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食品安全事故上报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1 06:06:3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安全事故上报制度

安全事故上报制度

1.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部门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员工的安全生产事故,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公司员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设备、电器等,对人身伤害事故。 3.引用文件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第75号令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程序 《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 4.权限

4.

1本制度由企管部起草、修订和解释,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

2本制度规定:安全事件其调查、处理由公司企管部组织成立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组将调查结果报公司总经理,由总经理签字处理;轻伤事故由公司成立事故调查组做事故调查,由部门主管向公司上报事故调查报告,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拿出处理意见,由总经理签字处理。事故各有关人员必须协助调查,实事求是的提供相关资料和真实情况。重伤、伤亡事故由公司上报地方政府处理。 5.程序

5.

1事故报告内容与方式: 报告方式可用电话、电传、或其他快速办法。总之,事故报告要做到“快”和“准“。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5.1.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5.1.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1.

3 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5.1.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5.1.

5事故报告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5.2 事故管理

5.2.

1事故发生后,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者应立即报告班长。任何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救护,并注意保护现场;及时报告车间主任及生产部。造成重伤或伤亡的,车间应立即上报公司总经理。并由公司领导按照《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九条在24小时之内迅速上报市安监局等部门,并认真填写事故快报表。 5.2.

2事故发生后,当班班长应认真填写事故记录,若班长不在事发现场,应及时向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情况。车间主任应根据当班班长的事故记录写出事故报告,事故报告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经过,并经签字确认后,报告公司总经理。 5.2.

3凡故意隐瞒事故真相、虚报或拖延不报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事故责任。

5.2.

4经总经理授权后,由企管部组织、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情况进行调研。

5.2.

5根据事故调研确认的事实,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划分责任。

5.2.6

事故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由企管予以保管,一般包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事故现场示意图或照片

相关设备、工具、材料等技术资料 对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对应岗位安全技术交底,生产安全活动记录 人证资料

与事故有关的其它资料

5.2.7 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企管部、生产部,本着“四不放过”原则做好对事故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认真吸取教训,同时,积极采起措施,充分完善安全防护,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推荐第2篇: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工程项目发生伤亡事故后,项目经理人应当立即报告。这是一项重要规定,发生事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意义重大。可以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及时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处理有关责任人员,教育职工和领导干部,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一)事故内部报告程序

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项目经理。 (二)企业事故上报程序

l、重伤、死亡和重大死亡事故报告程序

项目经理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八一湖大桥项目指挥部和运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

2.特大事故上报程序

发生特大事故,项目经理应立即将发生特大伤亡的情况报告运城管理部门,运城人民政府,并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特大事故上报程序图11-2 事故上报时限为24小时内。事故发生单位的行政一把手对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如有隐瞒、虚报或者故意延迟不报告的,除责成其补报外,对责任者应该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如延误抢救、扩大伤亡和经济损失),要追究有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推荐第3篇:安全事故上报制度

安全事故上报制度

幼儿园工作无小事,安全工作大于天,为了切实搞好我园的安全工作,我们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职责和任务。为了严防事故发生,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创建平安型幼儿园,特制订本制度:

1、教师在上课时造成幼儿安全事故,必须及时向班主任和幼儿园领导报告,由班主任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其知晓。如果事故较轻,视情况加以适当处理;如果事故较重,则需立即组织人员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2、若是班主任工作不力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必须及时向幼儿园领导报告,同时迅速告之家长。如果事故较轻,视情况加以适当处理;如果事故较重,则需立即组织人员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3、若是园内设施设备不当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知情者,必须及时向幼儿园领导报告,由幼儿园通知班主任迅速告之家长。如果事故较轻,视情况加以适当处理;如果事故较重,则需立即组织人员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4、凡是在幼儿园由于管理不力出现的安全事故,包括以上各种事故原因,都必须实行上报,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处理。要求园内各处室职责人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园长室,以便及时整改处理。

5、发现如下情况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1)师生中发生重大的伤亡事故。(2)师生中发生食物中毒及传染病事件。(3)师生中出现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

5、如有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者,所有责任将归自己承担。

推荐第4篇:校园安全事故上报机制

校园安全事故上报机制

为加强对校园安全事故的及时管理和控制,我校从本学期开始建立学校事故上报机制,事故发生后3小时内不如实上报者,将追究其责任。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必须在3小时内向内坑镇教委办及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报告。

在上报之后,学校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及时了解事故的发展情况,并随时上报。同时,在每月10日之前,学校要将上一个月本地本校事故发生情况汇总上报。

建立事故上报机制后,将在各级管理部门和学校层层建立起责任制,哪一级发生迟报、瞒报等问题要由哪一级负责。对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推荐第5篇:学校安全事故上报制度

学校安全事故上报制度

一、

指导思想:为有效落实上级各部门有关校园安全工作的条例,确保校园财产和师生的安全,保障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有序,科学预防、及时处理安全事故,特制定本程序。

二、

上报范围:

1、校园内涉及人身及财物安全的各种隐患;

2、影响师生学习、工作的其他校园隐患。

三、受理部门:

1、正常工作时间,校园内涉及财务安全的隐患向总务处报告,设计教学安全的隐患向教务处报告,也可以向学校校长办公室、校园口保安人员汇报。非正常工作时间,向值周值日教师校门口保安人员汇报。

2、校外的、重大的或即将发生的隐患,应及时向学校或有关社会职能部门(公安局、消防大队、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者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监督所等)汇报。

四、操作程序:

1、师生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可口头或书面想向各受理部门汇报。

2、受理部门工作人员应详细询问有关情况,做好登记工作,并提出初步意见。3、受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判断隐患性质、程度,合理处置。

(1)校内一般安全隐患,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应及时整改,及时排除隐患。非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应及时将有关材料转有关职能部门处理。

(2)校内重大安全隐患,应在受理后24小时内向校长汇报。 (3)校外安全隐患向学校回报的,受理部门应及时向校长汇报。

4、学校安全保卫小组和有关部门应关注并经常研究隐患排除和危险预防工作,组织开展安全月(周)、安全宣传教育、隐患集中清查等活动,提高学生安全自觉性。

推荐第6篇:食品安全事故分级

食品安全事故分级

一、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超出省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发生跨地区(香港、澳门、台湾)、跨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食品安全事故。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州)级 行政区域的;造成伤害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的;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省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区(市)县,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造成伤害人数超过100人 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市政府认定的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区(市)县行政区内2个以上乡镇, 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造成伤害人数在30—99 人,未发现死亡病例的;区(市)县政府认定的一般食品安 全事故。

推荐第7篇:遏制食品安全事故

药监局明确今年监管任务:遏制食品安全事故

人民网北京2月6日讯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在近日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在讲话中提出了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2007年监管工作五项主要任务。

邵明立强调,2007年要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着力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实施“十一五”规划,着力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切实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以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必须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在注册申报、规范生产经营、合理用药、广告整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确保药品上市质量。通过药品研制环节的整治,建立规范有序的注册工作秩序,确保注册申报和研究资料真实、可靠。通过药品生产环节的整治,完善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和跟踪检查制度,消除生产安全隐患,防范重大药害事故。通过药品流通环节的整治,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改善市场环境。通过药品使用环节的整治,完善药物警戒制度,提升应对和处置药品不良事件的能力。在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同时,注意与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相结合,进一步形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的合力。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与加强系统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

第二,以遏制食品安全事故为重点,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针对食品抽检、监测、调查评价中发现的严重问题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要突破重点,明确任务,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要注意把工作重心向农村及农村与城市结合区域延伸,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坚决遏制农村食品安全事故高发态势。要加强对农村餐饮安全的分类指导和宣传教育,减少农村群发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以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为切入点,推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和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要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法制建设,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地方食品安全立法。要整合监管资源,探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要完善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制度和工作规则,提高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和督查督办能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责任追究。

第三,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重点,积极推进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逐步解决。必须立足监管职能,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思维,推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逐步解决。

一是推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公众的药品可获得性,促进“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积极研究制定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措施。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制定适宜全民基本卫生保健需要的基本药物目录。鼓励药品生产

企业通过简化包装、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等方式,为农村和社区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

二是推动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促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药品监管和保障体系。按照“巩固、深化、拓展、提高”的原则,在延伸监管体系、规范供应渠道、完善保障措施、服务“新农合”等四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巩固“两网”建设试点成果,建立“两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将“两网”建设纳入地方政府责任目标。深化农村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鼓励药品批发企业面向农村配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推广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药品零售网点购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的做法。

三是推动建立和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鼓励中医药发展和创新药物研发。建立指导创新药物研发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药物研发的宏观调控,引导创新药物研发,对创新药物实行特殊审批制度。加快中药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研究项目的实施,完善中药注册管理,突出中医药特色。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继续稳妥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加快《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完善中药监管法律法规。四是推动药品监管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长效机制。总结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办法,加快推进法规体系完善和监管手段创新。建立技术审评、现场核查、体系考核和样品检验相结合的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新机制,探索改进药品注册和GMP认证制度、药品经营企业分类、分级管理的新举措,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试点工作。

第四,以构建系统完整的法规制度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在规范受理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行政审批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机制,继续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合理调整行政审批资源,制订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程序和时限,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

二是完善立法工作。加紧研究制定急需的法律规章,抓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加快《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修订工作,发布实施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相关规定。

第五,以提升监管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基础建设。实施“十一五”规划,围绕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把基层和技术监督放在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

推荐第8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XXXXXXXXXX

(2018-2019学年)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XXXXXXXXXX 2018年9月

XXXXXXXXXX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证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根据《食品安全法》《突出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食品卫生事故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XXXXXX学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食品卫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组 长:XXX (校长)

副组长:XXX(副校长)XXX (副校长) XXX (副校长) XXX (副校长) 成 员:安全办工作人员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XXXXXXXX办公室,由XXX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各样事宜,领导小组下设8各工作组。

(一)医疗救护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XXX 主要职责:负责迅速组织现场联系医疗救护工作,安排现场救助力量,协调提出医疗救护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安全。

(二)现场秩序维护组

组 长:XXX 成 员:学校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维护现场秩序,派遣学校教师及相关力量保障道路畅通,确保师生在第一时间内有序治疗和有序转院治疗维护学校秩序稳定。

(三)事件调查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XXX 主要职责: 深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作出调查结论,提出调查处理意见。

(四)源头控制组

组 长:XXX 组 员:XXX 主要职责:负责控制学校食品及食品供应商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彻查政治。

(五)群众工作组

组 长:XXX 组 员:XXX 主要职责:负责动员各班学生及学生家长,并做好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解释工作,避免学生及学生家长恐慌事件的发生,做好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维稳工作。

(六)后勤保障组

组 长:XXX 组 员:XXX 主要职责:负责接待有关工作人员和生活安排。

(七)宣传组

长:XXX

员:XXX

主要职责:按照“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讲究方法、注重效果、遵守纪律、严格把关”的原则,负责对外来记者严格审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治媒体炒作、以声滋事、以讹传讹现象发生。

(八)信息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X 主要职责:负责收集现场信息的把关和上报工作,做好与乡中心校、乡党委、政府及上级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

四、事故应急处理

(一)报告制度。学校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生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打电话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事发地的乡中心校、乡党委政府报告,再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逐级报告;发现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指出现严重失误中毒症状者或出现5人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应立即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同时立即提东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二)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学校食品安全卫生事故,由学校校长负责救援指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应急预案,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姓名册,防止遗漏。

(三)医疗救援。学校发生较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主动向医务恶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工作。

(四)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并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安抚,防治学生家长有过激行为发生。学校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五)病院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堂菜肴样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发病原因。

(六)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统一调度,。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七)信息公开。保障学校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谣传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事故责任追究

(一)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二)队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三)对在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调查和应急处置中,有玩忽职守、是指、渎职等行为的相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总结报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学校食品安全应急工作小组应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县教育局,同时抄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XXXXXXXXXX 2018年9月

推荐第9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确保集团公司在遇到突发食品安全事故时能高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保证员工身体健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本公司员工就餐后突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或者可能造成病亡的食品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 3.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大局为重、协同作战、自救为先、互救为辅,迅速、果断、有效的开展救援工作。 4.组织保障

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实行公司领导负责制和分级负责制。

4.1.成立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非常设部门):

组 长:袁宏明

副组长:朱春雷、郝晓乾、周 伟、同亚莉、杨承志、朱富民、成 员:王占朝、王春松、李 勇、周银朝、吕存孝、周相强、雷培军、王晓娟、王永志、畅晓斌、马富强、武彩俊、李天周、舒周生、陈宝玉、杜 峰、杨立辉、王碧贤、张思俊、李甲善、韩建宏 4.2.公司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指挥工作办公室(非常设部门),办公地点设在安技环保办公室。(成员如下)

主任:畅晓斌 (办公电话:029—86955495) 成员:白军刚 (办公电话:029—83388496)

彭隆勇 (办公电话:029—86955496) 李 睿 (办公电话:029—86955497) 李慧霞 (办公电话:0917—8742277)

4.3.应急处理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120 陕汽北郊职工医院:029—86956705(6699)

陕汽第一职工医院:0917—87422551(2553) 陕汽第二职工医院:029—83388452(8454) 安技环保办公室:029—86955495(5497) 公司办公室:029—86955799(5333)

5.职责

5.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负责现场组织、协调救援工作中碰到的各类应急事项,负责对可疑食品的溯源工作,负责信息上情下达。

5.2.应急办公室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应急处置,包括采取控制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并负责组织中毒人员的救护、输送就医、指导自救和互救以及信息沟通等工作。5.3.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中毒人员现场抢救、运送 6.预警系统

6.1.加强日常管理,对员工餐厅的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核。6.2.加强公司用餐环境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

6.3.在宣传栏中张贴有关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员工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4.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努力实现事先预防与紧急处置的有机结合。7.应急措施

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立即启动本预案。

预案启动后,以上机构人员按照职责和分工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7.1.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办成员立即到现场,向中毒人员了解所进食物、进食时间、临床症状、中毒人数等基本情况,并及时向应急工作小组报告。同时根据现场情况,迅速、果断、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援、转运和治疗工作,指导受危人员自救和互救。 7.2.根据中毒人员的临床表现,分析判断食物中毒类型,统计中毒人数,向集团公司安全委员会报告基本情况,同时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险情(包括中毒人数,所进食物,临床表现和已经采取的措施)。 7.3.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视情赴现场直接指挥救援工作。

7.4.迅速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逐级报告险情,在公司领导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和指导下有效开展救援工作。7.5.一旦确认食品安全事故类型,应急办要立刻采取控制措施,通知员工餐厅对可疑食品进行留样保存,以供卫生监督部门现场取证,做出正确判断和调查结论。

7.6.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做好可疑食品留样、调查取证工作。7.7.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边报告边处理,对事件进行直接处理,力争减少人员伤亡。在特别紧急情况下,应急领导小组有权紧急调集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物资、设备进行现场救援,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

7.8.及时、准确地将现场信息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并在2小时内将食品安全事故起因、中毒人数、处理结果以统一对外书面形式报公司领导。

7.9.启动预案后,集团办公室保证专用车辆随时调用,保证通信畅通,保证公司应急值班室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应对各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8.善后工作

8.1.安抚其他员工,稳定情绪,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秩序。8.2.配合政府卫生部门做好供餐单位内部整改监督工作。 9.报告程序及内容

9.1.报告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临床表现、初步原因分析、责任主体、采取的措施等;

9.2.报告的程序:事发当事人报告———应急办成员立即赴现场了解基本情况(所进食物、进食时间、中毒人数)———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中毒人数、临床症状、所进食物、动态、已采取的措施)。10.处理结果

10.1.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消除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后果和影响。10.2.对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起因及处理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必要时可将分析报告通报给相关人员以吸取经验教训。 10.3.所有相关处理结果文字材料经领导审批签字后保存。 10.4.应急事件处理结果(事前、事后)形成统一对外文字材料上报有关部门 11.其他

应急领导小组及应急办公室成员平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工作预案。 12.附则

本预案由安技环保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推荐第10篇: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凤庆天使山泉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Q/FTS 36–2012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 版 次: 2/0

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危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处置、管理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采购、生产、储存、搬运过程中及流通领域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和事故处置管理。 3 职责

3.1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负责采购、产品出厂后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3.2总经理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审批和资源提供。3.3仓库负责人负责仓库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3.4生产负责人对在生产、搬运过程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作应急处置。3.5检验员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相关食品检验、分析和跟踪。 4 工作流程

4.1 食品安全组织

本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王武华(董事长)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方案的审批,并确定:本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组织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负责人;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要求。

4.2建立企业产品投诉热线不并向社会公示,欢迎广大消费者和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4.3企业自觉接受质监、食品监督、工商等职能部门的检查,做到积极配合,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欺骗检查。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认真整改。 4.4公司成立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

4.4.1负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依照法律、法规,组织生产,合法诚信经营。

4.4.2负责教育企业全体员工,树立“以人为本,顾客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文化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4.3负责加强全员专业培训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正确使用。

4.4.4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严格规范操作,实行全投质量监控,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不准流入市场。

4.4.5监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食品标签标准和广告法规,自觉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正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

4.4.6负责产品质量自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清除各种不安全隐患。4.4.7负责制定和实施企业突变事件的应急处理机 制和预案,防患于未然。有效预防和消除各种突发事件危害,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和企业的稳定与生命财产的产安全。

4.4.8负责对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措施,指挥和协调公司各部门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等。4.5预防教育 4.5.1食品教育由本企业总经理组织检验员、生产科统一安排。 4.5.2安全培训时机和相关人员

A)新员工上岗、转岗换岗、工艺变化调整:

B)关键和特殊岗位,包括关键控制点和各工序涉及的相关人员: C)环境卫生过程监控、产品检验等食品质量管理和监督人员: 4.5.3技能训练重点结合卫生控制要求、关键控制点要求进行: 4.6应急训练

4.6.1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适时进行食品安全可能发生事故训练或演习。4.6.2要求

A)保证人员、保证时间、保证效果、措施可靠: B)组织严密、器材充足、沟通畅通:

C)训练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类产品、各类设施与环境、相关部门和人员:

4.7 食品安全事故分类、应急准备和响应 4.7.1食品安全事故分类

A)原料事故,指原料本身或运输过程引发的、材料检验时未能发现而事后才发现的原料或其导致的产品受污染事故:

B)工艺事故,指关键控制点工艺未按要求执行,正常监视和验证未能发现而事后才发现的事故:

C)环境事故,指卫生控制未按要求执行。例:水源污染、设备、管道、工器具、车间、人员等消毒不符合要求,交叉污染、卫生设施问题、化学品污染等,正常监视和检验未发现而事后才发现已导致产品污染的事故: D)意外事故,指使用不合格或过期原料以及交付不合格或过期产品事后才发现的情况,涉及生产或产品储存时受污染,关键控制总设备或仪表损坏失效等事故:

4.7.2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

A)设置预备存放问题产品的场地,配备不合格品标签,由检验员定期检查。 B)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培训。

C)由质量安全负责人做好紧急抢修处理准备。 4.7.3食品安全建设的应急响应

A)对未投入使用的问题原料、材料,检验员会同生产部负责人,立即使用警戒带作封存,做好“问题原、材料”标识,放置于不合格原料设置区,并报总经理会合同食品安全质量负任人作评估和处置。

B)已投入使用的问题原料、材料,但产品未流入市场,检验员会同生产部负责人对生产半成品、成品使用警戒带作封存,做好标识,放置于不合格产品放置区,并报告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组织评估和处置。 4.7.4工艺事故应急响应

A)产品加工完成的,报告食品质量负责人,组织采取措施,并做好相关纠偏生产记录。

B)产品已加工完成,而未流入市场的,检验员会同生产部负责人对生产品立即封存,并做好标识,设置于不合格产品设置区,并报告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组织评估和处置。 4.7.5环境事故应急响应 对水源受污染、设备、管道、工器具、车间、人员等清洁消毒不符合要求、交叉污染、卫生设施问题、化学品污染等产品,产品未流入市场的,由检验员会同生产部负责人对受影响的产品立即封存,做好“问题产品”标识,施置于不合格产品放置区,并报告食品质量负责人组织评估和处置。 4.7.6意外事故应急响应

A)对使用不合格或过期原料及交付不合格或过期产品事后才发现的情况,产品未流入市场的,由检验员会同生产部负责人对不合格产品立即封存, 做好标识并报告负责人组织评估和处置。

B)食品安全事故中不合格产品,已流入市场和应报告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和总经理,执行《不安全食品召回及处理制度》,并立即向县级监管部门报告,服从上级应急指挥。确保将影响降到最小(若问题食品已造成人员伤亡,应调协本企业的资源,尽力做好善后工作)。 4.8事故报告和总结 4.8.1事故发现报告

本企业员工的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含越级报告)食品安全事故。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报告采取先口头后书面的方式,填写《事故发现报告》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拟采取及正在采取的措施等。在后续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情况,也要对上次报告和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4.8.2事故总结报告

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应组织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方案,形成《事故总结报告》,报总经理批准,呈报县级以上监管部门。 4.8.3事故责任追究

A)本企业领导及部门主管人员保持每于24小时联络畅通,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B)各部门主管为本部门质量安全事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要实事求是,不得避重就轻,若因报告不实,影响事件处理的,要追究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的问题,由哪一级负责 。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处分。

C)对不服从指挥,事故处置工作怠情的,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8.4纠正与完善

A)如有事故发生,由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组织各部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措施,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策划作必要修改并贯彻落实。

B)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由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宣布解除应急程序。

第11篇: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掌握、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妥善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本乡镇境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涉及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乡镇食品监管办公室受理管辖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依法组织对事故的查处,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四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事故疾患者的卫生院应及时向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和乡镇政府报告事故情况,报告应采用电话、传真或其它快捷有效的方式。

第五条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⑴发生事故的单位、地址;⑵事故疾患者(含疑似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临床症状及体征;⑶治疗单位、地址、抢救治疗的基本情况;⑷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度;⑸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⑹需相关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⑺事故的报告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及报告时间。

第六条 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及时报告乡镇政府及县食安办。

第七条 对发生在管辖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第12篇: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学生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一、工作原则

为及时处理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校内餐饮服务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的适用本制度。

三、宣传与预警

(一)加强宣传

广泛深入开展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宣传,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画、专题会议、专题培训等各种形式,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预警

1、加强日常监管:

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尤其是餐饮消费环节的高风险食品(冷、生食品)的日常监管,通过监管及时作出预警。

2、建立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学校学生食品管理部门举报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

3、应急准备和预防:

1

及时对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应急制度的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接到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按照制度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事态严重时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做好可能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预警工作。

四、事故报告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具体分工见附件): 组 长:王吉明 副组长:梁雪芳 成 员:管建设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和实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通报有关信息。

(二)报告制度

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接报24小时值守制度,各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应做好记录,包括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并立即向上级报告。监督人员赴现场核实情况,将核实情况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经初步核实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及时通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现场采样和流行病学调查。

五、应急处置

1、查封扣押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

2

2、查封扣押可疑的污染或中毒食品、饮水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场所以及对可能受污染的区域采取控制措施。

3、查清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原料来源及相关证明材料。

4、对查封扣押的食品及原料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第13篇: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上海市食品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预案。

2、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

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及时报告原则

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对发生的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食品安全公共事件,不得迟报、瞒报和漏报。 (3)处置与分析总结并重原则

认真落实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对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食品安全事故分级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地区(港澳台)、跨国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理的。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3)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4)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消费者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4、处置机构体系与职责

设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行政部、生产部、品管部、销售部负责人为成员。 (1)行政部负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汇总信息,报告、通报情况,与企业外部部门及时汇报,对外宣传。

(2)生产部根据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要求,配合其他部门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分析事故动态,搞好预测预防。

(3)品管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提供参考。

(4)销售部负责安全事故中不安全食品的召回、处理、报告及其他善后处理工作。

(5)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审议批准应急处理建议和工作报告等。

5、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件的报告及前期处置

1)接到事件报告后,领导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企业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政府部门及日常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通报。

2)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的单位及地点、事件的经过及相关背景情况、事件性质的初步判断、人员伤亡情况、财产受损情况、事件危害是否有扩展的可能、对事件单位的处置措施的建议等。

(二)启动应急预案

领导小组接到事件报告后,除了立即向当地政府及日常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的同时,领导小组应召开事故处置会议,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的等级。

(三)下达应急处置指令

根据领导小组下达启动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的决定,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启动按规定职责开展工作。

(四)实施应急处置。1)初查

领导小组组长对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条件)及产品进行排查、分析,有无不合格或非食用原料(含添加剂);对可疑原辅材料、添加剂、半成品及产品立即抽样送质检机构检验;掌握原辅材料、添加剂供应商及产(成)品流向;可根据事态,暂停生产、销售,已售出的通知经销商产品暂时下柜;可根据情况,向领导小组上报简要信息。 2)核查

领导小组组长根据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进一步核查。 (1)原辅材料、添加剂及产品检验合格:应严格检验或根据分析扩展检验参数再次检验。若仍未检出可疑物,继续配合相关部门作进一步的调查处理并将此情况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建议领导小组应急处置终止。

(2)原辅材料、添加剂合格,产品检验不合格(有毒有害):进一步检查生产工艺每一环节,检查生产设备,检查操作人员及往来人员,生产用水,排查二次污染源。

(3)原辅材料、添加剂、产品检验不合格(有毒有害):进一步追溯原辅材料来源或添加剂供应商;将产(成)品流向及时向质监、工商等相关部门汇报,启动召回制度。 3)应急处置终止 应急处理全部完成,事件危害消除或基本消除后,由领导小组下达事件应急处置结束的指令,同时向当地政府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汇报处置报告。

(五)应急处置预防措施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事故的措施落实情况,积极查找薄弱环节,采取对策,进行质量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加强原辅料、添加剂的进厂验收;工艺过程控制和终端产品的出厂检验;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后续跟踪和监管工作,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预防此类相同事件的再次发生。

6、责任追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拒不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

2)对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3)拒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的;

4)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5)夸大突发事件预警等级及散布有碍应急处置信息的。

7、应急演练

每年应编制演练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如实记录演练过程。以检验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并通过对演习演练的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第14篇: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幼儿园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我园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校园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食品中毒事故的危害,维护学校正常的保教秩序和园内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组织机构

长: 于杰

副组长:刘金辉

员:全体教职工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在获悉幼儿发生食品中毒事故后,组长和副组长立即赶赴现场,详细了解情况。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对幼儿进行救治、对造成中毒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追踪了解中毒师生的情况及中毒原因,并立即逐级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事故。

定期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督查、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及时查漏补缺。

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保教秩序。

二、日常工作的开展

1、完善制度。各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工作制度》、《上岗人员工作要求》、《食堂管理制度》等,悬挂于墙壁醒目处。

2、强化督查。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

3、落实职责。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食堂管理人员、食堂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

4、加强教育。幼儿园要加强对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板报等宣传形式,向教职员工、家长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常见食物性中毒的防治方法和应对措施等,要教育幼儿注意饮食安全,初步学会辨别食品的伪劣,教育幼儿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不吃霉变、过期的食物,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喝生水和劣质不卫生的饮料。要通过广泛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具体的应急措施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学校食物中毒应急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1、积极组织抢救病人,尽可能按照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处理。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催吐,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情严重的,及时送往上级医院妥善处理病人,并派人到医院守护病人,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2、立即向镇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和县防疫站报告学生中毒情况、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主要症状、中毒的幼儿人数等,如果怀疑与投毒有关,还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3、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学校应注意保持幼儿园的稳定,食物中毒应由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卫生监督部门确认,要严格控制消息发布渠道,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师生、家长不必要的恐慌。同时要安抚好中毒幼儿,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维护正常的保教秩序。

4、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品,维持原有的生产状况。放入冷藏箱(柜)交调查人员,禁止继续食用和擅自销毁。追回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对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可能的中毒现场予以控制。

5、在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到达后,配合专业人员收集可疑食品和中毒幼儿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等。同时介绍中毒的情况并开展现场调查。对剩余的食物予以暂时封存。待现场调查结束后,按照卫生专业人员要求进行现场消毒清洁处理。

6、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四、注意事项

⑴稳定师生及家长的情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⑵如有个别家长来园探视,由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⑶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⑷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疑似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⑸迅速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⑹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若是校外食物所致,也要立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⑺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⑻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第15篇: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制度

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制度

1、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

2、制作凉菜、烧卤熟肉、生食水产品、西式糕点、裱花蛋糕等直接入口的较高风险食品,必须有相应许可项目,并严格按照专间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许可范围经营和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规模聚餐活动。

3、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等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感官性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食品原料应保证来源合法安全,禁止加工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4、加工经营过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加工、存放员工要经常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消毒手部,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脓性皮肤病者,应即暂停其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物品接触食品。

5、凡是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物品,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对其表皮进行消毒,或剥去果皮后食用。

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使用禽蛋前应先清洗、消毒外壳。

6、熟制食物应烧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以及海产品,外购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均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应高于70℃。

7、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60℃以上)或冷藏(10℃以下),如在常温下保存,应于出品后2小时食用。

8、禁止使用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含有毒物质的食品及原料,餐饮业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9、豆浆、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应按要求煮熟焖透,谨慎提供贝类、海螺类以及深海鱼的内脏,有效预防豆浆、四季豆、瘦弱精、雪卡毒素等中毒。

10、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品加工售卖间,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11、如有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应讯速组织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上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停止生产销售可疑食品,保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和现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从业人员健康及卫生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每年必须按时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杜绝先上岗后体检,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戎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及时组织办理健康证明年检及新上岗人员保证,每日组织从业人员晨检,督促“五病”人员调离。

4、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本岗位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规范操作。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后,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戴口罩。不得用手抓取直接入口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用后的操作工具不得随意乱放。

5、严格按规范洗手。工作人员操作前、便后以及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按消毒液使用方法正确操作。

6、工作人员不得留过长头发、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耳环等饰物。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穿工作服入厕及存在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行为。

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

1、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用具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便于溯源。

2、采购须到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订购学生集体用餐(含学生饮用奶)须到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向固定供货商采购食品的,要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3、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须查验留存供货商资质证明(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生肉禽类应有检验合格证明);从固定供货商(含个体经营户)采购的,应查验留存供货商的组织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合法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的,须留存购物清单;使用集中式消毒式餐饮具的,应索取供货厂家营业执照及消毒合格证明。证明资料为复印者,应有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确认。

以上各种来源的采购,均须索取留存有效购物证凭证(发票、收据、进货清单、信誉卡等)。

4、建立采购记录台帐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清单或票据,可不再重新登记台帐。

5、已由企业总部(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企业门店要建立总部统一配送单据一台 帐。

门店自行采购的产品,应当遵照以上规定执行查验索证索票制度。

6、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保存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7、采购食品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惨假、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不得采购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的食品,以及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品及其制品。

8、所采购的预包装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2条、

47、48和66条的规定。食品仓储管理制度

1、依法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物质(如杀虫剂、杀鼠剂、洗涤剂、消毒剂等),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和杂物。

2、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出入库登记,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腐败变质、发霉生虫等异常食品和无有效票据的食品不得验收入库。及时检查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各类食品按类别、品种分类、分架摆放整齐,做到离地10厘米、离墙10厘米存放干货柜或货架上。宜设主食、副食分区(或分库房)存放。

4、仓库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扫,保持仓库整洁卫生。

5、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并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6、肉类、水产、蛋品等易腐食品需冷藏储存、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须贴有明显标志(原料、半成品、成品、留样等)。肉类、水产类分柜存放,生食品、半成品、熟食品分柜存放,不得生熟混放、堆积或挤压存放。

7、定期对冷藏设备除霜(霜薄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

8、设置纱窗、排风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

9、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保温和冷藏设施,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粗加工管理制度

1、食品原料粗加工必须在粗加工间(区域)内操作,排水沟处理设置防鼠类侵入的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网罩,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

2、分设肉类、水产类、蔬菜原料加工洗涤区或池,并有明显标志。

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置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加工肉类、水产类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与蔬菜分开使用,并要有明显的标志。

3、粗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使用。

4、蔬菜类食品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杂草、烂叶。

5、肉类、水产品类食品原料的加工要在专用加工洗涤区或池进行。

6、做到刀不锈、砧板不霉、定位存放,整齐有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地面、水池、加工台、工用具、容器、切菜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用后拆开清洗干净以备再次使用,

7、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每日清洗,保持内外清洁卫生。

8、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

1、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使用前应当按照要求洗净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

2、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使用的一次性发泡餐饮具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餐饮具。

3、采购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具、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直接入口使用的餐饮用具、清洗餐饮具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并按要求留存票证。

4、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备,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不得与清洗食品原料、拖布等混用。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5、《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方法》应张贴上墙,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洗涤剂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应至少用“一冲刷、二消毒、三冲洗”的程序进行,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6、消毒后的餐饮具应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并符合有关消毒卫生标准。

7、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式餐饮具保洁柜(间)保存,避免再次受到污染。保洁柜有明显“已消毒”标记,柜内洁净、干爽,不得存放其他物品。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定位存放。

8、每餐收回的餐饮具,要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洗刷消毒结束,应及时清理卫生,做到内外清洁。

9、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每次检查应做好记录。 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1、餐厅、包间要保持整洁,餐具摆台后或顾客就餐时不得不清扫地面。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要回收。

2、发现或被顾客告知所提供食品确有感观性状异常或可疑变质时,餐厅服务人员应当立即撤换的食品和同类食品,并同时告知有关备餐人员,备餐人员要立即检查被撤换的食品和同类食品,做出相应处理,确保供餐安全。

3、销售直接入口食品要使用专用工具分别传递食品,专用工具消毒后使用,定位存放。传递食品与收款应分开(专人、专用工具),防止污染。

4、供顾客自取的调味品,要符合食品安全所必须要的贮存和使用要求。

5、必须使用消毒后的餐饮具,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摆台上桌。

6、设有充足的用餐者专用洗手设施,有符合要求的餐具保洁设施,提供的毛巾、餐巾等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7、端菜手指不接触食品,分餐工具不接触顾客,递小毛巾用夹具,用后及时收回清洗消毒,用过的餐饮具及时撤回,并清理台面。

8、及时做好台面、桌椅及地面的清扫工作,盛装垃圾的容器应密闭,垃圾及时处理,做好“三防”工作,保持整洁卫生。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1、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存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做到日产日清。

2、废弃食用油油脂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号、《西宁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进行管理。

3、废弃食用油脂应存放在标有“废弃油脂专用”字样的专用密闭容器内,专人负责管理。

4、废弃食用油脂只能销售给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收购的单位,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5、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单位要建立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处置时间、数量、收购单位、用途、联系人、电话、地址、收货人签字等情况,并长期保存备查。

6、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不得随意倾倒、排放废弃食用油脂。

7、严禁乱倒乱堆餐厨废弃物,禁止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场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小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合法亮证经营。必须持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方能制售食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经营场所应亮证经营、禁止无证及超许可范围、超供餐能力制售食品,并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接受社会监督。不得擅自变更加工布局及场所用途,新、改、扩建加工场所或变更许可内容,须先经过监管部门审查通过在进行。

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餐饮单位法人或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确保饮食安全。设置食品安全管理员,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内部检查管理记录,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3、员工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包括新招、试用、临聘)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参加培训,掌握食品安全法规及岗位知识。

4、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须到许可证照齐全的合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及其原料、食品添加剂、和一次性餐饮用具、洗涤剂等食品相关产品。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须查验留存供货商资质证明(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生肉、禽类应有检疫合格证明);从固定供货商(含个体经营户)采购的,应查验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从合法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的,须留存购物清单。以上均须留存购物证明(发票、收据、进货清单)。并建立进货台账,严禁使用非食品原料,过期、变质或标签不符合要求、来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及其制品加工食品。

5、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熟制食物须烧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豆浆、蛋及其制品,大块食物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冷冻肉类在烹调前应完全解冻;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清、三烫、四炒”有效防御农药残留中毒。

6、环境设施管理制度。加工场所面积与冷藏等设施数量应与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有相应的防霉、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洗涤设施。水池、工作台、工用具、功能区应分类使用、标识清楚,设备应正常使用。垃圾应加盖防止遗漏;下水道加盖,保持畅通;加工场所内外卫生保持清洁干爽;不得在加工场所内饲养活禽畜。

7、预防食物中毒制度。加工经营过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烹调食物应烧熟煮透,外购熟食(熟肉等)和隔餐冷藏食品使用前必须彻底加热;制作凉菜。烧卤熟肉;生食水产品、西式糕点、裱花蛋糕等直接入口的较高风险食品,必须有相应许可项目,并严格要求做到“五专”(专人负责、专室制作。工具专用、消毒专用和冷藏专用);未经清洗的食品不得进专间,刀具、砧板、切片机械等工具、空气每天使用前均应消毒并记录;操作人员加工前应洗手消毒、贮存熟食品应及时热藏或及时冷藏,在常温下(10℃—60℃)保存熟食,从出品到食用时间不超过2小时。应谨慎提供并严格要求加工四季豆、豆浆、深海鱼类、贝类等食品;禁止餐饮业使用硝酸钠、亚硝酸铵;不得使用发芽马铃薯、河豚鱼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动植物,有效防御四季豆、瘦弱精、雪卡毒素、豆浆等中毒。如有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应迅速组织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上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停止生产销售可疑食品,保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和现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8.餐具清洗消毒制度。餐具必须有效的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盛装生食和熟食的容器必须分开;消毒后的餐具应放置于专用保洁柜保存,避免受污染。使用集中消毒企业餐饮具的,应向供应商索取营业执照、消毒合格证明,不得使用无执照、无标签的集中消毒餐饮具,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使用的一次性发泡餐盒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餐饮具。

9.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严禁违法添加硼酸、硼砂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明矾、泡打粉、小苏打、臭粉等食品添加剂包装标签上应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剂\"字样。含柠檬黄、日落黄等合成色素的吉士粉、油性色素等不可添加到面粉、糕点、内类加工。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人应熟悉使用知识、设有专人管理、专柜存放、有称量工具和使用记录。

10、食品贮存管理制度。食品存放应隔墙离地、分类分架,保持通风、干爽、清洁,定期检查清理,防止食品过期腐败变质等问题。食品仓库应专用,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用品混放,并应具备防鼠防霉防尘防虫设施。

餐饮企业保障食品安全承诺书

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严格依法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积极膛行餐饮企业的责任,为消费者提供卫生安全的饮食,让广大百姓安全就餐、放心消费,为弘杨中华饮食文化做出贡献特作如下承诺: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餐饮业和集团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思想上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管理上强化责任。

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监管。定期组织餐饮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发现有妨碍餐饮卫生安全病症的,立即脱离工作岗位,监督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外露,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饰物,操作前将手洗净,操作时保持手部清洁,入厕前换掉工服,出厕后必须洗手。

三、严格按照法规要求操作,把好食品采购验收关,严格索证索票,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未经验疫等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生产加工操作规程,食品烧熟煮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严防食物中毒;制作冷荤凉菜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冷藏;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保证达到光、洁、涩、干的消毒效果,绝不给顾客提供未经消毒的餐饮用具。

四、保持环境卫生,餐厅卫生整洁,为首都营造良好的餐饮卫生消费环境,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企业法人签名 食品安全负责人签名

第16篇: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1:总则

1.1食品安全事故概念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1.2目的

有效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并快速、及时、稳妥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3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结合我公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

1.4处置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质管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果断,依据科学。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并将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2: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2.1总经理统一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整合现有资源,提供处置效率,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2.2经营部根据顾客反馈的不安全合格项目信息质量审核,上报总经理。

2.3总经理组织质管部、生产部进行评审确认,进行原因分析。根据不合格原因分析,决定不安全的处置措施。由责任部门实施并填写《不合格项处理记录》。

2.4经营部负责退货,对因安全事故的受害者进行赔偿经济损失。并做好《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

2.5对不安全食品进行报废处理,对责任人要追究责任通报批评,必要时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作好《不安全食品处理记录》。

3:事故报告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司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宣传培训

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关于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业务的培训。

第17篇: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

1目的:当突然发生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及时做出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整个过程中突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准备和响应。

3职责: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各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具体实施。

4 监测、预警及报告:

4.1公司应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加强对原辅材料的检测分析,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测,加强对员工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4.2公司应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4.3当突发事件已经危害或潜在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时,公司应当立即向当地相关行政部门报告。公司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4.4在后续的事故处置过程中应及时将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向当地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4.5必要时,对消费者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5 全面落实应急处置措施:

5.1当有信息显示本厂突然发生导致或者有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厂长。厂长应立即召开应急小组会议,会议首先应组织调查突发事件的真实性、严重性。 5.2当确定突发事件导致或者有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按照本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 6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认真填写《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记录》,并归档保存。

第18篇: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目的

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规定出响应措施,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职责

3.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紧急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组织处理。

3.2公司食品安全小组负责识别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要,与合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在紧我刀事矿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统敌和协调。

3.3营运部几天几夜人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产品召回的具体实施工作。

3.4生产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和食品安全小组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 ,妥善处置涉及不安全产品和原料。 4.工作程序

4.1报告

报告原则:公司任何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涉及公司产品的食品安全事故。 4.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各部门应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并由公司统一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4.2.1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序、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4.2.2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4.2.3总结报告

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要封存暂扣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产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分析、调查;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产品及其原料,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立即予以召回并销毁。 5.责任追究

5.1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领导必须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5.2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如事故发生后,要及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不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要实事求是。如因报告不实,影响领导决策,影响事件处理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丙人的责任。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的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6.纠正与完善

如有事故发生,由质量管理部组织进行原因分析,编制《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针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交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确认后予以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事故发生后,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方案有关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一、总则

产品设计,加工工艺文件是工艺管理、生产管理和生产加工的主要依据,本公司的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必须按本管理制度执行。

(一)产品设计加工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

1、产品设计加工工艺文件要保证产品工艺的统一性,产品从投料到加工完毕,要由统一的工艺文件来指导,必须符合统一的工艺要求。

2、要保证工艺先进合理,经济可行。文件的编制即要采用先用的工艺,又要实际出发,做到先进、合理、经济和切实可行。

3、编制的工艺文件要做到典型和通俗易懂。

4、文件必须贯彻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保证产品达到优质、低耗。

(二)文件编制依据及要求

1、组装工艺技术文件

1)组装加工工艺文件必须依据书面不甘落后 正式生产计划任务单编制,避免口头或电话通知编制。

2)组装加工工艺文件包括窗型设计、装配工艺及加工数量。 3)装配工艺必须满足国家、行业、企业标准。

(三)工艺文件的分类

1、工艺文件分指导性工艺文件、生产用工艺文件和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

2、指导性工艺文件是用来指导工艺人员编制各种文件的依据,它包括工程、工序技术文件、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成品质量标准。1)生产用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过程各工序互相关联的工艺文件,包括工艺卡、工序卡、工艺图、工艺守则、原材料沈腰潘鬓耗定额等。

2)新产品试制文件是用来指导试制新产品或试用新原材料所用的文件。特点是:文件中所规定的参数是未经实践证实,需在生产中继续摸索,该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发出问题,经有关人员商定不经审批直接在现场修改,并做修改记录,实验成功后,再形成新的文件。所以它在试验过程中有效,不能用于试制或批量生产,经试制鉴定后,文件自然失效,批量生产时,要重新形成正式文件。

3、工艺文件的审批

工艺文件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1)编制生产工艺要广泛争求各方面人员的意见,使之达到切实可行。

2)工艺通知单要履行审批手续,即设计、审核、批准都必须经签字方可实施。设计者对工艺文件的正确性负责,审核者应对工艺文件所有数字、文字和计算是否正确和符合标准负责,批准权一般由本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对工艺文件的正确与否进一步把关,并对文件的正在角性,规范化负责,审核和批准一般应由两个人负责。如果没有审核人员时,可由批准人员负责审核,并在专栏上签字,并对审核和批准负责。

3)总工程是现对所有工艺文件是否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及工艺文件正确性负责。

4)超出标准设计及特殊设计的,要经总工程师原头组织讨论,确立方案由总工程师批准实施。

5)销售公司下达门窗生产计划任务单,并经销售计划人员签字后,生产技术部门方可编制生产加工工艺。

6)生产技术部门按生产计划任务单编制完加工工艺后,必须履行与用户确认手续后方能下发给生产车间生产,需用庐 确认签字的文件包括总数量、外形尺寸、窗型设计形式等。

4、工艺文件的修改

1)属下列情况之一,工艺文件需要改: a.工艺技术改进时。

b.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更新设备工装时。 c.贯彻新标准或技术标准更改时。 d.发现设计错误时。

2)工艺文件修改的审批手续与工艺设计的审批手续相同,但原则上必须由原编制者修改,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

5、工艺文件技术档案

1)工艺文件要建立技术档案,以便积累经验,查找和参考。 2)工艺文件要齐全,并分类归纳,过期失效或需处理的文件要经有关人员讲座同意,按有关规定处理。

6、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设计、生产、销售部门的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如不执行本制度中的规定,出现各类问题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者自负,并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处罚。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制度 目录

一、诚信管理机构、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二、法律法规学习制度

三、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制度

四、客户授信与年审评价制度

五、客户诚信档案管理制度

六、失信违法行为责任追究掉度

一、诚信管理机构、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公司设立专门的诚信管理机构,公司副总为诚信管理机构的分管领导,任命诚信管理机构负责人,有专职(或兼职)的诚信管理工作人员。

(一)诚信管理机构职能:

1、组织宣传、贯彻合同法律法规条例,培训诚信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依法保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

2、制定、修订本公司诚信政策、诚信管理制度、办法,组织实施诚信管理工作的考核。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建立客户诚信档案,并进行动态化管理。

3、客户授信管理:进行客户诚信审批,跟踪客户,定期对客户的戾信状况统计分析。

4、利用征信数据库资源,帮助销售部门开拓市场。

(二)主要职责:

1、诚信管理机构负责人职责

(1)组织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组织诚信管理研计会、案例评析会;

(2)制定、修订本公司诚信政策、诚信管理制度、办法、组织实施诚信管理工作的考核;

(3)统一办理授权委托书,严格管理本公司合同专用章的使用; (4)制止公司或个人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

(5)汇总、分析客户诚信数据,向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6)协调与供销、财务、技术等部门的关系。

2、诚信管理员的主要职责:

(1)协助合同承办人员依法签订合同,参与重大合同的谈判与签订。

(2)审查合同,防止不完善或不合法的合同出现,保管好合同专用章。

(3)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协助合同承办人员处理合同执行中的问题和纠纷。

(4)登记合同台帐,做好合同统计、归档工作,汇总合同签订、履行以及合同纠绥处理情况。

(5)发现不符和法律规定的合同行为,及时向诚信管理机构负责人或公司副总报。

(6)参加对合同纠绥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7)定期向诚信管理负责人汇报诚信管理情况。 (8)负责客户档案管理与服务。

二、法律法规学习制度

1、定期组织学习国家关于诚信法律法规的系统知识,制度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计划,按计划组织人员学习,并做好每次学习记录。

2、诚信管理人员、销售、供应、财务等部门业务人员必须经过合同法规的系统培训的考核,取得合格证书;专、兼职诚信管理员还必须取得诚信管理职业资格培训合格证书。

3、公司分管诚信工作的负责人定期组织活动,结合诚信管理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学习新法规,解决新问题。组织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等,并做好书面记录。

三、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制度

(一)合同签订管理

1、合同承办人签约前必须对对方主体资格、代理身份、代理资格、履约能力及合同可行性进行审查,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以备合同评审机构进行评审。

2、订立合同的主体,必须是法人或者是取得营业执照的非法人经济组织。集无国籍公司内各单位的业务部门不得以本部门的名义或擅自以其他单位、部门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严禁其他公司或个人所办各类企业以本公司及下属单位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3、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应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进行。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4、严禁将合同业务介绍信转借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介绍信的存根应当保存五年,以备核查。

5、销售部门必须使用国家统一的购销合同文本对外签订合同;供应部门外出采购尽可能采用统一的购销合同文本。如果没有合同示范文本,应当参照类似的示范文本。采用合同示范文本时,可以根据所订合同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补充约定。各部门所需的合同文本由公司诚信管理员统一的购买或定制。

6、合同及其有关的书面材料,应当语言规范,字变(符号)清晰,条款完整,内容具体,用语准确、无歧义。

7、订立合同,必须完备合同条款。合同条款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和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8、对外签订合同,要明确选择纠纷管辖地,并力求选择本公司所在地仲裁机构和法院。

9、法定代表人或合同承办人应当亲自在合同文本上签名盖章。

10、签订合同应当加盖单位的合同专用章。严禁在空白合同文本上加盖合同专用章。

11、凡持有合同专用章的部门和分公司,应做到合法使用、专人保管。技术合同专用章由诚信管理机构负责保管,如遇工作需要,需携带外出,应事先办理借用手续,用后立即归还。

12、合同专用章不得代用,混用。发现利用合同专用章进行违法活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者,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13、凡遇合同专用章遗失,应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报告,并将本部门批示意见送诚信管理机构备案,在当地市级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办理相关证明材料。

14、合同承办人应将合同的副本一份及时送交本单位财务部门备案,作为财务部门收付款物的依据。

(二)合同履约管理

1、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合同的履行。合同承办单位、部门和人员具体负责其订立合同的履行。

2、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应当对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能力进行跟踪调查。如发现问题,合同承办人要及时处理,必要时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可实地调查合同标的情况和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

3、接收标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或商检程序。对不符合制度的标的应在法定期限内及时提出书面异议。

4、合同结算必须通过本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对合法有效的合同,财务部门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结算。对未经合法授权或超权限签订的合同,财务部门有权拒绝结算。

5、凡与合同有关的来往文书、电报、电传、信函、电话记录都应作为履约证据留存。

6、诚信管理员负责监督检查合同履行情况,按时间顺序及时建立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台帐。

(三)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合同的变更与解除由合同承办人以书面形式报合同评审机构审核,批准后,尽快与对方签订变更或解除协议。

2、对方当事人作为款物接收人而要求变更接收人时,必须有书面变更协议。严禁未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书面材料而凭口头约定向已变更的接收人发货或付款。

3、我方当事人遇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履行合同时,应当及时收集有关证据,并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当事人,同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

4、发现对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合同承办人应当催促对方当事人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收集、保存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有关证据,及时向诚信管理机构报告。

5、我方当事人因故变更或解除合同,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当事人,说明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因和请求对方书面答复的期限,尽快与对方当事人达成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协议。

四、客户授信与年审评价制度

1、诚信管理机构加强与各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客户的诚信信息,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将客户的诚信等级分为A、B、C、D、四级,分别制度不同诚信等级所对应的诚信额度、诚信期限、诚信折扣。

2、诚信管理机构负责建立每位客户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电话、诚信标准、诚信等级内容的表单,并及时进行动态更新。

3、诚信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客户诚信申请表、客户调查表、客户诚信审批表、回复客户的标准信函等表格;受理客户诚信申请;采用对客户进行走访、调查、向有关部门收集客户资信状况资料等方式掌握客户信息,填写客户调查表,对客户进行诚信评级,报主管副总审批后,确定诚信等级,并及时回复客户。

4、对客户实行跟踪管理,补充客户诚信信息,每年末对客户的诚信状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书面的年审评价报告,并根据年审报告及时调整客户诚信等级。

5、对延迟付清款物的客户,视情节轻重给予诚信等级的降物处理;对恶意拖欠款物的客户授信额度为0,要求采用即时清结的方式或列入黑名单,拒绝业务往来。

6、各业务人员应及时收集客户信息并向诚信管理机构反馈;诚信管理机构应定期将客户诚信状况评价结果反馈公司各相关部门。

五、客户诚信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完整的合同档案。档案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谈判记录、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报审及批准文件;

◆对方当事人的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事业法人执照的副本复印件;

◆对方当事人履约能力证明资料复印件;

◆对方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合同承办人的职务资格证明、个人身份证明、介绍信、授权委托书的原件或复印件; ◆我方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对方当事人的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和主体资格证明资料的复印件;

◆双方签订或履行合同的往来电报、电传、信函、电话记录等书面材料和视听材料;

◆登记、见证、鉴证、公证等文书资料;

◆合同正本、副本及变更、解除合同的书面协议; ◆标的验收记录;

◆交接、收时标的、款项的原始凭证复印件。

2、公司所有合同都必须按部门编号。诚信管理员负责建立和保存合同管理台帐。

3、合同承办人办理完毕签订、变更、履行及解除合同的各项手续后一个月内,应将合同档案资料 移交诚信管理员。诚信管理员对合同档案资料核实后一个月内移交档案室归档。

4、建立完整的客户诚信资料,包括客户诚信申请表、客户调查表、客户诚信审批表、回复客户的标准函、客户诚信表单、授信资料、年审评价报告等,并附客户概况、付款习惯、财务状况、商账讨记录、往来银行、经营状况等调查原始资料。

六、失信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一)、对方发生失信违法行为,可酌情采取下列措施。

1、取消赊销条件;

2、停止供货;

3、取消供货资格;

4、诉诸法律。

(二)、本企业发生失信违法行为的可能表现形式与纠正措施;

1、表现形式:个人擅自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并违约或骗取款物、产品合格率未达标、拖欠货款或其他。

2、纠正措施:及时书面告知对方,说明原由:依法赔偿对方损失;撤消过错当事人的职务、开除直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合同纠纷处理:发生合同纠纷。合同承办部门、人员应立即报告分管领导或法定代表人,并通报诚信管理机构,提供材料。

4、合同纠纷发生后,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合同承办部门、人员应配合好公司诚信管理机构参加仲裁或诉讼。

5、解决合同纠纷的申请书、起诉书、答辩书、协议书、调解书、仲裁书、裁定书、判决书的副本或正本复印件,自发出或收到之日起十日内,由承办人送交诚信管理机构备案。

6、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对于可能因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应当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7、向法院提供原始证据时,必须先行复制,并请求法院的承办人员出具证据收执。

8、在涉及合同纠纷的诉讼或非诉讼活动中,行使可能引起国有资产流失的处分权时,应当报请有关部门公司批准。

第19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目的

规范产品的质量管理。 2 适用范围

陵县通达粮油制品有限公司。 3 职责

3.1 生产部: 各厂生产部严格依照生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确保产品品质;发生制程异常和成品异常时严格依照标准处理等。

3.2 品保部: 进行供应商品质管理,对原物料进行检验和判定,进行制程查核、通路查核、协助处理顾客投诉等

3.3 采购部: 负责选取、通知和协调供应厂商,供应商评鉴等 4 预防预警 4.1 监测系统

4.1.1 品保部检验人员、品保部现场品管人员以及与生产工序检验人员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监测和汇报工作。

4.1.2 商务部人员负责成品储存和流通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监测和汇报及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监测和汇报。 4.2 预警系统

品保部、生产部、商务部、采购部、财务部应该按照各自的职责要求,加强对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分析,提高质量意识和隐患意识,及时分析产品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并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5 应急准备

公司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公司生产部经理、行政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品保部、生产部、商务部、行政人事部、法务部、采购部、财务部门组成。 6 6.1 应急响应

恶性质量事件的应急响应

6.1.1 恶性质量事件发生后,商务部、生产部、品保部迅速控制同批次的所有产品,就地隔离,在重新接到对该批产品的处理通知之前,任何人不得处理该批产品;同时由商务部和行政人事部对产品造成的危害和社会影响进行正确的评估,在可行的情况下尽量防止产品危害和不良社会影响的继续扩大。

6.1.2 品保部负责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含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分析,确定问题产品的生产批次,产品危害的等级,以及产生的原因等问题,并形成详细的书面报告;

6.1.3 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生产总监参加,必要时请总经理主持会议,分析

问题原因,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形成决议,决议的内容应该包括消除影响、减轻危害、降低损失等方面的措施。

6.1.4 会议形成的决议在第一时间内由各部门负责传达到本部门的相关人员,并按照决议的要求执行。

6.1.5 品保部和行政人事部负责决议实施效果的验证。 6.2 重大质量事件的应急响应

6.2.1 行政人事部和品保部组织相关部门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事件的影响程度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内容包括产品的处理,消除影响、降低损失等方面的内容。 6.2.2 各部门负责按照应急措施的要求迅速组织相关工作。 6.2.3 品保部负责对应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3 较大质量事件的应急响应

6.3.1 较大质量事件发生后,对口部门负责迅速控制所有问题产品或可能存在问题的产品,防止其继续流通或销售;

6.3.2 品保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6.3.3 品保部负责对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验证。 6.4 一般质量事件的应急响应

6.4.1 品保部负责及时将问题的情况通报生产部;

6.4.2 生产部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预防措施,并具体执行; 6.4.3 品保部根据情况对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6.5 潜在质量事件的应急响应

6.5.1 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于潜在的质量事件必须高度重视,潜在质量事件一旦发生,必须及时通知品保部,由品保部协助组织相关人员对潜在质量事件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6.5.2 根据危害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损失。 6.5.3 品保部负责对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必要的情况下,产品需要定点进行销售,一旦出现问题,便于及时有效的控制扩散。 7 应急结束

质量事件的危害或相关的安全因素等消除后,品保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论证,经具体分析、调查,确认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经讨论通过后实施。 8 后期处置 8.1 责任追究

对在重大质量事件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根据情况进行处罚,影响重大的追究法律责任。 8.2 总结报告

重大质量事件处理完结后,由责任部门形成书面的总结材料,经讨论通过后发至各部门进行学习,并根据情况需要,可对本响应程序作出修改。 9 9.1 9.2 10 保障措施 通信保障

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通讯录》 经费保障

财务部预备专项经费并制定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本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第20篇: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制度

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

2、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食品原料应保证来源合法安全,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3、加工经营过程中避免生熟交叉、混放。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加工、存放;员工要经常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消毒手部,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浓性皮肤病者,应立即停止其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4、熟制食物应烧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以及海产品,中心温度应高于70℃,如在常温下保存,应于出品后2小时内食用。

5、禁止使用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及原料,餐饮业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6、豆浆、四季豆应按要求煮熟焖透,有效预防生食有毒有害食物中毒。

7、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品加工及售卖间,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

8、如有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启动突发食品事故应急预案,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和组织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并停止制售可疑食品,保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和现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食品安全事故上报范文
《食品安全事故上报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