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网络媒体对中国人自我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9: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网络媒体对中国人自我表达的影响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来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就可以称之为媒体了。由此定义可知,媒体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会有顺应其时代特征的宣传平台也许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本在内质却都趋同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等成语就可以从某些片面窥见旧时代人们通过狭隘的个人交际圈获取知识或信息的获知过程。中国人表达的主观意愿和客观环境都随着大时代的发展有了显著的变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的表达方式也许并不是最好抑或说最恰当的,可是一定是最适宜时代变化特征的。而作为意愿在历史洪流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国家学子来说,研究并探索国人在新的时代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媒体这一传播介质来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利益的有利统一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人类实际上只处在一个由各种传播媒介构成的传播世界中,真实的世界到底是什么,人类无法本质性地确知,人类只能靠各种传播手段和工具来了解事实。所以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我们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象《鬼谷子》一书中所说的:“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语言表达改变、左右和颠覆着我们对人对物的看法,语言表达真是太危险了,足以颠倒黑白、杀人如麻。古代有识之士看透了语言表达的这种致命杀伤力,所以费尽心机,施出了众多对付谗言、谎言的谋略。 语言世界与真实世界是不同的,语言并不能指称真实。语言只是达到真实世界的手段。禅宗有言:“以手指月,指并非月”,手指头只是认识月亮的手段而非月亮,而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当然也不是事实本身。但在一个信息不畅、媒介有限的世界里,媒介就垄断性地决定了事实真相。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扩大信息源、主动掌握传播方式,以明事实、正决策。 人们只能在自己生活的人际圈中了解消息,并借以由人到人或由人际圈至人际圈的单向通道来表达意见,这样的传播途径显而易见是不具备可靠性权威性和即时性,往往一个消息从信息源发散到下一个受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有意无意的疏漏变成了另一种模样。而媒体通过技术性的变革增加了信息源的数量深刻的促进了历史的进程,网络媒体的出现更是在广泛不受限制的事件和空间上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人们的自我表达有了切实的技术基础。

网络媒体的定义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各种新闻和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从这段定义中可以看出网络媒体有几个特点:作为信息源发散消息;作为交流平台构建了更大时空意义上的交际圈;寻找认同的避难所或者舞台;

因特网为用户提供全新的表达空间,与以往的媒介形式相比,公众的自主权大大增加。传统媒体时代严格的审查与舆论控制使得自我表达不能借助于出版物实现,而即便如此敏感的话题与容易聚众的空间也受到监控,民主在压抑话语表达下存续。大众情绪表达也难以真切获知,舆情了解比较被动,即便开展了解,也借助于传统的座谈会与谈话等形式,没有一个可以充分互动的表达平台。因特网的出现突破这个限制,并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多

种表达工具,网络聊天室与BBS成为了解公众意愿的新空间,还可以设置特定议题供讨论使用。公众意愿借着网络空间散点分布开来,各种网络交流形式将公众意见分流开,以前不透明的表达现在变得没有遮拦。报纸、广播与电视上的种种议题一经抛出,因特网也如影随形般紧追其上,且还有综合刊发的优势,特别是可以看到网友的评论,种种评论迅即表达。博客等个性空间的建立更是为自我表达提供稳定且持续的话语平台,并不拘泥于世事,还牵涉到私人交往领域,媒体还可以从个人博客中挖掘出可以放大的新闻线索,有些政坛新星还开设博客与公众交流。因特网迅捷地成为表达交流、汇聚观点的平台。

在因特网上虚拟状态建立起表达的新秩序。在传统社会中,行政管理力量显得特别强大,社会体系对于社会个体有很强的捆缚能力,社会个体的行动也依赖现实的物质条件开展,社会制度在现实社会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虚拟的新时代里,自我的身份可以虚拟,只要学习简单操作就可以在网上空间里遨游,而监管力量则显得脆弱无比,时间与空间也被虚拟状态所搅乱,技术的力量在网络社会中引起大爆发。传统社会中的精英阶层一旦步入网络空间其精英身份也自然被褪去,网络空间中身份出现扁平化,现实个体成为符号,一个网名即概括现实世界的秩序。隔着空间,个体交流迅捷展开,即便是大洋彼岸也可以借助视频技术如临现场。从交流层面上看,社会个体豁然地获得平等。

因特网适宜个人宣泄使得其迅速获得巨量参与者。随着技术成熟与计算机成本降低,世界范围内的公众都进入一个不受容量限制的虚拟空间,肤色与财富等自然状态在这一空间里全都被消弭。因特网时代的到来在塑造全新的表达方式。在将社会大众网络进虚拟空间的同时,又对传统世界的秩序进行一次梳理,引领传统社会的实体与自己结合,进而壮大虚拟世界的力量。巨量的虚拟世界参与者的声音汇集在互联网空间上,种种欲望也逐渐流露与展现出来,新世界里出现传统社会的秩序紊乱,特别是技术条件支撑下的网络在某些时刻会脆弱得不堪一击,网络病毒与黑客等问题紧逼这繁荣新世界。

虚拟世界里自由的表达权消耗着宝贵的社会认知能量。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物质能量交换,虚拟世界里消耗着更多的认知能量。人的原始欲望在没有社会规则监管与约束的条件下爆发出来,且不必产生空间关系变化,只需点动鼠标即可以尝试,成本更多为时间消耗。网络犯罪随着便利的交往条件也发展起来,诈骗与色情疯狂地滋长开,搜索服务在方便网民生活的同时也为其他非法欲望的实现提供便利。大量时间都消耗在虚拟的网络时间里,自我控制力弱的青年群体更沉溺其中,网络游戏等娱乐项目增加虚拟世界的诱惑力。在自我兴趣的导向下,因特网魔力倍增。在现实世界中获取物质能量,到虚拟世界消耗,在网络为中介的世界里开展行动,认知活动也大量在网络营造的自我臆想中实现,这些都是网络自我表达的陷阱。

由因特网所开创的自我表达新空间,现在逐渐被蓬勃兴起的电子商务与消费时代所淹没。大众阶层的自我表达松散,语言结构较为粗糙,且琐碎没有太多深层意义,因特网提供的表面上的自由表达实则依然受到个体素养的牵制,特别是普通大众对因特网更表现出依赖性和沉溺。空泛的自我表达缺少继续的动力,长期的陷于网络空间中,自我表达的欲望也逐渐降低,这时在因特网上的其他需求被开发,诸如情感方面,进而因特网成了发展危险关系的灰色空间。在自我表达的新奇感受消退后,大量的沉默者堆集在因特网上,不再发表自己观点,而转而只是借网络来消耗时间。这场由自我表达兴奋感所引起的革命,逐渐转为一种生活环境,并且每天花大量时间沉湎其中,并且将日常消费逐渐转移到网络上来,至此自我表达已经沦丧为消费关系。

自我表达所掀起的个性审美狂潮也逐渐平息。木子美、竹影青瞳与“芙蓉姐姐”书写的极端的自我表达已经习以为常,那些先锋们也不再能激起风浪来,传统社会与现代网络空间形成了对接机制。对于网络社会中发生的事件,传统媒体也会卷入其中,并对其作出回应,特别是重大事件还会引得政府力量的干预。由自我表达所形成的网络身份也逐渐得到认可,自我表达随着博客时代的到来越来越被认可,反倒没有自我表达倾向的社会个体会招致疑问,整个由自我表达所树立的先锋形象逐渐日常化,自我表达的文本也逐渐被接纳。

这场因特网自我表达所引发的时代革命并没有结束,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对接这个平台,社会公众逐渐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因特网。曾经因为缺乏交流与沟通而遇到的因特网虚拟空间时的疯狂也逐渐理性化,由自我表达生成的网络文学作品逐渐得到认可,传统社会对于网络逐渐能够接受。因特网提供的虚拟世界里的繁荣在切断电源的瞬间化为平寂。在虚拟世界里表达自我,参与娱乐,以虚拟身份开展交往活动,仿佛以另一个自我存在。

网络媒体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

试论网络媒体对青年社会化影响的二重性

网络媒体的发展对议程设置作用的影响

网络媒体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媒体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媒体

论微博时代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材料)

浅谈网络媒体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对简单表达自我的形容词的认识

佛教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有何影响

网络媒体对中国人自我表达的影响
《网络媒体对中国人自我表达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