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社区工作总结

成都市社区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06 08:38:02 来源:社区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成都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成都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 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2002年4月23日 成府发[2002]32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2001年—2005年)

为了加强我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根据《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1]46号)确定的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目标及工作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城市社区建设五年目标

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构建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明确社区责权,理顺社区关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功能,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充实社区建设内容,促进社区就业;积极有序地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序,整体推进社区建设,到2005年,建成一批设施齐备,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卫生达标,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适应城市现代化要求的新型社区。

二、主要任务

(一)划分社区,建立新型社区组织和社区管理体制

合理划分社区。中心城区按照1000—3000户,原则不少于1000户的规模划分社区。居民比较分散的区域,管辖户数可以适当减少。

建立新型社区组织和社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行使决策职能;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作用;建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闭幕期间行使协商议事监督职能;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依法保障社区残疾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各种社区志愿者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搞好社区各项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力拓展社区服务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区(市)县政府所驻镇要有一个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要有4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站。

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各级开展设施服务、互助服务和志愿者服务,丰富社区服务内涵,扩展社区服务外延,社区服务向为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服务和社区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拓展。

多渠道发展社区服务业。鼓励驻社区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兴办以便民利民为目的、保本微利的社区服务项目。引导非公益性的社区服务项目向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通过社区服务扩大社区就业。

(三)着力发展社区卫生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开办家庭病床和送医上门等服务项目,让居民“小病治疗在社区”,行动不便的居民“用医用药在家庭”。

搞好社区保健康复服务。积极开展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做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的服务工作。

搞好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做好社区居民和社区暂住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咨询和社会化服务工作。

(四)努力繁荣社区文化

建立社区教育网络。把社区教育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多级多类、非国民教育的多种形式的教育网络。建立社区学校等教学基地,为社区居民享受终身教育服务。

开展社区居民素质教育。区别不同层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公民道德、科技知识、法律知识、文化艺术等各类专项教育,结合社区就业搞好下岗职工、残疾人的专业技能培训。搞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每个街道要建文化站,每个社区应建立文化活动室,建立完善相应设施,搞好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立足街道、居委会,培育发展社区文娱骨干队伍,动员组织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广辟社区体育健身场地资源,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和器材的投入,普及全民健身活动,适时组织社区竞技体育活动。

(五)美化社区环境

加强社区硬环境建设和管理。持续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清除庭院、楼道等公共空间杂物,搞好社区环境保洁。有计划地在居民住宅区种花植树,扩大公共绿地面积。搞社区无障碍环境和公用光源的建设及维护管理。

依法开展经常性的环境整治工作。有效解决居民区占道经营、噪声扰民,以及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组织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净化、绿化、美化工作。

(六)加强社区治安

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按照“一区(社区)一警”的模式调整民警责任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建立健全社区治安保卫组织,构建以派出所为主体,居委会为阵地,社区单位参与,家庭自防、户院联防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重点部位治安防范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认真做好社区结合部、人口密集区和繁华闹市区等地段的治安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社区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及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创建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深入开展依法治理,提高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搞好民事纠纷调解,做好社区稳定工作。

(七)创建文明社区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文明社区的标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以争创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为目标,努力创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明社区。

三、工作步骤

社区建设工作按年度划分任务,纳入目标管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2001年——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调整部分街道办事处规模;合理划分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结合城市街道综合整治,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2002年——各区(市)县和社区建设成员单位根据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制订规划,完善措施,抓好社区建设示范试点,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制定社区居民公约或社区自治章程,完善自治内容,搞好社区工作者培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委[2001]46号文件规定的面积标准,建成一批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站,在城区范围,60%以上的街道办事处建成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60%以上的社区居委会建成使用面积分别为4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站;其他区(市)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和60%以上的社区居委会参照上述标准完成社区服务中心(站)和办公房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一并搞好社区警务、文化教育、医疗站点、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大力拓展社区服务,在城区及部分区(市)县规划建成110个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民政、工商、地税、劳动与社会保障、人事、市政公用、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和组织根据各自职责制定落实与社区服务相配套的措施和办法,推动社区服务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列入社区建设试点或示范的街道(镇)和社区的环境达到综合整治标准,50%的社区环境有明显改善。2003年——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城区范围内所有街道、社区居委会按标准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站)和办公用房并投入使用,其他区(市)县政府所在镇和社区居委会力争全部完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70%以上的社区有医疗卫生、治安警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审核、审批和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组织,建立设点服务与上门服务相结合,有偿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巩固扩展社区环境整治成果,80%以上的社区环境达到净化、绿化、美化标准;开展社区建设示范达标活动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推动社区建设深入发展。

2004年——进一步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城区所有社区要有医疗卫生、治安警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依法搞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居民行为规范,把创建“示范社区”、“无毒社区”、“文明社区”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完善落实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各项发展、管理政策和措施,城区所有社区,其他区(市)县80%以上的社区形成社区服务到位、社区卫生良好、社区文化丰富、社区环境优美、社区治安稳定,特色突出,整体推进的社区建设工作局面。

2005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城市社区建设5年目标,全面落实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创建一批功能完善、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全市城市文明社区达到80%,无毒社区创建面达100%,社区累计从业人员达6.5万人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绿地率达25%,绿化覆盖率达30%,市区人均绿地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总结五年工作,表彰先进典型;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后5年全市社区建设规划和各阶段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社区建设与社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各区(市)县,特别是城区要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

(二)落实责任,齐抓共管

各级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应根据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各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认真履行社区建设职责,围绕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制定规划、整合资源、财力投入、工作安排上服从服务于社区建设的全局,加强协调配合,做到业务工作与社区建设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形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统筹规划,抓点带面

各级、各部门根据社区建设职责、任务,研究制订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和帮助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搞好社区建设规划,保证社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要根据社区建设任务选择一批社区和街道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共同推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建设队伍,提高素质

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采取干部下派、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努力改善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结构,尤其要从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建设的优秀人才,经过法定程序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切实落实好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和必备设施,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落实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和中介服务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切实做好对各级社区建设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其提高社区建设政策理论水平,明确社区建设基本工作思路,熟悉掌握社区建设工作方法。

(五)落实政策,加大投入

从政策上扶持社区建设。工商、税务、公用事业等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研究制定扶持社区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及落实措施,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社区设施,拓展社区服务,强化社区功能,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社区建设财力保障机制。市、区(市)县财政应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民政、体育部门要利用彩票发行增加对社区服务、社区福利设施和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其它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任务,从经费上力所能及地支持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驻社区各单位要按照“共驻共建”的原则给予社区建设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各级、各方面的努力,切实解决好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统筹规划,建好设施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订解决社区基础设施问题的政策和办法,把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切实解决街道、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要明确解决社区基础设施的任务和完成时限,明晰社区基础设施产权,保证社区基础设施使用的长期性。

(七)深入发动,搞好宣传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识和“共驻共建”的格局。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通过墙报、板报、社区广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区建设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氛围。

(八)严格考核,狠抓落实

加强各级、各部门社区建设目标任务督查考核。建立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考核、评估、表彰制度,激励驻社区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2年04月23日 实施日期:2002年04月23日 (地方法规)

推荐第2篇:成都市文化局工作总结

成都市文化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市文化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加快产业发展年” 和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各项职能工作,不断夯实基础,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切实推进各项文化建设事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抓好全市文图两馆建设。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两馆的作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组织开展了“民间绝技群英会”、“老年才艺大赛”、“第七届蓉城少儿十佳艺术新苗大赛”等数十项大型群众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依托文图两馆设施资源开展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阵地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成都图书馆“同心行动·成都讲坛”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已拥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力度,2006年7月召开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场交流会,提出了推进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工程、农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农村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农村文化典型带动工程等,努力实现城乡文化事业投入、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文化市场推进以及城乡文化成果享受的一体化工作思

- 1市蜀锦、蜀绣、成都漆器和都江堰清明放水节4个项目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我们向文化部提出了筹办“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申请,此举得到了文化部的高度认同,目前,国务院已正式行文批准,这是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四个国际性文化节庆活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2007年6月在我市举行,同期,还将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特别会议,这将使成都成为北京、上海后第三个召开联合国政府间正式会议的城市。

建立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成都市是文化部确定的全国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城市,我局将长效机制建设放大到整个文化市场的管理,不断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管网络,深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和音像制品专项整治行动,破获非法音像制品大案9起,捣毁音像制品地下仓储式交易窝点18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95万余盘(张);引导文化企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大力提倡“未成年人远离网吧而不远离网络”的理念,积极推动全市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进一步繁荣文化艺术事业。认真落实国家文化建设精品战略,大力实施艺术精品工程。2006年共完成新创剧目13个,新创节目53个、剧本5本,公益演出684场、观众28.5万人次。圆满完成了全国糖酒交易会、中国旅游发展交流会和全国体育博

- 3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着力打造文化亮点。

做好金沙品牌。一是增加金沙文化的聚集能力,紧紧抓住国家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和“太阳神鸟”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契机,将“中国文化遗产日”在成都放大为“中国文化遗产周”,并力争定期在成都举办;深入开展以金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的宣传优势,统筹规划,大平台、高标准地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同时,以金沙“太阳神鸟”图案为符号,着力构建成都城市精神的物质化体系,将其应用在城市的软硬环境中,维系地方形象的独特性;加快开发金沙衍生性的城市礼品和具有金沙文化特点的旅游产品,将其逐步放大为产业项目,并逐步推向国际市场。二是加快金沙遗址博物馆建设,金沙遗址博物馆建设已被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确定为民办实事目标。目前,经过市文化局和市兴南、兴文公司的共同努力,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已顺利建成并已具备对外开放能力。我们将在中国四川(成都)国际旅游节前后,举行盛大的开馆仪式,正式对市民开放。三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乐剧《金沙》努力打造成精品工程。该剧2005年4月赴京演出获得成功,自2005年5月底在成都驻场演出以来,先后进行了六次改版,并先后赴重庆和新加坡进行巡演。目前已连续上演了450场,观众超过18万余人,票房收入突破1100万元,改变了我市长期以来缺少知名品牌旅游演出剧目的现状,为艺术的产业化探索了新路。

- 5/卧龙”城市西部旅游黄金走廊上,地处羊西立交桥与苏坡立交桥之间的西三环路侧,位于青羊区百仁村、龙咀村区域,规划用地近3000亩。“金沙·蜀郡”将以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胜地,集文化、演艺、旅游、商贸等为一体,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多种需求的新旅游亮点。“金沙·蜀郡”的建筑风格将展现历代蜀国建筑文化,古街古巷将成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同时,我局将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对市属和社会相关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并在蜀郡项目中为其构建多个艺术展演舞台,使排练场、演艺场同时成为蜀郡项目艺术的大展场。该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其中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直接投资约30亿。项目核心区将于今年内开建,总体建设3年完成。目前该项目已经市规委会讨论通过,正在进行紧张的拆迁工程。

成功申办“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策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园区。为给我市争取一个可持续性的国际性文化节庆品牌,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市文化局在成功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系列活动的基础上,策划并向文化部申办“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形成了“一节一会一公园”的活动草案,即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特别会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已初步确定建在金牛区两河森林公园,并已有基础模型,内设“百情园”、“百戏园”、“百味园”、“百工园”和“万卷园”等专题园区,以实景展示、体验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游客“吃、住、

- 7并投入专项资金展开项目运作,在全国各地广泛征集不同类别、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皮影艺术品及其相关遗存,截至目前已征集到全国12万件皮影作品中的9万件。国家文物局已委派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对这批皮影进行全面鉴定,并纳入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项目。2006年10月11日,国务院正式下文(国办函〔2006〕79号)冠名成都皮影博物馆为“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我局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体制改革工作,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工作,计划财务工作,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文化宣传报道工作,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及机关规范化管理工作,党的建设及纪检监察工作,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9 -

推荐第3篇:成都市科技工作总结

成都市2009年科技工作总结

一、关于2009年工作总结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实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西部科技中心建设,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促进灾后重建取得进展,高科技成都建设成效明显。264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新标准)累计达到660家;全市1—10月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8774件、11427 件,同比增长36.01%、28.24%,申请量、授权量均居西部城市第一;获批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进入首批国家“5.26”知识产权执法试点工程。

(一)扎实推进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中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1.对接国家、省重点项目取得成效。截至11月,已争取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立项120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项,共获得经费支持30.2亿元;“基于网络协同的级进模数字化集成设计制造技术”等158个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经费支持8183万元,占全省立项数的59.2%。295个项目获得四川省级科技计划5879万元经费支持。

2.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化应用”等7个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精密数控机床等8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进一步深化,半导体照明、医疗器械技术等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筹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得到加强,获批国家级中药饮片炮制、OLED工艺等6个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核心机要安全SoC芯片”等11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信息系统、数字广播电视设备2个工程技研究中心。深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成都海峡教育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被评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新技术新产业加快推进。组建了新能源产业专家顾问组,成立了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物联网技术研究院。制定并实施《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报国家高性能纤维材料基地、新能源产业化基地。组织实施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各试点单位合同采购LED灯7144盏,示范工程累计装灯721盏。建成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综合信息短信服务平台,组织发送新技术新产业综合信息15期,编印《科技决策参考》专刊3期。

4.科技金融服务取得进展。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性融资支持,全年共为15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200多万元,引导风险投 1 资1000多万元。完成15个项目、总额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帮助22家科技企业、4家风投机构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552万元。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保险金额21亿元。

5.区域技术市场建设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取得成效,我局成为全国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单位。制定出台了《成都市技术市场推进专项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专项经费补贴技术市场服务机构。积极推进成都市技术转移促进联盟建设,西南交大技术转移中心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截至10月,市属登记机构完成各类技术合同登记1021项,合同成交额19.31亿元;网上技术市场项目库征集项目1029项(其中重点项目39项,国际合作项目18项)。

6.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不断拓展。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已建成开通大型仪器设备等7个功能平台。平台资源更加丰富,共享资源单位达到114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达1185 台(套),价值10亿元,科技文献达到4120多万篇,资源数据库130个。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新建平台服务工作站33个,实现全市19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全覆盖。

(二)实施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1.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依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集聚资源单位21家,专家250余人,新增数据1600余。推介粮油等新品种24个、配套新技术101项。新建了白酒、唐桥豆腐乳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星火科技培训,培训猕猴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在生猪、伏季水果等产业领域组建了覆盖全市131个村的农村科技信息员队伍。

2.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继续深化“特色动植物新品种引选育及配套技术”等2大科技专项,引选育和推广新品种216个,开展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41项(套);继续抓好“粮食规模化”、“龙泉山脉伏季水果”等科技示范。深化彭州市黄村“农田修复及山体植被恢复”、都江堰高原村“新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等技术集成示范和邛崃市白杨等5个扶贫村科技扶贫示范。启动“龙门山脉冷水鱼产业恢复重建、邛崃市临济镇“千亩茶叶标准化”科技示范。

3.民生科技项目加快实施。启动了城乡医保信息化平台、农村节能住宅技术等重大项目,组建了成都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地震灾后饮用水源有机磷类农药非常规指标流动注射自动分析方法及应用等项目研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开发与应用;组织实施震后农村民宅低成本抗震房屋建筑新技术研究,在彭州小鱼洞董坪村推广技术应用达到7000平方米;完成了都江堰市玉堂安置点污水处理项目,启动了“促进灾区医疗卫生重建、加强急性突发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项目”等。

(三)加强环境建设,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氛围

1.完善和落实科技政策法规。启动了《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立法 2 调研。制定了《成都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实施细则》,已评审近200个申报产品。对全市26个技术标准研制项目进行了资助,经费达85万元。配合制定出台了《成都市首台(套)及关键部件产品认定试行办法》,参与认定我市“CDK城市客车”等61个产品及产品系列。

2.组织实施成都市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开展“4.26”宣传活动,发布了《2008年成都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加快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热线。深入开展“雷雨”、“天网”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成功进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执法“5.26”工程试点。加快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双流县、崇州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园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探索开展知识产权特派员工作,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建立了知识产权特派员工作站,首批聘任了25名特派员。

3.举办“第三届成都科技节”等重大科技活动。举办了第三届成都科技节,开展科技活动58项,展示3G技术等30余项最新科技成就。举办了第五届“西部科学论坛”等科学讲堂系列活动20余场。组织了236家企业参加第十届西博会实物展和成果展,组织52家企业的73项高新技术成果参展和洽谈。组织了第三届中国专利周•四川省暨成都市分会场活动,组织500余项专利技术进行现场和网络展示。举办“资本盛宴—2009股权投资成都行”等科技对接活动10场次,促进了科技交流与技术转移。

4.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召开2008年科技奖励大会,表彰杰出贡献奖1人,科技进步奖99项,专利奖30项,对4项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等奖励项目的进行了1:1配套奖励。实施《打造科技传媒精品实施方案》,加强科技政策宣传活动,开展西部科技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系列宣传活动,创新文化得到弘扬。

存在问题:对照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还存在科技管理与服务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科技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干部队伍还不完全适应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等。

二、关于2010年工作要点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发展全局,以西部科技中心建设为总揽,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深化高科技成都行动计划和落实成都市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实施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关键共性技术集成攻关,有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为成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引领。

(一)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理念,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科技计划与管理支撑体系,促进 3 产学研紧密结合。一是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修订《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开展新兴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调研,制定《促进技术创新推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二是改革科技计划管理。探索建立“4+3”(四大主题计划和三级项目设置)的新型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提高科技计划对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和效率。加强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对接,争取150项国家重大项目落户我市。三是启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制定“十二五”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工作和科技项目。探索建立成都都市圈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启动制定产业功能区科技发展规划,促进科技资源高效整合共享和向产业功能区集聚。

(二)坚持资源集聚,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深化产学研结合,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有效利用,推动科技资源向产业功能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集聚。一是牵头抓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切实推进创新药物综合研发平台、新型疫苗产业化等40余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四川大学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重大新药开发、制药工程硕士培养、面向我市生物医药企业开放共享等工作。引导建立成都生物医药技术外包、现代中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等3个技术创新联盟。二是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围绕形成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重要产业技术链,重点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20项关键技术,大力开发芳纶1

414、太阳能光伏标准电池等10个重点新产品。三是建设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加快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药物综合研发平台等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深化精密数控机床、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等12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新建半导体照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玻璃纤维及制品等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物联网技术研究院等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集聚。四是实施一批科技示范工程。面向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实施现代服务业、“十城万盏”、“远程协同医疗卫生服务平台”等一批重大科技示范项目,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五是培育一批重点科技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强重点产业优势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服务的工作机制,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0家。

(三)促进科技惠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民生科技。一是深化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成都市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深化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科技资源和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组建粮油、伏季水果、冷水鱼等5个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建成15个特色产业区域科技服务站,培 4 养农村科技信息员700名,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转化与推广应用。二是开展农业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集成攻关。对接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科技需求,开展新品种培育、集成技术及农业装备等研究开发,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配套新技术。开展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组建2个农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一步增强粮油、果蔬、畜禽肉类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优势。三是启动农业科技创新集成示范工程。围绕“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技术链,在伏季水果、冷水鱼、猕猴桃、优质茶叶、生猪、食用菌、粮油等7大产业领域开展科技集成示范,引领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四是深化灾后重建和民生科技工程。继续深化彭州黄村、都江堰高原村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和邛崃市临济镇千亩茶叶标准化科技示范。抓好“城镇可持续发展”等科技示范工程,完成50个社区中远程协同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建设,深化金牛区、双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示范。

(四)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保障能力。一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推进“5.26”知识产权执法试点工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监测、专利预警等服务。深入开展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深化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着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加强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建立新兴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年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100家,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4200件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7400件以上。二是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功能服务平台的科技资源整合共享水平,探索建立新兴产业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平台联动服务模式,促进科技资源与重点产业企业有效对接。组建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小组,建成科技综合信息平台,全年发布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等决策参考6期,短信服务50期以上。三是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深化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科技、金融、企业的协调机制,完善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完善与创业资本、金融资本对接与联系的长效工作机制。引进创投机构及金融机构20家、社会中介机构10家,服务企业100家,融资和科技保险金额达到20亿元以上。四是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深化科技传媒精品工程,整合利用现代传媒手段,高水平策划和组织西部科技中心建设宣传,抓好科普宣传品牌活动,大力树立创新型城市形象。五是积极打造高水平科技干部队伍。进一步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和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进一步完善干部考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整合优化事业单位资源和能力配置,构建政事分离、整体联动的工作模式,着力为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高水平的科技干部队伍保障。

推荐第4篇:成都市全面建立社区公共财政制度

成都市全面建立城市社区公共财政制度

为贯彻落实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机制,促进居民自治和社区参与,近日,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这标志着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财政制度全面建立。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是指在保障社区办公经费、工作人员工资、社区日常运行经费之外,财政专门定额补贴社区居民自治,以满足本社区成员的共同需求为目的,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社会组织为主体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开支为主线的专项自治经费。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为全市全面开展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最低标准、补助比例、使用程序、监管原则。一是明确使用范围:主要用于社区民主管理、社区教育培训、社区设施维护和维修、社区文体公益活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环境治理、社区志愿服务等;二是确定最低标准和补助比例:专项资金实行属地化管理和“定额预算”管理,区(市)县财政负责所属区域内专项经费的预算安排,自治经费标准按每百户不低于3000元核定,市财政根据各区(市)县城市社区居民户数、财力状况及市确定的标准给予适当补助,具体补助比例为:一圈层40%、二圈层50%、三圈层60%。市级补助资金每年的6 - 1 -

月前一次性转移补贴区(市)县。2012年预计全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7000万元;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居财街(镇)管”的原则,专项经费纳入街道(镇)财务统一管理,设立专户,统一核算,按社区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四是规范使用程序:社区要按照“公开透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确定专项经费支出项目。项目实施严格经过项目收集、院落议事会和社区议事会两个层面民主协商、民主决策、项目公示、项目论证和组织实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明确了具体的实施程序,切实保障专项经费以民主的形式用于民生项目,以民主保障民生,同时实现以民生促进民主。

建立以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经费制度为标志的社区公共财政制度是我市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成都市贯彻落实全国民政会议的具体举措。专项经费制度的建立实现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资金财政定额补贴的城乡全覆盖,也就是全面建立了村级和社区公共财政,本着公共财政资金保障向农村倾斜的原则,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标准(每个村和农村社区每年不低于25万元)高于城市社区。社区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用社区公共财政资金实施民生项目,能有效改善老旧居民院落的环境、安全、秩序、基础设施等,推动实现非专业物管小区的居民院落物业服务全覆盖,培育和发展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社区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丰富居民文体活动,畅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专项资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是促进居民自治和社区参与的过程,也是居民民主素- 2 -

质训练、发展、提升的过程,社区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对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居民群众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都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

电话:61881821

地址:天府大道北段966号

邮编:610042

- 3 -高伟

推荐第5篇:成都市行政村(社区)档案管理规定_0318150123

成都市行政村(社区)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成都市行政村和社区档案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行政村(社区)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行政村(社区)档案是指村(居)民委员会在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行政村(社区)档案工作是发展基层民主、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行政村(社区)各级组织应当重视档案工作,加强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统筹城乡建设内容,促进档案工作与各项工作同步协调发展。

第四条 行政村(社区)档案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

第五条 行政村(社区)档案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将档案据为己有。

第六条 行政村(社区)档案工作人员要有高中以上文

1 化程度,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接受档案专业培训,忠于职守,履行职责。

第七条 一个行政村或一个社区为一个立档单位,所形成的档案为一个全宗。行政村全宗名称由乡(镇)和行政村名称组成,社区全宗名称由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名称组成。 第八条 行政村(社区)档案包括文书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及电子档案等门类。各类档案的整理要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保存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做到分类合理、保管期限划分准确、编目编号规范。

第九条 行政村和社区档案的整理:

(一)文书档案按保管期限——年度进行分类,按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整理。

(二)科技档案中的基建档案、设备仪器档案 按GB/T11822——89《科技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整理。

(三)会计档案按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1998年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整理;

(四)照片档案按GB/T11812——2002《照片档案管理规范》整理;

(五)电子档案按按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整理

(六)实物档案按时间顺序编号整理。

2

(七)行政村(社区)村(居)民档案以户为保管单位整理归档。

第十条 行政村(社区)档案的保管应符合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光、防高温的要求,应设专室或专柜存放,要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十一条 社区档案管理应积极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

第十二条 档案管理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在离职前办妥档案交接手续。

第十三条 开展测评、考核评比等活动需要档案材料时,应通过复制等方式制作,不得随意拆卷。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成都市档案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等两个文件的通知》(成档发[2003]15号)、《成都市行政村档案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附件:

1、成都市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2、成都市社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3 附件1:

成都市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一、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党群工作类

1.l 本村党支部(总支)委员会会议记录、村党政联席(班子)会议记录 永久 1.2 本村党支部(总支)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等材料 永久 1.3 本村党支部(总支)关于机构设置、撤并、名称更改、启用印章的请示,上级批复、通知、决定等材料 永久 l.4 本村党务干部任免、分工、考察、奖惩等材料 永久 1.5 本村党支部(总支)换届选举候选人的请示、批复和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议程、报告、领导人讲话、大会发言、选举办法、选举结果、决议、上级批复等材料 永久 1.6 关于组织工作的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请示及上级的批 复 永久 1.7 党员入党、转正、延期、退党、处置不合格党员等方面的 材料 永久 1.8 录用、聘用人员,调资、退休等文件材料 永久

l.6 本村有关工作向上级的请示、报告和上级的批示、批复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30年 l.7 本村执行上级党组织工作的决定、纪要、报告等材料 (1)重要的 永久

4 (2)一般的 30年

1.8 本村党组织、党员名册和年报表 永久 l.9 本村党组织关系介绍信、通知书存根 永久 1.10 交纳党费清单、发票等 10年 1.11 本村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登记表,审批表,名册及各种事迹材料

(1)县级(含)以上 表彰、奖励的 永久

(2)县级以下表彰、奖励的 30年 1.12 本村党员违法违纪的有关材料,处理意见和上级决定、批复等材料

(1)受到警告(不含)以上处分的 永久 (2)受到警告处分的 30年 l.13 本村关于开展政治思想、形势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计划、总结等有关材料 10年 l.14 团支部换届选举材料、团员名册、组织关系介绍信及存根、团费缴纳、年度统计表等材料 30年 1.15 团代会通知、议程、代表名单、开幕词、报告、决定、选举结果、闭幕词等材料 30年 l.16 团员违法违纪,开除团籍、留团察看等请示、报告、批复等材料 30年 l.17 本村工会年度计划、总结,代表大会的通知、名单、议程、开幕词、报告、决议、闭幕词、选举结果等材料 30年 l.18 本村工会、机构建立、干部任免的请示、批复,会议记录,统计年报表等材料 30年

5 l.19 本村工会干部、会员名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审批表和事迹材料等材料 30年 l.20 本村妇代会换届选举等材料 30年 l.21 本村计划生育工作年度计划、总结、统计表等材料 10年 l.22 本村独生子女证申请书,育龄妇女生育二胎的申请表、审批表及超生调查报告、汇报、处罚决定等材料 30年 l.23 本村民婚姻状况证明存根等材料 30年 1.24 本村五好家庭评选、敬老爱幼、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的材料 10年

2、行政管理类

2.l 本村委会会议记录、纪要、决议等材料 永久 2.2 本村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等材料 永久 2.3 本村村史、组织沿革、大事记等材料 永久

2.4 本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选举结果、干部任免等材料 永久

2.5 本村的各种请示、报告、汇报及上级的批复等材料 (1) 重要的 永久 (2) 一般的 10年

2.6 本村干部、村民名册,村办股份公司股民名册、技术人员等名册

永久

2.7 本村干部的招聘、录用、定级、调配、人员任免、离退、调动介绍存根、工资表等材料 永久 2.8 本村和村内机构设置、更名、撤并及行政区划与隶属关系的变化、启用、废止印章等材料 永久

6 2.9 本村关于年分配方案、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的各种文件材料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员名册 30年 2.10本村干部、职工工资单及年终收益分配方案、审批表、归户结算表等材料 30年

2.11本村关于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村民房产、地产等材料、名册

永久

2.12本村的村规、民约等各种规章制度材料 10年 2.13本村各种年度统计报表(包括农副工业生产年报,收益分配报表,农业税报表,计划生育报表,土地、人口、户数等基本情况统计表等材料) 永久 2.14本村各种保险材料、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和各种案件、民事纠纷的调解协议、处理决定等材料 30年 2.l5本村拥军优属、优抚救济等材料 10年 2.16本村关于教育、卫生、合作医疗等材料 10年 2.17本村规划、经济建设及重大决策等材料 永久 2.18本村公共设施管理的材料 30年 2.19本村生产管理、企业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和重大决策等材料 永久

2.20本村财务管理的年度计划、总结,有关财务审计情况材料

永久

2.21 本村工业、农业税征收清册和纳税变动情况等材料 永久 2.22 本村各种经济、人口普查统计表 永久 2.23 本村重大事故事件登记,调查处理意见和情况报告及善后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30年 2.25本村兵役登记、民兵花名册等材料 10年

7 2.26本村创建文明小区、爱国卫生工作形成的材 10年 2.27本村企业董事会会议记录、纪要、决议等材料 永久 2.28本村公司、集团、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承包、租赁、任期目标责任等材料 30年 2.29本村企业改制、转制等各种法律证书等材料 30年 2.30本村属企业历史沿革、大事记等材料 永久 2.31本村属各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等材料 30年 2.32本村所属企业、公司、集团的设置、撤并、名称更改、启用印章的请示、批复、通知等材料 永久 2.33本村及所属各企业的产权、土地使用证、各种集体财产合同、协议、委任书、公证书等各种法律文本、证书等材料 永久

3、经营管理类

3.l 本村在经营管理中长期规划和专项发展计划等材料 30年 3.2 本村公司、集团、企业发展重大经营决策方案、规划

30年

3.3 本村新办公司、企业项目的申请和批复及可行性报告、章程、合同、验资、营业执照等材料 永久 3.4 本村有关工商企业管理执照的申报、登记、批复以及违章违法被处理,经营不善歇业、破产等材料 永久 3.5 本村有关公司、集团、企业年度各种统计报表及经济分析等材料 30年 3.6 本村有关物资供销工作的合同、协议等材料 30年 3.7 本村有关经营活动的争议、索赔、判决等材料 30年 3.8 本村企业合资、独资、联营招商的合同、协议等材料 永久

8 3.9 本村企业年度经营、销售统计等报表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10年 3.10 本村公司、集团、企业工资计划、工资总额、奖惩、年终分配方案等表册 10年

3.11 本村企业物资管理、安全生产检查、整改措施执行情况等材料 10年

3.12 本村企业卫生、环保、绿化等材料 10年 3.13 本村企业有关产品标准、国际质量认证等材料 30年

3.14 本村企业有关资产评估,资金、价格管理的审查、验证材料

30年

3.15 本村企业有关经营、审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证明和结论材料

30年

3.16 本村有关产品市场调查、宣传、广告和用户服务等 方面材料

10年

3.17 本村有关产品销售等活动中形成的材料 10年 3.18 本村各类农业普查材料 30年 3.19 本村农作物规划布局,粮、棉、油多种经营实种面积、产量以及采、购、留、分配等材料 30年 3.20 本村科学种植、科学饲养的经验总结及原始记录 30年 3.21 本村“星火”、“丰收”、“火炬”计划项目的验收材料

30年

3.22 本村农业植保材料、农机管理材料、水利建设材料

30年

9 3.23 本村副业生产及上交任务的指标(猪、禽、蛋、鱼、牛、蘑菇、草菇、香菇等)以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年报、统计表等材料 30年 3.24 本村村办副业项目材料 30年 3.25 本村关于土地批租、出让、租赁有关材料 永久

4、产权改革类

4.1 本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工作计划、总结、汇报材料

永久

4.2 本村成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议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及组成人员名单 永久 4.3 本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议事会、监事会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 30年 4.4本村研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所形成的会议记录、纪要、决议 永久 4.5 通过协商、招标、挂牌、拍卖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文件材料 永久 4.6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员会、宣传、培训,上级领导检查等形成的文字、声像资料 30年 4.7农村耕地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台帐

永久

4.8集体土地调查材料及统计表 永久 4.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申请书、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簿、核准文件 永久 4.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案申请书、登记表和备案证明等材料 永久

10 4.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方案、登记册、花名册及审核材料 永久

4.12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注册情况公告、注册表及照片

永久

4.13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耕地保护 合同 永久

二、基本建设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项目建议书、申请、报告及批复等材料 永久

2、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意见、项目评估、调查报告等材料

永久

3、项目计划任务书或立项报告、批复等材料 永久

4、基建项目的会议记录等材料 长期

5、地质勘探合同、报告、记录、说明等材料 永久

6、征用土地申请、报告、批复、通知、许可证、使用证、用地范围等材料 永久

7、工程建设执照、防火、环保、防疫等审核通知单 长期

8、工程建设招投标文件、会议纪要等材料 短期

9、工程初步设计图纸、概算、设计合同等材料 短期 10、工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建施图、结施图、给排水等专业图纸 长期

11、施工合同、协议,施工预、决算,图纸会审纪要、技术核定单、工程更改、材料代用、原材料质保书和全套竣工图等材料 长期

12、水电安装合同或协议,施工预、决算,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材料出厂证明和竣工图等材料 长期

13、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批复,消防、环保、防疫、档案等验收

11 记录,基建财务决算,项目审计,项目竣工验收证书等材料 永久

三、设备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设备仪器购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批复和购置仪器资金申请、批复等材料

2、设备仪器开箱验收记录、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合格证、装箱清单等材料

3、设备仪器安装调试记录、验收报告、操作保养规定等材料

4、设备仪器检修、事故处理等记录材料

5、设备仪器报废申请、批复、证明等材料 设备档案的保管期限与设备使用寿命一致

四、会计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 会计凭证类

1.1 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 15年 1.2 涉外会计凭证 永久 2 会计帐簿类

2.1 银行日记帐、现金日记帐 25年 2.2 总帐、明细帐、辅助帐簿 15年 2.3 涉外会计帐 永久 3 会计报表类

3.1 年度财务报表 永久 3.2 月、季度财务报表 5年 4 其它类

4.1 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12 4.2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4.3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五、照片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检查工作的照片 永久

2、市委、市府及上级领导来村视察、检查工作的照片 长期

3、国际友人、专家、学者等知名人士前来活动的照片 长期

4、本村(居)委会各种会议、重要活动形成的照片 长期

5、本村(居)委会各种产品、奖状、证书、奖杯、锦旗等的拍 摄照片 长期

6、反映村容、厂貌、市政项目等建设的照片 长期

7、新闻媒体刊登反映本村情况的照片及文字说明材料 长期

13 附件2:

成都市社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一、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党群工作类

1.1 本社区党组织建立的请示及上级党组织的批复 永久 1.2 本社区党组织会议纪要、记录、讨论通过的决议等 永久 1.3 本社区党组织、团组织的换届选举材

料和上级批准材料 永久 1.4 本社区组织召开的党员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的通知、名单、日程、报告、领导讲话、纪要等 永久 1.5 本社区党团员名册,组织关系介绍信及存根,批准加入党团组织的文件材料 永久 1.6 本社区党员发展计划、积极分子考核材料 30年 1.7 本社区党组织工作计划、总结及专题报告、典型调查材料 (1)年度或综合的 永久 (2)非年度或阶段性的 30年 1.8 针对本社区党组织、党员的表彰、奖励等文件材料 (1)受县级(含)以上表彰、奖励的 永久 (2)受县级以下表彰、奖励的 30年 1.9针对本社区党组织对违纪党员的处分决定

(1)受到警告(不含)以上处分的 永久 (2)受到警告处分的 30年

14 1.10 本社区老年人协会、妇委会、青少年协会、残疾人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的年度计划、总结、统计报表、机构人员名册 30年

2、行政管理类

2.1 上级针对本社区设立、撤并、调整、更名、领导人任免的通知、批复等文件材料 永久 2.2 本社区机构人员编制、印信启用和作废等文件材料

永久

2.3对本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选举、聘用、福利、社会保障等文件材料 永久 2.4对本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社区志愿者登记制度等文件材料 10年

2.5 本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的换届选举材料和上级批准材料

30年

2.6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纪要、讨论通过的决议、规定

永久

2.7本社区召开的居民听证会、民主协商、矛盾纠纷调解、民情民意反映等一般会议的通知、名单、日程、总结、纪要等

30年

2.8 本社区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30年

2.9 本社区工作计划、总结、统计、调研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1)年度以上 永久 (2)年度以下 10年 2.10 针对本社区人员的表彰、奖励等文件材料 (1)受县级(含)以上表彰、奖励的 永久

15 (2)受县级以下表彰、奖励的 30年 2.11 针对本社区人员、事件的惩处决定

(1)受警告(不含)以上处分的 永久 (2)受警告处分的 30年 2.12 本社区制订的各项规章、规范、制度、公约等 30年 2.13 本社区编辑、编写的文件材料

(1)组织沿革、大事记、社区概况等 永久 (2)简报、情况反映、工作信息等 10年 2.14 社区关于武装、民兵组织、预备役人员登记名册、代表会议材料 30年 2.15 本社区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典型材料、交流材料、代表发言材料、简报等 30年 2.16 本社区召开的一般会议的交流材料、代表发言材料等

10年

2.17 本社区专项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

(1)重要的(如各类创建活动等) 30年 (2)一般的(如精神文明教育、文化艺术、全民健身、科普教育、环保宣传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等活动) 10年 2.18 上级领导视察、检查本社区工作时形成的文件材料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30年 2.19 上级颁发的关于社区工作的文件材料

(1)法规政策性文件 30年 (2)规范性、一般性文件 10年 2.20 本社区业务工作的请示及上级的批复

16 (1)重要业务问题的 永久 (2)一般业务问题的 30年 2.21 报刊、电台登载反映本社区的新闻报道 10年 2.22 本社区的房产、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文件材料 永久 2.23 本社区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协定等文件材料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10年 2.24 本社区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以及社区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永久 2.25本社区招商引资、出国考察、友好往来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30年 2.26本社区国有资产管理(登记、统计、核查清算、交接凭证等)文件材料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10年 2.27 本社区物资(办公设备及用品、机动车等)采购计划、审批手续、招投标等文件材料 30年 2.28本社区接待工作的计划、方案

(1)重要的 30年 (2)一般的 10年 2.29 本社区信息、档案、保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10年

3、服务工作类

3.1 本社区服务工作年度计划、总结、报告及统计报表 30年 3.2 本社区现役、复员、转业军人、军队离休干部、革命伤残军人、烈属、病故军人家属、残疾人、特困户、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登记表,

17 保障金发放管理名册,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文件材料 30年 3.3 本社区居民收养、婚姻登记初审办理材料 永久 3.4 本社区居民直系亲属公房房卡的过户申请初审登记册

30年

3.5 本社区居民殡葬火化初审证明、存根、登记册 30年 3.6 本社区失业人员情况、求职情况登记册、失业人员失业卡、待业卡、老年卡申办初审、最低生活保障申办初审、享受社会救济救助金申报初审等登记册 10年

3.7 本社区居民的拆迁补偿、土地转让、协议书、审批表

永久

3.8 本社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工退休、退职等登记表、审批表及其他社会保障参保、退保等文件材料 永久 3.9 本社区服务业、物业管理机构注册登记、年检、变更、注销等文件材料 永久 3.10 本社区服务业、物业管理制度、公约 30年 3.11 本社区服务网点设置和服务内容、家政服务公司名单及运营情况 30年 3.12 本社区各小区物业维修基金的使用和结余情况报告 30年 3.13 本社区内各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10年 3.14 本社区服务站组建、服务队伍人员名单 永久 3.15本社区志愿者队伍人员名单 30年 3.16本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各项活动、各种服务活动组成人员的文件材料 10年 3.17本社区内各类民间组织的数量、人员构成、活动情况等文件材料 30年

18 3.18本社区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办法、资金及使用情况的文件材料

10年

3.19本社区集体经济收益所得及其使用情况的文件材料 10年 3.20本社区卫生工作年度计划、总结、报告及统计表 30年 3.21 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及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材料

30年

3.22 本社区开展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工作的文件材料 10年 3.23 本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年度计划、总结、报告及新生儿入户、独生子女证及独生子女费发放情况统计表 30年

3.24 本社区计划生育药品管理、技术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材料

10年

3.25 本社区开展老年人、未成年人、青少年教育、培训活动和妇女保护工作形成的材料 10年

4、产权改革类

4.1 本社区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工作计划、总结、汇报材料

永久

4.2 本社区成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议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及组成人员名单 永久 4.3 本社区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议事会、监事会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 30年 4.4本社区研究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所形成的会议记录、纪要、决议 永久

19 4.5 通过协商、招标、挂牌、拍卖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文件材料 永久 4.6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员会、宣传、培训,上级领导检查等形成的文字、声像资料 30年 4.7农村耕地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台帐 永久

4.8集体土地调查材料及统计表 永久 4.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申请书、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簿、核准文件 永久 4.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案申请书、登记表和备案证明等材料 永久 4.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方案、登记册、花名册及审核材料 永久

4.12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注册情况公告、注册表及照片 永久

4.13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耕地保护 合同 永久

4、治安工作类

4.1 本社区司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年度计划、总结及情况统计表 30年

4.2 本社区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专题报告及典型经验材料 30年 4.3本社区制订的有关治安综合治理及安全网络建设方面的规定、制度、宣传教育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1)重要的 30年

20 (2)一般的 10年 4.4 本社区警务责任区等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材料、治安防范队伍人员名单 30年

4.5 本社区居民户籍、人口普查登记及对流动人口管理统计报表

永久

4.6 本社区各种民事调解、纠纷处理的文件材料

(1)涉及土地、房产、资产的 永久 (2)影响重大的 30年 (3)一般的 10年

4.7 本社区对劳教、监管、释放等重点人群的教育、服务、管理材料 30年

5、环境工作类

5.1 本社区环境工作年度计划、总结、报告及统计报表 30年 5.2 本社区环境整治、净化、绿化、美化、三废治理工作形成的 材料 10年 5.3 本社区环境卫生、市场管理、创卫达标、检查评比活动形成的材料 10年 5.4 对本社区内的物业管理监督、绿地养护和市容监督、社区违章建筑监督和评议材料 10年

二、基建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本社区文化、教育、体育、青少年、老年活动、福利事业、农贸市场等建筑设施项目的审批、设计、施工、监理、竣工、维修、扩建等成套的文字、图表、照片等文件材料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短期

21

2、本社区服务机构基础设施项目审批、设计、施工、竣工、维修、扩建等成套的文字、图表、照片等文件材料 永久

3、本社区环境保护项目的审批、设计、施工、竣工、维修、扩建等成套的文字、图表、照片等文件材料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短期

4、本社区物业管理机构基础设施项目审批、设计、施工、竣工、维修、扩建等成套的文字、图表、照片等文件材料 永久

三、设备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本社区物业设备、仪器的购置(引进)合同、协议以及合格证书、使用说明、图纸等

2、本社区物业设备、仪器的开箱验收、安装调试,检查和维修记录及凭证

3、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购置(引进)合同、协议以及合格证书、使用说明、图纸等

4、本社区居委会关于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电视机、空调、汽车等办公通用和专用设备的购置合同、装箱单、使用说明书、维修及保修记录等 设备档案的保管期限与设备使用寿命一致

四、会计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 会计凭证类

1.1 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 15年 1.2 涉外会计凭证 永久 2 会计帐簿类

22 2.1 银行日记帐、现金日记帐 25年 2.2 总帐、明细帐、辅助帐簿 15年 2.3 涉外会计帐 永久 3 会计报表类

3.1 年度财务报表 永久 3.2 月、季度财务报表 5年 4 其它类

4.1 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4.2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4.3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五、照片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检查工作的照片 永久 2、市委、市府及上级领导视察、检查社区工作的照片 长期 3、国际友人、专家、学者等知名人士前来活动的照片 长期 4、本社区各种会议、重要活动形成的照片 长期 5、本社区各种产品、奖状、证书、奖杯、锦旗等的拍摄照片

长期

6、本社区概貌及新居基础设施的照片 永久

7、报刊、电台及刊登反映本社区情况的照片及文字说明材料

长期

23

推荐第6篇:成都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精)

成都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2002年4月23日成府发[2002]32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2001年—2005年

为了加强我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根据《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1]46号确定的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目标及工作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城市社区建设五年目标

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构建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明确社区责权,理顺社区关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功能,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充实社区建设内容,促进社区就业;积极有序地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序,整体推进社区建设,到2005年,建成一批设施齐备,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卫生达标,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适应城市现代化要求的新型社区。

二、主要任务

(一划分社区,建立新型社区组织和社区管理体制

合理划分社区。中心城区按照1000—3000户,原则不少于1000户的规模划分社区。居民比较分散的区域,管辖户数可以适当减少。

建立新型社区组织和社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行使决策职能;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作用;建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闭幕期间行使协商议事监督职能;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依法保障社区残疾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各种社区志愿者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搞好社区各项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力拓展社区服务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区(市县政府所驻镇要有一个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要有4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站。

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各级开展设施服务、互助服务和志愿者服务,丰富社区服务内涵,扩展社区服务外延,社区服务向为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服务和社区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拓展。

多渠道发展社区服务业。鼓励驻社区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兴办以便民利民为目的、保本微利的社区服务项目。引导非公益性的社区服务项目向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通过社区服务扩大社区就业。

(三着力发展社区卫生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开办家庭病床和送医上门等服务项目,让居民“小病治疗在社区”,行动不便的居民“用医用药在家庭”。

搞好社区保健康复服务。积极开展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做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的服务工作。

搞好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做好社区居民和社区暂住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咨询和社会化服务工作。

(四努力繁荣社区文化

建立社区教育网络。把社区教育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多级多类、非国民教育的多种形式的教育网络。建立社区学校等教学基地,为社区居民享受终身教育服务。

开展社区居民素质教育。区别不同层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公民道德、科技知识、法律知识、文化艺术等各类专项教育,结合社区就业搞好下岗职工、残疾人的专业技能培训。

搞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每个街道要建文化站,每个社区应建立文化活动室,建立完善相应设施,搞好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立足街道、居委会,培育发展社区文娱骨干队伍,动员组织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广辟社区体育健身场地资源,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和器材的投入,普及全民健身活动,适时组织社区竞技体育活动。

(五美化社区环境

加强社区硬环境建设和管理。持续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清除庭院、楼道等公共空间杂物,搞好社区环境保洁。有计划地在居民住宅区种花植树,扩大公共绿地面积。搞社区无障碍环境和公用光源的建设及维护管理。

依法开展经常性的环境整治工作。有效解决居民区占道经营、噪声扰民,以及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组织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净化、绿化、美化工作。

(六加强社区治安

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按照“一区(社区一警”的模式调整民警责任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建立健全社区治安保卫组织,构建以派出所为主体,居委会为阵地,社区单位参与,家庭自防、户院联防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重点部位治安防范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认真做好社区结合部、人口密集区和繁华闹市区等地段的治安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社区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及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创建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深入开展依法治理,提高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搞好民事纠纷调解,做好社区稳定工作。

(七创建文明社区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文明社区的标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以争创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为目标,努力创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明社区。

三、工作步骤

社区建设工作按年度划分任务,纳入目标管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2001年——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调整部分街道办事处规模;合理划分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结合城市街道综合整治,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2002年——各区(市县和社区建设成员单位根据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制订规划,完善措施,抓好社区建设示范试点,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制定社区居民公约或社区自治章程,完善自治内容,搞好社区工作者培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委[2001]46号文件规定的面积标准,建成一批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站,在城区范围,60%以上的街道办事处建成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60%以上的社区居委会建成使用面积分别为4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站;其他区(市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和60%以上的社区居委会参照上述标准完成社区服务中心(站和办公房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一并搞好社区警务、文化教育、医疗站点、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大力拓展社区服务,在城区及部分区(市县规划建成110个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民政、工商、地税、劳动与社会保障、人事、市政公用、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和组织根据各自职责制定落实与社区服务相配套的措施和办法,推动社区服务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列入社区建设试点或示范的街道(镇和社区的环境达到综合整治标准,50%的社区环境有明显改善。

2003年——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城区范围内所有街道、社区居委会按标准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站和办公用房并投入使用,其他区(市县政府所在镇和社区居委会力争全部完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70%以上的社区有医疗卫生、治安警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审核、审批和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组织,建立设点服务与上门服务相结合,有偿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巩固扩展社区环境整治成果,80%以上的社区环境达到净化、绿化、美化标准;开展社区建设示范达标活动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推动社区建设深入发展。

2004年——进一步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城区所有社区要有医疗卫生、治安警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依法搞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居民行为规范,把创建“示范社区”、“无毒社区”、“文明社区”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完善落实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各项

发展、管理政策和措施,城区所有社区,其他区(市县80%以上的社区形成社区服务到位、社区卫生良好、社区文化丰富、社区环境优美、社区治安稳定,特色突出,整体推进的社区建设工作局面。

2005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城市社区建设5年目标,全面落实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创建一批功能完善、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全市城市文明社区达到80%,无毒社区创建面达100%,社区累计从业人员达6.5万人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绿地率达25%,绿化覆盖率达30%,市区人均绿地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总结五年工作,表彰先进典型;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后5年全市社区建设规划和各阶段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社区建设与社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各区(市县,特别是城区要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

(二落实责任,齐抓共管

各级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应根据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各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认真履行社区建设职责,围绕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制定规划、整合资源、财力投入、工作安排上服从服务于社区建设的全局,加强协调配合,做到业务工作与社区建设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形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统筹规划,抓点带面

各级、各部门根据社区建设职责、任务,研究制订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和帮助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搞好社区建设规划,保证社区建设工作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要根据社区建设任务选择一批社区和街道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共同推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建设队伍,提高素质

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采取干部下派、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努力改善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结构,尤其要从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建设的优秀人才,经过法定程序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切实落实好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和必备设施,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落实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和中介服务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切实做好对各级社区建设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其提高社区建设政策理论水平,明确社区建设基本工作思路,熟悉掌握社区建设工作方法。

(五落实政策,加大投入

从政策上扶持社区建设。工商、税务、公用事业等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研究制定扶持社区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及落实措施,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社区设施,拓展社区服务,强化社区功能,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社区建设财力保障机制。市、区(市县财政应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民政、体育部门要利用彩票发行增加对社区服务、社区福利设施和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其它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任务,从经费上力所能及地支持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驻社区各单位要按照“共驻共建”的原则给予社区建设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各级、各方面的努力,切实解决好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统筹规划,建好设施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订解决社区基础设施问题的政策和办法,把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切实解决街道、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要明确解决社区基础设施的任务和完成时限,明晰社区基础设施产权,保证社区基础设施使用的长期性。

(七深入发动,搞好宣传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识和“共驻共建”的格局。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通过墙报、板报、社区广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区建设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氛围。

(八严格考核,狠抓落实

加强各级、各部门社区建设目标任务督查考核。建立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考核、评估、表彰制度,激励驻社区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发布日期:2002年04月23日实施日期:2002年04月23日(地方法规

推荐第7篇:成都市工商局宣传工作总结

成都市工商局2005年宣传工作总结

2005年成都市工商系统宣传工作,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市工商局的重点工作,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内部简报、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渠道,加强政务宣传,坚持正面报道,富有成效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按照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分阶段,多角度,突重点,内外结合,唱响主旋律,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树好形象‛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律,各项宣传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1月,今年通过投稿和接受采访,中央级媒体报道成都市各级工商部门工作87篇次。省级媒体428篇次,市级媒体660篇次,区(市)县级媒体970余篇次,本局内外网络上发布政务信息 条,其中外网宣传 条,内网 条。

一、一年来工作回顾

(一)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宣传战役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局重点任务展开宣传活动和集中性的宣传战役,形成了宣传工作的冲击力。

1、推出‚315系列宣传活动‛。在今年‚3〃15‛期间,宣教部门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省、市媒体围绕12315消费者

1 申诉举报平台改造、‚诚信成都‘3〃15’大型公益晚会‛、国际消费者节、食品检测车的配备和和食品安全检查等推出了12315系列宣传活动,召开了12315新闻发布会,组织媒体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氛围,市民的维权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大力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组织媒体集中报道工商系统在集贸市场整治中做出的贡献和成绩。此外,还在火车北站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百万旅客共创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日启动仪式‛。《成都日报》组织了两个整版集中宣传了工商部门的创建活动。

3、积极做好‚服务项目年‛的宣传。为搞好项目年的宣传,市局宣教处与注册分局和外资处,共同组织召开了‚外资注册工作‛和‚农村经合组织‛新闻发布会。组织省、市级媒体多次对工商注册窗口的优质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尤其是对双流工商局仅用2个小时为一外资企业办证办照和青羊工商局为第一个港澳居民在成都市申办个体工商执照的新闻事件进行了集中报道,社会反响较大。

4、大力做好‚红盾护农‛的宣传。为使中央1号文件深入人心,支持、服务‚三农‛,协助市场管理部门召开了 ‚红盾护农‛新闻发布会,组织媒体对‚四川省暨成都市红盾护农启动仪式‛和农资打假第一现场进行采访,使‚红盾护农‛

2 宣传开展得有声有色。中央电视台报道了都江堰工商局扶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报道;《中国工商报》头版头条报道了郫县工商局在‚红盾护农‛中,实行专家坐诊、免费咨询、开架自选、明码实价的全新农资营销模式。

5、大力宣传工商部门执法体制改革。组织媒体参加成都市工商公平交易执法局的成立挂牌仪式,追踪执法机构队伍建设和文明执法建设和案发现场采访。推出了系列执法体制改革、队伍建设和文明执法的新闻报道。《中国工商报》三版头条醒目标题报道了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情况。

6、大力做好猪链球菌和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集中报道。在防止猪链球菌和禽流感疫情的工作中,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整个工商系统先后以编发稿件、接受采访、组织现场报道、领导专访等形式,对工商部门全力以赴开展肉食品市场、家禽鸟类市场的检查整治、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批发市场通宵值守、局领导带头吃猪肉和深入市场查验活动等情况进行了集中报道。省、市主要报刊、电视刊播了我市工商部门加强猪肉、禽类市场监管,严防死守,确保肉食品市场安全的连续报道和多幅大型照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对稳定市场、稳定民心、促进生猪销售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机制,形成宣传工作合力

1、建立完善了宣传工作月报制度。为使系统宣传工作符合贯标的要求和保证宣传工作信息的及时传递,更好地整合系统宣传资源,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宣传工作月报制度的通知》,并将按照贯标要求修改后的《宣传工作情况月报表》印发到了各单位。要求各单位落实本局的宣传工作人员,专人负责在做好宣传报道、投稿、报刊审读、电视新闻收看以及日常登记等工作的基础上,每月按时填写《宣传工作月报表》上报。

2、建立了宣传工作分析制度。市局宣教处每月将对各单位上报的宣传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通报。每季度对全系统新闻报道工作进行专题分析。不定期对系统当前的宣传工作重点、要点用《宣传工作快递》的形式通报各单位。

3、建立了宣传工作日记制度。市局宣教处每天对各大媒体上稿情况、宣传工作开展的主要情况进行记录。各区(市)县局每个星期对开展的宣传工作进行记录。促进了系统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

4、制定了重大信息上报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归口管理,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控制负面报道,10月中旬市局宣教部门下发了《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重大信息上报的通知》。对12项必须上报的宣传工作重大信息进行了规定。

(三)围绕业务工作,加强基础建设

1、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随着工商系统对内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工作发展需要,市局宣教部门在‚五个一‛的基础上,添置了专业摄影摄像器材和现代办公设备。基本具备了完成系统宣传任务所需的硬件设施。

2、建立了图片资料库。按照贯标和档案管理要求,市局宣教部门对本系统每一次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都进行了摄影、摄像和录音。以微机和光盘的形式建立了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图片和影像资料库。并对历年保存下来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了分类保管和存档,方便了图片影像资料的查阅调用。

3、对宣传骨干进行选拔培养。充分利用系统内宣传工作人力资源,将有特长的干部选调到各单位宣教部门,并送往省培训机构和中央媒体进行学习与见习。计划在12月初对全市工商系统宣传口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

4、建立了宣传工作基层联系点。市局宣教部门在全系统共建立了27个工商所作为宣传工作的基层联系点。方便了新闻采访和新闻线索的收集,提高了新闻宣传的时效性。

(四)宣传亮点,提升工商形象

1.挖掘、塑造了系统典型。通过深入挖掘、采访和报批上级宣传部门,在全市工商系统推出了两个集体典型—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和站前工商所;推出了两个个人典型—龙泉驿原消协秘书长石盛荣和原崇州三江工商所干部王伟。挖掘

5 塑造的四个系统典型在《中国工商报》、《成都日报》、《市场与消费报》等中央和省市媒体上大篇幅进行了宣传报道。展示了成都市工商系统的公众形象、规服工作成绩、精神风貌和人物风采。

2、重大活动,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今年系统的宣传工作做到了‚三划‛:即长期有规划、短期有计划、宣传活动有策划。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和新闻通气会,组织省市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和人物专访以及张贴宣传画、进行工商形象设计等形式,成功策划了执法局挂牌成立、‚百万旅客共创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日‛、12

315、‚红盾护农‛、项目年、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金信工程‛、猪链球菌和禽流感防控等大型宣传活动,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好评。

3、与媒体联手,宣传攻势强劲。今年初,市局宣教部门与《成都日报》联合开办了工商报道专版、与四川省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合作开展‚新闻追击〃天天315‛栏目,联手打造成都市工商系统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专栏和维权专栏。提升了工商部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4、制作宣传画和工商形象设计。为配合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市局创建文明单位以及‚金信工程‛。展现工商部门的精神风貌,市局宣教部门与本市有名的广告公司共同设计制作了一系列政务宣传画、形象宣传画和公益宣传画在

6 致民东路、办公区域张贴和全系统印发。

5、撰写出了大量的新闻通稿。在全市工商系统每次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之前,宣教部门都要深入到各单位、各部门进行采访,深入了解情况,撰写新闻通稿,统一报道口径。今年共起草撰写新闻通稿80篇。为系统正面报道掌握了主动权。

(五)注重内宣,占领思想阵地

1、认真打造《宣传与交流》内部工作交流平台。今年共编辑《宣传与交流》9期,推出了《不求索取 但求耕耘》等经验交流文章和典型报道,在系统内引起了较大反响。

2、牢牢占领内部舆论阵地。采取与机关各处室联办的形式,共同开办局机关5楼宣传栏宣传栏18期,其中先进性教育第二期板报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板报图文并茂、寓教于乐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对系统内的每一次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都进行了摄影、摄像和录音工作。为内外报刊杂志宣传储存了大量可视材料资源。

4、利用网站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二、工作体会

(一)搞好宣传工作树立新的宣传观是根本。市局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要用符合工商部门的实际的办

7 法抓宣传工作,全面体现工商部门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服务经济、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要不断提高系统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并逐步形成从以外宣工作为主的‚小宣传‛到全面系统,包括上宣内宣外宣工作、工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同时,把宣传工作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务公开,了解民意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树立服务型工商部门良好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认真开展,也通过记录和分析媒体对工商部门和工商人员的正面和负面报道,把宣传工作作为成都市工商局贯彻ISO质量标准体系中有关检查和测试服务对象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考核。

(二)搞好宣传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市局党组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在机构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成立了宣传机构,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了充分保障。市局领导在部署各项重大业务工作时,明确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将宣传工作与主要业务工作同步布置、同步进行、同步检查。这是系统开展好宣传工作的关键。市局谢述钧局长等局领导带头抓宣传工作,并对宣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开展宣传工作策划,对记者采访,热情接待,从不推辞。局领导的带头作用对全市工商系统加强宣传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搞好宣传工作建章立制是保证。

8 建立健全了新闻发言人、政务信息公开、新闻报道审批、重大宣传事件报告、宣传工作归口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工作管理制度,既能及时了解全系统宣传工作的动态,整合宣传工作资源和信息,又能有效的防止宣传事故,控制负面报道。此外,还建立了报刊审读制度、宣传工作日记制度、宣传工作月报制度等基础性管理制度,建立了影像资料库和宣传工作档案。

(四)搞好宣传工作网络机构建立是基础。

专门机构抓工作,可以有效解决过去宣传工作被动、零散,形不成冲击力等问题,使宣传工作成建制、成体系的开展,有策划、有深度的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教化作用、凝聚人心的作用、树立公共形象的作用以及更好的发挥工商职能为企业、为群众、为发展服务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的单位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单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宣传可有无,或者‚说起来重要但落实起来就打折扣‛。二是个别单位宣传工作的主动性不强、敏锐性不够。不能积极提供新闻线索和及时上报工作简报和政务信息,对工作重点、亮点敏锐性不够,对突发事件的反映迟缓,对市局的依赖思想严重。三是宣传形式单一。整个系统的宣传工作传统的形式较多,专家点评、形象宣传、公益广告等形式太少。四是系统新闻报道层次有待

9 提高。从今年媒体上稿的情况来看,省市媒体和业务报刊上稿较多,但是在中央级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求是》等报刊上的上稿较少。另外,市局宣教部门还不能制作电视新闻片和专题片,这也是下步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推荐第8篇: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工作总结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我区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手狠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围绕全区教育发展重点,切实抓好教育教学改革、队伍建设、公建配套学校建设、学校安全等方面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全面完成抗震救灾工作

1、在全市率先实现复课。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我区于灾后第三天即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复课,受到葛红林市长表扬。

2、提前完成校舍维修加固重建目标任务。进过前期奋力抢修,目前全区45所公办中小学校,65个校点,一般性损伤已全面修复,结构损伤的校舍正按计划抗震加固,4所学校6幢建筑正拆除重建。全部工作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提前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校舍维修加固重建目标任务。

3、妥善安置灾区孩子。区教育局筹集50万元资金,抽调了我区优秀干部教师,高标准建成华区“爱心学校”,用于接受来自灾区的孩子。区教育局还开放我区公办中小学,接受来自灾区需要教育救助的孩子临时就读。据统计,全区先后接受灾区孩子共300余名。

4、确保中高考顺利举行。我区高度重视灾后中、高考安全稳定保障工作,对考点学校进行了及时修复,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考生开展余震紧急疏散演练,抽调人手加强试卷保密工作、维护考场秩序,顺利完成了高考、中考保障工作。

5、支援灾区,奉献爱心。积极组织为5.12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全区师生员工积极捐款、捐物,共计300余万元。

二、干部教师队伍管理不断加强

6、创新干部考核方法。制定了《关于成华区教育系统学校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学年度考核的试行意见》、《关于成华区教育系统2008年度学校领导班子学习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加强校级干部日常管理系列制度的通知》,强调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简化干部考核程序,科学增加考核内容,认真开展了学年度干部考核工作,并进行了2008年干部选拔任用调整工作。

7、认真做好干部培训及送培工作。先后选派九名校级干部参加了成都市教育系统培训中心举办的“十一五”第

二、三期中学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选派一名校长参加在上海华东师大举办的第十二期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区教育局与区教师进修学校两次组织区内中学校级干部与部分教研员到石室中学和七中育才中学考察学习。

8、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实施成华区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成华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成华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成华区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以名师队伍和薄弱学校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制定了《成华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干部教师定期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强教师调出教育系统管理的通知》,以建立相对稳定、流动有序的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制度,优化全区教师资源配

置。

9、探索公开招聘教师新方式。初步探索到高校招聘教师新方式,完成08年系统公招教师工作。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并进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

三、学校考核管理不断创新加强

10、创新学校目标任务督导考核办法。制定了《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幼儿园2007-2008学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创新分类设标,一校一标的学校考核模式。制定了《成华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细则》,组织全区督学人员对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了集体视导、随访督导等工作。改革和完善了《成华区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加强对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和课堂教学情况行政视导,推动全区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11、创新成立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执法大队。我区部分校园周边环境呈多元化、复杂化势态,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易诱发不安全事件发生。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与区公安、卫生、工商、城管和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紧密合作,在全市率先成立“成华区校园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执法大队”,共同搞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学校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2、学前教育办学进一步规范。开展了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及无证幼儿园专项清理工作,逐步消除不合格民办幼儿园。进一步整合区域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实行市一级园示范指导、对口帮扶举措为手段,等级园具体实施,其他园参与的运行模式,构建和形成了以区、片组园分层分类推

进常规工作的管理机制。

13、义务教育特色发展。实施“学校发展支持计划”,分层召开学校发展研讨会,邀请专家、领导对学校的规划和发展思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从规划入手,帮助学校科学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启动《成华区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对列入首批提升计划重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进行了重点指导,提供政策倾斜,推进学校教学质量和硬件建设同步提升。

14、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加强高中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加强对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及执行情况、质量考核评估、学校班子落实教育教学管理责任等情况的督导检查,促进全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上台阶。2008年,我区高考本科硬上线率同比增长8.49%,增幅全市第一,本科硬上线率居六城区第二,全市第三,本科总体上线率达到42.99%(含艺体飞),高中教育质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15、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组建了2008年中职学校招生计划指导小组,加强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研究,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1100人的招生目标任务及4:6的职普比目标。灾后区职教中心建设工作积极复工,进展顺利。

四、素质教育全面扎实推进

16、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坚持以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和工作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健全。全年完成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老师培训工作2000余人。举办首届“成华区最具影响

力班主任”评选工作,激发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举办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读书年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和谐校园以及“文明使者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17、体育、艺术、科技教育不断取得新突破。切实抓好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落实工作,全面普及武术、书法、竖笛教育,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生武术、竖笛教学比赛,全面检阅了我区体育、艺术教育成果。组织开展第二批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评审活动,鼓励学校积极打造体育、艺术精品和特色,并积极组织参加各项体育、艺术比赛。

18、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扎实推进。成功创建为“省、市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试验基地”。成功承办了省、市多次有关课改工作和校本研究的现场会、观摩活动,学校课改科研工作在展示和交流中取得不断进步。目前,全区教育科研课程拥有国家级课题5个,省、市级课题23个,区级课题14个,基本实现科研课题校校覆盖。

五、教育惠民工程全面落实

19、确保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目前就读我区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共31009名,其中符合条件,享受义务阶段“一费制”收费共21474人。

20、确保农村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全面推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农村家庭子女9000余人,城市人口子女6.2万人,全年共免除学杂费共2000余万元。

21、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积极构建从学前教

育到高中阶段完善的教育资助体系, 2008学年度为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共2067人次免除费用89.3万元。积极开展职教惠民工程,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每年每人1500元;为就读于成华区职业教育联系会议职业学校的贫困学生资助每人每年学费1000元。不断完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对义务教育段83名残疾儿童实施“两免”,配合区残联对持有残疾证的118名残疾学生发放“自强助学金”,共计金额19.2万元。

22、确保品学兼优的困难家庭学生就读宏志班。继续开办成都列五中学“宏志班”,全区共80名学生就读于“宏志班”,每年为每名学生资助学费、生活费4000元。创办华西“爱心励志班”,免费为灾区儿童提供优质教育。

六、其他重点工作

23、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下发了《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计划与方案》、等十余部文件,多次召开教育系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举办了“文明使者进社区”等大型活动,创办了《创建文明城市专刊》,抽调人员参加文明劝导员工作,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共建活动中,圆满的完成了文明城市各项目标任务。

24、奥运火炬传递组织工作。组织干部教师共2000名,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到火炬传递的各项工作中,圆满的完成了迎接奥运火炬传递工作,受到上级部门表彰。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

2009年1月

推荐第9篇:成都市~

成都市2017~2018 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title=\"成都市2017~2018 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style=\"max-width: 650px;\">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title=\"成都市2017~2018 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style=\"max-width: 650px;\">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title=\"成都市2017~2018 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style=\"max-width: 650px;\">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title=\"成都市2017~2018 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style=\"max-width: 650px;\">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title=\"成都市2017~2018 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style=\"max-width: 650px;\">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title=\"成都市2017~2018 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style=\"max-width: 650px;\">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工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含单项和多项)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

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工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近期多家媒体关注到一个现象: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

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迅速在全

国做大。家长们仍旧焦虑感十足,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家总动员,花钱花时间,不

断卷入这种饥渴游戏当中,明知孩子不快乐,却又被绑缚在战车上动弹不得。

这实在是令人尴尬的一幕。前些年,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很多规定:不得搞题海战

术,不得节假日补课,不得分快慢班,不得多布置作业……这些规定,在校园系统内还可 以“封堵”一些“行为”,给学生们营造一些减负空间,但在校园外,这种“加压”游戏

以市场化的方式风靡,显然更加难以应对。于是,一些家长与学生不得喘息地跌入新的

“圈套”当中。如果只归结为家长们的选择,显然过于简单。校外变本加厉迅速聚合成一

个“学生负担新疙瘩”,根源还在于教育的大逻辑依然没有理顺。

所谓减负、均衡,只是做了局部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具体

来说,教育均衡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尽管目前的中高考有

所改观,增加了一些素质选拔的内容,但唯分数论未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还是得让孩子

削尖了脑袋争高分,去博取更好一点的教育资源。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

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许多地方体育考试分数

纳入中考总分,于是乎,以前备受冷落的体育课成了学校领导关心的对象,体育活动如火

如茶,不仅严抓体育课上课质量,初三还要栖牲早读等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体育练习。可惜

等孩子们一上高中,体育课又“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无他,高考不考。

按理说,这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加上学龄人口的减少,中国教育面临着一次难

得的机遇,可以从容一些,舒展一些,更多地考虑素质教育,考虑人的全面发展。但如果

不能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做透,不能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工作叹定不放松,如果任由已

然形成的教育不均衡局面继续释放马太效应,学生就很难从这个大时代里获得益处。在现

实土壤与利益格局中,摆正各方的角色,还给一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却有大量工作需 要持续不断地推进。

(选自《人民日报》《解开“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新考题沙,有删改) 1.下列关于’‘减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新增了课业负担,是因为教育部门推行了各种

“减负”措施。

}3.学校“减负”后,学生的压力转向校外,这与家长选择无关,根源在于教育的大

逻辑没有理顺。

C.“减负”工作任重道远.它不仅需要从学校内部加以整改‘更需要加强对培训机构

的整顿力度。

D.教育.‘减负”“‘均衡”,虽然做了一些局部工作,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没有改变中

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培训机构能够迅速在全国做大,原因之一是家长为博取优质资源,让学生竞

相参加培训班。

B.前些年教育部门出台了很多规定,封堵了校内给学生加压的行为,但校外“加压”

去口难以应对。

C.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一

定的影响。

D.部分地方初中体育课备受重视,而高中体育课遭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是中高考指

挥棒在起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减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只有多角度、多层面全面深化改革,才有可能

让学生真正受益。

B.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龄人口的减少,给“减负”工作带来一次从容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难得机遇。

C.目前教育部门在扭转教育资源不均衡局面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招录制度改革,是

“减负”的有效途径。

D.如果能从“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角度,去思考对策,全面改革,则有可能

真正实现学生“减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同命运的小鱼

萧红

我们的小鱼死了。它从盆中跳出来死的。

我后悔,为什么要出去那么久!为什么只贪图自己的快乐而把小鱼干死了!

那天鱼放到盆中去洗的时候,有两条又活了,在水中立起身来。那么只用那三条死的

来烧菜。鱼鳞一片一片地掀掉,沉到水盆底去;肚子剥开,肠子流出来。我只管掀掉鱼 鳞,我还没有洗过鱼,这是试着干,所以有点害怕。

“你看你这个无用的,连鱼都怕。”说着,他把已经收拾干净的鱼放下,又剥第二个鱼

肚子。这回鱼有点动,我连忙扯了他的肩膀一下:“鱼活啦,鱼活啦!”

“什么活啦!神经质的人,你就看着好啦!”他逞强一般的在鱼肚子上划了一刀,鱼立 刻跳动起来,从手上跳下盆去。

“怎么办哪?”这回他向我说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他从水中摸出来看看,好象鱼会 叹了他的手,马上又丢下水去。

鱼的肠子流在外面一半,鱼是死了。

“反正也是死了,那就吃了它。”

鱼再被拿到手上,一些也不动弹。他又安然地把它收拾干净。直到第三条鱼收拾完,

我都是守候在旁边,怕看.又想看。

火炉的铁板热起来,我的脸感觉烤痛时一,锅中的油翻着花。

推荐第10篇:成都市社区科普文艺创作汇演活动方案

2010年成都市社区科普文艺创作汇演活动方案

(2010年7月6日)

市科协科普部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2010年市科协科普工作计划》的部署,现提出2010年成都市社区科普文艺创作汇演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促进科学创新支撑跨越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共建田园城市

二、活动目的

围绕活动主题,紧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试验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生活实践,结合科协工作实际和群众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普知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立足社区、面向基层,坚持科普活动的广泛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挖掘和发现科普创作及表演人才,培养科普文艺创作队伍,促进优秀科普作品产生,突出参与科普活动、享受科技成果,形成浓郁的科普氛围,推动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三、主办、协办单位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协主办,各区(市)县科协和成都市科普作家协会协办。

四、活动内容

(一)科普文艺创作及表演人才培养(时间:7月—8月) 由科普作家协会专家组成科普文艺创作指导小组,指导各参加单

位科普文艺创作;各区(市)县科协组织科普和文艺骨干具体指导各街道、社区科普文艺编创。

(二)科普文艺作品创作与征集(时间:7月—8月)

围绕活动主题,各区(市)县科协组织科普和文艺骨干编创科普文艺节目,并于7月底前将节目文案报市科协科普部,市科协将组织专家评选、汇集成册。

(三)科普文艺节目编排、选拔及评选(时间:7月—8月) 各区(市)县科协组织基层文艺队伍排演科普文艺节目,以区(市)县为单位组织选拔,经选拔后,于8月底前报送两个优秀文艺节目(报节目全套视频资料,市科协组织专家进行评选)。

(四)举办第六届社区科普文艺汇演(时间:9月中旬)

在全国科普日前后,组织部分优秀科普文艺节目汇演,现场颁发优秀科普创作,优秀科普文艺节目及优秀组织单位奖。

五、活动要求

(一)科普文艺创作作品和汇演节目主要是歌(集体或组合)、舞、剧、小品、曲艺等多种形式,演出内容要结合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四科”的内容。节目要求主题鲜明、健康向上,贴近群众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具备较强的科普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凡不含有科普元素的节目不参加本届科普文艺汇演。

(二)各区(市)县要认真组织开展优秀科普文艺作品选拔活动,原则上应遵循群众参与、公共场所演出、集中选拔等程序进行,未开

展节目选拔活动的不予参评。

(三)科普文艺汇演作品以创作为主,凡参加过前两届演出的节目不予选送。

六、表彰奖励

设优秀科普创作

一、

二、三等奖,评奖对象为优秀科普作品创作者;设优秀科普文艺节目

一、

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评奖对象为参与科普文艺汇演的街道、社区及相关单位;组织奖评奖对象为获奖节目所在区(市)县科协。

第11篇:成都市社区科普文艺创作汇演活动方案

2010年成都市社区科普文艺创作汇演活动方案

(2010年7月6日)

市科协科普部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2010年市科协科普工作计划》的部署,现提出2010年成都市社区科普文艺创作汇演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促进科学创新支撑跨越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共建田园城市

二、活动目的

围绕活动主题,紧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试验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生活实践,结合科协工作实际和群众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普知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立足社区、面向基层,坚持科普活动的广泛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挖掘和发现科普创作及表演人才,培养科普文艺创作队伍,促进优秀科普作品产生,突出参与科普活动、享受科技成果,形成浓郁的科普氛围,推动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三、主办、协办单位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协主办,各区(市)县科协和成都市科普作家协会协办。

四、活动内容

(一)科普文艺创作及表演人才培养(时间:7月—8月) 由科普作家协会专家组成科普文艺创作指导小组,指导各参加单位科普文艺创作;各区(市)县科协组织科普和文艺骨干具体指导各街道、社区科普文艺编创。

(二)科普文艺作品创作与征集(时间:7月—8月) 围绕活动主题,各区(市)县科协组织科普和文艺骨干编创科普文艺节目,并于7月底前将节目文案报市科协科普部,市科协将组织专家评选、汇集成册。

(三)科普文艺节目编排、选拔及评选(时间:7月—8月) 各区(市)县科协组织基层文艺队伍排演科普文艺节目,以区(市)县为单位组织选拔,经选拔后,于8月底前报送两个优秀文艺节目(报节目全套视频资料,市科协组织专家进行评选)。

(四)举办第六届社区科普文艺汇演(时间:9月中旬) 在全国科普日前后,组织部分优秀科普文艺节目汇演,现场颁发优秀科普创作,优秀科普文艺节目及优秀组织单位奖。

五、活动要求

(一)科普文艺创作作品和汇演节目主要是歌(集体或组合)、舞、剧、小品、曲艺等多种形式,演出内容要结合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四科”的内容。节目要求主题鲜明、健康向上,贴近群众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具备较强的科普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凡不含有科普元素的节目不参加本届科普文艺汇演。

(二)各区(市)县要认真组织开展优秀科普文艺作品选拔活动,原则上应遵循群众参与、公共场所演出、集中选拔等程序进行,未开展节目选拔活动的不予参评。

(三)科普文艺汇演作品以创作为主,凡参加过前两届演出的节目不予选送。

六、表彰奖励

设优秀科普创作

一、

二、三等奖,评奖对象为优秀科普作品创作者;设优秀科普文艺节目

一、

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评奖对象为参与科普文艺汇演的街道、社区及相关单位;组织奖评奖对象为获奖节目所在区(市)县科协。

第12篇:成都市工商局干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成都市干校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按照市局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要求,不断加强全校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恪尽职守,廉洁自律,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全校党员干部共同营造勤政廉洁、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年度党风廉政建工作的落实。现将我校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为了更好地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我校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校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依据市局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我校认真落实措施,加强教育,从源头上加强了党风廉政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单位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我校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载体。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党内监督“两个条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规定》及其他有关文件,深入开展了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职业道德和艰苦奋斗教育;党纪、政纪和法纪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党风廉政的自觉意识,保持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执行情况

自觉做到以身作则,廉洁从政,始终践行省、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增强反腐败斗争意识,将反腐败工作变为自觉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工作之中,时刻绷紧这根弦,防微杜渐。干校党员干部政治强、作风正、素质高在工作、生活、纪律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家属亲眷的行为,单位领导干部从没有违纪违规和收受现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治本力度,注重在打牢思想基础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全校工作形势,结合工作实情、行业特点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坚持做到理论灌输和专题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与预防性相结合,把小事当大事抓,把苗头当隐患抓;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逢会必讲,常抓不懈;正面疏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做到警钟长鸣。使全校上下形成了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争先进和做好事氛围越来越浓。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校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一些了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需要更进一步完善落实;组织八小时以外活动少.

四、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方法

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优势,克服不足,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领导干部加强对廉洁自律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上下级谈话、述职述廉、公开承诺、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大正反两各方面典型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成都市干校 2011年12月16日

第13篇:成都市教育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成都市教育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育局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及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联席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民主监督,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依法行政、优质行政、廉洁行政的目标,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成果,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创新政务公开形式,突出政务公开重点,提高政务公开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各项政务公开制度

一是加强领导。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工作的成效不能局限于一朝一夕,要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必须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为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机关处室,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处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工作中,由法规处牵头,机关党委、办公室、监审处、计财处、1 督导室等相关处室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使政务公开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融为一体,整体同步推进。

二是局领导坚持开门办公,把接待群众来访作为宣传政策的平台。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我局的政务,及时解决老百姓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切实维护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设立了局领导接待日,每周星期三为固定接待日。几年来,这项制度的实施持之以恒,并不断深化。通过实施领导固定接访制度,建立了直接宣传群众、了解民情、解答民惑的直通渠道,成为了最有效的一种政务公开形式,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不断深化政务公开

在政务公开推进过程中,我们讲求实效,根据市教育局的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首先,在公开内容上,我们在按照上级要求公开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以及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如教育收费、学校招生、农民工子女读书、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评定等问题,我们都在对外公开栏和网上全部进行公开,并做到每月及时更新,确保让社会和群众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在对内公开方面,我们坚持把干部廉洁自律、车辆使用、计划生育、机关财务、人事任免、每周工作计划等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并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各有侧重。例如,

2 我们先后对机关干部的考察任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机关保先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公示,受到了机关干部的普遍认可。由于我们坚持公开内容贴近群众,群众从政务公开中,不仅了解政务,而且反映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使我局的政务公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群众的关注。

其次,在公开形式上,我们围绕方便群众知情、办事、监督这一核心,通过内外公开栏、成都教育网站、市教育局政务查询机、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编印简报等形式实行政务公开。此外,我们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于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集中办理的要求,在市政务大厅继续推行和不断完善现场一体化办公工作,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局以贯彻落实《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为抓手,不断规范政务信息公开的操作程序、时限要求,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校务公开的联动

在认真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5年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同时,我局认真抓好校务公开工作,使政务公开工作向学校延伸。

(一)从教职工关心的问题、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大事入手,搞好校务公开工作。坚持日常工作定期公开和重大事务及时公开相结合,加大群众对领导班子

3 建设的民主参与力度,将学校改革和发展、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大事向教职工公开。如学校改制、联合办学、基本建设、教职工聘任方案,学校财务、考核办法、评优等大事项都要通过教代会、工会、行政会、公开栏、网络等形式公开,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深入推进校务公开。

1、全面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教育收费历来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系统重点抓的一项工作。近年来,我们把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作为校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全市中小学都要认真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在学校明显的位置悬挂收费公示牌,将“三公开”(即公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开国家的收费政策,公开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小学收费监督举报电话)的内容向社会和家长公布。同时,我们还在市级各大报纸公布了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制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布了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小学收费监督举报电话。

2、公开招生政策。招生政策也是学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局要求招生工作实行“五公开”政策,即: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规定办法公开、录取分数线公开、录取结果公开。近年来,我们还坚持在《时代教育》等报刊上设立招生专刊,刊登成都市小学和各类中等学校录

4 取新生办法。并对一些在招生方面有变化的学校,如部分改制学校,我局还在成都主要报纸刊登招生时间、招生办法。中考的分数线划出后,也在成都主要报纸上进行公布。在学生填报志愿期间,还要求各学校设立招生咨询点,解答学生和家长的疑问,指导填报志愿。

3、学生评优评先、保送推荐等工作的公开。我们要求在上述工作开展之前,要采取公示栏、家长座谈会、书面送达等形式,将学生评优评先、保送推荐等工作的有关政策、程序、条件、办法等向学生和家长公开,评定和保送的人选,要进行公示。

4、组织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实行开学检查和过程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抓好春、秋两季开学收费检查,同时,加强学期中的检查,并结合群众举报重点抽查。

(三)建立校务公开监督、奖惩机制、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校务公开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纪检、审计部门和行风评议员的作用,对教育进行定期评议。二是把群众对校务公开工作的评议结果作为考核学校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内容。市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要求严格运行程序,坚持几个环节:公开—评议—监督—反馈—整改—回复—记载—归档—考核—表彰,确保校务公开在学校做到有章可循和有序推进。三是根据教育系统的特点,把校务公开向两个方面延伸,即向学

5 校管理的全过程延伸,向全社会延伸。四是健全完善政务公开监督体系。在建立健全举报投诉监督网络的同时,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按照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评议行风、学校评议机关、市民评议学校及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的评价意见,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

(四)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办法,扎扎实实开展校务公开检查评估工作。近年来,我市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全市校务公开工作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检查,使基层校务公开工作步步深化,扎实推进。

三、求真务实,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富有成效

我们把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与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结合起来,真抓实干,有力促进了我局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促进了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做到重大事项决策,反复征求支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调动了干部群众参与政务的积极性,提高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增强了中心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通过实行示牌上岗和首问责任制,设立意见箱和意见簿,持之以恒 6 开展现场办公,简化和公开办事环节,使机关人员服务意识普遍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三是促进了依法行政。通过推行政务公开,使机关内部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促进了依法行政,提高了依法办事的水平。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14篇:成都市新都区民政局保密工作总结

成都市新都区民政局 2009年保密工作总结

2009年度,区民政局按照区保密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保密工作的文件精神,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把保密工作落到实处。现将2009年度保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民政系统将保密工作落到实处,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宗倏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办公室、优抚科、安置科、社会事务科、救灾救济科、区划地名办等为成员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小组成员和主要科室负责人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抓好本单位、本科室所涉及的保密管理工作,对涉及多个科室的重点涉密工作,主动请保密工作责任人参与协调,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签订了保密承诺书,分管领导与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签订了保密工作责任书,做到了应签必签,无漏签,确保保密工作畅通无阻,不受任何干扰和破坏。

二、深入开展保密法制教育

主要开展以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的保密教育,确保保密法制教育人人到位。一是认真实施“五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深化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推动法制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保密法制宣传教育的特殊规律,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二是在优抚、局办公室等重点科室开展专业保密工作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全局人员的保密意识,提高对保密工作的管理能力,确保保密法制教育率达100%;三是配合保密工作的要求,全年对领导干部、专职保密人员进行保密和法制教育8次,进一步提高了他们保密意识,增强了保密工作责任。

三、强化责任,加强管理

各科室高度重视起来,严格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维修,落实承包责任制,切实做到定人、定机、定责的长效机制。区保密局为我局配备了涉密计算机、指纹鼠标、加密U盘等保密设备,要求各科室处理涉密文件时,必须使用涉密计算机及加密U盘,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上操作涉密文件。所有办公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联接互联网或党政网不得传送涉密文件、图片以及资料。规范了涉密文件管理,对涉密文件要做到专人、专柜管理,不得乱存、乱放,特别是打印的废品,要及时处理和销毁,禁止以垃圾、废纸为由倒掉或卖掉。

四、认真自查,增添措施

充分认识开展计算机保密检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局党组专门召开了专题部署会,指定专人逐项检查了全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涉密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介质、多功能一体机使用管理等情况,并针对检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了有效措施,消除了隐患,堵塞了存在的漏洞,切实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计算机保密管理水平和保密技术防范能力。并对涉密的1台电脑、1台打印机、1台笔记本电脑指定了专人管理,并按照《保密法》落实了管理使用规定。 保密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方方面面。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9年各科室将继续关心、支持、配合专(兼)职保密干部的工作,高度重视保密职能作用的发挥,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使保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成都市新都区民政局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第15篇:成都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调查研究

成都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调查研究

——以四川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为例

(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4)

摘要:成都市高校体育开展状况良好,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社区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四川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为例,对两所高校与其周边社区体育的互动现状进行走访调查研究,最终提出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有效措施,从而推动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也为高校体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区体育;互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45-01

一、相关概念

高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一部分,它是指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是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要、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地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二、目前两所高校体育开展的现状

成都体育学院是专门的体育院校,多数学生都是体育运动及体育教育方向专业的。学生及老师主要是通过课内外以及到健身俱乐部锻炼。我们还随时能看到校外人士出现在该校并参与运动。该校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齐全,运动技术、知识及理念都比较领先;校内的运动场所及设备齐全;运动人才众多;体育师资力量雄厚,并为社会培养着大量的优秀体育工作者。

学校经常开展体育比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竞争中来,在比赛中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运动技能和经验。

四川大学是一所综合院校,学校专业多,学生多,学生主要通过体育选修课以及到体育俱乐部中锻炼。该校体育学院没有招收本科部的学生,体育学习开展主要是教师通过选修课对学生进行技术及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体育研究生部的学生的宣传并与其他学院学生进行交流。

研究生及留学生没有开设体育课,他们的体育活动主要是自行锻炼。校研会及各学院分会每年会组织多次不同的运动比赛,让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舞台交流展示,相互学习。四川大学有充足的运动设施及场地,丰富的师资力量,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运动会并承办大型体育比赛,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体育知识讯息。并为学生从事体育方面的科研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三、两所高校周边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

1.社区体育的开展形式

两所高校周边的社区体育开展主要是居民进行晨练或晚练,内容多是太极类运动,健身舞,武术、空竹,不乏习练者沿河边或在公园内散步、慢跑等;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各社区内的运动器材的增多,有的就直接利用小区内的运动器械进行健身;有些事业单位还会定期组织比赛。

2.社区体育的参与人员

调查显示,坚持自身参加晨练和各种体育锻炼活动的老年人居多,女性多于男性,多数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很少一部分人到健身俱乐部健身。

3.社区体育的现有场地设施情况

由于过去城市建设中忽视居民区健身活动场地的整体配套设施建设,造成目前居民区的体育场地局限,运动场地拥挤,器材设备紧张。相当比例的居民只能在阳台或街道路边锻炼。另外,周边的健身俱乐部不多,很多市民也不愿花钱健身,造成辖区内场地更加拥挤。

四、两高校体育与周边社区体育的互动现状

据了解,两高校与周边社区的体育互动较少。有些居民区没有或缺少场地,小部分人进入到该两所高校,利用舒服的场地和器材锻炼。在社区的一些赛事活动中,裁判工作是在高校学生的协助下完成的。

在空余时间很多居民都只是赖在家里或小区内,他们没有意识要到高校校园里与学生一起运动,感受学生给他们带来的激情。

很多体育专业及体育爱好的同学在课堂之余就不再做任何与体育相关的事了。他们所学的知识就局限在了学习过程中,没有做到学以致用,只有极个别的同学把自己推荐到健身俱乐部做教练。很多同学没有想到到社区根据已有的知识给居民做健身指导,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明显的看出两高校与周边社区体育的互动是不足的。

五、加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意义

1.加大高校体育运动场馆及场地向周边社区开放,不仅能使校内的少数闲置场地得到有效利用,而且居民也有更多的场地参与运动;适当合理的收费能使建设场地的高额费用得到一定的弥补。

2.学校体育教育本身就是为社会服务的,加强二者的互动,可以让学校及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推动高校建立更好的体育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走向社区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很好的实践,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名誉,变相地增多学生的就业机会。

3.有了高校学生深入社区的指导,能大大提高居民健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青春活力的大学生的带动,更能激发他们运动的激情,火热的场景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顺应了新一轮全民健身的推广。

六、加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措施

社区和学校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如场地、器材、人员、群众、行政手段等方面的条件综合有效的利用和实施。高校要树立大体育的意识,搞好校内体育工作的同时,还应为社区体育出谋献策并积极参与,为国民体质的提高尽一份力;利用在师资上的优势,给予社区相应的培训,如裁判法,组织赛事的原则等;或着直接组织相互间的比赛,鼓励学生到社区做运动指导及裁判工作;还必须有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七、结语

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体育社会化进程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与社区体育的紧密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实现,并丰富了社区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本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还不够,高校体育应当在社区体育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这为最终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春兰.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及建议[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9(5):89-90

[2]高玉洲.融合高校体育资源促进社区体育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1

[3]仇刚,等.合理利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4,5(1):76-77

[4]姜全军、马亦梅.城市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0

[5]董春华、刘兵.上海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现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1-24

*作者简介:李鲁云,(1988—)女,山东人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陈巧,(1985—)女,四川人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第16篇:成都市第三十三中学学校社区教育工作计划

2012年成都市第三十三中学学校社区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贯彻落实上级组织有关社区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化管理,努力构建全民终生学习氛围,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提升,为加快驷马桥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2年—2014年)。

2、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师德教育,倡导团队精神。营造以法治校、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身作则的良好校园氛围。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加速教师适应岗位步伐,全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4、牢固树立品牌兴校战略,发掘学校现有优质资源,突出自身办学优势,加大投入与开发形成亮点。

5、加强外部联系、内部沟通,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6、积极联合兄弟学校组建社区教育联盟。

三、具体任务

1、集全校智慧、请教育局、驷马桥街道领导指导,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使学校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好、更快,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学校将通过全员参与,聘请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一

个结合实际、紧跟时代、富有远见的发展规划。

2、学校内部管理

(1)坚持依法治校,加快完善学校制度化建设步伐。认真执行和不断完善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2)发扬主人翁精神,宏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同事间合作,做到有分有合,共创学校优良业绩。

(3)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促进教职工间的合作与交流。

3、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鼓励教师自学、自修,把教师的学习情况纳入考核。

(2)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努力创设学习条件,提高教师岗位胜任度和服务水平。

4、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教务处按时进行检查上课、备课、教学组织、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2)大力发展教科研工作,深入社区、课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开展关于《成人教育学校与社区教学中心联动开展社区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探讨研究,实现理论引领实践,提高工作有效性。

5、抓契机、树形象,创品牌、谋发展

(1)抓住成都市合格社区学校评估的契机,积极谋划各类社区教育

活动,紧密配合驷马桥街道办事处,把我校的社区教育工作水平提 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我校成为高笋塘社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2)大力发展优势项目,成人学历教育已经走下坡路,社区教育正深入人心受到各方关注,要积极打造社区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的品牌。

(3)依托社区教育这一学校优势项目形成辐射,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瑞安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使学校各项事业齐头并进。

6、齐心协力、踏实工作,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1)完善学校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社区教育工作例会和社区教育年终考核制度。不断开拓社区教育新的思路,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

(2)组织扩大社区教育志愿者和讲师团队伍,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进一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以及健康教育、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妇女维权、外来人口教育、心理咨询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专题讲座和主题教育,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使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活动做到经常化。

(4)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宣传、组织、评选活动,配合上级工作要求,在驷马桥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开展辖区内学习型单位、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楼道、学习型家庭等的评选活动。

(5)开展适合社区老年人活动的项目和内容,如举办书法、花卉栽培、舞蹈、声乐,摄影等培训班。针对老年人的生活需要,积极组织各类生活常识和保健常识的讲座。

2012年学校的工作目标已定,即面临工作的困难,也看到发展的机遇。相信有上级主管部门和驷马桥街道领导的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出色完成。

第17篇:成都市锦江区社区居民自治向院落延伸

锦江区创新社区管理机制

居民自治延伸到院落

近年来,锦江区不断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行社区居民委员会全域直选、全面开展社区治理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又及时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居民院落(小区)自治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意见(试行)》,将社区居民自治工作向居民院落延伸,全区64个社区共划分院落民主自治单元1065个。每个院落自治单元按照有党的组织、有自治组织、有服务平台、有居民公约、有自治活动的标准,实现工作体系全覆盖。主要做法:

一、全力推进院落自治组织体系全覆盖

(一)建立健全自治组织。明确院落自治组织是院落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全区1065个院落都建立自治组织。具备条件的都依法建立业主委员会,暂不具备条件的,成立住委会或家委会、院委会等居民自治组织,实现院落居民自治组织全覆盖。

(二)明确自治组织职责。院落自治组织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自治章程开展工作,根据居民授权,决定并管理院落日常事务,反映社情民意、维护院落秩序、调解居民纠纷、促进院落和谐,接受院落居民监督。

- 1 -

(三)科学划分自治单元。根据辖区院落分布情况、地缘关系和居民特点,按照“规模适度、居民认同、有利自治、便于服务”原则,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自治单元划分。

二、全力推进院落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一)建立院落党支部。在符合建立基层党组织条件的院落,按照《党章》规定建立党支部,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院落实现全覆盖。

(二)积极开展活动。院落党支部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教育引导院落党员发挥带动作用,宣传动员居民积极参加院落自治管理,沟通传递街道社区与居民间的信息,发现培养院落自治骨干力量。

(三)创新党员登记。凡履行登记手续的党员,均编入其居住院落的党支部,享有同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使所有居住在院落的党员,都能参加院落党支部活动、在院落自治中发挥作用。

三、全力推进院落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全覆盖

(一)推行公约管理。院落自治组织根据院落特点和居民意愿,制定包括院内和临街商铺的环境卫生、治安防范、设施管护、公共秩序等内容的居民公约,作为院落居民、商家的行为规范和自治管理依据。街道社区引导院落居民自主制定公约,公约形成后由院落全体居民讨论通过,成为院落居民共同遵守的自治规章。

- 2 -

(二)建设服务平台。把院落的“长者空间”和“社区书屋”作为院落服务平台重点打造,要求街道和对口联系单位通过共建、置换、租赁等方式,帮助社区加强院落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居民参与自治和沟通交流的场所全覆盖,做到文化服务、志愿服务和生活服务进院落。

(三)开展自治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居民参加院落养老助残、邻里互助、文化娱乐等活动,参加院落环境治理、公共设施改造等事务,参与制定修改院落居民公约等自治制度。通过告示栏、坝坝会等方式,定期公开院落自治组织和党支部工作情况、公约管理情况、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特别是院落经费使用情况等,形成院落管理大家议、院落决策大家定、院落事务大家评的自治氛围。

同时,在院落实行网格管理,要求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要联系社区,社区班子成员分片包院落,形成网格管理;开展对口联系,在区级部门开展对口联系,走进院落,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指导和协助社区完善院落组织架构、搭建自我服务平台、引导开展居民自治活动;区财政给予每个院落予500元补贴和院落自治组织召集人每月200 元的奖励,加强了经费保障。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了居民的政治生活需求。在院落自治工作中,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牵头抓总职能得到延伸,把党组织细胞建到与居民 - 3 -

利益密切相关的最小单元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党员组织生活“固化”模式,创造了新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服务内容,使基层党组织对辖区资源的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更加丰富和实在。

(二)改善了院落环境,满足了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社区把居家养老服务、助残服务、文化服务向院落延伸,建设“长者空间”、“社区书屋”、“议事园地”等,为院落居民提供贴心、便捷、周到的服务,不断增强居民自我服务功能,逐步形成了“细小服务不出院落、一般服务不出社区”的服务机制。

(三)规范了院落秩序,满足了居民的公共管理需求。长期以来,院落垃圾乱堆乱放、楼道杂物成堆、麻将声扰民等现象比较严重。各院落在拟制居民公约时,围绕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引导全体居民参与制定并共同遵守。推行公约式管理后,90%的居民认为院落、楼道卫生、安全和噪音扰民得到有效改善。

(四)实现了邻里融洽,满足了和谐社区建设需求。院落居民自治,既促进了居民事务“院落化”,形成“你有事我来帮,我有需你来助”的互帮互助整体;又解决了社区不能解决和解决不到位的院落事务,大大减轻社区管理成本。

(五)畅通了沟通渠道,满足了居民表达民意的需求。院落自治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院落居民反映问题更加方便快捷,街道、社区工作认真到位,院落自- 4 -

治让居民得到实惠,体现了温暖,看到了变化,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更加理解。锦江区2011年居民对街道、社区满意率较社区治理机制改革前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

- 5 -

第18篇: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9年上半年开关插座商品质量监测合格商品及被监测人名单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9年上半年开关插座商品质量监测不合格商品及被监测人名单

第19篇:成都市攻略

成都市锦江区梓潼桥西街2号财富ID一单元1508室

【行程】

第一天

中午12点到的成都,成都机场出来,可以直接坐303大巴,到成都的中心地区;303大巴停在岷山饭店附近,离成都旅游集散中心(汽车站很近),打的6块钱的起步价就能到;建议在这个汽车站附近找个商务宾馆或青年旅社什么的住,比较好;

然后去锦里、武候祠、青羊宫、杜甫草堂;从锦里去青羊宫、杜甫草堂可以乘82路公交,一路经过;

晚上可以去春熙路步行街、总府路,这可是成都最繁华的街道了;(注意,可以坐在春熙路中间的椅子上,看看成都的美眉,皮肤五官俱佳,真的是个个养眼又惹人爱啊!嘿嘿!!!)

第二天

一早到新南门汽车站(成都旅游集散中心)坐车赶去乐山的大巴。大约每人45元的车票。差不多2个小时就能到乐山的肖坝子客运中心。在肖坝子客运中心有13路车可以到乐山大佛。但是我去的时候被一个冒牌的13路带到了东方佛都,这个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因为正宗的13路车是没有人售票的。1元投币。假冒的13路有人在上面卖地图。还有导游模样的女孩子让大家上车。坐车坐到大佛山门下就可以了。如果只游览大佛就只需70元每人的门票,如果你买套票(就是也可以去东方佛都的票就要120,个人感觉没这个必要了)。大佛很值得一看。乘船游个人感觉没这个必要。如果有需要的朋友自已可以另行游览。大佛很雄伟。那个什么乌尤寺看不看无所谓。大佛里面的苏东坡的园林,碑林都可以观赏一下。

差不多下午3点左右就可以浏览完。然后坐13路公交回到肖坝子客运中心。最好在4点30分前回到肖坝子,这样就可以赶最后一趟去峨嵋山的班车为第二天游览峨嵋山做准备。

到峨嵋山的报国寺就好了。每人门票20元好像是的不太记得了。到峨嵋山大酒店下,边上有一家当地人的小酒店。我住在那里。感觉不错。一个单人间80元一晚。挺实惠。而且方便第二天一早乘车。

第三天

一早就在峨嵋山饭店的汽车站坐巴士赶往峨嵋山的雷垌坪,差不多要两个小时。全是山路。到雷垌坪建议不要乘缆车,而是登山上金顶比较好。下山乘缆车。这样就可以慢慢体会登山的乐趣了。登山可看到峨嵋的猴子。

我是乘缆车上去,自己下的山,可是下山对小腿和膝盖有比较大影响,第二天会很酸痛。而登山就好很多。当然也可以上下都乘缆车,那样就没什么乐趣了。差不多登山上去要2个小时。我下山花了一个半小时。景色不错。然后到金顶后看看“十方普贤”佛像,看看金殿、银殿,看看云海,日出是比较难看到的。一般

7、8月份赶早上山可看到日出。由于山上海拔较高比较冷,最好带一两件厚衣服。

当然当地也有可租的,20元一件。11点左右乘缆车下山,乘车到万年寺车场。吃中饭。上万年寺,先乘缆车,这一段缆车距离长,风景好。

万年寺门口的石级上就有峨嵋猴。由于入寺要另收门票,所以我没去。金顶都去过了,这个庙去不去也无所谓。一路就沿下山路回五显岗停车场。路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观看沿途景点。差不多4点左右就可以到五显岗了。从五显岗车场回报国寺车票20。然后在报国寺可乘车回成都。如果是一日游,这条线就最精典了。如果是想全面了解峨嵋山,在峨嵋山可以呆三天。那样就全面了。

【购物】

到成都购物决不会让你失望,有许多特产能让你尽兴选购。

“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蜀锦和“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都是你的好选择,还有泸州老窖等名酒,还有烹调正宗川菜必不可少的主要佐料郫县豆瓣。

成都的购物街集中在春熙路、总府路、骡马市一带,从大型百货、超市到摊贩以及旅游纪念品一应俱全。

特别介绍一家做银饰的小店。

约在双楠小区附近吃饭,朋友打电话说塞车晚点到,于是在附近随便溜达,想买点东西回去送老婆。没走几步就看到一家叫“偶数银饰”的小店,立刻就被店面的装饰吸引住了,因为本人是做景观设计的,对漂亮的东西有职业病。小店的装修主要是黑色调,橱窗、陈设等全是店主自己设计的,非常民族又非常时尚,一看就知道水平不凡。果不然,进去一聊才知道:店主是专业油画出身,现在自己设计制作银饰,很多东西出自店主之手,也就是说,你买的是限量版的。呵呵,我老婆可不喜欢跟别人戴一样的东西,最后选了一个店主自己打的戒指。后来到家拿给老婆,老婆喜欢的不得了,戒指上高高长起两朵花蕾,枝叶交织在一起。据店主说,这个戒指的设计灵感来自舒婷的诗《致橡树》。 最后说明:店主是个美女,气质型的,嘿嘿!!!(差点忘了写这家店的地址:双楠街116号)

【吃喝】

到了成都吃的东西很多,味道好,我几天吃的小吃基本没有重样。精华区有攻略专门介绍了著名的小吃,太多了难以取舍,因此就告诉同学,成都现在什么流行和著名就去吃什么,他开车带我到处吃,我并没有记得多少店名。就记得鱼头火锅、鳝鱼火锅、花溪牛肉粉.....

印象深刻的是琴台路,一路都是吃饭的场所,晚上灯火辉煌。我们去的一家是皇城老妈,成都人比较认可,环境也不错,但吃得感觉不爽,因为火锅提供的牛羊肉类经过特别加工,

却不是我喜欢的方式(而且很贵)。而且竟然不提供便宜的素菜,比如豆腐和土豆。

其他几次火锅都不错,便宜而且味道好。

【住宿】

成都有各个档次的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等百余家,可满足所有中外游客的住宿需求。 例如: 五星级:锦江宾馆, 四星级:岷山饭店, 三星级:成都

大酒店。我觉得最好住在一些全国连锁的商务酒店里,像锦江之星、如家,干净卫生也不贵。

【其他】

成都比较潮湿,经常下雨,应该拿上伞。成都城市不很大,许多地方都适合自己走走看看,也可更加深入的了解民风

【总结】

成都,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哈哈,这是成都市政府的宣传号子,我拿

来用了

耍都 武侯祠附近

蜀九香火锅酒楼(彩虹店

武侯区武侯祠大街19号春江花月耍都内85576655

康二姐串串香

锦江区中道街99号附32号13018231143

第20篇:成都市首届

成都市首届“十佳专武干部”事迹( 成都市首届“十佳专武干部”事迹(七) 不怕“拦路虎” 他迎难而上 ———记邛崃市道佐乡武装部 部长黄遒江 从一名农村退伍战士到乡 党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长, 年来, 4 黄遒江以对武装事业的无限忠 诚和对群众的无限热爱不断丰 富着自己的人生履历, 在他的身 后,留下了一排排坚实的脚印。 征兵不

成都市社区工作总结
《成都市社区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