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19 15:00: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育案例论文

不合群的莉莉

家长应与老师多沟通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保持经常沟通。现在向家长推荐以下策略。

应该经常关心孩子们在园里的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并积极配合。如果孩子看到父母的热情,便会更加鼓足参加集体活动的勇气,学习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如果方便的话,家长应尽量每天都与老师进行简短的交流,有时当着孩子的面进行表扬式的行为评价,孩子会容易形成“在家和在园一个样”的统一认识。最好每天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主动告诉老师,经常问一下孩子在班里的表现。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 往往,家长们会认为自己对孩子最了解。于是,每当老师对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时,家长可能会很不高兴。其实,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并不一定和在家完全一样。因此,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孩子。

一旦出现问题后,家长要及时与老师交流,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如果发现老师有不当的地方,家长应恳切地对老师提出。毕竟,每个老师要照顾很多个孩子,难免会对个别孩子产生疏忽。在交谈的过程中,温和的态度非常重要。

家长应多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中具体有哪些不良行为,以便于在实施家庭教育时能够对症下药,帮助孩子积极改正。然后,把孩子的改正目标告诉给老师,取得老师的配合,多向老师咨询,孩子的进步就会指日可待。

不合群的孩子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病,但却妨碍他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知识,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培养孩子合群性格?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仅脱离周围的小朋友,而且明显地影响孩子的进取心,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气质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闭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把电视机当保姆,与玩具、游戏机和小人书等为伴,不让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玩耍,担心与别的孩子一起会产生矛盾,甚至会染上坏习气。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

1.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

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X叔叔或X姨姨等等,让孩子没有自主说话的机会。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的社会适孩子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2.另一项使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便是父母过于严肃。

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或者是要第二胎的父母,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或是溺爱,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或是溺爱成风的现象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台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精神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表现出和霭、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

如何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

要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和老师应该主动进行教育,而不应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动进行纠正:

第一招:父母要挤出时间亲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交谈

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开始时父母可陪伴在旁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当熟悉之后可让他们自己玩。每次游戏后父母都应比较夸张地表扬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爱以及集体的欢快。

第二招.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给孩子一些单独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鼓励孩子与别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办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办了。

第三招.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以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纠正他们的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融入集体之中。

第四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鼓励孩子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

第五招.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有意识地要他们进行小件物品的购买活动

年龄较小的三四岁的,可以教他们学会购物,学会与别人交谈,年纪较大的,八九岁的,可以叫他们买油盐酱醋;商品交易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例。在交易中,它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利于丰富交际对象和加深对人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孩子由于缺乏经验,在初次交易中可能会吃亏或出现差错,对此,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以免影响他们交际的信心。

第六招.有意识地要孩子独自做客待客

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到亲戚家去做客,让孩子独自去,这都是缎炼孩子交际能力的机会。串门做客,需要寒暄和问候,也需要交谈和有关礼物的收送。与父母一道去,孩子是附带的,不用应付,没有压力,应酬的主角是父母。让孩子一个人去,自己成了主角,与对方的一切接触都得由自己来应酬,这无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线,促使其考虑如何交际,家里来了客人,有时不妨让孩子去接待,特别是与孩子年龄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母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第七招.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

有人说,口语是社会生活的入场券,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说话能力,因为交际的最直接形式是说,不会说,说不好,怎么交际?会说,说得巧,答得妙,其交际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父母可时常出些模棱两可的辩论题与孩子辩辩;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观点,让孩子据理反驳;对孩子平时话语中的差错,父母也可作必要的挑剔。帮助其认识。平时,也要鼓励孩子参加演讲赛,鼓励孩子上课或开会时积极发言。

第八招.对于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师更要将特意为其安排交往的环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参加活动,千万不能因他“不会”或“不懂”而将其弃之一边。

孩子不合群该如何纠正?

采用行为疗法矫治孩子的不合群,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1、强化接受邀请的行为

不合群的孩子往往不大喜欢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偶尔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即使是很勉强的,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由接受邀请变为主动要求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时,要给予强化。这是不合群的孩子向合群转化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2、强化邀请别人的行为

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他欢迎主动上门来玩的小朋友,并为孩子们提供交往的环境、游戏的场所和感兴趣的玩具。父母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热情地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触别的孩子。这种邀请别人的行为,一定要反复强化才会巩固。

克服三种不正确的认识

在对待孩子的交际问题上,父母要努力克服这样三种不正确的认识:

一是认为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其实,交际作为一种能力,是后天培养逐步形成的,培养的方法主要是实践。

二是认为能说会道不算本事。与心灵手巧一样,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有人对21世纪的人才定了这样几个标准:①能言善辩;②通文墨;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④会“小兴”,即能即兴抒发感情。这四个标准中竟有首尾两个标准涉及到说,可见说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是认为交际要影响孩子的学习。失度的、与不良者交往确实会影响学习,但适度的、与志同道合者、与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促进学习,有助于智力激活。交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碰撞,在频繁的碰撞中,双方往往可以获得启示,获取灵感,以共同提高。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成长中关键的起点,是其在人格和习惯上的第一次学步,重点应该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集体意识,让他们学习快乐地生活。这一切的实现,需要老师配合家长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幼儿园时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老师应该走近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用智慧、爱心去哺育每一个孩子,尽量保证孩子得到良好、健康的教育和成长。同时,孩子和家长也应该多与老师沟通,多跟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促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老师该给予孩子什么

一是要让孩子快乐。幼儿园提供各种玩具和场所,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孩子们会从玩乐中接触生活,并提高基础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益身心发展,在玩耍中,玩出兴趣、玩出自信、学会交往,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二是多与孩子交流。称职的幼儿老师应当由衷地喜爱孩子,聆听他们的心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能耐心地加以引导,帮孩子想办法来解决困难;照顾好孩子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全心全意地对待他们;和蔼可亲,让孩子们喜欢和他们相处并倾听他们的讲话。通过及时有效的交流,老师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三是给孩子以尊重。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这样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老师必须能控制自己情绪,不要喜怒无常让孩子感到害怕;应该注意管教方式,能从孩子的眼光出发,对孩子一视同仁。

只有在交流和尊重的基础上,在快乐的游戏中,孩子才可以得到有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关于多元智能的开发教育,以玩乐为主题的知识教育。这些方面的学习和探索可以为孩子的终身学习、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孩子的自我评价意识会在学前初期(3~4岁)迅速发展。这时的他们更关注外部世界和他人行为。老师的任何不良言行,都可能形成孩子性格上无法逾越的鸿沟,造成成年时的精神障碍。

推荐第2篇: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论文)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观音阁小学李筝

教育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育偶发事件和有意义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例处理过程、方法和具体教育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有人也把教育教学案例称作教育叙事。

教育教学案例应该包含的要素包括: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教育教学案例与论文是有区别的。论文案例的文体表述方式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教育教学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教育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教育教学案例常见的有四种类型。一,意外式案例。这一类案例的特点是: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由小见大、深受启示。二,主题式案例。这一类案例的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研究,富有学术价值。三,综合式案例。这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例如,师生运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进行教学的案例,或运用数学课本中的一节进行教学的案例都属于综合式案例。四,课题研究式案例。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这种案例基本上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开发的。

只有完全了解教育教学案例,才能撰写好的教育教学案例。

推荐第3篇:教育成功案例论文

教育成功案例

从宁静到绽放

她,自二00七年至今,曾三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一次获得“优秀团员”称号;第一届学校Flash大赛中,她极富创意的动画作品和她侃侃而谈的讲解相得益彰,一举夺得一等奖;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创新大赛中,她的作品脱颖而出摘得二等奖;校园排球大赛中,她是我们07高信(1)班绝对的主力;医管系“为西南大旱募捐动员大会”上,她是那个运筹帷幄、掌控全局的现场导演;在各种朗诵、演讲和主持的舞台上,有她激情洋溢的表演;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中,有她灿烂的笑脸;周末的校园中,经常会碰到她勤工俭学时忙碌的身影„„

她担任着校学生总会和医药技术管理系学生会的双重生活部部长职务;同时担任学校创新社的负责人;还是医药技术管理系“业余党章学习小组”的负责人;而对于07高信(1)班来说,她是我们的团支部副书记、生活委员,她更是一位知心的大姐,一位尽职的管家,老师的得力助手。07高信(1)班能够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可以说她功不可没。她就是:龚晗。

这个名字,如今在常州卫生高等职业学校的同学当中,耳熟能详,甚至在很多老师的心目中,都印象深刻。时间倒回2007年的9月,她刚刚入学那会,也许连她自己都不会相信,短短的三年时间,在自己的身上竟有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

新生报到后的那次班会课,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有着一双大大眼睛,不时露出一丝羞涩微笑的女孩子,她脸上时时飞出的红霞是那样的生动,于是我决定尝试把全班军训的组织重任交给这个孩子。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她的时候,她紧张地说不出话来,眼框中居然都有泪光在闪动,这让我觉得我的这个决定太过轻率和冒险了。果然,在为期一个星期的军训过程中,她几次要求推掉这个职务,说是真的干不了,因为这个团队中状况不断,她难以招架。结束时,我们班成绩平平,颗粒无收。自那以后,她看到我的眼神都是躲闪的,第一届班团干部竞聘的时候,她甚至都没有胆量应聘,这让我的心里充满了忧虑,如果这样放弃她,也许她自此就会给自己贴上一个“失败者”的标签,她未来的成长之路恐将阴云密布。这个时候她急需要的是鼓励和正面的心理暗示,虽然她胆小、自卑,但她细心,做事认真不毛躁,我把自己的发现用同学们的语气转达给她,她的眼睛中闪出了火苗,我知道那就是希望之光。竞选的过程中我更是用语言、眼神和动作给

予她鼓励,最终涉险选票过了半数,根据她的性格特点我给她安排了生活委员的职务,她认认真真地做了半年,经常有些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的任务需要布置,当众讲话的机会多了,她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就在我为她的进步高兴的时候,一个巨大的打击不期而至。第二个学期刚开学,她找到我说:“老师,我想退学。”随之是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原来,假期中她妈妈被确诊患上了尿毒症,昂贵的治疗费用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经济捉襟见肘,家里人考虑要她放弃学业。这个时候退学,她除了能省下学费和生活费用,其实并不能为家庭经济作出太多贡献,而仅是初中毕业的她又有多少未来可以想象。我当即表示:“先别急着退学,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我来跟你父母谈。”“那能不能让大家给我捐点款?”说实话,这句话让我着实吃惊不小。这个小女孩在这样沉重的打击面前,可以想到的帮助只是这样简单而直接的方式。可是真要这样做了,她会依赖上别人的帮助,而放弃了自身的努力,这对一个人生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另外,接受了大家的捐款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当中难免会有人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她,她是否有勇气承受?我马上否定了她的想法,我们会找更好的方式帮助你的。在与其家长沟通之后,我给她联系了学工处安排的勤工俭学,首先解决了她的生活问题,鼓励她用自己的成绩赢得奖学金,并且在国家的职业教育扶持政策中为她争取尽可能多的优惠。三年来,她用自己的勤奋和勤劳,解决了大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同时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并且带动了我们班的勤工俭学热潮,还使我们班的学生成为了学校各个部门的“抢手人才”。她在学会安排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出色地管理着班级的开支,她的“名言”是: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可以办好事。在一次次被接纳和认可的过程,她的自信在逐渐增强,她的身影出现在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场合,担任的社会工作也日益增多。

与此同时,困扰也接踵而来,我发现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沉默和叹息,表现出与她这个年龄很不相称的沉重。我适时找到她,从她妈妈的病情说起,她表示妈妈的病情很稳定,她的沉重来源于工作太多,责任太重,太累了。知道是这个原因,我马上开导她:工作多是因为你的表现出色,大家都放心交给你做;你又是个认真、踏实的人,总希望做到最好;但人的精力总有限,但求尽心尽力,难求尽善尽美。要学会取舍,抓住最重要的事先做,以免顾此失彼。

另外,叹息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理暗示方式,越叹息就会越沉重,要多对自己笑,笑容是最温暖的阳光,会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老师希望每天看到你的笑容。凡事也不能总是单打独斗,要学会集合大家的力量和智慧,调动更多人的潜能,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那天下班的路上,我收到了她发来的一条短信:老师,谢谢!您每天都会看到我的笑。:)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本学期我为本班确立的连续主题班会的主题是:“我与卫校共成长”PPT展示。旨在让同学们结合所学专业和自己三年来的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谈谈体会,交流和分享。在这次展示中,龚晗饱含深情地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成长,在她的PPT中写到:2007年,我们来到这里,在这里书写我们美丽的人生;在这里绘出我们的多姿多彩。在这里,我们有欢笑、有泪水,有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三年来,我的性格、能力、心态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从一个初中同学眼中默默无闻、害羞懦弱的女孩子变得愿意主动去接触别人、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与朋友共同分享喜和忧;不再自卑和逃避,可以自信地站上讲台;学会了勇敢地处理生活中的矛盾、与老师、同学顺利高效地沟通;强化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了原先的忧郁和不平衡心理,现在每天都会笑,(不是因为幸福而微笑,而是因为微笑才幸福!);我用勤工俭学和自己出色表现赢得的奖学金和方方面面的帮助在一步步完成着学业。

看着这个讲台上坚强、乐观、自信、阳光,声情并茂、侃侃而谈的女孩,我的心中满是欣慰,也许她今后的人生路上,还会有更多的磨难和挑战,但有了这份自信和勇气,我将不用再替她过多地担忧,她定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书写更多的美好„„ 龚晗同学是我在07高信(1)班实施成功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成功教育是一种以激发学生成功愿望、开发学生成功潜能、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成功教育的基本信念是三个相信,即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成功教育认为:反复失败者会越来越失败,经常成功者会越来越成功,成功是成功之母。因此,创造成功机会,让学生时时处在成功之中;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多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唤醒学生沉睡的自尊与自信。创造机会、帮助成功和体验成功是成功教育的关键点和基本策略。

用成功教育思想带班育人,需要我们班主任坚定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基本信念,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展示自我的机会和搭设成功的舞台;需要班主任尊重、理解、宽容和赏识每一位学生,帮助和促进学生成功;需要班主任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成功并最后走向自主成功。

当然,如果没有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没有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没有各位老师的悉心呵护,这棵小苗也很难如此茁壮地成长。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是栽培作物,农业产品是有生命力的,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而且,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栽培方式,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要适时追肥浇水,适时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强制它不生长。这一切,不都与人的培育一样吗?)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是这样有经验的农民!

推荐第4篇:教育教学案例

两篇教育案例范文

课堂因你而精彩

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刘舒艳

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第八次》这篇课文时,我所定的教学目标是: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的内容,能说出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3. 从重点词,重点段中体会布鲁斯王子屡败屡战的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顺利地使学生体会到布鲁斯在受到蜘蛛屡败屡战的百折不挠的启发后才能重新振作,找回信心,终于取得了第八次战斗的胜利。

就在本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高高地举起了手,我一看又是他——一个聪明也总爱在课堂上给我“出难题”的学生。于是我示意他坐好,可是他似乎也感染上了布鲁斯不屈不挠的精神,丝毫没有放下手的意思。无奈,我只好请他说话。谁知他的一个问题激起了全班的兴趣: “如果第八次布鲁斯仍旧失败了,他会怎么样呢?”

这个疑问我在备课中没有准备到,我认为这个答案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课文写的就是布鲁斯在蜘蛛的感召下进行第八次斗争胜利的故事,又怎么会失败呢?我准备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谁知已经有人在下面插嘴了:“那就什么都完了,他从此就不再战斗了。”“不对,他还会再继续战斗!”„„教室里一片争吵之声。

课堂上的这一“突发事件”,使我有点恼怒。我定了定神,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这个问题立刻使学生打开了话匣子。他们从课文中的词句中证明布鲁斯被蜘蛛感动了,所以他即使又失败了,他也会和蜘蛛一样坚持不懈,继续再干第九次,第十次„„直到成功为止。说得太好了!

此时,我突然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价值,灵机一动,以此为契机,又追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如果布鲁斯没有看见蜘蛛结网,他还会干下去吗?”这个问题看似完全游离于教材之外,与课文内容毫无联系了,学生一时也愣住了。看着他们疑惑的目光,我微笑着示意:“在课文中找答案!”一阵沉默,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又是那个孩子率先举起了手,于是,课堂上又开始了一番唇枪舌战:

“布鲁斯七战之后,已经丧失战斗力了,他无力地躺在磨房里,如果不是蜘蛛给他的启示,他肯定要放弃了。所以没有蜘蛛,就没有布鲁斯的第八次战斗!”

“我不同意,布鲁斯不仅仅是因为受到蜘蛛结网的启示和鼓舞才获得成功的。课文中‘英勇地抗击’五个字说明布鲁斯很勇敢。” “对,还可以看出他有一颗爱国的正义的心,有了这样的爱国之心,是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

“课文中‘几乎’两个字表明他还没有完全失望,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布鲁斯七战七败,一般人早放弃了,可他却七败七战,并且在失败后自己也受伤的情况下,也没有完全失去信心,从而看出他本身就具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

“是的,只要他有一颗爱国、正义的心,面对任何一点微小的事物的变化,哪怕一棵树又重新发芽,都会给他以启发,激励他去奋斗。” „„

最终,学生们在讨论中得出了结论:即使没有蜘蛛的启示,坚强的布鲁斯也必定会战斗到底,因为只要他有一颗爱国,正义的心和顽强的精神,面对任何一点微小的事物的变化,都会给他以启发,激励他去奋斗。此时我惊喜地发现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早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了!

这节课因为这一“突发事件”而延误了时间,可我的学生们丝毫没有因为耽误了下课而不悦。看着他们因兴奋而涨红了的笑脸,我忽然意识到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正是由那个让我头疼的孩子提出的那个使我恼怒的问题开始的!是啊,如果我轻易就否定掉了那个创新的质疑,对于孩子而言,是多么大的损失啊,对我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从孩子的疑问中“亮”出可贵的东西,予以鼓励,这就保护了儿童的求异思维(散发思维),这种思维正是创造的火花,对孩子今后的开拓和发展是无可估量的。当然,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疑从文中来,必然要回到文中去。

我常常因为孩子的幼小而忽视他们的创造力,今天,这个孩子的一个疑问,竟然使我在这节课上对课文的理解高出了我备课时的准备,甚至于高出教材了!亲爱的孩子们,老师衷心地谢谢你们,课堂也正是因为你们而精彩!

心 灵 较 量

南京五中 李 清

2008年10月19日在南京龙江体育馆,我们手握着一等奖奖杯,内心无比激动。我们终于超越突破了!我望着她说:这次你获得了两个奖。她会心地笑了。

我校已连续三年参加南京市青少年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都获得二等奖。这次比赛的48位同学来自我校高一到高三年级的各班。9月30日下午我们进行第一次队形编排。训练结束,我收到一则短信:“老师,我不想站最旁边哎。我也知道我矮了,可我这人是比较要强的。所以有点郁闷的。”(冲突1)我立即发了回信,可怎么也发不出去,打3次电话均没人接。10月1日又收到她的短信:“Hello,我是某某,我换了新号码是----”,结尾还加了张笑脸。我对她印象比较深,她会劈叉、下腰几个高难度动作,是班干部,学习成绩较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上次比赛她是主动要求来的,在我心中,她是一个很直爽,很大方的学生。我回了信息:“能参加比赛说明你们都是很棒的。我们安排队形是从整体效果来考虑的,不管站在什么位置,都是同样重要。”10月7日她们在学农,又收到她的短信:“老师。我还是不想站在边上。”(冲突2)我回了信:“我们是动作好的才放在边上的。”她又回信:“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没办法。”后来训练时,她的表现很不如人意,动作懒散。训练结束,我们与她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她说出了不解,怀疑,我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性,但收效甚微。我们又交流了几次,她总认为老师没有很好地赏识她,总是不认真,不配合。她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但老以“我这人就是这样”为借口不肯改正。10月12日收到她的短信:“老师,我知道你真是很好。如果我这样,别的老师肯定不会理会了,但是我自己的性格就是这样。唉,我也很烦恼啊!不过我还是要说对不起的。”我说:“人无完人。如若知道自己的不足,那么就应该去克服,这就是成长。我们都是在历练中不断地克服缺点,所以才会有点滴进步。我相信你,我期待着。”她回:“我也知道的,可是总有点不甘心啊!”我说:“我们是一个团体,应以集体利益为重,团体讲究协同配合,每一位成员配合好了才能成功。服从安排是队员的责任与义务。你能做到吗?”“比赛对你们是锻炼,是不断地提高与超越自我,这次你能积极配合集体出色完成任务,就是极大的收获。” “希望你能实现心灵的跨越!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这一次你突破了,我想在你今后的人生中你一定会记住今天。” 10月13日训练时,她显然没有尽全力,动作没有力度。我知道劝说对她已经不起什么作用,我必须给她施加压力。训练后,我指出她动作上的几个问题。她回答:“我会,这些动作我全会!”我生气地说:“会!为什么不做出来。到比赛那天你还是这样,那怎么办?如果你想留在这个集体中,你就好好跳。如果你不能适应这个集体,那我也没办法。我看重你,才三番五次地找你。你说你这样,比赛时我们能放心吗?这两天你动作必须要出来,否则我没法把你留在这个集体中。”整个过程中她只是望着我,什么也说不出来。看得出,她内心在激烈地斗争。我说:“昨天的信息你收到了吗?”她说:“收到了。”我问:“难道你就一点没有触动吗?”她说:“某某人,我就觉得她跳的不怎么样。”我说:“我们老师都认为她跳的很好。”她说:“也许我欣赏的水平不高”。我说:“是我们欣赏的角度不一样。健美操讲究动作的力度与幅度。这次比赛是团体赛。团体讲究协同一致,要服从教练的安排,大家都在尽百分百的力量在跳,而你只用了百分之六十。姚明,大家公认的中国篮球明星;王治郅,种子选手,奥运会比赛中发挥不好,教练照让他们做板凳。明天希望你把动作做出来。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找你,以后我不会找你了。”我语速较快,像放连珠炮。晚上,她发了信息:“嗯,老师,我知道了。”

10月14日,训练集合时,她与老队员不停地打着招呼。我说:“我马上专门看你的动作”。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不要咧。”我真的看了,明显用心了,动作力度提高了。一组跳完后,我指出她动作中的几个问题,她虚心地接受。最后我们拿到了盼望已久的一等奖奖杯。回来后她向我交了一次特别的作业:

看着晶莹剔透的奖杯,我心里泛起了涟漪,只有我知道,这个奖杯对我的意义有多重大。

李老师不仅解释了我个人的思想问题,更向我讲了团队的重要性,而原则就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如果我能走过这个对我来说很高大的障碍,就是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就是一个成长的历练。老师的一番言语,又勾起了我对一等奖奖杯深深的欲望,我又重新调整好心态回到了正常地训练中。当抚摸着一等奖奖杯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理解过后的喜悦。当李老师拿着奖杯而忘却一切时,我深深地被她感动,没有她,也许就没有我这一次地磨炼与释然。我想,即使到了高三,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与老师相约健美操赛场。

分析:现在的孩子,自我感觉非常好,特别是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更是父母的宠儿,老师的得意门生,他们经常听到的是赞扬与肯定,所以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长期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明明知道不对,但会找各种借口来为自己辩白。

心灵的跨越很难。一个平时“别人以她为中心”的人,现在要“以别人为中心”,这种角色的转换对她来说太难了。所以她才会“不甘心”。“我知道我这样不好,我也很烦恼啊!不过我还是要说对不起的。”看出她内心的矛盾,说明她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但又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不仅是我与学生之间的一次心灵较量,更是学生自己内心的一次较量。当引导不能起到明显效果时,我们要断去她的退路,把她往积极的方向赶。对于一个要强的学生来说她别无选择。

推荐第5篇:教育教学案例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案例

知识与技能

1、

2、

1、

2、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师生间深厚的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本课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抓住重点诗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体会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2、教学准备

能够体会课文内容的插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教学过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师生间深厚情感。树立起尊敬老师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师: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 生:是学生送的。

师: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这里边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但是老师特别喜欢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老师问问,你们教师节那天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生A:我送给老师一张贺卡,是我自己制作的,上面写着:“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感谢您教给我们知识。”

生B:我也送给老师一张贺卡,上面写道:“祝老师永远年轻!”

[评:借助孩子的感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关心老师。为讲授新课创设了情感基调。]

师:你们真是一个个尊师爱师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

生:是一位老师。

师:这位老师在干什么?你们看看她的动作表情怎样?

生A:夜已经很深了,老师还在灯下工作,她伏在桌子上备课,手不停地写着写着。

生B:老师面带微笑,眼睛注视着学生的作文本,为学生们批改作业。

师:同学们说的多好啊!老师为了培育你们,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板书:

5、一株紫丁香)

[评:通过看图,引导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重老师劳动、热爱老师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师:小朋友们的声音真响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A:我想知道紫丁香花什么样的?

生B:我想知道是谁栽的,为什么要栽紫丁香?

生C:我想知道栽紫丁香会给老师带来什么?

[评: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他们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

师:你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你就会从书中找到答案的。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师:刚才,我看同学们读书可真起劲,老师问问,你读了几遍?

生:我读了二遍。

师:还想读吗?

生:想。

师:老师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愿意读的同学就再读一遍,这一次我们默读,边读边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标上“?”,好吗?(学生默读)

(出示字词课件),先同位互相读,看他的音读的准不准,读不准你给他纠正。(同位互相读)

师:谁愿意起来读一下?(开火车轮读)(重点指导:浓绿、脚尖儿)

[评:通过不同形式读课文、读词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完成了“识字”和“读书”这两个基本任务。]

师:同学们的词语掌握的非常好,现在把你们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请各小组长主持,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在班上提出来,老师和你们一起解决。(老师巡回加入各组讨论,各小组开始热烈的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的真热烈,现在你的小脑袋瓜里还有几个小问号?

生A:“浓绿”什么意思?(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

生B:“挂牵”什么意思?

师:晚上放学的时候,你很晚才回家,妈妈在家里等的着不着急?

生:妈妈很着急。

师:是呀,妈妈是多么挂念你呀!你明白 吗?

生:明白了。

师:还有问题吗?

生:有。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

师:你真会提问题,提的好,老师把它记在黑板上,一会儿我们再解决。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了。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经过大家的努力,咱们就剩下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了,同学们说说看,打算怎么解决?

生:自己读书解决。

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诗中,只要你用心读书,把书读懂了,你就一定能解决。

[评:这一片断,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我们先来读读第一节,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

生A:浓绿的小院也许种着一些蔬菜,有韭菜、白菜和香菜。

生B:有一颗苹果树和一棵桃树,上面开满了小花。

师:浓绿的小院充满了生机,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生A:我轻轻打开院门,从窗外望去,看见老师还在备课,我们轻轻地走进小院,怕惊动老师。

生B:我拿着锹,小红拿着紫丁香,小刚提半桶水,我们动作很轻,我先挖了一个小坑,小红再把紫丁香轻轻放在坑里,然后小刚倒水,我把土埋上。

生C:我们栽好后,望着紫丁香,望着老师,心里高兴极了。

师:你们真能干!老师的小院绿荫葱茏,又有紫丁香的衬托,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飘进老师的屋子,你们说这小院美不美?

生:美。

师:那就让我们把小院美好的景象读出来吧,再读出小朋友们踮起脚尖儿的情态来,先自己在下面读读。

师:谁先来读读。

(指名2人读)

师:他们真的把小院的美给读出来了,孩子们希望栽上这株紫丁香,好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和老师作伴,孩子们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啊!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第二节?

生:用亲切、高兴的语气。

师:好,那就让我们用亲切的语气呼唤老师吧。

师:同位先互相练习读,一会儿再让你读给大家听听。

生:(指名二人读,找一个读书好一点儿的,一个读书差一点儿的读。)

师:这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怎样?

生:很关心、很爱护。

师:孩子们看到紫丁香会想些什么?(想象说话)

生A:老师一个人每天晚上备课,很孤单,让紫丁香陪伴老师。

生B:老师每天晚上给我们批改作业,很辛苦,看到紫丁香就不觉得困了。

[评:老师在讲第

一、二节时,因势利导,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在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体会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关心。]

师:老师仿佛听到了紫丁香的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你们听到了吗?

生:没有听到。

师:那就让我们快点拿起书来轻声读一读第

三、四节你就会听到绿叶在风里沙沙地响。(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课文)

师:“绿叶在风里沙沙地响”你知道是怎样地动听?

生A:好象淅沥沥下小雨的声音。

生B:好象小朋友们沙沙写字的声音。

生C:还好象春蚕吃桑叶的声音。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声音让人听起来是那么动听。假如你是小朋友的歌,会唱些什么?

生A:我会唱“老师,老师,我愿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鸟,每天飞到你的窗前,给你唱动听的歌。”

生B:轻轻的声音,灯光在闪烁,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老师你还在工作。老师您辛苦了!

师:唱的多好听啊!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是怎样的美丽?

生A:满树盛开的小花,好像小朋友们张开了笑脸,在朝老师微笑。

生B:满树盛开的小花,好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师:假如那是小朋友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生A:老师,老师,你工作这么累,快点休息一会吧,欣赏我们给你送的紫丁香。

生B:老师,你工作太辛苦了!让我们给你唱支歌,你听到歌声后,你会觉得轻松愉快。

生C:老师,有我们陪伴你,你不会觉得孤单,寂寞。我们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生D:老师,你工作这么辛苦,我们以后一定不惹你生气。好好学习,让你快快乐乐的。

生E:老师,祝愿你永远像这花一样美丽,永远年轻。

师:“哎呀”,说得多好啊,让老师大吃一惊,想象力太丰富了!你们这么小,就能体会出老师的辛苦,你们也是一个尊师爱师的好孩子。

师:让我们读出亲切的语气,爱戴的感情来。先自己在下面练习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加上动作也可以,你认为做着读不起劲,你就站着读,同位比着读都可以,好吗?

(学生活动)

师:听到同学们读的这么投入,边读边做动作,老师也想读一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师:那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咱们可以同位比看读,一人读一行,好吗?

(学生练读)

师: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指名一生读)

师:读的真亲切呀!这一次老师叫一个人到前面作动作读,其他同学轻声读,也可以作动作好吗?

(学生带动作表演读,课堂气氛活跃)

师: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谁来说说她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课件,把星星、老师的手设制成动画形式) (想象说话)

生A:老师在那不停地写,困了,用凉水擦把脸,再继续备课。

生B:老师先批一摞作业,批完后又准备明天的新课。累了站起来走走,然后再继续备课)

生C:老师累了就站起来,一抬头看见窗外的紫丁香,老师是多么高兴啊!于是她备课更有精神了。

师:你们说老师辛不辛苦?

生:老师太辛苦了。

师:想想用什么语气劝劝老师早点休息?

生:用关心、亲切的语气劝劝老师。

师:那又用什么语气祝愿老师睡得又香又甜?

生:用祝愿的语气、祝愿老师睡得又香又甜。

(学生在下面练读第5节,再指名二人读。)

师:现在谁来告诉老师:“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想象说话)

生A:因为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辛苦了,一工作就大半夜,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解除疲劳,更有精神地工作。

生B:因为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不容易了,想报答老师,关心老师,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累了看看花,还能闻到花的香味,就有好心情备课,就不觉得累了。

师:你们真是一个想象家,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们了,你们说这篇散文诗写得好不好?

生:好!

师:你想记住它吗?

生:想。

师:你喜欢哪一节,就记住哪一节,自己先在下边练习背诵。

(先指定一个小组背,再指名背)

[评:“运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读书,如:学生自由练读,同位比看读,和老师比看读,上台表演读等等。

通过边读边想象,让语言在头脑中构造出生动的画面与情节,由此获得感悟和体会,并读得更加入境入情,甚至到会背诵。]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这首散文诗,特别是诗中的小朋友,他们对老师是那么关心爱护。老师知道咱们班学生也是一个尊敬老师、爱护老师的好学生,希望大家今后继续以实际行动,好好学习,作一个尊师爱师的好少年,好吗?最后让我们带着亲切、真诚祝愿望的语气齐读全文。

(学生齐读课文后结束课) 板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学生 老师

推荐第6篇: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教育案例范文】浅谈教育教学案例的写作及范例 一个医生总是伴着对一个又一个的病例的研讨而逐步生长一个律师也是在一个又一个案例的分析中不时成熟我们教员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只要学习、研讨教育教学案例还要学会案例的写作。地方电视台播出的《发明的天梯——家长如何开发孩子发明力》一书就是一部讲述100个鼓舞孩子发明的故事的案例另外还有一部反映东方国度教育孩子的经典著作《爱的学校》也是由80余个案例组成的。这两本书没有通篇的实际说教但却通知了人们很多道理令读者爱不释手。 什么是案例 案例都是事情或许故事。是事情就要有进程不是立体的去剖析而是静态的反映进程。在事情中都有成绩或疑问情形。一切的故事和事情不一定都是案例但案例则必需是事情或故事案例里都包括着成绩。案例中的事情要有典型性。表如今含有成绩疑问的阐明意义在教育教学上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这个事情应该是在最近三年内真实发作的。 教育教学案例的特点 普通来说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拟容易了解。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前想象的教育教学思绪是对预备施行的教育措施的扼要阐明案例则是对已发作的教育进程的照实反映。而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拟相近它们的区别也表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这个区别次要表现为上面三点 1.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思索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成绩动笔前要有一个比拟明白的想法。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资料停止挑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待特定的内容。 2.案例要阐明后果。普通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要想象的措施而没有施行的后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载教学的进程而不引见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只要阐明教学的思绪、描绘教学的进程还要交待教学的效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先生的反映和教员的感受等。读者晓得了却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进程的外延的理解。 3.案例要有评析。关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点思想、进程、后果对其利害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剖析。评析是在记叙根底上的谈论可以进一步提醒事情的意义和价值。 为什么教员要写案例 案例可以记载我们本人的教育教学的阅历是记载我们生命痕迹十分好的手腕。 案例写作有助于我们去看法本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写作有助于我们反思本人的教育教学行为。 案例写作有助于教员之间分享经历、增强沟通。 案例写作的根本要求 要围绕一个主题来写复杂的一个课堂实录是不能成为案例的案例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德育、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叙说上要有矛盾的抵触。阐述要详细、明白要视事情的复杂水平而定字数。要有一个从开端到完毕的完好情形。 要反映事情发作的特定背景。 要可以提示教育教学任务的复杂性要反映教员与先生复杂的内在心思形态。 案例的写作格式

1、背景的剖析。包括事情发作的地点、组织机构、人员等等容量能够较大提供成绩发生的场景。

2、成绩的反映。在写作这些内容时要细心品尝由于关于处置成绩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并且相关水平也最高。

3、成绩的处理。对所存在的成绩寻觅处理的办法、途径和手腕。

4、反思与讨论。这是对处理成绩的办法的深化剖析哪些恰当哪些不恰当便于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惹起留意和改良。这是案例的精髓局部。

5、讨论的成绩。教育教学案例的撰写 1.要选好素材 案例的素材选取办法有两类一类是按既定的方针去选材。比方经过一段工夫的实验研讨为了推行经历去选取好的典型。另一种选材办法是即时性的在教育教学研讨进程中或许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某一个事例特有典型性虽然事先没有选案例的义务但也要把这个事情很好地记载上去并把事先的感受和启迪写出来这是即时性搜集素材我以为后一种素材更鲜活更具灵性。 选取素材的准绳就是资料为理念效劳为主题效劳资料表现理念。 选材的另一条准绳就是可以选全程也可以选局部可以是完好的一节课一个教育事例一个教育进程也可以是一个片断。 2.客观真实地记载 案例首先是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所以在记载这个故事的时分要真实、客观。写案例决不是为了发明一个完满的典 型而是表达在详细的教育教学理论中怎样施教的怎样育人的因此案例首先要真实、客观。 3.案例的言语要生动生动。 对事情事先的氛围、局面、人物的表情要写得生动、生动使人看了如身临其境防止板滞、僵化。一篇好的案例应有令人兴奋的亮点。 4.案例要有启迪思想的剖析 有入情入理的评点。 素材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有些能被人看到有些是包含在事情处置的进程中需求具有较高教育实际程度和较丰厚的教育教学经历的专家给予剖析评点。 案例示例一 我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员吴士平教师的一堂语文课内容是《宋定伯捉鬼》。依照教材的本意是阐明宋定伯这团体很机智他经过把本人打扮成鬼获得鬼的信任之后使鬼表露了真相后果把鬼给捉住了。 吴教师也是按这个思绪引导先生去学习这篇课文的。那是一堂地下课在讨论宋定伯英勇、机智时一个先生站起来说教师我有不同的看法宋定伯其实很虚假说假话骗了鬼而鬼反倒说真话所以宋定伯这团体是不讲诚信的。事先先生都为之一愣听课的人也都肉体一震。吴教师略一思索立即表扬了这个先生表扬他敢想敢说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时分勇于宣布本人的见地。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首先是先生的积极性充沛调动起来了其次是吴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尊重先生、鼓舞特性的教育思想十分值得称誉她们勇于打破人善鬼恶的惯例看法很不复杂。但是在案例之外我们不由要问诚信的施行是在诚信者之间当你面对的是诡诈奸滑之徒时难道也要把本人交给对方吗诚信和战略该如何施行如何掌握虽然这个成绩很深奥但也不可不点拨一句引发先生在今后的行为中生活中去考虑而吴教师恰恰是这样做了。她把这个成绩作为考虑题留给了先生这不正是大语文教育观的表现吗不正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表现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案例。加上精彩的评析之后愈加光芒耀眼。 案例示例二 在座的教师能够看过上海七宝中学青年教员王红写过的案例——《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讲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诵后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窗遭到了哄笑。王教师将这件事写了这样一篇案例 台下的同窗们紧紧凝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缄默中我忽然从懊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不知所措的为难吗但是是自信打败了这一切。有时分一次小小的成功用够激活一团体潜在的宏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往往可以摧毁一团体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个男生难道会堕入后一种情形吗不决不能。我终于浅笑着启齿了“既然他不太习气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窗们也纷繁趴在桌上。终于我的面前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响。那确实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由于动情的缘故我听到的声响渐渐响了起来进展也不多了有的中央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晓得他已渐渐进入了形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然回头看看他。我居然发现台下早已有不少同窗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凝视着他。朗诵完毕后教室里响起一阵暖烈的掌声。我晓得这掌声不只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参见《上海教育科研》1999。6上海市教委张民生副主任在《一个素质教育进课堂的生动案例》一文中对这个案例评论道 有口吃的孩子说不出话了普通好教师的处置办法是“没关系你先下去再好好预备一下下次还无机会。”但王教师有另一种视角一种新的境界这么处置这种局面化解为难的处境关于先生能够是终身难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进程中考虑成绩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进程为主呢还是以先生为本去思索成绩。参见《上海教育科研》1999.6 下面这个案例首先是记叙的详细、明晰、生动我们看了如身临其境其次是点评精辟深入。点评人并没有说王教师做得如何如何好而是指出王教师处置课堂上这个先生的成绩时的新视野新的角度即是以原来设计好的思绪去教学还是以先生为本去考虑处置成绩的办法。只要百余字的点评让读者茅塞顿开。 案例的评析不要太长贵在精练精到。精炼是指无废话精到是具有入木三分、鞭辟入理的功夫。这就需求我们在理论中不时去探索、磨练进步本人。 以上是本人对教育教学案例的作用、特点、撰写的深刻看法诚请各位同仁批判指正。我情愿向大家学习共同总结更优秀的案例来宣传推行我市的教育科研效果更多搜集优秀案例汲取其精髓来空虚、丰厚本身的教育迷信研讨。

推荐第7篇:教育教学案例

加强反思 撰写案例 提升自我

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小学教学案例必须包括背景介绍、实件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同时还应包括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认知上所发生的冲突。具体地说,小学教学案例一般包括教学背景、教学过程和点评、分析研究部分。教师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断+反思‛,其变式主要有‚背景——片断——反思‛与‚片断——评析——反思‛,可见,案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案例+反思‛。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回顾,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审视,客观评价,反复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能使教师把某些教学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作业设计案例

毛秀芬

【背景】在复习‚位臵与方向‛的知识比较抽象,大多数同学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具体的位臵掌握很好。但要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位臵方向,学生总是含糊不清,感到很困难。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练习。

如:学校在政府街的北偏东300方向上,让学生观察政府街在学校的什么位臵?公园又在学校的什么位臵方向上等等,学生都感到茫然。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位臵一会儿在北偏东,一会又在东偏南,我硬是搞不懂为啥,但我觉得很有趣,我想把它学懂。‛学生能在老师面前说出真心话,那种渴求知识的热情令人欣慰,不能再在黑板上凭空说教了。

【过程】我急中生智利用学生身边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问:‚你们现在能不能说老师现在的位臵呀。‛立刻,学生热情高涨:‚老师在我的东北方向。‛‚老师在我的正南方向。‛‚老师在我的西北方向。‛……看到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我故作不解地问:‚听你们这样说,好像老师位臵在不停地变哟!可是我站着没动啊!位臵怎么变了?‛想不到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说道:‚是我们的位臵不同啊!‛学生终于明白了站的位臵不一样观察出的方向就不一样。

【反思】

1、说明了我们设计作业时也要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领悟掌握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懂得快,知识掌握牢固。

2、老师平时上课的站位无疑会左右学生的视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站位规矩,也要防止畸变成‚画地为牢‛,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自我捆绑,有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走下来‛与学生亲密接触。

留守儿童教育案案例

孟国金

【案例】爱心是老师亲近学生,学生爱戴老师的基础,是‚爱其师,信其通‛的关键。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单亲或无亲的学生,更应该付出爱心。

我班的留守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82%,其中有两个孩子自主意识差,学习差,打架,骂人,经常偷拿别人的学习用品,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做法】我首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这两个孩子,从生活上、思想上去教育他们,让孩子感受被人关怀的温暖。同时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并针对偷拿别人东西的这种行为进行严厉地批评。 【反思】两年下来,这两名学生逐渐转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付出绝对大于孩子的成长。

课堂片断实录

马正锦

那是午后第一节课,我在五二班上科学课,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左右,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告诉我:‚老师,王夏同学口腔发炎,无法讲话。‛我走到王夏的面前,摸摸头,有些低烧,我问她:‚你去医院吗,老师或同学陪你去。‛她用肢体语言(摇摇头)告诉我她不去,我又问:‚有病为什么不看医生呢?‛她用小手指了指放在她胸前的教科书。我明白了,她要坚持听课。同时,我也感动了,多么懂事的孩子!

第三天,王夏同学的病好多了,我有意识地抽她说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结果她掌握得很好。于是,借着这件事,我让全班同学讨论总结。同学说:‚坚持就是胜利。‛有的说:‚她热爱学习。‛有的说:‚她珍惜时间。‛还有的说:‚她在自觉锻炼意志‛……说得很多很多。我想这件平常而普通的事,却对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较深刻思想品德教育。

跟踪调查出效果

黄光远

【案例】一(2)班学生仲淦,今年春季开学后一段时间每周布臵的家庭作业,老师检查时他要么就是忘了带,要么就是没有完成。其实他根本不是忘了带,而是没有做,我找他到办公室进行个别谈话,开始一句也问不出来。后来我用夸奖的口吻说:‚你长得这么乖,这么漂亮一个娃儿,不好好学习,今后长大了没有出息怎么能行呢?‛这样一来他听我语气比较温和,于是就开口了,说:‚是妈妈不关心我的学习,她每天在茶馆里帮忙,有时候很晚才回来,根本没有问过我的学习,我有些题不懂问她,有时还骂我笨蛋,这样一来我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干脆就玩个痛快,不做作业了,所以就成了这样了。‛于是下午放学后我与仲淦一同到茶馆里找到了他母亲,把仲淦最近在学校里的学习和思想表现情况告诉了她。当时他妈大吃一惊,同时我也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严厉地对她说:‚如果你继续是只管挣钱,不管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像你一样,不管了。‛她听了这话赶忙向我道歉,并说:‚今后一定要全身心地关心孩子,也希望老师不要放松对他的管教……‛又过了一周左右,我检查仲淦的家庭作业,确实变了样,不但完成了,而且书写也比较工整,家长还进行了批改。

【反思】经过这件事使我感到教书育人,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老师与家长经常沟通非常重要。

关于倾听习惯培养的个案

姚 琴

【教学片断一】当时我正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生字‚春、夏、秋、冬‛。我说道:‚请大家在小组中学习这些生字,读准它们的音,再讨论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未等老师说完,孩子们己迫不及待地行动了起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我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我怕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又提高嗓门,把后半句话重复了一遍。我在参与有些小组的讨论中,发现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有听到老师后半个要求。

【分析】学生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开了讨论。表面看是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不少小组只是停留在了对字音的反复学习上,并没有对每个字作更深入的了解。 【 教学片断二】熟读了儿歌之后,我问大家:‚每一个季节都唱到了什么景物?‛孩子们纷纷举手,其中A回答了这个问题:‚花儿,蝉儿,嗯——‛A稍微停了一会儿,正思索着。这时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嘴中边喊着:‚枫叶!雪花!枫叶!雪花!‛A尴尬地望着我,嘴里咕哝着:‚噢,枫叶,雪花。‛坐下了。

【分析】A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没有耐心听下去,着急的代替他回答。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A思考、回答的权利。

【 教学片断三】在拓展说话训练时,我要孩子们挑一个喜欢的季节说说它的特征。B说道:‚春天,柳树发芽了。‛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见C举手特别积极,便请他发言,他说:‚春天,柳树发芽了。‛此语一出,有的孩子便说:‚刚刚说过了!‛C不服气,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听到。‛

【分析】C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结果,重复回答了。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个案

李小菊

《夜莺的歌声》教学片断

师:在那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年代,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课文字里行间中,你能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吗?

(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师:在读一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当时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生:孩子把口哨递给德国兵时,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我想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而且好像玩得很开心。德国兵完全不会在意有别的什么事情发生。

生:‚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哩,夜莺倒只有我一个!‛我想小夜莺还真是很机智,他在骂那些德国兵,他恨敌人,他却笑着去骂敌人,那样的沉着,而德国兵却丝毫没有觉察到,还以为他是一个调皮蛋呢!

生:‚边走边打树枝、拾球果,还用脚去踢,学鸟叫。好像敌人根本就不存在,他在玩他自己的,完全沉浸在孩子玩的世界中,其实他在报信,很机灵。 ……

师:同学们也很机灵,小夜莺的心思让大家想得精彩极了!课文中将这些内容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了,试着读一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师:读了这些对话,有什么感受吗? 生:小夜莺真勇敢。

生:小夜莺真是个机智的孩子,我很佩服他!

生:敌人那么凶残,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为了自己的祖国,他沉着、机智地和敌人战斗,我们要向他学习,爱自己的祖国!

师:是啊!当祖国妈妈惨遭侵略时,祖国的孩子们只有团结起来,机智、勇敢去斗争,才能赢得胜利。

让我们在动情地读一读这些对话,从中吸取力量,从中受到感染。

《燕子》教学片段

陈秀丽

【教学片断】师: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这一小节写的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生:这节写的是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师:对,你读懂了。这一节写的很美,大家读读、划划,再说说你觉得哪一句写得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是指燕子,燕子叫起来很好听,它正在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

师:是吗?‚这‛光指燕子吗?‚曲谱‛跟‚唱歌‛是一码事吗?再仔细读读。

生:他说得不全面。‚这‛不光指燕子,也指燕子停歇的电线,‚曲谱‛我想指的是五线谱,而不是指燕子唱歌。 (许多同学表示赞同)

师:说得有道理。‚曲谱‛不是指燕子唱歌,这跟‚正待演奏‛有什么关系?你想会演奏什么乐曲?

生:‚正待演奏‛就是说刚要演奏,指的是演奏哪个曲谱。这曲谱我想应该是‚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那首歌的曲谱。

生:不,我觉得是‚小燕子穿花衣……‛那首歌的曲谱。 【教学反思】教学中,以学生说代替了老师的讲,学生在自己想、自己说,听别人说的过程中学会了认真阅读,抓住关键字词阅读,边读边思考,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潜移默化地掌握了阅读方法,致使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尤其是打破学科界限,体现出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教学《日月潭》片断

杨玲华

【教学片断】在上《日月潭》一课结束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刚刚一起领略了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这会你最想干什么?

生1:我想去台湾的日月潭旅游。

生2:我想拿起来笔画一画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师:你的想法真好!那就赶快动笔吧! 生3:我想睡觉。 师:为什么?(很惊讶)

生3:我想做个梦,在梦中去日月潭旅游。

师:说明日月潭秀丽的风光已印在了李奇峰的脑海里了。 生4:我想当名导游,带领游客到日月潭去旅游。 师:那你就马上当一次导游,带领我们去日月潭旅游吧。 【教学反思】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各有各的想法,是那么真实。我就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行动起来,这样即锻炼学生的能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也丰富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需要,给予成功学习体验

马怀忠

【背景】成功学习体验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师的赞美鼓励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常有强烈的效果,因此,教师无论如何要让所有的学生确知其所得到的赞赏与鼓励,而不是只限于几个优等生而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儿童自身的性格,气质对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关注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提供参与式学习和充实的心理体验活动,对学生的努力与学习成功不断地给予奖赏与鼓励。

【案例】我在教学中,有一位这样的学生,他是二年级安全班的蔡瑞同学,是一个非常机灵的小男孩,活泼聪明,但平时上课总沉默、爱说谎、很贪玩,一说到玩,他立马来了兴趣,你让他做什么都行,也因此导致他学习成绩不好。他生活在农村,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由于母亲整天忙于农活,很少管他,随他自由发展,学习不够主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这个小孩子比较贪玩,作业要经常进行督促才能完成。他的数学还可以,但语文基础差,二年级了,连基本的握笔都不会。针对这一情况,我上课时就经常给他表现和表达的机会,这一切可以看出他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不强。要改善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多关注他,给他一些关怀和鼓励,仅给物质上的满足是不够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心,多与他沟通,慢慢消除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使其敞开心胸,培养其勇敢坚强的良好人格。对于小孩子,我觉得只要耐心地去教他,运用正确的方法,成绩是会有好转的。我注意从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入手,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从易到难,一步步创造机会,使他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交一些努力学习的伙伴,在同伴交往中,受到热爱的学习,不断上进的良好影响。

【反思】根据这个案例,总的来说,影响孩子成长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教师应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多给孩子一些关注和问候,沟通与交流的时间,让孩子多一些快乐,多一些轻松!

老师多付出,定会有收获

任兴发

开学前一天,校长在教师会议上宣读了本学期教师工作安排,我为之一惊,有点不舒服,但没有办法。这是工作,只能服从,因为上学期刚刚送走一个毕业班,这期叫我去教二年级,我深知,人小,不听话,工作不轻松。

刚到新班,学习习惯差,上课乱哄哄,不是摇桌子,就是拍凳子。有一天,老师检查作业,大部分学生都自觉拿来老师检查,只有三个学生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老师走到他的面前,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他们低着头,一言不发。 ‚老师,他叫田力,是个垮班生。‛ ‚他叫杨明锦。‛

‚他叫仲奎先,打人最行。‛

同学们齐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我只好作罢,暂时不管他们。 下午上课时,老师走到杨明锦座位前,老师问:‚你想读书吗?‛杨明锦抬起头:我想读书,但不想做作业。

三个差生在老师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于是老师课上课下多和他们接触,上课发作业本时就叫他们去发,收作业时,就叫他们去收,慢慢地,他们认识了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还很尊重他们,很快,他们就认识了老师,一有事就跑来向我汇报,作业也按时完成了,学习有了很大进步,由原来的贪玩,不守纪律,变成了积极、认真,成了我的好朋友,上课前主动到办公室帮我抱作业本,下课后,主动给老师倒开水,对我无话不说。

我深知:只要老师肯付出,一定会有收获的。

字典是最好的老师 陈秀丽

综合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要求填写‚肃‛字的部首。巡堂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无法下笔,‚肃‛字的部首是啥,我一时也弄不清楚,是‚肀‛吗,字典部首中好像没这个部首。 ‚同学们,‘肃’字的部首是啥?‛ ‚是‘丨’部。‛有人回答。

‚不是‘丨’,在‘丨’部中查不出‘肃’字。‛有人马上否定。 ‚是中间那个字。‛有人边说边走上讲台,将一个大大的‚肀‛字写在黑板上。

‚肀读啥?‛有人马上问。

‚是乱猜的吧,字典上没有啊!‛有人嘲笑说。

‚老师,我在词语手册上找到了,‘肃’字的部首是‘聿’。‛他马上上讲台在‚肀‛字的下边加上两横。

有学生赶忙将‚聿‛字填在空白处,后边的数笔画又让学生犯难了,‚肃‛字中又没有‚聿‛嘛,怎样数笔画?除部首以外的笔画该怎样数?

许多学生已动手翻起字典了,终究没有眉目。有人气馁了,干脆不理睬,真奔下文而去。

我接过一位学生手中的字典,我翻出‚聿‛字部,并知道了它读‚yù‛,这个部首又派生出三个部首,即肀,聿和肀,如果在字典中找‚肀‛字部是找不出的。做题时,‚肃‛字的部首应先填写为‚聿‛部。

中国的汉字是很复杂的,没有人敢说自己弄懂了中国的汉字,这节课我和学生一起动手获取了新知。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陈菊

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时,由于受2.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在我一提出问题后就不假思索地回答:‚个位是

3、

6、9的数都是3的倍数。‛‚不对,13就不是3的倍数。‛有同学在说,在他的启发下,几个学生都嚷嚷起来,说还有‚

16、

19、23‛都不是3的倍数。我提示,你们再多写一些3的倍数,看看个位可能是多少? 学生便开始忙起来,不到1分钟,有学生发言了:‚我发现写出来的3的倍数的数个位上是0、

1、

2、

3、

4、

5、

6、

7、

8、9,找不到什么特征。‛学生沉默了,有人提议,再看看十位?‚十位和个位一们,每个数字都有出现。‛我吃惊,居然有人想到了。‚那3的倍数有特征吗?‛有学生疑惑地问我,我不臵可否,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两数‚13839‛、‚28160‛,并且很快他们‚13839‛是3的倍数,‚28160‛不是3的倍数。‚这么快!‛学生好惊讶。‚那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呢?‛学生一个个急切地说。趁着机会,我提示学生,把个位和十位合起来想想?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把他们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都是3的倍数,很多同学高兴直叫了起来。接下来的验证和结论都进行得很顺利。

回头想想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得实在有些艰难,浪费了时间,可我觉得让学生真真实实经历了自主探究、猜测、验证的过程,也是值得的。

实验联系生活

——《轮轴》教学例谈

[片断] 在学完了《杠杆》一课后,继续学习《轮轴》一课。上课时,我拿出一个自来水阀门。 提问:如何开关?

学生:只有旋动阀门上的轮子就可以打开或者关闭。 我把轮子拿掉,请班里力气最大的同学试着开关,没有成功。 继续提问:这是为什么?

生1:轮子拿掉了,光有一根杆子,手使不上劲。

生2:我也认为,在这根既短又光的杆子上,我们有劲使不上。 我的本意,是让学生针对轮子进行思考,出现上面的情况是我没有想到的。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我又拿出一个自来水龙头,尽力将龙头旋紧,请一名女学生先在竖轴上用力将它打开,她用尽力气也没打开。

生(抱怨):老师,你要是允许我在水龙头的横杆上用力,我肯定能打开。

师(故作姿态):你刚才不是说光滑的杆子有劲使不上,竖着和横着的都是光滑的杆子,不都是一样吗?

生(不服):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你要是同意在横的杆子上用力,肯定能成功。

我当然同意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再试。她不费多大力气就打开了。学生们欢呼雀跃。

师(再次提示):那么,你们现在对阀门上轮子的问题应怎样思考? 生1:现在我觉得阀门上的轮子除了能让我们更容易用力,也能起到省力的作用。

生2:我们上节课学过杠杆能省力,阀门又不是杠杆,怎么能省力呢? 师(假装附和):是呀,既然不是杠杆怎么能省力呢?

生3:从老师的表情,我就感觉你在说反话。我想阀门肯定是运用了杠杆原理,因为它们都是在围绕着一个点转动,我们通过画图肯定能找出其中的支点和力点。

我立即让学生去分组测量实物,画图分析。然后过程中,学生交流很快发现,阀门不仅运用了杠杆原理,耐用可以节省几倍的力。 课后分析:

简单机械单元教学一直令很多教师‚头疼‛。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经典力学知识,如果教师只想着如何把这点知识‚教‛给学生,教师越费尽口舌,教学越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不会喜欢。所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实验、了解轮轴组成。课堂是个学生都在经历着生命历程,学生渴望这个历程丰富多彩。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思维,促进他们辩论,引领他们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走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运用了种种‚计谋

,甚至不失时机地‚耍耍花招‛。学生在这节‚头疼课

上学得兴趣盎然,让我兴奋。而让我感动的是当下课后我走进教室。还有好几个学生追着我,与我讨论自行车上的轮轴。在学生这个生命历程中,我和学生一样,都获得了感悟与成功。

教学个例 毛秀芬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 )乙数。(在括号里填上或=) 当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后,这是一类经常出现的题型。以往我总是先让学生列出等式,再利用倒数知识计算出甲、乙两数的大小,最后比较大小。一遍讲完,有学生直喊听不懂,两遍讲完,还有学生一脸疑1716惑,三遍讲完,所有学生无语了。课后一问才知许多学生怕别人笑话,所以装懂。于是,我再不厌其烦地辅导,形成了‚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无声地听‛的局面,细细想来,这样的教学是有问题的。 今年又教六年级,理所当然地又遭遇此类题型,掂量再三,决定放手一回,让学生自己解决。

师: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题目,你们有没有办法自己解决? 生:当然能。

师: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先自己寻找解题的方法,然后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两分钟后,同桌开始讨论,随后有人开始举手。

生1:假设不是把甲数平均分成7份,而是6份,那么甲数的一定大于甲数的,甲数的等于乙数的,所以甲数的大于乙数的。甲数大于乙数。

生2:根据‚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可以列出等式。‚甲数×=乙数×‛,由于两组因数的积相等,而

生3:我是用倒数来算的,根据‚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可以列出等式,‚甲数×=乙数×‛。假设都等于1,那么甲数和互为倒数,乙数和互为倒数,甲数是7,乙数就是6,所以甲数大于乙数。 生4:我举了个例子,假如甲数是1,那么甲数的等于,乙数的也等于,乙数等于÷=,所以甲数大于乙数。

生5:他的方法很好,但我觉得假设甲数是7或7的倍数更简单,因17171617171616171617171616171617161716171716161667为甲数的是一个整数,然后可以用这个整数除以,求出乙数。 生6:我是请线段图帮忙的,假设甲数和乙数相等,那么甲数的大于乙数的,要使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必须扩大甲数,因此,甲数大于乙数。

生7:我也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因为甲数的等于乙数的,所以每一份相等,而甲数有这样的7份,乙数有6份,所以甲数大于乙数。 甲: 乙:

听着听着,我从来没有想过学生的解题方法,竟如此之多。对比自己以往的教学,学生总是被塞得满满的,哪有时间悟自己所学的东西?要学生悟,就要给他们一些启发,一些思考的余地和能够自由控制的时间,让他们能自由地活动,从‚无‛生出‚有‛来,从自由的活动中发出自主性和创造性。

1716161716171716

互动合作、主动学习

——‚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断分析

李开明

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由过去一味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成了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活动场面,让学生愉快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上课是必须尽快地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与探索,在快乐的活动中发展自我。

‚分数的意义‛是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下面我结合这一课教学的几个片断,谈谈对上述问题的一点浅见。

(一)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分数概念的建立,必须以学生实践操作为支撑,只有在操作中,才能帮助学生不断丰富有关分数的表象,逐步形成认识。在学生知道什么叫单位‚1‛后,让学生们拿出自己带来的材料,按下面要求小组合作,看能得到哪些分数:

(1)小组内先确定一个分数;

(2)分一分:选择材料表示这个分数;

(3)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这个分数;

(4)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

接下来,让各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他们的成果,进行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由于他们都带来自己喜欢的材料,答案也就多种多样。很自然,其中也允许学生争论,如:把一个物体(一个苹果)看作单位‚1‛和把许多物体(4个苹果)看作单位‚1‛的结果怎么样呢?等等(这个下面再具体说明)。促使互相启发,共同发展。从而,互动合作,自主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

这个过程是让学生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分工合作,人人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二)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突破了这个难点,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就掌握得牢固了。当学生面对提出疑问时:把一个物体(一个苹果)看作单位‚1‛和把许多物体(4个苹果)看作单位‚1‛的结果怎么样呢?老师不急于回答,而是出示6只玩具熊猫,让学生想一想:用多种方法,可以怎样平均分?老师在核心处引导,在关键处点拨,启发学生:谁是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很快就得出不同的三种分法:

(1)熊猫总数是单位‚1‛,平均分成6份,每份(一只熊猫)是总数的六分之一。

(2)熊猫总数是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两只熊猫)是总数的三分之一。

(3)熊猫总数是单位‚1‛,平均分成2份,每份(三只熊猫)是总数的二分之一。

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同桌讨论: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表示成分数时,与单位‚1‛的具体数量有没有关系?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分时要注意平均分;表示的分数与具体数量没有关系,只要看平均分成多少份和表示了多少份。平均分的份数是分母,表示的份数是分子。得出了这个结论后,前面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个过程让学生用有结构的物质材料,让学生充分感知,充分思维,使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三)概括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同桌的同学议一议:什么是单位‚1‛?什么叫做分数?这样把它上升为理论,得出了分数的意义。这个过程是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

‚互动合作、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充分体验享受每一次小小的成功的喜悦,这时他们对学习兴趣大增,一个个跃跃欲试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和探索。‚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是我们教学追求的境界。让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育学生个案

元坝镇中心小学校 黄理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王松是我班的一名男生,今年 12岁,父母离异,跟随母亲。母亲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托付自己的姐姐照顾。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喜欢讲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因此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更谈不上有一个知心朋友,人际关系较差,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偶尔也有偷窃行为发生,如拿母亲口袋里的钱。

二、原因探究分析: 个人原因:上课听讲不太认真,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不理想。由于成绩差,在班中又经常做一些破坏性的事情,没有一个知心朋友。

家庭原因:虽然王松是独生子女,但由于父母离异,母亲身体不好,家境十分困难,从小缺少家庭的温暖,母亲并没有把他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教育他如何去做一个真正健康有用的人。

学校原因:在学校里,王松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措施:

1、实地进行家访,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王松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首先,同他的母亲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她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欧打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2、激励教育,唤起他学习的信心。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送作业、发发本子,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王松今天的作业全部完成了!‛‚王松同学这次单元测试及格了。‛‚王松今天能举手发言了……‛渐渐的,王松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渐渐地开始和我交谈。我给他讲学习的目的,讲一些勤奋学习的小故事,要他端正学习态度,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学期至少在数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次的作业都能完成,测试都能及格。同学看到王松在学习上的进步,也逐渐和他接近,课间也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他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

1、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特别表现在数学方面,几次的单元测试成绩都能及格。学校组织的活动都能积极参加。

2、能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打闹次数明显减少。

虽然,王松在各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他在学习上还不是很有自信,上课还要随便讲话,作业有时不能即使完成,但只要多关心他,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相信他会一天比一天会更有进步。

教育学生个案

元坝镇中心小学校 王莉

一、基本情况:

王娇,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优异,善于表现自己。和同学之间相处融洽,同学都很崇敬她。但是思想不是太好,缺乏一定的爱心。父母的关系有时不够融洽,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不懂得如何分辨事情。所以爱向他人诉说一些大人之间的事情或者同学的打扮,讨论谁喜欢谁,从各方面表现出早熟现象。

二、原因探究:

1、自身原因:自身条件十分优越,长得漂亮,能歌善舞,表演能力很强,所以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组织能力,自控能力不够强。

2、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在家对她十分溺爱,母亲的话基本是不起太大的作用,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是根本与父亲无法沟通。而且从班级中献爱心义卖活动或一些捐款活动中表现出的态度十分冷淡,很不积极,而且父亲的一些不良的言行对其影响很大,孩子从父母的身上或者她所接触的事情中逐渐成熟,喜欢打扮,注重观察他人。

三、辅导措施。

根据她的心理问题,我重点培养她的分辨能力和同情心,让她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乐于帮助他人,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

1、谈话法。进入本学期以来她的作业总是做的很慢,对于这类心高气傲的学生,不能直接指出她的不良行为。于是,我先找她谈话,表扬她得字迹很端正,并且主持节目时也绘声绘色,她很高兴。

2、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与孩子经常沟通,多谈谈心。孩子的作业做的很晚,要从多的角度出发,建议其经过一段时间的陪同后看看孩子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另外,对于一些班级里的集体活动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踊跃参加,起模范带头作用。

经过那次的双方交谈,王娇的各方面表现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反思。

王娇的问题还没有结束,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还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观察和关心她的成长。因为,一些问题的所在还是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对孩子心理辅导这条路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也需要走很久。生活每天都在变化,孩子的心理也在不断的成长和变幻。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但要切记无论我们教育哪类学生,都别忘了: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

推荐第8篇:教育教学案例

此 时 无 声 胜 有 声

(教育案例)

中宁五中刘鹏

有一位学生常常缺课,我多次批评,效果不大,我经过了解,知道他逃课去了电子游戏室。于是,我找到游戏室,发现他正在起劲地玩着电子游戏。我悄悄地站在他的背后,大约十分钟后,他发现了我,低着头背起书包,跟着我进了教室。自始自终,我和他都一言不发,事情过后,我不再提起这事,上课下课也不单独找他。几天后,他心事重重地拦住我:“老师,你打算什么时候批评我?”我说:“你现在表现很好啊,批评什么?”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后来,他自己交给我一份检讨书,不再逃课,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了。

我们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经常喜欢喋喋不体地批评学生,使得学生紧闭心扇,效果极差,因此,不妨试试无声的批评或惩罚,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效应。这是因为:

第一、无声的批评能使周围的气氛沉闷起来,加上当时批评者的表情,更使得受批评者处于高度戒备状况;此时,他的思维变得特别敏感,自己想得特别多,因此,对自己的错误记得牢,想得通。第

二、无声的气氛会造成一种沉闷的压力,同时会使受批评都产生一种期待,期待老师的批评早日过去。一旦这种有声批评没有及时出现时,他会感到异常和不安。他会想:“今天没有挨批,等了几天 1

也不见动静,要等到猴年马月才是尽头啊?”从而产生了焦虑和恐惧感,进而自觉改掉自己的毛病。

只要者教育者恰如其分地运用这种教育方法,就有可能产生无声的效应。

总而言之,我这些体会。第一, 教师要有爱心,当事情发生时,如果教师没有爱心,就不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那是无法进行反思的,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和改进了。第二,教师要有教学的理念,从事件的分析中,教师哪些做得恰当,哪些不恰当,要心中有数,勇于面对,不要回避。第三,继续学习心理学,教育理论,在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自觉加以运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师,作为影响学生健康的重要“他人”之一,其言行所是生的影响与长期效应对于学生是不可低估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与学生一起成长吧!

听 课 体 会

中宁五中 刘鹏

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我校在四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听课活动,这次活动中,按照要求,我总共听了解15节课,回顾这次活动,我的体会还是相当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几位老师同上一堂课:选择相同内容,展示各自的独特见解和教学风格,引领与会老师在比较中明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教学改革的新走向。

2、骨干教师来上接力课:着眼学生发展,整体把握教材,不对一节课求全责备。接力课,让与会老师看得更清楚。

3、教学观摩和互动评课相结合:不同学科教师面对面交流。我想:这次活动的开展,给执教老师的帮助特别大,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成长,但更多的是使听课教师进行深度的思考,思维得到碰撞,理念得到认同。使参与的教师都能开阔眼界、有所收获。这次活动,在继续以“听—评价—交流互动”的教研模式为基础,再增加了一项新举措:几位教师同上一堂课(同一内容)。这样的教研设想,正是我们一线的老师所盼的。因为它能给我们拓宽备课的思路,指引创新教学的方向。在听课过程中,能使我们的思维产生碰撞,对教学形成质疑,带着问题(同一内容的课怎样上出不一样的效果)听课,随后在专家点评与互动评课中提高自己的认识与觉悟,最后,留给每位听课老师的“礼物”就是反思(“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实际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如何灵活地处理教材、教法?”、“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特色、更有成效?” )。

通过这样的横向联系与比较,教师和教师之间进行对话、交流、相互介绍经验,参与活动的教师学以非浅。

我想起谁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不能孤独的往前走,需要团队的智慧,教师从课中反思自己,这就是价值。

2007、

4、30

推荐第9篇:历史教学案例论文

以个体推动群体的探索及思考

——探历史教学中如何深入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内容摘要:怎样改变一个甚至几个班集体的历史学习困顿的局面?本文给出了一个以学生个体推动学生群体的案例,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个体,群体,榜样。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这

门学科有其独立的特征:久远的事件——枯燥;时过境迁的人和事——不明就里;提纲挈领式的分析归纳——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对初中学生来说,能够对历史学科感上兴趣,是一件很难的事,能够喜欢并能持之以恒专研与思考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么老师在做什么呢?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讲的知识他们毫不怀疑,因此,他们对老师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敬而远之,而缺乏的是真切感。因为老师不能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在失去追赶目标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学好或学不好历史都感到很正常。从这种学习心理出发,为他们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使他们感到知识是真切的,感到能学好也是可以实现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基于上面的基本想法,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以个体推动群体的探索及思考。

二、探索案例

1.榜样的力量

初二时,我接手某个班级的历史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课堂气氛沉闷,同学们上课很随意,不爱发言,一部分同学干脆就不听课,如此差的课堂氛围,老师们都说这个班级没救了。但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靠近窗边的一个女孩子听课状态却与其他同学的表现截然不同,她不仅在听,而且从她的眼神中好似深藏着更多的东西。该班的教学转机就是从这个女同学的故事开始的:该女孩名叫佳佳(化名),课后我找到她了解听课的情况,她跟我说:老师讲的很她都能听明白,并让我提问一下看看自己会不会,我当场问了两个小问题,她很流利的回答出来。我顺势表扬了她不但听课认真,还会思考。她高兴极了,脸胀红得像个秋天的苹果。再次上课时,我在全班表扬了听课认真的佳佳,并指出了她听课和回答问题的优点,号召其它同学也跟佳佳学习。从此,一部分同学上课的目光时不时的在佳佳的身上打转,因为有了榜样,同学的听课状态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我决定充分地培养一下这个同学,要让她的潜能最大地发挥出来。渐渐地我了解到,佳佳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性格内向、酷爱运动——尤其是武术。她跟同龄人一样有梦想、爱追星;但她跟其它女孩不同的是,她没有女孩子的“小性子”,平时总是笑呵呵的,她从来没有因为小事跟同学发生过摩擦。她的追星也与众不同,她只是两个人的“粉丝” ,甄子丹是她最敬佩的明星。我问他;为什么喜欢甄子丹?他的回答很简单:“天道酬勤!”多么天真无邪的孩子啊!我任命佳佳为历史课代表,佳佳当上了历史课代表后,工作很认真,每天历史课前她都要提前到办公室问老师,课前要有哪些任务安排?需要她做哪些工作?她的工作很主动,除了课前领读,还会提前检查、提醒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佳佳每一次的工作,我都时刻发现、极力挖掘她的闪光点在全班大力表扬,佳佳的工作干劲更高了,自信心更足了……

2.三分钟故事、一句话的感言、每人一个经验点。

佳佳由最初班上的中等生,一跃成为每次历史测试成绩都是班上前

一、两名的“高手”,进入了优生的行列。一个由当初不爱讲话、内向的女孩,现在变了,变得爱跟老师打交道了,当我有意识跟她谈起历史时,她就会眉飞色舞地讲个不休。原来,佳佳从小就爱看历史故事,从春秋战国、唐宗宋祖到“一战”、“二战”,呵呵,她还真能讲出个道道儿呢。我表扬她爱读书、历史知识丰富,看得出她很得意……于是,我问佳佳,能否把你的故事跟同学分享一下呢,她痛快地答应了,从此,我的历史课堂就有了三分钟的故事会。开始时,只有佳佳一个人讲给大家听,每次佳佳讲完后,我都要求同学们给佳佳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后来又有同学主动要求上台讲故事,课前三分钟故事会的演讲面扩大了;同学们即使因为三分钟的时间太短轮不到自己讲,能给讲故事的同学评价一次也是很开心的事情,我就在每节课下课前布置好下次故事的范围,并趁机提出每节课下课前,同学们要总结出本节课“一句话的感言”或听好“一节课的一个经验点”,全班开始动起来了,同学们喜欢上历史课了,历史课堂的气氛活跃了,不仅佳佳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一部分平时对历史不感兴趣的男同学也激发起了学习历史的欲望!

3.PK中的激励

阿峰和晓宇是班上很调皮的学生,成绩很差,但天资聪颖,老师把他们安排在第一排座位,需要时刻在老师的监督之下学习,有一天,他俩找到我跟我说:老师,我们不服佳佳,我们想跟她PK!我说你为什么不服佳佳呢?他俩说:佳佳是个女孩子,以前成绩比我们强不了多少,她能把历史学的那么好,我

们也一定要比他学得更好!话语间,我观察到他俩攥紧了小拳头,显得情绪很激动。我说:好啊,那你们先确立一个目标,先在课堂上的表现胜过佳佳,再在学习成绩上超越佳佳,有信心吗?他俩同时回答:有信心!

阿峰和晓宇开始有了变化,不但听课认真了,就连讲故事也积极了,课堂上的调皮捣蛋的行为不见了,受到老师的表扬也多了起来……原本班级的两个

成绩差、表现差的捣蛋鬼,开始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一次测验,晓宇和阿峰的成绩虽然比不上佳佳,但他们由原来的刚刚及格一下子提高到了80多分,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他俩的变化又成了班上最受同学瞩目的对象,老师的激励,同学的关注,让阿峰、晓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期终历史测试,晓宇考了96分,竟然比佳佳高了一分,阿峰也考了93分,努力终于有了收获,他们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全班都以佳佳为榜样,比听课谁最认真、比故事谁讲的最好、比“一句话的感言”、比“一节课的一个经验点”、比谁总结的更加精辟!

4.出自他们手上的资料

佳佳不仅喜欢读历史,更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她跟其它女孩不一样的是,佳佳放假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在家浏览历史书籍、看历史电影,在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是鲜有的作法,她会把看到好的电影题材推荐给老师看,知道老师很忙没有时间看电影,她就把简短的几分钟视频下载下来带到学校给我看。如《我的1919》一段简短的视频,我在讲五四运动的背景时放给同学们看的就是这段非常不错的视频;讲抗日战争时,佳佳给我推荐了《南京梦魇》纪录片;在讲“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课时,一位同学为我推荐了歌曲《春天的故事》;对这些优秀的资料和视频,我都要在课堂上作为导言或讲解材料播放,并特意介绍说:本品是有XX班XX同学提供。初时,同学们都显出很羡慕、惊讶的神情,后来,其他同学也都积极向老师推荐一些好的历史资料和视频。如:讲苏联的五年计划时,优先发展重工业。阿峰为我推荐了很生动的教学资料:伊万是个公社社员,一天他在河里抓了一条大鱼,回到家里高兴的对老婆说:老婆,我们今天可以吃上炸鱼了!老婆告诉他:“没有油”。“那我们就用水煮”。“没有锅”, “那我们就用火烤”,“没有柴。”伊万气死了,用力一甩就把鱼扔回了河里。那鱼儿在水里扎了个猛子,画了个大圈,然后跳出水面举起右鳍高喊:“斯大林万岁!”

5.行动起来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地在课堂上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由最初佳佳一个榜样到阿峰、晓宇的飞速进步,全体同学都能从榜样的身上找到自身的不足,如何让学生拥有经久不息的学习热情,这是我不断思考的一个教学问题。我在班级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有“表演组”、“摄影组”、“资料收集整理组”、“学习互助组”,通过这几个小组的设立,同学们做事情就更加具体了,表演组的同学非常积极地阅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拉进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抓住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穿越时空隧道,成功地在课堂上表演了“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反映各家教育观点的校园小品、“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等内容的小品,同学们如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视觉震撼,成功的表演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摄影组成立后,拍出了不少好的历史图片,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家在虎门的同学亲临鸦片战争销烟池,拍摄了一组林则徐塑像、销烟池、威远炮台等一系列壮观场景的照片,我把照片挑选出来后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资料收集整理组通过收集图片、下载历史故事、电影视频等方式,在班级电脑上专门建立了“历史文件夹”分门别类的存放这些资料,现在这些资料仍在发挥它良好的效能。学习互助组是由部分优生和学困生组成的,通过“一对一”的组合,让优生时时关注这部分学困生,通过优生的带动,使学困生在学法上有了改进、学习态度有了转变、成绩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通过“一个榜样,三分钟故事会”的实践,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的不断变化和内容逐步拓展,同学们的历史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又把这个班的经验推广到我所教的其它几个班,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几个班在2011历史中考都高出了市平均分近20分的好成绩,在本校众多班级中成绩也名列前茅。

三、反思

1.为什么同样的一句话,出自同学与出自老师就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同学与自己同龄、同兴趣、同时代、同经历,出自学生的话,更加真切,更加易于理解,可以模仿,更可以攀比,因此,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这就是以学生个体推动群体的根本原因所在。事实也证明,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内部资源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有效的策略思考。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如果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常常能产生超乎想象的效果。关键是要有一个启动,更要有持续的动力。本文所讲述的佳佳,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她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个班级的成功,而是给更多同学的一个触动和激励,甚至给我们的素质教育途经的一个启发。真正把每个同学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

2.老师教学中的思维出发点,处于经验的判断,经常高于学生的实际,只能让学生仰视,不能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楷模。但学生对学生的带动,其思维的出发点是等高的,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基本是一样的,有利于让大家接受。反过来也警示老师,要深入地走进学生,去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爱好,甚至去理解他们的苦衷,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最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尤其当今的网络时代,拉远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我们更应该注意这方面。利用学生的个体推动学生的群体,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3.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历史课学起来枯燥乏味,但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只要方法得当,这个学科,完全可以成为一门丰富生动、有血有肉的学科。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起一个人更高水平的求知欲,能够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为学生搭建了伸展才能的舞台,从而使学生感悟到自身学习的责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得到开发,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

推荐第10篇:教育教学论文

扬 长 避 短

——谈农村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由于教学设备、条件等资源方面缺少而引起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接着讨论如何有效将农村的学校特有的资源灵活的应用于数学教学上,从而使农村特有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关键字:农村 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新课程开展的前提。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施范围和实现水平。而对于农村的数学教学来说资源的合理并最大化的利用将直接决定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所以合理利用好这种特有的农村教学资源将十分的关键。首先我来说说关于这方面我看到的小学农村数学教学的一些现状:

一、农村教学资源相对缺乏。

新课改以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大发展,但受制于理念、体制和条件等因素,当前农村农村小学数学仍面临相当多的问题。与城市教育相比,在教育资源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教育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办学条件难以望城市项背。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开展素质教育的软件和硬件,很多学校没有优质的师资,没有足够的教室,没有健全的实验室、图书室、艺体类专用教室和其它功能教室,没有标准化操场、食堂和宿舍。尤其是一些村校的条件相当简陋。由此造成小班化教学无从进行,很多课程无法上,很多活动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农村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农村教师抱怨并接受资源的缺乏问题。

新课改以来,教育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需要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条件,没有这些设备教学不是很好的展开。所以许多的农村教师在上新课的时候总是抱怨自己上课设备,工具等硬件设施不够,而且接受这一现实,觉得方正设备也不够就新课以及数学课堂随便上一下,从而由设备短缺产生消极心理。

三、数学教学中对农村的资源没能充分利用。

农村由于经济、地理位置之类的原因,很多设备跟不上市区的学校,但是也是由于在农村,它同样有着自己独特教学资源,很多市区学校所没有的,但是很多农村老师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点,不会将自己身边这些独特的教学资源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从而使得农村独特的教学资源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以上是我几年农村村小教学的过程中 对村小教学资源一些认识,那如何改变这一局面让农村资源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呢?以下是我提出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也不完全相同。农村村小的孩子的生活经验更多来自于农村,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他们具备了一些初步的农村常识,教学中我就以这些基本常识作用于数学学习,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中,针对农村钟表较少的实际情况,我首先问学生:“你们上午什么时候上学?”学生回答:“9点开始上第一节课。”我便趁机问学生:“你怎么知道9点了呢?”有的学生说他们家中有钟,我便让他当小老师,向全班学生介绍认识钟表的方法。在全班学生基本上掌握好认识钟表的方法后,我再问家中没有钟表的学生,“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是9点了呢?”这部分学生认识时间的方法很多,有的学生听广播,有的学生看太阳升起多高,有的学生则用经验判断,如一早起床后,做完哪些事,就知道快到9点了,得赶快背着书包上学去。在这部分学生介绍完自己的生活经验后,我告诉学生,生活中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带着钟表,利用周围的环境判断时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另外结合年、月、日的认识,让学生来介绍一些栽秧打谷的时间。这样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开发和利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二、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农村的学习素材是相当的丰富的,例如在数数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书池塘里的鸭子、菜地里的蔬菜、山坡上的松树、树上的果子;在土地面积的计算中,我们带领学生到山坡上测量土地,计算面积,估计产量;在元、角、分的教学中,我们带领学生去菜市场,让学生在实际交换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些农村特有的学习素材的利用,让学生在西安市情景中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交流和反思等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现实情况的提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农村资源的优势,并尽可能的利用它。

农村资源能不能很好利用它,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因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就要在生活中多去观察和思考,看看农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可以作为教学用的资源;其次、不要自卑,不要自弃,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农村教学,设备跟不上的时候不要说反正没设备随便上一下就可以了,当由于设备原因课堂教学有难度的时候要自己在农村的生活中找找,看有没有适合的,也许经过你的努力,找到比先进设备更加好的教学资源。

农村的资源是无穷的,正等待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开发和利用。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合理和利用资源进行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创造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绚丽多资的科学光辉与无所不能的现实力量,让农村教育的兴旺不在是梦!

第11篇:教育教学论文

激发高中音乐教学活力的思与行

连 城 二 中曹 珍

【摘要】从音乐课堂教学实例出发,分析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反思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兴趣培养现状,多角度思考优化高中音乐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行为。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反思,行为跟进。

值得深思的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在当前高考的“千斤重担”的重负下,高中音乐课教学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往往学校领导层关爱音乐课少了,班主任关心音乐课少了,学生家长反对学生参考音乐活动的多了,任课教师想侵占音乐课的多了。因此学生也往往把音乐课当成是“休息课”,读书累呀,趁此机会好好休息吧!除了客观现状之外,教师的主观问题又在我们自己身上产生了: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音乐课堂应该说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音乐教师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里,各式各样的教学设计,琳琅满目,也是丰富多样。但是在音乐教学中过分注重所谓的教学形式,而忽略了音乐的本体;对学习方法的研究的重视程度源源超过了对音乐本身的特点、知识和内容的重视。列举两个具体课例:一个是把《辽阔的草原》几乎上成民族文化知识课;一个是把音乐课《长江之歌》几乎上成地理课。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一理念的把握,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偏颇。审视音乐教学的社会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使高中音乐教学恢复其因有功能,开创音乐教学的新局面关键在于音乐教师。

兴趣——学习的源动力

一次音乐课上,老师上的是民歌这一课,先请几位同学随意演唱一首民歌,其他同学说出这是哪个地区或哪个省份的民歌,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然后进入新课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思考:两首《茉莉花》的音乐风格及表达情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讨论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所在。学生跟唱《茉莉花》片段,进一步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探究形成风格差异的因素,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小结:形成南北民歌风格差异的三大人文因素所在。最后老师表演自弹自唱:(1)云南民歌《绣荷包》;(2)山西民歌《绣荷包》;(3)四川民歌《高高山上一束槐》等。学生根据歌曲风格,讨论。判断哪是南方民歌哪是北方民歌及原因。根据已了解的民歌特征,就学生的兴趣引申课题。讨论:你认为民歌的前景如何?

一堂课也是丰富精彩,学生也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但细细品味,但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学生参与的被动性,部分学生的默然,仍然透视出学生对音乐课兴趣的缺失。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写道:“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缓步地把它提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技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的个人幸福„„这是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音乐课的兴趣培养不仅是音乐教学的起点,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地。

反思——前行的基石

让我们反思一下音乐课堂,不难发现现在很多的音乐教学,非常注重导入环节,这是很好的,因为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唤起学生兴趣的开始,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却往往忽略了整节课对学生兴趣的重要影响。在整节课的设计上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延长”!而究其原因,是在音乐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过分注重形式、方法和课堂结构,而忽略了音乐的本体;对学习方法的研究的重视程度源源超过了对音乐本身的特点、知识和内容的重视。如果将培养音乐兴趣作为目标之一,与音乐教学的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真像我们做菜,不仅要使大家吃饱,要注重色、香、味的齐全,以细腻的心思照顾食客的感受,美味的细节。要使大家想吃、爱吃,那样才能吃得舒心、开心,真正吃饱。只要有心教学,用心思教,用时间雕琢,本来就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学的主动权完全可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行为跟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精心策划,乐教乐学

要大家吃得舒心和开心,首先要根据客人的持点和季节气候,精心设计食谱,然后精心选材,精心烹饪,还要调节大家的心情,那样大家才想吃,吃饱吃好。同样,要想学生热爱我们的音乐课,也要精心策划和设计,要注意内容与形式,形式和学生兴趣的有机统一。如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选择一些圣诞题材的作品进行学唱或赏析;在周笔畅红透半边天的时候,选择她演唱的《青春舞曲》视频来帮助这首歌的学唱,利用明星的影响力也是一种对时令的表现,而形式上,则是要求音频作品的音质、视频的清晰度、钢琴伴奏的契合等都要选择最好的!但有些时候,教材中的作品是结合戏曲、曲艺,或是音乐作品的体裁来安排的,这个时令就需要音乐教师自己来制造了。

例如,民歌对于大多数的高中学生而言,是不喜欢的,他们在课余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去聆听,对于他们来说,说到民歌就知道宋祖英,其他根本就没什么了解。那么,现在民歌新唱比较流行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两段不同演唱形式、风格的《茉莉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歌与流行歌曲间的关系。一是歌剧《图兰多》童声合唱片段,一是成方圆演唱的爵士风格的《茉莉花》。欣赏两种不同演唱方法的《森吉德玛》,原汁原味的蒙族女声独唱,广西民歌节电声乐队伴奏的“黑鸭子女子组合”的演唱。视听、欣赏摇滚风格的《青春舞曲》。学生分组发表己见,辩论二者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一层层,象剥竹笋一样,从学生的身边切入,慢慢还原民歌的本来面目!这样灵活多变的音乐教学,自然而然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细节,以情导学

许多细微的教学行为,许多关爱的语气情调,往往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和对音乐课的喜爱。如音乐老师站在讲台上和走到学生中间,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仅仅是几步路,却足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老师,从此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音乐的伙伴、益友。在教学中,音乐老师的微笑、音乐老师的轻声细语、只多了一丁点,也出现了叫人惊喜的结果。

例如,记得以前给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因为和班主任比较熟悉,知道了几位同学,上课的时候便走到几位同学面前请他们回答,下课后,一堆同学围在我周围,很兴奋的问我:“老师,你怎么知道我们班同学啊?”好象是很了不得的一件大事。我看他们好象很喜欢我叫他们的名字,以后我都刻意的去记学生的名字,上课的时候,我就有意多叫他们的名字,慢慢地,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比其他班的学生热情得多,很喜欢上我的课,只要我一去他们教室,还没进门,就听到欢呼声,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上课的时候配合很默契,对我上课的内容也特别感兴趣。只是多记了几个名字,就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谐,相得益彰。如果教师通过音乐科代表、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等了解学生音乐艺术特长,上到相应的课时,有意地叫他(她)们表演,张扬特长,就会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就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知根知底的关爱而喜欢音乐课和音乐表演。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趣味的。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富有感情色彩的话无不是音乐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表现!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应做学生的良思益友,那他必然是对教学、对学生极富有情感的,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成为朋友,学校才会成为乐园。音乐课才真会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3 师生共“舞”,生动活泼

高一学生原来就读不同初中,来自山区、乡村、城镇都有,音乐艺术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既要使全体学生学有所得,达到课标要求,又要充分

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提高。这是把在我们音乐老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要使没有兴趣的同学有兴趣,没有基础的同学能学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做老师,又做学习伙伴,师生共“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学习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时,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并编配打击乐伴奏,看看哪些同学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然后教师示范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由一部分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伴奏组、舞蹈组共同表演,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各组,教师作导演引领,时而参于到舞蹈组领舞,时而参于到伴奏组指挥伴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学在其中,师生乐在其中。

又如在执教《非洲歌舞音乐》一课时,先问班上有没有同学会跳街舞,再请同学表演,再进行导入街舞之所以受年轻人欢迎,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舞者可以随音乐节奏自由发挥自己的动作,是种本能的体现,最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街舞虽然成型在美国,但要追溯起源,可寻找到遥远的非洲大陆。从而引出非洲的黑人音乐。这样同学的兴趣一下就被吸引了。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自然会激起学生的热爱。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思考,用心思导,用心施教,高中音乐教学的灿烂春天就在我们面前。

第12篇: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结合乡土历史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

寇俊臻

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2009年6月

教育教学论文

结合乡土历史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

嘉峪关市酒钢三中735100寇俊臻

【内容摘要】本文从落实素质教育出发,以嘉峪关地区历史为例,强调了历史教学中需结合乡土历史的必要性,为先易后难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要以提高学生素养、落实素质教育为最终去向。尽管在目前高考制度下,身为第一线的教师深深感到要达到这一目的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是面对世界知识经济的方兴未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进行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然是离弦之箭,这自然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赋予了历史责任,提出了必须解决的课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需结合乡土历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他们的亲身实践,获取直接体验和正确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先易后难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一、结合乡土历史的必要性

1、乡土历史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编历史教材因其少情景、少趣味、少引导性和多说教、多评析、多定论性,把一门本来生动活泼、使人明智、引人感悟的课程变得索

然乏味,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论你教什么课程——文学或历史,物理或制图,生物或数学,书籍都应当成为兴趣的首要发源地,你必须把学生引向这一发源地。”乡土历史学生或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或略知一二,愿闻其详,自然而然成为学生“兴趣的首要发源地,”因势利导,必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他们全面掌握高中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设计了嘉峪关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课题,如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的经济生活和民风民俗;嘉峪关的形成及原因;嘉峪关市的由来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从本市街道名称(或居民服饰、家居等)的变化看家乡的变化等,大大激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2、乡土历史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关注课本内容已经显得远远不够。乡土历史有着其它课本内容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教育功能,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考察自己家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变迁,必然能够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在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是毫无疑问的,正因如此,这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打开了希望之门。

第二、结合乡土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1、通过查阅图书和利用互联网搜集史料

我在讲《中国古代史》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这节内容时,针对教材提到的“当时,河西走廊,辽东等边疆地区也都得到了一定的开发。”这一知识点,设计了“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习俗”这个研究性课题。为了节省时间,提示学生可通过查阅图书,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去搜集史料。一周后,同学们都上交了他们各自搜集到的有关史料,并兴致勃勃的告诉我:中国古代史课本上所配的好几幅图片竟然就来自我们嘉峪关魏晋墓中的壁画。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为自己的引导和他们的发现而暗自高兴。

2、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来撰写调查报告。

研究性学习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图书和互联网搜集到的相关的材料大同小异,学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所搜集到的信息材料的堆叠整理,最多也只是个“粗加工”, 他们的结论也仅仅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认同或复述,谈不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面对这种情况,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来获取第一手材料,来撰写较高水平的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了进一步了解“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习俗,”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嘉峪关魏晋墓中的壁画,通过只对观光游客开放的6号墓136块彩绘画像砖的观赏,同学们看到了远比课本和互联网上更加丰富的画面,了解到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更加广泛的民俗生活,如彩绘砖上大量的牛、马、羊、鸡、骆驼、猎鹰等画面,再现了“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景象,说明那时的河西牧草丰盛,畜牧业发达,与今天的戈壁连天,荒

漠千里形成强烈对比;《牵驼图》是丝绸之路上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生动写照;《采桑护桑图》中一位女子提篮采桑,一位男子拉弓射箭,保护桑林,生动地描绘了魏晋时期男耕女织的安定生活。而屠夫们持锤击牛、杀羊宰猪的场面,案上切肉、烧火烹食的炊事细节,烤食羊肉串的场景等等,令人倍觉熟悉亲切。在学习“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节中的明长城时,我们组织学生登临嘉峪关关城,亲眼看着那雄伟壮丽、威严非凡的关城;听着那曲折动人、发人深思的有关民间传说;望着那蜿蜒曲折、若隐若现的军事协防体系,谁又不能感悟到筑城者那自强不息、精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态度!谁又不为眼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边塞风光的恢宏壮阔而动容!正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学生获得了与这一专题相关的更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课堂上难以得到的情感震撼和心灵交流。

3、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

把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所得出的结论或历史感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常在学生获取研究材料,通过对历史信息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形成研究性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后,以多媒体展示、调查报告会、演讲赛、辩论会和宣传栏展览等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及时地进行总结。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从而

达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面对如大潮涌动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感悟,改变传统的以课堂和课本为主的教学方法,已是大势所趋,无怪乎日本学者有这一认识: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其他教学方法更有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结合乡土历史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13篇:教育教学论文

爱的教育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好像天生就是老师的敌人,对老师的教育无心装载,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教育他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似乎偏低,不管你如何耐心地辅导帮助,他们的成绩依然是班上的倒数几名;有些学生自上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不仅自己不学习,还影响其他同学,以致他们渐渐成了老师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面对这些学生,老师渐渐对他们失望、绝望,渐渐地就只看到他们的缺点,甚至对他们视而不见,任期“自由发展”。正是因为很多老师在心里给一些学生打上了“差生、坏学生”的标签,从而看不到这些学生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也是一个急需教育的受教育者,他们跟其他好学生一样也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漠不关心也会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伤,他们也会排斥对他们不好的老师,甚至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以求引起老师的注意……面对这些学生。很多老师逐渐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只是一味惩罚,挖苦讽刺,一点点摧毁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让他们被同学疏远、冷落,心灵渐渐变得麻木。我不禁想:这些孩子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吗?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做真的对吗?也许,这些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只是恨铁不成钢,但殊不知这种打着爱的旗号的惩罚与辱骂,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甚至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这种以惩罚责骂为手段的“为学生好”是一种畸形的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做的是用正确的爱的方式去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而不是摧毁他们的灵魂。那么如何做到正确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地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坐在最后一排》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永远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前面的好位置是优等生的专属位置。渐渐地在老师的漠不关心中,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一个人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白老师有意鼓励她,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时有意让她回答,在其发言时及时表扬了她,从而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时,我深有感触。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家庭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成绩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各方面都好,但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这么优秀。当老师对那些成绩好,家境好,活泼漂亮的学生另眼相看,而对差生诸多不满时,老师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给予了差生同等的爱呢?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老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收到的斥责、冷遇更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少,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及时表扬,多给他们一些吻你,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能激起他们的信息,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公正地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平等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因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下,温暖地成长。

二、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有一个学生根本无心学习,总是和老师对着干,甚至出言不逊辱骂老师。上课睡觉、打闹、还经常和校外的社会青年厮混,所有人都拿他没办法,因此只要他课上不影响别的同学,老师就对他视而不见。他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无奈与冷漠,更加我行我素。有一次上课,老师发现他趴在桌子上,一开始以为他又睡觉了,但很快老师发现他“睡”得很不老实,一会向左侧身,一会又向右,一会坐直身子摸摸肚子,一会又趴下去,老师便停止讲课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额头,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先施吃惊地抬头看着老师,接着低下头没回答。老师看着脸色苍白的他把他送到了医务室,并再三询问到底哪里不舒服,最后他才道出是胃不舒服,老毛病了。老师赶紧回办公室拿来苏打饼干给他吃,他结果饼干小声地说了句谢谢。从此,他见到老师会小声地叫声好,老师也对他回以微笑。渐渐地他也开始努力学习,跟社会青年断了来往,虽然成绩还是差不多,但起码他学会了做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他们的心智尚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无心之失,作为老师不能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地改正错误。宽容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做好正确的引导,教会学生做人。这次实习的班上有一个叫Y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身上总有一股唯我独尊的优越感,他纪律散漫,作业经常不完成,常与其他同学闹不和,欺负弱小,虽然多次批评教育,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我试着认真观察他,寻找他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还是有挺多优点的,比如爱劳动,每次打扫卫生,他总是特别积极,非常自觉地去干脏活累活,负责认真。另外他还特别有礼貌,不管老师平时怎么批评他,见到老师他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于是我就更加注意他,一发现他做好事了,乖了,就及时表扬强化,还特意提醒他:“今天作业完成了吗?一会老师要检查咯!”随时随地,我都会红钻住机会鼓励他,在他犯了错误时,也不大声呵斥他,而是耐心地教育他,告诉他老师对他的期望,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抓住机会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让同学们以他为榜样,他腼腆地笑了。这也许就是爱的力量吧。正如某位名人所说,医生不可能救活每一位病人,教师也不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才,但至少我们可以培养他成为一个好人,而不是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

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越来越差,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给予的时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献,面对家长的无私给予,老师的默默奉献,他们往往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心态不能不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无论孩子多么有成就,但如果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懂回报,只会一味索取,那我们的社会如何向前发展?这就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从小接受适当的挫折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多关心学生的精神层面,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 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讲到悉尼,当时老师凭借忆记得悉尼是澳大利亚的著名城市,就对学生说悉尼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当时科代表就反驳说堪培拉才是首都,可老师似乎装作没听见,继续讲课。下一次上课,语文老师再重复那种说法时,科代表再一次反驳,可是被老师粗暴地打断。这时老师还发现科代表嘴里一直嘀嘀咕咕和同桌说着什么,语文老师大声斥责了她,结果她的眼泪哗哗地流了。可是老师没有理她,任由他哭。课后老师带着疑惑查了字典,才知道她说的是正确的,老师当时就呆了。思虑再三,老师带着忐忑的心在全班面前向科代表道歉,并取得了同学们的谅解。是呀,老师也是凡人,难免出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此后老师备课更加细致认真了,在课堂上还鼓励同学们对教学内容提出意见,学生也真的能做到认真听讲,为老师纠错,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失去威信,反而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具有向师性,很多学生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作出评判并模仿。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学生问我们问题时,我们答错了,或者是不会,学生就会露出惊愕的表情,“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吗?”是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什么问题好像都难不倒老师。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在学生面前应注意一言一行,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学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变化迁怒学生。有的教师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会渐渐对老师敬而远之。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才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责任感。

教师生活中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自己使学生感到亲切,与学生形成良师益友的关系,在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欣慰。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田撒播快乐的种子,那么将来你收获的就一定是学生的幸福人生。请记住,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欢乐之中,他就学会了去创造幸福。如果在教育中,教师缺少爱生的正确动机和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教师对学生爱的正确动机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这样,才能把正确的爱生动机和真正教好学生的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样努力去做的教师,才堪称师德高尚的教师!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14篇: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德育教育研究

【摘 要】二十一世纪人才标准的第一条,就是要具备良好的人品。在国家大力扶持中职教育的前提下,面对中职生所出现的德育方面的问题,各中职类院校都相应的采取了一些积极的策略。文章认为,研究学生德育方面问题,对各中职院校和工厂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问题

一、中职生的现状及分析

中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服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合格劳动者全面的概括。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极不稳定、极为脆弱,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非常需要学校和家长给予更多的更细致的关爱。目前在中职生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的现象,对中职生的成长,对整个中职教育都是非常有害的。

中职生存在的不良现象:

现象一:学习不努力,思想不上进。认为读职校是没有前途,是迫不得已,是矮人一等,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逃课、课堂不认真听讲,不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现象二:不讲文明、道德,不辨美丑、是非。不遵守纪律,甚至故意违反纪律;不尊重师长,甚至故意挑衅师长;不注重形象,出口污言秽语,形象奇异邋遢,甚至沾染不良习气,吸烟、酗酒、恋网和过早恋爱。 现象三:意志力薄弱,自我调节机能不健全。思想情绪容易反复,受表扬就高兴,一挨批评就丧气,好强好胜又怕吃苦,耐力差,韧性差。

造成目前局面的根源:

(一)自卑心理严重。中职生大部分属于中考“失败”者,他们在家长的眼里都是“不成器的孩子”,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中职院校的看法存在偏差,使得学生看不起学校,更看不起自己;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学是因为年龄不够打工,而并不是因为想真正的来学知识,这种观点不仅学生有,部分家长也有。

(二)心理不够成熟。由于中职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品行不良的学生就容易出现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比如是非标准模糊。为了讲义气、爱面子而违犯纪律违反原则;自我意识较强,我行我素;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勤俭节约,遵守法纪是没本事的人才做的事。

(三)德育课教学边缘化。提高就业率是每个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忽略的思想方面的培养;德育课被认为可有可无,师资力量不受重视。

(四)德育课教学形式化。用普高的形式去进行中职德育教育,只注重灌输,完全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情况和中职教育的特殊任务。中职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主要是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的一场人生的演练,要侧重学生的道德实践。

(五)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由于学生及家长对中职教育认识不全面,导致中职院校生源出现问题,以至于中职类院校将学校“商业化”,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商业理念,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对学生违纪处理过于宽容。

二、针对目前问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展现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充分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 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作为教师应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二)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堂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不要将活动停留在口头上是中职院校课改的重中之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是提高学习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可让已参加过实习的高年级同学用他们亲身体验来告戒低年级同学,或者由校企结合的企业领导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用真实的例子来教育学生。

(三)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知识让学生们真正“忙起来” 学校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的美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篮球协会、歌舞社团、国旗班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四)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作为契机,开展思想教育专题活动,如爱校爱家活动、感恩教育等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职生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以鼓励教育为主,适当运用批评教育,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会并掌握批评与鼓励教育的“度”,使之更好的为德育工作服务。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门的师生道德交流机制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人格独立的个体,学生也不必盲从教师。学校可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学生做心理辅导,健全学生的心理机制。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容易冲动,遇事走极端,所以学校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如当面谈心、电话、短信、网络等,范围也不能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等,这样学生的思想活动才能被家长和教师掌握,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才能有的放矢,才更切合实际。

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的、渐进的进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具有耐心、信心和毅力,不懈的创新和尝试,创出一条真正的中职德育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24). [3]范德华.中职生思想教育读本[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俞龙辉.新时期职校德育内容的提升.职教论坛,2001(10)

第15篇:教育教学论文

如何优化农村中小学的写字教学 明威中心校 唐月红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写字教学中,却又出现很多问题。一,很多教师只在强调把字写工整、不写错别字,却不纠正不良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二,如何上写字课,大部分教师还很模糊。三,大都采取“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学生觉得太单一枯燥,毫无学习的兴趣。四,部分教师自身的书写水平较低,根本不能起到表率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农村中小学的写字教学的“学”,不能只强调学生学,教师也应该学,要在教中“学”,“学”中教。 不但要加强自身的书写素养,还要学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优秀的教学方法,也要学习并总结科学的写字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严格的要求学生,才能在教学中起到表率作用,才能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切切实实提高全体学生的写字质量。

(一) 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书写素养

1、教师自身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很多教师认为教学水平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在教学设计上较多地注重了识字教学和课文的分析,挤掉了课堂上写字的时间,学生只能在课下完成写字任务,使学生的写字过程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教师应该转变这种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写字教学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及智力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要充分明确“让每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要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很多教师写的字也不规范,更甚者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在板书、备课,批改作业方面起不到一个表率作用。对书法这门传统文化的艺术也知之甚少。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才能在学生面前起到示范的作用,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

师平时要多读帖,习帖,要站在更高的一个平台上要求自己,使自己的书写水平起到一个“活字帖”的作用。

(二) 学习并总结科学的写字方法和技巧

要教学生写好字,教师必须要学习并总结科学的写字方法和技巧。不能盲目指导、不能只强调写工整就行。科学的练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循序渐进的方法

要写好字并不是一蹴就成,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汉字结构以笔画为最小单位,由笔画组成独体字,由笔画和独体字演变为部首,再由部首组成合体字,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逻辑系统。练习写字就应该遵循这个系统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练习。但是,强调循序渐进,并非顺序唯一。因为汉字笔画、部首、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字的笔画与字的结构,按顺序讲,应先练笔画,再练结构,因为笔画是结构的基础。但是,在练习笔画时,单练笔画还不行,还必须结合字的结构一起练习,因为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将笔画与具体字的结构结合起来练习,才能逐步写出合格的笔画。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还应根据练习内容确定练习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平分时间,不能盲目贪多贪快,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难写的字、难练的内容就要多下些工夫,以掌握书写要领、写好为原则,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

二、临字要先“读”字

古今学书练字总先临,临字先“读”。即意在笔先,要先观察笔画的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写一个对照一个,就会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读”也好比读书,为的是明其道理,而不仅仅是识字或抄字。只有读得懂、看得细,才会印象深、写得像、记得牢。对所临的字,其笔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从中找出规律,才能写得有兴趣,写得像。

第三、注意练字的效果

不能盲目追求练的多,写的快,而应该注重练的实际效果,做到写一遍就有一遍的进步,写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收获。对难写的字要集中精力,反复临摹,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才会不断进步。

第四、要善于总结规律

在练习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对每一个具体字的认识和练习上,而应注意归纳总结字与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去认识和掌握一类字写法的共同点,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练字的进度。这种规律,既可以通过自己临摹实践去总结,又可学习别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这种单

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学生。如何让枯燥的写字教学变得相对生动些,让学生成为写字的主人,这需要我们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故事激趣 学生爱听、爱讲故事,教师可经常给学生讲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一方面让学生在枯燥的练字过程中得到适当的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从故事中学到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品质。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黄庭坚观船夫划桨而行笔法等等,都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增加对书法的了解,从而成为提高学生写字兴趣的源泉。

2、联系生活

在讲解字的笔画或结构时,可以适当联系某些生活现象巧妙引导。如教学主笔“横”的书写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发现:主笔横有时在上半格,如“意”;有时在下半格,如“美、善”等;有时刚好在横中线,如“青、肯”。然后引导:“汉字也像我们人一样有爱美之心,可并不是谁都能如愿,总有一些长得不太美的。为了满足汉字们的心愿,我开了一家汉字整容院,开张第一天,就来了一些客人。”接着,出示几个没有突出主笔的字,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同学们,这几个字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如果请你为它们整容,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入手呢?”由于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肯定很高。

3、互教互学

在写字教学中也可采取师生角色互换,同桌互教互学的方法。师生角色互换,如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你认为今天要学的字中哪个字最难写,哪一笔该注意,如果你来教,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在学生准备好了之后,由学生上台尝试教学;或由小组讨论后派一名学生进行教学,其他学生作补充。同桌互教互学,如同桌互相讨论切磋.总之,优化农村学生的写字水平,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付出总会有回报。

第16篇:教育教学论文

中学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提要] 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因诸多因素导致德育方法的滞后、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脱节、德育的基木途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问题,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中学德育在实践上要把德育理念、德育规范渗透到学校管理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各种活动中去,同时,还要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加强网络的合理利用,努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走出低效的峡谷。

[关键词] 中学德育实效性对策

学校德育是面向青少年一代的教育。青少年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的明日也离不开青少年。因此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能不能理解青少年个体的思想和社会意识,以便让青少年个体在维护社会利益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发展,让青少年在与社会的万动中维护个体的权益,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显然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的中学德育工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困境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日前的问题,不断进行德育创新把握德育的方向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

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规范,不仅是外在地约束人的行为,而且是人在完成自我人格与生命的一种内在的需求。德育应该重视人的主体性,而目前的中学德育在许多方而忽视了学生这一德育对象的主体性需要。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是学生的向导,也是道德价值的学习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德性充分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符合学生自己的实际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不能把学生这一德育对象视作为自己要改造与加工的对象,通常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好比工厂里的工人对产品进行加工,把一个个不同个体的德育对象加工成同一规格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使学生被物化了。否认教育对象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自为性,这种德育实质上是对对象主体性的漠视与取消。

2、德育方法的滞后

《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科学化的基木条件,是完成德育任务关键因素。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很多,如行为规范训练,系统道德知识的灌输、榜样示范、舆论监督以及表扬奖励措施等等。这些方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德育方法存在的不足日益显露出来。

首先,学校德育没有完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去展开工作。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己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对社会和身边发生的事具有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中学德育则仍采取单一的说教灌输的方法,不顾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对学校的说教产生反感。

其次,德育不能体现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点。道德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心理倾向。这就要求教育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地改革。当代中学生活泼好动、求新求异,而传统的德育方法却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必然不能引起他们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另外,在德育课堂上封闭式说教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不能调动学生内心的积极参与激情。学生感受不到德育的真正价值所在,不能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格,不能培养自身判断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从而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3、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时代感和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首先,日前大多数中学德育工作仍停留在抽象的要求原则上,道德教育的内容以逻辑推演与论证为重点,主要是一些笼统的要求,缺乏层次性,德育内容大而无当,宽而无边,目标高不可得,不能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德育目标的序列化来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相脱节。这对身心尚不成熟的中学生而言,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必然产生逆反心理,使德育效果不佳。

其次,道德作为上层建筑,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社会在发展,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而对市场经济和21世纪的社会要求,一些德育内容需要调整。我们中学生的有些德育内容超越了学生思想的接受能力,如谈太多抽象的原理,

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减弱了学生主体对德育的兴趣。

另外,道德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引导。德育内容实际上也就是价值引导的内容。因此,价值引导不能离开德育对象主体构建的可能性,德育内容的选择及其组织都必须从德育对象的品德实际、心理特点等前提出发。目前,我们的学校把德育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作为一门单一纯知识进行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不能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品德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出现了分数高而缺乏基本道德素养的现象。学生把德育的内容当作条条框框背诵,当作进入重点中学和理想大学的“敲门砖”,即使有德育活动,也是求形式,不讲实效。这样的德育,必然使学生知行脱节,德育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中学德育途径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要求,学校德育的作用发挥有限

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异常迅猛,信息来源渠道非常广泛。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途径要多样化,要求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传媒对学生的德育施加积极的影响。

目前,很多学校在考试升学指挥棒的引导下,各学科以学知识为唯一目标,只教书不育人,学科教育起不到道德教育的功能。思想品德课也仅仅作为一门知识学习而没有真正起到德育应有的任务,靠学校这一德育主战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己觉得力不从心。同时,在应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很多学校片而追求升学率,学生为了升学,负担都很重。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知识,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出现断裂,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合力难以形成。

信息传媒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传播迅速,一些不健康的、假恶丑的信息对还缺乏一定的自辨能力的中学生消极影响很大。这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否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这一当代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己成为决定我们中学德育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中学德育还没有真正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现代传媒获取有价值的、积极的教育内容。许多学生通过网络毫无保留地获得了许多凶杀、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对学生施加的积极德育,使得学校德育教育更加举步维艰效果低下。

二、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1、在学校日常管理活动中渗透德育

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把德育融入到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之中。从学校的党政部门,到政教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构成完整的德育管理机制;从教学管理,到教师管理、宿舍管理、就餐管理、校园环境管理等,形成完备的制度规定。由此形成德育与管理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的践履,使学生形成文明的风度。

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高尚使命,帮助学生形成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此外,还要在其他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理念、德育规范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3、在学校文化活动中开展德育

校团委、学生会是开展社团活动的主要机构。校团委、学生会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这时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利用“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革命纪念日,或者传统节日,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等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淘冶道德情操,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4、家庭、社会相结合中开展德育

德育是个开放体系。学校固然是学生德育的主要舞台,但家庭、社会也是学生德育的重要舞台。学校应与学生家长搭建一个双向互动的信息平台,形成德育的合力,对学生身心或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学校与学生家长应通力合作,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学校德育还要走向社会,组织学生走进工厂车间和农村田头,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领略工人和农民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手脚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在行动中习

得生存的本领,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

5、在网络平台中渗透德育

在网络平台上,学校应坚持正面宣传、教育和引导,唱响主旋律,占领主阵地,并且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开展德育。从党政领导到政教处、教务处,以及班主任都要设置自己的信箱,构建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从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师生双方以网络为平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中,引导、教育和感染学生,澄清是非,提高思想认识。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平等观念,而且还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等都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康平著,《德育发展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 高得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 ,(1)

[5] 马玉玺,《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1日

[6] 李云然,《以体验教育追求德育实效》,《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0日

[7] 朱瑞春,构建班级管理的网络平台,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3期

[8] 陈琼,用好这把“双刃剑”——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初探,http // /c_readphp? Tic=10094

[9] 美,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 屠大华主编,《教育思想训究》,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11] 彭未文,交往德育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第17篇: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中中等生的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

单 位:舞钢市枣林中学 姓 名:张 同 新

电子邮箱:zlztx1968@163.com 手

机:13949484950

化学教学中中等生的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

舞钢市枣林中学 张同新 13949484950 摘要:教学中中等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缺少关注的群体。关注关心中等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澀勑他们的潜能,捐高他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持之以恒地抓好对中等生的辅导専会对摙学效果有大幅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教学、中等生、培养策略、方法研究

一、教学中的思考

作为一名初三化学老师,以往每当学生考完试,我都习惯于看看哪些同学考得了优秀,哪些同学还不及格。然后采取多种措施,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丌及格的学生能及格。在我的辛勤工作䘋,每年学生都有较高的合格率。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欣慰之余,我把平时的工作经验作个小结,亥促使以后更好地教学。于是我开始收集和整理自己的以及别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特别是对中等生的培养与研究。

二、探索教学

(一)分析中等生

在班级教育教学中,中等生是处于中间状态的群体,是在班级教育教学中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群体,更是实现班级教育教学整体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实际上,“中等生”、“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差别,是教师们主要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划定的。所以,这样界定更能直观说明问题:中等生是在义务教育范畴内,智力正常,各学科总体平均成绩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要求,但没有达到优秀水平,即学习成绩在班级群体中间位置的那部分学生。从统计的角度讲,即处于中间约70%的学习群体。

1、中等生形成原因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周围的教育现状,我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以及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一直以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一直沿用的成功经验是“抓两头,带中间”,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年年从小学一年级到八年级抽10%到15%学优生进行的

1 调研考试,大部分学校就把其他90%到85%的学生丢在了一边,这的确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往往是“抓了优生,丢了中间”。这种策略的一个现实结果是不少教师对中等学生的长期忽略,造成在班级里占多数的这部分学生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持消极心理,缺乏主见、自信心和上进动力。学生的学习也大多是被动的学习、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很少被人关注,其危害性往往被轻描淡写地忽略,以致这种隐性的“厌学”在现在的中小学阶段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给孩子的未来发展做了一种不成功的铺垫。多数老师很少关注中等生。

2、中等生分化的启示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等生是可以分化的,他们是学困生的预备队,是优秀生的后备军。一部分学生潜能较大,经过老师的发现和用心培养教育,可以走入秀优生行列;但是另一部分,如果长期得不到关注和帮助,久而久之也可能丧失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走下坡路。所以中等生不认真辅导,优秀率很难提高,甚至某些中等生还会沦为学困生。

(二)关注中等生的策略

1、关心关爱策略——体验温馨和信任,使之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我想如果我们教师在工作中不急功近利,对中等生多一点关爱,中等生就可能会成为优秀生。所以要让中等生进步,首先就需要我们教师改变对中等生的态度,多走近中等生,走进中等生的心灵世界。多数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在2010年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周继阳同学,他平时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清晰,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他每次考试成绩总是排在及格左右,作业也有拖欠的现象。注意到这一现象后,我意识到他应该属于智力因素较好,但学习不用心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怎样才能帮助他呢?我想,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他学习不用心。于是我多次有意地走近他,找他聊天。不久我了解到,他常 2 常放学后先玩会儿再草草完成作业,时间来不及时就拖欠作业。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我意识到要让他学习好起来就得改变他课后的学习态度,还得有人管他。于是,一方面,我与其父母取得了联系,向他们说明了周继阳同学的问题所在,希望他们能抽点时间督促孩子完成双休作业;另一方面,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把周继阳同学叫到办公室,亲自督促其完成课后作业。久而久之,他也认识到了自身的缺点,慢慢改正了,成绩也一步步提高。

2、帮助鼓励策略——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使之产生“我能行”的呐喊,及时对中等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由于中等生的成绩不上不下,不能引起老师的关注,师生之间缺乏沟通,长此以往,必然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经查阅资料和调查研究后发现,中等生容易产生以下几种不良心理特征:(1)缺少学习热情。(2)学习缺乏毅力。 (3)学习中害怕主动交流与合作。

要改变中等生的这些不良心理,就必须对中等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在疏导中等生心理问题的做法上,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的人──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慢慢树立起中等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关注并辅导好每个中等生,就如同点燃了一盏盏希望的灯,灯点多了,我们民族素质就大大的提高了,我们也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3、课堂关注策略——营造公正、温馨课堂,激发他们课堂思维的活力,使之产生课堂表现欲。

辅导中等生要结合学科特点。中等生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70%左右,如果对每一位中等生我们都给予同等关注和课后辅导,老师们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但我们又不能放弃每一位中等生,如何才能提高教师辅导中等生的效率呢?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果每堂课的设计都能很好的考虑到中等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就能把多数中等生学习中的疑惑解决在课堂上。所以结合平时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辅导中等生还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如果我们能把本学科的难点分化,在课堂上就能解决他们的疑惑,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其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飞跃。而且现代心理学认为智力是可以塑造的。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知识 3 和学习方法逐渐得到了掌握,他也就会变得越来越会学习这门知识。就拿我所任教的化学为例吧,为什么有些中等生反映化学难学呢?这主要是这些同学不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造成的。其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研究的是活生生的物质,而这些物质的变化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或固定的规律加以简单说明。其二,限于大家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初中化学课还只能介绍一些初步的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不能过多地解释其中道理,这就造成了初中生在理解上的困难。其三,我们平常看到的化学反应都是宏观现象,而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物质的结构情况,却必须深入到微观领域去探讨,可是原子、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这些微观粒子运动变化情况,只有通过抽象推理,科学想向去掌握。其四,化学有一套国际通用的符号系统──化学用语,它是学术交流和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作为启蒙学习的初中化学,其化学用语多,而且大多需要牢固记忆和熟练运用。结合这些特点初中化学可以分为四道关口:即化学用语、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酸碱盐的相互反应规律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每个关口我都采取了各种方法将教学难点分化。例如: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我把初中阶段常用的化学用语及其对应的实物照片印在小卡片上,在教学的不同时期让学生记忆相应内容,中等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还不易忘记,让他们有了学习愉悦感,找回了自信,同时也采取分课时的方法分散难点,这样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在加强学生记忆速度和效率方面我还结合遗忘曲线的规律让学生采用趣味记忆、谐音记忆。例如在讲到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操作顺序时,我让学生这样记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讲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时,让学生记忆:“茶(检查装置气密性)庄(装药品)定(固定装置)点(点燃酒精灯加热)收(收集气体)利(移出导管)息(熄灭酒精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记住了规律,也更爱上化学课了。

总之,结合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教学难点分化,改善中等生的学习方法,加强中等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才能防止中等生出现在课堂上听得似懂非懂、听多就忘、成绩难上的问题。

三、探索的收获

在辅导中等生的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要点,那就是“起点早、要求严、耐心持久”。在开学初,多数教师都会关注哪些是优秀生,要着力培养,哪些是学困生,要重点辅导,却忘了中等生也是教育的对象。老师们记住了优等生,忘不了学困生,到学期快结束时还搞不清某些中等生的名字,更错过了对中等生辅导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开学初我通过与班主任老师交流及问卷调查,把所任教班级的中等生进行分类,每个班又分为八到十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班内组内倡导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法,建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好辅导计划,同时让优秀生及时帮助,让中等生有个好的起点。还要对中等生严格要求,防止中等生因缺乏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而造成学习热情减弱,学习成绩退步。我们教师要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加以辅导,总有一天他们会有较大的进步。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近几年我所任教班级的化学,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辅导,优秀率和平均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等生的进步引起的。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我们一起把爱洒向中等生这个被遗忘的群体吧!这样我们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和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策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二版.

[3]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4]靳玉乐.探究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第18篇:教育教学论文

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落实有效教学

【摘要】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要想有效地实施课堂教育教学,就需要最大程度地广元市利州区三堆初级中学 何建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重要的数学思维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促成情感体验,而且要通过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以此来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并及时地进行反思性的思考,进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 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有效教学

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中应用广泛,初中学生正好处于这种最富创造力思维的阶段,新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都存在很大的内在潜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我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对这一理念的理解。

1、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涵义

数学创造性思维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它既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它是创造性思维于数学中的体现;数学创造性思维也直接从属于数学思维,它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相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是数学思维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一种形式。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的作用,因而能按最优化的数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的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造的完成。例如,求一次函数y=3x-1与y=-3x+5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数学创造性思维既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又从属于数学思维,所以它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也体现深刻性、独创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数学思维品质。然而数学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又有区别于其它思维形式的特征。

2.1.特征一数学的发明是在形式、结构上的为数学美所控制的选择在数学领域中,发现或发明都是以新的组合方式进行的。发明创造就是发现各种形式的组合,并且选择那些有用的组合加以保留利用,排除那些无用的 组合。所以,发明就是选择,而选择是被科学的美感所控制的。

2.2.特征二数学的创造是思维自由想象基础上的构造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想象,想象提供理想化的思想方法,理想化的思想方法使研究对象极大的简化和纯化。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物与想象物,它以逻辑上无矛盾为必要条件。因此,没有一种心理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内在的本质。想象能使人开拓崭新的思路,开创新的探索方向和研究领域,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想象与构造是基于深刻逻辑分析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想象推动创造,创造得益于想象。

2.3.特征三数学的发现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数学规律的发现既要靠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也要靠逻辑思维。既要靠发散思维也要靠收敛思维。数学推理既有归纳推理,也有演绎推理。一般由合情推理得猜想,靠逻辑推理来证明。

3、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既是新课标对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意味着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而且是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的一种“再创造”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巧设悬念,提高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我先请同学任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报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我马上算出了斜边的长度。学生一试,发现果真如此。这时学生头脑中便会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就得到了斜边的长度?”的疑问,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迫切想知道这种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依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奇引趣,从而促进他们乐学。通过对这种教学理念的应用,我班学生在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时,都表现出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2 .精选习题,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发散与不同的方面,即从不同的角度、方面进行思考。数学发散思维表现为依据定义、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思维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前进,不局限与既定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平时的 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1)是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2)是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发散(3)是对图形进行发散(4)是对解法进行发散,即一题多解。由此就产生了一些做法。

3.2.1.精心设计习题,激发发散性思维习题的设计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习题。在选择习题时有意识地偏重可用多种思路来完成的典型题,并鼓励学生敢于用多种解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2.2.运用变式,拓展发散思维“一题多变,变中有序。一方面可从变中创设争论的气氛,激发辨析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让他们兴趣

满怀地参与数学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分散、单一的知识导向结构化、系统化和规律化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的 适当改变得出新题目,在题目的演变中使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愉快的探索知识的状态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广度。

比如,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cm,长是15cm,如果它的宽和长分别增 加相同的长度后,宽与长的比是3∶5,求增加的相同长度。

我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设这个相同长度为x,则由题意得( 8+x )∶(15+x)=3∶5,可解得x=2.5

学生做完原题后,我又及时提出:“谁能把题目条件进行适当变式,即„宽与长的比是3∶5‟这个条件改成间接叙述的形式,再列式。” 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大胆发言。李敬同学一人就列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变式:① 宽是长的40%; ② 宽比长少2/3;③ 宽比长少60%;④ 长相当于宽的8/3倍; ⑤ 长与宽的比是4∶3。 这样引导不仅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3.讲究解题策略,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解题策略作为一种策略性数学知识信息,其在解题者认知结构中的储备状况,事实上不仅决定着数学问题能否被解决,同时也是影响数学问题能否被创造性解决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尽管对于一个具体数学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可能均能获解,但往往由于体现出的智慧程度不同,从而反映了解题者不同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鸡兔同笼》的教学中,一开始我并没有硬性地要求学生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去列出方程组,而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来解题,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出现了算术法、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等,之后我再引导学生探索方程组的解法,这样通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题策略的探究和比较,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题策略的重要性。

3.3.抽象问题趣味化,激发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使数学的抽象定义、枯燥的公式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通过趣味化抽象的数学问题,激发数学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教学“有序实数对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我就将其这样趣味化:如果把电影票中的“8排”或“3号”撕掉,还能找到确定的座位吗?当然不能。通过趣味化抽象的数学问题,加深了用有序实数对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深刻含义。再如,在《实数》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1和 2都迷路了,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的“家”吗?学生热情 很高,都愿意“帮忙”,一番思考之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为学生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当然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思维品质尤其是思维的批判性、求异性、广阔性、变通性等的全面优化来实现。良好的思维品质才有可能在数学题解中显现出灵活变通、新颖独特的特征。

3.4.利用反思,培养数学思维的创造能力“ 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 观念、教学结果、教学伦理、教学背景、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主题性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日常的 教育教学中,运用好教学反思,将不断地促进学科教学,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的能力,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4.1.重视知识间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在课堂教学方式,教育形式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只有对每一次的教学流程,教育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及时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解完的问题再一次的思考、分析、对比,并能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我提出问题:二次函数y= ax2+ bx + c(a≠0)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经过一番思考与探索后,学生发现,抛物线y= ax2+bx+c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在这过程中,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利用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迁移,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最后自己解决问题,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同时,通过将结论的发现权交给学生的这一做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升华。

3.4.2.注重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的培养农村学生的特点之一是更多的依靠老师的讲解,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师的催促之下完成学习任务,其个体的主动性尚不能很好的发挥。我作为数学教师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后的反思习惯。反思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创新活动,是数学活动的动力,因此,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必须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学会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解题的数量而不注重解题的质量;不能只注重解题的结果而不注重解题的过程;当然,也不能埋头做大量题而不重视解题后的总结。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能力,就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性质探索》时,每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都向学生强调及时反思所学,注重各类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梯形教学中学生受益匪浅,在解决梯形问题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我所带的班级在镇级数学学科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班的李敬同学,原来在数学学习方面是出了名的聪明厌学型的学生,通过师生双方一年的共同努力,现在的李敬同学数学学习兴趣浓了,学习劲头足了,在前不久的数学竞赛中还获得了全镇第二,全校第一的好名次。

总之,数学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的最佳途径,作为教师应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把握知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结合点,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主动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素质。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晓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通报,2005

[3] 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李万道.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最基本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2005

第19篇: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

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

主讲人:洞头县教科室:叶文生(200

7、

3、9)

▲论文撰写的意义:

意义:(1)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需求(2)是教师评职、评先和晋升的需要

(3)是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 (4)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5)是学校提升品位和推广教科研成果的需要

▲论文类型及含义:研究论文主要类型包括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①学术论文:;主要是指介绍自己的新见解、新理念、新认识的论文。具体是指研究者在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和恰当的文章组织结构,采用科学而确切的语言完整表达自己 研究过程及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

一、教师害怕撰写论文的原因分析

1、认为研究论文的题目没有意义和价值性

2、认为自己所做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还不深入

3、认为自己写作的技能技巧没掌握好

4、认为自己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深广度不足

5、认为教育教学论文都是靠抄抄拼拼写成的

总之,教师害怕撰写论文的原因概括为:不知道写些什么,不知道怎么写。

二、教师掌握研究论文撰写的成功之道——善思勤写

1、学会有效选择研究论文的题目

(1)选题要注意实践性和价值性(要围绕课题实践研究的主题或教育教学的感悟得失来选题)

▲如本人《数学探究能力培养》课题的相关论文:

围绕着研究主题选题如《通过例题的多解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1年《精心设计数学开放题,深入实施创新教学》发表于《温州教育》 围绕着感悟得失来选题如《要重视学生列式理由的研究》199

2、6《中小学数学》 (2)选题还要做到:新颖、活泼。 如本人的《以课题调研来引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200

5、7《中小学教师培训》 ▲②二中陈老师的课题相关论文《以英语新闻促进高中英语的创新教学》市一等

(3)选题要从教育教学的热点与学科借鉴入手

如注重教育热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论文《数学综合思维训练方案的设计》200

5、8《小学教学设计》 如2002年获省级二等奖的论文《“四字教学法”在职教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学会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1)学会总结。是对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回顾和反思 如对课题管理经验的总结反思撰写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技能培训的实践探索》200

7、1发表于《教师教育》

如对课题报告的回顾和反思撰写了《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的有效方式探索》200

4、4发表于《浙江教学研究》 如对日常教学成效的反思总结:《指导学生学会解“算24”的难题1》(200

4、7《中小学数学》)

(2)学会提炼和升华。是指能从已有的素材中抽取提炼出合乎规律性的认识,找出自己整个研究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形成自己的见解、观点。并以此为主线来重新整理自己的研究工作。

①是教学理念的更新(《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小学数学)200

2、6)

②研究方法的创新《以课题调研来引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200

5、7《中小学教师培训》

③得出某一认识并从理论上作出分析(《中小学教科研成果推广的有效方式探索》200

3、8)

④实践操作上的新突破(《数学综合思维训练方案的设计》200

5、8《小学教学设计》

3、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和技巧

(1)撰写的格式要以问题为主线,并围绕以下四方面进行。

如▲《教师应过好课题研究的材料积累关》

①我想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研究问题)

②我为什么要研究(解决)这下问题(写出问题提出的背景)

③我认为应当怎样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④这个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写出问题解决的效果及反思) 如《以课题研究来实现教研角色的转变》200

7、1《浙江教学研究》

(2)撰写的技巧是遵循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拟定提纲——撰写初稿——反复修改

如论文《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相关论文的撰写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

4、7中的写作策略

①写作提纲的构思要力求三者(题目,分论点、子分论文)的统一。

要运用多向思维,确定解决问题的写作提纲(如\"课题研究的材料积累关\"论文)

要紧扣相关论文题目的中心来选好分论点或子分论文(如\"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关\") ②要围绕写作提纲选取理论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材料

要根据每一个分论点(或子分论点)选好论据(如课题研究选题计划关论文) ③论文的具体写作要围绕提纲及选定材料进行

要围绕着选定的论点(或子分论点)及论据进行写作

如《以课题研究来实现教研角色的转变》200

7、1《浙江教学研究》 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写作体会

1、在复习旧知中,巧用课件,为探究作准备。

2、在导入新知时,巧用课件,激发探究兴趣

3、在新知教学中,巧用课件,引导主动探究。

4、在知识巩固中,巧用课件,提高探究效率

5、在发展练习中,巧用课件,培养探究能力

6、在课堂小结中,巧用课件,促使学生探究结论 ④要注意事例论证的典型性和原创性

如《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注意点》200

4、8《浙江教学研究》 如《数学能力情感目标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200

5、8《温州教育》) ⑤要注意文字表述的统一性

⑥要注意对论文的修改推敲(如一中的倪志强老师论文的发表)

4、掌握课题研究报告撰写格式和要求

▲撰写结题报告的意义:是决定课题研究成效的重要表现。

▲研究报告类型:主要包括观察报告(听课反馈)、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个案研究报告、成果推广报告等。 (1)结题报告撰写的基本格式要求。

一是课题的提出(含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依据等为什么进行研究的说明) 二是课题的实施(指研究者按怎样的方法和步骤来做课题或指课题操作要素及措施)

三是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取得的成果) 四是课题研究后的反思(包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五是结题报告的内容提要及参考书目

总之,课题研究报告要有“三严”的精神即严肃的态度、学风、方法。 (2)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材料总结示例

《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索》课题主报告

教育幼儿园省级课题《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创特色幼儿园的实践探索》结题报告基本结构

[内容提要] 开发和利用海岛园本课程资源,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课题报告重点从课题实施的两大方面入手,一是提出“如何有效开发海岛幼教课程资源,丰富园本课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实施策略有:(1)提出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设想及目标;(2)确定园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内容;(3)围绕主干课题确定子课题研究来支撑课程资源的开发;(4)制定规划措施,创设开发课程资源的有利条件;(5)提出统一的课程资源教案编写体例和教学建议。这五方面是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与策略,很有实践指导意义。二是提出“如何利用园本课程资源,创建特色幼儿园”的中心问题,其主要做法有四方面:(1)是让五大主题的课程资源融入学科教学和幼儿的一日活动中;(2)是注重全员参与,研训结合,增强运用园本课程资源意识;(3)是注意非课程资源的运用,构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特色课程;(4)是走近幼儿,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园本课程资源的基本内容。这些具体做法在利用园本课程资源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有着较强的原创性和操作性。

三、努力克服研究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几种常见问题

(1)在选题上存在的问题

①选题太大(如《谈教科研方法》)

②选题过难(如中小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③选题陈旧(如《小学数学精讲巧练的探索》

④选题太长(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比较与实验〉

⑤选题有误导(如〈教学反思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2)在选材上存在的问题 ①内容不全(开头与结尾往往比较单薄,只重视我是怎么做的,忽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及这样做要达到目的及分析)

②文章内容与文章题目及标题不符

③关键概念表述有误(关键词的表述有错误和表述不全不当,会影响整篇文章的逻辑性)

④罗列事实,线条庞杂(不能提炼自己的基本观点或做法,对自己的材料,事实没有作精心的整理和归纳)

⑤内容繁琐,缺乏新意(写作提纲内容繁多,但缺乏自己的新见解、新观念、新材料。出现观点不新、,材料不典型,写法没特色) (3)在论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①通篇文章无标题

②整篇文章的标题序号混乱

③提纲与题目所规定的主题不符

④文章的文体与写作的格式不相符

⑤提纲缺乏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四、要在不断的写作实践和反思中感悟写作之道

相关链接:《中小学课题相关论文评比的参考标准》《评比结果》

主要包括五看:一看题目二看论点 三看选材 四看结构 五看语言

教师如何撰写案例

(一)教育教学案例的类型

1、主要包括课题实践课的教案、教育叙事(狭义教学案例)、说课稿、课例评析、教育教学片断反思、课题活动体会等

如本人《数学探究能力培养》课题的案例: ▲《寻找数学能力情感目标落实的有效载体》 ▲《通过例题的多解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二)狭义教学案例的撰写示例:背景+事件叙述+反思评述

如本人92年写过的一篇数学案例论文《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列式理由》

▲如《向教材质疑》(素质教育教学案例精选)

(1)背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事件: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某生对著名作家许地生的文章提出质疑:“老师,这篇

文章的语言太单调,老是谁说,谁说,提示语没有变化”。上单元的写作要求中提到:写人物语

言前运用提示写出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样一来可以使内容更具体。这位同学

的质疑使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困惑。但老师肯定了这位同学敢于怀疑,敢于质问的创新精神, 还提议让这位学生回家后大胆对文章的提建议,让这位学生回家后大胆对文章的提示语进行

修改,果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反思评述:这次成功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在教学中鼓励学生

大胆质疑,能激活学生思维品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用夹叙夹议方式写成的成功教育案例——上海市七宝中学青年教师王红写过的一篇

《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案例写得是在一次作文讲评刘上,让一位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学生遭到了哄笑。案例中这样写道: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的点自信。眼前的这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这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点评}:有口吃的孩子说不话了,一般好教师的处理方式是:“没关系,你先下去,下次有机会,再好好准备一下。:但王红有另一种视角,一种新的境界,这么处理这种场面,化解尴尬的处境,对于学生可能是终身难忘的。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为主呢,还是以学生为本去考虑问题。 这下案例通过生动细致的描述和准确到位的点评,反映了一位青年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经过,给人以启迪。

▲如教育幼儿园老师的优秀课题相关案例:《我喜欢念歌谣——天黑黑》的二次创编教学反思。

3、相关链接:县教科室课题相关案例评比的几点说明 《评比结果》

200

7、

4、21

第20篇:感恩教育教学案例

感恩教育教学案例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 李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父母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感恩意识。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2.搜集相关资料。 3.准备游戏。

4.准备48张爱心贴纸和“感恩的心”。

5.课前让学生在家中挑选具有美好回忆的照片带到课堂上。【教学过程】

一、亲情游戏引入 1.做游戏

A.同学们,虽然我们朝夕相处,但有一点我对你们不了解。

你今年几岁了,过了几次生日?从你出生到现在已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这么多个日日夜夜里你觉得哪些人疼你最多,爱你最深?请你写下五位亲人的名字。

B.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出示幻灯片

假如你这些最亲最爱的人乘坐在你驾驶的一条小船上,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中行驶突然遇到了危险,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必须让一个人下船,这,意味着下去的这个人,将永远离开你。如果这件事必须让你处理,你首先让谁下船,请你在他的名字上打个“x”;学生在纸上划去一个名字。

如果必须让第二个人下船,现在请你在剩下的人中再打个“x”,这也意味着你的第二个亲人就要永远离开你;

依此类推,现在请你在剩下的人中再打个“x”。让第三个人下船。 (一般剩下的两人就是爸爸妈妈) 2.谈感受

师:xx同学,你刚才为什么迟迟不在你的亲人名字上打“x”呢? xx,你也是犹豫不决的,为什么? 生:太残忍了。老师,让我死,行吗?他们这么爱我,我不舍得让他们死去。(学生说着说着,掉下了眼泪)

3.师小结:是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是爸爸妈妈日夜为我们操劳,给我们吃,给我们穿,供我们上学,所以我们心存感激才不忍心让他们死去,这说明我们同学内心具备了一种美德——感恩回报。

4.揭示主题:感恩

师:感恩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二、感受亲人的疼爱及关心,回报亲人。1.回想亲人的关爱

师:刚才你迟迟不在亲人的名字上打“x”时,你想起了从你刚出生到现在,他们关心疼爱你的哪些事? 生1:我生病时,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带我去医院。妈妈看我痛苦的样子,难过地说:“还不如让我生病呢!”

生2:家里炖鱼,爸爸妈妈只是吃鱼尾,鱼头、鱼身都留给孩子吃。爸爸妈妈为孩子订牛奶,可从来不为自己订一份。

生3:爸爸妈妈经常说,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学得好,将来能考上大学,我们再苦再累都无所谓。

是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A.播放学生早先带来的照片。

B.师: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不是只有美好回忆的,你的记忆中一定有父母对你不好的情景,有没有想过爸爸妈妈打你、骂你的情景?学生说说。

C.由于你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行为偏离了正确轨道,所以爸爸妈妈要警告你,尽管有时方法简单粗暴,但这是一种必要的爱,一种严厉的爱,一种有刺痛感的爱。

3.感受爸爸妈妈深深的爱

A.上个月的家长会上,纪璐妈妈为我们全体家长带来一封女儿写给她的信,看着家长们默默抹泪,许多同学不知缘由,今天纪璐把这封信带来了。

纪璐读信。

B.纪璐说说为什么写这封信给你的妈妈?

我的妈妈抚养我很辛苦,我还那么不懂事,我想用贺卡,表达我对妈妈的感激。

是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的,有时甚至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C.读几则报道

●1999年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

●6年前发生的南京“7 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人们发现有位叫贡红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

●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空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半身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而在她身体的下面,则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小被子里,大概有

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读过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回报亲人的爱

中国是礼仪之邦”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就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写成《二十四孝图》。出示图片。

5.老师,找到其中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是怎么感恩自己的父母的? 播放视频。 你想说些什么吗?

四、你想如何感恩?

师: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爸妈为我们儿女费尽了心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知恩不报非君子,你想如何感恩?

(多陪爸爸妈妈聊聊,聊自己,聊爸爸妈妈的工作及生活。劝父母注意身体健康;多做点家务;帮父母洗脚,为父母捶背;吃的,喝的先想到爸妈;给爸妈写一封感谢信,把感激的话说给他们听;给爸妈做一张贺卡或一张祝愿卡或送一件小礼物;了解家里的困难,主动为父母分忧;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让爸妈操心等。)

五、制作感恩卡,说出心中的爱

感恩不仅仅是停留在心里的感激,而是需要拿出行动的。

今天,让我们迈出感恩的第一步,制作感恩卡,写出你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我的感恩卡·

_________ 感谢有你!

真情告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谁来说出你对爸爸妈妈的感激? 学生将感恩卡贴上黑板。

六、总结

1.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我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我们习惯了索取。通过今天,老师希望,你们知道,父母的爱不是天经地义,我们要学会感恩。

2.播放视频

3.课到这里,即将结束,但是这颗感恩的心(指黑板)会一直延续下去!

教育教学案例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