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党建工作总结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性讲话(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1:39:53 来源:党建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拱墅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拱墅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拱墅区委组织部 (2011年10月13目)

今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领导区域化、组织管理双重性”要求,全面推行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联建、联动、联系”机制,构建了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充分整合了区域内各种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化了组织设置,规范了运行机制,扩大区域互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推动拱墅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基本概况

根据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和今年3月29日洪永跃副部长调研湖墅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要求,学习借鉴下城区天水街道和江干区采荷街道两种区域化党建模式,今年5月,结合拱墅实际,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拱委组[2011]18号),并且在全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例会上,就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会后,区域化党建工作在全区1 0个街道和9 2个社区全面铺开,全区10个街道相继成立了区域化党建共建委员会,同时制定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7个街道对社会工作党委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全区92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党建议事会,同时加强了社区党的社会工作站建设。

1 我区的区域化党建模式:在街道层面,主要是“一会一党委五组”,建立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作为地区党建共建的最高议事机构,全面组织协调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一般设委员40—50名,由街道党工委委员、规模较大的辖区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社区书记、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街道社会工作党委作为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的日常执行机构。街道社会工作党委下设党群建设、经济发展、平安维稳、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五个专项工作组,负责有关共建项目的具体实施。在社区层面,主要是“一会一站”,建立社区党建共建议事会和党的社会工作站。社区党建共建议事会设会长1名,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副会长2—3名,由党组织副书记(组织委员)和规模较大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办公室负责人担任。议事会成员一般在20—30人左右,由社区党组织相关人员、部分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办公室负责人组成。社区党的社会工作站站长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作站常务副站长由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组织委员)担任。

目前参与街道层面党建共建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达到375家,通过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来实现优势互补、活动共搞、互动互赢。同时,各街道社区还建立了“组织联建、项目认领、居企互动、双向服务、活动共办、志愿服务’’等六大工作机制,搭建了工作、信息、服务三大平台,使区域化党建有效运转。

二、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区域化党建工作全面推广之后,全区各街道区域党建共建委员会结合辖区实际,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

2 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积极协调区域内中心任务、大型活动、公共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等重大事务,以党的建设推动区域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1、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各街道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紧紧依靠辖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开展公共事务管理、社会矛盾调解、社区文明创建等工作,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了社会管理合力。大关街道将辖区律师、文化、体育协会的党组织纳入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依靠这些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区域矛盾调解,有效地缓解了各类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小河街道整合驻区单位、派出所、志愿者的力量,建立了“和事佬\"党支部,开展各类邻里纠纷调解,及时化解辖区社会矛盾,受到了广大辖区居民的欢迎。拱宸桥街道联合辖区单位组建了800多名党员的3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建立了区域志愿服务综合平台,打造温州路志愿服务一条街,将志愿服务的半径涵盖到整个区域,今年来,已经举办各类大型服务活动16场次,服务群众2300余人。和睦街道华丰社区充分整合辖区党组织和党员资源,组建3个民主决策团队,共商社区热点、难点问题,针对重点问题形成民主决策,同时对执行过程实行全程监督,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反馈,构建了一套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社区管理“3D决策模式”。

2、服务于区域资源整合。各街道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以部门政策、企业专业技能、社区场地等资源为基础,积极整合组织资源、人力资源、阵地资源、服务项目资源,由共建委员会牵头进行统筹管理。小河街道不仅将区域内的各类

3 企事业单位纳入党建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还将区县协作桐庐合村乡、共建院校中国计量学院在内的区域外的党组织纳入成员单位。按照“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与共建单位代表签定“四联’’共建协议书,明确将各类资源实行区域统筹协调管理。上塘街道将街道社区两级党员服务中心、文化站所、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单位的资源整理汇总,将优质辖区资源集中向区域群众开放。大关街道地区党建共建委员的全体成员单位开展了“春风送进千万家、岗位温暖你我心’’共建活动和“健康你我他”活动,为广大党员群众送去工作岗位和各类健康 服务,让区域内的各层面群众各取所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大关街道充分整合辖区党建共建单位资源在社区建立的阳光俱乐部、阳光直通车、阳光信箱、阳光健康坊、阳光使者、阳光护航港、阳光餐厅等“七彩阳光服务综合体”,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居民,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3、服务于区域群众活动。各街道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充分利用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区域文明水平。小河街道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工作,着力打造区域化党建样板工程。在小河直街启动“文明创建,党旗飘扬”志愿者活动、开展“历史小河,传承文明”礼仪风尚培训等活动,吸引小街商家及原住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小街志愿服务和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区域化党建特色品牌项目。湖墅街道将浙江省舟山市警备区杭州干休所党支部纳入党建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建成面向区域内各级党组织的党课教育基地,组建一支由现役官兵、老军人、老干部组成的“师资队伍”,定期为辖区内广

4 大党员、中小学生进行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目前,已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党课、党史教育累计l8批次,教育党员群众1200人次。今年,各街道还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与辖区各单位、企业、社区共同举办形式多样的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同时通过编红色格言、经典颂读、书画作品展示、红色党史宣讲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积极参与,不仅推动了90周年党庆活动的深入开展,也进一步深化了区域化党建工作。

4、服务于两新组织党建。各街道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在促进两新组织党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全区两新组织党建的发展。上塘街道针对辖区各类专业市场密集的实际,整合区域党建资源,组织辖区党组织开展“两新\"组织大走访活动,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认真排摸市场企业中的“隐性党员”,推动了300余家市场企业新建党组织。米市巷街道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通过协商研究,将社区党委和楼宇党员企业结对,突破楼宇党建工作难题,依托社区党委开展“三进”、“三找”工作,在中联大厦、锦江大厦、华浙大厦等16个楼宇建立了楼宇党组织,同时将社区党员活动场所向企业免费开放,使流动党员、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都能及时回“家’’。康桥街道在开展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积极倡导企业发展和党支部创先结合,生产力提升和党员争优结合,员工队伍扩张和党组织、群团组织完善结合,有效的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了东风标 致4S店等企业建立了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小河街道在丝联166文创园区探索建立了区域化党建组织一一“丝联166文创园区党群工作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若干,专职党

5 群工作者1名,发挥区域党建活动中心、党员管理中心、教育培训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党群共建中心、企业发展信息交流中心、企业人才举荐中心等“七个中心”作用,为更好地开展园区党群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

通过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我区已经基本形成以党建为龙头、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的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区域化党建已经成为基层各种资源共享、各类组织共建,各项成果共创的重要纽带,已经成为和谐、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

一是开展好区域化党建要做到因地制宜。区域化党建首先要立足于本区域的实际,从本区域的特点和驻区单位情况出发。根据我区街道的不同特点,区域化党建共建工作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如上塘街道、祥符街道区域内外来人口数量众多,经济结构复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区域经济优势已经显现,区域化党建侧重于“稳定管理型”;康桥街道、半山街道属于刚刚完成从乡镇向城市化转变的区域,辖区原住民和外来人口混杂,城市建设任务重,经济转型升级还在进行,区域化党建侧重于“探索发展型”;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属于湖墅路商业大街周边的城市街道,辖区商业氛围浓厚,各类楼宇众多,城市各项建设配套完善,区域化党建侧重于“成熟活跃型”;小河街道、拱宸桥街道属于传统老城区街道,拥有各自文化特色,同时通过改造提升形成了创意产业聚集区,区域新老文化交替,区域化党建侧重于“创新提升型”;和睦街道、大关街道属于80年代居民集中区,

6 尤其是老龄人口居住较为密集,辖区居民对于社区服务需求量大,区域化党建侧重于“和谐服务型”。根据不同街道区域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区域化党建活动,更能够实现区域的发展目标。

二是开展好区域化党建要做到与时俱进。区域化党建必须与基层的不断提升的需求相结合,这样区域化党建工作才具有生命力。要充分考虑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工作。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疗及各类保障体系的完善,人民群众的需求正逐渐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变,开展区域化党建要及时顺应这一变化,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整合辖区资源开展各类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的活动,更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了人民群众的第二生活空间,区域化党建不仅要在实体上共享资源,在虚拟空间也要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区域化党建延伸到网络世界。

三是开展好区域化党建要做到常抓不懈。目前来看,区域化党建的各项工作确实为基层组织开展各类服务带来了便利,这项工作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是区域内的组织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区域内的事务也在发生变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作为街道和社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抓好抓实。要将区域化党建的成效作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的一项内容,要及时将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提炼总结,宣传展示,大力推广。要建立荣誉共享机制,让参与区域化党建共建的组织和个人充分感受到荣誉感和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氛围。通过长期抓、反复抓,

7 使这项工作成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一项民心工作。

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辖区单位尤其是上级机关部门党组织参与发挥作用不够强。虽然地处在本区域,但是参与区域党建工作积极性不够,由于党组织隶属关系原因,街道党工委一级较难协调。

二是跨区域资源调动难,基层社区党组织需要的资源仅仅依靠区域内部调动仍然比较困难。目前,我区在部分街道和社区区域化党建共建委员会设置上将区域外的党组织也纳入进来,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跨社区、跨街道的资源互通仍需要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区工作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市级机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部署。建议由市级层面对市直机关及其垂直部门党组织参与驻地街道的区域化党建共建组织提出要求,并建立联系制度,让更多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到区域化党建工作中来。

二是建立区域化党建共建资源交流机制。区层面建立区域化党建资源共享平台,对辖区内的资源进行登记和交流,实行区域化党建互动。

推荐第2篇:区域化党建

所谓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

与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相比,区域化党建更具有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这种以区域性党组织为纽带的党建模式突破了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有利于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一致性,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合,进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

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区域化党建围绕“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这就要进一步从体制上突破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在“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地域,构筑起开放的、覆盖面广、相对稳定的组织网络,形成由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形成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的组织架构。在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把所属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活跃的组织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使党组织在与各类治理结构要素和基本力量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积极有效的组织整合。

二是以区域服务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社会管理的扁平化。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要求基层党组织努力拓展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载体,建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党在社会的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关怀社会、服务社会和保障社会的功能。区域化党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托城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统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对接社会治理需求,不断加大发展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力度,深化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加强资源整合,使原来只针对社区或单位的服务半径扩大到整个区域,打造区域共建共享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有区域特色的枢纽型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的服务融入到各类组织、社会成员中,力求做到“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运行”,将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合理扩大管理幅度,科学减少管理环节,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实现社会管理的扁平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三是以区域文化为号召,增强区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区域发展“共同认同”。区域文化包括区域共治的意识、区域联动的情感、区域良好的人文环境等,这是驻区单位、社区社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区域单位和社会成员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是推进区域化党建的内化力量。为此,区域化党建要进一步借助文化的融合性、多元性,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弘扬健康文明的区域文化,塑造区域品牌,提炼区域精神,将区域内各不同职业背景、文化程度、经济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人口异质性较高的社会群体构建成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网络体系;借助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传播的大众性,大力发展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行业文化、个体文化,提高驻区单位及其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满足驻区单位和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彼此的信任,营造单位与单位间、单位与个体成员间及各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是以区域共治为目标,构建区域“互联互动”评价体系,推进区域党建工作规范化。推进区域化党建是现代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这是由党的社会工作的本质与功能所决定的。党要加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协调的互动关系,党的各类组织之间形成新型的联系互动机制,这种联系互动除了行政化的正式关系,还可以是一种非行政化、非正式的联系,为推进区域共治,加强党的社会工作提供组织支持。区域化党建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流程再造、活动集成以及无缝隙化的联动方式,以区域共治为目标,以模块为特色,建立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系统化的区域化党建“全模式”评价体系。所谓“全模式”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建立包括利益协调、应急处置、综治维稳、安全卫生、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经济动态、文化传播、党务管理等涵盖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模块,对区域化党建所涉及的物质文化及其政治生活等各种情况和问题开展量化统计、量化分析和量化评价,进而推进区域化党建标准化,以实现区域化党建公共资源的统筹服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区域化党建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在各种公共利益基础之上,党的政治领导功能体现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和管理中。这是党自身组织体系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的战略性调整,必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由封闭到开放、由分割到统筹的良性发展。

推荐第3篇:区域化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区域化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按照“党委领导、区域统筹、尊重主体、共促和谐”的总体思路,三甲街道不断探索创新管理体制、配套制度、活动载体和服务方式,着力构建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突破界限、整合资源,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合力 一是构建“1+N”组织设置模式。“1”就是街道党工委,“N”就是区域内的单建和联建基层党组织,隶属于街道党工委管理,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区域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党建工作联席会为纽带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同时,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要求,以片组为单位,全街道分为5个大网格,300多个小网格,实行组织设置网格化,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二是构建村企统筹、行业统筹、产业统筹的党建模式。街道党工委对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以喷雾器协会为依托,成立喷雾器行业党总支,打造中国“喷雾器之乡”;在石柱工业园区、卫国村工业园区成立企业联合党支部,实现非公党建全覆盖;围绕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的村,建立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共建组织,如三丰村党支部与丰田喷洗机有限公司党支部、卫国村党支部与浙江欧森机械有限党支部签订区域党建联创活动公约,成立党建联创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区域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工作局面。三是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党工委与联创单位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创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成立党建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充分发挥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工作的作用,负责区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研究、决策、执行与落实。

二、突出优势、共享资源,开拓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内容 一是坚持党建共创。加大党建工作指导力度,针对许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人才少、党建工作经验少的特点,指派街道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到企业指导帮助党建工作;坚持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双向服务”工作方法,在人员相对分散、流动性大的工业园区,开展“隐性党员”、“口袋党员”亮身份活动,一大批分散在两新组织中的党员找到了组织。同时,通过开展为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成立爱心基金会等救助组织,组建各种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搭建党员联系困难群众,发挥党员作用的平台。二是坚持服务共抓。依托区域内单位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大力开展普法宣传、环境、治安、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尽力满足区域内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如组织企业单位有一技之长的党员为村里居民提供电器维修、居家养老、环境保护、信息咨询等全方位志愿服务,不仅加快了流动人口的融合,也让村民享受到了党组织社会化服务运作的甜头;如组织区域内党员成立“清洁家园”环境清扫志愿队伍,共同打造美丽家园;如海丰村由企业、村里共同出资,建设天网工程,并成立治安联防队伍,共同维护区域内长治久安。三是坚持文明共建。鼓励区域内党组织相互协作,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联谊活动,共同加强对区域内单位干部职工、村民的社会公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坚决村利用远教广场,开辟的教学娱乐场地,深受当地及周遍村民的欢迎,很多企业表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员工的素质,精彩的业余生活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和谐的环境留住了员工的心,对于村里实施的饮用水工程、老年活动场地建设、村级道路硬化、造桥等事情,积极出资出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谐了村企关系。如海明村投资200多万,建立起区域内首个农村文化公园,极大的丰富了周边村民及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获得了省级文明村、全国基层文化参观点等荣誉称号。

三、突破故态、创新结合,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平台 一是搭建党建工作沟通协调平台。以党建工作联席会为纽带,搭建街道区域内党建工作沟通协调平台,定期邀请区域内单位党组织召开共建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的共建共议具体操作机制。二是搭建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党员服务180”活动,建立健全机关党员服务联系点制度、健全企业责任区包干制度、流动人口聚居地流动党员包干制度及新社会组织党员行业服务站制度等,形成了企企、村企及单位共建联建、相互融合的新格局。同时,开展以“联户服务、联事定职、联岗定责”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制”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联户服务就是农村无职党员根据自己的年龄、居住地、行业等情况,通过自行选择或由支部直接指定的方式,重点联系生活困难户、个体经营户、种养殖户、帮教户、活动户,每季度主动走访联系户不少于1次;联事定职就是农村无职党员主动联系本村具体工作或日常工作,村党组织对工作和事件作出职责划分,无职党员按照要求和目标开展工作。联岗定责就是结合党员个人特点,发挥党员的优势与特长,对每一位农村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如清洁家园示范岗、社会稳定维护岗、村级财务监督岗、便民服务岗等岗位。三是搭建党员学习教育平台。搭建“学习园地”平台。依托各村建起的农家书屋及企业图书室等,以共学共建、开放阅读的原则,由区域内党组织组织党员阅读或借阅图书,充分发挥学习阵地在拓宽党员知识面,提升个人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搭建“自助培训”平台。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常抓区域内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后备干部及致富能人、妇女骨干等的学习教育,有效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如海丰村针对农业大户、家庭企业多的特点,专门挑选课程,定期开展种植、养殖、焊接、机床等适用技能培训教育,特别是针对企业外来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搭建“流动课堂”平台。依托“党员大轮训”模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街道党工委在全街道党员干部中全面开展党员大轮训活动,切实解决了农村党员集中难、老弱党员到会难、教育培训覆盖难的问题,采取送教上门的“流动党课”教育模式,邀请区委党校老师、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开展“菜单式、轮训式、积分式”培训,实现了“每个党员每年听一堂党课”的全覆盖目标。

推荐第4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

成效与启示

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单位党建\"是区域化党建的基础和着力强化的目标,区域化党建则是\"单位党建\"的一种拓展和完善,区域化党建本身就包含着\"单位党建\"的内容。我们在推进区域化党建中,把在\"两新\"组织中培育\"孵化\"单建党组织作为重要职责,把帮助单建和联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进一步

规范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区域性党组织503个,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954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对\"两新\"组织的全覆盖,\"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都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区域化党建作为一种新的党建模式,之所以能使基层党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这一新模式相比传统的\"单位党建\",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是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延伸和补充,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体系更加完善。\"单位党建\"源自于支部建在连上。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全控型\"社会结构方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社会成员都有相应的归属单位,因此显得十分有效。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迅速崛起,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两新\"组织不断涌现,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大,大量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单纯按照传统的单位建党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而引入区域化党建的理念,在\"两新\"组织和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和行业中,按\"组织共建、设施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搞\"的原则,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对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组织体系构架更加完善,与社会形态相互契合,有利于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强有力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是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整合和突破,有利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推进、整体提高。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建党对象为一个个具体的企业,采取的是逐个企业挨个推进的点状推进方式,容易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受党员数的限制,无法组建党组织。有的虽然符合组建党组织的条件,但由于企业党员自身素质原因,仓促组建党组织,很难发挥作用。区域化党建将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作为建党对象,将区域内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党建工作范畴,进行通盘考虑,科学规划,以块状的方式成片推进。在具体单个企业建党中,则采取\"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作用发挥一个\"的原则,虽然重视企业单建党组织,但不一味强调单独组建,推进方式更加贴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实际,工作成效更为明显。另外,在党建工作资源和力量配置上,秉承了\"区域统筹、集中配备、集约共享\"的理念,避免了党建设施重复建设的浪费,提高了党建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党建设施的配置水平,降低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本,使党建工作的推进变得更为容易,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是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拓展和完善,有利于实现党对\"两新\"组织的强有力领导。首先是改变了过去党建工作推进跟不上\"两新\"组织发展速度的尴尬局面,有利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既保留了\"单位党建\"那种组织体系严密、调控力强的优点,又满足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使区域内的\"两新\"组织无论怎么变化,区域性党组织都能对其实现组织覆盖和工作渗透,从而使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各个方面。其次是克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对业主的依赖,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占领工作制高点,更好地发挥总揽协调的职能, 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同时也使企业党组织的品格更加独立,工作更加自主。再次是避免了党员的流动变化对党员教育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制约,有利于形成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在这一模式下,党员不管以何种速度和频率流动,不管党员流入的单位有没有建立党组织,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融入党的组织,得到及时服务和有效的教育管理;党员发挥作用的空间从具体单位拓展到了整个区域,支持和保障党员正当行使民主权力的力量也从单位外部得到大大强化。

拓展与完善

回顾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感到,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为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继续推进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一是要研究区域化党建如何向其他领域拓展问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社区和较为发达的村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和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管理方式以及党员、群众的生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城市

社区和农村党建工作模式、党员管理方式,带来了冲击,提出了挑战。如何借鉴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将其运用到农村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去,把区域化党建与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建有机融合起来,形成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整体合力,值得进一步探索。

二是要研究调整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问题。

区域化党建工作全面推开后,势必会影响现有的基层党建领导体系。新出现的区域性党组织的地位如何界定,如何调整现有的基层党建领导体系使区域化党建运作更加有效,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去年上半年,我们选择海曙区和北仑区进行了城市党建领导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初步形成了\"三纵三横、纵横贯通\"的城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在纵向上形成了区城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乡镇)城市党建工作办公室--区域党组织三级管理模式;在横向上,形成区城市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街道(乡镇)城市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和谐共建理事会三级架构。但这些工作仍处在试点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是要研究强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力量支撑和经费保障问题。确保区域性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必须解决好区域性党组织所需的人员哪里来、经费哪里出、场地由谁供等实际问题。目前,我们主要采取整合资源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培养职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广泛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与财税部门商定企业用于区域性党建工作的费用实行税前列支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也还有一些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

推荐第5篇: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王绍志

2010年第2期 ——党的建设

硚口区是武汉市老工业基地和小商品集散中心,辖区单位多,党建工作任务繁重。近年来,我们从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入手,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健全组织运行体系,搭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近年来,硚口区着眼于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整体性,从区域化的角度总体考虑区域内党组织的设置,探索出三种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一是在宗关街辖区,构建以优势社区带动周边社区的“1+X”党建工作新模式。将地域相邻的双墩、井南等5个社区联合起来,建立大党委体制,社区党委负责对直属党支部、直属党员统一管理、统一经费调度、统一工作部署、统一开展活动、搭建起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二是在汉正街辖区,设置三级组织网络,构筑“1+4+X”区域化党建组织模式。“1”即汉正街区域党工委;“4” 即在汉正街党工委领导下,组建行政党组、社区党委、市场党委、综合党委;“X”即汉正街行政党组、社区党委、市场党委、综合党委下属的汉正街地区各类基层党组织。通过三级组织网络,实现汉正街地区组织网络全覆盖,基层党建工作一盘棋。三是在韩家墩街辖区,构建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联建工作模式。6个社区党委实行交叉任职,物业服务企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兼任社区党组织成员。建立由社区党委牵头,辖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联席会。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这个平台,全面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

二、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硚口区委明确提出:辖区单位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协调,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搞好服务,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并通过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各单位“党员教育联管、思想工作联做、普法教育联抓、社会治安联防、社区环境联治、公共设施联造、困难群体联帮、社区文化联办、社区文明联建、和谐社区联创”等“十联”活动,促进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时,在全区面上大力实施“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社区党组织根据居民群众需求设置了20多个社会公益岗位供在职党员自愿认岗。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将在职党员进社区的表现纳入年终民主评议党员内容进行考核。

三、强化组织保障措施,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为加强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硚口区建立健全区委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11个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130个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和130个党员代表议事会,并分别制定协调议事程序、目标要求和制度章程,构建起区、街和社区三级协商议事网络。区委组织部每年下拨一定数量的党建工作经费用于支持区域化党建工作。同时,按照“大党建”的工作要求,把群团工作纳入区域党建工作,采取组织上带、思想上带、工作上带等形式,整合区域内群团组织资源,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做好区域内各类组织的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力量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形成党建带群团建设、群团建设促党建的局面。■(作者系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

推荐第6篇:区域化党建工作手册

区域化党建工作手册

区域化党建,就是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经费投入为保证,以党组织网格化为支撑,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区域化党建主要表现为“六个联”,即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中组部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通过“十个化”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即:领导体制扁平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党组织设置网格化、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工作载体品牌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阵地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制度化。

1、领导体制扁平化。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必须形成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领导体制扁平化,就是打破条块分割、减少中间层次、缩短管理过程、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共享,推动组织结构由垂直式、单向式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协 1

作化、社会化、一体化。具体模式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在市和城区,要成立地区党建联席会议。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领导和指导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同时对街道、社区的领导体制提供一种支撑,使市、城区、街道、社区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相互配套。二是在街道,实行“大工委制”,把街道辖区内的所有党组织都整合起来,把一些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街道工委的委员或者副书记,通过这样一个体制,使他们加入到街道党组织,推动整个区域党建工作。三是在社区,实行“大党委制”,推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大党委制”就是选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加强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一委”是指社区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一居”是指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内居民自治;“一站”指社区管理服务站,有的地方叫社区服务所、服务中心,主要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是在居民小区,推行党组织、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四位一体”架构,加强党组织对小区内其他组织的领导。概括起来,就是“一纵三横”。“一纵”指的是市、城区、街道、社区从纵向上加强领导,“三横”指的是街道、社区、小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和其他组织进行整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上下左右相互关联的组织网络。

2、运行机制规范化。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不仅要有一个统筹各方的领导体制,还要有保证领导体制发挥作用、党组织

履行职责、工作有序推进的运行机制。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是在街道、社区成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或党建工作联席会、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议事会。这两个会是领导体制的一种运行机制。主要作用是把辖区内各个党组织和党员联合在一起,统一研究区域内党组织的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推进资源共享、力量整合。

3、党组织设置网格化。也就是要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对具备条件的实行组织覆盖,不具备条件的实行工作覆盖,从而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具体讲,主要是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把党组织设置网格化,促进党组织功能转型,巩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作用,使街道社区党组织起到“兜底”作用,所有条条块块管不到的,由它全部托住、托紧。

4、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党组织活动要按照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规律,考虑党员的兴趣爱好,考虑党员的实际需求,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让党组织活动多姿多彩,使党员都愿意参加党的活动,都向往党的组织。

5、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党员怎么发挥作用,这项工作要常态化,也就是要制度化、规范化,使广大党员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居住地,无论是在重大活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经常性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无职

党员设岗定责。二是有职党员依岗承诺。三是倡导党员开展志愿服务。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进行承诺,参加志愿服务,过双重组织生活,在社区发挥作用。履行了党员职责、当了党员志愿者或在社区过双重组织生活的党员,要有记录、有激励,不能干与没干一个样。

6、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服务群众始终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一条主线。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群众做好服务,动员党员一起为群众服务。服务群众一定要长效化,建立长效机制。各地要把在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内容,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创造的经验,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7、工作载体品牌化。抓党建必须有载体,抓载体就要打造品牌。一是要抓好载体上升为一种品牌;二是要用品牌的效应推动工作。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要点面结合,既要抓点,还要推面,要“落地生根、遍地开花”。“落地生根”,就是要把来自基层的好经验总结上来,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基层去,在基层生根;“遍地开花”,就是要把好的经验和典型扎扎实实地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

8、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党务工作者主要是抓“三支队伍”。一是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要重视这支队伍的专职化建设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选

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和管理监督“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二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要针对一些地方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采取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等办法,加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保证有人具体来做党建工作。三是党建指导员队伍。要逐步建立一支专门的党建指导员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派驻到社区或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从事党建工作。

9、阵地建设标准化。按照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文件)要求,高标准建设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同时,注意整合资源,提倡“一室多用”,可以把工、青、妇等牌子都挂起来,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活动设施“双向开放”,把各种资源利用起来,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

10、经费保障制度化。目前,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财政保障,二是党费补助,三是“费随事转”,四是社会赞助;重头还是财政保障。各地要按照中办„2010‟27号文件的要求,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健全相关制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确保社区党建经费有一个稳定来源。

推荐第7篇:区域化党建共建

组工情况

第42期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党委组织部

2012年6月12日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专刊(12)】

党建引领 辖区共建

中兴社区成立区域化党建共建联合会

6月8日,长河街道中兴社区区域化党建共建联合会正式成立,萧宏集团、雪峰集团、盾安控股集团、星光大道招商部、财政局、杭州银行、闻涛小学、省劳动干校、铂悦轩、金龙大厦、新大集团、农资集团共12家辖区单位参加了启动仪式。这标志着中兴社区的区域化党建共建工作正式迈入了完善提升阶段。该社区的主要做法:

一、共建混合型社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中兴社区是一个居民与单位混合的地缘型社区,辖区内现有集团总部大楼10座,写字楼20座,企业1500多家,商铺120多家。社区的综治、统计、计生、工会、劳动保障等各项工作都是属地管理为主,所以与辖区单位搞好共建是做好社区各项工作的基础。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兴社区党委就对辖区内18家写字楼、单位的党建情况进

行了调查摸底,党组织关系不在中兴社区的党员有965人,其中流动党员270人。为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习型与服务型社区党委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辖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共建联合会,是做好辖区党建工作的最优模式。通过区域化党建共建,进一步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横向覆盖,即党员“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双岗”。使党员在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在居住地发挥好党员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发挥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你我共融聚力,整合资源实现互补。社区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党员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努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社区充分利用劳动保障条线的职能,在企业和失业人员之间搭起一座信息共享的桥梁。利用街道每次招聘会的机会,向企业推荐岗位。到目前为止已为企业成功提供就业人员80人。另外,中兴社区还以“和谐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和“两网合一”为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在职党员QQ群和“片组户”民情联系网络,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去年3月,社区成立了由112名党员和居民群众组成的“平安志愿者队伍”,由小区保安、联合巡防队、平安志愿者共同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构建一张安全网,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安全保障,充分发挥了党建共建在社区便民服务中的互助、互补效应。

三、建立“六站合一”,实行网格化管理。根据辖区党员及党组织的分布情况,中兴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由中兴社区党委、单位联合党组织、楼宇联合党组织、商街联合党组织四个网络组成。

按照“党建引领,辖区共建”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了以党建工作站、综治工作站、妇女工作站、青年工作站、工会服务站、社会工作站为基础的“六站合一”的党建、社建和群建工作网络体系。同时,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以“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为原则,坚持管理和服务并举。社区将充分发掘辖区单位的文体活动室、党建活动室、远程教育等活动资源,实现各种设施资源共享,并根据楼宇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设置“党员之家”活动阵地,开展学习与交流,增强共建联合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加强辖区内单位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的氛围,达到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

(组织科供稿)

报:市委组织部,区领导

发:各街道党工委,区级机关各单位、各直属单位党组织 ,各村(社区)党组织

本部各科室、各事业单位

责任编辑:许仁学

签发:陶长山

推荐第8篇:区域化党建新闻稿

肩题:“拉拢”辖区单位“入股”格长包管“责任田” 主题:“新合”三招让党旗生辉

小题:辖区7单位负责人一起管家人多力量大

有人拎着刀在小区转悠,害怕不?精神二级残废,不对行为负责,敢惹不?龙沙区江安街道新合社区辖区居民付长智,甭说让周匝人整天提心吊胆,就连他的老父亲也被他折磨得无可奈何。老父亲找到社区,很多居民也来告状,怎么办?不久前走马上任的新合区域党建联合党委纪检委员王占军责无旁贷,因为他既在社区任职,也是新立街派出所所长。经过沟通,王所长带领公安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将付长智送到了医院。一枚定时炸弹解除,付家消停了,居民们安心了,生活重归和谐。

事后,付长智的父亲欲送锦旗感谢,被社区婉言谢绝。这只是新合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实施以来,社区联合辖区单位,为民办事的一件。自5月以来,社区联合党委已经为民办事解忧几十次。

自从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白顺常、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韩光、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刘伟等7位辖区单位的负责人,纷纷在社区党委中任职,他们又多了一个社会角色。社区党委副书记梁丽娜这样诠释区域化党建:“原来有事,我们得去辖区单位寻求帮助,现

在成了一家人,需要时大家会通力合作。”

区域化党建,不但居民享福,辖区单位也受益。六一儿童节时,社区就与特殊教育学校中几个家庭贫困的孩子,结成了帮扶对子。

小题:划定责任田“条包块管一口清”格长成家长19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农村铺开,分田到户的制度,在当时掀起劳动热潮。现在,大包干的做法,创新性地运用于街道社区的管理中,使每家每户都有了管事人。

作为试点单位的新合社区,计生、民政、党建等各种“格”已全面铺开。新合社区共有7千多户居民,作为二级网格,依据社区情况,划定38个三级网格,每个网格有格长,他需要将所包片的每个家庭的自然情况烂熟于心,如有人问起,一分钟内回答。这就是“条包块管一口清”。

格里有事,格长解决;解决不了,向二级网格社区汇报;最后还有一级网格街道给撑腰。总之,居民有了主心骨。8月2日,新合家园市政7号楼开始停电,居民摸黑一周没人管。格长樊少华得知情况后,发现这座15年的老楼没有物业,楼里又多为老人,亟待解决停电问题。于是,她立即向二级网格反映。社区工作人员和樊大娘一起找到电业局,经过协调,恢复通电。

小题:民情流水线上连政府下接民啥事都好办

采取悬挂民情信箱、开通民情热线、电子信箱、QQ群和向居民发放民情连心卡等方式,调查民情民意,受理反映问题;组建以街道社区干部、离退休干部、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复转军人党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为主要力量的民情信息员队伍,定期走家入户,调查社情民意,接受群众投诉;通过八小时外的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新方式,为居民咨询办事开通绿色通道……这是一条民情流水线,也是一条通往和谐的康庄大道。

独生子女证咋办?婚姻证明在哪开?各社区的办公地址、电话?这些问题,居民们不再蒙圈,轻点鼠标,搞定!区域化党建、党建网格化和民情流水线,这是新合社区党建工作的特色,它巧妙地将百姓与辖区单位、政府的关系拉近,让更多的问题与困难在和谐中化解。

王宏本报记者 陈婷婷

推荐第9篇:努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努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索耀乐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09日18 版)

区域化党建,就是把一定的区域范围作为整体,对各领域党建工作实行统筹规划、通盘部署、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开展区域化党建,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有效举措。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党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新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适应形势,在探索中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理念。近年来,包头市立足于破解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各领域党建协调互动的有效方法。2009年10月,市委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依据。在实践探索中,包头市逐步形成了开展区域化党建的工作理念。一是明确目的。区域化党建要推动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融合,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目的。二是理清思路。区域化党建应包括“城市区域化党建”和“城乡区域化党建”(即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两个方面。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要经过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阶段,最终实现城乡党建一体化的目标。三是抓住关键。以“统筹”、“联动”作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主要手段和实现形式。四是强化保障。必须有人力财力支持,搞好硬件建设,搭建各类党组织沟通交流的平台,承载区域化党建理念。五是落实责任。市委和旗(县、区)委是抓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市级层面主要是抓宏观、抓规范、抓督导。旗(县、区)级层面主要是抓落实、抓创新、抓提升。

统筹联动,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区域化党建的核心是“统筹”和“联动”,包头市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以“三级统筹、三力支撑”为重点的工作机制。所谓 “三级

统筹”,就是在城市搭建旗(县、区)、街道(镇)、社区三个层面的统筹平台,推进区域内的沟通协调和资源共享。在旗(县、区)层面,以地区性党建工作联席会为载体,建立区域统筹的宏观协调机制。在街道(镇)层面,以非建制性“区域党工委”这个包头市独创的“大党工委”制度为载体,建立共驻共建的具体操作机制。在社区层面,全面改建社区党委或党总支,并实行社区“大党委”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和服务群众机制。所谓“三力支撑”,就是发挥建制性党组织的核心力,非建制性党组织的联动力和街道社区“三有”(有人有钱有场所)为重点的保障力作用。在形成以“三级统筹、三力支撑”为重点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基础上,包头市推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抓住了两个切入点:一个是大力开展城乡党组织联建活动。推行以产业关联为纽带、资源互享为基础、双方受益为目标的非建制性联合党组织设置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另一个是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将其作为承载统筹城乡工作理念、落实统筹城乡工作措施的载体。注重实效,提升区域化党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包头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区域化党建全面提升了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区域化党建工作通过统筹的办法,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联动起来共同推进,破解了党建工作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难题。比如,区域党工委的建立,既保证了街道党工委在街道区域各项事务中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也切实增强了驻区单位参与区域事务管理、推动区域共建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二是区域化党建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找到了着力点。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契合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总要求。旗(县、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等建制性党组织的核心力加强了党的领导;非建制性党组织的联动力推动了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街道社区“三有”为重点的保障力强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三是区域化党建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目前,包头市已建成18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搭建起了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在推

动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很好的承载作用。城乡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广泛联建,使城市资源不断向农村流动,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作者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推荐第10篇: 街道 区域化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创新社区党建联动模式

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

——XXX街道党工委区域化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一、以“党建共融”为龙头,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党建网络,推进组织体系区域化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以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扇面”的街道“辖区党工委”。目前,党工委共遴选了15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辖区党工委委员,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使辖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工作由“无责”变为“有责”,实现了辖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组织设置。街道党工委按照“三贴近”(即贴近群众组织、贴近群众需求、贴近岗位职责)原则,科学设置了四种功能型党支部——服务民生型党支部、维护稳定型党支部、文明创建型党支部、带动发展型党支部。三是健全党建网络。除了开展“党组织活动进楼院、党员作用发挥在社区”活动外,街道通过单建、联建、挂建和派建等方式的形式,重点加强了非公企业的党组织的组建,彻底消除盲点,真正做到了“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实现了非公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二、以“机制创新”为前提,加强制度保障,推进工作机制区域化

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街道与各社区党组织、非公

企业党组织和功能型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与驻街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办法。二是建立党建共建沟通机制。街道党工委会同辖区15家单位共同制定了《XXX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章程》,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项权利和义务,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具体研究党建重点工作、社区重大建设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事项。三是建立党建工作帮扶机制。街道党工委建立了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社区制度、驻街单位帮扶社区责任制度,有效实现区域党建互动对接。通过领导联系、互动共建,各辖区单位自觉把“社区事”作为“分内事”。市交通工程局向居民免费开放活动娱乐场所,市水务局帮助社区解决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问题60余件,市园林处社区绿化、硬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五洲医院每年为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和育龄妇女进行免费体检。

三、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创新载体和平台,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区域化

一是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拓展教育阵地。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街道建立了区域化党建专题网站,并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党员QQ群、手机短信等平台,实现学习资料在网上发布、交流讨论在网上开展、工作情况在网上通报,使党员组织活动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转变。二是创新党员作用发挥途径,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双向管理。通过建立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双向管理、双向服务、双向反馈”机制,近1000名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党组织报到。广泛开展了“服务在社区、奉献进

楼院、爱心献居民”等活动,利用党员“123”帮扶工程、“红色服务联盟”、“民情流水线”和爱心超市等载体搭建党员服务平台。三是创新居民民主自治途径,建立“三级自治”模式。成立楼栋协商会,每月召开楼栋协商会议。建立社区议事园,成立社区议事会,组建“居民事务自治(小区)服务队”。成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组建社区居民事务站。通过“三级自治”,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区,纠纷调解在楼栋、矛盾化解在小区”。

四、以“民生共担”为根本,整合辖区资源,推进服务功能区域化

一是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干部队伍。在辖区单位党组织中选树一批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党员优化到街道、社区党务干部队伍中,发挥不同领域的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街道辖区党工委协调400余万元资金,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个、党支部活动室6个,文化休闲广场3个、居民休闲游园3个。三是整合组织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在街道、社区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制。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26个,积极开展了“党徽耀三区”、“先锋惠民进万家”、“党员帮扶在社区”等活动,组织引导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齐争共创。

第11篇:区域化党建工作调研发言稿Q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

XX社区综合党委于XXXX年XXX月成立,下设XXX个党支部,其中XXX个居民党支部,XXX个退休党员党支部,XX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共有党员XX名。社区综合党委班子是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选举产生的,同时以任命的方式增配了XXX名兼职委员,以“社区综合党委+兼职委员”制度,创新工作载体,构建全新的区域统筹党组织架构。现在我简要的介绍一下我们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一些情况:

一、社区综合党委是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社区落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发挥,推动各种资源在社区聚集,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根基而成立的。这有利于党的基层组织更好地组织群众、凝聚人心,有利于党的队伍更好地贴近基层、融入社会,有利于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XXX年XXX月建成的翠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XXX平方米,分为综合服务区、妇幼培训区、党员学习区和群文活动区等4个功能区,内设党群服务厅、党群谈心 1

室、远程教育室、党群议事厅、图书室、亲子活动中心、多功能室、老年人活动室等XXX个功能室,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组织关系接转、党务咨询、党员求助、义工关怀、工、青、妇维权、维稳信访、就业指导、帮贫扶困、学习培训等XXX余项优质服务,已成为社区服务党员群众的窗口,管理党员群众的平台、教育党员群众的学校、凝聚党员群众的家园,党在社区的凝聚力、服务力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和增强。

三、党代表进社区,深入基层,发挥作用,解决问题。社区综合党委成立以来,共开展了三次党代表进社区活动,接访了XXX名党员和居民代表,慰问了XX困难户。居民群众认为,通过党代表到社区开展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并认为党代表的形象是“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廉洁奉公”的。

四、在发展党员方面,我们每年约发展XX到XX名的新党员,为社区的党员队伍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在党员教育方面,我们主要以电化教育、参观走访、座谈讨论、党员自学等形式开展,丰富了党员的知识;在党员管理方面,针对我社区离退休党员多的特点,我们主要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等方法,增强他们对社区基层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如我们以离退休党员为骨干成立了老年人的“民乐队”、“气排球队”、“柔力球队”、“门球队”等等,让他们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我社区综合党委现有党建工作人员XXX名,其中男性XXX名,女性X名,平均年龄约XX岁,均为高中以上学历,在XXX年XXX月的支部换届中,除了新成立的支部外,其他支部的支委成员仅有XXX名更换了,基本保持了原有党建工作队伍的完整性,有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

今后,我们将在实践中去进一步探索新途径,确定新措施,确保党员在社区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12篇: 街道 区域化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创新社区党建联动模式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

——XXX街道党工委区域化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一、以“党建共融”为龙头,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党建网

络,推进组织体系区域化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以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扇面”的街道“辖区党工委”。目前,党工委共遴选了15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辖区党工委委员,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使辖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工作由“无责”变为“有责”,实现了辖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组织设置。街道党工委按照“三贴近”(即贴近群众组织、贴近群众需求、贴近岗位职责)原则,科学设置了四种功能型党支部——服务民生型党支部、维护稳定型党支部、文明创建型党支部、带动发展型党支部。三是健全党建网络。除了开展“党组织活动进楼院、党员作用发挥在社区”活动外,街道通过单建、联建、挂建和派建等方式的形式,重点加强了非公企业的党组织的组建,彻底消除盲点,真正做到了“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实现了非公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二、以“机制创新”为前提,加强制度保障,推进工作机制区域化

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街道与各社区党组织、非公

企业党组织和功能型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与驻街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办法。二是建立党建共建沟通机制。街道党工委会同辖区15家单位共同制定了《XXX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章程》,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项权利和义务,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具体研究党建重点工作、社区重大建设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事项。三是建立党建工作帮扶机制。街道党工委建立了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社区制度、驻街单位帮扶社区责任制度,有效实现区域党建互动对接。通过领导联系、互动共建,各辖区单位自觉把“社区事”作为“分内事”。市交通工程局向居民免费开放活动娱乐场所,市水务局帮助社区解决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问题60余件,市园林处社区绿化、硬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五洲医院每年为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和育龄妇女进行免费体检。

三、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创新载体和平台,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区域化

一是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拓展教育阵地。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街道建立了区域化党建专题网站,并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党员QQ群、手机短信等平台,实现学习资料在网上发布、交流讨论在网上开展、工作情况在网上通报,使党员组织活动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转变。二是创新党员作用发挥途径,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双向管理。通过建立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双向管理、双向服务、双向反馈”机制,近1000名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党组织报到。广泛开展了“服务在社区、奉献进

楼院、爱心献居民”等活动,利用党员“123”帮扶工程、“红色服务联盟”、“民情流水线”和爱心超市等载体搭建党员服务平台。三是创新居民民主自治途径,建立“三级自治”模式。成立楼栋协商会,每月召开楼栋协商会议。建立社区议事园,成立社区议事会,组建“居民事务自治(小区)服务队”。成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组建社区居民事务站。通过“三级自治”,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区,纠纷调解在楼栋、矛盾化解在小区”。

四、以“民生共担”为根本,整合辖区资源,推进服务功能区域化

一是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干部队伍。在辖区单位党组织中选树一批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党员优化到街道、社区党务干部队伍中,发挥不同领域的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街道辖区党工委协调400余万元资金,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个、党支部活动室6个,文化休闲广场3个、居民休闲游园3个。三是整合组织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在街道、社区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制。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26个,积极开展了“党徽耀三区”、“先锋惠民进万家”、“党员帮扶在社区”等活动,组织引导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齐争共创。

第13篇: 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

XXX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材料

年初以来,XXX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载体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党建区域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一、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党建网络,组织体系实现区域化。一是强化联合领导。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以社区党组织和市水务局、市交通工程局、武装部等15家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扇面的“辖区党工委”。目前,辖区党工委已成功召开全委(扩大)会议2次,共同商讨解决巷路维修、污水管改造等社区事务12件次。辖区党工委地组建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使辖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工作由“无责”变为“有责”,实现了辖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组织设置。街道党工委按照“三贴近”(即贴近群众组织、贴近群众需求、贴近岗位职责)原则,按照趣缘、地缘、业缘等特征,科学设置了救助帮扶、平安维稳、文体娱乐等各种功能性党支部24个,组建了流动党员、义务巡防、文艺宣传等各类党小组30个,辖区党员实现全覆盖。三是健全党建网络。街道通过单建、联建、挂建和派建等方式的形式,重点加强了非公企业的党组织的组建。目前辖区非公有制企业28家,已组建党组织的9家,未达到条件组建的全部入驻党建指导员,真正做到了“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实现了非公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二、建立联管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工作机制实现区域化。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街道制定了年度区域发展规划,并与市盐业公司、公路管理段、烟草专卖局等16家辖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办法。二是建立党员联管工作机制。街道建立了1个党员服务中心和6个社区党员服务站,并分类建立了直管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以及特长党员信息库,建立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发放了在职党员联系卡,全面开展党员“一进四双”活动,即在职党员进社区,实现双向交流、双向管理、双向监督、双向服务,达到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互联互动互助的目标。三是建立完善街道党建辖区联动共管的运行机制。街道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社区党建联系会,明确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项权利和义务,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协调相关事项,研究推进社区工作。每次会议事先确定主题,具体研究党建重点工作、社区重大建设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事项。

三、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共驻共建,项目联建实现区域化。一是整合辖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街道辖区党工委协调驻区企事业单位400余万元资金,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个、党支部活动室6个,文化休闲广场3个、居民休闲游园3个。二是强化组织联建,推进共驻共建。街道建立了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社区制度、驻街单位帮扶社区责任制度,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有效实现区域党建互动对接。通过领导联系、互动共建,各辖区单位自觉把“社区事”作为“分内事”。目前辖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26个,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8支、共268

人。在共驻共建活动中,共建单位开展扶贫救弱活动7场次,文体活动12场次,为社区疏通下水管道400延长米,新修污水井10个,翻修巷路500延长米,绿化、硬化面积1200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8万余元为社区添置活动器械和图书。此外,街道还积极开展了“党徽耀三区”、“先锋惠民进万家”、“党员帮扶在社区”等活动,组织引导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齐争共创。

第14篇:区域化党建表态发言稿

在全市区域化党建推进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全市区域化党建推进大会暨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联合总会和社区等22个分会成立大会在我街道召开,我代表XX街道党工委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根据杭州市、富阳市委组织部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求和部署,按照‚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XX街道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争先领先、和谐富春‛总目标,以‚建‘六力’团队、树‘三区’形象、保一方平安‛为抓手,努力打造‚富阳城市的中心区、融入杭州的先行区、‘浙江光谷’的核心区‛。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街道党工委作以下表态发言:

一、搭框架、筑平台,完善工作格局。为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我街道将落实专门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服务设施,多渠道筹集经费,确保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同时,将以社区等基层党组织为龙头,采用共建、联席、分类等方式,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努力做到优势互补,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规范社区大党建管理网络,形成党建阵地多元化、活动阵地全覆盖,不断完善资源共享、工作共推、服务共担、群团共带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强服务、求实效,实现互利共赢。从党建工作与辖区单位关心的事务出发,从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

主动深入基层,加强走访、联络和沟通,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了解需求、知晓诉求,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向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区域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将社区的单位和个体全部纳入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努力打造服务型、和谐型街道,确保街道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三、重协调、抓保障,健全长效机制。为确保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联合总会、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工作委员会顺利建成,有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扎实开展,街道党工委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抓好此项工作,建立工作例会、建议办理、信息互通、互评激励、经费保障等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丰富活动载体,积极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工作站、农村、园区等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互助机制,不断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街道将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扎扎实实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推动街道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谢谢大家!

第15篇:党建区域化汇报材料

幸福桥社区党建区域化创新工作汇报

幸福桥社区党委以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为重点,与驻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抓共建,将社区区域化党建作为推动社区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现社区初步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创新社区党组织队伍建设,搭建社区党建工作新平台

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利用社区人员资源,发挥其特长,组织各党支部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成立社区调解、治安巡防、环境卫生维护、社区宣传文化、爱心协会自治组织、信息员队伍、志愿者队伍,构建一张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服务网,为实现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和形成“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社区党员义务巡逻队是一支由社区退休老党员组成队伍,他们每天提着喇叭巡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为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尽一份力,献一份热;调解协会的会长戴琼芳是党委第六支部书记,邻里有什么纠纷那么就有她的身影,至协会成立半年以来,调解协会共调解邻里纠纷七件,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扬。

二、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组建“三结合”新型党建队伍 我社区现有创元集团党支部和新时代党支部两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共有党员38人。为创新社区党建区域化工作,突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使非公企业党建由单位“小党建”向区域化“大党建”转变,实现非公党建工作全覆盖和组织化,达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设施共享、活动共搞的目的。

(一)建立健全新型非公党组织工作保障机制

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一是由企业副总任党支部书记;二是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企业工会主席兼任党支部委员,使党组织工作和企业日常工作统筹计划、资源整合、统筹安排,从而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党组织工作和其他工作携手并进。三是由社区党组织委派资深的党支部书记任非公支部指导员,在企业党务工作上起指导性作用。

(二)、创新活动载体组建新型党建队伍

1、整合资源,拓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

(1)社区直管党支部与非公党支部结对,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2)以新形式下的非公党建和新形势下的非公企业经济发展为内容,组织非公企业党员上党课;(3)举办非企业党员培训班,逐步优化非公企业党务工作队伍;(4)建立非公企业网上党务平台,跨企业的党员管理和服务信息共享,使企业员工的入党信息可以实现异地真实有效对接。

2、创新项目,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特色。

(1)、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在企业中开展“五带头”、“五个带”创建活动。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在学习、在生活、工作方面,要求党员同志做到“五带头”:带头学习讲政治中、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同时,在经营活动中

开展“五个带”:带思想、带组织、带作风、带工作、带温暖。二是开展“三争一树”创建活动。非公党组织在党员中开展争当生活模范、争当技术标兵、争当营销能手,树立党员形象的“三争一树”活动。

(2)、八月二十日上行组织社区党支部与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创元集团党支部、凯雪面粉厂党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展了以“群英荟萃、创先争优”为主题的党建知识竞抢答赛。本次比赛由社区党委主办,共有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创元集团党支部、凯雪面粉厂党支部、社区党委四支代表队参赛。经过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获得比赛一等奖。区委督办员谭辉同志、街道工委副书记陈红升同

志亲临会场作重要讲话,并为获奖队颁奖。

3、共驻共建,共谱和谐促发展。

(1)、志愿服务活动。成立非公企业“文明劝导”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快乐联盟”志愿者——非公企业新时代、创元集团党支部组成“文明劝导”

志愿者队

(2)、八月六日上午,幸福桥社区党委与非公企业党支部——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开展了“高温送清凉、慰问到工地”的高温慰问建筑工地活动。社区党委书记杨建萍、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书记候树琴等慰问组的同志冒着高温到社区辖区内的铭富置业在建工地,慰问在高温天气下仍然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建筑工人,为他们送去了解暑降温慰问品,并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向一线建筑工人讲解防暑、中暑急救等相关知识,为工人们进行义诊,感谢他们在城市建设中作出的贡献。

为工地送去降暑药品和降暑物资

(3)、“民情茶吧”进企业。借助“民情茶吧”,广泛收集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利益和智慧融入企业重大决策,实现企业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升了非公企业的执行力,对社区居民群众关

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非公企业党组织一起协商合力解决,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建立党务人才信息库

创元集团党支部建立社区人才信息库,创新就业平台,以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为目标,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分类别、面向社会、实行动态管理的优秀人才信息系统,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促进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我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定范围。社区内未就业人员、辖区单位、个体经济和社会组织等实用人才作为入库范围,实现各类人才应入尽入;二是定类别。技术类、管理类、营销类、生产类、社会类等五类人才信息;三是实施动态建库。实行人才信息库季报制度,每季度上报一次,根据人才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内容,确保人才信息库反映最新数据;四是充公发挥作用。人才信息库真实反映社区人才建设工程的进展情况,为人才利用和引进奠定基础,充分使信息库人才各尽所能,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贡献。

以上是我党建区域化工作创新的简要情况,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内容上再丰富,形式上再多样,内涵上再提升,思想教育上再深入,不断发掘和培育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亮点,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幸福桥社区党委 二0一0年九月八日

第16篇: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

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

武汉市武昌区适应城市社区建设加速发展的新形势,整合党建资源,优化组织设置,规范运行机制,扩大区域互动,着力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资源联享,组织设置网格化

优化组织设置,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区域化的组织体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一是横向渗透,强化领导核心。吸收有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兼职委员,组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增强街道社区在区域党务、事务中的核心领导力。二是纵向延伸,完善管理模式。将区直部门驻街科、所、队、站党组织属地化管理,形成业务工作同步、党员教育同管、队伍建设同育的工作模式。按照党员数量相当、地域相邻、志趣相投、行业相近的原则,将136个社区党委(党总支)划小为629个“六型”(单位型、楼栋型、志趣型、流动型、商务型、物业型)小支部,实现社区党组织管理网格化。全面设立街道综合党委,街道分管副书记任综合党委书记,街道相关科室党员责任人以及辖区内有代表性的非公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委成员,选聘15名专职党群工作者,合力开展体制外各类组织的党建工作。三是整体辐射,搭建共建平台。建立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党建联席会,区党建联席会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街道党建联席会负责组织辖区单位开展社会性、地区性、公益性活动,共同研究辖区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指导社区党建联系会开展好活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定期召开,研究解决实际工作运行中的问题。

机制联建,党建工作规范化

探索建设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促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效能化。一是建立区域决策机制。根据职能定位,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制定《街道大工委议事规则(试行)》、《街道综合党委议事规则(试行)》等4个制度文本,明确界定职责权限、议事内容、决策形式和工作程序等,初步建立了决策运行机制。二是健全区域责任机制。实行目标管理,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派发任务清单,促进工作落实。试行项目运作,按照共建双方协商立项、共建单位履责实施、街道工委定期调度、区域成员共同评估的运作模式,促进工作效能提升。强化考评结果,将共驻共建情况纳入党建责任制考核,实行单位、社区双轨评价制度,区属党组织和党员的评先表彰必须征求所在社区的意见。三是完善区域联席机制。坚持定期例会制,区委常委会每年召开一次街道书记专项述职会,街道大工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综合党委每两月召开一次通报会,党建联席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会,通报工作,共谋发展。坚持包点联系制,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到对口社区、企业和重大项目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党建联络员制,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316名党员干部,联系指导832家非公企业,不断推进非公党建全社会覆盖。

工作联办,党建活动经常化

牢牢把握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利益诉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区域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一是党员教育共管。分类建立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信息库,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整合地区教育资源,创办党员素质讲坛,提升党员教育质量。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在商务楼宇、商贸市场等非公企业聚集地,发放宣传单,设置工作点,开展跟踪服务。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按照适时、适宜、适度的原则,发动在职党员立足单位优势支持社区建设,立足职业特点协助社区管理,立足居民需求参与社区服务。二是为民服务共办。将社区吴天祥小组与驻区单位吴天祥小组对接,围绕社区居民需求,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大力开展科普讲座、社会救助、家政服务、法律援助、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三是文明风尚共创。定期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联谊活动,加强对驻区单位职工、社区居民的公德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尚。四是平安家园共建。统筹协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政法机构,与辖区单位共同组建义务巡逻队、帮教小组和民事调解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楼院看护、社区联防、纠纷信息反馈等制度,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

资金联筹,阵地保障多元化

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建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活动阵地全覆盖。一是区街自建。采取改、扩、租、购、换等方式,力争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在2011年全面达到300平方米。规范党员群众中心建设,实现服务标识、功能布局、设施配置、制度规范、档案资料“五个统一”。添置电子显示屏、投影仪等设备,更新党员电化教育设施,普遍建设防雨抗晒的户外公示栏、文化长廊等,扩展党建宣传阵地。二是区域联建。整合区域功能设施,开放驻区单位的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体育场馆等,挂牌联建社区活动场所,实现单位资源的社会化。采取社区与企业场地共用的方式,解决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场地问题。采取分片整合的方式,建立区域性党员职工服务中心,为区域集群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开辟活动空间。三是园区统建。依托白沙洲都市工业园,投资20余万元,建设200平方米的园区党员职工服务中心,开办“白沙洲街非公经济组织党校”,为党员职工搭建活动平台。四是网上延伸。举行网上组织生活,搭建党员群众网上交流的平台。(作者系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来源湖北日报)

第17篇:校长总结性讲话

遵守纪律,远离网吧,以学业为重,实现人生梦想-在学校安全纪律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李金喜

同学们:

刚才政教处张主任,分别从安全卫生和组织纪律方面做了讲话,讲得很实在,很到位。杨校长等领导也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领会他们讲话的精神,重安全,守纪律,讲卫生,共创和谐文明的通州中学。现在我想在刚才几位领导讲话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给大家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敢于改过自新。对于校纪校规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但是少数同学却无视校纪校规一再违纪,落入后进生的行列。表现在参与赌博、打架斗殴、抽烟、偷盗、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我们在每次集会都在强调,但有的同学始终不改,一犯再犯,是不是还不知道什么叫违纪?我想:这部分同学应该把《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读一读,并与自己的行为对照一下,有哪些没有做好,违反了哪条规定,怎么改正,然后付诸行动。已经犯了的,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只要改了就是好学生,老师非常欢迎知错就改的同学,绝不会追究你的过去。因为犯了错误能改正并大有作为的人不少。例如:华盛顿,他因为贪玩曾砍过一棵樱桃树,后来经过他父亲的教育,他深深的忏悔,改正错误之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总统之一,也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希望同学们不要犯错误,如果过去有不良行为就要敢于面对,彻底改正,成为讲文明、守纪律的合格的中学生。

二、要珍惜身心健康,远离网吧游戏。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近期有的同学星期天从家里来,带的钱比较多,担心用不完,当天就进游戏机室、网吧,把父母的血汗钱花光在里面,没有了就去偷。你们这样做不仅是肆意挥霍父母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而且那自己身心健康来开玩笑,是自我摧残啊!

附: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

1、摧残身体

由于网络游戏的强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游戏者血压身高,心跳加快,又加上过度疲劳,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有时还有瘁死在网吧的危险。2001年5月中旬,湖南一名12岁小 1

学生在网吧泡3天3夜,饿了就喝点水,困了伏在电脑桌上打个盹,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当家人找到他时,身体已极度虚脱,几近死亡。由于网迷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巅疯地步。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食物味、汗臭味,味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声声刺耳,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所以一般玩通宵电游的网迷走出网吧时,眼睛胀红,蓬头垢面,两腿发软,形似缟素。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网吧,其对身体的危害不会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害言耸听。

2、心理受损

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严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某学校一初三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重点中学,家里给其买来了台电脑作为奖品,但是,自从家里买了电脑后,不知从何时起,就迷上了网上聊天,就在网上找到了“恋人”,自从有了网上“恋人”以后,他那网上美人一次次地向他借钱。他想与之继绝关系,但又优柔寡断,无法斩断,在极为矛盾的心态中,他一次又一次偷家里的钱给“情人”寄去,从此家里电话费直线攀升,常常钱柜里的钱不对帐,他自己也惶恐、矛盾,变得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家里发现他网上交友的事情后,非常愤怒,将电脑摔烂,每天接送于学校家庭之间,天天晚上关在房间不得出来,该生变得几近神经病。还有一位高中二年级学生曾一度痴迷于网吧,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整天整夜地沉迷于网吧,成绩一落千丈,家人非常生气,老师非常着急,用尽各种办法,苦口婆心就是不能从网吧里将他解救出来,他自己也变得沉默不语、心态浮躁,吃不下、睡不着,看样子几近痴呆。有部分同学上网的目的是来调节心态的。学校课务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上找个忠实的听众(不一定是朋友)聊聊,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绪会变得稳定,我们不否认此说法,部分同学把握得好,对调节心智是有一定益处,但实际上,许多未成年人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将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网吧里,致使学业受影响,老师批评、家长生气,反而心理负担更重。

3、滋生是非

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还有一类人进出网吧,他们纯粹是敲诈中小学生,经常有打架斗殴的事在网吧发生,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未成年人提供饮食住宿,子女夜不归宿,家长自然心急火燎,亲戚朋友、老师一起出动,到处找人,确实给家庭带来了不安定因素。由此可见,网吧已成为滋惹是非的一大聚集地。

4、影响学业

学生一旦对网吧痴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学生一旦进入网吧,成绩直线下降。有一位网迷写道:该死的网吧呀,你夺走了我的学业、夺走了我的大学,我咬牙切齿,切肤心

2疼!但我就是不能自控!这位同学说:我一闭眼,就看到键盘,手指碰到任何物体都有鼠标的感觉,鼠标一点,导弹就发出了。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游离的眼神、胀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搞学习。如果孩子爱踢球,一天最多耽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贪吃,一天最多花几元钱,但如果孩子迷上网吧足以毁他一辈子!

5、安全隐患

大多数网吧都未请专业人员安装设备,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其营业场所的电脑安放的密度、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网吧出进仅一扇门,无安全通道和疏导标志,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要以学业为重,严禁谈恋爱。同学们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很短暂的,非常宝贵,因此,要勤奋、刻苦、用功,一定要抓住宝贵时间,不失时机的学好各门专业课程。有的同学不思进去,有谈恋爱的趋势,这样不好,你们的父母也不希望大家在这个年龄去谈情说爱。

一个家长写给儿子的信说:“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在学校不要考虑找女朋友的问题。因为你现在要靠父母来养活,一旦涉及这个问题,就会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感情的问题是不容游戏或被戏弄的,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感情,也要尊重别人的感情。尽管你的身体长成了大人,但你还是未成年人,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在爱情问题上你处理问题的办法还不会太多。应该是到一个年龄段处理一个年龄段的问题。超越了阶段,会耽误眼前的重要事情。问题的关键是,你现在还没有自己的职业,自然也就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楼阁,将来毕业后一旦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职位、地位发生变化,感情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到那时反悔是十分伤人的,也是十分伤害自己的。陷得越深,伤得越重。因此,在中学期间不要为不结果实的花朵浇水、施肥,操心费力。大丈夫应该先立业后成家。儿子,真有本事的大丈夫,何患无妻!”

同学们,大家必须遵守校规校纪,注重安全,远离网吧游戏,发奋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18篇:_开展区域化党建专项推进方案.新doc

朔方路街道2012年共驻共建计划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银川市街道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试行)》的要求,为积极推进朔方路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努力促进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根据朔方路街道机关多、学校多、部队多、企业少、服务业发展迅猛的特点,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朔方路街道2012年共驻共建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西夏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做好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1、形成党组织网格化格局。通过建立完善街道辖区大工委,组建功能型党小组,形成横向渗透、纵向延伸、整体辐射的基层党组织网络。

2、形成联动的发展模式。通过制定年度区域发展计划,与辖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等方式,推动区域全面发展,建立基层党建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辖区居民的联动机制。

3、形成为民服务的辖区党建品牌。通过延伸拓展“一街一品、一居一品”创建活动,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创建区域特色为民服务党建品牌,以为民服务党建品牌积极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4、形成党员联管的工作载体。通过分类建立党员信息库,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制度,开展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日等活动,建立起街道辖区在职党员、直管党员及其他社区党员联动管理,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的有效平台。

5、形成资源共享的共建机制。通过发挥辖区党组织作用,整合区域范围内的组织、场所、工作、人才等资源,推动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良性互动。

三、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推进街道辖区党建共驻共建组织体系

建立完善街道大工委。街道大工委由区委批准设立,对区委负责并报告工作,书记、副书记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兼任,委员由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和辖区部分单位、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组成。

2、建立完善街道辖区党建共驻共建运行机制

(1)建立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2党建联席会议,由街道大工委主持并报告工作,提出工作任务目标要求以及需要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等事宜,交大会审议通过。

(2)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社区党建联席会,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为成员单位,并报街道党工委备案管理。由社区党组织主持,根据社区实际

情况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调相关事项,研究推进工作。每次会议事先确定主题,由成员单位轮流承办。

(3)建立项目共驻共建协议制度。由街道党工委根据街道和社区的实际提出共建项目,与辖区单位协商确定,并签订共建协议。

四、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内容

(一)实行党建工作共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物质条件、政治思想、工作制度、工作水平、工作方法上帮助、指导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支持社区搞好硬件建设,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和环境;协助社区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和居民文体活动,为社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方便,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二)实行思想工作共做。以提高居民素质为重点,相互配合,做好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进步、团结协作的社区教育氛围;立足社区和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共同培植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三)实行社区服务共办。在社区党组织牵头下,共同开展帮困助学、扶贫救弱、便民服务等活动,向弱势群体和困难职工献爱心,使“五保”对象、残疾人、贫困户和下岗职工的生活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助,积极帮助困难群众。

(四)实行社区治安共防。以共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为目标,相互协作,整体联动,共同解决社区内治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开

展“安全楼院”、“安全文明小区”、“安全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参与街道的治安大巡防活动,消除不安定因素,共创安全社区。

(五)实行环境卫生共抓。以社区环境绿化、净化、美化、硬化为目标,组织干部、职工、居民共同参与城区植树、种草活动,搞好单位内的绿化工作,积极争创园林式单位和花园式小区。共同对社区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做到无乱堆乱倒、乱搭乱建,无卫生“死角”。共同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中共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2年3月30日

第19篇:雁北街道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方案

雁北街道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区关于探索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具体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领导区域化、组织管理双重性”要求,全面推行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联建、联动、联系”机制,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整合区域内各种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手段,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推动街道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目标任务

以“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工作目标,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区域党建工作,共同促进区域和谐稳定、科学发展。

三、组织构架

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构建“1+3”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即1个街道“大工委”,党工委领导下设置行政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企业综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居民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3个工作机构。各组织成员名单如下:

街道大党工委:

在保持街道党工委职能和委员职数不变的基础上,组建雁北街道“大党工委”,工委班子由15人组成,书记、副书记和街道党工委委员8人为专职,其余5名兼职委员从驻区单位、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产生。

行政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组 长:曹建平(街道办事处主任) 成 员:张宏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费芳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朱凤华(街道劳动保障所所长)

宗 静(街道司法所所长)

刘 琼(街道党政办主任) 马 炜(街道综治办主任) 安希明(街道城管办主任)

(辖区行政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 企业综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组 长:陈瑜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 (街道工会主席)

吕雁军(街道党政办副主任) 李文芳(街道经济办主任)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

居民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组 长:冯兰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副书记:刘 琼(街道党政办主任)

张 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邓铁军(中河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赵 婷(雁滩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王 博(雁滩大桥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四、工作职能

街道大党工委:讨论和决定街道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社区居民自治、“城中村”改造、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

行政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协调解决街道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现共驻共建共创共赢。

企业综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街道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及驻街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换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及驻街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居民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指导各社区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做好居民的文化、体育等服务的工作。

五、实施步骤

雁北街道充分学习借鉴其他街道的成功经验,结合街道的党建工作实际,拟分三个阶段进行区域化党建工作。

1、筹备阶段(2011年5月底前)

抽调专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摸底,登记单位、负责人、资源共享等相关信息;组织机关、社区、辖区单位、“两新”组织召开筹备、动员宣传会议;利用黑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区域党建工作,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2、实施阶段(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

(1)按照“1+3”模式完成区域党建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建设,覆盖辖区内各类组织、各个领域,基本形成区域化党建体系。

(2)打造“三项”区域党建工程。一是共建工程。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困”、“党员进社区”等活动,构筑区域共建体系。二是服务工程。开展“党员承诺制”、“志愿者服务”活动,打造街道区域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三是民生工程。按照“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富我为”的服务方针,提升党员志愿者服务水平。

(3)创评区域党员“五星”主题活动。通过创评“诚信之星”打造倡导诚信经营之风;通过创评“服务之星”提升服务群众意识;通过创评“双带之星”,鼓励下岗党员带头创业,带动下岗职工就业;通过创评“慈善之星”树立爱心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典型;通过创评“共建之星”推动区域文明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4)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扩大影响,使党建工作做到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3、深化阶段(2011年6月以后)

不断完善和创新区域化党建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例会、汇报、建议案、统筹协调、考核监督等五大制度,建立健全双向服务、结对共建、党群联动和资源共享等四大机制。街道“大工委”和各协调委员会在若干党建制度或机制中,形成具有雁北创新特色的党建制度或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和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有序推进。街党工委成立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区域化党建试点工作由街道党政办负责组织协调。

2、理顺内部关系,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四项制度。建立健全4项制度,逐步理顺关山街区域党组织内部关系,完善区域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各项例会制度,包括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各级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召开。二是建议案制度,规范行政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企业综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居民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定期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深入了解、及时解决区域内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街道“大工委”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统筹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区域大工委在居民区党的工作中的统筹作用和综合协调作用。四是考核监督制度。街道“大工委”定期对三个协调委员会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工作落实。

3、创新活动载体,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4项机制,不断创新以组织联建、活动联动、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区域党建活动载体。一是双向服务机制。动员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之间广泛开展双向服务,提升社会和谐度。二是结对共建机制,促进社区、行政机关和“两新”组织之间共驻共建、统筹共建的互动机制。三是党群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资源,实现信息联动、工作联动、服务联动。四是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党的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体系,提供资源上的保障。

4、广泛宣传动员,优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社会氛围。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宣传教育作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顺利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注重树立典型,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及时推广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共同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氛围。

第20篇: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建设途径

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建设途径

[摘要]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根据新的特征、新的制约因素坚持问题导向,从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构建运转有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动态开放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区域化党建服务保障机制、打造覆盖广泛的区域化党建公共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城市区域化党建服务型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1]。当前,随着改革全面深化、经济加快发展、社会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日益重要,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在增加。城市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2]。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常态下,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律,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的特征

在党建新常态下,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按照“创新组织设置,拓展工作领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务实工作举措,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从整体而言,当前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强化资源整合,创新工作形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格局。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积极整合区域范围内的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资源,推动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良性互动,增强工作合力,形成了以街道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行“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模式,街道工委负责统筹协调区域内党组织,解决区域内党建重点难点问题。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基层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的优势得以互补,党员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从而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2.加强沟通协调,增进互动交流,构建互联互商党建工作机制。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横向纵向沟通,定期召开城市基层党组织、社区、驻区单位联席会议,采取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方式,增强区域党建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3.坚持服务理念,丰富服务载体,构建组团式双向服务机制。坚持服务导向,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围绕区街中心工作,对接群众服务需求,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共同行动、协同开展组团式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在社区层面,把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作用。

二、城市区域化党建发展新的制约因素

区域化党建作为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创新,在推进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整合难度较大。由于行政结构的条块分割,目前城市基层党建资源存在分散化、碎片化现象。隶属关系不同的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联动与资源共享。区街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互动,部分驻区单位党组织对区域化党建工作认同感不强,参与区域化党建热情不高,原因在于:一是驻区单位与区街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单位的人事权和利益分配权均受制于条条管理,区街党组织对驻区单位缺乏刚性约束力,党建资源缺乏统筹规划。二是部分驻区单位对区域化党建工作认识模糊,担心参与基层党建活动影响单位工作,因此参与共建活动热情不高、动力不足。三是个别层次较高的单位在参加共建活动中,认为和区街打交道级别不对等,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制约了区域化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集约利用。

2.工作长效机制不健全。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城市基层党组织如何处理与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驻区单位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一是沟通协调定期化、制度化水平不高。由于各基层单位平时任务繁多,在时间协调上难以统一,缺乏定期化、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影响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度推进。二是稳定性不足。目前来看,一些街道的社区党委工作还处于一种联谊式、人情式、援助式的运行状态[3]。这种党建工作运行缺乏制度化的机制,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3.党员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党员管理显得尤为突出。一是在职党员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随着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制度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生活、服务在社区,但是传统的以人事关系为基础的党员管理,使得社区对在职党员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新的在职党员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二是流动党员管理难度较大。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党员的跨区域流动日益增多,一些社区党员人户分离现象较为突出,对这些党员的管理难度较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三是党员教育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在一些社区,党员教育活动存在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载体不够多样等问题,难以满足党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影响了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4.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当前,区域化党建工作在服务保障上力量仍然比较薄弱,制约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水平、规划设计等诸多因素,一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或场地规模狭小等状况依然存在。社区基础设施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社区各项活动的开展,严重制约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度发展。二是经费保障方面。虽然财政每年都为社区预算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承担的事务日益增多,经费支出也相应不断增多,社区权小责大、经费不足、无钱办事等问题日益凸显。三是基层党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区域化党建是一项新的党建工作形式,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区域化党建工作对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服务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状来看,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三、建立健全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新的路径

新常态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发展需要坚持创新理念,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自觉遵循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服务观念,健全服务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4]。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加强资源整合、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打造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逐步提升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水平。

1.加强资源整合,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按照有利于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力量、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灵活划分党建区域,以街道社区统筹和街道驻街单位统筹等模式,形成动态开放的区域化党建组织网络,将区域内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医院、学校等各类组织最大限度地纳入党的工作范围,以网格化方式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在新的党建组织体制下,街道工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抓街政发展规划,抓社会治理,抓民生大事抓制度建设,为街域经济良性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社区党委发挥聚焦服务作用,利用社区资源,调动辖区力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驻区其他单位党组织发挥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党建工作。街道工委发挥联动作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破解区域发展难题,形成多向服务、多向共赢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2.实行事务共商,构建运转有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区域性党建工作议事机制,街道工委负责统筹协调,采取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驻区单位通过民主平等、协商互动的方式,共同研究讨论区域内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民生项目等方面的重大事项,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健全双向沟通服务机制。强化双向沟通协调,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区域内党组织积极开展面向驻区单位的服务活动,畅通区域内其他党组织的参与渠道,切实提高共建共享水平。三是要强化区域内党群交流沟通和工作指导。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积极引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合理调整和优化组织设置,与基层党组织步调一致地开展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共识,努力形成党建工作合力,推动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3.推进党员共管,建立动态开放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一是要大力推行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制度。进一步完善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纪实制度,建立社区在职党员登记卡和志愿服务活动记录表现反馈表,形成在职党员基本情况数据库,并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广泛开展“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社区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在职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群众需求,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新机制。二是要强化社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加强党员管理工作联动,实现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无缝对接。对流入区域内的党员,区域性党组织主动予以接纳,及时跟踪对接,统一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健全流入地党组织属地管理、流出地党组织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双向共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制度,实现流动党员管理无盲区无死角,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三是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要紧紧贴近时代形势、贴近党员需求、贴近生活实际,积极采用党建微信、党建微平台等新兴载体,拓展党员教育阵地;注重党员互动参与,实现党员教育由“组织配菜”到“党员点菜”转变,使党员教育真正做到突出时代性、体现民主性、讲究灵活性、注重实效性。

4.坚持综合施策,完善区域化党建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区域一中心”的标准,通过区街自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将区域内的党员服务中心、社区综合办公场所、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等进行通盘考虑,集中财力,优化配置,以新建、改扩建等形式,建成集党员服务和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确保社区党员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活动有地方开展。二是增加经费保障。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党费列支和其他社会支持为补充,不断加大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投入,实现社区办公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保障社区党组织正常的活动经费,确保社区党组织有钱办事,提高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从年龄、知识、经历、能力等多层面综合考虑,对社区居委会班子进行整体优化规划,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重点加强党务知识和社区管理知识培训,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党务工作、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社区党务工作队伍,夯实社区党组织基础。

5.注重服务导向,打造覆盖广泛的区域党建公共服务平台。一是要实要行重心下移、平台下延。将区级机关、街道中贴近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公共服务下沉到社区,延伸服务半径,使社区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大力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努力为社区群众提供“一口式”服务。严格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社区服务群众制度,科学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创新活动载体,着力打造“党员15分钟服务圈”和“1公里民情快递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要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行“互联网+党建”,加快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党建信息平台发布政策信息、收集社情民意、引导公众舆论,切实发挥信息平台在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中的重要作用,以网络信息技术助推基层党组织服务创新,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陈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3]姚茂易.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建设的几点思考[D].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

责任编辑/陈洪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性讲话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性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