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4: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两篇教育案例范文

课堂因你而精彩

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刘舒艳

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第八次》这篇课文时,我所定的教学目标是: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的内容,能说出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3. 从重点词,重点段中体会布鲁斯王子屡败屡战的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顺利地使学生体会到布鲁斯在受到蜘蛛屡败屡战的百折不挠的启发后才能重新振作,找回信心,终于取得了第八次战斗的胜利。

就在本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高高地举起了手,我一看又是他——一个聪明也总爱在课堂上给我“出难题”的学生。于是我示意他坐好,可是他似乎也感染上了布鲁斯不屈不挠的精神,丝毫没有放下手的意思。无奈,我只好请他说话。谁知他的一个问题激起了全班的兴趣: “如果第八次布鲁斯仍旧失败了,他会怎么样呢?”

这个疑问我在备课中没有准备到,我认为这个答案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课文写的就是布鲁斯在蜘蛛的感召下进行第八次斗争胜利的故事,又怎么会失败呢?我准备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谁知已经有人在下面插嘴了:“那就什么都完了,他从此就不再战斗了。”“不对,他还会再继续战斗!”„„教室里一片争吵之声。

课堂上的这一“突发事件”,使我有点恼怒。我定了定神,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这个问题立刻使学生打开了话匣子。他们从课文中的词句中证明布鲁斯被蜘蛛感动了,所以他即使又失败了,他也会和蜘蛛一样坚持不懈,继续再干第九次,第十次„„直到成功为止。说得太好了!

此时,我突然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价值,灵机一动,以此为契机,又追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如果布鲁斯没有看见蜘蛛结网,他还会干下去吗?”这个问题看似完全游离于教材之外,与课文内容毫无联系了,学生一时也愣住了。看着他们疑惑的目光,我微笑着示意:“在课文中找答案!”一阵沉默,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又是那个孩子率先举起了手,于是,课堂上又开始了一番唇枪舌战:

“布鲁斯七战之后,已经丧失战斗力了,他无力地躺在磨房里,如果不是蜘蛛给他的启示,他肯定要放弃了。所以没有蜘蛛,就没有布鲁斯的第八次战斗!”

“我不同意,布鲁斯不仅仅是因为受到蜘蛛结网的启示和鼓舞才获得成功的。课文中‘英勇地抗击’五个字说明布鲁斯很勇敢。” “对,还可以看出他有一颗爱国的正义的心,有了这样的爱国之心,是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

“课文中‘几乎’两个字表明他还没有完全失望,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布鲁斯七战七败,一般人早放弃了,可他却七败七战,并且在失败后自己也受伤的情况下,也没有完全失去信心,从而看出他本身就具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

“是的,只要他有一颗爱国、正义的心,面对任何一点微小的事物的变化,哪怕一棵树又重新发芽,都会给他以启发,激励他去奋斗。” „„

最终,学生们在讨论中得出了结论:即使没有蜘蛛的启示,坚强的布鲁斯也必定会战斗到底,因为只要他有一颗爱国,正义的心和顽强的精神,面对任何一点微小的事物的变化,都会给他以启发,激励他去奋斗。此时我惊喜地发现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早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了!

这节课因为这一“突发事件”而延误了时间,可我的学生们丝毫没有因为耽误了下课而不悦。看着他们因兴奋而涨红了的笑脸,我忽然意识到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正是由那个让我头疼的孩子提出的那个使我恼怒的问题开始的!是啊,如果我轻易就否定掉了那个创新的质疑,对于孩子而言,是多么大的损失啊,对我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从孩子的疑问中“亮”出可贵的东西,予以鼓励,这就保护了儿童的求异思维(散发思维),这种思维正是创造的火花,对孩子今后的开拓和发展是无可估量的。当然,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疑从文中来,必然要回到文中去。

我常常因为孩子的幼小而忽视他们的创造力,今天,这个孩子的一个疑问,竟然使我在这节课上对课文的理解高出了我备课时的准备,甚至于高出教材了!亲爱的孩子们,老师衷心地谢谢你们,课堂也正是因为你们而精彩!

心 灵 较 量

南京五中 李 清

2008年10月19日在南京龙江体育馆,我们手握着一等奖奖杯,内心无比激动。我们终于超越突破了!我望着她说:这次你获得了两个奖。她会心地笑了。

我校已连续三年参加南京市青少年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都获得二等奖。这次比赛的48位同学来自我校高一到高三年级的各班。9月30日下午我们进行第一次队形编排。训练结束,我收到一则短信:“老师,我不想站最旁边哎。我也知道我矮了,可我这人是比较要强的。所以有点郁闷的。”(冲突1)我立即发了回信,可怎么也发不出去,打3次电话均没人接。10月1日又收到她的短信:“Hello,我是某某,我换了新号码是----”,结尾还加了张笑脸。我对她印象比较深,她会劈叉、下腰几个高难度动作,是班干部,学习成绩较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上次比赛她是主动要求来的,在我心中,她是一个很直爽,很大方的学生。我回了信息:“能参加比赛说明你们都是很棒的。我们安排队形是从整体效果来考虑的,不管站在什么位置,都是同样重要。”10月7日她们在学农,又收到她的短信:“老师。我还是不想站在边上。”(冲突2)我回了信:“我们是动作好的才放在边上的。”她又回信:“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没办法。”后来训练时,她的表现很不如人意,动作懒散。训练结束,我们与她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她说出了不解,怀疑,我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性,但收效甚微。我们又交流了几次,她总认为老师没有很好地赏识她,总是不认真,不配合。她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但老以“我这人就是这样”为借口不肯改正。10月12日收到她的短信:“老师,我知道你真是很好。如果我这样,别的老师肯定不会理会了,但是我自己的性格就是这样。唉,我也很烦恼啊!不过我还是要说对不起的。”我说:“人无完人。如若知道自己的不足,那么就应该去克服,这就是成长。我们都是在历练中不断地克服缺点,所以才会有点滴进步。我相信你,我期待着。”她回:“我也知道的,可是总有点不甘心啊!”我说:“我们是一个团体,应以集体利益为重,团体讲究协同配合,每一位成员配合好了才能成功。服从安排是队员的责任与义务。你能做到吗?”“比赛对你们是锻炼,是不断地提高与超越自我,这次你能积极配合集体出色完成任务,就是极大的收获。” “希望你能实现心灵的跨越!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这一次你突破了,我想在你今后的人生中你一定会记住今天。” 10月13日训练时,她显然没有尽全力,动作没有力度。我知道劝说对她已经不起什么作用,我必须给她施加压力。训练后,我指出她动作上的几个问题。她回答:“我会,这些动作我全会!”我生气地说:“会!为什么不做出来。到比赛那天你还是这样,那怎么办?如果你想留在这个集体中,你就好好跳。如果你不能适应这个集体,那我也没办法。我看重你,才三番五次地找你。你说你这样,比赛时我们能放心吗?这两天你动作必须要出来,否则我没法把你留在这个集体中。”整个过程中她只是望着我,什么也说不出来。看得出,她内心在激烈地斗争。我说:“昨天的信息你收到了吗?”她说:“收到了。”我问:“难道你就一点没有触动吗?”她说:“某某人,我就觉得她跳的不怎么样。”我说:“我们老师都认为她跳的很好。”她说:“也许我欣赏的水平不高”。我说:“是我们欣赏的角度不一样。健美操讲究动作的力度与幅度。这次比赛是团体赛。团体讲究协同一致,要服从教练的安排,大家都在尽百分百的力量在跳,而你只用了百分之六十。姚明,大家公认的中国篮球明星;王治郅,种子选手,奥运会比赛中发挥不好,教练照让他们做板凳。明天希望你把动作做出来。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找你,以后我不会找你了。”我语速较快,像放连珠炮。晚上,她发了信息:“嗯,老师,我知道了。”

10月14日,训练集合时,她与老队员不停地打着招呼。我说:“我马上专门看你的动作”。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不要咧。”我真的看了,明显用心了,动作力度提高了。一组跳完后,我指出她动作中的几个问题,她虚心地接受。最后我们拿到了盼望已久的一等奖奖杯。回来后她向我交了一次特别的作业:

看着晶莹剔透的奖杯,我心里泛起了涟漪,只有我知道,这个奖杯对我的意义有多重大。

李老师不仅解释了我个人的思想问题,更向我讲了团队的重要性,而原则就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如果我能走过这个对我来说很高大的障碍,就是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就是一个成长的历练。老师的一番言语,又勾起了我对一等奖奖杯深深的欲望,我又重新调整好心态回到了正常地训练中。当抚摸着一等奖奖杯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理解过后的喜悦。当李老师拿着奖杯而忘却一切时,我深深地被她感动,没有她,也许就没有我这一次地磨炼与释然。我想,即使到了高三,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与老师相约健美操赛场。

分析:现在的孩子,自我感觉非常好,特别是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更是父母的宠儿,老师的得意门生,他们经常听到的是赞扬与肯定,所以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长期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明明知道不对,但会找各种借口来为自己辩白。

心灵的跨越很难。一个平时“别人以她为中心”的人,现在要“以别人为中心”,这种角色的转换对她来说太难了。所以她才会“不甘心”。“我知道我这样不好,我也很烦恼啊!不过我还是要说对不起的。”看出她内心的矛盾,说明她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但又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不仅是我与学生之间的一次心灵较量,更是学生自己内心的一次较量。当引导不能起到明显效果时,我们要断去她的退路,把她往积极的方向赶。对于一个要强的学生来说她别无选择。

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

感恩教育教学案例

体育教育教学案例

爱国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

廉洁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反思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