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31 08:32:37 来源:应急预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编制指南

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广泛深入地开展应急疏散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省、市、县(市、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专项应急预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反应迅速、措施落实、安全有序”的原则,开展在校师生的应急疏散工作。

三、启动条件

学校周边地区和校园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疏散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转为应急疏散指挥部)全面负责学校应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疏散引导组、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等。

(一)、领导小组机构

组 长(应急疏散总指挥):孙玉栋 电话:5310136 13754758745 副组长(应急疏散副总指挥):司书慧 电话:13906439692

张庆明 电话:13792158403 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办公室:司书慧

疏散引导组:张庆明、司志爱、翟慎利、王明玉、班主任 电话:13792158403 抢险救护组:司继斌、司桂娴、各年级科任教师 电话:159669559

27、13176552155 后勤保障组:王健、李涛、李振功、王成兴 电话:135733826

46、13953314241 善后工作组:孙玉栋、王健、张旭、燕在迎

电话:13583352487 附:

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副校长室。

2、应急疏散总指挥不在位时,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职责。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全面负责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工作,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制定明确的应急疏散信号,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牌,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预案;

4.接到预警时,负责对学生进行应急避险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师生安全有序疏散;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分工和职责,迅速开展应急抢险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6.妥善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各组职责: (一)办公室职责:

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2.制定(修订)学校应急疏散预案、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和工作程序; 3.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工作; 4.负责组织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应急疏散演练; 5.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 6.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疏散引导组职责:

1.负责组织师生快速、安全、有序疏散;

2.结合学校应急避险场所、应急疏散通道,编制张贴学校应急疏散平面图、各班级疏散路线等;

3.做好残疾及伤病学生疏散工作,并妥善安置受伤师生。(三)抢险救护组职责:

1.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2.视情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3.负责轻伤员临时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伤员;4.负责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学校治安保卫工作,维护应急疏散秩序;2.妥善安排学生生活保障等工作; 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4.及时调度应急物资和资金;

5.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次生灾害处置工作。(五)善后工作组职责:

1.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2.妥善处理伤亡师生的善后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 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2、现场指挥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

3、设置警戒原则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降低损失原则

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5、基本装备原则

学校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广播、袖章标识、疏散标志、强光手电、电喇叭、消防器材等必要基本装备保障。

6、协调配合原则

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

7、追究责任原则 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指挥部及各职能部门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予相应处分;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要按处置突发事件预案职能任务分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应急疏散准备

1.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班队会、校园广播等媒体宣传应急知识,使全体师生熟悉应急疏散预案,掌握应急避险技能。

2.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项应急疏散准备工作,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重点部位、设施、路线等安全检查。

3.在校园内显要位置张贴应急疏散路线图、避险场地示意图,设立疏散指示标识等。4.明确各班级的具体负责人,师生要熟知应急疏散场地(学校操场)、疏散路线和其他相关注意事项,利用课间操等活动时间加强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自救逃生能力。 5.残疾及伤病学生由张俊、王乐平老师专职负责。

五、应急疏散反应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疏散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置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疏散指挥部立即启动本预案,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疏散工作。

2.疏散引导组立即组织师生疏散转移至学校操场。到达操场后,各班主任要在第一时间清点本班人数,上报总指挥部,同时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险救护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并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

4.后勤保障组检查并排除安全隐患,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专业救援队伍保护校内重点资料、重要设施。及时调度应急物资和资金,妥善安排师生的生活。协助加强治安管理,维护应急疏散秩序。

5.善后工作组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妥善处理伤亡师生的善后工作。

6.应急疏散工作结束后,应急疏散指挥部应采取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学校秩序。

六、责任与奖惩

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指挥部及各职能部门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予相应处分;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要按处置突发事件预案职能任务分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七、说明

1、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日常管理工作由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落实。

2、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发展,及时修订完善本应急预案,定期、不定期开展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演练。

3、本应急预案由东坪镇中心小学负责解释,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各地点应急疏散路线方案

教学楼一楼

经门卫传达室门前

到达操场北部中心位置 教学楼二楼

经门卫传达室门前

到达操场中部中心位置 教学楼三楼

经门卫传达室门前

到达操场南部中心位置 一号功能室

经教学楼前广场、门卫传达室门前

到达操场中部中心位置 一号办公室

经办公院东门

到达操场中部中心位置 二号办公室

经办公院东门

到达操场中部中心位置

推荐第2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1 目的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关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规定,指导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意外事故,特制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 适用范围

2.1 《指南》规定了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要求、基本框架、保证措施、编制步骤、文本格式等。适用于从事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 2.2 产生、收集、运输危险废物的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可参考本《指南》。 3 原则要求

3.1 符合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2 体现应急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到人的原则。 3.3 注意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外部单位的应 急预案相衔接,相兼容。

3.4 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以本《指南》为基础,可适当增减相关内容。充分考虑内部及外界(如自然灾害或临近单位的危险源)的事故诱因;正常工作时段及节假日和夜间等时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或紧急状态对单位内外人员和环境的威胁以及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等。 4 基本框架(见附录A) 4.1 应急预案简介

4.1.1 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应急预案应当着眼于最大限度降低因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1.2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一般应针对各个危险废物经营设施所在场所分别制定应急预案;并细化到各个生产班组、生产岗位和人员。 4.1.3 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在单位内的发放范围及应当进行修订的情形。 明确应急预案在单位内的发放范围。如规定在每个经营场所至少存放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副本,在每个相关设施或设备点至少存放一份简洁明确的应急响应程序图或行动表。对外发放的,应列出获得应急预案副本的外单位(如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必要时,应急预案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应当分发给可能受其事故影响的周边单位,如学校、医院等。

明确应急预案应及时修订,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一般在以下情况下应当及时进行修订:适用法律法规变化;应急预案在紧急状态下暴露不足和缺陷,甚至完全失效;危险废物经营设施的设计、建设、操作、维护改变;可能导致爆炸、火灾或泄漏风险提高的其他条件改变;应急协调人改变;应急装备改变;应急技术和能力的变化;各个生产班组、生产岗位发生变化;等。

4.2 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4.2.1 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基本情况概述。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危险废物经营设施所在地)的地址/地理位置、经济性质、经营种类、从业人数、隶属关系、危险废物经营的种类和规模等内容。 (2)单位的空间格局。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的厂区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区等(可附图)。

(3)单位人员。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人员的构成、数量和在生产区域的分布情况等。在介绍单位人员情况时,可以按照与危险废物接触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单位人员类别,以便于管理和应急沟通。

4.2.2 危险废物及其经营设施基本情况

(1)所经营主要危险废物情况。包括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性、主要危害等,可列表。

(2)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相关设施情况。说明各设施在厂区内的位置,各个生产环节的装置设备及其运行状态,生产工艺和能力等。对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有必要说明其建设标准、配套装置、贮存能力及区域环境等情况。

(3)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物质。 (4)危险区域。根据(1)、(2)、(3)的情况,说明单位危险区域的分布情况。 4.2.3 周边环境状况

说明本单位周边一定范围(如1 千米)内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植被土壤等情况;周围的敏感对象情况。 说明周围的主要危险源(即周边可能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或危及本单位安全状态的危险源)情况。

敏感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

(1)需特殊保护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沙尘暴源区、荒漠绿洲、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3)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区、医院等。 4.3 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危险废物溢出、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1)危险废物溢出。如①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易燃液体或气体泄漏,可能造成火灾或气体爆炸;②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有毒液体或气体泄漏;③危险废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

(2)火灾。如①火灾导致有毒烟气产生或泄漏;②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或导致热引发的爆炸;③火灾蔓延至厂区外;④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3)爆炸。如①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因产生爆炸碎片或冲击波导致安全风险;②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引燃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③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导致有毒材料泄漏;④已经发生爆炸。

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各个环节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进行不利情况下的辨识和分析,识别出发生概率大、危害后果严重的事故和发生环节,作为应急预案关注的重点。致污事故的辨识方法有:①风险分析法;②专家评审法;③风险事故类比分析法;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可参考《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引发事故的诱因有人为错误,设备老化,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周边事故,社会风险(如停电),以及危险废物自身的理化特性(如爆炸性、反应性等)等。 分析事故危害程度应当考虑:

(1)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如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反应性、毒性或感染性等),其危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的机理,以及在环境中累积、迁移和扩散等特性。

(2)敏感区域。判别事故影响的敏感区域应当考虑风向和风速、水流方向和速度、污染物可达的影响距离、在影响范围内的影响时限、敏感对象的响应时间等多个要素。例如,大气风向在10 到30分钟内发生较大变化的概率较低,若污染物持续释放的时间超过30分钟,则影响范围可能因风向变化而明显大于单风向条件下的影响范围。 4.4 应急组织机构

4.4.1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明确事故报警、响应、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要建立应急协调人制度。应急协调人必须常驻单位/厂区内或能够迅速到达单位/厂区应对紧急状态,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应急预案。

以事故应急响应为主线,明确事故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应急日常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要体现应急联动机制要求。如建立: (1)应急领导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制订和管理应急预案,配置应急人员、应急装备,对外签订相关应急支援协议等;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包括就是否需要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做出决策。

应急领导机构通常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内部主要职能部门领导组成。 要建立应急协调人制度。应急预案及其分预案或下级预案均应当指定一人担任首要应急协调人并指定后备应急协调人,赋予首要应急协调人和后备应急协调人调动人员、设备、资金和协调所有应急响应措施等实施应急预案的权力。

首要应急协调人负责应急领导机构的全面工作。应急首要协调 人可以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得到单位的充分授权。

首要应急协调人和后备应急协调人,在正常运行期间必须有一人常驻单位/厂区内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单位/厂区应对紧急状态。

应急协调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熟悉如下情况:单位/厂区的应急预案;单位/厂区的所有运行活动;单位/厂区危险废物的位置、特性、应急状态下的处理方法;单位/厂区内所有记录的位置;单位/厂区的平面布置;周边的环境状况和危险源;外部应急/救援力量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

(2)应急保障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应急准备工作,如应急所需物资、设施、装备、器材的准备及其维护等;在事故发生时,负责提供物资、动力、能源、交通运输等事故应急的保障工作。

(3)信息管理和联络机构。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对内对外信息报送和传达等任务。

(4)应急响应机构。主要是在发生事故时,负责警戒治安、应急监测、事故处置、人员安全救护等工作。

各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A、B 角制度,即明确第一负责人及其各配角,规定有关负责人缺位时的各配角的补位顺序。重要的应急岗 位(如消防岗位)应当有后备人员。

应急预案应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活动的负责人员的姓名、所处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定期更新。各级联系列表均应当将首要联系人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人。

4.4.2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能力。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支持能力,装备水平、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抵达时限等,并定期更新。联系列表应当将第一联系单位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对象。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公安、消防、环保、医疗卫生等主管部门,专业应急组织及其他应急咨询或支持机构等。

为确保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同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说明,了解他们的应急能力和人员装备情况,介绍本单位有关设施、危险物质的特性等情况,并就其职责和支援能力达成共识,必要时签署互助协议。例如,若某医疗机构不具备救治被某种污染物侵害的伤员的能力,则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与其他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达成支援协议。 4.5 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明确发现事故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明确哪些状态下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哪些状态下应当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4.5.1 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规定单位内部发现紧急状态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 如,发现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①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应当初步评估并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群(如操作人员),立即通知应急协调人,必要时(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等等应急警报。其次,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②应急协调人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故性质,准确的事故源,数量和材料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单位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员以及应急人员和机构(如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应急队伍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呼叫有关应急救援部门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向周边社区和临近工厂发出警报。③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

报警有两个目的,动员应急人员和提醒有关人员采取防范措施和行动。报警方式包括:呼救、电话(包括手机)、报警系统等等。

通常,可以通过目测或一些检测设备(如液体泄漏监测装置、有毒气体监测装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来确认是否发生事故。对事故释放出来的物质,可以通过审查有关货物清单或化学分析进行确认。

4.5.2 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

明确哪些状态下(如泄漏、火灾或爆炸可能威胁单位/厂区外的环境或人体健康时)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应急预案的要求,一般需要向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监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通常包含:①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②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③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④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等);⑤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⑥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产生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程度(可根据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判断);⑦伤亡情况;⑧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⑨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⑩其他必要信息。 4.5.3 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明确哪些状态下(如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当自行或协助地方政府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信息以及警报方式。 用警笛报警系统向周边单位、社区通知事故的效果较差,因为这种系统只有在公众明白警报的含义以及应该采取的行动时才会有效。紧急广播系统与警笛报警系统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紧急广播内容应当尽可能简明,告诉公众该如何采取行动;如果决定疏散,应当通知居民避难所位置和疏散路线。

4.6 应急响应程序2-事故控制(紧急状态控制阶段)

明确发生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4.6.1 响应分级

明确事故的响应级别。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分成完全紧急状态、有限的紧急状态和潜在的紧急状态等三级。 明确应急预案的启动级别及条件。

事故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的分级是事件级别,不是响应分级。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①I 级:完全紧急状态;②II 级:有限的紧急状态;③III 级:潜在的紧急状态。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取决于所处理危险废物的类型,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事故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故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 ①I 级:完全紧急状态

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故。例如:危险废物大量溢出并向下游河流快速扩散。 ②II 级:有限的紧急状态 较大范围的事故,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液态污染物在某个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范围内以面状方式扩散;储罐、管线起火,有较多的危险废物泄漏,但可以安全隔离。 ③III 级:潜在的紧急状态

某个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某个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某一生产装置发生固态污染物泄漏;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废物小型泄漏。 在I 级完全紧急状态下,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政府有关部门、上级管理部门或其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请求支援;并根据应急预案或外部的有关指示采取先期应急措施。 在II 级有限的紧急状态下,需要调度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在第一时间内向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报警;必要时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请求援助,并视情随时续报情况。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同单位一起处置事故。

在III 级潜在的紧急状态下,可完全依靠单位自身应急能力处理。

发生事故时,往往会出现次生事故或衍生事故,甚至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储罐的密封泄漏,可能从很小的泄漏到每分钟泄漏几升,泄漏液体会加速对该区域的污染,这样就会出现事故级别的变化。若应急救援行动采取了不当的措施,同样极有可能导致事故升级,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因此,在实际应对事故时,需要应急协调人随时判断形势的发展,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6.2 警戒与治安

明确事故应急状态下的现场警戒与治安秩序维护的方案,包括单位内部警戒和治安的人员以及同当地公安机关的协作关系。

事故应急状态下,必要时应当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无关人员进入应急指挥中心或应急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4.6.3 应急监测

明确事故状态下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泄漏、压力集聚情况,气体发生的情况,阀门、管道或其他装置的破裂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等。

明确事故状态下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泄漏、压力集聚情况,气体发生的情况,阀门、管道或其他装置的破裂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等。有关信息必须提供给应急人员,以确定选择合适的应急装备和个人防护设施。

环境监测方案可包括事故现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监测方案等。监测方案应明确监测范围,采样布点方式,监测标准、方法、频次及程序,采用的仪器和药剂等。 制定环境应急监测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事故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类型。②监测仪器设备。建议优先采用可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③应急监测方法:可选择既定的方法,或从应急监测分析方法库查得的方法等。④监测的布点。可根据由污染物的源规模、扩散速度、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等参数,模型计算预测污染物可能的扩散范围,并科学地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一般建议要尽量多地布点监测。⑤监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应急环境监测的响应程序一般如下:①接受应急监测任务,启动应急监测响应预案。②了解现场情况,确定应急监测方法,准备监测器材、试剂和防护用品,同时做好实验室分析的准备。③实施现场监测,快速报告结果。④进行初步综合分析,编写监测报告,提出跟踪监测和污染控制建议。⑤实施跟踪监测,及时报告结果。⑥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编写总结报告上报。

在实际发生事故时,若已知污染物类型,则可立即实施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监测方案。若污染物类型不明,则应当根据事故污染的特征及遭受危害的人群和生物的表象等信息,判断该污染物可能的类型,确定应急监测方案。对于情况不明的污染事故,则可临时制定应急监测技术方案,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判明污染物的类型,进而监测其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等。监测的布点,可随着污染物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布点数量和检测频次。在进行数据汇总和信息报告时,要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综合分析污染的变化趋势,预测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以信息快报、通报的方式将所有信息上报给现场应急指挥部门,作为应急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

(在该模块中规定所有涉及应急监测的内容,包括指挥管理、执行程序、执行者、联系方法、监测设备、监测方案、技术资料、相关图表等。) 4.6.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的措施;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等。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现场危险区、隔离区、安全区的设定方法和每个区域的人员管理规定;切断污染源和处置污染物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及操作程序;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如确保不发生爆炸和泄漏,不重新发生或传播到单位/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的措施(如停止设施运行);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有关现场应急过程记录的规定等。 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方案应当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估,避免因前期应急行动不当导致事故扩大或引发新的污染事故。例如,灭火方案,应当考虑设置围堰、事故应急池等控制设施,防止被污染的消防水向外流溢,引发更大范围的污染。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重点包括:①迅速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事故继续扩大;必要时停止生产操作等。②采取覆盖、收容、隔离、洗消、稀释、中和、消毒(如医疗废物泄漏时)等措施,及时处置污染物,消除事故危害。 4.6.5 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明确应急活动终止的条件,应急人员撤离与交接程序,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责任人和程序要求等。

4.7 应急响应程序3-后续事项(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 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确保所有应急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并且恢复原有功能后方可恢复生产等安全措施。 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应急协调人必须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包括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清理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总结和责任认定;报告事故;将事故记录生产记录;补充和完善应急装备;在清理程序完成之前,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等安全措施;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等。 事故总结内容一般包括:①调查污染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评估出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影响和损失评估、遗留待解决的问题等。②应急过程的总结及改进建议,如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应急组织机构是否合理,应急队伍能力是否需要改进,响应程序是否与应急任务相匹配,采用的监测仪器、通讯设备和车辆等是否能够满足应急响应工作的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是否得当,防护设备是否满足要求等。

本章节应当规定恢复生产前,一般应确保:①废弃材料被转移、处理、贮存或以合适方式处置。②应急设备设施器材完成了消除污染、维护、更新等工作,足以应对下次紧急状态。③必要的话,有关生产设备得到维修或更换。④被污染场地得到清理或修复。⑤采取了其他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4.8 人员安全救护

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 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撤离方案应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当建议 撤离。

事故通常会对人员产生伤害。因此,建议单列一节,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 撤离方案应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当建议撤离。如以下情况必须部分或全部撤离:①爆炸产生了飞片,如容器的碎片和危险废物。②溢出或化学反应产生了有毒烟气。③火灾不能控制并蔓延到厂区的其他位置,或火灾可能产生有毒烟气。④应急响应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防护装备情况下,发生的所有事故。

撤离方案应明确保障单位/厂区人员出口安全的措施、撤离的信号方式(如报警系统的持续警铃声)、撤离前的注意事项(如操作工人应当关闭设备等)、发出撤离信号的权限(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任何员工都可以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撤离路线及备选撤离路线;撤离后应进行人员清点等。

本章节应规定在单位/厂区内员工集中的办公、休息等重点区域必须张贴位置图,标识本地点在紧急状态下可选择的撤离路线以及最近应急装备的位置。 关于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要具体。对于产生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事故,重点明确呼吸道防护措施;对于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阻燃防护服和防爆设备;对于产生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全身防护措施;对于产生不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隔离服防护措施等。

本章节应明确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对前来联系工作以及参观等的非本单位员工,必须安排专人在进入本单位危险区域前告知注意事项,以及紧急状态下的撤离路线。 4.9 应急装备

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包括种类、名称、数量、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附各装备的位置图)、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以利于在紧急状态下使用。规定应急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以保证其有效性。 应急设施、装备和器材包括:

①内部联络或警报系统(附使用指南)以及请求外部支援的设施。包括应急联络的电话、对讲机、传真等通信设备,进行事故报警、紧急救护或疏散等指令传递的广播、扩音器、警笛等装置等。

对重点单位,一般要求配备24 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24 小时有效的通讯联络手段。 ②消防系统。消防灭火器具、火灾控制装备、消防用水及其储池和相关设备,事故应急池(如储存消防产生的污水)、围堰等。

③切断、控制和消除污染物的设施、设备、药剂。如中和剂、灭火剂、解毒剂、吸收剂等,溢出控制装备等。

④预防发生次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设施和设备。

⑤信息采集和监测设备。包括应急监测的设施、设备、药剂,以及进行事故信息统计、后果模拟的软件工具、气象监测设备(如风向标)等。

⑥应急辅助性设施和设备。如应急照明、应急供电系统等。

⑦安全防护用具。包括保障一般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器材、服装,安全警戒用围栏、警示牌等。常见的应急人员防护设备有:防护服、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安全帽、防酸碱手套及长统靴等。 ⑧应急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

应急设施装备器材的保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对其中任何一项信息的忽略都可能导致应急预案的失效。如没有风向标,则在发生大气污染事故时,可能由于风向辨别不清而造成应急措施失效;没有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可能造成人身健康和安全伤害;不了解各应急设施装备器材的存放位置将不能保证其及时投入使用。 4.10 应急预防和保障措施

明确事故预防和应急保障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①预防事故的方案。如重点区域的巡视检查方案。

②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及药剂的配备、保存、更新、养护等方案。 ③应急培训和演习方案。包括对事故应急人员进行应急行动的培训和演习,对单位一般工作人员(特别是新员工)的事故报警、自我保护和疏散撤离等的培训和演习等。应明确演习的内容和形式,范围和频次,组织与监督。

应急培训与演习应当把典型污染事故的应急作为重点内容;重点演习应急响应程序;要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场景紧密相关。应急培训可采取课堂学习和工作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演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可联合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共同进行。一般应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 4.11 事故报告

规定向政府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 内容等。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以电话或其他形式报告,在发 生事故后5-15 日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 告处理结果。

规定向政府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 内容等。

《固体法》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必须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固体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 在发生事故后,向政府环保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如一小时内)以电话或其他形式报告,在发生事故后5-15 日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

初报的内容一般包括: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如电话);设施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事故发生的日期和时间,事故类型;所涉及材料的名称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或实际危害的评估;事故产生的污染的处理情况,如被污染土壤的修复,所产生废水和废物或被污染物质处理或准备处理的情况。

书面报告视事件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报告内容除初报 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事件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 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处理结果等。 4.12 事故的新闻发布

明确事故的新闻发布方案,负责处理公共信息的部门,以确保提供准确信息,避免错误报道。 4.13 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4.14 附件

附件是对文本部分的重要补充,为应急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性 信息。可包括: (1)组织机构名单 (2)值班联系通讯表

(3)组织应急响应有关人员联系通讯表 (4)危险废物相关方应急咨询服务通讯表 (5)外部应急/救援单位联系通讯表 (6)政府有关部门联系通讯表

(7)本单位平面布置图(特别标注危险及敏感位置)及撤离路线 (8)危险废物相关生产环节流程图 (9)危险物质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简表 (10)应急设施配置图

(11)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12)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13)风险事故评估报告 (14)保障制度 (15)其他

5 应急预案保证措施 应急预案是在紧急状态期间的行动方案。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紧急状态期间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包括:

1、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对应急工作组进行培训和演练。一般应当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 应急响应一般程序是:(1)评估紧急状态;(2)隔离并防止人员进入受影响的现场,撤离有关人员或进入避难场所;(3)必要时,提供紧急医疗救助;(4)通知响应机构和设施响应人员;(5)如果可行,控制事故(如控制泄漏等),但要注意安全,工作人员要受过训练并使用合适的装备;(6)为公共机构响应人员提供支持;(7)清理和处理现场,结束;(8)后续事项:报告,评估。

2、建立应急队伍。大中型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专业的应急队伍(如火灾小组、爆炸小组等);小型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兼职的应急队伍。

3、安排应急专项资金,用于隐患排查整改、危险源监控、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设备购置、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4、与周围社区和临近企业、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促进相互配合。

5、将应急预案依法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6、在事故应急期间,按照地方政府的统一要求,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的衔接和配合。6 编制步骤

6.1.3 收集资料和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单位安全与环保记录、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情况;(3)国内外同类单位环境污染事故资料;(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5)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等。 6.1.4 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2)环境污染事故后果;(3)环境污染事故的有效预防措施;(4)环境污染事故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5)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区域;(6)应急组织机构的模式、职责、权力和义务、相关工作程序;(7)报警方式、方法;(8)有效通讯方式;(9)自身能力和具备的资源;(10)可用的外部援助资源及联系方式;等。 .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剧毒化学品目录》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 1648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 《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技术规范(试行)》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20)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推荐第3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编制方法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编制方法

一、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为正确、科学、快速、有效处置突发性重特大伤亡事故,防止伤亡事故扩大,减少损失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二)科学性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制定预案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

一、完整的应急救援方案,使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

(三)实用性原则。要讲究实效。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企业现场和当地的客观情况,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便于操作。

(四)权威性原则。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性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保证预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保障。

(五)从重、从大的原则。以本单位可能发生最高级别的事故考虑。

(六)分级的原则。分级制定,分组管理和实施。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通常应该包括以下要素:

(一)对紧急情况和事故灾害的辨识、评价;

(二)对人力、物资和工具等资源的确认与准备;

(三)指导建立现场内外合理有效的应急组织;

(四)设计应急救援行动战术;

(五)制定事故后的现场清除、整理及恢复措施等。

应急预案除上述要素外,还应该实现下列要求:明确应急系统中各机构的权利和职责、建立培训及演习等准备程序、对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的论述、对特殊危险建立专项应急预案等等。

三、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组,并进行分工,明确职责;

(二)收集有关资料:含收集水文、地质、基本情况,本辖区的地理、气象、环境、人口、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社会公用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现状。

(三)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对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来说,企业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危险因素、重大危险源,它们可能导致什么事故和紧急事件发生,即对危险源进行潜在事故分析。并且不仅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企业所作的潜在事故分析应包括以下问题:

l、可能发生重大事故;

2、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过程:

3、非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需经历的时间;

4、如果非重大事故被消除后,它的破坏程度如何;

5、事故之间的联系;

6、每一个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

要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以便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贮存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质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

(四)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的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根据各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不同,应急救援预案也应有所区别。编写的内容要具体细致,落实到人:每一项任务要注明执行单位、负责人、配备器材、通讯方式、行动路线、实施步骤等。编制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编制一个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2、企业必须进行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3、对于一个只有简单装置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安排工人在一旁观察并要求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应急机构,由应急机构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对于具有复杂设施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更具体,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进行预测和评估:

(2)制订与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计划,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3)在存在重大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

(4)任命现场事故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5)确定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成;

(6)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人的行动步骤、撤离程序等;

(7)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为规定。

5、在存在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应制订事故现场的工人应采取的紧急补救措施。特别应包括在突发事故发生初期能采取的紧急措施,如紧急停车等:

6、预案应包含召集在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规定;

7、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所需的人员和应急物资等能及时、迅速到达或供应;

8、企业应与事故应急服务机构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保证一旦事故发生以后有足够的人员和应急物资以执行应急处理预案:

9、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需要社会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企业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进行抢救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这个时间内工人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10、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由工人生病、节日和危险设施停止运行期间工人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

(五)形成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一个完整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l、一级文件——总预案。它包含了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

2、二级文件——程序。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内容十分具体,例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它的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但同时要求程序和格式简洁明了,以确保应急队员在执行应急步骤时不会产生误解,格式可以是文字叙述、流程图表或是两者的组合等,应根据每个应急组织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本组织的程序格式。

3、三级文件——说明书。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例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监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

从记录到预案,层层递进,组成了一个完善的预案文件体系,从管理角度而言,可以根据这四类预案文件等级分别进行归类管理,即保持了预案文件的完整性,又因其清晰的条理性便于查阅和调用,保证应急预案能得到有效运用。

(六)对预案进行评估:

预案编制出来后,要通过演练、收集同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救援中的经验教训,检验预案每一方面的实效性,便于预案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和更新。

(七)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要定期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维护,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八)将应急救援预案分送有关政府部门备案,下发相关执行单位。

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编写的基本格式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一)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含企业的概况,主要包括企业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企业的平面图。

(二)周边环境、社区的基本情况。

(三)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1、危险源的事故特征

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过程,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

2、危险源的地理特征。

企业所处的具体位置和气象条件,发生事故的扩散范围,扩散路线和模式,周边人口分布情况,重要目标及设施。

3、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

(四)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含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建立、人员配置、职责任务、人员安排、指挥权限、预案的启动、报告报警方法、通讯联络方式、对外信息报告和发布规定等。

(五)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建立、任务和训练:含应急救援人员配置,任务职责,抢救程序,抢救目标定位,个人防护设施,训练及管理措施等。

(六)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含与事故类型相适应的救援设备设施的配置数量、品种、分布及存放位置,平时的保养和维护。

(七)事故现场应急抢险的方案和处理程序:含与事故类型相适应的处置方法、技术措施、工程抢修、处置程序等。注意:每一个危险源要有一套现场处理方案和处理程序。

(八)紧急安全疏散方案:依据对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主要包括现场指挥,撤离路线与方案,撤离中的防护方法及设施;周边人员的疏散组织及方案,事故外围的工作组织和人员行动准则。

(九)现场医疗救护方案:含事故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护方案,医疗服务机构的联系,简单救护设施配备,伤亡者抢救方案和分工,抢险专业队伍的救助技能、自救和个人防护技术知识。

(十)专家咨询系统:由与事故有关的各个领域的专家直接组成,包括专家名单和联系方式。

(十一)社会救援预案的联系协调:含了解当地救援机构及救援力量,救援设施能力,当地政府救援预案,与当地救援机构的联系方法。

(十二)事故后的恢复程序:明确事故后检测、检查受影响地区的办法,应急状态的取消程序和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十三)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含预案的培训范围、时间和演练要求。

(十四)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和修订:

l、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与修订方法、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

(1)地理、气候情况;

(2)危险源情况;

(3)本地域或企业灾情预测;

(4)救援力量分布等。

2、组织机构的构成及职责

(1)组织机构的组成,包括各种队伍的编制;

(2)各类人员的职责。

3、各种应急程序及其他文件

(1)应急程序;

(2)各种说明书;

(3)记录表格;

(4)有关图表。

4、各种制度

(1)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制度。

(2)对预案演练、修改的一些制度规定。

五、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重大危险源评价是编制预案的重要依据,所以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是预案编制的基础工作。通过搜集整理初步的信息,确定了本地域或企业的危险因素后,必须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害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的条件和触发因素等。最后确定重大危险源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程度等。

(一)危险源普查

在危险源辨识和评价之前,应对危险源进行普查。

(二)危险源辨识概述

根据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火工、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某个车间仓库可能是危险源;从一个车间来说,某工序的一部分可能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决定于三个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的大小,危险源能量强度越大,潜在危险性越大。因此,潜在的危险性是危险源的固有属性,决定着事故的规模和程度。

一定数量的危险物质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其现实的危险性不同,被触发转换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相同。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存在条件分析包括:存储条件(如堆放方式、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的障碍物、通风及其他物品情况),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化学稳定性,设备状况(设备完好程度、设备缺陷、维修保养情况等),防护条件(如防护措施、故障处理措施、安全标志等)。

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操作失误、不正确操作、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心理因素等)和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正确的训练、指挥失误、判断决策失误、设计差错、错误安排等)。自然因素是指引起危险源转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如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压、湿度、风速)变化、雷电、雨雪、地震等。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因此,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危险源评价时,应全面考虑这三项因素。

危险辨识是辨识出危险因素,即潜在和固有的危险性、触发条件、存在条件,危险性评价是对辨识的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以确定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程度。

(三)辨识的原则

危险源的辨识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前期的搜集信息工作已经为危险源的辨识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后的资料基本确定了危险源的范围,哪些是重大危险源,即哪些可定为预案编写的依据,要经过辨识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上的原则,因为细小的遗漏也可能对导致重大事故因素的忽略,酿成灾难性的后果,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四)危险辨识的内容

在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地域、企业,还是某个车间,或某个车间的其中一个工艺过程。然后要从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性)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两个方面着手对所分析的系统进行调查。

危险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区域平面图:总图,包括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有毒、有害、危险物品(或物质)分布;建筑物、构筑物分布;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运输路线等。

?区域的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抢险救灾的支持条件等。

?区域的危险源分布,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危险程度、危险源的所属者或管理者等。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的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设备性能;设备本质安全化水平;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使用的能量类型及强度;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油库、危险品库)等。

?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系统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频度等。

?事故情况: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安全防护:危险场所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标志;燃气、物料使用安全措施等劳动组织、管理措施。

(五)危险辨识方法

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因此危险辨识有两个任务:第一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特征的过程。

事故后果可分为对人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及财产损失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细分成各种具体的伤害或破坏类型。可能的事故后果确定后,可进一步辨识可能产生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可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价的危险因素。危险辨识的方法主要有:

?分析材料性质的方法;

?分析生产工艺和条件的方法: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利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

?利用经验。

下面对以上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分析材料性质

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险辨识的基础。危险辨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应分析:急毒性、慢毒性、致癌性、诱变性、致畸性、反应性、暴露极限、生物退化性、水毒性、环境中的持续性、气味阈值、物理性质、自燃材料、稳定性、燃烧、爆炸性。

初始的危险辨识可通过简单比较材料性质来进行。如对火灾,只要辨识出易燃和可燃材料,将它们分类为各种火灾危险源。然后进行危险评价工作。

有关材料性质的数据可来源于供应商、制造商或行业协会、专业组织及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按照GB一16—87《建筑设计防水规范》(97修订版)进行分类。毒性物质可参考国家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

2、生产工艺和条件分析

生产工艺和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加剧。例如,水仅就其性质来说没有爆炸危险,然而如果生产工艺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了水的沸点,那么水的存在就具有蒸汽爆炸的危险。因此,在危险辨识时,仅考虑参考材料性质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考虑生产条件。分析生产条件和工艺可使有些危险材料免于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例如,某材料的闪点高于400℃,而生产是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的,那就可排除这种材料引发重大火灾的可能性。当然,在危险辨识时,尤其要注意下述石化、化工工艺或设备的危险性:

(1)生产或加工有机或无机化学品,特别是用于此目的的设备,如:

a、烷基化;b、氨解产生的胺化、氨基化;c、羰基化;d、冷凝、缩合、凝聚;e、脱氢;f、脂化;g、卤化和卤素制造;

h、氢化、加氢;i、水解; j、氧化;k、聚合;l、磺化;m、脱硫和含硫复合物的制造;n、硝化和氮复合物的制造;

o、磷的化合物的制造;p、农药的制药等。

(2)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加工或用于特别目的的设备,如:

a、蒸馏;b、萃取;c、溶剂化,媒合;d、混合;e、干燥等。

(3)石油或石油产品的蒸馏、精练或加工的设备。

(4)焚化或化学分解全部或部分处理固体或液体物质的设备。

(5)生产或加工能源气体的设备。

(6)煤或煤的干馏设备。

(7)金属或非金属生产设备(用湿法过程或用电能)。

(8)危险物质的储存设备。

此外,还可参考原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规定》,对有关危险品的工艺条件和场所进行辨识。

3、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相互作用矩阵是一种结构性的危险辨识方法,是辨识各种因素(包括材料、生产条件、能量源等)之间相互影响或反应的简便工具。实际使用时,这种方法通常限制为两个因素,做成二维矩阵,分析时也可加入第三个因素,做成三维矩阵,如果多种因素作用很重要,且有能力详细分析,则可建立n维矩阵来分析。

相互作用矩阵是对称性的,所以只需完成一半(图中无阴影部分)。因为化合物A与B的作用和B与A的作用是相同的。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的因素不仅包括危险物质本身,还包括以下因素:

(1)生产条件,如温度、压力、静电等;

(2)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粉尘等;

(3)结构材料,如碳钢、不锈钢、石棉填料等;

(4)常用污染物,如空气、水、锈盐、润滑剂等;

(5)生产设备或区域中处理其他材料产生的污染;

(6)长期和短期作业对健康的影响;

(7)库存、排放或废物处理的规定限值。

在构造相互作用矩阵时需分析生产条件。为了分析正常和非正常的生产情况,需要构造几个相互作用矩阵。构造相互矩阵后,就应检查矩阵中每个相互作用的潜在事故后果,如不了解某个相互作用的事故后果,则需进一步实验研究。已知的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可在矩阵中适当的位置注明(有时一个相互作用可能产生几种类型事故)。将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结果与需要辨识的潜在事故进行比较,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价。

4、利用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

许多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既可评价风险,也可以识别风险。如:安全检查表、如果——怎么办/检查表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提供一个需要回答问题的清单,对于特定的企业或公司,检查表可通用,并保证分析的一致性。只要分析人员充分使用,安全检查表可成为危险辨识非常有用的工具。

如果——怎么办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允许分析人员更具创造性地利用其经验。每一种方法探索问题的方式不同,但都要求分析小组提出和回答一系列问题,从而揭示可能产生的、不期望的后果。因此,更有可能发现生产中的危险因素。

5、利用经验

除了以上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利用企业自己的经验来完善危险辨识工作。如果企业的经验已文件化,也可以像其他资料一样用于危险辨识。但是危险辨识不能仅仅基于企业的经验,因为企业的经验来源于已经发生的事故。事实上确实存在着某方面没有发生事故,而有危险的情况。因此企业的经验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

6、危险辨识的结果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通常是可能引起危险情况的材料或生产条件。

(六)危险评价及评价方法的选用

危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此作为预案编制的依据。

危险程度不仅与固有的危险因素有关,发生事故的概率还与事故防范能力、事故抵消因子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在危险性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如:同样两个危险源,其中一个具备严密的防护措施,而另一个只有一般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大,所以,危险源辨识后还应对危险性进行评价,用以确定真正能够发生事故的概率及后果的严重度,而不仅仅考虑危险源的固有危险性。各种评价方法正是针对以上因素,有不同侧重,适用于不同场所的危险源评价。

目前,用于生产过程或设施的危险评价方法有十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和半定量评价方法等几大类。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不同的评价对象,应根据评价对象的规模、复杂程度、工艺类型(行业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和产品、作业条件等情况,选择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事项:

1、根据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选择评价方法

随着评价对象规模、复杂程度的增大,有些评价方法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费用相应地增加,甚至超过容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应先选用简捷的方法进行筛选,然后确定需要评价的详细程度,再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对规模小或复杂程度低的对象,如机械工厂的清洗间、喷漆室、小型油库虽然属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但可采用日本劳动省劳动基准局定量评价法(日本六阶段法的一部分)、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等较简捷的评价方法。

2、根据评价对象的工艺类型和工艺特征选择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大多适用于某些工艺过程和评价对象,如道化学、蒙德、国内化工部的评价方法等适用于化工类工艺过程的安全评价。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适用于机械、电气系统的安全评价。

3、根据评价对象的危险性选择

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对危险性较高的对象往往采用系统的较严格的评价方法(如事件树、事故树、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反之,倾向采用经验的、不太详尽的评价方法(如直观经验分析、检查表法)。

评价对象若同时存在几类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往往需要用几种评价方法分别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规模大的、复杂、危险性高的评价对象往往先用简单的、定性的评价方法(如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进行评价,然后再对重点部位(单元)用较严格的定量法(如事件树、事故树、火灾爆炸指数等)进行评价。

4、根据评价目标选择

虽然对系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但在具体评价中可根据需要(或用户提出要求)对系统提出不同的评价目标,例如,危险(危害)等级、事故(故障)概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危险区域(半径)等;故需要根据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5、根据现有资料情况选择

如果评价对象技术资料、数据齐全,则可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选择相应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若对象属于新开发性质,资料、数据不充分,又缺乏可类比的技术资料和数据,则只能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概略性评价。

一些评价方法特别是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时需要有必要的统计数据,如各因素、事件、故障发生概率、评价标准目标值等作依据,若缺少这些数据,就限制了定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6、其他因素

包括评价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完成评价工作的时限、经费支持状况、评价单位设施(软、硬件)配备和评价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习惯、爱好等。

(七)评价方法简介

1、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评价。属于这类评价的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及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便于操作,评价过程及结果直观,目前在国内外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类方法含有相当高的经验成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系统危险性的描述缺乏深度。不同类型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

2、指数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方法同时含有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两个方面因素,指数评价法的采用,避免了事故概率及其后果难以确定的困难,使得系统结构复杂、用概率难以表述其危险性单元的评价有了一个可行的方法。这类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评价方法之一。但其也有缺点:评价模型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予考虑。各因素之间均以乘积或相加的方式处理,忽视了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差别。

3、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是根据零部件或子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求取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即按危险源点的范围进行划分。首先应对系统进行划分,可按设备、生产装置及设施划分子系统,也可按作业单元划分子系统。然后分析每个子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险源点,一般将产生能量或具有能量、物质、操作人员作业空间、产生聚集危险物质的设备、容器作为危险源点。然后以源点为核心加上防护范围即为危险区域,即危险源的区域。确定危险源的区域可用下述方法界定:

(1)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如:运输车辆运载的危险源属于移动危险源,危险源地点随机变化;储油罐、锅炉等属于固定危险源,其区域范围也固定。

(2)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来界定。一般线源的危害较大。

(3)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源的区域。如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的场所。

(4)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油库、氧气站、变配电站等。

(5)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等。

(八)活动潜在危险性的辨识

除了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可以发生重大事故外,一些没有危险源的场所因为举办某些活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事故。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的火灾,死伤数百人,但正常情况下桌、椅、日用品并不属于危险品。英国希斯伯莱足球比赛因拥挤造成96人死亡。除一道铁丝网外,甚至没有任何可以算作危险源的物质,但因众多球迷的涌入,使靠近铁丝网的很多观众因挤压窒息死亡。这些都属于同一类由活动引起的事故。因此,经常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也因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具有类似潜在事故危险性的活动的特点

(1)人数众多:

(2)场所狭小,或人员高度集中:

(3)人员盲目疏散时,易堵塞出口。

2、容易发生这类事故的场所或活动

(1)影剧院、歌舞厅、游戏厅:

(2)宾馆、学校:

(3)汽车、火车站:

(4)其他场所的礼堂:

(5)焰火、篝火晚会。

3、这类场所或活动容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1)火灾:

(2)爆炸:

(3)由于拥挤引起的窒息、脏器损伤、外伤等伤害:

(4)拥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垮塌。

通过上面的过程可以分别从两个方面确定所研究的系统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的严重度,由此可确定是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推荐第4篇: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一) 基本框架

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指导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有效的应对因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1) 单位基本情况

(2)危险废物及其贮存设施基本情况 (3) 周边环境状况 3、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危险废物溢出、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4、应急组织机构

(1)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明确事故报警、响应、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要建立应急协调人制度。应急协调人必须常驻单位/厂区内或能够迅速到达单位/厂区应对紧急状态,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应急预案。

(2)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能力。

5、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明确发现事故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明确哪些状态下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哪些状态下应当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1) 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2)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

6、应急响应程序-事故控制(紧急状态控制阶段)

明确发生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1) 响应分级 明确事故的响应级别。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分成完全紧急状态、有限的紧急状态和潜在的紧急状态等三级。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的措施;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等。

(3)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7、应急响应程序-后续事项(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

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组织进行后期污染治理;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确保所有应急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并且恢复原有功能后方可恢复生产等安全措施。

8、人员安全救护

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撤离方案应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当建议撤离。

9、应急装备

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包括种类、名称、数量、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10、应急预防和保障措施 11、事故报告

规定向政府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内容等。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以电话或其他形式报告,在发生事故后 5-15 日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

12、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13、附件

(二)应急预案保证措施

应急预案是在紧急状态期间的行动方案,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紧急状态期间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包括:

1、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对应急工作组进行培训和演练。一般应当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应急响应一般程序是:(1)评估紧急状态;(2)隔离并防止人员进入受影响的现场,撤离有关人员或进入避难场所;(3)必要时,提供紧急医疗救助;(4)通知响应机构和设施响应人员;(5)如果可行,控制事故(如控制泄漏等),但要注意安全,工作人员要受过训练并使用合适的装备;(6)为公共机构响应人员提供支持;(7)清理和处理现场,结束;(8)后续事项:报告,评估。

2、建立应急队伍。大中型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专业的应急队伍(如火灾小组、爆炸小组等);小型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兼职的应急队伍。

3、安排应急专项资金,用于隐患排查整改、危险源监控、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设备购置、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4、与周围社区和临近企业、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促进相互配合。

5、将应急预案依法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6、在事故应急期间,按照地方政府的统一要求,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的衔接和配合。

(三)编制步骤

1、成立应急预案制定小组

小组应当由熟悉单位自身情况的人员和各方面(如安全、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人员参加或利用专家系统。

2、制定工作计划

制定详细周密计划,确保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收集资料和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单位安全与环保记录、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情况;(3)国内外同类单位环境污染事故资料;(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5)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等。

4、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2)环境污染事故后果;(3)环境污染事故的有效预防措施;(4)环境污染事故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5)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区域;(6)应急组织机构的模式、职责、权力和义务、相关工作程序;(7)报警方式、方法;(8)有效通讯方式;(9)自身能力和具备的资源;(10)可用的外部援助资源及联系方式;等。

(四) 文本格式要求 1、文本格式 (1) 封面

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修订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 (2) 目录 (3)引言、概况 (4)预案内容 (5)附录 (6)附加说明 2、文本要求

(1) 使用 A4 白色胶版纸。

(2)正文采用仿宋 4 号字,1.25 倍行间距,两端对齐。

应急预案基本框架说明

(一) 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1、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基本情况概述。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地址/地理位置、经济性质、主要原副材料、主要产品、从业人数、隶属关系等内容。

(2)单位的空间格局。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厂区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区等(可附图)。

(3)单位人员。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人员的构成、数量和在生产区域的分布情况等。在介绍单位人员情况时,可以按照与危险废物接触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单位人员类别,以便于管理和应急沟通。

2、危险废物及其贮存设施基本情况

(1)所贮存的主要危险废物情况。包括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性、主要危害等,可列表。

(2)贮存、利用危险废物的相关设施情况。说明各设施在厂区内的位置,各个生产环节的装置设备及其运行状态,生产工艺和能力等。

对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有必要说明其建设标准、配套装置、贮存能力及区域环境等情况。 (3)利用危险废物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物质。

(4)危险区域。根据(1)、(2)、(3)的情况,说明单位危险区域的分布情况。

3、周边环境状况

说明周围的主要危险源(即周边可能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或危及本单位安全状态的危险源)情况。

(二)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1、危险废物溢出。如①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易燃液体或气体泄漏,可能造成火灾或气体爆炸;②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有毒液体或气体泄漏;③危险废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

2、火灾。如①火灾导致有毒烟气产生或泄漏;②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或导致热引发的爆炸;③火灾蔓延至厂区外;④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3、爆炸。如①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因产生爆炸碎片或冲击波导致安全风险;②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引燃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③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导致有毒材料泄漏;④已经发生爆炸。

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贮存、利用危险废物的各个环节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进行不利情况下的辨识和分析,识别出发生概率大、危害后果严重的事故和发生环节,作为应急预案关注的重点。

引发事故的诱因有人为错误,设备老化,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周边事故,社会风险(如停电),以及危险废物自身的理化特性(如爆炸性、反应性等)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

1、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以事故应急响应为主线,明确事故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应急日常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要体现应急联动机制要求。如建立:

(1)应急领导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制订和管理应急预案,配置应急人员、应急装备,对外签订相关应急支援协议等;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包括就是否需要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做出决策。

应急领导机构通常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内部主要职能部门领导组成。

要建立应急协调人制度 。首要应急协调人负责应急领导机构的全面工作,首要应急协调人可以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得到单位的充分授权。

(2)应急保障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应急准备工作,如应急所需物资、设施、装备、器材的准备及其维护等;在事故发生时,负责提供物资、动力、能源、交通运输等事故应急的保障工作。

(3)信息管理和联络机构。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对内对外信息报送和传达等任务。 (4)应急响应机构。主要是在发生事故时,负责警戒治安、应急监测、事故处置、人员安全救护等工作。

各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 A、B 角制度,即明确第一负责人及其各配角,规定有关负责人缺位时的各配角的补位顺序。重要的应急岗位(如消防岗位)应当有后备人员。

应急预案应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活动的负责人员的姓名、所处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定期更新。各级联系列表均应当将首要联系人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人。

2、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支持能力,装备水平、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抵达时限等,并定期更新。联系列表应当将第一联系单位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对象。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公安、消防、环保、医疗卫生等主管部门,专业应急组织及其他应急咨询或支持机构等。

(四)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1、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规定单位内部发现紧急状态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

如,发现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①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应当初步评估并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群(如操作人员),立即通知应急协调人,必要时(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等等应急警报。其次,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②应急协调人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故性质,准确的事故源,数量和材料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单位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员以及应急人员和机构(如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应急队伍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呼叫有关应急救援部门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向周边社区和临近工厂发出警报。③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

报警有两个目的,动员应急人员和提醒有关人员采取防范措施和行动。报警方式包括:呼救、电话(包括手机)、报警系统等等。通常,可以通过目测或一些检测设备(如液体泄漏监测装置、有毒气体监测装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来确认是否发生事故。对事故释放出来的物质,可以通过审查有关货物清单或化学分析进行确认。

2、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告

明确哪些状态下(如泄漏、火灾或爆炸可能威胁单位/厂区外的环境或人体健康时)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应急预案的要求,一般需要向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监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通常包含:①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②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③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④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等);⑤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⑥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产生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程度(可根据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判断);⑦伤亡情况;⑧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⑨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⑩其他必要信息。

3、向邻近单位及人员发出警报

明确哪些状态下(如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当自行或协助地方政府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信息以及警报方式。

(五)应急响应程序-事故控制(紧急状态控制阶段)

明确接到发生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1、响应分级

明确应急预案的启动级别及条件。

事故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的分级是事件级别,不是响应分级。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①I 级:完全紧急状态;②II 级:有限的紧急状态;③III 级:潜在的紧急状态。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取决于所处理危险废物的类型,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事故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故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 ①I 级:完全紧急状态

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故。例如:危险废物大量溢出并向下游河流快速扩散。

②II 级:有限的紧急状态

较大范围的事故,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液态污染物在某个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范围内以面状方式扩散;储罐、管线起火,有较多的危险废物泄漏,但可以安全隔离。

③III 级:潜在的紧急状态

某个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某个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某一生产装置发生固态污染物泄漏;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废物小型泄漏。

在 I 级完全紧急状态下,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政府有关部门、上级管理部门或其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请求支援;并根据应急预案或外部的有关指示采取先期应急措施。

在 II 级有限的紧急状态下,需要调度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在第一时间内向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报警;必要时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请求援助,并视情随时续报情况。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同单位一起处置事故。

在 III 级潜在的紧急状态下,可完全依靠单位自身应急能力处理。

发生事故时,往往会出现次生事故或衍生事故,甚至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储罐的密封泄漏,可能从很小的泄漏到每分钟泄漏几升,泄漏液体会加速对该区域的污染,这样就会出现事故级别的变化。若应急救援行动采取了不当的措施,同样极有可能导致事故升级,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因此,在实际应对事故时,需要应急协调人随时判断形势的发展,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警戒与治安

明确事故应急状态下的现场警戒与治安秩序维护的方案,包括单位内部警戒和治安的人员以及同当地公安机关的协作关系。 事故应急状态下,必要时应当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无关人员进入应急指挥中心或应急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现场危险区、隔离区、安全区的设定方法和每个区域的人员管理规定;切断污染源和处置污染物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及操作程序;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如确保不发生爆炸和泄漏,不重新发生或传播到单位/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的措施(如停止设施运行);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有关现场应急过程记录的规定等。

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方案应当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估,避免因前期应急行动不当导致事故扩大或引发新的污染事故。例如,灭火方案,应当考虑设置围堰、事故应急池等控制设施,防止被污染的消防水向外流溢,引发更大范围的污染。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重点包括:①迅速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事故继续扩大;必要时停止生产操作等。②采取覆盖、收容、隔离、洗消、稀释、中和、消毒(如医疗废物泄漏时)等措施,及时处置污染物,消除事故危害。

(六)应急响应程序-后续事项(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

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应急协调人必须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包括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清理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总结和责任认定;报告事故;将事故记录生产记录;补充和完善应急装备;在清理程序完成之前,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等安全措施;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等。

事故总结内容一般包括:①调查污染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评估出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影响和损失评估、遗留待解决的问题等。②应急过程的总结及改进建议,如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应急组织机构是否合理,应急队伍能力是否需要改进,响应程序是否与应急任务相匹配,采用的监测仪器、通讯设备和车辆等是否能够满足应急响应工作的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是否得当,防护设备是否满足要求等。

本章节应当规定恢复生产前,一般应确保:①废弃材料被转移、处理、贮存或以合适方式处置。②应急设备设施器材完成了消除污染、维护、更新等工作,足以应对下次紧急状态。③必要的话,有关生产设备得到维修或更换。④被污染场地得到清理或修复。⑤采取了其他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七)人员安全及救护

事故通常会对人员产生伤害。因此,建议单列一节,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

撤离方案应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当建议撤离。如以下情况必须部分或全部撤离:①爆炸产生了飞片,如容器的碎片和危险废物。②溢出或化学反应产生了有毒烟气。③火灾不能控制并蔓延到厂区的其他位置,或火灾可能产生有毒烟气。④应急响应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防护装备情况下,发生的所有事故。

撤离方案应明确保障单位/厂区人员出口安全的措施、撤离的信号方式(如报警系统的持续警铃声)、撤离前的注意事项(如操作工人应当关闭设备等)、发出撤离信号的权限(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任何员工都可以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撤离路线及备选撤离路线;撤离后应进行人员清点等。

本章节应规定在单位/厂区内员工集中的办公、休息等重点区域必须张贴位置图,标识本地点在紧急状态下可选择的撤离路线以及最近应急装备的位置。

关于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要具体。对于产生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事故,重点明确呼吸道防护措施;对于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阻燃防护服和防爆设备;对于产生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全身防护措施;对于产生不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隔离服防护措施等。

(八)应急装备

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附各装备的位置图)、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以利于在紧急状态下使用。规定应急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以保证其有效性。

应急设施、装备和器材包括:

①内部联络或警报系统(附使用指南)以及请求外部支援的设施。包括应急联络的电话、对讲机、传真等通信设备,进行事故报警、紧急救护或疏散等指令传递的广播、扩音器、警笛等装置等。

对重点单位,一般要求配备 24 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24 小时有效的通讯联络手段。 ②消防系统。消防灭火器具、火灾控制装备、消防用水及其储池和相关设备,事故应急池(如储存消防产生的污水)、围堰等。

③切断、控制和消除污染物的设施、设备、药剂。如中和剂、灭火剂、解毒剂、吸收剂等,溢出控制装备等。 ④预防发生次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设施和设备。

⑤信息采集和监测设备。包括应急监测的设施、设备、药剂,以及进行事故信息统计、后果模拟的软件工具、气象监测设备(如风向标)等。

⑥应急辅助性设施和设备。如应急照明、应急供电系统等。

⑦安全防护用具。包括保障一般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器材、服装,安全警戒用围栏、警示牌等。常见的应急人员防护设备有:防护服、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安全帽、防酸碱手套及长统靴等。

⑧应急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

应急设施装备器材的保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对其中任何一项信息的忽略都可能导致应急预案的失效。如没有风向标,则在发生大气污染事故时,可能由于风向辨别不清而造成应急措施失效;没有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可能造成人身健康和安全伤害;不了解各应急设施装备器材的存放位置将不能保证其及时投入使用。

(九)应急预防和保障方案

明确事故预防和应急保障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①预防事故的方案。如重点区域的巡视检查方案。

②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及药剂的配备、保存、更新、养护等方案。③应急培训和演习方案。包括对事故应急人员进行应急行动的培训和演习,对单位一般工作人员(特别是新员工)的事故报警、自我保护和疏散撤离等的培训和演习等。应明确演习的内容和形式,范围和频次,组织与监督。

应急培训与演习应当把典型污染事故的应急作为重点内容;重点演习应急响应程序;要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场景紧密相关。应急培训可采取课堂学习和工作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演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可联合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共同进行。一般应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

(十)事故报告

规定向政府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内容等。

《固体法》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必须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如一小时内)以电话或其他形式报告,在发生事故后 5-15 日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

初报的内容一般包括: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如电话);设施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事故发生的日期和时间,事故类型;所涉及材料的名称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或实际危害的评估;事故产生的污染的处理情况,如被污染土壤的修复,所产生废水和废物或被污染物质处理或准备处理的情况。

书面报告视事件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报告内容除初报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事件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处理结果等。

(十一)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十二) 附件

附件是对文本部分的重要补充,为应急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性信息。可包括: (1)组织机构名单 (2)值班联系通讯表

(3)组织应急响应有关人员联系通讯表 (4)危险废物相关方应急咨询服务通讯表 (5)外部应急/救援单位联系通讯表 (6)政府有关部门联系通讯表

(7)本单位平面布置图(特别标注危险及敏感位置)及撤离路线 (8)危险废物相关生产环节流程图 (9)危险物质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简表 (10)应急设施配置图

(11)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示意图

(12)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13)风险事故评估报告 (14)保障制度 (15)其他

推荐第5篇: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

学校是人口密集场所,由于青少年的社会经验少,应对地震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较低,所以,学校往往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为了辅导我市中小学校更好地编制地震应急预案,在专门咨询过中国地震局专家意见后,特制订本指南。各中小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本指南的要求编制本校的地震应急预案,同时在预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写切实可行的“学生疏散演练方案”(范文附后),并经常性地开展演练。

一、总则

(一)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学校应急预案的作用,是明确在突发事故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样做,响应的策略以及资源准备等等。首先应明确指挥部的设立程序;指挥的职责与权力;指挥系统(谁指挥谁、谁配合谁、谁向谁报告);学校应急指挥与外部应急指挥之间的协调。学校应急指挥应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一般由校长担任。同时要指定,在原定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谁来担任指挥人员。

应急总指挥的职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现场指挥的职责: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

1 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此外指挥部还应下设数个工作小组,如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明确各应急工作小组的人员组成、负责人及职责。

(二)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的确立

按照 “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疏散救援。

(三)人员疏散和应急避难

对人员疏散所做的规定和准备,应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谁有权发布疏散命令;通知进行疏散的方法;疏散人员数量及疏散事件的估测;对疏散路线的考虑;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的考虑(幼儿、低年级和有残疾的学生等)。所有在校师生应熟悉关于疏散的有关信息,应事先确定出通知师生疏散的方法、主要或者备用集合点、疏散路线和查点所有人员的程序。对于来校访问人员应有详细的名单,并由学校相关人员负责其安全。

绘制紧急撤离路线学生分流方案、指导紧急撤离的教职员工定点位臵和临时避难场所分配方案的示意图,并设臵有关标志。夜间应保证照明充足,便于安全逃生。校内应设臵指示标志,让师生辨识逃生方向。

(四)自救互救

指定医疗救助指挥人员,建立救护工作的统一指挥;如何发动学生开展自救互救工作;重伤员的紧急护理及与医院的协调工作。

(五)突发事件应对

2 当出现人员被困、次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该如何处理应对。

二、预案编制注意事项

(一)避震时间和方式

根据历史上的震例,影响我市的较大地震一般为海上地震和台湾地震波及,直下型地震很少,学生应“伏而待定”,待摇晃平息60秒左右,才按照事先确定好的疏散路线撤离至紧急疏散避难场所。切勿跳楼和跳窗。

(二)不同区域的紧急避震

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视本校所处的位臵考虑,及人员所处的位臵考虑紧急避震方式。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岗位,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1、教室内人员:

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底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不要靠近窗口,千万不要跳楼和跳窗。

2、教室外人员:

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人员:

在餐厅就餐时,一般人员较多,当感觉地震来临时,近门人员可以跑到空旷场地,其余人员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 3 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

4、就寝人员:

一般在宿舍就寝时大多宿舍大楼早已关闭,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来,并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60秒后,有秩序快速沿楼梯疏散到学校操场避震场所。出逃时要注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

为防止钥匙打不开锁现象,建议各学校统一配臵门锁,并将钥匙分配到每一位老师手中,而且钥匙能开每一个宿舍铁门的锁。

5、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6、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7、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等。

(三)紧急疏散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根据各班级所处位臵,紧急疏散时候应做到:

1、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再次听到警报后,各班才能马上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

2、关于撤离顺序及线路:人员在楼梯分成两路同时撤离(一 4 列高层一列低层,各行其道),并按照学校制定的疏散路线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

学校在制定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方案时,要特别明确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方案。学生分流方案和场所分配方案应当明确到教室号、实验室号和寝室号。

3、严格强调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 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4、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5、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6、各层楼梯口、拐角处要有教师指挥。

7、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8、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要迅速按照分配的区域站立而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迅速组织人员清点人数,汇总后报总指挥部。

(四)自救互救

疏散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震后的自救互救工作。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应特别注意因地震倒塌的楼房导致被困和被埋压的学生的救护。

(五)灾后处理:

1、灾后校长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校情况,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组织实施演练

各中小学校可根据以上内容因地制宜地编制地震应急预案。待预案编制完成后,再根据预案编制应急演练方案,进行模拟实战训练。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熟悉预案,提高地震应急处臵能力,另一方面又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演练方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演练的具体时间范围;

2、演练参与的班级、人数和各班级的疏散撤离路线、撤离时间及各班级的具体负责人;

3、安全区域的确定及撤往安全区域的指示标志;

4、确定各楼层、楼梯口、楼梯拐角处的具体负责人;

5、明确各楼层清查人员,防止有人滞留教室;

6、拟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如发生踩踏事故、次生灾害等突发事件。

演练完成后,根据演练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不断地修订完善预案,使预案更具可操作性。

推荐第6篇: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 案”)的编制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石油化工(包括石油炼制与化工)企业环境应急 预案的编制。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性法律文件,编制该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环境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环境应急 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环境敏感区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 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 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 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 域、富营养化水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 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 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3.3 环境保护目标

石油化工企业周边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 3.4 危险物质

指能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等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 的混合物。 3.5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

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6 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

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污 染源,包括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危险物质以及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3.7 环境污染事件与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 与行为,以及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 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环境安全 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3.8 分类

指根据环境污染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 类别。 3.9 分级

指按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环境 污染事件的级别。 3.10 应急准备

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 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11 应急响应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12 应急救援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 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13 恢复

指在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 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预案编 制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应来自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包括 应急指挥、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监测、消防、工程抢险、医疗急救、防化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企业内部、外部专家。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制定预案编制任务和 工作计划。

4.2 基本情况调查

应对企业基本概况、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企业周边环境状况、环境保护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4.2.1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4.2.1.1 企业名称、详细地址。

4.2.1.2 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4.2.1.3 企业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4.2.1.4 其他情况说明。

4.2.2 企业环境污染危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4.2.2.1 企业的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的名称

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消耗量、物料最大贮存量和加工 量,列出涉及的危险物质名称及数量等。

4.2.2.2 调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装置,危险物质储 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收集企业平面布置图,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设施(备)平面布置图、企业消防设施配置图。

4.2.2.3 调查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名称及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

处理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设备及其他环境 保护措施等。

4.2.2.4 调查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储存、转移、处置情况,

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 危险废物处理的设计规范和防范环境风险情况。

4.2.2.5 调查企业危险物质及危险废物的运输(输送)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跑、冒、滴、漏”的防护 措施等。

4.2.3 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4.2.3.1 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如风向、风速、降 雨量、暴雨期等。

4.2.3.2 企业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

4.2.3.3企业所处区域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5000和1:50000), 图中包括以下内容: (1) 年风向玫瑰图;

(2) 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以及管道; (3) 受纳本企业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

雨水)的水域,废水排放路径及排污口位置,企业厂区外固体废物 处置场;

(4) 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线、周边区域的企业分布、社 区重要基础设施等;

(5) 区域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调查范围按HJ/T 169 确定)。 4.2.3.4 企业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雨 水)排放去向(水域名称),废水输送方式,排污口位置,水域功 能类别。企业排污口下游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地表水及地下水取 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红 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名称,保护 级别,与企业排污口的距离。

4.2.3.5 列表说明区域内各环境保护目标名称及与企业边界的

方位和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人口数量、学校的相对位置和学生人 数、医院的相对位置及联系方式。

4.2.3.6 企业相关地表水、地下水、海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受纳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情况及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或海水)及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的环境标准。

4.2.3.7 企业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

方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服务范 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 4.2.3.8 企业下游地下水打井取水情况。 4.2.3.9 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

4.2.3.10 企业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交通干线流量等。

4.2.3.11 企业危险物质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 保护目标说明。

4.2.3.12 同一流域或区域产生同类污染物的其他企业名录及 排污状况。

4.3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能力评估

4.3.1 明确企业存在的危险源、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 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4.3.2 对企业存在的环境污染事件风险进行识别。

4.3.3 对可能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

置、要害部位以及重大环境危险源等的风险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 主要依据。

4.3.4 针对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程度,对企业的应急资源、处

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不足,并在 应急保障中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 4.4 应急预案编制

在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 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 出具体安排。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4.5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 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外部评审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相 关企业、环保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企业的预案组织审查。 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本地环 保部门备案。同时,明确实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企业、社区等。 企业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发生重 大变动、或在执行中发现重大缺陷时,由企业及时组织修订。企业 应每年组织对预案进行评审,并及时根据评审结论组织修订。 4.6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 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 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5.1 总则

5.1.1 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5.1.2 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 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 办法等。

5.1.3 适用范围

规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型、级别等。

5.1.4 事件分级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1.5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 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5.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明确应急预案与内部企业应急预案和外部其他应急预案的关

系,并辅相应的关系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

心、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 式表述。 5.2.2 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5.3 预防与预警 5.3.1 危险源监控

明确对区域内容易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 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采取安全防 范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防。

应急指挥机构确认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后,要及时研

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件发生。 5.3.2 预防与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成员根据自己的职责需开展的预防和应急准 备工作,如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培训、演练、相关知识培训、应急平台建设、新技术研发等。 5.3.3 监测与预警

5.3.3.1 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 口进行例行监测。

5.3.3.2 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 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5.4 应急响应 5.4.1 响应流程

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 并以流程图表示。 5.4.2 分级响应

根据事件紧急和危害程度,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 5.4.3 启动条件

明确不同级别预案的启动条件。

5.4.4 信息报告与处置

5.4.4.1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 求,以及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

5.4.4.2 明确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 5.4.4.3 明确事件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件影响的单位,以及向 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5.4.5 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行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达启动预案命令、召开应急会议、各应急组织成员的联系会议等。 5.4.6 应急监测

5.4.6.1 明确紧急情况下企业应按事发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要 求,配合开展工作。

5.4.6.2 明确应急监测方案,包括污染现场、实验室应急监测 方法、仪器、药剂。

5.4.6.3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要立即开展应

急监测,在政府部门到达后,则配合政府部门相关机构进行监测。 5.4.7 现场处置

5.4.7.1 水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 及水环境状况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可能受影响水体情况说明,包括水体规模、水文情况、水 体功能、水质现状等;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事件发生后,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方法及泄漏至外环境的污 染物控制、消减技术方法说明;

(4)制定水中毒事件预防措施,中毒人员救治措施;

(5)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 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6)跨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说明; (7)其他说明。

5.4.7.2 有毒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 范围以及风向、风速和地形条件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气体泄漏事件所采取的现场洗消措施或其他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企业、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基本保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5.4.7.3 溢油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溢油数量、油品种类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切断溢油源和控制影响范围的有效措施;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制定事件现场隔离警戒,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措施; (4)制定油品回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措施; (5)制定减轻溢油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的措施; (6)其他说明。

5.4.7.4 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污染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性质、污染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基本保护措施和 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5.4.7.5 辐射事件现场处置

(1)对于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被抢的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放射源搜寻措施和步骤;

2)制定在指定区域内宣传放射性危害特性的方法; 3)其他说明。

(2)对于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措施,切断辐射范围扩大的途径; 2)制定实时监测方案;

3)制定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4)制定周边群众保护措施和预防、治疗方案; 5)其他说明。

5.4.7.6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依据事件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 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医院、疾控中心、救 护车和急救人员;

(2)应急抢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3)国家中毒急救网络; (4)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 5.5 安全防护

5.5.1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明确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5.5.2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制定群众安全防护措施、疏散措 施及患者医疗救护方案等。 5.6 次生灾害防范

制定次生灾害防范措施,现场监测方案,现场人员撤离方案, 防止人员中毒或引发次生环境事件。 5.7 应急状态解除

5.7.1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 5.7.2 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5.7.3 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的 方案。

5.8 善后处置

5.8.1 明确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

5.8.2 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事件中的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5.8.3 明确开展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5.9 应急保障

5.9.1 应急保障计划

制定应急资源建设及储备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 经费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 定措施。

5.9.2 应急资源

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 急队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配备、调用标准及措施。 5.9.3 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企业依据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以应急物资储 备为主,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 理制度。

5.9.4 应急通讯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 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 通畅。

5.9.5 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技术机构等内容。 5.9.6 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交通运输、治安、医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 5.10 预案管理 5.10.1 预案培训

说明对本企业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 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5.10.2 预案演练

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制定企业预案演练的具体 计划,并组织策划和实施,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适时组织有关企 业和专家对部分应急演练进行观摩和交流。 5.10.3 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 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5.10.4 预案备案

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5.11 附则

5.11.1 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 5.11.2 预案的实施 明确预案实施时间。 5.12 附件

(1)环境风险评价文件;

(2)危险废物登记文件或企业危险废物名录; (3)企业应急通讯录; (4)应急专家通讯录;

(5)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 (6)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7)外部(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 联系单位通讯录;

(8)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 置关系图、本单位及周边区域人员撤离路线;

(9)单位重大危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 (10)应急设施(备)布置图;

(11)危险物质运输(输送)路线及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图; (12)企业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

(13)企业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图; (14)各种制度、程序等,如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格式) 表、应急预案启动(终止)令(格式)、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等; (15)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标准目录; (16)其他。

推荐第7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

1、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

2、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

3、救援力量及装备;

4、其他。

(二)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

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

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

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

(三)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等常在人数;居民点、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基本情况;

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水体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标准;

3、周边区域道路情况;

4、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

(四)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成立指挥中心。

(二)组成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2、现场指挥人。

(三)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

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

(一)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三)事故报告内容;

(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一)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二)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三)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四)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五)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六)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七)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八)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五、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一)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三)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控制。

六、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七、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二)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三)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四)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八、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

(一)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三)应急终止的条件;

(四)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措施;

(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二)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三)应急评价过程;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五)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七)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

(八)善后处置和保险。

十、应急保障

主要指通讯、防护、消防和车辆等器材的维护和保养

十一、应急培训计划

(一)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二)员工基本培训、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外部培训;

(三)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

(四)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及培训;

(五)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十二、演练计划

(一)演练准备;

(二)演练范围与频次;

(三)演练组织;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十二、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一)内部评审;

(二)外部评审;

(三)发布的时间、送抄部门、企业、居民区等。

推荐第8篇: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

1、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

2、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

3、救援力量及装备;

4、其他。

(二)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

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

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

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

(三)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等常在人数;居民点、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基本情况;

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水体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标准;

3、周边区域道路情况;

4、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

(四)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成立指挥中心。

(二)组成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2、现场指挥人。

(三)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

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

(一)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三)事故报告内容;

(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一)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二)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三)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四)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五)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六)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七)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八)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五、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一)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三)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控制。

六、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七、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二)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三)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四)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八、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

(一)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三)应急终止的条件;

(四)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措施;

(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二)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三)应急评价过程;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五)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七)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

(八)善后处置和保险。

十、应急保障

主要指通讯、防护、消防和车辆等器材的维护和保养

十一、应急培训计划

(一)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二)员工基本培训、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外部培训;

(三)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

(四)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及培训;

(五)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十二、演练计划

(一)演练准备;

(二)演练范围与频次;

(三)演练组织;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十二、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一)内部评审;

(二)外部评审;

(三)发布的时间、送抄部门、企业、居民区等。

推荐第9篇:潍坊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指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或者现场指挥机构、环境应急专家组等。

三、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等。列表说明主要原料、产品、应急设施、工艺流程、三废排放等情况。

四、风险源分析。包括风险源分析确定(固定源:生产装置区、危化品储罐区、仓库、危化品装卸平台等;流动源:运输工具等)、环境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

五、事故分级。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订。

六、应急响应。根据事故分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并以流程图表示。

七、应急处置。根据事故分级响应,采取相应的应急程序和措施。

八、应急保障。列表说明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九、监督管理。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和宣教培训计划、责任与

1 奖惩制度等。

十、附件(包括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

1、厂区平面布置图(应标明环境风险源、应急物资储备库、消防栓、事故池等应急设施的位置;标明应急通道、避难场所)。

2、厂区周围环境状况图(应标明厂区周围内环境敏感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2

公里半径范围3

推荐第10篇:环保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小编推荐]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1.2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 1.3适用范围

规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型、级别等。 1.4事件分级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5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1.6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明确应急预案与内部企业应急预案和外部其他应急预案的关系,并辅相应的关系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述。 2.2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3预防与预警 3.1危险源监控

明确对区域内容易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防。

应急指挥机构确认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后,要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件发生。 3.2预防与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成员根据自己的职责需开展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如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培训、演练、相关知识培训、应急平台建设、新技术研发等。 3.3监测与预警

3.3.1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

3.3.2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4应急响应 4.1响应流程

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并以流程图表示。 4.2分级响应

根据事件紧急和危害程度,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 4.3启动条件

明确不同级别预案的启动条件。 4.4信息报告与处置

4.4.1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求,以及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4.4.2明确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 4.4.3明确事件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件影响的单位,以及向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4.5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行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达启动预案命令、召开应急会议、各应急组织成员的联系会议等。 4.6应急监测

4.6.1明确紧急情况下企业应按事发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要求,配合开展工作。

4.6.2明确应急监测方案,包括污染现场、实验室应急监测 方法、仪器、药剂。

4.6.3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要立即开展应急监测,在政府部门到达后,则配合政府部门相关机构进行监测。4.7现场处置 4.7.1水环境污染 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水环境状况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可能受影响水体情况说明,包括水体规模、水文情况、水体功能、水质现状等;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事件发生后,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方法及泄漏至外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消减技术方法说明; (4)制定水中毒事件预防措施,中毒人员救治措施; (5)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6)跨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说明; (7)其他说明。

4.7.2有毒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及风向、风速和地形条件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气体泄漏事件所采取的现场洗消措施或其他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企业、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基本保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4.7.3溢油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溢油数量、油品种类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切断溢油源和控制影响范围的有效措施;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制定事件现场隔离警戒,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措施; (4)制定油品回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措施; (5)制定减轻溢油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的措施; (6)其他说明。

5.4.7.4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污染事件现场处置根据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性质、污染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基本保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4.7.5辐射事件现场处置

(1)对于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被抢的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放射源搜寻措施和步骤; 2)制定在指定区域内宣传放射性危害特性的方法; 3)其他说明。

(2)对于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措施,切断辐射范围扩大的途径; 2)制定实时监测方案; 3)制定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4)制定周边群众保护措施和预防、治疗方案; 5)其他说明。

4.7.6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依据事件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医院、疾控中心、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2)应急抢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3)国家中毒急救网络; (4)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 5安全防护

5.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明确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5.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制定群众安全防护措施、疏散措施及患者医疗救护方案等。 6次生灾害防范

制定次生灾害防范措施,现场监测方案,现场人员撤离方案,防止人员中毒或引发次生环境事件。 7应急状态解除

7.1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7.2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7.3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案。 8善后处置

8.1明确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8.2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事件中的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8.3明确开展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9应急保障 9.1应急保障计划

制定应急资源建设及储备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定措施。 9.2应急资源

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 急队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配备、调用标准及措施。 9.3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企业依据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以应急物资储备为主,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制度。 9.4应急通讯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通畅。 9.5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技术机构等内容。 9.6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交通运输、治安、医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 10预案管理 10.1预案培训

说明对本企业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10.2预案演练

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制定企业预案演练的具体计划,并组织策划和实施,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适时组织有关企业和专家对部分应急演练进行观摩和交流。 10.3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10.4预案备案

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11附则

11.1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 11.2预案的实施 明确预案实施时间。 12附件

(1)环境风险评价文件; (2)危险废物登记文件或企业危险废物名录; (3)企业应急通讯录; (4)应急专家通讯录; (5)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 (6)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7)外部(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联系单位通讯录; (8)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本单位及周边区域人员撤离路线; (9)单位重大危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 (10)应急设施(备)布置图; (11)危险物质运输(输送)路线及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图; (12)企业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 (13)企业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图; (14)各种制度、程序等,如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格式)表、应急预案启动(终止)令(格式)、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等; (15)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标准目录; (16)其他 环境保护部 二○一○年一月

第11篇: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

(二)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

2、附件

3、附件

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

评审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一)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落实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将应急预案及有关资料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二)组织评审。评审工作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主持,参加应急预案评审人员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生产经营规模小、人员少的单位,可以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必要时应邀请相关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三)修订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应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评审意见要求重新组织评审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重新进行评审。

(四)批准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

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评审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实际,按照《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审。

(一)合法性。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规范性文件要求。

(二)完整性。具备《导则》所规定的各项要素。

(三)针对性。紧密结合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四)实用性。切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

(五)科学性。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

(六)操作性。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

(七)衔接性。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体系,并与相关部门或单位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可参照本指南。

第12篇:甘肃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甘肃省企事业单位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甘肃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程序、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环保部或省环保厅有行业指南的可参照执行。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

— 1 — 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环境保护目标:企事业单位周边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重大危险源: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

环境危险源:在企事业单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包括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危险物质以及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或健康)的危险程度。 危险物质:指能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等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 — 2 — 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分类:指根据环境污染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划分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别。

分级: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

应急准备: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应急响应: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

— 3 — 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恢复: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成立以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事业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抽调预案编制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应来自企事业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包括应急指挥、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环保、组织管理、监测、消防、工程抢险、医疗急救、防化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外部专家。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制定预案编制任务和工作计划。

企事业单位可以委托经省环保厅认定的咨询机构编制预案。 4.2 基本情况调查

应对企事业单位基本概况、环境危险源、企事业单位周边环境状况、环境保护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4.2.1 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4.2.1.1 企事业单位名称、详细地址。

— 4 — 4.2.1.2 企事业单位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4.2.1.3 企事业单位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4.2.1.4 其他情况说明。

4.2.2 企事业单位环境危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4.2.2.1 企事业单位的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的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消耗量、物料最大贮存量和加工量,列出涉及的危险物质名称及数量等。

4.2.2.2 调查企事业单位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装置,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收集企事业单位平面布置图,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设施(备)平面布置图、企事业单位消防设施配置图。

4.2.2.3 调查企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名称及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处理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设备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2.2.4 调查企事业单位危险废物的产生,储存、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危险废物处理的设计规范和防范环境风险情况。

4.2.2.5 调查企事业单位危险物质及危险废物的运输(输送)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跑、冒、滴、漏”的防护措施等。

4.2.3 企事业单位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 5 — 4.2.3.1 企事业单位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如风向、风速、降雨量、暴雨期、地质灾害等。

4.2.3.2 企事业单位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

4.2.3.3 企事业单位所处区域地理位置图,图中包括以下内容:

(1)年风向玫瑰图;

(2)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以及管道;

(3)受纳本企事业单位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雨水)的水域,废水排放路径及排污口位置,企事业单位厂区外固体废物处置场;

(4)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线、周边区域的企事业单位分布、社区重要基础设施等;

(5)区域内环境保护目标(调查范围按HJ/T169确定)。 4.2.3.4 企事业单位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雨水)排放去向(水域名称),废水输送方式,排污口位置,水域功能类别。企事业单位排污口下游的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及地下水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名称,保护级别,与企事业单位排污口的距离。

— 6 — 4.2.3.5 区域内各环境保护目标名称及与企事业单位边界的方位和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人口数量、学校的相对位置和学生人数、医院的相对位置及联系方式。

4.2.3.6 企事业单位相关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受纳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情况及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及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的环境标准。

4.2.3.7 企事业单位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方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服务范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

4.2.3.8 企事业单位下游地下水打井取水情况。 4.2.3.9 周边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4.2.3.10 企事业单位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交通干线流量等。

4.2.3.11 企事业单位危险物质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说明。

4.2.3.12 同一流域或区域产生同类污染物的其他企事业单位名录及排污状况。

4.3 环境风险与应急能力评估

4.3.1 明确企事业单位存在的危险源、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4.3.2 对企事业单位存在的环境污染事件风险进行全面、系

— 7 — 统、重点的识别。

4.3.3 对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源,应分析其要害部位以及重大环境危险源等的风险影响范围及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

4.3.4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程度,对企事业单位的应急资源、处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估,找出不足,提出整改建议,并在应急保障中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

4.4 预案编制

在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周边部门单位的预案相衔接。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需要编写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的企事业单位,预案内容根据《办法》要求有所侧重。企事业单位编制的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之间应当相互协调一致。

4.5 预案的评估、发布与更新

预案草案编制完成后,由企事业单位组织评估小组对预案进行评估。评估小组的组成人员应当包括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急管理人员、相关行业协会、相 — 8 — 邻重点风险源单位代表、周边社区(乡、镇)代表等。预案经评估、修改完善后,由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署发布。

企事业单位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人员和装置发生重大变动、或在执行和演练中发现重大缺陷时,由本单位及时组织修订。

4.6 预案的实施

预案签署发布后,企事业单位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实现预案持续改进。

4.7 预案的备案

企事业单位编制的预案应当在签署实施后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省级及以上环保部门审批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预案报省环保厅备案,其余根据市(州)保护局规定的权限备案。

5 预案的主要内容 5.1 总 则 5.1.1 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5.1.2 编制依据

— 9 —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5.1.3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5.1.4 适用范围

明确预案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5.1.5 事件分级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分级,要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类型、规模、环境危险源、组织机构等实际情况,并注明与国家分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

5.1.6 应急预案体系

明确预案与企事业单位内部其他预案(如安全、消防、防化、卫生、地质灾害等)和相关联企事业单位预案之间的关系(附关系图)。需要编写综合预案的企事业单位,应说明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之间的关系。

5.2 基本情况 5.2.1 单位概况

明确企事业单位名称、隶属关系、法人、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传真、正常上班人数、往来人数等。

5.2.2 工艺简介

— 10 — 明确企事业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原料、燃料、主副产品及中间产品产生量、消耗量、最大贮存量和加工量等(属于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要注明)。

明确物料运输情况(进厂和出厂),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要明确运输单位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并附资质和协议(注明事故责任主体)等资料。

5.2.3 污染物排放

明确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类型、位置、浓度、数量、排放路径、排污口及污染物治理措施的效果等。

污染治理设施依托外单位的,要明确治理单位的名称、地址、处置能力、联系方式,并附资质和协议等资料。

5.2.4 环境概况

明确与企事业单位紧密相关的周围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厂址特殊状况(如坡地、江河沟渠、高压输电线路、输油输气管道、隧道涵洞等)、道路、疏散路线、避难场所、重要基础设施、废水受纳水域等,并附图说明。

明确企事业单位所在地气候(气象)特征,如主导风向、风频、风速、暴雨期、降雨量、地质灾害等。

5.2.5 环境保护目标

明确企事业单位周边区域可能受影响范围内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名称、保护级别、规模、人数、联系方式、与企事业单位

— 11 — 的距离、方位等相关资料(保护目标在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以内的要注明),并在地理位置图上标出。

明确企事业单位排污口下游可能受影响范围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名称、保护级别、与排污口的距离等资料,明确供水单位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方式,取水口(地表水及地下水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等资料,并在地理位置图上标出。

明确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及可能受影响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5.2.6 环境质量标准

明确区域执行的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5.3 环境风险评估 5.3.1 环境危险源识别

明确企事业单位存在的所有环境危险源,并逐一进行分析识别(属于重大危险源的要注明),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和后果。

5.3.2 危险物质识别

明确所有的危险物质,要与环境危险源对应。明确来源、去向、贮存和运输方式、基本性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应急处置措施、相关标准等内容。涉及多种成分的物质(如污水、固废、尾矿等),要对成分进行分析说明。

— 12 — 5.3.3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

明确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处置等情况。依托外单位处置危险废物的,要明确危险废物运输和处置单位名称、地址、与本单位的关系、联系方式、运输方式、处置能力、处置场所的位置,并附资质和协议(注明事故责任主体)等资料。

5.3.4 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明确不同环境危险源的应急能力评估结论,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要求,要与识别到的环境危险源逐一对应。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风险防范设施及运行状态、物资、制度、技术、队伍等。

5.4 组织机构和职责 5.4.1 应急组织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以结构图的形式表述组织机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各部分的负责人、联系人、联系方式等。组织机构应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报警、响应、救援、结束、善后处置等各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要体现应急联动机制要求。

5.4.2 职责

明确组织机构中各组成部分、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 5.5 预防与预警 5.5.1 预防措施

明确对环境危险源的预防措施,包括危险源的监控和监测、

— 13 — 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记录(设计隐患排查登记表)、发现问题的整改等内容,要有具体的实施主体。

5.5.2 预警措施

明确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各类预警信息的获取途径(包括报警、监测、信息收集等)。

针对不同级别的事件,分别明确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进入预警状态后各部门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预警级别的调整和解除程序等内容(注明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信息的内容)。

5.6 应急响应 5.6.1 分级响应

明确不同级别事件的启动条件、启动部门、启动程序、启动后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并附应急响应流程图。明确哪些状态下应该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救援,明确请求救援的部门与方式。

5.6.2 信息报告

明确企事业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和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明确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信息的方式和时限。附信息报告流程图。

5.6.3 信息通报

明确不同类型事件发生后的通报范围和方式等。

— 14 — 5.6.4 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行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达启动预案命令、应急人员集结、应急物资调运、召开应急会议等内容,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

5.6.5 应急监测

明确不同环境危险源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机构、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标准等内容。

5.6.6 现场处置

明确不同环境危险源发生事故后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要与识别到的环境危险源逐一对应,且职责明确、可操作性强。

5.6.7 受伤人员救治

明确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伤亡人员的救治措施,包括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联系方式、伤员急救常识等内容。

5.6.8 安全防护

明确应急人员、受灾群众在事故发生和处置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防护措施。

5.6.9 信息发布

明确企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发布的程序。明确企事业单位如何配合政府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5.6.10 应急终止

— 15 —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5.7 后期处置 5.7.1 调查与评估

明确事件发生后原因调查、经济损失评估、处置过程评估、当前与长期环境影响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主体和步骤。

5.7.2 善后处置

明确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 5.7.3 恢复重建

明确开展环保装置恢复优化与环境恢复、重建等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5.7.4 保险

明确对环境应急人员和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办理的险种。 5.8 应急保障

明确企事业单位或协议联动单位现有的应急保障能力,要真实反映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需要加强的内容。应急保障内容主要包括:队伍、经费、物资和装备、通信与信息、制度、技术、交通运输、治安、医疗卫生、后勤、外部救援等。

5.9 监督管理 5.9.1 宣传和培训

明确企事业单位内部环境应急培训的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 16 — 5.9.2 预案演练

明确应急演练的计划、方式、范围、目的、频次等内容。 5.9.3 预案修订

明确预案变更、修订的基本要求、时限和方式等内容。 5.9.4 预案备案

明确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备案时间、报备部门等内容。

5.9.5 责任与奖惩

明确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5.10 附 则

5.10.1 预案签署与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和解释部门。 5.10.2 修订情况

明确预案的修订情况(若为第一次制定预案可不写)。 5.10.3 实施日期 明确预案的实施时间。 5.11 附 件

1.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批复或环保竣工验收批复文件;

2.经验总结(企事业单位内部或全国同类型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和处置经验);

3.总平面布置、环境危险源分布、应急设施分布图;

— 17 —

4.地理位置图,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5.危险物质运输(输送)路线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6.所在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布或规划图;

7.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注明排污口),水环境应急设施切换系统图;

8.本单位及周边区域人员疏散撤离路线;

9.生产工艺流程图;

10.应急物资储备与分布清单;

11.危险废物名录及危险废物登记文件;

12.环境应急监测网络、应急监测点位分布图;

1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初报表;

14.外部联系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通讯录;

15.内部应急人员通讯录;

16.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登记表;

17.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18.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

19.信息报告流程图(有联系电话);

20.其它。

— 18 —

第13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精)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

1、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

2、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

3、救援力量及装备;

4、其他。

(二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

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

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

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三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等常在人数;居民点、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基本情况;

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水体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标准;

3、周边区域道路情况;

4、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四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成立指挥中心。 (二组成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2、现场指挥人。(三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

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 (一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三事故报告内容; (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一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二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三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四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五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六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七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八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五、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一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三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控制。

六、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七、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二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三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四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八、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 (一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三应急终止的条件; (四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措施; (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二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三应急评价过程;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五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七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 (八善后处置和保险。

十、应急保障

主要指通讯、防护、消防和车辆等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十

一、应急培训计划 (一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二员工基本培训、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外部培训; (三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 (四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及培训; (五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十

二、演练计划 (一演练准备; (二演练范围与频次; (三演练组织;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十

二、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一内部评审; (二外部评审; (三发布的时间、送抄部门、企业、居民区等。

第14篇:如何编制救援应急预案

如何编制救援应急预案

一、制定救灾应急预案的目的

救灾应急预案是应对灾害的紧急行动方案。制定预案是救灾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的要求;是整合、发挥各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作用的要求;是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建立新的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工作整体水平的要求。

二、制定预案的原则

1.统一领导的原则:预案是政府的预案,制定的预案应该明确概括政府对救灾工作的领导作用和责任。

2.层次分明的原则:按照政府层次划分,各级政府只做本级政府的预案。救灾预案只做到县级。

3.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预案中涉及的有关灾害预防、预替、紧急响应、相关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环节,按照机构改革后明确的各部门职能分工划分确认,不形成扯皮。

4.综合协调的原则:在制定预案过程中,如果涉及工作职能空档,要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

5.宏观要求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制定预案时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总揽全局,把涉及的主要灾种都囊括起来,形成工作总纲。如果确有必要,可分灾种制定工作预案做为总预案的附件。省级预案一般要根据职能划分只对下级政府制定预案提出要求,不对具体操作环节进行规定;地区级、县级预案要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明确针对灾种,体现实际的可操作性。 6.重点突出的原则:救灾应急预案要紧扣民政救灾业务特点,体现民政救灾工作特色,突出细化落实救灾工作各个环节的相关内容,强调救灾保障手段和资金的落实,如救灾物资储备、交通、通讯保障等。

三、预案涉及的灾种和启动条件 一般来讲,救灾应急预案应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主要灾种。全国各地应突出做好洪涝、地震、干旱、突发地质灾害、凤暴潮等灾种的应急预案。

1.预案启动条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预案启动是件严肃的事情,必须严格掌握,应确定合理的启动条件。要尽可能做到实际状况对救灾工作的要求与预案启动后工作主动性的有机结合。

(2)预案的启动条件一般是一套综合的量化指标体系。由于预案从逻辑关系上讲是假设(如果)将做什么,或已经(将可能)将做什么的互动关系。因此预案启动条件的确定必须考虑灾害预测结果和灾情评估结果,要考虑历史灾情和救灾工作状况,要吸收灾窖预测专家、灾情评估专家、灾害救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等分灾种联合制定,以体现启动条件的科学性。

(3)预案启动条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考虑救灾资源的需求量与完成救灾工作任务间的合理配比。广义上讲,救灾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和组织领导、社会凝聚力等无形资源。资源的多寡与预案的启动相互联动,在确定预案启动条件时应充分考虑。 (4)一定意义上讲,预案的启动条件就是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灾情进行划分,根据反映地方救灾过程中掌握的灾情尺度予以界定。应该明确,地方确定的启动条件,不是中央是否进行补助的界线。 2预案启动条件的参考指标

(l)气象、地震、防汛等灾害预报部门发出预警及相关预案已经启动,预期灾害将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或损失。

(2)省级一次灾害过程,倒塌房屋5一10万间;农作物绝收面积30—6O万公顷;因灾死亡IOO—ZOO人;牧区牲畜死亡10一ZO万头(只);6-7级破坏性地震;一次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到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回%一5%。属其一者。

(3)中央发慰问电、中央首长或地方领导特别关注的灾害或其他惰况。 3不同灾害预案的启动条件

(1)洪涝灾害 可将本行政区域内发生洪涝灾害时灾情巳经或明显将超过本行政区域前5年内洪涝灾害的重灾指标做为启动条件.

(2)地震灾害 地震部门的预测或已经发生地震,地震应急预案已经启动;或造成社会影响较大的一般性破坏性地震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已经发生做为启动条件。 严重破坏性地震指标:人员死亡200一100O人。人口在IOO万以上的大城市或地区发生大于6.5级、小于7.O级地震;或人口在5O—100万城市或地区发生7O级以上地震。

(3)旱灾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北方连续2个月,南方连续40天,降水少于常年5O%以上,蓄水比常年同期减少3O%;因灾造成1O万以上人口950万头牲育饮水困难。

四、预案编制、颁布和启动

救灾应急预案编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及地区、县级民政部门负责编制。这是由民政部门承担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及救灾工作职能确定的。 省级预案一般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政府办公厅颁布,地区、县级预案由地区\县级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布。预案具有法规效力。 预案的启动由预案本身确定的启动条件拄制,一旦符合启动条件,预案立即启动,预案规定的内容进人程序化运作,变成实际操作行为。

五、预案的组织机构

指挥决策机构:救灾应急指挥部 综合协调机构:指挥部办公室 具体工作组:预测预报;宣传动员;人员抢救;转移安置;生活保障;物资保障;工程抢险;交通恢复;恢复重建等等。

具体工作组按照救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间题划分工作,按照组织学的理论,一般一个工作组应侧重主要完成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应尽可能避免工作组职能相互间的交又。

六、纪织机构的人员组成及职能 1.救灾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

指挥长:由本行政区域行政领导担任

副指挥长:本行政区域政府秘书长、主要承担救灾工作职责的委、办、厅(局)领导同志(5—6人)

成员:本行政区域内涉及灾害救助工作的委、办、厅、局及预案工作涉及的其他机构或组织。

2.指挥部办公室 人员组成:民政厅(局)及本行政区域主要承担救灾工作职责的其他委、办、厅、(局)同志。

主要职责;

(1)向各工作组传达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2)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

(4)及时收集、评估灾情,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5)协凋救灾工作过程中的职能交叉问题; (6)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各部门具体工作组 工作组一般由5—6人组成做为决策负责层,工作人员和其他资源根据工作量由该工作组自行确定和组织。 主要职能:按照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确认。 目前省级涉及救灾的部门主耍有:民政厅、水利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地震局、卫生厅、交通厅、公安厅、气象局、教育厅、建设厅、经贸厅、财政厅、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审计、监察等、社会团体或其他部门。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编制。下面分别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依据、编制原则、预案内容、注意事项和演练与修订等进行介绍。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首先应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对重大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根据重大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来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因此,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依据就是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可参照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进行。 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就是系统地确定和评估重大危险源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故和可能导致什么紧急事件,后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危害程度如何等。

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不但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生产经营单位所作的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故类型,应包括被考虑的最严重事件; 2)导致那些最严重事件发生的过程;

3)对潜在事故的描绘(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火灾等); 4)对泄露物质数量的预测(有毒、易燃、爆炸); 5)对泄露物质扩散的计算(气体或蒸发液体); 6)有害效应的评估(毒、热辐射、爆炸波); 7)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 8)如果非严重事件被中止,它的规模如何; 9)事件之间的联系; 10)每一个事件的后果。

为了在安全贮存、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重点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质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 2.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

1)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单位、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在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及事故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以下内容:

(1)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范围

包括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及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和评估。

(2)危险报警

1)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报警装置以保证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情况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使其能迅速做出相应决定。

2)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熟悉报警步骤,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危险设施规模考虑是否建立紧急报警系统。 4)在需要安装报警系统时,应在多处安装报警装置,并达到一定的数量,以保证报警系统正常、有效工作。

5)在噪声较严重的地方,生产经营单位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在现场工作的人员。

6)在工作场所报警系统报警时,为能尽快通知场外应急服务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建立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3)通讯联络方法 主要包括:

1)与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人员的通讯联络方法,包括召集重大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联络方法。 2)与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方法,包括与场外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络方法等。

3)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主管部门的联络方法等。 4)应急控制系统

应急控制系统的应急指挥联络图如下:

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考虑建立应急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情况,保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执行。其主要要求如下: 1)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

应把应急控制中心设在较安全的地方;

应考虑建立辅助应急控制中心,因为主控制中心也可能会因事故影响而瘫痪。

2)应急控制中心的组成

一般包括总指挥和指挥部成员,总指挥由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担任。指挥部成员应包括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职责、权力及资源的单位内生产、设备、消防及医疗机构。指挥部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应急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

3)应能够顺利接收外部信息,具有向事故现场及现场外管理人员发送指令的能力;

4)一般情况下,控制中心应包括如下设施和资料:

●数量充足的内线和外线电话;

●无线电和其它通讯设备;

●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

●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重大危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 ——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方; ——救援设备存放点; ——消防系统和附近水源;

——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

——重大危险源的进口和道路状况;

——安全区;

——重大危险源的位置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测量风速、风向的设备; ●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

●企业职工名单表; ●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现场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地方政府和应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事故现场的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者和参观者; (5)现场总指挥及现场管理者的职权

生产经营单位应委派一名现场总指挥(如需要,也可委派副手),在应急控制中心负责全面的事故管理。另外,还应委派一名现场事故管理人员(如果必要,还应委派副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1)现场总指挥的职权:

①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②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③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

④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 ⑤应重视所有事故造成的伤害;

⑥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⑦在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 ⑧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做出安排;

⑨向新闻媒体公布权威信息;

⑩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原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2)现场事故管理人员的职权:

①评估事故的规模,决定需要内部或外部应急机构;

②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

③在消防队到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

④安排受伤人员并寻找失踪人员;

⑤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⑥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系点;

⑦在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到来之前代理其职责;

⑧如有必要,应给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⑨现场事故管理人员应能从穿着上容易辨认。 (6)现场人员的行动准则

生产经营单位应确保现场人员准确知道自己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承担的任务(如负责抢救、监测、照顾伤员等);

应规定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的行动步骤、撤离程序等。 (7)非现场但可能影响范围内人员的行动原则 应制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外人员和其他人的行动原则。 (8)现场措施

1)在存在危险设施的重大危险源内外,应制订事故现场的人员应采取的紧急补救措施。特别应包括在突发事故发生初期能采取的紧急措施,如紧急停车等;

2)无关人员可沿着具有明确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安全区; 3)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告知应急控制中心: 4)控制中心指定专人核对并区分到达安全区的事故现场和现场外人员的名单;

5)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核对并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

6)安排对现场人员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姓名、工作岗位、地址等,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还要定期更新;

7)在事故后的适当时机,授权披露有关信息,并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该信息的唯一发布者;

8)事故处理结束后,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应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指导。 (9)设施关闭程序

生产经营单位应充分考虑复杂危险设施各个部分的内部关系,并制订紧急停止运行程序,这样当事故一旦发生时或必要时,可将危险设施停止运行。 4.注意事项

1)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有一个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应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物)及时、迅速到达和供应;

3)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应与应急服务机构共同评估,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这个预案;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定期演练,以保证先进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5)不应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维持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的替代措施; 6)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生产经营单位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进行抢救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这个时间内现场人员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由于工作人员生病、节日和危险设施停止运行期间工作人员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 5.演练与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演习可以验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合理性,发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演练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应让熟悉危险设施的现场人员、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

2)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以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

3)与危险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4)每一次演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核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

②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

③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④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应把在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现场危险设施和危险物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把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情况及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人员。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与应急预案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是一个二级文件,其内容应根据标准的要求,按照程序文件的语言5WlH进行描述。应包括:在应急准备和响应方面不同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明确组织有哪些可能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应急组织、应急物资要求、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和对应急预案的管理要求(评审、试验、修订)、对预案的培训要求。

应急预案是一个三级文件,是针对程序中确定的每一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编写的具体方案,包括具体的应急组织及相应职责、应急物资的具体要求(数量、存放地点、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消防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隔离装置的布置、外部信息联络的方式及电话(含有关消防、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相关方、周边社区、医院等)、内部通报的方式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等。

两者的关系是应急预案是程序文件的具体化,是程序的支持文件;程序文件对应急预案提出内容要求和管理要求。 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对企业进行审核中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编写的应急预案与识别出的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不对应,与策划的控制措施不一致。如:识别出化学危险品泄漏为未来时态紧急状态下的重要环境因素或不可承受的风险,策划方案中规定要采用运行控制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而实际上没有编写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的内容不符合要求,没有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

(3) 对预案的试验或演练没有按要求进行,随便找一个培训记录来应付了事。如某企业针对设备发生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仅仅是15条口号式的内容。

(4)对预案没有进行定期评审或评审,不知是否可行。特别是有的事故发生后没有对预案发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也没有及时进行修改。

(5)程序和预案不分,有程序没预案或有预案没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1)每一潜在事故都有要编制应急预案;

(2)先描述潜在事故的具体状况,确定控制的目标;再按:“应急组织及相应职责、应急物资的具体要求(数量、存放地点、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消防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隔离装置的布置、外部信息联络的方式及电话(含有关消防、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相关方、周边社区、医院等)、内部通报的方式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等”内容针对组织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紧急情况编写;应急措施和步骤应容易记忆,可操作。

(3)如可行,最好附具体的急救图示。

应急预案与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作出应急预案与响应,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和伤害。

组织应制定评价应预案与响应实际效果的计划和程序,并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

1.理解要点

标准要求组织应制定并保持处理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程序。程序的制定应考虑在异常、事故发生和紧急情况下的事件,尤其是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组织对可能的重大事故必须按有关规定制定场内应急计划并协助制定场外应急计划。

这部分内容很明确,要求组织明确对潜在的紧急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制定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反应程序。总的来说是:

(1)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紧急状态,并做好预防措施。

(2)知道发生紧急情况后如何处理。

(3)对采取的纠正措施及程序的更改要予以记录。

(4)对程序要求进行练习和检验。

组织对每一个重大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计划。应急计划的内容包括:①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②与外部机构的联系(消防、医院等);③报警、联络步骤;④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⑤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⑥应急措施等。

2.审核要点

1)组织对处理意外事件有无制定相关的程序,包括应急反应和事后处理、修订程序等。

2)组织对这些程序运行的有效性有无定期的验证,包括设备、监测仪器、消防器材等。

3)对重大事故可能导致的影响和后果是否有所考虑。

4)组织有无分析导致意外事件的原因的程序,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

5)组织是否有和消防、城市规划、安全与健康部门相互配合的行动计划。

6)事故发生后,组织内、外部的联络是否可效。

第15篇:如何编制救援应急预案

如何编制救援应急预案

一、制定救灾应急预案的目的

救灾应急预案是应对灾害的紧急行动方案。制定预案是救灾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的要求;是整合、发挥各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作用的要求;是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建立新的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工作整体水平的要求。

二、制定预案的原则

1.统一领导的原则:预案是政府的预案,制定的预案应该明确概括政府对救灾工作的领导作用和责任。

2.层次分明的原则:按照政府层次划分,各级政府只做本级政府的预案。救灾预案只做到县级。

3.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预案中涉及的有关灾害预防、预替、紧急响应、相关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环节,按照机构改革后明确的各部门职能分工划分确认,不形成扯皮。

4.综合协调的原则:在制定预案过程中,如果涉及工作职能空档,要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

5.宏观要求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制定预案时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总揽全局,把涉及的主要灾种都囊括起来,形成工作总纲。如果确有必要,可分灾种制定工作预案做为总预案的附件。省级预案一般要根据职能划分只对下级政府制定预案提出要求,不对具体操作环节进行规定;地区级、县级预案要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明确针对灾种,体现实际的可操作性。

6.重点突出的原则:救灾应急预案要紧扣民政救灾业务特点,体现民政救灾工作特色,突出细化落实救灾工作各个环节的相关内容,强调救灾保障手段和资金的落实,如救灾物资储备、交通、通讯保障等。

三、预案涉及的灾种和启动条件 一般来讲,救灾应急预案应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主要灾种。全国各地应突出做好洪涝、地震、干旱、突发地质灾害、凤暴潮等灾种的应急预案。

1.预案启动条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预案启动是件严肃的事情,必须严格掌握,应确定合理的启动条件。要尽可能做到实际状况对救灾工作的要求与预案启动后工作主动性的有机结合。

(2)预案的启动条件一般是一套综合的量化指标体系。由于预案从逻辑关系上讲是假设(如果)将做什么,或已经(将可能)将做什么的互动关系。因此预案启动条件的确定必须考虑灾害预测结果和灾情评估结果,要考虑历史灾情和救灾工作状况,要吸收灾窖预测专家、灾情评估专家、灾害救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等分灾种联合制定,以体现启动条件的科学性。

(3)预案启动条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考虑救灾资源的需求量与完成救灾工作任务间的合理配比。广义上讲,救灾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和组织领导、社会凝聚力等无形资源。资源的多寡与预案的启动相互联动,在确定预案启动条件时应充分考虑。

(4)一定意义上讲,预案的启动条件就是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灾情进行划分,根据反映地方救灾过程中掌握的灾情尺度予以界定。应该明确,地方确定的启动条件,不是中央是否进行补助的界线。

2预案启动条件的参考指标

(l)气象、地震、防汛等灾害预报部门发出预警及相关预案已经启动,预期灾害将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或损失。

(2)省级一次灾害过程,倒塌房屋5一10万间;农作物绝收面积30—6O万公顷;因灾死亡IOO—ZOO人;牧区牲畜死亡10一ZO万头(只);6-7级破坏性地震;一次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到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回%一5%。属其一者。

(3)中央发慰问电、中央首长或地方领导特别关注的灾害或其他惰况。

3不同灾害预案的启动条件

(1)洪涝灾害 可将本行政区域内发生洪涝灾害时灾情巳经或明显将超过本行政区域前5年内洪涝灾害的重灾指标做为启动条件.

(2)地震灾害 地震部门的预测或已经发生地震,地震应急预案已经启动;或造成社会影响较大的一般性破坏性地震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已经发生做为启动条件。 严重破坏性地震指标:人员死亡200一100O人。人口在IOO万以上的大城市或地区发生大于6.5级、小于7.O级地震;或人口在5O—100万城市或地区发生7O级以上地震。

(3)旱灾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北方连续2个月,南方连续40天,降水少于常年5O%以上,蓄水比常年同期减少3O%;因灾造成1O万以上人口950万头牲育饮水困难。

四、预案编制、颁布和启动

救灾应急预案编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及地区、县级民政部门负责编制。这是由民政部门承担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及救灾工作职能确定的。 省级预案一般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政府办公厅颁布,地区、县级预案由地区\县级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布。预案具有法规效力。 预案的启动由预案本身确定的启动条件拄制,一旦符合启动条件,预案立即启动,预案规定的内容进人程序化运作,变成实际操作行为。

五、预案的组织机构

指挥决策机构:救灾应急指挥部 综合协调机构:指挥部办公室 具体工作组:预测预报;宣传动员;人员抢救;转移安置;生活保障;物资保障;工程抢险;交通恢复;恢复重建等等。

具体工作组按照救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间题划分工作,按照组织学的理论,一般一个工作组应侧重主要完成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应尽可能避免工作组职能相互间的交又。

六、纪织机构的人员组成及职能

1.救灾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

指挥长:由本行政区域行政领导担任

副指挥长:本行政区域政府秘书长、主要承担救灾工作职责的委、办、厅(局)领导同志(5—6人)

成员:本行政区域内涉及灾害救助工作的委、办、厅、局及预案工作涉及的其他机构或组织。

2.指挥部办公室 人员组成:民政厅(局)及本行政区域主要承担救灾工作职责的其他委、办、厅、(局)同志。

主要职责;

(1)向各工作组传达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2)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

(4)及时收集、评估灾情,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5)协凋救灾工作过程中的职能交叉问题;

(6)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各部门具体工作组 工作组一般由5—6人组成做为决策负责层,工作人员和其他资源根据工作量由该工作组自行确定和组织。 主要职能:按照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确认。 目前省级涉及救灾的部门主耍有:民政厅、水利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地震局、卫生厅、交通厅、公安厅、气象局、教育厅、建设厅、经贸厅、财政厅、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审计、监察等、社会团体或其他部门。

第16篇:应急预案编制说明(材料)

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各种应急预案的编制,确保格式规范,内容齐全,操作性强。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应急预案的编制控制。

3、职责

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负责针对公司紧急情况和事故编制相应应急预案。

4、工作程序

4.1 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4.1.1 可能发生紧急情况和事故;应明确紧急情况和事故发生的部位、岗位或设备。

4.1.2 主要危险源:即产生该事故的根源或状态。

4.1.3 发生事故后的危害和影响:包括人员、设备财产、环境社区。 4.1.4 涉及单位:包括内部、外部。

4.1.5 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明确主管领导、主责部门(车间)、配合部门。

4.1.6 应急措施包括: a、自救步骤 b、互救步骤

c、报警联络步骤及时间要求,处理紧急情况和事故的最适当的方

法,将环境损害、伤亡降到最低的措施等。

d、应急设施和物品(急救逃生工具,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应急喷淋、灭火器材、通风、交通设备等)。

e、防止二次伤害注意事项。 f、疏散路线图及应急设施布置图。

4.1.7 联系方式及电话:包括急救医院、消防、上级主管部门(车间)、本部门(车间)负责人、本单位责任部门(车间)。 4.1.8 应急设施检查维护要求,针对特点规定。

4.1.9 教育培训、演习规定:应有计划、实施总结、评审要求。 4.1.10 奖励的程序以及附件。

4.2 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批准、规定执行文件控制。 4.3 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对龙华区安监局、应急预案评审专家提出意见进行完善。

4.4 龙华区安监局对评审通过的本应急预案进行登记、备案,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4.5 三年针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复审工作。 本预案具体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组 长:XXX(职务:副总经理)

职 责: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组织机构;督促检查编制、审议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批准公司应急预案的项目设置;批准各部门执行应急职责;对于评审合格后的应急预案批准试行,安监局申请备案;对编制后的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行性和规范性进行审议,为领导小

组和编制小组提供修订意见。

组 员:XXX(职务:文员)、XXX(职务:课长)、XXX(职务文员)、XXX(职务:文员)、XXX(职务:课长)、XXX(职务:厂长)。

职 责:负责进行应急预案支持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单位所辖的设备和岗位进行风险分析,制订预防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对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对公司应急预案体系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XXXX(深圳)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24日

第17篇: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附件2

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六年二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城市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 2.3 洪涝风险分析 2.4 洪涝防御体系 2.5 重点防护对象 3 组织体系与职责

3.1 指挥机构 3.2 成员单位职责 3.3 办事机构 4 预防与预警

4.1 预防预警信息 4.2 预警级别划分 4.3 预防预警行动 4.4 主要防御方案 5 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5.2 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5.3 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5.4 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5 应急响应结束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6.2 抢险与救援保障 6.3 供电与运输保障 6.4 治安与医疗保障 6.5 物资与资金保障 6.6 社会动员保障 6.7 宣传、培训和演习7 后期处置

7.1 灾后救助 7.2 抢险物资补充 7.3 水毁工程修复 7.4 灾后重建 7.5 保险与补偿 7.6 调查与总结 8 附则

8.1 名词术语定义 8.2 预案管理与更新 8.3 奖励与责任追究 8.4 预案解释部门 8.5 预案实施时间

1 附图 2 附表 3 附件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做好城市洪涝、山洪、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城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制订的有关方针政策;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流域规划及城市防洪规划等专业规划;已批准的防洪调度方案、流域防洪预案及上一级或同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防洪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城市市区内洪水(含江河洪水、冰凌洪水以及山洪等)、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1.4 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军民联防;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则。

2 城市概况 2.1 自然地理 城市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貌特点,城区高程范围,气象水文特征;城市水系与河道、水库、湖泊等情况。

2.2 社会经济

城区现状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基础设施等。

2.3 洪涝风险分析

暴雨、洪水、风暴潮主要特征、洪水传播时间、城市主要暴雨洪水成因与地区组成,主要致灾暴雨洪水来源及量级、发生频率,城市历史洪水。主要控制站不同频率洪水水位或高潮位、流量。洪水、暴雨渍涝、台风暴潮可能致灾影响淹没范围及风险分析,洪涝风险图。

2.4 洪涝防御体系

城市防洪体系(堤防、水库、湖泊、蓄滞洪区、分洪道等)与城区除涝排水设施(泵站、涵闸等),城市防洪、除涝排水、防台风暴潮现状能力或防御标准。

城市防洪、除涝排水、防台风暴潮的薄弱环节,重要工程险段及病险涵闸,桥梁及河道违章建筑的阻水情况。

2.5 重点防护对象

党政机关要地、部队驻地、城市经济中心、电台、电视台等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地铁、地下商场、人防工程等重要地下设施,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生命线工程设施,重要有毒害污染物生产或仓储地,城区易积水交通干道及危房稠密居民区等。

3 组织体系与职责 3.1 指挥机构

城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负责处置城市防洪应急事务,并明确其主要职责。

3.2 成员单位职责

明确防汛指挥机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力求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避免职能交叉。

3.3 办事机构

明确防汛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4.1 预防预警信息

分类明确城市气象、水文、防洪与排涝工程险情、洪涝灾情信息的具体报送内容、负责报送单位、报送时限等,形成规范的信息报告制度。

4.2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城市洪水(含江河洪水、冰凌洪水以及山洪等)、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合理划分预警级别(通常由重到轻分为I、II、III、IV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确定向社会发布的警示标志。

4.3 预防预警行动

4.3.1 预防预警准备:包括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料和通信准备,防汛检查及日常管理,以及与相关行业应急预案的协调等。

4.3.2 江河洪水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江河洪水、防洪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 4.3.3 山洪灾害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与山洪灾害有关的暴雨、洪水、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建立水利、国土资源、气象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机制等。

4.3.4 暴雨渍涝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暴雨渍涝、排涝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

4.3.5 台风暴潮灾害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与台风暴潮有关的台风暴潮信息、防洪排涝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

4.4 主要防御方案

4.4.1 江河洪水防御方案:根据城市所在的江河防洪预案及相应的洪水调度方案,制订城市市区不同量级江河洪水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及相应的洪水调度方案(如水库、蓄滞洪区、分洪设施的调度运用等)。其中超标准洪水的防御方案应明确社会动员、临时分蓄洪、群众转移安置等具体措施。

此外,还应针对冰凌洪水以及由于堤防决口、水闸垮塌、水库溃坝等造成的突发性洪水,制定相应的洪水防御方案。

4.4.2 山洪灾害防御方案:根据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制定不同量级暴雨及其地区组合条件下,山洪灾害专防与群防相结合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

4.4.3 暴雨渍涝防御方案:制定不同量级暴雨及其地区组合条件下,城市市区渍涝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包括应急排水、交通临时管制与疏导、工程抢修以及重要保护对象的防雨排涝方案等。

4.4.4 台风暴潮防御方案:制定不同量级台风暴潮条件下,城市应对台风暴潮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如人员转移的通知与落实、危旧建筑物和重要设施的防护等。

5 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明确城市发生洪水、山洪灾害、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时应急响应行动的分级总数(通常由重到轻分为I、II、III、IV四级),市人民政府及其防汛指挥机构应急响应行动的总体要求,以及应急响应发布单位等。

5.2 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明确应急响应行动的分级标准及对应的主要行动要求。 5.3 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5.3.1 江河洪水:明确不同量级江河洪水条件下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蓄滞洪区运用的准备和批准权限、进入紧急防汛期的条件和发布权限等。

5.3.2 堤防决口、水闸垮塌、水库溃坝:明确出现前期征兆及发生险情后的紧急上报规定和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等。

5.3.3 山洪灾害:明确发生山洪灾害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发布山洪警报的标准及责任单位、人员转移的主要原则、人员紧急抢救与救援等。

5.3.4 暴雨渍涝:明确发生暴雨渍涝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工程调度和设置临时排涝设备的要求及责任单位、发布城市涝水限排指令的权限等。 5.3.5 台风暴潮:明确发生台风暴潮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如台风暴潮监测与警报发布、人员与物资转移、海上作业保护与搜救、重要保护对象的防护与抢险等。

5.4 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4.1 信息报送、处理:明确汛情、工情、险情、灾情(含大面积停电、停水,重大疫情等次生衍生灾害)等信息报送、处理与反馈以及发布的原则和主要要求。

5.4.2 指挥和调度:明确应对灾害的指挥和调度措施,以及发生重大灾害时派赴工作组(含专家组)的要求等。

5.4.3 群众转移和安全:明确群众转移的原则和工作程序,以及相应的安全与生活保障措施等。

5.4.4 抢险与救灾:明确险情和灾情监控、抢护和救援的指导原则、工作程序和总体要求。

5.4.5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明确确保抢险人员自身安全和受威胁群众人身安全的各项防护与医疗救护措施。

5.4.6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明确对重点地区或部位实施紧急控制以及动员社会力量的条件、权限和要求等。

5.5 应急响应结束

明确应急响应结束的条件和发布程序。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确保预案执行过程中通信与信息畅通的主要保障措施,如党政军领导机关、现场指挥及其它重要场所的应急通讯保障方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网络共享等。 6.2 抢险与救援保障

明确抢险救援装备、技术力量、队伍(含专业与非专业队伍)、专家组在管理和启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各类工程、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交通干线抢险、抢修,以及人员救护等。

6.3 供电与运输保障

明确对抗洪抢险、抢排积涝、救灾现场等供电与运输的主要保障措施、责任单位等。

6.4 治安与医疗保障

明确灾区治安管理、疾病防治、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保障要求。

6.5 物资与资金保障

明确防汛物资储备管理、调拨程序与调运方式、防汛经费的安排、特大防汛经费的申请等保障措施。

6.6 社会动员保障

明确防汛指挥机构动员社会力量投入防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保障措施。

6.7 宣传、培训和演习

明确城市防洪排涝宣传、市民防洪减灾教育、技术人员培训、防汛减灾演习等保障措施。

7 后期处置 7.1 灾后救助

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救灾工作的要求与职责。 7.2 抢险物资补充

明确如何根据防汛抢险物资消耗情况,及时补充抢险物资的具体要求。

7.3 水毁工程修复

明确水利、供水、交通、电力、通信等工程或设施水毁修复的资金来源、时限等具体要求。

7.4 灾后重建

明确相关工程或设施的灾后重建标准、指导原则和实施措施等具体要求。

7.5 保险与补偿

明确保险与补偿的适用条件、承办机构职责和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流程等。

7.6 调查与总结

明确调查与总结的适用条件、承办单位、时限要求和审核程序等。

8 附则

8.1 名词术语定义

对需要诠释的名词术语,给出准确的定义。 8.2 预案管理与更新

明确预案管理和更新的具体要求。 8.3 奖励与责任追究

明确预案执行过程中相关奖励与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 8.4 预案解释部门 8.5 预案实施时间

录 1 附图

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绘制相关附图,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启动工作流程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布置图,主要病险工程分布图,城市洪涝风险图,城区暴雨渍涝点分布图,城市超标准洪水预案实施图等。

2 附表

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编写相关附表,如:城市防洪排涝基本情况表,城市防洪工程与除涝排水设施基本情况表,城市防洪相关部门职责分工表等。

3 附件

相关部门、单位的城市防洪应急单项预案。

第18篇: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供参考)

企业突发环境应事件急预案编制指南(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

1、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

2、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

3、救援力量及装备;

4、其他。

(二)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

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

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

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

(三)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等常在人数;居民点、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基本情况;

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水体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标准;

3、周边区域道路情况;

4、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

(四)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成立指挥中心。

(二)组成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2、现场指挥人。

(三)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

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

(一)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三)事故报告内容;

(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一)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二)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三)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四)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五)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六)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七)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八)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五、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一)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三)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控制。

六、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七、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二)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三)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四)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八、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

(一)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三)应急终止的条件;

(四)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措施;

(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二)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三)应急评价过程;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五)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七)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

(八)善后处置和保险。

十、应急保障

主要指通讯、防护、消防和车辆等器材的维护和保养

十一、应急培训计划

(一)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二)员工基本培训、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外部培训;

(三)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

(四)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及培训;

(五)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十二、演练计划

(一)演练准备;

(二)演练范围与频次;

(三)演练组织;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十二、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一)内部评审;

(二)外部评审;

(三)发布的时间、送抄部门、企业、居民区等。

报主管部门备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组成要素:

一、XX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意见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草案编制完成后,组织评估小组对本部门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草案进行评估。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应急预案评估小组的组成人员应当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相关行业协会和重点风险源单位代表以及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第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草案编制完成后,组织评估小组对本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评估小组的组成人员应当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急管理人员、相关行业协会、相邻重点风险源单位代表、周边社区(乡、镇)代表以及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预案报备流程:

1、企业自行编制预案(或委托具备资质单位编制)→

2、专家现场评审(或企业委托具备资质单位组织专家现场评审)→

3、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预案备案申请(一式三份)→

4、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审核→

5、预案备案登记

第19篇: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10号)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环境保护部 二○一○年一月

目 录

1.适用范围„„„„„„„„„„„„„„„„„„„„„5 2.编制依据„„„„„„„„„„„„„„„„„„„„„5 3.术语和定义„„„„„„„„„„„„„„„„„„„„5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8 5.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2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石油化工(包括石油炼制与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编制该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环境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环境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环境敏感区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

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3.3 环境保护目标

石油化工企业周边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

3.4 危险物质

指能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等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

3.5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6 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

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包括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危险物质以及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3.7 环境污染事件与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3.8 分类

指根据环境污染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别。

3.9 分级

指按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级别。

3.10 应急准备

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11 应急响应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12 应急救援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13 恢复

指在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预案编制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应来自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包括应急指挥、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监测、消防、工程抢险、医疗急救、防化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企业内部、

外部专家。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制定预案编制任务和工作计划。

4.2 基本情况调查

应对企业基本概况、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企业周边环境状况、环境保护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4.2.1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4.2.1.1 企业名称、详细地址。

4.2.1.2 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4.2.1.3 企业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4.2.1.4 其他情况说明。

4.2.2 企业环境污染危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4.2.2.1 企业的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的名称 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消耗量、物料最大贮存量和加工 量,列出涉及的危险物质名称及数量等。

4.2.2.2 调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装置,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收集企业平面布置图,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设施(备)平面布置图、企业消防设施配置图。 4.2.2.3 调查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名称及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处理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设备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2.2.4 调查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储存、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危险废物处理的设计规范和防范环境风险情况。

4.2.2.5 调查企业危险物质及危险废物的运输(输送)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跑、冒、滴、漏”的防护措施等。

4.2.3 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4.2.3.1 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如风向、风速、降雨量、暴雨期等。

4.2.3.2 企业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

4.2.3.3企业所处区域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5000和1:50000),图中包括以下内容:

(1) 年风向玫瑰图;

(2) 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以及管道; (3) 受纳本企业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雨水)的水域,废水排放路径及排污口位置,企业厂区外固体废物处置场;

(4) 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线、周边区域的企业分布、社区重要基础设施等;

(5) 区域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调查范围按HJ/T 169 确定)。

4.2.3.4 企业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雨水)排放去向(水域名称),废水输送方式,排污口位置,水域功能类别。企业排污口下游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地表水及地下水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名称,保护级别,与企业排污口的距离。

4.2.3.5 列表说明区域内各环境保护目标名称及与企业边界的方位和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人口数量、学校的相对位置和学生人数、医院的相对位置及联系方式。

4.2.3.6 企业相关地表水、地下水、海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受纳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情况及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或海水)及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的环境标准。

4.2.3.7 企业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方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服务范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

4.2.3.8 企业下游地下水打井取水情况。

4.2.3.9 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

4.2.3.10 企业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交通干线流量等。

4.2.3.11 企业危险物质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说明。

4.2.3.12 同一流域或区域产生同类污染物的其他企业名录及排污状况。

4.3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能力评估

4.3.1 明确企业存在的危险源、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 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4.3.2 对企业存在的环境污染事件风险进行识别。

4.3.3 对可能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重大环境危险源等的风险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

4.3.4 针对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程度,对企业的应急资源、处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不足,并在应急保障中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

4.4 应急预案编制

在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4.5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外部评审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环保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企业的预案组织审查。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本地环保部门备案。同时,明确实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企业、社区等。

企业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变动、或在执行中发现重大缺陷时,由企业及时组织修订。企业应每年组织对预案进行评审,并及时根据评审结论组织修订。

4.6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5.1 总则

5.1.1 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5.1.2 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

5.1.3 适用范围

规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型、级别等。

5.1.4 事件分级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1.5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5.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明确应急预案与内部企业应急预案和外部其他应急预案的关系,并辅相应的关系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述。

5.2.2 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5.3 预防与预警

5.3.1 危险源监控

明确对区域内容易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防。 应急指挥机构确认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后,要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件发生。

5.3.2 预防与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成员根据自己的职责需开展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如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培训、演练、相关知识培训、应急平台建设、新技术研发等。

5.3.3 监测与预警

5.3.3.1 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

5.3.3.2 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5.4 应急响应

5.4.1 响应流程

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并以流程图表示。

5.4.2 分级响应

根据事件紧急和危害程度,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

5.4.3 启动条件

明确不同级别预案的启动条件。

5.4.4 信息报告与处置

5.4.4.1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求,以及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

5.4.4.2 明确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 5.4.4.3 明确事件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件影响的单位,以及向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5.4.5 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行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达启动预案命令、召开应急会议、各应急组织成员的联系会议等。

5.4.6 应急监测

5.4.6.1 明确紧急情况下企业应按事发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要求,配合开展工作。

5.4.6.2 明确应急监测方案,包括污染现场、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仪器、药剂。

5.4.6.3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要立即开展应急监测,在政府部门到达后,则配合政府部门相关机构进行监测。

5.4.7 现场处置

5.4.7.1 水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水环境状况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可能受影响水体情况说明,包括水体规模、水文情况、水体功能、水质现状等;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事件发生后,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方法及泄漏至外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消减技术方法说明;

(4)制定水中毒事件预防措施,中毒人员救治措施;

(5)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6)跨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说明;

(7)其他说明。

5.4.7.2 有毒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及风向、风速和地形条件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气体泄漏事件所采取的现场洗消措施或其他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企业、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基本保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5.4.7.3 溢油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溢油数量、油品种类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切断溢油源和控制影响范围的有效措施;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制定事件现场隔离警戒,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措施;

(4)制定油品回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措施;

(5)制定减轻溢油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的措施;

(6)其他说明。

5.4.7.4 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污染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性质、污染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基本保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5.4.7.5 辐射事件现场处置

(1)对于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被抢的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放射源搜寻措施和步骤;

2)制定在指定区域内宣传放射性危害特性的方法;

3)其他说明。

(2)对于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措施,切断辐射范围扩大的途径;

2)制定实时监测方案;

3)制定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4)制定周边群众保护措施和预防、治疗方案;

5)其他说明。

5.4.7.6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依据事件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医院、疾控中心、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2)应急抢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3)国家中毒急救网络;

(4)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

5.5 安全防护

5.5.1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明确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5.5.2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制定群众安全防护措施、疏散措施及患者医疗救护方案等。

5.6 次生灾害防范

制定次生灾害防范措施,现场监测方案,现场人员撤离方案,防止人员中毒或引发次生环境事件。

5.7 应急状态解除

5.7.1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

5.7.2 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5.7.3 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案。

5.8 善后处置

5.8.1 明确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

5.8.2 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事件中的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5.8.3 明确开展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5.9 应急保障

5.9.1 应急保障计划

制定应急资源建设及储备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定措施。

5.9.2 应急资源 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配备、调用标准及措施。

5.9.3 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企业依据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以应急物资储备为主,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制度。

5.9.4 应急通讯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通畅。

5.9.5 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技术机构等内容。

5.9.6 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交通运输、治安、医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

5.10 预案管理

5.10.1 预案培训

说明对本企业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5.10.2 预案演练

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制定企业预案演练的具体计划,并组织策划和实施,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适时组织有关企业和专家对部分应急演练进行观摩和交流。

5.10.3 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5.10.4 预案备案

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5.11 附则

5.11.1 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

5.11.2 预案的实施

明确预案实施时间。

5.12 附件

(1)环境风险评价文件;

(2)危险废物登记文件或企业危险废物名录;

(3)企业应急通讯录;

(4)应急专家通讯录;

(5)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

(6)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7)外部(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联系单位通讯录;

(8)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本单位及周边区域人员撤离路线;

(9)单位重大危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

(10)应急设施(备)布置图; (11)危险物质运输(输送)路线及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图;

(12)企业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

(13)企业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图; (14)各种制度、程序等,如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格式) 表、应急预案启动(终止)令(格式)、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等;

(15)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标准目录;

(16)其他。

第20篇: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 目的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电镀、线路板等重金属污染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编制重金属污染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编制程序、预案内容、文本格式等,主要适用于电镀、线路板等重金属污染企业(以下简称“重金属污染企业”)。 3 基本要求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

(2)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

(3)建立在环境敏感点分析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

(4)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5)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6)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并能满足本地区、本单位应急工作要求;

(7)预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确;

(8)与相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 1 —

企业可自行组织力量编制应急预案,也可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承担编制工作。预案编制小组成员的专业可包括环境保护、安全工程、化学工程、应急管理、工程技术、医疗卫生等。 4.2 制定工作计划

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明确预案编制任务和时间安排,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3 基本情况调查

4.3.1 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从业人数、产品等。 4.3.2 企业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收集企业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企业近五年发生过的火灾、爆炸、泄漏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 (3)国内外同类单位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资料; (4)地理与气象资料;

(5)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

(6)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危险化学品贮存与使用场所分布图; (7)污染物种类;

(8)危险化学品与危险废物清单;

(9)周围的环境敏感点与环境保护目标;等。 4.3.3 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1)企业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岸边); (2)受纳企业废水的水域;

(3)区域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如1km范围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人员聚集区、学校、医院和车站、码头等;

(4)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 4.4 环境风险分析评估

环境风险分析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可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种类及有效预防措施; (2)火灾与爆炸事故的最大影响范围; (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

— 2 —

(4)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可能的影响区域;

(5)应急组织机构的模式、职责、权力和义务、相关工作程序; (6)报警方式、方法; (7)有效通讯方式;

(8)自身应急能力和具备的资源; (9)可用的外部援助资源及联系方式;等。

环境风险分析过程中,可以采取直接经验法、对照法、事故树分析或危险性预先分析等方法,将企业潜在的紧急事件识别出来。

针对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程度,对企业的应急资源、处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不足并采取改进措施。 4.5 应急预案编制

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信息报送、现场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应急预案应与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上级主管部门及企业其他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基于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保证预案整体协调以及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可将环境应急预案分为三个层次,即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

对环境风险种类较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突发事件的,企业应当编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件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内容。

对某一种类的环境风险,企业应当根据存在的重要环境风险源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编制相应的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环境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如生产废水(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应急预案、火灾次生水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等。

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企业应当编制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应当包括环境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具体操作上,对于小型电镀、线路板企业,可将三个层次的环境应急预案合并编制;对于大、中型电镀、线路板企业,可将专项预案与现场处置预案合并编制。

— 3 —

4.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备案

预案编制完成后,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

预案经评审完善后,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后30日内按规定报所在地环保部门备案。 4.7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强化应急工作责任制,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 综合应急预案内容 5.1 总则 5.1.1 编制目的

阐明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目的,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突发环境事件时能高效应对,从而降低环境事件风险”等内容。

5.1.2 编制依据

除依据本《指南》外,还应依据国家、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要求,一般应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和标准。 此外,省、市、区环保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也是重要的编制依据。 5.1.3 适用范围

明确环境应急预案适用的单位和地点。

— 4 —

5.1.4 工作原则

应急工作原则应体现企业的环境应急理念和指导思想,一般应包括:

预防为主 以人为本 统一思想 快速响应 属地管理 依法办事

5.1.5 单位概况与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阐述本单位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敏感点。

本节的作用是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事先熟悉和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的有关情况,以利于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明确应急行动的主要保护目标。

单位基本情况包括:

(1)单位基本情况概述。包括本单位的地址/地理位置、产品与规模、从业人数、主要生产设备与产污环节等。

(2)单位的空间格局。包括本企业各部门的平面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区等(可附图)。

(3)污染防治设施基本情况:① 生产废水处理站的工艺、处理规模;② 生产废气净化工艺、运行状态、分布和规模等;③ 危险废物的产生与贮存环节;④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贮存区域。

描述企业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主要说明本单位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对于重金属污染企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

(1)需特殊保护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3)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区、医院等。 此外,还应说明周围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即周边可能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或

— 5 —

危及本单位安全状态的危险源)情况。 5.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响应、结束、保障、善后处置等环节的领导机构、现场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必要时,对于外部应急/救援力量的基本情况亦应阐明。

(1)领导机构

企业环境应急领导机构通常称之为“应急指挥部”或“应急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包括:

① 日常应急工作中,负责决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制订和管理应急预案,配置应急人员、应急装备,对外签订相关应急支援协议等;

② 突发环境事件时,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包括就是否需要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做出决策。

应急领导机构通常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内部主要职能部门领导组成。 应急领导机构可下设日常办事机构,如“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处理领导机构的日常事务,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对外联络,应急物资的贮备管理等。

(2)现场指挥机构

明确现场指挥机构,通常称为“现场指挥部”。紧急情况时,可以将单位的应急指挥机构自动转成现场指挥机构。

(3)工作机构

应急工作机构依据实际需要设定,是紧急情况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时在现场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作机构的名称通常称为“现场处置组”、“应急保障组”、“信息联络组”、“应急监测组”、“安全保卫组”等。

① 现场处置组:主要负责污染控制、污染消除等工作。

② 应急保障组:主要负责应急物资供应,如应急处置所需物资、设施、装备、器材等。

③ 信息联络组:主要负责对内、外信息报送和指令传达等任务。 ④ 应急监测组:主要负责现场污染物的快速监测,及时提供监测数据。

— 6 —

⑤ 安全保卫组:主要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安全救护等。 (4)专家组

专家组为参谋机构,由应急管理、工程技术、危险废物、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为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5)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时可能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及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支持能力,装备水平,联系人员,联系方式,抵达时限等,并定期更新相关信息。联络列表应当将第一联系单位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对象。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 ① 上级主管部门;

② 地方政府环保、公安消防、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等主管部门; ③ 专业环保公司。

为确保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制定应急预案时,企业应同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说明,了解他们的应急能力和人员装备情况,介绍本单位有关设施、危险物质的特性等,必要时签署互助协议。 5.3 预防与预警机制 5.3.1 环境安全制度建设

企业应建立、实施和保持适用的、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标准化作业规范。以下经营活动需要制定环境管理作业规范:

(1)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2)环境监测和日常检查制度; (3)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操作规程; (4)污染防治设施安全操作规范;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6)危险废物堆放场所环境安全管理; (7)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制度; (8)环境应急预案;等。

— 7 —

5.3.2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控制措施 5.3.2.1 环境风险辨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最大可信火灾爆炸事故及次生的环境污染事件; (2)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大面积泄漏的概率和严重度;

(3)环境事件的触发条件,如操作错误,管理制度缺陷,设备老化,暴雨、雷击、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周边环境安全事件,社会风险(如停电)等;

(4)环境事件隐患,包括设备、设施的缺陷和管理制度、认识方面的缺陷。辨识环境事件隐患即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过程。

环境风险辨识的方法有:① 事故树分析;② 头脑风暴法;③ 环境风险事件类比分析法等。

5.3.2.2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1)适用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废水、废气法律、法规、标准; (2)相关环境、安全事故案例; (3)国内外同类单位环境污染事件资料; (4)地理和气象资料;

(5)科学的环境风险辨识与评价结论。 5.3.2.3 控制措施

隐患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教育措施。 5.3.3 预警分级

企业根据实际环境风险状况进行分级。

目前国家没有对环境事件的预警设立统一分级标准,企业可自行设定。如企业可将环境事件的预警设定为I级(完全紧急状态,可能需要动用外部力量才能处置的事件)、Ⅱ级(有限紧急状态,可能需要动用企业的整体力量才能处置的事件)、Ⅲ级(潜在紧急状态,只需要动用企业的局部力量就能处置的事件)。

关于I级、Ⅱ级、Ⅲ级的分级标准详见5.4.4.1的描述。 5.3.4 预警发布或者解除程序

明确环境事件预警发布人;明确预警解除的条件和发布人。 5.3.5 预警响应措施

明确预警发布后,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行动措施。包括预告应急工作机构、领导到达现场指挥、通知外部相关方应急机构等。

— 8 —

5.4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包括应急预案启动、信息报告、先期处置、污染控制与消除、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等程序和措施。 5.4.1 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以下事件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1)工业废水出水水质超标。如:重金属浓度超标、COD超标、氨氮超标、排水总量超标等;

(2)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大量泄漏; (3)火灾爆炸事故;

(4)废水处理池、废气净化塔、隔声罩等受限空间作业发生有毒气体中毒、窒息或死亡;等。 5.4.2 信息报告

(1)内部信息报警

规定单位内部发现紧急状态时,应当采取的有关报警或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

报警有两个目的,即动员应急人员和提醒有关人员采取应急响应行动和防范措施。报警方式包括:呼救、电话(包括手机)、报警系统等等。

(2)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告

明确哪些状态下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如政府环保、公安消防、安监、水务、卫生部门及环保公司等),请求支援。

向外部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①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②发生事件的单位名称和地址;③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④事件类型;⑤主要污染物和数量;⑥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影响相邻单位及可能的程度;⑦伤亡情况;⑧需要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3)向邻近单位及人员发出警报

明确哪些状态下(如事件可能影响到邻近单位或人群的情况下)应当自行或协助地方政府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信息以及报警方式。

(4)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 9 —

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环境应急信息,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初报是在发现或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通过电话或传真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害情况、初步判定的污染影响范围和严重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

续报是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通过网络或书面随时上报(可一次或多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在初报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原因、污染影响范围和严重度、处置过程、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效果等基本情况,必要时配发数码照片或摄像资料。

处理结果报告是在突发环境安全事件处理完毕后以书面方式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在初报、续报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5.4.3 先期处置

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

(1)第一发现者确认事件发生后,首先立即警告直接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群(如操作人员),同时报告所在部门负责人。必要时(如事件明显威胁人身安全),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等。其次,如果可行,应控制事件源以防止事件恶化。

(2)事件所在部门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件性质,准确的事件源,危险物品的泄漏程度,事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等),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建议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向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

(3)应急工作机构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 5.4.4 现场污染控制与消除 5.4.4.1分级响应

事件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第17号令)关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的分级是事件级别,不是响应分级。

重金属污染企业可根据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 — 10 —

I级:完全紧急状态;Ⅱ级:有限紧急状态;Ⅲ级:潜在紧急状态。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取决于危险化学品泄漏规模、火灾爆炸强度、工业废水超标情况、事件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事件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件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

I级:完全紧急状态

事件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所辖场所,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次生出其他危害事件;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件。例如: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导致大量污染物流向敏感地表水域;生产废气失控导致大面积污染社区。

Ⅱ级:有限紧急状态

较大范围的事件,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件,该事件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危险废物存放区域受暴雨威胁、生产废水个别污染因子在短时间内超标等。有限紧急状态事件通常通过使用单位的整体力量能够得到控制。

Ⅲ级:潜在紧急状态

环境事件可以被第一发现人或所在部门力量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件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会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等。

I 级完全紧急状态下,企业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政府有关部门、上级管理部门或其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请求支援;并根据应急预案或外部的有关指示采取先期应急措施。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同单位一起处置事件。

Ⅱ级有限紧急状态下,需要调度单位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必要时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请求援助。

Ⅲ级潜在紧急状态下,可完全依靠单位或所在部门的应急力量处置。 发生环境事件时,往往会出现次生事件或衍生事件,甚至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盐酸储罐的密封泄漏,可能从很小的泄漏到每分钟泄漏几升,泄漏液体会加速对该区域的污染,这样就会出现事件级别的变化。若应急救援行动采取了不当的

— 11 —

措施,同样极有可能导致事件升级,使小事件变成大事件。因此,在实际处置事件时,需要应急协调人随时判断形势的发展,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5.4.4.2 现场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件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

(1)危险区隔离、安全区设定、切断污染源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及操作程序; (2)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

(3)控制污染事件扩大或恶化(如确保不发生大范围污染,不重新发生或传播到其他单位,不扩大中毒人员数量)的措施;

(4)污染事件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有关现场应急过程记录的规定; (5)废物的安全转移等。

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方案应当经专家评估,避免因前期应急行动不当导致事件扩大或引发新的污染事件。例如,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方案,应当考虑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堵漏措施、污染消除及个体防护装备,防止人员中毒。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重点包括:①迅速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事件继续扩大。②采取拦截、收容、隔离、固化、启动备用设备和电源等措施,及时处置污染物,消除事件危害。③必要时停止生产操作等。 5.4.4.3应急监测

明确紧急状态下各类污染物(包括监测消防水污染因子浓度、生产废水排放污染因子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和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案。有关监测数据必须提供给现场应急指挥人员,以确定选择合适的应急设施和个体防护装备。

环境监测方案可包括事件现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监测方案等。监测方案应明确监测范围,采样布点方式,监测标准、方法、频次及程序,采用的仪器和药剂等。

制定环境应急监测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事件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类型。②监测仪器设备,优先采用可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③应急监测方法可选择既定的方法,或从应急监测分析方法库查得的方法等。④监测的布点,可根据污染物的源规模、扩散速度、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等参数,模型计算预测污染物可能的扩散范围,科学地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一般建议要尽量多地布点监测。

实际发生环境事件时,若已知污染物类型,则可立即实施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监测方案;若污染物类型不明,则应当根据事件污染的特征及遭受危害的人群和生物 — 12 —

的表象等信息,判断该污染物可能的类型,确定应急监测方案。对于情况不明的环境污染事件,则可临时制定应急监测技术方案,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判明污染物的类型,进而监测其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等。监测的布点,可随着污染物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布点数量和检测频次。在进行数据汇总和信息报告时,要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综合分析污染的变化趋势,预测污染事件的发展情况,以信息快报、通报的方式将所有信息上报给现场应急指挥部门,作为应急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 5.4.5 指挥与协调

应急处置行动必须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现场总指挥担当处置调度和协调各方力量的责任。

可能时,各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A、B 角制度,即明确第一负责人及其各配角,规定有关负责人缺位时的各配角的补位顺序。重要的应急岗位应当有后备人员。

应急预案应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活动的负责人员的姓名、所处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定期更新。各级联系列表均应当将首要联系人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人。 5.4.6 信息发布

根据事件发生时所采取的处置状况,及时向主管部门或所在地政府环保部门报告,并按程序向媒体发布信息。

应明确事件的新闻发布责任人、负责处理公共信息的部门,以确保提供准确信息,避免错误报道。 5.4.7 应急终止

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污染或危险已经解除; (2)监测表明,污染因子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基本消除且无继发的可能; (4)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免受再次危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5.4.8 安全防护

明确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受影响区域群众的安全防护措施、疏

— 13 —

散措施及患者医疗救护方案等。 5.5.后期处置 5.5.1善后处置

明确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结束后的现场工作内容。如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包括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清理事故现场。 5.5.2调查与评估

事件的调查与评估也是环境应急预案的重要环节,企业对事件调查与评估的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

(1)调查污染事件的诱因和性质,评估污染事件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影响和损失评估、遗留待解决的问题等。

(2)应急过程的总结及改进建议,如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应急队伍能力是否需要改进,响应程序是否与应急任务相匹配,采用的监测仪器、通讯设备和车辆等是否能够满足应急响应工作的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是否得当,防护装备是否满足要求等。 5.5.3 恢复重建

明确恢复生产前,一般应确认以下内容得以实施:

(1)生产设备设施已经过检修和清理,确认可以正常使用;

(2)应急设备、设施、器材完成了消洗工作,足以应对下次紧急状态; (3)被污染场地得到清理或修复; (4)采取了其他预防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 5.6 应急保障 5.6.1 人力资源保障

(1)明确对应急工作机构的培训和演练。一般应当针对事件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应急工作机构主要靠培训和演练来实现应急响应技能的提升,演练的内容包括报警、现场污染控制、应急监测、消洗、人员疏散与救护等。

(2)明确对应急指挥机构的培训和演练。主要使应急指挥人员熟悉应急工作 — 14 —

程序,提高指挥技能。

(3)对单位一般工作人员(特别是新员工)的事件报警、自我保护和疏散撤离等应实施培训和演习训练。 5.6.2 财力保障

明确安排应急专项资金,用于: 环境事件隐患整改、环境风险源监控、应急机构建设、应急物资购置、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等。 5.6.3 物资保障

明确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应急物资的种类、储存量,应根据环境风险状况决定。

明确应急物资管理制度,防止失效和丢失。 重金属污染企业常见的应急物资包括:

(1)消防设施:集中监控装置、消防栓、灭火器等。

(2)个体防护装备:如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轻型防化服、防护眼镜、而腐蚀手套等。

(3)应急监测装备:便携式有毒气体监测仪、便携式分光光度计、便携式COD鉴定仪、水质快速监测管等。

(4)应急控制装备:沙包、轻型吸污泵、隔膜泵、手动工具(如铲、镐、桶等)、应急池、鼓风机、胶带、铁丝等。

(5)污染控制药品:中和剂、絮凝剂、解毒剂、吸收剂等。 (6)通信装备:手机、对讲机、电话、扩话筒、报警器等。 (7)辅助装备:应急照明、临时发电机等。 5.6.4 医疗卫生保障

环境事件通常会对人员产生伤害。因此,应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影响区域内人员安全防护等方案。

应规定在员工集中的办公、休息等重点区域张贴位置图,标识本地点在紧急状态下可选择的撤离路线以及最近应急防护装备的位置。

关于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要具体。对于有毒有害气态污染事件,重点明确呼吸道防护措施;对于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污染事件,重点明确阻燃防护服和防爆设备;对于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污染事件,重点明确全身防护措施;对于不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污染事件,重点明确隔离服防护措施等。

— 15 —

对外来人员必须安排专人在进入本单位危险区域前告知注意事项,以及紧急状态下的撤离路线。 5.6.5 交通运输保障

明确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物资供应的路线、车辆等。 5.6.6 治安维护

与当地公安部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紧急状况下进行治安维护。 5.6.7 通信保障

明确在事件应急期间,主要的通信保障器材。 5.6.8 科技支撑

针对潜在的环境安全风险,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以解决潜伏的事件隐患。 5.7 预案管理 5.7.1 应急演练

明确演习的内容和形式,范围和频次,组织与监督。应急演习应当把典型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作为重点内容,密切结合重金属污染企业环境安全事件的场景,重点演习应急响应的程序和处置方法。演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可联合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共同进行。 5.7.2 宣教培训

应急培训可采取课堂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目的是培训员工的环境应急意识,普及环境应急知识和法规知识。 5.7.3 责任与奖惩

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 5.8 附则 5.8.1 名词术语

必要时,对预案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释义。 5.8.2 预案解释

明确预案解释的部门 5.8.3 修订情况和实施日期

明确预案修订的时机。正常情况下,企业的应急预案每3年进行一次修订。当 — 16 —

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1)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备或技术发生了较大变化;

(2)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

(3)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的;

(4)环境、安全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了变化;

(5)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预案应明确实施日期。 5.9 附件

(1)本单位和相关单位通讯录

列出本单位承担应急职责人员和外部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方式。每个人或单位至少应有两种联系电话。

(2)环境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 给出本单位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简图。 (3)应急物资贮备清单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附各装备的位置图)、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以利于在紧急状态下使用。规定应急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以保证其有效性。

具体应急物资名称参见本《指南》5.6.3。

(4)专项预案清单

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环境安全应急专项预案包括,但不限于: ① 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② 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③ 受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④ 自然灾害诱发环境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⑤ 停电应急预案

⑥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⑦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应急预案 (5)标准化格式文本

— 17 —

① 封面

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修订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 ② 目录 ③ 预案内容 ④ 附录 ⑤ 附加说明 ⑥ 文本要求 使用A4 白色胶版纸。

正文采用宋体小4 号字,1.25 倍行间距,两端对齐。

— 18 —

6 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框架要求 6.1 总则 6.1.1 目的

阐明专项预案的目的。 6.1.2 适用范围

阐明专项预案的适用对象。 6.1.3 职责

明确企业应急组织架构中,各应急工作机构在专项应急行动中的具体职责。 6.2 环境风险分析

阐明特定事件的各种类型,诱发条件,评价可能的环境影响范围、严重程度。 6.3 预防措施 6.3.1 制度建设

明确预防特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制度建设,如污染治理措施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等。 6.3.2 隐患排查与整治机制

针对专项应急预案的对象,建立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机制和隐患及时整改的整治机制。

6.4 应急处置程序与措施

本要素是专项预案的重点环节。

6.4.1 针对特定的环境事件提出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

6.4.2 明确特定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措施。如废水处理站超标排放废水的应急处置措施、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处置措施、盐酸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无机废气超标排放的应急处置措施等。 6.4.3 扩大应急的措施

明确特定环境事件次生其他类型污染事件的响应办法;本特定事件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响应能力时的应急响应办法。 6.5 保障措施 6.5.1 物资保障

针对特定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出所需的应急处置物资清单。 6.5.2 安全保障

— 19 —

针对特定的突发环境事件,提出应急处置人员和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装备与安全注意事项。

— 20 —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