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教学设计郭丽(米脂中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21:12: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姓名:郭 丽

单位:陕西省米脂中学

学科:语文(高中)

地址:陕西省米脂县银州镇行宫东路13号

邮政骗码:718199

手机号码:15009227573

电子邮箱:916752408@qq.com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新诗和现代诗歌的概念做一了解,知道什么叫做意象,初步学习诗歌鉴赏。

2.通过本词的学习,对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加以理解。 3.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知人论世,体会情怀,感受壮志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感悟 。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对词中意象的理解与体会,明确意象意境的内涵。 [教学时数] 2课时。

一、导课

引语:请同学们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秋天? 红、橙、黄、绿、青、蓝、紫、白八组学生,各选代表一名,说出描绘秋天的词语,频率高的老师代写在黑板上,看看是否比老师想到的还多,还要好。 [投影] 收获季节,秋高气爽,落叶知秋,秋收冬藏,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秋色宜人,秋雨绵绵,秋风萧瑟,一场秋雨一场凉,丹桂飘香,春种秋收,九九重阳„„。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例如: [投影] 《秋风辞》--刘彻(汉)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居秋暝》--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松自可留。在许多描写秋的名篇中,表现的主题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伤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叹时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 (史达祖《玉蝴蝶》)

(三)思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四)怀人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 《岳鄂王墓》) 这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有必然的联系吗? “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还有: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以上几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为何?并非“秋”的变化,乃人心不同,“秋”仅是一个参照罢了。在这里,我们把古人的这些诗词与今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博大情怀。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受。

[板书]橘,舸,寥,携,遒,遏(注意部分字的读音)

2、老师领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之处。

3、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

让八组学生组内进行讨论,总结出本组比较好的朗读方式,和老师的朗读以及配乐朗诵进行比较,学习并评价。

4、学生自读课文一遍

(1)本文上下阕各自写了什么?你读完有何直观感受? (2)分别找到统领本文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词眼) (3)请每组在组内讨论,选一个代表提出一个碰到的难题。

5、组间交流,全班总结出本诗的大意 [板书]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 (看)

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承上启下)

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 (忆) 通过反复诵读及交流,同学们是否已沉醉于作者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和广阔的胸怀呢?

三、了解写作背景,加深理解本诗,品味鉴赏上阕,体景悟情

(一)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作此词时作者时年32岁,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作者当时要大展抱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一号。

(二)意象与意境

同学们,初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意象的概念,什么是意象呢?

[投影]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说就是借物抒情。而意境指的是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

(三)赏析前三句

(1)哪位同学能够通过合理的调整、补充,把前三句的大意说一说? (2)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板书](万)山 ———— 红(遍) (远眺)

(层)林 ————(尽)染 (远眺) (漫)江 ———— 碧(透) (近观)

(百)舸 ————(争)流 (近观)

(长)空 ———— 鹰 击 (仰视) (浅)底 ———— 鱼 翔 (俯察)

(3)想象一下的作者在橘子洲头独立时的表情与动作,让男女同学各一位进行表演。同学们点评之后再表演。

(四)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附:《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强调] 《江雪》柳宗元是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作者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意境相似,但前者的胸襟境界更使人敬仰!

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对比] 二者都写出了枫叶的火红,热情洋溢的意境,渲染出了极富生命力的秋景。《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情感;但是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红色革命的蓬勃发展。

(五)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另一层含义。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提示]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博大崇高的心境。

[小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词的“词眼”。上阕通过这样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郭丽

米脂中学英语角策划书

爱心项链教学设计 郭丽萍

郭丽茹剪羊毛教学设计与反思

市22中学郭丽芳事迹材料

五年级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郭丽娜

实习报告郭丽丽

郭丽倩演讲稿

郭丽计划总结

郭丽倩演讲稿

语文教学设计郭丽(米脂中学)
《语文教学设计郭丽(米脂中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