问题,这样可促使学习进一步思考。

再次,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专家教师较之新教师更易针对同一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或者是给出指导性反馈(即教师确定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哪一步导致的错误,而不是仅仅说出答案是错的)。

最后,专家教师比新教师在学生自发的讨论中更可能提供反馈。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创造性也叫创造力,是指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物质和精神)的个性特征或倾向,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性与智力。(2)创造性与知识经验。(3)创造性和左右脑优势。(4)认知风格与创造性。(5)人格和动机因素。(6)社会环境因素。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6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3.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加涅

4.智商(IO)等于( )。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5.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

A.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7.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8.默多克(Murdock.D.D)的迁移率计算公式表述为( )。

A.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B.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C.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100

D.迁移率(%)=(控制组成绩一实验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9.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识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0.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的是( )。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

11.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 )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A.被动的合作学习

B.自觉的合作学习

C.主动学习

D.主动合作学习

12.指导教学是以( )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学生

B.学业

C.学习成绩

D.学习方法

13.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o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15.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客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国的韦克斯勒的智力量表包括( )。

A.智高测评

B.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

C.儿童智力量表(WISC)

D.成人智力量表(WAIS)

2.下列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 )。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3.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

A.效果律

B.运动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4.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动技能

5.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6.下列图形可以衍变成双向表的是( )。

A.系统结构图

B.模型图

C.层次结构图

D.流程图

7.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

A.外倾型

B.理智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8.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

A.具有依附性

B.缺乏原则性

C.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

D.自我为中心

9.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哪些特点?( )

A.盲目性

B.被动性

C.不稳定

D.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10.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 )构成的。

A.认知

B.气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______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2.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其______和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3.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______与______。

4.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强调______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5.______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6.现代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产生是由______、______与______共同决定的。

7.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______的关键环节。

8.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______,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9.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______一致的行为。

10.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操作技能

2.原型内化

3.意义学习

4.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提高动作技能的练习效率?

2.简述迁移的分类。

3.为什么说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9分)

什么是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有几类?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2.C【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

3.B【解析】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4.A【解析】智商简称IQ。IO=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5.D【解析】略。

6.A【解析】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7.D【解析】应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8.A【解析】略。

9.C【解析】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题于描述的是相关类属学习。

10.A【解析】略。

11.D【解析】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动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2.C【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13.B【解析】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效度是一个比信度更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14.D【解析】是非题和选择题都有猜测的可能,而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15.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的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2,ABC【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3.ACD【解析】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4.ABC【解析】运动技能属于操作技能。

5.ABCD【解析】心理学家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6.CD【解析】双向表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7.BCD【解析】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8.ABC【解析】略。

9.ABCD【解析】略。

10.ACD【解析】2者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三、填空题

1.学习准备2.先天禀赋 后天环境3.反应时间 精确性4.苛勒 顿悟5.教学程序6.外界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主体因素7.能力与品德转化8.认识与体验9.规范要求10.模仿

四、名词解释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3.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4.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D是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以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2)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3)提供恰当的反馈。

2.【答案要点】(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进行划分,可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3.【答案要点】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其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4.【答案要点】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1)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

(3)原型启发与联想。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情感与动机状态。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这是从情绪的性质方面讲的。

(5)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解决问题也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一个人是否善于解决问题,

与他的灵活性、首创性和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相联系。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盲、聋、弱智、言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2)特殊儿童主要有以下四类:①智力超常儿童:智商超过140的儿童。②弱智儿童:智商低于70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美国柯克将弱智儿童分为三种类型:可教育的智力落后;可训练的智力落后和严重的智力落后。③学习困难学生: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④聋、哑、盲儿童:他们的特殊性主要在社会交往障碍方面。

推荐第10篇:高中英语教师招考说课稿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it’s my great honor to be here to present my teaching ideas; (I’m contestant number___,) and my topic is_________.My presentation is composed of five parts; now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them one by one.

Part One.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Here I will analyze this part from 3 points:

The first point is “Status and functions”

This unit is taken from a book of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and my lecture is the reading part of it.By learning this paage,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some language points and reading skills.

The second point is “Teaching aims”

Firstly, Knowledge aims: The students should remember all the key words and expreions

Secondly, Ability aim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getting the main idea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is paage.

Thirdly, Emotional aims:to enable the student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third point is “importances and difficulties.The important points are som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such as__________.The difficult points mainly focus on how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Now let’s come to the next part.

Part Two.Analysis of the learners

A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ost of my students have got a good way of learning and a strong desire of seeking

knowledge, however, some of them are very shy and they seldom participate in cla activities.So in order to activate my students, I will adopt som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in my cla.So next, let’s come to Part three.

Part Three.Teaching & learning approach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incipal that students will be centered, I will adop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and my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apply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In addition, I also need some teaching aids including a blackboard, a computer and some PPT files.Now let’s come t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y lecture.

Part Four.Teaching Procedures

In order to arrange my teaching procedures systematically and logically, I will divide my teaching procedures into 5 steps.Step one is “Warming up”To start with, I will play an English song for my students because it can not only help them relax, but can also bring them into an English atmosphere.

Step Two is “Leading-in”It is said,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so here, I will have a free talk with my students ab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us leading my students to the topic we’re going to learn.Step Three is “Reading”

First.Fast reading.Here I will ask my students to read the paage as quickly as poible, and then give them some T or F questions to see if they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is paage.

Second.Careful reading, here my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read the paage very carefully, and discu with their partners,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By doing this, I can check whether my students have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paage.Third.Consolidation.Here I will show my students a short paage with key words and phrases miing, and 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paage by filling the blanks.

Step Four is “summary”Before the cla is almost over, I w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cla, and I will make some supplement in the end.Then the last step, of course, homework.

Step five.HomeworkAs for the homework, the students should read the paage again and again and try to retell the paage.Now let’s come to the last part of my lecture: blackboard design.

Part Five.Blackboard Design

In order to make the blackboard design clearly and neatly, I will divide the blackboard into three parts.On the left, I’ll write teaching aims; in the middle of the blackboard, there should b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language points, and on the right, I will write the summary of this whole cla.Well, that’s all for my presentation, I appreciate your attention very much~!

第11篇:奉化教师招考试卷

2013年 宁波奉化教育局考试试卷

一、教育理论(10选择,5判断,1简答:多元智力理论)

二、学科专业:古诗填空5句

现代文阅读2篇

文言文1

诗歌鉴赏1

作文

第12篇: 年教师招考时事

2016 年教师招考-时事政治

(考试时间范围:2015.5.1-2016.3.31)

2015 年9 月 国际

1.8月31日,韩国统一部方面表示,韩朝双方将在9月7日举行的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上,主要就中秋节前后举行离散家属团聚活动,或商讨定期举行团聚活动相关事宜进行讨论。

2.埃及石油部8月30日发表声明称,埃及近海海域发现迄今地中海范围内最大天然气田。3.8月30日,埃及最高选举委员会主席阿巴斯在开罗宣布,新一届埃及议会选举将从10月18日起,分两期举行。埃及有望结束3年多来没有议会的尴尬局面。

4.议会间联盟第四次世界议长会议8月3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本次会议为期三天,主题是“将民主置于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中心位置——建设一个人民憧憬的世界”。来自140个国家的180多名各国议会议长和副议长出席了会议。

5.9月2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举行的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侯孝贤亮相开幕式红毯。当日,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在意大利威尼斯开幕,共有21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最佳影片“金狮奖”等奖项。

6.8月31日上午,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中心,部分来自叙利亚、伊拉克等战乱地区的难民在等待发放救济食品。近期,欧盟迎来新一波难民潮,7月有创纪录的10.7万人涌入欧盟,外界分析指出这是欧洲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大规模移民危机。

7.法国司法当局在9月3日证实,一个多月前在西印度洋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一片飞机机翼残骸的确属于去年3月份失踪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

8.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9月3日表示,美国关注中国举行的阅兵活动,中国的裁军表态与过去中方有关军队规模发展的表态相一致,美方将继续关注中国军队现代化。

9.联合国安理会9月轮值主席、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9月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会。丘尔金表示,安理会9月份的一个重点议程是就解决中东北非地区冲突以及恐怖主义威胁问题进行讨论。

10.谙熟中国传统文化的韩国总统朴槿惠,9月4日下午在上海举行的“中韩商务合作论坛”上,引用《周易》里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语,积极展望新时期韩中两国经贸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表现出特别的信心。

11.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匈牙利、捷克、波兰和斯洛伐克总理9月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会议,会后四国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欧盟提出的重新分配12万名难民份额的方案。

12.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4日在白宫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前称,美方将确保伊朗不拥有核武器并阻止伊朗破坏中东局势稳定的行为。

1 13.据外媒9月7日报道,美国媒体最新公布的民调显示,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受到“邮件门”影响,在党内初选关键州新罕布什尔的支持度首度落后于自由派参选人桑德斯。

14.菲律宾将于今年11月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据菲律宾GMA新闻网站6日报道,菲律宾总统府新闻部长科罗马日前表示,菲方希望中国领导人届时能出席APEC峰会。

15.当地时间2015年9月5日,德国慕尼黑,成千上万的移民途径匈牙利和奥地利抵达德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此前表示,可以在\"不增税和影响预算的情况下\"应付新抵达的难民潮。

1.据朝中社15日报道,朝鲜原子能研究院当天表示,宁边所有核设施已开始正常运转。

2.日本政府在9月15日的内阁会上正式决定,将在今年10月1日正式设置“防卫装备厅”,原先由该国陆海空各自卫队分别管理的装备品将从研发、购买至废弃全部统一管理,以此减少采购费用。此举还旨在扩大国际防卫装备及技术合作。

3.澳大利亚主要执政党自由党9月14日晚举行议会党团投票,选举通讯部长马尔科姆·特恩布尔为党首。在向澳大利亚总督宣誓就职后,特恩布尔将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十九任总理。

4.欧盟9月14日召开成员国内政部长会议,会上成员国就两年内转移安置入境意大利和希腊的4万名难民达成一致。连日来,欧盟多国宣布加强边界管控,严防难民大规模涌入。

5.据朝中社9月14日报道,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当天表示,朝鲜将在既定的时间和地点发射卫星。6.法国总理瓦尔斯9月15日表示,虽然法国不会向叙利亚派遣地面部队打击“伊斯兰国”组织势力,但如果叙利亚邻国组成联盟对该国进行干预,法国也会提供支持。

7.9月17日,在日本东京国会参议院,在野党议员阻止特别委员会表决安保法案。当日,在民众和在野党的强烈反对声中,日本参议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强行进行表决,通过了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的安保法案。

8.在9月17日举行的中美经济合作有关项目情况媒体通气会上,中央财办副主任舒国增介绍,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两国企业围绕重点领域,积极开展项目合作,目前已取得三项实质性重要成果。

9.据智利大学地震服务局公布的数据,当地时间9月16日19时54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北部发生8.4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科金博大区下卡内拉镇以西46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1公里。首都圣地亚哥震感强烈。

10.第七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9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美双方代表呼吁进一步改善互惠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

11.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与法国财政和公共账目部长萨潘9月18日在北京共同主持第三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12.由国家海关总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海关合作研讨会”9月18日在广西南宁召开。

13.埃及总统府新闻发言人9月19日证实,由原石油部长谢里夫·伊斯梅尔领导的新内阁当日向总统塞西宣誓就职。

14.外交部长王毅9月19日在北京出席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的“纪念六方会谈9·19共同声明发表10周年国际研讨会”。王毅在致辞时指出,9·19共同声明并没有过时,依然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2 依然拥有很强的针对性,依然是解决半岛核问题的最佳方案,依然是争取半岛以及东北亚和平稳定的正确方向。

15.澳大利亚新总理特恩布尔9月20日宣布改组后的内阁名单,女性和年轻面孔多成为这一届内阁的特点。

16.希腊9月20日举行今年第二次议会选举,投票从当地时间早7时持续到晚7时。希腊内政部将于当晚公布初步计票结果,激进左翼联盟党获胜。

1.俄罗斯总统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普京9月7日下令对中央军区进行突击检查。

2.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9月7日表示,俄罗斯从不隐瞒向叙利亚当局提供军事装备,帮助其打击恐怖主义。扎哈罗娃说,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与美国国务卿克里通话时讨论了提高在叙利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效率的可能性。拉夫罗夫同时提醒克里,俄总统普京日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曾评论称,俄罗斯参与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还为时尚早。

3.“特朗普证明他可以令媒体和支持者每天都迎来惊奇”,美国政治连线网站报道称,几项民调都显示,如果现在举行大选,特朗普将领先。知名咨询公司“美国民调”9月5日公布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特朗普的支持率领先于希拉里,两人的支持率分别为45%和40%。这表明,特朗普在一系列问题上让人看好,能够迎合大批选民的支持。

4.自9月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奥地利总理法伊曼“破例”临时允许滞留在匈牙利的难民入境以来,仅最近一个周末就已有近2万人经过奥地利抵达德国慕尼黑。相比而言,2014年德国共接到约20.3万份避难申请,而2015年1月至7月期间接到的避难申请数已近20万,根据此前德国官方预计,这一数字到年底将突破历史纪录的80万。法国北部城市加来也成为难民聚集地之一,约3000名非法入境者在加来附近扎营,其中一些人试图闯入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偷渡到英国。

5.据沙特阿拉伯媒体9月8日报道,卡塔尔地面部队近日从沙特进入也门,加入到沙特和阿联酋部队与也门胡塞武装的地面战斗中。

6.9月7日,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召开欧盟农业部长特别会议,决定将拨款5亿欧元并实施一揽子相关措施,用于资助濒于破产的农民。

7.第十四届世界林业大会9月7日在南非德班开幕。这是世界林业大会首次在非洲大陆召开。 8.俄罗斯政府网站9月8日发布消息称,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政令,宣布成立远东吸引投资及促进出口局和远东人力资源发展局两个部门,以促进远东地区发展。

9.保加利亚和希腊日前证实,两国被美国“要求”关闭其对俄罗斯开放的领空,不得向俄提供前往叙利亚的军用运输通道。有分析指出,美国此举将加剧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叙利亚局势恶化风险也在加大。自9月初媒体曝出俄罗斯正加紧在叙利亚境内部署军事设施以来,美国方面表现出高度紧张。

10.苏丹石油部9月8日发表声明说,将在苏丹境内的东部红海和西部油气带等区域与中国合作进行油气勘探和开发,并全面提升与中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建立互利互惠的油气供求新型伙伴关系。

11.为期三天的2015首尔安全对话9月9日开始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停战70年分裂70年:挑战与希望”,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30个国家和联合国、欧盟等4个国际机构负责国防事务的高官和专家等250多名与会者将就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3 12.9月7日—9日,中国、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四方过境运输协议第二次技术磋商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各方代表围绕重启《四方过境运输协议》,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交换、行车许可证、司乘人员签证、车辆标准、交通法律法规等方面展开了细致磋商。

1.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1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呼吁欧盟就难民问题达成符合其国际义务和《联合国宪章》的共同方案。

2.“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9月18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大会上,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敲响汇聚了11国各具民族特色声音的彩磬,奏响了中国东盟全面务实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最强音。

3.叙利亚一支反对派武装声称9月18日用火箭弹袭击了叙西北部沿海一座机场,目标是俄罗斯军人。从近期战场态势看,俄罗斯政府加大对叙政府军事援助力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叙政府军在多条战线吃紧。叙利亚政府目前同时面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和反对派武装夹击。

4.美国环保局9月18日指控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所产车内安装非法软件、故意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可能面临最高达180亿美元罚款。此次涉案车辆包括大众汽车集团2008年以来在美国销售的约48.2万辆柴油车,涉及的品牌包括捷达、甲壳虫、高尔夫、帕萨特和奥迪A3。

5.日本外相岸田文雄9月20日前往俄罗斯访问,谋求重启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领土谈判,但日俄媒体均不看好。

6.法国海关总署于9月22日发布旨在提升法国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法国报关计划”,通过40项措施,全面推行无纸化报关和集中清关,将使法国报关手续更加简化。

7.泰国外交部9月22日宣布,今年11月13日起,将向外籍游客签发半年多次往返旅游签证。8.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利用“作弊”软件通过美国尾气排放检测成为这桩企业成立78年来最大丑闻,不仅在美国面临高达180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和刑事犯罪调查,韩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政府也表达关注。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马丁·温特科恩宣布辞职。

9.据沙特阿拉伯民防总局公布的声明,9月24日正在举行朝觐仪式的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附近发生严重踩踏事故,目前已造成至少717人死亡,800多人受伤。

10.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领导人罗德里戈·隆多尼奥当地时间23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会晤。双方商定,将在6个月内签署最终的和平协议,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内战。

11.欧盟及成员国领导人9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特别峰会,同意加强欧盟外部边界管理,并向联合国难民署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增加10亿欧元援助。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说,虽然不能结束难民危机,但这些举措是朝着正确方向迈进的必要步骤。

12.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丁·温特科恩9月23日宣布为尾气数据造假事件负责,并提出辞职。大众汽车正经历着成立78年来遭遇的最大丑闻。舆论分析认为,造假丑闻还将继续发酵,并对德国汽车行业乃至德国经济造成深远影响。

13.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近期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签署协议,承诺将在未来5年投资50亿美元建设工厂。有观点认为,这是新的世界低成本制造基地正在崛起的迹象。

14.瑞士检方9月25日宣布,正式启动针对国际足联主席塞普·布拉特涉嫌侵占资金和渎职的刑事调查。

4 15.据朝中社9月25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决定向全国军民颁发特别奖金。

16.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9月25日突然宣布辞职,10月30日将是这位美国政坛第三号人物在众院的最后一天。博纳的闪辞,在美国政坛和媒体上引起巨大震动。

17.联合国发展峰会9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大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

18.巴西地理统计局9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间巴西农业快速扩张,导致775万公顷森林被毁,占全国毁林总面积的68%。

19.伊拉克政府9月27日证实其已与俄罗斯、伊朗、叙利亚三国政府开始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内恐怖主义的威胁。

国内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1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华出席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的英国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奥斯本。李克强指出,前一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中国政府有关方面及时采取稳定市场的措施,防范住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步伐不会停止,会继续有序推进。我们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积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2.刘云山9月21日出席部分地方单位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按照立根固本、落细落小、修枝剪叶、从谏如流的要求,从严从实推进专题教育,确保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理想信念是作风的基石,深化专题教育,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党章和党纪党规学习,打牢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基础。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未来5年内,北京银行将向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提供不少于1000亿元意向性授信,全面支持实验区内文化企业的升级发展。为了支持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北京银行将在实验区设立专营文化金融服务机构,针对文创企业开展一站式服务工作,为实验区内文创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快速、高效的金融服务。

5.9月21日,“万众创新·赢在金华”2015年中国青少年新媒体训练营暨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之星培育扶持项目在清华大学启动。该项目将在前期选拔150个项目、300位学员,进入今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举行的集中训练营,争夺百万现金大奖以及近亿元的创业基金。

6.9月21日,残疾考生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全国19个省(区、市)共有3081名残疾人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

5 7.9月19日至20日,2015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在江苏常州,这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快旅游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会上指出,未来5年中国“旅游+互联网”将在三大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有望创造“3个1万亿红利”,成为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会上, 国家旅游局授予常州市为“旅游+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

8.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就中美关系、两国在亚太及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两国人民交往、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经济形势、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外国企业在华投资、中国互联网政策、反腐败等回答了提问。

9.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美国华盛顿州最大城市西雅图,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0.9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会议,听取国务院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李克强指出,血不能白流、代价不能白付。各地方、各部门都要从这次事故中深刻汲取教训,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生产这根弦。有岗就有责,对涉及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重大事项,依法应当审批的要坚决把住关、该严管的要严格管到位、该问责的要严肃追到底。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坚决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把严守安全生产红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严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11.全面推进“三证合

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9月2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快推进“三证合

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之举,是顺应群众干事创业期望之举,也是创新政府行政管理之举,利民利企利国,对于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增添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12.“十二五”期间,我国预计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公路,近900个乡镇和8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将超过100万公里,通车总里程约395万公里,基本实现所有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

13.9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媒体是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要加强合作传播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与周边国家媒体开展交流合作,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于我有利的周边舆论环境。

1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7.95亿美元的价格,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生物药品国外权益出售给美国Incyte公司,成为中国企业第一次转让创新生物药品。

15.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愿同各国一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美两国要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开创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中美两国人民幸福、为世界各国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16.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公共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当前,公共安全事件易发多发,维护公共安全任务繁重。政法综治战线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多方参与、合作共享、风险共担,坚持科技引领、法治保障、文化支撑,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

6 手段,推进公共安全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1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的汇报,厉督真抓实干促发展;决定压减中央定价目录,以改革举措推动市场发挥更大作用;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补公共服务短板促进扩内需惠民生。

18.第五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9月2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推动对口援疆工作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牢牢把握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凝聚人心,必须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必须坚持久久为功,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19.9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京签订标准化战略合作议定书,并共同发布中国航天标准体系和首批中国航天标准(英文版)。体系的发布对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支撑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20.目前,营养改善计划覆盖了29个省份的13.4万所学校,全国受益学生达到3209万人。这是9月23日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5年视频调度会议上获悉的。

第13篇:特岗教师招考

2015年教育部关于特岗教师有关招收计划的通知

2015-03-06 16:25 北京人事考试网 http://bj.huatu.com/文章来源:北京华图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bj.huatu.com)权威发布《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提供最及时的招考信息、最精品的辅导课程以及最贴心的备考服务。华图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bj.huatu.com),公职培训第一品牌!

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的工作要求,建立并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现就做好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有关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招聘政策

1.实施范围。2015年中央特岗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具体实施范围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四省藏区县,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地区原“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外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见附件1)。

各项目省(区、市)要以特岗计划扩大实施范围为契机,探索建立省级统筹的乡村教师补充新机制。特岗计划设岗县(市),必须是教师总体缺编、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县(市),且特岗计划实施期内不得再以其他方式补充新教师。

2.招聘数量。2015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约7万名,各省(区、市)按照《2015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分配表及片区外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附件1)研究提出设岗县(市)、设岗学校和设岗数量,报教育部、财政部核定后实施,招聘规模实行总量控制。

3.工作重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要切实加强乡村学校教师补充,向本地生源倾斜,优先满足村小、教学点的教师补充需求,进一步提高村小、教学点特岗教师招聘比例,将做好村小、教学点的教师招聘工作作为2015年的工作重点。自2015年起,特岗计划设岗县(市)的县城学校不再列为中央特岗计划设岗学校,不再补充新的特岗教师。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体音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努力实现初中与小学教师队伍补充协调发展。

二、招聘工作要求

4.各项目省(区、市)按申报县教师队伍编制情况填写《中央特岗计划申报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2),按照所分配的招聘岗位数量填写《2015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名额分配表》(附件3),按照实际需求填写《2016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需求申报表》(附件4), 并于2015年3月10日前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财政部将根据各地2015年设岗计划和往届特岗教师在岗人数核拨2015年特岗计划中央补助经费,2016年根据2015年度实际招聘到岗教师人数进行结算。

5.各项目省(区、市)按核定的岗位数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快启动2015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并将相关工作文件报教育部备案,务必按计划完成招聘工作,确保新录用特岗教师秋季开学时按时上岗。

6.为做好特岗计划中央财政补助经费核拨工作,请各项目省(区、市)务必全部使用教育部特岗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网址:http://tg.nc.org.cn/teacher/,以下简称“特岗系统”) 进行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录用和信息更新, 全面掌握特岗教师招聘、在岗和流动情况,以及教师学科背景、学历水平、工资标准、职称级别等基础信息。请按照有关工作通知,于2015年9月30日前在“特岗系统”中导出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录用、在岗留任等统计信息,打印并加盖省级教育部门公章后报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特岗系统”中的特岗教师在岗数据信息将作为核拨中央补助经费的唯一依据。

三、保障措施

7.中央财政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为西部地区人均年2.7万元,中部地区人均年2.4万元,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地方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应将相应岗位的特岗教师纳入实施范围。要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小、教学点任教。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特岗教师的工资与补贴发放、周转宿舍安排等相关保障工作。要解决特岗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国家政策惠及每位特岗教师,使每位特岗教师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潜心教学。

8.严格按照教师〔2006〕2号通知要求,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全部入编,落实工作岗位,做好人事、工资关系等接转工作。同时,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硕士研究生等优惠政策。

9.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特岗教师培训,尤其是针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做好入职前的师德教育与教学培训工作。各地要在“国培计划”实施中统筹安排,开展针对特岗教师的业务培训,帮助特岗教师尽快成长为工作骨干。

10.深入挖掘特岗教师中的优秀典型,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充分反映各地特岗教师志存高远、扎根农村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加强对特岗计划和特岗教师的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联系人:徐亦斌、刘璇璇;电话010-66097039,66097830;传真:010-66097039;E-mail:jsglc@moe.edu.cn。

“特岗系统”技术支持联系人: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黄麟钧;电话010-66097183-601;E-mail:huanglinjun@moe.edu.cn。

附件:

1.2015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分配表及片区外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doc

2.中央特岗计划申报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调查表.doc

3.2015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名额分配表.doc

4.2016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需求申报表.doc

第14篇:曲阜教师招考 内部资料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6、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7、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8、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 主体性、示范性 (3)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集体性(4)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5) 长期性、间接性;(6)劳动效果的滞后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可加“心里相容”)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①感知教材,形成表象;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5)检查知识。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科理直启序巩因)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结构紧凑 (5)教学基本功好(语言艺术、板书有序)(7)师生积极性高。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可加“心理健康教育”)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导导尊教、因知集积)1导向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3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6知行统一的原则;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和社会实践

版权所有 邢电岩

2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4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重要特殊途径)6校园环境建设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

1、兴趣是指人们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直接兴趣: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指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兴趣。

62、兴趣的品质特性:1倾向性(又称指向性) 2广阔性3稳定性(又称持久性) 4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

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

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

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

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

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

版权所有 邢电岩

3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意)。

7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

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

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

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

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

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

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

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

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

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

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

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9

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

版权所有 邢电岩

4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愤怒、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高级社会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

1、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发展健全。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

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

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1.复习(55页) 第一,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学习之后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第二,分配复习:同样的复习时间,由于分配方式不同,复习效果也不同.第三,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在复习时不要单纯地一遍一遍地反复阅读,最好在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以前就结合阅读,尝试着回忆.回忆不起再进行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第四,复习方法多样化:复习最忌单调重复,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倦和疲劳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影响复习效果.第五,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多种感官参与复习会使复习过程变成听说读写想的综合活动,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动机在人的活动中具有以下功能

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识记效果的影响因素(53页)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睹和任务,对识记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月明确,效果越好.因为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后,人们就能把全部注意集中到识记的对象上去,并采取各种方法去实现它.(彼得逊的16个单词实验证明有目的的组当时就记住14个单词,2天后记住9个单词,而无目地的组当时记住10个, 2天后只记住6个单词.前者效果明显比后者好)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性质不同,识记效果也不一样.实验证明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词的材料效果要好些,识记视觉性质的材料比识记听觉性质的材料效果好些 (3).识记的方法:同样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效果也会不同.挫折后的表现形式及应对(80页) 个体遭受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主要有积极,消极和妥协三种表现形式.积极的表现方式有

(1).升华:如在受挫折后将敌对、愤懑等情绪转化为奋发图强、争取上进等积极情绪.(2).补偿:“堤外损失堤内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改变策略:指遭受挫折后,通过总结经验,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消极的表现方式有: (1).攻击行为:如动手打人,破口大骂,讽刺打击等

(2).固执行为:如就是做一件事失败了.自己不去分析失败原因总结教训,而是重复无效的行为.(3).退化行为:如无理取闹,大发脾气,盲目轻信,听从他人等

版权所有 邢电岩

5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4).白日梦:就是在线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就在自己的幻象中获得满足.(5).逆反:放任自己对任何事都盲目或故意地反抗,对立,抵制与排斥.妥协的表现方式有

(1).自我安慰;葡萄心理,葡萄本来就是甜的,但是由于自己吃不到,就硬说它是酸的,以表明自己并非吃不到,而是不愿意吃

(2).自我整饰:就是收挫折后把自己的真实情绪掩盖起来,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3).推诿:如教师教学水平低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差,却一味强调学生的基础不好等.应对策略 (1)情景转移:受挫者的消极情绪反应总是会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因此设法使受挫者离开或者创造条件改变引起挫折的情景.(2)精神宣泄:是指采取不危害他人及社会的方式将内心的困扰发泄或表达出来,而不是自己过分压抑自己.(3)代偿转移: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未能达到的愿望,减轻挫折感.(4)心理咨询:通过请教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员,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解决或减轻心理压力.(5)宽容受挫者:对于受挫者,周围的人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关怀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版权所有 邢电岩

6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版权所有 邢电岩 7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特殊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进”是指:①教学速度②教学内容深度。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 s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受社会生存方式制约,但具有自己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教育质的规定性

(1)教育有自身的继承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会引起教育性质和目的等方面的变化,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会改变。任何一种教育,就其思想、内容、制度、方法各方面看,都是在以往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有其自身的继承性。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作为意识的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与教育相互作用。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教育观点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内容上。

(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来说,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存在。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灭亡之后,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立即消亡,仍然会存在一个相当时期。与此相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超越当时政治经济的局限性而产生,表现出不平衡性。

总之,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教育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我们既不可否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能把它夸大到绝对程度。

/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陶行知);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赞可夫)/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布鲁姆)/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蔡元培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梅依曼)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梅依曼)/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

版权所有 邢电岩

8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概念的是(勒温)/《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陶行知 徐特立 杨贤江 蔡元培/ 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有变革\\有理论假说\\可重复操作\\有控制 /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__乐正克__所著的《学记》/亚里斯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所著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19.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被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近代民主教育家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倡导的教育思想/ 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现代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教学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理论的源泉/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解释______,指导______,推动______。 答案: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 教育改革 /在教育原理的有关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中,可供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和统计法、个案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抽样观察法 应用观察法

/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一名称的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 实验法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单组法 等组法 循环法

名词解释 教育学 .学生主体性

人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 教育国家化 1.你是怎样理解范例教学法的? 2.良好测验的标准。

3.为什么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4.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论述题

1.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你对教师聘任制度是怎样理解的?

2.试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理论试题

版权所有 邢电岩

9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新课程改革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歌星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2)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

(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职责:

1、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学习方式的几种特点:

1、

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变量。

2、

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

学习方式反映了学习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新课改的几个转变:

1、

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2、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3、

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4、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6、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7、

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从课程观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位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点不同,主以下几个方面: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0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1 观 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案例中赵老师对学生关注不当,他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对考试学科以外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也应给予关注,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案例中的赵老师仅仅关注学生“考试关”的通过,对学生近期发展不能全面关注,对学生的中远期发展就更难以顾及。

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刘勇期中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允许,也应当得到满足。而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合理的应当的学习需求不被认可,不被接受。这样不但使学生的成长受到挫伤,也使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大大降低。

4.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学习被看作是统一的共性的活动。对学习的指导,也采取一种灌输的方式。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

5.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学生的人格应当受到尊重。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任教师灌输。学生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人际环境中形成的,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要让学生永远带着希望和信心。教师关注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活动和教育后果也不同。它的影响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关注不同―

对学生的观察点不同― 对学生的评价项目和结论不同― 学生发展目标的期望不同― 对学生的认可和态度不同―

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同― 对学生激发的方向动力不同― 学生在成长中的反应和表现不同―

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不同。事实说明,许多教育效果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可以看到每个教师的心灵世界。

1、新课改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需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其

一、观念滞后,目标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其

二、思品教育实效性、针对性不强;其

三、课程结构单一,封闭;其

四、课程内容陈旧;其

五、课程实施仍为三个中心(教师,书本,课堂);其

六、课程评价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其七,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3、先进国家课改的启示:1)课改是教育改革的核心2)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也重视价值观教育和精神、道德的发展。3)在课程内容及实施上,关注学生经验。4)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

4、针对课改弊端提出六项具体目标:

一、改变课改过程过于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1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不同地区和学生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快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谈谈你对“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理解: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的部分的分量保持相对平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指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包括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提出的。社会需求应当是课程设计的根本依据,而社会需求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6、新课程如何克服过去教学内容上的“难、繁、偏、旧”的弊端:

第一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第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1)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2)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交流合作的能力

7、教师的关注:1)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2)关注学生长期发展;3)关注学生不同的需求,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4)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5)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

8、教师关注的升华:1)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3)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4)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

10、新课改与传统课程环境有什么不同?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以教师为中心变学生为中心;变单方向发展为多方面发展;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被动反映为有计划的行动;变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为具有选择性的内容变孤立的人工背景为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变单一媒体为多媒体;变单向传播为多向传播。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需要教师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

11、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那些变化?⑴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①、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③、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⑤、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⑥、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⑦、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⑵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⑶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12、什么是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1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体验性4)独特性5)问题性

14、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从现状看,我国目前教与学的方式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从理论上看,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15、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2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合作学习: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成而言的。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 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6、如何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①要明确教师的职责②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③确立新的教学

17、教师教学职责: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16、评价:是评定的简称,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只在系统调查与描述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学校课程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不断完善课程,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18、综合能力的测试目标:①理解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②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③体现基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9、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1)接受和储存信息2)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20、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①评价的目光应面对个性②评价内容应指向个性③评价方法应展示个性④评价结果应激励个性

21、新课改所提倡的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观”: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③建立促进课改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3、“发展性评价观”的基本内涵: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浅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

24、“发展性评价观”遵循的理念:尊重学生差异,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5、“发展性评价观”的基本特点:

①评价内容多元化—从过分倚重学业成绩转向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核 ②评价结果的效益化—从注重鉴定与选拔转向注重激励

③评价方式的动态化—注重终结性评价向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转化。 ④评价模式的质性化—从单项性转向多元性和交互性。

26、评价的五个功能:1)反馈调节2)展示激励3)反思总结4)记录成长5)积极导向

27、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1)学生观2)发展观3)知识观4)课程观

28、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独立意义上的人

29、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的重心转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3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

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

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1) 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阅读、合作、行动研究)/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包括( 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 )/8

8、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三个层面上展开/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4部分/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 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基本素养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课程目标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 8 )次。/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民主平等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情境.协作 会话 意义建构/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学习者 促进者/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育实践回归/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验证性.教育性.探索性)/ 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孔子/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人文性、综合性/1903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立意、谋篇4个方面入手/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①基础工具性 ②思想教育性 ③社会实践性 ④文学性 ⑤知识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

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

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4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学趣味。

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

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

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

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曲阜教师招考部分题目)1.关于教育规律的定义/ “教育既是成长,学会既社会”是那个教育家提出的/ 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不能拔苗助长”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原则?/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讲究发展个性是个人本位论还是实质教育/ 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 循序渐进原则的定义 / 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 衡量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标志 / 班主任工作基础 /可食的果实和不可食的果实进行比较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学习策略中的圆认知策略包括什么 / 发散思维的特征 / 品德的心理结构 / 态度和品格形成的过程/学生害怕社交是什么症状/ 心理健康中依据得的资料对行为进行评鉴已确定心理水平的诊断叫做什么?/ 课堂上人际关系融洽,双方亲近,认知协调,行动一致,叫做____人际关系?//不能遵守儿童行为规范,不能正常交往和学习的症状叫做心理障碍 / 义务教育的定义 /心理发展的定义/ 信息存储的形式 / 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 /阅读能力的增加对于写作技能的提高叫做技能的____迁移/ 看到主语句子,就认为主语意思就是整句话的意思,叫做____概括 /艾宾浩斯认为学习后隔多久复习是最佳复习时间 / 心智技能培养激发学生的_____ / 二十四节气歌用的是_____记忆术 / 问题解决的过程 / 教师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礼记》中的______说明儒家学派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教育思想 / ______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______是科学教育再生产的途径 /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少年期的特征/ 我国教育目的建立在______学说上 /教师禁止体罚和_______学生 / 课程的定义/ 班主任领导方式 /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20世纪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包含哪些内容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 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 教学的一般任务

1.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2.怎样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1,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得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4.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5.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6.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的素材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对观察情境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5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7.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

8、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9、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0、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12.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13.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4.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5.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16.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17.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18.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9.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0.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2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22.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23.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见74) 24.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25.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26.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27.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8.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29.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30.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3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3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6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33.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10

1、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34.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35.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36.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37.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38.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二,简答题

1、简答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

答: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2 学习动机的种类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4、成败归因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归因分析的策略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为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因素,今后就会不再努力;如果归因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下一次就可能加强努力。

5、学习迁移的种类(5.1)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7、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7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6.1)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10、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

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

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

4、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11、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7.1)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练

12、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13、学习策略的特征(8.1)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4、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

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

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观参与识记过程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15、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1、使用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位置记忆法等。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如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16、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

1、计划学习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

2、自我监督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

3、自我调控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7、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管理

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18、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教学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1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9.1)

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

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20、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8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21、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 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知 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

2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③空间的广延性和实践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因此教师的劳动也没有时空的界限。

教师劳动的价值:①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②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 23,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24、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

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它教学活动。

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3、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

25、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身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26、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教育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版权所有 邢电岩

19 成功 2010曲阜教师招考权威资料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的原则(3)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4)维护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原则/所谓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争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如何激发培养: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教师在讲课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所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或实践的具体意义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过难或过易的内容均不利于兴趣的激发;其次,教学方法应具有新颖性和启发性,灵活多样,切忌千篇1律;再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满足学生某些方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成功的机会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动机的迁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从事其他}}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导到课堂学习上来,使这些活动与学习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此外,还要将其他动机转化为学习兴趣或学习动力。这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先进人物的生动事例,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也对学生经常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答:(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 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答:(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答:(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4)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版权所有 邢电岩 20

第15篇:教师招考真题

费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过程的____C_。

A: 广阔性

B: 独立性

C: 灵活性

D: 逻辑性

2、教师的权利包括一般权利和专属权利两个方面。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3、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 )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_____ A: 跳舞

B: 游戏

C: 唱歌

D: 识字 参考答案: B

4、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_____。

A: 较高的水平

B: 较低的水平

C: 非常高的水平

D: 中等水平参考答案: B

5、老师提取作业中的隐性信息,根据这些隐性信息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全面地掌握知识,并形成有关技能属于_____。

A: 作业检查

B: 作业分析

C: 作业评定

D: 作业测评 参考答案: B

6、教学过程包括_____。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手段 参考答案: ABCD

7、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部署了“我国近海海洋生物( )资源库构建”项目。该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形成一套海洋生物鉴定识别的标准体系。_____

A: DNA条形码

B: RNA条形码

C: DNA二维码

D: RNA二维码 参考答案: A

8、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 处分或解聘。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9、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参考答案:

幼儿教师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

(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必须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也要热爱幼儿,把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

(2)健康的身心素质。幼儿教师应该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洞察每个幼儿的内心世界、因人施教的技能和能力等。从知识结构上说,需要涉及一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宽广的能力结构。观察力是幼儿教师首要的能力,这种观察可以是有计划地进行,同时也渗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沟通能力也是幼儿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包括非言语的沟通和言语的沟通、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组织分组能力也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方面,教师需要有能力组织教学活动、分组和指导小组活动。

10、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露、霜),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_____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氢氧化物

D: 二氧化氯 参考答案: B

1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

A: 素质教育

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 应试教育

D: 著名学者的学说 参考答案: B

12、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_____。

A: 教师权威

B: 教师感召力

C: 师生关系

D: 教师能力 参考答案: C

13、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_____

A: 感觉的概括性

B: 知觉的概括性

C: 思维的概括性

D: 记忆的概括性 参考答案: C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_____。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参考答案: B

15、智力的核心是____。

参考答案: 抽象概括能力

16、下列属于外部学习动机的是_____。

A: 学生为了得到奖金而学习

B: 学生的学习兴趣

C: 学生的求知欲

D: 由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A

17、从远古教育进人古代教育后,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特征的是_____。

A: 阶级性

B: 等级性

C: 狭隘性

D: 贫乏性 参考答案: D

18、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

A: 言行一致

B: 衣着整洁

C: 举止端庄

D: 谈吐文雅 参考答案: A

19、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态度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_____ A: 智力技能学习

B: 认知策略学习

C: 知识学习

D: 行为规范学习参考答案: AB 20、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官学的有_____

A: 西周国学

B: 汉代太学

C: 唐代国子学

D: 宋代书院 参考答案: ABC

21、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____现象。

参考答案: 负迁移

22、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23、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_____ A: 活动目标

B:近期目标

C: 中期目标

D: 远期目标 参考答案: A

24、_____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A: 教育

B: 文字

C: 交流

D: 生存 参考答案: A

25、简述意志的特征。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26、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无心理疾病。

参考答案: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7、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_____。

A: 职业知识的差异

B: 职业理念的差异

C: 职业能力的差异

D: 职业认同的差异 参考答案: B

28、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_____

A: 游戏水平差

B: 注意分配能力差

C: 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 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参考答案: B

29、下列不属于教案的要素的是_____。

A: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B: 学校领导的要求和教室环境的布置

C: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行为

D: 教学媒体和时间分配 参考答案: B 30、____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参考答案: 生理成熟的顺序性

31、教师职业良心同教师权利相联系,并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32、简述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参考答案: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33、英语教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记忆单词,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的干扰是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双重抑制

D: 多重抑制 参考答案: A

34、简述教师的权利。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和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

35、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_____。

A: 感觉阈限

B: 感受性

C: 统觉团

D: 最近发展区 参考答案: A

36、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3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 A: 教育促进经济繁荣

B: 教育促进民主

C: 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D: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参考答案: BCD

38、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39、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_____。

A: 团队活动

B: 课外校外活动

C: 品德和各科教学活动

D: 班主任工作 参考答案: C 40、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_____。

A:平衡与守恒

B: 刺激与反应

C: 同化与顺应

D: 尝试与顿悟 参考答案: C

41、中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它们是_____。

A: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日后的教育打好基础

B: 为家庭教育提供帮助。辅助家长养育子女

C: 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为日后生活和就业打好基础

D: 为学生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帮助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 E: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引领先进的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 AC

42、下列是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 ①老子②屈原③华佗④孔子⑤李斯⑥孙武⑦张衡⑧董仲舒_____

A: ①⑤⑦

B: ②⑥⑧

C: ③⑦⑧

D: ③④⑤ 参考答案: C

43、普通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有_____。

A: 科学研究

B: 教学活动

C: 课外活动

D: 社会实践 参考答案: BCD

4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___。

A: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注意过程

B: 能力、气质、性格

C: 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D: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参考答案: B

45、各条教学原则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它们之间没育联系。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46、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叫做技巧。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47、利托尔诺是教育的____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参考答案: 生物

48、小学生先学“铅笔”“计算器”“作业本”等种概念,再掌握“学习工具”这一属概念,这种由种概念到属概念的学习属于下位学习。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49、义务教育就是_____

A: 强迫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大学教育

D: 中等教育 参考答案: A

50、班级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班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构建良好班集体而进行的一系列职能活动,称为(.C)。A: 班级建设

B: 班级制度管理

C: 班级管理

D: 班级活动

51、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_____。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参考答案: A

52、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剥削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指的是学生的____。参考答案: 人格尊严权

53、儿童多动症的高发年龄为_____

A: 4到5岁

B: 5到6岁

C: 6到8岁

D: 8到10岁 参考答案: D

54、

_____

A: 0 B: 1 C: 2 D: 3 参考答案: B 参考答案:B参考专家解析:

55、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证的教育家是_____。

A: 福禄贝尔

B: 奥苏贝尔

C: 蒙台梭利

D: 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 D

56、“成熟势力说”是_____提出的。

A: 格塞尔

B: 柏拉图

C: 洛克

D: 皮亚杰 参考答案: A

57、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_____方面。

A: 认知

B: 情感

C: 人格

D: 社会性 参考答案: ABD

58、《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_____。

A: 顺序性

B: 互补性

C: 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 A

59、下列哪些气体可以造成大气污染?_____ A: 氮氧化物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大气中的氨 参考答案: AC 60、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参考答案: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就中学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尤为重要。

61、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

A: 父母

B: 教育

C: 环境

D: 遗传 参考答案: B

62、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6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和评价三个过程。

参考答案: 获得 转化

6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___。

A: 多样化

B: 专业化

C: 单一化

D: 崇高化 参考答案: A 6

5、提倡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是_____。

A: 福禄贝尔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参考答案: D

66、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该理论的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他律水平参考答案: B

67、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_____的统一体。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

A: 社会文化

B: 精神文化

C: 人文文化

D: 地方文化 参考答案: B 6

8、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参考答案: B 6

9、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是_____。

A: 动机水平适中

B: 动机水平较低

C: 动机水平很高

D: 动机水平很低 参考答案: A

70、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_____。

A: 场独立

B: 场依存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参考答案: B 7

1、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 A: 宽大效应

B: 晕轮效应

C: 中心品质

D: 刻板印象 参考答案: B 7

2、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是_____。

A: 学制

B: 培养目标

C: 教育方针

D: 课程计划 参考答案: A 7

3、幼儿的____注意占优势,____注意初步发展。

参考答案: 无意 有意

7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上网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_____。

A: 上网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 规定每周上网的适当时间

C: 惩罚孩子过分喜欢上网的行为

D: 规定只有按时完成作业后才能上网 参考答案: D 7

5、残疾人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_____

A: 接受教育的权利

B: 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

C: 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D: 接受免费教育的权利 参考答案: AB

76、“头脑不是一个可以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体现了____的教学方法思想。

参考答案: 启发式

77、下列称号与人物之间对应错误的是:_____

A: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

B: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C: 实验教育学之父——斯宾塞

D: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 参考答案: C 7

8、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_____

A: 中国崇尚以德治国,儒家思想受统治阶级重视

B: 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思想集礼教之大成

C: 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 其他思想对儒家思想不构成威胁 参考答案: C 7

9、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的过程。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80、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名师点睛】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过程是由行为前的行为动机确定、行为选择、行为本身以及行为之后的反省和评价的过程来完成。这一过程,既是精神活动的过程,也是实践活动的过程。道德是实践的精神,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总是把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变为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的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教师职业道德不是被动地反映教育现象过程,而是从教师特定的职业道德价值要求出发能动地反映教育现象的过程。

81、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符合认知发展的辩证运动规律。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82、教育要适应于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该做到_____

A: 循序渐进

B: 因材施教

C: 教学相长

D: 防微杜渐 参考答案: B 8

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6)气氛热烈。 8

4、“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_____。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参考答案: C 8

5、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_____。

A: 结构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规则游戏

D: 机能性游戏 参考答案: D 8

6、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_

A: 认知的驱力

B: 附属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交往内驱力 参考答案: C 8

7、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_____

A: 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

B: 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

C: 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 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 参考答案: A 8

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_____

A: 20年代以前

B: 20年代到50年代

C: 60年代到70年代

D: 8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 B 8

9、网络上有人调侃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是“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出现的心理机制是_____ A: 移情

B: 从众

C: 期望

D: 顺从 参考答案: B 90、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_____。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参考答案: B 9

1、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____。参考答案: 布卢姆

92、根据有关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_____ A: 单独设班

B: 随班就读

C: 混合编班

D: 均分到班 参考答案: B

93、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也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对。参考专家解析:“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而重视高分学生,更确切地说,是重视高分。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9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

A: 课堂教学

B: 个别教学

C: 小组教学

D: 现场教学 参考答案: A 9

5、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_____属性的反映。

A: 个别

B: 整体

C: 外部

D: 本质 参考答案: A 9

6、小学生的思维_____。

A: 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 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 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 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参考答案: C

97、在学习“鸟”的概念时,老师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这使用的是_____ A: 正例

B: 反例

C: 变式

D: 概括 参考答案: B 9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_____。

A: 法定监护

B: 指定监护

C: 委托监护

D: 代理监护 参考答案: AB 9

9、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_____

A: 陶行知

B: 杜威

C: 康德

D: 马卡连柯 参考答案: A 100、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_____ 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参考答案: C

第16篇:新建 天元区教师招考

今天我参加了2013年天元区教师招聘考试

我把我回忆的题目写下来,希望对各位有点用处哦

第一题是判断题,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

第二,第三大题题是选择题 主要考教育学 心理学和 走进新课程知识。 第四大题是简答题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包括哪些内容

第五答题 ,有个教师创新教学 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老师让学生在前面表演了15分钟 拳打脚踢,从课程目标的达成方面分析这堂课的不足

第二个简答题是有个老师让学生体验残疾人和母亲怀孕。做了三个游戏。这节课得到了好评,从新课程提倡的 体验,感悟,反思,运用 教学理念来分析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并且谈谈你对课程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

英语专业知识相当于专业四级。要编写一篇教案,

我只记得那么多了呵呵。加油哦 !

第17篇:教师招考面试技巧

问题一:当在你上课时,一个学生在传纸条,你怎么办?

答案:

1、用眼神暗示他,引起他的注意,让他聚精会神的听课。

2、边讲课边走到他的课桌边,用手敲打他的书桌,提示他,让他聚精会神的听课。

3、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讲清楚,传纸条的危害,让他今后注意上课认真听讲。其实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围绕这三个要点,说法正确就可以。问题二:学生早恋怎么办?你支持学生早恋吗?

参考答案:

“不支持,但也不生硬地反对。先了解学生情况,分析早恋的原因。通过在班上开展讨论,让学生明白青春的可贵,爱情的神圣——很多人只是因为空虚,寂寞,贪玩而随便、不负责任地把爱情当游戏„„有必要的话,可以找学生单独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讨论:我会和他/她讨论如何对待这种“爱慕”,而不能叫爱情。

我比较喜欢私下沟通,上升到班级讨论会不会让孩子难为情呢?

这也是人生一道彩虹!

问题三:你对工资和福利有什么期望?

答:我对工资没有硬性要求。我相信贵校有一个薪酬标准,在处理我的问题上会友善合理。我注重的是找对工作机会,所以只要条件公平,我则不会计较太多。

问题四:“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你是怎么看教师这个工作的”?

答:我读的就是师范类的专业,做教师符合自己的专业,而且现在公司之类的工作不够稳定,教师稳定性比较高,现在好的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很好,也能为教师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等。

对孩子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更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他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在读师范时,我就十分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广泛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学有专长,做到除擅长绘画和书法外,还能会唱、会说、会讲。“学高仅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我还注意培

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没有不良嗜好和行为。我想这些都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养。

问题五: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清贫、教师要守住这片净土,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参加教师招考进行教师队伍你的动机是什么?你觉得做教师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回答: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直以来是我的梦想,也是我最真实的理想,虽然我从教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我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所以我要报考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听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而是因为我非常了解这个职业,也非常热爱这个写满奉献、充满挑战的职业,因为在这里有着可爱的孩子,令人敬佩的同事们,他们都已成为人生路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教师在精神上是富裕的,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是令人尊敬的事业,至少我们的灵魂是幸福的。如果上天要我选择财富的富有和灵魂的幸福,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可能就是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根本原因吧!

问答六:谈谈你的缺点

常规思路:①不宜说自己没缺点;②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③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职位的缺点;④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⑤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职位“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似“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点评:这个问题上是各种教人面试技巧中,最“害人”的。考官问这个问题,是想测试一个人的成熟度、对自己的判断、和学习改进能力。说出自己有什么缺点,其实一点都不重要。这里重点测评的是面试者是不是真正的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而且一般在问这类问题的时候,我喜欢让面试者举出一两件具体事例,这样更具有真实性。尤其是用上面的思路5来回答,纯粹是把面试官当成XXX,难道他们听不出来吗?,如果这样回答,应聘者在面试官心中一定减分不少。

问答七: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

常规思路

①如果招聘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应聘者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招聘公司并不真正在乎“经验”,关键看应聘者怎样回答;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要体现出应聘者的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③如“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我也发现,实际工作远比书本知识丰富、复杂。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比较勤奋,所以在兼职中均能圆满完成各项工

作,从中获取的经验也令我受益非浅。请贵公司放心,学校所学及兼职的工作经验使我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

问答八: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

常规思路①应聘者最好站在招聘公司的角度来回答;②招聘公司一般会录用这样的应聘者:基本符合条件、对这份工作感兴趣、有足够的信心;③如“我符合贵公司的招聘条件,凭我目前掌握的技能、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 ,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十分希望能为贵公司服务,如果贵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能成为贵公司的栋梁!”问答九:当好一个班主任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常规思路:首先要把课教好。做为一个班主任,只有先成为优秀的老师,才能取得同学们的认可。

其次是善于把握班级整体气氛。班主任要注意观察班级整体的学习气氛、娱乐气氛、活动气氛,要善于把握与引导。例如:我曾经的班主任看到同学们不喜欢做广播操,总是说他年轻时的故事,给大家树立榜样。这事班主任不倡导,就没人管了,气氛不好,班级凝聚力就差。

次之是沟通能力。这里主要说的是单独与同学的交流能力。因为每位同学的性格与基础不同,班主任要明白对不同同学应有不用的沟通方法。如何准确的提出建议、到位 中肯的批评,都是班主任需要掌握的。

最后应该是观察能力。班级里的很多问题都是班主任主动发现的,很少有同学主动找老师帮忙。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细心的注意每位同学的变化。成绩上,生活中,都需要留意。如果学生在困难时,发现班主任的一直在关怀着自己,一定会对其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问答十:做班主任吃亏吗?

常规思路:根据我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来说,我觉得做班主任还是比较合算的。我的想法有以下几点:

一、能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班主任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管家,大事小情都要做到有的放矢。从直观上来说可能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但是从另一方面,为了能经常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我经常收看、收集与教育有关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二、交流经验,加快自己的成长步伐。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为了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我经常和其他班主任互相交流自己的育人经验,有失误的败笔,也有成功的喜悦。大家在互相交谈中多了几份留意和思考,多了几份关注和细心。同行间的交流与思考似一道强劲的催化剂,加快了我成长的步伐。

三、增强了反思精神。学一学,听一听是班主任积累经验的过程,现代信息条件下的网络技术为班主任发展提供了平台,我写教育札记、教育日记,写同孩子们相处的成长故事,并粘贴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后来干脆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成立了自己的家园。写一写,

让我品尝到了交流带来的成功和快乐,班主任工作极大的炼就了我的反思精神。

所以说,做班主任虽然辛苦,但对我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却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 问答十一:你教的学生很任性、急燥、不爱学习,你该如何办?

常规思路:如果他很任性,应多让他和别人相处,体会一下世间的人情冷暖,多去帮助他人培养自己的爱心。另外,他很急躁,不爱学习,是不是他进入了青春期,有叛逆的思想。或许是对学习没兴趣,多给他读一些名人成长的故事,和励志文章。再有可能就是他学习不好,所以很急躁,想学习好却没有办法,应多和他沟通,找合适的方法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问答十二:说课和课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看?

常规思路:课的对象是学生,而说课的对象一般是专家,同行。

讲课一般时间是一节课,说课的时间是十几分钟。

说课着重点在怎样处理教材,怎样突破重难点,怎样上课。

第18篇:教师招考个人资料经验总结

历年招聘公告总结:南京市六城区教师招考

2010年南京市六城区中小学录用新教师应聘公告

根据南京市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为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六城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范围内中小学(包括职业学校、幼儿园,下同)录用新教师应聘考试工作,现公告如下:

一、基本原则与要求

坚持总量控制、优化结构;面向全体南京生源师范类毕业生,有条件吸收外地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做到自愿报名,凡进必考,双向选择,择优录用。

在六城区范围内应聘中小学教师职位,必须参加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新教师应聘考试。新教师应聘按学科需求数的1:3划定分数线,报名人数不到1:3的划基准线,为保证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的合理性,男女生将分别划线。达到分数线的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意向,按照需求情况,到用人单位参加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二、六城区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的需求

六城区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需求数为:

中学:中文

27、数学

21、英语

29、物理

11、化学

2、计算机

14、地理

15、历史

17、政治

9、生物

12、音乐

5、美术

10、体育

19、建筑工程

1、汽修

2、电器自动化

1、护理

2、临床医学

3、康复

1、装饰艺术

1、土木工程

1、土木测绘

1、中药

1、机电

1、旅游管理

2、经济管理

1、财会1。

小学:小学教育(中文8

2、数学

57、英语15)、计算机

7、音乐

11、美术

8、体育

27、特殊教育3。

幼儿园:学前教育31。 以上需求数会因学校办学规模调整和学校用人要求做相应调整。

三、报名条件

报名人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合格毕业生,符合学科需求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1、南京生源2010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南京生源2010年学前教育师范类大专生。

2、南京生源2009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已取得教师资格,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

3、非南京生源2010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应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或国家“211工程”院校学生)。

4、拟取得教师资格的2010年非师范类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一律为国家“211工程”院校毕业生)。

5、拟取得教师资格的2010年硕士毕业生(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四、报名时间与方式:

今年新教师招聘采用网上报名(网址:http://www.daodoc.com)。报名时间:11月10日至11月20日。

五、考试内容、时间

考试内容:公共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及其他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南京市六城区中小学录用新教师考试没有复习大纲、复习资料,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补习班。社会上任何针对本考试开办的培训活动与我们的录用考试无关。

考试时间:2010年1月2日上午,如有变化以准考证规定的时间为准。

六、考试程序与步骤

1、报名

报名者必须如实填写报名表,如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将取消考试资格。所报学科与所学专业必须相同相近。

应届师范生可由学校集中统一报名(集体报名的不用在网上报名及确认)。

2010年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一律凭身份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报名;2009年南京生源师范类毕业生凭报到证(或就业推荐表)、身份证、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报名。所报学科与所学专业必须相同相近。

报名认证时所有证件必须同时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报名者须缴二寸证件照两张。报考费90元。

2、认证

网上报名者请于2009年11月28日、29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到南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南路388号)现场确认。确认时要提供相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并缴纳费用和照片。不按规定时间进行现场确认者,报名无效。

3、领取准考证

报名者经市教育局有关职能部门资格审定后,发给准考证,请于2009年12月26日、27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到南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南路388号)领取准考证。路途不便者可以凭本人身份证件请人代领(集体报名的在学校领取)。

4、参加考试

领取准考证的同志请按照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5、领取考试成绩凭证

参加考试的同志可登录南京教育信息网站(网址:http://www.daodoc.com)查阅成绩和分数线,并于2010年1月30日、31日到南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南路388号)领取成绩凭证(集体报名的在学校领取)。本次成绩只在2010年应聘时有效。 本办法由南京市教育局人事处负责解释。

二○○九年十一月九日

2009年南京市六城区中小学录用新教师

报 名 须 知

凡应聘2009年南京市六城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位的毕业生必须参加此项考试,如应聘南京市其他地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浦口区、六合区、江宁区、溧水县、高淳县)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位,此成绩亦被认可,但是必须在相关地区规定时间内到相应地区报名登记。

报考学科及教师需求数

中学:中文

29、数学

32、英语

29、物理

26、化学

3、计算机

13、地理

26、历史

27、政治

14、生物

13、音乐

4、美术

9、体育

16、建筑工程

1、动漫设计

3、财会

3、汽修

4、数控

1、电器工程

1、电子技术

1、药理

1、护理

1、临床医学

2、康复

2、韩语

1、心理1。小学:小学教育147(中文7

3、数学

51、英语23)、计算机

12、音乐

21、美术

18、体育

29、特殊教育2

幼儿园:学前教育45 以上需求数会因学校办学规模调整和学校用人要求做相应调整。

二○○八年十一月八日

2008年南京市六城区中小学录用新教师应聘公告

根据南京市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为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六城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范围内中小学(包括职业学校、幼儿园,下同)录用新教师应聘考试工作,现公告如下:

一、基本原则与要求

坚持总量控制、优化结构;面向全体南京生源师范类毕业生,有条件吸收外地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做到自愿报名,凡进必考,双向选择,择优录用。

凡在六城区范围内应聘中小学教师职位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参加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新教师应聘考试,硕士毕业生报名后可以免于笔试。新教师应聘按学科需求数的1:3划定分数线,报名人数不到1:3的划基准线,为保证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的合理性,男女生将分别划线。达到分数线的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意向,按照需求情况,到用人单位参加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二、六城区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的需求

六城区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需求数为:

中学:中文

39、数学

39、英语

38、物理

12、化学

7、计算机

7、地理

7、历史

15、政治

14、生物

10、音乐

3、美术

3、体育

7、建筑工程

2、动漫设计

1、财会2。小学:小学教育(中文1

13、数学80、英语15)、计算机

11、音乐

15、美术

14、体育19 幼儿园:学前教育42

以上需求数会因学校办学规模调整和学校用人要求做相应调整。

二○○七年十一月五日

考试题型和分值:

第一份试卷:公共知识(60分)

1、单项选择题:20道,每题一分

2、判断题:10道,每题一分

3、简答题:3道或者四道,共30分 第二份试卷:专业知识(90分)

1、学科专业知识:60分

2、教案设计一题:30分

考试内容:

公共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及其他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个人经验之谈:

六城区教师招考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公共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广,考生们往往会在复习时不知如何入手,那本人在此发表一下个人拙见,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参考:首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涵是必须掌握的,特别是一些变革之处;其次,教育学、心理学内容较多,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通常理论考的知识点都是比较基础的,不会太难,而这部分的知识点通常考一些实际应用案例题,相对比较活,就需要考生进行发挥,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尽可能的考虑周全即可,具体答题要点后面再说;第三,综合知识会考哪些呢?综合知识范围很广,一些生活常识、时事新闻、逻辑推理都是考试的范围,在复习的时候找准资料,每天带着看一看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每个学科各有特点,专业部分的知识需要扎实掌握,这部分题目无法蒙答案,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在大学我们学了很多专业课的内容,实际上在教师招考复习时,你只需把相应教学阶段的教科书仔细研读即可,如果你报考的是中学语文,那么你就要把中学语文书找来看,其它学科也是这样。如果要做练习题,那就去买中考,高考试卷,同步练来做。关于教案设计,还是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个人编写教案的能力确实很差,网上有很多教案资源下载,或者可以买教案书,如优化设计优秀教案、鼎尖教案等都是不错的参考资料。

历年

2008南京教育局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综合部分:选择20题,判断10题(都是一题一分),问答3题,总分60分

一、选择题

1、《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写的是哪个时期的

2、京剧中的小花脸是(生、旦、净、丑)

3、张骞走的是什么路

4、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中国的哪个俑

5、给了6座还是5座山名,让你选佛教名山

6、智力的核心

7、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8、根据给的图,推出2008-2010应该怎么画

9、给的图表,让你选出哪个月的节余最多

10、08年的奥运会是第几届?

11、给了一段话,让你选出你觉得这段话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我记得好象是说语言学习要重视文化背景吧,记不太清了

12、有5个句子,让你组合成一段话,要符合逻辑

13、给了4句古诗,要你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我记得其中一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这句的“燕”写成了“雁”)

14、移栽树木的时候,要去掉叶子,这是为了什么?(选项中有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光合作用,好象应该是选减少水分蒸发~)

二、判断

第一题是十七大提出要加强教育,建设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还有个就是给外国人写信,但是没有国外中文处理软件,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用PHOTOSHOP等图象处理软件把信做成JEPG格式发送

问答题:

1、如果你已成为一个老师,请你写出你从教第一天的主要工作计划,并说明理由

2、调研一个班级的一节课,这个班级有学生43人,其中学业成绩A等的有7人,B等的有14人,C等的18人,D等4人,然后给的2个表,关于课堂提问的,要你回答

(1)这节课教师提问有何不足,产生这一不足的原因在于? (2)就优化课堂提问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3、学生小军考试睡着了,期末成绩很差,你找他谈话,他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中学是做了检讨),请你就他的心理话(检讨)写一封信给他,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能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

06年的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60’)

一、单选(1’×10)

三题时政:

1.赠给台湾的熊猫的名字:团团圆圆(虽然这是在春节时的最新时政,但它还是出现在了试卷上,可见时政在考试前得不断地更新)

2.十一五计划的农业发展目标

3.个税起征点

几题逻辑题,很简单的:

一首歌成名的顺序:采集资料、创作、推广。。。

几题教育、心理题:

加德那的多元智能理论,题目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把图和某一种智能对应起来

二、多选(2’×10)

关于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选项有:共用刮胡子刀,握手,共用餐具,性传染。。。

三、简答题

1.5’

对于节能型的社会,你有什么建议

2.5’

一个小孩一年级时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二年级就不怎么举手发言了,三年级上课就不认真听讲了,让你想出对策。

3.5’+5’

一位新教师听了两位有经验的教师上了相同的内容的课,作了笔记,并做出了分析:其中一位上课结构型强,上课严厉,课堂气氛不是很好,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错,学生的水平差不多。另一位上课有活力,跟学生的互动很多,总体成绩跟前一个班差不多,但学生有两极分化的倾向。

(1).你得到什么启示,结论。

(2).作为新教师除了观察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经验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

4.10’

给了一张表格,对比新的课程理念与旧的课程理念。

如“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

一定要看清自己要写的是A、B、C中的哪一题,没有标A、B、C的题目是肯定要写的,我有好几个同学就漏写了。总之,一定要看清题目,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匆忙读题,审题很重要。

2009年南京六城区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是世界上第几个成功使在人飞船成果出仓的国家?(第三个) 2.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稳健型货币政策)

3.六朝古都是哪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5.问哪句是写竹的诗

6.人需求层次的最高级是什么?(自我实现的需求)

7.在百度上输入“北京大学”后,点击“百度搜索”,会出现什么?

8.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在底边扎3个洞,然后把纸打开,洞的布局是怎样的?

9.桌上有红桃、梅花、黑桃三种花色的牌共10张,问下面哪几句话是对的?

10.缶是什么乐器?(打击乐器)

11.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学家是谁?(杜威)

12.夜晚不可以将植物放在卧室内是为什么?(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13.给了4个选项,每个选项中4个词语,问哪组词语没有错别字

14 .问四个选项中哪个选项最接近事实。有关于人的步行速度的*,人的身高*的,课桌高度*的,人洗澡的最适温度60度

15.家庭装修后的有毒物质是由什么产生的?

16.平行游戏应该发生在什么年龄段 17.皇家园林的代表(颐和园) 18.儿童国际公约

二.判断题

1.高考是形成性评价。

2.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创建班集体。

3.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

4.营养和儿童身体智力发展的关系。

5.课堂气氛定义。

6.虽然教师不是课程资源,但是„„(“教师不是课程资源”是错的)

7.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但不应该是教材的依据,要因材施教 8.人体的主要营养成分是。。。。六种

三.简答题

1.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表扬时应注意什么?

有些学生对表扬的反应比较积极,有些学生对批评的反映比较积极

课堂气氛对表扬和批评也有影响,有的教师受同学尊敬,学生对他的表扬和批评很在乎,有的老师,学生不在乎。

满足学生一些需要时,表扬和批评特别有效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怎么样正确的表扬和批评

2.一个教师刚接一个班,给这个班布置了一次作业,作业情况:全对和良好的很少,中等和不及格的偏多,还有3题很多人错的一样,该老师在错题上打了个叉,让学生订正,结果进行订正且符合规格的只有8人。问:(1)从该班的作业情况,订正情况,老师的批改情况可看出主要问题与偶哪些? (2)若想改良该班的作业情况,该教师课采取哪些措施?

3.一个班级必须要有凝聚力

假如你是一个新的班主任,请你开展一个活动,写出活动主题,活动设计,及阐述理由。

第19篇:教师招考面试问题

目前,一些教师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在试讲之前有面试环节,面试时,学校会根据考生的履历提出一些即兴的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考生在写履历表时就要有被提问的意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强项”多做点准备,这样不至于强项变弱项。

培训专家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教师面试环节,“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你是怎么看教师这个工作的”是问及次数最多的两个问题,每年仅因回答这两个问题不当而被淘汰的考生很多。如果考生在试前有所准备,回答问题时就会比较从容。

1.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参考答案】:我读的是师范类的专业,当一名优秀的老师是我最大的愿望。现在公司之类的工作不够稳定,教师稳定性比较高,尤其是好的学校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所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我最崇拜的教育家是素有英语教育界泰斗之称的——张道真。我之所以崇拜他,原因有三。

第一高尚的人格魅力。76岁高龄的张道真教授,在国内外英语教育界享有盛誉。他把毕生的经历都献身于教育并研究教育,正是他带领着我们走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每一个步伐! 第二科学、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状态。而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第三严谨治学的思想前瞻性。张教授提倡考试要改革,听说与读写,二者并举, 甚至听说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思想深邃的张道真教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思想,征服了我,我要秉承他老人家的思想和态度,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之路上,默默奋斗,勇敢向前,创造英语教学的辉煌,是我学习的榜样!

3.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活跃的教学法是我赞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跟学生解释,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如果用得好了,用得恰当可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4.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参考答案】: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我着重从以下三点来分析,第一兴趣,第二环境,第三老师。如果具体分析,第一兴趣,学生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容易出现偏科现象;第二是环境,低年级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的科目会影响自己对某学科的偏好。第三老师,部分学生因为(喜欢或不喜欢)某科老师而出现偏科现象。当然也会有其他因素。回答完毕。

5.做好一名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做一名好老师除了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之外,老师拥有开朗的个性,良好的品德,比较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

6.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赞同。教学方法因人而宜,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适合个人,这就是贵在得法。教师备课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等,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恰当地借鉴和选用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善于探讨、实践,教学其实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过程。

7、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参考答案】: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这些常见问题如果考生在考前没有经过准备,面试时难免会有疏漏,目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招聘机会的宝贵自不必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考生在备考阶段对这些常见问题的充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是确保考生取得好成绩的好方法。

考生面试时,通常会被问及哪些问题,哪一点最能打动考官,需要应聘者事先做好准备。培训专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总结出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常被问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教师行业的基本常识、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心态以及仪容仪表等。面试考官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考生切不可在回答问题时故弄玄虚,如果真的答不出来,也不要胡编乱造,因为考官还是喜欢诚实的学生。培训专家建议考生回答问题时尽量做到实事求是。

1、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参考答案】:以小学生为例,一般而言,凡是引起小学生强烈情绪体验,易于理解的事物记忆较快而且记忆保持时间也较长。一般来说,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因而在学习功课时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到了中高年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一般来说,小学生回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外在线索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小。

老师可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一是采用动机诱发的方法,动机诱导法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基础;第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老师授课通常使用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好的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第三具体知识记忆方法的指导,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善于摸索、总结具体知识记忆的规律,帮助学生找到快速记忆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关键。(以上是三种方法的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2、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应该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第一“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老师研读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二“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

础;第三“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第四“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这种备课方法是我所追求的目标。(补充: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参考答案】: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我认为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出如此多的讨论吧!

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说的太过绝对,造成不合格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每位学生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出现不合格的学生老师不能完全负责。但是老师对待资质不高和成绩不好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其自生自灭,对待此类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努力帮助学生找到落后的原因,平时多关心,多辅导,尽快帮助学生把成绩赶上来。

4、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第一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因为这是促进发展的根本宗旨;第二教学内容方面是否达到科学合理的标准;第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是否能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第四老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参考答案二】: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学生学有所得。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过程与方法,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有所得。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以下几点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是常态下的真实的课。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是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体现思维的深度、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参考答案三】: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有效的互动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学生真正的理解性、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学生学习的反思性。“好课”标准没有定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5、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老师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确保了教学最终目的的实现。

“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6、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

【参考答案】:书籍类:我曾经看过人大附中教师王金战老师编写的书《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受益匪浅。还有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基础讲义》、《教育教学技能讲义》。杂志类有《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读与写》。

7、你认为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参考答案】: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以指导小学生朗读为例,小学语文大纲对朗读教学有明确的定位,即“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第一步就是扫清生字障碍,熟悉课文,这是正确朗读课文的前提。第二老师范读,提出要求。新课标要求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老师的范读和录音范读。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这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方面。第三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朗读训练,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单调的阅读会使学生读的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所以营造趣、情、美的愉快气氛,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第四体悟情感,渐入意境。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美读”,培养学生边读边用心体会文章,真情实感的表达是最好的,真情实感的流露不仅体现在写作文时,同时在读自己的作文时,也会流露出真情实感,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考生面试时的仪容仪表很重要,有的考生长得很漂亮,但是穿得很随便,给人感觉不够庄重,有的人长相一般,穿着却很大方,让人赏心悦目,面试时会赢得良好的印象分。另外,言谈举止要得体,回答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也是面试需要注意的地方。

许多招聘单位在招聘时会对应聘者能否胜任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考核,面试者在备考阶段应该注意积累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问题。

1.如何组织与培养班集体?

【参考答案】:班主任对组织和培养集体负有主要责任,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建设班集体上。我认为可以从几下几点做:第一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可以达到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动力、有利于达到凝聚集体的目的。第二选择和培养班干部,要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班干部,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第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制约的作用,在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第四加强对班集体纪律的管理,班级好的纪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是调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也可以使集体及其成员变得更美好。第五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有了集体活动,学生会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学生才能、特长的发挥和相互的团结。班主任指导学生参加或组织适当的活动室比不可少的。以上是组织和培养集体的一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灵活采用一些别的方法。

2.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怎样一种家校合作方式比较好?

【参考答案】:首先,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也是老师基本素质的表现。其次,老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第三,老师与家长联系沟通时要有理性的意识。最后,应重视沟通方式,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评价要先扬后抑,让家长在心理上有一个适应过程。

家长的组成非常复杂,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

做到心中有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形象有那些?

【参考答案】:我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当然,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爱心的人几乎不存在,但真正有爱心并懂得怎样付出爱的人更难能可贵。有爱心的班主任应当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好长辈、好朋友,最起码的,他不会体罚和侮辱学生。在他眼中,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好生和差生之分。他会尊重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宽容学生,能够原谅和宽容学生,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他懂得关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时去安慰他们,在学生烦恼时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时去帮助他们。我认为,一个创造了高升学率的“成功”班主任未必就是一个好班主任。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管理能力,使得班级纪律严明,风气良好,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健康的思想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盯着成绩。

4.请你描述青春期男女学生的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心理发育迅猛,心理特点体现在:

第一、性意识骤然增长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与日俱增。

第二、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第三、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等。

四、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优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

第五、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不知疲。

第六、人际交往欲望强烈一方面强烈希望结交志趣相同,年龄相仿,能够相互理解、分亨生活感受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对自己周围的人尽量保持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对自己所属的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性,宁肯自己受点委屈,也要保持生活圈的平衡与协调。

5.何谓“班级文化”,怎样营造?

【参考答案】: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6.“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

【参考答案】:赞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班集体中得到重视。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就要敢于放手,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7.你最欣赏的班主任是那一种类型?

【参考答案】: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管理班级的方法。有人将优秀的班主任划分成以下六种类型:

第一母亲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爱心”来工作。他们总是把“爱”的旗帜举得高高的,把爱的气氛搞得浓浓的。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诉诸感情,求助于“爱”。这种班主任活脱脱就是一位“亲妈”,眼巴巴地盯着一帮儿女,喜怒哀乐搅成一团。

第二官员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监督检查评比”来工作。他们热衷于制定各种条条框框,热爱指标,喜欢板上钉钉的要求。他们早来晚走,不错眼珠地死盯着孩子,高密度地使用赏罚手段。这种老师摆出的是一副和学生拼到底的架势,学生没奈何,只好就范。于是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颇见成效。

第三政治家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煽情”来工作。这是一些知识丰富、口才上乘、有一定表演才能的人。他们凭三寸不滥之舌,能把学生一会说哭了,一会又说笑了。如果你能引领学生的情感,当然你也就能引领学生的行动,于是我们就看见他的学生常常热泪盈眶地追随在他后面。

第四领袖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活动来工作。他们是优秀的鼓动家,更是优秀的组织家和活动家。他们的拿手好戏是不断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地活动。在活动中凝聚集体,在活动中形成正确舆论,在活动中冲刷存在的问题,用活动裹挟差生前进。他们领导的班级往往充满生机。

第五导师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威信来工作。他们的威信往往高到令学生“迷信”的程度。这样,他们就可以摆脱一些俗物,很多事情只要“运筹帷幄”,甚至“遥控”就行了。这种班主任一般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有特殊的思路,会用班干部。他们能像“巫师”一样把学生迷住,甘愿为老师赴汤蹈火。

第六科学家型。他们主要靠科学来工作。他们对学生,第一是尊重,第二是爱。他们遇到问题,总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诊断,然后拿出解决方案。对他们来说,学生不但是朋友,而且是研究对象。对他们来说,工作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是研究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对他们来说,自身也是研究对象,他们很注意经常反思和梳理自己的思路。 + ^4 Z5

我认为这六种类型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我更倾向于自己能成为一名综合型的班

原文出自【教师招聘考试资料交流平台——教师招考论坛(http://www.daodoc.com/)】;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daodoc.com/viewthread.php?tid=5601

全国教师招聘面试常见问题(含答案)

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其中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

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

要。

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学生满意,喜欢听!

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

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因为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一、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

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

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6、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

1、“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

2、“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

3、“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

4、“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

7、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

陈老先生的一句勉励之语(可能勉励后人,也或是勉励老先生自己),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出如此多的讨论吧!

8、你怎样认识集体备课制,它有优势吗?

优点:防止老师偷懒,提高教师教学主动性。减少教师个人的一些违规举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亲密老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有利于互相提高水平。

9、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艺术,任何一门事物都是艺术 艺术来原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

1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⑴基础目标 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⑵提高目标 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发展。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⑶体验目标 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的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⑴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⑵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⑶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⑷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地学习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 ⑴课堂驾驭能力 ⑵实践操作能力 ⑶语言表达能力

11、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很简单地打个比方,如果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突然之间,中间断了一节,您说会怎么样?以学生为本,其实说的就是传承,接力棒需要有人接的,如果只有第一个,而没有第二个,那会是怎么样?

12、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 (主观见解)

13、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主观见解)

14、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做一个老师所要拥有的基本素质,温家宝总理给我们做了最为完美的解答:

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

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题汇总(附答案) 提问:

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回答: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提问: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回答: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专家认为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

提问:

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回答: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要。

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学生满意,喜欢听!

专家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

提问:

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回答: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专家很赞同,因为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提问:

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回答: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

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

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提问:

6、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

回答: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专家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

(1)“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

(2)“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

(3)“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

(4)“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

提问:

7、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回答: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

专家认为,原来是陈老先生的一句勉励之语(可能勉励后人,也或是勉励老先生自己),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出如此多的讨论吧!

提问:

8、你怎样认识集体备课制,它有优势吗?

回答:优点:防止老师偷懒,提高教师教学主动性。减少教师个人的一些违规举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亲密老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有利于互相提高水平。

提问:

9、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艺术,专家觉得任何一门事物都是艺术艺术来原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

提问:

1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回答: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⑴基础目标 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⑵提高目标 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发展。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⑶体验目标 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的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⑴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⑵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⑶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⑷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地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

⑴课堂驾驭能力

⑵实践操作能力

⑶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

11、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回答: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很简单地打个比方,如果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突然之间,中间断了一节,您说会怎么样?以学生为本,其实说的就是传承,接力棒需要有人接的,如果只有第一个,而没有第二个,那会是怎么样?

提问:

12、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

回答:(主观见解)

提问:

13、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回答:(主观见解)

提问:

14、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回答:(主观见解)

面试时会通知的。不是说课就是讲课,规定讲课是30分钟 说课是15-20分。但是实际上面试说课和讲课一般是10分钟左右,所以刚开始就要好好讲 刚进考场时要很有礼貌向大家问好,千万别介绍自己,否则就是0分,声音要宏亮 。完了是回答问题,问题一般包含有:你为什么要当老师?你当老师后打学生你怎么想?(这个问题是个圈套 回答必须是:我不会打学生 否则就不得分);你当老师后遇到抽烟酗酒的学生怎么办?还有就是一些事实问题 最好在网

上找一下,回答问题要注意:一定要先考虑好再回答。要有条不紊,不要乱说,有一条就说一条,千万别紧张。回答完后,一定要说回答完毕,别等考官问你是否回答完毕。面试完一定要很有礼貌说,谢谢大家。着装要注意,最好是套装,发型要注意,千万别披着,如果是女的,最好扎起来;如果是男的,最好别太长,别刷个性。 祝你成功 千万别紧张哦!

第20篇:邹城教师招考简章

邹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邹 城 市 教 育 局

2012年教师公开招聘简章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规定,拟招聘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有邹城市常住户口,未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

3、具备招聘岗位要求的教师资格;

4、身体健康,符合《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要求;

5、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专业等条件(学历、专业要求见附表);

6、年龄35周岁以下(1977年8月28日后出生)。

二、招聘岗位及数量

根据济宁市批准的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计划,这次共招聘教师120名,具体招聘计划见附表。

三、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2012年8月29日至31日,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14:00—18:00。

2、报名地点: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

3、报名要求:符合招聘条件要求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由本人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二代居民身份证(无二代证者持临时身份证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户口簿和其它需要提供的证件证明(未在市教育局办理报到手续的应聘人员需提供报到证,婚入人员持结婚证,“三支一扶”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年期考生、大学生村官考生、大学生退役士兵、省优生、独生子女考生、特困考生持相关证件、证明)原件、复印件各1份到指定地点报名。每人缴纳考务费80元。

根据中央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年期、“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3年内报考者,笔试成绩加10分。大学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役期满退役的,笔试成绩加10分。报名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年期考生要出具共青团山东省委考核认定的证明材料;“三支一扶”大学生要出具县 “三支一扶”办公室考核认定的证明材料;大学生村官要出具县以上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认定的证明材料。大学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的,需提供预征登记表和退役证原件、复印件。加分考生进行公示。

报名时对应聘人员的资格进行初审,应聘人员填写《教师招聘诚信承诺书》。应聘人员报考比例达不到 1:3的,经市招考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将核减的岗位数依次调整到学前教育、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学科岗位。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整个招聘过程。应聘人员于2012年9月12日上午12:00前,到报名地点领取笔试准考证。

为减轻特困家庭应聘人员负担,应聘人员报名时携带以下证明材料可免收考务费。证明材料包括: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的应聘人员,提交邹城市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低保证和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应聘人员,提交市民政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和复印件;高校核发的《山东省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卡》。

四、考试

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基础知识占30%,专业知识占70%。教育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基础、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制,按中职、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命题。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为报考岗位对应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等)和教学能力。

考试结束后,按招聘计划由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员。同一岗位成绩相同的,按专业知识成绩、特困考生、省优生、独生子女考生依次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员。

五、考核体检

考核体检工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共同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参照《山东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办法》执行。考核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业务能力等情况。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体检参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实施细则的通知》(鲁教人字[2001]22号)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体检费用由考生自己承担。

考核、体检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因体检或考核不合格所形成的空缺,按报考岗位和考试总成绩排列顺序依次递补。

六、聘用

考核体检合格且应聘资格复核无误的,确定为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后,因考生个人放弃聘用资格形成的空缺,不再递补。拟聘用人员按照专业和报考岗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挑选岗位,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公示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同聘用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含一年试用期),聘期内不准调动。聘用人员按规定时间到学校报到,逾期不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

聘用人员试用期一年。试用期间的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本次公开招聘教师工作不指定考试教材和辅导用书,不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本简章由市招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5212876 5212480

附:邹城市2012年教师公开招聘计划表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教师招考英文作文范文
《教师招考英文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